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管理学的特征

管理学的特征

时间:2023-09-25 18:00:5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管理学的特征,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管理学的特征

第1篇

一、艺术管理与艺术生产的关系

艺术生产是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的生产活动,它具有一般劳动生产的普遍性,又在消费性和目的性上有着独特的特性。艺术管理贯穿于整个艺术生产之中,它的对象是整个艺术生产活动,是对艺术生产活动的有效组织、管理、分配行为。它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对艺术生产的管理与组织,影响、导向、调控艺术生产的发生、发展,提高艺术生产活动的效率,从而使艺术生产产生更积极的艺术成果。艺术管理是随着社会分工专业化而产生的艺术生产的一个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艺术管理在艺术生产活动中主要功能是分析、决策、组织、调控,因而它往往对艺术生产活动的有效开展起着决定作用。然而,由于艺术管理不负责将构思好的意象直接转化为艺术作品的物化活动,因而它对艺术生产的功能和作用也是间接的,这也决定了艺术管理本身不能构成完全的艺术活动,它只能是艺术生产的一个部分,只有处于艺术活动中,艺术管理才能发挥作用。它是作为艺术活动对象而存在的。

另一方面,由于艺术活动的本质特征是审美,根本目的是创作具有审美性的艺术作品,作为艺术活动的构成部分,艺术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组织创造或协同创造具有审美性的艺术作品,因才,艺术管理也同艺术活动的其它环节一样具有审美特征。

二、艺术管理与艺术创作的关系

艺术管理贯穿于艺术创作的全过程,即贯穿于艺术创作的生活体验、构思意象、意象物化等三个阶段。

在艺术创作的生活体验、构思意象阶段,艺术管理具有能动的主体性。即艺术管理也进行生活体验,也进行意象构思,它可能与艺术创作主体一起协同工作,也有可能早于或独立于艺术创作主体进行相关工作,它的这种能动的主体性的表现,构成了艺术活动在意象物化前的双主体现象,即在生活体验、意象构思阶段,艺术管理和艺术创作这两个主体都有或独立或协同开展工作的可能性,有可能构成艺术构思阶段的双中心。在这个阶段的艺术管理,就是近年来为人们所熟知的艺术策划和艺术创意活动。它是在一定条件下,根据社会分工专业化的原则,逐渐从单一主体艺术构思活动中剥离出来的一种新的艺术生产方式,是艺术管理在艺术创作准备阶段的一种表现。在一定条件下,它与艺术创作一起构成了艺术构思的双主体,在以艺术创作为构思重心时,艺术管理担任顾问或咨询的角色;在以艺术管理为构思重心时,艺术管理就是策划和创意主体。

在艺术创作的意象物化环节,艺术管理的作用是辅助的,即它不是艺术创作物化的主体,不参加艺术创作的物化活动。这一特点使艺术管理与艺术创作有着本质的区别。艺术管理在这一阶段的辅助是重要的,它对艺术创作物化活动起着推动或阻碍作用。它的辅助作用主要表现在人力资源的调配、生产环节的过程管理、宣传与公关、场地协调与资金管理、销售渠道设计等。这一环节的艺术管理集中体现了艺术管理作为交叉科学在管理学上的意义。专业的过程管理,最大限度地分解出创作过程中的非艺术因素。艺术管理和艺术创作在这一阶段的分工,充分地体现了“术业有专攻”的社会分工专业化原则,实现了人力资源与目标任务的合理匹配,为艺术创作的成果产出提供了条件。

在一定条件下,艺术管理与艺术创作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统一体,他们本着分工与协同的原则,共同为创作艺术成果而努力。艺术管理对艺术创作而言,起着推动或阻碍作用。

三、艺术管理与艺术接受的关系

艺术管理与艺术接受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具备艺术接受的各种特征,但与传统的艺术接受又有着明显的不同。

艺术管理具备艺术接受具有中介性、接受性、主动性、考察社会接受效果的基本特征,但是由于它的行为起点即动机与艺术接受不同,因此至少在两方面与传统的艺术接受有着不同:

A、艺术管理在接受活动并非是纯粹的接受客体,因此由以产生的主客体间的隔离性较少。一方面,艺术管理的接受活动更加深入;另一方面,艺术管理的接受活动总是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而很难保持相对的超脱和中立。这是因为,艺术管理参与了艺术成果的策划和创意过程,辅助了艺术构思物化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它是一种类创作主体,因此对于艺术成果的接受活动,它容易带有主观色彩。

B、艺术管理对接受的反馈是决定性的。传统意义的艺术接受如艺术欣赏、艺术批评,它们对艺术成果的反馈对于艺术创作而言,影响是间接的。由于艺术管理参与了艺术创作,是一种类创作主体,因而它对艺术成果的反馈对于艺术创作而言,影响是直接的,而且往往是决定性的。

结 语

研究作为一门交叉科学的艺术管理学的学科归属,可以反映出艺术管理学自身发展的逻辑、学科交叉的途径、学科内的内在联系,它对今后艺术管理学的学科发展、研究重点、课程设置等方面均有重要意义。

以研究对象为学科归属研究的标准,是当今学科分类研究的主流。本文以艺术管理学的研究对象――艺术管理在艺术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为切入点,试图确定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即艺术管理的对象是整个艺术活动,它的根本成果是它的存在对象的成果,即艺术成果本身,这决定了艺术管理作为艺术活动的一个部分,它的本质特征仍是审美。它参与了艺术创作的整个过程,推动了艺术成果的产出,是一种类艺术创作活动。

我们确定了艺术管理的本质特征,即可由此作为思考的基本点和依据,推论艺术管理学作为一门交叉科学,它的学科重心和目标归属仍在艺术学范畴。

第2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管理学;高技能人才;教学改革

一、高职院校管理学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社会需求不断发生改变,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也随之变化,与中职人才培养模式与目标的区别越来越明显。结合目前的社会需求,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改变也使得高职管理学课程教学发生改变,但这个转变需要一个过程。因此目前的高职管理学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急需解决。首先,教学内容脱节,理论性太强,缺乏足够的实践性,教学目标设置不明确,忽视了高职管理学教学的职业性与实践性;其次,管理学课程教学无法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其原因多是学校与企业未达成有效合作,无法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或实训机会;再次,教学模式单一,多为课堂填鸭式灌输教学方式;最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低,这主要是因为教学的理论性过强,实践教学环节较少,教学方式单一所造成的。

二、围绕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管理学教学改革

(一)依据专业培养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组织。从高职院校层面来看,人才培养的目标是高技能人才培养,因此管理学教学的目标应与学校层面相统一,以高技能培养为主,课程内容与教学形式等给教学环节都应以高技能人才培养为核心开展。对于高职管理学可而言,其所设计的范围较广,教材内容呈现多样性特征,这使得管理学课程的重点不突出。因此对管理学教学内容的重新组织一方面需要以高技能人才培养为根本,另一方面可进行模块化划分,包括基础模块与专业模块,基础模块由管理学基本思想、基本概念、基本职能等构成;专业模块由企业经营管理、企业生产管理、企业财务管理等组成。

(二)创新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构架在教师、学生、知识、能力之间的桥梁,是实现知识从教师向学生过渡并创新的重要路径,因此在高职管理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对教学方法进行深入的探索与创新,采用多元化、多样性的教学方法以适应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

(三)增强实践教学比重。管理学课程教学不仅包括理论教学环节,还应包括实践教学环节,这是由管理学学科特征与教学目标决定的。管理学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充实的管理学知识,还应该使其具备管理学技能,能够在实际的工作中独立解决管理问题,具备职业能力,这是管理学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在管理教学中要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将实践教学作为对课程教学的延伸来对待。

三、管理学课程教学的改革方法

(一)改革当前教学条件。其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归类收集网络课程资源,比如高水平的管理学研究论文、经典管理学教学案例、典型企业管理实例等,借助网络提高学生的系统理论知识,进而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在管理学课程教学的实践教学环节,采用教师、学生合作学习的模式,将教学内容设计成教学任务,有学生分组完成;三是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与作用,利用学校网络展示丰富的教学内容、案例、方法、学习资料等,使学生能够够对企业经营管理有充分的了解;四是建立优秀的教学团队,以科研推动教学。

(二)对管理学教学内容与教材进行改革。一是调整目前的管理学教学大纲,将培养高技能人才为核心目标,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为调整的主要方向,着重增加管理能力培养的教学内容,压缩理论知识,增加实践教学内容;二是较大管理学教学的信息量,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一方面可选择优秀的管理学教材,另一方面可根据社会实际需求选择前沿的管理教学案例;三是在整个管理学教学过程中,避免课程充分,还要妥善处理后续课程。

(三)对教学评价进行改革。高职管理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考核与评价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效果的直观体现。在传统的高职管理学教学评价中,往往以考试分数作为主要的考评标准,这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不相符,因此需要对教学评价进行改革。管理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十分强的学科,这就需要在考核中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考评,还需要注重实践能力考核,建立完善的考评体系,考核的内容包括知识考核、过程考核、态度考核以及能力考核。考核中个环节的比重可根据高职管理学学科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设定。此外,对高职管理学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必须时刻保持以高技能人才培养为根本目标,基于此还需对教学方法、教材选择与编制、教学资源利用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在满足学生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提高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教学条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进行适当的改革,做到以学生为本,以高技能人才培养为最终目标,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

参考文献:

第3篇

1.1课堂教学仍然以教师为主,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许多学校的《管理学原理》课堂教学仍然以教师为主,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扭转,教师不了解学生的想法,学生不知道该怎样学习,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缺少创新,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个体差异,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不够,缺乏创新教育,忽略了学生主体地位。

1.2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社会组织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不仅强调理论知识的掌握,而且还看重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许多高校《管理学原理》的课堂教学仍然只重视理论教学,很少带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这势必造成学生只掌握了空洞的理论知识。大多数《管理学原理》教科书中的案例都是关于企业的案例,学生对企业基本上一无所知,对案例基本上凭感觉和想像进行理解,这要求高校必须重视实践教学。

1.3课堂教学内容陈旧,缺乏对管理学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介绍许多《管理学原理》的课堂教学内容局限于教材上的已有知识,教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把备课时间大多花在案例的收集和理解上,较少有教师将管理学最前沿的研究课题和学者们的研究结论介绍给学生,导致课堂教学内容陈旧,学生接触不到管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在这方面省属高校尤其为甚。

1.4教学方法单调,缺乏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许多《管理学原理》教师课堂教学以讲授抽象的理论知识为主,缺乏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的思维,基本上在一定程度上处于老师讲、学生记、试前背、试后忘的恶性循环中,缺乏对学生进行管理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欲望的激发,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学效率。

