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教育学的教育方针

教育学的教育方针

时间:2023-08-07 17:30:59

教育学的教育方针

教育学的教育方针范文1

关键词:英语教育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10-0084-01

随着中国的国际化日益加深,英语作为一门国际化语言,在交流中显得十分重要。大学作为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阶段,教学效果的好坏对学生今后的生活和工作都有密切的关系。但是,当前的英语教学方法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去改进。

一、当前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观念陈旧,缺乏创新

当前的英语教学水平和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引进外籍教师,派出教师国外进修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缓解了我国英语教学水平过差的问题。但是,现有的教师队伍,一部分是有丰富经验的骨干教师,这部分教师虽然有教学经验,教学方法还停留在过去,很少针对新时代进行新的教学方法创新;另一部分是受过专业训练的新近教师,他们受过系统的教学理论培训,把握时代前沿的教学方法。但是这部分教师缺乏教学经验,缺少实践空有教学经验却难以运用到实际上。

2.师生之间缺乏交流

当前英语教学,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填鸭式”教学模式中。课堂老师讲课时间占很大部分,而留给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提问等的时间很少。因此,不仅教师难以把握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出相应调整,学生也由于总是听教师喋喋不休而降低学习兴趣。学生英语水平也就难以提高。[1]

3.“听说读写”难以兼顾

当前英语教学,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评教方法和四六级考试,而大部分高校及四六级考试,,考试内容通常都是“听、读、写”,而英语交流中极为重要的“说”的部分却没有。因此教师在授课时也很少安排口语方面的教学,仅仅侧重于“听、读、写”的大量训练。导致学生学完英语口语依然很差,最终成为哑巴英语的受害者。

二、英语教学方法改革探讨

要使英语教学最终培养出实用性强,能切实应用在交流与合作的英语学习者,英语教学方法的改革必不可少。那么改革改如何进行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改革创新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创新是改革的重点,这里笔者通过词汇和语法两个方面来探讨。

1.1词汇教学的改革

传统的词汇教学往往停留在死记硬背上,就算结合音标,记忆也不算太轻松。其实我们可以从多角度着手,加强学生的词汇记忆。

1.1.1派生法:构词法是英语词汇中一种很常见的构成词方式。通过加入前后词缀,形成各种新词。词缀分为前缀和后缀两种。前缀有例如ex-,常表示“出”的意思,常见的有export出口,expend花费,in-常表示无、非、向内、进入的意思,常见的有independent独立,indifferent一般的等。通过前缀后缀可以让学生迅速的记住一系列单词。

1.1.2转换法:通过词性的转换,使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词性下具有不同的意义。比如water名词水,也可以作动词浇水,study动词学习,也可以作名词书房。通过这种转换,使学生熟悉一词多义,并通过早已熟悉的单词记忆陌生的意思。

1.1.3复合法:通过两个或以上的词相组合构成新词就叫复合法。比如homework家庭作业,就是由home家庭,和work工作复合而成的。复合法的记忆简单形象,很容易掌握,学生们不仅了解了复合词中各分部的意义,还能了解整个词的意义,可以很好地扩大词汇量。[2]

1.2翻译教学的改革

语法教学一直以枯燥无味而著名。那么如何让学生学号语法,不再感觉那么枯燥呢?我们知道,很多语法学生们中学阶段就已获得,因此再一味的重复显得毫无意义。教师对具体情况采取具体方法,才能使学生乐于接受。

1.2.1再现法:在需要复习并提升学过的语法时,可以归纳出核心语法现象与例子,在结合定义、图表等方法将学过的语法从学生的脑海深处重新勾起,使他们回忆起相关知识,并进行提升。这样就能避免从头讲起使学生感到乏味,丧失学习兴趣。

1.2.2归纳法:让学生先接触语法实例,感受结构和规律,再给出语法规则,并分析其用法。这样就避免了学习者死记硬背语法规则造成枯燥无味,事倍功半的现象。比如,It is(about/high)time(that)……句型中要求用虚拟语气,表示该做而没做的事,有建议的意思,其动词应用过去式。总结这类句型能让学生很受到句子的规则,能迅速有效的被学生掌握。[3]

在英语教学的其他部分也有很多教学方法值得我们去探索创新,这里笔者就不再赘述。

2.加强师生互动,充实教学活动

传统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而创新的教学方法应以学生为主体,加强师生互动,从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教师设计教学活动时应考虑到学生作为主体的特性,教学活动也要围绕学生来设计,从不同的层次,角度开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主动学习。比如,教师针对课文中的文章,让学生分角色扮演课文中的形象,排练情景对话,并在下一节课中表演。学生要表演对话,就必须熟读课文,熟记台词,这就要求他们对课文有充分的理解,促进他们看书学习。而对话的形式,也训练了学生们的口语,弥补了英语教学中某些环节的缺失。让学生自己排练对话,便是让他们自主参与到学习中来。通过教师点评策划,也促进了师生互动交流。这样的活动便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活动。

师生的互动不仅停留在课堂提问上,刚才所说的通过活动进行交流便是一个很好的办法。此外,交流一些热门话题,谈论实时影视,也是一些不错的方法。比如,在讲授有关奥运会的课文之前,对有关奥运会的话题进行讨论,学生都很乐意参与,踊跃发言,之后再学习课文,也能兴趣盎然了。

3.创新评教方法

四六级考试内容的片面性使大多数教师将教学重点落在听力、阅读和写作上,完全忽略了口语的练习。而学习一种语言,如果学完之后张不开嘴,说不出话,连基本的交流都成问题,那学完有什么作用呢。因此,在四六级考试中加入口语部分很有必要,同是,学校的英语期末考也可以加入口语部分,是教师重视口语的练习,最终让学生摆脱哑巴英语,真正将英语运用到显示交流中。

三、结语

英语教育对未来国家社会发展有着很大的作用。未来的人才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还需要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培养具有良好英语能力的人才是各大高校努力的方向。只有通过英语教学方法的改革,才能使学生们切实乐意学英语,学好英语,才能在未来社会建设中起到作用。

参考文献

[1]不详.关于大学英语教学方法的一些探索.

教育学的教育方针范文2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生活

高等教育的德育,是继承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在党的领导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包括学习和生活两方面,这两个方面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都是不可忽视的。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造就千千万万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掌握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丰富知识和扎实本领的优秀人才,使大学生们能够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这对于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在这里,本文主要针对大学生生活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探讨。

一、大学生用餐浪费问题

大学生校园浪费现象是相当普遍的问题。把吃不完的米饭随手倒在食堂餐桌上、不合口味的菜肴一口不动、一些馒头被抛弃在食堂角落的浪费现象,在高校并不鲜见。他们为自己的浪费行为列出种种理由:有的说,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倒点儿剩饭剩菜没什么大不了的;为了营养丰富而大量点菜;心情不好;饭菜质量差或不合口味;吃得太干净显得寒酸,等等。不少人对这些理由不屑一顾,认为这是大学生为节约意识薄弱找的借口。固然,节约意识薄弱是大学生浪费饭菜的原因,但绝对不是惟一的原因。一个很简单的例证是,很多大学生在家吃饭并不浪费,在校就餐却很浪费。这里存在一个“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异化现象,一定程度上,是学校食堂的服务方式“压迫”大学生浪费饭菜。

如何消除或弱化高校奢侈浪费现象,说到底还是那句话:要教育、熏陶大学生。所谓教育,应当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开展中国国情的教育,让大学生们明白要实现我们的目标还需要付出努力;二是开展艰苦朴素的传统美德教育,中国历史沉积下来的美德是一笔宝贵财富;三是开展人生价值观的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高校在努力强化大学生节约观念的同时,还应努力改善食堂的服务方式与质量。

二、大学生恋爱问题

当前高校大学生谈恋爱现象比较普遍,而且是呈有增无减之势,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他们既是成熟的,又是不成熟的。从生物学角度看,他们的身体已经成熟;但从心理学角度看,他们的社会心理并没完全成熟。他们的社会责任感、道德观念、恋爱态度、对恋爱与学习关系的处理等都是不成熟的。因此,了解大学生恋爱心理状况,并积极做好对他们的引导和教育工作,是高校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尽管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存在着很多问题,但毕竟这是时展的必然结果,有其积极的意义。传统的恋爱观已经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的需要,这也是客观事实。因此,整合传统和现代两种恋爱观就显得日益迫切。当代大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决定了靠规章制度和学生管理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在恋爱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只有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恋爱、如何去恋爱以及什么样的恋爱观才是比较合适的,才能让他们自觉地纠正自己的恋爱偏差行为,避免恋爱错罪行为的发生。

