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特殊儿童关爱教育的方法

特殊儿童关爱教育的方法

时间:2023-09-25 17:59:57

特殊儿童关爱教育的方法

特殊儿童关爱教育的方法范文1

【关键词】特殊教育;小学数学;教学现状;改进策略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它要求教师的教学要“包办”到指导。因此,指导、培养智障儿童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学习的习惯,提高智障儿童学习的效率是增强智障儿童综合素质的主要途径。我们知道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智障儿童也不例外。尤其是培养智障儿童学习兴趣能把他们潜在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就能减少厌学度,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在教学中我重视这方面的能力培养。特殊教育主要是针对身心发展有缺陷的儿童实施的教育,本文所指的特殊教育是针对聋哑儿童实施的教育。特殊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要的一点是有爱心,让儿童在这种被关爱的环境之下成长为对社会有用之才。近年来,特殊教育备受广泛关注,社会各界人士都比较重视特殊学生的教育问题。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在特殊教育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重视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的改革和创新,以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不断提升特殊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技能,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定基础。以下笔者结合多年特殊教育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经验,结合当前聋哑儿童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探讨新形势下特殊教育小学数学教学改进策略。

一、特殊教育中聋哑儿童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当前,在特殊教育聋哑儿童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由于受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的影响,教学效率未达到理想效果和水平。

(一)教师教学没有充分重视学生的特殊情况

从特殊教育的定义我们知道:特殊教育是针对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实施的教育,是一种爱心教育。因此,就特殊教育本身而言,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应当结合学生实际需要,以促进教学效率提升,更好地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这一点和新课程改革背景之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是不谋而合的。但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对学生的实际需要并不是特别了解,对于聋哑儿童的实际情况把握不明,对教材的理解不够深入,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未能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教育,已经形成特殊教育普通化的教学现象,这样的教学模式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不利于特殊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二)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

在长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之下,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不习惯制定教学目标。有些教师的教学活动可以称之为“走一步,看一步”,没有明确的规划和详细的目标,缺乏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其实,这是一种不科学的教学方法。对于特殊教育而言,教师在教学中更应当指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旨在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于特殊教育小学数学教学而言,教师由于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导致教学实际经常偏离实际轨道,知识技能的单向传输不利于提升学生的各项能力,被动的学习模式难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特殊教育小学数学教学改进策略分析

以上笔者分析了特殊教育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如何针对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特殊学生实际需要,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呢?

(一)用沟通搭建爱的桥梁、用爱心唤起儿童自信

特殊教育是针对特殊儿童实施的教育,尤其是针对聋哑儿童实施的教育。对于这部分有点缺陷的儿童而言,他们在生活中更需要关心和爱护。在特殊教育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形成“用沟通搭建爱的桥梁、用爱心唤起儿童自信”的教学理念。所谓沟通,指教师在教学中不能继续沿用传统干巴巴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而要强化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并在这种互动教学环境之下了解学生的实际需要。如哪些学生具有哪些特殊的心理需求,哪些学生存在家庭教育缺位的现象,哪些学生属于特殊教育中的困难群体等,通过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了解学生的需要,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用爱心、关心和诚信消除学生的心理自卑感,帮助学生找回自信,用一种乐观、阳光的心态面对生活和未来,不断提升特殊学生的生存技能。

(二)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特殊教育小学数学教學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为学生今后数学学习奠定基础。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而言,预习、听课和复习是亘古不变、具有较强科学性的学习方法。首先,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预习,通过预习,让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有一定的了解,从而使学生的听课变成加深知识印象的过程,而不是初步学习的过程;其次,指导学生认真听课,听课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结合自己的预习状况,对已经了解的知识点加深印象和了解,对于不了解的知识点,学生认真听讲,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最后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复习,这种复习方式可以通过布置课外作业的方式,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实现对课堂教学内容和知识的进一步加深和巩固,以不断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总之,对于特殊教育小学数学而言,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成为有用之才。

(三)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特殊教育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特殊情况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目的。在创新教学模式上,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对聋哑儿童听力和表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多媒体丰富多彩的形状图像,刺激学生的视觉感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教学一至九的乘法口诀时,我为智障学生安排了教—扶—放的学习过程。在讲一至五的口诀时,以教为主,让他们互相讲解。讲六和七的口诀时,以扶为主,请互助伙伴与学生一起按我给的表补充完整。而讲八、九的口诀时,则以放为主,放手让他和小伙伴一起按表格完成。让智障儿童自己学习乘法口诀。不仅培养智障儿童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知识衔接能力,而且让智障儿童亲自尝试,加深智障儿童对所学知识和学习方法的理解和记忆,训练智障儿童有条理的思考和语言的表达能力,增强智障儿童知识迁移的能力。使他们在学习中找到了自信,看到自己的发展,自然就会对学习感兴趣。

总而言之,在特殊教育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识到自己教学的“特殊性”,并且善于结合自己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结合当前聋哑儿童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探讨新形势下特殊教育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手段。

作者:隋庆

参考文献: 

特殊儿童关爱教育的方法范文2

[摘要]近年来,浙江永嘉县把随班就读工作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工作中,做到分工明确,目标责任落实到人,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随班就读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使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工作得到有力的保障,积极建立有利于智障儿童融合发展的多层次的教育支持系统。融合教育的发展趋势愈来愈明显。将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融合,安排在同一个教室里学习、生活,这是有很多好处的,这可以说是教育界的一大创举。这有三大好处:一是投资少、见效快,有利于普及特殊儿童义务教育;二是随班就读方便特殊儿童就近入学,符合实际需要,深受家长欢迎;三是随班就读有利于残疾儿童和正常儿童的“一体化”,实现教育融合。成功的随班就读应该是特殊儿童和普通儿童共赢,都能得到发展。

[关键词]融合教育;实践;探索

一、建立友爱互助的班集体

特殊儿童由于生理、心理、智力或其他方面的缺陷,性格孤僻,有的时候甚至会出现一些奇怪的举动,他们就会成为其他同学们嘲笑的对象,从而导致特殊儿童产生自卑的心理,不愿意与他人有过多的交流。有些特殊儿童脾气比较暴躁,在与同学发生冲突时,会有粗鲁的语言或暴力的情况出现,这就使其他同学更加不喜欢他,乃至排斥、孤立他。特殊儿童融入不到班集体中,就会让他们丧失参与活动的兴趣,打击了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因此,想要使特殊儿童能够在普通班级里健康成长,教师就必须要想办法解决特殊儿童的融合问题,建立一个良好健康的班集体,使特殊儿童能够感受到来自于同学的爱。对于随班就读生,教师要降低要求,找机会多多表扬他们,让其他学生感觉到随班就读生与他们其实是没有什么不同的,还可以找一个善良有爱心的同学作为随班就读生的帮教者,使随班就读生能够在生活和学习上时时感受到来自小伙伴的关心爱护。随班就读生融入班集体中,对他的性格、人际交往、沟通表达能力的培养将会起到一个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随班就读更需教师的关爱

现实中,由于特殊儿童存在的先天不足,或是智力方面的缺陷,或是生理方面的缺陷,普通教师在刚开始跟特殊儿童接触时,会感觉这些孩子比普通儿童更加难以沟通,交流十分费神费力,或许就不愿意在特殊儿童身上投入太大的精力,可能从此就任其自生自灭。教师作为一个班级的引导者,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班级里的每一个学生。教师要教育班级的同学相互关爱,互相尊重,平等待人,不能带着歧视的眼光去看待特殊儿童。爱好学生易,爱差生难,爱随班就读差生更难。随班就读学生在学习上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事倍功半”的他们害怕和正常学生进行比较,他们在各方面都经受更大的考验,也需要教师更多的耐心与等待。教师应对他们有信心,对他们的教育要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在各方面设置他们能力范围内的任务,给他们成功的体验。在他们成绩不好或遭遇失败时要多加开导,激发他们追求更高水平的欲望,培养他们对自己的信心。随班就读学生相比其他正常的学生,既是特殊的存在,也是弱势群体。他们也许有学习上的障碍、交际方面的障碍、生活方面的障碍,同时他们更渴望得到教师的关爱,因为相对于正常学生他们的学习更困难、生活更艰辛、心理更脆弱。教师应主动了解这些特殊学生,加强家校联系,在生活上给予他们帮助。在学习上,采用与普通学生一起学习,单独设计作业和教学目标,个别辅导等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充分了解他们的内心情感需求,时时关爱,处处尊重,多肯定,多表扬。特殊儿童更应该受到尊重和珍爱。正因为特殊儿童存在的问题,作为人民教师,我们就更应该有义务来帮助这些特殊儿童在未来能够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人,这实际上比教育一个普通学生更有意义。教师在日常工作中,要细心地观察特殊儿童的行为,了解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要时刻关注特殊儿童的心理状况,并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才能。

三、建立良好的家校联系

家庭是儿童成长的基地,尤其对特殊儿童来说,他们和家人的接触要比其他正常的儿童更多,家庭对特殊儿童的生理发育、认知发展以及人格的成长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能够在家庭中为孩子提供丰富的经验,那么特殊儿童的状况就会改善很多。这说明,积极的家庭教育对随班就读生的健康成长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很多的特殊儿童的家庭尤其是农村地区,往往很缺乏这种意识。许多家长意识不到他的孩子到底特殊在哪,也不知道到底该用什么样的方式与孩子相处才是正确的,随随便便把孩子带到上学的年龄了,往学校一送,给教师留下一句“老师,请你多照顾”就万事大吉了,什么都不管了。这些家长很少过问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表现,甚至当教师找到家长说明情况的时候,他们还表现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模样。许多家长认为这个孩子也就只能这样了,对孩子的一切都漠不关心。家校互联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请家长到学校参加家长会议,教师向家长反馈儿童的教育情况,对一些普遍性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寻求解决的方法;二是进行家访。通过家访与家长沟通,教师能更好地了解儿童的家庭生活情况,对家长在教育和训练残疾儿童的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也能进行详细解答,同时教师也可以以家访的方式,对残疾儿童进行辅导与训练,给家长提供直接的示范;三是与家长建立微信群,通过微信,教师可以随时将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反馈给家长,对一些需要家长配合的工作也能及时通报给家长。与此同时,家长也可以将学生在家里的表现,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出现的问题等情况告知学校和教师,从而达到家校互联,提高教育质量。融合教育的宗旨,不仅仅是让特殊儿童进入普通学校,更是要让他们接受融合教育,接受适合他们的教育,让他们真正地学到知识,接触社会,适应社会,学会生存,缩小他们与正常学生的差距,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愿我们能用行动来传递爱,用爱来点燃随班就读学生的希望之火,用火来温暖这些特殊学生的心。