1.5教师在教学中隐性知识传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许多教师在教学中缺乏与学生的交流MiehaelPolanyi于1958年将隐性知识定义为,来源于个体对外部世界的判断和感知,往往存在于经验之中,在隐含性的未编码的知识中包含着探求的规则,或者是启示性的内容,在表述问题的时候包含着解决问题的思路。高校《管理学原理》每个任课教师都应该有《管理学原理》的教学方法、教学感悟、经验技巧和独到体会等隐性知识。然而由于竞争的原因,教师们很少进行交流,有些教师曾经在企事业单位工作过,往往具有对管理的感悟等隐性知识,但也很少交流。另外,由于许多《管理学原理》的课堂教学仍然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在教学中缺乏与学生的交流,导致隐性知识的传授存在着障碍。《管理学原理》教学中所存在的上述6个方面问题严重限制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认为将挖掘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相结合的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上述问题。

2挖掘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理论回顾

1991年March在“组织学习的探索性和挖掘性”一文中首次提出了两类性质不同的组织学习行为,即探索性学习和挖掘性学习。挖掘性学习是指组织在稳定环境中为了保持已有的竞争优势,在原有技术轨迹上对原有技术和能力通过提炼、拓展、筛选、累积和加深,使之得到提高、拓展和富有效率;探索性学习是指组织在动荡复杂的环境中为了生存和发展而抛开原有技术轨迹和范式,对新技术思想和新设计方案进行探索、尝试、发现、承担风险和试验,从而使组织摆脱对原有技术和范式的路径依赖。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过分重视挖掘性学习,可能会导致组织“陷入能力陷阱”和“核心刚性”以及组织竞争优势的衰竭;但如果过分重视探索性学习,也可能导致组织涉及全新的技术和知识以及昂贵的试验成本支出,从而增加组织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因此,组织不能将这两种学习方式割裂和对立起来实施单一的学习方式,而应将这两种学习方式进行有效的平衡。

3挖掘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相结合理论对《管理学原理》课堂教学改革的借鉴及改革思路

3.1教师要搞好挖掘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相结合教师在讲授《管理学原理》时,经常会遇到学生提出各种问题,例如,“为什么法约尔能够提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这五项职能”、“在现代社会组织中人事职能越来越重要,为什么教科书中没有专门讲这方面知识”、“什么叫独立董事”等等。对于这些知识,教师只有进行挖掘性学习,深入了解各个知识点的来龙去脉,才能解答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而有时,学生也会问“组织的内部结构模式将会朝什么方向演变”、“国际企业的管理重点的发展趋势是什么”、“将来还会有什么更好的组织控制方式”等问题。对于这些知识,教师只有进行探索性学习,才能获得这些问题的答案。因此,教师要想站稳讲台,必须对已有的知识点进行挖掘性学习,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同时,还应对各种知识点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和预测,进行探索性学习。总之,教师将挖掘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相结合是提高《管理学原理》课堂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

3.2教师在进行挖掘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时必须结合学生专业《管理学原理》是高校每个经济管理类专业都必须开设的专业基础课,但各个专业对《管理学原理》的教学要求会有差别,这就要求教师要针对不同专业进行不同的挖掘性学习,做到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来安排教学案例、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例如,对工商管理专业,教师挖掘性学习的重点应该放在企业经营和管理方面;对电子商务专业,教师挖掘性学习的重点应该放在与电子商务有关的知识点上;对市场营销专业,教师挖掘性学习的重点应该放在市场营销和管理学相结合的知识点上。

3.3教师挖掘性学习要准备好案例《管理学原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每一个知识点都需要有案例配合讲解,学生才能领悟得更加深刻,教师也讲授得更加精彩。因此,教师在对每一个知识点进行挖掘性学习时,一定要注意案例的挖掘性学习。一般的《管理学原理》教科书上案例都比较少,专门的案例教材固然可取,但案例数量仍然不够,且大多数案例时间较老,不能满足课堂需求,因此,教师应该养成读报纸的习惯,报纸上有大量的最新的案例。

3.4学生进行挖掘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时须结合专业特点除了教师要进行挖掘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相结合外,学生也要搞好挖掘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相结合。《管理学原理》是经济管理类各个专业的基础课,学生在进行挖掘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时一定要结合所学专业的特点进行。例如,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在进行挖掘性学习时,应多结合市场营销的学科要求思考《管理学原理》的知识点,譬如市场营销组织的管理、新产品研发的管理、新市场开拓的管理、新营销渠道开发的管理、品牌的管理等等,在进行探索性学习时,应多思考上述问题的未来发展趋势;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在进行挖掘性学习时,应多结合会计学学科要求思考《管理学原理》的知识点,譬如组织的财务管理、成本管理、融资管理和投资管理等等,在进行探索性学习时,应多思考上述问题的未来发展趋势,其他专业也是如此。

3.5学生进行挖掘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时须明确重点学生在学习《管理学原理》时应明确各个章节的知识重点,这些知识重点也是进行挖掘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时的知识重点。同时,学生还应根据自己所学专业特点找出本专业中应重点进行挖掘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的知识点。例如,对于市场营销专业来说,我国企业的竞争环境已由过去的国内竞争逐渐转变为国际竞争,企业应从全球化角度重新审视营销战略管理;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知识成为组织的重要资源,组织在新产品研发和新营销渠道的设计和开拓中必然会涉及到大量的知识管理,尤其是隐性知识的管理;电子商务的出现使得企业与顾客之间的交易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改变了传统的市场性质,顾客的消费行为发生了迅速变化并出现了新的变化趋势,这些都对市场营销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得组织结构和营销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使得组织的营销管理的重点也会发生相应变化等等。

3.6教师对教学方式的挖掘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目前对于《管理学原理》的教学方法,归纳起来基本上包括: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课堂辩论、情景模拟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管理游戏、亲验式教学法等方法,每一种方法都有各自优势和劣势,教师要充分挖掘各种教学方法的精髓,把各种教学方法的优点能够尽可能地表现出来,同时,还应探索各种教学方法可能的创新和变化之处,探索各种教学方法的融合方式,这就涉及到探索性学习。

4结束语

第4篇

管理学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该学科中涉及了诸多学科的理论和实践内容,并将各门学科融会贯通于日常的工作生活之中;可以说,管理学是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为此,在该学科得以确立与发展的进程中便会出现诸如:是否存在“普适性管理学”;“管理学与管理科学”、“管理学与一般管理学”、“指导性与实践性”、“管理文化与管理组织”、“管理哲学与管理学”等名词的界定;“什么是管理科学、管理科学与管理学是什么关系;以及“什么是管理,什么是管理活动,什么是管理工作,什么是管理者”等一系列问题。其中,关于管理学的学科属性的争论,从泰罗创立古典管理学到今天已经跨越了几个世纪。有人强调管理学的科学属性,有人则强调管理学的实践属性。在关于“管理学”学科属性的争议中,可以将其分为“应然”与“实然”两个层面。其中,“应然”研究方法的实质是:第一步,对管理活动进行定义;第二步,从丰富的管理活动中抽象出管理理论。“应然”便是“逻辑”的。为此,先需要对管理学知识本身进行“实然研究”,或者说,要对人类社会迄今取得的关于管理活动的所有经验知识进行一番全面、系统的考察。只有在对这些全部管理学知识的“实然研究”中,才能提取管理学的学科属性,进而指出管理学作为一种学科体系对于管理实践的意义。“实然研究”便是“历史的”即“时间”的。由此入手对管理学的学科属性予以探究恰是元管理学的着眼点之一。若从实践出真知的角度来看,首先应坚持“实然”研究的取向,而非“应然”。接下来才是针对大量“实然”现象,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应然”研究。进而,对于“管理学自身”的研究,即元管理学的研究也应该强调“实然”的取向,当我们对各类管理学认识的来源、产生机制、可靠性、目标和类型积淀了充分的“实然认识”后,再谈作为一门学科的“管理学”有没有可能、如何可能,便更具有可行性。

元管理学对管理学进行“时间在先与逻辑在先的辩证关系”研究是同“历史的与逻辑相统一”的辩证思维方法完全一致的。历史的即时间的是指,客观现实的历史发展过程(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以及人类认识客观现实的历史进程(包括科学史、哲学史、思维史等);逻辑的,则是指历史发展过程在思维中概括的反映。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是指思维的逻辑应当概括地反映历史发展过程的内在必然性。逻辑与历史统一的方法要求人们在科学研究和在建立科学理论体系时,要揭示对象发展过程与认识发展过程的历史规律性;在安排理论体系各个概念、范畴的逻辑顺序时,必须符合被考察对象的历史发展的顺序。历史方法和逻辑方法的辩证关系表现在:①逻辑的分析要以历史发展为基础,历史的描述要以逻辑联系为依据;②任何一门科学不能只用历史方法或逻辑方法,即使是以历史方法为主的历史科学,也不能排斥逻辑方法;同样,即使以逻辑方法为主的理论科学,也不能排斥历史方法。

综上所述,管理学的学科属性研究应从“实然”和“应然”两个层面加以界定。其内容既有管理实践如大量案例等;也有管理理论如对管理五大职能的系统阐释。管理学兼具理论属性与实践属性,二者相辅相成而相得益彰。至于管理学属于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的属性之争,则可从研究方法的不同来审视:一般来讲,对其予以定量分析则多是自然科学的层面;定性分析则多是社会科学的层面。“实然”研究定量分析多些;“应然”研究定性分析多些。定性分析是对收集到的管理实践资料进行归纳、分类、比较,进而对某个或某类现象的性质和特征做出概括的一种分析方法。定量分析是对管理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与数量变化进行分析的一种分析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关系则在于: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是经常结合使用的。在进行定量分析之前,研究者须借助定性方法确定研究对象的性质;接下来,研究者又须借助定量研究来确定定性分析的切入点。二者的不同点有:①着重点不同;②依据不同;③手段不同;④学科基础不同;⑤在研究中所处的层次不同;⑥结论表述形式不同。定性方法是定量方法的基础,是它的指南,但只有同时运用定量方法,才能在精确定量的前提下,做到准确定性。这是二者的辩证关系。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有机结合是科学研究的正确方向,当然也是研究管理学的学科属性,进而探讨“元管理学”与“管理学”之关系时不可或缺的方法。

二、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1.生产力方面。从生产力层面研究管理,则是研究如何合理组织生产力,包括如何合理分配和充分利用组织中的人、财、物、时间、信息,以适应组织目标及社会的需求,求得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生产关系方面。从生产关系层面研究管理,则是研究如何处理组织中的人际关系,建立和健全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组织目标。

