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初中历史世界史知识点

初中历史世界史知识点

时间:2023-08-21 17:23:21

初中历史世界史知识点

初中历史世界史知识点范文1

【摘要】历史课可以让学生学会辩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世界的了解,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以应对新世纪的挑战。同时,对于培养初中阶段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弘扬祖国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成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初中历史 历史观

在初中历史课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观也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历史是发展的,历史并不古老,古老的只有时间,从这个角度来说,初中学生学习历史知识一定要结合对历史观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所发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对历史的影响。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历史观的重要意义

初中的历史课涉及到了一些各个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变迁,每个历史事件的发生都对应这个时期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的背景。学习历史知识不通过事物发展的本来面貌去了解,学习就成为了形式。在每一个历史事件发生的过程中,都有起主导因素的历史推动力和破坏力,从哲学上说,历史观本身也是对立而统一的,历史事件发生过程充分体现了当时社会各个阶层的状况,由这种状况所形成的价值观决定了历史观的形成。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就是要通过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分析出这种历史背景下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历史事件。让历史文化与学生自身的世界观相互作用就能发现,历史并不是古老的,古老的并不一定是历史。从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哲学观来看,过去的历史对学生的世界观形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初中学生的世界观还没有完全形成,他们通过知识的学习,通过知识的积累,更通过思维的训练和历史观的培养来达到对自我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和完善。从教师教学的角度来说,教学除了授知也要授智,这个智是智力的智,更是智慧的智。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历史观存在的问题分析

1.历史教师缺乏历史观的教学意识。许多历史教师非常认真地备课,很用心地在课堂上讲课,把历史知识传播给学生,但是并没有意识到在传播历史知识的同时要注重传授历史观并培养历史观。这与我国的教育方式有关,我们更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播,目的是为了考试过关,缺乏通过传授历史课的学习来达到和满足学生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历史观的深入了解的目的。什么样的历史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历史观,物质决定意识,历史观也是世界观的一部分,历史教师的这种观念缺乏直接导致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深度不够,更无从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许多成年人可能会有这种体会,当我们今天回顾历史知识时,或者我们看到某部由历史事件改编的电影时,我们会记得这个人,这个事件,但是很少有人会说出这个事件和人物的历史观,这就是我们教学的不足和遗憾。

2.历史观并不是历史事件的起因。许多历史老师在讲到历史事件时也会去分析当时的历史背景,讲到为什么会引起这个事件,这就是历史事件的起因。把起因定义为历史观是狭隘的,历史起因可以说是历史观的一个变因,但并不是成熟的历史观。成熟的历史观由真实不可逆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以及社会错综复杂的关系以及哲学的、社会的、心理的、政治的、文化的诸多因素对立和统一形成。那么教师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历史观,从历史观形成的条件入手,去寻找和发现当时社会的历史观,从历史观进行解剖,深入浅出,让学生掌握这些历史观对当时社会所形成的冲击以及由这些冲击决定的历史事件的发生和终结。

三、初中历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历史观的方法

1.让学生扮演历史事件中的人物角色。让学生扮演人物角色只是第一步,最为关键的是要让学生在扮演前掌握这个历史人物的特点以及由这种特点决定的思维和语言的习惯。特别是要对学生扮演的人物角色进行人物解读,包括人物的心理动态、人物的社会地位决定的社会价值,以及人物对过去和未来的判断,这种判断是基于什么样的历史观,所以,学生在扮演的过程中要充分地展现人物的历史观对人物所掌控的事件的作用。扮演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知识并从中明白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历史观。

2.初中历史教学“三七理论”。所谓三七理论,就是三分知识,七分讨论。历史是真实的,历史事件的人物与当今的事件和人物往往都存在某种关系,这种关系除了文化和信息面的不同,大部分理论都与社会的伦理、道义、法制有着联系。因为历史是延续的,延续的历史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今天我们传承的文化和礼仪以及我们的世界观都是从历史观中积累和提取的,历史并不是古老的,相反历史还给予现在的人更多的知识和教训。所以,三分理论并不一定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知识点,而是要更多地通过讨论来形成一种历史观。这种历史观是学生的历史观,是基于现在看过去,每一个人观点不太一样,所以要进行讨论,经过充分的讨论,最终统一形成一种对历史的认识高度,从而准确把握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关系。

初中历史世界史知识点范文2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包括人类创造的全部物质和精神文化的总和,通常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狭义的文化主要是指精神文化,其产生发展的历史即是精神文化史,主要包括科学技术史、学术思想史、文学艺术史、宗教史、社会史、教育史等等。此文中初中历史课标中的文化史主要是指以上狭义的精神文化史,所包括的“内容标准”或“课程内容”,也兼及考古发现的史前文化史、中外文化交流史、社会生活与习俗等。

    价值取向,就是人们在一定场合以一定方式采取一定行动的行为倾向,它来自行为主体的价值体系、价值意识[1]。文化史“内容标准”呈现的内容是课标编制者在唯物史观指导下多种历史观选择的结果,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文化史观、社会史观等,体现了现代化、国际化、社会化、政治化等文化价值取向。比较古今中外各类文化史,其中存在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国际、科学与人文、社会与政治等文化价值取向差异。

    一、分布情况与统计分析类目、单位的确定

    (一)分布情况

    旧初中历史课标中文化史内容要点以主题的形式集中呈现,其中中国与世界的古代、近代、现代六个板块都有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的学习主题;新初中历史课标中文化史内容要点则是按照历史朝代的时序性分布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课程内容”之后,分散呈现。

    (二)统计分析类目

    根据初中历史课标的内容呈现,可以将文化史分为中国古代文化史、中国近代文化史、中国现代文化史、世界古代文化史、世界近代文化史、世界现代文化史六个板块,每个板块又分为学术思想、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宗教、教育、社会生活六类。

    (三)统计分析单位

    以课标中的具体“内容标准”(或“课程内容”)为单位,如旧课标中的中国古代学术思想“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就是一个单位,包括“孔子”、“百家争鸣”两个知识点,统计分析以上各类文化史的内容标准条数和知识点个数及其所占比例。

    二、统计数据结果

    新旧课标中呈现的文化史内容标准的条数以及知识点个数统计结果如表1:

    根据表1可以看出,中国文化史、世界文化史的内容标准条数及其所占的比例都在减小,其中中国古代文化史减少幅度较小,中国近现代文化史减少幅度较大,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在初中历史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世界古代文化史个数有所增加,世界近代文化史下降的幅度最大,表明目前对世界近代文化史的关注减弱、重视世界古典文化是学界的共识;中国文化史减少的幅度大于世界文化史,中国文化史在中国史中的百分比仍然小于世界文化史在世界史中的百分比,由此可见,国际化的文化意识比较明显。

