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人生观的思考

人生观的思考

时间:2023-06-07 09:39:25

人生观的思考

人生观的思考范文1

关键词: 高校 国防生 人生观

一、高校国防生人生观的现状

1.有高涨的爱国热情,但无私奉献的精神弱化。

国防生们普遍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关心国家的改革、发展和稳定,维护国家的名誉和利益。绝大多数国防生把“”、部队的现代化建设、经济发展与社会安定团结作为最关注的问题。虽然国防生的爱国热情极高,但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弱化、献身国防的思想树立得不牢。在当代国防生中不乏这样的人,他们缺少武器装备事业兴则我兴、武器装备事业衰则我衰的责任感、使命感,认识不到武器装备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认为在部队与地方都是为了工作,没有投身军营的光荣感、自豪感;不能正确对待奉献,没有认清每个人所从事的工作不同,能力有大有小,但只要为社会尽职尽责、尽其所能,其人生价值就是崇高的;受一些社会不良风气影响,注重生活享受,怕吃苦、怕受罪,忘记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毕业时不愿分配到艰苦地区,更有甚者在毕业之前毁约,违背自己当初对祖国、对部队的承诺。

2.有迫切的成才愿望,但功利性的色彩浓厚。

绝大多数国防生从小就崇拜部队,崇尚军人职业,把军营视为圆梦成才的舞台。他们在校期间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并利用军政训练磨练自己的意志,培养良好的作风和生活习惯,追求完美人生和高尚人格,具有强烈的自我成才愿望,渴望成为绿色军营的佼佼者。但与此同时,由于受市场经济等因素的影响,一些人的成才意愿及最终的努力实现被打上了某种功利色彩的烙印,他们觉得付出应有回报,这样才能获得心理上的安慰与平衡。他们有的迫于当前社会就业压力,把学校当作自己学技术、拿文凭的公费大学,“曲线就业”的跳板,为日后脱下军装驰骋市场做准备;有的想到部队体验生活、丰富自己的人生,把部队当作“镀金”的工厂,为今后到地方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有的把成就定格为高职称、高学历、高成果,只愿意干容易出成绩的工作;不能正确对待名利,正确对待个人的前途,不能自觉地把个人前途命运与人民的前途命运结合起来。

3.有强烈的民主意识,但军人的纪律性观念淡化。

国防生民主意识强烈,渴望在公平、公正的氛围中发挥自己的才智,希望领导和教师尊重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关心他们政治上的进步,对他们的业务水平和成绩给予应有的评价和荣誉,要求实事求是地论功行赏,不搞平均主义。但国防生们普遍缺少部队民主生活的实践,在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和作风养成方面有一些与军营生活不相容之处:有的把严格管理视为“以官压人”,把必要的规章制度视为“条条框框”,不能自觉执行;有的解决矛盾时习惯于到高校规则里寻答案,思考问题时偏重于到校园价值体系中找支点;有的在处理与教师、同学的关系时比较刻板固执,沿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行事原则;有的纪律意识、集体观念比较差,随心所欲、我行我素的现象时有发生,不明白为什么总是强调“服从、服从、再服从”。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尤其对于未来担负着特殊任务的国防生来说,没有铁的纪律是万万不行的。

二、高校国防生人生观教育的内容

1.“精忠报国”的人生价值教育。

首先,对国防生进行爱国教育。爱国主义精神是增强国防观念的基石。在当代,对国防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就要教育他们坚持爱国与爱党、爱人民、爱社会主义制度的统一;教育他们努力拥护和支持改革,以振兴中华为己任,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教育他们对党忠诚,自觉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维护党中央、中央军委的领导权威;教育他们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保持军民鱼水深情,忠实履行宪法赋予的神圣职责,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誓死捍卫国家、安全和统一。

其次,对国防生进行报国教育。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献身精神是爱国主义的核心,爱国主义归根到底落实在为民族的兴盛、国家的富强而努力奋斗、勇于献身上。这种责任感体现在国防生身上则表现为“精忠报国”。爱国奉献、忠诚报国、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坚定信念,这既是国防生斗志的力量源泉,又是国防生斗志的标志。一名国防生,有了赤诚的爱国之情、坚定的报国之志,才能具有献身国防、建功立业的自觉行动,才能具有驰骋疆场、英勇杀敌的不竭动力,才能具有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精神境界。当代国防生精忠报国,要把“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社会主义祖国和忠于军队”结合起来,努力为国家利益、军队集体利益而奋斗。

2.“舍生取义”的人生态度教育。

“舍生取义”的人生态度在当代国防生身上应表现为:首先,对国防生进行奉献观教育。要教育他们淡泊明志,把个人的前途融入到国家前途之中,要求他们在行动中讲求无私奉献,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个人利益服从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自觉体谅国家困难,弘扬无私奉献精神,坚决抵制和反对个人至上的个人主义思想。

其次,对国防生进行苦乐观教育。军人是与艰苦相伴的。作为国防生,要经得起痛苦和困难的磨练,经得起挫折和失败的考验。一方面,要树立以苦为荣、以苦为乐的思想;另一方面,要有在挫折和失败面前百折不挠的勇气,学会把逆境的压力和痛苦变成自己的财富,在挫折中自觉磨练自己、激励自己,努力使自己成为生活和事业上的强者。

再次,对国防生进行生死观教育。“革命不怕死,怕死不革命”,“人在阵地在,誓与阵地共存亡”的勇敢精神激励多少军人冲锋陷阵,视死如归。当代军人发扬革命英雄主义,必须弘扬邓小平倡导的“革命和拼命精神,严守纪律和自我牺牲精神,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精神,压倒一切敌人、压倒一切困难的精神,坚持革命乐观主义、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努力把勇敢与正义、智慧结合起来,做到“以义率勇”、“以智役勇”。

3.“居安思危”的人生意识教育。

首先,对国防生进行忧患意识教育。强烈的忧患意识是增强国防观念的前提。对国防生进行忧患意识教育,就要将培养科学文化素养同培养军事素质、军人作风、军人修养结合起来,同学习军事科技知识、武器装备技术性能和现代战争的特点规律结合起来;把学习研究国际形势和周边环境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深刻认识我国面临的各种危机和挑战,养成关心国家大事、关心国防建设和爱军习武的良好习惯。这种忧患意识来自对国家、民族的挚爱,应成为一种清醒的自觉理念支配着国防生的行为。

其次,对国防生进行神圣使命感教育。人类跨入21世纪的大门,国家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重要发展时期。在新形势和新时代,我军面临着两个历史性课题:一个是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我军能不能跟上世界军事发展的趋势,打赢未来可能发生的高技术战争;一个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条件下,我军能不能保持人民军队的性质、本色和作风,始终成为党绝对领导下的军队。根据这两个历史性课题,要把使命感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对国防生进行神圣使命感教育。

三、高校国防生人生观教育的途径

1.努力营造国防生人生观教育的校园文化环境。

加强高校文化环境建设,改善育人环境,优化校园小气候,这是开展国防生人生观教育的有效对策。高校要充分发挥学报、校报、校有线电视台、广播台、宣传栏、阅报栏、党校、团校的作用,以正确的舆论占领学校的思想文化阵地;要充分依托“两课”主阵地、主渠道,使国防生接受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教育;要特别重视对国防生的形势政策教育,使国防生通过对当前国内外一些重大问题的基本了解,增强他们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刻苦学习服务国家的自觉性。针对高校国防生未来服务部队的特殊性,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适当突出军事特色和国防教育,促进国防生牢固树立军魂意识。高校可以举办一系列国防教育活动,开办讲座或与部队联谊;等等。总之,一切有利于国防生人生观教育的校园文化环境建设都要加强。

2.充分发挥学校党团组织、德育工作者的教育作用。

首先,发挥党团组织的积极作用。为提高国防生思想政治觉悟,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必须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发挥共青团和学生组织的作用。(1)加强高校基层党团组织建设。党团组织要积极关心要求进步的国防生,鼓励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积极工作,以身作则,早日加入党团组织。此外,学校党团组织还应积极组织国防生参加社会实践,让他们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受到好的感染和熏陶,加深对改革开放大好形势的认识,提高其明辨是非的能力和自我教育的能力,促使他们关心国家大事,增强社会责任感。(2)要积极发挥共青团和学生组织作用。高校团组织要把加强国防生人生观教育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在教育、团结和联系方面的优势,竭诚为国防生的成长成才服务;要全面实施国防生素质拓展计划,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人生观教育活动;要加强对优秀团员的培养,认真做好推荐优秀共青团员入党工作;要坚持党建带团建,把加强团的建设作为高等学校党建的重要任务。(3)充分发挥各级学生组织的积极作用。高等学校学生会、研究生会是党领导下的大学生群众组织,是加强和改进国防生人生观教育的重要依靠力量。学生会要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在共青团指导下,针对国防生特点,开展生动有趣的人生观教育活动,把广大国防生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在国防生人生观教育中更好地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其次,发挥德育工作者的引导作用。高等院校要培养国防生良好的人生观,不仅要有合理的管理机构,严密有效的规章制度,规范系统的运行程序,更要有一支精明能干的、富有开拓精神的德育工作者队伍。德育工作队伍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德育工作的成效,关系到人生观教育的整体效果。

3.认真重视国防生的军政训练。

军政训练是国防生成长为合格的部队后备人才的重要一步,必须重视在军政训练的过程中对国防生进行人生观教育,使他们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具备献身国防、听党指挥、英勇顽强的军魂意识。在大学四年里,我们要把握教育的层次性,根据国防生的成长规律和心理特征,第一年主要抓好国防生生涯的奠基教育,着重明确为什么选择当国防生,通过军装发放仪式、《国防生守则》的学习,树立军人意识,上好国防生第一课;第二年主要做好立德成材的导向,通过开展讲座、演讲及各类活动,锤炼国防生忠于党、忠于祖国的品格及爱军精武的品格;第三年主要抓好合格军官的定型教育,努力将国防生培养成“技术指挥合一”的后备军官;第四年主要抓好让国防生正确认识和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正确认识人生道路上的困难和挫折,做好吃苦耐劳的思想准备,用坚定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战胜困难与挫折。

4.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

国防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大学课堂的延伸和国防生接触社会与了解社会的主要途径,对国防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充分利用社会实践的有效作用推进对国防生的人生观教育,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1)社会实践方面:引导国防生深入开展社会调查,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问题和现象,增强社会责任感;引导国防生参加生产劳动,培养国防生的劳动观念和职业道德,大力倡导国防生参加志愿服务等公益活动,激发国防生参与社会服务的热情,引导国防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服务人民,奉献社会;充分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力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有计划地组织国防生到革命纪念地、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的地方参观学习,了解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与成就,增强国防生对党的感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热爱,激发他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教学实践方面:大力倡导科技文化创新活动,鼓励国防生积极参加科技竞赛、数学建模、电子设计大赛等活动,引导国防生在实践中积极参与技术改良、工艺革新,提高国防生的科学素养,培养他们崇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科学品质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总之,学校要经常组织一些带有“军味”、“兵味”的社会实践活动,如模拟行军拉练活动、军歌歌咏比赛、军事大比武等,让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成为学校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5.着力引导国防生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

在国防生的成长历程中,内因是最根本的,外因必须要通过内因起作用。教育这个概念在广义上就是对集体的教育与对个人的教育的统一,而在对个人的教育中自我教育则是起主导作用的方法之一。在采取种种措施从外部促进对国防生人生观教育的同时,必须着力引导国防生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唤醒国防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国防生的主体热情,调动国防生的主体积极性,启发国防生的理性自觉,提高国防生独立判断、独立思考、独立选择的能力,使国防生成为自己思想和行为的主人。

参考文献:

人生观的思考范文2

[关键词] 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奋斗》

影视剧作为大众文化广泛传播,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消遣娱乐、信息传递及接受教育的主要形式。影视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日渐明显,尤其在大学生的价值观取向方面的影响尤为突出。