3.上层建筑方面。从上层建筑层面研究管理,则是研究如何使组织内部环境与组织外部环境相适应的问题,即如何使组织中各项规章制度、劳动纪律、文化氛围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法律、道德等上层建筑保持一致,从而维持正常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上述三个层面从时间发生的先后上来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即有什么样的生产力便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反过来,生产关系一俟形成又会对生产力产生反作用。对于上层建筑来说(原始社会是没有国家出现以后意义上的上层建筑的),从逻辑上来看,主要体现在:①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作用上;②阶级社会条件下,上层建筑对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上。在这一点上,管理学以生产力作为研究对象的层面或内容是没有阶级性的,且需要大量的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内容,即平时管理学经常说的凡有人群的地方都需要管理和社会化大生产需要管理学的出现。管理学研究对象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层面则需要于“时间在先”的基础上显现“逻辑在先”了。在这里,强调的是:管理的实践活动中,管理主体的动机不仅是有效管理的推动力,而且是决定整个管理活动能否开展的重要条件。这就要求,管理主体的动机必须具有正确性、科学性和可靠性。这就需要管理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即发挥“逻辑在先”的功能和作用了。管理学研究对象的三个层面在一定意义上体现着时间在先即“实践在先”或称决定作用和逻辑在先即理论的指导功能或称反作用之间的辩证关系。将三个层面概括起来,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便可表述为: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管理活动过程的规律,主要涉及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三个方面的管理问题。

1.生产力方面。管理学在生产力方面是研究如何根据社会需要和行业特点,合理地组织劳动生产和工作过程,确保高质量地完成生产和工作任务。

2.生产关系方面。管理学在这方面就是研究如何优化人际关系,使生产和工作达到最大的效益。

3.上层建筑方面。主要是研究如何贯彻国家的总体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确保国家根本利益和总体目标的实现,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管理学研究对象所涉及的以上三个方面并非彼此独立存在,而是统一结合于每一具体的管理活动之中,它们的这种具体的有差别的结合(矛盾统一)便是管理学的研究内容。

三、元管理学存在及其研究的必要性

元管理哲学的研究,首先是当代管理学理论及管理实践发展的内在要求。当代西方管理学的研究主要停留在科学和技术层面上,该种研究多注重数字和事实,产生了诸多枯燥、繁琐的符号和模型,使得管理实践出现机械性的后果。管理者尽管能够通过结构改组、财务重整、人事更替等手段来解决一些问题,但是诸如企业的使命、经营理念、企业持续发展等根本问题则很难用科学手段加以解决。可以说,管理学的研究之所以陷于过分模型化、数理化的偏执,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对元管理学的长期忽视。管理学虽然是一门经验性很强的科学,但其前提性、基础性等问题属于元管理学研究的对象。如果说管理学是关于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主要是为实际的管理活动提供系统的管理知识、思想、原则和可操作的方法,那么,元管理学则是对现有的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进行系统的宏观反思,尤其是对管理学的前提假设、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基本问题进行反思,以期在思维方式的选择、价值观念的权衡以及宏观视野的开拓等方面为管理学研究提供深层启示和理性基础。与此同时,元管理学要成为一门学科,需要确立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并建构相应的概念、范畴及理论体系,这可能是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为此,元管理学应明晰自身当前的任务。

一是,管理科学的发展历史为元管理学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材料和问题来源。元管理学理应以此为基础,通过对管理学的前提假设、研究主题的发展脉络、管理思想的变化、管理理论和方法的更迭和评价,以及管理学发展的结构和模式等问题的探讨,形成关于管理的本质和一般规律的普遍性理论形态,包括概念、范畴体系、管理方法以及管理原则,并最终实现元管理学理论的合理构建。

二是,从现代管理思想发展史来看,自泰勒创立科学管理到人际关系学派发轫,管理学研究始终呈现出一种发散状态,各种理论之间缺乏共通性、内在的一致性和联系性。经济学家青睐市场,把企业视为一个“黑箱”;心理学家关注个人而忽视组织结构与技术;社会学家虽看中组织中的团体和组织的社会环境,但忽略了个人及个体差异对组织的影响;人类学家瞩目于组织及其成员复杂的生活过程而忘记了理论知识的预测功能;运筹学家致力于构建决策模型而忽视人文特性,如此等等。元管理学的深入研究将会有利于统一各派对管理的认识,进而促进管理学朝着综合化的方向发展。

三是,当代全球化的商务环境氛围,促使不同管理文化的交汇与融合成为趋势。如彼得.德鲁克所说,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面对各种不同的管理思想,元管理学研究应根据具体的管理实践,进行合理的选择、吸收,并通过创造性转化,提炼出应为管理学所用的内容。

第5篇

    一、管理学英语的特点

    随着世界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和中国经济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种新管理思想不断涌出,各种新的管理术语与词汇层出不穷。信息经济、网络经济、知识经济,以及WTO各种新的经济模式已经融入经济生活和日常生活中。国际化进程需要中国培养更多既懂经营管理,又熟练掌握英语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对管理学专业英语学习的需求在不断增加。

    管理学是一门跨诸多学科的大学科,因而管理学英语除了用到很多基础英语的核心词汇以外,更涉及很多与管理学相关的学科专业词汇和专业术语。管理学专业词汇和重点概念庞杂,使读者难于准确把握其内涵。管理学英语作为ESP的一个分支,一方面具有ESP的基本语言特点,如在内容上涉及管理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原理,因此其文体较为严谨正式,句法上多使用长句、复合句和被动语态等,用词上多使用大词、中性词,用词非常规范。另一方面,管理学英语有其独特的语言特征,如比喻的恰当运用和图表的大量使用等。

    二、开展管理学英语教学的必要性和目的

    管理学在世界经济发展中日显重要性,因而管理学英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Richards(1984)的一句话可以很好地印证开展管理学英语教学的必要性,“语言课程必须和学习者在这个真实世界中学习外语的目的一致起来”。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展开了管理学英语教学,一方面可以促使学生积累专业英语基础知识和提高专业英语基本语言运用技能,另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

    当然,在开展管理学英语教学的同时,教学部门和学生都应清楚专业英语的教学和学习应达到的目的:(一)掌握本专业词汇和专业术语;(二)提高和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三)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水平。

    三、管理学英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在选择授课教师方面存在难度。

    管理学英语作为一门较年轻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的各方面难免存在诸多需解决的问题。目前,全国已经有很多高校进行了ESP的教学,其中有部分高校在选择授课教师方面存在困难,尤其是二本学校。让英语专业的老师教管理学专业英语,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听说和阅读理解的能力,但不能深刻地理解管理学方面的知识;如果管理学专业的老师教管理学专业英语,就可能无法帮助学生很好地用英语语言理解管理学的专业知识。有专家建议可以让有留学背景的管理学专业方面的人才教ESP课程,但这方面的人才有限,而且很多二本的高校可能还无法引进这方面的人才。

    (二)管理学专业英语教学资源不充裕。

    近年来,管理学专业英语方面的出版物不少,还有英译本,但总体上内容比较突出,比较新颖的教材还很少。与教材相关的配套辅导材料也很少,很多教材甚至都没有教参,加之管理学英语科研也很薄弱,所以教师在备课,学生在查找资料方面都很被动。很多教师没有管理方面的实践经验,学生没有实习经历,所学的专业知识多半来源于教材和网络,无法有效地拓宽视野。

    (三)ESP内容较专业正式,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

    管理学专业英语涉及很多管理学及相关学科方面的知识,其语言特点是严谨正式,多用长句和复合句,由此,要求学生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和英语基础。如果学生不具备这两方面的能力,在ESP的阅读、听说和翻译等方面都会觉得吃力,长时间下去,很可能就失去了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如果学生没有好的专业和英语基础,而教材内容又缺乏趣味性和实用性,这门课程就失去了开展的意义。管理学专业英语涉及很多专业术语和专业词汇,内容的逻辑性很强,还有很多英文经典案例,要求学生有扎实的英语功底。如果学生连教材内容都看不懂,就毫无兴趣可言了。

    四、提高管理学专业英语教学水平的建议

    (一)储备教师资源。

    在无法保证优质的教师资源的情况下,各高校要开始储备ESP教学的教职人员,因为ESP教学将是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引进相关专业的留学人员当然是解决教师缺乏的最好办法,但并不是所有高校都具备这样的条件,所以解决问题最根本的办法还是对本校相关专业的教师进行培训。

    就管理学英语来说,英语专业的教师具备较好的语言功底,而他们缺乏管理学专业知识。这种情况下,教师所在的系或者学院可以与本校的经管学院合作,对英语专业的教师进行管理学知识培训,也可以派教师外出进修或者出国等。通过知识的积累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相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ESP教师缺乏的问题。

    (二)选择合理的教材并利用网络教学充实课堂内容。

    教材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工具,是为实现教学目标而服务的。教材选用是否合适合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优劣。要以学生的阅读需求为标准选择教材,使教材具备可读性和实用性。现今,网络资源非常丰富,在教学资源不足的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找到很多与专业英语相关的案例、文字和视频等,学生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扩充知识。

    管理学作为一门专业知识与语言技能相结合的课程,其专业知识较庞杂,语言也很正式,在选材时要注意章节的由浅入深,理论框架的系统性和语言的简捷,并且突出管理学的实践性。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并指导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

    ESP因其内容和语言特点,相对来说比较枯燥乏味,很多学生课堂上不听课,课前课后也不阅读教材。管理学与实践结合较为紧密,而且与学生以后就业相关,所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会强一些。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管理学英语要求学生掌握大量的专业词汇和专业术语,学生可以通过多阅读篇章材料提高英语阅读水平和掌握更多的管理学专业知识。

第6篇

1.1建构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科体系是煤炭经济发展的要求

经济全球化和管理现代化,以及煤炭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必将促成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发生深刻的变革。社会的进步,以及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学科向经济管理学科的渗透,为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科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新的认知。根据经济发展和现代管理的理念变革,研究现代煤炭经济管理现象及其运作规律,客观要求建构相应的跨学科的理论体系———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

1.2建构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科体系是现代煤炭经济管理自身发展的要求

长期以来,我国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学科体系,学科的发展一直滞后于现代煤炭经济的发展。而现代煤炭经济及其管理的进一步发展又需要相关理论的支持,客观上要求建构起以现代经济、现代管理和现代煤炭产业为研究对象的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科,研究现代煤炭经济管理现象及其规律,为现代煤炭经济管理提供理论支持。

1.3建构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科体系是培养复合型现代煤炭经济管理人才的要求

现代社会对各类人才的要求逾趋高端,现代煤炭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也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现代煤炭经济管理人才不仅要具有扎实的经济管理学专业基础知识,还要具有综合分析和理论研究的能力,需要有国际经济、国际化经营,以及管理学和经济学等相应的社会科学知识。建构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科,其生命力在于通过学科交叉实现煤炭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融会贯通,为复合型现代煤炭经济管理研究人才的培养提供系统而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提高现代煤炭经济管理人才的综合素质,为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及其体系建设提供恒久的智力支持。

