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老年人优质护理

老年人优质护理

时间:2023-06-05 10:30:34

老年人优质护理

老年人优质护理范文1

【关键词】优质护理;老年;骨折

老年骨折是骨科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由于其体质和病情的特殊性更给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因此,笔者为全面改善和提高老年骨折病人的临床治疗水平,深入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老年病人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本研究特对我院骨科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老年骨折病人应用了新型的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以期为老年骨折病人的骨折愈合及关节功能恢复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持,现将临床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骨科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老年骨折病人114例,其中男72例,女42例,年龄60~82岁,平均年龄为70.46±8.35岁。上述入选病人均经入院各项指标监测和常规检查而彻底排除由于骨髓炎、骨肿瘤所导致的骨折,以及合并有严重心、肺、肝、肾等疾病和存在认知功能障碍的病人。随机将入选病人分为研究组57例和对照组57例,并且在性别和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其两组病人比较差别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老年骨折病人均行一般常规护理,而研究组病人则行优质护理服务,具体措施: ①心理护理:病人入院后,针对不同骨折部位给予相关及时的宣教,主要包括可能发生的并发症、预防措施以及注意事项等。对于存在焦虑、抑郁以及悲观等不良情绪的病人,在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基础上,耐心倾听病人心中对疾病的疑惑及顾虑,并采用通俗的语言给您细致的讲解,以最大限度消除病人不良情绪,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以最佳的状态积极配合治疗。②护理:依照各自病人的实际病情,正确指导其选择舒适、合适的,积极协助病人开展早期肢体功能锻炼,每天定时为病人进行翻身和拍背等常规护理操作,对于存在压疮高危因素的病人应实行重点监护,及时给予相关预防措施。③饮食护理:指导病人进行营养均衡的饮食搭配,多以高热量、高蛋白以及高维生素饮食为主,以达到促进骨折的愈合和损伤组织恢复的目的。同时需鼓励病人保持水和电解质的平衡,以避免结石的发生。④舒适护理:按时为病人进行清理,尤其要协助已经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病人进行简单的活动,积极为病人营造一个舒适和谐的休息环境,确保病房内环境的温、湿度适宜,护理操作应做到娴熟、轻柔,尽可能保持病房的安静。 ⑤并发症的护理:密切观察病人体温及切口感染的变化情况,对于出现红肿和疼痛者要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必要时可遵医嘱给予抗生素进行治疗。鼓励病人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以促进机体功能的尽快恢复。

1.3 评价指标[2] 分别对两组病人的骨折愈合情况和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其中骨折愈合情况的评定标准:痊愈为症状及体征均消失,功能完全恢复,X线片示骨折愈合良好;有效为症状及体征均有所改善,功能有所恢复,X线片示骨折愈合情况一般;无效为症状及体征均无改善,功能未恢复,X线片示骨折愈合不佳。总有效率为痊愈率和有效率之和。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的评定标准: 完全正常为100 分;优秀为91~99 分;良好为75~90分;尚可为50~74分;差为50分以下。优良率为完全正常和优秀及良好之和。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 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两组病人骨折愈合情况的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病人痊愈的比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提高,而无效率则显著降低,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病人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的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病人关节功能恢复为优秀的比率和总的优良率均显著提升,而尚可的比率则明显减少,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对于老年骨折病人而言,由于其生活自理能力相对较差,身体康复情况相对较慢以及家属难以长期留院陪护等原因,使得其心理孤独感较为强烈而进一步影响了治疗的顺利进行,因此,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对于老年骨折病人而言尤为重要[3]。

优质护理模式主要是医护人员在服务病人的宗旨下,给予老年骨折病人合理的知识宣教,促进病人能够积极配合相关治疗;指导病人增强膳食营养,进一步提高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促进病人骨折部位的愈合;指导病人进行适当的功能性锻炼,改善骨折部位及全身的血液循环,避免或减轻骨折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促进了病人关节功能的恢复[4]。

本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优质护理病人痊愈的比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提高,而无效率则显著降低;同时关节功能恢复为优秀的比率和总的优良率均显著提升,而尚可的比率则明显减少。由此可见,优质护理对于老年骨折病人骨折愈合和关节功能恢复均具有全面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英姿,冯水土,刘玉芬,等. 优质护理对高龄骨折患者心理的影响和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12,7(33):202-203.

[2] 李靖.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骨折病人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的影响[J]. 护理研究,2011,25(9):2398-2399.

老年人优质护理范文2

为有利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老年卧床患者;基础护理质量

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也快速提高,人们有了更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以及健康意识,相应对医疗工作者的工作有了新的要求,尤其对医护人员的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我院在卫生部门的响应要求下,对我院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笔者选取我院于2010年11月到2013年3月收治的154例老年卧床患者,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比观察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后,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基础护理的合格率,现将其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于2010年11月到2013年3月收治的154例老年卧床患者,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其中所选取的154例患者中,男98例,占63.6%,女56例,占36.4%,年龄为62-89岁,平均年龄为(70.12±11.23)岁。

1.2方法

1.2.1成立优质护理服务领导小组,动员科室全体工作人员积极参与相关卫生部门的领导在召开关于如何做好护理服务工作的会议。我院领导组织者根据会议精神以及当前的社会形势,在我院的领导支持下,由护理部主任带头,各科护士长进行统一管理,统一全科护士的思想。

1.2.2心理护理老年患者因长期卧床休养,活动以及自己正常生活受到一定限制,会产生较强烈的心理落差,因此患者以及家属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沮丧、焦虑以及忧郁等心态,因此在实施护理工作中应注意对患者家属以及患者进行适当的健康宣讲。可通过印发一些与老年疾病患者相关的健康教育宣传资料,每月对患者进行两次健康知识宣讲等,且可让患者家属共同参与。护士工作应符合一定的规范,护理技术应该规范有效,护理人员应注意语言得当、举止端庄大方,给予患者尊重、同情以及关系,让患者感受到亲切。