    从表2、表3我们可以发现,新旧初中历史课标中国文化史知识点个数从古至今的变化呈平行下降的状态,世界文化史知识点个数从古至今则是古代不变、近代增加、现代下降,近现代的下降也处于平行的状态。新旧课标比较,中国文化史下降的幅度大于世界文化史,中外现代文化史的知识点个数都是最少,比例也最小,由此可见,现代文化史的内容比较薄弱,有待增加。

    根据表2、表3,科学技术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中的比例最大,占主要地位,由此可见,隐含着重视科学技术史的思想,有偏重科学主义的文化价值取向。其次是文学艺术,排第二位,其用较大比例突出了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的成就,因为它深深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和延续,反映出了注重文化的传承。

    中国近代文化史中近代科学技术从有到无的变化,表明这一时期的科学技术远不及思想政治、社会等领域重要。加之,近代的思想文化、文学艺术具有救国救民于水火之中的时代情怀,其中的“资产阶级改良思想”“马克思主义”“新文化思想”“革命文学”等都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政治性的文化价值取向很明显。社会生活的百分比虽减少,但仍体现了关注社会生活的文化价值取向。

    中国现代文化史中社会生活的百分比大幅度下降,思想文化大幅度上升,科学技术略有上升,可见科学技术仍然受到重视,同时与人们生活相关的社会生活史也受到了关注。然而,文学艺术与教育知识点的缺失,显示了在现代精神生活价值取向的模糊性和对教育追求的迷茫性。

    世界古代文化史中三大宗教的地位不可动摇,世界古典文化仍然占有重要地位,文学艺术下降的比例最大,但关注到了教育(中世纪的早期大学)。然而由于社会生活知识点缺少,使得学生不能更加全面地了解世界地方古代的社会生活。

    世界近代文化史中科学技术占的比例最大,突出了科学技术在世界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由此可见,科学化的文化价值意识在世界近代文化史中占有主导地位,而教育、社会生活等知识点的缺失,反映了价值取向的偏颇会导致对历史文化认知的偏颇,在工业社会里科学技术的作用最为关键,但是同时期教育作用的发挥、社会生活的变化、新的社会问题的出现是不能忽视的。

    在世界现代文化史中科学技术仍然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现代社会日益突出的问题更是关注的重点,社会化的文化价值取向日益明显。

    三、结论与思考

    (一)结论

    1.传统的文化价值取向不可动摇

    对新旧课标古今中外的文化史内容标准条数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中国古代文化史在中国古代史中所占的比例大于中国近代文化史在中国近代史中所占的比例和中国现代文化史在中国现代史中所占的比例,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非常的明显。世界古代文化史在世界古代史中的比例大于世界近代文化史在世界近代史中的比例和世界现代文化史在世界现代史中的比例,重视世界古典文化的价值取向也十分突出。中外古代文化史是人类早期创造的辉煌灿烂的文化,在古代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后来以至今天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体现了“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的价值要求。因此,重视传统文化史的文化价值取向不能改变,也不可动摇。与此相比,中外近现代文化史在近现代史中的百分比则较小,受到重视的程度不如古代文化史,现代化的文化价值取向较弱。

    2.国际化的文化价值取向日益突出

    中外文化史内容标准条数及知识点个数进行比较,可以看出,中国文化史比例下降幅度大于世界文化史,中国文化史在中国史中的比例小于世界文化史在世界史中的比例,世界文化史受到的重视程度大于中国文化史,重视中国本土文化的意识弱于重视世界文化的意识。在学习世界史的过程中多学习世界文化史,体现了以开放的心态接受世界各地多元文化的意识,也体现了当今时代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的要求。

    3.科学化的文化价值取向是时代的主旋律

    科学技术在近代文化史中所占比例最大,占据主要地位,在现代文化史中关注的重点虽有所转移,但是依然是至关重要的内容。在中国古代各类文化史中科学技术的比例最大,而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中科学技术仍然占有重要地位,由此可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已经深深植入历史课程中,这凸显了崇尚科学这一时代主旋律的文化价值取向。

    4.社会化的文化价值取向是关注的生长点

    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受到关注的不仅仅是政治和经济问题,还包括一些与人们生活接近的社会问题。相关的知识点在中国史中古今都有,世界史中则是古代、近代没有,现代有;中外比较中国史中较多,世界史中较少。社会问题等相关知识点的出现,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历史社会、现实社会及文化史的社会性。从社会的角度去认识和关注历史,反映了社会对学习者的新要求。

    5.政治化的文化价值取向是灵魂

    政治是文化产生的重要背景,也是文化史选择的重要背景,新课标明确提出“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以“培育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2],可见政治化的文化价值取向指引着文化史内容的选择,渗透于整个历史课程。

    6.人文精神的文化价值取向是归宿

    选择历史文化的精华让学生学习,是为了学生不仅能够继承优秀的文化传统,还能够全面发展。文化史中有很多有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无穷智慧的历史人物及其思想着作等,是提高学生人格魅力、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的好素材。文化史本是有智慧之人的创造杰作,也是培养有智慧人的源泉,从人类的智慧中吸取精华,使学生得以更加全面地发展。这些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根本精神,也就是文化史价值取向的归宿。

    (二)思考

    新课标中文化史的价值取向多元,主要包括上述几种价值取向,然而受课程观、学生观、教学观、历史观、编写体例等因素的影响,各种文化价值取向会有所偏重,难以达到理想的平衡状态或者应然的状态,这就需要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初中历史世界史知识点范文3

【摘要】作为在课改第一线的教师要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精选历史课程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世界的了解,以应对新世纪的挑战,教师任重道远。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改;教师;任重道远

历史课程改革是在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碰撞下的国际形势背景下,为了解决如何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传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的问题而提出的。要求我们课改第一线的老师要以唯物史观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精选历史课程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进而使学生学会辨证地观察、分析历史和现实问题,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世界的了解,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以应对新世纪的挑战。但同时,初中的历史教学又面临着非主要科目,容易被各方面忽视的局面,使得初中历史老师的各种措施无法落实,历史课改的目的性无法真正体现出来。这就向我们历史教改的效果提出了一个挑战,如何处理好这二者的关系就是我们目前最重要的课题。因此笔者希望在此和各位参加课改的老师做一个探讨:

历史课改大纲的要求与旧教材时有了较大的改变,因此要求老师改变课堂的授课方式,避免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并且要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能变被动的学为主动的学习,在兴趣中学会历史知识,在掌握历史知识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是学生成为适应21世纪未来发展需要的高智商和高情商都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因此老师们开始了各种尝试:(一)改变授课方式:采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的自主学习方式,甚至让学生走上讲台,成为小老师,锻炼学生的口才;在课堂上多创设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完成,发挥学生主动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能力;还用各种历史情景剧,历史小品,历史辩论等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娱教于乐;(二)课外的活动:通过合作完成历史小制作,简报,小论文等等,锻炼学生的写作和合作能力;带学生参观博物馆,各类科学馆所,在参观活动中潜移默化的学到知识等等。这些方式方法都是一线教师通过实践整理出来的非常好的提高课改后历史教学效果的方法。但随着学生从初中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他们面临的升学压力使他们自然的或者说不得不将有限的精力放在了主科的学习上,他们的历史科学习热情也就随之下降,课堂的参与热情和主动性,积极性也就自然下降。在这种情形下,我们不能一味的按照适用初一或初二学生特点的方式,如果不根据具体情况做出改变的话,那么课改就无法真正完整的继续下去,最后必然流于形式,中途夭折。所以针对这点,笔者认为,除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教师的前台布置,后台导演的引导能力以外,我们还可以将课改的目光放到对历史新教材的灵活处理上。

