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人生价值的理论

人生价值的理论

时间:2023-05-30 10:28:43

人生价值的理论

人生价值的理论范文1

    【论文摘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把劳动力的价值看作不变的外生变量为假定前提的,这种静态分析的缺陷在于不能合理解释生产力的提高所导致的商品价值量与使用价值量(财富)之间的矛盾。文章提出解决矛盾的切入点是引入人力资本理论,将劳动力的价值看作商品价值t生产的内生变量,在坚持劳动价值论这一墓本内核不变的前提下,对其保护带进行修正,从知识资本和物化资本在劳动力再生产中的转化机制阐明了价值量与使用价值量(财富)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一、问题的提出:价值t与使用价值f(财富)的矛盾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是:第一,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是不同商品进行交换的比例的基础,它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第二,创造价值的惟一要素是劳动,其他任何生产要素都不是价值的源泉。第三,形成价值的劳动是抽象劳动,即无差别的人类脑力、体力的耗费。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但它不是价值的源泉。第四,创造价值的劳动是活劳动,即正在进行的生产过程中耗费的抽象劳动。物化劳动作为过去劳动的凝结物,在新的商品生产过程中只能转移自身的价值,而不能创造价值。正如马克思所说:“一切劳动,一方面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就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这个属性来说,它形成商品的价值。一切劳动,另一方面是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就具体的有用的劳动这个属性来说,它生产使用价低’,努动价值论的历史贡献在于用唯物史观的方法揭示了商品的价值只能来源于劳动,而不是别的生产要素。

    劳动价值论的不足在于不能合理解释为什么生产力的提高导致商品的使用价值量(财富)的增加与商品的价值量不变之间的矛盾。在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中有这样一些论述:“劳动生产力越高,生产一种物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就越少,凝结在该物品中的劳动量就越小,该物品的价值就越小。相反地,劳动生产力越低,生产一种物品的必要劳动时间就越多,该物品的价值就越大。可见,商品的价值量与实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量成正比地变动,与这一劳动的生产力成反比地变动。不管生产力发生了什么变化,同一劳动在同样的时间内提供的价值量总是相同的。但它在同样的时间内提供的使用价值量会是不同的:生产力提高时就多些,生产力降低时就少些”。由此就会使得人们对现实中的一些问题感到难以理解:第一,生产力的提高不能增加商品的价值量,那么脑力劳动比体力劳动能够创造较多的价值量就不能得到合理的解释,因为脑力劳动实质上是一种生产力更高的劳动。第二,既然生产力的提高不能增加商品的价值量,那么劳动者也就没有要求减少劳动时间和提高工资的理论依据,而这与现代西方发达国家工人劳动工作日的普遍缩短和闲暇时间的日趋增加是相矛盾的。

    要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我们先要回顾一下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的历史背景,马克思写作《资本论》之时正值资本主义工业化大生产发展高涨时期,也是各种社会矛盾日趋激化之际,马克思是在深人考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后,从资本主义的细胞—商品人手,运用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方法,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繁荣”的表象所掩盖的真实面目是资本对劳动的残酷掠夺,由此得出了产生各种社会矛盾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劳动价值论的创立正是对劳动与资本这一被扭曲关系的复归,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预言了劳动支配资本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劳动异化的复归只有在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实现。

    二、劳动价值论假定前提的内生化:使用价值量的生产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建立的假定前提是劳动力的价值不变,我们可以从《资本论》第一卷中找到佐证。“和其他商品不同,劳动力的价值规定含着一个历史的和道德的要素。但是,在一定的国家,在一定的时期,必要生活资料的平均范围是一定的”。助生产劳动力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可以归结为生产这些生活资料所必要的劳动时间,或者说,劳动力的价值,就是维持劳动力占有者所必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生产劳动力所必要的生活资料的总和,包括工人的补充者即工人子女的生活资料,只有这样,这种独特的商品占有者的种族才能在商品市场上永远延续下去”。马克思作这样的抽象是符合科学研究方法的,而且,从静态看这种假定前提也是符合当时的历史情况的,在资本主义工业化初期,“资本雇佣劳动”占统治地位,资本家与工人所处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劳动力的市场价格并不是其真实价值的反映,但从历史发展的动态过程看,如果我们仍然把这种假定前提当作不变的教条就容易栓桔劳动价值论本身的活力。

    马克思在区分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时,已充分肯定了脑力劳动(即科学技术)能有效地增加商品的价值量,因而劳动力的价值从长期来看是一个变量,这是因为:首先是外在因素的作用,用于再生产劳动力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是变化的,在一个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用于劳动力再生产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是不同的,这种变化规律将在后面生产力与价值量的关系中进一步讨论。其次是内在因素的作用,劳动力价值随着由简单劳动向复杂劳动的转化,劳动力价值构成中科学技术因素贡献的增加,即“为改变一般人的本性,使它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而这又得花费或多或少的商品等价物。劳动力的教育费用随着劳动力性质的复杂程度而不同。因此,这种教育费用—对于普通劳动力来说是微乎其微的—包括在生产劳动力所耗费的价值总和中”。劳动力的价值=劳动者本人及其供养家属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劳动者的教育费用。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新的技术不断被应用于生产中,劳动者要适应新的生产技术要求,就要不断学习新知识,这意味着劳动者用于教育的费用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而增加。教育过程本身就是劳动力价值结构由提供简单劳动向提供复杂劳动的转化过程,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的论断,科学作为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要想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必须通过科学的物化,渗透到生产力诸要素中,并与诸要素结合,即与劳动者结合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生产劳动技能,与劳动工具结合改进劳动工具的生产效率,与劳动对象结合扩大劳动对象的范围,从而实现科学价值的转化。马克思只是定性地研究了科学技术(知识)的进步对劳动力价值的影响,真正定量地研究科学技术与劳动力价值之间的关系则是现代西方经济学中人力资本理论提出以后才得以日趋完善的。1960年,舒尔茨在美国经济学年会上发表了题为《论人力资本投资》的演讲,确立了人力资本理论,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主要是指凝集在劳动者本身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这是现代经济增涨的主要因素,是一种有效率的经济。1964年,贝克尔发表了《人力资本》一书,提出了较为系统的人力资本理论框架,进一步发展了人力资本理论,使之成为系统而完整的理论体系。1988年,卢卡斯在((论经济发展的机制》的论文中引人了舒尔茨和贝克尔的人力资本理论,提出了一个以人力资本理论的外部效应为核心的专业化人力资本积累的经济增长模型。卢卡斯模型中的人力资本投资,尤其是人力资本的外部效应使生产具有递增收益,而正是这种源于人力资本外部效应的递增收益使人力资本成为增长的发动机。这是以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了劳动力价值呈现增长的趋势,也是对劳动价值论提供了一个有力的佐证,因此,并不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过时了,而在于我们把适用于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假定前提作了不加限制的推广,其结果必然导致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出发,对劳动价值论建立的假定前提进行修正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所以,笔者认为用劳动力价值随生产力水平提高而增加代替劳动力价值不变的假定前提,劳动价值论就能合理解释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三、内生化模型的验证:价值f与使用价值量的辩证统一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惟一源泉,价值量的大小由劳动新创造的价值量与转移的生产资料的价值量决定。如马克思所说:“在同一时间内,劳动就一种属性来说必然创造价值,就另一种属性来说必然保存或转移价值。’,叼酥格斯认为:“商品的价值,取决于加人商品的总劳动时间,即过去劳动时间和活劳动的时间”。这就是说,任何一个商品的价值都由两部分构成,即活劳动(可变资本)追加的价值和生产资料(不变资本)转移的价值,对于活劳动随生产力的提高而在增加商品价值量中的作用在上文中已从对人力资本的研究得到了验证。以下我们讨论由于生产力的提高,过去物化劳动(生产资料)部分对商品价值量的影响。马克思说:“生产资料转给产品的价值只是它作为生产资料而失掉的价值”,“如果他本身的劳动生产率发生了变化,提高了或者降低了,那么,他例如一个劳动小时纺的棉花就会比过去增多或减少,与此相应,他保存在一个劳动小时产品中的棉花价值也会增多或减少。但是不管怎样,他两个劳动小时保存的价值总是一个劳动小时的两倍”。这就是说生产力的提高,在相同的劳动时间内能增加转移物化劳动的价值量。恩格斯认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正是在于:活劳动的份额减少,过去劳动份额的增加,但结果是商品中包含的劳动总量减少;因而,所减少的活劳动大于所增加的过去劳动。体现在商品价值中的过去劳动—不变资本部分一一部分由固定不变资本的损耗构成,一部分由全部加人商品的流动不变资本—原料和辅助材料—构成。来自原料和辅助材料的价值部分,必然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减少,因为就这些材料来说,这种生产率正好表现在:它们的价值已经下降。另一方面,劳动生产力提高的特征正好是:不变资本的固定部分大大增加,因而其中由于损耗而转移到商品中的价值部分也大大增加。从恩格斯的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其仍然是以劳动力价值不变为假定前提的,显然,在短期内可以作这样的科学抽象,但从长期来看对假定前提必须作严格的限定,因为生产力的提高对商品价值量的影响取决于商品的价值构成中活劳动的新增价值与转移不变资本价值之间的消长关系,只有在“由于活劳动的减少而减少的价值部分必须抵消一切增加的价值部分而有余”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才会减少,但这只是竞争的手段之一—降低商品的必要劳动时间来获得超额利润。而市场竞争的另一个更主要的方式是通过采用新技术来提高产品的质量、品种、性能等,加速老产品的无形贬值而获得超额利润,在此情况下新产品的价值量必然比原来同类老产品的价值量要大。也就是说,在生产资料价值不变的情况下,新商品中转移的物化劳动的价值量因生产力的提高而增加。

    不变资本(生产资料)随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对商品价值量产生的影响,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一步分析:一方面,商品的价值量是其满足人们(生活必需品的)效用大小的量度,而商品效用的大小受资源的稀缺性的制约,因此,人口数量的绝对增长率大于不可再生性资源的实际增长率时,在人们的实际需求大于有效供给的压力下,生活资料的客观效用价值必然增加;另一方面,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结构也发生改变,从为满足人的生存需要的消费向以满足人的发展和享受需要的消费转变,消费结构的升级,则意味着消费的生活资料的价值量增加。由此得出,生活资料的价值量也是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而增加的。

    斯拉法在《用商品生产商品》一书中根据还原原理得出的结论是:追溯到最远时期生产使用的生产资料量趋于零,所以,一种产品的价格可最终归结为全部是由劳动决定的。同样,作为资本的生产资料也同一般商品一样,由劳动量决定。因此,一切资本都可归结为构成其物质形式(如厂房、机器设备等)的价值总和可还原为劳动。斯拉法虽然是从价格形式分析的,却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即劳动的惟一性。从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一个结论:价值与使用价值是通过相互转化而积累起来的,价值是一种抽象,它必须通过物的使用价值表现出来,劳动者创造的价值是通过物的使用价值(财富)的形式积累起来的。而且在社会总商品价值量与社会总商品使用价值量(社会财富)之间存在一种互感效应,即二者保持同步的增长或下降。后一代人的劳动正是在前人创造的价值基础上不断实现价值的增殖,后人创造价值的过程也就是在不断转化前人创造的物的使用价值延续的过程,在这种社会性的生产过程中,如果出现劳动力的市场价格长期过分偏离其真实价值,就会影响社会性大生产中资源不能合理配置,导致劳动者社会福利水平的下降。所以,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只会增加劳动力的价值,这样在相同的劳动时间内劳动力新创造的价值量与转移的生产资料的价值量就会增加,最终使得社会商品的总价值量和使用价值量(社会财富)共同增加。

人生价值的理论范文2

摘 要: 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是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重点与难点。本文着重介绍与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的霍兰德人格类型理论,并尝试对其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作用与价值进行分析,论述这一理论运用于高校就业指导的可行性与应用途径。

关键词: 霍兰德人格类型论 大学生就业指导 应用价值 应用途径

目前,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模式较为僵化,缺乏系统性与科学性,仅仅停留在毕业时“蜻蜓点水”式的临时性择业指导上,没有深刻认识到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阶段性与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就业指导工作的深入开展。笔者作为一名就业指导课程的一线教师,在对相关理论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发现,美国职业心理学家霍兰德的类型理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生涯辅导角度,将就业指导与不同的学生个人特质联系起来;把个人特质与适合这种特质的工作联系起来,而且,这一理论所衍生出的不同类别测试也在课堂实践中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因此,运用霍兰德类型理论对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与实用价值。

一、霍兰德人格类型理论的涵义与类型

美国职业心理学家霍兰德(Holland)于20世纪60年代创立以自己的职业咨询经验为基础的一种关于职业选择的人格类型理论。这是一种在特质-因素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格与职业类型相匹配的理论,人格类型理论对人才测评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理论观点在于:职业选择是个人人格的反映和延伸,人格(包括价值观、动机和需要等)是决定一个人选择何种职业的重要因素;个人职业选择分为六种“人格性向”,分别为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家型、传统型;工作性质也分为六种:现实性的、调查研究性的、艺术性的、社会性的、开拓性的、常规性的。在上述理论的基础上,霍兰德提出了人格类型与职业类型模型。不同类型人格的人需要不同的生活或工作环境,例如“实际型”的人需要实际型的环境或职业,因为这种环境或职业才能给予其所需要的机会与奖励,这种情况即称为“和谐”(congruence)。类型与环境不和谐,则该环境或职业无法提供个人的能力与兴趣所需的机会与奖励。人格类型理论的实质在于择业者的人格特点与职业类型的适应。适宜的职业环境中个人可以充分施展自己的技能和能力,表达自己的态度和价值观,并且能够较大程度地获得职业认同感与成就感。霍兰德的类型理论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生涯辅导理念:把个人特质和适合这种特质工作联合起来。生涯辅导强调生涯探索,对自我能力、兴趣、价值及工作世界的探索,霍兰德巧妙地拉近了自我与工作世界的距离。借助霍兰德代码的协助,当事人能迅速地、有系统地、有所依据地在一个特定的职业群里进行探索活动。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它提供和个人兴趣相近而内容互有关联的一群职业,而不是仅仅片面地去建议个体选择一种特殊的行业或工作对象。

霍兰德明确提出了职业兴趣的人格观,主要从个体兴趣探索的角度出发来研究职业指导的问题,使人们对职业兴趣的认识发生了变化。霍兰德的职业兴趣理论反映了他长期致力于职业指导的实践经历,把对职业环境的分析与对个体职业兴趣差异的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而在此之前,二者的研究是相对独立进行的。霍兰德以职业兴趣理论为基础,先后编制了职业偏好量表(VocatIonaI Preference lnventory)和自我导向搜寻表(Self-directed Search)两种职业兴趣量表,作为职业兴趣的检测工具,霍兰德为每种职业兴趣找出两种相匹配的职业能力。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测试工具的应用能够在课程中起到更好的示范与互动作用。兴趣测试和能力测试的结合在职业指导和职业咨询的实际操作中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也使兴趣类型理论在就业指导的实践中更具可操作性。

二、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现状

对于大部分在校大学生而言,大学生涯的结束意味着正式步入社会,怎样避免毕业就失业的“魔咒”,必须要在自身就业能力全面提升的同时获得有效的就业指导。作为高校德育体系内容之一的大学就业课程,旨在向大学生宣讲正确的择业及就业观念,使其保持积极就业心态,理性地对待就业问题,结合自身专业性能力、基础性能力、差异性能力等各方面的综合就业竞争力做好职业规划工作,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工作。而在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起步较晚,当前还处于探索阶段,相关的学科积累与教学实践有限,仍存在就业指导模式落后,部分就业指导课被学生认定为是纯说教式的理论选修课,课程效果不尽如人意,上不上课无所谓的心态广泛存在,部分就业指导课教师没有深刻认识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的阶段性与多样性,课堂缺乏强有力的科学理论作为支点,讲述往往无法正中要害,引起学生重视与共鸣,充分实现课程讲授内容的内化,未充分发挥出课程的主要功能。就业指导课教材内容比较陈旧,不少高校对就业政策和就业信息的传达是就业指导课程最主要的内容,更有甚者只是通过发放就业须知、就业指导手册等方式以替代课程教学。据一份抽样调查显示,只有不到20%的学生认为学校开设的就业指导课“有用”,学生们对学校开设的就业指导课最大的不满是:与用人单位和社会缺乏交流与沟通,不少学生还认为,学校的就业指导课“不实用”、“信息量小”、“内容太陈旧”等。同时,几乎所有高校就业指导的开展都是在大学四年级才进行的,通过在一般德育教育中渗透就业教育、开展就业动员、就业指导讲座等方式开展,在当时可以起到一定效果,但这样的就业指导对大多数毕业生而言为时过晚,除了少数有明确职业规划的学生外,很多毕业生在即将走上工作岗位时依然未能从思想上、心理上做好充分的准备,而能够在大学一年级就对学生提供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素质测评和帮助实施服务的高校目前并不多。因此,随着高校综合课程体制改革的深入,加强对大学生的全程化就业指导已经成为趋势。在就业指导的过程中,职业生涯设计是在对个体的内在心理特征和外在环境条件进行评定、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为其设定明确的长期职业发展目标,并制定相应的发展步骤和具体活动规划。而“霍兰德类型”理论正是职业生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霍兰德类型”理论对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具有显而易见的指导意义与现实意义。

