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水产养殖学

水产养殖学

时间:2022-04-26 16:21:30

水产养殖学

水产养殖学范文1

动物都是有生命的,一般都是可见、可触摸的。动物学却是非具体的、复杂的。教师可以通过适当运用动物标本、动物模型、多媒体等多种教学工具,有效地将理论和视觉体验结合起来,使动物学的学习更加生动有趣,可以使学生也收到良好学习效果。动物标本包括显微标本、浸制标本、骨骼标本及剥制标本等。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选用标本,比如在介绍动物形态结构时,可配合使用器官、组织、系统解剖浸制标本和骨骼标本等,而在讲授动物分类时则可使用一些剥制类标本。动物模型一般是指各种动物疾病的模型,水产养殖专业(本科)动物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涉及的一些水产动物解剖中可使用动物模型,便于学生在掌握动物结构的同时,了解一些基本的动物疾病类型。一般的多媒体教学将图像、文字、声音、动画等技术融为一体,为学生营造了生动而形象的教学氛围,整个教学内容由静态变为动态、由抽象变为具体,既生动又直观[3],增加了整个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和动感性,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4],提高了教学效率。虽然多媒体课件具有直观明了、图表简洁、信息量丰富等优点,但还存在着诸如学生做笔记时记录不完整、复习时查找重点和难点不方便等问题,因此多媒体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方法如何选择是教师上好课的关键,在必要时教师仍需利用黑板板书对教学内容加以补充和说明。

2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动物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本研究方法的实验性学科。传统的动物学实验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师准备、讲述实验原理及注意事项、学生参与完成实验、写出实验报告等四个步骤。但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有部分学生参照实验指导书边看边做,敷衍了事;有部分学生不愿亲自动手,照抄了事,这样的实验课就完全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随着水产业的发展,动物学作为水产养殖专业(本科)的基础课,其基本知识内容和基本实验方法已经显得太单一,对学生创新意识和科学思维的培养已经有所欠缺。因此,必须根据水产养殖学科的发展趋势,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实验教学体系。根据水产养殖学专业(本科)的特点,结合现在国内同类型的教材,我们改革了动物学实验教学的内容,改变了传统的按照理论课安排实验课的教学模式[5],在基础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开设了综合性实验,并在综合性实验课后适当地开设一些设计性实验[6],形成了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及设计性实验3个层次层层递进的实验内容体系,将训练学生基本实验技能和加强学生综合运用现代实验技术的能力放在培养的重点,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多实验学习的机会。

3注重比较和归纳,培养良好学习方法

动物学教材以进化为主线,同理,动物学的教学也离不开进··技技术术创创新新化这条主线。教学中要突出进化这条主线就离不开比较法,有比较才有归纳。不同门类的动物既可以纵向做比较,也可以横向做比较,通过比较归纳出不同门类动物特点的异同。比如在讲授动物学第6章节腔肠动物的胚层分化这一知识点时,就可以将后面第7章节扁形动物的三胚层拿来进行纵向对比。在讲到鱼类渗透压的调节时,除了横向比较软骨鱼与硬骨鱼的调节方式以外,还可以同时介绍一下哺乳类渗透压的调节方式[7],再引导学生回顾一下原生动物的渗透压调节,使学生能够通过横向、纵向比较和归纳,加深其对动物保持内环境稳定重要性的认识。又比如在讲到节肢动物的基本特征时,可以引导学生将环节动物的基本特征与节肢动物做比较归纳,不仅可以方便学生掌握各门动物的基本特征,同时也便于学生理解性记忆。因此动物学的教学中要注重比较和归纳,培养学生掌握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锻炼学生准确分析知识的能力。同时任课教师多应用归纳和比较的方法讲课,无形中也会激发学生运用归纳和比较的方法去学习和掌握知识。

4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动物学教学更需要强化实践性教学,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一方面可加强动物学实验室和实践基地的建设,目前信阳农林学院水产科学系拥有1个部级校内水产养殖实训基地,水产养殖水面30.5亩。同时信阳农林学院水产科学系还在广州、上海、深圳、海南、厦门等沿海水产养殖发达地区,建立了包括武汉新世界高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柏泉基地、厦门利洋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湖北天峡鲟业有限公司、上海阳恩饲料有限公司兴化养殖场等在内的校外实训基地17个,这些实践实训基地为动物学的实践性教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另一方面可加强对于动物学实践性教学的效果监控,建立起规范且有效的实践性教学考核制度及考核方法,特别是信阳农林学院水产科学系还根据水产养殖技术专业(本科)的专业特点,认真制定了一系列专门针对实践技能的考核制度和考核方法,同时对学生严格实行实践性教学考核制度[8]。考核不合格的学生,要求坚决给予他们补考或重修[9],严格把好动物学实践性教学质量关。

5优化考试方法,端正学生学习态度

通常考试被认为是检查和督促学生学习的一种方法[10]。在以往的动物学考试中,占主导地位的还是期末考试的卷面成绩,这就导致学生平时不学习,考试之前临时突击,死记硬背,企图靠最后几天复习将考试应付过去,这样的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因此,为了端正学生学习态度,有必要建立更为完善合理的考试制度,实践中的具体做法是将理论考试与实验课考试相结合:其中理论考试占整个考试成绩的50%,考试的内容主要包括五部分(单选、填图、判断、多选、简答),力争把动物学这门课程的知识点都包含进去,从而保证动物学这门课程试题内容的全面性;同时也要注意试题的难易程度,加大试题的区分度,保证动物学这门课程试题内容的客观性。实验课考试占整个考试成绩的30%,另外要注意在实验课成绩评定中,克服以往只单独依据实验报告好坏确定成绩的弊病,加大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分析实验结果等在考核中所占的比重,坚决杜绝出现不做实验只交实验报告的学生。学生平时表现(除平时代课教师的上课考勤之外,还包括学生课堂回答问题的情况及其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占20%;这样将理论考试、实验考试以及平时表现结合在一起的模式有利于学生基本技能目标的培养[11],有利于激发学生内在甚至潜在的学习能力,从而能更好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时,考试内容的多样化以及试题难度和广度的变化,不仅端正了学生的学习态度,也极大促进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6结语

水产养殖学范文2

关键词:水产养殖学;饲料学课程;教学改革;教学实践

0引言

在以往的饲料学课程中,多以陆生动物为主的课程内容以及偏向于对学生进行大量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灌输的传统教学方式等,已经无法有效满足现如今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因此有必要对水产养殖学中饲料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本文通过对此展开相关分析研究,可为水产养殖学中饲料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提供必要的理论参考与指导帮助。

1水产养殖学中饲料学课程教学内容优化

1.1结合专业内容补充

当前水产养殖学中饲料学课程中,在向学生解释说明具体研究原理与研究内容时,通常会选择以陆生动物为例,且主要表现为列举大量相关研究数据。因受到课程内容局限性的影响,使得学生难以深入接触与水产动物有关的饲料学课程内容。因此在大力开展水产养殖学中饲料课程教学改革时,首先需要从教学内容改革入手,通过充分结合具体专业特点,及时对其欠缺的教学内容予以补充和完善。例如笔者在饲料配方设计的教学当中,除了利用现有教材中的陆生动物教学案例,还增加了包括淡水鱼与海水鱼等在内的诸多水产动物品种,并从网络中精选出和“浮性、慢沉性以及沉性饲料”相关的海水鱼、淡水鱼实际生产中设计使用的饲料配方案例。要求学生采用比较分析的方式,对比陆生动物和水产动物在配制饲料与开发利用饲料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与共性,进而在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可以达到丰富教学内容、扩展学生学习视野的效果。

1.2丰富更多教学资源

为了能够进一步满足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和学习欲,使得学生在课下也可以自主开展饲料学课程的探究与学习,教师在深化水产养殖学中饲料学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时,同样也需要积极利用互联网等多种途径与渠道,挖掘更多的教学资源,为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成效奠定良好基础。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以及具体教学内容,从知网、万方数据库等资源库中,精心筛选出与本课程相关的国内外研究论著、学术论文,使得学生可以通过阅览大量研究论文、学术著作,全面掌握饲料学科最新发展与研究动态,加深对所学知识技能的理解与记忆[1]。与此同时,笔者也主动向学生分享包括中国饲料网和饲料工业网等在内的一系列具有较高权威性和专业性、学术性的网站,鼓励学生在课下通过利用手机、平板电脑等浏览这些网站,获取更多与本学科有关的知识内容,进一步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

2水产养殖学饲料学课程教学手段创新

2.1灵活运用多种现代教育技术

在水产养殖学中饲料学课程的教学方式改革中,教师应当尽快转变传统教学理念,深入贯彻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通过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在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学习需求等基础上,结合具体教学内容,采用多种多样的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手段,在增强饲料学课程教学新颖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不断提升自身学习成效。例如在讲解饲料配置的相关内容时,笔者便通过运用电子白板,向学生展示目前在海水鱼、淡水鱼等水产养殖中,实际使用的各种饲料的图片。在此基础上,利用Flash软件制作了一个有关饲料配方设计与配置的动态教学视频,在有效集中学生注意力的同时,引导学生对视频内容进行认真观看,进而使得学生可以更加直观、清晰地了解饲料配方设计与配置的具体步骤及相关内容,在有效帮助学生降低学习难度之余,使得学生可以深化饲料学课程学习。