一、影视文化对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影响

影视作品借助直观的表达方式, 把丰富的社会信息传递给当代大学生,有助于大学生深入了解社会、关注社会、热爱社会,增强其社会责任感,从而增强成人成才的愿景和动力。弘扬民族优良品质的影视作品,在歌颂民族英雄、启迪民族自豪感和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同时,也在以一种喜闻乐见的方式感染、默化和教育当代大学生,引导着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发展朝着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方向发展;反腐败影视作品在大学生中也引起了强烈的共鸣,许多学生通过鼓掌的方式表明赞同国家反腐态度和采取的行动,对社会上的腐败行为表示了愤慨;反映西部教育、生活等各方面情况的影视作品,给当代大学生带来的不仅仅是震撼,更重要的是思考,他们看到了祖国另一片亟待他们去建设的地方,责任感、使命感油然而生。这些题材的影视作品都有利于大学生的价值观朝着社会、集体需要的方向发展,而非孤立的、个人需要式发展。

无可厚非,大多数的国内外影视作品都是积极向上的,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但也不排除影视作品中消极、暴力、色情等不良内容对大学生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这就需要思想教育工作者积极加强这方面的引导和教育,使大学生能够更清醒地认识事物的本质,提高辨别是非的敏锐性和坚韧性,而不是被一些不良信息影响和左右,这方面“堵不是办法,导才是良方”。

二、电视剧《奋斗》中积极的人生价值观体现

近两年热播的电视剧《奋斗》是一部真实反映大学生活,特别是反映大学毕业生奋斗过程的青春励志电视剧。该剧适应当代大学生欣赏口味,主人公积极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努力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全过程,积极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成长。

(一)以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为前提,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每个人都希望成功,都希望被社会所承认,其关键就在于要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带兵打仗要先有战略,做工作要有计划,要实现人生价值就应该先有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确立正确的方向,而后再全力以赴地去实现。就像《奋斗》中每个鲜活而又真实的人物,他们都有自己明确的人生价值观,有自己明确的生活奋斗目标,例如,陆涛为了心中的建筑梦想而奋斗不停,向南为了更好地发展而积极向上,华子为了过上安稳的日子而不断尝试,夏琳因为自己的设计梦想所表现出来的自信,杨晓芸为努力地生活而体现的勇敢,露露为了北京户口而体现的执著,等等。他们都是为了自己的理想和价值取向而不断奋斗着,在不断的奋斗中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金钱不能凌驾于理想之上,更不能驾驭理想

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充满了金钱的味道,越来越多的人在金钱驱使下前进,但自己真正奋斗的方向在哪里?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曾经美好的理想正逐渐被金钱蚕食。《奋斗》中的陆涛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去做:刚从大学毕业的陆涛自信、追求完美,他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在北京建一个和格林尼治村一样的艺术家村,为了这个建筑梦想,他不停地奋斗。他的商人爸爸屡次想将自己的生意经传授给他,面对充满诱惑的金钱和在商场上占有一席之地的富爸爸,他拒绝了这种恩惠。为了他的“法兰克福风情”,他毅然离开了富爸爸的公司;为了他心中理想的“田园牧歌”,他卖了房子,破了产,从一个白领变成了一个穷光蛋。即使这样,他却拒绝了这个富爸爸留给他的上亿遗产,因为他心中有梦,最初的梦想让他不停地奋斗,一个设计师的梦想,是不会被金钱操纵的,一个真正有理想的人是不会被金钱操纵的。人活着不仅仅是为了金钱,更不能成为金钱的奴隶,否则便失去了活着的价值。人应该有梦想,有自己的人生价值观,自己的追求。陆涛正是向我们阐释了一个真正有着自己人生价值观的人应如何去做,他向我们呐喊:我们年轻,我们应该努力奋斗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奋斗中遇到挫折必不可少,我们应愈挫愈勇

奋斗即为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在实现人生价值的时候我们常常遇到阻碍,所以一个人除了要有正确的价值观以外,就是要有很好的韧性,因为在现在的社会中,尤其是那些刚刚步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经历挫折是必不可少的,没有经验,毫无心机,怀揣着一份酝酿已久的梦想,在充满诱惑的世界中想一展抱负,却往往因为经受了挫折而放弃了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机会,但是我们不应该受命运的摆布而放弃自己的梦想。只要有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就可以勇敢地面对一切挫折。《奋斗》中的陆涛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不惜用刚刚赚来的2000万作为赌注,虽然结果是失败的,但他却尝到了自己奋斗的滋味,体会了人生百味,向所有认识他的人展示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陆涛的好友华子,一个在大城市努力生存的小倒,在社会的最底层诠释着自己人生的价值,开理发店、蛋糕店,倒卖光碟……但却因为各种原因没能成气候,家里这时又起了火,妈妈被查出患有癌症,在这一次次的打击下,华子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他依旧努力的奋斗着,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最终成功了,不仅有了自己的饭店也有了自己的爱情,他向所有人证明了自己的价值,虽然他没有陆涛机遇好,也没有向南工作条件好,可他却凭借自己的意志和对挫折的不服输的精神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他才是最成功的,活的最有价值,也给我们的启示最多。由此可见,或许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并没有最好的条件,可只要我们像华子一样,有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正确的奋斗方向和不服输的精神,成功就离我们不远了。

三、加强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引导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价值观教育,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引领大学生正确走向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舞台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就等于丧失了灵魂,失去了生命力,就无法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所以能在内忧外患之中奋起,实现民族独立,快步走上现代化的轨道,一个根本原因在于这个民族以极大的创造力将马克思主义付诸于改变中国现状的历史实践,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亿万人民群众赖以团结奋斗的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内核。所以,今天强调马克思主义主导价值观教育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大学生必须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观察、分析和解决社会实际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抵制西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消除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影响,才能加强自己的价值观的改造,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理想和信念,树立社会主义接班人应有的人生价值观。

(二)加强爱国主义修养,树立正确价值观,号召大学生积极投身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这是古往今来许多人成就事业的经验总结。大学生不仅要刻苦学习书本知识,而且要努力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在社会实践中探求真知。社会实践是知识创新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也是青年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在当今中国,最重要的社会实践,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青年人代表着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肩负着使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历史使命,大学生只要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进,就能实现最大的人生价值,创造无悔的青春。

(三)加强高校党团组织建设,以党团组织的优势引导大学生,以党团员模范作用带动大学生

为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觉悟,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就要加强高校党团组织建设,充分发挥高校党团组织和各级学生组织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加强对党团员的教育。此外,为使教育收到良好效果,高校应针对青年喜欢的参与性和竞争性强的活动这一特点,采取参观访问、形势报告、收看影像、征文比赛、辩论大赛、主题班会、社团活动等方式,教育、启发、引导大学生。除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外,还要加强对学生的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通过种种方式,争取社会、家长的支持,使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紧密结合,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影响、熏陶大学生,从而帮助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四)加强艰苦奋斗教育,着重培养大学生自立自强精神,以崭新的面貌积极迎接未来的挑战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艰苦奋斗精神不仅是思想品德问题,更是人生观价值观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一部分大学生抛弃了艰苦奋斗精神,淡忘勤俭节约、艰苦创业的传统美德,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还在于我们艰苦奋斗教育的力度不够,措施不力。我们今天对大学生进行艰苦奋斗教育,一方面是要使他们珍惜家庭、社会创造的劳动成果;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自力更生、发愤图强的自立意识和创业精神。要创新艰苦奋斗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务必使其落到实处。例如,进行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教育,组织青年学生到艰苦地区、落后地区进行社会调查和实践,开展“三下乡”活动,参加抢险救灾及对失学儿童和贫困大学生献爱心等,这都是艰苦奋斗教育的有效方法。通过这些教育,既可以使当代大学生看到我们取得的成功和存在的差距,了解群众的疾苦和困难,了解乡情、民情和国情,又可以激励他们自觉地继承和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五)优化学校育人环境,加强软环境建设,为大学生提供最有价值、最具发展潜质的成长空间

大学生在校期间,人生价值观还有很大的可塑性。要树立全员育人意识,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氛围,以认真负责的精神和敬业爱岗的职业道德影响教育学生,要注意培养树立各方面典型,大力弘扬正气,增强外部环境对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的说服力、感染力和号召力,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和灵活多样的手段,根据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开展教育工作,提高工作成效。

[参考文献]

[1] 李星贵.影视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J].职业时空,2007(20).

[2] 夏卫东,滕爱玲.关于加强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的思考[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05,21(01).

[3] 陈建辉.新时期加强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建设的思考[J].南平师专学报,2000(03).

人生观的思考范文3

关键词:高职院校党建人生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5-0101-01

党建是党的建设的简称,党建在高职院校中的主要工作是将高职院校中的优秀的学生吸收到党组内部中来,还有就是将党的思想通过各种形式传播开来。党的思想是指导性的思想,对于学生价值观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用何种方式吸引高职院校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党建活动中来,如何将党的思想在学生中传播,如何优化党组织建设,这些都是目前党建工作应当解决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价值观培育现状

(一)缺乏有效引导,部分学生价值观缺失

高职院校的重点是要培养技术性人才,在培养技术性人才的过程中,高职院校的培养方向在教育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一定偏差,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会有一定程度上的忽视。而这部分的忽视对学生价值观的培养缺乏引导性,这样就会导致学生价值观发生一定偏差。一旦价值观发生偏差,将会导致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生涯甚至是职业生涯都发生偏差。所以,高职院校一定要重视学生价值观的培养。

(二)受外界影响,部分学生价值观扭曲

当前,外界社会环境对于学生的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价值观的培养。外界社会是一个大的染缸,形形色色的诱惑充斥着学生的生活,学生的价值观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三)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低,不重视价值观

高职院校中大部分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低下,没有很好的自控能力,无法规划自己的生活。自主学习能力低下也是导致学生价值观念发生偏差的一个重要因素,学生无法获取新的先进思想,无法跟随时代一起进步,学生的价值观自然会受到影响。

二、价值观培养对党建工作的促进作用

(一)指引党建工作方向

党建工作是高职院校学生价值观念培养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学生的价值观也指引党建工作的方向,对于党建工作有着促进作用。党建工作与学生价值观的培养两者之间相辅相成,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二)明确党建工作目标

党建工作在高职院校中的主要工作目标就是培养一批优秀的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将党与学生联系起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党,认识党,从这个途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和道德水平。

(三)丰富党建工作内容

党建工作在高职院校中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宣传党的思想,吸收和培养党的新成员。而这部分的工作可以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比如可以在学校内组织开展党组织思想的演讲比赛或者是其他形式的活动。在此基础之上与外界社会结合起来开展一些其他活动,比如,学校可以举行一些公益帮扶的活动,可以组织学生去养老院帮助爷爷奶奶等。这些活动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也将党的思想在学生中传播开来,提高了学生对党建工作的认可度,也可以让学生真正明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1]

三、促进价值观培育与党建工作有效融合的措施

(一)强化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培育

强化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培育,将每一位学生都打造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将党的思想深入贯彻到每个人的身上,让党建与教育教学相结合,在培养技术型人才的同时,让他们也能够拥有正确的价值观以及良好的道德素质。

(二)优化党内组织建设,增强学生主体效果

優化党内组织建设,在开展党建活动的同时,优化党内组织建设。党组织内部的建设也应当适当调整一下,首先得将党组织自身的建设调整到一个合理的模式。在将党的组织建设优化好的前提下,能够更有效开展党建工作,这样更有利于党建活动的开展与进行。

(三)丰富培训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丰富培训方式,根据学生差异做出相应的调整改变。比如,不再用课堂板书的方式而是用电子课件、PPT的形式讲课,等等。在适当的时候也可以组织学生播放一些与党建有关的影视作品,通过这些形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开展互联网教育,扩大党建工作范围

21世纪是互联网的时代,党建教育工作不能与时代脱轨,应当将党建工作与互联网相结合,用互联网技术将党建工作进一步扩展开来,扩大党建工作的范围。通过互联网教育,党建教育工作会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党建工作也更容易在学生中开展。[2]

四、结语

党建工作在高职院校中的开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任何单位或个人都不应该以任何理由阻碍党建工作的开展。指引高职院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正确的价值观,都是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将高职院校的广大优秀学生吸收到党的组织中来,让党的先进思想在高职院校学生群体中传播开来。在培养技术型人才的同时将学生的价值观以及道德素质提升到新的水平,是目前党建工作的重心、重点。

参考文献: 

[1]戴翔东.关于高职院校学生党建与人生价值观教育的思考[J].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94-96. 

