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地域文化的内涵

地域文化的内涵

时间:2023-06-15 17:27:32

地域文化的内涵

地域文化的内涵范文1

[关键词] 地域文化;文化内涵;室内设计;博物馆设计

[abstract] this article to wuhu China • has museum interior design as an example, the paper how regional culture in the design of modern museum reflect.

[keywords] regional culture; Cultural connotation; Interior design; Museum design

中图分类号: TU24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 主题定位分析

“芜湖•中国米市”博物馆内常年进行展览与陈列,其主要的社会价值在于学术研究和为社会公益教育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与精神基础。主要包括自然和科技主题、历史主题、文物、艺术、人物、民俗等相关主题的实物、资料的陈列和展示。

二 设计原则

“芜湖﹒中国米市”博物馆室内展示设计把握住了以下原则:一室内环境的设计突破建筑结构的局限,向深层次的功能布局发展,不仅满足展示空间的基本需求,还成为导向合理、分区全面的设计特点,即“多效”原则;二室内环境的设计融合传统与现代,体现南陵的历史、人文与城市内涵。三体现“和谐”原则,这些原则都对博物馆室内设计起到重要作用。

博物馆共包括一个序厅、两个主展区和一个中庭。第一展区分为五大篇章:亲近稻作文化、领略稻米文化、漫步米市历程、重现历史变迁、穿越古城米市。第二展区分为三大篇章:纵观进入芜湖米市、现代米市浮光掠影、展望未来芜湖米市。以下将罗列展厅具体阐述如何体现地域性文化内涵。

三 序厅:利用“米”字元素进行再设计

序厅是米市展览场馆从入口到正式展示厅之间的过度空间,序厅的设计比较宽阔、高大、肃穆、庄重,序厅着重氛围渲染,高度概括展览风格,力求让参观者迅速进入状态,效果等同于电影的序幕一样重要。

南陵米市的序厅进门左侧是石材饰面的接待台,大气而有底蕴。利用 “米”字的不同字体表现的LOGO墙,此起彼伏更能体现我们的主题,序厅正前方,是圆形的展示台,标准性的艺术品传达出设计的独特性。随着视线向前便是有创意的展厅标识导向指示牌和整个米市博物馆的简介。

四 第一展区:再现芜湖米市场景

第一展区分为五大篇章:亲近稻作文化、领略稻米文化、漫步米市历程、重现历史变迁、穿越古城米市。芜湖市除了优越的自然形成因素外,还应追溯到芜湖米市的历史成因。唐宋时期芜湖就有兴建粮仓、屯粮转运的历史记载。明中叶以来,皖中皖南所产稻米多在此聚散,成为“舟车辐辏,百货兴聚”的沿江重镇。历史上芜湖的农业、手工业、商业颇为发达,从明代开始,逐渐成为长江下游地区的重要商埠。近现代以来更是有全国"四大米市"之首的美誉。

1亲近稻作文化

亲近稻作文化是由米粮种植现场区、文化展示区、繁华古城区构成。种植现场区域分为芜湖农业介绍和南陵农业介绍,现场种植沙盘、稻作业、水稻种植情况及栽培技术,农耕部分、播种部分、插秧部分、收割部分。让人直观去了解“一粥一饭,当来之不易”。也起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文化教育作用。在文化展示区预留了农具实物展示区,逼真的再现了当时人们耕作的器具,让参观者可以现场体验,亲身感受稻米文化。

2领略稻米文化:

中国有着悠久的稻米传承之路。中华文化中更是有着深远的稻情结。本展区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遥想农耕文明,包括农业文化与农耕文化,南陵地域地域农耕文化与周边农耕文化的关系,稻作生产产生的农耕文化,稻米对民族民风及中华文化的影响,稻米的传承之路,第二部分:感悟文化底蕴,包括诗词书画、民间故事、名人与大米的故事,名人名家、米文化趣谈,其中包括反映稻作农耕的文字、诗歌、绘画、谚语、文化娱乐及稻作农耕民俗等精神层面的内涵。

在设计中尤其注重突出感悟文化底蕴区域的设计构想。在芜湖南陵留下了众多名人名家的足迹,最出名的莫过于小乔的传说。“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世上美女数不胜数,但是绝大多数都已随岁月的流逝而没有留下一丝痕迹。但千百年来小乔一直在人们的印象里。以及现今传言在庐江等地发现的小乔墓地等,都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而南陵的小乔墓毁于,但几块断碑仍在,现保存在南陵文化馆里。

3漫步米市历程:

本展区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中国四大米市概况,大致介绍了四大米市形成的客观因素和认为因素;第二部分,阐述了芜湖米市的形成因素、发展历程以及芜湖米市的历史地位。设计上通过“时间长廊”的展示形式,让参观者如同漫步在时间穿越的走廊中,浏览米市变迁的过程。

4重现历史变迁:

本展区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体验稻作农耕劳动(多媒体互动);第二部分:米作器具展示,包括:滚子、扒子、板桶、舂碓、风车、米桶、耙、石槽等米具的实物展示,让参观者加入到互动的环节中,更加深刻的了解米市文化的丰富内涵,同时通过立体现实了解农耕用具的展示,进一步了解稻米的种植历程,第三部分:古代农业的发展文化,其中包括古代农业的发展、耕作制度的变化、古代米行建筑等内容。第四部分:种植稻米的客观要求及标准。

五 第二展区

第二展区分为三大篇章:纵观进入芜湖米市、现代米市浮光掠影、展望未来芜湖米市。

1纵观芜湖今日米市:

本展区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芜湖概况;第二部分,芜湖的发展,主要内容包括,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工业发展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主题、文化发展;第三部分,感谢领导关怀。

2现代米市浮光掠影:

本展区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走进五谷杂粮,叙述五谷杂粮的发展历史及各个杂粮特色,以及节约米粮的意义;第二部分,稻米科技种植,通过现代农耕工具、袁氏科技种稻等内容介绍现代大米的发展,运用图文加实物的展示方式;第三部分,米粮产品推广。

3展望未来芜湖米市:

本展区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现代大米品种介绍;第二部分,对未来稻米文化的展望,重视生态农业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持续高效发展,做到自主创新:第三部分,芜湖人民的生活面貌;第四部分,米市未来市场的预测。

六 结语

地域文化的内涵范文2

论文关键词:陕北 陕北方言词语 地域文化

序言

历史上,汉语形成了多样、复杂的方言。陕西北部,即长城以南,黄河以西,子午岭以东,桥山以北的广大区域,包括延安、榆林两个地级市,通行着陕北方言。陕北方言词语是指陕北方言中的词和熟语的总和,是陕北方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清代学者李光庭说:“言语不同,系乎水土,亦由习俗……”可见一定的语言与当地的地理环境、地方习俗、传统观念等直接相关。陕北方言词语中有大量的地名词语,这些词语往往反映了当地的地理面貌、历史演变和人们的心理愿望。本文主要探讨陕北方言地名词语所反映的区域地貌特征和所积淀的陕北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一 陕北方言地名词语的区域特征

人活在特定空间中,就不能不与反映空间地理位置的地名词语打交道。陕北方言词语中,地名的词语相当活跃,成为当地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名词语通常由两部分组成,专名加通名。通名部分的词语大多反映了当地自然地理地貌特征,而专名部分则反映了当地物产特点。

1 陕北方言词语反映陕北地理特征

陕北在地理上属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在地貌上表现为沟壑纵横,峁梁相接,沟峁交错的特点。陕北人在给地理实体起名时多以“沟”、“墕”、“岔”、“崖”、“畔”作为通名。反观之,这些通名记录反映了陕北沟壑峁梁众多的区域地理地貌特征。

沟:山沟,地面低洼地带。陕北沟壑众多,以“沟”命名的地名词语也很多,如子洲的宋家沟、曹家沟等。

含:两山相连处,俗称“含”的地名主要集中于榆林地区。如子洲有米家、佟家,府谷有王家。

岔:道路分岔的地方。以此为名的有:绥德的霍家岔、清涧的岳家岔、子长的青阳岔等。

崖(陕北方言读nai):山边陡峭处。带有“崖”的地名有:神木的花石崖,绥德的李家崖等。

畔:黄土山体的旁边或附近。住在土山侧的地方多以畔命名。如子洲的杜家畔,靖边的张家畔等。石山或石卯梁旁边的地方则称为石畔。神木有雷石畔,子洲有马家石畔、侯家石畔等。

峁:顶部浑源、斜坡较陡的黄土丘陵。以“峁”为名的地名象神木的沙峁,子洲的拓家峁等。

梁:山体中间隆起的地方。以“梁”为名的地名如子洲的温家梁、榆阳区的李家梁等。

圪崂:山间避风处,以其命名的地方也有不少。子洲有周家圪崂,洛川有王家圪崂、史家圪崂。

圪凸(陕北方言读du, 上声):山间突出处。采用“圪凸”做地名的如清涧的师家圪凸,吴堡的樊家圪凸等。

崾岘:山上或平川地势险要地段。崾岘也写作崾险。如榆林的孙克崾岘、安塞的佛道崾岘等。

坪:黄土丘陵或山区中的平地。绥德有枣林坪、子洲有苗家坪等。

咀:大自然形成的三面环沟的地方或村庄。绥德有鱼家咀、安家咀。清涧有石咀驿镇。

其实上述地名不为陕北所独有,全国各地都有分布。不过,由于受到陕北区域地理地貌的影响,这种情况在陕北表现得尤为突出。我们在观看陕北地图时会强烈感受到这一点。

2 陕北方言地名词语反映当地的物产

地名不仅是当地地形、地貌的形象再现,同时通过地名也反映了当地区域物产特点。

榆林因其多种榆树而得名。类似的还有安塞的榆树湾、志丹的榆树窑子、横山的榆树峁等。

佳县(原名葭县)因县境内有一条葭芦川,葭芦丛生得名(古人把苇芽叫葭,未出穗的叫芦,长成后的叫苇)。府谷有野芦沟。

米脂,因境内有米脂水而得名。米脂水,又名流金河,此地水土肥沃,盛产小米,质醇味美。史书上说米脂水“沃壤空粟,米质如脂”,因而在宋代首建米脂寨。

甘泉县名最早始于唐代,以县南谷崖有泉水“飞流激下,甘甜美味,隋炀帝游山时曾汲取”而得名。

陕北各地都有枣树种植,因此以枣林、枣树命名的地名也很多,如绥德有枣林坪、绥德的枣树湾、安塞有枣树台,志丹有枣林坡。

其他植物在陕北也多有栽种,如柳树、槐树,梨树、桑树、柏树、桃树、海红等。以此命名的如:安塞有柳林镇、柳湾,榆林有红柳沟镇,定边有柳树梁、红柳沟;安塞有槐树庄,志丹槐树台,子洲有槐树岔;安塞有梨树沟;府谷有圪针塔;府谷有桑林坪、桑园梁;府谷有柏树峁;绥德有桃树峁;府谷有海红梁等。