作者:金甫单位:浙江永嘉县乌牛镇岭下小学

特殊儿童关爱教育的方法范文3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残疾儿童数量的与日俱增,特殊教育学校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这很好的解决了我国特殊儿童入学的问题。然而面临着残疾儿童数量的增加、特殊教育学校的数量有限的问题,随班就读成为我国实施特殊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与我国的国情紧密的结合在一起。随班就读是我国特殊儿童就近入学的一条有效途径,对发展我国特殊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最少受限制环境的原则,特殊儿童可以选择一种教育方式,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的变化选择新的教育形式,这能够使特殊儿童接受适合其需要的教育。特殊儿童在接受了康复治疗后,可以进入普通学校和正常的儿童一起接受教育,使其身心得到更好的发展。所以特殊儿童进入普通学校就读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虽然特殊儿童是在康复的情况下进入普通学校的,但是身心发展特点与正常儿童仍有很大的差别,这就要求我们普通学校的教师掌握一定的特教技能,这样才能对特殊儿童有的放矢。

 

二、具体措施

 

1.在职培训“走出去”

 

在普通学校面对的大多数学生都是普通学生,即使有特殊学生数量也是很少的。这样教师很难了解特殊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对于特殊儿童的教学也是力不从心。因此可以组织教师去特殊教育学校观摩教学,通过在特殊教育学校实习来掌握一定的教学经验,加深对特殊儿童的全面了解。我国现行特殊教育法规和规章对特殊教育学校(班)没有普便要求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而特殊儿童随班就读学校教师,在1994年7月21日原国家教委制定的《关于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试行办法》中则提出了“对随班就读残疾学生应当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制定和实施个别教学计划”的要求。这从法律上规定随班就读教师应当具备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能力,因此随班就读教师可以通过在特殊教学学校的实习来获得个别化教育计划的能力,对班级中的特殊儿童有的放矢。

 

2.在职培训“请进来”

 

特殊教育教师作为特殊学生的主体教师,理论和经验都很丰富,应当对随班就读班的教师进行指导并对随班就读工作进行巡回指导。发展较好的随班就读学校都设立了资源教师和资源班,这样特殊学生可以定期的接受特殊学校教师的巡回辅导,在这期间我们随班就读班的教师可以和特殊学校的教师进行学习。理论过渡到实践有一段距离,而特殊学校教师对随班就读教师进行指导则使我们的教师把理论很好的运用到实践之中。

 

和其他随班就读的学校加强联系,邀请在随班就读工作中做得好的教师来学校演讲,加强随班就读教师的教学研究,经常有计划的开展教学交流,及时推广教育教学管理经验,取长补短,共同促进提高。

 

普通学校的教师大多数是普通师范院校毕业的,所学知识及教育教学理论仅限于正常儿童,缺乏特殊教育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实践来源于理论,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假期去高等特殊教育师范院校或者是开设特殊教育专业的院校进行“充电”,实现继续教育。了解特殊教育的概况,需学特殊教育概论课程;在课堂上正确处理特殊儿童个体与普通儿童集体之间的关系,需学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课程;改变特殊儿童的不良习惯以及纠正特殊儿童的不恰当的行为,需学行为改变技术课程以及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特殊儿童心理诊断与评估等特殊教育课程。

 

3.加强职前教育

 

要使随班就读工作得以有效长远的开展,就必须进行职前教育,在大学里培养随班就读的教师。我国的普通师范院校与特殊教育院校各行其是,互不相干,没有很好的融合状态。这样导致普通师范生没有特殊教育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所以对待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无从下手。在大学期间可以开设相关的特殊教育方面的课程,如特殊教育概论,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行为改变技术等等。为了加强师范生对这些课程的认真程度,可以把这些课列入专业课成绩的,从而调动师范生的积极性。

 

师范生可以参加针对特殊儿童举办的义工活动和志愿者协会等,这样可以使其对特殊儿童有个初步的了解,为从事特殊教育做好心理准备。在教育实习上,可以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师范生在特殊教育学校实习,了解特殊儿童,积累特殊教育的教学经验,为以后做好随班就读工作打下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4.优化学校自身对特殊教育师资力量的培养

 

(1)领导首先要选拔一批具有爱心、责任心,富有激情的青年骨干教师进行培训。特殊儿童进入班级和普通儿童一起学习,这要求教师对特殊儿童给予的关爱和对普通儿童给予的关爱的分量是一样的,甚至在某些方面比普通儿童的还要多。只有对特殊儿童有爱,才能有信心,有耐心的对其进行教育。对特殊儿童一定要有责任心,否则“随班就读”就可能变成“随班就坐”,这样对特殊儿童毫无意义,甚至带来伤害。

 

(2)有竞争才有动力,没有竞争就像呆在温水里的蛙。大多数随班就读的“随班生”的成绩都不被列为学生总成绩之内的,这样也无从知晓随班就读班的教师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为了争取奖金,荣誉等等,很多随班就读班的教师忽略了特殊学生。针对这种状况我们普通学校可以效仿特殊教育学校,为我们随班就读班的教师举办省级或者全国性的基本功大赛,这样能大大的调动随班就读教师的积极性,同时在学校内部对成绩突出的随班就读教师进行适当的奖励,并与其他随班就读班的教师进行经验交流,这将会对教师所学的特殊教育知识进行巩固和提高。

 

(3)普通学校的图书馆可以适当的增加有关特殊教育方面的书籍,例如《行为改变技术》、《个别化教育计划》、《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等等。这会方便教师及时查阅有关特殊儿童的资料,了解如何处理特殊儿童的突发事件,以及在教学中对特殊儿童进行有效的教学和良好的教育。

特殊儿童关爱教育的方法范文4

1存在严重自卑自闭症状

对于特殊儿童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发现自己与正常儿童越来越不同,进而导致其出现自卑心理,尽量减少与他人的正常活动,与他人的沟通交流也会刻意的回避,特别是对于一些聋哑、盲童来说,他们总是回避与他人的相处与活动,主要原因就是他们生理上的缺陷,如果听之任之,就会造成这些特殊儿童脱离社会的发展轨道,导致其出现自闭症的症状。

2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2.1加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和相关专业人员培养在社会发展越来越快的今天,我国的重心放在了培养特殊儿童教育工作者与增强特殊儿童教育团队上。及时、科学地培训特殊儿童教育工作者,使其特殊教育能力与专业知识都有所提高,使其能够充满爱心、耐心地去教育特殊儿童,使特殊儿童感受到来自外界的关爱,引导他们多与社会、他人沟通、交流。

2.2引导特殊儿童增强自我调适能力大部分的特殊儿童都会出现不能适应社会与缺乏对自身的认识能力的问题,对于特殊教育工作者来说,应当科学合理的引导特殊儿童认识自身的重要性,进而使其自我调控能力有所增强。例如,在处理“特殊儿童如何正视自身缺陷”问题时,教育工作者应当避免其他儿童用“瞎子”、“聋子”对其进行称呼,同时也要指引特殊儿童勇于认清自身缺陷,勇敢的面对生活。只有这样,才能使其对于医生的治疗、对于未来的生活有信心,才能逐步进入社会正常的轨道中去。

2.3在教学活动中提高特殊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工作者既要懂得对特殊儿童的身心格外关注,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还要从特殊儿童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与其实际情况相适应的教学活动,创造一个科学合理的平台,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与人合作,在科学文化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渗入生存能力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特殊教育工作者应当懂得只有将实际生活与理论教学结合到一起,才能够真正的使特殊儿童的学习、生活结合到一起,才能真正的使其能够更好的进入到社会正常的运行轨道中。在教学活动中,使特殊儿童体会其中的乐趣,并为其努力创建快乐、积极、轻松的学习环境,这样既能够缓解特殊儿童的某些自卑、消极、敌对的情绪,还能加强特殊儿童心理素质的培养。

3结语

在当今社会,国家的教育研究组越来越重视特殊儿童的心理问题,时刻提高教学设施与教学质量,然而,却没有在特殊儿童的教育事业上作出很大的贡献。对于特殊儿童进行心理教育时,教育工作者既要时刻对教学方法与模式进行更新、改进,还要赋予特殊儿童更多的爱心、关心与耐心,为特殊儿童创建和谐、积极向上的教育环境,进而使其能够快乐幸福的健康成长。

作者:廖红娅单位:湖北省襄阳市残疾儿童康复中心

特殊儿童关爱教育的方法范文5

【关键词】农民工子女;教育研究;转向

【中图分类号】G40-0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3)06-0213-04

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由于大量农民进城务工。目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达1167万人,农村留守儿童达5800万人。数量庞大的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状况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重点。也是学界研究的焦点。20世纪头十年的前半期侧重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研究,后半期侧重于农村流动儿童教育研究,近年来则侧重于农村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教育的比较研究。农民工子女教育研究要有所创新、突破和推进,后续的相关研究在研究立场、假设和目标这三方面应进行转向。研究立场规范着农民工子女教育研究的价值取向;研究假设制约着农民工子女教育研究的范畴定位:研究目标决定着农民工子女教育研究的方向路径。研究立场、假设和目标的转向意味着重新构建农民工子女教育研究的体系框架,并以此体系框架来重新审视农民工子女教育现象与问题。

一、研究立场:从学科立场转向实践立场

研究立场是“研究者站在什么样的位置来看待研究对象,研究者所处的位置不同,研究对象向研究者所呈现的内容也不一样,也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研究立场事实上规范着整个研究过程的价值取向。研究立场不同,对于同一对象的研究甚至会得出截然不同的研究结果。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农民工子女教育研究主要是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立场。

农民工子女教育研究的教育学立场侧重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研究,是基于教育学的理论与知识来解释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象与问题,主要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身体、卫生、营养、道德、学习和安全等方面的状况,倾向于从教育层面来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适宜的教育环境。农民工子女教育研究的心理学立场侧重于农村留守和流动儿童心理状况的研究,是基于心理学的理论与知识来解释他们的心理现象与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由于亲人的分离和处于留守状态会产生心理问题:农村流动儿童由于环境的变迁也会产生心理问题。心理学的学科研究立场倾向于提供心理学的专业知识与理论来探究农民工子女在留守或流动环境下的心理状态,揭示农民工子女产生心理问题的因果机制,服务于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发展。农民工子女教育研究的社会学立场侧重于农村流动儿童的适应和融合研究,是基于社会学的理论与知识来解释农村流动儿童在城市学习与生活的适应问题,为农村流动儿童的自我认同和社会融合提供理论支撑。社会学研究立场是以社会学的理论和知识为解释框架,构建农民工子女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路径,提出农村流动儿童适应城市学习与生活的措施方法,建立农村流动儿童适应与融合的家庭、学校和社区一体化社会保障机制。

