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粮食工程论文

粮食工程论文

时间:2023-06-07 09:33:39

粮食工程论文

粮食工程论文范文1

关键词:粮食法学;创新型法学体系;创新发展;中国特色

中图分类号:DF413

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008-4355.2017.03.03

[HS(3][HTH]一、创新型法学体系的提出

[HTSS][HS)]

我国“十三五”规划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其中对“创新发展”的表述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通过“创新”推动“发展”,通过“发展”引领“创新”。“治国方略论”“人民主体论”“宪法权威论”“良法善治论”“依法治权论”“保障人权论”“公平正义论”“法治系统论”“党法关系论”等九个方面充分体现了全面依法治国思想的创新发展[1]。我国正在构建创新型国家,而构建创新型国家的关键在于制度创新、体制创新。创新发展不仅仅是制度层面的崭新理念,还应当成榉ㄑа芯康恼感吕砟睿从而构建创新型法学体系。

传统法学体系具有滞后性、狭隘性、封闭性等弊端,具体如下:基本原理过于强调固有原理和思维模式,缺乏对新兴法律现象的探索、升华,具有滞后性;核心范畴过于强调私法学与公法学之分,缺乏对新兴法学范畴的包容、吸纳,具有狭隘性;学科建设过于强调本学科的学科体系、研究队伍,缺乏对其他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的借鉴、引进,具有封闭性。创新型法学体系旨在突破传统法学体系的滞后性、狭隘性、封闭性,从而推动基本原理、核心范畴、学科建设的协同创新。具体而言,基本原理的创新发展强调理论基础的跨领域拓展、学科地位的夯实、价值取向的多元,体现前瞻性;核心范畴的创新发展强调主体、权利义务、客体、行为、责任及其救济的创新,体现包容性;学科建设的创新发展强调学科体系的呼应联动、研究队伍的跨界互动,体现开放性。

中国粮食法学是对粮食法及其发展规律的研究,是经济法学、农业法学的重大创新,体现了创新型法学体系的发展规律:其一,中国粮食法学具有丰富的基本原理,迎合新兴法律现象的发展潮流,既非“早产儿”又非“畸形儿”,需要创新发展理论基础、研究对象和价值体系,体现前瞻性特征;其二,中国粮食法学需要突破传统私法学与公法学的明确划界,创新发展对主体、权利、义务、客体、行为、责任等的理解,体现包容性特征;其三,中国粮食法学具有完整的学科建设规划和新兴的研究队伍,不断吸纳其他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形成老中青、本硕博为一体的跨学科学派体系,在中国法学界应当有一席之地,体现开放性特征。

我国《粮食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在创新发展方面提出,“不断推进体制机制、产业体系、经营业态等各方面创新”,“加快推进《粮食法》立法进程”,“初步形成与国情、粮情相适应的粮食法律法规和制度规范体系”。从《粮食法(送审稿)》来看,“发展”一词作为促进意义使用出现了10次,“创新”一词出现了2次(即第8条“粮食科技创新体系”、第14条“种业科技创新”),初步体现了其对创新发展理念的重视。粮食安全关乎国计民生,《粮食法》的制定是中国粮食立法史上的浓墨一笔。随着《粮食法》的制定,亟须发展粮食法学,加强对粮食立法的学术研究,有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体系,推动未来《粮食法》的有效实施。本文的研究问题是,中国粮食法学应当彰显创新发展理念,从基本原理、核心范畴、学科建设三个层面进行创新发展,从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型法学体系。

[HS(3][HTH]二、基本原理之创新发展:创新型法学体系的前瞻性

[HTSS][HS)]

一个学科的构建,都是从基本原理开始的。“创新型法学体系”有必要加强基本原理研究,体现前瞻性特征。值得注意的是,“创新型法学体系”并非具体法学学科的特定研究领域,而是整个法学体系创新发展规律的前瞻性把握。相应地,粮食法学的基本原理要体现创新发展的前瞻性,具体如下:必须具备强大的理论支撑,如唯物辩证观、“软法”革命、系统工程论;必须具备独立的研究对象,成为独立的法学学科;必须彰显自由、公平、效率、安全的价值取向,体现多元化发展趋势。

(一)理论基础之跨学科引入

一个学科的沉淀,需要不断深化理论基础,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唯物辩证观。粮食产业是靠天吃饭的,对自然因素(如耕地、气候、水资源)的依赖性很高[2]。从唯物观看,粮食法学要从中国实际出发。例如,考虑中国第一人口大国的实际,必须重视最大多数人的粮食供给,充分保障弱势群体的粮食权益;考虑中国耕地资源有限的实际,必须制定最严格的基本农田保护制度;考虑沿海和内陆自然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不均,必须制定大城市粮食供给保障机制,建立健全国家层面的粮食危机应急体系等。从辩证观看,粮食法学要充分考虑自然因素、农业技术、经济管理、制度因素等的内在联系机理,体现普遍联系的思维;粮食法学要在基本原理、核心范畴、学科建设等方面进行创新发展,体现发展思维;粮食法学要全面分析矛盾,客观看待粮食法的优点和缺陷,防止片面性,体现矛盾思维。

第二,软法革命与制度变迁。粮食制度包括粮食硬法与粮食“软法”,粮食硬法即通常所言之粮食法律制度,粮食软法则包括粮食政策、粮食标准、粮食行业自治规则、粮食交易习惯、国际粮食非正式规范等。粮食政策作为基本的粮食软法,具有灵活性、具体性、效率性等优点,但也存在干预性、功利性、波动性等缺陷。相比之下,法律具有粮食政策所不具备的诸多优点,如强制性、严谨性、稳定性,尤其是《粮食法》的制定可以从基本法层面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因此,应当形成以粮食硬法为主导、粮食软法为辅助的制度架构。当然,粮食软法与粮食硬法并非截然分开,粮食软法经过实践检验可以上升为粮食硬法,粮食硬法也可以通过粮食软法加以具体实施。

第三,系统工程论。系统工程理论是自然科学中的传统理论,逐步被引入到社会科学研究中。在影响粮食安全的诸多因素中,我们日益重视制度因素,但不能贬低自然因素、技术因素、经管因素等对粮食产业的作用,尤其是自然因素(如气候变化)始终起着基础性作用[3]。我们强调的是,诸多因素要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在制度层面,法律也并非灵丹妙药,存在抽象、单一、滞后等不足,需要粮食软法加以协助,共同构筑粮食法治系统工程。粮食法治系统工程应当充分考虑自然因素、技术因素、经管因素、制度因素对粮食安全的影响,从中凸显法律因素的研究价值。当前,我国正在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本质上是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的系统工程。粮食法治系统工程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一环,是粮食产业现代化的有力保障。

(二)学科地位之独立性

粮食法学的研究对象是粮食法及其发展规律。粮食法有独立的调整对象,即粮食经济关系。具体体现为:其一,粮食生产经营者之间。粮食生产经营者之间在粮食产业发展过程中具有平等关系,可以自由交易,体现意思自治。其二,粮食行政管理机构与粮食生产经营者之间。粮食行政管理机构可以对粮食生产经营者施以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产业促进,而粮食生产经营者又可以对粮食行政管理机构进行监督。其三,粮食行业组织与粮食生产经营者之间。粮食行业组织可以对粮食生产经营者施以行业自律、行业惩治,而粮食生产经营者同样可以对粮食行业组织进行监督。其四,粮食行政管理机构与粮食行业组织之间。粮食行政管理机构对粮食行业组织进行监管,而粮食行业组织对粮食行政管理机构又可以进行监督。其五,粮食行政管理机构之间。粮食行政管理可能存在“九龙治水”的情况,需要构建独立、权威的粮食行政管理机构。其六,粮食行业组织之间。粮食行业组织是多元化的、不同层级的,彼此之间既是平等交流关系,又存在互相监督问题。

粮食法学与其他相邻学科有明确区分,可以成为独立学科。粮食法学与农业法学是有区别的。农业法学是新兴的法学分支学科,研究范围涵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而且是全产业链的研究。粮食生产属于种植业,但粮食法学还要研究粮食政治化(即国家安全价值)、粮食金融化(如“粮食银行”以及粮食期货)、粮食能源化(如玉米能源)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传统农业法学不甚涵括却又非常重要的。如将粮食法纳入社会法的范畴,则同时体现“自发调节”和“国家干预”的双重特征[4]。本文认为,粮食法学应属于经济法学。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国家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而粮食法的调整对象――“粮食经济关系”――恰好是上述“经济关系”的基本组成部分。经济法学的研究范围包括宏观调控法与市场监管法,而粮食法学同样聚焦粮食宏观调控、粮食市场监管,因此,粮食法学是经济法学的独立分支学科。

(三)价值取向之多元化

粮食法学的价值取向是粮食立法的宗旨倡导、目标追求,需要多元化发展,不宜单一独断,试析如下:其一,自由价值。自由价值是基础性价值,在确立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基础上,要推进粮食流通全面市场化改革,重点解决粮食产业化、粮食国企改革、粮食市场体系建设、粮食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法律问题。其二,公平价值。公平价值是保障性价值,要充分保障粮农的合法权益(如土地权益、粮食收成、国家粮食补贴、社会保障权益),实现权利公平、义务公平、责任公平,为粮农提供粮食公益诉讼等救济机制。其三,效率价值。效率价值是动力性价值,要鼓励粮农进入粮食期货市场套期保值、规避风险,引导大宗粮食生产,提升粮食市场体系的运行效率,加快粮食市场的发展。其四,安全价值。“粮食安全主旨化”应当成为粮食法的基本原则[5]。安全价值是底线性价值,也是崭新的价值形态。要彰显总体国家安全观,守住耕地红线,基本依靠国内粮食供给,严格监管粮食质量安全,慎重对待转基因粮食。与此同时,要坚守粮食定价权,防范由国际粮价波动引发的系统性危机。

多元价值整体上是可以协调统一的,但在创新发展理念的指导下也容易产生冲突,例如,创新发展的“创新”需要自由的市场环境,但强调自由价值亦不是放任自由发展,否则会出现不安全因素,危及安全价值。创新发展不是放弃安全价值,而是强调在安全基础上的发展。与安全价值相对接的还有公平价值,既包括程序公平,又包括实体公平。强调安全就必须强调公平,尊重粮农的劳动成果,保障城乡弱势群体的粮食权,实现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才能最终实现粮食安全。当然,过分强调安全价值、公平价值,又会人为制造禁锢、扼杀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最终也不利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在保障安全、实现公平的基础上,关键还是要发展,而且必须辩证对待立法现状,破除制度禁锢,实现创新发展。因此,必须强化自由价值、效率价值,加强粮食流通全面市场化改革,体现市场决定性地位的发展趋势,才是粮食法学应有的社会担当。

[HS(3][HTH]三、核心范畴之创新发展:创新型法学体系的包容性

[HTSS][HS)]

“创新型法学体系”比较宏观、抽象,核心范畴必须涵括不同具体法学学科的概念范畴,才能探索法学体系的整体发展规律,体现包容性特征。相应地,粮食法学的核心范畴要体现创新发展的包容性,具体如下:必须创新发展粮食私权利主体、粮食公权力主体和粮食行业协会,实现公共治理与社会治理的统一;必须创新发展粮食权利义务,深入研究粮食权这一新兴权利范畴;必须创新发展粮食法律客体,在拓展主粮的同时慎重对待转基因粮食;必须创新发展粮食法律行为,推动粮食法律行为国际化;必须创新发展粮食法律责任及其诉讼救济,促进粮食公益诉讼的推广。

粮食工程论文范文2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郑州450044

内容提要:粮食直补是国家一项重要惠农政策,粮食直补资金使用绩效如何直接影响政策效果。本文借鉴平衡计分卡理论,从四个维度构建了粮食直补资金绩效评价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出各级指标权重及模糊化处理。然后,运用已构建的指标体系对河南省产粮大县滑县的粮食直补资金绩效状况进行评价,得出绩效一般的结论。最后,通过深入研究指标体系,发现直补资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资金使用绩效的建议。

关键词 :平衡计分卡粮食直补资金绩效评价

中图分类号:F81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544(2015)06-0030-06

一、问题的提出

为提高种粮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从2004年起国家开始实施粮食直补政策,从原来的补贴流通环节变为直接补贴生产环节,粮食直补资金由中央财政从粮食风险资金中拨付给地方财政,再由省级财政向下拨付,最终打入农民账户,让种粮农民受益。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不断发展,加上农业生产成本不断攀升,种粮收益持续下降,农民种粮积极性大大降低。发挥粮食直补资金激励作用的需求更加迫切。从2004年实行粮食直补第一年.中央拨付1 16亿元用于粮食直补,到2014年中央财政向各省沛)拨付粮食直补资金151亿元、农资综合补贴资金1071亿元。一方面,国家不断提高粮食直补资金,另一方面,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缓慢,甚至部分地区出现撂荒、改种其他经济作物等现象。粮食直补资金到底有没有起到应有作用,资金使用效率如何,存在什么问题,这些都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国内外关于研究农业补贴和粮食直补政策方面的文献较多。梁世夫(2005),张国庆(2012),邓蒙芝(2014)研究指出,相对于农资价格上涨、种粮成本增加而言直补标准过低,很难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政策目标;沈淑霞等(2008),江喜林(2013),王欧等(2014)等认为粮食直补政策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着补贴对象和范围确定方法不一、补贴标准不确定、补贴资金发放程序多、政策执行成本高等问题。纵观前人研究成果,大多学者是从财政、政府管理等角度来分析粮食补贴的政策效果,针对粮食直接补贴资金管理方面的研究文献非常少,而专门针对绩效评价的文献就更少。本文将试图利用平衡计分卡理论构建粮食直补资金绩效评价体系,并使用实地调研数据,实证分析河南省产粮大县滑县的粮食直补资金绩效。

二、平衡计分卡理论和适用性分析

平衡计分卡是由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卡普兰和诺顿开发的一种全面、系统、有效的考察企业管理成就的绩效指标体系(王会智,2010)。在这个体系中“远景”和“战略”被视为绩效衡量的中心,同时将远景和战略细化为可衡量的绩效指标,即财务维度指标、顾客维度指标、内部流程维度指标和学习与成长维度指标,指标所包含的信息同时也反映了影响企业短期与长期绩效的因素。

一方面,平衡计分卡理论中绩效管理的平衡思想与粮食直补资金的绩效评价是相通的。平衡计分卡理论包含四个方面的平衡思想:即外部和内部之间的平衡、结果和过程之间的平衡、短期和长期之间的平衡、定量和定性之间的平衡。对于粮食直补资金绩效评价,也应考虑这四个方面的平衡。首先,粮食直补资金的发放涉及多个部门,部门内部工作流程设计、工作人员素质以及部门之间配合情况都会影响资金使用效率。所以,粮食直补资金使用绩效评价也要考虑部门内部流程效率和各部门之间协调配合;其次,政府行为也需进行投入产出分析。粮食直补政策执行过程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政策执行收益情况是衡量政策效果的重要指标。所以,粮食直补资金使用需要成本和收益的权衡。再次,粮食安全是政府的长期目标,粮食直补政策的实行是为了实现粮食增产、粮农增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在政策执行中,粮农满意度会影响其进一步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进而影响粮食安全。粮食直补资金使用既要考虑粮农当前利益,同时要注重国家长久粮食安全。最后,粮食直补资金使用效率需要考察补贴对象的满意情况,这直接影响政策执行效果,而这些定性指标往往不够客观,难免会有些偏颇。运用较为准确、客观的粮农收入增长率、资金使用违纪率等定量指标,可以很好的弥补定性指标缺陷。

