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保险服务满意度

保险服务满意度

时间:2023-06-29 17:09:16

保险服务满意度

保险服务满意度范文1

关键词:汽车保险理赔服务体系

中图分类号:F84

一、汽车保险服务行业当前形势

汽车业在近二十年获得了长足的进步,成为拥有冗长产业链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随之而来的,是一大批相关行业的出现和发展,汽车保险,也从一个知之甚少的冷僻词汇,走入了千千万万的有车家庭,并且在整个产险公司经营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发展车险业务,能够将单位保费的固定成本率降低,增大产险公司的获利空间,大大满足公司的利益体系。

现如今,关于汽车的保险产品项目可谓是五花八门,这里面有国家强制推行的“交强险”,也有各保险公司开发的其他商业险种,比如盗抢险、车损险等等。而涉足汽车保险行业的公司除了传统的保险公司以外,还有大批的专营汽车保险的保险公司。2009年,汽车销量的爆炸式增长,给汽车保险公司带来了从未有过的市场机遇,营收大幅增长,业绩全线飘红。以专营汽车保险业务的天平汽车保险公司为例,2009年其保险收入接近19亿元,同比增长36.13%,一举扭转了2008年营收同比下降的颓势。

然而,在目前车险行业激烈的市场竞争情况下,商家为了追求个人利益,忽略客户的真正需求,引起众多汽车客户的不满。“2010年新车消费者满意度调查”项目中,消费者对于保险公司的服务作为一个独立的考量项目,汽车保险服务业以3.21的平均满意度位列倒数第二位。首次进入满意度调查范围的保险公司服务满意度,获得了较低的分值,大多数的消费者都对保险公司有不满之处。

二、优化汽车保险服务体系的核心意义

汽车保险正逐步成为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经济活动,其重要性和社会性也正逐步突现。在汽车保险业务中,经营管理与汽车维修行业及其价格水平密切相关。原因是在汽车保险的经营成本中,事故车辆的维修费用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车辆的维修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汽车保险产品的质量。保险公司出于有效控制经营成本和风险的需要,除了加强自身的经营业务管理外,必然会加大事故车辆修复工作的管理,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汽车维修质量管理的水平。同时,汽车保险的保险人从自身和社会效益的角度出发,联合汽车生产厂家、汽车维修企业开展汽车事故原因的统计分析,研究汽车安全设计新技术,并为此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从而大大促进了汽车安全性能方面的提高。

另外,汽车保险业务在财产保险公司经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全面提升经营汽车保险业务的核心竞争力,始终是我国财产保险公司的重心。

综上,我们看到汽车保险的重要性和意义,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车辆保险的客户对于保险公司提供的商品服务要求也越来越高,“高保低赔”、“理赔难”等问题日益凸显,多数消费者对车辆保险产品服务的环节存在不满,并且问题不断升级。因此,汽车保险客户服务评价体系的深入探索和研究,是当下汽车保险业刻不容缓的课题,对汽车保险业的蓬勃发展起到深远的意义。

三、优化汽车保险服务体系的策略分析

1、优化服务流程,提高客户满意度和续保率

当前的车险业务仍然存在保险消费不足的问题,从全国市场来看,承保比例约占车辆的50%左右。这种局面的形成除了人们保险意识不强及费率因素外,保险服务不到位是抑制车险业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要提升客户服务水平,必须对客户的特性有深刻认识。通常,客户具有社会和经济双重特性。从社会性来讲,一个客户的不满意可以影晌周围的人群。论经济性,一方面表现在客户要对购买投人和获得的回报进行比较,期望以最低投人获得最大的保障,另一方面又表现为客户不愿轻易转保。基于客户的这两种明显特性,必须通过优化客户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来提高客户满意度,以吸引更多的客户扩大业务量。

同时,保险公司是一个服务性企业,客户服务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车险服务的竞争最终体现在客户服务的竞争。要有效开拓新客户并维护老客户,必须提高服务品质,丰富服务手段,更重要的是要保证服务、信守承诺。提高服务水平必须做到高效率和以人为本,要建立起对客户的回访、拜访、续保提示、咨询、救援、理赔的整体服务网络,让客户得到更加迅捷方便和全方位的服务。当客户服务品质提升后,客户的满意度就会提高,客户既会将这种满意向社会广为传播吸引更多客户加人,有效地提高老客户的续保率。

2、转变服务方式,采取多种费率标准

“2010新车消费者满意度调查”项目中,汽车保费费率标准平均满意度为2.82,客户满意度较差,分析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不同的消费者对于价格敏感度不同。低收入人群对于价格较为敏感,保费费率稍微有所调整,就会造成其负担的加重,提出不满也在情理之中。另外,现行费率标准,确实有不合理之处,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购买微型车的低收入人群的不满意。从年龄段来看,对保险费费率表示不满最多的,是35-39岁的用户群,他们之中,有34.21%的用户对于保费费率表示不满。而同样作为购车生力军的25-34岁的用户群体,他们对于保费费率的不满情绪就稍微缓和,表示不满的用户均不足四成。

通过以上的调查结果,应该引起保险公司的反思,长期的思维定势,致使业务基层单位思想仍然停留在非理性价格竞争上,承保管理环节相对薄弱。面对业务发展和市场竞争压力,“拾到篮子里就是菜”的思想普遍存在于各经营单位,特别是基层一线,各部门应积极分析当前形势,根据不同客户采取不同标准,多种费率标准共存无疑是适应当前车险行业形势的有效手段,也是缓和客户抵触情绪的重要措施。

3、加强理赔管控,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车险赔款支出作为保险公司最大的经营成本,赔付率过高,车险经营效益压力很大。赔款未能及时兑现,造成理赔难的局面,直接影响保险公司的声誉和客户对车险服务的满意度。

同时,理赔关键环节管控不严,现场查勘过程的粗放管理,加上部分理赔人员素质不高、原则性不强,把关不紧,增加了理赔水分。保险欺诈行为不断扩散,道德风险有蔓延的趋势。

这些问题的出现有悖于现代保险公司注重经济与社会效益的最终目标。车险公司必需加强理赔管控与专业化队伍建设,提升理赔工作水平与客户服务能力,以优质的服务赢得客户。建立未决赔案长效管理机制,明确专人负责车险未决赔款管理,防止车险未决赔款估损过高或过低而影响车险经营效益。强化理赔关键环节管控,挤压理赔水分,提升车险盈利能力,使业务发展及服务与和谐社会的要求相匹配。

结束语:

汽车保险正随着汽车走进千家万户,消费者购车时、用车时都必须面对保险公司的服务,保费标准明晰化、保险服务满意化是目前汽车保险机构急需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保险服务满意度范文2

1.寿险公司的声誉风险集中体现为市场行为风险。

根据保监会《管理指引》第3条的阐述,声誉风险“是指由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或外部事件等原因导致利益相关方对保险公司负面评价,从而造成损失的风险”,可见声誉风险存在于寿险经营管理全过程。该指引第14条要求“保险公司应在公司治理、市场行为、信息披露等经营管理的各方面充分考虑声誉风险,防范影响公司和行业声誉的风险发生”。公司治理和信息披露风险管理带有顶层设计特征,一般属总部管控范畴,而市场行为风险主要是寿险公司在履行权利、义务和服务等市场行为过程中产生的风险,主要属于分支机构管控范畴。纵观多年来寿险分支机构业务实践,其市场行为风险主要有三种:一是服务能力不足或服务水平不高,导致消费者基本权益受损;二是寿险产品在设计方面存在缺陷,不能很好地满足客户需求;三是公司偿付能力不足,无法保障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根本利益。产品设计风险和偿付能力风险亦属总部管控范畴,所以分支机构市场行为风险归根结底是因服务不到位而影响声誉的风险,地方监管机构常把“市场行为监管”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相提并论,原因亦在此。

2.市场行为风险集中体现为“服务不到位”。

目前,公众对保险业“三个不认同”现象(消费者不认同、从业人员不认同、社会不认同)依旧存在。有客户从人手中购买了他们根本没弄懂的产品;还有客户自购买中长期险种后,除了被提示“续费”外,没得过其它服务。2013年保监会处理各类保险消费投诉2.1万件,“12378”热线全国转人工呼入总量近17万个。客户投诉原因五花八门,追根溯源,主要是因为“服务不到位”。

3.“服务不到位”折射出寿险公司现有客户服务管理的局限性。

如今,每家寿险公司都单独设立了客户服务部门,在基础服务、增值服务和创新服务等做了大量工作,但很多客户对此感受不明显。原因一是相对于数量庞大的客户群体,客服人员数量捉襟见肘。比如某省级分公司2013年拥有有效个人客户数1278.5万人,而全省直接从事客服工作的员工不足2500人。二是公司能提供的“面对面服务”有限。随着推行“零现金缴费和支付”,公司和客户基本上“不再见面”,除非有实务规定,客户一般不会主动去营业柜面,况且柜面数量也有限。三是公司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提供的“不见面服务”有局限性。不少客户一次也没去过营业柜面,仅仅是从相熟的人那里购得长险合同,久而久之,人演变成公司“替身”。据第三方公司针对某省级分公司客户调查后形成的《2013年度客户满意度调查报告》,501个被访客户的总体满意度平均8.52分(满分10分),其中打10分的占52.1%,8分以下的占19.7%。客户最不满意的因素主要在“人”(占44.5%)。对人不满意因素集中在“售后服务”(占36.2%)。客户对人的总体评价为8.26分(满分10分),其中“定期与客户联系或沟通”满意度为7.95分,明显低于总体评价。可见客户“对保险公司不满意”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人不满意”。

4.改善服务形象要从“客户拜访管理”抓起。

近年来,寿险公司采取很多举措重塑形象,包括加大人诚信制度建设、多角度治理销售误导等。寿险公司高度重视对人的“事前”教育培训和“事后”监督检查,然而对最易出漏洞的“事中”服务和销售过程的管控,似乎没找到特别有效且可行的手段,导致客户对公司的不满情绪在服务和销售环节就被酝酿并累积。从图3可知,客户“对人不满意”主要因为“对人售后服务不满意”,缺乏“定期与客户联系或沟通”必然导致人售后服务不佳。必须看到,客户服务并非某个职能部门的事,因为从人首次出现在客户面前推介保险时,服务就已开始。所以寿险公司须高度重视服务和销售的过程管理,从人“客户拜访管理”源头抓起。

