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

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

时间:2023-06-27 17:58:45

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

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范文1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四大文明

一、十七大首次提出“生态文明”,极大地丰富了科学发展观的伦理内涵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生态文明”的建设目标:“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至此,“四大文明”即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都被正式载入党的史册。这不仅丰富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内涵,也极大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体系。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生态文明”的提出极大地丰富了科学发展观的伦理内涵。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必须强调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和谐共进。在四大文明建设与发展中,只强调某一方面的建设与发展,不强调四个方面的建设与发展,既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也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既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发展,更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要求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相协调,而生态文明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科学发展要求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发展,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这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伦理特质”之所在。生态文明包含三个重要的特征,即人的高度的生态环保意识――这是人们的伦理理念选择。人类社会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这是人们伦理价值选择。建立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这是人们的伦理目标选择。

所谓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的产生基于人类对于长期以来主导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反思,自然资料的有限性决定了人类物质财富的有限性,人类必须从追求物质财富的单一性中解脱出来,追求精神生活的丰富,才可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生态文明,既丰富了和谐发展理念的内容,也极大地丰富了科学发展观内涵。四大文明的完整概括和提出,使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更加丰富、更加生动、更加具体、更具活力。

二、坚持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是科学发展的道德要求

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由于科技进步,生产力飞速发展,人口急剧增加,人对环境作用规模不断扩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也不断扩大,生态环境问题开始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由于人们盲目追求物质利益,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与开发,大多数又没有环境保护措施,只注意产值的增长,忽视环境保护和资源保护,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获得经济繁荣发展,这样做更加剧生态环境恶化。据中国国家环保总局统计,每年因环境污染死亡的有40万人。每年的环境损失占了国内生产总值的10%,这些数据说明,我国环境污染和破坏造成的损失是惊人的,我们应当引起我们高度的觉醒和反思。

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认识水平越来越高,以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来换取一地一时的经济繁荣是不可取的,是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正是由于有了这种理性的、清醒的、科学的认识,才推动着人类文明向前发展,人类文明程度又迈向新的一步,人们把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推上当今社会科学发展观的理性高度,以党的十七大为标志,使人类进入一个新的文明时代――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这些年来人们在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时,又遭到来自大自然的猛烈报复。可见,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人类深刻反思做出的理智选择,也是我们党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的正确抉择,也是科学发展观的道德要求。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充足的自然资源作保证。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少,且分布很不平衡,经济发展与资源短缺的矛盾突出,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地、国际化的深入发展,我们要更加坚定地、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面对的经济建设的现实告诉我们,应该摒弃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暂时繁荣的不文明、不科学的经济发展模式。党的十六大有了初步认识,明确提出了要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改善生态环境,显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但是只是说“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已体现出生态文明之含意,但没有明确提出“生态文明”。五年之后,在党的十七大上,生态文明被载入党的史册,我们走向了建设生态文明时代,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人类生存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共同家园,这是人类共同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要求。

三、“四大文明”和谐共进,是科学发展的价值目标

生态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谐协调统一发展,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共同构成完整而全面的文明体系。四大文明构成的系统中,生态文明是最根本的前提条件,物质文明是基础,精神文明是动力,政治文明是保证,“四大文明”和谐共进,是科学发展的价值目标。

首先,生态文明是最根本的前提条件。人类要生存,离开地球环境不行。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就是,“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保护土地和水资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发展环保产业。加大节能环保投入,重点加强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加强水利、林业、草原建设,加强荒漠化石漠化治理,促进生态修复。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作出新贡献。”生态文明的提出,要求人们以一种科学发展的眼光,来审视和制定人类的道德规范,努力寻求促进生态文明发展的社会约束监督与评价机制。自觉树立生态道德观,遵守环境保护法等环保法规应是生态文明的道德底线的伦理标准,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以生态道德规范自己,自觉兼顾人的利益和生态利益,不断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与繁荣。

其次,物质文明是基础。作为血肉之躯,人要生存,首先必须解决吃、穿、住、行等物质生活问题,只有这些问题解决了,才有可能从事政治文化活动。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物质文明的发展为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手段。所以,邓小平指出:“物质是基础,人民的物质生活好起来,文化水平提高了,精神面貌会有大变化。”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就是:“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

再次,精神文明是动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能保证人民群众的政治思想觉悟得以提高,从而激发他们的劳动热情。“在我们的社会里,广大劳动者有高度的政治觉悟,他们自觉地刻苦钻研,提高科学文化水平,从而必将在生产中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是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以“八荣八耻”为基本内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就是要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让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

最后,政治文明是保证。政治文明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提供基本的政治方向和必要的政治环境。政治文明体现人们对和谐社会关系、理想社会制度的追求,政治文明的程度反映着社会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水平,并为其提供制度、法制和政治心理的保障。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就是要:“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政治和法律制度保障”。

总之,人类社会的发展,应是“四大文明”和谐共进,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参考文献: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中国教育报,2007-10-25.

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范文2

一、建设生态文明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建设生态文明是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生动体现。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是加强生态文明的本质和核心。在发展中坚持以人为本,也就是坚持以人为价值的核心和社会的本位,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价值目标,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使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适应,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包括生存的需要、发展的需要和享受的需要,生态文明建设就是从满足人们这些需要出发甚至是从满足子孙后代的需要出发而实施的重大战略决策。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就必须以人和社会会的全面协调发展思想为指导,处理好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发展的关系,要求经济和社会发展应着眼于人的发展和进步,发展要把人的发展放在第一位。当物的增长与人的生存和发展发生矛盾和冲突的时候,首先应关注人的生存和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生态、经济、社会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发展应该是生态、经济、社会的持续性发展。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能源、土地、矿产和水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尖锐,资源利用、环境保护面临的压力日益明显,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进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已经集中出现。资源浪费和短缺,环境破坏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素。发展现实决定了当前的发展决不能以牺牲环境和浪费资源为代价,必须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有效地解决经济社会活动的需求与自然生态环境系统供;给之间的矛盾,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实践证明,只有生态文明抓好了,既为经济建设提供环境保证,又可以带动促进其他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总之,生态文明体现了人对自然界的崇高责任和人文关怀,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强化建设生态文明的观念并付诸于行动,努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二、建设生态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

高度的生态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充足的自然资源作保证,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已经着;力实施建设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三大文明基础上,提出生态文明的命题和任务,作为人类文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把生明、政治文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和高度来建设,将生态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四大文明”确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四大基本目标,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一个组成部分,体现了人对自然界的崇高责任和人文关怀。在我国目前的社会文明体系中,增加生态文明,这不仅是生态环境改善的需要,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同时也顺应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

高度的生态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建设是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组成内容,离开高度发展的生态文明,我们实现的小康社会也是不全面的,低水平的,不完善的,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也是不可能完成的。小康社会建设目标是一个多层次子目标的集合系统。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生态文明发展方面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恰是生态文明建没的实现内容和内在要求。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必须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搞不好,物质文明就很难持续发展。当前一些地方的生态灾难,不但造成了巨大的直接经济损失,而且对经济发展的长远影响更是难以估量。可以说,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他文明建设的前提和支撑,“四大文明”统一于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因此,在高度重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的同时,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与其他三大文明建设同样的高度,作为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需要金山银山,更需要绿水青山。

高度的生态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本质特征。生态文明建设程度是衡量小康社会建设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建设高度的生态文明是小康社会的重要特征。我们建设的小康社会是全面的、高水平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不仅要发展经济,还要不断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让人民享有高度的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而实现这些目标是以提高生活质量,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基础的。享有洁净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的天然权力,也是人的生命价值的重要体现;建设高度的生态文明,创造良好的生存发展自然空间是人类社会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积极建设生态文明,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的关系,正确处理人类发展与自然的关系,使人口环境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三、建设生态文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

高度的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属性。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保障。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应是人、社会、自然三者的统一。没有生态文明,人们将会不断遭受自然灾害、瘟疫等的袭击,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将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因此,构建和谐社会也是对生态文明的呼唤,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从我国资源环境状况出发,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在理论上,生态文明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紧密的内在有机联系,互相包含,直接相通。生态文明要求人类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中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按照人一自然一社会这个复合体运转和发展的客观规律建立起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良性运行机制,以及和谐协调、持续发展、全面繁荣的社会文明形态。在实践上,生态文明建设的许多内容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是直接吻合的。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系统,不但直接关系到物质文明建设,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关系到人民健康,这些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生态文明建设

中强调要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发展生态生产力,这是社会和谐建设的基础和前提。生态文明强调要维护人类活动与自然的平衡,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这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谐社会建设需要强有力的民主机制和法治体系予以保障。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社会充满活力,特别是充满创造性的活力,人民安居乐业,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

生态文明建设程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指标。积极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应有之义,也是社会发展现实的需要。一个时期以来,各地片面追求经济数量增长,造成河流变黑、天空变暗、草原退化、土地荒芜,经验教训十分深刻。历史使人明智,实践使人清醒,提醒人们在发展中,一定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建设秀美山川,促进生态文明发展。只有把生态文明作为整个社会文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建设,生态环境问题才能得到显著改善,才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生态环境向健康文明方向发展,也才能让社会真正重视生态环境建设,促进生态环境得到实质性的改善和发展,进一步增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建设生态文明是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选择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的要求。这对我国正确理解和把握生态文明建设在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导。

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在要求。建设生态文明是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建设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就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抓手,正确处理生态发展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关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实施结构调整,倡导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建立健全资源节约和污染减排的政策措施,努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严格环境保护,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做到节约生产、清洁生产、生态生产、文明生产,通过生态文明发展带动促进其他文明的发展,在“四大文明”协同发展中,加快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步伐。

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范文3

[关键词]生态文明;社会主义本质;中国道路;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848(2012)06-0025-06

[作者简介]郭秀清(1971—),女,法学博士,南京政治学院上海校区部队政工系讲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上海 200433)

Title: Strengthening Eco-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Ensuring Socialist Modern Road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uthor: Guo Xiuqing

Abstract: In the report of the 17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the great strategic thought of eco-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was proposed. In the report of the 18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General Secretary Hu Jintao stressed again the great strategic significance of eco-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made concrete strategic plan for strengthening eco-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Thus socialism road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grows into an overall plan for economic, political, cultural, social, and eco-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Strengthening eco-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s an essential requirement of socialism road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an inevitable choice of socialist road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 words: eco-civilization; socialist nature; China Roa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在十七大报告中,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思想。在十报告中,同志再次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意义,并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具体战略部署,由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为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本质要求,也是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生态文明: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

中国现代化道路既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同时也必须和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思想,可以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影响深远,意义巨大。实际上,生态文明并不是一种新的思想和观念,因为按照马克思及生态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社会在本质上就是一个生态文明的社会,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内涵或本质的必然要求。建设真正的社会主义,必然要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

从理论上来讲,马克思和生态社会主义理论都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就是一个生态文明的社会。虽然马克思并没有直接提出生态文明的论断,但其理论却包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其中最为明确的是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角度揭示了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内在关联性。按照马克思的理论,人类的最高理想共产主义社会是建立在现代文明尤其是物质文明高度发达基础上的社会,而这个社会同时是一个生态文明高度发达的社会:“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①马克思认为,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人才能获得真正的解放,这种解放不但是人对人的解放,而且包括人对自然的解放。共产主义社会真正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从而就为实现人对自然的解放、人与自然的和谐创造了基础和条件,因为人类是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下改造自然的,生产方式影响、制约着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剥削关系难以避免,而人与人之间这种不平等、不公正的关系必然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和谐,必然导致人类对自然无限的剥夺,因此不可能实现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谐。而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会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②所以,生态文明是与社会主义联系在一起的,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

同样,生态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观点也认为,生态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社会主义建设生态文明存在着“制度性”优势。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生产目的从根本上讲是反生态的,资本追逐利润的本性决定了它会无尽地剥夺自然,因此,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不可能建成真正的生态文明。但社会主义制度由于实行公有制,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合理的、与自然生态相平衡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资本主义生产目的有着本质的不同,因此,社会主义社会能很好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它应该是一个生态文明的社会。

但是,在很长的一段时期里,由于我们对社会主义本身尤其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对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和属性认识不够深刻,尤其是在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的情况下建设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忽视甚至遗忘了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甚至是相辅相成的生态文明建设。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入,我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更加丰富和深刻,由此我们也越来越感觉到,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是具有高度生态文明的社会,生态文明和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相一致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之一。

在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越来越深刻的基础上,我们认为社会主义所追求的公正、公平、和谐等基本价值原则是与生态文明的基本主张相一致的。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①试想,如果没有生态文明的发展,如果人与自然的关系始终处于高度的紧张状态,在一个人与自然高度紧张的社会里,人们为了自身的利益相互竞争,必然造成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不平等的存在,将使消灭剥削和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难以实现,而这是一个关系到社会主义本质的重大问题。同样,同志曾经说过:“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②所谓“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人的全面发展”包含着极为重大的意义,它不仅仅是指物质生活的丰富和满足,而且包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所必须的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这既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最基本的条件,也是人在发展过程中应享有的基本权利。同志说过:“要着眼于人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③这些重要的论述实际上都是当代条件下“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生态文明主张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消除人与自然的对立,而这正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甚至可以说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因此,生态文明的建设将从根本上适应人的全面发展要求,既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也构成了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涵。

二、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发展的迫切要求

生态文明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对生态文明的建设也必须和中国当前所处的发展阶段相结合,和中国当前的历史任务相结合;否则,只是僵化地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不但在实践中会碰壁,也无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拓和创新。邓小平同志早就说过:“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准确地说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样才是真正地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我们历来主张世界各国共产党根据自己的特点去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离开自己国家的实际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④当前,我国正处在现代化发展的关键时期,更加凸显了生态文明建设对未来中国道路的发展方向和前途命运的重大意义。

当前,世人惊叹于“发展”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这也正是他们谈论“中国道路”的原因所在。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发展”构成了中国道路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因为“发展是第一要务”,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基础和前提。得益于中国道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以及国际地位都有飞速的提升。几十年来,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全世界独一无二,经济总量超越日本位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外贸易量名列世界前茅……这些巨大成就的取得,应归功于中国道路对“发展”这一主题的正确抉择。但在“发展”主题下的现代化道路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很多矛盾和问题,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中国现代化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中国继续以较快的速度来实现发展,但按照原先的发展速度和方式,我们的发展还可以持续下去吗?本世纪中叶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能如期实现吗?

