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劳动教育策略

劳动教育策略

时间:2023-07-04 17:09:03

劳动教育策略

劳动教育策略范文1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基本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教育,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结构中,劳动与技术教育与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活动、信息技术教育同属于综合实践活动,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一个重要学习领域,在实施中必须彻底改变过去传统的旧观念,坚决贯彻“民主和谐”、“师生平等”的教育思想,以全新的理念和教学策略驾驭劳动与技术教育,努力实现其提高学生技术素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课程目标。几年来,在新课改形势下,我对劳动与技术教育教学策略进行了尝试与探索。

一、改变传统劳技课单纯操作技能训练的做法,融设计和技能训练于一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传统劳技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操作技能的训练,往往轻视学生的设计创新,在劳动与技术教育新课程理念中,明确提出了应注重技能训练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说在劳动与技术教育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设计创新,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要用心选择项目载体,尽量融设计创新和技能训练于一体,教学中注意渗透创新设计的理念,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新精神,体验创新的魅力。所以在初一(下)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安排上,我选择承重纸桥和房屋模型的设计与制作作为项目载体,组织劳动与技术教育教学,大力加强学生的设计活动。如在承重纸桥设计与制作的过程中,我安排4课时进行设计与制作,其中第1课时进行纸桥的设计,要求每位学生画出设计草图,然后引导学生以作业纸、双面胶为材料进行探讨、研究,学生通过探讨、研究发现,纸桥的造型和结构,直接影响纸桥的承重量;同样的材料,造型与结构不同,承重量也不同。通过探讨、研究和交流,学生的设计方案得到进一步补充、完善和提高,整个设计方案在探索和创新的氛围中完成。第2和第3课时学生以彩色卡纸、双面胶为材料进行纸桥制作,第4课时教师对学生的纸桥作品进行承重评价。在制作过程中,学生还遇到不少问题,通过师生、生生交流、探讨与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劳动与技术教育教学,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技术素养,实现了“爱劳动、会动手、能设计”的新课程目标。

二、注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学习中能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并联系生活、联系实际。

新课程劳动与技术教育非常重视课程与生活、社会以及学生发展的联系,这一学习领域比其他课程更具有开放性和发展空间。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目标与功能的实现,也必须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为主要目标,以贴近生活和社会实际为基本特征,它不同于其他课程的显著特点是:实践性特别强,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劳动与技术教育教学时,要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尽可能多的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要结合学校实际,充分挖掘优势,以“面向全体学生”为基本理念和“贴近生活实际”为突破口。如我校初一(上)劳动与技术教育选择《木工》――弹射模型滑翔机的制作为课程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了美工刀、手工锯、木锉刀、尖嘴钳等常用木工工具的使用,掌握了502胶、白胶、热熔胶、砂布等一些常用木工材料的使用方法,并以此为基础,综合多学科知识,广泛迁移应用于生活和学习的实际中,如修理课桌椅、班级文具等。对于部分常见的工具和材料,我们也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亲自到商店购买,尽量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会购买工具与材料的过程,这样做能让学生的学习走进生活,走进社会,联系生活实际,学到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因此我们的教学深受广大学生的一致欢迎,因为我们的教学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实际。

三、营造宽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曾经说过: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象,使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自由的呼吸。如果不能造成这样的教学气氛,那么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新课程改革最主要的原则就是要在教学全过程中真正贯彻“民主和谐”、“师生平等”的教育思想。只有营造宽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才能使劳动与技术教育教学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我在教学中非常注意营造宽松、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注意呵护每一位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人格,真心关爱每一个学生。如:有一次,一位同学制作的飞机模型,不小心被其他同学碰坏了,这位同学难过极了,我除了安慰这位同学外,立即鼓励和引导他把损坏的飞机模型修好,并及时肯定了他的制作成果,这位同学深受感动。教学时,师生、生生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共同讨论;学生有任何问题,可以随时举手提问;学生可以和老师一起动手实践,设计和制作技术作品……等等,就是这种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消除了学生对教师的许多不必要的疑虑,减轻学生在课堂上的心理压力,学生就会敢于提出问题,也乐于表现自己,在非常轻松和舒适的环境下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表现出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自由地翱翔在属于他们的广阔天空。

四、注重过程,以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激励和促进学生进一步发展。

关注结果的终结性评价,是面向“过去”的评价,关注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则是面向“未来”、重在发展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应注重过程,要以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才能激励和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发展,上学年劳动与技术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在学生评价方面进行了改革,作了初步的尝试,改变了过去仅以技术作品作为评价依据的做法,引入了学生课堂评星制度(每节课由各小组组长负责登记),技术作品和学生所得的星数成绩各占期末成绩的50%,通过一学年的实践,我发现,课堂评星制度在激励和促进学生发展方面,确能发挥良好的作用,不少学生在课堂表现和动手实践方面进步很大,当然,课堂评星制度也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问题,如个别小组组长平时不够认真登记,期末统计星数时,存在应付老师的现象,影响了评星成绩的公平性。虽然课堂评星制度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但权衡利弊,利远大于弊。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地完善和改进课堂评星制度,让评价真正深入到每节课中去,激励和促进每一位学生不断发展,以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几年来,在劳动与技术教育教学中,我从以上四个方面进行了教学策略的探讨,取得了初步的效果。学生在宽松、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中,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和动手实践能力。通过过程评价,进一步激励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初步形成了良好的技术素养。当然,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需要不断完善和改进。我相信,面对问题,只要敢于实践、勇于创新,就一定能解决问题,在新课程劳动与技术教育教学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劳动教育策略范文2

[论文摘要]农民历来是推动社会进步、历史发展的主力军,只有大批农民从土地上走出来,成为市民,中国的现代化才有希望。本文就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职业教育培训方面讨论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及其对策,指出农民职业教育在富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根据经济学家拉格纳.纳克斯的解释,农村富余劳动力(又称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那些可以从农业部门抽走,而不至于影响农业总产量的农业劳动人口。这部分劳动力从表面上看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劳动,但对农业部门的总产量并无贡献,实际上处于一种隐蔽性失业状态。处于隐蔽性失业状态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人力资源的低效或无效配置,对经济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我国的“三农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臼益突出。农村地区数以亿计的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但他们并不能自然而然地实现转移,在转移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文化素质低、政策引导的力度不够等问题。

一、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中的主要问题

1、农村富余劳动力文化素质不高

由于我国长期推行城乡二元制结构,致使我国各种资源过度地向城市斜倾,尤其是教育资源上的差别,使得生活在农村的人接受教育,尤其是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相对减少,致使我国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整体不高。文化素质不高,影响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的转移,使他们难以在城镇实现稳定就业,即使勉强移出来,也由于在生活方式、公民道德意识等方面与城市居民的差距,结果难以融合到城市的现代生活中。

2、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质量低、经费少首先,各地区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底子不清,指导不力。各地普遍存在着对农村劳动力资源现状及劳力输出基本情况掌握不够。其次,技能培训方式单一、手段不多。各地在培训中普遍存在集中讲理论多,实际操作少:填鸭式讲课多,现场擂导、观摩少:引导性培训内容多,针对性培训内容少、实效性差。有的培训班实际上在走过场、图形式,根本没有有目的和实质性的培训。

不仅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质量低,而且培训的经费也少。由于经费缺少,导致农村职业学校建设严重滞后,这些即将走出学校的富余劳动力动手能力和操作水平完全达不到教学要求。

3、政策引导的力度不够导致富余劳动力转移滞后甚至造成回流近年来,教育部继续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作为职成教育重点工作来抓。我国政府对农村职业教育非常重视,采取了不少措施促进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但在速度和质量方面显得不够理想,进城的农民始终存在着就业上的后顾之忧,为此不少地方的农民依然在原籍保留着承包的土地和房产,作为自己的社会福利保障,甚至有的地方还出现已进城的农民又回到农村的“人口回流现象”。

二、农民职业教育培训是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开发利用和就业转移问题,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我认为,要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中的问题,最关键的是对他们进行职业教育培训,这样才能从各个方面提供必要的保障。

1、开展农民职业教育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供前提条件

普及义务教育,强化农村富余劳动力职业技术教育和就业岗位培训,组建与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相适应的新机制已成为当务之急。首先,加大科教投入力度。应鼓励多渠道投资,形成国家、企业、集体、农民个体和社会筹资办教育的多元投资机制;其次,运用义务教育法,整顿农村教育秩序,确保农村普及教育。要用义务教育法帮助农民克服短期经济行为,鼓励支持子女上学,控制中小学生辍学率上涨;再次,发展农村职业教育。要提高农民素质,调动他们学习文化技术的积极性,必须搞好教育改革,大力兴办农村职业学校,对于绝大多数不能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应把他们组织起来进行相应的职业技术和实用技术培训,提高专业技术素质;

最后,采用多种形式,搞好农业劳动力的再教育,使农村劳动者在学校教育之后继续受到教育。应发展各种实用技术培训班,对农民进行科技知识培训。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农村职业技术学校一定要帮助农民接受培训,使农民学有所长,学以致用,提高他们在劳动市场上的竞争力,使他们不再像以前那样,盲目来到城里找活干,陷入无序的困境中。培训的内容为:(1)进行观念更新教育,解决“敢于离开土地”的问题;(2)进行就业方向(包括岗位、行业、区域)指导,解决“离开土地后向何方”的问题;(3)进行技术培训,解决“离开土地后如何生存和发展”的问题。

2、因地制宜,选择职业教育培训模式,为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搭建就业平台

目前,关于农民职业教育培训模式多种多样,各具特色。总的来说,农民职业教育培训模式有以下几种:

(1)“订单式”职教培训。“订单式”培训要求农民同样具有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突出农民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定向性和生产性,使政府发挥主导性作用,健全劳动力就业政策,更使在转移过程中农民充实自己,寻找一条致富的捷径,达到政府、企业、学校与农民互赢。

(2)“城乡式”职教培训。城乡融合是马克思主义的理想,我国实行“城乡式”职教培训将有力推动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有部分职业学校实行“1+2”、“2+1”、“1+1+1”等灵活学制,促进城乡合作办学和东西办学。例如,江苏与陕西、北京与内蒙古、上海与云南等省区的合作就有明显的成效。我认为,“城乡式”职教培训还可以在本省、市级或县级进行,只要制定适宜的课程,安排专业老师,就可以实现就近转移。北京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社区学院成为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一个新亮点。

(3)“短长班”职教培训。“短长班”培训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学历教育与短期技术教育相结合的一种形式,它使职前和职后的沟通衔接紧密,学历教育与短期培训同步进行,多层次、多渠道、多类型的办学路子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减少了经济负担,缩短了培训周期,满足了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4)“专德心”职教培训。“专”指专业培训,“德”指职业道德培训,“心”则指心理学培训。农民在接受职业教育培训的同时,也应该进行职业道德培训和职前、职后心理学培训,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实施富余劳动力转移,营造一个安定、团结、繁荣的社会。

3、进行终身化职业教育培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为富余劳动力提供社会保障

劳动教育策略范文3

【关键词】试论课改提高劳技教学质量

党的十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向全党全社会发出朝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的动员令。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定不移地把深入贯彻党的十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明确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极大地振奋了党心,鼓舞了民心。在最近一系列重要论述中,深刻阐明了对教育工作的总体思路和殷切期望,并对党和政府更加重视教育、教育系统更加办好教育、社会各界更加支持教育,做出了新的重大部署,意义十分深远。结合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中,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共同构成了一门新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成为课程改革的一大重点、热点和难点,因此,劳动与技术课教师就需更新教育理念和内容,重新定位,找准教改中的着力点,上好新课程背景下的劳技课。在新课程背景下上好劳技课有哪些具体要求呢?

