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经济问题的本质

经济问题的本质

时间:2023-06-11 09:32:40

经济问题的本质

经济问题的本质范文1

【关键词】质量成本 社会经济性

目前,质量问题事件频发,使许多企业已认识到质量对经济效益尤其是社会效益的影响,在质量问题导致企业利润不断下降的情况下,对质量成本认识才能成为企业经营者关注的中心。但是,理解了质量成本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掌握并成功实施和应用质量经济性思想和原理,促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更容易立足和发展。有效地实施产品的质量经济性分析和管理,有力地推进企业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是一个企业追求持续经营成功的重要环节,也是衡量一个企业管理有效性的重要标志。

一、质量经济性的内涵

在充分认识质量经济性的重要性基础上,普遍认为质量经济性是人们获得质量所耗费资源的价值量的度量,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较小的耗费资源价值量,其经济性就好,反之就差。就目前的理解可以把质量经济性的概念分为两种:狭义的质量经济性和广义的质量经济性,前者是指质量在形成过程中所耗费的资源的价值量,主要是产品的设计成本和制造成本及应该分摊的期间费用;后者是指用户获得质量所耗费的全部费用,包括质量在形成过程中资源耗费的价值量和在使用过程中耗费的价值量。这样,我们可以用单位产品成本和分摊的期间费用之和,来反映企业某种产品的狭义的质量经济性,而用价值工程中的(单位产品)寿命周期成本,来反映广义的质量经济性。质量经济性分析的原理就是在提高顾客满意度的同时,降低质量成本。其指导思想是有效的利用资源,以最小的资源消耗满足对产品质量的要求。合格的产品决不仅限于产品按技术特征来设计,制造并达到要求,而应该在客户需要时,以合理的价格和最短的时间,能够提供给顾客真正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只有将质量管理和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行有机的结合,质量管理在企业中才能更有效发挥其潜能,才能走得更远。

二、企业质量经济性的分析及质量社会经济性的提出

企业质量经济性在企业一般是通过质量损失或者质量成本项目的分析,以降低质量损失率或质量成本来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质量成本项目基本可以归纳为四大类,即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其中,预防成本是指为预防产品不能达到满意的质量所支付的费用;鉴定成本是指为评定产品是否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进行试验、检验和检查所支付的费用;内部故障成本是指产品在交付前因未能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所造成的损失;外部故障成本是指产品在交付后因未能达到顾客满意的质量所造成的损失。因此,质量问题的分析又可归结为质量损失的分析,所以质量经济性分析就是以用户和社会需求的质量为出发点,从经济的角度分析质量问题,围绕产品的适用性和经济性,寻求质、本、利的最佳组合,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促进企业贴近市场与顾客,挖掘和发挥内部的积极因素与作用。质量经济性分析可以促使企业更加贴近市场与顾客,使企业能更好地根据市场、顾客和社会的需求来组织生产、确定产品档次、价格和质量水平,提高经济效益。

有利于企业保持质量与效益、质量与经济的相对平衡、稳定和发展。质量经济性分析通过评价企业经营运作的各个环节质量、过程质量、总体结果质量和经济效果,促使企业正确处理质量与市场竞争、质量与效益、质量供给与需求、质量与生产成本等之间的关系,科学地选择质量水平和投入费用的最佳方案与决策。

有利于企业资源的整合与利用,质量经济性分析追求的是以低的投入、低的成本获取满意的质量和尽可能大的利润。纵观从苏丹红一号、劣质奶粉、有毒大米、孔雀石绿到毒豆奶、毒饺子和“三鹿奶粉事件”到今天的乳制品行业以及双汇集团的“瘦肉精”事件,再到2012年“毒胶囊事件”、“酒鬼酒塑化剂事件”等中国质量问题频发,说明只关注企业的质量经济性已经难以解释和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深远的问题,质量问题所引起的社会损失或者叫社会成本的已引起相当的关注和研究,质量问题引发的社会经济性研究成为当前的迫切任务。

三、质量的社会经济性分析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任何质量事件的发生都或多或少的会引起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损失,这是企业积极进行产品研究与开发的动力,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利润水平促使企业不断的关注其质量成本问题,因此对质量问题的认识经历,从事后把关的质量检验阶段到统计质量控制阶段再到贯穿于整个产品质量产生、形成、实现的全过程的全面质量管理阶段,企业质量的经济性分析始终围绕的都是企业,从来都没有过多地关注过遭受质量问题困扰的社会受害群体和最终的承载体国家或政府,因此质量问题的社会性分析和研究有助于我们从宏观的或另一角度,重新审视或认识质量问题的危害,真正提高人们、企业、社会、政府对质量问题的认识,提升对质量问题的关注。

(一)质量问题所引发的企业自身的直接经济损失

任一质量事件的发生,都必然的给当事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利益的损失与影响,只不过取决于问题的严重和影响程度不同,比如三鹿集团已成长为中国食品工业百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也是河北省石家庄市重点支持的企业集团,曾连续6年入选中国企业500强。2007年,集团实现销售收入100.1亿元。经中国品牌资产评价中心评定,三鹿品牌价值达149.07亿元。然而自从2008年9月11日“三聚氰胺”事件事件曝光后三鹿所有的奶粉在全国下架,接受顾客的退赔要求,全国所有的加工厂停产整顿,对于年销售额达100亿元位居全国第三名的这样的大型乳制品加工企业来讲,其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的损失是天文数字,“三聚氰胺”让三鹿奶粉轰然倒下,三鹿奶业集团的坍塌、一个民族品牌的湮灭;再如2011年的“瘦肉精”事件让双汇集团一夜之间损失超百亿元,冠生园月饼事件,他们只是利用了陈旧豆沙制作月饼,被曝光以后,这个百年品牌商家一下子毁灭了;还有包括今年的酒鬼酒“塑化剂事件”更是让企业身陷危机。这且不说,伴随着企业的质量事件,随之而来的是问题的处理与善后,不仅有社会名誉的影响、品牌价值的损失,市场份额的减少,更有企业内部职工的下岗与转岗,以及内部管理结构与体制的调整有些损失不是可以以数字进行衡量的。

(二)质量问题所引发的连带行业、社会损失

质量问题的产生,一般来讲,不仅仅是一个企业的问题,而会波及整个产业链条,甚至整个行业,这种影响甚至在更广泛的层面上进一步的扩展和探刻。如“三鹿奶粉”事件,不仅影响到蒙牛、伊利和光明等同质化企业,更影响到奶农等养殖户以及最终端的消费人群,致使国内乳企经营困难,奶农利益倒挂,而且使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发生了严重的扭曲;三鹿奶粉事件由食品安全事件升级到社会安全事件,全国范围内出现倒奶、杀牛的现象,从而影响到整个产业链条。而后续国内奶粉滞销,洋奶粉价格飞涨,消费者承担了更大的付出;同样我们从后续发生的‘瘦肉精”事件看,同样引起了猪肉价格的大幅下跌和养猪专业户的极大损失,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三)质量问题所引起的国家社会的救助投入

质量问题爆发关乎国家与社会,因此每次质量事件的爆发,政府都必须为解决质量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实施相应的政策调控,双鹿事件、瘦肉精事件、毒胶囊事件、酒鬼酒塑化剂事件一样无不如此。如双鹿事件发生以后国家出台政策解决因三鹿集团等企业停产导致奶源基地养殖场(户)生鲜奶滞销问题。在奶价大幅下降的情况下,启动奶农特别救助行动,给受事件影响的广大奶农提供短期补助。国家在此次突发事件的处理中,帮助奶农处理消化过剩奶源,解决奶农卖奶难,同时对这次勇于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多收过剩奶源的企业,在今后企业发展中给与税收、重大项目资金、优惠信贷等方面的重点扶持。而且对所有因食用该产品受到了不同程度伤害的婴幼儿国家从财政拿出了20个亿给予重点救助,并给受到奶粉影响的儿童上了保险,为期20年;然而我们可以想象对这些受到伤害婴幼儿的影响和伤害可能是一生的。

(四)质量事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和心灵的伤害损失

每次质量事件的发生,尤其是食品、药品、安全等关乎人们生命的质量问题,尤其是不断涌现的食品安全事件,更是使人们身心交瘁,都会引起对社会的拷问,这到底是怎么了,奶不能饮,肉不能食,药不能用,车不能坐等等,我们的社会到底还有什么是可以放心使用的。因此质量事件,对使用者的身心来讲都造成了极大地影响,如三鹿奶粉事件后,查出几千名婴幼儿因食用了三鹿集团的劣质奶粉而出现肾病,超过50人因患肾结石陷人危险,2人因此而死亡,并且成千上万个家庭因食用过三鹿奶粉或其他问题奶粉而提心吊胆。孩子是父母的心肝,是祖国的未来,从小就受到这样的伤害,人们实在难以淡忘。

(五)质量问题对我国产业进程的影响

市场经济体制使我国民族工业得以振兴,“中国制造”走向了世界。而频频发生的质量事件,尤其是食品药品安全事故的出现,使人们对国产食品乃至其他工业产品的信任和信心产生了动摇,尤为突出的是三鹿奶粉事件、双汇瘦肉精事件、上海冠生园食品事件和今年的毒胶囊事件、酒鬼酒塑化剂事件使本身就相对薄弱的国产食品信誉倍受打击;这不但使部分企业从此退出市场,而且对勉强生存下来的企业也是步履维艰。同时也对我国食品生产行业、农业产业化都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更为重要的是对“中国制造”在境外的形象受到影响。

从以上几个方面就可以看出,质量问题所造成的社会损失或经济成本与企业质量成本相比是巨大的,过去我们更多关注的是企业质量成本的经济性,那主要是为了发展我国的民族工业,而现在我们有能力也有条件关注更为广泛的质量损失的领域,通过更多的人关注质量成本的社会性的影响,将会促使社会各方面更加深入地理解质量概念的内涵,促进我国质量事业的快速有效的健康发展。

四、结论

质量问题的社会经济性分析有助于企业、政府、社会正确地认识质量问题不仅仅是企业关注的利益损失,而是整个社会关注的社会损失,这种损失是长远、深刻的,重视质量问题的社会经济性,将会使整个社会的质量意识进一步提高,促进企业和社会的质量进步。

经济问题的本质范文2

关键词:质量评价;区域经济;管理;发展

基于质量评价的区域经济管理探讨是当前解决目标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关键。通过对问题的采集和分析,总结出目标区域当前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为推动该地区经济发展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解决目标地区的问题。

一、区域经济质量评价

区域经济评价是区域经济管理的基本环节。我国长期在“摸着石头过河”指导思想下开展经济管理工作,只注重区域经济发展及其相关工作,没有对经济方案效果进行评估,增加了区域经济理性控制难度,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区域经济系统均为经济评价的对象。区域经济管理系统由多个子系统组成,在经济管理中各个子系统相互作用,共同促进经济管理系统运作。监控经济管理活动、提升经济管理质量是区域经济管理的目的。作为区域经济管理系统中重要的子系统,区域经济管理系统通过上级评价指标与第三方评级指标、根据区域经济管理系统运行情况进行最终反馈,完整反应区域经济管理系统运行情况。

二、基于质量评价的区域经济管理的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我国社会中的矛盾进一步激化,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基于质量评价的区域经济管理是缓和社会矛盾、提升社会生产能力的关键。对社会发展来说,质量评价具有以下几方面作用

(1)对社会结构的作用。在市场经济的催生作用下,我国出现一批先富群体,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各个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增加了社会运行中的不稳定因素。基于质量评价的区域经济管理,能帮助决策部门分析当地经济运行情况、深入了解社会结构,并根据反馈信息完善社会福利、改革税务机制、缩小贫富差距。质量评价是缓和社会矛盾、清晰社会结构的重点内容。

(2)对安全形势的作用。食品安全、交通安全、医疗安全是现阶段人民关注的重点。三鹿奶粉事件增加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认识程度,各个地区紧抓食品安全建设和监管力度,并不断取得成果,但层出不穷的毒螃蟹、毒豆芽、毒大米等报道依旧时常见诸报端。交通安全问题、医疗安全问题则时刻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近年来我国交通安全事故频发,医疗安全问题同样困扰着正常的医疗保健秩序。基于质量评价的区域经济管理,能细化安全管理环节、分配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安全管理办法,切实推动安全管理工作建设。通过质量评价,认清现阶段安全管理工作核心问题,提升安全形势管理整体水平。[1]

(3)对环境问题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自然环境也在不断恶化,虽然国家不断推行新的政策,但我国环境问题依然堪忧。水资源污染严重、自然资源过度浪费、土地资源不断缩小,这些问题在不断缩小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潜力的同时也在威胁人们的生存空间。通过进一步解析环境问题,剖析造成环境问题的核心原因,并借此提出合理化建议,提升环境治理能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综上所述,基于质量评价的区域经济管理是弥补区域管理不足的关键,建立、完善区域经济管理势在必行。以质量评价为指导的区域经济管理,是提升区域经济管理合理性的重要保证。[2]在质量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区域经济管理讨论,则必须要改变传统模式中的“效率”观点,以“科学”指引下一步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效率”、“结果质量”两方面抓起,提升区域经济管理能力。

三、建立完善经济管理检验机制提升质量评价能力

建立完善的经济管理检验机制是提升质量评价能力的关键。区域经济管理工作重点是统筹各个地区、各个阶层、各个方面的发展趋势,经济管理检验机制是决策部门实现与区域实际情况相连接的媒介。对当前社会而言完善经济管理检验机制应该从下述几点入手:

