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人生价值的实现

人生价值的实现

时间:2023-05-30 10:43:13

人生价值的实现

人生价值的实现范文1

如果给你一张纸,你会怎么做?

农民:我会用这张纸贴窗遮阳光,以躲避太阳的照射。

艺人:我会用这张纸,剪切成美丽的图片,用它美化人生。

画家:我会用这张纸创作一幅完美的风景,让人在这风景中留恋忘返。

学者:我要用这张纸写下我研究的结晶,作为一项研究的说明。

我们自己:该用这张干什么?是画画、写字、做笔记、记电话号码、当备忘纸……

其实我们的价值就好比这张纸,在什么人的手中,就有什么样的价值。想让自己的价值得到充分的实现,就让自己毅力更加的坚固!让自己的视野更加的开阔!然后给自己坚强的信念。加上持之以恒的努力,你的价值一定会实现的!

人生就像一场游戏,一个梦也正如朱自清所说:我赤裸裸的来到世界上,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人生匆匆,恍如一梦,生命的开始,也就意味着结束。

人生如梦,梦里人生,无论我们如何的来操纵,也就只此一回。忙忙碌碌也好、碌碌无为也罢,无非就是精彩与浪费的转折,好的人生属于自己,浪费一生也属于自己,为名为利奔波一生的是自己,勤勤垦垦劳作一生的也无非是自己,从出生的一刹那开始,每过一秒,都是自己的生命,也就只为了应证那一句话,在临死的时候,当自己回首往事时,我们不应该为自己的一生感到后悔,也不因为自己碌碌无为,虚度光阴而羞耻,因为我们为自己而活!

最重要的是为了实现个人的生存价值,为了证明你的存在给自己所处的这个世界带来了有用的东西。人生如梦却不是梦,虽然有时候让人怎么也琢磨不透,但是我们仍然要认真的面对属于自己的每一天。

人生价值的实现范文2

(1)知识目标:识记个人素质的含义、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并理解在人生价值的实现巾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道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以及辨别是非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一方面让学生能正确对待社会现实,另一方面,要珍惜生命,创造条件努力实现人生价值。

教学重点: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

教学难点: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情景导入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播放感动中国的主题曲《感动》,让学生描述歌词的大意:“感动你我,感动中国,这世界有爱才转动;感动你我,感动中国。这世界有爱才永恒”。

(教师)相信每一个有志的青年都希望自己的人生过得有价值,那么怎样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人生呢?

(学生答)略

[讲授新课]

(教师)要想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共同讨论的问题,首先请大家和老师一起看一段视频资料,走进一位医生的世界。

(播放视频资料:感动中国人物之一华益慰的事迹)

(教师)华益慰的名字与历史上的名医华佗同姓,同样是医生,我们能记住名字的不多,为什么这两位姓华的医生,让人们一直能记在心里呢?

(学生答)略

(教师)正象《感动中国》颁奖词中说的那样,他实现了医术高超与人格高尚的完美结合,那么请同学们思考:运用所学的哲学知识说明在华益慰的事迹中,他的人生价值是怎样实现的?(问题用多媒体显示)

(学生答)略

(教师)同学们说得很好,那么是不是所有医生都能够做到“视患者为亲人”呢?下面我们看一幅漫画《问诊》(多媒体显示)。请同学们说说漫画的寓意。

(学生答)说明个别医生不讲职业道德。一切向钱看。

(教师)医生的职业道德第一条就是:作为医生,应该时刻为病人着想,千方百计为病人解除病痛,救死扶伤。然而一些医院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一切向钱看,在哈尔滨医大二院就曾出现了“天价医药费”事件,一位叫翁文辉的病人住院67天,共花费139万元,结果还是没有挽回老人的生命。后来家人一查帐单发现,老人8月6号去逝,8月8号还有化验胸腹水的化验单,输血一天达到83袋,再加上106瓶盐水,葡萄糖20瓶。很显然这里存在乱收费。(学生顿时引起强烈反响)

(教师)看了短片和漫画,请你结合教材想一想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学生进行讨论,教师总结)

客观条件(外因):相同;主观条件(内因):不同

(多媒体展示)如何看待我国现阶段的客观条件?请结合自身的实际进行讨论。

教师进行归纳:社会为我们成长提供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以及学校为我们提供的条件。我们要全面地。辩证地肴问题,分清主流和支流,并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看到很多不利因素正在向有利方面转化。了解全社会都在关注我们孤儿孩子的成长,(注重结合学生自身是孤儿的实际)

过渡:客观条件的有利与不利,不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决定因素,比如我们刚才看到的同样是医生,在同样的客观条件下,却产生了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那么决定人生价值的关键应该是什么呢?

(学生)主观条件

(多媒体显示)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内因)

(1)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2)要在平凡的岗位上埋头实干,发挥聪明才智

(3)要有百折不挠。不怕失败的顽强奋斗精神

(教师)同学们我们要全面提高个人的素质,那么你们知道个人素质都包括哪些内容吗?

(学生回答)略

(教师)现代意义的人才标准,不仅要德才兼备,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

(各抒己见)在实现人生价值的各种素质中,你认为最重要的是什么素质?为什么?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目前你最需要提高的是什么素质?

(学生发言)略

(教师)具备了以上索质,你的人生价值就一定能够实现了吗?当然不是,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最终要通过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展现出来。这就要求我们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埋头苦干,发挥聪明才智,每个人的能力是不同的,当然不能要求我们每一个人都成为英雄人物。只要能在平凡的岗位上脚踏实地的工作,你同样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多媒体显示)刘翔的人生格言:

你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控制它的宽度;

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

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利用今天:

你不能样样胜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力。

(教师)事物的发展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同样,我们在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那么你们是怎样解决的呢?我们班的xx同学一直是我校铅球比赛的记录保持者,他在练习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很多困难,我们听听他是怎样战胜的呢?(通过身边同学的讲述,让大家明确任何成绩的取得都要付出艰苦的努力)

(多媒体显示)如何面对困难,摆脱困境的建议。

教师结合孤儿学生实际总结:同学们,要想使你的生命更有价值,关键在于你自身,虽然你们年轻的心灵都曾经历过很大的挫折,但是无论什么时候,你一定不要失去拼搏的勇气,在我们孤儿学校这片天空下,同样能够培养出优秀的人才,他们工作在不同的岗位上,为社会作出了贡献。

(多媒体展示我校优秀毕业生的照片,教师进行旁白介绍,使同学们处于兴奋状态)

教师:还有一年你们就要参加高考了,现在高三的哥哥姐姐们也想对你们说说心里话。(课前事先利用DV拍摄高三学生集体对高二同学说的鼓励的话,利用多媒体播放)

老师也想对你们说:青春是美丽的,也是易逝的,现在的你们风华正茂,正是该为自己绘制理想蓝图的时候,此时起步,为理想顽强拼搏,一定能让人生的蓝图成为美好的现实!虽然你们失去了爹娘。但是你们也学会了坚强,“自立自强”这四个字,对于你们也许有着更深的意义,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你们的人生价值也一定会实现!(多媒体显示)

人生价值的实现范文3

关键词:电大教师;人生价值

广播电视大学,是成人学历补偿教育的远程开放教育大学,是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平台。[1]电大学习制度是“宽进”“严出”,“宽进”让更多人享受到公平的教育资源,以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严把教育教学质量关,充分展示“平民进步的阶梯、教育公平的砝码、学习者充实自我和增进动力的补给站”这一电大核心价值,切实让学员做到在快乐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快乐学习,既让学员享受学习的乐趣,又能得到学历补偿。这种教育模式的实现,关键在电大的教师。而当今的电大教师,普遍都有一种“半空吊”的感觉,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既没有全日制高校教师的荣誉感,又很难找到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支点。这很容易造成电大教师专业方向上的茫然感、难以施展才华的失落感、未能实现自我的痛苦感。下面我就电大教师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谈点看法。

一要自信。自信,绝非阿Q式的自欺欺人。坦率点说,如果我们不自信,那不就是自己看低了自己吗?我们自信,我们是伟大的,不是我们自己多么伟大,我们的伟大是电大教育事业的壮丽伟大!我们自信,我们是崇高的,不是我们自己多么崇高,我们的崇高是电大教育事业的崇高!一方面我们别无选择地选择了电大教育这一职业与事业;另一方面,我们如果不能耐心真诚地、实事求是地认可电大教育事业的价值,那么,我们自己挖了自己的墙角呀!这就失去了作为一名电大教师的自尊,那样我们何来干事业的朝气、拼学习的劲头?做一个电大教师是光荣的,也是十分辛苦的。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默默付出,一直在现实课堂与虚拟课堂打拼,承担着繁重的教学、教改和科研任务。一年到头很少休息,双休日和晚上都排满了直播课、面授辅导、网上检查作业和远程论文指导、答辩等教学工作,经常累得疲惫不堪,无私奉献,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用得上、下得去、留得住”应用型人才。当看到一批批毕业生在各自岗位上发挥重要作用、取得骄人业绩时,我们心中感到非常满足和自豪,人生价值在电大这个平台上得到了最充分、最有意义的体现!

二要转变观念。教育作为人的一种生存方式体现了受教育者和教育者的生存处境及其终极关注。[2]就教育而言,不同类型的学校和学校内的不同工作领域,“育人”始终是基本功能中核心和根本的内容。[3]电大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同样面临着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上。也就是说,对电大的办学者来说,要努力克服“见物不见人”的思想,作为电大教师来说,首先应当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和其它任何类型的学校的教师一样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其实,从电大教育的培养对象和学生的生源结构来说,电大教师更需要具备精湛的育人知识与育人能力,才能完成社会和国家赋予我们电大人的使命。因此,电大教师在精神上树立起的科学的教育观就显得非常重要。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师最根本的教学目标在于教导学生追求真理,学生最根本的学习目标在于学习做个真诚的人。总之,电大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用一颗真诚的心,唤醒学生的人文意识、现代公民意识和学习意识,让电大课堂变成学生学习成长与精神成长的共同家园。

三要讲师德。德才兼备,德字为先。作为电大教师,其“德”就是师德。师德是教师的本质特征,更是电大教师应具备的品德。因此师德为先就不容质疑。首先应体现在对电大教育事业的热爱上,对电大教育事业的忠诚上。有了这样的感情,你就会不顾一切执着追求,不顾一切无私奉献,真正做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倘若你有这份感情,你就会做到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就会作到。例如,要求学生要书写工整,电大教师在板书或批改作业时,就得一丝不苟写得很工整……这些看起来是细节、是小事,但正所谓校园无小事,处处可育人,于细微处见精神,是老师人品的自然表露。老师的言传身教,身体力行,潜移默化对电大学生的影响和教育的作用,不可低估。