2.2采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模式

在实现水产养殖学饲料学课程的教学深化改革中,为有效帮助学生深入掌握更多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并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与综合实践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从原本的纯理论式灌输教学模式,转变为使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有意识地提高教学的实践性。例如在讲解花生粕饲料对虾生产养殖的实际影响中,笔者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将其分为若干学习小组。随后通过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将水产饲料企业中真实的饲料实验项目引入课堂中,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充分运用以往所学知识技能,以小组讨论与合作探究的方式,尝试围绕该饲料实验项目,设计有关花生粕饲料对虾生产养殖影响的实验。引导学生选取虾增重率与成活率等生长性能指标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利用实验的方式适当调整添加使用的花生粕饲料量,对花生粕及其使用量对虾生产性能的具体影响进行实验分析。从而使学生可以在亲自参与实践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完成对本课程内容的消化理解与熟练运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积极组织学生实地参观当地水产饲料厂,使学生可以更加直观清晰地了解饲料厂选用饲料原料、设计饲料配方等方法过程,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接触企业管理、生产流程管理等其他领域的知识技能,对促进学生在饲料学课程中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3水产养殖学中饲料学课程考核方式改革

在对学生进行实际考核时,改革下的水产养殖学中的饲料学课程考核,要求教师除了采用传统的理论考试这一基础考核方式之外,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积极运用多元化的考核手段,进而可以更加客观、全面地评估学生学习情况与学习水平,检验自身的教学质量成效。例如在对学生饲料配方设计学习情况进行考核时,除基本卷面考核检验学生相关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外,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现场随机抽选考试题目,以面试的方式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根据其抽选的考试题目,运用自身所学知识技能当场设计出相应的饲料配方,并对其设计理念、设计方式、原料选用等予以清晰阐明。教师则可以通过认真观察学生的具体表现,并结合其所设计的具体饲料配方,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等予以全面考核,由此有效掌握学生在饲料学课程中的实际学习情况,以便教师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效。

水产养殖学范文3

关键词:水产养殖;教学实习;措施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是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1]

青岛农业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是一所省属应用型农业大学,为适应建设“海上粮仓”的需求,水产养殖专业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为目标。综合教学实习能使学生将理论与生产实际相结合,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吃苦耐劳和团结协作的精神,是教学过程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毕业前进行职业技能训练的必要手段。[2]在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和提高人才素质的教学过程中,经过水产养殖专业教师多年的努力,建立了稳定的实习基地,在实习过程中要想达到预期目的,采取以下切实可行的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

1.实习前的动员

实习前的动员工作是教学实习进行前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一过程应该使学生明确综合教学实习的意义、目标、注意事项、安排及要求等,引起学生的重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避免实习的盲目性。另外,指导教师需要对各实习点的养殖情况进行简单介绍,进行实习前的训练,使学生初步了解自己实习的养殖对象、任务及考核要求并进一步准备实习相关的资料。

2.实习过程的实施

学生应在实习教学过程中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生产中,掌握相关的实践技能,在老师的辅导监督下,充分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培养自主参与意识。为了达到预期目的,指导教师和学生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1)克服实践的盲目性。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往往把综合实习当成生产劳动。指导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并且指导教师结合实践内容定期预留相关的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实践,实践过程中多思考,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辅助作用。

(2)提高教师实践生产技能。有的青年教师,具有丰厚的理论知识,但缺乏相应的生产技术和指导生产的实践经验,上课内容往往不能与生产相结合,对学生提出的生产性问题有时不能给出心服口服的答案。鼓励综合教学实习采用“产学研三结合”的方式丰富指导教师的实践生产技能,提高其指导生产的能力,丰富课堂内容,还可以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活跃思维,有利于进一步提出新的研究课题。根据教学和科研的需要,将课题与实践基地相结合,使学生按计划进行相关的科研工作,获取一定的数据,进一步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科研能力。

(3)师生的讨论与汇报。多媒体作为现代化教学手段使教学效果更加生动。不同实习地点、不同小组的学生实习内容有所差异,为了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实践知识,可以在实习过程中每隔一定时间召开专题研讨会,不同基地的实践学生回校后对整个实习内容通过多媒体汇报答辩,并对其进行评比奖励,这一过程需要制作相关的标本、照片和录像等,这种方式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也可以充实教学内容。

(4)加大学校实习基地的建设。水产养殖综合教学实习到企业实习基地基本能顺利完成这一教学过程,但是实习内容要跟着企业走,学生的实习内容不太全面。所以建设自己的实习基地,有的放矢地进行综合教学实习会使教学效果更佳,为此,青岛农业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水产养殖专业也在莱州、即墨等地建设自己的实习基地,这一措施会使水产养殖专业的毕业生掌握的专业技能更全面。

3.考核

考核由实习指导教师、企业技术员和管理人员的平日考核和结束时考核两部分构成。平时考核根据学生实际操作及演练、日记与作业成绩等综合评定。实习结束时的考核包括实习报告成绩、汇报表现以及学生随机抽题回答,全面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

4.小结

在水产养殖专业应用型人才综合教学实习中,我们做出了一系列的改革和探索,实习效果得到学生、专家和企业的好评。但是人才培养是一项与时俱进的系统工程,在某些方面还需要我们采取更有利的措施,为水产养殖专业培养出“强能力、重应用、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Z].1998.

水产养殖学范文4

关键词 水产养殖学;实践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2-0326-02

现代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与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种高级专业人才,不仅需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更需要有丰富的专业实践操作能力作为支撑。水产养殖学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专业,实践教学是学生培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不仅能巩固课堂理论知识,掌握专业实际操作能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高其工作能力,为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适应社会、胜任本专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 水产养殖学专业实践教学概况

安徽农业大学是安徽省唯一一所培养高级水产专业人才的高校,该校水产养殖学专业创办于1985年,一开始设置的是专科(二年制),1994年改为本科,2005年后开始少数对外省招生,2011年改为一本招生。经过30年的发展,现每年面向全国招生,生源质量大有提高,同时实验、实习条件也有了较大改善,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水产专业高级人才奠定了基础。

水产养殖学属于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型学科,本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只能在实践环节才能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高,同时在实践中,学生的思想道德、创新创业能力、意志品质、工作作风等综合素质和能力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1]。

实践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的教学体系,其包含了实验课、课程实习、水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多种实践教学形式,牵涉到的内容广泛,从基础课到专业基础课,再到专业课。所涉及的场所也比较复杂,从实验室到校内实习基地,到校外实习基地,再到毕业生实习就业单位等。实习组织形式,从相对集中到分散。因此,实践教学的管理难度较大,对于相对比较集中的实习如生产实习易于管理,而对于相对比较分散的实习如毕业实习,则管理难度较大。近年来,安徽农业大学水产专业毕业生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其理论知识比较扎实,但动手能力、实践能力普遍不足,因此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已刻不容缓。

2 水产养殖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内容

2.1 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

新修订(2012年)的水产养殖学专业的培养方案,采用“3+1”的培养模式,即用3年的时间学习理论课程,用1年的时间进行集中实习。将原来分散的课程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集中放在第6、7学期完成。实践教学(不含实验课)的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从原来的20.1%提高到22.1%,从教学设置的源头上强化了实践教学的比例和地位。

2.2 实验课程的改革

在原有实验的基础上增加综合性、设计性的大实验,如“养殖水环境化学实验”增加水体理化因子的综合分析;“水生生物学实验”增加水中浮游生物的综合调查分析;“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实验”从原料的粉碎到配比,再到鱼类饲养,一系列的实验过程每位学生都必须参与完成。

2.3 校内实习基地的建设

实践教学基地是教学、科研和生产示范的场所,校内实习基地的建设是实践教学的保障体系,对培养合格人才和保障科学研究具有与实验室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现有校内实习基地(大杨店)的基础上,加强实习基地的质量建设,满足学生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的需求。

大杨店水产实践教学基地共有水面2.53 hm2,目前学校已基本建设完成,修建了一个大型水塔、鱼苗繁殖、孵化、育苗等设施,池塘的进排水系统及一些附属设施也已修建,已成为水产养殖学专业本科学生重要的校内教学实习基地,可达到提高水产养殖学专业本科教学质量(特别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的目的。同时,本基地还可以作为水产专业教师的科研基地。该基地已初步建设完成,2015年已开始接纳学生实习活动。

2.4 校外实习基地的巩固与拓展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是搞好生产实习及毕业实习的基础条件,对保障学生接触社会、深入基层、受到实践锻炼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开展以产、学、研三结合为主体的实践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本专业的科研和人才智力优势,遵循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面向基层,面向生产第一线。

