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儿童科学论文

儿童科学论文

时间:2023-06-07 09:38:16

儿童科学论文

儿童科学论文范文1

1.1医师队伍的不稳定

由于儿科专业的特殊性,亚专业分科细致,培养一名合格的儿科医师往往需要比成人临床医学更多的时间。从目前儿科医师的主要来源来看,由于取消了儿科全日制本科专业,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的学生由于在学习阶段的儿科学教学和实习时间安排远远不能满足实际临床需要,毕业后还要到儿科培训基地进行为期3年的专业学习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儿科医生,面对目前如此高的社会需求,在儿童专科医院工作的儿科医师,长期面对超负荷的工作压力,医疗风险高,加上与之不相适应的劳动报酬等原因,流失现象日渐严重。此外,临床工作压力大,势必影响教学时间和质量,给儿科的实习医师带教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带来负面影响,缺乏稳定的补给源,最终导致儿科医师队伍的不稳定。

1.2医学教育的高要求

随着医学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已成为儿科医师培养的重要阶段,但是目前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基本都设立在儿童专科医院内部,这就要求儿童专科医院提供直接的临床轮转教育,开发新颖的课程和教学方式来满足新的教育环境要求,尝试新的考核制度来满足规范化培训要求等。传统的儿科课堂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发展迅速的临床知识和技能需求,加上儿科病人的特殊性,某些疾病发病有季节性,导致住院医师和实习医师的临床病例见识少,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严重影响儿科学的教学质量。此外教育效果在很大的程度上受到教师专业素质、教材等的限制,教学中的个人经验和书本知识难免会落后于时代,甚至还可能存在一些错误。在现代医学模式中,不掌握一定程度的循证医学知识,将影响自我探索的主动观念、解决问题的后备支撑力量等,这样很难使医疗技术有所突破和创新,医学教育效果也不会得到大幅的提升。

2优化资源,改革医学教育

2.1充分利用医院病源资源

儿童医院亚专业分科细,专科特色突出,在医教研各方面发展迅速,与综合医院儿科发展困境相比,专科化诊治是儿童医院巨大的优势,也成为医院快速崛起的重要原因,这一巨大的优势不仅吸引了大部分患儿和家长,成为儿童就医的主力军,也成为儿科医师成长的心中殿堂,儿科医学的发展必将从这一殿堂起航。从目前的医疗体制来讲,专科化医院是医疗模式发展的趋势,儿童专科医院模式可以适应人民群众对儿童健康日益增长的高质量医疗服务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病源资源丰富,这是医学教育,特别是毕业后临床教育的重要优势之一。病种多样化,疑难和危重病例的临床教学将会使儿科医师的培养大大加速。另一方面,社会经验和临床经验缺乏是年轻医师培养面临的普遍问题,充分利用病源资源,进行医患交流技巧和素质的培养,这不仅能使刚进入临床的儿科医师充分了解患儿及家长的需求,学会在交流中发现临床问题,有效地将理论知识和临床有机的结合起来,而且能帮助树立良好的职业观念,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有效杜绝医疗纠纷的产生,这将对一生的职业生涯带来益处。

2.2稳定教师队伍,加强人才建设

教师队伍人才是医学教育成功的关键因素。在目前儿科医师匮乏的局面下,如何稳定教育队伍人才是医院开展医学教育的前提。首先应加强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在认识和理解儿科现状的前提下制订改善资源配置政策,合理配置儿科专业技术人员力量,保证儿科医师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医学教育。另外应加大医学教育培养的投入,提高教学能力。此外,还应在医院内部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建立教学激励机制,提高儿科医生待遇。由于高医疗风险、高负荷工作和低报酬,长期工作和收入不匹配必将导致儿科医师的心理发生改变,影响儿科专业的择业,导致人才流失。儿童专科医院应争取政府投入,在医院内部实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在保障经济待遇的情况下,让儿科医师在医学教育的征途上同时巩固和提高自己的临床专业知识和技能,避免儿科临床人才的分流和转行,通过制定合理的政策吸引和培养一支优秀的儿科医师队伍充实儿科医疗资源,从而保证医学教育的后备力量。

2.3改革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主要以课堂教学的方式逐一学习临床各学科知识,各学科之间不能很好的有机结合,临床和基础不能有效联系,有研究显示,传统教学的学生在临床工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华西医院临床医学院于2012年已开始对八年制学生进行医学教学模式改革,将课程进行优化整合,形成系统整合模块,这样的教学体系将临床和基础有效结合,能提高八年制学生的学习技能。目前儿科专业还未形成系统整合模块,这将需要医院组织教师队伍进行教材编写,进行教学模式改革的尝试。此外,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视频反馈教学法、以病例为基础的学习法(casebasedlearning,CBL)、标准化病人、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structuredclinicalexamination,OSCE)、课程-内容-方法-评价的综合改革等都是近几年研究较多的教学改革尝试。

这些方式都能让学生从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中学习到知识,独立学习、终身学习,是使知识到能力转化过程缩短的有效途径。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帮助学生逐步树立循证医学等观念,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前提下努力创新,不断发现新的最佳医学科学证据。因此,探索有效的儿科教学模式的改革将会使教学效果立竿见影。此外,目前全国的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基本建在儿童专科医院,是医学生方发达国家,临床诊断的正确率也仅有70%左右,即有30%的误诊率。所以对于医生而言,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是非常不现实的。更何况在我国现阶段,约600万医务人员要维护13亿以上人口的健康,有的医生一天要看上百位患者,要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难度可想而知。承认医生会犯错,并不是盲目地纵容他们的错误,而是需要各方面的理性的正视、协调努力。媒体与大众,患者和家属等都应该多面认识到医学的局限性、疗效的不确定性、患者之间的个体差异,以理性、宽容的态度对待医学的得失。人体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体系,其正常运作有赖于各个器官系统的完美表现,而医疗过程不是在重复生产流水线的简单操作。医生负荷过重、门急诊事发现场混乱、医疗团队成员沟通不足都有可能使得医疗体系百密一疏,埋下潜在错误的根源。有关医疗纠纷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如果把医疗过失过分放大,丑化医生形象、将其视为不可饶恕的问题,动辄索赔打杀,那么这种扭曲的制度势必引起职业倦怠、造成医患关系的进一步激化。

儿童科学论文范文2

【关键词】茅盾;儿童文学;历史价值;现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I206.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1)02-0108-1.5

作为一位“为人生而艺术”的作家,茅盾用人文主义大笔关切着那个时代的芸芸众生,当然更包括着民族的希望―孩子。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茅盾积极思索、奔走呼号,在中国儿童文学史上留下了珍贵的足迹。

茅盾的儿童文学创作数量不多,这数十篇作品在浩如烟海的儿童文学史中也许稍显单薄,却给当时荒芜的中国儿童文学花园培上了一片青苗,“为中国现代童话文学的真正诞生起到了筚路蓝缕的开创之功”。这些作品以最直观的形式体现了茅盾的儿童文学创作思想和艺术追求,以及突破中国儿童文学困境的积极尝试。此外,茅盾翻译了大量外国儿童文学经典著作,推动了中国现代儿童文学体裁的多样性。

一、有关中国儿童文学发展史及儿童文学

的功能问题,茅盾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通过梳理中国童话翻译的发展过程,追溯中国儿童文学“带着镣铐舞蹈”的成因是“‘五四时代’的开始注意‘儿童文学’是把‘儿童文学’和‘儿童问题’联系起来看的”。尤其可贵的是,茅盾在时间和空间的制约下,对于“儿童文学的功能”至今仍争论不休的问题,提出“儿童文学不但要满足儿童的求知欲,满足儿童的好奇好活动的心情,不但要启发儿童的想象力,思考力,并且应当助长儿童本性上的美质”。遗憾的是,今天的文学界片面地认为茅盾所持的是单一的“直面人生,正视现实”的观点,可见,茅盾的儿童文学功能论实际上包含了“娱乐”、“教育”、“审美”等多方面内容,可以说是相当客观、全面、符合当今学术界普遍认可的“多元的功能”的。

二、茅盾五次撰写文章总结当时国内儿童图书

杂志创作出版情况,揭示弊端,找寻出路

以1935年为例,茅盾在《关于“儿童文学”》和《几本儿童杂志》中指出了当时童书创作出版科学和历史儿童读物稀缺,“叙述文字太干燥”,“总嫌带点‘讲义式’”,“故事的结构太简单,也没有热烈的情感,也没有丰富的想象”,“干净的有用的东西竟非常之少”等问题,相应地提供了一系列解决办法,如神奇故事与科学故事结合(现在我们称这种形式为科学幻想故事);改写、重写古代传说和民间传说;科学儿童读物应避免枯燥的语言和非故事;慎选外国作品,加强翻译技巧等等。这些谨慎客观的观察和研究为当时中国儿童文学提供了许多有益的思路。

三、茅盾对“教育主义”有其独到的见解

他曾表示:“我主张儿童文学应该有教训意味”,这是“五四”作家的共同社会责任意识。他们寄希望于孩子,所以也给孩子背上民族国家的担子。因此,茅盾认为纯儿童文学作为教科书对中国孩子是不适宜的。然而另一方面,茅盾反对狭隘的、教人“怎样做一个健全的公民”“四平八稳的好人”的教训,主张儿童文学“会发生好的道德的作用”,教训的内容是“不但要满足儿童的求智欲,满足儿童的好奇好活动的心情,不但要启发儿童的想象力,思考力,并且应当助长儿童本性上的美质”,教训的方式为:不应采取正面的说教的姿态,要“有浓厚的文艺性”。此外,他还超前提出“中国缺乏科学教育”的事实,强烈呼吁更多优质科学读物的创作出版。

进入新世纪,茅盾对儿童文学的独到见解仍有十分值得借鉴之处,这位文学大师留给我们的精神遗产需要今天的儿童文学工作者们及童书出版者、翻译者们认真思索和研究。

茅盾十分重视外国儿童文学的翻译问题,鼓励童书翻译者打开视野,主张“译文既须简洁平易,又得生动活泼;还得‘美’”,而译本“不但要能给儿童认识人生,不但要能启发儿童的想象力,并且要能给儿童学到运用文字的技术”。这就要求译本不但要把原著的意义与趣味完整准确地表现出来,还得把中国的语言词汇运动的优美、精当、恰到好处,让读者体会到中文的语言美。这些要求在放在今天的儿童文学翻译中仍然是受用的。值得注意的是,茅盾主张通过改写、修饰等方式“净化”外国儿童文学中个别的消极、观点不鲜明、迷信等不良因素,以原著为蓝本重编一个故事。这种翻译策略在此后“规范翻译”的年代曾广遭质疑,然而随着20世纪70年代描写翻译学派和德国功能主义学派两支新生力量的涌现并逐渐传入中国,翻译研究开始从以源语文本为中心转向以目的语为中心,翻译者和接受者受到重视,也就是说,茅盾的“改写”“重编”即再创作策略重新得到了认可。

茅盾在七十余年前就开始大力呼吁少儿科学读物、历史读物的创作出版,更亲身实践翻译创作了一些优秀有趣的科学小说。今天少儿科学类和历史类读物已经成为童书市场上的重头戏,根据候颖对少儿科普图书中“畅销+常销”图书共性的总结,“经典型与现代性结合;知识性与趣味性通融;多变性与恒定性统一;人文性与科学性和谐”――这些竟与茅盾坚持的科学历史读物要涉及范围广、知识信息新、内容准确,语言生动活泼,能吸引人不谋而合。此外,茅盾提出科学读物要有故事性,即在“热闹而复杂”、“神奇”的故事中传递科学知识,点燃小读者追寻科学的好奇心。故事体的科学读物,至今在童书市场上仍是不多见的,相信茅盾的这一提议,会为当下竞争激烈的儿童书出版行业提供一个新思路。

在1960年的儿童文学大辩论中,茅盾对陈伯吹的“儿童本位论”持鲜明的反对态度。他坚持儿童是有阶级性的,这成为茅盾儿童文学观点中颇具争议的部分。茅盾始终把“阶级性”放在突出位置是作家社会立场的必然体现;而另一方面,他在翻阅当年儿童文学作品后,也曾严厉批评大部分作品存在“政治挂了帅,艺术脱了班,故事公式化,人物概念化,文字干巴巴”的诟病,他强调政治性是应建立在文学性基础之上的。此外茅盾还强调了另一个今天仍争论不休的问题:作家自己是否也应该变成孩子?茅盾的观点是,作家不应该、也不可能完全以孩子的视角进行创作,儿童文学作家仍以成人为主体,“不能不了解儿童,不能以你的主观去画你所以为是儿童的儿童”,“了解不同年龄的儿童、少年的心理活动特点”“找出最适合于不同年龄儿童、少年的不同的表现方式”。在“儿童本体论”得到认可的今天,茅盾的这些观点仍然是儿童文学创作理论的主流。

比起茅盾献给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丰硕著作,也许他留给儿童文学的只是薄薄的小册,然而这小册里有先生振臂高呼“想想孩子们吧”的侧影,有对中国儿童文学的深情呼唤,更有为中国儿童文学从诞生到发展所倾注的心血及努力,茅盾无愧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开拓者。

【参考文献】

[1]王蕾.安徒生童话与中国现代儿童文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孔海珠.茅盾和儿童文学[M].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1984.

[3]王瑞祥.儿童文学创作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5]候颖.多维视点下的儿童文学[M]长春: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9.

