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初中历史的核心素养

初中历史的核心素养

时间:2023-08-17 18:04:34

初中历史的核心素养

初中历史的核心素养范文1

 初中历史教学核心素养的研究范文

教师在教授初中历史时,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教育中的主导生活哲学,在新课程改革需求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也必须注重历史方面的学习。在国家对于人才的标准判断中,会根据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学生的主要体现,这个已成为历史教育的重中之重。下面是小编特意为大家整理了关于 初中历史教学核心素养的研究范文的相关材料,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帮助。

 

新时代要求学生应根据历史教育培养文化独立和社会参与的学生,包括人文古迹、责任和实践创新的目标,对于学生的核心技能无疑具有领先的终身学习和学生的教育有积极的作用。

一、初中生历史核心素养与课程标准要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学习是为了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繁荣、民主的现代社会主义国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教育的进步,学习初中历史是中国五千年源于流传的文明的重要证明。通过教师教授历史教科书,可以发展学生关于爱国主义、民主的新思想。学生的核心素养是要求学生学习历史相关知识,通过学习有关技巧以及学生的学习情感,达到两者的统一。义务教育的学习技能分为很多方面,包括观察、理解和解释能力。首先是关于历史感知能力,就是学生能够对历史的时间以及历史人物有所了解,同时还需要对历史的文明有所理解,对于时间也需要掌握。其次就是能够理解这种思考事物的能力,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待历史人物和事物的作用,知道历史是怎样进行一个呈现,以及可能性阅读历史,在某些历史情境下想象历史场景。最后,学生能够通过历史信息获得解释这种历史能力,对特定意识形态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历史基础,还有对历史的处理能力,进一步扩大历史洞察力和分析技能的能力,能够流利地向他人提供历史陈述,以提高历史视角的技能。

二、初中历史教学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1.教师必须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需引导学生让他们形成属于自己的学科素养,尤其是在历史学科这个方面。目前学生的核心技能状况有三个主要技能:个人发展、社会包容以及文化素养。其中,每种类型的素养都包含了很多数据。为了制定核心素养课程标准,需要将核心基础知识作为每门课程的标准,即将学生的传统基本技能转化为现有学科的核心素养。2.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绘制时间链教师需要强化学生的时空概念和历史证据。历史这门学科是需要时间链进行串接的。历史的主要原因是古生的事情。如果历史事物无法转化为学生可以理解的顺序,那么学生将很难学习。学生如果能够将历史事件刻画在自己的时间链上,时间是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时间就像人的骨干,它是连接所有教材内容的最重要部分。第二个就是位置,因为事情在同一时间发生却在不同的地方。比如教师在教学七年级上册《百家争鸣》这一个课时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墨子、孟子、庄子等代表任务罗列在时间链上,这样的一种罗列有助于学生的人物记忆。3.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实践。从历史的深刻角度出发来进行实践。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创造合适的情境,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历史。比如在教学人教版《鸦片战争》这一节课时,教师首先组织学生回忆一下之前的时间表格,然后教师给学生播放虎门硝烟的视频,接着通过这个视频来问学生与之相关的一些问题,比如为什么英国要向我们中国走私鸦片,以及走私鸦片给我们中国带来的伤害。接着角色扮演,看林则徐是怎样采取措施来进行硝烟的。通过这样一些问题的探究,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明白鸦片的危害。通过这样的历史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多采取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在愉悦的环境中进行学习,激发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在导入教学方法的时候也需要不断地创新和实践,学生也可以在这种教学情境当中大胆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第四,情感互融,教育多元评价理论体系建设。从历史中吸取教训,人们可以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从历史教学中反映情感的融合,在目前历史实践理论平台架构的参考,以及课堂以外的最大化质量评估的细节,最终构建了多元评价体系理论,构建现代信息技术,科学的核心素养培养之路。借鉴历史的认识和解读,了解历史事件、故事的意义,提高对情感取向和理性知识含义的理解,使学生在经过特定的历史学习之后,在第一时间可以依据真实的历史数据以及具体的事实,见解和更好地理解历史中发生的一切,处理因果之间的联系,由于他人的尊重和理解,客观地对历史问题进行相关处理。

三、结语

从历史教育的角度来看,历史教学实践是学习的基础。在历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培训的主要方法是学科核心素养,进而转变学生的核心技能,增强学生的时空感,创造问题情境,以及情感融合的教育实践,构建教育体系。利用多评价理论,为学生历史基础素养培养提供帮助,可以有效培养初中生的基本技能,实施素质教育改革。

初中历史的核心素养范文2

【关键词】史料;历史教学;核心素养

一、充分运用教科书中已有的史料

与以往教材相比,现在的历史教科书增加了很多史料。教科书不仅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依靠,也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工具书。史料在教科书中的运用,其目的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多阅读材料,更重要的是让了学生掌握运用材料进行历史的分析,从而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增强认知。以北师大版历史教科书,在史料的呈现上,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种:1.史料的直接引用。在用宋体字印刷的教材文字,使用了大量通俗易懂的史料,如历史人物的话语、历史事件的口号、史书记载等等。将史料与教材行文完全融合在一起,作为课文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在教科书中比比皆是。如《历史》七年级上册P74讲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直接引自《汉书董仲舒传》。2.开设史料阅读专栏。在课文中专门设立史料阅读专栏,作为学习课程的扩展内容。一般是使用文字、图片、表格等形式。这种运用史料的方法,是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编排的,有些并不一定与教材内容有十分直接的联系,但却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另一种是安排在课文旁的阅读专栏,如《历史》七年级上册P64,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古风》3.以史料来研习。在阅读提供史料的同时提出思考性、分析性的问题。把史料作为阅读的材料的同时,又作为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的依据,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完成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如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P44,第8课辛亥革命:材料阅读“第十九条十一、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可弹劾之。”“第二十二条参议院议决事件,咨由临时大总统公布施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读一读,说一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怎样来限制临时大总统的权力的?它与封建君主专制有什么不同?”这样的设计,将史料阅读与对问题的思考相结合,有利于学生掌握史料研读的方法,加深对相关史实的理解。4.以史料来探究。用史料作为探究活动的设计材料,教师设计出探究性的历史课堂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对史料进行分析,并开展研讨、辨论等学生活动。例如,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可以利用本课课后材料来教学:通过阅读材料,你觉得唐太宗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秦始皇平六国,隋炀帝富有四海,既骄且逸,一朝而败,吾亦何得自骄也?言念于此,不觉惕焉震惧。——吴兢《贞观政要》历史教科书记录着学生所需要的历史基础知识,以此传递着历史意识和观念,同时为学生学习历史、理解历史提供研讨活动的平台,使学生能够运用教科书进行深层的学习与探究活动。

二、从历史专业著作中查找史料

权威历史专著中一些典型的史料可为教学提供参考。例如在讲解《郑和下西洋》一课,多次引用《明史郑和传》的内容:……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明史郑和传》引导学生从材料中寻找中外远洋航行的目的,认识中国远洋航行被废止,欧洲新航路开辟延续几个世纪的重要原因。

三、从学科论文中寻找史料

各种历史专业论文一般会集中就某个问题进行论述,它引用的史料也非常多,也可以用之作为教学资源。仍以《郑和下西洋》一课为例:“郑和是中国第一位航海英雄。他下西洋,......为中国凿开了一个过去很少人知道的混沌而广大的天地。”——柏杨先生“郑和船队在中国和世界历史上是一支举世无双的舰队,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是没有可以与之相匹敌的。”——美国学者路易斯丽瓦塞斯授课者引用论文观点辅助教学,这样转引的史料会比较有针对性。

四、从网络中寻找史料

网络资源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史料,为历史教学提供了很多的方便。网上有大量的学术资料、中国知网、百度文库、各类图书馆、博物馆都成为教师寻找史料的途径。在《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中涉及抗美援朝战争的内容,利用网络新闻扩充学生知识面。时事资料:2013、2014年韩国两次归还志愿军遗骸。通过时事资料认识抗美援朝战争的影响深远,直至今日仍是中朝韩等国关注的重大问题。

初中历史的核心素养范文3

关键词:兴趣;核心素养;初中历史;教学模式;分层

不论是哪个学科的课堂教学工作都离不开核心素养的支持,要想提升初中历史教学水平,我们需要从核心素养角度不断完善初中历史教学模式,不断改善当前的初中历史教学现状,推动初中历史教学的健康发展。

一、培养学生对初中历史的学习兴趣,让其了解初中历史核心素养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只有不断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才能有效提升初中历史的课堂教学效率。从核心素养角度来看,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兴趣是学生学好初中历史的基础条件。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的先决条件,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教师单方面的教学使得学生们失去了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学生们就感到很枯燥,课堂教学质量就很低。我们对历史的学习主要是背,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们大多情况下都是死记硬背,对知识缺少了解,他们在背的时候不知道思考,所以学习的效率不理想。我们学习历史的目的是让学生们更加了解历史,了解我们祖国的过去,以此来让学生们铭记历史,刻苦学习,报效祖国。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这样的目的并没有达到,所以我们要加强对学生们兴趣的培养。

