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人生价值的意义

人生价值的意义

时间:2023-06-05 09:55:55

人生价值的意义

人生价值的意义范文1

当我还是一个青年大学生的时候,报刊上曾刮起一阵讨论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的微风,文章写了一些,议论也发表了一通。我看过一些文章,但自己并没有参加进去。原因是,有的文章不知所云,我看不懂。更重要的是,我认为这种讨论本身就无意义,无价值,不如实实在在地干几件事好。

 

时光流逝,一转眼,自己已经到了望九之年,活得远远超过了我的预算。有人认为长寿是福,我看也不尽然。人活得太久了,对人生的种种相,众生的种种相,看得透透彻彻,反而鼓舞时少,叹息时多。远不如早一点离开人世这个是非之地,落一个耳根清净。

 

那么,长寿就一点好处都没有吗?也不是的。这对了解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会有一些好处的。

根据我个人的观察,对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来说,人生一无意义,二无价值。他们也从来不考虑这样的哲学问题。走运时,手里攥满了钞票,白天两顿美食城,晚上一趟卡拉0k,玩一点小权术,耍一点小聪明,甚至恣睢骄横,飞扬跋扈,昏昏沉沉,浑浑噩噩,等到钻入了骨灰盒,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活过一生。

 

其中不走运的则穷困潦倒,终日为衣食奔波,愁眉苦脸,长吁短叹。即使日子还能过得去的,不愁衣食,能够温饱,然而也终日忙忙碌碌,被困于名缰,被缚于利索。同样是昏昏沉沉,浑浑噩噩,不知道为什么活过一生。

 

对这样的芸芸众生,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从何处谈起呢?

我自己也属于芸芸众生之列,也难免浑浑噩噩,并不比任何人高一丝一毫。如果想勉强找一点区别的话,那也是有的:我,当然还有一些别的人,对人生有一些想法,动过一点脑筋,而且自认这些想法是有点道理的。

 

我有些什么想法呢?话要说得远一点。当今世界上战火纷飞,人欲横流,“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是一个十分不安定的时代。但是,对于人类的前途,我始终是一个乐观主义者。我相信,不管还要经过多少艰难曲折,不管还要经历多少时间,人类总会越变越好的,人类大同之域决不会仅仅是一个空洞的理想。但是,想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经过无数代人的共同努力。有如接力赛,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一段路程要跑。又如一条链子,是由许多环组成的,每一环从本身来看,只不过是微不足道的一点东西;但是没有这一点东西,链子就组不成。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我们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任务,而且是绝非可有可无的。如果说人生有意义与价值的话,其意义与价值就在这里。

 

但是,这个道理在人类社会中只有少数有识之士才能理解。鲁迅先生所称之“中国的脊梁”,指的就是这种人。对于那些肚子里吃满了肯德基、麦当劳、比萨饼,到头来终不过是浑浑噩噩的人来说,有如夏虫不足以与语冰,这些道理是没法谈的。他们无法理解自己对人类发展所应当承担的责任。

 

人生价值的意义范文2

Abstract The ultimate aim of the present stage of socialism core value view education in college students exist hysteresis and does not adapt to the problems, the reason is to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in the "people-oriented" concepts through 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 the neglect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value orientation of the present stage is also realize the individual's free and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the main goal. This article from the core values of the socialist concept of "text", "the" meaning of, analyzing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with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concept,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explor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socialist core values of "the meaning of people" new, for the next step to carry ou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content, teaching reform work provide theoretical evidence.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socialist; core values; "text"; "prople oriented"

党的十八大之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入新的阶段,内涵与本质的解读要求从“文本”层面走向“人本”层面,实现价值取向的具体性、实践性、教育性和可操作性,最终形成观念与行为共鸣,思想与行动碰撞认同的结果。简而言之,“文本”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释了“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而走向“人本”则是“怎么做”的问题。高校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接班人,认同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国家的发展与民主的复兴意义重大,他们既了乐惠果敢,又易变可塑,做好他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从他们的视角去理解和感受,探寻一条既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本要求,又充分体现该群体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本”教育路径。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本”意义

党的十八大将“三个倡导”引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二十四字箴言中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深刻揭示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并在人与社会主义这一主客关系中找到了“全面自由发展”的终极目标,将国家、社会与公民三者价值取向形成了纵向纽带和发展中的价值规范。这是二十四字中的“文本意义”的“人本”意义理解,是符合将人作为社会历史的立足点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也是全中国“现实的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发展基本要求。“三个倡导”,倡导的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维护人民利益,倡导的是通过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灌输理论”,正面引导、有步骤、有计划、分层次进行民众的价值培育。但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政教育面临瓶颈,网络、自媒体、西方文化思潮等声音在国家改革、社会进步、精神物质文明建设飞速前进背景下不断侵蚀着大学生原有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本意义”并没有通过学校教育让大学生产生认同感,甚至部分个体出现了与之相违背的行为,如网络上疯传的“拜金女”、“晒隐私”、“跳槽热”、“讲关系”等知行脱节现象。究其原因,教育没有抓住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特点,没有挖掘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性,导致教育没有达到效果。

2 大学生主流价值取向的现状

诸多研究认为新时期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出现了自我化、现实化和功利化的特点,主要受市场经济改制,“精英”角色社会评价降低,互联网工具广泛使用,多元化发展路径选择,实用主义思潮等影响,个人意识逐步取代了集体意识和社会意识,进取精神、成就欲望及自我责任明显增强,凡事从“我”出发,以“我”为中心,崇尚“追求自我实现、完善自我价值”。如果从这个层面断言教育失败,那是不正确的。可以看到,导致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大学生的精英意识逐渐淡化,不再是天之骄子,角色认识出现了模糊;社会要求与学校教育出现断层,工作生活节奏加快增加了成本,导致大学生容易急功近利,直接面向社会需求;网络媒体开放性与闭锁性的矛盾加剧了大学生的“以自我为中心”意识。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主流价值的关系

可以说,现阶段大学生主流价值取向与“三个倡导”并无矛盾,从现象上看只能表明大学生的主流价值取向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范畴更小,价值判断标准更为单一,但实际目的都是为了实现个体的自由发展,正所谓“先有独善其身,后而兼济天下”。大学生发展自我,实现自我要求安定有序的环境,实际上在竞争激烈的社会里,他们更希望“民主、法治”;他们要求更好的发展平台,更希望“公正、平等、敬业、诚信”;他们孤独、封闭更渴望“友善、和谐”的社交环境,可以说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殊途同归,只是大学生偏颇地将“三个倡导”作为了目标,“自我、功利”作为了工具,颠倒了主次。可以说是我们的教育没有跟上社会背景变迁的要求,是我们的教育出现了脱节,造成了大学生价值观的偏颇,妄图走一条“捷径”去实现自身的理想、抱负或者个人价值,形成了恶性循环,此路不通,无利于国家、社会和个人,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空中楼阁,一纸口号,如图1。真正良好的利于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循环应该是结合社会背景,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本”理念,让大学生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自身的践行的结果成为巩固社会发展、文明建设的原因,实现国家、社会和个人在价值取向上的共建共享,乃至从个人影响社会、国家,进而国家影响社会和个人,实现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个人实现。

图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价值取向关系

表1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本”意义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人本”体现

人生价值的意义范文3

人民大道被丛丛的树叶所簇拥着,连滤过的阳光也是绿色的。

在天一书店的路上,远远看见两位老人在行乞,记得很久以前他们也在,穿着朴素而破旧的衣服,脸庞干洁,微黄却不失笑容,我都会在他们的塑料碗上放上一些硬币,我不用理会他们是否骗我,一位活了近半个世纪的人心中早已形成了自己的尊严,他们会出来行乞一定有他们自己的苦衷,我会尽我所能来帮助他们。

虽然我没遇见过,但我对那些游手好闲的人深恶痛绝,也许是出自本能,他们拥有双手却不努力工作,拥有头脑却不努力思考,拥有双脚却不脚踏实地,这种人更应该被指责,相比于那两位老人,早已步入垂暮之年,生活自理已成难事,行乞只是一种不得已的手段,他们理应被我们所尊重,去帮助。

我们一些人常抱怨自己的人生。环境时,却挤得出时间去几趟KFC,逛几次ktv,从他们身上我看不出什么好得到的,我想他们才应该被指责,被批评。

但我常常只听过乞丐被鄙视,却从未听说他们这类人被鄙视的。

这真是奇怪啊?

桃源中学高一:钝笔

人生价值的意义范文4

关键词: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7-0109-02

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观察一个社会奉行什么样的价值观,最好是看看这个社会的大多数人以什么准则做人做事,价值观归根到底体现为一种生活方式,蕴藏在柴米油盐之中,表现在举手投足之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了中华民族对美善的追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当代大学生肩负着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必须加强培育和引导。进入新世纪以来,社会价值观念呈现出多样化发展态势,以科学的、积极的价值观引导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发展,是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当代中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是非常必要的。

一、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必要性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能够使大学生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向往和追求,并逐步成为支配其人生行为的精神动力的教育活动,目的在于使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力量。

在大学教育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具有其必要性和紧迫性。一方面,由于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各国不仅有经济间的竞争,也有精神文化方面的竞争,而这一切最终的结果是人才间的竞争。在传媒手段高度发达的今天,西方国家凭借其技术优势推行文化霸权,向大学生输入他们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这会对一部分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影响,导致他们思想混乱、价值转向、道德失范。另一方面,当前经济和文化环境发生巨大的变化,现实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价值取向冲击了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同时,社会分配不公、贫富差距的悬殊引起利益失衡和价值背离,腐败现象也在损害党的形象,这些都对大学生的信仰产生了消极的影响。目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还无法使大学生形成自觉自律的行为,大学生自身的价值观还存在模糊认识,追求以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要求不够积极。这些现实问题,让我们看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及培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二、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内容

中共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有如下主要内容。

一是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党的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追求的现实价值目标;提出“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集中体现了我国社会社会应该追求的理想价值属性;提出“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集中体现了我国公民应当遵循的基本价值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我国社会主义公民在道德行为上的基本规范和基本准则。这三个层面的价值观念,从基本价值要求,到现实价值目标,再到理想价值属性,体现了递进和升华的关系,体现了现实和理想的联系,体现了立足于当前与着眼于未来的联系,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范畴。

