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公共安全与职业健康

公共安全与职业健康

时间:2023-10-02 09:02:58

公共安全与职业健康

公共安全与职业健康范文1

安全工程学科教育起源与发展来自人们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和提高。当工业社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工伤事故不断增加,造成工作效率下降以及社会关注度增强,社会和企业对安全生产的需求促使了安全生产教育的发展,一些国家逐步在高等教育开设安全工程相关专业,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教育和培训,以期从基础上扭转安全生产被动的局面,促进社会和安全生产发展的良性循环。

美国安全工程学科高等教育现状

美国的安全学科高等教育起步早、发展快,早在17世纪末,一些大学就设立了卫生工程、安全工程、安全管理、毒理学和安全教育方面的硕士和博士学位。1970年,《职业安全健康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美国职业安全健康发展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也为安全工程学科发展指明了方向。目前,美国开设安全工程专业本科的学校大约有50多所,学科设置丰富多样,门类齐全,涉及到职业安全健康领域的各个方面,如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的职业病治疗专业、佛罗里达大西洋大学的消防与应急救援专业、爱达荷州立大学的应急管理专业和印地安那大学伯明顿分校的安全管理专业等。办学层次方面,约有30多个学校设置了安全工程理学学士(硕士)学位、文学学士(硕士)学位和公共卫生硕士等,约有10多个学校设置了安全工程博士学位。各学校生源招收方面非常广泛,学生为应届高中毕业生,同时也对有多年工作经验或其他专业教育背景的成年人进行在职培训教育。在课程设置方面上,主要由包括基础课和专业课在内的必修课与选修课构成,教学科目安排比较均衡,主要教授安全生产相关基础理论和安全技术工程等课程,同时也开设安全心理学和医学方面的课程,强化学生对工业卫生和职业健康方面知识的掌握和领域的拓宽。学生完成学制教育,考试合格,由学校颁发毕业证书或资格证书。受过美国安全工程高等教育的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制造业、采矿业、运输业和建筑业等多行业领域的职业安全健康相关工作,毕业生大多从现场基层的安全工作岗位干起,逐步晋升到公司的安全主管。以宾夕法尼亚州印第安纳大学的安全科学学院为例,该学院设有安全、健康和环境理学学士,每学年约招收70名学生,办学及相关特色包括:传授SHE(安全、健康和环境)基础课程教育及风险灾害辨识能力;与企业签署实习计划,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学生可参加学院与企业联合举办的招聘会,获得见习及正式工作机会;学院的老师大部分为来自各行业领域的专家,学生可学到最实际的应用技能;学士毕业后的就业渠道广泛,就业率达到75%~90%。

英国安全工程高等教育现状

在英国,安全工程学科是公共健康学科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其研究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企业和员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安全生产、职业健康、事故经济财产损失及社会影响等问题并找出有效的解决方法。为适应当前英国职业安全健康发展方向和需要,英国的安全工程学科高等教育更加侧重职业安全健康方面,在课程设置上,通用性课程设置和各行业领域中具有共性的职业安全健康教育方案在各大学之间的差异不大,除此之外,不同学校针对研究教育的倾向不同,在一些行业领域的专业教育方面还设置了相关的行业背景课及行业安全课程,并设置了一些医学、心理学及管理学等课程,使学生全面掌握安全工程专业的相关知识。一般来说,在课程设置中关于方法论、统计学、管理学、流行病学和心理学等课程的占比较大,工程技术方面的课程设置较少。就业方面,安全工程学科的毕业生大部分都到政府、企业和研究院等部门工作,主要从事安全教育、培训、研究和风险管理等工作,如英国格林威治大学职业安全健康专业的毕业生就职岗位主要为国内外相关部门的安全生产顾问、安全主管、环境与职业健康顾问,以及在政府公共部门担任职业健康专员等;西苏格兰大学职业安全健康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就职于政府部门、公共服务组织、保险公司、安全健康顾问和安全风险评估公司等。

日本安全工程高等教育现状

日本在安全生产研究和教育方面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在吸取世界各国安全生产研究教育发展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安全工程学科建设与发展体系。1967年,横浜国立大学在该校电气化学专业的基础上,建立了日本国内第一个安全工程专业,随后,各大学相继设置了反应安全工程学、燃烧安全工程学、材料安全工程学和环境安全工程学等专业,并在研究生院设置相应的硕士课程,到70年代末,日本大学教育中开设安全工程学已经接近50个。目前,日本开设安全工程专业的大学培养的对象主要为应届毕业生及社会相关人员,对教育考试合格的学生颁发相应的学位及相关证书(见表1)。专业领域方面,一方面注重安全管理方面的学科建设,以关西大学为例,其在本科教育设置上有社会安全学系安全管理学科,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现代社会安全的各种问题,培养学生广泛掌握法律政治学、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和医学等知识,教学计划以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为主题展开,将新生编入小规模的研讨班,在学习事故灾害和自然灾害案例的同时,接受现场实习、实地调研和人工模拟等实践教育,使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判断能力更能满足工作需求。另一方面,学校的教育也更加倾向于安全生产领域的工程建设,以横浜国立大学为例,学校将工学部的安全工程专业同应用化学专业、材料化学专业、化学工程专业共4个专业合并,成立了工程物质专业,教学与研究的领域主要为环境污染评价、污染防治技术、工业高能量反应特性评价和压力容器设计与安全评价。

澳大利亚安全工程高等教育现状

目前,澳大利亚共有十余所大学开设安全工程相关专业,教育的重点在职业安全卫生和健康领域,如巴拉瑞特大学的职业医疗和安全专业、埃迪斯克望大学的职业安全健康专业(见表2)。课程设置方面,各大学的设置差异性不是很大,基本内容及特点为:安全生产方法论课程教育权重较大,约占六成以上;设置社会科学等相关人文科学课程;根据研究教育方向,部分学校设置了医学、卫生学和生物学等方面的课程;根据学生毕业发展方向,设置了工伤管理和赔偿、职业康复与抚恤补偿、职业健康管理等相关职业健康专业。另外,由于安全工程专业的成人教育生源为来自社会各阶层的有工作经验的人员,特别是一些人员从事过安全教育、培训、研究和管理工作,因此在课程设置上也更加倾向于相关管理学方面的内容。就业方面,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向为联邦或州政府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部门、职业安全健康中介公司、保险公司及各生产经营的企事业单位。

作者:吴大明 单位: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信息研究院

公共安全与职业健康范文2

【关键词 】: 职业病 职业健康管理 职业危害因素

中图分类号:R979.3

引言

目前,我国职业病危害形势十分严峻,职业病发病人数和职业病死亡人数都居世界前列。本文将简述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多年来加强职业健康管理,为预防和控制职业病所采取的保障措施。

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始建于1889年,是一个具有百年历史的大型运输装备制造企业,主要生产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城市轨道车辆及机车配件。涉及铸造、锻造、铆焊、热处理、电机电器、机械加工、柴油机装配、机车装配、车辆装配和辅助生产的工模具、设备设施检修与维护、动能供应等生产活动。职业病危害涉及粉尘 、化学性有害因素、物理因素十几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员工达2000多人。六七十的年代恶劣的工作环境曾经使我们当年工作在一线的一批老员工们成为了尘肺病患者,这让我们心痛不已。由于当年我们急于发展经济,忽视了职业健康,不仅给患者及其家属造成痛苦,也给企业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于2002年5月1日正式的颁布实施让劳动者看到了职业健康工作的曙光,也使企业的职业健康工作有法可依。大连机车感觉到职业健康工作迫在眉睫,急需提高到一个新的管理高度,必须坚决遏制职业病的发生。为了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09-2015年)的通知》([2009]43号),大连机车经过多年的不断探索,不断努力,如今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职业健康管理体系,近十余年无一例职业病例发生。

一、管理与保障体系

设立专门职业健康管理机构,夯实职业健康管理基础。公司成立以董事长为组长,工会、安技环保部等职能部室领导为成员的职业健康工作领导小组,设立职业病防治所为公司职业病防治专职机构,并配备多名专职职业卫生医师和监测人员。公司所属各单位设专职安全员,负责各单位日常职业健康管理的具体工作。在车间、班组做到责任到人,将具体工作落到实处。并通过每周由安技环保部组织,各单位安全员参加的职业健康安全例会进行工作上的安排与沟通。

大连机车的专职职业健康管理机构,已有近60年的历史,在前几年的企业减负,人员下岗的大潮中,许多大型国有企业取消了职业健康管理的专职机构,但大连机车的职业健康管理机构的队伍迅速壮大,在担负公司职业健康管理的职责外,也是一个具有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共有专业技术人员27名,高级技术职称占18.5%,拥有这样一支专业的队伍,也让大连机车的职业健康工作有的放矢,职业病危害治理科学有效。

建立健全职以职业病危害防治为重点的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大连机车将职业健康管理制度纳入到公司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当中去,制定了《安全生产责任制》、《职业健康工作管理制度》、《职业病防治工作管理制度》、《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教育管理规定》、《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护设备、设施管理规定》、《员工防护用品管理规定》、《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规定》、《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职业健康管理制度,这些制度的建立实现了对职业病危害的全过程控制。

提供经费保障,根据公司生产经营状况逐年增加职业病防治措施的投入。职业病防治的资金投入,是确保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受到保护,预防和减少职业病危害的物质保障。大连机车每年用于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职业病防护用品、职业健康监护、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等方面的资金于每年年初列入生产经营大纲中,并计入生产成本,有效保证职业病防治资金及时到位。2010公司投入了1100多万元,2011年投入了1300多万元,2012年投入了1500多万元。使职业危害因素从源头上得到控制。

二、职业健康管理措施

1、职业病的前期预防。为预防、控制和消除新、改、扩建以及技术引进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大连机车多年来严格执行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的规定,从几万元的小项目到几十亿元的大工程都必须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并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进行竣工验收,避免每个项目职业环境的先天缺陷。公司为适应国际、国内轨道交通装备大发展的新形势,顺应城市发展的需求,实行整体搬迁改造,在2017年前将厂址迁至大连旅顺经济开发区。公司职业健康工作将以此为契机,下决心从源头控制职业病危害,彻底改变老厂区作业场地狭小,工艺设备陈旧的落后状态,将未来的大连机车旅顺基地打造成一个职业健康样板基地,为公司员工创造一个健康安全的作业环境。目前公司大连机车的搬迁改造工程已做完一期、二期项目及铸锻项目的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工作,后续的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还将陆续进行。

2、加强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与作业环境监测,掌握职业危害控制动态。分析主要生产设备、工艺流程以及所使用的原料、辅料、中间产品等的基本情况,公司对主要的按职业健康安全体系文件要求每年进行两次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2013年共监测了217个监测点,通过监测,公司明确掌握了各单位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控制效果的准确数据和现状,为有效治理职业危害、加强职工个体防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3、落实预防、控制与改进措施,从源头控制职业危害因素。职业危害因素的控制效果决定着职业健康管理工作的成败。大连机车是一个有百年历史的老企业,由于生产场地狭小,设备陈旧等原因,有些生产环境条件较差。公司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不断进行技术改造,逐步改善作业环境,提升劳动者的健康安全保障。柴油机实验站能产生很强的噪声,噪声最大值可达110分贝。公司坚持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将噪声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采用综合隔音技术,从源头上控制噪声危害。各操纵室的噪声强度控制在70分贝以下,比试验台降低40多分贝,保护了柴油机试验人员的听力健康;机车喷漆作业产生大量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毒物质。公司投资上千万资金,建立7个密闭式喷漆房,采用屋顶送风,地下吸风,用玻璃棉阻隔及活性碳吸附等净化技术,降低工作现场的毒物浓度,车间还新建了更衣室,采取二次更衣的方式,让操作者喷漆后,污染的工作服放在专门的存放间内,换上洁净的衣服后到清洁明亮的休息室休息,给劳动者创造一个从生理到心理都健康愉悦的环境。热处理车间镀铬作业,接触六价铬,属高毒物质。此项工艺经多次可行性论证后,改为喷塑工艺,用低毒物质代替了高毒物质,用无毒物质代替了有毒物质,减少了对员工的职业危害;粉尘是大连机车最严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公司对铸造分厂进行了树脂砂改造,在车体车间引进了机器人焊接工艺,在粉尘作业区安装各种通风除尘设备113台,大大降低了作业现场的粉尘浓度。