1.2.3建立分层护理管理制度,确保实施各项护理工作准确到位实行护士分层管理,可根据护士的工龄、技能、职称等设置为由组长、责任护士以及实习护士等三级护理人员组成的小组。责任护士以及组长等可对所负责管理的患者提供无间断、连续、全程的护理服务工作。确保每个护理人员至少负责2-3名患者,在护理工作中对患者提供护理服务。而护士长以及组长人员对护理工作中各项护理服务工作实施每天坚持抽查,每7天实施必查工作,月底实施一次全面检查工作,采用定期检查、随机检查以及全面检查三种检查方面相结合,确保在护理过程中各项护理工作准确到位。

1.2.4卧床休息与适度活动老年卧床患者对周围的休息环境要求较高,因此生活环境的应该保持安静舒适,梳洗、翻身等日常生活根据患者具体身体状况对其做出准确判断,医护人员应该给予患者鼓励,制定符合患者身体状况的活动规划,保证患者快速恢复健康以及生活自理能力。

1.2.5组织护士进行学习与培训工作,提高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在科室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授课,同时可开展小组讨论活动,集体学习相关创优工作的文件以及精神内涵。定期进行护理技能考核以及护理比赛工作,鼓励护理人员争优争先。同时可安排一些医护人员到兄弟科室以及其他一些优秀医院学习相关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学习他人的优点。争取在医院护理部门以及相关领导的支持下,让优秀的护理骨干人员以及护士长等参加“创优”工作的培训班。

1.2.6正确了解护理工作在临床医疗工作中的重要性召开关于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专题思想的会议,同时积极在我院开展专业的关于老年卧床患者护理方面的培训工作,让护士尤其是新护士对临床护理工作有更为全面深入的了解。开展每七天一次讲课,每七天进行两次床边查房、对护理人员进行不定时晨间提问,以及实施每月一次实施护理查房工作,对护理人员讲解相关护理知识理论以及护理实践工作,让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有更为全面的了解。

1.3观察护理效果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是由患者家属在病人出院填写相关护理部门所发的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基础护理合格率是责任护士和病区护士长按照护理部门的基础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对基础护理质量进行评定。

1.4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

3讨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老年患者人数不断增多,且因各种疾病的存在,老年患者卧床现象普遍增多,长期卧床会导致患者各种并发症的出现,不利于老年患者的健康恢复以及社会家庭的稳定健康[1]。老年患者长期卧床极易引发各种并发症,且该病症致死率较高,因此在手术治疗中应注意仔细观察患者病症变化,实施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有利于老年患者身体健康以及康复[2]。相关临床研究表明,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关键是做好基础护理工作[3]。同时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可有效改善护理服务质量,全面提高临床实施护理水平[4]。我院的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刚刚起步,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改善的过程[5]。应该不断总结,研究分析并不断改进完善优质护理工作,这需要全院的护理人员共同参与,同时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对患者实施全面、细致有针对性的护理,控制患者病情,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出现,促进当前护理工作朝着更为健康的方向发展[6]。

从本次研究中可以看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2.2%,患者护理合格率为90.3%,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后,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9.4%,患者护理合格率为98.1%,其中无护理投诉事件发生,其社会效益显著,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后护理服务满意度以及护理合格率对比差异显著,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涂红梅,卢艳,刘萍.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对基础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6):981-982.

[2]楚玉娟.夯实基础护理、开展优质护理、全面提高临床护理工作水平[J].中国医药指南,2011,9(9):325-327.

[3]黄仕明,罗映红,权明桃.开展创新实践提升优质护理服务品质[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3):1174-1175.

老年人优质护理范文3

河北省邢台市第三医院神经内一科 河北省邢台市 054000

【摘 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的运用价值。方法:将96 例老年性脑梗塞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号随机分为优护组和常规组各48 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优护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入院时和干预6 个月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并在干预6 月后进行护理满意度评价。结果:优护组干预6 月后生活质量评分为(76.6±17.8)分,显著高于常规组(t=13.945,p<0.05)。优护组护理满意度为95.83%,显著高于常规组(X2=6.095,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改善老年性脑梗塞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关键词 老年性脑梗塞;优质护理;生活质量

老年患者易出现脑梗塞,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有效的护理可以提升老年脑梗塞患者生活质量[1]。近年来,我院采取优质护理服务,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有关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 年1 月-2014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性脑梗塞患者共96 例为对象。其中:男62 例(64.58%),女34 例(35.42%);年龄60-77 岁,平均(68.7±7.4)岁;学历情况:小学及以下28 例(29.17%),初中47 例(48.96%),高中14 例(14.58%),大专及以上7 例(7.29%)。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号,采用数据表法随机分为优护组和常规组各48 例。两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优护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主要内容包括:

(1)健康教育。根据患者及家属知识状况,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包括脑梗塞发病机制、疾病转归、康复注意事项等。

(2)心理干预。引导患者及家属消除负性情绪,树立治疗信心。介绍成功案例,赢得患者对治疗的支持。

(3)开展优质康复训练。综合按摩多种手法刺激肢体,定时帮助患者翻身。进行吞咽训练,定期按摩患者面部肌肉,进行吹气、鼓腮等规律运动。进食时,指导咀嚼,并适当进行喉部推动。语言训练从单字、单词到短语依次进行,并且鼓励患者运用肢体语言进行沟通。要求家属定时给患者读报、进行沟通,让患者感受亲情温暖。④患者出院时,进行出院指导、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和锻炼指导,要求患者定期返院检查。