另一方面,平衡计分卡理论是通过观测主体在四个维度的实施情况,构建综合评价体系,对组织支出的总体情况进行绩效评价。粮食直补是国家为激励粮农种粮,提高粮农收入的非赢利性支出,其资金使用效率很难直接计量。资金使用效益不仅包含经济效益,还包括社会效益,而且涉及诸如农业局、财政局、信用社等多个活动主体。所以粮食直补资金绩效评价不能单一的使用传统的财务业绩评价方式,需要多维度全面衡量。平衡计分卡理论的财务维度可以衡量,在粮食直补资金总额不变条件下,相关部门如何更好地履行职责,降低成本,提高直补资金的使用效益;平衡计分卡的顾客维度可以衡量资金受益对象对政策满意等等相关情况,进而为政府政策调整提供依据;平衡计分卡的内部流程维度可以衡量粮食直补资金发放部门内部制度设计、员工素质以及相关部门配合情况。平衡计分卡的学习与成长维度可以有效反映政府相关部门改进工作方法、提高]:作效率情况。由此可见,这四个指标综合评价了考核主体在整个支出活动中方方面面的成果,能够满足衡量粮食直补资金绩效需要。

三、基于平衡计分卡理论粮食直补资金绩效评价的指标构建

(一)指标体系构建

借鉴平衡计分卡理论,粮食直补资金绩效评价也从四个方面考虑并把这四个维度作为准则层,下设指标层作为具体的观测点,构建完善的粮食直补资金绩效评价体系。

1.财务维度。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还不够强大,因此,在粮食直补资金绩效评价体系模型中,假设政府每年用于粮食直接补贴的资金都是有限的,即粮食直补资金来源受较大约束。在粮食直补资金使用中,财务方面的核心任务是解决如何利用有限的粮食直补资金实现粮食增产和粮农增收两个目标。具体可从两个方面进行构建指标:一是反映粮食直补资金来源的指标,即资金增长率和资金使用率;二是衡量粮食直补资金效果的指标,即资金使用违纪率和直补资金对农户收入贡献率。

2.顾客维度。国家实行粮食直补政策目的是满足农户的实际需求,实现粮食增产,农户增收,通过向农户发放粮食直补资金,一方面,弥补农户种植粮食过程中成本支出,增加种粮农民收入;另一方面,通过增加农民种粮收入,提高粮农种粮积极性,从而实现粮食总产量的增加。具体可以从粮食增产率、粮农收入增长率、粮农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评价。

3.内部流程维度。内部流程维度旨在为完成财务和顾客维度目标,构建高效、合理的企业价值链。在粮食直补资金绩效评价模型中,内部流程维度的指标主要考核在粮食直补资金发放过程中,相关部门是否向粮农提供高质量的、高效率的、责任明确的服务。内部流程管理首先需要建立相应的保障制度,其次对领导者管理水平及相关从业人员技能有严格要求。可以设置资金管理制度的制定与执行情况、管理队伍的合理化、工作流程效率进行评价。

4学习与成长维度。人是组织使命和价值实现的载体,人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制度执行、工作效率等。同时前三个维度的落实也是靠人来完成,因此学习与成长实际上就是人的学习与成长。在粮食直补资金管理中,学习与成长维度主要反映相关管理部门是否具有持续发展、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的能力。具体可以通过员工满意度、员工培训比率、信息化程度来反映。

(二)指标权重赋值

在粮食直补资金绩效评价体系中,涉及的四个维度指标在评价体系中对总体目标作用各不相同,各指标权重大小直接影响评价效果,本研究采用层次法(AHP)确定各维度指标的权重,使粮食直补资金评价体系更加科学、有效。

1.确定各指标权重。针对粮食直补资金绩效评价指标设计调查问卷,通过知名专家打分,构建两个层次五个判断矩阵。再计算各个指标一致性比率并进行一致性检验,通过检验后计算出特征向量,即为绩效评价体系各指标的权重。

其中,表示运用建立的评价集合P对因素集合U的每一个相关因素Ul进行模糊评价,逐层评价得到各个观测指标的模糊评价。本文采用专家评价得出相应的隶属度得分,然后由(U,P,R)共同建立关于粮食直补资金绩效评价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模型。最终得出对评价对象P的整体综合模糊评价结果。

四、河南省滑县粮食直补资金绩效评价实证分析

(一)滑县粮食直补资金执行情况

滑县位于河南省北部,县域面积181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5万亩,人口140万,辖12镇10乡1新区。滑县是中原经济区粮食生产核心区、河南省

同理计算一致性比率CR=0.037< O.l,通过一致性检验。

据此可得到粮食直补资金绩效评价体系各指标权重如下表:

2.模糊综合评价。由于粮食直补资金绩效评价体系中各指标量纲不同,且很多指标无法实现完全量化,只能通过主观判断评价,所以各指标无法直接加总求和。这需要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把主观判断指标合理的量化,从而使各指标有机统一,便于加总计算。首先要构建各因素集合U、各因素评语集合P及各因素权重集合W,然后进行各级模糊综合评价,得出各层次判断矩阵R,第一产粮大县、中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截至2013年,滑县成为中国唯一的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十一连冠”,有“中原粮仓”之称。

滑县粮食直补资金来源于粮食风险基金,2011年前基金来源于中央和地方财政,2011年后国家取消粮食主产区风险基金配套,基金完全由中央拨付。该县财政局和农业局专门制定了《粮食直补资金兑付工作方案》,明确各部门职责,将工作落到实处。在具体操作中,由乡镇政府负责所在乡镇的粮食种植面积进行核实和测量,县农业局负责对乡镇府上报的面积进行最终的审核和确认,最终,财政局依据农业局提供的粮食种植面积测量情况进行汇总测算,核算每亩粮食种植面积应得的实际补贴金额,并将补贴款直接分配到户。在实地调研中发现,乡镇政府主要是委托村干部核实农户实际种粮面积,县农业局、乡镇政府进一步核实的较少,在有些地方出现了谁与村干部关系好,谁测出来的面积就大的不良现象。调研中也有农户提出补偿标准和计算方法不清楚,同等种植面积得到的补偿款却不一样。

2014年全县发放粮食直补资金18169.63万元,补贴粮农29.54万户,比上年增加100.1万元。在2014年粮食直补资金发放的过程中,切实做到了“四到户”和“七不准”,没有出现挪用、挤占、侵吞现象。

(二)滑县粮食直补资金绩效评价

笔者向十位专家发放了滑县粮食直补资金绩效评价表,这十位专家由河南农业大学教授、财政系统多年从事粮食直补资金管理的工作人员、农村信用社负责粮食直补资金发放的领导和乡镇负责粮食直补资金的干部组成。专家打分结果见表9。

(三)综合模糊评价

1.构建指标因素评价集。根据前面建立的粮食直补资金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相应的模糊评价因素集。粮食直补资金绩效评价体系中一级指标因素集为:集合u=i财务维度Ul;顾客维度U2;内部流程维度U3;学习与成长维度U4}。二级指标因素集分别为:财务维度Ul=j资金增长率Ull;资金使用率U12;资金使用违纪率U13;资金农户收入贡献率;顾客维度U2={粮食增产率U21;粮农收入增长率U22;粮农满意度U23};内部流程维度U3={管理制度制定和执行情况U31;管理队伍合理化U32;I作流程效率U33};学习与成长维度U4_{工作人员满意度U41;员工培训情况U42;信息化程度U43。

2构建评语集合。综合考虑各种评语集合等级的优缺点,结合本研究需要,粮食直补资金评语集合为四个等级,即P=l财务维度Ul;顾客维度U2;内部流程维度U3;学习与成长维度U4}-{优秀;良好;一般;较差}。

3.确定指标权重集合。根据前面各指标权重赋值建立权重集合为:

一级指标权重集合:W=(0.3,0.52,O.ll,0.07);

二级指标财务维度权重集合:

W=(0.29,0.11,0.19,0.41);

二级指标顾客维度权重集合:

W=(0,25,0 5,0.25)

二级指标内部流程维度权重集合:

W=(0.31,0,2,0.49)

二级指标学习与成长维度权重集合:

W=(0.64,0 52,0.7)

4.模糊综合评价。根据专家评分结果,分别计算各主要观测点隶属度。

一级指标模糊评价:

B=(0.142,0.334,0.384.0.139)

财务维度二级指标模糊评价:

B1=(0.116,0.221,0.29,0.371);

顾客维度二级指标模糊评价:

B2=(0.175,0.225,0.477,0.123)

内部流程维度二级指标模糊评价:

B3=(0.085,0.279,0.481,0.155)

学习与成长维度二级指标模糊评价:

B4=(0.2,0.448,0.262,0.09)

5.实证研究结果。通过已构建的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粮食直补资金绩效评价体系对滑县实证分析,并进行了模糊综合评价,最终评定该县粮食直补资金绩效状况为“一般”。在逐级分析各指标模糊综合评价结果时可以看到,滑县粮食直补资金仅在学习与成长维度为“良好”,顾客维度和内部流程两个维度均为“一般”,而财务维度等级却为“较差”。这也基本符合笔者在调研中了解到的状况,说明滑县粮食直补资金使用过程中还需加大对直补资金的管理力度、优化部门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五、结论和建议

(一)研究结论

综合研究结果,发现滑县粮食直补资金使用中存在诸多问题:一是补贴力度过小。粮食直补的目的是弥补粮农在粮食生产中粮食损失,激励粮农抓好粮食生产,最终实现农民种粮收入和粮食产量的增加。但补贴力度过小,户均一年625元的补贴对农民收入贡献微乎其微。农民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生产主体,一定会根据收益状况来安排各种要素的分配。现阶段种粮收益远远低于非种粮收益,如果补贴又低,农户就会选择减少粮食生产或放弃粮食生产。二是基础数据较混乱。在调研中发现两种现象较为普遍:①许多外出务工农民把土地私下转给他人经营,在粮食直补款实际操作中,却仍然由原土地承包户领取,真正种粮的农户领不到粮食补贴款,这严重违背了粮食直补的初衷;②在农村有不少耕地被用作种植经济作物等,但是粮食补贴的数据没有及时调整,仍按原统计数据发放补贴款,导致粮食直补资金发放实际上是按承包面积而非粮食种植面积。三是政策执行成本高。粮食直补资金在逐级发放中涉及财政局、统计局、信用社、邮储银行、各级镇政府、村组织等至少六个层面。发放过程长,涉及人员多,需要耗费大量的人、财、物力,政策执行成本高,效率偏低。

(二)政策建议

1加大补贴力度。种粮收益是农户关注的核心,而补贴标准是影响农民种粮收益补偿的一个重要指标,面对当前粮食种植机会成本不断加大的现实,只有不断增加粮食直补资金的投入渠道,提高补贴标准,才能提高粮农种粮积极性。同时,还要降低政策执行中的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让粮农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种粮收益增加了。

粮食工程论文范文3

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对粮食物流的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研究的粮食物流不包括农资供应物流。毋庸置疑,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不仅为核心区内的粮食生产提供了巨大的增长空间,而且对核心区内的粮食物流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1.对粮食物流要素的影响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势必会对粮食物流要素产生重要影响。根据《规划》,到2015年,全国粮食生产能力达到5300亿公斤以上,比现有能力增加300亿公斤;到2020年,全国粮食生产能力实现5500亿公斤以上,比现有能力增加500亿公斤。由于近几年粮食生产核心区内商品粮的流通率都在增加,势必会导致流量的激增。粮食生产核心区脱胎于原来的粮食主产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人均财政收入低。粮食生产的弱质性强,种粮附加值低,而主产区与主销区的利益补偿机制尚未建立并发挥效用,当前的出路只有不断拉长粮食产业链,加强粮食与食品加工,才能提高粮食附加值,提高粮食生产核心区内经济发展的水平。以河南省为例,该省粮食总产量已经连续十年位居全国首位,不仅解决了近一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而且每年还往外省调运300多亿斤的商品原粮和加工粮,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作为全国粮食生产大省和粮食调出大省,却不折不扣是财政穷省,人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不足1000元,与山东、浙江、江苏、广东省相比差距甚大。基于此,河南省提出了要将“天下粮仓”转变为“国人厨房”的倡导,除了在《意见》中指出“积极探索粮食主产区发展农产品加工的政策措施”之外,还专门制定了《河南省食品工业调整振兴规划》并付诸实施,从而导致了流体的进一步转变。流体的变化同样会引致载体的转型。粮食主产区的粮食以储存为主,兼有一定的流通功能。储存的流体主要是原粮,物流的载体主要是储备仓库、散粮汽车、皮带输送机等设施和设备。这种载体形式主要适用于原粮的物流活动,远远不能满足粮食生产核心区的物流需求。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过程中,商品粮的流通率会进一步提高,流通速度会大大加快;粮食初级加工和精深加工的比例会大幅增加,粮食的流向会更加合理。因此,粮食生产核心区的物流载体功能不应以单一的储存为主,而是形成能够更好体现粮食流通与加工功能的粮食物流园区。事实上,全国正在建设的多处粮食物流园区已经证实了这种载体的转型。2.对粮食物流环节的影响如果说对物流要素的剖析能够归纳粮食物流的表层因素,那么对物流环节的分析则可描述粮食物流的内在功能及其演化过程。在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过程中,粮食物流沿供应链方向会发生较大变化,变化过程如图1所示。由于我国粮食第三方物流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粮食收储企业、粮食初级加工企业、食品加工企业更有可能成为粮食物流运作的主体。粮食物流的多个环节通过粮食物流信息平台整合成一条粮食供应链,整个供应链自下游向上游“功能爬坡”。[23]从粮食生产核心区的实践看,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也不能仅仅关注粮食生产,还必须同时关注粮食产后的储存、流通、加工等一系列问题。《意见》明确提出,要进行仓储物流建设,具体包括仓储建设工程、可开铁路班列的粮食物流中心工程、以散粮汽车为主的物流节点建设工程、水路跨省散粮运输设施建设工程等。不仅如此,该文件还提出“,重点建设一批设施先进、特色突出、功能完善、交易规范的粮食批发市场”“,提高粮食主产区农业产业化水平,着力建设国家农业产业化集聚区、国家食品加工生产基地”,从而印证了粮食核心生产区建设中粮食生产、粮食流通与粮食加工的系统化、一体化关系。

