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科研的基本素养

科研的基本素养

时间:2023-06-08 10:57:36

科研的基本素养

科研的基本素养范文1

>> 工商管理类本科生经济数学应用能力培养的教学研究 工商管理本科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工商管理类本科毕业生就业技能培训实践研究 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职业发展导向下工商管理类人才多维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探索 本科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工商管理专业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 工商管理类创新人才培养实践环节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基于就业能力导向的工商管理类大学生培养路径的创新研究 基于学科竞赛的工商管理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关于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基于“双面向”的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创业大赛实践与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的互动研究 基于知识管理过程的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工商管理类学生理财能力培养对策的创新研究 基于素质教育的工商管理专业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工商管理类应用型本科实习教学改革的思考 关于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本科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工商管理类大学生就业能力素质模型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0-10-08.

[4]St. John’s College. How does St.John’s prepare me for my future?[EB/OL].

.2010-10-20.

[5]Duke University. Degree Programs[EB/OL].

http://registrar.duke.edu/bulletins/Undergraduate/2003-04/degree.pdf.2010-10-15.

[6]Brown University. Brown gives students the freedom to direct their education[EB/OL].http://brown.edu/academics.2010-10-21.

[7]杨静.张庆亮.中外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比较[J].现代企业,2006,(10).

[8]严佳琪.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证券期货,2011,(7).

[9]胡兵.乔晶.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职业时空,2012,(1).

科研的基本素养范文2

关键词:旅游管理本科生;综合考察实习;科研素质培养

一、问题的提出

科研素质是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综合素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素质。旅游管理专业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需要学生具备很强的解决实际问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虽然我们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加强了实践教学的力度,但我们培养的大学生还是偏向于知识积累型,创新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仍不能适应当今飞速发展的旅游事业的需要。特别是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的科研素质的培养一直处于边缘化状态,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不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旅游管理专业的综合考察实习是教学计划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实践环节,其本身是非常好的教学资源,学生通过综合考察实习能够获得大量有助于后期学习的知识和经验,能够激发学生思考的东西也非常丰富,学得的东西既真实又具体,是把教材理论知识与行业实际结合的很好机会[1]。但是,目前我国高校旅游野外实习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已经引起了旅游教育界同仁的重视。马骏(2005)认为考察实习教学方法传统化,缺乏灵活性和启发性[2]。董志文等(2005)以中国海洋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为例指出:以认知性为主,缺少求知性内容,实训基地建设滞后,实践教学内容较缺少细化目标,并提出了野外实习成绩综合考核指标体系[3]。王昕(2007)结合自己长期指导旅游野外实习的经验指出目前旅游野外实习存在着:目标简单化,任务缺乏针对性和思考性;实习主体游客化,实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目的地单一化与高档化,缺乏正确行业引导性;教师保姆化,学生缺乏行业社会体验性等问题[4]。为了充分利用综合考察实习的宝贵教学资源,使综合考察实习价值最大化,克服综合考察实习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必须认识到综合考察实习中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不仅是提高“野外实习”质量的切入口,更是检验“野外实习”效果的重要标准。

素质是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经过后天训练和环境的影响在人身上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品质。科研素质是素质结构中较高层面的综合性素质,它是建筑在思想品德素质、身心素质、人文素质、专业素质、审美素质基础之上的高层素质。培养科研素质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主要目标。具备一定的科研素养,是一位合格的本科毕业生必须具备的素质。

关于怎样培养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的科研素质一直是旅游教育界关注的问题。但从公开发表的文献来看,就这一问题进行系统探讨的并不多见。谷冠鹏等从科学研究过程的角度出发,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的结构问题作了探讨[5]。本文从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综合考察实习的环节出发,就旅游专业本科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二、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综合考察实习过程中科研素质培养的基本内容

旅游专业综合考察实习,是培养学生科研素质的最有价值的教学环节,在这一教学活动中,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的科研素质培养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科研意识的培养

从心理学角度讲,意识是一种人脑机能,是高级神经系统高度发展的表现,是人的心理对现实生活的自觉反映。科研意识通常是指人在科研活动中的心理过程,它能将科学感知、思维等心理活动提高到“自觉”的程度[6]。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生来说,科研意识就是对旅游管理活动的规律有意识的追求和探索,是运用旅游管理的科学理论指导旅游活动的自觉,是对本科学生未来所从事的旅游管理活动的一种清晰而完整的认识。它既表现为旅游管理本科学生对旅游管理环境的主动适应,也表现为旅游管理本科学生对其未来工作环境的积极影响。在本科生中培养科研意识和初步的科研能力是我们国家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之一。这既有助于巩固和补充课内基础知识,深化专业知识;又将为本科生日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帮助,大大缩短了学生适应社会的探索期[7]。

在专业考察实习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最缺乏的是科研意识,学生在考察实习过程中若不具有一定的科研意识,则会缺乏发现,只能是一个单纯的、普通的“旅游者”。因此,在专业考察实习过程中即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科研意识,又是培养学生科研意识的最佳教学时机。科研意识的培养是学生专业考察实习过程中科研素质培养的最基础的组成部分。

(二)科研态度的培养

一个有成就的科研工作者,其成功的要素是正确的科研态度。对于本科学生而言,树立正确的科研态度,既是其人生阶段的好时机,也将会对其未来人生产生重要的影响。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的专业考察实习,一般设置在大学二年级的第三学期,是其大学阶段第一次大型的综合野外考察实习,是学生第一次体验离开教室到旅游目的地学习旅游管理专业知识的学习方式,他们处于兴奋与高度好奇的心里状态,这正是培养学生正确的科研态度的不可多得的良机。

就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综合野外考察实习而言,培养其科研态度的基本内容是:“实事求是,乐于探索,敢于否定,崇尚质疑,严肃认真,谦虚踏实”

(三)科研知识的培养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学习、掌握旅游管理科研基础知识,是保证学生在今后的旅游管理活动中,进行规范、有效、科学的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同时,旅游管理科研作为具体的科学实践,有其特定的研究规范和要求。因此,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学生必须掌握旅游管理科研基础理论和知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掌握科研知识方面,既有教育者意识淡漠,也有困于教学环境的影响的问题。综合野外考察实习自然就成为学生四年难得的获取旅游管理科研知识的机会。

(四)科研基本方法的掌握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要掌握旅游管理科研方法论,运用经验总结、调查分析、实验研究、个案分析、行动研究等方法,去思考、解决问题,发现、总结规律。就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综合考察实习过程而言,学生起码应该掌握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和行动研究法等基本的旅游科学研究方法。长期的考察实习证明,这些旅游科研方法,在考察实习过程中,简便易行,信息量大,真实性强,最有使用价值,深受学生欢迎。

(五)科研能力的培养

科研能力,即开展科学研究活动时,在运用科学方法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过程中表现出来本领[8]。具体地说,科研能力包括学习、搜集文献资料、获取信息;发现问题,运用已知理论知识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综合分析、推导、设计方案,并动手得出结论等能力。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综合考察实习科研能力的培养,除了在发现问题、调查研究、信息处理、文字表达能力培养外,还必须注重以下科研能力的培养:

1、选题论证能力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综合考察实习时间长,景点类型多样,实习内容复杂。论文选题是每个学生考察实

习前准备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在实习过程中发现问题,选取有实际意义的课题开展研究,学生必须在老师特别是实习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做好选题工作。在具体的实习中可以进一步确认或修正自己的选题。

2、方案设计能力

培养学生在科研研究方案中阐明课题研究的范围、对象、课题的假设,研究方法的选择,方案的设计等内容。这是课题研究的总体谋划,必须精心设计,以保证课题研究的落实。

3、研究操作能力

学生在实习前必须对自己的选题进行文献查阅,对选题目前研究状况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科学研究的方法,获得研究对象的第一手材料,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并做好研究前的准备工作和研究时的管理工作,从而确保选题研究的质量。

4、资料的整理分析和撰写报告能力

对于在研究过程中收集到的各种资料、数据,学生要勤于分类整理,善于分析,不断思考,从而使研究结论真正符合客观实际,并根据研究结论,完成科研报告。

三、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考察实习过程中科研素质培养的具体措施

(一)管理者必须强化综合野外考察实习中培养学生科研素质的意识

“教学是主体,科研是龙头”更多地是基于学校与教师层面,几乎没有从学生的角度思考这个问题,这不利于提升院校的整体水平,不利于培养较高水平的旅游管理人才。当前我国旅游业发展迅猛,竞争激励,旅游市场和旅游企业对旅游人才需求呈现多元化,对学生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旅游院校培养高素质人才,必须深化教学改革,转变思想观念,认清本科生科研素质培养的重要意义,加大科研教学内容和时间,强化通过野外实习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科研兴趣,激发科研潜能,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院校管理者要积极为综合野外考察实习的学生开展科研活动创造有利条件,使学生通过综合野外考察实习参与学术科研活动,学到在书本和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增强创新意识,开阔知识视野,强化能力素质。

(二)建立针对学生综合野外考察实习的科研管理机构

在学生综合野外考察实习科研机构建立上,应根据院校实际情况,成立学生综合野外考察实习的科研活动领导小组,使综合野外考察实习科研活动有序化、规范化、制度化。领导小组可由主管教学和科研的副校(院)长任组长,相关部门领导任组员,科研部门具体负责管理工作;院(系)成立科研活动指导小组,由科研经验丰富的老师对学生参加综合野外考察实习科研活动进行全方位的跟踪服务,提供指导、咨询和帮助。在综合野外考察实习科研活动管理上,应结合院校实际情况,制定学生综合野外考察实习课题申报、组织管理、指导检查和实施奖励等制度,指导和激励学生开展综合野外考察实习科研活动,对学生综合野外考察实习科研活动和课题研究情况进行检查,通过正规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促使学生严格按照计划认真开展综合野外考察实习科学研究,确保综合野外考察实习科研活动有序健康开展。在科研基金设立上,应拨专项经费用作学生综合野外考察实习科研专项基金,鼓励学生通过规定的程序申报科研课题并申请基金资助。改变过去综合野外考察实习成果展仅仅是旅游相片、旅游纪念品等现象,要把学生基于综合野外考察实习而完成的高质量的学术论文作为实习的重要成果进行展示。

(三)完善学生综合野外考察实习的科研培养机制

在综合野外考察实习科研目标约束机制上,应构建综合野外考察实习科研创新评价体系,作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把学生根据综合野外考察实习所撰写的学术论文以较大权重作为学生的科研学分、并将综合野外考察实习科研活动的情况及成绩作为评选优秀学生、评定奖学金、入党、推荐免试研究生和推荐就业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科研指导机制上,不仅要加强领导和机关的指导力度,而且要充分发挥教师对科研活动的指导作用,帮助学生按照旅游科研特点开展科研工作,传授自己的研究经验,使学生树立信心,少走弯路、尽快上路,并将指导科研活动折算为教学量,记入教师工作量,对成绩突出的给予奖励。

(四)优选指导教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生综合野外考察实习科研素质的培养状况,某种意义上讲,取决于指导老师的素质、能力、素养、态度及其对学生实习的价值取向。旅游野外考察实习的线路长,实习旅游目的地品味高,如重庆师范大学旅游学院长期以来选择的线路是九寨沟——黄龙环线、大理——丽江滇西北线路。在综合野外考察实习中克服学生“游客化”现象,首先是教师必须率先克服“游客化”的心里与行为,必须克服带队老师就是获得一次“旅游”的福利机会,因此“应该”人人有份的心里。应该选择有能力指导学生从验证性实习到研究性实习的观念与能力、有不断发现旅游问题的能力的老师作为指导老师。

参考文献:

[1]李晴,杨娅娜.试论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原则与途径[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2(3):48-52.