目前,水产养殖学专业已在芜湖、池州、滁州、安庆、肥东等地建立了5个校外实习基地,为本专业毕业实习及部分教学实习提供了良好的保障。然而,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及对实践教学的加强,原有的基地已不能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因此计划在将来2~3年内再创建2~3个校外实习基地。同时,加强对校外实习基地的管理力度,增加一些投入,使其适应现代化水产人才培养的需要。

2.5 教学实习的改革

将过去单门的课程实习,通过整合、优化,组成多门课程的综合实习。如“水产动物标本制作与组胚实习”,将原来的“动物标本制作”“鱼类标本制作”及“鱼类组织切片制作”整合在一起,进行循环实习。对于以前内容较为单一的生产实习“家鱼人工繁殖及病害防治”进行了调整,调整为“水产动物繁殖与养殖及病害防治生产实习(专业实习)”,实习内容由原来的单一的家鱼人工繁殖及病害防治,增加了鱼苗培育、成鱼养殖;同时增加了名特优水产(如甲鱼、河蟹等)的繁殖、养殖及病害防治,实习的内容增加了很多,时间也大大延长,从以前的6周延长至10周,要求学生在校外实习基地实习时间更长,实习内容更丰富。从2015年2012级学生实习情况来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生一致反映实习的收获很大,动手能力明显提高。

2.6 毕业实习的改革

原培养方案的毕业实习是安排在第8学期,此时学生为了找工作东奔西走,不能安心进行毕业实习,使得毕业实习的质量及毕业论文的质量有所下降。新的培养方案要求提前进入毕业实习阶段,即第7学期为学生的毕业实习阶段,从第6学期末将即将进入大四的学生提前分配给指导教师(结合学生的意愿),由指导教师在暑假到来之前将学生的毕业实习安排好,大多数学生可以提前(从暑假开始)进入一些大型企业进行毕业实习。通过实习,收集数据及资料,为写好毕业论准备。企业可以通过学生实习的表现,和学生达成就业意向,解决了学生找工作的后顾之忧。有一小部分学生(不到企业去的)在暑假期间即可进入实验室,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做一些相关的课题实验,为撰写毕业论文打好基础。

2.7 其他

2.7.1 制作视频资料。为了提高学生实习质量,将水产养殖学专业的一系列实践教学制作成视频,为后几届学生在实习之前观摩学习之用。通过观看视频,让学生提前知晓实习所需要做的事情及注意事项,更好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以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

2.7.2 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讲学。从2015年开始每年定期聘请安徽农业大学毕业的杰出校友或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在“渔业经济管理(案例分析)”课程中介绍渔业生产的实际经验。本学期聘请了5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相关校友或专家为水产专业2012级学生授课,深受学生的欢迎,反响热烈。

2.7.3 设立“通威”班。2008年开始,通威公司和安徽农业大学水产养殖学专业合作,在每一届的水产班设立虚拟的“通威”班,从大二开始“通威”班的学生可以利用假期直接到通威公司实习锻炼,通过这一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参考文献

[1] 万全,鲍传和.安徽农业大学水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与改革探索[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3,27(5):77-82.

[2] 曹谨玲,陈剑杰.水产养殖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9):133-134.

[3] 黄辨非,杨小林,杨代勤.水产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实践教学改革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0(11):26-27.

水产养殖学范文5

我们到过的参观地点有:

(1)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

(2)沿途参观了冯家湾虾苗基地。

(3)螺旋藻养殖基地;

(4)南海水产研究所海润珍珠养殖场;

一:首先到达参观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

海南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位于海口东南方向琼山境内,红树林在这里的海滩上绵延50公里,面积达3337.6公顷,海南的红树林以琼山、文昌为最,其中琼山市的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是游人去得最多的景区之一。面积4000多公顷,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红树林保护区,是中国七个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保护区之一。

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滨海泥滩上特有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的植物群落,其大部分树种属于红树科,生态学上通称为红树林,是能生长于海水中的绿色植物。从照片上可以看出,这里的红树林生态环境极好,适合各种生物繁殖生活,水中有多种生物,包括各种鱼类诸如血蚶、蚝、对虾、青蟹、血鳝,各种蛇类等。生物资源及其丰富。据介绍,这里的红树林生长良好,涨潮时分,茂密的红树林树干被潮水淹没,只露出翠绿的树冠。我们到时,正处于涨潮前期,能看到水已经淹没树根,只有气生根还露出水面。有经常性腿潮涨潮,有利于生物生长发繁殖,因此这里生物物种繁多。

二:参观红树林后,汽车开到冯家湾,沿途参观虾苗基地。这里是中国南方最大的虾苗培育基地。这里实际形成了冯家湾———椰林湾地区对虾种苗产业带拥有种苗厂家400多家,虾苗总数占全省80%左右,成了远近闻名的“虾苗谷”。但是,从沿途参观来看,这里的基地虽然总体规模大,但都是小规模个体养殖较多,技术力量也很薄弱,竞争力不会太大。需要引进大量技术人员提高育苗技术和技术创新才是出路。

三:到达三亚后休息一晚上,晚上我到三亚海滩看看,这里的海水比海口的海水干净多了,说明三亚市的生态环境确实很好。

次日上午(五月十七日)到螺旋藻基地参观。我们主要参观了螺旋藻的室外水池培养:

图中看到的转动的是为了防止螺旋藻沉积在池底,加快流速。

下面是螺旋藻培养完成后进行过滤获得螺旋藻液,此时获得浓度极高的螺旋藻,再加工后可以生产了。螺旋藻目前在海南大规模养殖的只有一家,原因是不好养,同时市场需求不是很大,没有稳固的销路。

四,紧接着我们到南海珍珠研究所参观珍珠养殖,这里有专门解说为我们讲解:

这是我们看到的几个珍珠贝:

珍珠贝在海里称贝,在淡水中叫蚌,海水珍珠的价格一般你淡水高,他们的区别在于:海水珍珠和淡水珍珠的区别

水产养殖学范文6

关键词:人才培养 工学研 水产养殖

1 产养殖专业毕业生就业市场分析

1.1 薪资调查 麦克斯公司独立调查报告显示,水产养殖专业2011届毕业生在我校53个专业排名中,就业竞争力指数97.6%,本校排名第二。半年后月人均2960元,就业率100%,2012届特种水产养殖专业毕业生半年后月人均收入3213元,较本省平均收入2886元高11.3%,本校排名第一。学生毕业后所从事工作与所学专业相关度为86%以上,排名第一。对母校的满意度达到96%以上,愿意推荐母校的比例80%以上,排名第二。水产专业学生半年内离职率2011届、2012届均倒数第一。

1.2 就业市场分析 从2009年开始连续4年对水产相关企业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和企业技术主管、毕业生等进行调研。调研报告表明,一是现代水产企业正淘汰低学历、低技能人员,合格的现代渔业生产技术技能人才匮乏严重制约着水产企业的转型升级;二是大部分往届毕业生发展后劲不足,不能适应更高层次岗位技术要求;三是农业高职院校应该适时调整人才培养定位,培养能传承水产产业文化、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能应用推广新技术、对社会充满责任感和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渔业技术技能人才。

2 践行“工学研融合”人才队伍培养模式

以实训基地为载体,制定相关教学、考核、监控等标准。教学标准与生产标准相融合、各类岗位工作规范与企业岗位工作规范相融合、静态教学管理制度与企业管理制度相融合,校企合作办公室与企业人力资源部、教学系部与生产部、专业教研室与技术部相对应,形成相互融合、相互对应的关系。基础技能的培养进实训室、专业技能的培养进实训基地、将理论知识传授融进技能培养过程,集生产、教学、科研相融合,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3 搭建专业教学与现代渔业产业共同交流学习的平台

学院围绕高职办学的“服务域”与“发展域”,在服务渔业产业转型升级中,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立专业教学与现代渔业产业共赢的实践平台。在泰州农业开发区江苏现代畜牧科技园内建有水产实训中心,系江苏省渔业科技转化平台,江苏省渔业科普基地。学院水产系与通威股份有限公司等10多家单位签订协议,为实施“工学研融合”提供平台保障。实践平台以培养学生和联合解决技术问题为接口,以科研项目为支撑,企业为教师、学生提供教学、科研、实习场所和工作环境,共同开展生产、教学、科研、就业与创业合作,实现了专业教学与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

4 提高水产养殖专业教师的教学质量

针对新进青年教师,学院建立“师徒工程”制度,先在校内实训基地锻炼,负责养殖生产、学生实习、参与科研项目,再进企业实训基地挂职锻炼;针对骨干教师,通过“挂县强农富民工程”,选派到村担任科技副职,企业兼职和学院科技服务团队参加社会服务。通过一系列工程实施,专任教师的职业能力、一体化教学能力、企业技术联合攻关能力、合作申报科研项目能力、科研水平、教师“工学研”融合培养学生的能力等都得到大幅度提高。2009年学院组建水产师生科技服务团队,把科研优势转化为服务资源,在服务“三农”过程中检验并提升了学生的技术技能水平。