二是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力行者。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坚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远大理想,确立符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道德观念和行为标准,形成正确的价值指向和价值标准。当代大学生要将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自身的社会实践中,这是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直接贡献。大学生首先要将学习当做首要任务,把努力学习、锻炼一身过硬本领作为基本要求。其次积极响应“三个倡导”,做主动的倡导者、大力宣传者、积极推动者和坚定的践行者。最后,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和特长,为社会、为他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三、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

1.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着重培养爱国意识、敬业意识、诚信意识、友善意识

当代大学生承担着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他们是否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能否实现中国梦的关键。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着重培养爱国意识、敬业意识、诚信意识、友善意识。

(1)培养爱国意识。爱国,是国家和民族对公民的基本道德要求,它是一种对祖国的强烈和真挚的情感、一种为祖国勇于担当和奉献的精神,它是维护民族团结、凝聚民族力量的纽带,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力量源泉。中国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是中华民族团结一心的精神力量。高校应在教学中大力弘扬民族精神,通过教学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注入学生心灵,引导大学生把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联系起来,把个人梦与中国梦联系起来。让大学生多读书、多思考、多实践,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实现中国梦的正能量。思想政治课应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例如,带领大学生深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现场教学,利用历史事件、传统节日教学,开设爱国专题讲座,利用网络传播爱国思想等。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将爱国情感潜移默化地注入大学生的心灵。

(2)培养敬业意识。敬业是基本的职业要求,是指恪尽职守、热爱劳动、乐于奉献,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也是爱国意识在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把敬业作为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其重大现实意义在于:引导和激励每一个公民把实现中国梦的远大理想融化到自己的工作中,辛勤劳动、敢于担当、勇于奉献。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当代大学生,培养乐业意识、进取意识、大局意识。高校应创新敬业意识培养方法,组织大学生走出校门,深入社会、深入实际,在实践中磨炼敬业意识。

(3)培养诚信意识。诚信,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道德前提,它是一切道德的基础,也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必要条件。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稳。诚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立人之本。当今社会诚信的缺失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培养,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高校应帮助大学生树立诚信道德观、开展诚信教学,建立大学生诚信评价体系,并将其与评优、贷款、就业推荐等挂钩,杜绝失信行为产生的渠道,压缩失信行为的空间,提高失信行为的成本。同时应该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

(4)培养友善意识。友善,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价值要求,是社会交往的基本道德规范,是和谐、团结与合作的重要基础。一个人,只有与人为善、成人之美,善待他人、善待社会,才能获得他人的理解和社会的信任,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从而愉悦地生活和工作,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高校应把培养大学生的友善意识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围绕情绪调控能力、对抗挫折能力、适应社会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开展教学活动,让大学生学会关心、学会共处、学会分享、学会合作。友善意识的培养需要教师用心引领。高校应创造环境,让大学生结成伙伴、彼此走近,在伙伴间认识自我、认识他人,友好合作。

2.高校教师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应该有明确的角色定位

首先要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要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教师首先必须对其有深刻的理解,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增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感、使命感。其次要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探索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丰富、涵盖面广,是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需要不断深化理解和发展创新。高校教师可发挥自身学术研究的优势,在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理论结构、实践要求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力争形成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为有效解决好当前改革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思想保证。再次要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高校教师要注重自我提升,自觉将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工作活动中,严谨治学、精益求精、埋头苦干、自强不息,做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先行者。最后要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教师不仅传道授业解惑,而且其自身的示范效应是巨大的。高校教师要通过课堂讲学、课外实践等多种渠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大学生传播,乃至向更多社会群体传播。同时,以自身的示范作用,影响和感染学生,引领社会的道德方向,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成为社会的普遍共识和共同追求。

3.积极建设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的大学校园文化

通过校园网、校园广播、校报校刊、校园宣传板、校园文化节、校园主题活动、学生社团活动和举办讲座、报告会等多种形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之中,融进校园、课堂的角角落落,贯穿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真正做到入脑入心。在大学校园中,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过程。

4.以推进典型引领形成良好道德风尚

大学生是社会的先锋、祖国的希望和世界的未来。这就要求大学生必须重视自身的价值建设,将自身的价值观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相互融合,使自身价值观符合社会需要、符合时展趋势。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教材,教育引导大学生把个人的梦想和奋斗融入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之中。着力推进学习先进事迹、弘扬良好道德风尚、彰显时代风采、培育人文风范。

总之,当代大学生不能只做价值的呼唤者和旁观者,而要做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传递者、捍卫者。再薄弱的个人,都是社会的推动者,再微不足道的生活,都跟许多人息息相关,再细小的一个善举,都可能照亮别人的生活。微言可担大义,个人推动国家,每个人都要从我做起,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每个人做得更好,国家就会更好。

参考文献:

[1] 刘云山.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座谈会上的讲话[J].时事报告,2014,(2).

[2] 张立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3] 陈芝海.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

人生价值的意义范文5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整体功能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4-0235-02

2012年,党的十报告号召在全社会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成为全民的基本价值追求。高等职业教育已占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学生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要求。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个知、情、意、信、行构成的完整系统。高职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情感、意志、信念以及行为,各有自己的特点和作用,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推动高职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注意发挥整体功能。

一、增强高职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

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首先应当提高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立在对客观世界和社会发展的科学认识基础之上,不能进行正确认识的学生是不可能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定要在增强学生认知、认同上下功夫,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为学生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常常从认识开始,要结合高职院校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根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规律,加深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个规范的理解和掌握。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主要在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指导下,在一定的知识和个人经验基础上形成,如果不能给学生具有说服力、吸引力的正确的理论武装,学生就不可避免地在种种不正确的思想和经验的影响下形成不正确的价值观。因此,认真组织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以及有关的科学知识是十分必要的,学习马克思主义,逐步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看问题,奠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基础。增强高职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应当充分发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的重要作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载体、主渠道和主阵地,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使学生重点理解和掌握爱国、诚信、敬业、友善、法治、公正的基本内涵、基本要求和现实意义,懂得这些具体价值规范的精神实质,真正体会如何在自己具体的行为中渗透各个具体价值规范的具体要求;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中,使学生重点理解和掌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的基本内涵、基本要求和现实意义,懂得这些具体价值规范的精神实质,真正体会如何在自己具体的行为中渗透各个具体价值规范的具体要求。同时,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相关课程教学对提高认识的重要作用,要在相关课程教学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在课程标准中,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通过案例教学、参与式教学、讨论式教学、互动式教学等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培养高职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一般在认识的基础上形成,是运用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评价自己与他人的意识和行为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和主观态度。对学生进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为了引导学生辨别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旗帜鲜明地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引起对自由民主、平等法治等价值观的情感共鸣、情感体验。价值观情感与价值观行为和核心价值观信念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例如有的学生懂得诚信的道理,却经常自欺欺人,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对诚信毫无情感。因此,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应当重视培养学生以发展深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如在专业教学中,重点讲清楚本专业领域的发展历程,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重大成就,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敬业情感等,在讲授有关的基本理论时,培养学生的诚信情感、敬业情感等。如铁道类相关专业学生学习《铁道概论》课程时,通过讲授我国铁路的建设与发展等相关内容,使学生知道自1881年我国自己创办第一条铁路,到2015年全国铁路营运里程达到12.1万公里,其中高铁营运里程超过1.9万公里,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完成25.35亿人,全国铁路货运总发送量完成33.58亿吨(以上2015年相关数据来源于国家铁路局的“2015年铁道统计公报”),从而引起学生的自豪感,有利于增强学生爱国情感,促进学生努力学习。高职院校比较重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通过企业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实训、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占到总学时的一半以上,应当充分发挥实践教学陶冶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的作用,引导学生淡化职业本身高低贵贱意识,关注未来职业的社会贡献,认识到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增强职业平等的情感,特别是在实际操作训练中,重点关注各项技术的规范性,努力增强学生的敬业情感、诚信情感、平等情感、法治情感等。

三、增强高职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志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志,是指学生为了达到某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的而产生的自觉能动性,即为实现个人确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的而严格约束自己、压抑不随意冲动和能够克服种种困难的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志也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能排除各种干扰和障碍,使决定采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为顽强的坚持下去。事实证明,意志薄弱者尽管有某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和情感,但是一旦遇到困难便不能坚持。因此,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应当重视培养、锻炼学生的坚强意志,使学生有顽强的毅力,特别是在实践教学中,学生逐渐领悟工作过程中的困难、挫折,体会工作过程的辛苦,会更加坚定正确的人生方向。如铁道类相关专业学生学习《铁道概论》课程时,通过讲授我国铁路的建设与发展等相关内容,懂得我国铁路建设的艰辛历程,特别是成昆铁路建设、青藏铁路建设等,困难重重,堪称世界铁路史上宏大的工程,充分体现了我国人民的坚强意志,在潜移默化中,进一步培养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志,促使学生思想坚定,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情况下,根据自己的人生目标,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个具体规范的具体要求,严格要求自己,克服障碍和困难,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持之以恒,刻苦磨炼。

四、确立高职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念是学生发自内心地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诚信仰和强烈责任感,是学生对于自己行为的精神支柱。当学生确立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要求相适应的信念之后,学生就能够去履行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应尽的义务,并且能够以坚韧不拔的意志按照自己的价值信仰,努力完成自己的价值追求。如在铁路相关课程教学讲授我国实现铁路现代化目标时,使学生切实把握随着我国高速铁路技术的快速发展,逐渐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快速发展的需求,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我国铁路发展的信心,逐渐强化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思想观念。面对我国当前整个社会的人们思想意识多样性的新特点,面对世界范围价值观交互影响的新形势,为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高职院校迫切需要确立高职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念。引导学生认清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大势,正确把握人生成长中的正确方向,紧跟时代,在多样化的社会思潮中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

五、养成高职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为,是指学生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基础上,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和信念影响下采取的活动方式。高职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是衡量每个学生的自觉行动,对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必须体现在行为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要求转化为学生的日常行为准则,进而在增强价值观信念的过程中,学生才能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因此,在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学生养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为这一方面,要求学生知行统一,特别要注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要求与学生日常思想、学习、生活和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注重在日常管理中体现价值导向,要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结合未来的专业素质的需求,找准二者的契合点,在强化专业技能训练的过程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个具体规范的精髓,通过此手段能够较好地满足高职学生的现实需求,适应了学生到高职院校求学的心理需求,进一步增强高职学生适应现实社会的能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不是一蹴而就的,而要根据高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高职教育教学的规律,在一定的环境中,运用一定的手段,持续推进,增强情感,坚定信念,形成自觉的行为习惯。高职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可以从认知或情感的培养入手,也可以从意志或行为的锻炼开始。但要注意整体性,注意抓一端以促进其余,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弥补薄弱环节,使它们相互协调、配合,引导高职学生能动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发挥整体功能。

