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地域文化论文

地域文化论文

时间:2022-03-02 09:31:06

地域文化论文

地域文化论文范文1

1地域文化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了丰厚的资源

鲁南文化内涵丰厚,儒家文化是鲁南传统文化的核心,传统历史文化、红色文化、自然生态文化、新兴文化资源构筑了鲁南文化的深厚底蕴,实现了人文和自然生态的完美结合。从文化架构看,人文圣贤文化底蕴深厚“,仁”“、礼”传世的孔子,“民本”、“仁政”的孟子,“兼爱”、“非攻”的墨子,百匠祖师鲁班,造车鼻祖奚仲,儒家治国理念的首位实践者滕文公,招贤纳士的孟尝君,勇于自荐的毛遂,至孝忠恕的曾子,凿壁偷光的匡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等先贤圣哲,灿若星辰。古地理文化特色鲜明,北辛文化遗址、龙山文化遗址、少昊陵、古薛国、古滕国、古运河巷道等古迹众多。以汉画像石、伏里土陶为代表的古器物文化具有高度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以《论语》、《墨子》、《孟子》为代表的经典文化内涵丰富、思想博大精深。以台儿庄大战、孟良崮战役、沂蒙精神为代表的红色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种多样,使鲁南文化具有了革命文化的特质。鲁南文化蕴含丰富的文史知识、哲学知识、宗教知识、艺术知识和道德知识等内容,为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了丰厚的知识土壤,有利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众多先贤圣哲的思想品德、人格、学说、贡献和影响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人文精神的精华,不但丰富了人文素质教育的素材,而且提供了鲜活的模型,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建设、完善人格、提升民族素质,具有积极的引领作用。

2地域文化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载体

地方上的历史文化遗迹、博物馆、纪念馆、地方文化活动及文学、影视作品都包含了丰富的地域文化,同时也凝聚了地方人所特有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思维方式、行为准则等地方精神。地域文化既可以作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通过载体将地域文化中所蕴含的人文素质教育信息传递给学生,也能够以人文素质教育载体的形式,直接承载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开展人文素质教育,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了广阔的阵地和鲜活的教材。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孟良崮战役纪念馆、鲁南人民抗日武装起义纪念馆等都被鲁南各高职院校确定为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学生不但能从中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文化知识,更能体会到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坚强不屈、不折不挠的革命精神,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有利于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地域文化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氛围

地域文化具有地域性特点,长期生活在本区域的人们形成了特定的文化氛围和人文环境,而高职院校绝大多数为地方院校,生源同样具有地域性特点,这种文化氛围和人文环境为学生所熟悉,具有天然的亲和力。学生在认知过程中,可以直接接触到家乡的历史文化遗迹、文物、历史文献、历史故事等物质文化,感受地域文化所蕴含的价值取向、认知态度、思维方式、民俗传统等精神文化,从而激发学生对家乡的深厚感情,引发了精神上的共鸣。这种文化环境的熏陶和人文精神的感染,有利于学生提升自己的人格,提高精神境界,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正确的价值观念;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活跃思维、激发创新灵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积淀深厚的地域文化,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土壤,把鲁南地域文化应用于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中,可以建设富有地方特色的校园文化环境,既充实了校园的文化建设,又可以使学生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修养和思想品德,培养学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二高职院校地域文化教育实施的路径

1构建地域文化教育的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的地域文化教育要符合高职教育的规律和特点。首先,要开发指向性明晰的教材,要体现文化与现实的密切联系,必须以“实用“为目的。在教材内容上对于大多数学生感兴趣的名胜古迹、民间故事、民俗文化等内容应该重点介绍,对于学生不感兴趣或不易接受的内容应该简略一些,这样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锻炼他们的思维,激发他们的探讨。其次,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想实现广泛性和针对性相结合,既要涉及历史文化古迹、民风民俗等来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又要包括名人趣事来启迪、激励学生。再者,在教学方式上,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实践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合作探究、独立思考,改变单一的“接受式”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

2不断提高教师对鲁南文化资源的利用意识和能力

教师是地域文化资源教育价值实现的执行者,只有教师积极地参与,地域文化教育的设想才能真正落实,教育的目标才能实现。当前在鲁南高职院校中,教师利用地域文化教育资源的意识不强,一些教师对地域文化也缺乏基本的了解。因此,我们教师要乐于加强对地域文化知识的学习,主动吸收地域文化的精髓,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将地域文化内化为自己的品格和人格修养,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学生的教育作用。同时,教师还要增强对地域文化的利用意识,在教学中善于运用地域文化精神,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获得地域文化精神的教育。

3充分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加强校园文化活动

地域文化是一种教育资源,地域文化与校园文化相结合是创造特色校园文化的渠道之一。首先,将地域文化及其蕴含的人文精神渗透到校园建筑、人文景观中,使其成为校园文化传播的载体,对学生的思想、心理和行为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和影响。其次,地域文化资源引领校园的精神文明建设,应该渗透到校园的精神文化中,通过校报、宣传栏、校园广播和网络等方式,使学生耳濡目染、学思并重,无形地优化了学风、教风和校风,提高了师生的精神境界。再者,要积极开展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学术、艺术、娱乐等活动。通过地域文化主题讲座、学术报告、知识竞赛、创办论坛等活动,营造地域文化教育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地域文化的激情,发挥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

三总结

地域文化论文范文2

一、多源同归与多元互补

打开中国地形图不难发现,自西向东,由高到低,形成三级落差很大的阶梯,其地貌呈现巨大的差异:第一级阶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四千米以上,其顶端是喜马拉雅山。青藏高原以东、以北,下降为第二级阶梯,大多为海拔二千至一千米的高原和盆地,主要有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以及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等。再向东下降为第三级阶梯,即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及云贵高原东缘以东的地区,为海拔一千米以下的丘陵和二百米以下的平原,主要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沿海丘陵。①如果从北向南看,则包括了寒温带、温带、亚热带、热带几个气候不同的地区。在幅员如此广大的国土内,从西到东,从北到南,地貌、气温、降水量和生态都有明显的差异。海上则有包括台湾岛、海南岛和南海诸岛在内的许多岛屿,这些岛屿与陆地共同构成中国人十分辽阔而又丰富多彩的生存环境。

在这种自然环境中形成的中国文化,明显地呈现出地域的差异,这些差异乃是统一的中国内部的地域差异,是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呈现了丰富多彩的面貌。这是我们对中国地域文化的一个基本认识。中国文化具有多个发源地:黄河流域。黄河发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北麓,其干流流经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公里。黄河有众多的支流,这些支流为中华民族的先民提供了优越的生存环境,特别重要的有渭河、汾河、伊洛河、湟水、无定河,在这些支流的两侧分布着数量众多的古文化遗址,例如黄河上游的马家窑文化,黄河中游的仰韶文化—中原龙山文化,黄河下游的大汶口—龙山文化,证明黄河是中华文明最重要的发祥地①。标志着中华文明肇始的夏代②,文化已相当发达的商代和周代,这三代的疆域均位于黄河流域,可见黄河在中华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

长江流域。长江发源于青海唐古拉山北麓,其干流流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全长6300余公里,流域面积达180.72万平方公里。其间分布着许许多多古文化遗址。20世纪以来新的考古资料证明,长江上游的三星堆文化,长江中游的屈家岭文化,长江下游的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在陶器、青铜器、玉器的制作,以及城市的建筑等方面都已达到相当发达的程度③。老子、庄子、屈原的出现,以及近年来在湖北、湖南出土的大量秦汉简帛和其他文物,证明了当时的楚文化已达到可以与黄河流域的文化并驾齐驱的辉煌程度。毫无疑问,长江跟黄河一样是中华文明的摇篮。除了黄河、长江以外,辽河流域文化、珠江流域文化,都可以追溯到很早,而且特点鲜明,对中华文明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也应视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

总之,黄河、长江是中国文化的主要发源地,在历史长河中,又广泛地吸取了其他地区的文化因素,逐渐交融,深度汇合,就像“江汉朝宗于海”一样,随着中国大一统局面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发源于不同地区的文化先后流入中国文化的大海之中,我们称之为多源同归④。中国文化又是多元互补的文化,以汉族为主体,自周、秦到明、清,在各个历史阶段随着民族的融合,吸取了多个少数民族的文化因素,56个民族共同创造出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文化。中国的疆域是各族共同开拓的,少数民族对东北、北部、西北、西南边疆的开发做出了重要的贡献⑤。汉族的先民主要生活在黄河中下游地区,一般说来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是汉族先民的文化遗存,黄帝是汉族的始祖。传说黄帝之后的尧禅让于舜,舜或出自东夷⑥;舜禅让于禹,禹或出自西羌⑦。这表明了上古时期民族融合的趋势。到了汉朝以后,“汉”遂成为民族的名称,汉族的文化也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主体。

汉族在发展过程中,吸取了各少数民族的文化成分以丰富自己。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唐代吸取新疆一带少数民族的音乐歌舞,都是很好的例证。中国古代的政治家、作家、书法家、画家中,出身少数民族的可以举出不少,例如唐代的宰相长孙无忌其先出自鲜卑拓跋部;元代著名作家萨都剌是回回人;元代著名书法家康里巙巙是康里部色目人;清代的著名词人纳兰成德是满族人,他们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另一方面汉族又对各少数民族文化产生重大的影响,有的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时托黄帝以明正朔,如鲜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自称是黄帝之子昌意之后①。北魏孝文帝推行的改革既改变了鲜卑人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也促进了鲜卑人与汉人的融合②。一些曾经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如蒙古人在很大的程度上自觉学习汉人的文化。元朝至元四年(1267)正月,世祖下令修建曲阜孔庙,五月又在上都(今内蒙古境内)新建孔子庙③。元朝开国功臣耶律楚材,为保存汉族典章制度与农耕文化做出卓越的贡献④。满人入主中原前,努尔哈赤、皇太极在政权建设、社会发展等方面就已注意吸收汉文化,学习儒家典籍⑤,入关以后对汉族文化的吸取就更多、更自觉了,《全唐诗》和《四库全书》的编纂就是最好的证明。各民族的文化互补,是中华文化不断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形成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因素。例如,内蒙古等北方草原的游牧文化雄浑粗犷,与汉族的农耕文化可以互补⑥。新疆各族的文化,以及新疆在丝绸之路上对中外文化交流所起的作用十分重要。藏传佛教影响广泛,藏族文化丰富多彩,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地位值得充分重视。壮族在少数民族中人数最多,其文化品格和文化成就同样值得充分重视。总之,各地的文化交融,以及汉族与少数民族的文化交融,使中国文化既具有多样性又具有统一性。多元互补,乃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国文化进一步发展繁荣的坚实基础。

二、文化中心的形成与转移

某一地区在某一时期内文化发展较快,甚至居于中心地位,对全国起着辐射作用。而在另一时期,则发展迟缓,其中心地位被其他地区所取代。地域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文化中心的转移,是常见的现象。下面举例加以说明:陕西长安及其附近本是周、秦、汉、唐的政治文化中心,这几个统一王朝的辉煌,在不胜枚举的文化遗址和出土文物中都得到证实,周原出土的青铜器,秦始皇陵的兵马俑,众多的汉家陵阙和唐代宫阙、墓葬遗址,都是中国的骄傲。包括正史在内的各种文献资料,如诗歌、文章、书法、绘画,也都向世人诉说着曾经有过的辉煌。司马迁、班固等则是这片土地哺育出的文化巨人。但宋代以后,特别是明清以来,这里的文化已经难以延续昔日的光彩。河南原是商代都城所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证明了那时文化的兴盛。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定都洛阳,河南成为全国文化的中心。到了唐代,河南则是文学家集中涌现的地方,唐代著名诗人几乎一半出自河南,杜甫、韩愈、岑参、元稹、李贺、李商隐等人,为唐诗的繁荣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北宋定都开封,更巩固了其文化中心的地位,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反映了汴梁的繁华。但在南宋以后,河南的中心地位显然转移了。由上述陕西与河南的变化,可以看出政治中心与文化中心之间的关系。政治中心的迁移,特别是那些维持时间较长的政治中心的迁移,往往造成文化中心的迁移。

山东在先秦是中国文化的中心。曲阜是孔子的故乡,邹城是孟子的故乡,对中国文化影响至深至巨的儒家即植根于此。虽然经过秦始皇焚书坑儒,山东在两汉仍然是儒家思想文化的中心之一,伏生、郑玄这两位经学家都是山东人。但魏晋以后,山东的文化影响力逐渐衰落,儒学的中心也逐渐转移到别的地方。唐代高倡儒学复兴建立儒家道统的韩愈,北宋五位著名的理学家周敦颐、张载、邵雍、程颐、程颢,南宋将理学推向高峰的朱熹、心学家陆九渊,以及明代的心学家王阳明,均非出自山东。北京一带在春秋战国时期是燕国都城所在,汉唐时称幽州,是边防重镇,与陕西、河南相比,文化显然落后。后来成为辽、金、元三代的首都,马可波罗记载元大都之繁华,令人赞叹。元杂剧前期便是以元大都为中心的,元杂剧的杰出代表关汉卿、王实甫,以及其他著名剧作家马致远、杨显之、纪君祥、秦简夫都是大都人。明清两代建都北京,美轮美奂的紫禁城、天坛、圆明园、颐和园,标志着中国古代建筑的辉煌成就。朝廷通过科举、授官等途径,一方面吸纳各地人才进京,另一方面又促使精英文化向全国各地辐射,北京毫无争议地成为全国文化的中心。