一般情况下,初中历史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近代史,另一类则是古代史,在学习古代史的过程中,历史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预习一下即将要学的内容,熟悉一下所学的基础知识,并且联想一下自己有没有这个历史阶段的涉猎。教师可以把学生们分成若干个小组,教师上课的时候就可以让每个小组的学生们发言,看看学生们对这个历史阶段的认识,不管对这个历史阶段了解多少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立足核心素养,优化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兴仁中学王燕飞上课的气氛就会变得越来越浓厚,学生们的兴趣就会提高,课堂效率就会随着提高。讲到近代史的时候,很大一部分时间是讲我们国家一段屈辱的历史,在这段历史下,我们国家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这个是可以激发学生们内心情感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们抒发自己心中的愤怒和对祖国的热爱,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学生们的爱国情怀,这样同时也提高了学生们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二、科学鼓励每个学生,充分发挥初中历史核心素养的作用

把核心素养融入到初中历史教学工作中,能够不断提升教学效率,还能不断完善教学模式。尤其是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片面的夸奖学习好的学生,忽视学习差的学生,教师应该摆正自身态度,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尝试采用科学的方法鼓励每一个学生。因此,教师在面对学生们的错误或者是一次考试成绩很差的试卷时要保证持有鼓励的心态,不是批评学生,而是想办法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并鼓励学生们要有信心学好。初中生还是未成年人,心灵还是很脆弱的,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批评,对学生们的影响是很大的,这会让他们失去学习的信心,甚至对自己的一切失去信心,对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都会影响很大。相反,教师一句鼓励的话语或眼神都可以让他们奋发图强,努力学习。所以说一正一反还是相差很大的,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要坚持鼓励的心态面对学生,这样才能提高学生们的课堂效率,才能让他们有学习历史的动力。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耐心对待犯错误的学生,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努力学习,不断改正自己的错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全面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面对错误时,学生内心肯定也不好受,这个时候教师更不应该一味地批评学生,批评学生只会让他们失去学习的信心。教师应该找出学生们出错的原因,然后帮助学生找出知识的缺陷,帮助他们填补知识的不足。这样鼓励的方式会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学习历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三、采用分层教学方法,不断提升初中历史的核心素养成效

由于不同的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所以,初中历史教师应该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可以采用分层教学方法,这样可以满足大部分学生的历史学习需求。在上课之前,教师可以提前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了解他们对各种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这样教师在讲到这些知识点的时候就可以做出相应改变。教师可以分开了解,就是每学到一个历史阶段的时候进行一次调查。还可以进行总的调查,教师给学生们发一个问卷调查,对学生们进行一个大体的了解,教师把这些知识点进行记录,然后讲课的时候就要做出改变调整。

从根本上来说,大部分学生的智力水平不分高低,造成学生学习成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不同。例如,在学习唐朝文化的过程中,不同学生对唐朝诗人的了解肯定不同,教师在讲的时候就要注意,要根据学生们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来讲,这样学生们才能得到自己最需要的知识,他们在课堂上听课的效率才会高,教师课堂教学的质量就随之提升。还有就是学生们对不同的历史阶段的兴趣可能不同,教师要根据学生们这个特点分开教学,这样之后,学习的效率就会提升很多。

四、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提升初中历史教学水平

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的讲解为主,教师的讲解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率,单一的教学模式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很难让学生理解记忆相关的历史事件,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缓解这一问题,让教学变得丰富多彩起来。例如我们可以运用大量的图片、视频等史料内容,让学生在课堂上欣赏到曾经发生过的那些'凉心动魄的事件,也变抽象为具体,加深学生的思维印象,让他们能够多角度、多渠道地理解历史内涵。为了增加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除了要多方面运用现有的资源,也要在教学过程中多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注重学生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在这方面,我要求学生们多多接触教材以外的书籍,同时也鼓励学生多搜集资料,从不同的渠道获取更多的信息,并要用科学的方法去进行分析、比较和判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还原历史事件的真实性,并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评判在学生进行分析的时候,也是他们学会独立思考的时候,我鼓励他们采用小组合作模式,交流探讨,自主创新,正确地认识并学习历史。

五、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要位置,不断完善初中历史教学模式

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改变学生死记硬背、被动学习历史知识的现状,我们就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设计出能够激发学生探知欲望和好奇心的问题,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自主思考问题,去想象问题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积极地参加课堂活动,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自然而然会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

新的教育模式下,我们应该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要位置,彻底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在教学过程中尽量设计出新颖、有吸引力的问题,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例如教师在提问学生的时候,就应掌握分寸和火候,时刻注意问题的新颖性,以及问题的难易程度问题新颖,首先会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让他们充分动脑思考,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运用已有知识,回答问题,这样就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只要我们在课堂上精心、巧妙地设置问题,去激发学生自主思考,让他们有时间、有空间去思考问题,就一定会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而言之,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完善初中历史教学模式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教师需要不断改革教学模式,提升初中历史的教学效果。教师只有严格遵循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学生们就能更好地学习历史,初中历史课堂也会得到良好的优化。

初中历史的核心素养范文4

作为初中历史教师就应该以历史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能力,使学生逐渐具备历史核心素养。

历史核心能力主要包括: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笔者认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培养历史核心能力的关键。

以八年级下册第二学习主题的教学为例,谈谈我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认识。

八年级下册第二学习主题包括四课,每一课我都编写好导学案。如第3课导学案:

第3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导学提纲: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1.过渡时期是指从 到 的时期。

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 。

3.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间是从 年到 年。

4.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要任务是 。

5.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坚持的方针是 ,广泛开展 、 和 。在此期间被誉为“走在时间前面的人”是 。

6.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大影响(结果)是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根本大法是 年由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 ,它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 ,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三、三大改造

时间:从 年开始到 完成。

1.三大改造的内容是 。

2.改造的形式是对农业和手工业采取 的形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 、 等方式。

3.改造的实质是用 代替 。

4.三大改造完成的意义: 。

总结:1953―1957年我国对社会主义的初步探索在经济、政治、法制三方面各有哪些探索?

随堂练习(略)

第一步,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完成导学案,有疑问的地方可以通过同学之间的讨论或借助网络等手段解决。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完成填空,对教材的主干知识有了初步了解。通过做练习,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找出了自己在自学中不懂的知识点,防止眼高手低。学生的阅读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得到了加强。

第二步,学生自主学习后,教师以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自学情况。首先,教师要问学生这一课的课题是什么,讲述了哪几个问题,让学生对这一课的内容在整体上有一个全新认识。然后对具体的知识点进行提问。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好锻炼,而且在教学中突出了重难点,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第三步,检查学生练习。对做正确的学生要及时表扬,对学生出现的错误,老师要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巧妙点拨,使学生积极思维,逐步认识到知识的掌握重在

能力。

在这一过程中,通过生生互助、师生互助进一步加深知识的理解,学生的思辨能力、表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明显增强。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书写条理规范、语言表达准确、概括要点全面等。教师通过反馈,能及时了解教学效果并进行教学调整,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当这个学习主题的四课内容全部学完后,笔者会让学生回顾这一单元的学习主题,在这一主题中学习了哪些历史知识,学生要能够复述主干知识点,并能依据学习主题,理解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最后进行如下主题总结:

1.社会主义道路初步探索时期的成就:

(1)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

(2)195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三大改造的完成

2.社会主义道路初步探索时期的失误:

(1)1958年

(2)1958年化运动

(3)

3.社会主义道路初步探索时期的英雄人物:

“铁人”王进喜、“两弹元勋”邓稼先、“党的好干部”“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

初中历史的核心素养范文5

关键词:历史学科;“史料实证”素养;必要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9-0062-03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29.037

核心素养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新指向,它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学科核心素养则是“以学科知识技能为基础,整合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内的,能够满足特定现实需求的综合性品质和相关能力,它是学生学习该学科(或特定学习领域)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关键成就”。据此,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应是“学生在历史学习中获知的关键能力和个人修养品质,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体现”①。

关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高校理论专家和中学一线教师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笔者认为从历史教育的价值取向上看,它包含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和历史反思五个方面。其中,“史料实证”素养是指学生能够在真实、可靠的史料基础上得出历史结论和评判的能力和品质,它是其进一步养成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及历史反思素养的基础。由此,我们有必要对“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作一番探讨。

一、历史学科“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的必要性

(一)我国中学生“史料实证”素养有待提升

汤金波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江苏省苏州市新区一中和新区实验高中的部分学生进行了关于中学历史证据意识培养现状的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史料的态度与运用、对史学的态度、对历史证据概念的理解及其历史学习方法的养成状况都存在明显问题,学生的证据意识很薄弱②。同样通过问卷调查,洪广信在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宁海外国语学校和文华中学、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育英学校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进行了关于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证据意识教育情况的调查,并总结认为历史教学要加强证据意识的渗透,以改善学生证据意识薄弱的现状③。这两则案例说明当前我国历史课程实施中对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有所忽视,学生“史料实证”的素养亟待提高。

