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劳动教育具有的特征和属性

劳动教育具有的特征和属性

时间:2023-07-11 17:37:38

劳动教育具有的特征和属性

劳动教育具有的特征和属性范文1

[关键词]职业体育;实用性;作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8-0030-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6.08.015[本刊网址]http://

近些年来,社会化大生产得到了不断发展,职业种类越来越多,职业分工也越来越细化,社会更加需要高素质、高能力的劳动者。由于劳动者的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和劳动目的均不同,并且在劳动强度和劳动性质等方面差异比较大。所以,如何结合专业特征以及将要从事的职业特点,开展实用性体育教育,传授给学生特殊的体育技能和知识,对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进行培养,已经成为当前体育课程改革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一、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的作用

在职业技术院校教育过程中,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结合学生第一职业需要和所学专业特征开展实用性体育教育,目的在于培养从业人员所必须具备的体育素质,教会学生实用性体育知识,组织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体育教育活动。由于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在毕业后大都从事管理、生产等领域一线操作工作,因此,对于学生的职业特殊体育素质要求很高。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针对这一情况,应注重对学生意志品质、心理素质、技能和体能等进行培养,与此同时,还应结合学生未来从事职业,从特殊职业身体素质、抗挫折能力、社会适应性等诸多方面对学生职业身心素质进行全方位培养。此外,职业技术院校开展实用性体育教育,还可以满足现代社会对于从业人员的诸多要求。通过实施实用性体育教育,不仅能够使学生掌握丰富的体育知识,更可以使其掌握体育技能,并在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能更好地开展体育活动,改善因职业带来的亚健康状态。

职业院校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能够有效提升服务性。不同专业的学生掌握的专业技能不同,通过职业技术院校为学生实施针对专业化的体育教学,能够为不同专业的学生提供体能保证,比如,化工专业的学生必须要具备良好的反应能力和方位判断能力;而建筑专业的学生则必须要具有良好的平衡能力和灵敏性。因此,运用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围绕工种实际情况、专业实际需求,对学生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技能练习或者体育锻炼,可以从本质上对学生运动体能和知识进行深化,提升职业技术院校体育教学的质量。

二、现代职业对实用性体育教育的需求

现代职业的发展对于实用性体育教育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并且对于实用性体育教育有更大的需求。卫生部门调查数据显示,全国劳动人口每年累计医疗费用202亿元,每年累计病休共计47亿天,人均患病天数为28天,人均病休天数为6.5天。因为疾病而引起的医疗资源消耗约为年度国民生产总值6%。这些统计数据已经明确表明,人类发展和生存的基本是健康,事业的资本也是健康。健康不仅是人们生活的保障,更是生命中最为宝贵的财富。因此,现代从业人员应注重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运用积极和健康的心态来适应工作环境,适应社会变化和发展。

职业技术院校通过实施实用性体育教育,能够使学生在学校期间方便进行动作技能和身体机能的储备,以满足日后工作环境和工作岗位的需求。除此之外,实施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体育活动习惯,使学生可以在空余时间中或日后工作间隙中,正确开展体育锻炼,有效防止职业病,消除职业疲倦感。很多学生在日后工作岗位上均实施重复、机械、持久的操作,大多数职业者的身体活动均是重复、局部和持续的,为工作者身体健康埋下了隐患。通过进行实用性体育教育,使学生职业技术与身体素质实现同步发展,将学生因职业劳动对身体产生的不良影响的抵抗力得到提升,有效降低职业病发生率。

三、职业技术院校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的策略

职业技术院校的体育教育不仅具有普通院校体育教育的共性,更在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具有专业性、实用性等特征。因此,要求职业技术院校体育教师不仅要明确体育教育的差异性,更要满足体育教育的诸多要求。当前形势下,职业院校体育教学不仅要注重提升学生职业技术能力,更要保证学生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使学生可以在日后工作过程中,更好地为社会提供服务。

(一)提升体育教学针对性

现阶段中,职业技术院校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必须要结合学生专业特征来实施,并且明确职业对于学生体能的需求,具有针对性的为学生选取体育教育的内容,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由于不同的专业对于学生体能需求不同,并且不同的职业,强度负荷和局部重复操作均不同,因此,要求体育教师要为学生选取与其专业相符合的肢体活动,为学生实施保健体育教学,促使学生的身体得以全方位协调发展。在高效率和快节奏的劳动过程中,人们身体动作用力形式以及活动部位不同,大多数均为局部肌肉重复用力和紧张用力。长期从事固定和连续的操作活动,会使影响人的成长,使某一部分的肌肉十分发达,其他部位肌肉逐渐萎缩。所以,为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体育教学,能够加大学生肌肉活动量,通过运用生理性的机能,来对职业病进行防治。职业技术院校必须要对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所具有的重要性进行充分认识,保证在体育教学设计的时候,体育教师要结合学生未来职业的要求和特征,明确未来职业对于学生的体能要求和身体素质要求,同时结合体育课程目标和教授的知识、技能来开展体育教学设计,提升职业技术院校实用性体育教学的针对性,促使学生强化身体素质,能够对未来职业劳动需求进行快速适应和满足。比如,机械专业的学生,日后多数从事钳工、车工、铸造工以及锻工等职业,因此,教师在实施实用性体育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结合钳工、车工、锻工以及铸造工等职业特征,通过哑铃、杠铃或者轻器械体操等练习,提高学生核心肌群力量。

(二)提升体育教学模拟性

在职业技术院校中,体育教学与单一属性普通教育型教学不同,职业技术院校的体育教学具有双重属性,分别为职业专门教育以及普通教育。可以说,职业技术院校体育教学更加具有实用性和基础性。在职业技术院校中,各个专业通用的体育技能和知识是对体育教学属于共性教育的范畴之中,而职业技术院校体育教学受到各个工种、各个专业的影响,这属于个性教育的范畴之中。由于二者属性不同,导致职业技术院校实用性体育教学内容和方式不同。正因如此,职业技术院校教师必须要对每一种职业劳动所具有的特定技能要求进行明确,进而在体育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对不同职业基本劳动方式进行了解,在设计课程的时候,有效结合职业基本劳动方式与体育课程内容。目的在于通过实施实用性体育教育,将学生身体素质提升,使学生明确未来职业对于劳动技能的需求。

比如,在教师为工民建专业学生开展体育教学时,在实施教学设计的时候,可以使学生掌握球类运动技术和技能,对学生职业技术能力进行规范和提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不同高度位置、不同间距上开展球类的抛接练习,从本质上将学生劳动能力、劳动技能水平提升。

(三)提升体育教学适应性

在职业技术院校中实施实用性体育教育,不仅要为学生身体正常发育提供保障,还要尽可能降低和预防学生身体受损伤。如果过早的实施职业性训练,则会导致学生某些部位不平衡发展。单一动作、长期固定姿势将导致的身体局部畸形发育或疲劳。对此,体育教师必须要提升体育教学的适应性,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实际环境,为学生选择具有对应性、适应性和交替性的项目实施体育锻炼,促进学生正常、全面的发展。因此,职业技术院校的体育教师,必须要明确学生日后工作环境,有些学生必须要在比较恶劣的环境中工作,还有一些学生工作环境不固定。因此,教师必须要结合学生未来职业的特征,提升体育教学的适应性,充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为学生开展适应环境的体育教学。比如,可以在结合一年四季的环境变化来开展教学。在冬季,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滑冰、滑雪、长跑等;在夏季,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游泳、足球、篮球以及登山等活动。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于不同环境所具有的适应能力,还实现了身体素质的强化。此外,在职业技术院校中实施实用性体育教学,必须使学生明确体育锻炼的手段、方法和技术,帮助学生养成日常锻炼的良好习惯,使学生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过程中,能够长期坚持职业性体育锻炼。使学生在日后生活和学习过程中,能够缓解自身压力,善于娱乐休闲,全身心投入到全民健身和全民运动之中。

劳动教育具有的特征和属性范文2

笔者认为,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待教育产业特征,有利于认识教育产业的内涵。我国教育具有几个方面的对立统一的辩证特征。

公共性与私有性的统一

公共产品的最典型特征,是利益上的非独占性和消费的非排他性,即这类产品提供出来后,人人都有资格享受,而且享用的同时及之后并不排斥他人享用或减少其他人的享用。这类产品一般是由政府部门提供,其消耗只能通过向企业或居民收税,以财政收入支出的方式来收取及支付。与公共产品相对应的是私人产品,它是指导居民、企业等通过市场的提供而获得的服务,其特点是消费上的独占性或排他性。在付费方式上,它是由消费者直接向供给者付费,实行的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市场原则。介于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之间,还有一类产品称为准公共产品,对这类产品消费时不是独占的,但也不是全社会人人都可共享的。因为人人共享势必造成拥挤或容量缺乏,如图书馆、公园等。这类产品不少是采取限制式消费,使其带有局部公共产品的性质。教育,尤其是学校的学历教育,在产品性质上就是这类准公共产品的性质。

教育既非纯粹的公共产品,亦非纯粹的私人产品。从效率角度分析,应按私人产品方式供给;若从公平性角度考虑,则应按公共产品方式供给。这就是问题的复杂性。教育产品的特殊性,使目前教育体制的改革并未完全按其生产与消费应有的规律进行,教育运作体制在不断走向市场化的经济体制面前,还未调整到应有的位置。很显然,完全市场化或完全非市场化都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育运行体制应有的选择。具有公共性的服务产品,在形式上既可转化为纯公共产品,亦可转化为私人产品。当转化为公共产品时,要视国家的财政能力和国力水平,这首先是个经济问题,而不能以感情代之简化为政治问题,如实施义务教育年限及范围的确定,就足够我们反思很多的了。当转化为私人产品时,在现代则要视个人(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视社会观念的转变。现阶段,如果把教育的某个阶段的全部成本转嫁给受教育个体(家庭),则只能引发社会大动荡。但在局部里,私立学校的收费却又可以对受教育者作全额成本收取,这就是建立在其需求自愿与经济上可能承受力上。但是,在本质上,教育服务效益的公共性与私有性永远兼容现象又告诉我们,无论其公共性或私有性社会形式单一化转变程序如何,国家是教育的最大买主,是最终受益者,而个人(或家庭)是教育的最直接利益的获得者这一事实,是谁也改变不了的。

公益性与商品性的统一

从经济学上看,所谓服务有两类,一类为公益,即必须适合全社会公共利益并为全社会公共利益所提供的服务。在一个国家里,纯公益事业指军队、公安、政府机关等。这些社会服务,尽管对全社会、对国家产生巨大的功利效益,但由于服务对象的非具体性,是不可能具有商品性的。另一类叫商品,即其功利效益更主要或更直接地可以以货币去衡量,它在客观上对社会产生影响,但却主要是为个别人或团体提供的利益。教育服务同时具有这两种属性。不管是哪个国家哪个时代的教育,都首先(或由政府认为)是符合全社会公共利益的,即无论是在教育方针、教育目的,还是在办学方式、办学内容上,都必须不损害国家利益和全社会民众利益为前提。但教育服务不仅仅是有益于社会和国家的,它还有具体指向,并对具体对象产生功利收益的服务,所以教育又是商品。

生产性与消耗性的统一

教育服务劳动及其产品,并不是以物的形态去展现的,但教育这一社会活动却吸纳了大量的劳动力就业,并需要有大量的、高质量的物质条件基础。它要大量消耗国民收入,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因此说,教育与其他行业一样是有很突出的物质消耗性的。

正因为这样,长期以来教育都是被当作与物质生产部门相对立的,教师劳动似乎是无社会绩效的一个行业。在任何东西都被政治泛化的年代里,教育的战略地位被完全忽略。

事实上,教育服务完全是一种实际性劳动,而且由于它是高层次的智力劳动,是包括了物质生产部门在内的社会一切部门、行业,提供大量的接受过一定的知识与技能训练服务的劳动者。而这些经过教育的劳动者因为具有了为一切社会活动提供知识、技能、观念、思想和行为规范等良好保障,而使过程之质量和效率得到更大程度上的提高。因此,教育自然就成为了具有更大范围和社会效益的高智力的劳务服务。如果说,商店及其服务员是为顾客的物质性享用提供了劳务,为物质产品的加速流通交换提高了质量和效率的话,那么教育及其教师就是为受教育者提供了精神产品(及其享用),并由此为社会和个人做出了贡献的高层次复杂的劳务。由于其公共性和私有性的统一,将大大提高将来整个社会发展过程的质量和效益,大大提高受教育者在今后的个体社会活动过程的质量和效益。根据经济学的“投入产出原理”和“人力资本理论”,教育不但给社会带来经济收益,而且也给个人带来很大的经济收益。

因此,教育劳动是高层次的社会文化服务性劳动,是整个社会大生产链条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是社会生产率积累的重要衍生因素,是生产力水平提高的必要杠杆。对教育的投入也是一种生产性投资。

先导性与滞后性的统一

教育的先导性是由教育的过程中创造着可能产生大量新科技、新观念、新思想这一事实所决定的。而教育的滞后性则是由教育周期长,致使效益与行为之间产生了较大的时间差,滞后于现实教育投入与运行这一必然性所决定的。

教育的先导性与滞后性的统一,决定了办教育基本上是项中长期投资。办教育或投资教育必须有预见性的战略眼光,特别要把握和预测市场的供求变化。若办教育或投资教育着眼于急功近利,将是十分有害并后患无穷。当然,技能、技艺性教育也可以是短期(如教育培训)见效的。但无论如何,教育的投资效益不是现兑式的,而是前瞻式的。这一点在发展教育产业时必须有十分清醒的认识,国家也有明文规定:举办教育不得以盈利为目的。

全局性与个别性的统一

办教育的效益及其影响范围是很广泛的,它既可以影响到整个地区、全国范围直至整个国际社会;也可以影响到教育以外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以及家庭、企业等方面。但同时教育效益影响又有很大的个别性差异,这除了在文化地域和政体上具有的差别性和不平衡性而决定了教育的不同模式和水平以外,更重要的还因为接受教育服务的对象是一个个有个性特征和不同社会、家庭背景的人。因此,办教育和家庭投资教育,应十分重视这种个别性特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有选择地去制定适合不同区域性、不同层次或职业要求的教育规模、方式或特点的水平目标。

事业性和产业性的统一

教育产业的出现对教育的本质究竟是事业性还是产业性,引起了极大的争论。事业是政府行政管理的典型,而产业则是市场自身调节的典型。现实社会活动所表现的事业性或产业性的程度是人们对该活动在特定历史阶段运行特征上的规定。所谓教育的事业性和产业性,都不是教育固有的属性,而是对教育活动在某一历史阶段运行特征的规定。“在现代社会,教育活动,在某一特定的历史阶段是事业性的还是产业性的,并不是它客观上具有的不能变更的属性,而是人们根据特定的历史条件,对把它作为事业来运行有利还是作为产业来运行有利的主观判断”。[1]也就是说,一项社会活动是以事业性为主,还是以产业性为主,并不是该活动本身不变的属性,而是人们(特别是政府)通过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对该活动的限制,而决定把它作为事业来运行,还是作为产业来运行的结果。因此,教育是事业还是产业,实质上是在多大程度上把教育当作事业来运行,在多大程度上把教育当作产业来运行能够为社会所接受、能够产生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问题。当我们把某一社会活动作为事业来运行时,也就是我们认为它具有事业性时,是因为我们认识到这一社会活动是不可或缺的。但在某一特定历史阶段这一活动的投入不能获得高于成本的直接经济回报,这一活动必须由政府来运行,它主要受国家计划的控制和调节,对它的社会效益的重视超过对其经济效益的重视。而当我们把某一社会活动作为产业来运行时,也就是我们认为它具有产业性时,是因为我们认为这一社会活动可能获得高于投入成本的回报,这一活动可以由产业来运行,可以由市场来调控。

