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新能源及动力工程专业

新能源及动力工程专业

时间:2023-09-21 17:56:03

新能源及动力工程专业

新能源及动力工程专业范文1

关键词:新能源;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培养方案;课程体系

作者简介:韩新月(1982-),女,河南商丘人,江苏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讲师;何志霞(1976-),女,甘肃泾川人,江苏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副教授。(江苏 镇江 212013)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大学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JGZD2009025)、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中之重课题(课题编号:2011JSJG006)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5-0009-03

一、我国高校设立新能源专业的必要性

能源问题与环境问题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两大基本问题,发展新能源是解决这两大问题的必由之路。新能源是相对于常规能源而言,以采用新技术和新材料而获得,在新技术基础上系统地开发利用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等。由于新能源具有再生、清洁、低碳、可持续利用等优势,所以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它。而且新能源可以作为促进人类发展和保护环境的重要途径,所以这些国家在相关政策中都增加了新能源的元素。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也是未来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新能源产业化发展起步较晚,技术相对落后,总体产业化程度不高。不过,我国天然资源非常丰富,市场需求空间很大,在政府大力发展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政策的带动下,新能源领域成为大型能源集团、民营企业、国际资本、风险投资等诸多投资者的投资热点,技术利用水平正逐步提高,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十二五”期间将是我国新能源产业从起步阶段进入大规模发展的关键转折时期。我国新能源在这一时期的发展总目标是:建立初步适应大规模新能源发展的电网等重大基础设施体系,推动新能源装备制造业的壮大和升级,促进新能源市场的不断扩大,争取在2015年将非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提高到12%左右。[1]

尽管国家已经把发展新能源放在一个重要的战略位置上,一场新的能源革命已在悄然进行,它必将带来新的经济繁荣、新的社会理念和新的生活方式。但是,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一大难题是缺少成熟先进的新能源技术。我国主要的新能源设备和技术完全依赖进口,新能源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明显不足。而新能源产业化进程中的这些难题有待专业人士去破解。所以,培养新能源方面的专业和复合型人才是重中之重。[2]但是,新能源产业作为一个错综复杂的资源环境复合体,涉及物理学、化学、流体力学、传热学、电子电工学、材料科学、生物学、管理学、工业经济学等学科内容,是一个典型的多学科交叉的新兴产业。[3]因此,需要设立专门的新能源专业来满足,新能源产业对新能源人才要有宽的知识面、自主的学习能力、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洞察力以及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等要求,进而要求高校做好优化人才培养层次、改进人才培养方案等工作。

国外已有一些著名大学建立了新能源的本科专业,用于培养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方面的科技人才,如澳大利亚的新南威尔士大学设立了专门的光伏与可再生能源工程学院,并于2000年开设了光伏与太阳能本科专业,2003年又开设了可再生能源工程本科专业;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依托其可持续能源系统中心也建立了四年制的可再生能源系统专业。此外,意大利的都灵理工大学和米兰理工大学都开办了四年制的可再生能源专业。美国的俄勒冈州科技学院于2005年也建立了可再生能源四年大学本科学位课程。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变化,对于新能源方面的人才需求不断增加,世界上将会有更多的高校开办有关新能源的专业。

我国高校在新能源专业设置和新能源产业专业人才培养方面还落后于发达国家。为顺应时代的发展,为国家培养新能源这一新兴产业的专业人才,2010年7月经教育部审批,浙江大学、中南大学、江苏大学等11所高校首次设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其中江苏大学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由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承担开设任务,已分别于2011年9月和2012年9月招收第一批和第二批本科生。关于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培养方案、培养模式和培养体系则处于不断探索和完善中。

二、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

在对国内外新能源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要求,基于新能源产业特点及企业和社会对新能源专业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要求,同时结合本校自身的学科特色和优势,确定了新能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主要包括专业培养目标的确立及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的设置、可行的教学计划的制订等。

1.培养目标

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专业建设和一切教学活动的基础、依据,也是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在国内甚至在世界上都是非常新的专业,目前处于初步形成和探索阶段,因此,找准本校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和确立该专业人才培养的长远目标尤为重要。江苏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依托机械工程、电气信息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化工、土木工程等学科专业的支持,并结合新能源产业的特点设立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富有社会责任感,具有国际一流的视野,具备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这一强交叉学科宽厚扎实的物理、化学及热流体科学基础理论,系统掌握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应用专业知识及技能、新能源转换与利用原理、新能源装置及系统运行技术,能胜任新能源技术相关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开发及技术经济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2.课程体系的构建

尽管自2010年以来国内陆续已有许多高校正式获批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在本科阶段的招生资格。但总体来看,我国系统培养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本科生、研究生的工作才刚刚起步,对于相应课程体系的构建也处于探索阶段。一个专业所设置的课程相互间的分工与配合构成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否合理、课程内容是否先进直接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质量。而且,一个专业要具有区别于其他专业的培养方向和业务范围,就应有自己独立的课程体系。[4]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门内容丰富而又广泛的科学与工程,属交叉学科。它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紧密相关,又强烈地依托于能源与动力工程、材料、机械、电气、化工、自控和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由于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几乎为空白,因此,如何以这些学科为依托,形成内容先进、结构合理的课程体系是急需解决的一项重大课题。笔者根据孙根年有关课程体系优化的思路给出了系统思考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5]

由图1可以看出,在层次上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课程划分为通识教育平台课程、学科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集中实践环节和课外实践环节五个方面。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课程体系作为一个系统,不同的课程类别在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指导下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服务于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门人才培养这一特定的功能。

3.教学组织与实施

基于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结构,考虑到本地区、本学校的实际情况,笔者制定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指导性教学计划如图2所示。

由图2可以看出,在教学组织上前五学期主要进行普通文化课和专业技术基础课的教学,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同时,在第二、三、四、五学期还安排了金工实习、专业认知实习、电工电子实习和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目的是增加学生在校期间的动手操作机会。第六、七学期组织专业(方向)课程的教学和实习实训,核心课程均采用一体化教学方式。第八学期开展毕业设计环节,从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际独立完成课题的工作能力。

三、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计划的特色

1.以厚基础、宽平台、交叉学科为理念,强调扎实的物理、化学和热流体科学基础理论

课程建设时,首先在物理、化学基础理论方面增加了“大学化学”、“物理化学”、“能源与环境化学”和“半导体物理”课程。其次,根据新能源专业的特点,强调物理、化学基础的同时,通过减少“工程图学”、“工程力学”和“机械原理与设计”课程的学时数来弱化机械类课程。再次,为了充分发挥本校本学院学科优势和特点,在热流体理论方面除了开设“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课程外,还开设了“热流体数值计算基础”和“新能源利用中的热流体理论与技术”两门专业特色课程。目的是提升专业内涵,强化特色,确保学生具备新能源领域相关的扎实的基础理论,是学生今后在本专业及相关领域是否具备发展潜力的关键所在。

2.强调实践教学及新能源工程训练

首先,增加了“现代分析测试技术”课程。其次,增加了实习环节的学时数,把一般安排在第六学期的三周生产实习变为第四学期末的一周认知实习和第六学期的三周生产实习。目的是增加实践教学,先认知实习,后生产实习,使实习环节更为科学和合理。再次,还增加了项目设计,把一般安排在第七学期的两周课程设计修订为第六学期末的两周课程设计和第七学期末的两周项目设计。目的是先开展某门课程的课程设计,后进行具体的项目设计,设置更为科学和合理。通过指导学生开展设计性、综合性项目设计,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此外,还增加了新能源工程训练环节,在此环节中学生和指导老师双向选择后,学生参与到老师的科研项目中。指导老师在与国内外新能源企业合作中,向学生提供不同类型的专业实践机会。这个环节是在第七学期前完成,设置此环节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实践创新和工程应用能力。通过明确的学分要求保证学业导师制的落实。指导老师通过这样一个环节对于特别优秀的学生可向学院推荐其保研,实现本研贯通培养,前后的培养具备一定的连续性。最后,为了充分利用学科资源及已有的实验条件,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更好地满足新能源专业对学生实践能力和新能源技术工程应用能力的高要求,在课内及集中实践环节总学分要求基础上还增加大于等于六个学分的课外实践要求(社会实践、竞技活动)。

3.体现多学科交叉特点

在课程设置时,除开设“工程图学”、“工程力学”、“电工电子学”、“机械原理”、“工程材料”等课程外,还增开了物理、化学方面的课以及“新能源材料”、“现代生物学导论”、“能源与环境”、“新能源系统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这样充分体现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和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应用化学、材料物理、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各学科的交叉。

4.重视形成宽阔的国际视野

首先,学校开设了全英文及双语课程,比如全英文的“太阳能光伏技术”以及双语的“热流体数值计算基础”、“热泵原理与应用”、“生物质燃烧及混燃技术”课程。其次,借鉴国外新能源专业的课程设置增设了反映新能源领域前沿的“生命周期评价”课程。此外,还增设“新能源前沿及工程应用专题”必修课。这门课要求学生在第七学期结束前听取学院安排的新能源前沿及工程应用专题讲座7次以上。专题可以是合作企业、国内外知名专家的讲座,也可以是本专业教师科研最新进展的讲座,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本专业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拓宽视野,尽快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同时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

5.以太阳能为主,兼顾生物质能和风能,提供其他种类新能源的广泛选择的专业定位

首先,在太阳能方面,学校设置有“太阳能热利用”和“太阳能光伏技术”专业课;在生物质能方面,开设有“现代生物学导论”和“生物质能转化原理与技术”;而在风能方面,设置有“风力机空气动力学”和“风力发电与控制技术”专业课。其次,还提供了广泛的新能源相关选修课程来满足学生对不同专业的需求,比如“氢能与新型能源动力系统”、“新能源发电并网技术”、“水力发电与水电站”、“燃料电池原理与技术”、“热泵原理与应用”、“生物柴油制备及应用”、“生物质燃烧与混燃技术”、“能源工程管理”、和“能源经济学概论”等课程。

四、结束语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设置顺应时代的发展,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但是,由于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非常新的专业,与之配套的培养方案、课程安排等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笔者考虑到本地区、本学校的实际情况,同时结合新能源产业对人才的要求提出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以供参考。笔者相信江苏大学有能力、有信心建设好该专业,为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输送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任东明.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和制度创新[J].中外能源,2011,

(1).

