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医学科研实验室建设

医学科研实验室建设

时间:2023-06-11 09:33:11

医学科研实验室建设

医学科研实验室建设范文1

实验室是高等学校特别是医学高等院校整体教学、科研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实现“学科融合,资源共享”的目的,我校从2001年起积极推进校、院两级实验室管理体制的改革,初步建立起学校专业建设与学科发展需要的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实验室平台。现以我校基础医学实验室近些年来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改革的实践,进一步探讨医学高等院校基础医学实验平台的建设。

1实验室体制的改革及建立中心实验室的初步成果

1.1体制改革

经过多年教育教学体制的改革,我校实验室管理体制从旧的以教研室为主体的封闭式体制中逐步解脱出来。按照实验教学手段、授课方式、使用仪器设备相近的原则,在资源共享理念的指导下,撤销了原隶属于各教研室的实验室,对基础医学实验室进行了科学优化整合,组建了(除解剖、免疫实验室外)机能中心实验室、形态中心实验室和科研中心实验室。初步解决了实验设备低水平重复购置、实验室规模小利用率低等问题。

1.2初步成果

实验中心的建立,初步实现了“学科融合,资源共享”的目的,逐步开出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如:机能中心开出由生理、病理生理、药理学组合的综合性和设计性的人体机能实验项目,实现多学科实验内容融合、仪器设备的共用;形态中心在近年学校扩招,实验室容纳面积紧张的情况下,极大地发挥了实验室共用的作用,不但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也提高了显微镜的使用效率。实验中心的建立有利于建设开放型的综合性实验中心,适应了学科渗透、跨学科的科研工作。如:2006年以来在大学生中开展了科研训练计划(SRTP)的活动,已有上百个项目结题,全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参与科研工作的能力。又如:学校省级以上各级别科研项目中标率逐年上升,仅“国家自然基金”课题近几年就中标近百项。另外,实验中心的建立也有利于实验技术的更新和实验室的科学化管理。在一体化的管理机制下,也有利于形成实验技术队伍的群体优势和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

2建立科学合理的基础医学实验平台

实验中心的建立虽然为我校实验室管理体制的改革打开了突破口,但除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实验室整合开出“人体机能学”课程,真正实行了实验内容课程化,实现了实验教学手段、授课方式、仪器设备共享外,其它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并没有克服学科化的弊端。虽然实验室合并到了实验中心,可是实验教学仍然归属于某一学科,教学的内容还是围绕着学科的理论教学。实验教学项目中单一学科性的多、跨学科综合性的少;验证性的多,设计性、创新性的少;传统经典的多,现代先进的少;内容分散、重叠和封闭,甚至出现学科间的内容重复[1]。以上问题的解决只有从实验室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进一步改革创新,建立科学合理的基础医学教学、科研及开放的实验平台,以适应高技术医学人才培养的需要。

2.1教学实验平台的建设

实验教学是高校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实践环节,是高校实验室的主要任务之一,因此,建设科学合理的医学教育实验平台,在现代医学高校教育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们根据基础医学实验课程化模式的思路,按照学科及实验手段相近、内容及仪器设备相似的原则,对现在的基础医学院(包括形态、机能中心)的实验室进行整合、重组,形成几个独立的中心实验室:

2.1.1将人体解剖学实验室和基础医学院‘人体生命科学展览馆’整合组成“解剖学中心实验室”。

2.1.2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实验室整合组成“机能学中心实验室”。

2.1.3将免疫学、生物学(包括遗传学)、生物化学实验室整合组成“分子医学中心实验室”。

2.1.4将组织胚胎学、病理解剖学实验室整合组成“形态学中心实验室”。

2.1.5将医学微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实验室整合组成“病原生物学中心实验室”。五个中心实验室构建成为一个较为完善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和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平台。

2.2科研实验平台的建设

高等学校实验室担负着培养人才和出科研成果双重任务。要培育高质量的科技人才和高水平的科研成果,离不开技术装备先进的实验室这个教学、科研基地。因此,在创建基础医学实验平台过程中,科研实验室的建设在高等医学院校显的更为紧迫和重要。

2.2.1科研中心实验室

相近专业以功能为主设置科研中心实验室:内设机能学研究室、形态学研究室、免疫学研究室、分子生物学研究室、电子显微镜室等;配置先进的分析与检测实验仪器、配备专门的实验技术人员。由学院直接管理,承担研究生的课题和校级以上重大基础医学科研任务。

2.2.2大型精密贵重仪器实验室

配置现代医学高、精、尖的仪器设备,以仪器设备功能、用途设置实验室。这种实验室由学校直接管理(或院、系托管),配备专门的技术人员,实行仪器设备专管专用管理方式。对内承担重大科研任务和研究生的课题;对外向社会开放,利用高校高技术人才、高精尖设备,解决医疗(生产)上的技术难题;与其他科研单位横向联系,攻克基础理论研究难关。

2.2.3专业教研实验中心

建立起介于教学实验室和科研中心实验室的“中间科研平台”,即专业科研实验室。主要包括因中心实验室的建立,现已不承担主要实验教学任务的教研室的实验室。当然,这类实验室建设应该是相近专业,根据其功能、用途,重新组合。决不应该是原来教研室实验室的“拷贝”和“翻版”。用于相关教研室:教学教研工作、专业技术工作(实验研究、标本制作等),以及教师、研究生和有创新要求的部分高年级学生的初期科研场所。2.3开放性实验平台的建设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高等学校实验室的定义不再仅仅是进行实验教学活动和科学研究的场所,而且还是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实践的重要基地,开放性实验室的建设,是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实验室开放的模式包含开放的对象、时间、内容3个方面:2.3.1实验室开放的对象一是对内向全校本科生开放各类教学型实验室;向大三以上高年级学生开放专业科研实验室;向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在校研究生开放校、院各级科研实验室(包括精密贵重仪器设备)。二是对社会开放:如组织中、小学学生参观‘人体生命科学展览馆’,促进医学科普教育。对医院及科研单位开放,以促进科研项目的合作,增加技术和学术交流,多出科研成果。这样即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又增加了经济收益,增强了实验室发展的后劲。#p#分页标题#e#

2.3.2实验室开放的时间

一是全天开放:如人体解剖学、病理学和人体寄生虫学等陈列在学院‘人体生命科学展览馆’及中心实验室走廊的大体标本,在进一步做好展板、电视演播及多媒体演示厅建设的基础上,在不影响学校教学安排的情况下,适宜采用全天开放自主学习模式,学生可以随时到这些实验室参观学习。科研中心(包括精密贵重仪器及各专业)实验室在专管共用的原则上实行全天开放。二是定时开放:如组织学、病理学、人体寄生虫学的玻片标本,部分学生在实验课中没有理解和消化;需进一步在实验室用显微镜观察复习的,适宜采用定时开放学习模式,相关课程利用课外及休息日定时开放。三是预约开放:机能实验室、分子医学实验室及微生物实验室,适宜采用预约开放的模式。学生可根据实验室列出的的实验内容和仪器设备条件,向相关实验室提出申请,由实验室安排。

2.3.3实验室开放的内容

根据实验大纲及实验室条件,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求:一是必修实验内容的开放,以实验大纲要求的内容为主,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与培养。二是选修实验内容的开放,以实验大纲以外的内容和综合性实验为主,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三是自选实验内容的开放,以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设计性和探索性实验为主,注重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3基础医学(教学、科研及开放性)实验平台的建立使实验室的建设迈向科学、规范、高层次发展的轨道

能够更好地实现实验教学课程化,克服现行的实验教学归属于某一学科,教学内容围绕着学科理论进行的弊端。把原依附于学科的实验课独立出来建立一门独立设置的实验技术课程,逐步完善实验课程体系,形成如“机能实验学”、“形态实验学”、“病原生物实验学”“分子医学实验学”等实验课程,使实验教学的内容建立在新的水平上,按照课程目标的综合技能需要设计实验教学内容,实现教学内容由单学科、低水平向多学科、整体性、高平台转变,实现基本技能与新技术以及与科研项目的有机结合[2]。基础医学的系统性、整体性教育得以加强,有利于综合、设计性实验的开展。多学科实验室整合为一个基础医学实验平台,使我们重新认识和构建验证性实验、技能训练型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三大模块。长期以来由于实验教学的从属地位,现行的实验项目中,为理解和验证相应的理论而设置的验证性项目较多,这不仅在时间上大量的占用了实验空间,而且所开的实验项目大都陈旧过时。实际上,对已经定论的理论再进行单纯的实验性验证没有更多的实际意义,完全可以在各类综合性实验过程中加以证明。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技能训练型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拓宽了知识面和综合设计性实验范围,比如,将生理、病理生理和药理三个学科的内容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多学科综合性的实验项目,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观察、认识人体机能和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拓宽了知识面和综合设计性实验范围,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全面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医学科研实验室建设范文2

【摘要】介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医学形态实验室的开放式建设实践,积极探索如何将实验室打造成为教学、科研、服务平台。

【关键词】 医学形态;开放式实验室建设;初探

1 引言

2002年我校以实验室建设与教学改革相结合,组建了涵盖多学科的开放性医学形态实验室,开展设计性、研究性、开发型的实验教学与实践,充分发挥实验室实践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学科渗透“四位一体”的功能。目前已初见成效,提高了整体教学质量。

2 构建医学形态开放式教学、科研、服务平台

2.1 开放式医学形态实验室的由来:随着教育和科研事业的发展壮大,我校对基础实验室实施了教学改革,并加大了建设力度。我校的医学形态学实验室是由原来的组织胚胎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寄生虫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病理学6个医学基础实验室合并组成的。原有的6个教学实验室分属于6门专业课,原有的实验项目因在内容上有相似甚至雷同之处,已成为教学实验中需要商榷和改进的问题。2002年学校对这6个实验室进行资源整合、优化,并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统一规划、统筹安排,组建了医学形态实验室。