上海原是一个渔村,元代开始建城,到了近代才得到迅猛的发展,19世纪中叶已经成为国际和国内贸易的中心,随后又一跃而成为现代国际大都会。各种新兴的文化门类和文化产业日新月异地建立起来,并带动了全国文化的发展。广东原来文化的发达程度远不及黄河与长江流域其他地方,但到了唐代,广州已成为一个大都会,到了近代,广东在思想文化方面呈现明显的优势,黄遵宪、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人都出自广东。文化中心形成和转移的原因十分复杂,需要从多方面探讨。

首先,是由经济发展的水平所决定的。经济的发达虽然不一定直接带来文化的繁荣,但经济发达的地区文化水平往往比较高。最突出的例证便是江苏和浙江。这两个地区在南朝已经开发,宋代以后以太湖为中心的地区,乃至浙江东部的宁波、绍兴,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区。到明清两代,随着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广泛应用,粮食产量大幅增加。在松江、太仓、嘉定、嘉兴等地,棉花耕种面积扩大,棉纺织业迅速发展;植桑养蚕缫丝成为新兴的副业,湖州成为丝织品最发达的地区①。农副业的发展带动了商业和市镇的繁荣,以及新兴市民的壮大。经济的发展与经济中新因素的成长,促成了江苏和浙江文化的繁荣,以及文化中新气象的出现。明代王阳明后学中的泰州学派开启了早期启蒙思想的潮流,明末以“公”“正”为诉求的东林党具有代表江南地区士人和民众利益的倾向,其领袖顾宪成、高攀龙都是江苏无锡人。明中叶文人结社之风颇盛,如翟纯仁等人在苏州的拂水山房社,汪道昆、屠隆等人在杭州的西泠社,以及张溥在常熟、南京的复社,都在政治文化领域开启了新的风气,社会影响很大。至于文学方面,明清两代江苏和浙江文风之盛更是人所熟知的。著名的文人,明代有文徵明、徐渭、冯梦龙、施耐庵、吴承恩,清代有钱谦益、顾炎武、朱彝尊、沈德潜、郑燮、袁枚、龚自珍、李渔、洪昇等。江浙也是明清以来出状元最多的地方。然而,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不一定同步,文化的发展除了受经济的制约外,还有其自身的规律。例如,在清代,晋商特别活跃,金融业发展迅猛,道光末年票号达11家之多,到清朝末年发展到33家,其分号遍及北京、天津、济南、扬州、苏州、广州、成都等地②。但是在这期间山西文化的发展却相对迟缓,如果与唐代的辉煌相比,已大为逊色。又如,北宋时期,关中的经济已经远不如唐代,但张载却在这里教授生徒,传播儒学,使之成为儒学的中心。

其次,与社会稳定的程度有很大关系。东汉首都洛阳,经过一百六十多年的经营,是当时的文化中心。中平六年(189),东汉灵帝病死,并州牧董卓借机率军进入洛阳,废黜少帝刘辩,立九岁的陈留王刘协为帝,是为汉献帝。献帝初平元年(190),在东方诸侯的军事压力下,董卓迁天子于西都。迁都之时,图书文献遭到了极大破坏①,东汉王朝在首都积累的文化成果毁于一旦②。南朝齐梁二代文学本来相当繁荣,分别以齐竟陵王萧子良、梁武帝萧衍和昭明太子萧统、梁简文帝萧纲为首的三个文学集团,对文化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齐永明年间周颙发现汉语有平上去入四种声调,“竟陵八友”中的沈约等人根据四声以及双声叠韵,研究诗句中声、韵、调的配合,创制了“永明体”,进而为近体诗的建立打下基础。成书于齐代末年的刘勰所著《文心雕龙》则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最系统的著作。由于萧衍、萧统、萧纲父子召聚文学之士,创作诗歌,研究学术,遂使建康成为文化中心。萧统所编《文选》影响尤为深远。可是经过侯景之乱,建康沦陷,士人凋零,江左承平五十年所带来的文化繁荣局面遂亦消失③。

与此类似的还有唐朝末年中原一带的战乱对文化的破坏。唐代的首都长安是当时最大的国际都会,居住着许多外国的留学生、商贾、艺术家。在宗教方面,除了道教和佛教,祆教、景教和摩尼教也都得以传播,长安显然是当时的文化中心。到了五代,长安的文化中心地位消失了,而四川因为相对安定,士人们相携入蜀,文化也随之发达起来,俨然成为一个新的文化中心。后蜀主孟昶时镌刻石经④,后蜀宰相毋昭裔在成都刻印《九经》、《文选》、《初学记》、《白氏六帖》,对四川文化的发展影响很大⑤。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词的繁荣,后蜀赵崇祚所编《花间集》,选录18家“诗客曲子词”,凡500首,其中14位作者皆仕于蜀。《花间集》是最早的文人词总集,奠定了以后词体发展的基础⑥。

我们也要看到,社会变革期往往伴随着社会的不稳定,以及各种思想和主张的激荡,这反而会促进文化的发展,并形成若干文化的中心,如在春秋战国时期,鲁国是儒家的中心,楚国是道家的中心。这从另一个方面提醒我们文化发展的复杂性。复次,文化中心的形成与教育水平、藏书状况、科技推动有很大关系。书院较多的地区,私人讲学之风兴盛的地区,蒙学发达的地区,往往也成为文化中心,突出的例子是宋代的江西、湖南。据统计,宋代书院中建在长江流域的占74.76%。江西、湖南的书院在长江流域又是较多的⑦,著名的有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等。这些地方也就成为文化中心。

文化的发达离不开书籍,书籍印刷和图书收藏较多的地区,往往会形成文化中心。例如四川成都是雕版印刷最早流行的地区之一,唐代大中年间已有雕版书籍和书肆①。唐末成都印书铺有西川过家、龙池坊卞家等②。此后,一直到五代、宋代,成都都是印刷业的中心之一,这对成都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又如浙江、福建也是印刷业的中心,从五代开始经宋,达到繁盛的地步。这两个地区在宋代人才辈出,显然与此有关。明清两代私家藏书以江浙一带为最盛,诸如范钦天一阁、毛晋汲古阁、黄虞稷千顷堂、钱谦益绛云楼、徐乾学传是楼、朱彝尊曝书亭、瞿绍基铁琴铜剑楼、陆心源皕宋楼、丁丙八千卷楼都在江浙,这对明清时期江浙文化的发展无疑起了巨大作用。科技带动地域文化发展的例子,可以举李冰父子在四川修建都江堰为例。这项工程创造性地运用了治水的技术,将蜀地造成“天府之国”③。

最后,要提到文化贤哲或学术大师的引领作用。山东曲阜一代,如果没有孔子就难以形成文化中心,这是显而易见的。北宋思想家长安人张载之于关中,也是一个显著的例子,《宋史•张载传》曰:“载学古力行,为关中士人宗师,世称为横渠先生。”④南宋思想家朱熹长期在福建、江西讲学,“诸生之自远而至者,豆饭藜羮,率与之共”⑤。此外,宗教史上如慧能之于广东;思想史上如王阳明之在贵州,王艮之在泰州,都有重大的影响。文学史上也是如此,黄庭坚之于江西,杨慎之于云南,也都有重大影响。明代吴中出现了文徵明等一批兼通诗文、书画的著名文人,形成文化中心。⑥

三、地域文化的差异、交流与融合

《诗经》与《楚辞》代表了先秦北方与南方两种不同的文化风格,《诗经》质朴淳厚,《楚辞》浪漫热烈。关于先秦南北思想文化的差异,王国维的论述具有启发性:“我国春秋以前,道德政治上之思想,可分之为二派:……前者大成于孔子、墨子,而后者大成于老子。故前者北方派,后者南方派也。”⑦关于南北朝文风的差异,《隋书•文学传序》已经给我们重要的提示:“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⑧这种差异在南朝民歌和北朝民歌之间表现得十分清楚。唐代禅宗有“北渐”、“南顿”二派。宋学的四个主要学派:以周敦颐为首的濂学,以程颢、程颐为首的洛学,以张载为首的关学,以朱熹为首的闽学,都带有地域性。中唐时期第一批学习民间词的作家,他们的作品往往有一种南方的情调。晚唐五代,词的两个中心都在南方。在元代盛行的戏曲,无论就音乐而论还是就文学风格而论,都显然存在着地域的差异。四折一楔子的杂剧是在北方兴起的一种文艺形式,杂剧创作与演出的中心在大都。稍晚,南方有一新的剧种兴盛起来,这就是南戏。它在两宋之际产生于浙江温州一带,先流传到杭州,并在这里发展为成熟的戏曲艺术,至元末大为兴盛。由宋元南戏发展出来的明代传奇,有所谓四大腔: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昆山腔,都是南方的唱腔。由苏州地区兴起的昆曲,在明末清初达到成熟阶段,成为全国最大的剧种。

清中叶至鸦片战争前后,形成五大声腔,除原有的昆腔外,还有高腔(由弋阳腔演变而成,湘剧、川剧、赣剧、潮剧中都有此腔)、梆子腔(即秦腔,源于陕西和山西交界处,流行于北方各地)、弦索腔(源于河南、山东)、皮黄腔(西皮、二黄的合流,西皮是秦腔传入湖北后与当地民间曲调结合而成,二黄是由吹腔、高拨子在徽班中演变而成),这些声腔都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乾隆年间四大徽班入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吸收昆曲、秦腔的因素,又部分地吸取京白,遂孕育出风靡全国的京剧①,这是地域文化交融的绝佳例证。东北三省与关内相比,也有自己的特色:粗犷、雄健、富于开拓性。内蒙古的草原文化自然、粗犷,在狩猎、畜牧中形成的与马有关的种种文化很有特色。宁夏回族的宗教、建筑、瓷器等等,都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情。东西之间文化的差异首先表现为民族的差异,西部多有少数民族聚居,这些民族的文化各有自己的特色,为中华民族文化增添了亮丽的色彩。其质朴、自然的风格,其文化与大自然的融合,都令人向往。在歌曲和舞蹈方面,更是多姿多彩,显示出少数民族独特的天赋。一些大型的民族史诗,如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江格尔》、壮族的《布罗陀经诗》、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等;还有一些创世纪神话叙事诗,如彝族的《阿细的先基》、瑶族的《密洛陀》、侗族的《侗族祖先从哪里来》、苗族的《苗族史诗》、拉祜族的《牡帕密帕》、阿昌族的《遮帕麻与遮米麻》、哈尼族的《奥色密色》、佤族的《西冈里》等等②,都是非常珍贵的文化遗产。

沿海与内地的文化差异也值得注意。早在秦汉时期,齐地多方士,他们讲神仙方术、海外三山,徐福被秦始皇派遣,率领童男童女数千人出海求仙,是颇有象征性的事件。东南沿海与国外的交往较早,南北朝、隋唐时期这一地区与印度洋的商旅往来已相当频繁。宋元时期,江苏、浙江、福建、广东都有对外口岸,经这一带出口的瓷器,远销南亚、西南亚,直到东非。而明代以后成为中国重要粮食的玉米、马铃薯、番薯等美洲作物,以及在中国广泛种植的烟草,一般认为都是经由东南沿海传入的。明万历年间意大利的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首先到达澳门,再进入内地传教,同时带来西方的科学技术。近代以来,广州、上海、天津等对外口岸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和内地相比,沿海地区的文化更具开放性和创新性。文化交流融合有几种途径。

首先是移民,特别是大规模的移民潮。西晋末年、中唐时期以及北宋末年,大批中原的汉族迁徙到江南,对开发江南经济、文化产生了巨大的作用,移民所带来的文化与当地原有的文化交流融合,使当地文化出现新的特色。闽西和广东梅州客家人聚族而居的围屋,成为当地文化的独特景观。河北、山东一带人民闯关东,推动了东北原住民文化的发展。清代初年“湖广填四川”,促进了西南文化的发展,巴渝会馆的发达,川剧的形成都与移民有关。广西的文化与来自外地的移民和文化名人如柳宗元有关。台湾的文化与闽、粤的移民有极其密切的关系,这表现在民间信仰、建筑风格、生活习惯等许多方面。明末清初是移民台湾的高潮。香港的文化与广东移民有密切的关系,考古发掘证明了香港、澳门与珠江下游地区古代居民之间的关系和交往③。

交通与商贸也是各地文化交流融合的重要渠道。汉代以后丝绸之路的开通,对于所经中国内地之间的文化往来,以及中国与中亚、南亚、西亚,乃至欧洲、北非的文化往来,所起的作用显而易见。仅就甘肃河西走廊而言,那是丝绸之路上十分繁忙的一段,在汉唐时的地位类似近代的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隋代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对沟通南北经济、文化起到巨大的作用。唐朝的政治中心在长安,但其经济却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江南,运河就成为其经济命脉。沿着运河出现了诸如杭州、苏州、扬州等经济与文化的中心。至于长江航道在交通运输上的作用,及其在文化传播方面的作用更是明显。李白离开家乡四川,沿长江而下,在一生中几乎走遍大江上下,留下许多诗篇。长江沿岸的重庆、武汉、九江、南京、扬州之所以文化发达,得益于这条大江者实在不少。长江流域的洞庭湖与鄱阳湖,以及湖边的黄鹤楼、岳阳楼,还有长江支流赣江边上的滕王阁,成为凝聚着浓厚诗意的地方。明清时期,随着徽商、晋商、粤商、宁波帮等几个活跃的商帮的足迹,文化也得以交流、传播。科举与仕宦是文化融合的另一条重要渠道。