[2]王伟东,艾建军,杨坤.新能源产业人才培养问题与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11,(12).

[3]张珏.新能源产业发展所需专业人才培养探讨[J].中国人才,

2010,(8).

新能源及动力工程专业范文2

关键词:课程群;能源动力类专业;课程建设;卓越工程师计划

中图分类号:G642.3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7-0079-03

近年来,关于高校课程建设与改革的话题受到持续关注,因为“课程”是大学整个教学活动的基础和核心,同时高校的课程建设也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如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界定、课程之间的合理组合等,都会直接受到培养目标、教育目的、教育观以及认识论等因素制约。此外,高校课程的结构是否合理、教学内容是否适当,反过来又会影响到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的高低。“课程群”的概念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提出来的,它既是世界范围内科学和教育的发展之需,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现实要求。

一、课程群及课程群建设的发展现状

关于“课程群”是什么,教育界有着不同的看法,概括起来主要有四种。第一种认为“课程群”是由在内容上紧密相承、相互渗透、互补性较强的几门同系列课程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各自配有相应的课程大纲,并按照大课程框架组织课程建设,以获得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是具有学科优势的课程。第二种认为“课程群”是某一学科内多门课程的集合,通过学科来划分群与群间的界限。第三种认为“课程群”是指多门彼此互相独立但是又密切联系的课程,课程群建设的目的是为使各门课程能协调发展、齐头并进,追求整体效益,以达到最佳的效果。第四种认为“课程群”是由承担不同的任务,在课程内容上各有不同特点,但为完成同一个教育目标而形成的多个子课程组成的有机系统。

目前,一般高校倾向于第一种观点,因为它首先是将“课程群”看成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有机整体,其次认为“课程群”是一个具有整体优化效果并且有一定学科优势的课程群体。总体来说,“课程群”是本学科或与之相近的学科的几门联系紧密的课程间进行有机的整合,以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标准,建设出的使整体效果最大化的课程群体,是一种与单门课程相对应的课程建设方式。因此,“课程群建设”实际上就是根据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模式的要求,研究分析课程与课程体系间在逻辑和结构上的相互关系,通过破除课程间的壁垒,优化整个课程体系,进一步融合和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的过程。随着高校专业课课程门类与学时数的压缩,“课程群”的建设显得尤为必要,它顺应了网络时代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

“课程群建设”是近年来高等院校课程建设实践中出现的一项新的课程开发思路,其基本思想是把内容联系紧密、内在逻辑性强、属同―个培养能力范畴的同一类课程作为―个课程群组进行建设,打破课程内容原有的归属性,从学生培养目标与层次把握课程内容的分配、实施、保障和技能的实现。

我国高校以多门课程组合的方式进行课程建设, 至今已有近二十年的历史。北京理工大学1990年开始,在课程建设中应以教学计划的整体优化为目标的方针指导下,首先提出要注重“课群”(课程群的早期称谓)的研究与建设。随后,一批高校相继开展了一系列虽名称相同或相似但差异较大的课程群建设和改革实践。[1-4]

二、课程群相对于“独立课程”的优势比较分析

相对于“独立式”的课程观,“课程群”在教学设计上独具特色和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课程群建设”与学科建设相结合,充分发挥相关学科建设力量强、基础好的优势,将学科建设与课程群建设有机结合。一些高校还把科研能力强、学术水平高的教师集中到教学一线具体参加课程群的建设工作,以“教学团队”的形式进行攻关,锻炼了高校教师教学和科研的整体协作能力。第二,以系统科学为指导,注重整体效果,将内在联系紧密的相关课程纳入“课程群”中统筹考虑,注重相互间的有机结合与互相促进,达到了整体优化的目的,同时提高了课程建设的效率和效益。第三,区别于过去的“独立式课程”,“课程群”把理论教学与相关实践环节通盘考虑,不仅对理论教学开展系统研究,对实践教学环节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实现了全方位、多途径提高教学效果。[5,6]

三、课程群与课程体系的对比分析

国内有关学者高校课程群及课程体系进行了比较,研究指出:高校课程体系的建设主要是针对课程结构、所占比例、模块设置等进行宏观指导,明确课程的教材、大纲以及教学计划等,虽然能够较好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达到国家的教育目的、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对于指导课程建设的原则、方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难以实现不同学校的办学特色、专业建设与特色课程建设。近些年来实施的重点课程建设主要是针对某一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结构、教学方法、评价方法等来开展的,体现在对某门课程的“点”――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内容结构等的建设,有力地保障了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但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是由一门课程就能实现的,各门课程在学生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中只占一小部分。此外,由于每一门课程都强调其系统性和完整性,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容易产生内容多与课时少的矛盾。

“课程群建设”属于中、宏观层面意义上的课程建设,主要针对某一受教育群体,将相关的课程进行整合,删减其中重复和过时内容,增加提高人才培养素质和提高竞争力的新内容,以提高教学效率及教学质量;通过对原课程群的进一步整合,可产生新的课程群,具有更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实现课程建设的规模效益,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及实用性。

通过对比分析可知,课程体系建设以整个人才培养计划中的课程体系为对象,其主要工作是调整各课程模块的比例。课程群建设则是以课程群为对象,对课程群内的有关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有机融合,是对课程的重新设计,并将课程群的宏观设计与课程教学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以提高整体教学效果。[7,8]

四、优秀课程群的建设方法及启示

课程群内相关课程的选择与设置,是当前课程群建设中的关注焦点和建设难点,同时也存在诸多争议。从专业教学角度看,目前课程群主要有两种界定方法:一是“以专业方向划分的专业课程模块组成的课程群”,对于该种模式,国内高校已有相关专业达成了共识,并已在学生专业知识、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培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另一种是综合考虑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培养宽口径人才,即“依托学科组建的课程群”,这种模式有助于增强学科实力,提高学科的建设水平。

对于优秀课程群的建设,方法是关键。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课程群的特点与优势,一要注重群内课程内容的整合与新知识的更新。在充分融合孤立课程的内容、挖掘相关学科和领域最新知识的基础上,将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融入教学和科学研究过程,优化教学资源,注重学生的能力与素质培养。二是要分清群内课程建设的主次。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根据专业知识在人才素质培养中的不同要求,可紧密依托专业办学特色和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群内以专业主干课程为突破,抓住主要矛盾,分主次进行建设,避免因精力的均分而影响课程群的整体建设效果的提高。三是要充分考虑课程群内课程的关联性及在支撑专业人才培养上的协同作用,应在课程群建设实践中注重群内课程要彼此依托、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这样的课程群组织建设,有利于群内教师间的交流沟通、课程与课程间的交叉融合,可及时反馈教学信息与教学效果,建立起有效的专业教学调控与响应机制,同时也可以通过对课程群规范的过程管理和质量评估,进一步促进群内课程教学质量的共同提高。[9]

五、卓越工程师培养背景下“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课程建设与发展

截止2010年,我国开设工科专业的本科院校有1003所,占本科院校总数的90%,高等工程教育的本科在校生达371万,研究生47万。[10,11]而目前工科专业毕业生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有:缺乏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意识、专业面狭窄、动手能力差、综合素质低下、所学知识陈旧等。[11]提高工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对实现国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三大战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高等教育针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施的重大改革项目,是提高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质量、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战略举措。传统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已经不能适应“卓越计划”对工程人才培养的要求,必须通过重新设计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和重新组织教学活动来实现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教育部日前的教高[2011]1号《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文中明确要求:大力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形式。依据本校卓越计划培养标准,遵循工程的集成与创新特征,以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能源动力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也是国家科技发展的重要基础方向之一,关系到国家的根本利益和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

我国能源动力类的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由于受当时的历史条件限制,专业分割很细,形成了以工业产品生产引导高等学校能源动力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格局,也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于我国当时的经济社会发展。随着改革开放及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对能源动力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社会的要求,能源动力类专业历经多次教育部的多次调整,已由原来的几十个小专业,逐步合并为一个大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2003年,随着能源动力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能源动力领域新问题的提出,浙江大学率先将“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改造成“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得到广大青年学子和社会各界的认同;2004年,清华大学将“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改造成“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专业”。国内还有一些高校也陆续地根据专业办学特色,进行了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名称的调整。在教育部新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已将能源动力类专业统一整合为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

经过一系列的专业教育改革,本专业的人才培养口径大大拓宽,体现在学生的基本知识面得到拓展,对市场需求的适应性大大加强,就业市场更为广阔。但是因各高校的专业定位、地域分布、历史继承及国家和社会需求等的不同,形成了开设本专业的高校间课程设置、专业重点及特色、培养模式多样化的态势。

由教育部启动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旨在为我国各行各业培养优秀工程师的后备军。它要求高校转变办学理念、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以及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等。国内开设了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现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相关高校,也相继加入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行列。相关高校结合自身专业重点和办学特色,在专业课程建设及课程群建设方面进行了一些有意的探索和实践,主要体现在:面向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开展了“能源清洁利用技术”课程群建设;[12]针对专业方向的培养特点,构建了“热能与动力工程”大专业多方向课程体系;[13]进行了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14]进行了基于精品课程建设为平台的汽轮机系列课程改革与实践;[15]进行了高职高专热能动力装置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创新[16]等工作。这些课程改革与研究实践,尚未涉及到能源动力类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课程群建设,相关研究需要开展。

六、结论

第一,作为一种新形式的课程建设模式,当前开展的课程群建设不同于单门课程改革以及课程体系建设,既适应高校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的要求,也反映了课程教学改革的新趋势。

第二,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按照传统的以产品为导向的课程设置和体系建设,不太适合当前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及要求,特别是存在一些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明显老化,课程内容呈现较多重复,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存在知识面狭窄、知识内容陈旧、动手及实践能力不强等弊端,制约了能源动力类专业卓越人才的培养。

第三,在已开展的能源动力类专业的课程建设与改革中,尚未在卓越工程师培养视角下组织实施能源与动力工程新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群的建设与改革。需要结合新专业的调整以及专业卓越人才培养要求,修订新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改革现有课程体系及结构,研究并构建适合新形势下能源动力类专业卓越人才培养要求的课程群。

参考文献:

[1]李慧仙.论高校课程群建设[J].江苏高教,2006,(6):73-75.