基于供需双重驱动的粮食物流运作模式

本文基于供需双重驱动研究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中的粮食物流运作问题。其中,供需双重驱动思想来源于需求驱动(DemandDriven)与供应驱动(SupplyDriven),是根据粮食商品本身具有的特殊性以及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的实际需求,对粮食供应链进行的一种有效设计,图2给出了这种有效设计的示意图。鉴于粮食供应链链条长,跨度大,直接形成从田间到餐桌的完整链条难度较大,将粮食供应链先拆分、再整合显然更符合实际。根据粮食物流沿着供应链方向变化的特征,以粮食流体的变化为依据,可将粮食供应链拆分为上下游两个较短的链条。在粮食供应链的下游,基于需求驱动的成品粮物流占据主导地位,即粮食初级加工企业向下流向食品加工企业及至最终消费者的过程形成成品粮供应链,其中成品粮包括小麦粉、稻谷、水饺、方便面等。在粮食供应链的上游,基于供应驱动的原粮物流占据主导地位,即粮食产后经过粮食收购、储存、分销等环节进入粮食初级加工企业,这一过程的粮食流体主要为原粮,如小麦、稻谷等。因此,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在提高产区内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同时,也给上游原粮物流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1.基于供应驱动的原粮物流运作模型(1)原粮物流的供应驱动特征。赫尔[24]认为,供应驱动不同于聚焦客户的需求驱动。尽管客户需求非常重要,但在许多情况下客户需求应从属于供应源的决定与需要。供应驱动的范畴包括规模化生产、供应不确定和易腐品、联产品和逆向物料清单(Co-productsorInvertedBillofMa-terial)、委托加工产品(Commitment)、必付协议产品(Take-or-PayContract)等,符合供应驱动特点的产品涉及石油、鲜花、渔业、牛奶、香蕉、水资源等。从某种意义上讲,原粮或多或少具有供应驱动的特点,这主要表现在:第一,粮食具有的战略资源性、供应不确定性(受气候、土壤等影响)和易腐性等特征。第二,为获取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的政策红利,政府会出台诱导性的粮食生产政策。因此,对粮食生产基地而言,无论是否接到客户订单,都会最大限度地增加粮食产量。第三,我国一直以来实施的强制性的粮食储备政策。第四,粮食销售大多需要通过价格谈判来作出决策。第五,政策性粮食(粮食轮换)通过拍卖机制投向市场。(2)供应驱动下原粮物流的运作结构。在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过程中,无论是上游粮食生产基地的新建或扩并,还是中游粮食流通政策的变化,都必须考虑这些改变对粮食物流的影响。除了新建、改扩建粮食仓库、建设粮食物流中心或物流园区以及优化粮食物流通道以外,还需要深入探讨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过程中粮食物流运作的特点。基于供应驱动的原粮物流,在由田间流向粮食收储企业、由粮食收储企业流向粮食加工企业的过程中,其结构呈现出订单方向与物流方向大致趋同的特征,如图2所示。特别是在粮食供应链的中游,政策性粮食通过拍卖机制投向市场,订单方向与物流方向趋同的特征更为明显。(3)供应驱动下原粮物流的协同运作。原粮物流的结构特征一方面凸显了粮食作为战略资源的首要地位,同时也对粮食物流运作产生了重要影响。根据结构决定行为的观点,供应驱动可能会受到反“牛鞭效应”的影响,其运作重点是“联通多个市场,开发多个线路”,解决供应通道中的瓶颈问题。

因此,基于供应驱动的原粮物流为达到高效运作以支撑和促进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需要在粮食物流发展政策的支持和带动下,关注供方各环节的资源整合,加强纵向(上下游)与横向协调能力,促进粮食供应链上游的二维协同,提高核心区内的粮食物流能力。第一,原粮物流的纵向协同。如图3所示,原粮物流的纵向协同(VerticalCollaboration)主要涉及供应链上下游节点企业在物流资源规划与布局、物流技术衔接能力等方面的协同。首先,纵向协同体现在原粮供应链节点间的协同布局方面,即粮食储备库、粮食加工企业的选址要尽可能地靠近粮食高产基地。选址是物流系统分析的关键决策,是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最为重要的因素。在粮食核心区建设过程中,需要从区域物流的角度对粮食物流进行系统分析,对粮食物流通道建设及物流节点布局进行整体把握。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做到产地储存、产地加工,最大可能缩短原粮物流的流程。其次,纵向协同体现为上下游粮食物流技术的衔接能力。我国物流标准化建设起步较晚,物流标准化水平相对滞后,成为我国物流快速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如果能够对粮食物流系统的技术、设施、设备加以引导和规范,不仅可以提高粮食物流系统的标准化水平,而且可以提高原粮物流运输、储存、装卸、搬运等的衔接能力。例如,散粮汽车要能够与粮食物流通道、粮食仓储设施以及相应的装卸工具相适应。在不能标准化的情况下,也应尽可能通过上下游协调采取通用或配套的粮食物流技术与设备。第二,原粮物流的横向协同。原粮物流的横向协同(HorizontalCollaboration)是指粮食企业间通过物流需求信息共享、物流订单合并以及物流资源整合而集中统一进行物流运作的协同形式。横向协同更有可能采取的方式是物流共同化,即企业之间相互结合,共同组建粮食物流体系,以处理单一企业运作中粮食物流的相关业务,解决单一企业对物流系统投资的不经济或低效率等问题。如原粮散运汽车成本很高,单靠一家企业进行投资与运营压力太大,原粮运输企业之间通过联合,既可实现物流订单的集并,也可实现物流线路的优化与整合;既可实现物流资源的共同利用,也可实现物流管理的共同化,从而大大提高业务量,降低散粮运输汽车因闲置、空返等现象造成的物流成本。此外,横向协同也可采取第三方物流的方式。例如,粮食生产基地、粮食收储企业或粮食加工企业将粮食物流业务外包给专业化的粮食第三方物流企业,通过大力发展粮食第三方物流,缩短粮食在途时间,减少粮食流通过程中的费用和损失,降低粮食供应企业、需求企业的物流成本和投资成本。基于需求驱动的成品粮物流协同运作需求驱动是下游粮食供应链运作的本质要求。大力发展粮食产品精深加工,促进初级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有效延长粮食产业链条,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已在我国粮食生产核心区的实践过程中得到了充分论证,也成为助力核心区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有效路径。因此,粮食供应链下游以成品粮为主、需求驱动的特点,一方面是由于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促使产区必须提高粮食加工转化的能力,选择产业化加工的路径;另一方面也在于近几年产区经济发展培育了若干具有一定资金实力和规模的粮食企业,为粮食下游供应链构建与整合提供了条件。与原粮物流不同,成品粮物流在运作结构、目标和策略等方面具有差异性,见表1。

成品粮物流呈现出订单方向与物流方向相反的结构,即粮食企业根据客户订单生产客户需要的产品,再将产品按照“7R”的要求送达客户,寻求客户满意度的最大化。这种结构特点同样决定了粮食供应链上下游在运作层面的本质区别。成品粮供应链的运作以市场驱动为主,侧重挖掘现有客户和潜在客户的需求,设计和开发具有差异化的产品,如优质强筋小麦粉、优质大米及其他粮食深加工产品等。基于需求驱动的成品粮物流,可以借鉴制造业供应链的运作模式和管理方法,如准时制(JIT)模式、按订单生产(MTO)、供应商管理库存(VMI)等。在吸收这些成功管理经验的同时,必须考虑到粮食行业的特殊性,并将这些技术加以灵活应用。同时由于我国的食品加工业与汽车、电子等制造业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粮食加工企业、食品加工企业及其与市场或客户的纽带还没有真正联系起来。此外,成品粮物流设备具有专业化和独特性,如小麦粉的“四散化”运输、速冻食品的全程冷链运输等所需的物流技术和装备,都与普通产品物流大不相同,对协同强度有着更高的要求。综上,根据现阶段成品粮物流的发展需求,成品粮物流的运作应具有一定的柔性与敏捷性,能够快速满足客户的物流需求;在运作策略上,强调粮食物流设施与设备的利用率,以提高成品粮供应链信息共享程度、发展与壮大成品粮第三方物流企业、加强成品粮企业共同配送为主。粮食供应链上下游的对接问题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是一个粮食物流不断调整、逐步优化并有序发展的渐进过程。因此,粮食供应链上下游的对接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当前粮食供应链受政策机制约束、信息共享滞后、企业规模和实力不足等条件的影响,不大可能在短时间内一蹴而就。要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链条,可以学习并吸取发达国家粮食供应链管理的经验。美国在粮食供应链方面已经建立起一个较为完善的一体化经营与管理的社会服务体系,欧盟与日本等也积极发展农业合作社、农产品专门协会等机构,促进了粮食供应链的整合,为粮食生产核心区的粮食供应链上下游对接提供了良好借鉴。但应当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经济发达国家的粮食供应链管理主要是诱导性和自发性的,在我国,粮食供应链管理发展前期需要以政府或核心企业为主强制性推进,后期则以诱导性和自发性为主。[26]另外,北京、常州等经济较为发达的粮食销区在粮食供应链整合方面的经验同样可以借鉴。[27]、[28]粮食供应链上下游的对接有多种途径。首先,粮食加工企业向上游整合,采取订单农业的方式完成一体化供应链的构建;其次,上游粮食生产企业采取合作化的方式进行规模化生产,再整合下游粮食加工企业,开发和生产差异化的产品;最后,利用粮食现代物流中心或物流园区建设的契机,同时整合上下游。然而,如果上游供应驱动的原粮供应链与下游需求驱动的成品粮供应链不是平行运作,而是进行直接对接,就会因协调不充分而在解耦点(DecouplingPoint)产生较大的库存问题。[29]

结论

本文系统研究了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中的粮食物流问题,根据粮食物流的实际需求和粮食供应链的本质特点,从供需双重驱动视角阐述了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中的粮食物流运作框架:先设计与构建原粮供应链或成品粮供应链,再利用政策契机实现粮食供应链上下游的对接,形成一个完整、协同的粮食供应链。原粮物流与成品粮物流的驱动原理不同,其发展策略也不尽相同。粮食相关部门及其行业协会应着重分析这些差异,才能制定更为行之有效的粮食物流发展政策,进一步降低粮食物流成本,提高粮食企业效益,实现从“天下粮仓”到“国人厨房”和“世界餐桌”的跨越。后续研究可应用量化方法对供应驱动进行深入研究,也可运用供应链契约或博弈论研究成品粮供应链协调问题。

作者:李凤廷 侯云先 胡会琴 单位: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河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粮食工程论文范文4

关键词: 高职食品专业《粮油加工技术》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粮油加工技术》课程是永城职业学院食品化工系食品加工专业的骨干课程,课程内容多、实践应用性强,针对食品加工专业的特点及粮油加工技术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研究探索食品加工专业粮油加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新思路。长期以来,“理论教学枯燥,实训课程与实际工作脱节”这两大难题一直困扰着任课教师。考核采用期末理论考试与实践技能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基本能反映出学生的掌握程度,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此类课程的理论内容比较枯燥,学生对理论知识理解较差,理论考核成绩一直偏低。实训课仅局限于某一技能的模仿操作,与实际岗位距离较大,不能反映职业岗位的岗位要求,很难体现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不是针对职业素质的考核,不符合职业教育的宗旨[1]。

《粮油加工技术》是食品加工专业主要的专业课,是阐述各种粮油食品的加工工艺及相关技术的科学,它涉及有机化学、微生物学、食品化学、机械设备等方面的知识。21世纪,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粮油食品工业的新工艺、新技术、新品种将不断涌现[2]。这对高校粮油加工技术实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验证性实验教学方法局限于验证粮油食品工艺中的工艺技术。本课程改革的思路是应用项目化教学的理念,将教学内容项目化,把考核内容、标准、方法整合到每个项目中,按照完成项目的能力、水平等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实现对学生整体完成工作任务能力的考核[3]。

一、改革教学方法

1.讲练结合。教师在课堂上精讲基本概念、理论和操作原理,再布置课堂练习,现场指导、检查,对完成较好的学生及时提出表扬;对没有掌握的随时辅导,这样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

2.直观教学。利用实训室进行现场教学,边讲边示范,使学生既有理性又有感性知识,大大提高学习兴趣。

3.讨论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同一实训项目给出不同的操作方法,让学生讨论哪种方法更加适合,从而掌握在不同条件下该选用什么实训方法。

4.团队合作。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分组,明确任务,强调组内合作,资源共享,责任共担,成功共享。如:蛋糕的综合实训项目,要求每个组的学生进行合理分工、查阅资料,选择合适的制作方法,对照国家标准要求对产品进行感官、理化及卫生方面的检验。培养学生团队精神,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在实践中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4]。

二、完善教学条件

1.修订教学计划、大纲。传统教学模式过于注重完整的理论教学体系,不符合高职教育的培养模式,因此,在修订食品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理论上以够用、实用为指导思想。

2.精选教材。近年来,《粮油加工技术》除选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外,结合粮油加工技术考证要求编写补充讲义、实验指导书,适应本专业的特点。

3.认真制订授课计划。授课计划是完成课程教学任务、落实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的执行性文件。任课教师在进行本课程教学前必须制订出符合专业教学计划要求的授课计划。

4.完善实训设施。实训设施是实训操作的基本条件,而《粮油加工技术》是一门以实践性操作为主的课程,对此,近几年不断完善实训设施,使与课程相适应的焙烤实训室、油脂检验实验室更加完善。

三、改革教学手段

1.运用现场教学。食品化工系现有粮食检验、油脂检验、理化检验等实验实训室,所以,在课程教学中,采取现场教学方法。学生身处实训环境,听看结合,不但掌握了理论知识,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而且在实训室现场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得更浓,掌握知识的速度更快,所学知识掌握得更牢。

2.充分利用习题库。《粮油加工技术》课程建有完整的习题库,教师可以利用习题,对学生进行教学测试,也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较多练习。在课堂上利用师生互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讨论分析,解决问题[5]。

四、加强课外实践教学

1.建立课外兴趣小组,不定期地开展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得到更多的实践操作技能锻炼。如目前的蛋糕加工兴趣小组,共有成员10名,做到每周开展1次活动。每次活动由指导教师先提出要求,然后学生分组完成相应任务;在学生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指导老师可以给予适当的指导、示范。

2.业余开放实训室。一般情况下,学生在开放的实训室中可以自由选择自己要做的实验,每个实训室在开放期间安排一名教师和几名学生共同管理。这种模式对于学生撰写毕业论文时所要进行的实验研究项目具有很大的益处。

五、改革考试形式

多年实践表明,实训考核与评定有利于促进学生更加重视本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粮油加工技术》课程的考试模式是:平时考核+操作考核+期末考核,平时考核主要针对学生在平时操作实验中表现出来的认真的作风和操作技能,占总分的10%,操作考核是对学生在学完课程后实训操作技能的考核,占总分的40%,期末考核是对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综合考核,占总分的50%。

综上所述,《粮油加工技术》作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一门实践性极强并与生产实际联系紧密的专业课程。通过对本课程几年来的教学改革和探索,教学质量显著提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主动,学习兴趣明显提高,实际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得到极大提高,同时增强了工作能力。教学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在今后的实践中要不断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庞文渌.高职生职业素质现状及培养模式的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8).

[2]刘靖,展跃平,张伟,等.食品分析与检验课程改革探讨与实践[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7(2):48-51.

