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初中历史科研课题

初中历史科研课题

时间:2023-06-12 14:44:44

初中历史科研课题

初中历史科研课题范文1

【关键词】初中历史;校本练习;实践研究

初中历史校本练习是根据历史新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利用教师自身的优势、学校的资源和特色,形成学校特色的练习,是近年来教学与课改的热点课题之一。初中历史校本练习的实践研究不仅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课题,而且对于初中历史课的教学实践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初中历史校本练习开发的实践研究的目标

(1)通过对初中历史校本练习开发的实践研究,能够在实践中帮助初中历史教师在面临新的教学形势下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以全新的、符合时展的教学观念来进行初中历史校本练习设计,使教师和学生对校本练习的设计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特别是在面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这一情况时,能够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学习方式,促进每个学生都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和提升,改变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使其成为能够真正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2)通过初中历史校本练习开发的实践研究,帮助学生和教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树立全新的练习观,使初中历史学习环境得到优化,让初中历史校本练习发挥出桥梁作用,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核心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3)通过初中历史校本练习开发的实践研究,使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从统一走向多元,除了获得更加S富的知识外,在练习过程中还能够通过与他人合作,培养团队和合作精神,并将学到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做到学以致用,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为自身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初中历史校本练习开发的实践研究的内容

(1)对初中历史校本练习设计的功能进行优化。使初中历史校本练习的巩固和检查功能得到优化,在练习系统中有侧重的应用“三维”课程目标。

(2)对初中历史校本练习设计的内容进行优化。使学生解答问题时有一定的思考性、实践性和探究性,练习的答案有一定的迁移性、开放性甚至不确定性。

(3)对初中历史校本练习设计的容量进行优化。练习量、难度、完成时间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层,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不可一刀切。

(4)对初中历史校本练习设计的整合进行优化。将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使其他学科的知识渗透进初中历史校本练习中。

(5)对初中历史校本练习设计的评判进行优化。在评判过程中,将过程性和激励性有机结合,评判主体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担任,研究校本练习在推行过程中造成的影响以及影响深度,从而去伪存精,使校本练习得以完善。

三、初中历史校本练习开发的实践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1.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二个月左右):广泛查阅文献,了解国内外有关信息,在此基础上提出课题研究思路,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确定课题研究人员及分工;论证和制定课题研究方案、研究价值和可行性;请专家论证实践方案,确定研究方案,明确课题申报工作;课题组所有成员认真仔细学习历史新课程标准等相关理论知识,统一思想,明确研究方向。

(2)实施阶段(半年左右):围绕研究内容收集原始材料,做好课题研究的分层分类指导工作;围绕课题研究目标和内容,做好课题研究的开展;编写《初中历史校本练习》初稿,召开专题研讨会,做好阶段小总结。

(3)实践阶段(一年左右):编印《初中历史校本练习》初稿并试用,收集并记录《初中历史校本练习》初稿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召开专题研讨会,通过修订,编写《初中历史校本练习》第二稿。定期做好阶段性总结,撰写成研究论文,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研究方案,调整研究思路,并做好中期检测工作。

(4)总结阶段(三个月左右):整理好课题研究的相关原始材料和研究材料,编写《初中历史校本练习》的定稿;通过认真分析研究,撰写课题研究的结题报告。课题组成员汇报展示课题研究的成果;向县进修学校及有关专家汇报课题成果,接受专家评估。做好课题研究成果转化推广工作。

2.研究方法

(1)文献检索法:课题实施启动前,通过查找并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借鉴成功的经验,及时了解和把握与本课题相关的教学原理和理论,把研究的理论层次提升。

(2)调查研究法:课题实施启动初期,通过比较新课程标准,领悟新课程内容,明确新课程目标,总结历史校本练习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3)行动研究法:在校本练习优化设计的实践中,要把课题研究和教学实际结合起来,通过自我实践、自我总结,不断找出问题,改进教学方法,精选校本练习资源,满足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通过教学效果的检测,不断修改和完善课题实施方案,寻求最有效的方法与策略。

(4)经验总结法:认真撰写课题研究有关的阶段性小结,把课题研究的内容和过程进行归纳、综述,及时肯定研究成果,修正研究方案,撰写研究报告,实施并推广研究成果。

四、初中历史校本练习开发的实践研究的意义

(1)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普通练习相比,初中历史校本练习能将教学与实践更加密切的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更加广泛地接触社会热点、科技动态等实践内容,帮助学生拓展思维、开阔视野,对学生掌握知识的宽度和深度,也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这些都是普通的练习方法无法达到的教学效果。为了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为了让学生多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要让学生也参与到初中历史校本练习开发的实践研究之中,在动态、开放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来建构知识,从而使学生全面发展。

(2)有利于促进历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初中历史校本练习的开发与实践,必须要与新课程的教学目标相吻合,这就要求初中历史教学在开发校本练习的过程中,不仅要深刻的理解教学内容,更要深入的了解学生,特别是教师现有教育观念的更新,学科知识储备的丰富,教学能力的提升;对初中校本练习的开发效果说,这些因素都将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各种学习资料时,需要教师的引导,在引导的过程中,就使教师的资源开发和研究能力得到了提高;在初中历史校本练习开发研究与实践过程中,对于遇到的各种困难和解决方法方案,教师要不断的进行反思,完善校本练习,在反思的过程中,也能够促进教师自身职业能力的全面提升。

(3)有利于构建有效课堂,提高教学实效。初中历史校本练习开发的实践研究是基于当前初中历史教学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境和瓶颈,其目标是改变当前历史课堂教学僵硬化的教学方式,将教材、教师和学生三者有机结合起来,达到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标。校本练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在教师对教材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的优化重组与整合,加深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解读能力,从而开发出符合实际教学需求,能够真正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成绩,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全面发展的校本练习。

对初中历史校本练习开发的实践研究,是以学生为本,旨在构建符合初中历史新课程理念要求的初中历史校本练习设计体系,实现初中历史教学课内外、校内外、学科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联系和融合,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从而提高初中历史的教学成果,还可以建立师生之间良好的关系,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这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也会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初中历史科研课题范文2

关键词:农村初中;历史学科;教学质量

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把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在学生学习的诸多学科中,历史学科同样是素质教育的前沿阵地,是确立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阵地。然而,农村初中历史学科的教学质量总提高不上去。

这是什么原因呢?自2005年以来,考试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考试形式由全闭卷到全开卷,加上该学科在中考中所占的分数不高(仅占语、数、英的二分之一),导致学生不愿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学习历史上,上课不认真听讲,拖延作业严重。久而久之,教师也滋生了惰性,教学激情锐减。要提高农村初中历史学科的教学质量,需要考虑以下几方面。

一、更新教师教育、教学观念,树立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意识

教师必须紧跟时展的步伐,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打破常规的教学模式,走出一条能卓有成效的、适应农村实践的教学新路子。要克服空洞、乏味的说教,在教学过程中既要体现知识性,又要有能吸引学生的趣味性,寓教育性和知识性于趣味性之中。