二、客户拜访与市场行为风险管理的关联分析

我们据前文已经知道,声誉风险集中体现为市场行为风险,管控市场行为风险要从“客户拜访”这个基础环节着手。那是否把“客户拜访”做到位,就意味着能在较大程度上控制市场行为风险呢?为回答这个问题,需先界定“客户拜访”。在人看来,“客户拜访”是和客户见面,通过开展礼节性沟通和互动式交流,达到销售的终极目的,它强调“通过拜访促成销售”。本文所指“客户拜访”包含各种形式的客户见面乃至交流沟通,客户拜访并不回避销售动机,但“达成销售”不是客户拜访的唯一目的,它更强调“为客户提供各种服务”,“顺利签单”是服务已到位的一种自然结果。拜访是前提,如果没有拜访,所谓“人服务客户和开发客户”都无从谈起。

1.寿险经营的特殊性决定“见面营销”的重要性。

随着互联网广泛应用,通过电销和网络开展“不见面营销”被很多人寄予厚望,但如果想在短期内实现电销业务跨越发展,挑战很大。据某省级电销中心统计,实际签单率未超过千分之一。寿险营销是一个和人打交道的活动,客户与人的黏度在寿险营销中体现得特别明显,这就意味着大多数寿险产品尤其是长期产品销售,须依赖大量人力。无论人使用了多么先进的工具和手段,都不能完全替代对客户的当面拜访。

2.“客户拜访”缺位更易产生市场行为风险。

2011年以来,媒体不时披露银行保险柜面销售误导的实例,让不明真相的旁观者甚至对保险机制本身也产生怀疑。银保渠道为什么被推到风口浪尖?笔者认为,通过银行代销保险省去了“客户拜访”这条寿险营销的内在精髓,业务达成凭银行柜面人员几句“话术”。从理论上来讲,储户“存单变保单”并没有实质过错,只要储户愿意。关键是由于银行柜面人员的非主观故意,累积了误导风险。个人人也重视客户拜访,但其职业性质加上业绩压力,“迫使”他们必须冲着签单去拜访,即使公司在培训时反复强调要做好服务,可一见到客户,人就会不自觉地把应有的客户服务演绎为推销保险,服务含金量被消减。

3.做好“客户拜访”将赋予寿险声誉正能量。

人愿意出门拜访客户和联系客户,本身就是专业自信、诚信经营的表现。寿险精英之所以成为营销高手,绝大多数得益于他们持之以恒的拜访与服务。人愿意多次拜访客户,表明他盼望和客户建立长期信任关系,而非“一锤子买卖”。多次拜访意味着人须不断为客户提供品牌服务、解惑服务、基础服务、增值服务乃至创新服务,这些“润物细无声”式服务将对客户产生潜移默化的效果,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公司的忠诚客户。

三、改进客户服务品质的实证分析

下文结合某省级分公司部分经营单位2013年底开展的客户大拜访活动,解析如何通过有效管控客户经营流程、客户服务质量。

1.识别客户。

通过整合客户数据,保证客户服务准确性。通过与客户接触的各个触点采集客户信息并进行梳理归并,利用公司客户资源管理系统整合客户数据,从数据源头上保证客户服务对象的准确性。

2.了解客户。

通过分析客户数据,保证客户服务的有效性。实施标准化客户信息管理,针对每位客户进行数据分析,主要进行了两类分析:一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描述客户现状,帮助人了解客户的保险保障具体情况,例如客户性别、年龄、积分、级别、联系方式、意外险净风险保额、寿险净风险保额、重疾险风险保额、当前有效长险保单数、当前有效短险保单数等。人事先了解“客户是谁”及“客户的需求状况”,就能开展针对性的客户服务。二是利用客户潜在价值评估CRM模型对客户进行分析,例如购买寿险的预测概率、购买健康险的预测概率、预计寿险购买总保费能力、预计健康险购买总保费能力、预计总购买保费能力等。该评估模型根据客户的基本特征和行为特征,分析影响客户价值的关键因素,涵盖客户性别、年龄、收入、合同、理赔、分红、保全等上百个变量,对客户未来价值进行评估。

3.分析客户。

通过甄选目标客户,保证客户服务的精准性。通过数据分析来定位不同的客户群体,提供个性化和差异化的服务内容。一是对客户进行分类分级。通过对客户群体的进一步分析,划分VIP客户的不同等级。有限的服务资源需要优先保证VIP客户的服务,需要确保服务品质和频次。二是甄选出孤儿客户。孤儿客户不同于孤儿保单,孤儿客户指该客户持有的所有保单的人都已离职,并处于尚未重新分配新人的状态。所以,孤儿客户实际上处于无人服务状态,需重新指派人通过面见拜访来补充服务。通过公司配备给人的电子化支持工具派发目标客户清单,也可通过短信、手机APP、微信、网站乃至打印纸质清单等多种形式发放。

4.服务客户。

通过有效管控拜访,保证客户服务满意度。人通过对客户的实际拜访,提供保单体检、客户保险需求分析、客户信息变更、保险咨询等现场服务,邀请客户参与公司组织开展的各类增值服务活动,如子女教育、健康保障、财富管理、法律、养老等讲座或主题活动。在拜访结束时,人邀请客户通过客户手机给公司客户服务短信平台发送满意度评价短信。这是公司管控人对客户真实有效拜访的关键。人只有真正拜访了客户,客户才可能通过自己的手机发短信给公司。人只有在拜访客户的过程中,提供专业、诚信、热情服务,客户才会给出满意评价。公司保存客户短信回复时间、客户手机号码、短信内容等信息。通过将客户手机号码与公司客户资源管理系统中客户手机号码进行匹配验证,保证客户身份的真实性,进而保证客户拜访的真实性。将匹配验证结果及客户满意度评价进行统计分析,评估人拜访客户的面见率和服务质量,为人管理和考核提供依据。

5.效果评估。

通过满意度调查和客户签单统计,评估客户服务的效果。客户满意度不仅是衡量企业经营服务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促进企业改进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的重要动力。最直接的客户满意度评估就是根据客户回复短信中的满意度统计。客户满意度统计中“非常满意”占比超过97%,明显超过前文由第三方公司调查出来的客户对人“定期与客户联系或沟通”满意度(7.95分)。这说明通过强化人对客户真实有效的拜访,可以提升客服质量,进而带动客户满意度提升。总之,通过强化真实有效的客户拜访,可以维护客户关系和公司声誉,实现寿险公司、人、客户三方共赢。

四、客户关系管理和声誉风险管理的互动前景

1.整合客户资源,健全客户信息管理体系。

业务智能离不开数据。不论是企业内部的业务数据还是外部数据,都需要将其整合起来,以便从数据中获得信息,获得有用的规律和潜在的依赖关系,这样才有业务开发和应用的价值。从源头的“数据”到最终的“效益”形成一条数据价值链。整合客户资源解决的是客户资源“源头”的供应、标准化、再分配问题。首先,完善客户数据。整合已有各业务系统中的客户数据;通过各类客户信息收集活动,在公司和人与客户的各个接触点收集客户信息,补充客户个性化信息。实现标准化客户信息管理,实现客户信息的集中、统一和共享。其次,推进客户资源再分配制度建设。通过回收和再分配,盘活客户资源,提高客户与人的匹配度,提升客户满意度和资源转化效率。

2.有效利用服务资源,构建客户数据分析模型。

利用大数据、大平台来提升客户数据分析水平。在大数据支持下,精准催生效率,寿险公司可以真正以客户为中心,每个客户都有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带来公司经营管理、服务销售革命。构建分析模型,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营销策略建议,满足基层单位和人对客户资源的分析和提取需求,开展精准营销与服务营销。一是研究应用客户价值评估CRM技术。根据相关指标进行排序,选择高等级客户进行重点关注,提高服务资源的投入精度。二是研究应用客户需求导向式分析。围绕客户保险保障需求,给人提供服务销售支持。三是研究应用家庭需求导向式分析。根据客户家庭关系,进一步分析客户家庭的保险保障需求。四是研究应用机遇式分析。围绕续期缴费、缴费满期、合同满期、给付客户、理赔客户等不同阶段、不同特征的客户群体进行分析,提供针对性的服务销售策略。五是研究应用产品导向式分析。围绕各类产品特点,分析和寻找适合服务销售的客户群体。

3.增强人“移动终端”服务能力。

保险终端是让保险产品与消费者产生接触、完成交易、实现销售和服务的场所。人就是专业从事寿险销售与服务活动的“移动终端”,是寿险公司与客户接触的重要信息源泉。寿险公司声誉风险管理离不开对人“移动终端”的管理。多年来,个人人“移动终端”建设水平一直在低层次徘徊,人队伍“大进大出”现象突出,从业人员素质偏低,与寿险产品的复杂性不对称,由此带来的服务质量差、销售误导、弄虚作假等声誉风险一直较突出。目前的实践主要针对人拜访客户环节开展,这个环节既是关键点,也是管理难点。实现对人真实拜访客户的有效管控是提升客户服务体验的基础,是分支机构声誉风险管理的基础。未来需要提升人“移动终端”的服务能力,赋予更多的服务功能,如移动保全、移动理赔、移动展业、移动支付等。

4.强化信息管控,提升服务手段。

无论是业务发展环境变化,还是政策监管环境变化,或者是金融创新的需要,信息化都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元素。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客户信息的集中、统一和共享;客户数据的挖掘和分析;以客户为中心的流程自动化、规范化。从技术环境来看,随着影像技术、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客户信息的收集、记录、管理更加简单易行,数据处理更加高效,存储成本更加低廉。借助信息化手段,优化人拜访量管控的方法,例如利用微信平台、手机APP等多种并存互补的信息化手段。