1.3 观察指标

在患者入院时和优质护理干预6 个月后采用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进行生活质量评价。生活质量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在护理干预6 个月后,采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问卷量表进行满意度测评,患者从“很满意”、“满意”、“不满意”等选项中选择。满意率=(很满意+ 满意)/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使用spss19.0 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使用均数± 标准差表示,t 检验法检验。计数资料使用例(%)表示,卡方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两组经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入院时显著改善(p<0.05)。优护组干预6月后生活质量评分为(76.6±17.8)分,显著高于常规组(t=13.945,p<0.05)。见表1。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优护组很满意、满意、不满意分别有35 例、11 例、2 例, 护理满意度为95.83%, 显著高于常规组(X2=6.095,p<0.05)。见表2。

3 讨论

脑梗塞是老年患者常见的严重疾病之一,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强化护理干预,通过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改善老年性脑梗塞患者生活质量[2]。

我院针对老年性脑梗塞患者生活质量差的情况,近年来积极推动优质护理服务。从本组资料来看,虽然常规组和优护组经过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入院时显著提高(p<0.05),但是优护组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本研究结论与徐辉[3] 的结论是一致的。徐辉在老年性脑梗塞患者中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普遍高于常规护理患者。之所以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改善老年性脑梗塞患者生活质量,可能与优质护理更加注重患者人文关怀,充分发挥医护人员、患者以及家属在护理中的能动性,调动各方参与有关。总之,在老年性脑梗塞患者中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是一种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 于锦红, 勾霞. 优质护理服务在62 例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中外医疗,2015,35(08):170-172.

老年人优质护理范文4

[中图分类号] R735.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7)08(c)-0170-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high quality nursing in senile patients with left colon cancer complicated with intestinal obstruction.Methods From October 2015 to November 2016,150 senile patients with left colon cancer complicated with intestinal obstruction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nursing and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high quality nursing.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nursing care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complication incidence of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5.33%,it was low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16.00%),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Key words]High quality nursing;Senile patients with left colon cancer complicated with intestinal obstruction;Application effect

左半?Y肠癌在临床中十分常见,其常见的发病人群为老年人,多数老年患者发现患有左半结肠癌,大多是在发生肠梗阻之后,该疾病是临床多发的外科急腹症,常引起老年患者发生休克、感染、结肠破裂穿孔等,危及到患者生命安全。由于梗阻部位较低、起病较急,在手术前无法对患者实施肠道准备,同时老年患者生理、病理特点较为特殊,给治疗带来较大困难[1]。而给予老年性左半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十分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极其重要的,能为患者的术后康复提供保障和基础,近年来,优质护理在临床被广泛应用。因此,我院对优质护理在150例老年性左半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比较,探讨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150例老年性左半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均符合临床左半结肠癌合并肠梗阻诊断标准;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不接受临床护理的老年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年龄60~81岁,平均年龄(70.15±2.45)岁,男50例,女25例,其中伴有慢性肺功能不全患者20例,冠心病患者25例,高血压患者15例,糖尿病患者15例。对照组患者,年龄61~82岁,平均年龄(71.03±1.78)岁,男49例、女26例,其中伴有慢性肺功能不全患者19例,冠心病患者26例,高血压患者15例,糖尿病患者1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及同意。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基础护理、日常护理、病情护理等内容,护理人员应按照护理计划依次对患者实施操作。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所有老年患者均在全麻状态下进行手术,术后常规腹腔引流、留置尿管以及胃管。优质护理内容主要包括:①心理护理。在治疗中,由于多数老年肿瘤患者的病情、心理特点、文化背景不同,常导致其对疾病的认知也大不相同,易产生多种心理反应,既害怕手术又渴望手术,自身情绪多变、顾虑重重。同时老年患者实施结肠癌造瘘术后,排便能力丧失,排便方式发生较大改变,多数患者由于害怕自身和他人不同,往往产生恐惧、逃避、忧虑情绪。此时,护理人员应体贴和关心患者,对于患者需求要尽可能满足,通过多种途径了解护理进展以及患者病情,告知患者只要后期护理得当,对工作、日常生活一般不会产生太大影响,帮助患者缓解情感失落。②术前准备护理。应告知患者术前宣教的重要性,若患者伴有术前焦虑感,应多次对患者进行指导,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职业特点、文化程度、年龄等因素制定护理方案,通过示范教育、单独宣教、语言教育、小组宣教、口头宣教等方式,让患者充分了解胃肠道造口位置、解剖生理,并给予患者易消化、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热量的饮食。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在必要情况下进行输血,纠正低蛋白血症以及贫血情况。③术后护理。术后早期对患者禁食,给予患者补充营养物质以及液体,若患者造口开放,应将腹部切口和造口妥善隔开。在患者造口开放前,应采用盐水纱布或者凡士林进行保护,待患者造口开放后,定期更换敷料,观察患者造口黏膜坏死、出血、回缩情况,预防并发症发生,待患者造口拆线完全愈合后,应采用中指或示指将造口扩张。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留置尿管时间、下床活动平均时间及造瘘口排气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对比各项指标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留置尿管时间、下床活动平均时间及造瘘口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结肠癌是人体胃肠道中较为多发的一种肿瘤,是导致老年患者发生肠梗阻的主要因素,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为30%左右[2-6],而近年来,老年性左半结肠癌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多数老年患者常合并肠梗阻,具有病死率高、病情危重等特点,手术治疗是老年性左半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首选的治疗方式。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在围术期易出现不佳的手术效果,而实施一项有效的护理方式对老年患者十分重要[7-11]。

老年人优质护理范文5

【关键词】 老年患者;优质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410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739-02

卫生部于2010年开始,在全国卫生系统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以“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为主题,进一步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1]。我科患者年龄大,病程长,大部分需要长时间卧床,生活护理繁重。我科于2011年1月开始组织试行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模式,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05月我院老干科住院的患者120例作为实验组,男82例,女38例,年龄61-96岁,平均年龄81.2岁,其中冠心病33例,心衰10例,肺部感染28例,脑梗塞26例,糖尿病23例。随机选取同期该科住院老年患者80例为对照组,男53例,女27例,年龄62-86岁,平均年龄79.1岁,其中冠心病25例,心衰7例,肺部感染18例,脑梗塞13例,糖尿病12例,其他5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所患疾病等一般资料上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实验组采用优质护理,具体如下:

1.2.1 全科护理人员共同学习优质护理相关文件 组织全科护士集中学习,学习内容为优质护理服务方案、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工作规范以及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文件等内容[2]。明确护理服务内涵、项目、标准。学习后定期采取理论试卷测试及实践考核。让每位护士切实掌握优质护理相关理念、内容。

1.2.2 改革分工方式,实施责任制整体化护理 依据护士的职称、学历和技术经验分层级管理。将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病情观察、治疗、健康指导等工作,实施责任分组,每组设置组长,对病人实行全程责任制整体化护理[3]。根据病人病情、护理难度等对护士进行合理分工。护理组长负责病情较重、护理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的病人,同时做好协调和指导低年资护士的工作。

1.2.3 美化护理人员仪表态度、优化病区环境 护理人员应当主动与患者沟通,笑容端庄,使用尊称,避免以住院号或床号称呼。病区环境保持安静整洁,在各个病房卫生间以及病房走廊安装防跌倒扶手,病房不设台阶,注意保持病房光线充足,地面平整、干燥,设置防滑标识,病床配置床栏防坠床。完善便民措施,为患者提供轮椅、针线包、老花眼镜、一次性水杯等。病区固定位置放置健康教育单,患者可以随时取用。设置疾病康复治疗知识宣传窗、护患沟通黑板等,以更加有效的加强护患沟通,创造良好住院环境,让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

1.2.4 完善护理质量控制体系,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科室每月进行进行护理质量检查。护士长、责任组长应掌握患者病情,每日早晚巡查病房,指导并检查护理措施落实情况,对新入院及疑难危重患者及时及重点查看,督查医嘱执行情况,以及核心制度、护理常规、技术规程的执行情况。若找出存在问题及时反馈,并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针对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进行效果评价,以便更好地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1.2.5 落实基础护理 老年患者大部分时间需要卧床,各器官功能衰退,容易出现压疮、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因此落实基础护理对老年患者尤为重要。优质护理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对老年患者的基础护理实施周期化护理和按需护理相结合的方法,在指甲护理、床上洗头等护理周期化实施基础上,再根据患者需要及时满足按需护理,如口腔护理、会阴护理、协助翻身拍背、压疮预防及护理等,为患者提供优质、满意的人性化的护理服务。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意外伤发生率。意外伤包括跌倒、坠床、烫伤、压疮、肛周皮肤红肿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组护理效果比较: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1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 患者满意度可以客观地反映医疗服务质量的好坏,是衡量现代医院质量管理工作的金标准[4]。通过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护士转变了观念,提高了优质护理的理念,夯实了基础护理,增进了护患和谐,责任制分工模式的完善,使患者得到全程无缝隙的优质护理服务,提升了患者的满意率。

3.2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近年来,随着人民医疗知识水平的提高、患者法制意识的觉醒,在医疗实践中护理人员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多。另一方面,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老年患者越来越多,老年患者基础病多,行动不便,护理风险较高。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能对患者的护理过程进行无缝隙管理,通过实行责任包干的形式,对患者护理过程全程及全面负责,保证患者的基础护理、治疗、观察、宣教到位,意外伤发生率明显降低。我科通过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使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大大改进。当然,这项工作任务仍任重而道远,需要广大护士进一步规范护理工作,切实加强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护理安全。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0 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的通知[M].2010-02-15.

[2] 彭刚艺,陈伟菊.护理管理工作规范[M].第4版.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11:217-247.

老年人优质护理范文6

【关键词】 优质护理模式;手术室;老年患者;护理效果

老龄患者的身体机能远不如年轻者, 他们的脏器官功能衰退, 多数伴有慢性疾病, 其自身对手术存在着不良情绪, 这些缺点对手术治疗的效果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1]。针对上述情况, 加强手术室老年手术患者的护理尤为重要。卫生部新下发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 要求各个科室实施优质护理, 将该模式落实到实处, 从而体现医院的整体服务质量[2]。本研究旨在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在手术室老年手术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住院的162例老年手术患者, 均为初中以上学历, 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 对照组76例, 男性患者40例, 女性患者36例, 年龄62~76岁, 平均年龄(67.2±6.2)岁, 观察组86例, 男性患者46例, 女性患者40例, 年龄61~78岁, 平均年龄(67.6±6.4)岁, 组间资料如年龄、性别、手术种类和文化程度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临床护理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 包括安排术前访视和知识讲解, 术中针对老年人特点进行相应的护理。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模式, 具体措施如下:①加强术前访视, 医护人员要仔细阅读病历资料, 对老年患者的身体情况有一个全面性了解, 并对手术耐受情况作出预先评估;安排专业护理人员同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 向患者讲述疾病和相关手术知识, 通过沟通了解患者的具体需求, 根据需求制定对应的护理对策;术前还需要加强心理护理, 通过鼓励性话语和成功案例来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心理, 提高其战胜疾病的信心。②手术室环境管理, 手术室的环境保持在25℃左右, 湿度保持在50%~60%, 手术中的设备应当齐全, 针对老年人的身体特点准备好保暖设备, 预防术中体温下降导致的不利影响。③静脉通道护理, 高龄患者的血管脆性增加, 手术时需要安排专业护士进行穿刺, 保证一次性成功建立通道, 术中需要密切观察输液情况, 尽可能的减轻老年患者的手术痛苦。④加强摆放护理, 护理人员在摆放时动作要轻柔, 防止皮肤、血管压迫受损。⑤严格术中护理, 手术过程中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的观察, 尤其是心血管疾病患者, 出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处理, 术中要准备好急救药品, 出现紧急情况则立刻予以救治, 局麻或全麻时要同患者交流分散其注意力, 缓解其情绪, 以利于手术顺利进行。⑥加强感染控制, 手术容易造成感染, 且老年患者的免疫功能相对较低, 因此手术过程中要求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适当的应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预防。⑦术后护理, 术后帮助患者平卧休息, 苏醒后该半卧位, 观察患者各项体征, 对出现的不良症状予以处理, 同患者适当沟通, 告知手术顺利进行, 并指导其饮食和卫生。