2.2 开放式医学形态实验室的硬件配置:高校扩招后学校本科专业已达到18个(含12个专业方向),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28个,在校学生数量已近万人。学校原有的教学实验室,仪器设备老化、实验手段落后,无法满足理论教学对实验教学的需要。重新组建的实验室,使用面积为960,建立了多媒体实验室5个,清洁级实验室1个、病理标本陈列室1个,技术室2个,准备室4个,消毒灭菌室1个,并拥有全新的供水、供电、通风等基础设施。配置日本Nikon显微镜280台,全套的德国Leica制片设备,Nikon 80i显微镜及图像分析系统,生物安全柜等。形态实验室承担着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护理、中药学、生物技术、康复及针灸推拿等多专业的相关课程的实验教学任务。

2.3 开放式医学形态实验室的管理体系:医学形态学实验室以学校、教学实验中心为依托,实现管理权和使用权的统一。教学实验中心对人员和实验设备统一管理,实验室实行主任负责制,负责实验室的实验教学计划、建设及各种仪器设备的申购,维护管理、新实验装置开发和实验教学、组织及日常管理。

实验室的实验设备购进立足当前,放眼未来,以保障实验室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实验设备不仅供教学使用,还面向学校各学院和社会服务,以实现资源共享。实验室开放形式主要包括:①对学生教学时间内和教学时间外的开放;②面向学校各学院教学时间外的开放;③对其他高校和企业开展教学、技术、研究开发、人员培训合作等服务。提高了优质资源对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奉献度。

2.4 开放式医学形态实验室实验队伍建设:随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涌现,实验教学改革对实验师资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3]。医学形态实验室目前有高级实验师2名,实验师2名,助理实验师2名,博士学位1人,硕士学位2人,学士学位3人。实验室实行实验技术人员上岗考核制度;鼓励业务能力较强并有实践经验的实验技术人员参加部分实验室建设工作。改变以往实验室局限的管理模式,使教师、研究生能随时进入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工作。

学校和中心领导非常重视对实验技术人员的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的教育,提高广大实验教师对实验教学工作性质的认识,树立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及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通过各种方式让实验技术人员进行再学习以提高业务能力和水平,并制定激励政策,带动实验教师队伍快速、健康地发展。

3 体会

经过几年的建设实践,我校医学形态学实验室在实验室管理体制、实验教学体系、实验教学环境建设、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和国内外高水平实验室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目前,我们正以大学和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依托,紧抓我校“631”工程建设和“十一五”规划的大好契机,以进一步提高学科建设、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水平,实现实验教学创新式的跨越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琴.开放实验室管理系统项目的设计与实践[J].科教文汇,2008,12:63

[2] 诸秉根.医学与生命科学开放性科研实验平台[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9,28(1):158-159

医学科研实验室建设范文3

[关键词]中医学;实验课程体系;创新;实践

实验教学是中医学专业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关键环节。虽然中医实验教学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显著进步,但是与中医理论教学和现代医学的实验教学相比仍然明显处于落后状态,其实验课程体系存在着诸多问题:(1)中医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不相适应;(2)中医实验教学观念落后,不少师生把实验教学看作是理论教学的附属;(3)中医实验室规模较小,管理体制不科学,大多数实验室依附于所在教研室,各学科过分强调各自的系统性、完整性和独立性,致使实验内容重复;(4)实验教学模式陈旧,学生创新能力较差,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近年来,中医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是中医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对中医学实验教学课程进行顶层设计,构建具有中医药特色且符合医学教育规律的“一体化”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及其质量评价标准,逐渐引起广大学者的关注。因此,为适应高校实验管理体制的改革,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系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在中医学本科专业实验课程体系的改革中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取得了多方面的经验,这些经验为解决中医实验教学方面存在的部分问题提供了有益借鉴。

1我校中医学本科专业实验课程体系改革的重要举措

1.1优化资源配置,改革中医学实验室管理体制

我校中医系成立于1999年,建系16年来,坚持继承创新,强化学生素质能力培养,注重多学科知识交融的培养体系,侧重学生个性发展,以培养现代中医创新人才为目标。在建系之初,由于尚未设置中医学专业实验室,部分实验课程只能借用西医学科的实验室开展,存在着实验室管理体制不健全,中医特色仪器较少,实验课程由教研室独立负责及实验教学经验不足等问题。为了中医学专业发展的需要,我校于2007年成立了中医学本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下设针灸推拿学实验室、外科骨伤学实验室、中药方剂学实验室、中医临床技能实训室、中医综合实验室5个相对独立而自成体系的中医本科教学实验室,并且实行实验室主任负责制,强化实验室管理体制和落实本科实验教学任务,其中在实验室管理体制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1)在实验室管理上由“大一统”代替“小而全”,实现对实验室用房的集中调配,控制各学科实验室的盲目扩张,对仪器设备实现统管共用,对实验技术人员统一培训和对各科目实验教学统筹安排,明显提高了实验室管理和建设的效率和效益。(2)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分层次、多模块、相互衔接的实验教学改革思路,依据实验内容的类同性、仪器的通用性、手段的相关性,构建优化的实验教学模块,建立跨学科、跨方向的综合性中医基础与临床课实验室。比如设置中医临床技能实训室,统筹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眼科学和中医儿科学等实验、实训课程,按学科功能进行调整、归并和重组,实现仪器设备资源优化利用。(3)教研并重,建立本科教学和研究生科研相统一的实验基地。为此在本次实验室改革中,我们成立了中医综合实验室,满足本科动物实验、大学生创新实验和部分研究生科研实验的需要,设立专门实验场地,使其成为教学、科研相统一的实验基地,促进教学、科研水平的同步提高。

1.2构建多层次、模块化中医学本科实验课程教学体系

中医学实验室健康、良好的运行,还需要构建中医学专业的实验课程教学体系,优化实验课程结构,更新实验教学内容,增加实践性、综合性和研究性的实验项目,建立多层次、模块化的中医学本科实验课程教学体系,使实验教学真正达到培养高素质实用型人才的目标。为此我们构建以专业课程群组为主体,以手法操作、基础型实验和研究型实验为内涵的多层次、模块化的实验教学体系。其中第一层次为手法技能操作课,该层次实验针对《针灸学》《推拿学》《刺法学》《骨伤学》等科目,这些科目主要以手法技能实训为主,着重于培养学生规范的手法基本技能和临床操作思维。第二层次为基础性实验,该层次实验针对《实验针灸学》《实验中医学》《温病学》和《方剂学》等科目,包括演示性实验、验证性实验等基础性实验,属于指导性实验,该层次实验主要在一些中医基础科目中设置,在于强化学生专业知识理论的理解和深化。第三层次是研究型实验,主要针对本科创新工程、“挑战杯”项目等设置的实验,该类实验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独立开展相关科研实验活动,重在科研思维的训练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1.3优化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建立开放型实验室

由于历史原因,中医学实验教学在整个教学体系中一直处于从属和次要地位,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缺乏中医特色,实验教学方法落后,实验教学信息化程度不足,因此课程结构的优化和实验教学手段的创新是本科实验教学改革的关键因素。我系在实验教学培养模式上,依托综合性大学专业和学科资源优势,搭建网络教学平台和科技创新平台,开展和完善学生自主设计性实验,以学生为中心,侧重学生自我构建、实践能力锻炼和创新意识的培养。目前我系积极利用学校网络教学平台,在网络精品课程、网上优质示范课程、网络课程及专题学习网站方面取得丰硕成果,2005年以来先后建立了中医四诊专题学习网站、《推拿学》网上优质示范课程,《中医骨伤科学》网络课程等16个网络开放平台,为学生中医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中医临床技能的实训提供了较好的资源库。通过虚拟的实验教学平台,学生可以及时了解开设的实验课程和实验项目,并根据自身学习计划,进行网上预约和选择实验教学项目;同时通过网络平台提供的实验设备介绍、实验操作流程教学视频、实验课程考核标准及试题库等资源,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这种开放的实验教学模式,将实验教学空间由实验室延伸到宿舍,由上课时间延伸到业余时间,使得学生对所学内容充分理解、消化和提升,更大限度的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创新性。

2中医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改革的未来突破口

2.1转变实验教学理念,建立国际化标准的实验课程教学体系

在国际化、信息化和学科交叉渗透的大背景下,中医专业的教育工作者要抓住机遇,转变教育理念,切实引入国际标准,并结合中医专业特色,深化中医学课程体系的全面改革。通过更新教学观念,从教育思想上建立起“以人为本,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的现代教育观,在实验教学的开展过程中建立起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注重从课程的源头进行总体设计,深化课程体系的现代化和信息化改革。目前由于专业课程之间的交叉和渗透越来越普遍,学科知识体系的内在联系也越来越紧密,未来的实验教学将以专业课程群的交叉实验为基础,并有机整合成若干模块式实验课程,发挥同类实验技术和相近实验方法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促进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实验方法和实验能力的培养。

2.2建立规范化、模块化的实验教学体系,要实现与大学生创新项目的有机结合

建立全新的比较完善的中医学实验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体系,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打破学科和专业界限,探索和实践规范化、模块化的课程设置模式,通过将功能性相近的课程进行有机整合,改变传统实验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弊端,因此作为一个教学体系要处理好课堂理论教学、课堂实验教学和其它实践性教学的关系,实现教学计划的整体优化和统一。目前国家和各省市都相继开展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组建了很多本科学生创新团队,这些团队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选题设计、独立组织实施和开展相关实验,取的很多满意的成果,其中很多课题的来源是与所学课程密切相关,是学生从课程学习中延伸出新的研究课题。这些课题的实施,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更提高了本科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未来中医学专业要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积极优化课程结构,完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体系,在推进中与大学生创新项目实现有机结合,做到医学教育和科研素养共同培养;同时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加大研究探索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比重,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医学科研实验室建设范文4

    1高水平科研平台的建设

    1.1高水平科研平台的建设

    在教育部“985”工程专项基金支持的基础上,心血管内科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建设心电生理与心律失常实验室。在学科带头人的领导下,高水平科研平台建立并稳步发展。2012年,随着心电生理与心律失常实验室被评为广东省“十二五”医学重点实验室,也是当年心血管领域唯一的重点实验室,进一步促进了临床医学科研条件的建设和学科发展。通过制定实验室建设方案,增强实验室各项软件和硬件设施,优化人力物力资源,建立了一个集开放、协作和竞争为一体的高水平科研平台。