各地的举子进京赶考,考中的或留京任官,或外放任职,考不中的则返回家乡,大批的举子往来于京城和各地之间,成为传播文化的使者。清代钱塘人洪昇,在北京做了约二十年太学生,与京中名流王士禛、朱彝尊、赵执信等人互相唱和。康熙二十七年(1688),其《长生殿》在京城盛演,轰动一时。清代北京的宣南成为进京举子汇聚之地,举子的来来往往,形成文化凝聚与辐射的局面,造就了独特的宣南文化。官员的升迁和贬黜也是文化交流融合的渠道,最突出的例子便是韩愈和王阳明。韩愈贬官潮阳,给当时文化尚不发达的潮州带来了中原文化。王阳明贬官贵州龙场驿,创办龙冈书院,开创了贵州一代学风,他的“知行合一”学说便是在贵州提出来的。此外,李德裕、苏轼等人贬官海南,对当地的文化教育影响巨大。再如清代黑龙江、新疆有许多被流放的官员,其中不乏高级文化人士,他们对当地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四、研究地域文化的意义

与本书的宗旨地域文化是按地域区分的中国文化的若干分支。研究地域文化,实际上就是研究文化的空间分布及其特征。研究中国文化如果忽视对其地域性的研究,就难以全面和深入。地域性是中国这个幅员辽阔的大国的特点,是中国文化丰富多彩的重要表现。热爱祖国不是空泛的,首先要热爱生于斯长于斯的家乡。如果对自己家乡的历史文化都不清楚,那么热爱祖国就会落空。有些地区的传统文化正在逐渐削弱甚至濒临消亡,亟待政府采取切实措施加以保护。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切忌抹杀地域的特点,避免千城一面、万村一形。如果不论走到哪里看到的是同一种建筑,听到的是同一种戏曲,品尝的是同一种口味,体验的是同一种民俗,既没有关西大汉的铜琶铁板,也没有江南水乡的晓风残月,我们的生活将多么单调,中国展现给世界的形象将多么苍白!在坚定维护国家政治上统一的同时,也必须保护各地文化的多样性,保护地域文化的特点,尊重人民群众多种多样的文化需求。这可以视为中国文化发展的战略性举措。地域文化又是港、澳、台人民以及海外华侨、华人寻根的热点,弘扬传统的地域文化有助于祖国的和平统一。从全球的眼光看来,中国这样幅员广阔的大国,如果失去了文化多样性,必然会减弱中国对世界的吸引力。我们提倡文化的大局观,要站在全国看各地。

只有将各地文化放到全国之中,才能更清楚地认识各地文化的特点;只有清楚地看到各地文化的特点,才能更深刻地认识中国文化的面貌。在弘扬地域文化特点的同时,要促进地域之间的文化交流,以推动各地文化共同繁荣。各地文化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是在互动中发展的。如果画一幅中国地域文化地图,其中每一板块的变化都会造成整幅地图的变化。没有孤立的安徽文化,没有孤立的河北文化,没有孤立的云南文化,也没有孤立的文化。某一地域文化的发展,都要依靠其他地域,并牵动其他地域。政府在致力于地域经济均衡发展的同时,也要致力于地域文化的均衡发展。再放大一点,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国内某一地域文化的发展,也会受到国际因素的影响,上海、天津、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文化的发展,足以证明这一点。

地域文化的发展对地域经济的依赖和促进是十分明显的,但文化与经济不是搭台与唱戏的关系,应当互相搭台,一起唱戏。发展文化不仅是发展经济的手段,其本身就是目的,因为人民群众的需求以及社会的进步,不仅表现为经济的发展,也表现为文化的繁荣。文化长期滞后于经济快速发展的现状必须改变。发展经济与推动文化,要双管齐下,相互促进。小康社会的指标不仅是经济的,也是文化的。保护地域文化不可追求形式,不可急功近利,要吸取精华剔除糟粕。那种不管好坏,盲目炒作地方名人(包括小说中的人物),简单地打文化牌以拉动经济的风气不可助长。区域经济的发展已经引起各级领导和全社会的注意,地域文化的发展也应提到日程上来。各地还存在大量文化资源有待开发、研究、利用。

《中国地域文化通览》的编撰,就是对我国文化资源的一次普查。我们考察的重点在于各地文化的历史进程、特点、亮点及其形成的原因,各地文化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并力图说明各地文化在整个中国文化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其与邻近地区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关系,并着重描述那些对本地和整个中华民族的进步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标志性成果,彰显那些对本地和中国文化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我们希望本书能为各地文化建设确立更明确、更自觉的目标提供一点帮助。关于地域文化,目前已有许多研究成果,但大多是将全国分为几个区域,以先秦的诸侯国名或古代的地名来命名,如燕赵文化、吴越文化、齐鲁文化、荆楚文化、关陇文化、岭南文化等等。也有从考古学的角度,将中国文化分为几个大文化区系的①。以上的研究都有学术的根据,也都取得了可观的成就,是我们重要的参考。

本书拟从另一个角度切入,即立足于当前的行政区划,每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立一卷,港、澳、台也各立一卷。本书可以说是中国分省的文化地图。按照行政区划来写《中国地域文化通览》,也是有学理根据的。中国从秦代开始实行郡县制,至今已两千多年了。这既有利于维护大一统的局面,也因为一个行政区划内部的交流比较频繁,从而强化了各行政区划的文化特点。按行政区划分卷,对各地更清楚地认识本地的文化更为方便。其实,今日的行政区划是历史沿革的结果,这种分卷的体例与上述体例可以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大体说来,所谓齐鲁文化就是山东文化,燕赵文化就是河北文化,三秦文化就是陕西文化,蜀文化就是四川文化,徽文化就是安徽文化,晋文化就是山西文化,吴文化就是江苏文化,越文化就是浙江文化,仍然是与行政区划吻合的,只不过用了一个古代的称呼而已。如果从考古学的角度,研究文化的起源,当然不必顾及目前的行政区划;然而要对包括全国各地的文化分别加以描述,并且从古代一直讲下来,则按照当前的行政区划更为便利。何况,内蒙古、新疆、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研究中国的地域文化必须包括在内,按照当前的行政区划就不会将这些地区忽略了。

按行政区划编纂当地的文献早已有之,这属于乡邦文献。有的文献所包括的区域比省还小,如汉晋时期的《陈留耆旧传》、《汝南先贤传》、《襄阳耆旧传》等,记录了一郡之内的耆旧先贤。唐人殷璠所编《丹阳集》只收丹阳人的作品,属于地域文学集的编纂。宋人董弅所编《严陵集》,是他任严州(今建德、淳安一带)知州时所编与当地有关的文集。宋人孔延之所编《会稽掇英总集》也属于这一类。近人金毓黻所编《辽海丛书》,张寿镛所编《四明丛书》都是如此。研究地域文化,必须重视文献资料,特别是乡邦文献,包括各地的方志、族谱、舆图等。文献的搜集、考订和分析,是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编撰地域文化通览的过程,也就是搜集和整理有关文献的过程。然而文化绝不仅仅体现在文献中,还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那是活生生的、每日每时都显现着的。文化除了思想、学术、文学、艺术等内容之外,还包括风俗习惯、衣食住行的方式等等,这乃是社会的各个阶层,尤其是广大民众所创造的。研究地域文化不仅要重视宫廷文化、士大夫文化、精英文化,还要重视平民文化、民间文化、民俗文化。研究地域文化在重视文献的同时,必须注重实地考察,从日常生活中寻找资料。只有将文献资料和实地考察结合起来,并利用新的考古资料,才能见其全貌。

本书跟地方志不同,地方志虽有历史的回顾,但详今略古,偏重于现状的介绍,包括本地当前的自然环境、资源、物产、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和数据,是资料性的著述。《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则是专就传统文化进行论述,是研究性著作,下限在1911年辛亥革命,个别卷延伸到1919年。地方志偏重于情况的介绍,注重资料性、实用性、检索性,《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则强调在大量可信资料的基础上,纵向横向地加以论述,要体现历史观、文化观,总结文化发展的历史经验和规律,史论结合。《中国地域文化通览》以学术性、现实性、可读性三者的统一为目标。所谓学术性,简单地说就是符合学术规范,立足学术前沿,注重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本书是一部学术著作,而不是通俗读物,更不是旅游手册。

地域文化论文范文3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城镇化的建设与发展历经了60余年。在总结以往城镇化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鉴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党中央于2013年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策略。此后,新华社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新型城镇化”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内涵所体现:城镇化的本质是用科学发展观的深邃思想来引领城镇化建设;新型城镇化的要求是不断提高城市建设的质量;新型城镇化的目标是充分实现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的特征是统筹安排、城乡一体。只有正确理解“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明确城镇化发展的改革任务,解决好城镇化发展中的难题,提高城镇化建设的质量和发展的可持续性,才能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全面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与历史任务,是扩大内需的长期动力,是我国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必由之路。切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建筑建设,促进经济结构转型与生产方式转变,提高城市建设质量,才能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小康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为了适应不同的自然生态环境,我国地域建筑无论是建筑材料的使用,还是建筑样式的选择,都形成了鲜明的地域性特点,在此基础上,蕴涵着丰富的建筑思想和审美意识的地域建筑文化得以产生并不断地丰富发展。然而,近些年来,席卷世界各个角落的“全球化”进程不仅对世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无法回避地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层面,在强化了世界文化交流频度、促进世界文化融合发展的同时,还引导着文化发展趋向于同质化的方向发展。在地域建筑文化领域,“全球化”具体体现为把某一发达地区的新技术、新观念和新理论播撒向世界各地,这一方面促进了建筑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却由于趋同现象而不可避免地造成地域建筑文化的衰弱,大量地域特色浓郁的传统建筑消失,而且建筑风格迥异、造型奇特的“国际范”现代建筑慢慢成为了当代建筑文化思潮的代表。

这种变化,在近些年我国具有一定代表性建筑上表现得尤为突出,缺失了我国本土建筑语言的“方盒子”一栋栋拔地而起,诸如众所周知的国家大剧院、“鸟巢”、CCTV大厦、水立方等国家性地标建筑都由外国设计师进行规划、设计而建成,在某种程度上极大地削弱了我国本土建筑文化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特点。我国地域建筑文化特点逐步丧失的状况引起了很多本土管理者、建筑师们的质疑,并进一步指出了建筑文化发展中存在的另一个严重问题,即简单符号化问题。简单符号化本质上就是将地方建筑的样式、形态、装饰、色彩等要素进行简单的概括与提炼成为不假思索的地域符号,并结合钢筋混凝土等现代材料进行简单的堆砌,形成新建筑,组合成为新组团,构造出新城市。①这种“简单符号化”未能把不同风格、特点的外来建筑文化真正地融合到地域文化中,从本质上忽视了更深层次的地域文化精神,缺乏关心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轨迹,造成后来的建筑与当地的文化缺少紧密和持续联系,地方历史、地质地貌、传统文化、经济方式、生活习惯等因素被排斥在外,无法很好地创造出被认同的情感空间。例如在安徽地区,马头墙作为文化背景符号在当代建筑上的运用比比皆是,随处可见现代建筑的山墙加上马头墙作为装饰性构件,建筑色彩采用黑白灰的调子,建筑外表皮部分进行肌理处理,这样的建筑因此而被定义为徽派建筑。事实上,这种对地域建筑文化简单符号化的理解和运用,既可以理解为一种对国际建筑同质化现象的反思与批判,还可以视为地域建筑文化发展的一种新探索,但是这样的理解解决不了根本性的问题。应该从更深层次去理解与挖掘地域文化,尊重建筑所处的自然与文化环境,注重地域建筑语言的更新,营造出符合当地文化的建筑空间。

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地域建筑文化发展的思考

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背景下,根据地域建筑文化发展现状,针对现代化进程中有效实现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发展的有机结合问题,笔者认为应该强调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一)新型城镇规划与地域建筑文化保护

1、古建筑保护

古建筑是历史文化的载体,是历史记忆的符号,是城市文化发展的链条,是地方文脉的延续,更是见证了文化的传承,尤其是古建筑不可再生的属性决定了一旦遭到破坏就无可挽回。因此,古建筑保护对于地域建筑文化的延续是至关重要的。由于古建筑既是历史的遗存又是体现一个城市发展进程的标志,因此,在现阶段新型城镇规划和建设中,地域建筑文化保护的首要任务就是对重点古建筑进行避让保留,可以在重点古建筑单位周围综合规划道路系统和新建建筑,但不能穿越古建筑控制线,更不能拆除或毁灭古建筑及相关遗迹;有效控制周围新建建筑层高,控制对古建筑的影响。②其次,对一般性古建筑进行整体性搬迁。在新城镇规划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如果确实由于城市发展需要而古建筑重要性不是特别明显的,可以采取整体性搬迁的办法,将古建筑按照编拆除,异地进行恢复性重建。这样既避免了一般性古建的保护与新城镇规划的冲突,又保留了原有古建筑的完整性,为地域建筑文化的保护提供了一条可行之路。第三,对于确实没有保留价值的老旧建筑,组织专家进行充分的调研论证,如确无保留价值与文化意义的予以拆除。最后,围绕古建筑进行综合规划,将古建筑与周围环境综合性考虑,合理开发古建筑,建成旅游和消费区域。这样处理一来可以提升古建筑的影响力,让古建筑成为城市名片,以实证的方式向人们阐述整个城市的发展与变迁,让人们铭记历史与文化;二来让古建筑与城市发展相协调,既不影响城市发展又很好地承担新时代赋予古建筑的新任务,带动城市旅游和消费产业发展,传播城市文化,与城市和谐共生,促进城市经济文化高速发展。例如,青岛市在新城镇规划与发展中不仅保留了大部分19世德国建筑如德华银行、山东路矿公司、青岛火车站、海滨旅馆、小青岛灯塔、水师饭店、基督教堂、德华高等学堂等,还将崂山景区与古建筑群串联起来,建成旅游景点,延续了古建筑的生命,也为青岛的文化传播与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2、历史老街区保护