四要不断学习。要想不辜负邓小平亲笔批示创办电大的深远情怀,要想留给电大学员一个良好的教师形象,成为众多成人学子的朋友,做一名具有亲和力、感召力、影响力、凝聚力的电大老师。务必要在学习上苦下功夫。知识在不断更新,我们更应自觉地加紧学习,争取掌握更多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里面的许多东西,包括一些专用术语,如果不学习、不请教,就看不大懂。很多成人学员学识不错,且社会经验丰富,如果我们电大教师只停留在书本知识上,就很难满足学员的需要。所以,不管什么时候都要学习、学习、再学习。应当学会毛泽东同志所提倡的“挤”与“钻”的精神,先挤出时间来学习,然后再钻研进去,争当理论学习的

[1] [2] 

“活字典”,电大业务的“活档案”,与时俱进的“活电脑”,排忧解难的“活雷锋”。自己掌握的知识多了,学问多了,精神境界也就会高起来。

五要正确比较。错误的比较,于己、于人、于事业都是百害而无一利的。正确进行比较,比出干劲,比出正气,比出和谐。如果我们总是把关注点放在物质利益上,就有可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陷入堕落的泥潭;如果总是拿别人的短处比自己的长处,觉得谁都不如自己,就会眼高手低,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想做,最终什么都做不成。如果简单把电大与普通高校进行类比,把电大教师与普通高校教师进行简单比较,就会产生什么都比不上的自卑感。普通高校是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精英人才的地方,学校里大师云集、英才辈出、硕果累累。电大主要面向高考落榜或因为其他种种原因丧失学习机会的社会人员和需要提高学历层次的在职人员。电大教师很难产生登上三尺讲台的神圣感,也很少有普通高校老师的光环。所以电大教师必须正确看待不足和差距,正确比较,才能完善自我、提高能力、增长才干。并且把存在的不足和差距变成前进的动力,这样的比较才是健康有益的。这样就能客观公正地看待自己,心平气和地对待他人。

人生价值的实现范文4

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人生。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扎根边疆、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真抓实干、锐意进取的工作作风,爱民至深、为民至诚的公仆情怀……

60年来,一代代兵团人胸怀理想、信念如炬,一个个先进模范人物,用辛勤和汗水,在这片亘古荒原上描绘出一幅幅绚烂多姿的精彩画面,展示出兵团人独特的精神风采。

在兵团成立60周年之际,兵团评选出100名“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从本期起,我们刊发其中部分代表的先进事迹,敬请关注。

他是一名高校老师,可偏偏没有寒暑假,一年至少有十个月是在基层团场忙碌着。

他是一位职业经理,同时也是兵团精品课程《家畜育种学》的负责人,他把畜舍当成讲堂,履行着传道授业的职责。

他就是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廖和荣。今年10月,在兵团成立60周年之际,被兵团党委、兵团授予“兵团先进工作者”的荣誉称号。

从教授到经理

32年前,廖和荣从石河子农学院畜牧兽医系畜牧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

在教学生涯里,他始终站在教学、科研的第一线。2008年8月,廖和荣带领暑期科技服务小组到八师一五二团推广人工养殖授精技术,使该团的养鸡场年利润增加2万多元。

2009年4月,受兵团和石河子大学委派,廖和荣担任六师共青团农场党委常委、五家渠市现代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承担现代畜牧业产业化示范项目工程的建设管理和协调工作。

调到新的岗位,无论是资金筹措、立项设计,还是招标投标、施工建设,他都全力以赴。

在养殖场选址规划时,廖和荣跑遍了共青团农场22万多亩土地的沟沟坎坎,车走不了的地方就徒步,白天看地形,晚上写规划。

“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能全力以赴地献身于一种事业,是自己最大的幸福。”廖和荣常说。

养殖场变成“养殖厂”

八层立体笼养,供料、供水、集蛋、清粪和温、湿度等环境调控全部自动化运行;鸡蛋通过传送带进入蛋品分级包装间,自动选出破蛋、脏蛋、畸形蛋等不合格蛋,合格蛋自动喷码后打包;鸡粪自动被烘干,传送到肥料运送车上……

在这个长135米、宽30米、高6.8米的8层立体鸡舍内,“住”着16万只蛋鸡,而照顾这些鸡,只需要1名管理人员。

这就是六师与正大集团合作建设的现代化蛋鸡养殖示范场内的场景。

在养殖场设计时,廖和荣充分发挥在畜牧专业上的技术优势,提出“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设计理念,打破传统畜牧业的生产观念,彻底把畜牧养殖场变成现代化的“养殖厂”。

人生价值的实现范文5

关键词:电大教师;人生价值

广播电视大学,是成人学历补偿教育的远程开放教育大学,是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平台。[1]电大学习制度是“宽进”“严出”,“宽进”让更多人享受到公平的教育资源,以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严把教育教学质量关,充分展示“平民进步的阶梯、教育公平的砝码、学习者充实自我和增进动力的补给站”这一电大核心价值,切实让学员做到在快乐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快乐学习,既让学员享受学习的乐趣,又能得到学历补偿。这种教育模式的实现,关键在电大的教师。而当今的电大教师,普遍都有一种“半空吊”的感觉,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既没有全日制高校教师的荣誉感,又很难找到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支点。这很容易造成电大教师专业方向上的茫然感、难以施展才华的失落感、未能实现自我的痛苦感。下面我就电大教师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谈点看法。

一要自信。自信,绝非阿Q式的自欺欺人。坦率点说,如果我们不自信,那不就是自己看低了自己吗?我们自信,我们是伟大的,不是我们自己多么伟大,我们的伟大是电大教育事业的壮丽伟大!我们自信,我们是崇高的,不是我们自己多么崇高,我们的崇高是电大教育事业的崇高!一方面我们别无选择地选择了电大教育这一职业与事业;另一方面,我们如果不能耐心真诚地、实事求是地认可电大教育事业的价值,那么,我们自己挖了自己的墙角呀!这就失去了作为一名电大教师的自尊,那样我们何来干事业的朝气、拼学习的劲头?做一个电大教师是光荣的,也是十分辛苦的。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默默付出,一直在现实课堂与虚拟课堂打拼,承担着繁重的教学、教改和科研任务。一年到头很少休息,双休日和晚上都排满了直播课、面授辅导、网上检查作业和远程论文指导、答辩等教学工作,经常累得疲惫不堪,无私奉献,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用得上、下得去、留得住”应用型人才。当看到一批批毕业生在各自岗位上发挥重要作用、取得骄人业绩时,我们心中感到非常满足和自豪,人生价值在电大这个平台上得到了最充分、最有意义的体现!

二要转变观念。教育作为人的一种生存方式体现了受教育者和教育者的生存处境及其终极关注。[2]就教育而言,不同类型的学校和学校内的不同工作领域,“育人”始终是基本功能中核心和根本的内容。[3]电大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同样面临着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上。也就是说,对电大的办学者来说,要努力克服“见物不见人”的思想,作为电大教师来说,首先应当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和其它任何类型的学校的教师一样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其实,从电大教育的培养对象和学生的生源结构来说,电大教师更需要具备精湛的育人知识与育人能力,才能完成社会和国家赋予我们电大人的使命。因此,电大教师在精神上树立起的科学的教育观就显得非常重要。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师最根本的教学目标在于教导学生追求真理,学生最根本的学习目标在于学习做个真诚的人。总之,电大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用一颗真诚的心,唤醒学生的人文意识、现代公民意识和学习意识,让电大课堂变成学生学习成长与精神成长的共同家园。

三要讲师德。德才兼备,德字为先。作为电大教师,其“德”就是师德。师德是教师的本质特征,更是电大教师应具备的品德。因此师德为先就不容质疑。首先应体现在对电大教育事业的热爱上,对电大教育事业的忠诚上。有了这样的感情,你就会不顾一切执着追求,不顾一切无私奉献,真正做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倘若你有这份感情,你就会做到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就会作到。例如,要求学生要书写工整,电大教师在板书或批改作业时,就得一丝不苟写得很工整……这些看起来是细节、是小事,但正所谓校园无小事,处处可育人,于细微处见精神,是老师人品的自然表露。老师的言传身教,身体力行,潜移默化对电大学生的影响和教育的作用,不可低估。

四要不断学习。要想不辜负邓小平亲笔批示创办电大的深远情怀,要想留给电大学员一个良好的教师形象,成为众多成人学子的朋友,做一名具有亲和力、感召力、影响力、凝聚力的电大老师。务必要在学习上苦下功夫。知识在不断更新,我们更应自觉地加紧学习,争取掌握更多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里面的许多东西,包括一些专用术语,如果不学习、不请教,就看不大懂。很多成人学员学识不错,且社会经验丰富,如果我们电大教师只停留在书本知识上,就很难满足学员的需要。所以,不管什么时候都要学习、学习、再学习。应当学会毛泽东同志所提倡的“挤”与“钻”的精神,先挤出时间来学习,然后再钻研进去,争当理论学习的“活字典”,电大业务的“活档案”,与时俱进的“活电脑”,排忧解难的“活雷锋”。自己掌握的知识多了,学问多了,精神境界也就会高起来。

五要正确比较。错误的比较,于己、于人、于事业都是百害而无一利的。正确进行比较,比出干劲,比出正气,比出和谐。如果我们总是把关注点放在物质利益上,就有可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陷入堕落的泥潭;如果总是拿别人的短处比自己的长处,觉得谁都不如自己,就会眼高手低,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想做,最终什么都做不成。如果简单把电大与普通高校进行类比,把电大教师与普通高校教师进行简单比较,就会产生什么都比不上的自卑感。普通高校是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精英人才的地方,学校里大师云集、英才辈出、硕果累累。电大主要面向高考落榜或因为其他种种原因丧失学习机会的社会人员和需要提高学历层次的在职人员。电大教师很难产生登上三尺讲台的神圣感,也很少有普通高校老师的光环。所以电大教师必须正确看待不足和差距,正确比较,才能完善自我、提高能力、增长才干。并且把存在的不足和差距变成前进的动力,这样的比较才是健康有益的。这样就能客观公正地看待自己,心平气和地对待他人。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崇尚学习的时代。尤其是当前,“终身学习”成为人们的共识,这也就赋予了电大和我们电大教师新的内涵。我们相信随着“学习型社会”的不断深入以及现代开放教育的深入发展,电大教师将会绽放新的价值成果。

参考文献

[1]王运涛.如何当好“学有所教”的电大老师.价值中国网.

[2]李小鲁.教育作为人的生存方式[M].广东教育出版社.