4、做好个体防护,加大防护用品使用的监督力度。公司建立了防护用品的采购、验收、发放、使用和检查制度,2012年共投入劳动保护费700多万元。安全监查人员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加大了防尘口罩等个体防护用品使用的监督力度,对不佩戴或不正确使用防护用品的人员进行教育,并实行相应的处罚。

5、职业健康教育培训与宣传,提升员工的职业病防护意识和技能。大连机车建立了完善的培训体系。公司安技环保部是负责职业健康培训的专职机构,每年编制培训计划,根据工种及岗位的不同,有针对性的制定培训大纲,通过考试测试培训效果,通过知识竞赛等活动丰富培训方式。为使培训覆盖所有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员工,公司实行二级培训,即对公司所属各单位职能人员、安全员、工会委员、班组长由专业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进行一级培训,然后让他们回到各自单位在对一线接害员工进行二级培训。通过培训,广大职工深刻认识到职业病的危害性和防治工作的重要性,提高了职工对职业病的防护意识和防护技能。另外,大连机车还在每年的《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期间利用厂内有线电视、报纸、广播站、电子大屏幕、宣传橱窗、车间黑板报等宣传工具,进行大力宣传,并聘请全国著名职业卫生专家为公司中层以上领导讲解职业病相关法律法规的内涵和企业管理者及用人单位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提公司决策层对高职业病防治的重视性。公司按照职业卫生告知制度,采用劳动合同告知、标识告知、培训告知等多种方式向员工告知工作场所职业危害的检测结果和预防措施、以及健康监护结果等相关信息。做到对全员进行劳动合同告知,并在所有作业场所都设置了标准的职业危害警示牌、告知栏等标识,既有效地维护了职工对职业危害的知情权,又赋于职工对职业卫生的监督权。

6、组织职业健康体检,加强职业健康监护,切实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 大连机车每年制定职工健康检查计划,根据计划和规范的要求,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卫生机构对接触各种职业病危害的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监护率达到90%以上。针对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职工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上岗前,公司按照职业卫生告知制度,采用劳动合同告知、标识告知、培训告知等多种方式向职工告知工作场所职业危害的检测结果和预防措施,并对将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职工(包括新进厂人员、调换岗位的人员)进行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鉴定是否有职业禁忌症,为职工的岗位安排提供科学依据;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在岗职工,进行周期性的健康检查,及时进行医学观察、诊断、治疗,或采取调换岗位、疗养等措施;为职工进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了解职工的身体状态,评价其健康状态的变化情况,以便给予相应的待遇或赔偿。健康监护结束后,公司还设专人负责为每个监护对象建立了规范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各所属单位及时把监护结果反馈给员工,对职业禁忌人员调离禁忌岗位,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公共安全与职业健康范文3

一、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1]。

健康促进是指运用行政或组织的手段,广泛协调社会各相关部门以及社区、家庭和个人,使其履行各自对健康的责任,共同维护和促进健康的一种社会行为和社会战略[2]。

二、公共图书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对象与内容

1.对象: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和广大读者。

2.内容:宣传与培训。

2.1健康教育知识宣传与防护技能培训。根据分析研究,影响公共图书馆环境卫生的因素为空气污染、霉菌因素、病毒传播等[3]。对图书馆工作人员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和防护技能培训,与媒体合作,利用媒体进行宣传,以此提高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和广大读者自我保护意识、改变不良卫生阅读习惯,改善公共图书馆环境,治理职业有害因素,预防职业病和其他各类疾病的发生。

2.2一般性健康教育。不但要对图书馆工作人员和广大读者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还要进行一般性的健康教育。因图书馆工作人员和广大读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受到环境、行为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又存在着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生活习惯、健康状况等多方面的差异,因此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来满足不同需求。图书馆是健康信息的主要来源,也可以其特殊的作用为广大读者提供健康信息,如在公共图书馆推广RSS技术,为广大读者提供检索和推送戒烟限酒、合理饮食、口腔卫生、科学洗手的步骤等一般性的健康教育知识,不但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还以此提高广大读者的健康素养水平。

2.3公共图书馆卫生法规教育。公共图书馆卫生法规教育与工作场所健康教育是相互促进的,公共图书馆卫生法规教育应作为工作场所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公共图书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实施与评价

1.实施

1.1提高认识,争取领导的理解与支持

公共图书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投入比较大,在短时间内难以见到效益,管理部门积极性往往会比较低,这就需要对图书馆管理者进行开发教育。实践证明,搞好各类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关键不是经济和技术的问题,而是管理者思想观念的转变。通过加强与管理者的沟通,促进管理者树立大卫生观念,以事实和业绩争取管理者的关注和支持。

1.2推广适宜技术,改善工作环境

公共图书馆疾病预防控制,关键在于工作环境的改善及其有害的技术改造。因此在计划实施过程中需要根据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场所的特点,在健康促进策略的指导下,总结和推广各类事宜的治理技术。如对图书消毒采用的主要两类设备,臭氧消毒和紫外线消毒。臭氧消毒设备能杀死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肝炎病菌和霉菌,具有消毒效率高、无死角、无残留的优点;但缺点是对书有一定的损害。紫外线消毒,能有效减少图书上的微生物和传染病菌,方便、经济、安全;但它会加速纸张老化,使纸张变脆,导致缩短图书的使用寿命。而且,由于紫外线光是直射的,会存在消毒死角。根据以上两种消毒设备的优缺点,鼓励开发技术人员对两种消毒设备进行创新和改良,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推广。

1.3计划实施的原则。①准确性原则:准确即指教育内容的科学性、有效性。健康教育者要掌握职业病和其他传染性疾病的防治知识及防护技能,以正确有效地对图书馆工作人员和广大读者进行健康教育。②职业安全教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原则:职业安全与职业卫生问题往往交叉在一起,因此将二者有机地相结合,将节约人力、物力、时间。③分类原则:在进行现场健康教育时对工作人员和读者既要进行职业有害因素对健康的危害及防护技能的健康教育,又要避免过分强调危害因素的危害性,以免引起恐慌而影响正常的工作秩序;对于管理层,不仅要告知其存在的职业危害的严重性和可预防性,更应告知其健康促进的策略,促使积极改善工作环境。

1.4计划实施的具体方法。①对全社会广泛性的公共场所健康教育:即通过各种媒体传播预防疾病的健康教育知识,提高全社会的健康素养水平。②直接对公共图书馆的健康教育:根据公共图书馆的环境卫生问题,采用不同形式和不同内容对公共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进行健康教育。形式有健康教育培训、展板、手册、RSS技术健康知识检索和推送、手机短信、微博、微信等。对新上岗和换岗人员进行健康教育知识培训及同伴教育等。

2.评价

2.1公共图书馆健康教育效果指标。公共图书馆健康教育效果指标包括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对工作环境危害认识的程度和行为的改变。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的提高、健康教育之后行为的改变、为改善工作环境经费的投入、改善工作环境技术的改造、防护用具的配备等。

2.2公共图书馆工作环境质量变化指标。公共图书馆工作环境一般卫生状况的改善程度和有害因素的变化,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比例等。

公共安全与职业健康范文4

【关键词】 石油化工工程建设职业卫生 ;管理; 现状; 问题 对策

【 Abstract 】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ituation and challenges faced with occupational heal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ccupational health in petrochemica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company occupational health management, and then puts forward some solutions and suggestions.【Keywords 】petrochemical industry;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occupational health; management; present situation; problems; solutions

中图分类号: F27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职业卫生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员工对身心健康的诉求越来越突出。社会公众、媒体对职业健康安全的关注程度也在不断提高,由于职业健康问题引起的法律纠纷时有发生,如“张海超事件”、“富士康危机”、“毒苹果问题”一度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在这种情况下,国家于2012年12月31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修订,一系列与职业健康相关的重要政策措施制定并实施。于此同时政府主管部门对职业卫生的执法力度逐步加大,改革了职业卫生监管体制, 确立了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在职业健康预防环节依法实施监管主体地位,国家对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

二、工程建设企业职业卫生的特点

石油化工工程建设企业属于双重高危行业,即有石油石化行业接触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介质的威胁,又有野外作业、高处作业、射线作业、大型吊装、受限空间作业、检修作业、试压作业、吹扫作业等作业过程中存在诸多的职业危险因素。由于大多数石化企业都有多种高毒物品,员工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往往是多种因素联合作用。职业危害因素种类多、风险大、分布广、接触人员多。工程建设企业同时面临工程施工现场分散、点多面广、流动作业的管理难度,给职业卫生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三、公司职业卫生管理的现状

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的保障员工健康是可持续发展的坚实保障。为切实保障广大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高职工的职业健康安全意识,促进公司稳定持续发展,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和集团公司《职业卫生管理规定》和《职业卫生技术规范》,公司职业健康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制定了一系列的职业卫生制度,随着这些制度的完善和认真宣传,职业健康工作正逐步走上完善成熟的轨道。现将我公司的职业健康管理方面现状介绍如下:

1、成立QHSE委员会,负责指导本单位职业卫生工作的开展,定期研究职业卫生和职业危害的防治工作。将职业卫生工作有效纳入到QHSE管理体系,严格管理与考核。明确由企业安全环保部门履行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职能,配备专职(兼职)管理人员负责职业卫生管理工作。二级单位和项目部安监站设HSE管理人员开展职业卫生管理工作。并设置兼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施工现场日常的巡查及监督工作。

2、制定和完善一系列职业卫生方面的规章制度,例如《职业卫生管理规定》、《血吸虫病预防及控制管理规定》、《射线作业管理规定》、《高温作业管理规定》、《劳动防护费用及个体防护用品管理规定》、《员工劳动防护管理办法》、《急救与医疗管理规定》等12个职业卫生相关程序文件。《职业健康管理办法》等7个职业卫生相关作业文件。从制度管理上使职业卫生管理工作有章可循,用制度来指导工作。

3、按照集团公司职业卫生技术规范的统一要求建立职业卫生四档,即职业卫生档案;职业健康监护档案;职业卫生教育培训档案;个人劳动保护用品发放档案。实现四率达标,即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率和监测合格率;建设项目“三同时”审查验收率;职业健康体检率。

4、职业健康体检和员工的定期健康体检。对从事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作业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需要进行离岗后医学随访和应急的职业健康检查。不得安排未进行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员工从事接触职业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员工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根据新招聘、调换工种员工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意见安排其相应工作。对职业健康检查中查出的职业禁忌人员和可疑职业病人员以及有与所从事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人员,应根据职防机构提出的处理意见,安排其调离原有害作业岗位,并积极进行后续治疗、诊断、观察等。建立健全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档案内容包括职业史、既往史、职业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个人健康资料以及相应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对作业过程中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危害的作业人员应及时组织救治或医学观察,并记入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可能与所接触职业危害因素有关的群体反应时,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应立即组织对作业场所进行职业危害调查,并会同有关部门提出防治措施。所有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意见,均如实记入作业人员的健康监护档案,并由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自体检结束之日起的1个月内,反馈给有关单位及受检者本人。