人生观的思考范文4

关键词: 国防生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建设

主席提出要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这是新形势下加强我军思想政治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既为强化官兵精神支柱提供了基本遵循,又为国防生培养指明了方向。国防生不仅是地方大学生,而且是后备军官,正值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要使他们确立当代革命人核心价值观,高校应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驻校选培办应积极创造条件,注重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导、在军政训练中磨砺、在文化熏陶中催生、在长效机制中培育,切实打牢未来部队履职尽责、建功立业的思想根基。

一、加强军地协作,完善依托培养体系

培育国防生核心价值观,是一项系统的“朱红工程”,建立完善机制是关键。具体讲,应做到“三纳入”。

(一)纳入学校基础教学。坚持贯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理念,整合思想政治教育力量,创新方法和手段,力求“抓住点、连成线、织成网”,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格局。要将国防生核心价值观培育活动纳入学校“大思政”体系,紧贴时展,紧贴使命任务,紧贴部队实际,坚持在理论灌输上求“深”,在解疑释惑中求“实”,在教法学法上求“活”。要把大学生思想政治基本理论课与国防生的军政课结合起来,同时突出国防生核心价值观培育主题,充实进军政基础理论课教学,作为必选课计入学分。

(二)纳入经常性教育。按照国防生军政训练比例,分年级、分层次抓好核心价值观的日常点滴培养,确保教育活动经常性化。新入学国防生,主要进行人民军队光荣传统教育,坚定国防生从军报国的理想信念。二年级的国防生,主要开展人民军队性质、宗旨和职责使命教育,注重强化军魂意识、使命意识、责任意识。三年级的国防生,主要通过暑期当兵锻炼等活动,使他们了解和熟悉部队生活,为提高军政素质创造条件。四年级的国防生,主要通过到部队代职锻炼,为第一任职需要打下基础。

(三)纳入教学协作内容。充分利用高校驻地军队院校和部队的教育资源,聘请军队院校专家教授、部队领导和英模人物担负部分教学任务,组织国防生与军校生畅谈学习体会,邀请优秀毕业国防生交流带兵经验,构建地方高校、军队院校、部队共同培育国防生的协作机制,营造共同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大环境。

二、构建特色文化,坚持弘扬主旋律

培育核心价值观,离不开先进文化的浸润滋养。因此,必须充分发挥优良传统文化、社会主流文化、军营文化、院校文化的熏陶启迪和凝聚激励功能,促进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一)整合“红色”文化。新中国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应积极挖掘整合,坚持以传统的革命精神影响和塑造国防生。我校国防学院曾先后组织国防生参观茅山新四军纪念馆、烈士陵园、焦山古炮台战斗遗址、南京雨花台、一大旧址及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多次邀请老红军、老八路、老英模作传统报告;广泛开展“读红色书目、唱红色经典、看革命影片、讲战斗故事、记名言警句”活动。通过这些教育方式,使国防生身临其境陶冶情操,在英雄事迹感召中升华境界,不断坚定理想信念,充分激发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自觉确立和践行核心价值观。

(二)铸造“船魂”精神。我们长期为国防建设和传播工业培养人才,办学实践中深感为学生铸造“船魂”的极端重要。围绕海军培养国防生“三个衔接三个优化”的总体要求,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如依托专业成立多个“军味”浓郁的学生社团,鼓励国防生在积极参与活动中知海洋、知海军,铸军魂、明责任;邀请金一南、杨利伟等,与国防生面对面交流、心与心互动,激励国防生立志驰骋海疆、报效祖国。

(三)丰富“蓝色”文化。随着国家利益拓展,人民海军驶向“深蓝”既是大海的召唤,更是历史的必然。“爱舰爱岛爱海洋”一直是“蓝色”文化的核心内容和鲜明主题,也是培育官兵核心价值观的丰厚沃土,面临新的形式任务应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实践中,我校始终把坚定理想信念教育作为首要任务,把举旗铸魂作为根本方向,把确立国防生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实践。如建设国防教育荣誉室,向国防生系统解读“蓝色”文化精髓,以强化他们的“三爱”意识;利用每年暑期,带国防生赴海军部队实习,灌注“海上猛虎精神”、“海空雄鹰精神”等,以强化他们的战斗意志;通过打造“今朝立业海疆、千秋有功国家”的文化品质,进一步丰富“三爱”文化内涵,引导国防生正确对待利益关系调整,筑牢思想道德防线,自觉抵制多元分化和腐朽生活方式影响。

三、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培育持续开展

培育核心价值观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需要日积月累和点滴养成,只有以多种方法和措施不断强化,切实在头脑中扎根、在行为中体现,才能最终实现固化。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建立长效机制,使价值要求变为价值追求,使价值标准变为价值取向,使价值目标变为价值理想。

(一)培育机制体系化。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长期性,决定了培育机制必须系统化。只有培育机制系统配套,才能确保培育活动的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首先要构建齐抓共管的组织机构。完善的组织机构是培育工作顺利开展的组织保证。因此,必须进一步健全组织机构,做到上至学校分管领导、国防学院和选培办领导,下至每个国防生,都纳入组织机构中,要以领导到位、人员到位、职责到位、工作到位,确保认识上同步、资源上共享、制度上健全、职责上明确。其次要制订切实可行的培育计划。要认真研究高校育人的客观规律,准确把握培育活动的主旨,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培育计划,确保“时间、人员、内容、效果”四落实。最后要建立高效顺畅的运行机制。高校和驻校选培办,有责任有义务共同探索建立高效顺畅的运行机制,通过建立专项教育活动通报制度,定期在国防生培养工作会议上分析形势、研究对策、部署工作,形成凝聚力、优势互补、密切配合的良性运行机制,确保培育活动不走弯路、事半功倍。

(二)成果转化应及时有效。理论必须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和提高,去粗存精,如此循环往复,才能真正发挥其巨大的能动作用。国防生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培育是与时俱进的时代课题,必须不断创新理论、促进成果转化,才能确保培育活动始终以先进的理论指导实践,紧跟时代步伐和部队发展趋势,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高校要充分发挥在理论研究上的优势,积极鼓励并大力支持全校师生开展以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培育为主要内容的理论创新和课题研究,力求在理论上有所突破和创新。特别要密切关注社会环境变化,随时把握国防生思想脉搏,既要弄清他们的困惑和疑虑,又要弄清他们的思想倾向和行为特点,以增强理论研究的目的性和针对性,确保理论成果对实践的指导性和有效性。

崇高的人生价值追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走向振兴的航标,是一支军队立于不败之地的精神支柱。培育国防生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是我军强基固本之举、凝魂聚气之道,必须长期不懈地抓紧抓好。加强国防生思想政治建设必须以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为灵魂,坚持理论学习、舆论引导、文化熏陶、典型引路、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多措并举,注重循序渐进、逐步强化、长期培养,这样方可使国防生核心价值观取得实效,为我军源源不断地输送忠诚可靠、素质过硬的合格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徐才厚.新形势下军队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基础工程――学习贯彻同志关于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重要论述[J].求是,2009,(2):11-14.

[2]唐柳,杜丽君.以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为灵魂的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探讨[J].理论导报,2010,(3):56-57.

[3]夏永华.论国防生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培育[J].思想战线,2010,(4):36.

人生观的思考范文5

关键词:数学思考 本原性问题 设置

学会思考是数学新课程的课程目标,也是达到课程目标的重要手段。不同国家的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都认识到,学会数学思考对“学好数学”和“好学数学”起着重大作用。学会数学思考,是数学素质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的重要举措。但是如何促动学生数学思考,如何学会数学思考,或者说数学思考的路径应是什么?常规的说法,设置思考问题。但是,设置什么样问题?如何设置?如何引导学生解决这些问题?解决问题的标准是什么?所有这些应起什么作用?其依据是什么?等等。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一直困扰一线教师“如何培养学生学会‘数学思考’?”的教学难题。

世界著名数学家R.柯朗说过[1],数学学科关键在于结构与关系要与“可验证的”事实相符合。这就是说,数学研究或学习,需要基于自身经验对结构和关系的一切可能想象和与“可验证的”事实相符合的验证或理解,即为数学思考。为此,英国著名的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斯根普特别强调数学关系性理解(relational understanding)[2],认为关系性理解是指“不仅知道要做什么,而且知道理由”,涉及到数学知识内容的整体和局部、宏观和微观的理解或思考。何为整体宏观理解?何为局部微观理解?理解什么?思考什么?数学思考需要从宏观哲学思考到微观结构思考,我们以为,其路径应是两层次的数学本原性问题训练。以下探讨“两层次本原性问题”的内涵、设置和实施。

一、两层次数学本原性问题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课程目标关于“数学思考”有以下阐述[3]:

・建立数感、符号意识和空间观念,初步形成几何直观和运算能力,发展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

・体会统计方法的意义,发展数据分析观念,感受随机现象。

・在参与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综合实践等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学会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

由此可以看出,“数学思考”主要是关于数与代数概念间运算关系及模式、图形与几何位置关系及结构、数据统计及关系推断等的认识和信念,甚至一些基本的原始朴素的观点和看法,是科学研究的入口,学习的动力源泉。“数学思考”旨在围绕数学观或数学思维方式,发展学生的数学认识能力、合情推理能力、演绎推理能力等。这既涉及到数学内容的宏观或整体价值认识,又涉及到数学内容的微观或关系直觉推理,因而可追溯为一种数学本真或本原的思考。

“本原”是哲学本体论中的一个术语,指事物的原始根源或构成世界的最根本实体。哲学上对“本原”的思考凸显为一种刨根问底的探寻精神,始终把理解世界的“始基”或“构成要素”作为第一问题。这里并非从哲学角度来探讨,而是借用哲学中对“本原”的思考和理解方式,从数学学科教学论角度来探讨促进学生深刻理解数学内容及其本质的“数学本原性问题”,即考虑对师生尤其是对学生而言,哪些问题反映了数学学习主题中最为朴素、原始、本质的思想、方法和观念。因为“本原问题”是人类天然好奇心的表现,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原动力[4]。

数学知识体系是建立在概念定义、命题定理、证明推导之上的演绎体系,客观上给学生的理解造成了困难。其学习时不但需要关于一些常规性知识问题来驱动学生对数学探究,而且更需要从数学整体结构乃至本原,抑或数学哲学层面把握数学知识发生发展过程。这需要设置本原性宏观问题和微观问题,促动学生主动学习与探究,加深数学内容知识的理解。

二、两层次数学本原性问题的设置

“宏观问题”整体上单刀直面指向材料,“微观问题”微观上提纲挈领回味真谛。“宏观问题”只是帮助学生的数学哲学思考,“微观问题”只是帮助学生的数学研究思考。这些问题没有也不要求具体准确答案,只是引导学生学会数学思考,为教师教授打好铺垫,提高师生互动质量。

这类问题,不是单纯的“是什么”,也不是单纯的“为什么”?而是知识产生的缘由、意义或方法,以及知识发展的各种选择的缘由,甚至是解决问题的信念或经验,是一种哲学思考,更多的是一种数学发现研究或数学认知学习的缄默知识,是学好数学必备的一种知识,久而久之,发展成一种数学思考能力。我们应从数学学习和教学的角度看数学学习中的这两类本原性问题的设置。