    1.2构建临床医学科研平台

    实验室包括:细胞膜片钳实验室、细胞培养实验室、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动物实验室、倒置荧光相差显微镜实验室、学术交流办公室。各实验室有机结合,强大实验支持,加上良好的实验环境和医学科研条件,吸引了众多院内外优秀科研工作者,推进了科研项目的开展和顺利完成,促进了学科之间的交流和协作,有利于相关学科的建立和飞速发展。

    1.3配置先进的实验室仪器设备

    目前,实验室已经积累了总价值约2000万元的先进仪器设备。包括:(1)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仪器:酶标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普通PCR仪、梯度PCR仪、荧光定量PCR仪、分光光度计、全自动凝胶成像系统、超声细胞破碎仪、超净工作台、高速冷冻离心机;(2)细胞实验仪器:细胞膜片钳设备、细胞压力加载系统、流式细胞仪、全自动磁珠分选仪、普通倒置显微镜、倒置荧光相差显微镜、生物安全柜、台式离心机;(3)动物实验仪器:离体心脏灌流装置、多导电生理记录仪、彩超相控阵探头、冷光单孔手术灯、体视显微镜、血管压力直径测定仪等。仪器设备种类齐全,形成了系统的研究体系,更好的服务于科学研究。先进的科研仪器设备,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了必要的科研设施,能够基本满足科研工作对于科研仪器设备的需求。同时,这些专业的实验室配置有利于科研项目的申请和开展,促进了学科的建设和稳步发展。

    1.4特色化实验室管理和发展

    作为心血管内科高水平科研平台,心电生理与心律失常实验室的宗旨是服务于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为更好的尊承其服务宗旨,实验室建立了管理制度。对实验室科研档案管理、实验技术积累、实验室安全卫生保障、实验室仪器设备维护、科研实验收费等分别制定了详细规章制度,制定课题组之间定期交流机制,为实验室正常运作与稳步发展提供保障。同时,实验室实行以课题组为单位的负责制度,各课题组负责人(或导师)对各自课题组的经费使用情况、科研进度和科研成果的可靠性负责。这种运作模式,在保证研究课题独立性的前提下,有利于不同课题组之间、不同科室之间的交流与协作,利于科研水平的提高和学科发展。心电生理与心律失常实验室着重研究心血管疾病中的心律失常发病机制和影响,主要分为三个方向:心力衰竭与心律失常方向,心脏保护与心律失常方向和动脉粥样硬化与心律失常方向。为了促进上述研究方向的发展,实验室积极选派优秀人员出国留学深造。同时,邀请该领域与实验室长期合作、有影响力的专家为课题组成员,为研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随着实验室临床医学科研条件的建设和各项科研项目的开展,实验室已建立了心律失常在细胞、离体和在体水平的系列研究方法,综合多道生理仪、膜片钳等专业研究手段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实验室已具备开展心电生理与心律失常实验的全部仪器设备和实验方法。

    2强化科研积累和人才培养

    2.1科研业绩沉淀,促进科学研究在医院重点学科发展经费的支持下,科室运用膜片钳技术,建立了心脏离子通道实验平台;构建心律失常的整体动物模型;建立离子通道在动物整体模型上的整合;利用细胞压力加载系统,在细胞水平上,研究心力衰竭离子通道的改变以及对心脏重构的影响。努力构建设备先进、种类齐全、操作规范、学术氛围浓郁的优秀实验室,为吸引优秀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努力使实验室成为广东省乃至全国心血管研究方面的高级人才培育基地。心电生理与心律失常实验室的建立,为学科科研工作者提供了良好的科研条件和浓郁的学术氛围,为科研项目的申请和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人才培养是实验室服务宗旨之一,2010—2012年,在实验室建设与稳步发展阶段,科室共招收了11名博士研究生和27名硕士研究生,已有27名顺利完成科研工作并取得相应学位。科室共申请并获得多项专利,发明专利有“便携式心内除颤装置”;实用新型专利包括电极导管、心脏起搏电极、数码临时心脏起搏器和下肢动脉造影标记尺。基础临床科研取得长足进步:获得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8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项广州市科技名院名科特色项目,1项中山大学临床医学研究5010计划项目。其中,省部级项目中包括多项卫生厅科研项目。获批的项目中,既有心电生理方面,也有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方面的研究;既有基础研究,也有应用研究,学科影响力日益增强。

    2.2依托平台建设,促进科研与人才培养良性循环人才是学科建设的根本,随着平台的建设人才辈出,科室获得1项教育部霍英东基金会项目,1项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项目,3项“逸仙优秀医学人才”计划项目,2项中山大学青年教师培育项目,累计科研经费591.6万元。科室每年获批项目数、科研经费总额和SCI收录论文篇数及影响因子均呈递增趋势(见图1、图2、图3)。1人荣获中山大学博士研究生创新人才资助项目,2人荣获日本第一三共医药学奖学金。实现了实验室建设—科研项目—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向全国培育和输送了高质量的心电生理和心律失常的专业研究人员。与其他科室相比,科室获得的人才培育项目居全院之首,且有1人荣获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学科着重培育广东省和全国优秀研究生,争创全国百优博士论文。

    2.3促进学科发展,增强学科影响力在学科带头人的领导下,自2008年以来,心血管内科每年举办逸仙心血管病论坛。每年来自国内外心血管病方面的专家和学者达到500多人,会议论坛内容包括心律失常与心力衰竭分论坛和冠心病与高血压分论坛等。作为区域性的学术会议,意在立足广东,辐射华南,加强与国内外交流,给省内外心血管医生提供一个沟通、学习和交流的平台。近年来,随着心电生理与心律失常实验室的成立以及学科影响力的日益增强,以心电生理与心律失常实验室为科研和学术交流平台,学科的科研水平得到稳步提高。同时,学科建设得到长足稳定发展,参观和交流的人员来自全国各地。2011年,科室荣获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临床医学科研条件的建设对于提高科研水平、加强学科建设、加速人才培养、增强心血管内科的综合实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医学科研实验室建设范文5

【关键词】本科医学生 分子生物学 开放型实验室 建设

【中图分类号】R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8-0038-02

现代高等教育越来越重视培养基础扎实、多学科、适应性强、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教育部也明确提出“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建立开放型实验室并向广大学生开放成为评估学校教学水平、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平台。课题组依托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通过借鉴其丰富的实验室建设管理经验,进行了本科医学分子生物学开放型实验室建设并应用到了本科医学分子生物学的实验教学。现将相关经验介绍如下:

一 本科医学分子生物学开放型实验室建设的必要性

医学分子生物学教学中,实验教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医学分子生物学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疾病的学科,涉及的生物大分子不能直接观察,仅有课堂理论教学不能给予学生形象直观的认识。且医学分子生物学在理论课教学中涉及大量先进分子生物学技术,学生需要通过具体操作才能掌握这些技术,所以这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传统的医学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由于教学时间和实验室场地的局限,大部分实验内容由教师与实验员事先准备好,学生按照书本内容机械模仿或者由老师示教。这种方式束缚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建立开放型实验室是实现资源共享、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实行开放型实验教学是实验教学方式的创新,是课内实验内容补充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已有的实验室资源实行开放式使用,利于设备资源的充分利用;利于组织和引导学生系统地开展课外实验活动,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能够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实践教学的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 本科医学分子生物学开放型实验室建设要点

1.场地规划

开放型实验室不同于普通实验教学实验室,需要全工作日开放,学生科研实验也需要一个相对集中的场地完成。为了便于管理、统筹安排,本实验室从已有的场地中专门划分了一间实验室面向本科生开放。在该实验室中划分如下区域,中间放置实验台和试剂架作为公共实验区,四周边台划分为常规仪器使用区、精密仪器使用区以及污染实验隔离区。学生在该实验室中能完成分子生物学实验的大多数操作,既合理利用了场地,又方便了人员和设备的管理。

2.仪器配置

在开放型实验室中,仪器使用频率高,常规仪器设备需求量大。因此实验室配置有足量的常规耗材如EP管、玻璃试管、离心管等,对于经常使用的普通设备如电泳仪、电泳槽、普通离心机等基本配置为2~3台,对于一些较为贵重设备,如电子天平、转膜仪、PCR等至少配置一台。上述仪器配置能完成大多数常规分子生物学科研实验。

3.人员配备

开放型实验室的工作人员的合理配置,对于培养合格人才,提高教学质量,合理规范使用仪器设备等具有重要作用。人员配备包括管理人员、专职指导教师、实验技术人员。其中,管理人员主要进行实验室设备、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入室本科生的统筹管理,由具有多年工作经验、责任心强且具有较强统筹协调能力的高级职称专职科研人员担当。指导教师负责带领入室本科实验小组设计并完成分子生物学科研实验,需由具有较丰富的理论和实验教学经验,具有一定科研工作经验的专职教学或科研人员担任。实验技术人员负责常规仪器的使用指导和日常维护,应由具有多年仪器使用经验且具有分子生物学基础理论的实验技术人员担任。各成员明确分工,各尽其职,共同完成入室本科生的培养工作。

4.制度建设

一个实验室的正常安全运行,离不开合理健全的规章制度。作为一个面向本科生的开放型实验室,制度建设更是重中之重。开放型实验室人员流动大、开放时间长,学生科研工作能力参差不齐,仪器数量多,仪器使用频率高,这些都加大了实验室管理的难度。因此,本实验室制定了实验室入室管理制度和仪器使用制度,包括《入室申请及承诺书》《本科医学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开放管理规程》《仪器使用及管理制度》《仪器使用申请及预约申请制度》等。对于常用仪器均编写了标准操作规程,高级贵重仪器采取专人专管制度。通过制度的制定、试行和进一步修改,使实验室的各项管理机制逐步完善,形成一个统一规范的体系。