历史老街区是城市的活文物,时刻向后人展示着前人的生活方式、风俗文化、历史的脉络、社会的变迁,现在更成为城市的一道靓丽风景。但是,历史老街区的多数古老建筑陈旧、破损问题比较突出,在新城镇规划时,确定好规划政策与实施办法是保护好老街区的重要措施,也是地域建筑文化传承的重要环节。在新城镇规划时对历史老街区的保护要按照街巷肌理不变、古树名木保留、院落尺度不变、修旧如旧、功能复兴的方针进行整体性规划,在维持原有社会功能的基础上积极增添新的社会功能。在历史老街道改造中,要加强院落、街道的整体性空间设计,加强视觉与景观系统设计,加强交通空间设计。这样在既保护好历史老街区的同时,又让老街区为新城市的建设发展添砖加瓦,促进了整个城市经济文化繁荣。像北京烟袋斜街在规划建设时,对旧建筑进行了保护性修缮,复兴了传统的烟袋斜街的功能,同时还增加指示系统,串联了鼓楼、后海、什刹海景区,不仅保护了历史老街区,还传承了地方建筑文化,促进了城市消费产业的发展。其他如天津五大道、上海多伦多名人街、齐齐哈尔罗西亚大街、重庆磁器口、成都宽窄巷子等历史老街区均成功的担负城市功能,又保护地域建筑文化,成为整个城市发展的亮点。①

3、传统城市格局与风貌保护

从社会学角度看,传统城市格局与风貌很多是由血缘组织、地缘组织、业缘组织形成的,是社会宗法制度的体现,是地域建筑文化的重要构成元素。在新城镇规划时,对传统城市格局与风貌的保护要按照合理利用历史街巷;保留传统城市空间格局与肌理;严格控制规划容积率和建筑高度;协调公共服务性建筑风格;统筹建筑布局;重视古树利用等多种手段最大程度上保留原有城市风貌,以促进城市与建筑的和谐共生发展。如拉萨市的发展,就很好得对传统城市格局与风貌进行保护。拉萨市根据城市现状与发展目标,在规划方面制定了“一心两线多点”城镇空间发展策略,在布达拉宫周围严格控制建筑体量,对新建筑的样式、色彩、肌理都进行限制,很好得处理新建筑与古代文明、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的关系,对城市格局进行强有力的保护,延续传统城市格局和风貌。其他如瑞金、南京、扬州等城市都根据自身城市的情况,在规划时采取强有力的举措,对传统城市格局与风貌都进行了很好的保护,在城市发展的同时凸显城市精神与地域建筑文化,促进城市和谐发展。

(二)新型城镇建设与地域建筑文化传承

1、体现场所精神

“场所是将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有意义结合起来的一个整体”②,因此,场所不仅具有建筑实体的形式,更重要的是具有精神上的重要意义。建筑创造场所,场所聚集构成场所精神,它使人们的生活形式和意义以更为准确的的方式显现出来。场所精神的真谛从现象、结构、精神、意义、特征、历史等角度揭示出场所与人存在于世的关系。③处理好建筑空间与场所的关系,体现场所精神,是地域建筑文化传承的首要环节。在新型城镇建设方面,需要重点划分区域、中心、标记、通路、边界,处理好建筑空间的伸展与围合、人与环境的总体关系,将建筑空间营造同场所精神得结合起来,创造出具有活力的地域性建筑。像捷克斯洛伐克的首都布拉格,在19世纪起,就是因为逐步发展为工业城市而引发了一些削弱城市总体空间结构和形象特征的变化———拆除了大部分的城墙使新城与老城的界限不复存在;城市周围那些自发蔓延的人造环境损害了城市的总体形象,一些最富特征的地区也随着贫民区的清楚而消失了。即便如此,布拉格在历史进程中基本上保持和发展中世纪所形成的形象特征和空间结构,这种连续性的城市发展很好地延续地域建筑文化,体现场所精神,使布拉格成为一座极富美感的城市。

2、重视城市历史文脉

建筑学领域对于城市历史文脉的探讨是关于建筑与所在其城市以及人与建筑的关系的问题,只有对这些复杂关系进行认真梳理与总结研究,找出内在规律,才能理解任何一个历史建筑以及新建筑的意义。在新型城镇建设方面,要重视单体建筑与群体的关系,注意新、老建筑在视觉、心理、环境上的延续性,让每一个建筑都成为历史、文化元素而有机地融入环境之中,保持特定空间内的个体因素与环境整体的时空连续性。具体措施可以是将新建筑的立面化整为零、新老建筑间接对应、建筑形式上的感觉模仿、建筑装饰的运用、强化新建筑细部等。如在苏州博物馆的设计中,贝聿铭先生深入研究了苏州市的历史文脉,在建筑与环境的融合、建筑单体的处理、新老建筑的契合、细部材质的运用等方面都做了较好的处理,成功演绎了“中而新”、“苏而新”的建筑样式,对地域文化的延续与传承做出了示范。

(三)新型城镇的城市文化营造与地域建筑文化更新发展

1.新型城镇城市文化营造

一般认为,城市文化是有别于其他城市的、具有鲜明特点的一般性文化,强调的是城市文化的标志性与内涵价值。城市文化包括城市的建筑文化、自然文化、公共文化、制度文化、科技文化和精神文化等,而其中最具象的表现形式就是建筑文化,如北京作为古都,天安门、故宫、长城、四合院民居等标志性建筑物就很好地表述了城市文化。因此,新型城镇城市文化营造重点必须放在新建筑的内涵表达、新老建筑的的融合、地域建筑的新符号化、传统建筑材料的创新性运用、建筑与城市的协调发展、建筑空间的处理等方面。

2.地域建筑的新符号化

语言、神话、宗教、艺术、科学、历史、哲学等这些人类文化的具体精神形式均统归于符号的范畴。①建筑通过符号传达出情感,形成隐喻,通过双重译码的解读,营造地域文化。总结与提炼地域建筑文化的内涵特征,进而具象成新的图像符号、指示符号、象征符号等,并将这些新符号与建筑营造结合起来,使新建筑融入城市整体环境,营造新型城镇城市文化,是地域建筑文化更新发展的主要途径。具体的方法有新建筑的实效性设计、类比性设计、象形型设计、法则型设计等。②如上海金茂大厦的设计就是将现代建筑与中国古塔元素符号相结合,建筑自上而下,层层跌落,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阳光像金色的瀑布从塔顶顺流而下,既蕴含了佛教的佛光普照寓意,又将上海建筑的弄堂文化同现代超高层建筑技术相结合,符合上海的本土建筑文化,也反映了上海地少人多的地理特征与国际金融中心定位,结合新技术促进了地域建筑文化的发展更新。

3.传统材料的创新性运用

熟练掌握传统建筑材料的特性,同时利用现代技术生产能够体现传统材料的肌理、质感、色彩等属性的可替代的建筑材料,在满足现代人审美观的基础上,创新性地生成新的建筑空间,这是地域建筑文化更新发展的重要方向。如现代徽派建筑在使用现代建筑框架技术与钢筋混泥土、玻璃、瓷砖等现代材料的同时,使用传统石材、木材作为建筑物的装饰性构件与表面肌理材料进行建筑室内外装饰,遵循传统徽派建筑空间格局进行布置,营造特色建筑空间,不仅能够节约经济成本,还能与城市发展融为一体,延续城市脉络,突出城市精神,营造新型城市文化,促进地区经济文化的繁荣与地域建筑文化的更新与发展。

三、结语

地域文化论文范文4

关键词:地域文化;语文教学;融合

随着全国各地逐渐升温的旅游热,地域文化也逐渐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地域文化作为文化的热点,也自然而然地成了高等院校语文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题材,将地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也成了语文教学的一个新趋势。除此之外,现在许多语文教师对于地域文化不够重视,鲜少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提及地域文化,作为学生,本就对民俗地域文化知之甚少,如此一来更是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及家乡的地域文化知识极为匮乏。现代的青年人对于传统文化的淡漠与其对于西方文化的崇尚也正反映了语文教学中对地域文化渗透不够的这一现状,也是我们传统文化教学的一大缺失之处,因此,将语文教学与地域文化相融合也是现今教育现状对语文教育的一个十分迫切的要求。若是在课堂上都不能带领学生领略地域文化的深厚底蕴,又怎能期许学生深刻了解以及传承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呢?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就应该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地域文化,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关注地域文化,去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并逐渐认识到其内容的丰富性与其意义的重要性。下面笔者就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要分析一下如何在高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地域文化。

一、结合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地域文化

语文课本中的内容往往有限,很难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尤其是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仅靠书本上的内容是远远无法满足其文化需求的,因此,作为教师便可在结合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对书本内容进行相应的拓展,以此来拓宽学生的阅读范围,同时也可开阔其文化视野。那么,教师在进行拓展性教学时,可融入一定的地域文化,补充相应的素材,这样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逐渐认识到地域文化的魅力,有意识地将兴趣点向地域文化转移,慢慢加深对地域文化的研究,对语文教学也是极为有益的;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强学生对于自身家乡以及祖国各地的风土人情的了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感。

其次,在教学中融入地域文化并不是简单地罗列当地的风俗习惯,而是有引导性地带领学生去领略各地的风土人情,让学生逐渐产生对于地域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相应的课堂设计,巧妙地融入地域文化的内容,不能刻板僵硬地插入地域文化,这样不仅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反而破坏了原有的课堂教学,得不偿失。因此,这就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首先,作为教师,在将相应的地域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之前,自身要有一定的文化积淀,要对各地的地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其次,教师在授课时最好可以采取比较直观的教学材料对地域文化进行介绍,比如说相应的视频、照片、音频等等,采取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加大课堂的趣味性,增强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这样直观的感受也有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记忆,加强记忆程度,从而大大提升教学效果。如笔者在教学时就曾经展示了宜兴传统的、制作精美的瓷器照片,以此来加深学生对于宜兴这一“中国陶都”的印象,并且为了更全面地介绍当地的历史文化,笔者还为学生播放了著名乐曲《梁祝》,进一步介绍了宜兴“梁祝故里”这一美誉,让学生更为直观地感受到宜兴的地域文化。另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自己家乡进行展示与介绍,通过让学生展示家乡这一授课方式,让学生主动去阅读与地域文化相关的书籍,了解更多的知识,同时也可使课堂更为活跃,更有利于语文教学的效果提升。

二、综合实践,走出课堂,走进地域文化

语文看似是一门非常“静”的学科,但实际上语文却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许多文化都需要学生通过实际接触才能真正有所领悟、有所感知。并且地域文化作为地域性极强的一种地域性文化,其本身就来源于生活,学生要想对该文化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就必须走出课堂,走入生活,通过亲身感悟,亲自实践,才能真正领悟到地域文化的魅力所在。

教师在授课时也不能仅仅将眼光局限于有限的书面内容,而应着眼于生活,将语文教学与生活实践相联系,充分利用周围环境,通过实践性教学让学生走出课堂,在课堂外、生活中寻找不同于书面教学的学习机会。教师在开展地域文化的实践活动时,还应注重对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如在组织活动时,可以将一部分任务交给学生,由学生通过讨论、设计、组织活动,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到家乡的风土人情,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组织能力等,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若是在学期内组织实践活动遇到课时有限,学生难以集中等问题时,教师还可以将这一实践活动安排在寒暑假等假期中,如此一来,既丰富了大家的假期生活,也充分地协调了各种问题。在实践活动之后,教师还可组织一个交流会议,让学生将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收获通过各种形式展示出来,如图片、论文、视频等,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有所总结,有所收获,充分了解地域文化,充实了文化底蕴,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互动,增进交流,分享收获。

三、将地域文化融入生活,将生活融入写作

写作是语文综合素养的一个集中体现,也是学生情感最直接的宣泄方式,因此,教师应注重在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时,有意识地将地域文化融入他们的写作之中。写作往往需要学生立足于生活,立足于现状,抒发真情实感,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地域文化融入其日常生活,将他们对于生活的感知融入写作之中。通过上文中提到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对于地域文化有了一定的接触和感受,接下来教师就要及时地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并将实践后最深刻的感受融入自己的写作之中。另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有感情地朗读自己的作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地域文化带给学生的震撼,从而进一步地去体会那种感受,加强对于中国博大精深的地域文化的热爱,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朗诵水平。

此外,教师还可将上文中提及的实践活动与写作相结合,可以让学生通过写作的方式将实践活动的成果展示出来,通过自己的作品与其他同学一起交流实践心得,分享自己对于亲身体验各地地域文化后的感受与想法,抒发自己对于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无论是家乡的地域文化,还是祖国其他地方的地域文化,都是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部分,是每一位中华学子都应了解和弘扬的,而语文教学也承载着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地域文化便显得如此至关重要。教师应恪尽职守,延续中国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逐渐渗透地域文化,不断加强学生对于地域文化的理解与感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家乡、了解自己的祖国、了解自己这个民族。只有这样的语文教学才能称得上是合格的语文教学,只有这样的语文教师才能称得上是优秀的语文教师,也只有这样的语文课堂才能够弘扬神奇的地域文化,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培养更优秀的学生。