2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科体系的构建

2.1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的特征

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以现代煤炭经济管理现象及其运作规律为研究对象,主要探索现代煤炭经济运作管理与发展的内在规律,以期通过实施有效的管理,实现现代煤炭资源的优化配置,达到企业效益最大化。其基本特征表现在:(1)跨学科性。这是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的突出特点,主要指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是横跨多门学科,融合多门学科而形成的新型学科。(2)综合创新性。即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彰显出独特的综合创新性,将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理论融合到现代煤炭这一特定的产业中,形成自身学科的特点。(3)相对独立性。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作为不同学科相互作用、相互融合的产物,并不是消极被动地依赖于原有的母体学科,而有其自身的体系结构。(4)应用实践性。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着力分析现代煤炭经济管理活动,探求现代煤炭经济运行、管理与发展的规律。

2.2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是现代煤炭经济学与现代煤炭管理学相交叉的一个分支和交叉学科。社会科学在总体上是分别以某种特定的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的。经济学是以现代社会经济现象及其发展规律作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科学;管理学是以现代社会管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作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科学;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是以现代煤炭经济和管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作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科学。现代煤炭经济管理作为一种特殊的管理活动,其要素包括煤炭经济管理主体、管理客体和管理手段、管理目的等。煤炭经济管理的基本内容在于规划和协调煤炭经济的行为,以达到预期的管理目的。

2.3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体系构想

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作为一个完整而开放的宏大体系,应当涵盖总论、运行论(主体论、客体论、主客体相互作用论)和效能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总论是本学科的理论基石,包括煤炭经济管理总论和煤炭经济管理现代化。可以涵盖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的本体论、发展论、方法论和价值论,即概念、研究对象、性质、体系、意义和方法、与相关学科的关联关系及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的产生、演变和发展趋势等。第二部分运行论则涵盖主体论、客体论和主客体相互作用论。主体论研究管理主体在经济活动中的职能作用。客体论研究管理客体在经济活动中的基础作用。主客体相互作用论研究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的结合运作进程。第三部分效能论研究煤炭经济效益的考核和煤炭经济管理效益的综合评价。

2.4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的研究任务和方法

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研究的任务,在于揭示现代煤炭经济管理的运作和发展规律,通过认知和把握煤炭经济管理运作规律,对现代煤炭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现代煤炭企业的效益最大化,促进现代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应以矛盾分析法、系统分析法、科学抽象法、比较分析法、案例研究法、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等为主要方法。每个层面各有其特点,因此应区分不同层面,采取不同的、相对应的研究方法。在研究煤炭经济管理现象的层面,主要是通过市场调查研究对相关现象进行分析,对现代煤炭经济管理问题进行研究、类比和归纳,对煤炭经济现象的数据变化进行对比分析。进入实体层面,研究的方法可以实证分析为主,重点要对现代煤炭经济管理领域内的问题进行解析。而在本质层面,则以定量定性分析为主,找出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总结现代煤炭经济管理活动的规律。也可以综合运用上述各种方法,研究现代煤炭经济管理的一般现象及其运作规律。

3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科发展探索

3.1以人为本,构建学术科研队伍

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科的建设,首先离不开一支高水平的学术队伍。目前,国内现代煤炭经济管理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研究领域比较分散,在知识的相互贯通、相互融合和相互借鉴方面还有待改进。因此,必须有意识、有步骤、分层次地培养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术科研队伍,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着力培养学科带头人。学科带头人是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领军人物,是学科建设上水平、出成果的关键所在。不仅要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扎实的科学理论基础和广博的知识面,还要具有创新精神、健康人格、宽广胸怀和团队意识,同时还须具备一定的沟通、组织、协调能力和系统创新能力,以及关注前沿学科的敏锐力和洞察力。要培养和积极引进一批素质好、业务精、能力强和学历高的专业人才,充实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科队伍,鼓励和支持青年科研人员获取高学位和高级职称,以稳定学科研究队伍,提高科研人员的学术研究水平,优化学科队伍的学历层次和学术结构,以期建构起具有合理知识结构的煤炭经济管理学术研究队伍。

3.2与时俱进,全面完善学科体系

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还可以设置二级学科:现代煤炭产业经济学、现代煤炭经营管理学和现代煤炭贸易经济学。(1)现代煤炭产业经济学主要阐释现代煤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和现代煤炭经济基础理论。(2)现代煤炭经营管理学主要阐释现代煤炭经营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从宏观方面研究现代煤炭的产业信息化,产业经营管理,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化推进战略,产业可持续发展,产业发展战略,产业竞争力分析,现代煤炭特色经济,现代煤炭企业文化等;从微观方面研究现代煤炭项目投资、风险控制、成本控制、生产标准、营销策略、品牌战略、人力开发、科技进步和市场结构等。(3)现代煤炭贸易经济学主要研究现代煤炭贸易学史论,世界现代煤炭营销概论,现代煤炭贸易经营管理,国内现代煤炭贸易,现代煤炭对外贸易和国际煤炭贸易现代化等。

3.3锐意创新,着力培养高端人才

建立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现代化的复合型高端人才。目前,我国的现代煤炭产业仍然面临一个很大的矛盾,就是现代煤炭生产经营已由单一注重产能向产能和效益并重的方向发展,现代煤炭经济管理显现出市场化、国际化、多元化发展的态势,传统煤炭产业与现代煤炭发展矛盾突出,务必要依靠科技进步,重视和加强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开发人力资源,提高现代煤炭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以实现我国现代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一客观形势要求,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必须紧密关注学科发展方向,为其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通过立足理论,按照择重、择需、择优的原则,增加市场经济知识、现代煤炭国际贸易知识和现代煤炭企业管理知识,构筑起经、管、法多学科凝结的学科平台,培养煤炭经济管理现代化高端人才。

第7篇

管理学的理论发展始于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进入20 世纪80 年代,传统的管理理论受到了挑战。最典型的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发展经济最重要的资源与驱动力,传统管理强调的土地、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与知识相比,在创造财富方面,难以比拟传统的生产要素边际报酬递减理论,似乎在知识这个生产要素上面难以得到体现。知识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可以理解为各种信息的有机集成,而且往往依附于人本身。而管理的实质是一个知识的集成、人员的组织协调过程。因此,管理学原理的学习者需要通过任务型教学来掌握知识集成的途径和以价值、文化为特征的新的管理理论的内涵。

二、当前的管理学原理课堂教学现状及其主要特点

在当前的管理学教学中,存在两个突出的问题,一是在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二是学习管理学原理的学生本身社会经验与工作实践也不足,觉得管理知识比较空洞与抽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合作性学习、情景演练、模拟决策等,给学生提供一条参与教学过程的途径,将学生引入到正确的学习思路上来,积极地将当前有关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社会、企业等涉及管理学知识的信息与事件整理成教学任务,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可以有效解决管理理论与社会实践的兼容问题。主要特点如下:

(1)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中心,师生关系表现为二元对立。教师自认为,也被学生认为拥有渊博的知识;相反,学生自认为,也被教师认为一无所知。教师站在讲台上讲授教学内容,学生则认真记笔记。这种站在讲台上的教师与洗耳恭听的学生是二元对立的,没有对话与交流。教师总是课堂活动的中心,学生的一切行为必须围绕着这个中心进行。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着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两者之间很难交流。

(2)教学内容完全照搬教材,教材是圣经。课堂教学中教师教教科书,学生学教科书。在规定的时间内教完教科书,教师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学完教科书就算完成了学习任务。教材显然成为教学的中心。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最关心的是学生对教科书中的知识懂了没有,学生最关心的是自己对教科书中的作业能否顺利完成。知识成了目的,成长与发展被置之脑后,教学失去了教育的色彩。而目前高等学校管理学原理教材的编写主要参照国外相关教材,教师在使用教材时把教材当圣经,教学内容不能脱离它的原文原意。然而管理学理论日新月异,昨日科学的管理理论今日可能不正确,如法约尔管理过程理论认为,管理过程由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组成。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经营国际化等外在环境和对管理内涵的认识的变化,管理过程除上述构成部分外,还应包括创新、激励等管理行为。这就要求教师在使用教材时要批判吸收、融入自己的知识经验和价值观,与教材对话。当前这种把教材当圣经式的管理学原理课堂教学既不利于学生兴趣的激发,也不利于教师教育个性的发挥。

(3)教学方法单一,以传授为主。即使偶尔使用其他方法,也只是有其形而无其神。如当前教师在课堂上也经常使用讨论法,但讨论的主题和进程都是由教师控制的。讨论的内容限于认知性问题,教师关注的只是单纯的对知识的感知、理解和应用,缺乏哲理的启悟、潜能的诱发、生命的助长;问题的思维含量或智力价值不高,多是将课本的知识陈述转换成问题形式,答案就在书中,不过是对课本知识的变相复制;学生被剥夺了问的权利,实际上课堂教学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应该来自学生,因为只有它才能反映学生的需要和困惑。

三、任务型教学简介

所谓“任务”,简言之,就是“做事”。在“做事”过程中,学习者始终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心理状态,任务的参与者之间的交际过程也是一种互动的过程。为了完成任务,学习者以“意义”为中心,尽力调动各种资源进行“意义”共建,以达到解决某种实际问题的目的。完成任务的过程催化了学习者自然的和有意义的学习应用,营造了一个有利于学习者技能习得和内化的支持环境。所设计的任务,往往以一系列活动的形式,由学习者通过小组完成或学习者与教师共同完成。课堂任务以小组活动为主要特征,它能增加学习者技能操练的机会,提高学生技能习得和交流的质量,活跃课堂气氛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任务”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活动至少应具备以下特征:

(1)以意义为中心,而不是以操练某种意义不大,甚至是无意义的语言形式为目的。

(2)任务的焦点是解决某一交际问题,这一交际问题必须与现实世界有着某种联系,这种联系应是具体的,贴近学生生活、学习经历和社会实际,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欲望。

(3)任务的设计和执行应注意任务的完成,即问题的解决。任务完成的结果是评估任务是否成功的标志。

四、“任务型”教学环节

任务型教学可分为3个环节:

(1)任务前。教师先介绍主题和任务,帮助学生回忆或学习有用的理论、原理和技能等,明确学习任务,促使其产生学习或使用技能的动机。

(2)任务环。学生在教师的监控和指导下,完成相应的任务,进行理解、交际等真实、自然、有意义的活动。这一环节又包括:任务――学生执行任务;计划――各组学生准备向全班报告任务完成情况;报告――学生报告任务完成情况。

第8篇

[关键词]经济学 管理学 分析过程 区别

一、序言

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人们耳熟能详,说的是山上有座庙,起初庙里有一个和尚,他的职责是每天挑水、念经、敲木鱼,并给观音菩萨案桌上的净水瓶添水。不久,庙里又来了一个和尚,于是二人抬水,以便日用。后来,又来了个胖和尚,但是当庙里有三个和尚的时候,庙里却没有人愿意去挑水了。这则小故事虽然是简单的描述了寺庙里的一个现象,但是其背后所隐含的经济学、管理学原理,以及所反映出的经济学与管理学在分析方法上的区别是非常深刻的。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区别是多方面的,研究目的、研究视角、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理论基本假设、发展路径方面都有不同①,本文试图通过这则故事从静态与动态两个角度讨论两门学科的区别。