(二)国外历史教育重视“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

《美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要能辨别历史文献或历史叙述的作者或资料来源,并评价其可信程度,要能区分历史事实与历史解释,又能认识两者之间的联系,能运用历史图表、文学资料等阐明历史叙述隐含的信息,要能运用史料支持历史解释,尽量构建理由充分的论点等。《英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要能精选和组织不同来源的资料,在多方考察资料的基础上,运用资料回答历史问题并能够独立地、批判性地运用资料开展研究,得出有说服力的、公正的结论。《日本高中地理历史科学习指导要领》也明确强调既要以客观公正的资料为基础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历史,也要培养学生通过多方面、多角度的考察养成公正的判断能力④。以上国家关于历史学科的课程标准表明“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得到了各国普遍关注,它是学生在接受历史教育中必须养成的基本素养。

(三)“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是历史课程性质及目标的要求

历史的认识过程是通过史料证据的发掘来做出历史解释,这一过程必然要求“史料实证”素养的存在和引导。我国《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于历史课程性质做出了明确规定:以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陶冶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历史,正确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人文素养,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具体到“知识与能力”目标,它强调学生要了解历史呈现的多种方式,提高历史的阅读、观察能力,初步学会从多渠道获取历史信息,了解以历史材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初步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在“过程与方法”目标中,它强调学生要逐步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初步理解历史问题的价值和意义,并尝试体验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通过搜集资料、掌握证据和独立思考,初步形成学会对历史事物进行分析和评价⑤。这就要求历史教育要重视“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引导学生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

二、历史学科“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的策略

(一)历史教师应树立重视史证教育的理念

历史教师是历史课程实施的主导者,因此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首要条件是教师自身要树立起重视史证教育的理念。但就目前中学历史教学实践的情况来看,教师对学生史证素养的培养仍有所缺失,这与教师本身的专业素质也有关系。首先,历史教师应更新教学理念,重视史证教育。传统历史教学重视陈述性知识的传授,“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则需要在此基础上更为强调过程性知识的引导。在以“核心素养”为中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的背景下,历史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历史材料论证历史问题,增强其历史分析能力,进而使他们养成严谨的思辨意识和思维品质。其次,历史教师要提高专业素质,增强教学能力。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要求教师本身应具有较高的史学素养和扎实的教学功底,这一培养过程也是教师自身专业成长的过程,值得教师认真研究以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再次,历史教师应深挖教材,精心打磨教学设计。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主要进行于课堂教学,因而教师在设计教学流程时要充分挖掘历史材料,做到史论结合,以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证据意识。

(二)历史课堂教学培养“史料实证”素养的措施

1.引导学生自主搜集历史材料,这是“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的基础。教师要让学生了解历史材料的不同类型,包括文献、图片、实物、遗址及历史文学作品等。同时,引导学生掌握搜集历史材料的主要途径,如书籍、网络、博物馆等。如在学习《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一课前,教师可让学生通过网络、图书等方式自主收集整理美国1787年宪法的具体条文,并结合教材对其中关键性内容进行筛选。这既能够提高学生的史料搜集能力,又培养了学生证由史来的意识。

2.培养学生鉴别史料真伪、判明史料价值的能力,这是“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的关键。历史材料浩如烟海,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归纳与某个问题或观点相关的可靠性材料,区分史料的来源和性质,如直接材料与间接材料、材料中的客观表述与主观认识,进而认识其对理解和解释历史的价值。比如在教授《西安事变》一课时,为引导学生深入认识教材中“对待西安事变的问题上,意见不一”的结论,钟小敏老师运用当时《中央日报》《大公报》《西北文化日报》及《解放日报》关于西安事变的不同报道,既让学生了解事变过程中的各种社会力量,形成多元认识,又引导学生关注到史料的不同政治取向,培养其客观判断的能力⑥。

3.引导学生规范地运用有价值的史料表达自己的历史认识,养成实证和理性态度,这是“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的目标。记得有这样的通俗说法,所谓核心素养就是学生在遗忘所学之后仍留有的一点东西。学生终将会离开校园,当他们进入社会后,学过的历史知识或许早已忘记,历史学科唯一能够使其终生受益的便是他们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养成的这些核心素养。“史料实证”涵养的是实证和理性意识,培养学生成为讲究证据、理性处事的现代公民。具体到课堂教学层面,历史教师可通过探究性学习、历史小论文等方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规范地运用有价值的材料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使其从中体会实证精神。比如在学习《古代商业的发展》一课中“市的变迁”这一内容时,教师可让学生课前自主搜集关于宋朝前后“市”的相关史料,再按照“市”在时间、空间和政府监管上的变化进行分类归纳,最后在课堂上分组汇报宋朝前后“市”在某个方面的变迁,并运用所收集的史料证明自己的观点。这一探究过程便是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养成过程,有利于他们在今后的人生中以实证和理性精神处理社会与生活上的问题。

(三)历史教科书要成为“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的重要载体

1.历史教科书在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上的价值要充分发挥。历史教科书是学生学习历史、教师教授历史的主要工具,也是“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的重要载体。就人教版而言,当前使用的高中历史教科书在内容选择和编排上都有明显进步。它选入的许多有价值的一手和二手材料不仅提高了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也可作为学生理解和解释历史的“证据”。书中“历史纵横”“资料回放”“学思之窗”“学习延伸”等栏目新颖灵活,扩大了学生的信息量,培养了学生的判断和创新思维。教科书不仅要有自己的立场,还要培养学生提出观点、立场的能力。《太平天国运动》一课的“学习延伸”就要求学生分组讨论评价“太平天国运动揭开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的观点,这正是在培养学生用史料“说话”的素养。因此,历史教学要重视历史教科书的作用,充分发掘其对“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的价值。

2.历史教科书要为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而进一步完善。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历史教科书也要与时俱进。目前使用的历史教科书在史料实证方面仍有不足,同样以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为例,这种缺失主要表现在:对再造性的图像没有作注释,如“秦始皇”“孔子”等历史人物图像,它们多是后来人根据历史背景和史料中的历史信息进行的主观描绘;对于引用史料的出处和来源未作说明,如“历史纵横”所用的材料、“东汉市集画像砖”等图片;对于证明某一历史结论的史料运用不足,如《古代商业的发展》一课关于论证“两宋和明清时期商业经济繁荣”的史料明显缺乏。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养成。由此来看,历史教科书在材料的选择和编纂以及材料的适当补充上仍有待完善。具体来说,进一步完善历史教科书可采取以下方法:增加历史地图、历史战争场景,并注明其来源;对再造性图片要注明作者和创作的时间、地点等信息,文物图片应注明其发掘地、出土时间、发掘单位、摄制者或单位;适当补充学生较难理解的历史规律、历史结论的相关史料,注明史料的出处,并注意所选史料要便于学生理解。

“史料实证”素养是学生学习历史之后必须具备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质,历史课程的进一步改革应与此相适应。除了本文提到的历史教师、历史课堂教学及历史教科书的发展与完善外,历史教学评价、历史学习方法也应为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而进一步改善。另外,培养过程中,尤其是在材料的选择上,还应注意科学性和适度性等原则性问题。

注释:

① 朱汉国.浅议21世纪以来历史课程目标的变化[J].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5(10):6.

② 汤金波.中学历史教学中证据意识的培养[D].扬州大学,

2014.

③ 洪广信.高中历史证据意识教学实践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

2013.

④ 赵亚夫.国外历史课程标准评价[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54+

89+366.

初中历史的核心素养范文6

摘要当前,素质教育的提出对于每位教者都是一种教育观念的更新。作为一名教者,我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就是:教育教学面向学生全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学生个性特长,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着眼于学生的终生成长。

关键词素质教育;历史教学;目标

那么,如何把这种素质教育观实施在历史教学中呢?这是近来学者们讨论的热点。我在教学实践中也时常被新旧教育观的碰撞所困绕空间初中历史教学的目标和任务是什么?下面,我粗浅地谈谈看法。

(1)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和道德修养教育。历史教育是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有很大影响的,因为历史知识本身具有认识和情感的因素,当我们回顾历史,发掘、整理历史时,人的情感因素就会熔铸于客观历史过程中。所以通过历史课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修养的教育,是历史教师的职责,实现历史课的情感和价值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当然这里一个关键的问题是这种思想教育不能是干巴巴的“说教”,要让学生通过对历史知识的认知来感受,也就是把情感因素自然融入历史知识教学。例如在讲日本全面侵华、全国抗日战争这一节中,对日本侵略者的暴行进行讲叙,对中国人民的英勇反抗斗争进行讲叙,学生在接受历史知识的同时,会产生出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会融入历史知识的情感,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自强向上的思想,还用得着用大道理来点化吗?所以,历史课上的思想教育是融于历史知识的教学中的。素质教育中提倡的政治思想教育实际上一直蕴含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在教学中需重视历史知识的传授,但同时应把正确的思想道德修养通过知识的讲授让学生们认识、接受,这非常益于学生的身心成长。

