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手术室接台手术管理制度

手术室接台手术管理制度

时间:2023-10-08 15:44:25

手术室接台手术管理制度

手术室接台手术管理制度范文1

【摘要】 目的 探讨接台手术的时间安排,以便更合理地使用医疗资源。方法 按照gb15982-1995的采样方法,对我院进行接台手术的其中四个手术间进行为期1年的定期室内空气、治疗车和器械台的物体表面的细菌菌落总数检测。结果 手术后、术后消毒30分钟和术后消毒1小时三种方式的消毒效果中:术后消毒30分钟的效果明显,菌落总数允许检测值达到了普通手术间的卫生标准。结论 接台手术的最佳时机为消毒30分钟后,可有效的预防医院内感染。

【关键词】 接台手术 消毒效果 空气质量 医院内感染

我院于2008年12月-2009年11月定期对进行接台手术的第1-4号手术间共4个手术间的室内空气、治疗车及器械台的物体表面进行了细菌菌落总数检测,并对三种方式的消毒效果进行了整理分析,以期为更合理有效的安排手术时间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共有17个手术间,平均每月1000台手术左右,每一个手术间每天手术量约为3台。每月中旬对第1-第4普通腹部外科手术间的空气、治疗车及器械台的表面进行采样。

1.2方法

1.2.1消毒方法 空气消毒由多功能动态杀菌机在第一台手术完,手术间整理清洁完毕后进行处理;物体表面消毒由含氯制剂擦拭处理。

1.2.2采样方法 物体表面采样方法:用5×5cm2的标准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试子1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各涂抹5次,并随之转动棉试子,连续采样1~4个规格板面积,剪去手接触部分,将棉试子放入装有10ml灭菌生理盐水的试管中送检。空气中细菌总数检测方法:测定空气中动态下细菌总数。采用平板暴露法:房间30m2以上者,于东、西、南、北(距墙1米处)、中五点;小于30m2者,于一条对角线里、中、外三点,高度均在1.5米处采样,将普通营养琼脂平板(9cm直径)按上述采样点和高度布放,暴露5分钟后送检培养。采样时间按gb15982-1995[1]附录a“采样及检查方法(补充件)”,选择消毒处理后与进行医疗活动之前期间采样。采样人员由我院感染科人员和我科固定护理人员执行。

2 结果

2.1手术室在不同时段的空气质量 按gb15982-1995“4.1.1细菌菌落总数允许检出值”的规定:普通手术室空气菌落总数测定结果(cfu/m2)应该≤200。从检测结果看:手术后、术后消毒30分钟和术后消毒1小时的4个普通手术间的空气质量有明显差异。手术后有近40%手术室空气菌落总数≥200,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允许值。如果手术后再消毒半小时手术间的空气质量则合格,手术后再消毒1小时手术间的空气质量则达到gb15982-1995规定的ⅰ类—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的效果。为了及时合理安排手术我们选择了手术后消毒半小时再做接台手术的方式。

2.2 手术室器械台表面和治疗车表面的洁净度 同手术室的空气监测效果相一致:手术后与术后消毒30分钟及术后消毒1小时的4个普通手术间的器械台表面及治疗车表面的细菌菌落总数监测结果有明显差异。术后消毒30分钟后即可达到国家标准允许限值,效果明显。

3 讨论

3.1合理安排接台手术的时间为第一台手术完消毒半小时后 目前各个医院的手术量增加明显,而医疗资源的扩展相对有限,提高手术间的利用率就成了当前的重要问题。当然各个医院所采用的方法也不一样,有在第一台手术还未完的情况下就接第二台手术的现象,前者一走,后者就立刻进入准备手术了,手术间的准备是在病人进入的情况下开展的;有按照多功能动态杀菌机的要求消毒两小时后才接手术病人的现象;有消毒一小时后接病人进入,人机共存的情况下再消毒一小时的现象等,这些做法都存在一定的问题:第一种方式不符合医院感染管理的要求,后两种方式没有充分利用手术间,影响了手术的进程。该调查显示,接台手术的最佳时机是第一台手术完毕,消毒半小时后,环境已经达到了常规条件的准备,符合国家对普通手术室的要求标准。

3.2创造合格的手术室工作环境,可有效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 手术室是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而对手术间的环境进行消毒处理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之一:及时清理污物,湿式清扫地面,含氯制剂擦拭物体表面,消毒空气等。制定完善的手术室感染控制管理制度,如严格遵循先ⅰ类手术,再ⅱ类,次ⅲ类手术的安排顺序;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严格执行科学、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等。通过学习,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使规范化的医院感染管理落到实处。

3.3建立完善的登记管理制度,做到有章可循,可持续改进 建立登记本,做到真实、有据可查。根据所累计的时间,定期监测,定期更换多功能动态杀菌机的消毒管道,保障手术间的空气消毒质量。对进行的接台手术登记准确,定期与不定期检查相关情况,有可追溯机制,从而不断完善接台手术的管理。

手术室接台手术管理制度范文2

【关键词】手术室感染因素护理对策

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到院后发生的感染,患者本身无感染或无潜伏期感染。医院感染不仅会加重患者本身的病情,延长住院时间,而且增加住院费用,严重时甚至可引起患者残疾或者发生死亡。手术室是院内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疾病的场所,是医院感染控制的最重要科室,一个医院手术室院内感染的发生率,直接影响医院社会效益及患者的预后[1]。为了加强手术室感染的管理与预防控制,确保医疗护理安全,有效地降低手术室院内感染发生率。手术室医务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使手术室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实施到工作中,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保障手术的安全。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以及患者术后愈后的重要保障,针对手术室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分析如。

1手术室感染因素

1.1环境因素手术室空气消毒直接影响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手术间的物体表面未及时定期消毒,手术室内空气为消毒,手术间内的人员的流动过大、手术台接台时消毒未完善,手术次数过多,手术结束时回收废物品时护理人员为注意,将污染物品再次暴露或将其他物品污染,可使手术室内的细菌总数上升,对下位手术的患者产生污染的机率增大。甚至出现清洁区及无菌区分区标志明,在进行无菌手术和有菌手术时未严格隔离。

1.2物品管理因素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清洁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医院感染的发生机率。由于各种一次性手术用品以及器械和敷料为进行严格消毒或者出现质量不合格等均会导致手术感染的发生,器械护士在手术过程中未及时清除器械上残留的污物或者血迹等,以上物品和操作均使院内感染无形的增高。甚至出现未消毒的器械或重复使用一次性无菌物品,将会引起严重后果[2]。

1.3人员自身因素由于学习,进修的人员较多,进入手术室的人员增加,工作人员自身的感染意识和无菌观念不同,有些人员甚至对无菌观念不了解、违反科室的规章制度。由于实习进修的人员未经岗前培训,在手术间内频繁走动或离手术台距离过近,均可导致院内感染的发生。

2护理对策

2.1完善管理制度完善手术室院内感染管理规章制度,首先要做到控制医院内感染的发生。根据我院的院感染科室的规章制度,并由感染科室的人员定期到手术室进行物品、器械以及环境的感染检测与感染评估,对潜在的问题以及出现的问题及时向手术室主任、护士长汇报,并详细分析讨论,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终止感染的发生可能性。科室内专门派合适的管理人员进行监督消毒隔离制度的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并定期对手术室的物品、器械以及环境的微生物进行监测,发现有关感染的因素及问题应向领导汇报,采取有效地纠正的护理措施,并定期进行评价预防感染的临床效果。

2.2环境管理①手术室的合理布局:手术间合理的应分为感染间、洁净间和污染间,洁净间放在污染手术前做。具有感染性的手术必须在指定的感染手术间进行手术,手术结束后严格按照感染手术的常规处理将房间内一切物品处理妥当。②严格手术室消毒管理:手术后手术间地面和空气必须严密进行严格的消毒措施,每天常规空气消毒两次。在每台手术结束和两台手术接台间期必须进行严格的终末消毒处理,使用紫外线空气消毒仪室内消毒30min,此时减少人员流动。③手术室微生物的监测结果:对每一项物品、器械和环境监测指标的详细评估,如果出现监测指标超标的现象,应汇报科室领导及感染科室,给予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查找超标的原因,总结经验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给予有效的处理,使微生物的菌落数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在对患者实施手术的过程中,分析可能诱发感染的各种因素,强化无菌操作的观念,进行相关诱发感染的因素进行预防和处理,可以减少手术发生的感染机率,消除和降低手术室内的感染风险,无形中使手术成功的安全系数得到提高。科室内建立关于消毒隔离的各项制度,每个人严格执行,并建立详细的消毒登记本。感染科室随机抽样,每月对手术室和无菌物品贮存间空气、医护人员的手、物体表面、无菌物品、手术前刷手、消毒液等进行一次细菌培养,结果必须在合格以内。