(1)经济结构考察。各地区地理环境不同导致各地区的经济结构主体产业不同,以山西和云南为例,山西煤矿资源丰富,其主导产业自然是第二产业;云南省旅游资源丰富,主导产业只能是第三产业。但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受我国工业基础、人文环境进一步优化调整的影响,各个地区都不可能出现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较低的情况,各个地区要开展第三产业建设调研,挖掘本地区人文、地理、历史、科学、自然等方面的比较优势,通过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带动其他产业结构优化。[3]因此,在经济结构考察过程中,要以当地环境因素与第三产业发展情况作为重要考察依据,为区域经济管理提供可借鉴的建议。对质量控制工作而言,要妥善分配当地产业结构布局,弥补产业结构失衡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推动区域经济改造升级。

(2)居民收入考察。居民收入是区域经济管理的重点,如果区域经济管理不能提升居民收入水平,那么整个区域经济管理就毫无意义。质量评价是评价居民收入的重要指标,通过分析居民收入、社会福利制度,为区域经济管理政策提出新的指导意见。区域经济管理必须要让社会各个阶层得到切实的利益,特别是现在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维护这部分经济群体利益的工作更加艰巨。通过居民收入考察,判断本地居民收入情况,结合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完善社会福利制度,加强医疗保险、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维护大多数阶层主体的利益。

(3)市场运行方式管理。我国市场经济运行中存在诸多不足,与整体市场经济环境相比,区域经济市场运行方式管理主要有两方面问题:一是区域内部市场竞争激烈。二是市场竞争秩序有待规范。要严把市场运行方式管理质量控制,针对区域市场运行中的不足提出合理化建议,提升区域市场运行性能。[4]政府要实现职能转变,推出市场管理条例,规范市场运行秩序、指导完善市场组织结构,达到降低内部竞争压力、营造良好市场竞争氛围的目的。

四、以科学发展观推动区域经济管理建设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5]在区域经济管理中,科学发展观能指导经济管理工作,提升质量评价能力,推动区域经济管理工作的发展。

(1)坚持以人为本。在区域经济管理中,要围绕服务于人民展开工作,切实解决人民生活所需问题。维护区域内各组成部分利益是经济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因此,在管理过程中,可以落实福利制度,使广大群众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改变传统形势下财富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局面。要改变传统“唯GDP至上”的思想,统筹环境发展、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加强食品安全、交通安全、卫生安全监管力度,提升社会公共服务能力,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质量评价体系要紧抓社会服务能力、人民生活水平两方面内容,并以此作为评价区域经济管理的标准,全面分析经济管理工作的得与失,针对其中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2)全面协调发展。区域经济管理要统筹区域内各经济主体的整体协调发展。在新形势下,协调发展有了新的变化:区域经济管理要协调区域内各地区的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东西部共同发展;协调区域内各经济阶层的发展,缩小贫富差距、避免两极分化;协调区域发展与区域自然环境发展,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本区域与外区域的发展,实现各地区相互帮助,深化各地区间的交流,实现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双赢。质量评价体系要以上述内容为标准,展开经济管理讨论,为全面协调发展提出合理建议。在区域发展过程中,要以谋求地区间的经济合作为主、深化地区自身经济改革为辅。通过各区域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增强本地区经济活力,促进本地经济发展;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与生产方式,推动管理方式的变革。目前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社会生产能力、管理制度中存在诸多不足,使市场经济弊端没有得到充分解决。[6]现阶段很多地区都存在产业结构相同、区域间市场竞争压力过大的情况,降低了区域经济质量。在区域经济管理中,首先要优化产业结构,降低区域内各企业竞争程度;其次要加强政府指引,降低市场经济弊端对本区域投资发展情况的影响。最后,要积极引导本地产业结构升级,增强本地产业市场竞争能力。

(3)可持续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关键就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社会、资源、环境三者的协调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改变传统生产方式中“要效益,不要环境”的错误思想,树立正确观念,将环境考核、资源考核作为考核的重点。要革新生产技术,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需求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最后,要树立长远发展观念,避免经济管理工作中出现只顾眼前利益,忽视未来发展的现象。在可持续发展中,区域经济管理的工作更加繁重:首先,区域经济管理要改变旧的管理思想,寻求管理指导方针和管理思想的变革。其次,要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降低经济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最后,要加强管理,实现长远发展。[7]繁重的区域经济管理工作对质量评价体系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质量评价体系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要求指导实践,以具体要求评价区域经济管理工作,实现区域经济管理方式的突破。

五、结束语

我国基于质量评价的区域经济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针对我国现阶段社会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要增强质量评价体系对区域经济的指导作用,及时发现自身经济管理工作中的不足,提升经济管理能力。对我国政府而言,要从国际社会上汲取先进管理经验,改革管理措施,实现区域经济管理工作跨越式发展。管理部门要从自身做起,勇于创新、大胆改革推动区域经济管理现代化建设,从内部完善自身管理制度,减少工作失误,追求更高层次的跨越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邓红艳,朱鲲鹏,等.基于质量控制的自动综合框架模型[J].测绘通报,2011(21):179-181.

[2] 王滨.黑龙港地区水土资源综合质量评价与耦合协调关系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博士生论文,2011:45-47.

[3] 刘剑虹,熊和平.区域经济结构与区域高等教育的多元发展[J].教育研究,2013(10):32-37.

[4] 孔令池.区域经济发展质量评价及其收敛性分析――基于华东地区的经验数据[J].兰州商学院学报,2013(12):19-23.

[5] 徐瑛,陈秀山.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全面评价区域经济质量[J].教学与研究,2010(11):132-135.

经济问题的本质范文3

1新形势下医院经济管理的发展现状分析

从宏观的角度分析,新形势下我国医疗机构的整体经济管理发展现状较为良好,为我国医疗行业的稳定发展、居民医疗服务的有效提供、医疗市场的稳定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从医疗机构的公益属性方面进行分析,公立医院当前在经济管理的实践发展中较之私立医院,其在管理模式、审核机制、营销机制以及管理形式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最终造成在医疗配置薄弱的区域,公立医院的市场竞争力较弱,存在生存困难,财政压力大的现象。因此从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新形势下医院经济管理的发展,还应从上述存在问题的优化、补充、改善方面进行发展。

2新形势下医院经济管理面临的问题分析

(1)内部控制问题。从当前公立医院的内部管理制度,以及管理流程方面分析,新形势下的经济管理工作开展,内部控制存在问题是主要存在的一种的问题。其中内部控制存在问题,主要表现为:内部管理中人员技能、管理制度,以及人员成本意识不强,造成在相关经济管理措施实施中,出现了实施效果不达标、资源浪费高,以及中间成本高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医院经济管理质量,也造成医院在经营过程中的内部管理成本过高,影响了医院的经济管理效果,同时对于医院的稳定发展,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预算管理问题。新形势下医院经济管理工作在开展中,预算管理问题为主要存在的一种问题,主要体现为:医院经济管理中缺乏相关预算管理制度,且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预算意识,造成在新形势下医院经济管理中的资源应用效果较弱;预算管理出现问题,对于医院经营发展中的决策质量控制,以及相关科研投资效果的控制,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此外预算管理出现问题,也造成医院在经济管理中的财务行政管理成本过高,相关审计机制执行不畅的现象,严重的制约了新形势下的医院经济管理。从宏观的角度分析,对于医院发展中的市场竞争力控制,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3)内部统筹协调问题。新形势下医院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内部统筹协调问题为普遍存在的一种问题。其中内部统筹协调出现问题主要表现为:新形势下医院经济管理中的内部统筹协调管理人员专业技能不合格,缺乏对整体市场的监管、分析能力,造成在具体的经济管理、项目投资,以及资源调配中出现决策性错误,引起的资金损失、资源浪费,以及管理风险现象,这些问题的出现对于医院的稳定经营以及内部经济管理质量的良性发展,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4)经济管理中的监督机制问题。医院作为一种特殊的企业,解决新形势下的经济管理发展、监督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医院经济管理中的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医院经济管理中缺失监督机制,或存在财务管理人员、监督人员、资金审批人员为同一人或同一部门的现象,且存在以行政监督代替财务专业性监督的现象,严重的影响了医院经济管理中的专业性、合格性。从资金应用安全性的角度进行分析,医院经济管理中的监督机制存在问题,也易产生内部贪腐以及违规违法现象,不利于医院经济管理的规范化发展。

(5)成本管理问题。新形势下医院经济管理作业的实施,成本管理出现问题较为多见。主要体现在人员成本意识方面、内部成本管理制度方面、成本核算方面,以及成本审计方面。其中人员成本意识方面的问题及内部成本管理制度方面存在问题,主要表现为:财务管理人员,以及科室费用申报人员、审批人员,成本意识薄弱,成本观念缺失,缺失成本申报审核流程、审核制度,造成的资源浪费、内部经营成本增高,产生的收益降低以及经营压力问题。成本核算及成本审计方面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成本核算中的核算机制主观性过强,缺失客观的评估及数据分析,最终造成在后续财务审计作业的开展中,出现了审计失效,走过场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医院经济管理效果,也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现象,不利于医院的稳定发展。

3关于新形势下医院经济管理的实践策略及优化措施分析

分析当前医院经济管理的发展现状以及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笔者针对医院经济管理的优化控制以及实践发展,提出了以下几点改善措施,如:提升医务人员业务水平、制定医院预算管理制度、加强经济管理下的市场团队建设、完善经济管理中的监管机制、优化营销策略,注重营销投入。

(1)提升医务人员业务水平。从新形势下的医院经济管理发展现状进行评估,提升医务人员业务水平,对于提升医院经济管理中的内部控制质量意义重大。其中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关于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提升,基于市场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医院应从多个方面开展工作,其一提升医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具体执行中可通过对外交流,经验学习,加强临床培训的方式,提升新进人员以及既有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确保在医疗救治中的专业性;其二制定医疗服务满意度调查制度,针对入院患者建立满意度调查体系,进行相关救治质量,服务态度的调研,并基于反馈结果进行改善和优化;其三制定长期性的人才引进计划,加强人才引进能力,增强医院的医疗质量。以此通过提升医院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最终提升患者满意度,确保医院经济管理下经济收入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基于稳定的经济收益,设计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提升医院经济管理质量,合理分配资源,拓展医院知名度,确保新形势下医院稳定经营的目的。另外在内部管理制度的制定中,为确保相关资源统筹协调的合理性,医院财务管理人员以及统筹协调人员,应基于医院各科室的医疗设备配置现状、医务人员配置现状,以及其他公共资源的配置现状,进行对应的补充和优化协调。以此达到合理发挥资源应用效果,突出医院重点科室,提升医院医疗水平,以及保障医院稳定发展的目的。

(2)制定医院预算管理制度。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从医院经济管理的发展进程进行分析,制定医院预算管理制度,对于医院经济管理质量的提升意义重大。其中在实际发展中,关于医院预算管理制度的实施,为确保相关制度制定的有效性,同时合理的发挥预算管理效果。医院预算管理制度的制定,应通过市场调研,结合区域医院机构的经济发展现状以及行业特征,以科室为单位结合财务管理部门,行政管理部门,进行预算管理体系,以及审核体系的建立。并指定科室预算负责人,以此确保相关费用支出应用的合格性,同时减少因资金闲置,造成的资源浪费现象。

(3)完善经济管理中的监管机制。无规矩不成方圆,医院经济管理工作在发展中,从日常的经营发展特点进行分析,资金流水大,资金体量大,支出项目多,支出渠道组成复杂,为医院经济管理中的主要特点。因此从经济管理中的资金安全性,以及资金应用效果发挥的角度进行分析,完善经济管理中的监管机制,则为医院经济管理发展中的主要改善措施。其中经济管理中的监管机制设计,应从设立审核机制,建立监管平台,完善审批流程,落实凭证验证,以及落实财务责任负责制的方向进行发展,以此确保医院经济管理中监管机制的完善性,降低因监管机制不完善,造成经济管理中出现的违法违规,以及内部贪腐,经济损失的不良现象。

(4)提升医务人员成本意识,完善内部成本管理制度。从新形势下医院经济管理的发展现状进行评估,提升医务人员成本意识,完善内部成本管理制度,对于医院的经济管理质量提升,以及经济管理效果保障意义重大。其中关于医务人员的成本意识提升,基于医院的实际经营发展现状,医院可以科室为单位,定期开展医务人员成本意识培训,并实施一定的调查问卷,优化完善成本意识的培训方式方法,最终达到合理提升医院医务人员成本意识,降低在经济管理中因人员成本意识不足,造成的资源浪费等其他不良现象。在人员成本意识培训的基础上,医院经济管理中还应完善其内部成本管理制度,实际落实中关于成本管理制度的实施,可通过两个方面进行发展,其一制度考核,其二物质奖励。制度考核方面的具体实施,以科室为单位,针对各科室的运营成本,日常申报费用进行统计审核,之后通过横向对比的方式,按照季度审核,半年审核,年审核的方式,进行各科室的费用,成本统计分析;设立奖励基金,基于各科室的运营成本,费用统计分析对比数据,实施对应的奖励措施。以此合理的提升医院经济管理效果,同时达到提升人员成本意识,确保相关成本控制,资源控制效果,推动新形势下医院经济管理健康发展的目的。