[3]石伟平.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问题与思路[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

粮食工程论文范文5

1.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深刻领会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进一步增强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法治建设的使命感、责任感,将法治建设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去谋划,坚定率先基本建成法治目标的信心。准确把握法治建设工作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法治建设各项目标任务。

2.优化粮食行政管理。适应机构改革形势,按照政府、企业、市场的不同功能定位,进一步合理、明晰地界定行政职能和权限,整合、优化行政管理资源,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提高粮食市场调控能力、加强粮食市场监管、为各类粮食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推进行政管理方式创新,建立健全行政审批责任制度、行政审批事项动态管理制度,加强对行政审批权力运行的监督考评。

3.深化政务公开工作。严格执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主动、及时、准确公开依法应当公开的各类信息。加强网站管理工作,完善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保密审查和监督保障等措施。认真执行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完善行政权力库、网上政务大厅、行政权力运行、行政监察和法制监督等软件平台建设和管理。落实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和限时办结制,改进机关作风,提高行政效能。

二、积极推进粮食制度建设

4.突出建设重点。围绕《市“十二五”粮食流通发展规划》,结合粮食收购、市场调控、储备管理、市场监管、体制改革、产业发展、法制建设等重点,制定和修改完善相关制度,积极开展粮食立法调研工作,认真提出建设性的立法意见和建议,促进制度决策、制定进程与形势发展需要相适应。

5.规范制定程序。严格履行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完善规范性文件制定征求意见制度。起草规范性文件要及时向社会公开征求征集意见,特别要听取行政相对人的意见,并以适当方式反馈意见采纳情况;涉及其他部门职责的,要充分听取相关部门的意见;对直接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规范性文件草案,原则上都要组织听证或专家论证。加强规范性文件解释工作。

三、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

6.规范行政决策程序。落实市局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切实履行重大决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程序。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重大项目等决策事项,要重点进行决策前社会稳定、环境、经济等方面的风险评估。

7.加强决策执行评估。完善决策实施情况后评估制度,对直接关系民生、经济社会发展有较大影响的重大行政决策事项,要了解利益相关方和社会公众对决策实施的意见和建议,全面评估决策执行效果,评估报告作为决策继续执行、停止执行、暂缓执行或予以调整完善的重要依据。完善决策执行情况监督制度机制,明确监督主体、监督内容、监督对象、监督程序,通过跟踪检查、督办、考核等措施,对决策执行情况实施监督。

四、着力提升行政执法效果

8.加强粮食流通执法。加强粮食监督检查和行政执法体系建设,开展全社会粮食流通监督检查,维护粮食流通秩序。抓好政策性粮食购销、出库监督检查,确保国家粮食购销政策落到实处。认真做好粮食库存检查,确保粮食库存安全。加大涉粮案件查处力度,维护国家粮食法律和政策的严肃性。把好粮食质量检验项目关,健全粮食质量安全监测监管体系。加强对“粮安工程”实施情况、国家粮食收购政策执行情况、农户科学储粮项目落实情况、“五要五不准”粮食收购守则执行情况的专项治理,确保涉粮政策落实到位。

9.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加强行政执法程序建设,保障程序公正。完善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健全行政执法调查规则,规范取证活动。开展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审查、执法案卷评查、执法结果公开、执法质量考评和满意度测评等工作。

10.改进行政执法方式。全面推行全程说理式执法、行政监管劝勉、执法事项提示、轻微问题告诫、突出问题约谈、重大案件回访等柔性执法方式,积极做好行政指导工作。探索推行行政执法相对人权益告知制度。加强行政执法案例指导。充分利用“省粮食流通监督检查行政执法政务系统”信用信息,实施差别化监管,促进企业自律,提高监管效率。

五、建立矛盾调解化解机制

11.化解行政争议。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行政调解工作的意见》,建立健全行政调解工作体制和工作制度;加强行政复议制度、机构、队伍和业务工作规范化建设。健全工作机制,推进“阳光”,依法规范行为和程序,全面落实工作机制,及时化解积案,促进案结事了人和。

12.畅通监督渠道。建立言路畅通、办理快捷、反馈及时的社会监督运转机制和互动反应机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对于社会舆论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主动、及时地向社会,通过媒体采访、情况通报、形势分析、政策阐释等,加强正面舆论引导。建立完善舆情分析工作制度,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切实解决人民群众通过举报反映的问题。

六、完善法治建设保障措施

13.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度。市局成立法治建设及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处室负责同志为成员,日常工作由局政策法规处负责,其他处室要按照相应职责细化工作责任。

粮食工程论文范文6

一、法治粮食建设的意义

法治粮食建设是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新形势的需要,是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是粮食管理走向法制化需要,也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新形势下,构建法治粮食,坚持依法管粮的核心任务就是确保国家各项粮食政策、法规的正确贯彻执行。进一步完善粮食流通制度建设,加强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对维护粮食流通秩序、维护粮食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耕者谋利,为者食造福,为行业发展,保证粮食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保障粮食安全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是保护种粮农民的利益,维护粮食经营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在粮食市场全面放开和市场主体多元化的条件下,通过法治粮食的建设,督促粮食经营企业自觉遵守国家粮食政策,依法诚信,在追求企业效益最大的同时,承担相应的社会义务,使其自觉成为国家粮食宏观调控政策的载体,为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维护社会稳定做出积极贡献。

二是打击违法违规经营行业,维护正常粮食流通秩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法制的健全,特别是《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的颁布实施,绝大多数粮食经营者都能坚持依法经营。但少数粮食企业在粮食市场和价格发生较大波动的情况下,掺杂使假、以次充好、压级压价、短斤少两,囤积居奇、欺行霸市、强买强卖、哄抬粮价等扰乱正常的粮食流通秩序的违法违规现象还依然存在。因此,通过构建法治粮食,坚持依法管粮,及时发现并依法打击粮食经营活动中的违法违规现象,才能维护正常的粮食流通秩序。

三是保证粮食流通统计数据的真实性。通过法治粮食建设,加强对粮食经营者执行国家粮食流通统计制度进行监督检查,可以督促粮食经营者依法及时、准确报送粮食流通统计数据,使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及时掌握粮食流通的真实情况。

四是保证国家粮食政策的有效实施。构建法治粮食,坚持依法管粮,督促粮食经营者在从事粮食收购、储存、运输活动和政策性用粮的购销活动中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粮食流通的法律法规,可以使粮食经营者养成依法经营的良好习惯,从而维护了国家粮食政策的尊严。

二、当前法治粮食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及相关法规的正式颁布,标志着我国的粮食流通管理已从过去依靠政策管理粮食流通转变为依法管粮,粮食流通管理正式步入法治化轨道。但是,由于粮食行业长期实行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法治粮食方面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和完善方面:一是法制体系不够健全、完善,立法级次较低。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完整的粮食法律,“粮食法”创立虽很迫切,但至今仍未出台。相对法律而言主,《条例》是法规性文件,具有不稳定性的特点。由于人们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存在理解上的差异,往往会导致执行上的随意性;二是法制的可操作性难以保证。《条例》中还存在某些疏漏、不够明确或不尽合理的地方,为一些粮食经营者违规操作提供了借口,增加了依法行政的难度;三是粮食从原粮收购、加工、成品粮销售,存在着多头监管,责任不清。目前,有权对粮食质量和卫生实施监管的有工商、质监、卫生、粮食等部门,存在几个部门多头监管、重复监管或无人监管的现象,加之法律制度体系不健全,职权职责不配套,缺乏打击力度,粮食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四是全社会对法治粮食的意识较为淡薄,执法环境尚待改善;五是粮食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还不高,导致执法不够严格、规范。

三、构建和完善法治粮食的思考与对策

法治粮食建设涉及国家对粮食的立法、国务院和省对粮食制定法规、粮食行政主管部门对粮食制定规章制度,以及粮食生产者、消费者和经营者如何知法和守法;粮食行政管理和执法部门如何依法和用法等方面。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提出,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构建法治粮食就是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加快“粮食法”立法步伐,坚持以依法行政和法制宣传教育为重点,着力提升全体社会公民和广大粮食干部职工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提高依法管粮、依法行政的能力与水平,增强粮食经营者守法经营、诚信经营的观念,增强粮食生产者和消费者依法维权的意识与能力,为粮食流通安全提供法律保障,促进粮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加快粮食立法步伐,完善法治依据,进一步提升法治粮食地位

中国是经济发展中的大国,也是粮食生产和消费的大国。粮食作为特殊商品,是人们生存、经济发展主要资源,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当前,全球粮食价格飞涨,粮食经济面临危机,也给我国粮食发展和安全敲响警钟,尽快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粮食法”已刻不容缓。

1、加快立法进程,确保粮食法治体系建立。自古人类就将粮食作为基本生存的特殊商品,中国有句俗语“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它充分说明粮食在人类心目中占据着地位是十分重要的。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均耕地较少,其经济处在发展中国家,对粮食的需求有其较强的依赖性。因此,在粮食生产、流通、消费,以及粮食管理和监控方面都有其自身独立的特点。近几年,随着粮食单产量的提高和粮食市场化运作的加快,国务院和地方了相继出台了一些粮食法规,为规范粮食流通秩序,加强粮食法制体系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当前,面对世界粮食危机,我国如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社会稳定,减少和避免粮食风险,现行的粮食法规已难以适应新形势要求,粮食立法必须摆在十分关注的位置。只有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粮食法律体系,规范粮食流通秩序,确保国家安全才有根本的保证。

2、理顺法律关系,完善法治粮食体系建设。粮食安全是指粮食供应与粮食需求平衡,并保证买得到、买得起所需的食物,它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粮食生产安全、流通安全、消费安全。当前,由于城市发展和开发区建设的需要,我国耕地面积和播种面积大幅度减少;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收入多元化的趋势,农民种粮积极性受到很大影响;由于农业基础设施和设备不完善,生产科技含量低,技术水平有待改进和加强等,也影响了粮食的生产安全。粮食产销体制不健全,产销相互脱节、市场发育不完整、价格形成机制有缺陷、国有粮食企业缺乏活力、宏观调控能力弱等,特别是条块分割的储备粮管理体制,地方粮食行政主管部门难以统一监管等因素,导致国家宏观决策不到位,粮食价格的失真,使生产者得不到真实的市场信号;粮食储备数据的不完整性和粮食进出口与国内市场的逆向运作等,都会引发和加重粮食的不安全性。因此,加快粮食立法,确保粮食在生产、经营、消费和管理等方面都有法律的相对人、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和执法人员明确法律义务和责任,以及粮食生产、购销和消费等方面的风险及在特殊情况下国家和地方粮食的应急、调控、价格干预措施及实施等法律依据,从而进一步理顺粮食法律关系,完善法治粮食体系。

3、加强相关研究,保证多环节有法可依。近年来,国际市场粮价大幅攀升,舆论普遍认为,生物质能源迅猛发展导致汽车与人争粮食。中国还存在着抛荒、乱占耕地现象,严重威胁着粮食安全。国情时刻提醒我们决不能以牺牲粮食安全为代价换取能源安全,必须走有自己特色的生物质能源发展道路,始终坚持“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的原则,始终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严格控制用玉米、油料等粮油产品生产生物燃料,应该始终坚持充分利用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农村废弃物,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和秸秆气化、固化,部分替代石化能源,坚持用秸秆和适度发展能源作物生产生物燃料,积极引导好粮食经营转化和深加工。目前,粮食这些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严重缺乏,且级次较低,也不配套,需要国家进一步加快对粮加工,粮食秸秆和谷壳等附属品的循环运用等配套环节的立法。同时,还要加快粮食统计分析和粮食监管数字化建设的立法,提高多方位粮食立法层次,为粮食全方位发展和安全提供可靠法律保障。

(二)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思想认识,进一步营造法治粮食理念

法制宣传教育是法治粮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围绕依法行政、依法管粮这根主线,深入开展粮食行业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营造法治粮食理念,形成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1、明确宣教内容,强化法治粮食意识。当前,首先要加强党的十七大有关法制宣传教育重要论述的学习,坚持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推进依法行政。其次是加强《宪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学习宣传宪法,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学习宣传行政处罚法、许可法、劳动合同法等与粮食依法行政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学习宣传民法、物权法等与生活相关的法律法规,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第三是加强涉粮法律法规的学习。学习《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及其相关配套制度,认真加以贯彻落实,提高粮食行业法制化水平。

2、区分不同对象,提高法治宣传效果。加强法治宣传,必须注重实际效果。要依据不同的教育对象开展好法治宣传教育。一是领导干部,要着力提高其依法执政意识。二是公务员,要着力提高他们的公正执法水平。四是粮食经营者,要着力提高他们的依法经营意识。五是粮食生产者和消费者,要着力提高他们依法维权的意识。

3、采取多种形式,营造法治舆论氛围。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对粮食的宣传,是当前我们“粮食人”的必然选择。一是要充分利用“5.26《条例》颁布日”、“10.16世界粮食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等重要时点,以及夏秋两季粮食收购等契机,广泛地开展法制粮食宣传,让更多的老百姓了解和理解我们“粮食人”所做的工作。二是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充分利用“走进直播室”、“在线访谈”等栏目,积极宣传《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及相关法规和政策,进一步扩大粮食流通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覆盖面,提高群众的维权意识和粮食经营者自觉守法经营的意识,在全社会营造依法管粮、守法经营的良好氛围。三是要采取多种形式在粮食系统干部职工开展法制粮食宣传教育,积极营造知法、懂法、遵法、守法、依法办事的良好环境和社会氛围。

(三)加强粮食法制建设,完善制度体系,进一步规范粮食行政执法行为

加强法治粮食建设,必须形成和完善一系列粮食法律法规和制度规定,建立健全粮食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是推进依法管粮和建设法治粮食的基础。

1、强化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依法管粮行为。当前,要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好《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粮食质量监管实施办法(试行)》等一系列法规。要结合粮食工作的实际,重点抓好《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粮食流通监督检查暂行办法》、《粮食流通行政执法工作人员行为规范》、《××市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实施意见(试行)》等制度的执行,加强对各项制度贯彻落实情况的督查。继续完善相关制度,坚持用法规和制度来管理粮食经营活动,用法规和制度来约束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和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着力提高领导干部依法执政的能力、着力提高机关工作人员依法办事的能力、着力提高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粮食经营者守法经营及粮食生产者和消费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要根据自身法律实践,积极发挥粮食行业协会作用,加强理论探讨和研究,积极向立法机关、有制定规章权的部门提出建议和意见,促进法律制度体系的进一步建立健全,更好地服务社会和人民。

2、强化公开运行,进一步提高行政权力的阳光监督。行政执法部门必须是一个法治部门,是一个在阳光下运作的部门,其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事项才可能公开行使。要构建法治粮食系统,必须将粮食流通管理中行政权力的行使、行政管理的过程及结果公开,让社会和老百姓有更多的知情和监督权,使我们的行政执法活动真正实现在阳光下运作。行政公开是现代行政法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是监督行政权、防止行政权滥用的有力武器。要进一步明确许可项目、许可依据、许可主体;按照绩效优先的原则,提高“粮食收购资格认定”办理时效;要公开办事程序,按照法定程序,公示行政许可事项和行政执法目录,公布咨询和投诉电话,进一步接受申请人咨询和社会的监督;要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和电子监察系统的建设,进一步提高行政行为全程在网上运作和监督,保证政务公开更加科学合理。

