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有效教学心得体会

有效教学心得体会

时间:2022-12-10 18:00:36

有效教学心得体会

有效教学心得体会范文1

这段时间我通过学习《有效教学》,深有感触。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应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教与学必须有一个和谐课堂步骤,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步骤来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达到有效教学,创设情境,形成问题,使学生愿学。情境的创设关键在于情,以情激境,以最好的境、最浓的情导入新课,形成问题。提出的问题要击中思维的燃点,这样不但能对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迅速唤醒,从而提高单位时间里的学习效率。学生因情境的巧妙刺激,学习热情激发起来,萌芽学习兴趣,认知系统开始运转。

一、我觉得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切实作到有效两个字应该至少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认真研究教材。吃透教材是教师进行有效课堂教学的立足点。除了教学的重点,难点的把握,教师还应该考虑到教材的重组与延伸

2、仔细推敲教学方法。随着网络的的普及,教师可以利用的资源是越来越多了,教师交流教学方法的渠道也是越来越广,我们可以发现相同的教学内容往往有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班级学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3、有针对性的设计课堂练习。学生吸收知识第一印象往往十分重要,而教师在课堂上设计的听说读写各式练习情况往往往直接影响着学生课后练习的正确率。

4、制造宽松融洽的课堂氛围,良好的心态更加有利于学生投入的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具体还应从一下几个方面开始抓:

1)、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有的学生是由于自尊心受到了伤害,比如遭到讽刺,挖苦;受到不应有的干涉,与家长、同学、教师发生矛盾,尤其是当和教师发生矛盾时,他就更不可能把精力专注与学习。

2)、对学生的期望值不要太高

有的学生是因为教师、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太高,孩子因为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而产生了负罪感和内疚感,因此也就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这样也就不能去听教师所教的课程了。

3)、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

有的学生是因为我们教师没有适应人本教育,没有改正自己的教育观念和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同时自己不能做到以身作则,对学生的爱心不够,不能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与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4)、教师要幽默

有的课堂过于死板,气氛过于沉闷,激发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他更不会去学了。学生很喜欢幽默的教师

5)、教师要讲究对学生评价的方法

评价很重要,无论是课堂评价还是学生的自评、互评都要准确。课堂上要多鼓励,及时鼓励,肯定评价要多于否定评价;学生之间的评价要把握好,不要使学生的自评、互评变成自我夸耀、自我贬低,或互相进行攻击、互相挑刺,评价要中肯,要切合实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专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6)、教师做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和鼓励者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和鼓励者。教学中要尽可能地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准备好充足的学习材料,为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提供广阔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主、自觉、自由的活动中积极、主动、探索式学习。所以为了做一个好教师,一个能被学生认同的好教师真是太不容易了,首先要把教室布置在教学环境中,这样学生才能进入专心的学习状态;在课堂上要建立民主与规范,既不能把课堂管死,又不能让课堂太活跃,影响了课堂纪律。但是课堂的学习行为规范必须要明确,要说到做到,然后还要对学生付出真诚的关爱,哪怕是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不要去伤害学生。

有效教学心得体会范文2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一、提高教师教学的有效行为,有助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俗话说“国无君,民亦乱”,在课堂教学中也是如此,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教师来带领这群无忧无虑的孩子,那么,再好的孩子也不过是“一盘散沙”,不能成就大业。

1.走到学生中,和学生融为一体

良好的师生关系,直接关系着课堂的教学效果,只有师生关系良好,使学生爱学、好学,才能激发学习兴趣。记得以前,我每次上课都站在讲台上,从不走到学生中,可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听到了学生的心声:“老师老是站在高高的地方……”听了这几句话,我恍然大悟,经过反思,我终于走进了学生中,和学生成为好朋友,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2.设置合理的作业,全面开动思维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设置作业时,我将繁杂的教学知识融入到学生喜欢的游戏中,这样完成的质量好,学生的兴趣高。例如:在教学“除法”时,我给同学们设置了一个这样的作业题:“请你回家,将家中的苹果平均分给你的家人”,自己设置题目,自己解答,结果在第二天的课上,学生们都把自己的小手举得高高的,等待着回答,这充分说明作业的设置直接关系到学生学的情况。同时,在评价作业时,也应时常鼓励学生,也许正是作业本中的一句赞扬的话,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鼓起了孩子们学习的风帆。一个学习较差的孩子,在一次作业中,把一道较难的题目做对了,我不但在课堂上对他进行了表扬,还在他的作业本上,画上一张笑脸,同时,加上了一句话:“你做得真棒,继续努力,老师期盼着你的成功”。就这样,这位孩子在我的表扬和鼓励中,学习认真刻苦,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二、提高学生学的有效性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素质教育改革的今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提高,这就要求课堂教学行为要围绕学生的“自主发展”的引导、导向。

1.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兴趣的产生和能力的培养是课堂有效性的前提和结果,学生一旦对于一样事物或是一门学科产生了兴趣,便会积极主动的投入,这正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一个开始。而提高课堂有效性的目的就是要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例如:在教学混合运算中的“小熊购物”时,我根据与之相关的教学内容,给学生提供素材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知识,运用知识。让学生在课前准备大量的物品,在教室内办一个“商店”,同时让学生准备一定的“钱”(用彩纸代替);在活动中,让学生自扮收银员(或服务员),其他同学扮购物者,由于学生对“买东西”兴趣浓厚,积极性高,让学生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学生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深深地认识到书本里的知识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培养了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一节课下来,学生不但不感觉累,反而学习兴趣高涨,教学重难点得到了突破,达到了预期的目标,真正实现了有效教学。

2.加强动手实践操作,加深学生印象

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动、爱玩的心理特征,我觉得在教学中能借助学生亲身经历的事情,让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效果会更好。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中,我事先准备好实物―10枝铅笔,让学生自己先去数、去分,然后在小组内共同分,自己动手实践操作,而教师只作引导点拨,让学生自己在实践中找出问题,并自己去解决问题;既充分发动了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又让学生自己完成了本课的任务,真正做到了有效教学。

3.将抽象的东西直观化,增强学生的记忆与观察

由于低年级学生的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有待发展,因而在教学中,我根据此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将抽象的东西直观化,让学生借助实物来观察分析,先初步进行感性认识,然后在进一步进行延伸,这样,学生不仅能提高注意力,而且学生能更好的接受。例如:在教学“角的认识”时,我采用先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及插图等,让学生整体性的认识角,再引导学生观察、制作角,进一步了解角的特点,最后让学生找一找身边的“角”,使学生达到对知识的巩固与运用。再如:在教学“厘米认识”时,当学生初步认识1厘米的实际长度后,可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通过观察比较,让学生了解一个图钉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一个手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等,借实际的东西初步了解,再进一步深化,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4.让学生思考,自己总结结论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课改后,教学更注重“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借助手、脑等器官,自己总结结论,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而教师只是组织者,辅导者。例如:在教学“数的比较”中,我采用游戏及鼓励的言行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在教学中,我加入了学生的游戏中,和学生一块进行比较、猜测,让学生先写一个两位数,而我写一个三位数,进行比较;再让学生写一个三位数,而我写一个四位数,进行比较……依此类推,让学生自主合作,交流讨论,来寻找规律,这样学生不仅兴趣高,而且也找到比较两个位数不同的大小的初步规律。接着再让学生在游戏“猜数”中进行比较同位数的大小,从而总结出数的比较规律,从而实现了本课的目标,也真正做到了自主教学。

总之,在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想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仅要看教师教,还要看学生学,只有将两者结合,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才能实现预期的目标,甚至比其更高,更有效。

参考文献:

[1]杨庆余.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有效教学心得体会范文3

EEPO有效教育是由孟照彬教授创建的一个系统工程,包括思想、理论、方法三大体系,涵盖教学、学习、评价、备课、管理、考试、课程、教材等多个方面,包括要素组合课、平台互动课、等方式课等十大主流课型。EEPO的核心是“有效教育”的思想,是“效率优先、过程优先”的英文缩写。该理论综合了中国教育和西方教育的精华,提出优质课要达到六项指标:知识性——个性——创造性——主动——互动——能动。是我国实施素质教育在课堂40分钟的具体化和模式化,符合新课改理念。师生在教学的双边活动中,依据生理、心理的变化,把经常性的“听、看、讲、想、做、动、静”七个基本要素交互使用,这种课型方式真正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强调课堂教学上的宏观调控,师生、生生互动的实效性,讲究课堂资源的充分利用,注重学生个性张扬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参与率高,师生都感到轻松愉快,学习效率也提高了,而且由于调集了多个要素,知识点强化到一定了的次数,所以知识也比较容易记牢。

通过此次学习,首先粗浅的认识了教学方式中的三种方式:

(一)要素组合方式,这种方式最能体现有效教育的目的,也是较基本的有效教育教学方式。该方式主张看、听、讲、想、做、动、静七个要素轮换使用。组合不同要素的不同组合排列效果不同。因为学生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动静结合,灵活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顺应学生学习的生理、心理特点,让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的热情高涨了、课堂气氛活跃了,教者、学者都轻松了。学习的效果也会特别好。七种要素的不同使用,效果是有不同的。

七个要素使用的效果:

看——20%

听、看——30%

讲、听、看——50%

讲、听、看、想+动静转换——70%

七种要素巧妙运用——90%

动静转化的时间:每7-13分钟动静转化一次,一节课动中学的总量在4-12分钟为宜。什么是“动”?小组合作是“动”,起立回答、上黑板讲解,组间讨论和辩争都是“动”,展示呈现也是“动”。 当然教学时,由“静”到“动”易,由“动”到“静”则需要备课时设计好。其中“想、做”这两种方式,属于开放性的、动态的方式,把它们同“听、看、讲”这样的静态方式结合起来,这也体现了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做中学”的教育理念,也符合教育心理学中提出的:一节课中学生的注意力在前15分钟最集中,我们们应充分利用这前15分钟来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内容。我们的教学课前预设应该是:导入环节——简单、有趣;探究新知——做中学;复习巩固——动静结合。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探索学习使用该有效的教学方式。