[2]马骏.旅游管理专业野外实习课程建设的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1):75-277.

[3]董志文,董效臣.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以中国海洋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为例[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99-101.

[4]王昕.旅游野外实习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72-76.

[5]谷冠鹏.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结构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7):120-122.

[6]刘步平.强化科研意识提高科研能力[J].中医教育,2001,(04):63-64.

科研的基本素养范文3

论文关键词:旅游管理本科生;综合考察实习;科研素质培养

一、问题的提出

科研素质是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综合素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素质。旅游管理专业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需要学生具备很强的解决实际问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虽然我们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加强了实践教学的力度,但我们培养的大学生还是偏向于知识积累型,创新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仍不能适应当今飞速发展的旅游事业的需要。特别是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的科研素质的培养一直处于边缘化状态,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不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旅游管理专业的综合考察实习是教学计划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实践环节,其本身是非常好的教学资源,学生通过综合考察实习能够获得大量有助于后期学习的知识和经验,能够激发学生思考的东西也非常丰富,学得的东西既真实又具体,是把教材理论知识与行业实际结合的很好机会。但是,目前我国高校旅游野外实习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已经引起了旅游教育界同仁的重视。马骏(2005)认为考察实习教学方法传统化,缺乏灵活性和启发性。董志文等(2005)以中国海洋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为例指出:以认知性为主,缺少求知性内容,实训基地建设滞后,实践教学内容较缺少细化目标,并提出了野外实习成绩综合考核指标体系。王昕(2007)结合自己长期指导旅游野外实习的经验指出目前旅游野外实习存在着:目标简单化,任务缺乏针对性和思考性;实习主体游客化,实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目的地单一化与高档化,缺乏正确行业引导性;教师保姆化,学生缺乏行业社会体验性等问题。为了充分利用综合考察实习的宝贵教学资源,使综合考察实习价值最大化,克服综合考察实习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必须认识到综合考察实习中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不仅是提高“野外实习”质量的切入口,更是检验“野外实习”效果的重要标准。

素质是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经过后天训练和环境的影响在人身上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品质。科研素质是素质结构中较高层面的综合性素质,它是建筑在思想品德素质、身心素质、人文素质、专业素质、审美素质基础之上的高层素质。培养科研素质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主要目标。具备一定的科研素养,是一位合格的本科毕业生必须具备的素质。

关于怎样培养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的科研素质一直是旅游教育界关注的问题。但从公开发表的文献来看,就这一问题进行系统探讨的并不多见。谷冠鹏等从科学研究过程的角度出发,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的结构问题作了探讨。本文从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综合考察实习的环节出发,就旅游专业本科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二、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综合考察实习过程中科研素质培养的基本内容

旅游专业综合考察实习,是培养学生科研素质的最有价值的教学环节,在这一教学活动中,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的科研素质培养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科研意识的培养

从心理学角度讲,意识是一种人脑机能,是高级神经系统高度发展的表现,是人的心理对现实生活的自觉反映。科研意识通常是指人在科研活动中的心理过程,它能将科学感知、思维等心理活动提高到“自觉”的程度。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生来说,科研意识就是对旅游管理活动的规律有意识的追求和探索,是运用旅游管理的科学理论指导旅游活动的自觉,是对本科学生未来所从事的旅游管理活动的一种清晰而完整的认识。它既表现为旅游管理本科学生对旅游管理环境的主动适应,也表现为旅游管理本科学生对其未来工作环境的积极影响。在本科生中培养科研意识和初步的科研能力是我们国家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之一。这既有助于巩固和补充课内基础知识,深化专业知识;又将为本科生日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帮助,大大缩短了学生适应社会的探索期。

在专业考察实习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最缺乏的是科研意识,学生在考察实习过程中若不具有一定的科研意识,则会缺乏发现,只能是一个单纯的、普通的“旅游者”。因此,在专业考察实习过程中即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科研意识,又是培养学生科研意识的最佳教学时机。科研意识的培养是学生专业考察实习过程中科研素质培养的最基础的组成部分。

(二)科研态度的培养

一个有成就的科研工作者,其成功的要素是正确的科研态度。对于本科学生而言,树立正确的科研态度,既是其人生阶段的好时机,也将会对其未来人生产生重要的影响。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的专业考察实习,一般设置在大学二年级的第三学期,是其大学阶段第一次大型的综合野外考察实习,是学生第一次体验离开教室到旅游目的地学习旅游管理专业知识的学习方式,他们处于兴奋与高度好奇的心里状态,这正是培养学生正确的科研态度的不可多得的良机。

就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综合野外考察实习而言,培养其科研态度的基本内容是:“实事求是,乐于探索,敢于否定,崇尚质疑,严肃认真,谦虚踏实”

(三)科研知识的培养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学习、掌握旅游管理科研基础知识,是保证学生在今后的旅游管理活动中,进行规范、有效、科学的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同时,旅游管理科研作为具体的科学实践,有其特定的研究规范和要求。因此,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学生必须掌握旅游管理科研基础理论和知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掌握科研知识方面,既有教育者意识淡漠,也有困于教学环境的影响的问题。综合野外考察实习自然就成为学生四年难得的获取旅游管理科研知识的机会。

(四)科研基本方法的掌握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要掌握旅游管理科研方法论,运用经验总结、调查分析、实验研究、个案分析、行动研究等方法,去思考、解决问题,发现、总结规律。就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综合考察实习过程而言,学生起码应该掌握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和行动研究法等基本的旅游科学研究方法。长期的考察实习证明,这些旅游科研方法,在考察实习过程中,简便易行,信息量大,真实性强,最有使用价值,深受学生欢迎。

(五)科研能力的培养

科研能力,即开展科学研究活动时,在运用科学方法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过程中表现出来本领。具体地说,科研能力包括学习、搜集文献资料、获取信息;发现问题,运用已知理论知识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综合分析、推导、设计方案,并动手得出结论等能力。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综合考察实习科研能力的培养,除了在发现问题、调查研究、信息处理、文字表达能力培养外,还必须注重以下科研能力的培养:

1、选题论证能力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综合考察实习时间长,景点类型多样,实习内容复杂。论文选题是每个学生考察实习前准备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在实习过程中发现问题,选取有实际意义的课题开展研究,学生必须在老师特别是实习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做好选题工作。在具体的实习中可以进一步确认或修正自己的选题。

2、方案设计能力

培养学生在科研研究方案中阐明课题研究的范围、对象、课题的假设,研究方法的选择,方案的设计等内容。这是课题研究的总体谋划,必须精心设计,以保证课题研究的落实。

3、研究操作能力

学生在实习前必须对自己的选题进行文献查阅,对选题目前研究状况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科学研究的方法,获得研究对象的第一手材料,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并做好研究前的准备工作和研究时的管理工作,从而确保选题研究的质量。

4、资料的整理分析和撰写报告能力

对于在研究过程中收集到的各种资料、数据,学生要勤于分类整理,善于分析,不断思考,从而使研究结论真正符合客观实际,并根据研究结论,完成科研报告。

三、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考察实习过程中科研素质培养的具体措施

(一)管理者必须强化综合野外考察实习中培养学生科研素质的意识

“教学是主体,科研是龙头”更多地是基于学校与教师层面,几乎没有从学生的角度思考这个问题,这不利于提升院校的整体水平,不利于培养较高水平的旅游管理人才。当前我国旅游业发展迅猛,竞争激励,旅游市场和旅游企业对旅游人才需求呈现多元化,对学生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旅游院校培养高素质人才,必须深化教学改革,转变思想观念,认清本科生科研素质培养的重要意义,加大科研教学内容和时间,强化通过野外实习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科研兴趣,激发科研潜能,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院校管理者要积极为综合野外考察实习的学生开展科研活动创造有利条件,使学生通过综合野外考察实习参与学术科研活动,学到在书本和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增强创新意识,开阔知识视野,强化能力素质。

(二)建立针对学生综合野外考察实习的科研管理机构

在学生综合野外考察实习科研机构建立上,应根据院校实际情况,成立学生综合野外考察实习的科研活动领导小组,使综合野外考察实习科研活动有序化、规范化、制度化。领导小组可由主管教学和科研的副校(院)长任组长,相关部门领导任组员,科研部门具体负责管理工作;院(系)成立科研活动指导小组,由科研经验丰富的老师对学生参加综合野外考察实习科研活动进行全方位的跟踪服务,提供指导、咨询和帮助。在综合野外考察实习科研活动管理上,应结合院校实际情况,制定学生综合野外考察实习课题申报、组织管理、指导检查和实施奖励等制度,指导和激励学生开展综合野外考察实习科研活动,对学生综合野外考察实习科研活动和课题研究情况进行检查,通过正规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促使学生严格按照计划认真开展综合野外考察实习科学研究,确保综合野外考察实习科研活动有序健康开展。在科研基金设立上,应拨专项经费用作学生综合野外考察实习科研专项基金,鼓励学生通过规定的程序申报科研课题并申请基金资助。改变过去综合野外考察实习成果展仅仅是旅游相片、旅游纪念品等现象,要把学生基于综合野外考察实习而完成的高质量的学术论文作为实习的重要成果进行展示。

(三)完善学生综合野外考察实习的科研培养机制

在综合野外考察实习科研目标约束机制上,应构建综合野外考察实习科研创新评价体系,作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把学生根据综合野外考察实习所撰写的学术论文以较大权重作为学生的科研学分、并将综合野外考察实习科研活动的情况及成绩作为评选优秀学生、评定奖学金、入党、推荐免试研究生和推荐就业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科研指导机制上,不仅要加强领导和机关的指导力度,而且要充分发挥教师对科研活动的指导作用,帮助学生按照旅游科研特点开展科研工作,传授自己的研究经验,使学生树立信心,少走弯路、尽快上路,并将指导科研活动折算为教学量,记入教师工作量,对成绩突出的给予奖励。

科研的基本素养范文4

1科研素养是基础医学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核心

基础医学是现代医学的基石,基础医学的专业人才立足于医学,以科研为手段,运用科学方法,解决医学问题,推动医学进步。复旦大学基础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中明确指出该专业将培养学生具有宽厚的科学基础和扎实的医学基础理论,并且富有创新思维,是具有基础医学教学潜质和科学研究实践能力,具备开展医学教学和科学研究独立工作能力的高级医学人才。由此可见,科研素养是基础医学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核心。科研素养以科学知识为基础,科研能力为架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为内涵,科研道德为保障。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是专业的需求,也是本科教育的重要内容,只有学生个体具备良好的科研素养,才能适应基础医学领域不断的变革与突破,甚至成为推动学科发展的栋梁之材。

2科研素养是基础医学专业学生的主观诉求

2015年1月,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在2014级基础医学专业新生中开展关于本科生科研基础的问卷调查,并选取与该专业相同学制,一年级合并授课的法医学专业进行比照。调查提示基础医学专业学生对科研素养的培养有更强烈的主观诉求。

