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汉字与古代文化

汉字与古代文化

时间:2023-08-25 17:10:38

汉字与古代文化

汉字与古代文化范文1

在人们移居到地上生活以后,“宫室”成为了房屋的通称。宫和室本来是可以不分的,所以《尔雅》说:“宫谓之室,室谓之宫。”当时的“宫”并没有宫殿的意思,宫殿的意思是秦汉以后才产生的。而在上古的时候,不管什么身份的人,所住的房子都叫宫。郝懿行《尔雅义疏》说:“古者贵贱同称宫焉。”所以《孟子•滕文公上》说:“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许子是对战国时候农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许行的敬称。许行主张每个人都要亲自种地才能吃饭,亲自织布才能穿衣,这种主张人人平等的思想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却忽视了社会分工的必要性,因而遭到了孟子的批驳。孟子质问:许行为什么不亲自去制作做饭用的陶器、耕种用的铁器,而是什么工具都从自己家里拿来用呢。这里的宫中,就是指许行家里。可见此时的“宫”确实是指一般人居住的地方。“宫”字甲骨文作、,其中为屋子的整体轮廓。里面的两个“口”或相离,或相连。有的字形则没有外面的轮廓,只写作或(见图1)。按照罗振玉的解释,这些“口”是“象有数室之状”,或者“象此室达于彼室之状”。这说明,当时“宫”的形制已经比较复杂了,再也不是先民穴居时简单的“单人间”了,而至少是经过改良的“两居室”了。《释名》:“宫,穹也。屋见于垣上,穹窿然也。”穹是圆形的屋顶,垣即墙。将《释名》的解释与半坡遗址的房屋复原模型相对比,可以肯定,当时的“宫”是在圆形基础上建立围墙,墙的上面覆以圆锥形屋顶。这种有墙有顶的“穹窿”房屋,相对于当时的“穴居”来说,无疑是一种较为高级的建筑形式。

秦汉以后,为别尊卑,宫才从一般住房的意义演变成帝王居所的专用名词。这正如《风俗通义》所说:“自古宫室一也。汉来尊者为号,下乃避之也。”皇帝把宫作为自己住处的专称,普通百姓就之后避开这个字不用了。就好像“雉”本来是野鸡的称呼,但到了汉代太后吕雉掌权后,谁也不敢再称野鸡为“雉”了。

再看“室”字。《说文》解释说:“室,实也。从宀至声。室屋皆从至,所止也。”按甲骨文,是从宀从至,它的形体结构从甲骨文到后来的金文没有很大的变化。有的甲骨文“宀”下面有两个“至”,意思与一个“至”是一样的。“至”甲骨文作,像箭从远处来降到地面的情形,有到达的意思,因而引申为止息,即停留在某一个地方居住的意思。《释名》的解释很能体现“室”这种功用特点:“室,实也。人物实满其中也。”通俗地说,就是“室”里注满了人,摆满了东西。

洪成玉认为:室的初义就是穴室。《诗经•唐风•葛生》:“百岁之后,归于其室。”郑玄笺:室,犹冢圹。冢圹即墓穴。王力先生认为,在远古时代,室就是穴,穴就是室,因为当时人们居住的地方就是“穴”。到了殷代,有了上栋下宇的房屋建造,人们的居住地由地下搬到了地上,室和穴才有了分别。

由上最初人们建造的房屋内部单元比较简单,“室”和“宫”一样,都可以泛指人所居住的房屋。后来,随着建筑水平的提高,房屋逐渐形成了一定的格局模式,“室”便逐渐成为一套住宅内部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个时候的住宅,一般由堂、室、房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前面是堂,通常是行吉凶大礼的地方,不住人。堂的后面是室,住人。室的东西两侧是东房和西房。整栋房子是建筑在一个高出地面的台基上的,所以堂前有阶。要进入堂屋必须升阶,所以古人常说“升堂”。《论语•先进》:“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这就是成语“登堂入室”的来历。

《释名•释宫室》说:“古者为堂,自半以前虚之,谓之堂,自半以后实之,谓室。”可见室与堂是有区别的,其用途也不相同。“堂”是整个房屋建筑靠前面的部分,堂没有前墙,是敞开式的,只有东西两根楹柱支撑,所以比较敞亮、开放,是人们祭祀、视朝、接待宾客的地方。《孟子•梁惠王上》记述了这样一件事:“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王问这牛要牵到哪里去呀,对方回答说要前去杀了举行祭祀,王说,我不忍心看到它被吓得哆哆嗦嗦的样子,还是放了它吧!王坐在堂上面,之所以能够清楚看到堂下发生的事情,就是因为堂是敞开的。

堂与后面的室之间有墙隔开,并有户相通。“户”在古代经常与“门”相对,“门”是较大的门,“户”是较小的门,“户”的甲骨文字形正是(“门”)的一半。有了堂的遮挡,室就显得私密、封闭得多。室是人们日常生活起居的地方,室内主要的活动者是妇女,因此“室”又引申指“妻子”。《礼记•曲礼上》:“三十曰壮,有室。”郑玄注:“有室,有妻也,妻称室。”

“室”两旁的建筑叫“房”,也用于地位稍低之人居住。由于“室”在房屋中的中心地位,所以在古代的婚姻形态中嫡妻又被称为“室”或者“正室”;相应地其他妻子也即妾就被称为“房”了,这也是“房”在整个宫室建筑中的地位的反映。

古代的房子一般是朝南的。在室的北墙上一般要开一个窗户,这个窗户古代称作“向”。“向”字甲骨文作、,正像房子上有窗户之形。金文中的则更为形象。《说文》说:“向,北出牖也。从宀从口。”意思是向北的窗户。正因为“向”强调的是北边的窗户,方向性很强,所以“向”字后来便有了方向的意义。古代常用来指称窗的字有两个:一个是,即现在的窗字,《说文》:“,通孔也。”指在墙上挖的通气、透光的孔;另一个是牖,《说文》:“牖,穿壁以木为交窗也。”指在墙上挖出个孔,然后穿上木棍作为窗棱。“牖”字的左边从“片”,就是因为窗户需要穿上木棍或木片。“片”的小篆字形正是(“木”)的一半。上古时期人们的居住条件是很简陋的,所谓的窗户就是在墙上掏一个洞,复杂一些也只是在洞上穿木棍,不像后来有窗框,窗扇等复杂的结构,更没有精致的雕琢,艳丽的色彩。既然已经有了两个字可以泛指所有窗户的字。为什么还要单独为房子北面的窗户造一个字呢?有学者认为古代房子的北墙按规矩是没有窗户的,但民间有些人不管那么多规矩,在房子北墙掏出个窗户,由于这样的窗户比较特殊,人们便给它造了一个专用字“向”。《诗经•七月》所说的“塞向户”的“向”,指是指北边的窗户。“”是用泥涂抹的意思。古人冬天为了保持室内温度,要堵住北窗,并用泥把南门(用荆竹编扎的)涂实,以防冷风吹入室内。

汉字与古代文化范文2

“律”字,《说文》解释为:“均布也。从彳,聿声。”可见,“律”是个形声字。此字之所以用“彳”作形旁,是因为“彳”为“小步也”,古时用脚步丈量土地,所以步就可以充当长度单位,如《说文》“亩”字下云:“六尺为步。”“律”字从“彳”,取其作为长度标准的固定不变、规范、准绳之义。段玉裁认为:“律者,所以范天下之不一而归于一,故曰均布也。”是说“律”是用来规范天下万物的,使天下万物达到一个统一而均布的状态。我们知道,古人把审定音高标准的定音器也称为“律”,即“音律”,正是由于其功能在于“范天下之不一而归于一”,用以规范音调使之均布和谐。以断案是因为古人相信能秉公执法,所以“法”字从与从水一样,都表现了人们认为法律应该公正公平的思想。“法”作为惩罚的措施或依据,要求“平之如水”,最终必然以规则的形式来体现,因而“规则”也就成为“法”的引申义。“法”和“律”都有“规则”“规范”义,所以后来就连用在一起组成双音词“法律”。

除了“法律”二字外,还有一些汉字非常形象地反映了逮捕、监禁、审讯、判决、行刑等具体的司法程序。

逮捕犯人古代叫作“执”,甲骨文作,右边是一个跪着的人,伸着的双手套在一个器械上。这个器械是甲骨文的(后写作“”),也就是手铐的最初形式。的使用方法是将人的两腕纳于械中,然后相合,再用绳缚其两端。这种刑具后来又用“梏”来表示。郑玄《周礼注》曰:“木在足曰桎,在手曰梏”。套在脚上的叫“桎”,套在手上的叫“梏”,两字皆从木,表明是以木为材料制成;后代以铜铁等金属材料制成,则称为“铐”。殷墟出土的陶俑有两腕加梏者,其梏正像此字形。女俑是双手戴械在胸前,男俑则是在背后。所以的构意就是梏套在人的手上,表示拘捕。拘捕罪犯的首要程序是给其戴上手铐,这个字形是拘捕犯人的生动写照。

“执”繁体字作“”,从幸、从丸。有人会有疑问:既然“执”的本义是抓罪犯,字形里怎么会有幸福的“幸”呢?其实,这里的“幸”不是幸福的“幸”,而是表示的“”在隶变之后与幸福之“幸”混同了;而“丸”则是甲骨文中右边跪着的那个人的变形。由此可见,如果发现楷书字形里面有部件“幸”,那可不一定是好字眼。

古代抓捕罪犯也要经过侦察,这在“”的构形中有所反映。《说文•幸部》:“,目视也。从横目,从幸。令吏将目捕罪人也。”从目从幸,“幸”表示逮捕人,“目”表示以耳目搜寻。桂馥《说文解字义证》说:“凡吏出捕,辄将两人:一通信息,谓之线;一能识认,谓之眼”,是说吏人出去抓捕犯人,要带上两个人,一人传递信息,叫作“线”;一人能识认罪犯,叫作“眼”。现在公安机关将提供线索之人仍称为“眼线”或“线人”。

罪犯逮捕归案后监禁起来,叫作“囚”,《说文•囗部》曰:“囚,系也。从人在囗中。”囗是“围”的古文,表示四周封闭的环境。“囚”甲骨文写作,古今字形一致,都形象地表示把人囚禁起来。被关押的囚犯,往往还要戴上刑具。甲骨文中有一字写作,“囗”里面有一人双膝跪地,且手戴木枷,表示罪犯被关押在监牢中,这就是后来的“圉”字。“圉”又叫“囹圄”,是用来囚禁罪人的地方,即监狱。“圉”也可写作,省略人形,只画一个手铐代表罪犯。《汉书•王褒传》:“昔周公躬吐捉之劳,故有圉空之隆。”“圉空”是说由于教化流行,人民很少犯罪入狱,致使监狱都空着。

罪犯要经过审讯才能定罪,“讯”字甲骨文写作,金文作,右边是(糸),表示绳子,中间是跪着的人形,左边是“口”字。金文中的人不但手被绳索捆绑,而且两足也有绳索捆缚。从“口”表示与说话有关,因为审讯必然要说话。整个字合起来就是一个很形象的审讯场面。审讯完成之后的判决古时叫作“报”,“报”繁体字作“”,左边的“幸”是手铐,右边是古“”字。“”是“服”的本字,甲骨文作,像用手按着人的头使之跪跽之形,表示使之服罪。判决意在使犯人服罪,因此“报”的本义就是判决以使犯人伏罪。

最后是行刑的环节。甲骨文中有一组形体、 或,皆像刀斧类器具,是古时行刑的工具,即今之辛苦的“辛”字。郭沫若认为“辛”象古代剞劂之形,剞劂就是曲刀,是施黥刑的刑具。凡从辛之字皆与犯罪、治罪有关。如“”字,《说文》释为“犯法也。从辛自”,是“罪”的本字。后来秦始皇因为“”字与“皇”字形似,把“”改为“罪”,“罪”从网非声,本义是捕鱼的竹网,与犯法毫不相干。又如“童”和“妾”字,皆从“辛”,也与犯罪有关。《说文》“童”下曰:“男有曰奴,奴曰童,女曰妾。从重省声。”、辛实为一字。古人犯罪,若罪不及死则被收为官奴,叫“童”,女奴叫“妾”。

古代的刑罚很残酷。一般认为中国古代的酷刑可分为两类――肉刑和死刑。古文字中有一大批反映古代残酷肉刑和死刑的字,肉刑如墨、劓、刖,死刑有大辟、枭首等。

墨刑,也叫黥刑,《说文•黑部》:“黥,墨刑在面也。,黥或从刀。”“黥”有一个从黑从刀的异体字“”,刀表示施刑工具,黑表示填以黑墨。墨刑就是在犯罪人的脸上或额上刻字,然后涂上黑墨,墨干之后便留下黑色的印记,再也擦洗不掉。秦末农民起义英雄之一的英布,曾被秦始皇处以黥刑,因此《史记》中称他为“黥布”,他的传记就叫《黥布列传》。后来施刑的工具由刀改为针,用针在脸上刺字,如《水浒传》中写到林冲被“刺配沧州”,就是用针刺来施黥刑。相比其他酷刑来说,黥刑施刑时所带来的肉体伤痛并不算太重,其主要作用是区别罪犯与常人,让受刑者永远带着罪人的印记,以突出对罪犯的羞辱。