[2]孙存昌.论高校课程群“四级体系”建构[J].大学教育科学,

2008,(5):46-48.

[3]王嘉才, 杨式毅,霍雅玲,等.课群及其质量检查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9,(S1):71-73.

[4]赵朝会.浅谈课程群建设[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4):17-18.

[5]龙春阳.课程群建设: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路径选择[J].现代教育科学,2010,(2):139-141.

[6]曹滨,王莹.后现代高校课程群建设思路及原则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09,(2):37.

[7]郭必裕.课程群建设与课程体系建设的对比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5,(4):114-116.

[8]郭必裕.对高校课程群建设中课程内容融合与分解的探讨[J].现代教育科学,2005,(2):66-68.

[9]钱云.关于质量工程背景下优秀课程群建设的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08,(6):144-145.

[10]张兄武.创新视野下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4):80-83.

[11]林健.高校工程人才培养的定位研究[A].第二期全国高校工程类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专题研讨会[C].2010.

[12]李志敏.面向素质培养的“能源清洁利用技术”课程群建设[J].中国电力教育,2011,196(9):191-192.

[13]宋文武,符杰,李庆刚,等.关于构建“热能与动力工程”大专业多方向课程体系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1,28(4):44-48,71.

[14]王运民,李录平,明勇.汽轮机系列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1,(3):174-175.

[15]姚寿广,路诗奎,陆金明,等.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新能源及动力工程专业范文3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产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1-0067-02

一、改革背景与培养目标

(一)改革背景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重大战略选择。2010年,国家确立了重点发展包括新能源汽车在内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湖北是我国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之一,为适应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对高校人才需求的新期望、新要求,湖北省教育厅于2010年首批批准武汉科技大学等3所本科院校设立新能源汽车产业车辆工程专业(简称“车产”专业),并于次年秋季招生。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是目前世界汽车行业重点发展的新能源汽车类型。根据汽车行业的这一发展方向,我国确定的新能源汽车的产业目标是:着力突破电动汽车领域内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和电子控制等重要部件的关键核心技术,推进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同时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相关前沿技术研发,大力推进高能效、低排放节能汽车发展。

(二)培养目标

立足社会发展需求、紧跟时代科技发展潮流是确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武汉科技大学“车产”专业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的培养目标是:学生应具备机械工程、汽车工程、信息科学与技术等方面的专门知识,能在汽车、新能源、机械工程等领域从事产品开发、制造、试验、技术运用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具有新能源汽车产品开发、制造、试验、技术运用与管理等的能力。

二、课程体系改革思路与主要特点

课程体系改革一直都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难点。为使“车产”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达到预期效果,在突出“新能源汽车”本色的前提下,课程体系改革坚持以社会需求作为课程的重要来源,以学生作为课程的最根本的服务对象,以知识作为课程基本来源的课程配置导向,合理规划课程体系以实现课程之间有机融合,努力把社会需求、学生个人发展,学科进步贯穿于课程体系设置之中,构建体现“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课程体系。

(一)改革思路

1.固机强电。即在巩固普通车辆工程专业机类工程知识的基础上,增加信息科学与技术知识即增加电类课程,以增强学生机电融合的工程能力。

2.优化组合通识教育平台课程。主要是对通识教育平台中英语、体育等多学时、多学期授课课程及其内容进行重组优化。

3.校企联合,强化实践。在学生学习专业课期间,将专业生产实习时间延伸、内容扩展,即鼓励学生利用暑假结合生产实习任务与要求到相关新能源汽车企业实习基地实习2―3个月,且实习单位安排企业导师指导。

4.导师制。“车产”专业班的每名学生从进校开始配备专业课老师担任导师。大一、大二期间,导师定期就专业学术问题开展专题讲座,以培养学生热爱专业、探索专业问题的积极性和对学科前沿发展的关注力。

(二)“车产”专业课程体系的构成

为保证教学过程有序进行,武汉科技大学“车产”专业课程体系的构成形式及其学分要求与其他专业完全相同:课程体系构成仍然采取模块化结构形式,本科阶段学习需修满的总学分为174学分,整个课程体系分为通识教育平台、学科基础平台、专业课程模块,实践教学模块、素质拓展模块。

1.“强电”安排。课程体系改革的核心是实现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鉴于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比例越来越高及电动汽车对电类知识的高要求,从“强电”的要求出发,在原有“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等课程的基础上,“车产”专业在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模块中新增加了“微机原理与单片机”、“电动汽车电机拖动基础”、“动力电池技术”、“电力电子技术”4门课程(共计152学时),并在实践教学模块中安排了一周的“电气电子工艺实习”对相关知识予以巩固强化。

2.重组优化通识教育平台中相关课程。根据新能源汽车的产业目标及“车产”专业学生专业技能方面的培养要求,在对普通车辆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车产”专业的课程体系对其理论教学部分的相关课程与内容配置进行了重组优化。具体就是在通识教育平台中重点对的英语、体育、政治理论课等多学时、多学期授课课程及其内容进行了重组优化,

3.突显“新能源汽车”的专业本色。新能源汽车专门知识既是“车产”专业与普通车辆工程专业的重要区别,也是“车产”专业的本色特征,为突显“车产”专业的“新能源汽车”的专业本色,“车产”专业的课程体系在专业课程模块构建方面,除了保持普通车辆工程专业配置的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设计、汽车试验学等专业主干课程外,特别新增设了“新能源汽车原理与应用”课程(32学时),同时配套安排了二周的“新能源汽车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旨在增强与强化学生的新能源汽车专业知识。

新能源及动力工程专业范文4

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一般由八个指标构成,分别是学生、专业教育目标、学生成果、持续改进、课程体系、师资力量、教学设施、学校支持等。其中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的课程设置,为了能支持毕业要求的达成,课程体系设计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我国各高校在启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过程中,发现课程体系设置是否科学、合理、会规直接影响到毕业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进而影响专业培养目标、毕业要求的可达性。因此各高校针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和要求,提出了各个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做法和经验。西北工业大学的张清江等通过调研我国工程教育与专业认证发展历程,对我国航空航天专业与其他已获得资格专业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国际航空航天质量体系认证中的要求,从航空航天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必要性、专业特点、航空航天工程教育现状等角度出发进行研究。结合现代中国工程教育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针对航空航天类专业认证的新方式、新方法,并对航空航天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需要注意的特性进行讨论。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马会强等依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以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为例,通过明确培养目标,解析培养要求,从课程设置、实践环节、毕业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课程体系改革探索。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任红卫等分析了我国工程教育的现状,并探讨了在工程教育专业背景下电气专业的教学改革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浙江工业大学姜理英等人基于对工程教育专业论证的国际比较,结合环境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必要性,从培养计划的调整、课程体系的优化、实践教学的强化和师资队伍的提升四个方面,综合系统地提出了对环境工程专业教学内容进行全面优化和提升的路径。张秋根等人根据环境工程专业规范和认证标准要求,以南昌航空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为例,对其核心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内容两方面进行了优化与规范的探讨。为了重视国际认证的引领作用,加强专业办学品牌建设,突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动专业的航空航天办学特色,紧跟国内能动专业人才需要,提升其人才培养质量与专业竞争力,从而拓宽自身生存发展空间,因此需要开展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能动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2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下南航能动专业课程体系优化

通过对国内外本科院校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分析与研究,利用对中国近几年的专业认证与评估成果的调查与研究,对其进行梳理,依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课程设置要求,依据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能动专业建设相关内容与特色,以培养具有航空航天特色的工程教育专业人才为目标,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动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优化。以培养要求为基准,着手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并对本科培养大纲进行相应的修订,从而实现培养目标。确定能源与动力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应修总学分数不能少于180学分。

2.1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

能源与动力专业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是指该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课程,主要包括高等数学(11学分)、大学物理(6.5学分)、大学英语模块(10学分)、C++语言程序设计(3学分)等方面共六门课程,总共30.5个学分。因此能源与动力专业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占总学分的比例约为17%,达到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中至少占总学分的15%的要求。