三 本科医学分子生物学开放型实验室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本科医学分子生物学开放型实验室成立之后,通过在课堂上大力宣传,学生入室进行科研实验学习的积极性高涨。学生首先填写《入室申请书和承诺书》,提交实验室主任审查批准后,组织学生学习实验室管理制度和仪器使用制度,对常规仪器的使用进行统一培训,按学生需求将他们分为多个兴趣小组,每个兴趣小组安排一名专职指导教师进行指导,指导学生查阅文献、设计实验,并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实验课题。目前,本实验室已接纳本科兴趣小组十余组,本科入室学生56人次,其中由兴趣小组设计并申请的“香樟挥发油对人胚肺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课题获学院院级课题立项资助,相关文章也在正式省级刊物上发表。

综上所述,通过本科医学分子生物学开放型实验室的建设和开放,为本科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和本科生进行科学研究提供了场地,通过入室进行实验或科研,可大大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科技型人才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宝林.提高军队院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水平的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1)

[2]王朋.高校开放型实验室建设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9(1)

[3]卢常伟、李岩、刘陵顺.实验技术人员综合素质培养的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4)

医学科研实验室建设范文6

关键词:实验示范中心建设 管理模式 科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7.106

高等医学教育分为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教学两个阶段,麻醉学作为临床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实践性和经验性为突出特征的一门学科,因此实验教学在临床医学教育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和教学层次的提高,原有的麻醉学实验室在数量和质量上都难以满足教学要求,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制约了实验教学改革与发展,阻碍了教学水平的全面提高。结合泸州医学院“麻醉学实验示范中心”建设过程中如何适应高等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对实验室资源重新整合,从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上积极探索实验室管理新模式等的经验,管中窥豹,对此进行探讨,旨在为今后实验室管理工作提供科学的借鉴经验。

1 原有麻醉学实验室概况

我校原有麻醉学实验室两间,严格限制了实验人数,随着办学规模和教学层次的提重影响了实验工作效率,仅能保证麻醉学专业本科学生实验教学,且教学与科研实验冲突日益明显;仪器设备陈旧、更新慢,严重影响实验效果;实验管理人员分散,无法统筹管理,实验质量难以保证;由于条件限制,验证性实验多,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少,制约人才培养质量。针对以上诸多问题,原有的麻醉学实验室在软、硬件上均不能满足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要求。

2 麻醉学实验示范中心建设和管理改革的指导思想

在“麻醉学实验示范中心”的建设和改革中,按照麻醉学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认证要求,重视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提高;注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科学研究相结合;注重学科、教学和科研建设三驾马车共同发展。

3 麻醉学实验示范中心建设与管理改革的主要内容

第一,实验室空间的综合规划利用。根据学科特点,进行了教学用房调整,麻醉学实验示范中心设立了准备间、手术室、多媒体教室、动物房、更衣室等,实验室使用面积从原有的210平米扩展到了400平米,可同时进行3组实验,教学效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也同时满足了不同教学层次的需求。

第二,完善规章制度,提高管理意识。完善的实验室管理制度保证了实验教学和科研的顺利进行,使得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工作有章可循。我们相继制定了《学生实验守则》、《实验室管理人员工作制度》、《实验室安全规范》、《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仪器设备报废和赔偿制度》、《实验室消防制度》等,并按照各规章制度要求定期进行排查改进。这为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三,优化师资队伍,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实验室师资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实验水平和实验教学的质量,对学科建设、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均有重要意义。实验课教学主要由任课教师和实验员负责,专兼结合,在每学期开学前对实验师资队伍进行统一培训,集体备课,既保证实验教学质量控制在较好水平,也很好地弥补了专职实验员的不足。同时,积极选派实验教师参加各类学术交流,了解先进仪器设备发展动态、学科发展前沿技术和仪器设备的维护,提高了实验师资的知识更新和创新意识。

第四,建立科学档案,实施有效监管。在旧的管理体制下,实验设备利用率低,大型精密贵重设备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造成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仪器设备陈旧得不到及时更新换代,为教学和科研均带来很多困难。在建设中,首先通过资产清理,对仪器设备运行情况进行评估,淘汰报废了一批低效、老旧、损坏设备,通过集中投入的方式统一对实验设备进行更新建设。同时,将实验室的管理分为了仪器设备的档案管理和实验教学档案管理,对仪器设备和教学运行进行了有效的管理。

第五,开展创新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由于原有实验教学管理体系和实验室管理模式的限制,实验教学往往从属于理论教学,多以验证性实验和操作技能训练为主,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少,制约了学生临床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在保证实验教学和科研顺利开展的条件下,鼓励实验教师集思广益,在一定范围内,指导学生自行设计并完成一些实验,这对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探索、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很有好处。

4 体会

综上所述,从“麻醉学实验示范中心”的建设改革中得出,实验室的建设与改革是一个牵动全局的整体工作,必须进行统筹规划、系统管理,否则就会影响实验教学的正常进行。通过近两年来的研究与实践,我们体会到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实验室管理,不但有利于仪器、实验的科学管理、量化考核,也有利于教师的实验教学和学生的实践操作,从而更好地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只有通过实验室的管理者和使用者的共同努力,才能做到真正发挥实验室效能,提高实验教学水平,促进实验室全面发展,将实验室改革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刘建伟,刘方军.重点实验室管理的新理念与新机制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8(27):185-187.

[2]刘宏,熊梦辉.医科院校教学实验的建设与管理[J].中国医学装备,2007,4(12):22-23.

[3]张淑玲.浅析高校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简介:裴傲秋(1982-),女,四川泸州人,泸州医学院麻醉学系讲师,主要从事教学管理和高教研究,四川泸州 646000

医学科研实验室建设范文7

一、我国高校医学专业教学实验室建管新要求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日新月异,随着社会对于医学专业学生提出的要求增多,医学院教学体制也在不断改革,而作为人才培养的基础硬件设施,教学实验室的建管也在不断改变。

(一)医学教学实验室的体制开始朝着综合化转变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其主要特点之一就是逐渐呈现各个学科之间的互相融合,而医学更是广泛的包括了自然科学以及社会科学在内的多种学科知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医学发展其突破口,就在于更为依赖生物学和化学、信息技术等的融合。为了让实验室教学工作可以更为适应这种学科融合的特点,就要求建设综合实验室。例如我们可以成立形态学实验室,将解剖学、病理学以及寄生虫学等实验室,合并到一个形态实验室内;也可以成立一个功能实验室,来研究药理学以及病理学和生理学。而对于各种外科、内科和临床学我们可以建立一个临床实验室来进行教学工作。根据笔者对我国多所医学院的走访调查,我国高等医学院在长期教学中,大都是采取单一实验室的设置方式,而各个实验室之间都是各自为政实现独立管理,这就很容易出现管理混乱以及设备借用上的麻烦。仪器上的重复设置导致学校教学效率较低,也浪费了诸多教学资源。例如当不同专业学生使用同一设备时,常常出现管理上的矛盾。

(二)对医学实验室进行网络化管理

在医学实验室的综合项目管理中,主要包括了对设备统计的管理、维修管理、报废登记管理等。这些综合管理信息,其特点就是繁多并且复杂。在传统实验室管理机制下,每个实验室都是封闭的,所以在数据上报以及汇总时很容易出现错误。那么在计算机时代,如何利用网络以及电算化来实现实验室管理的信息化,则是核心。

在传统实验室管理机制下,不仅实验技术较为落后,实验教学方式也只是对传统经典理论进行验证,很难完成目前提出的创新教学任务。所以我们应该对此进行改革,集中力量来建设综合实验室,或者实验中心,改进设备和管理机制来实现资源共享。

二、如何做好高校医学教学实验室建管工作

(一)从教学理念入手,在医学高校内树立起实验教改理念

学校应该积极的按照从基本技能到综合应用,再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样的原则来进行。第一就是要对实验教学体系进行改革,从浅到深,从简到繁,按照学科特点来建设综合实验室。然后根据实验室将实验课程编排成体系。建设综合实验室或者实验中心,其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缩减实验用房,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教学设备,提高学校资源的使用效率。而综合实验室或者实验中心的建设,也可以改变过去单一实验室相对封闭的状态,将实验室改变为一个开放的系统。我们也可以按照功能来建设综合实验室,例如机能实验室、形态实验室以及模拟实验室和生物学实验室,然后对综合实验室进行统一的调配。

(二)做好综合实验室的规范化管理

在对医学院的实验室机制进行改革之后,实验室从教研室中独立出去,成立了综合实验室,这样综合实验室在管理机制上,就直属于学校的基础部,改变了过去隶属于教研部的状态,和教研部成为了平等的存在。这样一来学校就出现了实验室的新格局,自然要对此管理机制进行改革。这些都依赖于建设完整的规章制度,处理好实验室与教研室之间的关系,减少各个教研室使用实验室过程中的矛盾。我们要求实验室中心或综合实验室都做好规章制度建设,例如实验室的管理制度、使用制度以及档案制度,并且结合教研室的教学计划、教学进度,来实现对教学管理的规范化。

(三)加强实验设备管理

第三就是要加强针对实验室设备的管理。在建设综合实验室或实验中心之后,实验设备将不再隶属于某个教研室,在设备归属上将以实验室为单位。而由于各个教研室来共同使用实验设备,所以更应该做好设备维护和管理工作,以免出现纷争。但是目前来看大多数医学院,对此还没有就这几个问题形成共识。所以我们还需要不断摸索可行之路。

(四)采取各种措施来激发新制度的内在潜能

综合实验室或实验中心其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这就要求医学院要不断开展岗位培训来更新实验人员的知识储备,提高实验技术水平。在综合实验室发展背景下,还需要实现实验技术人员的通用性。在考核制度建设上,要利用各种激励制度来调动起综合实验室队伍的积极性。

(五)医学院要积极争取各种国家扶持政策

医学科研实验室建设范文8

关键词 外科;实验室;管理

一、树立新观念,强化管理意识

实验室管理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肩负着建设、管理、服务等多重任务。需要各级领导、专家教授和实验技术人员形成共识,共同关心和大力支持实验室工作,从根本上摆脱过去实验室管理工作可有可无、可急可缓的惰性思维。