4结束语

新形势下我国医院经济管理的发展,从普遍的发展现状,以及各类问题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医院在实际发展中为切实有效的提升经济管理质量,实际发展中应从制定医院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经济管理中的监管机制,提升医务人员业务水平,以及完善内部成本管理制度,提升医务人员成本意识的方向进行发展。以此推动新形势下的医院经济管理质量,同时提升医院的经济管理水平。

经济问题的本质范文4

关键词:市场经济;建筑经济;成本管理

一、前言

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建筑行业逐渐繁盛,许许多多的建筑企业成立,这种时候,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越发激烈,在有限的资源内,建筑企业的生存空间渐渐缩小。建筑企业必须思考出路,只有不断进取,才能够保证企业自身的竞争力,让企业抓住先机,占据地位,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作为企业管理者,需要加强建筑企业的经济成本管理,文章对经济成本管理问题进行了研究,现将探析结果做出如下阐述。

二、建筑经济成本管理概述

建筑企业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必须加强自身的成本管理,加强对成本的控制。成本管理包含的内容十分复杂,先要进行成本的预估,然后计划控制核算,最后还要进行成本的分析考核[1]。通过这些对成本的分析,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施工过程,获得对各类资源的直接掌握,能够通过减少对资源浪费的行为来降低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成本管理对建筑企业来说意义重大,必须做好对成本的管理。而企业在进行成本管理时往往涉及到很多方面的考察,过程非常复杂,为了使成本管理这一过程变得更加完善合理,必须加强对成本管理的探究,使得成本管理过程更加科学,对企业有着更大的帮助。

三、市场经济下建筑经济成本管理问题

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笔者发现在市场经济下,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存在以下几种问题:1.经济管理意识薄弱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越发强烈。然而,这种时候,我们发现经济成本的管理能力并没有跟上市场的变化,许多问题逐步显露出来。这些管理上的问题使得企业的发展受到了制约。目前的的经济成本管理中最为典型的问题就是建筑企业的经济管理意识薄弱,很多时候,企业的管理者并没有非常重视经济成本管理的问题,目光较为短浅,没有整体的眼光,不能从整体角度来为企业节约成本[2]。2.企业人员素质偏低整体来看,建筑企业的人员素质偏低,这种素质的低下既表现在管理者身上也表现在施工工人身上。很多时候,管理者无法真正落实管理工作,而施工工人缺乏对成本的控制意识。即使管理者希望加强经济成本管理,却也会因为个人素质的限制而使得管理工作缺乏有效性。很多时候,建筑企业应对这类情况都是加大投入,不管是人力还是物力,然而却没有想过加强培训工作,提高人员素质,这就使得企业成员无法为企业的成本控制做出有利的影响。3.成本管理方向不明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建筑企业对成本管理这一块没有太大的研究,整个成本管理的过程都是停留在表面,仅仅是降低成本,而没有整体发展的角度,没有看到成本的发展,对于成本方向指向不明。这就使得,企业很多时候做出的经济成本管理是不能满足企业整体需求的,不能带动企业长远发展,长期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4.成本管理体制不全目前,很多建筑企业没有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这可能表现在企业没有专门的部门对成本进行管理,成本管理只是挂在财务部门下的一个分支,没有非常重视。也可能表现在企业的成本管理部门较多,成本管理的过程较为混乱,不能得出有效的成本管理结果[3]。与此同时,很多企业缺乏完善的奖惩机制,无法利用有效手段提高企业成本管理者的积极性。另外,缺乏完善的成本管理监督,往往监督工作没有真正贯彻落实。

四、加强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办法

为了加强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笔者探索出了以下几种办法:1.树立正确的经济成本管理观念作为建筑企业,必须树立正确的经济成本管理意识。需要将对经济成本的管理贯穿在工程的全部流程之中,从招标开始要对经济成本有一个合适的掌控,在施工之前就要对成本进行科学预测,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做好成本的监控,而在施工结束后,要对成本控制情况进行研究[4]。作为成本管理者,必须拥有很高的专业素质,能够对成本管理有正确的认识。2.加强经济成本管理团队的建设企业需要不断引进管理人才,可以从各大高校进行人才引进,也可以从社会上进行招聘在人才引进时,需要对应聘者的能力做出全面的考察,而在人员入职以后,要定期进行培训,提高人员的专业素质,让人员不断学习新的知识,跟上时代的潮流,另外,可以定期进行人员的考核,并善用奖惩,激励人员努力进步。3.健全经济成本管理体系为了完善成本管理体系,需要设置专门的管理部门,同时,部门人员的分工一定要明确,不能交叉,否则容易出现混乱,分工一定要合理,帮助企业全面协调。当然,完善的奖惩机制能够提高企业人员的积极性,而完善的监督体系能够规避很多成本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小问题,让成本管理更有效果。4.严格对施工成本进行控制企业需要严格控制成本,当然,这种成本控制是在保证企业施工质量的基础上,企业不能为了节约成本而忽视工程的质量,否则会损害企业的形象,反而对企业的发展不利。企业应该保证施工质量,对施工过程中用到的材料等进行严格把控,保证每一步骤的质量,让企业实现最大的效益。

五、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加强建筑企业对经济成本的管理控制,只有这样,才能够让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而目前建筑企业的经济成本还存在的管理意识薄弱、管理者素质低、管理方向不明以及管理体制不完善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树立正确的经济成本管理观念,加强经济成本管理团队的建设,健全经济成本管理体系,严格控制经济成本。希望文章列出的问题能得到管理者警惕,加强成本管控,为企业创造更高的效益。

参考文献:

[1]包莹.探析市场经济下建筑经济成本管理[J].经营管理者,2014(4).

[2]敬亚茹.探析市场经济下建筑经济成本管理[J].四川水泥,2017(5).

[3]张峻铭.探析市场经济下建筑经济成本管理[J].信息化建设,2016(3).

经济问题的本质范文5

同志们:

一、“解放思想,干事创业,科学发展”大讨论中,提出的“解放思想,干事创业,科学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科学发展是目的,是归宿点;解放思想,干事创业是达到科学发展目的的手段和前提。解放思想是解决头脑问题,就是解决敢不敢想、想什么和想干什么的问题;干事创业是解决行动问题,解决的是敢不敢干、干什么和怎么干的问题。进一步说,前者涉及的是决策问题,后者涉及的是实践问题。就决策和实践而言,实践是基础是前提。所以,我认为,说一千道一万,干是第一位的。在干中发现问题,然后加以解决,是最实际的决策和实践,是实打实的办实事的决策和实践。因此,解放思想必须融入干事创业之中。也只有在干事创业之中,才能真正了解、把握在什么事情上、在哪个节点上,需要我们解放思想,以便我们解决实践中必须加以解决的问题,这样我们的工作毫无疑问是符合实事求是原则的,这样的决策和实践,会真实地推动事物向前发展。

二、强调解放思想的目的,就是要促进我们进一步大胆干事创业的。谈到解放思想,我要问一句,我们的思想不解放吗?肯定地说,我们没有几个人会承认我们的思想不解放。那么,“解放思想,干事创业,科学发展”大讨论有没有实际意义呢?我说有实际意义,而且在这样一个历史阶段,开展这样的大讨论更有现实意义。就是要通过解放思想,促进我们更加提高干事创业的质量和速度。科学发展,也是离不开质量和速度这两个方面的。其实,就我们保税区来看,经济的质量不差,经济的增长速度也不慢。但是,在处理质量和速度的关系问题上,还是存在值得研究、分析的地方的。明明白白地说,在处理质量和速度的关系问题上,存在着不足。我们都知道,质量和速度是一对矛盾。经济发展如果没有质量,社会效益就差;而经济发展如果没有速度,人民又不答应。老百姓看什么?不看标语写的多好,不看蓝图画的多美,只看自己的钱包鼓没鼓,只看城市的面貌变没变。

所以,对老百姓而言,经济发展的质量就是有经济效益,就是增长经济效益。在处理质量和速度的关系问题上,也要解放思想。我有几点认识:

(一)质量和速度的平衡,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不平衡基本是常态。两者的平衡只能在某一个时间点上实现,接下来就是打破平衡。

(二)在特定的历史阶段,或者说在特定的经济环境中,速度将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这种情形下,提高经济增长的速度,就成为了我们工作的着力点。以某为例,比过去某发展速度,一年比一年

快;但比其他省市,近几年某发展速度,年年都不如人家快。因此,我们必须承认,当前某解决经济发展速度问题是关键。

(三)解决提高经济发展速度问题,政府的决策效率和引导政策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我们还是一个不完全的市场经济国家,政府在经济生活中的主导作用仍然十分强大。在提高经济增长速度方面,该干什么、怎么干,要有实事求是的分析,要有客观真实的认识。我们不妨检讨一下,在哪些方面能发展快些而没有发展快?在哪些方面稍微创造些条件就能发展快些而没有去创造条件?

(四)经济发展的速度是人干出来的,不是自发的。经济发展的速度上不去,直接和人的思想解放程度有关。真正坚持解放思想的原则,就不能等待有些人慢慢来解放他们不大好解放的思想,更不能寄希望于那些思想就不可能解放或思想解放程度永远也不会到位的人解放他们的思想。这样等待下去,我们会失去发展的好机遇。

三、开展“解放思想,干事创业,科学发展”大讨论的目的,根本是要解决人的精神状态和工作水平问题。解决人的精神状态和工作水平问题,都涉及精神和物质问题,进一步说也都涉及机制、体制问题。我有一个观点,从古自今的机制、体制都是“以人为本”的,只不过是以什么人为本的问题。是以多数的人民大众为本,还是以某一个利益集团的人为本,或者是以自己的小圈子里的人为本,完全是不一样的。我们要解决的人的精神状态和工作水平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以人民大众为本的基础上的。机制、体制问题,归根结底是责权利问题,是通过“责权利”调动积极性、创造性的问题。所以,如果我们做更加深刻的思考,就不可避免地回到了一个“用人”的问题。事实上,敢不敢想和敢不敢为,最能体现人的精神状态和工作水平。如果用一种好的机制真正能够把那些敢想和敢为的人使用起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进程不可能会慢。

刚才,我说过,干是第一位的。决策是干,落实也是干。离开了干,一切都是扯淡。滨海新区要加快发展要上速度,既一定要克服用人决策上的“十全十美论”,又一定要克服做事决策上的“充分成熟论”,这“两论”在我们一些人中是真实存在的,这也毫无异议地表明,我们解放思想的程度还远远不够、还远远不到位。

经济问题的本质范文6

正是这种指导思想和广泛深入的农村调查,为他们在农村社会调查和“中国农村社会性质论战”中提供了基本的方法、论点和论据。

1933年,在农村社会调查的基础上,陈翰笙同吴觉农、孙晓村、王寅生、张稼夫、钱俊瑞、张锡昌、薛暮桥、孙冶方、冯和法等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由陈担任理事会主席直到1951年该会解散。1934年他们创办了《中国农村》月刊公开出版,登载大量调查报告和论文,公开宣传马克思主义,并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农村研究进行了广泛的批评。他们的理论自然也遭到其他派别的批评反对,而对他们的批评最为激烈、最为全面的却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另一流派,即中国“托派”。这样,论战双方实际是用同一种语言进行“对话”。

论战的导火线是经济学家王宜昌于1935年1月26 日在天津《益世报》的《农村周刊》上发表的《农村经济统计应有的方向转换》一文(由于此派论点后来经常发表于“中国经济研究会”主办的《中国经济》杂志上,故被称为“中国经济派”,而另一派则被称为“中国农村派”)。他在文中对“中国农村派”所主张的以生产关系的总和作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出发点表示不满,认为是“单注意社会条件及人对人关系”而忽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即忽视了生产力的因素。对“中国农村派”认为土地问题是农村的中心问题,他也表示异议。所以,他认为应实现三个十分重要的方向转换:“中国农村研究的第一方向转换,便是在人和人的关系底注意之外,更要充分注意人和自然的关系”。第二方向转换“便是注意农业生产内部的分析,从技术上来决定生产经营规模的大小,从农业生产劳动上来决定雇农底质与量,从而决定区别出农村的阶级及其社会属性”。第三方向转换“是在注意农业经营收支的情形,资本运用的情形和其利润分剖的情形。这里,不仅要注意到农业主要业务,而又要注意到副业的作用”【18】在后来的答辩文章中,王宜昌对自己的观点又作了进一步的说明和发挥:“第一方向转换”是其理论的“骨干”,由此生出“第二方向转换”即“关于农业生产上的资本制生产过程”和“第三方向转换”即“关于农业生产上的资本制流通过程”。【19】很明显,他所主张的“农村经济统计应有的方向转换”实质上并不只是主张一种技术性或方法论的转换,而是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论(但也是以马克思和列宁为依据)解释,目的是为了说明中国农村已是帝国主义殖民体系中的一部分,因而其性质已是资本主义社会。

因此,他自然要认为中国农村的中心问题不是土地问题而是资本问题:“中国现阶段农村经济问题的核心,仍是土地分配问题吗?这是很成问题的。据我的意见,资本分配问题才是重要的,土地分配问题在一九二七年大革命以后便过去了。”“据我的研究,今日中国农村经济,已是商品经济,而且资本主义已占优势,土地所有形态已经被资本制生产屈服了。所以‘问题的中心’并不再是土地所有形态,地权,租佃关系等等,而是资本制的农业生产过程的分析。”【20】不过,他并未列出起码的资料数据,而是大段地摘引列宁关于俄国农村资本主义发展的论述作为自己的论据,不能不给人一种牵强附会之感。同样,在论述生产力的重要性时,他也未能以实证性资料来说明中国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变化或发展,而是以十分抽象、艰涩的长篇大论来说明农村研究应注重生产力。他概括自己与“中国农村派”关于生产力的争论“则一点是生产力的技术性,二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和社会,三是技术的生产力又表现为社会的历史的生产力”。而“社会的进步发展,是人类和自然的矛盾中,人类更服从而更征服自然。人类征服自然的程度,以技术或生产力表现出来。”【21】在他的理论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技术/生产力实际上是等同的。其目的依然是要说明中国农村“雇佣劳动者”的增加和“新式生产技术”的结合产生了“资本主义的农村生产力”,由此决定了生产关系/社会的资本主义性质。

