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时间:2023-09-15 17:31:14

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案例范文1

摘 要学前阶段是康复教育的根基阶段,也是康复教育的最佳阶段。文章分析了树立科学的训练理念、制定有针对性的训练目标、选择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法等三点学前特殊儿童的运动康复训练策略,在此基础之上探讨了学前特殊儿童运动康复训练的三种评价方式,即动作发展评价、健康体适能评价以及社交能力评价,以期对学前特殊儿童运动康复训练活动的科学开展能够有所启发。

关键词运动康复训练学前特殊儿童训练策略训练评价

学前阶段是康复教育的根基阶段,也是康复教育的最佳阶段。对于学前特殊儿童而言,运动康复训练的科学开展不但具有缺陷补偿的生理功能,还具有促进学前特殊儿童心理发展的心理功能和提高学前特殊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社会功能。因此,针对学前特殊儿童设计并开展科学的运动康复训练活动,对于学前特殊儿童动作能力和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心理功能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能够更好地帮助学前特殊儿童融入班级生活、家庭生活以及周围的社区环境。

一、学前特殊儿童运动康复训练的实施策略

首先,在对学前特殊儿童进行运动康复训练时,要注意树立科学的训练理念。树立科学的训练理念是高质量、高效率开展运动康复训练活动的基础和前提。具体到学前特殊儿童的运动康复训而言,为了实现学前特殊儿童缺陷补偿与身心健康全面协调发展的训练目标,应树立“医训结合”的训练理念,以“医训结合”的训练理念为导向,将基础动作训练、体适能训练以及体育游戏等合理的融入所开展的运动康复训练活动之中,确保运动康复训练活动的高质量、高效率开展。

其次,在针对学前特殊儿童进行运动康复训练时,要注意根据不同类别的特殊儿童制定有针对性的训练目标。特殊儿童包括不同的类别,如听障儿童、智障儿童、自闭症儿童、脑瘫儿童等,在针对不同类别的特殊儿童进行运动康复训练时,所要发展的核心能力显然也存在明显的不同。例如:在针对自闭症儿童进行运动康复训练时,训练的核心目标应为“发展其基本运动功能、培养其社交能力和沟通能力”,所以在开展训练时,训练的重点就应放在基本运动功能的训练以及听指令训练和社交能力训练等方面;而在针对脑瘫儿童进行运动康复训练时,训练的核心目标是“提高其语言、动作以及思维的灵活性,促进其功能恢复”,所以在开展运动康复训练时,就应该针对患儿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地开展粗大和精细运动功能训练。

最后,在针对学前特殊儿童进行运动康复训练时,要注意根据不同类别的特殊儿童选择有针对性的训练策略。不同类别的特殊儿童,不但生理缺陷和身心特点存在不同,其对运动康复训练的需求也各有不同,因此,针对不同类别的特殊儿童选择不同的、有针对性的运动康复策略,是确保运动康复训练成效的关键。例如:在针对自闭症儿童进行运动康复训练时,运动康复训练活动可以结合结构化的训练策略来开展;在针对听障儿童进行运动康复训练时,运动康复训练活动则应注意结合听觉训练的康复教育原则和康复教育方法;而在针对脑瘫儿童进行运动康复训练时,运动康复训练活动则应注意结合适应性训练的方法策略和思维训练的方法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运动康复训练的质量和成效。

二、学前特殊儿童运动康复训练的评价方式

学前特殊儿童的运动康复评价指的是根据运动康复的目标,对运动康复训练的过程和运动康复训练的结果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价值判断的结果对后续运动康复训练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目前,在针对学前特殊儿童运动康复训练进行评价时,常用的评价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是动作发展评价。学前特殊儿童的动作发展评价,指的是针对学前特殊儿童的动作发展状况所进行的评价。常用的评价量表主要有《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二版》(PDMS-2),PDMS-2主要是针对0~7岁之间的特殊儿童设计的,主要的评价内容为0~7岁之间特殊儿童的粗大动作发展情况和精细动作发展情况,是针对学前特殊儿童进行动作发展评价时,常用的评价量表之一;此外,《Brigance早期发育量表二版》(BriganceIED-Ⅱ)也可以用于学前特殊儿童的动作发展评价。

二是健康体适能评价。健康体适能的发展不但能够提高学前特殊儿童的自信心,还能够促进学前特殊儿童与生活环境之间的适应与融合,所以,健康体适能也是学前特殊儿童运动康复评价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方式。在针对学前特殊儿童进行健康体适能测试时,常用的主要为《Brockport体适能测试》(BPFT),其共包含了27个测试项目,能够让测试者在面对不同类型的学前特殊儿童时,灵活地进行测试,从而对接受测试的学前特殊儿童的健康体适能发展状况作出客观、科学的判断。除此之外,《身心障碍者最佳身体测试》也可以用于学前特殊儿童的健康体适能测试。

三是社交能力评价。在针对学前特殊儿童进行运动康复评价时,评价不应该只停留在动作和健康体适能等显性的、表层的内容之上,同时还应该对学前特殊儿童的社交能力进行判断和评价,以更加全面地衡量运动康复的效果。在针对学前特殊儿童的社交能力进行评价时,常用的测量工具主要是弗吉尼亚州适应体育课程(UVA-APE)社交技巧清单,在这一清单中包括了应对冲突和问候他人等在内的10个与社交能力相关的测试类别,能够对学前特殊儿童的社交能力发展状况做出较为全面的衡量和判断。

参考文献:

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案例范文2

【关键词】特教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及原因心理情绪管理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制定的《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对特殊教育工作中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面对社会期望,特教教育改革等方面的压力,所有问题都指向一个核心问题:特教教师心理健康的调节及特殊儿童心理干预的专题研究。

一、特殊教育教师心理现状分析

多数研究认为,特殊教育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容乐观,并存在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问题。特殊教育教师SCL-90的得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较高,具有轻度及以上心理问题的教师占总数的25.6%。特殊教育的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成人常模,躯体化、强迫、抑郁都是特殊教育教师的主要心理问题。

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压力较大,61.3%的特殊教育教师体验到中等程度以上的压力,5.6%的特殊教育教师体验到重度以上的压力,其中最大的压力源自于学生管理。高校权威专家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CAS)对山东省17个地市40所特殊教育学校及特教中心385名教师的心理健康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教师性别、类别、学历对心理健康水平无显著影响。

二、特殊教育教师心理问题表现的四个方面

第一、特殊教育教师存在较明显的心理、生理症状。

第二、特殊教育教师在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社会交往面过窄导致的心理失衡和适应不良。教师的合群需要与获得支持的需要经常得不到满足,使教师产生一种自卑感和与社会格格不入的隔离感。

第三、研究发现,特殊教育教师课堂上循循善诱较少,经常出现教师自问自答的现象,且对教学工作逐渐失去热情。

第四、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表现为中等强度,且不同学校类别的教师在职业倦怠上存在差异。不同类别的特殊儿童的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存在差异,担任弱智儿童教师的职业倦怠要比盲童、聋童的教师严重。

我校是一所培智类的特殊教育学校,大部分学生残疾程度严重,自闭症儿童占到学生的30%,情绪行为问题突出,教育难度大。教师平均年龄43岁,身体状态和心理状态均欠佳。因此做好教师心理调适,全面提升教师的心理学素养和心理服务技能,建设规范化的特殊儿童心理干预体系,对教师做好情绪管理,一直以来都是我校非常重视和一直在做的工作,在这里与特教管理者分享。

一、环境怡情,文化养心,为心理教育营造大氛围

学校的环境文化以特需儿童的康复以及生存需求为目标,创建以森林、海洋、花海为特色的主题康健长廊,怡情养心,寓教于景。学校修建了“仁者庭”,修心性、怡性情,感受自然与创意之美、环保与艺术之魅;搭建了“爱之苑”,感受沙疗之效、攀岩之趣、饲养之乐。增设配备,使校园文化处处都是有趣的“课堂”,寓玩耍中实现康教的目的。创建了心理评估室、心理疗愈室等专业处室。购置了心理综合评估仪、注意力训练仪、沙盘等专业器具,为心理教育营造了专业、优美、先进的硬件条件。

二、民主管理,合理安排,增强队伍软实力

从管理学的角度,员工对于单位的归属感、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要靠管理、靠制度去实现。为了让每位教师对学校信任,对工作有安全感,我们在管理上通过营造民主氛围、客观评价、合理安排和人性化组织,努力实现学校干部群众间的和谐气氛。

1.完善管理网络化结构和教师竞争上岗制度

增设校内管理岗位。将教师按照合作需求组建项目团队。完善原有的层级网格化管理结构,使更多的一线教师参与管理,激发教师潜力和积极向上的风气,使教师真正与学校同发展、共成长。

2.强化两个队伍建设

坚持干部全面素养提升工程,达到人人有专長、分管工作有特色的品牌目标,培养管理、业务皆强的干部队伍。以学校的名师工作室、项目团队的创建和培养为着力点,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和师训工作。

3.拓展校务公开使教师评价全面科学有依据

绩效工资方案不断完善,通过教师专业化发展、人事安排、工作量调整、课程改革项目管理等渠道,全面实现人尽其事、各得其所。通过“教代会”,落实好绩效工资方案的调整,使其适应和促进学校发展,真正起到激励作用。

三、课程介入,提升素养,为心理教育搭建大舞台

课程是落实教育教学的载体,课堂是做好心理教育的主渠道。学校深谙此理,多年来坚持全面启动心理课程研究,援引专业心理咨询师团队驻校办公,探讨普适性的心理游戏开发及实践,心理志愿者与自闭症儿童结对服务,整体搭建心理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心理康复的同时提升教师心理教育的专业化水平和个人成长。

四、全员参与,专业引领,构建心理教育培训模式

目前,学校拥有2名硕士学历的部级心理咨询师,1名部级心理辅导员。也有不少教师在学校的组织下参加了系统的心理教育技能培训。教师的心理教育综合素养是对学生开展心理教育的首要条件。因此学校加大投入,为教师搭建培训学习的平台,定期心理疏导,聆听专家讲座,教师自由组合,学校有心搭桥。学校还请专业咨询师每周为教师提供心理辅导,感受团体支持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开展系统技术培训,增强专业技能。我校与专业心理咨询研究所合作,常年坚持系统专业的对全体教师开展绘画疗愈、游戏疗愈等心理学专业培训。还包括学校心理学骨干教师团体的建设与发展和个案的会诊以及教师的减压讲座,达到了促进教师个人心灵成长的目的。