2.1基础医学专业学生对于学位有更高的要求,而科研能力正是医学研究生培养的核心

根据入学后第一学期末在2014级大一新生中的调查,关于个人的学位规划,基础医学专业的学生中仅有3%选择学士,有16%的学生选择硕士,高达53%的学生选择博士,另有28%的学生尚未能做出决定,但就此问题尚未考虑的学生数为零。而在法医学专业中,选择学位规划为学士、硕士或博士的同为17%,38%的学生未能做出决定,另有11%的学生尚未考虑此问题。相比可见,基础医学专业的学生自入学之初就在学位上有很高要求,明确希望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的近70%。

2.2基础医学专业学生对科研的热情是培养科研

素养最有效的动力与保障在调查中,基础医学专业有53%的学生已经参与过各类科研讲座,而同期法医学专业学生仅有39%的参与率。同时,不论哪个专业的学生听讲座后都表示有所收获,选择没有收获或其他选项者为零。SCI论文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在调查中,53%的基础医学专业学生表示对此有所了解,在法医学专业中,该比率为33%。此外,两个专业的学生对于各类本科生科创项目的知晓率都为94%。

2.3基础医学专业学生良好的科研理解能力是提升科研素养的前提

本次调查的对象都是大一新生,并且第一学期的课程设置除通识教育外,其余课程集中在高数、物理和化学,并无专业的文献检索与阅读课程。但在尝试过阅读SCI科研论文的学生中有55%的学生表示能部分理解文章内容。对于阅读中文科研论文,75%的基础医学专业学生表示有过经历,其中高达88%的学生表示能部分甚至基本理解文献内容。

3科研素养培养方案因对象因阶段而异

科研素养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随着学生入学后专业知识的不断积累,根据年级不同,学生特点和能力不同,培养方案在不同阶段也有不同的目标和内容。

3.1自入学伊始,敞开科研大门,感受学术熏陶

依托复旦大学丰富的学术资源,每学年都有来自各领域的专家、教授来校开展多种学术活动,而调查也证实在入学的第一个学期,基础医学专业有半数学生参加了各种讲座。尤其各国院士和学术大师,其讲座除涵盖专业领域知识外,更注重科研思维的培养和构建。这些成功者的经验分享对于初学者而言虽未必能体味其中的深刻,但在开拓视野,接触世界顶尖学术成果同时潜移默化的熏陶却必然影响着这些选择基础医学为专业,以成为医学教学与科学研究双重人才为培养目标的学生,有助于学生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科研思维方式。

3.2从低年级开始,设置相关课程,展开系统培养

第一学年开设现代生物科学导论,使学生直面科学最前沿,在科研与学生个体间建起桥梁;第二学年开设医学生综合素养、医学文献检索与利用等课程,系统教授科研实践所需的思维方式和基本技能;第三、四学年开设医学科研思维训练与科研实践系列课程,使学生在已有一定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认识并理解做好科研既需要有扎实的知识、活跃的思维、乐观的态度,也离不开辛苦的实践,枯燥的重复和严谨的探索。此外,复旦大学在一年级新生中全面推进的通识教育和本科生培养中的书院模式都更利于培养学生具有开阔的视野、独立的思考和丰富的想象力,而这些也都是科研素养的重要内涵。通过课程的系统培养与课堂内外的各种熏陶,基础医学专业的学生在本科阶段早期即可树立起科研意识,形成良好的科研习惯,为日后获得较高的科研成就打下扎实的基础。

3.3二年级起,配备科研导师,体验课题实施过程

基础医学专业学生入校以后,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即根据学生不同阶段,配备各类导师。自二年级起,学院按每三名学生为一小组,配备一位科研导师,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学术活动,包括有主题的文献检索、阅读和汇报;通过组会活动,介绍学术进展,组织学生开展学术讨论;指导学生参与科研导师所在的课题组活动,与研究生一起,学习实验设计,尝试实验操作,分析实验结果,体验课题实施过程。科研导师本身都是具有博士学位,负责各级科研项目的教授、副教授、研究员、副研究员或高年资讲师,而所在的课题组往往是国家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的组成部分。学院还制定了《导师组活动记录手册》,使导师组活动规范化,也利于反馈和评估。通过严格的导师组活动,帮助学生熟悉并学会科研论文的查阅,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方式,使学生了解基本的科研项目运行模式,自然而然地参与科研项目的多个环节。同时,学生间自发的交流又便于其了解不同领域、不同课题组的运行,一方面避免了日后选择科研方向时的茫然或冲动,另一方面,学科交叉也是当今科学前沿发展的方向。

3.4水到渠成,设立科创项目,实践所学所想

大学生的科创能力是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国内各高校、学院对此都格外重视。以复旦大学基础医学专业学生为例,其可申报的科创项目就有复旦大学设立的君正、望道和曦源项目以及基础医学院设立的正谊学者等本科生科创活动。这些项目鼓励学生独立申报课题,申请参加同一项目的学生可来自不同院系。为保证教师有足够时间对学生进行科研指导,学校或学院都明确一位教师一次只能担任一个项目的指导。项目由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自报课题,通过竞标获得立项资格和获取科研经费。经费直接拨入学生账号,由学生全权支配使用。此外,学院在课题实施过程中组织中期考核,课题结束时进行汇报,并由专家进行评估,这些也是项目能提高学生科研相关能力的关键环节。通过项目设立和实施全过程中有的放矢的指导,帮助学生在课题实施中发现问题、面对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实践不断培养科研能力,提升科研素养。以学生为主导的科创项目的创立和实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科研热情,而项目实施过程更提供了学生从提出假设、争取课题到实施、汇报、小结的各方面实践机会,使学生的科研素养在实践中大幅度加强和提升。

4展望

科研的基本素养范文5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教育

信息素养概念的提出[1]至今已有40余年,信息素养是人类在信息社会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已得到学界和社会的广泛认可。作为一个极其特殊、复杂和广阔的领域,信息素养涉及的知识技能涵盖诸多学科领域,且不断深化融合,在哲学、人文、技术、社会、经济、管理和法律等领域保持联系。信息素养既是现代公民所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也是大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它与道德品质素养、文化知识素养均为大学生基本素养的构成要素,成为大学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当前,国家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正在推进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的战略部署,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也在积极推进内涵式转型发展,因此,适应转型发展的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体系面临重构,相应的理论与实践也需要摸索。鉴于此,本文分析了加强应用型本科院校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意义及现实需要,剖析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加强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结合应用技术类型高校人才培养基本特征与要求,重点探讨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体系建构,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与对策。

1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体系的必要性

1.1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意义

应用技术大学是我国借鉴欧美应用技术大学办学模式,以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目标提出的,是新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理想模式。在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过程中,构建具有应用技术大学特色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体系尤为重要。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体系是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大学生普遍存在理论知识较为扎实但实践动手能力偏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弱、创新思维滞后等现象,学生自主创业能力及成功案例与教育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3]。其重要原因就是各高校信息素养教育体系建设还未达到相应要求,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整合、与新岗位所需技能信息的融合不足,从特定行业、工作领域、事务范畴中获取有用信息的意识与能力都较欠缺。西方应用技术大学的成功办学模式成为国家重振经济发展潜力的重要助推器,这些大学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大都具备较为扎实的信息素养能力,能够极快适应各个岗位,极大地降低培训成本,加速技术创造,稳定社会秩序,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保障。因此,重构应用技术大学建设导向下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体系已成为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无法回避且必须重视的重要内容。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体系是探索新建地方本科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实践基础。长久以来,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就不断探求适合自身特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教育教学改革,教学理念、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技术、教学方法等教育教学的核心要素改革在教育理论界与实践改革界取得丰硕成果。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是打通知识、实践、创新与创业的关键环节,大学是使学生真正具备终身信息获取与应用能力的重要教育模块,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有着多样性、动态性和复合性等内在特性,因此,构建适应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的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体系已成为新建地方本科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必须加大实践力度的重要支撑载体。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体系是拓宽与完善信息素养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的重要手段。在我国,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再到成人教育,信息素养教育日益受到政府和教育机构的重视。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体系在全国高等教育界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不断深化,已积累的诸多成功经验也进一步推动了我国信息素养教育体系改革发展进程。应用技术类型高校作为新建地方本科高校未来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包括信息素养教育在内的教育教学改革必然成为完善我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理论与实践体系的有益补充。

1.2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信息素养教育实践现状

为了更全面深入地研究应用技术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体系,我们结合文献调研及课程教学经验,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信息素养教育现状进行总结。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是1999年国家高等教育扩招后产生的,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类高校一般位于地级市,具有鲜明的地方性、应用性等特点,其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也必然带有显著的特色。当前,国内大部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主要以信息资源认知、数据库检索及信息研究与开发(文献综述撰写等)为主,教师队伍主要由高校图书馆馆员和相关学科专业的院系教师组成,上课形式基本分为理论教学及上机操作,大部分属于公共选修课,一般为20~50学时,教学对象以本科生为主,各校自主安排教学时间。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①重视程度较低。主要表现在课程面向度不够、课程边缘化、课程资源调配困难、教师队伍不稳定等。②课程教学水平参差不齐。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五花八门、教学方式较为单一、教材老化现象严重、教学针对性不足、实践实习教学力度不够等[4]。③课程总结不足,效果不佳。信息素养课程因前述原因无法得到科学动态的总结与反馈,教学质量存在低水平重复现象,未尽完善的评价体系也导致课程教学效果无法评判。

2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体系建构

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了基于应用技术大学建设的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体系框架。

2.1总体思路与目标

在吸纳新建地方本科高校信息素养教育良好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以职业技能为导向[5],实现职业、行业及产业需求与信息能力高度融合,实施精细化、重交叉、强实践、可发展的大学生信息素养课程体系,建立螺旋式多元教学模式,打造符合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要求,符合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学实际的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体系。

2.2基本原则

应具备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①多维建构原则。进一步保持大学生信息素养层级性、多面性等特点,多维度实践、应用与推广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体系建设。②纵横发展原则。坚持多元化教学模式,把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体系完美嵌入整个大学生教育体系中。③因地制宜原则。各高校应该根据所在学校实际条件,制定符合本校教育教学特色的信息素养教育方法。④开放集成原则。信息素养教育体系是一个开放的教育综合体,在其他课程教学或实践中可以融合互鉴、集成创新。⑤持续发展原则。信息素养是大学生终身学习的重要手段之一,信息素养知识随着经济社会及高等教育发展也在不断地变化发展中,因此,必须坚持持续学习、发展学习、创新学习[6]。