儿童科学论文范文3

“儿童就是儿童”,这是一个宣言式的断语。即使在今天,大多数读到它的人依然可以感受到这句话所传递出地毋庸置疑的口吻和力量,从而不由自主的被激发出两种迥然相异的情感:或更加热切和浪漫地尊崇儿童,把他们从成人世界和世俗世界超拔开去,仰视他们,赋予他们以“天真”“纯善”“自然”“美好”等关涉“人性至善”“家国希望”和“文化未来”等理想化色彩;或冷峻地反诘和否定,俯视儿童,颇富优越感地指出儿童的不成熟性、幼弱性、不适应性乃至于依附性,似乎在说:“儿童毕竟只是儿童”,“如此而已,还能怎样?”

这样的情感反应是道德性的。换言之,即使在今天,“儿童就是儿童”首要的仍是伦理学命题、道德体验主题。由此,既可以很相对主义地说声“悉听尊便”,把不同反应视为每个人有权利做出的个性化反应,意味着“我愿意把儿童当成儿童,你呢?”“如果你不把儿童当成儿童,我即使不同意,也愿意维护你表达的权利”,其合理性取决于个人见识、良心和道德境界。也可以“追根问底”,基于不同反应开启关于“儿童特质”的普遍性、一般性本质的探寻。常见的探寻方式已通过如下问题经常被表达了出来:“如果儿童不是儿童,那会是什么?”(人类文化长河中,在很多历史文化境遇里,儿童可以是儿童之外的一切:是理性未开野蛮蒙昧的动植物、是无用的为未来做准备的小大人、是依附成人的家庭财产、是缺乏生产力的社会成员、是宗教的使者或训诫的对象……一切都可以,就不是他们自己);或用康德式伦理进行测试:“如果大家都不把儿童当成儿童,那会怎么样?”从而作为绝对命令,“儿童就是儿童”宣告着超越了个人喜好、家族境遇、文化圈层和国家制度等的具体限制和规约,其所指称的儿童观的普遍性本质,这是一种虽然看不见却具有实在性的儿童特质。

而在21世纪的今天,当道德实在论备受质疑,儿童观也相应陷入伦理困境,饱受经验主义、相对主义、虚无主义和怀疑主义等的威胁时,“儿童就是儿童”成为了各种情感和价值混战的旗子和幌子,以此传递着各不相容的价值纷争。于是,那些本就对“儿童”缺乏信心的人们面对“儿童就是儿童”的宣告,不由自主地更加狐疑和混乱,受非理性困扰,问道:“儿童就是儿童。是啊,这话已是常识了。可,儿童靠什么成为他自己?儿童为什么成为他自己?”这质问尽管只是“儿童观常识”所“露出的尾巴”,却令人猝不及防、直抵儿童观问题的实质。“儿童就是儿童”,本意是在宣告儿童不是小动物、不是小大人、不是小天使,他们什么也不用靠,就是他们自己;他们什么也不为,就是全然存在,无挂碍地呈现童年期特质,本自具足的完整存在。可“常识”更在意的是儿童之外的目的和条件!看来这宣告远不具备它本应有的确定性。看啊,在当代,仍有那么多人纠缠于“儿童是谁的?”“儿童靠什么成为他自己?”“儿童为什么是儿童?”这样一些非本体式的条件性问题,且价值和事实、主观和客观、情感与理智等撕扯不休。

当然也有完全“不动心”、保持“客观中立”的(至少宣称或追求如此)。在科学研究场域内,儿童当然就是儿童,是区别于小白鼠、成年人的研究对象,有可控制的实验情境,可行的研究方法,可靠的、可重复的精确结论,能建构起重要的发展理论。这是一个专门的、重要的、正方兴未艾的科学实验场。“儿童就是儿童”明明白白地宣告了关于儿童科学研究的技术性路径和合法性地位,标榜着“价值无涉”的客观性和儿童实质的还原性。真是这样吗?且慢。请让那些儿童理论大咖们把他们研究或实验中认定或假设的儿童画出来吧(即使依照最严格的科学标准,我们这样做也是科学的。在最一般的分析水平上,隐喻是传达理论本质特征的重要且常见的辅助手段)。这样一来,我们就会看到,那一个个站出来的“科学的儿童形象”是:受本能驱动的享乐主义者(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能做出反应的机器人(操作行为主义和当代生物电化学)、日常情景剧中的演员兼观众(社会学习理论)、年轻的科学家(皮亚杰日内瓦分析学派)、社会性动物(维果斯基社会历史文化学派)、孜孜不倦的自我探索者(人本主义)、逍遥的解释者和阐释者(布朗芬布伦纳生态学模型)、不同性别的道德观察家(吉利根关怀理论)、沿着城市街区行进的士兵(社会历史生命历程理论)、为爱而奋斗不息的竞争者(萨洛韦出生顺序学说)、社交俱乐部的边缘成员(社会弱势群体发展理论)……这是怎样的一个个儿童形象啊!谁能代表儿童的本来面目?

面对纷纷扰扰的儿童观,舒比格写下了这样的诗句:“洋葱、萝卜和西红柿,不相信世界上有南瓜这种东西。它们认为那是一种空想。南瓜不说话,默默地成长着”([德]舒比格.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M],2006:183)。是的,无论成人们动心不动心、主观抒情还是客观解剖,孩子们始终都在生长和发展着。他们融于各自的历史文化境遇中,真实而具体地存在着、发展着。喧嚣的儿童观反映出了当代儿童研究和实践中,伦理学和科学所面对的同样的二元论困境(这仅从“小孩与大人”“儿童与成人”“未成年人与成年人”等比对概念中就可窥见一斑)以及对外在于儿童的客观实在性的追求。目前,人们已日益察觉出深陷其中的难题:儿童,正如其他人类群体一样,无法从其所处的人类文化和社会圈层中价值孤立出来单独地被讨论。他们,总是同时牵扯到太多其他人和存在,哪怕只是情感诉求,而不是价值算计。而且儿童之外没有所谓的儿童特质。一旦切断儿童与成人、未成年与成年、儿童的和非儿童等之间的嵌入关系,进行伦理孤立和科学隔离,无论是事实还是价值层面,儿童都已不再是儿童。

英国杰出的后现代哲学家唐・库比特曾以“太阳”来隐喻每个人在宇宙中本有的同时也是互耀的、消耗的同时也是生成的、主观的同时就是客观的、存在的同时就是超越的光亮,从而提出了他的“太阳伦理学”,以此消融现代性二元对立思维局限和传统实在论的固囿。受此启发,在此,我想以各文明中普遍流行的俗语“掌上明珠”来隐喻每个儿童。这里的关键不只是“谁的掌”(首要反应,显示出多么重的惯习啊),而是与“掌”同在的“明珠”。每个儿童一如其他人,都是本自具足的存在,其在掌中自放光亮、自由展示的同时也就是被全然掌握、看见和接纳(被置放于掌中)的发生以及完成的过程和结果。儿童就是儿童,全然当下,他们完全融入既有世界和未来世界(“掌”即儿童参与建构的世界,儿童也是掌的一部分)。儿童就是儿童,于儿童之外并没有实在论意义上的“儿童精神”“儿童品质”,其儿童特质本在并融入于世界文化之流中,不再神秘、不再超越,也不再陌生,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掌上明珠”,其客观性存在以及与(成人)世界的关系性模糊了彼此根深蒂固的既有区分。儿童就是儿童,宛若太阳一般,根本无需为自己做出辩护和说明,他们就在世界之中、就是世界的一部分、彼此成全、整全合一。因此,当代儿童科学研究的使命在于:照单全收、如观照。儿童伦理学的使命在于:全然当下,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当代儿童哲学的使命则是:宇宙中定位儿童,提升儿童幸福。

儿童就是儿童。真实不虚。

儿童科学论文范文4

因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效果不理想等,儿童文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要实现课程教学改革的有效性,必须从课程内容、课程目标、课堂教学、课程评价、师资培养等多方面入手,实现儿童文学课程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衔接,从实践能力上提高学生专业素养和就业水平,最终实现课程教学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

小学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程教学改革

小学语文教材选编的课文篇目70%都是儿童文学作品,儿童文学作品不仅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而且是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品的分析鉴赏和阅读指导,对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儿童文学,作为师范院校教育类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课程。课程建设和教学质量,制约着学生教学品质和专业化发展水平,影响着他们今后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甚至会影响到语文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发展。

一、儿童文学进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儿童文学师资力量比较薄弱。一直以来,师范类儿童文学课程作为一门专业必修学科,起步较晚,即使开设也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一些学校师资力量薄弱,大多数教师都是“半路出家”,甚至是兼职教师,真正培养的儿童文学专业教师微乎其微。一些教师的儿童文学理论水平有限,专业素养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对于专业的稳定性较差,就很难形成高水平的儿童文学专业教学研究团队。师资力量薄弱,势必影响人才培养质量。

2.儿童文学课程教学不够理想。由于缺少高水平专业教师及研究团队,儿童文学课程教学改革和研究进展比较慢,导致教材建设不够规范,课程标准不够统一,课程内容体系不够完善,教师课堂教学理论知识“满堂灌”,与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脱节,严重影响学生儿童文学学习的积极性。再加上师范类学生的审美情趣与儿童文学表现出的儿童情趣有比较大的差异,很多学生轻视儿童文学课程,把它当做“小儿科”,学习态度不积极,这些都影响了儿童文学课程教学的效果。

二、儿童文学进行教学改革的有效策略

要改变现状,培养合格的新型小学语文教师,就必须从课程内容、课程目标、课堂教学、课程评价、师资培养等多方面入手:

1.基于学生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构成的视角,合理制定课程内容。以往师范院校儿童文学课程内容都偏重理论知识,注重学术性,与学生的教师职业岗位需求脱节。儿童文学课程内容应从学生知识与能力构成的视角,确定课程内容板块,增加儿童文学文本解读教学原则和策略性知识,选取小学语文教材中典型的文学性作品为案例,整合相关理论知识,进行重点解析,强化学生理论和实践运用相结合的能力,实现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

2.基于课程所属专业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准确定位课程目标。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拥有正确的教育观念,勤于反思,善于探究。学校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儿童文学的课程标准需要重新界定,除了培养学生儿童文学素养及分析鉴赏作品能力等原有目标之外,儿童文学课程还应该培养学生把儿童文学理论、文学作品分析鉴赏和语文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即要具备文学教材的分析能力、运用儿童文学理论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和反思、研究语文实践教学的能力等。

3.基于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相结合的原则,灵活选用教学方法。首先,要培养新型的小学语文教师,教师应将课程教学与小学语文教育紧密结合。从广义的角度来分析,小学语文教学文本都可划入儿童文学范畴。各类文体在各个阶段的选编、教学侧重点都有差异。这就对未来小学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儿童文学教师就应顺应人才培养的需求,改革教学方法,将儿童文学理论贯穿于各类文体教学中,紧密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使学生不仅掌握精讲分析各类儿童文学体裁作品的技能,还有效完成各类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指导,引导儿童阅读、体会作品,认识世界,感悟生活。其次,要培养新型的小学语文教师,教师应结合所教班级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大部分从高中文科录取,学生的文学理论功底比较强,但实践能力比较欠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地训练学生,针对不同的文体,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让学生欣赏、创编、表演儿童文学作品。课余时间,让学生自行组织儿歌与儿童诗的朗诵会;童话、寓言和儿童故事大赛;儿童课本剧、情景剧演出等。通过多个途径,锻炼他们的胆量,提高师范生的职业技能。最后,要培养新型的小学语文教师,教师还可利用校外教育实习基地等便利条件,将儿童文学课堂教学延伸到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通过教育见习,让学生参与到真正的课堂教学中,实现对各类儿童文学文体教学的零距离接触;通过课外阅读指导、课外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的观摩、体验,让学生真切地了解儿童文学与小学教育的关系,从而找出自己的差距,发现存在的问题,学习就能有的放矢,教学会有一定的针对性。

4.基于课程考核内容和评价方式的合理性,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一直以来,儿童文学课程考核多侧重理论知识,以笔试的形式进行。考核内容识记部分比较多,分析、理解和实际运用能力难以体现。要体现课程考核内容和评价方式的合理性,就必须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除了理论部分笔试考核之外,实践运用考核也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除了课堂教学当中的平时考核外,还可根据学习目的、内容、教法、学生特点等,灵活变通,渗透于学生各类表演、竞赛和课外活动当中,实成对学生的形成性考核。考核并不是课程学习的终极目的,对于学生而言,实现儿童文学课程在知识、能力、情感上的目标更重要。

5.基于专业教学研究团队的有效形成,开展行之有效的师资培训。目前,师范类院校多数教师的儿童文学理论水平有限,专业素养的深度和广度也不够,对于专业的稳定性较差,就很难形成高水平的儿童文学专业教学研究团队。学校相关部门应加大培养力度,重视儿童文学师资的培养,让相关教师通过多种渠道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如进修、访学、以老带新等。另外,教师应积极进取,坚持教学和科研相辅相成的理念,勤于反思,勇于探究,开拓创新,提高科研能力和理论水平,进一步强化教学效果,实现教学和科研的同步发展。总之,师范类院校儿童文学课程教学改革,要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基点,高度重视儿童文学课程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衔接,从实践能力上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就业水平,最终实现课程教学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黄云姬.高师小教专业儿童文学课程教改策略[J].集美大学学报,2013.07.

