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家庭劳动教育内容

家庭劳动教育内容

时间:2023-07-04 17:10:03

家庭劳动教育内容

家庭劳动教育内容范文1

关键词:家庭劳动;服务自我;激励实践

劳动实践活动是对小学生优良道德品质培养的一种基本途径。目前以学校为主体的小学生劳动实践活动已广泛开展,学校的劳动技术课也参与其中。但是实际中的家庭劳动实践却未被引起足够重视。

现在家庭独生子女较之上代人有相当的优越性,有的不是独生子女的也是留守儿童,家庭大多成为小学生成长的“温床”,长期以来,他们娇生惯养,劳动观念差,动手能力弱,劳动意识淡薄,劳动技能低下,有不珍惜劳动成果的不良倾向,使学校劳动教育在家庭中丧失功能。因而就必须彻底治理家庭劳动实践这一死角,进行家庭劳动实践可以从以下方面去做。

一、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

在家庭劳动中要让学生自我服务和自我保护,从这种自我服务中加强劳动锻炼,对小学生进行生活自理的培养,使学生养成“自己的事自己做”的良好劳动习惯,老师找家长要通过这种教育进行评比、分析,随时加以指导。

二、学习家庭劳动技能

家庭劳动的技能,首先要教给小学生一定的家庭劳动基础知识,如编织、做饭洗衣、房间打扫、室内布置等;再者学校组织学生学习,要选定学习内容,上好专门的劳动辅导课,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家庭劳动环境,让学生自己动手。

三、给学生劳动时间

学生在家不要像小皇帝那样“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一方面,要让学生能在劳动中有空间,家长与学校要为这些孩子制造点儿难题,面临难题时让学生自己独立去处理,让学生自己在劳动空间里学习到技能,以不断来完善自我,养成家庭的事情争着做的好行为;另一方面,脑力劳动为家长提供财政开支,如房子的布置、家庭动物养殖,家长给予一定的支持,这样既能使孩子有一个爱劳动的习惯,同时也为家庭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

四、激励学生的家庭劳动行为

巩固家庭劳动效果的有益方式必须采用学校与家长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以克服学生娇生惯养的不良现象。(1)给孩子一种奖励。在家做得好的学生,学校评出“孝心孩子”,授予称号或奖品。对在家没有完成任务的或者做得不好的学生进行批评。(2)组织学生分组到家进行比较评比,对不学或消极参与家庭劳动的学生适当地给以批评,以纠正劳动行为的偏差,警惕学生的懒惰行为。

家庭劳动教育内容范文2

关键词:素质教育 家庭教育 社会实践 

 

落实素质教育从本质上讲就是要坚持教育政策的整体性,坚持教育内容的全面性和坚持教育途径的多样性。教育的整体性是指面向全体学生;教育内容的全面性是指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主动、和谐地发展;教育途径的多样性是指教育不能单靠课堂书本教学,还要让学生到实践中去。针对教育途径的多样性,江泽民同志曾深刻指出:“如果只是让学生关起门来读书,不接触社会实践是不利于他们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 

基于上述认识,我校的教育教学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科学文化素养,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立业创业能力。而要达到这一系列的目标就必然需要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教育。但是,纵观职校现状:在当今社会生活急剧变化的大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青少年,尤其是职校学生,他们聪明活泼,见多识广,但对社会缺乏本质的认识和真实的了解,缺乏坚忍不拔的意志和顽强进取的毅力;他们不愁吃穿,生活优裕,但缺乏艰苦奋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独立能力差。这些个性行为上的缺失导致了社会实践教育难以顺利开展。究其个性行为发展至此的原因,有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学校本身存在的教育缺陷……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家庭教育的失败,家庭教育是社会实践教育的根源,家庭教育走进误区,将直接影响社会实践教育的质量。 

所谓社会实践是以“学会生存、学会学习”为目标,以学习者的兴趣与关心等内部动机为基轴,在课题学习中不受学科分科的束缚,通过实地调查、亲身体验、信息技术应用等过程,综合地运用各个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开展活动。 

按照传统观念,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其中首先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而按照现代观念,家庭教育既包括:一、生活中家庭成员(包括父母和子女等)之间相互的影响和教育;二、专门从事家庭教育的教师对子女的教育。 

家庭教育是社会实践教育实效的有力保障。社会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到同一工厂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从整体情况来看,农村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力水平明显高于城市学生。这根源就在于农村、城市两种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不同。城市的孩子,生活条件好,衣食无忧。家长以“包办代替”包揽孩子衣、食、住、行,怕孩子脏着、累着而不让他们沾家务劳动的边,所有的一切,家里人都会为他安排好,只希望孩子能读好书,但往往小皇帝、小公主们沉迷玩乐,不争气,习惯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而农村的孩子,家长从小就开始培养、教导他为家庭分担家务,“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很多事情都是靠自己努力解决,因此他们的独立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不断提高,这就保障了农村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 

家庭教育是社会实践教育的基础。众所周知,西方国家的青少年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能吃苦耐劳,遇事镇定沉着,能与周围人们和谐相处,有作为社会成员而独立存在的信心和勇气,有克服困难的毅力。与此相反,中国的青少年乃至大学生,虽然学业上不亚于西方,但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却表现出独立生活能力差,缺乏自立意识,依赖性强,做事被动,胆怯等等。究其原因,在于家庭教育观念的不同。西方国家家庭教育的着眼点在于引导孩子打扎坚实基础,培养孩子成为具有适应各种环境和独立生存能力的社会人。基于这种观念,西方国家的很多家庭都十分重视孩子从小的自身锻炼。他们普遍认为,孩子的成长必须靠自身的力量,因此,要从小就形成自立的意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锻炼包含着多方面的内容,诸如劳动锻炼、坚强意志的锻炼、忍耐力和吃苦精神的锻炼等等。但最重要的是适应各种艰苦环境和劳动能力的锻炼。通过参加劳动,让孩子从小就形成独立的劳动意识、劳动技能和爱劳动的习惯;学会在劳动和艰苦的环境中去克服困难,磨炼意志,发展各自的才能和特长,增长才智,并形成刻苦、节俭等品质。就是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促其成为具有独立生存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为今后走向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的家庭教育

[1] [2] [3] 

观有很大不同。中国的家庭教育往往着眼于孩子将来有出息、有个好职业、一生能在顺境中度过。基于这种期盼,多数家长认为,父母对孩子的责任就是让他们生活得好,除了学习,什么都不让孩子干,能给他们多少幸福就给他们多少幸福。一句话,若能给孩子创造最优越的生活条件,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至于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对未来社会的适应能力则很少考虑,有的甚至不考虑。 

家庭教育是社会实践教育创优的前提。事实证明,日本的孩子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屡创佳绩,而中国的孩子却表现出独立生存能力差,面对困难无所适从,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两种不同的家庭教育。日本孩子自我管理出色,拉练中集体动手准备野餐,有的孩子带病坚持拉练,个个都能吃苦耐劳,意志坚强。这并非一日之功,而是平时吃苦锻炼的结果,也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密切配合的结果。欧美等国的儿童、少年,从小就从事送报、打工等劳动,这本身就是一种吃苦精神的磨炼。在寒冷的冬天,当中国的同龄孩子可能还在热被窝里熟睡时,他们早已起来挨家挨户去送报了。这对娇惯子女的中国家长是难以接受的,甚至可能有人认为这是“残忍”的。这些都充分证明了家庭教育是社会实践教育的前提,家庭教育做得好,社会实践教育必然屡创佳绩。 

基于上述情况,家庭和学校应如何做好家庭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工作,使两者能和谐发展呢? 

一、家庭教育 

 

(一)家长要重视对孩子的劳动教育 

劳动是中华民族的美德,现代中国人的劳动意识淡漠,劳动能力、自理能力差。生活中有许多本该由孩子自己承担的责任,被家长包办代替了,使得孩子在这个年龄阶段应当具备的劳动能力减弱或丧失。这是因为我们的家长没有意识到劳动是孩子应尽的义务,家庭是由家庭成员组成的,每个家庭成员在享有家庭权利的同时,也应承担家庭责任,孩子即使年幼或者未成年,他也是家庭成员,他也应该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儿,因为这是他应尽的义务之一。从另一角度来说,劳动是儿童生活的基本权利,因为孩子在劳动中学到知识,获得乐趣,因此,父母不要剥夺孩子参加劳动的权利。劳动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部分,对孩子今后的成长大有好处。 

 

(二)注重与孩子的思想、情感交流,鼓励孩子参加实践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者,家庭是学生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经济上的联系,生活上的依赖,使孩子和家长形成了极为密切的关系,极易接受家庭的教育和影响。家长鼓励孩子参加社会实践,对孩子进行思想上的动员和引导,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参与态度,这是孩子参加社会实践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点。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父母与孩子互动的过程。孩子在参加社会实践之后,父母一定要倾听孩子的感受,与孩子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帮助孩子总结和提高。父母对孩子进行教育,一定要注意与孩子建立良性的积极的双向沟通关系,这样才能有利于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使教育活动能在父母、子女之间顺利进行。 

 

二、学校教育 

 

(一)学校教育要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校起主导作用,实践活动在学校教育中不是没有得到开展,而是存在形式单一、内容不广、影响不深的缺陷。这源于社会支持不够、学校改革力度不够、家庭渴求愿望不够。因此学校在办学思想上应重视社会实践,在活动组织上做到求实创新,做到排除万难,坚定信心,开拓新颖、简单可行的实践方式,才能争取到社会、家庭更多的信任,把培养学生的任务扎扎实实落到实处。 

 

(二)充分发挥学校在指导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教育专家指出,学校指导家庭教育能弥补以往教育中存在的空白,它针对家庭教育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要加大宣传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的力度和大力推广现代家庭教育的新观念、新方法。绝大多数家庭的家长之所以不能教育好孩子,是因为他们还没有意识到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和应该采取怎样的方法教育孩子,因此,我们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加大现代家庭教育的新观念、新方法的宣传力度,从而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提高家长家庭教育的意识,引导家长做好家庭教育工作,从根本上改变家庭教育问题。 

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施展才能提供了条件,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需要学校的精心组织,家庭的积极配合。家庭教育是社会实践教育的根源、基础,家庭教育对社会实践教育起到促进作用,家庭教育的顺利开展将促进社会实践教育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家庭劳动教育内容范文3

一、艰苦奋斗教育内容的具体化。艰苦奋斗内容由不同层次的许多具体观念构成,应根据不同的年龄层次,不同的接受能力,将艰苦奋斗内容分解成若干个具体观点,再将这若干个观点深入开展,如丝入扣地引导。笔者以为应围绕以上主要观点开展教育。

1.艰苦创业意识。艰苦创业意识是艰苦奋斗的首要的也是根本的内容。创业意识教育,首先要培养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其次,培养锐意进娶开拓创新意识;再次,培养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

2.自立自强意识。自立自强是做人做事的基本素质,也是艰苦奋斗的基本内涵。自立自强意识的教育,首先要培养自立自强的独立人格;其次是,培养自立自强的能力;再次,培养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意志。

3.劳动意识。劳动观是全社会要普及的观点,也是艰苦奋斗教育的突破口。

首先,劳动光荣的荣辱观教育;其次,培养吃苦耐劳的作风。劳动不仅是改造客观世界的动力源泉,也是改造主观世界的重要手段。

4.俭朴意识。俭朴是一种自我节制的生活态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俭朴教育首先是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既不赞成那种否定物质利益,有意降低生活质量的苦行僧式的消费观,也反对那种超前消费。在精神生活方面,俭朴要求人们不图虚荣、不浮躁,不见异思迁。清清白白做人,认认真真做事,忠贞不渝地追求真理,坚定不移地将理想付诸实现。

二、艰苦奋斗教育方式的多样化。研究艰苦奋斗教育的途径与方式,找出便于操作的具体措施,化虚为实,使教育活动得以深入有效地开展。

1.学校育人环境的优质化。学校育人环境的优劣,对学生高尚精神的形成至关重要。首先,学校要有良好的校风。“团结、紧张、严肃、活泼”还应是良好校风的标准。其次,培养勤奋、刻苦、求实的良好学风。改进教风、学风,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生素质培养。再次,团(青年团)、会(学生会)要兴“民主”“科学”之风。团会是群众团体,是学生自己的组织,应成为学生论坛,成为提高学生认识问题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的重要场所。