援引高校专业支持,对学校特殊需要儿童的心理教育工作进行全面梳理、总结与提炼,结合特殊教育理论研究最新成果和教育理念提出具有学校特色、符合理论规范要求的特殊需要儿童教育模式。

五、师德工会活动使校园变乐园,工作成乐趣

活动是大家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心理教育方式。学校利用师德教育活动、工会活动,增强凝聚力,激发教师工作热情和队伍活力,倾力打造“乐业善思、充满活力、身心双修、德能双馨”的智慧型阳光教师团队。

例如,“我的特教日记”记载着特教真善美的师爱故事;每年的仁爱阳光教师评选,弘扬崇德向善的师德风尚;特教最美瞬间,抓取师生交流的温暖画面;“仁爱如歌”画册,记载着爱的箴言,吟唱着教育的智慧。

每年教师节,学校都会采用充满惊喜和温情的方式去表达对教师们的心理关爱。寓意深远的节日礼物,如写满感恩和祝福的小纸条,激发热爱生命的植物;修心养性的书法字帖和书籍;宣泄情绪的“秘密花园”曼陀罗画册,无不寄托着学校对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视和润物无声的引导。

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案例范文3

关键词:家庭检查;特殊儿童;行为问题;家庭环境

一、国外家庭干预的研究现状

早期干预是指为提高幼年儿童发展而设计的一系列范围较广的活动(Ramey&Ramey,1998),通常包括早期教育、卫生保健以及各种服务等,旨在促进积极的父母教养方式、家庭功能、个性发展或治疗服务。20世纪60年代早期以来,各种各样帮助家庭促进儿童积极成长的干预项目已经被开发制定,干预项目各有其家庭支持的重点,如父母的教养方式、抚养子女的责任、家庭与社区服务的联系、职业技能等。干预旨在提高那些从出生到5岁期间的处境危险的儿童的健康,其手段包括家访,家庭探视、项目,计划中心的群组议会、个案管理、基于儿童项目中心的某门或一系列课程安排,工作人员直接与家庭接触,由专业人员与辅助专业人员构成。

现今许多研究集中关注早期儿童行为问题在家庭中的表现,其中包括联邦美国的均衡起点评估(1994)及家庭支持计划中的家庭支持国家评估项目(National Evaluation of Family Support Programs,简称NEFSP)的创新性介入研究“与来自低收入家庭占很大比例、遍及全美的妇女、婴儿、儿童项目(Women,Infants,and Children program,简称WIC)的多层次、深入实际的服务性研究等。但由于对家庭在早期干预中因果关系作用的把握过于有限,以致大多数方案模型不能被广泛的扩展与复制。

而今日益对家庭干预增加影响的是“提高家庭实力”(buiM on family strengths)的观念,该观念的优势在于促进个体与家庭的健康,使人们更加关注积极的发展,而不是将研究的重点集中于消极后果的预防与治疗上。在此种观念的影响下,为使家庭干预更具实效性,美国学者Thomas等在2006年研究开发了一种能被最不受重视的家庭接纳的、低成本的、简洁的家庭检测干预模式――家庭检查(the Family Cheek-Up,简称FCU)。

二、家庭检查(FOU)功简介

(一)研究的发展背景

家庭检查(FCU)起源于青少年过渡计划(ATP),是以家庭为中心的干预模式,涉及最初面谈(initial interview),评估(asess-ment session)和反馈(feedbeek session)三个阶段,有专门的门诊医疗服务目,它以Thomas等在2008年开展的早期多点实验(The Early Stops Multisite trial)为实证的研究基础,该试验对家庭干预和治疗采取生态性方法,关注的是在将来会被筛查出有早发型问题行为的低收入家庭的儿童,其重要特征就是利用激励性的面试技巧来加深父母对问题的理解,并提高他们对行为改变的支持力和动力,其研究对象是来自低收入家庭的731个已被发现有高危家庭压力和早发型问题行为的2~3岁的幼儿,他们在试验中被随机分为实验组与控制组。

这种简单的家庭干预对于社会上大多数高危问题家庭是否有效,或者能否就像最近在父母培训的变化分析中预测的结果一样,给更有利的家庭带来更多的利益,是其能否形成公众健康影响力的关键所在(Lundahl~Risser&'Lovejoy 2006;Reyon&Me-Grath,2006)。

(二)研究方法及步骤

在确定被试的过程中,研究者首先使用了儿童行为量表(Child Behavioeur Checklist,CBCL)与Evber儿童行为问卷(Eyber Child Behavior Inventory,ECBI)量表,对儿童行为问题进行测试;其次,对行为问题儿童的家庭结构包括丧偶、离婚、再婚、夫或妻犯罪坐牢等)及家庭的风险因素(单亲家庭、未成年母亲及低教育水平的父母)进行人口问卷统计;然后,采用问卷、量表及短测验的方式,检测家庭日常因素对问题儿童行为的影响,这些因素涵盖了家长的物质滥用、母亲的产后抑郁、日常生活的养育困扰及母亲同伴的合作质量等;最后,将这些因素依据累积风险指标进行分类,确定家庭的检测指标。

同意参加家庭检查(FCU)的家庭将签署一份评估协议书,然后对其进行两个半小时的家访(观察记录儿童的行为及亲子活动的过程)及完成相应的调查问卷,评估顺序是由不参与活动的人员进行机械化操作而产生的,具有良好的保密性。同时,家庭会得到一份干预协议书,介绍家庭检查(FCU)的最初采访、评估及反馈三个阶段:最初的采访犹如一次所有家庭都不知情的随机评估,它是通过家庭内部亲子互动的录像、家庭成员完成的调查问卷展开;评估阶段是家庭顾问(具有硕士学位或具有家庭干预经验的专职人员,他们每年都会进行技能培训并颁发证书)与家长的初次会面,主要探究的是家庭中行为问题儿童的健康问题;反馈阶段是利用面谈策略进行评估总结,目的在于探求父母是否有改变养育行为的愿望,寻求提供精神健康的服务。此后,家庭继续召开的后续会议为家庭检查(FCU)的纵向研究持续开展奠定了基础,能够坚持二至四年的家庭将会得到100美元与140美元。

(三)研究结果及未来研究的展望

通过对实验组与控制组的数据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潜变量模型(LGM)检测出儿童行为问题的增长是在2岁、3岁和4岁之间,主要风险变量随年龄阶段改变而改变。研究中采用了交互作用模式及累积风险模式,对风险变量数据结果进行了最大化完整分析,得出随着时间的改变,预测了问题行为的变化趋势。结果两种明显的互动因素被发现:其一,在问题行为中,与干预状况相关的低教育水平的母亲预测行为的变化率,即:低教育水平的母亲有好的干预效果,而高教育水平的母亲却相反;其二,单身母亲状况与干预状况相互影响预测问题行为的变化率,即:双亲家庭干预效率高,单身母亲家庭干预效率低。

在检测和干预的变化分析中,由于主要的风险变量显示出了不利的影响(Dumas&VCahler,1983;Reyon&MeGrath2006),因此这种干预试验不能产生一种更加普遍的模式,值得注意的是与那些不太困难的家庭相比,是否会有一些共同的因素能为更困难和贫困的家庭做出贡献。使干预更有效。现在的研究表明家庭检查(FCU)在阻止高危的,无参照性个案和处理如父母养育技能、产后抑郁症等重要的风险因素中的行为问题方面是有效的,并且可以预测它是接触到一些边缘化家庭的一种更方便的途径。研究的局限性在于其不能被高收入家庭和较低风险的家庭广泛使用,

而且也不适用于有儿童行为问题指向的家庭。

现有的研究包括广泛多样的案例,但就研究成果而言,家庭检查(FCU)的研究效果是比较明显的。在对家庭养育环境的检测中,因其是由评估进行驱动,对于在低收入者的案例中可能为高风险的参与者选拔给予特别的关注,以从早发型儿童行为问题的纵向研究中得到数据为基础(Shaw等2000,2003),因此它的创新性是值得肯定的;当以面谈策略为基础的技术被广泛应用时,干预效果将会提高,因此它也是目前为止大有前途的检测干预模式。这种低成本的模式不仅对干预儿童早期问题行为具有潜在的有用性,同时也将对提高公众对健康的关注度具有影响力。

三、我国对家庭检查(FCU)研究的重要意义

(一)我国目前特殊儿童家庭干预现状分析

我国的学者普遍的认为特殊儿童家庭干预(家庭教育)指在家庭环境中对身心异常儿童进行的教育,包括两种形式:一是,由特殊教育教师或其他专业人员进行个别教学和辅导,对象是因某些疾病或其他原因不能到校学习的学龄特殊儿童和学龄前特殊儿童,同时为家长提供咨询服务;二是,由家长或其他家庭成员对特殊儿童进行教育和训练,其重点在于通过儿童日常生活,养成良好习惯,配合学校做好儿童的教育教学工作。研究重点侧重于父母的养育技能的缺失、父母不良的人格特征及行为方式与双亲关系不良的发展,但研究效果并不明显。

目前我国只有极少数的问题儿童早期能够在特殊机构中受到教育,绝大对数的早期问题儿童只能呆在家中,这些儿童在家庭中的现状表现为:行为问题发现较晚;接受早期专业机构教育人数少;获得社会支持较少;家长对早期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缺乏专业人士的指导。家庭环境的封闭性使问题儿童在0到3岁关键期内身心不能得到正常的发展,引发了青春期更多的社会性问题。

鉴于现今国内关于家庭干预模式的研究大多停留在改善家庭养育环境的理论层面,并且研究的对象局限于发达地区的特定儿童群体,家长在育儿方面的专业支持需求很高,迫切需要得到康复机构及老师的帮助,很少顾及家庭环境中潜在的健康风险因素对问题儿童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在研究借鉴国外家庭检查(FCU)模式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检测评估体系,开展贴近实际的研究。

