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老年护理知识培训

老年护理知识培训

时间:2023-06-06 09:01:20

老年护理知识培训

老年护理知识培训范文1

【摘要】目的 了解上海市老年护理医院护理人员的教育现状和教育需求,为老年护理医院的护理人员教育培训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自行设计的老年护理医院的护理人员教育现状及教育需求量表对徐汇区5所老年护理医院的32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81.5%的调查对象在校期间学习过老年护理课程;68.8%的调查对象曾参加老年护理岗位培训;96.9%的调查对象希望参加老年护理岗位培训。结论 老年护理在校课程需要调整课时,提高实践比例,岗位培训需要增加培训内容,丰富培训形式。

【关键词】老年护理 教育需求 现状调查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平均预期寿命普遍延长。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为全球老年人口的1/5[1] 。近年来,上海市人口老龄化现象也日益加剧,2009年沪籍人口中60岁以上人口占23.4%,65岁以上人口占17.1%,高于国际公认的老龄化标准;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等年龄相关的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居高不下[2]。因此,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必然给社会、家庭、医疗保健带来巨大的压力,同时也对老年护理事业提出了新的挑战。本研究通过对徐汇区5家老年护理医院中护理人员的教育现状及需求进行调查,为推进老年护理教育的发展提出建议。

1 对象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

上海市5所老年护理医院32名护理人员。

1.2 调查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共发放问卷32份,收回32份,问卷有效率100%。

1.3 调查内容

在查阅大量文献和结合研究目的的基础上形成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三部分:护士一般资料、教育现状、教育需求。

1.4 统计学方法

资料采用SPSS13.0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所用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分析和X2检验。α值取0.05作为检验水准,P值为双侧概率。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的一般资料

调查对象32名护理人员均为女性,平均年龄(36.8±10.7)岁,最小年龄24岁,最大年龄59岁。职称:护士7人(21.9%),护师16人(50%),主管护师 9人(28.1%)。学历:中专12人(37.5%),大专15人(46.9%),本科5人(15.6%)。从事老年护理工作年限:1-25年。

2.2 老年护理教育现状

2.2.1 在校教育情况:81.5%的调查对象在校期间学习过老年护理课程(包括职后学历教育),其中23.1%的是通过自学考试,76.9%的是参加函授或夜大。她们普遍认为在校教育对掌握老年护理知识理论及操作技能有帮助,但由于缺少实践的时间,因而知识理解不全面,掌握不牢固。

2.2.2 岗位培训:68.8%的调查对象曾参加过岗位培训,其中77.3%的人员参加过区级及以上的培训。参加培训人员认为通过培训,对掌握老年护理专业理论知识和老年护理专业操作技能有帮助,对培训的内容、方法均表示满意。但63.6%的人员认为培训时间太短,课程内容太多,针对性不强。

2.3 老年护理医院护理人员的教育需求

表1显示了老年护理医院护理人员相关知识的需求情况。在调查中96.9%的人员认为对老年护理医院的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很有必要。其中,对心理护理的相关理论和技巧有100%表示需要,对老年护理的先进理念与方法有96.9%的人员表示需要。93.8%的人员认为参加相关知识的培训是为了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和工作的需要,96.9%的人员愿意参加老年护理知识培训,并希望通过培训方式获取更多的老年护理知识最新的医疗信息。81.3%的人员希望培训方式是专题讲座。面对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的现状,为了满足时展的需要,学校作为培养医学人才的基地,应重视和加强老年医学教育,尤其是老年护理人才的教育,尽快为社会准备知识层次较高、理论较为系统的老年护理的人才[3]。

3 讨论

3.1 老年护理教育现状与趋势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对老龄事业十分关注。中华护理学会倡导要发展和完善我国的社区老年护理。老年护理教育是老年护理发展的基础,目前,在我国高等教育中,老年护理学陆续被全国多所护理高等院校列为必修课程,部分护理院校正酝酿开设老年护理专业,护理研究生教育中也设立了老年护理研究方向[4]。在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老年护理事业发展非常迅速。2003年,美国卡罗莱纳洲北方大学护理学院就开设了3年的老年护理课程。2007年,澳大利亚福林德斯大学护理学院与5个老人护理机构进行老年护理教育合作关系的课程研究[5]。

3.2 老年护理知识在校学历教育需得到重视

老年护理教育包括在校学历教育与岗位培训两方面,而当今在校学习各层次护理专业教育中没有专门的老年护理教育,只在临床护理专业中开设了几十个学时的《老年护理学》课程[6]。本调查中,老年护理在校学历教育中接受过老年护理教育的占9.4%,毕业后参加继续教育接受过老年护理培训的占84.4%,其中62.5%是护理专业函授(夜大),她们所接受的教育是以课堂教育为主,课程安排不尽合理,学习效果不明显。因此,建议在校学历教育中进一步重视老年护理知识的教育,老年护理教育工作者应该结合国内外经验,研究适合我国国情的老年护理发展之路,积极进行课程改革,加大老年护理师资培训,推进老年护理继续教育,加强我国护理人员老年护理能力的培养。

3.3 老年护理培训需进一步加强

关于老年护理在岗位培训方面,本调查中,68.8%的调查对象曾参加过岗位培训,但岗位培训的内容与实际需求之间存在一定差异。虽然岗位培训内容涉及范围较广,但是被调查者认为岗位培训次数太少,培训时间太短,而且方式单调,内容有限。随着老年护理工作的深入普及,护理人员认为,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水平,以满足老年护理工作的需求。本研究中调查对象对岗位培训的次数有更多需求,96.9%的调查对象希望参加老年护理岗位培训,而且希望培训形式多样化,如进行专题讲座后,组织参观学习、提供实践的机会等;希望培训内容增加心理护理的相关理论和技巧、常用的康复护理技术与方法、老年护理的科研方法、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相关理论、方法等技能。因此,在老年护理教育参差不齐的情况下,制订出系统的培训计划,采取多种形式、多种层次及不同专题内容的岗位培训,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从而达到提高护理人员老年护理水平的目的。

4 结论

为保证和提高老年护理服务的质量,满足老年患者日益增长的护理需求,加速老年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是当前一项重要工作,单纯的医疗护理已经不能满足老年人精神、心理、生活等多方面护理的需求。培养合格的老年护理人才,积极应对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满足老龄社会的护理人才需求,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因此,在老年护理的发展中,应重视在校学历教育,并有一定的实践课程安排。在岗位培训方面,应注重培训的内容和形式,提高护理人员的知识和技能水平,从而保证老年护理的工作质量。

参 考 文 献

[1]杨杏英.新形势下人口老龄化与老年护理对策[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9,29(11):830-831.

[2]徐汇区居民健康分析.上海市徐汇区健康报告[R],2010,20.

[3]张雪霞,朱丹.北京地区养老院服务和管理现状[J].护理研究,2006,20(8):1985-1986.

[4]刘慧,沈军,何红燕.我国老年护理发展现状[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8(16)2219.

老年护理知识培训范文2

规范化的专业培训有助于快速提高妇科病房低年资护士的专科知识水平及临床实践能力。通过对本科室低年资护士采取“以老带新”方式进行规范化的专业培训,不断提高低年资护士的临床综合护理能力,以期能达到独立当班,保证护理安全,加速患者康复的目的。

关键词:低年资护士;专科护理能力;培训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8-0218-01

妇科病房专科性较强,对护士的专科知识要求高。而一些“低年资护士”因其缺乏工作经验,且实践能力相对较弱,往往会影响护理质量[1]。为使年轻护士能够更快更好地适应妇科临床工作,我科对低年资护士实行“以老带新”临床培训工作,从而希望更好地提高年轻护士临床实际工作能力。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妇科低年资护士,包括新进护士或者轮转新入科护士。

1.2 培训方法

1.2.1 制定培训目标:

在优质护理服务理念的指引下,以病人为中心,对护士进行全面地优质护理相关内容及专业知识的培训。进一步规范临床护理工作,切实加强基础护理,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给病人提供周到的生活护理、细致的人性化护理,到位的专科护理,做到生活护理和专科护理相结合,生活照顾、病情观察和临床护理不分家。掌握妇科专业基础知识和常用急救技术,能够独立地完成临床工作,能够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护理服务[2]。

1.2.1.1 基础培训目标:

熟悉优质护理的一系列服务要求及流程,掌握妇科病房的各项规章制度及专科护理操作,掌握妇科各常见疾病及紧急情况处理措施,掌握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评估及方法等。

1.2.1.2 实践培训目标:

掌握妇科基础护理工作及常规护理操作技能;掌握各班次工作职责并能胜任各班次工作;能独立完成本专科护理,掌握护理病历书写要求。

1.2.2 选择培训老师:

在科室护士长的带领下,通过“以老带新”的方法,选择临床经验丰富、专科理论知识及技能扎实、护患沟通能力良好、工作责任心强的护师职称以上老师进行培训。充分发挥导师制带教的作用,提高规范化培训的实践效果[3]。初期安排与带教老师一起搭班,结合各个班次常规工作及重点工作内容进行讲解,有利于低年资护士遇到问题能及时提出并给予解决,并发现低年资护士的问题给予指导。带教老师通过专科理论知识、操作考试、护理查房、个案分析、临床能力评估等等,对低年资护士的专科护理能力进行系统分析与客观评价,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以及需加强培训的地方,并据此及时调整培训计划。

1.2.3 制定培训计划:采用“阶段目标教学法”进行培训 :

“阶段目标教学法”由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布鲁姆提出,它是以现代教学理论为基础,以层层分解、环环相扣的教学目标为主线的一种全新教学模式[4]。根据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知识及护理常规等制定培训及学习计划,包括周计划、月计划。列出各阶段需重点掌握的内容,包括自学内容和培训内容,培训形式有每周一、周五早会学习、每月业务学习培训、不定期护理查房等,由带教老师督促学习和落实,护士长不定期检查,及时了解新护士理论学习进展和技能掌握程度,使培训有依据、有标准、有落实、有反馈。

1.2.4 培训内容及方式

1.2.4.1 基础培训:第1阶段(第1-2周):

新入科当天由护士长介绍科室各项规章制度以及低年资护士培训模式,并进行专科专题讲座;第2天开始由带教老师进行带教,主要目标是熟悉科室环境,强化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理论知识、手术方式及护理要求,做好病人入院评估及宣教,培养妇科病房护理人员基本素质。

1.2.4.2 专科培训:第2阶段(第3-8周):

由带教老师对妇科常见疾病史的采集、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肿瘤清扫手术、阴式手术等术前各项准备及健康教育内容指导、术后患者的护理步骤与流程、异位妊娠等突发紧急情况的抢救处理进行专题讲座。涉及专科知识技能、专科管理、感染控制、病情观察、风险评估等,并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指导低年资护士对妇科麻醉和手术方式要有确切的观察与了解,并及时发现潜在的护理问题。主要目标是掌握生活护理班、治疗班、办公班、早班、中班、晚班、夜班的职责;夜间急诊患者接诊、处理流程;能独立进行妇科常用的护理操作,如会阴护理、阴道擦洗、导尿、腹腔镜操、盆底功能锻炼、输液泵等操作及术前术后宣教;熟悉妇科危急重症的抢救流程、观察、护理要点;学习各项应急流程。

1.2.4.3 实践培训:第3阶段(第9-12周):

主要目标是在带教老师的监管下单独分管病人的日常护理,完成各个班次的工作,独立做好护理病历的书写,进一步掌握妇科危急重症的抢救流程、观察、护理要点,通过不同时期病人护理的横断面进行床边护理能力评估及考核,深化专科护理内涵。

1.2.4.4 预见性护理能力培训:

一般认为,“预见性护理”是护士综合运用医学知识,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分析与判断,找出现有和潜在的护理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采取相应的护理和干预措施,实现对护理风险的有效防范[5]。我科室根据从病人入院、手术前、手术后、特殊用药(化疗等)、出院前等各个环节制定出病人健康教育评估表及妇科专科护理记录单,内容涉及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生命体征动态监测、腹痛及阴道出血观察、术后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等,促进年轻护士全面及时观察病情变化,综合分析,预见性地对于风险因素及时干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1.2.4.5 急救能力的专项培训及情景模拟训练:

将急救能力培训分为单项操作培训和选项操作培训。单项操作一般为医院规范化培训内容,包括急救技术操作(徒手心肺复苏、吸痰、吸氧)和急救仪器的使用(简易呼吸器、心电监护仪、除颤仪、输液泵、注射泵)。选项操作是科室护士长根据本科的专业特点选择急危重病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6],如异位妊娠失血性休克、紫杉醇化疗过敏休克、硫酸镁保胎治疗观察等制定抢救流程,并进行情景模拟训练。单项操作练习熟练以后方可进入情景模拟训练。利用业余时间在科室练习,由几位低年资护士分别轮流扮演病人、家属、医生、护士、管理人员,反复演练,直至熟练。带教老师在旁观看并给予点评指导。

1.2.5 考核:

考核周期为每月进行,考核方式分为理论和操作考核。由护士长及带教老师对包括护理部和大科在内的考核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全面了解培训的效果以及培训中存在的重点问题,督促改进并提出下一步培训重点。通过以老带新的方法,主要培养低年资护士独立工作的评判性思维能力,从而能更好地处理临床实际工作。由护士长及带教老师根据科室自制《年轻护士临床实际工作能力考核评分表》进行考核,主要评定低年资护士的护理评估、分析判断、临床护理能力及理论知识水平。每一项都有具体的评分标准,以此来考核护士的临床综合能力。

2 效果评价

通过对低年资护士不定期的考核,我们发现她们的评定成绩每次都在不断地提高,与病人、医生及各相关科室人员的沟通交流能力逐渐加强。她们能主动了解病人需求,善于关注病情变化并及时与医生汇报处理,且病人的满意度也在不断地上升,医生对护士的工作配合满意度也大幅度提高。

3 体会

3.1 提高了低年资护士对于整体护理的认识:

低年资护士由于实践经验的缺乏,往往会在工作岗位上产生无所适从感,在工作初期如能获得明确的指导,那就会增加其承受专业压力的能力[7]。通过科室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训,不仅能增加护士对职业的认同感,也能全面提高护士的综合能力,使其对整体护理有更明确的认识。

3.2 降低了低年资护士职业风险的发生概率:

有研究指出,3年以下护士是发生护理缺陷的高危人群[8]。而低年资护士由于对专科知识了解较薄弱,容易发生专科风险。护理部把新护士列为风险管理的重点人员,在岗前培训时就医疗、护理的法律法规进行学习,用实际事例作为反面教材强化新护士的风险意识,临床中带教老师对低年资护士严格实行一对一带教,规范护理操作流程,进行风险案例讨论,让她们掌握专科常见护理风险的高危因素、基本特性,加强急救能力的专项培训及情景模拟训练,对工作中可能存在的护理风险尽早发现和预见性处理[9]。因此,本科室通过对低年资护士进行专科培训,能较好地降低护士职业风险。

3.3 增强了低年资护士开展护理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

对低年资护士预见性护理意识和专业能力的培养,能够提高护士独立思维与钻研的能力,保证护士进行安全、有效的护理行为。充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体现护士的自身价值。同时,通过“以老带新”模式的培训,激发了她们的工作积极性,使护理工作由被动变为主动,体现护理专业价值。

4 总结

对低年资护士护理能力的培养,需要及时了解年轻护士思想动态及需求,多关心,少指责,勤指导。整个护理团队应当发扬团结协作、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要在护士长的带领下关心爱护新护士的生活,让她们尽快融入集体,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对低年资护士综合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它需要各级护理人员的通力合作。具体而言,对低年资护士培养的要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要培养职业使命感和工作责任心。身边的同事、领导们的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就是非常好的正能量;其次,要有目标、分层次地培养低年资护士的各种护理技能。包括预见性护理、风险意识和沟通能力的培养、各种急救情景的模拟等;最后,要培养其主动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引导和鼓励她们参加病房管理,不断提高低年资护士的综合能力,最大程度满足病人的需求,对病人实施安全、可靠的治疗和护理服务,从而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水平[10]。

参考文献

[1] 蒋银芬.低年资护士综合能力培训模式探讨[J].中国医院管理,2008,28(4):55.

[2] 冯素文,金颖,余晓燕.分层规范化培训在妇产科新护士培养中的应用[J].护理与康复,2012,11(6):584-586.

[3] 杨华.实行导师制带教 提高护士规范化培训效果[J].全科护理,2011,9(2):455-456.

[4] 王黎.阶段目标教学法在产科病区新护士带教中的应用[J].浙江医学教育,2014,13(1):34-35,50.

[5] 张颖.预见性护理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J].天津护理,2011,2(19):122-123.

[6] 严秀芳.应用情景模拟训练提高低年资护士急救能力的实践及其效果评价[J].中国护理管理,2012 ,12(4):79-80.

[7] 雪丽霜.新护士夜班能力的培养[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3,22(5):213-215.

[8] 郑凤君.85起护理缺陷发生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护理与康复,2006,5(3):223-224.

老年护理知识培训范文3

家政的服务员培训计划

一、培训任务

家政服务员培训旨在使没有家政服务知识的人通过培训,初步掌握家政服务基本理论知识和服务本领,较快胜任一般家庭的服务工作。

二、培训对象

女性年龄18周岁以上45周岁以下,身体健康,准备从事家政服务工作的中国公民,可参加家政服务员培训。

三、培训方式与时数

采用集中培训与自学、统一考试相结合的培训方式,集中培训与自学时数比例。

备注:“理论知识培训”主要完成理论知识部分培训的任务;“专项技能培训”主要完成专项职业技术培训的任务。

四、考核要求

(一)考核标准

1.家政服务员培训合格考核标准

(1)基础理论考核标准(根据试卷的答题标准给予评分):

掌握家政服务的定义和主要内容;家政服务员的职业操守;了解家政服务相关法律常识;掌握相关安全和卫生常识。

(2)专业技能考核标准:

会使用日常礼貌用语;

会制作两种以上主食、五种以上的家常菜;

懂得家庭居室清洁卫生的基本要求和工作步骤,能使居室整齐清洁、厨房卫生间整洁无异味;

会鉴别服装面料,并科学合理地予以分类洗涤(按照衣物特性用洗衣机或手工洗涤)、晾晒、收藏。

会使用一般的家用电器(电视机、电冰箱、电风扇、电饭锅、吸尘器、电热水器)及燃气具(燃气热水器、煤气灶);

懂得常见花卉养护、一般家庭宠物的饲养;

掌握有害生物防治的基本常识(如灭蟑螂、苍蝇、老鼠);

掌握基本的护理产妇、新生儿的技能;

掌握婴幼儿生理心理特点,能安全看护婴幼儿;

能对老年人进行饮食起居护理。

能对病人进行简单的生活护理。

五、培训工作的原则与要求

(一)培训工作的基本原则

1、实用性原则。根据各级家政服务员的实际需要,解决学员应知应会的问题。

2、实效性原则。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加强能力培养,克服纯学术性教学的倾向。

3、灵活性原则。形式多样,方法灵活,除采用课堂讲授外,可适当采用参观考察、研讨等方式,使学员开阔思路和眼界。

家政服务员岗前培训教学内容纲要、课时及授课教师

家政服务员培训计划范文

培训目标:初级家政服务员

一、培训课时:

总课时数(180)学时

理论授课(100)学时

技能授课(80 )学时

二、课程设置和要求

(一)应知知识要求

1. 基础知识

三、培训教学计划安排表

四、考核方法

1、单元测试

2、结业考试

3、国家技能鉴定

家政服务员培训计划范文

为解决失业农民工和下岗职工的就业问题,并提高他们的再就业能力,更好地促进我市家政服务业与和诣社会的发展,针对当前我省失业农民与下岗职工的现状,及全国和我省家政服务业的现状,利用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设备与其它相关资源优势,通过在校集中面授、专家现场指导与技能训练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定期对我省新农村初、高中毕业生,返乡和下岗农民工,省直单位下岗职工组织开展家政服务员相关知识与技能培训,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与相关技能,决定举办家政服务员培训班。考虑到培训对象的地域、年龄、性别、经济条件及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的差异,特分初级、中级与高级家政服务员三个层次的培训。现就初级家政服务员培训制定如下计划:

一、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使受训人员具备以下条件:制作家庭餐,进行家居清洁,洗涤摆放衣物;同时掌握“照料孕、产妇”、“照料婴幼儿”、“照料老人”、“护理病人”(四项中任选一项)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

二、培训对象

新农村初、高中毕业生,返乡和下岗农民工,省直单位下岗职工。

三、培训时间

每期150标准学时。

四、培训内容

1、社交礼仪:言谈举止;人际交往;家庭人际关系。

2、制作家庭餐:制作主食;烹制菜肴。

3、家居清洁:清洁家具;清洁家具及用品。

4、洗涤摆放衣物:洗涤衣物;摆放衣物。

5、照料孕、产妇:照料孕妇;照料产妇。

6、照料婴幼儿:主食料理;生活料理;异常情况应对。

7、照料老年人:饮食料理;生活料理;异常情况应对。

8、护理病人:饮食料理;生活料理;异常情况应对。

五、培训方式

1、学校面授。分批次组织相关人员到学校对培训人员进行集体面授。

2、实地训练与考察。培训期间,组织受训人员进行现场技能训练,加强受训人员对相关知识与技能的认识、理解及掌握。

3、理论教学与情景模拟教学相结合。

4、理论教学与穿插案例相结合

家政服务员培训计划

一、课程任务和说明

通过培训,应使培训对象掌握初级家政服务员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完毕,培训对象应能够独立完成制作家庭餐、家居清洁、洗涤摆放衣物等工作,并有选择性地掌握照料孕、产妇、照料婴幼儿、照料老年人或护理病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应以理论教学为基础,注重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教学方式应以情景模拟教学法为辅助手段,以实际操作演练为教学重点。制作家庭餐、家居清洁、洗涤摆放衣物是家政服务工作的基本内容,是每个家政服务员必须完成的基础性工作,应强化训练,使每个培训对象都能通过基础性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在此基础上,使培训对象掌握1至2项专业选修课程的知识与技能。

二、教学目标

依据《国家职业标准》中对初级家政服务员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要求,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掌握职业道德,择业与就业、相关法律法规常识,掌握社交礼仪、制作家庭餐、家居清洁、洗涤摆放衣物、照料孕、产妇、婴幼儿、老年人以及病人或护理病人的相关知识与技能。

三、课时安排

1、课时安排:150标准课时。

理论知识课占总课时的40%。理论知识各部分的比重为:职业道德10%,基础知识30%,制作家庭餐15%,家具清洁15%,洗涤摆放衣物10%,照料孕、产妇、婴幼儿、老年人与护理病人20%。

操作技能课占总课时的60%。操作技能各部分的比重为:社交礼仪3%,制作家庭餐25%,家居清洁25%,洗涤摆放衣物15%,照料孕、产妇、婴幼儿、老年人与护理病人32%。

2、授课形式:以理论授课为基础,以情景模拟教学为辅助手段,以实际操作技能演练为教学重点。

四、教学大纲内容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1)职业道德

教学要求:掌握家政服务员的职业道德与职业守则知识

(2)择业与就业常识

教学要求: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掌握家政服务员的择业与就业常识。

(3)安全与卫生常识

教学要求: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掌握与家政服务工作相关的案例与卫生常识。

(4)社交礼仪常识与能力

教学要求: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掌握与家政服务工作相关的社交礼仪常识与能力。

(5)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教学要求: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掌握与家政服务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