在陕北各地反映动物的地名不多。陕北各地有雉鸡,这在地名中有反映,如定边的金鸡湾、金鸡滩,这里的金鸡疑为雉鸡的方言改称,另外如榆林有野鸡河等。

榆林的上盐湾、下盐湾,也因其盛产盐而得名。此外从靖边:宁条梁镇、黄蒿界乡、席麻湾乡,清涧的石盘乡等地名都可了解当地的物产特点。

二 陕北方言地名词语的文化内涵

1 陕北方言地名词语反映古代民族接触

陕北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军事要地。历代王朝为了争夺陕北这块地区,长期频繁进行拉锯战。战争之后,陕北汉民族人民与匈奴、鲜卑、突厥、党项、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人民融合杂居、交流交往,这些为陕北文化注入了丰富而独特的文化内涵。

在古代,陕北曾是少数民族活动的舞台。宜川县有库涡川、延安有库利川、延长有渭牙川,便是匈奴语“库涡、库利、渭牙”,加汉语通名“川(chuan,按陕北方言读上声)”命名的。

陕北榆林、神木、府谷等地区接近内蒙,地名命名多受蒙语影响。这些地名多分布于靠近内蒙古的村庄。此外,还有蒙语地名加汉语方位词或通名形成的地名,如神木的大保当(灌木丛草滩)、中鸡等,这些地名,充分反映了历史上汉族和少数民族杂居相处,互相学习,相互交流的民族融合局面。

伙盘指清代农民租种蒙旗土地的地方,也作“火盘”,因而也有以此命村名的。榆林有白家伙场、郭家伙场,神木有铁匠伙盘、杨伙盘,这些地名反映了汉蒙交往的史实。

另外,还有一些受其他少数民族姓氏影响的地名。如与历史上北魏时期的鲜卑族活动有关的乞佛(洛川县朱牛乡有上乞佛村、下乞佛村)等。历史虽已远去,但地名这一活化石却镌刻了民族融合的情景并把它顽强地保留到今天。

2 陕北方言地名词语反映陕北古代军事

在我国历史上,整个西周阶段,陕北地区基本上是被猃狁占据着,秦汉时期陕北属上郡所辖,而上郡在当时的军事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东汉末年,陕北则为匈奴等族占据,隋唐时代,陕北曾是突厥部族活动的地区。宋金元明时期,陕北是国家的军事要冲,边防重镇,历代王朝为了这块地区,曾付出了很大代价。明宪宗朱见深成化七年(公元1471年),在长城沿线设置榆林卫,筑“边墙”,设城堡,从含有“铺,驿”、“墙、城、堡”的陕北方言地名词语中则可以看出古代在军事防御方面的布局。

宋时为防御突厥、西夏,在沿边地带择冲要处建立一系列城、寨、营、堡组成的防御体系,含有“墙、城、堡、寨”的地名,可以追溯到宋代。地名中的“墙”即指长城。含有“城”的地名,由于时代的原因,有的城址已废,但其轮廓仍然清晰,成为陕北的名胜古迹。如统万城(靖边),又名“白城子”,曾是东晋时匈奴族首领赫连勃勃建立“大夏国”的都城;杨家城(神木),即古麟州城,为古代边塞著名的军事堡垒。陕北地名中有铁边城,五谷城(吴旗)、朱官寨(佳县),新寨(吴起),太和寨(神木),张家寨(子洲),高家堡、栏杆堡(神木),响水堡(宜川)、安边堡(定边)、解家堡(神木)、榆河堡、龙州堡、归德堡、双山堡(榆林)、波罗堡(横山)等,这些地名有些是宋代设立的。从这些地名,我们可以看出古代军事防御体系的布局设置。

3 陕北方言地名词语反映官民追求和平安宁的心理和宗教信仰

词语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词语的使用和演变可以映射出陕北人民的文化心理。陕北地名词语突出反映了历代当地居民祈求安宁的心理,反映了他们的宗教信仰。

陕北地名词语反映官民渴望“安宁,安定”的愿望。陕北方言地名中的含有“安”“宁”“绥”等词语集中反映了厌恶战争,祈求安宁的心理。如延安、安塞、保安、安定、安边、顺宁、抚宁、安民(延川)、定边、靖边、绥德等。

类似这种借地名词语表达人们美好愿望的,还有另外一种形式。如陕北地名中的吉利坪、丰富庄等,都是用含有吉祥如意的词语表达美好心愿。

陕北方言地名词语中还渗透有错综复杂的宗教信仰,至今遗留下的佛教、道教有关的地名即是有力的证据。如黄龙小寺庄,因宋时佛教寺院圣寿寺而得名;延安市的石佛沟村,因村口石崖有佛窟而得名。此外还有神树塔、神树沟(神木)、龙王庙(府谷)、长官庙(吴旗)、老爷庙(定边)等,这些词语则与陕北当地的错综复杂的民间信仰有很大的关系。

4 陕北方言词语反映陕北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

陕北大部分地区地处山区,其独特的地理风貌与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蕴藏于古老的陕北方言词语中。由于自然条件差,又多受干旱、风沙、盐碱等多种自然灾害的威胁,人们的房屋多建于山边或山间避风处,生活异常艰苦,习惯称劳动为“受苦”,把庄稼人称做“受苦人”。如绥德的碌碡峁,安塞的镰刀湾等将古老的传统农具蕴涵于地名中,反映了生活在陕北黄土地的人以农耕为主要生产方式。像延安的韩家窑子、任家窑子等以“×窑子”命名的地名在陕北很常见,从中可看出某地最初入住的居民的情况,以及人们居住以窑洞为主,居住地比较固定的生活特点。

5 陕北方言词语反映陕北人聚族而居的生活习俗

“×家”格式的地名词语在陕北各地普遍存在。如清涧的李家坪,绥德的李家崖,子洲的汪家崖、杜家畔、马家石畔、苗家坪、周家圪崂,靖边的张家畔、拓家峁,米脂的井家畔,清涧的郝家畔,府谷的苏家畔,横山的王家峁,榆阳区的李家梁,清涧的李家坪,洛川的王家圪崂,等等。

中国人自古就重宗族,重血缘,有亲属或宗族关系的人往往聚族而居,繁衍生息。以宗族的姓氏作专名,加上反映该村落地理特点通名的地名全国各地都有。陕北,地理条件差,自然条件恶劣,加之地广人稀,社会经济十分落后,这就需要同宗族的人互相照应,共同应对各种困难。所以,在陕北各地,象李家坪这样的地名非常多。作为语言,类似的地名强化了陕北人的地缘关系,陕北同族或同村或同地域的人特别抱团,老乡观念非常浓厚。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居民的移迁,聚居在一起的人未必都有宗族或血缘关系了,居住习俗也发生了变化,但地名词语却顽强地存在下来,从而把祖先们聚族而居的生活习俗记录下来,流传了下来。

三 结语

方言地名词语作为社会生活以及人文环境物化的代号,具有相对稳定性,通过探索方言地名词语,从中可以揭示内涵丰富的、独特的地域文化。

陕北方言地名词语与陕北地域文化二者关系密切。一方面,陕北方言词语反映着陕北地域文化,透过它可以了解本地域种种文化现象,包括历史交往、地理环境、生活生产习俗、宗法观念、思维方式等。另一方面,陕北文化对陕北方言词语的形成、运用和发展演变有着深刻的影响。比如陕北的榆林明清之际作为边塞,是流放犯人的地方。所以榆林城里的老年人骂人:看你哪个囚犯脑袋。别的地方的人则很少有这种骂人法。总之,研究陕北方言词语与陕北地域文化的关系,可以使我们深刻领会语言和文化是如何共生共存的。

注:本文是陕西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7JK158的部分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刘育林:《陕北人学习普通话教程》,1993年。

[2] 罗常培:《语言与文化》,北京出版社,2004年。

[3] 吕廷文:《浅议陕北地名与陕北古代文化》,《延安教育学院学报》,1995年第2期。

[4] 尤汝杰:《中国文化语言学引论》,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

地域文化的内涵范文3

关键词:园林文化;文化演变;文化价值;文化表现

1 园林景观中的文化内涵和演变

园林景观中的文化内涵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和社会发展相互联系。根据广义文化的意识形态来分析,文化内涵是指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综合,但从狭义的意识形态来分析,文化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精神成果,包含知识、艺术、道德、风俗,以及人类的习惯等等。城市景观文化内涵强调自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作用,具有人文特色的山水文化内涵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很大,人文内涵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城市文化景观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为了满足城市居民某种需求,利用自然界赋予的物质材料和精神材料,在城市自然景观基础上,融合人类生产生活活动,而最终形成的景观。

2 园林景观中的文化价值

景观设计的文化价值分别从如下4个方面得以体现:

2.1 地域性

地域文化的形式是受自然环境的地形、地址、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形成的具有区域特征的文化观象,它体现了一个地域的人们对自然认识和把握的方式、程度以及神识的角度。各个不同区域的人类群体文化都具有各个不同的特点,西方与东方就形成了世界上两大不同文明,导致了不同的景观形式。西方文化崇尚理性,遵循科学,讲求实证,产生出规整式的景观设计。东方文化注重感性,讲求精神理念,讲求形式的禅悟及神会,因而有了自然式的景观设计。

2.2 民族性

民族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是早期人类在长期生存斗争中处于对集体力量凝聚的需要,以各族、血缘、亲缘、宗教、地域等各种复杂因素为基础,构成较为固定的,随血脉时代相传的人群组合形式。各族血缘的归宿感、维护感、认知及互同等形成了各个民族特有的风俗习惯、体现在景观设计中便是民居建筑、庆典和祭礼场所等的不同风格特征。民风民俗也是民族性一个重要方面,一方山水造就一方人,也造就一方景观。

2.3 宗教性

宗教使人们相信并崇敬超自然的神灵,它是信仰者的思想寄托和精神支柱。不同的民族、地域群体有各自不同的。各种宗教的场所建筑、景点内涵、教义、教规、庆典仪式、服饰道具,甚至色彩、形式都有严格的规定。这些隐性的文化特征,表现为一种整体性和文化的综合性,从这样的角度来评价景观,可以洞悉其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2.4 历史性

文化历史是指各地域、各民族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保留下来的为群体所共识的、代表本民族地域文化某一特定阶段主导地位的文化成果。它在各个历史时期成为规范、准则、时尚,并对该地区、该民族以后的历史产生过及其广泛而深刻影响。如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思想,孔孟礼学,儒、道、禅文化等理念深深地影响着传统的园林设计,“曲径通幽”、“小桥流水”无一不是这些思想的反映。每一个民族、每一种文化都有其深远的历史渊源,每一种文化的每一个发展阶段或多或少要收到外来文化的渗透和影响,形成新时期文化的新内容,因而评判一个景观设计,也要看它是否注意了文化的历史传承性。