2.3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整体框架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笔者提出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教学综合框架,具体见图1。整体框架体系包括能力训练模块、知识学习平台、课程(内容)配置结构及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实践实训技能平台4部分。能力训练模块是与大学生信息素养4要素相对应的必备核心学习单元,主要包括信息专题研究、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检索利用、信息素养与意识4部分。其中,信息素养与意识训练模块主要有信息文化、信息知识、信息思维、信息伦理、信息法律等内容;信息检索利用主要训练大学生信息检索的基本技巧、数据库操作方法、文献检索方法等;信息技术应用主要涉及有关信息检索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数字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等内容;信息专题研究主要是大学生本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本专业研究热点追踪、行业领域就业信息、行业市场调研情况、必备的报告撰写基础等。知识学习平台为创新创业平台、学科课程平台、行业课程平台、专业课程平台,是实现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教学目标的基本载体,其中:专业课程平台主要为信息素养基本课程平台、信息素养教育相关课程平台;行业课程平台主要是为大学生更好地了解专业相关行业领域竞争情报的平台;学科课程平台为大学生学科专业更高级别应用研究型知识学习平台;创新创业平台是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信息储备支撑平台。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实践实训技能平台主要是将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学习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的训练平台,贯穿于能力训练模块、知识学习平台、课程(内容)配置结构。课程(内容)配置结构主要是相对应的具体课程设置,体现在能力训练模块中,以知识学习平台和实践实训技能平台为重要载体。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整体框架是一个有机系统,以能力训练模块为主要教学设置基本目标,以优化大学生信息素养课程(内容)配置结构为基本课程单元,以知识学习平台为基础理论载体,以实践实训技能平台为实践应用载体,四者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紧密围绕并推动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体系建设。

2.4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实践教学框架

信息实践教学是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与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高度吻合。笔者结合普通本科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实践教学的一般规律,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整体框架及其框架内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实践实训技能平台,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实践教学框架(图2所示)。该实践教学框架主要包括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及其实践目标,课内实践主要包括信息检索上机实训、行业考察总结、课程期末考察、毕业课程设计等内容,课外实践主要包括自主专业知识巩固、社会志愿信息服务、学科专业竞赛活动、创新创业项目开展等内容。这两大块实践教学以基础能力认知、体验真实技能、仿真综合应用和专题信息开发为主要目标。这些目标是检验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成效的主要标杆。

3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实施建议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诸多内外要素,根据当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教学状况及前述构建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体系整体框架,笔者对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水平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是要加强重视,改变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地位。积极提升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中信息素养教育的地位,按照实际情况将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课程列为大学生通用必修课或重点选修课程或通用平台类课程,加大课程学时学分比重,针对本科生灵活选择上课学期段,在教学立项、经费资助等方面对信息素养课程予以政策倾斜。二是要建设完备的、更有针对性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信息素养课程链。要进一步规划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体系,主要课程应至少包括信息基本素养、媒体素养、计算机素养、因特网素养、信息识别与检索素养、信息伦理与安全素养等七大模块,同时信息素养教育应有机融入相应的专业课程中。三是要不断丰富信息素养课程课堂课外教学形式与方法。除了主讲教师讲授课程基础理论知识和上机实验外,还可以邀请校外网络安全专家讲课,到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科研机构、企业及图书馆竞争情报部门、信息统计分析部门、网络安全部门、信息资源存储与开发部门学习相关实践操作与应用原理。四是要不断完善应用型本科院校信息素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有相关教学或研究基础的教师都可以加入对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教育中,师资队伍的学科结构除了图书情报学科以外,还应包括计算机学科、市场营销学、经济管理学、工程管理、社会心理学等。五是要强化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课程教材品牌本地化建设。要及时跟踪国内外信息素养教育课程研究热点,吸纳信息素养教育课程教学内容,编写符合本校电子资源实际、学生能力范畴之内、与师资队伍研究密切相关的本地化品牌教材。

4结语

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必然要求为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目标服务,需要紧密围绕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核心特征、任务指标开展。本文从理论框架层面构建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信息素养体系框架,并提出相关建议。鉴于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高校建设及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复杂性,相应的机理分析、动力分析及实践应用等仍有待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赵娜.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信息素养教育课程设置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5,25(4):123-125.

[2]刘跃华.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D].西宁:广西大学,2014.

[3]肖检蓉.论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4(5):69-71.

[4]王友富.普及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提振图书馆学学科地位[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4(2):68-71.

[5]卢雪英.应用技术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教育评论,2014(12):18-20.

科研的基本素养范文6

科研创新素质大学生地方高校同志讲过:“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我国应对未来挑战的重大选择,是统领我国未来科技发展的战略主线,是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根本途径。”高等院校作为重要的育人基地,担负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和科研创新人才的历史使命。以创造、创新、创业为核心的三创教育正逐渐成为大学教育新的增长点。培养大学生科研创新素质,有利于锻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本文主要以吉首大学的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两个专业为例,探讨目前地方高校大学生科研创新素质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培养的途径。

一、吉首大学环境类专业学生科研创新现状分析

位于湖南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山区的吉首大学,是地方高校的典型代表之一。吉首大学的办学受种种区位劣势的影响,如特殊地域环境导致的交通不便、信息不灵、与市场对接困难等等,学校生源群体普遍处于弱势)有近80%的学生来自农村,贫困生达到43%)。然而,多年来,吉首大学坚持“平民大学”的办学理念,以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和务实作风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人才为目标,针对湖南湘西地区人才需求的实际,设置符合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同时具有学校自身鲜明特色的专业。

吉首大学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创建于1998年。经过十余年的建设,已拥有了一个环境科学本科专业和一个环境工程本科专业。其中,环境科学专业于2010年被评为吉首大学校级特色专业,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在2012年被评为吉首大学重点建设学科,该学科点已建有“环境科学与工程”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总值1000多万元。依托该学科点,已建有生态旅游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建设)、“生态学”湖南省重点学科、与企业合作建有“喀斯特草地生态系统”湖南省研究生创新培养基地、“生态学”硕士学位点,目前已在师资队伍、学科条件、学科方向等方面取得卓越进展。吉首大学环境类专业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培养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专业人才方面特色鲜明、意义重大,研究吉首大学环境类专业学生科研创新素质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吉首大学环境类专业(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的学生人数每年约100人左右。学院高度重视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依托民族地区现状,学、研、产相结合,积极争取相关资源为学生科研创新素质培养奠定坚实基础并给予经费保障。在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表1-表3分别列出了吉首大学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环境类专业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科技创新获奖等情况。 二、吉首大学环境类专业学生科研创新存在的问题

1.缺乏良好的科研氛围

吉首大学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受到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办学劣势的影响,教育方式和教学科研条件均比较落后。在以教学活动为主导的背景下,科研创新意识不强,科研创新观念落后,大多数老师把学生科研创新活动的重点放在研究生上而忽略本科生的科研素质培养。调查发现,对于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专业,75%的学生认为校园科研学术氛围不浓厚。学院对环境类专业大学生科研创新的重视和宣传不够,缺乏本科生科研创新工作管理,实验室很少对搞科研的本科生开放,许多专业教师不进行科研或者为了评职称简单进行一些科研,科研氛围不浓厚,学生缺乏创新的动力和机会。学生没有老师的引导也不会主动进行科研,大多数学生主要通过几周的毕业论文才能对科研有初步感性认识。因此,虽然现在学校也将提高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列入了学生的培养计划,但是由于学生和老师对科研创新的认识不足而造成大家对大学生科研创新素质培养缺乏主动性。

2.科研创新活动不受重视

组织开展真正意义上的科研创新活动,有助于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素质。吉首大学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在每年9月期间会定期开展学术活动节科研创新系列活动,但涉及到环境类专业的科研创新活动规模偏小,参与人数不多,活动方式少且单一,活动内容简单。同时,相关活动的组织管理往往采取临时性的、分散的和多头的管理方式,缺乏明确的管理主体。由于多数科技活动为学生“自导自演”,流于形式,缺乏专业技术教师的学术引导,使得相关活动缺乏足够含金量,对学生的意识形态方面没有产生强烈的影响力。学院目前没有专门的学生科研创新的管理机构,也缺乏专门的学生科研创新管理制度,对于科研创新活动缺乏长期规划和组织。

3.学生科研经费投入很少

吉首大学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虽然拥有一定数量的省级科研平台,但由于受传统教育方式和该校现实条件的限制,科研创新观念落后,学生科研经费的投入主要放在研究生上,而忽略了环境类专业本科学生的科研创新活动的经费投入。由于缺乏对环境类专业本科学生科研创新工作的系统管理,对学生的科研经费投入严重缺乏,相关实验室很少对搞科研的学生开放,学生的科研实践活动受到极大的影响,导致许多学生最多只能接触到科研的初步感性认识,部分学生甚至连科研基本方法都没有掌握。学院许多学生社团、协会的相关活动进行的如火如荼,但真正和科研主题有关的社团由于受到经费的制约,数量很少,不受重视,严重制约了环境类专业科研创新活动的发展。

三、促进吉首大学环境类专业学生科研创新素质培养的对策建议

1.构建学生科研创新素质培养的教学体系

科研创新素质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吉首大学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环境类专业要转变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到科研创新素质培养的长期性,在教学中将科研融入其中,切实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科研创新素质。

首先,在制订环境类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时要主动设置一些与科研原理、方法等有关的课程,逐步引导开展一些需要学生主动研究的实验课程或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具有科研性质的实验、论文等。在课程设置上,对于低年级的学生,通过校外的实习基地的课程见习以及校内的实验等形式激发学生进行科研的兴趣;针对高年级的学生,通过环境工程课程设计和毕业论文等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进而通过教学与科研活动的结合不断培养大学生的科研创新意识和能力。其次,加强教学改革,改革实验内容,整合学院其他专业的实验资源和教师资源,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实验条件,增加综合性、创新型的实验。同时,改革考试方式,建立新的评估学习和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估模式。改变以前单纯以成绩为衡量标准的模式,考核方式上可以采用逐个或分组进行撰写论文、答辩等方式,使学生能够主动去学习。最后,在毕业设计方面,设置导师组,强化导师组的指导作用,做好毕业论文的选题论证,使得题目与实际结合,要求学生查阅前沿文献,掌握最新科研动态和新的思维模式、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2.构建培养学生科研创新素质的外部环境

吉首大学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环境类专业要成立由院系领导牵头,环境系、教务办和学工办参与的学生科研创新活动领导小组,全面负责领导大学生科研创新活动,培养该专业科研创新素质。在该领导机构的直接领导下,首先,积极组织开展针对环境类专业的学术交流、学术报告活动。不定期地邀请知名的专家、学者举办学术报告会,并要求学生和老师进行学术交流,学习科研方法、掌握最新科研动态,使学生在浓郁的科研文化氛围中进一步加强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其次,制订环境类专业的学生科研创新素质培养目标。同时,还要培养具有科研创新能力的师资队伍。学院要建立相关的激励和评价制度,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和科研创新。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教师通过自身的科研工作,不断地给学生传授最新的科研方法和科研成果,调动学生进行科研创新的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进行科研活动的主动性。

3.加强学生科研创新素质培养的经费投入

除了利用吉首大学设立的校级本科学生科研创新基金,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还应有效地利用学院自身的学科平台经费,设立环境类专业本科学生科研创新基金,为学生科研创新活动提供额外的资金支持。学生科研创新活动领导小组可组织院内专家、指导教师成立环境类专业本科学生科研创新专家指导委员会,负责学生科研项目的评定、审核、指导和监督。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环境系应加强该专业学生科研创新活动的直接管理,了解参与科研创新活动的学生科研任务量完成情况、实验进展情况、科研小组活动情况,及时协调解决出现或存在的问题。同时,积极争取地方企业的经费支持,组织开展各种科研创新实践活动,如大学生创业大赛、环保产品设计大赛、环保知识竞赛、环境污染源调查实践等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通过成立环境类专业本科学生科技开发部、研发中心、科技创业园等经济实体来创建科研实践基地。在此基础上,通过校企结合,在校外建立项目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拓展科研实践空间,获取更广阔的经费支持渠道。学生科研创新素质培养的经费保障机制,将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科研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保障该专业学生科研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提高学生科研创新素质。