第二部分 制作家庭餐相关知识与能力

(1)制作主食(和制面团的基本方法;馅料调拌常识;主食成熟性状鉴别常识;燃气灶具、高压锅、电饭煲、电冰箱和微波炉的使用方法)

教学要求: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掌握烹饪原料及烹饪器具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烹制菜肴(采买记账基本知识与能力;家庭常用刀工技法;菜肴成熟性状鉴别常识与能力;常见调味品的使用;菜肴原料搭配常识与能力)

教学要求:掌握食物成熟性状的鉴别、采买记账的相关知识与技能

第三部分 家居清洁相关知识与能力

(1)清洁家具(家庭常见清洁用品和用具知识;家用电器的使用方法;常见清洁剂、消毒剂的使用方法)

(2)清洁家具及用品(家具擦试、清洁常识与技能;灯具清洁常识与能力)

教学要求: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掌握家庭常见清洁、消毒用品和用具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以及家用电器的使用。

第四部分 洗涤摆放衣物

(1)洗涤衣物(服装面料鉴别常识与能力;常见洗涤剂的性能用途;手工洗涤衣物的基本方法与能力;洗衣机使用方法)

(2)摆放衣物(常见衣物折叠方法;常见衣物摆放常识与能力)教学要求: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掌握服装面料鉴别常识与能力、 常见洗涤剂的性能与用途、手工洗涤衣物的基本方法与能力、洗衣机的作用、常见的衣物折叠常识与能力。

第五部分 照料孕、产妇

(1)照料孕妇(孕妇生理变化基本特点;孕妇饮食常识;孕妇日常生活起居常识;孕妇盥洗与沐浴方法)

(2)照料产妇(产妇饮食基本要求;产妇日常生活起居常识;产妇盥洗与沐浴方法)

教学要求: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掌握孕妇生理变化特点,孕、产妇营养常识,孕、产妇日常起居常识,以及她们的饮食制作知识与能力。

第六部分 照料婴幼儿

(1)饮食料理(婴幼儿人工喂养方法与能力;婴幼儿进食、进水基本方法与能力;婴幼儿餐具清洁方法与能力)

(2)生活料理(婴幼儿盥洗基本方法与能力;婴幼儿看护常识与能力;婴幼儿衣物洗涤方法与能力;照料婴幼儿便溺的基本方法与能力)

3)异常情况应对(紧急呼救常识与应对能力;外伤和烫伤紧急处理常识民应对能力)

教学要求: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掌握婴幼儿饮食料理、生活料理的基本方法与能力,以及异常情况应对的基本常识与能力。

第七部分 照料老年人

(1)饮食料理(老年人饮食特点;老年人进食注意事项;老年人进水注意事项;)

(2)生活料理(老年人生活特点;老年人性格特点;老年人居家注意事项;老年人外出注意事项;与老年人相处的基本方法)

(3)异常情况应对(老年人常见的意外情况;老年人常见外伤和烫伤紧急处理)

教学要求: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掌握老年人的饮食料理、生活料理的基本方法与能力,掌握异常情况应对的基本常识与能力。

第八部分 护理病人相关知识与能力

(1)饮食料理(病人饮食特点;给卧床病人喂水的基本方法与 能力;给卧床病人喂饭的基本方法与能力)

老年护理知识培训范文4

【关键词】ICU护士;急救相关知识;微信周课;培训成绩;病房护理质量

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careunit,ICU)可同步实现治疗、护理及康复,是对重症患者进行综合治疗及护理、医养结合、术后早期康复等服务的场所,集中了医院的技术力量和先进设备仪器,承载了整个医院及各基层医院转运过来的重症患者。因此,对护士ICU急救相关知识的要求更高,而临床护士急救经验较少,需要加强对其急救相关知识的培训[1]。但传统的培训方法效果不显著,而微信作为热门的信息交互平台,具有点对点、信息便捷等优势[2]。本研究旨在探讨ICU微信周课对护士急救相关知识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用回顾性分析,将2016年5月—2020年12月接受ICU微信周课的35名护士纳入观察组,将同期接受传统方法培训的35名护士纳入对照组。观察组女35名;学历:本科22名,大专13名;年龄24~36岁,平均年龄(30.06±3.37)岁。对照组男1名,女34名;学历:本科21名,大专14名;年龄23~38岁,平均年龄(30.16±3.28)岁。2组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服从管理;②临床护士;③自愿参加。排除标准:①服从性较差的护士;②ICU护士;③接受过处分的护士。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传统一对一跟班带教方式:①护士进入ICU科室后,参加总带教老师安排的急救理论知识的授课,学习最新急救知识。②由带教老师或护士长进行急救仪器使用的讲解并演示急救操作,并指导护士完成演示内容,提高其急救实操能力。③护士长通过口头讲解、急救操作等教学方式向护士传授日常急救知识。1.2.2观察组在传统带教基础上进行ICU微信周课教学:①因微信的特有功能,带教老师可随时上传ICU急救理论教学有关的语音、文章、多媒体课件等,并标出各个学习重点、难点,方便护士利用闲暇时间学习知识,强化ICU带教培训的内容。②带教老师上传周课视频,视频内容包括:急救理论知识、急救操作技能及急救仪器使用三个方面。其中急救理论知识包括:ICU患者安全管理、急救药物相关知识、血流动力学监测意义、常见危急心电图类型的识别、血气结果分析、呼吸机参数调节及人工气道的建立与维护等。急救操作技能包括心肺复苏术、吸痰术、气管插管术及动脉穿刺术等。急救仪器使用包括:呼吸机的使用、心电监护仪的使用、微量泵的使用、除颤器的使用等。③护士在带教老师微信周课的基础上,课后可以反复观看教学培训视频,学习急救的相关知识,随时向带教老师或护士长提出疑惑,以巩固所学的急救知识及操作技能。④在培训过程中,每周对护士进行1次理论与实操考核,带课老师根据考核反馈信息,总结下一步培训重点,进一步提升培训效果。所有护士均培训2个月。

1.3评价标准

①培训成绩:培训结束时,使用自制的试卷(该试卷重测效度为0.828,克伦巴赫α系数为0.802)对2组护士进行急救相关知识的考核,包括理论及操作两个方面,各项满分100分,总分为二者平均分之和,分数越高说明培训成绩越好。②病房护理质量:培训结束时,分别考核2组ICU患者病房的护理质量,主要包括:护理安全管理、基础护理、护理文书、急救设备的正确使用、专科护理培训、急救药品的使用及管理以及院感控制管理,各项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说明病房护理质量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培训成绩

培训结束时,观察组考核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病房护理质量

培训结束时,观察组病房护理质量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ICU为向危急重症患者提供高水平急救、病情监测和连续性治疗及护理的场所,不仅聚集了各种先进的急救设备、监护仪器,还集中了众多最新理论知识、急救技巧。若由于护士的自身急救知识与急救技能的欠缺导致患者救治不及时,不仅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也会使医患关系更加紧张。因此,对护士进行急救相关知识的培训至关重要。传统的培训方法采用一对一跟班带教,但由于ICU日常工作量大,带教老师对护士的教导时间较少,培训效果较差。因此,需探寻一种更为有效的培训方案。对护士进行培训旨在增加其急救理论知识、提高其急救中实操的能力,本研究对2组理论及操作进行了考核,结果显示,观察组理论与操作考核各项分数以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微信周课较传统的培训方式对护士ICU急救知识及技能培训效果更好。分析原因是,传统培训主要通过带教老师一边工作,一边进行教学指导,共同完成ICU患者的日常护理。带教老师通过操作示范、知识讲解、床边查房等教学模式进行理论知识、急救操作技能、急救仪器使用方法等内容的传授,但带教老师因上班时间工作量大,ICU工作繁忙等因素导致对护士的指导教学时间相对较少,且护士短时间内无法掌握带教老师传授的知识与技能,导致护士的学习效果欠佳,知识掌握不牢固,不仅影响培训效果,还对ICU患者具有一定的危害性[3]。而微信周课打破了传统培训方式中对时间以及空间的要求,只需带教老师上传教学视频,护士随时随地可以进行急救知识的学习,可有效利用其碎片时间,学习能力较差的护士可以通过反复观看教学视频对自身的急救知识与急救技能不断巩固,对提高培训效果有积极作用[4]。本研究还对2组护士的病房护理质量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病房护理质量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ICU微信周课可有效提升护士急救方面的专业能力。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微信平台的特有优势,可呈现各种教学内容,如微视频、图片、语音、多媒体课件,较传统单一的语言培训,教学方式更加丰富有趣,有利于调动护士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培训效果[5]。另一方面,护士在传统培训中带教老师的教学后,还可在微信平台上观看相关课件视频,巩固带教老师教授的知识与技能,对护士提出的疑问,带教老师可以通过线上及时解惑,促进了护士ICU专业知识及技能的提升[6]。综上所述,开展ICU微信周课不仅提高了护士急救知识与技能的培训成绩,还提高了ICU病房护理质量,应用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1]周淑芬,卢婉娴,吕伟涛,等.临床护士常用抢救药物知识掌握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J].护理研究,2018,32(10):1635-1636.

[2]张冉,王庆珍,冯雅笛,等.护士规范化培训网络信息平台在ICU新入职护士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9,16(28):181-185.

[3]王家美,宋雅文,王蓓.跟班带教联合逆向讲课法提升低年资护士核心能力[J].医院管理杂志,2019,26(5):479-481,490.

[4]潘卫宇,张梦丹,赵淑娟,等.临床药师参与的微信版周课对骨科护士用药知识和态度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9,34(22):73-75.

[5]吴慧颖,王明利,杨斌.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结合微信公众平台在手术室护理教学实习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9,35(4):303-305.

老年护理知识培训范文5

[关键词]南昌市;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调查分析

[作者简介]凌丽(1990―),女,南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保障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社会保险。(江西南昌 330000)

据南昌市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南昌市总人口为504.26万人,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为388945人,占总人口的7.71%[1],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重。随着年龄增大,老人身体各项机能下降,部分老人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养老机构中养老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直接影响老人生活质量,为保证老年人一定的生活水平,使其安享晚年,建立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护理员队伍,愈发迫切。本研究旨在了解南昌市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的现状,为更好地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实用型养老护理人才提供参考。在相关政府部门和养老机构的大力支持及配合下,本研究2015年2月至2015年3月对南昌市221名B老护理员进行问卷调查,现调查报告如下。

一、调查的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以南昌市养老机构(包括养老院、敬老院、福利院、老年公寓等)的养老护理员为调查对象,其中公办养老机构4所,民营养老机构6所。

(二)方法

1.研究工具

自行设计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调查问卷,包括基本情况(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工作单位性质等5个问题)、培训需求与满意度(包括对护理工作的了解程度、接受培训的必要性、经历及满意度)、职业待遇与职业规划(包括月平均收入、是否签订劳动合同及购买保险、从事养老护理与不愿做护理员的原因、家人对护理工作的态度与是否会换工作)三部分。

2.调查方法

由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对221名养老护理员进行现场匿名问卷调查。调查前向调查对象说明调查目的、调查内容及填写方法,由被调查者自主完成问卷填写,若被调查者由于文化程度低等因素不能自主完成时,则由调查员采用“一问一答”式代为填写。调查结束后问卷当场收回,由调查员核对。共发放问卷240份,收回有效问卷221份,有效回收率为92.1%。

3.统计学方法

利用EXCEL进行数据录入与统计,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二、调查的结果

(一)养老护理员基本情况

据调查显示,在被调查者中,养老护理员多为已婚中年女性,文化程度偏低,大部分服务于公立养老院。其中,男性27人(12.2%),女性194人(87.8%);年龄在36-55岁157人(71.0%),21-35岁40人(18.1%),56岁以上17人(7.7%),20岁以下7人(3.2%);已婚208人(94.1%),未婚13人(5.9%);文化程度是小学及以下107人(48.4%),初中68人(30.8%),高中或中专23人(10.4%),大专及以上23人(10.4%);所在工作单位是公立养老机构127(57.5%),民营养老机构80人(36.2%),养老服务公司10人(4.5%),个人2人(0.9%),其他2人(0.9%)