劳动教育具有的特征和属性范文3

关键词:区域划分;农村职业教育;公共产品

不同区域之间,由于资源禀赋的差异,导致不同的劳动生产率、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也带来了农村职业教育的差距。但是,由中央政府统一负责全国农村职业教育经费的供给大有好处:有助于缓解县乡,尤其是贫困地区县乡基层政府财政困难,减轻农民负担和缓解“三农问题”;有助于实现教育公平,缩小贫富差距,创建和谐社会;有助于打破目前教育经费供给机制所造成的地域封锁;有助于克服对农民子弟上学的种种不公正待遇和歧视,为农民大规模转移创造教育方面的良好条件;有助于转移大量过剩的农业人口,促进现代化进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因此,农村职业教育的混合供给中,无论是地方政府投入,还是受教育的学生支付,还是其他供给来源,都存在着困境。为了防止效率损失,我们需要从区域差异角度分析界定农村职业教育的公共产品属性,由中央政府站在全国的高度,按照权责对等的原则,根据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对农村职业教育经费进行保障。

一、贫困地区农村职业教育的公共产品特征

(一)贫困地区区域特征

贫困地区是贫困程度高、贫困人口更集中、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更落后的集中连片地区。一般可以理解为西部地区、最不发达县、贫困片区和贫困县(扶贫重点县)。2004年,592个重点县行政区域面积243.3万平方公里,乡镇10624个,人口2.3亿,其中乡村人口2.0亿,绝对贫困人口1613万,低收入人口2580万。GDP约占全国县城GDP总额的11%。贫困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农民归纳起来有如下特征:

1.贫困地区人口集中,贫困程度严重,老少边穷县占相当高的比例,有明显的地理群集性。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灾害频繁;发展滞后,增长困难,缺乏竞争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经济结构单一,经济增长缓慢,缺乏活力;投资不足,农户收入水平低,收入来源单一,农户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低,农民生活质量普遍较差,抵御风险能力较弱;农户耐用品消费和生活设施拥有水平落后,住房条件差;教育、卫生、科技、社会保障严重滞后,教育、医疗支持压力大,负债率高;科技文化素质低,社区文化生活单调,信息交流少。

2.农民思想保守,人力资源素质低。安于贫困,缺乏进取精神,具有保守性和依赖性,缺乏法律和民主意识。就业面窄,劳务输出少,劳动力负担系数高。贫困地区的农民不是一般研究意义上的理性农民,他们厌恶风险,属于风险躲藏型农民。躲避风险是由其“生存原则”所决定的。

(二)贫困地区农村职业教育的特征

归纳起来有如下特征:一是农村职业教育具有扶贫性特征,国家每年对贫困地区都有一定数额的扶贫资金与项目,但是真正投入到农村职业教育上的扶贫资金少之又少。当前,三农问题是国家的基本问题,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而农民增收教育是基础,农村职业教育又是农村教育的中坚力量。也就是说,目前的农村职业教育是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所以,不管是国家扶贫资金、农业扶持资金还是支持农村教育资金,都应该往农村职业教育中倾斜,更何况反贫困本身是一种公共物品。假定每个人都喜欢生活在没有贫困的社会里,尽管这种偏好普遍存在,但反贫困并不是私人市场可以提供的“物品”。由于贫困问题如此之大,以至于没有一个人可以消除贫困,而私人慈善事业也很难解决问题。那些没有向慈善事业捐款的人可以免费利用别人的慷慨。这种情况下,对富人征税来提高穷人的生活水平,可使每人的生活状况变好。穷人状况变好,是因为他们享受了较高的生活水平,而那些纳税人的状况变好,是因为他们享受了一个较少贫困的社会生活。所以,农村地区的职业教育因为具有扶贫性的特征,也因此具有公共产品的特征,至少强化了农村职业教育的公共产品特征。二是财政贫乏性。在很多贫困地区,县乡财政困难,每年的财政收入还不足以支付教师的工资;教育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农村劳动力素质低,由低素质引起的低收入,又无法对教育做出适量的投资;经济回报率低,企业也不愿意参与。三是区域弱势性。贫困地区一般信息、交通相对闭塞,导致教育质量低下和学生难以就业。因此,学生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期望值也不高,导致生源不足,而生源不足又使农村职业教育学校难以为继。如此这般恶性循环,使得整个农村职业教育陷入困境。

(三)把贫困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当公共产品来供给是生存的需要

采取强制性制度把贫困地区的农村职业教育当做纯公共产品来供给,这是农村职业教育生存的需要。只有把贫困地区的农村职业教育拖出生存的困境,才能放手融入市场,到那时市场才会主动参与。也就是说,当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进入良性轨道运行时,自然会有多元资金融入,但这并不影响其公共产品的特征。事实上,把一种产品当公共产品来供给并不是满足无止境的欲望,而是应该满足最起码的生存需要。另外,“人才开发模式”是扶贫的有效模式,农村职业教育肩负着农村人才开发的重要责任,所以政府应该对贫困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做全额供给。

二、欠发达地区的农村职业教育公共产品特征

(一)欠发达地区区域特征

欠发达地区主要指我国地域划分的中部地区,包括山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六省。山西是能源大省,其余是农业大省、畜牧大省、水产大省。中部六省是我国的人口大区、经济腹地和重要市场,现有人口3.61亿,占全国人口的28.1%,其中乡村人口2.44亿,占全国人口31.2%。中部地区面积占全国的10.7%,经济总量占全国的19.5%。中部地区一直是我国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和重要的能源、原材料供应基地,有着“承东启西、接南进北”的区位优势。中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农民归纳起来有如下特征:

1.中部地区县域经济落后,大多数是农业大省,县域经济是农业和工业联系的平台。与东部地区相比,中部地区县域经济仍有较大差距。在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中,中部地区仅有5个,而东部地区有93个。中部地区的经济总量和总体发展水平大大低于东部发达地区,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水平低,第三产业欠发达限制了工农的双向联系。国家扶贫开发的592个重点县中,151个位于中部六省,占25.5%。2004年中部六省的农村贫困人口约790万,占全国的1/3,低收入人口超过1300万,也占全国的近1/3。

2.中部六省的农民收入低。2005年我国农民收入是2936元,与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是1:3.21,但从全国来讲,中部六省的农民收入(2682元)更低,比全国水平低254元。欠发达地区的农民增收缓慢,就业压力逐步增大,城镇登记失业人员达155.4万人,大量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由此可见,劳务经济已成为中部地区广大农民最直接、最有效的增收主渠道。

(二)欠发达地区农村职业教育特征

目前欠发达地区的农村职业教育,归纳起来具有如下特征:一是承接作用。农村职业教育不仅是承接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经济的纽带,而且也是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农村职业教育本身发展的纽带。发达地区带动欠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促进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带动贫困地区,三个地区之间的劳动力在各区域之间层级流动,减少了流动成本。二是助推作用。中部地区存在着人多地少的基本矛盾,大量的劳动力需要转移。如2003年,湖南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近1200万,劳务收入达540亿,而且这些劳务主要流入了发达地区。所以,中部地区的农村职业教育为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为发达地区输入了大量的劳动力资源,推动了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三是保障作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曾组织过三次中部地区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现在,中央又明确提出了“中部崛起”的说法,为统筹解决“三农”问题提出了重要战略举措。农业的发展,首先要靠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是“中部崛起”和高素质劳动力需求的保障。而目前中部地区相对于东部地区来讲发展严重滞后,主产区普遍就是粮食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财政收入也仅仅能够支付人员工资,很难有资金来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三)欠发达地区把农村职业教育当公共产品供给是发展的需要

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状况与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虽然比贫困地区整体水平高,但是从中部地区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来讲,农村职业教育还是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的。欠发达地区跟贫困地区相比有一定的融资能力,因此,当前应该采取强制性制度,把农村职业教育当公共产品来供给,这是保障欠发达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虽然目前市场有一定的参与能力,但还比较薄弱,不能完全脱手参与市场,政府应该对欠发达地区的农村职业教育做基础供给。

三、发达地区的农村职业教育公共产品特征

(一)发达地区的区域特征

发达地区主要指东部地区。包括广东、福建、浙江、上海、江苏、山东、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七省三市。东部发达地区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经济发展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最具活力、潜力和创造力,为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做出了巨大贡献。东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的农民归纳起来有如下特征:

1.东部地区有比较好的发展基础。东部地区率先工业化,已经迈过了工业化中期阶段,正在努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现代信息工业技术改造传统工业,多数省市现代化综合指数已超过70%。东部地区率先改革开放,市场化程度高,对外开放程度高,有较强的农业科技水平,农业基础设施好,区位优势与市场优势明显。全国平均受教育年限是6.8年,而沿海地区是7.39年。

2.东部地区城乡差距大,农民受教育水平普遍低于城市居民,知识结构单一,综合素质低,缺乏对市场竞争的信心和能力,只能从事一些简单体力劳动,职业选择空间狭小。虽然东部发达地区已有相当一部分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但依然存在大量的闲置劳动力。在剩余劳动力中女性占了绝大部分,闲置劳动力中大部分是待业青年。

(二)发达地区农村职业教育特征

发达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归纳起来有如下特征:一是市场带动性。发达地区的农村职业教育对整个职业教育领域具有市场带动性。由于发达地区经济比较发达,地方政府有足够的资金去支持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又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快,对人才的需求量大,教育跟市场需求结合紧密,整个教育环节形成有效的良性循环。二是效率损失性。如果把发达地区的农村职业教育当做纯公共产品来供给,就容易忽略市场的参与力量,导致效率损失。因为有市场的参与,发达地区的农村职业教育就更有实力去发展。所以,为了防止效率损失,有一点必须界定清楚,就是把农村职业教育当做纯公共产品来供给不是满足无止境的欲望,而是为了满足生存。这样的选择满足了帕雷拖改进原则,因为真正的帕雷拖最优现实中并不存在。这既保证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又防止了效率损失。三是财政支持性。发达地区不仅有县乡财政足够的支持,市场和个人都有能力参与,但这并不影响发达地区农村职业教育的公共产品特征,因为他们有能力吃“好饭”,没必要非得拉着跟贫困地区吃“饱饭”。当然,他们吃“好饭”也是建立在吃“饱饭”的基础上的。

(三)把发达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当做公共产品供给是巩固的需要

把发达地区的农村职业教育当做公共产品来供给,虽然不是生存所需,却是巩固发展所需的基础。尽管市场有一定能力参与,但也不能弱化其公共产品特征的强度,至少在现阶段不适宜。目前发达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个人需求大于公共需求的状况,因为发达地区农村人口对农村职业教育的认可度比发达地区高,自主投资意识也比较强,但是现阶段没有能力完全参与市场。如果减少对发达地区农村职业教育的供给,将导致社会办学积极性不高。所以,当前政府应该对发达地区的农村职业教育提供基础供给的保障。

综上所述,不论是在贫困地区、欠发达地区,还是发达地区,政府都应该对农村职业教育做基础供给保障。但由于所属地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农村地区的基础供给就是生存的需要,欠发达地区的基础供给就是发展的需要,发达地区的基础供给就是保障发展基础的需要。基础供给才是农村职业教育公共产品属性的特征,这也符合公共产品理论的政府供给不等于政府生产的理论。总体来讲,政府提供基础供给保障、走多元融资的道路是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之路,但是多元融资渠道不能作为弱化农村职业教育公共产品纯度的标准。

注释:

[1]帕累托改进是指一种变化,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个人变得更好。一方面,帕累托最优是指没有进行帕累托改进的余地的状态;另一方面,帕累托改进是达到帕累托最优的路径和方法。

参考文献:

劳动教育具有的特征和属性范文4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现象 本质属性

所谓本质属性,就是区别于事物纷繁复杂的现象,能够决定所反映的事物之所以成为该事物,并与其他事物相区别的属性。本文试图在立足于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现象―本质判定法”,对职业教育的一般属性进行梳理,透过多变的表象来探究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

一、职业教育之表现形式

职业教育的主体、职业教育的目标、职业教育的形式、职业教育的内容和职业教育结果等因素深刻地受到社会生产方式的制约。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社会生产方式经历了“游牧―农耕―小手工业―机器大工业生产”等阶段,直至今天的知识或信息社会,职业教育在每一个历史时期的表现形式都不尽相同。

职业教育的萌芽阶段也称“前职业教育时期”,是指在机器大工业生产之前的游牧、农耕和小手工业生产阶段,以“学徒制”为特征。这一时期社会生产方式中的前职业教育局限于父子相传、师徒相授,一般采用言传身教的方式。职业教育的功能主要在于使个人获得一种能立足社会的生存方式,也兼有技艺传承和个人才艺发展的功能。在那个时代,虽然前职业教育活动渗透在民众的社会生活中,但并没有受到重视,更没有形成正规的制度,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可有可无的从属地位。

到了以机器大生产为主要特征的近代社会,职业教育成为现代教育制度的一部分,学校取代了“学徒制”,学生也不像“学徒”那般花费大量时间去练习手工技艺,而是要不断充实复杂化了的生产过程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职业教育可以说是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而产生、发展起来的一种教育活动。

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变化,世界各国以传授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形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其称谓有“职业技术教育”、“技术职业教育”及“技术教育”等。多数国家的职业教育从高中阶段开始实施,大致分为单轨制和分流制。单轨制以美国、加拿大为代表。在美国,职业教育和职业训练是分开进行的。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一部分,目的在于培养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现代公民,接受职业教育是每个人的权利。职业训练则是对毕业的学生进行特定职业的专精训练。实施分流制的国家有德国、日本和中国。其中以德国的双元制最具特色,双元制职业教育被誉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其特色是将职业教育和职业训练合二为一,高中阶段的职业教育几乎就是职业训练的代名词,因此也被称为“现代学徒制”的教育。

直至今天这个知识经济占主导的信息社会,各国的职业教育更是在目标、层次、形式、内容等方面提供了多种选择,成为满足各阶层人群多种学习和发展需要的教育。

二、职业教育之一般属性梳理

职业教育在每一个历史时期的外在表现形式都不尽相同,相应地也会表现出一些多样的内在属性。就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职业教育主要有九大主流属性。它们分别是“社会性”、“生产性”、“职业性”、“适应性”、“中介性”、“产业性”、“多样性”、“大众性”和“平民性”。

“社会性”指职业教育乃属于社会范畴的一种现象,职业教育的一切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和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它是一种人类社会实践活动。

“生产性”指职业教育负担着劳动生产与再生产任务。此外,职业教育通过“产教结合”,创办生产实习基地,建立教学、生产、科技推广或社会服务相结合的教学体制,直接参加物质生产和商品交换。

“职业性”指职业教育是为适应职业需要而进行的教育,是围绕着培养生产一线的实用型人才而开展的一项培养应用人才的活动,是从对劳动后备力量在就业前进行的就业准备教育,其教学紧密结合生产实际,走产学研合作办学的道路,在教学过程和办学形式都体现出职业性。

“适应性”指职业教育的制度、对象和办学模式等对职业的依赖性和服务性。

“中介性”指职业教育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之间、教育和职业之间起到桥梁的作用,有传递职业知识、职业技能与培养职业道德的功能。

“产业性”指职业教育即产业,其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应面向市场,运行投入与产出分析,并对其成本进行核算,简而言之就是要按照产业的运作规律办事。

“多样性”指职业教育在办学目标、层次、形式、内容等方面的灵活多样性。

“大众性”指对受教育对象条件限制的宽松性,即入学门槛较低。

“平民性”指职业教育是全民参与的教育,与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水平是息息相关的。

以上“九大属性”都是为大众所公认的职业教育所具有的属性,但是其中若干属性与其它教育类型的相关属性有交叉,所以并不能将它们全部视为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其本质应该是一贯的、稳定的、深刻的,不随外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我们试图从职业教育现象中所包含的特有的、一贯的、稳定的因素出发,用“现象―本质判定法”来探寻职业教育一贯的、稳定的、深刻的本质属性。