(二)平台互动方式:平台互动方式就是要抓住关键要素,然后构建多向度教学平台。它的主要流程是:筛选关键目标——构建多向度平台——交互——老师精讲(评+讲)。

所谓“关键要素”是指教学中关键的知识点、能力点、考点、方法、思维、创造、思品、合作等。

多向度是指不同渠道、不同途径、不同思路、不同方法、不同方式、不同个性表达等。一般地可以采用:问题——学生思考——学生做(一名学生上黑板)——教师点讲——下一个问题的流程。

通过此次学习,其次是提高了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认识。随着课改的深入,小组合作学习已被越来越多地引入课堂,成为一线教师们认识、尝试和关注教改的热点。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使用,对推进教学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尤其在EEPO有效教育的课堂中,单元组活动学生人人参与、动手、积极关注、倾听,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让学生在讨论中获得知识,让学生各抒己见,张扬个性。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学会了关照、关注、倾听,有持久性、亲和力,有分工,强调小组贡献率。这样,使小组学习真正发挥了作用,学生的各种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推进将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积极思考,认真落实的环节。

再次就是通过孟教授的培训,大致知道了今后应该做的事情:

1、组织形式的建立,包括学科团队、班级团队等。

2、学习方式的训练,学习的基本方式包括单元组的使用、约定、板卡、团队、表达呈现方式等。

(1)单元组是科学高效的学习组织-------是教育教学活动中最基本、最便捷、最灵活多样、最具弹性、最有效的组织形式。小组一般是4人为宜;班额大者可以6 人一组。小组人员组合具有相对固定性,角色安排具有弹性。单元组成员要做到互相关注、互相关照、认真倾听、利用资源、团结协作、默契配合。

(2)约定是简约实效的课堂文化-------是特指师生之间为了有效地控制教育教学活动而专门设计并形成的一种默契的文化。

(3)板卡是秒杀“空讲”的利器-------我们要学会因地制宜地使用各种材质的板卡。板,是指各种形式的黑板。卡按大小可以分为:大卡、中卡、小卡、微型卡。使用板卡最大的好处是可以有效地防止空讲。

(4)表达呈现是让智慧不再抽象-------是让学习成果的个性呈现加上交互次数的强化,使学习的效率得到提高。

3、注意“五个防范”,让课堂更加真实有效

有效教学心得体会范文4

回顾这么多年的教学历程,备课无疑是经历最多,变化也是最多的。从教学初期的盲目抄教案,到现在汲取别人的教案精华,融合自己的特点备课,这变化的过程中经验起着很大的作用。总是认为自己能够把握住语文教学,还是在一些环节上出现失误,从而使有些课堂出现重复讲解的现象。

近几年国家教育部一再强调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但如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一直困扰着我,这次师德学习使我知道了有效教学就是在课前做足准备,在教学活动中,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少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进行有效教学呢?以下是我的一点体会:

一、备而能用并备而有效

大凡成功的课必定是充分准备的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备课应该备而能用,减少无效备课。课前有效的备课要制定明确、具体、科学的教学目标。目标是方向,只有方向正确才会使课堂收到良好效果。

有效的备课还要把握适量、适度的教学内容。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并没有明确规定,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不能贪多失效,也不能求少图方便。

二、导之有“方”并导之有“效”

新教材最大的特点和优点之一就是许多知识的引入和问题的提出、解决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展开的。设计有方的导入能紧扣学生心弦,集中学生注意力,使学生情绪高昂,思维活跃,将学生带入课堂的情境中,水到渠成,导入方能有效。

教学过程是教师向学生传递教学内容,并使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教学过程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因此,一个教师,课堂上一定要组织好教学语言,做到清晰精炼、重点突出、逻辑性强。不仅如此,课堂上的时间也要把握好,各个环节的时间分配要调控好。虽然有时候因为课堂上的突发因素,或许是非重点内容占用了一些时间,教师一定要从整堂课的角度来安排时间。可是,教学组织要面向全体学生,课堂教学应使全体学生都受益,即使不能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也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宁愿减少教学内容,也不能因为要完成教学任务而忽视了学生接受能力。

三、题不在多而在精

有效教学心得体会范文5

关键词:自媒体;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自从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社会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的社会环境也逐渐变得更加复杂,这对高校学生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目前阶段高校学生所面临的社会压力逐渐加大,因此在这个过程当中许多学生难免会产生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因此,高校必须要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给予高度的关注。只有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有效的克服自身所面临的压力,使得心理负担被有效的降低。但是传统的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往往过于理论化,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学生所面临的心理压力,而自媒体的出现为现阶段的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自媒体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重要意义

(一)自媒体的多元化、互动性特征能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自媒体是最近几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媒体形式,与传统的媒体相比,自媒体存在着自身的特点。首先在信息的传播放方面,自媒体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多元性与互动性的特征,因此,可以充分利用这种特征从而有效的突破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1〕。当前阶段自媒体的主要载体是网络媒体,在网络媒体当中存在着大量的信息,同时信息的传播也打破了传统的地域与时间的限制,信息的共享以及传递速度不断加大,这种开放性以及多样化的信息传播特点,可以使得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的获取与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内容。在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当中,学生接受教育的方式较为单一,即通过讲座以及课堂的方式进行,学生只能被动的作为信息的接受者,自己在日常生活当中所遇到的一些心理问题无法得到有效的解答,因此,其心理问题从本质上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但是自媒体的出现使得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课堂当中,同时也不受时间与地域的限制,学生在宿舍、车上以及生活的多个角落当中都可以获得与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内容,同时在网络当中,学生也可以自己搜索相关的学习内容,同时许多学习资源都是配有画面以及音乐,这种方式极大的提高了教学的效率,使得大学生的视野更加的开阔。同时通过自媒体,教师也可以获取一些与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内容与信息咨询,教师可以在课堂当中将这些信息资讯有效的传递给学生,使得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从而使得教学的效率得到显著的提高〔2〕。

(二)自媒体的平等性和虚拟性能够提高教育的时效性

虚拟性是网络最大的特征,在虚拟化的网络世界当中,学生的生活方式会发生极大的变化,同时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方式也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学生可以通过网络随时的连接到各种网站当中,在各种平台上将自己的见解与想法表达出来。同r通过网络平台,学生还可以将自己内心当中的一些不满与苦闷向教师诉说,从而使得自身的心理压力得到有效的缓解,避免一些负面的心理信息在自己的内心当中过度的积压。同时通过自媒体教师与学生之间还可以进行在线互动,从而使得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而造成的交流不通畅,另一方面,学生与教师的课堂交流处于一个完全公开的环境当中,这对于学生的隐私保护存在着较为不利的影响〔3〕。而在自媒体当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具有高度的隐蔽性,因此学生在交流的过程当中没有心理负担,同时也增加了彼此之间的信任感。通过这种方式大部分的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都可以被教师及时的了解到,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了解到的相关信息对教学的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加强对学生心理活动的引导。同时教师也可以针对个别学生的特殊情况给予具有针对性的指导,从而有效的解决学生所面临的实际心理问题。

二、自媒体背景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分析

从上文的论述当中,我们可以发现,由于自媒体本身存在着一定的多样性以及互动性的特点,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虚拟性,,因此,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更加的顺畅,同时也可以使得学生可以及时有效的接受到各种教育信息,从而使得学生的心理问题可以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4〕。但是另一方面,我国目前的网络环境相对还是较为自由,在这种自由的环境当中必然会充满着各种良莠不齐的信息,从而使得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也面临着一些问题,目前阶段在自媒体的背景之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信息质量参差不齐

自媒体都是以互联网为载体进行信息的传播与共享,在这个过程当中,信息的传播途径呈现出明显的多样化,同时其中也存在着一些过于个性化的信息,因此,使得自媒体的环境当中充满着各种参差不齐的信息,此外大部分的信息都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与不确定性,同时大部分的信息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并没有太大的关系,从当前的自媒体环境来看,大部分的信息都是与娱乐明星、网络游戏以及购物信息有关,学生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当中,由于自身的信息鉴别能力有限,往往无法有效的鉴别出与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信息,同时还会被部分信息所蒙蔽,这就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干扰。

有效教学心得体会范文6

2.燕山大学 河北・秦皇岛 066004)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9-000-02

摘 要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观察法、谈话法、心理暗示等方法,阐明体育教学对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分析体育教学对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作用,利用体育实践类课堂教学对学生良好心理健康的培养提供一些有益的指导。

关键词 体育锻炼 身体健康 心理影响

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目前在我国还属于新兴的教育领域,并未形成一个有效、易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导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峻,具体表现为人际关系敏感、行为异常、缺乏心理承受能力,还有抑郁、孤独、恐惧、厌学、自杀等现象,这些问题对于学生健康的成长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以至于不能进行正常的生活与学习。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贯穿心理健康教育的程度涉及甚少,导致缺乏积极健康的心理,学生心理期待得不到满足,达不到身心两健的教学效果。本课题组通过借鉴文献资料,在日常体育教学中通过对学生进行观察、运用谈话等方法,对学生进行深入了解的基础上,我们认为体育教学中对于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应从以下几方面来研究,以便在体育教学中积极地促进学生良好心理健康的发展。

