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保险专业毕业论文

保险专业毕业论文

时间:2022-07-25 19:11:31

保险专业毕业论文

保险专业毕业论文范文1

关 键 词:金融人才;应用型;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9.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3544(2011)06-0066-05

通过十余年的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我们逐步探索了适用于培养高级应用型金融专业人才的1234模式:明确一条教学主线,即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为教学主线; 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两大教学体系, 即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在课程体系安排上,重点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特点, 把实践教学环节上升到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地位;明确人才培养的三个教育阶段,即专业基础教育阶段、专业强化教育阶段、专业综合提高教育阶段;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四项结合,即理论与实践结合、产学研结合、人文社科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结合、 职业资格证书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实践证明,1234模式是一条培养高级应用型金融人才的有效模式。

一、一条教学主线: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

为了把学校办成让学生、 家长、 社会满意的学校,我们把“应用为本、学以致用”作为学校的“办学理念”, 并将其贯穿于各专业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因此,金融学专业从招生伊始,就开始探索如何培养金融学专业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金融职业素质的养成。

金融学专业涵盖的知识内容非常丰富,银行、保险、证券这三个方向的专业知识是其三大支柱 [1] 。因此, 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进一步细化专业方向。目前,国内多数高校金融学专业都是不分方向的,导致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内容多而杂, 最终培养出的是一批批“样样通、样样松”的人才。虽有个别学校作了一定的改革,如将金融学专业改为保险专业、国际金融等若干专业, 这样做的结果虽然使学生对某一个金融领域的专业知识有了深入了解, 但又导致专业口径太窄,使学生就业时面临困难。针对这种状况,我校金融系成立了专门的课题组,确定了“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能力为本位,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动手能力强, 基础扎实的金融领域第一线的高级应用技术人才”的目标,就金融学专业的建设提出了如下的改革方案:在大金融的平台上,将符合市场需要的银行、保险、证券行业某些岗位作为专业方向,构建出“一个专业多个方向”的金融学专业,最终把金融学专业的本科学生培养成“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市场急需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2] 。经过多年的市场调研和专业论证, 我们认为在大金融学的平台上开设投资理财方向、证券期货方向、保险营销方向是比较适时的,可作为目前首选的三个方向。

在这一大背景下, 我们进一步提炼了金融学专业学生应该掌握的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认为金融学专业学生通过4年大学生活, 应该在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三大应用能力和思想道德、专业业务、文化素质、身体心理四大综合素质方面有较大提高。详见表1、表2。当然,从专业的角度来看, 专业能力的培养和专业业务的养成是应用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的重中之重,而且,应该根据学生所选专业方向,有所侧重。

二、两大教学体系: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

在课程体系安排上, 我们重点突出了应用性和实践性特点, 把实践教学环节上升到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地位,建立起了理论和实践两大教学体系。从理论教学体系来看,要把握好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学时比例,可以各占三分之一,也可以有所侧重。同时,必须加大选修课比重,这既包括公共基础课, 也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如前所述,金融领域宽泛,涵盖知识较多,因此,培养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最好办法就是让其依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从实践教学体系来看,要改变“重课堂、轻实践”的传统教学观念 [3] ,所以,我们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实践学时比重, 保证实践学时至少占到总学时的三分之一。具体说来,除采取课内实验、上机等形式外,还采取了课外学时和专用周的形式。如统计学、计量经济学这类课程需要利用计算机及相关软件进行实际操作, 可以采取课内实验、上机等形式,加大实践学时比重;而证券投资学、国际金融、保险学、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金融市场营销学、金融英语这类课程安排一定的课外学时,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效果更佳。但仅仅这样还不够,还应该采取专业周的形式加大实践学时,如证券投资学、国际金融等课程可以通过开设证券投资模拟实训、 外汇模拟交易实训等实践课程。部分实践课程安排如表3所示。

为了增强学生的专业方向实践技能, 我们增加了专业方向综合实践周, 如根据前面提到的专业方向,我们让学生在理财规划综合实训、信贷管理综合实训、保险营销综合实训中选择一个。同时,为了增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我们增设了创新实践周。创新实践包括参加创业计划竞赛、创业实践、学术讲座、实验室开放研究项目、专业课题研究、学术论文、创新能力培训等,该项学分由学生在校期间取得。 学校可集中开设社会实践与调查、 学年论文、创业专用周等实践课程,使学生可以获得部分创新实践学分。此外,我们还鼓励学生有意识地自己参加其他创新实践, 并根据上报的材料获得一定的创新学分。如利用假期参加社会实践;公开发表专业性论文;参加证券协会、信贷协会、保险协会等表现突出; 在各个层次的点钞技能比赛、 证券模拟交易大赛、外汇模拟交易大赛等专业性比赛中获奖;取得理财规划师、证券、银行、保险从业资格证,等等,都可以获得创新学分,并且,规定学生大学期间至少要取得创新实践学分10个, 多出部分可以抵扣其他实践环节学分。见表4。

三、三个教育阶段:专业基础、专业强化和专业综合提高教育阶段

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可以分为三个教育阶段:专业基础教育阶段、 专业强化教育阶段和专业综合提高教育阶段。 专业基础教育阶段主要是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可以这样说:没有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金融学、计量经济学、财政学、会计学、统计学这8门全国高等学校经济类专业核心课程支撑,金融学专业就如同“无水之源,无木之本”。所以,在这个阶段打好基础是后续强化、提高专业技能的关键。在专业强化教育阶段,国际金融、保险学、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 证券投资学等专业课程是学习的重点。在专业综合提高教育阶段,学习的重点应该放在专业方向的理论课程、专业方向的综合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等。

如理财规划方向理论课程我们设置了财务分析、投资分析与组合管理、理财规划原理、理财规划实务等课程,实践课程设置了投资经理实训、理财规划综合实训课程等; 信贷管理方向理论课程设置了银行会计学、个人理财、风险管理、银行信贷管理学等课程,实践课程设置了银行前台实训、信贷管理综合实训课程等; 保险营销方向理论课程设置了人身保险、财产保险、再保险学、保险营销学等课程,实践课程设置了保单设计与销售、 保险营销综合实训课程等。最后,通过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实现金融学专业人才素质的综合提高。需要注意的是:金融学专业还应该加强毕业实习前的职业入门指导,所以,我们还增设了学科前沿专题讲座、创业指导、应用文写作、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

在这里,要特别强调一下毕业设计(论文)。毕业设计(论文)是对学生接受高等教育阶段学习成效的一个综合考核, 所以最好将其贯穿于整个大学三个教育阶段中。建议采取课题驱动项目教学模式,即通过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形式来驱使学生分阶段完成毕业设计(论文) [4] 。张五常教授认为, 最好的学习方式是带着明确的要解决的问题去学。所以,如果让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阶段, 带着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课题)去学,分阶段地解决各个阶段性小问题,并分阶段检验其学习效果,要比单纯地靠毕业设计(论文) 检验更具有现实意义。 课题驱动教学模式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思路提出的。它也可以分三步实施:第一步为毕业设计(论文)课题论证阶段,可设在大二第二学期期末实施, 因为这时学生有了一定的经济学基础知识, 能够较好地完成课题的论证,同时, 也有利于下一步带着问题开始专业课的学习。 第二步为毕业设计(论文)课题中期检查阶段,可设在大三第二学期末完成。经过大三的学习,学生的专业理论课基本学完(有些院校在大四也安排专业课),具备了专业基础知识, 且经过长达一年的资料收集和思考,可以掌握完成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的理论基础与研究现状, 这同时也是对学生理论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的一种综合检验。 但由于这一年学生还没有经过实习,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还不强,所以还不适宜让所有的学生在大三期间直接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在大三第二学期,必须开展课题中期检查,我们主要采取学年论文的形式。学年论文的撰写内容为学生所做的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的理论基础与研究现状综述, 这对于提升学生毕业时的竞争力很重要。 第三步为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结题阶段。经过大三的充分准备,学生应该在大四一年时间里,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结题报告。通过结题的学生除可以得到毕业设计(论文)学分外,还可以得到由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颁发的课题结项证书,证明其本人(或所在团队)具备了一定的研究能力,成功完成了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的研究工作。

四、四项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产学研结合、人文社科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结合、职业资格证书与专业教育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 加强四项结合是培养高素质金融专业技术应用性人才的有效途径, 即理论与实践结合、产学研结合、人文社科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结合、职业资格证书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1. 理论与实践结合。陆游曾在《冬夜读书示子律》一诗中告诫自己的孩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理论与实践结合,让学生“学中干”、“干中学”,是实现金融学专业素质提升的必要路径。这也正是我们一直强调实践教学体系要与理论教学体系并重的主要原因。 除设置了与理论教学体系并重的实践教学体系外, 为了保证学生关注金融领域的热点问题,我们还创办了《金融快讯》刊物。该期刊每周发行一期,由指定教师负责指导、终审,由学生证券协会负责组织学生进行证券版面热点问题的采编、初审,由学生信贷协会负责组织学生进行银行版面热点问题的采编、初审,由学生保险协会负责组织学生进行保险版面热点问题的采编、初审。这样,既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 也使学生的专业综合技能得到了提升。

2. 产学研结合。 产学研结合是培养高级应用型金融专业人才的重要保证。从目前来看,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企业,都有较强的与高校合作的意愿。高校要抓住有利时机,建立起与金融企业深度合作的双赢机制,采取多种形式进行产学研合作,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 我校除了经常与金融企业合作开展各种活动之外, 还成立了一个以教师指导为辅、学生自己管理为主的金融服务公司。该公司按行业(也可以是按专业方向)设置服务中心,如设证券服务中心、银行服务中心、保险服务中心等。其中,证券服务中心可以帮助证券公司进行股票开户等服务,银行服务中心可以帮助银行办理网上银行业务、第三方存管等,保险服务中心可以进行保单推销、讲师培训等。

3. 人文社科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结合。金融行业既要与钱打交道,也要与人打交道。金融从业人员如果没有很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精神, 就很难发展起来;如果没有很强的自律性,就很容易步入歧途。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适应金融企业的从业要求,我们特别开设了礼仪实训、演讲与口才、团队拓展训练、职业教育等课程。此外,每个学期还安排专业性的辩论比赛、点钞技能大赛、证券交易模拟大赛、外汇交易模拟大赛。这些比赛,由学生负责筹划、组织、主持,老师负责指导、评判,较好地促进了人文社科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的结合。

第四,职业资格证书与专业教育结合。金融学专业方向的设置与就业岗位相关性很强, 且在入职时往往要求取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所以,金融专业人才培养一定要强调职业资格证书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通过设置相关课程和专业指导使学生适时拿到职业资格证。如理财规划师、银行从业资格证、保险从业资格证、证券职业资格证等。以证券职业资格证为例,该证有效期为两年,所以,可以在三年级时组织学生考证,相应地,证券投资学等相关课程就应该在此之前开设。在考证过程中,我们还注重发挥学生团体的传、帮、带作用,并专门组织辅导。

金融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我们的实践证明,“明确一条教学主线、建立两大教学体系、 强调三个教育阶段、 加强四项结合”的1234模式是一条培养高级应用型金融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都红雯,金月华,高国庆. 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定位[J]. 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2(4):12-14.

[2]吴云勇,陈凌白. 金融学专业投资理财方向建设方案[J]. 浙江金融,2008(1):41-64.

保险专业毕业论文范文2

【关键词】高等教育 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过程中最后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体现。毕业设计(论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及基本技能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一般文科称为毕业论文,理科称为毕业设计。

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一项给定的毕业论文任务,撰写符合要求的毕业论文。具体地说,在知识要求方面,应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与技能,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使得理论认识深化、知识领域扩展、专业技能延伸;在能力培养方面,学生应学会依据课题的任务,进行资料的调研、收集、加工与整理,正确使用工具书,掌握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撰写技术文件的能力,掌握实验及测试的基本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综合素质要求方面,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树立正确的工程观点、生产观点、经济观点和全局观点。

完成毕业论文,普遍的流程:选题———开题———中期检查———论文答辩。在学生做毕业论文过程中,指导教师肩负起指导查阅资料、筛选资料、修改论文等作用。

近年来,学生高质量的毕业论文总是不多,平时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论文固然难以令人满意,有些成绩好的学生的毕业论文也不尽如人意。考察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发现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重视不够。学生不重视毕业论文,以应付心态对待毕业论文的写作。毕业论文写作时间一般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学生完成毕业论文之时,正值毕业之际,学生面对就业。由于就业形势亦不乐观,因此,学生都承受着一定的就业压力,他们不得不花大量时间去求职、面试,甚至到用人单位应聘实习。而在完成毕业论文期间,学生不用上课,更无需考勤,对毕业论文只好匆忙应付。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投入时间少,精力也不够,论文质量自然难以保证。

二、质量欠佳。毕业论文普遍存在抄袭现象,应付式完成论文,导致论文质量不高。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大学生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本校2004、2005、2006三个年级本科生的论文写作现状进行调查。实际发出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75份,有效问卷265份。69.1%的同学认为身边存在较多或很多抄袭现象,然而在发现抄袭现象后,却有47.7%的学生觉得正常,13.7%的同学甚至当作没有发现,这说明大学生论文抄袭现象比较严重。职业院校的学生普遍成绩偏差,论文质量不容乐观。

如何防止毕业论抄袭呢?