学科研究立场为深刻解释农民工子女教育现象与问题提供了专业理论与知识,为深入理解农民工子女教育现象与问题提供了学科背景的解释框架,有助于深化农民工子女教育研究。但并不能全面认识农民工子女及其教育现象与问题。学科研究立场为我们提供的是学科视野中的人。即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视野中的农民工子女。但这种学科视野中的人却是对农民工子女整体人格的分割。虽然各个学科都在研究农民工子女。但并没有提供有关农民工子女的完整知识,我们具有关于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学知识、心理学知识和社会学知识。但对于农民工子女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和全面的认识,并不能形成农民工子女整体人的形象。因此,为了进一步推进农民工子女教育研究。应转变研究立场。

学科研究立场为解释农民工子女教育现象与问题提供了背景知识,为理解农民工子女教育现象与问题提供了解释框架,有助于解释农民工子女教育现象。但无助于全面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事实上,学科只能为研究者提供研究背景,它本身并不能作为研究立场,研究立场只能在实践中产生,因此农民工子女教育研究应由学科的研究立场转向实践的研究立场。基于实践的研究立场才能真实了解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需求。教育需求是农民工子女教育研究的切入点,因为农民工子女教育现象与问题是由于他们的教育需求得不到满足而引起的。要了解农民工子女教育的需求。不能来自于学科研究,只能来源于实际调查。只有基于实践的研究立场才能深入农村留守儿童中间。在田野调查中呈现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真实情况,反映他们的教育诉求;只有基于实践的研究立场才能深入农村流动儿童中去开展相关研究。在问卷与访谈中反映农村流动儿童教育的实际状况,全方位地呈现他们的教育现状与问题。基于实践的研究立场,各学科中的理论与知识应成为农民工子女教育研究的工具和方法,而且是必不可少的工具和方法,它们能极大地拓展农民工子女教育研究的路径,为解释农民工子女教育现象和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提供专业知识与方法。

二、研究假设:从问题儿童转向特殊群体

研究假设是研究者在从事某项研究之前对于研究对象的假定,然后收集有关的资料与数据去验证假设,最后得出相关的研究结论。研究假设的预设大致确定了整个研究的范围和结论,它制约着整个研究的范畴、过程、进程和结果。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大部分农民工子女教育研究是建立在农民工子女是问题儿童的研究假设之上的。

农民工子女教育研究的教育学立场是建立在农村留守儿童是问题儿童的研究假设之上的。认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表现在学习、品德、生活、安全和卫生等方面,围绕着农村留守儿童具有教育问题的研究假设来开展研究活动,通过收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资料来验证研究假设。农民工子女教育研究的心理学立场是建立在农村留守与流动儿童具有心理问题的研究假设之上的,认为农民工子女的心理问题表现在自卑、孤独、封闭、逆反甚至反抗等方面。围绕着农村留守与流动儿童具有心理问题的研究假设来开展研究工作,收集农民工子女心理问题的资料和数据来验证研究假设,通过实证研究来得出有关结论。农民工子女教育研究的社会学立场是建立在农村流动儿童具有社会问题的研究假设之上的,认为农村流动儿童的社会问题表现在学习适应、学校适应、社交适应、城市生活适应、城市文化融合和城市融入等方面,围绕着农村流动儿童具有社会问题的研究假设来开展研究工作,通过收集农村流动儿童适应性资料与数据来验证研究假设。得出研究结论。

把农民工子女看作是问题儿童的研究假设是站不住脚的,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农民工子女处于留守或流动状态下所表现出来的问题并不等于是农民工子女本身的问题,两者之间有本质区别。农民工子女在教育、心理和社会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问题。是由于农民外出务工而造成其子女的学习与生活环境发生变化所引发的问题,是由于农民工子女教育需求得不到切实满足而出现的问题,并不是农民工子女本身所具有的问题,两者之间要作出严格的区分。另一方面,并不是所有的农民工子女在教育、心理和社会等方面都存在着问题。因此农民工子女是问题儿童的研究假设是不能成立的,研究假设应进行转向,即确立农民工子女不是问题儿童。而是特殊群体的研究假设。

由于农民外出务工,其子女处于留守或流动状态而成为特殊群体,这个特殊群体具有与非留守儿童及城市当地儿童相异的教育需求。这种教育需求表现在学习、生活、心理和社会等方面。正是由于这些特殊的教育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而表现为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因此,农民工子女是具有特殊教育需求的特殊群体,并不是问题儿童。基于农民工子女是特殊群体的研究假设,有必要在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研究中挖掘农民工子女教育的特殊性,提供具有学科背景的相关资料与数据。对于农村留守儿童而言,教育的特殊性表现在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或不完整,学校应承担本应属于家庭教育的部分职责与功能,要在亲情关爱、心理咨询、安全监督、学习辅导、品德教育等方面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同时要相应地改革教学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以满足农村留守儿童对于教育的特殊需求,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教育服务。对于农村流动儿童而言,教育的特殊性表现在由于环境的变迁而造成了他们的适应问题和心理问题,学校教育应承担起更多的本应属于社会教育的职责与功能,要在心理关爱、生活适应、学习适应、城市融入和文化融合等方面提供相关的教育服务;同时,要在教学目标、课程设计、教学方式、校园文化等方面进行相应的改革,以满足农村流动儿童对于城市学校教育的特殊需求,为农村流动儿童的适应与融合提供相应的教育支持。

三、研究目标:从干预措施转向关爱服务

基于学科研究立场和农民工子女是问题儿童的研究假设,已有的研究成果在研究目标方面侧重于建构相应的干预措施。即建构教育、心理与社会干预措施来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和改善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

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象与问题。已有的研究成果指向于建构教育干预措施,即主要是从教育层面来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通过发挥社会教育的帮扶作用来形成化解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教育网络,旨在解决由于亲人分离而造成的各种问题;通过现代媒体技术来加强外出务工父母与留守儿童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发挥家庭教育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中的亲情关爱作用;增强农村学校的教育功能,围绕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来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建立学校、班级与教师等多渠道和多层面的教育干预措施。针对农村留守与流动儿童的心理现象与问题,已有的研究成果指向于提供心理解释模型和心理矫正机制来建构心理干预措施,目的在于改善农民工子女的心理状况,促进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发展。对于从农村来到城市的流动儿童所出现的社会适应问题,已有的研究成果指向于建构社会干预措施,整合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力量来解决农村流动儿童的学习与生活适应问题、文化融合问题和城市融入问题,克服阻碍农村流动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因素和机制障碍。

建构改善农民工子女教育状况干预措施的研究目标,有助于解决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心理问题和社会问题,切实改善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但干预措施是建立在农民工子女是问题儿童的研究假设之上的,是指向问题儿童的研究路径,对所出现的问题采取事后补救措施,能够临时解决农民工子女的部分问题。但无助于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这就需要从预防着手,形成预防机制和保障体系来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因此,农民工子女教育研究目标应进行转向,即由建构干预措施的研究目标转向建立关心关爱服务体系的研究目标。建立农民工子女关心关爱服务体系的研究目标是基于农民工子女是特殊群体的研究假设和站在实践研究立场上提出来的。是为了满足农民工子女对于教育特殊需求的研究目标。建构干预措施的研究目标是为了解决农民工子女所出现的问题;建立关心关爱服务体系的研究目标是为了促进农民工子女的身心发展。与建构干预措施的研究目标相比,建立关心关爱服务体系的研究目标更具预防性、包容性和更高的价值追求。建立关心关爱服务体系的研究目标不仅是解决问题,而且是促进发展,在促进农民工子女身心发展中解决相关的问题。

特殊儿童关爱教育的方法范文6

关键词:中国 特殊教育 演进历程 启示

1 特殊教育的内涵与理念

特殊儿童教育学(pedagogy to exceptional children)是研究特殊教育规律的科学,又称特殊教育学,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由于对特殊儿童有两种理解,特殊儿童教育学也就有两种界定。广义的特殊教育是指:正常儿童之外的所有儿童的教育学,即超常(天才)、低常(智力落后)、有品德缺陷(问题儿童)、器官缺陷(盲、聋、肢残)、儿童精神病和病弱等各种儿童的教育学。狭义的特殊教育是指:身心有缺陷儿童的教育学,即盲、聋、弱视、重听、智力落后、言语障碍、肢残、病弱等缺陷儿童的教育学。美、日、苏、联邦德国等许多国家从法律或学术上把特殊儿童教育规定为缺陷儿童教育;广义的特殊儿童教育学又分为盲童(视觉障碍)教育学、聋童(听觉障碍)教育学、智力落后儿童教育学、言语矫正学、天才儿童教育学、问题儿童教育学、多种缺陷儿童教育学等。本文主要是指广义上的特殊儿童和特殊儿童教育。

特殊教育在本质上是“育”与“爱”有机结合的教育。“育”在中国古代意味着“养子使作善也”,体现了教育的发展性和方向性;“爱”则蕴藏着人性之本,爱心;这反映了特殊教育的理念为“爱而有教”与“教而有方”的融合。

2 特殊教育的演进历程

从世界教育史来看,特殊教育实践活动古而有之。但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只有200多年历史。其显著特点是文理渗透、医教融合,它的发展既有赖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政治开明,也有赖于科学技术发展和人类自身的认识发展水平。我国特殊教育按其发展阶段划分,大致经历了准备阶段、早期阶段和发展阶段三个时期。

2.1 特殊教育准备阶段:古代特殊教育思想的萌芽

2.1.1 对特殊儿童(包括特殊人群)的认识及其态度

我国古代文献中,很早就有关于残疾人的记载和对其原因的探究。如《左传》卷六记载着“耳不听无声之和为聋,目不别五色之章为昧。”同时,春秋时期有人将残疾分为失明、聩、暗、瘸、驼、痴、癫和狂疾等不同类型。此外,还对残疾的成因进行了探讨,老子的《道德经》中有“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的说法;《吕氏春秋·尽数》中有“轻水所多,秃与瘿人”;我国最早的中医学著作《黄帝内经》指出,“颠病”是“得之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惊,气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子发为颠疾也”。由此可见,古代特殊教育从医学和教育两方面对其进行了论述,对特殊教育的认识具有朴素唯物论思想。