参考文献:

科研的基本素养范文7

关键词: 高素质; 本科应用型; 产学研

引言

就当前我国高等学校的本科教育而言,一类是专门为培养高层次研究型人才而打基础的本科教育,即“精英型” 或“研究型” 高等学校本科教育,而另一类则是占大多数的是主要为生产第一线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等工程本科教育。对于高等工程本科教育而言,其主要任务是培养生产第一线从事工艺制造、进行设计、研究开发、安装和调试、维护和管理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如何培养这方面毕业生的高素质应用能力,应该是高等工程本科教育十分重要的内容,尤其是地方型高校培养高素质本科应用型人才所面临的十分重要的课题。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应该是地方高校培养高素质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必然选择。本文试就高等工程本科教育走产学研相结合道路的必要性,如何走校内外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多方面营造高等工程本科教育的“工程实践环境”,努力提高毕业生的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培养高素质本科应用型人才等问题,谈一些粗浅认识和体会。

一、培养高素质本科应用型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型”向“大众型”转变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

1.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概念

所谓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是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1]。从教育理念上讲,应用型人才培养应强调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重点,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体培养目标应强调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在专业方向、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应以知识的应用为重点。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就是造就人才的组织结构样式和特殊的运行方式[2]。人才培养模式包括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制度、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校园文化诸要素。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和学习理论指导下,为了实现特定的培养目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稳定的关系和活动进程的结构形式。在专业方向确定以后,如何进行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是所有工科院校都关心的事情。因为它涉及到毕业生就业率的问题。

本科应用型人才的课程设置是进行该类型人才培养的第一步。其结构是否连贯、课程安排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后续的教学培养工作。课程的安排是从社会实际需求出发,以能力培养为基础来设计的。课程突出应用能力,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来讲,首先应把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放在首位,然后在学习的过程中训练学生的应用能力是学生是否成功的关键之一;学习过程重点是基于问题的学习,这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判断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关键;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主要应从学生的沟通能力,特别是加强与上司、顾客、同事、服务人员之间的沟通能力等方面去培养,即应教会学生正确与人沟通相处的能力,教会学生首先学会正确做人,然后是做事和展现自己的才知与专业应用能力。

2.培养高素质本科应用型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型”教育向“大众型”转变教育的迫切要求

近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在政府各级部门的十分重视及大力支持下,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关心和大力支持下,高等教育事业的各方面都得到了迅猛发展,全国的招生规模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几十万人已上升至今天的数百多万人。据国家教育部2008年全国高等教育招生计划部署,确定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计划安排599万人(其中普通本科300万人,高等职业教育299万人),比2007年增长5%;研究生招生计划安排44.9万人,比2007年增长6%。从2008年全国高等教育招生计划看,其中普通本科也达到了300万人。我国高等教育2007年毛入学率达到了23%,沿海地区和发达省份还要高于这一揩指标。我国高等教育已基本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对于大部分本科院校,尤其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地方型本科院校,继续沿用过去精英式培养方式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培养高素质本科应用型人才已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以及高等教育由“精英型”向“大众型”转变的迫切要求。

3.培养高素质本科应用型人才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

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高等教育能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和科技文化的快速发展,社会各行各业需要大批不同规格和层次的人才。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将会孕育出大量中小企业,在整个社会企业的组织结构中,中小企业所占的数量比例将是占大多数的,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决定的,也是市场经济模式所决定的。这就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将需要更多的本科应用型人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就是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使培养人才的培养方案和培养途径,更好地与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相协调,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

二、本科应用型人才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和“精英型” 本科教育的联系与区别及其基本构成要素

1.本科应用型人才的本质特征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内涵是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以能力为中心,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的”。本科应用型是本科层次教育,既有着普通本科教育的共性,又有别于普通本科的自身特点,它更加注重的是实践性、应用性和技术性。有人认为,“后劲足、上手快”,即基础知识比高职高专学生深厚、实践能力比传统本科生强,是本科应用型人才最本质的特征[3]。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根据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要,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人才培养目标、制度、过程等要素特定的多样化组合方式。

2.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基本构成要素与二重二强的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高素质本科应用型人才就要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构成要素――素质、知识、能力三个体系,开展一系列教学改革与实践。根据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具备极其强烈的市场意识,培养适应市场要求、经得起市场检验的高素质本科应用型人才。

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应以教学为中心,坚持“重基础、重实践和创新精神、强素质、强能力”,即二重二强的人才培养模式来培养高素质本科应用型人才,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做学问,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意识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高素质本科应用型人才。

三、产学研相结合是培养高素质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必然选择和有效途径

人才培养模式包括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制度、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校园文化诸要素。 人才培养没有统一的模式。就大学组织来说,不同的大学,其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不同的特点和运行方式[4]。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宏观教育改革与微观教学改革的中介,是专业教育改革的最佳切入点。

1.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走产学研相结合道路的必要性

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形式是高等工程教育和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形式可以说是培养高等工程本科学生工程技术应用能力的一种有效形式。其主要特征是:将教育、科研、生产三者进行有机结合,形成一体。历史经验证明:教育、科研、生产三者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并不断促进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世界上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历史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当前,我国所确立的科教兴国、兴省、兴市战略和素质教育,也要求我们必须将教育、科研、生产三者紧密结合。因为,教育过程是人类继承科学、文化发展和前人生产经验的社会活动进程,而工程教育本身应包含着工程实践的因素。其直接教育的目的是受教育者在知识、能力和技能等方面得到培养。为了提高高等工程本科教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教育应当有科研和产业部门的参与。

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形式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高速发展的必然结果。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对于企业生产者和管理者不断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人们必须具备大工程的概念和系统性的工程组织协调能力及工程技术应用能力。而这些要求的实现,并非课堂教育本身所能完成。学生工程意识的培养以及工程技术实践应用能力的取得均有赖于课堂理论教育与生产实践和科研实践的结合;有赖于学校的教育与生产企业的合作。因此,教育必须与科学研究和生产技术相结合。

产学研结合的教育形式是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工程技术应用能力的最有效形式。而这一点对地方性本科院校则显得更为重要。高等学校具有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三项职能。而工科院校开展科研和社会服务不仅对提高师资水平、锻炼师资队伍产生积极作用,而且可以优化人才培养过程。因此在可能条件下让学生直接参与生产和科研等实践活动,将使学生直接得到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高等工程本科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适合在生产第一线工作的高级应用性专门人才。这就要求毕业生必须具备较强的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在四年的本科教育中,工程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只限于学校的课堂教育,毫无疑问是很难实现的。而仅仅靠校内的实验课来培养学生的工程技术应用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学校必须在几年的教育过程中,根据课堂的理论教学进程,有计划地对学生实施工程技术教育。学校必须为学生努力创造各种形式的实践环节,让学生直接在生产和科研实践中进行锻炼,并获得工程技术应用能力的有效培养。在可能的条件下让学生直接参与生产和科研等实践活动,将使学生直接得到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是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必然选择和最有效途径。实际上也是培养高素质工程应用型研究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为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提供了可能

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高等工程本科教育走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道路提供了可能和必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摆脱了计划经济的束缚,面对的是激烈的竞争市场,使企业认识到只有在竞争中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而竞争的核心是科学技术和掌握技术的人才。这就使现代企业产生了与高校合作的积极性和内在动力。为了立于不败之地,企业必然要在技术和人才方面进行竞争。当企业认识到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形式对于培养和造就全面发展的专门人才的积极意义时,他们将会积极与学校合作,并希望学校为他们服务。

四、培养高素质本科应用型人才走产学研相结合道路的有效途径

科研的基本素养范文8

一、培养医学生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当今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新兴学科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高、更严。高等教育是教学和科研、学习和创新的结合,肩负着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重任。培养大学生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这既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高级科技人才的需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强国战略的需要。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对疾病认识程度的提高,社会对医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培养医学生的科研素质和开拓创新能力成为现代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医学生积极参加科技活动,通过科学研究不但理解和掌握了所学知识,完善了知识结构,而且还培养了科研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会在毕业后的临床工作和医学研究中实践运用。这样医学院校才能培养出跨世纪的合格医学人才,同时也体现了高校教育的内在要求和目的。

二、医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和主要问题

1.医学生的科研兴趣与创新意识。当前我国医学教育普遍存在教学和科研相脱离的现象,加上医学教育本身的特殊性,学科门类繁多,学时数多,教师“灌输式”教授,忽视了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就业、考研的压力下“接受型”学习.,没有将理论和实践结合的习惯和创新性意识。除少数真正有兴趣想了解科研整个过程的学生外,多数大学生参与课外科技学术活动的意识还比较淡漠,即是有极大的科研兴趣也因氛围不够浓厚、缺乏正确的引导等原因而放弃。据统计,有近86.2%的学生把业余时问用在复习功课上,只有7.5%的学生阅读课外书籍、进入实验室参与科研或者参加学校组织开展的各项课外科技创新活动。而国外对医学生的培养较重视在本科教育早期就提供融入科研的机会,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培养学生严谨踏实的科研作风和开拓创新的科研精神。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率先实行UROP(UndergraduateResearchopportunitiesProgram)计划,为本科生提供参与科学研究训练的机会,MIT有70%的本科生在大学四年期间参加过这个活动。

2.医学生的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由于医学院本科教育主要以“教”为主,学生没有从事科研的经历和规范的科研训练,绝大多数医学生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较低,文献检索和实际操作能力较差,没有科研课题设计和科研论文撰写能力。而通过科研训练,教医学生学会批判性阅读文献、提出问题、设计方案、运用新技术、分析数据、撰写科研论文等的能力,而且科研经历给他们提供了进一步进行科研的兴趣和动力,在方法论上对以后从事临床医疗工作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把至少3个学期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学生的科研训练上,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学生进行基础科研活动,造就了该院学生在国际上具有强大的竞争实力。

3.医学生参加科研活动的机制和保障措施。尽管国内各大高校已经开始重视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设立专门的机构负责管理项目的执行,但还受到各方面的限制。时间上,由于教学计划中的课时数多,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保证;学校的实验中心、实验室虽然向参加活动的大学生开放,但实际操作上存在很多困难;创新活动缺乏足够的经费;指导教师和学生相互脱节,学生找不到合适的指导教师,教师指导的项目学生不愿参加;指导教师和学生花费了时间、精力参与课外学术活动,但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挫伤了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种种因素都限制了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专业的竞争力。

三、培养医学生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思考

科技创新是民族发展的动力,科技人才是强国的根本。当代大学生是未来中国创造原创性成果的中坚力量和希望,承担着民族发展和强盛的历史重任。医学生还肩负着解决病人疾患、推动医学发展的重任。针对医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加强对医学生在校期间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是为造就高素质的创新、创业医学人才夯实基础,积蓄后备力量。