随着中国进入现代化发展的关键期,一些发展中积累的问题和深层次的矛盾开始显现出来,这些问题和矛盾是中国道路继续前进不得不面对的。对这些重大问题应对是否正确、成功、有效,攸关中国道路的未来,攸关中国道路的前途命运。当前,生态环境问题就是中国道路继续前进中需要面对的最现实、最紧迫的问题。长期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走的是一条粗放型的发展道路,依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来带动经济的增长。如果说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在改革开放初期的环境下还有其可能性、必然性的话,那么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之后,其矛盾和弊端则越来越明显,其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和可能性也越来越小。这是因为:首先,从国内来看,中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条件本身不利,加上严重的污染和浪费,使得当前经济发展面临资源短缺的强制性制约。其次,从国际社会来看,如果按照这样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走下去,到2040年中国达到发达国家发展水平时,即使按照工业化国家中的低资源环境消耗水平,中国在未来的30年中,将消耗全球50%左右的石油、天然气、钢铁等资源,形成全球50%甚至更多的碳排放。①这种结果,不但国际社会难以接受,中国自身也难以承受。面对如此严峻的未来,中国应当选择什么样的道路呢?答案只能是唯一的: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使中国的现代化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从大的发展阶段来看,当前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水平,要实现现代化“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即到2050年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发展”这个主题仍然不能偏离。但要如何实现“发展”,我们却必须给出新的答案。依靠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和发展方式显然不合时宜,而且只能是死路一条,因为这种以自然资源的投入为主驱动的增长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它对资源、环境和生态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我国单位GDP能源消耗强度高出OECD国家平均水平的20%”,是名副其实的“高碳经济”,经济、社会、资源协调发展的资源环境瓶颈要比其他国家严重得多。同志也曾指出:“如果不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能源资源将难以为继,生态环境将不堪重负。那样,我们不仅无法向人民交代,也无法向历史、向子孙后代交代。”②因此,如果我们继续坚持传统的发展模式,那么不但不能到本世纪中叶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反而连工业化的成果也会葬送掉。

那么,我们如何发展才能推动中国道路在正确的轨道上继续前进?答案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以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经济的健康、持续、协调发展,因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虽然是丰富多彩的,但其最核心的内容是对经济发展方式和发展模式的选择。生态文明倡导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所谓绿色发展是在传统发展基础上的一种模式创新,是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的约束条件下,将环境保护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支柱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要点:一是将环境资源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素;二是把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绿色发展的目标;三是把经济活动过程和结果的“绿色化”、“生态化”作为绿色发展的主要内容和途径。③所谓循环发展,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使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从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①这些新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式能显著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扩大资源的利用途径和方式,使物质、能量得到多层次、分级利用,废弃物通过再生、转移、循环、转化等得到再利用,因此,它完全不同于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能够避免、克服传统发展模式和经济增长方式带来的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从而使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因此,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三、生态文明建设: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可持续发展

中国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比较选择而坚持下来的道路,因此,中国道路不是一条固定化、模式化的道路,它的生机和生命力就在于不断适应时代和历史的要求,适应中国新的历史任务和进一步发展的要求,不断给自身赋予新的内容,以确保社会主义这一最终目标的实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就是在当今资源环境的挑战日益严峻、生态危机不断加深的背景下,为实现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可持续发展、为更好地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而提出来的。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不是一个简单的环保问题,而是关系到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关系到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的政治问题。

首先,生态文明建设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

在社会主义发展的不同时期和不同历史阶段,社会主要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各不相同。要完成不同时期的历史任务,就要根据形势的需要,与时俱进,充实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具体内容。当前,我们要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重大进展,要使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要使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而要完成这些历史重任,就必须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未来理想社会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和人的精神生活高度发展的社会,是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②他充分肯定了生态文明在文明系统中的重要地位,明确了建设生态文明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而向共产主义迈进的重要目标和价值追求。因此,从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历史任务来看,它是一个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形成,是中国共产党对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和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从明确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到强调加强社会建设,再到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深刻表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任务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在不断提高。深入贯彻这个部署,当代中国必定会得到全面发展、全面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定会展现出新的勃勃生机。所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对中国道路内涵的丰富和扩展,这对于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其次,生态文明建设是确保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要完成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就要求中国道路实现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的结合,这是中国现代化可持续的关键和保证。在传统的工业化现代化道路发展中,落后的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方式带来了严重的负面生态效益,粗放型经济带来了高环境损害的代价,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面临资源环境的强制性制约,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难以为继。接下去的现代化道路如何走,如何使我们的现代化道路可持续发展?要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就成为一个必然的选择,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就是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和发展方式。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经济生产遵循生态系统是有限的、环境空间是有限的原则,生产活动要节约和综合利用资源,要形成生态化的产业体系;物质产品的生产在原料开采、制造、使用甚至废弃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最小,对环境影响最小,再生循环利用率最高。生态文明建设可以为中国道路的发展增添新的生机和活力,确保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最后,生态文明建设确保中国道路沿着正确的方向继续前进。

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范文4

幸福,是人类的原动力。

向往幸福:

从认知幸福的本质入手

什么是幸福?幸福是人的物质与精神各层次需求获得满足而产生的愉悦感,是需求满足程度的客观性与感受愉悦层级的主观性的有机统一。

什么是幸福的本质?幸福的本质就是人性需求的满足。

什么是人性的需求?人性的需求就是人的本性决定的物质与精神各个层面的需求。

当代世界级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人的需求有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包含爱情、友情、亲情等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前两层次是物质需求(包含衣、食、住、性和健康与环境安全等物质生存条件的需求);后三层次是精神需求(包括情感、尊严、荣誉、事业、成就感等精神享受与拓展的需求)。

不过本人认为:人性的需求有十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育子需求、社交需求、求知需求、审美需求、尊重需求、公平需求、发展需求(根据自我才志、特性与资源创造价值、发展自我的需求,即“自我实现”需求)、升华需求(即贡献社会与天人合一需求,亦即理想需求)。

人性的需求有层次,人的幸福也有层次。仅仅满足物质需求的愉悦感,是低层次的幸福;满足精神需求的愉悦感,是高层次的幸福。

满足上述各个层次的人性需求,是最完美的幸福;实现贡献社会、天一合一的精神升华的需求,是幸福的最高境界!

人们会发现,无论把人性需求分为五个层次还是十个层次,安全需求都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之一。而生态安全,是人类和所有生命安全需求的自然基石!

然而,我们当下所处的生态安全状态怎么样?能满足我们人性需求中的基本要求之一——安全需求吗?

众所周知:当下地球的生态现况,已经日益危及人类的生存安全!

安全尚无,何来幸福?

追求幸福,

当从拯救地球入手

有考古学家发现:地球史上已经历过五次大毁灭,离今天最近的第五次大毁灭是7600万年前的恐龙时代的毁灭。其外部原因是宇宙运行的周期循环出现的一个外星球撞击地球所致。但内部原因是否也与恐龙膨胀的体型、膨胀的群体和膨胀的食欲消费导致生态失衡乃至地球运行轨道偏移有关呢?值得当今人类思考。

有生态学家警醒:如果人类任由狂热消费资源、污染环境、再不复归生态平衡,地区将面临第六次大毁灭的宿命!

自2008年中国汶川8级大地震以来,全球每年都要发生震惊世界的生态大灾难,包括:2009年的海地、智利8级以上大地震;2010年的中国玉树大地震、舟曲泥石流;2011年的日本“3.11”9级大地震、大海啸;2012年的意大利火山爆发、泰国大洪水、北京水漫京城、上海海水倒灌;2013年的中国华东、华中42度以上百年一遇的酷暑以及中国雅安7级地震和伊朗与巴基斯坦交界地区的7.7级大地震等等。尤其值得警惕的是:世界各地的官方与民间的科学家、预测家纷纷预测2013年年底以后,地球还将发生更为可怕的灾难!譬如新华社和央视都曾报道的:

美国科学家研究机构公布研究结果:美国黄石国家公园火山恐将大爆发,将造成一千多平方公里的毁灭性灾难;

日本科学家公布研究预测结果(中国预测学家在此之前便已预测相似结果):日本湔沟和东京湾海底出现大断层,势将发生9.6级以上的超级大地震和大海啸,不仅将导致日本沿海大面积沉沦,而且破坏力将波及中国的大连、江浙等东部沿海地区!日本政府将此预测作为决策依据,紧急部署了相应防范举措和应对方略。2013年9月5日,日本还举行了500万—800万人口防范和应对超级大地震的演练……

世界天文学家预测:2035年将有一颗外星球撞击地球。世界各大科技发达国家正在研究如何让地球避免这一恐龙时代的噩梦……

令人欣慰的是,国际社会日益觉醒,在联合国主导的全球气候大会上,世界各国于2010年达成“拯救地球”的“哥本哈根共识”,2011年达成“现在是拯救地球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南非德班共识”。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各国囿于自身利益结构和体制机制的局限,迄今尚未能实施全球一体共救地球的可行性方略和实质性举措。

怎么办?地球兴亡,匹夫有责。先从我做起,从在坐的和不在坐的每一位需要生命安全、追求人生幸福的地球公民做起,各尽所能,优势互补,低碳生活,保护环境,形成合力,爱护生态,共同呵护我们的地球家园。同时从民间、从学术界、传媒界发出呼吁:官民互动,全球联手,复归生态,拯救地球!

创造幸福:

从共创生态文明新纪元入手

什么是生态?生态不能仅仅顾名思义地理解为“生命的状态”。生态是生命体系及其环境系统运行的状态,是生命体系及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与社会环境系统运行的综合状态(内涵),包括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经济生态、政治生态、文化生态乃至身心生态、心灵生态等等(外延)。

什么是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人类对生命体系及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与社会环境系统的认知、优化、呵护和进化的哲学理念、科学文化、体制机制、行为方式、道德价值体系的总和。

人类社会迄今为止的历史纪元,是以物质文明为主导的时代。物质文明主导了经济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等等文明体系、生态文明新纪元,是以生态文明为主导的新时代。应以生态文明引领、溶渗、升华物质文明、经济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健康文明乃至精神文明、心灵文明的一切领域。

这样的人类新纪元,就是人类生态文明的幸福时代!

内涵与目标共识明确,危机与挑战迫在眉睫。当下的关键在于怎么办?采用什么方略、对策应对危机?走什么路径达成目标?

拯救地球:

从遏制地球危机的成因入手

要探寻拯救地球的关键方策,首先应研判地球危机的主要病因。本人抛砖引玉,提出从研析地球危机的人为病因入手,探寻人类拯救地球的方略。

当然,从宇宙万事万物都有生灭、成败、循环过程的周期运行规律来看,地球也是有寿命的,那是外因。人类不能改变地球万物生灭循环的总体规律,但人类的主观能动可以加速或延长地球万物生灭循环的过程。正如一个人的生死存亡,不能因为他在百年前后早晚要归于寂灭,就不去努力健康成长和发展自我乃至贡献人类与世界、让有限的生命活得更加精彩,更不能破罐破摔、糟蹋生命甚至加速摧残生命。与此同理,人类不能因为地球早晚要寿终正寝,便不去遵循天道规律、呵护地球生态、让地球母亲和她衍生、养育的人类与众生子孙万代运行更和谐、绵延更长久、活得更精彩,更不能早早便以末日心态,膨胀末日贪欲,野蛮掠夺资源,践踏地球生态,敲骨吸髓,杀鸡取卵,疯狂消耗地球母亲的生命能量,抢劫子孙后代的生命粮仓,加速地球母亲和人类自身坠入万劫不复的毁灭黑洞!

纵观中外,加速并恶化地球生态危机的三大人为病因是:

(一)物欲膨胀导致了对地球资源的疯狂掠夺

人的物质需求和物欲的适度满足,是人必需而属于较低层次的幸福来源。

但若人仅仅以物欲的满足为唯一目标或终极目标,那只是动物的幸福。而若以物质需求为导向,物欲膨胀引发物质消费的恶性膨胀,导致对地球资源的疯狂掠夺、对地球生态的野蛮践踏,那便不是人性的需求的满足,而是魔性贪欲的张狂;更不是人的幸福所求,而是魔的罪孽所致!

当今世界,人的物欲恶性膨胀,导致地球资源行将枯竭,地球生态早已失衡,生态灾变此起彼伏,但却依然野蛮掠夺资源,玩命制造工业垃圾,大肆玷染地球母亲,疯狂地将地球及其众生加速推向第六次大毁灭的悬崖......