“劓”甲骨文作或,其中是“自”字,即“鼻”之本字,像鼻子的形状;是刀的初文,刀的位置可以在左边,也可以在右边。整个字从刀从自会意,是一种用刀割掉鼻子的刑罚。没有鼻子,虽然不至于危及生命,但却被完全毁容了,和墨刑一样,一辈子都要承受莫大的耻辱,对人格是很大的摧残。周代,受过劓刑的人常常被派去守关,因为他们被割鼻之后,异于常人,面貌丑陋,不宜在稠人广众中生活,不堪忍受众人的歧视,于是甘心到偏僻寂静的边关。

“刖”是一种砍掉或锯断人的脚或腿的酷刑。其字甲骨文作、、等形,正记录了古代以刀锯断人脚的刖刑场面,左边的人或者一只脚,或者一只脚也没有,表示脚已经被锯掉了。在考古发掘中,不断发现有被施了刖刑的人骸。在殷墟后岗一座小型墓葬中,发现一具殉葬人的骸骨,骨架保存完好,只是少了一条下肢骨,应当是生前受过刖刑。著名的和氏璧的故事,也与刖刑有关。故事中的那位楚国人,为了献一块玉石,竟然受了两次刖刑,失去了双脚。

汉字与古代文化范文3

关键词:应用型视角;古代汉语;教学改革;研究述评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2-0111-03

古代汉语课从设置到现在,已经走过了六七十年的历程。在这六七十年的历程中,专业的发展、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改变,促使其一直在进行着教学改革。进入21世纪,原有高校以及新升本的地方本科院校,为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纷纷提出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理念。因此,基于应用型视角的改革成了古代汉语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即介绍应用型视角下古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的成果以及应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一、 挖掘应用性教学目标

“应用”在词典中的解释是“运用”、“具有实际使用价值”[1],通俗的理解是“动态的使用过程”、“和实际生活结合紧密”两个意义。应用和大学教育的结合,一开始是局限在理工科类的大学或专业,现在已经无条件地跟整个大学、整个专业以及所有理论性的课程相联系,即各类大学都提出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理念。学界对“应用型人才”的理解为“注重在生产或工作实践中具体应用专业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一个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这个课程所有行为实施的依据,是“整个学科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3],而诸如古代汉语这样的文科类课程,其教学或应用中没有生产或工作实践环节,则要重新思考其原教学目标中的能力性因素并挖掘新的应用型教学目标。所以,对古代汉语“应用性”教学目标的探索,体现在加强其原有能力型教学目标的认识上,并以此为核心不断扩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是强化对原教学目标应用性的认识。古代汉语的教学目标,不同的专业侧重点不同,但是各专业基础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阅读古籍的能力[4]”。而这个教学目标恰恰就是应用性、实践性的,跟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的能力是一致的,但之所以其教学太理论化,除受到教学地点的限制之外,还受到教学内容或是方法缺乏实践性的影响。因此,加强了这个认识后,学界更多地将古代汉语应用性的教学改革放到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革新上,下文有详细的论述。

第二是在原有教学目标上细化能力型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是古代汉语教学根本的、基础的教学目标,是各种能力的综合。所以,有学者在此基础上将其进一步细化,提出“文字分析能力、分析表达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实践认知能力”四种应用型目标[5]。

第三是结合专业拓展能力型教学目标。古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小学教育、历史等不少专业的主干课程,每个专业除了基础的教学目标,都会有结合自己专业的需求设定的专业教学目标。如张道升结合师范生的特点提出了“熟悉中小学文言文教学的研究的一般方法,了解古代汉语和中小学文言文教学及相关领域前沿和发展趋势”的目标[6]。

第四是增加能力型目标。语言学习具有听说读写等几种不同的形式,每一种过程都是运用性的,上述目标与此相关的只涉及了读这一项,因此有不少学者提出古代汉语的写作目标。如荆贵生提出“培养学生写浅近文言诗文的能力”[7],田有成提出“增加培养学生识读、书写繁体字(包括一定数量的古文字)及浅近文言文、古诗词、古楹联对语等写作能力”[8]。

二、探索应用性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教学目标实施的载体和过程,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该学科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传统古代汉语教学使人觉得理论性强,其教学内容和生活脱节、不能学以致用,学科知识过于封闭就是很重要的原因。因此,学界基于应用型视角的对古代汉语教学改革,从教学内容上做了不少努力。

其一是把古今社会生活、传统文化融入到教学中。文字是生活内容的记载,文字所记的古代汉语的知识记录并融入古今的社会生活和传统文化,在教学中除了单纯学习这些的知识,还可以介绍这些知识所关联的社会生活及传统文化。如《古代汉语教学的问题及对策》一文,介绍了古代语言文字所包含的古今社会生活的实例[9],《文字文化在古代汉语课堂上的应用》介绍了文字记载了先民的历史和思想认识,通过实例介绍了古汉字教学和古代历史、思想文化传承相结合的方法及优点[10]。

其二是加强运用古代汉语各要素或知识点的教学。古代汉语的通论知识是阅读古籍的工具,文字更是人们读史读文的工具,利用这些特点,增加培养学生运用通论知识培养阅读能力的教学,通过赏析书法作品、匾额、题刻、碑文的方式学习古代汉字。如有研究者提出了在文选课中实施“主题解读式”教学法,其主旨是培养学生运用通论知识解读古代汉语文选的能力[11],提出“利用汉字互相组合的规律,在学习简单古汉字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习形体复杂的古汉字,拍摄生活中的各种古物或是古迹上的汉字让学生辨认”[12]。

其三是加强古代汉语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联系。古代汉语包含着丰富的语言资料,和许多语言类课程有密切联系。有学者关注到这种关系,通过丰富的语料和实例来论证这种关系。如《成语与古汉语知识》[13]、《论汉语方言在古代汉语教学中的应用》[14]分别介绍了成语和方言在古代汉语教学中的作用和应用方法。

三、为达成应用性教学目标重新编写教材、采用实践性的教学方法

基于应用型视角的改革,除了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上有突破,大量研究集中于重新编撰教材内容、改变教学方法以促使各应用型教学目标的达成。

其一是教学内容上扩大教材选文的范围。很多研究者认为,目前古代汉语教材的文选内容局限在先秦以来的添加了标点和注释的文章,教材的选编都没有考虑让学生接触古文和古文字的原貌,考核内容和形式都偏于记忆,这并不能落实“阅读古诗文”这一目标。建议教材的编撰或教学内容,增加“古书原文,如《春秋》、《左传》等;古书注释,如《经典释文》等;古书原文和注释,如《十三经注疏》、《昭明文选》”[15],增加甲骨文、金文的作品或是文字学材料。

其二是采用实践性的教学方法。实践性的教学方法,主要体现在不同类型实践课的或是实践教学手段的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古代汉语实践课课型研究》一文介绍了活动课、训练课、主题解读课、练习课、参观课、语言应用课、相关选修课、语言文化艺术社团活动、讲座以及比赛等各种实践类课程[16]。再如张道升提出“建立省图书馆古籍部、博物馆这两个实践教学基地,吸收学生参加科研活动,开展将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的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17]这样三种课外实践教学手段。黄亮提出“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标点、校勘古文的工作,归纳整理一些研究材料,拟定文献综述,在与老师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拟定课程小论文,或是撰写毕业论文”[18],张景霓提出“通过背诵训练学生的记忆力,抄写古籍、查阅县志既辅助完成阅读古书的能力”[19]。实践活动还可以充分利用现在的网络资源,鼓励学生在课前预习,课后拓展时,查阅汉典网、汉字字源、国学论坛、中国语言文字网等网络资源,或是《说文解字》、《汉语大字典》等电子书[20]。学校校园网也可以建立“四库全书”、“国学宝典、大量汉语史专著、汉语专业工具书、汉语史专业硕博士论文和一般学术论文等”古代汉语课程内网资源[21],供学生查阅。师范专业的学生,适当增加“模拟教学”的环节[22]。

四、应用型视角下古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需进一步关注的问题

上述基于应用性视角的古代汉语教学改革与探索,为古代汉语的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同时需要思考以下问题:

第一,语言类课程应用型内涵的定位。在进行古代汉语课程应用性改革的研究中,笔者看到这样一则教学案例:讲授《郑伯克段于鄢》时,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改编成诗歌、剧本、散文、小说等不同的文学样式。这的确也是应用,但是却偏离了古代汉语应用的内涵。笔者认为,古代汉语作为语言类课程,其应用应该和语言的“听、说、读、写”的各种形式联系起来,和语言的“文字、语音、词汇、语法”联系起来,和语言所载的“文化、思想”联系起来,和生活中遇到的语言问题联系起来,并且能够是该学科专有的方式,不能为其他学科通用。而这种应用形式在作文课、写作课、大学语文课上都能通用,实际上偏离了古代汉语这门课程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像有学者提出,通过看古装电视剧、古装戏剧等来学古代汉语,倒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只是需要精挑视频,或是专为古代汉语教学拍摄一些视频。

第二,细化基础的教学目标和专业教学目标。专业是根据培养的人才将来所从事的职业进行的分类,所以不同的专业隐含着不同职业的工作要求。为满足不同职业从事工作的技能需求,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都相应地体现一定的工作能力,并落实到相应的课程教学中去。可是,专业教学目标大多数是能力性的、实践性的。如汉语言文学专业要运用有关知识进行文言文教学,提高中学文言文的教学水平,小学教育专业要掌握古汉字构造的规律为其将来从事小学识字教学打下基础。但各专业古代汉语教学目标的设定只局限于这些还是太粗疏了,不易于实际教学中的把握和操作,所以,要细化基础的教学目标和专业教学目标。如汉字构造规律,小教专业和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内容的深浅有别,小教专业除了掌握古汉字四种造字方法,还需要识记一千个左右常用汉字的构造,而汉语言文学专业可以深入学习探讨每一种古汉字构造方法的再分类。进行不同专业的古代汉语教学目标的比较与区分是提升古代汉语课程教学专业针对性及实践性的有效途径,也为评估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提供了衡量指标。

第三,增加应用性的领域。目前古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注重挖掘课程自身的因素,比如“文字、文化”,注重和其他知识和学科的结合,如“成语、朗读、现代汉语、方言”等。这些应用的范畴,还是局限在学校教学的学科知识范围之内,缺乏古代汉语和现代社会生活以及各个行业的联系。据笔者了解,古代汉语由于其语言所载的思想,在现代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笔者所阅读的小学教育名家的教育手记,单就老子《道德经》中“有无相生”的思想,在教育教学领域得到应用的比如薛瑞萍的《心平气和的一年级》、华应龙的《我就是数学》。演员夏雨做客《开讲了》,被问及“你不担心我们把你忘记吗”,他的回答是“这样,我才可以重新开始啊”,这也正是对老子“有无相生”思想的一个经典阐释。我们当前很多正在热播的电视节目,如《中华好诗词》、《汉字拼写大会》、《拼吧,小伙伴》、《成语大会》等,动画片《汉字宫》、《皓皓文字国历险记》等,都是古代汉语、汉字魅力的体现。古代汉语以其深邃的思想、浩瀚的文化、无穷的智慧,在许多领域正悄悄绽放它的光彩,古代汉语的课程教学亦需要走出狭窄的课本,引进这些应用的鲜活实例,加强其和现代社会生活和各行业的联系。

第四,增加应用性和视频类研究成果。目前研究单篇期刊文章比较多。期刊的文章由于篇幅所限,都只是阐述方法,少有翔实的案例,对古代汉语的教学指导的操作性不强。这里要特别提到梁忠东的论文《成语与古代汉语教学》一文,将成语与古代汉语的文字教学、词汇教学、语法教学、修辞教学进行结合,所举的成语材料比较丰富,很值得教师和学生一读。相关的专著做得也比较好,如范涉存、于云的《成语中的古汉语知识》(1991年)以古代汉语各知识为章节分析这些知识点在成语中的具体体现;王贵元《汉字文化学》介绍了汉字在“军事刑律、服饰、饮食、建筑、交通、起居生活”等层面的文化内涵,引证丰富。还有一些书内容上通俗易懂,如《细说汉字》、《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手册》、《汉字演变五百例》,对教师和学生都适用。但是这样的专著极其有限,并且缺少视频内的成果。理论上来说,学科研究是教学内容深化、专业能力发展和职业能力精进的源动力,古代汉语课程教学应用性研究成果形式比较有限,也说明了高等教育研究的应用性极待加强。

五、小结

综上,在应用性人才培养大潮下的古代汉语的教学改革,已取得不少成果,但亦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努力建造越来越新、越来越有吸引力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李行健.现代汉语规范词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1584.

[2]张士献李永平.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综述[J].高教论坛,2010,(10):6.

[3]阎立钦.语文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40.

[4]王力.古代汉语・序[M].北京:中华书局,1999:1.

[5]王焕玲.应用型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古代汉语课程实践教学研究[J].教育与职业:实践教学,2014,(15):157-158.

[6][17][21]张道升.应用型本科教育背景下的古代汉语课程建设[J].焦作大学学报,2012,(1):101,103,102.

[7][15]荆贵生.古代汉语教学应用探讨[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0,(03):65.

[8]田有成.古代汉语应用性探讨[J].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3):79-80.

[9][12]王伟.古代汉语教学的问题及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2016,(10).

[10]张丽霞.文字文化在古代汉语课堂上的应用[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7,(05):105-107.

[11]王伟.主题解读式教学法在古代汉语文选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16,(10).

[13]梁忠东.成语与古汉语知识[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8,(06):140-145.