邓小平同志说过,“要克服一个怕字,要有勇气。什么事情总要有人试第一个,才能开拓新路”。历史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创新能力,不因循守旧、安于现状,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不唯书唯上、迷信权威,努力开拓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创造性地运用教育教学规律,在复杂多变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

留守在农村初中教学第一线的历史教师,正艰苦地朝着这方向努力。他们努力学习兄弟学校,特别是已有创新成果学校的先进经验,不断充实自己;刻苦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学习先进的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效果;收集课内外资料,联系现实生活,在第一时间把与课本有关的时事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去探究现实生活中的社会问题,既培养了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兴趣,又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

二、重视开展研究性教学和研究性学习

教师必须摒弃惰性,树立创新意识。创新需要勤奋,要勤于学习、勤于钻研、勤于实践。惰性是创新的绊脚石。教师只有克服了惰性,才能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带领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前提。历史课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配置的教学设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扩大知识容量,生动形象地进行课堂教学。教师要积极指导学生,联系本地区的实际和学生本人实际,进行专项实践活动。通过理论联系实践的探究,培养和提高学生对创新的认识,进而积极参加创新的活动,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彻底摆脱死读书、读死书的困境。

三、提供条件,扩大教师知识面

按照中学生的接受程度,将最新的相关知识加入教学。农村历史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树立创新意识,养成开拓精神。教师进行研究性教学和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需要大量的、新鲜的教育教学改革信息。就目前情况来说,绝大多数农村初中历史教师还沿用着几只粉笔和一块黑板的方法教学。因此,有关部门要多组织关于历史学科教学模式的研讨活动,这对于历史教师来说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充电机会。想方设法扩大历史教师的知识面,是改变目前农村初中历史课落后状态紧急而有效的措施。

四、稳定师资

农村初中历史科任教师的奇缺,已经严重阻碍了历史学科的正常开展。特别在偏的农村初中,一所学校仅有一名或两名专业历史教师。他们无法在本校内进行本学科的正常教研活动;无法抽出时间去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他们只能每年被学校领导安排到初三毕业班去“把关”。由于初一、初二的历史课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基础没打好,所以,这一两位专业教师即使使出浑身解数,要在一年时间内补上前两年的知识缺口还要完成初三的教学任务确实是非常困难的。

初中历史科研课题范文3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程设置;内容安排

在高中阶段应独立设置历史课程,这一点已成为我国教育界的共识。那么,高中历史课程如何设置?教师讲授什么、学生学习什么呢?笔者认为,这是一个似乎已经解决而实际远未解决的问题,值得深入探讨。

在高中历史课程的设置和内容安排上,我国现今实施的有两个方案,一是教育部方案,一是上海方案。此外,北京不久前也已确定了另一个方案,即将实施。

按照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中历史教学大纲》的规定,高中历史课的安排是:高一开设必修课中国近现代史,高二开设选修Ⅰ世界近代史,高三开设选修Ⅱ中国古代史。这个方案的主要优点是,让学生在初中的基础上,在更高的层次上再一次系统地学习中外历史,更多地更牢固地掌握历史基础知识,更清晰地把握中国和世界历史发展的线索。应该说,这是符合认识螺旋式上升的规律的。但此方案也存在着明显的局限,突出的有两点:第一,教学内容多,教学时间少,二者之间的矛盾难以解决;第二,初高中教学内容大量重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教学效益的提高都不利。诚然,无论是大纲的制定者,还是教材的编写者,都力图将初高中的历史教学加以区分,并为此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大纲制定者提出了“注意区分高、初中历史教学大纲的层次性”[]的原则,而教材编写者的编写思路是:“初中教材偏重历史事件的过程,偏重感性描写,偏重具体生动,内容比较浅显;高中则偏重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和意义影响,偏重理性分析,有一定深度。”[]但是,在学科体系、教材体例、教学内容要点无明显差别的条件下,要真正区分高初中历史教材的层次性实在是太困难了。从初高中历史教学的整体性出发,有识之士早就指出:“初中、高中历史教材两个循环的编法弊大于利。”[]

年,上海作为发达地区制定了探索性的历史课程标准。按此标准,实施中外历史合讲的方案。与此相适应,上海版高中历史教材采用中外历史合编的体例。这一方案的优点很多,如“适应了时代的需要,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世界意识”,“在教学内容结构体系上为中外历史的联系和比较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由于这种结构体系与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本有很大差异,教学内容也有很大的不同,这就有效地避免了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但这一方案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同志已经指出:“中、外历史有的可以结合,有的不易结合,有的不能结合。例如古代史中,中国和世界历史几乎没有交叉,只好各讲各的。这样,整个教材难以形成完整体系,有拼盘感”。[]除此之外,我们还应注意到,上海实施的中外历史合编方案,是“选择世界近现代史作为高中必修课的教学内容,并把有关的中国历史作为世界历史的一部分重点叙述,在中外比例上,中国史占/,外国史占/”。[]也就是说,这种中外历史合编是以世界史为主,中国史为辅。而按照现行的由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普通高中历史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的规定,中国近现代史应上课时,中国古代史应上课时,中国史共上课时,世界近现代史应上课时,中外历史的比例为:,中国史超过/,世界史不足/。这说明,全国现行方案是以中国史为主,世界史为辅。我国已初步形成并正在完善“一纲多本”“多纲多本”的教材建设体制,教材开始走向多样化。但作为中学阶段的教材,还是有一定的全国性的统一要求的。上海方案和教育部方案之间的上述差异,必将影响中外历史合编教材的生存。而若要在更大的范围推广使用它,这个差异无疑是拦路虎。其实,从性质上说,上海方案本身明显地带有应急性和过渡性。上海高中历史教材的一位主要编写者回忆说:“从年开始,上海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就进入了调查研究阶段。当时高中历史课程的最大弊端是:只设世界历史课程,不设中国史课程。但由于种种原因,当时要增加高中中国近现代史的课程是不可能的。在这种情况下,上海历史教材编写组提出了中外历史合编的方案,即选择世界近现代史作为高中必修课的教学内容,并把有关的中国历史作为世界历史的一部分重点叙述。”[]时过境迁,现今全国高中历史课的设置已发生重大变化,高中既要开世界近现代史,更要开中国近现代史,而且后者是必修课,课时较多,前者是选修课,课时不多。在这种新形势下,给人的感觉是中外历史合编、以世界史为主的方案,似乎已完成了历史使命。当然,也可以搞一个中外历史合编、以中国史为主的方案。但可以预言,要推出这样一个方案将是十分困难的,正如有的同志所指出的,“中外历史合编,若以中国史为主线,则串不起世界史的内容。”[]