二、统筹规划,合理装备实验室仪器设备

随着学科建设的发展,当前实验室的功能已由过去单一教学功能型发展成为集教学、科研、开发为一体的多功能型,实验室的建设也相应地向规模大型化、结构综合化、设备先进化、系统复杂化的实验群体发展。因而,实验室建设规划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根据学科建设的特点及专业发展方向建立起与其相适应的实验室建设日标体系,构建总体布局合理、多层次、多功能、高水平、高效益、开放式的实验室体系。外科实验室的主要功能理当是外科科研的场所,尤其是外科基础性科研课题的实施。这种临床基础性科研课题具有一定的特点:它所牵涉的实验方法学技术范围广,手段多,既有形态学研究,也有功能性测定;可以是整体水平,也可以是细胞或分子基因水平,所以外科实验室的设备配置就必须相对齐全。此外,由于大多数外科课题都与研究生的培养和科研基金密切相差,这要求课题完成后一定要有,因此在课题设计方面。可行性与高、尖、深的开拓性探索就需要更注意前者。外科实验室的设置还应和临床实际需要相结合。提出具体的、成系列的科研项目,并在理论、技术、科研信息、设备等诸方面进行积累深化,进一步加强与临床科室的联系和沟通,促进实验室科研成果的产业化以及在临床的推广应用。

三、建立资源共享机制,提高仪器设备使用效益

实验室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开放共享是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一个重要理念。提高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益应首先从论证开始,对申购大型仪器的可行性和硌要性必须进行严格的评估论证,确保其配备的合理性;其次要加强纵向管理与横向联合。建立大型仪器共享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运行措施使其在制度上、运行维护上有一定的保障;并设立必要的设备运行补助费和设备开放基金。鼓励和支持大型仪器设备的开放使用,提高资源利用率。

四、以人为本,提高管理水平

多年来实验室管理形成了一种重物轻人的管理模式:往往过多重视仪器备的更新,较少注意实验室技术人员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其实,实验室管理实际上是人力资源的管理。实验室的硬件资源最终也都要通过人的操纵才能发挥最大效益。尤其现在新技术、新产品的不断涌现,医学实验设备日益精密复杂,科技含量增多,大批的集声、电、光于一体的智能化仪器设备进入买验室,对实验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要求亦越来越高。实验人员不仅要有雄厚的专业知识,还要了解学科前沿,掌握最先迸的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因此,必须重视实验室人才队伍建设,探讨以人为本的多元化实验室管理模式,通过实验技术人员业务技术水平的提高带动实验室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

五、注重学科交叉,促进医学创新

学科交叉与技术融合是科技发展的岿然趋势。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学术优势,外科实验室固然拥有无可比拟的临床资源,但若要使临床科研进一步深入到分子水平,如探讨细胞内信号传导通路.或克隆、鉴定某一新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往往力不从心.需要基础专业的协作。临床学科面对的患者是医学研究最终的应用目标,基础学科的学者对医学实验方法的应用则远胜于临床,但他们所从事的基础研究课题能否解决实际问题,最终也还是要在临床获得验证,所以开展合作性科研是基础与临床学科共同期望的科研模式。外科实验室在其建设与发展中,也应主动与基础学科联系交流,提升科研实验的先进性。

六、掌握国际科研动态,充分利用临床资源

人类基因组计划是近十年全球性重大合作性科研项目,后基因组计划或功能基因组研究是二十一世纪的前沿课题。这一计划的实施在很多方面必须依赖临床科技工作者的协作,其中临床提供的人类遗传资源,包括组织标本等是研究基因同各种疾病相互关系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外科临床科室手术例数众多,疾病种类繁多,手术取材方便快捷,如果我们能以外科实验室为科研依托,充分利用实验室的技术优势,建立低温保存的组织库或在持续低温下立即提取DNA或RNA,并在特定条件下长期保存,这将非常有利干对人体币同病变组织作遗传信息和基因表达等多方面的基础研究,尤其适应于人类基因组计划即将开始的功能基因组研究和肿瘤基因的相关研究;如果能进一步在收集病变组织建立组织库的同时注意患者完整的临床资料、诊治预后、家族遗传史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的档案建立,将会更有利于开展大规模的多中心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总之,外科实验室是进行实验教学、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是办好医学院校的基本条件,外科实验室管理水平能够反映医学院校的教学、科研水平,实验室的建设是一个牵动全局的综合性工作[1]。外科实验室的科学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是发挥其作用的根本保障。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进步。必将对实验室建设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这亦要求我们改变观念,与时俱进,使外科实验室真正成为医院知识创新和技术开发的重要基地。

医学科研实验室建设范文9

    一、建立新型管理模式的目的与意义

    构建新型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目的在于改变传统的实验教学体制,实现资源共享,统管共用,合理调配,为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改革提供有效的体制和制度保障。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不断深入,基础医学各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要求医学实验教学理念也应随之转变。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融合多学科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已成为当前医学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构建新型实验教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可使开设融合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成为可能,有利于培养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有利于使学生建立初步的科研意识和创新思维,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总之,有利于为社会输送高素质、有能力、敢创新的应用型医学专门人才。

    二、建立新型管理模式的基本目标和思路

    根据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和实验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建立新的实验室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基本目标是在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合理配置的基础上,努力构建能促进学科之间相互交融的实验教学平台,不断深化实验教学内容改革,为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项目提供条件保障,更好地促进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水平和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层次,保证医学人才的培养质量。基本思路是:在深入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根据学科和实验内容分群建设,统管共用,全面开放,采取多样化灵活有效的手段,鼓励各学科课程负责人之间进行学术交流,共同探讨跨学科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的开设,同时基础医学实验中心也要引进高学历的专职实验教师,促进跨学科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的开设,最终形成以实验中心牵头,各学科参与,共同完成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实现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基本目标。

    三、基础医学实验中心的结构体系、人员配置与职能分工

    三峡大学基础医学实验中心包含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平台和科研平台两部分。目前教学实验室平台分为病原学、机能学、化学与生物化学、形态学四个功能实验室模块。每个实验室模块按课程配备有专业的实验技术人员,共12人,主要负责全院的实验教学准备工作,模块内的实验技术人员在实验教学准备工作中相互协作,实行既有专业分工,又有相互合作的工作模式。同时每个实验室有一个负责人,负责实验室的日常实验教学管理工作,包括安排各课程的实验准备、实验材料请购计划的制定以及实验室管理等相关工作。科研平台目前分为2个部分(见附图),一部分是部级中药药理三级实验室与省级药理学实验室研究平台,该平台设有独立的实验室主任,受医学院直接管理;另一部分包括省级免疫学重点实验室研究平台、形态学研究平台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平台,由基础医学实验中心管理,配备有3名专职的实验技术人员,负责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以及实验室的安全、卫生等日常管理工作。主要职能是为学校所有教师、研究生和学生的科研需要服务。同时也对外单位的科研需要提供服务,发挥服务地方的社会职能。

    四、新型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管理模式的初步成效

    基础医学实验中心成立以来,新型管理模式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传统管理模式下的诸多困难,解决了实验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初步显现了新模式管理的优势。首先是在教学实验室的建设方面体现了优势。新的管理模式可以集中财力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实验室建设;可以对现有的资产进行实质性整合和统一再分配,真正实现资源共享,减少浪费,杜绝重复建设,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开支,使有限的教学经费得到了充分利用,极大地改善了实验教学条件。比如通过集中财力一次性解决了解剖学骨标本严重不足的问题;一次性购买了实验教学急需的病理学和组胚学切片、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涂片等等,改变了以往凑合着用的局面,解决了实验教学的燃眉之急。随着教学实验室的不断建设与发展,这也必将导致实验教学改革步伐的加快,有利于我院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水平上台阶。其次,新的管理模式对科技工作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实验中心成立之后,在充分论证和调研的基础上,对实验室进行了大的调整,将原来各学科分散的科研用房集中,腾出6楼、7楼和部分3楼实验室作为科研平台,并按学科和功能分区,建立了药理学与中药药理学研究平台、免疫学研究平台、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平台、形态学研究平台以及肿瘤研究平台等,所有科研平台均对全校的科研需要者开放,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便利的科研条件和管理有序的研究平台,极大地促进了我院的科技工作发展和研究生教育教学水平。此外,由于实验室用房的有效利用,在很大程度上还有效改善了科研用房和教师办公室用房,使医学院原本紧张的用房条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五、基础医学实验中心目前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人才和人员结构问题。实验室建设离不开实验系列人才队伍的建设,只有建立一支学历和职称结构合理的实验系列人才队伍,才能实现实验中心自身的可持续发展[2]。而一个合理的实验系列人才队伍,既需要可以参与实验教学,并能牵头进行实验教学改革有高学历、高素质的实验教师,也需要有扎实专业知识和过硬实验操作技能的实验技术人员和能够根据实验教学需要,自行制备实验用材、教学标本、简单修理仪器的专业技工。多个不同层次的人才,可以各尽其能,合理分工,使实验中心的各项工作都有最合适的专业人员去完成,以保障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正常、有序地运行。然而,目前我院基础医学实验中心共有18人,其中实验中心的主任由1名主管教学的副院长担任,2名副主任来自教师系列,主要负责实验中心教学和科研的日常管理工作,其余15个实验技术人员中高级实验师5人,中级6人,初级3人,技师1人。而硕士研究生学历仅1人,本科学历4人,专科7人,中专及以下3人。50岁及以上3人,45-50岁7人,35-45岁2人,35岁及以下3人。可见人员结构现状是职称较高,但学历较低、年龄偏老化,知识结构和技术水平很难适应现代高新技术发展的要求。因此,实验中心在多个岗位都急需引进新人,尤其是高学历实验系列教师。此外,有些特殊岗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如解剖学实验员也极度缺人,因为学校的人才引进政策限制了愿意从事该岗位的低学历人才进入,以致有些工作甚至无法有序开展,严重制约了学科的发展和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其次,是实验室建设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