人生价值的理论范文3

关键词:当代;西方价值哲学;情感主义价值论;自发性;困境

中图分类号:B0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西方价值哲学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果,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很多困难,我曾经撰文予以分析。即:一是理论上的混乱;二是价值追求功利化、庸俗化,导致西方道德生活和道德理论的混乱;三是西方价值哲学基本理论长期停滞不前,从而使西方价值哲学陷入困境。实际上,当代西方价值哲学陷于困境有其多方面的深层原因。本文拟就这些问题再做些分析。

(一)西方文化的深层影响

当代西方价值哲学长期受主观主义价值论特别是情感主义价值论统治,且理论混乱,陷入困境,其原因,首先是西方文化的深层影响。

当代西方社会是资本主义社会,当代西方文化是以个人主义为核心。文艺复兴以后,西方人文主义兴起,个性解放,人们冲破了宗教思想的束缚,个人的作用大大增强。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市场经济的发展,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强化。人们就以自我为中心去观察问题,以个人利益,以自我情感、欲望、需要、兴趣为基础去理解价值。如前所述,美国伦理学家麦金太尔曾指出,当代西方文化是情感主义统治。他谈到西方的情感主义的特点时说:情感主义的自我缺乏任何理性标准。他们对任何事物都可以从自我所采取的任何观点进行批评。麦金太尔所说的情感主义的自我,就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情感主义者。西方情感主义就是在以自我为中心的西方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同样,西方价值哲学中的情感愉快论、兴趣价值论、满足欲望论、满足需要论等,也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文化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在自我为中心的思潮的支配下,人们就会认为,凡能使自己快乐、满足自己兴趣、欲望、需要就有价值,而不论这种快乐是否健康,这种兴趣、欲望、需要是否合理。

对西方文化特别是西方自我中心思想对西方价值哲学的影响,英国哲学家彼得・罗素在《意识革命――跨越大西洋的对话》一书中作了深刻的分析。他说:在西方学者看来,“我们的价值从根本上说就是我们认为重要的东西,我们认为宝贵的东西,我们认为是生活中重要内容的东西。”[1]95什么是“我们认为重要的东西”呢?彼得・罗素说:“在西方社会,许多价值都有一个自我为中心的因素,在它的后面就是自顾自。他人怎样看我?我是否将得到我所需要的东西?我怎样保证自己的安全?我是否拥有金钱?是否拥有物品?是否拥有能使我愉快的经历?我是否足以控制我自己的世界?这些就是我们认为重要的东西,是我们的价值所在,这些在很大程度上是我们行为的先决条件。”[1]96

彼得・罗素的以上论述表明,他认为价值是我们认为重要的东西,即价值是评价的产物,是纯主观的东西。他所持的这种观点,就是西方价值哲学中的评价结果论。彼得・罗素说:“在西方社会,许多价值都有一个自我为中心的因素,在它的后面就是自顾自。”并指出:“这些在很大程度上是我们行为的先决条件”。这就表明自我中心思想是西方社会把价值理解为自己认为重要的东西的根本原因,也是西方价值哲学中各种主观主义价值论,特别是情感主义价值论盛行并长期统治,使西方价值哲学陷于混乱并长期停滞不前,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

(二)西方价值哲学先驱者思想的影响

西方文化对西方价值哲学的影响,首先影响到西方价值哲学的先驱者;而西方价值哲学先驱者的思想,又直接影响到西方价值哲学。

西方价值哲学的诞生,是从区分是与应该、事实与价值为前提的。最早提出区分是与应该、事实与价值的是18世纪英国哲学家休谟。休谟认为:“德的本质就在于产生快乐,而恶的本质就在于给人痛苦。”[2]330并说:“一个行为、一种情绪、一个品格是善良的或恶劣的,为什么呢?那是因为人们一看见它,就发生一种特殊的快乐或不快。”[2]511“发生德的感觉只是由于思维一个品格感觉一种特殊的快乐。”[2]511休谟认为使人快乐就是德,使人痛苦就是恶,即使人快乐就是有价值的,使人痛苦就是负价值。他是从情感愉快与否去理解价值,这是西方古代快乐主义伦理学思想的表现。美国哲学家麦金太尔说:“休谟把特殊的道德判断理解为感情、激情的表达。”[3]63也就是说,休谟是从感情、激情是否快乐去判断道德善恶,从情感是否快乐去理解价值。这种从情感是否快乐去理解价值的思想就是把道德判断理解为情感、激情的表达。实际上,这就是西方情感主义价值论的最初表现。

西方价值哲学的诞生,德国哲学家洛采起了很大作用,洛采被称为“价值哲学之父”。洛采把世界划分为三个世界,即经验事实世界、普通规律的世界和价值的世界,认为价值世界是情感和艺术的世界,是靠人们的情感,人们对善、美和神圣的思想而确定的世界。认为想通过逻辑和推理,通过经验事实和因果必然规律去揭示价值是不可能的。他认为价值世界属于情感的世界,把价值排斥于经验事实和因果必然规律之外。他的这一思想,也就是认为价值是情感的产物,是由情感决定的,是由非理性思维决定的。情感体验成为价值的基础,情感快乐与否成为价值的尺度,这种思想是典型的主观主义价值论。洛采的这种思想,直接影响到德国新康德主义哲学家文德尔班。通过文德尔班而深刻地影响到西方价值哲学。

德国哲学家,唯意志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的尼采,对西方价值哲学的诞生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尼采提出“重估一切价值”的口号,并宣布:“上帝死了”,否定基督教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尼采认为价值是人创造的,也是人赋予的。世界上有价值之物,论其本身总是没有价值,而是被赋予或被赠予价值,而我们就是赋予者和赠予者。他在价值哲学历史上首先提出了价值本质问题上的人赋予论。这种观点,是他的唯意志主义哲学的表现。

尼采认为,人首先为事物创造出意义,评价就是创造。评价本身就是评价事物的财富和珍贵,事物经过评价然后才有价值。他最早提出了价值是评价的结果的思想。尼采的价值哲学思想,是典型的主观主义价值论。

休谟、洛采和尼采,是西方价值哲学的三位先驱。在价值本质问题上,休谟的快乐主义思想、情感主义思想,洛采的情感决定论,尼采的人赋予论和评价结果论等思想,都深刻地影响到当代西方价值哲学,成为当代西方价值哲学长期受主观主义价值论特别是情感主义统治,导致在理论上的混乱,陷入困境的直接原因。

(三)崇拜自发性

西方价值哲学为什么会长期受主观主义价值论特别是情感主义统治?为什么在理论上陷于混乱?为什么会长期处于停滞状态陷入困境?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西方价值哲学崇拜自发性。

什么是自发性?自发是相对于自觉而言。在价值哲学中所谓崇拜自发性,就是受本能支配,受非理性思维支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能正确认识价值的本质,忽视逻辑一贯性,缺乏正确的远大的价值追求。所谓自觉性,对价值哲学来说,就是价值自觉,就是克服受本能支配,受非理性思维支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的倾向,从严肃的理性思维出发,从实践的结果出发,正确认识价值的本质,坚持逻辑一贯性,确立科学的远大的价值追求。[4]271西方价值哲学崇拜自发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受本能支配,受非理性思维支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在价值哲学中崇拜自发性,首先表现在受本能支配,受非理性思维支配,从情感出发去理解价值,从是否使自己快乐去理解价值。大家知道,趋乐避苦,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人的本能总是自发地倾向于认为使自己快乐的东西就有价值,使自己痛苦的东西就是负价值。人们饥饿了需要吃东西,渴了需要喝水,这种需要是人的本能,满足人们的需要能使人快乐或产生,所以人们总是自发地倾向于认为满足需要就有价值。能满足欲望,满足兴趣,也能使人产生,人们也自发地认为满足欲望和兴趣就有价值。人的本能自发地倾向于认为能使人情感快乐就有价值,自发地认为价值是人的情感和态度的表达,这些都是人们的自发性的表现。这种自发的观点表现在价值本质问题上,就是情感愉快论、满足需要论、满足欲望论、满足兴趣论、情感主义价值论等。而价值本质理论中的评价结果论、心灵赋予论,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错觉,即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认为某物有价值就是对某物评价的结果,物的价值是人的评价赋予的,是人的心灵赋予的。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习惯性的认识基础上形式的错觉;习惯成自然,这也是一种自发性的表现,即受自发性支配的结果。所以,当代西方各国居于主导地位的价值哲学基本理论,如情感愉快论、满足需要论、满足欲望论、满足兴趣论、评价结果论、心灵赋予论、情感主义价值论等理论,都是受人的本能支配、受非理性思维支配,都是价值哲学中崇拜自发性的表现。

例如,德国新康德主义者文德尔班认为,价值是相对于一个估价的心灵而言的,抽开意志与情感,就不会有价值这个东西。他把价值理解为情感意志的产物,认为价值是人们心灵对事物的评价,或是人们心灵赋予的。他的这种观点,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从表面现象出发去理解价值形成的错觉,是一种崇拜自发性的表现。

奥地利价值学派的哲学家迈农认为,凡是使我们喜欢的东西,就是有价值的。他从是否使人产生情感快乐去理解价值。这种情感愉快论是人们趋乐避苦的本能的表现,是一种典型的崇拜自发性的表现。

奥地利价值学派的另一位哲学家艾伦菲尔斯与迈农的看法不同。他认为,价值的基础是欲望或欲求。我们所欲望的东西,都是有价值的;而且它们之所以有价值,正是因为我们欲求它们。每个人都有欲望或欲求,有各种各样的欲望或欲求,人的欲望总是倾向于趋乐避苦,趋利避害,弃小利逐大利。人的欲望是人的本能,以欲望或欲求为基础去理解价值,也是价值哲学中崇拜自发性的表现。

美国哲学家培里认为,有兴趣的东西就有价值,无兴趣的东西就无价值。他说:“当一件事物(或任何事物)是某种兴趣(任何兴趣)的对象时,这件事物在原初的和一般的意义上便具有价值,或是有价值的,或者说,是兴趣对象的任何东西事实上都是有价值的。”[5]44兴趣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其基础是有趣。有趣,就是有乐趣,就是能使人获得某种快乐与情趣。当某事物能使人获得持久的乐趣时,人们就会产生一种持久的注意,一种主导倾向,一种排他性倾向,一种偏好,这就是兴趣。可见兴趣的基础,仍然是人的趋乐避苦的本能,这种本能自发地倾向于偏好有趣的东西。兴趣往往是某物经多次反射后形成的,是带习惯性的。所以培里说兴趣是人的本能或习惯。培里认为,价值所涉及的是以情感为动力的生活,即本能、欲望、情感、意志及它们的状态、行为和态度的家族。他是从本能、欲望、情感、意志出发理解价值,所以培里自己也承认,他的兴趣价值论是从本能出发的。这说明这种理论正是自发性的突出表现。

美国哲学家詹姆士认为,善的本质简单说来就是满足需要。也就是说,他认为价值的本质就是满足需要。德国哲学家文德尔班进一步说,每种价值首先意味着满足某种需要或引起某种的东西。文德尔班的论述表明,满足某种需要之所以被认为有价值,根本原因就在于能使人产生某种。所以,满足需要论的基础是情感愉快论,满足需要论实际上是情感愉快论的表现。也就是说,满足需要论也是人们趋乐避苦的本能决定的,是自发性的典型表现。杜威也看到了这一点。他说,当代经验主义价值论的根本缺点在于,它只是把社会所流行的,把实际经验到的享受当作就是价值本身的这种习惯,加以陈述和合理化而已。杜威指出,把享受当作价值,是社会上流行的一种习惯,而享受就是满足欲望、需要。习惯也是一种自发倾向,可见,把满足欲望或需要当作价值,是社会上流行的自发倾向。

西方价值哲学中的情感主义价值论,认为价值是人们情感、态度的表达,而不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这种观点,反映了价值的一个特点,就是它往往与人们的利益相联系,往往牵动人们的情感。说某物有价值,包含着对某物的赞扬的情感与肯定的态度;说某物无价值,则包含着对它的厌恶的情感与否定的态度。价值作为一种存在,它是一种客观事实,即价值事实;作为一种陈述,它又表达了人们的情感与态度。西方情感主义者看到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意见不一,便认为价值是不存在的,认为价值不是事实,仅仅是人们的情感,态度的表达。他们的这个看法是片面的,也是人们自发性的表现。在日常生活中,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价值有不同的评价,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地点、条件下,对同一事物也有不同的评价。这种现象往往使人产生迷惑,以为价值完全是主观的,是随着人们的情感的变化而变化的,是人们情感的表达,这是人们被表面现象迷惑产生的一种假象,是人们自发性的表现。西方情感主义价值论认为价值不是事实,而是情感的表达,正是这种自发性的表现。由此可见,当代西方价值哲学中居于统治地位的评价结果论、心灵赋予论、情感愉快论、欲望对象论、兴趣价值论、满足需要论、情感主义等各种观点,都是从本能出发,受非理性思维支配,或受表面现象的迷惑而产生的,是崇拜自发性的产物。是人们不假思索自发产生的对价值的理解,而不是经过深思熟虑,经过深入的、科学的理性分析和逻辑论证的结论,因而不能正确认识价值的本质。

(2)忽视逻辑一贯性。崇拜自发性,受本能支配,受非理性思维支配,被表面现象所述惑,必然忽视逻辑一贯性。西方价值哲学中居统治地位的主观主义价值论特别是情感主义价值论,正是由于崇拜自发性,忽视逻辑一贯性,导致理论混乱,使西方价值哲学陷于困境的。

一种理论要有生命力,必须要有严谨的理论支撑,必须要有严谨的逻辑体系,必须坚持逻辑一贯性。在理论上要无懈可击,经得起推敲、辩驳,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考验,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一门学科要有严谨的逻辑体系,必须坚持逻辑一贯性,坚持真理。为此,必须进行严谨的科学研究,从客观实际出发,搜集大量的客观事实,对大量客观事实进行分析、综合、对比、抽象、概括。以科学的理性思维为指导,进行严密的分析研究,努力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形成自己的理论;并对这种理论进行逻辑分析,逻辑检验,包括将基础理论的论证和将理论运用于应用理论研究,在运用中接受检验。然后让经受逻辑检验的理论运用于实践中,让其接受实践检验。实践是一个过程,实践检验是长期的,只有经过逻辑的严谨检验和长期实践检验的理论,才是真正科学的严谨的理论,才有生命力。要使一门科学的理论具有严谨的体系,关键是要坚持逻辑一贯性。而要坚持逻辑一贯性,首先必须克服崇拜自发性的倾向。

西方占统治地位的主观主义价值论特别是情感主义价值论,由于崇拜自发性,受本能支配,受非理性思维支配,被表面现象迷惑,从根本上放弃了科学的理性思维,忽视逻辑一贯性,甚至连最基础的事实与逻辑都不顾,因而,陷于理论上的混乱。忽视逻辑一贯性是当代世界各国居主导的价值哲学的致命的缺陷。

例如,西方价值哲学中的情感愉快论认为,能使人快乐的东西就是有价值的;而西方功利主义者早已承认,存在着“顶下流的快乐”,怎么能说使人快乐的东西就有价值呢?