2.2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与专业类课程

工程基础类课程和专业基础类课程主要体现数学和自然科学在该专业应用能力培养,而专业类课程主要体现系统设计和实现能力的培养。其中工程基础类课程主要包括电子电工技术(5学分)、理论力学(3学分)、材料力学(3学分)、工程图学(4.5学分)以及机械设计基础(3学分)等课程,总共为18.5个学分;专业基础类课程主要包括工程流体力学(3学分)、工程热力学(3学分)、传热学(3学分)和化学反应动力学基础(2学分)等课程,总共为11个学分。因此工程基础类课程和专业基础类课程必须要修满至少29.5个学分。对于专业类课程,由于能源与动力专业具体有两个培养方向:方向一为热能动力方向,主要陪养就业方向为航空发动机、地面燃气轮机等相关单位;方向二为能源利用方向,主要培养的就业方向为电厂、新能源以及制冷等相关单位。因此其专业类课程既有相同的专业课程,也有自身特色的课程。其中燃烧原理(2.5学分)、燃气轮机原理与构造(3学分)、热能综合利用(2学分)、热交换器原理与设计(2.5学分)以及热工测量原理与方法(2学分)等,总共12个学分,这些课程为能源与动力专业两个培养方向都必须学习的专业类课程。另外每个培养方向又有其特定的专业类课程必须选修,其中热能动力方向专业类课程包括叶轮机原理(2.5学分)、燃气轮机控制原理及应用(2学分)、燃烧技术与分析(2学分)、内燃机原理与构造(2学分)、工程传质与应用(2学分)等共9门课程;能源利用方向专业类课程包括泵与风机(2学分)、供热工程(2学分)、锅炉原理(2学分)、制冷原理与技术(2学分)、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2学分)以及热力发电技术概论(2学分)等共10门课程。无论学生学习哪个方向,共同学习的专业类课程与特定选修的专业课程之和必须要修满至少28个学分。因此,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与专业类课程必须要修满的学分数为:29.5+28=57.5学分,因此该类课程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约为32%,达到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中至少占总学分的30%的要求。

2.3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

能源与动力专业设计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军事训练,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力与过硬的身体素质;(2)各种课程的课程设计,如: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设计、C++语言课程设计等,主要培养学生对各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的实际应用能力;(3)工程训练,主要包括机械加工方面的车、磨、铣、刨、铸造以及焊接等金工实习,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4)下厂实习,大三暑假期间,在指导老师带领下去中航工业集团下属的企业或电厂进行为期一个月的下厂实习,锻炼学生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工程实际中的能力;(5)毕业设计,指导老师开设的毕业设计题目一般都来源于实际工程问题,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大四下半年开展为期半年的本科毕业实际,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协作精神以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源与动力专业要求学生在实践能力与毕业设计方面修读的总学分不低于42.5,占总学分的23.6%,达到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中至少占总学分的20%的要求。

2.4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

能源与动力专业在人文社会科学类通适教育课程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1)通适基础教育平台,主要包括形式政策教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安全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共19.5个学分;(2)国防军事模块,包括航空航天概论、军事高技术概论等,至少修满1.5个学分;(3)文化素质模块,主要包括文化历史、艺术鉴赏、科技基础、哲学社会等课程,至少要修满6个学分;(4)创新创业类模块,主要包括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创业基础以及经济管理等课程,共5.5个学分。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总共需修满32.5个学分,占总学分的18%,达到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中至少占总学分的15%的要求,使学生在从事工程设计时能够考虑经济、环境、法律、伦理等各种制约因素。

2.5航空航天特色类课程的设置

为了突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专业的航空航天特色,在开设的课程中,如国防军事模块、专业类课程以及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中,课程教学内容包含浓郁的航空航天特色,由于指导老师所从事的科研项目都是来自于国防工业集团,具有丰富的研究经验,因此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讲课过程中,所列举的实例都是以航空航天为背景的工程问题,特别是毕业设计和下厂实习,因此在能源与动力专业课程优化过程中,充分突出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航空航天特色。

2.6注重科技创新能力培养

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直观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在大学期间积极的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主要包括:(1)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科技类竞赛,如:流体力学大赛、节能减排大赛、开设卓越班等,并且科技竞赛获得奖励的同学在保研方面给予政策上的倾斜;(2)安排学生参与教师的科学研究工作,让学生在参与科研过程中更好的掌握好该专业的理论知识,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拓展学生的科研视野。

2.7学习进程

大学生本科期间的各门课程是相互衔接的,因此需要考虑课程之间的匹配与衔接,如图1所示。学习进程主要分成了三部分:一是基础课程,包括高等数学、大学物理、计算机等;二是学科基础,包括结构和流体力学、热学和电学方面的课程;三是专业课程,主要包括了热能动力和能源综合利用两个方向的相关课程。整个课程体系分为三条线:第一是流体和热学相关的课程,如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燃烧学等;第二是结构力学方面,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等;第三是计算机语言方面的课程。因此在安排各门课程的学期上需要考虑上述课程衔接问题,从而最终制定出合理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教学计划表。

3结论

新能源及动力工程专业范文5

据了解,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是高校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而新设的。国务院提出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其中,对于新能源产业,国家要积极研发新一代核能技术和先进反应堆,发展核能产业。加快太阳能热利用技术推广应用,开拓多元化的太阳能光伏光热发电市场。提高风电技术装备水平,有序推进风电规模化发展,加快适应新能源发展的智能电网及运行体系建设。因地制宜开发利用生物质能。

2011年,“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将在南京理工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东北大学、河海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重庆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理工大学、江苏大学等十所高校“生根发芽”。仅江苏就有3所高校设立了这个专业。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把新能源产业作为其中的一部分提出来,可见其重要性,为什么这个产业会受到这么关注?新兴专业学什么?就业前景怎样?本文将对“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相关状况做个详细分析,为考生了解、有的放矢的报考服务。

发展前景

东北大学博士生导师蔡九菊教授认为,发展新能源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市场前景广阔,同时相关的专业人才需求量大。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传统能源消耗量大幅增长,引发的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瓶颈,为此,发展新能源产业势在必行。一方面,发展新能源产业孕育着巨大的投资机会,将有效拉动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地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引领中国经济走向低碳化。

目前,中国大力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在加大水电、核电、太阳能和风能设施建设的同时,计划在2020年前使新能源消费比例达到15%,规划到2020年,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总投资将超过3万亿元。虽然我国新能源产业迅速发展,然而推动新能源行业前进的人才供给却显得捉襟见肘。高素质专业人才和核心技术的缺失,已严重阻碍了我国当前新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据估算,到2020年在风电领域的从业人员就将会有几十万,其中包括几万名专业人员。根据《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在未来10年内,国家每年平均要开工建设5-8台以上的核电机组,预计每年对核电人才的需求有数千人,而全国每年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总量不超过500人。对于快速发展的太阳能产业而言,人才供应同样面临严重不足。因此,亟待加大新能源产业人才的培养力度,以满足新能源产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

专业培养目标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面向新能源产业,根据能源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培养在新能源科学研究及其利用的技术开发与实施等方面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的专门人才,以满足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该领域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工程应用、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需求。学生的修业年限为4年,对于完成培养要求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专业课程体系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在课程内容体系的设置上紧密结合培养目标要求,既注重“厚基础”,突出基本理论与方法,又注重“宽方向”,丰富课程知识结构。注重学生“知识结构”的构建和“能力结构”的形成。

理论部分:在基础教育系列中重点强调基础性与综合性相结合的原则。包括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工程技术基础课群;大学外语、马克思主义原理等社会科学课群。在专业教育系列中重点遵循厚基础、宽口径的原则。包括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能源系统工程、可再生能源及其利用、光伏科学与工程、风力发电原理、生物质能工程、核能利用基础等专业平台课群;光伏材料与太阳能电池、风力发电场等专业选修课群等。

实践部分:重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单独设立“能源工程综合实验”课程,目的是充分利用学科的开放式实验室,指导学生开展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项目,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

毕业生就业去向

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可在核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和节能减排领域的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和政府部门从事技术研发、工程设计、新能源科学教育与研究、新能源管理等相关工作。

如河海大学主修课程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技术基础、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工程热力学、气象学、太阳能发电电气设备与系统、太阳能发电并网技术、项目及企业管理等。毕业生就业方向:培养太阳能利用工程系统设计、研究、运行、施工管理等方面知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南京理工大学主要以新能源的能源转换过程、高效清洁能源利用与功率转换技术为核心,培养掌握上述领域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良好综合素质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太阳能、风能电站和供电公司等电力部门提供后续人才及技术支持。南京理工大学对新能源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已有25年的历史,包括太阳能、风能以及能效节能的可持续能源投资中,还有一个巨大的市场有待开发――能效和节能。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在中国有广阔的空间,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的缺口很大,目前学校在此方向培养的硕士生一入校就被用人单位盯上。

新闻链接

北大世界新能源战略研究中心成立

2011年3月2日上午10点,北京大学世界新能源战略研究中心正式成立。该研究中心将立足于国际政治研究,密切关注世界新能源发展趋势,重点分析世界上主要能源消耗大国的新能源战略,为国内相关的部门和企业提供国际新能源合作方面的评估和咨询服务。中心致力于整合北京大学校内外国际关系领域和新能源战备与技术领域的专家、学者,联系国内外有关政府部门、新能源企业,努力形成一个跨学科、跨领域、跨地域的研究平台,成为在世界上具有影响力的国际新能源战略与国际合作的学术研究、资料信息、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及咨询服务基地。

新能源及动力工程专业范文6

关键词:工作导向 高职高专 人力资源 专业课程

高职高专教学方向应以学生学习和实际工作相一致为标准,即有效实施订单培养,研究顶岗实习和项目导向等教学模式,进而强化学生综合能力。对此,想要构建高职高专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就需要将实践和理论相结合,将实践性的知识作为重点,理论知识则为辅助,从而满足职业学生个性思维能力的需求,培养学生成为技能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学生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一、高职高专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具体流程

第一,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剔除原有学科性质的课程体制设定观念,以实际工作为导向,重新对其课程体系进行认识与制定,使其能够符合现阶段高职高专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发展需求。

第二,对教学内容的重新编排。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新构建,使得原有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难以得到有效利用,加之受到“以工作为导向”教学理念的影响,使得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即以学科特点为主导、以专业知识点为主体、以实际就业市场需求为依据、以培养学生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为目标,设定相应的教学内容。

第三,对教学方式的转变。关于高职高专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而言,其课程主要以灌输式、学生被动接受式的教学方法为主,从而对学生思维创新能力的发展有着抑制作用。对此若想改变这一现状,应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方式进行转变,即采用学生主体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第四,营造良好地教学环境。高职高专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中“以工作为导向”教学理念的提出,促使教学内容愈发接近实际工作,从而为教学环境的营造提供有利条件。