(二)养老护理员培训经历及满意度

数据显示,大多数护理员对相关的护理知识技能并不熟悉,有的甚至从没有接受过正规培训,但是渴望接受专业培训,多数护理员能够接受培训费用由单位支出,虽然培训时间较短,但是能学到护理知识技能,护理员对于培训的满意度也较高。在所调查的护理员中,180人(81.4%)对所照顾的老人的情况很了解,不太了解35人(15.8%),不了解也不想了解6人(2.7%),对护理工作略知理论、工作熟练的有100人(45.2%),既懂理论又能实践66人(29.9%),不懂理论、比较熟练的30人(13.6%),照顾老人不需要理论的25人(11.3%);觉得有必要接受专业培训的145人(65.6%),很有必要的62人(28.1%),没有必要的14人(6.3%);比较渴望通过培训提高工作技能的84人(38.0%),无所谓有68人(30.8%),渴望通过培训提高工作技能的67人(30.3%),不希望的2人(0.9%);接受过正规的技能培训有125人(56.6%),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技能培训有96人(43.4%);培训的费用支出由单位出的有130人(58.8%),免费学习73人(33.0%),单位和个人分担15人(6.8%),由个人出3人(1.4%);护理员对专业培训的评价是比较满意的有141人(63.8%),十分满意39人(17.6%),不太满意36人(16.3%),不满意5人(2.3%);对培训满意的原因是能学到为老人服务的技能有91人(41.2%),能学到养老护理知识77人(34.8%),能提高竞争力和工资待遇53人(24.0%);对培训不满意的原因认为是时间较短的有110人(49.8%),费用过高46人(20.8%),影响挣钱41人(18.6%),作用不大24人(10.9%)。

(三)养老护理员的职业待遇及职业规划

多数养老护理员收入水平低,还存在部分单位没有与其签订劳动合同,为其购买保险的现象,虽然多数家庭比较支持家人从事护理工作,但是工资待遇低、社会地位低、劳动强度大使得多数人不愿从事护理工作,养老护理员面临着队伍不稳定、人才流失的风险。据调查显示,养老护理员月平均收入1501-2500元126人(57.0%),501-1500元49人(22.2%),2501-3500元43人(19.5%),3501-4500元2人(0.9%),500元以下1人(0.5%),每人平均收入不到2000元;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护理员有190人(86.0%),24人(10.9%)没有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还有7人(3.2%)不知道是否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认为购买保险很有必要的有162人(73.3%),有点必要的有30人(13.6%),觉得无所谓24人(10.9%),觉得没必要的有5人(2.3%);单位为其购买的保险以养老保险最多,有140人(63.3%),其次是医疗保险84人(38.0%),工伤保险63人(28.5%),失业保险18人(8.1%),生育保险9人(4.1%),没有买保险的护理员有60人(27.1%),对单位是否为其购买保险不知道的有21人(9.5%);对于从事护理工作的原因,103人(46.6%)的原因是收入比较稳定,其次是暂时没有更好的工作65人(29.4%),原因是为老人服务很开心的只有37人(16.7%),想在城市工作的有22人(10.0%),而为了学到老年护理知识与技能的有12人(5.4%),得到好评与尊重6人(2.7%);家人对护理员工作的支持一般的有120人(54.3%),比较支持48人(21.7%),态度是非常支持的有33人(14.9%),不支持其工作的有20人(9.0%);181人(81.9%)认为工资待遇低是很多人不愿做护理员的主要原因,其次认为是社会地位低的有157人(71.0%),认为原因是劳动强度大的有86人(38.9%),风险责任大61人(27.6%),职业无前途30人(13.6%),技能要求高19人(8.6%);如果有机会做其他工作,护理员会转行的有80人(36.2%),不会转行的只有39人(17.6%),然而有102人(46.2%)持不好说的态度,转行要视情况而定。

三、讨论

(一)问题分析

1.专业知识欠缺,培训经历少、时间短

护理员以女性为主,大部分为“4050大嫂”,整体文化程度不高,其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水平有限。在调查的对象中,对护理工作既懂理论又能实践的只有29.9%,大部分人对不太懂相关理论和熟练程度不高,专业知识欠缺。90%的人觉得有必要接受专业培训,大部分人培训意愿较强,而接受过正规的技能培训的人只有56.6%,还有43.4%的人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技能培训。针对培训费用支出,58.8%的由单位出。80%的人对专业培训的评价还算满意,满意原因主要是能学到为老人服务的技能、能学到养老护理知识,而对培训不满意的原因主要是时间较短。总体来说,培训效果明显,同时,因不具备充足的培训条件,如时间、资金不足等,且大部分是短期培训,培训效果有限,只有很少的护理员有过培训经历。护理工作需要有耐心、爱心、细心的人来做,大批中年女性因学历程度较低,也未掌握专业技能,尤其是照顾高龄失能老人欠缺专业技能。

2.职业待遇较低,社会地位低,留不住人才

B老护理员的工作整体工资水平不高,还有部分护理员并没有与工作单位签订劳动合同,虽然工作单位为63.3%的护理员购买了养老保险,但是仍有一部分人不知道是否购买了保险甚至是没有保险,社会保障不到位。大部分从事护理工作的原因是收入比较稳定、暂时没有更好的工作,只是为了缓一时之需,一半的家人对其护理工作持一般的支持态度,还有9.0%的家人不支持其工作。很多人不愿做护理员的主要原因是工资待遇低、社会地位低,其次是劳动强度大、风险责任大,46.2%的护理员存在转行的可能性。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还有很多人看不起甚至歧视此护理员,认为其做的是伺候人的下人工作,使得护理员陷入社会地位低下的境地,护理员工资待遇很低,更留不住人才,进而使得护理员队伍的建设更是难上加难。总体来讲,养老护理员职业待遇较低,社会地位不高,人才流动大,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到养老护理队伍的稳定与发展。

(二)对策

1.关注护理员精神健康

养老护理工作是一项繁琐的工作,护理员不仅面临工作强度大的问题,而且还面临各种工作和精神上的压力。护理员普遍工作时间长,没有太多的休假和休闲娱乐时间,政府及养老机构需要对其实施一定补偿性措施。建立养老护理员的职业晋升制度,对优秀护理员进行职位提升,使其得到一定的工作成就感。实施护理员节日轮休的制度,并发放一定的日常生活用品或津贴予以慰问。开展心理咨询和休闲娱乐活动,对护理员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心理压力,丰富精神生活。同时养老机构领导要多与护理员谈心,关心其工作、生活、生理和心理健康,缓解工作和生活中的心理上和精神上的压力,尽量解决护理员遇到的困难,让他们无后顾之忧专心投身到养老护理事业中去。

2.推进养老护理员专业化建设

养老服务业的发展离不开一支专业的护理队伍,因此政府要补齐护理人员培训短板,对护理员加强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教育与培训。一是各护理院校可以增设老年护理方向的专业,开展包括专科、本科、硕士、博士教育等多层次老年护理教育,完善老年护理人才体系。[2]可效法培养师范生的做法,出台针对护理专业学生的优惠政策;二是持有资格证书者在上岗前要接受培训,规定一定的培训学习时长,并且针对所照护的老人的情况要进行定期的针对性培训,使护理员掌握照顾不同自理能力老人的技能;三是监督护理员的工作,对违背养老行业职业道德与规范的工作人员进行相应惩处,对轻者进行批评教育,对重者将其逐出行业。四是对护理员进行定期免费培训,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专业化的养老护理员供求不足,要加强养老护理员的队伍建设,建立并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长期照护服务体系。

3.提高养老护理员的职业荣誉感

在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加大的背景下,政府、社会及个人都需要转变对护理员的看法,重建社会价值观。政府部门应该大力倡导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营造尊敬老人、尊敬养老护理员的社会氛围,逐渐消除职业贵贱的观念,转变人们对护理员职业地位低下的偏见。政府要宣传表彰有突出贡献的优秀养老护理员,从而让人们了解到护理工作是一份高尚神圣的职业,提高人们对护理员工作的认可度,也增强护理员及其养老机构的职业荣誉感和归属感,进而提高其工作积极性。

4.建立工作激励机制

职业待遇较低,社会地位低等各种原因导致养老机构难招人、留不住人,为改变这种现状,要切实提高养老护理员的待遇,建立工作激励机制。政府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养老护理政策,结合经济发展状况设立老年护理专项资金,同时要建立老年护理队伍资质、岗位认证标准,保障养老护理员的权益,提高其社会地位,改善工资待遇,吸引更多高素质人员投身于养老护理事业。③政府定期评选先进养老机构,养老机构评选优秀护理员,给予物质和精神激励,例如给予护理员一定的补贴和加班费用。要使养老护理员的工资收入适当高于最低工资标准,而经过认证的养老护理员的薪酬要更高一些,在收养老人失能失智等级划分标准的基础上,按不同等级标准为养老护理员发放相应数量的职业津贴。养老机构要与符合条件的护理员签订劳动合同,按法律规定为护理员购买相应的保险,让护理员无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

[1]南昌市统计局.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EB/OL].http://.

[2]曹晓燕,加强城市独居老人护理队伍建设问题思考――以上海为例[J].理论导刊,2015,(9).

老年护理知识培训范文6

【关键词】养老事业;护理;培训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2-0453-02

引言

从客观角度来看养老护理员是养老服务机构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由于我国的养老事业相对于发达国家起步较晚,并且在养老事业发展初期国家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这也就让养老护理员队伍的构建呈现了滞后的态势,这对于养老事业的发展必然会产生一些制约作用。另外伴随着老龄化人群数量的不断增多,养老护理员在数量上也出现了一定的缺乏。从现状来看我国的培训养老护理员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问题,如何加强养老护理员的培训工作将是摆在养老事业面前的重要问题[1]。

1 当前养老护理员队伍所存在的问题

1.1部分养老护理人员在思想水平还有待提高:从某个层面上来看养老护理工作与其他护理工作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养老护理工作人员平时面对的对象都是老年人,而在与老年人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某些时候确实会存在一定的阻碍,而部分护理人员则表现出了缺乏耐心,这就给具体的护理工作带来了影响。另外部分养老护理员在工作中没有抱着足够的责任心去服务于老年人,缺乏服务意识,这必然会让护理工作的质量出现下滑。如果要落实好养老护理工作,首先应该加强道德建设,在职业道德操守保证的情况下,养老护理工作的质量才能得以保障。

1.2养老护理员队伍整体业务水平较低:当前这支养老护理员队伍业务水平呈现出了参差不齐的状态,当然不否认部分养老护理员还是有着很强的业务水平,但是从整体上来看这支队伍的业务水平还有待提高,这主要表现在部分养老护理员对政策法规的应用能力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这就让业务判断出现了较大程度的偏差从而使得整个护理服务出现了失衡的情况。

1.3专业技能不能满足服务需求: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养老护理有着极强的专业性,对于相关护理人员有着很高的要求。它不仅仅涵盖了一些基础性的护理工作,还涉及到了老年人的心理护理以及老年教育问题。但是很多护理人员对心理护理知识掌握的还不够充分,对于某些行为规范还不能进行透彻的理解,这样就在某些环节上出现了漏洞。总之当前这支养老护理员队伍在专业技能素养上还有待提高,还需要进一步完善[2]。

1.4法律意识低下:在养老护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到一些法律问题,但是部分养老护理员的法律意识低下、法律观念不足、法律知识不够,这也就直接导致护理对象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保障。另外在某些细节的处理上也不够到位,不够细致,在相关制度的执行力上还有待提高[3]。