二、故事背后的经济学分析

(1)原因分析

1.经济人假设

在经济学里,“合乎理性的人”的假设是微观经济学分析的基本假设条件。所谓“理性人”或者“经济人”的假设是对在经济社会中从事经济活动的所有人的基本特征的一个一般性的抽象。这个被抽象出来的基本特征就是: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也可以说,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所采取的经济行为都是力图以自己的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只有这样的人才是“合乎理性的人”,否则,就是非理性的人。

三个和尚无疑是“合乎理性的人”, 三人在没有政府规制的市场上去采取决策,在利益最大化的目标下,必然是在不去打水的情况下,顺利的喝上水,当三人都采取这种决策时,没有水喝的情况就出现了。

2.集体选择理论

经济学上将不具有排他性也不具有竟用性的物品叫做公共物品。故事中水缸里的水就没有排他性(三个和尚不花费力气就能喝到),也没用竟用性(水缸里的水每个和尚都能喝),这种情况下会产生“免费乘车者”,即不去挑水也能喝到水。研究这种问题的经济理论是集体选择理论,所谓集体选择,就是所有的参加者依据一定的规则通过相互协商来确定集体行动方案的过程。

在只有一个和尚时,自己付出了多少挑水的成本(力气),就会得到多少挑水的收益(可喝的水),成本与收益完全均衡,因此不需要任何人强制,和尚渴了就会去挑水喝。在只有两个和尚的情况下,大家还可以协商,协商的成本也比较小,如果一起去抬水喝,两人付出的成本(力气)和得到的收益(可喝的水)也能够基本均衡,于是一起抬水喝的合作情形不仅能够产生,还能够得到坚持与延续。在三个和尚的情况下,大家协商的成本比较大,喝水的事情难以解决。

3.博弈论

这个故事是一个静态博弈模型,是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的意思是参与人对其余参与人的支付函数、博弈的全过程全部了如指掌。对于为何建一个静态博弈,理由如下:三个和尚没水喝,只是在静态博弈下,没有和尚愿意去打水。然而在无限次重复博弈下,假定前两个和尚都不去打水,对于第三个和尚来说,它就必须去打水(否则就会被渴死),这就同三个和尚没水喝的说法相违背,所以是静态博弈。

下面建立博弈模型,首先是两名和尚的博弈,其支付矩阵表一所示:

表一

在这个博弈中,可以看出,对于两个和尚来说,该博弈博弈存在占优策略均衡(打水,打水),这也就是两个和尚为什么有水喝的原因。

其次,第三个和尚加入后,该模型变为一个三方博弈模型,支付矩阵如表二、表三所示:

表二

表三

表二中,和尚二打水时,和尚一打水与不打水的支付相同,都是2个单位;和尚二不打水时,和尚一的占优策略是不打水;综上,不管和尚二打水不打水,和尚一打水的策略是弱占劣的,因此,和尚一会选择不打水。按照同样的道理分析表三,则仍然得到和尚一和尚二都不打水的结局。综合表二表三,给定其余两个和尚不打水,则和尚三的最优策略仍然是不打水。这就是说,对于每个和尚,他们都不存在打水的动力。

(2)解决方案

西方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早在200多年以前就提出了著名的被称之为“看不见的手”的原理,用以论证资本主义相对于封建社会的优越性。斯密之后的西方经济学者纷纷致力于这一论证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一个合乎逻辑的学术体系。在这则故事中,我们无需对三个和尚的命运感到担忧。担忧者恐惧市场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不能使井水这个市场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根据科斯定理,不难发现这种忧虑是杞人忧天。科斯定理认为在某些条件下,经济的外部性或曰非效率可以通过当事人的谈判而得到纠正。用通俗的话来说,每个和尚都不完全是大公无私的,他们会为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采取相应的对策。三个和尚都不去挑水,必然会有和尚因为要喝水而放弃博弈,独自去打水,一旦有两个或以上的和尚都无法坚持下去时,三个和尚会很自然的协商打水的问题,因而没水喝的问题会很轻松的得到解决。

虽然即便什么也不做,三个和尚也不会渴死,但采取适当的行动却可以使和尚们用最小的付出得到最多的饮用水。这充分说明市场固然可以起到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但必要的宏观调控则可以保障市场制度和秩序,使市场机制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三、故事背后的管理学分析

在用管理学原理对该故事进行分析之前,有必要明确什么是管理。“管理是管理者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 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 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活动的过程。”② 管理,就一般意义而论,是指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协调他人的活动,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从而实现组织目标的一系列社会活动过程。

(1)原因分析

1.管理组织机构欠缺

通过上面管理学的定义可以看出,管理的基本对象是人,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客体是包括人在内的投入产出系统。从这一点来看,“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中缺少最重要的一方——管理的主体。管理者和管理机构是管理主体的两个有机组成。在该故事中,三个和尚简单组成了一个松散的非正式组织,缺少管理者,更没有管理机构,这在管理学看来必然是无效率的。假如没有一位管理者,那么这个故事所反映的问题或许不属于管理学的内容,因此,在下面的分析中,本文加入管理的主体——方丈。故为四个和尚没水喝,但是假设方丈不会亲自打水,仍然是三个和尚不去打水导致的没水喝。

2.责任原理

责任原理是指,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明确各部门与个人必须完成的工作任务和必须承担的相应责任,从而提高人的潜能的有效办法。因此,明确每个人的职责是挖掘人的潜能的最好的办法之一。责任原理的背后要求管理者对组织中的人员作出合理的分工。在该故事中,方丈没有对三个和尚的工作进行分工,导致可能出现的工作责任的不公平,进而出现相互推诿、推卸责任的现象。

3.激励与监督机制不健全

在管理学中,任何组织的成功,都要使组织中各成员的行为符合组织的要求,所以如何去激励成员,使之在组织的各项活动中发挥最大的潜能是非常重要的。激励是指从研究组织中的个体、群体的行为影响因素出发,发现个体和群体的行为规律,探索不同行为方式的激励方式,以便使组织的领导者能针对组织中个体和群体的行为特征,采取行之有效的激励措施。与此同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组织执行力将决定企业的兴衰成败。科学完善的规章制度和质量管理体系是组织高效运行的基础,加强监督管理是保证企业执行力有效推行的重要手段。因此,强化监督,提升执行力,是一个组织有效运行的必要措施。

在该故事中,不存在激励与监督机制,所以三个和尚既没有主动去打水的动力,又没有不打水所面临的监督与惩罚,故没有人愿意去打水。

4.缺乏团队精神

管理学中有一条法则叫“大雁法则”。大雁飞行的队形为“一”字或“人”字,这种与生俱来的飞行方式可以使雁群整体减少约30%的飞行阻力,几只大雁交替承担着全队的领头重任,最后使雁群按期到达目的地。“大雁法则”体现的是一种很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在一个团队中,团队成员应对团队具有强烈的归属感,把自己的前途和团队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愿意为团队的利益和目标尽心尽力,这对一个组织的成功是非常重要的。

上面的故事中,可以看出,和尚们之所以弄得连水都没得喝, 很大的一个原因在于, 他们对自己的目标没有明确,没有想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缺乏团队精神。

(2)解决方案

管理学对这个故事的解决方法不同于经济学的解决之道,往往偏重于具体问题的现状,讲求解决问题的实效,因此可以摒弃统一的范式,提出多元的方法。其解决方法总体上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点。

1.建立岗位责任制,轮流挑水。合理安排工作,明确到人人有任务、人人有指标。例如规定每人每天的挑水任务,或者编排滚动日程表。

2.建立激励机制,要严明奖惩制度,多挑多得,少挑少得,不挑重罚。

3.安排人员监督,派专人监督或者轮流监督。

4.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建设优良的组织文化。应当在三个和尚之间建立起十分密切的相互依存关系,使个人的行为、思想、感情、信念等与寺庙的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无形的合力。

四、从这则故事看经济学与管理学的不同点

(1)从静态上来看,经济学与管理学有如下不同

1.分析的起点不同(对人性的假设不同)

管理学和经济学的人性假设,或者说是行为假定,从本质上说不是关于人性的道德评判,而是基于对人类欲望的分析,基于对人的行为动机的分析。

从这个故事中可以发现,经济学从人的本性或者说是人的本能的感受为起点,主要从经济利益的角度对故事的原因展开分析,能够从“根”上做出一个合理的逻辑解释。管理学的人性假设相对复杂,经历了由经济人假设到社会人假设,再到复杂人假设的过程,不断丰富对人性的认识。归纳来讲,管理学默认人都是好人,即“好人假设”③,人除了追求经济利益之外,还注重人的社会责任,注重伦理道德。因此,主要从组织利益的角度去分析资源的利用问题,重点对人的组织结构做出分析探讨,对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原因主要从人的组织方式角度进行了分析。

综合以上可以发现,经济学从单个人的物质利益为起点,管理学从组织整体的利益为起点,二者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关注点因此也相应不同。

2.对人的作用的认识不同

经济学认为行为人(故事中即三个和尚)之间的关系是等同的,在等同的基础上,提出私有产权、合作博弈的解决方法。经济学中的人是独立的,不依附于任何的组织,人与人之间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没有等级、次序、隶属关系,并且假设人们没有才能上的差异。

管理学则不然,管理学严格区分了管理客体以及管理主体,二者都是以人为分析的核心。管理学中的人是存在于一个层级组织内的,人与人的关系表现在组织中人与人的合作关系。虽然同一行为主体在不同组织中可能担任不同的角色,但在一个特定的管理过程中行为主体担任什么角色是有区别的。这意味着管理学中人和人的关系不是等同的,是有“差序性”④的。管理学以激励人的积极性、提高组织的效率为根本目标,因此更加尊重人、重视人的作用。

3.分析内容上的不同

经济学是一门在社会学科中科学性最强的学科,被誉为社会科学的皇后,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管理学更注重实践,是实用性较强的一门学科。经济学的着眼点在产业和总量方面,管理学则关注微观组织本身。经济学强调趋势,注重体系的均衡性。管理学强调过程,注重不均衡。经济学注重规范性,重视对现象的解释以及对趋势的预测,强调理论的逻辑严密性和本质抽象性,即使是经济学的实证研究,也突出的是事实的抽象描述。而管理学本质上就只能是实证性的,重视对问题的观察以及效率的提高,是一种决策和行为,强调理论的直观操作性和应用实效性。

4.分析方法和形式上的不同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相对固定,偏好假定、边际范式、最大化行为、市场均衡等内容构成了经济分析的核心。经济分析是一种严谨统一的方法, 适用于解释人类的大部分经济行为,并对经济问题给出了具体的操作性方案。