五、结语

保险服务满意度范文3

关键词: 服务价值链 企业价值创新 竞争优势

一、保险企业服务价值链的构建

1.服务价值链基本介绍。服务价值链的思想是20世纪末哈佛商学院Heskett等学者提出,其核心观点是:利润、顾客忠诚度、顾客满意度、顾客获得产品与服务的价值、员工的能力、满意度、忠诚度及其生产率之间存在直接、牢固的关系,利润和回报的增长来自忠诚的顾客,顾客忠诚又来源于顾客满意,而顾客满意受感知的服务价值的影响,服务价值是由那些满意的、投入的、生产性的员工创造的,员工满意产生于对信息技术和培训的投资及员工授权的政策。

具体应用到保险企业,服务价值链认为,保险企业的利润和回报的增长来自忠诚的顾客,顾客忠诚又源于顾客满意,而顾客满意受感知服务价值的影响。进一步推导,顾客的满意是来自于员工的服务,员工的服务主要来自员工的满意度。因此,归根到底,保险公司的服务价值是由那些满意、投入的、生产性的员工创造的。保险公司员工满意来自于岗位设计、工作环境、员工选拔培养、激励机制及服务工具和技术支持等。保险公司员工满意度、顾客满意度,及其对企业利润的作用机理如图所示。

2.保险企业服务价值链的构建。服务价值链的根本点在于服务价值链主动地把相关的企业与机构组织起来,为消费者提供全方位、全过程、全时间的服务。同时,服务价值链是一个不断与顾客沟通、交流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了解和发现问题,设计并调整方案,为顾客解决问题,并对方案的实施进行控制和评估。同时,由于顾客服务导向型特征,专业服务非常具有针对性,强调每个顾客的特殊性并凸现各个客户的独特性,为顾客提供度身定制的服务。因此,服务型企业的价值链具有定制化特色,不像制造企业价值链那样定形和标准通用,往往会因不同的顾客和需求,甚至合作关系的持续时间而发生变化。

对于保险企业而言,服务价值链就是要把各项工作串起来,形成上工序为下工序服务、职能部门为基层服务、领导为员工服务的意识和氛围,并为此建立相应配套的考核、激励机制,保证各项工作环环相扣,流程畅通无阻,最终给客户提供最满意的产品和服务。打造企业服务价值链,需要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管理和业务流程重组等相关工作都围绕这条主线进行规划和实施,保证各种业务活动单元价值观的一元化和在创造“最大化”价值时的同向性,从而提高协同的效率。同时服务价值链需要向上下游拓展,实现与外部价值链的对接。

二、保险企业价值创新路径分析

1.企业的价值创新的基本理论。企业价值创新是W·钱·金和勒妮·莫博捏在蓝海战略中所提及的,在他们的逻辑框架中,价值创新是蓝海战略的基石。企业价值创新的战略逻辑是,企业不应该把精力放在打败竞争对手上,而是放在全力为买方和企业自身创造价值飞跃上,并由此开创新的无人争抢的市场空间,彻底甩脱竞争。

对于企业价值创新而言,“价值”和“创新”同样重视。一方面,如果只重价值不重创新,就容易使企业把精力放在小步递增的“价值创造”上。这种做法,虽然也能改善价值,却不足以使你在市场中出类拔萃;但是另一方面,如果只重创新,不重价值,则易使创新仅为技术突破所驱动,或只注重市场先行,或一味追求新奇怪诞,结果是常常超过买方的心理接受能力和购买力。因此,要把价值创新与技术创新及市场先行区分开。

研究显示,开创蓝海的成功者和失败者之间的分水岭,不在于尖端技术,也不在于“进入市场的时机”。这些因素在更多时候并不存在。只有当企业把创新与效用、价格、成本整合一体时,才有价值创新。如果创新不能如此植根于价值之中,那么技术创新者和市场先驱者往往可能会为他们所用。

2.保险企业价值创新的路径。保险企业需要对价值创新的全过程有一个系统的理解。从行业内部来看,客户与保险企业之间彼此链结,相互关联,组成了行业内的“价值系统”。再进一步,如果将保险企业至于金融行业作为流通大环境中的一个价值环节来考虑,那么保险企业的整个价值传递过程包括从保险订单、服务的供应到保险中介及销售渠道、再到终端客户、消费者等所有环节。

保险企业的主要任务就是销售服务。保险企业的目标是以客户为中心开展工作,实现客户价值的最大化。因此,保险企业价值创造的核心策略只有转变为价值链竞争,即转变为争取客户最大满意的服务竞争,企业才能得以生存与发展。保险企业的任务不得不从销售提升来创造和传递价值,而企业创造和传递价值的过程就是为客户服务。

对于企业而言,员工比客户重要,只有员工管理好了,才能管理好客户。因此,企业价值创新的核心环节在于,企业应首先打造好企业内部的服务链,通过企业服务价值链驱动外部价值链。因此,打造企业服务价值链是为了更好地为客户服务。将客户的价值系统纳入企业的价值系统即企业的服务价值链,才能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生存。

因此,保险企业价值创新对于整个大环境来说是价值链系统中的一个传输增值环节,企业的价值创新链需要向两端延伸,向上下游拓展,实现保险产品在整个价值系统的增值。

三、服务价值链是保险企业价值创新的核心驱动力

1.价值创新驱动来源之一:服务价值链可以优化顾客价值链,提高顾客价值。实际上,企业竞争差异性优势的来源有两个,即要么使客户的价值链更有效率,要么能增加客户的价值链的差异性,进而使得其产品和服务具有差异性。保险企业服务价值链的构建有组于保险企业优质服务的提供。保险行业是服务性较强的产业,顾客的价值不仅取决于产品本身,更有赖于高质量的服务。这种服务不仅包括售前、售中和售后全过程的服务,也包括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的服务。高新技术产品市场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因此,通过为顾客提供送货、培训、安装、咨询、售后等一揽子服务,增加顾客价值是保险企业差异化营销的重要手段。

同时,服务价值链的构建有助于提高产品的柔性。高新技术产品的更新换代比较快,为了避免顾客的损失,打消顾客的疑虑,产品的柔性(兼容和升级)非常重要。提高产品的柔性就意味着提高了顾客的价值。

2.企业价值创新来源之二:服务价值链能够发挥价值信号的作用,提升顾客的价值认同。产品的独特价值能否创造有效需求有赖于顾客认同。保险产品市场买卖双方信息的不对称会影响产品独特价值的发挥。产品价值的不易感受性使得消费者在使用产品之前不可能全面了解产品的独特价值和企业为实现这种价值所做的一切努力。因此,企业能否使顾客清晰完整地感知、认同其产品的独特价值对于企业差异化竞争战略的成败起决定性作用。

保险服务满意度范文4

在她清晰流畅的解说下,电话那头的客户已经心动了,却故意卖了个关子,说还要再考虑考虑,比较一下其他公司的价格与服务。按捺着心中的一丝忐忑,李丹向客户致谢并说再见。放下电话不久,那位客户来到李丹的面前。他给李丹的这次表现打了97分—她唯一的纰漏是在最后时刻忘了与客户预约下次联系的时间。

这位特殊客户是中国人保财险电子商务事业部总经理蒋新伟。他向《新营销》记者介绍说:“我常常从一个普通消费者的角度审视我们的服务体系,思考服务创新的方向。”

西方谚语说:上帝照顾不了那么多人,所以发明了保险。电话车险作为保险市场的细分产品之一,在中国发展不过四五年时间,目前开展电话车险业务的公司为 15家。由于车险这样的金融产品具有非差异性,当一家企业提供了某种产品后,其他企业很容易模仿,导致产品功能很难有大的差别。因此,一个明显的变化是,各家电话车险公司最初主要围绕“渠道”和“价格”做文章,如今主打“服务”牌,由价格竞争转向服务竞争,让电话车险回归市场本源。显然,基础服务以及增值服务的开发与提升,培养和提升客户忠诚度,是车险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作为差异化优势的突破口,服务创新被中国人保财险提升到战略高度,因为保险产品是以服务为核心,而服务是关系到客户是否会持续购买和品牌可延续的关键。以服务作为营销模式的核心,人保电话车险是业内“服务”驱动营销的倡导者与践行者。早在2009年,人保电话车险便在国内推出首个“车险管家”服务品牌,赋予其更多的增值服务内涵,建立和完善“服务导向”的营销体系。而随着业内服务承诺内容日益相似,如今车主投保更关心投保中和投保后的服务是否便捷高效,这就要求车险企业要有更强的服务执行能力。

针对此,人保电话车险于2012年年初率先启动服务升级计划,推出基于七项服务承诺的电话车险行业首个品牌化服务—“零距离”服务,全面提升服务标准和服务品质,为客户提供及时响应的“零距离”贴身服务,展示人保电话车险落实服务承诺的强大执行力。

对于“零距离”服务理念,蒋新伟说:“车险行业已逐渐步入拼实力、拼速度、拼服务的‘后销售时代’。车险企业必须从产品设计、售后服务、客户体验等多方位提高。人保电话车险2012年要将‘零距离’服务理念渗透到客户服务的每个环节中,使客户全面感受来自人保电话车险的服务关怀,逐渐产生满意度和忠诚度。”

服务升级

“如果我办得到,我一定要把保险这个词写在家家户户的门上,以及每一位公务员的手册上,因为我深信,通过保险,每个家庭只要付出微不足道的代价,就可免遭万劫不复的灾难。”这是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关于保险价值的一句名言。对于电话车险来说,让每一位车主都认同接受,良好的服务是关键核心。目前,人保电话车险针对客户从购买车险的前端销售、送单、承保到后期回访、报案、查勘、定损、理赔,乃至车主的日常用车,都推出了一整套实用而周到、细致的贴身服务。

与传统车险相比,电话车险最大的优势是采用便携而透明的“直销”模式,在服务便捷和保险责任不变的情况下,能为车主提供高满意度的服务。人保电话车险在行业内首推的“车险管家”服务,不仅提供基础的车险服务,更是打造出多种精品专属服务,包括送单上门、电话咨询、快速理赔、理赔回访四项基础服务,以及事故车托管、免费拖车服务等十项高满意度的增值服务。

中国人保财险从2009年2月起开始在全国范围内销售电话车险产品。2011年新春伊始,人保电话车险新号码“400-1234567”正式启用。根据“车险管家”的整合服务流程,仅仅拨打一个电话,车主就可以坐在家中享受投保、理赔等便捷服务。