同时,我国古代非常重视超常儿童教育,并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据赵忠心考证,历史上仅资料齐全的“神童”就有500多个,积累了丰富的神童教育经验。如,王安石的《伤仲永》就是关于智力超常儿童的记载,尽管方中永的早慧因为教育失误和他自身骄傲而使其成为一个平庸者,但从另一侧面反映出特殊教育在特殊儿童一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我国古代有开明的残疾人政策。夏商周时期有减免残疾人税收的规定,《周礼·地官·大司徒》记载:“以保息六养万民,一日慈幼,二曰养老,三曰振穷,四日恤贫,五日宽疾,六曰安福”。这种政策到春秋时就有了问疾、养疾(收而养之,官之衣食)之举。从秦汉到明清,开明统治者都设置了专门机构去关注残疾人的生存状况,对残疾者赐谷、设“悲田制”、“福田制”和“养济院”等。我国古代在用人机制上对残疾人一视同仁,周代就有盲人担任乐师和相应官职,孙膑和司马迁是肢体残疾者,受刑后仍被重用。

2.1.2 古代特殊教育思想及机构的萌芽

古代特殊教育思想萌芽很早。从《礼记》的“鳏寡孤独废疾皆有所养”到孔子的“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据此提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中庸》提出“勤能补拙”,奠定了中国特殊教育的教育理论基础。同时,医学也为特殊儿童的早期干预提供了理论基石。明代万全从医学角度,阐述了“母气既伤,子气应之,未有不伤者也。其母伤则胎易堕,其子伤则脏气不和,病斯多矣”。通过干预孕妇的情绪而预防智障和残疾发生。但由于受佛教“报应”说及刑罚制造残疾的影响,民间仍存在对残疾的错误认识。

中国的特殊教育学校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渊源。据陆得样和(日)福森信昭1996年考证,我国在周代出现了公有性质的残疾人教育,源起于夏商周时期的盲人乐师需要专门的职业技能教育,一直延续到现在的民间还有盲人乐师。训练聋哑、盲及肢体残疾者为有用之人,其专门技能是通过受特殊教育获得的。如《荀子·王制》记载“古者以废弃之人,主噗卜巫祝之事”。

2.2 特殊教育的早期阶段:现代特殊学校的产生

漫长的封建社会,特殊教育发展异常缓慢甚至停滞。直到1874年,苏格兰教会人士穆威廉(Willi-am·Murray)在北京建立“瞽叟通文馆”(现北京市盲人学校)、1887年美国传教士梅尔斯夫妇(C·Y&A·Tmills)在山东登州(蓬莱)建立了“启喑学馆”(烟台市聋哑中心学校)。20世纪初,张骞、周跃先等人率先创办特殊学校。1921年江苏省立第三师范附小为弱智儿童开设的“特殊学级”,揭开了中国特殊教育各领域发展的新纪元。

中国近代制度化的特殊教育源于学习西方,1922年“新学制”的“附则”中提出应注意特种教育,这是我国学制史上的特殊教育。陈鹤琴于1934年7月至1935年3月间出席了国际幼儿教育会议,并到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德国、丹麦、前苏联、波兰、奥地利、意大利和瑞士等11国进行了教育考察后,于1935年8月10日在《对于儿童年实施后的宏愿》中提出:“愿全国盲哑及其他残废儿童,都能享受到特殊教育,尽量地发展他天赋的才能,成为社会上有用的分子,同时使他们本身能够享受到人类应有的幸福”。这标志着我国教育研究者将研究对象从健康儿童转向特殊儿童,这是教育民主化和人类进步的体现。具有现代意义的特殊教育学校正是在中国这一特定矛盾的文化氛围,低经济水平和动荡的社会环境中艰难地发展。

早期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特殊教育学校,承担起了特殊教育师资的培养及培训任务,致力于通过办学来建构特殊教育体系。刘先骥于1916年在湖南创办的导盲学校,是我国早期创办的特殊学校之一,1921年又增设了师范部,培养特殊教育师资。实业家张骞也于1916年创办了南通盲哑学校。陈鹤琴(1892—1982)从致力于中国教育科学化和民主化角度出发,十分关爱特殊儿童,是站在中国儿童教育发展高度将幼稚教育、国民教育和特殊教育并列为儿童教育的第一人,充分认识到发展特殊教育对社会进步的价值,积极呼吁社会关应注特殊儿童教育和发展。他认为,只有关注特殊儿童心理的教育才是科学的教育。他在上海国立幼稚师范专修科讲授儿童研究课程时,专章讲述了低能儿童问题:特殊教育不仅要关注他们的身体缺陷,更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因为特殊儿童具有许多不同于正常儿童的特殊心理,特殊教育要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他还对耳聋儿童、口吃儿童和低能儿童的心理进行了研究。

2.3 特殊教育的发展阶段:现代特殊教育体系的形成

到新中国成立前,共有42所盲聋学校,2380名在校生。旧中国的特殊教育学校仅仅局限于盲聋两类儿童的教育,且盲、聋学校多为私立学校。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于1951年签署了《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规定设置聋哑、盲人等特种学校,标志着特殊教育成为新中国国民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殊教育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尤其是1988年,第一次全国特殊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在我国特殊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2.3.1 随班就读,具有中国特色的融合教育的开端

从新中国初期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特殊教育学校一直是我国大陆实施特殊教育的主要形式。从1954年到文革前,前苏联留学生在北京和上海曾进行了弱智教育实验。1979年开始,北京创办了弱智儿童特殊教育班,1983年开始建立首批培智学校。

1985年,很多地区为节约经费,提高残疾儿童入学率,采取了在普通学校中设置特殊教育班的形式;北京、上海等地基于回归主流的教育理念,开始实验普通班级吸纳残疾儿童学习的形式,即后来成为“随班就读”。随着《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及《残疾人保障法》和《残疾人教育条例》的实施,发展特殊教育的任务迫在眉睫。1990年开始,为了使农村的弱智孩子能接受教育,在农村也出现了随班就读的安置形式,这种新形式与国际后来提出的融合教育或全纳教育相吻合。之后,中国形成了以大量的特教班和随班就读为主体,以一定数量的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的多种办学形式。

2.3.2 特殊教育规模发展迅速,但仍不能满足社会需要

改革开放后,我国特殊教育获得了长足发展,但随着社会进步和发展,特殊教育仍不能满足当前的社会需要。下面将从特殊教育的发展规模、师资队伍建设以及高等教育发展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其中发展规模和师资队伍建设以列表形式呈现。

(1)特殊教育的基本发展状况

目前,我国特殊教育学校已达1539所,在校残疾学生达到37万多人,基本形成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普通学校附设特教班和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为主体的教育格局。

(注:表中数据为整编,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特殊教育处提供,转引自《中国特殊教育学基础》,陈云英著,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2004年,p56;2000年数据引自2000中国教育年鉴)

(2)师资队伍发展状况

特殊教育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资质量。到1995年,全国各地建立了中等特殊师范学校或特殊师范部34所,5所直属师范大学和两所地方性大学建立了特殊教育专业,并建立了专科、本科和硕士点。尽管如此,截至2000年,在3.1万专任教师中,其中仅仅有3%的人是特教专业毕业,缺乏一支高质量师资队伍。据调查,1998—1999年全美国从事特殊教育的专任教师有387284人,其中,获完全资格认证的为347818人。另有获得完全资格认证的学校社会工作者15105人,获完全资格认证的职业治疗专家9578人,而且从事特教的教师学历普遍很高,其中以硕士、博士学位者居多。由此可以看出,中美特教师资存在巨大差距。

从目前形势来看,师资“质”和“量”都不能满足当前需要。从表2看出,特殊教育教师与学生人数比约在8%-19%左右。因此,建立一支能满足社会需求的高质量特殊教育师资队伍任重而道远。

(注:数据来自相应年度的《中国教育年鉴》)

(3)高等教育发展状况

特殊教育的高等教育发展状况主要从高校特殊教育专业体系完善化和普通院校招收残疾人大学生两个层面来探析。

本科层次人才培养方面:1986年,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开设了第一个特殊教育本科专业。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主要指原西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和北京联合大学特教学院相继设立了特殊教育本科专业,培养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特殊教育人才。研究生层次:自1983年以来,先后有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华东师范大学学前与特殊教育学院,辽宁师范大学教育系,杭州大学心理系,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与北京大学心理系联合,陕西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等院校或机构建立了特殊教育研究生硕士点。此外,华东师范大学还开设了特殊教育博士学位点。

一方面,高等院校的特殊教育专业师训体系需更加完备;另一方面,通过特殊教育对象接受高等教育来更好地发展特殊教育。特殊人士接受特殊教育,既可以提高其生活质量,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滨州医学院,长春大学,天津理工学院,以及北京联合大学特教学院等校面向全国招收残疾人大学生。2005年,重庆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开始招收残疾人大学生,成为西南地区第一所招收残疾人大学的院校。这些院校招收残疾人极大地促进了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

3 启示

由上可见,我国特殊教育规模不断扩大。2003年,全国共有特殊教育学校1551所,招生4.88万人,在校学生(包括普通学校特教班和随班就读学生)达到36.47万人。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和附设特教班的残疾儿童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分别占特殊教育招生和在校生总数的63.64%和66.23%,随班就读已成为普及残疾儿童义务教育的主要形式。但是,纵观特殊教育发展的历程,我们可以获得以下启示:

3.1 理性地看待特殊教育

当我们从全球范围审视其发展历程时,发现人类关于“如何对待残疾人”问题经历了杀戮——遗弃、忽视——怜悯与过度保护,进而发展到逐渐接呐,再到融合进主流社会的发展过程,即人类自身经历了一个“远离”、“走近”、到“融合”的认识过程。

理性地对待特殊教育理念的发展历程,形成科学的特殊儿童教育观,保障残疾儿童平等的受教育权和发展权,恢复、治疗其身心功能,使之在最大程度上接近于正常人的生理或心理机能,这是其获得真正发展的途径。

加强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合与合作,通过家校之间合作来提高社会融合质量;使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帮助和教育。在普通教育班级中进行个别化教育,将特殊教育技术运用于普通教育课程,儿童需求的多样性被最大限度地容纳在普通教育课程中。