比如当你第一次上你岳母家或婆家,会涉及一个起始问题和一个结论问题。

起始问题(或宏观问题):基于你对象的描述以及一些电话声音、相片等资料,以及他(她)父母从事的职业养成的共性特征,你在走进门之前,会猜想或想象――他(她)父母可能是比较开明的人吧?喜欢谈论比较有层次话题?可能对我比较友好?对我友好的缘由可能是我有才华?或者其他?――或者相反的想象及缘由。

结论问题(或微观问题):通过与你对象家人的谈话、交流,甚至他们的眼神,口气,以及其他成员的流露,吃饭等活动后,你走出去以后,会回忆或思考――他(她)父母是这样的人吗?母亲说了算吗?家人关系真的那么不好?是否真喜欢谈论国家大事?真喜欢我和我的职业吗?我以后应该怎么做呢?这些现象的真实缘由是由于我经济条件好?还是其他?――或者相反的结论及缘由。

这些问题及思考自然而然地成为你进一步了解有关人和事真面目、真缘由的动力和路径。

类似地,对数学内容的理解,也应在“起始问题(或宏观问题)”和“结论问题(或微观问题)”上有所思考。“宏观问题”帮助学生比较粗放地了解或认识“材料内容”,做到以旧带新,激发学习兴趣;“微观问题”帮助学生微观地探究或研究“材料内容”,驱动学生把握数学本质。这些问题可以帮助学生“认识――探究”,会给学生指明高效学习与能力提高的路径。

设置的问题不易太多,要概括和精炼,以“导学思考”的形式呈现出来。可以促动学生课前思考、课上聚焦实质、课后总结反思。

例如:初中数学《变量与函数》一节

导学思考:

(1)现实生活中有变量和常量,变量为什么“变”呢?请给这种“变”的关系起个名字。(评:以旧带新,宏观扫描,本原思考――常识性思考)

(2)表示函数关系的方式为什么有三种?解析法、列表法和图象法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评:直达本质,微观联系,促动探究――学术性思考)

导学思考在于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它是数学家研究思考的问题和数学认知家考察的问题,这是数学元认知精华。通过这些本原性问题驱动,引诱学生进入知识圈后,也能看到走出知识迷宫的线路或路径。

例如:初中数学《圆周角》一节

导学思考:

(1)将圆心角的顶点移到圆周上,而圆心角与圆两交点不动,其角度如何变换?与圆心角度数有关系吗?(评:针对背景理解,以旧带新的高位反问――入口)

(2)圆周角与圆心相对位置关系有几种?每一种位置为什么都满足圆周角定理?(评:针对理解巩固,内部联络的低位思考――出口)

基于这些问题,联系以往知识,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研究”或者“好奇”,使学习遵循着“先由外到内,后由内到外”,即华罗庚先生所说:“由薄到厚,由厚到薄”,这是一种元认知的设计,还不全是认知的问题。

三、两层次数学本原性问题促动学生学习的实施

1.教师研究教学内容

首先,教师在设置一节课的两层次本原性问题时,多涉猎各种版本教材或其他相关数学哲学材料或初等数学研究等,以现有教材为改造范本,形成自己的教材体系,寻找知识本质的学习和探究路径。

然后,教师针对具体教学内容,基于学生目前所掌握的知识以及思维水平,思考这些内容是怎样因时因地因生研究出来的呢?是实际问题需要?还是数学美追求?按照什么规则得到的呢?类比推理、归纳推理、还是演绎推理?类似于数学家研究或发现这些知识,进行路径的设计。这是一种宏观本原性问题的思考。

接着,教师聚焦于具体的知识内容本质以及前后内在之间的联系。考察概念的本质,命题推证的依据,公式应用条件的缘由,知识内容应用范围的分析,等等。基于广义知识分类,搞清楚陈述性、程序性和策略性等知识的产生缘由,使得学生由表及里地形成知识产生过程中的信念和缘由,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热情,形成比较灵活的良好认知结构。这些过程性的探究,可以转化为微观本原性问题。

2.课前呈现导学思考

教师悟道出本节课内容的两类本原性问题,以“导学思考”的形式在课前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行预习。当然,也可以提前一天布置下去“导学思考”问题。

学生预习后,教师针对问题,启发学生进行回答讨论,回答可以正确,也可以错误,只要有所思考,就是一种收获,它都有利于知识的深入学习。问题旨在促进思考,不在乎回答正确与否。再说这种本原性问题本身就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它是一个由模糊到清晰,无序到有序的路径或一个引子。这种原始本能的探究或好奇是人类科学发展的动力,一旦开发出来,将爆发出巨大的学习能量。这样,学生也不会因为自己的思考不符合答案标准而胆怯,它只会因此营造一种相互讨论交流,思维火花碰撞的氛围。既体现了新课程探究合作理念,又符合了新课程“人人获得成功”和“以人为本”的育人发展评价理念。由此为进一步探究打好了铺垫,也为本节课指明了方向。

3.问题导向教学活动

学生讨论回答完“导学思考”本原性问题后,学生的头脑中也就形成了该节课的大致轮廓,对接了认知根源,勾画了认知地图。教师因势利导地进行师生活动,以“宏观问题”作为研究方向,拨开知识的外壳,暴露出知识的状态;以“微观问题”作为探究目标,赋予知识新的自我意义,凝聚成自我的认知结构。

4.活动小结回顾问题

学生经过数学学习活动后,基本上对本节数学知识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和比较深刻的理解。但还需要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回顾“导学思考”中的问题,加深学生的数学理解和巩固。这将有助于学生研究性地完成作业和激发其进一步学习数学的欲望。

数学教学应该依据教学任务、教学对象和教学环境,找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本原性问题驱动下的数学教学实施[5],可以促使学生思考数学,热爱数学,数学自学能力和理解能力得到提高。重要的是,教学时,师生有了活动方向感,学生主体性得到了发挥,学习潜在能量得到了释放。这正如诺贝尔奖获得者费曼说过科学知识教学:“首先弄清楚为什么要让学生学这个主题,您想要学生知道些什么,而教的方法多多少少会来自常识。”这里所谓常识,是指对于事物本身的真正本质的真知灼见,也就是本原性问题思考,因而能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表述出来。

参考文献

[1] R.柯朗.数学是什么.汪浩,等译.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2] 鲍建生,周超.数学学习的心理基础与过程.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3] 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人生观的思考范文6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党的十七大将就业提到民生之本的高度,强调加强大学生就业观教育,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但是,很多大学生的就业观存在误区,如以自我为中心、追求个人享乐、盲目从政、讲究功利、求稳怕变等等,因此,探索出对大学生进行有效就业观教育的途径至关重要。经实践检验,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本文旨在探索马克思哲学思想和大学生就业观教育的结合点,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实现人职匹配和充分就业。

一、目前大学生就业观存在的误区

就业观是大学生在思想上、心理上对社会职业岗位的初步定位,是在择业活动中对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深层次反映。[1]作为即将踏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树立科学合理的就业观直接关系到就业的现状和未来的职业发展,关系到大学生个人价值的实现和社会的发展,因此,审慎的进行职业选择“无疑是开始走上生活道路而又不愿拿自己最重要的事业去碰运气的青年的首要责任”[2]。但在“自主择业”的就业模式下,大学生的就业观还存在很多误区,就业难和“有业不就”现象同时存在,严重阻碍了大学生的充分就业和未来职业发展。

1、功利主义倾向

在市场经济趋利性特征的冲击下,大学生的就业观存在严重的功利主义倾向。很多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往往过多考虑经济收入因素,把应聘单位所能提供的薪资待遇和社会地位等作为职业取舍的决定标准。对功利因素的过多考虑导致大学生很少去思考自身职业兴趣、个人特质和能力、职业发展前景以及社会发展需要,如果用人单位不能提供满意的薪酬待遇宁愿不就业,从而导致有业不就的现象以及职业选择的盲目性和从众性,不利于实现人职匹配以及个人和职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大学生就业观的功利主义倾向具体表现为:在就业期望值上,对薪资期望过高;在岗位选择上,不愿从事收入较低的基层工作;在就业地区选择上,普遍希望在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就业,不愿意到中西部等欠发达地区;在行业选择上,往往倾向于收入相对稳定优越的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大型国有企业、三资企业等,不愿意到私营企业就业。由于功利主义思想的误导,有些大学生完全不考虑职业长远发展和用人单位的利益,为了眼前利益的最大化频繁违约和跳槽,形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2、个人主义倾向

市场经济鼓励竞争,张扬个性,在这种导向下,90后的学生普遍比较以自我为中心,在就业观念上表现为个人主义倾向严重。就业是用人单位和大学生双向选择的过程,很多大学生往往片面的从自身的需要出发,过多的考虑了自己能从单位得到什么,单位能为自己提供什么条件和待遇,而很少去考虑自己能为单位创造什么价值,自己的工作能力和表现到底应该得到怎样的报酬适应怎样的岗位,又该如何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水平从而获得更好的发展。这种个人主义的就业观,一方面限制了大学生的就业选择,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大学生长远的职业发展。

3、主观主义倾向

主观主义是大学生就业观的突出问题。大学生还处在相对较封闭的校园环境中,缺少实践经验,很多认识都来自于课本和自己的主观认识,面临择业的时候往往缺少对职业、岗位、个人发展的科学认识,别人怎么做自己也怎么做,很容易受到社会舆论和外在因素的影响,存在盲目性和从众性。随着公务员制度的确立,公务员的待遇得到了很大提高,而事业单位相对稳定、待遇好,近年来获得越来越多大学生的青睐,形成了“考务员热”和“考事业单位热”。但具体了解一下,我们发现很多学生选择考公务员、考事业单位并不是想要服务社会,对公务员、事业单位等的工作方式、具体情况和发展前景也并不了解,也从未思考过自身特质是不是适合从事这样的岗位,而是盲目跟风,一拥而上,不能客观认识自己的需要和职业发展的需要,存在严重的主观主义倾向。

二、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资源

1、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的理论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劳动就是生命”,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劳动是人的真正的本质特性”, “劳动是人的本质,这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局性的定义”[3]。但由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不合理的社会分工仍然存在,在现阶段劳动还是人们谋生的手段,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需要和劳动高度统一,成为人的最基本需要。大学生就业是大学生从事社会劳动的具体形式,因此,我们可以利用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的观点来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

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社会性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存在物”,“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4]具体而言,“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5]在马克思看来,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人类社会的发展是靠牺牲个人发展为代价的,因此,他所面临的历史任务就是揭示社会的规律,探寻个人发展的途径,寻求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相统一的方法。[6]大学生就业中的个人主义倾向其根源就在于没有将个人放到社会整体中思考就业问题,把就业问题完全当作个人的职业选择,而没有考虑到社会的需要,从而将个人和社会对立了起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社会性的理论为我们纠正大学生就业中的个人主义倾向提供了有力的理论资源。

3、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的理论

从实践论的思维方式出发,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观点。[7]马克思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8]实践是联系主客观的桥梁,人们只有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才能检验认识的正确与否。大学生就业中的主观主义倾向,其根源就在于没有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科学的就业观,完全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和认识去进行职业选择,这种主观主义的就业观必然导致了职业选择的盲目性。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的理论对于我们纠正大学生就业中的主观主义倾向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三、如何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

1、正确看待大学生就业中的功利主义倾向,引导大学生关注劳动本身的价值。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在现阶段劳动仍是人们谋生的手段,这种客观事实决定了大学生在就业中不可能完全摆脱功利主义的影响,就业首先是大学生生存的需要,因此,大学生把薪酬待遇作为择业的重要标准是完全合理的,任何脱离了大学生基本的物质条件需要片面鼓吹无私奉献的价值导向都是不切实际的。但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是人的本质需要,在共产主义社会,最终会实现劳动和人的价值实现的统一。在现阶段,劳动是谋生的手段,但又不仅仅是手段,劳动同时是人的本质需要,只有通过劳动人才能实现自我价值,才能体验自我存在。马克思在《青年在职业选择时的考虑》指出:“我们的使命不是要求得到一个最足以炫耀的职业,而是一种使我们长期从事而始终不会感到厌倦,始终不会松劲,始终不会情绪低落的职业。”因此,对大学生的就业观教育应该在承认功利需求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大学生思考劳动本身的价值,把大学生的关注点从完全的功利追求和导向上转移到对职业本身的兴趣和对自我实现的需求上。在大学生的职业选择过程中,应积极引导其思考个人职业兴趣、职业发展前景,使大学生更多去关注学到什么做到什么,而不是仅仅从用人单位得到什么,形成成长型的就业思路和职业取向。