王宜昌的观点得到了张志澄、王毓铨、张志敏、王景波等人的响应,但王景波的论证方法和角度与他们略有不同。王景波以列宁的帝国主义/ 殖民地理论为根据,认为“中国是一个殖民地,殖民地就是世界资本主义的一个乡村。”因此“外国资本的支配必然要在中国造成以它为主体的商品生产的体系”,“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之发展不仅加重剥削,并且要改变中国国民经济的构成”,所以“中国的一般的经济关系,无论在城市或乡村,都是资本主义的”。这样,“为争得民族的经济之自由发展,所要推翻的生产关系,不是‘封建剥削’,而是外国资本的统治”。“中国的土地问题之解决(即为充分发展民族生产力,消除土地的垄断),无论在经济或政治的观点上,只有在推翻外国资本支配之下,才可思议”,所以“中国民族取得独立后,土地的改革将采取何种的形式,这是属于将来的事,今天且慢些讲”。【22】与王宜昌一样,他也是反复引用马克思和列宁的著作,而缺乏有关中国农村的必要的实际资料。

对于“中国经济派”的批评,“中国农村派”立即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作出大量反驳。

首先,他们认为农村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应当是农业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农业生产中的社会生产关系),而不是人与自然界(人与土地,机械,肥料等)的关系”,亦即“地主与农民间的关系”,农业资本家与雇农的关系,“农村与都市经济以至于国际市场(对殖民地而言为国际帝国主义)的关系。”农村经济学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是地主、资本家是如何剥削农民、雇工的,农民是如何分化的,工业资本、城市、国际资本帝国主义是如何剥削、压榨农村并使农村破产的。而人与自然的关系等种种技术性问题是农学家或农业经营学的对象,决非农业经济学的对象。也就是说:“中国农业经济研究的对象是中国农村的生产关系,或是农业生产,交换和分配过程之中人与人间的社会关系,而不是别的。”【23】为什么一定要把生产关系而不是生产力作为研究对象呢?这实际有一种理论预设,即中国农村需要社会革命而不是点滴的改良。他们说得十分明确:“假如我们研究的出发点是在旧秩序的持续和局部改良,那末我们一定会以片断的,静止的对于生产力的技术的考察,作为我们的主要任务。反之,假如我们的出发点是在求农业彻底的改造,那末我们一定会以对于农村生产生产关系在其发生,成长和没落的过程之中全面地把握其本质与归趋,作为我们的主要任务。”【24】

其次,对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他们认为生产力是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总和,因为生产资料如不与劳动力结合,生产便无法实现。“但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社会条件却因所处社会之不同而完全相违异。”所以问题不在于“有否注意生产力”,而在于“怎样注意生产力”,因此应从研究社会经济改造规律这一角度和出发点来注意、研究生产力。【25】当然,他们无法否认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但非常强调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互相作用,尤其是“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促进和制约作用”。因此“中国经济派”的谬误在于:“1。他们只看到生产关系底被动性,而没有看到它底能动性,即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的制约作用,因此也就不能理解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矛盾的冲突。2。他们因从机械的观点来理解运动(生产力推进生产关系),不从矛盾的观点来理解运动(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的对立的统一),因此也就不能理解运动中的飞跃过程,即生产关系底突变。3。这种机械的客观主义在实践方面,不是变成悲观的宿命论者,就是变成乐观的等待主义。”【26】很明显,他们对生产力/生产关系的论述已很成熟, 几近于日后的“标准论述”。

第三,他们认为土地问题是农村的核心问题,因为土地是农业生产最主要的生产手段,而中国耕地的百分之七十集中在占农村人口百分之十的地主的富农手中。另外,农村商业资本的高利贷资本一般地也是以地权为基础的。而土地问题也就主要是指土地的分配,亦即现存各种土地所有的形态的性质,研究土地问题的根本任务仍是阐明土地所有形态之下所隐藏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27】他们把土地问题作为农村中心问题,无疑比王宜昌等将农业资本作为中心问题更符合中国农村实际,当然就更具说服力。

第四,针对王宜昌认为他们的调查首先便以地主、富农、中农、贫农等划分来进行农村调查研究,是在统计之前先定性、“以自己的主观图式来硬嵌社会事象”的批评,他们阐述了自己的分类理论。他们反复强调除了土地等“物质的因素的基本尺度外,我们在农户分类时必需更注意些社会生产关系作为参考。在这里,最适当的生产关系便是雇佣关系。”正是这些社会关系在“统计”之前已决定了各阶级、阶层间质的差异。而“纯客观”的统计,终将导致对这种阶级差别的抹煞和否定,结果反陷入主观的错误中去。“这种‘客观的’统计法除了遮蔽客观的事实以外,别无其它作用。”【28】

第五,他们认为帝国主义的侵略并未使中国农村资本主义化,而将农民与帝国主义的对立作为中国农村主要社会矛盾是简化/ 单纯化的帝国主义对中国社会的统治方式,忽视了农村内部的对立,即农业生产关系中的内在/主要矛盾。换句话说,帝国主义的统治是通过中国买办性资本和封建势力的结合来实现的。其结果“使中国农村直接间接地更隶属于列强资本的支配,它使中国农村中半封建的剥削以更加尖锐的形式,起着更加酷烈的作用。同时,我们说,这种变化并没有使农村结构起了质的变化;它只是使中国的殖民地性和半封建性格外尖锐罢了。”【29】

另外,对“中国经济派”以列宁对十九世纪俄国农村资本主义发展论述来分析中国农村的作法,他们非常不以为然,并对列宁的有关论述作了十分灵活的解释。“伊里奇在研究俄罗斯资本主义发展时,便常用马和耕地面积来划分农户。但这里有一点是应当注意的:中国的农村经济在土壤,气候,作物等都比革命前的俄罗斯为复杂”,以中国找不到一个客观的物质量作为分类标准。而且,“伊里奇在研究俄罗斯资本主义发展时所应用的材料大半是官家所发表的统计。这些统计材料底编制者对于农村中的生产关系当然是不注意的。在他们底统计中自然不会混进半点社会的因素,而只包括一些物品的计算(这便是王先生所认为是最客观的统计)。所以伊里奇底农户分类法安知不是要利用官家统计材料时所采取的不得已的办法。但如今我们所讨论的是自己实行调查和自己编制统计时所应采用的农户分类方法。”【30】所以“许多研究农村经济的学者欢喜用帝俄的情形全套地搬到中国,来解释中国农村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完全脱离了中国实际。在把两国农村作了对比后,认为“在当时的俄国,资本主义的矛盾已经成为一般经营的基础,而在今日的中国土地所有还是剥夺剩余生产物的基础。”【31】

当将以上几点作了详细论述之后,自然就得出了中国农村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结论。

这次论战,无疑使“中国农村派”的观点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如非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家、长期在定县作乡村改良工作的李景汉在1937年出版的《中国农村问题》一书中也认为“农村的主要问题是由社会生产关系而起的阶级的冲突问题,或是在农业生产,交换和分配过程之中人与人间的社会关系问题。农业生产的根本工具是土地,因之土地问题可说是农村问题的基点。”“农村问题之解决的最大障碍是现有的土地制度。土地问题解决了以后,农村问题才有解决之可能。我们亦要认清土地问题之重心是土地制度,即生产关系而不是生产技术。”【32】

在论战中,“中国农村派”毫不讳言自己“反帝反封”进行社会革命的目的,“我们对于中国农村社会性质问题的讨论,目的不在学院式的争辩,而在根据具体的事实跟经验,决定目前中国农业改造运动或农民运动的任务与性质。”而这在“规定中国整个改造运动的任务与性质的时候,是有决定的作用的。”【33】他们丝毫不认为这种目的和理论的预设会防碍社会研究的“科学性”,因为他们认为只有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才是关于人类社会的唯一的科学理论, 既是认识社会的工具,又是改造社会的武器;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革命性与科学性的统一,方法与目的的统一,价值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

但是,他们从1928年开始进行的一系列农村调查和研究,都是依严格的学术规范写就的专业报告与论著(因此才对理论界和知识界有说服力)。在他们的研究中,社会学与经济学密不可分,实证性研究与理论性研究紧密结合,因而对诸如社会性质这类“重大理论问题”具有较强的阐释力。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他们理论建构的意图非常明显,但却十分强调与中国社会现实的相适,努力把“马列主义”中国化,这与对手一味生搬硬套列宁关于资本主义在俄国农村发展的论证方法和结论适成鲜明对照。30年代中期关于中国农村社会性质的论战,实际上是20年代初和30年代初关于中国社会性质两次剧烈论战的延续和深化。这次论战虽然没有前两次论战那样轰轰烈烈、那样引人注目,但却更加深入。从中,的确可以看到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迅速成熟。

“中国农村派”在这次论战前后的论述表明,中共理论界关于中国社会性质的判断和论证在1935年实际已经完成。而这是关于中国革命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理论论证、建构和表述,因为“只有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才能认清中国革命的对象、中国革命的任务、中国革命的动力、中国革命的性质、中国革命的前途和转变。所以,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34】所以,毛泽东稍后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这两篇重要文章中,便可不必详细论证而将中国近代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这一宏观理论概念作为定论提出,并在此基础上展开了有关中国革命的种种论述。

━━━━━━━━━━━━━━━━━━━━━━━━━━━━━━━━━

【1】见《时事新报》,1920年11月5日。

【2】《独秀复东荪先生底信》,《新青年》八卷四号,1920年12月。

【3】《马克思学说与中国无产阶级》,《新青年》九卷四号,1921年5月。

【4】《蔡和森文集》,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783页。

【5 】《中共中央关于接受国际对于农民问题之指示的决议》(一九二九年九月一日),陈翰笙等编:《解放前的中国农村》(一),中国展望出版社1985年版,第40页。

【6】见《中国革命与机会主义》,1929年10月版。

【7】见《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资料选辑)》上,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46、163页。

【8】严灵峰:《“中国是资本主义的经济,还是封建制度的经济?”》, 任曙:《中国经济研究绪论》;见《中国社会性质论战(资料选编)》上,第344、350页;下,第452、473、475页。

【9】刘梦云:《中国经济这性质问题的研究》, 《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资料选编)》下, 第532--552页。

【10】毛泽东无疑较早地认识到农村的重要性,因而在湖南和江西进行了一些农村社会调查工作。但其调查范围较小,其方法、手段及细致程度都与现代社会学十分不同,在当时并未引起思想、理论、学术界的重视。

【11】陈翰笙:《四个时代的我》,中国文史出版社1988年版,第40页。

【12】陈翰笙:《中国的农村研究》,《劳动季刊》第一卷第一期,1931年9月。

【13】杜松:《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农村经济调查团活动始末》,《中共党史资料》第45辑,中共党史出版社1993年版。

【14】具体方法可参见陈氏所著《亩的差异》,《黑龙江流域的农民与地主》,《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集刊》第1号;《无锡的土地分配与资本主义前途》,《农业的中国》(中国作者农村调查资料选辑,以英文出版);《封建社会的农村生产关系》,《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农村经济参考资料之一》;《难民的东北流亡》,《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集刊》第2号;《中国土地问题》, 《农业周报》第53、54期合刊;《中国的农村研究》,《劳动季刊》第1卷第1期;《工业化与无锡的农村副业》,《女青年月刊》1931年4月号;《现代中国的土地问题》,《中国农村经济》上海1934年版;《广东农村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海1934年版;《中国的地主与农民》,纽约1936年英文版;《工业资本与中国农民:中国烟农生活研究》,上海1939年英文版;另外,由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农村复兴委员会调查编写、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江苏、浙江、河南、陕西等省的农村调查报告,其中相当部分是由“农村经济研究会”会员主持的。还可参阅《中国农村》杂志上的大量有关文章。

【15】张锡昌:《怎样做农村调查》,《中国农村》第二卷第三期,1936年3月; 韦健雄:《农村经济的调查的统计》,《中国农村》第二卷第六期,1936年6月。

【16】钱俊瑞:《评陈翰笙先生著〈现今中国的土地问题〉》,《中国农村》第一卷第五期,1935年2月。

【17】李鼎声(即李平心):《研究中国农村经济的方法论》,《中国农村经济论》,上海黎明书局1934年版,第145─164页。

【18】转引自钱俊瑞《现阶段中国农村经济研究的任务》,《中国农村》第一卷第六期,1935年3月。

【19】王宜昌:《论现阶段的中国农村经济研究──答覆并批评薛暮桥钱俊瑞两先生》,《中国农村社会性质论战》,新知书店1936年第三版,第100页。

【20】同上,第103─105页。

【21】王宜昌:《关于中国农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中国农村社会性质论战》第113─114页。

【22】王景波:《关于中国农村问题的研究之试述》,《中国农村社会性质论战》第147─174页。

【23】孙冶方:《农村经济学底对象》,《中国农村》第一卷第十期,1935年7月;钱俊瑞:《现阶段中国农村经济研究的任务》,《中国农村》第一卷第六期, 1935年3月。