三、职业教育之本质属性判定

任何一个复杂的事物都会呈现出纷繁复杂的现象,但在其现象之下必有与其它事物相区分的稳定因素。事物的本质基于三个要点:首先,事物的本质是由事物的内部矛盾,内部联系构成的;其次,本质所反映的矛盾是一贯的、稳定的、深刻的,不随外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最后,事物本质的改变,就是质和质的规定性的改变,是对事物的彻底否定。因为事物的本质是该事物不同于其它一切事物的特有属性,这种特有属性正是该类事物内部所固有的特殊矛盾所决定的。所以,我们可以将职业教育现象之下稳定的、一贯的“特殊矛盾”作为切入点来考察职业教育的特殊属性,以期探明职业教育现象之下的本质属性。

透过对职业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形式的,我们发现了两个相对稳定的属性――“社会生产性”和“职业能力提升性”。

本质属性之“社会生产性”作为社会分工和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之一,职业教育具有天然的社会属性。从职业教育与社会生产、社会生活服务的关系和活动的实质上来说,职业教育与生产和服务是一脉相承的,其本质是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一部分。职业教育是在教育领域内所进行的一种技能培训和谋生就业活动,直接任务是为社会生产培训合格的劳动者,为经济发展服务,从而为促进社会的发展服务。衡量任何教育活动的根本标准是培养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所以职业教育服务于社会实际上就是为教育目标的实现服务,促进社会生产方式发展,最终达到为社会发展服务,这就是职业教育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性之所在。

本质属性之“职业能力提升性”从历史进程来看,职业教育自古以来就是为适应职业需要而进行的教育。在职业教育萌芽时期,师傅授徒弟以谋生技艺。到了以机器大生产为主要特征的近代社会,职业教育成为现代教育制度的一部分,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直到现在,职业教育一直是围绕着培养生产一线的实用型人才而开展的一项培养应用人才的活动。职业教育对劳动后备力量在就业之前进行的就业准备教育;对在职人员为适应经济、科技、社会发展,以及个人自身发展需要而进行的在职培训、在职提高教育;对因经济体制改革、产业结构调整而需要专业的人群进行职业转换、转岗教育。

个人不具备的或不完全具备的职业能力和某种职业所需的职业能力之间的差距决定了职业教育开展的必要性。职业教育使受教育者掌握专门的实用知识和技能、技巧、技术,使人们适应各种职业需要成为适应社会各类职业需要的专门人才。在20世纪70年代,在北美国家产生了能力本位的职教课程,这种课程模式至今仍在起着主导作用。至此,职教课程越来越重视其职业特性。

从对教师的要求来看,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有着明显的区别。职业教育的教师应具有职业教育学、心理学、职业指导等方面的知识,具有熟练的实际动手能力,具有必要的生产现场知识和实践教学管理经验,专业课教师应具备“双师型”素质。只有具备“双师型”素质的教师才能引导学生掌握扎实的职业技能、熟练的动手操作技艺,使学生掌握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行为习惯和职业素质。

职业学校所使用的教材一般都紧密结合生产实际,注重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知识,具有必要的基础性、鲜明的针对性、实用性。教学手段注重现场、注重实践、注重开放。教学过程注重开放性、专业性、实践性。有条件的学校还具有健全、完善、功能齐备的实训场所,以及充分、实用、先进的实训设施。

就职业教育教育的办学形式来看,世界各国的许多职业学校采用产学合作的办学形式。这种模式在国外是很成功的,特别是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在这方面都有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比如都建立了相应的法律,企业积极性高等。日本的“产学合作”、美国的“合作教育”、德国的“双元制”被世人公认是当今职业教育成功的范例。在我国,越来越多的职业学校走上了产学合作办学的道路。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构建、学生实训等环节各学校都十分注重与企业的合作,不少学校都与企业合作成立了董事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充分利用企业的场所、设备等资源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培养适应生产一线工作要求的人才,缩短学生上岗的“实习”、“试用”期。

通过正规的职业教育,学生可以在学校学习和企业实习过程中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所以我们认为“职业能力提升性”是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高等教育的又一基本属性。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从职业教育现象中所包含的特有的、一贯的、稳定的因素出发,运用“现象―本质”判定法,得出的结论为:职业教育一贯的、稳定的、深刻的本质属性为“社会生产性”和“职业能力提升性”。

参考文献:

[1]欧阳河等.职业教育基本问题研究[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06.

[2]高德权.对职业教育本质属性的再认识[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9).

劳动教育具有的特征和属性范文5

关键词:性别;教育;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G75 文献识别码:A

引言

“每一个社会或民族都有自己文化传承的内容与方式。文化传承既是某一个社会或民族的群体行为,也是该社会或民族的个体行为。某一社会或民族的文化就是通过这种群体或个体的行为而得到代际的传承。”[1]7同样,每个社会对于男女两性的性别期待都有差异,存在于家庭、社会与学校中的不同教育方式塑造着人们的性别模式。赫斯科维茨(Herskovits)提出的“濡化”概念对于理解人类社会中的文化习得与传承提供了理论基石,迪尔凯姆(Durkheim)对教育功能的理解则将人类社会的社会化过程进行了系统化的解释。如果说“濡化”所强调的是发生在同一类型文化内部的纵向传播过程,以及发生在此过程中的习得与传承实践;那么“教化”更加强调的则是通过既定的手段和模式,按照某种既定的目标对受教育对象所实施的教育行为。本文通过对一个藏族村落的家庭与社会教育的考察,详细探析当地藏民性别角色塑造的过程与方式。

尼村位于滇藏两省交界区的德钦县奔子栏镇,村落沿金沙江和白茫雪山山脉分布在江边平坝、山坡和少量的高山地带。全村共有567户,3121人,藏族占全村总人口的99%以上。从2009年到2012年,笔者对该村落进行了长时间的持续调查,对构建当地社会性别制度基础的亲属制度、土地制度、家庭关系、劳动分工等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尤其关注当地的社会性别结构和妇女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其所处的地位。

一、新生儿的命名与抚育

正如本尼迪克特所指出的那样,个体生活历史首先是适应由他的社区代代相传下来的生活模式和标准。[2]2新生儿的命名(名啥)一般在孩子出生三四天后进行。由家中的成年男性(一般都是家长)前往寺院告知活佛孩子出生的时间,一般都可以得到一个带有宗教意味的名字。

新生的婴儿主要由母亲和其他女性家庭成员负责抚育。这时的产妇由于身体虚弱,可以暂时脱离繁重的劳作,仅从事一些相对简单的家务劳动,身体无法支撑的妇女甚至要卧床休息好几天。在最初的几个月中,婴儿的主要食物是母亲的乳汁,因此给新生儿哺乳是这段时期母亲每天最重要的工作

满月的婴儿要在一个事先选定的黄道吉日举行出门仪式。第一天出门的婴儿通常还会被家人带往寺院朝佛,祈求一生平安。为防止魔鬼的侵扰,家人通常会用锅底的黑灰将婴儿的鼻尖染黑。

满月之后的婴儿不能再整天与母亲呆在一起了,因为产妇已经开始逐步恢复产前的生产劳作。除去喂奶的时间以外,孩子们的大部分时间主要是与那些劳动任务相对较少,空闲时间较多的老年人一起度过。假如不是特殊的原因,在尼村很少能看到年轻男性在照顾孩子。人们好像已经对此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认为照顾孩子的年轻男性“很难看”,“不像样子”(祖达尼布)或是“不像男人”(巴加麻扎)。

二、早期的社会性别教养与认同

藏族社会的家庭教养是一种社会性别色彩鲜明的教育活动。婴儿期过去之后,当孩子的年纪稍长,他们即要被赋予社会所认可的性别认同及劳动职责,并开始在母亲及其他成年家庭成员的教导下开始学习与实践;遵循着严格的“男女有别”意识,在“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期望指导下,通过不断地训练,学习与承担社会赋予不同性别的责任与义务,逐步成为符合社会性别规范的个体。

(一)换装:服饰的社会性别塑造

服饰是大部分社会从视觉上区别男女社会性别差异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一种系统化的文化符号。“藏族人对孩子的重视和关爱体现在一系列具有象征意味的民俗服饰佩戴之中”[3]。孩子们真正的性别塑造是从脱离大人的怀抱能够自由行走开始的。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盛装(布衮),是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事件。藏民的服饰具有鲜明的性别特征,并且种类众多,当地俗语“隔山隔河两个样”所表达的正是这种突出的多样性。

通过穿着藏装,两性气质得到了更加全面的体现,不仅加强了民族认同,更获得了异性的认可。女性们大多认为身着传统藏装的男性远比身着现代“西式”服装的男性更有气质,而身着传统藏装的女性也是最吸引男性目光的。以前佩刀经常被男性用于打架斗殴,因此不少地方已经禁止公开携带。

尼村藏民的“换装”活动具有较强的教育功能。身着传统服饰不仅可以培养强化族群认同,且能从个人成长的幼儿时期开始强调社会性别差异的存在,促进个人实现其身份与角色的定位。很多在节日和宗教活动中身着盛装的孩子甚至还不能离开父母的双手与怀抱,但他们已经从外在的服饰表现出显著的性别差异,从中即可以明确地表现出社会文化对于男女两性不同的要求和期待。可以说,男女身着性别特征鲜明的服饰,是两性认识性别和塑造性别的最初环节。

(二)游戏与劳动:行动中的性别教养

游戏在儿童的身心发展、文化形成和价值观定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力,并对社会性别的角色与认同产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社会性别角色是一定社会认定男女两性适宜行为的社会规范。[4]41幼儿时期的孩子们即开始按照性别分开玩耍:女孩的游戏大多与家务劳作紧密相关,常玩的游戏有过家家、捡菌子比赛等;男孩们则很少玩这些游戏,他们通常喜欢聚在一起相互追逐嬉闹,扮演各种角色模拟打猎或是打仗的场面。由于藏族社会带有明显社会性别特征的劳动分工体系,孩子们学习的劳动内容也存在着不小的差别。女孩的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妇德的灌输和生产生活技能的传授。由于与从小抚育她们的母亲在一起生活,从母亲行为的点滴中寻找适合当地社会文化的性别表征成为女孩塑造性别的主要方式。通过模仿,女孩们开始逐步体会恰当的女性心理,并尝试学习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女性,为将来的婚配做准备。

除去社会性别角色培养之外,对孩子的培养方式还受到其出生顺序的影响。为了让长子和长女能够顺利完成长大之后“当家”的职责,家人往往会对他们进行更加严格的训导,比起自己的弟弟妹妹,除去完成各自性别所必须的学习内容之外,他们还必须具备更加宽容的个性、坚韧的品格、过人的胆识、强烈的责任感,以及领导家户兴旺的技能和品德。他们的弟妹则被教导为依从兄长和姐姐的顺从者及协作者。

(三)家户荣誉:初入社会的性别职责

参与重要的宗教与节日活动是男孩们在父亲和其他男性成年亲属的教育下学习社会性别规范的重要场合,但这些活动大部分是禁止女孩参加的。例如在拉斯节祭祀神山的活动中,男性必须登上高耸陡峭的神山山顶,举行一系列的朝拜和庆祝活动,但女性则只能呆在村里等待着男人们“迎神”归来。年纪稍长的男孩还要代表家庭参加宗教或政治活动,这对于家长和他的家户而言都是极有“面子”的事情。

认识外面的世界,开阔眼界,学会经商或其他的赚钱方式是社会对男孩的成长要求。这些技能也主要由以父亲为代表的男性亲属传授进行。与男孩相反,女孩们的责任主要集中在家庭内部,除去承担家务劳动以外,也必须学习在公众场合为家庭赢得荣誉。在节日身着盛装是女性表现家族荣誉的主要方式。年幼的女孩身着盛装表明她已经开始认可并担当社会性别责任。新媳妇一般都要身着盛装,代表已经融入这个家庭。家庭和社会从早期的教养时期开始即对男女两性表现出不同的期待,并在对“家户荣誉”的共同追求上得到了集中的体现:男性通过对外所彰显的责任与男性气质表现权威,女性则通过自身的装扮体现自身的归属、财富与地位,这两种不同的期望在其人生接下来的历程中还将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和体现。

三、成年社会性别观的养成与规训

(一)成年礼(绕斯让体)

成年礼(rite of puberty),又被称为“成丁礼”或“成人礼”等,是一定社会中的个人由幼年步入成年的人生礼仪。这一仪式广泛存在于古今中外不同区域的族群中。[5]47综合地来看,各族群的成年礼虽然形式多样,但一般都具有这样几个特征:限定仪式举行的年龄,仪式以“成人”为主题,且特征明显,并具有普适性;仪式举行的方式包括教导型、考验型、标志型等类型。[5]48

尼村藏民的成年礼除具有上述特征之外,还具有自身的特点:首先,成年礼主要在女孩群体中举行,为男孩举行的情况较少;其次,举行成年礼的时间一般为九岁、十一岁或十三岁,这些单数年龄被认为是吉利的年份,尤其是十三岁对藏族人的成长来说更具有临界点的重要意义。[6]但具体什么时候举行仪式,则由孩子的家庭经济状况决定;第三,与一些族群程序繁复的仪式相比,藏民的成年礼仪式相对较为简单,一般仅包括换装、祈福和聚餐几个环节。女孩的成年礼大多由母亲向家长提出,家长同意之后由母亲负责操办。从整体上来说,多偶制家庭,尤其是兄弟共妻家庭的子女由于家庭经济状况普遍较为优越,因此举行成年礼的时间相对较早,由于家庭亲属关系比普通家庭相对复杂的现实状况也促使他们更早地接触社会,踏入成年的人生历程。

(二)道德观与责任感

藏族社会迈入成人行列的社会性别观念还体现在男女存在差异的道德教育上。吐蕃时代的伟大统治者松赞干布为家庭教育制定的《在家道德规范十六条》,深刻影响了藏民家庭的道德规则及性别教育。藏王的训育思想体现了藏民家庭教育的基本内容和导向:对佛教的笃信是首要的要求,之后才是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善待友邻,知恩图报,诚实守信,谨言慎行,敢于担当,心胸宽广等。此外,不少村落民俗也在此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教育功能。例如在路上看见修路的人,尤其是老人,一定要给予适当的经济资助;如果情况需要及条件允许,一定要实施修路架桥的行为,惠及他人,这些都被认为是积累功德的表现。所有的社会成员都必须努力使自己的言行举止尽量向这些目标靠拢,违反者必须意识到一种强烈的羞耻感,并且应该立即修正自己的不当言行。履行家庭责任的重要性也远高于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按照这种逻辑和道德观,放弃个人所需是应该的,但放弃家庭责任就会遭到所有人的谴责。

培养责任感是藏民成年社会性别观养成的主要内容之一。男性的责任主要体现在家庭之外的空间中。希尔曼和亨弗瑞发现,这些成长的男孩都努力尽可能地与男伴呆在一起,而不是呆在家里,他们都渴望去结交忠诚的伙伴,尽量加强与其他男性的密切联系,以体现出自己“尚武”的男子气概。他们必须努力去征服青藏高原寒冷的高地,通过长距离的奔波从事贸易,为家庭的经济收入做出贡献。[7]

对道德观与责任感的培养还包含着不少社会性别禁忌内容的灌输,但这些禁忌大部分是针对女性的。除去必须遵守的身体禁忌之外,女性还有许多不能做的事情。例如不能触摸男性的头,不能跨过男性的用品等,僭越者都被视为是不守妇道的表现。男性需要重点培养的性别气质还包括“骨气”,包括不能为了食物和钱低头乞讨,与人争斗时一定要有坚持到底的耐性等。这些性别气质与责任感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了当地社会对男性的期望及女性对男性的想象。女性们所期待和欣赏的是离开时一无所有,但却能满载而归的男性。这些成功者在她们眼中是英雄的象征,因为其体现出极度的男子气概。然而,男性强烈的自尊心及妄自尊大的大男子主义往往也会成为妇女们取笑的对象。嘲笑年轻男性甚至是最受老年妇女欢迎的娱乐消遣方式之一。虽然成年男性并不乐于从事照顾年幼孩子的工作,但他们在公共场合却热衷于教导孩子塑造性别气质,尤其是对男孩,希望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使之明白该怎样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

(三)社交礼仪

社交礼仪是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主要内容,学会礼貌待人也是踏入社会生活的重要步骤。谦逊有礼是当地人认可的第一美德,礼貌重点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用语和行为举止中,尤其是要学会敬语的使用。此外,热情好客仿佛已经成为藏民的民俗符号之一而广为人知。人们之间互相碰面时,也是互致问候,面带微笑。藏族女性善于待客,每当有客来访时,她们并不像很多民族的女性那样刻意回避,反之,男性家庭成员会很乐意将客人交给女性招待,女性主导家庭生活的状态在待客方面表现得淋漓尽致。虽然言语不多,但女性温柔的微笑和周到的照顾往往令客人难以忘怀。

结语

综合当地人们在家庭与社区中的教养方式,女性更多扮演的是一种照料者的角色,她们充当着孩子的情感资源,并且是他们成年之路上的启蒙教师,并为促进全家人的健康辛勤劳作;而男性则更多地扮演着家庭的经济支持者及保护者的角色,他们还承担着传递宗教仪式的责任,尤其是那些禁止妇女参加的场合。总之,社会所期待的性别规范与角色塑造开始于每个人的幼年时期,通过着装、游戏、劳动、道德与礼仪教养等方式不断渗透和强化,并在婚前教育中得到固化与提升。为配合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发展期待,家庭中的父母长辈以及村落社区都通过各种方式营造一种理想的氛围,培养与塑造恰当的性别形象。女性逐步学习家务劳作等家庭技能,努力将自己塑造成为能干的主妇;男性则极力塑造自己鲜明的男性气概,通过外出经商等方式培养自己的性别权威,以及社会所期待男性应该拥有的剽悍、责任、权威和管理家庭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家户整体观念的塑造,两性的性别塑造都是围绕以家户整体利益为目的的方式来展开的。

参考文献:

[1]滕星.族群、文化与教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2](美)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M].何锡章,黄欢,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3]李玉琴.藏族服饰吉祥文化特征刍论[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4](美)大卫・诺克斯,卡洛琳・沙赫特.情爱关系中的选择――婚姻家庭社会学入门[M],金梓,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5]吴晓蓉.仪式中的教育――摩梭人成年礼的教育人类学分析[D].西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6]林继富.人生转折的临界点――母题数字“十三”与藏族成年礼[J].青海民族研究,2004,(1).