针对大学生恋爱问题,高校教师们要进行积极的探索与思考,通过教育和管理,使学生们对恋爱问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自觉抵制不良风气的干扰,以健康的身心状态投入大学生活中去。首先,要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高度的责任心,鼓励他们“学业在先,恋爱在后”,创造良好的学习风气,大力宣传和表彰努力学习的典型,引导他们把主要精力投入学业。其次,要教育恋爱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彼此间以诚相待,忠贞专一。再次,要引导他们恋爱应格调高尚,行为端庄,一方面促使他们把恋爱化作激励机制,督促自己进取向上,一方面教育他们文明恋爱,给别人以清新愉快的感受。

学校、院系、学工部等各部门对大学生谈恋爱要加以教育、管理和约束,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学校要制定出规章制度、处理措施,做到有章可循,而且严格执行,严肃纪律。辅导员要克服对大学生恋爱问题的偏见,在平时的工作中细心观察,对于正常谈恋爱的学生要给予理解和关怀,并教育引导学生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懂得把握爱情的尺度和分寸。对于出现问题的学生要高度重视,耐心教育,平等沟通,帮助他们正确认识问题,鼓励他们科学的解决问题。在处理问题过程中,要对症下药、标本兼治,切不可一味地批评处分,要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力求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三、大学生宿舍生活问题

在大学里,宿舍代表的就是“家”。学生远离了亲情的呵护,在这里他们却能感受着家的温馨。宿舍是大学生的第二个家,积极健康向上的宿舍文化对他们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加强大学生的文明修养,提升宿舍文化品位,丰富宿舍文化生活,应被大学提上日程。

我国高等院校实行大学生住宿制度,从群体心理学的角度而言,是高校通过集体住宿实施社会控制和培养的有效手段。对大学生的行为方式进行社会控制的目的和实质,是为迅速发展的社会不断培养具有更高素质水平的社会新人,即通过学校在住宿方面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教师的行为指导,对大学生在校住宿、学习、生活等行为方式合理调控,使其个性得到合理而又全面的发展,逐渐使更多的大学生成为社会所需要的那种具有高度组织纪律性、善于与他人沟通和具有较强生活自理能力的人格范型。

大学生头脑中容纳了多来源、多层面、多途径的社会信息,怎样评价和交流这些信息?宿舍成了最好的场所。在宿舍里针砭时弊,指点江山,发表自己的见解或争辩某些敏感问题,无疑有利于宿舍成员开拓视野,启迪思维,活跃思想。通过同学之间激烈的思想交锋,他们能认识真理,提高识别能力和政治素质。但是,由于大学生处于涉世之初,辨别是非能力较差,对社会环境的复杂性知之甚少,只能凭借各种传媒、舆论导向及一些社会现象去作简单分析和判断,容易为表面现象所迷惑。这时,我们可以通过在宿舍楼内外开展宣传栏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引导。实行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通过宿舍文化所形成的精神氛围和相应的物质环境,于潜移默化之中形成一种无形的约束力,虽不具强制性,却能引起个体感情上的共鸣,使个体有意无意地受到启发和感染,进而形成一种自觉、内在的驱动力。

总之,我们的德育工作必须树立大局意识,要放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大背景下来考察,不能以自我为中心,要为教育科研服务,为改革发展服务,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德育的成效归根结底要看德育工作对学生发展的作用。我们要认真总结德育经验,提高德育的认识,分析学生的特点,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王德祥.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现状与思考[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3).

[2]杨明.当前高校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创新[J].高等教育研究,2000,(5).

[3]李远贵.试论加强高校大学生道德教育[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2).

教育学的教育方针范文3

关键词 “90后”大学生 身心特点 体育教学内容与方式 改革

一、“90后”大学生身心总体特点

(一)“90后”大学生普遍思想早熟、思维活跃,知识面广,创造性强

“90后”的大学生成长于一个网络普及,信息丰富,教育民主化程度高的时代背景下。他们善于从网络上接受新信息、新观点,对于传统意义上的理论权威、主流观点敢于质疑,经常求新、求变,不甘于被动的接受教条式灌输,更倾向于通过自身实践和感知来接受或否定已有结论。

(二)个性独立,自信张扬与脆弱敏感的特质同时并存

“90后”大学生的个性独立表现在自我选择性很强,纪律观念和集体主义意识淡薄。随着社会的转型和发展,“90后”大学生在自我设计、自我发展道路上有了更多的选择,因此追求个性独立,时尚、潮流等成为他们共同的符号。但在张扬着个性的同时,在呵护环境中成长起来的“90后”,面对着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在升学考试、就业压力、贫富分化、人际交往等现实问题面前也表现出脆弱敏感的一面。

(三)“以自我为中心”的“90后”大学生缺乏责任感与团队合作意识

自我主体意识强烈是“90后”大学生较为明显的共性特征,主要表现在自我崇尚和对自身价值、自身利益的追求上。由于“90后”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在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呵护下成长,大多数人都是物质条件优越,衣食无忧,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有求必应的价值观。非常在意维护自己的权利,要求形式上的公平、自由、民主,却淡化甚至忽略了对应的义务以及对社会、对他人的责任感,很少将个人价值和社会责任感紧密联系在一起。相对于过分追求个性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团队忠诚度和协作精神则明显有所欠缺。

二、传统高校体育教学内容与方式的内在局限性

由于受到传统苏式教学理念的影响,长期以来在开展教学过程中比较强调教师“教”的主导性而忽视了学生“学”的积极性。一些高校体育教师,习惯于对学生进行技能方面的教学与训练,而不看重对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启发、引导和培养。在教学内容安排上,能够严格遵守教学大纲的要求,却缺乏应有的灵活变通和创新,无法体现出时代特点和趋势;教学过程中,片面追求整齐划一、规范有序,每个环节都强调统一性,致使体育教学内容单调枯燥,教学组织形式僵化,严重抑制了学生活泼好动的个性,降低了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甚至产生畏惧逃避心态。这类传统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很好的适应“90后”大学生对体育教育的需要,进行必要的改革与探索成为当务之急。

三、有针对性开展体育教学内容与方式改革的研究

(一)注重运动技能、锻炼习惯及意志品质的综合培养

运动技能的学习和良好锻炼习惯的养成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如果没有良好的锻炼习惯就无法从锻炼中获得乐趣,也就不能真正领会和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更加谈不上在此过程中对意志品质的锤炼和培养。相反,如果大学生们掌握了一定运动基本技能和技巧后,就会在灵活运用各项技能和技巧的过程中体会到运动带来的乐趣,会以更积极的态度和热忱参与进来,逐步养成自觉运动和主动锻炼的良好习惯,在不断的坚持与提高中培养出坚定的意志品质。

(二)进行课程体系改革,调整教学内容,注重个性化发展需要

“90后”大学生兴趣爱好广泛,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高校体育教学课程中应有意识开设他们感兴趣的体育知识和运动项目的选修课,在赋予学生更大选课自由度的同时,鼓励学生针对个人的兴趣爱好、体能和技能基础等实际情况,自主学习,通过选择最佳的练习内容和方法,在教师的帮助与指导下,使自身特长和兴趣得到充分发展,最终实现体育教育的目标。

(三)采取灵活多样的授课方法和教学手段,重视对新媒体技术的运用

当前的体育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希望通过教学中的互动,激发出学生积极参与、勇于探索的热情,达成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这个过程中,借助现代化多媒体的技术优势,采用灵活多样的授课方法,常常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是在进行体育运动理论课程的传授中,借助以多媒体视频技术为代表的新一代资讯平台和网络平台,主动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改革,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上,都为“90后”大学生所喜闻乐见,能够积极的参与到课程中来,真正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互动模式。

(四)改进考试和评价体系,变单一的结果导向为过程导向

高校体育教学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掌握基本体育运动理论和生理、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现在的体育考试制度还存在着很多形式主义的弊端。改进体育课程的考试方法和评价体系,成为当下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一大课题。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打破单一的应试教育模式,结合体育教学的特点,变单一结果导向的考核方法为过程导向的考核方法,以学生切实掌握相应的知识技能为主旨,弱化死记硬背的要求,使考试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对过程的一种总结和梳理。