2.3加强手术室内人员的感染知识的学习院内派专门感染科的人员定期为手术室的工作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学习,使手术室内工作人员加强感染的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及加强无菌操作技术。对于院内感染的危险性和重要性进行告知,可以那一些真实的有关院内感染的严重病例进行讲解分析,使医护人员深刻的认识到医院感染将会为患者带来的极大的负面影响,而且医院的社会效益同时也会受到严重影响。加强工作人员的自身职业慎独修养的行为,能够在日常工作中不断的提高工作的警惕性,严格执行手术室内规章制度及手术室对的感染内容。对于手术室的医务人员进行限制人数,严格执行感染制度穿工作服、戴口罩以及帽子等,针对手术室的管理制度要严格执行。严格根据感染科的手消毒流程进行手消毒,参加手术人员必须进行手消毒。参加手术的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无菌观念以及无菌意识要强,对于污染及怀疑污染的物品及器械不能再次使用。

2.4手术的物品管理在手术室内的一次性无菌物品应定期进行查对有效期、灭菌日期和包装是否完好等,如有疑义的应及时进行处理。针对手术后的医疗废物要严格按照颁发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进行处理。手术器械应使用高压蒸汽灭菌消毒灭菌,对不能使用高压灭菌的物品,采取低温等离子进行灭菌,使用前注意观察无菌包的有效期、潮湿、破损现象。

3总结

手术室应严格制定规范的医院感染管理措施,凡进入手术室的工作人员都应执行手术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完善的管理措施以及工作人员的感染意识能有效地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能有效的提高手术质量。经过采取综合性治理措施,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对人员培训、操作流程的规范、加强物品管理及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控制手术室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手术室接台手术管理制度范文3

1加强培训,使护理人员转变服务观念组织手术室全体同仁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卫生部及医院下发的各种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相关文件,深入理解、领会关于开展优质护理活动的主题与意义,号召手术室全体工作人员积极行动做好本职工作,以促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全面提高。

2开展围手术期护理,改善医患关系手术对病员来讲是一种压力源,会对病员身心方面产生影响。手术室全期护理旨在通过手术前、中、后期的各项专业及持续性的护理活动,为病员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

2.1改变访视模式,提高访视工作质量

2.1.1术前访视从2010年5月份以来采取了专人专项管理访视工作的措施。由具有丰富手术室护理经验、掌握较好沟通技巧的高年资护士术前一日的下午到病房访视病员,面对面的语言交流,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的环境,解答病员最关心注和最担忧的问题,让患者感觉到手术准备是充分的,以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以最佳的心理状态去迎接手术。该项工作的实施保证了术前访视率和提高了工作效率,严把了质量安全关,从而提高了病员满意度。

2.1.2术后随访,主动反馈提升服务内涵每天由健康教育护士对术后3~4d的病人进行随访,了解病人真实心声以及对我们工作、服务的满意度;每季度手术室护士长参与一次术后回访工作,真实了解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亮点和存在的不足之处,为进一步提高和改进护理工作质量起到了良好促进作用。

2.2术中注重良好的护患沟通,细微之处显现温馨的优质服务

2.2.1术前温馨告知,温暖手术患者不安的心音乐疗法是集音乐、医学、心理学于一体的系统干预过程,能够促进人体内的稳态,减少紧张焦虑,促进放松,产生明显的镇静作用。我科采用了用专业语音音乐播放告知的方法。为手术间病员送上伴着优美音乐而动听的“温馨告知”。该措施让手术患者从陌生、紧张与不安中很快的平静下来,大大提高了病员的满意度。

2.2.2术中人文关怀当患者进入麻醉状态,手术开始时,护士应给予周到细致的关怀,注意调节室温,防止患者着凉,严密观察病情。术中不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不随便谈论患者的病情,同时进行操作时应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

3互相支持、协作,取得良好的医护关系手术室的优质护理服务不仅体现在对待病员,还要体现在对医生态度方面。医护配合默契、操作熟练是手术室质量和工作效率的保证。

3.1自我剖析科室护理文化的内涵与缺陷,分析影响手术室医护关系的原因。

3.1.1手术安排不及时大多数手术医生都希望自己的手术安排在第1台,若是较复杂的手术排为接台或未能按照医生意愿安排手术时间和台次则产生不满情绪。

3.1.2手术配合不熟练手术类别繁多、手术医生的性格及操作习惯各有不同,特别是由于工作量的增加,科室低年资护士增多,外科各专业开展新手术、新技术业务,如果配合不熟练、缺乏默契,容易影响医护关系。

3.1.3物品准备不全、器械设备操作不熟练部分护士因医学知识及专业技术不足,手术器械准备不足或设备操作不熟练,造成护士与医生配合不协调,影响手术的速度与质量,易导致医护关系紧张。

3.2针对影响手术室医护关系的因素,积极整改。

3.2.1合理安排手术。手术室管理者与外科部管理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协商,制定外科手术安排基本原则,并出台相应的规章制度下发各手术科室。手术室每日严格依据手术的种类、感染类别、手术医生的专科时间以及手术中使用的手术器械、仪器设备情况安排相应的手术间和接连台手术顺序,避免了因医疗设备周转的安排不当和医生工作矛盾而延长手术时间。

3.2.2在同样时间消耗的情况下,提高手术室时间的利用率和有效性,加强手术室效率管理措施,最大化的使用手术室资源,缩短手术医生接台等待时间。

3.2.2.1手术室主动做好各方面的协调配合工作。在手术实施时间上作出详细的制度,制定手术时间的标准和准确率,做到各项工作有明确的目标、步骤和方法,从而提高手术室的时间利用率。

3.2.2.2准时开台手术。由于第一台手术的准时开台地手术室的利用效率很重要。在安排完次日手术的当天下午,手术室主动打电话通知次日开台手术的医生,保障了每一台手术的医生均能按时到手术室参加手术。

3.2.3护理人员科学管理

3.2.3.1进行提高护士专业技术素质的培训:结合专科发展要求,针对护士的悟性、个性、专业精神有意识实施专长培养,缩短了专科业务培训周期,促进护士岗位速成,提高了手术配合的效率和质量。

3.2.3.2合理搭配工作人员进行带教工作:在本科内把工作时间长,护理经验丰富的人员与年轻缺乏临床经验的人员进行合理搭配,使年轻护士有充分学习机会和得到锻炼。在工作许可的情况下及时选派人员到先进的医院外出进行专业学习,取长补短,提高科室的整体业务水平。

3.2.3.3环境激励为护理人员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实行工作量和工作质量量化打分制,加上相应的激励与之互补,达到心里服人的效果,用情感化管理解决职工工作生活中的困难,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发挥职工的最大潜能,同时也使手术室形成了一人有难大家齐帮忙的融洽氛围。

3.2.4建立手术用物配送制度对手术术中所用的一次性物质和手术器械等用物有专人负责,有专人直接将手术物品配送到手术间,避免了洗手护士因准备手术物品而延迟了连台手术时间,提高了手术效率。同时对手术过程中需要的物品也由相关负责人员主动将物品送至手术间,并做好登记。此举有效提高了巡回护士在岗率,也提高了医护满意度。

3.2.5温馨的后勤服务手术接连台间隙,手术医生由于长时间手术工作,易疲惫,手术室积极采取关爱措施提供休息区,以缓解医生的压力和疲惫,融洽了医护之间的关系。让医生在手术后以清爽而愉快的心情离开手术室。

手术室接台手术管理制度范文4

【关键词】手术室外来手术器械;外来器械护士;管理

【中图分类号】R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997-01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材料学日新月异的发展,各种新型植入物及与之配套的专用器械越来越多地应用在手术中,但为了降低医院的成本,提高器械的使用效率,各类植入物及与之配套的器械通常由器械厂商或经销商提供给医院使用,这种由器械厂商或经销商提供给医院手术室临时使用的手术器械,叫做外来手术器械[1]。这类器械流动性大,给手术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为了确保外来手术器械的安全使用和病人的医疗安全,我科对外来手术器械和器械护士严格把关,严格监控每一道操作流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12年1月――2013年10月共开展使用外来器械手术652台,其中四肢骨折手术53 3台,脊柱手术26台,关节置换术32台,各种内固定取出术61台。

2 外来器械的管理流程

2.1 准入流程 医院招标委员会从通过政府集中招标的取得《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的生产企业或取得《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的经营企业中再次进行筛选,中标的商必须向医院提供所有资质证明文件及相关资料,其中标产品则须由商提品合格证或出厂检验合格单、产品报价单,进口的骨科器械必须具有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对外来手术器械进行制度化和程序化管理非常重要【2】

2.2 术前管理流程 (1)手术医生根据手术需要提前1-2天通知相关器械公司,同时上传手术通知单到设备科。器械公司业务人员先到设备科登记备案,设备科确认后打印一张回执(内容包括病人姓名,床号,住院号,科别,手术名称,手术医生姓名,器械公司名称及植入物类别)给器械公司工作人员。器械公司业务员凭回执将器械及工具送至消毒供应中心,和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双人清点,检查器械的质量,性能是否齐全完好,双方在器械接受单上做好登记、签名。(2)消毒供应中心接收后负责器械的清洗、包装、消毒、灭菌、发放。清洗完成后,将器械分类处理,耐高温、高压、耐湿的器械可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处理;不耐高温、不耐湿的器械则选择环氧乙烷灭菌。打包时应分装,由于骨科器械较多、较重,在打包过程中要尤其注意,保证器械完备的同时保证包的重量不超过7 kg,体积应不超过为30cm×30cm×50cm,包的底部垫一块折叠数层的中单,以免器械磨破包布造成污染,包装标识应注明使用该器械的手术患者床号、手术名称、器械名称、手术医生、包装者、灭菌有效期等。发放前,应确认灭菌包灭菌合格,无潮湿、无污染、无松散,包装闭合完好。(3)在确认器械消毒灭菌合格后,由消毒供应中心人员配送至手术室,手术室器械班的护士负责接受,检查包的标识,灭菌效果,包装的完整性等,并妥善存放在无菌间指定地方,手术室严禁使用在本院外灭菌的手术器械。