3 园林景观中的文化表现

每个地方的园林景观,都会有一定的设计理念和表现手法,以及一定的立意和主题,反映不同的文化特色和审美情趣。一些讲究形式美,一些追求意境美,还有一些二者兼而有之。一般情况下有2种表现法:外在形式表现法和内在意境表现法。外在形式表现法,是一种最直接最简单的表现法,通以文字、园林建筑等形式渲染气氛,直截了当地表达主题和情感。在园林景观文化中,其外在形式表现法最为典型的是西方园林,西方园林,他们讲究主次分明,重点突出,从属关系明确,以几何图案构图,整齐对称,边界和空间一目了然,空间序列分明。内在意境表现法,一般是以某种场境,让人触景生情,使人深思,给人启迪。其特点是含蓄、深刻、有无穷意味。这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中国园林,中国园林强调意境美,意境也是中国园林的灵魂。

地域文化的内涵范文4

关键词:景区入口;文化;元素

自第1个旅游标志“马踏飞燕”的诞生,到如今各地以标志设计作为宣传的一种方式,而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景区的入口,可以直观地感受当地文化气息。无论哪种方式,都是以地域的文化作为源头,将其独有的精神与物质财富作为发展旅游的基础。在景区入口的设计过程中,地域文化中的优秀元素成为设计者的灵感源泉。所以,在景区入口的设计上,地域文化与设计相结合,至关重要。

1 地域文化的诠释

地域文化是一定区域的人们在特定的环境下,自身创造出,并通过不断发展,最后得出的具有特色的地域文化。城市中的文化资源不可再生,是一个城市的记忆,而景观设计的目的就是将这些文化特色与景观相结合,将地域元素进行演变,使其不失去原有韵味,还更有特色。

2 地域文化与当地的关系

2.1 地域文化助推当地旅游发展

地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体现,文化景观反映人的生活,人的生活又离不开文化。西安的回民街,既是黄土文化、穆斯林文化的融合体现,更是经济发展的特色区域,吸引了许多国外游客,其独特的建筑、风俗饮食都成了城市的一种象征。 地域文化的特色成为吸引游客的核心,从而可以带动经济的发展。

2.2 地域文化反映当地的文化内涵

地域文化是特定区域的独有特色,体现该区域特有的文化内涵。地理特点、气候特征、风土民俗、精神文明等构成当地的地域文化,创造出特定的空间。例如延安――“革命老区”、洪洞――“大槐树”等,这些反映特定区域的历史人文特色或民俗民风特色,都具有代表性的地域文化,也是直接反映文化内涵的有力证据。

3 地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表达形式

3.1 挖掘、提炼文化元素

景观艺术设计要通过研究地域文化来获得创作灵感,只有深刻理解地域文化的起源和发展,才能在景观设计的实践中诠释和弘扬地域文化 。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在设计苏州博物馆时,分析当地的地貌、人文,设计出具有苏州古城的建筑风格和园林文化的博物馆。

在景观要素中,最常见的就是将当地特色转换成人们所熟知的一种形式,能够感知景观,体现当地文化内涵,适应时代需求。在这种理念下,常用的是以图案、符号、地方材料等形式。这就需要元素的提炼,将地域文化元素进行符号化,使其直观地展现在人们眼前,创造赋有地域文化的景观。

3.2 抽象的表达

景物作为景观设计的对象,是一个具有时间属性的系统,是空间和物体所构成的综合体,更是一种符号,能记载人类过去、表达希望。在景观设计中融入地域性的文化符号,不仅能够丰富景观层次,更融入了文化内涵的背景,在整体上把握文化性与地域性。

4 实例分析―大唐芙蓉园西门入口

4.1 地域概况

大唐芙蓉园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曲江新区,是一座仿照唐朝的皇家禁苑建造的主题公园,是中国第1个全方位展示盛唐风貌的大型皇家园林式文化主题公园。

以唐文化为内涵,皇家园林格局为载体,服务为主的大型主题公园。将历史风貌、现状地形和现代旅游3者有机结合。以主入口为起点,围绕地域文化与生态水景相结合,把文化与景观融入设计当中,使其成为寓教为乐的主题公园。

4.2 挖掘、提炼地域文化元素

帝王、宗教文化。大唐芙蓉园是隋代皇家园林的所在,是帝王文化的体现者。西门入口,规模之大,两侧配以皇室标志为标志的龙的图案并与周边的建筑结合形成大气磅礴之势,并且巧借地形的优势,营造出更具表现力的山水之景。

唐代时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共融发展,也是儒、佛、道等文化的繁荣时期,因大唐芙蓉园紧邻大雁塔南、北广场,定位为唐文化以此凸显唐代历史文化的磅礴气势和宗教文化的融会贯通。

4.3 地域文化在入口景观中的表现

旅游区是反映一个城市风土人情的重要景观空间,而入口更是重中之重,西门入口的建筑采用唐风,色彩多以灰、白、茶等为主,如青瓦顶、白粉墙或茶色木构结构等,反映帝王之气。入口处的广场是唐文化的标识性景观空间,广场最凸显的“大唐芙蓉园”5个大字,金光闪闪,反映盛唐文化的内涵与底蕴,彰显帝王至尊,皇家气象。在设计中,还以不同的表现形式展示在场景之中,以其通俗性、趣味性和参与性为特色,富丽壮美,诗意盎然,使游客参与其中,可以处处感受盛唐历史与富于变化的景观空间。

地域文化的内涵范文5

关键词:地域文化 生态设计 景观构建

一.城市生态景观构建的概念及意义

在我国快速化的城市发展进程中,城市重建与景观设计受到了我国当前国情的影响,从城市再生视角对于景观设计的整体综合性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保留原有的城市物质结构,利用社会网络以及相关的经济功能完成对于城市的景观构建是以城市地域文化为背景的城市景观设计的基本融合内容。一般来说,生态性景观设计师通过使用共同的资源空间来实现城市资源平等分配,保证在城市环境中能够引入生态观念,是民众能够真正体会到生态设计的特点和效果。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物资和空间都处于极为容易被塑造的状态之下,所以在城市生态视角下进行地域文化的阐述与融合,能够保证了城市的景观构建在地域文化以及生态设计的多层次影响下实现其基本功能,保证生态性和地域性能够被民众所接受和认可。

从现代话城市发展背景下来看,景观设计兼具视景与地域综合体,其现实内涵已经覆盖了城市广场、社区、公园等一系列的公众环境。以生态性为景观设计的原则,无论是从现代化建设视角还是城市发展视角,都能够将公民的生活行为习惯以及基本需求带入到区域环境设计中,以良好的生态环境来保证居民的正常生活,保证以良好的物理场所和心理空间来完成人们心理以及生理对于城市景观的多重需求,也能够从多方面促进城市地域性文化的发展与融合。大力发展城市生态性景观设计,是对于城市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人保证在生态性景观设计中能够应用地域性文化元素不仅提升了城市公民生活品质,还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社会问题,传承了古代艺术文化,增加了城市景观设计的特点,保证了城市景观设计能够在多元素的影响下令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二.生态性视角下城市地域景观构建内容

在城市生态性视角下,城市的景观设计需要从地域文化的角度入手,结合实际的地域情况设定不同的景观设计方案,保证其景观设计在满足生态性设计特点的情况下还能够充分发挥其所固有的,不同城市的不同设计相关既有相同性又有差异性,不同的文化历史遗迹能够与城市的景观设计相结合,以此来完成生态性和地域性的充分融合实践应用。本文从城市景观发展与坚实的实践内容入手,基于景观设计功能的角度探究生态性和地域性的融合,通过对于我国及国外多个城市的生态性景观设计分析,以此来总结生态性和地域性的特点在景观设计空间中的作用发挥。

1.生态性景观设计空间构成

作为景观设计的主体内容和大致框架,空间结构是景观的基本物理属性,通过对于空间的形态、尺度以及形状设计来完成基本的空间构成,保证空间结构能够完成城市对于景观设计的基本需要。从城市发展的角度来看,空间结构是展现地形、照明设备等景观元素的容器,在城市生态性视角之下,合理的应用树木等植物来分割空间结构,能够保证生态性特点充分在空间构成中发挥作用。从地域性的角度来看,生态性空间结构保证了城市景观与其他建筑与相结合,成为了景观展示与建筑功能相关联的平台,使城市的地域文化能够在建筑特色中充分发挥其作用影响其空间设计特点。

2.生态性景观设计服务功能

景观设计作为城市中与群众接触和互动最为频繁的建筑设计内容,保证其实用性以及服务性是设计成功的关键,所以保证以生态性为原则进行服务功能的设计,能够从居民的健康角度入手来提升景观设计的应用效果,保证其生态特性能够激发居民锻炼和欣赏的欲望,以此来保证城市居民能够在较为自然的环境下生活。

在生态性的设计基础之上,城市的服务功能还可以在地域性特点下得到保证。对于城市发展来说,地域特点是其宣传自我的关键,而良好的地域性景观设定能够增加城市的历史感和空间感,在这样的景观设计中,居民能够更加亲身的体会到历史发展中城市所流传的文化特点,能够深入了解城市的基本发展内涵,使居民能够在地域性景观设计中得到历史文化的科普。

3.生态性景观设计文化内涵

与生态性城市景观设计服务性对比,文化内涵是景观设计中最为感性和有历史感的体现,更能够展现出城市设计中的地域特色。作为景观设计的灵魂,文化内涵主要满足于不同人群对于城市景观的精神需求,一个成功的共享性景观文化内涵设计,可以保证景观设计更具城市文化归属感和地域特点,能够快速融入到城市环境中。而已生态性特点来分析,我们可以认知到在城市的景观设计中其文化内涵的主体内容就是现代化生活与自然地重要关联,保证了城市景观设计能够从生态性上服务于民。

在景观设计的环境外在方面,文化内涵主要展现在植物、设施等视觉元素的应摆放应用中,而在景观设计的环境内在方面,文化内涵是精神文明的一种体现,主要通过美学、文化等方面传播。所以景观设计的生态性以及地域性都能够在你不同领域的元素应用中的得以深刻的展现出来。

三.城市生态视角下地域性景观构建方法

对于城市来说,无论是生态性还是地域性,都是其设计的基本理念之一,从生态视角来看,空间、公共设施以及资源是设计过程中重要的方式,可以全面保证景观设计从多个角度满足城市的基本需求,使城市景观设计的生态环境满足于居民的生活需求,一次来保证在公共设施的应用中充分展现城市的地域特色。

1.空间设计

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空间合理能够完成对于有限城市资源的合理分配,在实现生态性景观设计中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首先,要保证空间设计土地的充足性,能够使其充满保证在一定空间中不同公众可以和谐相处,其生态性能够在空间设计中被展现出胡来。除此之外,空间设计的适宜性是保证景观设计的重要内容,只有通过合理的规划,才能够促进公众市民在景观设计空间中进行群体交流,使景观设计的基本任务得到体现。