西方主观主义价值论中的欲望论认为,价值是人们欲望决定的,能满足人们的欲望就有价值。但人的欲望是多种多样的,有高尚的、健康的欲望,也有卑劣甚至罪恶的欲望。所以,认为满足欲望就有价值,这种理论在逻辑上必然陷于混乱。

西方主观主义价值论中的兴趣论认为,有兴趣的东西,就有价值;或者是兴趣对象的东西,就有价值。但在现实生活中,不仅有健康有益的兴趣,也有邪恶有害的兴趣,并非任何兴趣的对象都有价值。从兴趣出发去理解价值必然导致内在的逻辑矛盾。

西方主观价值论中的满足需要论认为,能满足需要,就有价值。但需要很复杂,有健康的、有益的、合理的需要,也有不健康的、有害的、不合理的需要,并非满足任何需要都有价值。以满足需要去理解价值,必然导致内在的逻辑矛盾。

西方价值哲学中的评价结果论,认为价值是自己认为重要的东西,即认为价值是评价的结果,把价值等同于评价。实际上就是认为价值是人的心灵赋予的,把价值视为纯主观的东西。价值是客观存在,评价是对价值的反映,是主观的。如果客观上不存价值,我们怎么能进行评价?这种观点颠倒了价值与评价的关系,是严重的理论上的混乱。

西方价值哲学中的情感主义认为,价值判断是情感、态度的表达,把价值视为主观偏好。这种理解使价值理论成为随心所欲的东西,必然导致理论上的极端混乱,根本无内在逻辑可言。

当代西方价值哲学中居统治地位的各种主观主义价值论,之所以无视逻辑一贯性,在理论上陷于混乱,从理论上说,主要是因为它们都把事实混同于价值。价值哲学的诞生,是从区分事实与价值开始的;不区分事实与价值,就会导致混乱。事实是实然,而价值是应然。事实是不因人而异的客观存在;而价值则是因人而异的。事实本身无所谓善恶;而价值必定是善的。例如,一事物能使自己情感快乐,这是一种客观事实,是一种实然,而不是应然,不是价值,因为情感快乐有健康的快乐与顶下流的快乐之分,并非都是善的。所以认为凡能使自己情感快乐就有价值,就是把事实当作价值,就会产生逻辑矛盾,在理论上陷于混乱。同样,主体兴趣、欲望、需要的满足与否对相关主体来说,也是一种事实、一种实然,而不是应然,不是价值,因为主体兴趣、欲望、需要也有健康与否,合理与否之分,并非满足任何兴趣、欲望、需要都对主体有价值。所以,认为凡能满足兴趣、欲望、需要就有价值,同样是把实事混同于价值,必然导致逻辑矛盾,在理论上陷入混乱。

当代西方居主导的价值哲学在理论上陷于混乱,是由其唯主体论的单极思维决定的。价值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价值既离不开主体,也离不开客体;既决定于主体,又决定于客体;既不存在于主体中,也不存在于客体中。价值存在于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并随着主体或客体每一方的变化而变化。必须从主客体相互作用出发,才能正确理解价值。当代西方价值哲学中居主导地位的主观主义价值论特别是情感主义却认为,价值是使人情感愉快的东西,是兴趣的对象,是能满足人们欲望、满足人们需要的东西,是人们评价的结果,即人们认为重要的东西,是人们心灵赋予的,价值是人们情感、态度的表达,把价值视为人们的主观偏好。这些观点,认为价值是情感意志的产物,是纯主观的,忽视了客体的作用,否定价值的客观性,是一种唯主体论的单极思维,是片面的。这种观点把价值视为人们的主观偏好,使价值理论失去了基本的逻辑准则,必然失去逻辑一贯性,使西方价值理论陷于混乱。

西方价值哲学中居统治地位的主观主义价值论特别是情感主义价值论,在理论上违背逻辑一贯性,陷于混乱,西方一些学者自己也承认其理论的混乱。如前所述,培里承认他的兴趣价值论存在着内在矛盾,罗素也承认自己的价值理论自相矛盾。大家知道,罗素是著名的逻辑实证主义哲学家,他以逻辑分析而享誉哲坛。但他在价值理论上却背离逻辑一贯性,根本的原因在于,罗素所持的价值哲学观点,是主观主义价值论特别是情感主义价值论。这种理论崇拜自发性,受本能支配,受非理性思维支配,因而抛弃了逻辑一贯性,使自己在价值理论上陷入内在的矛盾之中。人的本能是一种内在的自发力量,一种内在定势。在认识过程中,人们往往一开始总是从本能出发,受本能支配,受非理性思维支配,受情感驱动,而置客观事实和理论的内在逻辑于不顾,这样必然忽视逻辑一贯性。培里和罗素的失误,其原因正在于此。

(3)崇尚工具理性,忽视价值理性。西方价值哲学崇拜自发性,受本能支配,受非理性支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在趋乐避苦、趋利避害的本能的驱动下,必然会自发地倾向于追求感官快乐,而忽视思想道德价值,追求眼前直接现实紧迫价值,而忽视长远的根本的价值,急功近利,追求功利价值,忽视真善美的价值,必然会崇尚工具理性,而忽视价值理性。崇尚工具理性而忽视价值理性,是西方价值哲学崇拜自发性的重要表现。

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这两个命题,是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Max Weber 1864-1920)提出来的。韦伯把人们的社会行为分为合理性与非理性两类;合理性又分为工具合理性与价值合理性。所谓工具合理是指能够计算和预测后果为条件来实现目的的行动;而价值合理则是由对价值的绝对性的确认所驱动的,不顾后果如何,条件如何都要完成的行动。现在人们把这两个命题通常称为工具理性(或技术理性)和价值理性。人们对这两个命题用得很多,对两个命题的理解各不相同,其内涵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从价值哲学来说,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是两个层次的价值理念,表现了人们对价值本质的理解的两个层次和价值追求的两种境界。

当代西方价值哲学受主观主义价值论特别是受情感主义统治,从情感、兴趣、欲望、需要出发去理解价值,这是对价值本质的主观、片面、表面的理解。实际上是对价值本质的一种歪曲理解。从这种理解出发,在价值追求上,往往把感官快乐,把直接的物质功利,如金钱、财富、名利、享受,现实的技术、效率等为主要目标,忽视远大理想,缺乏终极价值,忽视长远价值,忽视根本价值,缺乏远大理想,忽视对真善美的追求。西方价值哲学在价值追求上的这种特点,就是崇拜工具理性,忽视价值理性。

西方价值哲学在价值追求上的这种特点,就是工具理性至上,就是实用主义。平常我们说实用主义,一般指的是美国的实用主义哲学,即詹姆士、杜威为代表的美国实用主义哲学。从崇拜工具理性,忽视价值理性来说,实用主义哲学最为典型。但这种价值追求不仅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特点,而且是整个西方价值哲学的特点。我在《追寻价值:重读杜威》一书中曾指出:“不仅杜威哲学本质上是一种价值理论,而且整个实用主义哲学,都是一种‘兑现价值’的理论,是一种世俗价值哲学、庸俗价值哲学”[6]3杜威的哲学的特点是把理论的价值哲学与世俗的价值哲学相结合,使之具有理论色彩而已。实用主义哲学,实质上是一种以“兑现价值”为特点的世俗价值哲学,庸俗价值哲学,把价值哲学俗庸化了。所以,实用主义的名声很不好。

其实,搞实用主义,急功近利,追求工具价值,忽视长远价值追求,追求眼前价值,忽视人类远大理想与根本价值的现象,并非美国实用主义哲学所特有,而是当代西方居统治地位的各种价值哲学所共有。

从价值追求上说,当代整个西方居统治地位的价值哲学,即主观主义价值论特别是情感主义价值论,从根本上说都是庸俗的价值哲学。只不过实用主义哲学更为突出,最为典型罢了。

实用主义著名的哲学家杜威说:“如果在手头上的一只鸟的价值抵得过在邻树上的两只鸟,那么在手头上的一桩现实的事情的价值,便抵得过许多遥远而不可看见和不可接近的理想。”[7]284在杜威看来,理想太遥远,看不见,也不可接近,所以理想没有实际重要性;而那些看得见的、直接的、迫切的、现实的事情则是重要的。也就是说,在他看来,现实的、迫切的事情最重要,而理想则没有多少价值。杜威强调,“我们必须真正关心手段的问题,否则我们决不会取得任何进步。”他公然说:“必须忘却各种终极目的。”[8]30而把最近的手段当作最重要的目的。他说:“只有当人把居间行动认真地当作目的来看待时,他才不至于在改变习惯的任何努力中白白浪费时间。在一切居间的行动中,下一个行动是最重要的。第一个或者说最近的手段就是要发现的最重要的目的。”[8]30杜威主张,忘却终极目的,必须真正关心手段,把最近的手段作为重要的目的。在他看来,理想是没有多少价值的,最重要的是直接的、现实的、迫切的事情。人们常说美国人的求实精神,也许这就是“美国人的求实精神”吧!这种精神就是重视直接的现实价值而忘却终极价值,忽视远大价值目标与人类崇高理想,也就是崇尚工具理性而忽视价值理性。这种价值追求,是庸俗价值哲学的典型表现。

美国哲学家宾克莱对实用主义的这种特点曾作过深刻的论述。他说:“美国人常常被称为注重实际的人民。他们希望把事情做成,他们关心一样东西或一种理论有无用处的问题胜似关心有关人生终极意义的比较理论性的问题。”[8]19宾克莱说,实用主义思想所关心的是一种主意行得通吗?能否“兑现价值”?这反映出人们对现代技术社会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的切实关心。人们的生活是根据眼前必须解决的具体问题来考虑的,而不是根据会被要求为之献身的终极价值来考虑的。人们对有关人性的“终极目标”的思考毫无兴趣,“他要解决迫在眉睫的问题。”而在我们解决了最重要的眼前的问题之后,又会发现某些新问题需要解决。就这样,人们始终都是关心眼前最重要的问题。“生活就像乘火车作不间断的旅行一样,永远也到不了目的地。”[8]19

宾克莱评述说:“20世纪初期,实用主义是一种哲学运动,它给现代人提供一个令人心悦的行动方案。实用主义的方法,如威廉・詹姆士和约翰・杜威所发展的那样,给美国人之关心实际行动而不关心崇高理想提供一个哲学根据。”[8]20“关心实际行动而不关心崇高理想”是美国人的价值追求的特点,而实用主义哲学则为美国人的这种价值追求提供了哲学根据。

实用主义哲学是怎样给美国人之“关心实际行动而不关心崇高理想”提供哲学根据的呢?实用主义是用它的价值理论为美国人的这种价值追求提供哲学根据的。大家知道,詹姆士认为:“善的本质,简单说来就是满足需要。”[9]詹姆士是根据是否满足需要去理解价值的。实用主义的特点,是强调实际效果或实际结果。宾克莱说:“詹姆士在他的一些著作中主张,人人都可以自由地判断任何信念的正确性,判断的根据只是对他本人产生满意的实际结果。”[8]23“满意”是人们对实际结果感到“满足”的表现,是对实际结果感到满足的评价,是满足需要的表现。也就是说,詹姆士认为,人们根据产生满足他本人需要的实际结果,就可以判断任何信念的的正确性,即认为只要产生满足本人需要的实际结果,就是有价值的。这就是以是否满足需要去确定价值。从满足自己或“本人”需要的实际效果出发,自然首先就会想到的是本人的眼前的现实利益,而忽视长远的根本价值。这就是实用主义为美国人之关心实际行动而不关心崇高理想提供的哲学根据。

不仅从满足需要论出发,必然会只关心实际行动而不关心崇高理想,从西方价值哲学中其他各种主观主义价值论特别是情感主义出发,也会作出同样的结论。对此,我们前面已作了分析。所以,当代西方居统治地位的主观主义价值论,特别是情感主义价值论,在价值追求上只关心实际行动而不关心崇高理想,崇尚工具理性而忽视价值理性。这是西方价值哲学崇拜自发性的必然结果,也是西方价值哲学崇拜自发性的突出表现。

西方价值哲学崇拜自发性,还表现了脱离实践,单纯从理论出发而不是从实践出发去理解价值问题。这一方面,我们将另文专门论述。

参考文献:

[1](美)欧文・拉兹洛等.意识革命――跨越大西洋的对话[M].宋晓苑译.社会科学文

献出版社,2001.

[2](英)休谟.人性论(下册)[M].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97.

[3](美)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4]王玉.21世纪价值哲学:从自发到自觉[M].人民出版社,2006.

[5](美)培里.兴趣价值说[C]//价值和评价――现代英美价值论集粹.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社,1989.

[6]王玉.追寻价值:重读杜威[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

[7](美)杜威.确定性的寻求[M].傅统先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8](美)宾克莱.理想的冲突――西方社会中变化着的价值观念[M].马元德等译.商务

印书馆,1994.

人生价值的理论范文4

关键词:劳动价值论;理论基础;价值;价值创造

价值及其源泉问题是每一个从事劳动价值论研究的学者都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国内学者对劳动价值理论有着各种不同的理解,如:物质生产劳动价值论、社会劳动价值论等。[1]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出现了一系列的新情况、新问题,给劳动价值论提供了新的研究课题。如:科技知识及经营管理创造价值的问题;第三产业的价值创造问题等[2]。面对经济生活中的各种复杂现象,必须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对其不断丰富和发展。尤其是加深对于价值及其创造的理解,是更好地理解劳动价值论,科学回答这些新问题的钥匙。本文试图从分析价值和价值创造入手,并结合经济现实,对经济领域中价值创造进行解析。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和哲学基础

1、科学劳动价值论——马克思对古典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马克思通过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价值理论的批判继承,建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首先他打破了古典派只从交换价值的形式上看待价值的局限,而从“不同性质使用价值为什么能够在数量上相比较”出发,抽象出价值概念。为此他提出商品的二重性学说,并独创了劳动二重性学说,把价值作为一个独立范畴确立下来。即:“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在价值创造上,马克思指出社会平均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量的大小。并运用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价值创造的源泉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对抗性,解释了剩余价值的来源和本质,并指出,“剩余价值的出现既离不开流通领域又不在流通领域,而在生产领域。生产领域的价值增值关键是生产者,资本家的预付资本并不创造价值而是转移其自身的价值。”因而,在价值创造源泉上,坚持了“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这一科学真理。[3]

如何深刻理解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实质,必须认真分析其价值理论存在的基础和条件。正是这些条件才构成了马克思价值理论哲学基础,是深刻理解马克思价值理论的钥匙。

2、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哲学基础

马克思价值理论的第一个基础是:价值概念是建立在以人类整体的偏好为价值评判标准的框架之下的。迄今为止的几乎全部学科,只要涉及价值判断的,都是建立在以人类为中心的基础之上的。某物有价值完全是因为其对人类有效用,能满足人类需要;反之若某物不能满足人类需要则无价值。

马克思价值理论的第二个基础是:价值的概念是商品用于交换时才产生的。价值概念建立在交换的基础之上的,没有人类之间的交换,物品永远只是物品,只具有使用价值。可见,价值是针对交换而提出来的,确切地说是针对人们交换中双方交换物的比例关系而提出来的,是衡量交换是否公平的一种尺度。从这个意义上,价值不是在生产过程中,也不是在交换过程以后,而是在交换的一瞬间才得以体现的。[4]

马克思价值理论的第三个基础是:价值是表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范畴。马克思认为:“商品形式和它借以得到表现的劳动产品的价值关系,是同劳动产品的物理性质以及由此产生的物的关系完全无关的。这只是人们自己的一定社会关系。”[5]既然价值只有在交换中才有意义,它表现为交换价值,交换又是建立在双方平等意愿的基础上,所以价值是在等价交换基础上的人与人交换关系(表现为商品的交换比例)的表现。

二、价值创造的源泉

1、劳动是价值形成的唯一源泉

为什么土地、资本也同样参与生产过程,但它们不是创造价值的源泉,而劳动才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呢?其实,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这个问题已隐含在马克思对价值和交换的分析之中。让我们先考察交换,在假定交换物品对人类有效用,而且交换双方也为之付出劳动的基础上,来分析商品的交换比例问题。那么,以何种比例交换二物品最恰当呢?为什么一只海狸交换两头鹿,而不是一头或三头呢?这就集中到价值创造上了。马克思正是在前三个基础之下,对其作了科学的回答。既然价值是以人为标准进行评判的,那么就看这次交换对双方是否公平。若公平则成交,否则交换就不能进行。怎样才是真正的交换公平呢?当然又是要从人类本身的判断来考虑。可见,马克思只所以抽去商品的使用价值属性,即是把价值概念建立在“人类为获得该商品所付出的艰辛和麻烦”的基础之上的[6]。因此,这种付出理所当然成了衡量交换比例的尺度。但这种艰辛和付出的度量在实践中又是有困难的。因此,马克思只有抽象出一般劳动,认为他们是同质的。进行了这种抽象之后,衡量商品的价值的标准就是人类的劳动。然而劳动还是摸不着、看不见的,只有用人类生产这种商品的劳动时间取代。而人类生产某种商品的劳动时间不是任何一个人的,而是社会平均的,所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决定了商品的价值。