【24】钱俊瑞:《现阶段中国农村经济研究的任务》。

【25】孙冶方:《农村经济学底对象》。

【26】薛暮桥:《研究中国农村经济的方法问题──答覆王宜昌王毓铨张志澄诸先生》,《中国农村》第一卷第十一期,1935年8月。

【27】钱俊瑞:《现阶段中国农村经济研究的任务》;薛暮桥:《研究中国经济的方法问题》。

【28】孙冶方:《论农村调查中农户分类方法》,《中国农村》第一卷第十期。

【29】陶直夫(即钱俊瑞):《中国农村社会性质与农业改造问题》,《中国农村》第一卷第十一期。

【30】孙冶方:《论农村调查中农户分类方法》。

【31】陶直夫:《中国农村社会性质与农业改造问题》。

【32】李景汉:《中国农村问题》,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23、127页。

经济问题的本质范文7

关键词:公民社会;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反思

        引言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经引起了全社会广泛关注的今天,学术界更多地将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的研究集中在了经济学和教育学上,从供给需求和高等教育改革等相关理论入手的研究层出不穷,这些研究为该问题的解决奠定了较好的理论和实证基础。然而,在我们千辛万苦为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寻找出路的时候,我们似乎忽略了一个众人皆知的客观存在,或者说对这个客观存在的认识远没有达到本质的回归程度,那就是在构建成熟公民社会的社会背景和高等教育大众的时代背景下的高等教育本质是什么?从构建成熟公民社会视角来溯源大学本质如何能为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拓宽思路、另辟蹊径?相信这就是本文的意义之所在。

        一、问题提出的时代背景和社会背景

      (一)构建成熟公民社会的社会背景

        自古希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一书中将公民社会叫做“politike koinonia”开始,到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中首次提出的“市民社会”,再到马克思社会主义者的“市民社会”概念的形成,直至哈贝马斯运用“公共领域”来阐明对公民社会的认识,以及后“公民社会”概念的迅速转换和流行,“公民社会”理论成为当代世界一股重要的社会政治思潮。正是缘于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深入以及建设民主、文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需要,“公民社会”理论在当代中国乃至全球政治文化中的核心意义也显得愈来愈重要。

        当代“公民社会”理论主要是基于“国家—经济—市民社会”三分法来进行阐述和研究,也就是强调文化领域作为与政治领域和经济领域并列的单独一个领域的独立性,这与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轨迹不谋而合。高等教育及其组织机构——大学,在现代成熟公民社会的构建中占据着核心地位,这种核心地位是由高等教育在现代社会文明进程中的功能和作用决定的,其核心作用不仅表现在经济领域,而更重要的则是体现在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简单概括,公民社会与高等教育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即大学是公民社会构建主体——公民的“养成地”,更是一个国家、社会不断向前的最高精神“引领者”,这正是对大学本质和本职的回归性认识,也是本文成立和展开的核心源发基础。

      (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背景

        美国著名的教育社会学家、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公共政策研究生院教授马丁·特罗(martin trow)博士在《从大众高等教育向普及高等教育转化的思考》(1970)、《高等教育的扩张与转变(1972)、《从精英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1973)等长篇论文中,逐步深入地阐述了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指标将高等教育发展历史分为“精英、大众和普及”三个阶段的基本观点。他认为:“一些国家的精英高等教育,在其规模扩大到能为15%左右的适龄青年提供学习机会之前,它的性质基本上不会改变。当达到15%时,高等教育系统的性质开始改变,转向大众型;如果这个过渡成功,大众高等教育可在不改变其性质下,发展规模直至其容量达到适龄人口的50%。当超过50%时,即高等教育开始快速迈向普及时,它必然再创新的高等教育模式”。现在国际上通常用这一划分来作为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水平的通行指数。

        在构建成熟公民社会进程中,作为大学两大核心功能之一的合格公民“养成地”功能发挥作用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高等教育大众化”。从1998年我国高校招生108万人到2009年629万人的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计划,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高等教育已不再是少数人才拥有的“奢侈品”。原教育部部长周济在2009年9月6日新华网访谈中曾谈到,高校扩招的成就是应该肯定的,高校大规模扩招使我国的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转入了大众化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到来正是对高等教育是培养合格公民的的公民社会属性的验证和回应,而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归罪于”高等教育大众化则导致我们寻找原因、解决问题的方向和坐标发生严重偏离。所以,我们需要对“高等教育大众化”进行一个再认识:看似高校扩招加剧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短期表象迷惑了我们对于高等教育大众化必然性的认识;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培养“合格公民”、构建成熟公民社会的一个必然结果;其作用是不断提高全社会公民素质,为社会向更高方向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于构建成熟公民社会视野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反思

      (一)反思一:高等教育与经济的“纠缠”导致了什么?

        为了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从增加有效需求拉动就业需求到质疑高校扩招“过度”,从调整产业结构到改革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众多专家学者纷纷展开相关理论研究,献计献策。然而时至今日,该难题却依旧未见破解。通过反思我们不难发现:奥肯定律将高gdp增长、低失业率、低通货膨胀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三个主要目标,就业问题归属于经济领域范畴已无可置疑;而通过对大学本质的追根溯源,其作为第三部门的公民社会属性亦十分明确。如此一来,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上势必出现一个悖论,即将大学作为解决归属于经济领域问题的现实同公民社会中大学的本质的严重背离。高等教育和经济“纠缠”在一起导致的最终结果就是高等教育“庸俗化”,大学发展严重偏离本质。

        大学“不是政府、不是企业。从其宗旨、目标、组织、产品等多方面的属性来看,大学属于一种特殊的非营利组织”,尽管当前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也面临产业化、法人化、私营化等背景和问题,但是,如果从起源和发展轨迹来看,现代大学是由西方中世纪大学演化而来,即是宗教和世俗知识团体的演化物。

因此,尽管大学时刻离不开政治和经济的现实条件,时刻面临会被“政治化”或者“商业化”的可能,但是始终伴随其发展的核心是传播知识,不顾一切追求真理才是大学的本质和本职。对大学的认识一旦回归了本质,我们就会发现在社会各界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关注度与日俱增、在面对高等教育无论怎么改革却似乎依旧受到质疑的现象背后,透射出的问题本质是:大学偏离了其无条件追求真理的本质,却被迫“承担”起了“就业”这样经济领域的“功利性”政府责任,其结果当然是“本末倒置”、问题百出。

     (二)反思二: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是不是高等教育的本职?

        在面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时,人们往往更多的关注都放在了高校身上,尤其是高校毕业生由“皇帝女儿不愁嫁”的状况发展到了“毕业即失业“的境况,更是让高校质疑不断,矛头直指高等教育。然而,在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不可逆转的发展轨迹中出现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是不是高等教育的本职?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从“公民社会”理论中找到了答案。第一,就业问题本质上应归类于经济领域范畴,不应将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职责人归为大学,这只是整个国家、社会就业问题中的一个部分而已。第二,就业问题不是大学的本质和本职。构建成熟公民社会是社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在此进程中,高等教育扮演着核心角色,主要原因归于两大功能:合格公民的“培养地”和社会文化领域的“引领者”。公民社会的构建最基本的条件就是具有“合格公民”。什么是“合格公民”呢?简单说来,就是同时具备“公民身份”和“公民素质”的人就是“合格公民”。而在有效地参与民主的政治、经济、道德生活等公民素质养成上发挥核心作用的关键无疑就是高等教育。文化领域的高度发达是文明社会显著标志之一,大学追求真理的本质对一个国家、社会不断前行的推动和引导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因此,大学的本质是追求真理、引领社会文化和培养合格公民,解决就业不是其本职。

        三、构建成熟公民社会视野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两点思考

      (一)思考一:回归大学本质,重塑“象牙塔”精神

        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之所以屡步为艰、收效甚微,其原因就好比“没有找对开门的钥匙”一般,一直处于“错位”状态。从“公民社会”理论来看,要想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必须要充分认清就业问题的经济领域实质和大学追求真理的本质和本职,改变围绕就业“指挥棒”发展高等教育的现实,把本就不该属于大学本职的就业问题卸下,理清高等教育同经济的“纠缠”,避免“不伦不类”,实现大学本质的回归,重塑大学作为培养“合格公民”和引领社会文化的最高“象牙塔”精神,将注重研究和创新、独立和自由的“大学之风”发扬光大,让高等教育在成熟公民社会构建进程中发挥应有功能。

      (二)思考二:构建成熟公民社会,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

        本文至此之前的论述似乎让人不免产生一个疑问:高等教育难道就跟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无任何关责?肯定还是否定的回答其实并不是问题的关键,对高等教育质量该怎样进行有效监督而又不影响其本质发展才是重点。

        公民社会是凸显公民权利与自由的民主社会。自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葛兰西提出“文化领导权”思想开始,经过帕森斯的“社会共同体”、前期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后期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和被称为“后马克思主义者”的当代美国政治学家科亨和阿拉托的“重建公民社会”,经济领域从公民社会中分离出去,社会组织和民间公共领域成为公民社会的主体,形成了“政治社会——经济社会——公民社会”三分的社会生活划分模式,从而完成了将公民社会指向社会文化领域的当代转型。大学作为社会文化领域的“引领者”,其核心地位不言而喻。因此,大学的本质和本职就该同其核心地位“一贯到底”。如此一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解决就需要开拓另一种思路:一方面,将大学从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主要“责任人”的“桎梏”中释放出来,让高等教育回归本职;另一方面,从成熟公民社会中寻找解决之策:既能对大学起到质量监督又不怕破坏其独立、自由属性的公民社会核心载体——非盈利组织首当其冲。因此,通过民间认证机构的“第三方性”的充分发挥来监督高等教育质量与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真正“责任人”——经济领域解决途径的相互配合,各归其位,各司其职,必定会为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翻开崭新一页!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何增科.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3]俞可平等.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治理的变迁[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4]哈贝马斯.公共领域及其结构转型[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经济问题的本质范文8

经济学基础是教育部高职高专经济类专业教学委员指导委员会规定的经济管理类专业专科学生的必修课程。通过经济学基础教学旨在使学生了解、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基本观点等内容,必须要科学的认识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并且可以利用自己所学的经济学基础知识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分析,并能够有效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具备系统、扎实的经济理论功底和实际应用能力。但是,从当前来看高职院校采取的僵死的教学模式对经济学基础教学带来了不利的影响。探究式教学方法能够在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一、经济学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应用型人才培养观念淡薄

在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教学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教学的根本目标是为了培养高素质、高技能服务于市场经济建设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在教学中需要以“应用型”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但是,受到传统教学观念和教育理念的影响,导致了高职院校在进行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的过程当中仍旧沿袭了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传统教育模式,这就使得能够体现学生在学习当中主体性地位的实践教学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从而使独立的实践教学反而成为了理论教学工作的附属,并影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发挥。

2.学生基础比较差

在进入高职院校之前学生一般都没有接受过经济学基础系统的教学,因此,其经济学基础理论知识比较差,如果在高职院校教学中采取传统的理论性教学模式,往往使学生难以接受,难以达到教学目标。高职院校学生基础比较差不仅体现在经济学基础方面,同样也表现在其它方面。从整体上看高职生的质量和本科院校相比存在较大差距,高职院校的录取分数要比本科院校低很多,并且学生的数学水平表现的普遍比较差。经济学基础课程理论知识比较抽象并且公式图表曲线比较难也比较复杂,对于基础比较差的学生而言学习这些知识比较困难,导致无法顺利完成学习。此外,经济学基础课程开设主要是在低年级阶段设置的,加上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功利性思想比较严重,也使得学生在学习中容易感受到困难,进而影响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效果。

二、探究式教学法在经济学基础教学中的作用分析

1.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理论知识

在现代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当中,经济学基础研究的内容以及其研究的领域都在不断扩展,是对客观经济现象发展的理论总结。在高职经济学基础教学的过程当中,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虽然能够将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但是具体的效果却不尽人意。在经济学基础教学的过程中,实施探究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根据教师设置的问题主动进行探索,积极进行自主建构,能够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经济学基础知识。在探究式教学实施的过程当中具有很大的可选择性,教师通过设置与我国经济建设实际相一致的教学问题,能够将经济学知识教学和我国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如此在教学中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利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2.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经济学基础的理论性比较强,并且会涉及到图形以及数学分析,因此也是一门实用性和现实性比较强的学科。经济学理论知识中所阐述的很多知识在现实经济活动中都有体现。因此,在具体教学活动当中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经济问题结合起来,能够加强学生的关注,并可以有效提升实际教学效果。在探究式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设置合理的教学问题,将书本中的理论知识和现实当中的经济现象、经济实践结合起来,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经济学理论知识当中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探究式学习中,自主完成知识建构活动,这对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提升教学效果都具有积极地意义。

3.帮助学生养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在经济学基础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方法能够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工作糅合为一体,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经济学基础知识。从经济学基础的本质上来看,其并不是简单的教条和说教,而是一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学生在学习经济学基础课程的过程中,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固然十分重要,但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则显得更加重要。在实施探究式教学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使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以此获取新的知识。通过积极主动地探究,学生不仅可以获得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

三、探究式教学法在经济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分析

1.合理的设置探究问题

首先,在探究学习问题的设置上必须要保证研究问题来源的多元化。在探究问题设置的过程中,这些问题可以是对课本理论知识的延伸,也可以是对现实存在的经济问题的总结,可以是思辨性的理论问题,同样也可以是与经济建设密切相关的现实经济问题。其次,精心设计探究问题。在对探究问题的设计时,在保证了问题来源多样化的基础上,教师需要对设置的问题进行整理和提炼,进行精心设计,这样才可以使教学问题能够有比较好的延展性更加适合进行讨论,进而使学生获取知识。最后,探究式教学只有学生经济参与进来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在教学中必须保证所有学生都可以参与进来。

2.将探究式教学法和其它教学方法灵活结合起来

在使用探究式教学方法进行经济学基础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将探究式教学方法进行结合,取长补短,这样才能在经济学基础实际教学中提高教学水平。

3.设置合理的考核模式

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学效果如何需要由科学的考核方法进行评价。因此,在探究式教学中需要根据经济学基础教学目标设置和实施合理的考核模式。在教学中,要积极主动地对学生的课堂、课后的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的考核,特别是需要对学生在课下的自主探究过程进行考核,可以让学生实现将其探究的结果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将其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

四、结语

当前,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教学效果的提升,导致培养的人才质量比较低。为了适应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在经济学基础教学中必须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积极改革。文中分析了探究式教学方法在经济学基础教学中的作用,并就实施策略进行了研究。

参考文献:

[1]于健.职高政治经济学探究式教学研析[D].贵州师范大学,2014.