    医学教育成本很高,因为要让学生了解人体结构,就需要足够的人体尸体供学生解剖;要训练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就需要开设大量的动物实验;要让学生学会揭示生命的奥妙,就需要让学生学会检测和分析人体的各项生化指标、免疫反应、细胞状况等等技巧。这些实验的开设就需要大量的实验耗材经费和先进的高新仪器设备经费。此外,还有实验室网络建设以及实验系列人员的知识更新、学术交流和技术培训等都需要经费投入。而目前的实验教学经费远不能满足现代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此外,实验教学用房紧缺问题。随着三峡大学跨越式的建设与发展,医学院近几年的医学教育事业也取得了飞速进步,不仅办出了自己的特色,也办出了一定的声誉。近年来,医学生的招生规模在逐年扩大,现有的实验室用房极度紧缺,一个实验小组原本只有4-5人,现在不得不变成7-8人。学生的动手机会明显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质量。当然,这些困难都是发展中的困难,是可以通过多方努力逐渐解决的困难。我们相信在国家高等教育越来越重视实验教学环节的大氛围里,大学对实验教学的关注和投入将会不断加强。因此,基础医学实验中心完全能够按照新型管理模式的基本目标,完成实验教学改革的各项工作,最终成为培养优秀医学专门人才的摇篮。

医学科研实验室建设范文10

一、建立新型管理模式的目的与意义

构建新型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目的在于改变传统的实验教学体制,实现资源共享,统管共用,合理调配,为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改革提供有效的体制和制度保障。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不断深入,基础医学各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要求医学实验教学理念也应随之转变。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融合多学科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已成为当前医学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构建新型实验教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可使开设融合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成为可能,有利于培养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有利于使学生建立初步的科研意识和创新思维,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总之,有利于为社会输送高素质、有能力、敢创新的应用型医学专门人才。

二、建立新型管理模式的基本目标和思路

根据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和实验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建立新的实验室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基本目标是在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合理配置的基础上,努力构建能促进学科之间相互交融的实验教学平台,不断深化实验教学内容改革,为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项目提供条件保障,更好地促进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水平和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层次,保证医学人才的培养质量。基本思路是:在深入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根据学科和实验内容分群建设,统管共用,全面开放,采取多样化灵活有效的手段,鼓励各学科课程负责人之间进行学术交流,共同探讨跨学科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的开设,同时基础医学实验中心也要引进高学历的专职实验教师,促进跨学科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的开设,最终形成以实验中心牵头,各学科参与,共同完成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实现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基本目标。

三、基础医学实验中心的结构体系、人员配置与职能分工

三峡大学基础医学实验中心包含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平台和科研平台两部分。目前教学实验室平台分为病原学、机能学、化学与生物化学、形态学四个功能实验室模块。每个实验室模块按课程配备有专业的实验技术人员,共12人,主要负责全院的实验教学准备工作,模块内的实验技术人员在实验教学准备工作中相互协作,实行既有专业分工,又有相互合作的工作模式。同时每个实验室有一个负责人,负责实验室的日常实验教学管理工作,包括安排各课程的实验准备、实验材料请购计划的制定以及实验室管理等相关工作。科研平台目前分为2个部分(见附图),一部分是部级中药药理三级实验室与省级药理学实验室研究平台,该平台设有独立的实验室主任,受医学院直接管理;另一部分包括省级免疫学重点实验室研究平台、形态学研究平台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平台,由基础医学实验中心管理,配备有3名专职的实验技术人员,负责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以及实验室的安全、卫生等日常管理工作。主要职能是为学校所有教师、研究生和学生的科研需要服务。同时也对外单位的科研需要提供服务,发挥服务地方的社会职能。

四、新型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管理模式的初步成效

基础医学实验中心成立以来,新型管理模式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传统管理模式下的诸多困难,解决了实验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初步显现了新模式管理的优势。首先是在教学实验室的建设方面体现了优势。新的管理模式可以集中财力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实验室建设;可以对现有的资产进行实质性整合和统一再分配,真正实现资源共享,减少浪费,杜绝重复建设,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开支,使有限的教学经费得到了充分利用,极大地改善了实验教学条件。比如通过集中财力一次性解决了解剖学骨标本严重不足的问题;一次性购买了实验教学急需的病理学和组胚学切片、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涂片等等,改变了以往凑合着用的局面,解决了实验教学的燃眉之急。随着教学实验室的不断建设与发展,这也必将导致实验教学改革步伐的加快,有利于我院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水平上台阶。其次,新的管理模式对科技工作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实验中心成立之后,在充分论证和调研的基础上,对实验室进行了大的调整,将原来各学科分散的科研用房集中,腾出6楼、7楼和部分3楼实验室作为科研平台,并按学科和功能分区,建立了药理学与中药药理学研究平台、免疫学研究平台、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平台、形态学研究平台以及肿瘤研究平台等,所有科研平台均对全校的科研需要者开放,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便利的科研条件和管理有序的研究平台,极大地促进了我院的科技工作发展和研究生教育教学水平。此外,由于实验室用房的有效利用,在很大程度上还有效改善了科研用房和教师办公室用房,使医学院原本紧张的用房条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五、基础医学实验中心目前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人才和人员结构问题。实验室建设离不开实验系列人才队伍的建设,只有建立一支学历和职称结构合理的实验系列人才队伍,才能实现实验中心自身的可持续发展[2]。而一个合理的实验系列人才队伍,既需要可以参与实验教学,并能牵头进行实验教学改革有高学历、高素质的实验教师,也需要有扎实专业知识和过硬实验操作技能的实验技术人员和能够根据实验教学需要,自行制备实验用材、教学标本、简单修理仪器的专业技工。多个不同层次的人才,可以各尽其能,合理分工,使实验中心的各项工作都有最合适的专业人员去完成,以保障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正常、有序地运行。然而,目前我院基础医学实验中心共有18人,其中实验中心的主任由1名主管教学的副院长担任,2名副主任来自教师系列,主要负责实验中心教学和科研的日常管理工作,其余15个实验技术人员中高级实验师5人,中级6人,初级3人,技师1人。而硕士研究生学历仅1人,本科学历4人,专科7人,中专及以下3人。50岁及以上3人,45-50岁7人,35-45岁2人,35岁及以下3人。可见人员结构现状是职称较高,但学历较低、年龄偏老化,知识结构和技术水平很难适应现代高新技术发展的要求。因此,实验中心在多个岗位都急需引进新人,尤其是高学历实验系列教师。此外,有些特殊岗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如解剖学实验员也极度缺人,因为学校的人才引进政策限制了愿意从事该岗位的低学历人才进入,以致有些工作甚至无法有序开展,严重制约了学科的发展和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其次,是实验室建设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医学教育成本很高,因为要让学生了解人体结构,就需要足够的人体尸体供学生解剖;要训练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就需要开设大量的动物实验;要让学生学会揭示生命的奥妙,就需要让学生学会检测和分析人体的各项生化指标、免疫反应、细胞状况等等技巧。这些实验的开设就需要大量的实验耗材经费和先进的高新仪器设备经费。此外,还有实验室网络建设以及实验系列人员的知识更新、学术交流和技术培训等都需要经费投入。而目前的实验教学经费远不能满足现代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此外,实验教学用房紧缺问题。随着三峡大学跨越式的建设与发展,医学院近几年的医学教育事业也取得了飞速进步,不仅办出了自己的特色,也办出了一定的声誉。近年来,医学生的招生规模在逐年扩大,现有的实验室用房极度紧缺,一个实验小组原本只有4-5人,现在不得不变成7-8人。学生的动手机会明显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质量。当然,这些困难都是发展中的困难,是可以通过多方努力逐渐解决的困难。我们相信在国家高等教育越来越重视实验教学环节的大氛围里,大学对实验教学的关注和投入将会不断加强。因此,基础医学实验中心完全能够按照新型管理模式的基本目标,完成实验教学改革的各项工作,最终成为培养优秀医学专门人才的摇篮。

医学科研实验室建设范文11

关键词:基础医学;研究生教育;课程建设;“双一流”战略;

作者简介:付四清,男,1970-10生,博士,讲师,E-mail:siqingfu@hust.edu.cn;

1995年以来,随着我国“211工程”、“985工程”等建设项目的实施,一大批高校的办学水平和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带动了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促进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推进高等教育公平和就业公平,强化有序竞争机制,注重投入效益,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综合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国务院于2015年10月公布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1,2]。教育部在2016年工作要点中提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3]。在此背景下,华中科技大学成立了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组织召开了9次专题研讨会,确立了“双一流”建设的总体方案,努力将学校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双一流”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我校长期以来一直十分重视学科建设,根据ESI数据统计[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sentialscienceindicators,ESI)],截止2017年5月,我校入选ESI前1%学科总数为15,列我国高校第10位,全球机构中排名341位,学科发展还有较大空间。因此,我校提出了ESI倍增计划、学科突破计划及战略性学科支持计划。

“研究生教育作为教育、科技的最佳结合,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必须主动服务国家需求,为推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进中高端,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养数量更多、质量更高的优秀人才”[4]。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研究生教育,对研究生教育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生教育正面临着新的改革和发展机遇。因此,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过程中,高校必须继续深化研究生教育的各项改革,加大研究生教育内涵建设的力度,为早日把我国建设成为研究生教育强国而不懈努力。

本文针对基础医学专业的研究生教育在“双一流”战略背景下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实验室建设等方面,阐述了课程建设及改革的措施。

1完善课程体系

“明德厚学,求是创新”是华中科技大学的校训,首先强调“明德”,意为彰明伦理,完善品德。因此,我们的课程体系建设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在设计基础医学专业课程体系时,一方面要结合“双一流”建设目标以及基础医学专业的特点,另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基本理论教学与实验技能教学、课程学习与毕业论文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结合医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课程发展现状,构建良好的课程体系,使之具有系统性、前瞻性和实用性,并通过及时调整和优化保持课程体系的先进性。目前,华中科技大学基础医学专业研究生的课程体系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1公共课程