2、价值创造的更一般意义上的源泉

经过以上的分析我们看出,建立在以整个人类的福利为研究对象的基础上,我们得出价值的唯一的更一般的源泉:“人类为获得该商品所付出的艰辛和麻烦”。从而价值创造的一般要件就是:第一,主体创造出使用价值。第二,人类在创造该使用价值时付出了艰辛和麻烦。第三,创造价值用于交换。从这个基础上考虑问题,一切效用价值论者都是错误的,因为他们只从个体(效用)出发,而未以整个人类社会(效用)为对象,以个体抹杀了一般。三位一体的公式也是错误的,因为“价值是体现在人们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上的,只能由人来创造而不能由物来创造”[7],非劳动的生产资料在生产过程中并没有为商品的形成付出“艰辛和麻烦”,只是单纯的价值转移。三、价值创造分析——新时期对劳动价值论的运用和深化

通过对价值理论的前提、价值创造的一般源泉以及价值创造的判断要件的分析,我们可以据对新时期复杂经济现象的价值创造问题进行解析。

1、物化劳动不创造价值

物化劳动是否也创造价值,这个问题一直是经济学界争论的焦点,我们认为:人类劳动在当代仍然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物化劳动包括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生活资料被消费转移到劳动力中,构成劳动力的价值,是不能创造价值的。凝结在生产资料中的物化劳动,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具体劳动逐步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也不能创造价值。因此物化劳动在劳动过程中只是转移自身的价值,不能创造价值,但它对价值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是价值创造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第一、它是劳动过程得以进行的物质条件。没有物化劳动参与,劳动者就无法借助生产资料进行劳动。第二、它构成了价值载体的物质内容,即使用价值。没有物化劳动参与,商品价值就缺乏物质载体。第三、作为上一劳动过程结果的物化劳动是经验的累积,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条件[8]。

2、科学技术知识不创造价值

随着科技的发展,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在与过去相同的时间内生产出几十倍、几百倍的产品,所以有些学者便认为科学技术知识创造价值,并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作为论据[9]。其实这是混同了使用价值与价值的概念。生产力是人们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跟价值即这个表征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范畴毫不相干,更不可能成为创造价值的力量。科技的运用,只是导致使用价值的成倍增长,而非价值的成倍增长。正是科技使人们生产该商品的生产率提高,减少了人们“获取该物所付出的艰辛和麻烦”,单位商品的价值才下降,而总价值却是不变的[10]。另外,科技的发展导致价值的转移或者说价值的剥削,会产生一个重新分配价值和剩余价值的过程,但不是科学技术、知识创造了价值。科技的唯一作用就是广泛地提高劳动生产率。一个行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引起对其他行业剩余的剥削,必然带动社会各行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从而人们获得社会产品所“必须付出的艰辛和麻烦”减少,即: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这个价值量降低的过程是人类生产自身摆脱自然束缚的能力增强的过程。

3、经营管理劳动的价值创造

经营管理劳动在企业生产中所起的作用是组织、协调、指挥、监督,是构成企业生产的一个重要部分,特别是在现代科技发达、生产环节复杂的生产下,经营管理显得比普通劳动更加关键。管理者虽没有参与使用价值的直接生产,但其劳动与工人一般性劳动构成了企业的“共同劳动”,管理者也是“总体工人”的一部分,间接参与了价值的创造。而且其劳动是更加复杂的劳动,需要掌握更加复杂的科技知识和管理方法,是比普通工人劳动更有创造力的劳动。

4、第三产业劳动、私营企业主劳动的创造价值

第三产业劳动也是价值创造的一个重要源泉。理由如下:第一,第三产业的劳动创造了使用价值。第二,第三产业劳动产品也是人类社会劳动的一般凝结。第三,第三产业的劳动用于社会交换,满足社会需要。特别是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社会,第三产业的劳动就业率越来越多,创造的产值也逐渐增加。第三产业中无论是生活服务部门、生产资料服务部门还是其他服务部门,都是创造了无形产品,是人类一般劳动的凝结。

私营企业主的劳动作为一般劳动,与工人的劳动或国有企业管理者的劳动没有两样。私营经济与公有制经济的区别就是其所有权的不同,或者说是价值分配不同,这与其劳动是否创造价值不能相提并论。判断一种劳动是否创造价值,要依据价值创造的三个要件。即:主体创造出使用价值、价值创造主体为获得该使用价值付出艰辛、用于社会交换。由此看来,第三产业劳动、私营企业主的劳动同样具有价值创造的属性。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尽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关系与生产方式的变化,价值产生和实现的条件与马克思所处的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已经有了很大的差别,但人类劳动是价值创造的唯一源泉,这一论断在现在与将来仍然适用。不能由于一些经济现象的变化去否定劳动价值论,而应该在分析当时经济环境的条件下,进一步认识和发展劳动价值论,使之更加成熟,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冯春安.国内劳动价值论争鸣简评,经济学动态[J].2001(1):154-56

[2]罗润东、秦海英.劳动价值论研讨会观点综述,经济学动态[J].2002(3):46-48

[3]鲁友章、李宗正.经济学说史,北京,人民出版社[M].1983:74-84

[4][5][6]马克思.《资本论》,北京,人民出版社[M].1975:64,89,51

[7]邓先宏、傅军胜、毛立言.对劳动价值理论几个问题的思考,经济研究[J].2002(5):8

[8]郭友聪、当代劳动价值论——劳动价值的本质及其实现,新疆教育学院学报[J].2003(9):3-5

人生价值的理论范文5

【关键词】劳动价值理论;价值;发展

一、劳动价值理论简述

“价值”这个概念是理论经济学中最抽象也最思辩的概念,价值理论也就成为了经济学中最抽象也最思辩的理论。“价值”是古典经济学中的核心概念。现代西方经济学自十九世纪末的边际革命以来,逐渐离弃了这一概念,而形成一套不同于建立在劳动价值理论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话语系统。

就近代意义上的经济学而言,劳动价值理论源于威廉.配弟,斯密和李嘉图已对此有较深入的分析,并已在此基础上揭示出资本家、雇佣工人、土地所有者这一阶级结构及三者之间的阶级矛盾。

马克思改造了斯密和李嘉图劳动价值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以及利润、平均利润理论,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暂时性。从而在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这一自洽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作为科学的价值理论具有相当丰富的内容,其主要原理有:(1)劳动是人类有目的的活动,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范畴;(2)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决定了商品具有两因素;(3)劳动的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理论;(4)总体劳动者理论;(5)商品的价值定义和商品价值理的决定;(6)价值的实体是劳动,剩余价值唯一源泉是活劳动。

二、对劳动价值论的诘难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由于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灭亡的历史规律,因而自产生之日起就遭到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猛烈反对和尖锐抨击。庞巴维克说:只有驳倒劳动价值论,才能“给社会主义以根本的打击”。熊彼特也宣称,劳动价值理论在完全竞争以外的情况下完全不起作用,而即使在完全竞争条件的情况下,它也不曾顺利的起作用,除非劳动是生产唯一要素,而且一切劳动都具有同一性质。罗宾逊夫人、斯拉法、斯蒂德曼、萨缪尔森等人则从价值量的确定、价值的转形方面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进行非难。而张五常则更放言:二战以后科技进展一日千里,劳动价值理论已被公认为谬论。

在今日中国,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挑战更多来自昔日教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学者。犹以南开谷书堂、上海钱伯海、北大晏智杰为著。谷书堂在其主编的《社会主义经济学通论》中写道:“说社会必要劳动创造价值与说劳动自身的生产力与劳动的资本生产力以及劳动的土地生产力共同创造价值,都是符合劳动价值论的。”“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和非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都创造社会财富,都形成价值。”

钱伯海在《社会劳动创造价值之我见》一文中说:“生产诸要素共同创造价值”,“物化劳动与活劳动共同创造价值。”“先进设备一.创造出比旧设备多得多的价值和剩余价值。”“从社会看,产品价值只分解为两个部分:V+M。”因此,亚当斯密关于价值全部分解为收入的论断“乃是一个精湛的见解和发现。”“按资分配,给以相应的报酬,不存在剥削的问题。”在《略论社会劳动创造价值》一文中说,“肯定一、二、三产业都创造价值,这无疑是对传统生产理论的重大突破和巨大发展。”

晏智杰在其出版的《亚当.斯密以前的经济学》和(古典经济学》两书,以及在《学术月刊》、《北京大学学报》、《经济日报》和《经济学动态》上发表的一系列研究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论文中,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暗含三个前提条件:一是物物交换;二是劳动以外的要素都是无偿的;三是劳动的内涵是体力劳动。因此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属于对简单商品生产、甚至比它更早的实物交换条件下的交换说明情况。他得出结论,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已不适用于说明劳动以外的要素有偿使用的现代经济和市场经济。

谷书堂反劳动价值论还顶着个帽子,钱伯海已完全用要素价值论代替劳动价值论,而晏智杰则一下让马克思回到了原始社会,劳动价值理论也自然成了马克思这个野蛮人的胡语。

实际上晏智杰的理论只是熊彼特理论的一种翻版。

其实上述论者的一些逻辑错误在马克思那里就已有很完整的批判,当代学者对此的批判则以孙冶方、卫兴华、吴易风、何炼成、孟捷为代表。其谬实已不值多花精力。

劳动价值理论虽然从其产生之初就遭受到各种各样的非难和挑战,但是形形的供求价值论、生产费用论、效用价值论、边际效用价值论、均衡价值论、创新价值论、垄断价格理论、知识价值理论、信息价值论等,不论是从自身的逻辑还是在解释现实问题方面,都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不在一个层面上。

三、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发展

在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中,面对来自国内外的形形的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非难,坚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对坚持我国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方向,坚持社会发展的公正和公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当然,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也不是完美无缺的不可再发展的理论,它必然也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原理是在一百多年前提出,是西方社会进入工业经济时代之初的产物。一百年来社会经济形态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对传统的劳动价值理论提出了挑战。

中共中央十五届五中全会指出:“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随着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工作和经营管理作为劳动的重要形式,在社会生产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这是对学术界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

当前,我国学术界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探讨和发展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l、关于按要素分配的依据问题。大多数学者认为实行按要素分配并不是承认要素价值论,而是承认要素在创造使用价值中的作用,承认要素的稀缺性,以利于节约资源,促进发展。

人生价值的理论范文6

[关键词]价值管理;价值理论; 思想探源

一、价值管理思想探源的研究背景

这些年来,价值管理(VaIue Man-agement),亦称为基于价值的管理(Value-based Management),作为一种企业经营和财务管理的新理念,在我国的企业中得到了积极的推广和应用,同时关于价值管理的学术研究也大量涌现。“假如我们不能了解前人的想法,不能认识前人文章背后的思想,不能把握他们的思路,不能发觉这些思想之间的逻辑关系,那么我们就可能迷失在错综复杂的文献里。”因此。探寻价值管理的思想渊源,重建价值管理的演变过程,有助于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价值管理,揭示其真正的内涵所在。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愈演愈烈。企业作为经济增长和生产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逐步成为引导科技进步、财富积累的主导力量。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资本流动的自由性增加,直接导致了全球资本市场的一体化,使得资本这一重要资源在全球配置成为可能。面对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资本市场的一体化,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能够创造价值,以便吸引更多投资者的资本。获得更大的价值增值。

这就要求企业将价值最大化上升为公司整体的管理思想,价值管理作为一种以创造价值、实现价值增长为目标的管理思想应运而生。任何一种理论绝不能凭空而生,一定是对传统理论的重新表述、反复验证或是进一步的发展。所以,价值管理思想的形成也一定可以在思想上追溯到前人的著作,有着其自身深刻的思想渊源和独特的发展历程。只有知道了古今思想沿革变迁的线索,找寻出思想形成的渊源,才能够更加清晰地、准确地把握价值管理的思想内涵,从而更加有效地将其运用到公司治理、企业发展中。

二、价值管理思想探源的研究意义

(一)夯实价值管理的理论基础

尽管理论界和实务界多数人认为价值管理有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但人们对于究竟什么是价值管理,价值管理的思想起源何在等基本问题尚未认识清楚。目前,即使存在大量关于价值管理的文献研究以及著作,但是关于价值管理的思想发展过程这一学术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完整的研究和叙述。因此,探寻价值管理的思想渊源,有利于夯实价值管理的理论基础,只有以更坚实的理论基础为指导,企业才能在价值管理这条道路上走得更稳健、更长远。

(二)推动企业向前发展的需要

价值问题是企业经营管理最深层次的问题,企业的价值管理比企业的战略管理、过程管理、制度管理、行为管理等单方向的管理在深度和广度、理论和实践等方面都要深刻得多。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把抽象的价值追求与具体管理过程、管理环节和管理行为结合在一起,根据价值目标的要求重新审视和调整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努力把共同的价值理念变成员工的具体行动,从而实现企业的价值最大化。价值管理思想是对传统管理思想的一种新突破,走在了企业管理的最前沿,是推动企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

三、价值管理思想渊源

任何一位思想家的理论,都不可能脱离他生活所处的时代背景。18世纪的英国,是一个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都异常活跃和繁荣的时代。进入18世纪后,由于重商主义的作用。商业贸易成为当时西方国家的主要经济活动,尤其是在英国,国家与人民的主要经济收入都来源于商业贸易。英国国内的经济发展让人始料不及。但由于地区范围狭隘以及恶劣的道路交通条件,使得商品流通受到了极大的限制,阻碍了英国经济的发展。于是,以纺织工业为源头的工业革命随之爆发。正如恩格斯所说:“分工、水力,特别是蒸汽机的利用,机器的应用,这就是从18世纪中叶起用来摇撼世界基础的三个伟大杠杆。”工业革命的爆发促进了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引起了社会发展的巨大变革,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就在此时期形成。

(一)亚当・斯密――《国富论》

1.分工理论

亚当・斯密(Adam Smith)在《国富论》(The Wealth of Nations)第一章的内容就是“论分工”,分工在当时还是一个陌生的词汇,因此斯密在开篇就提到“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改进,以及在劳动生产力指向或应用的任何地方所体现的技能、熟练性和判断力的太部分。似乎是分工的结果。”斯密认为:分工是劳动效率提高的主要原因,在分析增进“劳动生产力”的因素时,特别强调了分工的益处:(1)劳动分工可以使工人重复完成单项操作,从而提高劳动熟练程度,提高劳动效率;(2)劳动分工可以减少由于变换工作而损失的时间;(3)劳动分工可以使劳动简化,使劳动者的注意力集中在一种特定的对象上,更加有利于创造工具和改进设备。因此,分工能够增进劳动生产力,是促进社会普遍富裕最有效的手段。

劳动分工理论对于管理理论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后来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与斯密的这一学说有着很深的“血缘关系”。斯密有句名言:“请给我以我所要的东西吧,同时,你也可以获得你所要的东西。”斯密认为:人们在经济活动中追求个人利益,正因为每个人都有利己主义,所以,每个人的利己主义又必然被其他人的利己主义所限制,这就迫使每个人,必须顾及他人的正当利益,由此而产生了社会利益,社会利益正是以个人利益为立脚点的。这就是所谓“经济人”观点,随后成为了整个资本主义管理的理论基础。“胡萝卜加大棒”的管理方式也是在这种理论基础上产生的。由此可见,斯密的分工理论,为之后管理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价值理论

价值理论在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在论述了分工和交换的问题之后。顺其自然地就要阐述交换的基础,这个基础就是价值。他在书中指出,“价值这个词有两种不同的含义:有时表示某一特定物品的效用;有时则表示占有该物品所带来的对其他物品的购买力。一个可以称为使用价值;另一个可以成为交换价值。”在这里,他首次明确区分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概念,并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同时,斯密明确地说明了劳动是衡量一切交换价值的尺度,宣称生产一切商品的劳动都能创造价值,实际上是把决定商品价值的劳动归结为一般社会劳动,把商品价值量归结为生产商品的必要劳动,这对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影响极其深刻。

斯密的价值理论精髓在:第一,认为任何部门生产的劳动都创造价值,提出“劳动是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的著名论断。克服了前人只有采金的劳动才创造价值的片面性,纠正了只有农业劳动才创造价值的偏见,指明了决定商品价值是一

般的社会劳动;第二,区别了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第三,他指出生产商品耗费的劳动决定商品价值,商品价值同生产中耗费的劳动成正比,商品价值量取决于商品内部凝结的劳动时间。张家伦曾经提到“现代财务学,其管理目标和管理对象无不围绕价值范畴不断延展,呈现出显著的价值管理特征,价值增长、价值分配与价值评价构成现代财务学的基本框架。由此可以认为,研究财务学必须以价值概念为起点,构筑科学完整的价值管理体系。”可见。价值理论在财务学领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二)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期,是资产阶级不阶壮大,工业革命如火如荼的岁月。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一位年轻而富有的伦敦交易所的经纪人,在拜读了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一书后,以价值论为基础,以分配论为核心创作了《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On The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 And Taxation)。李嘉图在继承和发展亚当・斯密的价值理论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价值理论体系。李嘉图最突出的贡献在于,他澄清了亚当・斯密关于价值决定理论中没有阐述清楚的问题,坚持和发展了斯密正确的价值规定,为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论奠定了基础。