鉴于上述两个方案存在的问题,有同志提出高中开设专题史的方案。世纪年代中期,重庆龚奇柱先生就曾明确提出了此方案,并以此为题在全国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怀柔年会上作了专题发言,会后发言稿以文章的形式公开发表。与上海方案不同,按《北京市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编制的北京历史课程标准就采取了专题的方案。该方案的要旨是“以专题形式学习,选择学生‘应知能会’的重点知识,中国历史、世界历史、中外文化史中有重大影响和探索价值的问题,注重理性思考”。[]近来,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李伟科同志又发表文章进一步论证这一方案。文章强调指出:“在初中学过一轮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之后,高中不应再重复一个循环,而可以就一些重大历史问题进一步探讨,重点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学习初中通史体例教材提高公民的素质,学习高中专题体例教材使高中学生在初中通史学习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着重培养其历史思维能力,使其掌握初步探究历史问题的方法,这样初中和高中分成两个不同阶段,各有侧重,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可以更高的效率培养更高质量的学生”。[]应该说,高中开设专题史的方案是有其价值的,但实施起来也有问题。第一,中学历史教育是历史基础教育。如高中历史教材,打破时序,不按历史发展的系统讲述历史,而按人为的专题组织教学内容,跳跃性过大,不利于学生掌握历史基础知识,把握历史发展的线索,划分历史发展的阶段并了解阶段的特征。换言之,专题教学可能并不是基础教育阶段学科教学的最佳选择。第二,随着课程改革新方案的出台,我国高中将普遍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在学科教学中要大力提倡研究性学习,而无论单独设置的研究性学习课程,还是历史课内的研究性学习,都是围绕专题来组织的。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中,即附有个“研究性课题参考题目”,这些题目大多可视为“专题”。如高中开设专题史,历史教材按专题来编写,则势必与“研究性学习”相互冲突。笔者以为,两相比较,把高中阶段专题史的学习安排在研究性学习课程和历史课的探究式学习活动中更合理一些。第三,我们不仅要考虑初中和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还要考虑中学与大学历史教育的衔接。从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

   

和认知水平来看,大学阶段更多地采用专题史的形式似乎更恰当一些。基于上述原因,笔者认为高中开设专题史的方案也非上策。

历史课程改革的目的是适应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改革成功与否最终还是要通过中学历史教学来检验。根据这一标准,到底应如何设置高中历史课程呢?笔者的意见是,高一开设中国世纪史(必修课),高二开设世界世纪史(限定选修课),高三开设中国古代史(选修课)。[]本方案的核心是开设中国世纪史和世界世纪史,下面围绕这个核心谈一些看法。

为什么主张在高中开设中国世纪史和世界世纪史呢?

首先,按此方案中外历史都只讲近年的历史,时间短了,教学内容少了,历史课内容过多与历史课课时极其有限的矛盾可以得到缓解。

其次,因为只讲世纪的历史,高中历史教学内容可以重新安排,初高中教学内容过多重复的问题也可以得到解决。

再次,在高中开设两门世纪史,是必要的甚至可以说是紧迫的。我们知道,世纪是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发展最为迅猛、最为深刻、最为动荡的年。从世界范围看,仅仅是两次世界性科技革命、两次伟大的政治革命(十月革命和中国革命)、两次世界大战、两大阵营(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历史,就值得我们去学习和研究。从中国历史来看,仅仅是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完成,改革开放这三次巨变就需要我们深入地认识。而且,从思维习惯来说,人们惯常要回顾刚刚走过的那段路程,迫切地希望从刚刚逝去的历史中寻找经验,获得教益,增长智慧。因此,对刚刚跨入世纪的人类来说,世纪的历史显示着鲜活的光泽和特有的魅力。新世纪的历史教学应满足人们回顾和反思世纪的迫切需要,引导青少年去自觉地、系统地梳理与反思世纪的历史,以明确自己的职责,增强改革开放、振兴中华的使命感。

最后,在高中开设两门世纪史也是可行的。应该说,并不是每一个世纪的历史都适宜在中学阶段单独研究或学习。有趣的是,无论世纪的世界历史还是中国历史,都是具有明显的阶段特征的相对独立的历史单元,都适宜单独讲述。从世界来看,世纪初,随着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发展,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发生和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人类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从中国来看,年《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进入完全意义上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世纪的中国历史也是相对独立的历史单元。近年,中外史学界都将世纪作为重点课题来研究,出版了《世纪中国史纲》《世纪世界史》等著作,在大专院校也纷纷开设这方面的课程,这也证明单独开设世纪史是最可行的。此外,补充说一句,为提高可行性和实用性,笔者建议,在世纪中国史和世纪世界史教材中,设置“序章”,分别勾勒世纪以前的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概况,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初中历史教学内容。这样,既加强了学科的系统性,又兼顾了本学科连续性与有序性的特点。

总之,比较高中历史课设置的四个方案,笔者认为,开设世纪中国史和世纪世界史的方案是切实可行的。

历史是丰富多彩的,世纪的历史尤其如此。在论证了高中宜于开设两门世纪史之后,我们还应进一步探讨中国世纪史和世界世纪史的具体的课程内容。

学术研究离不开观点、范畴和方法,这三者的统一体被称为“范式”。史学研究的范式是历史观和方法论的统一。长期以来,我国史学界是按照“阶级斗争──革命史”的范式研究中国和世界近现代史的。受此影响,中学历史教材也按此范式来编写。简言之,就是世界史教材是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巴黎公社──十月革命”为主线的世界近现代革命史;中国近现代史是以民主革命史(包括旧民主主义革命史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为主,加上社会主义革命史的中国近现代革命。必须承认,在革命年代,从事和拥护革命的人们需要更多地了解阶级斗争和革命的历史,以便从中汲取经验教训,获得启迪,“阶级斗争──革命史”的史学研究范式满足了这方面的社会需要,功不可没。但是,现今,革命时代已经结束,我国早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早已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若仍完全按照“阶级斗争──革命史”的范式来制定高中历史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编写高中历史教材,让学生主要学习世界近现代革命史和中国近现代革命史,显然就脱离社会需要和落后于时代了。

上述的高中世纪中国史和世纪世界史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教材,应遵循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吸收现代化研究的成果,[]按现代化范式来制订和编写。世纪中国史主要讲述~年中国现代化进程史,世纪世界史主要讲述近年来世界现代化进程史。

为什么世纪史要以现代化进程为基本内容呢?首先,这是由历史本身决定的。研究者明确指出:“在世界近现代史上,尽管存在着许多根线,这些线有交叉,有平行,涉及方方面面,如生产发展、阶级斗争、思想冲突、政治变革等等,我们可以用所有这些线来观察世界,观察世界上发生过的许多重大事件;但所有这些线,所有这些事变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现代化。由于现代化,世界变成了今天这个样子,成为现代世界。现在这个世界是一个漫长过程的结果,这个过程我们就把它叫做‘现代化’……所有那些历史的线索都可以归结为一根主线,即现代化的线。几百年的近现代史只能让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即近现代世界史的主线是现代化。”“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之所以作如此断言,是因为自近代以来,历史的主要内容就是现代化。”[]既然如此,世纪是近现代的一个部分,讲世纪史自然要按历史的本来面貌,以现代化为主线和基本内容。

初中历史科研课题范文4

一、及时调整跟踪对象,确保工作实效性

教研伊始,我确定的合作对象为初三备课组。跟踪两个月后,我发现合作对象都从事初三复习课教学,虽然同质性问题可以解决初三教学中的共性问题,但与最初设定的“整体把握历史教研组教学情况”的目标有差距。因此,笔者将合作对象扩大到该校全体历史老师。这种调整,便于我有效掌控各年级的历史课堂教学,有利于研究解决教研组整体专业发展问题,有助于提高教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聚焦课堂,从教师需求出发,从事有生命力的教研活动