3、强化行政执法,进一步维护粮食市场正常秩序。随着《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的贯彻实施,坚持依法管粮是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必然选择。我们必须努力打造“执法素质工程、执法质量工程、执法监督工程、执法绩效考评工程”。一是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和改善行政执法工作,做到严格执法、文明执法、公正执法。行政执法人员要严格执行《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牢固树立权力法定和程序法定的原则,作出行政决定和执法都要遵守法定程序,正确行使手中的行政权力,防止粮食行政执法同出现“不作为”、“慢作为”或“乱作为”的问题发生。二是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必须加强全社会的粮油质量监督力度,确保人民群众吃上放心粮油。要积极开展“放心粮店”创建活动,推行和健全粮食准入制度,加强粮油质量检查,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检查和抽查市场粮油质量,发现问题及时查处和纠正。要建立严格的粮食质量卫生标准和管理体系,加大对粮食质量卫生标准等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增强法制观念和质量意识,营造科学消费、安全消费、放心消费的环境。三是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国有粮食企业的监管和粮食经营企业的管理,重点抓好最低收购价政策的执行和储备粮的管理;与工商部门配合加强对粮油市场监管,与物价部门配合加强对粮油价格的监控,对粮油流通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进行“客观、公正、及时”的曝光和揭露,粮食行政执法部门要及时发现,坚决查处,以确保粮食流通运行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四)加强法制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进一步打造粮食法治化体系

粮食法制队伍的建立健全,是保证法治粮食建设的前提。只有建立了一支政治坚定、作风过硬、业务精通、勤政廉洁的粮食行政执法团队,法治粮食建设才能真正得到实现与保证。

1、加强队伍建设,健全完善行政执法机构。转变职能,依法管粮,是新时期粮食流通领域的一次大变革,是粮食干部职工思想领域的一次大解放,是粮食工作形式和性质的一次大转轨。加强法制队伍建设,建立健全行政执法机构,是保证依法管粮的前提。要围绕粮食工作现状,在地方行政编制十分紧张的情况下,积极争取地方党委和政府的支持,增设法制机构,扩充行政执法编制人员。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加大对现代粮食流通领域法律法规和执法水平及执法队伍建设的研究,不断增强依法管粮和依法行政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对粮食储备、粮食销售、粮食加工、粮食运输等多环节的监督;进一步加强对基层粮食收购站点和经营企业的监督,以保证粮食流通监管体系和粮食执法工作的正常运转。

2、增强法治意识,造就一支清廉法制队伍。要围绕中央提出的“粮食安全的警钟要始终长鸣,巩固农业基础的弦要始终绷紧,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要求要始终坚持”的目标,进一步统一思想,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法治意识和廉洁意识,把依法管粮,廉洁从政作为新时期粮食流通工作的重要抓手,促使粮食行政执法人员学法欲望迫切,守法意识增强,用法自觉性提高,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强、作风过硬、业务精通、高效廉洁的粮食行政执法队伍。

3、加强岗位培训,不断提高行政执法水平。粮食部门要全面行使行政管理职能,不仅要有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而且更要有一支精于法律、通晓专业、作风过硬、服务人民的高素质的粮食行政执法队伍。要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对粮食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法制理论、依法行政和粮食业务知识的水平。要理论学习与实际执法培训相结合,培养一批在一线能战斗的队伍。要与省级粮食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法制部门一起组织粮食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认定培训,并按“一岗双责”责任制的要求,加强对行政执法队伍的作风建设,使每位执法人员都有资格和责任认真履行职能。

粮食工程论文范文7

关键词:粮食主产区;粮食主销区;补偿机制;粮食产销协

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城镇化进程中农地非农化的制度变迁及制度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2BJY085)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粮食主产利益补偿机制的争论

收录日期:2013年12月20日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不仅关系着人民群众健康及生命安全,而且也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粮食安全是确保国家安全的战略基础。粮食生产区域专业化、生产经营产业化,必将提高粮食生产者的劳动生产率。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生产,左右着我国粮食安全的大局,但同时又长期受困于“粮食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的尴尬。摆脱这种局面,就必须对粮食主产区进行利益补偿。因此,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是事关国家粮食安全、民生大计,同时也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治本之策。国内外学者从补偿思想形成、补偿的方法及补偿政策实施效果等多个方面展开了详细深入地研究,这对完善我国粮食生产的补偿机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研究

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实施过程中,粮食主产区起着决定性作用。不仅承担着粮食生产的重要任务,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还承担着为粮食主销区提供粮食的义务。在我国现有粮食管理体系中,粮食的生产成本、流通成本等相关成本基本上由粮食主产区负担的。粮食生产比较收益低,又使粮食主产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处于极其不公平的地位。因此,粮食生产成本完全由粮食主产区承担就很不合理,必须对粮食主产区进行利益补偿(陈波、王雅鹏,2007)。国内关于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的研究,目前已形成较为丰富的成果,较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粮食主产区的经济发展问题,认为“价格剪刀差”导致了粮食主产区的利益流失,如孙冶方(1978)、李炳坤(1981)、杨文志(1994)、郭庆海(1995)等,陈文科(1995)还提出了“地区利益剪刀差”的概念。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战略机遇期,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粮食主产区利益流失问题越发突出,有关粮食生产的政策研究逐渐增多。

(一)主体利益补偿争论

1、对生产者利益补偿。A.Buck well and S.T angermann,1999;Alexandre Gohin,2005;Paolosekokal and JesusAnton,2005等认为政府应该直接对农业生产者主体利益补偿,欧美一直采取此农业政策。但是补贴政策效果受到较大的关注和争论,J.P Chavas and Troy G.schmitz直接表现为农产品生产和国际贸易扭曲。我国学者温铁军、王雅鹏、叶慧等学者研究表明中国粮食价格偏低,损伤了粮食主产区农民的积极性,政府应该直接对粮农进行补贴。但是张建杰、关付新(2009)认为对种粮主体直接补贴并不能提高其种粮的偏好。

2、供应链管理实现主体利益补偿。进入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供应链管理的理论与方法被广泛地应用于农业领域,农产品供应链和粮食供应链的研究随时展开并逐步深入,有关通过供应链管理保证各个利益链条上经营主体实现的观点慢慢地被市场所接受。富雨顿(Murray Fulton,1998)较早提出了粮食供应链管理的思想,提出供应链管理有利于加强粮食供应链中的垂直合作。霍布斯和林达杨(Jill E.Hobbs & Linda M.Young,2001)认为粮食供应链垂直合作有利于协调种植者、经营加工企业和决策者的利益。我国学者朱毅华、王凯(2004)证明了农业供应链整合与农业主体绩效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农业供应链整合能够明显增强合作主体间的盈利状况(陈炜、史红、廖炳勇、王有为等)。但是,孙宏岭、袁育芬等认为由于市场信息化程度低,在粮食供应链中各参与主体对资源配置的作用并未充分发挥。显然,通过供应链管理协调各个主体利益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重点关注的目标与研究重点。

(二)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张安录(2002)研究认为政府应该在城乡生态交错区设置土地的可转移发展权,建立市场交易制度,使土地通过市场交易机制控制农地城市流转和维持农地交易的公平与效率。后来,黄贤金等学者在广泛研究区域土地用途管制方式中,提出了建立可转移的发展权和许可证制度(黄贤金等,2003)。朱新华等(2008)研究认为在建立土地发展权和许可证制度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完善市场交易制度,实施产销区购销协作并通过征收机会成本税强化对耕地的保护补偿。黄德坤等(2004)认为还应该对耕地实施外部性补偿。耕地除具有农业的基本生产功能外,还具有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但是这些无法以货币的形式得以体现,进而形成了耕地保护收益的外部化。如何在中央和地方、粮食主产区和销区、城镇和乡村之间合理配置资源,确保粮食安全所形成的一切成本支出就成为粮食安全框架内一个具有基础性重要意义的现实经济政策问题(李全根,2005)。姚华军(2009)认为必须建立中央、省、地市三级耕地保护补偿基金,充分运用行政、法律、经济等综合手段,激励和约束机制并举等较为完善的耕地补偿保护机制。补偿接受的主体主要是农民,补偿标准还要充分考虑到耕地在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尤其要认识耕地的社会保障价值、社会稳定价值和生态环境价值等(姚华军,2009)。陈泉生(1994)提出了我国在土地征收补偿应扩大补偿范围和提高补偿标准,避免土地征收与地产经营出现较大的差距,保证农民收益并提高生活水平。基于接受补偿主体和提高补偿标准在理论界已经达到共识,于是许多学者又从如何测算耕地的补偿标准进行探讨。补偿标准确定的基本依据应是耕地的价值。从客观上讲,耕地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其价值应该由其市场来确定,因此,耕地总价值应包括市场价值和非市场价值(马文博,2010)。马文博(2010)利用条件价值评估法(CVM),利用对河南省汝州市调查的基础上,测算耕地资源非市场价值,进而确定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标准。吴泽斌、刘卫东(2009)利用机会成本法,利用全国1996~2005年全国各地数据为基础,从区域耕地保护的机会成本核算与耕地的盈余或赤字量对耕地保护外部的经济补偿数额进行了探讨。苑全治等(2010)依山东潍坊市为例,以经济外部性理论为依据,根据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立区域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的理论模型和经验模型,分别对区域耕地保护补偿标准进行了测算,模拟构建了区域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耕地保护外部效益得到补偿后,保护区的土地利用得到提升,因外部性带来耕地资源浪费和效率缺失问题得到了解决(苑全治等,2010)。姚华军(2009)进一步指出确保耕地保护补偿机制顺利运行,还必须进一步明晰土地产权、统筹土地资源,调节土地收益分配。同时必须落实共同责任,建立部门联动机制,促进中央与地方政策相互衔接配套(田大治,2012)。

(三)产销协调补偿机制。2005年,我国开始尝试建立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的利益协调机制,并在当年的中央1号中明确提出要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扶持和补贴。之所以国家要建立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利益协调机制,主要原因在于经济发展中出现了“穷省补贴富省”的现象。何蒲明(2007)提出建立粮食产销区协作的三种方式:一是由各级政府牵头,建立主销区对粮食主产区进行技术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式的粮食产销协作;二是在粮食购销市场化的前提下,建立主销区与粮食主产区合同式的购销关系;三是建立粮食主销区对主产区实行异地直补的关系。吴硕(2001)认为要想形成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的粮食购销关系必须通过规范化的粮食市场来实现。日本在20世纪九十年代就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粮食市场调节机制,其结果是政府财政补贴压力减轻而农民的收入又得到了保证(丁声俊,2003)。在欧盟,成员国之间建立起共同粮食基金协调粮食生产国与主消费国利益,通过共同基金筹集与使用的非对称机理实现了主销国与主产国的利益协调。在共同粮食基金中工业发达国家对基金贡献较大,相反农业发达的国家贡献较少(高瑛等,2008)。高瑛认为借鉴欧盟经验,建议由国家层面改粮食风险基金为粮食安全基金,并建立科学合理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根据日本和欧盟的具体做法,加强产销区之间的供销合作并按市场经济原则建立之间相互协作机制,才能保证产销区经济长期协调发展。同时,中央政府还必须通过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并辅以行政手段才能保证协作机制健康运行(罗守全,2005)。龙方、曾福生(2007)在肯定完善市场调控机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关系不协调的表现及具体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应完善政府宏观调控、实现责权利对等,并要求主销区应该主动承担起粮食安全的责任。主销区可以建立调销基金,依据调出粮食量对主产区进行补偿;还可以通过与主产区龙头企业合作、到主产区投资建厂、利用优势加强对主产区农业科技推广支持力度等措施,补偿粮食主产区农民利益(蒋和平,2009;赵波,2011)。

(四)宏观治理机制补偿机制。粮食主产区有较大粮食种植优势,政府应首先选择一部分有基础、有潜力的粮食大县建设一批优质专用的粮食生产基地。推动粮食产业价值升值增值,提高农户收入,同时还可通过市场机制引领粮食产业化发展,带动养殖、加工、运销和服务等关联产业群发展,使之成为当地的支持产业(许经勇,2004)。但是,曾福生等(2004)认为,我国缺乏针对性的政策激励、人地矛盾、农业产业结构滞后和依托平台的缺乏制约了产粮优势向区域综合优势转变,因此,国家必须确立对粮食主产区的利益倾斜政策、强化高效优质粮食产业化工程建设等粮食产业治理机制。侯明利(2009)强调粮食行业治理机制培育与发展本质上就是广泛分散的粮食生产者与粮食物流链上相关企业之间通过市场的竞争性契约或非市场的方式,逐渐形成的长期供求合作关系。并且,有效的治理机制正是渐进的经济转轨与制度建设的关键所在,稳定的治理关系能从长远提高社会专业化分工水平与经济增长能力(赵德余、顾海英,2008)。蔡昉(2008)认为当经济发展到达刘易斯转折点后,保持粮食稳定供给的关键在于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保持农业生产效率的持续提高,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发展,面临着激励机制的转换,即推动粮食价格朝着市场均衡方向持续提高;马文杰(2010)、田建民(2010)指出要从区域公平发展的视角,建立产、销区共同承担的粮食安全责任机制,向粮食主产区实施倾斜与优惠政策,积极推进粮食主产区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完善粮食生产的利益补偿调节政策。

二、研究新趋势

综上,关于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的研究,国内外尤其是国内已取得了较多成果,其中不乏真知灼见。随着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等战略实施,对粮食主产区的利益补偿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对此研究也呈现了新方向、新趋势。一是宏观政策目标微观化,粮农生产者行为与产业空间经济的相结合必将成为研究新方向。国家政策目标主要目的通过对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保证主产区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最终确保小康社会全面实现。但是,在粮食主产区,耕地有限性是粮食生产的硬约束,而农户对粮食生产投入积极性是粮食生产的软约束。对主产区利益补偿主要是粮农利益补偿,将对农户粮食生产行为的利益补偿的微观研究纳入到国家宏观政策目标及整体产业生产专业化内,将是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研究新方向;二是利益补偿系统化。任何事物的存在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利益主体各方面相互协调的统一体。对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研究也应该有单项研究逐步向系统性研究发展,更需要统筹兼顾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过程的区域、产业、主体、方式等,以增强利益补偿的综合效应;三是利益补偿阶段性的针对化。从历史发展进程看,粮食主产区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特别是在工业化、城市化不同的发展阶段,对主产区利益补偿要求也是有较大的差异。因此,细分不同发展阶段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的重点、方式和标准,提高利益补偿的效率必将是今后研究的新趋势。同时,针对利益补偿的具体情况,研究有针对性、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形成上下衔接、纵横交织、公平多赢的补偿体系;四是利益补偿内生化。以行政手段为主,强调收入分配补偿为主要内容的反哺性补偿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手段配置生产要素,着力提升主要产区的自我发展能力的内生化补偿机制建设将是研究的新方向。

主要参考文献:

[1]霍布斯.利维坦.商务印书馆,1936.

[2]陈波,王雅鹏.粮食机会损失形成与补偿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3]张安录.可转移发展权与农地城市流转控制[J].中国农村经济,2002.2.

[4]黄贤金,王静,濮励杰.区域土地用途管制的不同方式[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03.3.

[5]姚华军.关于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的几点认识[J].四川改革,2009.7.

[6]李全根.粮食安全框架内若干经济政策问题[A].江苏粮食问题论坛文集,2005.

[7]吴泽斌,刘卫东.基于粮食安全的耕地保护区域经济补偿标准测算[J].自然资源学报,2009.12.