一、要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确定是上好劳技课的基础。

过去的劳技课是独立设置的一门课程,新课程标准下的劳技课列为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一个国家指定性学习领域,这是新课程形态的重大变化。综合实践活动是指,劳动与技术教育以学生亲身实践、亲手操作、手脑并用为基本特征,学生通过人对物的程序性、技能性的运作,通过人与人的互动获得丰富的体验,实施操作性学习。它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的技术素养,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多方面发展为目标,强调学生通过人与物的作用,人与人的互动来从事操作性学习,强调学生动手动脑相结合。但劳技教育并不仅仅停留在单纯的操作技能训练上,还应注重学生对技术原理、科学方法的追思,对技术学习方法的体悟,对良好劳动习惯与技术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力求达到技能掌握、态度养成、能力发展的有机统一。新课程应有新面孔,因此应以信息技术为平台,综合各科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劳技课的兴趣。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从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转变。其中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操作实践都是重要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学会尊重学生的个性、自主性、创新性,使所有学生都能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学习活动的受益者。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注重对重点和难点进行指导,充分利用学生内部人际关系及学生群体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会分工与合作,相互交流、观摩与学习,加强巡视,做到个别指导和集体指导相结合,注意指导过程的科学性和创造性,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和个性,注意劳动卫生、劳逸结合,确保学生的安全,认真做好评价工作,方式应灵活多样,以增强学生的信心。

三、教师要不断学习更新观念,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劳技教师要更好地走进新课程,适应进行素质教育教学的需要,改变现有的工作方式,必须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并不断学习新的技能。现代的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并要注重加强教师间的相互交流,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向综合型的教师、多面手努力。我校一直重视教师在业务理论和技能方面的培训工作。每两周一次的业务学习,每学期都组织一次专业教师说课、汇报课、教案设计竞赛。并由教学主任和骨干教师,根据教师的工作、学习需要,组织专题讲座,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教师在各自的教学中积极进行创新教学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优化教学过程设计,研究劳技课教学实施的策略。

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素质化的重点。课堂教学设计的本质是学习者学习行为的设计和在此基础上的教师教学行为和学习环境的设计。其具体内容包括了确定总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对象、制定教学策略、选择教学媒体、组织教学实践、进行教学评价等。劳技课的课堂教学设计可从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评价四个方面入手,针对不同专业的特点、学校现有教学条件及不同教学内容的教学要求,有所侧重地进行。教学策略是为了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所采用的教学模式、程序、方法、组织形式和对教学媒体的选择与使用的总体考虑。包括教学组织策略、教学媒体和交互方式的选择策略以及教学资源管理策略。教学设计者在制定教学决策时除了要考虑教学目标,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学习者特征。

五、掌握学科特点,探讨劳技课的一般教育规律

掌握学科特点,探讨劳技课的一般教学规律,对加强劳技课的教学管理、提高劳技质量意义十分重大。

1.注意知识性,坚持培养技能与思想教育相结合劳动技术课,它有自身内在的知识结构,组成了一个比较严密的知识体系,具有知识性和科学性的特点。但这门课程绝不是单纯传授知识,而是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把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与技巧与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教书不忘育人,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克服单纯的劳动观点,也要克服“为了钱而劳动”的思想认识。只有坚持劳动教育的正确方向,才能收到最佳的教学效益。

2.注意实践性,坚持传授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劳动技术课不同于单纯的文化课,它具有鲜明的实践性,所以,我们必须拓宽和延伸劳技课的课堂教学形式。如果仅仅依靠课堂教学,就远远完成不了劳技课的教学目的,劳技课常常以校办工厂,校办农场、果园或挂钓厂以及手工作坊、养殖场、试验田等处为课堂。只有充分利用这些劳动基地来组织教学和进行劳动实践活动,才能收到预期效果。

3.注意趣味性,坚持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相结合

劳动教育策略范文4

一、人力资本投资政策与经济增长

近期中国的企业经济利润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仍然有较大空间可挖掘;在这种情况下,继续由政府直接负担是不大可行的。提高人力资本的产能,使政府承担较少成本的另一种方法是实行灵活自由的劳动力市场。灵活自由的劳动力市场允许与日益增长的政府资本和产品市场一样采用相同的激励措施,尽管它离促进技能的形成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不过,这对提高人力资本有很重要的影响。如果人们能得到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的30%-40%,他们会愿意支付学校教育的成本。灵活自由的劳动力市场促使个人激励作用的发挥。支付个人受训的成果可以不花费政府任何费用,而促进个人获得技能。允许个人激励作用的发挥可创造人力资本投资库。中国通过放松对个人激励限制创造财富,并会提取受教育工人的储蓄创造物质资本的财务库。这种方法会得到更多的税收收益。促进经济增长的另一项政策是平衡各地方对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投资。当前中国政策依旧重视某些地区胜过其他地区。政策也允许地方政府在教育费用的支付上占主要地位。富裕地区比贫穷地区拥有更多的资金来投入教育。要减少地区工资的差异性,就需要开放市场,允许劳动力自由流动。自由寻找工作的机会将促进经济的发展。所以有必要实施集中化的教育财政支持政策,这项政策是中央平均分配政府资金到不同地区,不同的农村和城镇地区。目前,西部和农村地区收入低,因此对教育支持很低。而教育投资的回报率则很高。如果把更多的教育和培训资源分配到贫穷的地区,国家收入会增加。许多中国人反对开放劳动力市场,因为开放劳动力市场会导致工资的差距增大,至少在这一代。然而,此政策鼓励人们去获得技能,如果支付人们适当的奖励,开放资本市场资助教育,如果支付人们适当的奖励,开发资本市场资助教育,他们就会很高兴为学校正规教育支付学费,因为教育会带来高收入。中国可以依靠个人激励性去办好学校,因此学生可以自由在学校中选择,而学校可直接从他们教育的学生获得资源。为了使制度有效地运转,必须发展学校教育的信用市场允许学生借贷。由于缺乏这种市场,只有有钱家庭的学生能够支付学费,因为学费高达目前农村地区平均收入的30%-40%。如果只有富人才能送小孩读书,代际之间的差距将会变大。而当前限制劳动力地区间流动的政策进一步恶化了当前的局势。与60年代和70年代的政策相比,当前在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方面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针对移民子女的5%-10%的学费增额减少了社会流动性,加剧了几代人的贫困。

二、中国人力资本投资对策

根据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问题,以及知识经济时代国际政治经济环境提供的历史机遇和带来的挑战,跨世纪中国发展在总体上应选择和实施人本方略。人本战略方案是指牢牢抓住“以人为本”这个根本战略的涵义及思想精髓,依靠增强人力资本投资、整顿并加大人力资本生产和形成框架以及加快人力资本产权制度变革,为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框架演变和制度变迁,充分利用人力资源优势的同时促进和发展科技教育产业化及其主导作用,并保证在21世纪中叶实现经济发展的“第三步战略目标”:人民生活水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人本经济发展方略的增长对策是,把增长支撑点切实放到人力资本投资上,加大教育投资力度,以促进经济效益可持续增长。主要来说,具体有两点:一是采取制度化、政策化的手段方法足够保证公共教育支出随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调整政府公共教育投资方向和框架,加强政府投资的教育经费作为义务教育投资主要渠道的职能;二是以非义务教育为主要范畴,加大社会多方向投资的力度,主要是通过建立“高投入高回报”的教育投资激励机制和政策环境,充分调动社会经济体和家庭个人教育投资的自主积极性。人力资本的发展方略的结构调整策略,简言之,就是以人为本促进结构优化。要点主要有二条:第一是把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作为主要出发点,通过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投资、调整农村教育输出结构、优化和开拓办学思路等,大力提高农村人力资本结构,真正建立起雄厚的农村经济赖以长期稳定发展,、进而彻底突破二元结构的人力资本基础;其次是建立适应社会需求、调控人力资本生产和构成的教育运行机制,使教育生产结构能动地适应社会需求结构,从而使人力资本生产和形成对整个经济结构优化演进起到长期战略性主导作用。改革战略的基本要素就是制度创新,但这个制度创新的前提是以人力资本产权变革为核心推进在教育领域,要建立“政府间接调控教育运行、学校面向市场自主办学”的制度框架,牢牢控制非义务教育产业化这个要点推进整个教育制度的改革。加快人事制度变革,促进人力资本市场化流动,重点突破户籍二元化、干部身份终身化等制度障碍;特别注意建立各个经济单位人力资本的市场约束机制,创造有利于吸引国际人力资本流入的微观机制和宏观环境,进而促进人力资本结构效率不断优化。在各经济体改革战略的指导思想上,应把人力资本产权放在经济体所有权安排的突出位置,突出人力资本产权的主导性作用,鼓励各地企业和个人在一个相对宽松的制度环境中大胆创新,勇于尝试,主动探索符合各地实际情况、各具特色、多样化的企业制度模式。20多年来,中国人力资本的生产制度,流通制度和使用制度变革的基本趋势就是市场化,就是认可人力资本产权的个体决定性或独立自主这个根本特性,明确人力资本产权关系,促进人力资本的自由流动和市场化配置,增加人力资本使用的市场激励和约束机制。在关于解决人力资本的这些矛盾和困境中,这些并不是某个领导和理论家个人能够解决的,而是要广大人民群众在实践中通过互相博弈和试错来慢慢探索、不断趋向某个均衡的解决方法。

作者:王强 单位: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吉林地质勘查院

劳动教育策略范文5

关键词:劳资关系;合作博弈路径;有限政府;私营企业

中图分类号:F276.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2-0166-03

一、模型分析:囚徒困境的消解与合作博弈路径

谢识予在《经济博弈论》中“给博弈下了一个直白的、非技术性的定义”。他总结道:“博弈即一些个人、队组或其他组织,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规则下,同时或先后,一次或多次,从各自允许选择的行为和策略中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各自取得相应结果的过程。”根据博弈方行为逻辑的差别,可以将博弈分为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非合作博弈是基于个体效用最大化的博弈,在非合作博弈中具有策略依存性的各参与者只是考虑自己的利益改进,而不管是否损害到其他人和集体的利益,也即,他们在博弈中总是选择自己的最优策略。在由L(劳动力)和c(资方)二人组成的博弈中,假定二人实力均等,原始收益为(2,2)。二人各有两个策略:合作与背叛,合作与背叛并不只是指合约的签订与解除。还包含劳资双方对合约的遵守与违约行为以及基于此的合作积极性与机会主义行为、劳资对抗等。各策略支付矩阵为。

这个矩阵说明,如果都采取合作策略,每个人不仅保持了自己的利益,还将获得因合作而产生的收益,总收益为8,为博弈的帕累托最优解。如果c选择背叛、L选择合作,则c不仅保持了自己的利益而且占有了L的部分利益;相反,则L不仅保持了自己的利益而且占有了c的部分利益。在一方利益受损的基础上,二人的总收益为6,大于双方原始总收益4,但小于帕累托最优解8,为帕累托次优解。如果每个人都采取背叛策略,要么是合作不能发生,合作收益不能形成,每个人均保持原始收益(2,2),要么是每个人或要花时间和精力来保护自己的利益不被对方侵害,或因利益对抗而造成博弈双方总收益的下降。可以看出,无论对方做何选择,背叛都为每个人的占优策略。虽然(合作,合作)能形成总收益最大的帕累托最优解,但在没有“有约束力的协议”情况下,双方均有通过调整策略,获得更大支付的可能和冲动,直至(背叛,背叛)时,该矩阵才会形成稳定的纳什均衡解。

下面我们在第二阶段博弈中再加入合作收益:当第一阶段采取“合作”策略时,会获得额外收益2,如果采取“背叛”策略时则没有额外收益。因合作产生的额外收益是指劳资双方的合作收益,合作收益是合作与背叛的函数。其额外支付矩阵为。

假设在第一阶段段博弈双方知道这两个阶段博弈的各种策略下博弈的结果,所以这个博弈的支付矩阵就变为了。

这样,由上述两阶段构成的博弈中(合作,合作)是纳什均衡解。可见,解决合作难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改变博弈的支付结构。而博弈支付结构的改变在于赏罚矩阵的建立,即通过“给对策者加以外部约束或内在化价值以改变收益方阵的相互关系”。

二、中国私营企业劳资关系合作博弈路径的选择

(一)当前社会历史条件下,资本不会主动去改变非合作博弈的现状

在经济权力结构失衡的社会条件下,私营企业特别是规模小、还处于成长阶段的私营企业,往往更注重资本积累的加速度,而对社会责任和劳动者合法权益一般会采取漠视的态度。所以,他们不是主要靠企业效率的提高而是采取低工资、低劳动条件、高劳动强度等非合作博弈策略去获取利润的高速增长。比如,在工业企业利润普遍下降的2005年,工业类的私营企业的利润增长达到47.3%,2006年上半年达到了52.9%。这些利润中包含了劳动者合法权益损失的部分。这种状况往往会在强势既得利益集团的影响下自我强化发展,走上“锁闭(loek in)”的路径。