(2)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还应富有情趣,使学生了解、掌握历史知识。历史课不能上成干巴巴的说教课,但也不能上成“故事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情”要能动人、感人,但“情”的基础是历史的真实;历史课的“趣”,要能启人,趣要趣的幽默、智慧;“趣”的基础是历史的哲理。初中历史课,历史叙述中带着情节讲,这是教学形象化,符合低年龄为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初中历史课中侧重于对情节的叙述,因为初中学生对历史知识只是在认知阶段,在教学中引入一些适当的史实、资料、历史故事,这对于学生了解历史,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很有益处,在他们头脑中形成历史发展的大概过程,然后告诉他们通过什么样的书籍,去丰富已有的历史知识,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自然也会提高。当然,历史教学过程需要情节故事,但历史课不能上成“故事课”。教学的本质在于启智,说书的特点是消闲。诚然,说书讲故事也能蕴含一些道理,但它抓取人们兴奋和注意的是情节,而教学通过适当的故事情节抓取学生的是思辨。例如,我听过一节讲“”的课程,教者在讲动乱的过程中,讲“红卫兵运动”中,讲叙了当时的混乱局面,讲叙红卫兵的狂热,讲自己经历过的这一段的历史,学生的兴趣很快被抓取住,这时,教者如果提示大家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年代?什么原因促成这样一场全国大动乱?它带来什么样后果?把学生带入思维的空间,认知历史的空间,可以把教者前面讲的故事,深入本质来看看清楚,可惜那位教者只叙述了一些现象、故事,而没能启动学生的思维。所以历史教育侧重于历史情节叙述,但不能故事化,这于我的第三点阐述有密切的联系。

(3)初中历史教学还应注重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历史思维就是一般思维过程在历史学科的运用,它富有学科的特点。思维训练同能力培养直接相联,这应当是历史课堂教学的核心问题。能力培养之所以重要,因为它相对于史实、是高一层次的方法性知识,是形成历史观的必由阶梯。历史思维能力的高低,决定历史认识层次的高低。虽然能力训练很重要,但并不等于说我们的历史课要上成思维训练课。对于初中学生,认识历史史实是一个“量”的过程,思维能力是一个“质”的转变。若训练思维能力之前,首先应掌握史实,所以我阐述的第二点与第三点是密切相关的。在我教学中曾做过尝试,截选了一课学生都熟悉的课程让学生准备进行讨论课,这一课讲的是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事,学生回答对武则天的评价时,答案五花八门,都是他们从一些故事、电视剧中了解到了武则天的一个面,从这里可以看到学生对于武则天的历史史实认识不够,评价人物的分析方法不正确,而这些都是学生的知识积累不够,教者引导学生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不够。所以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非一朝一夕,是每位教师在每节课中应一点一滴地给学生传授,一步步开启学生智慧,让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学会观察、分析事物(人物)、正确看待事物(人物)、形成灵敏的思维能力。

总之,我觉得以上三点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对学生的知识积累和健康成长都很重要。就象一位学者说“历史教学最终的目标和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形成观察、认识历史的观点、态度和方法,指导人生。”

初中历史的核心素养范文7

【关键词】史料教学;核心素养;重要性;有效性;关键性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所培养的相对稳定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的有机结合。因此,史料教学就成为了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

一、运用史料进行历史教学的重要性

历史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它客观的、真实的记录了人类文明的轨迹,既不可再现,亦不可重演,需要用材料说话,运用史料复原历史,即“有一分史料说一分话”,进而理解历史,为人类历史的延伸提供真实的借鉴。因此,史料教学既是历史学习与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解释历史和评判历史的重要能力体现,在史料中发现历史线索和有效信息,运用相关史料形成新的问题视野,培养学生“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证据意识的核心素养。

二、区别看待不同历史资料的多样性

史料体量巨大,呈现方式也多种多样,根据其表现形式,可以分为文字史料、实物史料和口述史料。文字史料是指一切以文字形式记录的史料,实物史料是指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遗迹、遗址以及出土的文物,口述史料是指口头流传下来的资料,如神话、传说、故事、家训、回忆录和对话记录。文字史料可以呈现历史事实,但文字史料与历史事实存在着有同有异的关系。史学家在记载的过程中,渗透了自己的主观意识,因此,就可信度而言,实物史料是原始史料,是第一手资料,它要比文字史料可信度高。至于口述史料由于其口口相传,其真实性更是有待甄别。因此,在历史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善于搜集、甄别与选择史料,唯有如此,才能对历史问题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释,这也是尊重历史客观事实的基本核心素养。

三、运用史料进行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1.要恰当的选取史料

历史教科书是最主要的教学资源,教材选配和引用了大量史料,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形式多样。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教材中的史料资源,精心设计思考题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其阅读、分析、概括、对比和迁移等能力。为了有效达成教学目标,有时我们还可以适当地补充教材以外的史料。但撷择时要注意适当原则,同时也要注意史料的时空背景。例如在学习苏格拉底的思想“美德即知识”时,由于国情有别,时空距离遥远,学生对其思想的理解总是显得力不从心,适当补充一些材料就显得尤为必要。我们可以引用克雷洛夫寓言故事《熊与隐士》:有一个栖息于山林的隐士同一头熊成为极要好的朋友。有一天,隐士在林间睡着了,他的朋友熊坐在一旁守护着他,挥舞着巨大的熊掌为他驱赶蚊蝇。有一只苍蝇不停地在隐士头上叮咬,任凭熊怎样驱赶也不离去。熊被激怒了,拣起一块大石头想狠狠地惩罚这只苍蝇。当这只苍蝇再次落在隐士的头上时,熊举起石头,狠狠地向苍蝇砸了下去……通过运用这样一个寓言故事,学生就可以顺利地理解“美德即知识”思想的内涵和其提出的时代背景。

2.要有效的设计问题

初高中的课程标准中都提到了史料的运用。例如,初中提出通过收集资料、构建论据来学习历史,高中则提出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等,都对史料的运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因此,要把培养学生对史料的阅读、理解、归纳和概括的能力放在相当重要的位置上,不管是教材上的史料,还是根据需要补充的史料,教师都要围绕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有效的问题,引导学生关注材料间的各种关系,进行归纳和概括。例如在学习《新航路开辟》这一课时,为了解决新航路开辟的原因这一重难点,我节选了以下材料:

材料一 “黄金是一个令人惊叹的东西!谁有了它,谁就能支配他所想要的一切。”

――哥伦布

材料二 15世纪以后,西欧各国的商品经济发展起来,对铸造货币的黄金需求量日益增大。“新兴的资产阶级要用黄金来扩充资本”,“社会上层用于奢华的生活享受”……

――恩格斯

材料三 “东方是金瓦盖顶,金砖铺地,门窗都是黄金装饰,连河道里都有滚动的矿石,东方简直是一个灿烂辉煌的黄金世界,冒险家的乐园。”

――马可波罗

材料四 1453年,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攻占君士坦丁堡,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不但帝国军队肆意抢劫商旅,而且帝国当局还规定对过往商品课以重税。

针对以上材料,我设计了以下问题:(1)依据材料一回答,哥伦布要到东方去的目的是什么?(2)依据材料二回答,15世纪寻金热盛行的内在根源是什么?(3)依据材料三回答,航海家为什么要到东方寻金?(4)根据材料四回答,为什么航海家去东方要另辟蹊径?通过四个问题顺利解决了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和社会动因。

3.要引导探究式学习

初中历史的核心素养范文8

【关键词】核心素养;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

引言

历史与社会是一门综合的课程,通过课堂教学的改革,以小见大,有助于探索真正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道路,但是这需要教师精心的准备和策划。但由于在现阶段的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当中,教师经常会出现学习目标与教学目标相混、将小组讨论直接等同于合作学习,甚至对学生进行全程“放手”管理,认为此举能够有效提升教学的民主性等众多教学误区,因此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以及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基于此,本文将围绕基于核心素养的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进行简要分析研究。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与特征

核心素养是对一个社会性的人最全面的概括,是指一个人未来能独自面对生活拥有的解决问题的所有能力。主要包括学科素养和人文情怀,自主发展和自我约束,社会关注度与社会实践三大方面。

(一)学科素养和人文情怀。学科素养自然是指语文数学英语等各门学科的掌握程度,是知识普及最重要的环节,也是教育界最为关注的环节,深化教育改革,必须使学生真正的从自然科学的学习中领悟到格物致知的理性思维和严谨踏实的学术精神,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在探究中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人文情怀是我国教育现状最薄弱的一面,包括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的继承与发展,学生个人的道德素质和家庭教养以及学生的审美态度与情趣。

(二)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现阶段教育中出现的最头疼的问题就是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欲望,在知识授予中处于被动状态。加上独生子女的社会环境,来自家庭对于学生的管束相对较少,自制力的培养应当从小事做起,教师必须负起责任。同时,学生的认知、经历有限,难以形成对事物完整准确的认识,对自身的定位也会欠妥当,容易出现眼高手低,懒惰自私,很难对自己的人生尽心规划,细心筹谋,需要他人从旁引导。