参考文献:

[1]仲富兰.民俗与文化杂谈[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地域文化论文范文5

关键词:室内设计 地域文化 批判性表达

任何空间设计都脱离不了“地域”背后各种内在或外在的自然约束力,室内设计同样如此。研究地域文化在室内空间中的批判性继承,将有助于地域文化与其他外来文化之间的交流,促进整个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和而不同”,有益于地域文化与现代技术之间的融合,有益于提升室内空间设计中的文化品位,为设计工作者打开灵感之门。

一、影响室内地域特征形成的要素

深入分析影响室内设计地域性特征形成的因素,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主要的方面:

(一)地域物质文化

建筑,是人类在自然界生存的庇护所,必然受到自然界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影响室内设计地域性特征形成的物质文化因素,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条件、自然资源、历史环境等多个方面,这是制约建筑设计最为直接的因素。首先,地形地貌是影响建筑形式和空间布局的重要因素。不同的生存空间区位和自然条件,不同的民族生存智慧,孕育着差别巨大的地域文化;其次,从气候条件来看,我国各地区民居为适应不同气候条件做出直接反映。如在降雨、降雪量大的地方,建筑屋顶坡度较大,以达到加快泄水和减少屋顶积雪的目的。再次,自然资源是影响建筑形式和室内装饰地域性特征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土质、水质等的差异,不同地域的自然资源也有所不同;最后,建筑的营建总是处于某个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并受到该历史时期的技术状况、经济基础等的影响。建筑既是文化现象,又是商业现象,它不但受文化发展规律的支配,也受经济发展规律的支配。

(二)地域制度文化

相对于物质文化是自然存在或人类创造的有形环境而言,地域制度文化是由于人类活动而形成的无形环境,它是人为的、社会的、非自然的民族精神,包括家庭关系、等级制度、民俗民风等几个方面。首先,建筑的存在除了满足人类生理需求之外,也承载着调节、转换人与人之间复杂而微妙的人际关系的作用。因受到不同的婚姻家庭类型、生育制度、社会习俗、生存技术手段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产生了特色鲜明的民居建筑制度文化。其次,在等级制度方面,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等级社会中,不同等级的建筑形式,其屋顶样、色彩装饰、方位朝向、建筑用材、群体组合等,几乎所有的细则都有明确的等级规定,让建筑成了传统礼制的象征与载体。再次,民俗民风是地域文化的主要部分,是区别于其他地域的文化标志,如在侗族村寨的鼓楼建筑、北京四合院等,就是传统民俗文化的象征。最后,宗教信仰是历史上形成的意识形态,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精神风俗。世界上不同宗教的建筑有不同的风格,中国的宗法伦理观念也影响着几乎所有的宗教建筑。

(三)地域意识文化

我国的传统民居不仅传承着先民改造自然、争取更大生存自由的物质文化,展示着人类社会有序发展的制度文化,还蕴含着博大精深的意识文化。传统民居通过对居住地地址的反复推敲,外形的精心设计,结构技术的琢磨等多方面做出努力,并注重意境之美、伦理之美、生态之美,一座建筑才产生了有情、有味的“美”。首先,意境是关系中国文化深层结构的哲思创构,集中体现出中国文化的高深意蕴。意境之美让人回味无穷,激发人们窥探其内部深层结构的欲望。民居建筑更超越了诗意和画意之外的美,它活生生地存在于人类的视野中,让人顿感建筑的愉悦。其次,尽管美的感受总是依附于事物的形而产生,但美的概念仍然在转义上被运用于道德。再次,生态美是充盈的生命与其生存环境的协调所展现出来的美,人类渴望回归自然,眷恋于大自然赐予的美丽景色,这是人类作为上帝造物的本性回归,是自我生命的和谐状态及与普遍的生命关联和交融的感悟和体会。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仅始终具有强烈的生命意识,还逐渐萌生出一种生态的审美观念。

二、传统地域主义与批判性地域主义的比较

(一)传统地域主义:表现出其明显的局限性

20世纪以来,中国的“固有设计模式”正遭受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在面对该问题时,出现了两种极端的倾向:一是对异域风情的盲目移植;二是民族(地域)形式的表象处理。当代中国建筑中的地域特色的自觉追求思想,更多地表现为对乡土建筑形式的当代借用。人们看到的始终是依附于建筑表面的装饰,容易导致在设计中产生只强调纯符号性、图案化的表面装饰,高档材料的堆砌,传统建筑残垣断壁的复制,传统建筑屋顶或构件的大小简化等肤浅历史文化现象。不可否认的是,脱离空间去看某些装饰元素,很多都是非常优秀的艺术品,甚至可称其为地域文化博物馆。这种现象源于思想上的闭关自守,排斥外来文化,坚守风格不放,对民族文化采取了狭隘的保护主义,也造成了落后于时代的必然结果。当传统地域形式的表象处理被运用到现代空间中时,那些所谓的华丽装饰无疑费时、费工又费钱,是浪费资源的浩大工程,其结果除了在短时间内造成震撼和轰动外,很容易被复制而失去特色,是经不起历史考验的。

(二)批判性地域主义:室内设计的发展方向

对地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越来越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认可,于是人们对室内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以及世界范围内的城市化高潮中,伴随着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如果我们的建筑师对于各自的地方文化缺乏明确认识,而不自觉、自尊、自新,我们的优秀文化传统就有可能被冲淡、遗忘。因此,室内设计应植根于本土文化,深入挖掘地域文化的精髓,实现地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有机融合,并使其共生、共融,让设计作品充分展示出民族文化的特色。在现代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室内设计不仅要求功能布局合理舒适、使用材料绿色环保、施工工艺与时俱进,也更加注重营造空间精神功能。在纷繁复杂的外来文化和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的相互碰撞过程中重新整合形成与时代相统一的审美情趣。地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渗透范围广,形式多样,不拘一格。从室内空间的功能格局、装饰符号、装饰材料、家具、灯具、软装饰品,到自然界的声、光、电、水,以及人类的一切活动等,都可能成为营造室内空间传统文化氛围的重要元素。

三、室内设计中地域文化的批判性表达

(一)地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表现原则

一是尊重传统、辩证继承的原则。地域文化是一个永恒发展着的文化体系,只是在一定时期内,某种形式相对稳定后才能形成传统。对待地域传统文化,应该看到它既有精华也有糟粕,不能笼统继承。在室内设计中,批判性的地域主义思想鼓励建立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对话,在满足现代人使用功能的舒适性前提下,在造型、色彩等形式上表现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真正做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二是古为今用、意在创新。创新是一种技术手段,就是利用已有的资源创造新东西的手段,是对原有物种的改善和提高,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传统文化的现代继承和创新一直是人们谈论的焦点,在设计中继承传统和体现地域特色,不是简单地模仿和抄袭古典建筑的形式和文化符号,而是要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这样辩证的继承才有价值。

三是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现代设计应该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考虑各个地域、各种文化背景、各个年龄层次人群的使用需求,考虑人类在空间中的生理和心理的双重需求。一方面,要从细节入手,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原则;另一方面,要以“天人合一”为指导原则处理人、自然、建筑之间的和谐关系。 

    (二)适宜于地域自然环境的室内设计

在古代建筑中,室内是建筑设计的延续,是先有建筑的基本形态,才有室内室外之分,离开了建筑和环境谈室内是空洞无意义的。自然环境制约着建筑的基本形制,建筑形式影响着室内环境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交流。一是源自本土的基本形态。现代建筑灵感源于本土的设计思维,是指其设计原型来自于传统民间建筑中具有民俗意味的空间形态、建筑形态、构造方式、及细部等方面。建筑师可以选择任何一种处于起源状态下的形式或构思来进行新的创作。二是依山就势的主动姿态。批判性地域主义强调建筑与场所的和谐关系,最大限度地适应不同的地形地貌,实现建筑内外空间的和谐统一。三是地域材料的全新阐释。现代设计不能简单复制传统,只能在精神层面上去体现。材料是非常具有表现力的建筑要素,地域建筑的特色通常是通过材料的特殊性表现出来。四是与大自然的亲密拥抱。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现代建筑和室内设计更加注重自然性、生态性。对于乡村而言,建筑本就融合在大自然中,自然性显而易见;大城市则采用庭院绿化、道路绿化、滨水景观设置、室内植物引入等方式最大限度地保持与自然界的融合。

(三)适宜于地域人文环境的室内设计

一是地域文化符号的运用。人是符号的载体,人的一切活动过程,就是不断创造符号、利用符号,并赋予符号特定内涵与价值的活动过程。当代室内设计要延续传统文化精髓,必须借助符号的经验去解读传统文化。要充分发挥形体的象征和隐喻功能,注重运用熟悉的图像、故事情节、器物等唤起人们对文化的思考,以此表达地域人文精神。

二是地域色彩的处理。色彩是影响感官的第一要素,在我国各民族、各地区,不同文化背景对不同颜色的物象、意象解释会有微妙或是明显的差异。在中国的许多民居中,色彩一般偏向于秀丽淡丽的格调,多用白墙、灰瓦和栗、黑、墨绿等色的梁架、立柱装修,整体色彩淡雅、和谐。色彩设计讲究技巧,如冷暖色的对比、色彩分布的平衡、颜色的统一和谐等。

三是装饰和构造的现代演绎。从建筑历史发展来看,功能美和形式美的存在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形式美与功能美的探索曾出现过两个极端:有的设计作品的艺术气质完全超越了它的功能性,以形式驾驭功能;另一种是建筑要彻底摒弃装饰,认为“功能决定形式”。而事实上,历史证明了功能美与形式美是不可对立而论的。

四是空间意境美的营造。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传统绘画中常采用散点透视、虚实相生、计白当黑、意象造型等手法来表现时空意境。中国古建筑中的意境之美堪比中国传统绘画。无论是宫殿、庙宇,还是散落在田间中的住宅,都委婉地流露出一种恬静、怡情的自然美,这充分体现了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完美结合。

总之,地域文化的现代继承讲求创新,拒绝主张拿来主义。要注重建筑内外环境的有机更新,如将地域材料作为建筑设计的主要材料,但是又有别于当地材料的普遍用法,这就取决于设计师如何将材料注入技术手段和表现手段。室内装饰设计提倡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要注重融入地域文化的精神内涵,达到功能美和形式美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 武宏志,刘春杰. 批判性思维和论证批判[j]. 河池学院学报,2007(12)

[2] 沈克宁. 建筑现象学[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

地域文化论文范文6

关键词:海男;新世纪散文;地域文化

海男是土生土长的云南作家,云南是海男的灵魂之根。正如海男所说:“我写的大多数故事都发生在云南”[1],云南是海男文学创作中永远的背景和底色,成长之地对海男的影响是巨大的,正如海男所说“我那一刻才真正感受到了一个人成长的地方将会影响一个写作者的一生。”[2]如此浓郁的故乡情结,使海男的文学创作或多或少地都有云南地域文化的展现。进入新世纪,海男更是有意识地创作了地域文化系列散文,《边城耿马》、《独克宗古城》、《新昆明传》等散文向读者展示了极富云南特色的地理历史文化景观,构成了一道绮丽的云南文化风景线。

一、海男散文中地域文化特征的文本表现

云南的地域文化特征在海男的散文中得到生动具体且极富文学性的展示,尤以民俗文化、自然文化、历史文化最为引人注意。

(一)民俗文化

民俗是一个民族的历史发展缩影,它渗透着物质与精神,是一种文化的再现。海男散文对故乡的民俗人情进行了生动地描写,体现出强烈的地域文化特色。

首先,对民族服饰的描绘,体现出了浓郁的风俗文化特色。如《边城耿马》中,对傣族的绣花鞋的描绘:“缎面彩绘绣花鞋,金绒亮片绣花鞋,两种不同风格的绣花鞋,均已民间最祖辈的传承艺术用手工制作,选用五颜六色的丝线一针针绣制的,傣族绣花鞋,再现出金鹿、孔雀等异兽花图,再现出双凤夺宝和四季瓜果的文化隐喻,傣族人的梦幻和思想在绣花鞋中历现。”[3];又如傣族妇女的裙裾,简裙,作者这样写到:“简裙显示出了妇女们轻盈湿润的灵魂,当一阵阵的芳香向你袭来时那一定是身穿简裙的傣族妇女们来了,在简裙中傣族妇女门成为了女人。”[4];这些穿戴既体现出季节、地域特色,又揭示出年龄、文化等方面的特征。

其次,海男对饮食的描写,也体现出强烈的地域性。如在《新昆明传》中,这样写昆明人的主食米线的:“米线是什么?昆明人每天都吃米线,她就像太阳、空气、水一样自然。各种米线汇集出了米线的美味篇章。”[5]既写出了米线的魅力,又写出了昆明人对米线的热爱。更是让人觉得米线在昆明人的心中是多么的重要,这是一种沉淀在人们心中亘古不变的文化情结。

最后,对民族节日进行了浓墨重彩地书写。如傣族的泼水节,《边城耿马》中这样写到:“水的充盈已经在南碧河流域开始漫溢而出,傣族人们早已在泼水节占据了水岸,他们置身在河边,开始泼水,先是男女青年们开始泼水,然后是孩子们开始泼水,尔后是老人开始泼水……水来了,人们发明了泼水节,就是要充分的享受空灵的水变成现实的梦境的水。”[6];又如佤族的青苗节,书中这样写到:“佤族青苗节,是世界庆典之一,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四日,神秘的庆典便开始在这个地区漫长的疆域中举行。人们在神圣而虔诚的庆典之中,寻找着遥远的‘谷魂’,这是另一种伟大而不朽的、世界的隐喻。‘谷魂’在神灵的手中,在众多所显灵的天宇之间飘落而下。”[7],这些都写出了浓郁的节味,也写出了积淀在人民心中的民俗文化情结,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她作品的表现力。