一、体育教学过程中对于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

(一)锻炼意志、加强意志品格的培养

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需要表现出一定的意志品质,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又能培养出一定的意志品质。体育锻炼的特点在于不断克服客观困难(如气候变化、运动强度等)和主观困难(如胆怯、畏惧、紧张等)。体育教学中的一些锻炼内容都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学生要经过反复的练习过程,在反复练习过程中,学生要付出一定的意志努力,意志品质和性格特征将在反复练习的过程中得到了相应的磨练以致逐渐形成坚韧的意志品质。球类运动能够培养学生机智、灵活、沉着、冷静、顽强拼搏的良好品质及要求队员相互依靠、相互支撑、彼此之间依赖的程度高培养集体协作精神;武术项目对学生增强自信克服自卑感,面对挫折、失败培养坚韧不拔的精神及自我效能的提高有较好的促进作用。中长跑对于学生在艰苦的环境下能够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意志品质培养及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增加战胜困难的决心。体育锻炼过程中对人的意志品质培养与提高所产生的影响是积极有效的,是历练品行、磨练意志的有效途径。

(二)宣泄情绪,缓解压力,调节心理平衡

现在的学生承受着来自社会、家庭及学校等多方面过重的压力。家长报以过高的期望,升学、就业等竞争力的逐渐增大给多数学生心理、生理造成了极大负担。导致焦虑、孤独、抑郁、紧张等消极情绪状态,假如这些不良情绪任其发展下去不能够得到有效解决,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健康成长会造成极大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一些体育锻炼,出去打一场篮球、踢一场足球或进行远足,这样心境状态就会得到改善。研究结果表明,跑步、散步或一次功率的自行车练习能使忧愁、恐惧、焦虑、抑郁和憎恨等不良情绪状态得到显著改善,同时使精力状态达到最高水平。50min步行也有助于提高心境状态,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体育锻炼是改变心境状态的有效技巧,是保持良好心境状态的手段。这些研究支持了通过体育锻炼使得情绪转移,从而达到缓解心理压力的目的。

(三)发展个性,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体育教学具有强烈实践性的突出特点,是师生双边活动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练习中每个学生都知道只有通过自己亲身主动的反复练习活动,才能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最终变成自己的行为方式,经过反复练习过程中技术、技能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以后,具备了创新活动的基础,在创新活动过程中同时不断体验到运动的乐趣,重要的是自我意识得到提高,个性得到优化,对于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合作学练,养成良好的合作品质

体育作为社会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育项目的特点要求,大多数体育项目要求在合作的条件下完成。全体队员对完成目标认同的基础上建立合作意识,合作行为也被称为是有价值的一种行为。在合作的情形中,个人与他人一起合作时获得的社会效益体现出了合作的优越性,也就是说,个人所得有助于团体所得的效益,表现在增加交流、沟通、相互信任等方面。进行排球、足球、篮球等集体项目可以更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合作意识。游戏性的体育活动,需要个体与他人的通力配合,以各自不同的角色达到协调合作的目的,体育教学过程中的集体项目是培养合作品质的重要途径之一。体育教学中,在集体练习或分组练习时,同学间的协作学习、相互配合的互补性学习,导致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相互帮助、相互鼓励、相互提高,促使个体之间的理解和协调。使个性更加活跃和开朗,积极主动,充满自信,合作品质得到了培养。

二、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体育教学中,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增加自信和理解,减少心理上的不适感。体育课堂上,教师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练习过程,对于学生提出的正当要求要认真对待和设法满足。对于他们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要认真思考,耐心回答。由于体育教学的特殊性,为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流合作与活动时间及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优于其他课堂教学。学生在进行练习、比赛、游戏等活动时,教师主动参与,积极融入学生中增加与学生共处时间,与学生一起活动一起锻炼扮演好组织者与参与者的角色。增加学生接近教师的机会,提高了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地位 ,为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打下基础,教师与学生以平等的地位相处,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师生之间成为朋友形成共同体,课堂成为乐园。学生在轻松愉快地体育环境中锻炼,就会产生激动、愉快、自豪、跃跃欲试的心理,从而乐于参与体育活动,防止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倾向,对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与养护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优化体育教育环境

1.体育教学物理环境及其优化

体育教学物理环境是教学过程中教与学互动的物质基础,是学生进行一切活动的物质条件构成的整体。体育教学活动进行的好坏很大程度取决于体育教学的物理环境影响,身心活动、认知活动的效率都有赖于适当的物理环境,场地设施、运动器材及场馆的温度、色彩等环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情绪体验。体育教学场所的色彩运用、空间、造型设计、通风等对于学生的生理、心理活动有着十分重要影响。良好的体育教学场馆可以使学生心情愉悦,提高体育锻炼的效率。体育教学活动大部分是在户外进行的,从内蒙古中、西部气候特点来看,户外体育教学受到气候条件的影响很大,我们期盼将来体育教学都能够在合理的体育场馆内进行。在创设体育教学物理环境时,丰富多彩的教学物质条件和科学的教学手段,是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积极体育学习活动的基本条件。在良好的体育物理环境中积极学习,学生的体力和智力得到了明显的锻炼,不仅培养审美能力而且陶冶情操,达到身心两健的效果。

2.体育教学心理环境及其优化

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手段等因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它们之间既包括物质联系,又包括心理的相互作用,这种心理的相互作用就构成了一定的体育教学环境――心理环境,体育教学活动的效果有赖于良好的体育教学心理环境。体育教学信息的沟通,思想交流,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产生心理相容程度和交流情感,教师心理健康,情绪稳定、乐观豁达、积极向上,这样才能让学生在一种心情平静,愉快而活泼的气氛中学习,克服和消除学生生理和心理疲劳,学生在轻松愉快地条件下,心里期待得到了满足,有成就感,促进了心理健康的发展。结果表明:暗示教学法是优化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心理环境的关键途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良好的互动关系,为积极健康的体育教学心理环境的形成提供了保证。运用心理学原理在贯策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下,体育教学中以情感沟通为桥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营造积极健康体育教学心理环境的必要条件。

三、体育课堂的心理气氛

(一)体育课堂心理气氛的作用

使学生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是在和谐性的体育课堂气氛条件下产生的,大脑皮层在兴奋状态下锻炼的积极性明显增强,体育学习情绪状态高涨,产生良好的体育学习兴趣。体育课堂心理气氛学生表现出情感体验的表达方式是对体育课堂教学和人际关系态度的评价,传达出体育课教学状况的信号作用。体育教学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主动性、自觉性、积极程度及心理动力。教师在体育课堂中善于观察课堂心理气氛的状况,及时了解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反应,以便在教学内容上、手段、教学评定等方面做出及时调整,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使学生思想上产生共鸣,营造催人向上具有一定感染力的教学环境,促使学生受到感染和熏陶这些都是在和谐的心理气氛下完成的,同时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课堂心理气氛对学生的思想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良好品德的形成、身心的健康发展都需要和谐的体育课堂心理气氛,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起着激励、维护和调控的作用的条件是良好的体育课堂气氛。

(二)和谐体育课堂心理气氛的创造

教师在体育教学中通过合理的教学方法、有效的教学手段及教学技巧的运用,选择恰当的教学组织形式等,就会对整个课堂的学生情绪状态起到有效的调节作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采用分组练习、比赛、提问、交流等教学形式,观察学生认知、情感、行为的变化,根据教学任务、教学进度、任务要求、场地设施和学生表现出的体育能力等情况及时变换场地,恰当的进行示范、组织或调整练习的方式、方法。通过动作、表情、语言等手段活跃学生的情绪,达到调节课堂气氛的作用。同时使某些枯燥的体育教学内容力求新意,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活动。将创新式、开放式的体育教学取代练习式、封闭式的体育教学。例如,在耐久跑教学中可采取追逐跑、间歇跑、接力跑、运球跑等多种形式,以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形成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使其学习达到入趣、入情、入境的心理状态,培育了学生积极健康的阳光心理,从而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

自八十年代后期,国内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体育教学对于学生心理健康显著的正面影响。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心理处于动态中,教师利用教学艺术,满足学生生理、心理需求。通过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改善学生心理效益,更好的为学生身心发展服务,既是现代学校体育教育功能的体现,同时也拓展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空间。

基金项目:本论文是2013年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公共课程教学改革科研课题《体育教学对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心理调节机制》课题研究成果。编号:2013NMJG080。

参考文献:

[1] 季浏.体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

[2] 张勇等.体育锻炼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效能性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

[3] 韩永昌.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1997.5.