人生价值的实现范文6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困境;对策

一、人的价值实现的内涵

所谓人的价值,就是指人对于他人、对于社会所具有的意义或作用,是人对于他人及社会需要的满足。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是人的价值的两个重要方面,在马克思主义者看来,人既是目的也是手段,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人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是不可分离的,它们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人的社会价值是人的自我价值的基础和前提,所以,人的价值主要在于奉献,实现社会价值,为自我价值的实现创造条件。另外,自我价值是社会价值实现的原动力,我们要注意满足人的个体需要。但是人的社会价值与人的自我价值之间又存在矛盾的一面:社会价值的实现总是以牺牲个人的某些自我价值为代价的,而自我价值在实现过程中也往往出现与社会目标不一的地方。可见,人的社会价值与人的自我价值是相辅相成的,不能顾此失彼,实现人的价值就要达到人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双重实现。

人的社会价值的实现是指人的内在价值(品德、知识、能力及身体素质等)转化为人的外在价值,并作用于社会产生良好效应的过程。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即个人的需要得到尊重和满足,个人得到公正的待遇、发展完善的机会。人的价值实现是一个复杂的实践过程,需要一定的主客观条件,这些条件的具备离不开社会和个人的努力。

二、人的价值实现视角下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困境

(一)信仰价值模糊化。在价值观多样化的今天,大学校园出现了信仰危机和精神家园迷失的现象,很多大学生的信仰价值模糊化,缺少安全感和归属感,没有自己的一个核心价值观。在这个信息无孔不入的社会,各种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相互影响,同时也使他们之间的文化冲突较之以前更为激烈,尤其是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自己经济上的优势宣扬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夸大我国社会转型期出现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使一部分大学生动摇了社会主义信念。

(二)价值主体自我化。新时期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呈现出朝个人倾斜的发展趋势,个别大学生个人主义、利已主义膨胀,集体主义观念淡化,他们高度重视自我价值,“自我”意识强烈,过分关注自我,在学习和生活中只考虑自己的需要和注重个人的发展,认为个人利益高于一切,绝对不允许他人对自己的利益构成伤害和威胁,对别人缺乏必要的关心和理解,所作所为均只为自己着想。

(三)生命价值危机化。当代大学生缺乏对生命意义的理解, 忽略了生命价值的存在,出现了对生命漠视的现象和行为。由于学习与就业压力的增大,人际关系的不良适应,人格发展的不健全一些原因,大学生很容易产生心理方面的危机,比如对生命意义的困惑,无法排遣的郁闷,存在价值的无法体现等,再加上现阶段学校社会忽视了对大学生人的生命及生命意义提升的教育等原因,导致大学校园里各种轻易结束生命的自杀、他杀事件屡见不鲜。

(四)价值取向功利化。当代大学生的功利化价值带有浓厚的功利色彩,偏重于物质方面,注重直接利益和行为的直接效果,容易导致短期行为;当代大学生缺乏远大目标,学习上急功近利,容易导致当代大学生重智力因素、轻非智力因素,有智力却无智慧;在人际交往中,对金钱与权势的青睐势必导致人际关系被异化为金钱关系;择业上的经济利益、个人利益的驱动,也会导致社会发展中出现若干问题,比如偏远落后地区的人才短缺等。这些负面效应如果不及时加以引导或引导不利,势必会影响当代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人的价值实现的对策

针对当代大学生在实现人的价值中出现的一些困惑,应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提出相应的对策,加强正确的价值观教育。

(一)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在人的主观精神世界中居于核心地位, 理想信念教育, 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所在。所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加强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教育,特别是加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教育,全面提高他们的素质,使他们形成完美健康的人格,从而走好未来人生的道路。

(二)集体主义价值观教育。集体主义是国家和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价值取向,社会的转型并不意味着集体主义观的过时。相反,当代构建和谐社会赋予了集体主义新的内涵,那就是由合作、顾全大局、团队精神等内涵构成的和谐观念。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学校应在充分肯定学生自我意识教育成果的同时,强化大学生以集体主义精神为核心的价值观教育,实现个性张扬与集体观念在大学生身上的和谐发展。

(三)生命价值观教育。人类活动的本质在于维系生命的延续和发展,而作为生命传承的教育实质上是个体生命依赖教育不断提高生命质量的过程。因此,有必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生命教育的主要载体,将生命教育与人生观教育、人生理想较好地结合起来,教育学生科学、正确地对待生与死,热爱生命,体现生命价值。具体来说,就是让大学生了解生命知识、生命现象和规律,用客观、科学的态度看待死亡,让他们在生命发展过程中享有完整的、发展的、愉悦的、健康的生命,培养其珍惜、尊重、热爱生命的态度,引导他们科学地认识生命哲学,认识人性,在理解生命的必然性、偶然性和不可逆性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四)社会主义义利观教育。社会主义义利观的教育, 是指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义、利之间的关系,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义利观,对大学生进行义利观教育,帮助他们找到解决现实矛盾的方向、决心和信念。教师应该正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导向,注重学生关心的问题,把社会主义义利观教育融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之中,增强教育内容的针对性,研究和解决当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注意激发和保护他们的爱国热情,帮助他们全面、辩证而又客观地认识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充分利用和借鉴我国传统义利观的积极因素,对各种错误思潮作出令人信服的分析和批判,增强大学生抵御腐蚀思想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黄楠森.人学原理[M].广西人民出版社,2005.

人生价值的实现范文7

《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于2011年2月24日正式颁布实施。四月份以来,我校党员多次集中学习,并且要求党员挤时间进行自学,在自学中,要对《准则》及释义的主要内容认真学习,要全面把握基本内容,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要求我们的党员干部要廉洁从政。学习之后,感受颇深。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一直都很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好多干部也为之付出了自己的一切。但是我们也知道,这项工作任重而道远,时至今日,腐败的现象还没有完全禁止。今天,当我们翻开《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读本仔细阅读,它包括总则、廉洁从政行为规范、实施与监督、附则,从14条增加到了18条,由“30不准”增加到“52不准”。内容和篇幅都增加了很多,而且新的《廉政准则》更加全面细致,它将党员干部的工作、生活以及涉及廉政的各个方面都作了明确说明,使之更加完善,更加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充分体现了我们党解放思想的工作思路,体现了我们党对于党风廉政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反腐倡廉的坚强决心和坚定的信心。

在学习中,我深刻地认识到,廉洁从政建设将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近日来,我从网络、报纸、电视中看到许多报道:好多领导干部收受贿赂达上千万,上百万。他们目无党纪国法,当冰冷的手铐出现在他们面前时,他们才后悔自己没有认真学习《廉政准则》。众所周知,贪官污吏人人憎恨,人民需要的是廉洁从政的好公仆。因此,贯彻实施《廉政准则》,是新形势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教育的现实需要,是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举措。作为一名党员,我必须要认真学习《廉政准则》,在工作中要严以律己,以身作则。我要经常用《廉政准则》为自己的行为敲警钟。时刻牢记“我是共产党员”,时刻记着一个叫响;两个牢记;三个时刻装着;四个争先;五个不忘。即:一个叫响“我是共产党员”;两个牢记:牢记党的宗旨和牢记入党誓词;三个时刻装着:心中时刻装着学生,心中时刻装着家长,心中时刻装着学校(老师);四个争先:师德争先优良,师风(作风)争先端正,学习争先提高,工作争先一流;五个不忘:接受任务时不忘自己是共产党员,分配报酬时不忘自己是共产党员,面对荣誉时不忘自己是共产党员,碰到困难时不忘自己是共产党员,受到委屈时不忘自己是共产党员。要自重、自爱、自勉,要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同事,始终摆正自己的位置,要把国家、集体和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时刻关心学生,关心学校的发展,真正成为一个值得学生尊敬,家长爱戴的人民教师。

总之,我会自觉遵守《廉政准则》,用《廉政准则》来约束自己的言行,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做好本职工作,多学习,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人生价值的实现范文8

历史是人的历史。没有人便没有历史。但人以及人的社会不是历史发生的必然性根据。不能认为历史为人所固有,否则历史就是某种神秘主义的东西了。也不能认为有人类社会便有历史。这种认识如同认为有人便有历史一样,什么也没有说明。当然,历史也不是被外在的力量附加到人类社会中来的,否则这种力量只能被解释为具有超自然的属性(如圣经所说的人类的始祖被上帝驱除出伊甸园的事件)。

人的创造历史的实践活动也不是历史发生的根据。的确,人是历史的主体并创造着自身历史。但这仍然无法揭示出历史本身是如何发生的。这是因为,通常所谓的“人创造了历史”是指历史之中而不是历史之外的人创造着历史,否则创造历史的人将永远被排除在历史之外,犹如人推一辆独轮车,独轮车总是在人之外一样。“人创造了历史”只能说明人与历史之间存在一种互动关系或互动过程,而历史发生所需要的根据,这一点仍然无法得到说明。

由于在历史发生的问题上缺乏必然性根据,以往的历史观都是无根的。人们只知道历史相对于个人的优先性,不知道人的价值悬置相对于历史的优先性;只知道历史的决定性质,不知道历史的人本性质;只知道人属于历史,不知道历史属于人;只知道历史会走向未来,不知道未来将回归到人本身;只知道历史是开放的,不知道历史是会终结的。

人的历史应该从能动的价值存在开始

动物只有日常生活过程,并无历史过程。历史是人类社会的独特现象。为什么只有人才有历史?人的历史发生的必然性根据在哪里?这个问题在以往的哲学和史学研究中也有所触及。但基本思路是从人有什么入手。如人有脑和手,可以制造工具,而利用工具的劳动则创造了历史,等等。实际的情况可能正好相反。历史是原先没有后来才有的事物,从内在的逻辑看,历史的发生应该从没有什么的地方开始。从没有什么到有什么(无中生有),这才符合历史发生的基本特征。当然,这也符合历史过程的基本特征。

但常识告诉人们,无中是不能生有的,历史不可能从绝对的虚无开始。这就决定了,历史的发生不能不从有即存在开始,而这个有即存在又不能不具有无即不存在的性质。就是说,历史发生的根据必须具备有与无、存在与不存在的双重属性。这个既有且无、既存在又不存在的存在只能是人的价值存在。这是因为,人的价值存在是这样一种存在:一方面,价值存在是非现实的存在,是不显现的存在,或者说是现实中的非存在(如饮食价值存在着但并不显现,显现的只是具体的饮食形式,谁也无法将存在着的饮食价值本身找出来);另一方面,非现实的价值存在代表着人的能动方面,能动性其实就是人的无中生有的能力,现实中非存在的价值反而创造出了现实中存在的价值(如饮食活动的不竭动力总是来自于存在着的饮食价值本身),说明只有能动的价值存在才是一切历史现象发生的源泉。

历史研究的开端不是人的外显活动(这种活动本身就需要根据的支持),也不是人之外的社会,而是人的内在方面即人的价值存在。由于人的价值存在着,才创造出了本不存在的历史,才使历史过程具有了发展进步(无中生有)的性质和特征。