基金项目: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SZ2011431)。

参考文献:

教育学的教育方针范文4

1949年9月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全体国民的公德……”1949年12月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重申了第一次政治协商会议的文教政策,提出:“新教育的目的“是为人民服务,为国家服务”。

1951年3月,第一次全国中等教育会议提出:“普通中学的宗旨和培养目标是使青年一代在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各方面获得全面发展,使之成为新民主主义社会自觉的积极的成员。”

1957年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并强调“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985年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要求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002年中共“十六大”提出:“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007年“十七大”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012年“十”的教育方针是“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方针”的总要求和具体要求

教育方针的总要求阐明教育的性质、方向、宗旨、原则等,是教育的总则;具体要求是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所要达到的目的,是教育的内容。“方针”的总要求有的不需要具体实施,只需要了解遵守就行,如教育的性质、原则等;有的需要融合在具体教育实践中,如“立德树人”、“素质教育”等;有的抽象、笼统、大而空,如“为人民服务”、“素质教育”等。“为人民服务”抽象空洞,不好实施,不如改变一下提法,把“为人民服务”改为“服务人民”,两者的不同在于,前者只提出了服务对象,却不知道为服务对象提供何种服务,具体要做什么;而服务对象没有提出要求也不可能提出要求因为它处于被支配地位,只能接受不能要求,“服务”只是教育的主观愿望而不是客观需要,因而失去了提出的意义。后者从服务对象的需求出发,凡是人民所需要的,教育就应尽力提供服务。不仅能明确教育该做什么,而且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还能把教育引向正确的道路。又如“素质教育”,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包括哪些内容怎样实施素质教育都不够清楚,也没有具体的要求和实施方案,所以缺乏有效实施,除了在教学上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外,没有发挥更多的作用。不仅如此,还产生了误解,以为素质教育就是搞体音美,所以特别加强体音美教育,真是幼稚可笑。其不知素质教育是针对整个教育提出的,是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并不是对某几个科目的加强。在正常时期,“方针”的总要求除有的不够具体外,在内容上没有什么问题;具体要求发展“德智体美”也没有错,这些都属于发展范畴。那么,我们的教育几乎一直处于落后状态,发展缓慢,培养不出什多少社会需要的合格、优秀、杰出人才,问题到底在哪里呢

三.教育方针的缺失及其影响

1.“方针”的缺失

教育方针的具体要求(培养目标)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而“德智体美”并不是教育的全部而是一部分,教育的内涵和外延远大于德智体美,在德智体美之外还有更多更重要的构成教育目标和实现教育目的的内容“方针”尚未涉及,如人本(除德育以外的部分。下同)、实践、科学、运用、创新教育等。这是教育方针的重大缺失。不难看出,“人本(含体育,体育属人本教育范畴)、知识、科学、实践、运用教育以及美育等”较之“德智体美”更全面、更切中教育实质和教育目的。

下面具体谈谈“方针”在几个方面的缺失情况:

以人为本(人本)教育的缺失。人本教育包括人性(人的本质)、生命活动、价值意义、存在与发展教育和德育(心理教育)等。从人本教育内容看出,人本教育包括德育,远大于德育,而我们的教育只有德育,缺略了德育以外的人本教育内容,从而影响人的完美发展。

实践、运用教育的缺失。“方针”曾多次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2002年又加上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缺略与大自然结合――但由于闭门办学和应试教育等原因使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无从结合,后来索性将两者一并取缔,以致教育长期脱离实际,学不以致用,实践、运用教育终为空白。

“劳”的尴尬。由于提倡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所以曾经一个时期,教育方针提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设置了劳动课程。后来“劳”被取消了,并为此作了解释,说什么“劳不能与德智体美并列”,“德智体美已涵盖了劳”等无稽之谈。这些不过是搞关门办学、应试教育的托词。劳动教育意义的变化:从劳动品质、吃苦耐劳和劳动是生活的需要的角度讲,劳动教育是有意义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学校环境卫生都要请清洁工打扫绝不是好事。但传统的劳动教育的一个重要意义在于劳动锻炼而不是劳动科学实践,虽然劳动有强身健体的功能,但锻炼身体更应该是体育的事,没必要采用纯体力“劳动”的方式来达到锻炼的目的。所以,学校把劳动课改为“劳技”课就有意思了。“劳技”课是劳动技术课的简称,劳动技术带有技术性、探索性、研究性和创造性等,这就和创新教育搭上了,所以应大力提倡。劳动是一种实践,把劳动课转化为实践课,是创新教育的一种方式,可是我们既取消了劳动课和劳技课,却未曾增设实践课,这是教育的又一缺失。

科学创新教育缺失。除1949年提出教育是“科学的”,“爱科学”是全体公民的公德外,在以后几十年的教育方针中从未提及科学教育。“方针”对科学的忽视导致大学科研薄弱,中学缺乏科学教育,小学一直到近几年才开设科学课,但被边缘化,远不如体音美受重视,传统的知识、传统的教学使科学课缺少科学实践而失去科学的意义。科学教育的缺失使学生成为“科盲”,对国家科学发展和科技人才培养产生很大的不利影响。

前后无关联的教育方针。如“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既然“方针”只要求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发展,并没有劳动方面要求,那“劳动者”是从何而来的该教育方针的正确表述应该是“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劳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样才能前后照应,准确表达所要表达的意思,达到正确实施“方针”内容的目的。

还有,方针用列举法表述“德智体美”培养目标,如果列举不能穷尽所有元素或不能根据元素的变化而变化,就不能完整地呈现事物和科学地表达事理,方针的缺失即属于这种情况。

传统的应试教育和模糊、片面的认识是“方针”内容缺失原因。方针的缺失形成教育短板,先天性不足铸就教育亚发展。

2.以“德智体美”为内容的教育方针

“方针”决定教育。我国教育方针的具体要求是发展“德智体美”,所以,课程和教学完全按照“德智体美”设置和实施。这就注定了教育的缺陷和畸形发展。(1)片面性。“方针”把教育局限于“德智体美”的狭小范围,缺略了许多实现教育目的、培养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内容如科学、实践、运用、创新等,使教育缺乏完整性、科学性、创造性而成为残缺不全的半个教育。学生因创造性教育的缺失难以成才,以致无论是高科技人才还是实用人才都十分欠缺,使我国创新能力低于众多发达国家。(2)不科学。“方针”以偏概全,抓芝麻丢西瓜,没有科学、实践、运用等内容,造成科学创新、运用教育等缺失或严重缺失。(3)教育目的缺失。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优秀公民,学习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实践探索,科学研究,创造创新。而我们的教育只有“德”作为培养人的目的,(学习知识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目的是知识的运用)其他目的都没有,这是教育方针内容的严重缺失导致教育目的缺失。(4)无重点学科。一是许多重点内容未纳入方针;二是受所谓“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和幼稚无知的影响,将已开设科目“公平”了,没有了重点学科,只有“控制学科”和“非控制学科”。各行各业都有重点,十个指头也有长短,唯独教育没了主次轻重。若教育真无重点可言,那何以把科技创新教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又如何实现科技强国梦

教育方针规定了教育内容,却没有创造性内容,学生缺乏创造历练,没有本事,不能用。以德智体美为内容的教育与实用、科技人才的培养无关,当然培养不出社会需要的人才,这就是问题所在。教育方针的具体内容限制了教育全面发展和人才培养。

3.大半个世纪不变的培养目标

我国建国初期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各方面获得全面发展;1957年主席把培养目标定为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从1957年到1995年近40年时间,一直执行的是“德智体”几方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所不同的是,1995年在提法上多了个“等”字,但实际上仍执行的是“德智体”三方面的教育,后来又恢复到1951年的“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只是把德育放在了首位。60多年来,教育一直徘徊在德智体和德智体美之间,多少教育精华从我们的“方针”身边溜走!人类在发展,经历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从工业时代进入信息化高科技时代,中国经历从一穷二白到建设小康社会和科技强国的巨变,而我们的教育依然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是可怕的事情!时代变了,教育依旧,距离,将在无形中拉大,落后,将仍然是实事。我们的教育早已不适应时展的要求,更新教育方针,已成为当务之急。

4.歧途上的教育

现在摆在我们面前有两条路:

一条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

一条是“人本、知识、实践、运用、科学、创新、体美。

您选择哪条路假如您是顶层决策者,您将怎么决策

教育方针的误导把教育引向片面、偏僻、狭窄、畸形发展的道路。

5.“方针”的缺失对教育的影响

教育方针的缺失导致人本教育、科学教育、实践教育、运用教育、创新教育缺失,致使教育片面、畸形、次要发展,妨碍了教育全面科学发展。“方针”的缺失使学生缺少自我认识、失却创造性能力的培养、成才的条件和健全发展;使大批原生态人才得不到有效开发而成为赝品、废品,浪费了宝贵的人才资源;也是教育培养不出社会需要的合格、优秀、杰出人才的原因。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创新能力的学生很难成为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方针的重大缺失给教育、科学、国家和人才培养造成莫大损失,使教育、科学、国家长时间处于落后状态。

中国教育多毁在无知和病态“方针”手里。如果中国在真正研究教育,看清了教育的发展,站在教育最前沿,用科学创新引领教育;假如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人人懂教育,个个是行家里手,加上顶层决策者英明伟大的决策,那么,我们的教育就不是过去和现在的教育,而是在同等时间内将世界重塑N次(N为正整数)的神奇教育;国家也不是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或许向前推进赶超发达国家所需的时间而进入或超越世界科技强国。

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有较强经济实力,科学技术总体上处于较先进水平,政治环境也有利于发展。与世界霸主美国相比,中国人口是美国的五倍,如果按照美国科技人员和总人口的比例培养中国科技人员,中国的科技人员应该是美国的五倍,如果用美国培养人才的标准和方法培养中国科技人才,那么,中国的科技能力也是美国的五倍,五倍的科技能力敌五分之一的科技能力,结果是明摆着的,所以中国没有理由不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然而事实却是否定的。这是为什么教育科技使之然。教育科技又追溯到教育方针,教育方针又追溯到人。我们的教育啥也不缺,就缺人――深谙教育之道,彻悟教育真谛、勇敢变革教育、勇于开拓创新的带领教育登上“珠峰”的巨人和精英。邓公邓小平说:“人才难得。”龚自珍说:“我劝天公重抖搂,不拘一格降人才”。教育需要许许多多优秀卓越的人才。这里需要做个解释,前面说的“人人”、“个个”是指懂教育的和不懂教育的,他们中间很多人很懂教育,有精辟见解,可他们做不了主,说话没人听,好的方法不被采纳,只好眼睁睁地看着教育“烂”下去。有关方面也许知道教育应该怎么做,但不会也不想去做,或如有的批评家所说的利益关系而不愿为之宁愿去啃鸡肋。我们的教育有愧于国家、有愧于人民,有愧于历史!如果我们的教育不能超越德智体美,就走不出去,走不到世界前列,就不能超越过去和现在,就会延缓建设科技强国的步伐甚至与科技强国远远地保持着距离。

从教育方针可以看出我们对教育认识较模糊,目的不明确,发展方向不够清楚等,使教育失去了许多具有实质性意义的发展。因此,再次建议(此建议在《今日教育要闻》中提出过)发起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那样的大讨论,把什么是教育、教育的实质、目的和教育该做些什么弄清楚,一切教育问题就能得到解决或得到较好的解决。

四.“方针”需要修改完善更新

教育方针是教育的行动纲领和指南,因此,必须全面、准确、先进、科学。而以德智体或德智体美为内容的教育方针是经济、科学落后时期的产物,片面滞后的教育方针丧失了教育的指导意义,从它带着纰漏、畸形和落后的烙印来到这个世上,就制约着教育、经济、科学的发展,严重不适应时代对教育的求要,所以,“方针”需修改、完善、更新。“方针”不更新,教育不发展。

教育方针的修改、完善、更新应遵循以人为本、以科学、实践(实验)、创新为主、知识为辅的原则;人本教育、科学教育、实践教育、运用教育、创新教育应作为教育的重点来实施。新教育方针应走教育教学结合、科学实践与知识教育结合的道路,教书育人,培养先进的、强有力的使用型、实践研究型和科学创新型人才,以推动社会、经济、科学迅速发展,使我国加速成为世界经济、科技强国。

新教育方针把人、人类社会、大自然和整个宇宙作为内容,并对其进行全面深刻的研究,探索其发展和持续发展的路径,以应对环境的变化,避免遭遇地球或地球生物可能发生的不可抗力的毁灭性灾难,拓展生存发展空间,比如向太空发展,向宇宙推进,以谋求永久性生存发展。

我们的教育方针看上去似乎长时间没有什么大的改变,但改革开放以来和进入新世纪以后,总方针根据形势变化相继做了一些调整、修改、补充。如1985年在原教育方针基础上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1993年把原来的“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改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十七大”提出“素质教育”,“十”强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立德树人”等等。但如果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不改变,主要矛盾不解决,教育仍不会有大发展,也改变不了发展中国家的地位,进入不了世界先进行列。

我们期待着有一天,中国能有引领世界的先进教育产生。

教育学的教育方针范文5

关键词:教育方针;历史源流;存在问题;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G40-011.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06)10-0070-02

一、新中国教育方针的历史源流

教育方针是一个动态概念,是一个历史范畴。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国情在变化,教育方针相应要作更新。回顾历史,在新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教育方针有着不同的表述。早在1950年5月,中央教育部副部长钱俊瑞在《人民教育》杂志创刊号上发表的《当前教育建设的方针》一了最完整的表述:“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这就是当前实行新民主主义教育的中心方针。”1951年3月,教育部长马叙伦在全国中等教育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使青年一代在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各方面获得全面发展,成为新民主主义社会自觉的成员。”1952年3月,教育部颁发试行的《中学暂行规程(草案)》中规定:“中学应对学生实施智育、德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教育。”这一规程第一次正式提出了“全面发展教育”的重大命题,显示出新中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雏形。两年后,即1954年2月,总理在政务会议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前进,每个人要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均衡发展。”这一论述,将教育部的“智育、德育、体育、美育等”的提法更改为“德、智、体、美等方面”,为如今教育方针的表述在培养目标的规格方面奠定了基础。1955年9月,教育部又规定:“小学中不但要进行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同时还必须有步骤地实施基本生产技术教育。”这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的由来。1957年2月,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明确提出:“党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后来又概括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即通常所说的“两个必须”)。1961年,在《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试行)》(“高教六十条”)中提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此后,人们一般都将后者的表述与前者的表述结合起来,形成统一的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冠以“教育方针”字样的关于我国教育方针的完整表述。这是我国基本的教育方针,有人称之为我们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教育方针。

我们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教育方针,是以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国情及其教育活动为实践依据,以中国共产党在特定历史时代的基本路线为政策依据而制定的。它准确地反映了教育方针作为国家政权关于教育发展的总纲领以及体现国家教育意志的本质特征,融教育的性质、地位、目的、任务、内容、方法等于一体,具有高度的简括性和凝练性。就其性质而言,又继承了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关于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总方针的优良传统,而且与时俱进,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记,为中国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指明了前进的道路和发展的方向。因而其后数十年一直沿用这个教育方针,并于1978年将其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其影响之大、执行时间之长,在共和国历史上是唯一的[1]。

1978年底,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历史性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全面检讨和反思建国以来各项方针政策。在这样的背景之下,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出,“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尽管在表述上沿用了不少过去的提法,但作为党的决议已经公开放弃了20世纪50年代后期提出的“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方针。这是我党在总结32年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第一次对我国新的历史时期教育方针的重新表述。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根据上述精神不再提20世纪50年代的方针,而改提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的“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标志着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教育的指导思想已开始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不仅成为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教育方针的核心内容,而且也成为指导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1990年12月,中共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正式提出总共41个字的新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对它作了修改和补充,在“现代化”后面加了“建设”二字,即“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另外,把“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改为“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其余照旧,总共43个字。1995年3月,八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又对它作了进一步的充实,在“德智体”后面加了“等方面”三个字,在“建设者和接班人”前面加了“社会主义事业的”七个字,即“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余照旧。表述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至此,新中国历史上第二块里程碑式的教育方针,已完成法律程序,载入教育的根本大法。 新中国第二代教育方针针对在新的历史时期还要不要制定一个新的教育方针,教育为什么服务,以前提出的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是否适用于新时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要不要写入教育方针,应培养什么样的人,对受教育者进行“三育”(德智体)“四育”(德智体美)还是“五育”(德智体美劳)等一系列基本问题进行广泛的讨论和认真的反思。新中国第二代教育方针结束了“”前后我国教育价值取向的政治化偏差,实现了新中国教育史上教育方针理论和实践的历史性转变,促进了教育思想的大解放,开创了教育方针理论和实践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新时代。但我国第二代教育方针也存在着试图通过强调教育的经济功能以纠正政治化偏差、片面强调教育的社会功能,结果使教育的政治性合理要求、教育促进个体身心全面发展等功能被弱化甚至忽视等主要失误和问题[2]。