[14]王金娥.论汉语方言在古代汉语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语文:语言应用研究,2011,(12):91-93.

[16]王伟.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古代汉语实践课程体系建构研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6,(06).

[18]黄亮.应用型本科院校古代汉语教学问题及对策[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06):81.

[19]张锦霓.论素质教育理论在古代汉语教学中的应用[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S1):239-240.

[20]安春燕.网络资源在高校古代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4):151.

[22]刘光明.古代汉语教学改革与学生能力培养[J].池州学院学报,2009,(01):130.

Review of Teaching Reform of Ancient Chinese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Application

WANG Wei

(School of Education and Music,Hezhou University,Hezhou,Guangxi 542899,China)

汉字与古代文化范文4

《古代汉语》课程是文化教育类专业的必须课,它不仅是一门语言课,还是一门文化课,对学生学习中国古代语言和文化有着重要意义。《古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不仅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高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并且,受传统理论教学观念的影响,高校《古代汉语》课程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古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十分必要。研究《古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不仅能够提高古代汉语教学质量,而且对学生的汉语语言学习有着深刻意义。

一、《古代汉语》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教学方法问题。很多高校的《古代汉语》教学仍采用填鸭式教育,教师在黑板上书写知识,边讲解边让学生抄笔记。教师一味注重自己讲,忽视了学生的思考和接受程度,学生的大脑被教师所讲的知识灌满,但是却没有消化理解的时间。并且,很多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抓紧时间讲理论知识,忽视了学生的讨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较低。另外,还有一些教师认为《古代汉语》知识比较深奥复杂,而学生的知识不够充分,思想不够成熟,难以在探究的过程中得出正确的答案,因而放弃了学生的探究和讨论,忽视了学生分析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教学内容问题。大多数高校的《古代汉语》教学内容枯燥而生涩,与现代生活脱节。很多学生由于缺乏古代汉语的知识基础,很难理解教师所讲的古代汉语知识。尤其在音韵方面,古代音韵知识十分复杂,加之学生对古代音韵不了解,接触不到真实的古音,难以理解教师讲的音韵知识。另外,还有部分学生认为《古代汉语》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没有联系,学习意义不大。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生都采取做笔记、背诵笔记的方式来应付《古代汉语》考试。一旦考试结束,便会将古代汉语知识扔掉,《古代汉语》教学没有实际意义。

教学目标问题。很多高校的《古代汉语》教学都是按照教材对字、词、语法、文章等进行讲解,忽视了学生阅读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培养。而《古代汉语》教学目标不仅是教会学生古代汉语的基本知识,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研究汉字和语言的能力以及阅读古书的能力。而现有的《古代汉语》教学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培养,很多学生虽然学习过《古代汉语》,但是仍然不认识繁体字和古体字。

二、《古代汉语》课堂教学改革的策略

一要转变教育理念。《古代汉语》课堂教学应转变传统的理论知识传输理念,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和语言研究能力的培养。首先,教师应加强对《古代汉语》学科的认识,不能单纯地将《古代汉语》视为工具课程,而要将其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相联系,加强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着重培养学生的古书阅读能力;其次,教师应改进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向学生宣传学习《古代汉语》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进而增强学生的积极性。

二要优化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古代汉语》课程教学的核心,也是《古代汉语》教学目标的直接w现。针对《古代汉语》教学内容枯燥的问题,高校应积极调整教学内容。首先,《古代汉语》教学应将基础知识、古书阅读、古汉语使用、传统文化纳入到《古代汉语》教学内容中,在讲解基本的文字学、词汇、训诂学等知识时,引入语言学理论,增强学生语言学习的系统性。另外,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教材中出现的古代政治、军事、宗教等文化,将古代汉语与传统文化相联系,着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三要突出实践教学。实践教学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因此,《古代汉语》教学应积极开展实践教学。首先,教师可以开展课堂练习,加强学生的翻译练习、句读练习、诵读练习等,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其次,教师可以指定阅读书目,给学生布置阅读任务并及时检查学生的学习作业,锻炼学生的古书阅读能力;最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古代碑林、名胜古迹和博物馆等地方,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古文字,认识文字的原貌,感受古代文化。

四要改进教学方法。教师应积极改进填鸭式教学方法,采用探究教学法、任务教学法、互动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选择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学,充分挖掘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另外,在当今网络时代,教师应积极采用信息技术,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现古文字实物、古文字图片等,将抽象的古代汉语知识形象化,加强学生对古代汉语的深入了解。

汉字与古代文化范文5

【关键词】禹神话;南岛语言;闽方言;鱼类和爬行类动物图腾崇拜

【作 者】刘付靖,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民族研究所研究员。广州,510665

【中图分类号】B9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07)04-0121-006

The basis Austronesian and the dialect of Fujian provinces study the Yu myth

Liu Fujing

Abstract:This article Make use of the dialect of Fujian province and Austronesian research and concludes that Myths about Yu originate from fish and reptiles totems in Chinese southern and ancient race.This research is based on that conducted by Professor Gu Jiegang,who initiated his study in the 1930s and 1940s.His viewpoint about the origin of such myth was changed from the ancient Chinese southern ethnic groups to western ethnic groups later.

Key Words:Myths about Yu,Austronesian,Dialect of Fujian province,Fish and Reptiles Totems

早在20世纪30年代,顾颉刚先生就认为禹神话是较早出现的神话,但是却无法确定禹神话是出自南方的百越民族或者是北方的西戎民族。①

一、南岛语言与百越民族

1922年,顾颉刚先生在起草《最早的上古传说》一文时,发现西周时就有了在史传上排序较后的禹神话,而在史传上排序较前的尧、舜神话却是在春秋末年才出现的,因此他认为禹神话可能是在事实上较早出现的神话,因为“古史是层累地造成的,发生的次序和排列的系统恰是一个反背”。②1923年,顾颉刚先生根据《左传》上王孙满对楚子说的话“昔夏之方有德也,……铸鼎象物,……魑魅罔两莫能逢之”,以及彝器上有“螭”,正作蜥蜴之形,又根据《说文》训“禹”为虫,训“内”为兽足蹂地等资料,认为禹可能就是九鼎上的蜥蜴。③他说:“商周间,南方的新民族有平水土的需要,酝酿为禹的神话。这个神话的中心点在越(会稽),越人奉禹为祖先。”④

百越民族是我国东南沿海的土著民族,其活动范围达到东北亚的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大汶口文化分布在今天的山东省和江苏省淮北地区,存在时间大约是公元前4300~前2500年,农业生产以种植粟为主,兼营渔猎和采集。当地居民盛行枕骨人工变形和青春期拔除一对侧上门齿。这种凿齿习俗,在世界上流行于东亚、东南亚等地区,在中国流行于东南地区、黄河下游、长江中下游及珠江流域,在越、僚、乌浒等少数民族中长期流行,直至20世纪30~40年代,仍然存在于与古越人有渊源关系的仡佬族、高山族之中。

民族历史与文化研究民族学、人类学、考古学、语言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证明了古越人的后裔就是今天我国南方的壮侗语民族。古越人与南太平洋地区的南岛语系民族(马来人是其中的组成部分)有渊源关系。我国东南地区的人类化石遗存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与华北同期人类不同的地理区域特征,而这些区域特征也表现在东南亚群岛和大洋洲的人类化石上。旧石器时代华南和东南亚地区分布着砾石石器工业,在新石器时展为印纹陶文化,而华北地区则分布着石片石器工业,说明南岛语族的东南亚、大洋洲史前文化与百越民族的华南史前、上古文化同属于一个系统。⑤

南岛语言与我国和中南半岛的百越民族后裔所操的侗台语言同出一源。⑥百越民族分布在福建、台湾、广东、海南、浙江等省区,以及江西、广西、江苏、安徽的部分地区,这些地区通行闽方言。闽方言有一批特有词汇,这些词汇具有两大特点:一是古代的语词较多,二是单音节词较多,此外,有些闽南方言借自印尼―马来语。因此利用汉语的上古音和闽方言,可以分辨一些汉语词汇是否与南岛语言有联系。由于百越的后裔是今天的壮侗语民族,壮侗语言属于南岛语系,本文选用南岛语系中的印度尼西亚语言作为古代百越语言的参照。

二、考释禹与鲧

顾颉刚先生根据《左传》和《说文》的有关资料,认为禹可能就是九鼎上的蜥蜴。

虫字的甲骨文字形是蛇形,虫字本读虺,是指一种毒蛇,即蝰,后简化为“虫”字。虫的本义是昆虫的通称。《说文》释虺:“虺以注鸣,《诗曰》胡为虺蜥。从虫,兀声。”虺的本义是蜥蜴。

以上是通过语义考释禹字与蜥蜴的联系。

禹字在语音上与蜥蜴有没有关系呢?

在汉语上古音和闽方言中,有关词汇的读音是:

禹,上古音hǐwa,闽东话y,闽南话u。

螭,上古音thǐai,闽南话thi。

虺,上古音hǐwei,huei,闽南话hui,hue。

昆,上古音kuen,闽东话khoun,闽南话khun。

虫,上古音dǐong,闽东话thyn,thoyn,闽南话thiong,thang。

蛇,上古音diai,闽东话sie,闽南话sia,tsue。⑦

在印尼语中有关词汇的读音是:昆虫serangga,kutu;蛇ular;蜥蜴bengkarung ular,kadal;巨蜥biawak。⑧

在上述语音中,闽方言与印尼语的有关词汇读音有较多相似之处,禹神话中的一些词汇的读音可能是来自古代的南岛语言。

禹的父亲是鲧。《说文》释鲧:“鲧,鱼也,从鱼系声。”《段注》曰:“此未详为何鱼。”《说文》释鱼:“鱼,水虫也。”“禹,虫也。”

由此可见,古代汉语中的“虫”,可以是指陆地上的爬行类动物蛇和蜥蜴等,也可以是指某种水生动物,生活在环太平洋地区的南岛语系民族最常见的水生动物就是鱼类。

既然鲧是鱼,则其子禹也应该是鱼。

在汉语上古音中,禹(鱼匣上)、鱼(鱼疑平)、鲛(宵见平)⑨三字音韵相通,属于同源词,三字可以同音假借,因此禹可以是鱼,也可以是鲛。

鲛是什么呢?我国各海区以及台湾和朝鲜、日本等地都有蓝点马鲛分布,蓝点马鲛在鱼类分类学上属于鲭亚目鲅科马鲛属。⑩马鲛鱼体侧扁,长达1米多,银灰色,具有暗色横纹或斑点,常群集作远程洄游。《山海经・中山经・荆山》:“漳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睢,其中多黄金,多鲛鱼,其兽多闾麋。”[11]《博物志》:“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能泣珠。”[12]

鲛有时又写作蛟,《说文》释蛟:“池鱼,满三千六百,蛟来为之长,能率鱼而飞,置笱水中即蛟去。”段注曰:“郭氏山海经传曰似蛇四脚,细颈,颈有白婴。”“按蛟或作鲛,然鲛者鱼名,其字不相代也。”[13]清代语言学家段玉裁明确地指出了鲛是鱼类,而蛟则是爬行类动物。

明代屠本?撰写《闽中海错疏》,记载了福建沿海一带200多种海产动物(包括少数淡水种类),以海产经济鱼类为主,是中国最早的海产动物志,当地渔民称某种鲨鱼为“鲛鲨”,屠本?将其记入书中:“鲛鲨似蛟而鼻长。”[14]

印尼语言:蛟naga banjir。鲛ikan hiu、ikan cucut[15]龙naga。发大水、泛滥banjir。鱼、鱼类ikan。鲨鱼hiu、yu、cucut。[16]印尼语言的蛟与龙、发大水、泛滥有关系,而鲛则与鱼、鱼类有关系,由此可见,汉语古书中对于蛟与鲛的分辨,是来源于南岛语言。在汉语上古音和闽方言中:禹,上古音hi wa,现代音y,闽东话y,闽南话u。鲧,上古音kuen,现代音kuen,闽南话kun。[17]

在上述读音中,禹音与印尼语言的鲨鱼yu相近同,鲧音与印尼语言中的鱼类ikan相近同,禹、鲧原来都是鱼类。禹字在汉语里还与鱼、鲛二字同源,因此禹是鲨鱼,而且很可能就是屠本?所说的鲛鲨。

此外,汉语的鱼?予与禹同音。?予体长呈梭形,黄褐色,头长,口大,吻尖,牙锐,性凶猛,成群捕食群集性小鱼。由于?予的性情与鲨相似,所以也用南岛语言中的鲨音为其取名。

三、考释文命与高密

禹神话中还有其它一些相关的词汇,例如《夏本纪》曰:“夏禹,名曰文命”。《索引》引《系本》曰:“鲧娶有辛氏女,谓之女志,是生高密。”宋衷云:“高密,禹所封国。”[18]这里说禹有两个别名,分别是“文命”和“高密”,禹的这两个别名是什么意思?它们之间有没有内在的联系?

