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医基础理论概括

中医基础理论概括

时间:2023-06-27 17:58:31

中医基础理论概括

中医基础理论概括范文1

【关键词】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医学概论;建设

自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以来,我国众多医学院校都推进了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深入开展网络教学以提高我国医学教育的水平[1-4]。我校根据招收的各个非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针对这些专业学生专门开设了医学综合课程,以便这些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医学相关知识,为他们以后能在医学院校、卫生行政机关、防疫机构、医院、司法机关等部门从事管理、教学或者研究工作等打下基础。为此,于2009年成立了医学概论教研室。教研室成立之初,承担的是《基础医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工作,而《临床医学概论》课程的内容由附属医院的临床医生来负责教授。至2013年,这两门课程合并为一门课程,即现在我们教授的《医学概论》。本教研室自成立以来,积极响应学校的大力开展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建设的政策,先后在我校教务系统网站上对《基础医学概论》和《医学概论》两门课程进行了构建,并不断的优化和完善。目前,在我校教务系统网站的网络教学综合平台上既有《基础医学概论》,也有《医学概论》,现主要以《医学概论》为例讲述本教研室课程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建设情况。

我校使用的THEOL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具体到每门课程,主要包括了课程管理、教学资源和教学活动三大版块。

一、课程管理

该部分包括了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师信息和课程通知几个方面。

在课程介绍一栏中,我们根据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归纳总结出了较统一的主要教学目标和主要教学内容,再加上课程类型、学时和学分、教学方式以及教材和参考书目等,让学生在一接触这门课程的时候能够对《医学概论》有一个初步的大致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

同时,我们针对市场营销、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公共事业管理、统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英语及卫生信息化等每一个非医学专业都制定了相应的符合其专业特点的教学大纲。鉴于我们医学概论课程除了有144学时的理论授课以外,还有60学时的实验课,我们又把教学大纲分为了《医学概论》教学大纲和《医学概论》实验教学大纲。通过从网站上浏览《医学概论》教学大纲,可以使同学们掌握即将要学习到的课程内容的具体到每一个章节的重点和难点,知道哪些知识点是需要记忆的,哪些是需要理解的,这些知识又可以应用到哪些方面。而《医学概论》实验教学大纲则把每一次实验课的内容和目的要求进行了明确的概括,以帮助同学们更好的进行操作实践。

另外,在教学日历一栏中,我们把整个学期的授课安排(理论课和实验课都包括)、每一章节所用学时和授课教师等一一列出,使学生轻松掌握《医学概论》课程一个学期的授课进度,并据此安排好自己的学习计划。我们每位授课教师都在教师信息一栏里认真填写了个人教学和科研情况等,方便学生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师答疑或讨论科研问题。而和课程教学有关的一些通知我们都在课程通知一栏中,使学生能及时获知理论授课教室及实验室地点和时间等教学信息。

二、教学资源

《医学概论》课程是把医学相关基础课程及临床课程中的核心知识进行了融合和精简优化后,分运动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及神经系统等人体的九大系统进行讲授的,授课时也是分教师分系统的,所以在建设教学资源这部分版块时,我们是把每位授课教师负责的那部分的所有多媒体课件和教案收集在一起,按《医学概论》教材上的章节顺序一一上传至网络教学综合平台上,同学们可以很方便的浏览和下载,帮助学生预习或复习课堂讲授的内容。同时,我们还根据每章节的讲授重点和难点,有选择的录制了部分授课视频上传至教学资源版块,使学生可以在课堂授课时间之外方便的听取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尤其是课堂上有没听懂的部分,借助网络可以反复的听讲,增强学生对重点难点知识的理解程度。

另外,在网络教学综合平台上还有课程共享联盟和资源中心,这些共享的网络资源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给同学们的自学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三、教学活动

这一版块包括了答疑讨论、课程作业、试题试卷库、在线测试、课程问卷和个人资源等环节。

答疑讨论一栏是采用BBS(Bulletin Board System,电子布告栏系统)的模式,学生可以把学习《医学概论》课程中不理解的问题采用留言的形式进行提交,然后教师再就此问题进行解答。这一栏目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而且必须是持续的过程,需要授课教师付出极大的心血,但它是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困难、加强师生互动的一种很有效的方式,所以必须坚持。在课程作业一栏里,我们跟随着课堂授课内容精心设计了一些课后思考题,以此引导学生查找资料、相互讨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科研思维。同时,我们不断地完善试题试卷库里的试题(与期末考试试卷题型一致,包括单项选择题、名词解释和简答题)及在线测试里面的测试题,以方便学生巩固课堂学过的知识,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为进一步了解《医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效果,我们在课程问卷栏目中设计了调查问卷表,通过学生的回答,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需求,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水平。此外,我们在个人资源一栏中上传了与《医学概论》相关的多部电子版教材和一些网络资源,使学生能够获取《医学概论》教材以外的一些相关医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建设网络教学综合平台的过程中,我们教师也收获颇多。一方面促进了教研室老师们相互之间的交流、沟通与协作,并且在相互交流中拓宽了视野,激发了教学灵感,提升了教学水平[5];另一方面还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使授课老师能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学习诉求和学习状况,并据此调整教学思路和方法,使教学效果得到了提高[6]。但在建设网络教学综合平台的过程中我们同样也认识到了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我们进一步的进行完善,从而为提高我校的医学教育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蔡建平,黄素芬.Blackboard平台应用初探[J].计算机教育.2007,(5):59-60.

[2] 梁昌镛.利用网络平台提高生物化学教学效果的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3):144,146.

[3] 邵毅平.关于“天空教室”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研究[J].科技信息.2011,(35): 422-423.

[4] 耿学慧,丁穗娟.广西医科大学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3,(12):180-182.

中医基础理论概括范文2

1组织学的学习特点

1.1组织原理的掌握是组织学学习的核心

组织学作为一门科学技术,其学习的核心就是对组织原理的掌握,从而指导有关人员具体的操作步骤,帮助有关人员对实验结果进行有根据的验证,并能够及时处理操作时出现的问题,从而减少结果出现意外时候的手足无措现象。

1.2独立操作是组织学技术掌握的途径

实践是医学组织学学习的关键,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让学生获取组织学知识的精髓,而实践就要求学生进行独立操作。学生在组织学的学习中,往往在老师的带领下能够验证理论结果,但是自己操作就会出现实验结果和理论不符合的情况,这是因为他们不注重实验操作的细节。

2基础医学概论课程开设的意义

基础医学概论是一门帮助医学生和非医学生在完成了计算机、管理、英语等专业学习的基础上了解医学概况,掌握必要的医学基础知识的重要课程。主要包括人体解剖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组织胚胎学、药理学等有关医学的十几门课程。基础医学概论是对医学基础知识、技术的简要性概括,能够帮助专业和非专业的医学人员对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结构、疾病发生等问题进行基础性的了解,为医学人员开展不同的医学活动打下基础。基础医学概论对于非专业的医学人员培养方面,更加注重对其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培养,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其日后的医学相关工作奠定基础。比如日后从事法学专业的医疗有关人员要着重培养其医事法律能力,在其掌握法学知识的基础上向其灌输一定的医学知识;从事信息管理的医疗人员,要加强对其从事医院管理以及医院信息系统开发方面的医学知识。基础医学概论作为研究人体、形态、功能结构以及疾病发展的学科,其内容涵盖了初学医学人员必备的医学知识,能够为其深入的医学学习奠定基础。由此可见,基础医学概论课程的开设对于培养医学方面的复合型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

3基础医学概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1各个学科之前缺少交流

基础医学概论教学的模式主要分为两种,第一是按照教材编订的顺序,由不同教师承担不同教学内容进行分学科讲解;另一种是将各个医学系统的内容在衔接后分系统讲解。很多学校采取的是分学科讲解,使得教师的备课内容较多,在繁重的教学任务下不能对学科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和关联,从而造成了学科之间缺少交流现象的发生,甚至造成知识脱节的问题。

3.2面对繁多的教学内容课时安排不够

基础医学概论的学习涵盖的知识面很广,但学校由于各种原因对其课时的安排不够,导致学生对基础医学概论学习中的很多知识要点理解不够。比如教师在对组织学绪论进行讲解时,一些学生对细胞的认识没有概念,让他们进一步认识嗜酸性等概念就显得很困难。

3.3学生学习意识不够

基础医学概论的教学内容较为枯燥、冗杂,且具有很强的理论性,需要学生在具备化学、生物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但是一些文科类的学生基本从未接触过化学和生物,学习基础薄弱;同时,一些学生认为基础医学概论的学习对其日后发展无用,导致对该科目的厌弃。

4将组织学纳入基础医学概论教学研究的意义

非医学专业的组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被学生普遍反映为内容较难,主要原因是:①很多学生是非医学专业的文科生,对于从来没有接触过的基础医学理解存在困难。另外,还有一些学生对基础医学概论中组织学的内容重视不足,认为基础医学概论中的组织学内容不重要;②教师在教学中对教学内容的深浅把握不当,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负担;③组织学中涉及的一些内容需要学生深入了解显微、超微结构,并进行实验课学习,才能理解组织学,但是学校往往不具备实验的设施。基于以上几点组织学教学中的问题,将其纳入基础医学概论教学研究显得更加必要,通过基础医学概论的学习能够更好地辅助组织学的学习。

5组织学在基础医学概论教学中的整合策略探索

5.1实现对教学方案的重组,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删减

教学大纲对医学专业和非医学专业学生学习内容的层次要求不同,组织学在基础医学概论课程内容的选择应该以培养具有一定医学知识为目标,同时还要利于促进非医学专业学生所学专业发展。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学生的接受能力,实现重点突出、由浅入深的讲解。另外,组织学在基础医学概论教学中的课时安排较少,因此就需要教师在丰富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总体把握教学内容,要对和教学重点关联不大的课程进行适当的删减。要在课前实现组织学和其他学科的交流,实现对教学内容的合理、统一规划,在课时和课时安排的衔接上恰当准确,从而保证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基础医学概论教学中,组织学的四大基本组织内容是教学的重点,因为课时安排得较少,教师不用再对器官进行统一讲解,而是适当地对内容进行删减,从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器官进行授课,引导学生在明确组织和器官关系的基础上,加强对人体结构的整体性认识。

5.2实现多种教学手段的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应用多媒体电子投影教学能够简化观察的对象,根据教学需求,对图片进行具有代表性的科学选取,能够实现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人体各个器官部位组织结构的展示。通过图文并茂、声音和动画具备的多媒体信息的集成,制作成具有动态效果的多媒体课件,实现声、光、电等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加强学生对组织结构的认识。其次,在组织教学中要从功能入手,逐渐引入结构,改变传统的结构为先的讲授顺序。比如在空腔器官的教学,教师可以先以大家熟知的人体消化和吸收器官的常识入手,引导学生从功能继而联系到结构,逐渐实现对小肠消化以及小肠吸收面积等方面知识的分析,像绒毛、微绒毛等,再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镜下小肠管壁的组织结构,加强学生对组织学的感性认识;并通过板书设计将管壁的四层分解结构进行展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最后以小肠吸收消化制作的动画效果收尾。通过由静态到动态的教学展示,将枯燥无味的课堂变得生动形象,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3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向学生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吸收组织学知识,教师要在课前让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预习,在课程进行时要及时归纳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前后联系能力,在课程讲解之后要利用表格、大括号、图片等形式对内容进行总结,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梳理。比如在神经元结构特点教学时,教师要及时用简短的字数总结出神经元结构特点;在讲解肺导气部时,教师要将肺导气部里涉及的名词进行简化处理,并用简练的语言总结出肺导气部结构变化的特点,比如“三减二增”即指环状细胞、腺体和软骨块的减少以及平滑肌和粘膜皱壁的增多。通过简化口诀的提出,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组织学知识,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5.4选取灵活的考核方式,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基础医学概论是针对非医学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帮助其了解基础医学的课程,课程开设的目标是让他们了解医学,而不是让他们都从事医疗工作。因此,基础医学中的组织学考核形式要尽可能实现多样化,也可适当地选择开卷的考核形式,并在考核中以综合体可应用题的考核为主,减少一些生硬理论的考核。可以让学生通过查阅有关资料解答问题,从而逐渐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而不是将学生变成缺乏理论实践,只会死记硬背书本的书呆子。比如可以让学生根据基础医学概论,并结合组织学和胚胎学的知识来分析尿液的形成和排出;结合组织学和生理学知识分析神经冲动在神经肌接头上的传递等。