2.公共设施设计

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生态性原则主要体现在对于景观设计中公共设施的环境问题之上。景观设计中将所使用的物品进行改良,保证其能够适应不同人群对于景观设计的需求,就能够充分发挥公共设施的效果,而其对于公共设施的使用还能够充分保证自我的节约特点,以完成生态性对于公共设施设计的要求,保证不同的人群可以在公共设施中完成交流与互动。在公共设施设计下,理性的设计需要与感性的生态观念结合,利用直观感受来进行设计,才能够从多个角度满足公共设施的设计原则。

而公共设施设计的过程中,其景观设计想要保证生态性与地域性的融合就需要在生态环境中加入城市所独有的地域文化内容,无论是诗句、绘画还是建筑风格等元素都可以在公共设施中进行使用和摆放,这样既保证了公共设施设计的合理性,还能够使生态原则与地域原则在景观设计中被体现出来。

3.资源共享

在城市景观设计中,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需要进行共享,这样才能够保证在富含地域性文化的公共资源中结合自然资源的生态特点完成两者的融合与实践。在自然资源方面,绿色生态的重要性被充分展现,景观设计者充分利用低碳资源来完成子元素合计,保证减少景观元素所导致的资源过度消耗,以综合性、循环性为特点,将城市的景观设计发展一体化,将河流、道路等自然环境与景观设计向结合,减少设施重叠下的资源浪费。而循环性能够保证将废弃的材料、土地等重新投入使用,充分借助自然之力完成景观设计。

在社会资源上,其资源共享主要体现在地域文化资源的的应用,将原有的充满地域文化特点的社会基础设施融入到生态景观设计中,能够快速使资源达到广泛应用,从多个角度保证生态特性和地域特性能够在景观设计中体现作用,从城市再生性视角的角度提升了景观利用的可持续性。

4.情感融合

对于城市来说,景观设计的不同体现了其独特的精神以及文化元素,环境的不同直接决定着居民的情感认同以及归属感,而生态性能够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进行景观设计的过程中,生态性与地域性的情感融合就成为了城市特有的文化标签,利用地域文化来进行景观设计,保证了将显性与隐性文化内涵结合起来,从深层次上传承城市应有的文化精髓与灵魂。因为地域性的不同,所以城市景观设计需要以尊重城市环境特征为基础,无论是古树山湖还是厚重城墙,都能够利用不同的历史人文特点进行不同的城市建设,彰显不同的城市魅力。深入挖掘城市原有的历史特点,在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共享原有的城市情感元素,保证传承当地的地方特色,是完成地域风格特性建造的手段之一。

四.总结

从城市生态性视角来看,其景观设计需要从城市文化基础、居民特点的角度出发全方位探究地域文化的特点来进行融合,保证景观设计与城市内涵结合呼应,历史元素与生态元素相结合,在完成城市建设地域风格化建设的同时还能够保持景观设计的基本生态功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提升城市的景观设计内涵与历史文化底蕴。总体来说,城市景观设计中生态性与地域性的充分融合实践说明了在未来的景观设计发展中历史文化元素能够充分与生态环境保护内涵相结合,新型的城市景观设计理念正在不断影响着当前的景观设计领域。

参考文献

[1]陈明曦,陈芳清,刘德富.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构建城市河道生态护岸[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7(01)

[2]陈明曦,陈芳清,刘德富.景观生态学原理在河道生态岸堤构建中的应用[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7(01)

[3]曾忠忠.城市湿地的设计与分析――以波特兰雨水花园与成都活水公园为例[J].城市环境设计.2008(01)

地域文化的内涵范文6

“凤阳花鼓”又名“花鼓”、“打花鼓”、“花鼓小锣”、“双条鼓”等,凤阳花鼓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大体起源于宋朝发展于元、明,成熟与清代中叶,晚期和民国年间出现新的高潮。凤阳花鼓是一种融汇于凤阳民间生活点滴,集歌舞、说唱、表演、音乐于一体的综合性的民间艺术表现形式。凝聚了十分浓厚的文化内涵,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凤阳花鼓的概述

1. 凤阳花鼓的发展现状

凤阳花鼓具有三种表演形式:花鼓小锣、花鼓灯和花鼓戏。凤阳花鼓被分为两种:大花鼓和小罗花鼓。大花鼓采用集体演绎的形式,是由十余人集体敲打演奏出来的一种节奏感强、气氛欢悦的锣鼓乐,并且,大花鼓在演奏的同时常常以山歌演唱为伴;小锣花鼓又称“花鼓小锣”和“双条鼓”,通常采取双人演奏的形式,其中一人负责打鼓而另一人负责敲锣。过去,花鼓小锣是人们常用的一种乞讨工具,随着其广泛流传,花鼓逐渐走上舞台。

2. 凤阳花鼓的发展特征

(1)多元文化的融合

凤阳花鼓是凤阳民间文化的凝聚和升华,既具有民间文化中群众自娱的普及性、大众性和农耕文化等特征,又因帝王的推崇使得凤阳花鼓的表演形式变得儒雅、细腻,无论是歌词还是表演内容都被赋予了华贵的色彩特征。同时经过了历史沉淀,凤阳花鼓融入了南北不同时期的文化因素的品质,是一种多元文化的融合。

(2)浓郁的地域特征

凤阳是南方与北方的交汇之处,在文化、习俗等方面融汇了南方与北方的双重特征。首先,南方姑娘的娇羞与北方女子的豪爽为凤阳花鼓的人物性格增添了浓郁的色彩,其次,南北方的生活细节也为凤阳花鼓的表演形式提供了良好的演绎基础,这些都使得凤阳花鼓具有独特的地域特征。

(3)艺术形式的创新

随着人们欣赏水平的改变、艺术底蕴的丰厚,对凤阳花鼓的艺术形式也在不断地创新。首先,凤阳花鼓的“腰鼓”由起初的“身背”发展成后来的“手拿”直至演变成当今的“双条鼓”;其次,凤阳花鼓的伴唱“小调”在凤阳本土小调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其他地域的流行小调,并将其融入凤阳花鼓的表现内容之中。

凤阳花鼓的文化内涵

凤阳花鼓是在特定的环境以及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渗透于民间生活的民俗形态,充分展现了人们生产、生活的场面,使得凤阳花鼓有其独有的文化内涵与价值底蕴,值得深入发掘和思考。

1. 凤阳花鼓的农耕文化内涵

凤阳花鼓是源于凤阳地区民间生活的一种艺术形态,在表演内容上广泛融入了民间农耕的生产、生活细节。无论是从表现内容、表现形式还是组织形式上都与农耕文化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例如被称为“凤阳三花”之一的“花鼓舞”,其节奏、韵律以及动作都充满着浓郁的农耕气息和民俗特征,同时,“花鼓舞”的大俗即大雅的艳丽色彩也是充分体现孕育花鼓灯的是勤劳的农民。此外,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过:“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花鼓灯的舞蹈动作,大多从自然以及劳动生产动作中提取而来,但同时又赋予了花鼓灯更多的情感和艺术性。

2. 凤阳花鼓的历史文化内涵

凤阳花鼓源于民间,在地域特征和农耕文化的多重影响下,表现出了独具一格的艺术风格。凤阳花鼓最早可以追溯到元末时期,经过百年的发展,已经具有悠久的历史,并在发展的过程中融入了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历史的特征。凤阳花鼓完整地保存了民间地区的劳动、生活以及民俗的记忆,在其广泛流传的过程中,不断被人们所发掘。如今更多的人们接触到凤阳花鼓艺术,从凤阳花鼓的表演中了解到当时的历史文化与人文风情。

3. 凤阳花鼓的区域文化内涵

凤阳花鼓是安徽凤阳地区的代表性艺术,在曲艺领域、音乐领域以及文化领域都拥有深厚的影响力,凤阳花鼓已经成为皖东区域的文化符号。作为“凤阳三花”中的“花鼓戏”,在戏曲表演的过程中,完整地保留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篇章和传说,其中主要的曲目有《流星赶月》、《狮子灯》、《凤阳花鼓》等。2006年凤阳花鼓被选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凤阳花鼓现已成为皖东区域的文化名片。

4. 凤阳花鼓的艺术文化内涵

凤阳花鼓的兴起与发展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凤阳花鼓来源于民间艺术、是人民大众的艺术,它将民间生活的美体现的淋漓尽致,正如美学家李厚泽在《美的历程》中所说“一种经过高度提炼的美的精华……特别突出了几点内容要求的形式美”。凤阳花鼓的艺术文化内涵在于,它将劳动人民的生活、情感以及审美进行提炼和升华,形成了一种艺术,又在艺术的表现中反映了人民对于美的认识。凤阳花鼓在表现过程中,除了花鼓、服装之外,还要借助彩扇、手绢、花伞等道具,这些道具与花鼓和服饰形成紧密的配合,通过优美的艺术展现表达了凤阳人民的劳动生活、情感、以及民俗风情等,从而展现了人们对于美的认识变化。

结 语

地域文化的内涵范文7

1.1现代文化馆地域化特性

现代文化馆建筑与城市的自然环境、社会发展、交通生活等有着紧密的联系,不同城市的经济发展、文化习俗、教育结构、人口规模、生活水平等因素是不同的。各地不同的自然环境使得城市区域发展具有不同的特点,南北方的文化存在差异,其城市建设、文化馆室内设计风格也不同。

1.2现代文化馆室内空间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文化馆室内设计中应用地域文化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2.1缺乏地域文化的创新理念

由于对相关的地域历史文脉理解不够,对文化风俗习惯理解不透彻,没有对地域文化精髓进行提炼,在整体对文化馆室内设计过程中,创作理念不明确,随意添加设计元素符号,风格混搭,地域性文化符号不突出。使得文化观设计缺乏地区风格特色,风格趋于雷同。

1.2.2地域性文化符号表现形式单一

文化符号具有一定的文化意蕴,承载着不同地域的历史、文化价值内涵。在文化馆设计过程中常常出现符号滥用、元素单一、图案风格雷同的现象,导致展馆设计风格大众化。不能发掘地域文化中精髓文化加以有效利用,造成部分文化馆室内设计的文化内涵肤浅;缺乏对地域文化进行分析及细部处理。

1.2.3展览形式

不能再现地域文化部分文化馆的展览陈列设计上仍然采取实物陈列的摆放方式,没有具体的展览体系和方法,展品拥挤不堪,分类混乱,使得展览效果大打折扣。实物陈列需要按照一定的主题、层次感和艺术性来展现,合理的陈列设计才能使文化馆的文化艺术价值得以完美体现。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文化馆室内设计的建设与发展,大大降低了文化馆的地域文化艺术承载力,不能使参观者得到视觉和精神上的合理调剂。

2地域性在文化馆室内设计中的体现

2.1文化馆室内设计原则

2.1.1尊重自然,因地制宜

尊重自然,因地制宜是地域设计的一大原则。地域文化在文化馆室内设计中占有主导地位。南方展馆建筑轻而薄透,北方展馆建筑浑厚凝重,地域文化是无法脱离自然环境的制约的。文化馆的设计需要自然与人文环境完美结合,这有利于展现不同地域的文化价值。