3.2 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的特殊教育

我国特殊教育学校的产生虽然迟于欧洲,但对残疾人的认识却具有朴素的唯物论色彩和人道主义倾向,其发展变化有着自己独特的形式和特殊的文化底蕴。特殊教育实践活动与尊重、保护人的基本权利紧密联系在一起。

特殊儿童关爱教育的方法范文7

一、加强教师特教培训,承担教育重任

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刚开始,我园74.2%的教师不欢迎特殊儿童入班,即使勉强入班后,54.7%的教师会让班级保育员进行看护和照顾;15.8%的教师放任他们的行为和活动,忽视这些孩子与正常儿童的差异20.5%的教师会让他参与集体教学与游戏只有9%的教师会对特殊儿童进行相应的指导。因为在传统教育观念中,大多数往往把特殊儿童作为孤独体,采用特别的教育方式,认为只要使其安全就行,但是这样做的结果只能让特殊儿童“与世隔绝”,孩子们也会用异样的眼光看待他们,不能从根本上了解和改变特殊儿童的现状,也就无法保证其接受适宜的教育,失去了随班就读本来的意义。所以,针对这种现状,我们清醒认识必须提高教师的认识,大家必须齐心协力,遵循教育和保育相结合的原则,共同负责特殊儿童的教育教学工作。

2.探讨科学的教育法

(1)注意教育目标的差异性。教育提倡因材施教,对特殊儿童也同样如此。对于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教师首先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性格特征、兴趣爱好等,针对特殊儿童提出不同的教育目标,发展层次不同目标也要有相应的变化。例如,中班数学“点数配对”教学过程中,教师对班上的正常儿童要求正确点数,找出相应的数字对特殊儿童,教师要求“数一数,这里有几个点”、“这个数字宝宝,你认识吗?是几呢”,引导他们认识实物个数和数字。当然,教育目标还要有全面性,对于特殊教育儿童来说,教师也很注重特殊儿童交往能力、合作意识、自我服务能力、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2)关注教育方法的差异性。教师应掌握特殊幼儿的特殊需求,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个别化教育训练,使特殊需要儿童的潜能也得到良好的发展。例如对肢体障碍的孩子让他多参加美术教学活动,因为美术活动中的画线条、涂色彩、剪纸拼贴,对特殊儿童有心理治疗的功效。美术创作中团、捏、撕、剪、搓、拼等等过程让幼儿手、眼、脑能充分协调,锻炼了幼儿肢体协调发展,让身心充分合作,从而促进肢体的发展。对于不喜欢用语言表达感受的特殊儿童,教师们让他们多玩沙盘游戏,通过触摸天然的细沙和沙具,让孩子在游戏中缓解不良情绪,缓和内心冲突。用科学教育法进行干预指导,行为异常孩子的效果最明显,达到76.1%,肢体障碍和其他障碍效果为53%,智力障碍的效果为41%。

(3)注重教案设计的差异性。在设计教育活动时,对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教师也要注意与正常孩子有所区别。在教材内容安排上,根据特殊儿童的接受能力,只要他们能达到活动的最低要求,能基本学会或积极参与就可以了。如儿歌教学中,正常儿童要求熟练朗诵儿歌,特殊儿童能学会就已经很好了,有的孩子只会说一两句,有的孩子只能说出几个词,说的时候口语还含糊不清,但只要开口说,就是进步。在回答问题时,我们多让他们回答较容易的问题,如“对吗?好吗”,对于难的问题,要求他们学说答案“老师说一遍,你来学一学”,使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激起学习的兴趣。

(4)注意游戏角色的差异性。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也是幼儿园对幼儿实施教育的有效形式,游戏也能满足特殊儿童的需要,教师运用各种游戏来促进幼儿身心的发育和发展。教师积极为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创设和谐、良好、适宜的游戏环境,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扮演简单的角色,融入正常儿童。例如在“理发店”的游戏中,让特殊儿童做“顾客”,配合“理发师”的要求在游戏“娃娃家”中,让他们扮演宝宝角色,请正常孩子扮演“爸爸或妈妈”,共同参与游戏。特殊儿童在游戏中,体验交往,发展语言,内心充满愉悦和满足。教师努力为特殊儿童营造宽松自由的活动氛围,能满足幼儿参与活动的心理环境,可以让幼儿大胆游戏、放松身心。

二、帮助孩子相互融合,克服自我中心

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正常儿童与特殊儿童融合,能让正常儿童对特殊儿童有了更多的认识和理解,培养了孩子们的爱心,也使其获得一种自我的满足和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而特殊儿童则喜欢模仿年龄、能力比自己高的同伴,使他们的语言表达更加趋于完善,具备更多的独立行为技能和经验。特殊儿童随班就读后,班上80%的孩子没有觉得他们有什么特别之处。例如小班部的智障儿童文文,孩子对他的评价就是喜欢笑,喜欢吐舌头,不会自己吃饭,坐在那里很乖。但是从来没有孩子说他“笨”、“傻”,所以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学习生活环境相对宽松,没有受到其他小朋友的歧视。教师鼓励班上的孩子主动与特殊儿童结对互助,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正常孩子喜欢成为特殊儿童的“小老师”。

三、联合家长共同教育,引导健康成长

特殊儿童关爱教育的方法范文8

关键词:特殊儿童 音乐教育 教学方法 特殊性

一、引言

学习音乐不仅可以提高一个人的听觉能力、时间与空间的推理能力、记忆能力、学习能力,还能培养一个人的气质、调节情绪,因此,音乐教育应该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每个人的人生当中都会有成功有失败,有欢乐有悲伤,有温馨的团聚也有凄凉的孤独,任何时刻只要音乐环绕在你的身旁,就会发现音乐是最好的朋友。

近年来,我国的音乐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其殊儿童的音乐教育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特殊儿童的定义一般可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出发。前者指的是在生理或心理中有一定缺陷的儿童,存在语言、行动、智力等方面的障碍。而后者不仅包含了前者,还蕴含了智力超常、具有特殊才能的儿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天才儿童。在没有明确指出的情况下,我们就从狭义方面来理解特殊儿童。

据有关调查研究发现,不管是正常儿童还是特殊儿童,只要没有出现听力障碍,在出生四个多月后就开始对声音敏感,可能还会出现某些反馈信息,如手舞足蹈。由此可见,特殊儿童和正常儿童在对音乐的理解上并无差异,只是有些特殊儿童可能无法用语言和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或者可能在和老师的沟通和交流中会产生障碍。由于存在某些障碍或缺陷的儿童有一定的特殊性,在音乐教育上不能照搬正常儿童的音乐教育方法。良好而系统的音乐教育在给予特殊儿童更多关爱的同时,还能培养儿童形成良好的审美观、世界观。为了达到用音乐带走特殊儿童的烦恼、享受生活的目标,特殊儿童的音乐教育应该在其自身特色的基础上,建立合适的特殊儿童音乐教育。

二、特殊儿童音乐教育的特点

在特殊儿童中涵盖了听觉、视觉、语言、智力、肢体和健康等方面存在障碍的儿童,应针对缺陷不同的儿童,制定不同的音乐教育路线。由此可见,与正常儿童的音乐教育相比,特殊儿童的音乐教育拥有自身的特色,主要包括灵活性强,不确定因素多,随机性强,对音乐教师要求较高等特点,这在教学内容、教学评价、教学时间中均能体现。

(1)不稳定性

特殊儿童一般会在心理上存在某些缺陷,情绪阴晴不定,造成学习的态度、兴趣的变化,严重时可能还会出现厌学的现象,从而导致音乐教师不仅无法及时完成教学任务,也不能从教学内容上正确引导孩子的思想,这就是教学内容不稳定性的主要表现。

(2)随机性强

正常儿童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一首歌可能最快的二十分钟就已学会,并深情并茂的表演出来,但这个时间对于特殊儿童来说也许就是个奢望,他们可能再多花费五倍的时间也不一定学得会。此外,具有不同障碍或缺陷的特殊儿童,在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上也是不尽相同的。由此可见,针对不同的特殊儿童,音乐教师应该选择不同的、适合他们的教学手段。

(3)灵活多变

在特殊儿童的教学过程中,总会出现打乱课堂的正常教学的这样或那样的状况,如学生情绪低落、身体疼痛。此时,教育时间、教学内容、教学环节都应发生相应的改变。

(4)多样化

从特殊儿童自身的特点来看,特殊儿童在音乐的学习存在上能力不同、精神状态不同、身体障碍不同、需求不同等因素,教学评价制度应随之变化,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评价体系。

(5)独特性

面对特殊儿童的音乐教师任务十分艰巨,面对的突况也相对比较多,比较复杂。因此,特殊儿童的音乐教师除了具有音乐教育的能力之外,还应进行特殊教育的培训,提高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盲文教学和手语教学的能力,扩张音乐理疗知识面。

在特殊儿童的音乐教育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存在不同障碍的儿童表现的教育效益不同。这就要求音乐教师应该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精神状态、学习态度,依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在每天备课的基础上,根据特殊儿童的不同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环境,教学时间等,最终让特殊儿童的课堂效益最大化。

三、特殊儿童音乐教育的价值

多数特殊儿童由于生理、心理上的存在一定的缺陷,遭到社会或家人的冷落和歧视,不能拥有一个愉快、难忘的童年记忆。音乐的抽象性有助于教师们与特殊儿童的沟通和交流,提高课堂效益,营造一个温馨和睦的学习氛围。音乐的学习有助于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潜移默化的引导特殊儿童建立正常的思维和处事方式。特殊儿童音乐教育的价值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陶冶情操

音乐教育本身就是一个通过音乐来传授听觉艺术、审美艺术的媒介,它能丰富人们的情感世界和思想,提高人们对音乐美的感受、创造和鉴赏能力,教会我们认识世界、感受生活,并创造生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追求。

特殊儿童的音乐教育是以审美为核心,培养学生形成一个健全、健康的个性,教会他们感恩、感知,引导学生享受生活、期待生活。通过音乐的桥梁,特殊儿童可以感受到社会和生活中的景色和事物,感受到来自世界各界的情感和关爱,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和爱心。反之,特殊儿童可以通过音乐来抒发、丰富自己的情感,亦可以憧憬生活。

(2)交流沟通能力的提升

由于自身的缺陷,特殊儿童一般都存在一定的自卑感,不敢与外界沟通、交流,终日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严重缺乏与外界的交往能力,这很不利于他们日后的发展,对学习、工作和生活都有很大的影响。音乐可以使人放松、释放自我,拥有一个愉快的心境。不管是在音乐课堂中,还是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都有助于引导特殊儿童与人或自然和平地交流、沟通,甚至有时还能提高特殊儿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很大方面上改善或解决特殊儿童的交际能力问题。

(3)辅助治疗

古人云,天生我材必有用。只要教师富有足够的耐心,学生的意志足够坚定,总能验证“是金子就会发光”。著名的指挥家舟舟是一个智商只有三十的重度弱智儿童,但在老师和父母的帮助下,他凭借着对音乐的热爱和坚强的毅力,成为历史上第一位弱智天才指挥家。享有名气的钢琴家托尼德布罗伊在出生时就被发现是一位天生的盲人,拥有音乐天赋的他在母亲的教育,通过长时间的刻苦努力,成为美国家喻户晓的爵士钢琴家,也使音乐成为他人生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些例子都展示了音乐能够促进特殊儿童更好的生活、良好审美观的形成、心智的启发,是音乐教育对特殊儿童重要作用的最好体现,充分说明了音乐在帮助特殊儿童生理和心理上的治疗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总之,特殊儿童的音乐教育是音乐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儿童的健康、快乐成长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完善的特殊儿童音乐教育机制能有效减少特殊儿童的自卑感、孤独感,找到自信、融入社会,为自己谱写一个精彩纷呈的世界。。

参考文献

[1] 刘丽杉, 金海玉. 浅析特殊儿童音乐教育[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18):208-208.