(二)缺乏经济谈判力和组织程度低的劳动力无力开启合作博弈路径

在劳动力接近无限供给的条件下,相对于强大的私营企业,劳动者是弱势群体,处于弱势地位。另外,中国的私营企业面临着工会组建率和员工人会率的“双低现象”,并且在许多私营企业中,工会的维权力度不够,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制度性弱势”。这使得工会在平衡劳资力量失衡,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方面的作用得不到正常发挥。从而,单个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上因经济谈判力不强而不能维护自身合法权利的现状得不到缓解,逐步形成的倾向于资方不利于劳方的既得利益结构难以自发突破。

(三)中国私营企业劳资关系强制性合作博弈路径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分析

中国私营企业劳资关系强制性合作博弈路径是通过政府提供制度供给促使和维持基于合作博弈的劳资双方利益最大化的。由于在使用强制力时有很大的规模经济,政府可以比竞争性组织以低得多的费用提供所需的制度服务。所以。政府就成了可以提供强力推动的第三方的合适人选。由于政府提供制度供给“会同时引起国家的费用和效益”,所以也存在着“国家是否具有采取适当行动的激励”的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作为人民利益的代表行使着市场监管和调节的职能。然而,政府并不是一个抽象的组织,而是由作为者的地方政府和政府公务人员组成,在经济学意义上,他们同样都是“经济人”。在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构成的委托关系中,他们具有并非完全一致的利益倾向和政策目标。中央政府作为全国人民利益的总代表,具有维护全体人民利益的政策目标,而作为人的地方政府除了具有自觉维护中央政策目标的政治义务之外,还具有维护本地区本部门利益的政策倾向。

三、中国私营企业劳资关系合作博弈路径中的政府作为

(一)转变发展理念

在劳资关系问题上,各级地方政府要认真领会和贯彻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切实改变过去重“企业”轻“职工”的发展理念,将经济发展同社会发展统一起来,切实维护好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各级政府既要看到资本为社会经济作出的贡献,充分发挥“资本的伟大历史方面”,支持包括私营企业在内的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同时也要改变仅热衷于“招商引资”和GDP的增长而忽视劳动者权益维护的错误理念与做法,通过对资本权力的边界作H;合理的规定,规避自发膨胀的资本权力对合法劳动权益与公共权益的侵犯,以适应社会和谐与科学发展的要求。

(二)改革政绩考评体系,进一步完善行政管理体制

科学发展观将发展标准的内涵进一步深化,认为发展不仅包括经济的增长还包括社会的发展与稳定、环境的可持续、

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等内容,所以坚持和贯彻科学发展观就要求对各级地方政府政绩的评价政府不能仅仅以其所辖区域的税收、GDP增长情况为标准。在此基础上还应该将社会发展指标、生态建设指标等内容纳入对地方政府的考核评价体系当中去。以改善单一指标激励下的政府职能错位和缺位情况。只有这样,地方政府才能真正转变“重经济轻社会”的片面发展理念,发挥好平衡劳资关系的积极作用,从而实现“政府―资本―工会”的三方均衡,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另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地方政府应进一步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使政府在法治的限制下行使职权、增进市场的调节功能。在协调劳资关系中既要克服单纯注重经济增长忽视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片面发展观又要避免因职能越位、行政管理方式与市场经济要求不相适应而影响市场经济功能的有效发挥。从而在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劳资利益关系中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统一。

(三)完善劳动法律体系,健全相关劳动制度

1 国家立法机构应尽快完善劳动法律体系。国家立法机构要结合当前的新形势,立足国情,借鉴国外经验,完善劳动立法,尽快出台与《劳动法》相配套的《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社会保险法》、《劳动争议法》、《工资法》等法律法规,以使劳动关系的种种矛盾都能依法规范,确保《劳动法》得到切实有效地执行。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法律法规应进一步明确规定企业对劳动合同、劳动报酬、工作时间、劳动安全卫生、社会保障负有主体责任,在法律中对各种企业违法行为尽可能详细地规定相应的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同时通过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使其更具有可操作性。

2 推动相关劳动制度的进一步完善。第一,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度。当前推进劳动合同制度,一方面,需要加大《劳动合同法》的宣传,提高劳动者自觉运用劳动合同法维权的法律意识;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需要劳动行政部门与相关监察部门加强劳动监察和执法力度,督促企业用工必须严格按《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程序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内容不仅要明确劳资双方的权益、劳资双方的责任更要具体明确劳动工时、劳动条件、劳动工资标准等事关员工重大权益的条款。第二,进一步完善三方协商与集体合同制度。要切实加强不同层次、不同形式三方协调机制的组织制度建设。在《工资集体协商办法》、《集体合同规定》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和操作程序,保证三方协调机制规范、有序、顺畅、高效地运作。在中国,集体谈判的主体是各级政府、工会和雇主组织。虽然政府在具体谈判时不能介入,但各级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应通过强有力的执法监督和社会监控手段,确保三方协商达成的各项决议能够为劳资关系双方自觉遵守,以维护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的严肃性和有效性。一方面,最主要的是。把加强私营企业工会组织建设作为推动劳资平等协商、合作博弈的重要举措。应按照《工会法》和《工会章程》的规定和要求,坚持哪里有职工哪里就要建立工会组织的原则,督促私营企业建立和健全工会组织。要加快新建私营企业工会组建步伐。要把是否建立工会作为私营企业信用等级认定的依据之一,可通过工商年审、税务登记,随时掌握私营企业工会建设情况。考虑到私营企业工会维权难度,可以由市、县、区总工会出面,与企业订立有关工会干部特殊权益保护的协议,使工会能够独立于企业,真正成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组织。另一方面,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等雇主组织要进一步加强组织建设,明确参与、协调、反映、培训五项职责,做到“到位”不“虚位”。第三,改进劳动争议解决机制。在劳动争议仲裁和司法程序上,应针对劳动者设立更简易、快捷、低成本的程序,尽快及时地解决他们的劳动争议。国内一些专家学者提出应建立“或裁或审、裁审分轨”的争议处理机制。在这种机制下,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可选择由仲裁或诉讼解决争议。如选择仲裁,裁决后不能向人民法院,一裁终局。如选择诉讼,按普通民事案件程序处理,两审终审。这种机制可以解决现有劳动争议处理机制耗时耗力、不利于劳动者维权的问题,应认真研究。第四,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把私营企业纳入社会保障体系,是发展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任务,也是保障私营企业员工权益的必由之路。针对目前私营企业参保面窄的现状,必须加大社会保险的力度。可以按照“先工伤,后医疗,再养老”的保险顺序,探索更加符合实际的社会保障措施。要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比如要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商业养老保险等各种形式互补共存的养老保险体系。由于私营企业员工流动性较强,目前单一的个人账户养老方式不适应实际需要。可考虑两种方式并行,稳定性强、素质高的职工继续采用现行方式;流动性强的员工可采用退职金的养老方式,按照其在企业工作时间长短、比照养老保障标准发放退职金,用于个人储蓄养老。

(四)培育新型劳动关系文化

政府应该通过教育机构、出版机构、新闻媒体加强全社会的伦理道德建设,宣传诚信、合作、双赢的理念,提高雇主的思想道德素质、社会责任意识和守法意识,提高劳动者思想文化素质和依法维权意识,促进全社会道德、文明、理的出现,避免非理性暴力行为的发生。在全社会范围内培育“劳资合作、共同发展”的新型劳动关系文化,维护和谐的劳动关系。

(五)提高教育供给水平和效率

根据当前国情,政府在增加教育供给时应着重把握以下三条原则:一是,随着经济增长而不断提高教育投资水平,确保在不超越国力基础上的教育优先发展;二是,教育投资要根据经济发展阶段和水平而体现出重点性和层次性。通过政府买单逐渐普及私人收益远小于社会收益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在发展高等教育的同时要加大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投资规模,在提高劳动者基本素质的同时不断优化劳动者人力资本结构;三是要改变教育的内容和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投资效率,使教育与生产相适应,促进劳动供给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有效统一。

劳动教育策略范文6

一、教师情绪研究的局限

1.教师情绪的重要性

教师的情绪、认知和行动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当今世界上著名的教师教育理论家安迪·哈格里夫斯十分关注教师情绪在教学工作中的巨大作用。他指出“情绪是教学工作的一部分,它普遍存在于与教学有关的各项组织活动中”,并从社会—政治角度分析和提出了“情绪地理”理论。这对于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研究和目前的教育、教学改革有着巨大的启示意义[1]。

教师职业一直被人们寄予厚望,如教师被比作“蜡烛”“园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教师在学校环境中承担了很多的角色,对于学生而言既是良师又是益友;对其他教师而言,既是竞争对手又是合作伙伴;对于领导而言,既是下属又是学校建设中的主人;对于家长而言,既是专业人又是家长人。承担如此之多的角色使得教师出现情绪冲突的概率也大大提高。加之新课程改革带来的冲击,一方面使教师精神振奋,另一方面又给教师情绪造成激烈的震荡。因此,情绪成为教师专业实践中无法割舍的一部分[2]。

大量研究已表明,教师的情绪对教师的认知、动机、行为及对工作的满意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例如,负面情绪会分散注意力,积极的情绪有利于教师采用积极态度来解决问题和看待学生[3]。另外,教师的情绪还会影响教学效果:积极的情绪会使教师思维活跃,提高教学效率,也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求知欲;而消极情绪则会阻碍教师的思维,降低教师的创造性,使其难以顺利完成教学内容,甚至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障碍[4]。同时,教师本身的情绪发展也会影响学生的感情发展,言传身教的力量是巨大的,影响也是久远的[5]。而且保持内心体验情绪与表达情绪的一致,对维护教师的身心健康及提升教师的工作满意度都具有积极的意义[6]。

2.教师情绪研究的缺失

尽管情绪存在于教师专业实践的每个角落,但很少获得研究者的青睐,长期处于研究的边缘地带。教师教育领域的研究,无论是职前教育还是职后教育,都很少考虑教师的情绪因素,而主要关注教师的知识、技能、标准、反思和管理等理性模式,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长期坚持工具理性的取向。

情绪因素长期受到排斥的原因包括以下几点[7]。第一,西方哲学与文化传统对情绪具有很深的偏见。在长期盛行的理性与情绪之间等级性二元对立的关系当中,理性拥有绝对优先的特权,而情绪总是作为理性的对手或威胁退居其次。第二,理性被人们赋予了一种积极的、男性的含义,而情绪则代表了消极的、女性的世界观。第三,情绪受到目前盛行的“专业话语”的排斥。这使教师和研究者认为强调教学的情绪维度会降低其专业地位,而“真正的”专业人士能够克服自己的情绪,冷静、理性地面对各种问题。第四,情绪具有多变易逝、难以测量的特征。

值得欣慰的是,近30年来教师情绪研究的价值渐渐确立,在教师情绪的复杂性、教师情绪功能及教师情绪的影响因素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3.教师情绪问题的泛化

现实中除了存在对教师情绪问题的忽视,还存在着将教师情绪问题片面地上升到师德高度的泛道德化现象。事实上,教师课堂中的一些失范行为是情绪失控的表现,是由教学情境中的临时事件引发教师的负面情绪,进而影响其判断和行为控制所致,有时也是教师内心长久积压的负面情绪释放的表现。所以,一味地将教师全部的失范行为归咎于教师道德的沦丧是不科学的。

人们之所以习惯于将教师全部的失范行为归结于教师的道德问题,根本原因在于,传统观念里教师的形象被“神化”,道德标准被过分抬高,教师已经是一个摒弃喜怒哀乐,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冷静、果断、智慧的专业人。近些年来,整个社会对教育的关注越来越密切,这说明人们对教育的期望越来越高。在这种高期望值的驱动下,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还是模范公民、父母的人、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如此繁多任务的完成需要社会和家庭的支持与参与,然而,如果社会和家庭对教师过于依赖,把责任全推给了教师,这无疑会增加教师的压力,从而导致教师不良情绪的产生[8]。

