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农业经济环境

农业经济环境

时间:2023-06-16 16:05:11

农业经济环境

农业经济环境范文1

关键词: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农业经济;关系

引言

环境友好型农业是我国农业行业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必然结果,是结合了“环保”、“绿色”、“维护生态平衡”等理念衍生而来的全新农业生产形势,是在现有的资源节约型农业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良性循环能力的农业发展趋向。在环境友好型农业,农业技术的创新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活动的效率,增强农业生产活动的环保水平,减少农业生产行为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保证农业生产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基于此,农业主管部门要正确看到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通过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什么是环境友好农业

环境友好型农业就是指以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最终能够转变农业形态的一种全新的农业发展理念;这需要人们转变农业生产意识,将节约水资源、节约土地资源、优化自然配置、减少农药化肥等作为核心理念,优化土地资源分配,弱化农业生产对于土地资源的突然,有效保护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的可持续供给能力[1]。所谓的环境友好,就是指在任何经济活动中都不能够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要将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作为实现农业经济发展、应用先进农业技术的主要参考,从而实现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稳定的目的,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机本身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传统农业生产活动中,农业技术是以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的,浪费了大量的自然资源,且无法满足现代社会人们对农业经济发展的需求。环境友好型农业则与之相反,其是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将促进农业经济增长为目标,将可持续发展作为核心理念,维护我国农业大国的地位。

2环境友好农业技术的重要价值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的重要构成之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在现代社会背景下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推广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能够有效节约资源,提高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率,维护自然资源的可利用能力,且对原本的农业技术进行创新与改进,研发出全新的、能够满足可持续发展需求的农业技术。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就是在保证自然生态平衡的基础上,促进农业资源的和谐发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一种全新技术,是我国农业在现代社会背景下发展的必然结果[2]。

3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

关于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农业技术创新的范围较广,比如:种子改良、减少农药施播、降低化肥使用量、机械收割等,从而达到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减少病虫害,实现“增产增收”目的等最终目标。这些农业技术的创新能够提高农业经济水平,可以说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若农业生产产量增加、农业用地污染减少、病虫害防治效果良好且农作物生长情况较佳,则农业经济水平能够有效提升。若土地污染情况减少,且有效节约农业资源,实现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则能够保证农业生产的平衡,推行环境友好型农业,进一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效提高农业经济的增长水平[3]。关于农业技术推广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随着新型农业技术的普及,农业经济增长发生一定的变化。科学的农业技术需要推广,才能够被广泛实施于农业生产过程中,从而获取农业生产收益。在传统的农业生产活动中,由于交通闭塞、信息流动不足、缺乏生产资源等多种原因,导致无法有效推行先进的农业技术,无法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因此,要积极转变农村人民的思想观念,引导农民形成正确的、科学的农业生产观念,从而实现农业的发展与进步。

4通过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促进农业经济增长

4.1加强宣传,转变农民群众思想观念

要想通过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促进农业经济的增长,就要加大宣传力度,推动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为新型农业技术与农业生产理念的推广奠定基础。在漫长的农业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较为牢固的农业生产观念,农民的思想意识固话,更加习惯于使用传统的生产技术与生产模式,阻碍了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因此,在进行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推广时,工作人员要积极宣传环境友好理念,让农民认识到环境友好理念对于农业生产经济效益的促进作用,让农民看到真正的实惠,促使农民更好的接受新技术。此外,还可以给农民进行知识宣讲,让农民看到新技术的应用效果,促使农民更好的接受新技术与新理念,有效实现环境友好型农业的发展[4]。

4.2引进先进技术,改善农业生产能力

要想通过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促进农业经济的增长,就要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调节农业生产结构,改善农业的生产能力。现阶段,我国针对环境友好型农业发展不断创新农业技术,提出了很多全新的农业技术。地区农业主管部门要积极迎合行业发展趋势,引进大量的先进创新成果,提高地区农业生产活动的技术水平,有效实现地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此外,关于新型农业技术的引进,地区农业主管部门还需要加大对农业技术的资金投入力度,为环境友好型农业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推动农业发展,促进农业经济增长[5]。

4.3重点展开培训,提高农民技术素质

要想通过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促进农业经济的增长,就要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地区农业主管部门内技术推广人员的专业素养与综合水平,促使技术推广人员能够数量掌握先进技术的使用方法,将新技术、新理念更好的推广到农民群众中。此外,地区农业主管部门还要定期开展农业技术、机械设备的培训,让农民能够直接学习先进技术的应用方法,提高农民的农业素养,让农民更好的了解农业技术的操作注意事项,从而发挥先进农业技术的应用优势,更好的实现环境友好型农业发展,有效促进农业经济的稳定增长。

4.4发挥政府调控职能,不断推出科学政策

要想通过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促进农业经济的增长,就要充分发挥政府职能,提高政府调控水平,结合我国农业的实际发展情况,不断提出科学的政策,有效引导农业发展,为环境友好型农业的发展与普及提供良好的外界环境。基于此,各地区政府要制定农业技术发展的创新政策,在相关政策中明确提出创新要求,并且对农业创新技术的应用区域给予一定的鼓励与扶持,为农民提供物资基础,促使农民能够积极主动尝试新型农业技术,走上环境友好型农业发展之路[6]。

农业经济环境范文2

关键词:新农村;农业经济;管理

引言:

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农业国家,农业的发展不仅关系到我国的经济,也关乎我国的国际政治地位,十以来,中国的粮食生产依然保持上涨趋势,与此同时,出口和进口食品也在增加。农业是民生的基础,是我们生活的来源,党和国家重视农业的发展。本文就r业经济的发展问题,站在经济管理的理论高度,在新农村时代的背景下,对我国农村经济进行探讨,行文如下:

一、农业经济管理弊端

(一)农村基础建设水平悬殊巨大

尽管中国早期的农业在基础设施等方面取得了些许成绩,但不同地域之间仍然千差万别、参差不齐,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难题。

(二)农业管理服务人才缺失

农业管理思路逐步转向现代管理模式,农村治理人员综合素质薄弱,可能直接导致农业生产和收入的减少。农村的老龄化速度过快,大多数年轻人已经在城市里面工作了,农村劳动力显然是不够的。

二、新农村建设环境

关于新农村建设,在党的第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方针,这不仅为我们新农村的建设明确了目标和方向,也指明了方法,针对农业、农村、农民,从新产业、新村镇、新设施、新农民多个角度给予了指导的意见。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发展的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管理体系逐步完善,调整适应地方条件,不断优化和升级产业结构,是中国新型农村农业健康和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局面。农业管理的改革与创新,不仅使许多农民重新审视自己的资源,而且也使农业管理体制的管理与经验的结合。农村经济的发展使许多贫困家庭富裕,也发挥了社会保障的稳定作用。

三、新农村建设农业经济管理的建议

(一)资金保障

要确确实实的加大优化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农业基础设施的使用,引入人才和科技等方面的投入,要有政府专项的和配套的政策性资金支持,并通过政策等各种方式引导社会资本注入,并有相应的监督机制。

(二)人才保障

农业管理人员应具有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要做好每一项工作,不能杂乱无序,要专业不能自由散漫,除了具备专业的知识技能外,还要了解相关的国家政策。农业管理者应该拥有,与人沟通的能力,特别是与职业经理人交流的能力,可以分享信息,交流资源,学习他人的工作,把精华带进公司,通过改革不断改进创新,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结交相应的社会资源,建立良好的管理体系,提高工作效率。

(三)思想宣传

提高农民对发展的认识,号召其共同做好服务,进行资源整合,增强各部门合作意识,促进农村工业化建设。在公共事务中,创新越来越重要,重视农业管理的创新,促进农业的进步与繁荣。

(四)体制创新

在这里之所以强调体制上的突破,是因为农业尤其现代农业的发展已发生了诸多变化,传统农业增长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新的发展计划和目标的指导下,有新的想法和对策。这就需要我们突破自身局限思维,要有改革精神,对国家政策保持高度关注,在许可的前体下敢于突破壁垒、大胆尝试,在充分的政策理论研究和实践论证下,探索新路子。

(五)制度创新

加强对农业经济发展、国家宏观调控和控制体系的制度保障,才能更好促进农业经济、提升抗风险能力,实现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和腾飞。在发展的道路上,要有效地消除障碍,就要加强农业各方面特别是支持经济制度改革,只有如此,才能够从制度上和根本上为我国农村社会经济提供有力可靠的发展保障。

(六)产业化建设

采取实施农业产业化的战略的相应措施,可以有效地促进农业发展,促进农产品基地建设。在中国农业相关政策条件下,各种类型的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和相关的中介服务组织取得了快速发展,受利益的驱使,各种各样的组合和个人也进一步参与进农业生产过程中,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经济的组织形式和发展水平。例如,土地流转政策驱使下,企业进入农村,与村民签订流转协议,实现农产品的规模效益,吸纳农民就业,实现科学化、标准化的农业经济管理。

(七)信息化建设

计算机网络对社会的进步的有效实施和管理奠定了重要基础,大数据在农业技术的应用加快了信息化的过程,农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确保农业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引进一批技术设备,带进一股新思想潮流,学习一批新的管理手段,培养一批信息化管理服务队伍,以技术为突破点,带动农村经济各影响要素全面提升,最终实现管理效果。

四、结束语

基于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情,农业问题不仅仅是关乎国计民生,也是关乎国防与粮食安全的战略性问题。随着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成熟,市场化标准化水平提高,势必会给农业经济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有效利用国家政策,强有力的资本输出,重视基础和创新,重视人才,把握经济发展趋势,正是每一个参与农村经济管理的人应该做的。

参考文献:

[1]冀海燕.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田商场现代[J].2013,(25):288-289

[2]刘喜江.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田农民致富之友[J].2015(24):26-27.