二、新世纪教育方针的新发展

1999年6月,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首次提出了教育“为人民服务”和“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指导方针。2000年1月,同志发表了《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对教育方针又进行了重大修改和补充,一方面继续强调了“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将“美育”写进了教育方针,这体现了对教育规律的科学把握。2001年5月29日,《国务院关于加强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第一次将“为人民服务”的指导方针以文本的方式在国家的正式文件中确立下来,揭开了教育方针史上新的一页。2002年11月,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又进一步阐述了党的教育方针,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新世纪党的教育方针的这几次论述,一次比一次更丰富、更完善、更精练、更准确。

三、我国新世纪教育方针的反思性解读与未来发展

新世纪教育方针的新表述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赋予教育方针以崭新的内涵。但我们认为当前的教育方针仍有值得探讨和完善的地方。

1.人的全面发展问题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十分重视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将其作为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但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民族、不同的群体个体,甚至在同一个体不同的发展阶段,都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要求。新中国的教育方针对于“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无论是“两育”(智体)、“三育”(德智体)、“四育”(德智体美),还是“五育”(德智体美劳)、“六育”(德智体美劳技),思想上左右摇摆;诸育之中是“有主有次”还是“诸育并重”,也各自引经据典,莫衷一是[3]。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人的全面发展仅是一种理想,作为操作性更强的教育方针,现阶段强调人的自由和谐的发展更符合我国当前的国情。因此,我们认为把“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改为“德智体美和谐发展”可能更为恰当。

2.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的关系问题

新世纪的教育方针提出了“两个结合”,即“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和“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有利于使受教育者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学与用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文化理论教养、科学实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实践中更科学和更准确地得到体现与实现。但我们认为,这种提法值得商榷。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进一步拓展,实践具有多样性的特征,社会实践的内涵也更为丰富,它不仅包含生产劳动、政治活动、科学实验等实践,还包括人们的生产实践、生活实践、教育实践等,其中“生产劳动”是最重要的“社会实践”,也就是说社会实践和生产劳动是一种包容关系。而新世纪的教育方针将“两个结合”并列,在逻辑上与社会实践和生产劳动的包容关系是矛盾的,因此,建议将生产劳动从教育方针中去掉。

3.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系问题

新世纪的教育方针把“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至于“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提法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有关人才培养的规格,先后有多种表述,且不论这些提法看不出有什么实质性的差异,这里要讨论的是接班人是什么意思?标准是什么?建设者与接班人有何区别?接班人是否比建设者的层次更高些?接班人难道不是建设者吗?这些问题都很难说清。“建设者”与“接班人”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是并列关系,还是相容交叉关系,或者是同一关系?如果是并列关系,那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有一部分要成为接班人,而另一部分则要充当建设者?如果是相容交叉关系,那就存在不当并列的逻辑性问题。如果是同一关系,提一个足以涵括或替代另一个,那也就无须在“建设者”后面再加上“接班人”,或者在“接班人”前面再加上“建设者”[4]。此外,“接班人”的提法更强调的是教育的甄别和选拔功能,这是“左”倾意识形态在教育中的体现,人们更易于将它与应试教育相连接,也是与当前素质教育的精神相悖的。因此,最好将“和接班人”从教育方针中去掉。

总之,教育方针是教育规律的概括性体现,体现了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体现了逻辑的与历史的统一性,体现了科学性与完整性。教育方针只有尊重教育规律,理论科学、规范完善、表述准确、实践有效、利于操作,体现对受教育者的人本关怀,体现与时俱进的创新性,才能推动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天平.共和国教育方针史略[J].师资培训研究,2002(4):33-35.

[2]何光全,廖其发.20世纪80年代我国教育方针变革的成就与失误[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5).

教育学的教育方针范文6

关键词:教育方针 师范教育 教育理念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识码:A

教育方针是党和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提出的关于教育工作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径,它是一个国家关于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是制定教育政策的总依据。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根据社会发展和受教育者个体身心发展的要求,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提出了不同的教育方针。这些教育方针有的是正确的,同时也得到正确的理解和贯彻,促进了我国的教育事业得到健康发展;但有的教育方针不符合时展要求,有的教育方针即使是正确的,在实施过程中却遭到了扭曲和篡改,导致我国的教育事业遭到了比较严重的损害。不同时期的教育方针,反映了在不同时期我国对人才培养提出的不同要求,直接影响到我国师范教育事业的发展,影响到师范教育理念的形成,影响到我国教师素质的提升,从而直接影响到我国年轻一代的成长和成才。培养什么规格的教师,从来都是师范教育不得不思考的最大的问题。而师范教育培养什么规格的教师不是由师范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所决定的,而是由基础教育的发展所决定的。因此,师范教育在培养教师的过程中,广大师范教育工作者是否具有正确的教育理念,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育行为,影响着对年轻一代的培养。而正确教育理念的形成,又受党在不同时期的教育方针的影响。在这里,我们探讨的主要问题就是:新中国党的教育方针对师范教育的教育理念的形成究竟产生了哪些影响?

1 对师范教育学生观的影响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我国基础教育和师范教育的发展,在1951年8月教育部合并召开的全国第一次初等教育和师范教育会议上就提出:“争取十年内基本普及小学教育,以正规师范教育与大量短期培训相结合,五年内培养百万小学教师”。之后,为了培养更多更好的适应社会主义发展需要的建设人才,1957年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明确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此时,我国正确处在由社会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建设的转变时期,社会急需要大量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因此要求基础教育能迅速发展,及时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基础教育的快速发展,必须需要大量的师资,这就要求我国的师范教育要快速适应基础教育的需要,培养适应基础教育需要的合格师资。这一时期,我国师范教育主要是向苏联学习,建立起了独立的、将师范生培养成“知识传授者”这一角色的、封闭式的教师培养体制。在这种培养体制下,师范教育持有的学生观必然是把学生看作是知识的接受者,师范生的学习方式主要采用接受式,课堂教学在教师主导下进行,教师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知识技能,严密组织和严格控制整个教学活动,学生主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聆听、记忆、领悟、考试再现教师传递的学科知识,从而实现预期的学习目的。

到了“”时期,1966年提出:“学生也是这样,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即不但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这就是所谓的“五・七”指示。它虽然不是严格规范表述的教育方针,但对“”的发生和发展起到了方向性的作用。如: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再教育、工宣队进驻学校、搞政治挂帅,鼓吹“自卷英雄”等,致使我国教育事业遭到严重地破坏,师范教育在这一时期也随之受到巨大冲击,最终导致我国教育事业的大倒退。这一时期,突出对师范生的政治教育,师范院校被迫招收“工农兵学员”,对师范教育进行“上、管、改”,师范教育体制名存实亡。

1976年粉碎了“”,结束了“”,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到了1993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纲要提出的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995年,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一章第五条中对这种表述从法律上加以确认,这是用最准确文字对国家教育方针最完整的表述,为我国新时期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它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从“”结束,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国的基础教育在高考的“指挥棒”指引下,“应试教育”的特征日益凸显。与此同时,师范教育在适应基础教育的需求过程中,其独立的、封闭的师范教育培养体制也在不断加强,为此对师范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也日趋严格。在这种体制下,师范教育变本加厉地把学生看作一个知识的接受者来培养,课堂教学采用“传授―接受”的教学模式,教师通过向学生灌输系统的学科知识,学生主要通过模仿和练习,达到对知识的记忆,解决一些低层次的问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能体现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从而导致师范生缺乏基本的自我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

到了20世纪末期,应试教育所固有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问题日益突出,所产生的危害也越来越大,这与新时期对人的要求极为不适应,在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思想指引下,此时教育界提出“素质教育”理念。随着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颁布,基础教育对教师的需求从偏重于数量的需求转向偏重于质量需求,这就要求师范教育能够培养适应“素质教育”的教师。至此,师范教育体制也逐渐由封闭走向开放,这就要求师范教育工作者必须建立起适应“素质教育”理念的全新的学生观,把师范生作为完整的人、有独特性的人、是发展过程中的人、是有发展潜能的人来培养,这是指导师范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观念。由此可见,师范教育学生观的转变是师范教育改革的关键。