清代学者王念孙说过应该就古音以求古义,不必拘泥于文字的形体。根据这个原理,我从“文命”与“高密”的读音出发,努力探讨其原始的意义。

(一)释文命

《说文》释“禹”为虫,虫字的甲骨文字形是蛇形,虫字本读虺,虺的本义是蜥蜴,因此禹与蜥蜴有语源学上的联系。

在汉语中,与爬行类动物有关的词汇的读音主要是来自南岛语言,因此我可以将禹神话中的一些有关词汇例如“文命”、“高密”等的读音,与南岛语言作比较研究。

在汉语上古音和闽方言中,有关词汇的读音是:

文:汉语上古音mǐwen(文明平),闽东话ung,闽南话bun。

命:汉语上古音mǐeng(耕明去),闽东话meing,miang,闽南话bing,bia。

蟒:汉语上古音mueng(阳明上),闽东话moung,moyng,闽南话bong,beng。

蚺:汉语上古音njǐam(谈日平),闽南话liam。[19]

汉语上古音中的“蟒”、“命”两字是耕阳两韵旁转,明母双声,音韵相通,因此古代

汉语文献中“文命”的“命”字可能就是“蟒”字的假借。

在印尼语中,蟒ular sawa,ular sanca。草rumput。干稻草,jerami。鳖labi-labi,bulus。蜥蜴bengkarung ular,kadal;巨蜥biawak。龟kura-kura。

在上述语音中,可以看到汉语的文、命、蟒、蚺、蜥蜴等词汇与印尼语言有相近同的读音,因此这些汉语词汇的读音可能是来自上古南岛语言亦即我国古代的百越语言。

蟒字从虫,莽声,本义是指巨蛇。蟒是一种无毒的大蛇,体长可达一丈以上,头部长,口大,舌的尖端有分叉,背部黄褐色,有暗色斑点,腹部白色,多产于热带近水的森林里,捕食小禽兽。因此古代汉语文献中“文命”的“文”字可能就是指蟒蛇身上象草一样的花纹。蟒蛇又称蚺蛇,蚺与苒同音,苒字从?,冉声,“苒苒”是指草茂盛的样子,称蟒蛇为蚺蛇,可能是指其身上花纹象草的样子。在汉语甲骨文中,“文”字是纹理纵横交错的意思,“命”字从口从令,是表示用口命令的意思。由此可见,称呼禹为“文命”的人们,应该是上古时代使用属于南岛语言的我国百越先人,他们以禹作为自己部族中发号施令的最高首领,这一原始的音义被人们用与汉语音义最接近的“文命”二个汉字记录下来。但是由于汉语与南岛语言属于不同的起源,自从进入新石器时代以后,来自我国西北地区的汉语民族集团的文化占据主导的地位,因此古代汉语文献中“文命”二字的古代百越语言音义便被逐渐遗忘了。汉晋以来封建社会的儒生们为了深入研读古代的文献,转碾求解,但是由于他们长期局限在汉语文化的领域,所以没有能够探寻到禹神话的百越文化源头。

(二)释高密

汉语的“高”字,在甲骨文中的形状是楼台重叠,本义是离地面远、从下向上距离大的意思。“密”字从山,宓声,本义是形状象堂屋的山。《夏本纪》的《索引》说“高密”是禹所分封的国名,“高密”两字与禹神话有没有内在的联系?

前述禹是鲨鱼、是鲛,在汉语上古音的读音中,高kau(宵见平),鲛keau(宵见平),两字双声叠韵,音韵相通,因此“高”字可能是“鲛”字的假借。此外,汉语的高、鲛与印尼语的蜥蜴(bengkarung ular、kadal)、巨蜥(biawak)、龟(kura-kura)等词汇都有相近同的读音。在汉语上古音的读音中,密mǐet(质明入),命mǐeng(耕明去),质耕两韵通转、明母双声,密、命两字音韵相通。前述蟒、命两字音韵相通,因此密、命也可能是蟒字的同音假借。

由此可见,禹所分封的国名“高密”,也是鲛、蟒的意思。

此外还有另一种可能性:“高密”是“马鲛”的倒读。

马鲛鱼身上具有暗色横纹或斑点,类似蟒蛇身上的斑纹,古代百越民族可能称其为蟒鱼。古代百越语言中的“蟒”音,在古代汉语文献中可能被记录为“马”音或者“密”音,古代百越语言中的“鱼”音,在古代汉语文献中可能被记录为“鲛”音或者“高”音。

汉语的所有修饰语都必须放在被修饰成分的前边,因此马鲛鱼读作“马鲛”。

壮语的前身是古代百越语言,与南岛语言同源,壮语的修饰语一般在名词后面,因此读马鲛鱼作“鲛马”,如果用汉字记音,便有可能写作“高密”,因此古代汉语文献中的“高密”可能就是“马鲛”的倒读,是古代百越先人称呼马鲛鱼为“鲛马”。

四、考释会稽与武夷

《史记・夏本纪》曰:“帝禹东巡狩,至会稽而崩”。顾颉刚先生说禹神话的中心地点在会稽。“会稽”的地名从何而来?其原始的意义是什么?

(一)释会稽

会稽在今浙江省绍兴市,是山名、地名、县名。

在现代汉语的读音中,“会”字分别读为kuài和huì,前者是“总计”的意思,后者是“会合”的意思。

在汉语上古音和闽方言的读音中,“会”字分别读为:(1)汉语上古音kuet(月见入),闽东话kuei,闽南话kue。(2)汉语上古音huet(月匣入),闽东话huei、a,闽南话hue、e。

在汉语上古音和闽方言的读音中,“鳄”字分别读为:(1)汉语上古音ngek(铎疑入)。(2)闽东话ngauh,闽南话gok。[20]

在印尼语言的读音中,鳄鱼Bicokok,蜥蜴bengkarung、kadal。

在上述语音中,可以看到汉语的“鳄”与印尼语言的“鳄鱼”、“蜥蜴”有相近同的读音,上古汉语的“鳄”音可能是来自上古南岛语言。汉语上古音中的“会”、“鳄”两字是见、匣、疑旁纽,月、铎通转,音韵相通,因此“会”字可能是“鳄”字的假借。古代汉语文献中“会稽”的“会”字可能是指鳄鱼,其读音来自古代百越语言,是一个用汉语同音字记录下来的百越语言音义。

前述顾颉刚先生根据《左传》上王孙满对楚子说的话,曾经认为禹可能就是九鼎上的蜥蜴,是“商周间,南方的新民族有平水土的需要,酝酿为禹的神话。这个神话的中心点在越(会稽),越人奉禹为祖先。”现在我认为顾先生这个结论是正确的。

虫字的甲骨文字形是蛇形,虫字本读作虺,是指一种毒蛇,即蝰蛇,后简化为“虫”字。虫的本义是昆虫的通称。《说文》释虺:“虺以注鸣,《诗曰》胡为虺蜥。从虫,兀声。”因此“虺”的本义是蜥蜴。

在汉语上古音和闽方言中,有关词汇的读音是:

稽:汉语上古音kiei(脂见平),闽东话khie,闽南话khe、khue。

虺:(1)汉语上古音hǐ wei(微晓上),闽南话hui。(2)汉语上古音huei(微晓平),闽南话hue。[21]

汉语上古音中的“稽”、“虺”两字是见、晓旁纽,脂、微对转,音韵相通,因此“稽”字可能是“虺”字的假借。汉语上古音和闽方言读音中的“稽”字,与印尼语言的蛇ular、蜥蜴bengkarung等词汇有相近同的读音。因此古代汉语文献中“会稽”的“稽”字,可能是指蜥蜴等爬行类动物。

在现代汉语中,“稽”字有两种读音与意义:(1)jī,从禾,象树木曲头止住不上长的样子,从尤,旨声。本义:停留,阻滞,引申为囤积,《说文》释稽:“留止也。”(2)qǐ,叩头至地,表示恭敬。

由此可见,汉语上古音和古代文献中的“会稽”二字,在古代百越语言中可能是“蛇都”的意思。古代的会稽地区直至秦汉时期仍然是东南沿海百越民族的一个聚居中心,上古时代其首领人物居住在此地,图腾崇拜中心也在此地,图腾崇拜的主要对象是蛇、蟒蛇、鳄鱼、蜥蜴、海龟等爬行类动物。

(二)释武夷

武夷山是闽越地区最著名的山脉,位于江西、福建两省边境,东北~西南走向,海拔1000米左右,是赣江与闽江的分水岭,长550千米。主峰黄岗山,海拔2158米,是我国大陆东南部的最高峰,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市西北。年降水量2000毫米,湿度大,森林覆盖率55%以上,是中国森林茂密区之一。两栖和爬行类动物约100余种,其中蛇类有数十种,鱼类有30余种。

“武夷”的地名从何而来?其原始的意义是什么?

在汉语上古音的读音中,武mǐ wa(鱼明上),蟒mueng(阳明上),鱼、阳两韵旁转,明纽双声,武、蟒两字音韵相通,因此古代汉语文献中“武夷”的“武”字可能是“蟒”字的同音假借。

在汉语上古音的读音中,夷jǐei(脂余平)。蛇diai(歌船平),余、船两声旁纽,脂、歌两韵旁转,夷、蛇两字音韵相通,因此古代汉语文献中“武夷”的“夷”字可能是“蛇”字的同音假借。[22]

《说文》释夷:“夷,东方之人也。从大,从弓,会意,弓所持也。字亦作巳。”《说文》释巳:“巳也,四月阳气已出,阴气已藏,万物见成文章,故巳为蛇,象形。”由此可见,汉语“夷”字的形状和读音都与蛇字有联系。古代汉语文献中的“武夷”二字,是一个用汉语同音字记录下来的古代百越语言音义,其在百越语言中的原始意义可能就是蟒蛇和蛇的意思。

五、考释越与闽

在汉语上古音的读音中,禹(鱼匣上)、鱼(鱼疑平)、鲛(宵见平)、越(月匣入)等四个字的音韵相通,其音义可能都是来自上古百越语言的鱼、鲨鱼等词汇。在汉语上古音的读音中,蟒(阳明上)、蛮(元明平)、闽(文明平)等三个字的音韵相通,其音义也可能是来自上古百越语言的蛇、蟒蛇等词汇。

上古时代分布在我国江浙闽粤等东南沿海地区的原住民,是使用属于南岛语言的古代百越语言的我国百越民族先人,他们崇拜鲨鱼、鳄鱼、海龟、蟒蛇等性情凶猛或者体型硕大的热带水生动物,以此作为部落氏族的图腾。

他们有的氏族以鲨鱼作为图腾,因此而被称为“越”。由于在汉语上古音中“禹”、“鱼”、“鲛”、“越”等四个字的音韵相通,在古代汉语文献里意义相近同,因此可能是同源字,所以“鱼”即是“鲛”,即是“禹”,即是“越”。“越”是专门指以鱼类作为图腾的氏族。

他们有的氏族以蟒蛇作为图腾,因此而被称为“闽”或“蛮”。由于“蟒”、“蛮”、“闽”等三个字的音韵相通,在古代汉语文献里意义相近同,因此可能是同源字,所以“蟒”即是“蛮”,即是“闽”。“闽”是专门指以蛇类作为图腾的氏族。

上古时代我国百越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今天东南沿海的浙江省,当时这里被称为“会稽”,意思是蛇都。我国东南地区海拔最高的山峰是福建省的武夷山,这里可能是当时百越民族一个最重要的地标,因此被称为“武夷”,原意是蟒蛇和蛇。

古代百越民族以蟒蛇和蛇来命名自己最大的都会与最重要的地标,由此看来,当时百越先民最恐惧因而也最崇拜的动物是蛇类。

在采集和渔猎经济的时代,人们居住在近水的山坡上,毒蛇时刻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蛇的小篆字形状是“它”,《说文》释曰:“它,虫也。从虫而长,象冤曲垂尾形,上古草居患它,故相问‘无它乎?”[23]记得20多年前,我在大学一年级上《古代汉语》课程的时候,第一次听到著名语言学家、中山大学教授李新魁先生解释这段话,我当时感到非常惊讶、不可思议,现在撰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才真正理解了这段话的含义。

六、结语

综上所述,汉语上古音中的与鱼类和爬行类动物有关的词汇的读音主要是来自南岛语言亦即古代百越语言。远古时代生活在南太平洋海岸的南岛语系民族崇拜性情凶猛的热带海生鱼鲨和?予等,以及体形硕大的两栖爬行类动物蛇和蜥蜴,他们以这些动物作为氏族部落的图腾崇拜对象,其中分布在我国东南沿海的百越民族根据本民族的神话传说和图腾崇拜创造了日后流传于中华大地的禹神话。

参考文献:

①顾颉刚.九州之戎与戎禹.见: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顾颉刚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342.

②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自序.见:顾颉刚集[M].2001:61.

③④顾颉刚.讨论古史答刘胡二先生.见:顾颉刚古史论文集第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8:143.151.

⑤吴春明,陈文.“南岛语族”起源研究中“闽台说”商榷[J].民族研究.2003:144(4).77.79.80.

⑥倪大白.南岛语与百越诸语的关系[J].民族语文.1994:87(3).

⑦⑨[17][19][20][21][22]李华珍,周长楫.汉字古今音表(修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1999.

⑧[16]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印度尼西亚语言教研室.新印度尼西亚语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⑩李明德.鱼类分类学[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8:225-226.

[11]沈薇薇.山海经译注[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99―100.

[12]张华,范宁.异人.见:博物志校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0:卷二.24.

[13]段玉裁.虫部.见:说文解字注[M].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7:十三篇上.670.

[14]屠本?.闽中海错疏・鳞下.见:四库全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五九0册.史部三四八地理类.503.

[15]汉语印度尼西亚语词典编委会.汉语印度尼西亚语词典[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2:280-281.