儿童科学论文范文5

    关键词:现当代文学;儿童现象;分析

    随着我国的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现当代的儿童文学呈现出了繁荣的景象。儿童文学的发展关系着我国儿童的心灵和身心的健康成长,客观、系统、公允、深入的研究分析我国现当代文学中的儿童现象,对我国儿童文学的发展和儿童的健康成长发育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分析现当代文学中的儿童现象重要性

    我国现当代的儿童文学突破了教育工具论和政治功利性等理念,儿童文学回归文学和儿童本位,从而摆脱了作为教育和政治的附庸身份,诞生出了一批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使儿童的心灵世界和身心成长得到了呵护及扶助。至此,中国的儿童文学在现当代文学中有着“与成长同行”和“塑造未来民族性格”的重要地位。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网络技术的兴盛及普及,人们的行为和思维方式、阅读和书写习惯都发生变化,人们的审美趋向和价值观念也随着我国社会商品化进程的深化呈现出了多元化的现象,人们的主体和自我意识随之空前的膨胀。中国的儿童文学在这种新的文化语境中,发生了新的变化,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儿童文学作家辈出创作出了众多作品,以使童年文学勃兴、幻想文学和青春文学等新样式的儿童文学涌现;动物文学和有关成长文学有了新进展。这些新的创作现象,对少年儿童的人格、个性和阅读趋向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客观、系统、公允、深入的研究分析现当代文学中的儿童现象,在儿童文学的创作和阅读以及对新时代的少年儿童的培养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现当代儿童文学的标准

    现当代优秀的儿童文学中究竟是什么样的标准?优秀儿童文学的精神内涵和审美要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优秀的儿童文学要体现出儿童的精神哲学

    儿童有着自己的哲学和精神世界,我们不能用纯洁、稚拙和天真等词语来形容儿童的本质,对儿童文学的概括也不能用简单的童趣和童心来形容。儿童的内在生命具有一种深奥性,其观点并非都是无知浅薄,儿童有时也会常常思考一些困惑伟大哲学家的问题。鲁迅和周作人等文学家在五四时期,通过对儿童精神生命哲学和深奥性的理解提出了儿童本位论。当代,我国的儿童文学界对儿童本位,进行反复强调继承五四时期作家先进的儿童思想。但是由于对儿童本位的认识不到位,往往停留在儿童生命的表象上,对儿童的生活和生命的本质缺乏一定的认识。

    2优秀的儿童文学包涵了爱的哲学

    文学的基本元素是爱,爱也是儿童文学最基本的美学元素。我国儿童文学的基本美学特征是以善为美,它最准确的把握了儿童文学内涵,将成人文学与儿童文学从根本上区分开,形成了我国儿童文学独特的美学品质。它是儿童文学理论的突破,解决了儿困扰于儿童文学界的本质主义问题。儿童文学不要追求成人文学那种以真为美,要回避一些社会中成人游戏、两性关系、政治斗争和暴力等,而儿童文学中的“真”是对其健康成长和精神生命呵护的那种“真爱”。精神和身体的成长是儿童面临的两大成长任务。所以,儿童文学可以理解为关注、表现和有助儿童成长的“成长文学”。经典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之所以具有一种引人向善的永恒魅力,就是因为它表达着一种深邃爱的哲学。

    3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构建着梦想的诗学

    成人作家通过重新想象我们整个童年,并重新发现和回到童年,从而对成人世俗的、喧嚣的和功利的世界实现抵制,进而形成了儿童文学。人类心灵最永久的核心就是童年,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讲述着一个充满活力、静止不休和处于历史之外梦想的童年诗学。儿童文学可以使成人持续其童年的梦想,将其处于最初的生活,做一个完全自由的人。通过心理学我们可以知道,我们在梦想中才是自由的人。由此可见,儿童文学构建的梦想诗学,可以让成年回归童年和童心,自由的返回到童年的体验中,润泽成人的心灵,从而得到儿童的喜爱。因此,儿童文学构建的梦想诗学是成人所梦想和回归的纯真的童年生态,是儿童生命的自然展开。从而使得成人向往和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三、现当代文学中的儿童现象分析

    面对我国现当代儿童文学的创作和出版呈现着活跃、驳杂和丰富的景象,我国的现当代文学中出现了以下儿童现象:

    1中国儿童文学作家的地位日益提高

    1997年,江苏少儿出版社用高价买断了着名的动物小说创作家沈石溪的十年动物小说出版权,引起了我国文坛界的强烈反响。人们开始予以那些儿童和成人文学双肩挑的作家极大尊重,至此,日益提高了中国儿童文学作家在现当代文学中的地位。“沈石溪被买断”的现象,体现出了儿童文学作家在社会和经济上获得了一定的地位,提高了儿童文学在我国民族文化心理中的价值。

    2中国儿童文学走向成长

    儿童的永远追求就是“成长”,同时也是儿童文学中永恒的艺术和话语母题。我国的儿童文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发现自身具有的艺术个性和本体精神,直到八九十年代我国文学价值的重建,儿童文学才逐步的回归艺术,走向“成长”。

    从此,我国现当代的儿童文学的创造,将走向人生和走向成长作为主攻的美学目标,特别是在长篇儿童小说的创作上表现更加明显。我国现当代儿童文学的创作出现了用文学表现成长,用艺术触摸青春,真实的写出了少年儿童在成长中的成熟和思考,与我们远大的民族未来一起成长的景观。

    3中国幽默的儿童文学

    少年儿童的天性就是快乐,儿童文学的幽默性能给少年儿童带来趣味和开心,也发挥了儿童文学的整体审美效果。1999年,一套“中国幽默儿童文学创作丛书” 在浙江少儿出版社的精心策划下,投放市场之后,立刻就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它的出现对儿童文学未来创作的审美走向和下一代的素质教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4中国儿童文学中的动物大战

    儿童文学中的动物大战成为了现当代儿童文学中的一大亮点。文学作家在儿童动物小说中将那些以前闻所未闻的动物描写的栩栩如生,大饱了少年儿童的眼福。使动物小说受到了少年儿童的广泛欢迎。至此,也诞生一批沈石溪、李子玉、牧铃、方敏和车培晶等动物小说作家,形成了具有影响力的动物小说创作流派。

    5中国现当代儿童文学中科学文艺和寓言创作薄弱

    现当代儿童文学的创作的文体存在不平衡的现象,科学文艺和寓言相对其他文体的儿童文学比较薄弱,一些科幻作家认为滞后的科学文艺是由于科学界的压力,他们通常用科学的眼光看待和挑剔科幻小说,使科幻小说创作的积极性受到挫折。直到九十年代的我国提出科教兴国以后,使儿童科学文艺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成立了一些机构专门扶持儿童科学文艺的创作和出版,使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儿童寓言是一个特殊的文体,其主要是利用以小喻大、以远喻近和以古喻今等寓意于言的方式进行婉转的表达最终的意思。而在资讯手段多样化和生活快节奏的现代社会,这种婉转曲折的文体正在逐步的被冷落。

    结论

    少年儿童的成长发育关系着国家的未来,将创作下一代精神食粮作为头等文化事业,是一个民族对未来前景和命运充满无限自信的表现。科学系统的研究分析现当代文学中的儿童现象,可以对新时代的少年儿童的培养以及儿童文学的创作和阅读提供一些科学、合理和切实可行的方案。

    参考文献:

    [1]孙尚前.2010年度儿童文学研究报告[J].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04)

    [2]张国龙.2000—2010年中国儿童文学现象考察[J].东岳论丛,2011(09)

    [3]王亚玲.追踪与阐释——论方卫平对当代儿童文学现象的研究[J].皖西学院学报,2011(01)

儿童科学论文范文6

关键词:经典;儿童发展;文化;儿童教育观

一、关于儿童是否应当读经的争论

当代著名学者,台湾国立台中师范学院王财贵教授是“儿童中国文化导读”活动的第一个倡导实施者。他为挽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发起了“儿童读经运动”。1994年,王财贵先生在台湾发起“儿童读经”运动,希望以中国古代经典开启儿童心灵,让他们在“润物细无声”中奠定健康人格的基础。一开始,他在自己的孩子身上进行读经尝试。在获得成功后,他逐渐推向社会,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响应和支持。家长急切地送孩子读《论语》、《老子》、唐诗等传统经典。首先他只是在民间推行读经,因为正规学校在升学考试压力等的影响下,很难推行读经运动。后来王财贵教授努力地推进读经教育进入正规教育体制,“读经班”的影响不断扩大,已经从台湾扩展到大陆及世界各地。然而,对这个影响日益广泛的运动,赞同者有之,反对者亦有之。

(一)支持者的观点

1、诵读经典是传承文化最经济、最科学的方式之一

诵读经典是一种既科学又经济的文化传承方式。人类的文明靠语言文字记录与传承,最初在没有书面语言的时候,只有口头语言。所以,口头语言就将生产、生活的知识与经验传承下来,主要的方式就是靠背诵。小孩子记忆力比大人好,因为刚开始学习讲话的小孩子处在学习、锻炼口头语言的阶段,他们大量重复地使用口头语言,并在重复使用中锻炼口头语言能力、记忆口头语言和其中的内容。就是基于儿童的这个特点,支持者们认为首先重点训练孩子们的诵读能力,是符合人类和儿童发展的规律,是科学的。经典是人类历史长河中逐步筛选出来的宝贵财富。假如我们选对诵读内容,一开始就集中精力诵读最经典的文献,就会使文化传承达到最经济、最科学的效果。

2、诵读经典能够开启儿童智慧,提升儿童的文学素养

在儿童的智力发展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靠口耳相传、背诵诗词歌赋 、背诵自然、社会常识等等,这种方式既能够保存我国的文化,又能发展儿童的智慧。一项脑研究报告指出:儿童的性格与智力,60%是在从出生到3岁这个阶段完成的,这三年儿童就如海绵一样,有着天才般的吸收能力;到了6岁,完成了80%;从6岁到8岁,就已经达到了90%。因此可以发现,0-8岁是教育儿童最重要的时期,如果不能很好的利用这个时期,年纪越大,启发和培养儿童就会越费力,效果也就越差。文化的熏陶要经历一个潜移默化、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的过程,语言文化的学习也就越早越好。因此早些让儿童接触优秀文化典籍,就可以激活儿童的记忆力,发展其智力,开发其智慧,对其文学素养以及人格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二)反对者的观点

1、诵读经典违背儿童天性

南京师范大学的刘晓东老师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认为“儿童读经运动会破坏儿童的生活,阻碍儿童的成长,这一运动是与儿童教育的现代观念和现代立场相悖的”。[1]儿童在幼儿期应该以游戏、唱歌、跳舞、想象为主,应多与大自然接触,接受大自然的陶冶。这些都是儿童成长中所需要的精神食粮,是儿童发展中必不可少的。儿童读经实际上是拔苗助长、南辕北辙。儿童的教育必须以生活为出发点,以儿童为本位。许多人提倡幼儿读经,美其名曰是以备儿童未来之需,实质上却是对儿童造成了伤害。每个儿童都应该有其可以自由幻想的空间,有属于自己的净土。因此成人应当尊重儿童,不以成人的眼光牵制儿童,不要以对儿童好为理由做出伤害儿童的事。成人需要的、看重的东西,不要强制地灌输给儿童,儿童有属于自己的选择。

2、诵读经典是一种教育浪费

读经运动是一种教育浪费的观点,早在卢梭与杜威对不重视儿童自然与天性的教育的批判中就表达了这样的看法。卢梭在《爱弥儿》中写到:“我们对儿童是一点也不理解的:对他们的观念错了,所以愈走就愈入歧途。最明智的人致力于研究成年人应该知道些什么,可是却不考虑孩子们按其能力可以学到些什么,他们总是把小孩子当大人看待,而不是想一想他还没有成人。”[2]杜威批评这种看上去是十分重视儿童教育的观念与做法,实际上却是一种破坏与浪费,所以他说:“儿童被置身于被动的、接受的或吸收的状态中”,“不允许儿童遵循自己本性的法则,结果造成阻力和浪费。”[3]儿童快乐的童年在成人强制施加经典教育的同时失去了,其天性遭到了破坏,发展的基础以及潜能也随之败坏了。所以,读经教育是一种教育浪费,王安石的《伤仲永》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二、关于争论中的不同立场及其局限的分析

人们对于儿童是否应该读经的问题,实质上是从不同的角度、立场出发而造成的争论。从上述的争论来看,我认为主要是从两个维度来看待儿童读经问题的,一个是文化复兴的角度,将儿童视为文化复兴的工具,主张儿童读经;二是现代教育学的角度,认为儿童读经应符合儿童的天性,从儿童生命的快乐出发。这两种观点其实都有其各自的局限,复兴论者把儿童看作是工具,这是我们不能够赞同的;天性论者看重的仅仅是孩子的童年乐趣,却没有想到孩子一生整体的发展。因此,本文将从文化工具的立场和天性论的立场进行简单地介绍、分析。

(一)文化工具论的立场

该立场将儿童看作是文化复兴的工具,认为儿童可以通过读经来传承民族文化。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文化之根、民族之魂、力量之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华文化的复兴。如今文化多元化的浪潮席卷了整个世界,如果我们不坚持弘扬中国文化、培育民族精神,那么我们的民族就很难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拥有一席之地,我们的人民也将失去精神力量,成为文化上的流浪者。

这种观点看起来对民族是有益的,但是却忽视了儿童自身的需要及其价值。如果我们在传承文化的时候没有形成自己的东西,那么我们的传统文化就会成为一潭死水,没有任何生机与活力,没有办法更新与发展。所以,文化工具论的弊端就在于不加选择的将文化中不适合儿童,或者已经过时的内容强加给儿童。比如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愚忠愚孝等,都是应该摒弃的。

(二)天性论的立场

该立场从天性的角度来认识读经运动,他们认为经典是成人社会中的大道理,尚处于发展中的儿童是不可能理解其中的含义的,即便是有点理解,也是懵懵懂懂的。在这种情况下,还要儿童诵读便是违反了儿童的天性。这是公然使儿童生活之外的东西强行进入儿童的生活,是对儿童的捆绑与束缚,是对天性的扼杀。天性论者认为,儿童读经中的“读”,应该是懂了以后才能继续往下读,如果在不懂的情况下还要继续读,这种读“实际上就是中国旧式教育中经常出现的‘背书歌子’的现象,儿童只是机械诵读不懂的文本”[4]。