(二)自然文化

在海男的散文中,对云南自然景观的描写是极具魅力的部分。如在《边城耿马》中对南定河的描写:“南定河的源头犹如母亲的子宫,盆骨是那样圆润而潮湿。在临沧博尚一小块谷地,河流开始产生了渊源,产生了温柔之力量……2008年秋季,河床上飘满了秋叶,那些经历了春夏繁花以后的河床以上的金色树木,在风中漂流着,选择了温柔而波涛起伏的河床。”[8];她不仅写出了南定河的粗狂,也写出了南定河的温柔。又如对三尖山的雾帐的描写:“三尖山露出的微光拂过一阵山顶之薄雾,那些雾帐带来了失踪的野鹿,黑色而忧伤的一群麋鹿,正沿着海拔以下的河流,缓缓的流露出对于光明的期待。”[9];普通的雾帐被她赋予了生命,诗情画意,美丽无比。还如在《新昆明传》中对东川泥石流景观的描写:“那些以石头、砾石、残树、断根形成的宏大的泥石流交响曲每年的雨季都要在此地上演,它们以每秒1000多立方米的流量奔流而下;携带着强劲的、惊人的旋律震撼四野”[10];大自然的静逸、狂野、鬼斧神工都被她描写的淋漓尽致。

从她的散文中读者可以感受到自然,从而能够近一步的热爱自然,敬畏自然,上升到艺术欣赏的境界。

(三)历史文化

在海男的散文中,还体现一种文化,那就是历史文化。

在海男的散文中,历史文化比比皆是,例如在《独克宗古城》中提到的铺子式民居:“现在我们可以看到铺子式的民居,它意味着独克宗古城在历史长河中的一种变迁……所有的一切都相继在铺子中呈现……独克宗古城的铺子巧妙地融入了时代的变迁,记录了1300年以前过渡而来的种种商业生活的独异之处。”[11];从这里可以看出独克宗古城的铺子式民居是一种历史的见证,它见证了历史商业的发展。又如在《新昆明传》中所提到的新昆明前夜造城历史,昆明城最早的图像是昆州,它是唐初第一县,尔后皮逻阁将昆州纳入他的麾下,改名拓东城,经历了无数的变迁,到了今天的新昆明城。正如作者所说:“从唐代拓东城到今天的新昆明城区――永恒不朽的演绎着两种旋律……于是,我们将会在以后看到,一切环绕着城池的梦想将再重新编织新昆明的面貌。”[12]从昆州到新昆明的建成,更是让我们看到了历史的变迁与伟大,这是历史文化的体现。

在海男的散文中,历史文化也是一个非常有魅力的存在。读者在海男的带领下感受历史文化,从而了解历史文化。

二、海男热衷地域文化描写的原因

每个作家都有其创作风格,审美思想,这些风格和思想的形成与其成长的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地域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

沉实丰厚的地域文化,同古往今来的文学艺术有着不解之缘。因为一个作家的创作,除了精湛的技巧、深刻的思想、艺术的磨砺,还有作家本身的经历、阅历、情感、知识、智慧等,都会体现在里面。作家创作出的作品,总是会在里面打上作家本人生活的烙印。正因为这样,作家在创作的时候不可避免的在作品中会出现地域文化特色。由于每个人都是他所属文化的产物,人从降生之日起,就要在一定的文化圈中生存,并依靠汲取这一环境中的文化营养成长,因而在一定文化系统中成长起来的人,必然要带上他所属文化的特质,就作家的创作风格来说,的确同地域文化有着割不断的内在联系,海男亦如是。

(二)情感上对故土的热爱

对中国人来说,有一种感情叫乡情,有一种依恋叫故土之恋。翻开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史,在各朝各代都能找到中国人的“故土”情节。对土地的依恋,尤其是故土的依恋,这种感情早已深深扎植在了中国人的心中。海男在滇西出生,滇西的自然风景、风土人情、历史古迹等都对她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海男的散文作品中不难看出,对故土的热爱让她的故土在她的作品中难以离开,她的作品中都有家园的影子。海男的散文让我们领略她的故乡独特的自然之美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云南文化的特有的魅力。她把独特的地域风俗、自然环境等在人民的面前展现出来,并且独特的云南自然景观与作者独特的审美倾向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向读者展现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的风景画,美丽动人。

海男不知疲倦地引导读者一次次地流连于她的故乡的风土人情中。《独克宗古城》、《边城耿马》等都描写出云南独特的风景和文化。融入了她对故乡深切的爱恋。

三、海男地域文化系列散文的影响

首先,对于其他作家来说,具有借鉴意义。地域文化使作家创作风格异彩纷呈。对于一个创作风格单一的作家来说,感受地域文化,可以很好地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在地域文化的氛围中,作家作为一个受动体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承受了这块古老土地的文化浸润和气质熏陶,并且积淀成为作家深层的文化心理结构。这种文化心理结构影响着作家对文学价值观的选取,影响着作品的文本气质,以及作品思想意蕴的表达。这在海男的地域文化散文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她在文本中更多地展现出一种对家乡的热爱、对弱势生命的关注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当代的文学创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其次,对于读者会产生有益的影响。这涉及到地域文学的接受方面。正是由于读者的期待视野和判断标准会反馈到作家的创作活动中,读者的接受和评价,也反过来能影响作家的创作。所以作家就不可能再走司空见惯的旧路,他只能不断的创新以拉开与读者期待视野的距离。而海男散文中所体现的地域性,让读者看到了不一样的海男,她不光是女性主义作家,也是地域文学作家。并且,作家的改变会让读者学到很多的东西,让读者学到不同的地域的文化,使读者的视野更上一城楼,并引导者读者向作家一样,学会继承和创新。

纵观海男新世纪以来的散文创作,呈现出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她对故乡的热爱,对故乡的民俗和地理历史文化的推崇,都赋予她的散文以浓郁的地方色彩,使她的散文具有了打动人心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2]晓林・时间的魔镜――海男访谈《小说评论》(J)2004(1)53;55

[3][4]海男.边城耿马[M].江苏: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195;189.

[5][10][12]海男.新昆明传[M].广东:花城出版社,2010,148,82,22.

地域文化论文范文7

(一)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适合全体学生学习或参与的内容我们利用校本课程必修课的形式进行教学,让所有学生都能感受家乡传统文化的精深,体验家乡传统文化的广博,受到家乡传统文化的滋养与熏陶。不适合全体学生学习的内容则利用校本课程选修课的时间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

(二)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渠道,但不是唯一的渠道,要使学生全方位地了解与掌握地域传统文化,一方面要让学生充分利用身边的课程资源,在生活中学习鲜活的文化内容;另一方面还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校本课程的学习要避免单纯的说教,注重生活中的实践,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水平,养成习惯,形成素养,传承美德。

(四)继承与创新相结合

继承民族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但创新是发展的根本,因此,我们鼓励学生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学会创新,勇于创新。

二、传统文化校本课程的教学原则

(一)讲授传统文化知识与培养学生优秀品质相结合的原则

传统文化校本课程的学习,是以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为载体,在掌握相关知识的同时,使学生受到家乡传统文化的熏陶,并将传统文化的精髓内化为学生自身的优秀品质,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德行与修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停留于知识层面的学习,而要深入挖掘知识背后潜在的深刻内涵,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传统文化的内容,将知识的学习与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学习传统文化知识与主动传承家乡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原则

传统文化在其历史传承的过程中,有些得以留存并不断被发扬光大,而有一些却随着时间的推移濒临消失的边缘。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就是通过深入挖掘地域传统文化的精髓,让学生了解家乡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对热爱家乡传统文化的喜爱,进而热爱家乡的情感,并主动承担起传承家乡传统文化的职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亲身体验与具体的实践操作,为学生提供亲历传统文化的机会,让学生掌握一些具体的方法和相关的技能,使他们成为家乡传统文化的新的传承者,使家乡传统文化能够在青少年一代的身上得以发扬光大。

(三)实施传统文化校本课程与落实国家课程有机结合的原则

校本课程的开发的主要依据是国家的教育方针、国家或地方的教育计划以及学校的教育计划、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本地的教育资源,因此,校本课程的开发不能背离国家课程,它与国家课程应该是相辅相成的,是对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承德传统文化校本课程从课程内容、实施途径与教学方法等方面都要与国家课程达成统一。另外,承德传统文化校本课程的很多内容是对学科课程的补充,在教学过程中要与学科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作为学科教学的补充内容或拓展学习的部分。而且在实施过程中要遵循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性,照顾学生的兴趣爱好与个性差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实施集体教学、班级教学与小组教学相结合的原则

地域文化论文范文8

关键词:山水城市;地域文化;城市山水画

1 山水城市与城市山水画

钱学森先生在20世纪90年代第一次提出了“山水城市”这个概念。事实上,这一概念受到山水画意境的影响,是基于中国传统山水观和人与自然统一的哲学观,是一种对未来城市的构想。古代山水画与山水城市有着极其相似的传统哲学背景。古人将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蓝图寄情于景在山水画中表现出来,当代山水城市的理念同样是现代人随着中华文化的发展,根据文化脉络,借用人居环境的手段寄托对生活的期望。

山水城市的概念不是一个突然的新思维,而是从中国山水文化繁衍产生的悠久历史。通过对传统文化的隐喻,将人的想象与灵魂转移,把民族传统文化与自然景观结合起来,然后以艺术的形式作为表达手段,艺术与自然成了交流的场所。山水城市的理念不仅继承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精神气质,更是达到了穿越时空的精神融合与沟通,将现代景观的含义重新进行了定义。这不仅是一种形从形而上学到形而上的联系,更是对艺术哲学和设计理念的把握,赋予了中国生态景观新内涵。

今天,我们的生活环境是现实的城市,然而只有适当吸收古代“城市中的山林”的概念,才会在现代城市景观里创造出一个“大隐隐于市”的生态生活环境。我们不能真正将山水的真实性转化为现实的虚实,只有借助山水画的艺术思维才能再现自然景观。如今生活在城市中的人越多,无论是挂在大厅里的景观,还是园林建筑,都是一种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体现。笔者认为上述的事实与城市山水都是相关的:一方面它们支持了严善T先生定义城市山水画,即从最宏观的层面上来说,它是以建筑作为主体的画种;另一方面,它也表明了城市景观的特点,他们不仅为人们观看,而且还对精神需要以及城市建设给予反馈。

1987年,中国城市山水画的创始人祝林恩先生以家乡哈尔滨的城市环境为灵感,创作出大量的城市景观艺术绘画作品。当时中国的艺术界并没有城市山水画这个概念,是著名冰雪山水画家于志学先生在1991年看到他的作品,认为他的绘画与传统绘画很不一样,才提出了“城市山水画”的概念。1992年,钱学森先生的某篇文章中提出要发扬现代城市题材的作品于《美术》杂志上,“城市山水画”这一提法才开始全面登上中国美术界的舞台。应该说,祝林恩先生是第一个将西方油画艺术与国画融为一体的艺术家,集西方艺术精华于一体,开创了中国城市山水画,成为中国城市山水画这一美术流派的创始人。

2 地域文化对城市山水画的影响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句谚语代表地域文化特点不争的事实,同样也作为美术创作的灵感来源。南方给大家的感觉是湿润、温暖,而南方人的性格也如南方的地域特征一般温和,南方的艺术作品给人的感觉是优雅、细腻、安静的。相反,中国北方环境相对干燥,天气严寒,北方人的性格则开朗、豪放、果断,所以大多数北方美术作品会给人以粗狂、豪气的感受。地域文化的差异造就了不同的艺术创作风格,体现了不同的地域特色。民间艺术的发源来自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的地方,所以艺术创作受人文影响较大。南方艺术作品在色彩上一般较为自然,呈现出更为高雅的意境,北方美术作品则色彩明亮,渲染出一种大胆而浪漫的境界。艺术创作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地方不同,美术色彩运用也有很大差异,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差异化的地域色彩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为了进一步突出各地区民俗文化的地域特征,不同的颜色也导致了艺术创作的差异,青色代表金、红色代表木、黄色代表水、白色代表火、黑色代表土,同时,对应于东西南北中,也延伸出各种不同的含义,为艺术创作赋予更多的生命力。

地域文化具有多样性和独特性特点,给我们的艺术创作带来了许多启示。在传统的艺术创作过程中,主要通过临摹进行练习。长此以往,创作出来的作品不仅单一乏味,而且没有发展的空间。在开展美术创作前,应该先对各个地域不同的文化特点、风土人情进行了解,增强审美情感认知能力,学会欣赏不同的艺术作品,感受艺术的魅力,提高艺术审美能力。同时用审美的眼光看待生活,在生活中寻找灵感,进行美的创作。美术创作是一门艺术,对创作者的审美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创作之前,创作者本身的文化修养极为重要,通过学习理解地域性文化的多样性及特殊性,形成良好的观察能力和情感体验,在创作中感受到作品的情感,营造出美好的意境。