有一个问题,就是:人的价值存在着,动物的价值也存在着,这不应该是有疑义的。为什么人的价值就与历史有关,动物的价值就与历史无关?这个问题不仅与价值存在的一般性质有关,而且与人的价值存在的特殊状况有关。

价值存在与价值实现

人的价值在人那里存在着。人是人的价值的存在根据。人有这样、那样的价值,或者没有这样、那样的价值,从根本上说,取决于人本身,而与外在的环境和条件无关。由于价值的根据不同,同样的环境和条件相对于不同物种,具有迥然不同的意义,是很难相通的。“鱼处水而生,人处水而死,彼必相与异,其好恶故异也”(《庄子》)。人不会有鱼、鸟那样的价值,同样鱼、鸟也不会有人那样的价值。

人的价值就是存在着的价值。价值存在就是每一物种所应享有的内在的价值规定。人是一棵内涵价值的种子,孕育着生命的全部可实现的价值,而不是盛价值的空盒子,不断被历史和时代赋予新的内容。当然,古人有古人的价值,今人有今人的价值,后人有后人的价值。但这是价值实现而不是价值存在的问题,二者不能混淆起来。如同一样的种子撒在不同的土地上,在不同的营养、水分和气候条件下,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一样。经济社会条件只能决定人的价值能否实现,以及实现到什么程度,不能决定人的价值是否存在;只能是价值实现能否实现的根据,并不是价值是否存在的根据。

价值存在是自足的存在。到晚期智人(即现代人类)阶段,人类物种的生物进化过程终结了。人的价值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基础至此定型了,人的价值长住不变了。从人类物种最初确立起,到人类物种最后终结止,人的价值存在永远是一个常数。它既不需要特意地增加什么,也不需要特意地减少什么。相对于自足的价值存在,由于受到了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的价值实现是自足受限的,甚至是残缺不全的。没有一个人能够在绝对意义上享有人所本有的全部价值。

价值就在人本身。价值存在先于价值实现。价值实现以价值存在为前提和根据。从价值存在的角度看,人不可能实现根本不存在的价值。人只有存在自由、解放的天然需要才会去追求自由、解放,如果人像穴居蚂蚁一样,天然遵从一种等级制度,自由、解放对他来说还有什么意义?

价值存在同价值实现有内在的、必然的联系,二者之间不存在相互转化的原则。价值存在是静默的,价值实现是喧嚣的。但是,价值存在的静默状态又是相对的,只要出现了内在激活或外在激发的因素,价值存在的静默状态就会向价值实现的喧嚣状态转化。没有这种转化,人的任何价值都实现不了。

如人的饮食价值是一种与人的存在相始终的价值存在。一个人可以拒绝吃饭,但决不意味着饮食价值会因此而消失,相反,它仍然会静默地存在着。实际上,饮食价值又是人们每天都要实现的价值。这种价值被不断地从价值存在状态激活到价值实现状态,呈现为激活、满足、再激活、再满足的周期性。

价值悬置

一般而言,任意一个物种都是自然界长期演进的产物。要么是环境适应了它,要么是它适应了环境,结果都是一样的:有一个物种,便有一个与之相对应的适宜性环境。在这种情况下,每一个物种的价值存在与该物种的价值实现是大致吻合的。人的情况则相当特殊。

自从人类有了一颗完善的大脑和一双灵巧的手之后,她对所在世界的要求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人类要求的是精密的机器,而自然界给予的是粗糙的石头。对于人类的要求,自然界是无能为力的。人的适宜性环境在未来,而不在当下的生存状况中。而未来是需要靠人类自己去创造的。

与其他物种的根本不同之点在于,人类找不到一个现成的、与人的价值存在相适应的自然、社会和心灵环境。人是被自然创造出来的,而人所在的这个世界并没有做好接纳他的准备,人也无法现成地接受先在于他的这个世界。人的价值被悬置起来了。要解决生存困境,人只能创造自身的历史。

动物没有自身的历史,因为动物的价值没有被悬置起来。在动物界,有一个物种便有一个与之相对应的适宜性环境。动物活动的目的是寻找适宜性环境,而不是创造适宜性环境。动物的生活就是日常生活过程,即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的过程。动物有日常生活过程但没有历史。人有历史的事实表明,在人这里有历史发生的特殊根据。

人的生存困境不是“动物性”价值得不到满足的困境,而是“人的价值”得不到满足的困境。就是说,最初的人只是在价值存在(人的内在规定的价值)的意义上是人,在价值实现的意义上是非人。或者说,在价值本有的意义上是人,在价值实有的意义上是非人。价值的悬置使人处在不安定的状态中。当然,动物也会处于不安定状态。不同的是,动物的不安定状态是可以即时解除的,人的不安定状态带有与现成环境根本无法妥协的性质。适应不是人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合适理由。

动物不必为了“活得更好”的念头而劳心费神,也不必为创造新价值而活动。可人就不同了。每个人都是现实的或潜在的理想主义者。最愚钝的农夫也会具有生活的想象力和期盼,想象和期盼着不同于贫困现状的温饱生活。只要悬置的价值没有真正地落到实处,“活得更好”将是人的永不枯竭的动机。

价值的落实与历史的发生

动物只有价值实现的问题,人因为价值悬置着,所以有将悬置的价值落到实处的问题。当然,价值落实也是一种价值实现,但却是极为特殊的价值实现。一般的价值实现可以得到即时满足,价值落实不能得到即时满足,需要经历一个既确定又不确定的过程。一般的价值实现的结果是比较确定的,价值落实的结果则是不确定的甚至是出乎意料的。一般的价值实现只是实现了以往就有的价值,价值落实则创造出了新价值。

价值悬置本质上属于价值存在的范畴,是静默存在着的价值。价值落实则进入到价值实现的范畴。人所本有但未曾实有的价值要实现出来,是必然要解决的生存困境,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这就意味着,只要出现内在激活或外在激发的因素,人进入到一种“价值的要落实状态”就是迟早要发生的事情。

价值的要落实状态是生命的张力,是精神心理的动力趋向,这种状态和趋向不再是引而不发地、静默地存在着,而是引而要发。这种引而要发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外显的实践行为,类似于物理世界中势能向动能的转化。“要落实”是势能,“落实着”是动能,实践是体现“要实现”的价值势能向“实现着”的价值动能转化的载体,本身就具有二重属性。

价值落实与一般的价值实现之于人的主观意义也有着实质性的区别。对于一般的价值实现,人不仅是有价值经验的,而且是有合理预期的,在大体的方向上和大致的过程中,这类价值实现不会落空,也不会出错。如每天都重复的吃饭、穿衣、上学、做工的日常活动。对于要落实的价值,对于人所本有但未实有的价值,由于这种价值的前所未有的性质,人没有任何价值经验(如在茹毛饮血的初民时代,人对美食就没有任何经验),也没有必要的合理预期。结果,价值落实过程的试错和反复难以避免。于是价值的再评价和再选择便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了。在100次、1000次的试错和反复之后,一次正确的选择仍然可以矫正以往在价值落实上的偏离,使之重新走上正轨。

人生价值的实现范文9

关键词:劳动 贡献 人生价值

1.价值和人生价值的内涵及表现

“价值”是指事物的某种属性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对人们具有某种积极意义。

马克思说“‘价值’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 “是人们所利用的并表现了对人的需要的关系的物的属性”,“表示物的对人有用或使人愉快等等的属性。”作为个体或群体的人,既可以做为主体向社会、他人索取自己的需要,又可以做为客体向他人、社会提供某种需要,满足社会或他人的需要,这就产生了人生价值问题。

而从概念层面上理解,人生价值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解释。一方面,在人生的整个过程中,人通过自己的劳动或其他行为满足社会或他人的需要,因此,人生价值是通过个人的劳动来实现的。另一方面,人生价值还体现在他对社会或他人的作用方面。即一个人只有以他的贡献为人类谋利益才称得上有价值,依照贡献的多少评价价值的高低,个人对社会的贡献越大,就越能得到个人价值的升华。这贡献主要是指有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也就是说,人生价值应当以贡献社会和造福人类的多少为准绳,以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文明为最高标准。

因此,人生价值,是通过劳动来实现的,是通过贡献来衡量的。

2.人生价值的结构

人生价值从纵向上看可以分为生命价值、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三个组成部分。

人的生命价值,就包括了健康的体魄,发展的智力,旺盛的生命力所具有的价值,人的生命的存在和延续本身就是一种价值,它为人们创造更多的价值提供了可能性和必要性。因为只有在生命存在的前提下,才能够创造价值和享受价值,才能为自我、他人、社会做出贡献。因此,生命本身对于社会和个人都有着很大的价值,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对认识和尊重人的生命价值就做出了相关的阐述。

人生的内在价值,也就是一个人具有的潜在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是个人能力与素质的综合体,既包括了一个人的理论学识,又包括了他的人格素养。

人生的外在价值,就是人生内在价值的外化,是人生内在的知识才能、品德等通过社会实践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转化为为他人、社会做出的贡献,并且满足了自身的需要。而人类的实践活动,就是发现和创造价值的过程,它体现了人生价值结构的重要特征,外在价值就包括了我们所讲的社会和自我价值。

这三个价值结构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并且相互转化的,构成了人生价值的内部结构。生命价值是人生价值的出发点,同时又是人生实现价值的目标和归宿;内在价值只有转化为外在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才能获得真正的意义;而人在现实世界不断自我满足、贡献社会,才能不断提升人生的生命价值。

3.人生价值评价的二元指标

人生价值的评价可以从谁在评价、评价什么、评价的标准是什么三方面入手具体讨论。

首先,从时间和空间上来看,人生价值的评价者也就是评价主体是在历史演变的过程中,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在任一社会时期,只有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和社会前进方向的,代表绝大多数人根本利益的评价主体才有可能做出正确的评价,是真正的评价主体。由于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总和。因此,人生社会价值的主体就是社会中的人、集体、他人,而人生自我价值评价的主体就是自己本身。

其次,人生价值评价的客体就是评价的对象,是客体的人的活动所产生的现实结果,也是主客体之间反应出的一种价值关系,这个对象同样是要置身于一定的历史社会条件下。

最后,任何一个评价都有一定的评价体系和标准。从历史演变上来看,奴隶社会是以血统价值的标准来作为当时的主流人生价值评价标准,血统的高贵与否是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价值或者有多少价值的唯一原则,这种标准符合当时的社会现实;封建社会主要以等级地位的高低和权利的大小作为评价人生价值的标准;资本主义社会,主要把财产的占有和金钱的多少看做人生价值的砝码。但是它们都具有各自的缺陷,比如:血统的高贵与否并不能代表人对社会的贡献大小,血统的高贵与否不能决定人是否具有才能,况且人具有才能未必对社会做出贡献;另外,对于资本主义社会价值观来讲,金钱的多少未必能够反映其拥有者对社会的贡献程度,也不能反映拥有者的社会价值,同时作为精神层面的贡献是难以用金钱来衡量的,所以这种评价观也是不合理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评价人生价值的标准也应该从实践的角度考虑,即从劳动出发,劳动就是劳动者个人生命存在的形式,也是主体评价客体人生价值的根本标准。