5 改革水产养殖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

将渔文化、企业文化与学生文化素质相融合,开发职业情感、职业态度与职业道德的课程群;将现代渔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与专业技术技能相融合,开发职业技术课程群;将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教师研究课题分解项目、企业技术难题转化项目与实践教学相融合,开发职业拓展课程群,建立课程资源库,构建项目化课程体系。

6 落实完善“工学研融合”的制度管理

学院为促进工学院融合,进行一系列管理制度改革。改革校企合作制度,设置“教学-科研互动岗”,要求教师在申报课题时带学生进入团队,为学生参与科研提供制度保障。

7 以学生为主体实施“工学研融合”

学院不仅抓了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在教学运行过程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一是组织学生在产学研基地进行专业体验、职业认知、教学实习、参与科研、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培养专业能力;二是每年举办专业实践技能大赛等系列活动,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三是吸纳学生参与教师研究课题,实行课程与课题融合、实习与项目融合、作业与研究报告融合,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研究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术活动能力;四是为学生提供创业孵化基地,在市场竞争中锤炼创业本领,提高学生技术导向的职业能力。五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实训基地设有IT系统,腾讯通(RTX)、客户管理(CRM)以及OA办公系统(OFFICE ANYWHERE),通过对疑难问题分析、总结及各基地远程交流,更加有利于学生综合技能的提升。这些学做研用结合的教学方式改革,既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建构,又建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更主要的是提升了学生的发展后劲。

参考文献:

[1]谷坚,施冬梅,陈军.水产科技人员绩效考核体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3(12).

水产养殖学范文7

【关键词】学习任务单 中职水产养殖专业 鱼类学课程 应用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3B-0085-03

鱼类学课程是中职水产养殖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内容是学习鱼类的形态结构、鱼类的种类识别、鱼类生态学等,是学好水产养殖专业课程的关键。传统的鱼类学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满堂灌”,只重视知识的讲授,忽视了中职学生学习主动性不足的问题。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课堂主体作用,使学生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笔者把“学习任务单”应用到中职鱼类学课堂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学习任务单”的概念与作用

关于“学习任务单”,目前还没有确切的概念界定。邢翠微认为,“学习任务单”是教师为完成教学目标而设计的一些任务,以文本的形式呈现出来,学生在课堂中完成,从而达到实现教学目标的目的。陈磊认为,学习单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给学生作为课前预习、课内深入思考、课后归纳复习的整合性学习素质包。

“学习任务单”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作用表现在:可以规范系统课堂笔记,辅导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学习,强化知识的构建方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笔记的功能性;可以进一步补充教材,使学生复习时再现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率;可以精简精练习课后作业,使学生从单一、枯燥的课外作业练习中解脱出来。可见,“学习任务单”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的、以练习题形式出现的学习任务。它具有课堂笔记、学习指导和课堂练习的作用。

二、“学习任务单”在鱼类学课程教学中的实践

笔者分别以鱼类形态学、鱼类常见养殖种类识别和鱼类生态学部分各一个内容的“学习任务单”为例,研究“学习任务单”在教学中应用的效果。

(一)鱼类形态学部分“学习任务单”

鱼类形态学的“学习任务单”以鱼类消化系统为例。消化系统部分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消化系统的结构,因此“学习任务单”主要是以消化系统结构为主要线条进行设计,并把理论学习内容和实验观察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比较不同食性鱼类消化系统结构的区别,设计见表1。

表1

学生在听课和做实验的同时,基本能完成“学习任务单”。在期考卷里,设计了相关填空题“鱼类的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构成,消化管包括 、 、 和 等部分;消化腺包括 、 和 。”以及判断题“草食性鱼类的肠道比肉食性鱼类的长”,82个学生参加考试,每题各有1个学生答错,81个学生都能正确地填写答案,正确率达98.8%。

(二)鱼类常见养殖种类的识别部分――以鲤亚科常见鱼类识别为例

“鱼类常见养殖种类识别”部分的教学,多以理论与实训一体化教学为主,且突出培养学生的观察总结能力,在设计“学习任务单”时,除应掌握的知识外,以实训观察为主要线索,还留出学生发挥个人能力的空间。以鲤亚科常见养殖鱼类识别为例,除了应该让学生掌握的鲤亚科的主要特征,我们让学生观察比较最常见的养殖鱼类鲤和鲫,把这两种鱼最主要的区别特征提示出来,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完成,还留出空格让学生自主观察寻找其他区别特征,并告诉学生找得越多,评价分数越高。“学生任务单”设计见表2。

表2

在教学中,学生兴致很高,除了完成规定的内容,还观察比较出很多这两种鱼的差异特征,在识别鱼类的测试中,除了个别缺课学生,其他学生都能区分出这两种鱼,及格率达98%。

(三)鱼类生态学部分――以鱼类与生物环境因子的关系为例

鱼类生态学部分主要是学习鱼类与环境因子关系、鱼类的摄食、生长、繁殖等方面的内容,与养殖生产有密切关系,是专业课的基础。在设计“学习任务单”时,除了主要的学习内容,还注意渗透生产实践经验,促进学与用的融合。以鱼类与生物因子的关系为例,“学习任务单”设计见表3。

表3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生产知识特别感兴趣,部分学生还进行了预习,查阅了相关的资料,对生产知识有大致的了解。课堂中,师生积极交流互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且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单”。

三、应用结果与分析

在中职水产养殖专业鱼类学课程中使用“学习任务单”,能使学生学习目的更明确,条理更清晰,学习过程更顺利,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教学效果更好。笔者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82名学生中有68名学生认为“学习任务单”对学习帮助大,占82.9%,12名学生认为帮助不大,占14.6%,2名学生认为没有帮助,占2.5%,“学习任务单”受到了大多数学生欢迎。而设计合适的“学习任务单”是成功应用的关键,笔者可从如下几方面进行设计。

(一)因教学内容而异

笔者在设计“学习任务单”时,主要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选定设计内容,包括课堂教学的重点提示、实验的主要步骤、思维路线和生产实践知识等。如消化系统结构认识部分的主要学习目标是认识掌握消化系统的结构及食性与消化系统的关系等,在“学习任务单”中就以消化系统的结构为主要线索,让学生边听课边完成“学习任务单”;在常见养殖鱼类种类识别的部分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常见的养殖品种,所以“学习任务单”的设计,侧重是通过实验观察比较相似鱼类的区别来掌握常见鱼类的主要特征,从而达到认识常见鱼类的目的,学生很有兴趣地根据“学习任务单”的内容进行学习,且很容易掌握学习内容。

(二)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中职学生文化基础差,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比较欠缺,但对动手做实验比较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今后的职业。蒋月芬认为一份明确的“学习任务单”无疑有提高学生有意注意的稳定性,加强学习效果的作用。因此,笔者设计的“学习任务单”简单明了,学生能够很轻松地看懂,且都包含指导实验及与生产有关的内容,学生都乐于完成。

(三)教、学、做合一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说过,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学习任务单”设计时,尽量教学把理论与实训内容结合起来,通过学生动手实验掌握理论知识,使教学内容生动直观,避免枯燥的死记硬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消化系统部分的学习,通过实验观察比较了草鱼、鲤和胡子鲇三种不同食性的口、齿、胃、肠等结构,并填写“学习任务单”,学生清晰地了记住了鱼类消化系统的结构。

(四)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

现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强调,“教一个人某门学科,不是要他把一些结果记下来,而是教他参与把知识建立起来的过程”。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学习任务单”设计时,不仅仅是简单地把主要教学内容列出来,让学生边听课边完成,而更应该放手让学生独立通过实验,寻找、判断、归纳学习内容,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思维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如在学习鲤亚科常见养殖鱼类识别时,笔者在“学习任务单”中除列出了鲤和鲫的主要区别点,让学生自主通过实验观察寻找答案外,还留下空格,让学生自主提出区别特征,并找出答案。多数学生认真地做实验,积极地寻找到许多答案。

(五)贴近生产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建立和完善“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灵活开放、自主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教育体系”。因此,中职教育应以职业为导向,使教学内容贴近职业和生产要求。在“学习任务书”设计时,笔者尽量挖掘生产实践相关知识,把养殖生产经验 (下转第103页)(上接第86页)融合到所教的知识中。如在学习鱼类与生物环境的关系时,设计相应的“学习任务单”,让学生分别找出鱼类种内关系、种间关系、与其他生物关系在生产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让学生掌握生产知识和技能。

(六)全面评价

评价能让学生重视自己的学习过程,更重要的是有助于老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程度,更好地改进教学。评价可以是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老师评价。自我评价就是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有利于学生进行自我约束。小组评价是小组成员共同对组员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有利于小组成员间的团结协作和互相约束。教师评价是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对学生起到鼓励和鞭策作用。在“学习任务单”设计三种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及“学习任务单”的完成起着重要作用。

综上,“学习任务单”在中职水产养殖专业鱼类学课程的应用受到了学生的欢迎,教师能有效地通过“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减轻课外作业的负担。在问卷调查中,所有学生都表示对本门课程感兴趣,学生期考及格率达99%,教学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李承林.鱼类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2]邢翠微.初中地理“学习任务单”设计与应用的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2