1.将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医学生的大学学习过程中。培养医学生具备科研能力,不是对某些学生的培养,也不是对学生某个方面的培养,而是对全体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科研培养。科技创新是一项综合工程,需要众多各领域和学科知识的支持,因此需在教学中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学校要营造良好的教风、学风及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创新教育环境。教师除传授书本知识外,还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涉猎其他学科和领域的主动性,及时介绍相关领域的科技发展动态,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科研兴趣,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如教师课题组科研活动、各级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学生综合性实验活动等。同时,开设基础科研能力培养课程,使学生掌握查阅文献、收集资料、采集和统计数据、撰写科研文章等基本科研技能。学生以专业学习为基础,以良好的学习成绩、知识水平为保证,善于学习,积极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良好的学风给创新的成功带来机遇。

2.建立一支高素质、有创新能力的师资队伍。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载体,其素质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因此医学院校必须结合本校实际,培养教师的科研素质和创新教育观,激发教师的创新热情,鼓励和支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改革创新。同时,要求教师掌握全新的知识结构,跟踪本学科的发展动态,不断更新和调整授课体系,在传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科研意识和科研精神。临床教学是高等医学专业教育中的重要阶段,在临床教学中授课教师在狠抓医学生基本功的同时,应从多方面增强医学生的科研意识,培养他们的科研能力,提高他们的科研素质,为医学生最终成为创新型的医学人才奠定基础。

3.加强高校科研条件建设,改善学生科研环境,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目前,高校对大学生的科研创新活动在政策上、经费上、保障上都没有达到应有的重视程度。我校于2007年成立了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管理委员会,修订和完善了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实施管理办法,建立了从征题、审题、申报、立项到结题、报奖等较为完整的管理体系,努力调动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积极性,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尽早参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实践等创新活动。培养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是一项系统的人才工程,需要社会、学校、教师、学生的全力配合。以“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开拓进取”作为学生科研创新的宗旨,以培养学生科研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为目标,营造“严谨、求实、勤奋、创新”的科研作风,为社会输送高素质、全能力的创新型医学人才,这将是医学院校追求的目标。

科研的基本素养范文9

【关键词】核心素养;校本课程;课程基地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61-0014-02

【作者简介】王岚,江苏省常州市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江苏常州,213164)副校长,江苏省数学特级教师,高级教师。

自20世纪90年代OECD开展“素养的遴选与研究”以来,各个国家与地区相继构建核心素养框架。2013年,中国启动了核心素养项目研究。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新鲜出炉。

核心素养整体框架的顶层设计与建构,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高度形成了核心素养的中国表达。

一、核心素养的校本建构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从顶层设计到落地实施,需要每一所学校进行适切、适合、适应本校基础的现实转化。在建构校本化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过程中,需要关注国际范围以及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公有的因数”,也需要关注学校与学生个性发展诉求的“独有的因数”,需要在“公有”与“独有”中整合、融合并最终实现契合。

被誉为“少年硅谷”的南京市江宁区铜山中心小学(下文简称“铜小”)正是在核心素养的校本化建构中给出了自己的回答。培养什么样的铜小人?怎样培养?培养得怎么样?是铜小管理者与教师常常自问的三个问题。

铜小对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研究与实践不是简单机械地复制与借用,而是充满个性地创生与建构。学校秉承“让师生得到应有发展”的办学理念,提出了七大维度的铜小学生核心素养,分别是社会责任、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学会学习、身心健康、实践创新,并建构了相应的二级指标体系。在这样的核心素养体系的建构与实践下,我们有理由相信:每一位从铜小走出的学子一定拥有属于自己的特质――这种特质是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这一国家标准基础上的有别于其他学校学生的鲜明的气质与独特的形象。

二、核心素养的实践落地

20多年来,铜小坚持用课程改变学校、用课程重塑文化、用课程发展学生,不断发现课程的价值、放大课程的价值,并让课程的价值持续增值。因为,在铜小人看来,如果说核心素养的校本表达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那么要回答“怎样培养人”这个问题,其答案一定蕴含于课程。一所学校究竟能给孩子们带来什么,取决于这所学校能够给学生提供怎样的课程服务、课程选择与课程体验。

1.孕育“人人在创新”的课程文化。

课程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铜小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课程的含义。课程已然成了学生在学校所获得的全部学习与生活体验。

在铜小,人人可创新、人人敢创新、人人能创新、人人在创新。创新设置课程、创新开发课程、创新实施课程、创新评价课程。而这样的课程文化,流淌在校园的时时处处,充盈于课程的方方面面,浸润于师生的灵魂血液,成就了师生精神的幸福归依。

2.建构“东方硅谷”的课程基地。

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观花项目学校、中国少年科学院科普基地、江苏省小学特色文化建设学校、南京市星光基地学校,铜小坚持以课程项目建设为契机,20年如一日把课程基地建设成为“东方硅谷”学习中心、儿童创造研究中心、项目课程体验中心、课程改革推进中心、课程资源建设中心,并发挥积极的示范与辐射作用。

铜小的“东方硅谷”课程基地,是极具生长性、发展性与延续性的。20多年来,岁月更迭、人员交替,初衷不变、宗旨未改。在铜小人看来,童年是极具幻想性与创造性的。一个人童年的学习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其成年后的思维方式与工作方式。因此,铜小努力“让儿童回归童年,让童年回归金色”。铜小人致力于重新发现儿童的创造性、生长性与独特性。在实践中研究,在田野里生长,在社群中分享,在创造中改变。从五大基地到N个基地,从六大科技室到N个室,基地的生长,同步体现的是教育理念的生长;基地的发展,同步展示的是课程建构的发展;基地的创新,同步表达的是教育实践的创新。

3.创生“智慧云梯”的校本教材。

“社会责任、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学会学习、身心健康、实践创新”这七大核心素养从校本构建到校本实施,课程是重要的途径。而在课程体系的建构与实施中,教材又是重要的载体。铜小在课程研究之路上,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构建了师生发展的校本教材“智慧云梯”。

校本教材的编著与实施体现了全员创编与人人研究。系列校本教材《铜小科技》《小小科学家》根据不同年段学生的特点,从核心素养校本表达的视野出发,每个年段围绕“七大核心素养”进行深入研究。

校本教材的编著与实施体现了系统研究与持续创新。比如《铜小科技》2007年暑假就进行了第四次的校本修订,在保持教材原有优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根植儿童生活的环境背景、根植儿童生活的时代背景。而这样的改版与修订,自《铜小科技》诞生以来早已成为一种常态。常思常改,常改常新,从1.0版走向X.0版本的过程,是对于儿童核心素养研究的发生与发展,是对课程校本建设的持续与深入,是对基地专题研究的思考与思辨。从目标体系到内容体系,从操作体系到评价体系,《铜小科技》越来越贴近铜小学子的学习与生活,越来越有力地引领着铜小学子的创新与实践。

校本教材的编著与实施体现了智慧启迪与创造培育。校本教材的编著是一个教学相长、且行且优的过程。校本教材的编著,不仅凝聚着校本教材研究教师团队的智慧,也凝结着一批批参与校本教材学习与体验的学生的才智。儿童究竟需要什么?儿童究竟喜欢怎样的教材?什么才是好的学习项目?怎样的校本教材才是儿童需要并喜欢的?在一次次对话中,在一条条建议中,《小小科学家》日臻完善。《小小科学家》真正成了铜小学子的《小小科学家》,铜小学子也真正成了铜小的“小小科学家”。

4.创建“教学做合一”的实施路径

提高学校生活品质的核心在于重构学习生活。学校与学校最大的不同,不是校舍、不是环境、不是奖牌,而是提供不同的学习生活。铜小的学习生活是让人充满期待的,是令人不嗷匚兜摹R蛭,每一天的学习生活,都是与研究结缘的,是与创造相约的,是与当下链接的,是与未来牵手的。

双百工程,让童年与自然亲密接触。“一百种动植物的研究”在某种意义上促成铜小学子人手一张动植物研究课程单,可以独立研究、可以组团开展、可以实地观察、可以村落走访、可以网络学习、可以对比试验……不同的课程载体、不同的学习方式,带来的是多样的学习体验与研究成果。而这样的过程,是“教学做合一”,也是“玩思创一体”。

科研的基本素养范文10

关键词:小学教育专业;专业素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2-0108-02

使小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成为“道德高尚、知丰富、身体健康、人格健全”的人,比单纯传授知更为重要。因此小学教育专业更应该注重对学生整体专业素质的培养。

一、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内涵与作用

教师专业素质是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直接作用于教育过程的,具有专门性、指向性、不可替代性的品质,主要包括专业知、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

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三年制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方案(试行)》别指出,小学教师要“懂得小学教育教学的规律,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进行小学教育科研的初步能力”。

因此,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主要是指教师应具有扎实的基本实践操作技能、全面的人文素养、崇高的职业理想、积极健康的德育组织管理能力和一定的教育研究技能。小学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本着“综合培养,学有所长”的要求,主要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文字与图形表达能力、课堂教学基本技能、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美育与艺体活动技能、学生教育与班级管理能力、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技能等方面的系统的培养和培训。

二、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内容

根据教育部的有关文件以及时代的要求,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专业素质主要包括专业知、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

1.专业知

主要包括学科知、一般教学理论知、课程知、学科教学知、学习者及其特点的知、教育情境知,还包括关于教育的目标、目的和价值以及它们的哲学和历史背景的知等。

2.专业技能

主要包括学科教学技能、班集体管理技能、教学研究技能、教学实践性知与理论性知互化的技能、人际交流的技能等。

3.专业情意

教师的专业情意是教师对教育专业所抱有的理想、情操、信念和道德操守,是教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融合,也是教师专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

三、小学教师专业素质培养的途径与方法

小学教育专业是高等师范教育体系中的一个源于中等师范教育的新专业,因此,小学教育专业在培养方式上既要吸收高师其他专业的长处,重视学科专业知的教学和教育理论修养的提高,又要注意保持中师的传统优势,注重学生“三字一话”等职业技能的训练。从培养目标来看,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的是小学教师,而小学教师的工作对象――小学生具有独特的心理特点,这些特点对小学教师职业伦理和职业行为提出了特殊要求。也就是说,小学教育专业所要培养的小学教师,必须具有坚定的职业信念、综合的知能力和系统的职业技能。这些都决定了小学教育专业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系统化的职业素质的训练。

1.激发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意

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就是使学生明确专业定位,热爱小学教育专业,知道专业素养对于未来从事职业的重要性,清楚决定专业素质高低的关键在于自己的态度和付出,从而发自内心积极主动地进行专业素质的训练。为此,学校要让学生了解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阶段,理解教师成长发展的基本规律,树立当一位优秀的小学教师的职业理想。

2.整合相关课程,全面提高学生的学素养

适应小学课程改革需要,整合相关类课程和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提高学生的专业知素养,培养学生的学素养。目前,许多高师院校在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的课程设置上主要照搬高师的“中文专业”,形成了相对“专门化”的课程设置。这种课程体系不符合小学教育专业的特点,培养出来的学生也不能适应小学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小教专业的特点强调“综合培养,学有所长”,高师院校小教专业的学科专业知要相对宽厚一些,因此需要对相关类课程进行整合。通过整合,使学生不仅对枯燥的教育理论产生了兴趣,还能提高他们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同时使他们充分掌握小学课堂的教学规律,从而大大提高高师小教专业学生的学素养。