2.3术中管理流程 (1)手术当日,器械班护士把外来器械包送至手术间,和手术巡回护士再次逐项核对,确保无误。(2)手术开始前由器械护士、器械跟台人员、巡回护士按器械包内清单再次清点器械数目, ,检查器械的性能是否完好,轴节有无松动。(3)在植入物使用前,巡回护士、器械护士与跟台人员及手术医生应严格核对,检查其包装的完好性,有效性,标识齐全清楚,方可使用。(4)手术结束时,巡回护士、器械护士与跟台人员三者共同清点器械并确认与术前数量相符,巡回护士同时准确记录;巡回护士与术者共同核对所使用的内植入物名称、规格、数量等,同时将手术使用内植入物的合格证、器械包外3M化学指示胶带粘贴在手术器械清点单背面。(5)手术室建立外来器械及植入物的登记本,每台手术的跟台人员都要确认签名,以备核查,严禁手术人员私自使用未经医院设备科检验验收的植入物。

2.4术后的管理流程 (1)手术结束后,非感染手术的器械由跟台人员在手术室清洗后从污物通道取走,感染手术的器械按手术室感染手术处理流程进行处理,由手术室护士粗洗消毒灭菌后厂家人员从洁净物品通道领走。(2)为了保证医疗安全,防止内植入物重复使用,凡从患者体内取出的内植入物,经过终末处理后,由手术室统一封存,集中销毁。

3 外来器械跟台人员的管理 (1) 凡是来医院跟台配合手术的人员,每家经销商固定1-2个人,都必须是正规医学院校全日制教育毕业的,提供毕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健康证书及器械公司的上岗证书等,并在医务科、护理部登记备案。(2)医疗器械厂家必须对跟台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器械的性能、结构、主要用途、维护保养等,培训合格后方能到我院上岗。(3)医院对器械跟台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手术室的规章制度,无菌操作规程,消毒隔离制度,器械的清洗打包,无菌包的规格、大小、重量等,经考核合格后才能进手术室跟台.

4 结论 随着外科医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来器械应用于临床,因此建立一个合理的外来器械管理流程和监督机制十分重要。医疗器械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手术质量和病人的安全【3】外来手术器械的管理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科学的管理手段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保证【4】通过对外来骨科内植入物、器械的规范化管理流程的再造,确保了外来手术器械的使用安全,对骨科内植入物及器械的清洗、灭菌的规范管理,保证了器械及内植物灭菌的合格率,从而降低医院感染的风险。总之,对外来器械从器械管理标准化、人员培训规范化、流程建设制度化加强管理,确保医疗护理安全。

参考文献:

[1] 曾玉英.手术室外来器械管理方法的研究[J].现代医院,2006,6(8):118120.

[2] 戴小明 , 徐宇红 , 江丽华 . 外来手术器械纳入医院程序化管理的效果评价【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1,28(2):250-251.

手术室接台手术管理制度范文5

1 手术室使用的仪器种类及存在的问题

1.1 我院为一所年轻的综合性医院,起点较高,硬件设备齐全,有手术室15间,手术床15张,进口电动手术床6台,进口显微镜3台,进口无影灯15座,超声刀1台,螺旋水刀1台,高频电刀10台,氩气刀1台,C臂机1台,腹腔镜设备3套,胸腔镜1套。鼻内窥镜1套,关节镜设备1套,宫腔镜1套,气压弹道碎石机1台,白内障超声乳化仪1台,脑科气钻1套,脑科多功能头架及牵开系统1套,进口电动磨钻1台,制冰机1台,除颤仪1台,电动胸骨锯2把,电动骨钻4把等,以上贵重精密仪器设备能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创伤性小,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且能缩短手术时间。

1.2 存在的问题 由于仪器设备多,且大多是进口产品,缺乏完整的中文操作手册,造成护士对仪器设备的性能和使用知识了解不透,因使用面广,各手术医生缺乏严格系统的培训,未取得使用资质,从而使管理难度加大,故障率高。

2 建立系统化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2.1 建立仪器档案

2.1.1 仪器进入手术室后将仪器的名称、型号、生产厂家、购买时间、价格、责任人等填写在仪器档案上,并将相关资料输入计算机[2]。

2.1.2 对随机带来的全部资料,如使用说明书、操作手册、维修手册和电路图等,分类放入文件柜或护士长办公室集中管理,便于查询和维修。将英文资料翻译成中文。

2.1.3 建立各种仪器的操作规程、注意事项及使用登记本、维修登记本,随仪器放置,每次使用后应登记日期、使用时间,设备状态,故障情况,使用人员,登记本首页注明仪器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或以卡片的形式塑封后挂在仪器上。

2.2 设贵重仪器设备管理组,专人保管、专人维修

2.2.1 专人负责,护士长定期检查,相对固定一名工作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的主管护师担任仪器设备管理组长,全面负责仪器的安排使用、保管、维护及联系维修,专科手术组长为各专科仪器设备管理员,负责日常、定期保养、检查,发现问题报告组长及时联系维修,使各种仪器处于良好状态,减少手术中的忙乱。

2.2.2 由医院设备科安排一组专业工程师,负责手术室仪器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修,组员技术力量相互搭配。仪器上贴有院统一仪器管理编码,标有该仪器的责任人,便于定期检查和联系维修。

2.2.3 仪器统一放置于仪器室或按专科手术需要定手术间放置,尽量减少搬动,以免造成仪器损坏,贵重精密仪器应配有仪器车放置,以便推动,用后放回原处。

2.3 手术室仪器无特殊情况,未经允许一律不得外借。

3 仪器设备使用制度

3.1.1 新引进的仪器设备,应请该仪器厂家专业技术人员通过详细讲解、重点示范、看幻灯及相关理论知识学习,进行仪器性能、使用方法、保养及注意事项的讲课,使每个人都能熟悉仪器的使用原理、操作方法、清洁、消毒灭菌和保养方法。并要求拟使用该仪器的专科医师到场参加培训,未参加培训者不得使用,首次或前几次使用需在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使用。贵重仪器可先由专科护士等小范围人员使用熟练后再全科普及,使全科护理人员尽快熟悉,并熟练运用。对新护士实行上岗前培训,专人指导,直止考试合格方可允许其使用。

3.1.2 把各手术科室在手术室使用的的仪器设备作为一个整体来统一使用,统一调配,统一管理,打破小单位所有的观念,能共用的就共用,实现资源共享,对于一些长期不用或使用权率低的仪器设备,由护士长根据手术需要统一协调使用,以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率。

3.1.3 手术使用前1 d,由专科手术组护士和仪器设备管理组长对仪器进行检查,测试,主要检查的内容有:仪器运转的声音有无异常;开机后有无异味;零件有无松动、移位;地线连接是否完好,电源线、电源插座、插头有无损坏,发现异常及时联系维修人员,手术当日当台巡回护士应提前进行再次检查,确保仪器正常运转[3]。

3.1.4 使用时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杜绝违规操作。操作人员应熟悉仪器的开关、旋扭、按健等,熟练掌握常规操作步骤,保护好仪器的操作面板,按键时,应避免用力过猛,以免按键损坏失灵。术中避免电磁波干扰精密贵重仪器设备的使用,进入手术间人员不得将手机等带入手术间。使用中应高度警惕,操作轻稳,一旦发生仪器失控和电源意外,应立即切断电源,以防止仪器再度受损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1.5 使用中若需更换人员要做好交接班,并要求有书面记录,避免因违犯操作规程导致仪器损坏,杜绝因交接不清丢失零配件,随时保证仪器设备的完好率。

3.1.5 每次使用后应检查仪器各功能情况,并填写使用登记本,立即清洁仪器设备,清理并盘好导线放置整齐,并按照仪器设备使用说明选择有效的方法进行灭菌处理,拆洗时注意及时安装,防止止仪器零配件遗失。

3.2 若仪器设备有故障应及时通知相关科室。

4 仪器设备的保养制度

4.1 定期检查、保养,各种仪器设备每季度进行一次清点,每年进行一次维修,手术室贵重仪器设备管理组长每月应检查仪器附件是否齐全,性能是否良好,运转是否正常及使用效果等情况。

4.2 对贵重精密仪器设备的易损丢失件、易磨损老化件,管理组长应做到心中有数,提前做好备件申请计划,防止因等待零件而影响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和完好率[4]。

4.3 贵重仪器设备管理人员要熟悉所管辖区内的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并对全科护理人员进行指导培训,严格遵守每台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减少仪器的故障率,并能学会排除常见故障,以避免中间环节过多的维修,影响手术正常顺利的进行[5]。

5 体会

手术室对仪器设备进行系统化管理,是适应外科手术发展的需要,精密贵重仪器设备,其结构复杂,各部件之间都有其独特的功能联系,操作程序过失往往会直接损害仪器本身或者是影响其寿命,增加维修成本,给工作和经济带来损失,因此应加强管理,制定相应的制度,通过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专人管理、使用和维修,从而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和完好率,保障手术正常顺利进行。

参 考 文 献

[1]胡晶,东瑞珍,蒋宏丽.手术室护理工作的系统化管理.中国医院管理杂志,1996,16(7):43-45.