5、职业病人员管理。职业病的诊断和鉴定由公司和当事人如实提供有关职业卫生情况,按法定程序取得职业病诊断、鉴定的有关资料。加强职业病人的管理,实行职业病病人登记报告管理制度,发现职业病病人时,按有关规定向地方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和单位主管部门报告。安排职业病患者进行医疗和疗养。对在医疗后被确认为不宜继续在原岗位作业或工作的,职业卫生管理部门提出调整岗位意见,相关部门按规定办理。职业病患者的诊疗、康复和复查等费用以及伤残后有关待遇和社会保障,按照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等有关规定执行。对疑似职业病的职工及时进行诊断,在其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费用按职业病待遇办理。

6、作业场所管理。要求存在职业危害的作业场所应符合下列要求:生产布局合理,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作业场所与生活场所分开,作业场所不得住人。有与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相适应的有效防护措施。职业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危害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危害的施工现场作业场所,要求现场施工人员应熟悉现场设置的警示标识、报警设施、冲洗设施、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重点加强检维修场所的职业卫生管理,对参加检维修作业特殊工种(放射、焊接、高空作业等)的作业人员,必要时检维修前需组织职业健康体检,发现健康状况不适者,不得从事该项工作,避免职业伤害。加强检维修现场尘毒检测监控工作,并根据甲方提供检维修现场情况,及时做好防护工。

7、职业卫生隐患排查和治理情况。公司在开展HSE监督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中,将职业卫生纳入检查项目,对现场可能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受限空间等作业场所通风措施落实、作业人员个体劳动保护佩戴、高温作业防暑降温措施、职工食堂等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隐患及时进行整改。

8、企业个人防护用品发放使用。公司发放的个体防护用品有防护服、防护鞋、安全帽、安全带、防护手套、防护眼镜、口罩、护耳器等。根据公司QHSE作业文件《员工劳动防护管理办法》,劳动防护用品由物资装备部门编制采购计划、发放,制定防护用品卡片,发放时由领用人在卡片上签名。各二级单位建立本单位个人劳动保护用品管理台账,对个人劳动保护用品进行复检申报,及时报废、更换。职工本人在领取个体劳动防护用品时进行签字确认。对个体防护用品的采购、发放做了明确的规定,按照不同的工种、劳动环境和条件,发放给从业人员不同防护能力的防护用品。给从业人员发放劳动保护用品(毛巾、肥皂、洗衣粉、挂胶手套、高温手套、劳保手套、防护目镜、防毒口罩、防尘口罩、布口罩、工作服、劳保鞋、披肩帽等),接触噪声作业从人人员严格配备了防噪耳塞,且每天现场安全员巡视检查督促劳动保护用具的佩戴情况。安全部门负责防护用品正确使用的教育培训;对防护用品的使用、更换的监督;对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办法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9、职业健康教育与培训。建立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培训制度。将职业卫生作为安全三级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安全三级教育培训考核,认真实施。基层班组每季度在安全活动中安排1次职业卫生知识学习活动,并做好记录。从事接触职业危害作业岗位的人员,上岗前必须接受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法规教育、岗位劳动保护知识教育及防护用具使用方法的培训。做好检维修前的职业卫生教育和培训,结合检维修过程中可能产生、接触到的职业危害因素和急性中毒事故,重点掌握自我防护要点和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情况下的紧急处理技能。借助公司OA办公系统信息交流平台共享班组长HSE教育培训教材,以班组长HSE教育培训为契机,组织所有班组长和分包商管理人员开展针对性的HSE培训,促进现场直接作业环节作业行为的不断规范,强化职工安全意识,促进公司HSE文化的不断发展。所有新入厂员工在入厂前都进行“入厂三级安全教育”及日常安全教育中,包含对职业卫生的教育培训,以普及职业卫生知识,督促劳动者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其次对现场习惯性违章不佩戴个人防护用品人员采取现场立即教育学习;对所有从业人员进行作业场所或作业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等进行专项培训;督促各单位开展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和培训,对职业病防治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四、职业健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部分从业人员对职业病危害认识严重不足,法律意识淡薄,漠视职业健康。职业卫生宣传的力度还不够。

2、从业人员流动性较大,完善职业健康档案存在一定难度。特别是对分包商劳务用工的监督管理,对外来人员管理的要求要重视起来。

3、对试运行、检维修、保运阶段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加强管理,从制定管理制度及办法入手,做到同岗同要求。

五、对策和措施

1、加强领导,增强责任。进一步加强领导,对职业健康工作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和薄弱环节,认真地分析、研究和解决,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建立完善职业病防治体系。

2、加强宣传教育,强化职业健康意识。加大《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宣传,对从业人员有计划地组织开展《职业病防治法》及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及防治知识培训,强化职业健康意识,让各单位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和义务。充分利用多媒体、宣传教育等多种形式,注重提高从业人员的法律观念和自我保护能力。

3、开展职业健康工作专项治理。强化各部门的工作职责,整合监管力量,加强日常监督检查,突出重点,及时整改,对职业病危害严重且屡教不改的单位严肃查处。

4、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辨识作业场所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制定专项的防治措施及作业场所(岗位)职业病危害防措施完善防护措施,针对重大职业危害因素,制定应急预案,组织演练。

5、保障职业健康资金投入,坚决执行建设项目职业防护设施“三同时”制度,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优先采取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使作业场所环境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6、施工脚手架外侧使用密目式安全网进行封闭,督促检查钻孔采用湿式作业,合理安排施工作业,避免在狭小高温环境下电焊作业等,继续定期开展预制厂空气粉尘浓度检测,做好预警工作。

7、对施工现场的强噪声机械(如:砂轮机)设置封闭的机械棚,以减少强噪声的扩散,同时为施工人员配备了防噪耳塞,以减少对人员的伤害。加强施工现场的噪声监测,加强施工现场环境噪声的长期监测,凡超过《施工场界噪声限值》标准的,要及时对施工现场噪声超标的有关因素进行调整,以达到施工噪声基本标准。

8、加大力度督促各单位职业健康个人防护用品的发放与使用。

9、组织健康体检,重点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从业人员,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完善职业健康档案。

10、对食堂、洗澡堂等公共设施定期进行卫生检查、消毒等,保障夏季防暑降温药品、清凉饮料等防止职业病发生的物品、物资供应。

职业病防治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我们要加大工作力度,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采取有力措施,在预防、控制、宣传教育培训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从业人员健康等方面加倍努力。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十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2年12月31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修订。

公共安全与职业健康范文5

论文摘要:结合目前国内职业安全、职业健康方面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在当前形势下,需要政府、企业、员工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推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

1引言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ms )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国际上兴起的现代安全生产管理模式,与is09000和iso 14000等标准化管理体系一样,被称为是后工业化时代的管理方法。主要强调系统化的健康安全管理思想,即通过建立一整套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机制,旨在控制和降低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最大限度地减少生产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

2我国职业健康安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作为iso正式成员国,1995年参加了由国际标准化组织组建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化特别工作小组,2001年11月12日批准了gb/t28001- 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并于2002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加快,经济得到迅猛发展,现代化进程日益加快,科学技术、管理工具得到广泛应用,同时,人民群众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政府对于职业安全健康问题也越来越重视,不断采取一些措施来促进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工作,先后出台了《劳动法》、《劳动合同法》、《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就业促进法》等多部保护职工安全健康工作的法律法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大安全生产方面的投人,尤其是高危行业的安全投人。这些措施对于改善安全设施、提高安全保障能力起到很大的作用。

国家统计局2009年2月26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统计,2008年全年生产安全事故死亡91172人,比上年下降10.2%。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312人,下降24.5%;工矿商贸企业就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2.82人,下降7.5%;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为1.182人,下降20.4%。全年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6.5万起,造成7.3万人死亡,30.5万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10.1亿元;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为4.3人,减少0.8人。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在职业安全健康方面,还有很大差距。造成这些差距的原因如下:

(1)一些地方和企业,思想上对于安全生产工作不重视,这就很难把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尤其是企业,作为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的意识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有百利而无一害,但受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小企业,这种意识的树立还很不够,同时受资金投人等各方面的制约,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面采取的措施不到位。

(2)职工对职业安全健康认识不够,尤其是那些在苦、累、脏、差环境下工作的职工,不了解什么是职业健康,企业也不对他们进行告知,有些职工得了职业病还不知道是怎么得的。

(3)我国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法制建设还不够完善,有着很大的立法空间。目前,虽然我国有许多涉及到职业危害防治的法律法规,但这些法律法规一般夹杂在其他法律如《煤炭法》、《矿山安全法》等里面,在职业危害防治上,我国只有一部法律—《职业病防治法》。但从我国目前职业危害的现状来看,只有一部法律是远远不能满足现实需要的,和《职业病防治法》相配套的规章和标准的制定已到了一个刻不容缓的时刻。

3进一步推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举措

3.1提高安全健康意识,营造全社会安全健康文化氛围

文化决定意识,意识决定行为。安全健康文化是人们从事安全健康活动的安全健康价值观、行为标准和物态的总和,是尊重人的生命安全,保护人的身心健康,实现人的价值理念。树立社会安全健康文化理念,提高人的安全健康素质,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营造良好的安全健康风气,从物质、精神两方面,从员工、企业、社会三层次,形成全系统、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健康文化氛围、舆论氛围,引导和启发全社会重视人的生命价值和安全健康。

3.2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健全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从国家层面,加快劳动安全健康方面专业法规的立法工作,修订、完善现有法律、法规,健全各领域相关的法规、技术规程、标准,依法规范企业安全生产、健康管理行为,做好职业危害申报制度、作业场所监督检查制度、职业卫生安全的许可证制度的建设工作,把安全生产和健康管理工作纳人法制化轨道,做到有法可依。

进一步完善经济政策,鼓励企业进一步加大安全科技方面的投人。通过加大科技投人来推进科技创新,从而运用更加先进的科技手段来改善目前我国的安全生产以及职业健康面貌,从而使我国的安全生产以及职业健康工作能够建立在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基础上。

3.3进一步完善企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

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责任追究制度。根据目标管理原则,从企业法人、董事长等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普通员工,层层制定、分解目标,逐级落实目标责任,签订责任书。

建立、完善安全生产健康管理考核标准。根据国家、部委、行业制定的《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因企制宜,制定公司考核标准。

规定员工安全健康行为规范,《安全健康管理手册》,明确总要求、目标、职责等,为安全生产健康管理指明方向,做到有章可循。

建立相配套的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制度》《健康管理制度》《事故汇报、分析、处理、调查制度》《事故应急救援制度》等重视教育培训工作,真正将安全健康管理工作纳入企业管理中。教育培训是提高员工素质、意识的基本方法和有效手段,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管理者应增强时代责任感和使命感,以身作则,自觉学习安全生产、健康管理相关的知识、法律,提高自身意识,将安全健康管理工作纳人企业管理中,积极营造企业安全健康文化氛围,重视教育培训工作,为培训的组织、管理、资源等提供支持,确保安全生产与健康管理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

公共安全与职业健康范文6

[关键词]公共卫生;安全;监管;全民参与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7 — 0034 — 02

公共卫生安全是医学领域涉及人群最广、影响最大的学科,它包括食品安全,职业病防治,传染病防治,流行病,药品安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突发性社会事件等多个方面,是国家安全、城市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水平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公共卫生安全问题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公共卫生安全问题一旦发生,将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国家或地方的经济、社会和政府的稳定与发展。因此,如何提高公共卫生安全监管,有效预防和控制公共卫生安全事件,避免或减少危害,确保人们安全便成为当今社会重要课题之一。

一、公共卫生安全内涵简述

公共卫生是医学领域中最为复杂的学科,从衣、食、住、用、行等多个角度影响每一位公民的日常生活,是研究如何维护全体居民身心健康、生命安全的学科〔1〕,包括传染病防制、地方病防制、职业病防制、食品药品安全、灾难事故、突发性事件等一切影响公共健康事件的预防和控制。