二、情绪劳动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

其实无论是对教师情绪研究的缺失还是对情绪问题的泛化,都是因为人们忽略了一类与教师情绪有关的活动。这类活动不能归入“专业能力”的范畴,又未升华到“道德责任”的水平,但却十分重要,甚至影响到教师对其自身所从事的职业性质的界定,这就是教师的情绪劳动(Emotional Labor)[9]。

1.情绪劳动的定义

情绪劳动是社会学者霍赫希尔德(Hochschild, A. R.)提出的一个概念,是指个体管理自身的感受以产生公共可见的表情和体态展示。霍赫希尔德指出,需要雇员从事情绪劳动的工作通常具有三个特征:第一,要求雇员和公众进行面对面、声音对声音的接触;第二,要求雇员使他人产生某种情绪状态;第三,允许雇主通过培训或监督对雇员的情绪活动施加某种程度的控制[10]。霍赫希尔德认为,员工是通过两种策略来进行情绪工作的:一个是“表层表演”(Surface Acting),员工在需要通过改变自身外部表情来表现情绪(这种情绪并非个人真正感受到的)的时候,他们采用表层表演;另一个是“深度表演”(Deep Acting),当员工不仅仅改变身体表达方式并且改变自身内部感受时,他们就采用了深度表演。教师职业基本具备了上述特征。

教师的情绪劳动虽然不能归入“专业能力”范畴,但却时刻影响着教师的专业活动。如果教师的情绪劳动进行得顺利,那么,教师就能够出色完成各项教学任务并获得较高的自我效能感。相反,如果教师的情绪劳动负荷过重,则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工作满意度降低,甚至出现过激的情绪反应或离职行为,而这往往被泛化为道德问题的行为。

2.情绪劳动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

正向的情绪会起到积极的作用,负向的情绪会削弱教师的专业能力,影响教师是否留职。长期痛苦、愤怒的体验会导致教师改变对职业投入的程度,变换学校甚至调离教学岗位。教师的高离职率越来越受到关注,研究表明高离职率与教师的情绪劳动相关[11]。不同的情绪劳动策略对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存在着显著差异,深度的情绪劳动策略与工作满意度呈正相关,而表层的情绪劳动策略与工作满意度则呈负相关[12]。不同情绪劳动策略与工作倦怠在各维度也存在一定的相关:表面行为和情绪耗竭、人格解体均呈正相关,与低成就感的关系不显著;深度行为与情绪耗竭、人格解体以及低成就感均呈负相关。表达积极情绪与情绪耗竭、人格解体以及低成就感均呈负相关;隐藏消极情绪与人格解体呈正相关,与情绪耗竭和低成就感的关系均不显著[13]。由此可见,对教师情绪劳动的研究对于教师的教学工作、专业发展和教师的身心健康都有重要意义。

三、对教师情绪劳动指导的建议

1.正向看待情绪,弥补教师情感关怀的缺失

为了更好地帮助教师完成情绪劳动,人们要对教师情绪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首先应该排除“漠视”和“敌视”教师情绪的两大倾向。情绪是人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一种生理体验,更是人际互动中的一部分,并镶嵌于一定的社会文化和权利关系中。情绪的存在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它的存在有其合理性。若能积极地调动和协调教师的情绪,教师就能收获更多的幸福感。反之,如果一味地漠视,甚至排斥教师的情绪,教师的幸福感将会严重缺失。因此,要意识到,教师除了从事着繁重的体力脑力劳动,还在进行着大量的情绪劳动,要对教师增加必要的情感关怀[14]。

2.管理教师的情绪劳动,促进其专业发展

上面论述中已经提到教师的情绪劳动与教师工作满意度、教师工作倦怠及身心健康都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加强对教师情绪劳动的指导对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有重要意义。

(1)职前教师情绪规则的学习与训练

所谓教师的情绪规则,是指一套规范了教师在工作中,面对学生与家长时,在什么场合应该或不应该表达出什么情绪的规则。霍赫希尔德1979年研究达美航空公司空中小姐的训练课程时发现,职前训练的重点是放在如何对乘客表达情绪上,在职训练的重点则是放在训练学员处理自己的愤怒上。比如在职前训练中,为了灌输“微笑”的情绪规则,在所有的课程学习中,学员不断被提醒:她们自身的工作安全及公司的利益,皆维系在她们的笑脸上。训练中,当训练员示范如何处理坚持抽烟的人、登错机的人以及生病或造成其他麻烦的乘客时,一张写着“放松并且微笑”的卡片被举起来了。笔者认为,此种情绪规则的训练课程值得教师教育机构的学习与借鉴。这能够使教师不但了解教学情绪工作中应采用的情绪规则是什么,而且能掌握相应的情绪表达的方式与技巧,并熟练地应用于日常的工作之中,从而极大地提高教师的情绪劳动素养,有利于降低教师情绪劳动的负荷。

(2)教师情绪管理能力的培训

教师若能做好情绪管理,表现出合适的情绪,会有效地降低因情绪劳动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并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如教师情绪管理工作坊的培训,为教师提供多种学习处理教育、教学实务问题的实践性活动,通过讨论、互动、角色扮演、自省等活动方式,让教师感知情绪、理解情绪以及管理情绪,帮助教师形成终身受益的情绪管理技能。通过情绪管理能力的培训,不但可以使教师的教学效能得到提升,而且可以帮助他们有效地降低情绪劳动负荷[15]。

参考文献:

[1]Hargreaves,A. Educational Change Takes Ages: Life, Career and Generational Factors in Teachers’ Emotional Responses to Educational Change [J].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2005(21).

[2][9]尹弘飚.教师专业实践中的情绪劳动[J].教育发展研究,2009(10):18-22.

[3]Sutton,R.E.&Karl F.Wheatley. Teachers’ Emotions and Teaching: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J].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 2003 (4).

[4]刘衍玲.中小学教师情绪工作的探索性研究[D].西南大学,2007.

[5][11]朱旭东.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45、50.

[6]杨玲,李明军.中小学教师情绪工作策略及特性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9(3).

[7]尹弘飚.教师情绪研究:发展脉络与概念框架[J].全球教育展望,2008(4).

[8]焦丽敏.论教师的情绪管理[D].湖南大学,2008.

[10]Hochschild, A.R. The Managed Heart: Commercialization of Human Feeling [M].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3:7、147.

[12]李明军.中小学教师情绪工作策略、情绪智力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6).

[13]谭亚梅.情绪劳动与工作倦怠、工作满意度的关系[D].河南大学,2008.

[14]李萍.浅议对教师情感关怀的缺失[J].基础教育研究,2011(7).

劳动教育策略范文7

人力资本,概括来说是一个经济学概念,布迪厄将“资本”分为四种: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和符号资本;人力资本应该是联系这四种资本之外的另一种资本或将它作为经济资本的一个构成部分。有关“人力资本”学术上认为起源于经济学范畴,它是指人类消耗在社会保障、人员教育、培训等方面的费用之后所生成的资本。就它的形态来说,是人体所拥有的劳动力、身体健康、阅历、技术和技能及其他非物质存量的概括。它可以在以后的行为中给有关主体带来相关的价值或利润收入。

对比非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的最基本特点是:这种资本是表现、结晶和储备在某些特定的自然人身上,与这些特定的自然人是不可分割的,并由这个特定的人塑造、控制和管理才能创造功效;其他任何个人、集体或管理部门对控制人力资本的个人而作为的。在这个方面来讲,人力资本是一种具有显著独立性或私有性的资本,个人拥有的资本属于一种上天赐予的个性化权利。

这种特殊性把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技术资本等非人力资本区分开来。物质资本是体现在机器物料等物质生产资料上的资本,又被称作“资本品”;不仅包括机器能源、设备车辆等固定资本,并且包括消耗品、半成品等流动资本。人力资本是人类利用其大脑智慧或人体其他能力反映、表现和认识物质世界而塑造出来的,但作为一种表现化了的知识存量,它可以区别自然人个体独立存在,因此不可与表现在人身上的资本存量混为一谈,后者是作为人力资本形式存在并创造功效的。“人力资源”这个术语早被人类社会广泛接纳和使用,而“人力资本”这个学术概念的使用还很局限,主要局限于学术界和文化界,尚未普及。严格来说,这两个术语表达的确实是两个不同范畴的定义。“人力资源”概念在管理学中指集体人事管理,它侧重表述人力的构成和数量等方面的硬性的量化的规定,强调其稀缺性和功用性以及人力作为一种存在的资源应如何开发使用的问题。在劳动经济学中主要是指劳动人口或劳动力,当人力资源为某一实体使用或控制时,即可称作“人力资产”,它可以定义为这个经济主体所使用的和控制的、能以经济数量计量的、可以带来利益和利润的人力资源。当人力资产是某一经济主体预先投资而形成的,并作为生产经营要素或获利手段来使用,以取得预期收益时,可称作“人力资本”,它强调投资物质增殖、收益回报率、、所有者权益和人力的个体素质或非物质存量的形成和积淀。这几个概念虽相互联系但却是含义不同、外延有异的概念,在实际使用中应恰当、准确使用。

二、人力资本投资政策与经济增长

鼓励教育和培训的一种渠道是政府支出。该方法使政府负担了巨大的支出,而且不一定可行。近期中国的企业经济利润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仍然有较大空间可挖掘;在这种情况下,继续由政府直接负担是不大可行的。

提高人力资本的产能,使政府承担较少成本的另一种方法是实行灵活自由的劳动力市场。灵活自由的劳动力市场允许与日益增长的政府资本和产品市场一样采用相同的激励措施,尽管它离促进技能的形成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不过,这对提高人力资本有很重要的影响。如果人们能得到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的30%-40%,他们会愿意支付学校教育的成本。

灵活自由的劳动力市场促使个人激励作用的发挥。支付个人受训的成果可以不花费政府任何费用,而促进个人获得技能。允许个人激励作用的发挥可创造人力资本投资库。中国通过放松对个人激励限制创造财富,并会提取受教育工人的储蓄创造物质资本的财务库。这种方法会得到更多的税收收益。

促进经济增长的另一项政策是平衡各地方对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投资。当前中国政策依旧重视某些地区胜过其他地区。政策也允许地方政府在教育费用的支付上占主要地位。富裕地区比贫穷地区拥有更多的资金来投入教育。要减少地区工资的差异性,就需要开放市场,允许劳动力自由流动。自由寻找工作的机会将促进经济的发展。所以有必要实施集中化的教育财政支持政策,这项政策是中央平均分配政府资金到不同地区,不同的农村和城镇地区。目前,西部和农村地区收入低,因此对教育支持很低。而教育投资的回报率则很高。如果把更多的教育和培训资源分配到贫穷的地区,国家收入会增加。

许多中国人反对开放劳动力市场,因为开放劳动力市场会导致工资的差距增大,至少在这一代。然而,此政策鼓励人们去获得技能,如果支付人们适当的奖励,开放资本市场资助教育,如果支付人们适当的奖励,开发资本市场资助教育,他们就会很高兴为学校正规教育支付学费,因为教育会带来高收入。中国可以依靠个人激励性去办好学校,因此学生可以自由在学校中选择,而学校可直接从他们教育的学生获得资源。

为了使制度有效地运转,必须发展学校教育的信用市场允许学生借贷。由于缺乏这种市场,只有有钱家庭的学生能够支付学费,因为学费高达目前农村地区平均收入的30%-40%。如果只有富人才能送小孩读书,代际之间的差距将会变大。而当前限制劳动力地区间流动的政策进一步恶化了当前的局势。与60年代和70年代的政策相比,当前在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方面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针对移民子女的5%-10%的学费增额减少了社会流动性,加剧了几代人的贫困。