经济问题的本质范文9

审计起源于以委托为代表的需要的受托经济责任,故广义上讲,所有审计都属于经济责任审计。2006年修改的《审计法》 第二十五条规定:“审计机关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国家机关和依法属于审计机关审计监督对象的其他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在任职期间对本地区、 本部门或者本单位的财政收支、 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应负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审计监督。”并将经济责任分为直接经济责任,政策执行责任和廉政责任。作为我国特有的经济责任审计在取得一定成果后目前正在逐步展开。但经济责任审计由于其审计对象与审计主体的特殊性,如,被审计人员多人在职高官,审计主体又为国家审计机构,其在审计过程存在很多一般审计不曾遇到的问题,本文运用博弈工具将对此进行分析与解释。

二、经济责任审计问题及博弈论分析

(一)变量定义 审计业务的发生必然伴随审计成本的发生,用c表示审计机构审计成本;根据经济人假设,之所以经济责任人会冒险进行舞弊贪污,肯定存在一个比较大的收益,用G表示被审计人由于违规违法行为给自身带来的利益,包括金钱,地位等;经济责任人被查处后面临一个损失,用P表示审计机构发现被审计者经济责任问题后被审计人遭到处罚给其造成的损失,包括民事,刑事处罚及名誉损失等;a1为高质量审计下审计机构发现被审计人员经济责任问题的概率;a2为低质量审计下审计机构发现被审计人员经济责任问题的概率;h1为由于审计机构查出经济责任问题给国家挽回的经济损失及对规范我国经济秩序的正效应对此审计机构带来的收益;h2为审计机构对有经济违规行为的被审计人没有查出时对我国一些负面作用;h3为审计机构克服种种压力进行经济责任审计而给自身造成的损失,包括对作为领导的经济责任人审计而对审计人员造成的潜在风险,承受的被审计人员的诱惑等;x、y是合谋时国家财政的内耗,包括可能存在的行贿等因素。

本文中“合谋”的概念是指被审计人员为自身利益主动诱导审计机构,通过某些方式影响审计机构的行为而致使审计机构妥协的行为。与一般审计业务相比,经济责任审计的特殊性在于其审计风险更大。原因在于:1)把对“人”与“事”的审计结合,增大了审计的难度。而且被审计人员一般为领导,审计期限长,审计事项多,审计内容敏感等。2)风险成因的独特造成了风险控制任务的艰巨。而且由于经济责任审计业务通常是由人事部决定,但人事变动的批量性对审计机构人员的要求过高,审计机构往往面临审计力量不足的问题。以上原因导致了变量中a1,a2过度的偏小,h3偏大。

(二)经济责任审计机构与当被审计人博弈过程分析

通过分析论态博弈过程(如图1)可知:当审计机构在a处选高质量,即审计机构执行严格的审计程序会付出审计成本c,且会产生两种结果,即审计机构发现和未发现经济责任审计当事人违法违规行为,发现和未发现的概率分别为a1,1-a1。此时,审计机构可能的做法也有两个:一是发现违规违法行为,选择合谋,这主要是基于,我国的审计模式和管理体制是“行政型”,经济责任审计其实是政府的内部审计,并且审计人员由于上级审下级、同级审查等情况存在在审计过程中有种种顾虑,这必然在独立性上会存在问题,故有存在合谋的可能。这种情况下,审计机构期望收益为A1=[α1(-c-x-h2)+(1-α1)(-c-h2)];被审计人的期望收益为A2=[α1G+(1-α1)G]=G;二是发现违规违法行为,选择不合谋,审计机构期望支付为B1=[α1(-c+h1-h3)+(1-α1)(-c-h2)]被审计人的期望收益为B2=[α1(-p)+(1-α1)G]=G-a(G-P)。比较此结果可知,当h3>x+h1+h2时,A1>B1,审计机构选择合谋。当G>p时,A2>B2,被审计人员选择主动诱导合谋。

当审计机构在b处选低质量 审计师没执行正常的审计程序,会节省审计成本b。此时也有两种结果,即审计师发现和未发现经济责任审计人贪污舞弊,且发现和未发现的概率分别为α2,1-α2。此时审计师可能的支付也有两个:一是发现了企业造假,选择合谋,其期望支付为二是发现企业造假,但选择合谋,其期望支付为C1=[(α2-x-h2)+(1-α1)(-h2)];被审计人的期望收益为C2=[α2G+(1-α2)G]=G;二是发现违规违法行为,选择不合谋,审计机构期望支付为D1=[α1(h1-h3)+(1-α1)(-h2)]被审计人的期望收益为D2=[α1(-p)+(1-α1)G]=G-a(G-P)。比较此结果可知,当h3>x+h1+h2时,C1>D1,审计机构选择合谋。当G>p时,C2>D2,被审计人员选择主动诱导合谋。(期望收益见表1)

以上两组结果相似,表明无论审计质量的高低,当被审计者要公正的对经济责任人进行审计时承受的困难大于总的收益时他将选择合谋,以减少自身的损失。即从被审计人员角度来看,只要其被查处的潜在损失大于贪污舞弊带来的收益,他将会主动去影响审计人员的独立性,通过种种手段诱导审计机构合谋。

三、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改善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经济责任审计实质上就是政府的内部审计,作为内部审计肯定以审计机构本身利益为导向。当然,政府作为审计机构本身的利益与广大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很大程度上是重合的,但不能因此就将二者等同。从以上博弈分析可以看出,经济责任审计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1)由于审计机构面临的压力大,困难多,导致其往往进行低质量的审计,或进行高质量审计时往往与被审计人员“合谋”,形成发现问题而不解决问题的怪圈。(2)审计人员专业素质与职业道德有待提高。领导干部个人觉悟不够。(3)经济责任审计相关法制不健全。(4)经济责任人被查处后受到的处罚过轻,与其所得收益不对等,即G很多情况下是大于p的,处罚没有真正起到威慑作用。(5)经济责任审计由于各方面压力真正能查处经济责任问题的情况太少,没有切实起到应有的作用。

(二)改善建议 要减少审计机构与经济责任审计人员合谋的可能性,就要尽量减少合谋对审计机构的收益,通过监督与激励两种方式减少经济责任审计的委托成本,增大由于查出经济责任问题后将其对国家带来的正的效应效果与审计机构利益联系起来;加强监管审计机构,使经济责任审计过程透明化,规范化。为此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制度方面 应当建立规范科学的经济责任制,明确领导任期经济责任。对任期内目标、标准要给出明确的界定。建立完善的经济责任评价体系,明确评价的范围,加强审计证据的可靠性,规范审计评价用词以减少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观随意性。二是人员方面 审计主体方面:应当增强审计人员队伍,避免由于繁重的审计任务导致审计质量下降,而且审计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一,经济责任审计这种特殊的审计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懂财务、审计,还要懂管理,投资,宏观经济等方面的知识;审计客体方面:应当增强领导干部个人政治觉悟,避免由于出现经济责任问题后发生的各种说情、利诱和威胁。

参考文献:

经济问题的本质范文10

论文关键词:邓小平经济伦理 思想 特征

论文摘要:经济伦理阐述的是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给予发展生产力的根本要求而应该遵守的一些道德规范。通过分析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的具体内容,可以,总结出,其最大的特征是结合了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结合了我国的具体经济发展情况。

思考任何问题都离不开概念,只有明确某特定研究对象的定义,才能很好地分析该对象的本质属性。在哲学家看来,经济伦理指的是人们在经济行为和经济活动的道德准则和评价体系。研究这个概念,可以看出,经济伦理归根结底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其属于道德内容的一部分,具体而言,经济伦理阐述的是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给予发展生产力的根本要求而应该遵守的一些道德规范。古往今来,经济和伦理总是互相渗透的,任何经济行为背后都涉及到伦理认可和价值取向的问题。

通过分析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的具体内容,可以总结出,其最大的特征是结合了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结合了我国的具体经济发展情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既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也是我国道德建设中对于善恶的判断标准。”以人民利益为根本”既明确了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动力,又把人民对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的追求确定为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公平和效率相统一”则要求我国在搞经济建设的同时,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哪个优先的问题,而且要从竞争的起点,竞争的过程,分配的结果来考量是否公平公正。”义利相统一”要求在经济发展和道德建设方面找到利益的平衡点。综合言之,我们可以归纳出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的先进点和特征。

1、发展生产力是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的根本出发点

发展,是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主题,也是邓小平理论和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的主题,这是由当代中国所面对和要解决的社会发展问题决定的。为了解决当今中国的经济发展问题,邓小平不仅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科学地制定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目标、道路模式和步骤,而且还从制度、体制和意识形态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旨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变革措施和保障措施,邓小平的经济伦理思想实质上就是邓小平的从意识形态方面为经济发展提供论证和支持的重要体现。

发展生产力作为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的根本出发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的根本着眼点在于经济发展,在于为经济发展提供伦理合理性论证和有效的伦理道德支持;第二,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是围绕为经济发展提供伦理辩护和道德支持展开的,而且,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所涉及的最根本的经济伦理问题,也是当代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大伦理问题;第三,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的落脚点在于“发展生产力”。

2、以人民利益为根本是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的核心

邓小平立足于我国的实际,从总体上提出”以人民利益为根本"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伦理要求和价值目标。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邓小平始终把人民群众视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主体和最重要的推动者,充分肯定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主体,要依靠民意、尊重民意、服从民意。他多次指出:社会主义建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没有亿万群众的充分理解、热情支持和积极参与,是不可能开展起来和取得成功的。

首先,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坚持人民利益至上是经济发展的最高价值和根本标准。邓小平提出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并且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切实维护好全国各族人民利益,坚持人民利益至卜。他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义的优越性就要体现在不断改善和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其次,在注重人民物质利益发展的同时,也应该关注人民精神利益的发展。邓小平把培养社会主义新人作为经济伦理乃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明确提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具体目标。

再次,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经济伦理思想,既肯定市场主体在分配土的合理差别,反对平均主义,又鼓励他们发扬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相结合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归根结底,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是统一的,但在一定时期,一定阶段存在矛盾,当个人利益,集体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不仅要讲服从,还要讲兼顾,按统筹兼顾的原则调节各种利益的相互关系,使出让利益的一方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保证个人利益随集体国家利益的增长而增长,切不可把服从当作无限制的盲目行动,不能使个人利益因服从集体、国家利益而受到严重或不必要的损害。这一思想,克服了抹杀个人正当利益的’.左”的倾向,既要求尊重国家、集体的利益,强调个人利益只有在国家、集体利益得到保证的前提下才能实现;又要求必须保护、关怀、增进个人利益,纠正了计划经济时期忽视个人正当利益和改革开放时期一度出现的重个人本位轻整体利益的倾向。

3、公平和效率的统一是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的根本原则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是任何一个社会在运行过程中都会遇到的重要问题池是经济伦理领域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效率是指人们工作中所消耗的劳动量与所获得的劳动成果的比率,公平是指如何处理社会经济中的各种利益关系,也就是所谓合理分配。效率原则的实质在于促进社会经济效益,促进生产力发展,公平原则的实质在于使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尽可能缩小。

邓小平结合我国具体的国情,提出在我国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的前提下,首先要做的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他主张"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发展伦理思想,在注重”实效”的基础上把二者统一起来。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虽然维持了社会公平,但没有产生很好的社会发展效率,邓小平科学解决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平与效率的矛盾,使社会主义成为既能保持社会公平又能保持高效率的合理的社会制度。鼓励一部分人依靠合法经营和诚实劳动先富起来,承认差别,合理拉开个人收入的差距,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发展,体现效率优先原则;提倡先富帮后富,防止收入差距过分悬殊,坚持共同富裕,又体现了兼顾公平的原则。

经济问题的本质范文11

关键词:建筑工程;经济管理;风险控制

1相关的理论概述

1.1建筑工程项目经济管理内涵

建筑经济管理工作主要用于对建筑工程中企业的各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从而有效组织各部门进行协同合作,以充分发挥人、材、机各项资源的积极作用,同时也有效地提高了建筑项目的经济效益。