(一)传染病防制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病原体可为病毒、细菌、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体、螺旋体、真菌、原虫、蠕虫等,其中,由原虫和蠕虫感染是寄生虫病〔2〕。重大传染病是指某种传染病在短时间内发生、波及范围广泛,出现大量的患者或死亡病例,它的发生率远远超过常年的发病率水平〔3〕。如2013年SARS,2009年“甲流”等等。

(二)地方病防制

地方病,又称地方性疾病,是指某些特定地区相对稳定并经常发生的疾病。如,克山病、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氟病等等〔3〕。

(三)职业病防制和食品药品安全

职业病是因从事职业的因素而引起的身心方面的疾病〔4〕。如矽肺是石棉工人、煤矿工人易得的职业病。近年,食品药品安全事件频繁报道,如2013年维C银翘片中含有西药禁用成分,2013年禽流感导致活禽食品安全问题,等等。

(四)灾难事故、突发性事件

灾难事故是指自然灾害和人为事故,如火灾、地震、海啸、重大交通事故等等。突发事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突发事件指所有突然发生的事件,狭义的突发事件是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共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3〕。

二、公共卫生安全全球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公共卫生安全全球化的时代已经到来,经济全球化的好处我们已经感受,缺点也得到了证实。公共卫生安全同信息安全一样,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间深度联系的基础之上,全球化增大了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机会和风险,以往大家印象中只有在第三世界发生的传染病已经不再有国界之分,如,2003年的SARS爆发,2009年的“甲流”,2013年的禽流感等等,使我们深刻意识到,全球化时代的疾病如很多事物一样,突破国界。

全球化时代对于公共卫生安全的负面影响表现如下〔5-6〕:1.传染病跨国界传播的可能性加大。从1983年美国首例艾滋病报导到2002年,全球死于艾滋病的患者已达300万人之多。而且新发传染病已有30余种。这些极大地威胁着群众的健康。2.随着进口贸易不断扩大,境外污染食品和与健康相关产品的流入也不断增多。如疯牛病事件,二噁英事件等等。3.部分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促使一些污染密集的产业流向发展中国家。据统计,我国大部分大中城市和工业化的农村处于不同程度的污染状态,极大地影响者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此时的职业危害与保护便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4.生物恐怖事件危险加大。“9.11”事件后,美国炭疽病的出现,使人们再次认识到生物恐怖事件的危害。尤其是近年来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制造杀伤性生物武器成为可能。这些生物战剂具有传播快,传播性强、易蔓延和流行的特点,危险极大。

三、公共卫生安全与政府职责

公共卫生安全不仅关系到每一位公民的日常生活,群体的健康和生活,还关系到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和政治的安全。所以,公共卫生全球化的同时,加强公共卫生安全监管与防控也显得尤为重要。从管理的角度上看,只要涉及到公共卫生安全的行政部门就有其行政职责,如卫生部门、食品安全部门、疾病控制部门、工商部门等等。2003年SARS流行暴露了我国政府在危机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其中之一是我国政府长期把注意力放在经济发展上,忽视了公共卫生安全方面的职能,政府危机防范意识不强。对于公共卫生安全领域往往采用传统强制模式进行管理和事后补救,在公共卫生安全领域财政投入严重匮乏。面对公共卫生安全领域严峻局面,单靠公民的自我救济力量明显不足,由于公共卫生安全涉及每一位公民的自身权益,这一特殊性使得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的冲突弱化,一致性提高,此时政府应以恰当的行为方式进行帮助、引导和管理〔7-8〕。在公共卫生安全领域与政府职能方面暂时还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约束,相关部门在行使其职能时多靠道德和觉悟,而这无法保障国家权利主体和人民对其行政机构和公共部门进行有效的监督,使得重大疫情来临时,政府能发挥多大作用无法评价。所以,应加强政府职能部门与公共卫生安全的行政责任。

行政责任是指行政法律规范所规定的一种法律责任,包括法律义务和法律责任两个部分,分为法定责任和道义责任〔9〕。公共卫生安全是整个社会卫生状况能否正常有序运行的卫生指标,2003年的SARS、2009年的“甲流”和2013年的禽流感破坏了我国的公共卫生安全,从全局角度看对我国影响不大,但是带给人民的经济影响和心理恐慌却是不可忽视。从2003年至2013年的十年间,我国政府不断努力,多方面采取措施,强化公共卫生安全工作。一是先后出台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消毒管理办法》等等法制法规,加强行政立法、法规支持和指导政府行为规范化建设。二是行政信息公开制度建设,满足公民知悉权,公民可以在任何时间从政府网站上,或从电视电台新闻中了解到我国或其他国家公共卫生安全现状。三是严格执法,完善并处罚了失职和违法行为,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提及从事传染病的医疗保健、卫生防疫、监督管理人员和政府有关部门而造成传染病传播和流行的,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追究刑事责任。

四、公共卫生安全问题的预防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突发性、群体性、复杂性、广泛性、难控制性、危害严重等特点,处理时比较困难,主要以预防和控制为主,所以应根据国情建立不同的危机管理模式。首先,增强危机防范意识和忧患意识,养成居安思危的习惯。建立适应不同类型的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的应急体制,以政府主管部门为中心,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开展具体工作,明确各级政府部门责任和义务,完善沟通体制,快速有效追究失职渎职。第二,建立各场所公共卫生安全应急体制。如学习、生产、生活、工作等场所的公共卫生安全应急体制的建立。第三,加大政府在公共卫生安全方面的经济投入。定期为公民进行公共卫生安全方面的教育和培训,加强公民在应对公共卫生安全问题的应急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让每一位居民在应对危机时,反应及时、措施果断、应对有效、依靠科学、团队协作。增加公共卫生安全应对时的物资储备制度。加大公共卫生安全方面的科研、教育、宣传、培训制度和预演制度。第四,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安全方面法律法规建设,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职责。

五、公共卫生安全监管的全面参与性

公共卫生安全问题关系到每一位公民的健康和安全,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来临时,作为受害或可能受害的公民不能袖手旁观,应参与到其中。公民可以通过公共卫生信息和疾病监测报告系统,或电话告知所发现情况和问题,之后再由相关部门进行核实。普及健康教育,当遇到重大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需要群防群控时,动员社会人员广泛参与,快速反应,但这种动员应由政府相关部门统一协调和调动,不可妄自行动。这种动员应依据科学提出,通过政府指令,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多种方式进行发动,并有专业的指导后才可采取措施〔10〕。平时根据本地区情况,建立义工性质的人才库,当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来临时,分级响应,先调动有知识基础的中青年力量,再调动无知识基础、但有相关经验的中青年力量,最后再调动其他人员。

2008年“5.12”汶川地震和2013年雅安地震后,国家先后多次发送物资到灾区分给灾民,但还是不能灾后即刻满足灾民的需求。如若公民养成居安思危的生活习惯,平时就储备“应急包”,在应急包内存放满足生活所需的应急物资,这不但可减轻国家在灾后救援的压力,而且还可让灾民顺利度过灾后救援物资到达所需时间。

总之,公共卫生安全问题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参 考 文 献〕

〔1〕王晓红.提升北京公共卫生安全应急能力的思考〔C〕//城市安全:首都国际化进程研究报告,2010:97-104.

〔2〕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653-653.

〔3〕李立明.流行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4〕孙贵范.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5〕李建明.全球化与国家公共卫生安全〔J〕.湖北社会科学,2004,(03):3-5.

〔6〕刘秀梅,侯蓉蓉.试述公共卫生安全的全球性〔J〕.预防医学论坛,2006,(02):244-245.

〔7〕张成福.从公共卫生安全到全面危机管理〔J〕.领导决策信息,2003,(20):15.

〔8〕王景斌,方芳.行政指导与公共卫生安全〔J〕.当代法学,2005,(06):114-119.

公共安全与职业健康范文7

【关键词】 健康食堂;维护食品安全;主渠道作用

“健康食堂”是近年来一种新提法,它是以食堂为中心,通过为来食堂就餐的人们提供符合健康的食物,优美、舒适、有序的就餐环境,以及加强对餐炊从业人员的培训和就餐人员的科学膳食教育, 把人们从传统的餐饮理念和饮食习惯, 逐步转变到“营养、 安全、 健康” 上来,从而提高人们日常科学膳食的搭配能力,并最终提升人们的健康水平。

一、开展创建“健康食堂”的必要性

以福建公司为例,我们通过对比2009至2011年三年的体检结果,发现,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脂肪肝、肥胖等慢性疾病人群较大,并呈年轻化和上升趋势,而这些疾病是可以通过膳食干预得到改善、消除的。众所周知,因城市交通等原因,职工午餐大多不能回家就在公司食堂就餐,有的职工一日三餐都依赖于公司食堂,因此,开展健康食堂的创建工作对改善职工营养状况和预防和控制各种慢性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开展建“健康食堂”的作用

电网企业内部开展创建“健康食堂”活动是落实国网公司党组关爱员工最具体、最直接的体现,符合公司员工对美好生活、健康生活的期待,并且可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是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创新管理方式,不断提高职工食堂管理水平的有效形式;是全面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制,提升后勤保障能力的重要举措。实践证明,“健康食堂”能充分发挥在维护食品安全,增强干部职工健康素质的主渠道作用,为公司的高效运转提供有力保障。

三、福建公司开展建“健康食堂“活动的主要做法

(一)建立强有力的组织体系。“老大难,老大重视就不难”。要确保健康食堂创建活动取得实效,一是公司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建立以公司总经理为领导小组组长主抓,分管领导抓落实,相关部门抓具体,齐抓共管的创建工作局面。二是从关爱员工的高度把创建健康食堂活动列入公司重点工作来推动。公司主要领导平常经常过问关心,听取工作汇报,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三是挤出专项资金用于食堂改造,确保创建活动顺利开展。

(二)实施标准化管控。按照“所有工作都要有标准衡量,所有过程都要得到控制,所有人员都要得到有效管理”的要求,将食堂标准化建设与创建活动有机结合,做到每个人、每个环节都得到有效管控。一是制定《食堂管理标准》,进一步明确了食堂管理的职责、管理活动内容与方法、检查与考核等要求。二是建立《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制定了37个食堂日常运作规章制度和19条流程记录标准,形成了完备的制度体系。三是从食材供货渠道、食品加工、库房管理、餐用具消毒、病媒生物防治等方面强化管控,实现了食堂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

(三)强化探索创新。在创建中不断探索,注重创新,食堂管理不断向信息化、科学化发展。一是开发《医疗健康与美食服务平台》和《营养健康干预系统》。实现员工与机关工作部、营养师、食堂管理人员互动;对各类就餐人群一日三餐给予专业指导建议;对食堂日常材料采购进行科学管理。二是搭建本部员工膳食委员会沟通平台。建立由员工代表组成的膳食委员会,充分发挥其在食堂成本管控、餐饮质量监督、卫生与服务督促检查等方面作用,推动创建活动深入开展。三是要开展绿色食品基地和供应体系建设,分层次、分阶段推进,实现食品来源可追溯、供应渠道能控制。

(四)着力提升从业队伍技能。在从业人员中广泛开展了“知识、技能双培训”活动,不断提升从业人员的能力和素质。一是组织食品安全常识、制度文件、日常操作规范、清洁药剂使用方法、农残检测流程、营养配餐、消防安全、应急预案等知识的培训。二是每周对员工进行应知应会知识考试,从食品安全、药剂使用及操作规范等方面进行定期考核。三是开展技术比武,通过以赛促训,提升了厨师的技能水平。