2.教育活动的多样化。寓思想教育于活动之中是一条教育规律,开展艰苦奋斗教育也要遵循这条规律。要通过开展趣味娱乐、追忆传统、体力劳动等多种活动进行艰苦奋斗教育。艰苦奋斗的教育活动,必须进行组织引导,引导好了能产生“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效应;引导不好也只能是“惊雷声处听无声”。所以搞活动需要组织者精心设计、精心组织、精心引导。

3.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一致化。学校和家庭都是育人的基地,尤其是家庭教育更直接。首先,学校和家庭教育思想一致化。学校与家庭都应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即培养学生生存与发展能力、培养竞争意识、培养学生不甘落后奋发有为意识。其次,学校与家庭相互配合的一致化。学校与家庭要互通情报,配合默契。学校可以通过定期召开家长会方式,与家长共同商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促使家庭与学校教育密切配合。

家庭劳动教育内容范文4

关键词: 维吾尔族 家庭教育 教育路径 民族文化传承

维吾尔族家庭教育是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为根本目标的,是一种艰辛和伟大的艺术。维吾尔族家庭教育没有框架的束缚,没有统一的标准,适应性强,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民族不同的文化背景导致家庭教育内容、方式不同,家庭教育具有很强的适应性,时代特征和人们价值观的变化对家庭教育的内容产生一定的变化。因为落后的文化素质,现阶段教育目的是提高生存能力和教孩子怎么生活。维吾尔族家庭教育在家中发生,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一些互动,家庭教育既包括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又包括孩子对父母的教育。

一、维吾尔族家庭教育的内容

随着伊斯兰教传入维吾尔族社会,维吾尔族家庭教育内容与宗教文化紧密联系。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文化也丰富了维吾尔族家庭教育的内容,可以说伊斯兰文化、民族文化及现代文化共同造就了现在的维吾尔族家庭教育的内容。维吾尔族家庭教育的内容包括伦理道德、生产和生活、民族艺术和审美教育等。

1.道德教育与伊斯兰文化教育

道德是人最基本的一种品质。道德教育的核心是做好事①。在维吾尔社会,道德修养高低是衡量一个孩子是否有教养的重要标志。在人的行为表现中,可以看出这个人是不是有良好的道德行为。道德教育深受伊斯兰文化的影响,伦理道德主要表现在尊老爱幼、孝顺父母、社会责任感、节约、勤劳等方面。

尊老爱幼,勤劳美善是每个民族非常传统的美德。尊老爱幼的美德在家庭教育中主要是以以身作则和劝说的形式展开的。父母在家里教导孩子要有礼貌,要尊老爱幼,看到孩子不好的行为,要及时跟他们说这种行为是不对的,及时改正。孝顺父母是维吾尔族家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内容,穆斯林有句话说“天堂在母亲脚下”,每个穆斯林最大的愿望是死后能够去天堂,而“天堂在母亲脚下”足以说明孝顺母亲的重要性。如果母亲对子女的行为不满意,这在教义中就是非常大的罪过,没有得到母亲认可的人是无法进天堂的。我们对父母好,子女也会对我们好,维吾尔族有种说法是“你在这辈子打了父亲,你孩子必定会打你”,这是一种有因必有果的表现。孝顺还表现在对社会的责任感,我们都生活在社会群体当中,我们应该为社会作出贡献,维吾尔族家庭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从中可以看出孩子未来对社会的作用在家庭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节约和爱惜食物也是一种美德,伊斯兰教禁止浪费,因此在家庭教育中每一餐父母都要求孩子不能浪费。维吾尔族有种说法“如果踩地上的囊的脆片,人会变瞎”,这表示不珍惜食物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因此,无论在什么地方,如果有食物脆片在地上,维吾尔人肯定就会把它捡起来,放在别人踩不到的地方。维吾尔人在吃、用方面非常节约。“人活的时候浪费的很多食物、生活用品等,死后必定会付出相应的代价”,这是长辈对晚辈的一种教育。勤劳也是一种美德。维吾尔族有360种手工技艺,这些技艺通过家庭教育传授给下一代②。劳动是强大的教育力量③。在劳动过程中,既要培养孩子爱劳动的道德修养,又要锻炼身体,在力量和能力上得到发展。勤劳是长辈对女孩子的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女性必须会做饭、会家务,出嫁之前长辈会教她们做家务,不会做家务对维吾尔族女性而言是一件不好的事情。

2.生产、生活教育

维吾尔族有独特的经济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家庭教育的内容。比如非常有名的和田地毯和田玉、核桃、红枣,库尔勒的香梨,哈密的红枣、哈密瓜、刺绣、织布(Atlas)等。南疆地区是维吾尔族集中的地方,其中农民比较多,这种特殊的人口性质决定了他们的生产方式。孩子从小看父母做这些农活,等到适当的年龄,就开始帮父母分担家里的活,跟着父母织地毯、捡核桃、捡红枣、学刺绣等,这种特殊生产方式决定这些地区家庭教育的内容。生活方面主要是饮食和服饰方面的习俗,因为信仰伊斯兰教的原因,父母监督和指导孩子的饮食和穿着。维吾尔族不能吃非清真的事物。饮食教育主要指能吃什么,不能吃什么,吃饭的时候注意什么等方面的教育。在饮食方面,不是所有肉类都是清真的,清真的肉是按照伊斯兰教的教义宰杀的牛肉、羊肉等穆斯林能吃的肉类④。因此,父母、长辈在家庭教育中,每天提醒他们都不能吃非清真食物。酒类是伊斯兰教禁止的,因此父母教育孩子不能喝酒。吃饭之前,一定要说“以真主的名义开始”,餐后要接杜阿宜,感赞真主的慈悯,感谢真主赐予的食物。维吾尔族家庭教育具有非常强烈的性别色彩,这个在服饰方面尤其突出。颜色上,女生穿鲜艳的衣服,男生穿暗色的衣服,穿着打扮上,女孩子不能穿太过暴露,紧身或透明的衣服。不同的场合,穿不同的衣服,葬礼上女孩子一定要戴头巾,穿长袖的衣服。过节要穿新的衣服,有种说法是“过节的时候一定要穿新的衣服,哪怕挂着一根新的针也算,这是对节日的尊重”,这个是对节日的一种尊重。维吾尔族有独特的服饰文化,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在穿着上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有些女生穿着非常西方化,穿短的、薄的,而且透明的衣服,这是无论在宗教或者习俗里都是不允许的。在这种西方文化占据优势的时代,我们不应该忘记我们是维吾尔族,要铭记我们的文化习俗,尊重民族文化。

3.民族艺术和审美教育

维吾尔族民间艺术包括歌舞、戏曲、相声、话剧、刺绣、编织、雕刻、建筑艺术等⑤。孩子接触民间艺术的第一场所是家庭⑥。孩子在家庭生活中,看到家里的雕刻食品、乐器、挂毯、刺绣工艺品等,从小就培养艺术敏感性及独特的审美。维吾尔族有丰富的歌舞资源,像十二木卡姆、刀郎舞是最典型的、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孩子从很小开始就接触歌舞。刺绣类型很多,每个地方的刺绣都有自己的特点,刺绣的用途很多,帽子上、衣服上、结婚时的枕头、被子上都有刺绣,手工刺绣非常珍贵,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人们用机器来刺绣,这个大大满足了人们的需求。维吾尔族的编织技术也有很长的历史,在编织技术方面最突出的是和田的地毯,和田地毯类型多样,维吾尔族人非常喜欢地毯,只要有条件的家庭,在墙上、地上就可以看到地毯。莎车的刀也非常有名,在手柄和刀刃上都可以看到各种样式,家里装修的时候,也会看到民族风味的一些木雕、石雕等。

二、家庭教育的方式

1.以身作则式家庭教育

环境对孩子的教育有很大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非常好地形容了环境对人的影响。孩子无时无刻不在模仿父母,父母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自己要成为自己那样的人,因此教育孩子的时候要注意言行举止,以身作则式的家庭教育作用于儿童时期。

2.劝说式的家庭教育

有关劝说的书籍、童话故事、寓言、诗歌、谚语有很多,说明维吾尔族人重视劝说式的家庭教育,内容主要是道德、智慧、科学,珍惜幸福的生活,珍惜时间,不要过多吃喝,要有羞耻心,要慷慨,警惕嫉妒、说三道四的行为,成为有用的人等。这些文学作品为劝说式的家庭教育带来丰富的资源。

三、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时代的主流在影响着家庭教育的内容,现代学校以传递主流文化为主,父母的观念也在变化,父母对主流文化的重视程度已经远远超过传统文化的传递。现阶段家庭教育存在一些问题。

1.家庭教育的内容以主流文化为主

随着时代的变化,家庭教育的内容也有所变化。学校教育提倡的是主流文化的传授,非主流文化面临着同化或者消失,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家庭教育的责任变得重大,可是时代也影响着长辈的观念,因此家庭教育传递文化的功能在减弱,时代提倡主流文化,父母提倡主流文化,民族文化的传递和发展受到限制。

2.家庭教育内容上城乡差异大

经济结构和经济水平对家庭教育的内容有不可忽视的影响,甚至可以说经济结构在某种程度上决定家庭教育的内容。以农业为主的农村地区,父母教给孩子的是农业上的技能。经济发达的城市地区父母教给孩子各种现代化的知识,以纺织业为主的地区教给孩子的是纺织方面的技术。父母生活背景对孩子的影响很大。

四、结语

维吾尔族家庭教育的内容很多,维吾尔族家庭教育是维吾尔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也是最贴近生活的一种教育形式。现阶段学校教育主要传递主流文化,忽略民族文化,在这种教育背景下,家庭教育就成了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对培养民族意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注释:

①亚尔买买提・塔伊尔.维吾尔族子女教育[M].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001.4:9-12.

②祖拜热・艾尼瓦尔.维吾尔族家庭教育及其传统文化传承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

③胡继渊.家庭教育的任务及内容[J].上海教育科研,1994(09).

④能吃的肉类是指牛、羊、驼、鸡、鸭、鱼、虾等,伊斯兰教禁止吃猪肉,自死物,血液,还有很多动物.

⑤艾娣雅.买买提.文化与自然:维吾尔传统生态伦理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3.

⑥祖拜热・艾尼瓦尔.维吾尔族家庭教育及其传统文化传承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

参考文献:

[1]艾娣雅・买买提.文化与自然:维吾尔传统生态伦理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3.

[2]胡继渊.家庭教育的任务及内容[J].上海教育科研,1994(09).

家庭劳动教育内容范文5

首先介绍思考“变迁中的培养目标与教育质量”这个论题的缘由:(1)当下教育学的主题为什么由“培养什么人”(学校培养目标)问题让位于教育公平以及教育质量问题?(2)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如何由“素质教育”所替代?(3)为什么今天的人们必须计划成为一个自足的整体,不能冒相互依赖的风险――即使在富裕和开放的社会中?(4)哪些维护人类共同社会关系的价值消失了?为什么消失?这其中,教育起到什么作用?