初中历史课改后的教材与旧教材是有很大的区别的,使用图文并茂的方法,可以消除学生认为的历史课的枯燥,乏味之感。书中还设置了较多的思考题、讨论题及课外阅读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分析能力及课外知识提高,也可以使老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这些思考题来调动学生的学习气氛,培养学生的能力,引起学生的兴趣。教材在编写中还注意史实的主与次,详与略的分布,比较突出要求学生掌握的几点知识要点,删去了一些过难过杂的史料,减少了学生的负担。从这几方面来说是很大的进步,但如果我们要克服学生对历史的不兴趣,真正做到让他们在繁重的课业压力下仍肯拿出精力来吸收历史知识,上好历史课,参与到课堂的学习活动中,必须能让学生看到学习历史对他们成长能起的作用,对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能有的帮助,换句话说,就是让他们看到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性,学习历史对解决现实问题的帮助。关于学习历史是否能对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有帮助,我们从《孙子兵法》被翻译为多国文字飘扬过海的到各国帮助许多商海上拼搏的人成功的例子可以证明,我们新中国的缔造者更是一位深谙历史典故的人物,他的许多破敌之计就来自我们中国悠久的历史积淀中。那么,在我们的历史教学中如何处理教材让学生可以从中学到解决现实问题的知识,从而提高学习热情呢?笔者以初中九年级的教材做了个试验:

初中九年级主要内容是世界历史,世界历史包括了古代史、近代史和现代史,从三四百万年前人类的出现到二战以后世界的现状。当今社会网络的普及使学生们有机会了解世界各国的情况,但他们了解的也大多是目前比较发达的国家的表面现象,而对世界各国的历史发展渊源则了解不多,对目前的世界格局如何形成的也不清楚,这些都成为了吸引学生兴趣的亮点但也同时成为了学生理解的难点。因此,为了避免学生理解的困难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将教材的顺序进行了调整,将各国的发展联系起来介绍,采用类似专题史的方式,例如将苏联的建立到解体,即第1、2、10、11课作为一个专题,从俄国的十月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各阶段探索直至苏联解体,让学生对苏联的发展历史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并且可以从中了解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挫折失败并不能说明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问题出在了苏联各任领导人的改革措施上,从而让学生摆脱外来对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前景的一些不正确的舆论影响。笔者又将与二战相关的内容,即第3、4、5、6、7做为一个专题来论述。对于二战的内容,学生大多比较兴趣但也大多处于一知半解的情况,因此要引导学生正确了解二战历史就要将前因后果,具体过程介绍清楚。本专题从一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分赃不均埋下祸根到资本主义国家不可避免的经济、政治危机介绍了二战发生的背景,再介绍二战的过程,结果。这样一个专题结束之后就可以使学生对二战历史有个整体的概念,改变学生原本可能片面的看法。

实验结果证明这样处理教材一方面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欠缺来满足学生自身的知识需求,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觉性,另一方面也是使学生面对从未接触的历史知识有全面正确认识的很好的方式。也许有的老师会提出,这样处理以后会不会使学生对历史脉络失去了整体把握的概念?这个问题是应该注意,因此笔者建议在各个专题之后安排一个历史知识脉络的大串联,以复习课的方式让学生对所学的历史进行整理概括,此时教师就可以帮助学生把各国不同时期的发展与历史长河中的各个历史阶段联系起来。

以上是笔者不甚成熟的一些观点,虽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但还有许多更好的教材的处理方式还有待实践来证明,本文只是抛砖引玉,期待与更多的老师交流更好的课改方式,在我国课改的大潮中用历史的知识和多种多样的方法取得最好的效果,争取为21世纪的中国发展壮大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初中历史世界史知识点范文4

关键词:全球史观; 近现代史教学;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1-040-002

整个世界由不同地区、不同文明构成,它们各自拥有漫长的发展历史。全球史观的概念最早由英国历史学家杰弗里・巴勒克拉夫在《处于变动世界中的历史》一书中提出。著名的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著作《全球通史》中则将全球史观做了淋漓尽致的阐释。我国著名史学家吴于廑先生曾提出“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体系,既阐述人类社会形态发展进程,又阐明世界各地由分散走向整体的过程,同西方的全球史观不谋而合。

事实上,早就有观点提出应将全球史观的培养和中学历史学习相结合,但是,以初中历史为对象,并将这种引入贯彻到教学实践的行动研究,尚不多见。

那么,将全球史观引入初中近现代史教学,是否必要并且可行呢?我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初步的尝试,产生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一、精心备课,整合教学资源

全球史观的引入意味着一线教师要对现行初中教材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梳理、重组甚至是局部编写,这与新课程标准所鼓励和提倡的理念是一致的。现行的初中历史教材,其近现代史部分包括世界近现代史(新航路开辟至今)和中国近现代史(鸦片战争至今)。中国近现代史以世界近现代史为背景,两者是副线与主线的关系。在两条线索中,各种人物和事件错杂交织。对于学生来说,该部分内容知识点数量大,记忆难、理解更难。假如我们能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将全球史观渗透给学生,教会学生用全局的眼光看待历史,则会让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初三世界近现代史部分是初中三年教材中最能体现全球史观价值的,初二的中国近现代史次之。我尝试将两者打通进行教学,简单说就是将同一点时间或者同一段历史中中国和世界的内容对照出来,不难发现它们互为补充甚至互为因果的关系(总的来说,中国近现代史以世界近现代史为大背景)。如果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可以达到这个地步,我相信他们的历史素养已经非常可观了,而这在教学实践中并非难事。

下图是一个示例:

不同颜色的线代表了不同国家的近代历史作为知识点在初中教材中的呈现。显然,教材只选择了重要的、有代表性的内容,因此线是断续的。然而,如果在近现代史上存在一个大的历史事件,或者某一段历史时期,各个国家都参与其中并受到巨大的影响,在这个图上看,那就是彩虹状的部分。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留心找出彩虹部分进行资料汇编,有利于将彩虹般丰富的历史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了解这彩虹是怎样形成的。换句话说,要让学生明白,在同一历史事件或同一段历史时期,各个国家在分别经历着怎样的事情,这些事情之间又有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