(二)研究家庭检查(FCU)的理论价值

家庭检查(FCU)作为一种以家庭为中心风险因素的检测评估,涉及家庭中潜在的健康风险因素对特殊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因此,在我国境内开展此类评估活动不仅能够降低特殊儿童出现率,提高生育质量,同时有利于家庭根据潜在的风险因素改善自身养育行为,把握风险问题出现的关键期,及时调整养育策略,客观的面对现实,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对于探讨心理学和教育学中有关家庭环境与人的发展关系的基本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

对于已经出现特殊儿童的家庭,家庭检查(FCU)得以实施的前提是家长能够提前意识到儿童的行为问题,积极寻求相关帮助,因次,检测本身就可以拓展家长的专业知识,提高家长的养育技巧。只有家长明确的意识到了家庭环境中存在的风险因素,才能在家庭顾问的指导下对特殊儿童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对于尚未出现特殊儿童的家庭,家庭检查(FCU)推广的家庭养育知识,将使家庭潜在的健康风险因素得到更多的社会关注。与此同时。积极主动的与家庭顾问保持有效的接触不仅有利于家庭内部亲子关系的改善,同时也会使家长及时与外界取得联系,获得更加丰富的专业信息,进而得到更多的社会关注与支持。

家庭检查(FCU)有一系列严密、精细的评估检测步骤,每一步骤的实施都包括具体、可操作的科研论证。在涉及量表、问卷的选择与制定、家庭顾问的培训及与家长的沟通技巧方面,需要在科研领域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开展持久的研究,这同时将促进我国家庭干预理论体系的丰富与完善。

(三)研究家庭检查(FCU)的实践价值

伴随着一系列社会问题的接连出现,由家庭关系而导致的家庭问题直接影响儿童早期身心的健康发展,儿童的行为问题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在一些大中城市,由于各方面的条件比较好,能够及时对问题儿童的出现及发展进行预防与干预,而处于郊区、农村与偏远地区的家长,只能任由问题儿童“自由”的生长与发展,甚者对其破坏行为放任不管……针对上述问题,家庭检查(FCU)能以其低成本、简洁有效的特性为更多不同文化水平的家长尤其母亲提供精神及物质健康方面的帮助与服务,为减少特殊儿童的问题行为做出贡献,尽力使每个儿童全面、健康的成长,同时为家庭树立健康的生育、养育观念,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意识、身体素质、文化素养提供相应的实际指导。

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案例范文4

研究目的:调查初中聋生人际交往现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以便针对性地展开团体干预。探索适合改善初中聋生人际交往现状的切实可行的团体辅导方案并验证其成效。

研究一:采用《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中学生自尊量表》,随机抽取河北省特殊教育学校201名初中聋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河北省初中聋生人际交往结果与健全初中生研究结果相比,在人际交往的社交回避与苦恼两个维度上均显着高于健全初中生,初中聋生人际交往状况明显差与健全初中生。初中聋生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自尊关系密切。可见有必要对初中聋生进行干预,以期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

研究二:被试为石家庄特殊教育学校初二的两个自然班,一个为实验班,一个为对照班。实验组接受规范的人际交往班级心理辅导,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处理。在实验前收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前测数据,团体辅导结束后,收集其后测数据。在团体辅导结束1个月后,对实验组进行追踪测验。研究采用的工具为,《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中学生自尊量表》、《团体咨询领导者领导效能评估表》和自编的《同学间互动检核表》。

研究结果:人际交往班级心理辅导对提高初中聋生人际交往能力、心理健康水平、自尊水平效果显着,并且具有持久效果。本研究中设计的人际交往班级心理辅导方案,是一套切实可行的聋生人际交往干预方案,经过修订可以在特殊教育学校聋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推广和应用。论文网

关键词:人际交往;班级心理辅导;心理健康;自尊

引言

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人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与社会相适应的过程,是一个与他人发生社会关系的过程,这个过程具体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通过直接的或间接的人际交往可以影响人的发展。中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人际交往是他们了解、认识社会最直接和最主要的方式之一。他们的人际交往现状如何,将极大地影响其未来的人生发展之路。但现实生活中中学生的人际交往现状却不容乐观,而聋生的人际交往存在更多的问题。目前我国对聋童人际交往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对其现状、意义和影响因素的调查和分析上,少数的几项对聋童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的研究,也只是从理论上分析了提高人际交往水平的方法。大量实践已证明,团体辅导优于其他形式的心理辅导和教育辅导。本研究在调查了解初中聋生交往现状的基础上,探索适合改善初中聋生的切实可行的班级团体辅导方案,通过实施人际交往班级心理辅导,让聋生学会交往的技巧,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改善聋生的生活质量,进一步体现对该群体的人性关怀。

1问题提出

1.1研究背景

近年来,特殊儿童的教育与研究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教育界人士的重视。全国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2007年度课题指南将特殊儿童多元化教育需求研究等作为重点研究课题,可见我国对特殊儿童教育的重视程度。聋人学生作为残疾人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在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方面都具有特殊性。我国聋人(即听力语言残疾)有2千多万,约占残疾人总量的1/3[1],提高聋人的教育水平和文化素质对社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论文网

青少年与同伴、父母、教师、陌生人的交往是其心理素质的重要内容,它对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社会技能的获得、学业成就、认知和社会性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聋童的人际交往不仅能够发展聋童的社会能力、提高适应性,而且对聋童的情感、认知和自我意识的发展以及语言的学习具有独特的作用。众多研究表明聋童的人际交往问题是比较严重的。聋童中性格孤独,不愿与伙伴玩的人数远高于正常儿童,所占比例为45.2%[2];其焦虑程度远高于普通学生,焦虑倾向集中体现在对人焦虑、孤独倾向,冲动倾向、身体症状等方面[3],其原因是听力和表达能力的降低,限制了他们与人交流的机会、社交活动减少,生理上的缺陷使他们产生自卑感。心理咨询大师卡尔.罗杰斯曾经说过,20世纪人类社会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是“小团体运动”[4]。通过团体经验,人们可以重新探索自我、发展潜能,团体提供了人格重塑的机会。勒温提出人际关系的训练

在现代社会非常重要,但又是被忽略的领域[5]。

大量实践[6][7]已证明,团体辅导优于其他形式的心理辅导和教育辅导。班级心理辅导以班级为单位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真实、良好的交往环境,采取活动的形式,对解决学生人际交往中的问题,可以提供知行合一的指导,学生自主自觉,感同身受,特别有利于学生克服社交障碍,塑造良好的人际交往品质,提升自我。对于那些不善社交的学生来说,团体气氛有利于使成员感受关怀、信任,体验被人关注的感觉,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交往品质,获得情感支持,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然而,目前在我国大陆对聋童人际交往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对其现状、意义和影响因素的调查和分析上,少数的几个对聋童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的研究,也是从理论上分析了提高人际交往水平的方法,将团体辅导用于培养聋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的研究还没有一例。鉴于团体辅导的蓬勃发展及其已经被证明的有3效性,我国对特殊群体儿童教育的重视及聋生人际交往现状急需改善,迫切需要我们对初中聋生进行人际交往班级心理辅导。

1.2研究意义

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案例范文5

特殊儿童 学前融合教育 环境

新津县是我国西部地区较早开展融合教育的实验县,新津一小自2001年开始进行部级课题《普通学校特殊儿童支持系统建立与运作》的研究,并顺利通过课题验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受县域融合教育观念与成功经验的支持,应特殊幼儿及其家长的需求,在新津一小特教资源室的支持、指导和帮助下,我园也接纳了特殊幼儿进行随班就读,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新津一小先后接收了听障、脑瘫、唐氏综合症宝宝,帮助这些特殊幼儿顺利适应普通班级学习和生活,探索在幼儿园开展融合教育的有效方法和策略,申报了新津县“十一五”特殊教育科研课题——《学前融合教育支持服务实践研究》。

《学前融合教育支持服务实践研究》定位在对融合教育的支持与服务上,通过行动的研究,在增加对特殊儿童教育服务的实效性与广泛性,形成更完备的教育服务观念下,推动了特殊儿童早期干扰实践,同时,满足特殊孩子对早期教育的需求,让特殊孩子在“爱心阳光家园”中快乐成长。

一、建立阳光家园规章制度,实施对特殊孩子的研究

随着资源室的建立,研究并制定了《特殊教育资源室服务对象》《特殊教育资源室教师职责》《随班就读班级教师职责》等管理措施,加强了对随读班级的教育教学指导,观察记录的检查和督促,并纳入考核中。

根据特殊幼儿实际情况,确定了《学前融合教育支持服务实践研究》课题,在熟悉研究对象、明晰研究思路的过程中,确立了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并经过反复修改,形成了科学、可行的课题方案。

课题组成员根据自己所承担的任务,分工合作,深入有序的开展研究工作。定期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理论培训,探讨随读教育工作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对随读教师积极撰写观察记录和教育随笔,教育案例。设计了《家园联系册》和《家园联系本》,用以建立班级教师与特殊幼儿家长相互沟通,对特殊幼儿教育形成良好支持合作。深入进行课程、教材、课堂教学的支持服务研究;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与残障生家庭、社区支持研究;幼儿园行政管理研究;选择有实施听障生、智障、脑瘫儿童各一人进行学前融合教育以及转衔教育,个案支持服务研究。

二、创设良好环境,为特殊孩子营造温馨的阳光家园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开展师资培训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开展特殊幼儿融合教育的目的和重大意义。在查阅大量资料的同时,我园还加强了对教师专业知识的培训。

先后邀请了中央教科所杨希杰博士,台湾的洪教授、催博士、北京的陈云英博士、叶立言教授及四川省特殊教育专家曹照琪、蔡明尚,新津县教研室李宏、何小芳等专家来园培训、指导,并派资源室教师或相关教师到新津县特殊教育中心,进行培训学习,通过多种方式不断提高课题组成员的融合教育理论水平和课题研究能力。