[2] 安金月.医疗器械科主任手册.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4(6):763-774.

[3] 冯瑞娟.手术室贵重仪器的管理与质控.齐鲁护理杂志,1998,4(6):763-764.

手术室接台手术管理制度范文6

【关键词】手术室消毒隔离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TU24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0)03-0-01

隔离消毒在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医院感染预防控制诸多要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消毒隔离工作也是基础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手术室消毒隔离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的高低,因此,加强对手术室消毒隔离工作的管理,是衡量手术室管理水平和工作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也是降低医院感染率、防止交叉感染、预防和减少手术过程中可能诱发切口感染因素的有效措施。手术室消毒隔离工作管理不仅要强调环境、器械和物品的管理,还应重视手术人员的管理。下面对手术室消毒隔离存在的潜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

1 手术室消毒隔离潜在的问题

1.1 人员的培训问题

我院为山东医科大学附属三级甲等教学医院,进入手术室的人员有各大中专院校医学系、护理系实习、见习学生,各外科专业进修生、研究生、医疗器械公司人员、卫生员以及新上岗的医护人员。人员结构复杂,各科轮转较快,给入科培训带来困难,进入手术室后出现无菌意识薄弱、操作违规等问题。

1.2 器械清洗、包装存在的问题

1.2.1 器械清洗不规范导致灭菌失败。器械清洁剂选择和使用不规范;器械处理不彻底;存在着重视消毒忽视清洗的现象。

1.2.2 厂家器械包装不符合要求。医疗器械公司的器械盒尺寸较大,器械数量多,重量超出器械消毒灭菌标准的要求。

1.3 消毒液使用问题

消毒液有效浓度和使用时间掌握不准确;消毒液监测、记录不到位;不重视消毒液对人及环境的污染;自身防护意识差。

1.4 环境问题

手术室限制区域人员流动频繁,存在互串手术间现象;连台手术之间相隔时间较短,环境处理不到位;手术室卫生清洁不规范、不彻底、墙壁清洁不够重视;净化手术室空气过滤装置更换、维护不及时;滥用空气化学消毒剂;物品表面污染后消毒处理不够重视等问题。

1.5 手消毒问题

对手的清洗、消毒只求速度,不求质量,达不到洗手标准要求,存在着对手消毒重视程度不够,甚至个别医生洗手标准掌握不到位。

1.6 医疗废物管理问题

医疗废物的分类不规范,玻璃安瓿等损伤性废物与感染性废物混放;医疗废物袋内有血性液体;医疗废物的包装不规范;医疗废物的交接落实不到位。

2 应对措施

2.1 手术室人员的管理

手术室消毒隔离工作制度及要求是手术室入科教育内容之一。手术室应与医院教育处、护理部等部门联合,加强对各级人员的教学管理,将手术室入科教育内容安排在新职工、大中专实习生、进修人员入院理论培训中。根据培训对象和目的,分期分批组织不同人员进行消毒隔离及感染控制知识的培训,使其充分认识到手术室消毒隔离工作的重要性,提高控制医院感染的意识,认真学习手术室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培训结束经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手术室工作。

2.2 规范器械的清洗和包装

手术器械的规范清洗是消毒成功的重要保证,因此,器械的规范清洗越来越被医务人员重视。规范的器械清洗不仅能延长器械使用寿命,更重要的是灭菌成功的保证。器械包装技术达到闭合完好性要求,控制器械包的大小和重量。器械的包装材料应选用符合GB/T19633的要求。

2.3 正确使用消毒液

清洗后的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消毒处理,常用消毒液有75%乙醇、酸性氧化电位水或取得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卫生许可批准的消毒药械进行消毒。严格掌握消毒液的有效浓度和作用时间,并做到每人每次使用监测有效浓度并记录。

2.4 环境的管理

2.4.1 加强手术室卫生清洁工作

手术室一切卫生清洁工作必须采用湿式打扫,并且要在净化系统运行中进行。手术间内所有物品均应每次术后认真擦拭,血液、分泌物污染处用消毒液处理。连台手术地面不能有垃圾、有线头和污染物,手术床用床单沾消毒液擦净,与上一台手术结束间隔20分钟后进行第二台手术。走廊、辅助间、办公室等每天湿式擦拖两遍。手术部每周彻底大扫除1次,每月进行空气、物体表面、手术人员手、无菌物品等灭菌培养,并将结果备案。

特殊感染手术须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消毒处理,封闭手术间3天,各项培养合格后方可开启使用。

2.4.2 限制人员流动

监测证明,手术开始前细菌降落量最大,结束又出现一个峰值。说明在手术开始时人员流动大,安置、消毒、铺单等操作多是导致手术间空气变化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强手术室门卫的管理,根据手术的需求,控制进入手术室手术人员及参观人员的数量是非常必要的。进入手术室的人员,按要求更换衣裤,帽子应将头发全部遮盖,口罩应盖住整个口鼻部,操作中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控制参观人员数量,每台手术要少于3人。参观人员服装颜色应与手术人员区分,以便于管理。杜绝参观人员互传手术间,尤其是不允许从污染手术间进入无菌手术间。

手术间的巡回护士工作要有预见性,在手术前做好充分的物品准备,减少进出手术间的次数。巡回护士要严格监督手术人员的无菌操作及参观人员的行动。

2.4.3 净化设备管理――与工程部、技术员、物业人员合作进行

净化空调使用时间:术前1小时开启,术后待卫生处置结束人员全部撤离后0.5小时关闭。根据手术室各项监测结果高效过滤器12~24个月更换1次,每6个月检修1次;中效过滤器每6个月~12个月更换1次;初效过滤器3个月~6个月更换一次。回风口过滤网每周清洗1次,1~2个月更换1次。

2.5 掌握正确的洗手、手消毒方法

认真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污染的器械时要做好标准预防。熟练掌握六部洗手法及洗手时机,无菌操作前、在接触患者前后、接触两个患者之间、脱手套后,均要按照六部洗手法洗手。进行有创无菌操作时,应按外科洗手程序洗手和手消毒,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2.6 加强医疗废物管理

手术室的医疗废物是医院医疗废物的主要来源,严格医疗废物管理是预防传染病和交叉感染的主要手段之一。手术后医疗废物应分类放入容器内,标识清楚。医疗废物袋应装至三分之二处封口保存,废物袋内不能有液体,必要时应该采用双层废物袋包装。锐利废物应放入锐器盒内封存。医疗废物应专人管理,操作时做好标准预防,防护用具用后消毒处理。加强医务人员及专职管理人员的职业防护的学习和培训,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医疗废物严格交接,如实登记,防止出现记录不真实现象。文字记录保存3年。

2.7 加强消毒隔离质量控制管理

手术室接台手术管理制度范文7

作者单位:408000重庆市重庆市涪陵区人民医院

赵叁山:女,本科,主管护师

摘要目的:探讨影响腔镜手术准时开台的具体原因,为提高腔镜手术开台准时率提供解决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全年手术室影响腔镜手术准时开台的具体原因,根据实际原因制定相应对策。结果:针对患者进行手术前的各个环节,包括接转患者时间、患者入室时间、麻醉师入室时间、手术师入室时间、麻醉开始时间、安置体位时间、皮肤切开时间等,均可能成为导致手术开台时间延迟。结论:加大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力度,强化手术室管理,进一步提升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强化术前准备,可以有效促进腔镜手术准时开台。

关键词 腔镜手术;手术室;对策;护理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5.054

手术室是医院的核心部门之一,也是重要的业务部门之一。随着社会需求的提升,医院管理者日益重视手术室的工作效率和流程优化。手术的准时开台可以极大地提升单位时间的利用效率,有利于治疗疾病和挽救生命,对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医疗效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准时开台是手术室的一项重要规定,也是维持手术室基本工作节奏的重要因素。手术开台时间,涉及到手术科、麻醉科和手术室三方面的行为主体,需要三方共同协作[1]。导致手术开台时间无法得到保证的因素相对复杂,我院积极开展该项研究,寻求影响腔镜手术准时开台的原因并分析对策,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3年1月~2014年6月我院进行腔镜手术共计320台次,未准时开台者为25台次,比例为7.81%。2013年1~12月共计腔镜手术168台次,其中腹腔镜手术106台次,宫腔镜手术62台次。由于手术室原因而影响腔镜手术准时开台的共计13台次,比例为7.74%。2014年1~6月共完成腔镜手术152台次,由于手术室原因而影响腔镜手术准时开台的有12台次,比例为7.89%。手术室护理人员共计14名,其中3年以下9名,3~6 年3名,6年以上2名。在手术室设备方面,有国产宫腔镜以及腹腔镜检查仪器各1套,手术器械3套。气腹应用二氧化碳供气,手术器械应用专门灭菌器进行灭菌。