2、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辩证统一的就业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是辩证统一的,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个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真正实现自我价值。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不能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该认为,这两种利益是作对的,互相冲突的。[9]”大学生在考虑自己的专长、兴趣、爱好的同时,目标岗位的社会价值也是重要的标准之一。个人的社会价值得到实现,个人才会有更大限度的生存发展空间。因此,大学生的就业观教育不仅要引导大学生思考个人的职业兴趣和需求,更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大学生就业的社会责任感,通过政府鼓励措施、制度刺激以及高校的就业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投身社会,到中小企业、西部、农村和基层就业。

3、结合实践对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辅导。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来源和动力,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根本标准。因此,高校的就业观教育如果脱离了实践的检验和指导,只能成为空谈,没有实际的效果。现在很多高校都很重视对学生的职前培训和职业生涯规划,但由于这种规划和培训必须结合一定的工作实践和经验才能获得相对理想的效果,学生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职场经历和体验才能够逐渐形成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思路。而高校的职业培训和规划一方面受到师资和相关资源的限制,还处在较初级的阶段,另一方面学生在没有走进社会之前工作实践经历非常有限甚至没有,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了职业规划的效果,从而学生在职业选择过程中认识非常模糊,很多时候只能完全凭自己的主观认识盲目选择。因此,高校应该立足专业建设,以校企合作作为突破口,以实习实践基地建设为生长点,以高技能实践型教师队伍建设为推动力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一方面,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和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辅导,引导大学生探究自我、认识自我,开发自我综合素质,另一方面,通过社会实践的不断锻炼和体验,引导学生了解社会需要,发现、培养自我的潜能与创造力,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正自己的就业观,合理定位,实现个人能力与职业需要的匹配,在职业发展中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参考文献

[1]谷国锋.试论当代大学生择业观与就业观的形成及作用[J].吉林教育科学,2000,5:46-47.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3-5.

[3]杨耕.危机中的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现代阐释[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220.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24.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8.

[6]袁贵仁.马克思的人学思想[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278.

[7]喻文德.马克思主义哲学观新探[M].吉首大学学报,2006,11:33.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3.

人生观的思考范文7

摘 要:在《生活与哲学》教学中,教师以教知识、观点代替哲学思考,即以非哲学的方式进行哲学教学是常见的现象。改变这种状态,回归哲学本身,则是对一名成熟教师的要求。只有深入探索日常生活概念与哲学概念的异同、探索概念在不同语境下的内涵并凸显质疑、分析、论证等方法的教学,才有可能真正体现哲学的反思精神。本文以《生活与哲学》中“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一课为例,探讨如何使中学哲学教学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回归哲学本身。

关键词:哲学教学 反思精神 思维方法

陈红,女,北京教育学院,副教授;赵敏,女,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中学高级教师,北京市骨干教师。

以不同学科知识作为支撑的高中思想政治4门必修课程,都有自己的学科视角,各有其独具特色的学科知识和学科魅力。然而,如何在《生活与哲学》的教学中体现哲学自身蕴含的反思精神与辩证方法,一直困扰着许多高中思想政治教师。

一、当前哲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哲学课作为国家课程集中体现在《生活与哲学》的教学之中。有许多教师把哲学课讲成与自然科学一样的探索世界规律的知识课程,这样的哲学课减弱了思考的乐趣,变成不需要批判的教育乃至灌输。

出现这样的问题,原因之一可能是教师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的课程性质存在误读,很多教师把《课程标准》中的“基本观点教育”理解为观点灌输式的教育。学生获得这些基本观点不需要经过比较、辨别、消化,直接给予即可。具体到教师的教学行为,往往是让学生在书上直接划出定义、观点,然后就是背诵。而学生总感到哲学中的一些概念与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一些词汇相同,但是内涵却不同,哲学的概念和思维方式总是跟日常生活不一致,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如果教师只是用“直给”的“教教材”方式进行教学,课堂教学只能浮在教材的表面,无法深入到哲学思想之中;对于学生而言,跟学习内容打了“照面”,远谈不上对这些基本概念、观点、原理的理解,更谈不上运用哲学思维方法处理现实问题。然而,“基本观点教育”并不等于直接灌输的说教式教育,因为基本观点灌输与说教本身并无教育的作用,基本观点产生的背景、所依据的深层价值观、所使用的概念,都需要教师设置教学情境,让学生对基本概念及其关联的内容进行开放的、有质疑的思考,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学生领悟、理解、消化观点与概念,最终成为学生理解世界、形成正确“三观”的基础。

原因之二,也是更为重要的原因,是教师对哲学自身的特点理解不到位。在《生活与哲学》的教材中提到,“哲学”从词源上说,“其本义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专家点评”栏目中,又引用了黑格尔对哲学特点的理解。“黑格尔认为哲学思想的形成需要‘反思’,他曾经用‘密涅瓦的猫头鹰,在黄昏中起飞来说明哲学‘反思’的特点。……在他看来,如果把‘认识’和‘思想’比作鸟儿在蓝天中翱翔,那么在夜幕降临起飞的猫头鹰(哲学)的使命,就是认识‘思想’,认识‘认识”’。黑格尔所说的哲学反思,是对已经形成的思想(观点)和认识的反思,是对思想、认识形成的依据、标准、假设等的反思,即“反思以思想的本身为内容,力求思想自觉其为思想”。①任何一个“思想”、“认识”,在哲学家的面前,都需要反思,其本质是用辩证思维进行思考,不是简单地否定一个思想、认识的缺陷,而是要改变那种盲目的、武断的、散漫的思维方式,要通过质疑、批判、寻求证据,支持结论的正当性,为人们的信念和行为奠定理性基础。正如杜威所说,对任何信念或假设,按照其所依据的基础和进一步导出的结论,进行主动的、持续的和周密的思考,才是哲学思考。也就是说,哲学智慧不是一种完成时态的静观的知识,而总是对于已经形成的思想不断提升,由此获得新的理解的动态过程。一个具有哲学思考能力的人,应对已经形成的概念、观念、原理寻根究底、追根溯源、寻求根本性的解答。这种寻求终极存在、终极原因、终极意义的思考,需要通过质疑、洞察、分析、论证等思维过程来完成。

因此,教师在讲授哲学概念、原理、观点时,必须改变“直给”的教学方式,应通过各种情境,特别是对一个既定概念、观点的不同情况的延展,唤起学生对世界基本问题的思考,促进学生对生活基本“概念”、“观点”进行反思,揭示不同语境下“概念”、“观点”的内涵,以及“概念”、“观点”形成的条件和使用的范围,进入哲学式的思考过程,运用辩证思维方式而非武断地下结论,由此理解世界基本问题与现实生活问题。

二、真正体现哲学的反思精神

首先,关注学生的生活概念与学科概念的转化。教学的主体是教师,学习的主体是学生。《生活与哲学》中的许多概念,都是学生在生活中经常使用的词汇,比如物质、实践、联系、发展、矛盾。但是在生活中,学生不会去自觉追问并分析这些日常生活概念的内涵,洞察它们与学科概念的差别,对于这些概念只是停留在感知层面。教师在进行哲学教学时,首先要引导学生区分生活中使用的概念(严格意义上说,还不是概念,只是生活词汇)和学科概念的异同。生活概念会对学科概念的学习起到多种作用,既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正迁移的作用,也可以是负迁移的作用。所以,教师在上哲学课时,要帮助学生反思其日常生活概念,让学生在日常概念和哲学概念的辨识、澄清、分析、论证中,建构起哲学概念,把握哲学概念的内涵,并以哲学概念为核心,把握概念间的关系,建构起哲学观念。

我们以“发展的实质”这一框为例。教师需要通过各种方式促进学生反思在日常生活中是怎样理解“发展”的。事实上,很多学生分不清发展与变化,容易把两者混同。为了思考这个问题,教师可以用“新事物”与“旧事物”的辩证统一来解释客观事物的“发展”。有位教师上课伊始就问学生:“什么是新事物?”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比如没见过的、不认识的、从来没有听说过的、不了解的、新出现的、时尚的、对人有益处的等等都认为是新事物。在这样的探讨中,既暴露了学生对新事物的粗浅理解,也让学生意识到,同学间对什么是新事物的认识差别很大,激发学生澄清“新事物”这一概念的愿望,并通过同学间的探讨、教师的引导,发现判别新旧事物的标准,使学生自己得出对“发展”的理解。

概念是一个学科知识建构的基本细胞,是哲学观点的基本单元,同时也是人进行思维的基本载体。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对哲学概念的学习和掌握是其学习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目标之一。因此在哲学教学中,要让学生有意识地进行日常生活概念和哲学概念的比较,以把握概念表达的实质,提高学生把握哲学概念的学习能力。

其次,将概念还原到生活,使其具有内容。概念是把感知和经验到的事物的共同本质抽象出来并加以概括而形成的,因此,概念赋予了经验以形式,并明确地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所以,教师不仅要通过比较、分析概念,还需要把概念还原为生活情境,即学生的生活经验。只有如此,概念才能够成为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有实际生活内容的知识。

在“发展的实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创设情境,设置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在认识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所学的内容。创设情境的目的是将抽象的概念、理论观点赋予内容,便于学生真正理解“发展”的内涵、建构“发展”这一知识学习的意义。任何一个由概念组成的命题,只有进入学生的生活,才能够获得知识学习的意义,因为经验是获得意义的直接形式。

在创设情境中,应该避免两种“直给”结论的方式。一种是教师在指导学生划书之后,教师自己举几个例子,让学生理解划过的这段文字。例如:“专家点评——判断一个事物究竟是新事物还是旧事物的标准不是……”此时教师就会举例说,计算机算命不是新事物,核电站是新事物,等等。这种教师“直给”的知识,即使教师举了例子,也没有发动学生思考,学生仍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没有经历一个推理、假设、论证、批判、检验、评价的过程。因此这种知识的习得,只不过是教师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的借存,学生并未在真正意义上获得这一知识。

另外一种方式是“简单的直给”。在哲学教学中经常出现把生活的复杂性简单化,把生活情境变成一种线性的发展过程。其实生活是复杂的,不能用非此即彼的思维去思考。如果我们一味地回避现实的复杂性,学生很难建立起一种运用联系发展的观点来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观念。如果把事物现存的状态和属性当成事物的一贯状态和属性,很容易割断新事物与旧事物之间的联系,学生也就很难理解新事物的发展过程,这就需要学生在思维中运用新旧事物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方法,全面地理解新事物及其发展。

一位教师“以照明的革命——中国逐步淘汰白炽灯路线图”这一社会生活热点问题作为情境,逐步分析白炽灯是否会因为淘汰路线图的设计,立即退出老百姓的生活。白炽灯的产生:克服了煤油灯的不合理因素,保留其合理因素,增加了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新因素,它在出现时属于新事物;而白炽灯发展到今天,逐渐不适应时代的需要,比如能效较低。那么,白炽灯是不是就能够简单地、顺利地退出历史舞台呢?白炽灯以及将要替代白炽灯的照明灯的变化是否是一种直线性的向上发展?现实告诉我们,灯的问题涉及亮度、光效、寿命、安全、环保、对资源的认识与开发、价格、外观包装、人的能力发展水平等,这些可能都是白炽灯是否能够快速退出历史舞台的影响因素。当我们把现实的复杂性呈献给学生,让学生意识到一个事物的发展有多种可能性、人们在不同情境下的选择会有多条路径,从而表明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此时,“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的观点,就不是教师直给学生的一个抽象结论,而是具有了活生生的生活内容,且是学生经过思维运动后得出的知识。因此,回归哲学本身的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把观点、思想、认识还原到复杂的生活之中,为学生提供思维的空间。