2.特殊教育资源室的建立与运作

2010年建立资源室,进行专业技术与资源室支持研究,不断完善资源室设施,设置资源室教师,开展特殊需要的教育支持服务。例如:

(1)教育诊断。即对特殊需求的学生通过正式和非正式的测量、访谈、跟踪观察形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适应能力、学习能力等,为制定个别教育计划和教育安置提供依据。

(2)功能补偿。对特殊幼儿的缺失的功能进行康复训练,如对聋儿进行听能和言语的康复训练;对脑瘫儿童进行感统训练;对残障儿童行为习惯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教育。

(3)咨询和培训。资源室承担组织教师、特殊幼儿家长进行特殊儿童教育的理论知识和教育教学方面的培训,探讨帮助特殊幼儿成长的教育方法,向教师和家长提供教育相关的信息和资料,并提供教育咨询服务。

三、精细管理,让阳光家园的成员共同发展

经过近10年的研究探索,在温馨的爱的阳光家园里具有浓浓研究的文化氛围,也初步达到一些成效。

1.幼儿园的发展

通过长期研究,幼儿园建立了融合教育的管理机制,将融合教育纳入到常规管理,建立了资源室,在资源室的有效运作下开展融合教育,通过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和改进,形成了幼儿园融合教育的资源室支持服务流程。幼儿园先后承办了两次县“随班就读”课堂教学研究,并先后迎来多次上级领导、专家、同行的指导、参观,得到大家的高度评价。

2.教师的发展

通过课题研究,学校科研工作氛围逐渐浓厚,老师们的科研素养得到了提高。

(1)幼儿教师与资源教师对个别化教育计划的认识有了提高,执行个别化教育计划信心提升,教师从最初不知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内涵,到能够自己实施个别化教育计划。

(2)幼儿教师对特殊幼儿认识发生转变,从而提高了对特殊幼儿的接纳度。不光是将幼儿单纯接纳到班级而是对课堂教学发生了改变,并且对幼儿的未来有了负责任的规划。

(3)在实施研究的过程中,资源教师与幼儿教师的教学技术提高,在教学上老师会适时鼓励学生,随时根据学生情况采取不同的互动形式,也会结合个别化教育计划的精神采用多元化的平凉方式,让学生都有发挥的空间。

(4)资源教师和普通教师建立了相互认同,在平等、开放的氛围中,明确分工,以普教教师为主,资源教师提供最大支持的合作方式。

(5)幼儿教师的角色参与意识提升,成为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参与执行者、教学执行者、幼儿行为辅导者、幼儿学习的评量者。

(6)邹娟老师的论文《如何提高听觉障碍儿童的语言能力》在《中国新世纪幼教改革论坛》上发表;张红老师的《幼儿个案分析—唐氏综合症》获2008年成都市论文案例评选二等奖。

3.幼儿的发展

接纳的特殊幼儿开始增多,服务对象也开始拓展,从接纳听障儿童,扩展到脑瘫、智障、自闭症幼儿共计20余人。这些幼儿在我园的全面支持服务下,身心都获得了健康发展,其中90%以上的幼儿已经顺利进入当地普通小学。

在融合教育的支持服务中,开展伙伴互助的教育活动,不仅让有残障的孩子获得了快乐学习的空间,同时在互动中也让普通儿童获得互助学习的教育环境,提升了儿童宽容、大度、互助友爱的整体品质。

4.家长、社会的认可

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案例范文6

关键词 特殊教育需要儿童 校车 保障

分类号 G769

在美国城市化进程中,随着学校人数规模的扩大、人口日趋多样化,不同种族、经济和社会背景的学生给学校带来社会、文化和语言问题,这些变化使得学校在满足特殊教育需要儿童需求方面承担越来越大的责任。作为特殊教育一部分的学校交通系统如何满足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上下学需求,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为了给特殊教育需要儿童提供校车服务,美国1973年颁布的《康复法案》(the Rehabilitation Act)中提及为特殊教育需要儿童提供校车服务,此后在联邦法律层面对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校车问题关注越来越多,联邦法律一直在不断完善,特殊教育需要儿童校车服务获得迅速发展。2004年《残疾人教育法》(the Indi―viduals with Disabihties Education Act of 2004)颁布后,基本形成一个完善的校车保障机制。在这个机制中,联邦政府负责制定法律,州和学区根据实际情况,在联邦法律的框架下制定相关的校车政策予以保障。

1 美国特殊教育需要儿童校车的法律保障

特殊教育是指“为满足身体残疾儿童的特殊需要而专门设计的教育”。在提供特殊教育时,校车服务是相关服务之一。美国对特殊教育需要儿童校车管理有详细的法律规定。其中,涉及特殊教育需要儿童校车保障的联邦法律主要有:《康复法案》、《公法94―142》(Publk:Law 94―142)、《美国残疾人法案》(the American With Disabilities Act)和《残疾人教育法》。

《康复法案》规定公立学校需为所有残疾儿童提供教育及相关服务,包括校车服务,法案具体涉及到校车的规定是:学区为残疾儿童提供的校车服务必须与普通儿童的校车相同。《公法94―142》,即《所有残疾儿童教育法》(the Education of All Handicapped Children Act),规定特殊教育需要儿童交通服务作为特殊教育的服务,其服务内容包括:(1)上下学的交通服务,以及学校间的交通服务;(2)在学校里或学校建筑物周围的交通服务;(3)为特殊教育需要儿童提供特殊设备,例如,特制或改造的校车,升降梯,供轮椅上下的坡面等。

《美国残疾人法案》中对特殊教育需要儿童校车保障的规定,延续了《公法94―142》中的要求,即公立学校要“为残疾儿童提供非学术服务、课外服务和活动,以便残疾儿童可以与普通儿童在这些服务上享有同等机会”,在这一规定的框架下,《1990年美国残疾人法案》把特殊教育需要儿童交通纳入“非学术服务”中,强调尽最大可能把特殊教育需要儿童与普通儿童融合在一起。

《残疾人教育法》是对《公法94―142》的修订,这部法律更详细规定交通部门官员的职责,例如,为不同年龄的特殊教育需要儿童设置不同的安全保护装置;对行车过程进行监管;增加对相关服务人员的培训等。根据《残疾人教育法》的规定,特殊教育需要儿童须是具有一定特征的儿童,具体的分类是:孤独症儿童、聋一盲儿童、聋儿童、听力障碍儿童、智力障碍儿童、多重残疾儿童、肢体障碍儿童、言语语言障碍儿童、情绪障碍儿童、特殊学习障碍儿童、创伤性脑损伤儿童、视力障碍儿童、发育迟缓儿童、其他健康障碍儿童。

综上,联邦政府制定的这四部法律不仅从法律上保障了特殊教育需要儿童与普通儿童享有同等服务的权益,而且充分顾及到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特殊需求。这些法律也随时修订,不断完善校车的相关规定。

2 美国特殊教育需要儿童校车的政策保障

2.1州的政策保障

各州制定政策具体规定特殊教育需要儿童校车服务,如:伊利诺伊州出台的《特殊教育需要儿童交通》(Special Needs Student Transportation),阐述了特殊教育需要儿童分类、特殊教育需要儿童乘坐校车所需提供的服务、合理设计路线、严格控制行车时间,以及在校车上如何处理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紧急状况;科罗拉多州的《科罗拉多州学生交通――残疾儿童手册》(Colorado Student Transportation Disabilities Manual),规定特殊教育需要儿童乘坐校车所需设备、校车路线、司机培训、司机职责以及各种特殊教育需要儿童乘坐校车时可能需要的服务。从州政策来看,各州都充分考虑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特殊性,在保障特殊教育需要儿童乘车需求的同时,还考虑他们乘车的便捷性,保障了特殊教育需要儿童乘车时的安全,使得校车的安全性是私家车的40倍。为特殊教育需要儿童提供校车服务成为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福利之一。

2.2学区的保障政策

各州的学区根据自身的实际,制定区域性政策。以德克萨斯州的科尔普斯・克里斯蒂独立学区(Corpus Christi Independent School District)为例,其官方文件《特殊需要交通的家长,监护人手册》(Special Needs Trans-pertation Parent/Guardian Handbook)明确提出,该学区不以种族、民族、肤色、性别、残疾与否对儿童区别对待,为所有儿童提供校车服务。这保证了特殊教育需要儿童与普通儿童享有同等的乘车权利,促进了特殊教育需要儿童权益。

3 美国特殊教育需要儿童校车的运作保障

特殊教育需要儿童乘坐校车是联邦法律赋予的权利,各州和学区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实施运作,以保障特殊教育需要儿童享有的校车服务权利和乘坐校车的安全。校车的运作机制是由多方要素组成,包括:家长/监护人、学生、司机和助理人员、学校、特殊教育办公室、特殊教育需要儿童交通服务部门。校车的运行依靠各方相互沟通与合作,成员之间的分工十分明确,他们各尽其责。

3.1特殊教育需要儿童校车相关人员的责任

3.1.1家长/监护人

家长/监护人的主要职责包括:(1)协助学校及时提交交通服务表,如果信息提供不及时或信息有误,会导致交通服务的推迟;(2)需向学校行政人员、校车司机、助理人员说明可能影响儿童安全与健康的药物和行为;(3)如果应急下车地点和备用下车地点发生改变,要及时告知学校新的地址,家庭住址发生改变时,要及时告知学校行政人员,如需安排新的校车,将会在3到5个工作日内安排好新的校车线路,或安排途经新地址的已有校车,原有的接送时间也会发生改变,确保指定接送儿童的人员每天按时接送儿童,接送人员或接送地点(包括备用下车地点)发生了改变,要向学校和交通部门提交书面申请;(4)保证儿童每天按时到达校车站点;(5)如有必要,需协助司机和助理人员帮助儿童上下车;(6)没有司机的允许,家长不能上校车。

3.1.2司机和助理人员

司机是保障特殊教育需要儿童校车安全的关键,为了校车安全,司机主要做到:告知家长,监护人校车编号以及接送儿童的时间;按时接送儿童上下学;严格遵守校车时刻表的时间安排,即使提前到达站点,也须等到校车时刻表上规定的出发时间才可离开该站点;保证行车安全;只在指定站点让儿童下车;制定紧急疏散计划;妥善保管学生名单,以便在事故中供医务人员使用;在紧急事件中,高效地组织儿童撤离校车。