农业经济环境范文3

一、引言

 

随着农村环境问题越来越严峻,关于农业生产环境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学术界已经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类,一类是沿用Grossman和Krueger(1993)等研究经济增长与工业污染之间关系所运用的环境库兹涅兹曲线(EKC)验证方法,来探究农业面源污染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如张晖、胡浩(2009)通过建立江苏省经济发展水平与过剩氮污染的经济计量模型,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环境库兹涅兹曲线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人均过剩氮排放量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曲线关系。[1]还有一类是借鉴Islam的研究思路,通过构建农业面源污染影响因素分解的理论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如梁流涛、曲福天等(2013)利用计量经济模型在农业面源污染影响因素分解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探寻了农业面源污染演变的内在驱动机制,得出经济作物比重提高和畜禽养殖业产值比重的提高都会导致农业面源污染加剧等结论。[2]第三类是以沈霞林(2011)为代表,选取多个因素作为农业经济发展指标,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法,测算区域农业面源污染水平与区域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以给出区域农业面源污染差异的经济解释。[3]本文正是在包含以上这些文献的基础上,展开了对农业生产环境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说明

 

研究方法上,本文运用的是VAR模型,数据方面,以1994~2014年这20年间的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为依托,以农业一项的产值作为农业经济增长的指标,以化肥、农药及地膜的投入密度为基础计算出的土壤环境污染综合值[4]作为土壤污染测算指标,基础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与《中国农村统计年鉴》。

 

另外,考虑到我国国土面积广大,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与农业发展水平都有所不同,所以本文对所研究的区域进行了划分。依据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以及地理方位的不同,将研究的31个省(市、自治区)划分为东北、西北、华北、华中、华东、华南、西南一共七个区域进行对比研究[5]。在基础数据处理上,为避免物价波动的干扰,本文将每年农业总产值都折算为1994年可比价,同时,为消除数据中存在的异方差,将代表各地区农业经济增长的农业总产值以及代表土壤环境的土壤环境污染综合值再分别进行对数化处理,其对应形式分别为lngdp、lnsoil,而下文中的Dlngdp、Dlnsoil与D(lngdp,2)、D(lnsoil,2)分别表示一阶和二阶差分序列。

 

三、实证分析

 

(一)单位根检验

 

对时间序列进行分析的前提是保证序列的平稳性,因此一般情况下进行分析之前,需要对原变量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判断序列的平稳性。[6]本文选取较为常用的ADF单位根检验方法对处理过的数据进行检验。通过检验结果可以看出七个地区中,除了华东地区的lngdp与lnsoil是在二阶差分形式下同时平稳外,其他地区的lngdp与lnsoil都是在一阶差分形式下同时平稳,所以,华东地区是二阶单整序列,其他地区都是一阶单整序列,满足协整检验的前提。

 

(二)协整检验

 

协整检验是为了进一步判断土壤环境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为此本文采取常用的协整检验方法Johansen协整检验,做进一步探究。协整检验结果表明,在最佳滞后期,华东、西南、华北、东北地区的lngdp与lnsoil之间有协整关系,而华中、华南以及西北地区lngdp与lnsoil之间没有协整关系。这说明,前者的土壤环境与农业经济增长具有长期协整关系,而后者两者之间的长期协整关系在最佳滞后期并不显著。不显著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这三个地区的土壤环境或农业经济增长已经基本达到了饱和,因此造成土壤环境的变化对农业经济增长或农业经济增长对土壤环境的变化没有显著的反应。

 

(三)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协整检验只反映了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因果关系,并不能明确两者之间因果关系的具体方向。为了进一步明确二者之间的关系,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因为之前的协整检验结果表明,华北、东北、西南地区的土壤环境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都具有长期的协整关系,所以在此使用原序列进行长短期的Granger因果检验,而华中、华南与西北地区没有长期协整关系,所以在此用一阶差分形式来做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此外,华东地区因为是二阶单整,所以也用一阶差分形式来做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检验结果显示,在最佳滞后期,华北、东北地区存在lnsoil到lngdp的单项因果关系,西北也存在Dlnsoil到Dlngdp的单项因果关系,而西南地区存在lngdp到lnsoil的单项因果关系,华东也存在Dlngdp到Dlnsoil的单项因果关系,但华中、华南地区的Dlngdp和Dlnsoil并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这说明,华北、东北、西北地区前期土壤环境的变化对随后的农业经济增长的程度有较大影响,而西南地区和华东地区则是前期的农业经济增长的程度对随后的土壤环境变化有较大影响,华中、华南地区土壤环境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Granger因果关系。

 

(四)方差分解

 

为了更清楚地刻画和度量土壤环境与农业经济增长的相互影响程度,本文进一步采用方差分解的方法,获得不同方程的冲击反应对各个变量波动的方差贡献率构成。下表1-1、表1-2给出了各个地区预测期的方差分解结果。

 

表1-1、表1-2的方差结果表明,(1)各地区经过5个预测期以后,系统就已经基本稳定。(2)土壤环境与农业经济增长的波动均主要来自于自身,农业经济增长对自身波动的贡献比率都在80%以上,土壤环境对自身波动的贡献比率除了西南地区外也都在60%以上。(3)农业经济增长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在2%-15%之间,其中西北、东北地区所受影响最大占到了15%左右,其次为华北、华南、华东、华中,影响最小的是西南地区,仅为2%。(4)土壤环境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方面,西南地区影响最大,达到了60%,其次是华东、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影响程度在30%左右,而华中、华南地区土壤环境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小,分别为13%何9%左右。

 

四、结论

 

华北、东北、华东以及西南地区的土壤环境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在各自的最佳滞后期内具有长期协整关系,而华中、华南以及西北三个地区长期协整关系在最佳滞后期内并不显著。

 

华北、东北、西北地区土壤环境前期的变化对随后的农业经济增长程度有较大影响,而西南地区和华东地区则是前期的农业经济增长的程度对随后的土壤环境变化有较大影响,华中、华南地区土壤环境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Granger因果关系。

 

方差分解的检验结果更进一步表明,基本上经过5个预测期后,各地区的系统基本趋于稳定,土壤环境与农业经济增长的波动均主要来自于自身,农业经济增长对土壤环境的影响仅在2%-15%之间,其中西北、东北地区所受影响最大,其次为华北、华南、华东、华中,影响最小的是西南地区。这说明西北、东北地区的农业经济增长对土壤环境的破坏力度相对较高,西南地区破坏力度相对较小。土壤环境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方面,西南地区最大,其次是华东、东北、华北、西北地区,而华中、华南地区土壤环境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小。这也侧面反映了西南地区目前土壤环境比较优良,对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而言能带来更大的增长空间,而华中、华南地区土壤环境已经欠佳,能为地区农业经济增长提供的动力较小。

农业经济环境范文4

关键词:农业经济;困境;循环农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F327.8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1-000-01

近年来,生态安全、气候、雾霾等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保护地球家园已成为全人类共识。发展循环农业农街,是关系到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战略决策。

一、我国循环农业经济的困境

1.基础农业设施落后

目前来说,我国尚未建立起稳定、有效的农业投入运营机制,不同部门对农业投入的随意性较强。经济投入不足,导致基础农业设施落后,无法更好的应对灾害性问题,严重制约农业循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城乡二元结构问题

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过剩,而城乡双重户籍限制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严重影响劳动力流动。工农业产品巨大的剪刀差价,阻碍了农业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

3.外资利用不合理

目前,由于初级农产品的审批快、投资少、市场广阔,不少投资商选择初级农产品加工进行投资。未养殖水面、荒山等项目由于风险大、回收期长,外商缺乏投资兴趣。农产品品种改良、农业技术研发等高技术含量、高风险的项目,外资企业也很少关注。外资利用不合理,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现代农业循环发展的脚步。

4.信息闭塞

市场直接决定生产,农业经济发展必须通过市场进行配置,才能健康、持续发展。一直以来,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滞后甚至空白,这就导致了农村市场信息鼻塞,无法更好的适应市场运行趋势,致使农业生产“大起大落”,给农业发展带来重大损失。

二、循环农业经济的建设的主要对策探究

1.完善农业循环经济综合协调机制

首先,充分发挥价格调控驱动作用,积极改善自然资源“有价无市”的局面,并通过完善的产权制度、监管体制保护自然资源,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生产要素流动作用与资源配置作用,并引导其向环境污染小、资源消耗低的方向投入。

其次,政府部门应积极出台完善的循环经济基本评价体制,制定切实可行的激励监督协调机制与人才技术配套体系,真正为循环农业发展提供规范、便捷的服务,积极推动循环农业发展。

2.建立农业循环经济技术推广体系

首先,建立健全完善的循环农业技术研发体系,积极吸引更多的农业产业企业、技术人才加入到循环经济的开发过程中来。

其次,增强循环农业的创新研发力度,尤其是生物农药、绿色地膜、精准播种、收获技术、综防技术等农业技术的研发。

再次,彻底改变传统轻研究重技术的局面,合理增加基础研究资金投入力度,夯实基础研究工作,并合理调整研究经费与推广经费比重。

最后,增强农业循环经济、循环技术的普及力度,促使各种循环技术走向群众、走向农村。可通过电视、网络、广播等方式加强循环技术的宣传力度,加强农村技术人员培训,在有效推广循环农业技术的同时,提高循环农业的社会认可度与支持度。

3.完善农业循环经济法律与政策体系

首先,政府部门应制定绿色生态税收、农业清洁生产等循环农业法律法规,为循环农业发展提供全面、科学的法律规范支持。

其次,相关农业服务部门应结合本地区循环农业发展现状,出台相关政策,从财政奖补、金融、税收等层面,细化政府支持的方式与路径。

再次,加强对农业循环经济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通过切实有效的宣传措施,真正使得法律政策深入民心。与此同时,强化制度执行力度,加强对违反环境保护法、资源保护法等行为的惩处力度,真正体现法律震慑力。真奖实补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等行为,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与法律惩戒作用。