与经济学相比, 管理学针对组织中的各类管理问题,运用经济学、数学、运筹学、心理学、社会学、控制论、信息论的研究成果和方法, 对管理活动进行分析。因此,管理学缺乏逻辑上统一的方法论。在形式上,管理的对象是社会组织中的人,社会现象复杂多变,许多因素难以定量,因而管理者对未来的预测以及在预测基础上的决策和计划很难做到精确。管理者必须能够熟练灵活地、富有创造性地运用管理原理和方法来达到管理目的,因此,管理学注重形式上的艺术性。例如在我国,管理学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都被认为是经济学的的一个分支,直到1996年7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在原管理学组的基础上成立了管理科学部, 才使管理学有了同其他学科一样的地位。

以上四点区别,从经济学与管理学对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的原因分析中可以看得非常清楚。

(2)动态上来看,经济学与管理学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分析过程上

经济学与管理学两门学科分析过程或者说分析路径上的区别,可以从对故事解决办法的建议上得到启示。

经济学的解决方法是先自由竞争,这能够起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但是,简单的自由竞争显然是不充分的,所以也提出了提高效率的基于经济学原理的解决之道。从这一过程之中,可以看到,经济学的分析由人的本性的假定开始,由内(从人注重自己的物质利益开始)及外(提出有效率的社会资源利用和配置方式)的予以系统剖析。

管理学关注的重点是行为主体的组织关系,根据对管理现象和问题的理解,直接为管理者提供可操作的决策工具,并针对具体问题给出直观而富有实效的解决方案。在这则故事中,管理学认为低效率之所以出现,是因为没有合理的对当事人进行科学的安排,如果有一名组织者制定相应的制度(奖励制度,监督制度),那么这些制度一旦建立,该问题将会得到相应的解决。制度得以实施之后,最终的目的仍然是满足行为主体的物质利益。这种分析方法顺着由外(的制度)而内(最终使行为主体获得利益)的思路,最终对人的本质需求予以满足,即最终回归“经济人假设”。

对两门学科的分析过程进行简单的抽象,可得到下图:

注解:

①武博,严旭,陈晓文.经济学与管理学区别和联系的再思考.经济评论,2007(5).

②娄成武.管理学基础[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2.

③孙继伟.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区别.经济学家,1998,(3).

④孙继伟.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区别.经济学家,1998,(3).

参考文献:

[1]娄成武.现代管理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张维迎.博弈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3]孙继伟.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区别[J].经济学家,1998,(3).

[4]吴照云.管理学原理(第三版)[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4—5.

[5]黄群慧,刘爱群.经济学和管理学研究对象与方法及其相互借鉴[J].经济管理?新管理,2001(2).

第9篇

Abstract: The paper is based on the teaching case of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Analyze the orientation of "Forestry Management" in the subject and the relationship with forestry economics and forestry policies. Then explore the teaching mode of "Forestry Management" from the direction of classroom teaching, extracurricular teaching and evaluation system. The author gets the conclusion that teaching ideas and methods, students' particip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course and the evaluation system have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teaching and puts forward the reference.

关键词: 林业管理学;学科定位;教学模式;参与;北京林业大学

Key words: forestry management;subject orientation;teaching mode;participation;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1-0236-03

0 引言

近年来,国家重点扶持农林相关专业,立足于培养专业型人才,促进“三农”发展和生态建设。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涉及多学科领域的特色专业,其课程设置及教学模式对于指导农林产业实践、规划行业发展意义重大。北京林业大学作为我国高等林业院校,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侧重于林业经济管理方向,经过课程教学改革,目前已开设林业经济学、林业政策学、林业管理学等专业核心课程以及林学概论、森工概论等专业基础课程,较好地完善了本科教学计划。开设林业管理学是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关于学科建设的新探索,深入分析其学科定位、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以及课程教学模式有助于为构建科学的专业发展思路提供参考依据。

1 林业管理学学科定位及其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1.1 学科定位 目前,关于“林业管理学”的定义尚未形成统一表述,结合管理学相关概念,“林业管理学”可定义为:系统研究林业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利用林业理论和相关管理手段对林业资源及林业机构进行合理配置和有效约束的学科。目前我国林业管理研究主要集中于林业企业及林业产业方向且多针对具体实践行为,从学术视角分析林业管理学本质的成果较少,其原因可能包括:第一,林业管理隶属于行业管理范畴,各行业管理理念具有相通性,林业管理学是在借鉴企业管理学基础上形成的分支学科,短期内缺乏研究创新点;第二,林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定位决定其行业管理模式的确立滞后于工业及服务业,而我国关于行业管理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故林业管理研究缺乏必要的理论支撑及实践经验;第三,部分研究未细分林业经济与林业管理的区别,致使林业管理未体现出行业特殊性。

从专业教学角度来说,林业管理学是林业经济管理专业的特色课程,目标定位在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思考能力起示范作用[1]。部分林业院校重视林业经济学而忽视林业管理学和林业政策学,导致学生难以对专业形成正确认知且不明确林业学科对行业的指导意义,上述三门课程具有同等的专业教学地位,均应成为林业经济管理专业核心课程。

可见,学术研究及专业教学视角下的林业管理学定位尚不明晰,其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教学价值等有待于深入剖析。

1.2 林业管理学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1.2.1 林业管理学与林业经济学的关系 目前有学者提出“林业经济管理学”的概念,即将林业经济与林业管理结合研究,但应基于以下前提:第一,林业经济与林业管理研究对象存在差异;第二,林业经济管理不等同于林业经济与林业管理的简单叠加;第三,依托不同的研究环境,应明确林业经济管理研究对象的侧重点。总体来说,林业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林业企业及要素管理、林产品市场营销管理、林业项目实施评价管理、林业经营管理及林业资源、产权管理等[2];林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森林保护、经营、利用、改造与再造的一般经济规律以及区域林业经济、林业产业经济、林业生态经济等[3-4],其中,林业产权制度及宏观调控是两者共同关注的部分。林业经济学是对市场经济运行机制进行的理论性探索,强调遵循客观规律;林业管理学是利用行政、法律、经济手段对林业市场及非市场领域进行有效干预,体现主观能动性的控制作用。故林业经济学是林业管理学的研究基础及依据,林业管理学对于林业经济行为长期有效运行具有调节功能。

1.2.2 林业管理学与林业政策学的关系 林业政策是国家依据社会经济实际需求和客观规律对林业部门及林业生产经营活动制定的行为准则,其学科研究对象包括:国家为促进林业的发展所制定的林业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全过程所应遵循的策略原则及具体规定等[5]。相比之下,林业政策学强调政府层面上形成的理论指导,具有统领性和概括性;林业管理学则注重理论实践结合运用,是对林业政策的有效执行和深化,具有系统性和详实性。

综上所述,三门课程的融会贯通能够拓展林业管理学教学内容,完善其教学体系,提升专业综合竞争力。

2 林业管理学课程教学模式探究

课程教学除课堂教学外,还包括课外自主学习及考核体系等。北京林业大学教学案例中,林业管理学教学主体的信息如表1所示。

2.1 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林业管理学课程的主体环节,其核心教学目标在于使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等方式分析林业管理学研究对象、学科体系构建以及对林业建设的指导意义。借鉴国外教学模式,该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思考能力,不局限于特定教材,鼓励学生形成独立的见解。为进一步强化学生对课程的理解,教师通过组织英文文献阅读、分组汇报等使学生明确林业经济学、林业政策学等课程的研究要点,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有争议的问题展开自由讨论。与传统课堂教学方式不同,教师的作用体现在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开展头脑风暴和团队协作,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发表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并提出新问题。基本要求是:将行政班分为若干小组,每组针对一个具体问题进行讨论,规定每组的讨论和汇报时间,由小组成员自主确定负责人和记录员等[1];同时,教师会扮演参与者的角色,与学生共同探讨某些问题,体现出“批判辩证评价事物”的教学理念。目前我国大学课堂教学仍以教师讲授为主,故上述模式难以使学生在短期内形成对林业管理学的清晰理解,但课程结束后,反馈表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课堂参与意识及学习积极性实现较显著提升。

2.2 课外教学 课外教学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和巩固提升,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国外部分高校强调课外教学所获取的信息量远超过课堂教学,其教学质量决定课程整体效果。案例中,林业管理学课外教学内容包括:研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分析国外林业经济学与林业政策学研究框架并比较中外林业管理理念等;同时,鼓励学生通过关注森林认证、集体林权改革、排污权交易、自然保护区管理、狩猎行为等热点专题扩展对林业管理学的认识范围。课外教学方式包括:基于自身对课程存在的疑问探究适合的解决途径;记录并提出文献阅读中值得探讨的问题;预习即将讲授或讨论的课题;参加专题拓展讲座等。课外教学的核心目标是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关注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深化对林业管理学的认识。

2.3 考核体系 考核方式是评价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对课程满意程度的重要指标,通常不恰当的考核方式易使学生对课程产生消极情绪。从教学目标来看,林业管理学注重学生对林业管理行为的全面理解,故不适宜通过闭卷或开卷考试的方式评判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状况。案例中的考核体系由以下三部分构成:第一,课堂考勤。作为保证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考勤有助于端正学生学习观念,维持课堂教学秩序;第二,参与评价。课堂参与既是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判断标准,也是教学过程考核方式之一,重视参与评价,有助于激发学生参与热情,提高教学效率;第三,成果汇报。师生讨论提出两种汇报方式:小组专题答辩及自选题目撰写论文,综合来看,学生关注较多的研究命题包括:分析林业经济学、林业政策学和林业管理学课程之间的关系;林业管理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营林企业与其他类型林业企业经营管理的异同点;集体林管理与国有林管理的异同点;林业管理涵义及思想演变;《森林法》修改与我国林业发展的关系等。同时,鼓励原创性观点并对具体问题进行阐释,以达到梳理课程体系,总结学习收获的目的。

综上所述,林业管理学课程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6-7]。

3 结论与讨论

本文针对北京林业大学的案例对林业管理学教学模式展开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开设林业管理学是构建林业经济管理专业学科体系的重要环节,教学理念及方法、学生参与程度、课程内容设置、考核方式等对课程教学质量影响显著。案例中的经验与不足对其他林业院校林业经济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模式的借鉴意义体现在:第一,深入剖析课程本质特征及内涵,适当选取论点鲜明的教材且不局限于已有观点,促使学生对课程研究对象形成客观评价;第二,倡导学生树立独立思考、理性批判的思维模式,通过课外实践加深对林业科学的理解;第三,营造师生参与型课堂氛围,既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又能避免因课程内容因素而影响教学效果;第四,依据学科特征采用灵活的考核方式,尊重学生合理意愿,重视学生思想深度的提升而非对具体知识的机械记忆,使教学成效充分体现。

未来我国林业院校应更多关注林业经济管理专业学科建设,从课程教学模式及效果等微观层面深化教学体制改革,致力于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和促进我国林业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沈月琴,朱臻,刘德弟,等.林业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11(5):58-59.

[2]高岚.林业经济管理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1:27-210.