所以,这种观点要求成人尊重儿童的世界、尊重儿童的天性,还儿童一个快乐的童年。成人不要总是以自我为中心,把自己认为好的、重要的,都不加选择的灌输给儿童,以此来计划儿童的未来,无论是儿童读经还是超前识字,无论是“填鸭”还是“填牛”式教学,都是南辕北辙。天性论者虽然看到了儿童天性的重要性,但是极端、片面的反对读经与阅读也是不对的,关注儿童童年的时候,也要长远的看到儿童一生的发展。

三、关于科学的儿童教育观应持的标准

对于当前面对儿童读经运动产生的种种争论,归根结底来源于人们对儿童教育观的认识的差异所致,所以,我们有必要确立一定的标准来引导人们走出儿童教育观上的误区。只有我们摒弃了那种简单的非此即波的二元对立的思维,在矛盾中寻求中和,在对立中保持一定的张力,才能真正的解决问题。具体而言,我们要坚持做到以下几点标准。

(一)在儿童本位与成人本位中保持一定的张力

我们不能单纯地宣扬儿童本位观或成人本位观,任何一种夸大的主张都是片面的、错误的。我们既要尊重儿童身心发展对教育的适应性,使儿童快乐地度过童年;又要认识到儿童的幼稚性和不成熟性,需要成人为其发展“保驾护航”。“教育既不能置于简单的成人本位,以避免成人意志的扩大而导致对儿童主体意志的淹没;也不能置于简单的儿童本位,以避免不成熟的儿童的主体意志的不恰当的张扬”[5],而应在儿童本位和成人本位中保持一定的张力。

(二)在儿童当前快乐与儿童潜力的开发中保持一定的张力

近些年来,我国的儿童教育观深受西方现代儿童观的影响。儿童教育的现代观念和现代立场是以“发现儿童”为前提而发展起来的,这是儿童教育观进步的表现。但是我们又不能把这种“儿童中心主义”强调到极致,将对儿童进行的一切文化知识的教育都冠以“禁锢”、“残害”的罪名,这是一种对儿童成长不负责任的做法。儿童教育既要考虑儿童当下的快乐,也必须考虑儿童潜能的充分开发,为儿童以后的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学习一定的知识,甚至对于禀赋好的儿童及早施教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幼儿在两三岁时,就基本上具备了接受有一定难度的教育的身心条件,而适当难度的教育,如果方法得当,必能促进幼儿身心的加速发展。”[6]尤其是现在随着生活环境和营养状况的改善,儿童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大大提高,学习知识和探究奥秘的兴趣也大大提升,若教育对儿童的这些需求都置之不理,就会压抑儿童的天性,阻碍儿童的发展。

四、结束语

我们都知道事物的发展具有两面性,儿童读经运动也是如此。经典文化古籍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载体。因此,读经运动不仅能够弘扬民族精神,而且还能促进个体的发展。但是儿童读经必须在尊重儿童天性的基础上进行,以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为依据才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总而言之,我们应当理性看待儿童读经运动,摒弃二元对立思维,防止走向极端。树立辩证的、科学的儿童教育观,充分发扬我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成分,以此提高我国学前教育的质量。(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倩仪.另一种童年的告别:消逝的人文世界最后回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105-130

[2]刘晓东.“儿童读经运动”质疑――与南怀瑾先生商榷[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5):63~70

[3]刘晓东.儿童教育中的南辕北辙――兼评幼儿读经现象[J].学前教育研究,2002(03):25~27

[4]刘晓东.论教育与天性.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5]刘晓东.“儿童读经运动”:违背科学的主张,复古倒退的教育[J].学前教育研究,2004(5):19-21

[6]刘铁芳,樊杰.超越成人本位与儿童本位[J].教育科学研究,2011(2):27-29

[7]刘晓东.儿童读经运动背后的教育学之病[J].中国教育报,2011

[8]卢梭著、李平讴译.爱弥尔[M].商务印书馆,1994:2

[9]杜威著、越祥麟等译.我的教育信条[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2

[10]廖其发.中国幼儿教育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338

注解:

①刘晓东.儿童读经运动背后的教育学之病[J].中国教育报,2011

②卢梭著、李平讴译.《爱弥尔》[M].商务印书馆,1994:2

③杜威著、越祥麟等译.《我的教育信条》[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2

④刘晓东.“儿童读经运动”:违背科学的主张,复古倒退的教育[J].学前教育研究,2004(5):19-21

儿童科学论文范文7

关键词:多元智能观;《儿童文学》课程;教学改革

在儿童的成长过程当中,儿童文学对于儿童的作用至关重要,能够为儿童提供精神食粮。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师范类)以培养小学语文教师为主要教学目标,因此能够把握《儿童文学》相关知识点对其日后能够出色的完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工作和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儿童通过教师了解学习儿童文学,语文教师则通过儿童文学的内容,向儿童传递富含价值观、情感观等重要教学内容,可以说儿童文学是教育的媒介和手段。但是在高校教学课堂中,《儿童文学》课程常常更加注重理论研究,对于实践方面往往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于理论知识的教学过分重视,没有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过于注重教师在课堂的主导作用,没有重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使得在《儿童文学》课程的教学形式过于单一,课堂教学情况呈现出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无法激发学生对于《儿童文学》课程的热情和学习主动性,以致于教学效果不佳。

一、多元智能观的概念

多元智能观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发展心理学家HowardGardner,他是用心理学实验数据以及个别案例的分析后得出结论。Gardner的研究表明,人类的职能并非是一元的,而是多元化的,人类具有多种智能,即人际交往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语言智能、逻辑智能等等。按照多元智能观的理论,人类不同智能之间可以进行自由的组合,形成了个体之间的智能差异,由于人类个体的智能之间的组合是唯一的,所以人类个体的智能也是唯一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化差异,引导大学生对《儿童文学》课程的深入理解。此外,多元智能观认为,在讲述《儿童文学》课程的教师应该使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为学生全方位展示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其学习成绩。多元智能观突出儿童之间的个体化差异,关注智能的整体性,注重儿童智能的实践和开发。所以,将多元智能观应用于我国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师范类)《儿童文学》课程当中,可以显著提高未来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质量,能够开发儿童的智能,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二、《儿童文学》课程教学的表现形式与改革的意义

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之下,智能已经发展成为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大大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类独立思考的能力,而非简单的模仿。多元智能教学观的实质,是在尊重每个主体个体化差异的基础之上,开展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所以,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化智能差异。在《儿童文学》课程的课堂教学上,《儿童文学》课程的教学常常会忽视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采用同一种教学方式。针对存在诸多个体差异的学生讲授相同的课程内容,过于单一的教学模式,既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的个体成长,所以将多元智能观和《儿童文学》课程相融合,将不同的智能类型与不同的教学内容相融合,可以丰富教学表现形式,从而提高学生的不同智能潜能。例如,在儿歌的教学过程当中,可以在学生中广泛开展诗歌朗诵活动,这样能够开发学生的音乐智能。音乐智能指的是人对音乐、韵律、节奏等的辨别能力,由于儿歌具有鲜明的节奏感和明快的韵律,对于开发儿童的音乐智能非常合适。小学教师在进行教学实践活动当中,应该鼓励儿童对于我国和国外的儿歌进行收集,不仅仅能够将儿歌朗诵出来,还要理解其中的含义,朗诵的同时还要选择合适的音乐作为背景音乐,这样的教学能够在实现提高儿童朗诵水准的同时,提高学生对于音乐节奏、韵律的掌握程度。

此外,小学教师还能够通过活动积累儿歌教学经验。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师范类)学生,在进行儿童故事、寓言、童话等文学类型的教学过程中,利用讲故事的活动和对儿童故事的转述,对儿童的语言智能,也就是创造性的使用口头和书面语言的能力进行开发。讲故事的艺术传递的是历史文化的意义和语言的美感,故事创编体现的是学生的内心世界和创造能力。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师范类)学生通过对故事的讲述和创造活动,能够更加全面深入了解和掌握儿童文学的题材特征和优势,能够更加真切触摸到个体内心深处的童话世界,在精神上和自身的童年对话,和现实的孩子对话,从而提升了解儿童、理解儿童、与儿童沟通的能力。作为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师范类)专业课程,《儿童文学》完全按照我国教师的现代化教学环境的选择和要求,充分体现了儿童教育低龄化的特点,旨在全方位地帮助基础教育者掌握所学文学知识与理论,使其更好地为基础教育服务。它可以让学生通过对《儿童文学》的学习,很好地了解儿童文学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规律,加大学生知识面的发散与拓宽,认识到儿童文学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通过对《儿童文学》的教学,可以加深基础教育者对于常见的文学文体和写法的了解,从而提高儿童对于文学作品的接受与欣赏的能力,对未来学生学习更加深奥的文学课程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

三、多元智能观在《儿童文学》课程教学当中的应用

1、采用多元智能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在儿童文学的教学课堂上,引入多元智能观的教学理论,为我国儿童文学课程教学提供了新的实现途径。依据多元智能观的理论,每个儿童个体都存在自身更优秀的智能领域,有部分学生的音乐智能更优秀,有部分学生的绘画智能更优秀等等。我国高校学前教育的学生们,应该对儿童文学的理论基础知识充分了解和掌握,提高自身的儿童文学鉴赏水平和创作儿童文学的水平,同时,对于通过儿童文学课程,提高和培养儿童智能发展的实际操作能力。所以,教师在《儿童文学》课程的教学过程当中,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更加合适的环境,将学生的突出智能和儿童文学内容相融合,提高《儿童文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率。

2、课堂内的实践

儿童文学作品的鉴赏和创作。在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师范类)学生当中开展儿童文学作品的鉴赏活动,能够提高本专业学生对儿童文学作品的感知能力,能够对儿童文学作品有更深刻的理解,接受审美熏陶。儿童文学作品的鉴赏活动主要有儿童文学作品阅读、儿童文学作品感想交流会、儿童文学作品读后感等等;儿童文学作品的创作能够鼓励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师范类)的学生进行创作活动,包括对原有的儿童文学作品进行二次创作,增加新的变现形式和元素。课堂教学实践中应多鼓励学生利用多元智能观,对儿童文学作品进行模仿、续写、扩编以及改编等创作活动。

3、学校内的实践

儿童文学作品教学方案设计和儿童文学作品模拟教学。儿童文学作品的学习活动并非是单一的活动,而是一种包含有美术、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综合活动。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师范类)学生应该充分尊重儿童的不同优秀智能,针对不同的儿童进行不同的儿童文学作品方案设计,例如针对同一部儿童文学作品开展多种教学方案设计,包括游戏教学方案设计、户外教学方案设计、环境创建方案设计等等。将所有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教学设计方案在组内进行公开讨论,并进行修改,最后将确定的教学设计方案,组织本专业的学生进行模拟教学,并对其进行评分和点评。

4、采用多元智能观创新课程评价方式

一般而言,在我国以往的《儿童文学》课程评价当中,更加侧重于对于理论知识的测评,对于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师范类)的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测评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将《儿童文学》课程测评与该专业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分离。依据多元智能观的教育理念,由于智能具有多元性,相对开展的教学评价就应该也具有多元性,需要对该专业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应该对教学评价方式进行创新。侧重评价教学的动态性,注重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师范类)学生的整体发展过程。评价不是孤立的,也绝非是静止的,它是动态的过程,对于学生的学习成果需要有呈现,但是也应该将学生学习的过程和发展历程纳入其中,评价的第一目标应该界定为助推学生的发展。应该将本专业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均纳入对于学生的评价当中,包括学生学习当中参与的活动、在活动当中的表现、取得的成果、教学设计的质量等等,将过去的评价标准和过程性评价标准相融合,对学生的动态性发展进行全面的评价。

评价多元化,避免单一化评价。从评价内容来讲,可以对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师范类)学生进行较为全面的评价,尤其是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主要评价内容有:儿童文学教学设计方案、儿童文学作品鉴赏能力、儿童文学作品创作能力、使用儿童文学作品进行教学的能力等等。从评价主体而言,不仅仅局限于过去的教师评价学生的模式,应该开展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等方式,如果有条件,还可以邀请一线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侧重评价的情境性。注重评价的情境性,在真实的情境中评价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师范类)专业的学生的发展。加德纳认为真正有效的教学评价,应该是以现实生活中真实的社会角色作为参照。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师范类)专业的学生创编儿童文学作品、进行诗歌朗诵活动、讲故事、戏剧编导演、围绕儿童文学材料设计教学活动等都是该专业学生真实而具体的学习情境和生活情景,所以,这些活动步骤都应该纳入对学生的评价之中,体现评价的情境性。针对情境性,对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师范类)的学生实施客观真实的评价行为。

结语

本文从多元智能观视角,对我国高校《儿童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和分析。Gardner的多元智能观为我国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师范类)《儿童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实现途径,将多元智能观作为教学改革指导,可以使用多元智能观能够丰富儿童文学课程教学的表现方式,使得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更加多元化。可以使用多元智能观来进行联系,能够提高学前教学专业的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能够提高儿童文学作品教学设计方案的质量和多样化。用多元智能来评价,创新教学评价方式,全方位多维度地评价学生的发展。在《儿童文学》课程教学当中,引入多元智能观教学理念,能够将《儿童文学》课程的作用更好的发挥出来,可以提高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师范类)的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能力,提高未来小学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马国玉.多元智能观下的高校《儿童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鸡西大学学报,2014,(01).

[2]杨俏凡.对《儿童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02).