1.价值理论

李嘉图接受了亚当・斯密有关对商品价值的划分,但拒绝了关于没有使用价值的商品也具有交换价值的这一论断。他明确指出,“一种商品如果全然没有用处,或者说,如果无论从哪一方面说都无益于我们欲望的满足,那就无论怎样稀少,也无论获得时需要费多少劳动,总不会有使用价值的。”在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管理理论中,他就认为“就竞争角度而言。价值是买方愿意为企业提供给他们的产品所支付的价格。价值用总收入来衡量……分析竞争地位必须使用价值而不是成本。因为企业为了获取经营歧异性所带来的价格溢价常常有意抬高成本。”虽然使用价值不是交换价值的决定因素,但是对于交换价值来说却是必不可少的。李嘉图认为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大小不是每一个生产者实际耗费的劳动量,而是为了获取该商品时所付出的必需劳动量,他已经提出了决定商品价值的“必要劳动”概念。并认为商品相对价值量的变动。只是由于必要劳动量有变化造成的。同时,他指出,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属于自然科学研究的范围;而交换价值与劳动相联系,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交换价值才是我们应该重点研究的。

2.对早期管理思想的贡献

人生价值的理论范文7

论文关键词:劳动价值论;价值创造;价值分配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站在劳动者的立场上,在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的基础上,得出的科学理论,这一理论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极大的价值。因此,正确认识劳动价值论,认清其科学内涵和本质,对于坚持和发展劳动价值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劳动价值论是劳动者追求自身解放和自由发展的理论武器和理论依据

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的目的是为了划清劳动与剥削的界限,为了揭露资本家雇佣工人的剥削实质,为了揭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提供理论依据。

从这个意义上讲,劳动价值论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反对资本统治、反对剥削,追求自身解放的强大思想武器,也是无产阶级团结斗争的强大思想武器。因为劳动价值论的提出,并不是为了让资本家良心发现而放弃剥削,只是使广大无产阶级看到自己的处境,为了共同的利益,为了自身的解放团结起来,共同反对资本剥削,争取自身的解放。劳动价值论是劳动者利益的理论体现,创造价值的劳动者理应拥有自己创造的价值,这是劳动者的利益所在,也体现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代表了劳动解放乃至人类解放的大趋势。

劳动价值论不仅是反对资本统治的理论武器,在社会主义社会,它还是劳动者实现自由发展的理论依据。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经济,是劳动者的各种经济权利得到充分发展和实现的经济,这也正是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的趋势所在。只有坚持劳动价值论,不断提高劳动者的地位,坚持作为社会文明创造者的劳动者拥有自己所创造的文明,劳动者才能实现自身的利益和自由发展。虽然我们所处的时代同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劳动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但劳动价值论的本质,劳动者争取自身的解放和自由发展这一核心的内涵没有改变。因此,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不断坚持和发展劳动价值论,把握劳动价值论的科学内涵,对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

二、活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惟一源泉

关于什么样的劳动创造价值,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有人认为非劳动要素也创造价值,这种观点是值得怀疑的。创造的主体是人,物没有意识,怎能谈得上创造?只有活劳动才是创造价值的惟一源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核心,在于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的抽象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惟一源泉。只有活劳动才能创造商品的价值,物化劳动根本不能创造价值。正如马克思明确指出的“劳动是唯一的价值源泉”“价值本身除了劳动本身没有别的任何‘物质”这里的劳动是指创造价值的抽象劳动而非具体劳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明确地说到,“一切劳动,从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作为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价值。一切劳动,从另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作为具体的有用劳动,它生产使用价值”马克思这一理论无疑是科学的,因为物化劳动已经凝结在作为商品的物质中,是不可能再“活化”的,不会再具有创造价值的功能。尽管资本和土地等其他生产要素都参与了价值的形成过程,但是在价值的形成过程中,他们都不创造新的价值,仅仅转移了原有的旧价值。物化劳动也创造价值的观点,实际上回到了马克思曾经批判过的非活劳动要素也创造价值的理论上。正如马克思所说:“土地所有权和资本,尽管会对它们的所有者形成收入的源泉,也就是,会给他们一种权力,让他们可以占有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但决因此,便成为他们所占有的价值的源泉。”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正是批判资产阶级学家把劳动作为与资本、土地同等的生产要素,抹杀了劳动创造价值的作用而提出来的。企图把与劳动相对立的资本、土地都看成是创造价值的,这种观点忽视了劳动者的主体地位,同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站在资产阶级的立场上把劳动同资本、土地一样作为生产要素没有什么两样,这是在从根本上否定劳动价值论。

劳动是价值的惟一源泉,但不是所有的劳动都创造价值。一方面,经济学上所说的价值始终是商品的价值,即交换价值。所谓创造价值是指创造交换价值,而不是单纯的使用价值。另一方面,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提出来的,创造价值的劳动在资本主义社会主要是指资本统治下、资本雇佣劳动的关系中的雇佣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就是为了揭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不平等的交换关系,进而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因此,马克思研究创造价值的劳动的侧重点是指人类特殊的生产劳动。关于生产劳动,马克思既论述了生产劳动的一般,也论述了生产劳动的特殊。关于生产劳动的一般,马克思指出:“如果整个过程从其结果的角度,从产品的角度加以考察,那么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表现为生产资料,劳动本身则表现为生产劳动。”并对此进行了补充,“这个从简单劳动过程的观点得出的生产劳动的定义,对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绝对不够的”。因此,生产劳动的特殊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联系在起的。“生产劳动只是这整个关系和劳动力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内借以发生作用的形式和方式的简缩表现”。可见,马克思分析生产劳动,完全是围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围绕生产剩余价值这个中心进行的。劳动价值论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剩余价值论,正是站在了生产劳动者的立场上来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

当然,我们现在面临的生产关系发生了变化,生产劳动只在很小的私有制范围内存在,私有制范畴内劳动者的劳动还具有生产劳动的性质。在社会主义公有制范围内不宜再用生产劳动的概念。因为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下,劳动者的社会地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成为社会的主人,而不再是“会说话的生产要素”,劳动不再具有生产劳动的性质。在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创造价值的劳动,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出现新的内容和形式,主要是指合法的生产商品的劳动,既包括有形的商品,也包括无形的商品。但需要注意的是,创造价值的劳动和社会必要劳动是两个不完全相同的概念。创造价值的劳动一定是社会必要的劳动,但并不是所有的社会必要的劳动都是创造价值的,不能把二者混为一谈。比如,公务员劳动是社会必要的劳动,但它不是创造价值的劳动。对于这些劳动者而言,不过是用自己的劳动,从已经创造出的社会价值中为自己创造出一定的份额。

三、劳动价值论与按要素分配和按劳分配的关系

关于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问题,有的学者认为,二者是两码事,价值分配依据的不是价值创造,与劳动价值论没有关系,笔者不敢苟同。

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是密切相关的,价值创造是因,价值分配是果,有价值创造作用,才有价值分配权力。没有价值创造作用,是不能参与价值分配的。谁创造价值,谁就拥有价值,这是劳动者解放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如果没有价值创造作用,却要得到分配的价值,那么这种分配关系或生产关系就是不合理的,这种不合理的分配制度必然会被合理的分配制度所替代。

1.劳动价值论与按要素分配

劳动价值论是通过所有制走向分配的,与资本雇佣劳动联系在一起的是按要素分配,与社会主义公有制联系在一起的是按劳分配。马克思所处的年代,社会经济生活中按要素分配占主体地位。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不创造价值,本不应该参与分配,但站在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背后的所有者,在特定的生产关系下,凭借对生产要素的私人占有,分配了更确切地说是占有了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资本主义的这种占有关系正是由不合理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造成的。正如马克思所说:“分配关系本质上和生产关系是同一的,是生产关系的反面。”马克思正是在批判这种不合理的分配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劳动价值理论来批判按要素分配的,进而揭露和批判了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不合理性。当然,这里提到的按要素分配,指的是与资本雇佣劳动联系在一起的,至于小生产者取得的要素收入并不在此之列。因此,与资本雇佣劳动在一起的按要素分配,是对价值创造者的剥夺,因此必须推翻整个资本主义制度,让创造价值的劳动者获得全部劳动创造的价值。所以,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中,毫无疑问是要求价值创造决定价值分配的,剩余价值理论就是在批判按要素分配的基础上形成的科学理论,换句话说,如果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不含有批判当时的按要素分配的理论要求,就绝对不会形成剩余价值理论。当今社会,我国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种公有制还不具有纯粹和完全的形式,商品货币关系依然存在,私有制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并且也是当今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这也必然要求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按要素分配的问题。尽管其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但由于私有制占从属地位,社会主义又保证了劳动力所有权的实现,所以其对抗的程度和表现形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其在现阶段存在的合理性,并不说明它代表了人类社会进步的趋势,这种分配必然会被按劳分配所取代。

2.劳动价值论与按劳分配

人生价值的理论范文8

[论文摘要]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原创含义出发,论证了发展和创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发展和创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底线是“价值创造一元论”,墓本任务是深入研究创造价值的劳动的性质。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原创含义

劳动价值论是指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批判地吸收了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价值论的合理内容,建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原创含义,可高度概括如下:一是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是不同商品进行交换的比例的基础,它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二是创造价值的唯一要素是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其他任何生产要素都不是价值的源泉,创造价值的劳动是抽象劳动,即无差别的人类脑力体力的耗费,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但它不是价值的源泉;三是创造价值的劳动是活劳动,即正在进行的生产过程中耗费的抽象劳动,物化劳动作为过去劳动的凝结物,在新的商品生产过程中只能转移自身的价值,而不能创造价值,商品价值中不包含任何一个自然物质的原子。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彻底的一元价值论。

二、发展和创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必要性

(一)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的客观历史条件与现时代存在巨大的差别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任何科学原理都是对特定条件下的特定问题的分析。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产生于130多年前工业化初期的蒸汽机时代,而当时的生产方式、劳动形态、商品形式和财富构成等都与当今有着巨大的差别。因此,分析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不能脱离对那个特定时代特点的分析,概括地讲,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的客观历史条件主要如下。

第一,劳动形态主要表现为体力劳动。工业化初期,社会生产主要集中在物质生产领域,非物质生产部门的比例相对较小,劳动形态主要表现为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生产中的体力劳动。因此,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以物质生产领域的体力劳动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虽然马克思也涉及到对非物质生产领域(服务贸易行业)的分析,但由于当时这些部门在整个社会生产中所占的比例很小,影响力微乎其微,所以当马克思在谈到服务贸易时说:“资本主义生产在这个领域中的所有这些表现,同整个生产比起来是微不足道的,因此,可以完全置之不理”。

第二,劳动过程的知识含量不高。工业化初期知识、科学、技术不够发达,劳动过程的脑力支出、知识含量不高,简单的、以体力支出为主的、按时间计算的劳动是主要的劳动形式。因此,马克思还不可能对科技创新劳动在创造价值中的独特作用加以系统论述。

第三,指挥、管理劳动还不能作为独立的劳动形态。工业化初期,随着产业革命和生产力发展,一边是资产者财富的积累,另一边是无产者贫困的加深,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创立之初,面对的就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尖锐斗争,劳动价值论创立的使命就是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不合理性和被新社会制度取代的必然性。在当时,指挥、管理主要还是资本家的职能,而资本家行使指挥、管理的职能与剥削目的是结合在一起的,而绝大部分劳动者是被指挥、被管理、被剥削的。因此,马克思就不可能把指挥、管理劳动作为创造价值的独立劳动形态来研究。

(二)当代劳动特征的变化向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提出了挑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新情况、新问题涌现出来,社会劳动出现了许多新特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有了新的实践土壤。但是,按照劳动价值论的原创含义,服务性劳动、科学研究劳动、生产精神产品的劳动、经营管理劳动,由于都不直接创造物质产品,都不创造价值。这一原创含义,与现实经济活动存在着巨大的矛盾,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遇到了一系列挑战。

第一,服务性劳动。第三产业又被称为服务业,在第三产业从事的劳动可称为服务性劳动。第三产业问题,是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时为了研究的方便而抽象掉的经济现象。第三产业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的迅速发展,则是马克思未曾预料到的经济现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程度已成为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据统计,在西方发达国家和亚洲的一些新兴国家,第三产业产值所占的比重已达60%}70%。在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第三产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已占到GDP的1/3以上,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大大提高,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比重日益增大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向理论界提出了一系列需要解决的理论问题:服务性劳动是否是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是否都创造价值?

第二,科学研究劳动。当代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特别是在进人知识经济、新经济时代更是如此。科研人才的多少和水平的高低、科技创新能力的大小、科技对生产的装备应用程度和在经济生活的普及程度,早已成为决定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大小的重要因素。科学研究工作作为劳动的重要形式,在生产经营中通过提高已有产品的生产效率或发明出新的产品,可以创造出巨大的社会财富,使全社会的商品价值总量大大增加。如果坚持认为所有科学研究方面的劳动都不创造价值,就会严重压抑和打击这些人员的积极性。

第三,生产精神产品的劳动。与当时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相适应,马克思重在研究和论述物质生产劳动。马克思也提过“精神生产力”这一概念,但没有进一步研究和论述。现代经济条件下,人们物质生活的消费得到了较大的满足,消费结构从温饱型向发展型和享受型转变,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文化生活上的满足和享受,精神产品的生产部门得到很大发展,也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生产任务,生产精神产品的劳动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精神劳动是一种艰辛的、探索性的复杂劳动,它创造了精神产品,而这种精神产品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对于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中国来说,应当把生产精神产品的劳动作为重要的课题来研究和探讨。

第四,经营管理劳动。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生产范围扩大,产品日益精细、丰富,就越来越需要科学的组织与管理,经营管理劳动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特别是在现代高科技时代,对管理的要求更高,现代经济社会的管理者,必须具备专门化的知识储备。同普通工人的简单劳动相比,管理活动是管理人员从事的复杂劳动,管理劳动不是一般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而是高级的脑力劳动。因此管理劳动不仅创造价值,而且随着社会进步,其创造的价值会远远高于普通劳动者的劳动。

三、发展和创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现实可行性

(一)劳动价值论中的经济范畴会随着现实的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马克思同历史上的经济学家,特别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在方法论上的重要分水岭在于:马克思认为,经济范畴是经济现实关系的科学抽象,而随着经济的现实关系的变化,经济范畴也应当相应发生变化。马克思指出,从方法论的角度看,经济生活、社会经济结构、生产方式都不是“结晶体”,而是一个“变化的机体”。因而,人们认识社会生产方式和经济变化规律的范畴,也不是永恒的,而是处在不断变化发展和否定的过程中。有些经济范畴的内涵,会随着经济现实的变化不断更新其内容和性质,有些经济范畴只说明一定历史阶段的经济现象,随着历史的发展,实质上它已不再适用,这时它只会作为人们认识经济现象的历史痕迹保留下来,而一些新的经济范畴会代替旧的经济范畴。

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是立足于商品经济社会的,劳动价值论是对商品经济现实关系的一种理论反映。没有商品经济社会的存在,就不可能有劳动价值论。我们应该看到,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是长期的、有阶段性的,这一发展过程必然决定着劳动价值论要随着历史发展不断地向前推进。所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不是僵化的教条,而是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科学体系,创新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对商品经济现实关系的一种确切反映,是科学体系发展的必然途径。

(二)马克思为劳动价值论的发展和创新留下了广阔的理论空间

马克思有关生产劳动的论述对我们有很重要的启示,为发展和创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留下了广阔的理论空间。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如果整个过程从其结果的角度,从产品的角度加以考察,那么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表现为生产资料,劳动本身则表现为生产劳动。”他接着说,“这个从简单劳动过程的观点得出的生产劳动的定义对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绝对不够的。马克思指出,“随着劳动过程本身的协作性质的发展,生产劳动和它的承担者即生产工人的概念也就必然扩大。为了从事生产劳动,现在不一定要亲自动手,只要成为总体工人的一个器官,完成他所属的某一种职能就够了。”马克思又同时指出,“但是,另一方面,生产劳动的概念缩小了。资本主义生产不仅是商品的生产,他实质上是剩余价值的生产。”上面论述表明: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范畴的内涵也是随其研究间题的发展而不断扩大的,生产劳动这一概念的含义不是固定不变的。在社会化大生产总体劳动中,生产劳动的范围不只是直接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还包括不一定要自己动手的科研、管理工作等。