汉字与古代文化范文6

关键词: 汉字演变规律 文言文教学 作用

汉字作为中华民族的语言,包含数千年的文化内涵,反映我国的民族精神。虽然随着科技的发展,汉字逐渐演变成了交际符号,但是汉字的演变规律和文化内涵是无法忽视的。高中语文的文言文教学是教学中的难点,学生对文意理解不透彻,很多文字、词语都无法准确领会其含义,这对文言文的学习极为不利。将汉字的演变规律及文化内涵引入到高中文言文教学中,让学生从汉字文化的角度出发,理解文字的本质,进而理解文言文的含义,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文言文的学习效率。

一、汉字的字形演变对文言文教学的帮助

通过对汉字字形演变的了解,能够帮助学生区别文言文中汉字的古今含义。汉字从创始到现在,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经过多次的演变,在不断的演变中汉字字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代人很难通过变化后的汉字理解其古代的含义及想要表达的信息,从而在文言文的理解中存在很大的困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常通过对字意的反复背诵记忆这些文字的意义,从而使文言文的学习变得十分枯燥,使汉字失去特有的文化魅力。

在现代的汉字结构中,很多汉字在演变过程中省略了部首,而很多汉字的部首恰好存在表意作用,这就使得现代人很难通过汉字的字形理解其表达的意思。以汉字“生”为例,生的本意是“万物复苏,草木生长”的意思,大多以“生”为部首的字都与“生长”有关。比如,“产”的繁体字为“b”,其表达的意思就是“生长”,但是在汉字的演变过程中,“b”字的部首被省略掉,使现代人很难通过字形来理解其真实含义[1]。

一些汉字的部首在演化过程中失去了原来的意义,使现代人无法通过对字形的观察,领会其原始意义,从而影响其组成汉字的意义。比如,在学习中经常接触到“书页”的“页”,在现代汉语中大多数人只知道其与书搭配的含义,却不知道它在古代汉语中的原始意义。“页”的繁体写法为“”,追溯到甲骨文,其字体形态表现的是人体,这是用整体映衬局部的形象表达方式,以身体形象映衬头部特征。现代一些与头部特征有关的字仍以“页”为部首,比如“颈”、“项”、“领”等都是指脖子。还有一个经常被人们误解的“颜”字,很多人都只知道“颜色”二字的搭配,并不知道“颜”字的原始意义与头有关,“颜”字最原始的意义是指人两眉之间的位置,这就是现代汉语中将“颜面”二字组合在一起的原因。

有些汉字的部首相同但是含义却存在很大的差别,如果从汉字形体的原始形态来对其进行对比、研究,会发现相同部首的字间存在巨大的差异。以“耳刀”旁为例,在汉字的结构中我们可以发现,“耳刀”可以在汉字的左边也可以在汉字的右边,左右位置的不同就会导致汉字含义存在差别。“耳刀”在左边其最原始的汉字形态是“阜”字,“耳刀”在右边其最原始的形态是“邑”字。“阜”在古代汉语中的含义是“土山”,“邑”在古代汉语中的含义是“城镇”,这就使得由它们组成的字含义差别较大。比如“陂”“阡”“陌”“陡”“隧”等字都是与山体有关,而“都”“郊”“邸”“郡”“邦”等字都与城市有关。

二、汉字造字法对文言文教学的帮助

古人在造字过程中是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的,主要包括六种造字方法,形声、指事、会意、假借、转注和象形[2]。通过对造字法的了解,能够帮助学生对汉字构造进行分析,从而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汉字的含义。接下来将举几个例子分析造字法对文字含义的理解。

会意字中是将两个或多个独体字,根据意思之间的相互关系合成一个字,将这些字的意思进行整合,从而形成新的意思。比如“休”是由一个“人”和一个“木”组成,意为人靠在树上休息。“休”字在以后的发展中拓展了单纯的休息之意,也指在高级阶层或者植物、建筑的庇护下,保护弱小的意思,比如当代汉语中的“休战”、“休止”等。

象形字是能够从字形结构上就可以理解其含义,通过对象形字的分析,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汉字古今含义的差别。比如“步”字,追溯到甲骨文时期,“步”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部分是脚趾朝上的左脚,下部是脚趾朝下的右脚[3]。古代中的“步”与现代中的“步”存在一定的差别,古代的一步是指左右脚各迈一步,相对于古代来说,现代的一步只是古代的半步。这也是“步”字结构的依据。学生在学习《劝学》时涉及“跬步”,是指古代的半步,现代的一步。教师通过对“步”字象形意义的讲解,使学生能够了解汉字的古今含义,解决学生对文言文字意的疑惑。

假借字的使用,提高了文字记录语言的能力,但是假借字的使用为现代人对文言文的理解带来了很多困难。被假借的字具有本身的含义,还具有表达同音或近音假借字的含义,这就使得在阅读文言文时,很难确定其具体表达的意思。这就需要学生根据整篇文章或者整段文章的语境具体分析,比如“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中的“距”字,现代汉语意思中是“距离”的意思,但是这里是“拒”的假借字,意为“把守”,学生通过对整篇文章的理解就可以很容易地理解其表达的意思。

形声字在我国的造字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与其他造字法比较,略有不同,形声字既有表音的声旁又有表意的形旁,同时,有些字的声旁也兼具表意的作用。比如“缨”字,“缨”的绞丝旁表示绳子,“婴”表示读音。在古代“缨”指帽子上的带子,其含义的来源是古代人在孩子出生后都会在孩子的脖子上挂上长命锁等饰物以求平安,所以刚出生的孩子称之为“婴儿”,这也是“婴”表声的含义。

指事字是抽象的造字法,是指在没有或者无法用具体形象来进行描绘时,就采用一种能够有所指向的抽象的符号来表示。比如“上”、“下”,这两个字是用“一”进行分割的“一”上面有“Ⅰ”的指引表示向上,“一”下面用“Ⅰ”指引表示向下。同时“凶”字也是典型的指事字,「ㄩ表示坑,而「×表示掉到坑里遇到的危险。指事字可以分为独体指事字、合体指事字和变体指事字。独体指事字是指形体上没有出现变更,只是用来表示抽象事物的字。一般都是以线条符号来对抽象的事物进行指事,比如“一”“二”“爻”等。合体指事字是指当已有的符号或者文字不能够准确表达抽象概念时,在原有的抽象符号或者文字形象上通过添加线条来引出概念,将成文的文字与不成文的符号组合而成的文字就称为合体指事字,比如“元”、“中”等。变体指事字是指为了能够准确地表示抽象事物,将成形的文字形象进行变化从而形成新的文字形象,通过变化为人们展现另一层概念,通常变体指事字都是在已成形的文字上进行位置变化。比如,“幻”“世”等。

三、汉字的文化内涵对文言文教学的帮助

在汉字演变的过程中,很多演变历程都与民间风俗有关。比如“箸”的本意是“筷子”的意思,但是在古代造字时并没有“筷子”这个词,而是在汉字演变过程中,由于风俗的忌讳而演变过来的[4]。古代行船中忌讳说“住”,而“箸”又是生活必需品,所以为了避讳,行船人将“箸”称之为“快”,后来逐渐演变成为“筷子”。

一些汉字在现代汉语表达中可以通用,但是在古代的含义却有很大的区别。比如“侵”、“伐”,在现代汉语中都表示战争、侵略,但是在古代中,这两个字却有本质的区别。“侵”是指直接侵犯他国领土,不需要正当的理由,具有贬义的色彩[5]。“伐”往往是带有目的性的征讨,需要在战争前,先公布对方的罪行,然后以正当的名义展开战争,用于褒义。了解了两字的区别,学生就更容易理解“季氏将伐颛臾”。

古人往往将自然作为崇拜对象,特别是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自然事物,古人会将其视为最高的地位。比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中涉及的“社稷”一词,在古代中指土神和谷神[6]。土神和谷神都是人类生存的根本,所以人们视它们为最高的崇拜者,最后把“社稷”引申为国家,主要是因为土地和粮食是人们生存的必要条件,在二者兼备的情况下,国家才能够长治久安。

综上所述,文字的演变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通过对文字演化的了解,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中文字的意思,进而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含义。文字演变的引入为枯燥、困难的文言文学习注入了新的学习元素,使学生在对文字探究的过程中,了解了文字的文化内涵,激发了学习兴趣,打破了传统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从而使文言文的学习更加轻松,同时也为我国文字的文化传承提供了合适的契机。

参考文献:

[1]蔡红林,何平.汉字的演变规律及文化对高中文言文汉字教学的影响[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8):218,221.

[2]贺群.形体学视阈下的汉字演变研究[J].语言与翻译(汉文版),2010(4):49-53.

[3]彭万勇.对外汉字字源教学法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09.

[4]王少凤.宋明时期汉字部首法的演变――比较《类篇》、《五音类聚四声篇海》、《字汇》的部首法[D].天津师范大学,2014.

汉字与古代文化范文7

关键词:汉字 历史文化 活化石

汉字来源于生活,基于生产的需要而创造。中华民族创造汉字的时候,充分考虑了自身的思维特点,字和思维相融合,字和生活相关联,字可以是所代表含义的直观体现。汉字和美索不达米亚文字、楔形文字并称为世界三大文字,后两种已经湮没于历史的长河,只能在博物馆一览真容,只有汉字顽强生存下来,并展现了旺盛的生命力,主要的原因就是汉字是适应汉语特点的文字系统。历史悠久的汉字,保存了我们民族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汉字不同于拼音文字,形音义之间本来存在一定的理据,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文化信息,透过汉字的构造我们常常可以阅读古代有关生活方式、社会结构、风俗习惯、思想观念等方面的信息,成为一种可直接“研磨”的“活化石”文字。著名学者于丹认为:“汉字是握在中华民族掌心里的纹路,循着它的指事象形,可以触摸到所有观念由来的秘密”。

一.文化的定义和特点

《易q贲q彖传》:“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天文是天道自然,人文是社会人伦。治国者必须观察天道自然的运行规律,来掌握耕作渔猎之时序;又必须了解现实社会中的人伦秩序,以明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等级关系,让人们的行为合乎文明礼仪,并由此而推及天下,以成“大化”。西汉刘向《说苑q指武篇》,其辞曰:“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功。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意思是,有头脑的人治理天下,会先用文德教化天下,再用武力征服,如果仅仅动用武力征服天下的,国民会信服。先用文德感化,但是却也改变不了,就可以诛罚他。以上可见,“文化”本来是指以文德进行教化的意思,是个政治性术语。

不同的民族,因为生活环境、语言习惯和自身发展的快慢不同,表现出来的文化形式和特质就不一样。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薪火相传,其重要方式就是通过汉字来传承。汉字不仅是记录汉语的文字符号,而且负载着古代科学知识和文化观念。中国文字---汉字,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创造,又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延续的主要脉络。传统文化和汉字虽出现有早晚,但相辅形成,互相促进。自从有了汉字,中华民族有了自己的历史,中华传统文化得到了延续,所以我们既可以通过传世文献来挖掘悠久的历史文化,也可以通过汉字研究来了解古代社会,了解我们先祖的发展历程、生活方式、价值观念。

二.汉字与历史文化

汉字不仅记载了古代中国人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汉字本身也充分体现了光辉灿烂而又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

(一)汉字与祭祀文化

祭祀最开始的对象是神灵,上古时代,人们思维简单,富于幻想,对于自然物和一切自然现象都感到神秘而恐惧,认为冥冥中有神主宰着宇宙间的万事万物。

在古文字中,凡与拜神有关的字多从“示”旁,如:神、祖、祝、社等。

《说文》:“示,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从二三垂,日月星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示,神事也。”但是《说文》的解释不见的都是正确的,据有些文字学家解释“示”的古文写作,中间的T形像古代祭祀的桌子,上面的一短横像是古代祭祀时用的生肉,下面的的两点就是滴下的血。这形象的表明了古人在祭天时的场景。“示”表明了远古初民对自然神的信仰。

1.祭

甲骨文时期“祭”左边是一块滴着鲜血的生肉,右边是一只手,好像是手拿着生肉祭祀。到了金文时期,在下方加“示”,表示“祭”与神有关。《说文解字》的说解是:“祭祀也。从示,以手持肉。”是一个会意字。清朝文字学家段玉裁注解说:“此三字会意也。”其中的“示”是神,左上方的形体是“肉”,右上方的形体是“手”,人们以手持肉,恭敬地向神明拜祭,这是古人祭神的生活写真。“祀”,《说文解字》:“祀,祭无巳也。”从字形上看,是一个人在祭祀桌前跪拜。《玄应音义》:“祀,祭无巳也,谓常年祭祀洁敬无巳也。”《国语》:“夫祀,国之大节也。”因而可知“祀”是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祭祀的礼仪和制度。

2.祝

在甲骨文和金文中“祝”字的左边是一个“示”字,右边是一个“兄”字。“示”表示与神灵有关,“兄”像是一个人面朝左边跪着进行祷告、祈福。《辞海》中解释: “祭祀中司告鬼神的人。”也就是祭祀时司祭礼的人。祝,意为巫祝,即是古代祭祀时祝告的人。 据考证,甲骨文和金文的“祝”字左边是“示”, 表示神灵, 右边是一个面朝左边跪着的人形表示祈求, 求神保佑, 求神赐福。段玉裁也注解说:“此以三字会意,谓以人神也。”意思是:巫祝用口与神交往。这里表现人们希望能通过巫祝与神的交谈来寄托自己的一些愿望,祈祷求福。