儿童科学论文范文8

一、存在的问题

1、观念落后,重视不够。尽管国家和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文件,对儿童教育、心理健康等方面作了明确的规划(原国家教委颁布的《学前儿童园工作规程》中就明确提出过“学前儿童园必须切实做好学前儿童生理和学前儿童心理卫生保健工作”),但其被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在具体的实践中,人们的认识还存在着较大的误差,即主观上有高度重视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但在客观上只是部分地实现了学前儿童物质条件和生理健康需要的满足。这主要是由于大部分托儿所、学前儿童园的教师及学前儿童家长缺乏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知识。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分析和认识:(1)一些学前儿童教育工作者把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地用德育工作来代替,他们常常把学前儿童的心理问题片面归为思想品德问题。需要引起我们关注的是,更多的学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被教育者认为是简单的个人行为习惯,没有从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出发来分析和引导。(2)部分学前儿童教育工作者将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成人化,他们常常是借鉴中小学校甚至成人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和模式来进行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教育。没有根据学前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与引导。

2、没有形成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虽然我国的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科研水平因为国家的重视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的状况并不乐观,从事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还很少。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现代学前儿童教育发展的历史还非常短暂,尤其是专门针对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历史,更为短暂,还不足以发展成为一个较为完善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同时,我国传统的学前儿童教育工作者更多的充当了一种保姆的角色,这在客观上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很好地接受一些先进的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这些原因直接影响到了我国学前儿童教育的现状:无论是中等学前儿童教育学校,还是高等师范院校开设的有关学前教育的专业中,由于系统理论的缺乏而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前儿童教育工作者只能停留在一个较低层次的水平上。在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中,较高的理论要求与普遍的理论水平不高之间的矛盾就更加突出,具体体现为,各个学前儿童教育的专门机构(包括各种形式的学前儿童园、托儿所及相关的学前儿童教育实验机构等)用于指导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都是一些内容分散、零乱、不能自成系统(大多穿插于其它内容中)的文章和书籍,甚至只是简单地就近借鉴其它中小学或相邻学科的经验,其效果自然也就不言而喻了。

3、学前儿童教育师资方面的问题。从事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者多是学前儿童园教师,但是大多数学前儿童园教师的任职资格都不符合《教师资格条例》规定的学历条件(幼师毕业以上)。由于缺乏扎实的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他们常常对学前儿童心理表现出来的种种现象感到手足无措,不能对学前儿童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及时的矫治,也无法预见学前儿童心理可能出现的疾病并加以预防。

二、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1、树立以培养“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的教育观念

学前儿童教育应着眼于学前儿童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社会文化素质的培养,达成学前儿童体、德、智、劳、美的全面和谐发展。学前儿童不仅要有健壮的体魄,着重才艺的学习,还要发展生存的能力,乐于与人交往,行为统一和协调,性格特征良好,形成一个能调整内在需要和外在压力保持平衡状态的健康心理。

2、形成一个有利于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人文环境系统

学前儿童的成长应该有一个有利于其发展的环境,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环境,主要是指以人际文化为主的人文环境。由于人文环境以“人”为主,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期待性与现实性、相互性与应答性,因此,作为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直接实施者——学前儿童教师和父母,与学前儿童的接触最多、关系最为密切,首先自身得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其次,学前儿童教师和父母要把握好对学前儿童的期待尺度。合理的期待有利于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成长;不合理的期待(过高或片面的要求)则会导致学前儿童心理畸形发展。而且,学前儿童教师和父母对学前儿童的各种心理现象应及时地采取丰富多样的应答措施,以预防学前儿童心理问题的产生。另外,间接的社会环境有时虽然与学前儿童不直接发生关系,但是它对学前儿童的心理影响也不容忽视。

3、提高幼教工作者素质,加强学前儿童教师培训工作

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学前儿童的成长,教师是否具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将严重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学前儿童期是人格形成一个重要时期,他们的模仿能力很强,可塑性也较大。因此,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会影响一批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在一个情绪不稳定教师所教的班级里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人数也较多。并且一个人在学前儿童期形成的性格特点将对他的一生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提高幼教工作者的素质,促使他们在具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掌握学前儿童的教育方法、技巧,努力提高自己心理卫生方面的有关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卫生、心理咨询、心理诊断、心理治疗等知识,并将所学心理知识积极地运用到学前儿童教育工作中去,是一项迫切而重要的艰巨工作。另外,还应对学前儿童教师进行多种形式的有关心理健康知识的培训。这不仅有利于学前儿童教师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而且还使他们能针对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更好地促使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地成长。

4、搭建学前儿童园与高校合作的桥梁

儿童科学论文范文9

[关键词]儿童美术心理;儿童美术教育;文化心理学

传统儿童发展心理学下的儿童美术心理研究,主要是关于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的研究,即将儿童绘画能力作为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标志,通过对儿童绘画的分析研究,为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研究提供科学的实证材料。显而易见,发展心理学中的儿童绘画阶段研究,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儿童美术心理研究,因为仅仅依靠对儿童绘画阶段的分析判断,还不足以揭示儿童美术活动心理现象的根本规律。

立足于生命哲学起点的儿童美术心理研究,首先关注的是儿童生命存在的价值,而不是儿童为艺术生存的价值。从学科属性来看,儿童美术心理研究不是直属于艺术心理学的范畴,当然也就不能简单套用艺术心理学的研究策略和方法。儿童美术心理研究的对象应是处于特定文化环境下的儿童心理问题,美术教育作为一种文化环境要素,对儿童美术心理的发生、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不仅能促进儿童美术特殊能力的发展,同时也应促进儿童情感、人格的成熟。

一、儿童美术心理研究的嬗变与发展

传统的美术心理学从毕达哥拉斯的“数的原则”到亚里士多德对“秩序”“匀称”的判断,直至“黄金分割律”标准的应用,自然科学的价值判断在审美研究领域被推崇到了极致。这种建立在自然科学方法论基础上的美术心理学,在决定论和还原论的主导下,一直试图在复杂的美术活动中探寻永恒的心理客观规律,不论是在生物学、生物化学支持下的“实验心理学派”,还是其后受物理学影响的“格式塔心理学派”,都成为美术心理学的奠基理论,使美术心理学沿着科学化的方向走到了今天。

建立在儿童发展心理学基础上的儿童美术心理学研究,其重要的标志性研究是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与罗恩菲德的绘画发展理论之间存在着惊人的对应性,这种明显的对应性证实了以儿童画作为思想标志探索儿童思维发展的可行性”。在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学说的影响下,1927年英国心理学家里德发表了他的“儿童绘画发展阶段说”,首次把儿童绘画发展分为“涂鸦期”“线描期”“叙述的象征期”“叙述的写实期”“视觉写实期”“压抑时期”“艺术复活期”7个阶段。同时,他与罗恩菲德同时提出了儿童绘画发展的“直线型”模式,认为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是一个随着儿童智能不断成熟而成长的“直线型”发展过程。

然而,到了1978年,在美国“U型行为发展会议”上,儿童发展心理学家们开始提出儿童心理的“U型”曲线发展模式,认为儿童绘画是一个有峰谷曲线变化的发展过程。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英国、美国有关学者在这一研究基础上更是提出了“多轴媒体表现说”,认为“不同儿童在同一阶段的绘画会呈现不同风格,而且文化环境因素往往决定绘画能力的发展,儿童在社会文化资源和日常生活中受到环境文化影响,所以,不同民族、地域文化会影响儿童绘画的知识认知和形式表现。”可见,当今的儿童美术心理研究已从单学科走向多学科,从关注儿童个体发展走向宽阔的社会文化领域,儿童美术心理的发展不仅与美术教育具有直接的关系,而且与民族文化之间具有重要的关联。

二、传统儿童美术心理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儿童美术心理作为儿童个体生命现象,不仅反映出儿童生命存在的本真,同时也折射出儿童作为社会文化存在的特征,儿童美术心理活动自然离不开美术知识形态,而且必然地受到美术审美心理结构以及社会文化结构的影响,所以有关儿童美术心理的研究不仅会涉及儿童美术活动的生理与心理机制问题,也会涉及美术知识与审美情感问题,同时还会涉及儿童美术心理发展中环境文化影响的问题。

(一)关于儿童美术活动的生理与心理机制问题

如同人类存在语言模式的生物发展结构一样,人在发展过程中也可能存在着审美发展结构,人的审美经验甚至在儿童使用蜡笔、颜色之前就已经开始了。研究生命发生基础的生物学理论一直是研究儿童美术心理发生问题的重要理论依据。“儿童作为生命发生体,天生就携带着一种先天性的‘自然结构’和图式,这是儿童与生俱来的一些审美心理原感。”传统儿童发展心理学基础上的儿童美术心理研究立足于儿童物质生命的本原,对儿童美术心理中的视知错觉和生理变化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而现代儿童发展心理学基础上的儿童美术心理研究则立足于儿童的社会文化属性,对儿童美术心理中的文化符号认知理解和体验问题情有独钟。

“心理学是否是纯自然科学,是否应当列入生物科学的范畴,这应当是一个应该继续讨论的学术问题。心理学也可以应用比较法,通过和各级动物的比较,来进一步说明人的有关心理现象,但是,无论如何,绝不应该把人的心理机械化和生物化。”建立在儿童生理成熟机制上的儿童美术心理研究把儿童美术活动能力首先归于其生理机制的成熟,特别是有关儿童美术技能研究的生理成熟论者往往把幼儿手腕、手掌大小、肌群及手臂肌肉发达程度作为儿童美术心理发展的主要原因,并且把美术活动有形的结果视作衡量儿童美术动作机制成熟的重要标准。其实,通过美术活动结果来判断儿童生理机制发展水平,往往会让研究者过分相信儿童美术动作技能的“记录”功能,但事实是,对于那些有动作技能不良记录的儿童,之所以没有表现出美术能力,往往不是因为他们的手臂、手眼协调机制没有达到成熟水平,而只是由于缺少有关经验而已。比如“发展知觉能力和肌肉运动能力可以为临摹几何图形提供必要基础。从表面上看,这似乎是符合逻辑的。与此相反,我们认为上述研究所得结论也未必完全正确,因为,他们(研究者)把临摹几何图形的能力看成只不过是知觉能力和运动能力的相加,这显然是不够的。”传统儿童发展心理学忽视儿童美术活动特有的整体性,仅仅把儿童绘画视为一种感知意义上的心理现象,而非多元因素作用下的学习过程。尽管以格式塔心理学为代表的传统儿童发展心理学认为知觉感官的功能同样具有抽象、推理等理解上的意义,但是儿童美术活动毕竟不是一种单纯的视知觉心理现象,仅凭这些“儿童知觉感官功能的抽象、推理”显然不能让儿童顺利完成复杂的美术活动任务。

传统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儿童美术心理研究由于固守实验、实证的方法研究儿童美术活动中的生转贴于 理心理机制,所以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把儿童绘画作品作为“试纸”,试图依此判断儿童智力水平的现象。如20世纪60年代流行于美国的“画一个人”的测量工具,它旨在依据儿童画中出现的细节详尽程度来判断儿童对环境认知的水平,让心理学家由此断言:“那些虽然在纸上自由画出一些符号,但还没有能力画出‘封闭形状’,或是不能将自己在纸上所画的符号与他们周围环境之间联系起来的儿童,可以看作是三岁儿童的智力水平,在三岁年龄阶段,这样的绘画水平是正常的。”时至半个世纪后的今天,在我国还依然能够看到当年美国“画一个人”测量的影子,如当下我国长期热度不减的“少儿美术考级”,其实就是一种变相的儿童美术心理测试。

(二)儿童美术心理研究中的知识与情感问题

“人不仅在其本质上是乐于求知的,而且人的生命、全部现实生活也是由知识所建构的。”从儿童美术的发生看,游戏是儿童美术活动的重要原生形态,如果说艺术是游戏的一种形式,那么儿童的游戏就是一种艺术形式。知识既然是认识和经验的总和,那么儿童美术活动的知识就应包括对游戏中物质媒介操作的经验与相应的内心情感体验。儿童美术活动不是狭义的艺术专业化的生产或欣赏活动,而是伴随游戏过程的一种广义的学习活动,所以它一方面涉及非专门化的宽泛的造型艺术知识,另一方面涉及游戏活动规则以及由实践操作引发的认知理解行为,即当儿童把玩绘画工具,进行涂鸦游戏时,不但认识操控了工具,同时也体验了整个游戏所带来的精神愉悦。

由于传统儿童美术心理研究过分强调儿童美术活动的有形成果,强调儿童美术知识的所谓专业化,因此就难免使自身在儿童美术知识认知与情感表达之间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他们一方面认识到“现代绘画方法确实给儿童提供了表现其心理活动的机会”,使儿童能够不受传统技法知识的束缚来自由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但是另一方面他们又担心儿童这种自由表达“不仅鼓励了那些所谓的自发笔画和因一时冲动而闪现出的形象的大量出现以及由混乱不整的色彩所组成的粗糙的艺术品的大量涌现,而且干扰了受视觉控制的形式的准确性。粗糙的画笔以及滴色的油笔,仅使儿童们创造出某种片面地表现他的心理状态的画。”他们看到了传统写实主义艺术观念下技法训练的弊端,“传统方法就是让儿童用一支削尖了的铅笔一味地把模特描摹下来,”因此使儿童受到了束缚,但同时他们又主张“阻止儿童运用艺术品去再现他所观察到的现实”。由此可见,传统儿童发展心理学家在尊重儿童自由表达与维护经典美术知识的权威之间徘徊不定。

其实,如果我们摆脱经典艺术知识观对儿童美术心理研究的约束,从儿童美术活动的生命价值出发看待儿童美术活动中知识的个体经验特征,就可以避免上述矛盾,因为如果心理学也是科学,它就要研究被人们认为是主观的、个别的、偶然的现象,并且不能否认它们的合规律性。