1.2建筑工程经济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施工管理通常会涉及各个方面的工作内容,比如经营管理、市场价格调研等方面的经营工作,此外还涉及了一些在工程、技术和验收等方面的预算管理。由此可见,建筑项目的经济管理是一项综合性质的全方位的管理工作。如果可以落实建筑项目中的经营管理,不但能够促进企业内各个部门紧密联系,加强企业内部的沟通与交流,减少信息流动中带来的经济损耗,同时还可以对建筑项目所拥有的各项资源进行合理优化及配置,以期在最大程度上挖掘这些资源的实用性,从而实现经济管理的重要经营指标。不仅如此,建筑企业做好在建筑工程中的经济管理工作,可以使企业获取较为理想的经济效益以促进自身发展。

1.3建筑工程经济管理的特征

建筑工程经济管理主要具备如下特征:一是动态性特征,经济管理工作需结合建筑项目的实际情况及时地进行改进和完善,以此来提高经济管理与建筑项目之间的适配性。二是经济性特征,顾名思义,经济管理工作还应重点考虑建筑项目为建筑企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通过做好成本控制来提高建筑项目的经济性。

1.4建筑工程项目经济管理的风险类型

目前建筑项目的经济管理中主要包括两种风险类型,一是施工管理风险;二是决策投标风险。在建筑项目中,施工管理风险主要涉及如下四个方面。首先,建设项目施工技术方案的技术含量越高,经济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风险就越大。其次,在建设项目过程中,建筑安全技术质量管理交通事故经常出现。再次,面临着劳动承包经济风险,并由此给建筑施工造成了质量事故和工伤风险等安全隐患。最后,在施工过程,不少建筑施工业主常常会通过不合理的规定把建筑施工风险和违约责任转移到建筑施工公司头上,这便体现出合同风险问题。在建筑工程的招投标阶段中,建筑企业也会面临着许多经营风险。在不平衡投标报价策略中,提价失误风险便是招投标阶段比较常见的风险问题,其可以进一步分为低价中标与高价格中标。不过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工程市场经济管理机制的进一步健全,为增强对建筑企业经济管理风险控制能力,承包人要能在工程量清单计算模型下,合理提出和选用各种投标策略,并根据公司的实际状况,如发展战略、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情况等,以此来有效降低招投标风险。

1.5建筑工程经济管理的风险控制分析

第一,积极构建科学系统的经营风险管理机制。为有效提高建筑工程行业经济管理中风险防控的管理水平,现代公司必须积极构建起更加完整系统和科学合理的经营风险管理机制,为风险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发挥重要作用提供了基石。而在此过程中,建筑企业可先结合我国立法政策和现行企业的经营业务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分项目自查工作、清查历史尾款、进行财务稽核工作等,以便企业可以在短期内迅速找到风险所在并建立内控风险清单。在此基础上,建筑企业还应提出有效处理风险的管理策略和办法,使风险问题在产生以后迅速地得到针对性管理,并以经济学视角、财务学视角对其进行消除与改善。利用这两种方式来有效推动建筑企业在经济管理中风险防控管理水平的显著提高。第二,建设优秀的经营风险管理团队。人力资源作为21世纪最重要的生产力,它将会是建筑企业激烈竞争的关键之所在。对现代建筑产业来说,它作为传统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多年以来一直坚持粗放型的经营发展模式,对现代科学优秀人才培养制度的建立造成一定的制约和限制。因此,建筑企业需根据目前国内外建筑的经营风险管理环境,积极培养优秀人才队伍,使人才资源可以通过对现实建筑经营问题的深刻反思、合理应用经营风险管理的控制功能,以此来进一步推动现代建筑产业整体经济管理风险控制水平的稳定提升。

2建筑工程经济管理的风险及控制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建筑行业正处于发展转型的重要阶段,由于很多公司都只关心建设项目的直接成本问题,而忽略了在工程项目管理建造过程中潜在的经济问题,所以,在工程项目管理建造过程中总会存在经济管理水平落后且不到位、建筑施工管理水平整体素质低下、建设项目的施工过程质量管理制度性漏洞和工程原材料市场价格变动大等诸多问题。上述诸多问题都或多或少会对建筑行业的发展转型阶段造成一定的阻碍。

3建筑工程经济管理风险存在的问题

3.1领导人员意识不强,经济管理工作重视度不够

从实际的角度来看,目前大多数的建筑企业的经济管理部门将管理的重点放在建设进度、建筑工程质量上,而有关领导却没有意识到经济管理的必要性,更为严重的问题是部分领导干部对经济管理认知存在一定的误区。具体来说是以为建筑项目施工建设时仅要求其各种质量条件一致,并遵守合同中的具体条款,按时按质完成即可,正因如此,错误的管理想法,才导致了建设公司在实行有关措施时,忽略了成本管理,结果直接影响到相关管理工作的最终成效。这些问题的频繁发生都会直接让建筑施工公司耗费大量成本,最后形成经营风险,在很多情形下,还会造成建筑企业资金短缺的问题,进而直接影响到建设进度和质量。

3.2经济管理工作规章制度不健全

在经济管理相关规章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建筑企业在进行工程限额划分时,往往会出现不同的管理部门因业务交圈问题而使得相关工作难以得到有效推进。问题出现以后,在没有健全法规的情形下,有关管理机关无法根据具体规定落实权利,甚至于发现问题无法找出制度依据对其加以处理,这些问题的搁置会直接给工程经济管理人员带来一系列风险问题。

3.3工程图纸与工程量清单不全

现阶段,由于在建筑行业还没有开展客观且行业统一的设计工作,仅是在施工前,为确保后续施工作业能够顺利实施,建筑企业会根据工程施工的实际状况做出简单的施工设计,并没有严格遵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工程预算相关的编制工作。在此境况下,会导致建筑工程设计图纸和相应的价码清单变得非常单一化,因此在建筑工程实际中,建筑施工公司无法根据建筑工程设计图纸和价码清单进行科学生产,这会对建筑工程经济管理成效产生极大的影响。

3.4工程质量成本不规范,导致无效成本增加

所谓工程质量成本,其主要是指为保障建筑工程质量能够达到预期而产生的成本费用。主要包括因建筑质量不达标所产生的损失费用以及因处理建筑质量问题所产生的成本费用等。建筑工程在施工建设实践中,若未能合理地控制工程质量成本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工程经济管理造成负面影响。现阶段,在建筑工程建设实施中,随着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活物质水平,其会对建筑品质、建筑施工技能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对此建筑企业必须在高新技术条件下,通过不断地加强成本控制力度来实现良好的经济管理成效。从宏观角度来看,经济管理是建立在质量成本控制的基础之上。但在建筑项目的实际建设中,很多建设施工企业并未对此开展合理的市场调研,竞争意识匮乏,这会对后续的经济效益管理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4建筑工程经济管理风险控制对策

4.1增强建筑工程经济管理工作重视度

为了在源头上有效防控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风险,政府要求企业相关部门领导干部增加对企业经营财务管理的重视。而建设公司则需要从管理人员入手,采取教育培训、宣传等方法,以此来有效提升企业领导干部对企业经营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从而进一步推动基层工作人员经济管理能力的显著提升,为企业建筑公司基层职工对提高企业运营财务管理意识的重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在经济管理者需要高度了解工程经济财务管理重要性的基础上,形成合理的投资计划观念,在工程实际经营管理工作中,以负责任的心态,认真、高标准地进行项目运营管理工作。唯有如此,建筑工程运营管理工作才可高效实施,从而实现防控工程经济管理风险的战略目标。

4.2加强工程经济管理的科学认识

为切实有效地提高建筑施工企业效益,建设施工企业的工程人员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经济意识,在建筑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建设工程项目的管理层与基层要合理处理好各种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如成本、安全、时间以及产品质量等,并逐步增强成本管理意识,只有如此才能实现企业效益的显著提升。此外,由于我国建筑行业起步是以基建工程兵建设兵团为前身,经20世纪80年代改制后开始企业化独立经营的,相关管理模式和制度依然保有原先计划经济时代的特征,而目前我国建筑行业在已步入了市场经济时代后,实质性开始市场化经营,建筑市场的本质特征就是在寻求效益,因此建筑企业需正确处理好建筑工程质量和公司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但如果企业不能形成正确的经济意识,就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立足。此外,目前,在工程施工方法编制的流程中,由于大部分施工总造价员并没有直接的实际参加到一线的技术生产实践过程中,因而造成了施工技术和经济效益的严重脱轨,也使得工程施工战略方针无法真正发挥出其自身的积极作用。所以,在施工经营项目管理流程中,施工公司必须要做到工程技术和经营管理工作的有效融合,同时还应加强做好设计工程师和造价管理工程师之间的协同合作,通过这种方式来有效实现建筑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和经济效益,使造价人员能够积极地投入到项目实施过程当中。

4.3建立健全经济管理规章制度

建筑公司要想不断加强经营管理与工作风险防控,就必须逐步完善公司经营管理工作制度,为公司经营管理的有效开展提供制度保证。对此建筑企业须设置专业的经营管理部门,并确定部门具体职责内容,同时划分工作责任,以保证经营管理的高效开展,从而在真正意义上有效提升施工经营的管理水平。此外,施工企业还须注意对施工人员的规范管理,并根据不同工种,制定与之相配套的有效保护措施,以防止经营管理实施过程中存在遗漏,减少安全隐患问题,确保经营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4.4创建合理的工程图纸与工程量清单

建筑行业必须对建筑工程图样和建筑工程量引起高度重视,特别是在建筑工程经济管理工作中,建筑企业需重视在经济管理中充分发挥工程图样和工程量的指导作用。此外,建设企业还必须对建筑工程实施客观合理的设计,在原有施工方案设计的基础上,严格遵循有关规定,并经过现场的勘察调研,真正落实建筑工程的估算工作,以保证建筑工程图样和建筑实际状况的一致。而在此基础上,建设企业还必须指派专人深入建筑施工现场,经过现场的认真检查,全面了解施工实际状况,并合理测算建筑工期。值得注意的是在工期测算时,还须着重注意建筑隐蔽工期的合理测算。唯有如此,方可提高工程图纸和工程量清单的时效性,从而为施工公司的工程项目实施提供合理指导,并促进企业提升建筑的经济管理质量水平。

4.5规范建筑工程质量成本,增强成本管理和合同管理

众所周知,建筑经济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主要是建立在建筑工程质量成本核算基础之上。但是,建筑经济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中,要想在真正意义上避免经营管理工作中潜在的风险问题,就必须高度重视对建筑质量成本核算的管理工作。因为在建设工程施工环节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某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给工程质量成本监督管理造成一定的影响,这就要求建筑企业应加强对建筑项目质量、技术等方面的风险管理工作并予以相应的防范对策,合理管控工程质量成本。为了能够更好地达到这一目标,建筑公司还需在建设阶段专门指派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合理的市场调研,以提高企业竞争意识,并适时、正确地把握建材市场的实际变化,为合理管控成本风险做足了各种准备工作,从而确保建筑项目后期的经济管理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李亚娟.新形势下工程经济管理风险及防范措施的探讨[J].门窗,2019,(21):24-25.

[2]马保龙.关于建筑工程经济管理风险控制的思考[J].财富时代,2020,(04):178-179.

经济问题的本质范文12

近年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作为哲学与经济学的“联姻”的经济哲学已经愈来愈受到理论界的关注。经济哲学的出现和发展无疑给中国的学术界带来了新的学科生长点和学术热点。立足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广大专家学者对经济哲学这一具有“回归”意义的经济学与哲学的“联姻”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并取得了相当丰硕的成果。本文将近年来中国经济哲学的研究成果从以下几个方面综述如下。

一、中国经济哲学研究兴起的社会历史背景及发展阶段

(一)经济哲学在中国的兴起

在中国,经济哲学是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才逐渐被推到学术研究前沿,成为一个新的理论研究热点的。应该说这种现象的出现绝不是偶然的,它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在这一点上可以说广大的专家学者是没有异议的。余源培教授就明确指出,经济哲学之所以能够成立并开始受到中国理论界的重视,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社会实践的需要。具体来讲有三方面的现实根据:第一,世纪之交的社会科学在新的坐标空间展开,分析与综合不断走向系统化,这种趋势具体表现为各分支学科的产生和各学科间的高速相互渗透和结成联盟;第二,现代社会向社会科学提出一系列热点问题,要求改变各自为政的研究方式,进行各学科协同研究;第三,中国正在发生深刻的社会大转型,客观上需要经济学和哲学的结合。[1]张雄教授也认为,改革的深度推进使越来越多的深层次矛盾逐渐显露出来。市场的推进需要哲学的理性关照。尤其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融智比融资更显重要。要寻求解决问题的“大智慧”,客观上需要经济学和哲学之间的联姻,携手开展经济哲学的研究。同时他也认为,现代经济哲学的兴起,也是经济学和哲学加强自身建设的迫切需要。[2]204\|205

也有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概括,他们认为世纪之交经济哲学研究之所以会受到理论界的重视,有以下四方面的原因:(1)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看,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发展,社会经济领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要解决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仅依靠某一理论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实践的需要了,因此,社会科学的相互渗透和“联姻”就显得尤为重要。(2)哲学研究严重脱离现实而陷入“贫困”。哲学要真正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就必须转换理论研究范式,实现与经济现实的紧密结合。(3)经济学研究的危机。二战后,西方经济学日益褊狭的理论研究方式已经越来越无力回应当代经济世界的复杂性,经济学成为游离于现实经济问题之外的“黑板经济学”。(4)现代科学发展已越来越呈现出由分化到综合的整体态势。中国现在正在进行的这项多因子、多目标、多变量的改革系统工程,更加需要哲学和经济学的联盟。[3]243