[2] 李秀云. 浅谈特殊儿童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安徽省为例[J]. 音乐时空, 2015(13):125-126.

[3] 马号. 浅谈幼儿音乐教育的特殊性[J]. 音乐时空, 2011(12):78-78.

[4] 万丽萍, 刘小川. 全纳教育理念下特殊儿童音乐教师培养研究[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5(15):30-32.

[5] 王榕澜. 特殊儿童音乐教育意义探析[J]. 考试周刊, 2013(59):176-177.

[6] 荀丽玲. 特殊儿童音乐教育意义探寻――以视觉障碍儿童为例[J]. 课程教育研究, 2016(18).

特殊儿童关爱教育的方法范文9

一、普通教师特殊教育培训的必要性

(一)国际背景

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萨拉曼卡宣言》,倡导融合教育,其核心理念是全部儿童都融合在一起受教育,没有隔离。不论儿童的身体、智力、情绪处于何种状况,在基本受教育权上人人平等,没有例外[1]。特殊儿童融合教育的一个前提是普通学校教师接受特殊教育培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世纪八十年代早期就倡导在普通师范院校开设特殊教育课程,印度等第三世界国家普通师范院校已经开设了特殊教育课程。在英国、美国、挪威、日本、法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特殊教育培训在普通学校教师的职前、职后培训中都有明确的内容和形式[2]。

(二)国内法规的要求

早在199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普通师范院校开设特殊教育课程或者讲授有关内容,使普通教师掌握必要的特殊教育知识”[3]。2008年修订案重申了这一条。《残疾人教育条例》也有类似的规定。但是,法律的落实情况很不理想。据汪海萍教授的调查[4]:我国大陆仅有13.9%(19所)的师范院校开设或曾经开设过特殊教育课程。怎样才能有效地培训普通学校教师掌握特殊教育知识技能在国内是一个未曾深入探索的问题。由于我国普通师范院校没有普遍开设特殊教育课程,普通教师特殊教育培训的任务后延到了职后教育。在职教师继续教育中,增设特殊教育培训是对职前教育缺失的补救,是落实残疾人保障法和残疾人教育条例的最后一次机会。

(三)教学改革的实践需求

目前中小学有特殊需要儿童的客观存在使教师继续教育中增设特殊教育培训更显迫切。中小学中或隐或显地存在注意力障碍、情感障碍、行为障碍、多动症、孤独症、学习障碍学生。由于普通教师缺乏必要的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的知识与方法,虽然他们付出了较大努力,但往往力不从心,收效甚微[5]。要解决上述问题,就必须让普通教师了解、掌握一些特殊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

二、普通教师特殊教育培训的意义

(一)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通过培训全体普通教师,可以使他们都学到一些基础的特殊教育知识,主要是正确的残疾人观。可以教育和影响全社会正确对待残疾人。积极地改进各种公共设施以满足残疾人的需要。如果残疾人日常感受的不是挫折,而是成功与分享,他们对自己的能力就会增强信心,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成为身心健康的社会成员,为社会文明、进步、和谐做出积极的贡献。

通过全体教师教育全体下一代关爱残疾人,使用文明术语。美国普通民众说“write Braille”,我国社会大众通常说“扎盲文”、“戳盲文”、“攮盲文”,惟独不说“写盲文”。这反映了人们的潜意识中,盲人没有“写”的能力。要使用没有价值判断的中性术语。当“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相对时,两者都没有感情色彩,“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相对时,就被反衬上了不正常的色彩。当中性术语与积极术语对照使用时,由于反衬作用,中性术语被投射上一些消极色彩[6]。当“视力残疾人”与“正常人”对照使用时,视力残疾人的“不正常”可以明显地感觉到,潜意识中视力残疾人被归为“不正常”。这在情感上是不合适的,在逻辑上、科学性上也是错误的。“视力残疾人”可以与“视力正常人”相对,他们仅在视力上不正常。

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要尽量使用情感上与普通大众相近的术语。换言之,只要不出现歧义,尽量不突出特殊性。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要使残疾人融入主流社会,使残疾人的特殊性越小越好。不能千方百计地强调特殊性,而疏远了残疾人与非残疾人的情感距离。

很多残疾人反对“残疾人企业家”、“盲人歌唱家”、“残疾人作家”的提法和新闻报道。这些报道中褒奖“残疾”胜过“人”,胜过他做出的贡献。尤其作为标题,卖点是残疾,中心是残疾。有些地方把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树为普通儿童学习的榜样,“残疾儿童都……,我们更应该……” 是教师教育普通儿童惯用的句式,其副作用显而易见。难道非残疾人一定比残疾人强,残疾人应该比别人差?

不应该把普通学校成为“正常学校”,普通教育称为“正常教育”。有残疾人的社会才是正常的社会,有残疾儿童的学校才是正常学校,包含了特殊教育的普通教育才是正常教育。

通过全体教师教育和影响下一代全体国民理解、尊重、接纳残疾人,可以促进社会和谐。普通教师特殊教育培训的全面展开,对特殊教育、残疾人事业将有里程碑意义,会极大地推进社会文明、和谐。

(二)促进随班就读的开展

通过对普通教师进行特殊教育培训,可以为随班就读打下基础。遇到有残疾儿童随班就读会积极承担自己的义务和责任,教育自己的学生接纳残疾儿童,平等对待,互相关心、互相帮助。通过对普通学校教师进行特殊教育培训,他们能够采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教育残疾儿童,有利于残疾儿童的发展,有利于残疾儿童回归主流社会。也有利于普通儿童理解残疾儿童,将来形成对残疾人更关爱、更接纳的和谐社会。

对普通教师进行特殊教育培训,可以转变校长和教师的教育观念。如果出现学校功能与学生需要不相符的情况,学校应当做出改变,以适应学生的需要。随班就读的残疾儿童可以成为普通儿童克服困难的榜样,与残疾儿童互帮互助,有利于普通儿童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利于普通儿童的道德培养。特殊儿童的到来使得普通班级更加丰富多彩,能够丰富普通儿童的阅历。在教学过程中,残疾(大差异)是磨练教师教学水平的磨刀石、是财富不是负担[7]。在教育辅导残疾儿童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锻炼和提高,用教育残疾儿童的方法教育普通儿童,同班的普通儿童会受益,后继的普通儿童还会受益。

三、普通教师特殊教育培训课程初步方案

(一)理论基础

对普通教师进行特殊教育培训重点是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其中基本理念是第一位的。要培养感性认识,带领受训老师到特殊教育学校参观,通过观察接近特殊儿童,感性地认识特殊儿童。第二、符合特殊儿童需要的教学方法。当班上有特殊儿童时,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事项,特别的教学方法。第三、特殊教育技能。如班上如果有盲或聋儿童,就需要掌握盲文或手语。要求普通教师懂得一些简单的特殊教育技能,如何让普通学生和特殊学生形成一个和谐的班级[8]。本课程要面向全体教师进行特殊教育培训,而不是只培训有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教学任务的教师。当教师遇到具体的随班就读教学任务时,还应有专门的、针对性的、更大强度的培训。

全体职前未修特殊教育学分的教师都应接受在职的特殊教育继续培训,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这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教师可以不接受在职的特殊教育继续培训,理想状态是大学教师和他的学生们在中小学阶段的老师受过特殊教育培训,他们早形成了正确的残疾人观,只要他们接纳、欢迎随班就读的学生即可。这样,大学教师不必影响他的学生的残疾人观。他们在中小学阶段已经受到熏陶。

(二)课程要素

1.课程名称:特殊教育融合基础

2.学分:1学分

3.学时:16学时

4.课程目标:

使受训教师形成正确的残疾人观,理解和尊重残疾儿童,了解特殊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教学手段和方法。养成平等博爱的师爱胸怀,尊重差异,善待差异。教育和影响他们的学生关心、接纳残疾儿童,为残疾人融合到社会主流打下基础。

5.课程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主要内容 学时 比例

文明残疾人观 4 25%

特殊儿童的分类与标准 2 12.5%

班级中的特殊需要 4 25%

特殊儿童的全面发展 2 12.5%

手语基础 2 12.5%

实践环节 2 12.5%

特殊儿童关爱教育的方法范文10

特殊教育的对象随着文化全球化的到来和科学的发展,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思维也在改变,最终形成了特殊需要儿童的概念。在特殊教育的实施中,爱心教育与爱心理念的树立至关重要。与此同时更应该建立一个具有比较完整体系的中国特殊教育的制度和规范,即爱心教育制度。在这个制度下特殊教育教师很高尚。而同时,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特殊教育教师最重要的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有爱心,只有充满爱心才能真切地投入到特殊教育当中,使特殊人群感受到人们对他们的关爱,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关心,让特殊人群的心理得以正常的发展。

关键词:

特殊教育对象;爱心教育;制度

一、特殊教育的对象及其表现

关于特殊教育的对象一般指残疾儿童。1981年英国的教育法中取消了其传统的对残疾儿童的分类,即不再分为盲、聋、弱智、肢残等类,而使用了更广泛的一个概念,即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Childrenwithspecialeducationalneeds)。不过,为了方便,在英国仍在使用聋、盲、肢残等术语,弱智用“学习困难”(Learningdifficulties)来代替,学习障碍的儿童(如阅读等方面的困难)称做“有特殊学习困难”;关于特殊教育在法律上的含义,在我国的法律条文中没有明确的界定。由于我国的特殊儿童主要是指残疾儿童,因此,我国的特殊教育主要是指残疾人或残疾儿童教育。在我国,特殊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关于特殊教育在理论上的定义也有许多,从定义的内容上分析主要包括特殊教育的对象、内容、方法、场所以及人员等。例如,有人认为特殊教育是使用一般的或经过特别设计的课程、教材、教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设备,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行旨在达到一般和特殊培养目标的教育。它的目的和任务是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要求和特殊儿童的教育需要,发展他们的潜能,使他们增长知识、获得技能、完善人格,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随着文化全球化的到来和科学的发展,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思维也在改变,最终形成了特殊需要儿童的概念。理论上的发展并不完全等同于实践观念上的前进,所以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上,甚至是教师,对于特殊教育对象也无法做到心平气和。这里引用一个普通学校教师第一次看到特殊教育对象的观感:当我初来到这个学校时,我简直惊呆了。我以前虽然也在朋友家见到过一个智力低下的孩子,但是他的生活都能自理,表面甚至看不出与一般儿童的差别,所以当时我还劝说他就读普通小学。可是现在我所见到的情况确实出乎意外。特殊学校的孩子的智力程度实在不容乐观。大多数孩子的智商都是70以下的,70左右的学生在学校就是极品了,一般都是50以下,甚至于有些就10、20的,相当于几个月的宝宝那样的。不会吃饭,不会大小便,不会说话。第二节课自己上的,一个中年级班,因为之前上的满好,所以我以为都那样的,然后上到一半,后面有一个学生开始大叫,然后撕本子,我也不知道怎么办,就走到他边上,突然他就把我一把抱住,拉起我的手,在我茫然的时候一口咬下去。当时我就吓哭了,然后他就抓我的手,抓的一道道痕,我吓傻了,赶紧跑出去喊他们班主任。那是第一次,当时真的整个人吓的哆嗦,又痛又怕。他们班主任后来就握住他的两个手不让他抓到东西。后来他们班主任跟我说,这学生自闭,一不高兴就咬人抓人,他也经常被抓的,还把手臂摞起来给我看以前的疤。我教的这个班还有一个学生,都十七八岁了,10以内的加减法还得掰手指算,写字学到今天忘记昨天的。类似这样的情况,其实是比较普遍的,因此在观念上平静地接受特殊教育对象是由特殊教育转向爱心教育的开端和发轫。

二、爱心教育与爱心理念

特殊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不仅教师心理有波澜,即使在家长那里,也很难体现出平常心。下面是一个特殊教育对象家长的自述:我因为有了这样一个智力残缺的孩子,于是断绝一切朋友来往,来到了异乡。正因为在异乡,我敢带着儿子四处溜达,不怕别人的眼光。反正也没几个认识我的。来了这里三年多,我才像一个蜗牛一样,慢慢探出头去,试着接触社会,联系了家乡的一些同学朋友。不过还是隐瞒了孩子的事情以及我的现状。有一次在公交车上看到一个家长带一个七八岁的男孩坐车,那个男孩明显的智力有问题,他的妈妈,很耐心的哄着他。看着这母亲,而且听了这个母亲跟我们说:我不指望她有多聪明能完全正常,哪怕她像班上某某某一样叫我一声我都满足了,我的心于是激情翻滚。从这样的例子看来,能够建立起平常心的理念,对于特殊教育来说是至关紧要的。在特殊教育上,老师虽然也辛苦,但毕竟是老师,而这些孩子的家庭才是最苦的。一般无论家长还是老师,其实最大的幸福就是看到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学生的进步,那种成就感很让人满足,可是对于特殊教育对象而言,这样的希望是遥遥无期,甚至是绝望。正如有的老师所诉说的:真的很难有那种教师的成就感,有些孩子从一年级进来到九年级毕业都还在认识1,想想真的是难过,不是我们教学水平不好,真的是没办法啊。普通小孩子认识1,说一遍就行了,可是我们想尽各种办法从食物刺激到实物联想到数字宝宝卡片,绞尽脑汁,可最后得到的还是一双茫然的眼睛,很多老师自己上课后都哭了。这说明,如果在观念上我们不能取得共识,不能进到“平常心”也就是既然是特殊的教育对象,就不要用一般孩子的标准去要求他们。就该按着他们自己的标准来看待他们。在这方面国外和我国台湾地区做得就比较好。在发达国家(地区),面对特殊教育对象,大家不会投去异样的阳光,社会都帮忙,台湾在这方面也做的很好,意识技术素质都领先我们不止十年。国外特殊学校老师不仅需要普通教师资格证还需要特殊教师资格证,是一个很专业很专业的教师,特殊学校的老师会以此为荣;国外的家长也不怕因为家里有这样一个孩子而被人笑话,经常带孩子出去玩,像对待一个普通孩子一样带他出去见世面,这就是爱心观念和爱心理念的发展与树立。

三、特殊教育向爱心教育嬗变及其制度化

在中国大部分地区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往往充满心酸,几乎难以获得太多职业成就感,长期在比较边缘化的群体中心理大概也会压抑。尤其现在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盲聋哑类越来越少,智力障碍学生越来越多,对学生的教学和交际更加困难,这些感觉也许会更强烈。具有特殊教育对象的家庭也大多数以面子为重,自从有了特殊教育对象后,他就再也不参加朋友间的任何聚会了,除了上班,彻底与世隔绝了,以前的朋友全都不去联系,都躲着他们。因此,为了改变这样的现状,我们首先应该在政府层面建立一个与爱心教育密切相关的制度。这个制度的本质是让大家不会再歧视特殊孩子和特教老师,给他们足够的关爱和待遇,甚至令他们骄傲和自豪,因为他们从事了最艰难的让爱得到体现的事业。其时只要看看那些特殊教育对象的本身,我们就会意识到建立这样的制度是多么的刻不容缓。有一个特殊教育的对象这样说:我是一名脑瘫患儿,就是一般所说的特殊教育对象、智障儿。我觉得我们和你们健全人身体的某些发面不一样。但是我很快乐,因为我生活在爱的世界,爱的海洋里。本来我们这些孩子能够活下来就已经很不容易了,我觉得快乐就好了。请理解我们这些不幸的特殊孩子,同时也请尊重我们这些特殊的孩子,和这群不一般的奋战在特殊教育第一线的特殊教育工作者。在制度层面上我们更应该认同:社会需要付出,社会需要奉献,社会需要更多的正能量,需要用制度催生出奉献爱心的感动人物。一个人的爱心是有限的,只有在制度层面肯定奉献和支持爱心,爱心才是无限的。我国一向有“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大同社会理想;1859年太平天国运动革命领袖洪仁玕的治国方略<资政新篇>中“兴跛盲哑院”;从131年前我国第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启明瞽目院悄然在北京王府井大教堂旁的甘雨胡同开办,到新中国成立56年来特殊教育的全面蓬勃发展;中华民族浩浩然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留下了许许多多对残疾、对残疾人教育弥足珍贵的科学阐释、实践探索和杰出人物,值得我们去回味,去继承,去光大。因此,今天我们应该建立一个具有比较完整体系的中国特殊教育的制度和规范,这即是爱心教育制度。在这个制度下特殊教育教师很高尚。而同时,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特殊教育教师最重要的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有爱心,只有充满爱心才能真切地投入到特殊教育当中,使特殊人群感受到人们对他们的关爱、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关心,让特殊人群的心理得以正常的发展。他们除了要有职业要求的教育培训,即特殊教育、教育学、心理学、康复等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同时更应该具有奉献和大爱无疆的精神,施爱与特殊教育对象,掌握特殊教育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遵守职业道德,完成教育教学工作,能吃苦、有爱心、耐心、会沟通。用自己的爱心和行为得到社会的承认和国家给予的高尚待遇。

参考文献:

[1]谁来保证残疾青少年的受教育权利——山东省农村残疾青少年特殊教育状况调研报告[R].互联网文档资源,2012.

[2]杜鑫(导师:熊西北).中国部分高等体育院校开设特殊教育专业现状的调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硕士论文,2010.

[3]张德生.综合实践课在特殊教育中的意义和价值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1(4).

[4]中国特殊教育行业调研与前景预测报告(2012-2016)阿里巴巴fiendy999的博客,2012.

[5]梁春艳.特殊教育方向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感调查研究[J].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13(2).

特殊儿童关爱教育的方法范文1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断深入,农村富余劳动力加速向城市转移,做为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他们为城市发展和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贡献。由于条件所限,一些农民工子女无法随父母进城,留在了农村,以及离婚率逐年上升,社会产生了大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学生。(称为特殊群体)这是社会发展前进中的问题,如何关注这些学生的健康成长,这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个严峻的新课题。这也是当前农村中小学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中比较突出的问题。

____县教育系统关工委从____0年开始就对全县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学生的学习、思想、生活及监护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学生分布广泛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36992人,其中留守儿童1368人,占3.7%;单亲或双无亲学生1738人,占4.7%。即特殊群体儿童3106人,占学生总数8.4%。分布在全县城乡中小学。

(二)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学生监护方式多,但监管无力

调查显示:单亲、留守儿童主要有四种监护方式。一是单亲监护占34%;二是隔辈监护占59%;三是亲属监护占3.8%;第四种极少数是同辈监护。

隔代教育力不从心,教育理念、知识和方法不能适应学生的成长。由于监护人多数年龄偏大(祖辈与孙辈年龄相差一般在50岁左右),而且文化水平较低,生活方式、思想教育观念有很大差距,难以与孩子沟通。大多数监护人不能辅导或身体不好,在学习上无法切实有效的帮助辅导,45%的学生学习成绩偏下,成绩优秀较少,40%学生没有学习兴趣,甚至出现厌学情绪。加之缺乏家庭教育知识,往往只能满足孩子物质生活上的需求,缺少精神道德上的教育。

(三)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学生心理健康受损

由于家长长期在外打工及单亲家庭的影响,父母与孩子沟通少、交流少,疏于对孩子的关爱。而且监护人重养轻教,久而久之变得精神空虚,沉默寡言、内向孤僻,与同学很少交流,部分人缺乏自信心和安全感,甚至变得自私、冷漠、缺乏同情心。说谎、打架、好吃赖做占25%。