(三)儿童美术心理研究中的民族文化影响问题

心理现象是由社会活动、自然环境及社会活动和自然条件所产生的概念等建构而成的。时至今日,虽然科学实证方法仍然是包括儿童美术心理学在内的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途径,但是,“科学如果没有社会环境的需要和刺激,是不可能得到发展的”。受实验心理学科学实证观的影响,传统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儿童美术心理研究一直忽视儿童所属民族文化对儿童美术活动产生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美国康达尔大学家庭研究与人类发展学教授W.L.布雷顿曾充分肯定儿童美术发展阶段理论的价值,认为“在美术的发展上,世界各地的儿童似乎都遵循着一条共同的规律,他们都是按照上述的美术阶段发展的。我们曾经收集了另外一些国家的儿童绘画,像巴基斯坦、巴西、埃及、印度、乌拉圭、日本以及许多欧洲国家等,从这些国家的儿童画中也发现了同样的情况。由此可见,儿童早期的美术作品所采取的形式在世界各国都是相似的,其差异仅在于画面上所反映的内容有所不同,这些差异不是因为各国文化的不同所造成的,明确地说是因为儿童在绘画中所反映的各国不同的风土人情所造成的。”从以上论述我们不难发现,当“风土人情”没有作为文化要素进入儿童美术心理研究时,儿童早期绘画被认为都是相似的。

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心理学则认为某一文化语境制约着语境环境内的人对刺激的反应,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符号表象系统,“人的心理尤其是高级心理活动主要是符号活动,是创建或制造、运用、操作符号的过程。”照此观点,儿童美术心理活动同样应该是儿童在一种特定文化环境中的符号认知与操作过程。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发展心理学研究者张增慧、林仲贤合作开展了3-6岁壮族与蒙古族儿童颜色爱好的研究,结果表明:受所属民族文化的影响,不同民族儿童对颜色的爱好具有差异性。此研究结果为我们认识民族文化与儿童美术心理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重要支持。进入本世纪后,世界各国的儿童美术心理研究进一步表明:“文化的因素将决定绘画能力的发展,儿童从社会文化资源、日常生活中学习绘画……即使共属同样的文化传统,地区环境的因素也会影响儿童的认知及绘画表现。”

三、不同价值观、知识观与文化观的美术教育对儿童美术心理发展的影响

“环境和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上具有决定作用,遗传只提供儿童心理发展的可能性,而教育则规定儿童心理发展的现实性。”不同教育观念下的儿童美术教育直接影响着儿童美术心理的发展。我们认为,儿童美术心理研究与儿童美术教育研究的重要区别与联系在于:前者是针对儿童美术心理现象的事实问题进行归因分析;后者则是从社会要求出发,在明确儿童美术教育价值、目标的前提下,通过对儿童美术现象的分析研究来检验美术教育内容、过程与方法的有效性。当然“这并不是说,心理学不是实验教育学的一个必要的参考因素,而只是说,实验教育学所参考的问题不同于心理学的问题。实验教育学的问题所涉及的不是儿童一般的和自发的特征和智力,而是有关的教学过程对于这些特征所产生的变化。”

(一)不同价值观的美术教育对儿童美术心理发展的影响

正确看待幼儿原始美感的发生以及遗传基因的文化属性是儿童美术心理研究的重要哲学起点。“卢梭要求把儿童当做儿童对待的观点是应该加以检讨的,因为儿童不仅是一个‘儿童’,而且还确实是一个‘人’,儿童的活动不仅是‘儿童的活动’,而且还是‘人的’活动。看不到‘儿童’与‘成人’之间的差别是错误的,但是,看不到‘儿童’与‘成人’之间作为‘人’而存在的共同性也是不对的”。正是受卢梭的影响,传统儿童美术教育家往往在“保持儿童艺术天性”和“适时美术教育干预”之间摇摆不定,就连著名的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博士也不例外。在她看来,“没有什么绘画的进阶练习能引人达到艺术创造,儿童的绘画是依自己的情感制作,就象促进自己的语言的成熟一样,儿童的努力是自发的,因此她坚信儿童绘画是不可教的,但是她又以激烈的语言谴责当前学校展出的那些具有‘自由画’儿童期特色的可怕的美术作品,她认为心理学家收集、观察,并加以分类的‘幼儿心理的文件’,其实不过是智能上不法的可怕表现而已,‘它们显示出儿童的眼睛未受过训练,手是迟钝的,心对于美 丑同样地无感觉,真假不分’。”蒙台梭利顺应儿童的自然成长,确认儿童的努力是自发的,但是又惧怕儿童因缺失训练而变得美丑不分,同时把这种现象归罪于心理学家,显然有失公允。

儿童美术教育的专业化往往把儿童美术学习看成是儿童接近艺术经典的必然途径,从而忽视了儿童美术心理的自发特征。“艺术教师很容易有尽可能早地教学生中心透视法这类诀窍的倾向,它使老师显得很内行,使想尽快达到成人标准的学生感到高兴,也会给家长留下深刻印象,但是,它很快就变成笨拙的洗脑。”显而易见,儿童美术教育家在目睹了实验心理学关于形状知觉、图形记忆与外在刺激条件的研究成果后,会更加坚定利用美术手段促进儿童上述方面发展的信心,于是也就出现了旨在训练儿童专门化形状知觉与形状记忆能力的教学内容,如儿童写实绘画训练,原本是借用了一种艺术式样的普通美术活动,由于教师偏颇的教学理念,即要刻意强化儿童对客观形状知觉记忆的刺激条件,结果出现了固定僵化的儿童美术教学内容与机械死板的训练模式,使儿童陷入被动的苦恼之中,尽管儿童所画的形象与客观实物越来越像,但其自主表达的能力却越来越差。因此,有美术教育家认为:“发展知觉能力和肌肉运动能力可为儿童绘画奠定重要基础,但是,美术活动中的技能操作不是知觉能力与运动能力的简单相加,如果排除了有关理解、想象和情感兴趣等其它心理因素,而一味希望通过专门化的感知训练来达到发展儿童美术心理的目的,可能会让儿童付出惨痛的代价。”

(二)不同知识观的美术教育对儿童美术心理发展的影响

“幼儿心灵的成长在最好的情况下也是一个脆弱的过程,很容易受到在错误的时间灌输的错误内容的干扰,在艺术及其他教育中,最出色的教师并不是将自己的所知倾囊相授,而是凭着一个优秀园丁的智慧、观察、判断,在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帮助。”儿童美术教育的目的必须通过美术知识来实现,这其中包括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获得的美术知识。传统的发展心理学认为,“在专门组织的感觉训练的条件下,知觉的发展最为有效。”同时,“儿童为了正确感知图画,必须学会考虑绘画的特点,他应当掌握社会上已经形成的素描和色彩画的艺术标准。”如果从儿童的特殊才能或特殊儿童教育培养角度看,上述主张似乎并不错,但是对于普通儿童发展意义上的儿童美术教育来说,这种狭隘的美术知识观显然已经背离了儿童美术教育发展的健康轨道。

关于儿童美术的概念,在《牛津艺术指南》中,其条目的主要内容是:“如果给予儿童方法和机会,他们会用线条和色彩表达自己,或者会塑造他们能找到的造型物质,这种能发展成表现物体的素质将持续到青春期。显然,儿童的美术知识不应是专业化美术知识形态的代指,在鲁道夫·阿恩海姆看来,儿童美术“知识的根本是一个感性世界,是我们可以体验的,从一开始,儿童就试图用公开的形式表现出他的体验,这种形式的形成既受到他所接触到的并知道如何运用的媒介的制约,同时也只有用这种媒介才得以产生。”以上论述虽然没有为我们界定出明确的儿童美术知识概念,但是,正是这种模糊的表达显示出儿童美术知识的人文性特点,因为儿童美术知识不仅仅是显性的知识形态,作为人文知识,它理所当然地还具备隐喻性特征,即作为一种人的体验与表达,它不是“通过逻辑的、实证的渠道来进行的。”。只有基于这样的儿童美术知识观,儿童美术教育才能在促进儿童审美情感、发展儿童审美知觉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并使儿童美术教育成为儿童美术心理发展的外在动力。

(三)不同文化观的美术教育对儿童美术心理发展的影响

儿童科学论文范文10

【关键词】家庭教育;儿童成长;家庭环境

中图分类号:G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2-161-01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广义讲是家庭中每个成员对其他成员所施加的影响,狭义来讲是家庭成员对孩子尤其是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构成教育的系统工程,儿童家庭教育作为其中的基础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和社会和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全世界所重视。

一、当前我国儿童家庭教育的特点

在当今“四二一”为主的家庭结构中,中国的儿童家庭教育有以下特点:首先,在生活上的过度溺爱。家庭中儿童的父母家人都会视其为掌上明珠,儿童的衣食起居都被照顾地十分周到,不需要白己去争取物质上的满足,缺少艰苦朴素的美德教育。第二,在社交上的过度保护。中国的父母大多限制儿童单独外出,这使儿童从小就缺失与同龄人和长辈之间交流的体验。第二,在学习上的过度期望。尤其在当今中国少孩的家庭环境中,孩子成绩优异是家庭教育的最重要的目的,这给儿童造成了很大的心理负担,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也严重影响中国家庭的幸福指数。

二、导致中国儿童家庭教育现状的原因分析

家庭是实现个体社会化这一社会再生产功能的主要场所,儿童家庭教育的主旨也在于此。影响中国儿童家庭教育的因素包括家庭结构、理论指导和儿童家庭教育角色扮演等三个方而。

(一)“四二一'’的家庭结构

“四二一”的家庭结构是指由四位老人、父母二人和一个孩子组成的独生子女家庭,这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产物,是我国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国情。独生子女会得到来白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更多的时间、精力、物质上的投入,这一方而会给儿童更多的营养,但另一方而易产生溺爱的现象,使得孩子缺乏克服困难和挫折的能力,缺失在将来社会生活中互帮互助、谦恭有礼的基本素养,此外,受“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传统思想影响,家庭所有投入的焦点在一个孩子身上,容易给孩子造成心理负担,这将有碍儿童健康成长。

(二)儿重家庭教育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

中国拥有灿烂悠久的文化,通过祖祖辈辈的传承至今。中国的儿童家庭教育理念多来白于老辈人的言传身教和口口相传,没有形成一套科学、系统的理论。缺乏科学的儿童家庭教育理论知识易造成家庭教育的不当,难以满足儿童在成长的需求,它的直接后果是儿童不愿与父母家人进行沟通,最终会导致家庭教育的失败。

(三)儿童家庭教育和教育主体的角色不清

家庭教育是系统教育的基础,它和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在不同层次共同发生作用。同时,在儿童家庭教育中,父母作为主体,扮演的角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不仅仅是孩子衣食起居的管理者。首先,儿童在家庭教育中要收获的是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独立性、坚强乐观的性格和与人交往的基本礼仪和规范,而知识的学习能力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家庭可以对儿童的科学知识兴趣方而进行培养,辅助学校教育,但家庭不是儿童学习技能的第二课堂,儿童性格脾性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家庭教育的任务,并不完全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第二,在中国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生活的照顾事无巨细,对白己的“老师”身份却了解不多,这不利于儿童在家庭中的发育和成长。

三、形成儿童良好家庭教育的策略

家庭教育的地位是基础性的,形成良好的而家庭教育同样有其基础性和重要性。结合我国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原因,从以下几个方而谈谈形成良好儿童家庭教育的策略。

(一)在现有的家庭结构下合理安排儿童家庭教育

“四二一”的家庭结构在短时间内仍会是我国家庭的主要组合方式,对儿童家庭教育做出合理安排,可以避免这种结构的不足。在家庭生活中,父母要以身作则,让儿童感受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不是一味以孩子为中心。此外,在保证儿童人身安全的基础上,父母家人要给儿童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在实践让孩子体会与别人交往、处理问题并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养成独立的人格,完成基本社会化的过程。

(二)完善科学的儿童家庭教育理论,建设家庭教育服务机构

完善科学的家庭教育理论,一方而要向在这方而已经比较成熟和完备的西方国家学习,将其中有利于良好家庭教育形成的部分加以引用,一方而又要吸收我国在儿童家庭教育方而的优良传统,结合我国家庭环境的实际情况,制定对我国家庭具有普适性的儿童家庭教育理论。此外,在完善科学的家庭理论的基础上,也要加强家庭教育服务机构的建设,这种服务机构不仅对那些家庭教育出现严重偏差的家庭进行治疗和补救工作,更重要的是普及科学的家庭教育理论。

(三)明确儿童家庭教育和主体的角色身份

首先要明确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家庭教育是基础,和学校教育及社会教育有所联系又有所区别。儿童家庭教育以家庭为主要场所,主要任务是帮助儿童进行基本社会化过程。而作为儿童家庭教育的主力,父母在家庭当中要理清家长和“教师”之间的关系,要着重营造有利于儿童独立人格、智力、情感等方而发展的家庭环境,在家庭生活中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责任和义务,增强儿童对家庭的归属感和责任感,有利于儿童的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杨雄.当前我国家庭教育面临的挑战、问题与对策[J].探索与争鸣,2007(2)

儿童科学论文范文11

近年来我国儿童文学创作繁荣发展,而理论批评则相对滞后,这是一个急需引起理论界重视并尽快提出解决方案的问题。

( 一) 本土文学精神的提炼与凝聚

本土原创文学的发展必然深深植根于我们中国文化的土壤内,因为我们主流儿童文学的创作,是用汉语言文字写作生长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中国孩子,中国人的童年经验与童年体验。因此,无论是现实文学世界,还是幻想文学世界,无论它所体现的是传统文化,还是现代文化,无论作者的视野在乡村,还是在展现都市,文学世界的主体意蕴必然始终是中国的。因此,从逻辑推理上讲,一种属于中国式的本土儿童文学的精神应该是可以被提炼与凝聚出来的。虽然不同作家的写作路数与文学风格千差万别,但文学精神的脉络应该是贯通的。