综上,个人的自我价值,就取决于他满足社会需要的劳动和贡献,其实现过程,就是劳动、贡献于社会的过程。劳动和贡献,就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

下面就从劳动和贡献这两个指标来浅析它们为什么是评价人生价值的标准。

3.1劳动是获得人生价值的唯一途径

对于劳动,我们首先要把它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才能展开讨论。同时,人们要想获得人生价值,就必须进行劳动,这是获得人生价值的唯一途径。因为劳动能创造一切,包括人生价值。每个人通过体力的或脑力的劳动,创造出更多的物质产品或精神产品,贡献给社会或他人,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这些劳动的物质产品、精神产品是人生价值的结晶,是一定人生价值的物化表现。所以人们是在劳动中获得自己的人生价值。

马克思认为,纵观人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在劳动的推动下获得自由全面发展的过程。同时还指出:“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的结合,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个人的唯一途径。”劳动不仅可以使人全面发展,而且使人的价值得以实现。

劳动促成了人的价值的产生。劳动创造了价值的主体——人,创造了人类社会,也赋予了人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能力。人的劳动能力使人具有自我价值;劳动在创造人类社会,创造人的自身价值的同时,也创造了人的劳动生产关系,即社会关系。人在社会关系中通过劳动把自身的潜在价值发挥出来,为社会创造财富,使潜在的变成现实的,这就是人的现实价值,即社会价值。在这一过程中,人的劳动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劳动积极性得以充分提高。劳动者得到了社会的认同,人的价值在劳动中得到公正的评价和实现。

劳动是人的价值评价的客观标准,是因为人的价值体现在其对社会的贡献中,人生的价值是通过人所创造的满足人类生活需要的物品的价值来表现的。在这个意义上,人的劳动成果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是衡量人的价值的尺度。这点就把劳动和贡献相联系了,一个人劳动贡献和创造成果的大小,标志了他人生价值的大小。创造的价值越大,对社会的贡献就越大,那么他的相对社会价值也就越大。人的相对社会价值的评价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个人首先要通过劳动为社会作贡献,然后社会根据个人贡献的大小,及社会需要满足的程度,给予个人相应的满足及肯定。因为,没有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与满足,人生价值就失去了实现的必要条件。作为价值主体的人,应该从社会得到他所应有的利益。若片面地强调贡献,忽视人的自身利益,最终是不利于人的价值的实现。

3.2贡献是衡量人生价值的一个尺度

人生价值的大小还取决于自身贡献能否实现和实现的程度如何。人生价值的实现过程可概括为:人们通过自身劳动做出贡献——得到社会的认可——社会给予其尊重和满足——实现人生价值。由此看来,人生价值的实现也和其贡献密切联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生价值不在于等级和地位,不在于金钱和财富,而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和创造财富。一个社会,如果人人都只想索取而不思贡献,那么这个社会就会灭亡,个人的生存也无法保证。因此,创造和索取、贡献和享用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共同维系贡献和索取的内在平衡。

人生价值的实质是以贡献和索取的关系为实际内容的人和人的关系。作为集中体现个人人生自我价值的“索取”和作为集中体现个人人生社会价值的贡献,在人生价值体系中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索取推动了贡献,贡献满足了索取,又刺激进一步地索取。索取是个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光贡献不索取,个人无法生存和发展,最终也就谈不上贡献;而贡献是个人索取的现实保证,光索取不贡献,不仅无处索取,而且即使有所索取也会坐吃山空。因此,索取和贡献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

同时,贡献和索取并不是并列的,是有主次的,社会要能够提供实现个人“人生价值”的各种条件。首先,先贡献再谈索取。要把这些条件创造出来。贡献是索取的基础,只有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为社会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对社会和他人有所贡献,社会才能发展,个人发展和个人价值才能得到保证。其次,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整个社会价值是全部个人人生价值的集合,表现为社会对其成员需要的一定满足以及对自然界的合乎规律地改造。社会价值制约和统摄着个人的人生价值。因此,社会价值是高于个人的人生价值的,个人的人生价值必须服从于社会价值。而作为个人价值的组成部分的个人社会价值也应是高于个人的自我价值的,即个人的自我价值应服从于个人的社会价值。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客观、公正地评价人生的价值就看人们做出的贡献是否有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是否有利于社会生产力提高和社会的进步,是否有利于人民的利益。因此,每个人都应融入集体,融入社会,在尽力为他人、为社会做贡献中体现自己的价值,同时要客观、谦虚谨慎的看待自己的劳动成果,不断地创造新成果,为社会做出新贡献。(作者单位:西南石油大学)

参考文献:

[1]艾永发.人生价值评价标准初探.法制与社会[J] 2007.04

[2]彭伟忠.人生价值的结构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6.4

[3]陶富源、李华平.论人生价值.皖西学院学报[J]2004

人生价值的实现范文10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规律;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6-0207-02

党的十明确提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建设全过程。深刻把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内在规律,是探索新的教育途径,切实有效融入高等教育全过程的理论前提。只有把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过程中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找准着力点,才能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过程认知、认同、践行三个基本环节的有效转化。

一、把握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系统规律,强化核心价值体系认知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首先是认知教育,使大学生系统地了解、科学地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目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已经进教材、进课堂,但如何更有效地进头脑,还要在理解大学生认知形成规律和成长成才的需求的基础上,强化核心价值体系认知。

首先,根据认知形成规律将核心价值内容融入学生知识体系。认知形成是信息呈现、注意、理解、接受的过程。其中呈现的形式、切入点涉及受教育者认知系统是屏蔽还是开启,与受教育者原有认知图式的关联度决定了信息被注意的可能性大小。因此了解大学生当前最关切的问题、最困扰的问题,是与受教育者建立高效信息传输渠道的第一步。从注意到理解是阐述观点、用论据论证观点的过程,用大众化、生活化的语言,准确解读和诠释概念和原理,沟通生活和理论,让理论的凝重色彩与生活的明媚色彩之间进行有效转化,才能使学生保持久的注意,使理解成为可能。而理解能否实现取决于论据的有效性、强度和吸引力。充分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性和实践价值,直面社会矛盾和学生的思想困惑,并精心挑选、组织最新,最有说服力的论据能够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理解的效度。从理解到接受,是受教育者将新知识与原有认知图式结合,融入到已有知识体系的过程,这一步的实现要遵循思维的逻辑原则,以理服人。正如马克思所强调的:“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逻辑思维是保证思维结果可靠性,把握现象和本质的根本联系的有效思维工具,例如讲八荣八耻,教育者如果用彭宇案得出现代社会道德沦丧的结论,就是一个不充分条件的推理,违反了普通逻辑中的“充足理由律”(普通逻辑的四条基本规则是: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因而出现了思维混乱,得出错误的结论。

其次,根据成长成才的需求层次把握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统一。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是多层次多领域的,依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可以将大学生的基本需求归纳为三个层次:生存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第一,生存需求。为满足生存需求,大学生对获得谋生技能、获得知识都有很强的动机。而教育者对学生个体这一需求的回应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思维方式)、共同理想(动力源)、爱国主义(责任担当)、创新精神(应对方式)相结合,在动力、思维方式和应对方式等各方面给予系统引导。第二,归属与爱的需求。大学阶段,满足归属感与爱的需求的主要关注资源是友情和爱情,大学生对友情和爱情两个重要人生课题的关注度仅次于学习,课堂调查中达到70%。对这一需求的回应要与社会主义荣辱观(价值选择和规范)的内容系统结合。第三,自我实现的需求。当代大学生表现出较强的自我意识,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和实际利益的获得。因而当代大学生往往以自我感受、自我判断和自我体验作为价值判断的第一标准,由于个人主观感受具有片面性,从而导致部分大学生出现片面追求个人价值、个人利益和个人需求的实现。对这些错误的自我实现路经的引导在教育过程中只有与前两个层次的需求结合起来,区别个人利益和个人主义、勤劳致富和拜金主义、享受生活和享乐主义,在尊重和肯定前两个层次的需要的合理性的基础上,强调第三个层次的需求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才能使理论更有说服力。根据大学生成长成长的需要把握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统一,能够使学生零散的认知向系统认知深化,认知效果得到强化。

二、把握社会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个人价值信念的规律,深化核心价值体系认同

认知不等于认同,大学生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当作知识来学,只求考试过关,还是内化于心,当作武器来武装自己,是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要攻克的瓶颈问题。我们要从理解个人价值观形成的机制和社会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个人价值信念的规律切入,深化核心价值体系认同。

首先,个人价值信念的生成是个体生活实践感悟与外在社会引领相互作用的过程。价值观教育不同于一般的知识教育,价值观是人们在社会关系中对客观存在的各种价值现象总的看法和反映,尽管价值形成必须有其客观的社会基础,但价值总是同人的需要有关,是以自身需要为标准,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因为对个体需求的关注度不同,对个人价值信念的生成机制有两种主要观点,一是注重人的个性尊严和生存权利,认为价值信念是人在生活实践、人生经历中自主选择和感悟的过程,另一种主张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个人的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认为价值信念生成是个体接受、认同必要的社会基本价值理念,并内化为个体价值信念的过程。持第一种观点的人认为教育者的角色应界定为价值资源的提供者。在教育上主张采用“描述性方法”,强调程序性推理,旨在培养学生的价值判断和推理能力,引导学生独立、审慎地思考复杂的现实价值冲突,进而探索、发展理性的价值观念和价值态度,做出自主的价值评价和价值选择。持第二观点的人认为教育者的角色应界定为主流价值的权威传授者。在教育观上主张采用“指导性方法”,诉诸规范解释、劝说、榜样示范,传承社会普遍认同的共享价值和行为方式,倾向于用特定的价值规范指导个人的态度和行为,帮助其辨别是非善恶美丑[1]。这两种观点的长期争论恰好说明个体价值信念的生成是两种路径相互作用的过程。因此,要如何找到个体需要和社会需要的契合点,是深化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关键。

其次,寻找需要满足的契合点,实现社会核心价值的驱动和引领。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清楚地阐述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辩证统一关系,个人需要的满足与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契合,是激发出大学生自觉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在动力的重要着力点。从大学生内在价值取向来看,虽然大学生对个人利益、个人前途倾注了更多的关心。但是从整体来看,希望“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并重”、“贡献和利益兼得”成为很多大学生认可、推崇的价值取向,他们力图在个人与社会,奉献与索取问题的选择上找到结合点,这种并存选择的现实,提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满足大学生需求基础上实现认同的内在根据。而从外在社会现实来看,需要作为人对外界对象的一种依赖关系,在本质上是社会性的,是客观地被决定的。社会性的需要归根结底要在社会的发展中得到满足,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去实现集中反映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显然,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不仅是一个凝聚力量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利益增进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促进个人正当利益满足和实现的过程。