1. 3 观察和评价 研究采取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的精神状况进行评价[3], 并对两组的体温(低于36℃表示低温)和苏醒时间(麻醉后超过120 min的表示苏醒延迟)进行观察记录, 自行设计问卷调查两组对护理的满意度, 分为满意、不满意。

1. 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得数据采用Excel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用( x-±s)来表示, t和卡方检验对数据资料进行分析, P

2 结果

2. 1 两组的临床效果 抑郁和焦虑量表评分结果 显示观察组手术前后的SAS和SDS评分均好于对照组,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2 两组的满意度 共发放162份问卷, 回收率100%, 观察组对本次护理模式的满意度为98.83%, 对照组的满意度为86.84%,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本研究对比分析了优质护理模式和常规护理模式在老年手术护理中的效果, 观察组患者的抑郁、焦虑得到了明显改善, 提高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 观察组的低温和苏醒延迟也得到了较好的控制, 两项观察指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由此可以看出优质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更佳。优质护理模式的提出对各科室的护理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 此种模式注重措施落实情况, 强调护理的针对性, 针对老年人自身的特点进行护理。老龄人对手术的抵触情绪往往更高, 因此优质护理中必然需要加强心理护理干预, 通过有效的心理沟通来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认识。老年人活动和免疫功能下降, 该类患者的护理需要更加必要, 无论是术前、术中和术后, 各项护理措施都应当符合老年患者的需要, 如密切观察、严格灭菌、感染控制、疼痛管理等优质护理措施对手术的顺利实施和患者的术后康复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术后设计问卷了解患者的满意度, 观察组对本次护理的满意度要明显好于对照组, 说明了患者对此种护理模式的高度认可。

综上所述, 优质护理模式充分考虑老年手术患者的特点, 较好的配合了手术的实施, 促进了老年患者的恢复效果, 得到患者的一致肯定, 值得进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周桂兰, 彭爱红, 赵旭芸.优质护理模式在手术室老年手术病人护理中的效果研究.全科护理, 2013, 11(12):1128-1129.

老年人优质护理范文7

2013技能强化培训心得体会--探讨护理管理

近日为了更好的满足公寓总部入住需求,2013年5月公寓护理部决定对新老员工开展为期半个月的护理技能在岗强化培训。公寓在岗强化培训得到李萍院长的大力支持并批示具体落实方案,付院长王文贞亲自督导培训工作。每一位参加本次强化培训的护理员护士受益匪浅。

本次强化培训的重点是:围绕老年护理工作中出现的不规范的技能强化训练与公寓新的总院要成立的背景下,如何持续推进优质护理服务所展开的,主要是面向临床基层的护理人员,针对目前临床护理管理中的难点问题、瓶颈问题进行了有目的的培训。此次培训为我们年轻的护理员、护士带来了大量的护理信息及一些全新的病床管理理念和方法,内容涉及沟通管理、绩效考核、临床护理质量控制与改进等。在头3天的学习中,我感觉自己在对优质护理服务的认识、护理管理知识信息及护理岗位管理等方面都得到了重要的收获和启示。

通过对强化优质护理服务的更进一步学习,护士、护理员们对优质护理服务有了更高的认识,明白了这样做的目的是:要让每一个老人感觉到自己是在安享晚年、让老人人的利益得到最大化保护。护士、护理员只有与老人更贴近了才会更深入地了解病情、观察病情、了解老人的要求、解决问题,这样才能真正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实应用所学的知识、发挥出规范的护理技术、促进护理技术的革新、才能真正体现出我们不是保姆而是具有专业化、规范化的公寓护理队伍。

针对公寓实施楼层护理管理工作原则,则要在临床护理责任制整体护理落实的基础上,以实施护士岗位为切入护理工作点,从护理岗位设置、人员配置、绩效考核等方面制定和完善切实可行的制度及办法,充分调动护士、护理员的积极性,激励临床一线护理员。如何使用护士兼任护理员的工作这事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本次培训给我提供了抉择的思考,护士当护理员使用将是未来为老护理服务工作的重点与方向,也是将来的趋势。

岗位管理,实现同工同酬、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稳定临床一线护理队伍,极力使公寓护士护理员得到充分的待遇保障、晋升空间、培训支持和职业发展,促进护理队伍健康发展才是公寓长远发展源泉。

6年来我一直从事护理管理,今天我发现作为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到在深化优质护理服务的工作中,最重要的是解放思想,开拓思路,创新管理理念,转变管理方法,“一切为了老人、为了老人的一切”如何兼顾护士、护理员意愿的原则下,积极推动护理分工模式的革新,实现从流水线式的护理转化为个性护理模式。结合工作实际,针对具体问题,主动寻找切入点、创新点、突破点,简化繁琐的工作环节与内容、整合人力资源与分工,优化工作流程与排班,增设护理辅助设施与设备,取消传统的主班、治疗班、办公班等辅助班次,全面推行“护士、护理员包干”的工作模式,每名责任护士、护理员平均负责患者不超过4.5个,承担所管床老人的基础护理、病情观察、康复指导、健康教育等所有护理工作。在工作排班中实施弹性排班,减少交接班次数,保证晨护、晚护、集中治疗、及危重患者的特殊监护,增强每位护理人员“心中有人”的责任意识,切实保老人入住与护理的安全。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首先要从护士长与护理长本身转变观念,求真务实,根据公寓特点,制定护理技能季度培训计划,特别是新上岗人员培训计划,通过培训与学习,不断提高公寓每位护理人员专业内涵,技能实践能力,以适应临床护理发展的需要。护理人员的培养,发展的方向,运用循证护理理论,建立优质护理服务长效机制,才能使优质护理服务踏实、稳步、积极推进。