参考文献:

人生价值的意义范文6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实意义;信息技术

初中思想品德课在教学目的、教学重要内容以及最终的落脚点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社会主义实践和中华民族传统价值理念上演变和创新繁衍出来的具有时代历史意义的、积极的社会思潮,就初中生来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其成长和健康人格的塑造以及未来的发展都有着不可比拟的催化作用。作为学生健康人格和正确价值观养成的核心学科――思想品德课应成为培育初中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强化思想品德课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行为,它将促成学生健康人格和价值观的形成。那么,作为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就应思考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要深刻认识在初中生当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指出:要认真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基础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的基础,是孩子成长的基础。基础教育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的奠基工程,对于落实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其重要意义可想而知,所以我们在上思想品德课过程中就应该着力把握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意义和现实意义。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有利于学生在正确的价值取向指引下,树立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体及灵魂的认同,有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使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引领下,抵制不良的社会思潮的冲击,逐渐形成巨大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免疫力,培养学生的批判能力和创造力。未来的一代是我们的接班人,他们能不能驾驶着社会主义中国大船朝着中国梦行驶,就在于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培育是否能够最大限度地内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否能够通过培育和加强学生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最终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的未来发展方向。可想而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教育意义就不言而喻了。

2.把握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意义

社会主义价值观是科学的,富有时代意义和魅力无穷的价值体系,是先进的、积极的思潮,是中华民族认同下的价值体系观念,是中华民族优秀品质的融合与创新。社会主义价值观作为社会思想意识形态,对学生的成长与成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初中阶段是青少年认知和情感正在形成的阶段,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重视以理服人,培养学生的理性认知。“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晓之以理的同时,也应当重视动之以情。在这关键阶段,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放在重要位置上来抓更可显示出它的现实意义。

二、牢牢抓住思想品德课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

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需要多渠道并行,其中思想品德课是主渠道,是社会主义价值观教学内化为学生个体行为的关键引导平台。思想品德教育要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手段,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课本中的社会主义价值观要求,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价值的兴趣,使其产生内心的激荡,从而将其内化为内心的巨大驱动力,促使其形成独立的、健康的主体精神人格,助其健康成长。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不同的侧重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其中。十报告所提练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不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材各个模块中体现出来,所以思想品德课教师就应该把价值观教育融入教学的全过程。例如:九年级思想品德课中第五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章节,教育学生要知道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面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每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又如九年级课程第六课《参与政治生活》章节教学中,使学生树立民主、自由、平等、法治、宪法等观念,并结合十八届四中全会依法治国理念,教育学生要做一个学法、守法、遵法的好公民。

初中思想品德课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意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终目的是一脉相承。从个人角度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了引导学生的思想思维和价值取向;从国家角度来看,是服务与国家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成建设和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发展,是反映社会主义制度本质要求的;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千百万中小学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后备军,就更应该强化中小学生的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所以,无论从哪一个层面来讲,思想品德课的灵魂就在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进学生的思想意识和个体行为中。思想品德课承担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载体,就成了主渠道,这个主渠道我们时刻不能放松。

三、初中思想品德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值得注意的方法和手段

1.依托信息技术,保证教学手段的先进性

现代信息技术,凭借其承载着的图像、声音、视频等感官资料,呈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的特点,应用于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带来了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使教学活动立体化、信息化,创造视听新形象、新感觉,使学生获得最为强烈的心理体验,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丰富和拓展课堂教学内容。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时代性、时空性很强。如在教学《灿烂的中华文化》之前,笔者就用“班班通”多媒体制作的千变万化的“龙”字和苏武牧羊,负荆请罪、徙木为信三个历史故事的精彩片断,让学生置身在一幅幅美丽课堂的蓝图之中,比起以前教师“口若悬河”的讲解,效果不可同日而语,而学生对灿烂的中华文化和传统美德就有了更直观的了解和掌握,更好地帮助学生从一分钱、一粒米、一滴水、一度电、一件小事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注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中行为的内化

近年来,思想品德教育不断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入,但是更多的还是注重理论层面上认知的培养,而忽视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行为中的实践和内化。当下中小学生道德价值观缺失相当严重,如果思想品德教师在上思想品德课时不把当下学生中存在诸多道德问题和书本上的知识加以结合,逐一分析、研判,帮学生疏理好,内化掉,是非常不利于思想品德课发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渠道功效,不利于思想品德课目标任务实现的。所以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教师要注重把学生身边的小事,校园里的小事,家庭里的小事结合起来,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这样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不会落空,就既有时效性,又有实效性。

3.注重加强思想品德教师的综合素质,提高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程度

教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入学生内心的主要操作者,其本身的修养素质直接影响着培育效果。要想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地内化为学生个人的思想意识和行为,首先要加强教师的思想素养和思想觉悟以及责任的培训,这一环节至关重要,需要牢牢把握。如果教师只知道照本宣科,而不知道内化核心价值观于教材之中,只知道条条纲纲给学生,而不从国家、社会层面去培育学生的价值观;只知道我上完一节课就可以,而不去关注自我肩上承担着的是培育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责任,那么这样的教师又怎么能担负起将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入学生内心的主要操作者呢?因此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更加重视教师的培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科学性、实践性是思想品德课的重要理论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适应青少年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将其内化为初中学生的个体意识行为。

参考文献:

[1]齐卫平.思想品德课教育功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J].思想品德课研究,2014.(1):1-5.

[2]杨巧.试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仪式构建[J].教学与研究,2014(8):81-87.

人生价值的意义范文7

【关键词】高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理论依据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8C-0035-02

核心价值观是社会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一定时期、一个社会普遍遵循的价值准则,是在一个社会中起支配作用、居统治地位的核心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之魂和最高抽象,集中表达了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的十提出的战略任务,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阵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型智库、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摇篮,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有其深刻的理论依据。

一、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是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依据

核心价值观是社会意识形态观念系统的本质和灵魂,规定着社会意识形态形成和发展的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它的提出和凝练是时代走向的现实诉求,体现了党的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作为一种核心价值理念,它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汲取人民群众的创造性经验,借鉴人类文明一切优秀成果,深深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之中。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经济发展出现新常态、社会结构发生新变动,这种变化需要核心价值观共筑全社会的思想基础,统一社会成员的价值共识。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客观需要。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倒逼而产生的,有其现实背景。意识形态工作不可小觑,意识形态关乎国家的前途命运、关乎民族的兴衰成败、关乎社会的安定团结。新常态下意识形态斗争此起彼伏、形势异常复杂而尖锐,各种思潮竞相发声,意识形态“终结论”、“虚假论”、“淡化论”、“多样化”等错误论调混淆视听,西方国家竭力输出资本主义价值观、宣传所谓的“普世价值”、炒作敏感热点问题、颠倒是非、歪曲历史和英雄人物,通过各种手段消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互联网的深入发展,人们的价值取向越来越多元化,多个话语体系和舆论场并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面临严峻挑战。马克思指出:“一定的意识形态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时代的发展需要能够反映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为社会各阶层所认同和接受的核心价值观作为全社会的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当代价值的“最大公约数”,它揭示和履行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价值立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丰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宝库的客观要求,是形成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价值共识的关键渠道。

高校是西方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重要领域,大学生是它们长期争夺的主要对象,它们凭借经济和科技等优势传播西方价值理念和制度模式。同时,网络也以其自身的便捷性、开放性、隐匿性和互动性吸引着大学生,五花八门的信息充斥着大学生的眼球。大学生面临着西方文化、网络文化、娱乐文化和非主流文化的冲击,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观念、精神风貌、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高校是思想的传播地、知识的集散地、人才的培养地,承载着神圣使命,要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打好主动仗。当前,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新常态,必须充分认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增强主动意识和忧患意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工作体制机制。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立德树人,培养社会合格人才,自觉践行“三个倡导”,增强高校师生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牢牢把握意识形态话语权,守好高校意识形态阵地。

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依据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部分和根本价值。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需要和个性、人的社会关系、人的劳动和能力等全面、自由、充分、和谐的发展,具有多维目标,是一个复杂的实践过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理想,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终极价值追求。

人是发展的目的,人的自由、民主、发展和权利也是社会主义积极倡导的主流价值理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人民群众的创新精神、满足人民群众的合理需求,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有更多获得感。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个人利益,终极关怀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孜孜不倦的奋斗方向和价值指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马克思主义理想目标,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舆论导向和价值引领,凝聚社会力量,价值追求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是以生产力高度发展作为物质基础的,一定程度上说,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我们不能孤立地、抽象地谈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需要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生产力高度发达,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长期的发展过程,要科学看待当代中国的国情,清醒地认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性。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有不成熟不完善的方面,生产力发展不平衡且具有多层次性。当代大学生是我国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的特殊群体,易受外界环境影响,一些人在追求价值多元化的同时也出现了理想信念动摇、共产主义信仰缺失、精神迷失、重眼前轻长远等问题,这些问题事关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事关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引导大学生认识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在追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时,立志高远,脚踏实地,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老老实实艰苦创业,为实现国家繁荣昌盛奉献青春,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凝聚力量。要尊重大学生地位主体性、个性差异性,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在培育“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时,使大学生的地位得到尊重和认可、个性得到自由而充分发展,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成为符合自身发展要求和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要帮助大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在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时,使其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自觉行为和共同习惯,从而成为具有良好素质和行为规范的人,通过实践的潜移默化实现他们的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个人与他人、个人需求和社会需要的和谐发展,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三、文化传承与创新是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职能依据

高校是传授新知识、孕育新观点的思想库,是培养创新人才、建设新型智库的基地,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载体。高校和文化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高校的本质属性就是文化属性,文化是高校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基因。文化功能是高校的四大职能之一,文化传承与创新是现代高校的重要职能和崇高使命。高校必须树立强烈的责任担当意识,充分发挥其传承文化、创新文化、引领文化的作用,促进文化交流和融合,扩大我国先进文化影响力,尤其是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要做引领者和示范者。