三、把握化解多元价值冲突坚守价值追求的规律,推动核心价值观践行

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面临的最严峻考验不是学生对价值体系的理解,对善恶的基本判断,而是他们面对激烈的生存竞争,面对充斥网络媒体的假恶丑,面对思想的交锋和观念碰撞,他们如何冷静思考理论与现实的差距,如何化解内心的价值冲突,坚持以自己的价值判断来规范自己行为的勇气和意志问题。

首先,培养学生应对价值冲突的能力是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实担当。核心价值观教育正视和基于社会客观现实(包括“真善美”也包括“假恶丑”),并旨在超越这一现实,才能最终实现价值教育形塑人、改造社会的根本目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的最终检验也体现在大学生对社会“假恶丑”现象的有效抵制,表现在对庸俗性的拒斥和崇高性的向往上。因此,在社会现实中观照个体的价值选择和价值行为,才能客观评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际效果。培养学生基于逻辑思辨的“价值理性”,引导学生独立、审慎地思考复杂的现实价值冲突,是中国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当务之急。中国人长期以来在农业自然经济条件下所形成的自然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思维方式,以经验性、模仿性、模糊性为基本特征,这种自在自发的初级思维形态成为中国人价值生存现代转型的重要阻滞。因此,培养严谨审慎的思辨态度,追求清晰性、一致性、正当性和可靠性的理性思维习惯,是培养中国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决策能力的基础工程。以此为基础才使主体具备了思维工具得以应对和化解中国社会转型和现代化进程中复杂、多元的价值冲突,主体通过发现思维中的逻辑错误(“偷换概念”、“倒置因果”、“以偏概全”等)才能解构主观的、不合理的价值信念,为坚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认同清除障碍。

其次,坚定价值追求,在践行中成长成才。践行是促使大学生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与“外化”的中介和关键。核心价值观要真正发挥其在大学生成人、成才中的作用,必须贯穿学习、融入生活,落实到实践中。构建两化教育模式“实践化”和“生活化”,推进“三进”工程:一进网络、二进社团、三进公寓是将校园文化建设、日常行为规范融为一体为学生搭建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情景和平台的有益尝试[2]。“实践化”和“生活化”教育模式,就是要通过社会实践,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探寻人生,匡正自我,感悟内化;在参与过程中,培养爱国情怀,激发服务人民的热情,进而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把树立远大理想同时代的要求同一起来。进网络,进社团和进公寓的三进工程,是创新教育活动载体,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增强学生的主体观念,唤醒学生的自律意识,最终将外在要求转化为内在坚定的自觉价值追求。

参考文献:

人生价值的实现范文11

的价值观是在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客观存在。价值关系虽然承载在客体上,但却充满了人的主观目的。这是主观见之客观的现实实践关系。价值不是“实体之有”或“属性之有”,而是“关系之有”,它不能融入主观世界或客观属性进行直观的理解。相反,我们应该将其归因于人的生存关系,并在实践中加以把握。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无法理解实践活动对人的解放的根本意义,因此他们掩盖了价值关系的生存本质和人文意义,也不知道如何从社会生活的内在根源上打开人们的生存意义。

价值关系。实践基础。存在蕴涵。价值观,as a,practical·fact,是在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客观存在。一旦价值关系被加载到对象上,it就会影响人类的主观目的。It is建立了“客观-主观选择”的实际关系。价值不是实体的存在或属性的存在,而是关系的存在 可以 不 是 合并 进入 这个 主观的 世界 或 对象 属性 对于 直觉的 理解。在合同上,it应该归因于人类的生存关系并植草于实践。旧的材料和思想无法理解实践活动对“人际交往”的根本意义,因此 他们 隐蔽的 这个 存在 本质 和 人文主义的 意思 属于 价值 没有从社会生活的来历中理解人类存在的意义。

价值关系。实践基础。存在意义。

。今天,这一问题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纠结价值关系究竟是“实体之有”、“属性之有”还是“关系之有”,目前还没有定论。价值关系作为在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客观存在,是否以及如何归属于于实践。从价值关系的社会生成、把握方式、物化特征、内在根源和历史选择等方面阐述了价值关系的实践本质及其存在意义,价值本身是实践中产生的实践事实或客观存在,价值关系是实践关系或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实践关系,是实践所规定的。实践是价值关系的自然决定者,是价值关系形成的基础、中介和纽带,也是价值事实、价值、价值评价和价值选择的内在依据和实现方式。值既不是实体,也不是实体的属性。归根结底,价值是一种现实关系(不是抽象关系)——实践关系。当然,并非所有的关系都是价值关系。人的物质实践活动自然产生的自然关系和人的实践活动之前或之外产生的抽象的主客体关系,不能视为真正的价值关系。列宁认为,所有的真理关系和价值关系都应该属于实践,应该由实践决定,因为我们“必须将所有人类实践视为真理的标准,以及事物之间联系的实际决定者和人们需要的点——包括完整的“定义”中去中的事物”[1]

的价值不是纯粹主观的,不只是从属于主体及其需要。换句话说,是否有价值并不完全取决于主体及其需要。主体说或需要说价值关系上有片面的规定。同样,价值也不是纯粹的客观,客观事物及其属性不能是单一价值关系的决定然而,客观主义和实质性的研究方法(“实体论”或“属性说”)也是片面的。从本质上讲,价值是实践中产生的对人类生存具有积极意义的关系。它反映了意义满足与主体与客体双向客体化活动所获得的满足之间的生存关系。价值关系既包括主客体之间的意义关系,也包括主客体之间的意义关系。它是在实践活动和人与世界关系中产生的“各方面关系的总和”,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积极意义[2]。在实践活动中,客体及其属性与主体(个体、集体或阶级)的内部尺度密切、一致、一致,从而产生“物为人而在”的价值关系。一个主体及其特征与其他主体的内在尺度紧密、一致、一致,也可以生成人为人而在、社会为人而在和人为人自身而在的价值关系。手段价值与目的价值的关系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是统一的,包括物质价值的物质价值关系、精神价值的精神价值关系、西方哲学倡导的神学价值的精神价值关系、非理性价值的模态价值关系、虚拟世界价值的幻影价值关系还有各种各样的价值关系。人们没有无缘无故地从事改造世界的实际活动。它总是以生命生存和发展的特定需要为基础,以特定的利益为驱动,改造世界,使世界从自由的事实转变为自我价值,使世界为人生存和发展,实践活动中为满足主体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形成的客体的积极意义关系是价值关系。这种关系存在于主客体的双向客体化中。它介于两者之间,因此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它既不能离开主体的需要,也不能离开客体的属性。这是两者的内在结合。实践正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它实际决定了对象所遇到的点人们的特殊需要。

。它的存在和发展与主体及其特征有着内在的联系。价值观具体指向主体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价值关系本质上是人类现实生存关系的集中体现。价值关系反映了“蒂芙尼早餐”的关系。如果这种关系不以现实的人及其生存需要为出发点,就不是真正的价值关系。如果没有与人的关系,没有与人的需要、与人的实践的关系,也就不可能形成现实的价值关系。然而,由于价值关系包含特定的主观内容,不能将其归为纯粹的主观关系或概念关系。事实上,价值关系包括主观因素和精神因素,甚至包括情绪、情态和幻觉,但这些东西不能单独存在和工作。他们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生存和工作。因此,我们不应将所有价值关系都融入主观世界,作出纯粹主观的理解。相反,我们应该属于人的实践关系,并在实践中把握它。与

类似,价值的存在和状态与客体(自然、社会和精神)及其属性有着内在的联系。价值观反映了客体与主体需要之间的积极关系。对象及其属性是价值的物质载体或载体。没有它,人们无法创造任何东西,因此很难形成价值关系。然而,哲学中的价值关系包括人与世界关系中有利于生命生存和发展的各个方面。这不能简单地归因于经济学中“使用价值”的关系。价值关系不仅反映了“事物对人的有用性”,也反映了人对人和人对自己的有用性。归根结底,这些有用性(或效用)是由实践创造的,并由人类实践活动赋予对象,而不是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自在世界(自然、社会和人本身)是对人产生的影响。在马克思看来,与人的实践活动没有任何关系、纯粹是人的外在的东西是“无”。马克思在这里说的“无”不是不存在,不是真正的不存在,而是对人们来说毫无意义和意义的价值“[3]因为价值和价值关系的产生历史,即整个世界与人之间的价值关系的物化过程,实际上是人凭借自己的实践活动而诞生的过程。在这里,我们应该注意反对两种错误观点:一种是将价值视为与主体和客体无关的超现实的绝对性存在“[4]204,并且认为是否有价值不取决于主体及其需求,也不取决于客体及其属性,而是取决于超越主体和客体的精神实体,价值关系完全由黑格尔的绝对精神赋予。它完全取决于评估者的绝对心念,这导致了客观唯心主义的ax线生物学。另一种观点认为价值是一种与人、主体和实践无关的客观存在。价值是客体的固有属性。这种观点不能回答为什么同一事物、同一客体对不同主体具有不同价值的问题。这种观点认为,是否存在价值以及价值与什么有关理性与人们对它的理解、感知和评价无关,它纯粹是人和人的实践之外的,是事物本身固有的自然特征和关系。实体说与属性说“在价值论,基本上是传统认知主义的产物,认知主义在价值观上导致了形而上学和机制。在马克思看来,这是一种把握“唯客体主义”的方式。本质上,它是“仅从对象或直观形式理解对象、现实和情感,而不是将其理解为人类的感性活动,作为实践,而不是从主体”[5]137。如果不了解实践及其效果,而谈论没有人类实践的价值关系的生成,它必然会撤退到旧唯物主义和价值论,根本不了解实践活动对人类的影响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这种关系范畴反映了客体的属性、功能和发展趋势与人和主体的需要之间的持续接近和一致性。这表明,价值本质上不仅反映了事物对人的有用性或事物对人的特性,而且反映了社会对人和人自身的状况。价值关系不仅有体现在人与自然物质利益关系中的经济价值(或自然价值),还有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伦理关系、法律关系、道德关系和政治关系等)中的人际关系价值,以及审美关系和浪漫关系中的欣赏、钦佩和钦佩引起人们之间的情感共鸣。正如马克思所说,“只有通过与他人的关系,人与自己之间的关系才能成为一座客观和现实的关系”[5]59。然而,人们在实践活动中产生的这些价值关系是以物质为载体,将“物质的有用性传递给人”的,因此,价值关系往往被缩小,误认为是单一的物质关系。事实上,这是对马克思实践价值关系的严重误解。质言之,价值关系具有和实践意涵的物化特征,它“需要被赋予关系意义的‘物质’纲要”[6]因此,价值关系是一种承载在客体上的社会关系,即实践关系。虽然