2.1.2以人为本,和谐共融

中国传统的“天人和谐”的文化哲学思想,反映在设计上就是倡导人、建筑(室内)、自然三者和谐。根据所在地区的社会文化的构成、历史脉络和文化特征,理性分析寻找出地域性特征,融合风俗,达到以人为本,和谐共融。人性化设计最能突出地域文化的设计特点。

2.1.3文化继承与革新

如今全球化时代已经到来,本土文化需要与外来文化进行交流,加以吸收。用现代手法诠释地域文化,打破封闭的地区概念,提倡将地域传统文化与文明技术的最新成果相结合,通过地域文脉与时代新材料、新工艺的结合,创造即"陈"又"新"的设计作品。

2.2文化馆室内设计方法

文化馆室内设计要想抓住地域文化的根本,必须注重地域性设计语言。在设计构思过程中要尊重历史文化,设计手法要古今结合,创造新时代下的展览文化价值。无论采用何种方式、手法来寻求设计切入点,都是为了高度展现文化馆历史文化价值、审美价值、艺术价值,具体可以采用以下设计方法。

2.2.1主题表现

明确文化馆室内设计必须有其明确的主题来突出地域性。设计主题不是随意产生的,设计师要统筹兼顾,把握全局,对该城市地域文化要深刻理解。主题表现手法,要求设计者灵活借助于表现地域文化内涵的装饰、陈设、材料、色彩、造型等来表达一定的主题特色。设计师通过将对该地域的生活感受、文化感悟与该地域的历史价值等相融合,得到有地域文化内涵的、形象、有代表性的文化馆室内设计主题。

2.2.2符号表现

地域文化经过多次提炼、整合、变形后得到的符号可以作为室内装饰元素,这些元素能营造出和谐美观的传统地域文化氛围。不同的地域文化符号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和丰富的内容,其具体表现手段如下。简约抽象的手法:对传统形式的整体或局部,进行艺术加工和提炼,进一步抽象简化形象。在不失传统韵味条件下,结合新时代下的装饰技术使传统文化得以延续与发展。符号拼贴:对人们所了解熟悉的地域文化进行简化、抽象或变形,将图形简化为具有某些特殊象征意义的符号,在装饰设计中利用元素进行拼贴。如在安阳殷墟博物馆阅览室中,设计者运用现代装饰材料雕刻提炼出多种抽象的甲骨文符号,具有很强的地域文化色彩,同时不失现代感。文化嫁接:对同一地域的不同时期的文化进行移植与嫁接,或借用外来文化的某些元素与本地域文化元素进行嫁接融合,使文化符号成为一种新的艺术形象,并将其运用于设计中。

3结语

地域文化的内涵范文8

一、地域文化和室内设计的关系

文化是一定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是人们生活的精神支柱。但文化带有地域性质,不同的地域文化是当地人们世代耕耘、创造的结果。地域文化不管从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都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通过长时间的历史文化积淀,各地域文化已深深影响了当地人的生活。室内设计存在于特定的地域中,也会显现出相应的地域特点。室内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人们创造更舒适的生活空间,理所当然要考虑地域文化在人们生活中的影响。地域文化是多元的,具有很大的差异,不同的地域文化体现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生存方式。地域文化是室内设计的一个重要创作源泉。当今世界高速发展,室内设计不再是一门附属学科,不只是单纯满足人们的栖身要求,而是融合技术、人文和艺术等学科于一体,体现着地域思想意识、审美情趣和伦理道德。地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可以再现地方风土人情,体现历史文脉。因此,理解地域文化,对于设计师来说是很有必要的。

二、地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原则

(一)发扬传统,注重创新

传统是人们对生活习俗和民族精神的认同,以今天是审美眼光来看,虽然中国传统建筑艺术有一些落后的成分,但其在数千年的发展中,留下了宝贵的哲学精神和思维理念,传承了大量珍贵的符号与元素,这些宝贵的传统一经合理利用,可以产生令人惊叹的设计文化。中国传统文化非常丰富,是一座取之不尽的宝藏,中国古人所讲的“天人合一”思想可以为现代设计提供灵感。在丰富的传统文化中,我们可以从美术、工艺、诗歌、戏曲中寻找设计的素材,创造性地发扬传统建筑文化的审美空间。当然,发扬传统并不是盲目照搬,而是在充分领悟传统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对传统进行创造。世间万物都是运动的,美也一样。在继承中创新,传统文化才会焕发出新的活力。中国传统文化浩瀚无边,兼容并蓄,只要我们认真思考,总能从中有所收获。贝聿铭设计的香山饭店便是借鉴传统的经典。饭店设计过程中采用了中国的宫灯做母题,设计师将宫灯的造型加以简化,演化出多种变形,再将造型运用到门牌、墙面、楼梯间柱头等多个方面。毫无疑问,用宫灯来表现传统是一种创新。

(二)尊重地域,紧跟时代

历史经验证明,建筑的科学技术不受地域影响,它在全世界基本上是通用的,但建筑的精神文化却带有很强的地域特征,否则全世界的建筑文化都会雷同,我们便体会不到各地精彩纷呈的建筑文化。因此,全球化并不是要泯灭地域差异,而是与地域性相互补充。这是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在理解历史的同时,我们也要紧跟时代步伐。如果只是简单地模仿和抄袭传统,是有违时代精神的。古典的厚重与时代的灵动是互相辉映的,不能因为追求古典而缺乏时尚色彩,我们需要利用时尚的审美力量来挖掘传统的价值。另外,设计借鉴地域文化不能只着眼于艺术,还应该把当前的科学技术融入到作品中。例如,我们可以在现代材料和结构的建筑内,运用本土的形式符号和传统的表现手法对空间装饰进行处理,让室内环境显现出传统的风格,表现出带有地域文化内涵的室内空间。苏州博物馆便是运用现代材料彰显传统文化的很好范例,博物馆内坚硬的钢龙骨、透亮的玻璃、稳固的结构以及简明的三角几何体,借用传统坡屋面形式,让整个设计充满了浓厚的中国味。

(三)以人为本,完美融合

随着社会的发展,室内环境设计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环境行为学、环境心理学等学科从不同角度对建筑环境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人们逐渐意识到室内环境与人存在互动关系。一方面,人的需求影响了室内环境的功能、色彩和形式,另一方面,室内环境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室内设计开始强调从人的情感、物质需要出发,创作出人性化的室内环境。建筑是人生活的基础条件,也是人存在的延伸。人们对建筑的依赖不仅表现在物质层面,也表现在精神层面。室内设计应该结合风土人情和历史文脉,尊重当地人的生活习惯,促进人与环境的完美融合。以东南亚的酒店为例,酒店设计充分考虑到了当地的气候条件,木结构的酒店很常见,室内坡屋顶给人开阔的视觉享受,高空间让人倍感亲近。同时,酒店设计受佛教影响较大,显示出一种开放平和的姿态,具有鲜明的人文特色。现代室内设计一直受西方文化主导,但西方过于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已经产生了社会危机,中国地域文化恰恰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它不强调征服自然,从未把人与自然分开。我们不应该忘记,回归自然本来就是中国地域文化的核心。

三、地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塑造要素

室内设计中的要素主要包括材料、色彩和陈设等三大要素。材料是室内设计的主体,材料的质感、纹路会给人带来相应的感受,例如,粗糙的材料给人朴实、自然的感觉,质地细腻的材料给人华丽、高贵的感觉,皮毛、织物给人柔和、富有人情味的感觉,金属、石材给人厚重、有力度的感觉。迪拜帆船酒店的餐饮空间,与当地环境巧妙结合,顶部采用波浪式的软膜材料来装饰,让人自然联想到波光粼粼的海水,旅客到此就餐,仿佛来到了水下世界。

色彩是人们对室内设计最直观的感受,对室内气氛、舒适度、人的生理和心理都有较大影响。色彩是空间环境中很有活力的一大要素,它既可以让空间产生轻重、冷暖的变化,又能使人心里产生联想效果,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室内色彩设计一般分为主体色、重点色和背景色三部分,设计过程中,只有准确把握每个部分的合理搭配与布局,才能营造一个完整的主题。色彩对人的影响也受地区、民族和传统的影响,例如,在中国人心里,红色一种喜庆的色彩,代表健康、希望和幸福。

室内陈设关系到室内空间布局。一般而言,室内陈设主要包括功能性陈设和装饰性陈设两种类型。功能性陈设主要是家具、器皿、灯具、织物等注重实用价值的陈设;装饰性陈设主要是盆景、字画、雕塑、工艺品等以观赏为主的陈设。不论是功能性陈设还是装饰性陈设,都是传达精神的载体,合理的陈设可以营造更好的空间形象,传达出特定的思想内涵。家具的造型通常带有很强的地域性,在室内设计常利用家具的这个特点来加强地域特色。

四、地域文化在室内设计应用中的方法

(一)在历史文脉中寻找切入点

历史文脉是传统文化的延续与积淀,文脉和社会生活环境密切相关,反映了社会的风貌。历史文脉体现了一个地区的个性,在日益趋同的社会环境下,把握历史文脉是彰显地域风格的重要手段。“情感设计”、“人性化设计”是今天很多设计师倡导的口号,但真正落实这个口号的室内设计却很少。要让情感与人性真正得以贯彻,应该首先是基于对一个地区、民族历史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室内设计应尊重历史、把握现实和展望未来,设计过程中,认识不能流于表象,要从地域内在文化的角度进行思考,挖掘更深的内涵。

(二)通过主题表现地域文化

主题表现法通过对环境空间的设计来表达一种主题思想,其具体做法是针对室内设计主题选择可以表现地域文化内涵的材料、陈设和造型,从而表现出主题特色。主题并不是随意产生的,而是在充分理解地域文化的基础上产生的,独特的主题设计要有地域文化内涵,具有代表性。因此,在主题设计形成之前,设计者要花费较多的精力去观察与思考,选择有价值、能彰显地域文化的材料,将文化内涵、生活感悟、审美品位等各方面融合在一起,进而形成明确的主题。表现主题的手段很多,通过材料、灯光、陈设等都可以表现主题。

(三)通过符号表现地域文化

符合是传递信息的媒介,可以丰富具体事物的内涵。一些简洁、优雅的室内装饰符号,早已植根于人们的脑海。符号具有隐喻性和暗示性的特点,通过将符号融于室内设计中,可以产生特定的文化内涵。很多装饰造型由先人不断改进、精简为符号化的形状,逐渐形成了具有典型文化内涵的图形。这些符号包括动物、图腾、人物等图像,也包括一些传说、典故。中国传统装饰中的中国结、匾额、龙凤呈祥等符号,带有很浓的文化氛围,我们要善于利用这些符号,对它们进行提炼、整合,强化室内设计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随着设计地域性的增强,现代设计师逐渐认识到了地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重要性。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室内设计中

(上接 97页)融入地域文化,不仅是尊重地区文化的表现,也有利于给我们的设计带来无限的灵感。吸收中国传统地域文化精华,为当代设计所用,打造具有本民族文化特色的室内设计,这是当代室内设计发展的一个趋势,也是设计师应该坚持的使命。

*本文系浙江省社会科学联合会重点科研项目《龙游近代民居建筑嬗变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3Z84。

参考文献:

1.赵斌、俞梅芳.