护理职业其实是一门“雪中送炭”的职业,因为老人安享晚年--是必须有专业的护理服务,老人有被专业照顾、安慰的需求。人在逆境中被人帮助,是容易让人铭记的。我们护理工作是“人道主义的闪光”,护士、护理员应该是传递人间“奉献”和“关爱”的天使,通过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我们希望在护理人员的关爱与照护下在安享晚年的老人们得到尊严、公平的生活。我相信她们会将这种“仁义、仁道”传承、传递下去,在社会中“播种”构建社会的和谐。

老年人优质护理范文8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病;护理;老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比较多发的慢性肺部疾病,其主要特征为气流受限,不能完全逆转[1]。老年人是该疾病的高发人群,病程迁延,给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造成极大的伤害,且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近年来,我院积极响应卫生部以“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的宗旨,在我院各个科室中实行优质护理服务。本文选取我院在2011年8月到2013年8月收治的80例COPD患者,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COPD护理中的应用及其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1年8月到2013年8月收治的80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COPD诊断标准。其中,男63例,女17例,年龄在63到8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4.14±1.57)岁;病程在9到14年之间,平均病程为(10.5±1.4)年。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患者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4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包括入院指导,保持病房的通风和整洁,避免肺部感染等。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优质护理服务。护理方法如下:①营造优质护理服务的氛围。医院应该从自身实际出发,不断强化优质护理服务意识,让护理人员牢固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在医院中营造良好的优质护理氛围。②加强患者的心理疏导。老年COPD患者会有不同的程度的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反应,护理人员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予以心理疏导,同时做一个耐心的倾听者,让患者将心理的情绪发泄出来等,从而逐渐减轻甚至消除心理障碍,保持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③健康教育。护理人员要定期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向患者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比如COPD疾病介绍、治疗目的和方法等,从而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④康复护理。护理人员要提前到岗,帮助患者做好洗漱、被褥整理等工作,进一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当患者的病情得到良好控制后,需要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让患者熟练掌握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的方法,从而进一步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此外,护理人员还要培养患者自我护理的能力,比如在住院期间,掌握心理调节方法,同时注重饮食合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等。

1.3 观察指标

(1)生活质量:在患者护理后采用生活质量测评表(QOL)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其中包括日常生活能力、心理状况(焦虑和抑郁)、社会活动情况。

(2)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情况进行评估,总分100分,包括满意(≥85分)、较满意(60-84分)、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对上述两组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X2检验和采用T检验;对比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比较

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焦虑心理状况、抑郁心理状况以及社会活动情况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

表1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比较

组别

例数

日常生活能力

焦虑心理状况

抑郁心理状况

社会活动情况

对照组

40

40.1±1.0

21.7±4.5

26.1±1.5

21.5±2.6

观察组

40

25.8±1.0

11.2±5.6

13.5±1.6

12.6±2.1

2.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0%(38/40),对照组为72.5%(29/40),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的不断加快,老年COPD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涨的趋势,从而严重影响老年人的正常生活。由于老年人的各技能衰退,且老年COPD病中多伴有多项基础疾病,给医院的治疗和护理带来一定的难度[2]。在临床护理过程中,需要医院从患者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从而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在优质护理服务中,护理人员重视患者人文关怀,以“患者为中心”[3],通过营造优质护理服务的氛围、加强患者的心理疏导、开展健康教育、实施康复护理、培养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等措施,让患者的身心处于舒适的环境中,同时保持积极向上的状态,积极配合治疗。在心理疏导的过程中,尽量满足患者提出来的一些合理要求,让患者的需求得到满足;通过健康教育,让患者了解COPD的相关知识,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常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P

综上所述,在老年COPD患者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改善护患关系,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曹萍.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护理中的应用[J].青岛医药卫生,2013,12(02):152-153.

老年人优质护理范文9

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呼吸内科,福建泉州 362000

[摘要] 目的 探究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护理中优质化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 方法 随机选择该院自2013年8月—2014年8月期间收治的14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分析这140例患者的一般资料,将140例患者用随机法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70例,对照组患者70例,对照组患者只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护理方式上再添加优质护理。两组均连续护理1个月,然后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 结果 经观察,两组患者在经过1个月的护理服务后,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采用优质化的护理服务可以提高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http://

关键词 ] 慢性支气管炎;老年;优质化服务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4(c)-0149-03

[作者简介] 洪依今(1978.12-),女 ,福建泉州南安人,本科,研究方向:有关呼吸内科护理。

老年人群患上慢性支气管炎[1]的概率较高,它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呼吸类疾病,随着天气的变化影响,慢性支气管炎可能会反复发作,患者的临床体征一般为肺部啰音、咳嗽疼痛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一般患者每年的发病总时间为4个月,研究还发现患者中男性偏多,该研究随机选取自2013年8月—2014年8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4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70例,对照组患者70例,对照组患者只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护理方式上再添加优质护理,两组均连续护理1个月,并分析优质化的护理服务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该院自2013年8月—2014年8月期间收治的14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70例,实验组中,男性50例,女性20例,年龄在44~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3.7±2.8)岁,病程在7~13年,平均病程为(11.9±2.1)年;对照组中,男性48例,女性22例,年龄在43~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4.4±2.4)岁,病程在6~17年,平均病程为(12.3±1.7)年。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只给予常规护理,注意患者的病房环境、定期消毒、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做观察记录。

实验组患者则给予优质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在添加以下3条:

①饮食护理:患者应每天选择高纤维食物,以及高维生素[2]和高蛋白等食物,忌辛辣,多吃水果和蔬菜,特别像梨这种利于化痰的水果尽量保持每天一个。

②心理护理: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常常会伴有恐惧、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护理工作人员应该给与正面开导和鼓励,耐心讲解慢性支气管炎的病理知识,让患者带着一颗平常心去对待。

③药物护理:在医学临床上使用抗生素治疗此病的情况比较多,护理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医生嘱托来给患者用药,并且时刻注意患者的体征变化,如有不良症状及时处理。

1.3 疗效评判

治疗效果的判断可以分为3类,即无效、有效、显效。患者的临床病症消失,机体恢复正常,X胸片显示炎性病变均消除,痰菌[3]显示已转阴即为显效;患者的临床病症有所改善,X胸片显示炎性病变部分消除即为有效;8 d治疗后患者病情几乎没有变化甚至更重即为无效。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评比[4]。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结果的所有数据均录入spss16.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以(x±s)表示;组间率比较采用χ2 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对比

从数据中显出,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所示。

2.2 满意度对比

结束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的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达97.8%,而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86.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已经开始慢慢地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它是一种易反复发作的慢性病,支气管扩张和阻塞性肺气肿是它常伴的并发症。引起慢性支气管炎的原因有很多,如感染、气候变化、过敏反应、吸烟等都是感染一般是最为主要的因素[5],当腺病毒、鼻病毒、呼吸道和胞病毒等侵入机体时,支原体与病毒相互结合损害呼吸道粘膜[6];气候发生变化时,呼吸道黏膜[7]的自身抵抗功能下降,黏膜血液循环不流畅,导致支气管平滑肌的不正常收缩,从而患者慢性支气管炎发作;过敏反应中较为常见的是尘埃过敏和花粉过敏,据调查,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中有过敏史的人数比例较大;国内外有研究证实,吸烟时间越长,患者发病率越高,戒烟对患者病情的减弱有推动作用[8]。

在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优质护理体现的是对患者全面的照顾和关心,既包括对患者健康的关注也包括对患者心理的关心。在该研究中,对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后不仅增加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还提高了临床效果。在胡琴芳[2]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护理中优质化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一文中,也通过分组法对两组患者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以及优质护理,优质护理小组患者临床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由以上分析可得,在支气管炎患者数量逐渐增多的今天,如何更好地护理患者显得尤为关键,从该研究中发现,采用优质化的护理服务可以提高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http://

参考文献]

[1] 刘研,夏士艳.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护理[J].黑龙江医药,2012,25(1):157-158.

[2] 胡琴芳.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护理中优质化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J].吉林医学,2014(18):4106.

[3] 冯钲葵,郭柳波,梁群娣,等.自制排痰拍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排痰效果及护理方法[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17):92-95.

老年人优质护理范文10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人文关怀个性化服务

“优质护理服务”是以患者为中心,患者为上的服务理念作基础,要一切为患者,强调人性化,处处体现以“人”为本,通过人性化的语言,服务流程,明星服务窗口,明星品牌科室等实施全程护理。通过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极大提升了护理人员的责任感和服务质量,达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效果。21世纪医院不仅是技术与设备的竞争,人们对医疗环境,医疗服务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优质护理服务是现代医院建设和服务管理不可或缺重要课题。实施方法如下。

服务内涵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使临床护理担起为患者健康全方位服务的职责,因此具有更独立的专业目标和工作范畴;给予患者更精心,高质量的护理;加快护士专业水平提高和护理专业知识体系的完善。也提高护理专业的地位、价值。使广大护理工作者看到了新的希望,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其中。强调“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解决问题”的思想,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不仅是对临床护理行为的改革,更是对临床护理管理的挑战。因此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有着重大的意义。

采用的方式

加强培训及规范制度管理,提高护士素质,组织护理人员学习,转变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制定相应的制度,使每一位护理人员要规范自己的言行,培养出具有全面性素质的护理人才。

提供优质化服务,提供人性化的住院环境:1给老年患者提供安全良好的住院环境,使治疗和护理工作有序进行。在住院期间因老年患者体质差、行动不方便,对陌生的环境、生活的变化,易产生挫折感,这样会使患者感到焦虑、不安,因此要尽快安慰患者,消除患者的不安的情绪,使其尽快进入患者的角色。老年病房分单人间、套房两种,设置中央空调、数字电视、冰箱、微波炉等。套房配备天然气灶,抽油烟机厨房餐具等,配备全天候的热冷水。病房走廊墙壁安装扶手,配备陈放柜,移动餐桌,带防护栏的升降床,厕所安装挂钩,呼叫器,以方便患者。为老年人创造安静、舒适、安全的康复环境。2为患者提供个性化人文关怀,单人单间为老年人建立健康体检手册,及时提供信息。节假日送上祝福和温馨的关怀。传统节日送上相应的礼物卡片和鲜花。

个性化服务:注重语言沟通,提倡温馨服务,关心和体贴患者。在工作中使用规范性语言,护理查房进行交接班制度或护理操作时,在患者姓名后加上称呼比如“大爷、大妈、老师、爷爷、奶奶”等,这样与患者拉近,了陌生的距离。和患者交流有障碍时,采用手势等进行交流,一个微笑及眼神,就能稳定患者的情绪,体现出对患者的关爱和信任,对于小小的进步给予鼓励和支持,使其有战胜疾病的信心。

优质护理服务流程,体现人文关怀:提高护理质量,把患者当亲人一样对待。换位思考如果“我”是患者,把更多的时间还给患者,把护士从日常繁杂的工作中解脱出来,给予患者多方位的护理。各项护理操作尽量避免影响患者的休息时间。在工作中及时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树立人性化服务理念,通过流程改进充分体现护士的职业礼仪和人文关怀。