5.5通过形象的举例,培养学生的动态空间思维能力

组织学是形态学科的一种,其中,对机体微细结构的灵活运用是组织学教学的最终目标。而现阶段的组织学教学无论是在图片选择还是观察实验,都是采用平面的二维图像,没有实现对组织结构的真实再现,无法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动态空间思维能力。这就要求在组织学教学中要通过形象的举例,实现其从二维图形向三维图形构像的发展,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帮助学生掌握机体的微细结构。

5.6与时俱进,不断丰富组织学教学内容

组织学作为一门动态学科,其发展和研究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因此,组织学的教学要实现与时俱进,在不断丰富组织学的教学内容。教师要在查阅大量组织学教学资料的基础上,通过网络获取最新的和组织学有关的临床应用知识,并采取适合的方式将获取的信息传送给学生,实现对原本枯燥教学的灵活化处理,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对胰腺组织结构和功能结构进行教学时,教师要对最新的I型糖尿病根治办法向学生讲授,从而激发学生对胰腺组织结构的好奇,鼓励其对组织学的学习。

6总结

中医基础理论概括范文3

【关键词】 诊法 辨证 发挥

诊法,指望、闻、问切四种诊察疾病的方法,简称四诊。辨证即分析、辨析疾病的证候。

一般认为,“证候是机体在病因作用下,机体与环境之间以及机体内部各系统之间关系紊乱的综合表现,是一组特定的具有内在联系的反映疾病过程中一定阶段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提示了病因、病性、病位、病机和机体的抗病能力等,为治疗提供依据,并指明方向。这一定义将证候限定为诊断学概念[1]”。中医学术史上,证候是一个多义术语。现代“证”多限定为诊断学概念。

1 “零证”表达式

证是指中医特有的诊断性的、疾病本质属性的概括。辨证以八纲为本;中医辨证首辨阴阳。根据人体出现的症状和体征而得到疾病的本质属性、特征和规律的诊断即为辨证。证是一组具有内在联系的反映疾病阶段体性的、本质性的、症状组合。

用辨证的观点认识疾病,中医辨证首辨阴证和阳证。若用辨证的观点认识健康,健康当属何证?中医辨证有阴阳;数学有理数分正负,阴阳与正负其间都隐含了一个绝对的中值—零。

因此数学地辨证健康,健康当属匀平、中庸的零证。

健康人无证,“无证”规范的表达是“零证”。零为阴阳的中值点;无零何谓阴阳;故零证亦可辨。《素问·调经论》平人脉证:“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 脉有胃气。心气充,宗气积于胸中等,都是平人之健康辨证。

就健康状态而论,不同的病理变化导致了全体质的零反应。因为阴阳消长动态平衡,总是存在阴阳的颇偏,只要不超过机体的调节和适应能力;只要不符合当前临床诊断标准,均属正常生理状态。

无证的规范表达式为“零证”。健康状态的人无证;亚健康状态的人亦常无证。因为,现在一般都认为亚健康状态是健康的低质状态;至少亚健康状态也包括健康的低质状态。

中医学的辨证观念指导人们从整体、全面、运动、联系的观点,而不是局部、片面静止、孤立的观点,去认识健康与疾病[2]。所以健康亦可辨证;零证亦可辨。

2 广义疾病和广义辨证

日常生活中“病”的概念很不规范,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人们有时从“症”论病;有时从“证”或“征”论病;中医多数场合是“症、证”合参论病。田德禄主编的21世纪课程教材《中医内科学》就是规范地“症、证”合参论治40种疾病。广义疾病[3]包括三类不同的子概念。即:主观性疾病、诊断性疾病和已病性疾病。

①主观性疾病,包括主观自觉疾病和主观他觉疾病。它强调凭主观不适感而自定的疾病或因异常的行为表现而被主观他定的疾病。

②诊断性疾病,医者凭籍临床诊断标准而认定的疾病。

③诊断性疾病若能分析、解释主观性疾病,则综合为已病性疾病。已病性疾病为最规范的疾病表达—狭义性疾病。

辨证论治是中医科学的一大特色。可有些疾病,特别是亚健康疾病临床常证无定候,或既无色诊可查,又无脉症可辨。王琦适时总结出并不断完善了中医体质学说,建立了“辨体一辨病一辨证诊疗模式”,以辨体论治为核心的临床诊疗体系。当四诊资料特别是脉象、舌象资料不完备或朴朔迷离时,“辨体论治”就表现出极大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广义辨证既包括辨证—狭义辨证;又包括辨体。

中医体质学说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人类体质类型、体质变化规律;并以此分析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和疾病状态的体质特征及演变趋向;从而指导预防和治疗的学说。

在发挥中医辨证、辨病优势的同时,对辨体论治的运用规律进行科学、系统、深入探讨将带动整个中医诊疗体系的创新。

“上士欲会其全,非备四诊不可”(《濒湖脉学》)。实际上,辨证论治和辨体论治都以四诊资料为诊断依据。前者以脉、舌为主,四诊合参;后者则以脉、舌为辅,四诊合参。当脉象、舌象资料不完备或朴朔迷离时,“辨体”的确表现出极大的灵活性和实用性。王琦在《9种基本中医体质类型的分类及其诊断表述依据》中,详细地论述了这一点。

《类经·脏象类》曰:“形神俱备,乃为全体”。

中医学的形神关系,实际上就是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形是生命之本,为体;神是生命之标,为用。形乃神之宅,神乃形之主。无神则形不可活,无形则神无能附。形神统一是生命存在的主要保证。基于形神合一的生命观,人之全体主要包括形之“质体”和神之“用体”。质体强调“体质之体”;用体则强调“用神之体”。如肝体阴而用阳实际上概括了肝的型体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又如“阴平阳秘”是指形神、体用协调;气血冲和;脏腑经络正常。人之全体是“体”要素和“用”要素的综合体。

辨证论治以四诊资料为依据,临床首重脉诊和舌诊。辨体论治也基于四诊,脉诊和舌诊则处于次要地位。在中医“体、用”理论的框架内,辨证和辨体达到了完美的统一。人们常说的“辨证”其实是“辨用证”;而“辨体”则是“辨体证”。辨证和辨体是同时进行的,临床只是侧重点不同罢了。因此,中医学是以辨证论治和辨体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在疾病防治过程中,按体质论治是因人制宜的重要内容,又是中医学的特色所在” [4]。广义辨证其实就包括了辨“用证”和辨“体证”。

如脉症顺逆与从舍。脉有从舍,说明脉象只是疾病临床表现的一个方面,因而不能把它作为诊断疾病的唯一依据。临床只有全面运用四诊,既辨证又辨体,才能从舍得宜,得出正确的诊断。亚健康疾病的诊断更是如此。

纵观“扁鹊见蔡桓公”全文,只字未提舌象和脉象,可见“辨体论治”之渊远流长。我国已故名老中医章次公[5] 之医案绝大部分均无脉、舌记载。姜春华曾作序称颂:“章先生没有八股风,很少用浮泛的病理机制做文章,只述主要病症,舌苔、脉象只于必要处写上,不是每案必写。以病症为主,以脉、舌为次,不像有些人为了论理用药,往往装点舌脉。”可见“辨体论治”堪称大家风范。

如《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症并治第二十二》:

“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有病(病症)无证(舌、脉象)之脏躁自应归属主观性亚健康疾病。人们常说辨证论治,然有病(病症)无证,又凭何论治?回答只有一个:“辨体论治”。遍阅《金匮要略》和其它医典中还有很多很多处“有病(病症)无证”的论述。所谓“无证”或指“证无定候”、或指“既无色诊可查,又无脉症可辨[6]”。不定陈述综合症就常出现这种状态。

亚健康疾病常证无定候,或既无色诊可查,又无脉症可辨。中医临床首要补充辨体论治;其次尽量辨证论治,如诊脉常以平旦。

辨证论治是中医科学的一大特色。此“辨证论治”现应时代地发挥为广义概念,且其中必须包括“辨体论治”。

3 相关问题讨论

王琦[7] 指出:“体质与证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医体质类型是对个体在未病状态下所表现的阴阳气血津液偏颇状态的描述,中医证候类型是对人体疾病状态下脏腑气血阴阳盛衰情况及病因、病位等方面的概括”。

“证与个体的体质特征、病邪性质、受邪轻重、病邪部位等因素密切相关,但起决定作用的是个体的体质特征。证常随体质而转移”。

按王琦的论述,辨体质仅适用于健康保障、亚健康干预。因为“中医体质类型是对个体在未病状态下所表现的阴阳气血津液偏颇状态的描述,中医证候类型是对人体疾病状态下脏腑气血阴阳盛衰情况及病因、病位等方面的概括”。笔者对此不敢妄加评论,实是临床难以操作。是故不揣冒昧,知无不言。大凡来医院求医者多为有病之人,面对病人也只有辨证论治;辨体质论治则成为不可能。(实际临床既可辨证又可辨体。)“证常随体质而转移”因之毫无临床价值。解决办法就是全民先期体质普查,尔后带着体质鉴定来看病。因为“中医体质类型是对个体在未病状态下所表现的阴阳气血津液偏颇状态的描述”。这样行得通吗?更何况体质兼有可变性,特别是疾病更能促使体质改变。

“证常随体质而转移”。“起决定作用的是个体的体质特征”。这毫无疑义是正确的。但倘若有些人在母体就患有严重的遗传疾病,且终身不愈。如湖南“人鱼宝宝”,一个只存活了38天的小生命,全球首例“美人鱼”男婴,世界上第三个患“美人鱼综合症”幸存下来的婴儿,2006年12月17日晚8时20分,最终告别了这个世界。在他38天的生命中,历经了两次手术;身上插满各种管子;进行着漫无止境的治疗与抢救;靠现代化仪器维持着生命。试问,“美人鱼”男婴的体质类型还能辨别吗?若说不能,“证常随体质而转移”其根基何在?若说能,也只能特殊问题特殊对待而特定为“特禀质”。足见“中医体质类型是对个体在未病状态下所表现的阴阳气血津液偏颇状态的描述,”也有例外。王琦[8]对“特禀质”的定义是:“表现为一种特异性体质,多指由于先天性和遗传因素造成的一种体质缺陷,包括先天性、遗传性的生理缺陷,先天性、遗传性疾病,过敏反应,原发性免疫缺陷等。”

中医体质概念亟待规范。

李德新[9]说过:“体质是治疗的重要依据。在疾病的防治过程中,按体质论治既是因人制宜的重要内容,又是中医治疗学的特色所在。”要发挥这一中医治疗特色,中医体质类型的临床界定需另辟蹊径。“中医体质类型是对个体在未病状态下所表现的阴阳气血津液偏颇状态的描述,”只能是纯理论描述。

所以,体质是人类个体有生以来,质体和用体的综合、平均状态的全体。证,是短时间内,不同阶段、不同病理变化的分析体质的即时反应。体质禀承于先天,先天禀赋决定着个体体质的相对稳定性和个体体质的特异性。

“中医证候类型是对人体疾病状态下脏腑气血阴阳盛衰情况及病因、病位等方面的概括”,能否改革为:“中医证候类型是对人体脏腑气血阴阳盛衰情况及病因、病位等方面的概括”。

4 总结

广义辨证包括辨用证和辨体证,也就是人们现在称谓的辨证和辨体。我们仍可沿用这种习惯称谓。辨证论治和辨体论治均基于四诊。辨证,偏重于脉诊和舌诊;为发生性辨证。辨体,则偏重于脉诊和舌诊以外的其它四诊资料,为发展性辨证。

王前奔等[10]从“体质影响证的形成”和“体质制约着证的转变和转归”两个方面,论证了体质和证的关系并提示了这种关系在预防学、诊断学和治疗学上所具有的重要理论意义。

参 考 文 献

[1]李德新.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9.

[2]李德新.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8.

[3]徐太九.辨病论说亚健康状态[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6):233-234.

[4]李德新.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93-194.

[5]朱良春.章次公医案[M].江苏: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3:2.

[6]颜德馨.颜德馨[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1:17.

[7]王琦.论中医体质研究的 3个关键问题(下)[J].中医杂志,2006,47(5):329-331.

[8]王 琦9种基本中医体质类型的分类及其诊断表述依据[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4):3-6.