二、课堂实践,搭建知识框架

在资料汇编整合完成以后,就要将全球史观逐渐渗透进实际的教学中。

以一节初三的复习课《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为例。中国的抗日战争就是二战中发生在中国战场的战争,而二战内容主要散落在八年级上册和九年级下册两本书里。二战是体现各国历史交汇的一个特别好的例子,因为几乎所有世界舞台上的重要国家都参加了。由于国家太多,所以我按照“中国”、“反法西斯同盟”(除中国外)以及“法西斯轴心国”三个类别来对相关知识进行整理,形成如下表格:

这个表格涵盖了所有教材上能找到的二战相关内容,一目了然。即使只做到这一步,对教学尤其是复习也有不少帮助。在上复习课《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时,以这个表格为参照,教师可以选取其中中国和日本(法西斯轴心国)的部分制作一个抗战编年史。但引入全球史观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帮助学生准确记忆史实,更重要的是通过将中外历史互为表里看待,突破教学难点。比如九一八事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日本要化解国内的经济危机以及政治危机;受法西斯分子控制的日本政府极具侵略性,故而翌年挑起七七事变;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中国和美英苏平起平坐,说明中国的抗战之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又验证了各国为和平事业团结一致方能战胜法西斯的道理等等。总之,按全球史观原则对教学资源进行的整合,对近现代史教学能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个性测评,增强学习趣味

全球史观的教学实践侧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可以促进教师开发多样化的测试和评价方式。相比较于以往单一的做考卷批分数,形成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等非测试性评价更为灵活科学,既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不会加重学生负担,真正做到提高素质、寓学于乐。

我尝试过一些非测试评价的方式,“用发散性思维写历史小论文”(比如《假如xx事件没有发生……》),或者“穿越历史的辩论赛”(由学生扮演角色,以不同时空的人物的立场去讨论某一事件或人物)一类轻松愉快、容易被学生接受的形式。也可开展“每周一题”并定期评比,由我指定一个近现代史上各国历史交汇的史实作为主体,请学生自主命题。适当加入奖励机制,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切实做到寓学于乐。

多样的教学评价方式不仅丰富了教学,也更为客观地评价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水平,还能引导学生运用全局的眼光看待历史乃至生活。对学生来说,这无疑是一种积极学习目标,或许也是一种科学的人生目标。

综上所述,将全球史观引入初中近现代史教学是希望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完善的历史知识框架,用一种整体的视角――即全球史观――来看待历史,争取为初高中历史学习的衔接开通绿色通道,也为初中近现代史教学的减负增效做出一些实际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英〕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导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

初中历史世界史知识点范文5

一、立足社会实践做到与教材内容的有机结合

世界意识教育在社会发展历程中,不仅体现在国际格局和社会生产力等领域,还与科技对自然环境和社会变迁息息相关,这是高中历史教学的特色优势和课程特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世界意识教育,教师首先应立足与社会实践活动,做到教育同教材内容的有机结合。世界意识要面向全球和整个人类,高中历史教师需引领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在促进在促进经济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同时,也能够为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活带来重大影响。

举个例子,在“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带领学生了解经济全球化历史进程概况,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原因、表现、影响,理解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及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为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部分知识内容和实现世界意识教育,教师可引领学生利用社会实践中的一些经济全球化现象实例,诸如跨国公司的出现、世贸组织的成立和国际贸易的频繁等,帮助他们正确理解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及利弊。之后,教师可让学生将我国的经济发展现状和世界经济发展背景相结合,通过立足于当今社会和密切联系现实,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展开讨论式教学,引导他们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经济问题。

二、拓宽学生知识视野积极融入世界发展潮流

在新时代背景下,固守国门、固步自封的国家不仅难以跟上时代的脚步和世界发展潮流,还会遭到淘汰或其他国家的欺凌。在高中历史课程教学实践渗透世界意识教育,教师需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引导他们积极了解与融入到世界发展潮流中,紧跟时代的步伐真正形成世界意识。原因在于要想实现祖国的国力强大、繁荣昌盛,以及和世界经济的发展步伐保持一致,高中生在学习历史知识过程中要拓展实验,同世界主动融合。

例如,在进行“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教学时,为促进国家的发展,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就提出“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目的是紧跟世界发展的潮流,突出教育的重要性和作用。教师可先让学生认真探究“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背景、过程和特点”,重点是讨论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国际、国内背景。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化,当我国在面临自然资源匮乏、人类和大自然发生矛盾时,又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人类和大自然的和谐共处、合理开采和使用自然资源,关注生态环境的建设;当遇到香港、澳门、台湾问题时,我国提出“一国两制”的方针政策,目的是维护祖国领土的统一。

三、借助世界意识教育提升学生建设祖国认识

当前,国际化、网络化和全球化成为新的发展潮流,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国和国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根据实践证明,只有国家之间相互交流和依存才可发展本国的经济,任何国家的发展和壮大仅靠自己是难以实现先。为此,高中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世界意识教育,应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世界意识的内涵和作用,提升他??对建设祖国的进一步认识,并意识到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事业,在祖国建设中要增强和其他国家的联系。

比如,在学习第一次中英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近代史和现代史过程中,教师需教导学生认识到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已经紧密结合在一起,无论是探索史还是抗争史、屈辱史,我国历史都难以脱离世界历史而独立存在。像鸦片战争爆发的起因是英国在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需要一个广大的市场来出口货品,当时的中国整好符合该条件,可成为英国商品的出口地。不过我国出口的瓷器、丝绸和茶叶等在欧洲市场相当受欢迎,英国出来的尼绒和羊毛在我国市场则不受青睐,于是英国便向中国走私鸦片,以此满足其追求经济效益的欲望。教师可借此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并认识到只有祖国强大才不受欺负。

初中历史世界史知识点范文6

关键词:初中历史 高效课堂

初中历史学科对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道德品质,培养学生唯物史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升学应试的压力和历史知识本身的枯燥,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这一现状就要求老师改变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果好起来。

1.老师要按《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组织教学

《历史课程标准》强调初中学生学习历史应避免专业化、成人化倾向,克服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端,不刻意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如何才能避免初中学生学习历史专业化、成人化,如何才能让学生学习历史轻松愉快呢?这就需要在各课时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制定应根据新课程标准所体现的新的教学思想和新的教学理念,应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决不轻易地提高或降低学生学习历史的难度;决不扩大或缩小学生学习历史的范围。切实把握好“知道”、“了解”、“列举”、“简述”、“讲述”、“探讨”、“认识”、“说明”“评价”等要求的分寸。

2.老师要提高学生学好历史的思想觉悟

提高学生学好历史的思想觉悟,是学生学好历史的动力之一。我们作为历史教师向学生说明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获得历史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初步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逐步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够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能够初步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理解和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所创造的文明成果;能够学习和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曲折历程中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老师要巧用图片资料,让课堂活跃起来