2 对师范教育教学观的影响

教学观就是教师对教学的认识或对教学的主张。具体来说,就是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对象等基本问题的看法和认识。教师根据这一看法和认识,确定相应的教学目标,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决定对教育对象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态度。因此,教师持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教学行为,不同的教育行为就会导致不同的教学效果。

在封闭式的师范教育体制下,传授系统的知识是师范院校最直接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主要是课程的传递和执行的过程,注重的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把学生当成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关注的是学生对教师传授的学科知识的记忆,课堂教学表现为学生聆听并记忆老师所讲知识,没有师生之间的互动而生成新的知识;学生没有独立思考问题的时间;考试主要是再现教师所讲的知识,忽视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忽视了学生学习能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课堂教学重结论轻过程,“过于”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忽视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师范生的学习虽然也有一定的自由,但仍然是以他主学习为主,表现为师范生不能自主选择专业、课程,不能自主支配时间等。

改革开放后的今天,要求培养的师范生具有自主学习意识和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就必须给师范生一定的自,允许师范生对专业、课程、学习时间等方面有自主选择权利,帮助师范生增强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目标,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寻求自我发展的机会。为此,师范教育要发展,就必须建立起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交往、生成的教学观。

3 对师范教育教师观的影响

教师观是指教师对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看法,即对自己在教育活动承担什么角色、起什么作用、作为教师自身该如何发展等方面的认识。

在封闭式的师范教育体制下,教师持有教师是知识的权威这一教师观。知识的传授成为师范院校最直接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将自己的角色定位于“传道、授业、解惑”这一传统角色,课堂教学必然选择的是传授一接受式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教师主要通过讲授,将书本知识分解,并按照知识的逻辑顺序系统的呈现给学生,学生接受的则是一个个封闭的学科体系知识。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则是集体化的无个性的个体学习,从而导致师范生不论从知识结构,还是能力结构方面都严重缺乏个性特点。

教育学的教育方针范文7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教育 语文教育 对接

引言

语文教育在整个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培养国人素质的重要途径,对我国未来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对文化传承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推行,语文教育也面临新的挑战,提高语文教师的素质成为应对挑战的重要途径。汉语言文学教育与语文教师素质的提高息息相关,因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我国当前的汉语言文学教育虽然已具备完整的教学体系,但与语文教育之间存在着断层问题。如何应对新的挑战,实现与语文教育的完美对接,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汉语言文学教育与语文教育出现断层现象

(一)汉语言文学教育缺少针对性

语文教育包括各个阶段的教育,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目标,不同阶段的学生也有不同的特点。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能够深入了解每个阶段的教育目标,了解不同教育阶段学生的需要,并针对教育目标和教育重点提出自己的应对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语文教学。

然而,我国汉语言教育虽然已经具备完整的体系,但却缺少针对性。语文教育是随着学生的身心发展变化而逐步推进的,在不同阶段对语文教师有不同的要求。汉语言文学教育应该针对不同阶段,对语文教师有针对性地教学,让教师真正地掌握教学方法,而不是生搬硬套。只有有针对性地进行汉语言文学教育,让教师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的思想动态,掌握教学技巧,才能更好地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汉语言文学教育缺少实践教学。

汉语言文学教育是为了培养更多优秀的语文教师,实战经验非常重要,关乎教师以后的教学习惯和教学质量,在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应该设为重点课程。

但是,我国当前汉语言文学教育缺少实践课程。教师虽然掌握了文学知识和教学方法,却由于教师经验不足,缺少实践,并不能很好地运用所学知识,很大程度上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在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开设实践课程,让教师真正地将教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增强语文教师的实战经验,可以使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更好地运用教学资源,实现多种方式并用的开放式教学。

二、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完美对接

(一)当前的语文教育更应该注重思想教育

文化的传承其实是思想的传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语文教育对我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对提升学生的思想深度和素质至关重要,语文教育是对我国优秀文化的延续和发展。所谓“传道授业解惑也”其实是一种思想的传递和感染。然而,当前我国的语文教育过于注重知识的教育,而忽视思想的引导,造成很多学生对中华文化产生疑惑和迷茫。所以,在语文教育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思想的引导,并且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表现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就是在教授基础知识的同时,要针对不同的教授内容,将文化中的思想传递给学生。

教师的思想对学生影响深远,所以,教师必须要有一个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正确引导学生,使其成为祖国的希望。俗话说:“三尺讲台,一根粉笔,便是教书育人。”语文教师的素质会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汉语言文学教育是为了培养语文教师,促进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然而,现在的汉语言文学教育过于注重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思想的力量。这就要求汉语言文学教育要更加注重思想教学,只有先使教师理解了我国的思想精粹,才能更好地传递给学生。

(二)不同阶段的语文教育有不同的要求,不同学生也需要区别教育

不同阶段语文教育要求不同,小学语文教育是读书识字的过程,初中语文是锻炼学生的基本理解能力,小学和初中语文教育都是奠定基础的阶段,高中语文教育则是应用和深化阶段。虽然语文大纲将各阶段的教学目标早就明确出来,但我国的语文教育仍然呈现教育内容雷同,没有针对性的特点。这就要求汉语言文学教育需要根据不同阶段语文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合格、更有针对性的语文教师,促进我国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不是将语文教师培养成博古通今的全能型人才。

语文教育是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然后才能更好地传授知识。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对事物的独到见解,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尽可能了解自己的学生。只有了解学生当前的需求和不足,才能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教学。对学生思想的正确引导,可以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同时更易于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将中华文化发扬光大。

语文教育其实是一个从易到难、从低到高、从基础到应用的过程。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想要一下子全部教授给学生是做不到的,它需要慢慢培养,潜移默化,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中,最终形成一种思想和见解。只有针对具体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教学才能够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为我国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三)汉语言文学教育还要重视教授有效的教学技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所谓教学技巧,其实是告诉教师怎样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从而针对各种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式。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其思想更不可能完全一样,一个微小的差别也许就会导致教学方法的误差,从而不能达到有效的目标。

好的教学技巧,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接受知识,而不是被动学习。随着社会逐渐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即使是身在学校的学生也不能幸免,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渐降低,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重要问题。兴趣是学生能否自主学习的关键,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而不是强迫让学生接受知识,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好的教学技巧要求教师抓住教学重点,进行启发式教学,积极引导学生;讲解过程要通俗易懂,内容丰富,主次分明。因此,汉语言文学教育要注重教学技巧的教学。

结语

语文教育是文学教育,是文化的教育和传播,当代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学生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繁重的课业负担和学习内容、升学的压力等都严重消耗着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达到教学目的对语文教师的要求只会越来越高。只有不断完善汉语言文学教育,加强对语文教师教学能力的训练,才能更好应对时代的发展。语

参考文献

[1]杜刚.高师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12(06).

[2]李荣英.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策略[J].钦州学院学报,,2012(02).

[3]刘正伟.现代性:语文教育的百年价值诉求[J].教育研究,2008(01).