一、培养目标与教育质量内涵的变迁

教育质量是与培养目标密切相关的事情。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以经济建设为发展中心的社会变迁过程中,社会主义的培养目标经历了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到培养适应全球化市场经济“劳动力”(人力资本)的变迁。

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国家和集体社会组织形态逐步瓦解,培养“集体”的公共社会生活空间也随之消解,教育的最终培养目标已经由国家转向家庭,由集体转向个人及私人家庭。培养“一代人”的具有共同性、集体性、社会性、民族性、理想性的劳动者目标消解为个体性、私人家庭、竞争性、合市场性、全球性的劳动力或人力资源的培养目标。然而,在大的民族、国家、公共集体社会组织形态和意识氛围中培养出来的个体较之于在“市场―商业―全球化生产”背景中产出的“教育产品”在志向(个人的或社会的)、人生观、全局观、国家和民族态度以及人际关系的认知上都有许多迥然不同的品行。

教育质量,在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民族国家中和在全球化经济裹挟的开放国家中,其含义是不同的。对前者来说,培养目标引导质量含义,教育质量是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对后者而言,质量重于目标,质量淡化目标,因为质量可以超越集体、民族、国家等而与全球化概念对接。不同的质量诉求主体,常常会有不同甚至冲突的教育质量解读。对于一个民族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家庭、一个跨国公司、一个个体,质量具有不同的意义,例如培养出来的个体是否应该具有“民族特质”“爱国主义”等。教育质量概念替代培养目标概念,其实也是“教育培养劳动者”转向“教育培养劳动力”(即“人力资源”)。

20世纪70年代末期,政治独立、经济自主的社会主义民族国家开始逐步融入全球化经济的格局中,随之而来的是我国社会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的一系列变革,突显出顺应全球化经济重高科技、重资本、轻劳动社会关系的“改革”特点。教育,应和着全球化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自然会有如下的变革:

第一,去除培养目标与国家、民族、集体相关的政治、道德特质,即“社会主义觉悟”空洞化。例如,红与专、德与智、个人与集体、劳动光荣、民族团结、阶级友爱、共产主义理想等内容几乎在学校教育中消失。

第二,与全球化市场关联的“劳动力”和“人力资本”质量概念成为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目标。英语连同与抽象认知能力发展的相关学科的学习和考试几乎成为学校教育的全部内容;通过考试和分数评鉴学校的质量和声望,也完成了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对接全球化劳动力市场的层级化排序。这个对接的过程,与国际资本进入中国是同步的。

第三,教育质量纳入国际测评系统,通过测量教育质量确定和强化学校教育的工作。可以看出,在教育质量越来越科学化(可测量、可监控)、国际化的势头中,越是可监控、可测评的教育成果(教育质量)――常常称为知识和技术的――越是国际化的。英语、数学、科学等学科成绩成为教育质量的核心内容。然而,越是不可监控和测评的内容,恰好是教育所承载的国家的、民族的、历史的、文化的,对个体和国家有着长远利益的内容,比如说爱国主义、责任感、劳动价值、环境意识、集体意识、历史观等。

目标的改变决定教育质量的改变。“学生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近年来完全被“劳动力”“素质”“人才”等概念替代。人力资本概念,统领着全部教育的阶段和环节,也统领着生产劳动过程的资方、劳方以及所有社会组织,而略过了这其中“人力资本”在社会生产、消费、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关系。

二、消解和消失的教育目标

1.劳动为本的人性观

“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是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个几代人耳熟能详的“教育方针”,它的基本内容是包含以工人阶级为主体的劳动者的社会理想和人性假设的:首先,“劳动神圣”意味着每一个劳动者凭借劳动获得生计和尊严;其次,在社会制度的设计上,以劳动者(人)为本,“各尽所能,按劳(需)分配”;再次,劳动本位的人性假设是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基础,例如“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革命工作不分高低贵贱”等所体现的平等价值判断。

从对过去“教育方针”的解读中,我们可以知道,社会主义人与人之间平等关系的基本假设是:尊重劳动者及其劳动;建立在平等的劳动基础上的社会,是尊重劳动者及劳动者的全面发展的,是依赖、保护并维持这种社会平等的公共价值的。“集体主义”“助人为乐”“先公后私”“团结”的价值曾经全面地体现在我们的培养目标中。

然而,我们在反思和清算“”的极“左”路线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消解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平等社会关系的核心价值,即:劳动高于资本,每个人因劳动而获得尊严和体面,而不是富裕和资本积累;人的发展和幸福,不仅依赖个人天赋和努力,更是依赖良好的社会、组织和集体;所谓的公共社会,是劳动者、生产者共建的平等生活、平等参与的社会,而不是抽象的个人、自由和权利的集合。

2.重个人权力和利益的经济理性人假设

社会生产方式决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决定人们社会地位的公平性。教育公平不是只停留在公平地享受教育资源以实现个人权利。教育公平如果不能达至社会成员在生产和劳动关系中的平等,是很难真正实现社会公平的。

在我国改革开放融入全球化经济体系的过程中,社会主义公共空间的狭小甚至消失的趋势,改变了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详见表1)。“关心国家大事”退出了培养目标。经济理性人的人性假设,消减了学校教育许多宝贵的教育性力量和资源。“教师职业崇高的精神价值”“百年树人的教育信念”“学生的全面发展”,都在私利性的计算中一一退出,代之以“科学”的计算和考核,竞争、私利和私欲也合理地成为学生发展、教师工作的唯一动机。

不同的教育目标,决定着青少年一生是否具有稳定、确定的个性和社会性特质。市场资本主导的培养目标,最终以“就业―挣钱”来判定人的发展和幸福,具有资本主义生产与生俱来的短视、碎片化、不确定性、拜金、物欲等特质。

全球化资本主义市场,把一切人的丰富多样性、整体性、社会性、民族性等全面发展的内涵空漠化为具体的、细节的、可监控、可测量的“素质”。而这些“素质”的多少、高低,一方面可以计量化为不同的教育投入和教育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供资本在全球化从高至低的生产链条中,通过“用工”或“职位”的标准辨析出来;此外,还可从个体职业回报的收入中计算出来。

应该说,这些“素质”,例如积极、能动、时间观念、规则意识、合作态度、劳作技能、专业知识等,也是健全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应该具备的。但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并不能使这些素质成为一个人稳定的、确保人生幸福的品行。劳资冲突、过渡剥削、失业等,都会使这些“素质”走向反面,代之以个体的颓废、无所事事、反抗。这背后本质的区别便是:在劳动中,不是“劳动者”,而是“劳动力”成为价值和评价的重心――特定社会职位上的个体的劳动意义只有报酬和升迁的价值,而被消解掉“救死扶伤”(医护人员)、“教书育人”(教育工作者)、“美化城市”(清洁工或设计师)等人本意义和社会意义。

个体关于人的本质特征的碎片化、不确定性的感受与人与人之间不平等关系是相互影响和彼此促发的。一切品格和素质,都是根据追求利润、效率(生产中的资本和劳动力)和消费来确定。看似多样化的生活方式、性格特征、能力表现,在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不断追求最新的“消费―生产”方式的同时,却面对除“资本―市场”之外,没有任何教育目标可以凝练人性的基本“素质”或品格的困境。

总之,社会的生产方式以及由此形成的观念形态,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质量观。这种形势对个体而言,直接影响其基本品格、态度的稳定性、精神世界的丰富性以及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可能性;对群体而言,决定着社会成员之间是否可能建立平等的社会关系,是否可以达成思想和精神的沟通,是否能建立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持续性关系。

三、公共教育与人力资本市场

这些年来,教育的“公共性”被经济学“公共产品”概念所垄断。公共教育①在公立学校的实现,是以个人、家庭、教育投入者(除去国家)追求私人性(私有性、私利性)、盈利性和追求经济效益为前提的,教育的私有性主导着国家和社会的“公共教育”。公共教育,只是体现在政府的公共的教育投入、标准化的学校建设(课程、师资标准等)方面,体现为进入人力资本市场“预备训练”的资格平等方面。这样的公共教育概念对社会主义的教育目标、教育质量以及教育公平都有极大的遮蔽作用。

办教育的“市场经济”价值取向,不仅体现在课程和考试上,而且也表现在培养目标上。教育与考试、就业、生计等功利联系变得更为密切。人们通过考试和文凭进行劳动市场的初次分工,这个过程是由国家(公共教育)和家庭(私人投资)承担了培养劳动者的全部费用,并且,国家和家庭的教育投资带来了社会财富和资本积累的最大效益。从这个意义上说,近30年来旨在培养各式各类“教育―就业”型人才的教育制度,为社会总财富的增长发挥了最大的效益。

然而,当“市场经济”决定着培养目标和办学方向,当现代教育的多方面功能窄化为各级学校为劳动力市场服务,出现这样一些结果。

第一,公共教育演变为服务于个体和家庭“升学―就业求职”等私人利益的工具。学校的培养目标附着于个人或家庭范围内的利益计算上:通过教育,让孩子更好地进入劳动力市场,已经成为学校、家庭投入教育的根本动机。无论是学业的成功者还是失败者,学校对他们的意义都演变为“找工作、挣大钱”。

第二,公共教育全面为市场经济所制约:不仅为市场驱动的“就业―生产”服务,同时也为市场驱动的消费所制约。②“高收入职业―高消费”人生模式几乎成为青年一代学生的全部追求,“教育―就业―高工资―车、房与体面消费―现代化生活”的模式,几乎成为教育各方利益相关者的追求目标,造成了应试教育有效、德育教育低效或无效,培养目标轻“人”重“材”,重人的工具性而轻人性和人格的局面。由此,教育忽略社会新生成员的全面发展,忽略公共教育机构的“公共性”以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人的全面发展也异化为“挣钱―消费”这一狭隘人生模式。

第三,通过市场在全球化生产链条中谋得中、高端职位,已经成为全社会追逐的真实的教育目标,这导致办学者、求学者、教育投入(公共和家庭私人投入)者都为当前经济利益和效率的追求所制约。例如,大学的招生、专业及课程设置、校历安排都与就业挂钩,忽略教育的多方面功能,尤其是忽视公共教育对个人、社会、民族以及国家根本而长远的利益的影响。

伴随着培养目标具体化为个体“素质”“竞争力”,一代青少年的成长――顺应着他们自身家庭在不同阶层、劳动力市场的位置以及差别化的学校教育处境――也进行着分化。他们的分化不但体现在知识、技能、语言(特别是英语)等方面,还体现在他们的认同、价值和道德取向上。

总之,“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资本的全球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固有的矛盾和风险必然会反映在教育目标和教育实践中。以资本为轴心结成的劳动力市场以及劳动关系必然带来个体发展本质上的碎片化、不确定性以及物欲化;同时,还带来一代人完全隔离、彼此漠然甚至对立的社会关系。

四、城乡教育之别与全球化分工

在全球化的“资本―市场”格局下,农村有组织的学校教育或自发教育,无不准确地把农村人定义为以“国际市场低端劳动力+传统乡村道德”为核心素质“劳动力”。农民及其子女围绕这一目标,游走于学校、社区和劳动力市场。而城市教育,特别是城市优质学校教育则会发展全球化生产链条中更为高端、更具国际化素养的“劳动力”(堪称“人才”)。

城乡教育的不公平和差距,不仅仅是财力、师资、物质条件的差异,也不仅仅是由此带来的办学质量的差异。从根本上来说,它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中“资本―市场”为城乡教育布局后的一个自然而然的结果。

在农村,在消解了国家组织(公社解散)和乡村自组织以至完整的家庭结构(打工带来的亲子分离)的状态下,农村青少年的教育全部交由越来越封闭、应试、远离社区、集中化的学校,这样既不可能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劳动者,更不可能实施素质教育。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资本和市场,把每一个家庭都变成劳动力生产的基本单位,变成了承受市场风险、信任缺失、流动迁徙、公共生活碎片化的基本单位。国家、社会、集体等保护性公共力量让位于市场和竞争。在处于竞争劣势的乡村里,劳动力的流动和过度的无保护劳动,破坏了农村家庭最基本的保护和养教功能。正因为此,入学率、升学率、学科考试的合格率、流失率等指标,只能够从数量层面反映农村教育的公平与质量,却无法真实地描述一代又一代农村青少年儿童在人生观、道德、自信心、信念、文化等方面的不利状况――而这些又是支撑个体获得并运用知识与技能的最重要的条件。

最后,再次澄清和关照社会主义的劳动与人的教育观念――社会主义社会教育公平的实质在于:通过教育激发城市和农村的孩子丰富的、有人类价值的社会活力和人生活力,而不仅仅是个人的劳作或挣钱的能力和欲望。③

注释:

①“公共教育”是改革开放后逐渐热起来的概念,它本应包含现代化进程中更为丰富的社会进步意义和人的全面发展内涵。对此,本文不赘述。

②市场经济是通过生产和消费两个重要环节实现其价值的。

家庭劳动教育内容范文6

引言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单位,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要讲授做人的道理,使学生学会做人。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学校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德育又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德育活动效果与德育活动方式密切相关。本文拟对德育活动方式进行探讨,就教于有关专家。

一、学校在德育活动中的特殊地位

一般说来,从出生到长大成人,一个人所能接受的德育大致来自学校、家庭、社区等几个方面。在这几个方面的德育活动中,学校德育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其特殊性主要有以下表现:

1.学校德育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就人生旅途来说,几乎每个人都有相当长一段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小学六年,中学六年,大学本科四年,一个本科毕业生就有16年是在学校度过的。如果把上幼儿园的时间算进去,则时间更长。有些人本科毕业后还要攻读硕士学位、博士学位,又要好几年时间。可见,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学校接受教育。对于青少年来说,学校德育一直伴随着他们的成长,因而能够产生广泛、深刻、持久的影响,对青少年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学校是对青少年开展德育活动的主要场所