4.积极深化农业循环经济功能

首先,将有机农产品推广与农业循环经济有机结合起来。严管理、高标准的循环经济运作模式,使得农业循环经济的产品符合有机、优质、绿色等标准。在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人们的消费结构发生了深刻变革,对有机食品的需求力度大增。有机产品经济效益好、附加值高,市场发展空间广阔。新形势下,应将有机农产品推广与农业循环经济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建设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规范有机产品认证流程,促使循环经济产品真正转化成经济效益优势。

其次,将生态农业旅游与农业循环经济相结合。尊重自然生态,高效利用资源能源,保护农业循环经济,与当代社会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社会潮流相吻合。鉴于此,可将生态农业旅游与农业循环经济相结合,积极发展樱桃采摘、草莓采摘、农家乐等个性化体验式生态农业旅游,生态旅游与循环农业发展相结合,共同促进现代农业的健康发展。

再次,将第二产业发展、第三产业发展与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相结合。从整体上来看,我国循环农业的研究理论、实践模式均比较单一,主要以农林牧副渔等为主的小型循环农业为主,多局限于农业生产自身。这种局限性很难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需求,在新形势下,必须拓宽眼界,将第二产业发展、第三产业发展与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相结合,促使三产业交融发展。真正促使三产业交融发展成为推动循环农业发展、拓宽循环经济功能、引领农业发展转变、提升生态社会效益的关键。

农业经济环境范文5

关键词:农村生态环境;生态农业经济;经济发展

1农村生态环境是发展生态农业经济的基础保障

1.1生态农业与生态农业经济的内涵

生态农业发展中提出资源循坏利用,对所要排放的废弃物进行加工处理,其中的部分成分通过过滤提取等方法可以继续运用,最终经过处理的废弃物排放后也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人工种植区域与自然环境之间能够更好的融合,实现相互促进共同协调发展,这样的发展计划也具有可持续性,所投入的建设资金能够为农业发展区域创造更可观的经济收益。传统的农业发展理念中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存在过量的现象,导致生态平衡受到破坏并且难以恢复,这一点在生态农业经济体系中得到了解决,能够在污染问题发生前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将影响降至最低。

1.2生态环境平衡是促进经济长期发展的前提

依靠牺牲环境来实现的经济发展计划,不具备生命力,这样的农业发展建设计划开展一段时间后,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缺乏资源支撑必然会停滞不前,所需要投入的建设资金也逐渐增大,最终影响到区域内的均衡发展。通过农业生态环境的建立,最大程度避免生态失衡现象出现。

2改进农村生态环境与发展生态农业经济的对策

2.1转变观念,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加强基层中的宣传教育工作,只有农民的生态环保意识提升,生态农业经济发展计划才能够真正意义上的落实。工作观念是首先需要转变的,传统的农业管理体系中注重过程监管,缺乏关联体系的建立,不利于全民生态环保意识的提升[1]。注重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的宣传工作模式,这样能够帮助建立起更适合基层工作任务发展的环境,基础农民运用环保技术开展农业种植生产后在经济收益上得到提升,才能真正认识到开展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并自觉的投入到基础建设中去。

2.2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监管

虽然现阶段的环境保护体系已经十分完善,但常常会出现落实不到位的问题,不利于生态农业经济计划的全面开展,针对这一问题,要加快完善监管制度,对所开展的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工作进行监督[2]。

2.3增加资金投入,发挥生态区域示范带动作用

在所开展的工作计划中,通过示建设范区域,可以更好的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为其他农村生态区域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加大生态农业经济建设的专项资金投入,确保各项建设发展计划开展过程中都能够得到充足的资金保障,避免建设中的计划终止。经济发展计划需要根据地方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符合环境特征才更具有实现的可能性。可以建立生态农业示范区域,并指派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到种植区域内多生产技术做出指导,种植成果目标实现后,可以进入到更深层次的推广运用,避免其他区域所开展的生态农业建设出现技术上的误差问题。

2.4加大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遏制生态恶化趋势

针对现阶段所存在的生态环境失衡问题加大治理力度,同时环境污染的预防措施也要在经济发展区域内落实。要对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做出合理的控制,这样才能够深入基层解决环境保护问题,为生态农业经济发展提升可供利用的资源。充足资金保障前提下,实现环保治理工作还需要先进的技术支持,因此更要注重对先进技术的宣传落实,以免影响到基层工作任务的深入开展。通过预防与治理措施还能够维持生态平衡与物种的多样性,符合农业发展需求特征。

结束语

就目前的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而言,亟待从宏观调控的战略高度全面改进农业生态环境,以促进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使“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只有树立环境就是资源,环境就是效益,环境就是生产力的观点,才能促进生态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才能调动广大农民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才能实现农村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迎霜,陈芳,王庆.农村经济与农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水平评价———以湖北省黄冈市为例[J].江苏农业科学,2016(05):34-35.

农业经济环境范文6

关键词:生态足迹;生态赤字;EKC曲线;阶段特征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4)20-5018-04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4.20.068

Empirical Studi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gro-ecology and Economic

Growth in Tianjin City

CUI Kai1,2, GUO Jing-li1

(1.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 and Development, CAAS, Beijing 100081,China;

2. Tianjin Rural Economy and Regional Planning Institute, Tianjin 300192,China)

Abstract: Based on method of Ecological Footprint proposed by Wackernagel, the agriculture ecological Footprint and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in Tianjin city from 1990 to 2011 was calculated. The regression model between agro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was established.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lationship was in accord with the EKC for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conomic growth and agro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current stage of Tianjin were investigated.

Key words: ecological footprint; ecological deficit; EKC curve; stage characteristic

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学术界长期关注的课题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全球资源衰竭、能源消耗及生态环境破坏的严峻形势,生态与经济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从1992年的《21世纪议程》“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正式提出,到2002年的《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承诺》再到2012年的“里约+20”峰会,世界对于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中国在中共“十”报告中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坚持不懈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则是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理念与世界接轨的基础上,将生态文明建设与农业发展的国情相结合的重要战略部署。

对于生态环境的衡量与测度方面的研究,以生态足迹分析方法最为普遍和典型,已经形成一系列研究成果。生态足迹分析方法是加拿大卑诗大学UBC学者Wackernagel和Rees在其合著《我们的生态足迹》“Our Ecological Footprint: Reducing Human Impact on the Earth”中所构建的生态足迹模型,主要用于测算不同生物的土地占用面积,即生物生产面积,其中土地类型主要包括能源占用、建筑占用、农业占用、牧业占用、森林占用、海洋占用等类型。自生态足迹概念提出后,因其概念的合理性及测算的简易性,国际上在可持续发展方面便广泛运用生态足迹测算人类活动的生态负荷,以此来衡量人类对大自然的需求及对生态资源的占用情况。国内学者对该领域的研究更加注重国情和实际,并将该方法广泛用于区域性、行业性的生态足迹研究,取得了大量成果。目前对于生态足迹已经形成较系统的研究体系,研究重点大多放在微观领域区域和行业间的各类生态足迹的测算,以及以生态足迹为代表的环境应用方面[1-4]。

天津市是中国北方最早一批的沿海开放城市,位于华北平原东北部,海河流域下游,北依燕山,东临渤海湾,属海河平原主要的农业基地之一。长期以来,天津市的农业生产通过化肥、机械、农药等的现代生产元素的高投入,使得农业发展取得了较快增长,农业现代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但同时也面临耕地退化、水资源短缺、农业面源污染严重等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系统较为脆弱,农业生态承载压力大。天津市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十二五”专项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内,具有生态功能的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水域和部分未利用地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比例要保持在60%以上。针对目前天津市农业资源利用和生态承载力等面临的问题和形势,本研究将生态足迹应用于天津市农业生态环境的研究,通过生态足迹的最新研究成果,测算1990~2011年天津市农业生态足迹的发展趋势及生态承载能力,探讨天津市农业生态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及阶段性特征,为今后天津市建设生态城市和发展现代农业提出参考性建议,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启示。

1 数据处理和计算方法

1.1 天津市农业生态足迹测算方法

1.1.1 农业生态足迹 农业生态足迹是以生态足迹的计算分析方法运用到农产品生产用地方面,以此研究农业土地利用是否可持续发展。为此,本研究在Wackernagel生态足迹模型基础上,针对天津市农业生态资源发展的现状,将农业生产性土地细分为农业耕地、林果用地、渔业用地等3种类型,生态资源所转换来的农产品包括粮食、蔬菜、油料作物、果品、肉禽蛋奶、水产品6种消费品,主要通过测算农业生态足迹和农业生态承载力两个指标来反应天津市农业生态容量与人类负荷情况。

计算天津市农业生态足迹公式如下:

EF=N×ef=N×rj×∑(aai)=N×rj×∑(ci/pi)(1)

式中,EF为农业生态足迹,N为人口数,ef为人均农业生态足迹,aai为人均第i种消费物品折算的生物生产面积;ci为第i种农产品的人均消费量;pi为第i种农业用地的平均生产力,i为消费项目的类型,i=1,2,3,4,5,6;j为生物生产性土地的类型,j=1,2,3;rj为均衡因子。

1.1.2 农业生态承载力 农业生态承载力是指生态足迹的供应能力,主要以人口计量为基础,反映在不损害地区农业生产力的基础上,一个地区有限的生态资源能供养的最大人口数,从生态足迹理论来看,即是指一个地区所提供给人类的农业生产性土地面积的加总,也是常说的地区生态容量。农业生态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EC=N×ec=N∑aj×rj×yj (2)

式中,EC为总的生态承载力,ec为人均生态承载力,aj为人均第j种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yj为产量因子。

农业生态赤字是描述农业生态承载力小于生态足迹的现象,表明该地区的人类负荷超过了其生态容量,其大小等于生态承载力减去生态足迹的差数,即农业生态赤字:

ED=EC-EF。

1.2 数据来源及相关解释

本研究中在测算天津农业生态足迹时所用到的数据,包括人均农产品消费量和农业土地平均产出,均取自《天津市统计年鉴》(1991~2012)、《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1~2012)、《新中国60年农业发展统计汇编》、《中国农村统计年鉴汇编(1949~2004年)》。

按照生态足迹的计算方法,需将肉禽蛋奶和水产品等统一折算成粮食消费,其中奶类从2000年以后加入统计。从各类文献看来[3,4],耗粮系数肉类在2.0~5.0之间,蛋类1.6~2.0;奶类0.5左右,水产品在1.0~1.5之间;考虑到居民饮食结构逐步优化,以及粮食和饲料加工利用率的提高,综合唐华俊等[5]的成果,采取肉类、蛋类、奶类、水产品耗粮系数分别为2.5、1.8、0.4、1.1;天津市油料作物主要为花生,按出油率35%折算。

根据2010年《中国生态足迹报告》,均衡因子耕地2.39,林地1.25,内陆渔业用地和海洋渔业用地0.41[6],产出因子借鉴刘某承等[7]研究中对于各省的测算,天津市产量因子耕地为0.65、林地0.71、畜牧地和渔场1.65。

2 测算结果

根据上述测算方法,本研究测算了天津市1990~2011年农业生态足迹和农业生态承载力,结果如表1所示。从农业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关系来看,自1990年开始天津市农业生态足迹逐渐接近农业生态承载力界限值,1990~2011年间,农业生态足迹扩大将近1倍。2011年,天津市农业生态足迹为146.25万hm2,耕地、林果用地以及水域分别为51.04万hm2、94.60万hm2和0.6万hm2。从不同土地类型生态足迹来看,1998年开始,林果用地类型的生态足迹超过耕地类型生态足迹,并且差距在不断加大,这表明当年开始天津市农产品消费结构不断由粮食消费向肉、蛋、奶、水果等产品转移,消费结构进一步升级,而土地资源需求则进一步增长;从现状来看,天津市农业生态承载力已不能满足农业生态足迹,农业资源开发和利用存在着隐患。1990~1998年间,天津市农业生态尚存在盈余,1998年以后,生态足迹超过农业生态承载力,且差距开始逐步拉大,到2011年天津市农业生态赤字高达57.73万hm2,比1999年增加48.8万hm2。这说明该市人类活动对于农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经远远超过资源限度,人类对农业生态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速度越来越快,人地矛盾愈发突出,农业生产生活的消费活动对生态系统产生较大压力,农业发展的可持续化面临着极大挑战。

图1反映了天津市农业生态足迹、农业生态承载力、农业生态赤字与天津市人均GDP的变化趋势。

从图1可以看出,伴随着天津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农业生态赤字呈波动状发展且波动幅度呈持续扩大趋势。在农业生态承载力总体有限的情况下,人类活动对于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已经超出总体承载力,并且呈逐渐拉大趋势;从数值上看,近10多年来,农业生态承载力总体相对稳定,农业生态足迹先平稳增加,1999年开始超过农业生态承载力,2005年后增长速度加快,导致生态赤字呈现逐渐拉大的趋势,农业发展呈现较为严重的不可持续状态。同时,由于农业生态足迹变化幅度的逐步加大,表明天津市对农产品的需求仍处于旺盛阶段,离稳定阶段尚有一定距离,这将会导致生态赤字在一定时期内仍持续存在。从万元一产GDP消耗农业生态足迹来看,1990年为2.59 hm2/万元,到2010年减少到1 hm2/万元,单位农业产值消耗的农业生态足迹明显减少,这表明天津市农业发展道路上加快了科技投入步伐,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农业生产力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逐渐增加,农业经济生产方式已逐步由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转变。但总体而言,天津市农业生态环境足迹已经远大于农业资源承载力,其根源主要在于,伴随着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及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天津市农业用地与建筑用地矛盾、人地矛盾、消费结构升级等,尤其是耕地面积的减少,直接或间接地降低了天津市农业生态资源的承载力。

从经济增长对农业生态的影响来看,人均GDP与农业生态足迹呈现很强的相关性,说明经济增长与农业生态可能存在某种长期关系,为进一步探究这种关系是否符合EKC形式的关系,构建农业生态足迹与人均GDP的回归模型。

3 经济增长与农业生态回归模型分析

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经济与环境的关系具有不同的特征,产业政策和环境政策的主要目标也有所区别。准确判断经济与生态环境所处的阶段,是制定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环境政策的前提。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是描述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水平演替关系的计量模型。它假定在没有环境干预政策的情况下,一个国家的整体环境质量或污染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而恶化;当该国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时,环境质量恶化或污染加剧的趋势将趋于平稳;而后随着国民收入的继续增加,环境质量会逐渐好转,污染水平会逐渐降低。为分析经济增长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借鉴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分析天津农业生态环境的演进特征。本研究将采用“经济增长―环境质量”的EKC简约式回归方程来进行模拟,建立模型如下:

Y=β0+β1X+β2X2+β3X3+β4Z+ε (3)

式中,Y为环境变量,X为经济变量,βk为模型系数,ε为随机误差项,包括技术、贸易、地理位置及经济结构等影响因素,环境与经济关系有以下6种:

当β1>0、β2=β3=0时,环境状况与经济发展之间呈线性增加关系;当β10、β20、β20时,环境状况与经济发展之间呈“N型”曲线关系;当β10、β3

将EKC理论引入农业生态足迹与经济增长两者之间,设定农业生态足迹(lnagef)作为环境变量,人均GDP(pgdp)作为经济变量,得到经济增长与农业生态之间的回归方程为:

lnagef=β0+β1lnpgdp+β2ln2pgdp+β3ln3pgdp+ε(4)

为减少数据波动性造成的异方差干扰,采用其对数值进行回归,对lnagef、lnpgdp、ln2pgdp、ln3pgdp进行ADF检验,均为一阶单整序列,可进行协整分析经济增长与农业生态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回归结果见表2。

加入Lnpgdp^2后采用LM检验存在自相关性,用广义差分法消除自相关;继续加入Lnpgdp^3,变量系数均显著,R2值进一步提高,且通过LM检验不存在自相关,得出天津市经济增长-环境质量的拟合方程为(保留2位小数):

lnagef=78-22.14pgdp+2.17ln2pgdp-0.07ln3pgdp

(5)

可初步断定自变量和因变量间存在类似EKC曲线关系,属于β1=-22.140,β3=-0.07

求出函数的两个驻点分别为8.953、11.853。从1990~2011年人均GDP数据来看,1994~2011年间人均GDP对数值(1994年为8.956,2011年为11.353)均在两个驻点区间内,表明在1994~2011年间天津市经济增长与农业生态的关系反应了农业环境状况与经济发展的EKC关系。在该时期,农业生态环境压力伴随经济发展而加大,同时表明近10多年来天津市的经济发展消耗了大量的农业生态资源,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合理;就目前发展阶段而言,发现其仍处于“倒U型”曲线的上升期,尚未达到第二个单调下降的驻点,农业生态环境形势不容乐观。考虑到EKC曲线的特征,未来农业生态足迹仍有可能进一步加大,即经济发展进一步对农业环境造成影响;特别是由于目前所处阶段已经十分接近拐点,可以预计天津市农业生态足迹会快速进入转折期,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农业生态环境压力趋于缓和。

虽然无法改变生态足迹的变化路径,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些外在调控机制如清洁生产技术和污染治理技术的使用、政府环境政策和管理的加强以及公民环境意识的提高等,都会对缓解农业资源承载压力,实现EKC曲线的低值超越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4 结论和讨论

本研究采用Wackernagel提出的生态足迹方法测算了1990~2011年天津市的农业生态足迹及农业生态承载力。为分析经济增长与农业生态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基于EKC理论,建立了“经济增长―环境质量”的EKC回归模型,发现1994~2011年间,天津市经济增长与农业生态仍处于“倒U型”曲线的上升期,经济增长仍然对农业生态资源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农业生态环境形势不容乐观。总体而言,农业生态足迹应小于生态足迹平均值,由于相对工业和能源产业而言,农业生产对于土地承载能力影响相对较小,农业土地对于农业生产活动承载力较强。但是受经济活动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对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产生破坏,超过了农业生态环境承载力的极限,表现为农业发展的不可持续性。

“十二五”时期是天津市将进入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历史阶段,是农业现代化步伐加速向前的重要转折阶段,也是天津市生态市建设的关键时期。但伴随着人口的增长和消费结构的改善,农业生态资源尤其是土地资源需求将明显增加,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针对目前天津市经济增长与农业生态之间的关系,在建设“生态文明”基础上,天津市要加快推进高效资源利用,如节水农业、设施农业、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区等模式的探索,逐步建立起覆盖全区域的生态安全格局,严格保护耕地,加快生态产业、生态人居、生态文化等建设,研究制定符合天津市实情的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恢复、生态补偿、循环经济、低碳经济、节能减排等政策体系,进一步推进天津市农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今后对于生态环境与经济关系方面的研究,应注重在理论上更新和改进EKC曲线理论,在实证上更加注重区位、投入、制度等方面的控制变量,以及多个产业、部门和区域间的联系,力求反映更加准确的“环境―经济”关系。

参考文献:

[1] 尹 璇,倪晋仁,毛小苓.生态足迹研究述评[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14(5):45-52.

[2] 赵先贵,马彩虹.陕西省2002年生态足迹分析[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6(10):217-220.

[3] 王 艳,王 力.生态足迹研究进展述评[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1(6):114-120.

[4] 金书秦,王军霞,宋国君.生态足迹法研究述评[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9(4):26-29. .

[5] 唐华俊,李哲敏.基于中国居民平衡膳食模式的人均粮食需求量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12,45(11):2315-2327.