(二)国内经济哲学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张雄教授在2001年撰文指出,改革开放本文由收集整理以来,中国经济哲学的研究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有关社会主义经济哲学的讨论。当时经济哲学学科被视为应用哲学的一个分支,主要是哲学界的学者参与了讨论。经济学家孙冶方在这一时期也指出,经济理论上的许多争论,都涉及到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的问题,注意从哲学的高度来回答这些问题,就可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在这一方面很需要得到哲学界同志的帮助。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关于经济哲学学科建设的大讨论,经济哲学的研究出现了经济学与哲学两大学科直接参与并对话的局面。“联盟”意识、“联姻”意识不断推出和深化,研究人员的数量和研究内容的范围都大大超过了第一阶段的规模。这一阶段中国经济哲学研究主要围绕着三种思路展开,即作为哲学的经济哲学、作为经济学的经济哲学和作为交叉学科的经济哲学。[2]203在此基础上,有作者进一步总结了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哲学的发展成果,并将其作为经济哲学在中国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在这个阶段,经济哲学研究以重大现实问题、特别是经济问题的现实及其逻辑解读为特征,对经济哲学的体系建构及相关重大现实经济哲学问题的思考更深入、更趋成熟,经济哲学的研究课题日益广泛,并逐渐向着专题化研究方向发展。[4]

二、中国学界对经济哲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性质的界定

经济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地位已经得到整个理论界的一致认同,人们普遍认为这是一个重要的、不可忽视的、应当大力加以研究的学科领域,它是哲学和经济学等学科所无法替代的。

就经济哲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对象而言,目前中国学术界存在着以下几种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哲学就是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就是经济哲学。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经济哲学和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对象都是人类经济活动的本质和规律,而不是经验事实;二者的研究方法都是思辨与理论认识的方法而不是实证的与历史认识的方法。他们认为马克思的《资本论》就既是政治经济学著作,又是经济哲学著作。[5]

第二种观点认为,所有的经济活动都是选择性活动,选择是经济活动的灵魂。因此,经济哲学就是选择哲学,其研究对象是不同经济形态所共有的或人类经济活动中贯穿始终的选择规律,如劳动的最小最大规律(选择付出最小和结果最大)、近距优先规律(人们总是选择与经济效益直接相关的经济形式)等。[6]

第三种观点认为,经济哲学是以经济实践和经济理论中的基本问题(元问题)为研究对象,并以对这些问题的整体把握和根本把握为特色的一门哲学应用学科或交叉学科。比如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问题、财富的分配公平问题。而由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劳动生产率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所以,社会主义经济哲学的核心问题是研究如何创造更高的劳动生产率问题。[7]

第四种观点认为,经济哲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经济领域中的最一般、最基本的问题。而这些最一般、最基本的问题就其产生的深层根源来说无疑是经济理论与经济实践之间矛盾互动、冲突的结果。换句话说,经济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经济实践与经济理论的关系问题,它贯穿于其他一切经济问题之始终,是研究和解决其他一切经济问题的前提和基础。[3]244

第五种观点认为,经济哲学是一门部门哲学。作为部门哲学,经济哲学处于哲学的研究范围之内,而不是一种与哲学相对的具体科学。这种观点指出,经济哲学不是用某种现成的哲学观点去分析经济问题,不是某种现成的哲学观点在经济领域或经济学领域中的应用。换句话说,经济哲学是对经济活动中那些比经济学研究的问题更加根本的哲学问题的研究。也就是说,经济哲学作为部门哲学,其研究对象是经济活动领域中存在的需要哲学去研究的事实,具体研究的内容或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经济活动中所包含的整个世界的共性方面和经济活动与人存在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关系。[8]

还有一种目前在学界为许多人同意和接受的观点,就是认为经济哲学是一门交叉学科,是经济学和哲学之间的一种跨学科的结合。但是对于二者究竟以什么样的方式结合在一起,或者说这门交叉学科的性质是什么,学术界仍然存在争议。法国学者博索特根据不同形式的结合,将跨学科的类型分为三类:一是线性跨学科,就是把某一学科的原理运用到另一门学科去;二是结构性跨学科,就是在两门或两门以上的学科结合中产生新的学科;三是约束性跨学科,即在某一个具体目标要求的约束下实现多学科的协调和合作。余源培教授认为,经济哲学本质上属于第二类学科结合,是从哲学与经济学的结合中产生的新学科,这种结合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内在的结合,它是哲学和经济学发展融合和变革的产物。[9]而张雄教授则认为,经济哲学的跨学科应属于第一类结合,它是将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运用到经济学中,是哲学对经济世界的理性追问。当然,他也指出这种结合应该是一种自觉的接纳和运用过程。[10]

三、中国经济哲学研究的主要思路

目前,中国经济哲学研究的主要思路概括起来讲,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体系中心论

这种观点认为,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经济哲学并不是一般地研究某种经济问题,也不是特定地研究某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重大经济问题,经济哲学所要揭示的是整个经济领域内深层次的本质及其规律,因此,经济哲学要能够自立于科学之林,就必须有而且也必然会有自己的理论体系。以学科体系建构为中心带动经济哲学研究的发展,是这一思路的核心要点,持这种观点的主要有蔡灿津等人。[11]

(二)问题中心论

这种观点认为,目前中国的经济哲学研究才刚刚起步,在此阶段不宜把重点放在致力于建立某种理论体系上,而是要做些更有实际意义的工作。也就是说,经济哲学研究目前不宜走“以体系为中心”的路子,而是应当坚持“以问题为中心”的思路。经济哲学研究的任务是利用两门学科的优势,开展对中国社会经济运动的哲学研究,揭示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规律,促进中国社会的健康转型。因此要重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重大实际问题的研究,如现代化发展道路、公平与效率关系、可持续发展战略等重大问题。持这种观点的主要有余源培等人。

(三)协调发展论

这种观点认为,问题研究与学科建设应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从实践的发展来看,要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然面临太多的实际问题。因此,关注问题研究,对于解决经济改革与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可以发挥重要作用,问题研究是学科建设实实在在的基础,没有一个个重大问题研究的成果,学科建设就失去了根基;而当问题研究的成果逐渐丰富并积累起来的时候,学科建设也应该跟上社会实践的发展。二者应该共同发展。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主要有中国社科院的秦毅等人。

(四)哲学追问论

张雄教授将经济哲学定义为哲学对经济世界的理性追问。他认为,经济世界包括两层意思,一是以经济为取向的市场行为和活动的总和,二是作为“世界3”(波普话语)存在的理论经济学。哲学所把握的对象不是单纯地总结和概括对象世界的知识形态,而是上升到反思界面来思考问题。哲学对经济世界的理性追问,主要有关于经济世界“存在之存在”的本体论追问;关于经济世界存在与发展过程的“自然计划或历史计划”的追问;关于人类的经济行为和选择是否在终极意义上回答历史进步观念的追问;关于经济学如何确立正确的“逻辑符号分析工具”的追问等。

(五)历史分析论

这种思路主要是按照历史线索来研究分析经济哲学思想史的发展。这又可以分为以下两大方面:一方面是从思想史的角度来梳理经济学与哲学的关系,从学科性质和发展趋势揭示哲学与经济联盟的历史必然性,揭示经济哲学产生的学科渊源和历史背景,以及现代哲学发生的范式变革对经济学范式变革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另一方面是研究经济哲学发展史上的代表人物的思想,这既包括研究西方经济学代表人物的哲学思想,包括斯密、马歇尔、凯恩斯直到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各派代表人物,同时也包括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的经济哲学思想,其中包括进行比较研究。目前一些研究成果代表了这一思路,比如董德刚的《邓小平经济哲学思想研究》即是其中之一。

(六)专题研究论

这种思路具体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关于经济哲学基本范畴的研究。这主要包括:(1)经济学和哲学中具有交叉性质的基本范畴,比如“实践”范畴、“生产”范畴等;(2)随着经济哲学兴起应当受到重视的基本范畴,比如“需要”范畴等;(3)当代社会重大问题提出的重要范畴,比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范畴、“可持续发展”范畴等。[12]另一方面则是按照经济重大问题进行研究。这包括:(1)研究当论经济学中的重大哲学问题,比如经济活动中的“人”的问题、经济活动中的理性与非理性问题、经济学的价值评价问题、公平与效率问题等;(2)研究当代全球性的涉及哲学及经济学的重大问题,比如经济与文化的关系研究、经济全球化研究、知识经济问题研究等;(3)货币哲学与资本哲学研究,这主要分别是以2003年召开的“全国货币哲学高级研讨会”和2006年召开的“全国资本哲学高级研讨会”为标志,研讨会上学者们对于货币哲学和资本哲学的相关重大理论问题展开了热烈的交流和讨论,同时也引发学术界展开了对货币哲学和资本哲学研究的大讨论,开辟了经济哲学研究的又一片天地。

当然,从中国学术界关于经济哲学的研究来看,应该说以上几种思路在实际研究过程中是交叉综合运用的,只不过研究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四、目前中国经济哲学研究的不足及发展方向

纵观中国经济哲学研究近几年来的发展,可以发现其发展速度之快,学术研究队伍规模之大,理论成果之丰都是有目共睹的,可以说成绩斐然:经济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地位已经获得国内学术界的一致认同,在应对和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出现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经济哲学正越来越发挥出它的巨大作用。但是,也应该看到目前中国经济哲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1)理论建构基础仍显薄弱。以往的研究较多的是探讨中国经济哲学建构如何可能和如何必要的问题,而对于如何建构的问题缺乏深层次的认识和讨论。(2)主导研究范式仍未确立。这主要表现在经济哲学研究范式中批判的经济哲学与思辨的经济哲学的对立。批判的经济哲学主要以经济学的发展为依托,重在考察经济知识的基本性质和构成经济知识的前提、方法及其效用;而思辨的经济哲学则是以某种哲学基础理论为依托,对经济活动或经济方法领域作哲学的反思。这种对立表明中国经济哲学研究的主导范式仍未确立。(3)在研究方法和开放意识方面仍显不足。由于中国经济哲学研究缺乏主导研究范式,致使在具体的研究方法上也

显得随意性较强,没有实现方法论上的综合和创新。同时,经济哲学研究还要打破固有的专业“圈子”观点,增强学科研究开放意识,重视其他学科理论成果对经济哲学研究所起的重要作用,让经济哲学研究真正获得理论生命力。

当然,经济哲学在中国虽然已经经过了数十年的发展,但是目前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在此理清国内经济哲学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弥补不足,这样无疑将会更好地推动中国经济哲学研究的发展。当然,发展和建构当代中国经济哲学并非易事,可以说任重而道远。除了解决前文所述的问题和不足之外,笔者以为本文由收集整理,新世纪中国经济哲学的研究还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作进一步的努力:

(一)经济本体论研究

长期以来,在工具理性思维的影响下,理论界存在着将经济哲学工具化和简单化的倾向,缺乏对经济哲学本体论层面作深层次的探讨。由此导致经济哲学研究缺乏稳固的研究根基,一方面影响了经济哲学自身理论建构的合理性,另一方面也极大地制约了经济哲学反映和指导现实经济实践活动的有效性。因此,重视对经济本体论的探讨,应当是中国经济哲学研究的首要迫切问题。通过对人类经济行为和经济活动的本质的研究和探讨,对于我们正确描绘整个经济世界总体运行图景,以及合理地解释和说明纷繁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二)经济哲学史的研究

对经济哲学的研究必须重视经济哲学发展的历史维度。每一种理论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其历史的理论渊源和发展过程,经济哲学当然也不例外。不仅要研究西方思想家如休谟、斯密、穆勒、哈耶克等的经济哲学思想,也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经典文献中的经济哲学思想,同时还可以研究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所蕴含的经济哲学思想。通过对经济哲学思想史的考察与研究,不仅可以对经济哲学的发展有一个清楚的了解和认识,而且还有助于我们从学理的背景更深刻地认识到哲学范式革命与经济学范式变革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得益彰的关系,有助于更加深刻地认识经济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三)经济活动中“人”的问题研究

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曾经说过,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财富的学问,同时也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然而,西方经济学在完成古典经济学向现代经济学的转向以后,经济学主流学派在传统理性经济人的原则指导下,理性日益演变成为一种数学工具,这导致只考虑经济增长的主流经济学派,日益缺乏对当代社会经济过程中现实的人的关心。因此,经济哲学应当将经济活动中“人”的问题作为中心议题加以研究。包括对传统理性经济人的批判,对经济世界的人学解读,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人格模式,市场经济与人的主体性等,都应该成为经济哲学关注的内容。

(四)幸福经济学问题研究

苏格拉底曾经说过,各种学问,其最根本的目的,是要解决“人怎样活着”的问题。把这个“苏格拉底命题”换个说法,也就是:各种学问,其最根本的使命就是如何使人类生活幸福的问题,是如何增进人类福祉的问题。经济学作为研究人类行为的科学,其根本的目的也可以说就是研究人类的行为如何才能增进人类幸福的问题,而不是传统定义所说的“研究稀缺资源的有效合理配置”。而幸福经济学相关理论问题的讨论和解决,诸如幸福的主观性是否具有客观实在性的基础,经济增长与幸福增长悖论的解决,社会发展的国民幸福指数体系构建等问题,不难看出,这些问题的解决本身就需要多学科的共同参与,而经济哲学正好可以发挥其跨学科的优势,因此幸福经济学应该也必须进入新世纪经济哲学研究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