有效教学心得体会范文7

(一)环境匹配的内涵

就现阶段世界范围内环境匹配模式的研究进行分析,环境匹配这一概念是基于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基础加以定义的,通过强调环境背景对人员的组织管理产生的影响,以综合评述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匹配关系。环境匹配这一概念是由西方学者在研究组织管理的过程中提出的,他们认为企业或组织如想在运行过程中发挥出该组织最大潜力,并有效避免组织管理对个人产生压力,应在组织中着重强调个体与环境之间的相称性,其在组织管理中具体表现为工作要求与个人能力的匹配,组织需求与供应能力的匹配等,在统筹环境与个人之间相称程度的同时,还要结合不同维度下环境与个人之间的特征匹配,通过维度匹配性和人与环境之间的相称性来实现对组织的科学管理。当下环境匹配模式则更加强调个体与环境之间在变化过程中的匹配性,通过在研究变化过程中个体与环境之间的作用方式,得出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匹配关系以及需求关系,由于内涵方向上的环境匹配模式更具多样性和普及性,因此该环境匹配模式在实际应用中得以迅速普及,并且在实际组织管理中取得了理想的成效。在综合性研究方向上的环境匹配模式通过对不同匹配模式进行定量分析并加以融合,使得该匹配模式下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得以更为直观的展现。作为环境匹配模式下最新的研究方向,综合性研究整合了维度与内涵两种形式下的环境匹配模式,使两种匹配模式得以相互渗透,进而有力促进个体与环境之间匹配关系的形成。

(二)环境匹配模式的特点分析

在当下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企业在运营过程中愈加注重提升自身的竞争能力,并通过不断完善内部结构,使其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随着环境模式在社会发展中的不断普及,企业更为注重员工与工作环境匹配的科学性,以此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保障企业在科学管理模式下的稳定运营。由于在环境匹配模式中个体与环境之间通过匹配建立起了稳固的效益关系,因此在环境匹配模式下,企业或组织中资源的投资与开发也逐渐成为了环境匹配模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下环境匹配模式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应用更为灵活,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环境匹配模式向多元化和实际化方向发展,针对个体与环境之间在不同维度下的匹配关系,环境匹配模式在实际应用中要更要强调个体与环境之间的统一性和同质性,在保障组织中统一价值观和目标的基础上,为企业组织的有效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目前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压力状况分析

心理压力作为个体在实践活动中由于某事件影响而出现的紧张状态,在活动的参与过程中能够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而长期的心理压力则会逐步使个体处于一种消极状态,进而在工作和其他事业的开展中产生严重的影响。随着社会发展对教育事业要求的不断提升,社会、学校、家庭对教育者的要求愈加苛刻,教师在工作中所承担的心理压力正在逐渐增加,心理压力的过度增加会使得教师消极情绪持续积累,进而会对其教学效率与质量产生不良的影响。中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主力军的重任,完成重任的承载主体当仁不让就是我们的高校教师尤其是中坚力量的中青年教师。然而这一重任光荣而又艰巨。面对当今社会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新的“读书无用论”思想的影响,社会对高校教育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随着很多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张以及学校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教师的教学、科研、考核等任务也在不断加重,尤其对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提出了更高要求,比如提升课堂教育效率,增强青年高校教师的个人能力,做出怎样的科研成绩才能达到相应的职称评定条件等,而且很多高校的青年教师在教育工作负荷逐渐增加的过程中,学校对青年教师的待遇却无法得到及时提升,加之青年教师在物质生活质量、精神生活质量方面的要求普遍提升,如此种种情况的汇聚,明显的焦点表现就是个人能力与实际工作不匹配的问题,使得很多青年教师在学习、工作、生活的过程中常常感觉到极大的压力。这多方面的压力使得青年教师的心理压力进一步增加,身心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许多教师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或表现出明显的抑郁倦怠或表现出明显的浮躁不安,如果不能及时疏导和排解教师的心理压力,久而久之将会对高校的教育教学带来很多显性和隐性的影响。因此针对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压力开展科学合理的排解方式是十分必要的。有调查团队就2012年高校青年教师压力调查数据显示,高校青年教师中存在中等程度的心理压力的教师约占调查总量的近75%,面临严重心理压力的青年教师占到了总数的4.6%,高校青年教师面临心理压力的数据更为直观的体现出了该群体现阶段所面临的主要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方法告知我们:任何问题的解决都不能脱离问题本身的内因和外因条件。因此为有效缓解和调节高校青年教师自我的心理压力,高校青年教师应当积极主动调节心态,加强自身对高校教育环境的适应能力,并通过对自身工作时间进行科学调配,保障工作与生活的质量,在放松身心的同时,高效率的完成高校教育工作。高校青年教师作为高校教育中的特殊群体,其面临的心理压力问题正逐渐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不同高校也开始采取科学的方式营造多种合理的、人性化的工作环境氛围予以调节和引导,使青年教师能够以快乐的心态面对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以积极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人生。通过科学合理的调整心态并付之实践来达到减轻心理压力的效果。

三、环境匹配模式对高校青年教师的心理影响

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环境匹配模式已逐渐深入到各行业的发展中,个体发展与环境相匹配的思想也在社会的发展中得以普及。在环境匹配模式的发展趋势下,高校教育也开始注重将环境匹配模式应用在教师管理过程中,通过将教师的教学目的和学校的办学目进行有机结合,以提升高校教师群体与学校环境之间的匹配效率,进而保障高校的教学期望,使高校教育能够更为高效的展开。基于这些要求必然会使得多数青年教师存在一定的心理压力。由于环境匹配模式更为强调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协调与匹配,尤其是他们之间的相容性,为进一步促进群体和个体之间的协调与发展,个体必须通过调整自身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式,使其能够与环境的发展相协调,环境条件也应根据个体的实际发展进行调整,通过顺应个体的发展形势,促进个体的进一步完善,进而促使群体目标的实现,因此在高校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创新工作,使自身的教学目的、内容、手段与高校的办学方式、人才的培养目标相结合,以实现自身的教学价值。这样就必然会对青年教师的工作及其发展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必然会让一部分青年教师产生相应的心理压力。故而在环境匹配模式下,高校的办学环境也应针对青年教师的心理压力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避免因课程安排和课堂成果要求等造成教师的心理压力,通过调整办学方式,为青年教师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促进教师课程教学的有效开展。环境匹配模式在高校教学中的开展其实也会是一把双刃剑,它的系统要求对一部分青年教师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但是也应当看到它的另一面,在这一模式的应用中高校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加强了教学环境和教师个体之间的联系,通过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使得教学环境能够有效满足青年教师的教学需求,进而推动青年教师出色地愉悦地完成教学任务。使得青年教师在高校教学环境调整的条件下实现对其心理压力的有效缓解。环境匹配模式下高校对教师资源的调配也是环境匹配模式开展的重要体现,为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之间工作的协调互助,高校针对教师资源的分配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通过不同青年教师教学方式相结合,以实现教学方式的互补发展,进而在资源共享的条件下使得青年教师在自身发展方面会大大提升,也会大大缓解青年教师在自我发展方面的心理压力得到有效缓解。环境匹配模式背景下青年教师为有效缓解心理压力,也能够通过调整自身教学方式以适应高校办学模式,在自身教学方式依照高校办学要求改进的前提下,青年教师也能够将教学实践和高校办学环境相结合,以此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及其教师的综合发展水平,进而有效缓解青年教师在成长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心理压力。

四、环境匹配模式对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压力缓解的有效方式

(一)加深对环境匹配模式理解,积极改善教学方式

高校在办学过程中开展环境匹配模式的目的,是通过加强教师教学和高校办学之间的相容性,使教师的教学能够与高校办学环境形成统一、相称的模式,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深化高校教学,进而有效提升高校的教学质量,保障高校的教学效能。为有效缓解青年教师的心理压力,教师应在加深对学校环境匹配模式的理解,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将环境匹配法应用到实际教学中,从自身角度出发,考虑如何做好课程教育,并以此为基准落实环境匹配模式,增强个人教学水平。

(二)探索环境匹配教学模式与生活的相关性

生活压力作为高校青年教师的心理压力的主要组成部分,对心理压力的影响时间较长,因此高校在开展环境匹配模式的过程中,应进一步加强教师教学与生活的相关性,通过将生活因素融入到青年教师的教学过程中,以拉近环境匹配式教学和青年教师之间的距离,有效缓解青年教师在生活方面的心理压力。环境匹配模式的开展强调个体与环境之间不同维度之间的联系,通过发掘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关联为个体指明发展方向。高校环境匹配模式下青年教师更应着重发掘教学与生活之间的关联之处,通过将生活中的能力与兴趣转化到工作中,以提升自身对高校教学的热情,并将兴趣与热情投入到高校教学中,心理压力也便得到了有效缓解。

(三)环境匹配模式对心理压力缓解的重要作用

心理压力的有效缓解要采取积极的方式加以解决,消极避世的方式只会使问题得到暂时掩藏,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心理压力问题,环境匹配模式的开展则推动了高校青年教师积极心态的建立,通过在高校教学过程中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以带动青年教师积极心态的建立,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带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使高校教师能够在积极心态的推动下主动适应高校的环境匹配模式,并以积极开放的心态接受高校中的环境匹配模式,并通过科学调整自身心态,以最大限度的调动青年教师的适应能力和个人积极性,以此实现对青年教师心理压力的有效缓解。

(四)环境匹配模式对高校教师教学方式的支持

有效教学心得体会范文8

论文关键词:英语学习 自我效能感 内涵 影响因素 培养策略

论文摘 要:随着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贯彻执行,英语学习中的自我效能感是值得关注的要素,很多时候我们忽略了其对英语学习的影响。实践证明,培养自我效能感对英语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英语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并把情感态度作为英语课程目标之一,而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是情感因素中的一个重要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Albert Bandura)于1977年提出的。它是指个体在执行某一行为操作之前对自己能够在什么水平上完成该行为活动所具有的信念、判断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Bandura,1984)。参照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定义,可将中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界定为中学生在英语学习活动中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学习任务和进行具体学习活动的能力评估(主观判断)。由于是主观判断,所以有对错、高低之分。因此,广大英语教师既要引导学生对自己进行正确的主观推测,又要着力培养他们的学习行为,提高其学习能力,激发与培养他们的英语学习的自我效能感。

一、影响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因素

根据英语在我国作为外语的学科特点以及大量教学实践,笔者将影响中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总结为以下几点:

1.英语学习的成功经验。

班杜拉(1981)研究指出,成功经验会提高自我效能感,这是学习者的亲身经验,因而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是最大的。在英语学习方面,不断的成功会使学生建立起稳固的自我效能感,成功的愉悦感会不断激发其内在的学习动力,而且不会因一时的挫折而降低,并且还会泛化到类似的情景中去。相反,多次失败的英语学习经验会打击进而降低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2.学习者的替代性经验。