文化属于观念形态的上层建筑,不同性质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经济全球化并不代表政治文化一体化,西方国家通过自身的文化资源对其他国家大肆进行文化渗透和文化影响,它们的文化霸权从来没有停止过,我国同样也面临着文化安全的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既需要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又需要广泛吸纳世界其他国家先进文化;既需要加强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也需要抵制西方国家的文化霸权。因此,要不断提高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仔细区别外来文化的精华和糟粕,认清西方文化霸权渗透的实质,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方向。当今时代,各种文化既共生共长,又相互涤荡,

古今文化、中外文化在文化时代变革的环境中并存。这对高校师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特别是在新兴媒体的传播时代,信息鱼龙混杂,高校面临新常态下的文化生态。高校作为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必须牢牢坚守文化阵地,坚持正确价值导向,发挥以文化育人才和以人才兴文化的自身优势,主动传承优秀文化、积极引领先进文化、注重创新时代文化、善于弘扬主流文化。高校传承文化、创新文化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助推器,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精神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全体人民在价值追求上的最大共识,反映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进步。高校在引导师生进行文化选择和创新、构建特色校园文化、实施文化育人、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加强国际学术文化交流、制定现代大学章程等方面,要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师生生活、校园文化、制度建设等方面,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力和影响力。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高校文化建设,提高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凝聚力、坚守高校文化崇高的价值取向,依托人才优势加强理论创新、积极培育创新文化,不断加强对外交往、增强我国文化的国际话语权,增强责任意识和阵地意识,做到守好土、尽好责,真正肩负起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神圣职责。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70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3

【基金项目】广西高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研究”专项课题“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机制研究”(DSBD14YB27)

人生价值的意义范文8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 人生价值观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价值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价值、价值关系的一般看法和根本观点,是处理各种价值问题时所持有的比较稳定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的总和,是一个人世界观的具体体现。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中居统治地位、起支配作用的核心理念,也是一个社会必须长期遵循的基本价值准则,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那些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居统治地位、起指导作用,从深层次科学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的价值理念。在我国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理念中,只有那些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灵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主题、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精髓、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础的价值观,才能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命题,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贯通、有机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厦的基石,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是实现文化自身和谐的关键,也是促进整个社会和谐的中心环节,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步的“生命线”。大学生是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他们的健康成长不仅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更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和长远发展。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大学的重要任务和历史使命,它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的必要性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大学阶段正值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加强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必须从现在做起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一)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误区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学生人生价值观出现了多元化趋势,甚至出现了以下误区:

1. 个人至上。以个人主义、小团体本位主义作为自己立身处世原则,以自我为中心,把个人利益作为出发点,缺乏社会责任感。处处为自己着想,把个人利益凌驾于社会与集体之上。

2. 金钱至上。崇尚拜金主义,把金钱看成衡量人生价值大小的唯一标准。把大好的学习时间用在赚钱上,有些大学生甚至唯利是图,在金钱的诱惑下,不择手段,走上犯罪的道路。

3. 享乐至上。表现为不思进取,忽视学业,懒散怠慢,只知道吃喝玩乐,互相攀比,花钱大手大脚,追求高档次消费只求超前享受,不安心学习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4. 功利至上。这些大学生做事往往带有极强的功利主义,为人处世以是否能给个人带来利益好处为出发点,目的不纯,忽视人的社会价值。

(二)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当代大学生成长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承担着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当代大学生是规模庞大的特殊社会群体,走出高校后,他们是社会建设的生力军,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在当代大学生中深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是继往开来的一代新人肩负着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在继承民族优秀传统,继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同时,着眼于当今时代的基本国情,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青年学生向来都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连接在一起,是各个时期历史使命的具体承担者,只有切实提高大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够符合时代要求,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因此,大学生们需要以科学的价值观来引导,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内涵丰富、逻辑严谨的科学价值观,所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就成为必然。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发展

(一)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凸显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使命

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使命主要是由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以及大学生个体发展的需求所决定的。我国目前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是建设和谐文化,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因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成为当前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重要使命。要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引导大学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努力奋斗,就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价值观念发展。在我国现阶段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向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目标就是要使大学生接受党的政治主张和政治信仰,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身心和谐的社会建设者。通过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认识得以深化,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才能与时俱进。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内容

人生价值的意义范文9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结构与内涵

一、学术界相关研究成果

近几年,国内学术界兴起了一场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潮,出现了不少研究成果。下面就本文的相关概念概述学者们所界定的定义和观点。

什么是价值观?学术界已经有了基本共识,即价值观就是人们关于好坏、得失、善恶、美丑等价值的立场、看法、态度和选择。“价值观是指人们对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人们从主体的需要和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如何满足主体需要的角度,考察和评价各种物质的、精神的现象及主体的行为对个人、阶级、社会的意义。”[1]“价值观是主体以自身的需要为尺度,对外在于自身的事物或现象所蕴含意义的认识和评价,它往往表现为信念、信仰、理想、追求等形态。一定的价值观是处于一定经济关系之中的人们的利益和需要的反映,它决定着人们的思想取向和行为选择。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利益和需求,必然会产生不同的价值观。”[2]“价值观是对价值关系的反映,是指导人们思想行为的根本的价值意识。价值观作为一种意识其反映的对象不是一般客体,而是客体属性和主体之间的关系,即价值关系。价值观渗透在一切社会意识的形式之中,是通过各种社会意识形式表现出来的更深层的带有一定倾向性的价值意识。”[3]

“价值观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一般价值观,二是核心价值观。在一个社会的价值观体系中,各种价值观的地位并不相同,有些价值观处于主导地位,有些价值观处于从属地位。处于主导地位的价值观代表着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体现着价值体系的基本价值倾向,统率着其他处于从属地位的价值观念,是一种社会制度普遍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一种文化区别于另一种文化的基本价值观念。”[4]简而言之,核心价值观就是社会价值体系中起主导和支配作用的价值观。一般价值观是核心价值观派生出来并受其支配的价值观。“核心价值是最基本的价值,也是比较恒定的价值。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主义的次级价值、具体价值、乃至某些基本的价值会有变化和发展,但核心价值大体应该是恒定的。抓住核心价值,就抓住了社会主义价值需求、价值创造、价值体系、价值实现的关键。”[5]

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是我们民族长期秉承的反映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规律的根本原则和价值观念的理性集结体。它支撑着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的行为指向和行为准则,从更深层次影响着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征程中的思想方法与行为方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普遍性、民族性和崇高性”[6]。

什么是价值体系?有学者指出,“价值体系即主体以其需求系统为基础,对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进行整合而形成的观念形态,集中体现主体的愿望、要求、理想、需要、利益等。任何一个社会都会出于自己的需要,提出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7]。“价值体系不是由价值物构成的,而是由价值观念构成的,构成价值体系的价值观念既有观念层次上的,也有心理层次上的;既可以表现在文化典籍中,也可以表现在日常行为中。而且在许多时候心理层次的价值观念发挥的作用更为强大和持久。”“价值体系属于社会意识范畴,是社会意识的本质体现。它受一定社会基本制度的制约,是由一定社会崇尚和倡导的思想理论、理想信念、道德准则、精神风尚等因素构成的社会价值认同体系。由于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一定社会的意识形态领域是复杂多元的,会呈现出多元价值体系并存的态势。但是,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需要有一定的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或主导价值体系的强力支撑。”[8]

什么是核心价值体系?有学者指出,“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是指在社会生活中居于统治和引导地位的社会价值体系,它能够有效地制约非核心、非主导的社会价值体系作用的发挥,能够保障社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的稳定和发展。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关系国家的兴衰成败,关系社会的进退治乱”[9]。“在一个社会的多样价值体系中,总有一种处于主导、支配地位,反映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内在要求以及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基本价值体系。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是引领人们的思想行为、社会的精神风尚和发展方向的灵魂,是关系社会稳定与国家兴旺的决定性因素。”[10]“核心价值体系不仅作用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对每个社会成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施加着深刻的影响。”[11]

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立足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价值认同系统,它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属性,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方针,是激励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维系全民族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直接产生于并从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种观念形态。只有当马克思恩格斯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发展为科学,也就是说,当他们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并以科学预见的形式,大体上勾勒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远景之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开始产生。”[1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它决定着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制度体制和目标任务,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1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包容性,是一个多层次的内涵丰富、有机统一的整体。”[14]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核心价值观起着什么样的作用?有学者指出,“处于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代表着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体现着价值体系的基本价值倾向,统帅着其他处于从属地位的价值观念。对一个价值体系而言,最重要的是主导价值观念,只要主导价值观念没有变化,整个价值体系仍然是稳固的,而当主导价值观念发生变化时,整个价值体系也就随之倾斜了”[1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是什么?有学者指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居于最高层面”[16]。“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吸纳和借鉴世界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1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以人为本’的思想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思想无疑包含极大的超越性。马克思从人的解放意义出发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思想,传承了自古希腊到文艺复兴以来的世界人文主义精神。同时,‘以人为本’思想又蕴涵着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当代中国人文意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一个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的历史互动过程。从本质上考察,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内在超越性并不由于任何外在制度因素限制而被磨灭被消解,恰恰会随着制度历史的曲折发展一再反复被提上人类精神生活的议事日程,并逐渐被人们所理解所接受而成为人类进步的根本精神动力。”[18]

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有学者指出,“新的核心价值观念至少包括这么几个内容:对产权的尊重、对帕累托改进(一种制度的改变中没有输家而至少能有一部分人赢)、机会均等和是非观念等”[19]。有学者认为,“劳动价值观是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观”[20]。“任何价值体系都有两个核心价值观念,一个是劳动观念,另一个是地位观念。劳动观念和地位观念之间应该保持必要的张力,否则会对整个价值体系造成不利的影响。中国传统价值体系最大的弊端是劳动观念的缺失,当前价值观念建设中最重要的任务是树立积极向上的劳动观念。”[21]还有学者提出将儒家核心价值观与现代伦理价值相嫁接,“仁爱、敬诚、忠恕、孝悌、信义等价值在当下和未来中国或东亚社会的发展中还将继续起着作用……传统伦理经过时代的转化、淘汰与我们自觉地批判继承,可以与现代化的新的伦理价值——个性自由、人格独立、人权意识等等整合起来。儒家核心价值观念与现代人权、平等、尊严、理性、道义,不乏可以沟通之处。”[22]

有学者认为,“发展”、“富裕”、“民主”、“文明”、“公平”、“正义”、“友爱”似乎都可以算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23]