[3]陈磊.基于支架式教学设计理论的初中化学学习单设计模型的构建[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3

[4]蒋月芬.“学习任务单”――搭建小组合作学习平台的利器[J].教学月刊(中学版),2007(2)

水产养殖学范文8

【关键词】中职水产养殖专业学生成绩评价模式探讨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厅教改项目“中职水产养殖专业《鱼类学》理论与实训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资助。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227-02

学生成绩考核是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学的杠杆,在课程中起着激励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对学生而言,是对其所学习课程掌握程度和学习过程的评价。具体的考核制度、模式、内容和方法应该充分反映相应课程的培养目标,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而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和其他专业一样,水产养殖专业课程成绩评价主要采用平时成绩(主要包括作业、实验等)及期考成绩综合评定的模式,平时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40%,期考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60%,考试的形式有开卷考试和闭卷考试,评价的主体是教师。这种评价方式明显地忽略了能力培养和学习的过程,与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不相协调,因此,有必要改革学生成绩评价模式,以适应中职教育发展的需要。

《鱼类学》是水产养殖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鱼类养殖学、鱼病学、鱼类饲料学和鱼类捕捞学的重要基础,对鱼类养殖生产具有指导作用,是学生走上生产岗位前最重要的一门理论实践课程。但目前尚没有系统地对本门课程学生成绩评价模式的研究。因此,为了有利于学生的培养,本文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探索适合中职水产养殖专业的、可操作的成绩评价模式。

一、现行学生成绩评价模式的利弊

目前《鱼类学》课程学生成绩评价的模式和大多数中职课程一样,采用的考核方式,主要是理论考试、技能操作考试两种。理论考试的期末综合成绩=平时成绩(40%)+期考成绩(60%),平时成绩主要根据出勤和作业等确定。技能考试的形式多数为同一题目,同一评分标准。全由教师来评定。这种评价模式的有利点有:

(1)在分数裁定上可制定标准,评判起来容易,这样的考题容易操作。

(2)评分标准规范、公正。

(3)学生容易复习和准备。只要肯于吃苦,基本功扎实,会使用常用设备及工具,掌握基本技能,也能过关。

但这种评价有以下几个弊端:

(1)评价内容单一。以教材内容为中心命题,侧重评价教材规定学生的学科知识和技能,忽略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生产技能的评价,助长了不少学生的惰性,认为平时可以不听课,考试前突击复习一下,就可以应付过关。

(2)评价的主体单一。评价的主体为老师,主要是老师根据试卷和作业的情况进行评价,一方面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很难做到充分了解,评价的结果不一定能正确反映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另一方面,学习没有机会参与对自己的评价和相互评价,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关心自己的学习,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总结反思,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督促和相互合作。

(3)只评价结果,不考虑过程。这种评价模式只能根据作业和试卷的完成结果进行评价,忽略了学习过程的评价,没有体现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和合作精神。

二、中职学生成绩评价的设想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教育部《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要求,中等职业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转变教育思想,树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观念,培养与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因此中职学生成绩的评价应是多元的,且能体现能力的培育、纪律的遵守和良好学习态度的养成,还应该起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自信心和促进整体素质提高的作用。考核评价模式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评价内容多元化原则。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因此,对学生成绩的评价不仅要评价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还应该包含学习过程,即是学生学习的参与程度、团队合作精神、纪律情况等方面,这样既可以对学生进行中肯的评价,也可以约束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可以使学习把注意力集中到教学过程中,培养认真学习和努力工作的态度,以及团结协作的习惯,而不是到期末再突击应付,甚至作弊的不良习性。

(二)评价主体多元化原则。成绩的评价不仅由教师来完成,同时还应该包括学生的自评和互评。自评使学生由被动的等待评价转向积极参与评价,时刻关注自己学习,对自己有一个全面、清醒的认识,对自己进行反思,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互评是以小组为评价主体,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并对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进行评价,有利于同学之间相互沟通交流,团结协作,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又可以相互促进。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评价是全方位和多角度的。

(三)评价方式多样化原则。评价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因此评价方式应该是多样的,包括(1)课堂评价。主要是考核学生的出勤情况、参与学习的积极程度、遵守纪律情况、团结协作情况和完成学习任务情况。(2)作业成绩。评价学生完成作业的态度、完成作业的情况和联系生产实践的情况。(3)期考评价。主要是根据课程标准,结合生活实际以及学生的特点,设计期末测试。主要是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及应用能力,包括笔试和实验操作两种方式。

三、学生成绩评价模式改革的实践

(一)评价模式的设计

在中职水产养殖专业《鱼类学》课程教学中,我们参照职业技能鉴定要求学生的要求,把成绩评价分为两大部分:理论成绩和实操成绩。

1.理论成绩的评价模式

原来一直沿用的评价模式有利有弊,笔者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改进,理论成绩评价模式为:理论成绩=作业成绩(30%)+课堂评价(40%)+期考成绩(30%)。

(1)作业成绩 按课程标准应掌握的要点布置作业,根据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评定成绩。结合一体化教学,应用“学习任务单”代替作业,把应知应会及生产应用结合起来,由学生边听课边完成,或在课外查找资料完成。如在“鱼类与生物因子的关系”教学中设计了如下“学习任务单”:

任务名称: 鱼类与生物环境的关系

一、学习目的:了解鱼类与生物环境之间的关系,掌握生产中应采取的措施。

二、学习内容:

1.鱼类种内关系包括(1) (2)

(3) (4) (5)

生产中应注意(1) (2) (3)

2.鱼类种间关系包括(1)

(2) (3) (4)

生产中应注意。

3.鱼类与其他生物间的关系有。

生产中应注意。

三、教师评价:

(2)课堂评价 主要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分6个学习小组,各组分工合作,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让学生充分认识自我,参与学习和工作过程。评价项目包括①参与程度:积极发言,认真做笔记,动手做实验等;②纪律情况:是否遵守课堂纪律,有没有玩手机、打瞌睡、聊天等现象;③考勤;④团结合作精神;⑤完成任务情况,包括完成讨论内容和实验内容。

(3)期末考试成绩根据课程标准和岗位工作要求,以及学生的特点,设计考试试卷,主要测试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应用能力。由教师改卷和评分。

2.实际操作成绩评价模式

主要考核评价学生是动手能力和对生产中应该具备的技能的掌握程度。在《鱼类学》教学中,分三个内容:鱼类的形态结构、种类识别和鱼类生态学,这三部分都有应该掌握的技能,所以在实操考试中分别以这三部分的技能出题,让学生进行操作,得出实操成绩。

(二)评价模式应用效果及分析

1.评价模式受到了学生的欢迎。通过问卷调查,96%的学生喜欢这种评价模式。学生参与自己和同学的学习成绩评价,成为自己成绩评价的主体,关注自己的学习成绩,也减轻了学习的压力,因此,学生是乐于接受的。

2.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这种评价模式从学生的纪律、学习过程、学习能力、对知识技能的掌握等方面评价学习的学习成绩,避免了只看作业和考试结束的局限。经一学期的应用实践,学生的及格率达100%。

3.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评价项目里包含自主和创新的内容,也有参与学习的评价,让学生体验到参与学习的收获和思考问题的鼓励,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在教学中,学生积极发言,小组做实验和讨论中积极参与,积极查阅资料完成作业,常常超越课本思考问题。

4.提高学生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学生纪律和考勤在成绩评价模式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可以约束学生自觉遵守纪律,在遵守纪律中获得实在的评价。

5.有利于开展理论与实训一体化教学。通过“学习任务单”把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融合在一起,并在评价在考核学生的参与程度、团结合作情况、完成任务情况,促进了理论与实训的结合。

参考文献:

[1]周利华.基于课程改革大环境下的职业教育课程学生成绩评价改革的探索,科技大众.2012(2)

水产养殖学范文9

1我国水产生态养殖存在的问题

1.1生产较为分散

在当下的水产生态养殖行业中,仍主要采用以家庭为单位的分散经营方式。这主要是因为整个市场的竞争不是很激烈,并且机械化程度较低,所以我国对于水产生态养殖行业没有进行有效的集中管理,这就严重阻碍了水产生态养殖行业的发展,对于生产者来说也是一种变相的利益受损。

1.2水资源环境恶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对于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目前我国的水资源正在受到不断的污染,所以在水产生态养殖方面合适的环境越来越少,对于水产生态养殖行业的发展造成了阻碍。在水产生态养殖业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发展观念落后,大多数养殖者仍采用粗放的方式进行生产,对于水资源的利用率不高,并且导致水资源质量下降,需要大家在生产过程中加强注意。

1.3养殖人员素质不高

在水产生态养殖过程中,很多养殖人员对于行业的认识不深,自身的水产养殖专业素质不高。在水产养殖过程中,无法进行综合的考量和科学的养殖,这就导致水资源浪费和污染严重,水产养殖效率也得不到应有的提升,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水产生态养殖行业的发展。