农业经济环境范文7

近几十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的成就,然而在我们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也付出了巨大代价。我国资源相对紧缺,人均资源占有低于世界水平,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为了取得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的各个产业必须由以前的高投入、高污染、高消耗,低效率向环境友好型转变,这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在我们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矛盾突出,使得在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变得意义重大。

盐池县位于北方农牧交错带,是“中国甘草之乡”。甘草对于调节气候,防风固沙,减少水土流失有十分明确的生态效益,是环境友好型产业。可在20世纪70、80年代,由于过量采挖和无遏制的滥挖,加上封育禁牧前草场严重超载过牧,致使野生资源遭到极大破坏,不仅造成草地严重沙化、退化,也使本来就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加恶化。近年来,当地不仅对天然草场进行了有效保护,也在现有耕地上发展人工甘草种植,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对天然野生甘草的采挖,初步在环境以及经济方面都获得了收益。

当前,盐池县人工种植甘草产业经济效益改善情况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描述。

(一)行业生产能力显著增强

当地主要是进行起苗移栽,建成了甘草育苗技术示范区,面积为近1万亩,亩生产的一级种苗达4万株,二级种苗达4万株。随着甘草种植技术的逐步成熟,盐池县已经形成水浇地甘草育苗,水、旱地甘草移栽,草原补播,林(薯)药间作,人工甘草补植封育6种植模式。而今,盐池县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甘草种苗培育基地、野生甘草资源保护区以及西北地区最具有影响力的甘草产品集散地。

(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由于盐池甘草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深厚的历史积淀,宁夏甘草产业的发展遵从了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变化和客观经济规律,以培育甘草特色产业,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以资源优势为依托,以现有科技成果的集成应用和技术创新为支撑,以规范化高产基地建设为突破口;坚持“科技兴药,以药兴经”的产业发展思路,以中药农业为基础,以中药商贸为两翅,带动中药工业发展,成为了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特色支柱产业。现已建设成符合国际规范要求的现代化中药材生产基地,逐步达到促进经济发展、推动农业增效,实现农民增收的目标。

(三)人工甘草种植户收入水平提高

人工种植甘草,不论是育苗、移栽,还是采挖,都需要大量的工人,能有效带动当地农民就地务工,实现在家门口赚钱。目前盐池县种植甘草累计达到84.9万亩,就地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2万余人次,为农民劳动收入4000多万元。随着该县人工甘草产业项目的启动,人工种植甘草规模不断扩大,拉动效益十分明显。截至目前,该县共完成人工甘草移栽、育苗5.6万亩,用工20余万人次,直接帮助农民家门口务工创收1000万余元。据花马池镇城西滩灌区甘草种植大户官正介绍,他今年种植了500亩甘草,前几天,在甘草移栽种植期,每天雇用农民工300多人,支付劳务工资1.5万元,人员紧缺时还要到县城或其他地方雇人。高沙窝镇李记圈村是林药间作甘草规范化种植示范村,村民石宗深穴直栽的甘草创出亩产鲜草1100公斤的纪录,亩效益超过3000元。甘草种植已经形成良性循环,采挖后就补种,这样年年都有一定的收入。

(四)行业发展带来当地自然环境的改善

早些年,当地居民过度挖取野生甘草,给当地自然环境带来沉重打击。近年来,由于开展了天然野生乌拉尔甘草种质资源保育基地建设,也同时发展了人工甘草种植产业,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对天然野生甘草的采挖,从根本上起到了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作用,在政策上积极推行封山禁牧措施,将滩羊圈养,有效地促使天然草场得以休养生息、自然修复。

盐池县人工种植甘草产业经济效益改善中存在的问题有,政府支持力度不足、甘草企业贷款难、人工种植甘草户积极性不高、甘草产业技术尚待提高。下面在甘草企业、政府、人工甘草种植户三个方面针对问题给出对策建议。

(一)企业方面

积极寻求种植培育及深加工技术。技术革新才能创造竞争优势。由于人工培育的甘草在有效物质的含量上与野生甘草有着不可避免的差异,盐池人工培育的甘草在收购价格上受到些许阻碍。此外,在人工甘草种植实践中表明,假设仅凭器械播种的粗放式经营,人工甘草的收益很低,所以必须经过科研实验的不多深入,总结出科学有效的培育方式并加以推广。同时,对工种植甘草的深加工技术的研究也是深化人工种植甘草产业链的重要一环。

建立专业营销团队,开拓潜在市场。人工种植甘草产业种的公司企业,应该加大专业营销团队的建设,在以往的经验来看,单单是通过现有的营销渠道,很难拓展销售业务,失去企业公司本身的能动性,通过加大“宁夏甘草”品牌的宣传力度,积极邀请国内外甘草研发专家及相关龙头企业前来参加研究开发、投资办厂,才能不断提高“宁夏甘草”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开拓潜在市场,实现公司企业价值。

加强人才技术素质培训、完善用工制度。随着甘草产业链的不断完善延伸,对于相关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涉及到培育种植、病虫害防治、深加工技术、产品营销等各个方面。盐池人工种植甘草产业竞争优势薄弱,有一定程度上受限于人才这一领域,解决这一问题问题,应从人才技术素质培训、完善用工制度着手。

积极运用供应链融资方法

借助人工甘草的整条供应链,提高产业信誉度和贷款能力,为企业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二)政府方面

转变政府职能、扶持关联企业发展,内引外联促进延长并成熟产业链。人工甘草种植产业的运行模式应由由过去的政府牵头发展,转变成通过政府的推动作用,整合盐池县的各方面资源,以企业作为推进人工甘草种植产业发展的主体,充分发挥“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的优势;坚持开放发展,通过政府对中药材种植、加工、产业开发的宏观引导形成多元化投资形式,加强政府的推动作用,整合当地资源,以企业作为推进中药材种植和产业开发的主体,实行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机制;同时,积极引导企业,开发相应下游系列提取产品、药品和保健品,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经营、外向型发展的格局,提高道地中药材在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和份额,以产品的销售带动基地建设。加强内引外联,互利共赢,加快甘草成熟产业链条的形成

加大财政投入、推出导向性政策。一方面,在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的指导下,政府应加大对农户财政投入,给予农户稳定的收入扶持;另一方面,可以设立针对人工甘草种植农户的定向贷款,鼓励农户建立农村专业合作社,实现集约化方向发展。

建立科技服务队伍,指导和监督苗期管理,通过过程管理保证甘草产量和品质;建立规模化、标准化采种基地,从源头上解决甘草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建立规模化种苗繁育基地,提高种子发苗率,确保种苗供给;强化宣传,打造产业品牌.充分发挥“中国甘草之乡”、“宁夏盐池甘草”原产地证明商标两大品牌优势和“盐池甘草”宁夏著名商标优势。

(三)人工种植甘草农户方面

只有小到每一个个体都能切实地投入到环境保护中去,积极种植甘草,提升栽培技术,与企业、政府科技团队积极配合才能从根本上杜绝破坏环境的行为,才能促进盐池县人工种植甘草产业的腾飞。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经济研究所)

农业经济环境范文8

【Abstract】Thispaperexpoundstherelatedconceptsofagriculturaleconomicmanagement,analyzestheproblemsinagriculturaleconomicmanagement,andputsforwardseveralstrategiesforoptimizingagriculturaleconomicmanagementundernewruralconstructionenvironment.TheaimofthisstudyistopromotetheprogressofagriculturaleconomicmanagementundertheenvironmentofnewruralconstructionandtopromotetheoveralldevelopmentofruralareasinChina.

【關键词】新农村建设;农业;经济管理

【Keywords】newruralconstruction;agriculture;economic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F3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1069(2018)02-0025-02

1引言

在新农村建设环境下,农业经济管理是国家对农业发展进行领导和管理的有效方式,按照经济发展和农业实际对农村地区的人力、物力等进行合理组织和管理。科学、长效的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地区发展和农业发展进步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2农业经济管理的相关概念

农业经济管理是指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的要求,合理组织和管理农业生产力,调动农民的劳动积极性,使农业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有效提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环境下,农业经济管理主要是着力于发展农村生产力,建立农民增收、创收的有效机制。

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农业经济管理能够有效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制约,对农村经济发展进行合理规划,实现农村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农村地区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1]。其次,农业经济管理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制度基础,对农业经济发展方向、地位进行明确,为农村经济活动的展开提供可靠的规范和制度基础。

3农业经济管理中面临的问题

3.1农业经济管理机制不完善

我国农业发展虽然历史悠久,但多为个体经营和集体经济模式,农业经济的管理机制不健全,对农业发展现状和市场经济环境不能有效的适应。在很多农村地区,传统农业得不到重视,农村劳动力外流现象十分严重,农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农村劳动力的外流,导致大量农业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堪忧。还有一些地区在发展农业经济中,不能清楚认识和了解市场环境,对经济管理模式进行调整和更新,使农业经济管理不适应新时代的发展。究其根本,农业经济管理机制的不健全,是造成农业资源浪费、农村经济发展不适应市场需求的根本原因。

3.2农业经济管理人员水平不高

农业经济管理是对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生产、交换、分配与消费等经济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控制、协调,并对人员进行激励的一系列工作,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技术性。目前的农业经济管理中人员专业意识和水平严重不足,不能合理规划和开展农业经济活动,使农业经济管理水平不能有效提高[2]。农业经济管理人员中,很多对农业经济发展的认识不足,未对农业经济具有足够的重视,在经济管理活动中积极性和执行力严重不足。另外,许多的农业经济管理人员不具备专业技能和素质,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知识欠缺、对农业政策等了解不足,不能够有效地开展农业经济管理活动。

3.3农业科技水平低下

我国的农业发展相较于发达国家来说,机械化和技术化水平严重不足,农业科技技术手段的开发和使用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很多农村地区对农业科技的重视和投入不足,农业科技开发缺少资金支持,技术水平低下,不能够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另外,对农业技术人才的重视和引进不足,也是造成农村地区科技水平较低的重要因素。农业科技的资金和人才投入严重不足,使农业科技水平较低,农村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3.4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不足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进步,是人类历史上重要的变革,信息化使得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进入到更加快捷的时代。在农业经济发展中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和手段,促进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对农业经济管理的优化有着积极的作用。在我国多数农村地区,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不足[3]。从主观上来说,农村地区对信息化手段的认识和重视不足,不能有意识地将农业经济发展与信息技术相结合。从客观上来说,农村地区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足,对信息技术的使用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4新农村建设环境下农业经济管理的优化策略