最后,联系生活进行哲学教学不仅仅是理解概念,更要理解哲学的实质。哲学思考能够赋予事物更为充实的意义。把哲学命题还原为学生的真实生活,可以让学生不断发现生活的复杂性,避免线性思维方式。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对于知识意义的建构,实际上是在其生活经验不断积累的过程中完成的,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谈价值和意义,很难让学生真正地理解知识。事实上,学生学习《生活与哲学》中的概念并不是目的,而是通过概念的学习,更好地理解哲学对生活的根本意义。

在上述教师创设的生活情境中,学生从“自然光——火光——煤油灯——电灯(白炽灯- LED灯)”的革命中,感受到新旧事物的根本判断标准,并归纳出不能以时间的先后、力量的强弱、形式的新旧作为判断新旧事物的标准。判断新旧事物的标准有两个维度:一是物的标准,即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二是人的标准,即是否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进而,学生还能够认识到社会生活的复杂性,每件事都与周围的事物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概念、理论的分析、批判、创造过程就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应该从学生自身的经验出发,教师在了解学生日常经验的基础上,根据设问引导学生思考。比如判断新旧事物的标准是什么?当找到这个标准后,再请学生澄清自己对新旧事物的理解,由此使概念生活化内容化。作为“爱智慧”的哲学,也就是对业已形成的概念、观点进行不断的反思质疑和超越。一个学生在学习哲学概念时,如果没有经历充满“内在矛盾性”的思考过程,便无法把握辩证的思维方法,体会不到哲学思考的魅力。

三、有效把握哲学的思维方法

哲学反思,要体现哲学思考的路径和根本方法。作为中学哲学教育,不仅需要关注学生对于“基本观点”的学习,还要关注学生学习哲学的思考路径和根本方法。《生活与哲学》的教材中援引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话,哲学起源于惊异。人们在何时会感到惊讶与困惑?一定是人们遇到了疑惑的问题,需要通过质疑、分析、论证来解决认识的困惑。就此而言,哲学的基本思维方法有质疑、分析、论证等。

质疑,是利用证据,提出疑问,请求解答,这可能是进入哲学思考的开始。哲学观点的基本单位是概念,概念应清晰、简洁、易懂地表达日常生活。如果不进行质疑,人们无法清晰地表达概念,哲学思考就进行不下去。比如,怎样质疑“发展”概念?发展,应该具有性质上的先进性,方向上的前进性,这就区别了发展与变化。但是,我们还需要再问,性质上的先进性指什么?一事物的先进性是天然如此,还是由什么转变而来?其标准是什么?是什么推动了这个转变?这个转变包括哪些形式?这些形式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这种转变的实质是什么?转变的方向和道路是怎样的?这些质疑,会不断地扩大我们思考的范围,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分析,是把一件事情、一种现象、一个概念分成较简单的组成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分析不仅是科学思维的方法,也是哲学思维的方法。但是,科学分析的目的是为寻找能够解决问题的主线,并以此解决问题。哲学分析的意义在于通过区分和澄清其各个组成成分来理解某种观念。例如,“发展”这一观念包含着几个子观念:新事物、先进、前进、过程等。我们之所以需要分析,是因为客观事物构成的复杂性决定着思维分析的必要性。没有分折,人们对事物就只能有一种浑沌的认识。因此,在哲学教学中,应让学生学会把我们熟知的概念和观念分解成各个组成部分,并明确这些部分之间的关系。

论证,是用某些理由去支持或反驳某个观点的过程或方法。我们学习哲学,不是为了记住古今中外思想家的观点,而是利用诸多思想资源来支持自己的观念,得出自己的结论。当然,这个结论不是主观臆想,而是通过论证把观点思考得更为周全,并能够经受住来自反对者的各种批评。比如,对社会发展观的认识就是在不断变化的,人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不断思考、分析、论证以往发展观的误区,才建立了可持续发展观。

人生观的思考范文8

关键词:政治课堂;和谐;思考与尝试

一、当前政治课堂不和谐现状的原因探析

1、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

据一份面向21省、市(直辖市)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现状的调查显示,认为学习政治课首先是为了“高考需要”的占51%。这说明绝大部分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动机仅仅是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我省文理科学生政治都是会考的学科,但理科生在高考中不必考政治,这就更使理科学生丧失了学习政治课的动力。笔者以为,学习动机的丧失,是当前政治课堂不和谐的直接动因。

2、教学方法陈旧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我们面对的学生,经历了小学,初中新课改的熏陶,对于课堂的情景性要求越来越高,小学、初中教师为了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创设了一个个生动的情景,使学生对课堂充满期待。这种期待感又促使他们在迫切的状态下展开积极而有意义的学习。但到了高中,政治课一下子变成抽象性,原则性很强的学科。原来可爱的形象一下子变得枯燥乏味起来。很多学生认为政治课是枯燥烦闷的。而教材内容与国家社会生活联系较紧,但与学生自身生活联系不够。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理论上的大而全,使学生感到政治课难学难懂,兴趣不高。

基于传统教育观念的强势影响,不少政治教师仍然坚持专制的,封闭的,单一的教学方法。过分强调学科知识及接受学习,不能满足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要求,政治课教师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变化中没有及时的与时俱进,自然容易引起学生的排斥。教师讲的理论空洞,抽象说教成份浓,教学方法陈旧,是学生不愿学政治,导致政治课堂不和谐的根本原因。

二、构建和谐政治课堂的思考与尝试

1、加强思想教育,促进学习动机

素质教育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但应试教育的影响还不可能一下根除,要让学生明白,素质能力强的教育一定不用害怕考试,但会考试却并不代表个人能力素质的提高。单纯的应试教育造就了一大批找不到工作的本科生,硕士生、甚至博士生。而创业能力强的,那怕是小学生、初中生也成了总裁,经理、董事长。我们素质教育的目标重在培养能力,重在使每一个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即使高考不考政治,但它的学习价值依然存在。开设政治课,不仅仅是学习其系统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它的德育功能和能力功能,当今社会,无论考试还是实践,都特别重视品德和能力的考查。学习成绩好,考分高,固然值得学习,值得表扬,但它仅是一个人素质的一个侧面,不足以反映全貌。思考品德好,学习成绩不好,不一定是次品,但学习成绩好,思想品德不好,却一定是危险品。我国自古以来,一直都强调“道德文章”,始终把道德修养放在第一位,在个人素质结构体系中,做一个高尚的人,做一个有修养的人,始终应该是我们学习的终极目标。只有这样,才会是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否则,会失得其反。

思想政治课还帮助我们建立起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荣辱观。当前,社会压力加剧,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如果没有健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就容易使自己陷入享乐主义,消极主义等的泥谭,使自己的人生失去动力与方向。不放弃政治课的学习,将有助于我们建立起健全的人格。我们要通过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学习,掌握辩证思维的精髓,象马克思、恩格斯一样,学习和吸收全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我们要通过政治经济学的学习,在现实社会的暂时不平衡中发现新的问题,寻找到社会发展的新机遇,而不是变得麻木不仁或漠不关心。我们的思想品质,情操意志,心理个性要在学习中升华!通过政治课的学习,还要提高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为将来个人的参政议政的准备条件。

总之,我们要通过思想教育,帮助学生端正认识,转变观念,使他们能以积极的心态去关注社会热点,关注生活,从而为自己的未来发展寻找到新的机遇。而不应将个人的好感,情绪的好坏,高考是否开考等作为学习政治课与否的参照标准,这样,学生从思想上接受了政治课,就为构建和谐的政治课堂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2、贴近生活,回归生活,是和谐政治课堂的必然要求

这一点,初中小学的新课改就做得很到位,是新课改的主旨。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思想政治理论性强,许多理论观点都要通过具体、真实,贴近生活的实例来说明,学生才容易接受,说服力才强。

让课堂教学更具有生活真实,让教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顺应新课改,要求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学习方式,它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政治课堂更和谐,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和谐政治课堂追求的是和谐的师生关系

以上,我们都是在知识层面上强调构建和谐的政治课堂的。但知识毕竟是客观的,也是建构和谐课堂的一种手段。我们的目的还是要落实到人与人的关系上来,那就是,要通过构建和谐的政治课堂,达到师生关系融洽的目的。

人生观的思考范文9

大凡好文章好作品,皆来源于生活,中学生作文也不例外。在这里有必要对“生活”这一概念作一定的解释。笔者认为,不能将“生活”抽象化。“生活”之表现在作文中,应该是具体的、实在的,一片树叶、一块石头、一首歌曲、一种气味、一丝味道、一份触觉、一个身边的人、一件身边的小事或是一个场景等等都是生活的一部分,因而这也就成了观察、感受、思考的具体对象。

一、观察要立体

感受的敏锐性来自于细心的观察,没有对周围事物进行细心的观察,感受便无从谈起。因此,首先要对观察能力进行训练。观察是立体的、全方位的,而不是平面的、单一的,虽然人从外界得到的信息约有90%来自视觉和听觉,但还有10%左右的信息需要用其他感官去感知,因此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不能只注重视觉和听觉的训练。笔者曾在课堂上做过这样一个试验,问学生可以通过什么来感受秋天的到来,绝大部分同学说从落叶或黄叶,很少有同学想到用其他感官去感知,比如秋风的声音,秋天的气息,还有秋风掠过脸庞的凉意等等。这些体验学生不是没有,而是没有被激发,或者说没有被有效地训练。国学大师钱穆写的一组回忆散文中谈到当年如何教小学生写作文,其中有一段文字是这样讲的:“又一日,命诸生各带石板石笔铅笔及毛边稿纸出校门,至郊外一古墓,苍松近百棵。命诸生各自择坐一树下,静观四周形势景色,各自写下。再围坐,命诸生各有陈述。何处有人遗忘了,何处有人轻重倒置,何处有人先后失次,即据实景互作讨论”“余又告诸生,今有一景,诸生多未注意。诸生闻头上风声否。因命诸生试各静听,与平日所闻风声有何不同。诸生遂各静听有顷。余又告诸生,此风因穿松针而过,松针细,又多隙,风过其间,其风飒然,与他处不同,此谓松风。试再下笔,能写其仿佛否。”(《八十亿双亲 师友杂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17页)由上文观之,要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就要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让学生从身边具体的事物入手,去看、去听、去闻、去尝、去触摸,并坚持写观察笔记。教师也应该有计划地提供给学生一定的事物,让他们在特定的情景下去进行观察。这样,学生的感受才不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感受要真切

感受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细心的观察是形成感受的基础,但还不是全部。要形成感受,没有情感的参与是不行的。我们从“感”字的字形来看,“感”是从“心”的,“心”就是情感。只有把外物和内在情感连接起来,触景生情,睹物生情,才能产生鲜明生动、印象深刻的感受。庄子说“不精不诚,不能感人”,刘勰言“感人心情,莫先乎情”,文章要以精诚感人,以情感动人,则作者必须是一个精诚的人,一个有着丰富情感的人。在我们的作文训练中,面对同一事物,为什么有的学生能因之激起无限的情感,写出声情并茂的好文章,而有些学生却不能,这其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学生没有积极调动起内心的情感因素。“触景生情,睹物生情”并不是说有景有物就能生情,景、物、情是一个互动体,一个内心没有多少情感冲动和体验的人怎么可能对外物生出情来呢?而对于情感丰富的人来说,一个平常的动作,一片普通的树叶都会触动他(她)的情思,有情才会使他(她)所表现的事物灵动而富有韵致。朱自清《背影》中的父亲,为什么会感动几代人,这正是因为作者赋予了父亲的动作、语言以强烈的感情;史铁生《我与地坛》中的母亲同样如此。普通、平常的事物正是有了情感的浸润才散发出迷人的魅力。于漪老师说:“一书一画,一草一木,一事一物,一声赞叹,一次批评,一个场景,无不是诱感思维的因素。要让学生懂得,习作时不能拿到篮里就是菜,至少要把握两点:不是着力写景状物,描摹事物的本身,而是仅仅以它们文章的由头,为思绪的触发剂,认清它们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所选择的事物须和自己的心灵有沟通之处,外物和内情碰撞,才可能闪现火花,否则,物与情隔离,思路就阻塞,难以流出新鲜的思想。“(《于漪语文教育论集》第504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因此,要培养学生在观察事物时进行情感浸润的意识和习惯,让入眼入耳入鼻的事物最终入心。只有入心,方能写出感人的文章,否则只是文字的堆砌而已。