当前,部分学校的教研活动流于形式,缺乏教研活动应该具有的科学性和真实性,使教研失去了生命力和存在意义。如何寻找教研的生长点呢?笔者认为,只有从教师真正的内心需求出发,发现和解决教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才是有意义的教研。

(一)听课、评课起点和归宿指向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

在跟踪式听评课中,我以参与者、合作者和研究者的身份围绕课程标准、教材、学情教法、教学评价及教育理念等与教师平等沟通,做到每堂课后及时与教师交流,重要的共性的问题在教研组活动时集体交流。我所进行的听评课不是为了评价教学,不是为给合作者评出三六九等,而是为了改进课堂学习,追求内在价值,起点和归宿都是指向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

(二)关注教师的内心需求

关注教师的内心需求,解决教师课堂教学中产生的真问题。理念和理论很重要,是指导教师教学行为的依据。教研员切不可空谈教学改革、教学理念和理论,而应引导教师努力探讨基于理念和理论解决教学中具体问题的具体办法。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真正成为教研的受益者,才能真正受到教师的欢迎,才会进一步激发教师参与教研的热情,从而使教研更具有实效性。初三教师特别注重中考,为此,在2013年中考前,我组织初三备课组进行中考研讨,对2012年《黑河市历史中考考试说明》中各模块分值预设与试卷各模块分值分布、各题型分值预设与试卷各题型分值分布进行了分析,由此得出我市中考《考试说明》与中考历史试卷有很好契合性的结论。教师们意识到我市《考试说明》对中考复习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从而重视《考试说明》的使用。同时,通过对中考试卷的分析,三中教师也意识到中考历史试卷编制较好,体现了义务教育阶段历史教学的基础性和普及性,比较符合我市初中历史教学实际。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应该重视课标要求,根据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思维发展来展开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不应对内容难度过高要求。

这些问题真正从教师的内心需求出发,是教师课堂教学中产生的真问题,从教师教学的困惑处和疑难处入手,这才是教研的根本,这样的教研才有生长点。

(三)注重教育科研培训,让科研成为教研的生长点

教师应树立“问题即是课题”的意识,善于把教学中有意义的实际问题设计转化为有个性特色的教研活动。科研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解决教学中的各种实际问题。事实上,并非教师都已经掌握基本的教育科研方法,并能独立、规范地完成课题研究。针对这种情况,我借助2013年我市个人课题立项之机,以三中和四中历史教师参与的立项课题《引导初三学生有效作答中考材料解析题方法的研究》和《培养学生制作使用历史提纲方法的研究》为例,围绕如何选题、如何表述课题研究的背景、研究的内容、研究的方法、研究的过程、预期成果等,对三中历史教师进行科研立项的基本培训。这次培训,不仅使参与立项的教师掌握了课题研究的基本常识,顺利地完成了课题的立项申请,同时对其他教师也是一次学习和提高的机会。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毋庸置疑,“跟踪式听评课”对教研员和教师都是一次很好的提升机会,双方收获都很大,发现了典型,解决了一些教学中的问题。当然,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在反思的基础上,下一步历史学科“跟踪式听评课”工作应从以下方面强化:

(一)抓落实,保质量

真正做到遵循“预设—听课—议课—改进”模式,保证听评课的质量,促进合作对象及自身的专业成长。

(二)帮助合作教师提高教学技能,提高教师素养

“跟踪式听评课”不仅能掌握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还要求教师能够写出规范的教育日志、教育案例、教育叙事、教育反思(或跟踪听评课活动反思)、教学经验提升等,帮助合作教师提高教学技能,提高教师素养。

(三)了解教师真正的内心需求,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初中历史科研课题范文5

关键词: 初中历史 素质教育 引导策略

一、引言

为全面迎接新世纪知识经济的挑战,有关素质化教育协调规划战略开始全面扩展,有关规划人员决心全面规避以往应试教育晦暗的氛围。而在此类背景下,有关历史课程和素质教育的价值、衔接引导功能有效发挥作用。新时代的初中历史教师必须将注意力投射在学生身心发展特征之上,及时联合各类先进设备创设科学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对此类课程保持兴致,这是目前历史教学改革工作的核心内容。

二、新时代背景下历史学科特征论述

历史学科主要是结合人类基础发展需求和自我认知规则进行协调对应的人文类教学内容,确保学生个体在快速吸纳历史规范性知识原理过后,领悟公民基础职责效应,进一步推动后续人文素质和情感交接融合步伐。透过历史知识结构观察,特别是不同事件滋生原因和现实意义研讨过后,学生自身文化视野和人生经历至此丰富起来,多元化智慧成就开始萌发。开展历史人文教育类工作,可以长久稳固个体爱国主义和民族自强心态根基,督促其全面阅读相关历史文化课外题材,时刻陶冶自身情操并激发系统化开拓进取意识,争取在今后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中贡献合理技术调试力量。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历史知识蕴藏一定的规则特性,可以说是研究主体认识自我和课题材料衔接关系的特殊适应端口。

三、历史课程解读在素质教育体制下的特别支持功效研究

历史课程内部蕴藏无限人文情感知识内容,学生经过系统化研习过后,可适当关注自身素质和社会综合化发展要求中的一系列隐患问题,并决心快速加以整改适应,这类结果是其余自然类学科无法全年替代的。毕竟历史课程内部人文理念色彩丰富,涉及面广泛。尤其人类在不同历史阶段性造就的物质和精神文明成就数不胜数,在无限自然活力和人类社会发展需求引导范围下,不同学科联系密度集聚,若想在此刻掌握历史学科深刻的内涵机理,脱离历史科学异质化阶段发展结果认知流程基本很难实现。有关此类历史意识的树立,对于增强学生的基础思想政治意识和传统道德美德等均有不可忽视的调试功效。

四、影响初中历史课堂内部素质教育实效的相关因素解析

(一)部分教师对于新时代背景下的素质教育规则认知力度不足

在初中历史基础人文教育体系中,有关素质调试可说是新课标改革推行的核心任务。可现实是,有关此类素质化教学任务在历史课堂之上存在价值始终过于模糊的问题,这和社会整体素质规范理解结果息息相关,因为对于历史学科阶段规划目标欠缺科学界定,致使后期预设指标难以顺利达到。最近,我国初中历史教学,经常围绕这类指标产生较大的局限回应,尤其是在既定人文课程贯彻期间,诸多思想冲突问题相继滋生,在相当一段时间内难以合理解决。具体来讲,有关传统应试教学规则仍旧无法摒弃,而鸭架式口语灌输在部分地区初中历史课堂中时有出现,对学生感知积极性造成严重的打击。