中医基础理论概括范文4

[中图分类号]R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2(b)-013-4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术的基本特色之一,研究者颇多,但也有一些问题至今仍未能达成共识。本文就近20年有关辨证论治的热点问题作一综述,以期能为该类课题的研究者提供参考。

1 证的概念与本质

1.1 证的概念

对于证的概念,众说不一,主要观点大致有四类:一是证据,认为“证”是证据、证验,此定义是从字的本源出发[1];二是证候或证候群,如韦黎认为近年来某些所谓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工作中,某些内容是不折不扣的证候群模式[2];三是各因素的综合概括。2004年结题的科技部基础性工作项目“中医药基本名词规范化研究”课题组给出的证的概念为:证是对疾病中一定阶段的病位、病性、病势及机体抗病能力的强弱等本质的概括[3];四是机体在疾病中的定型反应形式[4]。

1.2 证与证候

证与证候等同说。证与证候的含义由于历史的渊源和词义的变迁,至今学者尚有不同看法。有的认为二者是同一个概念,如《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学》即认为:“证,是证候的简称,其含义是证据或征象”[5]。证包括证候说。徐木林等通过对《伤寒杂病论》原文的剖析,认为“证”是由证候与病机组成的统一体,即证候是证之外候,是病机的证据,病机是证的内在本质,是证候的根源,证候与病机组成“证”[6]。

证与证候平行说。持此观点的学者多认为二者是本质与外在表现的关系。刘进等认为:从现实来看,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证候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出现的各种症状的概括[7]。郭蕾、王永炎、张志斌提出证候是一个非线性的“内实外虚”、“动态时空”和“多维界面”的复杂巨系统,包括“证”与“候”两个方面。证,是指对疾病所处的一定阶段的病机概括,或非疾病机体的一定阶段的机体状态的概括;候,是指这种病机或状态的可被观察到的外在表现[8]。这里,证与证候仍是本质与外在表现的关系,只是证又拓展了非疾病机体的一定阶段的机体状态的概括含义。朱文锋等亦撰文建议从概念上这样区分:“证”为病变的本质,“证候”为证所表现的现象[9]。

1.3 证的本质

有关证的本质,有些学者从方法论的角度提出看法。如朱文锋认为中医“证”的概念是哲理、医理与临床实践的结合,它源于临床,具有客观实在性,但又是一种抽象了的理念,用现代方法难以实证。中医学对于“证”的研究,要扬长避短,采取以“虚”统“实”的思路[10]。门九章、韩向东提出为揭示“证”的本质,应明确中医“证”与西医“病”的关系;为揭示“证”作为有规律的病理表现这一本质,凡属同“证”,不论何种“病”,皆进行尽可能多的指标检查;寻找微观指标与客观表现的共变关系临床工作完成之后,就可以进入实验研究阶段[11]。陈小野提出证候实质研究中的弱特异性,姚魁武、王阶针对这种弱特异性,提出应从规范中医理论概念、继承发掘古代文献精华与当代专家的系统调研相结合、进行大样本的临床研究、应用现代科技等多方面入手,探索中医证候的实质[12]。

王旭东提出证的本质是疾病的现时状态或机体功能的现时状态[13];危北海也认为“证是机体对病因的整体反应状态、抗病调控反应状态”[14];祝世讷认为“证”在本质上是功能性病变,“病”在本质上是器质性病变[15]。孙屏蹇等认为中医学反映邪气的损伤表现就是“病”,证机是人体对外来刺激的反映机制和自我调节机制[16]。

宋红普试图从体质与证的关系中挖掘证的本质。他提出体质和证密切相关,体质因素决定着疾病的发生与证型,决定着证的转归和疾病的预后,体质和证共同反映着人的生理病理状态[17]。匡调元也认为体质往往决定着他的生理反应的特异性及其对某种治病因子的易感性和所产生的病变类型的倾向性[18]。王琦则认为:体质与证既有着本质的差别,又有着密切的联系。证的背后或多或少体现着个性的体质特点,但在一定情况下,某些证候与体质状态并不一致。当某些疾病超越体质制约的过程时,则又反过来影响体质的改变[19]。

2 辨病与辨证

2.1 二者关系

多数学者认为一般情况下病与证是相随的,二者应结合起来运用。如徐永昌等撰文从历史的角度认为辨病辨证论治一直是中医的精髓[20]。杨维益等提出有关辨证论治的六个方面的令人困惑的思考,认为在“上面提出的六个问题未能满意解答之前,我们应当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并重,不要厚此薄彼”[21]。周仲瑛在谈到辨证与辨病时也认为二者有相互补充的关系[22]。刘保延、张志斌从古典医籍有关外感病辨证方法的梳理中,得出每种辨证方法都是以一类疾病为基础,每一种辨证方法所辨之“证”必须与作为基础的“病”相结合[23]。

2.2 辨病之“病”是西医的“病”还是中医的“病”

徐永昌等提出在疾病某个阶段“无证可辨”,如某些恶性肿瘤、高血压、冠心病等,早期诊断只能是西医的诊断仪器和化验及病理检查等,中医治疗的根据只能是对同种疾病积累起来的治疗经验和中医现代的研究成果,可见这里所说的辨病主要指辨西医的“病”[25]。余瀛鳌数十年来从事临床诊疗和文献研究,一直认为辨证论治和辨病论治的结合非常重要,他本人始终着力于“通治方”的研究和临床运用。对于“病”,他认为不只是中医病名,应该说,西医病名已经占有了相当重要的位置[25]。

周仲瑛则强调中医的辨病不能单纯理解成辨西医的病。中医的病名内容很多,有些至今仍有特殊意义,如中风病。对现代医学病名的认识,也必须以临床表现和病机为依据,切忌“对号入座”。如西医的“糖尿病”不等于中医的“消渴”,而中医的消渴,也绝不仅含糖尿病。那种认为中医只有辨证,而辨病仅是指西医病名诊断是不够全面的。由此看,周老主要是强调辨中医的“病”[22]。

岳美中在晚年总结一生治疗经验指出:“我们体会到若能不停留于辨认证候,还进而辨病,辨病名(包括中医病名和西医病名),论治注意古今专方专药的结合运用一定成果更好;同时,也只是在此情况下,因人因时因地制方的作用才更有治疗价值”[26]。这里,岳老明确提出辨病名同时包括中医病名和西医病名。

2.3 如何结合

周仲瑛是辨证的同时根据“病”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药物。如中医辨证同属阴虚火旺证,如见于肺痨,用秦艽鳖甲散;见于失眠,用黄连阿胶汤;见于遗精,用知柏地黄丸;见于心悸,用天王补心丹;见于汗证,用当归六黄汤;见于郁证,用滋水清肝饮[22]。邱德文认为辨证与辨病结合主要形式有两种:一是辨证分型。这是目前中医临床各科已普遍采用的一种形式。二是辨证论治加专方专药。这也是逐步通过从临床实践积累上升而成的经验总结[27]。余瀛鳌则是用中医的理论分析西医“病”的病机而采用不同的治法。如消渴为西医所说的糖尿病,一般采用益气养阴、清热生津调中,但中医的消渴可能还包括西医的尿崩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病,治法就与糖尿病有所不同。同样是消渴,西医诊断不同,其立法、方药往往同中医有异,有时尚须另开施治法门[25]。王今觉则提出辨病证医药学,即在临床时首先根据“病”,研究针对核心征结的药物(核心方药),再对于“病”的个性特征(“证”)进行辨证论治,使用药物(卫星方药)[33]。

3 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

所谓微观辨证,沈自尹的定义是“在临床上收集辨证素材的过程中引进现代科学,特别是现代医学的先进技术,发挥它们长处在较深入的层次上,微观地认识机体的结构、代谢和功能的特点,更完整、更准确、更本质地阐明证的物质基础……简言之,是试用微观指标认识与辨证”[29]。邱德文撰文认为近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实验诊断、医学影像诊断方法的运用,以及现代检测仪器,检测手段弥补用肉眼观察的不足,使中医对疾病的认识不断深化[27]。杨维益等也认为:中医的传统辨证方法是宏观辨证,是“知内揣外”、“有诸内必形诸外”的观点,而微观辨证就是从检测指标来证实宏观辨证的正确性,是通过寻找一定的生理、生化指标来印证中医的证,从而认识在证出现时人体内部的病理变化,用实验分析补充直观的外象观测和传统的逻辑推理[30]。

4 辨证论治的规范

4.1 寒温统一

这个问题从50年代以来一直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和研究。近20年来依然有学者继续提出自己的看法。肖德馨提出以六经概三焦卫气营血的“六经辨证纲要”[31]。邓铁涛则认为从建国以来中医治疗急性传染病的资料来看,主要是采用了卫气营血辨证,因此应该将温病与伤寒统一于卫气营血辨证方法之下[32]。仁则把伤寒温病辨证分析综合,分别从伤寒太阳病与温病上焦卫气分证;伤寒少阳、阳明、太阴病与温病气分证;伤寒少阴病、厥阴病与温病下焦营分、血分证三部分总结异同,并统一为一个辨证体系[33]。万有生则认为应以表里寒热虚实为纲,以六经、三焦、卫气营血、脏腑为目,分为表寒虚实证治、表热虚实证治、表里寒热虚实证治、里热虚实证治和里寒虚实证治[34]。

4.2 证的规范化

当代有关证的规范化自80年代轰轰烈烈展开,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重要课题到各个中医研究机构到许多专家学者,都投入大量的精力,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一是病名证名的规范。研究成果有《中医药学名词》、《中医药常用名词术语辞典》等;二是疾病与证候的分类与结构的规范。如有关证候的国标、行标、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等;三是病证的诊断标准。学者们根据中医古籍记载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已经制定出若干病证的诊断标准。如中风、脾气虚、心气虚、肾气虚证等等。

4.3 辨证论治新体系

相对于寒温统一,还有许多学者试图融合各种辨证体系的优点,形成统一的辨证体系,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观点,方药中的“辨证论治七步”和秦伯未的“十四纲辨证”是其中影响广泛的代表。近20年建立统一的辨证新体系依然是中医界研究热点,如:

徐木林提出的新体系是以五脏系统为核心,其层次结构是五脏系统病名辨证论治;证由“辨证五环节”(即病因、病位、病性、病机、病势)组成,证的层次是基本证复证多级复证;证的核心是病机,病机由三要素组成[35]。

孙屏蹇等认为要综合各种辨证体系,首先要使他们的优势特征结合在一起,如“六经辨证重在病的动态分析,八纲辨证重在病性分析,脏腑辨证重在病位分析”。通过分析,孙氏等认为“病位、病因和体质是形成证候的三大要素,辨证就应在综合临床各种症状和体症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中医基础知识,重点分析三大要素,从而作出正确的证候判断”[36]。

朱文锋认为“辨证”就是要辨别当前证候的部位与性质,这是形成辨证统一体系、方法的基础。归纳辨证的基本要素,“辨病位”包括辨证候部位的脑、心、肺、脾、肝、肾等和辨证候层次的卫分、气分、营分、血分,太阳、阳明等约30项左右。“辨病性”是指辨别证候变化的本质属性,即形成当前证候的本质性原因,包括“气、血、阴、阳、津、精虚、亡阴、亡阳、陷、不固、风、寒、湿、燥、火热、暑,虫、食、痰、饮、水、滞、瘀、血热、血寒、闭、逆、余(毒、脓等)”等约30项内容。明确辨证的60项左右基本要素,由辨证要素组成约150个常见证,约800个规范证名,然后以脏、腑、体、窍病位为纲进行证候归类[37]。

王永炎院士继2004年发表“完善中医辨证方法体系的建议”后,张志斌、王永炎提出:中医证候系统是一个非线性的多维多阶的复杂系统,必须引进复杂科学的理念,建立一个既符合现代规范要求,又能够适应临床证候动态多变的复杂情况,合理体现辨证论治圆机活法特色优势的、多维多阶的辨证方法新体系。以象为素,以候为证,病证结合,是构建辨证方法体系的中心理论。证候要素,应证组合是构建辨证方法体系的两个重要环节,这两个环节的关键在于降维升阶。首先是通过证候要素的提取,将复杂的证候系统分解为数量相对局限、内容相对清晰的证候要素;然后通过各证候要素间的组合、证候要素与其他传统辨证方法系统的组合等不同的应证组合方式,使辨证方法体系不再是一种由各种具体证候单纯的线性联系组合的平面,而具有复杂的多维多阶立体交叉的非线性特征,但是通过清晰的证候要素表达与应证组合规律的寻找,这一复杂的辨证方法体系具有可控性[38]。这一构想已被列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正在深入研究之中。

5 辨证论治的发展

5.1 发展和趋势

邓铁涛举例热带病研究对青蒿素治疗疟疾的辨证应用等,说明“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与实践将随着时代的发展借助于新科技而不断深入不断提高”,同时谆谆教导:“中医药学必须走自己的道路, 走按照自身发展规律的道路,不能走拿西医理论改造中医、以现代化之名去化掉中医之路,否则将成为中华宝贵文化的败家子, 成为炎黄子孙的千古罪人[39]”。