1.2方法分析研究期间手术室影响准时开台的具体原因[2]。

1.2.1制定手术时间调查表针对各台手术的具体操作过程,按照接转患者时间、患者入室时间、麻醉师入室时间、手术师入室时间、麻醉开始时间、安置体位时间、皮肤切开时间等7个时间点及其延迟原因制定调查表进行统计。

1.2.2时间点定义(1)接转患者时间。护士根据约定的手术时间,提前30 min离开手术室前往病区接转即将手术患者所需的时间。(2)患者入室时间。收到护士接转通知后,患者通过推车或者步行进入手术室的时间。(3)麻醉师入室时间。麻醉师到达手术室,就患者进行术前准备开始进行麻醉准备的时间。(4)手术师入室时间。手术师到达指定手术室的时间,必须在手术师进入手术室后才能进行三方手术安全核查,完成核查后,麻醉师才能开始麻醉。一般由手术师进行主刀,手术师也可以担任主刀医师的第一助手。(5)麻醉开始时间。麻醉医师对患者进行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椎管内或神经丛穿刺、静脉全麻的给药时间。(6)安置体位时间:麻醉师将实施麻醉后处于持续麻醉状态的患者交给手术医师,由手术医师牵头对患者进行导尿、安置体位、进行消毒、铺巾等切皮前操作的时间。(7)皮肤切开时间。由手术师再次牵头对患者进行三方安全核查后,执刀医师切开患者皮肤开始手术的时间。

1.2.3手术开台时间延迟界定将皮肤切开时间确定为手术通知书预约开始手术时间,如果超过预约手术时间而未进行皮肤切开,则定义为手术开台时间延迟。

2影响腔镜手术准时开台原因

影响手术是否按时开台,涉及到手术科室、麻醉科以及手术室3方面的因素。

2.1手术科室方面(1)术前准备不够充分。我科巡回护士接转患者最少需要5 min,这是在已经进行充分术前准备下接转患者进入手术室的最少时间,而最长时间为61 min,这就是由于手术室准备不够完善导致的。术前准备的环节均会对开台时间造成影响,如皮试时间不足、未建立静脉通道等。(2)手术医师入室太晚。患者进入手术室后,要经过手术师、麻醉师以及护士三方安全核查,确认无误后才能进行麻醉。本研究中,最长等待时间为51 min。这主要是由于手术医师忙于交班、查房以及下医嘱等耽误了时间所致。(3)手术时长预测不足。腔镜手术比较复杂,具有较高的风险性,在手术过程中,经常遇到一些意料之外的情况,导致医师对于手术时间长度难以预测。

2.2麻醉科方面(1)麻醉师入室太晚。预约好的手术,麻醉师应当在手术前一天就完成术前访视以及同意书的签署,但我院麻醉师时间比较紧张,还要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导致入室时间较晚。(2)麻醉时间过长。麻醉师应该在手术医师入室以及三方安全核查前完成麻醉准备,如果三方核查之后,麻醉必须的设备、药品和器材还未准备到位,就会造成开台时间的延误。麻醉师的操作技能也影响到麻醉时间。本研究中,麻醉时间平均为32 min,最长为72 min。醉复苏过长。患者复苏时间具有个体性差异,但也与麻醉方式具有极大关系,两台手术之间的复苏,患者至少需要耗费1 h甚至更多的时间,这导致了手术室工作效率的降低。

2.3手术室方面[3](1)手术台次安排低效。一般将难度较大的手术安排为首台手术,而这类手术时间长、变化多,容易对接台手术时间造成影响。(2)器械准备不到位。手术开台前,护士就应该提前准备好手术器械,确保器械已经消毒且能正常使用。器械的准备不够或者保养不当,都会影响手术开台的时间。手术器械套数只有一套时,要进行接台手术必须重新对器械进行消毒处理,也会影响开台时间。(3)手术配合不熟练。护士上岗,需要一个熟悉的过程,新护士时常由于业务不熟而延误手术时间,老护士也必须注重同手术医师的密切配合,否则将降低手术效率。

3对策

确保腔镜手术准时开台,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1)严格执行管理制度。科主任要对手术开台情况进行监督和督促,应当严格执行科主任负责制,要确保在手术之前就已经签订好同意书、已经开具手术医嘱、执行完善等。在三方行为主体中,要强调责任感,引导三方工作人员加强效率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不以任何理由影响或延迟手术。工作人员牢记自己职责,确保手术顺利进行。(2)优化手术室业务流程。通过对手术室业务流程以及接台手术管理进行优化,有效减少手术开台时间的延迟比例,确保手术室使用效率最高。如将难度较小,时间较短的手术安排在前,将变数较大、难度较大的手术安排在后,能够有效避免手术资源的空耗问题,提升手术室利用效率。(3)强化业务能力[4]。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直接影响手术效率,要积极营造浓厚的学习交流氛围,引导参加手术的工作人员奠定扎实的理论技术基础,不断开展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5]。

参考文献

[1]魏革,胡玲,李桂兰,等.手术室护士长在协调医护关系中的作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1(6A):61-62.

[2]李洲.提高手术室使用效率的思考[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0,4(2):10-12.

[3]吴英锋,王欣,张红宇,等.某院手术开台时间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病案,2011,12(9):42-44.

[4]魏畅,张黎明,王建荣,等.适应现代护理学科发展完善护理人员培训体系[J].现代护理,2005,11(1):70-71.

[5]向萍.手术器械基础包优化配置对护士工效学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13,12(2):66-67.

手术室接台手术管理制度范文8

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安全隐患,制定相应对策。方法:将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潜在的不安全隐患列出,提出护理安全策略措施。结果:手术室护理人员充分认识到护理安全的重要性。使护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结论:加强护理质量安全管理,使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率降到最低。

关键词手术室安全隐患对策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1.259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security hidden danger operating nursing,formulat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Methods:the operating room in nursing potential unsafe hidden danger list,nursing safety strategy measures.Results:the operating room nursing staff fully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safety.Make nursing standardized and institutionalized.Conclusion:to strengthen the quality of nursing care,safety management to minimize the incidence of safe hidden trouble.

Key wordsoperating;safety hidden;countermeasures

手术室是医院实施手术治疗和抢救危重病人的重要工作场所,随着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新的手术方式不断开展,护理工作面临严峻挑战,护理意外和风险无形上升,同时法律保障体系的日益健全,特别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以及举证责任倒置的实施,患者的法律意识不断强化,手术室的医疗纠纷逐年递增。为了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笔者对20余年来针对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了相应的对策,现介绍如下。

护理不安全隐患

护理人员缺编,工作繁重,长期超负荷工作,都会造成思想麻痹,注意力不集中,给手术室护理工作带来无形隐患。

护理人员专业知识贫泛,再教育学习不够。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的技术水平和医疗质量进入了一个新的台阶,护理人员认真学习相关知识不够,对新业务、新技术缺乏正确认识,造成手术要求与应对能力的差距而导致配合不满意。

查对制度不严,常由于用药、输液、器械敷料、标本送检等过程中查对不严,造成用错药、接错病人、弄错手术部位、异物遗留体腔、标本弄错或丢失等情况。

无菌技术操作不严,手术物品管理不规范造成手术病人切口感染。

规章制度不健全,工作责任心不强,医护配合不熟练,手术体位摆放不正确,造成手术病人摔伤、压疮、电灼伤、坠床等护理隐患。

护理记录不及时,不准确、不完善,特别是急诊抢救病人,医生说,护士做,执行口头医嘱,手术抢救过程缺乏合理的安全性资料。

术中语言不规范,超越职责,如麻师离岗而由护士代看管现象。

对策

强化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手术室各种规章制度:高度重视影响护质量的每一个环节,将查对制度贯穿于手术的全过程,制定手术室护理工作量化考核细则,工作中不断自控、自纠,人人有压力,有动力,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达到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认真对待每台手术。

加强法律知识学习,提高证据意识,准确完善术中手术护理记录:以护理记录为培训重点,结合典型案例分析说明护理记录上的每一个字都可以成为法庭上的证据,使广大护理人员提高认识,重视术中护理记录书写的重要性,正确处理好病人的知情权和保护权以及治疗方案。术中遇到病人及家属询问术中情况,手术时间长短,是否安全时,护理人员应该慎重解释,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加强业务知识和新技术的学习:开展相应的专业知识学习,适应工作需要,培养爱岗敬业技术精湛,工作认真负责的高素质护理人员,掌握最新专业理论知识,掌握新仪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管理者排班时应注意业务能力强的骨干护士与年青素质差的护士搭配。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①抢救病人,执行口头医嘱必须复述一遍后方能执行。②防止异物遗留体腔,认真做好纱布、器械、缝合线及针的清点工作。手术开始,不管是否须清点数字的手术,均要把地盆及手术间的纱布、纱垫一律清点的物品清点干净,收出手术间,手术台上已清点的纱布、纱垫一律不准剪开使用。台上用过的纱球、棉片、小敷料等应放于台上弯盘内,不得投入地盆内。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在手术的始终均要注意观察手术间的情况,防止清点物品的流动。保证数字清点的准确性,做好查对登记,保证手术质量,防止责任事故发生。③做好术前访视,严格执行手术病人查对制度,防止接错病人。④凡分左右脏器器官的手术都应该反复查对病历,询问病人,防止弄错手术部位,做好记录。⑤用药、输液、输血需经两人核对无误方能使用。