替代性经验是学生通过观察其他同学英语学习的成败而获得的间接经验。当学生看到与自己英语水平相仿的人取得了成功,就会增强自我信念,从而会增强自我效能感,认为自己也能完成同样的任务,取得同样的成绩,最终也能取得成功。若榜样标准比学生实际高出许多,学生觉得“可望而不可及”,这就达不到激励的目的。反之,看到其他同学的失败,尤其是付出很大努力后的失败,则会降低他的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觉得自己也不会有任何成功的希望。

3.目标与任务的设置是否恰当。

如果英语学习目标很高,设置任务较难,这时候学生如果取得成功,就会增强自我效能感,而失败不会降低自我效能感。如果学习目标过低,任务过于简单,学生即使成功也不会增强自我效能感,倘若失败则会大大降低自我效能感。

4.归因方式的差异。

归因是指学生对自己学习中成功与失败的原因的推论,也就是反思成败的原因。如果学生把英语学习中的成功归因于外部的不可控因素,如运气好,难度小,则不会增强自我效能感;而如果将成功与自身的勤奋、努力等可控因素相关联,则会增强自我效能感。反之,如果把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如运气差、难度大等,则不一定会降低自我效能感,而如果将失败归因于内部的因素,如怀疑自身的能力与自己的智商等时,则会降低自我效能感。所以,具有较高自我效能感的学生在失败时,更倾向于从努力程度、环境条件、应对策略等方面寻找失败的原因。这种思维方式又能激发学生的动机水平,并通过加倍的努力克服困难以取得成功。

5.评价方式的影响。

传统的英语学习评价主要以终结性测试为主要方式,以相对评价为主要标准,评价方式及标准都很单一,考试主要以书面形式,这样不能全面考查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大部分中学英语教师只以分数来评价学生,分数低的学生就成了所谓的“差生”,逐渐失去英语学习的自信心与兴趣,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大大降低。

6.生理状态。

焦虑、压力、疲劳和情绪状态等生理状态都能提供自我效能的信息。因为学生有能力改变自己的思想和自我信念,而且他们的生理状态也会有力地影响其自我效能。例如,当学生处于害怕和悲观消沉时,这些消极的情感反应会进一步降低他们的自我效能感,英语学习效果则会很低。再如,在面临英语考试时,学生往往根据自己的心跳、血压、呼吸等生理唤醒水平来判断自我效能。平静的反应使人镇定、自信,而焦虑不安的反应则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不同的身体反应状态会影响到活动的成就水平,从而又以行为的反应指标确证或实现活动前的自信或怀疑,由此决定学生的自我效能。

7.教师期望值高低的影响。

教师的期待能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从而激发学生的潜能。当教师认为某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有潜能、有培养前途时,就会对该生产生良好的期待,这种期待会表现在教师的态度和行为上,当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期待时,就会产生符合期望的努力,这就是教师的期待效应,又称“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ffect)。于是,如果教师对其学生充满信心,积极期待,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生教育工作中去,就能够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否则,就会降低。

二、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培养策略

结合以上对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影响因素的分析,在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积极探讨提高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是非常必要的。

1.让学生不断体验成功。

班杜拉(1981)曾指出:“成败经验是个体对自己的实际活动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水平的感知,是个体获得自我效能感的一种最具体的、最主要的途径,因为它的确立方式显示了个体驾驭或掌握环境事件的能力”。学生学习的自我效能感是建立在过去学习经验的基础上的,以往成功的经验会增强学生未来取得成功的信心;过去失败的经历,则会让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特别是英语学习自信心不足的学生,常常过分夸大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过低估计自己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为这些学生创设更多的成功机会。

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感觉自己在英语这门科目上无论怎么努力也没有收效或者收效甚微,这就让他们慢慢地产生自暴自弃的想法和行为。因为成功的经验会提高自我效能感,失败的经验会降低自我效能感,特别在个体效能感还没有坚定地建立起来之前,所以,教师不仅应该尽量避免学生的直接失败经验,如不会回答老师上课提问;作业打“×”;考试不及格等,而且应该让学生在英语学习活动中更多的体验到成功,如正确回答了老师的课堂提问、作业做得好、字迹工整、考试成绩理想等。另外,和其它课程不一样的是,英语是一门语言,教师要关注的不仅仅是学生的课堂学习,过多的把英语学习局限于课本会使学生感觉枯燥无味。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如有些学生英文流行歌曲唱得好,有些学生喜欢用英语和外国朋友交流,这些闪光点都可以作为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效能感的萌芽,要细心发现和鼓励学生的这些行为。

“一次小小的成功,如果能让个体相信自己具备了成功所需要的条件,往往能使他们超越现在的行为表现成绩,达成更高的成就,甚至会在新活动中或在新条件下取得成功(Bandura, 1978b; Bandura et al., 1980; Williamset al.,1989)。”

2.引导学生积极归因。

归因理论最早提出者是美国心理学家海德(F.Heider,1958),他认为,人们都具有理解世界和控制环境这两种需要,使这两种需要得到满足的最根本的手段就是了解人们行为的原因,并预测人们将如何作为。美国心理学家韦纳(B.Weiner)在吸收海德理论基础上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并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归因和非稳定归因,可控归因和不可控归因; 同时将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即所谓的三维度六因素。

归因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英语学习的自我效能感,积极的归因会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功期望,消极的归因则会使人的意志消沉、丧失信心。教师应引导英语学困生积极归因,要促使他们认为成功是由于内部、稳定和可控的因素引起的,使他们具有自豪感与自信心,从而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将失败归于外部、不稳定等因素,这样就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引导学生积极归因,不会因一时的失败而降低对未来成功的希望,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创造一定情景,引导学生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归因训练: (1)通过观察、交谈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归因倾向;(2)指导学生进行某种活动,完成某项任务,例如词汇听写、口语对话等,并取得成败经验;(3)让学生首先在活动中对自己的成败进行归因;(4)结合学生的归因与当时的情景,采取一定策略与技巧,分析学生成败的原因。

3.重视榜样的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是替代性经验,即利用与自己相近的示范榜样克服困难的学习经验或作为。首先,让学生在替代性经验中获得自我效能感,即通过观察学习能力相近者的进步行为来培养自信心。一般说来,为学生树立的榜样最好是与之在各方面的情况都相类似的学生。例如,假定给一名英语写作成绩居中游的学生树立榜样,最好把榜样定位在写作能力一度也居中游而近来进步比较明显的学生,这样很容易使他相信,既然情况差不多,他能取得进步,自己也完全有能力通过努力取得进步。其次,指导学生确立自我参照标准,从自身的进步中增强自我效能感。一些写作处于中下游的学生,如果经常和学习优秀的同学去比较,会觉得自己总是不如别人,再努力也没别人好,越比较自信心越低,越比较越失去学习的动力。如果引导他们同自己的过去相比,个人的进步会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增强自我效能感。

4.提升教师素质。

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一般指“教师对于自己影响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结果的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教学效能感可影响教师的活动、努力程度和教学的坚持性。不同的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存在差别的,高效能感的教师倾向于承担富有挑战性的任务、采纳新的英语教学理念和方法,帮助学生成功,对学习困难的学生的教学也更有坚持性,他们相信只要运用恰当的方法和努力,学习困难的学生是可以教好的。相反,低效能感的教师则会避免安排自己从事自认为在其能力之上的活动,他们责任心不强,方法平庸,漠视新理念,认为学习困难的学生天生愚笨,教师无论对他们进行怎样的教育,他们也学不好。特别是在英语新课程实施中,这种现象很值得关注。阿希顿·韦伯的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低的教师倾向于采用粗暴的惩罚性的管理策略来控制学生的行为;自我效能感高的教师一般鼓励学生自我约束,采用民主的管理策略。

因此,英语教师首先要有一个积极的自我形象,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学生面前树立言语的权威性。另外,注意对学生的表扬。并非所有表扬都会提高自我效能感,也并非所有的批评都会降低自我效能感。对容易完成的任务所做的表扬或对没有做出真正的成绩所做的表扬只会削弱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贬低性的批评会降低自我效能感,而建设性批评隐含着对学生的信任和对能力的肯定,会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5.建立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

心理学家罗杰斯(C.R.Rogers)认为,“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是创造性活动的两个基本条件。心理安全是指个体感到自己在被人承认、信任、理解,在受到别人的尊重时的一种心理感受。心理自由则指个体意识到自己是自我的主人,可以自主地决定自己的行为的一种心理状态。当个体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获得满足时,个体就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自主地塑造自己的人格,表现出极高的创造水平,十分容易获得成功。为此,我们要在自我效能感培养教育中为学生营造一个有利于体验成功的宽松的心理安全环境,建立宽松、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就是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环境,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有研究表明,当人们心情处于过分紧张状态时,获得成功的能力判断水平要比心平气和时差得多。避免指责、讽刺、辱骂等不恰当做法,而尽可能采用宽容、理解、关怀的态度,允许学生出错,开始说英语不作语法上的精确要求,能够表达意思、使人明白就行;和学生共同游戏,交流互动;建立合作常规体制,成立英语互动、互助、互查、互促小组,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总之,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能以一种比较轻松的情绪状态投入学习,增强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

6.尝试改变英语学习评价机制。

学生英语水平和基础不尽相同,单纯从应试成绩来区分学生英语学习的优良是不全面的,这不利于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的提高,而只会让基础稍逊的学生极易放弃在中学学习阶段学好英语的愿望。笔者在教学中,尤其注重对学生英语学习优良态度的倡导、英语学习良好习惯的培养和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提倡,给基础稍逊学生更多的改善学习的机会。同时,笔者还在课堂中尝试以表演和参与性强的活动代替小测验,这样,可以给更多的学生以成功的体验,相比于测验,更能提高大家整体的自我效能感。

当然,还可以建立英语学习记录袋。每次的考试成绩,学生在课堂上的情绪体验、参与程度、学习态度、课余的作业、活动作品、自主学习、合作精神等都记录或存放于学习记录袋中,作为形成性评价的重要依据。教师只有彻底改变把终结性考试作为评价学生唯一标准的做法,才能真正给予每个学生积极的肯定和鼓励,帮助他们形成对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客观、积极的评价,从而建立良好的自我效能感。

随着英语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英语教师应该越来越重视学习者的情感因素,而自我效能感是情感因素的一个重要维度,它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自信心,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更好地运用学习策略进行自我调控学习,而且有利于心理的健康成长和学业成绩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静园.中学生语文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培养[J].教育探索.2004,10.