(二)金钱至上垄断了人们的价值观,异化了人类的幸福观

金钱,是物质财富的交换媒介和衡量标尺,是物欲满足的便利手段和不二捷径。而以物质需求为导向的社会和物欲膨胀为目标的个体,必然是金钱至上的社会和个体。纵观当今世界,黑幕交易瓦解着制度规范,金钱铜臭熏染着人类灵魂,君不见,为了超额利润,原本治病救人的药品也成了贿赂医生、坑害病人的载体;君不见,为了几个臭钱,原本三代同堂的祖屋,竟成了父子反目、兄弟相残的祸根!似乎金钱至上倒成了东西方共同的“普世价值”,“有钱能使鬼推磨”的东方魔咒,竟成了人类世界通行的潜规!自由与平等、公平与正义、诚信与博爱、忠孝与仁义、善良与慈悲、尊严与荣誉等等东西方人类美好的价值观,似乎要被金钱至上所绑架、所垄断;由人性需求从低到高、从物质需求上升到精神需求的层次性所决定的人类幸福层次从物质幸福上升到精神幸福的幸福观,几乎要被物欲膨胀决定的金钱至上所异化、所颠倒!

在金钱至上的价值观、幸福观导引下,人类怎能不竞相掠夺资源——糟蹋生态——换取金钱——满足物欲——扩张消费——膨胀贪欲——再掠夺资源——再糟蹋生态......直至地球油尽灯枯、生态颠覆毁灭、人类陷入万劫不复的黑洞……

(三)权力垄断强化了人性的贪欲(包括物欲和权欲)

马克思揭示资本的本性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笔者认为权力的本性是追求权力最大化、垄断化、无约束化。

孟德斯鸠等先贤早已揭示一个铁律:不受制约的权力必然腐败,绝对的权力绝对的腐败!中外皆然,概莫能外,无数事实早已证明并且还在证明这个铁的规律。

俄罗斯共产党领袖久加诺夫总结苏联崩溃的教训时指出:苏联党和国家解体的主要原因是专制垄断:政治上垄断权力,经济上垄断财富,文化上垄断真理。

当今中国和类似中国的贪腐(如某些非洲国家的贪腐),主要来源于权力的垄断和不受制约、缺乏制衡、监督乏力的政治体制,尤其各级一把手的权力没有制约,监督缺位,更是腐败的高发点。权力的垄断和缺乏制约,必然强化和膨胀人性种种贪欲,包括物欲、权欲和,反过来,膨胀了的贪欲又成了掌权者滥用权力、争夺资源、追求财富最大化和权力最大化的内驱动力。

即便某些民主发达国家和类似民主的国家,也存在着权力垄断,不过不是政治权力的垄断,而是个别和少数财团对金融权力的垄断,以金融权力垄断经济、控制民意、从而操纵政治权力与经济社会运行。这种金融权力的垄断也会强化人性的贪欲,而且往往直接膨胀人性的物欲及其变种——金钱欲,强化金钱至上、金融称霸的价值观,从而诱发资源的掠夺和消费的膨胀乃至生态的摧毁、人类的毁灭……

幸福方略:

以构建人类生命共同体为依归

揭示了地球危机恶化的成因,自然便可得出拯救地球、遏制地球危机成因的方略:

(一)遏制物欲膨胀,共创心灵文明,从矫正人类幸福观入手

要从每个人做起,从每个国家做起,全球联手,人人担责。从理念上倡导低碳消费,鄙视奢靡之风;从政策上抑制消费膨胀,遏制物欲膨胀;从制度上开证高消费税,奖励低碳节约行为;从文化上升华精神文明,共创心灵文明。从矫正人类被扭曲了的价值观、颠倒了的幸福观入手,在满足人的基本的低层次的生理需求、生存需求、安全需求等物质层面需求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和满足人的社交需求、情感需求、求知需求、审美需求、自尊需求、公平需求、创造需求、发展需求和理想需求、升华需求等精神的、高层次需求,引导人们从狗苟蝇营的动物式的物质幸福的追求与沉迷中,走向德、智、美、爱、荣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层次精神幸福的追求与创造!

当人人都以追求精神幸福为荣、以奢靡挥霍为耻,地球便有救了。

(二)改金钱至上为生态至上,以生态文明主导一切文明

要彻底改变当今世界金钱至上的价值导向、物质主义的政策导向,确立生态至上的价值观。要走出物质文明为主导的旧时代,走向生态文明为主导的新时代。

可喜的是,中共十率先提出了构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战略目标,并明确要求把生态文明贯穿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各个领域,共创生态文明时代。

笔者建议:要创建生态文明新时代,还须进一步提升生态文明的战略地位,生态文明不仅要贯穿、而且还必须主导、引领、升华物质文明、经济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健康文明乃至精神文明、心灵文明等一切领域,凡有违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建设、政治体制、社会风俗、生活习惯和价值取向,都应一票否决、彻底改革和坚决矫正,凡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项目、体制架构、文明成果和改革建议,都应优先实施、借鉴和采纳。

果真如此,生态文明新时代便离我们不远了。

(三)革除权力垄断,实现多元共和,构建幸福中国

从中国角度看,当务之急的关键是要革除公权力即政治权力的垄断,把“天下为公”的政治文化理念转化在“权为民所赋”的政治体制,把”共和国“的国名落实于“共和国”的国体,借鉴国际有效经验,结合中国国情,逐步构建一套天下为公、在民、公民为本、宪法至上、权为民赋、利为民谋、全民参与、共同治理、监督独立、分权制衡、以法治国、依宪执政、多元共和的公权体制即政治体制,真正实现“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十报告提出的民主政治目标),真正成为各阶层、各民族、各宗教、各党派、各团体、各社群、各区域多元共和、平等协商、多元共治、和衷共济的“人民共和国”!

唯有如此,才能从体制、机制上遏制贪欲膨胀、根治;唯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打破经济垄断、维护公平正义、杜绝盲目决策、呵护环境生态;也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才能构建生态复归、经济小康、政治民主、社会和谐、文化繁荣、人民康乐、精神高尚、多元共荣的幸福中国!

从全球视野看,世界各国内部都应打破权力垄断,实行与本国国情相适应的、各具特色、形式多样的多元共和,以有效遏制贪欲的膨胀、权力的不受制约、发展的不计生态后果与独断专行。

某些政治权力似无垄断但存在金融垄断操纵政治权力与经济发展的国家,也必须让全民警醒,通过全民公决与民主立法等有效路径,遏制金融干政,打破金融垄断,摆脱金融操纵,还全体公民一片纯净的民有、民治、民享、全民共护生态、共享幸福的多元共和的蓝天!

那时,不仅实现世界各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多元共和,还将构建国与国之间的国际的多元共和,不仅实现世界各大宗教、各大文化体系的社会大共和,还将实现人类与自然的生态大共和!

(四)以联合国为主导,全球生态复归一体化,构建人类生命共同体

要把哥本哈根会议达成的“拯救地球”的全球共识,真正转化为世界各国共担的“拯救地球”的神圣使命,就必须以联合国为主导,实行全球生态复归一体化,构建人类生命共同体。

首先要以联合国名义发动在全世界树立“覆巢之下没有完卵、生态危机没有国界”的生态全球化意识,普及“地球兴亡,匹夫有责”的地球村民使命感,国不分大小强弱,必须共担节能减排、拯救地球的职责;人不分男女老少,必须人人履行低碳生活、保护环境的使命。

其次要实施以联合国为主导、世界各国为主体、全球人类共同参与的“拯救地球复归生态全球行动”,制定行动纲领和行动计划,制定全球统一、人人必须遵守的生态环保国际法,并严格遵守,违者必受到法律制裁和经济制裁。

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范文5

政法干警考试申论热点问题“生态文明”

一、背景链接

生态文明是价值观的革命,是党对执政规律认识的升华。与长期以来所提倡的环境保护、污染防治、清洁生产等概念相比,生态文明具有更深刻、更丰富的内涵,不能将生态文明建设简单化。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体现着保护环境、保护生态、以人为本的现代思维,是人类对自己行为的深刻反思的重大成果

二、治理生态问题的措施

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既着眼当前,又考虑未来,实现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一,建设生态文明,前提和关键是如何发展。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只有发展,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生态文明要求人类选择有利于生态安全的经济发展方式,建设有利于生态安全的产业结构,建立有利于生态安全的制度体系,逐步形成促进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的良性运转机制,使经济社会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对后代人的需求不构成危害,最终实现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

第二,建设生态文明,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文明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环境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成果的总和,其本质特征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形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既是生态文明的核心价值理念和根本目标,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评价标准。

第三,建设生态文明,目标是不断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坚持以人为本,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落实到改善人民生活上,坚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

第四,建设生态文明,基本途径是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全社会履行维护生态安全的责任和义务。现实社会中资源和环境危机的实质很大程度上是文化观念和价值取向出现偏差造成的。“生态效益高于一切”是生态文明教育的核心理念和所遵循的最高价值。生态文明倡导的社会消费模式应当是:低消费、生态化、俭朴、健康而有益。

第五,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从思想意识上实现三大转变:必须从传统的“向自然宣战”、“征服自然”等理念,向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转变;必须从粗放型的以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模式,向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模式转变;必须从把增长简单地等同于发展的观念、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念,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转变。

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范文6

关键词:大学生 生态文明教育 现状 途径

20世纪中叶以来,科学技术和经济有了巨大的发展,但同时也造成了人类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生态与环境危机。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要真正解决生态环境问题,除了通过技术、管理等途径和手段作出努力外,作为现代人还必须具有必要的生态环境文明意识和生态文明责任感。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说:“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大学生是社会的一分子,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是国家未来建设的生力军。因此在他们接受高等教育的同时,还必须使他们具备较强的生态文明意识,具有良好的生态文明素养,这关系到国家安全、关系到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优秀人才的重要阵地,也理应抓好在校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

一、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

生态文明教育是一种新型的素质教育活动,它是指教育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文明观出发,引导受教育者为了人类长远利益和更好地享用自然、享用生活,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思想觉悟和相应的生态文明习惯。其实质是要求人们以生态文明理念去维系生态平衡、环境保护和不可再生资源持续利用。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要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着眼,从人与人的关系入手,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新的自然观和科学价值观,主要内容应包括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科技价值观念的教育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而传统素质教育是以人为中心的。其在发展目标上,突出完人教育;在内容上,强调人文素质。就大学生的基础素质而言,包括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从开设课程及学生的取向来看,侧重于文、史、哲、艺等基础课程;在价值导向上,彰显人文精神,实现人文关怀。由于传统素质教育的偏颇,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存在一定的缺陷,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

1.教学指导思想缺乏全局性。近年来,学校教育注重现代科技发展中知识信息的增多,忽视生态文明知识的传授。这种指导思想缺乏教育的全局性,只是当人们在应用领域出现了某种新技术,并意识到它可能产生的社会伦理或生态文明等方面的问题而对人类构成威胁时,才迫不及待地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补课。“克隆人”现象是最典型的实例。

2.教学思路缺乏前瞻性。我国目前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目光大多停留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层面和外部层面,即只是关照人类与其环境之间在物质能量方面的交流和转换。因而,总是把生态问题的解决寄托在与此相关的技术手段上,忽视在各学科的教学中灌输生态文明观。这种缺乏人文价值取向和人文关怀,将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和天人合一、物我交融的人文精神简单地转换成毫无生命质感的经济数据,将人变成机器,将幸福、道德等同于经济指标,是目光短浅的表现。

3.在生态问题的价值取向的认同上缺乏一致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不断完善,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效果也面临着变革与发展的挑战,这主要是反映在学校的一元价值倡导与现实社会多元价值取向的冲突上;反映在学校生态文明教育与社会环境相脱离、与受体心理需求相脱节、与道德构件相失衡诸多现象上。当学校教育与社会现实利益生发碰撞时,学生在生态问题的价值取向上便发生转变,以至于许多学生在毕业后,为获取更多更好的经济利益或个人名利而忽视人类未来的利益和对未来的义务。这种学校教育与社会现实不和谐的“两张皮”现象,给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面对生态文明教育理论存在的这些问题,如果不积极采取措施来加以改进,“面向未来”的教育就难以实现。

二、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途径

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十分重视生态文明教育工作,通过开展马克思主义的环境保护教育、人文素质教育、政治生态化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哲理教育以及科技生态化教育来努力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要真正使生态文明教育取得成效,还必须发挥高校的自身优势,在教育实践中改进工作方法。

生态文明要求尊重与爱护自然,要有自觉、自律意识与平等观念,要顺应生态规律,倡导健康的生活消费方式。这与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是一致的,但是生态文明把文明适应范畴扩大了,把文明诉求扩展至人类与自然生物和自然环境的方方面面,强调了生态伦理原则。在强调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对于高校素质教育来说,这个内容是必不可少的。不但如此,生态文明中所蕴含的辩证的哲学观和价值观,同样也是高校素质教育应该需要的内容。生态文明教育成为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是时展的要求。所以,应当建立和健全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内容和教育体系,明确生态文明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1.要加快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着力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观。生态文明建立在人类对可持续发展的认同的基础上,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和必然选择。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首要的工作是加快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着力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

所谓生态文明观,即在谋求人类发展的同时,要保持社会生态和自然生态的协调发展,要保持人与自然的平衡、协调和统一的观念,包括生态文明的哲学观、价值观、伦理观、社会生态发展观及绿色科技观等。其中生态文明的哲学观、价值观和伦理观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也会对现在进行的大学生素质教育起着促进作用。着力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就要加强对大学生进行这三个方面的教育,教育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类文明的进程,以远大的目光和全球意识辩证地看待人与自然的对立和统一;教育学生充分认识人类在地球这个自然体系的定位;教育学生要以公平公正的态度对待自然的万事万物;教育学生树立起协调发展、平衡发展的思想观念。只有在理论上充分对生态文明进行理解,才能树立良好的生态文明观。