初中历史教材,正文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主要内容,而课文中大部分资料则是供学生自学和阅读的内容。有的是与课文相关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简介;有的是含有思想教育功能的历史故事;有的是名人名言警句、民间谚语,充分利用这些资料,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历史知识。如在《科技革命》教学时,利用资料:牛顿在少年时代就喜欢制作机械玩具、绘画、雕刻,尤其喜欢刻日晷。他还做了一个日晷放在村子的中央,被人们成为“牛顿钟”。牛顿一生能取得巨大成就,与他的勤奋精神分不开。他经常通宵达旦的做实验,有时一连几个星期都在实验室工作。通过这段资料,在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同时,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我还利用学生熟悉的贝多芬“我要握住命运的咽喉,他绝不能使我完全屈服”、爱迪生的“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名人名言感染学生,既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又培养了学生运用史料理解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能力,还激发了学习兴趣,让课堂活了起来。

4.老师要注重创建“综合化”的历史课堂

其一,加强学科内的知识体系与网络的构建。我们应清晰地认识到,单纯地考史实已不再是命题的重心,近些年各地中考命题改革已伸向史实的更深层次――历史知识体系的构建,要求学生体系把握和整体把握历史的阶段性特征。体系,即内在联系、网络结构。历史知识的“点、线、面、体”之间都存在极为丰富而密切的联系,因而只有引导学生全面建立历史知识网络结构,形成纵横交错的历史知识之树,彻底认识历史知识体系的作用,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对历史的整体感知、整体联系和整体思维能力。关于知识体系的构建,我建议:一是构建“单元知识体系”;二是构建“分册教材知识体系”;三是构建“历史发展阶段知识体系”,如:中国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世界古代史、近现代史、当代史等;四是构建“专题知识体系”,如中国对外关系史、三次科技革命史等等。

其二,注意与相关学科知识的有机结合、渗透。在指导复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尽力做到“文史相通”、“哲史相融”、“史地结合”等等。如:中国历代文学与历史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教育资源;“商鞅变法”的成功蕴含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哲学原理;众多地理因素对历史现象的影响等等。

5.老师要创设思辨性的历史课堂

其一,要注重揭示历史本质的能力培养。“历史沉甸甸地放在人们的眼前,而历史教师则是站在这幅巨画卷前的解说员。这种解说不仅需要有对历史的深刻理解,更需要有一种智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从中获得思考和启迪。”如何引导学生揭示历史本质呢?一是结合历史背景去分析,如:关于两次世界大战的性质,一战是在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帝国主义要求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的背景下爆发的,因而定性为“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二战是在德、意、日的法西斯侵略对世界人民构成严重威胁,世界人民联合起来进行反抗的背景下进行的,定性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二是结合领导阶级的性质去分析,如:洋务运动、、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等。三是结合具体措施去分析,如:决定商鞅变法性质的主要措施是“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因为这一内容是封建地租式的生产关系产生的前提。

其二,要大胆激励和指导学生的探究学习。新的教考改革特别关注学生探索精神、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在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问题意识和质疑能力的发展创设良好环境,引导学生经历探究过程,获得深层次的情感体验、知识建构、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历史老师在各方面的努力之后也需要学生的自主学习。此外,任何一种方法都不是万能的,我们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因材施教,相信学生能和我们一起互相勉励,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初中历史世界史知识点范文7

通过对中考历史的抽样调查看出,考生世界史部分的得分大部分低于中国史的得分,我在世界史的教学中,也经常听到很多学生反映,感到世界史学起来比较费力气,但是,从近几年的历史中考试题中可以看出,主观题中的一个材料题往往会有世界史的内容,因为答题的不理想,给很多考生造成了莫大的遗憾,究其原因,这是对世界史知识复习没有掌握要领和有效方法而造成的,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状况,使学生既能掌握牢固的世界史知识,又能在中考中取得满意的成绩呢?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提升初中世界史复习实效的策略作了如下三方面的探究。

一、梳理知识,划分专题

从初中世界史课本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全世界的国家众多,但在初中世界史课本的内容中,主要介绍了几个重要的国家的历史,世界史给人直观上的感觉是内容繁杂,范围和跨度都十分广大,但是只要我们在复习中学会运用科学有效的复习方法,学习的困难往往就很容易克服了,我认为,对于世界历史的基础知识的复习,首先要依托教材,夯实世界史的基础知识,其次,是对知识进行梳理,结合课本的内容划分出几个专题,每个专题再划分出几个小专题,那么,这些小专题的解决,也就自然而然地化解了大专题,我们将几个个小专题复习好了,大专题也得到了相应的解决。

比如,我们划分出一个“国际关系史”的专题,所谓国际关系就是国与国及国际组织间的关系,通过对这部分知识的整体把握后,首先将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划分为如下四个专题:1.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为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所产生的斗争;2.资本主义列强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侵略、反侵略、称霸、反称霸的斗争;3.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抗争;4.国际协作问题。下一步的更小的专题划分就是来整理那些国家间的矛盾、斗争和相互的协作等,再如,我们再划分一个“国别史”专题,如果以法国为例,就可以把课本中全部的和法国有关系的内容进行梳理并列为一个大专题,把法国不同的阶段的历史划分为小专题。这种方式的有效运用,大小专题可以相互作用,获得良好的复习效果。

二、科学联系,提升效率

如何提高学生的复习能力和效率是世界史复习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纵观目前中考中的世界史试题,我认为,要学生提升对知识的整合能力是十分关键的,整合能力需要对世界史知识做出全面的、科学的多层次联系,通过对比整理,寻求这些知识中存在的规律性的东西,把握好事件的实质性问题。比如,我们可以采用纵向横向的联系、中外史联系、现实热点联系等方法,结合事件顺序和事件来抓住一个国家的特征是纵向的联系,这种方法有效地加深了学生的记忆;把世界各国具有性质、类型基本一致的历史事件作出总的概括就是横向的联系。这种方法强化了学生对知识总体化的认识;由于学生的中国历史知识大多掌握的比较好,我们在复习世界史的过程中,就可以采用中外史使联系的方法,把中外历史科学地联系起来,因为与学生所掌握的中国历史有关,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现实热点的联系可以使学生减轻记忆的压力,提升复习的效率,比如,从日本的明治维新与我国的的联系中,将二者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做比较;再如,从英法美三个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由此深层次地理解英法是通过反对封建统治而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美国则是反对殖民主义而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还有在复习英国的对外殖民侵略时,联系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原因就是由于资本主义的侵略扩张等。这种复习的方式使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知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通过科学合理的联系构成了一个适合学生学习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提升了复习的效率。