1.4基础设施和资金不足

在目前我国的水产生态养殖行业中,相关的设施比较陈旧和落后,养殖者在生产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生产效率比较低下。并且大多数养殖者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生产,对于现代化生产设备的引进没有足够的能力,限制了水产生态养殖行业的发展。

2水产生态养殖与新养殖模式发展战略

2.1加强管理,进行集中生产

相关部门应本着水产生态养殖的原则,完善养殖许可证制度和用水制度,实行统一管理。对养殖水域的养殖能力进行评估,以便能将评估结论与相应的养殖类型、方法、密度等关键信息结合起来,避免养殖户随心所欲地增加养殖密度,促进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推进水产生态养殖机械化发展,提升水产生态养殖的生产效率,并且将水产生态养殖行业进行集中管理,避免浪费水资源和生产力,让水产生态养殖行业实现更好的发展。

2.2保护水资源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针对水资源环境恶化现象,水产生态养殖行业需要实施有机水产养殖,制定合理的规划,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创造一个良好的养殖环境,减少生产垃圾对环境的影响,要着眼于市场需求及生态养殖目的,结合水体的生物承载力,在不同养殖区域进行合理开发,制定长远发展规划[1]。在养殖过程中,一定要重视进行规模化养殖,构建一个完善的体系,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以实现水产生态养殖行业可持续发展。

2.3提升养殖人员的素质

在水产生态养殖过程中,对于养殖人员应提高要求,养殖人员一定要具备相关的证件,相关部门要定期对水产生态养殖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并且要进行相关的考核,剔除那些专业素养不够的养殖人员,实现水产生态养殖行业可持续发展。

2.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水产生态养殖行业应积极采用新养殖模式,学习新的养殖方法,实现观念和技术的更新,提高水产生态养殖行业的整体生产水平。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对水产养殖基础设施进行检查,建立健全水产生态养殖规划,获取科学的水产养殖业发展建议,推进水产养殖自动化、机械化发展,为提高整体生产水平和保证食品安全做出贡献。

2.5加大资金和科技投入

就水产生态养殖而言,离不开科技和资金的支撑。所以,我国必须建立完善的、长期的科技和资金投入机制,促进水产养殖业科学发展。水产养殖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加剧水产养殖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在这种情况下,要利用科学的设备和技术对环境进行保护,推动水产生态养殖科学发展。这就需要有关部门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为水产生态养殖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和保障,从而积极引进先进的水产养殖设备和技术,提高水产养殖水平[2]。

水产养殖学范文10

建设水产养殖特色专业的灵魂与先导式创新教学理念。教学理念对建设水产养殖特色专业的绩效与方向有着深远的影响。所以,需要重新评估传统的以职能、技术为导向的教学理念,构建能够符合水产养殖产业发展趋势的新型教学理念。建设水产养殖学特色专业的理念应当具有层次性,不但包括知识、技能、能力的培养,还包括专业精神的指引,实现教学形神统一。

1.1建设水产养殖特色专业需要重视运用科学精神的引导作用

培养水产养殖专业学生建立科学的价值观,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不断加强自我修养。学生在掌握水产养殖专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掌握一些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将各种知识融会贯通,树立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利益与冲突、经验与反思中不断发展。

1.2建设水产养殖特色专业需要重视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理念

改革水产养殖传统的以教材、教室和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促进学生不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与实践创新能力。

2改革建设中等水产养殖特色专业的管理机制

完善激励性管理模式是改革建设水产养殖特色专业管理机制的重要目标,通过鼓励学生和教职工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和教职工的内在动机与需求,以充分发挥广大师生在建设水产养殖特色专业中的重要作用,促进水产养殖特色专业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建设水产养殖特色专业的管理机制应当从过程式管理向目标式管理转变,从行政化管理向民主化管理转变。积极推行教师、学生、社会、专家多方结合的管理互动机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构建开放式的管理体系,促进水产养殖特色专业建设朝着高效率的方向发展,增加学科教学的活力。总而言之,建设水产养殖特色专业应当从创新教学管理机制的高度出发,积极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素质教育相适应的专业教学方法。

3重新构建建设中等水产养殖特色专业的模式

3.1以水产养殖产业的人才需求为导向

合理确定水产养殖的专业方向,并制定相应的课程体系。在综合考虑学生素质、从业能力、岗位需求等诸多因素后,合理确定水产养殖特色专业的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与课程体系,将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融入到水产养殖特色专业培养模式的构建当中,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优势,提高水产养殖学特色专业的针对性。

3.2将专业教学和实践紧密结合

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水产养殖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在构建水产养殖特色专业时,应当采用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根据水产养殖特色专业的专业特点和培养方向,找准科研项目和生产企业,以到场地实习或项目实验的形式开展专业教学,提高教学的灵活性。

4调整水产养殖特色专业的师资队伍

强有力的师资队伍是建立水产养殖特色专业的重要保证。在建设水产养殖特色专业时,必须根据水产养殖专业发展需要,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调整师资队伍结构,注重教师的职称、学历、年龄等的互补,在人才培养、人员配备和人才引进方面,注意向水产养殖特色专业上适当倾斜,为建设水产养殖特色专业做基本的人才保障。另一方面,水产养殖专业的教师必须不断补充、吸纳新的知识,以适应现代水产养殖特色专业教学的需求。教师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到工厂、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提高自身的实践教学能力。

5结语

水产养殖学范文11

关键词:湖泊湿地;水产养殖;湖区生态系统

中图分类号:S9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1)09-1789-04

The Effects of Lake Aquiculture on the Lake Ecosystem in Hubei

LIU Hao,DONG Ying,TIAN Ling-ling

(College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Wuhan 430079,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status of lake aquiculture in Hubei province, the exports of substances of lake aquiculture consisting of excessive fish feed, residues, wastes of organisms,and chemicals were analyzed. Then the effects of lake aquiculture on the water quality, aquatic organisms and lake surroundings were synthetically studied. It was suggested that intensive and ecological aquiculture should be taken. Tthe control 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combining with practice.

Key words: lake wetland; aquiculture; lake ecosystem

作为湿地生态系统的特殊组成部分,湖泊生态系统是地球陆地生态系统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与其他生态系统一样,湖泊生态系统同样生活着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不仅种类众多,而且数量惊人,存在着巨大的能量流和物质流,以维持着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故此,湖泊生态系统对于维持湿地生态系统甚至整个陆地生态系统的平衡具有其不可替代的、独一无二的重要作用。

从本质上说,湖泊水产养殖其实就是在湖泊生态系统原有的自然基础上增加了消费者(水产养殖物种)。对于湖区生态系统而言,其消费者的增加必然带来难以预料的益处或害处,而这取决于湖泊水产养殖方式。如果能够科学合理地调控湖泊消费者的数量和种类,并且将养殖规模建立在湖泊生态系统的最大承受范围之内[1],那么湖泊水产养殖所带来的益处将大于其害处,这样既增加了水产品的产量,又能控制湖泊富营养化等。

1湖北省湖泊水产养殖状况

1.1湖泊水产养殖种类

湖泊水产养殖物种主要是鱼、虾、蟹等,就湖北省而言,养殖种类多为鱼类,即鲫鱼、鲤鱼、鳝鱼、罗非鱼、鲶鱼、鱼和“四大家鱼”(青、草、鲢、鳙)等经济鱼类,虾类主要有罗氏沼虾、日本沼虾、克氏螯虾等[2],蟹类则主要是河蟹,乌龟和甲鱼也有养殖。

1.2湖泊水产养殖产量

自改革开放以来,湖北省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饮食结构也逐步改善,已实现从“吃饱”向“吃好”的转变,随之而来的就是淡水水产品的需求持续攀升,水产养殖市场不断扩大。因而,湖北省1997~2007年水产养殖产量不断增加(图1)。从图1可以看出,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湖北省水产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水产品产量持续增加。然而,由于经济增长而引发的水体污染日益严重,自然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进而导致捕捞产量持续维持在较低水平,甚至呈下降趋势。

由于堰塘养殖和湖泊养殖存在不可分割的联系,为了更好地进行湖泊养殖综合研究,本文所指的湖泊养殖即包含堰塘养殖。查阅相关资料[3,4],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水产养殖面积持续增加的前提下,不论湖泊养殖面积还是精养鱼池面积都不断增加。虽然在政府的大力推广下精养鱼池面积持续增加,但其增加幅度有限,所占比例依然较小(30%左右),而湖泊养殖面积虽然持续降低,但由于其基数很大,仍然是湖北省水产养殖的主要方式(表1)。

1.3湖泊水产养殖分类

就湖泊水产养殖方式而言,其可分为粗放式、集约式和半集约式等3种方式,而集约式养殖又可分为工厂化养殖、高密度精养和网箱围网养殖等。现阶段由于我国客观条件的限制与制约,集约化养殖并没有得到普及,而高密度、高投饵率和高换水率的“石油渔业”是我国现阶段甚至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主要的湖泊水产养殖方式;而采用循环水方式的封闭式养殖,虽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但其至今没有得到大范围的推广应用。