(二)汉字与中国古代的饮食文化

饮食文化是物质文化的基础,也是一切文化的基础。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古人进入饮食文化要从火说起,因为有了火古人才进入人类的文明熟食时期。所以与饮食有关的古字一般都带有“火”字。

1.炙

从“炙”的金文我们可以看出,上半部分是“肉”,下半部分是“火”。肉放在火上烤就叫“炙”。《说文解字》云:“炙,炮肉也。从肉在火上。”

2.煮

金文不是太清楚,小篆中,我们可以看出“煮”上边像是盛满东西的器皿,下边是给器皿加热的火。把盛满东西器皿放在火上加热就是“煮”字的意思。“煮”是制作食物的一种手段。

(三)汉字与中国古代的居室文化

1.巢

从“巢”的小篆字形中我们可以看出,“巢”像人攀援木而居。

2.穴

从小篆字形可以看出上面是“宀”,表覆盖物;下面两边表示洞孔。本义是土窟窿,地洞。《说文》:“穴,土室也。”

古代居室有两种方式:一是上古野外穴居,人们生活在洞穴之中;二是沼泽低湿之地,人们在树上筑巢而居。《始学篇》:“上古皆穴居,有圣人教之巢居,号大巢氏。今南方人巢居,北方人穴处,古之遗俗也。”南方多雨潮湿,北方干旱势高,巢居和穴处因地势和雨水的不同而不同。长江流域以南,由在独树上筑巢而居,经过多树巢居,最后定为干栏式房屋;黄河流域由凿穴而居,经过半地下穴居,最后定型为木骨泥墙的地面建筑。

3.家

《说文》:“家,居也”。从“家”的字形看,它是个会意字,表示屋子里养着猪。上古以畜牧、狩猎的社会转入农业社会时,人们过着定居的生活,于是出现了家庭。早期家的职能,不仅供人居住,而且也供家畜居住,所以猪和家分不开。

(四)汉字与中国古代的服饰文化

1.冠

小篆“冠”,像一只手将一顶帽子加于一人头上之状,这是成年男子加冠礼时的镜头。在汉代,士族加以冠,庶人只能带巾,可知帽子是权威的象征,由于庶民不戴帽,暴露乌黑的头发,固秦朝以“黔首”称庶民。

2.履

古人称鞋子为履,履字的西周字形作一人的脚上穿着一只如舟形的鞋子状。

(五)汉字与中国古代的行旅文化

1.行

从甲骨文和金文中我们可以看出,“行”就是一个十字路口。“行”象形字,本义是道路的意思。《说文》:“行,道也。”《诗q豳风q七月》:“遵彼微行。”意思是络绎地走在小路上。

2.涉

“涉”金文是两只脚在河里一前一后的过河,小篆演变成左边是一条河,右边是前后两只脚组成的“步”字。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是当今世界上唯一沿承下来且使用者最多的充满哲理内涵的表意文字。汉字的发明揭开了了我国文明发展的序幕,从甲骨文到现在的汉字,经过了漫长的演化革新过程,而这些革新既是其时代变迁的一个缩影,又是时展的需求,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汉字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汉字凝聚了中华民族的灿烂辉煌文化,是中华文化永不熄灭的明灯。作为东方文明的象征,汉字被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家借用为自己语言的书写符号,形成超越国界的汉字文化圈,中华民族的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我们应该把汉字文化和汉字艺术发扬光大,共同繁荣和发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郭锦桴.汉语与中国传统文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7.

[2]叶正渤.汉字、文化以及汉字与传统文化[J].汉字与历史文化,2011.01.

[3]申小龙.汉字的历史文化认识价值[J].中学语文,2002.10.

[4]贾湖刻符龟甲――追寻汉字源头的痕迹.维普网.[引用日期2014-06-15].

汉字与古代文化范文8

【关键词】严复 英汉语言对比 英文汉诂

在严复所处的时代,面对西方文化的挑战,中国传统文化节节败退,严复希望通过某种方式来改变这种状况,来唤醒中国人追求富强的精神力量。严复最终选择了引介西学,从中他深刻了解了中西文化本质上的区别,了解了中西文化在精神上的相通之处。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创作《英文汉诂》,严复将西方文化(以英文文法为代表)和中国传统文化(以古汉语为代表)结合起来,创设了一种跨文化的文本对话。因此,严复的中西文化对比是他进行英汉对比的出发点,也是归宿。

1 《英文汉诂》研究概述

《英文汉诂》是严复应其学生熊季廉的要求而作的一部英文文法书,是“杂采英人马孙、摩栗思等之说,至于析辞而止。旁行斜上,释以汉文,广为设譬,颜曰《英文汉诂》”。(严复,1933:序)作为中国首部介绍英文文法的著作,1904年《英文汉诂》的出版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据说在国内再版了二十余次,(张志建,1995:149)直到1933年还有重印本。商务印书馆对该书的评价极高:“……是诚西学之金针,而学界之鸿宝也”。(转引自邹振环,2007:54)学者文人纷纷著书立说,表示对该书的推崇之情。周作人认为英文文法上,“中国没有一本可以与《英文汉诂》相比的书”。(钟叔和,1998:784-785)彦惠庆(2003:18)在自传中明确表示严复贡献给中国学人的《英文汉诂》“堪称学术精品”。

2 《英文汉沽》中英汉语言对比

尽管是一本语言学著作,严复对于英文文法的讲解并没有鹦鹉学舌般的照抄照译,而是辅之以中国语言文化的典型例证。他不仅透过语言文字的对比来考察中西文化内涵的异同,甚至还有通过文法对比来进行多种文化的比较。

2.1 英汉语言的差异性

首先,词法的差异。英文的挈合是“提挈联合句段者”,而在中文“凡领句虚字,皆归此类。”中文的同字异部“往往其形不变,而变其音,在古则有长呼短呼,在今则有圜破之法”,如例:恶恶臭好好色;“而西文以其拼切为字,故得即其形而变之”。为了表示行为发生的不同时间,“中文唯有句中别行另加字为之”。以“今之隐几非昔之隐几”为例,其中的两个“隐”形式上没有区别,用“今”和“昔”表明了时间的差异。

英文名物与称代字有单复数之分,“于中文不多见,然亦不可谓无”,如表单数的“我”“吾”,表同类的“吾党”“吾曹”,表复数的“而曹”“汝辈”。英文中的复牒称代 “几为中文之所无,而中西句法大异由此”。对于英文中的引牒之字,“中文常寓于‘之’、‘其’诸代名中,无独用之挈合”。如 “吾知其为诳者”。古英语中云谓的既事(过去式)添加尾声,相当于中文的“已爱”或“爱了”。作为拼切文字,西文“易磨损而合一,中文不易合也,不易合,故终为分立之字”,即通过添加“已”“了”等构成“爱”的既事。

2.2 英汉语言的相似性

首先,语音上的相似性。严复认为英文的元音“同于中国之宫商角徵羽;亦有变音,与中国同”。严格来说,元音与五音不完全对应,此处严复对比的目的只是为学习者学习英语元音提供一种参照。在划分英文单词音节的时候,“但若于音无害,则其分之也,当依造字之意为之,此与中文偏旁之义正同”,此“乃依罗马希腊原文,而后法割裂不成文故耳”。

其次,关于词法的相似性。英字“名物与介系合,……其加诸云谓,或区别字者,可作疏状字观;…其在中文,实亦同此”。如“立于朝 立何所也”。同时,汉语的“矣”字含有英文完成式的意思。英文中主物之名的构成是名词后加尾声,“与中文‘之’字为用正同”。中文表程度时根据语境推断或用诸如“较”“最”“极”等字表示。英文中也有借助其他词表程度的情况。“英文中的云谓,有不加尾声,但变其主音”,可以使名物等实字转成云谓等虚字,这与中国文字正同,“即中文之读破法”,如“春风风人,下雨雨人”。英文中的容状疏状多由“区别部字+尾声”构成,“与中国之‘如’‘然’等字同义”,如“勃然”“翕然”,因此“其制字之法,中西正同”。

以上分析表明,尽管承认英汉之间存在差异,严复仍然试图将汉语语法纳入英文文法的框架之中,尽量在古汉语中找到与英文文法的对应之处。英汉语言的相似性会使国人误以为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有一脉相通之处,从而消弭对异国文化的敌意,有利于国人对英语的学习和使用。

2.3 基于语言相似性的亚洲与美洲、欧洲人种同源

在《英文汉诂》中,严复通过对比分析汉语与英语以及其他语言文化某些方面的相似性,提出了亚洲与美洲、欧洲人种同源的观点,该观点是基于以下证据提出的。

第一,古汉语、日语和美洲茵陈人语对云谓字的使用。从云谓字看,“东洲之语”的“云谓字”常用于句末,如庄子“奚以之万里以南为”。“其在日本语言,尤为显著,美洲茵陈人语亦然,故此治言语学者,谓此乃亚墨原人同种之证。”又英文第三人称无主云谓句子,与中文中的“其‘雨’其‘雨’,杲杲出日”相似,“雨”和“出日”是云谓,因不知事主,就用“其”来代替。

第二,上古英语与古汉语都曾用独立之字表意,后演变成尾声。上古英语中“尾声者皆独立之字”,“正如中文之用‘如’用‘然’,如‘勃然变色’”。因此,严复认为“西文上古,与中国文字正同”,“西文能合能变”的原因在于“其为字母拼切,柔而易流”,“而中国既用六书,木疆难变,然而字音切合,由二成一者亦多,如‘不可’为‘叵’,‘之于’为‘诸’,‘而已’为‘耳’”,所以(中文)“不可言不变也”。

第三,上古汉语与上古欧洲语的人身代词、反身代词的位置和功能相似。从“三身之代词”看,“英文古似德文……西文称谓,当隆古时,与中国同;而第三身……尤与吾文之‘伊’‘他’同原。”因此,“案中西古语多同,……可知欧亚之民,古为同种非传会也”。英语中的反身之称代为名物,犹言其身,其“一己”…… “克己”,“尽己”,“自尽”;所以严复认为“中西古语之同”。

第四,中西制字法有相同之处。英文会合之字多用换头。因此“中西言语,当上古时,本为合一”。英文中有表“大”意的尾声,而“中文六书,凡字之从‘于’‘奔’‘贲’诸声者,皆含‘大’意,其制字之音义,与此乃暗合”。

严复根据语言之间的相似性推断亚、美、欧人种同源,语言学上的根据并不充分。(文贵良,2009)但是严复这种“会通中西”的做法使中西文化交流成为可能,并由此进行了大量的翻译工作。

3 结语

通过介绍英文文法,严复对比分析了英汉语言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出于引介西方文化的目的,严复强调的是英汉语言的相似之处,甚至提出了亚欧人种同源的观点。当然,严复在《英文汉诂》中的语言对比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最主要的是其研究包含在文化对比和实际应用(如翻译)之中,缺乏对比的理论,使得其研究较凌乱,不成系统,很多问题浅谈辄止,没有深入展开。同时,严复仅根据语言某些方面的相似性推断亚欧人种同源,论证不充分,结论过于草率。但是,严复英汉对比研究中的这些不足有其时代局限性,同时与其研究重点在于翻译西学有关,我们要公正客观地评价他的研究及成果。

【参考文献】

[1]孙应详,皮后锋编.《严复集》补编[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

[2]严复.英文汉诂[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

汉字与古代文化范文9

一、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理清授课思路,突出教学重点,课堂教学体现系统性。

教师应当在充分掌控古代汉语课程特点和重点的基础上理清层次,列出纲目,将繁散的知识点提炼出来,并通过多媒体技g手段,以更加直观、简洁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同时在整个讲授的过程中求全而不求细,系统地呈现课程的教学重点,使学生不仅看清“树木”,更要对整个“森林”有完整而系统的认识和学习。如在讲授《汉字的构造》这一通论时,为了让学生对汉字的起源、汉字的构造、汉字的发展演变等系列知识有一个系统的了解,教师可以通过对《说文解字叙》的初步学习将“小学”的相关知识点关联起来进行提纲挈领式法的串讲。“黄帝之史官仓颉,见鸟兽蹄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即为汉字的起源;“《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即为汉字的构造;“分为七国,田畴异亩,车途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盖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故曰:‘本立而道生’”,即为汉字的发展演变和古文字的重要价值。

二、做好学情调查分析,针对学习难点,注重因材施教,课堂教学体现针对性。

为了增强教学实效,教师应该在课前对学生的学情做调查分析,同时在教学中多与学生交流,有意识地对他们的从业情况、学业基础、学习动机、学习态度等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从而在教学中更加因材施教。防止出现基础较好的学生浅尝辄止,基础薄弱者“知难而退”、主动放弃学习。如针对从事教师职业的学生,在教学时可以有针对性地联系中小学文言文教学中的重难点,实施更具针对性的教学。在讲授汉字“六书”中的“象形”时,教师可以把各种象形字的甲骨文或者金文形体以演示文稿的形式展示出来,这样不仅可以节省教师书写古汉字的时间,提升课堂容量,而且这样的展示保留了古文字的本来面目,确保了象形文字的“原汁原味”,为学生呈现出一个个的鲜活的“ ”、“ ”、“ ”、“ ”(“龟”、“鱼”、“象”、“果”),一个个生动的“ ”、“ ”、“ ”、“ ”、“ ”、“ ”(“齿”、“眉”、“鼎”、“壶”、“车”、“册”)。