劳动教育具有的特征和属性范文6

关键词:体育;;竞技;境界

中图分类号:G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076(2013)02-0033-04

作者简介:何小军(1965- ),男,回族,四川甘孜人,讲师,研究方向篮球实践与理论教学。

作者单位:四川民族学院体育系,626001

本文从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随意抽取了近年来在体育概念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从中不乏以围绕“身体”为核心的界定。如:张洪潭“体育就是强化体能的非生产性肢体活动”[1];张峰从本视角的定义“以促进人的身心健康为根本目的的人体运动”[2];陆作生从我国体育发展角度定义的体育“为更好地实现运动价值,而不断提高或展现运动水平的文化活动”[3];阿伦・古特曼“是一种普遍且特殊的非功利性身体竞赛”[4]。从这些杰出的体育科研成果中,依次提取其关键词,分别是“肢体活动”、“人体运动”、“运动价值”和“身体竞赛”。这些关键词的涵义都趋于一致性,反映了体育的特质是有形的身体运动。特别是“非功利性身体竞赛”这八个再熟悉不过的字,给本文论题的深入提供了启示。在现实中,把这说成是体育、把那也说成是体育的问题时有发生,泛体育的研究现象也层出不穷。其中,就是很特殊的一例。如学生下围棋离开“体育与健康”课堂而引发争论,那些不够充分的理由不仅没有说服学生,反而被学生拿“”是不是体育的理由给拦住了。的确也是,中国围棋、象棋都列入2010年广州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了,世界麻将锦标赛也相继举行(第一届2007年11月中国四川峨眉山;第二届2010年8月荷兰;第三届2012年10月中国重庆),难道归属体育还存在疑问吗?到底是不是一种潜在的体育课程资源?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试图通过对特征的研究,从而发现和疏理体育与的异同性,斗胆回答归属体育和能否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以及棋与牌在提升公民思想道德境界方面谁会更有效,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以期抛砖引玉,与同仁商榷。

1 的特征与本质

是棋类和牌类的总称,在这里的棋类,主要是指中国围棋、象棋和国际象棋;牌类主要是指扑克(点符牌-玩法很多,甚至可以自制规则)、麻将等等。围棋、象棋、麻将牌、点符牌乃是中国古今各阶层人民生活化与世俗化的反映,是娱乐性情与磨练人生智慧的一种工具。由此,是一种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传统符号文化。

1.1 棋类与牌类在博弈求解上的差别

作为精通围棋和桥牌的聂卫平,曾说过非常精辟的一句话:“围棋需要思维更精密,而桥牌需要逻辑性更强。”牌类是排列组合和彼此配合的游戏,偶然性是牌类的本质(相对棋类而言)。牌类既有七分牌运、三分牌技之说,也就乐于被大众所接受。牌类特别强调策略、应变与逻辑推理。玩牌的人有喜欢领导别人的企图或有领导之才能,因而它是一种“暗战”;而棋类是纯净升华了的,在超现实的抽象中,在存在次序的虚拟空间里的斗智,是属于一种独立的追求和探索,是谋事在人、成事也在人的,不被引导所左右的游戏。有时也伴随巧合与偶然,正如有牌运一样,也有棋运之说,但这种棋运是建立在变化莫测的基础之上的,甚至不被对局者所认识与发现,有时又允许旁观的高手指点,因而它是一种“明战”。由此,牌于戏中,系于偶然;棋则于博弈,归于人智。偶然性在一圈麻将或是其他牌局中所起的作用,完全会抵消甚至压倒任何牌手的智慧、技巧和努力,也就有了天意难违之说。而下棋,则无此顾虑,高手不出意外都能够有把握性地胜出。从博弈论的角度看,棋类游戏是具有完全信息的博弈,牌类具有不完全信息的博弈。棋类游戏的博弈求解(寻找最优策略)一般与概率论无关;牌类游戏的博弈求解是与概率论密切相关的[5]。这也就成为现代人惯用牌类游戏来试试运气的内驱力。这也是导致社会在普及棋类活动时凸显其软弱无力的真实原因。了解棋类与牌类在博弈求解上的不同本质,对于我们深刻认识并区分与体育的异同性,理解异化现象是有很大帮助的。

1.2 的共性特征

体育与都具有竞技性、竞赛性、娱乐休闲性(游戏性)、非生产性、终身性、成瘾性和表演性等共性特征,所以不可避免地存在既重叠又交叉的一些关系,加之体育的博弈求解又具有两面性,在认识上造成混淆与误解也就难免了。因此,对共性特征的认识,是研究归属问题和异化现象的核心。

1.2.1 智力竞技性特征

从棋类与牌类在博弈求解上存在的差别,可知主体是以脑力活动为主,以身体活动为辅(生命存在的物质基础),具有高度技艺性,是建立在心智基础上的博弈。对弈双方通过心理的技、战术的对抗,从智力上击败对方。智力因素和经验知识是决定胜负的关键。从这个角度看,尽管竞技性强,但与体力、体能的强弱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因此,智力竞技性特征是的本质特征。

1.1.2 自律竞赛性特征

第一,其竞赛组织、结构、评分形式与方法,与竞技体育运动规则的规范化、可操作性特点相近。比赛规则严谨,双方比赛在公平、公正、公开的条件中进行,双方对规则习以为常,于自觉、自律之中,比赛无争议,尽显“大将风度”与“君子动心不动手”的儒家和谐思想精髓。正如围棋大师吴清源所言:“围棋是一种和谐的艺术。”这种和谐呈现在棋之内外。

第二,按照严格统一的规则进行竞赛,以为工具,营造虚拟的搏杀场面,直至胜利,成绩得到社会的认可;手的级别晋升规范、合理、科学。手的级别是根据其比赛成绩来累积计分的,若赢得某种级别的比赛,就能获取相应的称号。国家各协会制定的运动员等级办法,如表1所示。

1.1.3 娱乐休闲性、成瘾性特征

娱乐休闲性是指在非劳动及非工作时间内以各种“玩”的方式求得身心的调节与放松,达到生命保健、体能恢复、身心愉悦的一种业余生活。体育的娱乐休闲性是建立在强身健体基础之上的娱乐休闲,“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炼筋砺志的方法,就是一种在“痛苦”中产生快乐的体育运动形式;在客观上存在强身健体功能,且不以人的意识而转移。的娱乐休闲特征使身心所产生的快乐呈单一性发展,并不因快乐的出现而出现疲劳、疼痛,反之,也不会因疲劳、疼痛的出现而出现快乐,彼此并无紧密联系。娱乐休闲性快乐占优势时,成瘾性的产生和形成也就不足为奇了。因此,娱乐休闲性、成瘾性是本质特征作用的结果。娱乐休闲性是的本质功能。

1.1.4 的非生产性、群众性、终身性特征

所具有的智力竞技性、自律竞赛性与体育所具有的竞技性、竞赛性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但是,二者在非生产性、群众性、终身性特征方面,又存在共性。所谓非生产性,是指不能直接创造财富的特性;所谓群众性、终身性特征,是指这种易学易懂、寓教于乐的特点,它不受年龄、性别、身份的影响,一生都能享用的特性。的非生产性、群众性、终身性和成瘾性这四种特征,既是的共性特征,也是体育的共性特征。这四种特征同时存在于和体育中,并不影响和体育的独立性,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二者的模糊性。这也是导致异化现象产生的原因之一。

1.3 不能归属体育的理由

将传统的划归到体育中,似乎是受其体育概念界定的有限性和模糊性的影响所致。就人类生存发展而言,体力与智力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也就是说,一切身体活动,客观上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对健康的有益影响和作用。现代体育的价值不断被文明社会中的人们所认识,文明社会对体育的需求越显突出。但是,在维护人的原始本能方面(走、跑、跳、掷、攀爬)却显得并不明显。由此,依据棋类与牌类在博弈求解上的差别和的共性特征,我们认为,不能归属体育。

1.3.1 在本质、功能上不同:体育主要围绕身体运动这条主线,表达着身体健康与运动能力的发展与展示;主要围绕博弈这条主线,表达着智力的发展与展示。2000年2月2日,聂卫平在吸着氧气的条件下而创造的一项围棋车轮战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四川雅安市碧峰峡杯“聂棋圣”挑战吉尼斯围棋赛:以1对150人,用时13小时,取得136胜11负3和,胜率为92%的战绩),与越南的象棋(俗称“人棋”)相对比,似乎跟体育才有点沾亲带故的资格(人在棋中,棋在人中――体力、智力皆有所养。不过,这只是一种畅想而已。如果二者合二为一,那么,彼此特有的功能、作用或许将被弱化)。因此,归属体育既不妥当,也不科学。

1.3.2 在目的上不同:体育是指向和基于健康为宗旨,重在“身行”;则以益智为本,重在“心行”。牌类异化现象的产生,不仅背离了体育为健康服务的旨意,而且有损健康。

1.3.3 在价值观念上不同:虽然社会过去有过那种对和体育是“不务正业”和“闲人耗时”的谬论,但是随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人们又有了新的认识。体育的价值,不仅体现在促进健康方面,还体现在人的自然化上。就这一点而论,恰恰与体育相悖。社会偏爱“劳心者”,致使“劳力者”和劳力本身处于地位低劣,使其“劳心者”急需强化生物性的一些功能和本能。由此,人们认识体育的价值在不断升温,对的认识反而迷惘了。

1.3.4 在形式上不同:体育是身体处于主动的动态之中,则是身体处于被动的“静态”之中。前者是身体基本活动能力的强化,也可以认为是生命质量的创造;后者仅仅是人体基本活动能力方面的重复出现或表现形式而已。相对于体育的形式而言,就如同坐在电脑、书桌旁边,长时间地打字、写字,对健康的意义、作用甚微。

1.3.5 在过程上不同:体育是实践主、客体为同一,主要反映体力即个体或集体的耐力、力量、速度、灵敏、协调、柔韧与他者以及自然的关系,技术、战术、感知、动作思维和预判在运用上的瞬息性、合理性、准确性;的实践主、客体不同,反映智力即个体的经验、想象、领悟、计算、偶然与必然的关系,逻辑推理、判断、抽象思维所达到虚拟精密的高度。再说,高超的体育竞技,会自然地进入到人们的眼帘,人们会不由自主地被它的直观、形象、惊险、表演所吸引。在这些方面则难以做到。从这点来讲,体育较之更贴近于现实生活。

总之,是智力因素依赖生命物质基础而存在的一种表现形式;体育亦然,且体育还是一种作为个体人的心智与自身身体运动(大、小肌肉群)亲密无间对话与和谐统一之下的外化。因此,不在体育范畴之内。属于电子、航模、模拟赛车、网络游戏等这一类的智力游戏。

2 异化现象的反思

作为中的牌类,几乎构成了现代一些人的“精神和物质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它一方面为人的自我认知、发展和完善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平台,另一方面则为滋生不劳而获和弄虚作假提供了空间和机会。这又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现实,也是我们拒绝牌于(学校)体育之外的另一个特殊的理由吧。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从事体育实践的条件越来越优越,但机会却越来越少。终身体育观念的建立和形成,是当前大学生从事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任务,它将直接关系到我国在较短时期内能否顺利实现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伟大目标。当前有些条件优越的大学把类列入到了体育选项课中,试问,二者对身体健康的作用和意义到底有多大。“耗时”和“静态”的两个特性,也并不符合学生成长的天性,同时,背离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更不利于当前阳光体育活动长效机制的实施与贯彻。而体育学院或体育专业则不同,体育专业学生是出于学习的目的,而非娱乐。因此,特别是棋类可作为社会体育专业选修课程的资源,以期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先进文化建设的指导者,在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中承担其应有义务和责任。(参考表及说明:表2,围棋未进入全校公共体育选修课程;表3,西安体育学院正在走围棋教学课程化探索之路。)

体育的产生,原本不是为了实现人和社会在经济、政治上的功利性目的的,而是为实现人的享受和发展无功利性目的的。这是人类体育原本应该的方向[4]。提倡非功利性,实现人生幸福的终极目标,也是的初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似乎牌比棋矮一筹,有琴棋书画之说,牌则难得入流。作为近邻的日本,将来自于唐朝的围棋发扬光大,日本棋士几乎没有“丧志”的意识,曾历经孤独,也曾有过生而忘死的围棋态度,从而换来了近现代日本围棋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在当代中国的一些地方,这种现象反而被颠倒过来了。那些宾馆茶楼、商业性营业厅室比比皆是,而真正提供棋类服务的又有几家,参与棋类活动的又有多少人呢。就围棋而言,其固定人群是以学棋的孩子和休闲的老人居多,棋类不可避免地走向小众化。而牌类在拜金主义风气簇拥下,越来越趋于大众化,甚至,变异地上升至所谓的生活化的高度,公民文化生活境界令人担忧。根据国家体育总局2001年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6]:我国城乡居民喜爱的余暇活动中(分为15类),排序在前六位的就有且高于体育。十多年过去了,可以大致推断我国特别是在西南地区,在从事牌类和网络游戏活动两个方面的人数,将有较大增幅。由此,我们可以想象部分日本人当年活在棋中的“惨烈”与现代部分中国人活在牌中的“安逸”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境界,正如卢元镇先生所言“中国的‘礼文化’与日本的‘耻文化’反差下的两条(体育)道路”[7]。由此,如何把握和协调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关系,崇尚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对于中国在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也就变得更加紧迫和重要。(参考表4,2001年城乡居民喜爱的余暇活动-前6类)。

3 结语

棋类与牌类在博弈求解上的内在差别,智力竞技性、自律竞赛性共性特征,是区别于体育之所在;的这些特征,决定了在本质上、功能上、目的上、形式上、价值上和过程上与体育在这些方面所表现出的不同之处,是不能归属体育的根本理由。

异化现象的产生,一方面,受博弈求解特征差别的影响,这是产生异化现象的内部原因;另一方面,牌类在不完全信息博弈的作用下,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受其社会环境、风气的影响,这成为异化现象产生的外部原因。

参考文献:

[1]张洪潭.体育释义[J].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2009(2).