二、新形势下以工作为导向构建高职高专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具体运用

(一)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模块进行确定

首先,教学模块。通过对行业市场,以及相关企业人员的研究,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模块以具体工作类型的不同,对其进行重新定义,即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劳动关系管理六大模块。

其次,工作岗位。在针对高职高专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工作中,其学生的岗位职责主要由教师、学生以及企业管理人员共同协商而定位,以招聘岗位为例对岗位职责进行阐述:对该工作岗位的实际市场需求度进行调查,结合调查数据对其进行分析与统计,结合企业制定的人事政策,对岗位招聘方案进行确定,之后进入具体的岗位招聘工作(包含岗位招聘信息的、对人员的筛选以及人才的录用),最后对岗位招聘结果进行综合评定。

最后,行动教学课程的设置。对于高职高专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其行动教学课程的设置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点:教学任务的整合:即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学流程与具体工作进行整合,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行动领域:对常见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问题处理的能力;能力分解:对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决策反馈能力以及市场调研能力、创新能力与综合能力进行全面分解。

(二)按照实际需求,对教学方向进行确定

在设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时,需要对市场需求进行深入了解,近几年,我国高职高专院校中学习该门课程的学生正在不断增加,学生在毕业之后,选择航天类公司工作的学生占据33%,其他行业公司工作的学生占据63%,选择自主创业的学生占据3%,在事业单位或机关单位工作的学生占据1%。通过相关调查发现,公司人力资源的管理岗位主要包括人事主管和分析专员,员工招聘以及绩效专员,培训专员与薪酬专员等,其中人事主管占7%,分析专员占13%,员工招聘占33%,绩效专员16%,培训专员17%,薪酬专员14%。

(三)根据教学内容,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进行综合设计

依据工作过程对知识内容进行划分,即将工作过程作为参照标准,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陈述知识以及过程知识进行有效结合,只是在适度进行改变,其排序方式和总量未发生变化。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不再属于静态学科,而是根据工作过程,对其进行动态优化,从而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从根本上加强学生自身职业能力,进而满足社会需求和市场需求。在高职高专院校中,具体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为:公共课(大学英语课程、计算机等公共基础课程)、职业基础性课程(人力资源职业基础课程、人力资源财务基础课程与人力资源经济分析课程)、专业课程(人力资源调查与统计、人力资源规划、员工招聘与配置、员工培训和开发等课程)、拓展课程(ERP沙盘模拟、员工劳动关系处理等课程)。

三、结束语

总结上文,在对现阶段高职高专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分析可知,以工作为导向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促进学生专业知识水平能力的提升,还可为社会输送技能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使其能够在国家经济建设过程中做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喻玉峰,张义先,李一平,等.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实践研究--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例[J].职业,2013(32):58-59

[2]史军杰,徐阳.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高专物联网专业课程体系的探索与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4(36):265-267

新能源及动力工程专业范文7

化学工程与工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为广东省名牌专业,培养从事化工生产、科学研究、产品开发、管理、营销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化工生产过程的基本原理、方法、工艺和设备的特点和规律,既可在化学反应工程、传质与分离工程等传统化工领域从事科研和设计,又可在生物化工、环境化工、精细化工、能源化工、高分子化工等相关领域从事新工艺、新产品、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主要课程:物理化学、流体力学与传热、传质与分离工程、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化工系统工程、精细化工、化学工艺学、生物化学工程、现代分离技术、环境工程、能源工程、新材料导论、化工商务、现代化工物流技术、化工自动控制、计算机应用等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毕业生可在基础化工、石油化工、生物化工、轻工、冶金、能源、环境、化工物流、化工贸易等部门从事生产、设计、科研和产品开发、管理、教学、营销等工作,也可到金融、商检、外贸、海关、公安、政府部门等从事相关工作,或攻读更高的学位。毕业生适应面广,能力强,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近年来一次就业率多次达到100%。

应用化学。创办于上世纪80年代初,为国内最早创办的应用化学专业之一,2005年被评为广东省名牌专业。目标是培养具有较系统的化学理论基础和实验技能以及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能够进行应用化学领域的研究、开发、生产、管理的高级科技人才。要求学生在较扎实地掌握工科公共基础、外语、计算机技能的基础上,系统地学习化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以及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受到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能从事应用化学专业,尤其是精细化学品化学、工业分析,应用电化学和现代测试技术等专业方向的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主要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仪器分析、流体力学与传热、传质与分离工程、化工原理实验、结构化学、分离化学、无机功能材料、无机合成、精细化学品概论、有机合成、有机分析、环境化学、工业分析、商品理化检验、胶体与界面化学、催化及能源化学等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毕业生可在商品检验、食品检验、环境保护、环境监测、化工安全评估、涂料、医药、洗涤用品、化妆品等相当广阔的领域就业,近年来一次就业率近100%。也可以攻读更高学位。

能源工程及自动化。本专业培养具备能源基础理论和工程知识,能从事在石油化工、天然气输送及利用、电力生产及自动化、制冷与空调等传统能源领域及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等可再生及新能源领域进行研发、工程建设及运行管理工作的跨学科复合型高级人才。能源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广东省是能源消耗大省,且一次能源匮乏,电力产业发展迅速,夏季时间长,空调和食品冷藏需求旺盛,液化天然气(LNG)的引入及惠州、湛江等几个石油化工基地的建设将使广东能源结构发生很大的变化。本专业将为能源工程领域培养急需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主要学习:化工原理、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换热器原理与设计,制冷技术、工业催化、天然气开采与利用、燃气输配、燃气燃烧与应用、石油炼制等基础及专 24业课程。学生将在专业学习阶段分为石油化工及天然气利用两个模块。毕业生可在石油炼制、天然气输配、电力生产、制冷空调、能源化工、可再生能源开发、高等院校等从事生产、管理、设计、营销、教学、科研工作,也可攻读更高学位。自2004年创办以来,本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一次就业率均为100%。

制药工程。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21世纪制药工程发展需要,具有制药工程专业知识,能在医药、农药、生物化工、精细化工、轻工和环境保护等部门从事医药产品生产工艺、新药研究与开发、医药企业管理、医药产品营销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学生主要学习有机化学、物理化学、药物化学、药理学、制剂学、生物化学、化工原理、制药工艺学、制药工程学、制药分离技术、制药过程控制原理与仪表、计算机应用、药品营销、药事管理与法规等。毕业生可在制药企业、医药公司、医疗卫生、高等院校从事生产、管理、设计、营销、教学、科研和药品开发工作,也可到金融、商检、外贸、海关、公安、政府部门等从事相关工作,或攻读更高学位。制药工程专业涉及化学制药、生物制药和天然产物(包括中药)制药三大方向。本专业将在专业知识,创新能力和业务素质三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和训练。毕业生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强,就业前景广阔,近年来一次就业率均为98%。

(来源:文章屋网 )

新能源及动力工程专业范文8

【临床医学】

读研比例42.7%

临床医学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专业。它致力于培养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医疗预防的基本技能;能在医疗卫生单位、医学科研等部门从事医疗及预防、医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医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人类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对人类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作出分类鉴别的能力。

就业方向

主要到医疗卫生单位、医学科研等部门从事医疗及预防、科研等方面工作。

就业前景

随着高等医学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医学院校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的数量和质量大大提高。但是在全国总的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临床医学领域高校推荐

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山大学、四川大学、首都医科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第二军医大学。

【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

读研比例40.4%

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专业研究将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一次能源转化为电力、热能等二次能源的生产和利用过程;研究人工环境、制冷空调、低温生物医学等领域的科学技术问题;还研究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伴随能源转换与利用过程排放的有害物质将造成环境污染,能源的生产必须高 效、清洁。能源与环境系统专业不仅对自动化控制十分依赖,而且是一个复杂系统工程,集合了热科学、力学、材料科学、机械制造、环境科学、计算机科学、自动 控制科学、系统工程科学等高新科学技术。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具有很宽的专业知识面,是一个能源、环境与控制三大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专业。

就业方向

从事清洁能源开发、电力生产自动化、能源环境保护、制冷与低温、空调和储能、空调与人工环境等领域的设计、研究与管理的跨学科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

院校推荐

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天津理工大学、河海大学、吉林大学。

【工程力学】

读研比例37.1%

工程力学专业本专业培养具备力学基础理论知识、计算和试验能力,能在各种工程(如机械、土建、材料、能源、交通、航空、船舶、水利、化工等)中从事与力学有关的科研、技术开发、工程设计和力学教学工作的高级工程科学技术人才。

就业方向

可到土木水利、机械控制、微电子技术、能源交通、航空航天等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工程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应用等工作;由于具备较为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较强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计算机应用能力,也可到有关的高新技术领域工作(如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新型材料等),还可从事教学工作。

推荐院校

北京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福州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中医学】

读研比例33.3%

本专业培养具备中医药理论基础、中医学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能在各级中医院、中医科研机构及各级综合性医院等部门从事中医临床医疗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中医药学基本理论知识和中医临床医疗技能,具备一定自然科学和现代医学的知识,受到中医临床技能和现代医学临床基本技能的训练,具有中医各科疾病的临床诊疗和科研工作的基本能力。

推荐院校

北京中医药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暨南大学、延边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

读研比例31.4%

本专业培养具备无机非金属材料及其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方面的知识,能在无机非金属材料结构研究与分析、材料的制备、材料成型与加工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无机非金属材料及复合材料的生产过程、工艺及设备的基础理论、组成、结构、性能及生产条件间的关系,具有材料测试、生产过程设计、材料改性及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和设备及技术管理的能力。