助理人员是校车上直接接触儿童的人员,作为司机的助手,他们有自己的职责:助理人员在校车上的座位要位于恰当的位置,以便照顾到每个学生;帮助行动不便的学生安全上下车,并根据每个学生的需求妥善安置他们使用的辅助设备;看管残疾学生使用的导盲犬、导听犬,或者为其他残疾者提供帮助的服务动物;发生紧急情况时,协助司机帮助儿童撤离校车。另外,为了更好地服务特殊教育需要儿童,司机和助理人员也要接受交通部门关于急救措施和安全驾驶方面的培训,他们需要了解每位乘车儿童的残疾状况,并且能提供正确的急救措施或心肺复苏术。

3.1.3学校

学校在保障特殊教育需要儿童校车安全方面肩负重要职责:学校需要向校车服务部门及时准确地提供学生的交通申请,如有变化,要及时更新;校车时刻表一旦有变化,及时通知家长,监护人;如果学生上下车需要有人协助,学校应提供相关服务;学生不是正常乘坐早晚校车上下学,或放学后用其他方式回家,学校应向校车服务部门说明情况。

3.1.4特殊教育办公室

特殊教育办公室在校车运行保障中,主要担任的职责是:当有关特殊教育政策和程序上的一些变化可能会影响到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校车服务时,特殊教育办公室需负责通知校车服务部门有哪些变化,同时,需确保学校在指定的时间内向校车服务部门提交每年的交通申请。

3.1.5特殊教育需要儿童交通服务部门

特殊教育需要儿童交通服务部门的责任是:给每个符合标准的儿童安排校车线路;向家长/监护人、学校行政人员、司机、助理人员和社区居民说明特殊教育需要儿童交通服务的重要性;制定安全、合理、高效的校车路线和时间表;为司机和助理人员提供必要的培训;在学区的政策框架内,制定和完善交通规则;确保每辆校车都遵守联邦、州及地方的法律法规;确保校车上的轮椅固定装置达到联邦标准。

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校车安全不仅要依靠以上各方相互协调、配合,还需要儿童与上述各方合作,例如,儿童乘坐校车时要遵守司机和助理人员制定的规则,尊重校车上其他学生和人员的权利,在指定的时间和地点等待校车。

3.2特殊教育需要儿童乘坐校车的程序

特殊教育需要儿童交通服务部门制定了常规程序,以便为特殊教育需要儿童提供安全、高效的交通服务。交通服务部门接到家长,监护人的特殊请求时,有权决定是否满足他们的要求,同意与否主要需考虑整个校车的儿童安全问题。

3.2.1接送事项

第一,路边到路边服务(curb―to―curb service)。在大多数情况下为特殊教育需要儿童提供的是路边到路边的交通服务。路边到路边服务意味着校车在学生家或日托中心门口接送学生。接送地点个别时候可能需要学生过马路,如条件允许,司机或助理人员会带领儿童过马路。碰到儿童家或日托中心门口的路面状况不太好的情况下(比如死胡同、路面过窄),这时的接送地点会选择在更安全的地点。无论何种情况,都会选择距离儿童家或日托中心近的地点接送学生。

第二,接送时间。开学初接送学生的时间是交通服务部门根据多种情况估算的。时刻表会根据实际情况而变化,校车司机或交通服务部门会在改动时刻表之前通知家长。时刻表是根据每所学校的上下学时间制定的,以保障校车有效运营。司机在一个站点等待不能超过三分钟,否则校车的延误会影响到沿途其他儿童的乘车时间。

第三,备用下车地点(alternate drop―off)。司机只能在学校或指定的地点让学生下车。如果在学校之外的指定地点没有指定人员接学生,则需要采取以下措施:司机将把学生带到交通申请表上注明的备用下车地点;在备用地点还无人接学生,或者交通申请表中没有写明备用下车地点,司机可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至少再遣送小学生两次、中学生一次到指定地点或备用下车地点;在此期间家长/监护人尚未与司机联系,学生会被送到校车停车场;家长如果还没在指定时间内来停车场接学生,学校会把学生交给警察局照看。

3.2.2上下车事项

校车到达接送地点时,司机或助理人员会帮助学生上下车。在特殊情况下,家长/监护人可以帮助自己的孩子上下车,并且只能帮助自己的孩子。家长/监护人最好向司机或助理人员提供关于安全帮助学生上下车的信息。校车到学校时,为了使学生更便捷地上下车,学校工作人员会协助学生上下车。在上下车过程中,学校工作人员会注意到每个儿童的安全。

3.2.3学生行为事项

学生的任何不安全行为都会及时上报给学校行政人员。如果校车上学生的行为对其他人产生潜在的危险,司机就会立即给交通服务部门打电话求助。学生行为一旦对他人构成严重的威胁,司机会立刻报警求助,随后给交通服务部门打电话汇报校车所在位置,并说明具体情况。

3.2.4应急措施

为了自如应对紧急状态,所有学生每学年都要参加司机或助理人员组织的撤离校车演练,每个学生需要了解在校车行驶过程中遇到突发事件,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措施。司机和助理人员有义务确保每个儿童了解在紧急状况下应如何撤离校车。学生也要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可使用应急门。

在真正发生紧急事件时,司机需立即向交通服务部门报告事故地点,并寻求指导。根据时间和事故类型,司机会在疏散学生之前向交通服务部门汇报情况,交通服务部门需了解发生了什么事故及事故地点。如遇特别紧急的情况,司机可报警求助。交通服务部门会向乘车儿童家长/监护人和学校行政人员告知事故的具体情况。

如遇突发事件,司机和助理人员需保持冷静,给乘车儿童明确的指示,并指导儿童撤离校车。先要观察校车所处的环境、位置以及有无烟雾、燃料泄漏。一旦发现校车所处的位置不安全或车内有烟、火、燃料泄漏等问题,就要立即组织儿童撤离校车。

撤离校车的大致步骤是:司机或助理人员帮助儿童松开或剪断安全带,以便让儿童离开座位;对于坐在轮椅上的儿童,则先把儿童转移到安全地点,时间允许的话,再从车内拿出轮椅;迅速选择使用适合的应急出口(儿童使用的辅助设备可能会不能通过离儿童最近的出口);把儿童带到离校车至少100英尺的地方;拿出的轮椅如尚未损害,还适合乘坐的话,司机或助理人员再帮助儿童坐上轮椅。

但该机制目前遇到的问题是,对这一特殊群体的具体人数难以估计,每个部门的统计数字不一致,这为开展有针对性的校车服务带来难度。以坐轮椅儿童乘坐校车人数为例。在2011年,美国国家层面尚无法准确获得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数据。因为美国教育部的数据表明,约有13.8%特殊教育需要儿童乘坐校车。而来自美国汽车舰队的数据约为15%。但根据美国残疾人的14种分类来看,有三种儿童――肢体残疾儿童、多重残疾儿童、发育迟缓儿童――需要乘坐校车。汽车舰队的数据显示特殊教育需要儿童中约10%属于这三类,但在这三类中只有1.5%乘坐校车。因此,美国大概有300,000乘坐轮椅的儿童乘校车上下学。没有具体的数据,就无法在校车上安装轮椅的特定设备,数据不精确变成为坐轮椅儿童提供校车服务的一个障碍。

在涉及乘坐轮椅儿童的校车保障政策和他们乘车所需设备方面,联邦政府没有强制性规定,致使各州、乃至州内不同城市,在这一方面都有不同的要求,这导致交通事故发生时,乘坐轮椅儿童受伤的几率增加。据2008年的统计数据,如果合格的技术人员正确安装特殊教育需要儿童校车的座椅,校车死亡人数会大大减少。目前这一问题已受到重视,有学者就乘坐轮椅儿童的校车安全规则进行探讨,如对家长在特殊教育需要儿童校车安全方面的作用,以及对固定轮椅装置是三点固定还是四点固定进行了比较。但是,统一标准并非易事,这需要乘坐轮椅儿童的家长、医生以及交通专业人士共同探讨解决。

4 结论与启示

美国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校车保障越来越受到关注,其相关法律与政策健全,运行得到保障,已形成比较合理的校车保障机制。美国特殊教育需要儿童校车保障机制能够为我国城镇化中校车发展提供一定启示。

4.1建立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校车法律

美国联邦通过制定《康复法案》、《残疾人教育法》等法律,保障了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校车服务。而在我国大多学校,特殊教育需要儿童处于被边缘地位,他们的需求不能得到社会和学校的认同。特殊教育需要儿童校车还处于发展阶段,校车相关法律尚不完善。为此,我国应加大特殊教育需要儿童校车的立法力度,健全我国的特殊教育需要儿童校车的法律,做到有法可依。依靠法制保障对特殊教育需要儿童提供校车服务,从法律层面保障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校车权利。

4.2制定完善的校车区域政策

美国在联邦法律的范围内,由各州和学区根据实际制定区域政策,统筹特殊教育需要儿童校车的运行。我国地域广阔,每个地区之间的差异性较大。为此,应当建立区域性特殊教育需要儿童校车政策,包括规定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特殊需求、校车路线、行车时间、司机培训、财政投入、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特殊设备、安全保护装置以及相关部门的责任等。加大不同地区间校车政策统筹,开拓相互协调,相互补充,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局面,从政策层面保障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权益。

4.3建立良好的校车运行保障

在实施特殊教育需要儿童校车服务时,充分考虑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特殊性,制定合理的乘车程序。针对不同情况,例如行动不便儿童、视力障碍儿童、失聪儿童及其他身体障碍儿童,配备轮椅、导盲犬、导听犬等服务设备和动物,在安全地点接送儿童,在校车停靠点与地面接触地方,放置铁板,保障行动不便的儿童上下校车。还要注意校车应急处理措施的模拟训练,一旦遇到意外事故,司机、助理人员和学生能机智应对紧急事件。从实施角度保障特殊教育需要儿童校车的安全运行。