三、语言与文化相联系,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提升教学效果。

“在各国语言里有许多语词现在通行的含义和它们最初的语源迥不相同。如果不明了它们过去的文化背景,我们简直推究不出彼此有什么关系。可是,你若知道它们的历史,那就不单可以发现很有趣的语义演变,而且对于文化进展的阶段也可以反映出一个很清晰的片影来。”因此,在词义教学中,可以从古文字形出发,结合古代文化知识,梳理词义引申脉络,说明现今汉字组词造句的所以然,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每一个汉字都承载着历史的印记和文化的缩影,把古字字形构意和古代文化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到语言与文化的内在联系,可以加深学生对古文字的理解。例如:“即”、“既”字形相似,用法和意义容易混淆,若能从古文字字形入手分析两个字的构意,区分两个字的用法和意义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即”为坐的人面对食器“豆”,本义为走近去吃东西;而“既”的左边是食器的形状,右边像一人吃罢而掉转身体将要离开的样子,本义为吃罢,吃过。理解了两个字的本义,他们的其他义项自然会迎刃而解。

三、精要点拨,授之以渔,拓展教学内容。

由于成人教育的教学特点,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几乎一直处于准分离的状态,加之学生的工学矛盾、家学矛盾突出,古代汉语课程的课时是相当有限的,教师只有精要点拨,授之以渔,才能有效弥补因课时有限造成学生学习古代汉语“厌食”和“消化不良”的问题。例如,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学习古代汉语的必备工具书――《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同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推介由国际汉办组织拍摄的大型人文纪录片《汉字五千年》,该纪录片对学生了解汉字与汉文化以及古代汉语的学习都是大有裨益的。

需要强调的是: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升古代汉语教学实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要正确处理好教学内容与教育技术的关系,坚持技术为内容服务的原则,不误入“为技术而技术”的歧途。同时,要结合师生和教学实际,因时因地制宜,通过反复实践不断提升古代汉语教学实效。

【项目支持】本文系甘肃广播电视大学课题“开放大学基层学院关于科研引领下的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5-YB-03)

杜升强,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平凉分校教师。

汉字与古代文化范文10

一、汉字的起源

汉字的起源历来有许多传说,如在《说文解字》中,传说是帝王伏羲创造出了文字。某日,伏義折了一根树枝,在地面画了一条线。这就是中文中的“一”,之后这个“一”生出“二”,“二”又变成“三”,“三”则幻化了万物。此外,战国时期还有“结绳说”“画卦说”等汉字传说,其中最著名的是“仓颉造字”说。典籍中记载:“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荀子•解蔽》),“仓颉之作书,以教后世”(李斯《仓颉篇》)。而从许多古代典籍对古代社会的记载和出土资料综合来看,汉字真正的起源应是以远古时期的大汶口彩陶上的刻划符号为基础,后来因为巫术的发展形成了甲骨文,也就是最初的文字。

二、中国汉字的造字特点

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汉字都有着不同的造型特点,殷商时期的铭文繁复华丽,秦朝的小篆神秘婉转,汉朝的隶书沉稳豪迈,唐代的楷书端庄大气,东晋的草书豪迈奔放,这些历史留下的文字无不展现着中国文人内心的情怀。这些内容因为有了文字的造型表达,而使得内容与形式更加高度一致,这样意境内容结合文字形态的表现是中国汉字特有的魅力。鲁迅先生说汉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书法艺术将汉字的美无时无刻不表现得淋漓尽致。通过对于汉字造型发展及古人哲学观,进行简单归纳分析,发现以下的一些造字特点。

(一)对称性从最早的殷商的甲骨文中就融入了古人对于对称形式的理解。因为汉字是象形文字,所以很多最初的文字是图案式的,模仿现实中的造型创造的。而人本身就是中轴对称的,除此之外,根据调查显示,99%的动物形体都具有对称结构,自然界的植物组织、矿物组织,多数呈现对称性,连深海的极限深度和海拔的极限高度都具有惊人的对称性。于是,这对原始人造字产生了重要影响。如在甲古文中的“手”字,分左右两个字,是左右镜像对称的形式。到现代汉字中的“人”“羊”“王”等常用汉字,都具有对称的视觉形式特点。除受自然影响外,对称还使人产生美的感受,因为它呈现出一种均衡势态,给人以稳重,平和的感觉。加上受中国古代的中庸思想及道家的影响,对对称的视觉审美喜好尤为明显,从现今保留下来的传统建筑多采用轴线对称的空间结构就可见一斑。

(二)阴阳结合汉字的结构中包含着古人阴阳结合的造字原理。汉字的结构中分偏旁与部首,其中总是有一边占据比另外一边大的空间,这是因为,古人认为字的一半边主阴,另一半边主阳,所以大小不同,阴阳结合。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汉字的势,由此产生了律动。这样的律动的美感在书法中尤为明显。比如,唐代书法大家怀素的《自叙帖》草书,他曾说过:“吾观夏云多奇峰,辄尝师之。”夏云奇峰使人联想起黄山和庐山一些名胜的奇观,云雾与山峰,云雾轻柔飘渺,山峰雄伟敦实,两者融合中有对比,虚实有致。他将这样的感受融入他的书法中,使得阴阳调和,其富有韵律。在绘画中,常常强调气韵生动,其实书法也是如此。气,代表了一种阳刚之美;韵,则代表了阴柔之美;气韵,代表着阴阳结合的极致美的统一。这种在均衡中产生的和谐美,也正是汉字设计中常见的笔画组合方式

(三)一波三折在《说文解字》中有记载:“三,天地之道也,从三数。”古人认为三是蕴含了宇宙万物的数字。“三”在本意上是二加一,又具有多数之意。在汉字中,这样的理念被融入其中。如“山”字,是表示三个连绵的山峰,“水”字,是表示着三条并列的溪流。此外,许多字都是将某一个简单的字重复三次组成新的字,比如“森”“磊”,都有表示重复元素很多的含义。除了在字的结构上具有三的特点之外,毛笔字的书写也非常重视一波三折的书法。一个笔画的起承转合,讲究的是粗细变化,有起有落。

(四)天圆地方古人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大地是不动的,天是旋转的,这也古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象征这样宇宙观的灵兽是龟,因为龟甲含有腹背两个部分,背部的甲壳代表天,腹部的甲壳代表地。而甲骨文最初用的就是龟甲的腹部的壳,这与汉字的造型为方形相互呼应。而天圆的理念融入到文字的气场中,无论汉字如何变化,还是会固定在一个以圆为核心的气场里。而在中国传统观念中,“方”是一种空间形式,是先民对空间时间概念的表征,这从中国的建筑结构中也有体现。所以方正的汉字外形,表达出了一个极具理想色彩的理念范畴,地方天园,天地定位,蕴含了阴阳气动和谐之意。

三、将传统汉字元素应用到现代平面设计中的方法

(一)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汉字作为中国文化最具有代表性的艺术载体,其中蕴含的文化精髓庞大丰富。如果一味地参照西方的设计理念,停留在汉字的结构、图形、比例等表象的设计元素,那么这样的汉字设计是没有文化根基的,也浪费了汉字本身具备的中式美学意义。如果可以对于汉字的深层次内涵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挖掘,同时结合当下的设计理念,将中国的汉字艺术重新进行创作设计,保留历史的文化内涵,结合新时代的设计风格,这将会给汉字设计注入新的设计力量,推动中国设计文化的发展,这是未来设计发展可以去不断探索的领域。

(二)把握对汉字的构型特征中国汉字从构型特征上来说,与西方的拉丁字母有着本质区别,方块形的结构,独立的表意功能,这些都是汉字特有的面貌。我们只有认识汉字的不同特点,才能更好地进行设计。除了常见的方块字,汉字的宝藏在于书法的美学,将中国人含蓄的情感融入书法的笔画中,表达出文人的气魄和胸怀,这种以字为画,书画同源的创意思考方式是中国独有的,也是中华艺术的神韵所在。将汉字书法和中国平面艺术所具备的中国人的“创意”和“创形”思维融入设计语言中,从而产生一种崭新的创造力,在平面设计领域中去展现中国文明不衰的艺术神韵,是中国设计师努力的方向。

(三)寻找自己独特的风格中国的平面设计发展到今天,从开始的模仿西方到现在越来越迫切希望找回自己,可见设计是在不断找寻自我存在的过程。没有自己的文化感,也就使设计浮于形式,缺少真正的表达。面对世界,文化的表达往往是最有力量的。中国的汉字元素具备着独特的美学形式,同时它需要用国际化的交流方式重新打造,成为国与国之间交流沟通的重要手段。如徐冰创作的汉字式英文字体,用汉字的书法笔触来书写英文字母,给人以非常强的东方意蕴,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

四、结语

汉字与古代文化范文11

【关键词】汉字;装饰性

1.装饰汉字溯源

中国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唯一一种流传至今的、在象形基础上,发展为具有高度符号化、图案化的方块字。汉字自产生迄今至少已经过了五千余年的演变历程,逐渐形成象形、指事、回忆、形声、转注、假借等构成六法。书体形式也由繁至简,形成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魏碑、宋体、变体等多种书体形式。形成了中国汉字独有的书写体系。研究汉字的装饰之美,就得先从汉字起源开始。因为只有从汉字发展演变的六种造字规范来看,才使汉字源于图画的说法更加合情合理。

与世界上,如古代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等许多古文字一样,汉字的最初形态同样是人类记录事物的记号和图案,并在此基础上逐渐简化、规范而形成的 象形符号。汉字本身就具有字画同体的特点。

在文字没有出现前,华夏先民经历结绳时代、刻契时代、占卦时代和画图时代。古书上曾有“仓颉造字”的记载。相传黄帝时仓颉创造了文字,仓颉的脸上生有四只眼睛,能够上仰“魁星圆曲之势”,下俯“龟纹鸟迹之象”。文字创造出来后,天降粟,鬼神哭。传说虽荒诞,却明确的表现了先民对文字的崇拜,有说明了汉字的最大的特点――象形。

甲骨文虽然不是中国最早的象形文字,却是迄今为止可辨识的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使用年代是踞今三千余年的商代,刻在龟板兽骨上,内容多为占卜的卜辞,还保存了大量的历史和天文学的资料。它的特点是文字结构已经具备了汉字“六书”的含义,并且强化了线的造型,字体结实,有力,结构均衡。线条流畅,显示了早期汉字的图案美和装饰美。

金文出现的年代比甲骨文稍晚,为刻铸在青铜器上的带有装饰性的铭文。由于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一般都代表着神权、政权,用于祭祀多于实用,铭文也多以器主的氏族、姓名或祭祀先人的庙号居多,如“妇好”、“母戊”等。

金文趋向于象形化,字体风格浑厚,笔画也有了明显的波磔,到了春秋时期更出现了古代变体美术字――鸟虫书。这种书体多用于符信、印鉴上,它要求构成形象的统一,开创了美术化汉字的先河。

早期的甲骨文、金文、石鼓文、蝌蚪文等古汉字及各种篆书的实用功能仍然受到一定的限制,不少汉字仍保留着象形文字的痕迹,许多古体字仍带着大量的装饰图案的的性质。这是由于当时的汉字还处于文字的创立发展阶段,字型未稳定,没有规范化的历史条件决定的。而当汉字的发展,以及实用功能扩大,加强,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也随之出现,书法艺术发展起来。书法注重字体结构及情绪、意趣、动感等个性化的东西,而装饰汉字则偏重汉字形式的装饰意味。最终,装饰汉字回归民间,尤其是明清两朝,民间装饰汉字盛极一时。同源的汉字书法艺术和汉字的装饰艺术在明清时正式分道扬镳。

2.装饰汉字之美

装饰汉字也被称为汉字图案。是将汉字的字体结构按照特定的需要加以提炼、取舍、夸张等艺术手段加以美化,使之成为一种特殊的图案马上假借汉字的形体而创造的美的构成形式。

汉字图案是一种特殊的图案,它是作为某一器物、建筑局部装饰、织物纹饰等而存在,少有独立者。不少汉字图案是取自镏文、篆书等书体构,这些汉字本身就具有很强的装饰意味。

装饰汉字的美在于构成中的黑白、动静、疏密、方圆等均衡变化的关系,广泛被应用于民俗。如婚礼中的喜字花剪纸、寿宴中的八仙祝寿中堂等。用于民俗活动的装饰汉字往往借着谐音、影射、寓意、象征等手法来表达大众的审美情趣。最有代表性的作品莫过于“五富临门”“寿字八仙”等汉字与其他图案组成的符合图案。

染织上有常用汉字为装饰。流传在世上的代表作品有东汉时“万事如意”锦、“阳”字锦等。唐宋时一直流传至今的织物纹样则有“福”字纹、“寿”字纹等。这些织物上的汉字图案多流行于士大夫阶层。在民间的装饰文字则多采用刺绣的形式,用于幔帐、服饰、节日、庆典、婚庆用品等织品。

装饰汉字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美:

(1)汉字是在适合纹样的范围内进行装饰,具有见解、明快的特点。如:一些古钱币是的币文装饰:在圆形方控间施加文字,时而配以星、月、 祥云等抽象纹样,构成完整的适配形的汉字图案,它是汉字书法与汉字装饰的完美结合。代表作有北周“永通万国”,币文近乎玉箸篆,外缘匀载,有内郭,华美精致;北宋“大观通宝”、金代“大定通宝”“泰和重宝”;伪“大齐国”的 “阜昌通宝”以及后世的吉语钱、厌胜钱等民俗钱币。