如何让客户更近距离地感受车险服务,拉近车险企业与客户的关系?以提升服务品质和提高客户满意度为目标,中国人保客户节于每年5月18日准时与客户相约启动。作为中国人保全国范围内一年一度的客户节,旨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完善服务架构以及与客户进行互动沟通,完善和优化服务体系,提高客户的认同感和服务满意度。同时,各地分公司则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自行选择向客户推出人伤案件全程电话导航服务和事故车辆“交钥匙”工程(在与中国人保财险合作的4S店、综合修理厂等维修单位,对事故车辆进行上门接车并送至客户指定地点)等服务。

针对2012年电话车险市场的关键词“服务”,人保电话车险提出的“零距离”服务理念,针对车主关心的服务便捷性、及时性和满意度,从“沟通零距离”、“时间零距离”、“空间零距离”三个方面阐释自己的服务项目。人保电话车险的“零距离”服务,其实是以“七项承诺”为核心,为车主提供了周到而细致的系统解决方案。

落地执行力

“电话车险是一种‘空、地部队联合作战’的模式,空中销售团队黏住客户的能力要很强大,但如果地面部队不给力,出现服务诉求的时候不能满足客户的需要,客户就会流失。所以,要空中和地面两方面共同努力。”蒋新伟如此形容服务落地的重要性。

的确,保单配送机制延伸的深度决定车险电话销售业绩增长的速度,而后端定损和理赔的统一调度则决定客户服务体验的满意度。在具体服务落地方面,人保电话车险除现有的常规服务不断提升外,针对目前客户最关心、最棘手的车辆故障难题,不断为客户提供及时响应的“零距离”贴身服务。

“理赔是保险业务中最关键、最重要的环节。一旦出现风险,能否得到保险公司快速、合理、准确、全面的赔付,是保险客户最关心的。”中国人保财险理赔事业部副总经理毕欣表示,电话车险客户对于理赔服务的关注度其实更大一些,这主要是因为,电话销售方式是让客户通过无线电波购买了一个无形的产品,来享受有形的服务。因此,便捷的地面服务支持至关重要。

2012年3月,人保电话车险推出“掌上人保”手机自助理赔服务。客户一旦出险,可以利用下载在手机上的应用软件,通过拍照、上传等简单操作,在现场快速完成查勘定损。“我们率先推出‘掌上人保’,其主要功能就是‘电子查勘、电子理赔’服务。”毕欣说,车主可以通过手机购买车险产品,还可以在发生损失后通过在自己的手机上安装‘掌上人保’软件,完成小额车损案件快捷自助理赔。也就是说,在发生不涉及人伤、物损的车辆损失事故,且事故车辆可以正常行驶的情况下,VIP客户可以通过自己的手机享受从出险报案到获知赔款金额整个流程的理赔服务,无需提交纸质单证、省去往返保险公司的不便。原本要花数天才能完成的理赔流程,如今动动手指就轻松完成。真正实现了“我的理赔,我自助”。

在人保电话车险“零距离”服务的“七项承诺”中,“全国范围内故障车辆免费救援服务”、“电子查勘员服务”、“万家网点,四海通行”等服务,从空间上有针对性地解除了客户对出险、定损、理赔等环节的后顾之忧,对于客户并非出险,只是因车辆故障需要解决的拖车、送油、充电、更换轮胎、轮胎充气等棘手问题,人保电话车险也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速递理赔服务”、“万元以下案件1小时通知赔付”则从时间上为事故车车主提高了理赔效率;而“推荐4S店修理服务”、“人伤案件无忧服务”等则针对车辆维修和人员受伤等情况,建立详尽的咨询和快速处理机制,解除车主对维修和人伤善后环节的后顾之忧,加快处理速度。毕欣说:“这些环节的设计,都是从客户角度出发,既方便客户处理,也可以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保险服务满意度范文5

保险公司应加强市场调研和预测,前瞻性的产品创新满足潜在的客户需求。保险首先应密切关注社会需求的热点,根据市场需求和发展走势积极开发市场潜力大的保险产品。面对社会发展的新局面,出现的新问题,财产保险方面应有针对性的积极开发不同领域各类责任保险产品,如农业保险产品,高科技产品开发保险,新产品开发责任保险等,并优化产品的结构组合。人寿保险方面应加大非传统产品的开发和创新,加强健康、医疗保险和人口老龄化社会对保险的需求的研究。通过保险产品创新,增强老龄化社会中人们抵御风险的能力无疑是未来老龄化社会的潜在需求,这种创新无疑提高了客户价值,增加产品吸引力。总之,保险产品创新需要深入的市场调研,发现消费者潜在的需求,并根据市场环境、经济状况、市场供给等不同状况,有针对性地满足不同层次的目标市场的需求。产品创新实现了差异化,提高客户价值,也就增加了公司的竞争优势。

二、服务打造品牌———增强核心竞争力

保险作为特殊的服务行业,一旦跟客户签订了保险合同,就要承担起合同规定的保险保障义务,为客户提供长期(有的长达几十年),服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客户的满意与忠诚,关系到公司的前途命运。目前我国保险业的服务意识、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还相对落后,客户满意度低,因此创新服务能力,打造服务品牌以提高核心竞争力成为保险公司发展的当务之急。

1.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创新服务理念

以客户为中心是现代营销观念的基本出发点,就是要围绕客户这个主题来开展工作,言行、制度、环境建设都要以客户为中心,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不少公司恰恰缺少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重服务目标和任务的提出,轻服务质量的考核和奖惩等,存在严重的形式主义,人浮于事,致使客户服务的水平远远跟不上市场的发展需求。在客户投保时许多营销人员没有尽到告知义务或不愿提及免责条款,以至于后来客户有被骗的感觉,导致客户经常打电话或直接到公司投诉。不仅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更影响了公司的声誉,使公司客户资产流失严重。当前保险服务在效率方面普遍存在着“三快三慢”的现象。“三快”,即动员投保快、新单收费快、首年服务快。“三慢”,即承保出单慢、理赔结案慢、续期收费慢。加之大的公司因为过多的规章制度和客户管理条例,经常使顾客不满意甚至发怒,当然没有了忠诚度。以“客户为中心”意味着公司的经营理念要实现由以“业务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转移,这种经营模式是主动的,积极提供服务,争取客户满意、忠诚,并重复购买。

2.重视长远客户关系的创新管理体制

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不仅要求公司的服务能力创新,同时服务管理也需要创新,改变不合理的考核体系。当前的保险考核体系中,考核业绩主要是新单,所以服务的好坏体现不出管理者的政绩,因此在管理中也不受重视。重视新单考核,导致服务中重展业轻服务,使保单的失效率、退保率和投诉率居高不下。维持良好的客户服务需要长期的投入较大的成本,提供优质的客户服务更需要企业持续投入大量精力和财力,并且回报极低,甚至是没有。导致很多管理者往往偏重新单业绩而忽略客户服务,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你越偏重,业绩越不好;业绩越不好,越偏重。因此,创新管理考核体系,不仅要考核新单的增量,也要加强对客户满意度和退保、撤单等与客户服务相关项目的考核。这样让管理者从思想上重视服务,重视长远客户关系的管理,管理好了公司的客户资产,就管理好了公司的未来。

3.创新公司员工管理模式,提高服务执行力

当前许多保险公司一线员工素质不高,培训不够,专业知识不足,业务不熟,服务意识淡薄,无法让客满意,公司的服务失去了基本的执行力。这不仅流失了客户资产,更毁坏了公司形象。因此创新管理模式,增强一线员工的服务意识提高其的服务能力传递公司的正能量显得尤为重要。

创新公司员工管理模式,提高服务执行力,要重视服务———利润链,即公司的利润与雇员和顾客满意度相连的链条。首先要找到能全心全意为客户服务的人员,每个员工必须是一个与客户的接触点。美国网络零售巨头Zappos品牌营销总监麦格尼斯说,“让顾客感受到良好的服务必须成为很自然的事,这是教不会的,你必须为它找到合适的人。”

在保险服务营销中,服务质量同时取决于服务传递者和传递过程的质量。保险公司必须甄选那些天生具有“服务热情”的人,满意且能干的员工会带来更有效率和有效果的客户价值和服务传递,带来满意且忠诚的客户。满意的顾客会保持忠诚,重复购买,并向其他顾客推荐。从而带来良性的服务利润和增长,形成一流的服务公司绩效。因此,成功的保险服务公司既关心顾客,也重视员工。员工不满意,顾客就不可能是上帝,因此,公司必须说服与顾客接触的员工接受令顾客高兴的重要性,公司必须帮助员工掌握与顾客打交道的艺术。

保险服务满意度范文6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过短短十几年的发展,中国保险市场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保险险种不断增加,保费收入由1982年7亿多元,猛增到1997年的1080亿元,保险公司也由原来垄断经营,发展到现在的以“中保”为主体,多家中外保险公司共同发展的市场格局。据国外权威机构预测,中国保险需求将以每年10%的速度持续增长,到2000年保费收入将达到2480亿元,保险密度为191 65元,保险深度为2 83%。同时据盖洛普调查公司最新调查(1999年)显示,未来两年百姓打算购买什么,选择彩电为33%,选择人寿保险占22%,名列第二。所以,作为保障经济和社会安定的中国保险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与保险业发达国家相比较(如1991年,瑞士、日本、英国、美国的保险密度,分别为3002美元、2487美元、1999美元、1931美元,该年保险深度超过8%的国家有:韩、南非、英、美、日、瑞士等),中国保险业尚处在一个拓宽时期。随着加入WTO的日益临近,保险市场将逐步加大对外开放步伐,中国保险业面临着严峻挑战。如何应对挑战,笔者认为,根本对策是全面提高保险服务质量。