学校是教育机构,青少年是受教育者,学校负有对青少年学生开展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活动的责任,要使学生既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又懂得怎样做人。在校期间,学生不仅可以接受老师的教诲,而且可以得到同学的帮助,各个方面的能力都可以得到锻炼。所以,学校是青少年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概莫能外。

3.学校德育具有全面性、系统性等特点

学校德育涉及如何做人的各个方面。从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说,有尊敬师长、孝敬父母、团结同学、助人为乐等内容;从如何对待读书来说,有端正学习态度、注意学习方法等内容;从政治思想来说,有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劳动、遵纪守法等内容;从个人修养来说,有诚实守信、礼貌待人、勤劳俭朴、遵守公德、讲究卫生、注意仪表等内容;甚至涉及生理卫生、婚姻家庭等问题,有关内容较为全面。不仅如此,对于绝大多数内容有关知识的传授还相当系统、相当深入,有些还开设了专门的课程。正因为学校德育具有这些特点,学校德育才显得尤为重要。质言之,学校在德育活动中所处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学校德育具有重要意义。 二、学校应该如何开展德育活动

既然学校德育活动如此重要,那么,学校究竟应该怎样开展德育活动呢?笔者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循序渐进,分阶段实施

德育知识极为丰富,涉及如何做人的各个方面。德育过程也是十分漫长的,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在短时期内将所有的德育知识全部传授给学生是不可能的,不但教师做不到,学生也接受不了。不仅如此,对于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学生,德育活动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也必须有所区别。学校德育活动要从传授最基本、’最简单的德育知识开始,要充分考虑不同层次、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注重实际效果。对于小学生,要教育他们爱党、爱国、爱人民、爱劳动、懂礼貌、讲卫生、刻苦学习、遵纪守法、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诚实守信、爱护公物、积极向上等,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对于中学生,上述基本道德规范必须得到拓展和深化。此外,还要讲授生理卫生等知识,强调学生要将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千万不要沾染酗酒、、吸毒等恶习,不要沉迷于上网和电游。对于大学生,则要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社会主义荣辱观规范自己的言行,成为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有用人才。对于研究生,不仅要强调加,强个人修养,而且要强调遵守学术规范,成为一个有着良好学术道德的高级专门人才。只有这样循序渐进、分阶段实施,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2.把握重点,有的放矢

学校德育活动应该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目的明确,方法得当,不能停留于空洞的说教,要将德育知识与有关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把握重点,有的放矢,以便学生加深对德育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并付诸实践。仅仅进行空洞的说教,一味强调“要怎样怎样”、“应该怎样怎样”,那是很难收到实际效果的,学生容易产生厌烦、抵触心理。例如,学校强调中小学生不能私自下河游泳,这是纪律,是为了保证学生安全而制定的。每年夏天都有许多中小学生因私自下河游泳而丧生。据统计,2000年以来,湖南省湘潭市水上治安大队从湘江湘潭段共打捞120具尸体,其中三分之二是中小学生。其他地方也有类似情况。哒些学生溺水而亡,无论对社会还是对家庭来说,都是重大损失。班主任在读报活动中应该趁机教育学生遵守纪律,甚至还可以将这类文章剪下、张贴。又如爱国主义教育。小学生对于“祖国”这个概念不容易理解,教师可以多讲一些历史上民族英雄的故事和中国人民抵抗外来侵略的故事,使学生认识到热爱自己的祖国、努力使祖国强大是多么重要;还可以通过教唱国歌、举行升旗仪式等活动培养学生对祖国的感情,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再如勤劳俭朴精神培养。现在我国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绝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两个孩子(城镇居民一般每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生活条件较好。中小学生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很少有人参加生产劳动,不懂得粮食、衣服等生活必需品来之不易,不知父母的艰辛,难以养成俭朴的生活作风。在这种情况下,尤其需要培养他们具有勤劳俭朴的精神,这是每一个公民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如何培养这种精神呢?笔者认为,教师除了要向学生讲清楚生活必需品的生产过程之外,还要引导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如打扫卫生、洗衣做饭、到社区做义工等。农村学生应该经常参加生产劳动。只有参加这些劳动以后,学生才能认识到粮食、衣服等生活必需品确实来之不易,才有可能珍惜,从而养成勤劳俭朴的精神。把握重点、有的放矢可以使学校德育活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以素质教育为主,逐步提高

与其他教育一样,德育也应该以素质教育为主,着重培养学生为人处世的能力,使他们具有较高的道德修养水平,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容应付各种复杂的局面。爱党爱国、勤劳俭朴、尊老爱幼、谦虚谨慎、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积极向上等是立身之本,这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只有具备这些素质,才能在社会上站住脚,才不至于犯严重错误。拿诚实守信来说,一个人如果讲假话、没有信用,那么别人就会看不起他、不相信他,不愿意跟他打交道,他在现实生活中就有可能寸步难行,甚至因此受到某些惩罚。在诚实守信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正确对待错误,主动承认错误,及时改正错误,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一个人不可能不犯错误,但是要能迷途知返、知错必改。如果死不认错、一错再错,那就无药可救了。能够正确对待错误就是一种很难得的高尚品质,是要经过长期修炼才能形成的。又如积极向上。一个人如果消极颓废,那么他的学习、工作肯定搞不好,事业方面不可能有什么发展前途,身心健康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甚至沾染许多恶习,对社会和家庭造成严重危害。在保持积极向上精神风貌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刻苦学习,注意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较好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成为有用人才。只要学生具备了这些基本素质,再对他们有进一步的要求就容易多了,同时也就有可能达到目的。教师应该阐明有关利害关系,举出实例,使学生认识到“只能这样做”和“不能那样做”,帮助学生培养上述基本素质。4.经常与家庭、社区沟通。

家庭、社区也是德育活动的重要环节。家庭、学校、社区开展德育活动的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为了培养具有较高道德修养水平的青少年。但是,由于各自的条件不同,家庭、学校、社区开展德育活动的方式也就有所不同,这就需要三方经常沟通、相互协调。在校期间,学校对学生的思想、表现比较容易了解,便于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活动。离校以后,教师就很难看到学生了,不能直接考察学生在学校之外的言行,只能通过家庭、社区来了解此时学生的思想和表现。在其成长过程中,学生在家庭、社区的表现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了解学生在家庭、社区的表现,可以检验学校德育活动的实际效果,可以看出学生是否按照老师教导的那样去做了,也可以看出学校德育活动还存在哪些不足,便于以后改进。现在很多家庭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家里只有老人和孩子,孩子缺乏父母的管教和关爱,祖父母管教有些力不从心,这样的家庭环境对于孩子成长是不利的。有些留守儿童终年见不到在外打工的父母,为了见到他们,为了引起他们的关注,只好给他们发“死亡短信”,意虻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如果学校经常与家庭、社区沟通,便能及时发现问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缺失的父爱和母爱。有些孩子沉迷于上网、电游,甚至沾染酗酒、、吸毒等恶习,如果学校经常与家庭、社区沟通,采取适当的措施,对于挽救这些孩子具有重要意义。

家庭劳动教育内容范文7

关键词:家庭教育 人才 走向成功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走向成功的重要条件和前提。如果孩子从小没有接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将会对其一生产生不可弥补的损失。当今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的不断凸现,存在不同程度的家庭教育方式的误区,已逐渐引起社会、学校、家庭的高度重视。因此作为家庭教育主体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承担了对孩子的生理上的精心照料、智慧的正确诱导、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塑造的责任。

1.家庭教育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孩子从出生到正式步入社会,是在一个特定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着,家庭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家庭教育的目标应是:在孩子进入社会之前,培养孩子身心健康地发展,为孩子打开走向成功之门。

1.1“学会做人”,是家庭教育的起点和基点

教子做人,是家庭教育的主要的和根本的任务。教子做人,就是要重视子女思想品德的教育,以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为,孩子从无意识到有意识,从不懂事到懂事,从不能分辨到能够分辨事物的好坏对错,都是在家长的行为中获得的。引导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纠正不良习惯,形成好的习惯,就有利于孩子道德认识的形成和道德行为的健康发展。如果做父母的由于对孩子的溺爱,对孩子犯下的错不及时地给予纠正,有的甚至袒护,影响了孩子道德的认识和道德行为的发展。因此,提高孩子鉴别能力,针对问题及时指导,提高孩子德分辨的能力,并以此规范自己的行为是做人的关键。

1.2“学会求知”,是家庭教育培养子女智慧开发的前提

教育子女“学会求知”,这是家庭教育子女智慧开发的前提。在知识经济发展的今天,重知识、重能力、重创造、重发展是人才的重要标志。家庭教育在子女的智力开发和文化知识学习上,培养子女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是重要内容,孩子一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为他今后的学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再聪明的孩子在困难面前也会半途而废。好习惯的养成是孩子自主发展的动力。没有动力,孩子的可持续发展就会受到限制,甚至会影响到孩子潜力的开发。学习能力指不仅具有知识运用的能力,还具有把握知识并提出符合客观规律要求的标新立异的主张和想法。在“求知”上机械照搬、因循守旧,在人生的道路上是不会成功的。

1.3“学会劳动”,是家庭教育培养子女综合能力的关键

“学会劳动”,就是重视教育子女从小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及社会公益劳动等。如果父母培养子女的自理能力及劳动习惯,子女从小学会劳动,将终生受益。调查表明,目前有许多家庭,“劳动”已成为家庭教育中被忽视的角落。据统计,基本不做家务劳动的初中生和高中生占一般以上。专家指出,当代中国少年儿童突出的道德缺陷是懒惰、懦弱和自私,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与家庭教育有直接关系。勤劳、勇敢、奉献是良好品德的基础,安排好子女参加家务劳动,引导参加社会公益劳动,既是家庭教育的必修课和基础课,也是培养子女综合能力提高的关键。

2.把握家庭教育的特性,才能更好实施教育方法

家庭教育就是父母、长辈对未成年孩子所实施的综合性教育。家庭教育特点归纳为三个方面。

2.1家庭教育的早期性

我国古谚有:“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之师,如果孩子从小在家庭的怀抱里接受父母良好的教育,将是孩子早期智力发展的关键,对所有的家长来说都是不可轻视的。从人的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看,幼儿期的孩子是进行早期智力开发的最佳时期,也是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因为人的许多基本能力是这个年龄阶段形成的,如语言表达、基本动作、习惯、性格等,因此家庭教育的早期性,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早期教育。

2.2家庭教育的连续性

孩子从小到大,几乎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家庭之中,都在接受着家长的教育。这种教育是在有意和无意、计划和无计划、自觉和不自觉之中进行,甚至可以说家长以一种连续不断地、随时随地的自身言行潜移默化地教育影响着子女,中国传统家教注重“身教重于言教”。

父慈子才孝,兄友弟则恭。父母的言行举止,犹如一本没有文字的教科书,会潜移化地对孩子产生终生影响,甚至具有强烈的暗示和感染的力量,这种教育对孩子的生活习惯、道德品行、谈吐举止等都在不停地给予影响和示范,其作用相当大,甚至伴随着人的一生。

2.3家庭教育的及时性

常言道: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处,对他们的情况可以说是了如指掌,父母通过孩子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能及时掌握此时此刻他们的心理状态,发现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家庭教育的及时性就是对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及时教育,及时纠偏,使其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因此,家长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应根据孩子特性和个性,采取不同形式和不同方法的教育形式,对孩子因材施教,为孩子走向社会奠定成功的起点。

3.家庭教育方法是塑造成功人才的关键

教育不是一件只凭本能就可以做好的事情,它必须遵循教育的客观规律性,既要面对客观条件和教育对象千差万别,又要在实施教育中必须具有随机性和创造性。作为父母,教子必须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方法的选择至关重要,如果方法错误,孩子的潜能与才干不但无法被发现,反而会被误导,影响孩子的一生。

3.1目前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部分家长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中存在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一是重智轻德。以分数衡量孩子的成功,只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对孩子的品德个性、行为习惯、情绪情感、思想志向、兴趣爱好不闻不问,完全忽视对孩子的思想品德培养。有些家长生怕一些非智力因素影响到孩子的学业。二是重“金”投资。许多独生子女的家长们认为自己只要舍得投资,就会有收获,不惜耗费重金和精力,然而结果却适得其反。三是对孩子.娇宠溺爱,提供过多关心和帮助。家长们对孩子包办过多,替孩子做他们能做的一切。结果养成了孩子的依赖性,孩子的意志力、坚韧性得不到锻炼,自立自理能力较弱。父母的教育的误区使许多孩子缺少对他人和社会的关心,缺乏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修养,身心得不到健康发展;缺少丰富的个性和创造性,缺少创造性思维和活动,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的实践能力较差。过弱的文化熏陶,使学生的人文素质不高;过窄的专业教育,使学生的学术视野不宽,学术基础不牢;过重的功利主义导向,全面素质培养与基础训练不够。对孩子的“轻德”、“重金”、“溺爱”只能导致未来社会人才的“淹没”。现代对人才的要求是知识水平、适应能力、合作能力、竞争能力、创新能力等诸多方面的要求,这些家长要高度重视。