在教务处的指导下,湖南民族职业学院经管系率先将毕业论文这一教学环节以毕业实习报告的形式替代。学生根据在顶岗实习期间的岗位和工作职责,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写下来,形成毕业实习报告。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止毕业论文过度抄袭。

以下是经管系营销0901班某学生的毕业实习报告纲要。

实习报告题目:论电话营销———深圳阳光保险公司实习体会

摘要

关键词

1.实习单位简介(阳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1.1公司简介

1.2主营业务(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健康保险,儿童保险,意外保险,教育金保险,大病保险,理财保险等多类保险业务)

1.3运作模式

2.实习岗位简介

2.1部门简介(电子商务部)

2.2工作流程

2.3岗位职责(跟踪服务、维系CRM、开拓渠道)

3.实习所感

3.1实习困惑(团队协作/人际关系的处理、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付出与收获的比例)

3.2实习心得(抗压力增强、看待问题多元化、脾气性格有所收敛)

3.3未来计划(潜心学习电话销售技巧及客户关系维系、尝试不同岗位)

用毕业实习报告代替毕业论文,能在实际教学中,起到以下作用。

首先,减少论文抄袭。因为没有没有同实习单位同岗位的实习心得,学生能够独立的思考如何去完成本次实结,主题明确,接近生活和工作,激发学生思考和学习的兴趣,极大程度的避免了照搬照抄。

保险专业毕业论文范文3

关键词:保险;本科教育;人才供需;人才培养

高等学历教育是高素质保险人才输入的主要来源,其中,保险专业本科教育是其基础和主体[1]。保险业的发展为高校保险专业的本科教育提供了发展契机,而保险高等教育的水平和质量也对保险业的发展影响深远。新常态下,我国保险业发展的步伐愈发稳健,保险业的合规化、集约化发展对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要求更高:保险有效需求随收入增长而增长,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的提高需要保险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这需要从业人员有较高的素质;同时,保险市场的国际化也对保险人才提出了高要求。当前,保险业的发展新常态从质和量两个层面对保险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然而,新形势下,保险专业本科人才培养工作尚存在人才培养规模与人才需求数量、人才培养质量与人才需求不完全相称的矛盾。

一、保险本科人才需求现状

(一)保险公司需要大量本科学历人才

我国保险行业目前处于高速发展期和快速转型期,对人才的需求处于旺盛阶段,尤其是近年来行业发展正从重视业务增长向提高内涵建设方向转型,对高素质员工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2]。2014年底,全国保险公司从业人数为344.58万人,其中职工人数98.39万,营销人员255.48万(部分是职工)。从业人员中,具有学士学位的人数为60.41万,占从业总人数的比重约为17.53%,占职工人数的61.40%。相较于2013年,2014年保险从业人数、职工人数、具有学士学位人数、35岁以下人数分别增加了14.04%、34.09%、14.11%、5.56%,其中学士学位从业人员年均增加约8.3万人(见表1)。这充分说明了保险行业对本科学历人才有较高需求,保险专业是专门针对保险行业需要而开设的专业,人才培养具有保险行业针对性,能够直接满足保险行业的岗位需要。从前文分析可知,保险行业对保险学专业本科生有较高的现实和潜在需求。

(二)保险业转型升级需要大量高素质保险本科学历人才

我国保险业亟须从重视业务量增长调整到重视业务内涵提升、业务精细化发展、保险服务质量提高的转型升级道路上来。转型升级的关键是人才队伍建设。虽历经多年人才培养,我国保险业的人才队伍建设仍存在整体水平偏低的问题,亟须吸纳大量高学历保险专业人才来改善保险行业队伍质量。

保险业的高质量发展亟须更多保险学本科人才。我国保险业从业人数达三百余万,其中职工人数近一百万,而包括营销员群体、保险公司职工群体等在内的从业人员中,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从业者仅为六十五万人左右(见表1)。低学历从业人员比例过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保险业顺利转型升级、向前发展的突出问题,也是当前我国保险行业整体形象欠佳、保险诚信缺乏的重要原因。本科人才往往视野更宽、更有活力、思路更广、做事更为认真,更高比例的保险本科从业人员可以提高保险队伍的总体水平,是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人才队伍保证。

高素质的核保、核赔、精算等技术型人才和管理、营销、培训等经验型人才是队伍建设急需的[3]。保险专业本科毕业生是受过高等教育通识教育及保险学专业教育的专业技术人才,是保险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最佳来源。从保险业人才队伍建设角度考虑,是保险业人才队伍建设的生力军和最佳后备力量。

二、保险本科学历人才供给现状

首先,保险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数量少。截至2014年底,我国举办保险学专业各层次学历教育的高校共125所,其中有99所开办了本科层次学历教育,保险学本科专业在校学生23 706人,年均毕业人数约为5 900人。从数量对比看,保险专业本科年毕业人数与保险行业年增加本科从业人数之比约为1:14。即便考虑到保险公司所需本科人才不局限于保险专业,保险专业本科毕业生供给与保险公司本科人才需求之间仍存在巨大差距,有调查认为该供需比约为1:4[4]。由此可知,我国当前保险本科学历人才需求旺盛,保险本科人才的培养数量远远达不到行业发展所需。

其次,保险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达不到行业人才标准。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标准与行业人才需求不匹配, 导致保险本科毕业生在保险行业的就业率较低。通过同行交流及对教师的电话访谈,笔者了解到,江苏省内4所设有保险本科专业的高校近两年的保险本科毕业生首次就业率约为70%,就业学生中约三分之一毕业生进入保险行业就业,即仅五分之一左右的学生有机会进入保险行业工作。通过对江苏大学2015届保险专业毕业生访谈得知,部分学生有意愿而未能进入保险公司工作的原因大致有两点:第一,毕业生不具备保险公司所需的综合能力。从了解情况看,保险公司较看重公众演讲水平、领导能力、外语水平等综合能力,而除了外语之外,本科生往往缺乏上述其他有针对性的课程培养和训练。第二,保险公司需要的是经短期培训即能上岗具有较多实践经验的人才,而绝大多数学生往往只了解书本上的知识,实践能力不足保险公司不能“拿来就用”。

以上分析可知,保险本科教育存在量少质不合要求的供需错配现象。

三、保险专业本科生供需失衡现象分析

如上所述,在我国保险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保险专业本科生供需错位突出。一方面,保险本科人才的培养数量远低于行业需要;另一方面,高校保险人才培养质量不符合行业人才标准。虽然专业和学历不是衡量人才标准的全部,但是,客观而言,保险专业相对于其他专业来说更具有专业和行业针对性。保险本科毕业生供需失衡错配现象的原因,可归结为以下几方面。

(一)保险公司不愿投入长期成本进行人才后续培养

对于“挖墙脚”和频繁跳槽现象极为普遍的保险业来说,对新聘人才的长期培养具有过高的“外部性”,这种人才市场的失灵使得保险公司往往不愿意招聘刚毕业不能“拿来就用”的大学毕业生,而更希望通过重金在行业内部“撬到人才”或寻找有从业经历的社会人员。同时,在较高的就业期望下,由于缺乏较广的人脉基础和稳定的经济来源,毕业生往往不愿从事保险销售工作,这使得保险本科毕业生难以在保险行业谋得合适的岗位,从而供给不能得到有效释放。

(二)保险本科人才培养与需求脱节

高校是保险本科人才培养的承担者,其人才培养标准应尽可能适应行业人才的需要。但是,现有模式下培养的保险本科生往往不符合保险公司“拿来就用”的人才标准。

首先,人才培养“专而不博”。专才是专业知识精通的人才,通才指通晓多学科知识、知识面广博的人才。我国保险本科人才的培养往往过于重视“窄口径,重专业”的专才教育,开设的专业课程过于细化,但却忽视了保险人才所需知识的广博性、实用性、综合性。由于保险行业的实践性特点,尽管保险行业的分工越来越细化和专业化,但除了精算外的其他保险专门工作,从业者在具备基本的保险专业基础及必要的综合素质之外,多不需要特殊的知识铺垫而只需经过后续职业的再教育即能较好地胜任相应工作[5]。保险业的实践性特点要求学生在“专”的基础上应具备广博的知识和较好的综合素质,而“专才”的培养往往使得学生“专而不博”。

其次,本科生教育的实践环节针对性差。传统的社会学科教育多属于填鸭式的灌输教育,留给学生的思考和创新空间较少,学生缺乏创新实践的机会,教学侧重知识的传播而往往忽视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毕业后进行创新性工作的能力偏弱,从而难以与保险业实践性强的工作特点相容。当前我国保险本科学历教育普遍比较重视保险专业知识的教育,学生进入社会后往往缺乏其他学科知识的储备,缺乏实务操作能力[6]。加之保险专业教师队伍往往缺乏保险从业经验,使得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空有理论而对保险公司的实务操作了解甚少。

四、优化保险本科人才培养的对策

(一)保险监管部门及保险行业应积极参与“宽口径、重实践”的人才培养

培养高质量的保险本科人才对促进保险行业发展具有正效应。基于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考虑,保险监管部门应当充分发挥建议及督促作用,建立类似于医学生实践环节的保险实习制度,使得高校保险人才培养与保险行业人才需要充分对接,保证高校培养的人才能够充分满足行业人才的需要,使保险专业学生能尽可能被行业所吸纳,使高校成为保险行业人才大军培养的基地。

首先,保险监管部门督促保险行业设定激励机制,将保险实习基地建设的数量和质量作为对保险公司进行考核和监管的一项内容来抓,在保险行业内形成竞相建立实习基地的氛围和环境,使保险实践学习全程贯穿于专业基础知识学习及专业课程学习。在此过程中,保险协会、保险学会等组织可充分发挥产学研纽带作用,促使该种机制的形成和完善。

其次,保险监管部门应积极与教育行政部门建立沟通协调机制,为保险公司与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可以鼓励具有较高学术素养的保险公司管理人员担任专业课兼职讲师、兼职辅导员等,鼓励保险公司为高校教学提供辅助教学资料或给予其他教学支持等。为形成激励机制,可以督促保险企业在职位晋升等方面给予相关人员一定的政策倾斜,从而在微观上形成保险公司与高校保险专业之间的良性互动。保险行业协会与学会组织可以在其中起到激励政策的助推作用以及高校与行业之间关系互动的协调作用。

再次,形成“订单式”保险人才培养模式。专业教育与行业发展是相辅相成、互为基础的关系。在保险人才供给远低于需求的情况下,只需在供需之间形成无缝对接,即可在人才的高质量培养和人才的有效需求之间建立有效流通渠道,这样既能保证保险专业学生的高合意就业率,同时也满足了行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基于保险业经营分散性的特点,通过保险行业协会、保险学会组织参与协调实现的“保险行业订单式”保险专业本科培养是实现保险人才培养充分贴合行业需要的有效举措。在重视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将人才培养过程的实践部分放到保险公司来进行,这样,在强调本科教育“重基础、宽口径”的同时,又能充分实现保险行业“重实践”的要求。

(二)高校应优化“宽口径、重实践”的人才培养方式

受保险国际化及金融业混业趋势的影响,具备较强的数理分析能力、较高的经济学和社会学素养、掌握较多金融学理论的保险专业本科生往往具有更高的综合分析与判断能力,更易被保险行业接纳。因此,在保险本科人才培养上应以“宽口径,重基础”作为理论基础教学的方向。

保险业的实践性要求保险本科人才培养在重基础的同时,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作为专业课教学的思路。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穿插实践教学,通过理论课与保险实践课或实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同步提升极为关键。通过专业课教学与专业课实践的同等重视和同步推进,可以促进应用型实践人才的培养,使学生成为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突出的人才。

保险学专业师资队伍缺乏行业实践经验是极为普遍的现象。这往往使得专业课教学内容滞后于行业发展实践,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法有效结合保险公司的实际做法传授相关的知识,造成保险学课堂教学的空洞,这样,学生往往疲于应付考试而缺少学习的动力和激情。要改变这一现状,首先,学校应当强化专业实践培养制度的建立。通过积极与保险行业协会、保险学会等组织的沟通和联系,为专业课老师到保险行业挂职锻炼、调研等提供条件,使学生在课堂上所接受的就是与保险行业实践紧密结合的理论知识。其次,积极主动聘请具有较高理论素养的合格保险工作人员作为保险专业兼职师资力量,以充实保险师资队伍。

参考文献:

[1]叶安照.高校保险本科专业立体教育教学系统研究[J].保险研究,2010(6):101-106.