三、强化训练迎战中考

我认为根据中考历史的考试说明进行世界史的复习,可以做到有的放矢,提升了复习的实效性,因为考试说明是中考的重要指南。目前,我们中考的题型主要分为选择题、纠错题和材料题等,在对于材料题解题时要有悟性,当然这种悟性是不能脱离扎实的基础知识的,考题可以说是百题百貌,任何人都无法拥有解百题的妙法,世界史作为初中历史学习之难点就更难追求了。因此,我们要通过强化训练,创设多种开启智慧的方式,以悟与变为前提,在平时的学习中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完全理解了问题的含意后,再进行解答,在解答时要尽可能地运用精要、缜密的文字来叙述,达到逻辑严密,有条有理,中考是一场竞技,学生在考试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做到从容应对,懂得方法至上,相信自己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成绩。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世界史是中考中学生认为难度较大的环节,其得分也总体低于中国史,改变这一现状,提升世界史复习实效是基本的途径,本文从“梳理知识,划分专题”、“科学联系,提升效率”、“强化训练迎战中考”三个方面”论述了自己的提升复习实效性的策略,复习的方法和策略是多种多样的,作为初中历史教师,还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实施行之有效的复习方法,为学生学好世界史而付出不懈的努力。

初中历史世界史知识点范文8

【关键词】课程改革 高中历史教学

一、更新教学观念,构建先进而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学生的发展是课程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所以着眼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正是我们教学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变陈旧落后的教学方式,要以学生为本,改革授课的方式、方法,构建先进而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第一,改革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多样化和科学化。所谓多样化,即教学内容呈现不再单纯依靠教师的言传身教,而是大力提高科技含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推进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历史多媒体教学及电子课件的制作与使用上。所谓科学化,就是不再单纯地让学生记忆并储存历史结论,而是结论与形成结论的过程并重。新教材在这方面给师生们留下了较大的思维空间。例如“洋务运动”这一节,新教材有意识地留下了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不写,却通过课后“结合史实,谈谈你对洋务运动的评价”的练习题把这个问题提出来。这就需要教师和学生通过教学过程,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来得出历史的结论,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如“新文化运动”这一节对旧教材中评价新文化运动前期成就进行了删除,而设计了一道课后习题对“打倒孔家店”口号的评价,并建议学生通过翻阅资料和文章加以分析得出答案,它的设问向开放性试题发展。类似例子有许多,历史教师必须借此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在过程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考历史、诘问历史、评判历史的方法和能力,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二,改革师生互动方式,改变以往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以改革历史课堂教学为突破口,营造一个实事求是、崇尚真理、追求真理的氛围,对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看法、观点不随便斥责或施加压力,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为学生的禀赋可潜在自由、充分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尽可能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二、目前高中历史教学,高一年级是关键,培养历史情结是重点

高中历史教学大纲把历史课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而必修课只有高一年级开设,这实际上使大多数高中生接受历史知识学习的时间就只有宝贵的一年,所以高一年级的历史课学习就显得颇为重要了。重视高一历史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情结”,也是势所必然,历史教师虽难上加难,但却责无旁贷。

有人进行过问卷调查,调查统计表明:表示很喜欢上历史课的学生占41.9%,表示不置可否的学生占55.3%,而明确表示不喜欢上历史课的学生仅占2.8%。学生没说不喜欢历史,可教师却在抱怨学生对历史学习不感兴趣。原因何在?无外乎两个因素:(1)因主课学业繁重紧张,把学习历史当作类似看小说看电视等缓释紧张情绪的功能。(2)某些历史知识通过教师引人入胜的讲述,激发了学生的新鲜感,使他们产生了一时的冲动。这些统计表明,目前高中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层次还较低,大部分停留在刺激性的历史情节中(这可能受初中历史教学内容的影响),也就是停留在直接兴趣这一层次上。我们知道,直接兴趣是不稳定的,常会因各种因素而减退,比如知识简单易懂、概念重复讲述、结论不易理解、内容难记难背等,再加上其他学科学习压力,一旦学生感到乏味,或感到困难时,直接兴趣就会衰减、消失。改善之法笔者以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如前所述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构建先进而科学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愿”学。

二是提高历史学科的课程实用价值,让学生“乐”学。我们至少应该向学生显示历史学科在学校这个小社会里的作用,比如可以改革历史考试方法,用写作历史小论文的形式,调动学生运用历史思想、寻找历史依据的积极性;也可以增加课堂教学内容,联系当今世界所发生的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指导学生对世界形势发展加以认识;还可以在校内多办一些历史学科的课外活动,如开设历史讲座、展示学生的历史小文章、搞一些历史性的纪念活动,等等。总之,校园要强化历史学科的气氛,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受到感染,让他们觉得至少在学校里,学好历史课还是有用武之地的,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会逐渐增加。

初中历史世界史知识点范文9

一、思想教育

历史学科有鲜明的科学性和思想性,肩负着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任务。今天我们要使学生“成才”,首先要使其“成人”。利用历史学科的特点,充分发挥其独特的功效,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国情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卫国之心,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远大目光和忧患意识,是我们初中历史教师的神圣使命。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应注重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教育。

l.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人们对祖国的深厚的感情。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存发展中,逐渐凝结了对祖国的崇高爱国主义情感,形成了热爱祖国的浩然正气和民族气节。在初中历史教材中,有数不清的一身正气的民族英雄。有许多可歌可泣的爱国之举。西汉名将霍去病,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爱国忘家精神,戎马一生,战功显赫,终年24岁。清代抵抗外国侵略,反而获罪谪戍的林则徐。……他们爱国的方式各不相同,但他们都以天下为己任,不计个人的得失。爱国主义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巨大的凝聚力,也是推动中华民族发展的巨大精神力量。中华民族在多次民族危亡之秋,之所以没有亡国,与爱国主义精神的作用直接有关系。作为初中历史教师,以历史知识为载体,倡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力图使学生树立以振兴中华为己任的思想。

2.国情教育。

初中历史教学中进行国情教育,不仅仅是简单地让学生了解一些历史知识、历史人物和重大事件,而是应该教会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把中国历史放到整个世界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进行客观的分析和比较,从而获得对中国国情的正确认识。

中国在历史上以文明古国著称于世,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对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在讲世界古代史时,突出体现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发达的文明大国。引导学生进行“四大文明古国”比较,不论是古代埃及、古巴比伦,还是印度,它们没有一个能够写出本民族独立发展的延续历史并持继到今天。看中国奴隶制形成(夏)、发展(商)、强盛(西周)、衰落(春秋)四个阶段的1600年延续发展的历史,其独立发展的越性显而易见。其次,中国比欧洲早1000年进入封建社会;中国古代文明成就之广,为世界各国所少见,出现过科技、建筑、天文、地理等各领域的“世界第一”,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由此可见,从“古”字来认识伟大祖国的悠久历史,必然会增强作为一个炎黄子孙的自豪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继承感。

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被、被宰割。一个堂堂正正的文明古国在近代为什么会遭到如此侵略欺侮呢?通过学习比较,得知经历了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已开始走下坡路了,统治者还盲目的夜郎自大,实行“锁国”政策,而西方各国已进入一个新的社会形态。比较得出近代中国挨打的原因:一是社会制度腐败,二是经济技术落后。从而让学生懂得“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中国近代史留给我们一个血的教训。