包括外语课程(主要为英语和德语)、人文社科类课程(包括思想政治课程)。学校从1994年3月3日开始举办人文讲座,随后将文化素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开设人文教育课程,使理工科学生接受系统的人文教育。从1995年开始,学校要求全校所有新入学的学生(含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都必须通过《中国语文水平测试》,以硬性规定促使学生学习中国文化。2000年,同济医科大学与华中理工大学等学校合并,组建成华中科技大学。此后,医科学生也有机会接受系统的人文教育,提高了医科学生的人文素养。与时俱进、科学合理设置的课程体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团结协作精神,有助于增进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备顺应时展的知识和技能。正如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全方位育人[5]。

1.2学位课程

包括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学科前沿及学科交叉课程等。在夯实研究生基础理论、掌握基本实验技能的基础上,让研究生充分了解基础医学的前沿知识,引导研究生进入学科前沿和学科制高点。以一流学科建设为契机,加强交叉学科发展,形成新知识、新学科,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如我校“双一流”建设立项的学习记忆与机器学习课程,是交叉学科研究生高水平的实验课建设课程,由基础医学院牵头,联合计算机学院申报的。该课程以长短期记忆网络为导向,使神经生物学和计算机科学交叉融合。本课程不仅有助于医学专业学生学习人工智能的一般知识,帮助学生理清人工智能的知识结构,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加深对脑和神经网络的认识;而且能帮助计算机专业学生了解人脑学习记忆的神经生物学基础,了解学习记忆过程中的细胞和分子机制。课程以实验为主,使学生能够在科研实践活动中,运用所学的知识,正确合理选择人工智能方法模拟人类学习记忆,将有助于拓宽研究生的视野,促进学科知识融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1.3研究环节

包括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校内外公开学术报告及学位论文等。

2调整课程目标

在课程教学目标的确定过程中,学校和教师应与时俱进、根据国家和社会在现有经济环境下对专业技术人才的技能要求和实际需求,合理调整课程目标,推进“双一流”建设的落实。适时合理调整课程目标是完善课程结构、确定教学方法和更新课程内容的前提,也是课程开发和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基础医学专业中的代谢与疾病基础研究实验技术课程为例,该课程是我校“双一流”建设中立项的交叉学科高水平的研究生课程,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主要目标。教学团队基于多学科整合优势,结合临床研究、动物模型和细胞模型研究,从不同层次(包括整体、器官、细胞、分子)、采用多种方法(包括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药理学、生物化学以及生理病理学等)开展代谢性心血管疾病的基础和临床实验研究,使研究生掌握系统的代谢研究的技术和方法,通过启发学生寻找代谢性疾病新的防治靶点,将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紧密结合,使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更符合未来转化医学的模式。

3创新教学方法

课程学习是我国学位和研究生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是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必备环节,在研究生成长成才过程中具有全面、综合和基础性作用[6]。当前,在我国高校尤其是知名高校,教师的职称晋升与考核主要取决于其科研经费与发表SCI论文的质量等,导致教师重科研、轻教学,不大愿意在教学上投入时间和精力,更不愿意主动参与课程教学改革。另一方面,在互联网+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日益多元,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讲授式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研究生对学习的要求。因此,创新研究生课程教学方法,促进研究生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已迫在眉睫。我校医学教育历来十分重视教学法的研究与应用,尤其是在本科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7,8,9,10,11,12,13,14]。十多年来,通过3轮的PBL立项建设与完善,目前,基础医学学科拥有成熟的PBL教案有23个,能满足研究生课程教学需要。与PBL教学法一样,Sandwich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也在本科教学中经过多年的广泛应用,并举办了多期全国性的教学法培训班,获得了同行们的一致好评[14]。除了讲授、讨论等课程教学模式外,近些年来,随着我校对研究生基础医学课程教学的日益重视,PBL、Sandwich、案例教学法等在研究生教学中也得到了灵活应用,为研究生的学习增添了乐趣。网络课程、微课、慕课等也在研究生的基础医学课程中进行了试行。当然,创新课程教学方法不是完全排斥传统讲授,而是根据教师本人的教学特长、学科特点、具体教学内容及授课对象等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14]。总之,研究生课程教学的根本任务是根据课程目标的要求,激发研究生的学习兴趣和研究潜力,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设计,精心营造有利于研究生学习、研究和能力培养的良好教学氛围。

4拓展教学内容

研究生课程教学内容不应拘泥于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除了指定的教材和专著、参考教材外,还应包括学科前沿文献资料、新兴技术及实际应用、相关学科的交叉和融合等。这些教学内容涉及面较广、内涵丰富,为了提高研究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要注重研究生的教学方法及课堂组织形式,以课程目标为导向,既可以采用基于问题凝练教学内容的PBL教学法,或采用研讨式教学法,也可以通过典型病例将疾病的分析、研究方法和策略用Sandwich教学法来呈现科研与教学的有机结合等。

基础医学的课程教学内容应以培养学术型研究生为目标,注重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前沿性及相关学科的交叉和融合。例如,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作为我校“双一流”骨干基础学科建设的学科,在研究生病理生理学课程的教学中将本学科教师的科研课题研究进展融入课堂中,将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资源;从细胞和分子水平探讨疾病的发生机制,结合研究生的科研需求,给学生讲解科研思维的基本方法;如何进行论文的选题、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进而通过科学实验进行证明等,不断丰富和更新教学内容,使学生及时了解本学科的前沿动态,增强对病理生理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因此,通过把骨干优势学科的科研项目及研究进展、成果与教学有机结合,一方面可以缓解目前部分知名高校存在的“重科研、轻教学”的不合理现状,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得科研资源成为教学内容的有益补充,科研与教学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将有利于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5实验室建设

医学科研实验室建设范文12

【摘要】 为适应学院教学改革和发展,基础医学部以本科教学评估为契机,以“夯实医学基础,培养优秀医学人才”为工作目标,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任务,强化教学管理,不断研究和探索基础医学部管理新模式,提高了基础医学部的教学、科研及管理水平,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关键词】 本科;教学;管理;水平

基础医学部是我院规模最大、人员最多、教学任务最重的教学部门,在整个学校的工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学管理是高校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独特的复杂性、繁琐性和重复性,是高校管理科学化的一个重要课题,关系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也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高低。要真正提高教育质量、深化教学改革,教学管理改革一定要先行[1]。为适应学院改革发展,近几年来我们以本科教学评估为契机,不断研究和探索基础医学部管理新模式,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2005年,基础医学部正式将迎评工作纳入议事日程,按迎评促建的要求,确定了基础医学部基本工作思路:面向学院各专业,研究、实施、改革和创新基础医学教学。抓住一个契机,做到四个促进,即以评促建、深化改革、规范管理、提高质量、加快发展为有利契机,促进教学思想、教育观念的更新,促进教学改革、建设、管理、质量的提高,促进教学条件的改善,促进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师精力向教学的投入。几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 强化教学中心地位,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基础医学部以“夯实医学基础,培养优秀医学人才”为工作目标,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任务,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教学基地建设,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为达到此目标,我们加强了以下4个方面的工作。

1.1 领导重视确保教学工作为中心 教学工作是基础医学部的中心工作,为确保其中心地位,首先领导十分重视教学工作,由部主任主要负责教学管理,并指导分管副主任做好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及实验室建设,确保教学高效率高质量的顺利运行[1]。近3年召开专题教学工作会48余次。每周召开部领导例会,研究、布置、总结近期工作。定期召开教学工作会议;每学期到教研室、实验室调研;巡视考场,参加教学研讨会。从思想到行动真正把教学工作作为重中之重。近几年获自治区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学院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学院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1.2 制度健全强化管理 (1)为了保证管理水平上层次,首先确保有一支得力的管理队伍。通过竞聘上岗选聘了教研室主任、实验室主任等各级教学管理人员,其结构合理、学历层次和整体素质高,服务意识强。分管教学的副主任为医学博士,实验中心主任为医学硕士,均为高级职称。通过举办教研室主任、实验室主任培训班和经验交流会,聘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高年资教研室主任介绍管理经验,使教学管理队伍更加明确自身的管理职责,提高了管理艺术和水平。(2)教学、科研、思政、学生管理各项工作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制定了详细的科学合理的目标管理指标体系和奖惩措施。工作业绩作为职称评聘、考核评优的主要依据,并实行教学事故一票否决。(3)健全完善各种管理制度和监控机制。每学期进行教学检查3次;期末领导巡视考场;实行各级听课制度:部领导听课>4次/每学期,专家组成员听课>3次/每学期,教研室主任、教师相互听课>3次/每学期;组织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效果评价;各教研室之间交叉进行试卷评阅、成绩录入的全面检查,确保差错率低于1 %。

1.3 加强培养确保师资水平 (1)高学历、高职称教师承担本科教学工作。教授和副教授为本科生授课年均90%,并保证授课质量。以教学评估对教师授课的要求,严格训练教师的授课过程,以教学名师的观摩教学带动教学水平的提高;(2)采取多种措施加强青年教师培养。集中培训和个别指导相结合。每年基础医学部对新进青年教师举办岗前培训班:进行专题讲座,请相关专家教授分别开设专业思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如何书写规范的教案、如何备好课、如何讲好课、多媒体课件制作、网络课程及网页制作、医学论文写作的基本知识等课程,安排观摩教学等。各教研室对青年教师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指定副教授以上的高年资教师对其进行理论和实验的专门培养。1~2年内主岗位在实验室,兼顾专业的学习。定期进行专业理论闭卷考试、实验技能考核。提供外出进修学习、培训机会,并鼓励报考博士、硕士研究生。鼓励指导青年教师参加授课比赛、教案比赛等。要求青年教师尽快进入角色,适应教学岗位。近几年青年教师获国家课件比赛优秀奖2人,内蒙古自治区授课及课件比赛一等奖2人、二等奖4人、优秀奖3人,学院授课比赛一等奖5人、二等奖6人、三等奖12人,学院教案比赛一等奖2人、二等奖3人、三等奖5人。