2 如何加强养老护理员培训,促进养老事业发展

根据《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对养老护理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首先严格执行凭证上岗制度,只有通过专门培训机构组织培训并通过资格考试取得相关证书的人员才能够上岗。尽管国家在这一块的基础性建设已经逐步完善,但是某些地区特别是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在业技能鉴定指导工作上还是没有落实好,这样也给养老护理员持证上岗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另外某些地区虽然制定了岗前培训制度,但是由于培训不够规范并且制度执行力也不够,这样就不能达到相应的培训要求。加强养老护理员培训对于我国养老事业的深入开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是相关机构、部门必须重视的,至于如何加强养老护理员培训笔者提出了以下观点,供与参考。(1)加强程序化意识培养。在护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一定要重视相应的工作程序,不管是老人的日常饮食还是其他的一些细节问题都有详细的护理流程,如果流程顺序出现了问题,就会让护理的质量受到影响。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必须加强程序化意识培养,让护理工作能够按照规范化程序进行从而促进护理工作质量的提升。(2)加强个人事项处理培养。在工作中护理人员的个人情绪势必会受到一定的波及,但是在工作中绝对不能带着负面情绪去处理问题。这就要求在养老护理员培训中加强心理素质培养,让相关工作人员的心理素质能够维持在较高的水平,这样不但可以缓解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同时还能够提升护理工作的质量,为患者带来更加优质的服务。(3)更新教学理念,确保培训课程质量。首先应该纠正部分养老护理员的护理观念,不仅仅要求他们注意生活照顾质量,还要向他们输送一些心理护理知识、康复护理知识以及急救护理技术,这样他们才能够更好地掌握老年人的心理状态,根据不同老年人的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手段来提升护理质量。在实际考核环节上设置“沟通交流考试”,以此来检验养老护理员的实际沟通能力。(4)部分养老护理员年龄较大并且学历较低,在护理工作中会存在一些心理压力和负面情绪。对于上述人员应该给予足够的尊重,并结合他们的年龄特点给予针对性的教育[4]。

3 结语

加强养老护理员培训刻不容缓,通过加强程序化意识培养、更新教学理念、加强个人事项处理培养来提升培训工作的效果。在此基础上构建出一支专业性的养老护理员队伍,让养老事业更加蓬勃的发展,为老年人群体提供更多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萨日娜,林毅,李秋萍,等.西部地区养老院护理现状分析及前景展望[J].全科护理,2010(35) :123-124.

[2]黄少宽.广州市社区老人服务需求及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南方人口,2010(01):145-146.

[3]王建荣,刘玉春,马燕兰,等.老年护理新观念及老年人特殊问题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2(12):111-112.

老年护理知识培训范文7

关键词:医养结合;“护工荒”;老龄化

目前我国养老事业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人口高龄化两大主要问题,老年人口规模迅速扩大,空巢老人现象变得日益严峻。养老问题已成为我国的重大民生问题,老年人的护理需求最近几年呈现井喷式增长。为满足老年人不断膨胀的护理需求,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供给模式通过将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有机整合,成为解决我国老龄化问题的一个重大突破。随着我国老龄化的不断加剧,护工在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供给模式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然而,由于目前医养结合的各项条件尚不成熟,大多数养老机构都无法实现护工队伍的优化配置,普遍存在护工严重短缺现象。

一、目前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供给的一个主要瓶颈:“护工荒”

医养结合作为目前一种主导的养老服务供给模式,急需大量的具有专业护理知识的护工,而我国普遍存在的“护工荒”问题,却逐渐成为阻碍其发展的一个主要瓶颈。笔者根据之前的一些实地调查,将“护工荒”问题分为护工“招不进”、护工“留不住”、护工“素质低”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护工“招不进”

以长沙市某个实行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为例,笔者通过调查发现:这家养老机构中有十几个老人,但却只有2个护工,平均来说每个护工要照护8个老人。而按照《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的规定,每4位老人平均需要1名护工。笔者还从该机构的负责人处了解到,他们尝试了通过护校、妇联、工会等招工平台以及在网上招聘信息等各种渠道来招聘护工,但却很少有人来应聘。

(二)护工“留不住”

除了招聘难,大多数养老机构还面临着留不住人的困境。据民政部相关部门介绍,由于工作量大、工资低、晋升空间不足等问题,护工年平均流失率高达30%。护工流失的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职业间的流动性大,大多数护工进入护工行业是为了解决一时的工作问题,只把护工当作是一种过渡性的工作,一旦找到了一个更合适的工作,她们就会选择跳槽;二是护工职业内的流动性大,一些护工在养老机构经过培训后,已具备了独立从事护理工作的能力,她们就会去跳槽到一些收入更高的家政服务工作。

(三)护工“素质低”

按照《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护工需要接受岗前培训,然后在通过省级以上主管机关的培训考核后,才能持证上岗。但一项全国的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的养老服务人员仅仅只有32万,其中具有职业资格证的也只有2万人,比例为6%左右。绝大多数护工来自农村,她们主要集中在50岁以上的年龄段,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学历普遍偏低。

二、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供给中产生“护工荒”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高偏见

目前,社会上对护工普遍存在着一定的歧视,甚至认为护工就要低人一等。在很多养老机构中,老人及其家属和护工发生矛盾的事情时有发生。这些事实客观上加深了人们对护工职业的偏见,偏见又进一步降低了护工留在养老机构工作的意愿。这种社会上广泛存在的对护工的高度偏见,一方面会使养老机构招收不到更多的护工,给护工的供给造成了巨大缺口;另一方面导致养老机构的在职护工体验不到工作的乐趣,觉得一直生活在他人的歧视中,从而大量流失。

(二)低待遇

几乎所有的护工对护工行业的评价都是工资低、工作累。护工职业的低待遇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护工的工资福利待遇低。据了解,目前长沙地区养老机构的护工的工资大都在2000元左右。而且大多数养老机构都只是把护工当作临时工在用,很少和她们签订正规的劳动合同,更不会为她们购买一些相关的社会保险。二是护工的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大。大多数养老机构中,一个护工同时照顾六七个老人的现象普遍存在,大多数护工一个月只有两三天的休息时间。三是护工行业缺乏良好的发展前景。从我国目前状况来看,护工职业基本看不到提升的渠道。

(三)“零”门槛

目前我国护工行业没有相关的从业资格方面的政策限制,可以f属于“零”门槛。一方面,我国目前缺乏针对护工行业的职业准入制度,导致了没有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也能够轻松上岗。另一方面,全国护工极度短缺的现状使得上岗资格证等变得不再需要,养老机构为了保证护工数量,只好招收一些“零技术”的护工。

(四)轻培训

养老机构普遍存在的护工“素质低”的问题,究其本质,就是对护工培训的不重视。大多数养老机构都只是把护工当作是照顾老人吃喝拉撒的角色,认为他们不需要掌握什么护理技能。而且,高昂的培训费用和护工的高流失率也使得养老机构不愿意出资对护工进行培训。对护工培训不重视的表现主要为三个方面:一是培训数量不足。二是培训内容不全。三是培训质量不佳。在培训数量方面,总体来说,很少有护工接受过专业培训,即使有一些护工接受过专业培训,她们也大都表示培训周期太短。在培训内容方面,目前仅有的一些培训中,内容也主要是规章制度和护理知识方面,护工职业道德和心理调节等方面的培训却很少。在培训质量方面,大多数养老机构都不重视护工培训师资队伍的组建,老护工带新护工、边学边做的培训方式最为常见。这种培训方式使得养老机构内部存在着大量低水平重复培训,进而使得护工难以学习新的护理知识和技能,养老机构也无法实现护工队伍的优化。

三、有效化解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供给中“护工荒”困境的对策

(一)矫正社会偏见

社会上广泛存在的对护工的偏见是造成“护工荒”的主要原因,为了解决“护工荒”问题,矫正这种偏见已经迫在眉睫。要想矫正这种社会偏见,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强社会舆论宣传。首先,可以借鉴“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最美养老护理员”评选,评选结束后还要举行颁奖典礼,并在全国各大新闻媒体上进行直播。其次,可以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并大力推广“一日护工”体验活动,鼓励人们尤其是老人家属进入养老院当一天护工,争取让他们都体验到护工工作的艰辛,从而增强大家对护工的理解和尊重。

(二)建设企业文化

社会上对护工的偏见可能一时半会很难扭转,但是养老机构自身却可以通过建设自己的企业文化来进行纠正。形成内部尊重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至关重要。内部尊重分为“自我尊重”和“他人尊重”。“自我尊重”是指护工要意识到自己工作的意义,认同自己的行为。要加强“自我尊重”,可以建立护工持股计划。护工持股可以鼓励护工参与机构决策,使得养老机构利益与护工个人利益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实现护工个人与养老机构共同发展。“他人尊重”是指养老机构的管理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要保持对护工的充分尊重。一方面,机构管理人员需要经常与护工进行交流沟通,关注其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并尽力帮助其解决。另一方面,通过组织机构全体成员进行联谊会等娱乐活动,加强护工与医生、护士等其他工作人员之间的联系。

(三)提高工作待遇

为了进一步化解“护工荒”问题,必须提高护工待遇。第一,要提高工资福利待遇。一方面,各级政府应该将护工的工资和福利列入其每年的财政预算当中去,并积极鼓励广大社会慈善机构成立针对护工的专项基金。另一方面,要完善养老机构内部考核体系。要对护工的工作绩效、服务态度等方面进行定量和定性考核,τ谀切┰诳己酥写锏接判愕幕すぃ给予一定奖励。第二,要强化社会保障。首先,养老机构在招聘护工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我国《劳动法》的规定,与护工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其次,可以借鉴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建立一套专门针对护工的保险体系,为护工购买配套的社会保险。第三,要改善工作环境。一方面,要合理安排护工的作息时间,鼓励护工错峰休假。另一方面,要尽量减少其保洁等非护理性质工作的数量。第四,要实施护工的职业晋升计划。养老机构首先可以让一些表现优异的护工成为更合格的护士助理,然后经过适当培训,还可以逐渐转正为正式的护士。这样一种从护工到护士的晋阶渠道,必然会吸引一些年轻人成为护工。

(四)成立护工协会

护工行业普遍存在着责任不明晰、劳动关系混乱、利益难以保障等问题,有必要加强对护工行业的规范管理。而成立护工行业协会、实现行业自律是规范护工管理的一个有效手段。首先,护工协会要尽快建立护工的职业准入制度,在护工行业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其次,护工协会应积极配合各地养老机构建立针对护工的风险责任金制度,护工在养老机构工作期间需要缴纳一定的保证金,以提高其责任意识。最后,护工协会要明确界定护工的工作内容。护工的工作应仅限于生活护理层面,不得轻易参与医疗技术方面的工作,从而进一步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五)加强专业培训

第一,要加大培训力度。可以建立一批示范性护工培训基地,大力开展护工的继续教育和远程教育,对现有护工进行岗前和在职培训。首先,养老机构需要对新护工进行短期的岗前培训,主要包括规章制度、工作职责、护理基本技能等方面,并在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考核通过后才能正式录用。其次,要定期组织在职的护工参加一些护理讲座,使她们的护理知识和专业技能不断得到更新。第二,要建立护工分层培训体系。具体来说是根据护工不同的职称、年龄、学历、护龄等对其进行分层培训管理,目的是为了使不同层次的护工得到其所需的专业知识与护理技能。目前国家也出台了一些使护工规范化的政策法规, 来对护工进行晋级培训,包括初级、中级、高级、技师。第三,要完善培训内容。对护工的培训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专业知识和护理技能的培训,还要加强护工的职业道德和心理调节等方面的培训。

参考文献:

[1]石人炳,罗艳.我国老年护工队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J].决策与信息,2016(12).

[2]李连忠,赵敬羚.养老护理员:需求量巨大,素质待提高[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10-25.