一、保险营销的本质在于提高服务质量

1960年,“AMA”最先给服务定义为“用于出售或者是同产品连在一起出售的活动、利益或满足感”。作为一种无形的、以风险为对象的特殊商品,保险商品从本质上看,是一种服务。与有形物质商品相比,它具有如下几方面特征:1、不可感知性。是指保险服务的特质,组成服务的元素是无形无质的,以及使用服务后的利益让人不能触摸。2、不可分离性。即保险商品的生产与消费,在时间上存在一致性。3、不可储存性。基于上述两个特征,使保险商品不像有形商品一样,可被储存起来。4、不稳定性。保险商品很难像一般工业产品实行机械化或标准化生产,质量缺乏稳定性。5、价格相对固定性。保险商品遵循的是非价格竞争原则。保险商品的上述五方面特性,决定了保险营销的根本方向在于全面提高保险服务质量。

同时,据菲利普·科特勒的“顾客让渡价值”理论,在保险营销活动中,其营销核心是提高服务质量,因为服务质量的提高,一方面增大了“顾客总价值”,另一方面减少了“顾客总成本”。从而达到了“顾客让渡价值”的最大化,最大限度地满足保险市场的顾客需求。

但是,在我国保险市场上,保险公司提供的服务状况又如何呢?上海保险同业工会1998年曾就服务问题,进行过市场调查。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调查资料表明:成交后业务员与顾客从未联系过的占36 7%;保户打多次电话业务员才回应的占3 6%;保户因找不到业务员而要求退保的占20 5%;保户发现正式保单条款与业务员推销时承诺不一致的占6 4%;业务员要求保户退保、转投自己的占2 6%;业务员在保户面前贬低其他业务员、抬高自己的占21 8%。服务质量较高的“平安”保险公司尚且如此,可见,中国保险业服务质量的确难尽人意。难怪有84 8%的上海市民,呼吁保险公司要提高服务质量。

二、提高保险服务质量的现实意义

优质的服务有利于保险公司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增强信任感,提高顾客的忠诚度,更好地满足保户的需要,从而达到提高保险公司续保率、增加新“保单”的目的。所以,优质的服务,能为保险企业带来销售,创造利润,是一种“双赢”策略,即顾客满意、企业获利。从保险业成功人士的一系列事例中,同样也能得到印证,如美国保险协会会长梅蒂先生,被誉为保险业传奇人物。

相反,低劣的服务,将严重损害保险公司的形象,流失原有顾客群,导致保户退保、断交保费、拒绝续保以及失去顾客源等一系列不良后果。据统计,一个不满意客户,会将自己的抱怨平均告诉8人至10人。著名的推销员乔气拉德曾说过:每一个顾客背后都有250个关系人,因此,提高服务质量,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三、保险服务质量测量标准

既然服务质量是保险营销的核心问题,那么,怎样判断服务质量的高低呢?美国著名学者白瑞及西斯姆等,提出服务质量模型,据他们的理论,保险服务质量有五个测量标准:1、可感知性。是指服务产品的“有形部分”,为各种保险、服务人员外表等。2、可靠性。指保险企业准确无误地完成所承诺服务。3、反应性。指保险公司随时准备愿意为顾客提供快捷、有效的服务。4、保证性。即保险服务人员的友好态度与胜任能力,它能增强保户对企业服务质量的信心和安全感。5、人情性。指保险企业要真诚地关心顾客,了解他们的实际需要,并予以满足,使整个服务过程富有“人情味”。据上述五个标准,白瑞等建立了“Servqual”模型,测量服务质量,即:Servqual值=实际感受值-期望值。

据此模型,企业服务质量的优劣,取决于其实际提供服务状况(即顾客实际感受值)与顾客期望值之间的差额。由此推断,保险企业的服务重点(或判断核心标准),在于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的期望值,即顾客渴望从保险公司得到的满意服务。

我们将保险企业的实际服务,按其满足顾客期望值标准,分为如下五个等级。1、基本服务。如业务员亲自向顾客递交保单。2、标准服务。如保户生日、婚庆或节假日,业务员是否送贺卡等。3、满足服务。如保户出险,业务员是否亲自参与理赔,若保户依约无法得到理赔时,业务员是否带一份礼物以示安慰。4、超值服务。如保户是一名球迷或戏迷,业务员是否想方设法送去紧俏的戏票、球票。5、难忘服务。如保户生病住院无人照顾,业务员是否及时照顾保户,甚至做保户的陪夜人。

在上述五个等级服务中,一般认为,第一到第三等级Servqual值为0,第四至第五个等级Servqual值大于0。若连第一等级服务都做不到的,则保险企业将失去顾客群;Servqual值若等于0,则保险企业将可能拥有游离顾客群。只有Servqual值大于0,保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才有可能拥有忠实的顾客群,不断扩大顾客源。

四、提高保险服务质量的基本策略

就保险企业而言,提高保险服务质量的基本策略有两大类。

(一)标准跟近策略

它是指保险企业将自己的服务同市场上竞争对手的标准,进行对比,在比较和检验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自身服务水平的一种策略。保险企业在运用此策略中,可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1、在营销策略方面,保险企业应将自身的策略与竞争者成功的策略进行比较,寻找它们的相关关系;2、在服务经营方面,保险企业主要集中于从降低竞争成本和提高竞争差异化的角度,了解竞争对手的做法;3、在服务管理方面,保险企业应该根据竞争对手的做法,重新评估那些支持性职能部门对整个企业的作用。

(二)蓝图技巧策略

它是指分解组织系统和架构,鉴别顾客同服务人员接触点,并从这些接触点出发,改进保险企业服务质量的一种策略。从而借助流程图的方法,来分析服务传递过程的各方面,包括从前台服务到后勤服务的全过程。它通常涉及四个步骤:1、把服务的各项内容用流程图画出,使服务过程清楚显示;2、把容易导致服务失败的点找出;3、确立执行标准和规范;4、找出顾客能看见的服务展示,而每一展示将视为保险企业与顾客服务的接触点。

五、提高保险服务质量的具体措施

(一)树立保险服务至上的营销观念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险企业只有树立正确的营销观念,才能确保营销战略、策略的科学制定和实施,才能真正满足顾客的各种需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所以,保险公司要想提高其服务质量,首先应树立“服务至上”的营销观念。世界著名企业IBM公司的宗旨是“服务”,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宗旨是“信誉第一,效率第一;顾客至上,服务至上”。

(二)加强企业员工的专业培训,全面提高员工的素质1、加强员工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员工热忱、负责、高尚的修养,以及诚实守信、服务至上的职业道德。2、训练员工拥有广泛精湛的专业知识、娴熟高超的服务技能。3、培养员工积极乐观的心理素质及诚实、守诺的工作品质。4、要求员工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三)提供专业化、系统化保险服务保险企业服务的完整过程,包括售前、售中及售后服务三个基本环节。

1、售前服务。指从开始接触顾客前的准备,至保险业务促成历经的服务过程。售前服务的核心任务,是树立保险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其主要服务内容如下:(1)通过有形展示,建立保险企业良好专业形象。有形展示的基本要素有:实体环境、信息沟通、价格。(2)关心准顾客个人及家庭健康状况。(3)协助准顾客的事业。(4)设计、制作针对准顾客需求的险种、计划书。(5)准确的销售说明。(6)每个营业部开设24个小时热线联系电话等。

2、售中服务。指从保险业务促成至递交保单所历经的服务过程。售中服务的根本目的,是促成交易,其主要服务内容如下:(1)建立客户咨询电话;(2)将保费交给公司办理;(3)亲自送客户体检或财务检查;(4)为客户尽量减少投保手续、流程,建立“绿色通道”;(5)亲自递交保单;(6)寄一份感激客户投保的信等。

3、售后服务。指递交完保单后的一切服务过程。售后服务的目的在于:提高客户信心,避免保单失效以及发展顾客源,改善保险企业形象。良好的售后服务,有利于刺激保户再加保,增加保源,提高续保率。

通常售后服务可采取以下几种方式:(1)对客户家中发生的重大事件给予关心和关注;(2)定期访问;(3)不定期联系;(4)承诺重于一切,一定要履约守信;(5)随时为客户提供答疑咨询;(6)向客户传递反馈各种信息;(7)妥善处理客户的投诉,让客户满意;(8)加强防损防灾服务。

【参考文献】

[1]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分析·计划和控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保险服务满意度范文7

一、保险公司客户服务的主要内容

首先是售前服务。一是传播保险知识。保险公司要通过媒体、组织宣传活动、设立咨询系统、网络等立体服务沟通平台、进入社区开展宣传等方式,为消费者提供各种有关保险行业、产品的信息,增强民众的保险意识,普及保险知识,提供咨询服务。二是传递保险信息。当顾客在购买保险之前,保险公司可通过各种渠道将行业、市场情况、保险产品、保险条款内容等有关信息传递给消费者,而且要求信息的传递准确、到位。尤其对责任免除、投保人、被保险人义务条款的含义、适用的情况及将会产生的法律后果,特别要进行明确的解释与说明。三是做好风险规划与管理服务。保险公司要帮助顾客识别风险,包括家庭风险的识别和企业风险的识别,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帮助顾客选择风险防范措施,既要帮助他们做好家庭或企业的财务规划,又要帮助他们进行风险的防范。特别是对于保险标的金额较大或承保风险较为特殊的大中型标的,应向投保人提供保险建议书。

其次是售中服务。一是指导填写投保单。要耐心指导客户,提醒投保人应该注意的问题,切实维护客户利益,体现客户的真实意愿。二是接报案、查勘与定损服务。要坚持“主动、迅速、准确、合理”的原则,严格按照岗位职责和业务操作实务流程的规定,做好接客户报案、派员查勘、定损等各项工作,全力协助客户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经营和生活秩序。在定损过程中,应坚持协商的原则,与客户进行充分的协商,尽量取得共识,达成一致意见。三是核赔服务。核赔人员应全力支持查勘定损人员的工作,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核赔。核赔岗位和人员要对核赔结果是否符合保险条款及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负责。核赔部门在与查勘定损部门意见有分歧时,应共同协商解决,赔款额度确定后要及时通知客户;如发生争议,应告知客户解决争议的方法和途径。