新能源及动力工程专业范文9

【关键词】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生产实习

0 引言

2010年国家教育部组织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其主要目标是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一大批创新能力强、工程实践能力强以及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1]。实践教学是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之一。而生产实习在高等工科院校的整个教学环节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培育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一个重要途径。生产实习是工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纽带,是从学校走向社会的桥梁,生产实习的效果不仅关系到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影响到整个卓越工程师计划人才的培养质量[2]。烟台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被教育部列入第三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名单,已具有2014和2015两个卓越班。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生产实习安排在第7学期,时间为4周,是在完成专业课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生产实习,卓越工程师学生初步了解相关实习厂的实际制冷系统和设备,包括制冷机房、设备间及动力间等设备及原理。通过生产实习,使学生增加对社会的认识,提高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1 现阶段本科生产实习现状

烟台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以热工、力学和机械科学理论为基础,培养具备能源生产、转化、利用与动力系统研发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以及具备节能减排理念,能在工业、国防、民用等领域从事制冷及低温工程、空调工程的设计,制冷空调系统的安装、运行管理、实验研究和制冷空调机器设备的研制、开发、营销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现阶段本科实践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学生规模不断扩大和实习单位接受人数少的矛盾,以及实习单位受市场变化和领导更换等重重原因,导致学生实习质量一定程度的下降[3-4]。现阶段传统本科生产实习凸显的问题主要包括:

1.1 学生对生产实习目标不明确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生经过三年的理论和部分实践学习后,于第7学期安排生产实习,目的是希望通过专业生产实习来强化三年学习的理论知识,提高其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但是通过现阶段本科生产实习发现,部分学生对生产实习的学习目标了解不足、积极性不高以及实习目的不清楚等问题。学生在生产实习过程中自主提问问题相对较少,部分同学只是停留在表面,没有将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有机结合。与此同时,部分学生实习报告相关理论知识点、系统原理图绘制以及设备结构图绘制等方面不够全面,这些反应学生在自主性、创新性以及实践等方面的不足。

1.2 学生理论环节和实践环节的脱节

实践教学内容和安排与人才培养方案目标结合不够,存在重理论和知识、轻实践和能力的现象[5]。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教学任务设置上,认为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补充,在学时分配上造成实践教学的严重不足[6];学生不会主动将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环节。在生产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现象,不能主动地分析问题及现象。第7学期是将理论知识较好地应用于工程实践的时间段,同时能够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2 卓越工程师计划生产实习改革探索

针对卓越工程师计划对人才培养提出采用“3+1”的培养模式,其中一年为企业学习阶段。为此,烟台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在培养方案修订时,对理论教学进行了相应改革和调整,加大对工程实践教学的改革,以加强对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本文对烟台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的生产实习教学改革进行了一些探索。

2.1 加强实习动员、明确实习目标和实习内容

指导教师对学生实习动员是十分必要的,除了要求学生注意相关安全事项和服从安排外,更要明确实习的内容和实习目标。实习动员要求学生掌握实习内容和要求是保证实习效果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并根据所布置的实习内容和要求查阅相关资料,做好理论知识的储备工作。在实习动员会布置实习内容时,要求实习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实习进度安排,将实习内容及任务肢解且详细化,做到每天实习开始时告知学生具体任务和目标,当天实习结束时,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本天实习内容。

2.2 完善和突出实习过程的讲解和答疑

对实习内容的讲解不能局限于实习动员及每天实习开始时,对实习内容的讲解要贯穿于整个生产实习过程。与此同时对于学生的答疑也要自始至终贯穿于整个实习。在生产实习过程之中,学生还无法将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生产实习之中,并且在实习中学生会遇到大量的问题,这都需要教师实时的进行讲解和答疑。另外,部分学生学习主动性较差,其对指导教师的讲解和答疑依赖性更大,这也需要指导教师对其进行讲解和答疑的同时,对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引导,以便取得良好的实习效果。

2.3 建立科学的生产实习考核机制

考核是保证实习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可督促学生在生产实习过程中更好地掌握实习内容,也能较好地使指导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对实习内容理解及掌握的程度,进而进行针对性的指导[7]。针对烟台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现状,制定了实习纪律考核、实习现场考核和实习报告考核相结合的方式。三者所占权重分别为20%、40%和40%。

从上面三部分的权重可以看出,实习现场考核放到了重要的位置。通过指导教师现场提出的问题,要求学生进行阐述并给出具体答案,这样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对生产实习内容的掌握程度,同时能够促进学生深入实习内容,拓展知识面等。

3 结语

生产实习作为工科院校一门非常重要的实践课程,通过加强实习动员、明确实习内容和目标、加强实习指导教师讲解和答疑以及优化生产实习考核方式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为实现卓越计划的目标和成为一名卓越工程师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林健.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的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5)1-17.

[2]王翔,王钧,蔡浩鹏.复合材料专业生产实习改革探讨[J].考试周刊,2015,(52):14-15.

[3]李明.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测控与自动化专业生产实习的改革与探索[J].计算机教学与信息化,2013,9(20):4659-4660.

[4]向朝进,程虹.新形势下材料专业生产实习的教学改革与思考[J].广州化工,2014,42(8):218-219.

[5]潘艳平,包秋燕,江吉彬.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本科时间教学体系改革[J].实验室科学,2011,14(6):213-215.

新能源及动力工程专业范文10

1人才定位不尽合理

经前期广泛调研发现,随着我国现阶段加快能源建设的力度,国内目前需要更多的是能源动力行业运行、维护与管理方面的技术人才[3],对于高端人才如设计研究类人才虽然稀缺,但由于能动专业实践性强的特性,一般难以由高校直接培养此类人才,即高端技术人才亦需要从工程实践中磨砺而出。所以作为地方院校,尤其新开设能动专业的地方高校,不能一味照搬985、211高校以及部分经过几十年专业建设已经具备自己鲜明特色和专业实力的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紧跟行业需求,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线,并充分利用和发挥高校自身的特色和优势。

2三峡大学能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三峡大学的能动专业于2010年底才开始立项建设,并于当年从我校2010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中分流出53位学生按照能源与动力专业人才进行培养,2011年开始以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独立招生,故截至目前实际上已有一届学生毕业(2010级),且2015年度即将毕业的学生目前绝大部分已经签订了就业协议。近五年来,学校在专业本专业建设过程中积极探索,对兄弟高校及能动相关的企事业单位进行了广泛调研,并紧密结合我校能动专业“新开设、新起点”的现实情况,培养和提炼自己的专业特色,并对本专业的人才定位和培养进行了以下改革:(1)在人才培养与定位方面,以培养“高素质、强能力、应用型”人才为指导,制定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着重提炼专业所覆盖知识体系的共性,拓宽专业口径、增厚专业基础、突出方向共性、弱化专业方向、提升就业能力,扩大就业口径。具体为:1)以流体机械动力学为基础,设置适用于水力发电、热力发电、风力发电中能量转换动力装备的动力学相关系列必修基础课程,突出水力发电专业课,并辅以风力发电等专业课程;2)以热-力转换原理为基础,设置适用于火力发电、生物质能发电、核电等热动力学、热交换、热传输相关的系列必修基础课程,专业课设置方面突出火电、核电,辅以生物质能相关课程。即将动力工程专业分为流体机械和热力机械两个方向,但在培养过程中,大大拓宽了专业基础必修课的范围,增加学生后续就业时行业选择的范围。(2)在实验/时间教学方面,以厚基础、宽口径、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指导,建设和整合实验、实践教学条件。取消零散的课程实验/实践,开设系列综合实验/实践课程,使实验/实践教学具有层次性、连贯性、交叉性、系统性和良好的可操作性。避免以课程为单位开设实验时的连续性差、重复度高、综合性不强、效果差的缺点,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建设成本。此外,学校还积极开发校外实践基地,挖掘学校所在地区及周边区域广泛的能源动力行业/企业资源,作为本专业有效的实践基地。(3)以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为抓手,开发专业初期就业资源。任何一个高校新专业就业时其情况都或多或少存在不确定性,其原因主要在于社会和行业对于特定高校新专业的认识度不高。因而打开就业工作局面难度大,故无论从短期还是长远来看,都需要充分利用所建立的校外实践基地作为就业渠道,使基地发挥更大作用,这需要在基地建设过程中同时做好基地管理制度建设,以协议的形式为本新专业向基地输送人才提供保证。

3改革效果

近五年来,学校在建设能动专业过程中不断探索,最终形成以上建设意见和改革措施,并取得了显著成效:(1)制定了科学合理的能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以掌握能源转换装备运行及转换机理为基础,在传统的专业基础课程中,将《流体机械原理》、《水轮机及调节器》、《汽轮机》等增设为专业公共基础课,在专业拓展模块课程中按水电、热电、流体机械、新能源发电等设置小学分模块供学生选修,但不限制选择模块数量。目前学生就业反馈情况表明,在弱化专业方向、增厚专业基础课程后,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即使不在个人专业方向上就业,只要未跨出能动行业,就能很快适应新领域的工作。(2)整合实验/实践教学计划和条件。如将以往随理论课程开设的《流体机械原理》、《流体力学》、《液压传动与控制》、《泵站工程》、《水轮机及调节器》等的课程实验进行专门设计,整合成32学时的《流体综合实验》课程;将《热力学》、《传热学》、《汽轮机》、《热电厂动力工程》、《锅炉原理》等课程的实验内容整合成32学时的《热工综合实验》;将《测试技术》、《控制工程》、《电厂自动化》等课程实验整合成16学时的《测控综合实验》等,并根据相关理论课开设时间将综合实验课内容分为两个学期开设。这样学生能够得到更为系统的、连贯的实践训练,相比随理论课程开设的零散实验,综合实验教学效果更好随(3)目前已在学校所在地区及周边能动企业建立本专业的实践/实习基地,且已经有效运行,如安能(宜昌)热电(生物质能发电)、长江电力(葛洲坝)、安能(襄阳)火电、三峡电厂、清江的隔河岩电站、高坝洲电站、向家坝电站、黄龙滩(十堰)电站、湖北宜化集团、宜昌安琪酵母、黑旋风工程机械等20多家能源企业和流体机械设计制造企业,可完全满足学生毕业实习、生产实习及其他培训的接待需求,极大地缓解了专业实践条件建设需要大投入的困难。(4)专业就业情况良好,第一届毕业生(2010级,共53人)就业率达100%,其中除4人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外,15人进入水力发电厂,17人进入火电、生物质能电厂,6人进入电力部门事业单位,11人进入与流体机械及能源装备设计、制造相关企业。其中17人(32.1%)在本专业校外实践基地相关企业就职。截止2015年3月中旬,第二届毕业生(2011级,共81人)已签就业协议的达72人,已确定攻读硕士研究生5人。学校以专业调研、毕业生就业企业回访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拓宽和加深了与行业内相关企事业单位的联系,并就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在生产实践过程中的综合素质和表现进行跟踪回访,结果表明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总体较高。