[3]赵彩霞.对护工行业的思考[J].现代企业教育,2011(18).

[4]肖云,陈涛.老龄背景下民营养老机构护理人员队伍的优化[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

[5]朱娅萍,江慰萱.规范护工工作职责,强化护工培训与管理[J].实用临床医药志,2006(02).

[6]邹文开.养老服务人才培养的机遇、挑战与对策[J].社会福利,2013(11).

[7]褚晓静.规范护工管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8(03).

[8]宁素荣,张会君,尹姣,黄菲,刘涛.英国养老护理人员培训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11(07).

老年护理知识培训范文8

关键词:口腔专科;新入职护士;培训

目前我国的口腔医学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且与国际口腔医学接轨,对口腔护理人才的需求日益加大[1]。口腔医院专业性突出,而护士均毕业于普通护理院校,在校期间所学口腔专业知识甚少,口腔专科知识普遍缺乏[2],临床适应能力缓慢。因此规范化的护理培训有利于临床工作的开展。我院逐渐摸索出适合口腔专科特色的护理培训方法,并取得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新入职护士29人为培训对象。29人均为护理本科,女生28人,男生1人,年龄20~26(23.03±1.06)岁,均无口腔护理工作实习经历。

1.2方法

1.2.1岗前培训

1.2.1.1基础理论知识培训

护理部组织为期2d的集中理论授课,培训内容包括口腔基础知识及科室诊疗范围、口腔专科器械感染控制、牙体解剖生理、口腔门诊常用器械的认知、病人安全管理、口腔综合治疗台、口腔门诊病人接诊流程、护患沟通技巧、口腔工作范畴及护士职业规划、规章制度、法律法规。邀请临床主任医师、护理部主任及临床带教科室护士长担任授课老师。通过老师的讲解可使新入职护士对口腔专科有一个初步认识,有利于后续规范化培训的开展。

1.2.1.2熟悉工作环境,适应角色转换

由于口腔专科医院不同于综合医院,护士的工作重点也略有不同,为了使新入职护士尽快适应,护理部安排门诊护士长带领新入职护士进行门诊科室参观,并进行诊室分布、牙科椅位使用、牙科治疗台等知识讲解,直观感受口腔专科护士的工作特点。

1.2.2规范化培训

1.2.2.1建立护理教学管理构架

形成护理部/护理教学组临床带教组组成的二级教学管理体系,护理教学组每季度在护理部的安排下,对全院临床科室进行护理教学检查,通过检查带教手册的填写质量、考试试卷、进行现场提问或观察新入职护士操作等方面发现问题,护理部在检查后会向科室出具纸质《护理质量检查科室反馈表》,科室根据问题进行整改,并于3个工作日上交整改反馈表,护理教学组在下季度的检查中重点检查上季度存在的问题。

1.2.2.2临床带教老师选拔

护理部选拔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护师以上职称、工作5年以上,具有较强责任心、个人业务能力强、善于沟通且热爱带教工作的护理骨干担任科室带教老师。采取“一带一”临床带教,由带教老师指导学习口腔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流程。

1.2.2.3制订新入职护士带教手册

新入职护士带教手册的制订:护理部结合各科室情况,对口腔专科基础内容及各科必须熟悉掌握的项目进行梳理,然后按照由易到难、由急到缓、由基础到专科的原则[1],将培训内容分为12周,各科《新入职带教手册》(以下简称《手册》)经护理部与科室反复讨论后定制。主要包括:①口腔医学基础知识,如口腔解剖、口腔生理、口腔病理、口腔放射等;②口腔专业知识,如口腔科常见疾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及治疗等;③口腔专科护理操作技术,如临床常用材料调拌技术、专科器械识别、医院感染控制措施以及口腔常见疾病治疗的护理配合流程等[2]。每周带教老师完成带教任务后填写《手册》,本月底对学习内容进行理论及操作考核,护士长本月底对《手册》填写情况进行检查。

1.3考核方法

岗前培训后由护理部统一组织进行理论知识考核,作为未接受规范化培训前的参照成绩。新入职护士在经过3个月的规范化培训后护理部用同一试卷再次测试。考核内容包括:①口腔基础知识,如口腔解剖、口腔生理、牙位标识、材料调拌的原则等;②器械消毒处理,如口腔器械消毒处理流程等;③急救技能,如心肺复苏操作流程,口腔门诊病人突发状况的应急处理等;④手卫生;⑤口腔门诊病人接诊步骤;⑥职业防护,如针刺伤的处理流程等。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分析,采用χ2检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老年护理知识培训范文9

【关键词】老年服务机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有所养”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十报告中将其列入保障民生的重点工作。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政府已提出在“十二五”期间新增各类养老床位332万张,鼓励基层医疗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卫生服务,发展老龄化产业以满足老年人的卫生保健及生活需要。随着老年服务机构的不断建立,为更多老年服务人员提供了就业机会,老年服务机构的发展,需要更专业的服务、管理人才队伍。我国养老服务队伍近年来发展迅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依然存在很多问题。

一、老年服务人员存在问题及表现

(一)老年服务工作人员数量上严重不足,根据我国养老机构数量及需求,我国养老机构需要护工人数1000万人,而实际人数只有37万人左右。以天津为例,目前天津市有各类养老机构340多家,养老床位38000多张,但养老服务和管理人员仅有5000多人,养老护理员不及4000人。工作人员数量上的严重缺乏导致在老年人群需要进行生活帮助时,因为人手不足,不能为老年人群及时提供服务。

(二)老年服务人员年龄、性别结构不合理。根据抽样调查老年服务人员年龄结构比例在30岁以下9%,31-35岁12.5%,36-45岁35.2%,46-50岁占33.8%,51岁以上占9.5%,主要年龄段集中于36-50岁。同时老年服务工作人员中女性比例接近90%。工作人员年龄偏大有助于同老年人沟通,但同时造成老年队伍活力不足,人才梯队建设上的脱节。女人员较多在日常服务时会造成诸多不便。

(三)老年服务机构工作人员知识文化水平不高、专业技能较差,老年服务专业人才匮乏,老年服务相关专业毕业生从事老年服务行业人群较少。我国老年服务机构从业人员37万人中只有2万人具有专业资格认证。老年服务人员中学历水平结构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小学及以下12%,初中及技校53.2%,高中及中专29.8%,大专及以上仅占5%。工作人员普遍学历都在高中以下,高学历水平工作人员不及5%,导致养老机构在运行管理上缺乏专业性,在日常服务中由于医疗保健相关专业毕业生就业不太倾向于养老行业,老年服务机构缺乏专业人员进行专业服务,服务质量水平大打折扣。

(四)老年服务人员流失严重,队伍不稳定。为老服务人员工作年限较短,工作年限在六年以下占81.8%,6-10年的占16%,十年以上的只有2.2%。本来经过老年服务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就相对较少,毕业一年后依然从事本专业的学生寥寥无几,某学校老年服务管理专业2011届毕业生40人,毕业一年后只有3名同学依然从事专业相关工作,其他同学纷纷改行。

(五)基层工作人员培训缺失。由于老年服务机构服务业性质,大多数服务工作较为日常,机构不重视对员工的培训和开发,大多由老员工带徒弟的方式对新人职员工进行简单的培训,专业培训基本上没有。员工对于工作技能和注意事项并没有系统的了解,导致在服务过程中出现问题。

(六)老年服务人员中服务意识较差,许多员工由于嫌弃工资待遇较差,同时个人素质较差,在服务时不能尽心尽力完成工作,老年人有苦不能言,更严重的导致养老院虐老事件发生。

(七)老年服务机构内配备的专业医疗服务人员及生活专业服务较少,老年人医疗需求及生活服务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多数公办养老院及社区养老机构会根据收养老人数量配备相应专业医师或者康复师,大部分民办养老机构出于成本考虑,会相应缩减相关器材、人员配置。而生活服务人员则更少,多数由老年人自己去寻找。而为老年人提供精神文化服务上则更缺少专业人员,基本上都是由普通员工组织进行。

二、促进老年服务队伍建设对策研究

养老服务队伍的建设不能只依靠养老机构的力量,需要政府、教育部门、养老服务机构、从业人员共同促进、形成合力,才能切实解决我国养老服务人员存在的问题。

(一)老年服务人员的紧缺首先需要政府政策支持,建立健全人力资源及社会保障服务机制。首先应该从政策上扶植养老服务机构的发展,予以资金、税收上的优惠,养老服务机构良好发展才能吸引优秀人才从事养老服务行业;其次鼓励引导进城务工农民工从事养老服务,并进行简单上岗培训,解决基层服务人员紧缺问题;再次,规范养老服务人员职业资格认定,加强养老服务机构准入机制,鼓励养老服务机构加强员工培训,激励在职工作人员加强专业技能学习,提高整体养老服务队伍素质能力;最后提供健全的就业保障、服务机制,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二)老年服务机构自身管理运营不科学,民营老年机构大都规模较小,服务内容较为单一,运营简单,但是随着老年服务机构的不断发展扩大,需要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对员工进行科学的管理,只有科学、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案和制度,才能建设发展优秀的老年服务队伍。其中最应该重视员工薪酬及培训等面的管理。

(三)薪酬管理。从事老年服务人员之所以较少是因为相比她们的工作量,薪酬水平较低,因而在她们的薪酬管理上一定要体现绩效性。同时在薪酬方式上可以灵活进行,采取按工作时间或定工作量计酬,这样还可以吸引许多劳动者兼职。老年服务机构的绩效应该体现在服务质量及服务对象满意度上,许多社区老年服务机构已经开始注重员工绩效管理,例如在甘肃兰州的“虚拟养老院”,工作人员在服务完后,会有工作人员对服务对象进行电话回访,对服务质量进行评估。而员工绩效与员工工作薪酬的结合在老年服务机构中则较少体现,多少主要由管理者按照服务人员多少进行大致的调整。将老年服务人员薪酬同工作绩效挂钩,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同时收入的提高对于减少员工流动性,吸引其他务工人员参与老年服务,有巨大帮助。

(四)培训管理。养老服务人员培训管理不规范,不重视员工培训,本来从事老年服务的人群知识水平就较低,没有专业的培训在日常服务中就会出现很多问题,例如对患病老年人的护理不专业造等。老年服务机构对于家政服务、专业护工的需求较大,但是相关专业人员从事老年服务行业人较少,因而对于在职员工的培训显得极为迫切。首先培训内容选择上应该注重与实际工作内容贴近,应该将培训内容分为家政服务、医疗护理两个方向,但并非将两部分内容分开,而是都应该学习和掌握,在一项技能上有所突出,在具体工作上对二者进行区分。家政服务培训主要突出对老年人生活照料,包括烹饪、洗涤、保洁、家电使用、老年人基本护理等。而针对老年护理方面培训内容应该包括:针对不能自理老人的喂食、如厕、洗澡生活照顾;专业医疗技能,例如打针、按摩、针灸等;医学知识,老年常见病预防、心血管病等。同时无论家政服务还是医疗护理,乃至老年服务机构管理者都应该学习老年心理学知识,在工作中能够了解老年人心理特征,更好地同老年人群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针对性的采取措施满足他们的生活需求,并给予老年人心灵上的抚慰。同时应该加强老年服务工作队伍的服务意识、职业道德素养上的教育,提高从业人员自身素质。最后,在培训方式选择上,针对一些文化水平较低的生活照顾人员,其培训重点是家政服务,她们年龄一般较大,学习新知识接受能力不足,可以采取经验丰富、知识水平较高的工作人员进行讲解,工作中进行指导,这样更具体更生动,能讲所学最快运用于实践。对于一些临时性工作人员或者兼职人员,也可以根据他们服务的内容,采取此方式进行简单的培训。针对一些高中或者中专以上毕业的工作人员可以聘请专业学校教师进行培训,或者是同培训专业护工和家政人员机构合作,并鼓励员工取得专业职业资格认证,例如养老护理员、家政服务员、护工资格认证等,并且可以将职业资格考试结果作为培训的反馈方式之一。更重要的反馈是对服务对象进行调查,针对培训前后的服务满意度进行跟踪评定,并体现的在员工的绩效当中。