浅谈地域文化影响下的当代室内设计[J].大众文艺(理论),2009(17):118-119.

2.

邱海东.室内设计地域化刍议[J].艺术百家.2011(S2):96-99.

3.

地域文化的内涵范文9

关键词:万州、生态涵养规划、多规协同

中图分类号: G322 文献标识码: A

0 引言

2013年9月13日至14日,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科学划分功能区域、加快建设五大功能区的意见》。渝东北地区被划为生态涵养发展区,这个以三峡库区为主的区域,面临着新的发展要求。除了要实现生态涵养的要求,更有要实现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库区社会和谐稳定的要求。渝东北生态涵养区各区县都迅速提出了各自的生态涵养发展的思路与规划,但是总体仍然是发展战略性规划,产业和社会经济发展与环保要求居多。而区县相对较小的地理空间,需要更具体的空间落地规划和实施指导,不能够简单照搬重庆直辖市全域主体功能区划分的方式来落实规划意图,而要探索以实施导向的区县生态涵养规划编制思路,引导规划有效实施。本文结合万州区生态涵养发展规划编制的探索来进行分析。

1、渝东北生态涵养区的背景与要求

1.1背景

重庆首次将全域划分为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五大功能区”,并根据各自定位,在产业布局、人口分布、生态建设等方面作出了调整。五个功能区域在更大的空间格局和区域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以更好地推动重庆大都市区的发展和建设;划分生态涵养发展区和生态保护发展区,是为了正确处理加快发展与保护生态的关系;明确各区域功能定位、发展重点和发展方向,目的是强化五大区域联动,更好地突出整体性、互补性和联动性,实现全市一盘棋发展,引导形成主体功能明确、板块之间联动、资源配置优化、整体效能提升的区域一体化发展格局。在五个功能区域划分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考核机制,充分发挥考核评价的引导和激励作用。

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包含11个区县,以万州为核心,包括1个大城市(万州),10个中小城市,196个小城镇,面积约3.39万平方公里。截止2011年底,该区域户籍人口为1096万人,常住人口为833万人,城镇人口为325万人,城镇化率为39.02%,城镇人口占全市比重20.24%。该区域地区生产总值为1723.56亿元,占全市域比重17.03%。该区域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农产品主产区,长江流域重要生态屏障和长江上游特色经济走廊,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和特色资源加工基地。需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引导人口相对聚集和超载人口梯度转移,着力涵养保护好三峡库区的青山绿水,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1.2要求

在五大功能区的划分中,也对渝东北生态涵养区提出了以下重点要求:

一是把万州作为重点开发区加快建设,发展特色产业集群,承接周边地区人口转移,建成三峡库区经济中心,带动形成万(州)开(县)云(阳)特色产业板块。

二是增强梁平县、丰都县、垫江县、忠县、开县等国家农产品主产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县城及市级特色工业园区开发,构建农产品特色经济板块。

三是增强城口县、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巫溪县等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县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因地制宜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产业,构建特色旅游经济带。

四是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培育壮大有资源依托、环保水平高、吸纳就业多的特色优势产业,重点发展特色资源加工、机械加工、轻纺食品、生物医药、清洁能源、商贸物流等。严格控制并逐步淘汰落后产业。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人文旅游,加快建成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把旅游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

2 万州生态涵养发展规划编制的探索

2.1万州生态涵养发展的基础

万州是重庆第二大城市,地处三峡库区腹心。目前该流域内蕴藏着全国1/3的水资源和3/5的水能资源,拥有全国1/2的内河通航里程,是我国水资源配置的战略水源地、实施能源战略的主要基地、珍稀水生生物的天然宝库、连接东中西部的“黄金水道”和改善我国北方生态与环境的重要支撑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万州区幅员面积3457平方公里,境内山丘起伏,最高点海拔1760米,最低点海拔120米,中山、低山、丘陵面积占90%以上,少平坝和台地,且零星散布。境内河流、溪涧切割深,落差大,呈枝状分布,均属长江水系。境内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共13条,溪沟93条,总水域面积为108.66平方公里。在不计基本农田的因素下,万州全区适宜建设用地约为 71.1平方公里,较适宜建设用地约为 475.1 平方公里。万州适合进行城市建设用地的承载力约为190万人左右。通过GIS分析,得出铁峰山、方斗山、七曜山以及长江沿线是低安全格局区域,是保障生态安全的最基本保障,是城市发展建设中不可逾越的生态底线,需要重点保护和严格限制。

2.2万州生态涵养发展的总体思路与空间布局

规划到2020年基本形成生态涵养发展的总体格局,功能区划清晰,发展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对主要森林、水源、景区、生物多样性保护较好,形成重点生态涵养保护区域的新发展态势。形成以中心城区及各镇乡的合理城镇体系结构,新农村聚居点为主的乡村居住空间体系,人口分布更加科学,城乡低碳绿色建设和宜居水平大幅提升。基本建成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体系。社会事业更加发展,文化内涵更加浓郁,实现“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全区生态涵养发展形成“一核、两轴、多点”的重点开发空间格局,形成四带五片保育与涵养的生态保护空间格局,总体形成开发与保护有机结合,城乡空间一体的生态涵养发展的新空间结构。

一核 ―― 中心城区

两轴 ――长江和318国道两条重点发展轴线

多点 ―― 41个镇乡小城镇和若干乡村聚居区、特色产业项目、旅游、能源基地,围绕各中心,与生态环境有机融合的点状网络结构

生态保护空间格局:

四带――长江及沿线、铁峰山脉、方斗山脉、七曜山脉等四片重点生态保障区

五片――甘宁龙沙武陵片、分水李河片、白羊太安片、龙驹罗田白土片、余家后山片等五片主要集中生态保育发展片区

图1开发空间格局规划图

2.3万州生态涵养发展功能区类型与空间布局

在全区生态安全格局分析基础上,按照不同国土空间所承担发展与涵养方面的不同特点与职责,宜建则建,宜养则养,将全区国土空间划定为城市建设区、城镇建设区、乡村聚居区、农业保养区、生态保障区五类功能区域,对各类分区进行诠释、定义,在不同功能区综合落实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和产业空间布局规划的主要要求,实现“五规合一”协同。

城市建设区以城市综合发展为主,促进产业和社会事业充分发展,引导区域人口集聚,是最主要的城市生产生活空间。

城镇建设区以城镇特色发展为主,优化空间布局,缓解生境压力,促进人口集聚,适度发展第二产业和商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是主要的城镇生活空间。

乡村聚居区以农村人口聚居为主,新建与改造相结合,节约资源能源,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可适当发展乡村旅游等第三产业,是主要的农村生活空间。

农业保养区以发展生态农业为主,引导人口有序转移,主要发展特色农业、观光休闲等产业,是主要的农业性生产空间

生态保障区以生态涵养为主,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适当发展旅游度假等第三产业,是主要的生态空间。

2.4镇乡生态涵养涵养发展的引导与管控

对全区53个镇乡街道的国土空间结合其具体情况科学划定功能区域,分别明确各区引导建设内容与禁止建设内容,既要充分发挥各镇乡资源优势,又要落实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部分镇乡街道拥有前述5类功能区,部分也只拥有其中的几种。各镇乡街道规划以发展规划图、生态涵养管控(负面清单)图及发展管控说明(表)进行表达,如下图案例。

图2龙沙镇生态涵养规划图

2.5规划的实施与运用

本规划探索实施的路径。规划提出经政协协商,党委政府审议,人大审批后实施,严格执行,不得随意调整或突破。对禁止性要求等要重点监督。原则上3年修编一次,修编前对实施情况应进行评估。具体建设时还应按照土地利用、城乡规划建设、环境保护等规划的要求,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及程序进行。

要求各镇乡街道要加强规划的实施,在招商引资、项目选址等活动时要对照本规划,作为宏观指导要求。在城市规划、小城镇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规划进行动态调整时,要以本规划作为中观指导依据。项目审批时,要以本规划作为具体的审批规划依据。

同时也要加强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制度设计与实施。探索完善生态涵养发展指标评价体系。

3 实施导向的区县生态涵养发展规划方法与思路

万州生态涵养发展规划的编制,在以下实施导向的重点编制思路与方法探索,为直辖市区县主体功能区规划向实施层面探索提供了有益的支撑。

3.1多规协同的规划

生态涵养发展是区县域发展思路的调整,空间布局的优化。而传统的城乡建设规划、国土规划、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等各自引导着发展和项目实施。为了生态涵养发展规划意图的落实,就必须要协同各大规划的重点要求,协调各大规划在空间落地等方面的一些矛盾,在新的生态涵养发展思路下形成新战略、新布局,同时又探索把生态涵养规划的要求,反转到城乡建设规划、国土规划等传统法定规划的更新落实,实现动态的有机融合状态。

3.2生态规划要点把控

生态涵养发展规划中“生态”是重点。而各规划中涉及到的生态要素众多,规划综合时既要考虑实现产业转型、城乡空间布局优化、生态环境保护等重大内容,更要重点关注关键生态要素的管控,主要有水源地及相关区域,集中林地,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等,石漠化、地灾点等生态修复区域。规划既要加强保护,也要通过人为的建设,形成更优的生态空间结构和发展应用模式。

3.3镇乡生态规划的管控

镇乡是规划实施的重要单元。当区县城成为发展的重点区域,项目的建设、生产运行有较严格的控制。而镇乡成为生态涵养的重要空间,一是镇乡小城镇发展中容易忽视环境类基础设施建设,也是环境污染小企业的重点集聚地,人居环境较差。二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不注重对生态意义重要的资源保护,部分农业、畜禽养殖等造成面源污染。本次规划强化将各区域层面规划意图、法规要求结合镇乡实际情况,细化到每个镇乡街道空间,重点强调了生态管控的要素与要求,并以镇乡领导、管理者容易懂,便于使用的图表方式来表达,明白每块国土空间适合干什么,不能干什么,运用于发展战略布局、招商引资等工作情况,大大增强实用性。

3.4 GIS的空间规划叠加与分析

在规划技术方法上,加强了GIS的空间规划叠加与分析技术的应用。首先是GIS技术对全域生态本底进行分析,重点对山脉、水系、森林和需要控制的景源、地灾点进行分析,结合地形坡度等进行分析,综合评判生态安全格局,成为规划研究的基础。再者对各大规划(如城规、国土、交通、环保等)的要求分解并转化为空间发展布局或管控要素线,进行综合叠加来推导方案,并与生态基础分析叠加评估,增强了规划的科学性。