单亲家庭学生,由于父母离婚、家庭破裂,使儿童在需要父母之爱的成长关键时期,失去了这完整的父爱和母爱,对儿童是一种巨大的从未有过的冲击和伤害,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势必带来严重的影响。这样的学生往往感觉低人一等,并产生严重自卑心理,表现对未来没有追求,学习上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单亲或双无亲家庭学生在内心深处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他们往往出现更多的敏感和多疑心理,精神紧张、不稳定,上课精神不集中开小差,有的还形成了极端性格。

(四)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学生行为偏差

处在成长发育关键时期的儿童少年本身行为自律能力很差,多数监护人忽视对孩子行为的正确引导,只要孩子的行为不是大的过错,一般采取认可态度,甚至娇生惯养、放任自流,以“不出事就行”为最大安慰。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常常走出家门,有的走进网吧,沉溺上网和电子游戏。再交上一些有不良习气的朋友,于是吸烟、喝酒,甚至早恋、,有的还走上了犯罪道路。有的父母在外打工收入较高,家庭环境相对优越,孩子花钱大手大脚,对学习无所谓。这些孩子认为学习不重要,将来也能出去打工,照样能挣钱,养成好逸恶劳、奢侈浪费乱花钱、摆阔气的陋习。

(五)现在的学校并没有特别注意这个特殊群体的教育问题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难以沟通配合,大多数家长半年或一年甚至更长时间也未向老师了解过子女的情况,即使了解也是鞭长莫及。

单亲和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上,存在的困惑与问题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辅导。学校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并配备心理教师,也很少有组织、有计划对这个特殊群体进行心理教育、生理教育、安全和法制教育。

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学生是我国城镇化过程中难以避免的社会现象。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学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后备军,他们的成长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家庭幸福、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一)完善学校教育

1、建立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学生档案和家庭联系卡加强管理。以校为单位建立档案,准确掌握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学生的个人信息,记录品德、学习、行为,并建立谈心制度。黄沙中心校为154名留守儿童和183名单亲学生建立了档案,成立了帮扶单亲和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定期研究分析特殊群体学生的思想行为表现,采取针对性措施帮扶每一个人,力求对特殊群体学生在心里上给予关爱、生活上给予照顾、学习上给予指导帮助,公平对待每个学生。达牛小学建立特殊群体学生档案,通过开设亲情电话、实施家访制度与单亲和留守儿童的父母交流沟通,每半月向与其监护人询问在家表现以及思想动态,成立了心里辅导站,对所有特殊群体儿童进行心理辅导。

2、开展关爱单亲和留守儿童帮扶系列工作。一是对特殊群体学生实行定人监护。黄沙中心校实行“大拉小手”、“五老”分片包干、党员“一帮一”对单亲和留守儿童实行“照”、“管”、“教”。张复兴在活动站一直担负单亲和留守儿童家长职责。给单亲和留守儿童买书、买学习用品,辅导功课、个别谈心,有病给找大夫、买药、输液直至孩子病好。使叶婷婷等5名单亲、留守儿童没有失学;桓洞老教师姜兴华、刘继香帮助父母离异的双胞胎胡双、胡倩没有失学,一天比一天进步。二是交朋友,洪家学校

班主任、科任教师及学校领导就是她们的亲人,日常活动生活格外照顾,课外辅导吃“偏饭”,使班级成为他们的第二个家。三是“手拉手”,台南中心校开展五老“大手拉小手”和学生“手拉手”关爱特殊群体,为安力坤治病捐款3000余元,全校无一人失学。四是关爱。____二中还成立了“爱心超市”,衣物和学习用品随用随取。有难大家帮,使特殊群体学生“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为他们架起幸福快乐成长的桥梁。 3、开展对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做人德为先,育人先育“心”。逸夫小学、韭菜台、会山等学校配备专兼职心理咨询教师,对特殊群体学生加强心理教育及疏导,减轻心理压力。配合班主任针对学生的品德行为偏差及时进行心理辅导,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养成健康和积极向上的意志和品质。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校园各种活动,缓解学习压力,增添他们乐学、爱学的良好情绪。发展他们的个性和特长,培养他们的上进心和竞争意识。开展寓教于乐的道德实践活动,培养特殊群儿童明辨是非与社会交往能力。通过教师和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

5、建立学校寄宿制。对无人照看学习和安全得不到保障的儿童可到寄宿制学校寄宿,给他关爱,弥补他们家庭教育的缺失。

(二)突出家庭教育

1、要提高家长对子女教育问题的认识,树立孩子健康发展需要家长全面关怀的理念,重视对孩子全方位监护。

2、确定好监护人,注意提高教育孩子的能力。

3、外出打工父母或单亲父母,尽可能与孩子多联系沟通,让孩子感到父母的关爱、家庭的温暖,关注孩子的精神需求和全面发展。

(三)注重社会教育

1、县政府、乡镇、村组及妇联有关部门重视对单亲和留守儿童的关爱和教育管理工作。教育行政部门每年应专项部署单亲和留守儿童工作,并纳入均衡发展目标之一。

2、倡导党员干部和社会热心群及“五老”担当义务辅导“家长”关爱每一个单亲和留守儿童。

3、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开展文化建设,让单亲和留守儿童在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中受到良好的熏陶。

4、以教育行政部门和乡镇学校为主体,吸收有关部门和相关人员参与,成立“乡镇单亲和留守儿童关护领导小组”,及时总结布署推广典型,寻求解决单亲和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好方法、好举措,发挥行政教育部门和学校主力军的职能作用。

农村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学生还处在持续增长的趋势中,必须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进一步增强做好单亲和留守儿童的责任感。

1、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及失去双亲学生的教育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综合性问题,单靠学校、教育行政部门难以解决,需要县政府和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统一认识,积极配合,齐抓共管。逐步形成家庭、学校、社会密切配合的管理体系。

特殊儿童关爱教育的方法范文12

自《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颁发以来,我国基础音乐教育改革取得了瞩目的成绩,无论是在教育理念,还是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都产生了质的飞跃。但是,作为特殊儿童这一弱势群体,他们的音乐教育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改善。本文希望通过对特殊儿童音乐教育的性质、特点及教育价值的研究,引发音乐教育界对特殊音乐教育的关注,以促进特殊音乐教育的发展。

一、特殊儿童音乐教育的性质

特殊教育是由实施学前和义务教育的普通和特殊教育机构提供的、以满足特殊儿童的独特教育需要而设计的教育、教学和相关的服务。

据此,我们认为特殊儿童音乐教育的基本性质主要表现为三点:

(一)是属于特殊教育中的审美教育。这是由音乐教育的审美性决定的,这与普通音乐教育中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提高他们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

(二)是特殊教育中的生理、心理教育。这是特殊儿童音乐教育区别于普通音乐教育的主要特征之一。即通过音乐教育,对特殊儿童在生理、心理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三)是特殊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的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特殊教育属于基础教育的范畴,因此,特殊儿童音乐教育应该是特殊儿童教育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不可缺少的课程。

二、特殊儿童音乐教育的特点

特殊儿童有许多类别,例如,言语和语言障碍儿童、听觉障碍儿童、视觉障碍儿童、学习障碍儿童、智力障碍儿童、肢体和健康障碍儿童、情绪和行为障碍儿童等等。因此,特殊儿童音乐教育与普通儿童音乐教育相比,具有自己的一些特点。

(一)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性

由于特殊儿童有生理、心理方面的缺陷,因此,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都具有不稳定性。这势必会影响到教学内容,比如说,有时学生对教师备课内容不感兴趣,教师就必须及时对内容进行调整;有时学生的情绪不好,不愿意学习,教学内容就无法完成。这些都是教学内容不确定性的具体表现。

(二)教学手段的随机性

特殊儿童很难像正常儿童那样学习,比方说,一首对于正常儿童来说只要20分钟就能够学会的歌曲,特殊儿童也许要花100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而且,针对缺陷不同的特殊儿童需要不同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因此,教师必须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及时变换教学手段。

(三)教学过程的灵活性

教学过程的灵活性主要表现在:教学时间的灵活性、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性、教学环节的多向性以及教学环境的可变性。

(四)教学评价的多层次性

教学评价的多层次性主要指的是。根据不同儿童的学习能力和生理、心理方面的特殊需要来进行教学评价。即应该根据特殊儿童的各种特点来建立不同的、多层次的教学评价体系。

(五)对教师要求的独特性

作为特殊儿童音乐教育的教师,除了要具备在普通学校进行音乐教育的素质之外,还有独特的要求:第一,接受过特殊教育的培训,对特殊儿童有爱心,有责任感;第二,能使用手语、盲文进行教学;第三,具有音乐理疗方面的知识。

三、特殊儿童音乐教育的教育价值

(一)以审美为核心,陶冶特殊儿童的情感世界

特殊儿童音乐教育与正常儿童音乐教育一样,都是以审美为核心。如,对于那些视觉障碍儿童,虽然他们难以通过视觉来感受自然界和自己生活中许多美好的景色和事物,但他们可以通过听觉来感受生活中的美,感受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与关爱。他们可以在音乐的海洋中,丰富情感、抒感,搭建起与正常人沟通的桥梁。

(二)通过音乐活动,培养特殊儿童的交往能力

特殊儿童往往有一种自卑感,不愿意和别人打交道,缺乏交往能力,这对于他们的学习、生活和以后的工作极为不利。而音乐教育,可以有效地使这一问题得到解决或改善。音乐活动能使他们在一种愉快的心情下,在欢乐的游戏之中,忘却自己的某些缺陷,积极主动地与他人合作、交流。值得提出的是,成功的音乐教育不仅应在音乐课堂上,而且也应在社会的大环境中进行,培养学生对校内外音乐活动的积极参与,将使学生的群体意识、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等得到锻炼和发展,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帮助他们认识社会、认识世界。

(三)通过音乐活动,对特殊儿童进行生理、心理方面的治疗

特殊儿童音乐教育的特殊作用主要体现在针对特殊儿童生理和心理上的某种缺陷,进行有计划、有意识的治疗和矫正。如,让盲童学习演奏乐器可以提高他们的听觉、动觉及触觉方面的功能,并使这些功能产生聚合和协调效应,这将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此外,音乐可以使他们在欢快的节奏中运动身体,激发他们的活力,促进体格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