邱德文总结辨证论治的五大趋势: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趋势;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的趋势;方剂剂型改革的趋势;综合治疗(包括针灸治疗、气功、推拿、按摩及其他非药物疗法、各种自然疗法、药膳、养生康复、心理疗法及音乐疗法、色彩疗法等)的趋势;辨证论治规范化的趋势[40]。

马梦茵、陈家旭总结辨证论治的发展方向:辨证论治和辨病论治相结合; 辨证论治和现代医学检查相结合;辨证论治与动物实验相结合[41]。

5.2 对辨证论治的质疑

王旭东从历史角度阐明辨证论治的法则直到南宋之后才确立其统治地位,之前并不是中医的主流。从辨证的角度提出,辨证论治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思维方法,只注重“思辨”,懒于“循名责实”,在其“灵活变通”的特点背后,隐有“保守”的潜在性质;辨证论治取得疗效的高低有很强的主观性,它对许多医学事实缺乏指导和解释能力,这是中医治疗体系难以客观化、规范化的主要障碍[13]。王玉川认为所谓的“坚持突出中医特色”实际上是一个只求稳定不求上进的口号, 是个套在中医工作者头上的紧箍咒,对中医学术的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必须予以废除[42]。

综上所述,学者们对于辨证论治各方面的研究不可谓不丰富、不深入,从定义、本质、比较、规范各个层次进行了深入探讨,从传统中医辨证方法体系到现代中医辨证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趋势作了不同角度的分析,从国家到地方到个人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物力、财力,获得了一批具有权威性和科学性的研究成果;但是有关辨证论治的许多问题还没有取得广大中医工作者的共识,有些研究成果在临床上推广的情况也不太理想,尚需大家群策群力,把辨证论治的研究工作进一步深入开展下去。

[参考文献]

[1]陆广莘.中医学的辨证论治原理[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6,2(5):3.

[2]韦黎.病、证、症、候的沿革和证候定义的研究[J].中国医药学报,1996,2(11):7.

[3]中医药学名词审订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81.

[4]匡调元.人体体质学:中医学个性化诊疗原理[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3.198.

[5]《中医学》编辑委员会.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621.

[6]徐木林,黄修涛,王秋琴,等.“证”是病机与证候的统一体――从《伤寒杂病论》谈起[J].国医论坛,2002,17(5):1-3.

[7]刘进,徐月英,梁茂新.证及其易混概念的辨析[J].医学与哲学,1998,

19(9):472-475.

[8]郭蕾,王永炎,张志斌.关于证候概念的诠释[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26(2):5-8.

[9]朱文锋,黄碧群.证、证候的辨析与规范[J].山西中医,2005,21(3):1-3.

[10]朱文锋.论中医“证”的实质与辨证方法[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1,21(3):34-35.

[11]门九章,韩向东.中医“证”的研究思路再探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8,4(5):18-19.

[12]姚魁武,王阶.中医证候实质研究的现状与思考述评[J].中医药学刊,2003,1(9):3-5.

[13]王旭东.辨证论治法则的历史观、辨证观[J].中国医药学报,1988,3(1):53-55.

[14]危北海.有关证的实质的探讨[J].中国医药学报,1998,13(4):6-8.

[15]祝世讷.深化“证”的研究,发展功能病理学[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21(2):88-92.

[16]孙屏蹇,张成博.对辨证与辨病的探讨[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0,24(3):47,172-175.

[17]宋红普.体质分析与辨证论治[J].中医研究,1998,11(4):1-3.

[18]匡调元.人体体质学:中医学个性化诊疗原理[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3.198.

[19]王琦.中医体质学[M].北京:中医药科技出版社,1995.296-297.

[20]徐永昌,杨军.辨病辨证论治古今观[J].中国医药学报,1996,11(4):6-8.

[21]杨维益,陈家旭,王天芳,等.对中医辨证论治于辨病论治的思考[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2):13-15.

[22]过伟峰.审证求机知常达变――周仲瑛教授谈中医临床辨证的思路与方法[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16(3):133-136.

[23]刘保延,张志斌.古代辨证方法的研究思路探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10(5):7-8.

[24]徐永昌,杨军.辨病辨证论治古今观[J].中国医药学报,1996,11(4):6-8.

[25]余瀛鳌.溯因・辨病・辨证论治三大要素[J].中医药学刊,2003,21(3):329-330.

[26]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国中医研究院三十年论文选[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6.21.

[27]邱德文.中医辨证论治发展的五大趋势[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92, 14(1):1-4.

[28]王今觉.从辨病用药、辨证论治谈辨病证医药学[J].中医杂志,2000,41(7):443.

[29]沈自尹.微观辨证和辨证微观化[J].中医杂志,1986,5(2):55.

[30]杨维益,陈家旭,王天芳.关于中医“证”研究的思考[J].中国医药学报,1996,11(1):5.

[31]肖德馨.六经辨证纲要[J]. 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6,8(3):1-8.

[32]邓铁涛.邓铁涛医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06-109.

[33]仁.伤寒温病辨证论治规律的研讨[J].贵州中医学院学报,1985,6(2): 5-11,(3):1-4.

[34]万友生.论热病的寒温统一和内外统一[J].中国医药学报,1986,1(1):10-13.

[35]徐木林,王秋琴. 对走向“现代中医学”一些问题的思考[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21(1):59-62.

[36]孙屏蹇,张成博. 对辨证与辨病的探讨[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0,24(3):172-175.

[37]朱文锋. 创立统一的辨证方法与体系[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3,9(1):7-10.

[38]张志斌,王永炎. 辨证方法新体系的建立[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1):1-3.

[39]邓铁涛. 再论辨证论治[J]. 新中医,1999,31(4):8-9.

[40]邱德文.中医辨证论治发展的五大趋势[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92, 14(1):1-4.

[41]马梦茵,陈家旭. 论辨证论治的发展方向[J].中国医药学报,2004,19(6):367-369.

[42]王玉川. 关于“辨证论治”之我见[J].中医教育,1999,18(3):9-10.

中医基础理论概括范文5

中医药学强调整体功能,用阴阳五行学说描述疾病性质及人体病理;视邪正交争、阴阳失调为主要的疾病观;形神合一为主流的健康观;诊断利用四诊合参;贯穿治病求本、辨证论治、防重于治等理念。而西医则强调局部微观分析,内容涉及解剖、生理、病理、卫生、药物等;主张重视实验、疾病局部定位思想;研究对象为分子、基因、蛋白、亚细胞、细胞、组织、器官、个体、公共卫生等。不论是中医学还是西医学,从二者现有的思维方式的发展趋势来看,均是走向现代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思维,故可引入“三论”,用科学的方法论指导中医药信息学学科发展[1]。

2从概念比较

中医药信息学是基于动态现象运动规律理论,遵循整体准则和动态准则,运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研究中医药学领域信息现象和信息规律,对中医药信息进行表示、管理、分析、模拟和传播,以实现中医药信息的获取、转化与共享,提示中医药信息的实质与内在联系的一门科学[2]。医学信息学是探讨生物学、医学或者更广义健康数据的采集、存储、交互和展现过程的科学,探讨如何利用信息科技来优化这些过程的科学,以及探讨如何利用这些数据实现信息和知识层次各种应用的科学[3]。

2.1研究对象不同中医药信息学以中医药信息为研究对象,强调以“人”为中心,包括健康的、疾病的及其相互转换的,并且是在时间、空间维度及背景方面的综合多维信息;医学信息学是以生物学的、医学的或者更广义的健康数据为研究对象,强调以“病”为中心,主要针对实验室疾病数据的防病抗病信息。

2.2研究内容不同中医药信息学以中医药领域信息动态现象运动规律为研究内容;医学信息学是以生物学相关领域的信息采集、存储、交互、展现及优化,实现信息和知识层次的各种应用为研究内容。中医药领域信息强调动态的天地人三才一体的整体观,说明中医药领域的信息主要反映人与自然、社会、人文及其相互关系的人体整体动态功能变化及其规律,所以中医药信息学与医学信息学研究内容有着根本的不同。

2.3研究方法不同中医药信息学与医学信息学研究对象、内容迥异,必然导致研究方法的不同。医学信息学以信息科学方法论为研究方法,运用信息观点分析和处理信息流程。中医药信息学也模仿和借鉴其研究方法,但中医药强调功能和整体准则,以中医药理论和经验作为分析和处理人体生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侧重人体解剖结构及其运动形态的改变。所以,在研究方法上需结合自身特点应用医学信息学方法并予以升华。如研究时需要中医药领域专业知识平衡语义关系存在用自然语言描述时的多义性与用形式化语言描述的确定性之间的矛盾;需要领域专家对知识的准确理解和内涵外延的精确把握;需要结合时间维度体现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文化背景的专业知识等。

3从知识框架比较

中医药信息学知识框架与医学信息学知识框架可概括如下。两图中从左至右分为四列,左起第一列为中医药信息或医学信息研究的对象,第二列为由基本信息转化专业应用领域的相关学科,第三列为两种信息学均由相关专业学科组成,第四列为两种信息学的知识结构,说明两者都是交叉学科,涉及到一些中间领域学科的知识门类。虽然二者构建模式相通,但研究内容不同,因此其研究领域及方向必然不同。

4研究方向比较

中医药信息学研究范畴可概括以下3个方面:一是基础领域研究,如中医药信息论、中医药知识整合论、中医药信息学原理等;二是技术领域研究,如中医药信息的收集、存储、处理及输出等技术;三是应用领域研究,如中医药信息标准化研究包括信息表达标准化、信息交换标准化、信息处理及流程标准化等,中医药知识体系计算机表示与模拟研究包括功能诊断信息系统、整体数据处理系统、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等、医院管理系统、电子病历、图像处理等、中药质量控制、中药药效评价、中药优化设计与研发、中药知识发现与管理等,中医药数据分析与利用研究包括利用文本挖掘方法、关联分析方法、信息计量方法等对中医药研究中获得的数据与信息及科技文献信息进行分析与利用研究等,中医药文献信息资源研究包括中医药文献信息资源的获取、保护、存储、处理、传播等,中医教育科研研究包括多媒体教育、网上教育、远程教育等[2]。医学信息学研究范畴可概括以下4个方面:一是原始健康数据,如影像、微阵列、生理数据等。涉及到的研究包括数据采集和集成,如实时的生理信号分析、语音识别、传感器采集、条形码扫描等;二是从原始健康数据中分析出来的有组织的综合数据库,如基因分类及其外在表现形态。涉及的研究主要是数据整合及数据处理,如数据仓库、数据模型、语义网络、本体论、数据储存、提取、可视化及图像处理等;三是从数据库中抽象出来的知识库,如词表、术语学、本体库、语义网等。涉及到的研究主要是推理及知识管理,如自然语言处理、信息抽取、数据挖掘、文本产生、统计处理、自动学习及知识表达、知识模型等;四是从知识库中验证出来的可直接应用的知识结晶和理论,如协议、临床实用手册、概论等,涉及到的研究主要是知识获取及知识应用,如机器学习、文本解释、知识工程、决策理论及诊断、治疗、预防等。综上,中西医在对待临床信息的观念、临床信息的放置位置、采集内容、采集方法,尤其是临床信息模型以及信息分析方法等均有很大区别。目前中医药数据库系统广为应用,用中医电子病历来保存临床中医病案,用数据挖掘技术来整理及查询电子病历等。中医医院已经普遍吸纳了现代医学的诊疗方法,如电子病历在受到中医学自身发展规律的约束之外,也必然兼容有西医学的许多内容,体现着中西医的有机结合。当然还存在一些有待提升的空间,如中医专家系统进入了低潮期,中医的四诊信息还未达到客观化、规范化,对于人工智能的研究还在起步阶段等。

5总结

中医基础理论概括范文6

[关键词]中医;象思维;图像思维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属于人脑机能对于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而以意识为基础的思维是人类所具有的高级认识活动,其建立在人脑固有的成像、语言、感觉能力之上,是以大脑感知的对象为基础,通过分析、综合、逻辑、推理、判断等方式,发现或概括出事物现象之间复杂联系的大脑运作活动。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思维的形成过程与大脑认识活动的“观念”形成原理相同,是物质“移入”人脑,经由人脑改造的过程。物质“移入”人脑并改造的途径,主要分为具象思维[1]和抽象思维两类,而具象思维的主体部分与“象”思维一致,均以具体的图像、文字作为思维的基础。两类的思维方式均产生于物质世界的长期发展,并长期存在及发展于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活动中的各个领域,其中具象思维出现的时期远早于抽象思维。中医学在形成之初受到当时人类思维方式的影响,故以“象”思维为基础,因此,探究中医“象”思维对于认识、运用中医及领悟中医独特的思维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1象思维与图像思维