三、加强老年服务管理高级人才的培养

所谓老年服务管理高级人才应该是在老年服务机构中能够为老年人提供专业医疗以及生活服务,熟悉国家老年政策、法规,并能参与养老机构管理和运营的,专业知识深厚、实践应用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他们应该具备以下知识和能力,老年医学知识、老年人心理知识、老年人相关法律、理财知识、管理学知识。了解老年人需求,能够为老年人提供专业的生活服务,同时参与老年机构管理运营,沟通其他相关社会老年服务组织,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促进机构发展。

老年护理知识培训范文10

关键词:规范化培训护士;SWOT分析法;儿科护理学

《儿科护理学》是一门专业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对护理人员的要求也是极高的,不仅要求护士具备特殊素质,有强烈的责任心,爱心,耐心,细心,信心,还需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技术操作能力,同时还必须掌握较强的人际沟通技巧。正是由于儿科护士工作的特殊性,因此对于规范化培训护士的临床带教工作更应加倍重视[1],现采用SWOT分析法对我科目前规范化培训护士临床教学工作进行分析,明确当前存在的优势和劣势,不断改进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1SWOT分析法简介

SWOT分析法最早是由美国旧金山大学H・W eihric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SWOT分析法是一种综合考虑企业 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各种因素,进行系统评价,从而选择最佳经营战略的方法,简而言之,该方法是对系统或机构的内部优势 (Strength)和劣势(weakness),外部机遇(Oppotunity)和挑战(Threat)进行分析,然后寻求最佳的趋利避害的发展战略和策略,以充分利用发展机遇[2]。该方法 已经广泛应用于管理活动的许多领域,成为战略管理分析的重要工具。它通过调查分析后依据一定的秩序以矩阵形式排列出来, 然后运用系统分析法, 将各种因素综合起来进行分析, 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3]。

2儿科规范化培训护士的教学SWOT分析

2.1优势分析(Strength)

2.1.1领导重视,组织结构完整 规范化培训学员是经过护理部层层筛选,综合素质均较高,总带教老师也是经过护理部考核竞聘上岗,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科室每位临床护理的老师带教意识都很强。

2.1.2制度完善,切实可行 带教老师根据专科情况及轮转时间制定培训制度与培训计划,每位规培学员均1对1有一名经验丰富,护师职称以上的导师,导师督促学员学习,定期完成计划内容,让学生更有归属感。

2.1.3考核措施记录完善 学员每月需完成的考核内容以及出科考核都按护理部规定规范记录,统一管理。

2.2劣势分析(weakness)

2.2.1师资力量不均衡 科室每位临床护理老师均有较强的带教意识,但工作经验及带教能力不同,因此带教中也存在较大的资历和学历层次的差别。

2.2.2集体培训机会少 带教老师及规培学员均面临繁重的临床工作,再加上轮转夜班,能大家都聚在一起共同学习的机会少。

2.2.3出科、入科理知识考核制度不完善 学员入科考试和出科考试只是一个形式并未真正看出成绩。

2.2.4出科评价制度不完善 学员出科,不能收集到每位学员对科室教学的评价及建议。

2.3机遇分析(Oppotunity)

2.3.1全员素质得以提高 临床教学越来越受重视,护士长和临床带教老师肩负起重大的培训任务,护理部每年组织2次师咨培训,引进许多新的教学理念,大家都将不断地学习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3.2国家政策扶持 在《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中提 到“各级卫生行政部 门要积极创造条件,完善培训制度,同时要加强对医疗机构包括岗前培训、在职规范化培训、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在内的护士培训体系的引导和管理注重学习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前瞻性”。可见护士规范化培训已经受到卫生行政部门领导的重视 ,并成为今后的工作重点 。

2.3.3新医院将在明年投入使用,需要的护理人才将更多。

2.4挑战分析(Threat)

2.4.1随着医药体制的不断深化 ,以及《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提出,护理教育逐渐向本科、研究生等更高层次发展。如何丰富 自身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为新毕业的高学历护士提供临床规范化培训 ,将给护理继续教育工作带来极大的挑战。

2.4.2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传统产业的深刻变革,也给传统教育模式带来了严重冲击,借助移动互联技术及其成果,结合知识建构主义理论,让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方式得到广泛应用,从而实现从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向方法学习和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转变。新型教学体系通过搭建移动学习平台,将彻底打破教学过程中的时间、空间限制,让自主学习更加便捷,学生个性能够得到充分尊重,资源的配置将会更加合理。

3策略

通过SOWT分析法,了解到我科规范化培训护士在带教中将面临哪些优势、劣势、机遇及挑战,如:如何增加大家学习机会并合理开展移动教学?学生是否了解移动式教学并对其是否感兴趣,了解不同层次的学生对移动学习的需求。如何随时和学生沟通,开展教学会议,如何将移动学习设计到我科教学工作中,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和教学工作效率?作为带教老师应想出策略来解决以上问题:带教老师设计调查问卷,专人录入金数据,推给学生后由带教老师收集资料并统计,获知学生是否了解移动式教学并对其是否感兴趣,了解不同层次的学生对移动学习的需求;带教老师建立微信会议群,能随时和学生沟通并完成教学会议,让学生有归属感;带教老师整合精选试题,专人录入金数据,学生入科、出科任何需要理论考试的时候采用微信考试,带教老师通过成绩进行出科考核;学生出科收集意见,可将收集意见的内容录入金数据,出科后推给学生进行填写。新型教学体系将解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静态单向教学方式,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体系,彻底颠覆“满堂灌”“填鸭式” 的教学模式, 借助移动互联技术及其成果,结合知识建构主义理论,让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方式得到广泛应用,从而实现从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向方法学习和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转变,教学效果、教育质量将会显著提升。 新型教学体系通过搭建移动学习平台,将彻底打破教学过程中的时间、空间限制,让自主学习更加便捷,学生个性能够得到充分尊重,资源的配置将会更加合理。

4结论

移动互联背景下的新型教学体系核心内容可以概括为“三大系统”。①教学支撑系统: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是新型教学体系的技术支撑。知识建构主义理论是新型教学体系的理论支撑。②教学保障系统:新型教学体系的保障系统也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可分为硬件保障和软件保障。 硬件保障是以智慧教室为代表的现代化教学设施;软件保障系统是以网络教学平台为代表的自主学习终端。③教学运行系统:以教学支撑系统、教学保障系统为基础,在教学资源、教学模式、课程设计、教学队伍、学习环境、实践教学、教学评价和教学管理等要素的支持下运行。

总结SWOT分析法在护士规范化教学中的运用。主要包括:分析护士规范化教学中存在的优势、劣势、外部机遇和挑战;采取措施,发挥优势,克服劣势,利用机遇,应对挑战。认为SWOT分析法可以使临床教学工作进一步完善,从而提高培训成效。

参考文献:

[1]马玉侠.护士规范化培训的现状及发展趋 势[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1,l0(10):7-9.

老年护理知识培训范文11

[关键词] 病案导入;情景模拟;中医操作;培训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05(c)-0169-04

Application effects of Chinese medicine specialist medical record import―scene simulation method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operation training of N1 grade nursing staff

LU Xuan GUO Yin-gui LIU Ru-ya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f Dongguan City in Guangdong Province,Dongguan 523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s of Chinese medicine specialist medical record import―scene simulation method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nursing operation training. Methods 80 in-service non Chinese college graduates N1 level of nursing staffs in 2015 of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Staffs in control group were used traditional training methods for operating training,and staff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used Chinese medicine specialist medical record import―scene simulation method for operating training.The teaching effects in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relevant theory of TCM knowledge and skills operation average score in observation nursing was respectively (93.5±3.5) scores and (94.5±4.2) scores,obviously higher than (75.2±4.3) scores and (77.0±5.7) scores in control group;The training effective rate of activity and initiative,teamwork skill,nurse-patient communication skills,disease observation ability and participate practical activities of stud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respectively 90.00%,95.00%,87.50%,87.50% and 92.50%,obviously higher than respectively 77.50%,82.50%,80.00%,75.00% and 82.50%,all of the difference wer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Key words] Medical record import;Scene simulation;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peration;Training

现代护理中对临床护士工作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情景模拟演练法,主要是营造一个逼真的管理系统或者工作场景,使训练者根据相关要求,将各项系列任务完成,从而提高人员的决策能力、判断能力和执行能力。病案导入,是以病案为中心,选取临床典型案例,通过病案分析,掌握疾病知识及操作技能的一种方法。两种方法结合使用,可将学习内容进一步细化,让学习者融入到培训中去。中医专科理论知识复杂,对护理人员操作要求较高。传统中医护理操作培训模式,是施行集中进行操作相关理论授课后再进行操作示范,缺乏启发性、灵活性、趣味性,存在培训方式单一、与实际临床工作脱节、学习人员积极性低下、培训效果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目标等弊端[1]。在中医专科中运用病案导入――情景模拟法,改善了传统中医护理操作教学存在的弊端,让护理人员积极参与中医护理操作教学活动,充分调动了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了教学效果。现就我院N1级护理人员开展中医操作培训时应用该方法取得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在职N1级护理人员80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人。观察组中,男4人,女36人;中专23人,大专12人,本科5人;年龄19~25岁。对照组中,男5人,女35人;中专22人,大专12人,本科6人;年龄19~26岁。两组护理人员性别、年龄、学历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护理人员均由同一授课老师进行培训。

1.2 方法

对对照组护理人员采用传统规范化培训模式,以中医护理技术规范[2]为蓝本,制定八项中医操作培训计划,每月严格按照计划完成一项中医操作培训。具体如下:①由授课老师制作与操作相关理论知识的PPT进行授课;②播放中医特色护理技术操作视频;③授课老师进行现场操作演示并回答培训人员提出的相关问题;④护理人员接受培训后,两人为一组,互相进行操作练习≥2 h。

对观察组护理人员采用中医专科病案导入――情景模拟法开展教学。以中医护理技术规范[2]为蓝本,制定八项中医操作培训计划,每月严格按照计划完成一项中医操作培训。具体如下:①授课前一周,授课老师将临床常见四个案例交给学员。②老师授课过程中,采用一个中医专科病案为导入,针对病案制作PPT进行授课,让护理人员掌握操作的重点和难点。③播放中医特色护理技术操作视频。④授课老师结合病例,配备相关的情景介绍,进行现场操作演示,既要突出教学重点,又要让学生把握情景模拟的要点。⑤将学员随机分为10小组,每小组4人,从各个小组内选出记录员和小组长各1名,负责组织角色扮演、模拟场景、组内记录、讨论。场景模拟前,授课老师把选取案例分发到各个小组,各小组护理人员在组内讨论,探讨正确的中医护理操作方法,以便于情景模拟教学。⑥护理人员根据病案,自主设计临床护理操作场景,如培训拔火罐操作;老师通过案例讲授操作后,让各小组护理人员自主查阅资料,掌握与拔火罐有关的知识,包括留罐、走罐、闪罐各适用于什么病情;各小组护理人员根据所给病例,选择合适的拔罐方法;小组长安排组内成员扮演旁白、患者、护士和医生角色,展开情景模拟操作。

1.3 评价标准

①理论评价:每半年由规范化培训小组组织进行理论考试,两组护理人员使用统一的理论试卷,评价护理人员对中医护理操作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明护理人员理论知识掌握情况越好。②操作技能的评价:每项操作培训结束后第2个月,由规范化培训组成员对护理人员进行操作考核。③教学效果的评价:采用我院自制的问卷调查表,包括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团队合作能力、护患沟通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等,调查内容选择“有效”或“无效”来评价在规范化培训期中医操作培训采取不同方法的应用效果,有效率=有效例数/总例数×100%。共发放8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80份。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理论知识与技能平均成绩的比较