三、中国人力资本投资对策

根据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问题,以及知识经济时代国际政治经济环境提供的历史机遇和带来的挑战,跨世纪中国发展在总体上应选择和实施人本方略。人本战略方案是指牢牢抓住“以人为本”这个根本战略的涵义及思想精髓,依靠增强人力资本投资、整顿并加大人力资本生产和形成框架以及加快人力资本产权制度变革,为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框架演变和制度变迁,充分利用人力资源优势的同时促进和发展科技教育产业化及其主导作用,并保证在21世纪中叶实现经济发展的“第三步战略目标”:人民生活水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人本经济发展方略的增长对策是,把增长支撑点切实放到人力资本投资上,加大教育投资力度,以促进经济效益可持续增长。主要来说,具[第一论文 网 ]体有两点:一是采取制度化、政策化的手段方法足够保证公共教育支出随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调整政府公共教育投资方向和框架,加强政府投资的教育经费作为义务教育投资主要渠道的职能;二是以非义务教育为主要范畴,加大社会多方向投资的力度,主要是通过建立“高投入高回报”的教育投资激励机制和政策环境,充分调动社会经济体和家庭个人教育投资的自主积极性。

人力资本的发展方略的结构调整策略,简言之,就是以人为本促进结构优化。要点主要有二条:第一是把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作为主要出发点,通过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投资、调整农村教育输出结构、优化和开拓办学思路等,大力提高农村人力资本结构,真正建立起雄厚的农村经济赖以长期稳定发展,、进而彻底突破二元结构的人力资本基础;其次是建立适应社会需求、调控人力资本生产和构成的教育运行机制,使教育生产结构能动地适应社会需求结构,从而使人力资本生产和形成对整个经济结构优化演进起到长期战略性主导作用。

改革战略的基本要素就是制度创新,但这个制度创新的前提是以人力资本产权变革为核心推进在教育领域,要建立“政府间接调控教育运行、学校面向市场自主办学”的制度框架,牢牢控制非义务教育产业化这个要点推进整个教育制度的改革。加快人事制度变革,促进人力资本市场化流动,重点突破户籍二元化、干部身份终身化等制度障碍;特别注意建立各个经济单位人力资本的市场约束机制,创造有利于吸引国际人力资本流入的微观机制和宏观环境,进而促进人力资本结构效率不断优化。在各经济体改革战略的指导思想上,应把人力资本产权放在经济体所有权安排的突出位置,突出人力资本产权的主导性作用,鼓励各地企业和个人在一个相对宽松的制度环境中大胆创新,勇于尝试,主动探索符合各地实际情况、各具特色、多样化的企业制度模式。

20多年来,中国人力资本的生产制度,流通制度和使用制度变革的基本趋势就是市场化,就是认可人力资本产权的个体决定性或独立自主这个根本特性,明确人力资本产权关系,促进人力资本的自由流动和市场化配置,增加人力资本使用的市场激励和约束机制。在关于解决人力资本的这些矛盾和困境中,这些并不是某个领导和理论家个人能够解决的,而是要广大人民群众在实践中通过互相博弈和试错来慢慢探索、不断趋向某个均衡的解决方法。

参考文献:

劳动教育策略范文8

1农村职业教育的内涵辨析

要探析农村职业教育的内涵,首先我们需要对农村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概念有一定的认识。

1.1农村教育和职业教育

从概念的范畴来看,农村职业教育是属于农村教育一个方面。农村教育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现有的一般观点可以归结为:“一般把发生在农村、以农村人口为对象并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教育称之为农村教育。对于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农村教育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出现城市与农村二元社会、农民处于不利条件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旨在使农村人口获取知识和劳动技能、现代公民意识与创业能力的教育”。[1]农村是一个和城市相对应的历史的、动态的概念,是指以农业为基础产业的地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秘书处认为,农村教育是指“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包括有文凭的全日制正规学习和非正规的成人扫盲学习以及技能培训。”还有的学者把农村教育归纳为“由扫盲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继续教育所组成的为农村发展服务的综合化体系。”从农村的地域概念来讲,农村教育一般被认为是县以下地区包括农村小城镇的教育。[2]通过对许多关于农村教育概念阐述的分析,我们认为农村教育是为农村地区发展服务的,以农村人口为教育对象的,旨在提高农民素质和促进整个社会和谐发展的教育。

从另一个角度,也不难理解农村职业教育是属于职业教育类型的。何为职业教育?职业,是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并以其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的种类。《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三条规定: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国家发展职业教育,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进步需要的职业教育制度。《教育百科辞典》认为“职业教育指在一定文化和专业基础上给予受教育者从事某种职业所需的专门化教育。目标是培养实践应用型专门人才,即各行各业所需的技术、管理人员、技术工人和城乡劳动者,其内容包括文化和专业知识教育,职业技术技能教育、职业管理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简明教育辞典》认为“职业技术教育给予学生从事某件职业和生产劳动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对以上关于职业教育概念理解的基础上,我国许多学者对职业教育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职业教育就是在一定普通教育的基础上,对社会各种职业、各种岗位所需要的就业者和从业者所进行的职业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职业教育和职后培训,使其成为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严明的职业纪律、宽广的职业知识和熟练的职业技能的劳动者,从而适应就业的个人要求和客观岗位需要,推动生产力发展”。[3]这里还需指出的是,本文所指的职业教育是等同于国外的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之和,即包括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

综合以上关于农村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阐述,我们可以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内涵进行一些探讨。

1.2农村职业教育的内涵

农村职业教育,现在一般将其理解为:发生在农村地区,以农村人口为对象,对农村社会各种岗位所需要的就业者进行教育和培训,从而服务于农村社会发展的教育[4]。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概念的表述已经不能准确表达现时代农村职业教育的内涵,农村职业教育是工业化社会发展和不断进步的产物,并且这一教育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而不断得到外延和内涵的扩张。在创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社会背景和政策环境下对农村职业教育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这一教育具有很强的政治功能和经济功能、甚至包括文化功能。必须从农业“内”和“外”两方面来理解,不仅要从农村职业教育的教育属性来考虑还要从社会大的环境和整体社会的发展角度来考虑,笔者认为农村职业教育的内涵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进行理解:

1.2.1从农村职业教育的发生地来看,农村职业教育虽然服务于农村,但不一定发生在农村。事实上,大部分农业中专都办在城市。因此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内涵理解不应机械的认为只有发生在农村地区的职业教育方可纳入农村职业教育范畴。

1.2.2从农村职业教育的培训对象来看,农村职业教育的主要培训对象的确为农村人口。但将培训对象界定为有志于服务农村、从事与农相关行业的职业者,似乎更为妥当。

1.2.3从农村职业教育的内容来看,其不应局限于“农、林、牧、副、渔”的大农业,而应跳出农业,将教育内容扩展到“加工、运输、服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只要是有利于农村社会发展的、与农有关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都可以成为农村职业教育的内容。

1.2.4从农村职业教育的目标来看,服务农村发展是农村职业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应始终围绕的主题。对农村职业教育内涵的理解应该在坚持这个目标的基础上更加灵活、务实。在我国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在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条件下,我们应更多的从农村职业教育的目标去考虑,是农村职业教育这一历史概念具备更大的现实意义。

2农村职业教育的特征分析

农村职业教育作为农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农村教育的一般属性,对于农村教育的一般属性这里不再赘述,本文主要对农村职业教育所具有的一些特殊属性进行研究。

2.1分散性。这一点从前文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内涵分析中可以获得一些启发,例如地域的分散性等等。主要体现于教育活动主体分散性,教育活动的主体从教育的一般意义上主要包括:教育者、教育媒介及受教育者;首先农村职业教育的教育者除了一部分农村职业学校的专职教师外,许多从事农村职业教育的人员是在某一行业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从业人员,尤其是在城镇进行的许多农民工培训等;其次可利用的用于进行农村职业教育的媒介或者说是教育资源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和分散性,不同于普通教育机构有固定场所和固定的教育资源(例如书本和实验室等),一般需要利用当时当地对职业的具体要求和当地所能提供的条件对受教育者实施教育,从某种程度上是利用各种分散的资源根据需要进行利用;再者从受教育者来说,接受农村职业教育的对象除了部分职业农村职业高中和农村职业中专的学生外,大部分接受农村职业教育的人员都是在从事与“农”相关的行业过程中为适应行业和技能发展的要求进行的培训和学习,具有较大的流动性和不稳定性。

2.2多样性。农村职业教育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办学主体的多样化和办学层次的多样性等方面。办学主体的多样化表现在承担农村职业教育的除政府这一行为主体外,还有相当一部分的是自发于农村和农民中间的以及由许多企业实体根据行业发展需要进行教育的行为。例如许多在农村进行个体经商的农民自助式地接受教育以及许多企业为提高生产效率为农民工进行的教育等。办学层次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农村职业教育贯穿于初等教育至高等教育整个过程,在农村的职业高中教育之外,普通农村小学和中学也开始提倡在普通教育过程中逐渐培养孩子的职业技能和职业意识,逐渐培养一些基本的从业技能;最近又有学者提出要逐步发展农村的高等教育,提出“农村职业教育学校学制将会逐渐提高到以高中毕业为起点的职业技术教育,即向中等教育后层次高移,甚至培养‘高级农民’、‘农民研究生’、‘农民学者’”[5]另外农村职业教育的多样性更多地体现在许多学校学制教育之外的短期职业培训教育方面;也就是说农村职业教育涵盖了正规的职前、职后职业教育,非正规的各种培训等正式的职业教育以及非正式的职业教育。

2.3特定的收益性。经济学认为,在技术系数不变的条件下,生产中某一要素投入达到一定程度后,会出现收益递减的趋势;而作为教育经济学理论基础之一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通过教育(包括在职教育、自学等)可以提高劳动者的工作能力、技术水平,从而增加个人收入并推动经济增长,在人力资本形成的各种途径中,教育是一条最重要的途径[6]。职业教育是直接面向生产一线要求的一种实用型教育,通过职业教育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即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却具有收益递增的特征。农村职业教育的特定收益性在于相比于其他教育形式,其收益性更为直接和快速,主要因为农村职业教育直接面向职业岗位的需要,一般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另一方面在于农村职业教育可以比较有效地促进劳动力的转移,在教育经济学看来,迁移是实现劳动力有效配置的重要途径,通过劳动力的迁移,可以实现部门间、地域间和国家间劳动力的余缺调剂;在社会、经济环境变化很快许多行业正在消失和萎缩,又有许多新兴行业兴起的形势下,劳动力也必须随经济环境的变化做出调整,不断学习与新行业相适应的技能;农村职业教育在这一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在促进发展中国家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进步、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不仅是人力资本中的经济收益问题,而且具有更深远的社会结构调整和促进社会经济整体水平发展的作用。

3农村职业教育的战略定位

发展是农村职业教育的主题,在整个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时要促进农村职业教育健康快速发展,必须对整个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有新的战略定位。何谓战略定位?战略的原意是指导战争全局的计划和策略,现在一般用来比喻决定指导某一全局的规划和策略。所谓某一全局,可视为社会大系统中任何一个不同层次―宏观、中观、微观,以及不同范围、区域内的社会群体组织,如企业、学校、事业单位,或各级地方政府与部门、军营、社会团体等。农村职业教育的战略定位指的就是承担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主体及与其相关的各个社会组织(包括政府部门)在某一发展阶段的一系列发展规划和策略。本文拟从以下方面对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战略定位进行阐述。

3.1指导思想的定位

作为引导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各级政府部门要真正采取措施转变轻视农村教育的观念。我国由于近代经济欠发达,加上传统文化的影响,普通民众尤其是农民对职业教育缺乏认识。要进一步改革,发展我国的农村职业教育,就必须从政策上加以引导。这种指导思想的定位依赖于政府职能部门正确的政策导向,以培养新型农民的理念来确定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方针和策略。这种指导思想大概可以这样来阐述:农村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农村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是实现有志于从事农村事业发展的人们获得理论和实践知识的教育,是培育新型农民和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力量;农村职业教育是面向农村事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农民更新知识和技能的需要、服务于农民的教育,也是实现我国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渠道。各级政府应把农村职业教育终身教育体系和创建学习型社会的一项工程来确实加以实施,并为农村职业教育提供一定的经费保障。

3.2办学思想的定位

办学思想的定位主要是指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资源的获取和分配及承担办学的主体自身的价值取向。