(五)注重企业文化引领。公司把健康食堂创建工作作为加强本部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平台,充分发挥职工食堂增强干部职工健康素质的主渠道作用,不断拓展后勤保障功能,让员工感到公司大家庭的温暖。一是发挥机关工作部党政工职能协同优势,开展“健康同行、快乐相伴”创建健康食堂主题系列活动,党建“三级联创”活动、端午包粽子比赛、厨师技能展示、为每位员工发放了控油壶、控盐瓶等,增进了食堂与员工、员工之间、本部食堂和基层食堂的沟通和互动。二是建立员工健康档案,职工体检结果出来后,医务室在体检报告单后都附上“饮食处方”,并对亚健康人群进行一对一“诫免谈话”,倡导员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掌握自我保健知识和健康技能。三是开展健康讲座进机关。定期邀请专家为员工解读体检报告,邀请营养专家作《餐饮营养搭配知识》等讲座,引导职工从传统的餐饮理念和饮食习惯,逐步转变到“营养、安全、健康”上来。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2]《关于开展创建健康食堂活动的通知(国机爱卫会[2010]1号)》

公共安全与职业健康范文8

一、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的重要意义

健康教育是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公共卫生工作的先导,健康教育的广泛开展,对有效动员全社会力量,营造健康的环境,传播健康信息,提高人民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倡导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促进全民健康素质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县居民健康知识水平和健康行为形成率都比较低,农民自我保健意识淡薄,存在许多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导致一些慢性病、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等疾病的发生,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比较突出。推行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在预防疾病,提高居民健康素质方面有重要的作用,普及基本卫生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具有公认的普惠性和公平性,是投入少、产出高、最为经济和有效的健康事业,是加强我县卫生工作,提高全民健康的必然选择。

二、总体目标

建立和完善适应我县社会发展需要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体系,优化健康教育环境,提高专业队伍素质,以社区农村为基础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普及健康知识,增强人们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促进全民健康素质提高。

三、主要工作任务和具体目标

(一)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发展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体系

在县政府的领导下,建立以"政府负责、部门合作、社会动员、群众参与、法律保障"为特点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运行机制。县卫生行政部门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纳入目标管理和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监督与考核。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统筹本辖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

我县健康教育协会于年月依法成立,是专业致力于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的社会团体,健康教育协会及其下属专业委员会、健康教育巡讲团,在县卫生行政部门的指导下,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今后应进一步建立健全面向机关、医院、学校、企业、社区(农村)等目标人群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基层网络和服务设施。

县、乡(镇)两级政府要保证常规经费的投入,以利于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扎实持续的开展。卫生部门在优化卫生资源配置,调整卫生经费投入结构中,要保证健康教育经费的优先投入,并随公共卫生经费投入比例而增加。

(二)做好针对重大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卫生部门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制定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规划、计划,积极开展预防控制传染病、地方病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重点做好防治性病、艾滋病、结核、乙肝及重大传染病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普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卫生行政部门要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要求,对公众开展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知识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增加公众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三)广泛开展农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积极推进"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贯彻执行《中国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发展纲要(-)》,政府要将农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纳入当地《初级卫生保健规划》和《农村卫生发展规划》。结合生态文明村镇建设,大力普及农村改水、改厕知识和技术,改善农村饮水和环境卫生状况。

充分发挥县健康教育协会作用,要发挥巡讲团的优势,近期以《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规划纲领(-年)》和《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简称66条)为主要内容积极开展健康科普宣传,针对不同人群举办各种健康讲座。至年,农村居民基本卫生知识知晓率达到80%,人群健康相关行为形成率达到70%。

(四)深入开展城镇社区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建立健全政府领导,健康教育专业机构指导,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骨干,社区居委会为基础的城镇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网络。积极推进"健康促进社区"建设,巩固部级卫生县城成果并有所创新。大力开展"相约健康社区行"等卫生进社区活动,针对影响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开展社区综合干预。至年城镇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分别达到80%和60%以上。

(五)开展以公共场所为基础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1.学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要求及相关规定,城乡各类学校开设健康教育课,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加强健康行为养成教育,重点做好心理健康、控制吸烟、环境保护、远离、预防艾滋病、意外伤害等健康教育工作。在各类学校中开展健康促进学校创建活动。至年,中、小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90%,中、小学生健康行为形成率达到70%。

2.医院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及其卫生技术人员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整体护理等工作,积极主动的向患者及亲属提供面对面等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服务。至年,患者及家属相关疾病自我保健知识知晓率达到80%。把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纳入卫生技术人员医学继续教育内容。积极开展健康促进医院创建活动。

3.工矿企业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积极推进以"安全-健康-环境"为中心的"工矿企业健康促进工程",倡导有益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减少和控制职业伤害、职业病及职业相关疾病的发生。对工矿企业管理者和各种作业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与健康培训,年,企业管理人员和职工的职业安全与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90%以上,相关健康行为形成率达到80%以上。

4.机关事业单位健康教育和促进

要将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的身心健康问题,纳入到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视野。普及办公室上班一族职业性疾病的预防知识,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提高干部职工的健康素质。

(六)开展重点人群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和《中国儿童发展钢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妇幼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促进生殖健康的全面发展。至年,妇幼健康教育普及率城区达到100%,农村地区达到80%以上。

适应老龄化社会的健康需求,加强城乡老年人群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开展老年健身、老年保健、老年病防治与康复等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提高老年人群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七)控制烟草危害与成瘾行为

履行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加强控烟能力建设。普及烟草危害相关知识,开展吸烟行为干预,降低吸烟率。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各类公共场所有明显的控烟标志。积极开展创建无烟单位、无烟家庭活动。到年,90%的中小学校、90%的医院成为无烟场所。将预防吸毒、酗酒等成瘾行为纳入公众健康教育、社区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公民道德意识教育。

四、策略与措施

(一)加强领导,规范管理

县卫生行政部门和各乡镇政府要加强对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领导,明确职责,加强规范管理,组织落实《规划纲要》的各项目标和措施。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切实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建立政府投入与多方筹集相结合的磐安县健康教育基金,做到专款、专户、专用,以此为基础,努力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规律的经费保障机制,促进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的发展。

(二)加强部门协调,动员社会参与

各乡镇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要建立健全支持健康教育事业的公共政策,加强多部门协调,发挥健康教育协会等非政府组织和大众媒体的作用,引导和培育社区群众广泛参与健康教育活动,构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社会网络,营造有利于健康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支持性环境。

(三)加强能力建设,促进学科发展

加强我县健康教育专业机构建设,配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及工作需要的设备,发挥其业务技术指导中心的作用。

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培训,提高各级各类卫生人员的健康教育工作能力与水平。将人员培训纳入单位考核机制,定期进行考评。

公共安全与职业健康范文9

为加快建设卫生强市,实施“农民健康工程”,不断提高农民健康水平,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中发〔20*〕13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工作的实施意见》(浙政发〔20*〕50号)和全省农村卫生工作会议精神,现就进一步加强我市基层公共卫生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基层公共卫生工作的总体目标和任务

(一)基层公共卫生工作的总体目标。到20*年,建立健全以市为主,市、镇(街道)、村分级负责的基层公共卫生管理体制;建立健全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市、镇(街道)、村三级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建立健全各级政府加强基层公共卫生的投入保障和责任考核机制,进一步推进基层疾病控制、妇幼保健、爱国卫生、卫生监督和基本医疗工作,使农民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到2010年,基层公共卫生状况得到进一步改善,全市主要健康指标达到目前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二)强化基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全面落实预防接种等各项疾病防制措施,有效控制结核病、血吸虫病、艾滋病、肝炎等严重危害农民健康的各种传染病、地方病、寄生虫病和职业病,积极开展高血压、肿瘤、糖尿病、精神病等常见慢性病的综合防治工作。建立健全公共卫生信息收集与报告制度,提高对农村重大疫情、集体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应急能力。

(三)提高基层妇幼保健工作水平。加强婚前保健服务,积极引导欲婚青年接受婚前检查。加强妇女生殖保健、常见妇女病防治和孕产妇、儿童系统管理,强化产前筛查与诊断,有效降低出生缺陷,进一步控制和降低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和出生人口素质。

(四)深入开展农村爱国卫生运动。依托创建文明村镇(街道)、卫生村镇(街道)活动和农村环境卫生大整治,加强基层基础卫生设施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加大改水改厕和除“四害”工作力度,进一步推行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和处理。大力推进农民健康促进行动,采取多种形式普及科学卫生知识,增强农民健康意识,引导农民形成良好的卫生行为。

(五)加大基层卫生监督执法力度。加强卫生监督执法力量,协调公安、卫生、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监管、环保等部门实行联合执法,充分发挥群众参与、舆论监督的作用。以食品等健康相关产品、职业危害及医疗服务市场监督执法为重点,全面加强对食品、药品、企业、学校、公共场所、医疗机构等的卫生监督管理,提高基层卫生安全保障水平。

(六)改进农村基本医疗服务。调整和优化农村卫生资源布局和配置,加大镇(街道)卫生院改革力度,提高农村基本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性。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的优势。不断提高农村卫技人员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的能力,为农民提供便捷、连续、有效的基本医疗服务,做到小病不出村镇(街道)、大病及时救治。

(七)做好基层流动人口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加强公安、卫生、人口与计生、教育、劳动保障等部门与镇(街道)之间流动人口信息的交流。重点做好流动人口的预防接种、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和外来务工人员职业健康体检工作,落实对肺结核、血吸虫病、艾滋病等重点传染病患者的查治和管理措施。

二、建立健全市、镇(街道)、村三级公共卫生管理体制和服务网络

(八)市政府对基层公共卫生承担全面责任。建立由政府领导负责、各有关部门参加的公共卫生工作领导协调机构,负责组织、协调、督查基层公共卫生工作的开展,并将基层公共卫生工作情况纳入有关部门和镇(街道)干部绩效考核内容。市政府负责制定并实施市域卫生规划,通过调整布局和优化配置,建立和完善以市级医疗卫生单位为指导、镇(街道)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网底的基层公共卫生网络。

(九)镇(街道)要强化对基层公共卫生工作的领导责任。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负责落实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定期开展辖区内公共卫生工作的检查与考核。镇(街道)要在在职干部中确定一名公共卫生管理员,负责日常管理工作。镇(街道)驻村干部要积极配合做好有关公共卫生工作。

(十)村级组织要做好本村范围内的公共卫生管理工作。村“两委”负责组织实施本村的环境卫生、改水改厕、健康宣教、企业卫生安全、集体聚餐、食品药品安全和流动人口卫生管理等工作;办好村卫生室,并督促村卫生室履行公共卫生工作的有关职责。各行政村要确定一名专职或兼职的公共卫生联络员,协助村“两委”领导做好日常工作。

(十一)市级医疗卫生机构是基层预防保健和医疗服务的业务指导中心。应依法履行公共卫生工作职责,承担辖区内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医疗救治、卫生监督以及对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和指导等工作。

要按照国家和省卫生部门制定的建设标准,加强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妇幼保健所和医疗机构的建设,落实国家和省有关部门制定的事业补助政策。

(十二)镇(街道)卫生院主要承担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受市卫生行政部门委托承担辖区公共卫生管理职能,并要逐步建设成为当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向农民提供便捷、有效的社区卫生服务。镇(街道)卫生院的公共卫生工作实行院长负责制,内设专门机构负责日常工作。

镇(街道)卫生院要与计生服务站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在基层公共卫生工作中共同发挥积极作用。

(十三)村卫生室要接受村“两委”、镇(街道)卫生院的管理和指导,主要承担本村的公共卫生信息收集与报告、常见病的初级诊治和转诊、健康宣教,协助建立健康档案、疾病预防控制和妇幼保健等工作。

(十四)建立健全基层卫生监督体系。到2006年底,根据“划片设置,垂直管理”的原则,完成市卫生监督派出机构的设置工作。原则上以中心镇为单位,分片设置卫生监督派出机构,配备适当数量的卫生监督员,构成覆盖全区域的卫生监督网络。派出机构执行市卫生监督所下达的辖区卫生监督执法任务,重点加强对基层和农村的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派出机构的人事和财务纳入市卫生监督所统一管理。