[2]陈靖.保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策略探究[J].上海金融,2011(1):116-118.

[3]贺思辉.从“新国十条”看保险大发展机遇对保险教育改革的影响[J].上海保险,2014(12):54-58.

[4]唐红祥.关于保险学历人才供需脱节的思考[J].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8(2):93-96.

保险专业毕业论文范文4

关键词:保险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一、保险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基础

1.理论基础

“能力本位”是国际上公认的高职教育的理论依据。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规模的扩大,生产过程对劳动者提出的要求日渐复杂,学徒制逐步为学校职业技术教育所取代。这种学校形式的职业技术教育很久以来一直采取班级授课的组织形式,以行业学科体系为本位,以“课”为单元,以时间为衡量进程的基准,大面积、高效率地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技术知识和职业技能,这就是至今仍很流行的“学科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科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难以满足市场经济下,企业作为经营实体需要“成品型”毕业生“零距离”进入企业工作的需求。20世纪初,特别是6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在开发新的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兴起了一种以达到某种职业的从业能力要求为培养目标,以能力为教学单元,以学生是否具备某种能力作为衡量教学进程基准的“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成熟于50年代的德国“双元制”模式,60年代后期首先流行于美国、加拿大的CBE模式,7O年代初由国际劳工组织开发的MES模式,都是“能力本位”的典型。实践证明,“能力本位”人才培养模式是解决失去统招统分保护伞的高职毕业生毕业后难以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因此,保险职业教育必须坚持“能力本位”和“需求论”构建人才培养模式。

2.行业基础

作为全国唯一一所服务保险全行业的职业教育基地,保险职业教育事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全局,事关保险业繁荣发展的百年大计,是一项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任务。目前,中国保险企业发展很快,但和市场的需要仍有相当差距。西欧一些发达国家的人口、面积、市场都比较小,但往往容纳了几百家、甚至上千家大型保险公司。中国现在只有70多家保险公司,从市场需求来看,保险业主体还要大量增加。此外,中国保险业的人才队伍建设在总体上仍然不能适应保险业进一步发展的客观需要,中国保险业在人力资源方面仍然面临比较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一是人才数量相对不足。据我国2006年保险年鉴,全国保险公司及中介机构职工34.5万,营销员147万,两项合计近200万,相比较13亿人口而言,保险从业人员与总人口比例大致为1∶650。二是人员素质总体偏低,专业知识和专业操守普遍缺乏,三是人员结构亟待优化,尤其是保险投资人才缺乏。例如,目前各家公司正在大力开拓QDII、第三方资产托管、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包括企业年金在内的新市场和新业务,几乎涉及的每个岗位都缺人,尤其是债券投资和风险控制方面的人才。保险行业在人才方面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保险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因此,作为门朝保险开的保险职业教育在创建人才培养模式时,应当以解决保险人才需求不足与结构不合理、实现保险业可持续发展为第一要务。

二、准确定位保险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任何人才培养模式都是为了完成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而设计、构筑的。人才培养目标既是模式的出发点又是模式的终结点,因此,人才培养目标位居人才培养模式构成要素的核心地位。保险职业教育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和服务行业的办学方向和宗旨,将培养复合型的应用性保险人才作为自己的培养目标,为保险行业的繁荣发展输送了大量的人才。因此,保险职业学院的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5%以上,绝大多数流向了全国各地的保险公司。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毕业即失业”的背景下,高就业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保险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是成功的。但是,高就业率也得益于现阶段保险行业的蓬勃发展,以及保险教育机构的垄断性,再具体分析毕业生的就业岗位,经过专业化训练的保险学院的毕业90%以上从事的是保险营销工作,甚至是保险本科毕业生也不例外。而保险营销()工作对于那些具备社会阅历的非保险专业人才同样胜任。这就意味着今天的保险职业教育不是100%的成功,存在不足:培养的人才比较单一,专业技术含量不高,仍然欠缺“复合性”、完全“应用性”,究其原因:

1.没有正确认识职业教育的价值

高等职业教育是“集科学、人文、创新于一体的可持续发展的、较高级的技术应用型教育,旨在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以及促进理想的个人生存与发展的‘全人’教育则应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更高境界和追求的崇高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是一个长期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但目前在教师和学生心中并没有树立这样的看法。一般认为高职学生是差学生,进入职业院校是一种无奈,混张文凭罢了;高职院校教师是次等老师,接受保险职业教育的学生最后反正都是出去“卖保险”,只要不吵不闹,给个60分得了;高职院校是次等学校,不管黑猫白猫,有学生就好。其实,优等与类型不是同一个概念,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都可以办成优质学校,培养优等学生,关键在于是否依据社会需求找准了定位,办出了特色。

2.受制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层次的模糊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7年修订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中的第三级教育第一阶段的5B类相符,是“实际的、技术的、具体职业的特殊专业课程”,包含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在内。我国目前的高等职业教育定位于专科层次,与培养社会大量需要的职业技术型人才相适应,但是“高职专科成了终结性教育,影响了其健康发展形成高职专科、本科、硕士、博士等层次齐全的独立的高职教育体系,以促进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并满足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需要。”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层次的模糊性,使保险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具体标准的制定上难以把握,它突出了职业能力培养,又忽视了基本素质和发展后劲的培养,难以确定在职业能力培养中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必需、够用”的度。

3.欠缺行业引导保险职业教育的机制

“立足行业”“服务行业”是保险职业教育发展的生命线,因此,保险市场人才结构需求的变化,是保险教育培养目标制定的主要依据,应立足本地实际,进行充分的职业与行业分析,依据就业实际、层次要求,寻找与教育资源相适应的培养目标定位,办出特色。在此过程中,不是简单地接受主管“婆婆”的指令,而是需要充分发挥保险行业参与、引导保险教育的主导作用,例如:主导有关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宏观决策,负责教学质量评估等;需走出校门,与行业、企业取得广泛深入的联系,找到“订单培养”、“产学研结合”的切合点。目前,保险行业与保险公司与保险职业教育相结合互动培养保险人才的机制仍然停留在摸索阶段,尚未调动行业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和企业在技能人才的培养、培训中的主观能动性,变学校单方面的闭门培养为开放式的市场化培养。

三、保险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途径

1.创新教学模式,实现“2+13”的教学效果

“2+1”培养模式,即在三年教学中,前两年在校内进行理论、实验、实习等实践环节的教学,第三年在企业以顶岗实习为主、同时学习部分专业课。学校、企业派专门的老师对学生进行指导监督。这是一种校业共同参与、分段培养的教育模式,这种模式是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应当注意的是要正确处理“2”和“1”之间的关系,尤其要正确对待“1”,不能简单将它看成是实习时间的延长,它们绝非“两张皮”。在这里,“2”和“1”之间的关系应该是马克思哲学认识论中“实践和认识”关系的生动体现,只有将两年的校内学习和一年的校外实习合理配置,才能收到类似于“田骥赛马”的功效,实现“2+13”的教学效果。

2.整合理论与实践课程,优化课程结构

高职教育是培养高技能专门人才的教育,其课程设置应该为培养具有应用技能、职业素养、实践智慧的高技能人才服务,遵循“能力本位”课程观,突出实践在课程体系中的核心地位。目前,保险教育课程体系中理论知识依然是教育内容的主宰,实践课程弱,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分裂以及偏重理论课的操作。据毕业生跟踪调查,学生普遍反映老师上课传授的内容远比实务要复杂,例如签保险单。从课程论角度看,实践课“缩水”,学生训练不到位、训练低效化是造成目前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的根本原因。保险职业教育的目标既要基于现实的保险市场需求,又要高于现实的保险市场需求,对保险行业有一定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这就要求实现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整合,优化课程结构。可以采用“教学做合一”以“做”为主的课程模式。“先问会了没有,再问懂了没有”,突出“先会”这一实践能力培养,然后才是“后懂”理论知识跟进,完全符合职业教育规律和课程整合和优化的根本要求。其次,应树立“能力本位”(CBE)课程观,课程设置定位应突出职业性。即专业基础理论以职业岗位群的“必须、够用”为度,并重点培养岗位的专业技能和其他基本素养。

3.完善学生评价体系,创建职业能力本位的评估模式

目前,保险职业教育对学生评价由教师代表学院作为评价主体,沿用普通教育的传统评价方法,评价阶段为每学期一次的期末考核。考核方式主要是笔试和出勤情况作为学院考查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的重要指标。这种评价机制事实上不能激发出学生内部驱动力,也不能让学生真实客观地认识自己,为进一步提升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意见。其结果是培养的学生出现“高分低能,低分高能”的怪现象,甚至助长为考核及格走旁门弯道的不良习气。

保险职业教育要真正成为“职业经理人的摇篮”“保险业的黄埔”,必须健全学生评价制度,打破“资格证书=某种能力”的片面思想,创建职业能力本位的评估体系。这种评估关注的重点在于评估学生而非教育提供者,其目的在于证明学生是否已经达到了明确规定的知识、技能、能力、专长或者能力倾向水平。先明确保险行业从业人员需要人际交往能力、应变能力、信息收集及加工、处理的能力、系统方法、保险专业技术以及保险职业道德等主要能力,开发信度和效度都很高的测量这些能力的方法,并帮助学生确定学习机会,帮助学生获得其所缺乏的能力。于最后根据学生能否顺利通过一系列的能力测试决定是否颁发毕业证书或资格证书,非简单的笔试。即学生只要能够证明他已经具备某一专业领域的基本能力,就不用选修课程便可以取得毕业证书或资格证书。

4.提升教师职业素养,促进保险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

发展保险职业教育,师资是根本、是关键。学校办学实力的竞争,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师资力量的竞争,因此,加强师资队伍素质培养是提升保险职业教育水平的关键。从事保险专业课的教师应具备探索和创新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科学文化和专业知识素质和能力素质。由于我国从1959年商业保险停办到1980年恢复,保险业一直处在教育上的真空期,20年一直没有任何保险专业教育。1980年到现在,仅有62所大学能提供保险专业教育,不到全国高校总数的1%,因此,保险教育还处于“拓荒”阶段,保险专业教师任重道远,对从事保险职业教育的教师专业化要求更高。尽管目前保险教育“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的70%以上,但是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以及实训教学指导能力仍然满足不了品质教学的需要。这就需要加大文化课和专业课教师进入保险公司以及其他相关性生产单位接受职业学习和培训力度,增强教师的职业规划、职业设计和职业指导能力,同时可以提升教师的社会交往能力。其次,改革现行沿用的“本科标准”教师职务评聘制度,从职务的评聘上导向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第三,改革不和谐的用工制度,增强教师的归属感,充分调动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谈松华.教育要向“能力本位”转变[J].中国远程教育,2003(1):67.

[2]黄亚妮.论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价值定位[J].教育发展研究,2003(11):70.

[3]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4]郝克明.当代中国教育结构体系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

[5]刘春生,徐长发主编.职业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35.