(二)初中历史教学创新规范实效有待进一步提升

教师的创新意识不强是初中历史素质化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冲突性问题。毕竟历史教学是针对客观事件和人物性格进行科学认证的特殊活动,保留一定的时代性,为顺利应对目前人生发展问题而选择正视一切历史,试图从中挖掘和补充相关疏导经验。因此,阶段性知识内容必然随着时代结构完善而不断变化。相应地,初中历史课程教育指导人员必须时刻借鉴较鲜明的时代精神和科学分析理论,确保最终判定结论能尽量符合时代人文规划需求。可是,现如今有关初中历史教学模式还是过于陈旧,板书、口语表达始终占据课堂主置,对于特定阶段历史事物和人物评价过于公式化、程式化,强迫学生硬性记忆,不能将个体主观感受投放在第一位,使历史基础人文素质教学意义抛离在外。

五、历史课堂内部贯彻素质化教育指标的调试措施补充

(一)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的主观适应地位

初中历史新课程规划标准对学生主体核心地位加以充分的肯定,强调历史素质化教育本身属于一类师生心声和谐交流,同时谋求统一发展结果的行为过程,教师有必要将课程知识分析原则和多元化情境演练实践流程深入穿插到课堂结构之中。所以,新时代的初中历史教师必须及时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并贯彻到各项教学原则和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历史教师应该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利用教材中许多故事性强、生动有趣、寓意深刻的事例,采用寓教于史和寓理于事的形式,让学生从中获取思想,领会历史的教益,陶冶人格情操,弥补以往历史教育的泛政治化、教条化的不足,真正体现出历史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的特点。

(二)细致完善阶段考试评价指导机制

为进一步实现素质教育规范指标,必须事先针对阶段性个体学习成果评价准则加以精确化验证,争取将一系列冲突性问题扼杀在摇篮之中。初中历史课程教学若想全面推广素质教育文化理念,不得不全面改进教学评价特别是课堂教学评价,树立符合素质教育精神的价值观。素质教育的价值观关键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初中历史科目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历史教学的关键不是凭教师是不是能讲,而是要考查学生是不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构建符合时代精神的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是完善历史教学教育价值观的具体体现。

六、结语

单位社会成员自初中阶段开始,如若完全脱离历史知识细节灌输引导,对于今后人文素质结构完善和社会不同挑战适应都是极不利的。也就是说,历史人文素质化教育功能对于个体心理结构保留独特的适应功效。如今教师要做的是在最短时间内优化既定教学内容和规范引导理念,使得此类学科在今后素质化教育的支撑价值得以真正全面化实现。

参考文献:

[1]刘燕.新课改背景下中学历史人文素养教育的现状与反思[D].河南大学,2014.

初中历史科研课题范文6

摘要:改革与创新是当今初中历史教学喊的最多的口号,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真正达到学科教育和学校素质教育的目的,成为摆在了广大初中历史教师面前的棘手问题。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创新教育

1 应用多媒体技术参与课堂教学

多媒体技术最令教师们振奋的莫过于在教学中的应用。多媒体技术集视、听、触多感官作用于一体?,丰富了学生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其对所学知识理解得更为深刻透彻;还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担当更为主动的角色,从而使其学习变得更赋有独立性和创造性;同时,多媒体技术还有助于教师对教学经验的总结、积累,延长知识的存储期限。

多感官结合的多媒体技术是历史教学最佳手段。这是因为,历史教学同其它学科相比,在利用多媒体技术方面,更具特殊意义。音频、动画、录像和音乐等丰富多彩的媒体使原本单调的课堂教学变得更为生动有趣。过去的历史在屏幕中再现,突破了课堂的狭小天地,大大加深、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对键盘、鼠标的触击更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参与历史的感受。视、听、触多感官相结合对学生观察、想象、分析、推理能力的培养能产生极大地促进作用。因此,多媒体技术是中学历史教学最佳的教学手段之一。

2 用多种方法展开历史再现教学

历史教学的基础功能是通过描述基本的历史史实,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历史概念,而历史再现教学的实施则能以文字材料、视听辅助材料为载体,把握历史的时间、空间和历史人物的活动,从而出色地完成历史课堂教学的任务。

历史教学的一般规律是借助各种手段使历史现象再现,然后从历史现象中抽象出历史概念,再从历史事件或概念的联系中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历史的教学如果不能使学生在充分了解史学的基础上形成理性的认识,那么,学生不能算是认识了历史。因此,充分研究历史教育的作用,提出能使学生切实了解历史,获得分析、解决历史问题能力的历史课的教学方式,是历史教学改革的一个课题。历史教育的功能要通过历史教学来发挥,历史教学不仅是通过历史知识的传授发展学生的观察、记忆、辩证的思维等方面的能力,而且是通过历史教学的内容,尤其是通过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讲授,从中挖掘出相关人物的光辉思想和优秀品德,促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各方面得到发展和建立健全的人格。

3在历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历史学科教学是基础教育阶段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不同的学科都有特定的科学知识体系和特点,素质教育应结合各科的知识体系和特点进行。所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过程中,应当着手打破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体系,重新构建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体系,把落实和完成历史学科三大教学任务放到首位。即:加强基础知识教学,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重视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智能;重视德育,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首先,科学的历史基础知识,不仅包括具体的历史史实,而且也包括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同时也包含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思想教育的进行,都是在传授历史基础知识的过程中进行的,所以,传授基本的历史知识是完成中学历史教学任务的基础。

其次,历史课要进行能力培养。第一类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二类是指那些普遍性的能力。具体说有如下方面的能力:时间方面的能力;空间方面的能力;编制运用各种图表的能力;运用历史文献及历史材料的能力;评述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的能力;思维操作和各种逻辑分析的能力;确定阶段性及因果联系的能力;再创性的想象能力;历史的思维能力;编写各种提纲和纲要的能力。

4 采用研究性学习课程模式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的课程模式,它具有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和过程性等特点,是师生共同完成初中阶段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面对新大纲、新教材,教师要真正改变传统课程模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现代新人。

历史研究性学习应该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现实中选择并确定专题,用类似科研的方法,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根据这一定义,我们觉得研究性学习具有以下基本要求及基本特点:以现实生活为基础,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由于研究性学习是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活动的基础上,学生对于能够引起意见冲突,能够展现自己独到见解,能真正展现自我才华的学习素材会更感兴趣一些,而这些又主要来源于学生在平时生活中的所闻、所见。因此,这种学习方式会使学生从现实生活和学习生活中去发现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提高学生学习、探究历史的积极性。

5 不断优化课堂教学

同志曾说过:“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实施素质教育是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保障。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如何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关键要在优化常规课堂教学上下功夫,才能把学生素质真正落到实处。

优化课堂教学首先要优化教学目标。课堂教学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它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方向盘”和“指南针”,也是起始和归宿。教师要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制定出明确的教学目标,并确定落实教学目标的最佳方法措施。教学目标一要明确,不能含糊其辞、模棱两可;二要具体,即要提出课堂教学结束后应达到的具体要求和目的;三要恰当,要保证教学大纲、教材基本要求的掌握,又要使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能达到;四要完整,既要有认知目标,又要有智能目标,还要有情感目标。也就是说,既要教给学生历史基础知识和线索,又要逐步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分析史实的能力,以及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并将三项目标整体优化,融为一体。

参考文献

[1] 于友西.中学历史教学法(第3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 刘丽敏.初中历史新课程的教学切入点[J].中国科技博览,2009(3):231