[2]张峰.体育是什么:本体论视角[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0(5).

[3]陆作生.我国体育概念的界定[J].体育学刊,2010(12).

[4]袁旦.时代呼唤人文体育价值观和工具理性体育价值观批判――从一本西方体育学著作说起(2)[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2(1).

[5]徐心和,郑新颖.游戏与事件对策 [J].控制与决策,2007(7).

劳动教育具有的特征和属性范文7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学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8-0250-02

人,尤其是青少年,无疑是过程性的和可塑造的。[1]正是因为人的这种特征,为我们教育活动提供了成功塑造人才的可能和依据。近些年来,党中央多次强调,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特别是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这为我们从马克思主义人学角度来探讨研究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提供了明确的价值导向。

一、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概述

(一)现实的个人(人的本质)

人是特殊的动物,人类的起源是查尔斯・达尔文提出进化论后,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理论,认为人类起源于类人猿,从灵长类经过漫长的演化过程一步一步发展而来。马克思认为劳动创造了人类,人们通过劳动使自己从动物界中提升了出来。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中提出:“生产生活本来就是类生活,这是产生生命的生活。”[2]这里所说的生产生活指的就是劳动。这是极具启发的论断,表明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在于人能够从劳动中获得自身所需的一切,这使得人们为寻求更美好的生活要加倍努力劳动。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是人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属性则是指人作为社会存在物区别于其他生物所特有的。人的本质并不是生来如此的,而是在生长过程中与其所处的社会关系所决定的,人类是社会关系的承担者。因此,人的本质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人们所处的社会环境总是在不断的发展变化,这就使得人们也要随之改变,而每个人所处的具体环境又有所区别,所以人与人之间又存在着各种差异。

(二)人的异化

人的异化是指人在劳动实践中主体性的扭曲,作为一种异己的力量与主体的对立,使人失去其价值及主体地位。[4]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劳动产品异于工人而存在,不属于工人。不是工人支配劳动产品,而是劳动产品支配工人,劳动的人和其劳动成果是分离的。工人在其自身的劳动中无法找到自身的生存意义,而是只能否定自己。但真正的劳动应当是一种自由自愿的活动,这是人成其为人的一个基本条件。在异化中,人失去了人作为人的价值及主体性,人从本质上沦为一种工具或是成为一种手段,处于被奴役被支配的地位。在私有制社会中,人们为了追求金钱和物质,使人丢失了自身的价值,这成为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人类所进行的实践活动已成为一种异己的活动,这种异化使人成为物的臣服者,但这些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阶段。不过人的异化所导致的人主体性的丧失,价值多元化和不定式选择存在主义的焦虑,精神家园的失落,也对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挑战。因此,人如果想要达到全面发展的形态就必须超越异化形态。

(三)人的未来出路――全面发展的人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将人的全面发展内涵界定在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相对于自然世界来说的人的劳动能力;第二个层次是相对于社会来说的人的社会关系;第三个层次是相对于人本身来说的人的全面发展。恩格斯认为:“各方面都有能力的人,才是全面发展的人。”要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与社会关系也要得到全面发展。人是社会人,必然要受到社会关系的影响和制约,在这个意义上将人实现全面发展的客观基础就是人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5]。就从人类的个性角度来看,人需要有一个可以自由的发展空间,使人的生活、人的社会关系、人的能力等诸多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所以说,马克思主义所探讨的人的全面发展,都是为着全体人类的自由全面发展而服务的,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也是以每一个现实的、具体的人的全面解放和发展为核心的。

二、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一)重视人的全面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道德规范、政治观点、思想观念,对其成员施加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阶级或一定社会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6]从这一概念中不难看出,思想政治教育是以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人为基本原则,而对于人本身的全面发展缺少关注。在这样一种教育背景下,片面强调受教育者的社会价值,而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却完全被忽视,抑制了受教育者的个性发展。马克思主义人学主张要关注人的主体性发展,尊重每个人的独立人格,满足人的需要和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实现人的个体价值。而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正是应该引导他们开拓和创造更适于发挥人性的新境遇,引导学生自觉占有自己的本质,引导社会对人更好的进行德行塑造。

(二)以现实个人为教育的目的

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的出发点是现实的人,是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有生命的人,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活动的具体的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所面对的群体即是在不断自我生成的、具有独立个性和自主选择能力的人,而非消极被动、固定不变接受教育内容的客体。这就要求大学辅导员必须把现实的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从现实的人出发,满足学生的内在需求,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三)引导学生实现个人价值

针对每个人的特征,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教育和引导学生自觉占有自己的本质,发挥自身最大的价值。这种价值绝不仅仅是讲求个人对经济生长和社会进步的工具性价值,还应该包括人的个体价值。个体价值的实现会使个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更大程度的发展,从而促进其社会价值的实现。人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是构成人的价值的两个方面,二者缺一不可,相互影响。因此,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双方价值的共同引导。人类之所以能够在自然界中脱颖而出,完全是因为人类在实践活动中靠劳动不断改变自己的生活和地位。

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自觉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加强自身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积极更新观念,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来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和发展。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价值,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改变长期以来在教育过程中相对忽视自我发展和人的个性的局面,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朝着有利于社会与个人共同发展进步的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1]张澍军,郭凤志.论人学视域的德育目的[J].社会科学战线,2004(5).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19、368.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

[4]吕鸣章.人的全面发展是对异化的全面超越[J].山西高等学校学报,2005(9).

劳动教育具有的特征和属性范文8

关键词:(中)关键词劳动力市场分割;工资;户籍

中图分类号:(中)中图分类号F2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149(2013)05-0070-09

收稿日期:(中)收稿日期2012-12-12;修订日期:(中)修回日期2013-04-12

作者简介:(中)作者简介王晓丽(1979-),女,蒙古族,内蒙古赤峰人,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口可持续发展、城镇化。

正文

一级标题一、研究背景与文献综述

伴随经济现代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并为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建设作出巨大贡献。然而,他们不能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的权利,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保障、基本

公共服务等方面处于边缘化状态,始终得不到正式市民待遇。究其原因,在于赋予社会身份的户籍制度将他们与正式市民分割开来,使他们难以进入正规的劳动力市场。

大量的经验研究表明,中国存在明显的劳动力市场分割[1],具体表现形式有城乡分割、所有制分割、产业分割、职业分割[2]以及以教育文凭[3]为表征划分的高学历和低学历的劳动力分割等。尽管分割表现形式不同,但彼此之间存在互相交叉,相互覆盖。其中,城乡分割是所有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基础,存在于任何一个行业、职业或依据所有制性质划分的部门中。基于户籍制度所引起的就业机会不平等、权益不平等是城乡分割最根本的原因。与城市户籍人口相比,绝大多数进入城市的农村劳动力都进入到非正规部门[4],从事工作强度大、低福利、低保障的岗位。严善平利用上海市外来劳动力及本地居民就业调查的有关数据,援用明塞尔(Mincer)的工资函数理论,从人力资本、户口制度等因素与工资关系的角度说明城市劳动力市场的二元性质,即外来劳动力与本地居民的市场分割性[5]。吴愈晓认为劳动力市场按照学历高低分割为两个市场,将人力资本因素、职业流动和经济地位获得放在同一个框架中,检验了不同类型劳动力市场经济地位获得的二元路径模式。结论表明,对于低学历劳动者,职业流动是收入获得的主要因素,而人力资本因素对收入没有影响。高学历劳动者的情况刚好相反,职业流动对收入提高没有作用,影响他们收入分层的最重要因素是人力资本[6]。李萌依据武汉市调查数据,证明了户籍制度障碍造成的劳动力市场分割使乡-城流动人口更多地进入非正规的劳动力市场[7]。对于具有相同条件(如教育、健康)的劳动者,农村户口成为限制乡-城流动人口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的重要因素之一[8]。

综上所述,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对劳动者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和劳动力市场中存在的各种歧视现象具有较强的现实解释能力。然而,以往的研究多数以省际或城市作为研究范围,以本地人口与外地流动人口作为对比研究的对象,事实上,外地流动人口包括城-城流动人口与乡-城流动人口,二者无论从人力资本还是从社会经济特征方面均有显著区别,有必要进一步地细分劳动力市场。另外,以往文献研究结论均是依据“十五”期间或更早前的数据,未能充分反映劳动力市场分割的新情况、新问题。基于以上考虑,本文依据户籍属性和农业与非农业属性将城市劳动力划分为城市户籍人口、乡-城流动人口、城-城流动人口,通过研究农业户籍人口与非农业户籍人口以及本地城市户籍人口与城-城流动人口的工资决定机制来进一步分析不同户籍管理制度下城市劳动力市场分割问题。

一级标题二、理论分析与模型设定

新古典经济学理论认为劳动力市场是充分竞争的,等同的人力资本应该可以得到大致相同的回报,人们可以在不同部门、行业、职业间自由流动。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农民虽然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实现了非农就业的转移,但是受户籍管理制度影响,只能从事非正规就业,他们的发展能力和向上流动的机会受到限制,享受不到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更无法与城市户籍人口同工同酬、同工同权。因此,新古典劳动力市场理论在低端(非正规)劳动力市场上适用性较弱。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认为劳动力市场并非完全竞争,劳动报酬受到制度、种族、户口等因素影响,正规劳动力市场因具有较好的工作环境、稳定的高收入、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就业服务体系而区别于非正规劳动力市场。依据分割理论(以下将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简称为分割理论),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①城市劳动力市场被分割可能体现两点:一是人力资本回报率在三类群体中存在显著差异,并且依乡-城流动人口、城-城流动人口、城市本地人口顺序逐渐上升;二是人力资本回报率在非正规劳动力市场不显著,在正规劳动力市场显著并较高。

②性别、年龄、婚姻等人口特征变量显著影响工资率。

③行业及所有制类型、职业类型等在不同类型劳动力市场对工资水平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根据以上假设,本文引用Mincer工资函数理论,以小时工资率作为因变量,引入人力资本、人口学特征、职业类型、产业类型等变量,分析不同劳动力市场分割下的收入决定机制。模型如下:

其中,W是小时工资率,下角标p,s分别代表正规劳动力市场和非正规劳动力市场。X1i代表人力资本向量,包括受教育年限、工作经验、培训等;Xi2代表人口特征变量,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等;Xi3代表生存就业向量,包括从事行业类型、职业类型、所有制性质等。ε是随机误差项, α、β、θ是待估参数,也是我们要考察的关键所在。

变量设定的进一步说明:受教育年限按照以往的方法,即未上学是1、小学是6、初中为9、高中与中专都为12、大专为15、本科以上为16;工作经验以参加工作的时间代替;是否参加培训、性别、婚姻状况、行业、职业及按所有制性质分的各部门均为虚拟变量。

一级标题三、数据说明与描述

二级标题1数据说明

数据来源于2010年原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库。乡-城流动人口、城-城流动人口、城市户籍人口的调查样本均为8200人,剔除无效样本后,有效样本分别为6285人、99人和2596人。

二级标题2样本描述

总体来看,小时工资率、月收入、工作年限、年龄在乡-城流动人口、城-城流动人口、城市户籍(本地)人口存在组间差异,组内差异也较为显著。每周、日工作时间变量虽然在三类群体间差异明显,但组内离散程度较小,水平趋于集中(见表1)。

从经济变量看,小时工资差异大于月工资差异。乡-城流动人口的小时工资率均值为763元,相当于城-城流动人口、城市本地人口的7287%、4926%,还不及城市本地人口小时工资率的一半。一方面是月收入水平比较低。乡-城流动人口月收入平均为309660元,与城-城流动人口、城市本地人口相比,平均低159501元、146180元;另一方面是超时、超强度的工作。每周、每天用于工作的时间高于城-城流动人口和城市本地人口,几乎没有休息日,反映了不规范的就业状态。

从工作的年限看,乡-城流动人口在居住城市的工作年限平均为567年,比城-城流动人口和城市本地人口少094年、456年。从年龄看,乡-城流动人口与城-城流动人口平均年龄均为32岁,比城市本地户籍人口少8岁,反映外来流动人口呈年轻化,城市本地人口老化比较严重。

从人力资本结构看,乡-城流动人口的受教育水平以初中文化为主,比重为7171%;高中及中专比例次之,为2331%;大专以上比例最低,为498%。相比之下,城-城流动人口与城市本地人口的学历集中在大专以上,比例分别为4249%、4234%;其次是高中及中专,分别为3168%、3331%;初中及以下比例最低,分别为2583%、2436%。

从单位所有制性质看,乡-城流动人口和城-城流动人口的70%~80%集中在私营部门,城市户籍人口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和社会管理部门。在同为非农业户籍人口、人力资本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因外来属性导致城-城流动人口在国有部门就业比例低于本地人口的3504%。城-城流动人口和城市本地人口在国有部门就业的比例是乡-城流动人口的198倍、651倍。

一级标题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二级标题1基本特征与工资决定

由表2可见,从性别看,性别的回归系数均显著并且都为正值。乡-城流动人口、城-城流动人口、城市本地人口中,男性比女性工资率分别高3%、186%、195%,由此说明男性工资率高于女性是普遍存

在的社会现象。对比婚姻状况,以单身(离异、丧偶、未婚)作为参照,在婚状态的城-城、乡-城流动人口的相对工资率分别是277%、429%。从年龄看,回归结果显示,年龄对工资的影响在三个劳动力市场的回归系数都为正值并且显著,说明工资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一个可能的原因在于年龄在某种程度上代表工作经验,随着年龄增长,积累的经验越丰富,可以上升为特殊的人力资本。但是,当年龄到一定程度便会得到相反的效果,因此,年龄平方的回归系数为负值。尤其是从事高强度的体力型工作的乡-城劳动力流动人口,雇佣企业对年龄、身体状况都有严格的上限要求,当超过一定年龄,将不再受到企业的青睐,从而被迫退出城市劳动力市场。这种带有明显歧视性的用工规定加大了失业风险,同时折射出乡-城流动人口虽作为产业工人,但被排斥在城市正式就业体系之外。

二级标题2人力资本与工资决定

人力资本即指有用的能力,是通过学校、干中学、培训过程获得的。人力资本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劳动者的收入,明塞尔揭示了劳动者收入差别与接受教育和获得工作经验的关系,模型的统计结果同样证明了这种关系的存在。

(1)工作经验。随着工作年限增加,不断积累起来的工作经验能够提高生产效率,体现为知识积累的外部性,是一种特殊的人力资本。回归结果显示,工作年限的回归系数均显著,且为正值,表明工资收入与工作年限呈正向相关,即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工作年限对工资影响的程度在14%~20%之间,在三个劳动力市场中没有明显差异。

(2)受教育年限。每增加一年的受教育年限的回报率因不同劳动力市场存在显著差别。乡-城流动人口的教育回报率为29%,城-城流动人口、城市本地人口教育回报率分别为63%、64%,比乡-城流动人口高3~4个百分点。在控制了人口特征的条件下,具有农业户籍的乡-城流动人口教育回报率低于非农业户籍人口(城-城流动人口和城市本地)35个百分点,体现了劳动报酬不公平,前提假设成立,此结果与二元劳动力市场的结论基本吻合。

(3)劳动技能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变量的回归系数均为负值,在城-城流动人口、城市本地人口中,对收入水平不具有显著影响。对乡-城流动人口的收入水平呈负向显著影响,即参加培训的劳动者工资水平比不参加培训的低38%。可能的原因有以下四点:其一,乡-城流动人口从事的均为体力型和简单的重复工种,并且职业转换频率较高,降低了参加培训的主动性。其二,培训期间部分或全部费用需要自行承担,受经济条件制约,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其三,现有的政府培训和短期培训针对性不强,脱离就业的实际需要,导致人力资本提升效果不明显。其四,乡-城流动人口无法进入正规劳动力市场,缺乏干中学的机会。从接受培训的比例看,乡-城流动人口接受过政府组织的与就业相关的培训比例仅为2002%,中西部地区该比例更低;在对技术能力要求较高的制造业中,流动人口接受过培训的比例也仅为217%,远低于城市本地人口和城-城流动人口培训的比例。多半乡-城流动人口因没有正规的合同保障[9],享受不到正式职工的免费教育、技能培训的待遇,体现出经济吸纳、社会排斥的被动状态,无形中阻碍了乡-城流动人口职业地位中向上流动的机会,直接影响了市民化能力的获得进而限制了市民化进程。