马克思认为,“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这种区分本身,……即同劳动独有的特殊性毫无关系,也同劳动的这种特殊性借以体现的特殊使用价值毫无关系。”马克思在考察服务劳动时,曾明确指出,服务是“以劳务形式存在的消费品”,“服务有一定的使用价值(想象的或现实的)和一定的交换价值。在今天社会主义条件下,随着第三产业的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的含义也应当有所发展和变化,必须探讨和重新认识服务性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

(三)我国学术界的五次争论为劳动价值论的发展和创新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建国以来的五十多年,我国学术界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大范围讨论有五次,包括涉及“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规律”和“生产劳动”等劳动价值论基本内容的前三次讨论,以及20世纪90年代初期关于“价值创造源泉”间题、世纪之交由“深化劳动和劳动价值论认识”再掀热潮的后两次讨论。

我国经济学界关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五十年间的五次讨论,留给人们的思考和关注是深刻隽永而又经久不息的。总的来说,尽管每次争论的主题不完全相同,但争论发展的方向是一致的,即在尊崇科学指导思想的基础上,跟随时代的变化,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从取得的成就来看,劳动外延的扩大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认可。第三产业的劳动是否创造价值,科技人员的劳动是否创造价值,企业主的劳动是否也有创造价值的一面,这些间题从马克思的有关社会劳动和管理劳动的二重性的论述中都可以找到支持的证据。而且从逻辑的推演和历史演进的角度,这些劳动成为价值的源泉并不真正构成问题。几十年来关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争论取得的重大进展,为“发展和创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指明了方向,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理论财富,为创新劳动价值论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四、对“发展和创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展望

(一)发展和创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底线是“价值创造一元论”

马克思主张劳动价值论,但间题是,如何理解劳动?如果把劳动理解成活劳动,那么就是价值创造的一元论;但如果把劳动理解成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总和,那么劳动价值论实际上等同于多元价值论。物化劳动创造价值的观点与其说是在捍卫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不如说是否定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因为马克思明确讲过机器不创造价值,再者,如果说物化劳动创造价值,我们该怎么理解马克思对要素价值论的批判?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的目的,不在于研究怎样促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生产,而在于揭示商品的社会属性,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于揭示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内在矛盾。从这一目的出发,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必然是一种活劳动创造价值的“价值创造一元论”,否则,如果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也创造价值,就无法揭示商品交换关系的本质:人与人之间劳动的交换,也无法揭示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对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创造的超过其自身价值以上的价值的无偿占有。如此一来,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就失去了科学的基础,从而陷人“破产”的境地。

坚持价值创造的“一元论”,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区别于其他价值理论的根本界限所在,也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科学性最突出的体现。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坚持“活劳动价值一元论”,也就是说坚持活劳动是价值的惟一源泉,是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前提,否则,就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否定,而不是发展。“价值创造一元论”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理论立场,也是我们创新和发展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底线。

人生价值的理论范文9

 

关键词:劳动价值论 要素价值论 国民生产总值 第三产业 劳动生产率

 

    一、问题的提出

    为了全面反映第一、二、三产业的总成果和总水平,便于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作经济比较,以及反映产业结构状况及变化趋势,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逐渐放弃了原社会主义国家普遍采用的与社会总产值指标相联系的物质产品平衡体系,简称MPS核算体系,改用与国民生产总值指标相联系的国民经济账户核算体系,简称SNA核算体系。

    国民生产总值指标和社会总产值指标相比,其主要优点在于:(1)它只计算了最终产品的价值(或各种产品的增加值),而没有计人中间产品的价值,因而在它里面不包含重复计算的部分,而社会总产值指标把中间产品的价值作了重复计算;(2)它不仅计人了物质生产部门的增加值而且计人了所有服务部门的增加值,因而反映了现代产业结构的变化,反映了教育、科学技术、金融等第三产业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由于有这两个优点,国民生产总值被认为比较真实和全面地反映了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水平和整体实力,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较真实和全面地反映了一个国家劳动生产率的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所以从MPS核算体系向SNA核算体系的转变,是我国经济核算领域的一次重要实践创新和理论突破。但是,在我国SNA核算体系的建立,是否意味着我国经济理论基础发生转变,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及劳动价值论失去了在我国的基础理论地位?是否要用西方经济学的多元价值论或要素价值论取代劳动价值论的指导地位,重建价值理论体系?SNA核算体系能否在劳动价值论的范围内得到释解?这些问题在理论界产生了不同看法和争论。本文提出一些粗浅看法,以求批评指正。

    二、对几种代表性观点的述评

    本文首先对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作一简单述评:

    有一种观点认为,劳动价值论是被实践证明的科学真理,SNA核算体系和劳动价值论是对立的,没有必要为SNA提供劳动价值论的基础。基于SNA核算体系对劳动价值论所作的拓展是对劳动价值论的否定。有作者说:“在我们看来,为了进行国际比较,采用SNA进行国民经济的统计核算是必要的,但是,正如吴易风同志所指出的,‘我们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给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提供劳动价值论基础。’钱(伯海)先生说吴易风同志把话‘讲绝了,一点回旋余地也没有’,看来,钱先生也好,(钱先生的)20位博士生也好,都是在为找到‘一点儿回旋余地’而努力。但是,因为SNA的理论基础和劳动价值论是根本对立的,要想为SNA建立劳动价值论的基础就像马克思说的,是‘企图调和不能调和的东西’,还必需指出的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经过一百多年实践检验的科学真理,其本身也早已成为一个客观存在,不是想怎样‘解释’就可以怎样‘解释’,想怎样‘改造’就可以怎样‘改造’的。” 

    上述观点是作者在批评钱伯海教授的物化劳动创造价值的观点时提出的。持这种观点的人实际上把马克思主义看成了封闭的理论体系,阻塞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通道,削弱了劳动价值论在发展了的社会现实面前的说服力,正好为劳动价值论的否定者提供了口实。晏智杰教授就说:“如果SNA制度的理论基础不是劳动价值论,而劳动价值论又真如上述作者所言,那么SNA这种制度本身也必定不会是正确的了;既然不正确,当然就应予以否定或取消,并恢复原先的基于劳动价值论的MPS制度,或者,除了‘进行国际比较’以外,不能容许将SNA用于其它方面,等等。但是这样一来还有一个问题是不能回避的:如果这种核算制度的理论基础是不科学的,那么基于这种理论基础所进行的‘国际比较’还能是可靠可信的吗?结论当然也应当是否定的”。

    第二种观点认为,劳动价值论与SNA核算体系是不相容的,说明在新的社会现实面前劳动价值论已经失去了令人信服的解说力,应该用西方经济学的多元要素价值论取代劳动价值论,重塑经济学的价值论基础。晏智杰教授认为,从MPS到SNA核算体系的转变,表明我国已经从传统的一元劳动价值论转向同它对立的多元要素价值论,这“无疑于一场思想革命”。SNA制度就是多元要素价值论的体现和运用,“要求现代SNA制度体现劳动价值论的要求,哪怕是扩大的或发展的劳动价值论的要求,不能说决不可能,至少是很不现实的。

    其实,SNA核算体系与MPS核算体系相比,只是拓宽了生产性劳动的范围,把第三产业服务行业也纳人生产性劳动的范围,成为价值创造的源泉,这里只是涉及生产性劳动范围大小的问题,并不能由此导出多元要素价值论,第三产业是否创造价值和资本、土地、自然力等能否创造价值不是一回事。晏智杰教授为了肯定他的多元要素价值论,硬要把SNA核算体系与要素价值论结合在一起,把MPS核算体系与劳动价值论结合在一起,认为即使扩展生产性劳动的范围,也无益于弥补劳动价值论的缺陷和不足,以至得出否定劳动价值论的结论。但是遗憾的是晏智杰教授在他的文章中也并没有拿出多少令人信服的论据,来说明SNA制度与要素价值论一定就是相容的,SNA制度的合理性并非一定就能说明要素价值论是正确的。

人生价值的理论范文10

[论文摘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一个逻辑严密、内容丰富的完整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我们必须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的实践,坚持和发展劳动价值理论,努力实现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有机结合。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核心和基石,也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基础。如何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当前我国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无与伦比

马克思的一生有两大发现:一是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唯物史观;二是发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殊运动规律,即剩余价值理论。在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中,最核心的基石和前提就是劳动价值论,没有劳动价值论,也就不可能有诸如资本积累理论、资本再生产理论、剩余价值理论等重要理论,从而也就没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大厦和马克思主义。所以,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

什么是劳动价值论?关于劳动价值论的内容,我们可以根据马克思的理论逻辑思路来分析。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从分析资本主义的经济细胞—商品开始的。马克思认为,一切商品都凝结着一定数量的人类劳动。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抽象劳动,它是价值的惟一源泉,价值的实质是商品生产者互相交换劳动的社会经济关系。人们在市场上交换商品,实际上是在相互交换各自的劳动。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又通过分析商品价格围绕价值进行波动的市场现象,论证了商品价值实现的过程,并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区分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指出资本家得到的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带来的,是雇佣工人创造的,从而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揭露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由此得出结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建立在剥削雇佣工人基础之上的。从而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通过科学的分析论证,为人们解剖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证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不合理性及历史过渡性,并由此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的发生、发展以及必然灭亡的历史规律,揭示出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的客观趋势和必然规律。

从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体系来看,其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商品具有二因素,价值是商品不可缺少的因素,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价值实体是抽象的一般人类劳动;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形式经历了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和货币形式的发展过程;商品的价值由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构成;价值创造、实现和分配分别发生在生产、流通和分配领域,是三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间题;价格是价值的外在转化形式,生产价格是价值的内在转化形式等。马克思正是通过对上述内容的深刻剖析,建立起了完整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理论体系。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具有不可抹杀的巨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从理论意义上看,它第一次科学地论证了什么劳动创造价值,即价值的来源问题,回答和解决了长期以来包括古典经济学家不能解决的重大问题。就其学术水平来讲,是站在他那个时代学术最高峰的一个伟大的理论创造,在人类思想史上永远占有辉煌的位置。即使后来许多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大师们也不得不为这一理论的论证和严密逻辑所叹服。许多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和政治家一致强调:只有推翻它,才能从逻辑上摧毁马克思经济学和共产党的理论大厦,但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几乎是不可能的。

尤其重要的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及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剩余价值理论,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和秘密,指出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对立的经济根源,从而成为动员全世界无产阶级进行阶级斗争和革命的直接思想武器。它启迪了整整几代被压迫无产阶级的思想和智慧,使他们觉醒起来,组织起来,为自己的阶级利益同资产阶级展开长期艰苦的斗争。它能够在100多年的时间里,动员感召起全世界十几亿人为改变自己的悲惨命运而进行革命斗争,这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并且,它直接在20世纪催生了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明确地在一种科学理论指导下而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制度。一直到今天,信奉和实行马克思所倡导的社会主义的人口仍占到了全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仅此一点,这一理论自它所诞生以来的巨大作用即可见一斑。可以说,如果没有《资本论》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工人们联合起来成为一个有组织的阶级进行政治斗争及其在国际上的发展,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也许还要在漫长的历史中探索。因此,从政治意义上来说,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是无与伦比的。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劳动价值论中最核心、最基本的东西是必须坚持的。比如,马克思关于活劳动是价值的惟一源泉、劳动具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二重性、价值与价格的关系、价值是一个历史范畴、价值量的决定,以及价值规律、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关系等,这些都是对商品经济一般规律和基本原理的科学分析,是我们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石和有效方法。特别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所包含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都是我们今天必须坚持的。理论界出现的一些否定劳动价值论的一些观点,如认为劳动价值论是“左”的根源的观点,以及一些人提出的用“知识价值论”、“科技价值论”、“社会价值论”来代替劳动价值论的观点等,都是缺乏科学依据的。

二、必须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的实践发展劳动价值理论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为什么要丰富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

首先,我们面临的客观经济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马克思在他的劳动价值论中,始终站在劳动者的一边,强调了工人的体力劳动在价值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他在劳动价值论中所说的劳动主要指的就是物质生产部门中工人的生产性劳动。虽然马克思在有些著作中也提到过创造价值的劳动不仅包括体力劳动,也包括脑力劳动、科学劳动,但最主要的还是指生产第一线产业工人的体力劳动,这不仅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鲜明阶级性的体现,也是符合当时资本主义生产的实际情况的。因为,在100多年以前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是工业化初期的蒸汽机时代,资本主义生产主要是靠第一、第二产业的物质生产部门支撑的,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主要是直接生产过程中的劳动,资本家获取利润的主要来源是产业工人的剩余劳动,整个社会劳动是以体力劳动为主。比如,在恩格斯写《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时,英国产业工人占劳动者总量的80%以上。英国1860年纺织工人平均每天的劳动时间是16. 5小时,经常出现累死人的事情。所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所指的创造价值的主体劳动是体力劳动,是符合当时经济生活实际的,体现了其科学性和实践性的统一。

实践发展到今天,我们现在面临的环境与马克思创造劳动价值论时的环境相比,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深刻变化:一是表现在脑力劳动已经成为创造价值的主体劳动。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的生产要素在价值创造中已经变得“微不足道”,而科技、知识、信息这些生产要素在价值形成中的地位日益上升,脑力劳动已经(或逐步)取代体力劳动而成为居主导地位的劳动形式。目前,英国蓝领工人只占工人总数的10%左右。美国在1956年就第一次出现了蓝领工人少于白领劳动者的情况,此后白领人数迅速递增,传统的体力劳动者越来越少,劳动者队伍出现了知识化、脑力化、白领化的趋势,传统意义上的产业工人到20世纪90年代末不到5%。所以,创造价值的劳动越来越靠脑力劳动而不是体力劳动。特别是100多年来,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和经济社会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先后掀起并完成了科技、企业组织形式、管理等方面的革命,大大扩展了传统的劳动形态和内容,出现了科技劳动、现代服务劳动等新型劳动形态,管理劳动也成为一种独立的劳动形态。这些劳动在价值创造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所处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关键,对人类的贡献也越来越大。二是表现在产业结构方面,出现了向信息化、服务化和高科技化发展的趋势,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迅速提高。如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第三产业还微不足道,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全世界平均超过了60 %,一些发达国家已达2 /3以上,美国第三产业占到80%以上,我国第三产业也占30%以上。第三产业已经成为一个国家促进经济发展、增强综合实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主要领域。这些都远远超过了马克思所处时代的生产力水平和所能够论及的范围,是马克思在当时所无法预料的。

其次,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对劳动价值论提出了新的挑战。从我国来说,我们正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随着分配体制的改革和激励机制的建立,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并存的格局在市场机制的调节下逐步完善,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比例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这些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当年提出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有很大差别。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出现了许多急需在理论上加以说明的问题,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提出了新的挑战。比如,如何认识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如何认识私营企业主的经营活动、收人来源的性质和特点?如何看待科技工作者和企业经营者的劳动?如何看待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如何解决改革开放带来的收人分配差距过大问题?如何应对加人世界贸易组织后的国际经济运行规则等。我国的一些现行政策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要求并不一致,如果我们教条地照搬劳动价值论的逻辑,是不能解释和支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的,必须根据新的实践,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

再次,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和生命力就在于它是不断发展完善的理论。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是把它当做一成不变的教条,机械地照抄照搬,还是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在这方面,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典范。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伟大不仅仅在于他们创立了科学的理论,还在于他们以科学的态度来指导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活动,根据不断变化的客观实际不断修改自己的理论,不断创造新的理论,为我们树立了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榜样。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他们的理论是对一定历史时期客观情况的反映,“只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和一定的范围内才是正确的”。因此,当时间、地点和条件发生了变化,针对具体历史情况的个别论断就会成为过时的东西,必须用符合新情况的新理论来取代过时的理论。对那种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当成神,以为他们说的每一句话都是正确的,把他们的理论看做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教条,当做现成的公式并按照它来剪裁实际生活的做法,他们一向是深恶痛绝的。马克思指出,运用和发展理论,要把一般原则与具体实际相结合,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恩格斯也说过,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来就没有认为自己是真理的化身,没有认为自己的理论是一成不变的。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过程实际上也是他们根据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进行丰富和发展的过程。通过实践深化认识,立足现实,修正错误,与时俱进,这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充分体现,也是马克思主义具有旺盛和永久生命力的根源所在。所以,我们不能把劳动价值论视为禁区,人为地封闭起来,必须根据新的实践,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发展劳动价值论,使其不断吸收鲜活的时代内容,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坚持马克思主义。

三、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应注意的几个理论问题

首先,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必须坚持“活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这一基本原理。这不仅仅是因为“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两个必然”理论的基石,而且更是因为“活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是一个科学原理。机器、知识、技术等生产要素都是人创造出来的。离开了人,任何先进的机器、高深的知识和先进的技术都将毫无用处。价值是抽象的人类劳动的凝结,抽象的人类劳动是指人类生产商品时所付出的体力和脑力。机器、知识、技术等作为生产要素,凝结着人类的抽象劳动,在生产过程中它们只能帮助劳动者把劳动凝结在生产的新产品上,产生新的价值,同时把自己的价值转移到新的产品上,而不会创造出新的价值。