(十五)提高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素质。严格准入条件,在全行业内择优聘用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强化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学历教育,不断提高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的从业比例。加强在职医务人员全科医学知识转型教育和乡村医生全科医学知识培训。

三、加强直接面向农民的公共卫生服务

(十六)市、镇两级政府要加大对基层公共卫生服务的投入,以购买和补贴公共服务的方式,重点加强直接面向农民的公共卫生服务,创新服务机制,充实服务内涵,提高服务质量,减轻农民负担,使农民享有更好的卫生服务和卫生安全保障。

(十七)保证农民享有基本卫生服务。通过主动上门、电话预约和呼救等服务形式,为农民家庭提供健康教育、健康随访、社区巡诊和连续、方便的基本医疗服务。把推行完善城乡合作医疗制度和改进对农民的医疗卫生服务结合起来,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和服务水平。

为切实保障农民健康,促进城乡合作医疗制度的巩固和完善,市政府决定,为参加城乡合作医疗的农民免费提供二年一次的健康体检,并逐步建立健康档案。

(十八)保证农村重点人群享有重点服务。为农村儿童提供系统保健和预防接种;为农村妇女提供孕产保健和妇女病检查;为农村特困残疾人、低保家庭、五保户等困难群体和60岁以上老人提供定期随访服务,实行动态管理;为农村结核病、血吸虫病、艾滋病和精神病患者提供社区管理。

(十九)保证农民享有基本卫生安全保障。落实对农村学校、企业、医疗机构等的巡查协管,加强对农村食品、饮用水卫生的监测和集体聚餐的指导与管理。进一步提高农村公共卫生信息报告及时率和卫生监督覆盖率,努力避免因信息报告不及时、控制措施不力而造成的损失。

(二十)建立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和农民健康体检专项资金。实行以市为单位,按农村常住人口每人每年16元以上的标准设立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按参加城乡合作医疗农民每人每年10元的标准设立农民健康体检专项资金,由财政预算安排。

(二十一)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主要用于补贴直接面向农民公共卫生服务的项目支出,提高现已开展工作的服务质量,增加符合农民需要的服务项目,减轻农民的服务费用负担。农民健康体检专项资金用于二年一次的健康体检。

(二十二)专项资金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不得挤占挪用,并接受审计部门审计和社会监督。专项资金不得冲抵中央和省政策规定对农村卫生事业的其他投入,不得冲抵市财政已有的对农村卫生事业的其他投入,不得用于市级医疗卫生机构。

(二十三)建立市对镇(街道)村、镇(街道)村对服务人员的业务评估和量化考核机制,将服务到位情况和农民满意程度作为评价考核的主要依据。

四、大力推进农村公共卫生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改革

(二十四)集中力量在每个镇(街道)办好一所卫生院,镇(街道)卫生院的人员、业务、经费等由市卫生行政部门管理,按照规范化标准要求,加强镇(街道)卫生院的基础设施和基本装备建设。根据交通状况、经济水平等实际情况,合理确定不同镇(街道)卫生院的功能定位。临近城区、中心镇的卫生院应侧重公共卫生服务,其他的卫生院要确保为农民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二十五)落实镇(街道)卫生院经济政策。加大对卫生院的投入,切实帮助解决卫生院改革、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的困难。镇(街道)卫生院承担公共卫生工作所需的经费由市财政预算安排;卫生院医疗服务经费原则上通过医疗服务收入进行补偿;落实卫生院院长和公共卫生人员工资及社会保险的有关政策。为稳定农村卫生队伍,要将镇(街道)卫生院退休人员和在职职工纳入当地社会保险制度。按中央和省规定的由同级财政安排的镇(街道)卫生院退休人员经费,继续用于支持卫生院的建设和发展。

(二十六)深化镇(街道)卫生院运行机制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实行多种选拔任用方法,择优选聘镇(街道)卫生院院长,建立院长任期目标责任制,扩大院长人事、分配、业务等经营自。改革分配制度,对职工的技术水平、服务态度和劳动贡献等进行综合考核,合理拉开分配档次。改革用人制度,实行全员聘用合同制,推行人事制。积极探索镇(街道)卫生院公有制形式多样化,可以实行合作经营、租赁制、委托经营等国有民营的多种方式,以激活其运行机制。

(二十七)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镇(街道)卫生院改革,对卫生分院也可以进行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实行资源重组,促进国有、民营医疗机构相互竞争、共同发展,满足农民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二十八)强化村卫生室的网底功能。根据全市区域卫生规划,合理布局村卫生室,加强规范化建设,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村卫生室可由村民委员会举办或采取镇(街道)卫生院派出服务、镇村联办等多种形式举办。村级医疗机构提供直接面向农民的公共卫生服务,要给予必要的补助。

(二十九)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由镇(街道)卫生院、村卫生室为主承担,鼓励其他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参与竞争,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率。要切实转变服务模式,推行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把镇(街道)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建设成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通过联村医生、驻村医生等多种形式的“责任医生制”,建立健全“条块结合、分片包干、团队合作、责任到人”的工作机制,使农村居民就近获得医疗卫生服务。

(三十)市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要解放思想,转变职能,按照区域卫生规划的要求,制定、完善农村卫生改革方案,并尽快组织实施,把上述改革措施落到实处,确保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按照新的体制和机制运行。

五、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全面推进农村公共卫生工作

(三十一)加强基层公共卫生工作,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的具体体现,是落实科学发展现、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要意义,把工作落实情况纳入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强领导,周密部署,积极探索,定期研究,及时总结经验,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确保取得成效。

公共安全与职业健康范文10

关键词:安全学科;教育方案;中西对比;安全管理

劳动安全作为我国惯用的劳动保护一词的代名词已经使用多年。近年来,职业安全健康(OccupationalHealthandSafety,OHS,我国有时叫职业安全卫生)又耳熟能详。但是职业安全健康的学科内涵,目前有许多不同理解,也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尤其是我国高等学校1990年以来,新兴的专业安全工程与职业安全健康专业的联系日益增多,很有必要将其混淆之处加以澄清。这也是一个关系到国家职业安全水平、国家经济发展的大问题。

安全工程专业在我国正经历一个从无到有、逐步发展的过程。但应该看到,这个专业的本科、研究生教育方案还不是那么成熟,学校招生、学生就业、社会人才需求等诸方面还存在许多不协调因素。笔者通过中外案例对比研究,阐述了一些个人观点,供业界人士讨论。

2学科对应关系比较研究

2.1学科分类概述

英联邦国家(这里主要指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等,下同)和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高等教育学科分类与我国有所不同。我国教育部在1998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将本科招生学科分为11个学科门类,每个学科门类下设类,类下设学科,学科数量多达数百个;在1997年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招生目录》中将研究生招生专业分为12个一级学科,其下的二级学科数量也多达数百个,学科分类十分详尽具体。

而西方国家的高等教育学科分类一般只设大类(类似于我国本科招生目录中的学科门类和研究生招生目录中的一级学科),大学中一般按学科大类设学院(Faculty),有文学艺术及社会科学、理学、工程学、经济管理学、医学、农业与园艺学、法学等10个左右学院。如果某个学科具有较大优势和规模则可能设有专门学院。学院根据师资、社会人才需求、课程需求状况设置不同的教学方案(Program)或开展科学研究。教学方案设置灵活,且比较准确地反映业界人才需求趋势。

2.2公共健康与安全科学技术

在西方国家有一个研究领域名为公共健康(PublicHealth),它依关系密切程度分别是管理学(劳动关系、生产经营过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工学(人机工程学、行业安全工程)、医学(职业病)、社会科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的交叉学科。因此,公共健康学科在不同大学中可能分布在管理学院、工学院、医学院、社会科学学院(学科大类)等,也可能独立于上述相关学院直接设置在大学首脑管理之下的研究中心或教学单位。

公共健康研究领域的内涵为职业安全健康、环境安全健康、老龄人口健康、儿童安全健康、体育娱乐活动与设施中的安全健康问题及交通安全、灾害等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课题,研究对象大体可概括为人类活动(广义生存活动,包括娱乐、休闲)中的安全、健康相关因素与损失控制。

我国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GB/T13745—1992)中的“安全科学技术学科”的研究对象是人类活动(广义)的负效应(依重要程度分别为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效率降低等)问题。研究各种负效应的发生发展规律、预防与损失控制策略。当然预防与损失控制策略包括管理、工程、医学、心理学等多种手段。

以上比较可以看出,安全科学技术和公共健康学科领域的内涵大部分是相同的(见下图)。

2.3职业安全健康与安全工程

在英联邦国家和美国,职业安全健康是公共健康学科领域的一部分,相当于其中的一个研究方向。它研究组织及其成员在职业活动中的安全、健康、财产损失、效率影响等问题,也可以通俗地说主要解决企事业单位职业活动中的人身安全健康与财产损失问题。我国教育部的安全工程或安全科学技术学科的研究内容是安全科学技术的一部分,尽管在各种学科分类中并未指明这一点。从名称来看,安全工程学科以人类活动中各种负效应的预防与损失控制策略的工程解决为研究对象,但就目前发展实际来说,研究范围基本限于职业活动,而解决方案却不限于工程解决(因此,可以说“安全工程”这个专业名称不能恰当反应目前这个专业领域的研究内

容;如果称为“安全科学技术”则更为贴切,内涵范围也更广泛一些;尽管如此,笔者仍沿用“安全工程”一词)。所以,我国的“安全工程”和西方国家的职业安全健康学科(以下为叙述方便统称二者为“安全学科”)的内涵基本一致,都是以组织为研究边界,以职业活动为研究对象,他们是基本对应的。因此,专业学历教育方案(主要是课程设置方案)具有可比性,是可以相互借鉴的。这正是笔者的研究基础。

3程设置方案研究

据前阐述,安全学科是一个管理学、理学与工程学、心理学及医学的交叉学科,所以4个方面的教学内容均是必须的,但课程类别比例在中外专业教育方案中差别巨大。笔者对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及我国的安全学科专业学历教育方案作了对比研究。

3.1研究案例选取

研究英联帮国家的安全学科学历教育方案可以发现,由于历史渊源,它们具有基本一致的特点,因此,选取案例时只取1所英国大学(GreenwichUniversity)、3所澳大利亚大学(EdithCowanUniversity,UniversityOfCentralQueensland,CurtinUniversity)的案例。美国与英联邦国家的情形稍有差别,选取2所大学(1ndianaUniversityOfPennsylvania,WestVirginiaUniversity)的方案作为案例。中国的方案较易获取,且各校方案差别很大,尤其是核心课程设置各校有明显差别,故选取5所大学的方案进行比较研究。

3.2核心课程类别

观察所有选取案例发现,安全学科学历教育方案中的核心课程可以分为4类,即通用于各行业的安全科学方法论类、工程技术类、医学类和心理学类。各类课程比例如表1所示。

3.3比较分析

分析选取案例的具体方案,可以得到如下认识

(1)课程设置基本思想不同

我国安全学科专业课程设置基本思想是设置广泛的(或有侧重的)工程背景课、工程安全课程,设置少量安全科学方法论课程,设置极少量(或不设置)医学、心理学类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或有侧重地掌握各种工程技术及相应的安全技术,加上少量安全科学通用知识,以便主要用工程技术、次要用管理手段解决安全问题。学生的就业岗位主要是工程技术人员。

而西方国家在方案中课程设置的基本思想是设置大量的通用安全科学课程,以便解决各个行业中具有共性的安全健康问题,设置少量行业(不只是工业,还有农业、教育、运输业等)背景课及行业安全课程,辅之以一定比例的医学、心理学类课程,使学生重点掌握通用安全科学技术方法知识,学生的就业岗位主要是各个职业领域的安全管理人才。