2湖北省湖泊水产养殖的输出物质

2.1过量饵料

我国传统的水产养殖是高密度和高投入式的开放式养殖,由于没有合理地定时定量地投放饵料,导致过量饵料流失而进入湖泊水域。富含氮、磷等多种营养物质的人工合成复合饵料在短时间内进入湖泊生态系统,导致湖泊生产者(藻类为主体)激增,而消费者和分解者数量有限,导致湖泊原有食物网失控以致生态系统失衡,可能引发水体富营养化。胡家文等人的研究表明,用人工合成的复合饵料进行湖泊水产养殖,每生产1 kg的鱼,约有800 g有机物、70 g氮与14 g磷通过各种形式进入水域,导致水体趋于富营养化。天然饵料则由于其中营养物质含量较低,利用率也相当低,饵料过剩的状况更加严重,如果大范围地采用天然饵料,则其有害效应必将大幅度加剧。

2.2动植物残体及其排泄物

动植物残体虽然个体较小,但由于其数量惊人,加之湖泊水产养殖系统是一种人工控制的脆弱的生态系统,其生态系统承载力极其有限,短时间内积聚而成的动植物残体严重危害湖泊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动植物残体进行分解需要消耗相当数量的溶解氧,导致湖泊水体的含氧量降低。湖泊水产养殖采取高密度养殖方式,其单位空间内的个体数目相当多,所需求的溶解氧较多,由于残体分解而致使含量减低的溶解氧极易导致水生生物因缺氧而受伤害甚至死亡。由于缺氧而导致残体难以进行充分分解,而不完全分解则产生H2S、NH3等有毒有害气体,威胁水生生物的健康生长。

水生生物排泄物也是影响湖泊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物质。人工合成的复合饲料转化效率较低,以对湖泊富营养化影响最大的营养物质磷为例,在鱼类进食的饲料中大约只有20%的磷被鱼所吸收转化,而剩下的80%则以排泄物等形式排入湖泊水体,大量的排泄物导致氮、磷急剧增加,为浮游生物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物质,进而加剧了湖泊富营养化程度[5]。

2.3 化学制剂

在湖泊水产养殖中,为了改善湖泊水体营养状况与保障水生生物健康生长,施用化学药品是必需的,常用的化学制剂有抗生素、治疗剂、消毒剂、麻醉剂与防腐剂。但不合理使用现象却相当普遍,英国水产养殖生产中所用的化学药品多达23种,过量使用,泛滥使用严重威胁湖泊水质,而药物残留超标也危害人类健康。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3 湖泊水产养殖对湖区生态系统的影响

我国现阶段的湖泊水产养殖仍然是“石油渔业”,是一种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增长和资源利用模式,即“资源―产品―污染排放”模式。就湖区生态系统来讲,湖泊水产养殖所带来的有害效应大于有益效应,导致湖区生态系统失衡[6]。

3.1对湖泊水质的影响

在湖泊水产养殖过程中,影响湖泊水质状况的主要物质是过量饵料与动植物残体及其排泄物等,而有机物、氮、磷等营养物质导致了湖泊水质状况降低,进而引发湖泊富营养化[7]。臧维玲等[8]的研究表明,饲料中含有的磷仅仅只有15%~30%被鱼类利用,16%~26%溶于水中,而51%~59%则以颗粒状态存在。氮、磷等营养物质的低转化率导致湖泊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含量激增,而湖泊水产养殖水域缺乏流动,高含量的营养物质和静止的水体等客观条件,极易导致湖泊的富营养化。

水产养殖所产生的动植物残体和排泄物等悬浮于湖泊水体中,形成了一层悬浮物,阳光透过率降低,致使水体中下层的水草和微生物难以正常生长,从而影响鱼类的健康生长甚至导致鱼类死亡。动植物残体及其排泄物等有机物的分解导致溶解氧含量降低,水生生物受到威胁,而水体的富营养化则进一步加剧了溶解氧缺乏状况,致使湖泊生态系统失衡。

化学投入品的过量和泛滥使用进一步导致湖泊水质的恶化。由于近年来湖泊水环境的不断恶化,水产养殖的病害不断增多并且日益严重[9],而化肥、农药等化学品的使用量持续增加。一方面,化肥、农药等的一部分直接流失于湖泊水体,直接影响湖泊水质;另一方面,一部分化肥、农药等化学品则通过动植物残体及其排泄物排入水体,间接影响湖泊水质。

3.2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为了获得最大产出,必须尽可能地在原有自然条件下增加消费者(鱼、虾、蟹等);而自然条件下的营养物质有限,施用大量的营养增加剂(化肥等)才能满足众多消费者的正常需求。氮、磷等营养物质的低效利用却导致其在湖泊水体中大量残留,引发湖泊富营养化,高水平的湖泊营养状况导致蓝藻等浮游植物迅猛繁殖,水质持续恶化,阳光透过率下降,影响鱼类等“土著”水生生物的正常生长。

以蓝藻为代表的浮游植物不仅在生长阶段而且在消亡阶段都需要消耗大量的溶解氧,使湖泊水体含氧量降低,而且浮游植物的残体分解会产生NH3、H2S等有毒物质,加上化学制剂通过食物链所造成的药物积聚,这一系列的综合因素影响水生生物的健康成长,严重状况下甚至可以引发其死亡。更加严重地是,湖泊水产养殖多是单一化养殖,而单一化养殖导致湖泊消费者结构完全改变,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彻底崩溃,在人工所维持的生态系统下,湖泊原有水生物种遭遇严重危机,在人工养殖的强势物种冲击下迅速减少甚至消亡。长江中下游水产养殖物种中,外来物种有45种,其中鱼类33种、贝类4种、甲壳类7种、两栖类1种,多来源于美洲[10]。

3.3对湖区周边环境的影响

湖泊水产养殖是在人为控制的生态系统条件下进行的,是一种人工生态系统,其高投入和高产出的特性决定了其对原有自然环境的巨大冲击。原有自然环境是一种多样性的平衡的生态系统,而水产养殖的单一化和高密度却严重影响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打破了其平衡状态[11]。

富含氮、磷等营养物质和有毒药物的湖泊水产养殖废水直接排入周边水体,加剧了周边水体富营养化程度[12]。由于水产养殖的面积扩大,原有水生物种减少,栖息水域的缩小和水生食物的减少严重地影响水禽生存,导致水禽等野生生物的减少。在我们的实地调研中,有些湖泊养殖水域周边竟然广泛布置捕鸟网,捕杀由于野生食物缺乏而偷食养殖鱼类的水禽。目前,湖泊水产养殖已经基本放弃大面积的散养形式,而是采取分离式的小面积围养。为了更好地获取经济效益,湖汊等狭长湖域成为水产养殖的主要区域。随着水产养殖的深入发展,湖泊弯曲系数逐渐减小,即湖泊越来越“圆润”,湖汊等深入陆地的湖域逐渐成为养殖水域。湖汊等地域是浅水水域,阳光充足,营养物质丰富,是水生生物的聚居地。由于湖泊水产养殖侵占湖汊等水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遭到致命的破坏。研究资料表明,生物多样性与湖泊弯曲系数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湖泊弯曲系数越大,生物多样性越大。湖汊等深入陆地的水域逐渐减少,湖泊弯曲系数减少,湖泊生物多样性减小,湖区原有“土著”物种持续减少甚至消亡[13]。

4 控制水产养殖水污染的政策措施

4.1控制湖泊水产养殖的水污染,推行可持续水产养殖

由于湖泊水产养殖条件的限制,“石油渔业”仍将是我国在未来一段时期内的主要养殖方式,而湖泊养殖所造成的水污染不仅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威胁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影响我国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有效地控制水产养殖所导致的水污染,推动粗放型养殖向集约型养殖转变,进行无害化的“循环养殖”。根据水产养殖所造成的水污染形成机制及其控制策略,建立水污染控制机制[14],如图2所示。

4.2科学规划湖泊养殖水域,发展生态养殖技术

进行科学合理的渔业规划,以湖泊的生态承载力为基础,加强控制湖泊养殖水域,对特定的水域实行禁止水产养殖或限制水产养殖[15]。在科学合理规划的基础上,加强对湖泊的监测,严格控制湖泊养殖。我国现阶段的水产养殖绝大多数仍然是粗放型生产,而渔民的养殖技术有限,这极大地制约了我国湖泊水产养殖的发展,生态养殖是我国未来渔业发展的目标,大力发展生态养殖技术是我国渔业发展的必然途径[16],必须改善渔业饲料以提高饲料利用率,控制化学制剂的施用以降低药物对水体的影响[17,18]。

4.3施行鼓励发展渔业政策,加强技术支持

针对我国渔业多为个体私人经营,渔业生产设施限于财力有限而更新困难的现状,国家应当制定相关政策以推动渔业设施升级,通过财政等经济手段补贴渔民,同时以技术支持为后盾不断提高渔民生产技术[19],推动水产养殖实现集约化生产。

参考文献:

[1] 蒋小欣,严以新.苏州市养殖类湖泊现状生态系统的调查分析[J].水资源保护,2008,24(2):57-60.