粮食工程论文范文8

确保全国粮食安全是关乎国计民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大事,这就要求对粮食安全进行预警和监测,并用正确的决策对粮食安全进行调控。为适应新形势下湖南省粮食安全领域发展变化的新要求,研究适合省情的粮食安全预警系统,为粮食宏观调控部门提供科学快速的决策支持工具,成为当前粮食安全科研工作的重要任务。由于每个省的地理人口以及自然环境等因素存在种种差异,使得各省在粮食安全预警监测模式上均有不同,所以不能盲目引用。

1国内粮食安全预警监测模型分析

目前,国内对粮食安全预警监测研究已有了一定的成就。粮食安全预警监测系统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到粮食生产、流通、消费、储备等各个环节,其指导思想就是在出现粮食不安全时,立即启动系统中相应的调控措施,确保粮食市场安全、社会稳定。当然,系统采取的措施应当是可操作的、有效的。因此,粮食安全预警系统是应对粮食不安全警报而建立的,用来消除、防范、抵御粮食不安全,实现粮食安全。本文分别以上海、河北、福建为例介绍。

(一)上海市粮食安全预警监测模型

上海是一个特大型的粮食消费城市,一个由市场检测、信息收集、数据分析、先兆预警等环节有序衔接的粮食安全预警监测体系在上海已经逐渐成型。这个预警监测模式的特点是能够即时应对粮食市场的供求波动。上海信息监测网络涵盖了九个大型粮食批发市场、五个粮油加工、销售骨干企业以及19个区县的粮食市场。其中有33个监测点,这些监控点按照每天每周每月的不同要求,将各自的进货量、销售量、价格等数据上报汇总。粮食预警监测体系就根据这些数据进行监测。

随着上海粮食流通市场的发展,监测点的数量和检测网络的规模都将不断的扩大。除此之外,上海还密切关注周边地区和粮食主产区、主销区的市场走势,以及国际农产品现货、期货的市场行情。业内人士认为,在广泛监测和信息收集的基础上,粮食预警监测体系将对粮食市场的供求情况进行分析。判断粮食市场的变化趋势,进而实现先兆预警,然后即时采取应对措施。

(二)河北省粮食安全预警监测模型

建国以来河北省的粮食生产得到了稳定的发展,1949年河北省粮食产量仅为469.5万吨,到1998年河北省粮食产量已经达到2917万吨,50年来增长了521.96%。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粮食生产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2007年河北粮食产量为2841.6万吨,与1978年相比河北省粮食年产量增长了68.3%,增加了1153万吨。但是河北省粮食增产速度时快时慢,有时甚至出现负的增长,由于种种原因河北省粮食产量在年度间的分布并不平均,而且还存在品种结构不合理,因而需要生产预警系统来对其进行监测和预警。目前,河北已经研究出粮食安全预警监测系统,它的特点是把经济波动理论、经济预警理论运用到粮食安全预警监测分析之中,并运用灰色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计算手段,以及扩散指数法和预警灯图法对河北的粮食生产进行了实证和预警。这种模式的建立已经成为河北省研究粮食安全预警监测体系的一个重要成果。

(三)福建省粮食安全预警监测模型

为了确定粮食生产警情,福建省也建立了粮食安全预警监测系统。它的特点是研究福建省粮食总产量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以粮食产量作为被解释变量建立计量经济学方程。福建省对粮食生产一直持积极支持与鼓励的政策,但是福建省粮食生产尚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所以影响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是投入要素,而不是需求,故在方程中应选择主要投入要素作为影响粮食产量的主要变量,诸如农业劳动力X1、粮食作物播种面积X2、化肥使用量X3、农机动力X4等,用这4个变量作为解释变量(数据来源:福建省统计年鉴),建立方程,经参数估计和检验后发现,由于我国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充足,农业机械虽然在提高产量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并非关键的作用,因而农机劳动力在方程中并不显著。重新建立模型,计算结果如下:

模型1:ln(Y)=O7340741n(X2)+0.186691n(X3X2)+U

(0.056382)(0.10234)

(13.02)(1.824)

R2=0.99987,F=59234.33832,

SE=0.07582,D.W=1.49310

模型2:In(Y)=0.8065071n(X1)一0.1731421n(X2)+V

(0.108729)(0.089483)

(7.418)(1.935)

其中方程下方第1行为参数估计值的标准误差,第2行为对应参数的T的检验统计量值。R2为较正可决系数。模型1的参数估计值0.734074,0.18669分别为播种面积,每亩化肥使用量的产出弹性。即播种面积增加1%,产量增长0.734074%;每亩化肥使用量是这样的:播种面积增加1%,产量增长0.18669%。所以模型1通过经济意义的检验。类似地,模型2也通过经济意义的检验两个模型的方程和变量都很显著,拟合优度也都很高,接近于1。两个模型的随机干扰项都不存在一阶自相关。由于未采用截面数据作样本,且观察值全部为实物量单位,两个模型随机干扰项的异方差性可以避免。因而两个模型都是较理想模型。

(四)粮食安全预警监测体系相关研究

尽管国内的粮食安全预警监测系统是根据不同的省份来设计的。不过它们有这样一个共同的模式。这种共同的模式可归纳如下:粮食安全预警监测系统由信息网络、信息处理、信息、预警指标、发出预警信号等子系统构成。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

信息网络,它能借助现代互联网工具将遍及全省的粮食信息网点相互连接,并有效且及时的将收集到的信息传递到预警系统进行处理。这种预警监测系统,对可能发生的问题早作防范,然后信息处理。信息模式的特点是将信息处理形成信息网络,加强对粮食市场监测,及时收集、分析监测省内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预警系统根据信息处理结果,即时将这些信息定期提供给政府及有关部门,作为粮食行政管理和宏观调控的参考,采用适当的渠道定期向社会,使粮食生产者,经营者及时了解市场动态和有关政策法规,调整生产计划或经营策略,以期达到调节市场供求平衡目的。预警指标,建立灵敏、准确提供信息的粮食安全预警系统,进行粮食安全预警。需要选择科学、合理的预警指标,因为从这些指标中可以判断粮食安全与否,如粮食生产、需求、进出口、储备、粮食价格等方面的指标。所以要建立某省粮食安全预警监测系统就要根据该省粮食生产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对系统进行设计。

2国内粮食安全预警监测模式的启示

通过对以上三个省份的具体分析,以及对国内研究的归纳,我们可以看到任何一种粮食安全预警监测模式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都是根据各自省份的具体情况来设计的粮食安全预警监测系统。我们不能盲目的借鉴。但是可以借鉴别人好的经验。其中适用于湖南省的可归纳成如下几个方面:

粮食安全预警监测指标体系的设置是建立粮食安全预警监测系统的关键,国内对有关粮食安全的研究比较多,但对地区粮食安全预警的研究较少,分省尺度上的粮食安全预警监测不仅受国家整体水平上的粮食安全的制约还受各省具体粮食安全影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设计湖南省粮食安全预警指标体系时考虑的警情指标较全国尺度要少,可以忽略国际粮食供需变化的影响,同时重点考虑涉及湖南地区本身的指标。

本文认为可以将预警指标设置如下:粮食亩产增长率,受灾面积增长率,播种面积增长率,食品工业产值增长率,人口增长率,化肥销量增长率,农药销量增长率,役畜拥有量增长率,农民与非农业居民人均消费水平比例增长率,财政支农资金增长率,有效灌溉面积增长率,农业商品率增长率,农业生产资料零售价格指数,粮食收购价格指数,粮食经济作物比价,农用机械动力增长率,化肥价格指数,另外,农资价格是一个重要指标,由于受农民本身货币购买能力的限制,农资涨价对农民的购买能力更是雪上加霜。所以监测好农资价格是影响农民投资积极性的关键因素。

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建立一套自动的预警监测系统。网络不仅可以提高预警监测的准确性还可以提高办事效率。利用统计信息和遥感估产信息动态分析区域粮食的年度和年内供求状况,对湖南省粮食供需总量和结构平衡进行预测和预警。这将为我省粮食宏观调控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支持,为各粮食部门提供方便有用的信息参考发挥着重要作用。

3湖南构建粮食安全预警监测模式的思路

从湖南粮食生产的实际出发,把经济理论、经济预警理论运用到湖南省粮食生产中,进行粮食生产的监测预警研究,根据监测、信息收集、数据分析、先兆预警等有序的环节建立湖南粮食安全预警监测系统,从粮食生产增长率的角度去发现湖南粮食生产中潜在的问题。

从湖南粮食生产的实际出发,运用预警的有关理论,进行粮食生产的监测预警研究,构建湖南省粮食生产监测预警系统。这种系统从逻辑上讲应包括这样几个阶段:明确警情,寻找警源,分析警兆并预报警度。这里,明确警情是大前提,是预警研究的基础,而寻找警源,分析警兆属于对警情的因素分析,预报警度则是预警的最终目标。湖南粮食生产监测预警是根据粮食生产所出现的严重偏离正常的状态,在未造成粮食生产灾害之前进行预测、预报及调控。湖南粮食安全监测预警模型就是依据宏观经济预警的逻辑过程,即确定警情,寻找警源,分析警兆,预报警度,并对湖南省进行粮食生产预警研究。通过探索建立湖南粮食安全预警监测系统,做到有备无患,加强对湖南省粮食市场供求形势的监测和预警分析,及时了解市场行情,准确把握市场动态,科学分析市场走势,确保湖南省粮食安全。对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以及社会稳定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预警就是对事物发展的未来状态进行测度,预报不正常的时空范围和危害程度以及提出防范措施。粮食生产预警系统是为了防止粮食生产运行偏离正常发展轨道或可能出现危机而建立的报警系统。湖南是农业大省,自然条件优越,水稻产量居全国第一。但近些年其耕地面积呈下降趋势,2000年湖南耕地面积为507.98万顷,而到2003年耕地面积只有452.98万顷,平均下降13.75万顷年,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耕地面积少有回升,但是增长速度缓慢。

参考文献:

1.贡光禹译.谁来养活中国——中国未来的粮食危机.未来与发展[J],1995.2

粮食工程论文范文9

[关键词]粮食物流;物流技术;宏观调控

[中图分类号]F3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8)45-0077-03

所谓粮食物流,是指粮食从生产、收购、储存、运输、加工到销售整个过程中的实体运动以及在流通环节的一切增值活动,它涉及粮食的运输、储存、装卸、包装、加工、配送和信息等一系列环节。我国的粮食物流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在观念上和体制上仍存在比较明显的差距,这需要我们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积极打造现代化的粮食物流体系,提高我国粮食流通效率。

1世界粮食物流的发展新趋势

当今世界,国际粮食物流的发展呈现出以下一些新的趋势。

1.1粮食物流设施的技术水平越来越高

现代化的粮食物流要求对传统物流设施加大改造力度,提高自动化和现代化的水平,使粮食物流的各个环节能够做到运行顺畅。另外,粮食物流设施还应该具备柔性化,能够迅速随着市场而变化。

1.2粮食物流的流通加工技术进一步提升

许多新的加工技术和工艺被运用到粮食的流通加工中来,粮食物流中的深加工和精加工进一步提升。人们不但对粮食主产品进行更有效的加工,而且对一些粮食副产品甚至废弃品进行深度开发,大大提高了利润水平。

1.3粮食物流与电子商务的结合越来越密切

电子商务促进了粮食交易的增加,而粮食物流又把交易后的粮食送达到客户手里,为电子商务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基本保障。与此同时粮食物流还在向网络化、智能化、柔性化、信息化、自动化方向转变,以便更好地满足电子商务的要求。

1.4粮食物流中集装箱运输的比重不断上升

集装箱运输在粮食物流中虽然所占的比例不大,品种不多,但发展趋势却稳步上升,相信不需太长时间,其比例将会与粮食的散装运输等量齐观。

1.5粮食物流的管理更加专业化

现代粮食物流要求粮食物流管理人员具备较高水平,他们应具有现代物流的经营理念、管理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使用现代物流的各种设施设备,高效地进行现代粮食物流管理。

2中国粮食物流取得的成果

2.1粮食物流的现代化设施和设备建设初具规模

我国现代化的粮仓体系已经基本建立,目前共有6万多个粮仓,其中大约3万个仍在从事粮食流通工作,仓容高达29364万吨,有效仓容达到24706万吨;所需使用的设施和设备的现代化程度明显提升;基本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体系健全,布局合理的粮食加工体系,粮食加工的设备和技术进一步提高,部分粮食加工企业已成长为具备相当规模和实力的产业化龙头企业。

2.2粮食储存的技术和手段获得突破

我国的政府和行业管理机关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粮食储存的技术标准,许多粮食储存的新技术和新工艺被应用到实践中去。此外我国还大力推广电子信息技术和粮仓现代化建设的结合,建设了一批具备信息化、网络化管理能力的大中型粮仓。

2.3粮食运输能力大增

在我国的粮食运输中,铁路运输占了粮食总运量的一半,500公里以上的铁路运输能力在2003年超过了1亿吨。公路运输占了粮食总运量的三成,年公路粮食运量达到1.1亿~1.2亿吨。水路运输占粮食总运量的二成,在1998―2002年,粮食装船出港为1999万~2966万吨,入港为1816万~2599万吨,内河粮食运输为300万吨。集装箱运输粮食目前所占比例不大,但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2.4粮食加工技术进一步提高,范围进一步扩大

由于大量采用新技术、新工艺,粮食加工向专业化和综合利用方向转变。例如,稻米加工在营养强化、配置加工、调质、增黏、增香方面的水平比过去明显提高;小麦加工能够生产高等级的专用粉和多种变性淀粉;综合利用产品如米糠产品、高蛋白米粉等越来越多。

2.5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粮食仓储管理体系

国家粮食主管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新的粮食仓储的技术规程和规定,指导我国新型仓库和相关技术设备的推广和使用。各级粮食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企业共同协作,改善了粮食运输的信息收集、合理调度、安全保障、散装运输推广、人才培养等工作。

3中国粮食物流存在的弊端

虽然我国在粮食物流的建设上取得了较大成果,但仍存在如下弊端。

3.1现代粮食物流的观念有待建立

许多从业人员把粮食物流仅仅看成是粮食的储运和装卸等作业,没有认识到粮食的生产布局、种植结构调整和品种流向也属于粮食物流,结果是只重视粮食物流的业务表现形式,忽视了粮食物流的前提和基础。即使是在粮食物流的业务表现上,也只重视单个企业的盈利和合理运作,而忽视了整个社会的资源整合。

3.2粮食物流的设施设备总体落后

主要表现在粮仓仓容不足,储运设施设备低效,机械化、自动化输送水平较低,粮食在物流过程中效率低、损耗大、成本高、利润少。

3.3粮食物流技术存在瓶颈

我国的粮食运输、存储、装卸搬运、流通加工以及信息处理等环节的技术都存在较为明显的瓶颈。例如,粮食运输缺乏先进的计量输送设备、散粮接卸设施、专用运输工具;粮食仓储缺乏计算机管理手段、先进的品质检测方式和生态储粮方式;粮食加工缺乏粮油的深加工、精加工和综合利用;信息建设缺乏适应具体操作的粮食物流信息系统等,这些都阻碍了我国粮食物流的发展。

3.4粮食物流的宏观调控缺乏力度

我国在粮食物流的宏观调控方面还存在一些弊端,主要有:粮食部门只能在本系统内部的粮源组织和其他一些环节进行协调,对系统外部的环节如铁路、交通等则无能为力;粮食物流的规章制度与市场经济现实状况严重脱节;粮食流通市场各自为政,粮食无序流动严重;粮食物流设施建设缺乏科学论证和有效管理,等等。