中国儿童文学精神的凸显会促进原创儿童文学的发展。因为它会增进作家的文化自觉意识,切实立足于中国文化传统与中国孩子的生存生活现状去进行创作。这样的精神也会建构到我们评价判断作品的价值标准中去。儿童文学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纽带,包括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基因自然渗透在文本中,现代文化在不断的建构发展中,依然需要作家理论家去思考,诠释,表现。新时期以来,儿童观与儿童文学观都获得了极大的解放,文本中儿童性、文学性,以及二者结合后的儿童文学性的内涵表述越来越现代,人物形象的塑造越来越体现出我们现代中国孩子的健康生命姿态,语言与审美思想的呈现也愈益呈现现代中国的精神特征。一种深刻的民族文化精神与文化理想正在被我们的儿童文学作家们用心地表述着,建构着。这切实需要理论界从宏观的视野高屋建瓴地概括出来,凝聚出来。本土儿童文学立足本国与走向世界都要依靠其本土特质。在本土儿童文学文化输出的过程中,世界人民藉由文本想了解的,应该是中国的孩子是怎样的,他们的生活环境与生活内容是怎样的,他们的性格气质是怎样的,他们的所思所想是怎样的。外国的小朋友想认识中国的孩子,外国的大人想藉由中国的孩子了解中国的社会,中国的未来。当然,他们最直接的还是想获得具体的审美感受,那种感受必然是非西方的,令他们感到陌生新异的,所以,那只能是中国的。

新时期以来,我国已有一批作家获得了重要的创作成就,他们的作品已经走向世界。代表作家如曹文轩、张之路、秦文君、杨红樱等。对这些作家,更要进行深度的总结研究,研究他们的成长历程,创作理路的发展演变,文学创作的文化、社会、思想资源,作品中语言表达、人物塑造、审美意象、意境、思想意涵的独创性与中国特征。以文化输出的视野来看,中国内涵的析出更是非常关键。因为这一方面有助于确立作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文化品牌,形成连锁的文化产业效应。另一方面可以促成本国与世界人民对作品的理性认知,深刻理解作品。也有助于典型性地凝聚中国儿童文学事业的文化向心力,使我们在面对国际市场时,以统一的中国人的面貌出现。

( 二) 文化多样性的研究

在确立了中华民族的整体视野之后,还要注意文化多样性的问题。中国版图辽阔,民族众多,东西部差异,汉民族与少数民族的差异,城乡差异,商业文化,大众文化,电子时代信息和影像产品的多媒体化,网络文化,以及西方文化的深刻影响等,这些都使得文化多样性的问题日益凸显。在全球化进程中,文化多样性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前沿学术问题。它在儿童文学、儿童文化中的投射力与影响力同样关键。因为孩子所生活的文化环境,他们的文化个性,以及他们拥有文化差异和对立的程度等,都关涉影响到“今后他们对自己文化的态度,也影响了对其他文化的态度。从很大程度上说,它关乎着接纳和拒绝,容忍和偏执,热爱和平或是钟情战争。”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步伐的加快,我们与国际社会的交流越来越频繁,越来越深入,孩子会愈益置身于一种多元文化的生活空间中,文化多样性的问题也势必会愈益受到中国作家的关注与表现。近年来我们的学者在这方面已有很敏锐的关注。接下来我们的研究要有意识地发现、概括文化多样性在文本中的具体表现形态。要关注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地区的作家的创作。一直以来,我们关注的都是汉语言儿童文学,其他少数民族语言写成的儿童文学也应该逐渐被纳入关注视野。

( 三) 细读文本是增进理论问题意识、研究儿童文学文学性的可靠手段

儿童文学学科具有跨学科的学科属性,可以从各种学科立场与学术视野去展开具体研究。但是一些基本儿童文学理论问题的形成与儿童文学文学性的研究,还是得从细读文本入手。这样一种思路能使我们牢牢握定研究对象,真正切实地面对研究对象,具体细致地掌握与理解研究对象。作为人文科学的文学研究其根本路径是审美感受与价值体验,这奠定了其主观性的基本特质,这与自然科学“客观”、“物质”的特性有本质的差异。但我们依然要向自然科学学习,学习自然科学的科学精神,做科学实验时的态度与方法,科学研究的姿态与工作状态,对对象的无穷逼近、解剖,对真理的不懈探求等。文学理论批评如果能就作品内部的世界分析出具体的东西,就这一个作家的创作概括出具体的理论问题,并以此形成与作家的交流对话,这样才能真正起到促进创作的作用。总之,文学现象的研究不能泛泛而论,无的放矢,文学成绩与经验的总结,问题与不足的反思是一个由个别而整体的过程。要能以学理性的结论去向社会敞开原创儿童文学的成绩,促使作家去认识反思自己的创作,要增进他们对文学资源与个体优势的自觉认识,要帮助他们逐渐走上个性的原创道路,不跟风,不随波,增进自我原创的信心与可能性。对新人新作要有及时的跟踪把脉,展开趋向性的分析研究,以鼓励为主,有问题适时纠偏,充分体现出批评的功能。从当前儿童文学资源的勘探与利用的现状看,中国儿童的生存现状依然是创作主导的表现领域,在此基础上作家以文学性的理想途径干预现实的、超越现实的意识也要自觉加强。这些方面都亟需理论界对创作的引领。

( 四) 理论研究与少儿出版状况的对接

少儿出版是推动儿童文学事业的第一平台,这一功能越来越显著。理论研究滞后于创作,其实一定程度上也就是滞后于出版状况。理论研究还没有有效地和出版界获得嫁接与联通,甚至,在面对大量的出版现象与文学现象时,搞研究的一下还跟不上这个节拍,搞出版的可能更显示出是行家里手。当然,二者的研究视野、兴趣、结论会各有倾向,纯粹的理论批评研究是任何其他角度的研究所无法替代的。但我们现在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如何落实一种机构,使理论界和出版界对接,使研究者能在更及时、畅通的渠道下掌握儿童文学创作的新面貌,跟踪进行分析研究。

二、理论研究资源的获取,与国际交流的重要性

在笔者自己从事批评的过程中,总感觉到理论资源、理论储备的不足。很多时候还是依赖审美感受,结合自我的童年体验,与对童年现象的观察与思考等,进行了一些概括性的分析研究,通过对作品内部世界的理解而获得一些理论话题。也就是说,是作品赋予了笔者理论的活力与阐释的激情,进而上升到对一些理论问题的思考。笔者第一个较为系统的研究成果是对我国早期儿童文学理论批评成绩的梳理与总结,限于攻读博士学位的时间性,研究成果还很不全面,也不是很满意。但就是通过这个研究,从我们国家最早的儿童文学理论的拓荒者们那里,继承了很多理论思想资源,并内化为了自己的学术思想与研究能力。这个基础性的研究工作对笔者帮助很大。为了给早期成果定位,研究中还阅读了一些西方儿童文学理论著作,尽管很粗浅,但感觉受益匪浅。在阅读英文原文的过程中,总是很新鲜很兴奋,著作有理论的魅力吸引你读下去,并能获得很具体丰富的感悟与认识,能和自己实际的研究工作结合起来。在做上述工作的过程中,笔者非常遗憾与不满意的一个问题是,因为时间与经历的限制,只涉猎了这么两部分资源,对建国以后我国儿童文学的理论状况,尤其对新时期以来我国儿童文学理论的发展,没有系统梳理研究,导致了自己对20 世纪下半叶我国儿童文学理论思想资源的学习、借鉴不足,这是一种“瘸腿”的状况,所以希望自己尽快把这个缺憾补上。

年轻一代的学者尤其得在此方面下大力气,这只能靠自己的努力,去跻身于他们的行列。只有通过那样的平台,我们才能知道国际儿童文学学界在干什么,都有哪些知名的机构,他们已积累的学术资源与当下的学术理路,最关心的前沿学术问题等。实际上,可能一次会议的议题对我们就是很深刻的刺激,从中可以学习到非常新鲜具体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三、结束语

儿童科学论文范文12

Abstract: Science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children's education in the modern society. Science fairy tales can create a world in which science and imagination walk hand in hand. Through the wonderful stories, the science fairy tales can help children know the mysteries of science, and raise their interest in the search for knowledge and form their good habit of reading. The combination of plots and science makes children's reading become more interesting and meaningful. Science fairy tales perform distinguishing informative and educational functions. The presence of fairy-tale elements in science literature suggests that it might be especially attractive to younger readers.

关键词: 科学童话;特点;影响

Key words: science fairy tales;features;influences

中图分类号:I28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5-0269-04

0 引言

文学把情感注入孩子的灵魂,而科学则把理性融入孩子的心智。科学童话是文学与科学相结合的产物,是科学与童话的“联姻”[1]。在文学的花园中,它是一朵美丽的奇葩;在科学的绿地里,它又是一丛葱郁的异草。

科学童话是科学时代的文学。它的产生以科技发展为前提。随着19世纪人类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意义的科学童话也就应运而生了。科学童话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作家有意识地运用科学童话的题材,因为他们已经无法回避科学技术发展的事实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由于当今少儿的眼光和思考日趋高远,他们不仅关注着自身的发展,也关注着社会和自然万物,关注着世界的合理性。也正是因为少儿读者的视野改变,科学童话的创作和研究才变得更有意义,且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1 科学童话与一般童话的关系

1.1 科学童话与一般童话的共性 科学童话首先是童话。童话是文学的重要体裁。它主要面向少年儿童,具有浓厚的幻想色彩,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夸张、象征等手法来塑造形象,反映现实生活,抑恶扬善,对少儿进行思想教育。童话往往采用拟人的方法,童话的故事情节常常神奇曲折,生动浅显,对自然物往往作拟人化的描写。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人的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作为有语言行动、有性格习性的人物出现在童话中。另外,一些产生于人的想像,只存在于魔幻世界的人物形象,比如精灵、妖怪、神仙等,也可进入童话。但不管选取什么去充当童话的角色,反映的都是人类的现实生活,它们身上具有的也是各种各样人物的社会性格。当然,童话中常常少不了人。而且,在一些童话中,普通人和超自然人,拟人化的各种生物、非生物的形象可以同时出现,彼此交往,共同活动在作者构建的童话环境中。因其浅显易懂的语言文字和离奇曲折的故事情节,童话这种文学形式很适合少儿的接受能力和审美情趣。

1.2 科学童话与一般童话的区别 科学童话是童话中的一个特殊品种,又称知识童话、科普童话,是科学文艺的一个分支,它在文学性方面具备一般童话的各种特点。但是,与一般童话相比,科学童话重视知识性、强调科学性,它是以科学知识、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为主要内容的,所表现的主题也与科学紧密相关。比如,《小松鼠找花生》这篇童话的主题是让学生知道“花生果不是结在枝上的,而是埋在土里的”这一植物学常识。科学童话与一般文学童话的主要区别在于,它把科学内涵和童话构思结合起来,即把科学的理性概念化作为幻想的感性形象,既富于科学的启迪,又具有艺术的美感。科学童话所涉及的知识内容一般较为简单,它并不能从完全意义上担当起普及科学的重任,但确实能培养读者对科学的兴趣,启迪少儿的智慧。[2]它的优势在于普及科学理性,而科普的根本意义也正在于普及科学理性,因为科学理性是科学的根本和灵魂所在。少儿读者是科普的主要对象,他们天性喜欢求知、新鲜、有趣、幻想,科学童话形象地普及浅显的科学知识,最能迎合他们的趣味。例如杨楠的《胖子学校》、《五兄弟闯关》就是属于此类童话。科学童话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作家在这块园地上辛勤耕耘。科学童话中的科学成分,让受众获得知识和启示,引导受众热爱科学、探索科学。

科学童话的科学性与科幻文学的科学性也是有区别的。科学童话强调所包含科学知识的已知性和准确性。它与科学知识的发展相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而科幻文学中的科学内涵则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包含着较多的幻想成分,在已知的科学知识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假设和突破。[1]

科学文学中童话元素的呈现对少儿读者有着独特的吸引力。虽然科学童话故事不能从完全意义上担负起科学普及的重任,但它是一种趣味性强、传播面广、影响时间久的科普教育资源,它既符合科学特质又具有普及性特点。这种既符合科学又体现少儿文学特点的童话故事容易在广大少儿读者群内传阅,便于所承载科学知识的传播,在培养和提高广大少儿的科学意识方面将产生明显的影响。比如,老少皆知的《小蝌蚪找妈妈》借助拟人的手法,通过天真、淳朴、清新以及温馨的幽默,使小读者感知了青蛙的生长变化过程。安徒生的《癞蛤蟆》介绍了植物生长与阳光的关系以及青蛙与蟾蜍的关系。

1.3 科学童话的分类 科学童话的类别可以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来划分。从内容上划分,科学童话可以分为自然科学童话和社会科学童话。从形式上划分,则可以分为短篇、中篇和长篇科学童话。目前国内的科学童话作品多属自然科学童话和短篇科学童话。社会科学童话和中、长篇科学童话还较欠缺。

2 科学童话的特点

2.1 科学童话的一般特点

2.1.1 幻想性 首先,科学童话具有普通童话的特点。丰富奇妙的幻想色彩是童话的基本特征,也是童话反映生活的特殊艺术手段。在童话中,幻想是主体,是核心。童话的人物是幻想世界里的人物。童话主要描绘虚拟的事物和境界,出现于其中的“人物”是假想的形象,所讲述的故事也是不可能发生的。但是,童话中的种种幻想都植根于现实,是生活的一种折光。童话创作一般运用夸张和拟人化手法,并遵循一定的事理逻辑去开展离奇的情节,造成浓烈的幻想氛围以及超越时空制约,亦虚亦实,似幻犹真的境界。此外,它也常常采用象征手法塑造幻想形象以影射、概括现实中的各种关系。