4结语

能源动力类专业是实践性、技术性很强的专业,且专业覆盖的技术领域非常广泛,针对具体的应用领域其技术专业性又较强,而高校在该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一方面不可能面面俱到,设置过多的专业方向,另一方面又不能过于集中,而使得学生的专业知识领域过窄,导致就业方向没有选择余地。因而,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更多地考虑专业领域的共性,增厚专业基础,拓宽专业口径,使学生获得尽量宽广的专业综合知识,才能具备一定的竞争力,以适应现代能源动力领域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作者:陈从平 徐翔 余万 方子帆 陈法法 单位:三峡大学机械与动力学院

新能源及动力工程专业范文11

关键词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培养模式;建材行业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30-0061-03

1 盐城工学院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建材装备方向)背景

建材工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产业。截至2012年底,规模以上企业3.4万家,全年完成主营业务收入5.3万亿元。其中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建材装备方向)规模以上企业538家,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072.78亿元。大力发展资源、能源节约型绿色建材、新型建材及高技术产品与装备,是建材及其装备行业适应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之必然选择,安全、环保、节能、高效的可持续产业发展道路已成为全世界的发展趋势。然建材及其装备行业尚未从根本上摆脱依靠投资增量扩张以及生产要素驱动的发展模式,产业集中度低、能耗高、资源消耗大、环境负荷重,资源能源环境瓶颈约束日益凸显。究其根源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技术创新力度不够和资源缺乏所致。

“十二五”期间,是我国建材工业实现“由大变强,靠新出强”战略目标,由生产大国向建材工业强国迈进的重要时期。面对行业发展瓶颈,迫切需要通过积聚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等多方面的优势资源,汇聚创新要素,围绕行业发展的重大需求和核心共性问题,开展协同创新和联合科技攻关,为行业输送大批先进技术、高端人才和一流产品,显著增强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快速推动行业转型升级,支撑产业迅速发展。

盐城工学院是我国建材类院校中的佼佼者,其前身盐城工业专科学校是全国建材类三所示范性高专之一,也是江苏省唯一一所以建材及其装备行业为背景的高等学校。1980年,江苏省建材局在此设立了江苏省建材局培训中心;1996年,建材机械由专科专业升格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建材机械方向;2003年,“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成为沿袭学校传统“建材机械专业(方向)”优势的新专业(响应了1998年教育部最新本科专业目录),同时开展了对建材装备类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改革综合实践的研究。

多年来,学校坚持“建材为主,行业至上,立足江苏,服务全国”的办学思想,密切联系建材及其装备行业实际,加强与行业的产学研合作,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以建材及其装备为背景和特色的学科专业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人才的综合素质深受行业与社会好评,30多年来共为建材及其装备行业培养了近1.5万名专业人才,他们中的许多人已成为行业骨干力量,为江苏乃至全国建材及其装备行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 该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思路

该专业为机械工程学科下属二级学科,同时又服务于过程工业,自身的发展又需要机电控制。因此,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学生应具备工艺过程、机械设计及制造以及装备自动控制等相关的知识和能力。

该专业教学体系的改革思路是:“重视基础,加强通识教育;注重交叉,扩大专业面向;建设基地,强化实践环节;因材施教,发展健康个性。”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内容改革中的思路是:“以机械设计制造为核心,以水泥生产工艺与系统控制为两翼,拓宽基础、注重实践。”这些思路在这些年来的教学改革中已得到了充分体现,并为开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 该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的研究与实践情况

自1980年盐城工学院开办第一届“建材机械”大专班以来,30余年累计培养该专业本专科毕业生2000多人,其中300多人已成为省内以及国内建材装备行业领导与专家。目前该专业已经成为建材装备人才培养的标杆,在行业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3.1 注重人才培养规律研究,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建设

面对年销售5万多亿的建材行业与年销售1000亿以上的建材装备行业对人才的迫切需求,本专业始终坚持培养生产一线工程技术人员的宗旨,有效整合校内外资源,夯实专业平台建设,提出以行业需求拉动专业建设,以直接面向企业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近5年来先后发表了17篇相关教研论文,完成了12项各级教研课题,获得了25项各级教研奖励,为建材机械人才培养平台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2 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制定特色鲜明人才培养计划

根据水泥及其装备行业将向新型干法生产方向发展的趋势,合理调整了课程体系结构及教学环节。强化“流体力学”等专业基础课程,重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增加课程实验课时,增设专业综合实验环节,重视课外科技创新学分等,增开“水泥新型干法生产技术及其装备”等专业课程,扩大学生选修课范围,拓宽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以适应行业持续发展对毕业生的需求。

3.3 整合教师和校友资源,进行培养机制创新

利用校友位居各大建材企业高层的有利条件,提出贯穿四年的“认识―理解―实践―创新”教育模式,构建“校内学习、校外检验、不断反馈、逐步提高”的培养机制,坚持“强化基础、强化能力、突出创新”的培养理念,努力探索学生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让学生在培养过程中,不断到企业中进行专题调研与实践,经受企业的考验与评价,并及时调整专业知识内容,提高毕业生的适应能力。

3.4 建立校内外实验实习基地,强力保障实践教学效果

建立以教师为核心、学生自主参加的课外特色小组,结合毕业设计课题,进行企业新产品的预研,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自主研制国内唯一的非标卧辊磨粉磨系统试验生产线(综合实验专用兼做企业开发预研基地)。建立了紧密型校外实习基地8家(均为行业一流企业,主要领导均为校友),校企合作项目20多项。

3.5 搞好创新基地建设,给学生充分的能力展示空间

依托开放式工程训练中心、机械创新实验室、建材机械实验室等,为学生提供能力创新的展示空间,先后获得全国、省创新制作比赛、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省大学生创新设计大赛一、二、三等奖近20项,同时涌现出一批思维活跃的创新型人才,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4 加强科学与工程研究,教学―科研协调发展,建立产―学―研基地和实习实训教学基地

在坚持教学工作中心地位的同时,高度重视科学与工程研究及成果转化工作,充分认识科研工作作为高等院校的三大职能之一,在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院声誉、增强办学实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加大了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建设力度。目前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实验室面积达到3000平方米;采取集中优势、优化组合、经费支持、政策倾斜等措施,努力建设各级专业相关产学研合作平台。2009年江苏省科技厅批准建设的“江苏省环保装备公共技术服务中心”,2013年通过验收;2010年获江苏省科技厅批准,与江苏科行集团共同建成了“江苏省新型环保重点实验室”;2011年经中国建材机械工业协会批准,成立了“全国建材机械工程师培训中心”;2012年,与江苏江淮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鹏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建设了“环保装备及先进制造实践教育中心”;2013年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布首批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通知》(苏政办发〔2013〕56号),经学校申报、项目初审、专家评审、江苏高校协同创新计划领导小组研究审定并向社会公示,江苏省首批29个立项建设、11个培育建设的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日前正式确定并公布,盐城工学院“生态建材与环保装备协同创新中心”榜上有名,成为培育建设的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

4.1 指导思想

以建设教学科研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特色专业为目标,以强化自主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为主线,以科研队伍建设、学科建设、实验室建设为龙头,重视基础研究,加强应用技术开发,推动成果转化,完善激励机制,优化配置科技资源,发挥现有科研优势,突出学科和专业特色,加大投入,强化管理,努力提升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相关团队整体研发能力和学术水平,更好地为行业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

4.2 科研立项

加强基础理论研究,积极组织动员本专业教师申报国家、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争取部级、省部级科研立项,多争取产、学、研、企业联合项目。树立全局观念,打破研究方向等界限,强化技术集成,提高项目的高新技术含量;重视科研诚信观念,提高项目的命中率和完成的优良率。与江苏鹏飞集团联合申报立项的“生活垃圾高温热解回转窑”项目被列入国家发改委、国家工信部2012年中央预算投资计划,获项目扶持资金1480万元;与江苏鹏飞集团联合申报的江苏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大型水泥煅烧关键节能技术装备”,获项目扶持资金800万元;与江苏科行集团联合申报的江苏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工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装备”,获项目扶持资金500万元;另获省部级、市级课题5项,横向课题15项,在研的纵横向科研经费200万元以上。

4.3 科研成果

近5年内获得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中国建材联合会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市厅级奖5项。

4.4 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进一步加强了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向生产力的转化,建立产―学―研基地。在此基础上,创建了8个适合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实习实训基地,并已将1个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成为实习教学示范基地。

5 师资队伍建设

重点培养和引进了2名在国内有较大影响和3名在省内有较大影响的学科带头人,选拔培养3名年龄在45岁以下、有明显学术优势和发展潜力的青年学术骨干。中青年骨干教师达到6名。选送3名教师到国内名牌大学及校内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加大了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和优秀青年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建设力度。

6 健全管理体系,建立质量监控体系,加强教学管理

健全和完善培养方案、教学大纲的制定与运行。健全课堂教学、教材选用、实践教学、考试及成绩管理、毕业论文、课程建设、专业建设等主要环节的质量标准。建立二级学院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教学督导员以听课、参加专业评估、毕业论文质量检查等形式,对教学工作进行检查和监督,对教学过程管理提出意见和建议;修订教学事故界定及处理办法,将教学事故分为教学、教学管理和教学保障三个方面,使全体教师与相关管理人员充分重视教学;专业系则要负起保证教师集体备课及听课的责任。不断创新教学管理制度,培养青年教师,使其尽早过教学关。努力构建目标控制与过程控制相结合的教学质量管理新体系。

7 结束语

建材工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产业,对以建材装备为特色的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毕业生需求巨大,为培养卓越工程师提供了良好的就业市场环境;相关企业对产学研的高度重视与投入,为培养卓越工程师提供了良好的协作环境;学校自加压力,谋求发展的内在动力,促成了培养卓越工程师相关工作的有序开展与进步,且正沿着多赢的方向不断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曹卫.以建材机械为特色的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现状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2):86-87.