初中历史科研课题范文7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世界历史教学内容共分为八个单元,叙述世界现代时期的历史,共21课,每课教学1课时。

二、背景分析依据:

本学期将根据学校工作精神,以全面贯彻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指导,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以课改内容为样板,以考试改革为突破口,加强常规教学的研究力度,切实深化初三历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三、年级及班级现状分析:

初三年级情况是:不好动、不好讲、比较死板。虽然绝大部分学生上课时能围绕着老师思路转,但仍有学生回答问题跑调,放出去就收不回来。今年初三情况是:尾巴大,尖子生少且不及格中低分率较高,特别是初三(5)班大批男生,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习惯又较差,认识又不足,故要达到100%的合格率目标较难,整体看来不愿读书及低智力者大有人在。所以今年历史毕业考要成功的担子很重,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加大力度备好课,做好每一个课件,课堂及时巩固,及时消化,力求每一节课都能有实际成效。

四、本学期所作要求及力争达到的目标:

1、深化对《历史教学大纲》及现行教材的理解,提高教学质量。抓好课堂45分钟的效率,在教学中贯彻全面性、系统性、准确性、综合性、科学性、巩固性的原则。要做到精讲精练,概念清楚明白,条理清楚,重点突出,难点讲清,切实做到落实三基,打好基础,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

2、抓好后进生的个别辅导工作,从端正其学习态度,积极参与课堂的读,思,练活动,使其成绩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

3、深入研究和领会毕业考试中各种题型的特点,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练习。如学习成绩优良的学生重在抓他们的思维分析能力,学习较困难者,重点让其掌握考纲所要达到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做到毕业考能顺利通过。

4、加强教育科研,理论联系实际搞好历史学科研究。

5、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积极探索教学形式和途径的多样化,充分利用人文景观和历史遗迹,丰富历史课堂内容。

6、注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积极运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多媒体,网络等进行辅教学。

7、认真,积极参加市教育局组织的各种教学进修活动,以充实自己的业务水平,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五、具体做法:

1.夯实基础,培养学生能力

初三这学期的历史内容是世界现代史,理清每个阶段的历史线索,概括每个阶段的历史特征,找到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是本学期教学最核心的内容。这就必须夯实基础,引导学生自己来探索历史发展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

2.以问题教学为抓手,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智能的核心是思维,思维的起点是问题,如何提出有质量的问题,是本学期课堂教学中沿着重要研究的方向。每一堂课提出的问题必须从教学目标的分类开始,由浅入深,思维有易到难,从思维的广度、深度到灵活度螺旋上升。

3.以多媒体教学为突破口,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本学期根据学校的计划,信息技术的使用是一个重要内容,响应学校的要求,我在这半学期中,力图以直观的、形象的多媒体教学方法来改进以往的教学,力求使自己的学科成为学生喜爱的学科,课堂教学朝着乐、活、趣的方向努力。

4.以课改的理念作指导,对新教材进行摸索

新教材教材插图多,直观性强,能力要求高,所以准备好好研究这本教材,上出自己的教学特色。

5.对课型进行研究,认真学习多元智能理论,并用于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六、教学进度:

三月讲授《世界历史》下册,

四月复习《中国历史》上、下册,

初中历史科研课题范文8

关键词:初中历史;互动性;教学模式

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师角色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活动的参与者;由传统的教学支配者、控制者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指导者;由传统的静态知识占有者转变为知识的动态研究者。本节课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授课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对学生进行互动教学,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从视听角度刺激学生感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是一节有创新意识的示范课。历史教学不应该只满足于知识的传授,而应该在授课的同时完成“传道”的任务,用现代的话说就是要完成对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1]。

一、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了解学生历史学习的基础是一切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初中生年龄一般在13~16岁左右,现代社会的物质条件和文化条件促成了他们智力的早熟。初中生的智力发展突出表现在由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的发展,他们对具有故事情节及具体形象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感兴趣,最容易掌握那些用直观形象作支撑特征的概念,但要对此作全面分析还有一定的困难。同时,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他们从各种媒体获取的信息和知识越来越多,越来越新,自发的探索求知欲已经相当强烈。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是认知的过程,也是满足学习者心理需求的过程。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点,使他们学会学习,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历史学习基础,应成为初中阶段历史学习的主要任务[2]。初中生不太喜欢历史课,除了明显的历史是“副科”等功利思想影响和教材本身的空洞性,以及课程设置等因素外,部分教师知识储备不足和教学能力低,致使教师上课照本宣科,使学生对历史课兴味索然。这给我们的启示是:教师要加强史学理论功底的修炼和史学知识的储备与更新,着力改变教学方式,营造快乐、活泼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史动机与兴趣,让学生在“有趣”中学习历史,明确历史学习的目的及意义,制订学习计划。

二、初中历史互动性教学模式的实践分析

通过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基本上能了解明清时期加强皇权所采取的措施,对内阁、军机处与丞相制的不同有了一定认识,而且理解了内阁与军机处的设立是皇权强化的表现。学生的学习活动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对不理解或感兴趣的问题还作进一步探究,真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明清的更多问题主动学习、探究。学生搜集、甄别史料和提取信息的技能得到了提高,理解、解释与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在整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在于提供一些参考论题引导、激发学生探究,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协助学生设计研究方案并对其实施过程提出一些建议[3]。因此,教师是引导者,也是共同的探讨者、合作者,还是他们的读者———对学习者的研究成果,以赞赏的眼光享受,同时指出他们存在稚嫩和偏激的地方,紧扣“史由证来”和“论从史出”。首先,要集中注意听。心理学研究表明,“注意”能够帮助学生从周围环境所提供的大量信息中,选择对当前活动最有意义的信息;使心理活动维持在所选择的对象上,还能使心理活动根据当前活动的需要作适当分配和调整。所以,“注意”对于历史学习尤为重要。集中注意、专心致志才能学有所得;心不在焉、心猿意马往往一无所获。其次,要带着问题听课。疑是一切学习的开始。教学导入处于上课起始阶段。导入既能发挥一定的教学组织功能,又具有复习已知和导引新课的功能,是十分重要的一环[4]。学生每天在学校有很多门课程需要修习,脑海中的兴奋点非常多,尤其是初中生比较活泼好动,课间休息时大都会做一些与学习没有关联的事情,学习注意的转移直到上课铃响仍未停止,偶尔还会因一些小意外干扰全班学生进入正常的历史学习状态。教学导入在此时与候课对接,为历史课堂教学进入正轨提供了双重保障。带着问题听历史课,就能使听课有比较明确的目标和重点,增强听课的针对性,提高历史课堂学习效率;带着问题听课,还能促使自己积极动脑,紧跟老师的教学节奏,及时理解和消化教学内容。最后,听课时,要积极踊跃地在历史课堂上回答问题和讨论问题,敢于发表意见。总之,掌握历史学科教学的理论知识,并能够用以指导历史教学及教研活动;通过采用互动性教学模式,能够运用合理的组织形式开展初中历史教学,恰当地运用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曹永芹.论高中历史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意义[J].教育教学论坛,2015,39:269-270.