幻想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反映现实。美学家王朝闻曾指出:“艺术幻想,是作家不满足于模仿现实固有的形态,而按自己新的需要从而虚构形象的创作方式。”[3]童话作者正是利用这一方式去反映生活,使自己所描绘的对象比真实情况下的更活跃、更富色彩,并且达到一种升华。[4]这是童话区别于其他文学样式的独特的美学特征。优秀的童话作家都善于将幻想和现实巧妙地联系起来,反映他们对客观现实的认识。

2.1.2 荒诞性 在科学创作领域,人们追求的是一种真实感,而童话则恰恰相反。童话注重的是神奇的幻想色彩。奇异与荒诞是幻想的童话王国中重要的审美指标。作者的想象越奇异、越荒诞、越陌生,就越能激发小读者的阅读欲。《格利佛游记》、《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木偶奇遇记》、《假话国历险记》等名著都是以出色的奇异荒诞之魅力赢得了一代又一代的少儿读者。这里所指的“荒诞”概念是一种美学意义上的宽泛的荒诞感,与现实生活中所指的“荒诞”一词是有区别的。它涵盖幻想、奇异、怪异、稀奇、善变、可笑、不可能、难以置信等多种含义。正是这种宽泛意义上的荒诞性,才能使童话产生趣味盎然的美学效果。[5]

2.1.3 逻辑性 童话的逻辑性是指童话中的幻想成分与其所反映的现实成分相结合的规律。童话无一不是虚构的,但有的让读者觉得合乎情理,而有的却让读者觉得牵强附会,原因就在于前者的逻辑性好,而后者的逻辑性差。童话的逻辑性建构在假定之上,作者从这一假定的前提出发,使幻想的故事情节按照自己的逻辑发展下去,使假想的人物在假定的生活意境中,合理地自然地活动。[5]

童话创作一般运用夸张和拟人化手段。但夸张要遵循一定的事理逻辑。夸张是为了表现幻想,同时,它又是幻想的产物。运用夸张可以突出童话形象的特征,给少儿读者以鲜明而深刻的印象,还能增强作品的幽默感和趣味性,使小读者获得美的享受。童话就是将现实生活逻辑中绝对不可能有的事情,依照“幻想逻辑”写成的故事。童话的逻辑性能使虚构的故事得到合乎逻辑的发展,使作品获得明显的艺术真实性。但是,这种幻想的逻辑并不能改变童话本身纯虚构的性质,不能让读者真去相信种种假想的故事,相反,它只能突出童话虚构的性质和作用。[5]童话将想像与现实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构成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对读者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以“幻”为特征的童话和以“真”为特征的科学是一对奇特的伴侣。科学童话尤其要注意童话的逻辑性。科学童话将童话故事和科技知识按照一定的逻辑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孩子们在阅读故事的同时增长科学知识,增强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感受自然界的神奇和奥秘,感受科学知识的力量。童话和科学就像拼图游戏一样,因为彼此不同而彼此适合。世界文学宝库中,有些杰作的灵感正是来自科学界的奇迹。科学童话可以激发少儿的科学想象力和对科学探索的向往。它以传播科学知识、激发科学兴趣、培养创造能力、满足好奇心、丰富想象力为目标。科学童话故事由诸多元素组成,除了科技成分外,还有玄幻成分、魔幻成分、科幻成分、文化成分、社会成分等。

2.1.4 现实性 首先,童话具有现实性。虽然童话最明显的特征是幻想,但无论怎样神奇莫测地变幻,无论幻想的意境如何脱离现实世界之外,都是现实生活的反映。童话中的幻想情节、幻想形象,不论看起来多么荒诞怪异,但仔细琢磨思量,仍不难找出现实世界的痕迹。比如,武玉桂的《蓝色的皮鞋》中,乔利穿上用驴皮做的皮鞋就见什么踢什么,这荒诞的幻想情节离不开现实世界中毛驴踢人的真实特征。

童话虽然具有幻想和夸张的特点,有些童话的内容甚至远远超越了现实,但童话创作是源于现实生活的。透过表象看本质,童话中的人、动植物、无生命的物体都是孩子们熟悉的,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它们的原型。奇异的童话世界中处处充溢着现实生活的物质、哲理、思想和情感。童话是想象和现实的一种巧妙结合。童话源于现实,但又不是现实的复写和翻版,它是在现实的基础上,将原型进行艺术加工而创造出的现实的影子。

无论是安徒生《海的女儿》里所创造的海底“人鱼世界”,还是张天翼《大林和小林》里的“唧唧王国”,或是郑渊洁《魔方大厦》里所畅想的“魔方城”,都具有很深刻的现实寓意。变化多端的“魔方城”表现了现实中孩子们对自由快乐的游戏精神的倾心向往和追求。这些富有想象力的描写都极其自然地构成了这些童话的意蕴焦点,使童话中所传达的人情与哲理都更加真实化了。[5]

2.2 科学童话的突出特点 除了具有童话的普遍特点外,科学童话的知识性和教育性特点更为突出。少儿的许多知识是从童话中获得的。他们可以从童话中了解自然万物的特点,了解森林中的各种动物以及他们的生活习性,了解水中的鱼儿如何呼吸和游动,了解季节的交替和风云的变换。他们也可以从童话中了解社会生活中简单的人际关系,学会初步分辨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许多童话以象征和隐喻的方式把人类生活中某些宝贵的价值以及可能出现的欺骗、践踏、侵犯行为告诉了少儿,并教给少儿应对某种邪恶行为的办法。[6]

比如,《爸爸当保姆》这个故事让小读者知道了企鹅如何生育下一代,企鹅与人类的不同,并让孩子从中体会到父母生养孩子的艰辛,教育孩子们懂得感恩与珍惜。《我的爸爸在哪里?》这个故事让孩子们认识螳螂的生态:为了延续下一代,雄性螳螂牺牲了自己宝贵的生命。通过读此故事孩子们会更懂得生命传承的可贵。《小兵的故事》可让孩子们认识蚂蚁的群居生活以及生活型态,也可让孩子们了解蚂蚁的辛勤工作态度,并了解分工合作的重要性。《小壁虎借尾巴》借助拟人的手法,通过小壁虎向小鱼、老牛、燕子借尾巴的故事,讲述了几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和功能。故事生动有趣,深入浅出,把小动物的礼貌和真诚表述得栩栩如生,使孩子们既学习了科学知识,又受到了教育。故事《小时候的相本》展现了大自然中生命的神奇,让小读者们知道了毛毛虫是如何变成美丽蝴蝶的。通过读此故事,小读者们也懂得了一个道理:美好的事物需要经过一番努力。故事《四个胖子》告诉小读者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外在条件,教育小读者们学会尊重别人,并且保持乐观知足的生活态度。[7]

尽管童话的内容常常是离奇的,但主题往往是鲜明而积极的。由于作者通过生动的故事和幽默风趣的语言往童话中输入了严肃的思想、分明的是非观念和强烈的爱憎情感,读者自然会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8]

3 科学童话对少儿读者的影响

3.1 科学童话的一般作用

3.1.1 培养阅读兴趣 少儿的认知过程带有具象性和情趣性,即他们对一些具体的、感兴趣和喜爱的事物比较容易认知。快乐是少儿的共同需求,而童话的幻想、夸张、拟人等都是促进快乐的因素。少儿的想象力在童话境界中的大胆自由驰骋,更加强了快乐的感受。而且,丰富多彩的童话内容可以使小读者在不知不觉中获得艺术熏陶,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9]

3.1.2 促进感知能力 童话中的形象角色是相当广泛的,上自日月星辰,下至鸟兽鱼虫,花草木石,无论是有生命还是无生命的,有形的还是无形的,具体物质还是抽象概念,他们都通过“人格化”作为有语言行动、有思想性格的人物出现在童话故事中。少儿对这些角色的特点和属性十分感兴趣,他们渴望了解在故事中读到的知识,在童话内容的诱导下,他们甚至会到大自然中亲自去观察日月星辰、鸟兽鱼虫、花草树木、山水沙石的特点,记住它们的表象,思索自然界变化的规律和特点,到真实环境中观察和了解某些人群的生活方式。这一过程具有双重的意义,一方面是童话的内容促进了少儿对现实的理解;另一方面,对自然与社会的观察与思考,也会加深他们对童话所蕴涵意义的理解。[9]

尤为重要的是,童话是激发少儿想象和幻想能力的最好文学形式。童话的基本特征是幻想,而且是最丰富、最神奇的幻想。幻想本是少儿的一种天赋和本能,幻想的成长需要正确的引导和培养。幻想力是创造力的基础。

科学童话在激发读者的想象力方面有着不可比拟的作用。对于人类的想象力爱因斯坦有过精辟的论述:“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有限,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10]读童话、讲童话、表演童话等活动,可以使少儿的想象力和行动力得到充分发展。科学童话对少儿的感知、观察、记忆、思维和想象等能力,有着不容忽视的促进作用。

3.1.3 促进情感发展 童话有利于少儿积极情感的发展、消极情感的疏导和缓解。少儿时期是情感培养的最佳期,童话在少儿情感培养过程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在欣赏童话的过程中,由于少儿享有充分的自由,没有任何来自外界的压力和强迫,也由于童话所反映的是少儿最感兴趣的事物,因此少儿处在情感真挚、情绪愉快的良好状态。比如,安徒生的《一年的故事》用充满诗意的语言描绘了一年四季的更替,用五彩缤纷的画面展现了各个季节的特点,这无疑有利于小读者在阅读中得到愉悦。[11]由于少儿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自由地抒感,因此他们的一些不愉快的、消极的情绪如郁闷、厌烦、紧张、愤怒、恐惧等都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疏导和缓解。而且,童话的结局往往是快乐圆满的,体现着对未来的美好展望,有利于孩子们乐观情绪的培养。

童话可以丰富和深化少儿的情感,培养少儿的道德感和审美情趣。例如,在以动物为主角的童话故事里,作家按照各种动物的形态习性,相应地赋予各类人物的思想情感和性格特征,通过它们的语言、行动和彼此之间的关系,象征性地反映出人类社会的各种关系,表达出作者的情感愿望。在这些动物形象中,有的是作家歌颂与赞美的对象,有的是作家批判与谴责的对象,小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会受作者情感的引导。童话中美丽或奇异的景色,善良或勇敢的人物,感人或怪诞的故事情节,都能引发小读者愉快的体验和活跃的思考。即便是童话中存有反面的人物形象,充满着惊险,但故事的结局往往是令人愉快的:正义战胜了邪恶,有情人终成眷属,超人的力量力挽狂澜、化险为夷,等等。

3.2 科学童话的独特作用 丰富科学知识、提升科学素质是科学童话对少儿读者的突出作用。少年儿童在好奇心与求知欲的驱动下,常爱向大人提问各种问题。科学童话以讲故事形式向少儿读者介绍科学知识,可以启发少儿读者思考问题,其重要功能之一是激发少儿读者对科学知识的浓厚兴趣。[12]科学童话可以引导小读者逐渐接受、理解和运用科学,或许会成为无数少儿走向科研之途的启蒙者和引路者。

首先,科学童话无疑有助于读者增长科学知识。这里所说的科学既包括自然科学也包括社会科学。科学童话寓纷繁复杂的知识于简洁生动的故事之中,既贴近少儿情趣又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在欣赏童话的过程中,少儿能够认识物体的性质、特点和关系,获得初步的科学知识;还可以通过对童话中人物关系的理解,逐渐了解、感悟社会生活中各种浅显的社会关系和各种人物的行为价值。

科学童话作为少儿喜爱的文学样式,对少儿的学习和成长有着持久而深广的影响。如孙寅贵先生的《动物天堂》,故事以环保主义、道德诚信、爱与付出、自我认同为主题,讲述了一群可喜可爱的小动物。它们以天为屋顶,以地为床铺,风雨是它们的朋友,相互帮扶和团结是它们生存的必要条件。[13]

科学童话有助于激发少儿对科学的兴趣,向他们传播科技知识,在他们的心灵深处播下探索科学的种子。比如,安徒生的《海蟒》把海底电缆描绘成了海蟒,借海底生物看到海蟒时的惊慌和惊奇的神情,赞美了人类神奇的科学发明,激发了小读者探索科学的兴趣。科学童话把科学的理性与想象的浪漫结合在一起,巧妙地使读者的理性思维和感性认知相交融,有助于培养少儿读者的探索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4 结论

少儿读者由于其独特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特别喜欢童话这种富于幻想的文学形式。童话的拟人化手法和幻想的艺术手段,特别符合少儿好奇、好幻想的心理特征,他们总是把一些非生命的事物或有生命的动植物想像成有言语能力的、有感情、有知觉的人。少儿期是人生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因此,开发少儿智力,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家的高度重视。在开发智力的过程中,对少儿进行科技教育尤为重要。科学童话是对少儿进行科技教育的好形式,它通过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传载科学知识;它将神奇的科学世界用童话故事的形式表现出来,引起孩子们的浓厚兴趣和遐想。科学童话以其特有的表现形式,可以不断扩大少儿的科学视野,丰富少儿关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粗浅的科学知识,培养少儿认识社会和自然的兴趣,激发少儿的求知欲望,发展少儿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周景行.略谈科普童话的创作.《写作》,1996年第08期.第9页.

[2]童话的概念及分类.惠童幼儿教育网..

[9]童话对儿童发展的作用.惠童幼儿教育网.http://

/zqyd_detail.asp?keyno=3366.

[10]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大江晚报》.2009年6月22日. http://.cn/djwb/html/2009-06/22/content_37438930.htm.

[11]林庆扬.安徒生科学童话的魅力.《莆田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第5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