地域性是每个地区所特有的文化属性之一,地域文化的特殊性通常会成为一个地区的文化标志。地域性文化为美术创作带来了新的启示,地域性是每个地区所特有的文化属性之一,为我国美术事业的发展增加了生命活力,已经成为美术创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城市山水画是一种新的绘画风格,它的时代精神是对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继承和发展。首先,它的题材之一是城市建筑,深刻地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我国和其他国家的物质、精神文明,以及民族文化和时代的精神。其次,从艺术史来看,绘画的题材总是通过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而不断拓展的,其艺术手法的丰富、艺术样式的创新、艺术观念的变更都是不可逆的。由此可见,祝林恩先生的城市山水画正是艺术发展的见证,而祝老先生生活过的地方则成为其创作的灵感源泉,更为深刻地证实了地域文化对于美术创作的影响力。

3 结语

人经常会说,艺术应该在反映现实生活的同时展现出时代精神,但真正的艺术并不是对现实机械的模仿和反映。地域文化是城市山水画创作的灵魂,通过创作体现艺术家的审美理想和独特的创造精神,反作用于现实,不仅能促进当代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也可为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我国的地域文化具有多种特性,如包容性、渗透性、多样性,所以在城市山水画创作之前必须深入了解不同地域文化,让其特点在城市山水画创作中得以呈现。

参考文献:

[1] 殷晓蕾.古代山水画论备要[M].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

地域文化论文范文9

[关键词]地域特色文化档案 地域文化 建设

地域特色文化档案是记载和反映地方历史文化活动的重要载体,蕴藏着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人文资源,是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及独特文化活动的真实写照。开发地域特色文化档案资源,保护和利用好这部分档案,是开发和传承地域文化资源的需要,也是丰富区域文化,建设特色城市文化的需要。

1 地域特色文化档案的收集与保护中应遵循的原则

1.1真实性。地域文化是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而形成的,档案管理部门应当本着尊重历史,真实反映的原则挖掘地域特色文化档案,收集能真实记录文化发展脉络、结构及特色的材料,去伪存真,防止鱼目混杂。

1.2完整性。地域特色文化档案应完整、系统,能充分反映地方文化的发展脉络,在收集整理过程中要做到分类科学,尽量完善,为今后更好地把握文化脉络以及查考文化传承信息打下基础,对地域文化起到保护和传承作用。

1.3前瞻性。地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漫长过程,作为档案工作人员,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预见性,把握地域文化的发展趋势,及时把反映地域文化发展动态的有价值的资料收集起来,及时建档,及时记录,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防止错过最佳收集时机和收集对象,

1.4多样性。档案的形式多样性对于地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具有特殊意义。地域文化表现在各种意识形态,在对其历史渊源、表达方式、存在空间、地域分布、传承保护状况等的全方位记录时,要从多种语言、多种载体、多种手段方面下功夫,不能拘泥于传统意义的档案管理,通过纸质、胶片、磁带、录像带、磁盘、光盘、数字化多媒体等形式实现文化活动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真实再现,增强档案的多元性、特色性,充分展示地方文化的民俗民情、人文历史。

2 地域特色文化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制度不完善,管理混乱

档案管理部门对于一般档案的收集整理保密与利用都有一套完整的制度,但对于地域特色文化档案的管理缺乏针对性的规范与制度,使这些极具特色与利用价值的档案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盲目收集、无序归档,缺乏深入开发,大大降低了它的利用价值。

2.2人员素质亟需提高

很多档案工作人员的所学专业与档案无关,甚至一些工作人员文化程度不高,知识老化严重,人文素养较低,也有一些档案管理人员属于兼职。这些人对本地区地域文化知之甚少,对当地的自然风貌、传统习俗、行业百态、历史人物、社会文化历史变迁及发展缺乏了解。一些档案工作人员积极性不高,缺乏责任感与敬业精神,服务意识差,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导致对地域特色文化档案的收集不力,整理不科学,更谈不上对其进行研究与开发。

2.3档案管理技术水平低,开发利用不足

档案管理部门存在着重收集整理,轻研究利用的现象,认为一份档案材料归档正确,保存完整就足够了,在档案的研究开发利用上没有下功夫。档案管理部门不注重新技术的应用,工作人员技术水平低,加之馆舍面积、设备条件有限,大大制约了对地域特色文化档案的开发利用,造成对这部分档案资源价值的极大浪费。

3 加强地域特色文化档案建设的几点思考

地域特色文化档案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文化信息于一体,蕴涵着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起着存史资政、科学研究、教育引导的重要作用,其悠久的历史、光荣的传统、优良的民风有利于人们陶冶情操、磨炼意志、塑造自我,对优良社会风气的形成和敬业创业意志的培养均能产生深刻影响。地域文化档案里含有大量的成果数据和科研信息,可以促进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研究。加强地域特色文化档案建设。

3.1优化地域特色文化档案的管理队伍

档案管理部门应制定相应的政策,加强对专兼职档案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包括职业道德、岗位技能、信息素质、科研能力等方面的培训,尤其是人文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同时吸引和培养一批优秀的专业人才补充到档案管理队伍中来,提升档案工作人员的文化水平、思想道德水平及档案业务能力,适应档案工作不断发展的需要。从而提高地域特色文化档案管理工作水平和效率。

3.2加强制度建设,做好地域特色文化档案基础工作建设

档案基础工作的良性循环是做好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地域特色文化档案的征集与接收是地方整个文化建设工作的基础,不进行合理的征集和接收,档案管理和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首先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扩大宣传,增强人们的保护意识。其次要加强征集力度,通过部门交流、媒体报道、等渠道,采用网络宣传、电话联系、等方式,与资料持有人或单位联系,多方征集地方特色文化档案资料。主动搜集当地的文化名人书稿、作品,确保及时、准确、完整地收集档案资料,丰富馆藏资。

3.3设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加强对地域文化的研究和传播

协同有关部门,比如与地方高校联合设立地域文化研究机构,组织当地地域文化研究专家,充分利用馆藏资源,加强对地方历史文化的研究,拓宽编研领域,挖掘地域文化中的精髓,不断增加地域文化研究成果资料,最终形成地域文化文献资源中心和研究中心,提升档案管理部门的社会服务能力与影响力,也使地域特色文化档案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更科学、更合理。

3.4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充分挖掘地域特色文化档案价值

一方面对外开放档案材料,为社会各界提供咨询、信息介绍等服务。另一方面,利用数字化技术建立地域特色文化档案文献资料库,提供网络资源共享,在网络技术、特色服务、资源开发、网上档案室形象等方面下工夫,做好这些资源的网络开发利用,提供信息交流平台和优质服务阵地,充分发挥文史档案的史料价值,让全社会从中汲取营养,为构建特色区域市文化储备厚重的文化底蕴。

地域特色文化档案是地方学术水平的真实反映,利用地域特色文化档案信息资源,充分挖掘地域文化精髓,促进地域文化的宣传与弘扬,营造学术气氛,将其融入城市文化建设,融入人们的人文素养,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文化,这是档案部门的业务职责与文化使命所在。

参考文献:

地域文化论文范文10

【关键词】文化艺术;剪纸;东北;审美

剪纸艺术在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流传广泛。东北的剪纸艺术具有鲜明的氏族社会大地崇拜、祖先崇拜的原始文化特征,与当地普遍信奉的萨满教关系密切,本文以东北剪纸艺术的审美意象为例,研究地域文化艺术中的美学理论。

一、审美与剪纸艺术

(一)审美。我国当代美学理论研究在学习西方美学的基础上,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目前形成了以实践美学为主流的美学理论体系,审美是一种实践活动形态,与人生实践紧密相关。相比古人,现代人更加需要审美。美学以审美活动为对象,通过审美这一特殊的实践活动,构建人类审美的价值体系。审美价值则是在审美主体与对象的精神互动过程中确立起来的。

(二)剪纸艺术。剪纸艺术包含着丰富的中国文化,东北剪纸艺术是我国民间剪纸艺术当中的一个类别。任何艺术品都是人们按照自身审美观念以及生活习俗创作出来的,将自身情感和信念融入其中,表达对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剪纸艺术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其独特的人文性和民族意蕴,见证和传承着深厚的中华文明。

二、东北剪纸艺术的审美意象

(一)东北剪纸艺术。东北剪纸艺术以吉林和黑龙江为代表,题材上有满族祭奉祖先的古俗之物,即旗装马靴的“姥媳人(神)”。萨满教中,“萨满”即为沟通人与神的巫,其所供奉的神即为姥妮人,也就是老太太神。东北剪纸艺术与民间信仰萨满教关系密切,满族祖先很早便用鱼皮、兽皮等剪刻成神偶用于祭祀,这只是东北剪纸当中的一类题材,此外还涉及婚丧嫁娶、衣食住行,常见龟、蛙、人参等,剪纸人物人神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二)审美意象。审美意象,从中国古典美学的角度来说是处于核心地位的,也就是艺术的本体。如果从中国现代美学体系的角度看,它同样居于核心地位。艺术家用某种媒介物构建出意象,表达感情,就是艺术。也就是把情感融入某个符号化的“意象”,人物、动物等元素构成实物剪纸,而在审美当中,审的不是剪纸本身,而是其蕴含的意蕴,也就是“象”。东北剪纸中,娃娃、莲花、葫芦等象征着多子多福,家禽家畜等象征着吉祥幸福。每当重大节日,人们就会用剪纸来布置环境,操办喜事也惯用喜字剪纸等。这种方式将东北剪纸艺术的审美意象呈现出来,将人们心中的意象用实物传达给其他人。审美活动是一种价值活动,表现人的精神价值和精神需求。东北剪纸艺术内含丰富的历史文化因素,有着强烈的生活气息,无论是复杂还是简单的剪纸作品,都能使人产生联想和美感,并获得不同的身心感受。

(三)审美价值。首先是题材美。东北剪纸艺术可以说是东北老百姓自己的艺术。一般剪纸艺人多集中在农村,闲暇时,他们用灵巧的双手将生活的感受融入剪纸当中。剪纸作品通常歌颂正面和积极的情感,表现对生命的热爱。鸟兽虫鱼、花木、粮食、人物等元素构成有趣而精巧的剪纸造型,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如图1所示,该作品蕴含多子多福、望子成龙之意。其次是寓意美。剪纸一般用于纳吉祝福、劝勉警诫、祛邪除恶。这些内涵表达着人们的感情和对生活的追求,体现一种内在精神品质。第三是构图美。一把剪刀就能剪出龙凤、剪出人物、剪出鸟兽虫鱼,具有鲜明的构图美感。第四是含蓄美。剪纸作品题材来源于生活,用简洁朴实的图案表现生活的点点滴滴,只要细细品味,就能够发现剪纸艺术巧妙的手法和表达方式。同时抽象且含而不露的形象,让人联想和思考,耐人寻味。第五是教化之美。剪纸中蕴含的意象有吉祥造型、神话传说等,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同时也是对黑土地文化的传承,教化了一代代的东北人。

三、结语

从当代中国美学理论体系来看,东北剪纸艺术蕴含着丰富的审美价值,值得人们细细品味鉴赏。其所表达的美学意蕴,深含当地的文化特性。剪纸来源于民间,映射着老百姓的精神世界,美学观念积淀于民族文化心理深处,灌注进剪纸艺术当中,发挥着强大的魅力与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尚一墨.当代文化中的“总体艺术观”现象——瓦格纳美学理论评析[J].美术观察,2016,(11):135-141.

[2]代迅.发现东方:西方学界的东方美学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14,(4):135-143.

地域文化论文范文11

论文摘要:人们对二人转各执己见、褒贬不一,但二人转仍然以不可阻挡之势走红于当代民间,甚至走上了以主流意识为导向的大舞台,这无疑证明 了二人 转这种艺术形式顽 强的生命 力。我们必须用一种客观的态度来对待它、认识它,还要进一步发掘整理,进而使之发扬光大,令其在我们的文化建设中大放异彩。

二人转是东北地区广泛流行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它从最初形成至今已有近三百年的。传统二人转历史上没有固定的名字 ,俗称双调、蹦蹦儿、对 口唱、双玩意儿、小秧歌等等二人转的最初定名大约在伪满时期,即2O世纪3O年代,但它一直生存于东北民间,并且常常被禁演,许多艺人都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传承并发展这门艺术的。到了2O世纪 5O年代,二人转这个名字首次在新中国的文艺界得到承认,它终于获得了正式的身份和合法生存的空间。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国地域广阔,众多,在辽阔广大的土地上,由于的差异,居住人群的不同,自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地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地区的人们的生存状态和生存质量决定了人们的生活模式和思维模式。应该说是东北地域文化造就了东北人的文化性格和情趣,进而影响了二人转这一东北民间艺术的风格特征。

首先,从二人转的表演形式来看。二人转一树多枝,它的表演形式有三种 ,最常见的是二人对唱对舞,俗称“双玩意儿”;一种是只有一个人边唱边舞的独角戏 ,俗称“单出头”;另一种是由多个演员扮 角色同台演 出,俗称 “拉场戏 ”。二人转的演出方式主要是走村串户,据记载,直到2O世纪初,二人转的演出还是 :“村店之间。时有二三人在屋内、窝棚等地演唱杂剧”,并逐渐发展成小戏班 ,走村串店 ,在窝棚、地窨子、“子孙窑”(农户家 )、打渔人的“网房子”、挖参人的“棒槌营子”、大车店等地演出,后来才发展成为唱“屯场”、唱庙会 、唱江边码头的茶馆、唱伐木的“木邦”,唱金矿、煤矿等。这与东北地区的生存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东北地区历史上是少数民族游牧地区,几千年的时间里,这里虽有很多少数民族繁衍生息却依然是未开发的蛮荒僻野。虽然历史上这里不时有少数汉族人流入,有人定居,但是相对于辽阔的大平原而言,仍然是寥寥无几。所以这里四野茫茫,地广人稀 ,广袤的大平原上,不知相隔多远,才能稀疏地见到几户人家,居民相对集中的村镇非常少,因此很难有固定的戏园子很难有可供大戏班演出的舞台,居民更少有请得起大戏班进行文化娱乐活动的实力。在这样的生存条件下,地方艺术只有以小而灵活的特点,才能生存下来。二人转演员人数少,演出形式简单,道具较少,有小型乐队伴奏即可各处行走方便 ,所以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当然,“单出头”的形式在人数少这一点上似乎更占优势 ,但表现力远不如“双玩意儿”,因此二人转便成了最为流行的艺术形式。