4.4明确校车相关人员的责任

美国在特殊教育需要儿童校车供应中,家长、司机、学校、特殊教育办公室、交通部门等都有明确的分工与责任。为此,我们在校车运作过程中,需要各方相互配合、彼此合作。要做到学校了解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具体情况。家长要按时接送学生,及时与学校沟通。政府要制定符合各地实际的校车政策,交通部门要制定安全的行车路线。同时加强对司机与助理人员的培训,使司机等人员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一旦发生意外可在第一时间帮助儿童。

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案例范文7

融合教育是特殊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学龄前全面融合,学龄段主动融合,成立随读中心”等,走出了一条“融合同美,以美启聪”的特色办学之路实践探索。

关 键 词

融合教育;特殊教育;办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7)07-00-02

融合教育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萨拉曼卡宣言》中提出的教育思想,意指不要把残障儿童孤立于隔离的、封闭的教室、学校、交通设施和居住环境之内,主张让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能真正地和正常发展的同伴一起参加教育。我国自2017年5月1日起施行的《残疾人教育条例》也明确规定:应积极推进融合教育,根据残疾人的残疾类别和接受能力,采取普通教育方式或者特殊教育方式,优先采取普通教育方式。[1]

可见,融合教育是社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特殊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广州市启聪学校从校情出发,在实践中摸索出“学龄前全面融合,学龄段主动融合,关注随读指导,发挥枢纽作用”的成功做法,走出了一条“融合同美,以美启聪”的特色办学道路,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效果。

一、实行“健聋合一” ,学龄前全面融合

学龄前是儿童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也是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及早为聋儿提供融合的环境,不仅有利于聋儿的缺陷补偿和潜能开放,也有助于帮助他们学会沟通、学会交往,完成社会化的过程。[2] 早期融合,对于聋儿来说有着深远的意义。学前融合教育是融合教育体系的开端,也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础工程。广州市启聪学校附设幼儿园,是国内第一所“健聋合一”幼儿园,办学成绩显著,获得了社会的广泛接纳和认可,可以说既是全国首创,也是最佳范例。

学校地处广州核心地段,拥有优质的教学环境和先进的康复设施,专业的教师队伍和丰富的课程设置,能保证普通儿童和特殊儿童都得到适合的发展需要。经过二十年的坚持与努力,由当初的仅有20名普通孩子,4名聋生,发展到现在在园儿童300名,其中正常儿童达到240名的规模,实现了学龄前阶段的全面融合,也推动着广州市融合教育向前跨出了重要的一步。

在办学过程中,学校不仅将“健聋合一”这一理念贯彻在教育教学中,还向社会广为传播,促进了普通孩子及其家长抛弃隔阂、偏见与怀疑,增进对“融合教育”的认识、理解与接受。在融合过程中,正常孩子与听障孩子互相了解、接受、交往,获得了共同进步。正常孩子了解到生活中存在这样的特殊伙伴,他们先天不幸,但不能因此剥夺他们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利,进而增强了爱心和责任感;而聋人孩子则在交往中提高了言语与沟通能力,增强了自信,塑造了健全人格。

二、体现“融合同美”,学龄段主动融合

学龄阶段,学校努力探索“融合同美”的特色办学道路,为进一步延伸和全面推进融合教育做积极的准备。

融合同美,打造德育特色。阳光、健康、融合、同美是学校德育目标,也是最重要的校园文化精神。为此,学校努力营造融合的教育生态,搭建融入社会的桥梁,鼓励师生走出校园,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展现自己独特的生命之美,实现有尊严的生活。同时也打开大门拥抱社会,与主流群体互相交往、互相理解、互相欣赏,使每个孩子都有能力回归主流社会并享有丰富的社会生活。

学普研特,推动教学研究。为更好地顺应时代的发展,满足听障学生的学习需要,学校大力开展学普研特活动,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所谓学普研特,即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将普校先进教育理念和聋校优秀传统经验相结合,探究适合听障学生学习发展的新方法新路子。为此,学校请进省、市、区各级教学专家来校传经送宝,开展教材教法分析、课题指导、课例研讨等活动。同时,也通过跟岗学习、交换教师、翻转课堂、技能比赛等途径,鼓励老师们走进普校,一方面更新观念,学习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另一方面也展示特教风采,培育复合型的教师队伍,为进一步的全面融合教育打下基础。

以美启聪,提高综合素质。所谓以美启聪,是指在融合教育生态中,以文化之美、社会之美、智慧之美、艺术之美、心灵之美、生活之美等来感染熏陶学生、启发感动学生,使其向善向美,心聪性慧,提高综合素质,为终身发展奠基。在“以美启聪”办学理念的熏陶与影响下,校园生活愈加丰富多彩,学生面貌日益积极自信,涌现出一批品学兼优、素质全面的孩子。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启聪学校的孩子们也与正常孩子同台献艺,同台竞技,既美且聪,展现了新一代学子的风貌。

三、成立随读中心,实现区域辐射

“随班就读”是实施融合教育的一种形式[3],除了在特殊学校的聋生,还有部分听障孩子在普通学校接受教育,关注这部分孩子的生态与发展,同样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在现阶段,成立随读中心,发挥枢纽作用,是特殊教育主动出击、需求突破,实现融合的最优方式,也是学校实现区域辐射,资源输出,服务更多聋生的需要。在广州市教育局的主导下, 广州市听障儿童随班就读指导中心于2014年9月正式成立。启聪学校负责中心的日常管理运作,承担广州市听力语言障碍儿童的随班就读评估、巡回指导、辅导、培训等任务。

成立专家组,搭建专业化支持平台。中心聘请了高等院校、教科研机构、普通中小学、特教学校、残联、医院听力专科、心理学等方面的专家、教授、行业骨干等,成立专家组,整合各方面资源组成联动平台,在随读学生的评估督导、康复训练、教育安置、学业建议等方面给予专业支持和科学建议。

完善工作网络,实现点面结合。中心根据随读学生的分布选取试点学校,形成工作网络,制定工作方案,建立辅导档案,选派骨干教师承担试点指导任务。现阶段重点安排了天河区盈彩美居小学、广州市绿翠现代实验学校、广州市第86中学等作为听障学生的巡回指导实验校,定期提供指导,实现合作。

开展随读指导,帮助学生成长。中心通过个别辅导、团队互动、亲子沟通、同伴交往辅导、融合教育主题活动等辅导干预形式,帮助随读学生成长。例如:与广州市绿翠现代实验学校随读生所在班级,联合开展了“科技体验”“品味经典”等团队主题活动,搭建交流平台,培育互帮互助、平等交往、一起成长的价值观念;对随读家长先后开展了“听觉障碍学生的言语评估”“听障学生家长亲子全沟通培训”等专题讲座,大大提高了家长的教育水平。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学校从关注特殊儿童的“缺陷补偿”到注重“潜能开发”,从强调“早期干预”到期待“全面融合”,实现了从尝试突破到追赶提升的重大转变。

参考文献:

[1]毛赛群,兰继军.残疾人教育与特殊教育辨析[J]. 残疾人研究, 2013(4):62-66.

[2]李拉.“全纳教育”与“融合教育”关系辨析[J].上海教育科研,2011(5):14-17.

[3]刘艳虹,朱楠.融合教育中儿童发展状况的案例研究[J] .中国特殊教育,2011(8):8-13.

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案例范文8

一、“立体交叉”模型构建及理念解读

1.“立体交叉”的含义

“立体交叉”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利用跨线桥、地下通道等使相交的道路在不同的平面上交叉。”生活中,我们已充分认识与感受到各类立交桥的优势。“立体交叉”不仅仅是一种设计,更是一种思想,一种对固有框架的创新。

2.学校德育、心育与儿童品德的关系认识

学校德育与儿童品德、心理健康教育与儿童品德分别又是什么样的关系呢?道德与品德关系密切。道德,是社会性、群体性的意识形式,个体将道德要素内化后形成稳定的心理特征,即为品德,二者相互促进而又彼此独立。品德作为“一种个体心理现象”,与心理健康教育同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没有健康的心理,很难形成良好的品德,品德心理倾向的“稳定”也有益于个体心理矛盾、困惑等消弭与化解。

3.德育与心育“立体交叉”模型构建及理念解读

为了更好地整合德育与心育资源,联通与优化德育与心育流程,发挥学校政教处与“知心话吧”的互补功能,基于心育或德育中出现的具体问题,践行以“问题”为中心,在发现中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有所发现的理念。课题组经过充分地讨论交流及论证,重点吸收了道路建设中“立体交叉”的思想,构建出“三层立体‘并联’、四步有序‘串联’”的“立体交叉”模型,力求彰显以下教育教学理念:

(1)心育层,即心理健康教育,由“生”“析”“化”“长”四步依次推进。“生”,即儿童具体心理问题的产生、由来;“析”即对儿童具体心理问题的分析、研讨;“化”即儿童问题心理的破除、化解;“长”即教学相长,教师在“析”“化”儿童心理问题过程中业务水平得以“长”进,学生在此过程中心理素质得到良好地生“长”,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当及时总结儿童心育案例,向理论层面增“长”。

(2)品德层,重点围绕传统的品德心理结构“四因素论”展开,即知、情、意、行。儿童品德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学校德育与心育、家庭教育、社会环境等都直接地作用于儿童“知”“情”“意”,进而影响其“行”。

(3)德育层,即道德教育,主要由“选内容”“择方法”“通途径”“施评价”四步依次进行。选内容,并非是为了区分具体德育内容的好坏,实际上也无法分辨,而是为了在某一时间节点凸显某一德育主题,以我校为例,政教处依照“月有主题、周有重点”的原则编排具体的德育内容。择方法,围绕具体的德育内容选择行之有效的方法方式。通途径,意在保证儿童德育的过程,主要为时间、家校合作等。施评价,对儿童德育全程进行反馈,帮助孩子们更好地认识自我、自主提升。

(4)模型中贯穿三层的“枢纽”柱,是学校德育、心育及儿童品德诸多板块之间“立体交叉”、相互促进的枢纽,也是学校德育与心育流程联通和优化的集中体现。

(5)力求体现“道德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内在前提这一命题”,显现德育的基础性和宽泛性,故将德育层置于模型最底且设计成最大圆片。