3.2现代家庭教育的内容

培养、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为出发点,教导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合作、学会做事;具有基本生活技能、社会规范、理想志趣等方面全面发展是现代家庭教育的主要目标。因此现代家庭教育的内容:一是人才品质的全面发展,即德、智、体、劳、美五个方面的发展。德是做人的前提条件,智是智能开发关键,体是人才发展的保障,劳是技能和习惯养成的途径,美是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条件,它们每一个环节都是相互联系和相互补充的。二是身心健康素质的提高。科学的头脑和科学的生活方式,积极的人生观和良好的心理状态,是人的全面发展所不可少的。三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能力培养不仅是智力上的发展,更需要生活能力和解决事情的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家庭教育对创造力的开发,应贯穿于整个生活环境、整个身心发展、整个日常行为之中。因此,作为家长要为孩子提供有利于创造力发展的人文环境,使环境成为孩子创造力发展的课堂,引导孩子质疑、探究和发现,引导孩子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引导他们走出课本、体验生活、善于思考、勤于动手、勇于实践,引导他们多方面的兴趣,发展他们的智慧优势,从而拓展孩子学习知识的渠道,拓展孩子发展的空间。

3.3现代家庭教育的方法

每一个孩子都不同于任何其他孩子,每一个孩子未来智力与才能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不相同的,父母必须根据孩子性格和能力发展不同特点实施教育:一是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就是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及身心发展水平,确定教育内容和要求,使孩子按照德、智、体、心理全面而健康的发展。二是循序渐进的教育方法。循序渐进是根据孩子不同时期发展特点进行教育。通过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的教育过程。现代心理学已证明,人的思维发展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阶段性,应依据不同层次和阶段特点实施教育。教育是两个独立主体之间的事情,父母要保持正确的心态与沟通的方法,对孩子要有信心和耐心,目的是重视孩子、理解孩子、尊重孩子,这样才能获取孩子信赖、实行无障碍交流奠定基础。三是隐性教育的方式。隐性教育主要指家庭教育环境,家庭环境对人的一生发展会产生重大的影响,特别是早年形成的人格结构会在以后的心理发展中打下深深的烙印。良好的家庭环境与氛围是孩子个性发展的重要场所。在家庭生活中很多事情都影响着子女的认知、思想、性格、特点、兴趣等。优良的环境条件对孩子进行熏陶,耳濡目染,就是我们所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参考文献

[1]郭齐家.《中国教育思想史》[M].北京:教育科技出版社,1987.6.

[2]田秀云.社会道德与个体道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赵忠心.家庭教育[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9.

[4]邓佐君.家庭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

[5]李润强.中国传统家庭形态及家庭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家庭劳动教育内容范文8

一、 家庭教育在人的思想品德和心理形成中起着奠基作用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儒雅的教育传承了一代又一代,可是现实中总会出现一些“问题”学生,当然,社会之大,不可能人人都是道德的模范,犯点小错误也是正常的,“问题学生”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哪一项的缺失?大家都听过一句话“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时时刻刻会影响孩子的成长,父母不光有养育职责,更重要的是教育职责。翻开历史让我们看一看,无论是古代还是近代有无数将才、无数贤人、无数的“大家”并不都是出自名门,但他们却成为了为国捐躯的英雄,成为了文学的泰斗,成为了知书达理的平民百姓,这些充分说明他们的成长与家庭教育是不可分开的,家庭道德教育奠定了儿童成长的基础。

(一)一举一动见内涵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儿童也是家庭的未来,提高人的素质全靠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不切合实际的。我认为家庭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还是让我们每一位人父人母重温《孔融让梨》《羊羔跪乳》《岳母刺字》等这些历史小故事吧,用古老的文明滋润孩子那纯洁的心灵,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一个人的举止言行都能体现良好的家庭教育。我目睹了这样一件事:今年暑期的一个早晨,我去米线店吃早点,旁边一张桌子坐满了四个人,其中有个七、八岁的女孩一边吃一边说,突然一个喷嚏全部打在了对面的男士的脸上,而女孩却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她妈妈忙拿出纸巾给孩子擦嘴,男士没出声,“啪”的一下放下筷子,站起来气冲冲走了。我想这家人德育教育是欠缺的,最起码的礼貌都不懂得。因此说家庭道德教育,是道德基础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第一步,“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以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这句话道出了家庭道德教育的内涵,家庭道德教育奠定了儿童成长的基础。

(二)家长要坚持对孩子说“不!”

面对现在家庭模式,孩子早已成为了家庭中的“小皇帝”,一切以孩子为中心,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面对孩子的成长,连一个“不”字都舍不得讲,对孩子百般迁就,过分溺爱。我想如果星星、月亮够得着,就会出现打破头的现象,久而久之,就容易成就孩子骄横、无理、任性、唯我独尊、自我中心的个性。不难看出如今那些问题儿童、问题少年,问题就出在爱的太过头了。这种爱事得其反,养成了一些坏习惯,走到哪里带到哪里。有的小孩子为要钱躺在地上打着滚哭,而愈演愈烈,可他捂在眼睛上的小手却留出了一条小缝,不言便知他在观察、他在较量、他在争取,有旁观者说:“不就是几块钱吗?让孩子哭?”,还听到另一种声音:“别难为孩子,再苦也别苦了孩子”,这句话不错,可用错了地方,有的孩子接过父母给的钱偷着跑去了游戏厅,网吧。因玩到了厌学的地步,家长头痛、教师头痛,游戏在研发、玩具在研发,学生的玩瘾何时了?家长对孩子的无理要求决不能听之任之,对待孩子的无理要求要敢于说“不”字。要正确教育、引导。

(三)家长要正确评价孩子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教育的方法多种多样。教育的宽松与严厉是相对而言的,宽松不能放纵,严格不能暴力,赏识不能避误,正确评价孩子,关注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家长对孩子的未来充满了期望,有的家长把学习成绩好坏作为衡量孩子是否有出息的唯一评判标准,是不公平的。在这样家庭环境中教育出成绩突出的孩子,有的自以为是,目空一切,心胸狭窄,容不下别人超过自己。成年后,一旦碰上不顺心的事,便往往想不开,经受不住挫折。有孩子学习成绩差点,家长一脸怒气,“不行了!完了!”放松了对孩子的鼓励、赏识教育,造成了孩子自暴自弃。因此,要全面正确评价孩子,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激励他们踏上自己成功之路。

二、进行阶段性的家庭道德教育

(一)感恩教育

孩子从朦胧中受得了正确的引导,知道了什么是对与错,随着年龄的增长,知道感恩是做人的基本,是对人施爱和善的根源。现实中,有些孩子只知道无限地享受父母的爱,却不能很好地爱自己的父母,更有甚者,长大后虐待父母。感恩是需要教育的,学会感恩,就是让孩子意识到父母的养育之恩,教师的教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都需要回报。家长一定要教育孩子爱自己的长辈,感谢一切为他付出的人,珍惜别人对他的爱,回报别人对他的爱,对家庭、对社会要有责任感。

(二)荣辱教育

每位家长都望子成龙,盼女成L,这些都离不开家庭的荣辱教育。船靠舵正,人靠德行。人生,好比在大海中航船,道德是方向盘,能力是燃料动力,没有正确方向的航船,无论有多么充足的动力,都只能在大海中乱转乱闯,始终到达不了成功的彼岸。少年是品德形成的最重要时期,教育孩子成为一个有高尚品德、高尚情操的人,是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知荣耻,辨善恶,是做人的基本德性。荣辱观的教育,是一个滴水穿石、积铢累寸的过程,家长要结合事例灌输荣、善、美、好的意义,也要利用反面教材让孩子分辨耻、恶、丑、坏,从而自觉地趋荣避害,分清是非,为善去恶,健康成长。要从小教育他们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做一个对祖国、对社会有用的人。

(三)劳动教育

劳动对于七十年代以前的人们来说感触颇深,谈不上丰衣足食,更谈不上农业机械现代化,就凭手推肩扛,吃尽了苦头,所以在劳动教育方面,父母出于疼爱孩子,不让孩子干这干那:“这脏!那累!”,逐渐“劳动”这一词在孩子的头脑中、行动中消失了,有些孩子不爱劳动,特别是这些年家庭的“小皇帝们”,家长更不他们让参与家务劳动,逐渐养成了“不是我的事”这种思想。劳动也是身心的锻炼,亲身的劳动才能体会父母对家庭的付出是多么的不容易,认识到劳动创造了价值。培养良好的心态,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回报家庭、回报社会。那么社会上就少了些游手好闲的人,就少了些违法犯罪的人。

家庭劳动教育内容范文9

藏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分布较广的一个民族,也是在我国各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相对“多数民族”,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共有藏族人口6282187人,其中自治区2716388人,四川分布有1496524人,青海省分布有1375059人,甘肃省分布主要分布488359人,云南分布有142257人”[1],这五省区的藏族人口总数为6218587人,占全国藏族人口总数的98.99%。藏族家庭成员之间及各家庭间一般都和睦相处,这与藏民族历来非常重视家庭教育,提别是藏族女童的家庭教育是有必然联系的。1992年世界银行在发展和环境报告中指明女性对社会发展中意义所在:“妇女掌握着社会繁荣的钥匙”,足见女性教育在社会发展中作用是十分重要的。“由于受特定历史、地理条件的限制以及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民族地区的女童教育几乎局限在家庭范围之内,家庭教育对女童的影响极大”[2]。影响藏族女童教育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由于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社会个体的人出生后接触的第一个微型社会环境,因而家庭环境对女童教育的影响是最直接、最基本、最有影响力的。家长在一定教育目的的指导下,对女儿的家庭教育内容进行选择。家庭教育具有连续性、灵活性、潜移默化性等特征,影响子女一生的发展。总体而言,孩子成长的各个方面都是家庭教育的内容,包括生产技能、伦理道德、习俗文化、民族历史等方面的教育。以下从女童生理、心理发展的阶段维度,对藏族女童在特定阶段的家庭教育主要内容进行分析研究。

一、学龄前期的家庭教育

藏族女童的教育是从家庭起步的。“家庭不仅是生命繁衍,经济生活的基本单位,同时也是文化传递的基本单位,在学校教育出现以前或对没有机会接受学校教育的人来说,家庭教育是前辈向晚辈传递社会文化,启迪其智力,并使之掌握生产生活所需要的基本知识技能的主要手段”[4]。藏族聚集分布在农业区、牧区、农牧区。对生活在农业区的藏族而言,由于其与汉族、回族等其他民族杂居的现象普遍存在,势必会受多元文化的影响,因而农业区的藏族女童,在学龄前期所接受的家庭教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言语技能方面,在学习母语的基础上,简单了解其他民族语言文字;第二,道德品行方面,主要是要学会分享,交友;第三,民族文化方面,通过长辈讲述本民族英雄人物故事,以及与各民族文化的对比中认知本民族的独特性,培养民族归属感及自豪感。而牧区的藏族女童,由于藏族家庭社区其他成分较为单一,因而在言语技能方面,主要是对女童进行本民族语言,特别是口语教育;在道德品行方面,与人为善、尊重长辈、团结伙伴、吃苦耐劳是是藏族家庭针对女童教育的特殊内容,此外还包括与其他民族相似的普遍性教育内容。包括藏族在内的各民族家庭,从孩子一出生就“要进行品行教育,这种品行教育往往与家法、家规、习惯法及社会礼俗交织在一起,其内容涉及衣食住行婚丧道德礼仪继承财产等”[5]。