二、能力培养

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能力是知识的运作。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初中阶段属于基础教育,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紧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着重引导学生养成自学的习惯和锻炼自学的能力。

培养自学能力,应着重指导学生如何读书、如何归纳、比较、总结。如何辩证地,历史地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等。

初中历史教学应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观察是感性认识的起点,即感知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与思维活动紧密联系。观察力就是在这个起点上形成并发展成为理性认识中的概念、判断、推理、分析综合的能力。如果说思维推理是智慧的核心,观察便是入门。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呢?

l.观察课本。

课本是学生学习的根本所在。第一节课引导学生观察目录。搞清本册书主要讲什么时期的历史,有哪几个阶段,有哪些重要年代、事件。知识网络如何等。以后利用每节课不同环节的细部培养观察力。

(1)文字观察。

针对初一学生阅历浅,又较好动,注意力不够集中,阅读文字障碍多,错字、别字多的实际,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文字观察,如将他们出现的错别字进行板书分析:“秦”写成“奏”、等,多次强调纠正。这样训练培养学生的文字观察力,扫清文字障碍,有效地进行预习和自学。

(2)识图观察。

初中历史课本中有许多图片,教学中利用图片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使学生加深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如讲到隋朝大运河时,引导学生观察地图,搞清大运河在地理上的位置,牢牢抓住“三点、四段,五河、六省”这几个关键,并同时利用简单的草图板演,使学生有意无意在观察中突出了重点,突出了难点,加强了理解,增强了记忆,真正做到了既使课本枯燥的内容丰富起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使学生在观察中提高了识图能力,即观察

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类比观察。

在教学活动中,大胆打破课本编排体系,利用已学过的内容,在复习时。将不同的年代、不同时期的事件、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对外交往、军事战争等不同的专题综合、类比、观察和整理,列成分类对照表i纪年表等,使学生既简明、形象、有条理的掌握了知识,又使学生积极思维、记忆,对知识体系达到融合贯通。此外,还有迁移观察,实物、实地观察等。

初中历史世界史知识点范文10

[关键词]新课标;高一历史教学;方法改进;专业素质

一、构建通史体系

目前,一些地方初中阶段的历史课程还属于“副课”,领导不重视,教师无压力,学生无所谓。由于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历史基础非常薄弱,导致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面临很多困难。作为高一历史教师,要认真落实基础知识训练,努力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水平。

通史知识是历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教师可以对必修一中的政治史按时间顺序整合如下: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教学必修二时可以纵向联系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例如,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结构的形成和发展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五单元: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上述示例是传统的构建通史的方法,条理清晰,简明实用。

二、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

目前,初中阶段学生主要学习陈述性知识,高中阶段则侧重于学习程序性知识。受初中重理轻文观念的影响和中考制度的制约,很多初中生未能掌握好历史陈述性的知识,更没有建构起历史知识结构,以至于升入高中后历史知识的学习出现空白和盲区。初中历史教材比较注重史实的形象生动,而高中教材则注重史论,比较抽象,而且新课程的学习内容又有较大的难度,许多知识的专业性极强,学生很难理解教材中看似没有因果联系的事件或现象。加之处于少年期的高一学生认知能力不强,因而许多深奥的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难以掌握,较难适应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要求。

因此,高一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将知识活学活用。事实上有很多高一学生不会听课,不会做笔记,不愿质疑,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未能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及时复习,这就需要教师在以下两方面对学生加强引导。

1.培养学生复习的习惯和质疑的精神

教师要帮助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并认真落实计划,找准复习的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分类梳理知识,强化复习的系统性,使所学知识更加巩固。质疑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一些学生面子观很强,不愿质疑,这是学习的一大障碍,所以教师要长期培养学生质疑的精神。

2.掌握结构和规律

历史知识浩如烟海,要记要背的知识很多。历史本身并不一定有结构和规律,但历史表述却有一定的结构和规律,如果把这个结构和规律发现了,学习就可以事半功倍。

比如,表述一个历史事件的基本结构是:背景(原因+条件)过程成败原因影响(评价、意义)。我们还可以再继续挖掘这四个子部的二级结构。比如,“过程”的分析表述一般是由“起点+终点+顶点”构成;“影响”的构成也可以多种,第一种构成方式是“政治方面的影响+经济方面的影响+思想文化方面的影响”,第二种构成方式是“对自己的影响+对他国别人的影响”,第三种构成方式是“对当时的影响+对后世的影响”,第四种构成方式是“积极影响+消极影响”。

三、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1.要与时俱进,更新教育观念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应树立三大新理念:一是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二是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三是树立培养创新人才的价值观。

2.要持续“充电”,肯下工夫读书

历史教师必须阅读大量历史典籍、资料以及史学理论、教育理论等书籍。应在范文澜、郭沫若、翦伯赞先生主编的中国通史专著中选择一套,作为自己精读的著作,理解它,熟记它。对世界通史也应如此。此外,还应经常阅读《中学历史教学参考》《历史教学》《历史教学问题》等刊物以及《光明日报》史学专栏中的有关文章,以便随时汲取历史研究的新成果。

3.要树立科研意识,增强科研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历史教师会经常遇到一些亟待解决的教学问题,如怎样的历史教学才是最有效的?怎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怎样才能真正做到少教多学?面对这些问题,我们的思考多为随即思考,转瞬即逝,如果能有意识地把日常这些点滴思考和实践效果记录下来,并从理论层面进一步去挖掘其中的规律并形成文字,那么就是一个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历史教师要努力在科研上有所作为,可以准备一个专门的记事本,随时记录问题,写下自己的思考,长此以往,就会积累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初中历史世界史知识点范文11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创新;水平

一、历史教学原则要创新

历史教学原别的内容具有多层次、多方位联系性的特征,它包括: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同一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横向联系;历史发展的因果联系;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之间的联系;历史演变与现实生活、时事之间的联系,等等。这些联系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能更好地认识井分析历史。为适应现代化教育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现代化的思维方式,实现多层次、多方位的历史教学。历史教学原则就必须创新,要采用多维教学法,即多角度、多系统地启迪学生思维。并以着重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和具体化的能力为原则,使初中历史教学承负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任务。中学历史老师要教会学生把握历史线索,记忆重大历史事件。可以应用图像法和联想法及对比记忆法去复习历史知识,同时也要掌握历史发展的规律,对历史发展的偶然性有正确的认识,对英雄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又正确的评价,等等。