保险专业毕业论文范文5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广西北部湾经济开发区;互联网+;金融;保险

2008年1月,在国家批准实施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中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发建设正式纳入了国家发展战略。作为国内区域经济后起之秀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成为了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的热衷之地。在“互联网+金融”时代,这对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开发区高职毕业生就业来说,机遇与挑战共存。本文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开发区高职院校金融保险专业毕业生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就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

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新问题

(一)学历限制和就业人数激增,加大了就业压力

从宏观层面看,近年来,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背景下,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争先恐后地进驻到南宁市。金融行业亟需的主要是本科以上学历的高端国际金融人才,而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需求不高。随着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发展,金融人才不但要掌握核心专业知识,还应该掌握互联网技术、互联网营销等相关技巧。

从微观层面看,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增加,加大了广西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从广西自治区教育厅了解到,2015年广西高校毕业生达18.9万人,比上年增加近1万人,再加上往届尚未就业的毕业生,毕业生就业压力和总人数依然很大。

(二)新就业竞争群体出现,缩小了就业途径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高等院校金融保险专业大学毕业生“重心”下移要面临以下压力。一方面,高端岗位竞争受阻,原因有:一是国家关于到基层就业、自主创业等相关政策的出台;二是受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发的影响,从各国返回的“海归派”和其他各省市优秀学生跨省到广西觅职的大学生日益增多,由此分流出更多优秀人才,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偏好“海归派”和其他国家名牌高校大学生,对在广西本土就读的大学生用人需求呈下降趋势。三是广西就业单位本身的结构性问题。另一方面,低端岗位竞争激烈,主要因为企业待岗和失业员工、退伍干部、中学毕业生、农民工等新的就业竞争群体的增加。

(三)心理准备不足

在“互联网+金融”时代,广西高职院校大学生突出的就业心理问题包括:悲观、困惑、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现象较普遍,毕业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尽让人满意;就业心理准备不足,未制定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缺失就业竞争勇气和意识,就业信心不足;各年级显示出明显的就业心理差别和特性。

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金融保险行业需求分析

(一)金融保险专业人才数目及岗位需求分析

随着“互联网+金融”时代下,各大保险公司、银行、证券期货公司、企事业单位都抓住北部湾经济开放开发的机遇,争先恐后进驻广西,对金融保险专业人才数目需求的数量激增。

另外,金融保险人才在其他行业中的涉足主要有:保险公司需要更多的保险人;保险经纪公司需要更多的保险经纪人;邮政、航空、医疗、货运、汽车销售等部门需要更多的保险兼业人才;售后服务需要更多的保险营销专员等。

(二)职业核心能力需求分析

“互联网+金融”需要的是全能型人才。各大保险企业不但重视人才对保险、银行、证券、投资理财等专业知识的掌握,也很注重人才是否具备良好的跨文化交流、持续学习、团结协作、创新能力、诚信敬业等职业素养。这就要求相关高职院校在金融保险人才培养方案上要与时俱进,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注重开设实务类课程,注重实习实训,注重培养核心职业能力,以培养出新型复合型专业人才。

三、高职金融保险专业供需不对称分析

根据调查,金融保险专业就业面临两难问题:一则高职院校金融保险专业毕业生工作难觅,二则保险企业人才难求,原因颇多。

(一)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方面

在“互联网+金融”时代,学校对金融保险专业的市场需求调研和分析不足,因此,人才培养方案几乎“原地踏步”,如培养目标、培养方式未做实质性变革,人才培养模式也就没有做相应调整。同时,专业课程设置依然较重视基础理论课程,而忽视了课程发展性、持续性、时代性、实务性和层次性,从而导致金融保险专业高职毕业生与本科生相比并无就业优势,无法形成错位竞争。

(二)教学模式方面

在教学手段上,尽管使用了多媒体教学,但教学模式仍然以老师讲授理论知识为主,辅以案例教学,但忽视了“互联网+金融”时代应有的实践教学环节,模拟教学几乎没有。同时,高职院校采用的主要还是“期末卷面成绩+平时作业成绩”考核模式,偏重于单纯记忆成分。由于学生实践性、参与性不够,导致学生的各项能力不足,如语言表达能力、交际沟通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达不到“互联网+金融”时代下人才招聘的基本条件,难以胜任公司的要求。

(三)公司方面

一方面,一些企业只注重当前市场份额和经营业绩,需要有多年工作经验,能马上上岗就业的优秀人才,而毕业生缺乏从业经验。另一方面,公司金融保险意识不够,受传统观念影响,对金融保险教育理念有认识偏差,对金融保险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市场需求还不如计算机、财会类、市场营销等专业的。

(四)学生自身方面

大部分毕业生主动择业意愿高,但不少毕业生就业标准过高,期望在大中城市或者沿海城市就业,不愿意下乡或去基层;期望从事相对稳定的保险内勤工作,不愿意从事东奔西跑、日晒雨淋的外勤工作;期望没有经验却有高薪资;期望在容易开展业务的收展部维护高端客户已买的保单工作,而不愿意从最底层的客户经理做拓展业务。

四、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高职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就业路径研究

(一)政府提供良好就业环境

1、鼓励更多金融巨头在北部湾经济区进驻广西。目前,光大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华夏银行、兴业银行、信诚人寿保险、合众人寿保险、越南西贡商信银行等金融巨头们已经“大展拳脚”于北部湾热土。广西政府应鼓励引导更多金融巨头进驻南宁或在南宁设立分支机构,想方设法减少金融业发展的阻碍因素,推动高职院校教育体制改革,增加对高职院校金融保险毕业生的吸纳能力,使高职院校培养的金融保险人才和金融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相匹配。

2、政府应鼓励中小企业“长袖善舞”。 政府应尽快消除制约多种经济成分和中小企业发展的制度瓶颈,包括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投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理财顾问有限责任公司等。给予广大中小企业减税退税的优惠政策,扩大直接融资渠道,给予愿意招录大学生的企业更多的优惠政策。

(二)用人单位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1、用人单位要转变用人观念。当前,企事业单位招聘较看重毕业生学历、资格证书和获奖证书。企业应该树立科学的人才观,立足长远,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和实际岗位需求,合理制定用人标准,重视毕业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潜力和可塑性,创造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人才氛围,吸纳、培养和留住企业需要的人才,以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和中小企业吸引大学生难的非常规经济学矛盾。

2、中小企业不断完善管理水平,增加吸引力。中小企业的激励机制、人才培训系统、绩效考评体系、合理的薪酬体系、福利保障措施等普遍缺乏长期均衡性。而有些中小企业主太过于追求短期效益,过分依赖本科以上学历的员工,挫伤了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积极性。这使许多高职院校毕业生不愿意选择中小企业就业,望而生畏。中小企业要稳健发展,必须建立包括职务提升、绩效提升、荣誉激励等一系列富有吸引力的行之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最大限度地吸引高职高专毕业生。

(三)高职院校更新教育理念

1、依据社会和市场需要,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体系。基于“互联网+金融”时代特色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人才需求状况,广西高职院校应构建“一体三翼”的实践教学体系,从根本上提高高职高专毕业生的核心职业能力。“一体”是指理论教学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合为一体,“三翼”是指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能力鉴定、校内仿真实训、顶岗实习。

2、开展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创业不但可以解决毕业生的自身就业问题,还能衍生出新的就业岗位提供给更多人就业,也更能体现大学生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但有调查数据表明,只有不到3%的大学毕业生参与创业活动。因此,在政府加大力度给予大学生更好的政策和税收优惠,鼓励他们创业的同时,学校还必须加强创业教育,通过增设创业课程与创业实践,让大学生形成新的自主创业理念,激发其创业潜能,运用所学金融保险知识,利用“互联网+”提供的机遇积极自主创业。

3、鼓励学生“专升本”,进一步深造。在“互联网+金融”时代,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正在由劳动密集型向资金技术密集型转移。随着转移力度的加大,高技术专业人才短缺的趋势会越发明显。而且随着本科教育的日益大众化,高职高专学历毕业生就业率低会更突显。因此,通过适度鼓励学生“专升本”,一方面延缓高职毕业生就业时间,使之与区域产业结构转移需要相适应; 另一方面,提高学历层次,增强其未来就业的竞争力,形成缓解就业压力和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双赢局面。

(四)大学生更新就业观念

1、端正心态,积极主动面对竞争。目前,人才供给和需求仍然存在较大缺口,毕业生应调整心态,积极主动乐观地寻找各种机会,利用各种途径和方式提升自我专业素养、综合素质和求职技巧,毛遂自荐。当前,毕业生可利用人才交流会、网络平台、人脉关系等途径寻找合适的岗位。

2、降低就业标准,放宽就业视野。许多大学生就业的首选目标是政府机关、金融巨头高端岗位、事业单位,但他们没有认识到在“互联网+金融”普惠时代,我国的高校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高职院校金融专业毕业生应理性地认同现实,恰当地给自己定位,合理制定就业目标,拓宽就业视野,选择充满活力的金融巨头分支机构营销部门、客服部门或中小企业及基层、乡村、西部落后地区等国家政策支持引导的地方。

3、调低姿态,先就业后择业。在“互联网+金融”的新形势下,广西高职院校金融保险专业毕业生尽管不能再像过去一样求职择业马到成功,或者想谋求“公务员”之类的“铁饭碗”。但是,可以选择报酬相对较低的基层岗位,先就业或者灵活就业,从实际工作中先积累人力资本,再寻找更好实现自我价值的职业。

总之,在“互联网+金融”的新时代里,高职院校金融保险专业毕业生就业关系到国家经济的长远发展、政局稳定和社会和谐,是重大社会问题,也是重大经济政治问题。随着“互联网+”时代的不断发展,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开放开发不断推进,高职院校金融保险专业毕业生应该充分认识和发挥自我优势,克服劣势,抓住机遇,加强自身核心职业能力和综合素养,以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学以致用,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参考文献:

[1]赵冬云.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路径探究――基于金融危机、欧债危机下河北省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J].河北学刊.2013-07.

[2]孙洁.高职金融保险专业学生就业与行业需求现状研究[J].商业文化,2011-12.

[3]蒋亚利.校企合作视野下财经类高职院校金融类专业核心职业能力培养模式探析,广西教育[J].2014(12).

保险专业毕业论文范文6

【关键词】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建议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8-0031-01

1 大学生就业现状

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之前,我国实行的就业制度基本上是“就业包分配”,自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毕业包分配就淡出了历史的舞台,而“自主择业”的新型的就业观渐渐覆盖了全国的各大高校。九十年代中后期,全国各高校纷纷进行了扩招,乃至于大学生就业状况此后开始处于下滑状况。据中国统计年鉴资料(2008年)显示,应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2001年为80%的就业率;2002年80%的就业率;2003年75%的就业率;2004年73%的就业率;到2005年达到2001年到2008年就业率的最高为87.7%,此后三年里,基本维持在70%的就业率,就此看来,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2009年中国青少年权益状况研究报告蓝皮书首次披露了我国大学生就业状况情况,并公布了2008年到2009就令人惊讶的高校毕业数据。失业的大学生约占当年度毕业生的20%到30%,这就意味着每年有超过上百万大学生当年毕业同时“失业”。同时,本年度,教育部召开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教育部部长、党组书记袁贵仁在会上强调各地教育部门和高等学校要不松懈、不动摇,继续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的重要决策。

据以上数据的统计和国家政策的调整,我们能够深切感受到大学生失业问题的严峻,但是我们应该知道失业问题不是一朝一夕造成的。适当的失业也许是经济发展优胜略汰的结果。就14部委联合发出的《关于切实做好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来说,已是一个很大的突破,但仅仅凭借通知,对失业问题的解决效果还是不够。因此我们呼吁在国家提出的“将毕业大学生纳入失业保险体系”中的口号下,进一步通过立法的程序来进一步明确对失业大学生的基本生活的保障和就业的帮扶。

2 失业、失业保险以及大学生失业保险

1988年国际劳动组织通过了168号公约即《促进就业和失业保险公约》,其中对失业做了如下的定义:“能够工作,可以工作,并且确实在寻找工作,而不能得到适当职业,只是没有工资收入的人”。根据这一定义,失业者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一是有劳动能力;二是没有工作;三是有工作愿望并且在积极寻找工作。

大学生失业保险是近年来为了缓解大学生就业问题而提出来的。顾名思义,大学生失业保险保护的就是大学生,而不是其他人,因为大学生失业保险是近年来提出来的,他们是刚步入社会的一个崭新的群体,还没有购买过保险,所以就目前的法律来看还不能得到失业保险的救济。为了保障失业大学生失业时的基本生活和促进大学生就业,我国开始有意向推行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社会各界也开始呼吁国家建立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来专门对大学生失业保险问题进行具体规定,比如对大学生缴费情况、如何享受保险,保险的范围有哪些等等问题。就我国目前的国情来看,建立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是有必要的。