[2]刘儒德等.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心理学基础[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3]张鼎昆,方俐洛,凌文辁. 自我效能感的理论与研究现状[J].心理学动态,1999,7.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S].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陈俊山.初中生英语自我效能感的培养[J].现代教育科学,2007,1.

[6]贾珍霞,王利华.非英语专业学生自我效能感及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6,7.

[7]李玉升, 杜平.浅析中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培养[J].语言文字修辞, 2006,6.

[8]刘家嘉.提高大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轻工教育, 2007,1.

有效教学心得体会范文9

关键词: 团体辅导; 大学生; 心理辅导; 大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 G4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3)04-0094-01

一、高校开展团体心理辅导的环境条件

1.高校中人员组成大量团体

高校中人员集中,能够自然组成大量团体,具备团体构成的人员优势。实践证明,团体对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为人具备特有的社会属性,每个人必须成为社会团体的一份子,内心的社会需求必须通过社会团体才能得到满足。即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团体,每个团体中的个体在帮助那些有着共同成长课题和有类似问题及困扰的人时,团体心理辅导就成为最为经济有效的方法。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者在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应当发展团体辅导内容形式多样化并针对不同团体不同需要制定相应的辅导内容。

2.通过团体心理辅导树立学生自信心

刚度过或仍然处在叛逆期的青年在成长中更关注同伴对自己的评价,也更容易接受来自同龄人的建议。

在团体心理辅导中,个人所处的团体可以让学生了解并且体验到自己是被其他学生支持的,自己的言行是被所处团体接受并规范的。由于团体的参与者能够认识到别人也有跟自己相同的问题,自己支持别人,也得到别人的支持,可以增进信心,有助于班级的归属感、凝聚力及团结。

3.团体心理辅导使教师与辅导员的工作更富有成效

在团体的场合与老师进行有效沟通,获得以老师为友伴一样的愉快经验,可以有效消除学生心中存在疑惑戒心和顾虑,使其不再避开老师的辅导。学生与辅导员的接触,可以克服胆怯、减轻压迫感,改进自己的态度。同时,辅导员可以了解更多学生的问题所在,进行更多更有效的交流沟通,循序渐进因人而异为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使其面对出现的问题是能够有正确的认识和积极的心理准备,顺利度过每一个困难。在团体中具有敏锐观察力的辅导员,必然可以鉴别需要特别援助的个人,通过专业知识分别对每个个体进行辅导,因材施教,使得团体中的每一个体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并树立个人信心。最后,经过团体讨论,交流分享,将使学生对学校的各项活动感到更有意义,能够认识更和谐的关系。

二、团体心理辅导是提高心理教育效率的有效途径

1.团体心理辅导具有感染力强、影响广泛的特点

团体就像是一个浓缩了的微型社会,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可以将家庭、学校或社会生活真实地再现出来,学生可以通过角色假设、心理剧、角色扮演等方式体验和模拟真实的社会交往活动,掌握因此带来各种心理压力的处理方法。通过模拟交往,团体成员学会了许多社会生活经验,逐渐学会了应该怎样与人相处,怎样观察社会,懂得了应该遵守团体规范,并且在各个生活团体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2.团体心理辅导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特别注重互动性、实践性,力求做到形式多样、生动有趣。同一个主题的团体辅导可以有许多不同的活动及表现形式,活动不同、表现形式不同,同学们的体验角度和感悟的深度也有所不同,但同时达到的目标却是一致的,这使得辅导效果在多次却不单调的辅导中得以巩固。

三、团体心理辅导是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发展的有效措施

我国大学教育中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相对落后于发达国家,在大部分学者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中,大多只反映了个体良好适应社会生活所应有的心理状态的一般要求。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真正的心理健康者,应该是内心世界极其丰富,精神生活无比充实,潜能得以发挥,人生价值能够完全体现的人。发展性团体心理辅导正是将这一理论用以具体实践,体现了心理健康的发展性标准。

大学生进入大学,经历着重要的人生转折,并且是其社会化的过程中重要的阶段,对于自我的成长、心理素质的发展、潜能的开发有着强烈的渴望和追求。从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来看,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始于20世纪80代年,但长期以来,许多高校把为少数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提供援助、支持、矫正、治疗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这远远不能满足绝大部分学生对心理健康的需求。发展性模式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要实现这一要求,就必须在高校开展发展性团体心理辅导。

四、团体心理辅导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手段

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高等院校的一项重要任务,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人的素质不仅包括生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能力素质,更重要的则是心理素质。心理素质作为整体素质的组成部分,是人的全部高层次素质的基础,没有健康的心理,其他素质的培养则成为空谈。心理素质在整个素质系统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而团体心理辅导正是培养学生优良心理素质的工具,在这方面它具有个体心理辅导所无可比拟的功能。因此,开展团辅是高校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必然趋势。

综上所述,团体心理辅导对帮助学生适应高校生活和成长有其独特的效能,它不仅是一种有效的心理治疗方式,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活动。受教育者在团体心理辅导教育中得到的帮助是在个别辅导中不能获得的。当然,团体心理辅导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个人深层次的问题不易暴露,个体差异难以照顾周全等。所以,我们在大力推进高校团体心理辅导的同时,还要兼顾个体心理辅导等多种心理健康教育形式的开展,真正发挥出为大学生拥有一个健康心理保驾护航的作用。

注释:

①张春兴,教育心理学,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年2月,P59。

②刘宣文,学校发展性辅导,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2月版,P80。

③吴增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年12月版,P44。

④檀明山,哈佛教授常讲的心理健康故事,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5月版,P103。

参考文献:

[1] 孙小梅.我国大学生心理辅导现状[J].心理辅导,2011,09.

[2] 封国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性模式探悉[M].中国高等医学教育出版社,2007,02.

[3] 苏光.高校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探悉[M].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出版社,2007,05.

[4] 张春兴.教育心理学[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02.

[5] 刘宣文.学校发展性辅导[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11.

有效教学心得体会范文10

关键词:高效教学;教师专业发展;体验幸福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2-0010-02

如果说深化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那么推进高效教学则是深化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在课堂教学从“有效”向“高效”转化的过程中,教学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也引发了不少争议。其中“有效教学”和“高效教学”的关系、教师专业发展和“高效教学”的关系、学生健康成长和“高效教学”的关系等等,都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推敲。

一、“高效教学”的起点应以“有效教学”为底线

无论课程改革如何进行,改革的核心在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改革的核心又在课堂教学。我们所说的“高效教学”是相对“有效教学”而言的,而“有效教学”又是相对于“低效或无效教学”而言的。其实,在现有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处在“低效或无效”的状态是很少见的,教师一堂课下来,学生什么也没有学到,一点收获也没有,恐怕是很难见到的。我们能看到的是,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所出现的许多表面化、形式化的东西,使课堂教学的某些环节华而不实,处于低效或无效状态。因此,在课程改革中如何以“有效教学”为底线,追求“高效教学”是当前每位教师急需关注的重要课题。

从“有效教学”走向“高效教学”,这里的“效”应该是指“效果”、“效用”和“效率”。所谓“效果”是指课堂教学要努力让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和能力,要促成学生在基本方法和态度上有所转变。所谓“效用”是指当下的学习应该对后续学习和终身学习有用,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所谓“效率”是指无论是对学习效果的追求还是对学习兴趣的追求,都应建立在确保师生身心健康的条件下,都应追求少时间投入,高效果及高效用产出。围绕“效果”,我们关注学生的当下成绩;围绕“效用”,我们关注学生的后续发展;围绕“效率”,我们关注学生的生活方式。

二、“高效教学”的过程应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支撑

从“有效教学”走向“高效教学”,关键是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教师专业发展是高效课堂教学的前提,也是教师教育能力的一种体现。就现代教师应当具备的基本知识结构而言,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已成为一名合格教师不可或缺的条件,也是高效课堂教学的前提;就教师的社会责任与职业要求而言,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是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人潜能的发掘者。教师主导着学生的发展方向和质量规格,教师承担着为国家为社会培养“人”的责任,肩负着民族的未来与希望,对人格塑造与学生的成长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特殊的职业使命,使得教师在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学原则的运用和教学方法的选择等方面都需要作出较大的调整,这种调整既是尊重学生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教师自身进步的需要,但不论哪一方面的调整,都应以教师较高水平的专业发展为条件。所以说,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教师教育能力的一种体现。

“高效教学”与“低效教学”的本质区别在于能否确保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落实规定的教学任务。“高效教学”说得更加平实一点,就是学生能当堂学、当堂会,教师能保落实、减负担。因此,在推进高效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素质和教师专业成长状况就成为决定性因素。皮亚杰指出,“有关教育与教学的问题,没有一个问题不是与师资培训问题有联系的。如果得不到足够数量和合格的教师,任何最使人钦佩的改革也势必要在实践中失败”。教师是教育行为的实施者,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育质量的高低,也是能否实现“高效教学”的关键。