“象”字,狭义指代动物大象之形象,广义则指眼见之形象,如天、地、人以及万事万物之形象。“象思维”一词由哲学家王树人先生提出,并为中医学术界所接受。所谓“象思维”,就是以象为基本元素的思维[2],而有别于以概念为基本元素的抽象思维,并非把事物的一切可感形象抽调后得到的反映事物内在本质的思维形式,而是可以直接以“图像”的方式,通过人脑对图像的联想、想象、比类等方式来思考和概括事物变化、本性及相关联系的一种思维方式。从“象”形汉字来看,其形成便是物象简化的表达,所形成的单个汉字亦是一幅图像。象形文字产生的过程是图像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结合,以原本记忆于脑中的物象、图像为基础,人脑机能使物象变动形成图像思维再通过抽象思维,将事物的物象简化并转变为抽象后的汉字图像。华夏文化中各种各样的中国特色创作形象,如各类仙魔雕塑、楼阁建筑、水墨图画及汉字文艺作品等等,亦无不体现着中国“象”思维方式的特色,以具体的意象姿态承载着中国人脑中独特的思维文化。概念思维科学研究证明,人类原始的思维方式都是意象思维[2],随着语言、文字的产生,意象思维才开始分化出抽象、逻辑思维,再发展形成“象”思维和概念思维两大类。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遵循着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的规律。在远古时代,人类只能以图像为记忆点,通过五官感觉收集世界万物的信息,以视觉为主体,从而获得“象”思维的第一个基础———物象,脑中物象的变化产生了人类最基础的思维方式。随着人类智慧的进步,人类逐渐将脑中之象转变为语言,随后再转变为象形文字,借助物象的主体来抽象、构建文字,以形表意,形成了象思维的第二个基础———文字。因此,汉字是“象”思维的产物[3],单个汉字也包含着最原始而形象的思维方式,再由多个汉字形成连续的思维,进一步则形成抽象的概念思维。据考古研究发现,最早出现的人类距今约500万年前,而语言、文字的出现距今约几万年,可以推断人类运用与锻炼象思维的时间是远长于抽象逻辑思维,因而人类大脑所开发出来的图像思维记忆能力应大于抽象逻辑思维记忆能力。譬如,人脑若不借助外用工具,如笔、纸、墨等,却可以运用脑中的图像来记忆大量的信息,如中世纪的罗马房间记忆法,便是利用人脑中已记忆牢固的图像,通过联想、想象将要记忆的数字与图像连接,从而记忆大量数字。鉴于此,探究象思维对于发展人的思维能力的意义深远。但是目前学者对于象思维过程的定义尚没有统一,仅有少部分明确指出象思维是以物象、图像来进行思维的。于春海[4]提出,取象思维方式在思维过程中离不开物象,以想象为媒介,运用客观世界具体的形象及其象征性符号进行表述,依靠比喻、象征、联想、推类等方法进行思维。梁永林等[5]认为,以象思维指运用带有直观、形象、感性的图像、符号等象工具来揭示认知世界的本质规律,通过类比、象征等手段把握认知世界联系的思维方式。邢玉瑞[6]将象思维界定为:以客观事物自然整体显现于外的现象为依据,以物象或意象(带有感性形象的概念、符号)为工具,运用直觉、比喻、象征、联想、推类等方法,以表达对象世界的抽象意义,把握对象世界的普遍联系乃至本原之象的思维方式。故我们认为,象为基本元素的象思维与以“图像”为基础的思维有着明显的相似之处。然而中国现代教育受着西方文明的影响,以象思维为基础的思维方式发生了转变,不再重视象文化的基础教育,包括右脑的图像、想象思维能力的锻炼,而是追求科学,以语言逻辑、概念、抽象等为主导思维,也因此造成很难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真谛。

2象思维的运用

中医源于中国古代文明,属于祖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拥有独特的象思维元素及理念,其内涵丰富,形成与发展均离不开象思维。通过掌握中医“象”,以象思维的方式思考,才能深入地理解中医理论。《周易•系辞传下》曰:“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是故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指出中国古代先哲通过观物取象,将复杂的“象”分类为“八卦”,以“八卦”类推相似事物之间的联系与规律,以“象”思维的方式来认识天地万物。吴润秋等[7]认为,《黄帝内经》应用象思维方法,通过观象认识天地之道,解释人体之理,如《素问•五运行大论》曰:“夫变化之用,天垂象,地成形,七曜纬虚,五行丽地,……形精之动,犹根本之于枝叶也,仰观其象,虽远可知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以天、地、云、雨之气的转化,推演出人体水液代谢的规律,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素问•五脏生成》记载的“五脏之象,可以类推”,传达着以具有类比特性的象思维在中医藏象学的应用。此类著作均是中医理论形成的基础,取类比象[8]无不展示着中医“象”思维的魅力,亦启示着后来学者应以象思维来学习中医。关于“象”思维之“象”的界定,按人类认识事物发展过程可分为物态之象、功能之象、规律之象等;按人类思维构成要素又可分为客体之象、工具之象、认知之象。邢玉瑞[9]指出,“象”是客体的整体信息及其在人大脑中的反映与创造,总体上可分为自然物象与人工意象,后者包括符号意象与观念意象。毛嘉陵等[10]认为,中医象思维就是通过观察人体所表现出来的征象,运用联想、比喻、比对、象征、类推以及阴阳五行等推理模式进行演绎,以揣测、分析体内的生理、病理。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四诊获得的症状、体征,便是患者的体验及医生的感知所形成的完整“物象”,可以反映人体在各种外来影响与自身因素相互作用下的阴阳变化,归纳出相关物象证候,从而指导中医处方用药。然而中医象思维的作用不仅限于此,其与西方医学逻辑思维相比,更具有活力、创造性、包容性[11],可以充分调动并建立人脑的知识网络,因其凭借人脑擅长记忆图像的能力,既能够以“象”为思维的基础,又可以利用文字逻辑方法不断地延伸拓展,其运用方法可借鉴西方的“思维导图”[12],运用图片记忆提升知识储备能力,采取图文并重的技巧,将各级知识内容转化为图像,从而将知识表达变得形象而生动。不同的是中医象思维拥有阴阳、五行理论的指导,借助阴、阳、木、火、土、金、水等基础自然物象及其所含的规律,在脑中形成中医的“象”进行思考,得出中医治病的特色方法,诸如“风邪袭上”“提壶揭盖”“釜底抽薪”“增液行舟”“泻南补北”“风能胜湿”等象思维方法。同时阴阳、五行学说贯通了对功能上相似相通事物的共同体验,所以能在医学、艺术、技术以至社会生活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也因此中医具有了独特的象思维元素。我们认为,中医“象”思维形成的关键在于改变个人的思维模式,由先入为主的概念思维,转为将症状、体征等比类为人脑中具体的物象,以此“象”进行思考。在学习中医的过程中,通过症状来把握人的生理、病理之时,先利用阴阳、五行理论将症状转化为图像,在头脑中构建一幅包含木、火、土、金、水的自然图画,然后以此“象”为思考的中心点,而不是以文字概念为起点,进行联想、演绎、推理,如火性炎上,联想到火势的蔓延,波及的范围,再借助于逻辑思维去寻找解救的方法的图像,如水克火、釜底抽薪等,从而类比出相应的方剂、药物。在研究中医的过程中,借助中医象思维元素的独特原理,如“风能胜湿”[13]、“提壶揭盖、增水行舟”[14],提出独特的研究方向,通过科学实验论证中医理论的有效性。中医象思维是客观与心中之象的联想、转化与联系的过程,是将获取客观信息转化为人脑中的“意象”而产生的思维。以脑中图像为基础进行思考,可利用人丰富的想象力与联想力,调动人脑中储备的知识。但是思维模式的转变,受到左脑为语言优势半球观念及现代教育的影响,因此,只有通过长期训练终止逻辑思维的能力,才能转变为象思维的先导思维。象思维是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智慧,而逻辑概念思维是解决具体问题的智慧,也只有以象思维为先导,继而以逻辑思维为发展方式,才能更加充分地利用人脑的潜能,进一步认识中医、改造中医、发扬中医。总之,中医象思维是以象进行思考的哲学,需要学习如何运用象,培养在脑中建立、记忆象的能力,通过把握脑中之象以推论、演绎物象的变化,体会物象之间的相互影响与关系,进而到理解人体生理、病理现象与自然的象的复杂联系,再将其原理更好地运用到中医临床。

参考文献

[1]魏玉龙.具象思维的形成、发展和研究[J].中医学报,2009,24(6):18-20.

[2]姚春鹏.象思维的基本特点[J].中医杂志,2014,55(18):1531-1534.

[3]王永炎,于智敏.象思维的路径[J].天津中医药,2011,28(1):1-4.

[4]于春海.论取象思维方式:易学文化精神及其现代价值讨论之一[J].周易研究,2000(4):76-81.

[5]梁永林,刘稼,李兰珍,等.象思维是中医理论的思维方式[N].中国中医药报,2010-11-01(3).

[6]邢玉瑞.中医象思维的概念[J].中医杂志,2014,55(10):811-814.

[7]吴润秋,杨绍华.《黄帝内经》象思维之研究[J].湖南中医杂志,2007,23(1):57-61.

[8]宋秒,李如辉,王栋.取象比类方法在藏象学说中的运用探讨[J].浙江中医杂志,2016,51(12):859-860.

[9]邢玉瑞.象思维之“象”的含义[J].中医杂志,2014,55(4):271-273.

[10]毛嘉陵,王晨.中医象思维的文化解读[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0,31(12):4-7.

[11]王树人.中国象思维与西方概念思维之比较[J].学术研究,2004(10):5-15.

[12]高燕鲁.诊断学临床实验中思维导图教学法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23(8):10-12.

[13]李伯华,张苍,张广中,等.取类比象在皮肤病湿邪与除湿治法教学中的应用[J].时珍国医国药,2016,27(6):1512-1513.

中医基础理论概括范文7

中医学历来强调“形神合一”、“天人合一”、“心身合一”,因此对中医心身医学我们暂取狭义的概念,就是用中医学的理论方法研究中医心身疾病病因病理、诊断治疗的一门专门临床学科。心身疾病是由心理因素为主要因素引起的躯体疾病,又称心理生理性疾病。论文 心身医学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概念是研究心身疾病病因病理诊断治疗的一门专门临床学科,广义概念则是对所有疾病进行心理和躯体两方面研究的科学。

1关于中医心身疾病的概念和中医内科心身疾病分类

中医心身疾病的概念是因郁致病,即因七情因素引起的脏腑疾病,不包括癫狂等精神病。为了便于国内外交流,笔者采用中西医对照的形式加以说明。根据临床实践和国内外资料,笔者认为中医内科心身疾病分为8大类较为合理。

1.1 消化系统心身疾病

包括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胃痛) 、慢性胃炎(胃痞) 、胃神经症(胃胀) 、溃疡性结肠炎(泄泻、痢疾) 、肠神经症(泄泻) 、习惯性便秘(便秘) 、慢性肝炎(胁痛) 、慢性胆囊炎(胆胀) 、慢性胰腺炎(腹痛) 、食道神经证(梅核气) 等。

1.2 心血管系统心身疾病

包括原发性高血压病(眩晕) 、原发性低血压病(眩晕) 、冠心病(胸痹) 、心律失常(心悸) 、心脏神经症(胸痹) 、心因性晕厥(厥证) 等。

1.3 呼吸系统心身疾病

包括支气管哮喘(哮喘) 、过度换气综合征(喘证) 、神经性咳嗽(干咳) 等。

1.4 神经系统疾病

包括脑卒中(中风) 、癫痫(痫证) 、血管神经性头痛(头痛) 、紧张性头痛(头痛) 等。

1.5 内分泌系统心身疾病

包括糖尿病(消渴) 、甲亢(瘿病) 、肥胖证(痰病) 、心因性多饮(消渴) 等。

1.6 泌尿生殖系统心身疾病

包括前列腺炎(白浊) 、过敏性膀胱炎(淋证) 、尿道综合征(淋证) 、原发性障碍(阳痿、)等。

1.7 骨骼肌肉系统心身疾病

包括类风湿(痹证) 、全身肌肉痛(痹证) 、书写痉挛(振颤) 、局部性肌痉挛(振颤) 等。

1.8 肿瘤科心身疾病

包括胃癌(积聚) 、肝癌(胁痛) 、肠癌(便血) 、食道癌(噎嗝) 等。

2 中医内科心身疾病学临床基础研究

中医心身医学的理论基础,源于《内经》的“形神合一论”、“天人合一论”、“心身合一论”、“脏腑相关论”、“阴阳五行学说”。如《内经》所言:“主则明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不通,形乃大伤”。“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精辟地阐述了心理对生理的影响,是中医的心理病理学。《内经》又指出:“人之有生也,有阴有阳,有短有长,有柔有刚。”因此中医的心理生理又具有阴阳刚柔对立统一的特点,笔者将其归纳为“中医刚柔心身论”(刚柔心理生理学说) 。