严格消毒隔离,把好无菌关,是防止发生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①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重视和做好手术室的环境清洁、消毒及空气细菌监测登记工作。②无菌手术与非无菌手术以及特殊感染手术,手术间分开使用。③无菌物品定位、定量、定专人管理,与非物菌物品必须分开放置,并有明显标致。④凡进入体腔器械物品清毒灭菌监测卡,必须保留术毕贴于手术护理记录单背面备查。⑤巡回护士监督工作人员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遵守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管理规范。

认真履行岗位职责:①严格执行巡回护士、器械护士等岗位职责,杜绝越职行为,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②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认真清点台上、台下物品,做到上不清,下不接。③术毕送病人回病房,必须在医生、麻师、护士共同陪护下送回病房,防止摔伤、坠床等意外事故的发生,并与病房护士交代术中情况。

讨论

随着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新的手术方式不断开展,手术室护理工作面临严峻挑战,护理意外和风险无形上升。综上所述,针对手术室的护理安全隐患,一是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二是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法律知识学习,三是严格管理,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彻实杜绝了手术室的差错事故的发生,只有这样,才能保障病人利益的同时更好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利。

手术室接台手术管理制度范文9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330-02

手术是一项需要医生、麻醉师以及手术室护士之间密切配合,才能顺利完成的复杂工作。手术室作为对手术患者进行治疗的特殊场所,工作中存在突发事件多、抢救急危重症患者多、任务重、工作节奏快、精神高度紧张、持续工作时间较长的特点。手术室同时也是极易出现护理质量缺陷的高风险科室。护理质量缺陷主要表现为病人对护理的不满意、发生医疗事故和出现医疗纠纷。近年来随着患者维权意识的增强,医疗纠纷也呈上升趋势,其后果往往令人触目惊心。为了防止护理质量缺陷发生,杜绝护患纠纷,我科对护理缺陷原因进行分析并制订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1 护理缺陷原因分析

手术室结合当前本科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如接送病人、消毒隔离、查对以及交接班等制度。但在具体的实施中仍然存在有缺陷:

1.1 规章制度落实不严格。日常工作中不重视手术室通知单的书写,填写通知单时项目不全、手术时间不准确、手术名称不确定等。

1.2 不严格执行操作流程。术前及关闭体腔前后,器械、敷料、缝针等清点有误,器械护士凭记忆清点,巡回护士不认真核对,器械物品未清点完毕手术医生开始手术,手术台上物品摆放混乱,用后物品随意向台下丢弃等均可导致物品清点遗漏。

1.3 缺乏责任心。工作经历短的年轻护士专科护理知识不扎实,应急能力差,忙乱中易出差错,如护送患者途中发生管道和引流脱落,患者坠床;术后患者X线片、CT片、衣裤等用物遗失等;高频电刀的负极铅板放置位置不正确,高频电刀内电线等均可导致护理缺陷的发生。

1.4 专业技术不过硬。新业务、新技术的不断开展,新的医疗仪器设备的大量应用,手术室护理人员未及时跟进新技术和新设备操作流程的学习,影响护理质量的提升。

1.5 医护间缺少沟通。由于各科手术医师操作习惯及配合要求不同,而医护间未进行有效沟通,造成术前物品准备不足或过多,如有的医生习惯用吸收缝线,有的习惯用不吸收缝线;个别护士贪图方便把所有的一次性用物递上手术台,结果医生未用,造成浪费。

2 护理缺陷防范措施

2.1 完善规章制度,规范操作流程。手术室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是处理各项工作的准则,是评价工作质量的依据,是防止差错事故的重要措施。科室内要有针对性制定完善基础资料的填记、操作流程规范等方面的考核制度,保证手术室各项护理工作协调运行、防范护理缺陷、提高护理质量。

2.2 增强责任心,提高专业素质。加强对年轻护士专科护理知识的培训,增强责任心,为防止接送患者受伤,定期检查平车车轮、锁扣;进出电梯门时要保护患者头部及肢体;升降台的螺丝要拧紧拧牢;全麻或硬膜外麻醉患者回病房时,应由麻醉师护送。防止术中压伤患者,选择手术时要舒适,不要使肢体及神经过度牵拉受压。术中使用高频电刀时需独立电源,电极板应置于患者肌肉丰厚处紧贴患者皮肤,患者其他部位避免与手术床金属部位接触,防止灼伤患者。同时邀请院内手术相关科室专家到手术室专题讲课,可使护士更加有效的理解手术配合要点,使手术配合更加顺畅、默契,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

2.3 以患者为中心,提供优质服务。手术室是医院中进行多科协作、集中治疗的特殊科室,参与手术的医务人员来自于各个科室,且人数众多,各科室各类人员之间的协作不但影响工作效率,而且影响工作人员情绪和团队士气,最终会影响到手术患者。因此,加强与手术医师联系沟通,了解手术室工作特性,自觉遵守手术室制度,主动配合手术室的工作。要求护理人员参与疑难、复杂、新手术的讨论会,做好手术前的物品准备,以满足医生手术要求,确保护理安全定期发放患者满意度调查表,了解患者的要求,征求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组织护士学习行为道德规范和文明用语,宣传国际或国内医院护理的新动向,使护士更新思想观念,做到举止文雅、语言亲切、态度和蔼,处处为患者着想,理解手术患者的恐惧和不安心理,懂得如何关心和安慰患者,主动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减少护患冲突。

手术室护理缺陷的有效防范是建立在明白其产生的原因,严格执行医疗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及时分析总结在护理工作中的经验教训,明确岗位职责,制订合理的操作规程和工作流程,严格执行,是防范缺陷的重要关键。其次培养护士专业技术素质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是防范缺陷的重要保证。建立手术室安全管理制度,使护士在工作中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才有可能将差错或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参考文献

手术室接台手术管理制度范文10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   潜在安全隐患   护理管理

        手术室是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抢救的重要场所,手术室的工作具有变化快、要求高、流动性大、劳动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等特点。随着手术学科分工的日益精细,各种疑难、高危、微创手术的开展,各种精密仪器的使用,对手术室护士的专业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对手术室护理管理也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通过分析手术室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改进相应管理流程,采取相关防范措施,能够有效减少或杜绝相关安全隐患,确保手术治疗及护理的安全,有效防止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

        1  手术室常见护理安全隐患

        手术室护理工作一旦发生差错,轻者影响患者治疗、延误手术、导致手术资源浪费;重者发生手术部位错误、致残、致死而酿成重大医疗护理事故。手术室护理常见潜在安全隐患有:

        1.1 接错患者 因接待患者的护工查对错误,或患者术前紧张及使用镇静剂后不能正确回答问话等,易发生接错患者或将患者错放手术间等。

        1.2 碰伤、摔伤或坠床  在接送患者出入房门时未保护好患者头部及手足,或移动患者至平车或手术台时,因固定不当、无人协助,或担架车、手术床未保持功能完好,而导致患者出现碰伤、摔伤、坠床等意外。

        1.3 手术部位安置错误 因术前未标识、安置体位前未仔细核对病历、X线片、CT、MRI结果等,而导致手术部位安置方向错误。

        1.4用药、输血错误 输血、用药时核对错误;药物标识不清导致误用;执行口头医嘱有误等。

        1.5神经功能受损 在手术过程中因约束带过紧或双上肢过度外展,导致局部神经长时间受压而影响神经功能。

        1.6电灼伤 因患者皮肤与升降台或手术台金属部件直接接触或电极板处潮湿,在使用电刀时造成电灼伤。

        1.7冻伤 某些手术在手术过程中需要进行体表降温,因保护措施不当可导致患者冻伤。

        1.8压疮 因手术体位安置不科学导致局部组织或骨隆突部位长时间受压而诱发压疮。

        1.9异物遗留 因器械、物品清点有误或操作不当,未按规定进行查对、放置,导致异物遗留。

        1.10导管脱落  因手术中导管固定不妥、手术患者护送不当等发生管道脱落。

        1.11病理标本错放、错送甚至遗失 因责任心不强或查对失误导致手术病理标本错放、错送或遗失。

        2  防范措施

        完善手术室各种岗位职责及制度,加强护士法律知识教育,加强业务技术培训,完善相关工作流程。

        2.1增强法律意识,强化服务理念  加强护士法律意识教育;加强业务技能培训,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观念,尊重爱护患者,培养主动服务理念,善于运用手术室护理质量反馈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2.2重点环节的交接制度

        2.2.1接患者时应认真核对患者科别、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手腕牌、手术名称、部位、时间及术前用药、病历及X线片等,逐项核对打勾确认,防止接错患者。

        2.2.2手术中器械护士不得中途换人,特殊情况确需换人时,交接人员应现场当面点清器械、敷料等所有物品的数目,共同签名确认。

        2.2.3送患者回病房时应与病房护士认真交接手术部位、手术名称、皮肤完整情况、管道、生命体征、术中大致情况等,以保证术后护理工作的延续。

手术室接台手术管理制度范文11

手术室是比较特殊的科室,是对患者实施手术,担负抢救工作的重要场所,具有工作量大、病种多、病情重及护理工作繁重等特点。手术室的护理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着手术治疗效果和患者的预后,现总结护理安全隐患及预防措施,防止和杜绝手术室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报告如下。