二、学龄期的家庭教育

学龄期的藏族女童,一部分进入学校,接受学校教育,另外一部分则继续在家庭中接受生产、生活技能方面的教育。对于进入学校接受学校教育的女童而言,家庭教育不只是其学校教育的必要补充,更为学校教育打下基础,学校主要给予基本知识、技能方面的教育,而家庭教育则主要进行女童道德品行、基本生产生活技能方面的训练。这一阶段,入学藏族女童和失学在藏族女童的家庭教育内容并无明显差异。在道德品行方面,农业区和牧区教育内容大致相同,主要是孝敬、善良、慈悲、和善、勤劳等方面的教育;而生产技能方面的教育则有了显著差异。“藏区以传统的农林牧业为主体经济,并有少量的手工业”[5],农业区主要对是农业耕作以及采摘等方面的教育;牧区主要是放羊、牧马、挤奶、打酥油、制作奶制品等方面的教育;此外,有少量手工业方面的教育,如缝制藏装,银器打造等。藏族女童接受民族历史方面的家庭教育,主要是由其他家庭成员通过口述进行,主要内容是关于民族起源的神话传说,如“罗刹女与猕猴结合”藏族起源传说。文化习俗方面,此阶段藏族女童通过模仿家庭成员,特别是母亲的生活习惯而获得宗教禁忌等教育。这一阶段女童家庭教育的形式,主要是女童观察模仿学习家长的言行举止。“家长与子女之间的特殊亲情与家长的权威性,使儿童不自觉地模仿家长的一切言行”[6],也就是说,藏族女童通过观察模仿年长女性家长的行为,通过不断实践练习实现家庭教育功能。

三、青春期的家庭教育

进入青春期的藏族女童,其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逐渐趋于成熟。在这一阶段,藏族女童家长实施家庭教育的目的性十分明确,由于“教育目的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教育制度的制定、教育内容的确定、教育与教学方法的运用,无一不受教育目的的制约”[7]。在具体教育目的的指导下,这一阶段女童所受家庭教育差异较大。学龄期入学接受基础教育的女童,一部分继续接受初中、高中教育,这部分女童所占比重较小。通过对这部分女童的调查发现,其家庭结构主要是以核心家庭为主,父母主要是从事教师、国家干部、医生等职业的知识分子,且家庭经济条件较为优越,这些女童的家庭教育内容,除了基本的道德品行教育外,更多的是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的教育,传统技能教育则基本空白。除了上述继续接受学校教育的少部分女童外,大部分入学藏族女童完成小学教育后回归家庭,补充家庭劳动力资源。这对这些藏族女童的家庭教育,除了继续进行道德品行、生产生活技能方面教育外,其家长特别是母亲则给予女童更多个人家庭观念教育。牧区藏族女性在家庭中承担的家务较多,且女性拥有财产继承权,所以家庭教育的内容主要是教育女童如何操持家务,照顾家人等。农区的藏族女性在家庭劳动中扮演配角,且农区的藏族家庭受到汉族典型的儒家思想的影响,所以藏族女童在家长的教育之下,要按未来家庭期待的模式塑造自己,需要学习如何成为贤妻良母。

四、结语

家庭教育是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个体社会化的方向、速度和水平,是个体实现社会化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8],因而家庭教育可促使藏族女童个性化和社会化的顺利实现。众所周知,“藏族妇女在藏族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她们受教育程度和素质的高低决定着藏族和藏族社会的未来”[9]。这种观点强调藏族女性接受教育的重要性,正是因为藏族女性在藏族社会中具有特殊的身份和地位,所以家庭教育对藏族女童乃至整个藏族社会的影响深远。其家庭教育方式、理念、内容的现代化可更好地促进藏族社会的发展。

作者:王娜 单位: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家庭劳动教育内容范文10

【关键词】社会转型 家庭教育 困惑 对策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9-0022-02

众所周知,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巨大变化,在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的过程中,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教育的长足进步、家庭规模的缩小和负担系数的降低,极大的改善了当代青少年的生活环境,提高了他们的生存质量,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但令人遗憾的是,这种生存环境的改善与望子成龙的传统文化心理和当代独生子女家长希望孩子实现人生梦想的强烈渴望相纠结,也导致了社会转型期家庭教育的一些新问题[1]。

1 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家庭教育对于未成年人的教育具有基础性和长期性的作用。而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家庭对子女教育越来越重视,关注投入也越来越多。但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以及各种文化观念的不断更新给当前家庭教育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带来了很多家庭教育方面的问题,把握家庭教育的主要问题,推进其不断完善显得尤为重要。

(1)教育观念落后

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使得不少家长认为子女升学就是一切,他们只看分数,只重智育,忽视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和个性差异,而把子女升入重点中学,考上名牌大学作为家庭教育的唯一目的和任务。“学习至上”成了孩子的生活格言。在这种教育观念的影响下,不少孩子在学习上是佼佼者,而在生活上却缺乏自理能力。甚至有的孩子长期沉沦于书本之中,动手能力等综合素质极为低下,思想道德素质也因此被忽视。

(2)教育内容单一

目前不少家庭教育的内容往往是单调、枯燥的,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许多家长在给子女的人生定位是“学好课本知识,做白领阶层”,因而对其教育的内容常常是单方面的。有的家长不惜重金为子女请家庭教师进行个别辅导,或是给孩子报辅导班,利用假期给孩子“充电”,其教育宗旨是通过超强度的训练使孩子不作者:

断进步并早日成才。而对孩子的思想教育、能力培养等其他教育内容却弃之不顾。

(3)教育方式简单

不少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方式主要表现为放纵型、专制型和溺爱型。放纵型家庭由于父母工作繁忙或疏于教育,而对于子女的成长与发展无暇顾及,使子女的生活处于一种放任自流的状态;专制型家庭则恰恰相反,家庭长辈对孩子的教育是严加管制,强迫就范,使孩子整天在恐慌中度日;溺爱型家庭则是一切以孩子为中心,不惜一切满足孩子的要求,这就助长了孩子的贪欲,使其缺少理想,缺少爱心,缺乏独立性和自主性。

(4)教育环境不优

家庭教育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至孩子的生活与成长。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家庭经济基础薄弱,因而对孩子的教育力度不够。特别是下岗失业家庭大多忙于生计,对子女的教育引导有所放松,甚至使其缀学回家或是过早地流入社会。社会弱势群体家庭以及流动人口家庭环境的恶化也客观地影响到家庭教育的好坏。此外,不少家庭长辈自身素质不高,打牌、闲游等不良行径也是家庭环境不优的重要表现[2]。

总之,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除了生活上加倍关心外,父母最关心的是孩子的智育。为使孩子学习好,能成龙成凤,除了学习,什么都不让孩子干。至于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对未来社会的适应能力,以及公民意识等则很少考虑,有的甚至不考虑[3]。

2 家庭教育问题存在的原因

任何问题的存在必有其诱发的因素,家庭教育问题的存在,主要有以下原因:

(1)传统家庭教育思想

中国家庭教育一向以儒家为正宗,以“子女是私有财产”为思想基础,以“严父慈母”为角色分工,以“望子成龙”为价值目标,以“子曰诗云”为内容,以“单向输出”为方法构成了中国家庭教育牢固的理论―实践框架,造就了家庭领域千余年的明确与宁静。而现在,这一明确与宁静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重重的困惑和纷至沓来的杂乱。

(2)独生子女占很大比例

由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现在,独生子女在中小学生中占了很大比例,而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往往受到太多的呵护与钟爱。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应该是一种理,一旦重“情”轻“理”,家庭教育就会出现盲目性和随意性。因此,当今中小学生普遍“只知受爱,不知爱人”,依赖性强,心理素质差,学习怕吃苦,知难而退等现象相当严重。

(3)家长望子成龙心切

调查表明:90% 左右的家长期望孩子能上大学并成为有用人才,而随着子女年龄的增长,随着孩子不良表现的屡次出现,家长因对孩子的期望值太高而逐渐变得“失望”。孩子小时候“众星捧月”,一旦大了,出现了问题,家长则大声训斥、批评,甚至采取更极端的教育行为。他们只允许子女在家学习,不许他们参加课外活动,或盲目请家教,花高价“买”学上,这种教育方法严重影响了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4]。

(4)家长忧患意识的转移

由于近年来社会生活中竞争日益激烈,家长们把自身感觉到的危机感、紧迫感,过早地转移到了孩子们的身上。一些家长一味希望孩子学好功课,考个好大学,找份好工作,社会地位相对高点,经济收人相对多点,千方百计想让子女出人头地;有些家长不仅仅盼望孩子将来高人一等,还将孩子作为一个筹码,促其为自己争光争利,升官发财、光宗耀祖。长此以往,由此引发的后果令人堪忧[5]。

3 解决家庭教育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3.1 更新思想

要解决家庭教育问题首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以下列出家庭教育观念更新的十个方面[6]:

(1)亲子观。破除把孩子作为父母私有财产的观念,从根本上铲除家长制赖以生产的基础,确立“为国教子”的理念,培养现代化的建设者和创造者。

(2)评价观。破除单纯以学生成绩作为评价孩子的惟一标准,全面关怀孩子的身心健康,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引导孩子素质的全面发展。

(3)教育观。破除过度的单向传授和灌输的教育方法,尊重孩子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建立亲子互动的家庭教育形式,构建教学相长的家庭学习氛围。

(4)人才观。破除“ 升学=成才”的人才观念,树立“ 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的人才观,尊重个性差异,促进个性发展和人格社会化。

(5)发展观。破除“智育第一”、“分数至上”的狭隘发展观,以人的发展为本,强化人文关怀,促进德智体美劳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

(6)学习观。破除以书本知识为中心的学习观,注重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培养,教育孩子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办事、学会合作、学会创造。

(7)育人观。破除以说教为主要方式的家教方法,树立言教与身教结合并注重身教的教育理念,促进认知和情感的统一,注重榜样的力量和感受、熏陶的育人功能。

(8)成才观。破除把学校视为培养人才惟一渠道的观念,树立当代教育必须实行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理念,积极主动配合学校教育,支持学校的教育改革。

(9)民主观。破除家长制的教育观念,尊重孩子的人格独立和正当权益,以民主、平等的心态和对话、交流、商量的方式教育孩子,创造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围。

(10)主体观。破除单纯以家长的意志塑造和要求孩子的观念,尊重孩子学习和发展的自,保护孩子的兴趣爱好,促进孩子身心的自由发展。

3.2 具体对策

在家庭教育方面,家长应该从小就培养孩子适应各种环境和独立生存的能力。根据不同年龄让孩子做自我服务性的劳动和各种力所能及的事情,从动手中发展他们的爱好和特长。如在一个美国家庭中有三个上小学的孩子,他们在家中都各有自己的角色和本事:8岁的男孩周末负责帮父亲割草、浇花、打扫院庭;10岁的女孩能根据不同的食品配方烘烤出各种各样美味的点心;6 岁的小女孩会编织五颜六色的茶杯垫。要把孩子培养成对社会的有用之才,必须从小开始培养。主要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3]。

第一,不要对孩子过分的溺爱,注重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锻炼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出发,对孩子的教养采取放手而不放任的方法进行。所谓放手,即从孩子生下来,父母就设法给他们创造自我锻炼的机会和条件,让他们在各种环境中得到充分的锻炼。孩子的成长必须靠自身的力量。因此,要从小就形成自立的意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而独立生活能力来自从小的锻炼。所谓锻炼是多方面的,诸如劳动锻炼、意志锻炼、忍耐力和吃苦精神的锻炼等等。但最根本的是适应各种艰苦环境和劳动能力的锻炼。通过参加劳动,让孩子从小就形成独立的劳动意识、劳动技能和爱劳动的习惯;在劳动和艰苦的环境中去克服困难,磨炼意志,发展各自的才能和特长,增长才智,并形成刻苦、节俭等品质。不要怕孩子脏着,累着。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只有通过锻炼,孩子才懂得珍惜生活,才知道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就是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促其成为具有独立生存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第二,经济上限制他们。向西方国家学习,让他们学会自己挣钱养活自己,不能一切靠父母。父母最多只能满足他们最基本的生活要求,剩下的得靠自己去挣。

第三,尊重孩子。一切事情得征求孩子的意见,什么事情让他们自己作主,而作为父母,最多就给点孩子参考意见,不能一切包办。具体怎样,还得看他自己的意愿,哪怕是错的,也无所谓,让他经历后,他就会积累很多生活阅历,对他今后的生活才会有帮助。

4 总结

青少年是国家、民族的未来,是发展国家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的后备军。家庭教育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间接影响和决定着国家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针对我国当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要继承传统家庭教育中的有益成分,切实有效地改进家庭教育。

参考文献:

[1]张华.当代中国家庭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青年研究,1997(Z1):81-83

[2]侯继美.家庭教育的困惑与对策[J].新校园学习,2011(12)