三、“高效教学”的落脚点应以学生体验教育幸福为目标

1.“高效教学”需关注学生

不论何种类型的教学,都应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为终极目标。首先,从新课程改革来看,关注人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这一理念在“高效教学”中意味着我们首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在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中,包括每一位学生在内的全班所有学生都是教师应该关注的对象,而关注的实质应是尊重、关心和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学。其次,要关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体验。孔子说:“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体验和情感体验。学生在课堂上是积极主动还是冷漠呆滞,是其乐融融还是抵触不满;伴随着知识的获得,学生对学科学习的信心是越来越强,还是越来越弱;这一切都必须为教师所关注。这种关注同时还要求教师必须用“心”施教。用心施教体现着教师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和对学生的关切,体现着教师热切的情感。再次,要关注学生的道德和人格养成。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课堂教学蕴藏着丰富的道德因素。“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是教学活动的一条基本规律。教师不仅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学中的各种道德因素,而且还要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高尚道德生活和丰富人生体验的过程。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学科知识增长的同时成为人格健全的人。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才能变得越来越有爱心,越来越有同情心,越来越有责任感,越来越有教养。而只有培养出心态良好、道德高尚、人格健全的人的课堂教学才是“高效教学”。

2.“高效教学”能使教师和学生共同体验到教与学的幸福

课堂教学是和人的幸福体验分不开的,课堂教学越是接近了人的幸福,就越能体现出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当教师感觉不到课堂教学带给自己的愉悦和幸福、学生感受不到课堂教学带给自己的温暖与温馨时,这样的课堂教学必然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教学。“高效教学”应在“有效教学”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让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共同体验教与学的幸福。

第一,“高效教学”是让教师和学生树立“阳光心态”的教学。“阳光心态”是一种坚强、乐观、变通、善良、宽容、知足和感恩的心理模式,是一种积极创造生活并懂得享受生活的生活理念,是一种充满活力与动力并能战胜困难的力量,是一种深刻而不浮躁、谦和而不张扬的和谐之美。洛克曾说过:“我们要能工作,要有幸福,必须先有健康;我们要能忍耐劳苦,要在世界上做个人物,也必须先有强健的体格。”洛克强调的“健康”和本文“阳光心态”这一教育理念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阳光心态”是身心健康的前提,也是身心健康的保证。其实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愿望,都渴望取得好的成绩,都希望受到老师的表扬和同伴的认可,都希望自己在各个方面做的更好,并且不断超越自己,这与人类追求至善和至美境界的天性是一致的,学生正是靠着这种愿望的推动不断发展和进步的。但我们的课堂教学往

往忽略了学生的这种愿望和天性,尤其是学习困难学生,许多方面的能力和特质更易被忽略。拥有阳光心态的教师,会将成功愿望看做是学生发展的推动力,在课堂教学中能从实际出发为学习困难学生扫清学习上的障碍,帮助他们树立阳光心态,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当学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这一自主学习观转变时,教师再适当地加以引导,就能形成积极愉快、互动合作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教学将是高效的教学,这样的教育也会充满爱的气息。

有效教学心得体会范文11

(东北财经大学 体育部,辽宁 大连 116025)

摘 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对高校体育教师职业疲劳的成因进行解析,研究认为诱发高校体育教师职业疲劳的主要原因包括:自身因素、工作因素以及环境因素.针对于此,提出了提高社会认同感、培养教师自身素养以及给予体育教师人文关爱等对策.本研究的核心目的在于为切实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的工作保障、维护其身心健康发展,进而促进工作效率的全面提升,提供必要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体育教师;职业疲劳;缓解;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4-0178-02

1 前言

疲劳是一种主观不适的感觉,会导致社会个体正常的社会活动能力下降,进而影响行为的整体效果.而工作疲劳是在具体的社会工作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一种身心俱惫的状态.如果长时期地保持疲劳工作的状态,不仅会对工作效果产生影响,同时,对于社会个体的健康状况也会造成严重的损害.高校体育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培养学生体育素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责任.尤其是在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的社会大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师应承担起为社会体育培养与输送具有一定体育综合素质的人才、推动社会体育健康发展的全新使命,其社会责任与社会职能得到全面的提高与拓展.但是,由于自身的职业特性决定了体育教师长时期处于强度较大、风险较高以及环境相对恶劣的工作状态下,致使职业疲劳的症状在广大高校体育教师中普遍存在,成为影响其身心健康发展的巨大的潜在威胁.因此,如何有效地缓解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疲劳,在确保其自身健康的基础上,有效地提高工作的实效性,就成为当前必须加以高度重视并给予切实解决的现实性问题.这对于提高高校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体育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普及深入,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实用价值.

2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疲劳的成因

2.1 自身因素

(1)生理疲劳.由于高校体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既要给学生作出规范的示范,同时还要专注于对学生技术动作的纠偏与指导,因而,频繁的亲身示范会造成体育教师体力上透支,而长时期地处于身体透支下的工作状态,会造成体育教师出现生理的疲劳.往往会出现身体肌肉酸痛、四肢乏力的症状,而一旦这种状况不能得到有效的缓解,会导致肌肉劳损以及器官功能下降的严重后果.另外,在教学的过程中,体育教师要始终保持站立状态,为了给学生树立良好的形象,不能出现稍许的懈怠,因而,也会诱发下肢肿胀、酸软,甚至会导致静脉曲张.

(2)心理疲劳.高校体育教师相比于其他学科的教师而言,除去要面对生理疲劳症状频发的现实性问题,同时,还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长期以来,体育教学在高校仅仅是作为一种辅助型教学科目存在,受重视程度较低.受此影响,体育教师的地位较为低下,社会归属感较为淡薄,自卑心理自然存在.虽然现阶段体育教学的社会职能得到全面的拓展,教师的地位得到有效的提高,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对于体育教师的“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认知评价根深蒂固,在一定程度上会引发体育教师心理负担的加剧.在这种既要付出艰辛劳动,同时,还无法获取社会认可状态下的高校体育教师群体,其心理压力无法得到有效的调整、紧张与压抑情绪不能得到有效的释放,久而久之会出现神情困顿、精神不振,对本职工作表现出厌倦的心理.进而对其身心健康以及教学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

2.2 工作因素

(1)教学工作负荷过大.目前,工作量是考核高校体育教师工作业绩的基础标准,在一般情况下,高校体育教师每个学期都要完成200~400学时的基础工作量.如果考虑到评级、评优等因素,则完成的工作量远远不止这个数量.另外,伴随着高校体育教学社会职能的拓展,高校体育教师的教学任务愈加繁重,既要保证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还要肩负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与辅导工作;既要对教学程序进行合理有效的设计与规划,又要抽出时间参与社会体育活动的组织与辅导工作.因而,绝大多数的高校体育教师都处于高负荷的工作状态.

(2)科研工作压力过大.科研工作不仅是高校体育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能力,同时,也是体育教师工作考核与职称晋级的必要条件.而科研工作不仅需要一定的工作经验,同时,对于研究者的学术水平也具有较高的要求.对于高校体育教师而言,实践能力、操作能力、运用能力相对较强,而理论素养则是其较为明显的短板.主要表现在对于理论与实践的综合运用能力存在着明显的缺失.因此,科研工作无疑成为了高校体育教师群体所面临的巨大压力,这种压力对于高校体育教师所产生的影响要远远大于教学工作.

2.3 环境因素

首先,体育教学大多在室外进行,春天的阴雨、夏季的炎热、秋天的风尘以及冬季的寒冷,是每一名高校体育教师所必须面对的自然工作条件,因此,体育教学环境相比于其他学科而言,具有较为明显的恶劣性.长时期地置身于这种工作环境,无疑会导致体育教师的身心疲惫.其次,由于受资金限制,使得高校体育教学的基础设施无法得到有效的维护与更新,陈旧的基础设施、破损的教学器具,也会对教师的教学情绪产生消极影响.再次,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引导以及全民健身运动的推动下,高校体育教学的社会地位虽然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由于长期以来“重文理而轻体育”的观念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使得体育教师的社会重视程度以及社会归属相对薄弱,因而会对体育教师的心理与情感造成一定的影响,这也是诱发高校体育教师职业疲劳症状的重要原因之一.

3 改善高校体育教师职业疲劳状态的策略

3.1 提高体育教学的社会认同感,用以舒缓体育教师的心理压力

长期以来,由于社会偏见的长期存在,使得体育教师的工作与付出无法得到社会的正确理解与公正认知.在无法获得与其他学科相同的社会认同感的境况下,会造成高校体育教师压抑、自卑、烦躁等心理现象的产生.而这种心理问题一旦无法得到有效的缓解,会导致体育教师长时期处于巨大的心理压力之下,造成其心理疲劳症状的生成.鉴于此,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的社会认同感,是改善其职业疲劳的有效途径.这就要求:首先,要借助于全民健身运动的推动,来提高高校体育教学的社会地位,彰显其重要的社会价值,用以改变社会对于体育教学的传统认识;其次,要增强高校体育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强化其师德的培养,引导高校体育教师秉承高尚的“教书育人”的职业操守,以自身的辛勤劳动与付出来赢得社会的认同;第三,要加强高校体育教学人文环境的构建,推动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使“热爱体育、乐于健身”的观念得以确立与发展,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行为在高校校园蔚然成风,为体育教师营造出良好的工作氛围.