二、历史教学理念要创新

理念是行为的灵魂,是创新的先导,教学理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帅的作用。

过去初中历史教学尚未摆脱应试教育的阴影,应试教育没有真正转化为素质教育。然而,新的课程标准的人文性强调历史教学要致力于学生历史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因此,我们应尽快转变教学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绪及情感体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树立既教书又育人的教学新理念。传统的教学理念过分强调教师“教”的作用,而忽视了学生“学”的手段,这已不能适应21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初中历史教师要尽快树立并适应新的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师中心”的教学理念,树立起“学生中心”的新理念。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上课习惯于“一言堂”。要求学生对知识点死记硬背,这抑制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养成。因此,教师应该树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理念。例如九年级上册的世界历史教材涉及古代、近代世界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科技、宗教等多个方面。内容丰富,充满趣味。这些内容不仅会使学生获得生动的世界历史知识,初步形成对古代世界文明和近代资本社会制度的科学认识,而且还会使学生开阔视野,以开放的心态正确的看待世界。比如第六课中古时代的欧洲,第十一课古代宗教,第十四课美国的独立和法国大革命,第二十一课日本明治维新,以及巴黎公社。

三、历史教学手段要创新

教学手段创新是整个历史教学创新的重点。历史教学手段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代和技术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现在的初中历史教材和课程内容都发生了变化,相应地,要求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手段上也必须发挥创新精神。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关键在于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新的知识。学生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创造性思维也得到了训练。因为,学生对历史的正确认识,需要发散性及创造性的思维,特别是对历史上因果关系的思考,这是对人的思维水平的考验。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也是训练和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因此,初中历史教师所采用的历史教学手段必须能激发、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提倡 中学历史教师制作课件,采用多媒体教学,把历史讲得更加生动形象,让学生在教室里像看电影一样地来学历史。

此外,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它不仅需要教师、学生来完成,更要借助网络技术与其它媒体才能提高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在讲课前要充分准备。不仅是通过语言,还要发掘校本的资源,尽可能地调动学生自己动手,通过网络信息搜集和查找资料等多种渠道获取信息,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对历史资源的进一步探究和开发的能力。以达到历史教学创新的目标。比如:川教社历史课程网和中学历史教学世界。四、师生关系要创新。

传统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管理;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被动地服从。这种师生关系压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师生关系紧张,有时学生会对教师产生抵触情绪,学习积极性不高。因此教师要和学生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首先。新型师生关系中,教师与学生是朋友,教师和学生之间要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师生关系。”其次,新型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尊重学生,树立平等和民主意识,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协作。最后,新型的师生关系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应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核心,使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发展。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发表独立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总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不断改善师生关系。建立良好、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这样才能满足初中历史教学新形势的要求。

四、培养创新型教师队伍

教学创新必须依赖创造型的教师。在教学创新中,教师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要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就必须拥有一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虽然目前在教学改革和教学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广大的中学历史教师在教学创新方面做出了很多的努力,但还有一些初中历史教师满足不了新时期教学创新的要求,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还有待提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敢于打破常规的教学,组织开放式的教学,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新时期,中学历史教师若要适应时展的要求,就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知识。中学历史教师也要进修与提高个人的知识水平。加强师德建设,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总之,中学历史教学创新势在必行。进行创新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所以,一方面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加强各方面的修养;另一方面,相关部门要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努力营造有利于历史教师创新性劳动的环境,并给教师提供必要的进修机会,从而不断提高历史教师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于友西.中学历史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初中历史世界史知识点范文12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历史;问题;措施

学习历史知识是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传承,学习历史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社会,了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变迁发展,还能以史为鉴,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也能学习古人的智慧和广博的知识。初中历史知识既包括中国历史也包括世界历史,对开阔学生的眼界很有帮助,让学生更加了解外面的世界,培养大局观念。新课标对初中历史的教学提出了要求,要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让学生传承人类文明优秀的传统,学会从历史的角度思考人生和社会,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根据新课标对初中历史教学的要求,我们必须反思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还存在哪些问题。

学生在中考之前就已经完成了对初中历史的学习,并且参加了考试,也就是所谓的“小中考”,只要学生达到一定的成绩,达到一定的合格线就可以了。这样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因为初中历史考试时间早,学生要提前完成历史学习,这就导致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赶进度,为了考试而学习的学生是大多数。而且不管是教师、家长还是学生对初中历史的学习重视性不够高,认为只要达到合格线就可以,这就导致初中历史教师也不重视自己的教学工作,认为学生只要把该背过的背过就可以了,这完全违背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这就需要教师必须在新课标的影响下,时时反思自己的教学,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发挥历史知识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学生对初中历史的学习兴趣不高

由于教学压力过大,所以教师并不重视历史教学的趣味性和多样性,大多还是沿袭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说重点,学生划重点,把新知识灌输到学生的脑子中,不管学生理解不理解,消化不消化,这就导致历史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不高。而且在学生的理念中历史是文学科目,认为只要好好背诵记忆就可以取得好成绩,因此上课也不会认真听讲,只靠平时的死记硬背。这样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导致教师和学生对初中历史学习不重视也提不起兴趣,这也就忽略了学习历史的真正价值所在,还不能提高学习效率。

(二)不重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新课标要求初中历史的教学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但是传统的历史教学并没有在这方面做出努力,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没有机会也没有时间提出自己的疑问或是感兴趣的地方,遇到问题不会去主动思考,而是习惯听教师讲答案,更不会主动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长此以往,会限制学生的思维,磨灭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利于学生以后的发展和成长,不利于培养创新人才。

(三)不重视历史的人文性

历史是一门人文学科,其中的人文性本不用强调,但是现在的初中历史教学存在教师和学生一味追求高分数、好成绩,教学和学习都变得比较功利。历史这一学科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古代英雄人物的精神需要学习,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力量需要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也需要学习,而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学生,博古通今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要。但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了最重要的这一点,没有给学生树立一个好的学习榜样,没有给学生以精神食粮,这样的教学是不可取的。

二、解决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问题的策略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初中历史教学也在慢慢发生变化,教师必须真正理解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时刻反思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真正从思想上重视初中历史教学,发现问题并能针对问题提出应对措施。

(一)丰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不仅要有自己的人格魅力,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掌握丰富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比如在讲秦王统一六国的时候,教师可以讲一个关于秦始皇的小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有兴趣去深入地了解秦始皇的人生经历,从而提高学生的兴趣,有利于新课的展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放一些影像资料或是人物介绍或是历史故事,让学生的关注力始终在课堂上。在记忆新知识的时候,多给学生补充背景知识帮助学生记忆,或是引导学生总结规律,使学生更加灵活牢固地掌握新知识。

(二)坚持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自主探究学习能力是学生必须具备的,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开阔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合作交流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因此教师要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做好组织、引导工作,比如在讲隋唐文化时,教师可以给出几个值得讨论的问题,让学生交流,如在隋唐时期文化的繁荣、经济的发展都有哪些方面的原因?让学生根据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并得出一定的结论。这样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既能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还能开阔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联系新旧知识并能寻找历史发展的规律。

(三)发挥历史的教育价值,注重历史的人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