2.要加大学生生态法规的教育力度。法制法规教育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增加生态法规的教育内容,对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有着积极的意义。教育工作者必须认识到,确实有一部分人在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欲望急速膨胀,丧失了道德操守,出现了道德迷乱,这些都影响着在校的学生。我们在实施生态文明教育的同时,更迫切地需要一种强制性的约束力来规范学生的生态文明行为,加大学校生态法规的教育力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3.要加强校园生态环境建设,在学生心理构成一种无形的生态教育氛围。学校的校园建筑、环境设施似乎是毫无生命和情感色彩的客观存在物,但是,如果其间熔铸进教育工作者的心血,并按照美育规律加以精心设计和构造,这些物质环境就会成为影响学生思想情感、道德行为的重要外部力量,进而从一般的校园环境优化为育人功能的生态文明环境。

4.要大力开展生态文化建设活动。生态文化建设不仅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先进文化的体现之一。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要大力开展生态文化建设活动。

一是要抓好学生生态知识的普及工作,利用校园宣传、网络服务、课堂教育、党团活动、社会实践等形式,开展各种生态知识普及活动,使他们在学习科学和人文知识中充分认识生态发展的规律,提高对生态发展的认知。

二是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建立和完善生态道德规范并在德育活动中加以灌输,并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良好的环保意识,把生态道德教育与社会主义公民道德教育结合起来,与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

三是充分利用高校科研优势,创造先进的生态文化。高校在理论的探索方面有着很好的优势,组织相关人员加强对生态文明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或以生态发展的角度考虑科技的创新,并把理论研究成果或科技成果反馈与社会,直接或间接推进生态文明的进程。这对于学生来说,不仅是能直接分享教师的研究成果,而且能切身感受社会对生态文化的认同程度,有利于生态文明观的形成。

四是建设学校良好的生态文明环境。从生态系统观的角度来看,一个学校就是一个生态子系统。在学校中建立起相互尊重的人伦关系,爱树惜草的良好传统,形成良好的氛围和德育养成环境。对学生来说,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教育。

五是要教育学生以生态文明观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加紧对学生生态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每一个人都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接口,保护环境,拯救地球的事业就在我们的生活细节中,在人类的环境意识已经觉醒之时,学校迫切需要做的工作是使每一个觉醒的学生将生态意识付诸行动,改变既成的生活方式,追随绿色时尚,建设绿色文明,使学生为了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从一点一滴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

六是要大力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生态文明教育重在实践,更多的还要下大力气组织大学生的生态文明实践活动。当代大学生成长于改革开放的年代,他们务实、求新、求变、求异,但由于缺乏生活的磨炼,比较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功利意识。因此,在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中,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进行,诸如生态调查、野外生存体验、公益劳动、参观和旅游、环保签名、志愿者宣传等活动,让青年大学生感受自然、热爱自然,进而增强生态伦理意识,使他们能够肩负起自己的历史使命。要引导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从自己开始、从身边做起,进行实实在在的“绿色消费”。所谓“绿色消费”,是一种对环境不构成破坏或威胁的持续消费方式,是人类21世纪全新的生活理念和消费模式,它标志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人类文明的象征。它追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效应”,符合人类建设可持续发展社会的要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哲学精神,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大学生群体是既成消费者又是潜在消费者,他们易于接受新观念、新事物、新价值观,是未来社会的主体和希望,因此通过宣传、教育,对他们进行“绿色指导”,使他们树立新型文明的消费观念和价值观,既成为新观念的载体、传播者,又是理性的绿色消费者和实践者。

参考文献:

[1] 刘湘溶.生态文明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2] 杜时忠.人文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

[3] 莫敏秋.高校德育应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J].肇庆学院学报,2004.

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范文7

关键词 生态文明;中华文明;生态复兴;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G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08)06-0001-06

改革开放30年,中国不但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且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大国、穷国快速工业化的发展道路,即根据我国长期形成的多层次、单一制政府体制特征,充分发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积极性,通过放权让利、将政绩评估与职务升迁挂钩,激励地方各级政府经济发展的创新,从而使工业化发展生机勃勃。今天的中国在秉承以往探索创新的精神之上,在发展目标、道路和战略上已全面超越了“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和模式。党的“十七大”报告为我国勾勒出今后十几年发展的中期目标,制定了通往2020年的路线图,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方向。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发展了1993年提出的可持续发展国家战略,为今后国家发展指明方向、提出新要求,并将成为新的国家发展战略。

1 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

目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大规模、高速度的工业化以资源能源的高投入、高消耗和环境的高污染为特征。改革开放以来的大规模工业化过程中,经济快速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尽管中国经济实力排在美国、日本和德国之后,位列世界第四位,但是消耗的资源数量巨大、浪费严重。中国科学院的《2006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对世界59个主要国家的资源绩效水平进行排序,结果显示中国资源绩效仅排在第54位,是资源绩效最差的国家之一[1]。到2006年,中国GDP总量大约占世界GDP总量的5.5%,但是,为此能源消耗达到了24.6亿t标准煤,大约占世界能源消耗的15%左右;水泥消耗12.4亿t,占54%。即使考虑汇率因素,中国能源、资源的产出效率比较低[2]。这种以过度消耗资源和破坏环境为代价而推进的工业化,不仅制约了工业化和经济发展进程,而且也极大地影响了人民生活的质量。

针对以上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中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强调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3]”建设生态文明战略的提出将使我国从主要关注经济发展和物质财富的增长转变到同时关注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本世纪前半期中国发展的战略目标,而民族复兴除了要求经济发展和财富的发展之外,必需伴随文化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这个意义上,“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将成为为人类文明做出更大贡献的国家。”建设生态文明将使中华文明在新时代和新挑战之下以生态文明的形式得以升华和复兴,从而从根本上全面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时为世界文明做出更大贡献。

2 全球化背景下工业文明的困境

2.1 工业文明的挑战

我国当前的工业化进程与西方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之间有较大的差别。中国被认为是“世界工厂”、“全球制造业中心”,世界上大批的制造业企业到中国投资建厂进行生产。作为企业,所关注的是通过降低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除了看中我国强劲的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投资环境和潜力巨大的消费市场之外,相对廉价的土地资源、人力资源、矿产和其他自然资源是国际制造业资本流入的重要原因。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也为企业提供了极大的优惠条件。以土地为例,各地在招商引资过程中,部分地方政府免费提供土地,土地对投资者而言有时候就是零成本甚至是负成本;地方政府在贷款、审批、通关和建设等方面也制定各种各样的优惠服务,诸如出口退税等使得出口导向型企业因此得利。在资源方面,由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的问题,造成许多资源价格不反映成本,更与资源的稀缺程度相去甚远。以柴油、汽油为例,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低油价政策使得在当前国际市场原油大规模涨价的环境下,成品油价格倒挂,从而导致企业生产成本低、节约无动力,而国家和国有能源企业却要大量补贴。此外,由于我国环境监管上存在的疏漏,使大批污染严重企业免予支付高额的环境成本,排污的环境成本低廉。环境、资源、劳动力和土地这几种最重要的生产资料都很廉价,因此我们的产品价格低廉,从而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价格优势,制造商和出口商都有利可图。由此可见,中国的工业化不同于西方国家早期的工业化过程,而是与全球化交织在一起,与世界其他各国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工业化过程。我国的GDP构成,里面70%属于国际贸易。2006年,我们国家的贸易顺差达到了1 775亿美元[4],2007年突破了2 600亿美元[5]。贸易顺差中60%以上都是跨国公司,不是本土企业,而中国为此要支付全部资源成本和环境成本。

主席在“十七大”报告中,精辟地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最大的成果是高速度的经济发展,而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资源环境的成本过高,这一点既是我国工业化过程中的突出现象,也是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工业化过程中所共有的现象。换言之,工业化和工业文明本质的特征之一就是在于经济增长高速度和资源环境高成本。

2.2 全球化的困境

我们注意到,当代西方发达国家,不仅工业文明很发达,而且环境质量很高,资源保护也很有成效。之所以如此,原因固然离不开其优良的技术和有效的管理,但根本的秘诀在于经济全球化,特别是制造业资本在全球的空间分布和流动。在全球化尚未普及之前,包括英美法德意日在内的新老工业化国家曾遭遇过中国现在面临的同样困境,如自然资源的大量消耗、生态系统和生活环境的严重恶化。事实上,过去的几个世纪中出现的大规模侵略战争和殖民运动无一不是以掠夺资源和开拓市场为终极目标。正如张文木先生所指出的经济全球化实质就是“处于高势能地位的资本向低势能的市场扩散,并不断制造市场的过程;通过资本优势获得高额利润,并由此不断形成压迫市场的新优势[6]。”由此可见,全球化“是世界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工业革命以后就开始的[6]。”在西方工业文明发达之后,也就是在最近的几十年当中,西方国家运用工业化积累起来的技术优势、知识优势和军事优势开始进行全面的全球化,这种全球化可以带动工业文明走出困境。其结果,在一部分国家走出困境的同时又给另外一部分国家造成了更大的困境甚至灾难,即把资源短缺和环境破坏问题转嫁到发展中国家,这种转移是全球最大的跨界环境问题。发达国家对跨界环境问题有不同的认知。他们担心的跨界环境问题是污染物从发展中国家转移到发达国家,诸如日本、韩国甚至美国抗议的中国的酸雨、沙尘暴等等。在他们看来,中国产品有害物质超标将导致污染物的跨界流动转向发达国家。因此,我们在遇到了自身内部的资源环境高代价之外,还承受着巨大的外部压力。这种在全球化背景下面临的压力和困境迫使我们思考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2.3 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

与农业文明相比,工业文明有三个显著特征:一是高生产率,表现为单位时间内生产出较多的产品;二是工业文明的“正反馈”效应,即无休止的扩大再生产;三是在工业文明中人们对财富占有和消费的无止境追求。应该说,人类对现有财富追求并不是与生俱来、天经地义的,而是到了工业文明才被激发出来。工业文明的这三个基本特征决定了人对自然的高速度、无止境的索取,其结果必然是带来对自然的大规模破坏。早在上世纪60年代,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就尖锐指出:“在我们这一代,人类完成了对整个生物圈的控制,通过工业化实现了这一控制,对可能会使生物圈遭到破坏,将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命加以毁灭,从而挫败人类的各种意图[7]。” 事实表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自然的破坏终于在最近的几十年中集中爆发,并将影响深远。臭氧层破坏、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沙漠化加剧等跨国家、跨地区的大范围生态和环境灾难正在威胁着世界数以亿计的人们的生计和生存,而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正是人类自身无节制的经济增长。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全球环境变化、气候变暖等本身就是地球生物圈对于工业文明的一种响应。我们现在面临的气候变暖问题归根结底是由于人类工业化活动所造成的[8]。这就是工业文明对于生物圈的影响。

中国众多的人口、人均资源短缺以及后发展的事实,决定了我们既不可能沿袭工业文明不可持续发展的老路,也不可能靠转嫁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危机来实现自身的发展,我们必须走出一条共同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新路,这就是要走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

3 基于生态学的生态文明思想

3.1 生态文明的科学基础

生态文明思想有其可靠的科学基础,即生态科学。经济和社会系统的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学习并模仿生态系统的特征和智慧。生态系统本身就是一种生产系统,它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太阳的光能,从而支撑植物生长;食草动物从植物中获得能量,而食肉动物又从食草动物身上进一步获取能量,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能量转化和生物质生产和积累的链条,类似于制造业中的生产线。生态系统同时又是一种消费系统和分解系统。生物质从一个营养级到下一个营养级次第消费,最终又被微生物分解。在这种复杂的生产、消费和分解生物营养级和网络中,各种营养物质和能量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物种、生态系统和基因的多样性得到充分体现,对生态系统周边环境也在不断改善。因此,在自然状态下,生态系统对资源利用效率很高。资源利用效率高是指在生态系统中物尽其用,没有多余的物质跟没有我们经济系统中所谓的“废物”。资源利用效率高并不意味着生产率高,生产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生产并积累的物质的量。生态系统充分利用了各种资源,包括光、热、水、土壤、矿物质等等,但并不追求单位时间之内生产出的干物质的量或生物个体的数量。生态系统的第二个特征是稳定性好。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之下,生态系统自己能够保持自身的自我调节功能。同时,生态系统自我恢复力强,即使在受到了干扰之后,也能够恢复到它原来的状况。此外,生态系统除了能够稳定自身内部的小环境之外,对外在的环境能够起到一种调节和稳定的作用[9]。生态文明的建设,就是学习生态系统的智慧,建设一种具有资源利用率高、稳定性强、物种多样性丰富、个体之间、组织之间相互协调、和谐共处、对自身环境和外部环境起到稳定作用的生产系统、消费系统和分解再循环系统。

那么,生态文明思想是基于哪些重要的生态学原理呢?著名生态学家马世骏教授曾总结出3条他认为最为重要的生态系统原理,即:①生物共生,②物质循环再生,③生物能多层次利用。所谓生物共生是指各种生物的个体、种群和群落在同一个地域空间和谐共处、各自占有自己特定的生态位。物质循环再生就是通过上述食物链和营养级上的能量传递,通过植物的吸收,动物的消化,以及微生物的分解,使包括碳、水在内的营养物质能够循环再生、持续利用。在物质循环再生的过程之中生物能得到多层次的、充分的利用[10]。

生态文明的要求之一就是循环经济要有较大的比重。一般认为循环经济应遵从所谓的“3R原则”,即Reduce(减量化), Reuse(再利用)和Recycle(再循环)。其中,Recycle就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再生原则;而Reuse则是生态系统生物能的多层次利用原理,除此之外就是要追求生物之间的和谐共处。生态系统自组织和自我设计中体现出的高效、和谐的智慧正是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也是生态文明建设所追求的目标所在。