新能源及动力工程专业范文12

关键词工程教育;教材出版;新工科建设;需求变化;数字出版

1教育发展形势

我国教育事业迈入了提高质量、优化结构、促进公平的新时代。[1]我国高等教育处于内涵发展、质量提升、改革攻坚的关键时期和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关键阶段。调整优化高校区域布局、学科结构、专业设置,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推进“新工科”建设,强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等一系列措施,都为面向高等教育的出版产品及服务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2高校专业教材出版面临的需求变化

2.1基于人才培养的需求变化

随着我国“科技强国”“制造强国”“交通强国”“教育强国”等一系列战略目标的确立,人才培养目标也必然要向国际标准看齐。2016年我国加入《华盛顿协议》,《华盛顿协议》规定了21世纪工程师应该具备的12个方面的品质:工程知识、问题分析、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调查研究、现代工具的应用、工程与社会、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道德操守、个人和团队、沟通与交流、项目管理、终身学习。[2]这是一名合格的现代工程师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教育部审议通过的《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指南》(简称《北京指南》)中,对“新工科”建设的人才培养目标有着系统性描述,要以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版”为抓手,把握工科的新要求、加快建设发展新兴工科,持续深化工程教育改革,培养德学兼修、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工程人才。[3]面向国际、面向未来、面向技术发展变革,国家需要高素质复合型的创新工程人才。相应教材的编写应体现国际视野,强化工科学生的家国情怀、法治意识、生态意识、工程伦理意识等;注重前沿技术发展以及交叉学科领域知识的补充;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以及工程实践能力。

2.2基于教学模式的需求变化

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必然带来相应教学内容与模式的变化。国际工程教育三大核心理念,即“以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倡导高校教师积极探索基于项目的教学、基于研讨的教学和基于启发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实现从“知识课堂”到“能力课堂”的转变、从“重教轻学”到“以学为主”的转变,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学范式。[4]在“新工科”建设的推动下,高校正在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渐由“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现代教学模式转变。《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高〔2018〕2号)提出,要围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深化教学改革,推动课堂教学革命,积极推广小班化教学、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大力推进智慧教室建设,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积极引导学生自我管理、主动学习,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提高学习效率,提升自主学习能力。[5]我国高校课程设置,一般按照学科知识体系来架构,注重知识逻辑的系统性,但与学生认知的渐进性与情境性匹配不够。这样的培养模式虽然有助于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但是对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以及知识集成性方面有一定局限性,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而传统教材的内容也是按照课程设置来安排的,各门课程之间的知识存在重复、割裂等问题,专业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的衔接存在对应性不强、应用性不够等问题,难以适应以“产出导向”为核心的教育模式。同时,很多高校专业教材存在内容枯燥、语言晦涩难懂、可读性较差的问题,不符合“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模式。教材出版需要转换思路,研究教学改革的方向、匹配课程设置的变化,重新审视内容的编写组织方式以及教材的功能定位,不仅要为“教”服务,更要为“学”服务。

2.3基于教育信息化的需求变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不断深度融合,教学信息化的需求也持续增强。《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要鼓励高等学校基于互联网开展学历与非学历继续教育,鼓励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学水平、创新教学模式,利用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多种方式用好优质数字资源,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1]要积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现代技术在教学和管理中的应用,推进慕课和虚拟仿真实验建设,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5]教育信息化需要大量优质的教学资源,特别是工程教育,优质的教学资源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解力以及工程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单一的传统纸质教材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现代教学组织中还需要配套大量的教学资源,如工程图片、视频、动画以及工程案例、工程图纸等,促进学生全方位了解工程实践知识,促进理论知识的转化,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同时,还需要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课件、视频课程、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指导材料、教学参考资料等一系列辅助教学的资料。教材出版应站在更高的角度来定义“教材”的概念,除了传统纸质教材以外,还应包括与课程教学相匹配的一系列教学资源。多元化的学习资料构成的学习资源包将成为未来教育资源供给的主流形式。

2.4基于教师队伍建设的需求变化

高质量的教育以及教学改革的推进,离不开高质量的教师队伍,需要调动教师投入本科教学,不断探索教学新技术、新方法、新形态的积极性。教师具有更加强烈的知识更新、教学交流、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等需求。因此,出版社不仅需要为教师提供教学适用的教材以及教学资源,还需要研究教学改革方向,以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与综合素质为目标,探索提供教学研讨会、教学竞赛、师资培训、搭建教学交流平台等模式的全方位教学服务。

3教材出版与服务供给侧调整策略

面对教育教学的改革,以及上述教育教学需求的变化,教育出版必然要针对整个出版产业链进行供给侧的调整。下面以人民交通出版社交通类教材出版与服务为例,剖析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工科专业教材出版与服务的供给侧调整策略。

3.1从教材到课群教材体系的升级

(1)打破教材出版“单兵作战”的模式,形成教材“集群作战”的新模式。从人才培养能力需求出发,搭建教材知识模块,同一专业的多种教材形成合理的教材知识体系矩阵,既考虑知识的系统性,又兼顾学习的渐进性和不同教材之间的关联性。例如,针对交通类教材,打造了道路工程课群、桥梁工程课群、交通工程课群、轨道工程课群以及隧道与地下工程课群几个专业课群教材体系。每个课群围绕专业核心课程开发相应的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入门课、专业拓展课教材以及配套的学习指导、课程设计指导、习题集、实习指导,贯彻整个专业知识体系的毕业设计指导;通过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专家的审阅与讨论,梳理各门课程教材内容之间的内容衔接,避免知识的重复和割裂。同时,针对核心教材进行市场细分,开发适用于不同层次院校(不同人才培养目标)的教材,如针对“桥梁工程”一门课程就打造了研究生、研究型院校、教学型院校、应用型院校以及大土木专业适用等5个版本的教材。整个教材体系的搭建充分体现工程教育系统性和结构化的理念。(2)关注前沿技术发展以及交叉学科领域知识,保持教材内容的先进性,填补教材体系的空白。快速的技术进步对人才知识更新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使学校的教学不与实际工程应用的理论、技术脱节,我们需要时刻关注前沿技术进步以及跨学科、跨专业融合,交叉学科和复合专业发展,并将这些变化随时体现在教材中。充分运用出版社在交通运输领域的资源,将工程建设一线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情况反馈给教材编写人员,促进其对教材内容的更新;邀请工程技术专家对教材内容进行审稿,从人才使用单位的角度、技术应用方的角度对教材编写提出建议;针对新兴技术与交叉学科领域知识的融合开发新的教材。例如,针对交叉学科领域知识进行组织,编写了道路工程与环境、材料、信息等专业的交叉学科教材;面向“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化人才培养,编写了成系列的双语、英语专业教材。教材体系的搭建充分体现出先进性、国际视野、生态意识等。

3.2从纸质教材到融合出版的升级

国际工程教育的理念是“工程教育要回归工程”,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角度考虑,工科专业教学更加需要真实、鲜活的多媒体教学资源。交通社从2014年起,针对桥梁工程、道路工程等课群逐步建立专业内容教学资源平台,涵盖大量针对系统化教学知识点的工程图片、工程动画、工程视频、教学微课、实验实训、模拟仿真、习题、课件、专业图书资料等多媒体资源,为教师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提供助力,帮助教师推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这些教学资源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提供了支撑。同时,积极开发纸数融合的新形式教材,提供增值服务。并尝试运用AR等数字技术,为教材增添新的活力,增强用户体验,提高教材的“交互性”,从内容与形式上同时进行创新。并且,纸数融合教材可以通过纸书这个入口进行用户导流,逐渐积累终端用户,得到用户反馈,提高用户使用黏性。数字教学资源的建设需要整合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同时也是院校教师非常需要的,以个别院校之力难以建设完成。而出版社能够整合更多院校、工程单位、技术公司的资源和力量,在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建设教学资源,提供数字产品与服务,也是出版社教育出版转型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3.3从提供产品到提供服务的升级

为整个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全方位的产品与服务是教育出版企业重要的时代命题,这不仅要求教育出版的内容转型、形式转型,更要求教育出版企业的理念转型和角色转型,从出版商转换成服务商,从内容提供商转型为教育服务商,为受教育者提供比传统教育形式更有价值、更为有效的教育服务。人民交通出版社围绕交通类教材出版与服务做了大量的工作。针对专业核心课程组织开展全国性的教学研讨会、师资培训、教学竞赛,并充分发挥我们在行业的影响力,邀请院士、行业知名专家、工程一线的技术人员参与教学研讨活动以及教材的审定工作,以“工程”反哺“教育”,帮助院校打通了与工程单位以及不同院校之间的沟通渠道。通过网上即时通信方式搭建实时教学交流平台,及时提供样书以及教材选用的指导服务。同时,通过搜集用户反馈意见,不断修订完善教材内容,发现新的优秀作者资源。这些活动得到了院校教师的一致认可,这些资源整合能力与教学服务能力也正在成为我们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