三、思考要深刻

观察着眼于外界的客观存在,以获得外界信息为主要目的;感受是受外界客观事物的影响而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思考,则是在用心感受生活的基础之上,对生活的理性认识。在写作中,思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作者在感受生活的基础之上,产生自己对生活的认识,然后用语言表达出来。如果我们对生活的认识只停留在感性的层面上,那是不完整的。认识生活既要感性,又必须理性。任何优秀的文章、作品都体现着作者自己对生活的认识,这些认识都是思考的结晶。文章从生活中来,又要反映生活,因此,写作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又要注重对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有思考才会有思想。人是有思想的动物,这也是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标志。思考不是简单、平面地由甲事物想到乙事物,而是要能够从一个事物或一种现象得出一个人生或社会的命题,其中最重要的标志是深刻性。最新的高考考试说明明确地提出了对作文深刻性的要求:“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对生活的思考,是从偶然到必然、从特殊至普遍、从表象到本质的逐步深入的过程。一般说来,应遵循以下原则:由此及彼,以已知的经验为基础,间接地认识客观事物;由表及里,在感受生活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分析、综合、比较,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发现一类事物所共有的本质或各种事物之间的规律性联系;由个别到一般,将自己的个别情感上升到对人们普遍情绪和情感的概括。这种概括越广泛就越具有典型意义,就越能引起共鸣。且看2001年一高考考生对“茶”的一段思考:“用温水泡茶,茶叶漂于水上,平静但无茶香、茶味;用沸水泡茶,茶叶几经沉浮,终于落定,茶香袅袅,茶味宜人。浮生若茶,你可以厌恶苦难,但换个角度,也得感谢苦难。不正是若沸水般的苦难让你在人世中翻转沉浮,才使你最终释放出生命的翠绿与人生的清香吗?”(高考优秀作文《野茉莉的幽香》)这篇作文之所以能够获得高分,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作者对身边熟悉的事物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发出了独特而深刻的生命感悟。

对观察、感受、思考这三种能力的培养应该分阶段、有步骤地进行,而要真正在作文中得以体现,则必须依靠写作实践活动。这其中的关键在于勤,要让学生的观察、感受、思考成为一种习惯,在观察的同时有感受,且进行思考,三者最终融为一体。另外还要让学生勤于练笔,把观察、感受、思考的结果用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坚持着做,相信同学们的作文能力一定会有一个质的提升。

人生观的思考范文10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设计;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9.077

课程建设研究是国内教科研的一个重要课题。2006年春,周碧荣教授做过《思想道德修养》课程设计。2009年秋,教育部领导编写和使用的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已经四次修订,是大学生必修课所使用的教材,在教学改革上各地均进行了很好探索与研究。学院围绕教材、教法,于建院以来坚持改革与探讨,在各级期刊发表了20余篇教改论文,为进行该课程总体设计改革奠定基础。为了加强课程建设,加大对教材的教法、考试改革,提高大学生能力方面的培养、注重修养,必须进行该课教学整体设计。因此,该课程整体设计是呼之而出。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设计的具体意义阐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设计对大学生人格、能力提升有重要促进作用。该“课程设计”把传统的课程进行重新组合,分为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四大模块,扣住知识点、加大能力训练,对大学生理论上弄懂、思想上弄通、方法上学会,提高教学质量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的。

此课程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充满生机和活力。课程设计紧密联系大学生实际,加大教改和教改活动载体的优化,将学生调查、传统教育、挫折教育、人文教育、感恩教育、法制教育等紧密的结合起来,为教学实践系统打造了一个平台,使这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有针对性与感染性,使课堂教学变得更有活力。此课程设计还加大了考试改革力度,将修养、表现、亮点、考勤、纪律等纳入成绩考核,更加突出个人能力的培养。

完善此课程整体设计,并且实施,能够提升我院课程建设改革的档次。课程整体设计与实施,有力地锤炼了教师队伍,提升了教学水平。课程建设的经验与论文于各级刊物发表,有利于宣传和推销学院改革,扩大学院认知度。

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设计的内容

此课程整体设计解决了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四观的知识交叉现象,组合知识,分为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四个模块。

四个模块(以大学生成长过程为载体)如图1。

具体表现模块是:大学生人生观(含绪论、理想信念、人生目的与态度);大学生价值观(含核心价值体系、爱国传统、创造人生价值);大学生道德观(含道德传统、公德、职德、家庭美德);大学生法制观(含法律意识、公共生活、职业活动、婚姻家庭)等法律规范,贯彻以能力为本位,加大能力训练,实施教学。

此课程设计打破教材为中心教学观,突出能力目标定位,以大学生的这四观教育为基本教学内容,加上所用到的相关知识,教育、引导大学生立德树人;可以提高学习、交往、自律、心理等素质和能力,适应中学生向大学生转变;能增强公德、职业道德及家庭美德的是非判断、自我约束和示范能力,提高自身道德素养,营造学校和社会道德环境;能激发对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的思考与选择,策划成功人生设计;能学习掌握一般法理和法律规范,遵法守法,做维护法律尊严的模范。

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设计的具体思路

课程设计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改的必然,必须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具体而言,包括以下策略:

第一,n程内容设计。将该课程分为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四个模块进行整合。

第二,能力训练设计。根据模块的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要求,加大和落实能力训练活动设计。

人生观模块:专题研讨“大学变化与适应”,能对大学新生在“转折与适应”中问题进行研讨、分析、并提出合理建议,专题研讨“对德才关系及立德树人看法”,学习“思政”课意义;确立成才目标,塑造大学生新形象;专题研讨人生观与大学生成才,学生能分析自身的现状,结合实际设计自己大学发展目标及措施。

价值观模块:“价值”理论学习与训练,一方面是革命传统讲座,提高对“核心价值”的灵魂主题、核心等知识的认识。另一方面是老区文化与我成才,使学生对老区文化有一定了解;演讲:“人生的价值”,学习和践行“八荣八耻”,选择正确人生价值观和人生价值评价标准,提出实现途径。

道德观模块:调查与判断校园中不道德现象,认识功德与个人道德修养关系,提出自身修养打算。还可以请企业家作创业与职业道德修养讲座,让学生学习和运用职业道德规范,提高认识,提出建议。

法制观模块:社会调查:调查收集守法违法正反案例,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组织一组关于“劳动法”、“婚姻法”方面案例,课堂讨论、学法,能掌握《劳动法》《婚姻法》等基本规范。开展“学法律、析案例”的比赛活动,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实体法律制度和程序法律制度,带头学法、守法并运用法理分析一般案例。

第三,根据教学要求,进行“进度表设计”,(于教法、活动等载体予以落实)如表1。

第四,课程教学考核方案设计。

大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成绩和思想道德理论素质的高低,通常是通过考试成绩来体现的。他们的整体素养、能力等方面的表现就很难通过考试展现出来,为此一系列考评改革的实施,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实践,使学生考评贯穿于整个学习全过程。

这门课程分为学生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平时成绩占40%,期末考核成绩占60%。平时成绩内容包括课堂纪律表现、课堂提问和讨论、平时作业、专题调研、汇报材料、学习心得、善行好事。期末注重对能力目标实现的综合考核。带动思政课教学改革,发放问卷调查,使教学有针对性;优化各种活动,提升教学质量;指导学生结合有趣的活动完成相关作业,提高教学效果,加强了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提高和能力的培养。

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设计特色与整体教学效果

本课程设计改革特色鲜明:一是理念富有特色,体现以德为首的核心价值观、以学生为本位课程观、以能力为本位质量观等;二是设计富有特色:课程整体设计包括能力目标、模块设计、能力训练设计、进度表设计、考核设计等,将教学做结合。

本课程设计与实施,对同类其它课程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做到以完善教学体系为突破点,以注重教学研究为着力点,促进请进来、走出去教学质量;促进了政治、就业指导等课程的整体设计与改革,使教师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得到很大提高。

整体教学效果:学院思政教研室的教师们从事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多年,有丰富的教学工作经验。从进行这门课的课程改革开始,校外专家、企业家、督导及学生们的认可度和评价是比较高的。每学期学院督导处都进行多次教学检查,听老师讲课,组织大学生座谈并对授课教师上课情况进行测评,使得整体教学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人生观的思考范文11

关键词:中考;思想品德;命题趋势;思考

近年来,漳州中考思想品德试题无论在命题技术上,还是在试题内容的设计上都有了明显的改进,题目设计更趋科学、合理,体现了思想品德学科的特点,不断渗透新课程教学理念,中考对学生思想品德学习和教师思想品德教学的积极导向作用越来越明显。初中思想品德教师通过对中考试题进行分析研究,对平时教学与中考复习进行反思,从而把握命题趋势,采取相应的对策,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做到有的放矢,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2014年漳州中考思想品德试卷呈现的基本特点

1.材料选取上

(1)立足学生实际,感悟成长历程。贴近学生实际,关注现实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解决在成长过程、生活实际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惑,纠正学生行为的偏差,这是新课程教学的重要原则。

(2)聚焦时政热点,突出地方特色。把握时代脉搏,紧扣时政热点,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是中考思想品德试题命制的典型特点,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八届三中全会、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净化网络环境、全面深化改革等。同时,试题融入了“漳州市最美家庭”“漳州市承办省运会”等乡土素材,体现了试题选材的广泛性和情境的真实性,使信息贴近实际,从而赋予试题更强的生命力和活力。

(3)树立正确观念,凸显德育功能。加强中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培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政治教师不可推卸的职责。

2.题目设计上

(1)围绕主线体现命题导向。试卷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主线统领架构,从“自护观”“文明观”“消费观”“民族观”“价值观”等角度全方位诠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热点问题,显现出连贯性与完整性,增强了感染力,让人耳目一新,也蕴含着命题组通过“五官(五观)端正”的形式展现思想品德正能量的命题意图。

(2)图文并茂体现人文关怀。关注学生的人文素养,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是思想品德学科命题考核的基本要求。整份试卷一开始,卷首以花博会果宝宝①“坚信自己祝你成功”,卷尾以花宝宝“你填(涂)答题卡了吗”提醒学生认真做答,具有亲切的人情味。同时,题目设计图文并茂,有吉祥物、漫画、笔记、图片、图表等,富有亲和力,适应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使学生在紧张的考试氛围中减少了焦虑现象,缓解了压力,增强了解题的兴趣和信心,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

(3)综合考查体现能力立意。题目设计坚持能力立意,做到稳中求变,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增强了主观题的区分度。如第27题评析题,试题以图文为背景,考查学生的价值取向、依法维权与读图、判断、分析能力,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综合性,有助于学生全面分析能力与思想品德的养成。

(4)答案多元体现开卷开放。问答题、开放题参考答案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而且答对其中1点或2点即可,尤其是开放题,答案比较灵活,学生的发挥空间比较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充分体现课改的精神,如第25(2)(3)、26(3)、29(2)(3)题等。另外,在开放题的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中,特别说明“其他言之有理即可给分或酌情给分”,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又为学生自主发挥提供了空间。