二级标题3工作强度、行业类型与工资决定

(1)工作强度。周工作天数、日工作小时的回归系数都较为显著,并且为负值。表明无论是乡-城、城-城流动人口,还是城市本地人口,获得的工资没有随着工作的时间增长而有所增加,从而导致小时工资率的降低。另外,日工作小时数回归系数(-0188、-0250、0178)的绝对值大于周工作天数回归系数(-0078、-00890、-0089)的绝对值,表明日工作时间的延长更能够显著降低工资率。

近几年,乡-城流动人口的月工资或日工资都有明显程度上升,日工资少则80~100元,多则达到200~300元。从绝对水平看,基本达到城市平均工资水平,但是,收入增加是通过提高劳动强度,延长劳动时间获得的,乡-城流动人口小时工资率还不足城市市民的一半。较低的工资标准和不规范的计酬方式是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的直接原因,这种以牺牲健康权和休息权为代价的非正规就业状态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有分析表明,乡-城流动人口的生活质量总体水平仅相当于城镇居民平均水平的532%,健康水平仅相当于城镇居民的642%。乡-城流动人口与城市市民虽同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建设者,但其工资决定方式与城市市民差距悬殊,体现了不同户籍制度下的非市民化待遇。

(2)行业类型。行业变量分为低端服务业、高端服务业及制造业。不同行业对工资率影响不同,同时同一行业因不同户籍属性的劳动力对工资的影响程度也存在差异。

模型结果显示,在控制了个体特征、人力资本、劳动强度变量后,从事高端服务业比制造业、低端服务业总体上显著提高工资率。但是,相对工资率的水平因户籍制度因素导致具有非农户籍的城-城、城市本地人口相对工资率高于农业户籍的乡-城流动人口27%~30%。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在同一行业中,不同的劳动者获取的劳动报酬差距悬殊,是劳动力市场分割的体现。此种现象存在于非农产业的各个行业,即使在住宿餐饮、社会服务等低端行业,非农户籍城市人口工资水平显著高于农业户籍的乡-城流动人口(见表2)。

金融、保险、科研与教育文化、电视广播等高端服务行业在国家保护下处于不完全竞争状态,形成垄断行业。在非农业户籍人口中,因外来属性导致城-城流动人口在国家垄断的行业就业比例明显低于城市本地人口。比如广播电视、党政机关、交通运输、电煤水生产供应行业中城市本地人口占比2729%,城-城流动人口比例仅为963%。在人力资本水平大致相同的前提下,城市本地人口在高福利、高保障、高稳定的高端服务行业比例明显高于城-城流动人口1766个百分点,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劳动力市场的分割。

另外,因户籍属性不同决定乡-城流动人口很难进入正规劳动力市场。乡-城劳动力流动人口就业相对集中于住宿餐饮、社会服务、批发零售、建筑业、制造业,五者合计占8784%,而在一些收入水平较高的高端行业比如金融、保险、教育文化电视广播行业中的比例为259%;相比较而言,城-城流动人口和城市本地人口多半集中在高收入的垄断行业,与乡-城流动人口形成巨大反差。这表明,在我国劳动力城乡流动和单位之间流动日益增强的同时,不同行业之间劳动力的流动性却相差很大,农民可以进入“城”门,可以进入“厂”门,但很难进入“市”门,这个“市”门指由政府所保护的高收入的垄断行业所代表的正规的劳动力市场。因此,劳动力市场的行业分割主要是由受国家保护的收入较高的垄断行业排斥外来非农业或农业户籍属性的劳动力所致(见表3)。

劳动力市场存在行业分割,表现在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的劳动力缺乏流动性,并且两个行业的收入差距悬殊。这种分割将乡-城流动人口限制在低收入、劳动强度大的非正规行业领域,与城市市民相比,存在就业机会不对等、同工不同酬、权益保障缺失等方面,归根结底是由于不同的户籍管理制度造成的。

二级标题4所有制性质、职业类型与工资决定

(1)所有制类型。根据所有制性质将所属单位分为国有、私有和外资部门。模拟结果表明,单位的所有制性质对不同户籍属性劳动力工资水平影响的方向和程度均有所不同。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同部门中,乡-城流动人口相对工资率明显低于城-城流动人口和城市本地人口。2010年数据模拟结果显示,乡-城流动人口在私营部门的相对工资率为-103%,城-城流动人口和城市本地人口相对工资率均超过30%。2012年数据模拟结果显示,乡-城流动人口在相对工资率有所提高,但是仍然低于城-城流动人口工资水平。同样的现象也出现在国有部门。各部门内部,乡-城流动人口月工资收入均处于最低水平。因此,可以判断,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因户籍属性不同导致在同一部门工作的工资率差距较大,乡-城流动人口相对工资率明显低于城-城流动人口和城市户籍人口,体现了劳动力市场的部门分割(见表2)。

第二,同部门中,城-城流动人口与本地城市户籍人口虽然同属非农业户籍属性,但是,无论在私有或外企单位,作为外来的城-城流动人口的相对工资率明显低于城市本地人口3%~10%。

第三,部门间比较,国有单位就业的工资率都显著低于私营及外资部门的工资率。可能的原因是因变量使用的小时工资率是显性的货币工资率,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存在着很大一部分的隐性收入没有从货币工资体现出来从而低估了国有企业劳动力的工资率。

虽然国有单位的相对工资率低,但我们仍然从统计数据中得到以下事实:其一,国有的企事业部门掌握国家的主要经济资源,投资力度、投资收益大于其他部门,属于正规就业部门。其二,企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障覆盖率已达96%,集体企业为53%。大多数私有企业社会保障覆盖范围狭窄。以城市户籍人口为例,在私有部门就业人口中,享有四种以上的社会保险的比例为3708%;国有和外资部门分别为7216%和8354%。其三,国有单位不但有正常周末、节假日,劳动强度不高,同时,人均总收入、福利水平远高于其他部门。仍然以户籍人口为例,每周及每天工作时间超出法定范围的比例依国有、外资、私有部门顺序显著上升。分指标看,国有、外资、私有单位每周工作超过6天的就业人口比例依次为2191%、2622%、6021%;每天工作超过9小时的比例分别为1171%、2012%、2010%;对比分析,国有单位的工作强度要弱于外资、私有部门。然而,相应的实际收入水平却高于外资和私有部门。国家统计局统计报告显示,2010年,国家控制的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人均收入分别为483万元、666万元和808万元。而在这三个行业中的私有单位,其2010年的人均年收入只有188万元、312万元和305万元。同样的行业,由于所有制的不同,收入差距为213~265倍。因此,无论从收入、社会保障还是劳动强度,国有单位都优越于其他性质单位(见表2、表4)。

资料来源:2010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

受户籍、受教育年限以及劳动技能等因素影响,城市本地、城-城、乡-城劳动力人口集中在国有单位的比例依次递减,分别为504%、1536%和774%;尽管在同一部门,待遇条件差距悬殊。以国有部门为例,乡-城流动人口每周工作6~7天的比例为711%,每天工作超过8小时的比例为5321%,超强度工作的人口比重远大于城市本地人口、城-城流动人口;从社会保障看,社会保障覆盖率因不同户籍属性而有所区别。本地城市人口享有四种以上的保险比例最高,为7216%;其次是外来的城-城流动人口,为4768%;乡-城流动人口比例最低,为1697%。对比发现,无论国有、私有,还是外资部门均有此特征,即本地人口待遇优于城-城流动人口待遇,非农业户籍人口(城市本地、城-城流动人口)待遇优于农业户籍人口(乡-城流动人口)待遇。

基于以上分析,劳动力市场的部门分割体现在以国有单位为代表的正规就业部门和以私有单位为代表的非正规就业部门之间存在巨大福利、工资差距,拉大了社会成员之间的贫富差距。因户籍属性、受教育水平不同,乡-城流动人口主要被限制在私有单位。即使在同一部门,与城-城流动人口和城市本地人口比较,也存在同工不同酬现象。

(2)职业类型。按照国家职业分类标准,本研究将职业划分6种类型,分别为国家与社会企事业管理者,专业技术人员,公务员,服务与商业人员,生产、运输建筑操作人员,农林牧渔生产人员。依据2010~2012年数据,考察职业类型变量对工资决定的影响,从模拟结果看主要有以下两点。

其一,从事国家机关、企事业负责人、公务员及办公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对工资率提高呈显著性影响,社会服务、商业职员、生产、建筑等职业对工资率的正向影响程度较小甚至为负值。以乡-城流动人口为例,从事国家社会企业单位管理者、专业技术、公务员等工作相对工资率分别为167%、99%和100%;而从事家政等服务、农林牧渔生产人员相对工资率为51%、-225%,工资率差距悬殊(见表2)。

从三类群体的职业分布看,本地人口主要从事高工资职业,即国家和社会管理者、公务员、专业技术职业,三者合计为5079%,乡-城、城-城流动人口分别为1314%、3506%。相比较而言,本地人口主要从事低工资职业,即商业、服务业、生产运输、农林牧渔生产工人职业,四者合计为50%,乡-城、城-城流动人口比重分别为8686%和6494%。显然,因户籍属性以及人力资本的双重限制,乡-城流动人口主要从事低工资的生产和服务职业,城-城流动人口和城市本地人口中从事高工资的国家社会管理及公务员、专业技术职业的比例远大于乡-城流动人口。但是,在人力资本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受外来人口属性的影响,城-城流动人口在高工资职业比例上低于城市本地人口1573个百分点。根据回归结果和样本数据分析,乡-城、城-城流动人口及城市本地人口间在职业分布上存在显著差异,体现了劳动力市场职业分割较为严重(见表5)。

其二,同一职业属性内,在控制了其他一系列变量后,因户籍属性不同,导致乡-城流动人口相对工资率明显低于城-城流动人口。按照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负责人、技术人员、办公人员、社会服务人员的顺序,城-城流动人口相对工资率明显高于乡-城流动人口119%、66%、50%、15%。反映了乡-城流动人口在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弱势地位。样本数据显示,除农林牧渔职业外,其他职业的乡-城流动人口工资收入水平均低于城-城流动人口和城市本地人口。以专业技术职业为例,乡-城流动人口工资收入水平最低,为3550元,城市本地、城-城流动人口分别为55781元、61498元,比乡-城流动人口高186468元、243636元。显然,在同一职业内部,因户籍属性和人力资本因素差异,乡-城流动人口工资收入水平明显低于城-城和城市本地人口(见表2、表5)。

在控制了个体特征、人力资本、行业属性等影响因素下,国家社会管理者、公务员及技术职业显著提高工资率,商业、服务、运输等职业对提高工资率不明显,甚至降低了工资率水平。城市本地、城-城流动人口主要从事高工资职业,乡-城流动人口主要从事低工资职业,存在劳动力市场职业分割。其他控制变量相同且同一职业属性下,乡-城流动人口的工资率显著低于城-城流动人口和城市本地人口,表明农业户籍身份的乡-城流动人口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上享有不公正、不平等的市民待遇。

一级标题五、主要结论

运用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对乡-城、城-城流动人口和城市本地人口的工资决定机制进行分析,结论总结如下。

首先,综合三类群体的工资率影响因素,婚姻、性别、所有制性质、职业类型对工资率的影响程度较大;年龄、人力资本、工作强度、行业类型对工资率的影响程度较小。控制了人口特征变量等,乡-城流动人口教育回报率明显低于城-城流动人口和城市本地人口的教育回报率,证实了二元劳动力市场的存在。

其次,在正规的行业和部门进入、职业获得上体现了户籍的差异性。与本地市民相比,乡-城流动人口仍然无法进入国家的垄断部门、高端行业以及高工资职业,被限制在非正规劳动力市场,即私有部门,低端服务业以及商业、生产、运输等低端职业。同样,因户籍所在地的“内外”差别,在人力资本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城-城流动人口与本地人口在国家核心的社会经济部门的就业机会受到限制。

最后,在收入获得上,体现了城乡户籍的差异性。控制了人口特征、人力资本、工作强度、行业特征后,与城-城流动人口、城市本地人口相比,乡-城流动人口在同一部门或同一职业均存在收入不平等,反映了同工不同酬现象,不利于乡-城流动人口融入城市。

总之,与城市本地、城-城流动人口相比,受户籍管理制度以及人力资本的双重限制,乡-城流动人口处于不同的就业和工资体系,在社会经济地位、社会保障、社会福利上存在着明显差别,甚至不享受任何福利保障。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内容[1] 张展新劳动力市场的产业分割与劳动人口流动[J]中国人口科学,2004,(2)

[2] 李萍,刘灿论中国劳动力市场上的体制性分割[J]经济学家,1999,(6)

[3] 许经勇,曾芬钰竞争性的劳动力市场与劳动力市场分割[J]当代财经,2000,(8)

[4] 杜鹰,白南生走出乡村——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实证研究[M]北京: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20-40

[5] 严善平人力资本、制度与工资差别——对大城市二元劳动力市场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7,(6)

[6] 吴愈晓劳动力市场分割、职业流动与城市劳动者经济地位获得的二元路径模式[J]中国社会科学,2011,(1)

[7] 李萌劳动力市场分割下乡城流动人口的就业分布与收入的实证分析[J]人口研究,2004,(4)

劳动教育具有的特征和属性范文9

1.有关高职教育的经济属性认定的比较。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在研究农业经济的基础上发现,人力资本(教育)可以提高现代农业生产率。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运用因素分析法,推算出1929~1957年美国经济增长率中,教育的贡献占23%。英国经济学家斯宾斯、索罗认为教育具有市场筛选作用,因为教育水平是反映个人能力大小的有效信号,能力较高的人,支付较低的成本就可以获得较高的教育水平,雇主甄别高能力求职者时,求职者的教育水平越高,工资就越高。这些西方学者都认为教育具有提高生产率或者鉴别市场效用的经济性工具意义。叶澜认为教育是实现各种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劳动者生产能力的重要手段,同样也是加速现代社会物质生产技术更新的有力因素,教育对生产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育具有经济效益。黄济认为现代教育与现代商品经济有着天然的联系,是一种社会自然历史过程的必然联系,为了适应商品生产要求职业技术教育产生。靳希斌指出教育对经济发展有巨大功能,教育对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资料消耗、促进国民经济增长、转化科技发明有重要作用。黄志良等人通过研究认为,目前我国普通高等教育较注重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的产学研结合,而高职教育大量实施的以“成才育人”为目的的产学研结合则容易受到忽视,高职教育应考虑如何满足企业发展和追求利润的需要,多发展具有经济属性的产学研结合。王全旺、赵兵川等人借鉴蛛网理论分析了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不匹配的成因。可以看出,对于高职教育经济属性的分析基本是从经济关联性、与劳动力市场、与区域经济发展三个方面进行的,对高职教育的经济属性的判定,是可以从他物关系进行阐述和论证的,只是国外对高职教育经济属性研究更多的是比较直接从宏观计量方面进行分析,而国内主要还是从制度层面分析经济的,属于传统政治经济学研究领域。

2.高职教育经济属性的表现形态。

(1)物化表现形态——社会大生产力。

工业革命时代,机器大工业借助于机器建立了与自身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生产力基础。随着生产力的提高,机器工业部门规模日益扩大化、复杂化、规则化和自动化,复杂的工艺和材料被不断发明和应用,这需要工人必须掌握新技术,并不断及时更新,这样的工作要求和特点,要求劳动者具有科学技术知识,熟悉机器构造,掌握机器原理与操作技术,因此接受一定的技术培训和职业教育成为可能。反而言之,劳动者在接受职业教育和继续培训后,理所当然会促进机器的不断更新和升级,必定会促进更加先进的生产方式的产生,促进社会化大生产的提高。