3 对我国大学生失业保险机制的改进建议

3.1 出台专门的《大学生失业保险条例》: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不论从其未来对国家的贡献来看,还是从其占有总人口的比例来看,都应当被国家通过相关政策很好的保护。

3.2 对大学生实行分层规制:实行分层规制,分为横向分层规制和纵向分层规制。横向分层规制是指结合大学生具体的家庭情况,个人意愿、个人本身的就业能力的考察,分为不纳入保险范围的大学生、纳入一级保险范围的大学生、纳入二级保险范围的大学生三类。不应纳入保险范围的大学生指的是就业本不存在问题的,但是如果自愿保险的,相关部门可以根据具体规定予以考察,允许其纳入失业保险范围的的大学生。例如瑞典实行的自愿性失业保险制度和失业援助相结合的双重制度,更好地体现了自愿原则。

其次,纵向分层规制是指根据大学生毕业的情况,分为刚毕业未就业大学生和再就业大学生两个层级。再就业大学生是指,已经从事一段时间的工作(同失业保险条例中的失业保险的主体区别),然后非自愿失业的大学生。实行纵向分层管理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对不同失业情况的大学生的分层管理,以便实行有针对性的保障活动。例如不仅没有工作经验也没有基本生活来源的毕业即失业的大学生,比经过一段时间工作的大学生更需要保障其基本生活。

最后需要对大学生实行地域性的规制,这可以借鉴美国的失业保险的相关规定。失业保险的实行办法并不统一,但也是强制性保险制度。因为各地的经济发展情况不一样,大学生的就业机会也不一样,有针对性的解决不同地区的失业问题。在国家出台总失业保险制度的前提下,在一定的范围内,以省级为单位,以国家的总失业保险制度作为参考,制作各省大学生失业保险的具体规定。

3.3 保障基本生活与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相结合:在出台专门的《大学生失业保险条例》的前提下,借鉴德国的相关经验,实行强制性和自愿性相结合的制度。一方面规定通过保险基金来保障大学生的基本生活,督促大学生尽快争取到就业的就会。另一方面要鼓励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实习,加大对大学生的培训。政府还可以同学校或者劳动保障部门联合举办相关的讲座和培训。

此外,促进大学生就业,还应当把扶住大学生自主创业作为对象,这样在减轻就业压力的同时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通过财政拨款或者企业支持的方法,对大学生的创业进行帮扶。

3.4 建立大学生失业专项保险基金:英国是世界上建立失业保险制度较早的国家,其实行的是强制性失业保险制度,即按规定凡是收入达到法定数额以上的雇员均在失业保险范围内。失业保险基金来自于雇员和雇主缴纳的保险费、政府的社会保险财政支出,这和我国的失业保险情况基本一致的。针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对其事业基金也作出专门的规定,扩展基金来源。其中,基金主要由财政拨款。

毋庸置疑,要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我们还需要更加深入的思考和研究。通过对《失业保险条例》和外国失业保险相关经验的学习,提出以上改进建议,以促进我国的劳动法律的相关规定更为完善。

参考文献

[1] 蓝皮书.《当代中国青年权益状况研究报告》.2009年

[2] 章晓懿.《社会保障概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保险专业毕业论文范文7

关键词:保险专业;实践教学;保险人才

来源:郑州升达学院2011年11月海峡两岸金融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加强保险专业实践教学,培养应用型保险人才——郑州升达学院保险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析

收录日期:2012年11月21日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保险既是金融的三大支柱之一,又是现代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稳定器”,而保险发展不可或缺的就是保险人才,但对郑州升达学院等应用型大学而言,在保险教学中存在重理论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课堂轻课外实践问题,由此培养出来的学生普遍缺乏实际动手能力、沟通能力和创新意识等,不能适应社会对保险人才的需求。因此,如何加强保险专业实践,培养符合行业发展需要的保险人才是当前教学实践中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保险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实践教学是为了配合理论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专业训练和锻炼学生实践能力而设置的教学环节,是保险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之一。

(一)加强保险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一方面会让课堂变得乏味;另一方面也难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通过实践性教学,让学生作为主体参与到课堂、课外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实践意识,从而促使他们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及技能的提高,从“被逼学”变成“我要学”。实践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创新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有很大帮助。

(二)加强保险实践教学,为我国保险业发展输送适用人才。据保险专家对我国保险市场进行的前瞻性预测,保险业每年的增长速度可达到30%,预计这一趋势将延续15~20年。保险业结构的调整,新增保险公司,银行保险业务对人才的需求,社会保障体质的发展都会增加市场对保险人才的需求。但是,保险人才市场面临着数量和质量的失衡。一方面需求与供给量严重失衡,造成保险业界不断地挖墙脚现象;另一方面保险人才供给出现了岗位、经验和技能等方面的脱节,保险专业毕业生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因为保险公司招聘的岗位大多为营销员,而毕业生由于存在行业和岗位偏见、缺乏人际关系、社会经验等,往往希望直接做管理、内勤等,同时保险公司对人才的从业经验要求较高,而刚毕业的大学生不可能具备这些要求,出现严重的需求与供给质的失衡。

二、保险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保险专业的就业岗位定位不准确。目前不少应用型高校开设的保险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不切合实际地拔高培养规格,导致保险专业学生学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多而不精,不能满足就业岗位的要求。据有关统计数据表明,保险行业的营销岗位数占全部岗位数的80%,保险营销岗位人力资源缺乏。应用型高校保险专业的学生应当先定位于保险营销而不是保险管理人员。

(二)实践教学计划不完善,考评体系不健全。根据我院保险方向2011年培养计划,保险方面的相关课程有保险学原理、保险实务、保险精算、保险公司经营管理、社会保险,缺少财产保险案例分析、人身保险案例分析,缺少保险单填制、保险销售、保险理赔、保险查勘等实践课程。

保险专业的实践教学计划与专业理论教学计划、其他金融专业的教学计划等,都没有明确的保险专业实践教学目标。从整个教学计划来看,其中只有大二暑假以后的实践环节,但此环节多为学生自主选择,所以效果并不佳。这关键是实践教学各项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特别是对实践教学缺乏有效的管理与考核体系,学生暑期的实习更多的带有应付性,起不到真正的锻炼、提高。同时,课程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论文等环节是由不同老师来完成,缺乏统筹安排与协调,没有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

(三)金融实验室还有待完善。目前,我院金融控制中心已经成为现代化的金融实验室,具有了标准的证券投资模拟交易和商业银行业务模拟操作系统,使学生能在实验室即可获得与证券公司相同的实时股市行情及相关信息,据此进行模拟投资实习,除了虚拟资金外,与实际投资完全一致。另外,具有完善的金融各领域的考证题库,但缺少保险的实践操作,比如保险单的填制,保险出单系统的模拟,保险理赔等的模拟操作。

(四)实践教学环节脱钩,教学方式单一,达不到实践教学的目标。一方面我院保险方向缺乏完善的课程实验、实习、课程论文、毕业论文体系,各环节相互脱钩,实验项目无法进行,教学课时得不到满足;课程实习等过于形式化,主要依靠学生的自主选择,缺乏有效的实习基地,所形成的论文很少深入实际进行调研,文章质量不高。目前的实践教学主要就是侧重于案例教学,虽然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口头表达的能力,但终归纸上谈兵,与现实差距较大。

(五)保险专业教师缺乏社会经验与实践经验。我院现有三名保险专业教师,一名是保险专业毕业,另外两名是金融专业毕业,无任何保险公司从业经验。另外,学院管理体制使得老师难以有课余时间参与保险公司的实践。教师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教师队伍的质量直接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质量。教师空有理论缺乏实践,也难以教给学生符合行业发展的实践经验。虽然专业基础扎实,虽然备课充分,但难免照本宣科,泛泛而谈,难以正确把握保险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三、加强保险专业实践教学途径思考

(一)完善教学计划和实践考评体系。首先,要完善教学计划,主要体现在案例分析课程及实践教学环节、课程实习等,比如增加财产保险案例分析、人身保险案例分析课程等;其次,完善实践考评体系,针对大二学生暑期的实习,一方面学院可事先联系并指定实习地点,其次对于实习加大考核力度,通过严格的考核使得学生能够真正从实习中得到锻炼,从而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再次,端正学生的就业理念,不要只想着到保险公司当管理人员,而应该具有从基层干起再逐步晋升,脱离基础环节的实践经验是难以胜任内勤及其他管理方面工作的。

(二)完善金融控制中心有关保险方面的实践项目。金融控制中心实验室能够较好地满足商业银行及证券操作方面的实践,应该增加保险单填制、保险理赔、保险系统操作等保险方面的实践软件。

(三)建立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提高实践教学水平。教师是搞好实践教学、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建议:首先,强化教师自身的实践环节,提高实践能力。给教师提供到保险公司实习的机会,可以从基础的保险营销员做起,以发现教学实践环节中的不足并得以改进。其次,定期聘请保险公司工作经验丰富的人员到我院来开展讲座。再次,适当放宽对教师学历的要求,聘请保险公司人员讲授保险实务、保险营销等课程。

(四)构建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加强实习基地管理。以高校为依托,联合保监局、保险行业协会、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等,组建保险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建立业界与学界的良好互动机制。一方面业界可调动各种资源为培养师资和提高教学质量服务,通过实习基地让学生顶岗实习,公司高管参与教学计划修订及公司高管进课堂等方式,增强保险方面实践教学的效果;另一方面实习学生可为公司提供成本低、有活力的人力资源,同时也利于对人才的储备。

主要参考文献:

[1]刘勇刚,修波,董玉凤,张杰.现阶段高校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8.

[2]郭慧文,孙琴月,郑海荣.加强金融专业实践教学,培养应用型金融人才——福建农林大学金融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2.5.

保险专业毕业论文范文8

1 研究背景及现状

1.1 研究基础及研究方法

我校已开设医疗保险学课程9年,有6届毕业生,遍布各地商业保险机构、保险监管部门、专业医疗机构及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从事健康保险及相关领域实际工作和研究。课题组主要负责人一直从事社会医疗保险理论、实践工作,作为副主编和编委参编了4本医疗保险学的全国教材,对国内外本课程的情况比较了解,对存在的问题有非常实际的感受。从多年来积累和反馈的信息来看,此课程内容有较多方面需要优化和改革。本文通过对我校保险专业(健康保险方向)和开设本专业的其他医学院校的社会医疗保险课程体系的调研,广泛征询在读生及已参加工作的毕业生对此课程的看法、建议及对知识结构的意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

1.2 医疗保险学课程设置现状

我校保险(健康方向)专业侧重培养具备医学知识的保险实践型人才,医疗保险学课程在此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课程目标为了解医疗保险的历史沿革、我国医疗保险体系构成及作用、医疗保险业务流程,熟悉和掌握医疗保险系统的构成、市场的影响因素、基金的筹集、运营、管理和支付,理解商业健康保险和社会医疗保险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等。从毕业生单位的反馈情况来看,我校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和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认可,但是在学习过程中尤其是医疗保险学课程存在不少问题,比如课程设置、学时安排、相关课程之间的衔接及合适教材的选用都有待进一步的优化配置。

2 问题分析

2.1 教材方面

医疗保险学课程是学科体系建设中的重点,其存在的问题首先表现在教材方面。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开设医疗保险、保险(健康方向)专业的高等医学类院校共有20余所,还有一些高校正在筹备开设这一专业。医疗保险学是保险学科的一门主修课程,国内外对社会医疗保险课程体系的建立与研究都有着各自的方法和特色。针对教学教材方面而言,我国选用的医疗保险学教学及辅助教材主要有5本:程晓明主编的公共卫生硕士mph系列教材(第二版),周绿林、李绍华编著的21世纪高等医药院校教材(第二版),张晓、刘蓉著高等院校医疗保险专业系列教材,卢祖洵著全国高等学校教材(第二版),王莉主编的南方医科大学近医学科特色系列教材等。不同版本的教材从不同角度、选用不同的方法、以不同的顺序和不同的侧重点,通过十五章左右的内容、54个左右的课时,来阐述其基本理论。经过综合比较、研究,现使用的教材优点在于:(1)涵盖内容丰富,涉及面较广;(2)对医疗保障系统的层次划分较清晰、合理等。但同时存在一些不足:(1)教材中“资金的筹集、审核、使用等环节”的讲述部分内容及对费用审核和监管的流程介绍有待补充和完善;(2)结合实际操作的案例较少,与实践衔接不紧。