国家农调总队有一项统计数据表明,我国现有农村劳动力近85%未经任何专业技能培训。[7]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80%以上的职业学校出现生存危机,生源困难。如何来解决农民对职业教育存在巨大潜在需求和职业学校却“等米下锅”这样一对矛盾是农村职业教育的一大难题,要解决这一大难题必须首先做好办学思想的定位。第一,必须打破职业教育的城乡分割局面,所有职业学校都可以面向农村,不再把农村职业教育限于县及县以下职业高中和农林专业学校的狭隘范畴,而要使所有职业学校都服务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第二,在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和学制方面应该进行改革,例如当前我国的中职教育处于低谷时期其主要原因很大方面在于其专业设置不符合市场需求,职业学校要面向农村、面向农民就必须进行教学改革,尤其是自身专业设置如何更好地符合农民就业的需要。

劳动教育策略范文9

[关键词]西部民族地区 中等职业教育 发展模式

[作者简介]毕正宇(1972- ),女,湖北黄冈人,中南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教育政策、教育管理基本理论;张进(1990- ),男,贵州纳雍人,中南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为中等职业教育。(湖北 武汉 43007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中南民族大学大学生科研创新基金重点项目“湖南省湘西自治州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创新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KYCX110020E,项目主持人:张进)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0-0012-03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的颁布,党和政府已经把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放在了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西部民族地区由于特殊的经济社会环境,中等职业教育事业与中东部地区相比,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因此,开展关于发展模式的研究对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

一、主要研究成果回顾

1999~2011年关于西部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研究主要涉及对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的描述,大多属于实证性研究,即针对西部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一系列现实性问题和困境,进行经验性的描述和逻辑实证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一)现实性问题和困境的描述

现实性问题和困境的描述主要集中在对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制约方面,部分研究还将视角延伸至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供给与需求现状上。我国西部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现实性问题主要是观念上认识不足、物质上投入不足、结构上课程设置不合理、师资上教师队伍水平不高。针对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研究者认为西部职业教育在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办学定位不准确、办学价值取向“一元化”以及价值追求失衡等方面的困境阻碍了西部职业教育的发展。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西部民族地区区域内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以甘宁青民族地区为例,从办学体制而言,以政府投资为主,办学体制僵化,融资渠道狭窄,责权利不清晰,限制了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从结构体系而言,学校布局分散,资源整合力度不够,与高职、普教、成教沟通衔接不畅;从办学模式而言,校企联合办学模式发展缓慢,目前仍以“校校联合”为主体,通过借助经济发达地区合作学校的教学资源来实现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与输送;从专业设置而言,多数专业与东部学校相同,仅有少量特色专业,且发展不充分;从专业设置而言,甘宁青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多数专业与东部学校相同,现仅有少量特色专业,且发展不充分;从技能训练而言,因专业教师缺乏、实践教学方法很难保证、技能实训基地匮乏等因素导致技能训练薄弱。①

(二)发展对策与战略的选择

西部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模式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具体体现为,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变化必然引起相应的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变化。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必须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必须随产业结构的变化而变化。从区域经济发展和经济技术开发的角度来看,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在进行人力资源开发时应加大职业教育办学力度,创建职教园区,校企多元合作,学校、行业联手走职教集团化之路,探索出不同形式的职教发展模式。而建构地市统筹的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是改革我国现行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促进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创新性探索。因此,只有以“西部特色”为突破口,理清发展思路,引导西部中等职业教育在办学理念、培养目标、专业设置、人才标准四方面协调一致,才能创造适合西部发展的、有西部中等职业教育特色的发展模式。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适合西部民族地区的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需要顾及民族文化、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发展模式的机制设计则需要有赖于对这些因素的整体把握,进行发展策略与战略的选择。有研究者对城市化与职业教育发展的互动关系进行分析,提出了城市化过程中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对策,并认为我国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有利于促进城市化过程中经济结构的改变,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及转移农民的再社会化,有利于促进城市化过程中的人口发展。也有学者通过对我国农村劳动力问题进行调查,从农村劳动力的社会压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农村劳动力的文化心理及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培训背景等方面作了相关分析,认为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不仅没有为后来的劳动力转移奠定技能基础,其本身的发展也远远不如普通教育。因此,中等职业教育与培训必须提高到开发人力资源的高度上去认识,必须提高到快速提升国家综合国力上去认识。

也有研究者针对区域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战略。实现区域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可从下列战略入手:一是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全面落实政府责任;二是增强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三是以县为主,促进农村支教发展;四是加大经费投入,建立教育投入保障机制;五是加强教师队伍,特别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并形成相应机制;六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职业院校办学水平;七是建立行业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办学机制;八是营造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环境。为了使中等职业教育获得长足发展,必须彰显政府责任,调整越位,弥补缺位,明确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主要是政府的行为,在这一宗旨下构建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策略体系。必须以强化政府行为为核心,加大中等职业教育投入为保障,完善就业市场准入制度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突破点。

二、相关研究的主要特点

(一)研究的内容相对比较集中

1.对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探索。这主要是从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来切入,如徐长发、雷世平等研究者从不同的维度来对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内涵与外延进行了探讨。从区域经济学视角来看,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实质即在实践中探索出来,并被抽象和提炼而成的农村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运行机制、配套政策以及农村职业教育办学理念、态度、行为方式与方法的总和。②因此,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是在特定的政治、经济、社会、历史文化发展环境下解决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一系列问题的方式、途径与方法。对农村职业教育模式概念的界定,无论是作为一个实践过程,还是管理体制、运行机制、配套政策以及理念、态度、行为方式与方法的总和,就其本质而言都是系统的途径与策略的统一体。

2.在学理层面上对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互动关系的研究。如对于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理念的研究,有论者通过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历程和目前所面临的挑战,并结合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对区域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提出了相对完整的区域中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模式,认为区域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包括问题、环境、压力和解决方案四个基本要素。不同的问题解决方案体现为不同的发展要素组合,不同的发展要素组合体现出不同区域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特点,因而解决问题的方案所体现的指导思想、目的、内容、方法是区域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关键。可持续发展模式在充分利用促进区域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机遇及对区域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具有短期刺激的教育环境因素的同时,注重于创新机遇,不断寻找乃至创造各种有利于区域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因素,以实现区域中等职业教育的平衡、持续发展。而区域中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互相促进的模式,应该说是区域中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模式一种最优的选择。

(二)交叉研究取向,诸多领域相互渗透

很多研究者分别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化进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视角对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进行研究,进一步提出了区域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及战略。例如,杨海燕通过对我国城市化进程中职业教育发展现实问题的分析,对有关城市化和职业教育发展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该研究首先以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为基础,在对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改变进行归纳分析后,探讨了职业教育如何通过改变我国的就业结构以适应并促进经济结构的改变。其次,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综合论述职业教育对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社会稳定、转移农民的再社会化以及社会公平问题的作用。再次,从人口发展的角度探讨职业教育在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功能,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城乡人口的增长速度和构成、户籍制度的改革等方面。最后,通过对我国城市化发展战略的分析,从七个方面提出了为适应和应对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职业教育发展对策建议。

三、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夯实实证研究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研究还处于“舶来”阶段,即仍还在引进和借鉴外国先进教育经验的阶段。与中西部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实践相一致,对具有本土性、多元性与适应性的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探索性研究还相对不足。因此,在进行实证研究时应结合具体问题,加强对相关问题的探索。

1.加强政策执行研究。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本身就是一种政府行为和责任,政府的职能就是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教育政策指导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在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中,教育政策是必不可少的要素。中央与各级政府部门虽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教育法律与政策,但由于执行环节存在诸多问题,这些政策的宏观指导作用并没有得到有效发挥。通过对文献的归类,笔者发现关于教育政策执行的研究几乎没有触及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领域。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不仅要在主要策略上着眼于内部系统的重组,与外部客观条件的利用相配套,形成良性可持续发展的主动力,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对职业教育发展政策的执行研究。

2.加强教育评价研究。教育评价研究对于规范和指导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本文收集到的研究文献来看,关于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研究已有一定成果,而直接涉及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评价机制研究却明显缺席。很多操作层面的问题,如实施相应的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作用,模式本身的科学性与可持续性,以及模式中可进行评估的要素等,都需要通过一系列标准来进行评价,以衡量发展模式自身的价值。同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制定的各种政策的执行情况,亦需要相应的评价机制来及时做出反馈。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对于教育评价研究的现实性需求依然没有得到回应,故而急需加强这个领域的研究。

(二)避免研究误区

1.合理选择研究层次。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研究应层次清晰、有所侧重,合理选取研究层次,才能更好地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实践提供指导。以往的研究成果大都集中在过于宏观的层面,导致对于中等职业教育模式的中观、微观研究缺位。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主要由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组成,对于两者的研究必须在统筹的基础上,避免泛泛而谈,要在系统理念的指导下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问题的归属在相应的教育层次上先进行准确定位再进行研究。尤其是在发展模式的研究方面,所涉及的问题更应明确化,切不可笼统对待。

2.引入交叉研究方法。交叉研究就是不同学科或领域间的相互渗透。引入跨学科的交叉研究既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应然要求,也是深入探索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文章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整理分析已经验证了这一趋势,部分研究者已经开始运用相关学科和领域中比较成熟的研究成果,如区域经济学和系统理论等研究视阈与方法的引入,采用“问题―对策(建议)”这一实证研究模式,将相关学科和领域的方法与理论应用到相关课题的研究中。应该看到,无论是站在研究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高度,还是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地位来看,甚至具体到我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都无法较全面地对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进行研究与建构,而一旦将这些研究角度系统地统一起来,对于增强相关研究的科学性与系统性将大有裨益。

(三)合理配置科研资源

资源是人力、物力、财力以及信息等要素的总称。相应的,科研资源可以理解为某一研究领域内的人员、物力、财力以及信息(如课题)等要素的总称。从本文的文献研究来看,有相当部分的研究属于重复性研究,浪费了大量的科研资源。例如,有部分研究课题实际上是用宝贵的科研经费不遗余力地描述相同的问题,诸如投入不足、师资短缺等,却鲜有文章对这些问题提供有实用价值的建议或策略。同时,研究的方向过于集中,无形中也造成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领域科研资源的不合理配置。许多研究在理论与实践上都过于集中在单纯的 “问题―对策”研究,而明显忽略对其他基本现实问题的深入探索。如对于相关教育政策执行情况的研究及发展模式的评价研究,就明显存在缺位的问题。合理配置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领域的科研资源,是提升科研质量和丰富研究成果的重要途径。

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对于中西部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研究需要向更加科学规范的方向推进,要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将理论研究与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寻求一种真正适应中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中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模式。

[注释]

①赵翔宇.甘宁青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研究[DB/OL].http:///KCMS/detail/detail.aspx?QueryID=6&CurRec=3&recid=&filename=2009180705.nh&dbname=CDFD2009&dbcode=CDFD&pr=&urlid=&yx=,2009-03-01.

②徐长发.新乡村职业教育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6.

[参考文献]

[1]侯阳阳.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以西部民族地区为例[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1).

[2]邱永成.论西部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11).

[3]杨秀军.湖南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研究[DB/OL].http:///KCMS/detail/detail.aspx?QueryID=1&CurRec=1&recid=&filename=200607

5525.nh&dbname=CMFD2006&dbcode=CMFD&pr=&urlid=&yx=,2006-03-01.