其次,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必须充分肯定生产要素在价值创造中的巨大作用,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生产要素虽然不直接创造价值,但是人类创造价值却离不开生产要素。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技、知识这些生产要素在人类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过去,我们只强调活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惟一源泉,而对生产要素在创造价值过程中的作用重视和强调不够。我们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就是要在坚持“活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这一科学原理的基础上,充分肯定生产要素在价值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要重视生产要素在价值创造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就要在经济上给予这些生产要素的所有者以相应的经济报酬。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公有制经济的控制力和主导作用明显增强,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机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日益突出,从而为二者的有机结合提供了基础。这是由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再次,按生产要素分配不能涵盖按劳分配,二者的结合也没有动摇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有人认为,劳动是生产要素之一,因此,按生产要素分配就包括了按劳分配,就可以不提按劳分配了。这个观点是错误的。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是两种不同的分配方式,按劳分配中的“劳”与按生产要素分配中的“劳”是不同的。前者的“劳”指的是生产物质产品的活劳动,是劳动者体力和脑力劳动在生产中的综合体现,有质和量之分;而作为生产要素之一的“劳动”指的是劳动力,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是通过市场机制进行配置的,在市场上能够进行买卖的,只能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劳动是个过程,只存在于生产过程中,能够作为商品买卖的东西应该在买卖以前就存在,而劳动在出卖以前存在的只能是劳动力。劳动和劳动力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所反映的间题的实质不同,这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原理。正是由于二者中“劳”的不同涵义,所以不能用按生产要素分配涵盖按劳分配。

人生价值的理论范文11

关键词:社会主义 劳动 价值 变化

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价值理论认识,不能完全拘泥于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个别推断或结论。马克思研究劳动价值理论的目的、时代背景,与我们今天的情况有很大的不同,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应该在传统认识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和创新。本文就其中的几个问题作一些探讨。

一、研究社会主义社会劳动价值理论的视角

马克思研究劳动价值理论具有特定的视角,主要是立足于特定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揭露资本家对工人阶级剥削的实质,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灭亡的必然性提供理论基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对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主要是为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和提高提供理论指导,因而研究社会主义社会劳动价值理论需要有新的视角。

1.出发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理论的发展总离不开前人的研究成果,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首先遇到的一个问题是以什么样的理论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理论界有不同的观点。其中有两种观点比较引人注目,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一种观点认为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作为出发点;另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学说,用来指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无法适用,主张在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价值理论认识方面,不应该将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作为出发点。甚至有的学者主张直接用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价值和价格理论来指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从一定意义上讲,马克思是劳动价值理论的集大成者,他的劳动价值理论是在批判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包含着科学合理的内核。显然,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采取全盘否定、推倒重来的态度是很不科学的。深化社会主义社会劳动价值理论研究,必须将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作为出发点。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马克思的时代与我们当前所处的时代相比,在许多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已经不可能完全解答我们今天现实中存在的各种新情况和新问题。在深化社会主义社会劳动价值理论认识的过程中,坚持以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作为出发点,应该避免走向另一个极端,即完全固守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个别推断或结论,并且在某些今天已经需要重新认识的结论和推论上“兜圈子”。正确的态度是,运用唯物辨证的思想方法,在全面和准确地把握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基本思想,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科学合理内核的基础上,从社会主义社会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社会劳动价值理论。

2.立足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劳动价值理论是与商品经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如果不存在商品和货币关系,没有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的环境,研究劳动价值理论就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和货币关系是社会生活中的最基本的经济关系,加强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利用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来指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极其现实的任务。由于马克思所设想的未来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商品和货币关系,不存在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因而也不可能考虑到劳动价值理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具体指导作用。正因为如此,在怎样认识社会主义社会劳动价值理论,如何利用劳动价值理论来指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实践等问题上,我们不可能从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中寻找到现存的答案。加强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只能立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基础。只有通过深入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特征,认真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新情况和新问题,努力揭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把社会主义社会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引向深入,才能创立科学合理的社会主义社会劳动价值理论。立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基础,加强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一切要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前提,并且把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作为检验社会主义社会劳动价值理论科学合理性的一个重要标准。离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基础,来研究社会主义社会劳动价值理论,这样的理论只能是空中楼阁。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不能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或者是阻碍社会主义社会市场经济发展,这样的认识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

3.归宿点:社会主义本质。经济科学,作为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内容,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反映不同的意识形态特征,这是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共识。198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索洛就认为:“社会科学家和其他人一样,也具有阶级利益、意识形态的倾向以及一切种类的价值判断。……不论社会科学家的意愿如何,不论他是否觉察到这一切,甚至他力图避免它们,他对研究主题的选择,他提出的问题,他没有提出的问题,他的分析框架,他使用的语言,很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他的利益、意识形态和价值判断。”[1.P35]马克思也公开声明自己的理论是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他认为:“就这种批判代表一个阶级而论,它能代表的只是这样一个阶级,这个阶级的历史使命是推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最后消灭阶级。这个阶级就是无产阶级。”[2.P18]马克思从代表工人阶级利益出发,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确立了劳动者在社会财富创造中的主体地位,揭示了工人阶级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所受的剥削,揭露了资本家发财致富的“秘密”。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下,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为此,必须首先明白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所要达到的目的。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就应当落脚在社会主义本质上,为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

二、社会主义社会劳动价值理论的深化

研究社会主义社会劳动价值理论的视角的改变,特别是目的和任务的变化,需要我们相应地深化和拓展对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并且对劳动价值理论要有一些创新性的认识。

人生价值的理论范文12

关键词:价值理论;马克思;新古典经济学;斯拉法

中图分类号:F01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3)04-0014-08

价值理论是经济理论的基础与核心,是理解整个经济运行过程的枢纽。关于价值理论,当今经济学界存在三大理论体系——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体系、新古典经济学的均衡价值理论体系和斯拉法的价值理论体系。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体系是在批判继承英国古典经济学,特别是李嘉图的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创建发展起来的,是揭露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最本质规律的经济理论。由劳动价值理论发展而来的剩余价值理论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根本对立关系,为无产阶级斗争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新古典经济学的均衡价值理论体系是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在综合生产费用价值理论、边际效用价值理论和供求价值理论的基础上创建的,之后又被庇古、希克斯、张伯伦和琼·罗宾逊、阿罗、德布鲁等几代经济学家不断发展和完善,现已成为西方经济学中的主流价值理论,其以近乎完美的数理模型解释了市场运行的规律及效率问题。斯拉法的价值理论体系是英籍意大利经济学家皮埃罗·斯拉法花费半生精力研究李嘉图理论的基础上,在其著作《用商品生产商品》中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批判新古典经济学的边际分析方法,复兴从亚当·斯密到李嘉图的古典经济学传统,所以斯拉法的经济理论也被称为“新李嘉图主义”。斯拉法的价值理论是一种既不同于新古典均衡价值理论,也不同于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独立的价值理论。斯拉法价值理论是作为新古典经济学边际分析方法的反对者而出现的,与新古典经济学有着截然不同的方法论基础和分析框架。同时,斯拉法价值理论也完全不同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虽然在斯拉法分析的后半部分也将商品的价值归结为劳动的耗费,即“商品的价值是和商品的劳动耗费成比例的,就是说,和直接、间接用于生产商品的劳动数量成比例”,但是劳动在斯拉法的价值理论中并不是不可或缺的。在斯拉法的理论中,商品价值最终还是决定于生产的技术水平和劳动、资本的分配比例。所以在国内与国外,也都有学者将斯拉法价值理论视为一种与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和新古典均衡价值理论并列的价值理论。

本文主要对经济学三大价值理论——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新古典均衡价值理论和斯拉法价值理论进行比较研究,从三大价值理论的产生背景、思想渊源、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对价值本质的定义及价值量的度量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目的在于分析三大价值理论的区别,同时找到三大价值理论的相通之处,为进一步研究价值理论和经济学其他理论提供一种全新视角。

一、三大价值理论产生背景的比较

任何经济理论都是社会经济生活的反映。虽然在理论体系完成之后经济理论可以独立于经济现象而向前发展,但是任何经济理论都不可能长时间背离社会经济现象。如果某种理论在长期内对社会经济现象无法做出满意的解释,则必然失去其生命力,无法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并最终被学界所淘汰。三大价值理论并非自经济学诞生以来就已形成,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演化而来的。

17世纪中叶,伴随着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英国率先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这一制度的确立打破了原有封建垄断,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以及工商业和贸易的兴起。在之后的200年间,英国一直是世界上市场经济发展最完善、市场竞争最充分、经济最发达的国家。英国的古典经济学便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和发展起来,劳动价值理论也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和完善。一方面,这个时期经济发展刚刚起步,物质产品还不够丰富,所以这一时期发展起来的古典经济学主要侧重生产领域的分析,对消费领域的分析较少,侧重供给方面的分析,而相对忽略需求方面的分析。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以及各种阻碍市场竞争的因素和封建垄断力量的破除,英国的市场成为最为接近完全竞争状态的市场,所以在这种市场环境中,价格不可能过度偏离成本,来自市场竞争的力量迫使商品的价格非常接近生产成本,因此,从成本人手来分析社会经济现象就成为古典经济学最为便捷的出发点。此外,18世纪中叶,英国工业革命刚刚起步,即使到亚当·斯密生活的年代,机械化大生产还没有推广到所有生产领域,大部分生产领域仍然保持着手工工场的生产状态。这时的生产还是主要依靠人的劳动,劳动力成本就构成生产成本的最主要方面,因此,古典经济学家往往将商品的价值归为人类社会劳动的凝结。这种商品价值的一元理论与当时经济现实最为相符,对当时人们的经济行为最具解释力,对当时经济政策也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因此,以斯密和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渐渐成为当时主流的经济理论,劳动价值理论也成为当时主流的价值理论体系。

资本主义这种充分竞争的状态一直持续到18世纪中叶。伴随着工业革命的蓬勃发展和资本主义经济的高速增长,资本主义开始呈现出一些质变的趋势。作为这种变化的反映,经济理论也开始出现分裂,最重要的表现就是李嘉图劳动价值理论体系的解体以及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和边际效用价值学说的兴起。

随着工业革命的推广和机械化大生产的普及,资本主义生产的物质产品越来越丰富,商品的相对过剩开始出现,许多商品的价值在市场中无法得到实现。同时,资本主义经过两百年的发展,市场中垄断力量越来越强大。随着市场中垄断力量的不断增强,许多商品可以长期以高于生产成本的价格予以销售。然而一方面,许多商品花费了劳动,但其价值却无法得到实现;另一方面,某些商品长期以高于其所耗费的劳动而高价销售。对于这些现象,李嘉图的劳动价值一元论已经无法给出圆满的解答,这使得许多经济学家放弃古典劳动价值理论,从生产领域的分析转向消费领域的分析,从供给分析转向需求分析,从分析生产者耗费在商品中的劳动转阿分析消费者对商品效用的主观评价——效用价值理论就此兴起。再加之随着科学的发展,特别是数学、物理学的发展。边际的概念及其分析方法进入经济学家的视野,逐渐成为分析人们经济行为最有力的工具。效用的视角与边际分析的方法相结合而产生的边际效用价值理论逐渐为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所接受,开始从异端转变为主流。

而边际效用价值理论兴起的同时,马克思经济理论也开始兴起。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市场的力量使得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尖锐对立,特别是在后起资本主义国家,矛盾时有爆发。同时,由于生产的相对过剩,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不断爆发,而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进一步加剧了上述矛盾。马克思经济理论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马克思经济理论是在吸收英国古典经济学特别是李嘉图经济理论的基础上创建、发展起来的,但是马克思并未完全沿着李嘉图的道路前进。李嘉图刻画了一个完美的资本主义世界,而马克思却要证明资本主义世界必然灭亡;李嘉图以自己的经济理论为武器反对封建贵族的残余势力,试图用自己的经济理论证明资本主义的正义性和进步性,而马克思则把发展了的李嘉图经济理论,使其变成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武器,用这种经济理论证明资本主义存在无法克服的矛盾,必然要走向灭亡。正是由于马克思经济理论这种鲜明的阶级立场,导致其始终没有成为当时的主流经济学。

边际效用价值理论兴起不久,其主流地位便被马歇尔创建的均衡价值理论所取代,直至凯恩斯主义革命。马歇尔所处历史阶段与马克思和边际效用价值论者所处年代相差不过几十年。在这一时期,一方面,资本主义工业革命仍然在欧美范围内推广;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垄断力量进一步增强。虽然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不断暴露,但总体来看资本主义快速发展还是主流,各阶级、各阶层在经济上的合作与成果上的共享还是要大于彼此之间的对立与斗争。在这样的背景下,马歇尔综合了边际效用学派、古典学派和供求学派对价值的分析成果,提出了均衡价值理论。均衡价值理论反映了当时资本主义社会合作关系的主流:在商品价值的决定上,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力量都不可忽视,最终商品的价值还是由市场力量决定,消费者与生产者都不能单独决定。正是这种合作式的思想内核与对市场现象很强的解释力,使得马歇尔的理论长期占据西方经济学的主流地位。

斯拉法价值理论则产生于凯恩斯主义兴起之后。虽然凯恩斯主义理论在经济学界和政策决策过程中普遍为人们所接受,但是它始终缺乏有力的价值理论作为支撑,而斯拉法的价值理论体系正好适应了这一要求。同时,斯拉法也得益于经济分析技术的进步,里昂惕夫的投入——产出分析法成为斯拉法联立方程分析的主要思想来源。

二、三大价值理论思想渊源的比较

三大价值理论不但有着相近的时代背景,而且有着共同的思想渊源,这就是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理论。劳动价值理论的思想源远流长,但最早正式提出劳动价值理论并进行详细阐述的应属英国重商主义经济学家威廉·配第(1623~1687)。“土地为财富之母,而劳动为财富之父和能动的要素”便是配第在《赋税论》中最著名的论断。后又经洛克等英国经济学家的不断发展,到亚当·斯密终于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劳动价值理论体系,这也标志着古典经济学的正式发端。但是,亚当·斯密的劳动价值理论是不完全的,他一方面认为商品的价值决定于商品生产所耗费的劳动,认为只有劳动才是价值的普遍尺度和正确尺度;另一方面又认为商品的价值决定于它能支配的劳动,即对某人来说,一种“货物的价值,等于使它能够购买或者能支配的劳动量,因此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此外,斯密在对价值作进一步的讨论时,又不自觉地偏离了劳动价值理论。他认为,“每一件商品的价格或交换价值都是由工资、利润、地租三个部分的全部或其中之一构成,”所以“工资、利润和地租,是一切收入和一切可交换价值的三个根本源泉。”这在后来被马克思称为“斯密教条”。可见,斯密在价值分析的过程中混淆了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关系。

李嘉图是古典劳动价值理论的最终完成者。他一方面对于斯密对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区分持肯定态度,认为“根据那个意见,效用不是价值的尺度”,另一方面则对斯密后两种价值理论分析持批判态度。李嘉图用反例批评斯密的第二种价值理论,认为如果斯密“所谓的劳动是这一物品在市场上所能支配的劳动量,而不是生产该物品时所耗费的劳动量:好像有两个相同的说法,好像一个人的劳动生产率加倍,他所能生产的商品量加倍,他也必定换得二倍于前的商品量”,这显然是不可能的,生产率的提高只会使得单个商品的价值下降。李嘉图希望在排除斯密“支配劳动价值理论”和“收入价值理论”基础上建立一套逻辑上前后一贯的一元劳动价值理论,但是这种努力遇到了重重困难。第一个困难是劳动价值理论的解释力不强,现实经济生活中很多现象无法用劳动价值论来加以解释,比如其辩敌所举的“新酒”与“陈酒”的例子。对于这些例子,李嘉图只能将其作为极其特殊的情况而抽象掉,因为它们只占总商品的7%,以至于后来斯蒂格勒戏称其是“93%的劳动价值论”。第二个困难也是导致李嘉图劳动价值理论体系直接解体的根源,就是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劳动价值理论同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之间的矛盾。李嘉图已经认识到这一难题,但是在其劳动价值理论的框架内,李嘉图无法给出满意的答案,只能认为工资和利润对价值的影响是次要的,主要还是由劳动量决定商品的价值。李嘉图这种解释遭到异见者的攻击,最终导致李嘉图劳动价值理论解体。李嘉图的价值理论解体后,价值理论向着三个方向发展,即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斯拉法价值理论和约翰·斯图亚特·穆勒生产费用价值理论。之后,马歇尔又将生产费用价值理论进行改造后与边际效用价值理论相融合,创立了均衡价值理论。