有学者指出,“正义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灵魂。正义价值观要落实在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上”[24]。

一位学者把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方面的内容加以分类,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有机统一,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25]

学者们运用科学方法和理论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问题,对相关概念作出了界定,有些界定得到学术界的共识,有些界定尚在讨论之中。我国学术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探讨增进了对这一重大理论问题的认识,开启了人们的思路。

二、核心价值体系的构成

笔者在借助学术界已有概念的基础上,尝试从理论架构上探讨核心价值体系的构成。笔者认为,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完整的、内涵丰富的价值观系统,它具有内核、层次和边沿。它的内核就是核心价值观,它的层次由里到外分为伦理价值观、政治价值观、经济价值观、社会生活价值观。[26]它的边沿就是人们的日常物质生活。如果用圆弧形象地表述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可以做出以下图示:

01

核心价值观是价值体系的内核,它由里向外扩散和渗透,支配、统摄价值体系的各个层次;伦理价值观属于意识形态领域,它依据核心价值观确定伦理道德准则和审美观念,其功能在于影响人们的伦理道德和审美,也影响其他几个层次的价值观;政治价值观依据核心价值观确定政治上层建筑的价值意识,其功能在于指导政治制度的设计、调整和改革,并影响外层价值观;经济价值观依据核心价值观确定生产关系的价值意识,其功能在于指导经济制度的设计、调整和改革,并影响最外层的价值观;社会生活价值观依据核心价值观确定公民日常生活的行为规范、保护和美化自然环境等,其功能在于确立公民日常生活行为规范、公民道德守则等。

在核心价值体系中,最里面的内核——核心价值观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过程中抽象出来的。它具有高度的简约性、包容性、渗透性、持久性以及可近而不可即性。也就是说,核心价值观的词语表达极其简约明确而又极富包容性,寥寥数词便可以包容一个庞大的价值体系,并且可以渗透到价值体系的各个层次中去。核心价值观经过长期的政治社会化,会逐渐渗透到国民心灵深处,成为人们的信仰和判断是非的标准,从而持久地影响着国民,形成相对稳定的国民性。因此,核心价值观是一种理想,人们永远向它奋进,却永远不能与它完全重合。譬如,西方国家绝大多数人所认同的“自由、民主、人权”核心价值观,经过几百年的革命、改良和社会运动,已经融化于西方人的血液中和骨髓里。然而,直到今天,西方国家也没有完全实现自由、民主和人权。因为,一方面,“资本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本性阻碍了这些价值追求的真正实现,另一方面,这些核心价值观本身就是可以无限趋近却永远不能完全重合的理想。

核心价值观对其他层次的价值观起着支配性的作用,各个层次的价值观依据核心价值观来确定其内涵。各个层次的价值观也互相影响、互相渗透。里层价值观直接影响和渗透外层价值观,外层价值观反馈和折射里层价值观。这是一个具有完整结构的、立体的和动态的价值系统。其各个层次的具体价值观内涵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而调整或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新产生的具体价值观都可以在核心价值体系的不同层次中找到自己的归属。

笔者这样划分,依据的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生产方式矛盾运动原理,该原理指出,“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7]。“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28]根据这一原理,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体系形成于该国的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所以,在核心价值观体系中,位于最外圈的是社会生活领域的价值观。由外向里的依次层次为生产关系领域的价值观即经济价值观、政治上层建筑领域的价值观即政治价值观、意识形态领域的价值观即伦理价值观,最里面的则是高度抽象、浓缩、简化的核心价值观。

因此,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从根本上来说受制于社会经济结构,但传统文化的影响、国家领导阶级和精英阶层的建构以及人民群众的需求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结构与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立足于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之上的具有完整结构的价值系统。它有核心价值观,有伦理价值观、政治价值观、经济价值观和社会生活价值观等几个层次。

当今世界存在各种各样的社会主义流派。在全球影响较大的社会党国际的核心价值观是“自由、公正、团结一致”。围绕这种核心价值观,社会党国际确立了一系列伦理、政治、经济和日常生活的价值观。

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之上的价值认同系统,它既有社会主义的共性,又有中国的个性,还具有时代性。

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新型价值观可以成为中国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29]。马克思所说的“人”是指劳动的个体人和群体人,是个体人和群体人的统一。群体人包括利益群体、阶级群体、社会政治组织群体、人民群众以及全人类。马克思所说的自由是哲学范畴和社会范畴的自由,哲学范畴的自由是指人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自由,“实现人的真正自由,意味着人不再受自然规律的盲目摆布,能够通过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使自然完全为人的利益服务”[30]。社会范畴的自由是指不违反法律制度,不损害他人的个人和群体人的自主的积极的思想和行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31]

马克思所说的解放是指工人的解放和全人类的解放。“社会从私有财产等等解放出来、从奴役制解放出来,是通过工人解放这种政治形式来表现的,别以为这里涉及的仅仅是工人的解放,因为工人的解放还包含普遍的人的解放。”[32]“要不是每一个人都得到解放,社会本身也不能得到解放”。[33]也就是说,人类的解放是不断摆脱消极枷锁的过程,人类的解放以工人的解放和每一个人的解放为条件。

马克思所说的人的全面发展是指劳动的个人和人类逐步克服片面畸形发展和人的异化,在物质和精神等领域全面发展,回归“人”的本性,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

“实现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是指劳动的个体人和群体人不断摆脱消极的物质枷锁和精神枷锁,不断克服由分工造成的人的片面畸形发展,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大领域全面发展。具体来说,就是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是“和谐”,意指“事物之间配合得适当和匀称”。事物之间的搭配恰到好处。[34]

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相融合,可以概括为“实现人的自由、解放、全面而和谐发展”,即“以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人和谐、人与自我和谐”为宗旨,“实现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

人的自由与和谐相融合,可以引导个人自由与群体自由的和谐统一。承认“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实现个体人和群体人的自由。

人的解放与和谐相融合,可以指导个人和群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摆脱私有制和私有观念带来的“对金钱和物的依赖”,在社会财富增长的同时,考虑劳动者的利益和全社会的利益,使生产经营既有效率又讲公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把个人和群体从消极的枷锁中解放出来。

人的全面发展与和谐相融合,可以指引个人和群体在从事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经营活动的同时,注意克服人的片面、畸形发展,克服人的异化,指导人们在物质领域和精神领域全面发展,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

为了使核心价值观表述更加简约明确,可以把“实现人的自由、解放、全面而和谐发展”进一步简化为“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在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围绕核心价值观的是几个不同层次的价值观:伦理价值观、政治价值观、经济价值观、社会生活价值观。

伦理价值观包括集体主义、为人民服务、自由、平等、公正、正义、仁义、诚信、真、善、美等,其功能在于依据“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核心价值观确定中国社会的伦理道德准则和审美观念,并影响其他层次的价值观;政治价值观包括民主、法治、人权等,其功能在于指导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设计、调整和改革,并影响外层价值观;经济价值观包括公平与效率、共同富裕等,其功能在于指导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设计、调整和改革,影响最外层的价值观;社会生活价值观包括“五讲四美”、“团结互助”、“八荣八耻”、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等,其功能在于确立公民日常生活行为规范和具体的道德守则。

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和支配各个层次的价值观,里层价值观影响外层价值观,外层价值观折射和反映里层价值观。

四、结论

社会主义社会是经济结构、上层建筑、意识形态与核心价值体系的复合体。由于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利益关系不同,生活经历不同,家庭教育和社会影响不同,社会主义社会与其他社会形态一样存在着价值观和价值体系的多样化。然而,在多样化的价值体系中,社会主义社会必定有一种主导性的核心价值体系。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于本国的生产方式和社会环境,它由内核——核心价值观、伦理价值观、政治价值观、经济价值观、社会生活价值观等几个层次构成。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融合而成的新型价值观——“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内核。这一核心价值观主导和影响伦理价值观、政治价值观、经济价值观和社会生活价值观等各个层次,各个层次的价值观折射和反映核心价值观。

“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可以指引人们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克服“金钱至上”、“物欲横流”及“私欲”的膨胀,增强自己的道德修养和理性素养,在物质和精神两大领域里成长,获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可以指导执政党和政府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同时,积极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尊重和保护个人权利,培育社会公德,保护美化环境,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可以为中国人民提供一种理想和信仰,从而形成一种先进的“国魂”和“民族魂”,使中国人民获得永不枯竭的精神动力。

注释:

[1][4][6]王泽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特征[N].光明日报,2007-04-03.

[2][10]蒋斌、周薇.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课题[N].光明日报,2007-02-13.

[3]陈章龙、周莉.价值观研究[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

[5][23]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访李忠杰教授[J].科学社会主义,2005(2).

[7]黄力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N].光明日报,2007-01-31.

[8][9][16]吴潜涛.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N].人民日报,2007-02-12.

[11]秋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J].求是,2006(12).

[12]李崇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哲学思考[N].光明日报,新华网(2007-01-23转载)

[13]李国华.进一步深化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J].党建,2006(12).

[14]张军.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N].人民日报,2007-01-19.

[15][21]兰久富.价值体系的两个核心价值观念[J].东岳论丛,2000(1).

[17]陶德麟.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N].光明日报,2007-03-20.

[18]程伟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超越性[N].文汇报,2007-01-19.

[19]张维迎.和谐社会需要新的核心价值观的塑造[J].中国企业家,创刊20周年特刊.

[20]谭培文.当代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经济哲学视角探索[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1).

[22]郭齐勇.东亚儒学核心价值观及其现代意义[J].孔子研究,2000(4).

[24]杨永华.正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灵魂[N].南方日报,2007-04-11.

[25]秋石.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求是,2006(12).

[26]这里的“社会”是狭义上的“社会”概念。

[27][3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C].人民出版社,1995(3):776,644.

[2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C].人民出版社,1995(2):32-33.

[29]关于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本依据详见本人在《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年第2期发表的论文《对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认识》。此处不再赘述。

[30]韦定广.和谐:马克思社会主义的根本特征[J].社会主义研究,2007(1).