劳动教育策略范文10

【关键词】 劳动密集型企业 订单式培训 校企合作 人才策略

我国企业大部分属于劳动密集性企业,其主要需要的就是大批劳动力。但是,自从本世纪初开始,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面临着严峻的劳动力短缺发展困境,尤其在一些经济发展非常快速的地区,其劳动力短缺问题日益突出。而且较为严重的问题是这种劳动力短缺现象正由沿海地区逐步向内陆省份蔓延开来,甚至出现了大范围的“缺工潮”和“用工荒”。在这种大背景下,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应该积极转变原来的用工观念,主动采取全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其中最为有效的一种方式就是与高校合作实行订单式校企人才培养策略,做好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员工招聘工作,建设一支长期稳定的员工队伍,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果。事实上,在当今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人才之间的竞争,在以劳动力为主要生产力来源的企业里,人才显得更为重要。

一、劳动密集型企业劳动力短缺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在当今时代,劳动密集型企业已经显然不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了。但是,我国企业很多都没有能够摆脱这种低层次的发展模式,劳动力仍然是主要的竞争优势。

1、劳动密集型企业劳动力短缺现状

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已经造成了越来越严重的劳动短缺现象,它给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具体表现如下。

(1)企业招工较难。如今社会上愿意从事制造业的员工并不是很多,劳动力市场并不是十分吸引劳动力。但是,我国企业仍然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主要还是依靠劳动力的大量投入而取得市场竞争的优势。因此,这二者之间就形成了一种较大的矛盾体。一方面,企业想要降低招工成本,而另一方面应聘者则要求更高的福利待遇。

(2)企业员工队伍不够稳定。作为劳动密集型企业来说,维持稳定的员工队伍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日益严峻的招工形势,使得劳动密集型企业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劳动力短缺问题,要想真正维持稳定的员工队伍是不容易的一件事情。近些年来,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员工流失率是较高的,很多人频繁跳槽,加大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3)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式不够科学。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仍然较为传统,加之劳动力日益严峻的短缺现象双重发酵,使得劳动密集型企业面临了较大的员工管理难题。有些企业只是把员工管理看作是一项简单的行政辅助工作,并没有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来看待员工管理,从而使得这些企业的员工管理缺乏对市场深入分析的前瞻性,也没有能够完全走出传统的员工管理模式,忽视企业文化建设,无法构建成熟的员工激励机制。

(4)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使得劳动密集性企业面临着转型需求。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长期以来都是主要依赖于低劳动力成本。但是,最近这些年来,劳动力成本日益攀升,很多企业无法尽快转型,以应对劳动力成本攀升的现状,有些企业不得不破产。这就使得企业必须实现发展模式的转型,但是,转型谈何容易。因此,这就造成了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困境。同时,一些新生代农民工的新诉求给企业招聘和人力资源管理带来新挑战。

2、劳动密集型企业劳动力短缺原因

劳动密集型企业之所以会面临这么多的人力资源管理难题,原因就在于如下几个方面。

(1)我国人口结构的老龄化趋势日益加快。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就是人口的寿命不断延长,这就导致了老龄化社会的形成。这种老龄化社会使得可用劳动力变得越来越少。同时,农村劳动力输出也出现了增速减缓的现象。这是因为这些年来,我国农村劳动力输入的数量非常有限,这些都直接导致了我国劳动力资源变得越来越紧张,这种劳动力短缺现象具有不可逆转性。

(2)劳动力的流动方向不利于企业吸引劳动力。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使得我国劳动力密集型企业面临了严峻的人力资源困境。具体来说,我国劳动力的就业机会和生活环境不断改善,使得原本要流出来的劳动力呆在原地方或者就近务工,还有很多劳动力选择自主创业。尤其在那些工资福利和工作环境多年未变的地区,对于劳动力的吸引力明显下降。这就导致了劳动力迁出缓慢,而需要劳动力的地区又不能够很好地吸引劳动力,这就产生了劳动力短缺的问题。

(3)产业升级使得劳动力需求日益旺盛。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以及欧债危机的持续发酵,使得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面临了更为恶劣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劳动密集型企业不断接到新单子,也催生了对于劳动力需求的不断上升。但是,很多劳动力不愿意回到工作岗位上来,从而造成了一些企业的用工缺口。

二、订单式校企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类型及实施过程

所谓订单式校企人才培养模式,指的就是企业与高校之间签订一定的培养协议,通过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来充分利用企业和学校各自的优势,共同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让企业与学校双方都能够积极参与到人才培养全过程中去,还要做好人才管理,企业应该能够履行协议约定来组织学生进行就业。这种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方式是一种教育方式,它是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办学模式,有利于最大化地发挥出企业与学校各自的资源和条件优势,为企业提供合适的人才,为学校实现教育体制创新。

那么,作为一种源于商业活动的“订单”一词,其原先的含义就是指买卖双方订购货物的合同或契约。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也逐步与市场的需求进行同步,从而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先配置。因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才正式进入到教育领域中去。根据笔者的经验,订单式校企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含义:第一,明确了合作法人的权利和义务,主要是指学校与企业双方,其中,学校被看作是人才供应方,企业是人才需求方;第二,确定了人才培养的数量和标准,企业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用工需要进行具体的人才培养,而学校又要在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前提之下对人才进行培养,让他们具备基本的文化素养,并多方面学习各种相关知识,为将来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三,规定了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这种订单式校企人才培养模式,有着明确的人才培养方案,对相关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都作出了具体的规定。学校重视理论教育,而企业重视实践教育,校企双方应该合作协商,最终确定人才培养方案;第四,约定了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校企双方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中,共同组建专门的人才培养组织与机构,探讨并负责人才培养的具体事宜,并对双方做出各自的责任约定。

订单式校企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类型并没有一个非常统一的建议。这里,笔者结合了多方面的做法和看法,提出了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应该包含直接订单和间接订单两种。就直接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来讲,它主要包含了学前订单、学中订单、毕业季订单三种方式。这种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就是指学校在进行相关的市场调查和风险评估的基础之上,直接与企业签订人才培养订单,这其中没有其他第三方的介入,仅仅是校企双方的共同参与。就间接订单而言,它是指学校与企业并不直接签订人才培养协议,而是通过中介机构或销售企业之间签订人才培养订单,其中的中介机构和企业会对学生的订单式培养进行二次分配。一般来说,间接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包含了与中介机构订单和与中间企业订单两种方式。关于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过程,一般有:达成订单、招录学生、实施培养、上岗考核、岗后关注等几个阶段。

三、劳动密集型企业实行订单式校企人才培养的具体策略

对于劳动密集型企业来说,应该实行订单式校企人才培养策略,让企业与学校签订用人协议,制定共同的人才培养计划,充分利用有效的资源,培养多元化的应用型人才。应该来说,这样的人才培养是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具体来说,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及专业的多学科性质决定了改革的必要性,充分的社会调研是改革进行的前提,企业的实力及学校的师资是改革得以进行的资本,学院、企业、学生的相互支持和配合是改革得以进行的保障。我们要根据一定的实施步骤来采取相应的措施,结合实际订单式人才培养情况来让企业与学校能够积极参与到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中来。笔者认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应该采取具体的策略进行订单式校企人才培养,具体策略如下。

1、企业要积极参与到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中来

这就是说,企业在订单式校企人才培养模式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它们应该参与员工教育培训课程的设计,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人才培养。企业应该参与员工教育培训时间的设计,合理安排工作与学习的时间,充分发挥出企业在学校人才培养课程中的开发作用。这就是说,企业应该秉承长远的发展观念来看待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把企业自身看作是人才招聘单位,又要把自己看成是育人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扮演好企业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学习型企业身份,做好学校人才培养的参谋和助手。具体来说,企业应该做好课程设计的参谋,让学校的课程设计和专业方向紧密结合行业的发展规划,依据企业发展动态及时进行调整,让企业参与的学校课程设计变得更有针对性、适应性、可行性。企业还应该做好学校课程实施的助手,让学校课程设计能够体现企业的需求,让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有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并做好课程评价的主角,根据实际情况,搜集并应用各种信息来形成一个科学的课程决策和课程评价,从而使得学校的课程能够摆脱纯理论的困扰,增强学校课程的实践性能。

2、学校也要积极发挥出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作用

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学校应该积极发挥出课程开发的主角,而不是配角的地位。因此,学校应该积极与企业实现合作,充分发挥出学校在订单式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具体来说,学校应该发挥出课程体系开发的组织者作用,课程实施的领导者作用,反馈信息的收集者作用和课程改进的主持者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应该让学校充分发挥出应有的能动作用。具体来讲,学校应该立足区域经济发展实际和人才市场需求设置专业,到新建企业或新开发项目的企业了解人才需求状况,加强学生实训实习场地及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并积极推进办学模式和办学方式的改革,使学校与企业、学生与员工实现无缝对接。学校可以提供课程订单,明确人才培养的层次,整合师资力量,全程跟踪各培养环节,教师高度负责,辅助完成各项任务,确保人才质量,实现校企互补。

3、政府应该积极推出并不断优化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政策环境

为了切实推进订单式校企人才培养模式,国家相关部门应该重视建立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机制,不断完善相关的人才培养政策,推进学校的教育体制进一步改革,完善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或锻炼的指导,从而形成一个企业和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学生的教学模式,推进校企合作的制度化。但是,当前的实际情况却是,一些地方政府虽然出台了相关优惠政策,也采取了一定的政策性措施,但是,实际执行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因此,各个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积极落实各项政策,不断优化校企合作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为校企双方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政策支持,实现投入支撑、政策保障、督导激励。

4、学生也应该在订单式校企人才培养模式中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

对于校企双方来说,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并不能忽略掉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因此,在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中,学校和企业双方都应该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和作用,因为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本身就涉及到学生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学生的发展前途。在最后确定具体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时候,应该首先让学生及其家长充分了解这种订单企业的具体情况,听取多方意见,全面了解订单学校的师资力量以及其他各方面的情况,让学校的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内容以及企业的相关情况能够让学生充分了解,从而让学生对自己有一个客观评价,最终为自己做好人生的规划和定位。

劳动密集型企业需要大量的人才。在当前用工荒的大背景下,劳动密集型企业应该积极采取订单式校企人才培养模式,与学校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从企业自身的需要出发,让订单式人才培养方案与企业发展方向、规划相结合,与企业的发展实力、经济基础相结合,与企业的经营生产状况相结合,与企业的人力资源有效使用、人才结构及其变化趋势相结合,从而革新招聘理念和招聘方式,加强劳动契约的稳定性,逐步提高工资福利待遇,建立多重薪酬激励方案,重视员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发展规划,建立和谐的雇佣关系和人际关系网络,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培养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升级,以减缓劳动力短缺压力,运用“内迁”策略,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中西部以维系企业竞争力,从而使得订单式校企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发挥出最大化的价值和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小琼、李桂霞:“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2).

[2] 李桂霞:订单式培养――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30).

劳动教育策略范文11

【关键词】高等教育 市场化 市场营销

高等教育市场化是指市场在高等教育资源生产和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这其中包含两个层次:从宏观上看将高等学校作为独立办学主体参与市场竞争,影响和反映整个国家的高等教育体制及运行机制;从微观上看是指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具体表现为引入市场机制或借用部分市场方式处理高等教育活动中的关系,在教学、科研、管理等活动中引入市场调节方式,提高高等学校内部运行效率。

一、我国高等教育市场存在的问题

从高等教育消费的角度分析,我国目前存在严重的“求”大于“供”的矛盾,这种稀缺的高等教育资源难以满足人们日益扩张的高等教育消费需求,近两年出现的高校扩招也无异于杯水车薪,因为这种扩招只是一种暂时的计划性扩招,难以真正反应市场变化并最终通过市场调节来实现高等教育系统的供求平衡。第二,由于高等教育的稀缺性,那么进入高校并完成学业的毕业生也将成为一种稀缺人才,理应在劳动力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相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日渐增大。这里并不是一种在数量上表现为简单的“供”大于“求”,而是“供”与“求”的结构性错位或失衡。第三,随着高校的扩招,更多的人有机会进入大学。然而,名牌大学仍然保持他们的领导地位,进入这类大学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与此同时,出现了很多低质量的大学,大学生的质量难以保证。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高等教育“计划招生、统一培养、国家分配”,整个运行过程是完整的或平衡的。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渐成熟,高等教育系统必须建立一个与之相应的完整、一致的市场体系,而不仅仅是通过劳动力市场来调节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运行。

在劳动力市场中,高校的产品――人才是否受欢迎,最终取决于培养的人才质量,或者说劳动力市场的运行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和要求就是人才质量。高校以市场为机制建立高等教育的组织市场将直接影响学校内部运行的效率。如果没有高等教育规模的发展与高教内部运行效率的提高,最终将不会培养出大批符合社会和市场要求的高质量人才。或者说,仅仅靠劳动力市场的质量要求来调节,远远不能解决高校发展规模与运行效率的问题,要想解决这一问题,高等教育市场的调节必须在规模、效率、质量三方面达到统一。

二、中国高校的市场营销分析

市场营销观念认为,达到组织目标的关键在于正确确定目标市场的需要和欲望,比竞争者更有效地提供满足目标市场的要求。因此必须首先了解目标市场的需求和欲望,即进行市场需求调研。