3.2 生态文明的特征与表现

生态文明主要表现在和谐共处、循环再生、物尽其用、负反馈调节和节俭知足五个方面。

生态文明首先表现在和谐共处。对于中国来说,城市化是发展强大的物质原因。中国现在每年的城市化率,即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的比重,将近百分之一。这意味着每年中国有将近1 300万到1 500万的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相当于每年有一个北京市的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农村和城市有着截然不同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之后,他们和城市人口在物质上、信息上、资金上、人口上、能源上形成了紧密的集中与联系,所以人与人之间能否和谐共处成为一个很大的挑战。如何在大规模的城市化之下实现和谐共处,对中国来说是一个挑战,对世界来说,也是一个挑战。就全世界而言,城市人口已经超过了50%,意味着人类进入城市化阶段,并要面临如此高密度的人口、资源和信息,以及它们的相互作用。在一个人口高度密集的世界,如何和谐共处就是人类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

其次,生态文明表现在物质循环再生。发展循环经济是生态文明的要求。在一个物质资源相对稀缺的世界,循环利用值得提倡。它实际上超越传统意义上的节俭,而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生态伦理和行为模式。在消费领域如此,在生产领域亦然。美国的工业生态学、产业生命周期设计、德国的生产过程中原料循环利用、日本的循环型社会等都是生态文明物质循环再生原则的体现。

第三,生态文明强调物尽其用。在生态系统中,浪费很少出现。但是在人类的系统中,浪费比比皆是。目前中国煤矿平均资源回收率为30%,不足世界先进水平的一半。占全国煤炭产量30%以上的乡镇煤矿回采率平均只有10%~15%,资源浪费非常严重[11]。这种情形就是没有做到物尽其用,不符合生态文明的原则。

第四,生态文明还强调了在经济系统中要有负反馈的调节机制。所谓负反馈调节机制实质是自我纠偏机制。经济发展过热、建设项目投资居高不下、重化工项目重复上马,各有其具体原因,但从系统控制论角度看,无非是中央-地方博弈中政治、经济、社会相互作用中反馈机制作祟。我国社会需要建立一系列可导向系统稳定的负反馈调节机制,而生态系统正是自然界中负反馈调节机制的典范,值得学习和借鉴。

第五,生态文明还表现在对物质追求的自足。对物质财富的追求究竟应不应该有一个度?这个问题实质上是发展的目的和目标的问题。科学发展观首先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在发展经济上常常设定一个假设,即所有的需求都合情合理的,都应该满足的。但究竟是否所有需求都是合情合理?什么情况下需求才是足够的?近年来兴起的需求管理(demand management)正是生态文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毕竟,发展首先要满足的是需要(need),而不是欲求(want)。

4 中华文明的生态复兴

4.1 中华文明与生态文明的一致性

在《辞海》里,文明和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12]。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引用Bagby的定义,把文化定义成“一种规则,在一个社会内部,全体成员所遵守的一种规则,这些规则就是文化[13]。”在汤因比看来“文明是在一个特定的时代,存在的一种特定文化或者特定文化阶段[13]”。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解析中华文明和中国文化:

(1)首先是物质层面,对物质财富的追求。在中华文化中,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是要强调节俭、知足常乐,随遇而安,这就大大区别于西方的价值观,特别是西方工业文明下的物质价值观。

(2)节俭知足的价值观引申到精神层面,就是中庸和谐。中华文化的“中庸”思想,即合适和恰当,才能沟通一切人、关爱一切人,因此是“至德”。中华文化同时崇尚“不喜欢远征,不喜欢极端,不喜欢失控。”[14]主张“和为贵”,其精髓是“和谐”。在物质和精神层面之上,还有一个心灵层面。

(3)在心灵层面,中华文化强调“天人合一”。代表儒家思想的孔子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15]。”孟子也曾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16]。” 道家则认为,人与环境应该和谐相处,老庄主张把自然环境那种天然状态作为人类社会所追求的理想模式[17]。另外,在中国有三大宗教中,佛教、儒教、道教都缺乏神的概念,佛教的第一宗旨是要做到跟宇宙和生命中存在的“法”相一致,解决心灵的归宿问题就诉诸于“天人合一”,使个人在心灵上与自然相协调,并得到平静。

知足常乐,中庸和谐,天人合一是中华文明和中国文化的追求,其精髓与生态系统的智慧、生态文明的思想是不谋而合的。生态系统本身就是要从内部挖掘潜力,并且要保持自己内部的稳定与和谐。在这个意义上,中华文明与生态文明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4.2 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差异性

中华文明和西方文明的差异在一定的意义上也就是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差异。西方文明强调人与自然、人类和其他物种之间的区分。从创世纪开始,两者就是一种对立的,管理与被管理,凌驾与被凌驾的关系。旧约中,耶和华对亚当、夏娃说“要生养众多,遍满地面,治理这地;也要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和地上各种行动的活物[18]。”这种观点和中华文明所追求的天人合一有本质不同。近代的哲学家,如培根非常强调人对于自然所起的主导作用。他认为自从亚当、夏娃被逐出伊甸园后人类就丧失了对自然的统治,因此,人应该通过努力以恢复对自然的统治[19]。约翰•洛克强调人对于地球的统治,并且认为这是上帝旨意[20]。西方艺术,特别在宫殿、园林、建筑等艺术形式上,也充分彰显、宣扬、歌颂人类相对于地球,相对于自然的力量,这也是工业文明走到极致的一种思想和情感。

然而,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迥然不同。对物质财富过分的追求会带来负面效应。所以,需要对精神追求以平衡。《道德经》里,老子强调“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持而盈之,不如其已。”[21] 指出无为、无欲、安于现实的思想,倡导适可而止、恰到好处的理念。从物质的、精神的和心灵的层面把中国文化综合到一起,它所具备的一些特征包括:知足、中庸、和谐、内敛、反求诸己。这些特征与生态文明思想和生态系统的智慧十分接近。建设生态文明涉及到在一定意义上回归到传统的中华文明。从原始文明,到农耕文明,再到近代的工业文明,一直到现在,中华文明经过了一些形态的演变,而中华文明正可以借生态文明的形式得到内涵上的升华。

中国的农耕文明历史悠久,中国人民一直跟农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华文明的大部分发展都是在农耕文明阶段发生的,但中国的工业文明十分短暂。如果说西方的工业文明有了200多年的话,我们的工业文明可以说就只有几十年,至多上百年的历史。在这短暂的工业文明发展中,我们深切感受到了由于大规模、高速度的发展所带来的深刻的影响和问题。所以对中国来讲,如果回归到生态文明,可以说是实现了一种跨越式的转变,也是一个机遇。

4.3 中华文明的生态复兴之路

过去的几百年里西方的兴盛,不止是它的经济成就、物质成就、科技实力和军事力量,更是其文化的影响力。应该看到,西方强盛的一个根本原因,在于西方文明的发展、壮大和全球的普及。西方文明的兴盛,最终会反馈到它的经济发展中。而西方的兴盛,特别是西方文明的兴盛,并非起源于工业革命,早在欧洲文艺复兴的时候实际上就已经开始了西方文明的兴盛。[22]

我们在讨论中华民族的复兴时,往往看到的是我们的GDP及其背后的物质财富。固然,中国的GDP和贸易额超过了德国成为世界上第三大经济体,是国力提升的重要标志。但是,中华民族的复兴,仅仅靠经济增长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在精神和心灵层面,探寻中华文明如何复兴。中华文明的复兴与否影响到中华民族能否复兴,而一个文明能否复兴,取决于这种特定的文明是否能够适应那个特定时代的要求,是否能够响应我们这个时代的挑战。我们这个时代的要求和挑战,正是工业文明本身所带来的困境和缺点。生态文明,以及和生态文明具有一致性的中华文明,实际上代表了这个时代的要求,能够反映时代的挑战,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主席早在建国时就曾说过:“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23] 他要求“中国应该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 这是中国对世界、对历史的庄严承诺。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的经济增长很快,但是在文明发展,在文化建设方面,我们也更应该有较大的贡献。正如“十七大”报告中所指出的“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将成为……为人类文明做出更大贡献的国家。[3]”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 2006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6. [Research Group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Repor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China 2006[M].Beijing: Science Press, 2006.]

[2]马凯. 中国资源消耗高有三大原因[J/OL]..[Hu Jintao. Hold High the Great Banner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Strive for New Victories in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Respects―Report to the Seventeen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on Oct. 15, 2007. [2007-10-25][EB/OL]. .]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中国统计年鉴-2006[M].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6.[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of China. China Statistical Yearbook-2006[M]. Beijing: China Statistics Press, 2006.]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中国统计年鉴-2007[M].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7. [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of China. China Statistical Yearbook-2007[M]. Beijing: China Statistics Press, 2007.]

[6]张文木.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海权[A].见:郭树勇. 战略演讲录[C].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Zhang Wenmu. Sea Power and China's Strategic Choices[A].In: Guo Shuyong. Lectures on Strategy[C].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6.]

[7][英]阿诺德.汤因比著, 徐波等译,马小军校. 人类与大地母亲[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17.[Arnold Toynbee. Mankind and Mother Earth[M]. Shanghai: Shanghai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2001:17.]

[8]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气候变化2007: 综合报告[S/OL]. ipcc.ch/pdf/assessment-report/ar4/syr/ar4_syr_cn.pdf.[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UNEP. Climate Change 2007: Synthesis Report[S/OL].

ipcc.ch/pdf /assessment-report/ar4 /syr/ar4-syr-cn.pdf.]

[9]Charles J, Krebs. Ecology: The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Distribution and Abundance (Fifth Edition) [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1.[ Charles J, Krebs. Ecology: The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Distribution and Abundance (Fifth Edition) [M].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01.]

[10]马世骏. 现代生态学透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Ma Shijun. Modern Ecological Perspective[M]. Beijing: Science Press, 1990.]

[11]崔民选. 2007中国能源发展报告-能源蓝皮书[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Cui Minxuan. The Energy Development Report of China 2007[M]. Beijing: Social Science Academic Press, 2007.]

[12]夏征农. 辞海[M].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2.[Xia Zhengnong. Encyclopedia[M]. Shanghai: Shanghai Lexicographical Publishing House,2002.]

[13][英]阿诺德.汤因比著, 刘北城, 郭小凌译. 历史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 [Arnold Toynbee. A Study of History[M]. Shanghai: Shanghai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2000.]

[14]余秋雨. 中华文化的记忆[J]. 国学, 2007,(9):4~13.[Yu Qiuyu. The Memory of Chinese Culture[J]. Journal of Sinology, 2007, (9):4~13.]

[15][春秋]孔子, 杨柏峻, 杨逢彬注释. 论语―国学基本丛书[M]. 长沙: 岳麓书社, 2000. [Kongzi. The Analects[M]. Changsha:

Yuelu Press,2000.]

[16][战国]孟子, 杨柏峻, 杨逢彬注释. 孟子―国学基本丛书[M]. 长沙: 岳麓书社, 2000. [Mengzi. Mencius[M]. Changsha, China: Yuelu Press,2000.]

[17][战国]庄子, 刘英, 刘旭注释. 庄子―中国古典名著全译典藏图文本[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Zhuangzi. Zhuangzi[M]. Beijing: China Social Science Press, 2004.]

[18]圣经. 旧约•创世纪.第一章第28节.[The Holy Bible. Bible, Genesis. New York: American Bible Socity]

[19][英]弗兰西斯•培根著, 许宝NFDA2译. 新工具[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4.[ Francis Bacon. Novum Organum[M]. Beijing: Commercial Press, 1984.]

[20][英]约翰•洛克.人类理智论[M].商务印书馆,1969. [John Locke. 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M]. Beijing: Commercial Press, 1690.]

[21][春秋]老子, 评译. 道德经―国文珍品文库[M]. 长春: 吉林文史出版社, 2006.[Laozi. The Book of Morals[M]. Changchun: Jilin Cultural and History Press, 2006.]

[22][加]D.保罗.谢弗著, 高广卿, 陈炜译. 经济革命还是文化复兴[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D.Paul Schafer. Revolution or Renaissance[M]. Beijing: Social Science Academic Press, 2006.]

[23]. 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1949年9月21日),选集第5卷[M]. 北京: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6:345.[ Mao Tse-tun. The Chinese People Have Stood Up! (1949-09-21),Selected Works of Mao Tse-tung.vol.5[M]. Beijing: Beijing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1996:345.]