(三)社会关注度与社会实践。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此观点脱离了人与社会的密切联系,被现代社会淘汰掉的观点,但现实中还大量的存在。学生应当“家事、国事、事事关心”,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从实践中汲取经验与教训,培养社会责任感与成就感。

二、培养核心素养的关键

培养核心素养的关键是对初中生的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的形成有效的塑造。具体有以下两个方面的策略:

(一)课程的调整与合并。一方面,简略课本中一些单调乏味、空洞的教条化内容,开发一些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引例鲜活生动的课题,赋予课本崭新的生命力。以兴趣为引导,使学生用单纯的信念去学习知识,而不是简单偏颇于学生的成绩。另一方面,加强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教育,从国学中汲取仁义礼智信等美好的品德与修养。

(二)教师和家长的协调与沟通。初中的孩子正处于叛逆期,心理敏感脆弱,需要来自各方面的关怀和疏导,尤其是家长和教师,必须做好协调工作,相互配合,与学生积极交流,关注其情感变化,理解宽容其过失,教师要尊重学生,以平等的心态沟通,如此才能达到切实的教育效果。

(三)社会各界的人文关怀。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全社会要重视人才的个人修养和品德,加大对道德败坏,屡教不改的青少年的处罚力度。

三、现阶段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和问题

(一)教学与学习目标相混。学习目标与教学目标本身并不相同,在历史与社会教学当中,教师容易误将二者等同对待,直接从教学大纲或是教辅书中照搬其设置的课堂教学目标,导致预设目标往往与学生的实际情况不相符,虽然制定出了具w明确的教学目标,但这仅仅是建立在其想要达到良好教学效果基础之上制定而成的目标,并非真正立足于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学习需要,因此在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行为并未发生明显变化,其依旧未能够通过学习历史与社会形成较好的核心素养。

(二)视小组讨论为合作学习。为了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在当前的历史与社会教学当中,教师通常会选择使用小组讨论等方式,但小组讨论并不等同于合作学习。教师在如何对学生进行分组、对学生小组讨论管理等方面均明显表现不足,许多教师为了能够方便对学生进行统一管理,往往直接让学生与其前后左右的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而小组内学生的学习水平与认知能力则常常千差万别,同时教师并未重视对学生在小组内的角色划分,因此经常导致只有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才会主动参与小组讨论的情况,而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只是在小学讨论当中全程充当倾听者的角色,并未能够真正参与到小组讨论当中,因此也很难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与自主学习能力。

(三)过度重视课堂活跃度。在核心素养当中要求学生需要具备活跃的思维和良好的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因此在实际的历史与社会教学当中,为了能够培养学生在该方面的能力,教师常常会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用于活跃课堂气氛,比如说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按照顺序依次发言,在看其活跃了课堂气氛之下,学生并未对讨论内容有着明确的认知,很多情况下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只是各说各话,并不懂得如何在讨论过程中吸收他人的论点论据;而教师对于讨论时间也未能进行合理把控,学生未能有充足的时间进行问题的深化讨论,此种低质量的课堂氛围并不能够有效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出其创新能力。

(四)教学内容受教材局限。历史与社会想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并具备相对较高的知识技能水平,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优化整合,并有意识地丰富和创新教学内容,在将其与学生实际生活进行紧密联系的基础之上,使得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但事实上,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是老老实实完全按照教材内容进行讲解教学,就是过于重视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结构体系,因此常常会在教学中加入大量的单科课程知识,在无形中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尤其是受到升学考试等影响,在历史与社会教学当中,教师则更加倾向于将重点教学内容放置在帮助学生尽可能掌握最多的知识技、能方面,对于其创新意识、发散思维、合作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则稍显欠缺。

四、基于核心素养的历史与社会教学策略

(一)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比如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倾听他人意见,尊重他人研究成果的习惯,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良好的工作作风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合作探究学习可以改善学生的人际关系,使他们在与人交流中得到智慧和启发。以搜集相关学习资料为例,譬如说在八下《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的教学之前,教师可以通过要求学生借助互联网或是图书文献等搜集有关秦始皇建立大秦帝国方面的文字、图片、影音视频等各项相关资料。但为了避免学生只是简单地搜集资料,而未能对其进行细致浏览和深入分析,教师需要按照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与认知水平等将学生分为若干学习小组,并要求每一个学习小组就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的某一方面,如政治方面、经济方面、文化方面、军事方面等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并进行筛选、分类,鼓励学生在小组之内进行任务分工,选出组长、记录员等,总结出秦始皇为何要统一的原因、具体的统一过程以及统一表现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看法与观点,在经过小组内部的整合之后再在教学课堂上与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分享,由此可以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一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其能够基本掌握相关教学知识,另一方面也能够让学生在小组讨论当中形成良好的合作能力。而学生在积极提出自己看法与见解的同时也是激发其创造思维与创新能力的过程。

(二)知行合一。基于历史与社会这门课程综合性强,联系广泛的特点,开展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使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比如,学校组织游携手长征、徒步毅行的活动,教师随行可以讲解红军长征的时间、原因、艰难不易及在历史上发挥的重要作用的遵义会议,学生经过此次行走,一定获益匪浅。实践活动的增多不是徒劳的,会使知行合一的思想扎根在学生的脑海中,使得他们拥有坚毅的性格和良好的行动力。

(三)重视活跃学生的思维。教师需要在有意识地活跃课堂教学氛围的同时重视活跃学生的思维,帮助其形成良好的发散型思维,进而有效培养学生形成核心素养。以综合复习《八下历史人物》为例,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通过设计评选“全球十大人物”的方式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让学生推选本小组的“十大人物”,并在纸上写出推选人物的具体成就,在全班进行分享。在分享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会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并鼓励学生在小组当中对人物做出的贡献与成就、发挥出的作用等进行简要概况。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杰出人物身上具有哪些高贵品格,对你又有何启示,学生自己应当通过何种方式向优秀人物学习靠拢,在层层的深入和反思之下,使得学生能够不断激发和活跃自身思维,在建立一种家国情怀之下运用自身的创新思维完成课程内容学习。

(四)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历史与社会的课堂教学一定要重视创新和互动,令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讲故事,辩论赛等多种形式教学,学生通过各种方式获得收集资料,整合资料的能力。比如教师可鼓励学生进行实地探访活动,与战争中幸存的老人交流,最终以书面形式上交感想,体会战争带给人民的影响,从而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

古今中外,历史不是孤立的,都有相通之处。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从时间和空间两个层面推演历史,将历史,地理与社会问题结合起来,互相贯通。例如从古代的历史中得到的经验和教训如何指导当今社会的发展,古代各国文化的交流发展与当今中西思想的交融,传统文化的批判和继承对如今网络文化的影响。

学生的知识面往往有限,教师要鼓励学生阅读经典名著,开阔眼界,锻炼文笔,进行课前演讲,使学生摒弃懦弱无为的思想,敢说,敢质疑,敢于承担。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使其未来更好地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中去。

结束语

基于核心素养的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重点是在教学中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成为多方位人才,更好的适应社会和国家发展的需要。个人的力量是单薄,汇聚的力量是强大的,它一定能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幅度提高,教学效果显著改善,成为教育改革中的一大助力。

【参考文献】

初中历史的核心素养范文9

【关键词】自主复习;历史;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12-0090-02

对于“历史与社会”中考备考复习,每一位教师都在思索如何在总复习阶段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在有限的时间内搞好复习,使中考前的复习能最大幅度地助力中考。笔者结合自身的初三毕业班中考备考经验,认为教师不仅要“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引导学生掌握自主复习方法,重视解题方法与习惯,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一、中考复习的困境

中考复习的困境是双向的。由于中学历史与社会一直采取的是开卷考试形式,导致学生认为其学科地位不及语数英科,不重视知识的累积与记忆,对于已有知识的掌握也往往浮于表面,不能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考试时不知所云。在平时的阅卷和试卷分析中,我们也发现,有的学生不会分析题目,不懂解题技巧,解题无章法,抑或是答题习惯不规范,从而导致无故失分,十分可惜。

而在教师层面,也面临着中考复习的困境。在较短的时间内,要进行基础知识的复习、热点复习以及大量习题的演练,时间上感觉不够用,内容太多。学生个体的认知水平差异也较大,对于基础比较扎实的学生来说会比较乏味,因此,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自主学习引领中考复习。

二、中考复习策略

1. 掌握自主复习方法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取得理想的中考成绩,必须要把握好“源头”,打好基础知识的地基,进而才能够深入“探源”,取得“活水”。而知识是一个整体,是由点、线、面构成的知识网络。如果只掌握几个零碎的知识,孤立地记忆几个分散的知识点,是不可能把历史学好的,中考复习要求学生必须抓住知识范围之内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纳入完整的知识体系中,形成历史知识的综合性和整体性。而这实际上是一个“大工程”,单靠教师在课堂上的重点引领、热点分析,完全是不够的。这就需要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掌握复习方法,把握复习要领。