人生价值的意义范文10

关键词:意义需要;生活目的;生活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7238(2016)01-0034-05 DOI:10.3969/J.ISSN.2095-7238.2016.01.006

人们在生活中不仅需要生存,需要成长,而且还需要生活的有意义,意义需要是人们生活的基本内容。所谓意义需要就是要找到或确立一个能够成为生活整体的具有客观价值的目的,而这种对意义需要的满足或实现的基本途径就是价值观建设,就是找到或树立了一种生活价值观,并以这种生活价值观为根本导向而进行各种富有意义的活动。

一、意义需要是人们生活的基本需要

从根本上来说人的生活内容是由其本性所决定的。从本性上来说,每一个人都是由肉体和心灵两个方面所构成的,没有了身体的存在也就没有了人的存在,而没有了心灵同样也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了,每一个人都既是一个肉体的物质的人,也是一个心灵的精神的人,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体,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一个人的生活首先都必然要表现为肉体的物质生活和心灵的精神生活两个方面。同时,每一个人又都生存于一定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人际环境之中,完全脱离自然生态环境或社会人际环境的个人是不存在的,也是不可能的,所以人又是一个生态人和社会人,生态人和社会人也就成为人的存在的另外两个本质规定或本性。这不仅因为人们的基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离不开一定的自然和社会,而且也使得处理人与自然生态环境关系的生态生活和处理人与人社会关系的社会生活成为人们生活活动的两个基本内容。所以,从本性上来看,人是物质人、精神人、社会人和生态人统一体,这样,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社会生活和生态生活也就成为人们生活内容的四个基本方面,人们生活需要也主要包括物质生活需要、精神生活需要、社会生活需要和生态生活需要四个基本方面,其中精神生活需要是人们整体生活需要的一个重要方面。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也包含多方面的内容,我们可以大体上将人们的精神生活的内容分为知识或智力生活、情感生活、意义或价值生活三个基本方面,相应地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也主要表现为知识需要、情感需要和意义需要三个基本方面。其中,意义需要是人们精神生活的核心内容。意义需要起源于人们对生活的目的、价值的关怀和追问,是人们为了追求和实现生活的价值而产生的需要。人不仅需要生存、需要成长,而且还需要生活的有意义,需要过上有价值有意义的生活。人们的生活需要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认识到生活的价值或意义,过上价值有意义的生活,寻找或追求生活的意义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一个基本特征,是人类的一种特殊精神需要,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品质,首先就是必须使人们有意义地生活,或者说使人们认识到生活的意义,为自己的生活找到一个目的或方向,这种追求和创造生活意义的生活是人们生活的最高需要。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曾对人生的意义需要进行过深入的研究,他说:“人与其他动物的不同,在于人在做某事时,他了解他在做什么,并且自觉他在做。正是这种觉解,使他正在做的对于他有了意义。他做各种事情,有各种意义,各种意义合成一个整体,就构成了他的人生境界。”[1]P389、392那么为什么人们会需要寻求生活的意义呢?首先这是由人们的好奇心或求知欲决定的,这一寻找生活意义的过程使人们充满了乐趣。人们都很好奇,都想更多的对我们这个世界和我们的生活的目的或与意义多一些了解。其次,人们之所以需要探求生活的意义,是为了找到自己生活的目的和方向,为生活寻找一个“理由”。人们在生活中都面临两个需要回答的问题,一个是如何活着,另一个是为什么活着。如何活着是生存问题,是以活着本身为目的,要回答的是怎样才能活着的问题。为什么活着是意义问题,是要为生活找到一个理由,要回答的是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的问题。生活中人们不仅想知道如何活着,而且更想知道人究竟为什么活着,要为自己的生活找到一种理由,赋予生活一种意义和方向。再次,人们对生活意义的看法会对他的未来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会从多方面决定他的未来生活的走向,例如,一个人如果认为生活的意义在于及时行乐,他就会在生活中“今朝有酒今朝醉”,如果一个人把孩子作为自己生活的意义,他就会把培养孩子,使孩子生活的更好作为自己生活的努力方向。第四,如果不清楚自己的生活的意义或在现实中失去了生活的意义,就会导致一个人失去生活的方向,在面临生活的种种选择面前会无所适从,就会对生活感到空虚、无聊,导致生活中的种种错误行为,甚至一些人由于看不到自己生活的意义而自杀。

二、满足意义需要的基本途径就是要建立一种生活价值观

为生活赋予意义或者说创造生活的意义,是人们生活的基本需要,而满足或实现意义需要基本途径就是生活价值观的建立。对于生活的意义需要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认识:其一,所谓生活的意义需要指的是生活要有一个长远目的。所谓意义需要就是对生活目的的需要,有意义的生活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生活目的,人们理解并相信这样一个生活目的,并以坚定的信念和全部的能量自觉自愿地去追求它去努力实现它。就是说,有意义的生活首先是一个有目的的生活,正是这样的目的引导人们从事着各种相应的活动,支撑着人们在生活中不断前进。其二,作为生活意义的目的应该是作为生活整体的具有方向性目的。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活动似乎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目标,因而具有各自的意义。例如,一个人下午要去给汽车加油以备晚上可以开车去参加一个聚会,一个大学毕业生正在认真准备各种资料以便几天后去参加一个企业的招聘会,一位父亲正要盖一座房子以给已成年的儿子结婚用,等等。但这些具体、琐碎的目标还不能作为生活意义的目的。作为生活意义的目的必须是能够统摄全部生活的目的,这个目的是作为生活整体的目的,而不是某个具体生活活动目标,这个目的是值得人们终其一生为之奋斗的具有方向性的目的,而不是一个个具体的可以达到的目标。生活中的一个个具体的目标在逻辑上总有一个结局,总是会表现为一个个可以完成的指标。而作为生活意义的目的则是呈现在生活的各个目标之中的生活的整体方向性,是在生活中不断实现而又永远不能最终完全实现的追求。其三,作为生活意义的目的是一种具有客观价值的目的。一个人找到了作为自己生活整体的具有方向性的生活目的,并以这个目的来统摄和指导自己的全部生活,他就会因此而感受到生活的意义,感受到自己的意义需要得到了满足,获得了一种满足感。但这还不能说他的生活真的就是一种有意义的生活,他的生活意义需要得到了满足感还不能说他的意义需要得到了真正的满足。这种作为生活意义的目的必须是真正具有客观的价值的,真正值得追求的,是别人可以识和认可的,而不是随便哪一个生活目的都可以作为生活意义的目的。一个人不能仅凭自己的主观认定而让生活具有意义,而应该是客观上是否真的有价值有意义。例如,一个人终身追求成为永生不老的“神仙”,成为“神仙”成为他全部生活的目的和努力的方向,但仍不能作为他生活是一种有意义的生活,因为成为“神仙”并不具有一种客观的价值。根据上面的分析,人们的生活意义需要要求生活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目的,这个目的必须是作为生活整体的方向性的目的,而且这一目的还必须是具有客观的价值,这样,要满足或实现人们的生活意义的需要就是要找到或确立一个能够成为生活整体的具有客观价值的方向性的目的,而确立这种生活整体的具有客观价值的方向性目的的基本途径就是人们的价值观建设,就是要找到或树立了一种生活价值观,并以这种生活价值观为根本导向而进行各种富有意义的活动。就是说,人们生活意义的满足或实现的基本途径或基本方式是生活价值观的建立,而建立生活价值观的根本目的是要满足人们生活的意义需要,使人们有意义地生活或生活的有意义。生活价值观是人们生活的内心定向系统,在人们生活中居于统摄地位。人们一旦选择了某种生活价值观,就确定了自己的生活的目的和意义。一方面,就会把它作为一种生活的精神寄托,另一方面就会以此作为行动指南,为实现价值观所确立的生活目的而自觉奉献自己的力量。所以人不能没有价值观,没有价值观的生命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迷失生活的方向,失去生活的意义,就会感到苦闷、空虚和彷徨,茫然不知所措。当然,生活价值观也有自觉与不自觉、科学与不科学、先进与落后等等区别,生活价值观的错误和偏差,会造成生活追求的方向性错误。