美国精神医学会也认为,心身疾病的基本原理是由情绪因素引起的机体功能异常,并表现在各个器官,即由皮肤反应、骨骼肌肉反应、呼吸器官反应、心血管反应、血液淋巴胃肠反应、生殖泌尿器官反应、内分泌、神经系统和特殊感觉器官反应。关于病因的认识《, 内经》的正(内因) 、邪(外因)学说与西方现代心身医学认识基本一致。内因包括先天禀赋、气质、体质,外因有七情、六淫和饮食劳逸等,包括心理、社会、伦理、生物、生活方式、行为等诸种应激因素。调查内因可以找出心理素质和生理素质的虚弱所在,即正气虚的表现。调查外因则可找出心理、社会、生物、行为诸种致病因素,即邪气实的表现。

中医心身疾病的病机研究,根据国内外的资料和笔者的临床实践认为,其病位主要在肝,波及心、脾、肺,日久及肾。初期多为肝脾同病,肝心同病,肝肺同病,后期多为肝肾阴虚或肝脾肾的阳虚。末期阴竭、阳亡、阴阳离绝而终。病性为刚柔不能相济,而致疏泄失职,气滞血瘀,痰饮湿困或气逆化火,火热伤阴,升降失司,日久由实转虚,脾虚肝郁或肾虚肝旺,极少有纯虚证。

心身疾病经过及时合理的治疗,多有较好的疗效,但容易因情志因素复发。少数患者因治疗不当可由实转虚,最后阴亡或阳亡而终。另有少数患者可因剧烈的情志刺激、气血暴逆或气血暴脱而精去神亡。理论基础的建立――刚柔心身论。

刚柔心身论源于《黄帝内经》的阴阳刚柔学说和心身合一学说认为,人可以分为阳刚和阴柔两种偏性,即两种不同的气质在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又认为,人的精神情绪、心理活动对躯体内脏会产生影响, 既“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因此刚、柔二性由肝(中医认为肝主情绪) 所主。素体阳刚七情过极,则出现疏泄太过而致肝火上炎、阴虚阳亢的肝旺证候,称为刚证。素体阴柔七情过极,则出现疏泄不及而致肝郁气滞、血瘀湿困的肝郁证候,称为柔证。心身疾病发病的基本病机在于肝的疏泄失调而引起的刚柔不能相济,表现为气血阴阳失调。病机演化:情志刺激,首先伤肝,刚者及心,柔及脾肺,终必及肾。治疗应柔以制刚,刚之治柔,使其刚柔相济,心平气和。具体方法为,肝疏泄太过而致刚证者用柔肝法抑制其疏泄,肝疏泄不及而致柔证者用疏肝法增强其疏泄,即《内经》所言“用辛补之,用酸泻之”形成刚柔的辨证论治方法。

中医心身疾病的治疗,历来强调“先治其心,而后医其身”。笔者近10 多年来,把中医的心身治疗方法归纳为9种,即中医心理治疗、中医行为矫正治疗、中医心理药物治疗、辨证治疗、食物疗法、针灸疗法、推拿疗法、道家松静疗法和药枕浴足疗法。中医心身疾病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和功能护理,心理护理在心身疾病别重要,重点在于改善病人的情绪,消除心理矛盾和冲突。

中医心身疾病的预防分为个人与社会两个方面,个人方面,应提高个人的心理素质,增强心理免疫力,对易感人群进行心理指导和帮助。社会方面,应建立支持系统,在家庭、学校和工作单位对易感人群进行心理援助,解决实际问题。

中医基础理论概括范文8

一、中药和西药概念内涵混乱情况分析中药和西药是于西方近代医药学传入我国后而出现的概念,西方近代医药学所使用的药物为西药,我国原来已有的药物称药。而今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已非如此简单,理解各异,实极混乱,试归纳如下。

1.按地域来源或产地划分。即外国制造和主产的药物为西药,中国特指的传统药物称中药。这在现代医药学刚传入我国的初期,似可理解。但现在,由于我国药学研究和制药工业的发展,不仅能制造生产外国最先研制的药物,亦研制了很多为我国首创的药物,如天花粉素、棉酚、蔊菜素等天然产物药物以及一大批人工合成的药物,这些药物,事实上是西药,而不是中药。故此种划分,显然不合适。

2.按人工合成和天然产物划分。即人工合成的药物为西药,天然产物药物为中药。这种划分也不合适。因为很多现在所称的西药如黄连素、延胡索乙素、地高辛、大量抗生素类药物等,均是天然产物(有的已能人工合成)。而亦有一些中药却为人工合成的,如中药冰片,现已有人工合成的龙脑供用。更在我国古代,早就用雄黄(硫化砷AsS)炼制(氧化)而得中药砒石,即三氧化二砷(As2O3)可见砒石乃为人工合成的中药。

3.按组成成分较纯或结构清楚乃至单体化合物和成分不清的混合物来划分。有的将成分较纯或结构清楚乃至单体化合物的药物称西药,而将树皮、草根、全蝎等不纯的天然混合物药物称作中药或称中草药.这种标准亦不确切。如西洋参、洋地黄叶、大黄苏打片等西药,即为成分不完全清楚的混合物,而硇砂(氯化铵)、冰片、砒石等中药,却为成分清楚或单体化合物的药物。

4.按剂型不同来划分。有的将现代制剂如针剂、片剂等称作西药,而将中国的传统制剂如丸、散、膏、丹、汤剂等称作中药。这在五十年代以前似可理解,而今,显然更不合适了。如桑菊感冒片、羚翘解毒片等是中药,却是现代剂型的片剂。而西药的一些合剂是与中药汤剂无本质区别,更亦有丸、散、膏等剂型。

5.按使用人员划分。即中医使用的药物为中药;西医使用的药物为西药。笼统讲,似乎有一定道理,但细分析起来,亦不确切。如西医也使用甘草、大黄等,但并不能因此而简单地将它们称作西药;既使中医自服维生素丙,亦不能就此而称其为中药。更在临床有时可遇到这样情况:某中医开了一张中药处方,且方中药物为常用中药,而有的中医则认为其不是中医药处方,而是西医药处方。因为方中药物并未考虑中药基本内容——内涵,又违背中药使用规律,实属通称的中药西用。

二、中药和西药概念内涵的确定中药和西药划分的基本原则,是不能离开相应的医药学理论体系、即概念的内涵——基本内容应适应医药学理论体系的要求,并据此而使用。故先明确相应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内容,才能确定药物概念的内涵。

1.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内容和中药概念内涵(1)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内容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应这样表述: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用脏腑、经络、卫气营血、三焦等表示机体的功能部位;以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来表示机体的功能状态;四诊的望、闻、问、切作为了解机体状况的手段;按辨证论治的原则,确定机体状况(包括部位及其功能状况)而采取相应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如果采用药物来影响机体状况的话(因尚可用针灸、推拿等方法),要遵照理、法、方、药的程序,即先辩别病证的机理(包括病因、病位、病况),采用相应防治法则如八法的何种,确定基本方剂类型,最后选择合适药物而施治于人,以达防病治病目的,在诊治的全过程中,始终强调机体内因为主而不忽视外因作用的防病治病观。总之,具备如上基本内容的医药学理论体系即为中医药学理论体系。

(2)中药概念内涵中药应具备与中医药学理论体系基本内容相适应的特征,其具体内涵包括三方面:第一,药物性能的表达有性味,即四气(寒热温凉)五味(酸苦甘辛咸);归经,包括脏腑、经络、三焦、卫气营血等归经;升降浮沉。这些,有时又称中药特性,即狭义的中药药性。第二,药物功效以中医药学术语,表述,如解表、凉血、平肝、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活血化瘀等。第三,药物配合使用时,按君臣佐使关系配伍,使各味药共同构成一个功效整体与机体证相对应而发挥作用,配伍组方时还要考虑到药物的七情、反畏、药对等关系。简言之,以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术语表述药物的性能、功效和使用规律的药物,称作中药。这是中药概念内涵的第一方面,第二方面,具备如上基本内容的药物,并且只有按中医药学理论使用时,方称作中药。若按其它医药学理论使用时,还可不称作中药。

中医基础理论概括范文9

1.1培养中医思维方式:中医学是在浓厚的中国古代哲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具有理性思辨和哲学睿智的医学。对于刚刚接触中医的人来说,《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内容是完全陌生的,与他们之前所学习的现代科学知识及所身处的现代科技环境有很大的差别。而中医学的思辩性思维,也会使习惯于逻辑性思维的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很多困惑,造成对中医理论的误解以及学习兴趣和效率低下。哈佛大学有句名言:“成功者和失败者的差异,不是知识也不是经验,是思维方式。”因此,初学中医,亟须培养中医思维模式。因此,在讲授基础理论课程之前,我们着重《中医学导论》的讲授,其内容包括中医学的学科性质、先秦百家思想与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中医学的医学模式、中医学的本质特征及中医学对世界科学的贡献等,使其能够认识到中医学是不同于现代医学乃至于现代科学知识体系的传统医学理论体系,有其自身的独特规律和特点,逐步培养中医学整体的、辨证的思维模式,为将来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1A]。

1.2引入人文文化观念: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根基,中医思维方式形成的基础,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水融的关系。而一般来说大学新生的传统文化知识相对贫乏,因此,我们在授课过程中应加强文、史、哲等知识的讲授,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渗透。如哲学基础部分是建立中医思维模式的关键,在讲授过程中就可以结合中国古代哲学,以及天文、地理、气象、物候、历法等知识予以阐述[1B]。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拓宽学生的知识层面,而且能帮助学生领悟中医理论的内涵,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中医特有的思维方式方法。

1.3创新课堂教学方法:从内容上看,《中医基础理论》教材包括四大知识模块,即:中医学哲学基础、藏象理论(藏象、精气血津液神、经络)、病因病机、防治原则,各知识模块特点不同。因此,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显然不适合该课程全部内容,而应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优化教学,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近年来,我们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学规律出发进行中医基础理论多样化教学,采用了互动式、案例式教学等多种引导学生有效学习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3.1互动式教学:课堂上,我们常用讨论法进行互动式教学,按照“选题-分组讨论-代表发言-提问-解答-点评”的步骤,逐步引导学生透彻理解题意,明晰基本概念和相关原理,贯通相关知识,进行分析、总结,得出结论。此种教学活动,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流,调动双方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实现教与学的统一,可使学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巩固,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1.3.2案例式教学:例证是教学艺术的催化剂,它可使抽象的内容更形象具体,深奥的内容更浅显易懂[2]。而中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作为中医临床实录的医案,能最直接地反映医生的临床思维。因此,案例式教学接近于直观场景,克服了从概念到概念的抽象理论课堂教学方式的弊端,不但能充分吸引学生注意力,而且利于学生理解记忆,适合中医基础理论的任何内容。在实际操作中,可根据学习内容及学生的接受理解能力采取不同的形式。最初可以以讲述为主插入案例分析,例如在讲解“气能生血”时,可以例举临床补血配合补气药治疗相关血虚的病例。而后期由于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分析理解问题能力提高,我们就可以选择一些有针对性、内容详尽且通俗易懂的古今医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1.4配合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结合图像、文字、音乐、动画等,利用PPT、视频、录像、幻灯片等方式,综合处理授课信息,创造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教学环境。其优势是它能把多种信息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们能从多角度、多途径获取大量的信息,特别是以往教学中较为欠缺的视觉信息。如经络学说的内容,结合多媒体教学,则图文并茂,更加直观,有利于学生的理解、记忆。但我们一定要注意多媒体的设计要突出重点,而在授课过程中也要注意师生互动[3]。