[3]张建国.林业经济学的学科性质与学科体系——林业经济学学科体系探索之一[J].林业经济问题,1998(1):33-34.

[4]温亚利,刘俊昌,谢屹.中国现代林业体系建设与林业经济学发展[J].林业经济评论,2011(1):10-11.

[5]刘凤飙.关于我国林业政策学有关问题的初步探讨[J].林业经济,1990(8):53.

第10篇

【关键词】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学 学科构建 体系结构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当前知识管理能力的考验更加突出,管理学界及学者们已经认识到管理的核心在于对知识资源的有效管理,而围绕知识管理的实践与研究,需要从知识管理的体系结构构建中来探讨与总结。

一、开展知识管理学构建的现实意义及理论价值

知识管理是与企业管理及研究机构对知识管理项目的实践中初步形成的。从实践来看,对于知识管理思想的探讨,需要从现代企业及组织管理中来分析和梳理,尤其是从知识管理理论和技术,更需要从循环往复的过程实践中来完善和充实。可见,对于理论的出现始终滞后于实践。我们从知识管理项目中来分析,对于知识管理理论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局部研究或微观研究较为成熟,而对于整体研究或宏观研究则相对落后。开展个人或组织的知识管理理论研究,需要从各行业、各组织机构及学术研究领域中,从实践的科学指导中来提炼零散的知识,以建立完善科学的知识管理理论体系。理论是基于实践的总结与回归,对于国内外管理学者来说,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系统性的研究知识管理理论的发展特点及要求,从观点、模型及框架中来积极整合,从理论上来探索知识管理的本质与规律就显得尤为必要。知识管理理论的研究范围相对狭窄,就其实践总结与概括也缺乏相应的理论升华,这种经验的局限性很难适应理论研究领域的拓展。由此可见,加强对知识管理学理论研究,不仅需要从知识管理学的学科性质和特点上来改进研究方法,还需要从技术上来构建完善、系统的知识管理学理论体系。统一思路,明确研究主体,促进知识管理学的健康发展。

二、知识管理学的研究背景及发展趋势

知识经济时代的兴起,与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分不开。在以市场化进程发展的大背景下,知识经济使得组织的外部环境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企业和组织只有从自身的环境中来整合资源,才能增强应对非线性变化环境的发展要求。同时,信息技术在各领域的深入应用,特别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知识挖掘技术、知识组织技术、专家系统等技术的出现,为知识管理注入了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支撑,如利用计算机技术来实现系统分析、综合分析、归纳与演绎;利用数据库技术来实现对知识矩阵、知识内容的层次分析;利用数据挖掘工具来实现对知识可视化分析与知识资产化管理等。当前,通过对全球500强企业的知识管理实践的探讨,从其组织及机构的评估中可见,知识管理已经成为时展的潮流,并成为当代组织机构管理实践主要的理论依据之一。知识管理理论是对管理理论和管理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知识及知识管理诸多学科领域知识的总结与创新,特别是近现代以来,随着现代经济学、管理学以及知识经济理论的逐步完善,在企业管理实践与改进中,不断形成了管理理念及思想,也促进了知识管理学成为独立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

知识管理学从研究视角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注重学科领域的研究,特别是对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上,更是从技术手段的更新上来获取知识的组织、存储、传播及应用。经济学者与管理学者分别从知识的利用效率上来提升企业组织的管理效率,还有学者从知识资产视角来讲知识资源作为企业的核心资源,并从对知识资产的管理中来凸出知识资本的价值。二是从研究方法的使用上,一方面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从人文、社会及经济管理领域来探讨知识管理的交叉性和复杂性;另一方面从知识的实体性上,将知识的管理、维护及应用与研究者学派展开对应,促进知识管理学科体系的不断完善。如技术派学者从知识管理的信息化上,结合计算机科学和信息科学来促进知识管理系统、重组与群体等技术的建构与设计;行为学派将知识管理对人的影响上,利用心理学、哲学、社会学及商业管理思路来探讨人类个体在管理中的行为及表现,并从知识管理过程中来探讨学习与管理的关系,从而改进组织的学习水平和整体能力。由此可知,对于知识管理学科的深入研究,从信息技术和人的行为及心理研究中,来把握知识管理对信息处理及人的创新能力的相互作用,并从经济学和管理学上全面认识和应用知识管理,促进管理工作水平和能力的提升。总体来看,对于知识管理学的研究,当前还处于较为分散的状态,特别是对于不同领域内各知识的相互作用及影响上,由于当前知识管理研究深度和广度的不足,对知识系统工程学研究还需要从知识管理的跨学科性上,借助于系统工程思想及方法,来完善和建立“知识系统工程”学科体系,逐步构筑成完整的“知识学”和“管理学”的“知识管理学”工程。

三、知识管理学的学科体系构建

从知识管理学的研究内容来看,它是集知识、理论、技术、方法和规律等为一体的新兴学科,主要包括知识本身、知识资产、人力资本及知识设备等资源。从层次上来划分,知识管理活动主要包括宏观上的知识管理和微观上知识管理。对于宏观知识管理主要针对知识资源的配置、管理、调控与开发、利用;对于微观上的知识管理主要侧重于对组织机构、个人所拥有的知识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无论是广义的知识管理理解还是狭义的知识管理学宁日,对于知识管理中的各种资源及知识资产来说,都需要从组织管理和个人知识管理中实现对知识的组织、知识活动的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因此,从知识管理学的构建上,需要从知识管理学的学科特点及管理内容出发,就其一般理论、方法及规律践行总结,以促进知识管理理论对知识管理实践的指导和跟进。

(1)知识管理学的管理内容的设定。从知识管理的概念及管理范围来看,知识管理学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即理论、方法与技术及应用研究。对于知识管理学的理论内容主要体现在三点:一是对于知识管理学科构建的基本问题进行研究,主要从知识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目标和任务、研究内容体现及学科性质,以及与其他学科间的关系等;二是从知识的研究中,来设定知识研究的定义、知识的属性及分类,以及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间的转换,知识的获取、存储、交流共享及知识价值链的形成、知识产权的保护与评价等内容;三是对知识管理的理论研究,主要从知识管理的主体、知识管理的特征及知识管理的产生与发展中来探讨知识管理的范围及内容,研究知识管理的目标、模式、原则、思路、评估方法等。对于知识管理学的技术与方法研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知识管理的技术性研究,重点从知识管理与信息技术的关系分析上,如何发挥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专家系统及知识数据库技术来提升知识管理的技术水平;二是从知识管理的方法性和工具性上,探讨知识管理体系中的各知识组织的分类及获取,如知识的组织方法、知识的获取途径、知识的传播模式、知识的应用方法等;需要强调的是,对于知识管理工具的应用上,需要从知识仓库、知识地图、以及知识管理系统与知识创新中来实现知识管理技术在各行业中的成功实施。

(2)知识管理体系结构的构建。知识管理是基于对知识的组织与理解中来完成对知识管理体系结构的构建。首先从知识管理学的宏观与微观分类上,将知识管理学的学科分支进行划分,在宏观上,把握好知识管理政策、知识管理战略、知识管理创新与知识教育人才培养,以及知识资源配置、知识系统工程等学科的联系;在微观上,将知识管理组织及政府,以及个人作为知识管理的对象,并从知识管理对象评定中来实现对应。其次从知识管理学的狭义与广义划分上,明确国家创新体制建设的必要性,并能够从知识管理研究范畴上明确企业知识管理与个人知识管理的结构变化。如政府知识管理要从政府视角来进行知识获取、发现和表达、组织;企业知识管理应该从企业知识资源的存储、检索、传递、开发利用中来完善;对于个人知识管理则需要从个人自身知识管理学水平和能力上来完成。

四、结语及意义

知识管理学从内容及建构中,需要从理论上、技术上、应用上加以划分,并从知识管理理论、知识资源管理理论、知识管理系统工程上加以研究和总结,以必要的技术、方法和工具来实现对知识的挖掘、对知识工程、知识仓库、知识管理方法论的形成,以促进其在各类行业及领域内的有效发挥。可见,从知识管理的本质及规律上来探讨学科构建问题,并能够从知识管理成果及方法上,就其理论价值和理论研究工作进行分析,以从知识管理学科建设中来促进本学科的完善。知识管理学所涉及的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涵盖了当前众多的学科领域与实践,其研究重点和实践内容也不一致,也需要超越它们的界限来建立一个统一的研究空间,来缝合这些研究和实践中不同的观念和思想。因此,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在实践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统一的知识管理理论体系,这是科学学赋予知识管理研究者们的使命。

参考文献:

[1]胡秋梅.企业知识管理理论研究述评[J].科学管理研究,2011,(01).

[2]储节旺,孙晓宁.国内图书馆知识管理研究现状的文献计量分析[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2,(09).

[3]仲秋雁,曲刚.知识管理学科知识流派划分及发展趋势研究[J].情报科学,2011,(01).

第11篇

[关键词]管理学实践教学教师角色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2-0095-02

实践教学法是一种重学生能力培养的现代教学方法,这种方法突现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教师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灵活运用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团队游戏、头脑风暴法、无领导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全面参与课堂的整个教学过程,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进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管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基础课,但在传统的管理学教学过程中,大多教师重视理论讲授,忽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很多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明显。因此,我们应在管理学的课堂教学中,强调启发式教学,融入实践教学法。

一、管理学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角色的定位

管理学的传统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很多管理学的教师采用“注入式”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模式容易造成教者厌教,学者厌学,课堂教学死气沉沉,学生思辨能力较弱,创新、实践能力不足等问题。

因此,我们倡导管理学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强调启发式教学,融入实践教学的方式,从而培养学生探究的态度,掌握探究的方法,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传递知识”不再是唯一的方式,管理学教师可以通过“激发”、“促进”和“协作”等实践教学的方式帮助学生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习热情,提高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在管理学的教学过程中,从约束者转变成引导者。

二、管理学实践教学中教师角色模糊的原因

(一)对实践教学法认识不足

在管理学的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受传统教学观点的影响,对实践教学不够重视,习惯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有的教师缺乏创新意识,他们认为,实践教学“劳民伤财”,需要投入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准备,去引导,但实际意义不明显,因此不愿改变现状。有的教师认为,实践教学法的教学效果难以评估,因此也不愿尝试。另外,许多高校领导也没有重视实践教学的作用,对实践教学缺少有效的支持,经费投入不足,从而导致教师不愿主动从事实践教学的研究。

(二)缺乏从事实践教学的技能和经验

随着实践教学在各教学领域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管理学教师进行了实践教学的课堂尝试,但由于很多教师缺乏从事实践教学的必要技能和经验,管理学的实践教学效果还不太理想。其一,很多管理学教师不重视实践教学课前准备。很多教师认为,实践教学全在课堂的发挥,准备不准备都影响不大。因此,他们没有周密的实践教学大纲和详细的实践授课计划,这直接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效果。其二,有的管理学教师的课堂控制力不强。由于课前准备不充分,有的教师的实践教学涉及的内容宽泛,针对性不强;有的教师甚至在课堂上觉得实践教学无从下手,使学生的整个实践活动缺乏引导,从而导致学生参与兴趣不高。其三,大多教师缺乏企业的实际工作经验,对企业管理本身的感性认识不够深入,难以适应实践教学的要求。