(6)品德层置于模型中间,一是展现儿童品德与学校德育、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互联关系,二是诠释德育与心育本是“殊途同归”,最底层的德育和最上层的心育,它们的目标都是培养品德高尚的儿童,模型中两者所处位置与目标方向虽然明显不同,但可谓“殊途同归”。

二、实践反思

1.“立体交叉”:是思路,不是道路,当切实灵活地运用

当儿童出现具体的心理问题时,如儿童厌学症,我们并不是机械地依据心理健康的知识理论去直接“析”“化”问题,而是及时下移至品德层,与儿童的“知”“情”“意”等相结合,推敲学生厌学的根源与走向,务求分析切实到位。同时,还下移至德育层,适时地“通途径”,将家校合作与个体心理辅导两方面相结合。最后,我们还对厌学案例进行了总结,适时向理论领域增“长”,并进一步作用于德育层“选内容”板块,择时进行群体性教育。

2.“立体交叉”:着力实践,尚需理论思维来进一步指引

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案例范文9

【摘要】儿童福利机构主要的服务工作集中在孤残儿童的养护,因此具有较强的社会福利机构属性。随着社会对儿童养护理念的不断优化提升,对于儿童福利机构中的孤残儿童养护也不仅仅集中在传统的生活照料,更多开始关注到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对社会的融入适应能力等培养等。这些都可以通过社工服务做有效协助服务,提升特殊儿童养护的效果。

【关键词】儿童福利机构 社工服务 运用方法

一、儿童社会福利机构与社工服务之间的关系

在儿童社会福利机构中的孤残儿童,在生理、心理、智力、情绪与社会适应能力上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因此是一群需要特殊服务的儿童对象,不能仅仅的视为普通儿童一般的照料,在生理与心理上有更强烈的服务关爱诉求。这些儿童在儿童福利院、流浪儿童救助中心、寄养托养机构与相关救助站中广泛存在,不同情况的儿童在提供服务上要保持个性化的处理。这些孤残儿童、流浪儿童通常是没有监护人员的群体,其中是遭到父母抛弃,有的是因为家属为服刑人员,因此这些儿童群体自身的遭遇具有一定特殊性,缺乏来自正常家庭的温暖与关爱,在其成长的道路上不能保持更为常规化的内心成长,尤其是部分儿童属于智力与生理的残疾,在成长中遭遇的更多不幸也促使该类群体心理上有更强的缺失感,是儿童群体中的边缘化群体。

随着儿童福利机构在我国不断优化发展,人们逐步意识到要有更为专业的人员来辅助儿童福利机构展开特殊儿童的养护工作。社工服务就是社会福利制度下所衍生的资源与服务的传递者,有效的达到反贫困、改善社会问题与公共服务优化、促使社会管理创新等作用。尤其是我国当下处于各方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社会矛盾、社会问题都较为突出,需要有效的做好调解来维护社会的稳定。社工服务对儿童社会服务福利机构中的特殊儿童群体展开适宜的服务工作,可以有效的引导该类儿童保护更为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逐步适应社会生活,减少由此引发的社会不安定因素。社工服务队伍在相关问题的调和上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通过其专业性与社会经验来有效的规划儿童福利机构殊儿童的养护工作,同时采用合宜的执行方法与手段,从而促成养护成效的展现。在十年前我国民政部就已经开始做社工队伍的建设试点,尤其注重社工人员在社会福利机构殊儿童的养护教育,也促成了社工群体更快速的发展。

二、儿童福利机构中社工服务的切入方法

(一)完善切入制度与人才培养

要注重社工服务切入制度的完善健全,规范社工服务行为,让服务能够在科学合理的指导下进行,同时从制度上来约束各部门各人员做相关工作展开配合与协调,促进相关工作有序推进。儿童福利机构的特殊儿童群体在与外界接触上要充分关注其接受能力与感受,因此并不是所有的外来服务都应该接受,福利机构本身也保持了一定的谨慎态度,避免儿童受到外来刺激而变得更为敏感脆弱。社工服务的切入也需要走规范流程,确保工作人员的专业性,避免不规范养护操作导致负面问题。需要有社工部做相关工作的组织协调,同时在各服务站设置社工协调员,从而展开多部门协调联动的效果。社工协调员也需要确保有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与专业能力资格,例如特教、康复有关的职业证书,在社工的服务中能够运用专业领域能力来优化服务品质,提升服务的针对性。

(二)专业对口服务切入

社工工作要做好四个操作步骤,需求评估、对口服务、效果反馈、经验评价分析。让服务的切入提升针对有效性,保持科学操作原则。要针对不同的儿童群体做对应的诉求与现状分析,甚至可以联合跨专业性社工力量合作,做好服务对象综合情况测评,发现问题与实际需求,设计合理的服务方案,同时在操作一定时间内做好效果反馈与其中经验总结,有助于后续工作顺利展开。

要注重新进儿童的观察评估,了解身心状态,建立服务档案,在观察期完成后再提供对应的养护方案,包括儿童的生活管理、教育管理、社会融入服务、心理健康等各方面内容。生活服务上,尽可能让儿童感受到正常家庭的养护模式,让儿童所缺失的家庭亲情感得到弥补,尽可能的为儿童寻找对应的家庭养育方,调节儿童与家庭养育方的关系协调。对于孤残儿童需要提供针对,例如医疗干预、心理干预、住房与就业等服务等,让孤残儿童能够有效的回归社会。但是在具体的辅助方面,要让儿童有充分的关爱感,避免社工服务与福利机构关爱锐减带来的心理落差感,无论儿童是否回归社会,都需要提供对应的关爱照顾,避免其失落感,提升其自身的安全感。同时对于孤残儿童可以设立对应的小组服务形式,让具有相同经历与身心状态的儿童组合在一起,达到互相同情体谅,找到同类的归属感。对于小组服务可以提供对应的教育课程、手工技能培训,文娱活动等,让小组成员形成内部的兴趣、生活联合,增进儿童亲近感,避免孤立无援或者对自身状况过度的自卑感。要积极展开社会活动,让儿童能够走入社会,看到外面的世界状况。例如夏令营、合作单位表演、户外娱乐活动等,让儿童能够在社会中去与人接触,同时感受到社会的美好,建立积极的人生态度,避免因为自身遭遇而产生对社会的排斥厌恶感。要积极的通过活动开展来调试学生的心理状态。

三、结束语

处理服务的操作,相关规范性总结评估也尤为重要。社工部需要针对活动开展做每月或者每周的活动总结,对实际工作开展状况做有效汇总分析,从而知道接下来后续工作的开展。同时也从成功、失败工作经验中总结经验,有助于其他相关类型工作的优化调整。要积极的提出工作中面对的问题,避免工作开展的隐瞒或者夸张,要实事求是的看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优化社工工作推进效果。

参考文献:

[1] 杨发祥,徐少睿,卢达明等.孤残儿童机构照顾的实践模式及其优化路径――以广东G市社会福利中心为例[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9(3):122-126.

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案例范文10

关键词 特殊教育 家校互动 作用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识码:A

特殊教育是为了满足特殊需要的儿童的需求,提供的教育,可以分为盲童教育、聋童教育、智力落后儿童教育、超常儿童教育、言语障碍儿童教育、情绪和行为障碍儿童教育、多重残疾儿童教育等。据教育部的《201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共有特殊教育学校1767所,在校生37.87万人,其中在普通小学、初中随班就读和附设特殊班招收的特殊学生3.64万人,占特殊教育在校生总数的9.1%,能够随班就读的残疾儿童入学率还是大大低于普通儿童。显然,提高特殊教育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是现阶段特殊教育面临的一大问题,加强家校互动并成为解决这一难题的突破口。本文将重点从特殊教育中残疾人学生的家校互动的作用入手,提出加强家校互动的策略,达到促进特殊教育发展,全面提高残疾人学生的综合素质。

1特殊教育中家校互动的作用

1.1可以让每位特殊儿童得到更好的呵护,激发其潜能

众所周知,家庭是每个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对家长也是格外的信任,然而,现阶段,我国特殊教育主要采用寄宿制,学生在学校学习时间较长,跟家长接触的时间减少,因而,加强家校互动,可以让家长和学校更好地了解孩子的状态和心理成长。此外,特殊儿童或因其个别差异,他们在很多方面都和正常同龄人相区别,他们的情绪更易波动,更应受到特别的关注。

1.2有利于提高障碍儿童的综合素质和特殊教育的效率

特殊儿童相对于普通儿童而言,只是身心障碍较多,发育速度较慢,学习困难较多,而且每个特殊儿童的情况都不一样,呈现出鲜明的个体化差异,但特殊儿童并不意味着是异类,他们也有各自的特长。更重要的是,经过特殊教育后,我们的每个特殊儿童,尤其是残疾学生,能够走出障碍,拥有自己的一技之长,能够适应社会,独立生存。

家校互动,则可以做到让学校和家庭两者一起发现每个特殊儿童的优势和弱势,帮他们发挥自身特长,学习各种生活生存能力,使他们健康成长,并有能力面对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同时,也让我们的特殊教育更加有效。

2特殊教育中家校互动的策略

2.1 构建家校互动的交流平台

(1)完善学校制度和教学公开制度,使家长更好地配合学校教育工作者对学生进行教育,同时,家长也可以提出自己对学校教学的意见,以及时改进特殊教育制度。(2)学校和家长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广安市特殊教育学校一老师因学生违反校规,私自携带手机入校并且玩到深夜,老师与学生、家长沟通要求学生交出手机,但没有得到同意,之后,该生退学。显然,这一案例即是学校和家长之间没有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所致。家长不了解的学校规章制度,不知道学校的具体教学模式,导致了家长允许小孩带手机入学,并对学校对学生处理的措施不理解,最终,引发学生退学这一不好的结局。因而,学校制度和教学信息被家长接受了解,将大大提高家长配合学校工作者工作的效率,使特殊儿童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3)开通“家校通”热线电话。家长和学校开通了“家校通”热线电话后,可以弥补学生因寄宿与家里联系少,父母对小孩近况不了解的不足。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可以通过电话,及时反映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近况,使家长放心。家长也可以通过与学校老师的电话交流,向老师介绍自己的孩子的特殊情况,告诉老师在培育学生时要注意的事项,经过交流,一起探讨高效的培育方案,促进小孩的健康成长。与此同时,学生也能感受到父母即使不在身边,依然倍受他们的关注,渐渐消除被外界遗忘的悲观心态,处于积极状态来学习,学习效率自然提高了。