2加深理解,注重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形式,尤其在医学教育中,它有着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一种必不可缺的教学方式。《中医基础理论》实验教学是中医基础理论传统教学模式和方法的重大变革,它能使抽象、深奥的理论得到直观的体现,中医方药的神奇效果得到验证,从而加深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的理解。

2.1在示教室观察各种示教模型:《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某些内容理论性强、抽象,如经络学说中十二经脉的循行路线、分布规律等,很难如解剖学一样让学生目睹其真实状态,教师讲课费力,学生又难以理解。为了解决此问题,可以让学生走进示教课堂,通过人体经络模拟模型观察十二经脉的循行路线,进而总结其走向规律、交接次序及在人体的分布规律等,如此则改善单纯课堂讲授时枯燥乏味的不足,增强教学效果。另外,舌象仪、脉象仪等各种直观示教模型,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教学气氛,在提高教学质量上起到重要作用。

2.2通过动物实验理解中医理论内涵:近年来,我们尝试逐步引入动物实验到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中。在系统学习理论的基础上,通过现代实验方法和手段对中医基础理论进行验证和阐释,增加了教学的直观性,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中医理论的科学内涵。如学习阴阳学说时可设计如下实验:制作阳证、阴证动物模型,观察阳证、阴证两组动物模型的表现特征如神态、眼球、活动及皮肤血管情况,并测量体温、心率的变化,运用阴阳学说理论对比分析两组动物的症状发生机理,从而加深对“阴胜则寒”、“阳胜则热”理论的理解。

3强化记忆、拓展知识,利用网络资源

由于《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多、信息量大、学时数少,单纯的课堂教学很难满足学生的需要。因此,创建《中医基础理论》网络资源库,为学生提供一个课后学习的平台是非常必要的。该网络资源主要包括基础知识学习、教学内容拓展、学习水平测试三个方面。

3.1基础知识学习平台:该平台的资源主要包括《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大纲、电子教案、讲稿、教学课件、教学录像等。教学大纲、电子教案可以帮助学生提前预习,使学生对每一次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有一个了解,避免听课时主次不分,影响对重点知识的理解掌握。以往的课堂教学,学生往往只顾忙于笔记而忽视了老师的讲解,从而使很多晦涩难懂的中医概念无法真正理解,严重影响了学习效率。注意到这一点,我们把讲稿及全部教学课件上传至网络平台供学生下载,使学生上课时能集中精力听讲,而老师也能在保证重、难点知识讲清讲透的同时,加大课堂教学信息量,如此则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3.2教学内容拓展平台:拓展平台设立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开阔视野,从多角度全面认识中医。如千古中医故事、中医大家讲座视频等,可使学生对中国医学发展的坎坷历史、中医学对中华民族乃至世界医学的贡献等有一个了解,进而增强学习中医的信心;中西医学比较部分通过对中、西医学的医学模式,中、西医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各自诊疗疾病的特点等方面的对比学习,使学生初步认识中西医学各自的特点、优势及不足,利于学生中医思维模式的形成,并有助于以后临床诊治疾病过程中充分发挥中医的优势,并利用现代医学先进的方法手段弥补中医的不足;案例教学内容可通过简单的案例分析帮助学生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最新研究进展部分则结合现代知识和现代研究成果对中医基础理论进行剖析,这样既有助于其理解和记忆中医理论知识,弥补中医理论较抽象、难理解的不足,还可以扩展学生的视野。

中医基础理论概括范文10

关键词:西方文化术语;科学假说;中医基础理论;科学性

中图分类号:R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2-0258-02

一、引言

历史悠久疗效奇特的中国传统医学,几千年来护佑了中华子民世世代代的健康和幸福。中国医学历史上出现的伟大医学家常常德艺双馨为后人称颂,而不朽的中国医药著作更传承着中国医学的精神。目前,一方面希望通过中医进行保健和治疗的人越来越多,但另一方面有人对中国传统医学持怀疑和贬抑,评价中医不科学,所以中医不可信。中医基础理论作为发源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是几千年来经中国医界人士不断观察、实验、思考而总结提炼出的原始系统论医学理论。今天,这两种迥然不同的现状,形成了十分强烈的反差和貌似复杂的悖论,值得研究。本文拟以西方文化术语“科学假说”作为理论框架,对相关问题进行阐述和分析。

二、西方文化术语“科学假说”内涵

据《中国大百科全书》定义,科学假说指“根据已有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科学事实对所研究的问题作出的一种猜测性陈述。它是将认识从已知推向未知,进而变未知为已知的思维方法,是科学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科学假说并非科学认识的目的,而是人们认识自然界事物本质和规律常用的理论思维方法和手段。

任何科学理论确立之前,往往有一个“建立假说”的阶段。人们常常通过大量的观察并积累一定的事实材料,对研究对象的某些现象和规律作出假定性的说明和判断甚至预见。

三、西方文化术语“科学假说”视角下中医基础理论科学性分析

科学假说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一,科学假说是建立在一定实践经验基础上,并经过一定实践验证的理论。二,具有相当推测性。其的基本思想是根据不够完善的科学知识和不够充分的事实材料推想出来的,还不是对研究对象的确切可靠的认识。三,具有明显过渡性。科学假说是科学性与推测性的对立与统一,是真与假的对立与统一。这种对立统一的转化条件在于实践,实践是检验假说的唯一客观标准。中医基础理论在整体上符合科学假说的定义和特点。分析如下:

第一,中医基础理论中的气一元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中医临床诊断治疗的基本理论原则,中国传统医学作为经验医学,由中医药从业医师经过几千年临床实践总结出来。就像剧毒的砒霜在中医里可以入药,但它的用量是由严格限定的,这正是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以大量医案、医方等方式把结论记载留传下来。

第二,中医基础理论中的气一元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具有一定推测性。张方,李炜芳指出,中医药传统科学文化中蕴涵着大量现代科学思想,如系统论和演化论思想等。根据其“天人合一”理论,发展了丰富的象思维模型和方法,在人体生理、病理方面掌握了一定事实材料之后,根据以往掌握的确定知识,推测人体生理病理特点,总结病因病机理论,并在诊断治疗中加以验证。但这些认识仍有一些思辨成分,还不是人体生理病理方面完全可靠的确切知识和理论。但是,没有经过实验验证的理论不一定是“错误的”或“迷信”,因为随着人类知识的积累,原先没有经过实验验证的理论可能在未来经过验证成为科学理论;

第三,中医基础理论中的气一元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与现代科学概念下的科学理论相比较,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差别很大。倪培民指出,中医里面所体现的中国传统哲学与近代西方的理性主义、与近代科学的基本原则、公理和检验知识的标准有很大的不同。郑子新[4]认为,中医药是我国的传统医学, 两千多年来仍有顽强的生命力,正是来自于它的实用性和科学性。包括宇宙观、自然观、整体观、辨证观、论治观和平衡观及其治疗作用顺应人体生理病理规律而不干扰生命活动的自然性。因此,我们相信,随着现代技术在中医理论研究中的不断应用,很多原始形态的理论与现代科学理论发生了接轨和融通,因此中医基础理论具有从假说到科学理论明显的过度性特点。

对于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先师们不断观察、实验、思考而总结提炼出的基本的系统论的理论思想,几千年来从诞生一直到今天还在指导着中医医师进行临床诊症治病的有效的医疗实践。同时,中国传统医学是典型的经验医学,其诊治原理、原则和方法是中医药从业医师几千年来反复经过实践总结出来的,这些数据也是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只不过中医药以经方的方式把最精华的结论记载留传了下来,而把几千年来中医药从业医师亲自尝试各种入药的原料的实验和配伍实验过程和患者服用的效果观察资料遗失了。不能因为这些历史资料的遗失而简单粗暴的认定中国传统医学是没经过实验而总结出来的。所以,不能一概而论“中医基础理论没有经过实验验证”。

中医基础理论中确实存在着假说现象,这和其他任何一门学说并无二致。假说与科学理论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呢?科学的理论都是先提出一个假说,然后在经过试验验证,经过试验验证的假说就是科学理论。对于一个科学假说是否能够成为科学理论的问题,我们分两种情况来探讨。第一种情况,在“科学”或说“实验科学”不断发展的时空框架下,肯定有一些假说没有相应的实验条件,那么,我们只能通过理论来检验。这种理论上的检验包括假说的逻辑完备性、假说的逻辑简单性、假说的解释和预见功能。第二种情况,我们既可以理论检验,又可以进行实验验证,包括直接验证和间接验证。实验医学的手段可以完成这样的验证和论证。最终,那些经过理论和实践双重检验的假说,有的直接成为科学理论,有的经过修正、补充发展成为科学理论,有的被淘汰。

科学假说的存在并不是没有意义的,正相反,假说的作用十分重要。论者贺新华、刘奇研究认为,首先,假说是通向科学理论的桥梁,这是不言自明的,因为科学研究就是沿着“假说-理论-新假说-新理论”的路径不断前进发展的。第二,假说是激发思维创造性的媒介。假说体现了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动性,它在科学思维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第三,不同假说的争鸣有利于学术的繁荣。最后,错误的假说对科学的发展同样起着积极的作用。正如恩格斯所言:“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

我们把中医基础理论基石,即气一元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都看作假说。到目前为止,这些理论的综合程度现代实验科学还无法验证,这种情况说明,我们所面临的许多未知领域,有待于今后不懈的探索。但是,五千年来中华医学的诊疗实践证明,依据这些理论进而产生的藏象理论、病因病机理论、治则治法理论等在逻辑上的确具有完备性、简单性以及极强的解释和预见功能。而且,这些具体理论目前正在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实验研究:在临床上,研究者从整体观念出发进行辨证论治,从“治未病”到“治已病”,诊疗活动都在日益深入开展。在科学研究中,从脏腑经络到器官组织,到细胞水平,到基因分子水平,其中很多都已证明中国传统医学的假说确实是“科学理论”。

事实上,中国传统医学和其他任何一门学科一样,不可能在理论和实践中尽善尽美,她也是需要不断发展前进的。假以时日,中国传统医学将日益朝着更深入更完善的方向发展。如果今天,打着“科学”的旗号对中国传统医学轻易否定或贬疑,那绝对不是科学的态度。

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科学理论也不一定是“正确的”或“好的”,即“真”与“善”不是一个概念。对于医学问题,这一点我们尤其需要讨论。十七世纪以后,在西方实验科学框架下,飞速发展起来的以生物医学为核心、以科学实验为手段的现代西方医学,虽然目前全球普遍接受,但她并不是完美无缺的静止状态。因为医学解决的问题是“人”的问题,人作为具有生命活力和主观能动性的生物体,既具有生物学属性,又具有社会学属性。所以西方现代医学的“实验科学”或“还原医学”模式也是无法解决所有问题的。因此,对于医学研究与实践,医学科学和医学人文都必不可少。

中国传统医学,在继承古代医学界的经验与智慧的过程中,应在科学研究和人文研究的立体框架下全面快速发展,更高效更精准地为人类健康服务。因此,言说“中国医学不科学”有其合理成分,因为中国传统医学的所有原理不可能全部认识完成,这个其他任何一门学科的情况是一样的;但是这个传统医学诊疗的有效性,是这门学问值得深入研究的根本原因,我们没有理由放弃对她的发展。而言说“因为中国医学不科学,所以它不可信”的人,则是对二者双重的误读与误解――对中国医学的偏见,同时对“科学”的迷信。

四、结语

中医基础理论中的气一元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不可能经过现代实验验证。但根据西方文化术语科学假说的内涵,这些理论应该具有学术价值。显然,中国传统医学基础理论已经满足了科学理论在形式上的需要,有自己独特的概念、模型和规律表述,是一种系统化的理论体系。我们可以先将之看成科学假说,再经过不断实验验证,其中一部分理论将成为未来的科学理论,成为由科学概念、命题判断和命题系统组成现代言语体系。当然,这一认识的达成也需要中国人早日建立充分的民族自信心和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包容态度。作者希望,在中国医学新兴的科学技术和传统优秀文化实现再次腾飞、复兴之前,希望国人包容、自信心态的养成过程早一天完成,对“中国传统医学”与“科学”的关系也能更好地认知。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2013-ZD-105):中医药文化国际价值及其对外翻译传播研究。作者为项目主持人。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编[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

[2]张方,李炜芳.中医药传统文化的现代科学价值[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7):1773-1774.

[3]倪培民.中医的科学性与两种科学概念[J].哲学分析.2010,1(1):139-146.

[4]郑子新.中医学的科学价值与现状和发展[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1(1):682-683.