(2)内化表现形态——劳动力价值。

高职教育对劳动力价值提高主要体现在通过教育提高劳动力素质和改变劳动力形态上,并通过劳动力自身价值与其所创造的价值之间的差别表现出来。马克思曾指出,比社会平均劳动较高级的复杂劳动是这样一种劳动力表现,这种劳动力需要花费较高的教育费用,它的生产要花费较多的劳动时间,因此它具有较高的价值。也就是说经过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劳动力要比普通劳动贵得多,所以受过教育的劳动力价值就高,劳动力复杂程度越高,所创造的价值就越多。

(3)外化表现形态——现代商品经济发展需求。

现代职业教育与现代商品经济的联系,是适应现代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而产生与发展起来的,或者说是一种社会自然历史过程的必然关系。一方面,在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经济产生的初期,由于产生发展的客观要求,商品经济得以发展,便在物质生产部门以及劳动所活动的产业部门产生了适应商品生产要求的职业技术学校,这种最初的职业技术学校是现代职业教育的一种表现形式。另一方面,劳动力和人才是现代职业教育与现代商品经济联系的关键性环节,现代商品经济正是通过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对现代职业教育提出要求,以此培养出相当数量的劳动力和专业技术人员。

二、高职教育的经济属性认识上存在的问题

1.高职教育经济属性理解的简单化与狭隘化。

从对高职教育本质属性、一般属性以及高职教育功能、价值等相关研究成果来看,对高职教育经济属性等核心概念存在狭隘理解和替代的现象。经济学家们认为,经济是一个不言自存的实在概念,并无需下定义,因此使得高职教育理论工作者很难直接对高职教育的经济属性进行直接分析,所以大多数人从相关方面入手,这样的认知方式虽有可行性,但会造成认识上的偏差,出现“经济属性”概念被简单代替的现象。比如,一提到高职教育经济属性时则会联想到“公共产品”“就业市场”“劳动力市场”“教育与经济关联性“”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等,这些所谓的“属性”概念并不是高职教育经济属性所指向的内容,更多的则是对“教育经济属性”形式的展现,错误地将属性表现认为属性本身,这样理解的后果直接导致“高职教育的产业化”“高职教育发展的短视化”“教育腐败”和“教育不公平”等问题的产生。高职教育经济属性反映的是高职教育的属性问题,不是功能问题或者关系问题。如果把经济属性最一般的本质仅仅看成经济属性是具有产品的功能或者市场的作用,其结果可想而知。

2.高职教育经济属性外延运用泛化与庸俗化。

对高职教育及相关核心概念的运用存在泛化与庸俗化现象。高职教育理论工作者在对高职教育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或对其理解的过程中,始终无法摆脱自身立场、观念的影响,会折射出主观认识和研究身份。为了方便理解与运用,有些学者和政策制定者在对待高职教育经济属性问题上提出“高职教育具有经济属性和功能,应该推向市场“”社会需要什么专业,高职教育就办什么专业”等一些极端做法,有些学者在进行高职教育经济属性问题分析时直接用“教育经济(市场)”这样很不严谨的词句来表述,这些极端做法和不严谨的说法模糊了市场与经济之间的差异性,把经济当成市场,把经济属性看成市场功能,引起了人们对市场理解的泛化,使之对高职教育经济属性的理解和运用产生了歧义,这样会影响高职教育价值的真实体现和教育决策者的理性判断。

3.经济与市场共性与个性边界不清。

对经济属性的简单理解和运用泛化处理,说明这两个概念关系边界不是很清楚,明显模糊了经济属性与市场属性存在的“共性”和“个性”边界。从高职教育发展的历史来说,高职教育在我国是一个有特色的概念,高职院校主要在20世纪90年代的“三改一补“”三多一改”等政策措施下发展起来的;从高职教育主要研究者来说,他们大都是普通高等学校工作者或中职教育工作者;从高职教育研究者的研究背景来说,他们对高职教育经济属性的认识都是从职业教育和高职教育研究的相关成果演绎,甚至是直接照搬而来的。对“经济属性”外延的简单理解和内涵泛化运用,势必导致共性和个性界定模糊,虽然两者有相似之处,但也存在相当大的差异。

三、高职教育经济属性中对市场成分的理性反思

1.从认识论上,突破高职教育经济属性的误区。

对高职教育某些特征的片面性理解,导致了高职教育时间定位中的狭隘性和简单化。一方面,高职教育被狭隘地理解为商品,高职教育作为产品可以用货币进行交换和买卖;另一方面,对高职教育经济属性进行过度工具化解读,视高职教育的经济属性为刺激经济、跟风市场的工具,这不仅不符合经济属性本原,也严重脱离了高职教育的本体。按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经济是指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是与一定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是政治、教育、法律等上层建筑存在依赖的基础。按照这样的理解,经济是政治、教育、法律等上层建筑的基础,教育只是有经济属性,但经济属性不是教育的唯一属性。在封建社会之前,以人的依附关系为主的商品经济不发达,高职教育经济属性当然就不明显,但并不意味着当时的教育就没有经济属性。在现代商品经济发达时代下,高职教育的社会地位从之前的边缘化走向以商品经济为重的社会中心,高职教育经济属性逐渐凸显出来,但并不意味着这就是高职教育的市场属性。高职教育经济属性更多是指向经济规律在高职教育本身所引起的特殊作用和效果,而市场则更多地体现在“买方”“卖方”以及两者之间价值规律的运用上。

2.从知识论上,厘清高职教育经济属性和市场属性的关系。

经济属于元概念,属于范畴层次,市场只是经济概念的下位概念。经济范畴与普通的经济概念不同,后者只是反映个别的经济现象或过程,经济范畴则是反映大量出现的经济现象或过程。因此,“市场”之类的下位概念是经济范畴多元化多层次化的表现。我们可以用球体理论来加以阐述。“经济”属于球体网络的内层核心中的点,而“产品”“市场”“劳动力市场”等概念是球体网络组织表面上的一个个点,“市场”之类的下位概念根植于“经济”核心概念,吸取“经济”概念养分,“经济”概念理解越深,下位概念越多,认识就越广泛,整个球体网络就越大,且与“经济”概念丝丝相连,位于网络组织的陈述最容易修改,同时修改网络其他部分陈述也比较容易,具有网络中心的陈述在整个网络组织中的作用十分关键,修改这些陈述不会动摇整个网络体系,它们同属一个球体。

3.从实践论上,回归高职教育经济属性的本质——民生。

劳动教育具有的特征和属性范文10

德育的政治功能和经济功能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社会生产力水平越高,德育的政治功能越发倾向于经济性,通过经济职能实现政治目的,德育的生产日渐由潜在性变为现实性,在保持稳定、明确的政治方向性的前提下,不断增强经济性功能。德育的政治功能是德育活动的主体性功能,随着社会政治活动重点的转移,德育政治功能的表现形式必将有所改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工作中心逐步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坚持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生产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主要工作,也是全国人民面临的最大政治任务,因为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尤其在当前形势下这种特点极为鲜明。教育要为经济建设服务,就要培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人才,德育工作要突出这个核心,在尊重人性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密切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推动社会经济改革与发展,实现德育的经济价值,这正是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显著特点之一。

德育活动本身不直接参与生产过程,德育的生产性必须通过劳动力的中介作用并同一定的物质生产过程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经济价值。近年来现代大生产和高科技的发展加快了人类自身素质发展的步伐,作为人的主体意识日益增强,由此产生的经济价值越来越高,与过去相比较主要表现在:人的价值观念、道德判断、思维方式、创造欲望、心理素质、精神力量等方面的因素在生产活动中具有十分明显的经济意义,人的内在素质和精神价值成为现代生产不可忽视的生产潜能,它是现代生产的重要生产构成要素,德育正是通过启迪、塑造、挖掘人的这些潜在因素,有效地作用于生产工具、劳动对象和生产过程,使之转换成经济价值,社会越进步德育的经济价值越突出。

那么,德育经济价值的实现同智育和体育有何关系呢?一般来说,智育和体育是德育经济价值的基础,没有智育和体育良好、完美、和谐的发展,德育则难以很好实现经济功能。另一方面,德育在智育、体育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中具有主导作用,它制约二者能力形成的状况和经济功能实现的程度。人们对教育经济功能的认识始于体育和智育,通过人这个劳动力同社会生产力发生联系,其理论基础是建立在劳动是人的脑力和体力之和的认识上,认为智育是培养和提高人的脑力素质的有效途径,体育是训练和发展人的体质的重要手段,以此论证教育与劳动力关系容易使人们接受。按生产力发展水平分析,人们对劳动力价值因素的认识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在生产力水平极为低劣的情况下,人的劳动能力主要通过体力实现的,即人的肌体素质决定劳动能力的大小;在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较高的生产条件下,判断劳动力的能量主要通过人的脑力和体力的发展水平来衡量的,劳动者的科学文化水平和身体素质越好,其潜在的经济价值就越高;现代大生产条件对劳动力的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个劳动者必须是德、智、体全面协调发展,由智育和体育形成的人的劳动能力是有工具性特点,这种能力的使用和发挥程度,受德育过程所形成的人的品德素质的影响。

由此看来,对德育经济功能的剖析属于深层次的认识。智育、体育具备一定的生产职能,但作为人的脑力和体力并非机器,随时可以启动且不停地机械运转。

因为人的脑力和体力受高层次意识活动的支配,即人的道德价值、思想意识和政治观念的约束,它是人的一切行为的中枢,是指挥、协调和控制人的活动的核心,人的各种行为都摆脱不了这种控制模式,这正是德育功能作用之所在。德育的经济功能通过五个方面实现的。一是加工、塑造劳动能力。人的教育过程是劳动力的造就过程,对尚未成年的劳动者施以德育、使他们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增强自我约束力,树立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品质,养成认真扎实、刻苦钻研、善于思考、坚韧不拔的作风,训练开拓创新、勇于进取的思想素质,这些方面从外在分析表现的是一种学习态度,从内在分析则表现为劳动力的再生产性,德育过程直接影响上述问题的效果,表现了德育功能的潜在经济性。二是积极调动人的劳动能力。人的劳动受一定劳动目的和劳动需要的影响,当个体的劳动需要与社会需要相一致时,劳动者将会付出较高的劳动热情,发挥现有的劳动力积极创造劳动成果。由于人总是受社会阶层、地位和价值观的制约,个体的劳动意愿决定了劳动的时间强度、数量和质量。当一个人因个人意愿和价值目标的冲突,拒绝从事某项经济活动,即使本人劳动能力很强,其劳动价值依然为零,甚至产生极大的负效应。这种情况下的德育工作可以发挥出巨大作用,思想上的沟通能够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三是发挥劳动者的主观能动性。现有劳动者积极性的调动是德育工作的一般要求,德育经济功能的高层次体现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生产能动性,把每个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全部调动起来,会创造出巨大的经济价值。经济领域的改革和发展实际上是一个伟大的创造活动,科学技术的发明到生产应用,是一个不断创新的实践活动,经济的腾飞需要以人的开拓性为基点,德育目标要立足于人的潜能的挖掘,把个人利益同社会利益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人的内在需要。四是协调经济管理活动。社会分工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分工就越细。科学技术和现代生产的发展,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生产趋向社会集约化,协调自我行为、协调个人与他人利益以及同集休利益的关系十分重要,德育作用于价值目标的内化影响,取得个人与集体目标的一致性将会大大提高生产劳动效率。五是更新观念意识和思维方式,促进经济玫革,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属于意识形成的范畴,陈旧的观念意识限制人的开拓思维,阻碍生产力发展的速度。我国处在新旧经济体制过渡阶段,不可避免地出现新旧观念的冲突,固有意识往往成为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习惯势力。德育内容要与经济同步协调发展,不断注入适应时代精神要求的新鲜血液,促进观念体系的更新。当前经济领域逐步强化了民主观念、科技观念、法制观念、价值观念、联合观念、竞争观念、质量观念、市场观念、信誉观念、效益观念、主体意识、开拓精神等,这些观念意识是在道德价值判断的交锋中完善的,代表了未来发展的方向,在经济管理活动中直接或间接地产生经济效益。

其实,德育的经济性不是今天才提出的热门课题,德育内容是在生产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伴随生产范围的扩大和进步,根据生产实际需要不断丰富和发展。透过德育内容分析,不难看出其中渗透着显著生产要求和合作特征,溶政治思想与生产性于一体。传统德育一方面突出国际主义、爱国主义、阶级观念等鲜明的政治观点,另一方面又强调集体观念、劳动观念、纪律观念等与生产接近的观念意识,要求人们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行为。今天德育内容在继承传统内容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主要增加了民主观念、法制观念、科学观念、参与观念等现代意识,使德育的内容更贴近生产和实际需要,代表未来生产发展的要求,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辅相成。

可见,德育的经济功能不是不存在,而是人们没有很好地理解和领悟,被一 定历史时期的政治性所淡漠。通过上述分析,可以透过德育政治功能的表现形式,解剖其经济功能结构的实质。德育的经济功能具有直接性和间接性,直接性反映的是对劳动力经济活动的直接影响决定劳动价值量;间接性是通过一定的生产关系作用于生产力影响经济效果的大校德育功能的多元化不仅能调节自我价值,还能自觉调节个人与集体、集体与集体的关系,在复杂的经济关系中达到某种程度的默契和认可,最大限度地实现经济价值目标。

德育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其经济价值的大小一般限制于德育内化的程度,不是所有社会个体实施相同的德育内容都能产生等同效果,这与个体的生活环境、家庭背景、前期教育、个性特征、思想品质等状况密切相联。认识德育的经济功能有利于转变现代人的意识,把德育从独立的政治范畴与经济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政治目标和经济目标相统一,研究德育经济功能的特点,则有助于人们澄清是非观念,明确任务和方向,科学运用德育功能,为完善市场经济服务。德育经济功能的特征有如下几点。

人是生物有机体,又是劳动能力的载体,人的脑力和体力之和即劳动力,其中体力主要指人的身体素质状况,脑力涵盖了两层意义,一是指贮存科学文化知识和运用思维能力;二是指与社会目的相联系的品德,而品德是人的个性的核心,决定人的知识、能力和专长的服务对象或目标。所以,德育效果直接牵制劳动者劳动能力的发挥程度,它是劳动者主体活动的指挥中心,通过意识活动调节人的思维,支配肌体的运动,决定劳动能量的释放、指导人的经济行为。

德育的经济功能并不产生于德育过程,而是通过一定社会的价值观念,使之内化为人的心理需要,这种观念意识附着于人脑之中,不能从外观显现,呈隐性状态。因而人们不易直观考察。当劳动力一旦与物质生产过程连结,德育的生产阶值便会呈现出来,主观意识依照个体价值的需求,协调大脑积极思维,利用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难题,产生经济效益,现代企业注重职业道德教育和文化祟质的提高,实质上是在进行劳动能力的再生产,良好的道德认识、道德价值、道德规范是潜在的经济价值,与生产结合随即变成现实生产力。

每个人都处在一定社会阶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差别较大,决定了人的生产目的和劳动态度,任何一个人不可进行脱离现实的劳动,劳动行为必然从属于一定的价值需要,外在强迫的劳动与内在需要的劳动,其劳动性质不同,创造的经济价值绝然不同。生长于一定社会制度下的人,必须明确个人的价值与国家的关系,个人行为必须同国家需要结合。这样才能使个人需要与国家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大力发展经济是我国当前的主要任务,我们必须通过德育激发青少年的爱国热情,将来全身心地投入经济建设之中。

德育的经济价值十分特殊,它不能在德育活动的过程中创造直接的经济价值。

在一般情况下是通过控制个体与社会团体的利益关系实现的。德育是育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就个体而言,它必须依靠活的劳动力肌体和一定脑力的中介作用才能体现出价值来;另一方面,它是通过培养人的观念意识,训练人的行为道德习惯,自觉按照社会道德规范,自我约束个人行动适应生产要求;第三是通过培养高层次管理人员,协调社会关系,加强社会经济管理,建立社会新秩序,使生产关系更好地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达到提高经济效果的目的。这些特点都反映了德育经济价值的间接作用。