3.5粮食物流人才严重缺乏

现代粮食物流的从业人员需要具备先进的物流理念,掌握先进的物流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运用各种现代化的物流设施和设备,精通粮食物流的经营和管理,并且具有国际视角和创新精神。而这些正是我国目前粮食物流的从业人员所严重缺乏的。

4中国粮食物流现代化建设的建议

由于我国的粮食物流存在上述弊端,我们应该借鉴国际粮食物流的先进经验,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对中国的粮食物流采取各种措施,使之成为中国粮食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有力保障。

4.1要树立正确的现代粮食物流观念

要从生产到销售的整个价值链来看待粮食物流,首先要确保粮食生产布局合理,这是粮食物流科学化的基础;其次要确定合理的粮食流向,这是粮食物流科学化的前提;再次要组织经济高效的粮食储运,高附加值高利用率的粮食加工,这是粮食科学化的具体表现;最后还要由政府从宏观上对粮食物流进行正确调控,这是粮食物流科学化的保障。总之要站在全局的角度,充分地整合全社会的资源,提高粮食物流的效率。

4.2要加强粮食物流设施设备的建设

各级政府部门以及企业应进一步加大投入和支持力度,对物流设施设备进行更新、改造和完善配套。如在仓储方面进行粮情监测、谷物冷却、环流熏蒸、机械通风等技术设施配套;在运输方面增加散粮的计重、自动接卸设备和专业运输工具;在加工方面使用和研发先进的设备,增加粮食的深加工、精加工和综合利用;等等。总之要提高我国粮食物流设施设备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使粮食物流的各个环节能够无缝衔接。

4.3要提高粮食物流的技术水平

我们应该借助相关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借鉴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对粮食物流技术、物流体系和物流管理领域进行深入的研究,组织科技骨干对粮食的储存、运输和加工等各个环节进行技术攻关,争取早日突破我国粮食物流的技术瓶颈,推动我国粮食物流的发展。

4.4要加强粮食物流的宏观调控力度

政府应承担起粮食物流的宏观调控的职责,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在进行宏观调控过程中,政府应通过合理的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来管理和引导粮食物流向合理方向发展。例如,制定粮食物流的长远发展规划,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引导和管理粮食物流的发展;向全社会免费提供粮食物流的相关信息和政策指导;成立专门性的调控机构负责统一协调政策性和经营性两种粮食物流的组织和运行;协调与论证粮食库、厂的选址和建设,合理规划粮食的品种流向等。

4.5要加速培养粮食物流人才

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全社会都应投入到这个工作中去。政府应对人才培养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和帮助;高校和科研院所应根据市场的需求状况培养适用的人才;企业可以进行岗位理论和业务培训,在必要时可以派遣员工去高校和科研院所深造。同时还可以积极地与国外进行广泛交流,引进国内外的专家和学者,加速我国的粮食物流人才培养进程,早日完成我国粮食物流的现代化建设。

参考文献:

[1]邹凤羽.当代国际粮食科技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J].世界农业,2007(5):13-16.

[2]王遐见.粮食流通与现代物流[J].农业经济问题,2004(5):21-24.

[3]廖红丰,杜长乐.关于我国粮食物流现代化的思考[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13-16.

[4]王遐见.论粮食流通的现代化取向[J].经济体制改革,2004(3):44-47.

[5]赵英霞.加快发展中国农业物流的对策[J].商业研究,2006(1):190-191.

粮食工程论文范文10

当前,河北省粮食行业已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市场经济对广大干部职工在知识、技能、综合素质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才能够满足并适应这一新要求是粮食行业职业教育培训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一)粮食行业机构、从业人员及职工教育情况

1.行业机构和人员总量缩减。2006年至2010年,随着粮食系统体制改革的推进,全国粮食行业总体呈现机构总量、系统职工总数递减趋势。2.从业人员文化水平总体偏低。近两年,全行业大专以上学历约占从业人员总数的39%,高中及以下学历人员占61%,后者远远大于前者,充分说明提高粮食行业职工整体文化素质、业务能力任务艰巨。3.职工参训类别多种多样,培训内容参差不齐。这两年,河北省粮食行业举办各种类型培训班,其中政治理论培训班、公务人员培训班、企事业管理人员培训班、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班、职业技能培训班等。从数据看,政治理论培训班次较多,专业技术及技能培训较少。各类从业人员中,公务员及专业技术人员参训率较高,而管理人员及工人参训率较低。4.职业技能培训逐步推广。从2006年起,河北省粮食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培训及鉴定工作开始实施,2006年9月23-24日,河北省举办了首次粮食行业特有工种粮油保管员国家四级(中级工)职业资格培训及鉴定工作。随后近十年内,各级粮食部门逐步提高了职业技能参训意识。通过开展粮食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术培训,向省内粮食企业等诸多单位输送了大批技能合格的中高级粮油保管员、质量检验员,进一步优化了河北省粮食行业从业人员知识技能结构,提高了行业人员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

(二)粮食行业职业教育培训建设存在问题

1.培训职责有待进一步明确。河北省作为全国粮食行业特有工种职业培训及技能鉴定4个实施试点省份之一,按照国家粮食局的安排部署,组建了专门的粮食行业职业教育培训基地及粮食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为河北粮食行业职业教育培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出现了培训机构与参训企业职责界定不明确、运行体制不顺等问题。随着各地进一步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产权制度改革,国有粮企从业人员锐减,非国有粮食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民营和个体粮油加工增长较快。在这个背景下,对非国家粮企从业人员进行职业培训摆在面前,均需要有关部门对职业教育和培训的相关职能进行明确界定。2.培训机制亟待进一步完善。由于受到培训资金、培训师资以及各部门单位的参培意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现有培训机制缺乏一定的连续性和系统性,直接面向基层和一线的培训活动不多;同时培训方式及培训渠道受限较多,不能有效地为广大粮食行业干部职工提供深层次、新理念、高水准的理论培训和指导。3.培训评估有待进一步改进。职业技能培训的目的是为行业发展提供专业人才支持。粮食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有其特殊性,粮食行业人才的教育培训也有其特殊性。因此,粮食行业职业教育培训的目标应该面向粮食工作实际和基层,及时了解粮食行业对职业技能培训的需求。比如近年来粮食加工类职业技能培训开展比较缓慢,缺乏科学的评估。培训机构如何做到把职业培训同企业发展需要紧密结合起来,使职工可以学以致用,是培训的目的。4.培训经费有待进一步保障。近年来,河北省粮食行业公务员参训率最高,其次是技术人员,广大企业职工参训率较低,尤其是非国有粮企人员参训率更低。事实说明,一方面缺乏有效提高粮食行业职工教育培训水平的管控机制;另一方面,培训机构缺乏资金支持无法开展适应对路、推广普及的教育项目。

二、河北省粮食行业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展望及思考

从总大体来看,河北省粮食行业职业教育培训取得了一些成绩,走过了一段比较曲折的发展道路。从长远说,发展粮食行业职业教育培训必须端正指导思想,必须为粮食行业工作服务,必须建立一个能主动适应粮食工作发展需要的教育体系。结合河北省实际,就如何做好新时期粮食行业职业教育培训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业内人士参考。

(一)树立起粮食行业科学的教育培训发展观

新时期粮食行业开展职业教育培训工作要转变思想观念,要高度认识和把握全行业职业培训工作,树立起粮食行业科学的教育培训发展观,以全新的理论和方法重新定位和发展粮食行业职业教育培训工作。1.树立粮食行业现代人才观。树立现代人才观,主要是要重视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全面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如何把国粮局人才规划纲要在粮食行业得以贯彻实施,则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确保人才规模稳步增长;二是在粮食行业引进高层次人才,提高人才竞争优势;三是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创新人才工作机制。针对粮食行业人才素质相对较低,专业技术水平相对弱的情况,应该加大人才引进的力度,选人用人应向高技能人才倾斜,吸引更多人才投身粮食行业,并加强重视高技能人才的培训,使其在粮食行业发挥带头作用。2.树立粮食行业职业学习观。要实现现代职业学习手段多样化。首先,继续发挥粮食行业传统教育培训手段。完善在职人员学习专业知识的培训机构设置,粮食行业传统教育培训具有不可替代性,考虑在职进修学习掌握粮油知识,进一步提升人员素质。其次,发展粮食行业现代远程教育,满足全行业人员职业培训需求,并根据变化情况不断加以调整,把粮食行业现代远程教育作为实现职业教育培训工作跨越式发展的必经途径。目前,大环境为粮食行业开展远程教育提供了一些有利条件。一是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为开展远程教育提供了社会基础;二是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在实践中的成熟运用为系统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技术和经验;三是粮食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开展从制度上保证了粮食行业远程教育的生源。通过远程教育系统网络,为广大公务员、企业管理人员、职业技术职工提供信息及咨询服务,可以起到传统教育手段所不及的效果。3.把握好粮食行业职业教育培训的定位与方向。粮食行业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应坚持“工学结合”特色,以培养高技能人才,突出应职能力培养,强化操作技能实训为目标,注重产、学、研三方的有效结合,在培训机构与企业之间搭建起人才供需和科研转化的沟通平台,使行业教育培训更好地为行业发展做服务。

(二)持续有效地做好粮食行业教育培训的建设和管理

1.构建一套粮食行业科学规范运行的师资培训体系。有效的粮食行业师资培训体系应包括培训需求分析、培训目标确立、拟定实施方案、科学评价改进等内容的完整的运行系统。一是师资培训需求分析,必须依据粮食行业发展的总体需要,紧紧围绕实现从业人员对师资队伍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展开。二是在确定培训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有关部门应制定出一个周期内的培训实施方案,对师资培训进行整体策划与设计。三是建立粮食行业师资人才信息库。有关部门做好基础性工作,可以大力推广和应用高技能人才绝招绝技和技术创新成果。2.宣传普及粮食行业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2005年11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粮食局联合颁布了粮油保管员等7个粮食行业国家职业标准。同时,国家组织编写的粮油保管员、粮油质量检验员、粮油竞价交易员等职业技能培训系列教程陆续出版发行。宣传推广粮食行业国家职业标准推广及职业技能培训教程的使用,就要重视粮食行业特有职业(工种)技能培训工作的开展,粮食行业特有职业(工种)技能培训工作的实施与管理,是对粮食行业教育培训资源的整合,能够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粮食职业技术院校、培训机构以及企业在职业技能培训中的作用。3.努力提高职业技能培训的实用性。培训的实用性、针对性直接决定了受训人员在从业单位能够发挥的作用。培训机构要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师资,面向行业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培训要以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为主要培训内容,使其达到国家职业标准的要求。在职业技能培训内容上,要结合生产一线的实际情况,灵活设置学习内容,实行订单培训,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达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的效果;在培训目的上,提高受训者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职业培训的质量和水平。

(三)争取财政支持,促进粮食行业教育培训工作深入发展

粮食工程论文范文11

关键词:粮食安全 预警监测 模式启示

确保全国粮食安全是关乎国计民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大事,这就要求对粮食安全进行预警和监测,并用正确的决策对粮食安全进行调控。为适应新形势下湖南省粮食安全领域发展变化的新要求,研究适合省情的粮食安全预警系统,为粮食宏观调控部门提供科学快速的决策支持工具,成为当前粮食安全科研工作的重要任务。由于每个省的地理人口以及自然环境等因素存在种种差异,使得各省在粮食安全预警监测模式上均有不同,所以不能盲目引用。

国内粮食安全预警监测模型分析

目前,国内对粮食安全预警监测研究已有了一定的成就。粮食安全预警监测系统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到粮食生产、流通、消费、储备等各个环节,其指导思想就是在出现粮食不安全时,立即启动系统中相应的调控措施,确保粮食市场安全、社会稳定。当然,系统采取的措施应当是可操作的、有效的。因此,粮食安全预警系统是应对粮食不安全警报而建立的,用来消除、防范、抵御粮食不安全,实现粮食安全。本文分别以上海、河北、福建为例介绍。

(一)上海市粮食安全预警监测模型

上海是一个特大型的粮食消费城市,一个由市场检测、信息收集、数据分析、先兆预警等环节有序衔接的粮食安全预警监测体系在上海已经逐渐成型。这个预警监测模式的特点是能够即时应对粮食市场的供求波动。上海信息监测网络涵盖了九个大型粮食批发市场、五个粮油加工、销售骨干企业以及19个区县的粮食市场。其中有33个监测点,这些监控点按照每天每周每月的不同要求,将各自的进货量、销售量、价格等数据上报汇总。粮食预警监测体系就根据这些数据进行监测。

随着上海粮食流通市场的发展,监测点的数量和检测网络的规模都将不断的扩大。除此之外,上海还密切关注周边地区和粮食主产区、主销区的市场走势,以及国际农产品现货、期货的市场行情。业内人士认为,在广泛监测和信息收集的基础上,粮食预警监测体系将对粮食市场的供求情况进行分析。判断粮食市场的变化趋势,进而实现先兆预警,然后即时采取应对措施。

(二)河北省粮食安全预警监测模型

建国以来河北省的粮食生产得到了稳定的发展,1949年河北省粮食产量仅为469.5万吨,到1998年河北省粮食产量已经达到2917万吨,50年来增长了521.96%。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粮食生产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2007年河北粮食产量为2841.6万吨,与1978年相比河北省粮食年产量增长了68.3%,增加了1153万吨。但是河北省粮食增产速度时快时慢,有时甚至出现负的增长,由于种种原因河北省粮食产量在年度间的分布并不平均,而且还存在品种结构不合理,因而需要生产预警系统来对其进行监测和预警。目前,河北已经研究出粮食安全预警监测系统,它的特点是把经济波动理论、经济预警理论运用到粮食安全预警监测分析之中,并运用灰色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计算手段,以及扩散指数法和预警灯图法对河北的粮食生产进行了实证和预警。这种模式的建立已经成为河北省研究粮食安全预警监测体系的一个重要成果。

(三)福建省粮食安全预警监测模型

为了确定粮食生产警情,福建省也建立了粮食安全预警监测系统。它的特点是研究福建省粮食总产量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以粮食产量作为被解释变量建立计量经济学方程。福建省对粮食生产一直持积极支持与鼓励的政策,但是福建省粮食生产尚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所以影响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是投入要素,而不是需求,故在方程中应选择主要投入要素作为影响粮食产量的主要变量,诸如农业劳动力x1、粮食作物播种面积x2、化肥使用量x3、农机动力 x4等,用这4个变量作为解释变量(数据来源:福建省统计年鉴),建立方程,经参数估计和检验后发现,由于我国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充足,农业机械虽然在提高产量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并非关键的作用,因而农机劳动力在方程中并不显著。重新建立模型,计算结果如下:

模型1: ln(y)=o 7340741n(x2)+0.186691n(x3/x2)+u

(0.056382) (0.10234)

(13.02) (1.824)

r2=0.99987,f = 59234.33832,

se =0.07582,d.w =1.49310

模型2:in(y)=0.8065071n(x1)一0.1731421n(x2)+v

(0.108729) (0.089483)

(7.418)(1.935)