三、以不断提高宜生度作为生活的根本价值追求

从历史上看,人们对于生活价值观的探求主要是沿两个方向进行的。第一个方向是从生活本身中去寻求,从人们的现实生活活动中探求生活的价值。第二个方向是到人们的现实生活之外寻求,到“彼岸世界”或“天国”去寻求。迄今为止,凡解答生活价值观的问题,基本上都没有超出这两个途径。第二条途径主要是各种宗教所主张的生活价值观,在这种价值观中,生活的意义主要取决于某种崇高的、外在于人的力量,例如上帝,而人的现实生活本身却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和意义,这种从现实生活之外寻找生活的目的意义的做法实际上等于否定了生活自身的意义。我们主张对于生活价值观的寻求应该沿着第一种方向进行,即从生活本身去寻求。我们不能通过任何主观的意愿来定义生活的目的,生活的目的就在于生活自身,我们只能从生活本身去“发现”它的本真目的,而不能主观地“发明”某种目的以强加给生活。就是说生活的意义不是人们生活历程之外的意义,而是生活历程本身的意义,生活意义就是由生活活动本身所体现出来的人们生活的总体目的或价值追求,正确的生活价值观只能来源于对于生活本身价值意义的把握。人的生活是自成目的性的活动,生活的目的就在于生活本身,任何超出生活的东西对于生活都是没有意义的。生活就是人们使用各种生活条件以直接满足生活需要为目的的各种活动。生活需要是人们生活活动的原动力,生活的根本指向是生活需要的满足或实现,满足生活需要是一切生活的根本目的,或者说生活的本性就是实现或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按照生活本性而生活就是按照生活需要而生活。生活之道就是按照生活需要而生活,就是生活需要的不断满足。我们把这种生活需要的满足称之为宜生,生活就是一种宜生活动。按照生活本性而生活就是按照生活需要而生活,就是要使生活需要得到越来越多的满足,即不断提高“宜生度”。生活的目的就是要不断提高宜生度,使包括自己在内的越来越多的人的生活需要得到越来越多的满足。我们可以把这种以提高宜生度为根本目的的生活价值观称之为生活的宜生观。树立生活的宜生观就是要把不断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作为生活的根本目的和意义,把宜生作为生活的最高原则。生活的目的就是要不断提高宜生度,使人们的生活需要得到越来越多越来越好的满足。宜生就是指人们的各种生活活动,所做的各种事情,都要与人们的生活需要相适宜,有利于满足生活需要,有利于防止或避免危害生活需要的事情,即“趋利避害”,趋符合生活需要之利,避不利生活需要之害。人们的一切活动最终都为其生活需要所支配,生活需要是人们一切活动的“最高主宰”,它从根本上支配着人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套用功利主义创始人边沁的一句后,“对错的标准固定在它的王座之上”。正确的有价值的事情就是指任何能够使人们的生活需要得到满足的事情,而凡是与人们的生活需要相悖的事情都是错误的或无价值的。一切事物的价值就在于能使人们的生活需要得到一定的满足,它们或者可以直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或者可以作为促进人们生活需要满足的手段而间接地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生活的宜生观把满足生活需要作为生活的根本目的和意义,包括人们对自己生活需要的满足和对他人生活需要的满足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生活的宜生观是指人们对自己的各种生活需要的恰当满足,即不断提升自己。如人们的生存和成长每天都需要有一定时间的睡眠,这个一定时间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可能不尽一样,大约每天在6-8个小时左右,睡眠时间太长就是过,睡眠时间太短就是不及,睡眠时间太短或太长都不利于人的成长,都不是对睡眠需要的恰当满足,即都不是宜生。同时每一个人的生活需要都是多方面的,有物质性的需要,精神性的需要,社会性的需要以及生态性的需要等等,这多方面的需要,都要得到恰当的满足,一个人才能保持一个健康的身体,健全的人格,而这就要处理好各种需要的满足之间的关系,使各种需要的满足之间都能够相得益彰,使尽可能多的生活需要得到满足。只就一个人的自身来说,每个人多种生活需要相互之间会发生冲突,若就社会方面说,一个人的生活需要的满足,也可能与别人的生活需要的满足相冲突,每一个人各种生活需要的满足,在其本身看,可能是恰当的、适度的,但可能会对于别人的生活需要的满足造成妨碍,与别人的生活需要的满足发生冲突,所以从社会方面看,就不一定是恰当的,这就需要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要有一个适度的界限,使人与人之间不相冲突,使人们之间的各种生活需要的满足相得益彰。其次,宜生不仅指每个人对自己生活需要的满足,而且也包括每个人对他人生活需要的满足,即努力奉献社会。人们生活意义的更多的是体现在每个人的活动对他人的生活需要的满足方面,把满足他人的生活需要作为自己的一个基本生活需要。一个人生命活动对于他人需要的满足越多其意义越大,满足的人越多其意义越大。世界上的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其特定的基本功能或使命,其存在的价值或意义就在于其基本功能或使命的实现,如果一个事物不能有效地实现其基本的功能或使命,也就失去了它作为特定事物存在的理由或价值,它也就不再是它了,或者说它的存在就是没有意义或价值的了。例如,一块手表存在的根本功能就是能够准确的报时,准确的报时,这是手表作为手表而存在的本质规定或者说功能使命,如果它失去准确的报时这一基本功能,无论它怎么华美,也就不能是一个好的手表了,也就失去了它作为手表而存在的意义。

人作为人同样都有着作为人的本质规定,这种本质规定就是其作为人而存在的功能或使命,人的生活根本意义就是要使作为人的本质规定的这些功能或使命得以有效地发挥或实现,也只有有效的实现了这些功能或使命才使得人的生活具有了意义,有意义的生活与人作为人的基本功能或使命的实现是一致的,所以人的生活的意义就在于其基本功能或使命的实现。那么,人的本质规定或者说人存在的基本功能究竟是什么呢?马克思曾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P56就是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先天自然形成的,也不是后天主观自生的,人的本质就存在于现实的、可感知的、发展变化着的社会关系之中,只有从分析社会关系出发,才能科学地认识人的本质,才能真正弄清人作为人而存在的价值和使命。所以,人作为人而存在的本质规定就体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其存在的基本功能或使命也只有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才能得到体现和识别。人的生活真正意义就是自己被别人的生活所需要,并以自己的努力满足这种需要。所谓别人的生活需要包括家庭的需要,亲人的需要,朋友的需要,邻居的需要,所在的群体、集体的需要,民族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国家的需要,人类的需要。这就构成人们生活意义的链条。任何人,只要他存在,他总处于个人家庭群体民族社会国家人类这一意义链条的某一环节甚至某几个环节。每一个人生活的价值意义就体现在这些关系当中,体现在为满足这些关系中的他人的生活需要当中,而人的生活的最高的价值或使命在于为人类而工作,在于通过自己功能价值的实现来满足人类生活的需要,个体应以为人类美好生活而做出贡献为最大的生活意义。在中国文化中主要不是把对精神生活的意义追求寄托在上帝存在和灵魂不死等之上,而是从个人对社会人类的功能价值或作用贡献看待其生活意义。例如,《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载叔孙豹之言就说过:"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这就是从人的社会的贡献和影响来讲人的生活的价值和意义。不朽在于有不可磨灭的贡献,立德、立功、立言,只要达到其中之一,你就为人类增加了美德、功业和知识,你就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那么你也就实现生活的价值和意义了。著名学者季羡林曾在其《漫谈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一文中说过:“不管还要经过多少艰难曲折,不管还要经历多少时间,人类总会越变越好的,人类大同之域决不会仅仅是一个空洞的理想。但是,想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经过无数代人的共同努力。有如接力赛,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一段路程要跑。又如一条链子,是由许多环组成的,每一环从本身来看,只不过是微不足道的一点东西;但是没有这一点东西,链子就组不成。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我们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任务,而且是绝非可有可无的。如果说人生有意义与价值的话,其意义与价值就在这里。”[3]P93就是说,每一个人为了使自己的生活有意义或过上有意义的生活,必须正确认识人作为人的本质规定,以为他人、为人类做贡献作为自己的功能价值或使命,作为自己全部生活的根本目的,以自己的价值的实现为其他人价值的实现创造条件,在创造更加美好的人类生活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创造和实现生活的意义。而人们一旦做到这一点,也就会使自己有限的生命得到了一种超越,就会使自己生命的短暂性得到了“救赎”,获得了一种永恒的意义。正像著名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所说的那样:“生命中真正短暂的是潜力,一旦潜力得到实现,那么在实现的那一刻它就成为了现实。它们被保存下来,成为历史,在哪里它们得到了救赎,免除了短暂性。因为在历史中没有什么事情的失去是不可挽回的,所有的事情都无一例外地得到保存。这样,我们存在的短暂性并不会使存在变得没有意义。但它的确构成了我们的责任,因为一切都取决我们是否意识到必定短暂的可能性。人们总是在多种现实可能性中做出选择,哪些可以不予理会,哪些应当努力实现,哪些个选择一旦成为现实就变成了‘时间驿站中不朽的印记’。在任何时候,人都必须决定哪些可能性将成为他存在的纪念碑。”[4]P151-152

参考文献:

[1]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季羡林.处世公德[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9.

人生价值的意义范文11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日常生活 价值矛盾 破解方法 【中图分类号】D648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首次明确提出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战略任务。这十二个价值理念实际上也是我们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日常生活实践中形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追求。正因为如此,2014年5月,同志在上海考察期间要求全党全社会“要注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这就必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然而,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实践中,却出现了一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追求相背离的社会现象。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的契合点和结合处,打破核心价值观与日常生活实践之间的隔阂,是摆在全党和全社会面前的现实难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源于日常生活又高于日常生活,是人们日常生活实践的价值指引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练与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当今中国生活中的主流意识形态,对当今社会生活中的各种思想文化思潮及其价值观念起着引领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本质上也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它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人类社会历史上出现的形形的价值理念追求,从理论上划分,大致包括三种类型:一是统治阶级所倡导的价值理念和价值追求;二是思想家、理论家们所主张的价值理念和价值追求;三是群众在日常生活中所实际奉行的价值理念和价值追求。日常生活实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基础领域,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开拓者列斐伏尔认为,“日常生活是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的、最直接的生存领域和生活领域”,“日常生活构成为整个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一种基础性领域”。鉴于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先进的价值理念体系,日常生活也是其培育的基础性领域。

2014年2月,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在日常生活的实践中才能将其中的系列价值理念转化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自觉追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成为人民群众奉行坚守的价值规范,并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日常生活实践中进一步得到拓展和完善。

随着市场经济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多元思想文化充斥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尤其是在西方发达国家的意识形态和不良文化的渗入之下,出现了信仰缺失、道德扭曲、弄虚作假、等各种社会问题、社会矛盾乃至社会冲突。日常生活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特别是消极腐败现象,不仅背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而且干扰了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和价值追求,冲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需要我们时刻保持警惕,并展开必要的斗争。这些价值矛盾现象的解决,亟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深入指引,发挥人民群众在价值生活实践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在法治和德治轨道上组织、动员群众,对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一切假丑恶现象展开必要的斗争,增强全社会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日常生活中遭遇的融合难题,其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

新形势下,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既体现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同时又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实践中面临着考验,其中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社会生活,特别是人们日常生活实践的复杂性。

在日常生活的一些领域中,出现了一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相背离的现象,由此也在社会舆论领域出现了一些噪音、杂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一些人视为“虚化”和高高在上的“空洞”理论,认为其没有实际操作性。加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过程中,存在一些“说教化”“教条化”的现象,让人们难以深入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日常生活实践相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日常生活中遭遇的融合难题,必须从日常生活的特点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点这两方面入手,去发现问题、寻求解决路径。

匈牙利思想家阿格妮丝・赫勒将日常生活的共同特征概括为:重复性、规范性、包含着各种符号系统、情境性。赫勒还将日常生活的一般图式总结为:实用主义、可能性原则、模仿、类比和过分一般化。从人们的认知发展规律上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同人们日常生活的实践是知、情、意、信、行的统一。作为高度概括性的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这样高度抽象的概念话语、高度概括的理论性以及在培育践行过程中遭遇的阻力和障碍等,都无一例外地影响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日常生活中的培育和融合。

首先是理性认知难,表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抽象的概念话语与人们认知习惯之间的偏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本身具有高度的凝练性和概括性,一旦缺乏“接地气”的形象阐释,加之有些群众的理论思维和文化水平有限,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人们对这些价值理念的理解和领悟。由是出现的“二十四个字”倒背如流,却不能理解其中的内涵要义等现象,使核心价值观成为了高高在上的意识形态“摆设”,同时也给日常生活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来了困难。