观察组理论知识与技能平均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

表1 两组理论知识与技能平均成绩的比较(分,x±s)

2.2 两种教学方法教学有效率的比较

观察组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团队合作能力、护患沟通能力、病情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培训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表2 两种教学方法教学有效率的比较[n(%)]

3 讨论

3.1 中医护理操作教学现状

在中医医院护理人员中,非中医院校毕业的护理人员占了绝大多数,非中医院校毕业的规范化培训期护理人员,普遍存在中医基础知识薄弱,中医护理操作不规范等现象。传统的中医护理操作培训,以授课老师为护理人员进行操作演示的模式为主,在授课过程中,授课老师缺乏与学员间的互动交流,降低了护理人员学习积极性;开展教学时,授课老师未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教学以授课老师为中心,即使授课精彩,但学员学习兴趣仍较差[3-4]。例如,授课老师在讲解穴位按摩时,授课老师详细地阐述了穴位按摩的方法:对于肝郁化火症失眠患者,每日按摩太阳穴、天庭、耳廓背沟和印堂,各30~50次;痰热内扰症失眠患者每日按摩足三里、合谷和中脘穴,各50~100次。这样护理人员往往是被动地接受教师讲授的知识。此外,护理人员掌握的穴位按摩等内容多停留在理论知识层面,无法应用于实践中,或在实际应用中生搬硬套,以致出现护理差错,从而导致患者拒绝接受中医护理操作[5]。因此,要将培训与临床护理工作相结合,突出中医整体护理观。

3.2 中医专科病案导入――情景模拟法的培训优势

中医专科病案导入――情景模拟法,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它是基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发展而来的,其优势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转变了培训人员之间的角色,把护理人员作为课堂主体,护理人员在授课老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探究学习[6-7]。②积极鼓励护理人员参与到教学中,激发了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积极主动性。③在操作实践中采用分组模式学习,有助于护理人员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增强护理人员之间的凝聚力,同时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使护理人员掌握了更多的中医知识[8-9]。此教学方法中,授课老师主要起引导作用,适当给予护理人员引导,加强了各操作组组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护理人员临床护患沟通能力。

3.3 中医专科病案导入――情景模拟法在中医护理操作培训中的应用效果

中医专科病案导入――情景模拟法在中医护理操作培训中的应用,实现了中医理论知识与实践的完美融合,加深了护理人员对中医护理操作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护理人员积极主动地参与中医护理操作培训[10-11]。中医护理操作涉及相关理论内容广泛,采用中医专科病案导入――情景模拟法,能够把护理操作与抽象的中医理论知识相结合,变得生动形象,有助于护理人员更进一步掌握相关中医护理操作知识,激发护理人员的学习兴趣与积极主动性,使其主动参与操作培训[12]。在中医专科病案导入――情景模拟法中,护理人员要自主思考、分析,之后与小组成员交流讨论,共同配合进行操作演示,既提高了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13-14]。

应用中医专科病案导入――情景模拟法教学法对N1级护理人员进行操作培训,强调护理人员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中,引导护理人员自主探索完成操作培训。在情景模拟操作培训中,各个小组成员均要参与模拟情景,发挥他们自身的力量,共同完成操作培训。该教学模式,符合“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以受培训者为主体,授课老师为主导的双向教学[15-16],有助于挖掘护理人员潜能,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下,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略能力培养的弊端。它将操作培训与临床紧密结合起来,激发护理人员学习中医的兴趣,创新护理人员中医操作培训模式,不仅提高了培训效果,还帮助护理人员塑造了正确的中医护理思维[17-18]。

[参考文献]

[1] 陈桂兰,李虹,张玲玲,等.中医护理工作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J].中国医学导报,2014,11(27):144.

[2] 张广清,彭刚艺.中医护理技术规范[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12.

[3] 裘秀月,肖雯晖,楼数慧,等.辨证施护情景模拟在中医护理实验教学中的设计与实施[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10):14-15.

[4] 常维纬,廖海涛,韦义萍.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教学法在护理高职生基础课整合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8):136-137.

[5] 张广清,林美珍,邓丽丽,等.广东省中医护理技术临床应用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12):80-83.

[6] 郑秀萍,赵若华,黄惠榕.情景模拟抢救教学法在临床急危重症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 23(5):118.

[7] 涂娟,熊琼,陈咏华.情景模拟教学在手术室护理学生实习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12):117-118.

[8] 琚江美,刘佳.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急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4):122-123.

[9] 崔宇红,许瑞.PBL结合情景教学法在外科护理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中医药,2014,27(5):57-59.

[10] 陈杏云,徐维娜.多种教学方法在手术室护理实习带教中的联合应用及体会[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Z1):248-249.

[11] 叶天惠,朱慧云,陈锦绣,等.情景模拟教学法与案例学习法在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中的效果[J].护理研究(下旬刊),2014,(10):3832-3824.

[12] 周竹娟,邓建,李黔宁,等.病案导入式教学法在神经病学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医药杂志,2012,41(10):1087-1088.

[13] 伍小青.浅析病案导入式教学法在中医内科临床见习中的教学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16):175.

[14] 衡艳林.综合模拟教学法在《外科护理学》实验课双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0):94-95.

[15] 童慧慧,师改芳,杨乐,等.情景模拟在全院护理人员心肺复苏操作培训中的应用[J].今日健康,2015,14(3):239.

[16] 肖瑾.情景模拟演练在心内科N1级护士急救能力培训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24):2233-2234.

[17] 韦孟娇,吴翠平,朱俐俐,等.情景模拟演练法在基层医院内科新护士专科技能培训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4,25(5):774-776.

老年护理知识培训范文12

文章编号:1003-1383(2012)02-0276-02 中图分类号:R 473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2.02.062

临床护理教学管理是护理教育过程中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临床实习是护生从学校踏入社会,从教室走向医院,是帮助护生将学校所学的医学知识、护理理论,护理操作运用到临床实践上的过程,从而使学生成长为一名护士极为重要的一步。如何搞好实习期的教学管理,将护生培养成医德高尚,高素质的护理人才,这是教学医院的重任,也是每一位带教老师的责任。教学医院必须建立科学的教学管理,开展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才能促进护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我院是一所综合性教学医院,每年接收一百多名临床实习护生。这几年,通过不断的改进临床护理教学方法,并严格管理、规范培训,取得了满意的临床实习效果。现将工作体会总结如下。

1.完善教学管理体系 质量保证措施和监控手段是教学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也是质量标准得以实现的关键[1],我院实行学校带教老师-护理部教学干事-病区护士长-病区总带教老师-病区带教老师的五级带教网络。根据实纲的要求做好教学计划,学校带教老师定期到各实习点进行抽查并考核护生每个实习阶段的情况,定期召开全体实习生联系会议;护理部教学干事负责督促检查,宏观调控,协调关系,每月对全体护生进行多媒体授课,内容包括:各科疾病护理常规、护士礼仪培训以及规范服务、健康教育指导、护患沟通技巧、护理程序等;病区护士长主要负责实习计划的执行,具体工作的安排,抓好带教的管理;病区总带教老师负责管理科内的带教工作,护生的入科教育,每周进行业务小讲课或护理查房1次,内容为专科知识、健康教育指导、操作示范及讲解、负责对护生的出科理论和操作的考核,以及做好护生出科鉴定及有关实习记录;病区带教老师负责执行实习计划,跟班指导,培训护生的临床操作能力以及对病人病情的观察能力。通过完善教学管理体系,保证了临床教学和实习的顺利进行。

2.重视岗前教育以提高护生适应能力 ①实习前培训:近几年来我校护生比较多,这对临床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实习前培训很关键,学校在每一批护士去医院前进行为期两周的阶段见习。通过见习能巩固和加深所学基础理论,使见习护生熟悉医院环境、了解各科室的工作特点及护理工作常规,了解《55项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标准》的内容及要求。学会与病人沟通,熟悉晨晚间护理工作,为下一个阶段打下良好基础。②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制定实习计划:在下科室之前均举办为期3天的岗前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护生的职业态度、护生的素质、医德医风的教育、法律法规知识、医院的规章制度、护生的职责以及规范护理文件书写的管理等。介绍医院的环境以及各科室的情况。同时加强了护生的安全教育,并对培训内容进行考核,合格为80分,合格者方能进入科室;另一方面为了提高护生操作能力,在岗前进行一期操作培训,使护生进一步掌握各项操作的规程,为进入临床实习打下基础。

3.注重护生技能的提高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绝大多数内容是通过护理操作来完成的[2]。护理部很重视实习护生的操作培训、在没下科室之前进行55项操作培训观看视频,并把主要的护理操作分解到各科室重点培训,作为项目进行出科考核。各科负责培训的护理操作,在护生进科室时集体培训,先由总带教老师示范,重点讲解操作的要领和注意事项。然后按具体情况在带教老师指导下,放手由护生操作,每项操作完毕,带教老师应指出其优缺点,在整个带教过程中必须做到“两个到位”即讲解到位,示范到位,示范前讲解一遍操作要领,示范时严格按照规范程序操作,并强调关键动作,无菌观念以及操作的注意事项等,在执行每项操作时都必须认真进行三查七对。通过培训,要求护生熟练掌握操作程序和技能,并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讲清每项操作的目的和注意事项,使每个学生都掌握过硬的本领,较好地适应临床工作。

4.注重健康教育和病情观察能力的培养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改变,医院需要为患者提供生理、心理、社会、精神、文化等全方位的服务,对临床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医护人员不仅要有过硬的技术水平,还要有更好的服务态度,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为病人提供全程、优质的护理服务。如何提高护患沟通能力,需要从实习阶段开始培养,护理部要求护生在每个轮转科室必须跟专科护士上责任班两周,除每周进行的理论知识讲座外,每天跟随带教老师到病房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入院宣教,术前术后病人的健康指导。并要求护生运用所学的知识与病人沟通,了解病人的心理、生理、社会各方面的需要,随时满足病人的需求,特别强化护生对新收病人及手术前后、出院等病人反复多次做宣教,直到病人掌握为止。通过沟通增加了护生直接参与护理病人的机会。通过深入病房,接触病人,发现问题并找出解决的方法,护生能逐步认识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其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为以后的奋斗目标奠定基础。

5.加强理论培训和抓好出科考核 经常组织护生参加科内的业务学习,护理查房,小讲课,通过讲座和教学查房,帮助护生强化理论知识和专科知识,使护生对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的护理常规和护理知识,进一步系统化、规范化,同时采用提问方式,训练护生分析、归纳、综合及推理思维能力。通过集中学习、讨论,提高护生们的业务水平和运用所学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护生出科前进行专科理论知识考核及护理操作的考核,并根据考试成绩及平时表现、医德医风、劳动纪律等作出科鉴定,同时组织护生召开会议作出科小结,带教老师将护生在该科的实习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护生,听取护生对带教老师的评价;根据实习生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管理和带教方法,促进教与学的进一步提高。

经过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模式,规范培训,对临床教学进行科学的管理,护生的操作能力明显提高,与病人沟通能力及护理人际交流等职业综合素质的满意度也大大提高了;同时,规范化管理也提高了临床带教教师的教学能力,好的带教老师会使护生在实习中勤于思考,乐于学习,动手能力提高快,实习效果好。最终实现教学质量持续提高,教与学互相促进[3],达到教师、学生知识的双提高。

参考文献

[1]郑丽华.ISO9000用于医院教学管理的探索[J].中国医院管理,2008,28(3):6162.

[2]胡靖宇,段长虹,刘艳艳,等.中专护生能力培养研究现状与展望[J].护士进修杂志,1999,14(9):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