其中方程下方第1行为参数估计值的标准误差,第2行为对应参数的t的检验统计量值。r2为较正可决系数。模型1的参数估计值0.734074,0.18669分别为播种面积,每亩化肥使用量的产出弹性。即播种面积增加1%,产量增长0.734074%;每亩化肥使用量是这样的:播种面积增加1%,产量增长0.18669%。所以模型1通过经济意义的检验。类似地,模型2也通过经济意义的检验两个模型的方程和变量都很显著,拟合优度也都很高,接近于1。两个模型的随机干扰项都不存在一阶自相关。由于未采用截面数据作样本,且观察值全部为实物量单位,两个模型随机干扰项的异方差性可以避免。因而两个模型都是较理想模型。

(四)粮食安全预警监测体系相关研究

尽管国内的粮食安全预警监测系统是根据不同的省份来设计的。不过它们有这样一个共同的模式。这种共同的模式可归纳如下:粮食安全预警监测系统由信息网络、信息处理、信息、预警指标、发出预警信号等子系统构成。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

信息网络,它能借助现代互联网工具将遍及全省的粮食信息网点相互连接,并有效且及时的将收集到的信息传递到预警系统进行处理。这种预警监测系统,对可能发生的问题早作防范,然后信息处理。信息模式的特点是将信息处理形成信息网络,加强对粮食市场监测,及时收集、分析监测省内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预警系统根据信息处理结果,即时将这些信息定期提供给政府及有关部门,作为粮食行政管理和宏观调控的参考,采用适当的渠道定期向社会,使粮食生产者,经营者及时了解市场动态和有关政策法规,调整生产计划或经营策略,以期达到调节市场供求平衡目的。预警指标,建立灵敏、准确提供信息的粮食安全预警系统,进行粮食安全预警。需要选择科学、合理的预警指标,因为从这些指标中可以判断粮食安全与否,如粮食生产、需求、进出口、储备、粮食价格等方面的指标。所以要建立某省粮食安全预警监测系统就要根据该省粮食生产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对系统进行设计。

国内粮食安全预警监测模式的启示

通过对以上三个省份的具体分析,以及对国内研究的归纳,我们可以看到任何一种粮食安全预警监测模式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都是根据各自省份的具体情况来设计的粮食安全预警监测系统。我们不能盲目的借鉴。但是可以借鉴别人好的经验。其中适用于湖南省的可归纳成如下几个方面:

粮食安全预警监测指标体系的设置是建立粮食安全预警监测系统的关键,国内对有关粮食安全的研究比较多,但对地区粮食安全预警的研究较少,分省尺度上的粮食安全预警监测不仅受国家整体水平上的粮食安全的制约还受各省具体粮食安全影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设计湖南省粮食安全预警指标体系时考虑的警情指标较全国尺度要少,可以忽略国际粮食供需变化的影响,同时重点考虑涉及湖南地区本身的指标。

本文认为可以将预警指标设置如下:粮食亩产增长率,受灾面积增长率,播种面积增长率,食品工业产值增长率,人口增长率,化肥销量增长率,农药销量增长率,役畜拥有量增长率,农民与非农业居民人均消费水平比例增长率,财政支农资金增长率,有效灌溉面积增长率,农业商品率增长率,农业生产资料零售价格指数,粮食收购价格指数,粮食经济作物比价,农用机械动力增长率,化肥价格指数,另外,农资价格是一个重要指标,由于受农民本身货币购买能力的限制,农资涨价对农民的购买能力更是雪上加霜。所以监测好农资价格是影响农民投资积极性的关键因素。

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建立一套自动的预警监测系统。网络不仅可以提高预警监测的准确性还可以提高办事效率。利用统计信息和遥感估产信息动态分析区域粮食的年度和年内供求状况,对湖南省粮食供需总量和结构平衡进行预测和预警。这将为我省粮食宏观调控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支持,为各粮食部门提供方便有用的信息参考发挥着重要作用。

湖南构建粮食安全预警监测模式的思路

从湖南粮食生产的实际出发,把经济理论、经济预警理论运用到湖南省粮食生产中,进行粮食生产的监测预警研究,根据监测、信息收集、数据分析、先兆预警等有序的环节建立湖南粮食安全预警监测系统,从粮食生产增长率的角度去发现湖南粮食生产中潜在的问题。

预警就是对事物发展的未来状态进行测度,预报不正常的时空范围和危害程度以及提出防范措施。粮食生产预警系统是为了防止粮食生产运行偏离正常发展轨道或可能出现危机而建立的报警系统。湖南是农业大省,自然条件优越,水稻产量居全国第一。但近些年其耕地面积呈下降趋势,2000年湖南耕地面积为507.98万顷,而到2003年耕地面积只有452.98万顷,平均下降13.75万顷/年,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耕地面积少有回升,但是增长速度缓慢。

从湖南粮食生产的实际出发,运用预警的有关理论,进行粮食生产的监测预警研究,构建湖南省粮食生产监测预警系统。这种系统从逻辑上讲应包括这样几个阶段:明确警情,寻找警源,分析警兆并预报警度。这里,明确警情是大前提,是预警研究的基础,而寻找警源,分析警兆属于对警情的因素分析,预报警度则是预警的最终目标。湖南粮食生产监测预警是根据粮食生产所出现的严重偏离正常的状态,在未造成粮食生产灾害之前进行预测、预报及调控。湖南粮食安全监测预警模型就是依据宏观经济预警的逻辑过程,即确定警情,寻找警源,分析警兆,预报警度,并对湖南省进行粮食生产预警研究。通过探索建立湖南粮食安全预警监测系统,做到有备无患,加强对湖南省粮食市场供求形势的监测和预警分析,及时了解市场行情,准确把握市场动态,科学分析市场走势,确保湖南省粮食安全。对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以及社会稳定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贡光禹译.谁来养活中国——中国未来的粮食危机.未来与发展[j],1995.2

粮食工程论文范文12

从去年11月份开始,先是河南、山东、江苏等粮食主产区粮价以超过10%的速度上涨,接着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食用油和面粉价格“跳高式”上涨。为平抑快速上涨的粮食价格,在2006年最后两个月时间内,代表国家意志的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储粮)先后7次,公开拍卖临时储存小麦502万吨。

什么都可以涨价,为什么农民的粮食不可以涨?乐观者可以宣称,粮食涨价是让城市居民掏腰包补贴了八亿农民,事实上,在这场粮食风波中,中储粮一边极力在平抑粮价,一边也在通过各种方式,小心翼翼地向公众表示:这轮粮食涨价是应当的,有利于农民增收。

但如同石油、电力等具有垄断性质的机构一样,公共产品价格一上涨,中储粮严格执行国家政策的托市收购行为就被不少批评家和媒体认为是粮价上涨的罪魁祸首,粮价上涨的利润大部分流入了处于流通环节的中储粮手里,而非农民的腰包。

耕地逐年减少,人口逐年增加,一边是逐渐承受不起生活成本增加的城市居民,一边是急需增加收入的中国农民,内有粮食流通体制的梗阻,外有虎视眈眈的国际炒家在紧盯着“中国粮”,作为粮食净进口国的中国,粮食问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复杂过。

但可以预见的是。这轮起于2006年年末的粮食风波,不会再像10多年前那样,演变成抢购风潮,但是,这场风波对于我们的价值,不应该仅仅是对粮食流通体制的反思。

粮食两端的城市和农村

在这场粮食风波里,似乎没有人做错什么。国家为保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制订了托市收购的政策,作为国家意志的执行者,中储粮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收购农民粮食,顺价销售所得利润上缴中央财政。

12月22日,中储粮在北京召开新闻会,其新闻发言人何清明表示:粮油价格上涨与诸多因素有关,如国际上主要粮食品种价格上涨、国内两节临近、需求量增加等,以此回击各界对其依靠垄断地位为自己谋取不合理利润的质疑。

媒体一直在批评,粮食涨价的好处并没有全部给予农民,但是,一个最基本的常识是,对于农民来说,粮食涨价总比降价好。粮食价格上涨,会带来一系列物价上涨,最直接受到损害的,就是需要为此承担生活成本增加痛苦的城市居民。

当这一理论上存在的逻辑,在2006年年末突如其来地成为现实后,政府不得不采取紧急措施打压粮价,事实上,相对于同期国际粮食价格的上涨,中国的涨幅并不算离谱。在世界最大的农产品期货市场芝加哥期货市场上,今年主要粮食品种的期货价格纷纷创下10年来的新高,和去年同期相比上涨11.3%。

这场风波中,人们把批评的目光投向了公共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弊端,中储粮成了靶子,但如果粮食涨价的实惠真落入了农民口袋呢?事实上,经过制度设计的调整,这是相对容易实现的事情,到那个时候,粮食价格大涨就会受到人们欢迎吗?当种粮农民的利益与城市居民的切身利益发生直接冲突时,政府公共政策会如何转向?人们不得而知。

让农民安心地在家种粮食,一并告诉他们,这样才能致富――2006年的粮食风波,从一个侧面证明了:这永远只是一个善意的谎言。粮食问题非常重要,但更多的时候,它更像是一个伪问题。

许多发达国家农业所占GDP的份额不到5%,日本的食品自给率不到40%,中国人对于粮食和耕地问题的过分担忧以及由此衍生的一系列保护措施,是否过于保守?更多的经济学家们在宣称:中国的问题在于迅速地工业化、城市化,帮助农民成为市民,而不是补贴他们种粮食。

该怎么应对农民?该怎么应对土地?该怎么应对国际市场?重新系统地认识中国的粮食问题,比任何时候都来得迫切。从这个意义上讲,经济学家茅于轼给出的评价听来更为坦诚:许多人思想还没有转过弯来,还在为粮食问题和保护耕地过分担忧,这种担忧某种程度上妨碍了我国的工业化过程。

茅于轼说,减少农业人口是我国各种工作中最艰难的一项任务,用帮助农民转业,提供培训和就业信息,组织融入城市的方法来帮助他们,而不是补贴种粮,补贴化肥,提高农产品的进口税等。

事实上,1980年代以来的中国,正在进行着的正是急速工业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土地不断减少,耕地大量抛荒,农民们离开土地去寻找收入更高的工作。

城市在不断壮大,农村在急剧缩小,中国早已是粮食的净进口国,但大家却没有饿肚子,农民还是卖粮难。如果不是冷不丁冒出的粮食涨价风波,谁还会记得那些种粮的农民?

中国还会出现粮荒吗?

1993年末,中国曾经有过一次与今天类似的粮价上涨风潮,一度引起了世界舆论的广泛关注,关于“中国人能不能养活自己”的争论持续了好几年。

那次风波除带来了抢购风潮,还带来了著名的“布朗预言”。1994年,时任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的L.布朗以《谁来养活中国》的文章轰动世界,他在文中预言:在1990~2030年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谷物进口国,中国的经济繁荣将使世界进入粮食短缺时代,由于中国的大量进口,世界市场粮价将大幅度上升,进而剥夺第三世界的低收入国家和低收入人口的食品权利,加剧世界的贫困问题。

布朗的结论多少有些危言耸听,并已经被中国的现实所击破,但是,他所称的人口增长、耕地减少、土壤恶化、水资源短缺,以及粮食增长率的递减等,现在看都是当前中国面临的严重问题。中国的粮食危机,实际上就是国土危机和人口危机。

来自国土资源部的数据显示,1996年以来,由于工业用地、铁路修建、公路网延伸以及其他建设用地,农业用地已经锐减了600多万公顷,人均耕地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

减少耕地的趋势集中表现在沙漠化扩大,农用地转非农用地,改种较高价值作物以及双季作物减少,许多粮农改种水果和蔬菜,以求增加收入。在中国每增加20辆汽车大约需要硬化一个足球场大小的土地用于停车位、街道和高速公路建设。

农民的粮食种得再漂亮,也无法收取现代化产业链条上的高收益。但是,农民都不种粮食了'谁来养活中国?布朗预言的结论可以不相信,但是他提出的命题,却无法回避。

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未来5年“耕地保有量保持1.2亿公顷”被作为具有法律效力的约束性指标写入。这也可看作是国家对于耕地和粮食问题的一个底线。

问题是,这个底线设定得是否合理、可行?推崇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学者不断对中国过分保护耕地的措施进行质疑,认为这会影响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与城市化

的迫切程度相比,保护耕地应该排在其次,因为粮食已经不是问题,完全没有必要死守住耕地面积。在执行层面,中央政府的严令并没有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耕地的减少,并没有得到有效遏止。

2006年12月17日,国家农业部了《全国粮食生产发展规划2006~2020年》。

农业部副部长张宝文说,虽然粮食生产连续3年丰收,但中国粮食依旧产不供需,产需自给率大体在97%左右。从长远看,粮食生产受资源、气候、技术、市场制约和种粮比较效益影响,产量大幅度增长的难度很大。而随着人口增长,畜牧业和粮食加工业的快速发展,粮食消费量继续增加的趋势不可逆转。

粮食问题不会把中华民族现代化的步伐打断。2006年5月23日,国务院总理在人民大会堂科协七大上,对科学家们说,目前我们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未来10年人口将增加两亿,要求农业大幅度增产;另―方面城镇化、工业化还要占用耕地,非农业用水越来越多。美国一个名叫布朗的提出一个问题:“谁来养活中国?”出了书。我看只能靠科技养活,靠中国人的智慧养活中国。

当国际市场注入“中国因素”

事实上,这个世界从来不缺少粮食,只需浏览一下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年鉴和其他出版物,就很清楚,世界的粮食产量、贸易量都在不断增长,世界粮食进口的头号大国并不是有13亿人口的中国,而是1亿多人口的日本,排在第二的是不及中国人口4%的韩国!

发达国家的农场主为“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持续发展”,休耕了几千万公顷的土地,但显然不是由于环境问题使他们的粮食生产能力遭到了破坏,而是政府对粮食产量过剩加强了控制,那里粮食生产的潜力远远没有发挥出来。

数据清楚地表明,世界市场不缺粮,只要有足够的外汇储备,不会有挨饿的危险。日、韩如此,中国同样。与布朗的悲观不同的是,更多乐观的经济学家推算出,中国的粮食可以依靠国际市场来满足,粮食需求缺口即使达到10%,也完全没有必要恐慌。

但在2004年,当国务院新闻发言人向国人宣告中国成为粮食净进口国时,激起的争论让人吃惊。此前的2003年,粮食产量连续5年下滑,跌至1990年以来的最低点。随后,国家采取了异常的耕地保护措施,并想尽各种办法鼓励农民种粮食。这些措施很快稳定了中国的粮食产量,从2004年开始,连续3年增产。如果中国的粮食缺口真达到了10%,想从国际市场上把粮食买回来,却不会是想象中的那么容易。这需要一种对国际市场的信任。但“中国因素”的尴尬遭遇,无疑在加剧着政策的保守性。

在国际期货市场上,只要中国交易员放张大点的单子,都会成为国际投机资金关注的对象,因为赚钱的好机会又来了,无论原油、金属或农产品,价格都会扶摇直上,“中国因素”成了国际炒家疯狂掠夺财富的工具。从2003年以来,“中航油事件”、“中储棉事件”、“大豆风波”、“铁矿石涨价”、“高价买石油”、“国储铜事件”等一系列风波几乎让国人对我们的交易员丧失了信心。在数千亿国际投机资金的攻击下,中国已经为自己对规则的生疏和缺乏技巧付出了沉重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