思维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它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毕业班学生学习任务繁重,仅靠教师口头说教、学生死记硬背,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且效率低下。鉴于以上的认知,笔者在2016届的中考复习中鼓励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法来巩固基础知识。

从学生的作业中发现,学生简单地把思维导图理解成知识罗列,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但是效果不佳,知识点的记忆仍是孤立的,并未达到初衷。因此,随后笔者做了思维导图的学法指导,明确要求思维导图的呈现应是简明直观、高度概括、浓缩教材。教师要把握内在的逻辑联系,以线穿珠,并在课后指导学生自行设计图示的环节,鼓励学生动脑、动手和大胆创新,且在班级内部展示思维导图优秀作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再认和再现历史的能力。

2. 重视解题方法与习惯

(1)选择题解题方法。选择题常见的有文字材料式、漫画式、图表式三种类型,解题的关键和技巧也都各有侧重。对于文字材料式选择题首先要审清题干,解题的密钥就是找准关键词。同时明确是正向选择(找出正确的一项)还是逆向选择(找出错误的一项);其次要审清选项,一般可以运用排除法进行解题,常见的表述绝对化一般来说都是错误的,还有知识性错误可以马上排除。但也存在有的选项本身是正确的,但与题干没有关联,这样的选项也需要排除。对于漫画式选择题,读懂漫画的寓意是至关重要的一环,采用漫画式的表达往往具有讽刺、夸张的意味,特别要注意漫画的标题、文字信息和夸张之处。对于图表式选择题,首先要在读懂题干要求的前提下,将图表所给的文字、数字、时间、内容等全部信息进行归纳、分析、综合。

例如:(2016年杭州中考)2016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纪念日。某班同学要设计“中国共产党成立背景”的主题黑板报,下列选项可以作为板报内容的有( )

①十月革命的影响 ②中华民国已经建立

③北伐战争的胜利 ④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掌握本题的解题方法,找出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成立背景”,审清选项要求的是正确的选项,可以采用排除法做题。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诞生于1921年,而北伐战争发生于1926年,不可能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背景,所以应排除③,正确选项是C。

(2)非选择题的解题方法。非选择题的解题方法首先要明确在问什么、有几问、怎么问,特别要注意实践类的关键词,用史实加以说明的题目须回答:史实和影响;其次是审材料,依据材料回答问题。一般来说,在地理题中有典型的图表类解题方法,要关注图表的标题、备注信息,仔细关系和分析图表所反映的内容,并运用书本知识透过现象概括本质或对比联系相关知识点。

例如:(2016年嘉兴中考)工业文明的浪潮对世界各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工业生产情况(部分)――改编自达・赫・威尔逊《英国史》

①根据材料一,概述英国工业发展状况,并指出与此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4分)

材料二: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这)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炮声震撼了中国,也震撼了亚洲。对于中国来说,这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②西方人“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指什么?它与上一小题中的历史事件有何联系?(4分)

材料三:西方传教士“带来了这些西方文明的样本,但……只是代表了西学的一缕微弱之光,在一小部分较进步的中国士大夫中间隐约闪亮。”――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③材料三反映了哪一历史现象?列举在此期间推动中国工业化进程的一个实例。(2分)

掌握本题的解题方法,第1小题由图表所示内容可知,19世纪中期,英国的工业产量迅速增加,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工业革命的完成对英国产生的重大影响。第2小题从时间的计算上看主要是指鸦片战争,结合所学知识,透过现象看本质,指出鸦片战争和工业革命之间的联系,为了寻找更多的原料产地和更广阔的市场。第3小题主要考察西学东渐。

从该例题的解题过程可以发现,历史题的解题首先是基础知识点的掌握,在此基础上注意解题方法和思路,关注历史事件的关联性。

(3)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在阅卷及析卷过程中,笔者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存在“错看”“漏看”“段落式答题模式”等现象,导致失分,这是十分可惜的。因此,良好的答题习惯会让你“锦上添花”。首先,读题要有圈划,圈出关键词,如时间、正确与否等,在试卷上应有所标注,对选项的正确与否进行处理(打勾或打叉),逐条做题,逐条分析,这样就能避免出现“错看”“漏看”现象;其次,语言表述要科学严谨,回归书本和考点,不能采用口语式答题;再次,格式要规范,答题要按顺序,不要漏答、错位,要点要清晰,如果答案较多,可以用①②③……清楚地标明;最后,书写要正确,杜绝错别字。

3. 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我们不仅要多了解历史,更要明确历史中所蕴含的道理,客观地进行历史评判,培养正确的历史史观,形成历史认同,借助历史的眼光认识今天的社会,发散综合思维,在中考复习过程中渗透学科核心素养。

历史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历史与社会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是学生通过历史与社会学习能够体现出的,带有本学科特性的必备人文品质和关键综合能力,主要由“空间感知”“历史意识”“综合思维”“社会实践”等要素构成。

例如,在“历史意识”的培养过程中就包含了历史评判,指对历史人物、事件、现象等从事实和价值等方面做出评价或判断。比如说:“如何评析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这也是历史与社会教学关键问题,学生可以运用史料探究策略来全面、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学习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适合学生的才是最好的复习方法,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调整并加以引导,使学生真正可以学为己用,助力中考。

参考文献:

[1] 牛学文.从学科核心素养到历史与社会教学关键问题[J].教学月刊(中学版),2016(4):14-15.

初中历史的核心素养范文10

按照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要求,初中生需要同时学习和掌握多门学科,这使得历史教学所占用的时间非常有限,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如何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对于广大历史教师来说,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和关注教学模式的选择,对教学不断进行优化,才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使学生习得和掌握较多的历史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其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陶冶和升华学生的精神境界

历史学科的实用性不是很强,主要是以教育和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为目的,是一门人文学科。在初中历史课堂上,教师通过向学生讲解人类历史丰富的文化,使学生获得智慧和情感的体验,并不断完善和升华学生的人格素养和精神境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传统的历史课堂上,教师教学观念比较陈旧,一切以应试教育为宗旨,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集中式的讲解,导致学生难以对历史学科提起兴趣,降低了课堂教学质量。因此,历史教师必须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在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外,还应该重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潜移默化的受到历史文化的影响,形成自身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理性进行选择,对社会充满责任感,树立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做贡献的崇高理想,并设定自己的人生奋斗目标,为之而不断努力。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要求,体现初中历史这门学科的价值,增强民族凝聚力,提升我国的国民素质。

二、重点加强学生的历史知识素养

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并进而获得历史素养的关键时期。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能够大量获得历史知识和基本技能,扩大学生的国际视野,不仅能够对古今中外的历史有宏观的认识和了解,还能细化到每一个历史时期,极大的扩大了学生的国际视野,学会正确的评判历史并从历史中总结经验教训,积极学习和继承历史中的传统美德和智慧,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素养,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为民族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特别是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建立和发展,国际间在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各个领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越来越频繁,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培养学生的历史知识素养,可以极大的增强民族凝聚力,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保持和发扬,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对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加强素质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必须引起学校相关负责人的高度关注和重视,抓好初中历史教育。试想如果在学习历史的关键时期没有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教育,将会使学生缺乏对历史的了解,导致学生的历史知识素养难以提高,从而直接影响到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这是由于在高中学习阶段,职高并不开设专门的历史课程,如果在初中没有打好基础,将会使得这部分学生很难对历史知识再次进行系统的学习。并且如果管理层对初中历史教学没有充分重视,将会导致学生的历史知识素养难以得到培养和提高。

三、优化初中历史教学方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推进,对初中历史教学方法进行优化迫在眉睫。历史教师必须摈弃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灵活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丰富历史课堂内容,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从而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构建和谐的课堂气氛,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初中学生的年龄尚小,缺乏足够的阅历和经验,认知水平和身心发展水平还不够成熟,而历史文化又是如此的纷繁复杂,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难度。因此,教师必须正视学生的这些不足,在课堂上理性的对历史知识进行层次性讲解,使课堂教学富有情趣,并鼓励和指引学生从各个角度来看待历史文化,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学会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和处理现实问题。另外,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判断思维和合作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

四、 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充分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并且教师应该善于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合理的选择教学方法,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历史教师对教学评价进行优化也是十分重要的,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迫于升学考试的压力,很多教师都十分关注学生的历史成绩,给学生带来较大的历史学习负担和压力。因此,教师应该淡化成绩在评价中的比重,而应该从学生整体的课堂参与度和课后表现来进行综合评价。优化评价有利于教师及时获得教学反馈,对教学进行反思和调整,以便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另外,教师可以适当的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将历史知识和实践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能够独立的对历史知识进行学习、思考、巩固和强化,以便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作者单位:本溪市第二十二中学)

初中历史的核心素养范文11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初中历史教学;渗透研究

众所周知,中华传统文化内容诸多,包罗万象,历史悠久,作为一名中国人应具备一定文化自觉性,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确保现代知识与传统文化的有效结合,将传统文化传承下去。据此,初中教师应保持这一理念,引导学生理解并热爱传统历史文化、尊重历史文化,对中华传统文化有着一颗敬畏的心。本文将分别从中华文化渗透到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必要性以及中华传统文化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对策两个方面来阐述。