4.1建立健全农业经济管理机制

健全的管理机制是保证农业经济管理顺利开展的前提,在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中,要建立制定科学、全面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保证管理活动的顺利开展。对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各个环节和流程进行细致的规划和安排,保证管理工作的有序展开。在建立农业经济管理机制的过程中,要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当地农业发展水平等多种因素进行考量,制定出适合当地实际的经济管理模式。通过对农业用地合理的征用和流转,缓解农村劳动力外流,土地闲置的问题。同时,根据当地特色对农业经济发展的结构进行有效调整,促进农业农民与企业的合作交流,保证农副业经济的发展,促进地区农业经济的全面、合理发展。

4.2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在农业经济管理中,具备专业素质的专业化管理团队是十分必要的。首先,对农业经济管理團队的设立,要选择具备农业经济管理热情、对农业经济管理具备专业的人员组成,保证农业经济管理团队的质量[4]。其次,在工作中,要不断加强对管理人员的知识和技能培训,对其农业相关技能、国家新型农业政策进行丰富,保证管理人员对农业经济的管理工作专业而高效。最后,还要制定综合的管理人员考评制度,通过对管理人员工作成绩和技能的考评和测试,既能保证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准,又能加深管理人员对农业经济管理的认识和重视。

4.3大力开发农业技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农业经济中科技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对农业经济进行有效管理,要加大对农业技术的开发和投入。一方面通过农业基础设施的建造和维护更新,对农业生产环境进行改善和优化,建造农田水利工程、优化农村电力设施等都能够对农业经济环境进行改善[5]。另一方面,通过加大对农业技术的开发和研究,增加农业技术的先进性,使农业发展水平能够得到提高。除此之外,还要加大对农业先进技术和人才的引进,通过对先进技术和人才使农业生产力得到有效的提高,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4.4推进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进程

信息数据的有效利用,能够大力促进新农村建设环境下农业经济管理的优化。第一,通过加大对农村信息设施的建设力度,使互联网在农村地区的覆盖率达到最大化,为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打下基础。第二,高效利用信息和数据的作用,对市场需求进行及时的了解,进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农业生产活动,避免由于信息闭塞造成的农业生产盲目化现象的产生。第三,大力开展农业信息化,通过新型的互联网经济模式,对农业的生产、销售等渠道和对象进行扩充,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5结论

农业经济管理是保证农业发展水平,促进农业生产力提高的重要手段。在新农村建设环境下,通过建立健全农业经济管理机制、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开发农业技术、推进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进程几点策略,能够有效提升农业经济管理的水平,解决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中遇到的问题,促进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崔洁.新农村建设环境下的农业经济管理优化策略探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7,22(13):24. 

【2】刘文峰.基于新农村建设环境下的农业经济管理优化策略研究[J].中国市场,2016,14(42):58. 

【3】张晶.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措施探讨[J/OL].农业与技术,2015,35(22):199. 

【4】徐春园,张雪威,徐晴.农业经济管理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探究[J].南方农机,2017,48(06):138. 

农业经济环境范文9

关键词:农业生态环境;经济增长

整体上看,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基本依赖优越自然资源进行农业生产活动的国家。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社会生产,难以对自然环境造成毁灭性的破坏,农业生产和其他产业部门一样,是粗放式生产。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农业作为国民经济’产业的产业部门,同样也面临着增长方式的转变。而且,从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以及其他产业部门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到,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对于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和全社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是内涵式的扩大再生产,能够节约社会资源。缓解日益紧张的资源矛盾,支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能够优化农业资源的配置,分发挥农业生产要素的效能,稳步增加农作物的产量,使农业生产发展具有可持续性。

社会发展表明,粗放式社会生产消耗了大量的资源,环境的压力大,全球因为资源短缺所引发的矛盾日趋尖锐,缺乏可持续性,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未来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我国的农业的生态环境保护,是对现有的农业环境资源的保护。这里的保护应该是广义的,不光是一般意义上的功能性维护,而是包括农业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优化。有效利用科技和管理多种手段,在节能降耗的前提下,使其能够充分发挥效能,保证农业生产活动稳步发展。具体实施功能可以从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广度和深度两方面探讨:

从广度上看,不再是盲目的扩大生产规模,无限制地增加农业生产资源的投入;或者违背环境规律,改变、限制农业生态环境的一些功能。而是考虑环境的承载力,避免以往粗放式农业生产扩张而过度消耗资源。历史上,一些地区出现过开山毁林种植水稻,也有的地方填湖造田;从后来发生的自然灾害人们终于看出,这样片面地以增加粮食产量为目的的农业扩大再生产的经营理念,最终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从深度上看,加大对农业生态环境的研究,提出针对我国农业发展的科技和管理方法。发掘农业生态系统的潜能,提高资源的效能。从根本上抛弃“靠天收”、“望天田”的把农业看成是纯粹依赖自然的传统农业思想。

从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现实情况看,改革开放以后,农村社会由于一系列的转型,村民变成了市场的利益主体,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同样受到市场利益机制的决定。普遍存在的趋利动机使保护的主体模糊。除非万不得已,否则,主体为追逐利益甚至损坏环境也不意外。从技术应用的角度来看,生态环境保护有自身的一系列技术要求,从而在技术层面上增加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难度,使这一工作还处在低水平上。人们不难发现,一些对农业生产形成灾害的原因,是生态资源的效能未能得到发挥。水库年久失修,在雨季不能正常蓄水,抗旱能力大大减弱;农田中间的道路比较原始,影响生产效率的提高。

可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方面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恰恰是这些问题的存在使保护的广度和深度的转换成为可能。保护的广度和深度的转换实际上是主体经营理念的转换,主体是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承担者,没有主体经营理念的转换所有的活动将会落空。主体经营理念可能转换的理由是:

第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主体的利益动机会使自己尽量减少支出,降低成本,获取最大的效益。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能满足主体的利益要求,这是其经营理念转换的内在动力。第二、国家作为宏观利益主体,能够充分发挥调控的职能,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制约主体行为,这是主体经营理念转换的外在压力。第三、农村环境保护理念的转换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体现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能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这是这是主体转化经营理念的群众基础。

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可以增加内需,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农业的稳定发展,又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使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变成现实。

1.增加生产资料的需求。面对我国出口逐步减少,投资需求受控,扩大内需已经成为国人的共识,也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实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就需要有钢铁,水泥一类的工业生产资料,这无疑会扩大市场需求,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其拉动产业的效果主要表现在:对工业产品的需求巨大。这是因为农村环保工作进展缓慢,诸多方面的建设还存在空白;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的多样性而产生的市场需求大;农村人口多,农村社区占绝对的比重。不少人认为,农村的发展主要是水、电、路的问题,这种把城市建设的经验完全带入农村的思想,没看到农村建设特殊性的观点显然欠妥。

2.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时间缩短,剩余的时间外出打工。这对于增加农民收入,缓解经济发达地区劳动力紧张的矛盾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大量农民离乡也引发了不少的社会矛盾。虽然农村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实施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可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明显落后于城市经济的发展,一些贫困的农村更差。在明确农村环保主体的前提下,应该有效地利用周边剩余的劳动力,逐步完成一些基础性的工作,使农民增加收入和基础建设趋向统一。

3.在社会实践中推动科技的发展。我国农业生产资源丰富多样,科学治理自然环境必然会遇到多方面的难题,实践的需要为科技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一方面是在科技和经济落后的农村,更需要采用新的技术手段,以缩小日益扩大的城乡差别;另一方面,现代科技回到社会实践中,是科技发展的内在要求。

显然,上述诸方面存在巨大的反作用:特别是粮食产量的增加,稳定了经济发展;优化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保证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农民收入的增加,既进一步增加市场的有效需求,缓解了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又提高了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缩小城多差别;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又推动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呈现可持续发展的态势。

三、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社会主义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表现,反过来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缺少的方面。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农民收入也有较大的提高。但是,也同时带来了一些问题。农业生产力发展滞后,农业生产力和社会的发展不协调;部分农民收入不高,农村贫困人口多,在贫困人口中所占比例大;一般农村社区建设缺乏科学的规划,农民任意建房,有的建筑物妨碍交通,有的建筑物不利水利设施的建设;住房建设不集中,既占用了宝贵的农田,又影响农村社区的形象。这些存在的问题,有悖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和发展。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实施,将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精神文明滞后的状况。

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来说,社会发展最终都要体现生产力的进步。生产力是包括农业生产力在内的生产力系统的协调,而不是片面地发展其中的一个方面。从这个角度来讲,通过发展社会协调的生产力来实现国强民富,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梦想。体现时代要求的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将充分体现中国社会生产力根本性的跃迁。这一伟大成就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现的,无疑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

能够获得人民的广泛支持,从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对未来社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反作用。农村贫困人口的减少,意味着全国的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将会从根本上改变贫穷的国情,结束贫穷的历史。这无疑会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爱国热情,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规划和建设农业社区,无疑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社区散居的混乱局面,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极大地提高农村社区的形象,使农村社区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要求。

从深层次看,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将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人们传统的视角是重视外在的,这对于制度建设是积极的。但是,合理的制度只是社会发展的一个方面,而不是社会发展的全部要求。特别是在制度基本明确后,社会发展的主要来自于人的贡献,否则,无论多么美好的制度将受到人的惰性的挑战。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生活环境,要比社会援助满足生活需要更有价值。人们从注重制度的东西转向关注客观事物内在的联系,这无疑是传统思维方式的革命,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涵。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深入发展,必定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农业经济环境范文10