(2)汉字的壁画用图画代替线条,从而产生富有情趣的装饰变化,代表作品有清代山东杨家埠木版画《水浒故事嵌诗文字图案》。这组文字取自王维的《山居秋暝》的前四句,每个字都是由水浒故事构成。此外,这种以物组字的造型方式还用于民俗对联。如江苏镇江博物馆藏的用于婚庆的刺绣对联:“握管描蛾传汉殿,吹萧引凤上秦台”所有的字都是由花卉组成,字体轮廓清晰,颇具特色,耐人寻味。

在这里应该提一下一直沿用到现在的装饰汉字――鸟字文。鸟字文是鸟虫书的变体,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曾广泛被应用于印玺、瓦当中。鸟书有很多是由连笔画组成的鸟形构成的,现代的鸟字文依然承袭这种构成方式,只不过组字形式构成更加多样化而已。已不仅仅局限于鸟形,而常以鸟为主,兼有瑞兽、花卉、吉祥纹样、佛教八宝等。从而使文字的图案性和绘画性加强,更有装饰情趣。

鸟字文的造型不外乎自行和字意的组合构成。它是字的图画或画出的汉字,是根据汉字的形意、形体等特征而勾画的相应形象。每幅鸟字的装饰品都是一件完美的图画作品。

(3)单纯的以线造型的装饰汉字。这类的装饰汉字现在已经很难见到了,它不同于书法,多采用阴文线雕,强调汉字实体与虚体之间是空间关系。代表作品是汉代的瓦当纹,饱满恢弘,旷达潇洒,透露着盛世的从容,堪称装饰汉字的佳作。

结语

汉字的发展曾经历了绘画、象形、象意等阶段。已故的唐兰先生把象形文字归纳为象身、象物、象工三种类型,有些汉字与绘画或图案已经难以区分了。汉字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产生了许许多多的字体和字型,为汉字的字形美提供了广泛的基础。

汉字与流行图案在民间得到了工匠艺人的推动和发扬,融进了越来越多的民间艺术特色。民间艺术的观念成为装饰汉字发展的动力,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气质,凝聚了无数的民俗和民情。

【参考文献】

[1]《中国古代神话与传说》 商务印书馆1996年12月.

[2]《中国钱币史话》 中华书局 1998年4月.

[3]《汉字装饰》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0年1月.

汉字与古代文化范文12

关键词:王力;品;物品;种类;词尾

中图分类号:H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7-0264-03

高名凯等著《汉语外来词词典》中明确记载“作品”、“舶来品”等词源于日本,是日语意译英语的译词(《汉语外来词词典》55页,411页)。王力先生在《汉语史稿》中也指出,五四以后,受西洋语言的影响,现代汉语中出现了新兴名词词尾“品”、“性”、“度”,其中,“品”字当“物品”讲时,则来自日本(《汉语史稿》270页)。另外,周日安(2002)从文化角度分析了“品”字形结构汉字的会意功能。李建武・孙之卓(2005)则借用汉字字形结构解析了文学作品的情节发展及安排。鞠毳毳(2008)详细介绍了三叠同体品字形字的结构特点、表意类型。袁英(2009)考察了“品”字形汉字所反映出来的古人数的概念及其哲学思想,并得出“结构相对平衡是汉民族文化表现形式的一个显著特征”的结论。

上述“品”字研究主要是从字形的角度考察“品”字的文字结构、文化内涵以及文学影响。然而,在汉语的发展历史中,“品”字是否曾表示“物品”意?日语“品”字的“物品”意怎样形成的?是否受到汉语“品”字的影响?日本在翻译西洋语言时,“品”字又是怎样成为“某一种类物品”的最佳译语?其又是怎样影响汉语“品”字的发展?围绕这些问题,本文将通过梳理汉日“品”字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使用情况,考察其读音、意义、词性的变化发展,探讨汉日“品”字的关系以及中日词汇的渗透问题。

一、汉语中的“品”字

1.汉语“品”字意。《说文解字》作“口,苦后切,人所以言食也,象形”,“品,丕切,众庶也。从三口”(《说文解字》“口”与“品”字词条)。即“品”字是由三个表示言或食的“口”组而合成,最初解为“众多的”,具有形容词功能。关于古汉语“品”字,《汉语大词典》所列“品”字的其他用法及意义有:(1)名词:品性,品格;标准;琵琶、月琴等弦乐器上的弦枕木,亦称“柱”;物品,物件;(2)动词:品尝,体味;评价,衡量;按一定的标准、等第安排;演奏乐器;(3)形容词:相同的,等齐的;三“口”合成“品”字,故常作“三”的隐语;(4)词尾语素:事物的种类;等级,等第;中国封建社会官吏的等级;佛经的篇章(《汉语大词典》上卷“品”字词条)。

据《现代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品”字的用法和意义与古代基本相同,但本义“众多的”、“标准”、“弦枕木”、“安排”、“佛经篇章”等五个意义已经基本不再使用(《现代汉语大词典》“品”字词条)。另外,“品”字作词尾表示“某一类物品”已广泛使用。

2.汉语“品”字的发展。古典汉语的“品”字意主要是:(1)本义“众多的”,如:“含弘光大,品物咸亨”(《易・坤》);(2)“品性,品格”,如:“请问品善之体何如?”(《新书・卷八・道术》);(3)“种类”,如:“政有三品:王者之政化之,霸者之政威之,强者之政胁之,夫此三者各有所施,而化之为贵矣”(《说苑・政理》);(4)“封建社会官吏的等级”。如:“制爵五等,禄士三品”(《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

虽然古汉语的“品”字亦表示“物品”的概念,如:“笾豆之实,水土之品也”(《礼记・郊特牲》),但并不如“物”字表“物品”广泛,此从用例“《春秋》理百物,辨品类,别嫌微”(《春秋繁露・玉英》)中便可窥视一斑。另外,作为词尾语素的“品”字也并未表示“物品”。

到了现代汉语,“品”字多用于表示(1)“某一类物品”,如:“作品”、“商品”等;(2)“品格”,如“人品”、“品德”等;(3)“封建社会官吏的等级”,如:“九品芝麻官”等。

二、日语中的“品”字

1.日语“品”字意。据《全译读解古语辞典》,古日语 “品”的常用音有“しな”和“ほん” 两种。

“しな”音“品”字是来自“信(しなの)”、“更(さらしな)”、“山科(やましな)”等表示地形的词,主要是用于描述高低,然后转义成表示序列、等级、差别、好坏等意思(《日本国语大辞典》第10卷,“しな”音“品”字词条)。此读音的“品”字一般单独作为名词使用,具体表示种类、差异;身份、地位;段、等级;品格、品位;立场、事情、事情发展的趋势;趣味;做法、方法(《全译读解古语辞典》“しな”音“品”字词条)。

“ほん”音的“品”字主要用于佛经的翻译,且多为词尾。此读音的“品”字一般表示:皇室亲王地位的称呼;官位、身份、阶级;佛经等典籍中表示篇、章、段(《全译读解古语辞典》“ほん”音“品”字词条)。

现代日语中,“品”字的读音一共有三种:“しな”、“ほん”、“ひん”。

“しな”音“品”字的意义有:物品、东西;商品、货品;种类;品质(《日汉大辞典》“しな”音“品”字词条);“ほん”音“品”字的用法与古日语相同,且由于其专业性,一般只出现在佛经等古代典籍中。

“ひん”音“品”字的主要词性及意义有:(1)名词:种类、品种、物品;品格;品质;(2)量词词尾:用于计算样数或件数的量词,多用于点算食物;(3)名词词尾或词头:物品;价值、好坏、等级;种类、各种各样的(《日本国语大辞典》第17卷,“ひん”音“品”字词条)。

2.日语“品”字的发展。古典日语中,“しな”音“品”字常用意主要是:(1)种类。如:“およそ吟するもの、品あり。歌は基なり。”(《去来抄》);(2)地位。如:“人の品たかく生まれぬれば、人にもてかしづかれて、るること多く、自然にそのけはひこよなかるべし。”(《源氏・帚木》);(3)等级。如:“御の中の品のほどにゐたまひぬ。”(《源氏・若菜・上》)(《全译读解古语辞典》“しな”音“品”字词条)。“ほん”音“品”字常用意为:①律令制中贵族的官位。如:“一品王”、“品位田”、“品”;②佛经等典籍中表示篇、章、段。如:“普品”、“品数”、“品” (《全译读解古语辞典》“ほん”音“品”字词条)。“ひん”音“品”字并未普及。

古典日语中,当表示“物品”意时则一般由“物(もの)”字来表述。如:“何も何も、小さき物は、みなし”(《枕・うつくしきもの》)(《全译读解古语辞典》“物(もの)”字词条)。

到了现代日语,“しな”音“品”字表示“物品”的意义已被普遍使用。其来源可以追溯到江户时期的作品,《大藏虎明本狂言》中“十二のしなでふたるがたがた物ただ一まい”的“しな”,以及《南总里见八犬传》中“尤些少の西(シナ)なれども。此度の路をるのみ”中的“西(シナ)”(《日本国语大辞典》“しな”音“品”字词条)xiv。“ほん”音“品”字在现代日语中已经很少使用。“ひん”音“品”字则吸收了“しな”音“品”字的“物品”、“种类” 意以及“ほん”音“品”字的词尾词性开始在现代日语中普遍使用。尤其在近代西洋语言翻译中,将“a work,works”翻译成“作品”,“imported article”翻译成“舶来品”等(《汉语外来词词典》55页,411页),“ひん”音“品”字广泛使用。

三、汉日“品”字比较

古汉语“品”字从本义“众多的”出发,逐渐衍生出“种类”、“等级”等重要意义。古典日语“しな”音“品”字是一个纯粹的训读日语词,因为其“等级”意而选用了汉语“品”字作为其汉字标记符号,而此正是由古汉语“品”字本身的含义决定的。

古汉语“品”字虽有“物品”意但并未广泛使用,而日本《南总里见八犬传》等中虽开始使用“しな”音“品”字表示“物品”,但也并未完全普及。《南总里见八犬传》是19世纪江户时期的日本读本,其故事构成深受中国古代经典《水浒传》和《封神演义》的影响,因此,现代日语中广泛使用的“品”字“物品”意,并非由日本人所创造,而是深受古汉语“品”字“物品”意的影响。

佛教经典传入日本,“品”字产生了吴音“ほん”,“品”字作为词尾也开始普遍使用,为后来“ひん”音“品”字的发展做了充分准备。

最后,“ひん”音“品”字吸收了“しな”音“品”字的意义表“种类”和“物品”,以及“ほん”音“品”字的词尾词性后,开始在现代日语中普遍使用,并重新返回并影响了汉语“品”字的主流意义及词性。

四、结束语

在汉语发展历史中,“品”字虽表示“物品”意,但并未广泛使用。日语“品”字受到中国经典著作里古汉语“品”字表“物品”的用法影响,从江户时期开始表示“物品”意。

随着时代的变迁,“品”字在日语中的分工渐渐明确并固定下来:“しな”一般作为名词使用,表示“物品”和“品格”。“ほん”只作为佛经等古代典籍中的专业术语,表示“官位”和“篇章”。“ひん”则作为字音语素,与其他语素组合,表示“……的物品”、“……的品格”、“多种的……”等意义,并在日本翻译西洋语言时,以其完备的发展及强大的能产性成为了“某一种类物品”的最佳译语。然后再通过近代翻译作品回归汉语,与汉语“品”字的“物品”意及词尾用法成功糅合并广泛使用。

可见,“品”字在汉日语言历史的发展中具有鲜明的特色,是中日词汇相互渗透的重要一例。

参考文献:

[1]刘晓霞.从日语借词看日语对汉语的影响[J].日语知识,2001,(5):24-25.

[2]周日安.“品”字型结构汉字的文化解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7):72-73.

[3]李和顺.从日语“中”字后缀用法看中日词汇的相互渗透[J].中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1):61-63.

[4]鞠毳毳.三生万物品相多姿――论三叠同体品字形字[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08,(8):96-100.

[5]史红改.词尾“化”的来源、意义及“X化”动词语义特征[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2):41-44.

[6]袁英.浅析“品”字形结构汉字的文化意蕴[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9,(5):87-89.

[7]吴立菊.词缀“性”与中日欧语言接触[J].语言文字学术研究,2009,(6):46-48.

[8]李建武・孙之卓.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口、吕、品、器”字型人物板块结构――以《红楼梦》、《封神演义》、《三国演义》、《儒林外史》 为例[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3):1-4.

[9]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58.

[10][意]马西尼.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19世纪汉语外来词研究[M].黄河清,译.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

[11]史有为.汉语外来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12]顾江萍.汉语中日语借词研究[J].厦门大学汉语言文字学,2007,(5).

[13]高名凯,史有为.汉语外来词词典[K].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4.

[14]许慎.说文解字[K].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1989.

[15]日本讲谈社.日汉大辞典[K].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讲谈社,2002.

[16]汉语大词典编纂处.汉语大词典[K].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7.

[17]阮智富.现代汉语大词典[K].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

[18]日本大辞典刊行会.日本国大辞典[Z].小学,昭和四十九年(1974).

[19]木一雄.全解古辞典(小型版)[Z].三省堂,2007.

A Comparison of “品” in Chinese and Japanese

LIN Xiao-lu

(School of Japa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Zhejiang GongShang University,Hangzhou 310018,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