(2)专业基础课程设置不同

英、美国家的方案中以管理学、统计学、流行病学、心理学等为职业安全学科的主要专业基础课,有时辅以少量工程基础课程。我国的方案以力学、电学、各类工程学为专业基础课。

(3)生源和获取作为专业课基础的必要知识的途径不同

我国安全专业的学生基本上是刚刚完成12年基础教育的应届毕业生,知识连贯性好,但缺乏社会与工作经验,获取专业知识之前,他们在大学一、二年级通过学习设置稳定的工学基础课程获取基础知识。这些基础课除数学以外基本上是按安全健康事故发生的能量诱因设置的,如力学(机械能)、热学(热能)、辐射(辐射能)、电学(电能)、化学(化学能)等。能量的释放是安全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管理是根本原因。

西方国家安全专业的学生很大一部分是有工作经验或受过其他专业高等教育的成年人,他们获取基础知识有多种途径,有着不同的知识背景,对人文、社会、心理、经济活动有较好的理解,对解决安全健康问题有较多的经验,这对学习专业课十分有利。

(4)课程稳定性、通用性不同

英联邦国家的方案在各大学之间变化不大,比较稳定,通用程度高,但工程技术性较弱。安全工程专业在我国开始的时间较短,教学方案在各校之间变化较大,还很不稳定。如研究的我国5个教学方案中只有一个方案中设置了急救技术课,只有一个方案中设置了组织行为学课程,只有一个方案侧重化工行业安全等。类似这种“一”的问题还有很多,说明我国具有相同专业的大学间还需要加强交流。由于我国的方案目标是培养工学学位,而工学有多个领域,教学方案必然有所侧重,所以通用性较差是明显的。美国教学方案的课程稳定性居于英联邦国家和中国之间。

(5)课程重点不同

方案对比还可以知道,在安全专业的教学中,英联邦国家重视安全管理,美国重视技术方面的工业卫生问题,中国重视安全问题的工程解决手段。

(6)课程范围不同

我国方案中的课程普遍没有涉及西方国家中常见的劳动关系(1ndustrialRelations)问题。劳动关系实际上是雇主(或行业协会)、雇员(或工会)、政府三方间的关系,正确处理这个关系对改善雇员的职业安全健康水平有着重要作用,这也是职业安全健康学科与管理学科交叉的一个重要方面。事实上有些国家的职业安全健康立法是三方协商的结果,也规定了三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我国方案中还对一些公共安全课程有所涉及,如道路安全、车辆安全、大气环境等,而英、美国家方案中的课程内容基本限于职业活动。

(7)研究生培养方案方面的差别

所研究的方案中,英、美国家安全学科研究生学习的课程同大学课程内容深度差别不大,广度大不相同,研究工作内容当然更是不同。我国方案中研究生和本科的课程是严格分开的,课程深度循序渐进。

(8)课程方案的影响因素不同

课程设置方案与所在学院、大学的师资力量有关,我国许多安全工程专业设置在资源工程、环境工程及其他工程学院内,不可避免地降低了教学方案中通用课程的比例。此外,英美国家在制定课程方案时常常听取工业界的意见,对学生就业极为有利。事实上,澳大利亚的六级安全中,高等教育层次准确地对应着工业界相应的安全职位。我国安全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机制尚在建立和形成之中,但目前很不乐观。主要原因是国家政策虽重视安全,但工业界的认识还跟不上,所以安全专业岗位在招聘市场上十分少见。

3.4案例研究评述

笔者在研究中选取的案例,尤其是英、美国家的案例还十分有限,得到的研究结论是比较粗略的,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才能得到教学方案间的定量可比关系。尽管如此,案例比较研究仍然显示了中外安全学科学历教育方案的明显差别。希望这个研究能对我国的专业教育方案建设有参考价值。此外,对教学方案差别的分析都是客观认识,笔者也并没有给出评论,目的在于提供真实资料。

4结束语

公共安全与职业健康范文11

一、基本目标

1、总体目标:建立适应我县实现小康社会发展水平的农民健康保障体系,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网络更加健全,功能更加完善,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到2010年,我县农村公共卫生状况进一步改善,农民健康和卫生事业主要指标达到全省中等水平。

2、具体目标:以乡镇为单位,到*年和2010年,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达标率分别达到80%和85%以上。

二、服务对象和内容

1、服务对象: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对象为我县的常住人口(包括外来人口在当地连续居住6个月以上的)和外来流动人口(指在当地连续居住6个月以下)。

2、服务内容:现阶段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包括保证农民享有基本卫生服务,保证农村重点人群享有重点服务,保证农民享有基本卫生安全保障等三大类十二项内容(详见附件一)。

三、机构职责

1、卫生局成立农村公共卫生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负责项目业务工作方面的组织、协调、管理等工作。包括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程有关实施方案、细则的制定;建立健全农村县、乡、村三级公共卫生服务网络;提高农村基层卫技人员服务能力;对项目工程的日常工作进行监管;组织对项目业务工作的考核评估;整理、收集和汇总、上报项目工程的资料、信息。

2、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中的健康教育、儿童免疫规划、传染病预防和控制、慢性病和精神病人的管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水质检测、除“四害”等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中有关人员业务培训、项目业务工作督查指导和评估,制定具体工作计划,及时有效控制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时核实、统计、分析基层上报的有关信息,并上报上级有关单位。

3、县卫生监督所负责食品卫生、饮水卫生、学校卫生、职业卫生和医疗机构的卫生监督执法检查,制定具体工作计划,及时有效处置食物中毒、职业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时准确上报相关信息。

4、县妇幼保健所负责项目工作中的孕产妇与儿童系统管理、妇女病普查、婚前医学检查等保健工作有关人员业务培训、项目业务工作督查指导和评估,制定具体工作计划,及时核实、统计、分析基层上报的有关信息,并上报上级有关单位。

5、县级医疗机构负责本院内健康卫生知识普及、传染病疫情和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诊疗与报告、新生儿免疫接种与疾病筛查、就诊孕产妇登记建卡与报告、高危孕产妇筛查与追踪管理等疾病预防控制和妇幼保健工作;为农村基本医疗服务提供技术支撑。

6、乡镇卫生院(包括中心卫生院,下同)负责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程具体实施。确定农村社区责任医生,向辖区农民提供便捷、有效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受县卫生行政部门委托承担辖区公共卫生管理职能,组织对责任区工作督查指导和考核,原则上每两个月召开辖区责任医生工作例会,听取各责任医生工作汇报,及时掌握工作动态和帮助指导责任医生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及时准确上报项目工作信息。保证农民享有基本卫生服务,为农民家庭实行健康教育、体格检查、社区巡查和基本医疗惠民服务,并分步建立动态健康档案;保证农村重点人群享有重点服务,为农村妇女、儿童、60岁以上老人以及困难群体分别提供系统保健、预防接种、妇女病检查和定期随访等服务,对农村结核病、爱滋病、精神病和高血压等慢性疾病患者进行社区管理;保证农民享有基本卫生安全保障,协助卫生监督机构对学校、医疗机构、企业、农村食品、饮用水卫生等进行检查。

7、村卫生室等村级医疗机构要接受村“两委”、乡镇卫生院的管理和指导,主要承担责任区域内的人口出生死亡、流入流出、传染病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改水改厕等信息收集、登记与报告,常见病的初级诊治,健康宣教,协助上级单位做好建立健康档案、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卫生监督和爱国卫生等工作。

四、主要工作与措施

1、建立健全社区(驻村)责任医生制度

乡镇卫生院与乡镇防保站、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三块牌子一套人员,以乡镇卫生院为龙头,整合乡镇预防保健站、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等现有医疗卫生资源,建立社区(驻村)责任医生制度。根据当地实际,推行联村医生、驻村医生等多种形式的责任医生制,建立“条块结合、分片包干、团队合作、责任到人”的工作机制。

各乡镇卫生院要按照服务人口每1000-2000名农村居民(或1-3个村居)的标准,确定1名责任(驻村)医生,使每个农民家庭都有自己的社区责任医生,建立与服务对象一对一的亲密关系。

乡镇卫生院负责各自辖区责任医生的聘任,责任医生原则以乡镇卫生院医护人员为主,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医护人员为辅,如果单位现有卫技人员不够,可以公开向社会招聘或委托社会素质好的执业(助理)医师,充实社区责任医生。责任医生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具有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资格的人员;

(2)具有注册乡村医生资格的人员;

(3)在本县注册的执业护士。

责任医生做到定期家访,平时有求必到,积极开展基本医疗服务、健康教育、健康管理、公共卫生信息收集与报告等各项公共卫生服务。实行每月有7-10天时间在责任区服务,按时参加卫生院召开的工作月会,及时向卫生院汇报、分析责任区公共卫生服务情况;要有专门的服务日记,为自己的服务对象建立起动态健康档案,通过信息化手段对不同健康状况人群实行分类归档,重点对结核病、爱滋病、肝炎等传染病和高血压、肿瘤、糖尿病、精神病等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分类管理,制定个性化治疗和健康促进措施,真正使农民的健康档案成为实施健康促进和提供服务的有效载体;协助预防保健人员做好计免、妇保、儿保工作;配合协助卫生监督员对“五大卫生”的监督管理;宣传发动组织责任区村居开展改水改厕、除“四害”、环境卫生整治等爱国卫生运动。

责任医生个人照片、通讯联络方式、免费服务内容和上门服务收费标准及基本职责向责任区居民公布,做到人人认医生,医生识人人。责任医生基本职责:

(1)掌握责任区内服务人口基本情况和健康状况,及时督促服务对象按规范要求接受孕产妇、儿童系统管理、妇女病检查、计划免疫、慢病管理;

(2)建立和管理责任区内所有家庭的健康档案,开展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病、肿瘤等重点对象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干预;

(3)及时收集、核实、报告责任区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死亡及传染病等,并协助完成调查处理;

(4)协助开展责任区内食品卫生、公共卫生、职业卫生、学校卫生、托幼机构、饮水卫生检查及管理;

(5)对责任区内的卫生村创建、改水、改厕及除“四害”等爱国卫生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参与卫生检查与评比活动;

(6)健康教育进村入户,以讲课、咨询、发放健康处方等形式向服务对象提供面对面的服务;

(7)按照规定的预防保健服务项目,根据家庭成员的具体情况,上门落实相应的工作任务。

2、深化乡镇卫生院运行机制改革

择优聘用乡镇卫生院院长,采用多种形式在更大范围内公开招聘、选拔符合条件的优秀人才担任院长,实行院长任期目标责任制。

实施“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改革用人制度,推行人员聘用制和人事制,因事设岗,按岗聘人,竞争上岗,择优录用。

实行档案工资制度,推行以岗位工资制为基础的绩效工资制。在核定的分配方案范围内,可根据对职工的技术水平、服务态度和劳动贡献等进行综合考核,自主确定职工的收入和福利分配,并向社区责任医生和业务技术骨干倾斜,合理拉开分配档次。

3、加强乡镇卫生院硬件建设

按照规范化标准和高效便民的要求,加强乡镇卫生院的基础设施和基本装备建设,提高基本医疗服务能力水平。

4、开展社区卫生服务

转变乡镇卫生院服务模式,积极推行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把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建设成为合格的社区卫生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点),努力开展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指导“六位一体”的连续、有效、上门的社区卫生服务,使农村居民就近获得医疗卫生服务。向农民提供便捷、连续、有效的基本医疗服务,努力做到小病不出村镇、大病及时救治。

5、加强农村基层卫技人员服务队伍建设

严格农村卫技人员的准入与管理。对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站)的卫技岗位上没有执业资格的人员进行逐步分流、清退。鼓励农村卫生技术人员参加学历教育,不断提高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的从业人员比例。强化全科医生岗位培训、全科医学知识转型教育和乡村医生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引导有资历的医生通过培训转型为全科医生并参加全科医生职称晋升,严格执行卫生部《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培训暂行规定》,乡镇卫生院卫技人员至少每5年到上级医疗卫生机构进修一次,时间不少于3个月,进修内容以提高常见病临床、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为主。使乡、村两级的卫生技术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和处理直接面向农民的12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