教育学的教育方针范文8

【关键词】体弱学生;高职院校;体育教学

一、前言

近几年,随着我国高等院校的进一步扩招,大量体弱学生进入了高等院校,这给传统的体育教学带来了新的考验。体弱学生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身患残疾而不能进行体力负荷运动的学生,二是患有各种慢性疾病的学生,三是体型偏胖或者偏瘦、基本运动能力偏弱的学生。体弱学生容易被高校体育教学所忽视,而且对体弱学生的教学方法及评价方法上存在一定的缺陷。这使得这部分体弱学生并没有因为体育课的教学达到娱乐身心、锻炼身体的目的。因此要展开对体弱学生体育教学的改革,让他们切实感受到锻炼的乐趣,对于形成健全人格、促进和谐群体形成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二、 高职院校体弱学生的体育课现状

(一)缺乏针对性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制定合理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是上好课的前提条件。但在现实情况下,学校对体弱学生的体育课安排往往没有较好的安排和设置,工作重点总是集中在健全学生上,没有具体针对体弱学生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大部分高职院校采用合班分组选项的形式上课,根据学校的情况分成几个体育项目,根据学生的喜好选择自身喜爱的项目去上课,这些项目大多是运动强度高、需要快速跑动和跳跃的,并没有针对体弱学生开设适合的选项。体弱学生在体育课中以同样的标准和内容与其他学生进行学练,必然会加大体弱学生的学习难度,这样的教学会使他们丧失自信心,产生厌学的情绪。

(二)考试制度忽视了体弱学生的实际情况。体育课评价是体育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手段。它不但应考虑学生的运动成绩和身体素质,还应该考虑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等,但是,现行的体育课堂评价终究还是以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为主,对体弱的学生也用这种评价,这样显然没有体现个体的差异性,即使体弱学生再怎么努力,他们的体育成绩也不能达到很高的水平,这样必然会严重影响他们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这样的评价标准必然是不合理的。

(三)缺乏特殊体育教育的师资力量。研究发现,体弱学生的体育教学工作一般都是由普通体育教师担任,其中绝大多数教师并没有经过专业的特殊体育系统培训。这些体育教师往往只具备专项技术的教学能力。而不知道如何针对体弱学生进行教学。体弱学生的体育教育工作有其本身的特点。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应该具备科学体育锻炼的知识和方法、运动医学、体育保健等知识,同时又了解残疾人体育教育的手段。这样才能设身处地的为体弱学生着想,帮助他们提高身体素质,恢复和减轻伤病情况。

三、提高体弱学生上好体育课的有效策略

(一)针对体弱学生合理安排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在教学选课的时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体弱学生分在同一班。教学内容应根据体弱学生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的开发适合这些学生学习的内容。针对患有某种疾病或残障学生应以低强度保健类运动为主,如太极拳、五禽戏等。针对体形偏瘦的学生应以无氧运动的练习为主,如哑铃操、形体训练等。针对肥胖的学生,应以低强度有氧练习为主,如健身走、有氧体操等。建立合理的体育课教材保健体系,要把体育保健和运动技能有效的结合,逐步学习针对其有效体育基本理论、康复、保健的基本知识,培养终身体育的良好习惯。使体弱学生掌握有效的锻炼方法,还要教会他们如何根据自身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锻炼项目和内容。学会制定适合自己的运动处方。除了才让体弱学生上体育课外,还要安排学生每天进行低强度的身体锻炼。

(二)建立科学的体弱学生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教学评价应做到因人而异。既要照顾到学生的身体情况和伤病情况,又要考虑他们的生理基础和学习能力。针对体弱学生的体育课考核内容应全面反映学生对康复、保健知识的基本了解;简单的技术动作的达标;上体育课的积极性;锻炼方法的掌握等内容。考核内容包括:体育理论、运动处方的制订、平时表现、技术考核(太极拳、五禽戏、有氧体操)。以我校为例制订了考核办法仅供参考。体育理论,以我校体育教材为主。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统一命题、开卷考试,占20%。学生学习态度、课堂表现、出勤情况评定占20%。制订适合自己康复的运动处方和执行运动处方能力及身体功能恢复状况占20%、技术达标(徒手操、太极拳、五禽戏)根据教学内容考核占40%。体育考核采用100分制,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69分为及格、70—79为中等、80—89为良好、90—100为优秀。每学期特殊体育课总成绩为不及格者要进行补考。

(三)加强特殊体育教育的师资力量。高校应该加强对特殊体育师资力量的培养。可组织体育教师进行特殊体育教育的学习与培训。着重进行针对体弱学生体育教育的理论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如学习体弱学生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知识。使每一位体育教师都具备医疗卫生、体育保健和伤病恢复等知识。培养出特殊体育教育专业的体育教师。在体育类大学体育教育专业把特殊体育教育作为一门新学科对体育类学生开放,使每一位体育生毕业就能从事特殊体育教育。同时要加强对特殊体育科学的研究,为各学校的体弱学生培养出优秀的体育教师。

四、结语

如何提高高职院校体弱学生体育教学的质量意义重大。这关系到我国未来的经济建设的兴衰。所以,针对各高职院校的体弱学生,寻觅切实有效的教学手段,开发适合体弱学生的体育教学内容,培养特殊体育的专业教师,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使这部分的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刚.高职高专体育保健课教学的实践研究[J].考试周刊,2019,45.

[2] 彭新龙,张正中.如何善待课堂中体育弱势学生[J].教师·上,2012,03.

[3] 王俊洋,王炳喜.高职院校特殊体质学生体育教学问题探析[J].体育时空,2012,03.

教育学的教育方针范文9

教育学的主要任务是阐明教育的基础和基本理论,揭示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给教育和实践工作者以理论和方法指导,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合格人才服务。

教育知识和理论包括教育学科本身的发展,教育本质和职能、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与人的发展、教师与学生、课程与教学论、德育论、课外校外教育、班主任工作等内容。

教育学与教育方针政策、教育实践经验的关系:

(1)教育学不等于教育方针政策

教育学是揭示教育规律的,教育规律不等教育方针政策。

教育方针政策是人们根据一定的需要而制定,它是人们主观意志的地体现。

(2)教育学不等于教育实践经验

教育学是揭示教育规律的,而教育经验偏重于感性、具体的东西,有些教育经验不一定符合规律。因此,教育学所揭示的教育规律不等于教育实践经验。

教育学与教育科学

教育学的教育方针范文10

一、教育学有关概念简述

(一)教育目标及有关概念辨析

我国的教育目的是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宗旨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其教育方式是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②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教育工作发展的总方向,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教育方针的内容一般包括教育性质、教育目的及实现教育目的基本途径等。教育方针的核心问题是“培养什么结构素质的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我国教育方针的特点和侧重点都有所不同。当前,我国教育方针正从专注于现实性,逐渐向现实性与理想性融合转变,育人为本、服务人民的理念越来越成为新时期国家的教育追求,成为我们拟定新时期教育方针的核心原则。③综上所述,教育目标属于教育目的的下位概念,它所体现的是不同性质的教育和不同阶段的教育价值,是根据社会不断发展和人的基本需求,对教育活动所规定的目的、方向和要求,是教育活动结果所应达到的标准、规格和状态。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确定接下来的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基础。课程目标通常具有整体性、层次性、持续性、阶段性、递进性和时间性等特征。④一般而言,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课程的实施和评价都应当围绕课程目标进行。基于“大课程小教学”理论,课程目标位于教育目的与教学目标之间,属于教育目的的下位概念,同时是教学目标的上位概念。除了对教学目标制定有较大的影响之外,课程目标对课程的整个编制也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是课程从内容设计到实施直至评价的重要依据。

(三)教学目标

很多文献会把“目标”同“目的”混淆。其实,在英文文献中,这两种用法往往有所区分:“目的”通常是指某一国家或社会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或者教育理想,在其教学领域内向教师提出的一种总体性、概括性要求,其涵义往往与教育者的主观愿望等同,是一种方向性的宏观指示。“目标”则是指在具体情景中学生行为变化的结果,是教学中师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一般而言,目标通常是可观察、可测量、可评价的,是策略性的,加之时间、情景等条件所限,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⑤基于“大课程小教学”理论,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下位概念,是对学生在学完一个指定的教学单元之后能够做出什么事情更精确、更详细的表述。教学目标表明了特定教学任务期望学生达到的行为标准和表现,是学生在学习任务结束后要达到的有实际意义的结果。它涉及的范围,大到对于一门课的一个学期、一个学年,甚至一个学段的要求,小到对于一个课时,甚至一个知识点的要求。

二、教育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育方针、教育目的、教育目标、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的、教学目标这些概念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主要表现在;教育目标根据教育目的制定,两者具有概念性不同;课程目标是教育目标、培养目标的下位概念;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是指导、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也是教学活动想要达到的结果⑥。综上所述,教育目标是指“把学生教育成什么样的人”,课程目标是指“某一门课实施之后学生应该建立一个什么样的知识体系”,而教学目标是指“某个阶段的课程结束之后,学生应该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可以说,教育目标、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三者之间是从上到下、从大到小、由总体到细节的关系。

作者:王娇龙 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教育学的教育方针范文11

前言:

差别教育一直是教育界探讨的关键问题,其一直深深影响着各国教育的发展,不论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教育差别还是国家内部之间的教育差别,或者是班级学生之间的教育差别都对教育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教育的目标是实现人们素质的提高,是育人。从实践的发展中我们可以发现,差别教育对教育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也是解决目前我国的教育问题的关键,促进我国的教育秩序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与教师的主导作用,为社会输送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力量,是改善一个国家进步的根本,是促进教育进步的核心,因此,多年来我国对教育的发展赋予了高本文由收集整理度的重视,但是我国的传统教育存在着诸多的不足,尤其是在差别教育的认识上,严重阻碍了我国教育的发展与进步。

1. 何谓差别式教育

所谓的差别教育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与实际的情况进行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来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育目标的措施。差别教育出现的时间较早,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我国的古代著名教育著作《学记》中,曾指出:“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之心之莫同也。”这就是最早的差别教育,就是根据学生自身的缺点进行差别的教育,扬长避短。每一位教育学者都应该观察学生的特点,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存在的问题,差别对待,实现教学目标。

学生在某一年龄段,会存在着一定的普遍性,但是他们仍具有不同的心理、生理特征,对事物的看法也会存在着不同,尤其是充满个性的今天,孩子们都张扬着自我的个性。每个学生的成长经历都是不同的,其受到的影响也是不同,对社会的看法与所掌握的社会经验,知识也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全面涉及,这就造成了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差别与完全不同的个性,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充分的考虑学生的不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教育,实现教育质量的提高,教学目标的实现。

2. 个性差别的形成原因

个性的差别是在所难免的,是必然存在的,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更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随着全球发展一体化,各种思想的交融、碰撞,追求个性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一种流行趋势,经过一系列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造成学生个性差异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所生活的环境不同

一个人所生活的环境对一个人个性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一点,是影响学生成长最重要的一点因素,其所处的环境,周围人的性格等都会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尤其是家长或者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孩子对事物的看法,对人生的态度,对教育的看法,因此,教育者必须关注学生的特点,采取差别教育提高教育质量。

2.2 心理承受能力不同

每个学生所经历的事情不同,造成其在思想、内容、心理成长速度上都有一定的差异,这对其未来的发展与思想的成熟以及心理承受能力都有一定的影响。每个人对不同的事物心理承受能力不同,所做出的反应也是不同的,其心理的成长将会影响其对事物的承受能力。

3. 差别式教育的应用

针对以上情况,在教学的过程中,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也就是因材施教,差别式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其可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发挥,实现学生素质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改善,教育目标的实现。

3.1 全面了解学生的个性

作为教育者,必须对学生的情况了如指掌,根据在不断地观察实践中加强对学生的全面了解,既要掌握其知识的整体掌握情况,也要掌握学生的健康状况,接受能力,学习态度、兴趣特点等等,根据学生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同时也要根据学生的爱好、兴趣、习惯、性格等自身的特点进行综合考虑,也就是说学生既要掌握其学生的优点和特长,也要掌握其学习中的不足和缺陷,一边教育行为的顺利开展。因此,高校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观察,并且加强

与学生的交流,也可以通过课外实践,学生经营的文字中了解其个性。

3.2 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差别教育就是有针对性的教育,这就在所难免的会出现集体与个人,一般与特殊的矛盾,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处理好其中的不同,掌握好其中的分错,在一个相对公平的环境中进行差别教育,差别教育的目的是实现学生无差别的进步。教师要尽可能了解每个学生,针对学生的情况和特点进行教学。差别式教学不是说针对个别的学生开展教育活动,而是在开展集体活动的过程中不能忽略个别学生,不能采取一些特殊教育的方式代替传统的教学,传统教学在教育目标的实现中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只需要根据班级中学生的情况,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从个别看到一般,从个别典型中研究其代表性。从学生的整体情况中发现问题所在后,采取因材施教,差别教育的方式,实现学生的共同进步,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3.3 正确对待个别差异现象

高校教师要承认学生中存在着个体差异现象,而且一定要根据其个性采取不同的教育手段,发挥其个性中的长处,弥补其不足。某些学生与其他学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但是这并不证明他比别人差,有时候恰恰证明其在某些领域的特殊才能,教师要善于发现,并且对其进行特殊教育,创造条件使其才能获得充分发挥的机会,严格要求学生,使其更快,更好地成长,当然,也更不能忽略一些学习上成绩较差的学生,在其个性中寻求积极的因素,促进其自信心的建立,并且寻求正确的方法帮助其学习成绩的提高。要想消除差别,首先要承认差别的存在,正确对待差别,采取差别式教育,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才能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改善。

3.4 采取不同的教育手段,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

这是差别式教育的精髓,是差别教育的关键,教师必须善加利用差别式教育来改善学生的受教育情况,在这种教育方法中获得知识的增加,素质的提升。人的个性有差别,教育的手段也应该具有针对性,也就是说,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提出有针对性的要求,例如对注意力不够集中的同学,可以增加对其提问的次数,提高其注意力;对不够自信的学生,可以通过其感兴趣的事情来提高其自信心,鼓励其主动的提问题等等。总之,差别教育就是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强指导,促进学生个性的发挥,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目标的实现。

教育学的教育方针范文12

(一)目的性

任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应用型人才”。任职教育要求学员必须满足军事岗位职业需要,强调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实践性,使教育紧密结合岗位工作的实际需要。确保培养的人才能够快速适应部队任职岗位需要,适应作战训练需要和部队武器装备的发展变化。因此,这也要求任职教育院校必须坚持“能打仗、打胜仗”需求和岗位需要为导向,构建教学课程体系,全面提高学员岗位任职的能力。

(二)针对性

任职教育的培养内容具有明显的针对性,它贴近部队、贴近作战和岗位实践的需求,突出新技术、新装备、新战法、新训法和新理论。这要求任职教育院校必须把好任职教育的“脉点”,针对学员岗位需求和部队发展需要,提供“定单式”课程和“量体裁衣”的教学内容,使教育教学内容具有针对性。

(三)实用性

任职教育要适应部队岗位需求,以岗位任职需要为目标,课堂教学与部队需要相结合,人才培养与“能打仗、打胜仗”需要相结合。任职教育要强调实践应用,突出培养解决任职岗位所需具备的能力素质。因此,这也要求任职教育院校要优化教员的知识、能力、素质结结构,积极开展教学改革研究,不断创新课堂教学内容和方法,以适应任职教育需求。

二、任职教育改革的建议

任职教育是以岗位任职需求为牵引、以能力、素质为本位的教育。针对任职教育特点,结合任职院校的实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任职教育改革。

(一)制(修)定适应任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

随着我军新型院校体系的逐步完善和军队院校教育正由以学历教育为主向任职教育为主的转型,这是世界军事教育发展的潮流。因而,为适应新的承训任务,在总结学历教育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任职教育的规律特点,构建合理的核心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手段,进一步优化课程总体设计。任职教育课程的设置,必须紧紧围绕岗位任职需要和岗位任职能力的提高,任职教育的课程内容设置以岗位所需要的能力或能力要素为核心,以“必需、够用”为原则,立足岗位、贴近需求、着眼现实。同时将军事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以及最新的科研成果及时纳入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去。

(二)加强教材体系建设

依据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教材编写要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教材结构更利于课题式教学与学员岗位业务能力的形成。任职教材要从过去的一本书、一个教学内容提升为一个教学包以及与之相匹配的教学资源的整体解决方案。其一是要系列化,建立和开发符合培养目标、体现任职教育特点、紧密结合任职岗位需求,面向教员与学员的各级各类系列教材,实现各门课程教材间的衔接与沟通。其二是要立体化,实施主教材、网络课件、学习光盘、习题案例教程、试题库、教学支持网络平台等一体化配套建设,对多种教学媒体教材的创作应统一纳入到整个教学系统的一体化设计和开发中去,多种教学媒体教材分别采用不同的编写方法,把教材的精华从各个角度呈现给学员,既有重复、强调,又有交叉和补充,相互配合,实现以优势互补,形成一个教学资源的有机整体。

(三)积极开展教学改革研究

立足课堂教学,以教研室、教学组、课题组为组织形式,以日常教学活动与专项课题研究为载体,围绕教学难点重点开展教学研究。针对教育转型和任职教育的特点,统一思想,大力推行课程改革,贯彻以学为主、突出实践,面向岗位的“课题式”教学理念,把课程改革与部队维修改革相结合,因才施教,大力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以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转变为重点,更新教育观念,革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实用性,充分发挥学员自主选题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整体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促进教学质量的总体提高。

(四)加强教员队伍建设,培养教员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