[2]姚仕怀,秦云生.初中历史教学中高效课堂的探索[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5,09:98.

[3]陈都山.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5,01:112.

初中历史科研课题范文9

课题名称: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研究

课题负责人:郝晓红

所属学校: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

课题研究时间:2007年9月__2009年9月

课题组成员:李学勇、丁秀艳、韩玉霞、李文军、王文义、谢进侠

青铜峡市教研室科研工作领导小组:

青铜峡市高级中学历史教研组于2007年9月向市教研室科研工作领导小组申请了“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研究”课题,经过课题组成员两年的努力,本课题研究已初见成效。至2009年9月本课题研究已到期,现向市教研室教育科研工作领导小组申请结题验收。

课题的研究过程:

根据研究的实际情况,我们分为四个阶段开展了研究。

第一阶段:研究准备和初步实施阶段(2007、9__2007、10)这一阶段也是课题的准备阶段,我们主要进行了,选题论证,制定方案,申报立项,开题论证,调查现状,分析成因,设计研究重点及措施。

第二阶段:全面实施阶段(2007、10__2008、1)这一阶段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运行操作,修订计划,统计分析,收集积累资料。进行个案分析,制定阶段计划,操作方法验证,中期成果汇报和鉴定。

第三阶段:深化提高阶段(2008、2__2008、7)这一阶段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反思,总结中期成果并加以推广,加大覆盖面。结合实际,查验效果,并进行成果汇报展。

第四阶段:巩固总结阶段 (2008、7-2009、9)这一阶段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巩固课题研究成果,汇总各种研究资料,进行分析比较,汇编成果专辑,撰写结题报告,召开结题自查会,申请课题验收。

取得的成果:

(一)物化性成果

1、 校本教材《青铜峡地方史》编订成功;

2、撰写了“课堂教学观察”活动总结;

3、编辑了《关于新课程环境下历史课堂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的论文集》;

4、撰写了《高考历史教学经验交流》。

5、编辑了《青铜峡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反思集》。

6、撰写了《“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研究”

结题报告》。

(二)经验性成果

1、积累了编写校本教材的经验。

2、寻找到了解决课堂教学的新方法和新途径。

3、初步取得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的方法。

4、获得了“课堂观察活动”的经验。

(三)实效性成果

1、提高了我校历史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2、建立起了新的课堂评价机制。

3、建立了新的学生评价方式。

此致。

敬礼!

青铜峡市高级中学历史教研组

初中历史科研课题范文10

为保证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2020年秋季学期实现平稳、有序过渡,进一步推动综合社会科课程改革深入发展。7月6-7日,本人有幸参加了统编《历史》教材专题培训活动。通过两天的线上“研会议”,我对统编教材有了整体的把握和认识,明确了今后教学的努力方向。本次培训共安排了四场专家讲座:

北京大学赵世瑜教授从历史课改的现状、准确理解和把握学科核心素养、历史与社会课程的优势与核心素养、统编历史教材的实践与思考等方面对浙江省的历史课改和统编教材使用提出了宝贵的建设性意见;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主任李卿研究员从统编历史教科书的背景、指导原则、体系框架、主题教育和教学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等五方面对统编初中历史教材体系结构进行了具体分析;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编审余桂元研究员聚焦“变化”和“特点”两方面对统编初中历史七年级教材进行了仔细分析;金亚素、许婉英等浙江省教研、教学专家对浙江省历史与社会课程新教材教学指导意见进行了多角度解读。通过聆听专家的讲座,我主要有以下几点认识:

1. 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高中课程改革修订后课标的最重要部分,提出了核心素养,特别是提出了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核心的课程与教学的新理念。这一理念同样适用于初中历史教学的学业要求。

2.要以唯物史观为教学指导思想。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力图科学、准确地展现中外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坚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原则,对历史问题作出实事求是的评述。

3.要更新历史教学理念。新理念指“以学生发展为主,立德树人为目标”,把教材变成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学本”。新教材内容生动,更注重学生主动探究意识培养,因此在使用统编教材时,教师的启迪作用将更加突显,教师要更加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体验和参与程度。

4.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教育理念落实在历史教材中,充分挖掘和叙述历史教学内容中与这些方面有密切关系的史事,从历史发展的演进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培训,我开始真正感悟新教材的新理念。同时,新教材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对每个历史教师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它给每位教师提供了发挥的舞台,引领我们每一位教师深入研究教材,切实用好教材,激励我们成长为掌握教学真谛的优秀教师。因此我要深入学习、贯彻这次培训的内容,用新的教学理念去指导今后的教学工作,和学生一起共同提高,教学相长。

初中历史科研课题范文11

一、提高教师自身素养的需要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具有主导作用。教学活动能否顺利进行、教学改革能否有效实施,教师素养的高低是关键。一般而言,“教师应该是所教学科的学者,因此教师必须精通所教学科的知识,并具备能驾驭本学科教学的学科文化素养。”[4]“纲要”从内容上来说是讲述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主要历程与规律,从性质上来说是本科大学生必修的公共政治理论课。课程的特殊性决定“纲要”任课教师既要具备较高的历史素养,又要具备较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才能胜任。然而,从当前很多高校“纲要”教师队伍的学缘结构来看,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专业毕业的教师没有经过中国近现代史的系统学习,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专业毕业的教师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训练。这种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或者历史素养的缺失,不利于维护教学话语权,甚至会使“纲要”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有效衔接“纲要”与高中历史教学,能促使任课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和相关历史知识方面加强学习、查缺补漏,完善教师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素养。

二“、纲要”与高中历史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纲要”与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程度如何?围绕这一问题,近两年来我们通过电话、网络、走访等形式,与贵州省多名高中历史教师进行了沟通,重点对高中历史新课改的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同时,还搜集了全套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对“纲要”和高中历史教材的相关内容进行比较分析。此外,利用学习培训的机会,和省内外高校“纲要”教师交流,就教学衔接问题进行了调研。

(一)“纲要”与高中历史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调查显示,“纲要”与高中历史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教材内容的简单重复仍然存在,课程内容渐进性不够。高中历史教材突出了内容的学术性和专业性,注重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但对中国近现代史中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介绍不够系统。现行“纲要”教材是在区别原高中中国近现代史教材的基础上编写的,且编者要顾及“纲要”的课程性质及教材结构,致使“纲要”教材存在和高中历史教材内容重复度较高的现象,课后学习思考题的设置也存在对大学生的思考和认知能力估计不足的问题。第二,教学方法脱节。当前高中历史教学基本上能综合运用教师讲解、学生自学、提问等教学方法,但研究性教学方法管理不科学,教学过程中有探究之形,无探究之实。“纲要”课堂的教学形式比较呆板,不够灵活,理论讲述占据主导地位,师生之间互动较少。第三,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高中历史在教学上是基于学生初中阶段扎实的历史学习,已经形成初步的通史构建的基础之上的。然而,实际情况是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对初中历史学科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以至于许多学生初中历史基础没有达到专家的预期要求和水平,进入高中以后难以适应专题史的学习,影响了学习积极性。高中文理分科以后,理科的学生不再学习历史。文理科学生对历史学习投入的时间、精力的差异,导致理科学生进大学后“纲要”课学习的积极性普遍不高。