6、规范预防接种保健工作

严格执行《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通过正规渠道采购疫苗,规范预防接种行为,预防接种点必须达到合格以上,其中规范接种点达到50%以上,积极创建示范接种点。

实行乡镇卫生院(防保站)预防接种点定点接种制度。偏远山区、学校可以按照程序到现场定点接种。

社区(驻村)责任医生一般负责组织工作,偏远山区可以由经过培训合格的村卫生室或者社区(驻村)责任医生负责接种。

7、加强孕产妇和儿童系统管理

县级医院和妇幼保健机构就诊的孕妇资料,应当及时转到辖区卫生院,发挥乡镇卫生院的作用,力争提高早孕建卡率和高危孕产妇的筛查率,重点落实外来人员、经济贫困地区高危孕产妇的管理。妇女、儿童系统管理技术服务应当由妇产科或者妇幼专业医生承担,社区(驻村)责任医生协作。

儿童体检与预防接种结合起来,在预防接种的同时开展儿童健康检查,提高工作效率。

8、加强健康档案管理

充分利用参合农民的健康体检等资料,建立农民健康档案。对健康体检发现的健康问题和存在的行为危险因素及时采取干扰措施,重点开展吸烟、饮酒、不合理饮食、体力活动等的干预指导。对查出的精神病、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慢性疾病病人,落实随访,要求每年分别达到4次以上。

9、突出重点疾病管理

结核病管理实行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对艾滋病病人实行“四免一关怀”政策,对海洛因成瘾者进行美沙酮替代治疗,对公共娱乐场所的从业人员、在羁押的吸毒、等高危人群进行艾滋病病毒抗体(HIV抗体)筛查和防控知识的宣传,对公共娱乐场所安全套的放置进行监督检查,在妇幼保健机构开展艾滋病母婴阻断系列工作。

10、强化卫生监督管理

卫生监督所根据“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实施方案”要求,开展餐饮业、食品生产加工业、学校食堂卫生监督检查。

认真落实县政府“食品药品安放心工程实施方案”有关卫生监督职能任务;全面加强对食品、企业、学校、公共场所、医疗机构等卫生监督管理,提高农村卫生安全保障水平。

广泛深入开展有关卫生法律法规宣传,对从业人员进行科学有效的相关卫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训。

11、深入开展爱国卫生工作

结合“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宣传、发动与指导卫生村镇创建活动;结合“千万农民健康饮水”,积极引导农村开展卫生安全改水;结合“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采取多种形式普及科学卫生知识,增强农民健康意识,引导农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健康教育基本做法:

(1)建立纵横向健康教育网络,各村居、单位有专(兼)职联络员;

(2)建议乡镇政府村村建立健康教育宣传栏,定期刊出卫生健康科普知识,宣传资料由各乡镇防保站提供;

(3)责任医生上门宣传,户户发放宣传资料;

(4)各村居每年举办一期健康知识培训或讲座;

(5)结合每年不同的卫生日,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

(6)督促指导每所学校开设健康教育课。

12、落实农村流动人口公共卫生服务

加强与公安、人口和计生、教育、人事保障等部门及乡镇政府之间流动人口信息交流,掌握流动人口服务对象。

各医疗卫生机构把流动人口公共卫生服务纳入常住人口管理,各乡镇卫生院(防保站)把来自本乡镇辖区以外本县内的流动人口纳入本乡镇常住人口管理。

流动人口公共卫生服务重点做好预防接种、妇幼保健和外来务工人员职业健康体检等工作。

13、落实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报表工作

报表工作职责分工如下(报表内容见附件二):

(1)县疾控中心做好全县健康资料户覆盖率、计划免疫接种率、肺结核病规范管理率、精神病人综合管理覆盖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时到位率、疫情和突发公卫事件规范报告率、农村饮用水水质监测率和重点传染病监测合格率的核实、统计和上报;

(2)县妇幼保健所做好全县儿童系统管理率、产前检查率、产后访视率和妇女病检查率的核实、统计和上报;

(3)卫生监督所做好全县从业人员体检率的核实、统计和上报;

(4)乡镇卫生院做好患者在乡镇及以下医疗机构就诊比例、农民健康档案建档率和老人、困难群体保健体检率及农民满意和基本满意率的核实、统计和上报;

(5)财务科做好全县专项资金使用的统计和上报;

(6)县爱卫办做好农村粪便无害化处理率的统计和上报。

局有关职能科室各自做好报表统计工作的督促、指导与核实。患者在乡镇及以下医疗机构就诊比例、农民健康档案建档率和老人、困难群体保健体检率、农民满意和基本满意率由医政科负责;专项资金使用统计由局财务科负责;其他的由局卫生监督科(爱卫办)负责。

报表上报时间:有关单位和局职能科室在每半年度结束后4日内上报县农村公共卫生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再由县农村公共卫生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统一上报市农村公共卫生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五、考核办法

建立县、乡二级量化考核评价机制,将服务到位情况和农民满意程度作为考核评价的主要依据,每半年组织检查、绩效评估,年终进行全面考核。

1、卫生局对乡镇卫生院考核评价

卫生局制定对38个乡镇卫生院(防保站)实施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考核细则(见附件三)。

对乡镇卫生院考核组织形式(另定)。

2、乡镇卫生院对责任医生考核评价

农村社区责任医生考核细则由各乡镇卫生院(防保站)根据局对乡镇卫生院的考核细则,结合各自实际,制定本辖区责任医师的考核细则。

对社区责任医生考核的结果与年终经费补助挂钩。

六、奖惩机制

卫生局设立农村公共卫生工作奖励资金。对考核分名列前若干位的乡镇卫生院极其领导给予经济奖励;对考核不合格(暂定小于70分)的,在全县卫生系统予以通报批评,并对单位领导和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告诫、降职、免职等处理。

七、项目经费补助

卫生局拨付乡镇卫生院项目补助经费:根据卫生局抽查考核最后确定的得分情况,结合服务人口与区域差别拨付项目工作补助资金。

各乡镇年补助经费=服务人口数×乡镇补助标准(见我县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考核得分(%)。

乡镇卫生院对责任医生经费补助:每位责任医生年补助经费=每位责任医生服务人口数×责任区补助标准×责任医生考核得分(%)。

责任区补助标准由各自乡镇制定。

八、加强组织领导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实施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程是政府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减轻农民负担,使农民享有更好的卫生服务和卫生安全保障;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大重要举措,各有关医疗卫生单位务必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确保直接面向农民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程取得实效。

2、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涉及各医疗卫生单位的职责,本细则作了明确的要求,各单位必须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在履行各自职责的同时,单位之间还要密切配合,做到相互沟通,相互协助,形成一种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公共安全与职业健康范文12

为推进我县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行动工作,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确保*年顺利通过省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示范县达标验收,根据县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四川省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示范县达标工作的通知》(渠府办〔*〕30号)要求,并结合实际,现提出我县卫生系统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示范县达标工作安排意见如下。

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行动工作

开展全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行动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广大群众健康水平,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的。卫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要深刻认识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行动工作的重大意义,明确自己在该项工作中肩负的任务和应尽的职责,积极投身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行动工作,以实际行动迎接我县*年省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示范县达标验收。各级医疗卫生单位领导要高度重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行动工作,切实加强该项工作的领导,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卫生工作职能、职责、任务,并结合当地实际,积极组织开展好这项工作,为我县顺利通过*年省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示范县达标验收创造有利条件。

二、明确职责,认真落实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行动工作

全县卫生系统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落实四川省卫生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规划纲要(2005?D2010年)的通知》(川卫办〔2005〕167号)、县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四川省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示范县达标工作的通知》(渠府办〔*〕30号)精神,按照统一部署,紧紧抓住涉及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村群众身体健康的主要问题,进一步完善并落实狂犬病、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和防止食物中毒措施,提高群众公众卫生知识与疾病预防能力和水平。一是广泛开展卫生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群众依法履行卫生相关法律法规的自觉性;二是扩大职业卫生监督覆盖面,依法保障从业人员职业卫生权益;三是强化食品安全监管,提高人民群众食品卫生知识和自我卫生安全防范意识;四是以社区为基础,以农村为重点,大力普及卫生健康知识,增强人们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促进全民健康素质提高;五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规定,引导群众树立防范意识,做好随时有效应对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准备,提高群众支持、参与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自觉性。为此,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应主要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做好疾病预防宣传教育工作。各级医疗卫生单位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传染病防治法》等卫生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继续在火车站、汽车站、广场、集贸市场等公共场所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或疾病防治公益广告牌,通过广播、电视等媒体和举办墙报、专栏、标语等宣传方式及卫生宣传进村社、入农户、下社区、到学校和举办家庭主妇培训班、孕妇学校等措施,积极宣传卫生防病、计划生育、免疫规划、妇幼保健知识,大力做好狂犬病、艾滋病、结核病、人感染高致病性人间禽流感等重大传染病及病毒性肝炎其它常见传染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普及心脑血管病、癌症、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和安全分娩、预防接种、健康育儿知识,努力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群众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二是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教育工作。各级医疗卫生单位要按照国家、省、市、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规定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完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计划,加强医务人员业务技能培训,组织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活动,着力提高医务人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在此基础上,要加大群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处置健康教育工作力度,抓好对群众开展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知识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增强群众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为有效应对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创造有利条件。

三是做好群众卫生知识教育工作。各级医疗卫生单位要积极开展“讲文明、讲科学、讲卫生、改陋习、树新风”活动,广大医务人员要从我做起。在此基础上,要开展多种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教育群众不吸烟,少饮酒,合理膳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随地吐痰、便溺,不乱扔果皮、纸屑等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并注意经常锻炼,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体育活动;要积极配合协助中、小学校和托儿所、幼儿园做好健康教育讲课,通过“小手拉大手”向家长宣传基本卫生知识,增强全民的卫生意识和社会大卫生观念,积极引导群众自觉抵制和摒弃迷信愚昧行为,树立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良好社会风气。要积极推进以“安全-健康-环境”为中心的“工矿企业健康促进工程”,倡导有益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减少和控制职业伤害、职业病及职业相关疾病的发生。此外,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及其卫生技术人员,要结合整体护理等工作向患者及其亲属提供面对面等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服务,努力提高患者及家属相关疾病自我保健知识知晓率。

三、健康教育与健康教育促进行动主要工作指标

健康教育与健康行动工作中,各乡、镇(中心)卫生院,县级医疗卫生单位和各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主要工作指标:

1、候诊室和走廊设置宣传专栏≥3块,更换≥4次/年;拟订健康教育处方≥10种。

2、举办健康讲座≥4次/年(至少包含生殖健康科普、老年慢性病防治、预防儿童意外损伤的宣教/讲座各1次)。

3、结合每年卫生主题宣传日开展宣传活动≥4次/年(至少包括爱耳、爱眼、爱牙、结核、肿瘤、儿童接种、母乳喂养、安全分娩、碘缺乏病、无偿献血、职业病防治、控烟、禁毒等卫生防病、卫生法律法规知识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等内容)。

4、对儿童、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流动人口等重点人群开展健康教育≥2次/年(对其他重点疾病的高危人群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2次/年)。

5、孕妇学校授课不少于6次/年(爱婴医院不少于12次)。

6、育龄妇女健康教育覆盖率≥80%;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80%。

7、深入辖区托幼机构、学校等重点场所开展健康教育≥2次/年。

8、卫生防病、疾病预防、传染病防治、安全分娩等永久性宣传标语分别不少于2条、幅(村卫生站不少于1条、幅),群众急救电话知晓率≥95%。

9、做好医务人员“三基三严”教育工作,开展医务人员全员培训不少于2次/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