2.2 教学方面

第一,在多年的教学中的发现,该课程内容与保险专业其他课程有重复,比如社会医疗保险与商业健 康保险、保险学原理、社会保障等课程的内容有部分重叠,以致难以实现保险知识学习的针对性和贯通性,有待优化;第二,座(下转第234页)(上接第219页)谈中,省内外多家保险机构对专业健康保险人才的基本素质提出新的需求,加强法律方面尤其是民法、民事诉讼法、法医实务学等的学习比重,要突出医学院校特色,注重培养医学和保险学的高级复合型人才,最好能够了解从业务到理赔各个环节及侦查方

转贴于 http://

面的有关知识;第三,医疗保险发生理赔时所需的查勘、刑侦等方面的知识教学缺乏,需要进一步研究讨论是否添加;第四,通过了解部分医学院校及其他开设了保险专业的相关院校的实际情况得知,在专业定位、人才培养模式、保险课程设置、毕业就业方向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境。

3 解决思路

解决重点是突出社会医疗保险学课程体系建设在保险专业中的领军地位,发挥其在医特点与优势,把保险专业引到符合当前医疗保险发展的健康侧重点上来,培养更适应时代需要的优秀人才。

3.1 优化课程内容

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可以对有关章节的内容进行细化和补充,增加此课程的广度和深度。有关研究指出,医疗保险在职人员培训教育的内容为:所学相关知识的巩固强化,尤其是医学和生命科学方面的前沿信息;卫生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信息的强化;医疗保险的最新动态;计算机应用能力及外语水平的测试等。①由上可见,为社会输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就要创造有利条件,指导学生能够从理论中走出去。一是建议邀请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相关部门专家参与编书,使教材更加贴近实践;二是多涉及一些保险的相关网站作为辅助的学习工具,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等资源摄取即时信息,从而补充完善教材中尚未更新的内容。例如在医疗保险监督、政策分析等有关章节中添加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www.circ.gov.cn)、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网站(www.iachina.cn),在补充医疗保险章节引入中国保险网(www.rmic.cn)、和讯网(insurance.hexun.com)等。

3.2 优化保险专业课程之间的衔接

介于课程的系统性、完整性与连贯性,针对与其他课程重复、内容冗长等问题,不能够从编书的角度来解决,就要从保险专业教学内部协调的方向来完善。医疗保险不仅涉及保险领域,还涉及医学、伦理、管理(营销)和其他社会科学领域,与此同时,在风险性质、保险事故特点、精算原理等方面有着自身的特殊性。②这就要求学生在课程的学习中、老师在教授的过程中,贯穿各门保险专业课程知识的理解和应用。首先,学科组可以多提供讨论、交流的机会,使保险专业的教师能够保持密切合作,使所承担课程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得到有效沟通,注意课程之间内容的衔接,避免产生不必要的叠加。第二,根据包含关系,对保险专业课程顺序进行合理调整,必要时可采取集体备课,统一制定每门课程的侧重点,对已经学过或者以后将重点讲授的课程内容减少教授课时,明确分配协作教学任务,例如医疗保险学教材中的保险概论、精算等章节,采用回顾或者了解的方式进行笼统式点拨。第三,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使其有效完成知识的扩展和融会贯通。

保险专业毕业论文范文9

关键词:市场营销;分行业教学与实践;就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3544(2011)01―0070―02

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掌握市场营销、市场策划、营销管理及售后服务等相关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较强企业营销实际工作能力,能够从事市场营销业务与管理工作的应用性人才。目前我国每年市场营销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在30万人以上,一方面就业难的问题已比较突出,另一方面却仍无法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其主要原因是高校教育与企业的实际人才需求脱节,大量毕业生缺乏实践经验,不具备基本的技能,无法适应企业营销工作的需要。为解决这一矛盾,笔者认为,市场营销专业应采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实行分行业教学与实践,以培养适合企业营销需要的应用性人才。

一、市场营销专业分行业教学与实践的内涵

市场营销专业分行业教学与实践是指按不同行业就其专门的推销方案、技巧进行的教学和实践活动。国内较早的分行业教育见于清华大学MBA教育,早在2003年清华大学就专门开设了体育管理MBA、快速消费品行业MBA、医药行业MBA、房地产MBA、金融财务MBA等。复旦大学也有金融MBA、传媒MBA等类似做法。

分行业教学与实践的基本内涵是:在学习营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将来的就业方向,选择某一行业就其营销理论和技能进行深入学习研究和实践;将选择方向相同的同学组成学习小组,为其配备指导教师;教师指导学习小组结合相关行业代表性企业的实际情况,以强化行业营销技能训练为中心开展教学和实践活动。通过分行业教学与实践,使学生充分掌握该行业的市场状况和营销工作的实际技能,亲身参与实际营销工作,做到理论与实践真正结合,有效提高学生的营销实战能力。

二、市场营销专业实行分行业教学与实践的必要性

1 采用分行业教学模式有利于实现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市场营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仅掌握理论知识而离开了“真枪实弹”的环境,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的教学目的将很难达到。另外,各行业的营销工作虽有共性,但又有很大差别,如汽车营销与快速消费品营销所应采用的营销策略和方法是不同的。因此,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要在系统掌握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对某一个(或两个)行业分小组共同进行深入研究并在毕业前就使其具有一定从事相关行业营销工作的经验,必然会大大提高毕业生对工作的适应能力。

2 实行分行业教学与实践模式能有效提高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学生就业时第一步踏进去的行业对其一生的职业生涯会产生重要影响。优秀的市场营销人员需要具备细微观察、积极聆听、有效口头沟通能力,以及自制能力、时间管理能力;要能够敏感察觉他人需要、体谅他人感受,愿意并能够很好地与他人互动,进行团队合作等。优秀的专业能力是现在大部分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欠缺的,也是企业招聘市场营销人才时最关注的方面。据调查,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应聘到企业的营销部门王作后,首先培训的内容就是产品或行业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的专业能力。很多企业反映,现在的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如果没有经过上面两项内容的培训,几乎是无法为企业开展营销工作的。而分行业设置营销课程,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最有效的方法,它能够有针对性地学习专业知识,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的基础。

三、分行业教学与实践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

(一)分行业学习研究的内容

1 本行业的基本情况。包括:本行业的营销理论;本行业背景,如历史、现状、问题、趋势,特别是对本行业的发展趋势做出较为系统全面的判断和了解。行业背景是一个从业人员必需了解的内容。

2 本行业主要品牌企业。要调查了解本行业主要品牌企业至少10个,这是研究的主要框架内容。对于快速消费品、电子、汽车等行业,研究的主要品牌企业可能需要在20个以上。要把这些企业作为经典案例,深入解剖其发展历史、成长阶段、主要营销策略等,以从中学习企业快速成长或稳健发展的经验和思路。

3 本行业主流产品营销思路、推销技巧。这是学习研究的重点内容。结合市场营销中营销渠道、营销策划、推销实务等课程与本行业有代表性的企业实践相结合,深入研究其主流产品市场营销的方法和策略,以切实提高学生对本行业产品营销的实战水平。

4 本行业主要品牌企业的主要营销人员及工作特点。作为一名优秀的营销人员,要了解“圈子”,熟知主要品牌企业的营销队伍无疑对就业有很大帮助。

5 本行业某个具体产品的推销方案。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与企业相结合,具体制定某产品的营销策略并参预实施,对学生是很好的锻炼和提高。

6 各行业小组与相关企业对接,从行业研究到企业研究到产品营销推广,全程参预。例如,保险行业小组的市场营销课程,应包括保险行业营销的专业知识,如:财产保险原理与实务、人身保险原理与实务、保险中介理论与实务等。还应包括保险行业营销的专业能力培训课程,如:专业保险推销流程、保险促成技巧、客户开拓技巧、自我突破。还要了解国际保险营销业的产生、发展过程,我国保险业的产品,如平安、人寿等主要公司的主流产品等等。

(二)分行业教学与实践的过程管理

1 各同学根据自己选择的行业结成研究小组,每小组人数在5~10人之间。每组人数不宜太多,如超过10人可分为两组,以保证学习效果。

2 各小组选定组长与副组长,可定期轮换,以提高学生的责任感。

3 各小组自行制定本学期的研究计划,包括个人研究、小组讨论和与企业对接,教师全程指导、监督。

4 每两周至少开一次会,进行讨论和总结,学期末进行总结和研究成果展,并评定成绩。

四、结语

市场营销专业实行分行业教学与实践模式还处在探索阶段,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各高校课程的教学目标、学校的自身资源条件、当地人才市场的需求规律、学生的实际情况等多方面的要素,科学合理的设计内容、方法和模式,才能保证的效果和质量。

参考文献:

保险专业毕业论文范文10

1贵州省金融与证券业发展分析

2012年初“,国发2号文件”中明确指出积极发展本土金融机构,大力发展证券业和保险业,鼓励股份制银行入黔开设分支机构,支持在农信社的基础上改制组建农商行,鼓励村镇银行的设立。同年5月和7月,贵州省又出台了《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发2号文件精神促进金融加快发展的意见》(黔府发[2012]16号)文件和《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开启了金融与证券业在贵州快速发展的篇章。2013年,贵州省银行业存款余额增幅和保费收入增幅在全国排名第一,银行业资产、银行业贷款余额、上市公司总资产、保险机构总资产这四项指标的增幅均高于全国平均增幅,同时高于西部地区增幅。在投融资方面,银行业贷款余额突破1万亿元、贵州高速成功引入中国人寿30亿元保险资金债权投资、森瑞管业成功发行贵州省首笔中小企业私募债以及威门药业和东方科技挂牌“新三板”,这都显示出金融与证券行业在贵州发展的强劲动力。截至2014年末,贵州省银行业总资产突破2万亿元大关,达20186亿元;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2368亿元,同比增长22.4%,增速列全国第四位;各项存款余额15263亿元,同比增长15.1%,增速列全国第三位。保费收入规模突破200亿元,达213亿元,同比增长17.3%,其中财产保险保费收入112亿元,同比增长26.28%,增速排名全国第一位。上市公司再融资82亿元,证券交易额3336亿元。以上数字说明了贵州金融与证券行业的快速发展,而这个行业快速发展背后必然是对金融人才的大量需求。这对于贵州省内开设了金融与证券专业的高职院校可谓正值其时,但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人才还得首先从金融机构需要何种岗位的人才作为突破口来分析。

2贵州省金融与证券行业人才岗位需求分析

笔者在近一个月的时间内,对贵阳市及黔东南地区金融与证券行业人才需求展开了调查,调查对象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期货公司、保险公司、资产管理公司,信用担保机构等,调查的方法主要是对这些企业的人事专员进行电话访谈,也亲身进入几家证券公司进行个别访谈深入了解。调研的内容主要集中在用人单位对大专学历的金融与证券专业人才是否有需求、提供哪些岗位、岗位的具体职责,毕业生应该具备哪些基本能力、是否需要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等。在调查的过程中,基本上所有的人事专员都认真的回答了笔者提出的问题,招收金融与证券专业毕业生的意愿都比较强烈。(1)商业银行能够为高职毕业生提供的职位基本集中在信用卡中心,需求最多的职位是信用卡的销售专员。岗位职责主要是:信用卡业务推广,客户维护,风险管理。该岗位看重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和销售技巧,同时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金融知识基础以及相关行业的实际销售经验。(2)证券公司能够为高职毕业生提供的职位有证券经纪人和证券投资顾问。证券经纪人要求较低,但是需求的人数较多。其岗位主要职责主要是:发展新客户,拓宽销售渠道,销售金融理财产品,引导证券客户在营业部开户,为客户提供综合性的基础。该岗位需要毕业生具备证券从业资格,也就是通过证券从业资格的考试,同时具备一定的金融营销功底和相关的金融基础知识,如果在证券公司有过实习经历的学生会更受欢迎。证券投资顾问多录取本科学历及以上的毕业生,但是如果高职毕业生拥有证券从业资格,同时也在全国性的投资竞赛中获奖,也会受到公司的青睐。(3)期货公司能够为高职毕业生提供的职位有期货经纪人,网络销售专员,期货投资顾问。期货经纪人的要求和证券经纪人要求相似,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营销技能。网络销售专员是通过互联网平台销售公司的金融产品,需要学生具备相关的网络营销知识。期货投资顾问对毕业生的要求较高,主要承担的工作任务有期货帐户开户服务、资料整理、行情介绍分析、交易咨询服务、操作建议、风险控制咨询等,如果参加过实盘或者模拟交易大赛的同学将会更有竞争力。(4)保险公司能够提供给高职毕业生的职位较多,基本覆盖了所有基础性工作岗位,有行政人员,理财规划师,保险,保险销售,查勘理赔,保险客服,社区联络员,储备干部等。就笔者调查的公司来说,有两个职位需求的人才数量近几年明显增加,一个是移动互联网销售专员,另一个是车险销售员。但就目前而言,保险客服和保险销售依然是吸收毕业生的主要阵地。这两个职位都需要我们的毕业生具备较专业的保险基础知识储备,能够制定保险方案,针对不同客户推荐合适的理财产品。(5)资产管理公司的就业岗位更加灵活多样,针对高职毕业生的职位主要有理财经理,投资顾问等,同时也给具备实盘或模拟大赛的同学提供了交易员或者操盘手的岗位,当然这个岗位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同时风险也较大。总结以上调查,分析后不难发现,贵州省高职院校金融与证券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基本可以集中到金融产品营销,投资顾问,客户服务三个大的岗位群上来。因此基本上可以确定贵州省高职院校金融与证券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依托贵州大金融产业,面向基层,为中小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期货营业部,资产管理公司等,培养具有相当敬业精神,拥有证券期货模拟操盘经历,能够从事金融产品营销服务,投资顾问,客户服务的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3贵州省高职院校金融与证券专业人才能力体系建构