(二)“纲要”与高中历史教学衔接问题出现的原因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一是现行教育管理机制的影响。“纲要”和高中历史的教材内容分别由教育部的社会科学司和基础教育司负责编写,这种教育管理机制难免会限制高中历史与“纲要”教学的衔接,包括在教材编写人员的协调沟通,专业科研等方面的联系合作等。二是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应试教育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和学生最关心的都是怎样快速地掌握知识要点,正确解答各种考试题目,而对高中历史与“纲要”的教学内容衔接工作关注较少。进入大学以后,学生觉得“纲要”没有什么新意,激发不出学习兴趣,纯粹是为了获得学分而在考前死记硬背“考试重点”。三是“纲要”教师衔接意识淡薄。当前高中历史调整了课程设置,但绝大多数“纲要”教师并不关注高中历史课程的改革,很少有教师去主动研究高中历史课的教材和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与学生交流不多,对学生上大学前学习历史课的情况不了解,过多地依赖教材体系来开展教学活动,缺乏衔接的主动性。

三“、纲要”与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基本思路

(一)整合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衔接,是实现“纲要”与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最基础、最重要的环节。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教材编写不太可能做到使《纲要》和高中历史既不完全重复,又不产生脱节和错位。要实现“纲要”与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首先要求任课教师在整合、优化教学内容方面下功夫。具体而言,任课教师需要将高中历史教材与“纲要”教材进行比较分析,全面了解其中的重复部分、待深化部分和脱节部分,并在此基础上有效调节内容的渐进性,强化理论的探索,加强对一些疑难问题的专题分析。对于高中历史已经讲清楚的内容,《纲要》教学中可以少讲,甚至不讲。即使是同样的知识点,也可以通过选取一些有广度和深度的史料,对重大历史事件的细节等加以补充,让学生感受到历史是丰满的、是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以避免简单化、概念化。这样,任课教师就能做到心中有数,繁简得当,恰如其分。

(二)积极开展研究性教学基础教育新课程创设研究性学习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供了载体,也对高等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将学生从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注重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的方式,既是“纲要”与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重要手段,也是“纲要”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如果说高中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知识、能力的影响以及会考和高考压力,存在着种种阻碍研究性学习顺利开展的障碍。那么,随着进大学后学生的主动性和批判能力的增长,高校的学习环境趋于宽松与和谐,则更有利于研究性学习的发展。“纲要”课教师要善于抓住机遇,在教学过程中坚持渗透研究性学习,通过挖掘教材资源选取研究性课题,拓宽学生以史为鉴的视角,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建立有效沟通机制和交流平台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高中历史教师和“纲要”教师都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但彼此之间的交流较少,这是制约“纲要”与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一个瓶颈。做好“纲要”与高中历史的教学衔接工作,还需要建立高中与大学教师的经常性互动交流机制。首先,教育部要对“纲要”教师进行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培训工作,有计划、分期分批地组织高校“纲要”教师学习、提高,组织高中历史教材的编写专家、高中一线优秀历史教师给“纲要”教师讲授高中历史课程设置、改革的体系结构、教育内容、教育目的和要求,使“纲要”教师合理确定教学起点,选准授课切入点。其次,高校的领导要积极支持“纲要”教师到相关高中调研、座谈、走访,组织专题教学研讨会,大、中学教师就相关问题讨论、交流、达成共识。最后“,纲要”教师也要积极思考,主动作为,通过建立QQ群、教学论坛、微博、微信等网上交流的非正式渠道,和高中历史教师经常进行沟通与交流,及时了解彼此的教学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搞好教学衔接工作。

作者:王万江单位:贵阳医学院

初中历史科研课题范文12

黑林在其所著的《微观宇宙,或大世界的小阐述》中写道:“没有历史的地理,虽有生命与运动,但无规律、不稳定;而没有地理的历史,则如同一具僵尸,完全没有生命与运动。”阐明历史学与地理学的相互依存关系。

当前,这两门学科在各个学段的自身衔接教学研究开展得比较充分(如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在一些国家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中,已经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但对于历史与地理学科之间的衔接尤其是初中阶段的衔接研究目前还极其少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度推进,寻找彼此之间的融合点和互补点,发挥历史与地理学科的学科特点和优势,形成一种“交互协同”,实现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提升,这不仅代表着教研发展的趋势,在实践中也深具意义。

二、“交互协同”教学实践的研究基础

“交互协同”这一研究需求是在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制定和颁布的背景下、结合两门课程的目标实施和课堂教学需求而形成的。两个学科的《课程标准》都倡导要着眼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重视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着力拓宽学习空间,倡导多样的学习方式。在课程标准的目标设定上,均要求帮助学生客观认识和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拓展国际视野,尊重世界不同国家的文化和传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成为具备良好综合素质的合格公民,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学习方式的转变上,均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积极探究,着眼于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课程内容上,在“乡土”、“中国”和“世界”部分均有不少知识内容具有一定程度的重叠性和结合点。

基于以上这些共性,在初中阶段,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深化初中历史和地理学科的课改工作,拓展课改视野,借助先进教学手段和现代教学技术,架设学科间教学“桥梁”,构建有效的“交互协同”,将能充分有效地发挥各自学科特点和优势,达成教学目标,实现1+1>2的共赢局面,获得学生学习方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更高层次的转变,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

三、对“交互协同”教学实践研究内容的现实需求

初中历史和地理的“交互协同”,应通过联合教学研究和实践,准确把握两门课程的共性特质、共性目标和共性方法,找出教学“交互点”,形成跨学科“交互协同”教学的具体教学策略方案和方式。借助一定的教学手段,在一定的教学内容中,实现在学生知识储备、学习方法、思维习惯、学科思维以及教师的教学方法等领域的互动交流、和合协同、有效衔接,借助学科的有效整合力量,实现新课程标准中更高层次的三维目标的提升。基于以七的目标,在研究内容上应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标准的共性解析研究。两门课程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方面具有很多的共性。“交互协同”不是简单的罗列和堆砌知识,要在教学实践中建立彼此之间的“交互协同”,就必须对两个课程标准进行解析对比研究,准确把握课程特质、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上的共性,找出“交互点”,这是一项基础性工作。

2.课程内容的“交互协同”与重构研究。“交互协同”在课程内容上一定要实现互动、衔接、交流,要以系统论观点与方法对历史、地理课堂“交互协同”行为的组成要素进行建构与分析,对组织行为中的“学生、资源、流程、规则、状态、结果”等要素进行科学建模。还要注重趣味性、彰显实用性、重视时效性、加强组织性,突出知识性及与课堂教学内容的联系性。

3.“交互协同”下课堂教学策略研究。作为“交互协同”研究很重要的目标,教学策略的研究要坚持以学生为本,满足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需要,重视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引导和培养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不同的层次去看待问题、注重案例教学,强调掌握学习方法,重视思维方法、分析解决问题方法的迁移与运用,对教师和学生的质态、过程、结果等要进行观察、思考,编写相关教学案例,归纳出影响“交互协同”有效实施的主要问题和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