2.2加强对障碍学生家长的理解和引导

家长和学校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希望学生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能够独当一面,全面发展。基于这一点,家长和学校要建立一个强大的团队。而家校互动中,加强对障碍学生家长的理解和引导,也显得尤为重要。对于障碍学生家长而言,有个残疾小孩是无法改变的事实,需要承受很大的精神压力,当他们面对小孩,往往有两种极端的倾向:一种是过于保护小孩,以致于溺爱孩子;一种是不愿养育小孩,甚至遗弃小孩。对于这两种心理状态,教师应予以理解,并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对其进行开导,针对不同学生和不同思想状态的家长进行引导,从而达到二者之间的融合,使残疾儿童能安心认真的学习。

另外,学校应定期对家长进行相关的培训。如学校可以不定期或定期地开展家庭教育讲座,讲授如何教育特殊小孩的方法,如何发现小孩的特长,对其进行鼓励等等,以激发小孩的潜能,获得更好的发展。家长也能通过培训学习到在家里,如何对学生生活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健康快乐的生活。最终形成学校和家庭强有效的团队,促使特殊儿童不管在家里还是学校都能够接受好的教育,全面发展。

3总结

特殊教育中家校互动是特殊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因而,我们要加强家校互动,增强家长与学校的交流沟通,培养残疾儿童的各项素质,让残疾儿童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王开琳.特殊教育中家校互动的作用与策略[J].教育探索,2013(1).

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案例范文11

[关键词]留守儿童 班级管理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2-0174-0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进入城市打工谋生,由此催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现在,“留守儿童”的人数占农村学校学生总人数的比例正在逐年上升,其数量之多,令人惊叹。而对他们的教育也成为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人们长说“寻其病根,治其顽症”,教育教学也是如此,下面就农村“留守儿童”的班级管理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留守儿童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学习一般或较差。由于监护人大多数是隔代监护,重养轻教,大多数留守儿童自主学习能力差,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成绩大多不理想。

2.道德品质较差。由于留守儿童缺少家庭的监管和教育,明辨是非能力较差,又易受社会上不良习气的影响,很容易养成一些不良行为。如:爱说谎、不讲卫生、不讲文明、悄悄拿同学的东西等。

那么,我们怎么实施对这个特殊群体的教育和管理,才能培养出符合素质教育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求的学生呢?

1.建立健全留守儿童的档案。班主任老师要做好留守儿童的摸底工作,建立包括基本情况、家庭状况、监护人情况、学习成绩、行为习惯等方面的留守儿童的档案,将其在校的各方面表现记入档案。从而对留守儿童进行动态管理,并及时向监护人和外出务工的家长通报其成长情况,形成家校共同教育的局面。

2.创设一个“亲情”班集体,让每一位留守学生体会到父母般的爱。孩子远离父母,时常会有孤独感,会有莫名其妙的烦恼,会有伤心时的热泪,作为一名班主任,不仅要关心“留守学生”的学习问题,更要关心这些学生的生活问题及心理、生理上的问题,要用真情感动他们,促使学生勤奋学习,全面发展。记得开学初,我们班有一个许同学,平时不爱说话,好像很孤独,而且每天在上课前总是匆匆忙忙地赶进教室,甚至有时还迟到。由于他的成绩很优秀,我也就对他网开一面,没有在意,直到他有次旷课了,才引起我的重视。课后我找他谈心,他除了流眼泪,一言不发,我也很着急。他家离校很远,后来我骑车去了他家进行一次家访,结果了解到,他的父母都出去打工了,家里只剩下弟弟和多病的爷爷,他不但自己要做饭、洗衣,还要照顾弟弟的起居,他每天都是如此,所以到校很迟,尽管这样,他自己早饭有时也顾不上吃。我看着他们一家挤在两间低矮破旧的房子里,再看着我那瘦弱、脸色发黄的学生,再联想到他迟到时那种内疚的表情,我的眼睛湿润了,后来我还了解到他爷爷有时给他三元、五元买方便面吃,他也舍不得花,课后我再次找到他,从身上掏出五十元钱塞进他的手里,并告诉他:“要想成绩好,首先把身体要搞好”。在一次班会上,我把许自强的情况告诉同学们,同学们也都纷纷主动帮助他、鼓励他,让他走出了生活的困境,走出了心理的阴影。

3.对农村“留守学生”教育要有恒心和信心

对于“留守学生”的教育、转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因为这些学生由于父母不在家,大多数都是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他们年事已高,根本起不到监管作用,也就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再加上社会教育跟不上,而且这些学生很容易受到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出现厌学、打架斗殴、沉迷网吧游戏等,甚至少数严重的发展到敲诈勒索等地步,这样一来学校的教育显得特别重要,我们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对待“留守学生”教育要有足够的恒心和信心。

总之,在对“留守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教育和管理上,责任重大,我希望学校、家庭、社会一起来努力,共同解决好这个棘手的问题,使身处这个特殊群体的孩子们能真正沐浴到“花季”的阳光,感受到“雨季”的滋润,从而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任运昌.莫为留守儿童贴上“污名标签”[J].中国农村教育,2008(04).

[2]田景正.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6(05).

[3]阮梅.世纪之痛:中国农村留守儿童调查[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05).

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案例范文12

〔关键词〕农村 留守儿童 关爱 心理健康

一、课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大批农民进城务工,催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而且留守儿童的数量有增无减。留守儿童是典型的弱势群体,这些留守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期、思想成熟期,但由于远离双亲,缺乏来自父母和完整家庭的亲情呵护,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他们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的严重缺失。从而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在思想、行为和心理上都偏离成长发育的轨道,对儿童今后的认识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依据

(一)、有关素质教育的基本理论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一个完整的人,要求学生要有健康的人格,对于小学生来讲,健康人格的培养,素质教育的成功实施,离不开良好习惯的养成,换句话说,要通过一系列良好习惯的养成才能培养出完整的人来。

(二)、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新的课程改革向教育提出了面向全体的要求,要求关注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而留守儿童因其特殊的背景,成为木桶理论中最短的一块板,尤其要受到重视和关爱。

(三)、构建和谐社会理论

据研究留守儿童的相关专家说,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中国特定历史时期的状况造成的,是社会转型中的成本和代价,这个成本和代价需要政府、社会来共同承担,而不是独靠农民自己来扛。关注留守孩子的健康成长,就是关注祖国的前途未来。切实关注和解决中国农村留守孩子问题,既关系到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又关系到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更关系到我们这个社会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实验研究,探索出力行路小学2年级3班对留守学生教育的方法、途径,

2、通过研究实验,落实以人为本的思想,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教育留守学生自主、自信、自尊、自强。培养留守学生的创造能力、生存能力,为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通过研究实践,切实减轻2年级3班家长的负担,构建和谐的班级教育环境。

4、通过实验,抚平留守学生残缺的家庭感、亲情感,完善我校的德育工作。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如下问题:

①.性格上的缺陷

由于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开,基本上属于隔代抚养,而隔代抚养中由于长辈精力有限或者处于对孩子的溺爱,对小孩的管教不严,使得孩子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同时由于缺少父母的爱,孩子感情上缺乏依靠、内心的活动很难向外倾诉,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孤僻,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具体表现在缺乏自信,过度怕羞,拒绝交朋友。

②.心理上的障碍

亲情对于培养儿童良好的情感来说至关重要,在父母的关爱下,在家庭温暖的环境中,儿童从小就在心理播下爱的种子。而农村留守儿童由于感受不到父母的亲情,在留守儿童身上很难找到这个年龄孩子们应有的那种天真与活泼,被错误地认为他们懂事了,却又无时无刻不在渴望父母那种不可替代的。缺少关爱和交流的留守儿童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障碍。比如有困难没地方倾诉,有焦虑、孤独倾向等问题。这些心理障碍造成农村留守儿童经常不能集中注意力来学习,经常不能够按时按要求完成作业,甚至不愿意回家。

③.认知行为上的偏差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孩子有疑问都无法得到解答,使得他们不能对事情有个正确的认识,造成认知行为上存在偏差。他们对事物的看法往往呈现出简单化、片面化的倾向,这样就很容易造成农村留守儿童情绪化。

2、个案研究

(1)对品学都存在问题的留守学生进行个案分析研究。

(2)对品学兼优的留守学生进行个案分析研究。

(3)通过对比以上两种留守学生进行个案分析研究。

3、对策研究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已有的经验,指出当前农村小学留守学生品德、学习、生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总结,为学校其他班级的留守学生品德、学习、生活教育方案的形成提供参考。

五、研究的对象:力行路小学2年级3班留守学生

六、研究方法:观察法个案分析法个别谈话法经念总结法

七、研究周期与阶段划分:

周期为一年(2009.9-2010.9),共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原因调查分析阶段。(2009.9-2009.10)这一阶段主要是了解班上的留守学生人数和留守原因。根据个别谈话法分析他们的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二阶段:实验阶段(2009.11-2010.6)采取一些力所能及的措施,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0.7-2010.9)总结实践过程中的经验,形成案例,论文等。

八、研究成果:

形成了对留守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教师对留守学生个别谈话法,心理辅导法对别的班级的留守学生也比较适用。

九、课题研究成效:

1.促进了教师的研究走向专业化,构建了平等合作、互相尊重的师生关系,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2.挽救一些心灵受到伤害、扭曲的留守学生,促进了留守学生的健康成长。性格孤僻的变得开朗了;成绩平平的变得优秀了;脾气浮躁的变得稳重了。

3.拯救了几个濒临破碎的家庭,促进了社会的稳定,有助于建设平安校园,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