[3]梁淑珍.中国家庭教育[J].科技创新导报,2008(4):234

[4]胡雪波.中国家庭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教学视野,2003(24)34-35

[5]郭森,陈洁民.家庭教育的误区及其应对措施[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5,21(5):72-74

[6]谭虎.家庭教育观念更新的十个方面[J].中国家庭教育,2004(4)

家庭劳动教育内容范文11

关键词:韩国;多文化;多文化家族支援法

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3.01.021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6卷

第1期崔金海:韩国《多文化家族支援法》的立法背景及问题研究

世界化增加了国际性的人口流动。世界性的人口流动虽然促进了国际之间的交流,促进了各国在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发展,但是也带来了一个国家在多文化民族,人种和种族等问题的发生。一直主张和强调“单一民族”文化的韩国也不例外。20世纪初开始韩国社会随着结婚定居者、外国劳动者、北朝鲜逃亡者等的增加,韩国民族的同一性逐渐发生着变化。韩国社会也由“单一民族”文化转变成多文化社会。多文化是强调一个家庭内部存在着不同人种、文化、宗教、价值观、社会性别、生活方式等文化多样性的概念115。多文化社会的形成必然会对先前的文化、社会、家庭、法律及政策等起着重要的影响。

韩国政府如何面对和解决多文化社会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如何制定相关的法律和制度,如何建构和谐社会都将是一个值得人们关注的一个问题。特别是中韩建交以后,中国朝鲜族女性嫁到韩国的比例占在韩结婚定居女性总数之首,在韩中国劳动者和留学生数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了解韩国多文化社会的形成过程,了解韩国多文化相关法律和政策对于我国解决多文化和少数民族问题,制定和完善多文化相关政策都将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因此研究者在本文中主要针对多文化相关法律,特别是以结婚定居者家庭为主要对象而制定的《多文化家族支援法》为研究主题,通过对此法的历史背景及问题分析,提出一些修订和完善此法的建议。

一、韩国《多文化家族支援法》的历史背景

韩国多文化社会的形成有其政治、经济和社会方面因素。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即世界化、劳动力供需关系和南北韩关系。首先1980年以后开始的世界化推倒了国家和国家之间的壁垒,促进了资本、劳动力、人口等在国际间所有领域中的频繁移动。在韩国也不例外。世界化不仅促进了韩国经济的发展,而且也促进了移居韩国的国际结婚家庭的增加。韩国行政安全部的统计数据表明,到2008年通过国际结婚移民到韩国的外国人数为144 385人2,并且此数有逐年递增的趋势。其次,韩国相当部分产业的劳动力不足,迫使韩国政府出台了引进廉价外国劳动力的政策。随着社会的发展,韩国社会也面临着老龄化、低生育、回避在3D产业(脏,难,危险为特征)工作等问题。据统计在韩国的很多产业目前所需劳动力不足率已达到2.74%以上,换句话说到2006年有些产业劳动力不足率达到20万5千名以上3。最后从南北关系角度来看,逃离北朝鲜,历经中国和东南亚等国进入到韩国的北朝鲜居民的日益增加对韩国的多文化社会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影响。朝鲜日报报道滞留在中国的北朝鲜公民约为5~10万,而在东南亚的北朝鲜公民最少为1 500名。目前在韩国的北朝鲜公民人数为2 300万,有的专家曾预测若南北韩真正实现了统一,那么移居韩国的北朝鲜公民将会增加到46万到132万左右119。如果真是那样,南北韩人民必将出现因长时间生活过来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环境不同而带来的相互适应上的问题和矛盾。因此韩国不得不在多文化社会的形成及南北韩的统一问题上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另外韩国多文化社会形成的社会方面的原因可以归结为韩国的人口结构变化,出生率下降和出生性别比不均衡。韩国的出生率由1987年的1.6名下降到2006年的1.13名,成为世界上出生率最低的一个国家4。出生率的降低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男女性别比的不均衡。据统计在韩国2000年20~34岁之间的男女人口比率调查中,发现女性比男性少3万4千人左右,到2007年则少于3万7千人,曾有专家估计到2020年韩国的女性人口将会比男性人口少5万7千人左右。低生育和男女性别比的不均衡带来了人口结构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又影响了20~34岁之间处于结婚适龄期的青年人口的比率不均衡,即有一大部分的男性找不到本国的女性做配偶,在这种情况下重视家庭和婚姻的韩国男性没有办法只好选择外国女性做配偶,因此也加速了韩国跨国婚姻家庭的增多。

20世纪开始,外国移民者数量的增多使得一直以‘单一民族’文化为自豪的韩国社会对民族的同一性认同方面开始发生了变化。父权制、排他和差别主义的残存,外加韩国社会对突如其来的多文化人群缺乏认识,使韩国社会面临着多文化社会形成过程中的摩擦和冲突的发生。对于移居韩国的外国人来说也同样承受着不同程度的适应上的问题和压力,如语言障碍,经济上的困难,文化差异,家庭暴力及子女教育问题,等等。为了保障韩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韩国政府积极采取了各种办法来解决外国移民者及其家庭和子女们存在的问题,特别是2002年开始韩国制定多文化相关法律和政策力图保障外国移民者的权利和义务。其中2006年4月制定的“女性结婚移民者社会整合对策”可以说是具有体系化的多文化相关政策,并且以此政策为起点,韩国政府到2008年为止陆续制定并实施了“对违法的国际结婚中介所的管理政策”,“保护家庭暴力受害者的人权保护政策”,“早期适应和子女学校生活支援政策”,“改善社会上的认识及对相关者的教育政策”。2007年,韩国制定了韩国公民与在韩外国人之间相互尊重为前提的,整合社会为目的的“在韩外国人待遇基本法”5。韩国政府为了建立移民相关政策,先后把“低熟练人力活用”政策和“管理和统治”政策改成“尊重外国人人权和社会整合”政策和“留置优秀外国人支援”政策。2008年新政府出台以后,韩国的保健福祉家族部多文化家族科和女性部,法务部的出入境外国人政策本部制定并实施了《结婚中介所管理相关法律》和《多文化家族支援法》67。

其中《多文化家族支援法》是以解决结婚移民者及其子女等一起构成的多文化家庭中由于存在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而出现的多文化家庭对社会的不适应,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及子女教育问题为目的,通过家庭心理咨询,夫妻教育,父母教育,家庭生活教育,翻译,法律咨询和行政上的支援等专业服务方法,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顺利整合,促进安定生活而制定的法律。如为了解决和实现家庭成员之间的平等问题,本法第七条明确规定“为多文化家庭享受民主的,两性平等的家庭关系,国家和地方自治团体应促进家庭心理咨询,夫妇教育,父母教育,家庭生活教育等工作。在此情况下,应努力为多文化家庭提供考虑文化差异等内容的专业服务”。从保护和支援家庭暴力受害者的角度,本法第八条明确规定“第一,国家和地方自治团体应努力预防多文化家庭内家庭暴力的发生。第二,为保护和支援被家庭暴力受害的结婚移民者,国家和地方自治团体应努力扩大建立具备提供外国语翻译服务的家庭暴力心理咨询所和保护设施。第三,对因家庭暴力而要解除婚姻关系的移民者,国家和地方自治团体应在受害者的陈词和确认事实等方面提供语言翻译、法律咨询和行政支援等必要的服务,以免因语言障碍和对法律体系相关信息的认识不足而处于不利的立场”。对于提供多国语服务方面,本法第11条规定“国家和地方自治团体在促进第五条(增进对多文化的理解)到第十条(儿童保育、教育)规定的支援政策的过程中,为了消除语言障碍,提高服务质量,应努力提供对多国语翻译的服务”。对指定多文化家族支援中心,本法第12条明确规定“为实行多文化家族支援政策,保健福祉家族部长官必要时可根据情况,把设置有必要的专业人员和设施的法人及团体指定为多文化家族支援中心。支援中心应履行以下的业务:其一,实施多文化家族的教育,心理咨询等支援工作;其二,提供和宣传多文化家族支援服务信息;其三,联系多文化家族支援相关机关和团体;其四,除此之外,实行支援多文化家族所需的业务”等相关内容。

二、韩国《多文化家族支援法》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韩国的法务部、女性家庭部、福祉部、农林部、教育人才资源部等主要部署制定并推进实施多文化相关政策。具体内容有防止‘伪装结婚’,保护国际结婚当事者(法务部、福祉部、外交部、女性家庭部等部门主管),强化支援家庭暴力受害者等的安全滞留(由法务部、女性家庭部主管),对韩国社会早期适应及定居提供支援(由女性家庭部主管),对子女的学校生活适应提供支援(由教育部主管),建构女性结婚移民者家庭安定的生活环境(由福祉部、劳动部主管),改善社会上对女性移民者的认识,对业务负责人进行教育(由女性家庭部、法务部、文化部、福祉部、农林部等主管),建构促进体系(由女性家庭部、福祉部主管)等相关政策。多文化家庭相关政策的内容虽然在防止违法犯罪,促进外国移民者的早期适应,解决多文化家庭子女教育等方面问题提供了一些解决的办法和法律的依据,但是在解决多文化家庭及个人存在的具体问题的解决上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如很多的政策把服务的重点只放在了对多文化家庭移民者生活的初期适应阶段的支援上,而对他们在生活中的中期和后期出现的更为现实的和具体的问题解决上却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另外,大部分政策只针对维持结婚生活的移民者提供服务,而对那些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或已离婚的移民者来说并没有提及具体的服务相关内容。因此这些移民者仍处在政府多文化政策的死角地带,仍然得不到相关法律和政策的保护。还有韩国多文化相关各政府部门之间的合作关系没有很好地确立,因此部门和部门之间出现了业务内容重复,业务内容单一,以违法行为的处罚和管理的内容居多等的问题。

而《多文化家族支援法》本身具体地也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在本法中对多文化家族的概念界定上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定义相关此法第二条规定“多文化家族是指符合下面两项中任意一项的家庭。一、根据《在韩外国人待遇基本法》第二条第三号的结婚移民者和《国籍法》第二条的规定,同出生时就具有韩国国籍的人结合而组建起来的家庭。二、根据《国籍法》第四条获得归顺许可者和同法第二条的规定,同出生时就具有韩国国籍的人结合而组建起来的家庭”8。必须同出生时就具有韩国国籍的人结合组建起来的家庭才可认定为多文化家族的概念本身就把很多不具有韩国国籍,而在韩国国内生活的外国劳动者及家庭,在韩外国留学生,北朝鲜移民等群体完全排除在多文化家庭的范围之外。而考虑到到2008年为止外国劳动者及家庭在韩国社会所占的人数超过37万7千以上,已经成为韩国社会不可忽视的一部分群体时,法律上的多文化家族相关定义的界定显然存在着很多局限性。这必然也会引起外国劳动者相关问题的发生。

第二,《多文化家族支援法》中大部分的条款内容存在着含糊,不明确的问题。如除第四条(实态调查)和第五条(增进对多文化家族的理解)中规定对多文化家族提供的服务为“必须做”的文法字样外,从第六条(生活信息提供和教育支援)到第十六条(民间团体等的支援)规定的内容中的文法形式都为“可以做”或者“努力去做”。特别是国家和地方自治团体的责务相关内容,本法第三条使用了“责务”二字,而不是“义务”二字,因这二字具有不同的含义,因此在当事者理解和履行职责方面就会存在分歧。如义务是要求履行一定行为的法律上的约束。而责务是指不履行法律规定的内容可能会给当事者带来不利影响,但是当事者不履行法律规定的内容时,权力者也不能通过诉讼的形式让当事者履行或实施强制手段实施的间接性的义务。显然二者是不同的。

第三,同以上论述的韩国多文化相关部门在制定多文化相关政策上出现的问题一样,《多文化家族支援法》也存在着把服务的重点放在外国移民者生活早期适应上的问题解决和服务提供上,而对移民者及家庭在生活的中长期适应上出现的问题解决上并没有提出明确规定。如第六条规定“国家和地方自治团体为结婚移民者的生活适应提供基本的信息,提供社会适应教育和职业教育及训练等的支援”,第十条规定“国家和地方自治团体应准备教育支援对策以便多文化家庭儿童迅速适应学校生活”等内容。这样的法律规定对于以定居和长期生活在韩国为目的的外国移民者及其家庭来说显然不会起到长期的生活保障和法律保护的作用。