的价值关系会根据不同的人和不同的主体需求而变化,但这并不意味着价值关系会根据不同的人的情感愿望而转移,也就是说,价值不是主观存在,而是关系存在,一件事对人没有影响,价值是什么,价值有多大,完全取决于对象的性质、功能和发展趋势与用户需求之间的一致性在某种意义上,价值关系是一种“关系之有”。人们不能无中生有。主观意志和情感会对人们的价值理解和价值评价产生一定的影响,但这种主观评价本身并不能产生和创造价值。价值不是一个纯粹的外部“实体之有”,它离开了人,与人无关,而是指对象及其属性。在人的客观性的实践活动中,事物接近于人,事物满足于人。价值体现了一定的主观性。它属于人,指向人。它确实是由于主体的需要而转移的,但“主体不是主观的,人不是一堆精神”[4]205,而是指外部世界不断趋向于人、不断生成于人的现实生存关系。

知道价值是一个特殊的现实事实。它是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事物满足人们需要的本体论关系。它描述的事实不是对任何人都有效,而是与人的实践活动中相应的实践主体有效,事实与价值不是无关的,而是内在的蕴涵、互动和相互转换。它们纯粹是人们客观事实之外的东西。通过人的实践转化,他们将成为人的价值世界。马克思认为,在实践中,人们把整个自然视为“人类生命活动的世界”“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5]55。人类的每一项创造和发明,人类生产的每一种产品,人类的各种活动本身,都是自由世界向价值世界不断生成和转化的结果。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各种价值,事物与人的内在需要之间的联系方式是多样的,具体的价值形式也是多样的。多样的价值观有其共同的本质,即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意义接近关系。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一切有价值的东西都是劳动创造的。在人的客观实践活动中客体服务于人,满足于人,它涵盖了人生活的各个领域。总之,实践是价值关系的存在本体,它始终伴随着价值关系的产生和发展,客体及其属性只是价值关系一方的承载者,主体及其需要则是另一方的承载者。二者在实践关系中内在地存在和发展,并随着关系项的变化而变化。没有实践的联系和交叉,价值关系就不可能存在。客体及其属性的多样性、主体及其需求的丰富性,实现了价值的多维性、多层次性,但实质上,只有在人的客观实践活动中,与人的实践有关的真实客观事物,可以转化为人的价值客体,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主体与客体的价值关系。价值意识是对当前价值关系及其运动的主观折射和反映。它是社会意识中价值内容和主体意识的反映。从根本上说,它属于人们的实践活动,是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产生、发展和实现的。相反,它也是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评价和检查来衡量和实现的。将人的目的和尺度应用于对象,创造价值,是人的能动性的实践意图。“通过实践,创造客体世界,改造无机世界,人类证明自己是一个有意识的类存在物”[5]56。在创造价值的实践活动中,人们不仅在精神上,而且在现实中,蒂芙尼早餐中的上都,以及直观自身中的创造价值事实[5]57。价值意识来源于人们创造和享受价值的实践活动,总是以某种方式反映现实的价值关系和价值创造活动。在某些社会关系中,人们从事社会实践的水平和能力决定了现实的价值关系是什么。人们真正的价值关系是什么,他们倾向于什么,社会的价值意识将是什么。归根结底,这是社会的实践它是通过确定价值关系并最终决定以其为对象而形成的价值意识。虽然一些价值意识或价值观(如哲学)似乎与实际的社会实践相去甚远,表面上它们之间的直接关系并不明确,但它们从社会根源上都依赖并属于社会实践。什么样的社会实践必然产生什么样的价值关系,什么样的价值关系必然产生什么样的价值意识。社会实践的内容和方式发生了变化,价值关系及其价值意识迟早会发生变化。然而,价值意识或价值观念一旦产生,就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历史继承性。它会对现实的价值关系和实践关系产生一定的反作用。当然,这种反应的实现程度和方式仍然是社会实践。

的价值意识是整个社会意识的一个特殊部分。这种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它描述了社会意识中的价值内容,揭示了客体及其属性的一致性和接近性的关系和状况,以满足主体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价值意识总是以一定的价值关系和价值事实为基础的。它是价值关系和价值事实的主观反映。没有实践关系和价值关系的纯粹价值意识是不存在的。价值意识包括人的主观情感、欲望、动机和特定的精神方向,但不能归结为纯粹的主观概念。从本质上讲,价值意识是一种实践观念和功利意识,它直接指导人们的实践选择,反映实践效果。根据马克思的分析,人们的是有意识的存在物可以使他们的生命活动本身“成为他们意志和意识的对象”[5]56。这种价格创造意识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始终起着牵引和引导作用,它能使人们更有效、更恰当、更合理地改造事物,使人们的实践活动不仅符合事物的规律,而且实现了人的目的,改变了“盗版行为”从自在之物到价值之物实践在价值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实践活动中,通过对象的实际转化,准确把握对象的属性、本质和规律,从而产生正确的价值意识,相反,它被运用到实践中,范导的实践得以客观有效地进行。没有实践的需要和推动,价值意识就无法产生和发展。在现实的价值关系中,从价值观念到价值存在、从价值意识到价值事实的飞跃都是在实践中完成的。价值意识来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接受实践的检验和发展。人们对现实关系、价值关系及其影响的反思和体验构成了价值意识的直接源泉和动力。无论是社会群体价值意识还是个人价值意识,都随着实践活动的转变而变化,这种转变具有整体迁移性和复杂性的特点。

。它是主体对某种价值关系的肯定或否定、评价或预测、衡量或平衡。这些活动存在于有意识客体活动的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价值意识不是一种固定的精神现象。它参与实践活动,并随着实践活动而发展。价值意识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价值评价活动中,价值评价活动是在人们发现价值、揭示价值、期待价值、选择价值和享受价值的过程中实现的。因此,价值评价是价值意识的客观活动和价值意识的动态描述与表现的总和。价值作为指向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的现实事实,总是与人们对价值关系的评价有着内在的联系。这说明,价值决不是脱离人们实践活动、脱离人们现实生活的“绝对观念”,也不是单独存在于某种抽象价值王国中的“神秘之在”。相反,它存在于人们的实践活动中,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之前或之外都没有现实的价值关系。世界永远无法自动满足人们的需求。当然,人们不能满足于这个自由的世界形态,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改变它的现状,使之成为最适合人类生存的理想对象,人们也在积极地改造自己:以世界观的转变为核心,不断提高认知力、丰富情感力、提高意志力,不断创新人文力和生存方式。同样,价值关系的产生和实施离不开人们对它的理解和评价。否则,价值关系要么处于一种自发的自由状态——一种人们没有意识到的状态,要么处于一种潜在的而非真实的状态。没有积极明确的价值评价,人们创造价值的目的、愿望和动机就处于黑暗之中,真正的价格创造活动就无法启动,价值的享受就无法实现。

更重要的问题是,只有通过积极的价值评价,我们才能对价值体系做出历史性的选择。在实践的基础上,将价值关系、价值事实、价值观、价值评价等内容结合起来,形成具体的价值体系。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价值体系是复杂多样的,包括主流、非主流、核心、边缘、先进和滞后。总的来说,核心价值体系是由经济和政治上的统治阶级支持、保护和实施的价值体系。价值体系是一个历史范畴。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价值体系的形式不断变化,从来没有一个不变的价值事实、价值观念、价值评价及其相互关系。社会主义通过历史选择形成的价值体系是对资本主义价值体系的积极扬弃。它是在吸收前人各种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旨在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返回到新的值关系。在这种价值关系中,人民是最高的价值主体,为人民谋利益是最高的价值取向,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是价格创造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只有结合当时人们所能达到的实践水平,才能合理地解释和理解为什么以及如何选择一定的价值体系。总之,价值体系的选择和变化,归根结底也是由实践决定的。总之,我们可以看到,所有的价值关系都直接指向人类的最高主体。我们应该随时随地关注它。不能满足生命生存和发展需要的东西显然没有价值,也不能构成价值关系。实践性是一切价值关系的根本属性。然而,价值关系不是一种自然的主客体关系,归根结底是一种实践关系。价值关系不仅是一个主观事实,也是一个现实存在。价值是否存在以及如何实现并不取决于人们的主观意识,也不取决于人们如何在主观意识中进行设计和规划。价值关系不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随机“位置”。它正是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建立、产生、发展和实现的。它是主体在实践的基础上与客体不断接近和融合而形成的创造性的生存关系。这种关系是客观存在的,不是由人的主观意志转移的。的确,价值创造活动总是充满着特定的主观意图,受其内在牵引力的驱动,也深受价值认知和价值评价的影响,但价值创造活动只存在于人们的价值意识中,独立于人们的认知、评价,意图和意义活动。认识与评价虽然能够反映价值关系,但不能创造或消除这种关系,对价值的认识与评价必须以实践为中介和基础。归根结底,它是由实践关系决定的,我们不能谈价值没有人类存在意义的关系。相反,在实践活动中发展起来的价值关系从社会生活的内在根源上揭示了人类存在主义的意义,总的来说,

从主客体关系的角度理解价值关系及其特征是正确的。值不是实体及其属性。它表现为人们积极生存的一种有意义的关系。它是在主体与客体的实践关系中产生、发展和实现的。因此,有必要从实践中理解价值关系,理解作为人类劳动结果而存在的一切有价值的东西。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以一种对自己有用的方式改变事物的自然状态,并在这种自然事物中实现自己的主观目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这两对矛盾的调和,主客体对立关系的积极扬弃,只能在实践活动中合理解决,并与一对矛盾一起解决。在马克思看来,“只有当事物以人的方式与人发生关系时,我才能以人的方式实践关系”[7]。这说明实践活动并没有否定事物及其属性的物质承载功能,也没有排斥主体及其需要的内在导向作用,但事物及其需要的客观性只能在实践关系中得到确认,即人的本质力量的客观化,价值关系是人类客观现实的生存关系。

对这种对象化活动的实践是人类独特的生存方式,是人类存在主义的意义所在,是人与世界之间的中介和桥梁。在价值关系理论中,实践的存在意义是一致的,这从根本上区别于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价值论。马克思主义实践价值论的所有问题“在于革命现存世界,实际上反对和改变现存事物”[5]155,而机械唯物主义者只看到事物对人的效用价值,并不真正理解实践活动对人的根本意义人的解放忽视了价值关系的人文意义,唯心主义者看到了实践的人文语义,认为实践可以根据人的内在本性积极扬弃客观世界的片面性,改造事物,创造价值,揭示了人的实践活动和人的自由生存的积极意义。但是,他们只把实践活动局限于概念部分,只抽象地谈论实践的存在价值,只有马克思的实践价值论才第一次科学地理解了价值关系与人们现实生存的内在关系,认为只有“现实的人”才是真正的“现实的人”从事实践活动可以与世界形成一定的价值关系。价值关系具有自私和自私自利的特点,“凡有关系的地方,我就有关系。动物与任何事物都没有‘关系’,也没有‘关系’。对动物来说,它与其他事物的关系并不作为关系存在。”[5]161。人们利用自己的物质生产活动来引起、调节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它也是人们交换活动并形成一定社会关系的过程。这样,人与物之间的自然价值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人类伦理价值关系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相互制约,相互生成,他不仅改变了自然客体的外在形式,,“但也实现了他在自然物体上的目的。这一目的是他所知道的,并决定了他作为法律活动的方式和方法。他必须将自己的意志服从于这个马尔德夫“[8]。实践是产生价值关系的基本活动,它可以将价值外化和客观化,从而实现价值关系从概念到存在的动态飞跃,真正创造出一个人类价值世界。

[1]列宁。列宁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291.