关键词:铁路;建设项目;生态农业;生态修复;生态示范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6-0127-03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山区铁路工程建设进入新一轮的高潮。作为与东部地区主要交通枢纽,青藏铁路的建设运营促进了地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1~2],与此同时,为实现地区社会经济整体性提高,地区内部铁路交通路网工程建设也迫在眉睫[3]。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生态农业经济水平较为落后,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问题必将成为全国乃是世界关注的热点[4],传统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及环境保护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和解决了因工程建设所带来的负面环境问题,但就国家、省部级大型铁路工程项目而言,其建设宗旨是为改善和提高区域社会、经济、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发展水平,在这一层面上,原有针对工程项目自身所进行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及环境保护措施成效略显不足[5]。目前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环境治理方面的工作和研究较多[6~7],但是关于利用工程项目自身优势开发利用区域优质资源,促进和引导线路周围区域建设持续经济型生态农业方面的工作与研究鲜见报道,而积极有效的促进引导对于区域生态农业转型、实现社会经济快速稳定发展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鉴于此,本文仅就西部山区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生态修复过程中有关工程周围经济生态型农业建设引导方面提出一管之见,抛砖引玉。

一、西部山区生态环境与铁路工程建设构成矛盾统一体

西部山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影响了铁路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铁路工程建设项目具有长距离、带状分布的特征,这就决定了其受区域不良生态环境影响程度较其他工程项目更为明显[8~9]。西部山区普遍具有生态环境脆弱[10]、植被覆盖低、气候干旱、水土流失严重、风蚀作用强烈、降雨年内分布不均等不良环境特征[11~12],在铁路工程建设及后期运营阶段都存在着自然灾害干扰的风险[12~13],由此产生一系列附加的环境防护措施而增加工程量与工程投资。

铁路工程建设项目同样对沿线生态环境产生直接或间接的负面影响。施工建设过程中因工程占地而降低土地利用面积、生态承载力等指标,施工废水、废气、噪声、固废等污染物影响着区域环境质量。虽然通过环境影响评价措施及对应的环境保护措施最大限度的降低这种影响,但环境质量仍会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而这种负面效应可能是永久性的或需经过很长时间才能达到原有水平[5,12,13]。

铁路工程项目面临着来自外部及自身双重环境压力。不良的外部环境影响着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而工程本身对外部环境的扰动所产生的环境问题同样制约着工程建设,而问题的根源是区域环境质量不高、环境容量与承载力低等因素决定的。因此,提高区域各项生态环境指标成为实现铁路工程建设项目与区域环境协调发展的必然之路。

二、西部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的条件和问题

经济生态农业水平落后是导致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不高的关键。农业生产是西部山区最主要的经济发展模式,但区域交通、通讯闭塞,农产品输出较为困难;生产成本投入不足、产品产出质量数量低,贫困仍具有一定的普遍性[11];生活、生产能源主要来源于周边林地或灌丛,进而导致植被覆盖度低、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易于产生[13];落后的经济水平决定落后社会意识的产生,西部山区人口增长速度也普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其居民的受教育程度又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等等[11]。西部山区落后的经济生态农业水平决定了区域居民只能依靠现有山区资源维持生存,当农业生产收入无法通过作物产出质的改变而提高时,耕作面积量的改变就成为原始的也是最为有效的手段,进而形成以人类活动干扰为表现的生态环境的破坏[14]。

西部山区经济生态农业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西部山地农业具有与平原、丘陵等地区不同的背景条件,其农业发展系统化建设过程较其他地区更为复杂。区域具有适宜某一物种或相似物种生长的优质气候、土壤等条件,但同时也伴随着各种困难条件制约了其生长规模[15],这点类似于一些经济价值高、产量低的物种对其生长环境要求也极其苛刻一样。例如,西南横断山金沙江干旱河谷地区,区域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 257.7小时,无霜期320天,多年平均气温为19.3℃,日照多,太阳辐射强,光热资源极其丰富,是特质级烤烟种植的理想种植场所,但农业水资源匮乏,降雨年内分配不均,水土流失严重等负面生产条件导致烤烟种植一度无法实现规模化种植[16]。“一江两河”区域同样也存在着相似的特点,区域优厚的农业气候条件适宜某些经济型物种的生存[17],目前针对这方面的研究较多[18],但因干旱、生态环境脆弱等要求限制了其种植规模[19],导致区域内仍以种植小麦、青稞等耐旱性常规作物为主[11]。

三、工程项目区生态修复保护与开发的一些思考

1.生态保护与开发过程中,解决经济生态农业发展瓶颈因素是关键

目前在西部经济生态农业生产“非适宜区”之所以生产水平不发达、经济落后,并非其所有背景因素不满足农业发展建设,而是农业生产要素中某一水平素质的限制影响了特质资源的发挥,即便这些地区的特质资源往往丰富到了某一物种生长需求的极限。如何将这些“落后区”、“非宜农区”建设成为“良种区”、“优质区”,充分利用区域特质资源解决农业发展瓶颈因素是实现上述目标的关键,也是解决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瓶颈问题的关键。

工程探索、实践与示范能有效破除瓶颈,实现经济生态农业规模发展。我们自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西南横断山金沙江干旱河谷地区进行相关基础内容的研究,区域气候雨热同季、光热资源充足,优越的农业气候条件是优质烤烟、蚕桑、甘蔗等经济作物生产的前提,但水资源匮乏及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严重限制了经济作物的规模种植,仅在一些地势平坦、水源充足的地区进行小范围种植,经过与当地居民、政府官员交流、座谈,在不断探索实践的基础上建设了“长藤结瓜”、“微型水窖池”等田间水利设施解决水资源匮乏问题[20~21],并通过等高固氮植物篱措施治理水土流失问题,并进行了科技示范由当地政府部门组织推广。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区域已经形成了以烤烟、蚕桑、甘蔗为主的经济生态农业产业,农户与地方政府收入水平大幅提高[12,13,16]。境内生态环境破坏现象基本杜绝,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工作成为维持其经济生态农业持续发展的外部条件而逐渐成为当地居民的自发行为。

2.传统经济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的不足

传统经济生态示范区建设方式存在资金来源匮乏、技术相对保守、工程施工困难、示范区选址局限等诸多因素困扰。我们在横断山金沙江干旱河谷地区开展等高固氮植物篱相关内容的研究,在进行科学研究的同时大力开展以植物篱为基础的山区复合经济示范区建设。在近二十年工作过程中,我们总结发现目前国内偏远山区经济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陷入一种较为尴尬的局面。目前国内多数经济生态示范区建设主体单位为政府部门,科研院校也会结合研究课题进行小规模的示范区建设。两者均存在建设资金匮乏的问题,首先拟建立经济生态示范区的地区多数属于相对贫困、落后的区域,政府部门财力相对有限[22];其次科研院校项目经费主要用于科学研究工作,示范区建设多作为研究基础而设立,这也决定示范区建设规模多数很小。技术上,政府部门多采用学习考察的方式将其他区域较为成熟的技术体系搬移过来,未能充分考虑自身的资源优势与抑制因素,进而因效益不明显而未能达到预期的示范效果;科研院校技术实力较为丰富,但工程经验较为欠缺,对示范区建设的结构单元、施工组织方式、资金运用等方面都较为薄弱。工程施工方面,政府部门和科研院校均采用雇佣当地社区居民来解决施工人员问题。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因施工人员业务技术水平低、法律意识淡薄,多以追求即时利益为劳动目的,其本身并不具备工程质量责任承担者的能力。因此,在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上往往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况且政府部门和科研院校本身又缺乏工程监督职能。示范区选择问题上,政府部门和科研院校局限于资金匮乏多选择一至两处较有代表性地域进行示范区建设。首先通过土地租用的方式从农户手中购买示范区建设年限内的土地使用权,建设完成后交由农户自行管理。期间农户会以农作物损失、土壤扰动损失等缘由提高土地租用成本或迫使施工中断。

经济生态农业的示范建设一直都作为西部山区促进农业经济转型的一种手段,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诸多的不利因素使示范建设过程变得困难和漫长,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示范作用的效果和最初目的。

3.铁路建设项目促进区域经济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铁路建设项目工程、技术优势对于促进沿线经济生态农业转型有着积极的作用。西部山区铁路施工取弃土场、弃渣场、大临工程等多成斑块状分布在铁路沿线两侧,建设后期生态治理根据临时工程占地性质而采用复垦、绿化等措施进行修复,多以恢复植被、减少水土流失、补偿工程占地为目的。生态修复工程目的过于单一,没有充分发挥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相对丰富的经济、技术、工程优势。铁路建设项目具体优势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经济上,铁路项目投资中具备生态修复专向治理资金,改变原有生态修复措施投资为经济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投入。(2)技术上,铁路设计部门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铁路设计涵盖国内全部和国际部分区域。在铁路设计的同时,涉猎并掌握了国内多数地区乃至国外较为先进的经济生态农业设计理念及方法,且在设计过程中多与科研院校等部门进行合作交流,在生态农业建设设计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3)工程上,铁路建设拥有一支优秀且庞大的施工建设队伍,能根据设计单位的设计思想进行工程实施。(4)载体上,取弃土场、弃渣场、大临工程等项目面积大,为经济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提供必要的土地条件;位置分散又能起到良好的分散辐射作用。

铁路建设环境保护设计部门应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以待生态修复的临时工程为载体,借助铁路建设项目工程优势,结合区域农业生产特点,进行经济生态农业示范基地的建设。具体的操作流程如下:(1)调查分析沿线农业资源特征;(2)通过走访、座谈及基础资料分析的方法判定区域优势特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总结分析经济生态农业规模化的瓶颈因素;(3)总结区域较为成熟的技术方法并探索切实可行的工程、技术措施;(4)筛选、评价工程技术措施的经济性和可操作性;(5)提出利用临时用地进行经济生态农业示范工程设计方案;(6)监督并配合施工单位进行方案实施;(7)建立铁路工程对促进区域经济生态农业发展的技术体系;(8)与地方政府建立信息沟通机制,不断完善技术体系。