1 手术室护理隐患

1.1 管理制度不健全 手术室护士承担的是比较特殊的任务,要求知识范围广,同时需具有业务能力要强,应急能力快,由于新条例的出台,给手术室护理带来了挑战,许多制度需要及时的修订。因手术室工作繁重,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极可能会发生管理制度缺失,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差,不能坚守岗位,手术室安全制度及查对制度,标本管理制度,手术室护理记录单的填写不够标准等。

1.2 查对制度不严格 药物摆放无序,输血输液查对失误而导致用错药、输错血。术前、关闭体腔前后器械清点不清,中途添加物品不及时记录,出现器械敷料遗留在患者体腔内;各种管道脱落或不通畅。

1.3 手术护理记录不完善 护理记录单能够如实的反映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情况,能为日后可能发生的医疗纠纷提供举证较为直接的证据。如果只是执行口头医嘱,很有可能导致手术抢救过程缺乏完整、合理、安全的记录资料。

1.4 环境方面 手术室工作为细致的脑力和体力相结合的工作,制定并实施消除或减弱噪声源,营造一个安静、严谨的手术环境。手术室内噪声源增加了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感,降低其适应性,使医护人员因不良心理反应而降低工作效率。

1.5 其他护理隐患 器械准备用物与手术所需不符合,或是器械设备老化性能不良,影响手术;手术患者手术安置不当,导致压疮和神经损伤;术中仪器使用不当,临时故障,电凝器电极固定不牢,造成脱落或污染;术中用药错误;术中标本遗失;接台手术频繁,存在院内感染的危险;医护配合不当,护患沟通中因交流问题而引起的纠纷。

2 预防

2.1 制度保障 查对清点制度,仪器保管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等。针对手术室安全隐患制定相应防范措施;成立手术室管理小组,实行PDCA质量管理,护士长随时抽查,找出问题并及时整改。完善系统的规章制度是建立质量管理的前提;是防止差错事故,提高工作质量的保证。

2.2 严格查对制度 严格查对患者的科室,床号,姓名,性别,手术间号,以及手术部位,所需物品,药物过敏的情况,用物是否齐全;器械护士与巡回护士在术前、关腹前、关腹后应认真清点手术中的器械、敷料、纱布、缝针,认真反复清点后记录在手术护理单上。

2.3 完善护理记录 护理记录可为医疗纠纷提供举证较为直接的证据,因此口头医嘱仅限于抢救中,使用时护士应重复1遍,并与医师再次核对后才可以执行,事后护士一定要督促医师及时补充记录。

2.4 环境方面 手术室划分为无菌区以及相对无菌区和非无菌区,区域间均用门隔开,并设立明显分界标志;手术间内设备以及药品应根据手术的需要而合理放置。所有出入手术室的工作人员必须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同时应减少噪声源,避免使患者对手术具有恐惧感。

2.5 其他 输血输液给药时要各项均经过双方核对,输注时密切观察。标本妥善保管,与术者核对无误做好标识登记,及时送检;电凝器不能直接与患者皮肤相接触,也不能放在潮湿的地方,以免造成电灼伤;要求手术护士和术者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进入无菌间更衣、戴帽、戴口罩;保留好手术标本,及时做好标志。严格标本送检制度,专用标本登记本;及时组织护士进行新业务学习,新设备学习,以提高手术室护士的业务水平和应急能力。

3 小结

手术室工作具有技术含量相对较高、工作强度相对较大、安全隐患相对较多的特点,手术室的安全管理直接关系到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抢救的结果。因此,我们应及时发现手术室存在的安全隐患,同时应针对存在的隐患,及时制定一整套安全管理措施,以做到防患于未然。目前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慢慢被发现,新的防范措施需不断地提高和总结,通过有预见性的加强管理,责任到位,学习新的业务知识,提高每个人的工作能力应急能力,使每一个人行动起来,最大限度地控制不安全因素,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参 考 文 献

[1] 薛萍,孟红梅.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与院内感染的防范.职业与健康,2007,23(9):759.

[2] 詹静,刘奇敏.论基层医院护理文件质量控制.护理学杂志,2005,20(6):58-59.

[3] 宋秀华,陶敏,朱秀红,等.护理风险与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的探讨.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9):91-93.

[4] 魏革,胡玲,吴波.“举证责任倒置”与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证据”意识.中华护理杂志,2003,38(5):354-356.

手术室接台手术管理制度范文12

关键词:净化机组 末端送风装置 DDC控制系统

1 引言

武汉协和医院创建于1866年,是目前国内历史悠久的医院之一。由于医院原有住院设施难以适应发展需要,为改善病人的住院环境,现建造新的外科病房大楼。

在外科病房大楼建设过程中,《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02(以下简称《规范》)于2002年12月实施,为此,根据规范,我们对其洁净手术部净化空调系统进行了深化设计。

2 工程概况

武汉协和医院外科病房大楼建筑面积76000m2,建筑高度126.3m,地下两层,地上三十二层。共设病床800张。手术部设在三~八层,其中三层为麻醉科办公用房及手术室辅助用房,四、五层为手术室,六层为手术室设备层,七层为ICU病房,八层为避难层兼设备层。手术部共设手术室42间,其中Ⅰ级手术室3间,Ⅱ级手术室6间,Ⅲ级手术室21间,Ⅳ级手术室10间,感染手术室2间;七层ICU病房设床位37张。

3 手术部平面布局

洁净手术部的设计是以控制微生物对患者的污染为宗旨。控制污染的途径有很多种,合理的建筑平面布局与人、物流路线设置非常关键。患者、医生、护士、设备和手术物品在术前术后均需进出手术室,即:手术前病人流向、手术后病人流向、手术前工作人员流向、手术后工作人员流向、使用前无菌器材流向、使用后器材流向。根据这六种人、物流,可分成多种平面类型。

根据此大楼的整体平面,结合我国现在的国情,充分体现洁污分流、流程最短的八字原则,建筑设计将该手术部设计为外廊回收型(见图1)。该布置型式将污物流线独立分离出来,术后物品由外周走廊回收。手术室和直接为手术室服务的辅助用房形成手术核心区。无菌物品、术前和术后医护人员与患者均在中心洁净走廊通过,术后污物从外污物走廊送出。此种布局既有效控制微生物污染,又符合人的行走习惯,易于被医护人员接受。

图1 手术室平面布局

4 手术部冷、热源

手术部冷、热源由设在地下二层的冷冻机房及换热站供给。其中冷冻机房特设一台水冷螺杆式制冷机组用于手术部过过渡季节的供冷。加湿用的蒸汽由中心锅炉房引来,在地下室设减压阀至0.2MPa供至设备层净化机组。

5 手术部净化空调系统

合理的净化空调系统是保障整个手术部处于受控状态的重要环节。洁净手术部要求系统能够控制各等级手术室及辅助用房的室内温度、湿度、洁净度、细菌与有害气体浓度、气流分布,保证室内人员所需的新风量,维持室内合理的气流流向,维持手术部合理、有序的压力梯度。

5.1 净化机组的位置

该院手术室集中在四、五两层,由于建筑面积的要求,不可能对每层手术室设一层设备层。因此,四、五层手术室的净化机组均设在六层设备层中。七层ICU的净化机组利用八层避难层的空间摆放。这样六层设备层专用于设置净化机组,设备集中布置,可实现手术部空调机组的集中控制,便于将来的运行管理。

5.2 净化系统的流程

净化系统的流程如图2所示。

(1)Ⅰ、Ⅱ级手术室各采用净化机组与手术室一对一设置,Ⅲ、Ⅳ级手术室采用一台净化机组对应2间或3间手术室设置,走廊与辅助用房根据分区分别采用净化机组;污物走道的净化级别按照清洁走道考虑。七层两个ICU单元各设一台净化机组。

(2)Ⅰ级手术室采用洁净手术专用阻漏式送风天花,上顶送下侧回;Ⅱ、Ⅲ级手术室采用层流送风天花送风,上顶送下侧回;Ⅳ级手术室采用高效送风口送风,上顶送下侧回; 洁净走道与辅助用房采用高效送风口送风,辅助用房上顶送下侧回,走道上顶送上顶回;ICU及相关辅助用房采用高效送风口送风,上顶送上顶回。

(3)新风分区集中控制,新风集中处理后送至每台净化机组的回风管上与回风混合,各回风管与新风支管上设定风量阀。

(4)每间手术室均配独立的直排风口,由设备层分系统设排风机排出;各排风支管上设定风量阀。

图2 净化系统流程图

(5)为保证手术室的噪声指标,在净化机组的送、回风管上各设置两台卫生型宽频消声器。

5.3 净化机组的配置:

净化机组配混合段、表冷段、加湿段、风机段、中效过滤段、出风段,用于空气再热的电加热器设在净化机组送风管上。

新风净化机组配中效过滤段、亚高效过滤段、表冷段、出风段。

排风机组配中效过滤段、风机段、出风段。

5.4 净化系统的控制:

(1)每台净化机组均配置一套两通调节阀,一套温、湿度探头,该两通调节阀设置于机组回水总管上,温、湿度探头设置于手术室回风总管上,温、湿度探头采集到信号后传递给DDC,DDC再通过所设定的温度来控制两通调节阀的开启度。

(2)DDC实行湿度优先控制,在夏季工况下:新风表冷器先进行一次降温除湿,新、回风混合后在空气处理机组上进行二次降温除湿,直到湿度满足DDC设定的标准,这时DDC再通过辅助电加热器工作来达到设定的温、湿度。冬季工况下,由湿膜加湿器对空气进行加湿,使湿度满足要求。

(3)辅助电加热器的开关程序通过DDC来控制,当风管内的空气温度小于所设定的温度时电加热自动打开,反之则关闭,电加热器本身还带有过热保护装置,当其温度超过90度时,电加热器自动关闭。

(4)新风净化机组与空气净化机组实现连锁控制,即系统内只要有一台空气净化机组打开,其对应的新风净化机组必须先打开,只有当共用该新风系统的空气净化机组全部关闭时,所属新风净化机组才能关闭。

(5)排风机与空气净化机组实现连锁控制,即空气净化机组打开,其对应的排风机就开始工作,只有当共用该排风系统的空气净化机组将全部关闭时,所属排风机才能先关闭。为了保证手术室的正压,建议甲方在非手术室时段将新风机及排风机开启。

6 手术室洁净指标的保证 6.1 合适的空气过滤系统

实测表明:大气尘中>0.5μm的微粒为百万数量级以上,为了保证系统内压力梯度,整个系统需要大量的新风,系统中绝大多数的微粒都来源于新风,新风的控制对于整个系统的保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合理的新风过滤对后面的高级别的过滤器的保护、今后的运行管理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特选用具有足够过滤面积的新风采集箱设在新风入口。该采集箱内第一级设置优质纤维滤网,能够初步过滤掉比较大的灰尘粒子,阻止昆虫、树叶等进入净化空调系统内。经验证明,新风入口足够面积的纤维滤网提高了后面的粗效、中效及至高效过滤器的使用寿命。此工程新风系统除有设有足够面积的新风采集箱外,还在新风机组内设置对≥1μm大气尘计数效率不低于75%的中效过滤器,对≥0.5μm大气尘计数效率不低于95%的亚高效过滤器。

在净化空调机组的正压段设置一级中效过滤器对空气进行预过滤,并防止净化空调机组二次污染对高效过滤器(HEPA)前系统的影响。高效过滤器(HEPA)对于净化空调过滤系统来说最为关键。手术部净化的主要目的是控制手术病人的外部环境,从而减小病人手术中及术后被感染率。病人的感染通常由细菌、病毒引起,而感染手术病人的病毒常常由一层蛋白质内的单个DNA或RNA分子组成。研究表明,大多数病毒在空气中不能独立的存在,常常附着在比它们大很多的细菌上,细菌又以尘粒为营养源。根据实例资料统计,空气中细菌的浓度与大气中3~5μm的粒子浓度有关。过滤掉该粒径范围内的粒子,清除病毒与细菌的生存外部环境,可以有效的抑制细菌与病毒的生存与繁殖。所以一般手术部净化过滤系统通常选用效率不低于99.97%(≥0.5μm 粒子,DOP法)的高效过滤器。

洁净手术区的传统做法是将高效过滤器布置在静压箱的末端,它是靠末端过滤器的最后把关来体现其有效性。传统的末端装置起过滤、均流与保证不泄漏的三种作用。但这三种作用耦合,对高效过滤器与静压箱箱体的要求很高。该工程对Ⅰ级手术室选用高效过滤器箱与静压箱相结合的阻漏式洁净送风天花,该天花与传统送风天花相比有如下优点(见表1):

表1 传统与新型手术专用末端送风装置比较表 设备

项 目

传统洁净送风天花

阻漏式洁净送风天花

对室内洁净度的保护

万一高效过滤器漏泄,室内工作必将受到影响。

能将由于高效过滤器漏泄所造成的影响降低至原来的1/475。

对主流区气流的保护

洁净送风天花下部的气流均匀度,不易达至国家标准的有关要求,抗环境干扰能力弱。

洁净送风天花下部的气流均匀度,窥达至国家标准的有关要求,抗环境干扰能力强。

出风面积

出风面采用多块散流孔板,网组合,安装要求高。

仅用四块漏层组合,安装方便,气流满布率≥95%。

设备高度

装置高度高,在土建层高较低的场合无法安装。

本装置厚度仅在350mm之内,特殊情况可再降低其厚度能适合更多的安装场合。

设备维护工作方便性

更换高效过滤器必须进入洁净手术室,不利于洁净手术部的无菌化管理。

在手术室外更换高效过滤器,不污染受保护环境,更换快捷,操作方便。

设备安装质量的保障

现场制作,传统拼装,不利于设备质量的保障。

工厂制造,仅需现场用配套专用联接件简单拼接组合,有利于设备质量的保障。

6.2 合适的气流组织

对于手术室来说合理的气流能防止微粒的积累,并能将其迅速排除,有效地保护关键区域,减小患者术中与术后的感染率。《规范》要求“Ⅰ~Ⅲ级洁净手术室内集中布置在手术台上方的送风口,应使包括手术台的一定区域处与洁净气流形成的主流区内。洁净手术室应采用双侧下回风。洁净手术部设上部排风口,其位置宜在病人头侧的顶部。”这种气流具备以下特征(见图3):

a、手术区明显的置换流流型;

b、使室内的手术区域处于有效的气流控制之中;

c、满足人员的热舒适要求;

d、送风量较小;

e、对室内的医疗设备影响小;

f、对手术人员影响小;

g、不妨碍手术人员的工作;

h、有效地排除气味和麻醉气体。

对于本工程,手术室与无菌辅房均采用上顶送下双侧回,避免了气流短路的同时,又形成送风核心区(特别是手术室送风集中布置),达到用较少的送风量满足其功能要求,保护病人手术切口不受外接感染。洁净手术室专用阻漏式送风天花末端设置了相当亚高效过滤器效果的阻漏层,既保护了过滤系统的过滤效果,又使出风及速度更加均匀。

图3

洁净、清洁走廊采用上顶送上顶回,送风均匀布置,充分的保护手术室的环境避免受外界的因素的干扰。手术部麻醉诱导室(预麻室)采用全送全排的模式,同时保证该室相对邻近区域-8Pa的负压。这样可以及时将散发至该室内的麻醉气体排除室外,保持了该室与其它无菌室的良好空气品质。

6.3 合适的正压控制

《规范》要求“净化空调系统应使洁净手术部处于受控状态。”合理压力梯度可以避免室外对室内,或低级别环境对高级别环境的影响。只有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维持洁净手术部内有序、合理的压力梯度分布不变,才能真正有效地减少手术区交叉感染的风险。

通常正压控制是通过调节正压送风量与排风量之间的差值,并结合各种控制手段来实现的。

根据该工程手术部建筑平面的整体布局,每间手术室均配独立的排风口,通过风管连接后接排风机排出室外。采用分区集中供应新风,确保各洁净室的新风量的供给。排风、新风与回风上均设有定风量装置。因为随着系统的不断使用,系统内的三级过滤器容尘不断增多,过滤器阻力也随之增大,如果控制风量的装置不能随阻力增加而变化调整,则运行中送风量、新风量、排风量会降低,这样会破坏原本有序的压力梯度,从而会影响洁净区域的洁净程度。该定风量装置为德国进口产品,它自带刻度盘,一次调定风量后,运行中叶片能根据压差自动调节角度,始终保持调定的风量。实践说明:在保证有序稳定的压力梯度方面,使用该定风量装置比变频、变风量系统更加符合洁净手术部这一特殊环境的要求。

6.4 合适的温湿度控制

合适的温湿度,既满足了室内人员的舒适性要求,又可以降低人体发菌与抑制室内细菌的繁殖。尤其是湿度高低对于微生物的滋生有明显的影响,湿度应放在温湿度控制的首要位置来考虑。据研究表明,相对湿度为50%时,细菌浮游10min后即死灭。当房间湿度大于60%时候,细菌繁殖的速度就会大大加快,再结合考虑人员的舒适性,取相对湿度为40%~60%,根据国外的一些标准结合国内的相关国情,温度取22℃~24℃。

本工程采用先进的西门子DDC控制系统,对于湿度进行优先控制。它既能集就地控制与远程手术室控制于一体,又能通过微电脑进行系统监控,并能与大楼楼宇控制系统进行连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7 结语

手术部净化空调系统通过对手术室各参数的控制,降低发菌和抑制室内细菌的繁殖,从而达到降低手术和术后的感染率,使医院手术部能够满足新形势下的各种要求。

参考文献

1、 标准编写组:《医院洁净手术部建设标准》,2000年9月.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02.

3、 中华人民工程建设行业标准,FL0106 YFB001-1995《军队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1995.

4、 马茨.朗姆斯道勃:《污染控制与洁净室技术介绍》.

5、 许钟麟、梅自力、郭大荣、沈晋明:“洁净手术室集中送风方式的最新成果”,《洁净与空调技术》,2002年增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