一、将中华优秀文化渗透到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必要性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引入中华传统文化,有利于学生历史素养的提升,同时也是中国历史的精神支撑。

(一)有利于学生历史素养的提升现阶段在历史教育改革中,学科核心素养作为一个重要的改革核心,可树立学生的家国情怀。学生的家国情怀一旦树立起来,便能从情感、态度及观念等方面体现其对历史的理解与认知,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同时还能使学生的民族精神得以强化,引导学生对祖国民族文化进行捍卫。值得注意的是,民族情感应与家国情怀相辅相成,只有在历史教学中融入中华文化,方能使学生理解家国情怀的意义。

(二)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历史的精神支撑初中历史学科是初中阶段重要的学科,通过学习可起到修身养性的作用,使学生学会谦虚、仁爱、不断进取与开拓,这些优秀品质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体现。因此,从本质上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历史精神的支撑,教师可通过历史教学,使学生浮躁的心境变得更加安宁,从而洗涤学生的心灵,确保学生文化自信的提升。历史作为人文教学体系的重要学科之一,在教学进程中占据着关键地位,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历史发展角度上对教学目标合理制定,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深入学习,使民族凝聚力以及自信力得到增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文化素养及思想品质均会发生变化,因此,教师需对学生合理引导,严格按照教学要求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历史素材,并根据学生的发展过程对自身思考的重点及方向合理调整。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对策

上述主要对初中历史教学中中华文化渗透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为确保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还应采取有效的渗透方法,通过师生共同品鉴与理解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历史文化知识实现师生共同交流、努力提升教师文化底蕴、延伸教材内容融入传统文化、组织历史课外实践渗透传统文化、对历史教学情境积极创设,详情如下:

(一)通过师生共同品鉴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通过回顾五千年历史,我们发现文化和图腾是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通过历史作品的学习,学生可以体会到古人的生活场景以及生活方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着古人自己的个性思想,通过师生共同鉴赏便可理解文化背后的深厚内涵,例如《诗经》,在风、雅、颂这些作品均闪烁着民族的光芒,通过鉴赏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历史学习大有裨益。

(二)深入挖掘历史文化知识,实现师生共同交流历史知识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对相关知识进行挖掘,并向学生进行分享。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积极引导,挖掘诸多文化宝藏,对文化知识全面思考。例如:教师在对文字演变这一课进行讲授时,切忌照本宣科开展教学,而是对学生科学引导,对文字变化过程特点积极思考,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通过举例对文字变化特点进行讲述。在古代教育家思想内容的学习中,通过阅读,学生可理解孔子的言论与思想,使其对文化存在敬畏之心。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对历史教材中的内容深度挖掘,引导学生掌握更多传统历史精髓。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历史学科的教学特点,将学生分为多个合作小组,通过这一方式进行交流与讨论,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确保学生文化基础的全面提高。

(三)努力提升教师文化底蕴教师素质涉及诸多方面,包括思想、性格、学识、情操等方面,为了确保初中历史教学的有序开展,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水平,一方面教师应具备广博的专业知识,同时有一定的道德修养素质,最后还应具有良好的思想情操及精神品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从历史角度出发,秉承实事求是的精神,使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引导学生了解历史,正视历史,对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充分挖掘,并对其发扬光大。中华传统文化是深邃的、丰富的,仅仅通过书本的学习无法包含全部,因此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应对历史文化不断探寻,将其传授给学生,将历史文化与现代教育结合在一起,以此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四)对教材内容不断延伸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历史学科教学中,尚未设置单独的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也未将传统文化融入其中,据此教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根据传统文化渗透特点以及教学要求,对授课体制进行科学制定,对相关内容详细讲解,充分挖掘教材外的内容,为后续教学的开展奠定重要基础。例如:教师可引导学生对《本草纲目》这一书籍深入研究,对古人疾病诊断方法与西医间的差异进行区别,其次还应在学生的日常学习中融入中医文化,最后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制定有效的教学对策,对现代文学与传统文化间的融合策略予以调整。实际上,历史教材与中华传统文化本就属于同一领域的不同知识点,据此教师在知识讲述时,应确保知识的完整性与连贯性。

(五)组织历史课外实践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中,教师可组织课外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目前在传统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仅仅采取传统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对历史事件缺乏全面的理解,据此,教师应组织相关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以及传统文化。通过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促进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历史资料收集能力以及信息提取能力得到提升,还能确保学生合作能力的形成。

(六)对历史教学情境积极创设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对教学情境积极创设,使传统文化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融入,教师可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其中,通过图画、视频等资料对历史情境合理创设,使传统文化知识更加直观地呈现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其次,教师还应对第二课堂积极拓展,引导学生采用角色扮演的形式对历史剧进行编排,确保学生学习兴趣的全面提升,对教学效果积极改善,为初中历史教学的开展提供有效的指导。通过以上对策的应用可确保初中历史教学的有序进行,使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得以体现,为学生构建一个高效的历史课堂,因此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使中华传统文化得到不断发扬,以此实现渗透的目的。

三、结语

总的来说,初中历史学科是初中阶段重要的学科,具有丰富的文化情怀与人文素养,因此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将自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与感悟向学生进行传授,以历史教材为基础,并对历史素材进行适当的延伸与拓展,使学生历史文化感知能力得以丰富,根据新课程改革要求对历史教学方法不断创新,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使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以及历史人物,确保初中历史教学效果的全面提升,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马志强.探索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渗透家国情怀的有效途径[J].天津教育,2020(24):79-80.

初中历史的核心素养范文12

关键词: 新课标 通感教学 三史法

所谓的历史通感是指历史知识的贯通、历史素养的通达、历史与现实的融通。历史通感教学是历史新课标的精髓,是由历史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学科特质、学科价值所决定的,是学生历史学科素养培育的抓手,是历史教学的核心,是历史课程的核心价值体现。因此,必须充分重视通感教学的意义,积极探索通感教学的策略,最大限度地完成历史学科教育教学使命。

近年来,江苏武进教研室以“创新教育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动机理论”、“多元智能理论”作为理论支撑的“中学历史三史法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在史实建构求通览、史识理解提素养、史感激发显价值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开启了历史通感教学的有效路径。

一、通感教学是历史新课标的精髓

为推进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教育部于2011年底颁布了《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新课标在课程性质定位、课程基本理念阐述、课程设计思路说明、课程目标确立、课程内容选择、课程实施建议等方面都做了相应的修改与发展完善。新课标的颁布,对我国初中学段历史教育教学将起到引领性、指导性作用。为此,了解新课标的主要变化,把握其变化的精神实质,积极践行新课标理念,自然就成为广大历史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和责无旁贷的责任与使命。

对比新旧历史课程标准,二者固然有许多变化,但以人为本的根本理念没变,以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为核心的改革目标没变,课程目标关注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目标的整合也没有变。因此,学习、践行新课标的关键,不在于过多关注课程内容的增删,而在于深刻把握新课标的核心,即以培养和提高初中生人文素养、历史素养为宗旨,全面推进初中历史课程改革的新发展。我认为,进行历史通感教学是必然选择。

(一)通感教学是历史课程性质的本质要求

新课标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1]它具有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和综合性四大特性。这是在国家的教育文件中首次对初中历史课程性质进行了概述,有助于我们理解初中历史课程的“育人为本、发展为要、科学与人文并重,知识与素养兼顾”的定位、属性和特点,从而清晰了学科特质所决定的历史教学任务包括道德认同(思想性)、学科素养培育(基础性)、人文素养提高(人文性)、方法习得与运用(综合性)等,因此,认同课程性质的历史教学必须实施通感教学。

(二)通感教学是历史课程理念的集中体现

历史课程既是一个知识体系,又是一个方法论体系,还是一个价值体系、伦理体系。历史学习过程并不是单纯的知识接受和技能训练,而是伴随着创造、追求、选择、意志、努力、喜怒哀乐等情感的综合过程,是学生整个内心世界的全面参与。课程标准更加强调了“育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明确了“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为宗旨”[2]的育人目标,指出了“以普及历史常识为基础”、“将正确的价值判断融入对历史的叙述和评判中”“鼓励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倡导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3]等实现路径,为历史教学指明了方向。因此,践行课程理念必须实施通感教学。

(三)通感教学是课程设计思路的必然反映

课程标准的突出特点和最大变化在于课程设计思路方面强调历史学科的时序性、系统性特征。在课程学习板块内容的设计上采用“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点”是具体的历史事实,“线”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以“线”穿“点”,以“点”连“线”,通过“点”与“点”的联系来理解“线”。如此设计,突出了历史进程的时序性,凸显了历史发展的主线,使学习内容依据历史的发展线索循序渐进地展开,便于学生在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因此,适应课程设计思路调整的历史教学必须进行通感教学。