接下来,我们将分析金融产品营销服务,投资顾问,客户服务这三个大的岗位群需要学生具备哪些专业能力,再结合具体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来设计该专业的理论与实训课程结构,最终构建完整的金融与证券专业的人才能力体系。

3.1三大岗位群与专业能力分析

3.1.1金融产品营销服务该岗位群的工作任务是将现有的金融产品推销给合适的投资者。该岗位群要求学生首先要一是要认识金融产品,并且对不同金融产品的风险点有深刻的认知和理解。二是要精通金融产品营销的专业知识,比如如何制定金融产品的营销流程及营销计划,如何对特定的购买人群进行行为分析,撰写市场调研报告,制定营销策略,三是要能学会熟练使用互联网,手机终端等网络销售媒介。3.1.2投资顾问该岗位群的工作任务是通过全面了解客户的财务状况,仔细分析客户的投资需求,为客户量身打造理财目标和投资方案。向客户详细阐述制定投资方案的根据,与客户充分沟通,达成一致。该岗位群要求学生需要具备证券期货投资基本分析、证券投资技术分析、证券投资咨询、企业财务分析等方面的能力。3.1.3客户服务该岗位群的工作任务是通过电话,互联网,视频等通讯方式对投资者提出的疑问与建议做出相应的答复与受理。刚岗位群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金融知识,具备标准的普通话,流利的谈吐,优雅的举止,较强的人际关系沟通能力。作为客户服务人员往往需要有较强的承受挫折和打击的心理素质,以及自控能力,同时还需要具备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快速的文字输入能力。

3.2理论课程设计

根据岗位需求的能力进行课程设计,把三年的课程分为公共课和专业课程两大类。公共课程包括两课、普通话、形体礼仪,应用文写作,经济数学,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育、文化基础教育、素质拓展与团队协作教育。专业课程按照岗位群不同设置了三个方向,同时从岗位群的工作任务设置了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专业拓展课程、专业实践课程的课程体系,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自觉具备了相当的职业能力素养。

3.3实训教学设计

保险专业毕业论文范文11

【关键词】就业

失业

失业保险。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

1.招生规模大。我国于1999年开始高校大规模扩招,高等院校招生和在校生规模快速增加。2003年全国各类教育论文" target="_blank">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1900多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7%。

在1999年-2008年短短的10年间,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翻了三番多。1999年高等教育的招生规模大幅度增加,普通高等教育招生159.68万人,比1998年增加51.32万人,增长47.4%,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0.5%,比1998年提高0.7个百分点。2008年研究生招生人数44.60万人,比扩招前的1998年增加37.35万人,增长了5.2倍;普通高等教育招生人数607.70万人,比扩招前的1998年增加了499.34万人,增长了4.6倍多。从这些数据可以很容易的看出近十年来高等教育规模增长幅度很快很大。

2.毕业人数多。2003年是高校扩招后本科生毕业的第一年,高等教育本科、高职(专科)毕业生共347.09万人,普通高等院校应届毕业生187.75万人,比2002年净增54.02万人,增长40.39%,成人高等教育毕业生159.34万人,加上毕业的研究生11.11万人,毕业生总人数近360万人。而到了2008年仅普通高校毕业生就达到了512万,大学毕业生的人数剧增。

3.就业率下降。近几年大学生就业率逐年下降:1999年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就业率为85%;2000年全国普通高等院校一次就业率为76.1%;2001年共有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115万,6月初一次就业率70%;2002年开始,高校扩招的大学生陆续毕业,当年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145万人,较上年增加了27.1万人,增幅23.1%,6月初一次就业率64.7%,比上年下降约5个百分点;2003年是高校扩招的本科毕业生的第一年,普通高校毕业生比扩招前的1998年净增104.77万人,增长了1.3倍,6月初一次就业率为50%;2004年全国共有普通高校毕业生280万人,比2003年净增68万,增幅达32%,截止到6月底一次就业率仅为47%。而根据中国新闻网和英才网的联合调查,2008年的毕业生除了继续深造的,仅有12.8%的毕业生成功就业。

二、建立大学生失业保险的必要性。

1.建立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有助于促进再就业。建立失业保险的基本功能就是保障失业人员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和促进其再就业。最近几年来,国家出台的一系列的政策,对大学生的最大意义并不在金钱上,而是体现国家引导鼓励大学生把找工作的目光投向基层,促进大学生的就业与再就业,为社会创造财富。而事业保险的促进再就业功能也是建立大学生失业保险的最终目标。

2.建立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有助于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协调发展。

失业是社会问题,失业率增加,对社会所构成的威胁,不是线性的,而是呈指数形式爆炸式发展的。从目前状况看,大学生失业不可能很快消失,它不是暂时存在,很可能将长期存在。更为重要的是,如果一群思维活跃的年轻人在步入社会的关键时刻连续遭受打击,会引起他们及其家庭对社会的敌视,一旦他们群体闹事,给社会的震荡将是很大的,这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协调发展。因而,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的建立,有助于大学生在失业期间获得必要的经济帮助,保证其基本生活,并通过专业训练、职业介绍等手段,为他们重新实现就业创造条件,使得大学生可以有再就业的机会和条件。

3.建立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有助于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有助于拓展我国失业保险的覆盖面。失业保险作为是我国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的发展必定会促进整个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

三、建立大学生失业保险可能面临的问题。

1.保险金的来源。大学生失业保险的资金来源应该是学生、学校、政府三方。而让大学毕业生自己承担保险费用的一部分,势必会加大学生的经济压力。同时,学校和政府要以何种形式给予补贴,补贴多少,如何进行管理等等问题目前都还有待确定。

2.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大学毕业生失业保险容易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一个在毕业生如果能在毕业后立刻拿到失业补助金,那么他就极有可能先选择不找工作,然后在领取失金后再寻找工作。

3.保险费率的拟定。要拟定保险费率,必须考虑两个因素,一是失业率,二是投资收益率。但由于失业率的统计口径及方法等难以确定,因此保险费率不易划一。

综上,我国在当前建立大学毕业生失业保险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考虑:筹资方式、具体保险金额、给付方式及保险费率等。

四、建立大学生失业保险的建议。

1.明确大学生失业保险基金的来源。学生个人承担部分。以自愿为前提,大学生在校期间每月交纳一定的费用,建立一个失业保险的个人帐户;学校负担部分,可以从每年学校收取的学费中提取一定比例的金额;国家负担的部分,可由国家财政拨款,作为大学生失业保险的专项基金。最后,社会各界的公益性捐赠也可成为一部分基金来源。

2.规范对失业保险基金的管理。建立每位大学生失业保险个人账户,把失业保险纳入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中,避免失业保险基金的流失。失业保险基金必须存入财政部门在国有商业银行开设的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由财政部门依法进行监督。

失业保险基金专款专用,不能挪作它用。

3.建立全国联网的失业大学生数据库。高校在每年的毕业生派遣之后,应认真做好毕业生的未就业登记工作,建立未就业毕业生数据库,进行全国联网,并且及时更新相关数据。当毕业生向劳动保障部门提出失业保险申请时,劳动保障部门可以上网查询该人的相关信息,防止有人冒领与浪费。

4.加强失业保险的立法工作。制定相应的法规政策,是促进大学生失业保险的顺利实施的基本保障。针对大学生失业保险,可以制定相关的大学生失业保险办法,对享受资格、享受待遇、基金来源、监管、等做出明确规定。法律还要明确规定聘用大学生的单位的连带责任,也就是说用人单位在录用大学生之前,必须对其失业保险金的情况了解清楚。

5.发挥失业保险的再就业功能。建立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旨在促进失业毕业生的再就业。因此,应在确保失业毕业生基本生活的前提下,把再就业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一方面,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失业毕业生的再就业培训,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可以在保险金的领取方面附加一些限制性的条件和义务。

参考文献

[1]刘源清。浅论大学毕业生失业保险[J]高校讲坛。2008.

[2]毛健。失业保险[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

[3]卢红梅,马杰。我国大学生失业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教育科学探究,2005,(4)。

[4]曾艳。毕业,失业?————大学生失业现象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4)。

[5]李妮莉。建立大学生失业保障的制度选择[D]华中科技大学,2005[6]林毓铭。大学生失业的政府保障模式与市场保障模式[J]。高等教育研究,2007(8)。

保险专业毕业论文范文12

[关键词]保险;职业教育;人才培养

实施人才兴业战略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保险业的本质要求。落实保险业人才战略,大力发展保险职业教育是一重大举措。目前,保险行业和保险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两大机遇。保险职业教育作为保险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迅速扩大规模的同时,实现持续健康的发展成为当前必须认真加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图对保险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作些探讨。

一、保险业的发展现状带来了保险人才需求结构性变化

中国保险业经过30年的发展,进入了跨越式发展时期,但目前保险人才队伍建设与行业发展战略差距较大,成为制约我国保险业发展的一大瓶颈。

(一)保险专业人才缺失

保险经营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对展业、精算、承保、理赔、查勘、管理和投资等环节人才的广泛需求。而保险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一个渐进、累积的过程。我国从1959年商业保险停办到1980年恢复,保险业一直处在教育上的真空期,20年一直没有任何保险专业教育。这意味着,20年间保险人才的培养方面存在着一个很大的断层。1980年到现在,也只有70多所大学开设了保险专业,不到全国高校总数的1%;每年保险专业大专以上毕业生最初不到2000人,虽然现在发展到20000多人,但与保险人才需求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缺口”。据统计,目前保险公司年平均增员率约为25%,据中国人寿(集团)公司所作的预测认为,到2010年保险业的人才需求量将达到近50万。参照国外美国每70人中有1人为保险从业人员、日本每300个国民中有1个保险从业人员、香港平均不足200人中有1人为保险从业人员、台湾每152人中便有一个寿险推销员的经验数据,结合我国大陆实际情况,调整按1∶500推算,未来我国保险人员需求数量大约在200万左右。另外,从现有的保险从业人员情况来看,真正保险专业科班出生的人才稀少。据统计,2007年保险从业人员中,具有专科以上学历者占62.17%,但其中保险专业毕业的仅占8.69%。

(二)操作应用型人才缺失

保险专业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具有较强的实务性,这个特征决定了它所培养出来的学生除了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外,同时还要求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但目前,从总体来看,保险教育存在“重学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务”的问题。保险专业课程偏重于基础理论,涉及的大多数是一般保险知识、理论概念,缺少保险经营实战经验,对经营管理中的实际操作知识比较表面,理论性强、实用性差。有一位保险公司人力资源部的经理这样评价新入司的大学毕业生;才华横溢,但眼高手低;颇见理论功底,但脱离实际;言语滔滔,但能力平平。这一现状说明目前保险课堂教学基本上处于半封闭的“自我循环”状态,与业界脱节的现象严重。