(三)实践教学方法单一

在管理学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知识与情境选择不同的实践教学方法,以促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实践教学中,提升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有的教师对实践教学缺乏深刻认知,将实践教学与学生实习混淆起来,认为学生实习就是实践教学。而有的教师认为,实践教学就是案例分析。事实上,管理学实践教学有很多模式,如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团队游戏、头脑风暴法、无领导小组讨论、实地调查等,其中有很多方法在教学中的运用还未达到预期效果。有的教师在实践教学后不善于分析和总结,从而也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效果。这些因素均影响了教师从事实践教学探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管理学实践教学中教师角色的定位

在管理学的实践教学中,教师应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在课堂中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去探究和体验,从而完成各种教学活动。

(一)实践教学准备阶段:妙在设计

实践教学方式的选择直接影响着实践教学的效果,教师选用的实践教学方式要符合教学目的,充分考虑到实践教学与一定的理论教学内容的相关性,使学生从理论的高度更准确地把握现实。我们可以根据管理理论的不同知识内容选择不同的实践教学方式,这样既可以丰富课堂,也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提升管理能力。作为一名管理学教师,应该对管理学的整体知识有全盘的把握和精准的剖析,这样才能为不同的管理知识选择与之相匹配的实践教学方式。

当然,从实践教学的准备工作来看,仅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还远远不够。为了使课堂实践教学能更好地推行,我们还必须对每一项实践教学的细节进行精心的设计。例如:知识点的链接、时间的分配、道具的选择、进度的安排、问题的置入等等,都应一一设计到位,以避免课堂实践教学秩序的混乱。

(二)实践教学实施阶段:贵在引导

实践教学实施阶段是实践教学的核心阶段,教师应发挥引导者的作用,淡化自己的权威主体特征,将“舞台”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主导整项活动;但同时教师也要在全局上对教学节奏做出有效控制,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

1.破冰。在管理学的实践教学的开始阶段,有时会因学生的拘谨而出现冷场的现象,有些同学处于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观望态度。在此阶段,教师应该与学生就实践教学的目标达成共识,不仅让学生了解实践教学的内容,还应让他们认识到实践教学真正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从根本上改变以往被动接受的局面,增强学生参加实践教学的意愿。如果此时教师仅仅关注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而不重视对学生积极情绪的调动、注意力的吸引和保持等,那么最终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教师可采取一些“破冰”的方法,有效打破沉寂,让每个人都动起来, 提升心理兴奋度,激励学生以更积极的心态参与到实践教学活动中。

2.纠偏。在 “舞台”上主导的学生,有时会因对管理知识或对实践活动的理解有误,而出现“跑题”的现象。这时管理学教师应先静观其变,看是否会有学生主动出来纠偏。若在一定的时间内,“跑题”的实践活动仍没有导入正题,管理学教师应及时出面点拨,培养学生自我观察,自我纠偏的能力。作为引导者的教师,还应善于引导学生化繁为简,解决问题。

3.催化。催化剂是化学反应中帮助和加速物质转化的中间媒体,它本身不发生变化,但物质的转化过程却离不开它。管理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像催化剂,促进着学生的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离开了教师的催化,学生的实践活动就难以深入和取得预期效果。教师的催化角色就是通过一些促进相互沟通的方式和策略,使学生之间形成相互信任、支持的心理氛围,推动他们不断思考,促使各种思想的撞击和融合。这种将实践活动与理论知识链接起来的教学方法,不仅仅可以让学生学到解决问题和克服困难的方法,还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生活和工作的态度及价值观,从而真正实现实践教学的目的。

(三)实践教学评估阶段:重在反馈

教学评估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环节,也是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实践教学的艺术不在传授而在激励。在实践教学的评估阶段,首先,管理学教师不要急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而应根据本次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对实践活动所涉及的管理知识进行思考和总结,加深学生对知识与能力的认知。其次,管理学教师应重视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每一个细节,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作出中肯的评价。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进步与成长。再者,在课堂实践教学结束后,教师应从优化教学环节和提高教学质量的视角去认识和把握管理学的实践教学评估,并根据课堂情况调整、完善实践方案,进而提高管理学实践教学的效率和实效性。

总的来说,管理学的实践教学的实施不仅是教学方法的改进,更是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更新。在具体的实践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以更好地发挥实践教学在管理学课程中的作用,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路稳玲,亢莹.管理学课程教学中教师角色探析――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3).

第12篇

【关键词】管理学 教学 问题 对策

一、引言

上个世纪初诞生的管理学随着理论研究者和实践者的努力,理论与实践均呈现出空前的繁荣,流派迭出,新理论新思想不断产生,人才辈出。哈罗德·孔茨曾写过两篇著名的论文《论管理理论的丛林》(1961年)和《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1980年),对1980年前的管理学领域内精彩纷呈的理论、主张等作过一个精辟的归纳与分析。他认为到1980年为止,管理学至少已发展有十几个学派,典型的有:古典学派、行为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学派、经验主义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管理科学学派、组织行为学派、社会技术系统学派、经理角色学派、经营管理学派等等。管理学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一门相当成熟的学科,特别对不断深化改革和发展中的中国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当下国内管理学教学方面普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在教学方法和理念方面存在的问题尤为突出,从而直接影响了学生对管理学学习兴趣和理论体系的理解和把握。因此,我们必须对管理学的教学方法和理念进行变革与创新。

二、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与实际相脱节,案例教学环节薄弱

管理学的学科特点和性质决定了其教学与现实中企业管理实践是紧密结合的,只有结合企业管理经典案例才能真正讲透管理学,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有助于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掌握和理解管理学理论体系。近几年国内高职高院校管理学教学过程中理论和实际脱节的现象比较普遍。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对我国企业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缺乏嗅觉和深入研究,对管理学界形成的新观点、新思想把握不透,基本上按教材讲授,在讲基本原理时举一些案例也不具典型性和说服力,而对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敏感问题往往轻轻带过或避而不谈,理论教育和社会现实、学生实际相脱节,教学缺乏针对性和创造性。讲书本、背书本、考书本的现象在管理学教学中依然严重存在,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二)学科前沿知识结合不够

管理学从其学术史来看还是一门新兴学科,其发展势头迅猛,新理论、新观点层出不穷,现实企业管理实践中的新问题也日益增多,尤其是发展中的中国。因此,紧跟学科前沿对于管理学教学尤为重要。有的教师平时不注重学科前沿知识的学习,自认为自己的知识储备是充足的,知识结构是合理的,于是不免故步自封。信息时代知识更新换代之快超出想象,老师搞不懂的问题,学生“百度”一下就知道了。因此,在当下管理学教学中结合学科前沿知识这一点存在的问题不少,一定要予以重视。

(三)新式“照本宣科”普遍存在

在现代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手段已经非常普及,管理学教学也不例外。多媒体教学具有诸多优点,将文字、图表、视频等高度集成于教学中,其主要载体多媒体课件能够将大量的理论、案例、资料直观生动地表现出来,大大丰富了教学的内容,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多媒体教学在教学中的运用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但是随着多媒体教学的广泛使用,相当一部分老师在教学中抛弃了课本和教案,过于依赖多媒体课件,新式的“照本宣科”应运而生,老师的注意力很大程度上集中在课件的使用上,学生的注意力也始终放在屏幕上,师生之间交流和互动少了,学生的思考空间受到相当程度的挤压。有的教师由于过分依赖课件,一旦停电出现了上不了课的情况。有些内容单纯利用多媒体课件是很难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消化的,特别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管理学教学就是一个典型,很难想象没有任何案例分析的管理学课堂教学,但是在高职高专院校中这一问题还比较普遍。

三、解决的对策

(一)坚持案例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在管理学教学中只有坚持案例教学,才能调动学生对这门课程学习的兴趣,增强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自觉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虽然管理学是新兴学科,但它仍不失为一个相对完整、系统和逻辑结构严谨的科学体系。课堂教学不仅要传授管理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帮助学生系统掌握该理论体系,更重要的是要把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使学生真正理解理论,学会运用理论。这就要求我们管理学教师必须认真备课,努力吃透教材,熟读本学科经典著作,掌握本学科经典案例,并且要把本学科最新研究成果与中国企业管理实践相结合,融入教学内容之中。在教学中要做到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熟练掌握案例教学方法。一是教师在授课中所选用的材料必须恰当、典型、精练,应力求做到事实与理论相统一、材料与观点相统一,从联系的实际中去帮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二是联系社会实践。这里要结合中国企业管理实际来谈,要上好管理学的课,就必须科学把握时代特征,坚持历史和逻辑的统一。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当紧密联系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讲清管理学对我国经济发展和企业管理的指导意义,引导学生运用理论分析现实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增强他们分析现实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要积极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是否联系实际,能否有说服力地回答学生中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和热点问题,是管理学教学成败的关键。为做到理论贴近学生,在教学开始前和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课堂讨论等多种形式,与学生拉近距离,经常性地了解学生的想法,使理论的讲授尽可能做到有的放矢。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引起学生对管理学学习的兴趣。

(二)紧跟学科前沿

上面已提到过,管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还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之中,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紧跟学科前沿,将管理学最新研究成果融入课堂教学。第一,熟练掌握英语,提高自身英语阅读能力,养成每天阅读外文文献的习惯。尽可能的收集本学科的外文图书资料,包括网络资源,有条件的可与该领域国外专家取得联系,建立常规的学术交流,紧跟国际学术前沿。第二,对国内管理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要十分熟悉,与国内该领域一流专家保持联系,建立经常性学术交流机制,定时参加国际国内管理学学术交流会,钻研学科前沿知识,提出自己的见解。第三,关注相近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动态,时常进行比较研究。

(三)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方法和手段都很重要。教学方法是教学的灵魂,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针对不同的学科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充分发挥各种教学方法的自身优势和特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运用传统讲授法,可以讲授丰富的教学内容,展现教师人格魅力,有利于将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前沿知识系统地讲授给学生;运用多媒体教学法,可以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长处,增强授课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加大课堂上传授的知识量和信息量,同时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启发学生的独立思维,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增强教学的预期效果;运用讨论式教学法,把学习过程看成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不仅可以培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还能促进学生在分析、解决实际经济问题中深化对管理学基本原理的理解。在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就当前管理学热点问题展开讨论,撰写课程论文,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的研究,更要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深入企业进行调研,从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新管理学的教学方法关键不是去寻求一种最佳的教学方法,而是要研究各种教学方法如何有机地结合,以形成一个教学方法体系,从而不断提高管理学课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