Ecological Renaissance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Scientific Basi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QI Ye CAI Qin

(School of Public Policy and Management, Tsinghua Uin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范文8

关键词:生态需要;物质内容;环境内容;生态内容;空间内容;社会内容

中图分类号:F0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892(2006)08-0018-05

人具有物质、精神、生态与社会四性(杨文进,2002),由此必然会产生相应的四种需要。然而长期来,人们却只关注了其中的物质需要、精神需要与社会需要(社会需要在实际上是受到关注的,但却还没有在理论上得到充分的反映),而忽视了生态需要,由此反映传统的经济理论是不完全的。要使经济理论真正反映人类的需要,就必须将生态需要纳入经济分析的范围。本文不研究生态需要的全部内容,仅就生态需要的构成等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生态需要的构成

生态需要就是人类为了获得包括持续生存和满足发展需要等方面内容在内的最大福利需要而产生的对生态产品的需求。生态需要可分为广义生态需要与狭义生态需要(刘思华,2001)。由于人本质是生态的,因此满足人类的一切需要都可以被包含在广义性的生态需要中。狭义性的生态需要则是除传统经济学研究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和部分社会需要,如政治需要等之外的那些需要。由于四种需要之间存在着非常明显的重叠部分,因此即使是将研究对象严格限制在狭义生态需要方面,在实际中也会与其他几种需要发生交叉。同时,由于本文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研究生态需要的,因此在将生态学意义上的生态需要转换为经济性生态需要的时候,两者间将发生一定的差异。

生态需要的内容构成,应该根据它满足对象的属性来确定。就人作为一种社会性生物来说,其具有物质需要、环境需要、生态需要、空间要求、精神需要与社会需要等,因此生态需要也可以被划分为物质性生态需要、环境性生态需要、生态性生态需要、空间性生态需要、精神性生态需要、社会性生态需要等。人的生态需要就是这些不同性质生态需要的统一。

二、生态需要的物质内容及其量度

生态需要的物质内容或物质性生态需要,就是那些必须由物质生态产品来满足的生态需要。从理论上讲,人类的一切生态需要都可以归结为物质需要。因为世界就是物质的,即使精神的需要及其满足也是通过物质媒介来实现的,如优美景观给人们心情和精神上的满足,是由物质组成的景观而产生的,良好的社会环境而产生的心理愉悦,是由物质组成的社会环境所产生的,所以不存在绝对离开物质的需要。不过这里的生态需要物质内容,并不是这种包罗万象的生态需要,而是指狭义生态需要中属于物质需要的内容。由于维持人们物质需要的主要内容,如食、住、行、享受等,属于传统的物质消费或消费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同时这里又将狭义的生态需要划分成了物质需要、环境需要、生态需要、空间需要、精神需要与社会需要等多方面的内容,因此这里的物质需要内容的范围是非常狭隘的,也就是人类基本生存要求的空气、淡水、各种微量元素等有限的几种。尽管数量有限,但这些性质的生态需要的重要性却是非常大的,它们是保证人的再生产最基本的条件。一旦缺少它们,或者它们的质量被破坏或达不到基本要求,就会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造成重大影响。

如果以某种质量的空气与水作为一种正常标准,如空气与水的洁净度,以衡量该社会在物质生态需要方面的满足或富裕程度,那么一个社会的空气与水质量如果高于该标准,也就反映了该社会在物质生态需要方面处于比较富裕的状态,如果低于该标准,则反映该社会的物质生态需要处于贫困状态。

三、生态需要的环境内容及其量度

生态需要的环境内容或环境性生态需要,就是那些必须由环境性生态产品来满足的生态需要。由于本文中生态需要的内容划分得比较具体,因此这里的生态需要的环境内容显然要小于环境学中的环境内容。如属于生态需要中的生态内容,即微生物等方面的内容就不属于环境方面的内容,而是属于生态方面的内容。这样,生态需要的环境内容主要是大气和水的循环、地壳的稳定性、阳光、气温、土壤、电磁场、声音、绿色植被、自然和人文景观等。人类的正常生产和生活的进行,需要稳定的环境为基础,如果环境不稳定,如经常发生地震、海啸、台风、气温剧降剧升等,都会使生产与生活无法正常进行;或者环境被严重污染,则不仅严重影响生产与生活,危及人民的身体健康,而且会导致大量物种的灭绝,进而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当前世界一个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环境被严重破坏,如何满足人民群众的环境需要,成为当前各国政府面临的迫切任务之一。

在衡量人民得到的环境满足程度方面,也可以用一系列指标来反映。如空气、水的洁净程度,大气和水的含氧量,二氧化碳和氧化硫的含量,气温和水温的高低,臭氧层的完好程度,酸雨的浓度与范围,绿色覆盖率,自然与人文景观的优美程度等等。

四、生态需要的生态内容及其量度

生态需要中的生态内容或生态性生态需要,就是那些必须由生态性生态产品来满足的需要,如食物、保证人体健康所需的微生物条件等。从理论上说,生态需要中的环境内容与生态内容之间是很难严格区分的。相对于人这个中心来讲,人类周围的一切生态内容也都是环境内容,而反过来讲也是同样成立的,如在生态学中,环境因子就与生态因子时常相互混用,说明两者没有本质的区别。不过同样在环境学或生态学中,有些人往往把环境因子单纯理解为物质周围的理化(非生物)因子,而生态因子则既包括非生物因子,也包括生物因子。有的学者把环境因子分为三类,即气候因子、生物因子和人为因子。这里,我们采用后者的三分法,同时将生物因子限定为单纯的生物因子(陈天乙,1995)。这样,生态需要的环境需要,主要反映人类正常生存所必需的非生物因子,如空气、水、温度、湿度、光照、土壤、景观等。生态需要中的生态内容,则主要反映保证人类持续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生物条件,如人类与其他各级动植物和微生物之间的“捕食”与“寄生”关系,这种关系不仅必须保证人类得到足够的食物,而且必须保证生命之网的延续。

从食物链的关系看,人类与被“捕食”对象之间的关系,很可能是所有生物中最复杂的。因为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命与它们的被捕食对象的关系是比较稳定的,即使是杂食动物,如熊等也都是如此,而人类由于所谓文明的发展,则极大地改变了这种关系。就地球上的生产量与人口数量的关系讲,曾有人预测地球对人口的最大承载量是1000亿人,但这显然只

是单纯的生态学意义上的人口数量,它意味着这时人类在食物的品种、食用方法等各方面都没有选择――只能直接食用最初级的微生物,而不可能像文明人那样对此进行各种程度的转换和再加工。然而人类的文明正是体现在这种对初级食物的不断加工上,并以加工的深度来反映或衡量人类文明的进化程度的。如当今社会衡量人们富裕程度的指标,就不是人们直接食用了多少热量、蛋白质,而是以被生产人们食用的食物中所含的最初级热量和蛋白质来反映的,为生产一定能量和营养食物所消耗的初级生产物越多,人们的富裕程度就越高。如富裕国家或富人,不仅用谷物类粮食来生产肉类,而且以肉类来生产所谓更高级的肉类,这种生产的过程越长,为生产一定量供人类直接食用的食品所消耗的能量和营养物质就越大。这种情况说明,人类的文明进步是与生态学的基本原则要求背道而驰的。所以就单纯的食物链关系看,地球能承载多少人口,取决于人类文明程度决定的食物结构及其质量,如像东方传统社会那样主要以谷物为主,那么地球能够承载的人口就会较多,而如果像当代西方社会这样,主要以动物蛋白和能量为主,那么地球所能承载的人口就少。然而,问题的关键并不是食物链中的生态学比例,而是生命之网的健全程度。如果真像那些乐观派预测地球能够承载1000亿人口那样,当人口达到这个数量时,那时不仅陆地上的每寸土地都挤满了人,将没有其他任何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空间,而且挤满了人的海除了微生物外,也难以有其他动植物的生存空间,届时生命之网完全破裂,而只留下人类与微生物的地球,还能保证人类的持续生存吗?答案一定是否定的。因为即使是微生物的生长也依赖于比它们高级的各种动植物的生存和死亡,没有了这些制约和养育它们的其他生物,能满足人类需要的微生物也是难以存在的。所以,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员,人类生态需要中的生态要求不仅要保证现有人口持续生存的食物供给,而且要保证人类持续生存的生态条件,即维持整个生命网络正常存在的一切生态条件,包括物种的多样性、物种灭绝的速度必须低于新生物种产生的速度、各物种之间的比例必须保持生态学的要求等。

人类在生态需要的生态内容方面的满足状况,可以用物种的多少、物种的灭绝速度或灭绝率、新物种的产生率、不同物种间的数量比例、人类个体的微生态环境等指标来衡量。由于物种的多少及其状况,是与非生物的环境因子密切相关的,因此环境需要与生态需要,是人类生态需要中最重要的内容。

五、生态需要的空间内容及其量度

生态需要的空间内容或空间性生态需要,就是为了满足人类正常生产与生活所需的空间条件。生态学原理告诉我们,能量在通过营养级时将逐级减少,一般每经过一个营养级,能量就要减少90%,即后一营养级的贮能(或生物能)只等于前一级贮能(生物能)的1/10。这说明,每一种生物要保证自己以及物种的延续,都要以一定的活动或生存空间为前提条件,如果小于该数量,该个体或物种将不能持续生存,或者讲空间的大小决定了每种物种所能拥有的最大数量。

人类作为一种最高级同时也是在食物链最顶端的物种所要求的空间容量是比较大的。同时人类作为一种“杂食动物”可以占有4个营养级,因此在这方面也具有较大的弹性。由于人并不是一种单纯的食物链中的生物,而是一种具有高度文明和社会性的物种,更主要的是,人类追求经济发展的目标,并不仅仅是要使地球供养更多的人口,而是要使已有的人口生活得更加幸福,因此在空间方面,不仅必须保证每个人有足够的食物供应,而且必须保证每个人有除食物生产外的生活、学习、锻炼与娱乐空间,否则人就变成了单纯的食物链中的一环,与人类追求幸福而推动文明进步的努力不相一致。这样,生态需要的空间要求,除了食物链要求的食物生产空间外,还包括满足符合与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相适应的居住空间、工作空间;满足社会交往的各种活动场所,如各种公园、游乐室、博物馆、文化场馆、体育场馆、娱乐场所;满足人们对自身自然本性认同的各种活动所要求的空间,如森林公园、江河湖海等;满足人类对自身疾病治疗所需要的空间,如医院等;满足人们学习提高的学校、图书馆和各种学习场所;满足人们出行和社会交往及提高效率的交通网络等等。正是这些需要,使人与其他仅仅作为食物链中一环的生物区别开来。

随着文明的深化,人类对非食物生存空间的需要是不断扩大的,这种扩大会减少可用于食物生产的空间。虽然在技术进步中,这并不一定导致食物生产量的减少,但要承载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从而对食物生产环节加深和非食物生产空间不断扩大的人口,是非常困难的。因此,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生态需要的空间要求与有限的空间供给之间的矛盾会日益突出。

人类在生态需要空间要求方面的满足程度,可以用人均居住面积、人均绿地面积、人均水面面积、人均道路面积、每千人拥有的医院床位、人均文化学习娱乐锻炼场所面积、自然保护区占国土面积的比例等指标来反映。

六、生态需要的社会内容及其量度

生态需要的社会内容或社会性生态需要,是指必须由人类生产的社会性产品来满足的这部分需要。因为人不仅是一种生物,而且是具有高度社会性的群体,所以除了生物特性所产生的生态需要外,还有对人类社会特有的社会性生态需要。

这里生态需要的社会内容,是排除了上面自然性环境内容、物质内容和空间内容后的社会需要内容。从理论上讲,生态需要的社会内容同其他大部分内容一样,都可以作为环境需要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上面分析的生态需要的一些内容,如空间内容、传统消费经济学中的物质内容与精神内容中的大部分等又都属于生态需要中的社会内容。因为不仅今天人类消费中的绝大部分产品,都已不是直接从自然界获取,而是经过人类劳动反复加工后为满足一定社会生产关系需要的产品。如今天人们的吃、住、行等方面的需要,除了满足生理的需要外,还具有非常强的社会性需要功能,如精、美等,都是一定社会需要的产物,是为了衡量人们社会地位等方面的需要。所以生态需要中的大部分内容,都具有明显的社会意义。也正是这一点,就理论上来讲,只要人口得到控制,经济的持续增长是可以在保持生态环境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实现的。虽然从长期看,任何一个大于零的指数增长,其结果都具有变得无穷大的趋势,如果就现有的经济成果与自然资源消耗量的比例看,即使考虑到技术进步,但只要自然资源的消耗具有大于零的指数增长,经济的增长就不可能是长期持续的。要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自然资源的消耗增长率就不能大于零。这只有在控制人口增长,同时改变单纯的追求物质产品数量,从而改变消费结构才有可能实现。而这一点是能够做到的。一方面人们在达到一定生活水平后,确实会由产品数量转向产品质量,从物质消费转向非物质消费,而经济增长本身又无非是一定社会交易量值的

增长,在资本主义经济中,这种增长又无非是在一定存量资本基础上加上一定的利润率,因此这种货币量值的经济增长是可以实现的(马克思,1975;杨文进,2002)。

为了避免重复,这里将生态需要的社会内容限定为非物质内容的那部分社会需要。非物质的社会需要的内容主要有:社会地位与社会尊重的需要,保证个人能力发挥、生活自由和社会秩序的制度需要,良好的家庭、朋友、同事之间关系的需要,保证心理健康的社会需要,社会保障的需要,公平地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需要等等。我们知道,在消费层次理论中,除了第一层次属于比较单纯的生理需要外,其他各个层次中的绝大部分需要都属于这里的社会性需要,而且层次越高的需要这种性质越明显。这种情况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非物质的社会需要的比重是不断提高的。

一个社会的人们在生态需要的社会性内容方面的满足程度,同样可以用一系列指标来反映,如社会保障的完善程度、社会公正性程度、社会事务的公众参与程度、法制完善程度、家庭观念、人际关系认识等等。

七、生态需要的精神内容及其量度

生态需要的精神内容或精神性生态需要,就是那些必须由精神满足产品而产生的社会需要。要注意的是,精神满足产品不一定是精神产品。因为精神需要的大部分虽然是由无形的精神产品来满足的,但也有相当部分是由物质产品和自然产品来满足的,所以精神满足产品不等于精神产品。