3.使学生掌握较为实用的综合专业技能,提高学科的专业化技术水平

综合教学技能是指在基本教学技能形成的基础上,在课堂教学情境中,综合运用基本教学技能的能力。这一阶段的训练反映了学生运用已形成的一定的教学技能来完成特定教学任务的熟练程度和水平,是对基本教学技能的运用和发展。这一阶段的训练目的是开发学生潜能,使其形成一定的教学能力,学会做小学教师。其特点是紧密结合具体的教学情景,开展见习、实习、调研等综合性的训练,使各种技能达到熟练与和谐,形成完整与灵活的教学能力。

以往的小学教育专业教师专业技能训练内容多为普通话和口语表达、文字和图形表达、课堂教学以及班主任工作等传统教师技能方面。在新的形势下,教师要新增有关新课程和信息社会等所需的现代教师教育能力。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具有基本性、全面性和规范性、展示性的特点。这就要求小学教师能从事小学多学科教学的能力,不仅具有扎实的听、说、读、写技能,还应具有能唱、会演、能做、会画等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能力。小学教育具有强烈的示范性,儿童模仿性强,具有向师性,对教师有着特殊的情感。教师自身基本的人文素养、教学技能对小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这就要求小学教师的教学技能不但要全面,而且要规范,要成为小学生模仿的榜样。因此,小学教育专业教学技能的培养要具有规范性、展示性的特点,小学教育专业在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要求上,例如读、写、算、艺体等基本技能不但要会,而且掌握得要准确、扎实、规范,且富于美感,切实提高未来小学教师的人文素质,提升教学技能的内涵品质。

4.采用学习与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培养学生教育研究能力

为适应新时期的教育教学要求,教师应由过去的“作为技术员的教师”转变为“作为专家的教师”,全面了解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具备初步的教育科研能力。在信息化社会。终身学习的要求变得日趋明显。教师在其职业发展过程中,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知修养,提高教学与管理能力,为了更好地认教材、了解学生,教师应加强研究意,并通过研究促进自身的发展。

科研的基本素养范文11

基金项目:陕西省软科学重点项目“创新型人才评价、管理与服务研究”(2013KRZ20)。

摘要:创新型人才成长阶段划分及素质研究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理论基础。文章根据最佳创造年龄规律和我国教育的实际情况将创新型人才的成长过程划分为孕育期、成长期、前成熟期和后成熟期四个阶段,在此基础上实证研究了各阶段创新型人才的素质特征,并据此提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思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 :创新型人才 成长阶段 素质 培养思路

步入21世纪,世界各国纷纷依靠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增长、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创新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也成为这个时代最为紧迫的任务。《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结合创新型人才成长规律培养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成长规律是对其进行培养的重要基础,可以使培养工作更有成效。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创新型人才各成长阶段的素质特征进行了研究,并据此提出针对各成长阶段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思路,为针对不同成长阶段创新型人才的素质培养提供参考。

一、基本概念

1.创新型人才的概念

目前学术界主要从两个角度对创新型人才进行定义,第一种认为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就是创新型人才,如高宝立认为创新型人才是指拥有创造性思维,同时具备不断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第二种强调创新型人才必须做出成果或贡献,如郝克明认为创新型人才是指在各个领域,特别是在科学、技术领域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创新的精神和能力、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的人才。本文认为创新型人才必定具有相应的创新素质,取得创新成果是这些素质的外在显示,因此,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相应知识、思维、能力以及个性动机等素质的人才,创新成果是其具备这些素质的标志。

2.素质的概念

素质的含义通常有两个:一种指人的某些先天的特点;一种指人与生俱来的以及通过后天培养、塑造、锻炼而获得的身体上和人格上的性质特点。教育学一般将素质定义为:人们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和教育的影响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品质特征。可见现有研究中的素质含义大多包含先天的特质和后天习得的能力,其中廖志豪的定义颇具代表性:素质是指个体所具备的能够凭其而取得优秀工作绩效的一系列相对稳定的内在特征或特点。

二、创新型人才成长阶段划分

许多学者对人才的成长过程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人才成长过程的阶段划分。孙婳在对本校部分成才校友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人才成长历程为准备阶段、适应阶段、成长阶段和成才阶段四个阶段。罗青兰等人依据国内外学者的观点对高层次人才职业发展的阶段进行了划分,指出高层次人才成长经过学习期、成长期、立业期和维持期四个阶段。林崇德教授通过对我国数十名科学拔尖创新型人才的深度访谈,发现拔尖创新型人才的成长由自我探索期、集中训练期、才华展露与领域定向期、创造期、创造后期五个阶段构成。

以上关于创新型人才成长阶段划分的研究存在阶段划分模糊,对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指导性不强的缺点。研究创新型人才成长阶段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创新型人才,这就需要考虑我国教育的实际情况,教育法规定我国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其中高等教育包括本专科(年龄大致为18—21岁)和研究生教育(年龄大致为22—30岁左右),其中研究生教育是培养具有创造性的高层次人才的教育阶段,与其他教育阶段具有本质上的不同,本文将其单独作为创新型人才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另外赵红洲将历代杰出科学家重大科学成果按其发现那年的年龄,做成统计曲线,指出人才最佳创造年龄区在25—45岁之间,其最佳峰值年龄为37岁左右,这项研究成果对创新型人才成长阶段划分具有重要参考作用,其中,最佳峰值年龄是多数创新型人才做出最大创新成果时的年龄,可以用此年龄作为创新型人才成长阶段划分的一个分界点。本文主要从创新型人才培养角度来研究创新型人才的成长过程,只对最佳创造年龄区及之前的创新型人才成长过程进行研究,因此最佳创造年龄区的末端45岁也是本文对创新型人才成长阶段划分的一个分界年龄。

因而根据我国教育的阶段性以及人才的“最佳创造年龄规律”,将创新型人才的成长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如图1所示。

孕育期,大致处于21岁之前,包括大学以及之前的教育阶段,这个时期是创新型人才身心发育的重要时期,此阶段的创新型人才还没有做出比较突出的成就,正处于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学习时期,本文重点研究其中的大学阶段;成长期,大致包括22岁到30岁之间的时期,包括硕士、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经过前期的学习,创新型人才一般都掌握了比较扎实的基础知识,且已进入研究领域,开始取得创新成果,创新能力在不断提高;前成熟期,大致处于31岁至37岁之间,此阶段末期为创新型人才最佳创新年龄,在此阶段创新型人才已参加工作,开始进入创新成果产生的黄金时期;后成熟期,创新型人才年龄位于37岁至最佳创造年龄区末端45岁,各项能力处于最佳状态,为创新成果产出的黄金期,此阶段末期创新成果产出逐渐减少,开始进入衰退过程。

三、创新型人才成长各阶段素质特征调查研究

1.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按照随机抽样的原则,以西安、武汉、杭州等地重点大学的优秀本科生、硕博研究生、优秀青年教师以及企业、研究机构优秀科研骨干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

(2)调查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进行调查。调查问卷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基本信息调查,另一部分参考李克特量表,让调查对象采用五分制评分法对各项素质要素分别进行自我评分和重要性评分,素质要素包括与知识相关的素质要素8项、与思维相关的素质要素6项、与能力相关的素质要素14项、与个性动机品德相关的素质要素26项共四类54项素质要素。通过实地发放和网上发放的形式发出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13份,有效回收率71%。

(3)统计分析。根据问卷调查数据采用IBMspss.20软件进行因子分析,找出创新型人才的素质因子,并将创新型人才成长各阶段素质因子自评得分均值和重要性得分均值进行对比分析,来分析其各成长阶段创新型人才需要重点培养的素质。

2.研究结果

(1)因子分析结果。根据调查数据因子分析的结果,创新型人才的素质要素划分为12个素质因子,依据各素质因子包含的素质要素含义对其进行命名:F1(即素质因子1,下同)命名为变革素质因子;F2命名为思维素质因子;F3命名为人际素质因子;F4命名为成熟素质因子;F5命名为研究知识素质因子;F6命名为基础知识素质因子;F7命名为灵活素质因子;F8命名为抗压素质因子;F9命名为自控素质因子;F10命名为发散素质因子;F11命名为道德素质因子;F12命名为洞察实践素质因子。

(2)创新型人才成长各阶段素质因子自评和重要性评价对比分析。如果创新型人才认为某项素质很重要,而对自身该素质的评价较低,那么可以认为创新型人才需要重点提高该素质,基于这个思路,将创新型人才成长各阶段素质因子自评得分均值和重要性得分均值进行对比分析,来分析其各成长阶段需要重点培养的素质,如图2所示。

可以看到F3人际素质和F12洞察实践素质在创新型人才成长各阶段都需要重点培养;孕育期需要重点培养的素质有F1变革素质、F6基础知识素质以及F9自控素质;成长期(硕士研究生阶段)需要重点培养的素质是F6基础知识素质;成长期(博士研究生阶段)需要重点培养的素质有F1变革素质、F5研究知识素质、F6基础知识素质、F7灵活素质以及F9自控素质;前成熟期需重点培养F5研究知识素质和F9自控素质;后成熟期需要重点培养F5研究知识素质和F7灵活素质。

四、创新型人才各成长阶段素质特征以及培养思路

通过调查分析得到各成长阶段创新型人才所需重点培养的素质,这为各阶段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素质开发提供了基本的指导方向。

1.孕育期

处于孕育期的创新型人才需要重点培养的素质包括基础知识素质,变革素质,自控素质,人际素质以及洞察实践素质。孕育期在本文中对应于创新型人才的大学本科阶段,这个阶段的创新型人才正处于基础知识和基础专业知识的学习阶段,也处于心智成熟期,是其人际交往、团队合作、创新意识、批判精神,自控能力等素质形成的重要时期。在此阶段要注重通识教育,注重其创新意识、质疑批判以及挑战自我等个性动机类素质的培养;在有一定知识基础的条件下将其引入研究领域进行研究;注重通过第二课堂中的课外实践活动、学生社团等培养方式来提升其人际交往、团队合作、试讲能力等方面的素质。

2.成长期

主要包括创新型人才的研究生学习阶段,需要重点培养的素质包括基础知识素质、研究知识素质、变革素质、自控素质、灵活素质、人际素质和洞察实践素质。这个阶段的创新型人才已经进入研究领域,逐渐成为一名专业研究人员,其研究知识、团队对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将成为此阶段创新型人才的核心素质。此阶段的创新型人才大多在以导师为领导的科研团队中进行项目或课题研究,在科研团队中通过传帮带的方式提高其各项素质和能力,需要注意发挥导师对创新型人才治学态度、科研方法方向等方面的引领作用。在此阶段,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如硕士研究生在科学研究中仍要以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为主,而博士研究生偏重于前沿知识、交叉知识的学习。

3.前成熟期

此阶段需要重点培养的素质包括研究知识、自控素质、人际素质和洞察素质。处于前成熟期的创新型人才多已参加工作,开始进入创新成果产生的黄金时期,此阶段创新型人才非常在意自身事业的发展,因此要注意激发其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他们提供事业发展的机会,如果将其成长进步与对其进行专业培训结合起来将极大地提高此阶段创新型人才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创新型人才的成长与职业发展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