人的品德形成后,会长期控制人的行为,甚至终生产生走向作用。道德品质一般比较稳定,受外界因素干扰少,能够持续保持已有的人格特性,良好道德行为对个人和社会都是一种财富,不仅有利于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也有利于物质文明建设,对社会稳定和家庭的发展都有积极意义。培养青少年较高的道德规范,是保持安定团结的局面。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必要条件。

德育经济功能具有多层次的表现,首先是可以为国家经济发展创造较大的生产力,推动社会经济高速协调发展。其次是有利于集体的生存与发展,因为国家利益是建立在集体利益发展之基础上。最后德育经济功能的个体体现,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职业情操,为社会做出了较大的贡献,按照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社会同样会给予个体劳动者以较高的经济报酬享受等价的劳动待遇。因此,德育的经济功能通过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也能不同程度地具体表现出来,这正是德育经济功能的多元性。

劳动教育具有的特征和属性范文11

摘要:职业教育技术教育内涵分析

作者简介摘要:李继坤(1963-),男,广东潮洲人,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政工师,从事高校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

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教育体系是相对于传统普通教育而言的。传统普通教育体系的本质特征是知识本位、学科导向,按照知识体系的形成过程和发展方向来系统设计各个层次的教育内容,而忽视行业、职业等社会需求,忽视各类社会成员个性发展的不同需要。①而职业教育则是在现代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应运而生、蓬勃成长起来的新的教育类型,它的本质特征是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社会上有什么样的职业,职业教育领域中就应该有什么样的教育内容;社会职业结构的复杂性、多样性决定了职业教育内容的系统性、广泛性。

首先什么是“职业”?职业是指从业人员为获取主要生活来源所从事的社会工作类别的总和。

再说“教育”的含义。由顾名远主编的《教育大辞曲》中对教育的解释,是目前国内最具有权威性的解释。他首先明确了教育属于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实践活动;其次,规范了这种社会活动是通过传递社会生活经验和培养人来完成的;然后,他把教育划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摘要:广义的教育,泛指影响人们的意识、内心健康、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各种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指等级教育。教育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和人类社会共始终。

有关“职业教育”的概念,并没有取得一致的看法,连名称都有多种不同的叫法。

在我国各种叫法中,影响最大、正规化程度最高的有两种,一是“职业技术教育”,二是“职业教育”。前者是1985年《中共中心有关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的,后者是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确定的,而后者最终成为我国有关这种教育类型的法定名称。但是前者仍然在许多领域继续发生重大影响,如摘要:我国大陆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院校现在均称为“职业技术学院”;我国有两家级别很高、影响很大的职教杂志,一家叫“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一家叫“职业技术教育”。

其实,我国最后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职业教育”的名称是一个历史悠久、包容性很强、非常严谨准确的名称。它发端于“五四”运动前夕我国教育界、实业界知名人士黄炎培、蔡元培、陶行知等人创立的“中华职业教育社”,历经近80年的发展历程,到1996年,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被确定下来。它包括了“技术教育”的全部内涵摘要:在传统的职业体系中,有些职业(如技术员、技术工人等)本来就有明显的技术性,其职业教育相应地也具有明显的技术内涵。不过,这些职业岗位多属于第一、第二产业领域,属于“大理科”范畴。而随着教育的普及,社会职业的发展、进化和职业技术的扩展、延伸,传统的无技术或非技术职业正日益减少,具有技术性的社会职业日益增多,而其领域又大大超出了传统的第一、第二产业的范围,许多是属于第三产业领域的(如管理性职业、服务性职业),属于“大文科”范畴。②相应地,其职业教育自然也同样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只是已经不局限在传统的狭义的“技术”概念之中而已。可以预言,随着职业和技术的发展,职业教育将普遍具有一定的技术性,而简单的生产劳动教育将不再能代表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所以,这种教育的名称应当按照《职业教育法》的规定确定为“职业教育”,以维护法律的严厉性,不应该再有什么非议。“职业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名称虽然不同,但其内涵却是基本一致的。

那么,职业教育的完整内涵,应该包括技术教育、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等方面的范畴。20世纪90年代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劳工组织、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机构越来越普遍采用这个广义的词语,共意义在于摘要: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突出了技术教育的地位和功能;另一方面强调了从抽象理论到实践过程的“教育和练习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不能替代”。

目前,国际上对职业教育的内涵基本已经达成共识摘要: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一是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满足社会对合格劳动力的需求,降低青年就业的门槛,解决社会就业新问题,是职业教育最主要的目标。二是即面向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适应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实用人才;三是职教法中规定的“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因此,职业教育应当是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基础教育和职业技能练习等几方面的有机结合,其中“思想政治教育是灵魂,基本的文化教育是基础,职业技能练习是特色。

职业教育就是创业教育。创业教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学习的“第三本护照”,③加强创业教育已经成为世界现代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新趋向。创业教育专家张竹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创业所要做的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因而创业教育必然离不开创新,必然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这是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的特性。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印度、泰国及印度尼西亚,近年来非凡重视在职业教育中实施以开办小企业为目标的创业教育,建立“小企业创业机构”,开发符合职教特征的创业课程。以澳大利亚的创业教育为例,采用模块化课程,通过大量的案例启发学生,教会学生分析探究市场,设计创业方案,开展考核评估,激发学生的创业动机。一是培养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素质,发展学生的个性;另一方面,创业教育可以帮助高校毕业生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带动更多的就业。

职业教育就是贯穿终身教育。国际职业教育发展趋向表明,现代职业教育已经并正在从“终结性”转向“阶段性”和“终生性”,从单纯满足“就业需求”走向“就业和创业并举”,职业教育内涵从“职业预备教育”延伸拓展为“职业预备教育和升学预备教育”或“人生预备教育”。现代职业教育正在日益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础,成为人类发展的重要手段和人生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据探究表明,就教育所传授知识的适用期来看,基础教育的知识可用15年,高等教育可用10年,而职业教育则只能用5年。所以,加强职业教育和职后教育的衔接,在职业教育基础之上构建一个职业继续教育体系,已成为新世纪教育促进全面小康社会发展的关键。由此可见,建立一个全面的终身化职教体系的重要性。形成职前培训、再就业培训等一系列培训体系。以促进职业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促进劳动者知识的更新、技术的创新、提高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劳动部副部长林用三曾经召开的加快提高劳动者素质座谈会上也曾提到要按照终身教育的要求加强在职职工培训工作,并提出了造就高素质劳动者的四项保障办法,为人才的终身制培养提供了保障。

职业教育它具有双重属性,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比,它既相同又相异,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从对它们的比较中,我们可以从职业教育的内涵得到更明确的熟悉。前者是一种“依靠性强”和“变化周期短”、和社会经济发展更为密切的教育,而后者则是—种具有相对独立性、较为稳定的教育。纵观职业教育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劳动市场“睛雨表”的影响和科学技术的“助推器功能”,在职业教育中表现得尤为突出。④

参考文献摘要:

①张震中、职业教育体系探究导论[J.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职业和教育.

②辜胜阻.高等教育的结构失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J。中国高等教育,2001-7.

劳动教育具有的特征和属性范文12

【关键词】高职院校 体育教学 学生职业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6C-0151-02

高职院校体育课堂教学要面向学生未来职业需要。因此,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围绕职业特点制订教学计划,并开展体育模拟教学训练,凸显体育教学的针对性,加强与职业特点相关的身体素质、实用技能、健身理论的教学,帮助学生提升身心素质,应对未来职业挑战。职业体育教学要顺应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从学生职业现实出发,设置个性教育教学措施,为学生职业服务,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四方面采取教学对策。

一、转变教学观念,提升职业素质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转变教学观念,在具体教学中要以职业为导向。教师应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调查,针对学生未来职业特点选择教学内容,从而提升课堂教学针对性,强化学生职业素质,为学生顺利就业服务。

(一)展开职业调查。现代企业发展迅速,其职业要求也呈现多元化、个性化特征,职业逐渐向智能化、自动化、电气化方向发展,这就对学生的职业素质提出崭新的要求。为此,教师要针对职业发展现实展开调查,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策略。如电力企业、机械类企业,对从业人员身体素质和技能要求都很高,如果教学只重视学生技能训练,其市场竞争力肯定会受限。如果能够强化实用体育技能训练,多传授健康知识,培养学生良好运动习惯,就可以提升学生职业综合素质,使学生适应未来职业之需求。展开职业情况调查,是现代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在重要改革意识,属于创新意识的具体体现,每一名体育教师都要具备这样的教学思想,为具体展开体育教学做好坚实铺垫。

(二)精选教学内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有自身特征,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技能,是现代高职院校教学的重要目标。由于职业呈现多元化特征,学生将来所从事的岗位也有所不同,对身体素质的要求也呈现个性化特征。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制定教学策略,体现体育教学的职业特征。特别是要精心选择教学内容,这是体育职业教学设计需要着重考量的问题。高职体育教学有比较固定的教材资源可以利用,但职业要求呈现快速发展态势。教师要关注职业发展特点,随时对教材学习内容做出适当调整,要加大教材筛选力度,提升教学内容的适合度。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资源整合优化,教师应该发挥主导作用。体育教材课程资源丰富,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需要和未来职业特点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如耐力训练,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多种训练方式,适时引入体育竞赛、游戏内容,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热情,形成体育运动训练重要成长点。如韵律操运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需要改造韵律操训练形式,引入表演展示等形式,在提升训练有效性的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如身体协调性、音乐感知能力、交际表达能力等,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都可以形成重要支持力量。

二、围绕专业设计,凸显体育教学针对性

现代企业职业多样化导致职业要求向细化方向发展。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要贴近其职业属性,需要教师有分层教学意识,对课堂教学方法展开多元优化,适当调整教学课时,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训练的个性需求。

(一)优化教学方法。体育教学方法众多,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需求做出教法选择。不同职业对体育教学的需求也不同。如站立性职业劳动强度较大,对体力要求较高。这就需要具备高度的精力关注度、足够的耐力,以及手、腰、腹和下肢的力量。对此,可选择开展长跑、游泳、篮球等体育项目。伏案类职业以脑力劳动为主,手指、手臂等局部肌肉群活动较多,长期采取低头姿势。这就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耐力和协调性。对此,可选择开展中长跑、中距离游泳、健美操、瑜伽等体育项目。全身综合类职业往往是体力与脑力劳动相结合,需要长时间行走或者操作。这就需要具备坚韧的品质、控制能力、全身协调性,上肢、下肢力量。对此,可选择开展游泳、散打、武术、跆拳道等体育项目。

(二)调整教学课时。高职院校体育课时有比较固定的安排,一般前两年每周安排2-4个课时,到第三年大多选择停课。这样的教学时间安排显得过少,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的时间严重不足,这对塑造学生身体素质会造成严重影响。为提升学生职业需求的身体训练品质,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特点适当增加体育课时数,以满足职业教育的需求。教师也可以拓展体育课训练域度,将课内体育训练延伸到课外,鼓励学生在体育课堂教学之外开展多种形式的运动训练,自觉养成良好运动习惯。

课外体育训练内容选择和形式设计,需要观照学生专业特点。如机电信息专业,与电子信息技术有较多联系,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网络搜索平台搜集相关运动信息,从改善运动维度品质角度展开教学设计。像跆拳道训练,学生完全可以根据相关视频片段进行模仿学习,在学生宿舍,在学生家里都可以实现自主学习。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生活特点设计课外体育运动内容,符合现代教学意识要求。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对全面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都会有积极影响。

三、结合劳动训练,体现体育教学模拟性

职业特征有个性化,为提升体育教学针对性,教师要多设计模拟性教学训练内容,以贴近职业工作实际。教师要对训练方法和职业特点进行全面比对衡量,采用特定的形式模拟工作行为,以加强学生劳动技能。

(一)设置模拟训练。教师针对学生职业方向展开模拟教学,需要考量学校体育训练实际。如果学校没有太优良的教学设施,教师要因地制宜展开训练活动。如机械类职业需要职工有较强耐力和爆发力,教师可以设计模拟工作场地,让学生通过搬运杠铃等体育设备来提升肌体力量,或者是设计中长跑训练。

(二)展开个性设计。为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教师还需要在教学训练形式上进行创新改进,提升训练趣味性,才能激发学生参与训练的热情。高职学生思想活跃,对体育运动有个好,教师要对学生学习倾向有一定调查,设计个性化训练形式,激发学生参与的主动性。高职体育教学有自身特点,教师要面对体育基础差距较大的学生群体,如何设计适合度更高、覆盖面更大的体育教学方案,需要教师做出全面衡量和预判。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是正常现象,教师给出差异性教学设计,也是现代课堂教学的重要认知。

如足球运动训练,教师可以引入足球游戏展开教学,以激活课堂学习气氛。像运球接力竞赛,让学生分组展开有球接力跑竞赛,既带有竞赛性质,也具有游戏特点。这样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升身体素质。再如长跑运动,教师可以组织多种个性长跑训练,像男女混合分组跑、分组追逐跑等,学生参与热情高涨,其运动效率也会大幅度提升。教师展开个性教学设计,促使学生产生运动热情,并逐渐建立运动体验和认知,在不断训练中形成体育素质。

四、强化安全保护,确保体育教学健康性

职业有职业保护,体育训练也有特定安全要求,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制定安全保护措施,确保学生在体育训练中不受伤害。同时,也能够教给学生更多安全保护知识,在职业操作过程中形成保护意识。

(一)创新防护体系。任何一种职业都有自己的安全要求和保护举措。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强化运动安全保护教育,减少体育运动给身体可能造成的伤害。教师要对体育运动伤害有特殊敏感性和预判性。学生大多血气方刚,有运动热情,但安全意识较低,教师要在学生运动过程中做出多种安全预设。人的生理技能存在共性特征,教师要针对学生身体特点做出安全保护设计。如肌肉损伤,这是常见运动伤害,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做好预备活动,加大检查力度,防止个别学生因偷懒而出现意外情况。教师不妨安排专人进行安全措施落实检查和监督,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充分活动,尽量减少运动伤害。

(二)增加健康理论。职业安全伤害更为剧烈,对人们造成的心理阴影也会更突出。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做好安全防护,还要传授安全保护知识,让学生养成良好安全保护意识。职业习惯性病症有共性特征,其发病率也很高,这都说明职业者安全保护知识的匮乏。教师要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给学生传授更丰富、更全面安全保护常识。要努力提升学生自我防护、自我调节、自我锻炼能力,特别是运动习惯的养成和预防运动伤害的发生,已经成为现代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共识。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在体育训练中促使学生养成良好安全防护意识,及时传授安全常识势在必行。为让学生自然掌握安全防护常识,教师要注意细化安全措施,并具体贯穿于整个训练之中。如足球训练时,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做好热身运动,确保身体各个部位、各个关节都得到充分活动,以减少运动损伤。其次是给学生讲解安全保护措施,如加防护板,注意躲避对方发力点,学会用双手进行自我保护,可以利用翻滚动作减轻身体冲力,降低惯性伤害。再就是要解除危险动作的使用,以及人身各个部位危险系数的讲解和展示。教师通过深度解析运动伤害产生原因,让学生养成自我保护意识,并掌握避险技巧,也为学生未来职业避险提供学习机会。

培养企业专业技术工人是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和宗旨,注重学生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健康发展,符合现代职业基本诉求。随着社会职业向自动化、电气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企业对职业属性要求也在发生变化。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要与职业形成高度契合,需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紧密结合职业特点选择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升级教学实践、加强安全保护,以便形成较为完善的体育教学体系,为培养合格职业技术人才创造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胡振浩,童建民.高等职业院校发展学生职业体能的体育教学实践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12(11)

[2]关怀志.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与学生职业发展[J].当代体育科技,2014(4)

[3]王海龙.浅析新形势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对学生职业发展的重要性[J].时代教育,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