虽然我们将人的需要分为物质需要、精神需要与生态需要三类,但从直接感官来讲,人的满足不是通过生理就是通过心理或精神来实现的,同时生理的满足与心理的满足又是相互影响的,如果生理需要得不到满足,如人感到饥饿时,人的精神或心理也都会处于非常不愉快的状态;同样心理状态不好时,也会使生理状态低下,如人因各种社会原因而情绪不好时,会使人的生理发生紊乱,引起疾病或者食欲不振等一系列不良的生理反应。大部分社会性的物质需要、环境需要、生态需要、社会需要等对人的幸福的影响,都是通过精神满足实现的,所以精神需要与各种需要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可以讲,精神需要在人的生态需要中占有最突出的位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生产的重心由物质转向生态与第三产业,精神需要在整个需要中的比重会不断提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虽然单纯的取得货币收入的劳动时间在不断减少,但由于社会竞争程度的加强和社会发展对智力依赖程度的加强,人们无论在日常生活还是工作中的紧张程度却是不减反增的,结果因精神需要得不到基本满足所产生的精神疾病大量增加。这种情况不仅会对经济发展产生强烈的阻碍作用,而且会产生一系列社会政治问题。这说明,加强生态性精神需要的满足,已成为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福利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个社会的人们在这方面满足的程度,可以用人均旅游时间、旅游休闲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和金额、用于宗教和社会活动的时间、参加社会性活动的时间等来衡量。

虽然就一般性质来讲,可以对生态需要进行这六个方面的划分,但在实际中,各种需要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相互重叠,如旅游既是精神性需要,又是物质性需要、社会性需要、生态性需要和空间性需要等等,正是这一点,产生了生态需要研究上的困难。

八、生态消费及其界限

如同任何一种需要的满足,是通过对这方面产品的消费来实现一样,生态需要的满足也是通过生态产品的消费来实现的。因此也就必然存在相对应的生态消费。

所谓“生态消费”,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生态消费,就是指对生态产品的消费以满足人们生态需要的过程,即仅仅指对消费生态产品的过程本身;广义的生态消费,则不仅包括消费生态产品,满足人们生态需要的过程,而且还包括这种消费本身在数量和质量上必须符合人的生态要求和环境的生态要求,即在质量与数量上既不少也不多于人的正常生理与生态需要,同时还包括生态产品的生产与流通过程必须与生态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永续利用及生态经济的要求相一致,因此不仅满足人的生态需要,而且实现人和经济的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范文9

一、关于省委《决定》的基本背景

省委谋划部署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作出《决定》,主要有以下几点考虑:

第一,基于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的考虑。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写入党代会报告: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战略高度,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这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标志着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党的十七大以来。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等重要场合和全国各地开展调研时,就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紧密结合浙江实际,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我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新要求和总书记重要讲话新精神的重大部署和具体行动。

第二。基于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不断完善我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考虑。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省委明确提出了“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并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等方面,分别作出了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深化“法治浙江”建设、推动浙江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全面改善民生等重大决策部署。在新的发展阶段,省委又召开十二届七次全会,专题研究部署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审议通过《决定》,对于形成和完善我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三。基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我省发展形态历史性跨越的考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目前我省遇到的资源环境问题,其实质是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尚未彻底转变。我省要破解发展难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使我们发展理念由“绿水青山换取金山银山,到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再到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变,力促发展形态的历史性跨越,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第四,基于提高浙江人民生活品质、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小康社会的考虑。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也付出了较大的资源环境代价。如果不重视解决好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必将严重影响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让全省人民在良好环境中生产生活,不断提升浙江人民的生活品质。是我省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应有之义,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生工程、德政工程。

第五,基于巩固我省生态省建设成果、努力使我省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的考虑。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和实践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随着“十年绿化浙江”、建设“绿色浙江”等工作的部署实施,特别是生态省建设工作的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巩固已有成果,做好继承与创新这篇文章,以深化生态省建设为栽体。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全面推进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努力走在全国前列。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二、关于省委《决定》起草所遵循的原则

省委高度重视《决定》起草工作。省委主要领导亲自谋划部署,带头深入调研,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力求使《决定》既充分体现中央精神、又紧密联系浙江实际,既符合时展的新要求、又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在起草过程中,力求把握好以下五条原则:

一是力求科学性。《决定》注重科学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内涵和内在要求。主要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我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明确我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阐明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本质内涵,体现了中央一系列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决定》注重科学谋篇布局。主要是从重大意义和目标要求、发展生态经济、优化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化、完善体制机制、加强工作领导等6个方面来构建体系,形成了比较科学完整的框架格局。《决定》注重科学论述重要提法,对重要表述特别是一些重要的新提法,务必要有权威依据和规范出处,反复斟酌,仔细推敲,力求表述准确、严谨、精炼。

二是力求民主性。《决定》在形成过程中,坚持群众路线,充分发扬民主,广泛集中智慧,不断凝聚共识,充分体现了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要求,具有坚实的实践基础和群众基础。《决定》建立于深入调研的基础之上。去年以来,赵洪祝书记亲自主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课题调研,并深入湖州、绍兴、宁波等地开展专题调研。省直18个部门和11市也积极开展调研,并形成课题调研报告。《决定》建立于集思广益的基础之上。赵洪祝书记多次主持召开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市县(市)委书记、专家学者、企业负责人,以及省级各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参加的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建议。省委还委托省政协党组召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政治协商会议,充分征求意见建议,为进一步推动人民政协参与重大决策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作了重要探索。同时,委托各市委召开座谈会。征求部分党代表的意见建议。全会召开前,《决定》稿印发90个省直有关单位党委(党组)、11市市委、省委委员和候补委员和部分老同志征求意见。《决定》起草过程中,共收集610余条意见建议,已采纳420余条。经过反复修改,数易其稿,最终形成《决定》稿提交全会审议通过。

三是力求针对性。《决定》紧密联系浙江实际,既把握全局,强调全面推进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又突出重点,抓住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围绕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影响生活品质

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目标、任务和举措。《决定》在总体框架上,有针对性地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任务。《决定》在各项重点任务的分条上,有针对性地提出需要抓好的重点工作。《决定》在工作举措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各级各部门要按照省委部署,根据工作职责,加快制定和实施“十二五”时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行动方案,细化工作目标。拟订年度实施意见,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四是力求前瞻性。《决定》放眼全国、面向未来,提出要“努力把我省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这一总体目标,描绘出我省建设生态文明的美好蓝图。必将有力提振全省人民共同努力奋斗的信心。同时,《决定》立足当前、适度超前,提出了与国家和我省“十二五”规划编制相衔接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目标。比如,提出将“生态经济加快发展、生态环境质量保持领先、生态文化日益繁荣、体制机制不断完善”作为“十二五”时期的阶段性目标:提出要“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二五’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指标和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提出将氨氮、氮氧化物与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等一起纳入主要污染物的减排目标:在确保完成好国家相关约束性“规定指标”的同时,自加压力,主动提出“加强重点区域粉尘、烟尘、总磷、总氮等污染物的减排,严格控制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有毒有害污染物的排放”等“自选目标”。

五是力求连续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对历届省委省政府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的继承和深化,是与生态省建设等战略举措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产物。《决定》注重工作载体的连续性,提出要“坚持生态省建设方略”,“以深化生态省建设为载体”,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表明了本届省委坚持一届接着一届抓。一任接着一任干,深入推进生态省建设的坚定决心。《决定》注重相关规划的连续性,吸收了《浙江省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的精髓,注重两者的统一性、协调性和延续性。《决定》注重具体举措的连续性。继续强调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促进工业、服务业的转型升级:继续强调发展循环经济,做好全国循环经济试点省工作,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全面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再生利用,全面推行清洁生产;继续强调加强污染治理,加大污染物减排力度,深入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全面推进农村环境“五整治一提高”,不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等等,体现了对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工作举措的坚持和推进。

三、关于省委《决定》的特色亮点

《决定》作为我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体现了战略高度、认识深度和工作力度,符合科学发展方向,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符合浙江发展实际,具有起点高、立意远、观点新、举措实的特点。归纳而言,其主要特色和亮点有:

一是目标上有新设置。《决定》提出,要“坚持生态省建设方略、走生态立省之路”,“打造‘富饶秀美、和谐安康’的生态浙江,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浙江人民的生活品质”,这是我省继提出打造“绿色浙江”,建设生态省目标之后,适应建设生态文明新要求,提出的新的战略目标。这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民生为要的思想。把实现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体现了生态优先、环境优先,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绿色发展的新理念和新追求。同时,《决定》对城乡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建设“绿色城镇”、“美丽乡村”的新载体,对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加强“山区绿色生态屏障”和“海洋蓝色生态屏障”建设的新定位,对重点领域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打造“全国清洁能源基地示范省”、“全国交通物流发展试验先行区”等新目标。

二是文化上有新追求。《决定》注重建设生态文化,强化生态文明理念,充分发挥生态文化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支撑和思想支持作用。《决定》强调挖掘生态文化的丰富内涵,提出要加强生态文化理论研究,总结提炼浙江山水文化、海洋文化、森林文化、传统农耕文化以及茶文化、竹文化、石文化中的丰富生态思想。《决定》强调引导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提出要研究制定我省推进生态的道德规范,大力倡导生态伦理道德,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大中小学生和基层群众的生态文明教育,提高全民生态文明素养,形成生态文明社会新风尚。《决定》强调推进生态文化的物质载体和活动载体建设,提出要充分发挥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文化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在传播生态文化方面的作用。加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和植物园等的建设和管理,积极开展生态市县、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和绿色系列创建活动,加强生态环保志愿者队伍建设,设立“浙江生态日”,不断强化人民群众生态环保意识。《决定》强调推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出要大力倡导勤俭节约的低碳生活,鼓励引导城乡居民生活节能节水、绿色出行、绿色消费和全民健身,主动做好垃圾分类,积极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范文10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4)06-221-02

生态文明是我国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新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高校大学生作为我国当前和谐社会建设的生力军,他们生态文明素质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我国发展方式转变和未来发展质量。在我国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和融入生态文明教育,是顺应时展要求的必然要求。

一、生态文明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是建立“五位一体”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必然要求

党和国家对于生态文明建设高度重视,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甚至将其提高到与社会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和经济建设同样高的高度,明确提出要建立“五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总布局。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必不可少的内容和要求,体现了时展的新思维、新理念和新要求。这就要求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须要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要内容,必须要高度重视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必须要让高校大学生切身感受到生态环境保护已经刻不容缓。必须要不断发挥高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应用作用,在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断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内容,这是实现“五位一体”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赋予高等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任务和新要求。

(二)是顺应时展的必然要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包括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教育,包括社会主义道德观、科学发展观、法制观的教育,包括对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基本理论的教育,包括对当前基本国情和基本形势的教育。总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大学生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引导作用。我国人均森林、耕地和淡水资源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2.8%、32%、27.4%,人均拥有的天然气、石油和铁矿石等资源储量也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是一个人均资源严重贫乏的国家。长期对GDP增长的过度追求,施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导致各种能源和资源消耗增长过快,生态环境恶化现象较为严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主动适应建设节约型社会、生态友好型社会发展要求,转变原有教育理念,不断将生态文明教育有效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顺应时展的必然要求。

(三)是全面提升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必然要求

作为我国社会重要人才资源,高校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加强对其生态文明教育,不断提升生态文明素质,将其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合格接班人,确保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但是,我国也要清醒认识到,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还存在生态文明教育缺失等问题,许多高校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消费模式都与生态文明要求背道而驰,生态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没有引起他们的共识,许多高校大学生甚至还没有清醒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对于全社会和自身保护的重要性,对于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甚至熟视无睹。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强化生态文明教育,提高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这些是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二、我国当前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随着“雾霾”等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社会对生态环境保护越来越关注,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越来越重视,许多高校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了生态文明教育,可以说生态文明教育已经取得初步成效。我国人类生态学奠基人周鸿教授早在1985年久在云南大学开设了《人类生态学》等生态保护课程,一些高校也一直开展了诸如“生态文明教育月”等生态环境教育活动。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相比,我国高校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生态文明教育还没有得到一个全面、系统的实质性开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还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有待于进一步转变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其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言行和思想将直接对学生产生影响和示范引导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只有通过受教育者和教育者的良好互动才能够得以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过程中,教师首先自己要具备深厚的生态理论知识,要能够在开展教育过程中,自觉将生态文明教育理念渗透、融入其中,在教育实践中自觉传播生态文明理念。但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主要集中于对学生人生观和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许多教师自身尚未树立良好的生态文明教育理念,甚至都没有接受过生态文明教育系统的专业培训,难以有效运用现念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有专家曾经对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状况开展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高校大学生接受生态文明相关知识和教育主要来自于网络信息和广播电视,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到的生态文明教育比例很小。上海师范大学于2010年开展的一项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现状问卷调查显示,教师在传播生态文明教育知识和思想中的作用很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二)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机制不健全

近年来,随着与人们生产、生活、工作、学习息息相关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生态环境保护话题再次被重视起来,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得到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得到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高度重视,许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为此提出自己观点和看法,并且积极投入到生态文明教育实践中。但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态文明教育始终没有纳入其中,生态文明教育长效机制始终没有建立。总之,我国当前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还存在教育机制不健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系统性不强等。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系统性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任务的具体化,直接影响到生态文明教育成效如何。在我国当前高等教育中,不仅要培养学生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生态文明素养。虽然一些高校已经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但是往往缺乏长期系统教育规划,只注重教育形式和教育表面内容,从而使生态文明教育理念难以得到长效持久深入大学生内心,难以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高校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措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关键和核心在于,要树立科学的生态文明理念,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改变人与自然现有的相处行为模式。高校要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课程,营造良好的校园生态文明意识和氛围,不断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