[2] 舒利敏.湖北淡水渔业生产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湖北农学院学报,2004,24(2):156-159.

[3] 葛相安,刘世禄.我国渔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出路[J].中国渔业经济,2009,27(4):5-12.

[4] 车轩,刘晃,吴娟,等.我国主要水产养殖模式能耗调查研究[J].渔业现代化,2010,37(2):9-13.

[5] 张敏,李建秋,周易勇.网箱养殖对东湖沉积物有机质含量以及磷的酶促水解与吸附行为的影响[J].水产学报,2002,26(6):510-518.

[6] 马润美,刘章勇.四湖地区农业活动对非点源污染的影响--―以洪湖市为例[J].湖北农业科学,2008,47(2):179-181.

[7] 刘松岩,熊彦辉.水产养殖对水域环境的影响及其治理措施[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3):7258-7259.

[8] 臧维玲,姚庆祯,戴习林.上海地区水产养殖和长江口与杭州湾水域环境的关系[J].上海水产大学学报,2003,12(3):219-226.

[9] 罗永成,李正友. 贵州省近年水产养殖病害流行特点及防治对策[J].中国水产,2010(6):29-30.

[10] 陈家长,沈公铭,孟顺龙,等.长江下游流域水产养殖外来物种调查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3):315-319.

[11] 彭自然,陈立靖,王武.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水产养殖污染现状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2):6467-6468.

[12] 吴庆龙,陈开宁,高光,等.大水面围网精养对水环境的影响及其对策[J].水产学报,1995,19(4):343-349.

[13] 王秀梅,宋友坤.湖泊围网养殖与水环境保护[J].污染防治技术,2006,19(6):40-41.

[14] 张小栓,李楠,蔡文贵,等.我国水产养殖水污染成因及其对策研究[J].中国渔业经济,2007,25(5):30-33.

[15] 卢昆,孙吉亭.新时期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路径与政策选择探析[J].中国渔业经济,2008,26(6):28-38.

[16] 刘国友.健康生态养殖是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必由之路[J].中国渔业经济,2009,27(1):18-20.

[17] 吴代赦,熊卿,杜俊逸.水产养殖对水体富营养化影响[J].江西科学,2009,27(4):617-621.

[18] 边蔚,王路光,胡晓波.水产养殖对水域环境的影响及污染防治对策[J].河北农业科学,2009,13(6):91-93.

水产养殖学范文12

关键词:淡水养殖;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 F3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3)03-0326-01

一 引言

我国内陆水域广阔, 有悠久的淡水养殖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淡水养殖业的发展, 把它作为充分合理利用国土资源、富裕农民、改善城乡人民食物结构的产业来开发。我国的淡水养殖业也是世界内陆渔业的一支劲旅。我国水产品总产量位居世界第三,而内陆渔业特别是淡水养殖产量一直位居世界第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淡水养殖地区和规模不断扩大,单位面积产量显著提高,淡水养殖品种增多,淡水养殖签础和服务设施逐步配套齐全, 生产者队伍不断壮大。以上种种,促进了我国淡水养殖业的飞跃式发展,为改善人民生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显著的贡献。

自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这对与我国的淡水养殖来说,既是机遇,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这有助于我国开拓水产品的国际市场,有利于水产业、水产品结构的调整,有利于促进水产企业的技术进步,增强竞争力。但是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在淡水养殖方面存在种种问题,所以加入WTO对我国也是挑战。

二 我国淡水养殖现状分析

1.养殖技术较为落后,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无论是传统养殖品种还是名、特、优等新品种,要想获得高产和高效,都要有一定的养殖技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传统的养殖品种依然是养殖的主体,可是这些养殖品种的数量多,价格上不去,从而导致经济效益偏低。可是现在有一部分养殖户对于养殖技术一知半解,有的是根据自己的想象去操作,也有的看别人怎么干自己就怎么干,至于这些操作有没有科学依据,甚至连他自己也不知道。

2.养殖环境存在问题,设备落后,病害防备缺乏。养殖者片面追求产量,追求低廉高效的水产品效益,忽略了对池塘设备的检查及更新,就更加剧了池塘老化和底泥淤积。塘中的污水控制没有一个清晰的标准,空间小,鱼量多是经常的事,养殖户缺乏养殖行业的标准。近年来,养殖环境修复与病害控制,养殖外部水源环境日益恶化,给水产养殖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有些养殖户,因为缺乏病害防护意识,乱投放药物,导致了病害的迅速传播,也因此影响了食品的质量安全保证。

3.经营方式粗放,没有形成合理的经营方式。有些地方的自然资源很丰富,淡水养殖业较为发达,可是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有些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并不理想,因为不懂养殖科学,有的养殖户甚至因为养殖渔业而损失了大量得资金。有的地区政府只重视引进一些大中型企业来带动地区的发展,而忽视了根据当地的优势,发展本地区的特色产业,来保证地区的资金收入。有些养殖户因为没有政府的支持,占地养殖等问题都没得到保证。

三 健康发展淡水养殖业的建议

1.要改进养殖技术,引进新的养殖品种。通过多种途径学习较为先进的养殖技术,并运用到实践中。淡水养殖户要加强学习。学习的途径很多, 可以看一些有关水产养殖的书籍、杂志或报纸, 也可以从网上查找一些资料, 电视上也经常播放一些有关水产养殖的节目, 可以从中掌握水产养殖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作为政府,要做好引导工作,可以由政府出资组织养殖户到高校进行培训或聘请专家到当地进行培训,提高渔民的养殖技术。另外,要学会与时俱进,及时引进一些新的养殖品种。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对养殖品种进行适当改革。引进一些新品种,一方面为自身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调剂了水产品市场,满足了消费者的需要。如有些地方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在主要养草食性和杂食性鱼类的同时,增加肉食性鱼类的养殖数量;也有的地方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在养殖鱼类的同时,增加了虾类或蟹类的养殖。并对此进行再加工等,经济效益会得到明显的提高。

2.综合治理养殖环境,及时更新设备,加强对疾病的防治。第一,要加强水质管理,通过加水、换水、种草、投螺、生化处理、机械增氧等措施,保证水质达到“肥、活、嫩、爽”的要求,防止缺氧浮头和泛塘事故的发生。第二,要加强清洁卫生和巡塘管理,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对策,经常或定期采取“赶、吓、毒、捕”等方法,防止鸟类、水蛇、蛙类、老鼠、鳌虾等敌害生物对养殖动物的危害。同时要及时更新设备,推广养殖机械化、数字化先进的养殖设备对于提高养殖效率、减轻劳动力负担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是实现渔业现代化的保障。目前的养殖设备主要有增氧机械、排灌设备、投饲设备、水质监测(化验)仪器等。在池塘规范化改造建设和养殖模式系统构建时,应根据养殖发展需要配备合理的设备、仪器等,提高池塘养殖生产效率。

3.改变传统的养殖方式,大力推广生态养殖模式。生态养殖是立足以水产养殖为主, 把水产养殖业和种植业、畜牧业有机结合起来, 具有风险小, 投资少, 见效快等特点, 形成了生产良性循环, 大大提高养殖综合效益, 这一养殖模式应大力推广。如种草养鱼, 通过开发荒地和利用池塘边角种菜种草, 养殖草食性鱼类, 是解决商品饲料不足,增收节支的有效方法。鸡一猪一鱼模式, 猪一鱼模式等, 把畜牧养殖业和水产养殖业结合起来, 可按每667平方米养殖水面100只鸡、5头猪的要求设计养殖规模, 既解决了养鱼饲料需要, 降低了养鱼成本, 又净化了鸡舍、猪舍饲养环境, 减少疫病发生, 提高养殖经济效益。稻田养蟹, 利用蟹稻共生的原理把种植业和养殖业结合起来, 实现了一地两养, 一水多用, 是增加农民“ 米袋子” 、“菜篮子”和“钱夹子”的重要富民工程。

4.要大力开拓市场,提供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大多淡水产品具有秋冬集中上市的特点, 很易造成销售难。因此, 采取有效营销手段, 搞活产品流通, 建立稳定销售市场, 是淡水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同时采取先进技术和加工方式, 改变产品形态, 是增加产品附加值, 开拓消费市场的有效手段。要注重水产品的精深加工,不断提高产品档次, 创名牌产品, 保证淡水养殖业健康有序发展。

四 结语

总之, 各地的情况不同, 需要解决的问题也不同, 在生产过程中, 要善于发现自己的弊端, 转变思想, 勇于探索, 加强管理, 采用先进的养殖技术,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进一步压缩成本, 结合饲料的生产和水产品的加工等发展综合经营, 相信一定能够找出适合自己的新路子, 将产量和效益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参考文献

[1]徐皓,刘兴国.淡水养殖池塘规范化改造建设技术[J].科学养鱼,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