其次是情感认同难,这主要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培育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实用性特点相矛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理论性和概括性,与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性特点之间存在着距离。日常生活的实用性,内在地要求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相关,让人民群众从切身利益出发,发自内心地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不断发展变革的今天,出现了分配不合理、贫富差距较大、地区差距较大、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等问题,在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等诸多领域都存在着纷繁复杂的矛盾与问题。如果不能有效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与人们日常生活实用性特点之间的矛盾,那么就会影响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情感认同。

再次是实践运用难,这主要体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高度概括性与人们日常生活的经验性、情境性特点相矛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集中表_,具有高度的理论性和概括性。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经验性特点,使得人们在接受某种思想观念的时候,会不自觉地将先前生活的经验代入其中,从而造成日常生活的情境性特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凝练概括性特点之间的矛盾,增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融入日常生活的难度。

最后是信仰坚守难,这主要表现为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仍然缺乏长效的法规机制保障,容易受到各种负面因素的干扰。在日常生活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标是促使人们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养成日常生活的行为习惯,由自发转为自觉。然而,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长期信仰和坚守,更加需要久久为功。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践行和培育,仍缺乏法律法规以及政策等诸多方面的长效保障机制,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与日常生活相结合,不能及时有效地为人们信仰和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长效的法规机制保障。

在日常生活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遵循日常生活、人的认知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点及其规律

在日常生活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避免两种倾向,一种是日常生活的过度“意识形态化”,这样容易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变成政治任务,变成机械重复而没有生气的活动;另一种则是意识形态与日常生活背道而驰,这种错误倾向又是另一种极端,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日常生活脱离,变成悬空无用的理论。

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概念话语体系的转变,使之由感性上升到理性,逐步提升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性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建设得再好,“二十四个字”理念再倒背如流,如果不能真正被人民大众所接受和认同,不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能融入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中,那么也是无用的。对一般群众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宏大的理论总结往往难以掌握和理解,这就要求我们要注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原有概念话语体系的转变,使其语言更贴近大众的日常生活,阐述方式更“接地气”,更便于人们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性认知,从而上升到理性认同。

注重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利益诉求相结合,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情感认同。日常生活的实用性特点,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培育必须与人民大众日常生活的利益与诉求相结合,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结合。从人民群众切实的利益诉求出发,直面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推动这些问题的解决,从而提高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

适应日常生活情境化的需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深入到日常生活的具体情境中,发挥指导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与日常生活的具体事件相结合。因为理论具有普遍性,这与日常生活殊的情境性相矛盾。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培育必须与生活中的具体案例相结合,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教育和指导,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充分实践和运用。

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多样性载体,形成教育合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盖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追求,为了让人民群众更好地理解、自觉地践行核心价值理念,使之真正落实到人民群众的意识和日常行为中,实现有效对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就必须注重发挥多样的培育载体的作用,形成合力。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载体主要有影视文化、网络媒介、讲座论坛、社会活动等,我们要注重将载体细化,通过电视、网络、电影、音乐、文学作品、法定节假日活动、家规家风、乡规民约、社区服务、模范典型等诸多方式,将核心价值观深入到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建设并逐步完善日常生活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法规制度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离不开法规制度的保障,可以从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工作机制等不同方面建设和完善。只有完善的法规制度保障,才可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更好地传达给人民群众,使其更好地认知、认同、信仰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同时也能够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机制的不断完善。

(作者为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武汉大学党内法规研究中心和廉政研究中心副主任;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滕丽对此文有重要贡献)

【注:本文系湖北省科技研究与开发项目计划基金课题委托项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念的变迁研究”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①《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日报》,2007年10月25日。

②《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人民日报》,2014年2月26日。

③《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人民日报》,2012年11月9日。

④吴宁:《日常生活批判:列斐伏尔哲学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人生价值的意义范文12

关键词:高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6-0187-02

党的十八大报告顺应当代中国发展需要,高度凝练了以“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高屋建瓴地回答了社会主义中国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问题。高职学生作为各行各业生产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肩负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是未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骨干力量,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认同和践行不仅影响到他们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更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水准及文化软实力的提升。高职院校必须构建有效的导引策略来引导高职学生认同并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实际行动贯彻和落实十八大精神。

一、当代高职生的价值观现状及问题

近年来,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95后”青年高职生已占整个大学生人数的一半左右。相对于普通本科学生,高职生由于文化水平的差异及培养目标的差异,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调查显示,当代高职生有强烈的民族观念、集体观念和公德意识,自主、自立、公平、竞争、民主、法制等现代意识明显增强,他们中的大多数认为个人的价值大小是由其对社会贡献的程度决定的。通过学习提高学识和技能,力争成为有益社会的人才是大多数高职生的共同目标,他们对生活、社会已经逐步建立起了自己独特的看法,其价值观的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崇高理想,实用主义严重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科技信息化的国际背景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西方国家的政治主张、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强烈影响着当代高职生,导致他们不同程度上怀疑共产主义信仰,觉得实现共产主义遥遥无期,再加上社会风气受到冲击,社会中充斥着实用主义思想,功利主义价值观滋长。在这种背景下,部分高职生马克思主义的信念淡化、政治意识不强,缺乏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和崇高的理想,他们未曾认真规划自己的未来,学习以及参加工作并不是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仅仅是为了混一张文凭,或获得一技之长,以便将来拥有富裕的物质生活。当面对现实问题需要做出价值判断和选择时,他们更多的是从个人的情感和自身利益的角度做出选择,表现出个人本位、讲求实用的倾向。

(二)缺乏创新精神,享乐主义泛滥

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及计划生育政策背景下,一部分高职生倍受家长溺爱,不思进取、享受当下,在日常消费中追求时尚、个性,甚至炫耀消费、超前消费、攀比消费和冲动消费,个人行为表现出严重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倾向,专业技能学习则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创新求变根本未曾想过,更遑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价值目标功利化,诚信缺失

部分高职生价值取向“短视”,把挣钱作为人生最高目的,思想和行为功利化严重,认为个人价值的实现,仅决定于个人的学识、才能、机遇和人际关系,而与个人品德关系不大,“重才轻德”倾向严重。在道德评判、学业发展、择业就业、友情婚恋选择等问题上过多注重物质条件,注重实惠和好处;在学习生活中只关心学识技能的提升,而忽视德行修养,不讲道德,为谋求个人利益而做出见利忘义,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的行径。个别高职生为了物质利益而充当考试、替人上课,考试作弊、抄袭作业则是“家常便饭”,诚信缺失现象严重。

二、培养当代高职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

高职生作为最富有创造精神和超越意识的大学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重大。

(一)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兴衰成败

新世纪新阶段,面对全球意识形态活跃、碰撞、交融的国际背景,面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面临的严峻的考验和挑战,面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不言而喻,培养作为祖国发展的主力军的当代高职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

(二)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今天在我国大力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西方文化的精华,是科学先进的价值观,适应当代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和要求。富强和民主推动着社会的文明与和谐,文明与和谐有利于社会的富强与民主;自由、平等、公正、法制推动了近代西方文明的发生和发展;敬业诚信友善是我国儒家忠孝仁义理智信的体现。青年高职生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带动人们正确认识和自觉遵守社会的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形成爱国、守法、敬业、奉献,明礼、诚信、团结、友善的良好社会风尚。

(三)有利于坚定当代高职生的理想信念

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相连,青年学生树立一种什么样的信仰,归根结底受价值观的支配。坚持正确的政治信仰,才能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全面实现,使每个人自由而充分地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高职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奠定基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指导思想,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指导有助于促使高职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信仰,坚定理想信念,增强爱国精神,坚定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四)有利于培养当代高职生的社会责任感 高职生将践行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首要的社会责任,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容了全中国人民的普遍而合理的价值目标追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高职学生的自觉价值追求,能够有效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而要践行核心价值观就必须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感不断增进,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就能更到位,就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人民。

三、培养当代高职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探讨

(一)建好校园文化,净化德育环境

健康、向上、有序、和谐的校园文化能提升青少年的政治素养,潜移默化影响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之中有效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将促使高职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内化为自觉行动。蕴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校园物质文化,能通过高职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激发他们积极的思想道德情感,促使他们在无形的熏陶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体现与时俱进和时代性的校园精神文化能找准与高职生思想的共鸣点,用校内模范学生、教师的先进事迹和感人精神来唤起他们心底蕴藏的善良道德意愿和情感,促使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的校园制度文化,能将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融入学生的日常行为准则,使其转化为高职生认识和处理问题的根本立场、观点、方法,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积极的人生追求;渗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校园行为文化,能将行为准则目标有意识地渗透到高职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通过健康向上的体育比赛、团学活动等,促使他们心甘情愿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

(二)上好思政理论课,发挥主阵地作用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价值观培育主阵地的神圣使命,加强高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高职院校思想道德建设的首要任务。首先,必须由具有较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教学意识的教师在思政理论课的课堂中向学生有效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政教师所具备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高职生的政治素养。高校思政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切实做到笃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身体力行。其次,必须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式方法,才能有效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导向功能,实现教育目标。当前,新媒体环境下,新媒体已经成为青年学生与他人沟通、互动的重要渠道,思政课堂的“慕课”“微课”等也风起云涌,今后在思政课堂将思想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建设新媒体平台、设计新媒体平台活动等,方能有效推进高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三)融合职业素养,培养核心价值观

职业素质包括职业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两大部分,高职院校要将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与其职业素养培养相融合,不仅注重培养他们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更要注重培养他们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使其不仅具有知性,更兼具人性与德行。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必须更新理念,注重结合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培养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思政教师尤其应当展现“行为世范”的良好职业形象,以身作则地以榜样形象向学生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职业道德素质结合践行的魅力。

(四)注重实践养成,内化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就是一种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青年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有效途径,只有融入社会实践,才能帮助他们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高职生的精神追求。高职生的发展目标是高端技能型人才,我们要高度重视实践活动的锻炼作用,充分开发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课程,引导高职生积极参与有益的实践活动,帮助他们在体验中开阔视野、锻炼意志,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除技能训练和到对口企业顶岗实习外,支教扶贫、爱心活动、植树环保、勤工俭学、社区服务、自主捐献等为社会提供服务的公益事业也是培养高职生动手能力的有效途径。这些社会实践活动能有效丰富他们的社会阅历,并潜在地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让他们在亲身实践中体验自身的价值,在亲身体会的基础上实现情感的升华,从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自觉内化为个人的行为准则。

参考文献:

[1]王炜.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3(10).

[2]袁友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当代青年干部的信仰[J].岭南学刊,2015(1).

[3]徐欢.新时期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