二、试卷的导向作用及思考

1.以“三开”学习适应“”考试。实行开卷考试,采用开放性试题,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面对“”考试的形势,教师应引导学生转变“开卷考试不用花时间,到时抄书就行”的观念,在学习中做到三个“开放”:开放学习内容,将学习书本知识同学习时事知识、乡土知识,学习新的理论观点等结合起来;开放思维方式,要学会归纳与演绎、发散与聚合、顺向与逆向、常规与创新等多种思维方式;开放学习形式,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活动,如讨论式学习、辩论式学习、研究性学习等。

2.注重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教学中可以采用表格法、结构图法、列举法等,引导学生将知识进行系统化、专题化整理,学会将分散在各章、各节中有联系的知识点“连点成线,结线成网”,形成一个知识网络体系,使学生真正牢固掌握基础知识。

3.研读考试说明,把握命题规律。考试说明及近年来中考试题的特点对我们的教学实践和综合复习起了很重要的导向作用。认真研究中考考试说明与试题,会发现命题趋势,在教学及复习备考中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全面复习,夯实基础,把握重点、热点,才能在中考中立于不败之地。

人生观的思考范文12

关键词: 以人为本 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学 创新

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主要目的和任务在于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其理论知识水平和科学思维能力,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在目前的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由于大部分教师缺乏“以人为本”的理念,教学思想和观念陈旧,教学方式方法落后,科研能力弱,创新能力差,致使教学率低、效果不理想,难以发挥高职政治课应有的德育功能。当前要培养大批高素质的高技能人才,就必须对思想政治课教学进行反思,在反思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坚持以人为本,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教育方式和方法,同时高度重视教育科研,以科研创新,以创新促进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的提高。

一、对当前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学现状的审视和反思

当前大部分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师都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兢兢业业地工作着,为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但与其付出的辛勤劳动相比,其教学的效率并不高,效果也不理想。具体表现在:很多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缺乏兴趣,甚至存在一定的逆反心理;很多学生缺乏正确的信仰,其思想道德状况不尽如人意,存在很多令人担忧的问题;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学应有的德育功能,以及在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科学的思维能力等方面的作用难以发挥。究其原因固然很多,笔者认为主要在于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师缺乏先进的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落后,在教学中缺乏创新。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思想和观念陈旧。

很多高职院校都是在中专学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由于种种原因,无论是中专学校还是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着教学和科研的压力不大、动力不足的问题,对当前教育改革的新动向关注不够,对教育发展的新理念知之甚少,致使大部分思想政治课教师思想保守,观念陈旧,与“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本”相背的“学科本位”、“教材本位”、“教师本位”等观念根深蒂固。思想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和灵魂,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观念的陈旧和落后,必然导致整个教学的落后。

(二)重教书轻育人,应试化倾向严重。

很多思想政治课教师传统的“学科本位”意识较强,而德育意识和德育能力较差,将政治课等同于一般的文化课,在教学中把教书和育人割裂开来,以教书为天职,以完成学科知识传授为己任,单纯讲理论观点,单纯交待知识,忽视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道德生活、人格养成和政治素质的提高,忽视了政治课教学的特殊性,忘记了思想政治课教学是进行德育的主渠道、主阵地的功能和作用。另外,虽然高职阶段的教育不同于基础教育,但由于种种原因,应试教育的理念在很多政治课教师的头脑中根深蒂固,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则为考试而学,致使学生的厌学情绪不断加重。

(三)重教轻学,教学方式、方法及手段落后。

在当前的思想政治课课堂上,绝大部分教师仍是课堂的主宰者,教学就是教师将自己拥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培养活动。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学生就是一种纯粹的知识容器,其主体性得不到尊重,主体作用也难以发挥。师生关系不民主、不平等,师生之间缺乏交流,缺乏沟通,缺乏互动。结果教师越教,学生兴趣越低、越不爱学。另外,在教学手段上,很多教师上课还是采用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难以激发学生兴趣。

(四)重认知轻情感,学生缺乏积极的情感体验。

与上述传统的教学模式相对应,很多思想政治课教师把生动的、复杂的教学活动囿于固定、狭窄的认知主义的框框之中。备课时,只注重教材内容的研究,不注重学生认知兴趣和认知途径的研究,在实际教学中只注重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掌握,而不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缺乏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和关心。正如苏联教学论专家斯卡特金所指出的:“我们建立了很合理的、很有逻辑性的教学过程,但它给积极情感的食粮很少,因而引起了很多学生的苦恼、恐惧和别的消极感受,阻止他们全力以赴地去学习。”[1]亲其师,信其道,师生之间缺乏积极的情感联系,关系冷漠,不仅使一直为人们所珍视的师生情谊黯然失色,而且使教学活动失去了宝贵的动力和资源。

(五)以课堂为中心,忽视实践性教学环节。

“两课”教学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教育活动形式有多种,包括校内和校外教育活动、课堂和课外教育活动等。而我们传统的“两课”教学是只重校内、课堂、说教,却忽视了实践性教学环节,效果自然也就难以令人满意。

(六)教师科研意识淡漠,科研能力差。

由于受观念的滞后性、动机的功利性、实施的浮躁性等因素制约,很多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师对于教育科研缺乏应有的重视,教育科研长期处于滞后状态。教师的教学如果没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没有以研究为依托的提高和深化,就容易固守在重复旧经验、照搬老办法的窠臼里不能自拔。科研落后是导致大多数政治课教师观念陈旧、方

法落后的主要原因。

二、以创新促进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的提高

以人为本,不断创新,是改变目前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学落后现状,保持其应有生机和活力的关键。为此,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加强学习,牢固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教育观念、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变革和创新,并高度重视科研,以科研来支撑和促进创新。

(一)改革旧的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一种理念就是一种局面。当前,摆在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师面前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加强对先进教育理论的学习和研究,以“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思想为先导,对高职思想政治课教育的育人模式、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重新审视和定位,以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更新带动和促进政治课教学的改革、突破,掌握并形成正确的教师观、学生观、知识观、教学观等。

(二)由重教向重学转变,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是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真正的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正如日本教育家木下百合子所说:“教学过程是师生分享智慧与情感的过程,在沟通中,双方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知识、经验,交流情感与理念,获得新发现,实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2]当前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实现“两个转变”: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现在的高职学生是在信息开放时代成长起来的,他们思想活跃,知识面比较宽,接受信息的渠道多样,对于我们在课堂上所宣讲的理论观点,不会不假思索地接受,而是往往要经过自己的思考,才表明自己的态度,有的高职学生甚至会在课堂上直接提出不同意见,与政治课教师进行探讨。这就要求政治课教师要自觉确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营造平等、活泼、自由、和谐、愉快、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围绕问题,特别是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实际中的热门问题,师生之间进行交流与探讨。这种交流与探讨的学习活动,对于学生来说,既是一个充分调动其学习主动性,促使其兴趣盎然地学习知识、学习真理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自己通过反思、根据相关真理做出正确的价值认识判断,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

另外,教育手段也要创新。教育手段本质上属于教育方法。要改变过去一本书、一支粉笔、一部讲稿的传统教学手段,跟上现代化教学手段更新的步伐,实施多媒体教学,制作教学软件,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为政治课教学服务。

(三)紧密联系学生实际,既教书又育人。

调查显示,相当一部分学生之所以对思想政治课不感兴趣,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学生所关心的一些问题、学生的一些思想困惑不能及时在课程内容设置中反映出来,造成学生对教学的不满意。要想取得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突破性进展,必须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在教学改革中大胆冲破传统教学模式的O篱,彻底改变单纯讲理论知识,单纯引导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的教学模式,把关心学生的成长成才和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把讲授理论知识和学生切身的利益、成才的愿望、存在的困惑、模糊的认识有机地联系起来。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根本原则和基本方法。联系实际既包括社会实际,又包括学生实际。社会实际如国际国内的新形势、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等。对这些实际问题,学生不但愿意听,而且极感兴趣。关键是教师首先要掌握理论,吃透理论,把握实际,吃透实际。要把握准、看得头、说得清、辨得明,有理论思考,而且这种思考必须具有说服力、前瞻性。其次要联系学生实际。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一切教育都必须以人为本,以现代人的视野培养现代人,以全面发展的视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思想政治课教育的对象是大学生,教学改革必须关注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心理特点、成长规律及变化趋势,关注其特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从学生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和迫切需要理解和解答的思想政治问题入手,开展理论教育,帮助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此,思想政治课教师要研究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他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同时也要研究教材的理论知识如何与学生的实际有机结合,找到理论知识同大学生切身利益和关心问题的最佳结合点和切入点。对学生的实际,特别是思想实际要确实做到“知真、知全、知深”,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的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过程,使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人格的健全与发展的过程,成为他们思想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

(四)关注高职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实施尊重的教育。

学生在教学中首先反应和记住的是积极或消极的情绪,然后才是经验内容,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必须为我们思想政治课教师所关注。这种关注就要求教师用“心”施教,不能做学科体系的传声筒,同时还要注意优化师生关系。为此,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尽可能多地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情感体验,并不断改进教学活动,使学生品味成功的喜悦,使教学过程充满情趣和活力;其次,要针对学生的个性,实行尊重的教育,真情对待学习,关心爱护学生,对他们多鼓励、多关怀;再次,要注意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扩展知识视野,提高敬业精神,提升教育艺术,展现个人魅力,获得学生的信任和尊敬。

(五)重视教育科研,以科研推动创新。

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创新是以科研作支撑的,只有进行科研,才能使广大教师学习、理解、掌握新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才能提升他们的创新素质;也只有科研,才能推动思想政治课教学在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等方面的根本变革,推动整个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创新。与其他课程相比,思想政治课是一门意识形态性很强的课程,更要求它的内容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思想政治课教师要真正把握上述政治课的这些特性,并做到与时俱进,就必须进行科学研究。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师还要特别重视对自己的行动研究,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进而形成规律性的认识。可以说,“行动研究”把教学与研究有机地融为一体,它是思想政治治课教师由“教书匠”转为“科研型”教师或“教育家”的前提条件,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

(六)克服以课堂为中心,强化实践性教学。

完整的德育过程是由知、情、意、行诸环节构成的,而道德根本上是实践的,于道德教育,知性化育固然重要,躬行实践更不可没;“道德的实践本质决定了道德教育具有强烈的实践性特征”。[3]思想政治课教学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整个思想政治课教育活动应有多种形式,既有课堂教育活动,又有课外教育活动,既有校内教育活动,又有校外教育活动。我们要特别重视发挥社会实践教育的作用,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社会实践教育活动可分为两部分:校内社会实践和校外教学实践。校内社会实践包括: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讨论交流;组织观看录像;进行演讲比赛、辩论赛;开展案例教学;组织学生听各种报告,让学生接受现实教育等。校外教学实践方面也可采取多种形式,比如,思想政治课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与社会热点问题,由教师拟定调研题目,学生化整为零,分散到社会各个方面、领域进行调查。尽力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广泛接触社会,最后写出社会调研报告。另外,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到固定的社会实践基地定期地进行参观、学习和开展其他实践活动,接受教育、锻炼和熏陶。

(七)改革考试考核方法。

考试、考核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导向,包括为什么学、怎样学、学什么。传统的考试方法只侧重期末一次性的闭卷考试,而且主要是理论知识考查,不利于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改革思想政治课考试方法要逐步实现两个转变:一是实现从单纯的理论知识考查向理论知识、应用能力和素质测试综合考核转变,二是实现从单纯的期末书面考试向期末书面考试与平时考查相结合的考核办法转变,使考核全面化。当前,考核方法改革的基本要求是:实行结构记分法;加大平时考核份量,扩大平时和实践环节的成绩,注重能力考核;试行开卷方式考核。平时主要通过系列活动和论文等评定成绩,期末考试通过几次口试(答辩、分析综述、实事评述)进行。把学生由过去只注重期末背题,引导到注重教学全过程上来。“公正、公平、公开”的期末口试考查的不再是学生死记硬背的功夫,而是能力、素质、知识的综合体现,所以应用好素质教育这个指挥棒。

参考文献:

[1]史爱荣.教育个性化和教学策略[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