[5]贺新华,刘奇.医学辩证法[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

中医基础理论概括范文11

【关键词】取象比类 概念隐喻 目的 比较基础 认知基础 比较对象

“取象比类”是我国古代人们研究自然界规律所普遍运用的一种朴素认知方法,又称“援物比类”、“假物象形”等。在中医学理论奠基之作《黄帝内经》的论述中,存在大量关于“取象比类”的现象。《素问・示从容论》指出:“夫经人之治病,循法守度,援物比类,化之冥冥,循上及下,何必守圣。”同时,《素问・五运行大论篇》也提到:“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等等。长期以来,“取象比类”便一直成为中医学广泛运用的逻辑思维方法,在中医药学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在中西方文化交流加深的今天,如何把中医中的取象比类思维介绍给西方是中医药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命题。北京中医药大学的贾春华教授就将国外的概念隐喻与中医的取象比类思维相融合,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并取得了相应的成果。然而,取象比类思维是否真的可以纳入概念隐喻的范畴?答案并不明确。下文就将对取象比类与概念隐喻的异同进行分析。

一、概念隐喻与取象比类的比较基础

王景芝和杨忠在《概念隐喻理论的再思考》一文中提出了隐喻研究的三个基本理论:替论、比较理论和互动理论。其中比较理论最受学者推崇,比较论认为,隐喻的两个成分之所以能建立联系,在于通过比较两词的语义特征,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相似关系。也就是说,喻体和本体有相似之处,比喻的意义就在于那一组在语境中被确定的相似点。比如“人是狐狸”这个隐喻的意义是: 人和狐狸具有一些相同的特质。比较论认为,隐喻的根本就在于相似性,这种相似性是预先存在的,隐喻就是设法把人们的注意力吸引到这些相似点上来。概念隐喻中把两者的相似性称之为经验基础,基于人的认知,以动觉意象图式来表现,这是概念隐喻的比较基础。动觉意象图式有很多种,都是基于身体经验的。如容器图式、上下图式、前后图式、线型顺序图式、压力图式等。拿容器图式举例,如视野是容器(VISUAL FIELDS ARE CONTAINERS),在英、汉语中就有很多的语言隐喻或隐喻表达式。例如:The ship is coming into view. I have him in sight. He‘s out of sight now. 她从我的视野中消失了。他在我的眼皮下跑掉了。相较而言,取象比类的比较基础为“象”,是直觉思维的产物,关于直觉思维的概念,17世纪的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Baruch Spinoza1632―1677)和19世纪的法国哲学家伯格森(Henri Bergson1859―1941)认为:直觉指作为相互联系的总体的世界的具体知识,有别于由科学和一般观察所得到的零碎的和“抽象的”知识。18世纪德国哲学家康德(Immanud Kant1724―1804)则认为:它指不以观察为根据,也不能由观察证实的一切实际知识的来源。中医的直觉思维体验,来源于先秦《周易》和《黄帝内经》等哲学著作博大认知体系和整体的宇宙思维方式。《周易》所体验的对象是宇宙全体,这个宇宙全体不是有形有名的“零碎”的具体事物,而是天地、万物、自然、社会生存变化的整体,它是自然意义上的“天人合一”思想的反映。《周易・咸・象》说道:“天地感,万物生。”《系辞下・第五章》又说:“天地氤氲(yinyun,作sA),万物化生”。即指万物是由相互作用而变化生长起来。它还明确指出,宇宙万物是一个生生不息的无限过程。因此,古人所体验的宇宙整体,不是一个方面,而是全方位的,不是静态的,而是从过去到未来的动态发展;不是外部现象,而是内部本质;不是转瞬即逝的,而是恒久长存的。所以,像这样一些能够囊括天地、万物包括生命的超宏大、超深度的主题,也只有靠直觉思维去把握。如果靠构造性思维去理解,对象就失去了本来面目,就变成了个别的、片面的、现象的、静止的东西。在无限的、绝对的宇宙全体面前,言语、概念都显得无能为力了。由此看来,概念隐喻是基于身体体验,而取象比类则基于直觉思维,两者的比较基础也并不相同。

二、概念隐喻与取象比类的认知过程

概念隐喻的认知过程涉及到从语词到语词的跨概念域的意义的投射,这种投射构成了一一对应的关系,即概念隐喻是发生在源域(source domain)和目标域(target domain)之间系统的结构映射(structural mapping)。假若用“A是B”的结构来描述源域与目标域的关系,那么概念隐喻便是将源域B的部分知识投射到目标域A身上,以此来解释A,如时间就是金钱这一概念隐喻中,就是把源域金钱的部分特性投射到目标域时间上,说明时间是宝贵的、用了就不再有的东西,必须对其进行有效地管理。这一投射过程基于人类的认知基础,可以被不同文化的人们所理解,因此概念隐喻的认知过程是清楚明了的。然而,取象比类在认知过程方面,古人只是以一个简单的“ 应象”概括之,并没有对“ 应象”作具体的说明,虽然表述简洁,但非常抽象而突兀。由于取象比类具有模糊性,且注重整体观,所以其对人体各部分不作个体的、深入的分析,对人与外界事物为什么“合一”、怎样“合一”不进行具体的分析,只重视在“象”的模型范式上的归类“合一”。从而导致了不理解中医的人对取象比类思维的怀疑。这说明概念隐喻重在阐释由A到B 的认知机制,而取象比类目的只是将相似的现象或事物归类,并不强调其认知过程。

从以上两点可以看到,概念隐喻与取象比类有很大的差异,因此,笔者对于“取象比类是中国式的隐喻认知模式”这种说法不敢苟同。取象比类的整体观与模糊性都是概念隐喻所无法解释的。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要将两者彻底对立。实际上,两者从本质上来说都是物体之间的比较。因此,概念隐喻的一些研究成果还是可以为中医取象比类思维研究所借鉴的。例如上文所述的概念隐喻中的意象图示在取象比类中也有体现,谢菁就曾在其文章“从认知角度看中医语言的容器隐喻”中提到了取象比类中以容器图示呈现的“象”,如中医理论十分强调藏府作为容器的功能属性,因此有肝藏血、心藏神、肾藏志的说法。因此 “藏”就成为五藏归类的依据-“象”;除此以外,经络还被看作是容器之间的管道,因此,《素问・痹论》云:“荣者,水谷之精气也……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藏,络六府也”。而这种传导作用就是十二经络比类的“象”。除此以外,概念隐喻中事物比较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在取象比类中也有体现,例如《素问・灵兰秘典论》将人体五脏六腑的“功能关系”类比于“十二官职能关系”,形象而清晰地阐述了脏腑之间的整体关系,就充分的表现了取象比类的系统性,中医中相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取象比类是一种思维方式,属于方法论的范畴。合理评价和恰当运用“取象比类”的思维方法,探求其客观性的理论依据,在“象思维”受到空前关注和研究日益深入的今天,具有重要意义。“取象比类”思想是中医学理论的一大特征。无论是从其哲学母体中转嫁而植入的阴阳、五行理论,还是作为中医学原创理论的藏象经络学说,乃至病因、病机,无不存在着“象”的身影。因此,对取象比类思想的理解可以说是学习中医理论的基础。然而,通过西方概念隐喻来理解取象比类思想是否行得通,还有待考证。

参考文献:

[1]Lakoff,G.& Johnson,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王晶芝,杨忠.概念隐喻理论的再思考[J].东北师大学报,2010 (3):99-102.

[3]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7- 22.

[4]不列颠百科全书(第九册)[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2.433.

[5]谢菁,贾春华.从认知角度看中医语言的容器隐喻[J].中医药学报,2012(2):1-4.

中医基础理论概括范文12

【关键词】中医肝病;体阴用阳;理论研究

所谓中医肝病,似可分为两类。一类为传统中医肝病,其辨治范围包括肝气、肝火、肝风、肝热、肝阳、肝郁、肝厥、肝虚、肝实等;一类为现代中医肝病,其对象包括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代谢异常性肝[1]病、酒精性及药物性肝损伤等所有肝脏疾病,两类肝病均可运用中医中药进行辨证论治。本文所论中医肝病主要指后者,拟在中医传统的理论指导下,对肝炎、脂肪肝、肝硬化及肝癌等临床常规肝病的辨治思路进行初步的探讨和分析。一直以来又有“肝为万病之贼”之说,一说最早见于清·魏之秀《续名医类案·疡症》,他说“:夫肝木为龙,龙之变化莫测,其于病亦然。……肝为万病之贼,殆以生杀之柄不可操之人耳。”王孟英倍加赞尝,他在《柳州医话》中说“:肺主一身之表,肝主一身之里。五气之感皆从肺入,七情之病必于肝起。此余夙论如此,魏氏长于内伤,斯言先获我心。盖龙性难训,变化莫测,独窥经旨理自不诬。”其论是指在内伤杂病中,肝和足厥阴肝经病证(以下简称肝病)以及由肝或肝经病证所诱发它脏它腑它经(以下简称它脏)诸多病证,较它脏更为广泛,诚如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所说“:肝为传病之源”。从《内经》以降直至现代,不少医家对此均有论述,但内容分散而难窥全豹,现结合有关文献试作探考,以就正于同道。

1诊治肝病,初病杜渐,已病防传

初病杜渐,已病防传是中医“治未病”学术思想的体现,它与现代医学肝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原则不谋而合。大多数肝病,如各型肝炎、脂肪肝等,在发病之初,邪气初盛正气尚不衰,在此阶段及时辨证治疗,阻止病情进一步发展,即为初病杜渐,可收到事半功倍的疗效。特别是急性肝炎早期有转为重型肝炎趋势的时候,及早采用“截断疗法”,综合运用中药口服及灌肠,及时按重症肝炎处理,多可取得“逆流挽舟”的效果。《医门法律》曰:“引其邪而出[2]之于外,则死证可活,危证可安”,此言可引为辨治之圭臬。

2肝体阴用阳学说的理论基础

2.1体阴的含义体阴,“体”指实体或实质,体阴指肝脏质体属[2]阴,且病理变化多为阴血亏虚,其含义为。

2.1.1肝为厥阴经脉循行人体之腹、胁、胸等部位。

2.1.2五脏六腑生理功能特性不同五脏“藏精气而不泻”,六腑“传化物而不藏”;五脏为阴,六腑为阳。肝为五脏之一,且位居下焦,故其体属阴。

2.1.3肝主藏血肝必赖阴血之滋养才能发挥其正常生理功能,有“血液以濡之”,“肝……非柔润不能调合”之说。《素问·五脏生成》云:“肝受血而能视”,肝之调节血量的作用亦是肝藏血的重要内容之一。王冰云:“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肝主血海故也。”“肝者,罢极之本”,即是指肝藏[3]血的功能。

2.1.4肝体之病,以阴虚血亏为多见其一,肝之藏血不足称为“肝血虚”,如不能滋养于目,则两日昏花、干涩、夜盲等;不能濡养筋脉,则筋脉拘急、屈伸不利、肢体麻木;不能充盈冲任,则月经量少,甚则经闭。其二,藏血功能减退而致出血,如咯血、呕血、血崩等,称为“肝不藏血”。其三,肝之阴虚血亏,肝体失柔,可致肝气升泄太过,阳亢风动[5]等病变。其四,肝之为病对他脏影响,多见心肝血虚、肝脾两虚、肝肾阴虚等证。

2.2用阳的含义

“肝用”泛指肝之功能活动。“用阳”指肝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多以阳为主,其含义如下:

2.2.1肝在五行中属木,通于春气,主生,主升,为“阴中之少阳”。

2.2.2肝内舍相火,相火升发可温养诸脏,尤如春阳始发,万物生荣。朱丹溪即称相火“惟有裨益造化,以为生生不息之运用耳”。

3讨论

正是由于肝体阴用阳学说有着如此广泛的理论基础,因此才能对肝的生理、病理进行高度的理论概括,对中医临证有重要意义。首先,体用失调是肝病的基本病理变化的概括。古人把肝称为“阴尽阳生”之脏,具条达之性,其性刚主动主升,又主藏血,全赖肾水以涵之,血液以濡之,具“体阴用阳”之性。肝体柔和,肝用条达,是维持肝脏正常生理功能的基本条件。肝之体用失调,阴阳不济,就会产生各种病证。其次,气血失和是肝病的主要表现。肝主疏泄,条畅一身之气机,又主藏血,调节全身之血量,故肝病常表现为各种气血失和的症状。

参考文献

[1] 蒋健.关于中医肝病学术的若干思考[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5,15(2):65-67.

[2] 陈梦雷,等.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2: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