(四)通感教学是实现课程目标的有效路径

历史学习必须包括人、事、理、情。课程标准从纵横两个角度阐述了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目标。从纵向看,包括三个层次:“前言”部分总论中提出的宏观课程总体目标;“课程目标”总论部分基于课程性质和课程基本理念提出的纵观课程具体目标;“课程内容”部分的微观目标(微观目标包括六大学习板块导言最后一段的板块三维目标及具体内容目标。)。从横向看,它把课程目标分解成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相互独立、相互制约。历史课程目标其实就是历史蕴含的课程价值及其实施要求,为了切实实现历史课程的纵横目标,使学生形成优良品德、完善思维品质、学会学习方法、客观认识现实,历史教师应考虑历史教学的系统运作问题,将三维目标的落实贯穿于所有历史教学的活动过程中。因此,实现课程目标的历史教学必须进行通感教学。

(五)通感教学是凸显课程价值的重要载体

超越知识的教养,才是教育的根本。某种意义上讲,人文性和鉴今性是历史课程与其他基础教育课程不同的最主要特质,因此,历史学科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和社会功能。进行通感教学,既有利于“知识形态的历史课程”向“生命形态的历史课程”的转变,又能更加彰显历史学科鉴古知今的特有功能和价值。

二、“三史法”是通感教学的有益探索

(一)“三史法”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

“三史法”课堂教学流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史实”——知识梳理,内容整合,体系构建。学生根据学习目标提示,通读教材,了解主干知识;根据教材子目,宏观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在老师的指导下,个人或与同学合作完成某学习内容的知识建构。

2.“史识”——设疑诱思,论从史出,加深理解,形成认识。在学生对知识有了大致概览的基础上,基于学习目标,老师针对重难点,提供材料铺垫,设计渐进系列问题。师生采取多种形式,解决问题,深化认识;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以培养学生学科基本思维习惯与方法。

3.“史感”——将历史与现实联系,书本知识与生活知识结合,走进历史,感悟历史,体验历史。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及学情,选择适当的素材,设计有意义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历史知识,丰富历史认识,催生历史感悟。该学习板块设计是“三史法”教学模式的亮点之一,意图是凸显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和“鉴古知今”的社会价值。

(二)“三史法”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策略

1.准确目标定位是“三史法”教学的前提。教学目标是教学的总要求在教学活动中的具体化,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准确的目标定位,可以帮助学生减少记忆负担,突出重点、主干知识的学习,建构符合学科特质的知识体系;可以引导学生对重点学习内容加强认识与理解;可以对学习主题和内涵“史感”教育价值进行挖掘。因此,准确目标定位是“三史法”教学的前提。

历史教学目标的确立必须基于课标要求,针对学生实际,满足学生需要,体现整体性(把学生当做完整的人看待,把学生的发展看做是认知、能力、情感、德行全面、协调发展的过程)、全面性(体现“三维”要求)、层次性(重视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和多样性,设计不同水平层次的教学目标)、具体可操作性(具体明了,可操作、可评价、可反馈、可修改)等原则。

2.良好知识体系的建构是“三史法”教学的基础。一般而言,学生历史学习的困难之一就是史实的记忆。指导帮助学生基于目标、教材和学科特质构建知识体系,有利于学生宏观掌握知识,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起到扎实“史实”的作用。同时又能反映历史发展趋势,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也是历史思维方法方式实现的重要途径。

在知识体系的建构上,我们采取了老师示范——指导建构——学生独立建构——学生合作建构——师生交流、完善结构的运作策略,体现由浅入深、由形式到实质的建构轨迹。

3.强化“史识”的情境设计是“三史法”教学的关键。“史识”的实现对于中学生来讲是一个难点,它既有方法的要求,又要感悟、体会与总结。而具体、形象、针对、有趣的情境创设,无疑为学生学习提供了“桥梁”与“舞台”。

历史情境包括直观场景、虚拟场景、活动场景、材料情境、问题情境等。根据学科特点与教学实际,我们的探索更侧重于问题情境的创设。在实践中,我们采取了这样一些问题情境的创设策略,如运用实物、图片、模型等直观手段创设、运用文献史料创设、从审美的视角对历史事实、社会现象、文化艺术作品进行鉴别、比较,从多元价值和视角来创设,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假设和对假设的检验,引发思考,激化矛盾来创设,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分析发现矛盾,利用不同人物对某一问题的不同观点而产生的矛盾创设和采用换位思考的方法创设等。问题情境的创设,既是教学方法,又是教学技巧和教学智慧,只有科学地创设问题情境,适时、适量、适度地处理好问题材料,使学生进入适宜的思维状态,才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4.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激发“史感”是“三史法”教学的突破口。所谓“史感”是“一种在传统历史知识及历史文化积累的基础上,适应人文科学发展规律要求的对历史大局及细枝末节都有体现的自我个体感知力和洞察力的结合。”[4]我认为,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史感”,最基本的要求是理解“历史的现实感”和体会“现实的历史感”,使历史与现实在相互碰撞中彼此呼应、回荡,在教学中我们应尽可能多地利用时事热点导入或材料铺垫,注意历史现象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促成学生的“历史的现实感”和“现实的历史感”的相互碰撞,提升学生基于历史的内涵挖掘和深刻关照现实及基于现实借鉴历史进行深入分析的学科特征的思维能力。

5.和谐互动的课堂氛围是“三史法”教学的保证。魏书生曾说:“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都能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成这样良好的教学气氛,那么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能发挥作用。”没有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其生命的活力就不可能展现,师生的智慧、灵感就很难生成。在教学探索和实践研究中,我们致力于民主、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的创设,努力打造“灵动”的课堂。“三史法”课堂学生的“动”是“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相结合、“自我诊断”和“自我激励”相结合、“指导引领”和“个性实施”相结合的“动”,是“有积极情绪参与、内驱的‘动’,有明确目标任务指向针对性的‘动’,有思维含量有意义的‘动’,能触类旁通提升方法能力的‘灵动’”。我们注重引导,培养意识,激发“想动”的欲望、营造氛围“助动”、创新活动,提供“能动”的机会、指导方法“会动”、创新评价,积极鼓励,增强“敢动”的信心。几年的实践,使我们相信:只有让学生动起来,课程改革才有可能深入推进,真正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只有让学生动起来,课堂的活跃氛围才会经久不衰,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实现课堂的“减负增效”的目标;只有让学生动起来,我们的课堂才会充满灵性和活力,打造“生命课堂”、“阳光课堂”、“智慧课堂”和“低碳课堂”。

另外,我们还围绕着现代技术手段和“学案”的科学辅助运用、“三史法”模式下课堂教学评价改革、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问题等进行了深入研究。

(三)“三史法”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反思

我们认为,“三史法”的探索与实践,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真正做到了“把握课标为前提、教材整合为条件、资源开发为补充、问题探究为主线、师生互动为形式、现代技术为辅助、目标实现为归宿”,学生课堂内外的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使多种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也体验到合作学习的愉悦。在课堂气氛波澜起伏、高潮迭起、激烈、和谐的不知不觉中,学生对基本历史知识有所了解,历史学习及历史思维的基本方法和能力得到培养及提升,更激发了学生的历史意识,自然责任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真正做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目标的实现。

当然,教学模式的研究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操作问题。伴随着教学理论的不断完善,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初高中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学模式应与之相适应而不断调整完善。我们的“三史法”教学模式探索不是定式,其实施流程、实施策略、支撑理论,仍需不断修正与提高,而且价值与功能还有很大挖潜的空间,并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技术和理论层面的问题。如“史实”阶段,如何更好地在领会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知识的梳理与体系建构;如何处理教材的大小字关系与内容的详略安排;如何在学案完成的基础上既省时又高效地实施组织该阶段教学。又如“史识”阶段,如何合理选用或生成与教学重点内容相结合的课程资源,如何巧妙设计有利于“诱思”和“形成认识”的有意义的问题,“论从史出”方法培养的学习活动策略如何优化等。再如“史感”阶段,如何寻找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易于唤醒“史感”的生活资源,如何真正激发历史长河中的历史感,如何真正实现“历史的现实感”和“现实的历史感”的统一,如何实现由思想教育从“教化”到“内化”的真正转变等。与此同时,如何科学合理地构建该模式下的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行为的评价体系等也需进一步研究。

“历史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人文教育的使命不仅要传播知识、传承文明,更重要的是唤醒一个人纯洁无瑕的灵魂,塑造一个健全的人格,为他在人生道路上的前进点燃一盏明灯,这是人文教育最重要的任务,也是最难做好的事情”[5]。我们的探索,更加坚定了这样的认识: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只有以关乎人生,关注人的成长的意义进行历史教学,才是历史教育的终极目标,而这样的历史教育,也才是真正有效的历史教育”。[6]新课标倡导的通感教学,永远是对自己专业的挑战,永远是对自己教育观的挑剔。我们期盼广大历史教师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与历史素养为宗旨,以通感教学为抓手,切实提高历史课程实施的水平。

参考文献:

[1][2][3]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朱季康.“历史感”与本科历史学专业教育[J].高教论坛,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