4.后成熟期

此阶段的创新型人才需要重点提升的素质包括研究知识素质、灵活素质、人际素质和动产实践素质,这一阶段也正是创新型人才事业取得成功的阶段,逐渐被公认为本领域比较具有权威的人物,但在此阶段创新型人才求知欲、好奇心等品质在逐渐消退。在这个阶段的创新型人才作为本领域的领导阶层往往能为大家指出正确的方向,要为其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环境,增强其工作的自主性与独立性,注重对其思想上的引导,并且充分发挥其科研经验足、科研团队管理能力强的优势,注重其对后备人才的培养作用。

综上所述,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于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依据其成长规律进行。本文先对创新型人才成长过程进行阶段划分,在此基础上通过调查分析的方法得到创新型人才成长各阶段所需重点培养的素质,并据此提出创新型人才各成长阶段的素质特征及培养思路,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中采取针对性措施提供参考,对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效率,促使创新型人才快速成长、延长其最佳创造期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高宝立.论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J].江苏高教,2003(4):1-4

[2]郝克明.造就拔尖创新型人才与高等教育改革[J].辽宁教育研究,2003(12):5-9

[3]石亚军.人文素质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5

[4]廖志豪.创新型科技人才素质模型构建研究——基于对87名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实证调查[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17):149-152

[5]孙婳.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成长规律研究[J].西安工业大学,2011

[6]罗青兰,孙乃纪,于桂兰.高层次人才成长规律与成长路径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12(4)

[7]林崇德,胡卫平.创造性人才的成长规律和培养模式[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

科研的基本素养范文12

关键词:新建本科;英语教师;信息素养;交互式培训模式

作者简介:苏丽(1980-),女,河北保定人,保定学院外语系,讲师;张倩(1976-),女,河北保定人,保定学院外语系,讲师。(河北

保定 071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河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新建本科院校英语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策略研究”(项目编号:SZ123003)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6-0169-02

“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概念发端于图书馆领域,最早是由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于1974年在美国提出的。1989年美国全国图书馆协会提出了被广泛认可的定义,即能够判断何时需要信息,并且懂得如何去查询信息,如何去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在当今信息化时代,科学知识的总量与更新速度不断加快为信息时代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明确要求,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很难适应信息时代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已经成为高校英语教师的基本素质。

新建本科的良性发展有赖于师资的扩充和师资队伍素质的提高。新建本科院校升本的时间短,在师资结构上并无太大变化。如何提升现有师资的素质,更好地适应信息化、数字化发展的潮流,对学生的知识传播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是新建本科亟待解决的问题。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把大量的信息呈现在教师面前,有效、高效地利用信息,达到教学、科研的高标准、高水平,是英语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门学问。本文通过对英语教师信息素养问题的调查和分析以及在此基础上列出四种培养方案,希望更好地解决英语教师在信息素养上面临的问题,以期对英语教师个人、系部的发展以及院校的前景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一、新建本科院校英语教师信息素养问题的现状及不足

就新建本科院校英语教师的信息培养问题,本项目组专门就部分驻保新建本科院校(河北金融学院、华电科技学院、保定学院等)进行了问卷调查。

1.教师个人在信息素养方面存在欠缺

调查的内容首先针对英语教师个人拥有PC机的程度。在“您拥有个人电脑吗”这个问题中,回答“有”的英语教师占到90.82%,说明其普及率很高。但电脑硬件的配备不代表英语教师就掌握了其功能。对问题“你能利用个人电脑搜索到教学和科研的必备资料吗”回答为“有”的仅占30.28%。教师个人不能充分地利用网络资源信息,这是信息素养不理想的主要原因。

2.新建本科院校在教师信息素养培养问题上不够充分

信息素养培养问题出现的另一个原因是学校和系部的支持力度还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比如对“学校或系部组织过教育信息技术的课程或专门进修吗”的问题回答为“组织过,几乎每个学期都有”的教师仅占1.13%,而对“图书馆工作人员或教育信息技术专业人员去过您所在的系部作报告或培训吗”的问题答案为“从未有过此方面的交流”的教师比例高达92.78%。从这两组数据中可以看出,英语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问题亟待解决,需要个人和学校两方面的努力和合作。

3.新建本科院校与其他学校的校际互动仍需加强

新建本科院校的升本时间短造成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没有及时跟进,这是客观原因。另一方面的原因是校际之间的信息互动不够。在调查问卷中,对“您所在的单位和本市兄弟院校有教育信息技术方面的交流吗”的问题回答为“有过,但是不多”的英语教师占58.15%。这方面的交流也有待加强。

4.新建本科院校教师信息素养培养的现状呈良性发展

新建本科院校英语教师的信息素养培养现状虽显不足,但英语教师在信息素养培养方面的要求十分迫切。在调查问卷中,所有教师都愿意接受信息素养的培养。对问题“您在技术培训过程中的学习效果如何”回答为“收获很大,学习到很多实用知识”的教师比率达到80.06%。而且在“对于培训过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大部分能够应用于教学、科研实践,并在应用中不断提高”的问题中持肯定态度的教师比例为50.55%。信息素养的培养在教师科研和教学中的比重可见一斑。

在此种现状下,教师从自身出发,在校内外与英语教师或者其他部门的同行、专家进行信息的交流与互动是很重要的。作为院校,也应积极鼓励教师掌握信息素养检索的实用技术,如图书馆。教育信息技术系或计算机系的教师定期给英语教师进行技术培训,或者定期答疑解惑,及时解决英语教师在操作和检索方面遇到的问题。另外,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其他兄弟院校的信息资源,加大校际交流的频度,进行良好的教学和科研的信息互动、共享,吸取别人的经验和成果,提升新建本科英语教师的信息素养。

就新建本科院校英语教师信息素养培养的现状和不足及英语教师的信息素养诉求,笔者提出了四种交互式培养模式。通过四种培养模式的构建达到英语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两方面提升信息素养的目的。

二、新建本科院校英语教师信息素养培训模式的构建

教师信息素养的构成一般有三个方面: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概念,计算机的网络使用及基本办公室软件的应用,计算机支持的学科发展。[1]因此,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除了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外,仍需要英语教学人员或计算机领域和信息技术领域专业教师的培养。在此种情况下,提出新建本科英语教师信息素养培养模式的构建。通过交互式培养模式的实现,以期使新建本科院校英语教师的信息素养得到很好的提升,对个人、系部及院校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1.人机交互式

人机交互(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HCI)与软件、网络、高性能计算被列为美国21世纪信息技术的四大基础内容。在当今各个高校中,教师拥有个人电脑(PC)已是常态,但如何充分利用电脑所具有的强大功能是大部分英语教师无法全面掌握的。在这种情况下,英语教师单靠某个搜素引擎,例如百度、谷歌等来查找备课、上课及科研的音视频及文字资料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首先教师应该充分了解个人电脑及基本的操作。这个问题在大部分英语教师中已经得到了解决,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利用电脑和网络,通过网络资源的互动达到全面找寻资料的目的。在这点上,首先需要图书馆工作人员对在岗英语教师进行图书馆电子资料和数据库检索的培训。庞大的图书馆资源是在校教师拥有的最好资源。图书馆的某些珍贵馆藏也是互联网上搜索不到的。而且,图书馆的图书、文字资料及音视频资料都经过严格而科学的分类,查找方便而且链接内容全面。另外,信息技术系的专业教师也是英语教师培训信息素养不可缺少的部分。由于信息技术的专业教师对互联网的应用及资料的查询、插件的下载有着比英语教师更多的方法和手段,更能充分地讲授互联网上各种搜索引擎的特点及使用方法,[2]尽可能使用多个检索途径,避免漏检。其具体课程可设置:信息源介绍、计算机信息检索、网络信息检索、信息资源共享与知识产权保护等。[3]在培训的过程中,尽量使用教师的个人电脑,并且主要针对英文原文资料的搜索进行讲解。在此基础上,加强对文档管理归类、网络硬盘使用、历史网页查询及网络资料的链接与排序的讲解,以期使资料搜索实现新颖、实用和快捷,不做重复检索的无用功。

2.开放交互式[4]

作为英语教师,必须学习广泛地收集、利用有关教学和科研方面在新项目、新课题的信息资源,使自己的科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5]新建本科的师资比较有限,尤其是图书馆工作人员,因此其对英语教师的培训是间断性的,一般间隔的时间比较长。本身所承担的巨大工作量,使得图书馆人员也不能随时随地地解决英语教师提出的各种问题。因此,英语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不能只靠图书馆来解决。在这种情况下,引入其他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师来本校作信息检索方面的报告或讲座以及座谈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大学英语这部分所具有的相似教学内容以及内部关联密切的课题研究和最新本领域的学术发展状况,会更接近本校英语教师的教学与科研。通过英语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吸收其他院校教师的优点和长处,促进本校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另外,除了邀请英语教学的专业教师来校作报告外,也可聘请图书馆界的专家、教授来校举办专题讲座、座谈会。[6]通过专家、教授及专业技术人员传授和讲解与英语知识、英语教学、科研有关的文献信息检索方法扩展英语教师的视野,启发英语教师的思路,达到创新发展的目的。这种面对面的交流和思想碰撞更能及时准确地解决问题,避免问题的搁置造成不必要的时间和资源的浪费。

3.适时交互式

由于大学英语教师承担着全校大学英语的课程教学工作,工作量比较大,日常教学与学生管理花费教师大量的时间和心力。每个教师抽出大段时间来系统学习信息检索等方面的知识不可行,也会影响英语教学的工作安排与教学进程。因此,新建本科院校要充分考虑教师资源的合理安排,采取适时交互式培训模式。校方可以在学期初、学期中或学期末委派图书馆工作人员到外语系,带领英语教师亲自实践所掌握的检索知识和检索技能,强化其信息意识,并督促教师动手制作与本外语专业相关联的文献检索,并且结合教学对学生,尤其是毕业班学生进行讲授,以期在毕业设计、开题报告中找到更新、、更广泛的思路和理论支撑,为毕业论文的撰写打下基础。此外,在调查问卷中,英语教师希望在寒暑假进行信息素养培养方面培训的比率达到89.27%。校方可以通过外派学习和本校进行培训学习两种方式对英语教师分批进行信息技术的培训,利用英语教师的可利用时间积极有效地进行信息检索知识的灌输和经验的总结。

4.本地资源交互式

针对英语教师日常安排的工作量大、流动性比较小的特点,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以本校图书馆、系资料室、校园信息网络作为信息素质教育的资源保障体系。除校内资源外,也可利用学校所在地其他院校的英语专业院系资源、图书馆资源等,或者邀请其他本地兄弟院校的图书馆人员、英语专业人员进行座谈会、讲座等方式,更加紧密地联系、整合本地资源,以原固有本科院校帮扶新建本科院校的方式加强英语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

三、结语

通过以上四种新建本科英语教师交互式培养模式的构建,教师既可以提升一定的信息素养能力,又可以打开校门走出去或者把信息检索方面的专家、教师、学者请进来,利用工作之余扩充自己的知识源,更好地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为新建本科院校的长足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陈友良,陈庆章.高校教师信息素质的现状与提高[J].教育发展研究,2000,(6):83.

[2]李静.高校教师信息素质培养的切入点[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6,(10):89.

[3]李许珍,隋长甫.论网络信息环境下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J].情报科学,2000,(6):510.

[4]宋慧兰.论教育信息化与高校教师的信息素养培养[J].图书馆论坛,200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