最后是售后服务,指在客户签单后保险人为客户提供的一系列服务。一是防灾防损服务。这是财产保险客户服务的重要内容。保险公司应定期对保险标的之安全状况进行检查,及时向客户提出消除不安全因素和隐患的书面建议。对重要客户和大中型保险标的,应根据实际需要开展专业化的风险评估活动。二是理赔服务。应根据保险合同的约定,优质高效地履行赔偿和给付责任。三是增值服务。应为特定群体的客户或潜在客户提供与保险保障没有直接关系的延伸,也就是保单以外的服务。四是契约保全服务。应做好保险受益人变更、保险金额变更、保险期限变更等一系列维护工作,确保保单的有效性。五是咨询与投诉服务。应通过客户服务专线等多种渠道接受咨询和投诉,准确解答客户疑问,及时、公正处理客户投诉。

二、当前保险公司客户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据2012年3月一份媒体调查问卷显示,有38%的消费者认为当前整个保险市场最需要改进的方面是服务质量。有23%的消费者对保险合同存在不合理条款表示不满意;有15%的消费者对理赔手续过程复杂时间长表示不满意。影响消费者对保险企业满意评价的三个最主要问题是:销售人员强制推销产品(30%),保险合同存在不合理条款(23%),合同文本晦涩难懂(21%)。令消费者最讨厌的保险企业作风前三位是:保险后续服务不到位(38%),处理投诉不及时(28%),保险前后服务态度差别大(15%)。具体而言,目前保险公司在客户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表现在:

1.客户服务意识不强,社会满意度不高。有的保险公司一味追求发展速度和市场份额,忽视了经营效益、客户服务,淡化了对投保人和被保险人应尽的社会责任。

2.客户服务的方式、手段比较粗放。服务方式局限于传统式、功能性、基础性的服务,日常提供的只是与保单有关的服务,只有当客户出险或缴费时才能享受,客户需要的一些延伸服务还远远不能得到满足。由于保险产品的无形性特点,客户希望投保之后仍然与业务人员保持一定的联系,但目前除非出险索赔,保险公司和客户双方的售后联系沟通很少。

3.保险产品创新力不够。客户购买保险的目的是以少量的保费支出获得不可预测风险的转嫁,从而满足转嫁风险的需求。这些年来,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但仍有较大比例的市民没有购买家庭和个人保险,一定程度上反映保险公司提供的产品还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

4.理赔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不高。理赔时需要经过查勘、定损、核损、提交单证、理算、核赔、领取赔款各个环节,环节之间传递速度慢,理赔程序、环节过于繁杂,查勘定损理赔核批时限过长,导致赔案处理周期长,结案率偏低,从而损害了被保险人的切身利益,造成车险理赔投诉增多,影响了保险行业的社会形象,造成公众对行业信任度、满意度的降低。

5.保险条款不够严谨。一些客户遇到保险事故,在对条款的理解上经常与理赔人员产生差异,从而引起争议。有些条款,即便保险公司专业人员内部讨论时亦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甚至有的业务员在展业中存在误导行为,极大地损害了行业形象,也造成保单的失效率、退保率、投诉率居高不下。

三、提升保险公司客户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要加强教育宣导,增强服务意识。保险公司要把保护广大被保险人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引导,细化服务内容,明确服务标准,加强服务基础建设和资源配置,在接报案、咨询、投诉等客户接触端口实现标准化服务,建立服务质量检测考评机制,推进保险公司形象标准化、服务标准化、流程标准化和操作标准化建设。要向社会和客户公开服务承诺,并严禁误导性承诺、虚假承诺或者有承诺无落实,确保所有服务承诺落到实处。要将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努力维护好、实现好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合法利益,努力构建和谐共融的局面。

二要完善产品体系,努力适应客户的需求与偏好。当前,随着我国市场化程度提高,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家庭结构改变,人口趋向老龄化,必然产生新的风险和新的保险需求。保险公司应该与国家社会经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紧密结合,与国家狠抓生产安全紧密结合,在责任险、建工险、安工险,以及具有市场潜力的老人护理保险、医疗意外事故保险、特殊疾病保险、贷款人信用保险、人体器官特殊功能保险等方面开展积极的研究探索,力求获得突破。

三要努力提升服务的便捷度。在购买方面,除了展业人员的销售外,捆绑、定制销售、中介、网络、电话、便利店等渠道都可进行尝试;在支付方面,除了现金之外,网上支付、银行划付等也可尝试实践。要加强咨询、投诉环节管理,建立咨询、投诉处理监督机制,通过提高各环节的责任意识,提升咨询、投诉处理速度。

四要高度重视理赔服务,努力实现从方便内部管理向方便客户转变。保险公司要改进理赔程序,优化理赔流程,简化理赔手续,推行服务承诺、服务公约和服务规范,提升服务效率。理赔部门和理赔人员要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客户着想,想方设法简化程序,缩短周期,方便客户。要强化接报案、调度、查勘、定损、报价、核损、理算、核赔、支付各环节的规范化、标准化操作,加强对上述各环节操作时限的日常管控手段和后台监督,在确保理赔质量的基础上,全面提升理赔效率和服务水平。要定期沟通,及时向客户通报理赔进展情况。结案后,对已决赔案要及时进行回访,对客户进行防灾防损的教育,提高客户的风险管理意识和水平。

五要努力为重要客户提供增值服务。保险公司要努力为重要客户提供保单之外的服务,可通过成立客户俱乐部等形式,为不同等级的会员提供专家讲座、免费体检、健康咨询、机场贵宾通道等服务。可运用重要客户信息资源,在节日、生日、气候骤变等时点通过适当方式给予关爱服务,并在客户生病住院、子女就学、入托、就业、家政等方面开展更具针对性的人性化服务和帮助。当重要客户出险时,从接报案到查勘、定损、理算、核赔等各环节都应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同时尽量给予优惠的理赔处理。

六要学习借鉴发达国家保险企业的先进服务手段。当前,发达国家保险公司新的服务技术层出不穷,如有些国家推出了IC卡大小的保险卡,卡内存储了保单的条款、交费情况、现金价值等,可用于理赔、兑付、借款,甚至信用担保、请求紧急援助等,并能通过互联网与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通用。目前,国内保险公司的保单仍然采用纸质单证形式,给保户的携带、收存带来很多不便。因此,应当借助科技的力量,对服务形式进行创新。

参考文献

[1]吴焰.中国非寿险市场发展报告[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2]郭欣.客户服务与管理[M].广东经济出版社,2002.

保险服务满意度范文8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过短短十几年的发展,中国保险市场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保险险种不断增加,保费收入由1982年7亿多元,猛增到1997年的1080亿元,保险公司也由原来垄断经营,发展到现在的以“中保”为主体,多家中外保险公司共同发展的市场格局。据国外权威机构预测,中国保险需求将以每年10%的速度持续增长,到2000年保费收入将达到2480亿元,保险密度为19165元,保险深度为283%。同时据盖洛普调查公司最新调查(1999年)显示,未来两年百姓打算购买什么,选择彩电为33%,选择人寿保险占22%,名列第二。所以,作为保障经济和社会安定的中国保险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与保险业发达国家相比较(如1991年,瑞士、日本、英国、美国的保险密度,分别为3002美元、2487美元、1999美元、1931美元,该年保险深度超过8%的国家有:韩、南非、英、美、日、瑞士等),中国保险业尚处在一个拓宽时期。随着加入wto的日益临近,保险市场将逐步加大对外开放步伐,中国保险业面临着严峻挑战。如何应对挑战,笔者认为,根本对策是全面提高保险服务质量。

一、保险营销的本质在于提高服务质量

1960年,“ama”最先给服务定义为“用于出售或者是同产品连在一起出售的活动、利益或满足感”。作为一种无形的、以风险为对象的特殊商品,保险商品从本质上看,是一种服务。与有形物质商品相比,它具有如下几方面特征:1、不可感知性。是指保险服务的特质,组成服务的元素是无形无质的,以及使用服务后的利益让人不能触摸。2、不可分离性。即保险商品的生产与消费,在时间上存在一致性。3、不可储存性。基于上述两个特征,使保险商品不像有形商品一样,可被储存起来。4、不稳定性。保险商品很难像一般工业产品实行机械化或标准化生产,质量缺乏稳定性。5、价格相对固定性。保险商品遵循的是非价格竞争原则。保险商品的上述五方面特性,决定了保险营销的根本方向在于全面提高保险服务质量。

同时,据菲利普·科特勒的“顾客让渡价值”理论,在保险营销活动中,其营销核心是提高服务质量,因为服务质量的提高,一方面增大了“顾客总价值”,另一方面减少了“顾客总成本”。从而达到了“顾客让渡价值”的最大化,最大限度地满足保险市场的顾客需求。

但是,在我国保险市场上,保险公司提供的服务状况又如何呢?上海保险同业工会1998年曾就服务问题,进行过市场调查。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调查资料表明:成交后业务员与顾客从未联系过的占367%;保户打多次电话业务员才回应的占36%;保户因找不到业务员而要求退保的占205%;保户发现正式保单条款与业务员推销时承诺不一致的占64%;业务员要求保户退保、转投自己的占26%;业务员在保户面前贬低其他业务员、抬高自己的占218%。服务质量较高的“平安”保险公司尚且如此,可见,中国保险业服务质量的确难尽人意。难怪有848%的上海市民,呼吁保险公司要提高服务质量。

二、提高保险服务质量的现实意义

优质的服务有利于保险公司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增强信任感,提高顾客的忠诚度,更好地满足保户的需要,从而达到提高保险公司续保率、增加新“保单”的目的。所以,优质的服务,能为保险企业带来销售,创造利润,是一种“双赢”策略,即顾客满意、企业获利。从保险业成功人士的一系列事例中,同样也能得到印证,如美国保险协会会长梅蒂先生,被誉为保险业传奇人物。

相反,低劣的服务,将严重损害保险公司的形象,流失原有顾客群,导致保户退保、断交保费、拒绝续保以及失去顾客源等一系列不良后果。据统计,一个不满意客户,会将自己的抱怨平均告诉8人至10人。著名的推销员乔气拉德曾说过:每一个顾客背后都有250个关系人,因此,提高服务质量,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三、保险服务质量测量标准