1、重视市场需求调研

市场调研即有系统、有计划、有组织地收集、调查、记录、整理、分析需求市场的各种信息,客观地测定、评价及发现各种事实,摸清目标市场和营销环境,提供相当准确的决策依据,以提高营销的效用和效率。高等院校市场调研的目的在于通过市场调研,了解市场上哪几类人才具有潜在需求,然后提供给学校的决策机构进行决策参考。高校市场调研工作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需求市场调研。建立人才需求动态预测机制。随着中国人才市场的建立和逐步规范,有利于高校掌握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信息,高校利用这些信息,运用科学的手段对人才需求的趋势进行合理的预测。如运用便捷的网络调查统计系统,预测人才需求趋势。第二,供给市场调研。在市场需求调研的同时,做好市场供给研究也是至关重要的。某种专业人才社会需求虽然很大,但若供给量已经超过或接近需求量,高校开设这种专业就应非常慎重。重视供给市场调研,可以采用庞大的网络信息,统计各个高校各种专业的招生情况。要在研究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同时,加强对人才供给市场的研究,努力在促进人才供求平衡中提高自身的效益。第三,毕业生适应性分析。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是毕业生适应性分析的基础。通过调查研究,掌握详实的第一手资料,如调查了解毕业生的基本情况,这些情况包括:毕业年度,任职情况,工作业绩,业务情况,经济收入,社会地位,进修学习情况,面临的困难(包括工作与生活方面),对学校办学建议等。通过调查研究,仔细分析毕业生的优良方面是得益于学校的哪些教学、管理做法,以便在教育管理工作中继续发扬,同时也要调查了解毕业生存在的问题,找出自己办学方面存在的差距。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意见,以使自己培养的人才更受社会的欢迎。

2、确定市场竞争战略

在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一组织都处于竞争者的重重包围之中,竞争者的一举一动对组织的营销活动和效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组织必须认真研究竞争者的优势和劣势、竞争者的战略和策略,明确自己在竞争中的地位,有的放矢地制定竞争战略,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高等教育产业处于一种垄断竞争的状态。任何一个高等院校制定发展战略时首先必须明确自己在竞争中的地位,并在对市场环境和自身条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选择适宜的增长机会,制定自己的发展战略。

(1)市场领导者战略。市场领导者指占有最大的市场份额,在价格变化、新产品开发、分销渠道建设和促销战略等方面对本行业其他组织起着领导作用的单位。处于领导地位的高校一般控制着或影响其它高校的行为,在高等教育市场中占有绝对市场优势,这种优势不仅仅表现在市场份额上,同时还表现在生源的质量上,因此其战略可有多种选择权,它可以充分利用第一位的优势,在客户和公众心目中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处于统治地位的高校想要继续保持第一位的优势,就必须不断创新,不断地发现新的需求。清华大学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利用其名牌效应,采取“送出去,引进来”的方式,与国外名牌大学互派学生,从而吸引了众多的海外留学生来清华求学,扩大了清华的生源。

(2)市场挑战者战略。市场挑战者是指在行业中居于第二位、第三位和以后位次的高校。高校若采取市场挑战者战略,需满足三个条件:一是具有某种持久的竞争优势。二是具有部分或全部抵消市场领导者固有优势的条件。三是拥有阻挡领导者的武器。市场挑战者选择的任何一种战略必须基于能带来持久的竞争优势,提高自身与领导者抗衡的能力。成本优势战略和差异化战略是实现以上目标的最佳选择。挑战者要有选择地创新和开发产品和服务。如原浙江大学自1998年11月与原杭州大学、原浙江医科大学、原浙江农业大学合并以来,实力和规模都有明显的增加。学校聘请了原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张浚生担任新浙江大学的第一任党委书记。国家教育部和浙江省政府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力的位置。

(3)市场追随者战略。一些无力做挑战者的高校可以追随领导者,模仿或者改进推出新的服务,如课程的设置、实验课的安排、环境设施的建设等,并不失时机地投入市场。它们经营成功的关键是保持低成本和提供优质服务,可分为采用紧密跟随、距离跟随和选折跟随三种策略。追随者是挑战者攻击的主要目标,它们必须制定有利于自身发展而不会引起竞争者报复的战略。追随者高校虽然不必承担创新费用,但通常也不会比市场领导者获得更大的收益。

(4)市场利基者战略。大多数高校因其科研教育经费不足,实力不强,产品或服务种类不全,只能成为市场的补缺者,采取集中经营的战略,他们通常选择一个领导者不感兴趣或者无暇顾及的小市场从事专业化经营。诸如遍布全国各地林林总总的专业性大学,它们与各对口单位挂钩,为其培养专业性人才,以满足市场需要。再有,国家重点大学虽然提供的教学服务明显优于地方院校,但因其收费较高,使一些低收入家庭考生望而却步。因此,报考地方院校及军校、师范学校成为他们的首选。而这批院校正因其特殊性,在竞争中得到一席之地。

3、采取适当的营销策略

市场营销是以满足需求为中心的,市场调查是其活动的起点。在充分的市场需求调研的基础上,就需进一步明确目标市场,在明确目标市场的基础上根据市场特征和高校自身的特征比竞争者提供更合适的产品、更合理的价格、更恰当的渠道和更有效的沟通与促销手段(即4P要素组合)来满足市场需求。

(1)产品策略。产品是指通过交换而满足人们需要和欲望的因素和手段,包括有形产品(如汽车、大米等)和无形产品(如服务、管理等)。教育产品,又称教育服务,属于无形产品,是指教育部门和教育单位所提供的产品,以满足人们受教育的欲望。产品要素是教育市场营销组合的关键要素,因为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如专业、质量等)是受教育者首选目标。

产品决策是指生产者和销售者决定提供什么样的产品及多少产品项目给目标消费者。产品组合决策包括三种:第一,扩大产品组合。包括产品组合的宽度和加强产品组合的深度,前者指在原产品组合中增加产品线,扩大经营范围;后者指在原有产品线内增加新的产品项目。如现在对外语人才需求量比较大,因而外语专业就可以依靠扩大现有专业的招生规模而求得发展。第二,缩减产品组合。如高校可以剔除那些难以就业的冷门专业,集中力量发展市场需求大的专业以培养社会认可的学生。第三,产品线延伸策略。对某些专业而言,现有专业层次的需求量已不大,维持现状尚成问题,更谈不上发展了。因此可以考虑产品的延伸,即在现有专业范围内培养更高层次的人才,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考虑招收硕士生甚至博士生。当然,也可以考虑进行相应专业的高等职业教育。

(2)价格策略。价格是市场营销组合因素中十分敏感而又难以控制的因素,它直接关系着市场对产品的接受程度,影响着市场的需求和组织利润的多少。上学的价格形式主要为学费,在政府的指导下确定其收费标准。价格虽然不是高等教育市场的重要要素,但高等院校可以在政府指导下采取灵活定价策略。如对特困生减免部分甚至全部学费、取消奖学金的名额限制等,以全面满足受教育者的需求。

(3)分销策略。分销是指产品(或服务)从生产者传递至消费者,使消费者可以使用或享受的过程。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必须进入市场,为了方便毕业生就业,高校向社会传递本校人才的各种信息。同时,高校可以收集各种社会企事业的工作岗位需求和各个人才市场的招聘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

(4)促销策略。促销是组织通过人员和非人员的方式,沟通组织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引发、刺激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和兴趣,使其产生购买的行为的活动。不难看出,促销工作的核心是沟通信息。营销沟通指信息发出者通过各种手段,使用能被信息接受者正确理解的方式向他们传递信息,并能起到改变信息接受者的态度和行为的活动。沟通在高等教育消费市场中起着重要作用,其效果对学校的知名度有重大影响。只有当学校采取有效的沟通手段向社会传递学校的有关信息,才能引起社会关注。高等院校可以借助各种媒体和手段大力宣传学校的特色和形象,以扩大学校的知名度,从而树立良好的学校形象,提高本校学生的社会认可度。

市场在高等教育系统中不仅决定培养什么样人才的问题,而且决定如何培养的问题。前一方面是指高校(生产组织者)与外部市场的适应问题。这里的外部市场有高教消费市场和劳动力市场,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也就是受到这两个市场的制约。一方面要考虑高教消费市场的需求,即学生对高校和专业的选择性,受到学生偏好的影响;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虽然高等教育消费者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但由于教育培养过程的迟缓性及消费者需求的主观盲目性,它们之间总会存在不一致的地方。也就是说仅靠学生的偏好并不能决定高校提供什么样的专业或教育服务,现存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及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的选择构成了对高等教育活动的另一种约束。

“如何培养的问题”则是高校(生产组织者)内部运行(生产)效率问题,它的竞争表现在不同的高校(生产组织单位)之间。在既定的教育资源与条件下,能够有效组织管理、能够为高等教育消费者提供最大可能的服务的高校将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并淘汰低质高耗的低水平高校。由此可以说,在教学、科研、管理中运用市场机制和方式则是提高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 菲利普・科特勒:市场营销管理(亚洲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 晁钢令:市场营销学教程,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3] 吴健安:市场营销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 马丁・卡若依:知识经济中的大学:潜力与隐患,高等教育,2005.3。

劳动教育策略范文12

一、夯实思想品德教育,从生活点滴做起

在新时期的背景下,对于在现代社会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初中学生而言,学生的勤劳节俭意识较为薄弱,参与劳动的积极性更是因人而异,并非所有学生都具备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因此,在推进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中,要首先让学生养成勤于吃苦、乐于劳动的习惯,从而形成独立意识,形成自立自强的良好生活作风[1]。

(一)在学校环境中培养学生坚毅的品格

从教育的本质来看,教育生活化是将教育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下,从最现实且丰富的生活角度出发,来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初中思想品德教育课程的教学更是需要如此,将教育生活化来推进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的质量。并且,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树立远大的抱负,陶冶情操。

在国内,学校教育是一个人构建自身完整知识体系的重要部分,也是大部分人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基础。在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活动,尤其是班级劳动。通过打扫班级环境卫生、维护良好的校园环境、植树种花等行为,让学生理解劳动的重要意义,以及做一件事情要持之以恒的品格,利用这些生活化的小事来培养学生的动手劳作、乐于付出思想意识[2]。

(二)在家庭教育的环境中培养学生独立意识

从国内外优秀的教育研究资料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家庭教育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更为重要,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生活化不仅体现在学校教育的环境中,而且需要家庭教育的配合与家长的正确引导,才能更好的完善一个人的思想品格,一个人的思想意识将会决定着他日后的做人风格与处事行为。例如:给学生提供独立做家务的空间或培养学生理财的能力,这些都是生活化的家庭环境所能给孩子带来的教育,也是孩子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基础。

(三)在社会环境中锻炼学生乐于助人的品质

学校教育所采取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要符合现阶段初中学生的性格特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与时俱进,而且要鼓励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指导学生从社会实践中汲取成长的养分,经历与视野对于一个人的思想品德教育十分重要。

二、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生活化的实践教学策略综述

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培养过程,而是要在生活中慢慢渗透,尤其是对于处于青春期阶段的学生而言,教育模式的选择极为重要,因为一旦触及到学生的逆反情绪,则任何教育手段都较为被动。因此,对于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生活化的实践教学而言,只有通过顺应初中学生成长特点开展教学、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意识等有效教学策略的推进,才能突显其优质教学成果。从具体实践过程来看,校方要用于承担起培养学生优秀思想品德教育的责任,强化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鼓励学生进行不断地自我成长总结。另外,教师要能够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让学生群体始终处于教学的主体地位。

(一)强化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鼓励学生进行不断地自我成长总结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除了在学校环境中培养学生坚毅的品格、在家庭教育的环境中培养学生独立意识、在社会环境中锻炼学生乐于助人的品质以外,还需要让学生进行自我总结,从自身的生活体验中归纳出值得保持和摒弃的思想意识行为,这样更加有助于学生的自我成长。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学会正确处理与他人、集体、社会的关系,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在这一良好氛围中将思想品德课程的课堂教学过程顺利完成[3]。

(二)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让学生群体始终处于教学的主体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