(三)技能型人才缺失

保险是由许多职业岗位组成,比如产品开发、展业、承保、防灾、理培、会计、信息技术,它要求保险教育应该强化职业能力训练,将实际操作技能作为一种素质来培养,按适应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要求来确定教学内容。但目前保险教育片面追求学科型,强调系统性和完整性,导致学生毕业后无法上岗。比如,有的学生基础操作技能不懂,甚至看不懂保险单证、不会填写投保单,对车辆、企业财产、建筑工程等关联知识匮乏;查勘理赔程序、技巧不熟悉;财务报表看不懂;沟通谈判时更无所适从。

(四)复合型人才缺失

保险是众多学科交叉的边缘性学科,要求保险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较广的知识。与保险有密切关系的知识非常多,如寿险核保核赔需要有丰富的医学知识,车险的定损查勘需要丰富的车辆维修知识,涉外业务则需要扎实的外语知识,保险营销需要丰富的公共关系知识,营销主管和公司管理人员则需要丰富的团队管理知识。而现行保险专业课程主要有保险学、人身保险、财产保险、风险管理、保险精算等,过于就保险论保险,与保险有关的课程比如医学、管理学、心理学、公共关系学、灾害学、人口社会学等等开设比较少。这一行为直接造成了在校保险专业学生知识面较窄,难以达到用人单位要求,这也就出现一种怪现象,即正规保险专业毕业的学生难以胜任保险公司工作,这有悖于保险专业的初衷。

(五)综合管理人才缺失

近年来,随着保险业务的迅猛发展,保险机构的不断增多,保险业对管理人员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不少公司反映,现在比较优秀的基层经理和主管成了稀缺人才。有的公司由于一时找不到合适的管理人员,就只能看谁业务做得好,就把谁提拔起来当经理、当主管。而这些同志多数缺乏管理经验,不会带团队,往往工作很被动。有的同志以高报酬、高待遇到兄弟公司“挖墙角”,造成人才争夺的恶性循环。

二、保险职业教育是我国保险业破除人才需求瓶颈的有效途径

保险职业教育是一种特殊的高等教育,它姓“高”名“职”,保险职业教育的特点使其在破除当前我国保险业人才需求瓶颈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

(一)保险职业教育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为办学目标

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在各企事业单位的第一线从事实务的高等实用人才。这就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具有强烈的职业性、岗位性、针对性和实用性。培养和造就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是高职院校办学的根本。这种应用型人才,除了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外,同时还要求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由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保险职业教育的职责之所在,这使得保险职业教育成为了能直接面对当前我国保险人才供求主要矛盾的中流砥柱。在2007年全国保险工作会议上吴定富主席强调指出,“要更加重视保险职业教育,充分发挥保险系统现有职业培训学院作用,培养高素质的保险人才。”这充分说明,保险职业教育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地位,也反映了保险职业教育所应承担的、任重而道远的光荣使命。

(二)保险职业教育以培养职业标准化的技能型人才为显著特点

教学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是高职教育的显著特点。职业技能,是把实际操作技能作为一种素质来培养,是按适应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要求来确定的。为了强化职业能力训练。保险职业教育重视职业技能和能力考核,将考核与社会职业资格证书接轨,实行“双证”制度。即学生毕业必须取得毕业证书和相应的专业技能等级证,比如保险人、公估人、经纪人资格证、保险从业资格证等,这样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技能水平,学生毕业后多了一份就业的机会,而且一上岗就能很快地胜任工作,保证学生毕业后能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这既符合国际社会现行的就业惯例,又能对我国保险业正在推行的持证上岗制度起到促进作用。

(三)保险职业教育以培养“零距离”上岗的效益型人才为中心任务

过去高等教育思想观念上是“升学导向”,随着高等教育逐步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正在实现由“升学导向”到“就业导向”的转变,尤其是职业教育,其主要职责是培养学生从事某种职业所需知识和技能,直接服务于学生的生涯规划和职业选择。因此,以就业为导向是职业教育的最基本的特征。保险职业教育重视从实践和应用的角度来进行教学,并把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中心任务来对待,这为学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里成为能适应保险业需要的从业人才,为实现零距离上岗提供了保障。

三、完善保险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虽然保险职业教育在保险业人才培养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我国职业教育改制时间不长,还没有形成独特的教学模式,许多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具体措施如下:

(一)构建以保险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从目前中国保险业界对保险专业人才的需求和实际情况来看,作为一个合格的保险专业人才至少应具备以下素质:第一,应具有优秀的职业精神,包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团结协助、创新图变、积极进取的精神;第二,应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它包括保险专业知识及与人打交道的相关知识;第三,应具有很强的职业能力,它包括语言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文字处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操作办事能力、处置应变能力;第四,应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它包括诚实守信、奉公守法、遵章守纪、重形守规等;第五,应具有丰富的职业常识,它包括行业发展状况、市场竞争状况、理论前沿状况等。因此,在课程内容上,局限在某一狭隘的岗位技能范围内的课程,构建不了学生持续发展的通道。

市场需求的培养导向强调应给予学生宽泛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一般性知识技能,使学生有更大的柔性去适应未来保险工作的需求和变化,并具备继续学习和持续发展的能力。同时,扩大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利用“宽基础、活模块”的培养模式,来满足学生未来从事多个保险职业技能领域的需求。因此,应采取第一学期大专业,统一基础课,第二学期起开始专业定向学习的形式,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压缩公共基础课,加大选修课的比例,让学生更加有的放矢地自主选择专业学习方向,确保每位学生毕业时均能达到一专多能的要求,使学生的就业及发展渠道更广、更宽、更深。

(二)建立以工作过程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过去,高职教育无视职业教育的职责和定位,把传统高校的一套做法直接搬到职业教育课堂上,教学模式强调理论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形成普通高校课程的“压缩饼干。由于高职院校“生源”质量与普通高校不同,许多高职学生尚不具备普通高校所需的计算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如果按普通高校的要求教学,学生就认为自己学了一些本身不擅长、不愿学,派不上用场的东西,感觉中学弄不明白的东西,大学还是弄不明白;老师教了许多不知为什么教,不该教的东西,最后的结果是学校里学的用不上,工作中用的没有教。其实,人的智能是多元化的,不同的岗位需要不同的人才,你有你的优势,我有我的长处,这与人才需求的多样化是一种和谐,关键在于要找出学生的长处,了解学生的兴奋点,引导学生的兴趣。为此,应改变传统的学科型教学模式,建立以工作过程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具体措施如下:

1.教学内容以“必须、够用”为依据

对于教学内容,不要求有高深的理论,要淡化学科体系,强调能力本位,突出实用性,要贴近公司第一线的高技能岗位的职业需要,而不要盲目向学科型高等教育的模式攀比或趋近。也就是说职业教育应当学习的是“细胞如何工作”,而不是“什么是细胞”。

2.教学方法应倡导行动导向

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是指由师生共同确定的行动目标来引导教学组织的过程,从过去的“老师教、学生学”转向“老师教学生学”,即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转向能力培养,让学生在做中学,成为学习的主体,成为学习过程的参与者和行动者,从而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及团结协作能力,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学生通过对行动过程全面、主动的学习,达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统一。这里所说的行动,绝非单指某一技术或技艺,而是学生即将从事的某一职业可能发生的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比如对于保险业务,其工作过程包括展业、签单、理赔、售后服务等。

3.教学计划和教材编写应强调综合化、模块化

综合化不是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的“拼盘”,而是以工作过程为中心的综合,是把工作过程转化为学习过程即教学项目的手段,这需要冲破学科体系完整性的约束。通过综合化,把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应用环境结合起来,融为一体,直接提高职业能力。而每一个教学项目的内容可以构建成相对独立的模块,每一个模块教学内容的筛选和组织,又是以工作任务或工作过程所必须为依据的,是围绕某一工作过程必须、够用的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的综合,是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训练的综合,其排列顺序也以工作过程的实际为依据。

4.教学评价应以学生为主体

过去对一堂课教学效果的评价标准是以教师为主体,只要老师讲好了就是好课,上课质量似乎只与教师“讲”得好不好有关。这种教学模式有可能老师从头忙到尾,学生什么都没学会。其实,课程的效果首先要看学生,看学生“学”的好不好。学生有兴趣,积极参与动手动脑,课后在能力上得到实质性提高,这才是好课。教师讲得好,只是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同时,教无定法。要认定原则,但不固执坚守某种具体的模式和方法。课程评价的最终标准是效果。只要学生有兴趣,能主动参与,在能力上有显著提高,使用各种模式的方法都是可以的,不限制唯一的教学模式。

(三)完善以职业能力训练为重点的实训教学体系

以职业能力训练为重点的实训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好方法,也是职业教育落实以就业为导向的物质基础。具体来说可采取以下措施:

1.建立保险实训教学基地

实训教学要以必备的硬件作为支撑,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必要前提。它包括:(1)建立校内实训教学基地,包括实训教学大楼、专业实训实验室等,实训教学基地应具有全仿真性质,可以模拟成一个保险公司或保险公司的一个部门,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实训素材都来自于保险公司提供的案例、数据、标准化流程,做到职业氛围真实,设施齐全,设备先进,管理规范。(2)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保险人才培养,需要保险学界与保险业界紧密结合。保险业界可以提供实践教学基地,与学界共建实践教学平台。为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要充分利用社会物质资源和智力资源,依托行业建立一些较为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使绝大多数专业都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每学期定期组织学生深入现场进行参观、实习,这些基地教学任务明确,条件保障到位,运行情况良好,为学生实习创造良好的条件。在建立校外实训基地过程中,可以考虑学习借鉴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和日本的“产学合作”办学方式,以校企合作教育为切入方式,以公司急需人才培养为结合点,突破封闭单一的教学模式,寻求与行业、公司的紧密对接,实现校企教育资源共享和双赢。与保险公司合作的主要形式有:教师承担科研和保险产品开发项目攻关、教师到公司挂职锻炼、聘请公司高级业务和管理人员为兼职教师、以公司的实际案例教学、“订单式”培养、学生到公司代岗实习等,从而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节省了公司的人力成本。

2.成立保险职业培训公司

职业培训公司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德国,是指人为创造师资队伍仿真模拟环境,作为各类专业的实践教学场所和组织形式。学生在其中可经历全部业务操作过程,了解和弄清其各环节之间的联系,而又不必承担任何经济活动风险。由此可见,职业培训公司也可理解为一种实践教学方法。

近几年来,我国部分职业学校在各类专业实践教学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改革,国家教委通过开展学术研讨和经验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这一新生事物的发展。因此,可以考虑和保险公司联合筹建保险职业培训公司。该公司实行员工化管理和培训式教学,采用具有学校特色的公司化管理模式,既要有公司的概念,同时也不要有公司的固定模式,学生以员工和学生双重身份的出现,以公司化的管理对学生进行实战性的专业熏陶,使学生得到最新的高度仿真的保险业务模拟训练。公司初期是作为一个实训基地,以师生实习、实训为主,以展业为辅,该基地最主要是从事销售和实务培训,但是不能仅定位于提升销售技能,因为公司培养的不是单纯的业务人员,而是全流程式的实训,让每一个师生通过公司这个平台都非常熟悉保险实务流程。等积累人才、资金、客户资源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再把基地逐步演变成一个独立运行的公司。由此可见,这种实训教学体系的完整性与连贯性,实训操作的逼真性及与实务的贴切性会大大提高学生的业务技能,培养学生的组织和管理能力,缩短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的适应时间。

(四)建设以“双师”结构为标准的师资队伍

要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必须拥有一支理论功底深厚,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目前,专业教师在保险技能的掌握上,还远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如何才能更有效地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而又紧迫的课题。具体来说,可采用“送、下、带、引、聘”等多种方法。“送”是选拔部分教师到高等保险院校的对口专业深造;“下”是让部分没有相关专业实践经验的教师,尽可能多地安排他们到保险公司第一线实习,丰富、提高他们的实际知识和能力;“带”是以老带新,以强带弱,对学科带头人进行重点扶持和培养,定期对中青年教师进行实训指导方法培训;通过保险实验基地、课题合作或委托等方式,为青年教师的培养提供一个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使教师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保险行业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充实和完善知识结构,增加感性认识,从而提高教学水平;“引”是指从公司一线调入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担任专业教学工作,通过引进人才,引进学科带头人,设立教师奖励基金等方式,加大师资培养力度;“聘”是指聘请兼职或客座教授、保险行业专家担任客座教师,对现场技术技能水平要求较高的、专业性非常强的课程,聘请现场技术人员讲学并请他们做兼职教师,保证学生能够得到“一体化”教育。

[参考文献]

[1]吴定富.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23号文件,全面提高保险业服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J].保险研究,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