3.2 全面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的业务素养,激发与维系其旺盛的工作热情

高校体育教师的工作与“健康”具有直接的关系,是一项关乎人才质量与社会发展的神圣职业.因此,加强对高校体育教师业务素质的培养,使之在教学活动中能够有效地应对各种问题,切实提高自身工作的实效性,在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基础上,促进其“终身体育”与“健康第一”思想的自然生成.在增强高校体育教师工作成就感的同时,确保其工作热情得以有机的延续.这对于缓解工作的疲劳,增强自身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应建立相关机制,鼓励体育教师接受继续教育,可以采用外出深造、内部培训等方法,并制定相关的奖励与保障政策,来激发体育教师的自我发展意识,促进其自身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

3.3 改善工作条件,关爱体育教师的健康

相比于其他学科而言,高校体育教师的工作条件相对较差,主要体现为除去相关的硬件设施外,气候、季节等自然条件也会对体育教师的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是其职业疲劳的重要诱因.因此,改善高校体育教师的工作条件,对于缓解其职业疲劳的症状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应加强对体育教学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破损的教学器材应进行及时的修缮或替换;其次,有条件的学校应修建综合性体育教学场馆,为各个体育教学科目的开展提供保障;第三,应加大体育教师教学工作防护设施的建设与完善力度,针对不同的季节为体育教师增设相关的防护设施,如购置防寒设施、防暑降温设施等,以便于有效消除自然条件对体育教师身心健康的影响;第四,应建立定期体检制度,关爱体育教师的身心健康发展,力争做到防患于未然,确保体育教师能够心情舒畅、精力十足地投入到教学活动当中,这对于切实解决在高校体育教师群体中普遍存在的职业疲劳现象,并有效缓解与改善因职业疲劳而对体育教师身心所造成的损害,具有重要的促进与保障作用.

参考文献:

(1)郎修玲,姚桢译.劳动职业疲劳的调研方法及其对策[J].日本医学介绍,2003,24(12).

(2)孙建华.对学校体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思考[J].高师学校体育研究,2002,(7).

有效教学心得体会范文12

论文摘要: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对教师教育的研究从行为研究逐步转入注重教师教育观念、教育态度、策略与方法上来。于是初步形成了“教学效能感”这一教育心理学的热点研究领域。教学效能感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其能有效地完成教学工作、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能力的知觉与信念,并与教学监控能力、教学行为和教学策略等因素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着重探讨教学效能与教学行为的关系。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心理学从行为科学到认知科学的发展,教师研究逐渐从关注教师的行为塑造转到注重教师教育观点、教育态度、教学思维等内在心理品质及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和原因的探讨。随之,研究者开展了大量的理论实证研究,逐步形成了“教学效能感’笼一教育心理学的热点研究领域。面对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成为当前一项重要任务。本文着重探讨教师教学效能感对教师教学的重要影响,希望引起一线教师对教学效能感的重视,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一、教学效能感概述

1976年兰德小组提出“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学业完成的信念,或者是指教师对自己如何很好地影响学生学习的能力信念”。1977年班杜拉提出自我效能感,并将其定义为“个人对自己在特定情景中,是否有能力去完成某个行为的期望”。③自我效能感包括两个部分:效能预期与结果预期。WWW.133229.cOM效能预期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实施某行为的主观判断;结果预期是指个体对自己某种行为可能导致什么样结果的推测。

随着班杜拉社会认知理论的兴起,研究者们开始运用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概念来研究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教学效能感包括两个部分:一般教学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所谓一般教学效能感是教师对教与学的关系、对教育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等问题的一般看法与判断,即认为即使在显著受到外在环境限制的情况下,教育仍有可能改变学生;而个人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教学任务、教好学生的信念,是教师对自己教学效果的认识和评价。gibson等人认为,两种不同的教学效能感正好反映了自我效能感的两种预期,一般教学效能感反映的是结果预期,个人教学效能感反映的是效能预期。

已有大量的研究表明,教学效能感与教学效果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也是反映学生成绩好坏的重要预测变量。因此,教学效能感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己成为教师心理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教学效能感对教学的影响

教师教学效能的高低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与表现、学生的学习行为与表现,已经成为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一)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情绪

教学效能感高的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感并信心百倍,精神饱满,表现出积极的教学态度和情感。这样,一方面能够坚持不懈地努力以使自己的目标得以实现,另一方面,目标的顺利实现又反过来促使教师对自身的教学效能感产生更加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形成“高效能感一目标达成一更高效能感”的良性循环。而教学效能感低的教师则表现出较多的焦虑和恐惧,害怕个人准备不足,害怕遇到意外的对抗而不知所措等,从而影响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甚至会影响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

(二)影响教师对教学活动的组织和控制

在教学活动的组织和控制中,自我效能感不同水平的教师会有不同的表现。李哗等曾用观察法对中小学教师课堂行为进行分析,发现教学效能感水平不同的教师在上课时间的安排、课堂提问的认知水平、提问对象以及对学生的反馈方式等方面均存在差异。自我效能感高的教师往往花费更多的时间用于组织教学,能够创造积极、热情、民主、轻松地课堂气氛,选择有效地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学习。相比之下,自我效能感低的教师,则采取责备、冷漠的态度,教学方法呆板、缺乏控制和管理教学情景的能力。

(三)影响对教学成败的归因

mcdaniel?mccarthy研究发现,有的教师将学生无法进步的原因归罪于学生、学生的家庭环境、社会经济地位、缺乏学习动机或越轨行为,而事实上是这些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能力缺乏信心。我国学者研究表明,成功教学的能力及努力归因随教学效能感水平的提高而提高,背景及运气归因随教学效能感水平的提高而降低。教学效能感不同的教师在教学成功归因倾向上差异能反映出高效能感水平的教师更倾向于将其成功归因于自身内部的因素,低教学效能感的教师更多地将教学失败归因于运气不好及背景因素,更倾向于对失败进行外部归因。由此可见,高效能感的教师对教学成功的归因会增加增强工作动力,进一步教学效果;而教学效能感低的教师对教学失败更加敏感,产生内心冲突。

(四)影响教师教学策略的运用

教学策略是教学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在特定教学情景中为实现教学目标和适应学生需要而采取的教学行为方式或教学活动方式。熙致师运用的教学策略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策略的形成。使用教学策略的过程也是教师进行自我调节的过程。当他们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来讲授同一教学内容时,他们会考虑不同教学策略所包含的不同知识技能要求,那么他们选择何种方式就取决于其对可供选择策略活动的自我效能感。ashton?webb研究表明,效能感水平低的教师一般是控制定向者,倾向于采用粗暴的惩罚性的管理策略以控制学生的行为;而效能感水平高的教师,一般不是控制定向者,他们不是试图去控制学生的行为,而是给学生提供行为的信息,鼓励学生自我约束、自我建构。

三、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培养提高

美国心理学博士海姆.g.吉诺特(chhaingginott)所说的那样:“在学校当了若干年教师后,我得到了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学的成功与失败,我是决定性的因素”。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与教学效果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培养与提高教师教学效能感有着重要的意义。研究者指出教师效能感的形成与变化会受到教师的实际教学经验即掌握经验、观察榜样教师教学获得的经验即替代经验,社会劝说以及教师自身的情绪等心理状态的影响,同样教师效能也会受到个人因素、社会因素、学校因素的影响,如教师性别、教师评价制度、社会风气等。提高教学效能感,可有以下几个举措。

(一)从个人层面看

1.对教学成败进行合理归因

教师对自己的成功做出了高能力和努力归因,而对于失败教学则归因于外部不可控因素,这种归因取向是积极的。研究表明,如果个体把自己成功行为归因于自己高能力,就会感到自豪与自信,就会增强再次成功的期望,就会再作努力:如果个体把自己失败行为归因于自己能力低下,就会感到沮丧与羞愧,就很少甚至无成功期望,就不会再做努力。但是,如果个体把自己失败行为归因于努力不够,则个体虽然会感到惭愧,但会产生再次成功的期望,再去奋发努力。由此可见,教师的归因取向是积极的,有利于增强后续教学效能感,改进后续教学行为。

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教学效能感,就应该进行积极、努力地归因吗,对教育教学中出现得问题作易控的、不稳定的和内部的归因;认识到只要自己努力工作,积极掌握良好的教学策略、增强责任感,就会成功地完成任务;认识到自己的努力是有效的。教师进行恰当的归因对于激发成就动机,提高教学效能感有着积极的意义。

2.设定适宜的教学目标,帮助教师积累成功体验

班杜拉认为,教学效能感来自于各种教育教学经验,以往多次成功的经验会增强教师对未来取得成功的信心,增强教学效能感,而过去多次的失败则会使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能力产生怀疑,并降低个人教学效能感。可见,从实际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获得成功,是提高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条件。而教师判断自己的教学是否成功是与其教学目标相关联的。戴维克等人把个体的成就目标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操作目标,指向外界,人们的活动目标是为了取得外界良好的评价;另一类是掌握目标,指向任务本身,人们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掌握知识和发展自身能力。

(二)从学校层面看

1.加强教师的培训工作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改变与提高,可以进行专门的训练。研究表明。,经过训练的教师会认识到新教学方法更有效、更符合教学实际,对学生的学习名具有更加积极的促进作用;培训也使得教师认识到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认识到自己更大的教学潜能还有待于挖掘,从而增强了他们的教师效能感。学校应充分认识到提高教学效能感的重要性,不断为教师创造进修培训的机会,是教师的知识不断得到更新,教学能力不断得到发展,教育信念不断增强,并鼓励、支持和帮助教师在实践中革新教学方法,熟练掌握教学策略。一旦获得成功就能促进学生的学习,从而增强教师教学效能感。

2.改革教师工作评价制度

工作评价对教师效能感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传统的教师评价是一种奖惩性评价,评价主体、标准、内容、方式等单一化,过于注重学生考试分数,易引发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而且以牺牲大多数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为代价,因此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现代学校应实行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根本目的,领导、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评价内容、标砖、方式多元化的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通过评价,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发挥其特长,让教师及时、充分地获得有益于效能感发展的信息和机会,让评价成为教师发现自我、建立自信、欣赏别人的过程,从而提升教学效能感,并促进其专业成长。

(三)从社会层面上,建立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社会支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