四、结论

铁路建设生态补偿机制不能仅限于以植物种植。目前铁路工程建设大力提倡进行生态补偿机制,传统生态补偿多采用路基边坡、取弃土场、大临工程表层的植被覆盖。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铁路建设项目与周围环境的生态相容性,降低了工程建设的生态扰动强度,但沿线整体生态环境质量并未朝向良好趋势迈进。农业“三料”匮乏、农业水平落后、经济水平低下多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作用仍在发生,工程建设永久性占地特别是耕地占用对沿线居民个体的农业生产影响是十分巨大的,短期的土地赔付无法解决土地长期收益断裂问题。因此,铁路工程建设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从根本上促进和推动铁路沿线的农业水平,提高农业经济收入是逐步提高西部生态环境质量的关键。

生态保护实体化工程设计是铁路工程生态修复设计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铁路建设工程的生态修复设计仅限于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基础上的,针对工程项目所带来的不利生态影响提出切实可行的生态修复措施。多数并未考虑区域生态环境现状对工程项目的影响以及工程本身生态修复内容对区域生态环境改善所带来的贡献问题,而这两者往往是一对辩证统一的有机体,以铁路建设生态示范工程促进区域生态环境改善,反之良好的区域生态环境对于铁路安全运营、降低维护成本、延长使用周期等都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爱儒.青藏铁路沿线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一致性研究[J].铁道经济研究,2009,(2):27-30.

[2]张世聪.青藏铁路通车对生态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J].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

[3]梁书民,厉为民,白石.青藏铁路对城市(镇)发展的影响[J].城市发展研究,2006,(4):15-18.

[4]章轲.孙红烈:生态环境一旦破坏将不可逆转[J].环境保护,2006,(13):25-27.

[5]吕冬梅,白晓军.铁路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与现阶段存在问题的探讨[J].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保护,2009,(36):255-257.

[6]李海峡,马金晔.中国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22):195.

[7]谢汉生,李耀增,姜海波.新建茂湛铁路对湛江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影响分析[J].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2009,(36):234-237.

[8]邵琳,林柏梁.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沙漠铁路环境影响评价[J].铁道学报,2009,(5):84-89.

[9]谢永胜.浅谈铁路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J].海峡科学:铁道科技,2005,(9):39-40.

[10]李友根.浅析西部农村环境承载力[J].生态环境,2009,(10):130-133.

[11]马玉恒.西部开发战略下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初探[J].现代经济信息,2009,(17):4.

[12]唐亚,孙辉,谢嘉穗,等.中国西部山地可持续发展的一些思考[J].山地学报,2003,(1):1-8.

[13]唐亚,陈克明,谢嘉穗,等.论固氮植物在山区农业持续发展中的应用[J].地理研究,1999,(1):73-78.

[14]刘淑珍,范建容,朱平一,等.自治区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环境灾害成因分析[J].自然灾害学报,2001,(2):25-30.

[15]樊勇,李晓思.西部地区资源开发中的矛盾及求解――从发展合理性的视角[J].云南社会科学,2009,(5):98-101.

[16]张炎周,等.高固氮植物篱对横断山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作用的研究[J].四川林勘设计,2002,(1):9-14.

[17]杜军,胡军,周保琴,等.一江两河流域作物气候生产力对气候变化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8,(1):141-145.

[18]孙维,余成群,李少伟,等.一江两河地区种植业比较优势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8).

[19]杨本津,刘厚田.”一江两河”中部流域农业生态环境及其保护途径[J].环境科学研究,1997,(1):46-51.

[20] Yang Wu,Ya Tang and Chengmin Huang.Harvesting of rainwater and brooklets water to increase mountain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A case study from a dry valley of southwestern China.Narural Resources Forum,2009,(1):39-48(SCI).

农业经济环境范文11

【关键词】:农业 循环 核心

中图分类号:F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2-0260-01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并在不同层面上将生产和消费纳入一个有机的可持续发展框架。农业循环经济就是把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循环经济理念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其特征是实现农业产业链物质和能量梯次闭路循环利用,从根本上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和农业消费方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对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一、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适应我国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我国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粮食和其他经济作物、林牧渔各业大幅度增长,为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确保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1.我国农业生产的现状要求必须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伴随着现代工业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农业生产,使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问题,比如过多施用化肥、农药造成土壤质量下降;农产品农药残留量的增多使食品安全性受到影响;农机具、石油燃料应用于农业,以及养殖业的迅猛发展造成的环境污染等等。都严重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2.我国国情决定了必须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我国地大物博,但我国人均资源却相对贫乏,人均土地占有量和水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三分之一和四分之一,且我国农业人口众多,农业环境污染相当严重。有限的农业环境和资源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对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将有很大的制约作用。所以,必须转变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二、农业循环经济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农业循环经济是科学地安排不同生物质在系统内部的循环、利用或再利用,最大限度地利用农业环境条件,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得到更多更好的产品。循环型农业被认为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而从现代农业生产向循环型农业的转型,不仅意味着农业经济形态的转变,更意味着一场深刻农业革命。涉及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农业生产技术转型、食品安全、国民健康、城乡关系、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等多方面的问题,均要求农业可持续发展,充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1.资源与环境要求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为了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当前应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资源与环境是农业生产的自然基础,资源贫乏、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等要求必须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农业循环经济的本质是生态农业经济。建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有利于缓解资源贫乏的压力;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通过生态建设提高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更是保障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如何从技术、制度、管理等方面避免农业生产对环境的破坏作用,提高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实现农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食品安全和人民健康,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2.相应机制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选择农业循环经济。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第一,政府加强了引导,充分发挥了引导和推动作用。加大了对农业循环经济的宣传力度,使农业循环经济理念深入人心;扶持一批农民率先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并激励更多的农民自觉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第二,政策法规方面,政府在财政、税收、信贷等政策方面充分调动农民及社会各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积极性,并积极完善相关政策法规;第三,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第四,实现从传统农业经济向农业循环经济的飞跃,必须有充足的资金作保障,而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其有了充足的资金作保障;第五,越来越多的公众参与,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三、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然性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贯彻科学发展观、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减轻农业资源与环境压力、解决污染的一场革命,是建立节约型社会的根本途径,是我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出发,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也是当务之急。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从资源耗费型向资源节约型、从牺牲环境向保护、建设环境转变,以及与国际市场接轨的进程中,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农产品的安全性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了变资源一次消耗到多次利用、从大量使用农药到生产源头和全过程控制污染、从农业有机废弃物乱堆乱放到无废物等环节来出发,必须大力推进农业循环经济。

农业经济环境范文12

关键词:循环农业 环境资源 合理定价

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大幅提高了产量,但过量化肥、农药、农膜的使用,规模化畜禽养殖造成的农业污染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国家提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战略,在这个大背景下发展循环农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循环农业的内涵

循环农业是采用循环生产模式的农业,其提出源于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物质闭环流动经济的简称,它把经济活动建构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反馈循环流程,通过物质和能源持久利用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农业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和农产品安全隐患的不断出现促使人们将研究视角转向循环农业。

循环农业是按照系统论和循环经济原理,运用现代科技和管理手段组织农业生产,实现农业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它以3R(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原则统筹农业资源利用、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将农业系统构建成“自然资源―清洁生产和消费―再生资源”的经济循环链,以环境友好方式实现污染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最终实现农业资源消耗的零增长和农业生态环境退化率的零增长。

农业环境资源的合理定价

理论基础

环境经济学理论为合理定价提供了理论基础。环境资源满足人类需求的能力会随经济发展而由绝对丰富变成相对稀缺,随边际使用成本增加而出现的竞争性需求需要合理配置。衡量资源合理配置的“效率”和“公平”标准的前提是完全市场,但现实经济并非完全市场。在考虑环境资源稀缺性和外部性的条件下,应将环境部门加入传统一般均衡分析中以寻求新的均衡解。这种理论指出环境污染是因为环境资源的长期免费或低价使用,只有在合理定价和恢复市场行为后才能解决。循环农业强调物质层面循环和技术改进,缺少内在经济动力,因此合理定价包括农业资源和农业环境容量的定价是循环农业得以正常推行的保证和前提。

农业自然资源的定价

农业自然资源是指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物质、能量和环境条件的总称,包括水、土地资源等。目前“产品高价、原料低价、资源无价”现象说明资源价格没有反映其真实价值(包括环境成本、机会成本等)。资源经济学理论认为其价格应包括:与其生产、供给及消费有关的成本,即边际机会成本(MOC),包括边际生产成本(MPC)和边际使用者成本(MUC);消耗损害形成的边际外部成本(MEC),表现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只有对农业资源的真实价值进行合理定价,才能使市场价格贯穿整个农产品反馈链,正确比较循环利用的资源与新资源的成本,找出最佳方案,最大限度减少资源消耗和实现回收利用,真正实现循环农业与市场接轨。

农业环境容量的定价

循环农业以避免废弃物产生作为农业活动的优先目标,但部分无法回收的废弃物就要进行环境无害化处理,循环农业只有在实施成本高于节约成本时才能被推广,而前者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环境容量价格决定的。环境容量价格的形成主要是因为经济系统的废弃物会增加环境系统载荷,造成环境容量稀缺,使其具有价值。废弃物对环境损害程度主要取决于环境吸纳能力、环境受体载荷及由此决定的人口数量和受影响生态系统特点等因素。

农业环境资源合理定价的实现方式

尽快健全环境资源市场

目前我国仍存在着环境资源产权不明、信息不畅等问题,难以推动循环农业的发展。健全的农业环境资源市场机制是循环农业发展的基础,因此应建立完善的环境资源市场,具体包括建立明晰的环境产权制度及在此基础上的市场准入和退出规则、定价规则、竞争规则和政府干预规则等。

政府积极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