马克思借鉴吸收李嘉图的劳动价值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商品二重性与劳动二重性学说,将劳动分为创造使用价值的特殊劳动和创造价值的一般劳动,而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是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又提出剩余价值理论,并用它来分析资本主义的整个生产过程,提出价值向生产价格转化的理论,从而解释了资本相同但是资本有机构成不同的即所耗费劳动不同的部门之间为什么能够获得等量的利润,也就是李嘉图价值理论未能给出圆满答案的难题。不难看出,马克思坚持了劳动价值理论,并对劳动价值理论做出了根本性的发展。

斯拉法则沿着李嘉图理论的另一个方向发展,即寻找李嘉图没有找到的不变价值尺度。不变价值尺度由李嘉图提出,意指如果某种商品的价值不会因为分配的改变而发生改变,则该商品就是不变价值尺度。由于其自身的价值不发生改变,所以它与其他任何商品的交换价值发生改变都可以视为其他商品价值的改变,人们进而就能通过它与其他商品的比较来确定究竟哪种商品实际价值上涨、哪种商品实际价值下降。李嘉图早期曾设想用谷物作为不变价值尺度,后来也设想用劳动作为不变价值尺度,但最后也未能找到合适的不变价值尺度,因而选择了放弃,认为“这种不变价值尺度是不能找到的,因为任何一种商品本身都会和其价值需要确定的物品一样发生变化”。斯拉法则一生致力于寻找李嘉图提出的不变价值尺度。他把商品价值与社会分配关系和分配比例看成是由同一机构、同一过程所决定的。虽然没有找到某种商品可以作为不变价值尺度,但是斯拉法构建了一种不受分配关系影响的合成商品来作为不变价值尺度,通过这种合成商品可以观察其他商品价值的变动。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作为李嘉图的学生,深受其父亲的影响,曾经是李嘉图劳动价值理论的最忠实信徒和追随者。他认为,“在价值法则中已没有什么要留给现在的著述家或任何未来的著述家去澄清;有关这个问题的理论是完满的,需要克服的唯一困难是如何说明这一理论,使应用这一理论所产生的主要困惑得以预先解除。”由此可见,穆勒认为,李嘉图的价值理论已经非常完满,剩下的就是应用问题了。但是在其辩敌的攻击下,穆勒渐渐背离了劳动价值理论,走向了生产费用价值理论。穆勒认为,物品要有价值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效用,二是在它的获得上存在着若干困难,而劳动的耗费只是这些若干困难中一个主要部分,但并不是全部,因此,“生产费用加上通常的利润,可以称为劳动和资本所生产的一切物品的必要价格或者价值。”随着穆勒对劳动价值理论的背离,古典政治经济学也就此终结,劳动价值理论从主流变成了异端。

马歇尔一方面吸收并改造了斯密、李嘉图、穆勒、萨伊和马尔萨斯等人的古典经济理论,另一方面又综合了门格尔、杰文斯、瓦尔拉等边际效用学派的价值学说,在市场供求均衡的分析框架内,提出均衡价值理论体系。在供给方面,马歇尔主要用边际分析方法改造了穆勒的生产费用价值理论,推导出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供给曲线,证明随着供给数量的增加,生产付出的边际成本也将增加,即多获得一单位商品的困难程度增加。在需求方面,马歇尔改进了边际效用学派的分析方法,推导出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证明随着所能获得商品数量的增加,人们对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将下降。最终,市场力量会使供给与需求达到平衡,形成市场价值。在马歇尔之后,琼·罗宾逊和张伯伦又提出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价值决定理论,进一步完善了新古典均衡价值理论体系。希克斯、庇古、阿罗、德布鲁、萨缪尔森等人也在新古典均衡分析框架内对价值理论做了更深入的探讨,使新古典均衡价值理论成为当今经济学界主流价值理论。

三、三大价值理论研究目的的比较

任何经济理论都是所处时代经济状况的反映,同时也是人们利益诉求的反映,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新古典均衡价值理论和斯拉法价值理论作为各自理论体系的基础,从一开始就有着不同的研究目的。

马克思经济理论的研究目的在于揭示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最本质的规律,以及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对立的经济根源和揭示资本主义必然走向灭亡根本原因。可以说,马克思对当时社会经济状况进行了一种规范性的分析,其分析基础含有很强的阶级性和倾向性。他使用一种实证经济学的方法展开分析,用严密的逻辑推导出理论结果。其结果是经过严格科学论证的结论,而不单单是人们价值观念的判断。马克思从劳动价值理论出发,提出剩余价值的概念,把整个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概括为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生产领域以商品的形式完成剩余价值的生产,而流通领域通过商品的销售来完成剩余价值的实现。在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实现之间形成了尖锐的矛盾:一方面,资本家生产的目的决定其在生产过程中会尽可能多地占有剩余价值;但是另一方面,剩余价值率的提高在资本主义流通领域又阻碍了剩余价值的实现。这是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自身的矛盾,在资本主义制度内无法克服。因此,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就是经济危机的生产过程,就是自身消亡的过程。可见,马克思所要表达的整个逻辑,是以剩余价值为逻辑起点,所以剩余价值理论被称为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而剩余价值理论又以劳动价值理论为基础,所以价值就成为马克思经济理论中最基本的概念,是基石的基石。许多西方经济学者认为,价值这一概念是不必要的和多余的,即使没有价值这个概念也不影响马克思的结论。但事实上,价值这一概念对于马克思理论必不可少。因为如果抽掉价值这一概念,那么就无法解释剩余价值从何而来,进而失去了资本主义生产内在矛盾的解释基础。归根结底,马克思研究的根本目的并不仅仅是揭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关系,而是为了揭示资本主义生产的内在矛盾和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趋势。西方经济学者虽然也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关系,但是他们没有看到或者不愿意看到资本主义生产的内在矛盾以及这种内在矛盾所导致的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因此,他们才得出价值概念是“不必要的和多余的”这一结论。

新古典经济学与马克思经济学有着完全不同的研究目的。作为资本主义辩护性理论,新古典经济学更倾向于实证分析,忽视规范分析;更倾向于研究市场运行的基本规律和市场能给参与者带来的福利,忽略市场中不同阶级之间的经济对立关系;分析重点在于市场如何高效率地配置资源,忽视市场应该如何公平地分配资源。因此,尽管未能深入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层次问题,但是由于新古典经济学的许多结论能够得到市场数据的验证,并且可以用来进行预测,所以新古典经济学成为一种用于分析人们经济行为和市场运行规律的有效工具,并使其逐步取代古典经济学而成为西方经济学的主流。

斯拉法价值理论研究的主要目的则是在批判边际主义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恢复古典学派特别是李嘉图的理论研究传统。一方面,斯拉法在自己著作的序言中就开宗明义地提出:“我现在发表的这套命题有一个特征,虽然他们没有对价值和分配的边际学说进行任何讨论,他们仍然是为了作为批判那一学说的基础而设计的。”斯拉法通过假设各生产要素的比例不变,构建了一个规模收益不变的经济循环体系。而在这一体系中,生产日复一日地继续,但是根本找不到要素的边际产品,或者说产品的边际成本。另一方面,斯拉法继承了李嘉图的理论传统,以国民收入分配作为经济学研究的中心。为了论证分配关系对商品价值的影响,他通过构造一种“标准商品体系”来计量商品价值的变动,从而解决了李嘉图的不变价值尺度问题。此外,斯拉法价值理论虽然思想渊源来自于李嘉图的劳动价值理论,并且最终也将商品的价值归结为劳动的耗费,认为“商品的价值是和商品的劳动耗费成比例的,就是说,和直接间接用于生产商品的劳动数量成比例。”但是斯拉法价值理论算不上完全的劳动价值理论,劳动时间在其理论中不处于核心地位。在斯拉法价值理论中,生产技术与劳动和资本对剩余的分配才是价值决定的关键。

四、三大价值理论研究方法的比较

任何理论都有哲学的影子,离不开方法论的指导。经济学三大价值理论的哲学指导思想与研究方法虽有相同之处,但是三者之间的差别更加明显。三大价值理论都采用了逻辑演绎的分析方法,这与德国历史学派有着根本的不同,后者主张经济学应该使用归纳法而不是演绎法。马克思深受德国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哲学的影响,其辩证法思想贯穿经济学研究始终。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中每一个概念都反映着对立统一的辩证法思想。如,马克思认为,商品是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对立统一,劳动是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对立统一。而新古典均衡价值理论与斯拉法价值理论更多地受到英国实用主义哲学的影响。他们往往不是过多地深究事物的本质,而只是建立一套能够解释现实经济现象,并能以此做出预测的实用理论。

虽然研究方法并不同于德国历史学派,但是马克思还是受到德国历史学派的影响,在其经济理论中,历史因素得到了充分的考虑。而且马克思认为,价值、劳动、资本都是人类社会历史的产物,并会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最终退出历史舞台。马克思的价值分析始终要求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如,马克思同时基于逻辑顺序与历史顺序,分析了价值从简单形式到货币形式的转变。而新古典均衡价值理论与斯拉法价值理论受到德国历史学派的影响要小得多,在他们的分析中,历史因素基本被抽象掉了。他们将历史看作是既定的,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存在作为分析前提,只分析市场运行本身的规律,不对市场经济的历史趋势进行分析。

此外,新古典均衡价值理论深受英国哲学家边沁、洛克等个人主义哲学的影响,主要使用个人主义的分析方法,把每个理性人的个人选择作为分析的逻辑起点。通过分析每个消费者的消费选择,得出消费价值与市场中商品稀缺性的关系;通过分析每个生产者的生产选择,得出生产价值与市场中商品稀缺性的关系;然后以市场交换为纽带,将消费价值与生产价值联系在一起,最终得到市场均衡价值。而马克思与斯拉法很少使用个人主义的分析方法,他们更多地使用整体主义分析方法。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没有对工人和资本家的个人选择行为进行分析,而是把工人与资本家作为一个整体加以分析。斯拉法价值理论也具有类似的特点。他通过联立方程组的形式,分析社会剩余在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分配关系及其对价值确定的影响,这里的工人与资本家也不是指单个的工人或资本家,而是指资本家和工人各自的阶级整体。

五、三大价值理论中价值本质、量化形式的比较

(一)关于价值定义与本质的比较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新古典均衡价值理论以及斯拉法价值理论都是通过价值理论来说明人与人间的相互关系,但是他们对价值的定义和描述却不在一个层面上。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认为,价值反映的是交换背后人与人之间深刻的社会关系,是人与人的关系。马克思找到了相对交换比例背后的绝对量,并以此将价值定义为“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马克思认为,一种商品之所以能够与另外一种商品相交换,是因为这两种商品所包含的一般人类劳动量相等,因此,商品交换背后的真实尺度并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

新古典均衡价值理论所反映的更多的是人与物之间的关系,是人们的需要程度与物品稀缺程度或者获得物品难易程度的关系,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均衡价值的决定中,一边是人们的需求以及这种需求的满足所带来的效用,另一边则是供给,是人们为满足这种需求所付出的代价。虽然说商品的价值是由供需两方共同决定的,但是均衡价值的决定核心还是在于需求。也可以说,均衡价值决定是满足社会需求所带来的效用与满足社会需求所付出代价之间的成本——收益的计算,其所反映的正是某种物品与整个社会需要的关系,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新古典均衡价值理论并不像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那样追求相对价值背后的绝对量。在新古典均衡理论中,价值更多地表现为某一物品交换另一物品的比例,而这一比例所反映的正是这两种物品在市场中的稀缺程度或者重要程度。

斯拉法虽然没有提出明确的价值定义,但是斯拉法价值理论的实质更接近于新古典均衡价值理论。也就是说,斯拉法价值理论中的价值是在整个经济体系均衡运行时,一种商品交换另一种商品的比例关系,是一种相对价值。这一比例是由在生产过程中技术条件与物质补偿条件决定的,其反映的是整个国民经济运行时,价值作为一种调节比例如何使国民经济达到均衡状态。

(二)关于价值与价格关系的比较

在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中,价值与价格是两个不同范畴的概念,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人类劳动,而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并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可见,在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中,价值和价格都是不可或缺,但是两者属于不同层次的范畴。而在新古典均衡价值理论和斯拉法价值理论中,价格与价值是合一的。事实上,西方经济学自马歇尔之后,便基本上放弃了价值——价格二元划分方法,更准确地说是将价值与价格合二为一,将价值与价格视为等同的存在。因此,西方经济学的价值理论实际上就是其价格理论。如,在德布鲁的著作《价值理论(Theory of Value)》中,通篇使用的都是价格(Price)而不是价值(Value),但其书名却以价值(Value)为题,足可见价值与价格在现代西方经济学中是通用的。

(三)关于价值量化形式的比较

在价值量化方面,由于劳动时间是衡量劳动的天然尺度,所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就成为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中价值的天然尺度。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马克思有两种解释:一种是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的解释,“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这里所指的平均并不一定是各生产者加总后的平均数,而是指在某一商品的生产部门中,绝大多数生产者生产该商品所花费的劳动时间,是绝大多数该种商品的个别价值。另一种解释则来自《资本论》第三卷,“商品价值的性质——即价值不是由某个生产者个人生产一定量商品或者某个商品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由当时社会平均生产条件下生产市场上这种商品的社会必需总量所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在这里,社会必需的总量与新古典均衡价值理论中的需求总量有异曲同工之处,表达了非常相似的意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并不能任意规定,也不是所有企业劳动时间的简均,而是由生产条件和社会需求共同决定。在生产的技术水平给定的条件下,社会需求总量就成为必要劳动时间最直接的决定因素。当社会需求总量远远大于社会供给总量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由最劣等生产条件下的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相反,当社会需求总量远远小于社会供给总量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由最优生产条件下的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只有当商品的总产量与社会需求总量大致相当时,必要劳动时间才由平均生产条件下的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可见,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不仅从供给角度论述了价值的决定,而且同样考虑了需求因素。恩格斯也在《反对林论》中指出,社会必须按照生产资料,其别是劳动力,来安排生产计划,各种消费品的效用(它们被相互衡量并和制造它们所必需的劳动量相比较)最后决定这一计划。在决定生产问题时,上述的对效用和劳动花费的衡量正是“价值”这个概念所余留的全部东西。

新古典均衡价值理论对产品价值量的规定则是通过市场中供给与需求两种力量的对比确定的。在市场中,消费者根据效用和预算约束做出最优决策,选择能使自身达到效用最大化的需求量。当所有消费者都做出最优决策时,市场中的需求力量便会形成。当市场中需求量大时,消费者愿意为商品支付越多,商品的市场价值就会相应提高。而生产者根据自身面临的资源约束和市场约束,做出利润最大化的生产决策,从而形成市场中的供给力量。需求与供给这两种相反的力量推动着市场价值相向而行,并最终形成市场均衡价值。此时,社会生产一单位商品所付出的代价与消费这一单位商品所带来的满足程度相等,整个社会资源利用效率达到最优。

斯拉法则通过一系列投入——产出联立方程组来确定价值量。在整个联立方程组的左侧是生产商品所投入的价值。生产这些商品所需的各种投入品的价值加上利润及劳动者所得就构成了产品总投入的价值。而方程组右侧则是产品产出的价值,而这一价值又被分配到各个生产部门之中。这样,在价值上整个经济系统就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循环,保证均衡时投入的价值与产出的价值相等。虽然在斯拉法的联立方程组中只有供给的力量,没有需求的力量,但这里却暗含一个很强的假设,即所有生产出来的商品都能再次投入到生产中,也就是不存在市场的约束。这实际上就是新古典经济学中的市场均衡。市场均衡成为斯拉法分析的前提假设。如果把斯拉法联立方程组的左侧看作市场需求,而右侧看作市场供给,那联立方程组本身就是一个市场均衡的表达式。

可见,在价值量化的决定方面,市场中供给和需求是决定价值量最重要的两种力量。新古典均衡价值理论直接分析市场中供给与需求的运行规律,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则通过分析需求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作用,来间接分析需求在价值决定中的作用,而斯拉法价值理论暗含的前提就是市场中供给与需求相等,所生产出来的商品在物质上和价值上都能够投入再生产,而不考虑物质生产过剩和价值无法实现的情况。三大价值理论在价值决定方面都考虑到了需求的因素,只是新古典均衡价值理论将需求直接考虑到价值的决定中,而马克思和斯拉法的价值理论则把需求得到满足与市场供求相等作为分析的隐含假设,这样得到的价值正是新古典经济学中市场达到均衡时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