既然服务质量是保险营销的核心问题,那么,怎样判断服务质量的高低呢?美国著名学者白瑞及西斯姆等,提出服务质量模型,据他们的理论,保险服务质量有五个测量标准:1、可感知性。是指服务产品的“有形部分”,为各种保险、服务人员外表等。2、可靠性。指保险企业准确无误地完成所承诺服务。3、反应性。指保险公司随时准备愿意为顾客提供快捷、有效的服务。4、保证性。即保险服务人员的友好态度与胜任能力,它能增强保户对企业服务质量的信心和安全感。5、人情性。指保险企业要真诚地关心顾客,了解他们的实际需要,并予以满足,使整个服务过程富有“人情味”。据上述五个标准,白瑞等建立了“servqual”模型,测量服务质量,即:servqual值=实际感受值-期望值。

据此模型,企业服务质量的优劣,取决于其实际提供服务状况(即顾客实际感受值)与顾客期望值之间的差额。由此推断,保险企业的服务重点(或判断核心标准),在于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的期望值,即顾客渴望从保险公司得到的满意服务。

我们将保险企业的实际服务,按其满足顾客期望值标准,分为如下五个等级。1、基本服务。如业务员亲自向顾客递交保单。2、标准服务。如保户生日、婚庆或节假日,业务员是否送贺卡等。3、满足服务。如保户出险,业务员是否亲自参与理赔,若保户依约无法得到理赔时,业务员是否带一份礼物以示安慰。4、超值服务。如保户是一名球迷或戏迷,业务员是否想方设法送去紧俏的戏票、球票。5、难忘服务。如保户生病住院无人照顾,业务员是否及时照顾保户,甚至做保户的陪夜人。

在上述五个等级服务中,一般认为,第一到第三等级servqual值为0,第四至第五个等级servqual值大于0。若连第一等级服务都做不到的,则保险企业将失去顾客群;servqual值若等于0,则保险企业将可能拥有游离顾客群。只有servqual值大于0,保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才有可能拥有忠实的顾客群,不断扩大顾客源。

四、提高保险服务质量的基本策略

就保险企业而言,提高保险服务质量的基本策略有两大类。

(一)标准跟近策略

它是指保险企业将自己的服务同市场上竞争对手的标准,进行对比,在比较和检验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自身服务水平的一种策略。保险企业在运用此策略中,可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1、在营销策略方面,保险企业应将自身的策略与竞争者成功的策略进行比较,寻找它们的相关关系;2、在服务经营方面,保险企业主要集中于从降低竞争成本和提高竞争差异化的角度,了解竞争对手的做法;3、在服务管理方面,保险企业应该根据竞争对手的做法,重新评估那些支持性职能部门对整个企业的作用。

(二)蓝图技巧策略

它是指分解组织系统和架构,鉴别顾客同服务人员接触点,并从这些接触点出发,改进保险企业服务质量的一种策略。从而借助流程图的方法,来分析服务传递过程的各方面,包括从前台服务到后勤服务的全过程。它通常涉及四个步骤:1、把服务的各项内容用流程图画出,使服务过程清楚显示;2、把容易导致服务失败的点找出;3、确立执行标准和规范;4、找出顾客能看见的服务展示,而每一展示将视为保险企业与顾客服务的接触点。

五、提高保险服务质量的具体措施

(一)树立保险服务至上的营销观念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险企业只有树立正确的营销观念,才能确保营销战略、策略的科学制定和实施,才能真正满足顾客的各种需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所以,保险公司要想提高其服务质量,首先应树立“服务至上”的营销观念。世界著名企业ibm公司的宗旨是“服务”,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宗旨是“信誉第一,效率第一;顾客至上,服务至上”。

(二)加强企业员工的专业培训,全面提高员工的素质1、加强员工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员工热忱、负责、高尚的修养,以及诚实守信、服务至上的职业道德。2、训练员工拥有广泛精湛的专业知识、娴熟高超的服务技能。3、培养员工积极乐观的心理素质及诚实、守诺的工作品质。4、要求员工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三)提供专业化、系统化保险服务保险企业服务的完整过程,包括售前、售中及售后服务三个基本环节。

1、售前服务。指从开始接触顾客前的准备,至保险业务促成历经的服务过程。售前服务的核心任务,是树立保险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其主要服务内容如下:(1)通过有形展示,建立保险企业良好专业形象。有形展示的基本要素有:实体环境、信息沟通、价格。(2)关心准顾客个人及家庭健康状况。(3)协助准顾客的事业。(4)设计、制作针对准顾客需求的险种、计划书。(5)准确的销售说明。(6)每个营业部开设24个小时热线联系电话等。

2、售中服务。指从保险业务促成至递交保单所历经的服务过程。售中服务的根本目的,是促成交易,其主要服务内容如下:(1)建立客户咨询电话;(2)将保费交给公司办理;(3)亲自送客户体检或财务检查;(4)为客户尽量减少投保手续、流程,建立“绿色通道”;(5)亲自递交保单;(6)寄一份感激客户投保的信等。

3、售后服务。指递交完保单后的一切服务过程。售后服务的目的在于:提高客户信心,避免保单失效以及发展顾客源,改善保险企业形象。良好的售后服务,有利于刺激保户再加保,增加保源,提高续保率。

通常售后服务可采取以下几种方式:(1)对客户家中发生的重大事件给予关心和关注;(2)定期访问;(3)不定期联系;(4)承诺重于一切,一定要履约守信;(5)随时为客户提供答疑咨询;(6)向客户传递反馈各种信息;(7)妥善处理客户的投诉,让客户满意;(8)加强防损防灾服务。

【参考文献】

[1]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分析·计划和控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保险服务满意度范文9

理赔满意度的整改报告

近三个月理赔客户满意度调查中,出现较严重的客户不满意现象,主要表现在问题:及问题:,针对上述情况,**中支提出如下整改措施:

1、理赔人员必须掌握足够的理赔专业知识,只要有专业的保险及理赔知识、快速的理赔时效、透明化的理赔服务、以及良好的服务态度,就能让客户感到理赔其实不难,服务就在身边;

2、实行报案客户100%电话回访,对客户的出险经过进行初步了解,同时为后续的时效提速垫定基础。时刻保持微笑服务,特别是在接受理赔材料时,要给客户良好的第一印象,这将会间接导致理赔满意度的回访工作;

3、结案后对客户进行预回访,回访客户前重新将案件翻阅,了解客户的基本信息资料,同时了解客户所投保险的保单条款及其赔付计算方式,确认客户是否对理赔金额有疑义,是否不了解理赔金额是如何理算出的,如有疑义即根据相应的保险条款给予解释。对于解释以后仍然对理赔金额不满的客户,我们得从客户的角度出发,表示理解客户的疑虑及难处,缓解客户情绪,拉近与客户间的距离,并将理算说明书由业务员转交予客户,告知客户如有问题可电话理赔人员为其解答,从而将矛盾淡化,避免客户针对理赔服务方面而产生不良情绪;

4、特别关注长期险案件,回访过程中客户有疑义的需及时进行解释,如果电话无法解释清楚的,转部门经理,由部门经理安排当地事务员或安排人员再次上门解释,直至满意为止;

5、所有的长期险实行二次回访制,二次回访首先是为确认一下理赔款是否收到,并为总公司理赔满意度抽检做准备。二次回访时告知客户我司非常重视客户理赔的感受,将会对其做理赔满意度回访,回访内容即为上次预回访所问的内容,如果对我司服务认可的话希望届时给出一个满意的评价;

6、尽量减少客户在投保时对相关保险条款、保险知识的不了解,营销人员也应尽可能告知客户相关保险责任、保险名词,从源头保证客户对保险责任的了解;

7、保险营销方面,加大对业务员的宣导,加强保险营销人员的诚信及职业道德培训,避免营销人员的销售误导行为,不能刻意夸大产品的功能和收益性。营销人员要向客户明确说明免除保险人责任的条款及投资风险,尽量减少客户在投保时对相关保险条款、保险知识的不了解,营销人员也应尽可能告知客户相关保险责任、保险名词,从源头保证客户对保险责任的了解。

保险服务满意度范文10

关键词:财产保险;服务;管理

1 目前我国财产保险服务现状

(1)服务意识不到位

在一些保险公司基层职工中,对保险服务还不是很重视,客户是上帝和服务是保险公司生命的思想还没有很好地树立起来。重展业、轻服务在不少从业人员甚至基层公司的领导中还比较普遍。服务态度差、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时有发生,公司制定的一些很好的服务举措得不到落实。在职工的头脑中,服务被异化为展业时的敲门砖,保费入了袋,承诺的服务也就没了影;有的拉保费时乱承诺,待保户出险后索赔时服务却打了折扣。凡此种种,使得一些保险公司整体形象和口碑在社会上并不太好,从而也直接影响了保险公司自身的发展。因此,必须尽快把保险服务提到应有的位置上来。

(2)服务过程不连贯

保险服务也是一个系统工程,内容很广泛,并不是出险后查勘理赔才叫服务。从售前起,保险服务实际上就已经开始了,并且一直贯穿于保险的整个过程。但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却不注意服务的全方位和高水平,平时不注意同客户建立长期的服务关系,保险服务说起来重要,忙起来就忘掉,经常出现断层;有的顾此失彼,只注意出险后的服务,而忽视对未出险保户的服务;有的服务人员素质不高,缺乏必要的服务技能,难以提供优质服务。因此,保险服务必须讲究连贯性和优质高效。

(3)服务内容简单化

相对于国外的保险公司来说,国内保险公司的保险服务尚属起步阶段,服务内容还很简单和单一,缺乏人性化和个性化,服务手段也相对原始落后,科技含量不高,服务质量不尽如人意。因此,服务要力求多样化,力戒简单浮躁。

2 提高财产保险公司内部员工满意度

提高公司内部员工的满意度与提升保险服务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我们应将提升员工满意度作为提高保险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

(1)培养和激励员工积极的工作态度

一是在雇佣人员时应选择拥有良好生活态度的人,同时注重关键岗位人员的配置。将优秀的人才放在对维护顾客关系极为关键的工作岗位。二是要关心其自身价值的实现,培养其对公司、对个人发展的信心。三是应加强职工培训,使员工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在与客户接触时有充分的自信。四是要给予一线服务人员充分的自由来为客户提供服务,同时对其权利作出合理限制。