3.5非法定规划的实施应用探索

作为非法定规划,其应用方式与保障路径必须在规划初期就应该设计好,才能够保障有较强的实施性。关键点一是要通过党委政府审议、人大审批等方式,获得有类似准法定规划的权威性,二是要设计好评估、检查、监督机制,有一定奖惩的规则,以保障有足够的实施自觉性。

地域文化的内涵范文10

内容提要楚文化研究只是我国地域文化研究的一个缩影,可以说,我国地域文化研究的兴盛,都离不开考古学的成果。一个地区的地域文化对其所在地的经济社会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各地的地域文化研究在弘扬地域传统文化中积极一面的同时,也注意剖析本地区传统文化中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开放不相适应的一面,提升区域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楚文化地域文化文化内涵

地域文化是在一定地理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下历史形成的具有个性特色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至少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形成了特色各异的地域文化圈,如吴越文化、巴蜀文化、齐鲁文化、楚文化、秦文化、燕赵文化、中原文化等等。中华文化就是由众多地域文化圈相互融合、相互依存所形成的一个大文化系统。

古人很早就注意到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差异,采用近代科学方法对地域文化开展研究也很早就已出现。如楚文化研究,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已引起学者的关注,但地域文化真正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还是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这与新中国考古事业的发展密切相关。五十年代,在长沙一地,就发现有楚墓200多座。

自1960年代到1970年代,在湖北江陵县有计划地开展了对楚国遗址和墓葬的发掘,在望山楚墓中出土了越王勾践剑、竹简、人骑骆驼铜灯等。尤其是对楚郢都纪南城和雨台山500余座楚墓的发掘取得重要成果,在雨台山出土的器物有4200余件,著名的如虎座飞鸟、鸳鸯形漆豆、竹制天平衡杆、砝码等。江陵天星观一号是楚封君的大型墓葬,发掘的遗物有2400余种,对研究楚国的封君制度有重要的价值。对纪南城的发掘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城址的面积、建筑布局有了基本的了解,有宫殿区、制陶、冶铸作坊区等,并大致确定了其存废的年代。接着在湖北当阳、襄阳、宜城等地也发现了不少楚国墓葬和遗址,当阳赵家湖楚墓群发掘了自西周晚期到战国中晚期的中小型楚墓近300座,使人们对春秋楚墓的分期有了系统的认识。

特别是湖北随县擂鼓墩的战国曾侯乙墓及随枣地区近百座曾国墓葬的发掘、湖北大冶县铜绿山发现的周代铜矿遗址,把对楚文化的考古推向高潮。仅曾侯乙墓就出土了15000余件青铜器、漆木器、金器、玉器等随葬品,仅青铜器的重量就有10余吨。其中有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青铜编钟等礼乐器,轰动了世界,改变了人们对先秦时期我国南方地域文化的传统观念。大冶铜绿山遗址从1973年起经过多次发掘,清理出采矿井巷近500条,出土了用于采掘、装载、照明、排水、提升的生产工具和多种器物,证明铜绿山遗址至晚在西周时已开始开采,而年代上限,很有可能一直上溯至商代晚期。使人们摸清了先秦时期铜矿开采和冶炼的情况,并推动了我国“矿冶考古”新型学科的成立。大量珍贵文物的出土,使人们对楚文化的内涵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各个相关学科纷纷加入到楚文化的研究之中,各地先后成立了楚文化研究会,对楚文化的渊源、楚都的地望、楚墓的考古学特征、’楚国的物质文化成就展开了深入的研究。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又有许多重要的考古发现,如湖北江陵马山1号墓出土大量精美的丝织品,有绢、绨、纱、罗、绮、锦、绦、组等各种各样类型,反映了楚国丝织工艺在当时所达到的高度。在湖北潜江龙湾发掘了l号放鹰台宫殿遗址,被认为是楚章华台遗址,从而对楚国的大型宫殿建筑提供了实物资料。在湖北荆门挖掘的战国楚墓包山大冢,出土了大批竹简,为深入研究楚文化提供了珍贵的文字资料。通过几十年来所挖掘的数千座楚国墓葬和遗址,对楚文化的认识已由模糊趋于清晰,对楚文化的要素、特征已有系统的认识,考古学的成果为楚文化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促进了楚文化研究的全面繁荣。

楚文化研究只是我国地域文化研究的一个缩影,可以说,我国地域文化研究的兴盛,都离不开考古学的成果。如蜀文化就是在新津宝墩、广汉三星堆、成都金沙等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后重新认识到它在中华文明起源中的重要地位。

地域文化是区域的精神内核,这种深层次的思考催生了地域文化研究的热潮,并将地域文化的研究与现实问题更紧密地结合起来,由某一历史时段延伸到对一个地域从古至今的文化进行全方位系统的探索,力求形成区域的独特文化氛围,提升劳动者的素质,增强热爱家乡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一个地区的地域文化对其所在地的经济社会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各地的地域文化研究在弘扬地域传统文化中积极一面的同时,也注意剖析本地区传统文化中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开放不相适应的一面,为建立健康创新的地域文化开辟道路。

地域文化也是一种凝聚力,它在塑造本地人文精神的同时,也是在塑造着本地区人的素质,从而对本地的社会经济带来巨大的影响。浙江温州地区资源贫瘠,但它能在改革开放二十几年来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与当地的重商传统和注重功利的人文精神分不开,与温州人四海为家,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创立家业的地域文化精神分不开。挖掘本地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价值观念,提升区域的文化内涵,培养具有时代气息的新人,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已成为各地地域文化研究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随着经济特别是文化产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文化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作用也愈来愈重要。挖掘地域文化内涵,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综合竞争力,已经成了现实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如湖北在开展荆楚文化研究时,就强调要把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开发具有荆楚文化特色的产品,形成产业优势,创立知名品牌。利用荆楚文化的内涵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促进文化与旅游业的结合。因而地域文化的研究已不仅限于考古或历史学领域,而是不断拓展,成为一个涵盖多学科的新的科学研究领域。

地域文化的内涵范文11

〔关键词〕高职院校;图书馆文化;理想视域;内涵建设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2)09-0029-04

“视域”,通常是指一个人的视力范围,也是一种与主体有关的能力;胡塞尔认为“这个无所不包的世界视域是通过意向性而被构造出来的”,说明单个对象与作为这些对象之总和的世界之间的过渡关系,说明了具体、充实的视域与抽象空泛的视域之间的过渡关系。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献作为文化的载体聚于图书馆并得以保存和传递,图书馆在保存和传播文化过程中充分发挥其所具备的教育功能、文献服务功能,同时逐步形成和建立的由全体馆员共同认可、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行为规范、管理理念、管理意识、管理方式以及制定的规章制度的总和构成了图书馆文化。图书馆文化在图书馆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占很重要的部分,是图书馆建设内容的细化。图书馆文化的发展会促进图书馆整体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按照胡塞尔视域理论,高职院校图书馆文化,可以看作“单个对象”,图书馆建设可以看作“对象之总和”,二者之间存在着被包含与包含、依赖与被依赖的“过渡关系”。图书馆文化发展到理想视域下时,标志着图书馆建设从规模、服务质量、馆员素质、信息服务创新等方面都达到最佳境界。

1 实质分析

图书馆文化与其他文化比较既有共性又有其特殊性。共性体现在图书馆文化以图书馆自身的构成元素为依据,可以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特殊性体现在这3种文化的相互制约的关系上。如果将图书馆文化分为3个层面,那么各层之间的关系表示为一个同心圆:其核心是观念层即图书馆事业的服务理念、行业精神、共同愿景,即图书馆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图书馆文化的核心,是全体馆员经历长期工作历练出的一种向心力、凝聚力的集中表现,统领和指导图书馆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方向和目标;中间层是制度层,包括图书馆自身的各种规章制度、业务工作细则、部门岗位、奖惩制度等,即图书馆制度文化。它是解决图书馆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和矛盾的手段,是处理图书馆内外关系,保证一切图书馆工作顺利进行的规范性文化。制度文化是链接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桥梁和纽带。最外层是物质层,馆舍建筑、阅读环境、馆藏文献的收藏量、馆员和读者学习和工作的环境,它是图书馆文化的客观载体,是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的外在表现,即图书馆物质文化。图书馆物质文化是图书馆建设和发展的最基础性内容,是图书馆建设的物质成果,包括基础设施、图书馆舍、文献信息资源的获得、配置、规模等等,构建图书馆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前提和保证。

2 高职院校图书馆文化

2.1 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时期,正面临着从扩大办学规模向提高办学质量、加强内涵建设转变,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明确要求,要把学校的发展重心放到内涵建设、提高质量上来。一些高职院校还延续使用中专时期的馆舍,而且数量和种类有限的文献资源中与高等职业教育不相关、半相关信息资源过多,很不适应职业教育教学体制改革、内涵建设的信息需求;文献资源服务方式比较单一,被动地停留在简单的借还;从组织认识层面来说,各级领导对图书馆文化的内涵建设缺乏正确的理解和认识,不清楚自己在图书馆文化建设中所应扮演的角色,体现在将图书馆文化简单地等同于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对待;图书馆没有组织专门机构来领导和管理图书馆文化建设,更谈不上建立系统的图书馆文化建设目标和长远规划,主观上忽视了图书馆文化建设在推进高职院校教学体制改革内涵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

2.2 特 质

高职院校图书馆文化的特质,受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高职院校内涵建设要求的制约。所谓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是指对高职院校内部涉及生存和发展的、具有关键意义的一些重要工作环节进行积极有效的改革、完善和提高,从而提升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增强高职院校的生存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的整个工作过程。图书馆作为学校文献信息中心,必须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相适应,根据高职院校提升内涵的有关要求,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做好教学和科研服务、为地方经济服务责无旁贷。当今社会需要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特点具有职业性、应用性、实践性的特点,客观要求高职院校图书馆文化应具备战略性、实践性、集体性三大特质。战略性特质体现在高职院校图书馆文化建设从一开始就应站在图书馆建设的高起点上,着眼长远未来,紧紧抓住职业教育的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形成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和图书馆文化内涵。实践性特质体现在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培养的人才是定位于面向生产、服务第一线,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强、能熟练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高职院校图书馆必须从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的要求出发,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图书文献网络信息的综合服务能力。集体性特质是指高职院校图书馆文化,是图书馆全体馆员在长期为读者提供各种文献服务、信息服务过程中,在网络信息技术条件下不断应用于日常工作过程中,随着信息、知识载体的多样化以及更新速度的加快,逐步将自己的职业道德、图书馆核心价值观、行为规范、管理方式和规章制度等积累起来的结果。