2 加强课程体系改革与课程建设

2.1 学科重组调整与更名 多年以来微生物学和免疫学同在一个教研室,微生物学教学占优势,而免疫学从教学时数到师资配备等各方面均处于弱势地位。然而,免疫学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各学科的交叉渗透学科,是新知识、新理论发展迅速的前沿学科,必须予以加强。另外,寄生虫学从国内外的发展趋势看则是相对萎缩学科。为此,2005年将微生物学、免疫学、寄生虫学教研室进行调整,成立了免疫学教研室,由4名免疫学硕士组成,提高了免疫学师资力量,强化了学科特点,提高了教学水平。微生物学与寄生虫学教研室合并为病原生物学教研室。寄生虫学教师兼任微生物学课程,弥补了课时不足,改变了教师资源闲置的现象。达到了优势互补、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充分发挥三个学科师资积极性的目的。为顺应国际国内潮流及分子生物学的迅猛发展,2004年将生物化学学科更名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为加强实验室管理,做到资源共享,充分利用基础医学实验室和实验设备,特别是大型、较贵重仪器,成立了基础医学实验中心,将原来附属于各教研室的实验室合并为5大实验室,由实验中心统一管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2006年该中心被内蒙古教育厅评为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2 课程建设与教材建设 积极进行课程建设并推进课程负责人制。2005年进行的内蒙古自治区首批精品课程评选,在上报的全部3门医学课程中,基础医学部的生理学和人体解剖学两门课程入选;2006-2008年又有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药理学、病理解剖学三门课程入选自治区精品课程;人体解剖学为自治区示范课程。近三年基础医学部主编或参编各级各类教材、参考书83部,其中十一五规划教材16部;基础医学部自己组织主编了实验教材《基础医学实验教程》和《基础医学课程双语教材(选编)》,均由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这些工作大大提高了包头医学院的知名度。

3 深化教学改革,促进学科发展

基础医学部重视开展教学研究,近五年完成自治区和学院教育教学研究立项课题13项;发表教学研究及管理论文20余篇。获内蒙古自治区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全区首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2项;包头医学院教学成果一、二、三等奖共18项。

3.1 加强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改革 药理学开展PBL、SGD教学法;病理生理学开展病例教学;生理学积极进行教学改革,组织了四届生理学知识竞赛,开设实验设计等,其中“利用多媒体技术改革教学模式和考核方法”的课题在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立项,并获内蒙古自治区教学成果二等奖;病原生物学开展大学生蠕形螨感染调查、实验技能竞赛。多数教研室都开设了综合性或设计性实验。

3.2 积极开展多媒体课件教学 基础医学部率先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并不断总结经验,举办课件制作培训班,举行课件教学研讨会。现在基础医学部所有教师均有自制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并积极参加课件竞赛。“生理学互动辞典式多媒体课件研发”课题在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立项,获内蒙古自治区首届课件竞赛一等奖,主持人被授予内蒙古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并获全国课件竞赛优秀奖、内蒙古自治区教学成果一等奖,并上报教育部参加国家教学成果奖评选。

3.3 积极推进双语教学 从2005年开始,在医学主干课程部分章节中开展了双语教学,共计开出12门课程,以后每年都逐步增加开课数量和开课学时。召开了双语教学研讨会,总结利弊,取长补短。2008年组织编写了《基础医学课程双语教材(选编)》(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并在本科生教学中使用,由听课组、学生反馈意见对双语教学进行质量监控,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多数同学对双语教学给予肯定,认为对他们学习专业外语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更重要的是,通过双语授课和编写教材,对授课教师外语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很好的督促作用。

3.4 探索考试方法改革 病理生理学连续两年开展了无人监考考试,经过严密组织,收到了良好效果,重要的是加强了对学生诚信考试的教育;生理学开展人机对话考试、口试等,有效地遏制了考试作弊的恶习;其他学科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考核方法的改革。

4 科研促进教学

4.1 异常Hb筛查 生物化学血红蛋白研究室的研究工作在国际、国内都有很大影响。为了将科研应用于教学,达到科研促教学的目的,自1985年起,生物化学教研室将异常血红蛋白筛查的研究课题应用于本科生实验,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4例异常血红蛋白,并正式编入本科实验教材中。目前,学生实验已筛查近2万人次,检出异常血红蛋白4例。该课题荣获内蒙古自治区优秀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各1项。

4.2 血栓形成仪的应用 由药理教研室研发的血栓形成仪,1998年获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88103071.6)。该仪器成为医药学领域研制止血药、抗凝血药及抗血栓药必不可少的仪器。2002年至今,在我院本科各专业药理学实验课中应用,开出了“药物对实验性体内血栓形成的影响”的实验。已发表3篇论文;2004年正式编入本科实验教材中;2005年度获包头医学院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06年获全区首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4.3 开展创新性实验 为了鼓励各学科积极探索新实验及学生参与科研实验,基础医学部设立了“创新性实验教学研究奖励基金”,近三年有14项创新性实验得到资助,学生参与4篇。

5 加强学风建设

采取教师评学、学生评学,教授、副教授硕导、博士联系学生班级,成立学风检查组,不定期深入课堂检查学习情况。发出倡议书,开展签定“诚信考试、杜绝作弊”承诺书,举办“无人监考”考试等各项措施,以加强学风建设,倡导优良学风。

总之,近几年通过迎评促建,基础医学部以本科教学评估为契机,经过基础医学部全体教职工的辛勤努力,提升了基础医学部管理水平,基本实现了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教学质量得到有效的监督和保障,教学条件得到明显的改善,师资队伍建设和培养成效显著,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然而,也存在一些困扰我们的问题:(1)没有完全建立起教学型大学的学科体系;(2)部分学科缺乏与教学型大学相适应的高水平的带头人。今后还需在现有学科的基础上,发展优势与特色学科,加强硕士点和重点学科建设,提升学科建设的层次和水平;通过引进和培养,建立一支高素质、高层次、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重点培养一批素质好、后劲足的中青年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实现学科队伍整体水平的跨越,力争使基础医学部的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姚海英.论以科学发展观认识和指导高等医学教育[J].中国医学论理学,2004,(17):55-56.

3.1 加强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改革 药理学开展PBL、SGD教学法;病理生理学开展病例教学;生理学积极进行教学改革,组织了四届生理学知识竞赛,开设实验设计等,其中“利用多媒体技术改革教学模式和考核方法”的课题在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立项,并获内蒙古自治区教学成果二等奖;病原生物学开展大学生蠕形螨感染调查、实验技能竞赛。多数教研室都开设了综合性或设计性实验。

3.2 积极开展多媒体课件教学 基础医学部率先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并不断总结经验,举办课件制作培训班,举行课件教学研讨会。现在基础医学部所有教师均有自制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并积极参加课件竞赛。“生理学互动辞典式多媒体课件研发”课题在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立项,获内蒙古自治区首届课件竞赛一等奖,主持人被授予内蒙古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并获全国课件竞赛优秀奖、内蒙古自治区教学成果一等奖,并上报教育部参加国家教学成果奖评选。

3.3 积极推进双语教学 从2005年开始,在医学主干课程部分章节中开展了双语教学,共计开出12门课程,以后每年都逐步增加开课数量和开课学时。召开了双语教学研讨会,总结利弊,取长补短。2008年组织编写了《基础医学课程双语教材(选编)》(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并在本科生教学中使用,由听课组、学生反馈意见对双语教学进行质量监控,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多数同学对双语教学给予肯定,认为对他们学习专业外语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更重要的是,通过双语授课和编写教材,对授课教师外语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很好的督促作用。

3.4 探索考试方法改革 病理生理学连续两年开展了无人监考考试,经过严密组织,收到了良好效果,重要的是加强了对学生诚信考试的教育;生理学开展人机对话考试、口试等,有效地遏制了考试作弊的恶习;其他学科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考核方法的改革。

4 科研促进教学

4.1 异常Hb筛查 生物化学血红蛋白研究室的研究工作在国际、国内都有很大影响。为了将科研应用于教学,达到科研促教学的目的,自1985年起,生物化学教研室将异常血红蛋白筛查的研究课题应用于本科生实验,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4例异常血红蛋白,并正式编入本科实验教材中。目前,学生实验已筛查近2万人次,检出异常血红蛋白4例。该课题荣获内蒙古自治区优秀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各1项。

4.2 血栓形成仪的应用 由药理教研室研发的血栓形成仪,1998年获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88103071.6)。该仪器成为医药学领域研制止血药、抗凝血药及抗血栓药必不可少的仪器。2002年至今,在我院本科各专业药理学实验课中应用,开出了“药物对实验性体内血栓形成的影响”的实验。已发表3篇论文;2004年正式编入本科实验教材中;2005年度获包头医学院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06年获全区首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4.3 开展创新性实验 为了鼓励各学科积极探索新实验及学生参与科研实验,基础医学部设立了“创新性实验教学研究奖励基金”,近三年有14项创新性实验得到资助,学生参与4篇。

5 加强学风建设

采取教师评学、学生评学,教授、副教授硕导、博士联系学生班级,成立学风检查组,不定期深入课堂检查学习情况。发出倡议书,开展签定“诚信考试、杜绝作弊”承诺书,举办“无人监考”考试等各项措施,以加强学风建设,倡导优良学风。

总之,近几年通过迎评促建,基础医学部以本科教学评估为契机,经过基础医学部全体教职工的辛勤努力,提升了基础医学部管理水平,基本实现了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教学质量得到有效的监督和保障,教学条件得到明显的改善,师资队伍建设和培养成效显著,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然而,也存在一些困扰我们的问题:(1)没有完全建立起教学型大学的学科体系;(2)部分学科缺乏与教学型大学相适应的高水平的带头人。今后还需在现有学科的基础上,发展优势与特色学科,加强硕士点和重点学科建设,提升学科建设的层次和水平;通过引进和培养,建立一支高素质、高层次、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重点培养一批素质好、后劲足的中青年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实现学科队伍整体水平的跨越,力争使基础医学部的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