[2]刘旭.价值是主客体关系和主体关系的总和--基于马克思主义和价值哲学视角下的劳动二元性[J].湖北社会科学,2017(5):17-23.

[3]赵敦华孙熙国中西哲学的当代研究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35。

[4]杨耕等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5]马克思和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6]鲁品越。论马克思的“价值定义”与马克思主义和价值哲学的重建[J]。教学与研究,2017(2):15-24。

人生价值的实现范文12

(天津城建大学,天津 300384)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其过程就是价值主体进行价值实践的过程。在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切实转变传统育人方式,充分发挥价值引导作用,通过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实质,将其基本要求内化为价值自觉,外化为价值实践,从课内和课外两个方面着力推进价值实践育人。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价值实践;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6-0065-03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肩负着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各种社会思潮,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1]。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败,直接取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明确工作任务,强化责任意识,通过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实质,将其基本要求内化为价值自觉,外化为价值实践,以实现育人使命。

一、价值实践的内涵及其类型

价值实践是价值自觉的外化,反映着价值自觉的程度和水平。价值自觉构成价值实践的思想基础,从根本上规定和指导着价值实践。价值实践和价值自觉是辩证统一的,两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一般而言,人们的价值自觉程度越高,其价值实践的水平就越高,范围就越广,效果就越好。那么,什么是价值实践呢?具体来说,价值实践就是价值主体在一定的价值观念指导下,以一定的价值认知为依据,按照一定的价值判断标准,为达到一定的价值目标,对自己或他人的思想观念形态进行改造的实践活动。

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一种形式,价值实践反映着人的价值主体性,体现着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一方面,人作为自我精神的载体,基于主体的需要,通过接受新观念、新思想、新理论,不断更新和完善自己原有的思想观念体系,以形成新的价值观;另一方面,掌握一定先进思想观念的价值主体,为实现某种价值目标,借助于传播、宣传和教育等手段,对他人进行影响,督促其增强价值自觉,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上两种价值实践,其基本指向有所不同,前者指向价值主体,即自我;后者指向价值客体,即他人。在价值实践过程中,价值主体和价值客体是一种双向互动关系。价值主体作为价值实践的主动者,掌握着价值实践的主动权,并依据某种价值尺度,对价值客体进行着有目的的改造活动。价值客体作为价值实践的被动者,能动地接受来自价值主体的改造,以不断提升和完善自己的价值观。价值实践的过程是价值主体发挥价值自觉性,使价值客体接受价值观教育,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进行价值生活的过程。

作为一种价值体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总是表现为一定的价值形态,具有鲜明的价值目标,其旨在用先进的思想理论武装大学生,提升其精神境界,培养其高尚情操,塑造其健全人格。这不仅规定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向,而且决定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任务,还指明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育人使命。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当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2]从价值层面而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其过程就是价值主体进行价值实践的过程。因此,在新形势下,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切实转变传统育人方式,充分认识价值育人的重要性,充分发挥价值引导作用,积极实现价值自觉向价值实践转化,着力推进价值实践育人。

二、思政课教师深化课内价值实践的着力点

总的来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着力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对课程、章节、内容、知识点进行整合,优化教材和教学体系,积极实现“理论体系”向“信念体系”转变,深化课内价值实践;第二,摒弃传统的以应试为导向的育人模式,树立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积极实现“说教育人”向“价值育人”转变,扩展课外价值实践。

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3]理论的彻底是理论能够说服人,进而掌握群众的前提和基础。通过不断进行社会实践,抓住事物的根本,深刻地揭示事物的内在规律,是理论实现彻底的根本途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集中反映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要求。因此,作为我们党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疑具有彻底性,能够说服人,为群众所信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总体规划,融入教育教学过程,贯穿于育人的各个环节,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说服大学生,掌握大学生的必由之路。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也是实施课内价值实践的主阵地。作为课内价值实践主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充分依托和利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增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不断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方法。这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新任务,而且是其实现育人使命的必然要求。对此,要重点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抓住一条“主线”。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将其贯穿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融入课堂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纲”和“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为根本导向,以理想信念价值观教育为核心内容,以探讨式和启发式教学为主要形式,不断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堂教育教学的基本方法,找准培育的着力点。要注意把握教学规律,挖掘课堂教育教学的潜能,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堂教育教学的主导地位,明确培育的内容、原则、方法、途径和意义。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号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把其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新要求、新任务落实到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制定教学目标,完善教学计划,丰富教学内容,拓展教学视野,增强教学实效。

第二,构建一个“体系”。按照“三个倡导”的基本要求,统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编写,优化各种教材和课程资源,整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章节、内容、知识点,对每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蕴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挖掘,实现教材体系和教学体系的统一,将其置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进行建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自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完善相关课程设置,大胆突破教材编排体系,合理安排和充实教学内容,突出教材重点,把握教材难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研究成果编入教材,积极探索编修更具理论性、现实性和实践性的教材,实现教材的“与时俱进”。要充分发挥价值导向作用,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体系,改变传统说教式的教育模式,注重浅显易懂的教育叙事方式的运用,使枯燥乏味的理论术语回归生活,赋予生活气息。综合运用各种教学资源,加强师生互动,以鲜活的事例、生动的语言、有效的方法、活泼的形式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说服力、感染力,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的实效性。

第三,实现一个“转变”。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以大学生思考什么、关注什么、需要什么为切入点,直面重大关切,激发情感共鸣,澄清是非曲直,纠正错误思想,消除误解谬论,增强价值共识,引导大学生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最终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理论”向“信念”转变。要走下“神坛”,既做能够为学生解疑释惑的良师,又做能够为学生排忧解难的益友,提高亲和力,倾听学生心声,实现“知、情、意”的统一。要以循循善诱取代简单说教,以潜移默化取代直接灌输,以因势利导取代强制塑造,通过清晰的讲解,有效的沟通,深入的探讨,思想的碰撞,实现情感交融,心灵共通,精神净化,思想升华,使学生“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4]。要摒弃教育功利思维,真正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提高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力,把握大学生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基本规律,引导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理论认知升华为价值认同,最终使其成为大学生砥砺成长,立志成才的信念。

三、思政课教师引导大学生进行课外价值实践的策略

知和行是统一的,知是行的先导,行是知的归宿。如果说课内价值实践是从“知”的角度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那么课外价值实践则是从“行”的角度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课外价值实践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要求,是课内价值实践的必要延伸。通过课外价值实践,大学生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从而实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更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其内化奠定必要的实践基础。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既是课外价值实践的主体,又是课外价值实践的主导。因此,要推进课外价值实践,就必须充分认识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在充分发挥课外价值实践主体作用的同时,积极引导大学生进行课外价值实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既是言传者,又是身教者。“言传”以讲授知识为重,“身教”以树立榜样为要。“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5]。作为课外价值实践的主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充分认识身教的重要性,注重发挥自身的表率和榜样作用,增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学生、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只有伟大而纯洁的人物的榜样,才能引导我们具有高尚的思想和行为”[6]。首先,要切实转变思想观念,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一种信念,树立崇高的价值追求,增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规范自身行为,立足本职岗位,恪尽职守,脚踏实地,淡泊名利,不求虚名,洁身自好,一心为教。其次,要身体力行,持之以恒,善始善终,作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楷模,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率先躬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工作,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用耐心感化学生, 用爱心护佑学生,用信心成就学生,像灯塔一样,照亮学生的心灵;像旗帜一样,引领着前进的方向,言必信,行必果,以高尚的人格力量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任。最后,要发扬慎独精神,净化心灵,修身养德,提高精神境界,重师德,树形象,讲奉献,恪守《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时刻进行自我反省、自我觉悟、自我剖析、自我批评、自我约束、自我警戒,磨砺坚强意志,涵养浩然正气。

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却是常青的[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根植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只有回归实践,接受实践的检验,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说服力。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实施开放式教学,注重实践养成教育,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走向基层,接地气,重落地,向实践学习,向社会学习,向群众学习,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完善实践教学形式,引导其在社会实践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生活即教育”[8]。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回归现实生活,从生活实际出发,直面现实问题,重视生活育人的作用。要了解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把握其思想变化规律和趋势,注重培育其良好的生活习惯,规范其日常行为,纠正错误价值取向,以小见大,以事育人,深入浅出,寓教于乐,树立先进典型,宣传先进事迹,学会用事实说话,增强其价值判断力,自觉弘扬真善美,抵制假恶丑。其次,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活动。开发和利用实践课程资源,建立健全实践教育平台,完善实践育人体系,创新实践育人机制,优化实践育人环境,丰富实践育人内容,探索实践育人方式。“一步实际运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9]。要加强和完善相关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制订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目标,注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生活,了解国情,认识社会,增强践行的责任意识,从我做起,带头示范,形成崇德向善、明礼知耻、见贤思齐的良好风气,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成为其成长成才的强大精神支撑。最后,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运用彰显人性的创新性方法,探索符合实际的可行性途径,构建自律笃行的长效性机制,以情感人,理顺学生的思想情绪;以理服人,解决学生的价值困惑;以事育人,构筑学生的精神家园;以章治人,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以行带人,引领学生的实践活动。要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激励学生的创造性,注重启发教育,加强沟通交流,开展互动评议,理直气壮地宣传和弘扬真善美,旗帜鲜明地评判和贬斥假恶丑,注重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实、做细、做深,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匡正价值失范,树立价值标杆。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08.

[2]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5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174.

[3][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4]胡平生,陈美兰译注.礼记·孝经[M].北京:中华书局,2007:118.

[5][宋]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9:944.

[6][美]爱因斯坦;许良英等译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37.

[7][德]歌德;绿原等译.歌德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