第四,《多文化家族支援法》中没有规定对多文化家庭提供韩国语教育相关内容。对于多文化家庭成员来说语言障碍可以说是最大的适应上的问题。此法虽然提出了应提供多文化家庭在生活适应相关支援和服务,但是却没有具体地对支援和服务内容做出规定。

三、结语

针对以上韩国《多文化家族法》在制定和实施上存在的问题,针对韩国多文化政策相关主管部门在推进实施多文化相关政策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解决,本研究欲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一些建议。

第一,应完善《多文化家族支援法》。 为此首先应把多文化家族的概念进行广范围的界定。外国劳动者不仅是韩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主力,而且也是韩国多文化社会成员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建议多文化家族的概念界定中应考虑包括外国劳动者及家庭,在韩外国留学生,北朝鲜移民等人群在内,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多民族,多种族,多人种的多文化社会。

第二, 通过修改法律中必要的文句,加强国家和地方自治团体对多文化社会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作为社会公民的责任意识,强化法律的约束力。如应从多文化家族的成员是韩国社会的主体,而不是只单纯地从接受帮助的受惠者的角度出发,把规定有“国家和地方自治团体的责务”的内容改为“国家和地方自治团体的义务”,进而促进多文化家族成员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提出具体的要求。

第三,国际结婚家庭中的外国成员及子女大部分都是以长期生活在韩国为目标的,因此《多文化家族支援法》应考虑制定家庭成员生活适应中长期计划相关内容,而不是仅仅针对生活适应早期的问题解决上。因此《多文化家族支援法》应在修订此法过程中,考虑增加多文化家庭成员的中长期生活适应相关内容。如外国移民者晚年的养老问题,多文化家族子女成人以后的就业问题,结婚问题等具体内容的制定。

第四,《多文化家族支援法》中应对多文化家庭成员提供韩国语教育及支援相关内容作出明确的规定。特别是有必要通过法律的手段宣传和强化韩国语教育,按着多文化家庭成员个人的语言水平和级别开发多种多样的韩国语教育活动相关的内容。

第五,有必要改善《永久居住权》制度。目前在韩国的国际结婚移民者只要在韩国滞留2年以上就可以简化入籍程序或申请永久居住权。这样的《永久居住权》制度实际上就成了有名无实的制度。因此有必要对永久居住权和获取国籍制定不同的条件。

第六,应提高多文化政策制定相关部门的分工合作及交流。目前韩国的多文化相关政策出现相关部门缺少交流和合作,因此出现了业务部门之间的业务内容重复,单一,工作效率低,成果小等的问题。因此多文化政策相关部门有必要建构部门之间的信息网络,以便及时检查和监督多文化政策的详细制定内容和实施情况,避免政策内容的重复和相互冲突问题的发生。

不论是在韩国,还是在中国,甚至在其他的国家,人口的流动,多文化社会的形成是已成的事实。有的国家已经形成并制定了很多多文化相关法律和政策,而有的国家则刚刚面临多文化社会的形成。因此制定符合本国国情的多文化法律和政策,处理好多文化社会中发生的诸多问题,都会对多文化群体之间的合作交流,和睦相处及社会的安定和谐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Choi,Hyunmi,Lee,Hyekyung,Shin,Enzu,Choi,Seunghee,Kim,Yunhee,Song,Seungsil.Social Work with Multiculture Families[M].Seoul:Yangseowon Publication,2008.

[2]韩国行政安全部.2008年居住外国人现状[R].韩国行政安全部,2008.

[3]韩国劳动部.2004-2006年间产业人力不足率趋势[R].韩国劳动部,2006.

[4]Cui,Jinhai,Park Seongseok,Oh,Jenga,Lee,Kyungzu,Choi,Kyung hwa.Social Work with Families[M].Seoul:Yangseowon Publication,2009:290.

[5]在韩外国人待遇基本法[DB/OL].(20070517)[20111028]http:∥likms.assembly.go.kr/law.

[6]结婚中介所管理相关法律[DB/OL].(20071214)[20111028]http:∥likms.assembly.go.kr/law.

家庭劳动教育内容范文12

关键词 学龄期 弱智儿童 家庭康复 发展阶段

中图分类号:G76 文献标识码:A

Comparative Study of Rehabilitation Needs of the Family for Mentally Handicapped Children in Different Stages of Development

LUO Suqun

(Nanjing Technical College of Special Education, Nanjing, Jiangsu 210038)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 for mentally handicapped children of different age groups, family status and needs rehabilitation to investigate the training needs in respect of family rehabilitation, vocational rehabilitation needs, psychological rehabilitation needs, family needs rehabilitation-related content analyzed and discussed the findings and recommendations on the findings.

Key words school-age; mentally handicapped children; family rehabilitation; development stage

家庭康复是以家庭为基地进行康复的一种措施。家庭康复因其自身的优势成为弱智儿童康复不可或缺的重要方式。弱智儿童的发展和正常儿童一样是一个连续断的过程,因此家庭康复也贯穿儿童发展的全过程。然而,在儿童发展的不同阶段,其家庭康复的需求必有所不同,为更好的了解弱智儿童在不同发展阶段其家庭康复需求的重点,从而使我们能更加有针对性的给予指导和帮助,本文将弱智儿童按年龄分组,向其家长发放《家庭康复需求调查问卷》,回收后进行调查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调查对象及方法

调查对象:调查对象为南京市2所特殊学校学生家长160人,徐州农村特殊学校学生家长50人。按智障儿童的年龄分为低年级组,从学前班到3年级,共64人;中年级组,从4年级到6年级,共75人;高年级组,从7年级到9年级,共71人。

调查工具:按照台湾师范大学王天苗的《家庭需求调查表》为参照编修的《弱智儿童家庭康复相关问题》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儿童及其家庭基本资料;在弱智儿童不同的年龄阶段,其家长的各种康复知识需求,包括康复训练的内容、性教育、职业康复、心理康复及其他相关知识等。

调查方法:问卷由特殊学校直接发给弱智儿童的家长,每户一份,要求独立完成。问卷共发210份,回收210份,有效问卷208份,有效率99%,符合回收要求。

2 调查结果

2.1 康复训练需求的内容

从康复训练需求的内容来看,低年级组对各项康复训练的需求均较高,尤其是语言、生活自理、认知康复需求。中年级组对于生活自理康复需求较高。高年级组训练康复需求最高的是社会交往能力。

弱智儿童往往伴随着多种身体和精神障碍,这些障碍阻碍了他们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康复训练在家庭康复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本次调查可以看出,低年级组对各项康复训练的需求均较高,尤其是语言、生活自理、认知康复需求。由于低年级组儿童正处于语言及认知发展的最快速时期,语言与认知的发展往往还影响到其他各项能力的发展。所以除了培智学校在低年级就应设立相关课程外,还应让家长了解和掌握康复训练的方法,在家中配合学校对儿童进行训练,以期取得更好的效果。

高年级组则由于孩子即将步入社会,家长对于他们能否顺利融入主流社会较为担心,因此社会交往能力训练的需求也较高。实践证明,社会交往能力的学习对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作用明显。①弱智儿童社会交往能力普遍较低,究其原因,首先是某些不恰当的社会行为妨碍着其社交能力的发展。此外,社会交往技能的不足,以及某些弱智儿童缺少与正常儿童接触的机会,导致学习机会的不足,这些都妨碍了弱智儿童社交技能的发展。因此,特殊学校除在中高年级增加训练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的相应课程外,还要指导家长训练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的方法。家长则要设法创造条件,让孩子多与外界交流,让孩子在一个自然、宽松的环境中去接触社会、认识社会、了解社会,而不应该把孩子封闭在一个相对固定的环境中,错失学习、提高的时机。

2.2 职业康复相关内容需求

从职业康复相关内容需求来看,低年级组主要集中在“如何培养儿童做家务”方面,而中高年级组,尤其是高年级组对职业康复的需求更为突出,对了解智障者从事的职业、如何进行职前准备、了解有哪些智障职业教育学校等内容都极为迫切。

低年级组儿童由于年纪较小,很多家长尚未将职业准备及职业安置的问题纳入其需求的范畴。然而,从小培养儿童树立劳动意识,建立劳动观念,为将来步入社会参加劳动工作做好铺垫。智障儿童由于认知的缺陷,加之家长的过度保护,造成他们对劳动缺乏兴趣,不注意劳动成果,不理解劳动的意义,劳动的独立性也差。对此,家长应根据儿童的年龄及智力程度,选择合适的家务劳动及户外劳动给孩子锻炼,且加以指导和督促。此外,要让儿童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且多予表扬和鼓励,以激发儿童的成就感及劳动兴趣。

而中高年级组,尤其是高年级组对于职业康复的相关需求则较高。他们希望孩子将来能有一份劳动强度不大的工作,以使他们能融入社会并解决一定的家庭负担。但对于弱智儿童将来能从事的职业、如何进行就业前的培训准备,大多家长表示不十分清楚。他们多寄希望于特殊学校,希望学校能给予孩子多一些的技能培训,或者希望能有更多的专为特殊儿童开办的职业学校。为此,我们建议应该在义务教育后加强对弱智儿童的职前培训;并能够搭建信息平台,使各种培训信息共享;适当地降低培训费用。使更多的弱智儿童及家长能加入到培训队伍中来,使他们具备基本的职业技能以更好地融入社会、减轻家长的负担。

2.3 家庭康复相关知识需求

在家庭康复相关知识需求方面,低年级组集中于“弱智相关疾病知识”及“儿童生长发育问题”上,中年级组对“弱智相关疾病知识”及“性教育”需求较为突出,高年级组对于“性知识”教育需求最为突出,其次为“教导儿童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及“弱智相关疾病知识”。

智障儿童多数合并有各种身心疾病及生长发育障碍,家长掌握相关知识及处理方法对于儿童的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大部分家长尤其是低年级组家长还没能完全掌握导致弱智发生的疾病的相关知识,并对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没有解决方法,希望能够得到专业指导。

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性犯罪的提高,性教育的重要性也与日俱增。但长久以来社会对特殊儿童的性教育却一直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本调查中中高年级组儿童由于进入青春期,与正常儿童一样不可避免地遇到青春期性发育的问题,由于弱智儿童认知能力不足,家长对如何向他们解释及解决性发育中遇到的问题束手无策。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针对不同文化程度的家长,开设符合需求的亲职教育课程。(2)家长要认清自己的角色和责任,认识到性教育是家庭教育中重要的一环。(3)家长自身要正确掌握性知识,避免把错误的信息传递给儿童。(4)家长在教导孩子性教育方面的知识时,要考虑儿童的智力发展及理解能力程度,选择适当的内容。

2.4 心理康复相关需求

在心理康复相关需求方面,三组对于 “获取处理问题行为的方法”均有较高需求,分别是97.1%、91.3%、88.9%。其次是“辨识孩子有哪些行为问题”。低年级组及中年级组对于心理康复的相关需求尤为突出。

与一般人群相比,智力落后个体更容易出现身体和精神方面的障碍。②据调查,随着年级增高,问题行为在常规教育的作用下有减少的趋势,但有些问题在现有条件下是难以克服的。③家长对儿童出现的问题行为,要么不知如何解决、束手无策,要么熟视无睹、置之不理,大多不会运用行为矫正的方法来处理。为此,家长、社会、学校、医生必须密切配合,帮助家长掌握一些有效识别及管理儿童行为的技能。要将涉及到深奥理论和复杂方法的心理治疗技术教给父母去实施,必须简单明了,切实可行。如Gammon为特殊需要儿童父母设计的“应对技能训练教程”、Bloomquist设计的认知行为治疗的生态发展模型都是属于认知-行为疗法,能有效地帮助父母识别儿童问题,加强儿童的自我控制与自我约束,纠正问题行为。这些都是家长应该掌握的一般方法,当然针对儿童的具体问题还要做相应的调整。

3 总结

有关弱智儿童康复的研究,前人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但这些研究大多集中在学龄前儿童早期干预上。但早期干预的成果要得到强化和应用,就必须同样把注意的焦点放在学龄期弱智儿童直至成年智障者的持续性康复上。本次调查分别从康复训练的内容、性教育、职业康复、心理康复及其他相关知识等方面了解不同年龄弱智儿童的家庭需求,为特殊学校、康复中心及其他康复机构对弱智儿童家庭的教育、康复指导工作提供了切实依据。

本研究系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指导项目课题,批准号为08SJD8800034

注释

① 陈福侠.中国特殊教育.2006(8)(总第7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