(2)投资于支持系统

应该信任那些经过严格筛选和培训的员工会根据自身和雇主的最大利益工作,而且应该为他们提供各种支持。一是信息与交流技术。因为财产保险业务经营的广泛社会性使财产保险的客户众多,且遍布社会各个方面,信息和沟通技术是分销系统的生命线;二是环境设施。由于财产保险公司经营的是风险业务,展现给客户的应当是反应的快捷,这要求所配备的设施能体现行业的最新需要,包括交通、通讯设备等;三是有竞争力的产品;四是完备的质量控制系统,确保客户服务的效率。

(3)建立内部服务合同

建立内部服务合同是把服务合同概念引进企业内部的服务过程。它主要鼓励每一职能部门明确以下问题:①公司内哪些部门是你最重要的内部顾客?②他们的需要是什么?③他们的需要与现有业绩之间的差距是什么?④缩小这一差距的成本与收入是多少?通过内部服务合同过程的引入,可以转变公司内部部门认为自己的同事提供的服务质量要低于外部供应商的习惯看法。当公司内部出现问题时,管理人员就会“先把它当成顾客来对待”。

(4)适当的奖励和频繁的赞赏

激励和奖励必须能够刺激一线人员以主人翁的精神对待顾客的问题。这就要求公司对一线员工的正确行为能做到恰如其分的奖励和赞赏。在奖励方面,主要是要与业绩挂钩,以业绩论报酬。而赞赏的目的在于精神鼓励,形成员工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

3 提升服务水平,获得顾客满意,提升顾客忠诚度

(1)努力提高为顾客服务的效用

提高服务效用的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①在险种设计时充分考虑到客户各方面的需求,尽可能提高保障能力。

②在承保沟通时,展业单位的客户经理应充分了解顾客的需求,帮助客户选择全面、合理的保险条件,并根据需要增加补充条款。

③在理赔服务时,在合同允许的范围内,一方面要及时赔付,另一方面要努力为客户减轻损失提供方便。

④展业单位的客户经理还应注意向客户提供风险管理建议,特别是灾害事故发生时如何帮助客户减少损失。

(2)重视过程质量,同时要与服务结果相结合

保险服务满意度范文11

中国保险市场的决定权已经转移到消费者手中。

近日,波士顿咨询公司(以下简称“BCG”)的《消费者眼中的保险公司:中国保险业消费者洞察》报告显示,要在愈发激烈的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保险公司需要获得消费者的充分信任并提升理赔服务能力。

波士顿咨询公司全球董事经理胡莹指出,中国的保险市场正在迅速变化。一方面,互联网的渗透让原来不透明的金融产品变得透明化,消费者被市场教育得更为成熟,没有考虑清楚的产品不会轻易购买。“因此,保险业从之前的跑马圈地偏重销售,逐渐向以客户为中心转移。”

另一方面,在政策层面,监管者对消费者的保护力度加大,保险定价机制改革持续深化,万能保险费率改革规定正式出台,商业车险改革也将于年内全面放开。

通过对3200名中国消费者的调查,BCG发现,消费者是否会推荐某个保险品牌的决定因素,是他们对保险公司的信任程度以及保险产品和服务的简明程度。其中,保险理赔环节受到消费者的批评最多,主要原因是“理赔过程太慢、不够透明、达不到支付预期,或者需要花费太多精力”。

在年龄差异上,购买保险时间越长的客户,越会看重服务体验,而他们在遭遇不好的服务后会对保险公司有负面评价。胡莹认为,对于资深客户,他们看重的并不一定是产品的价格,而是服务体验。这一点是保险公司需要注意的。

还有一个不太愿意为保险品牌作出积极评价的人群是一二线城市居民。以寿险和车险为例,与低线城市相比,一线城市居民给出的品牌倡导得分相对低。胡莹的解释是,一二线城市一直以来是保险公司的核心战场,竞争激烈,产品丰富,同时也意味着取悦客户越来越困难。

现在低线城市相当于一二线城市10年前的状态,因此对于保险公司来说,花同样的精力,以同样的服务水平,在低线城市获得的效果与大城市完全不同,未来也许要重新调配品牌的推广资源。

调研还发现,出乎意料的是,与寿险相比,车险的品牌倡导得分相对较高。在购买、售后服务和理赔等大多数互动环节中,车险在中国消费者中的满意度得分都高于寿险;消费者对不同种类保险的态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在中国,消费者对车险的满意度会随着客户年限的增长而提高。这可能是由于买车后的第一年,消费者对车险品牌的选择度有限,而在之后的几年可以更自主地选择车险品牌。

而寿险的情况恰恰相反,随着时间的推移,消费者的满意度会下降,因为随着客户年限的增长,消费者和保险公司的互动会减少。

保险服务满意度范文12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车险经营中管理问题的分析,从四个方面提出了车险经营中应加强管理的对策。

车辆保险业务在整个产险公司经营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 发展 的车险业务,能够将单位保费的固定成本率降低,增大产险公司的获利空间。因此,产险公司加强车辆保险的经营管理是减得市场竞争的关键。车险经营管理的目标就是要以最少的赔付获得最大盈利,在目前激烈的市场竞争情况下,车险的经营管理必须抓住关键点,强耳倒址务人员的管理意识、风险意识和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才能实现车险经营利润最大化。

一、强化车险承保工作中两个关锐点的管理

车险承保工作做为一个选择车险客户的环节或过程从技术的角度来看,要求有清晰的解释、严谨的投保单填写、快捷的出单、全面的承保回访服务。为此,必须通过关键点管理来强化车险承保工作,做到有效防范风险并提高收益。

牟险承保的第一关键点是展业人员。展业人员掌握的客户风险信息应最多,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要对客户的风险信息做到知无不言,在车险承保中要充分披露客户的风险信息,真正做到严防“病从口人”,从源头上‘.过滤”风险。但现实中业务拓展与风险控制往往有矛盾,展业人员为了完成目标任务,在承保过程中总是忽视风险而过分强调开发拓展业务。加强这一关键点管理,要从贵任追究和业绩考核角度来增强展业人员的责任心,改变以业务规模为主的考核,要将“利润”考核落到实处,使业务人员主动放弃那些高风险的亏损客户而努力去开发低风险的优质客户。

车险承保中的第二关键点是核保人员。核保人员可以有效地矫正业务人员由于业务压力及自身利益因素而隐瞒标的真实信息的情况。但核保人员在经营中同样面临选择:要坚决执行公司的车险条款和费率,否则就面临监管的风险,但同业可能有更具竟争力的条款和费率,而业务一线的考核指标主要是业务规模,业务发展与核保管控之间存在明显的矛盾,同时又面临着来自市场中介的压力,中介人一般都提出要相当比例的手续费。管理好第二关键点,就要使核保人全面掌握公司车险条款费率,熟悉市场情况,了解客户需求。还要能做到在不违背总公司核保原则基础上对业务灵活处理。

二、精细化查勘,准神定损,提高理赌效率

理赔是车险经营管理的重要环节,查勘定损又是理赔的关键点,精细化查勘非常重要。查勘精细化因神种原因受到影响,一是车辆所换配件价格的确定没有明确标准。由于承保车型多,配件进货渠道不同,配件价格相差较大;二是车辆维修人工费确定没有标准;三是现在全国出现了大量4s店,其配件价格及工时价格大多高于别的厂家,但客户却信任45店,这就增加了维修成本。正是因为存在这些明显的不确定影响因素,要做到准确定损,合理赔付,提高理赔效率,需要采取相应对策:

1.建立高素质的定损核价队伍。定损人员不仅要有高水平的服务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具备廉洁自律的良好的职业道德,只有这样才能让客户满意、公司放心。

2.建立配件核价体系。由于现在车险市场上车型种类繁多,定损人员不可能掌握所有出险车辆的配件价格情况,因此要建立网上查询配件报价系统,方便定损人员快捷处理赔案,提高理赔速度,减少偏差。

3.分地区制定车辆维修工时标准。退彭或与当地大型汽车修理厂协商,制定一个标准作为定损依据,以利提高理赔速度,挤掉理赔中的水分。

4.建立车险复勘队伍。通过对已结案的赔案的复查,找出理赔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改进,并对处理该赔案的定损查勘人员进行评价和考核,达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效果。

三、通过提升客户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和续保率

当前的车险业务仍然存在保险消费不足的问题,从全国市场来看,承保比例约占车辆的50%左右。这种局面的形成,除了人们保险意识不强及费率因素外,保险服务不到位是抑制车险业务 发展 的一个重要因素。

要提升客户服务水平必须对客户的特性有深刻认识,一般来说,客户具有社会和 经济 双重特性。从社会性来讲,一个客户的不满意可以影响周围的人群。经济性一方面表现在客户要对购买投人和获得的回报进行比较,期望以最低投人获得最大的保障,另一方面又表现为客户不愿轻易转保。基于客户的这两种明显特性,必须通过提升客户服务水平来提高客户满意度,以吸引更多的客户,扩大业务量。保险公司是一个服务性 企业 ,客户服务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车险服务的竞争最终体现在为客户服务的竞争。要有效开拓新客户并维护老客户,必须提高服务品质,丰富服务手段,更重要的是要保证服务、信守承诺。提高服务水平必须做到高效率和以人为本,要建立起对客户的回访、拜访、续保提示、咨询、救援、理赔的整体服务 网络 ,让客户得到更加迅捷方便和全方位的服务。当客户服务品质提升后,客户的满惫度就会提高,客户既会将这种满意向社会广为传播,吸引更多客户加人,有效地提高老客户的续保率。

四、加强内控,确保车险发展的质量

首先,要建立良好的车险单证管理内控制度。要按保监会规定,建立健全各项单证管理制度。做到流程明确,管理有序,各项资料齐全、清楚,各级库存以及未回销有价单证账、表、实一致。所有空白保单、保费收据、批单、退费收据由专人管理,并设立单证领用登记簿,领用单证时应在登记簿上记录领用日期及领用单证的起讫号码、摘要(用途)、领用人签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