(一)要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到高校“两课”中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就是“两课”。因此,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必须要借助于这个平台,结合高校“两课”教育特点、内容和要求,客观地联系生态文明教育知识与我国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不断加强对高校在校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在高校“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实践中,要重点加强对学生生态文明行为养成的教育,提高学生生态文明保护法律教育。在“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课程体系中,要结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重点引导学生社会经济如何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进而对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加以阐述和说明,从而使学生更加清醒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刻不容缓、生态环境保护人人有责,保护生态环境是我们当前的重要战略选择。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实践中,要引导学生积极运用普遍联系观点思考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性,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在假期社会实践中,可以让学生对自己家乡和学校生态文明状况进行实地调研,撰写调研报告,提高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和生态保护意识。

(二)积极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活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加强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要以活动谓载体,积极开展生态文明教育讲座、开展生态文明知识竞赛、组织讨论会辩论赛等形式,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更好为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所服务。通过开展生态文明知识竞赛和辩论赛、组织讨论会、举办生态文明教育讲座等,可以使高校大学生更加系统了解生态文明相关知识,可以使他们更加清醒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对于我们的重要性,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何等重要。同时,也要让学生在开展的生态文明教育活动中,强烈感受到爱护自然、保护生态,就是热爱美好生活的表现,从而使学生树立更加高尚的道德情操,使生态保护成为当代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范文11

论文摘要:生态文明是对现有文明形态的一种超越,生态文明的本质是构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市民社会与生态文明有着紧密的关系,从一定意义上说,现代市民社会理念为构建和谐社会、构建生态文明这样的高级文明形态提供了思路。建设生态文明新社会需要社会结构的调整,即从构建市民社会入手,构造和谐社会。 论文关键词:生态文明;市民社会;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在对未来社会进行解释和预测的时候,认为未来社会应该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场质的变革,应是一个经济效率、社会公正、生态和谐相统一的新型社会。因而,未来社会必将是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必将采用生态经济的模式。生态经济模式就是可持续法则对所有人都有制约的经济活动。虽然生态学社会主义认为,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实现这样的新型社会,但从目前来看,现有社会主义国家在发展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生态问题。因而,本文换个角度,试从市民社会概念的框架来分析生态文明,探寻市民社会理念下生态文明的构建。 一、生态文明的本质是和谐 按照一般的界定,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从狭义的角度讲,生态文明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文明形态。然而,有学者认为,生态文明是对现有文明形态的超越,在生态文明理念下的物质文明,将致力于消除经济活动对大自然自身稳定与和谐构成的威胁,逐步形成与生态相协调的生产生活与消费方式;生态文明下的精神文明,更提倡尊重自然、认知自然价值,建立人自身全面发展的文化与氛围,从而转移人们对物欲的过分强调与关注;生态文明下的政治文明,尊重利益和需求多元化,注重平衡各种关系,避免由于资源分配不公、人或人群的斗争以及权力的滥用而造成对生态的破坏。因此,与其说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相对应的文明形态,不如说,生态文明是对现有文明的超越,是一种建立和谐社会的新理念。在这种理念下,人们的消费行为、生产行为以及社会的分配格局都将沿着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轨迹运行。因而,笔者把生态文明界定为上述广义的生态文明定义。 然而,生态文明的提出本身也意味着我们面临着种种的不和谐。 第一,从生态理性的角度看。生态理性是和经济理性相对应,而且,一定意义上说,生态理性是对经济理性的批判。生态社会主义认为,传统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就是对经济理性的批判。在经济理性的作用下,人们要追求的是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因而,产生了劳动异化、资本异化,甚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变成了覆盖着利益面纱的工具关系。而生态理性则力图适度动用劳动、资本、资源,多生产耐用高质量的产品,满足人们适可而止的需求。这是两种截然对立的动机,即利润动机和可持续发展动机。 第二,从社会公平的角度看。环境问题的本质是社会公平问题。受环境灾害影响的群体,是一种更大范围的社会公平问题。因此,需要建立一种机制来消除这一类型的社会公平隐患。按照生态社会主义的相关理论,资本主义的本质不可能会停止剥削而实现公平,只有社会主义才能真正解决社会公平问题,从而在根本上解决环境公平问题。然而,在经济发展依赖于经济理性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这样的环境公平问题如何得以根本解决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因而,生态文明本质是和谐,构建生态文明必须从和谐的角度人手,通过各种制度创新或制度重建消除各种涉及人与自 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不和谐音符。 二、市民社会与现代市民社会的基本理念 理论界认为,中国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存在的问题是在社会领域之中,并认为,社会领域的变革已经成为推动中国整体改革事业的关键。有学者认为,如果没有一个健全的社会领域支持,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都将无法有效运行。另有学者更是认为,通过对市民社会的研究进而推动社会领域的健康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学术界面临的最紧迫的时代任务之一。 对于市民社会的理念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界定。比如,马克思和黑格尔都“把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看作是关于市民社会的科学”等,现代意义上的市民社会理论主要从私人活动这一角度来界定市民社会,认为市民社会是与政治社会相对应的概念,“既是一个实体性范畴,又是一个理念性范畴”,“市民社会的结构性要素与其文化特征是互为表里、相互支持的,它是一种活生生的社会生活过程以及一系列思想和观念的结合体系”。市民社会是解决传统社会结构下矛盾的重要途径,“根本出路在于公共领域挣脱商业化和技术统治论的影响,而获得复生”。 虽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展出一套系统的市民社会理论,但从总体上看,一个成熟的市民社会应该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市民社会是以对私有财产权利的充分尊重并且加以法律上的严格保护为基础的。这是市民社会特有的市场经济的基础。第二,维系市民社会的,既不是横向的血缘亲情关系,也不是纵向的行政命令关系,而是在平等自治的市场经济中产生的契约关系。第三,市民社会遵循法治原则,以尊重和保护社会全体成员的基本权利为前提。第四,市民社会奉行自治原则,个人参与各种社会活动以尊重个人的选择自由并辅以相应的责任为基础。第五,市民社会通过公共传媒表达社会成员的意见,在公共空间交换彼此意见,并据此以及通过社会运动来参与和影响国家的活动和政策形成过程。 三、市民社会对生态文明可能的贡献 如果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所说的资本主义和马克思的资本主义是同一个概念,那么,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看来,市民社会不可能对生态文明作出贡献。问题是,当我们用现代市民社会概念的时候,生态文明的贡献者却会由现代公民社会创造出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物质利益的协调。物质利益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因而,不管什么样的社会制度,不管什么样的文明形态,促进并保护人们的物质利益是其存在并发展的先决条件。然而,人们在追求的自身的物质利益的时候,往往会产生与人类自身、与自然界的矛盾。因而,生态文明在物质利益关系上要求处理好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一个发育充分的市民社会,通过明晰的产权关系界定,保障了市场经济的和谐运行,为人们创造财富实现自身的物质利益奠定基础;同时,通过产权的界定,确立资源、自然环境的保护边界,通过公共空间与政府的合理互动,保障公共政策的制定的科学性和实施的有效性;进而,在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比如,排污收费问题,从经济学理论上讲,只要我们知道污染带来的边际社会成本和企业本身的边际收益,就可以确定排污收费标准,但是,从和谐社会的角度看,问题并没有这么简单。首先是因为信息的问题,在确定边际社会成本时出现困难;其次是污染问题不仅仅是经济问题,它带来的负面效应往往不可能靠政府的简单规制就可以解决。在市民社会框架下,相关利益群体可以根据自身的利益诉求结成合法的团体,这些团体会从自身利益出发 搜集相关资料,为公共政策的制定提供合理依据,在维护自身利益(比如环保 要求,避免环境保护中的不公平等)的同时节约了政府政策制定的成本。 第二,精神和谐的缔造。在生态文明的框架下缔造精神和谐,市民社会通过其文化领域的作用保证人们认知自然的同时实现人们生活的非物质化。“作为文化生活的领域,市民社会拥有一个与国家意识形态相区别的阐发生活意义的符号体系。”作为文化形态的市民社会,是一种自主、自愿、全面发展的生活领域和关系结构,是人们普遍交往活动的空间,它渗透于人们生活的一切领域。市民社会伦理精神能够促进人的个性的增长、自由的扩大和利益的满足。 弗洛姆认为:“一个人是否精神上健康,这并不是个人的问题,而是取决于个人所处的社会结构。”一个成熟的市民社会除了满足人们进行物质生产活动以外,还创造了人们的道德生活世界,为人们提供广泛的公共生活空间。人们通过社团的和传媒的沟通不仅满足了相互交流与沟通的内在需要,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整合和群体的认同,个体也实现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由于市场经济导致了人们心灵秩序的内在紧张,导致浮躁的心态,人格的分裂以及精神家园的丧失,市民社会特有的公共精神能够培育人们的开放意识、交互主体的人格,以及宽容的精神和理性的价值取向。“当市民社会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一个合理有效的环境时,同时也就消解了因生产和权力之争给人们造成的压抑和紧张。”在市民社会的生活世界中,人们可以自主地思考、自由地表达、平等地辩论、理性地宣泄,有效地调节人们的情感和心理,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营造人们和谐的心灵和精神秩序,从而实现人与自身、人与自然的和谐。 第三,利益平衡的构建。市场的作用导致了利益的分化,逐渐形成了不同的利益单元。在一个和谐的社会里,不同的利益都要有合适的利益表达途径,否则,便会形成政治上的不和谐,进而影响社会稳定,危及生态文明。成熟和健康的市民社会会发展出非暴力的有序结构来进行利益表达,使各种利益要求有条不紊地进入政治系统,在市民社会与政治系统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首先,市民社会是法治社会而不是人治社会,法治是市民社会伦理精神的现实表现。法治强调的是人民主权,个人平等自由的权利与尊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甚至国家也必须服从法律。马克思曾经断言,没有市民社会,就没有现代民主政治。现代民主政治制度的逐步完善及其社会化,构成政治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市民社会中伦理精神的价值合理性的客观和现实的体现是社会秩序的合理性。在市民社会中,法律及其制度是人的需要及其行为的普遍形式,也是社会秩序的客观的和外在的表现,伦理精神必须透过法律和制度,透过法律和制度所建构的社会秩序才能获得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合理性。”其次,市民社会是开放的社会,个体伦理精神和权利伦理精神的充分展开总是以社会的开放性为必要条件,开放性表现为非权威化,非权威化则意味着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一种要求权利和义务对等以及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发展的价值取向,它否定一切形式的特权,强调人人共享、普遍受益。和谐社会应当是一个正义的社会,是一个充满道义关切的社会,需要公平和正义的制度安排,以确保全体成员能够分享平等的基本权利和共同的社会责任。 四、结论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需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生态文明是一种高级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的建构过程,是协调人与物之间、物与物之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过程,是以生态环境优化与发展为目的、促进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过程。生态文明的构建过程是对人与自然关系中人的主体性的重新认识过程,也是逐步推进人类全面发展的过程。因此,构建生态文明新社会不应单单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手,不应仅仅从生态学的角度思考,而应从整个社会结构和人类发展的角度思考才可以看到生态文明的和谐本质。市民社会与广义的生态文明有着紧密的关系,从一定意义上说,现代市民社会 理念为构建和谐社会,构建生态文明这样的高级文明形态提供了思路。建设生态文明新社会需要社会结构的调整,即从构建市民社会人手,构造和谐社会。 奥康纳把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看作是从生态角度来考察资本主义社会及未来社会特征的新理论,把生态社会主义看作是新的社会历史实践,即奥康纳本人倾向于赋予“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以理论性质,而赋予“生态社会主义”以实践性质。当然,马克思和黑格尔的分析还是有差别的,马克思更侧重于市民社会的意识形态意义。笔者认为,生态文明不仅是人与自然之间的问题,它是一种和谐的理念,要关注整个生态系统内部的所有关系。因而,构建生态文明,不能忽视人与人之间的不和谐问题。

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范文12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胡锦涛 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做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胡总书记的报告从历史和时代的高度出发,科学地总结了

过去5年的工作和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基本经验,深刻阐明了我们党在新世纪坚持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奋斗目标等重大问题,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报告高屋建瓴,立意深远,内涵丰富,重点突出,思想深刻,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奋勇前进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对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具有长远的指导作用。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首先要准确把握其基本精神。“科学发展观”作为其灵魂,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确立“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是十八大的一个重要的历史性贡献。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永川气象事业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适应的问题,诸如气象现代化建设的质量和效益问题,公共气象服务的能力水平问题,科技自主创新、支撑业务发展的能力问题,气象人才队伍的数量和质量问题等,全面推进永川在西部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具有重大的深远的意义。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必须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坚持学以致用。要紧紧把握十八大报告的精神实质,充分联系气象工作发展的实际,特别是对报告中事关气象的“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内容详细解读。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建设海洋强国。要求我们加强社会管理,开展基础气候评价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大力发展海洋气象和空间气象。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强节能降耗,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要求气象在风能、光能的清洁能源分布,提高开发利用价值,充分应用可再生能源,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强永川自然灾害应急联动预警体系建设,提高灾害综合防御能力,加强气象灾害敏感单位管理,落实灾害防御主体责任,加强气象现代化建设和气候变化监测研究,提高气象灾害服务能力,是生态文明建设对气象工作提出的基本要求。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要求大力推进气候可行性论证,建立完善气候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制度,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联系气象工作实际,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我们要通过学习领会,吃透精神实质,把握新的发展形势、形成新的发展动力、制定新的发展蓝图、开辟新的发展局面,真正用十八大精神指导实践,推动气象事业长足发展、取得实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