二人转的艺术特点是集说、唱、舞于一体以唱为主,且唱且舞 ,中间加上一些口语说词 表演时拿手绢、扇子、竹板等道具,表演过程中 不时加一些类似于杂技的“绝活”,一些艺术表 演的基本要素几乎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影子,形 成一种“麻雀虽小,五脏具全”的特点 ,体现的一 种“自给自足”式的文化意识,这是东北地区封 闭式文化特征的一种折射。

东北地区虽然广阔,但周边环境却是封闭 型的,从自然地理风貌上看,北部为大兴安岭西部为蒙古戈壁,东部为茫茫的太平洋,与中原地区唯一的通道是山海关,然而历史上一旦出现政局动荡,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大门随时都会关闭,使得这里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文化圈。

[1]

在这样的地域区中,“外来文化”难以深入 “内部文化”也难以输出,文化交流十分困难。所以二人转自产生以来,形式变化较小,发展 水平也难以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相比之下。形成时间大体相近的京剧,却能够在 200多年前通过远在安徽的“徽班”进京,很快发展为“国粹”而.转尽管与北京近在咫尺,却只能在东北 地区“转来转去”,难以冲破难关、传遍全国,登 上大雅之堂。在这样的地域文化中形成自 我调剂,追求 自身艺术要素上的“小而全”。艺术技能上 的“绝 ”,这也是它生存的必要保证。 其次,从二人转的演出时间来看。在东北 民间.转演出的季节性比较强,一般都是在 东北地区的“农闲时间”,在一年之中有两个主 要阶段,一般是从每年的农历九月初秋收结束 开始,至第二年农历三月中旬的春耕时节结束, 为演出的第一阶段,从每年的农历六月挂锄开 始直至农历八月初秋收开始时节为止,为演出 的第二阶段 。从时问上看。一年之中大约有八个月时间可以演出二人转。 演出的这种季节性特点,是东北地区气候 条件造成的。东北地区在位置上纬度较高,属寒温带地区,一年之内大约只有 120天的无 霜期,农耕的特点是春种秋收。加之这里地广人稀 ,土地肥沃,大自然给了东北地区的农民以丰厚的赏赐,使得这里的农民不必像南方农民那 样,一年到头都要埋在田地里,靠精耕细作才能勉强糊 口,一年一季庄稼的收成名酒 已经够他们生存所需了。他们一年之中只有春秋两季是 真正的农忙季节,而冬闲时间竟然多达几个月,所以这里的农民形成了“猫冬”的习俗 ,挂锄的时节也不去寻找新的增长点,而是追究闲散和娱乐消遣。东北地区上开发比较晚,文化积淀较薄弱,老百姓的文化娱乐形式比较单调,休闲消遣的常见方式无外乎走亲戚、串门子、喝酒玩牌等,出嫁的姑娘回娘家 .几乎也成了一种娱乐的方式,也多是发生在这个季节。在所有的娱乐形式中,最受欢迎的当然就是二人转这种民间演唱艺术了。因为二人转虽然形式比较简单,但在东北民间却是艺术性最高的表演形式,对普通老百姓来说,就是最具魅力的艺术享受。

东北平原是全国最大的平原,区域内部一马平川、一望无际 ,与南方的山区水域相比较这里在地理上的突出优势就是没有天然的地理屏障,各地区、各之间交流起来比较方便,因而这里可以做到同气连声、风俗相融,平常说的“十里不通风 、百里不通俗”,在这里是 用不上的。所以,东起长白山,西至蒙古戈壁,北起大小兴安岭,难到长城山海关,形成一个统一的地域。生存在这里的人们,无论是生活习俗 ,还是习惯,基本上是相似的,因而文化欣赏口味也基本相同,这才使得二人转这种艺术形式能够在如此广阔的区域里得到流传,得到老百姓的共同喜爱。

再次,从二人转的演出风格看。二人转是一种比较粗朴的民间艺术,在二人转演出中我们看到的是演出气氛的热烈火爆,唱腔的粗犷豪放,表演的诙谐幽默,演唱的粗声大嗓,口语的村野直白,甚至加上许多露骨的说口粉词和动作,演唱过程中时常加入一些与内容不相干的拳打脚踢,这是东北人文化性格的真实写照。东北人的文化性格与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积淀等分不开。

地域文化论文范文12

不同的地域产生了不同的文化,商品的包装是人类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思想折射,不同地域的设计师长期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所形成的社会意识影响着他的设计。

1.何谓地域文化

人类社会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曲折漫长的积累和沉淀过程,世界的文化不是来自于同一源头,自然就有了地域性、民族性的问题,世界上每个不同的民族或不同地域的人民,由于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制约,形成了与其他民族、地域不同的语言、文化、道德、价值和审美观念,因而也就必然形成了与众不同的地域、民族文化。

2.包装的地域化设计思想

包装艺术设计是将各类不同的商品加以保护及美化,将商品的优点及形象尽量展示,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从而促进商品的销售活动。包装设计的思维是一种具有长期战略的定位思想,它包括五“W”(what、who、when、where、why)方针。其中的“where”即是“什么地点”,是指包装设计的地域依据。地域的文化特色是包装设计的灵感发源地,在设计中起着重要的基础和指导作用,设计师常常通过对地域文化特色的研究来解决设计中风格的问题。

3.地域文化在现代包装艺术设计中是不可缺少的因素

地域文化,是设计师的灵感来源,地域传统除了可以体现商品自身的个性和文化性以外,也可以使消费者更加明确自己所要选择商品的特色。包装设计思维的起始点往往是商品自身的地域文化特征,最终展现给消费者的是能够区别于其同类商品并可以传递独特文化信息的完整产品包装。

在包装设计中,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商品都可以运用设计的语言相互沟通,并在包装中体现出各自的精神追求。如英国的包装十分注重典雅的整体风格,在材料的选择、色彩的运用、图形的组织以及华丽的文字上都体现出浓烈的英伦气息;日本的包装善于吸收外来文化,同时更加重视表现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设计风格简洁大方并充满本土的文化韵味,地域特色非常明显。世界优秀的包装作品,带有地域特色的作品往往都会成为焦点,其设计观点力求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之间通过包装将民族性与国际性的交融表现出来。

二、地域文化在现代包装艺术设计中的运用

在信息社会,现代包装艺术设计更加注重包装的造型以及色彩、图案和文案,成了随商品而行的、体现地域传统文化的广告。

1.现代包装艺术设计中文化特色的运用

“文化特色”一直是商家和消费者所钟爱的包装风格形式。如何适度运用“文化特色”,将商品自身的特点与地域文化巧妙和谐地融合在一起,从而影响包装设计的发展,以下几方面设计师应加以注意和思考。

(1)设计者要从创新观念的角度进行思维

现代包装设计的构思是一种创新性的思维活动,是融分析、研究、发现、创造的复杂过程,设计师运用自己的文化知识、经验、感觉、借鉴、综合分析等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创造性,通过包装设计构成的元素表现主题,努力创造品牌特有的地域性文化。因为包装中至关重要的一点是设计必须传达商品的文化性,因此,设计者在其原创力的驱动下,始终应该坚持他的观念和构思,都应使其原始的主题和他所决定传达的信息更生动、更可信、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从而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倾向。

(2)设计者要从同类商品的文化角度进行思维

包装设计师在接到一项设计任务时,要充分地了解市场上同类商品的销售情况并研究它的成败因素,同时收集大量的国内外同类产品的典型包装,研究它们的设计特点和市场流行趋势。只有透彻充分的分析,才能对设计任务进行合理、合适的包装设计,才可能在商品上市前得到企业的认可。包装中是否运用文化性的设计风格要视产品的实际情况而定,首先要看产品的用途是不是适合文化性的包装风格,选用何种地域性的文化去表现该产品;其次是产品本身是否带有历史的文化烙印,从历史文化中选择设计风格;再者是产品提供给何种消费群体去使用等因素。

(3)设计者要从商品主要消费群体的角度进行思维

成功的商品包装应该是经过市场(商品主要消费群体)的认可,并且是能够创造经济效益的设计。任何产品如果不被市场认可,不管如何为设计者所推崇,也只能是一件艺术品而已。设计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艺术,如果不被多数人认可,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设计不仅仅表现为设计师的个人意志,而是设计者走进市场,了解市场需求后同消费方换位思考的总和,这对商品包装的成功与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设计者要从商品定位的角度进行思维

商品的设计风格定位已经变成某种物质性的文化消费。产品经过包装后就变成了商品,在上市前首先是要选择销售方式,即产品的定位,销售对象定位,产品与销售的组合定位等。同时还应了解产品销售地域的生活风俗、禁忌等问题后才能有的放矢地设计,只有销售方式的准确定位,才能受到厂家和市场的欢迎。一件好的销售包装,在定位方法上强调主要的表现方面,定位具有双重性,使不同的人因其心理状态不同,而感到这种产品包装是专门为他(她)们设计制造的,从而引起较大的购买欲。2.现代包装艺术设计中地域文化的表现形式

由于包装绝大多数是销售包装,包装设计时除了考虑对商品的保护性和宣传性以外,还要在包装上体现出明确的地域特征,通过视觉对包装语言的文字、色彩、图形等独特的传达方式,来传递各地域的商品信息,吸引消费者的注意,这是设计者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

(1)包装设计中以图形表现地域文化

人类在交流的活动中,或许会有碍于彼此语言上的阻隔,但是,借着对图形语言的某种共识,实现“世界语”的传播效能。图形是设计师设计思想的体现,也是设计作品的具体表现,同时进一步地影响着人们对某种商品的感性判断力。图形作为文字的辅助功能,赋予了文字具体的形象,在包装上使用具有地方特点的图形可以强化商品形象的作用,这是包装设计中常用的设计手段之一。具有地域特色的图形是一种体现内涵观念与情感的视觉语言,表现力极强,可采用地方风景、人物服饰等图片来增加特有的象征性、风俗性、奇特性,增加消费者对商品产地的兴趣。

(2)包装设计中以色彩表现地域文化

在包装设计中,色彩是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段和构成要素,能够激发人类的各种联想和情感,某些特定的颜色本身就是地域文化的体现,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人们已经完全接受和认可它所具有的代表性。包装中地域色彩的设计要点一是具有醒目的地域识别能力,二是具有色彩地域象征性来影响人们的情绪,三是地域色彩的联想与暗示作用。因而在包装设计上,可以充分发挥这些地域形象色彩的传达能力,以潜在的暗示或味觉的诱惑,吸引并打动消费者。

(3)包装设计中以符号(字体)表现地域文化

符号(字体)是重要的信息交流工具,是包装设计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形式,这种表现形式最具代表性,突出表达了丰富地域文化内涵的精神形象和情感气质,表达和发扬了各个不同时代社会普遍的审美规范和审美理想,构成了人类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每个国家、每个民族具有独特文化的表现。如中国的“太极图”、“方块字”;美国文化的显著特征标志“$”;英国的“米字格”等。通过这些识别性极强的符号作为商品包装的表现形式,保证了商品在信息传达上的独一性和文化性。符号(字体)传递设计的要点一是准确,二是识别性,同时又具有传达潜在艺术信息的功能。

(4)运用我国的文化特色进行现代包装设计、建立品牌形象

纵观国内的商品包装,文化特色类的包装占有很大的比重,如“六必居”酱菜、“酒鬼”酒、“念慈庵”中药等著名品牌,他们作为历史文化和地域性的产物,不但声名远播而且在市场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们不仅是经典名牌,而且一直致力于发扬传统文化的魅力,其设计风格长期影响着市场上的同类商品,也反映出地域文化特有的强大吸引力。在包装设计中恰当的表现地域的文化特色首先就应透过其形式之实把握其精神之真,更多的关注传统地域文化,将其文化内涵化为自我修养,在设计中自然地体现,传承超越本源,从形式上重构升华,赋予整个包装设计以更高的文化格调,使人能够在包装的美感中,体会出强烈的时代特征和深邃的传统地域文化精神。

结语

人们对传统的喜好是千差万别、不断变化的,因此,现代包装设计中表现地域传统的特点应在尊重人类历史风俗的习惯和各区域人们的生理感觉上,避免个性的特征与表现的主题发生矛盾冲突,在崇尚个性的时代,人们以体现地域特色作为个性象征的心理是不容忽视的。具有地方浓郁特色的包装犹如一位文化使者,创造着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人与人之间联系与沟通的纽带。对设计师而言,“为传达而设计”的信念高于一切,以“人”为本的设计是根本的宗旨,对传统文化的弘扬是设计师的义务与责任。

参考文献:

[1]宋宝峰:《包装容器结构设计与制造》,印刷工业出版社,北京,1996。

[2]杨仁敏:《包装设计》,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重庆,1998。

[3]芦影:《视觉传达设计的历史与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