3 理想视域下的高职院校图书馆文化

地域文化的内涵范文12

艺术院校 高等教育 国际化 内涵

2010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高度重视教育对外开放,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指明了发展方向。高等教育国际化业已成为各高等院校“十二五”规划的重中之重的工作。高等教育国际化在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中都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这些国家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相关政策、法规、措施均有成熟的研究。我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虽然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显著成绩,积累了宝贵经验,但是无论理念、策略研究还是实施措施等各方面都还存在着很大发展空间,相关研究尚未引起高度重视。艺术院校在高等教育中属于小众团体,但是又极具个性,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均很少看到对于这方面问题的比较成熟的研究。作为艺术院校国际教育的一线工作人员,笔者认为有必要就此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艺术是一种智性模式,美术学院是以艺术的独特智性模式进行创造的场所,其本质是对人的创造性施教。美术学院在对人的创造性施教之时,已经带着研究的性质,带着强烈的人文倾向和精神属性。正是这种独特的研究性质和人文属性,使得古往今来众多的美术学院成为艺术创造和设计的发动机,成为催生创意人才的实验室,成为文化创造的人才库和思想库。在全球性金融危机方兴未艾的今天,中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机遇,这就需要我国的艺术学院大力推动国际化建设,在全球视野中建构中国视觉文化的主体意识,同时从中国主体出发,提出国际艺术界的前沿问题,放在世界舞台上进行演练。

内涵框架是一个包括界定方法、目标内涵、核心内涵、结构内涵、特征内涵和功能内涵在内的结合体。

一、内涵界定方法

艺术院校高等教育国际化内涵的界定,与研究者的视角或采取的方法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其发展历程考察,应用较多的有以下四种方法或视角。1.活动界定法。以艺术院校高等学校学生和学术人员的国际交流、合作研究、留学生教育,以及艺术院校高等学校课程、学科、管理等的国际交流合作等活动不断发展的视角来进行界定,这种界定方法应用较多。2.能力界定法。强调艺术院校高等教育应以人为本,强调学生、教师和其他人员新的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的发展,强调培养学生具有适应国际活动需要的知识和跨文化的技能等视角来界定。3.文化界定法。艺术院校高等教育国际化必须营造一种重视和支持跨国、跨文化观点和行动的文化氛围,特别强调要首创性地形成与发展具有国际精神、国际气质的文化氛围和强有力的组织信念,才能有效地支持艺术院校高等学校发展国际化。4.过程界定法。是通过一系列政策、项目、社会活动,把跨国、跨文化的维度或观念整合或融入到艺术院校高等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功能之中的一个动态过程,并特别关注国际化的持续发展,使这种界定法得到比较广泛的认可。

二、目标内涵

目标内涵是有层次的。就国际组织而言,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高等教育国际化提出的目标是:建立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真正的伙伴关系”,“使参与合作的机构和集团或个人能够解决相应的各种问题,而其宗旨应是提高国家、地区和地方在开发人力资源上的能力”。“最紧迫的需要是扭转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中的学校出现的衰落现象。帮助那些在发展自己的教育体制和提高本国的科技能力方面遇到特殊困难的国家的高等教育”。推动高等教育机构“为关系整个社会的各种科学、教育和文化问题积极寻找解决办法来加强其在国际上的参与”。“加强各种形式的国际学术合作的参与……缩小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从而减少其对外国技术和科学援助的依赖……防止长期存在的人才外流现象”等。①总之,是以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高等教育,推动全球高等教育共同发展为目标。

从国家层次考察,各国情况不同,其目标内涵也不同。以我国为例,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近20年目标是为建设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终身学习社会提供有针对性、高质量的高等教育服务,并能科学把握国际高等教育变化规律及其特点,做到内外兼顾、平等互利、趋利避害地参与高等教育资源的全球流与竞争,能在若干高等教育领域赶超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服务体系。到本世纪中叶,则要建成一个与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社会主义国家相适应的、有中国高等教育国际与国内特色的有效服务体系,在世界高等教育领域内占有一席之地。

艺术院校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目标内涵为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与合作的机构和院校达成“真正的伙伴关系”,即共享先进的艺术教育理念、艺术教学和创作方法,贡献并吸取世界各国不同文化的优秀元素,真正提升艺术教育的对外开放。

三、核心内涵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核心内涵是:在维护国家和意识形态的条件下,按照国家行政机构制定的法律、法规、政策等框架,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各种高等教育资源的双边、多边乃至全球交流与合作活动,促进这种国际性活动增强化、过程化和趋势化。

核心内涵突出了三重意思。1.坚持维护国家和意识形态,按照国家行政机构制定的法律、法规、政策等框架是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基础和前提。在意识形态领域内,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领域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统率一切,在意识形态领域是不能做任何让步的。特别在当前西方文化、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均处于强势地位的条件下,更需要将“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抵御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②,维护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放在国际化的首位,丝毫不能放松。2.扩大高等教育向国际开放的力度,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教育资源的国际交流和竞争,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体部分。3.在世界范围内,各国高等教育相互联系不断增强,合作与竞争领域不断扩大,内容和形式不断增多,突显出以民族、国家为基本单位的高等教育体系正在跨越民族文化和国家的边界,相互学习,互相竞争,互相促进,构成了国际化与本土化双向互动的发展过程和趋势。充分表明高等教育国际化必然与高等教育国际性活动增强化、过程化和趋势化紧密结合在一起。艺术院校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核心内涵也不能突破上述框架。

四、结构内涵

(一)界定的方法结构

由上述四种界定方法组成。

(二)内容结构

具体指:1.人才培养国际化。近30年来,随着国际艺术学术研究领域的“视觉转向”,视觉逐渐代替语言成为一切人文科学的思想范型,而艺术也正在发展成为最能够激发创造性与批判性思考的智性领域。根据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新变化,对艺术人才的知识、素质、能力结构进行必要的调整,赋予艺术人才培养规格新的内涵。

2.教材和课程的国际化。艺术类教材和课程是艺术院校高等教育质量与科学研究成果的反映,开展相关的国际交流,乃至引进国外先进艺术类教材、编撰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双语教材等,不仅可学习先进经验,推进教学改革,提高对外开放程度,更可促进学校内涵建设的全面提升,加速缩短与世界一流艺术院校的差距。

3.评价、认证和机构设置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与使用的国际化,需要由人才评价和认证的国际化来提供机制保障。建立和规范国际化的高等教育评价、认证机构是人才培养、使用国际化的组织保证。由此可见,人才评价和认证的国际化是衡量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标准之一。艺术院校评价、认证和机构设置的国际化同样需要做出上述的努力。

4.资源配置的国际化。艺术院校高等教育物质、资金、人力、信息等资源配置的国际化,不仅增强了各种资源的共享性、流动性和竞争性,还使各国艺术院校高等教育在教育思想、教育体制、教育内容等方面的相互影响更加深刻,大大丰富了艺术院校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容。

(三)形式结构

艺术院校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至今,已经形成多途径、多形式的国际交流和合作形式。

多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主要有:1.发达国家艺术院校与国内主要艺术院校的校际交流;2.国际艺术机构、组织与国内主要艺术院校的交流;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艺术高等教育机构间的双向交流;4.不同国家艺术家、工作坊与国内主要艺术院校的交流;5.重要国际艺术作品展示项目及艺术思想研讨项目交流。

其他形式主要有:1.境外办学;2.扩大接受留学生;3.艺术高等院校与跨国企业合作进行科研、创作和人才培养。

五、特征内涵

(一)跨边界性

在全球化的推动下,艺术院校高等教育的国际性活动已经跨越了民族、国家的边界,形成了以多形式、多内容、多模式、多方法等为内涵的范围广泛、通道多样、相互开放、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跨国交流与合作,从而显示出艺术院校高等教育国际化具有跨边界的内涵特点。

(二)内涵发展性

艺术院校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是伴随艺术院校高等教育国际性实践活动范围的扩大、作用强度的增强、作用途径和作用方式的多样化,以及对其研究的不断深入而不断发展、不断丰富的。内涵的发展经历了从早期界定到国际组织的认定,再到现代描述等阶段,内涵又有了新的发展,需要有新的描述来表达。

(三)发展趋同性

随着艺术院校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推进,各国艺术院校高等教育在发展中在若干方面形成了趋同性的特征。如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跨国合作教育扩大化,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管理的互动化,国内外高校学历、学分互认化,多元文化融合发展化,人员交流扩大化、层次化和对口化,创新教育和能力建设突出化,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化艺术教育终身化等共同趋势的出现,证实了艺术院校高等教育国际化具有促进艺术院校高等教育若干方面趋同的作用。

(四)合作、竞争并存性

各国艺术院校高等教育在广泛的领域开展多样化的合作和竞争,是高等教育国际性活动的主体部分,也是国际化中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开展国际交流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身的水平和实力,形成自身的特色,为国家利益服务。

(五)长期性

艺术院校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1.经济的全球一体化过程是长期的;2.各国艺术院校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受到本国的经济、科技、文化等诸多因素影响,其发展过程必然是长期的;3.艺术院校高等教育受制于内外部的运行规律和自身的发展规律,需要经过长期的改革、再造、完善的过程。基于这些因素的作用贯穿于艺术院校高等教育国际化过程的始终,从而成为其首要的过程特点。

六、功能内涵

(一)政治功能

高等教育国际化,由于具有发展国际政治关系的作用而成为各国外交政策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它也是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当今的国际政治竞争,是以综合国力竞争为基础的。高等教育国际化以增强综合国力为发展目标,也体现其政治功能。艺术院校高等教育国际化也具有相同的内涵功能。

(二)经济功能

高等教育国际化,一方面为国家参与全球经济竞争培育与开发更多更好的国际型人才资源,为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后劲,体现其经济功能。另一方面,留学生教育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内容,发展留学生教育拓宽了高等教育机构的经费来源渠道。艺术院校高等教育国际化也是其中重要一环。

(三)文化功能

在全球化的影响和推动下,视觉艺术创造再也无法完全依托一个自定的个体性的精神冲动和标准单一的技艺训练。艺术家面对的是一个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加复杂的现实,审美领域与伦理、环境等公共领域彼此交叠,符号和意义在媒体传播中不断延异,艺术本身也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性媒介和实践。我们迫切需要建立一个讨论艺术教育与视觉问题的全新的国际视野。

在这样的境域下,艺术院校高等教育国际化加强了全球不同文化间的理解与交流,特别是合作办学,或者是办学观念、管理制度、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材、教学方法等的交流,有利于培养通晓不同文化的各级各类国际型专门人才。同时,艺术院校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以尊重国家与文化多样性为前提的,通过不同文化的国际交流,吸取不同文化的精髓,有利于本国、本民族、本土文化的发展,充分显示其文化功能。

中国美术只有融入世界艺术之林,才能放射其应有的光芒。倡导“文化通境”,建立“国际视野”,可以说是21世纪中国艺术院校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

注释:

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三).2004.

②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2004.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2]郝平.在中国高教学会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分会2010年年会上的讲话[J].外国留学生工作研究,2010.

[3]吴坚.当代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郭朝红.国际视野下的跨境高等教育质量监控[J].高等教育发展研究,2005(12A).

[5]王路江.坚持科学发展观 走特色化发展之路[J].高等教育管理,2009(3).

[6]黄福涛.全球化时代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历史与比较的视角[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4).

作者金志林系中国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