打造优质护理服务品牌近两年始终坚持一个开心笑脸;一句亲切的问候;一杯暖乎乎的热水;一份详细的入院介绍;一张舒适的床单位。护患之间保持亲近无距离,护理操作没有缺陷,尽量减少风险,减轻患者的心理和经济方面的负担,比如担心多少钱才能看好病等。为老年人制定了完善的康复手册,使其早日康复。

热情周到的服务,拉近护患关系:管床的责任护士将新患者热情带入病房,细致的介绍医院的设施、主治医生、主管护士、住院须知及卫生宣教等。通过对患者进行全程,连续性的护理,对护士的满意率大大的提高。增加了对护士的信任感,安心的接受治疗和护理。对老年患者处处要体现一个“细”字。

优质护理服务的体会

加强护理人员的主动与管床医生的交流,到病房和患者沟通意识,了解病情、诊断、治疗和护理。服务理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护患之间有效的沟通,对老年患者的需求,给予周到的服务,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及业务水平,不但要掌握专业知识和护患的沟通技巧,还要掌握一定的人文知识。建立相互理解、支持、和谐的护患关系。实现患者满意,社会满意的效果。

护理质量明显提高:老年人的安全隐患较多,加强基础护理和危重患者的护理。优质护理服务营造了护理安全文化氛围,提高了护士安全意识,杜绝安全隐患的发生,责任护士在床旁时间增多,观察病情更及时,增加了安全系数。使护理不良发生率及医疗纠纷降低,无差错事故的发生。

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达到社会与经济效益双丰收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大大提高了医学模式的发展,床位使用率,总体收入也增高了。优美的环境,优质的服务,具体化人性化的专业性护理和关爱精神,使我院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了较好的信誉,提高了社会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老年人优质护理范文11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治疗的100例老年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护理的对比分析。在每一位患者同意的前提下,随机分为试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在对照组中,男27例,女23例。年纪56~73岁,平均年龄(64±4.32)岁。在试验组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54~75岁,平均为(65±3.78)岁。两组患者的病情、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主要进行常规护理,例如用药控制,避免患者吃辛辣、油腻、高糖的食物等等。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进行优质护理。优质护理主要包括良好的护理氛围、积极的心理疏通、科学的护理指导等方面。良好的护理氛围主要表现为在对老年性脑梗死患者护理过程中,为患者创建一个良好的恢复环境,保证环境的清新和舒适,老年人通常都喜欢安静的氛围,所以要尽量避免吵吵闹闹的环境,可以使老年人平心静气。在日常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把老年性脑梗死患者视为朋友和家人,亲和而待之,使老年性脑梗死患者能够感觉到家的温暖。积极的心理疏通表现为在良好的氛围基础上,多为患者做一些思想工作,老年人害怕孤独,护理人员可以时常与他们聊天,使他们能够从病情的低谷中走出,感受到希望,积极配合医院进行有效的救治。科学的护理指导指的是在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留意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为患者进行科学的指导,比如您应该多吃哪些食物、不要吃哪些食物等等,使患者能够得到全方位的治疗,促进患者的快速恢复。

1.3观察指标

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接受护理研究的100例老年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意见征询。调查的内容主要为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和对病情知识的了解程度。

2结果

接受优质护理的50例试验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接受普通护理的对照组患者。试验组中,45例患者感到十分满意,5例感到比较满意,不满意的患者为0。满意度达到100%。对照组的50例患者中,感到十分满意的患者为24例,比较满意的患者为17例,不满意的患者为9例,满意率为82%。两组患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老年人优质护理范文12

关键词:优质护理;教学模式;教学改革;实习护生

2011年起卫生部要求在在全国三级医院推广优质护理服务,改革护理工作模式,病房实施责任制分工方式,每名责任护士均负责6~7例的患者,整合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治疗、沟通和健康指导等护理工作,为患者提供全面、连续、全程的护理服务[1]。随着临床实习护生的增加,为了提高优质护理的效果,使学生参与到优质护理的创建中,改变以往护生重技能操作,轻沟通和健康教育;重专科操作,轻基础护理的现象,我们以优质护理为导向,对临床带教模式进行了调整。经过2013~2014年度的教学实践,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3年6月~2014年4月肝脏病医院共有实习护生110名,其中男生7名,女生103名。本科生63名,大专生47名。年龄在20~22岁。与2012年度实习生126名比较,在性别、年龄、学历分布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1.2方法 2012年度的实习生采用传统的带教模式,以学习专科常见疾病的知识,掌握专科操作和完成基础操作的数量并通过理论和操作考核为学习目标。2013年度的实习生强调参与患者全程连续的护理,倡导根据学生的能力,参与患者全程的治疗和护理,强调学生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所管患者的病情观察,治疗配合、基础护理和专科操作,完成患者健康宣教的指导。同时实习末期也要进行理论和操作考核。实习结束后均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实习评价和学生对实习的满意度调查。

1.2.1带教模式

1.2.1.1实习生进入临床前,医院举办 “临床护理教学核心能力培训”学习班,旨在培养和提高临床带教老师的教学核心能力,提升临床护理教学质量,促进临床护理服务。课程设置包括教学方法和技巧、优质护理的内涵、管床责任制实施及实习带教和优质护理的密切关系等。所有参与带教的老师均需参加此培训班。

1.2.1.2护生进行为期1w的岗前培训,岗前培训内容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临床护理工作模式与优质护理服务》、《临床思维与分析能力》、《护士礼仪与临床沟通技巧》、《认真执行护理核心制度确保护理安全》等课程,让护生了解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标准和要求。培训结束后,对培训内容进行考核。

1.2.1.3护生在正式临床实习前,安排1w的见习加强阶段,目的是进一步了解临床优质护理开展模式,同时加强基础操作的规范性。

1.2.1.4护生在各个专科的实习过程,实行管床责任制,跟随带教老师入组护理患者。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负责3~4例患者住院期间全程护理服务,包括所管患者的治疗配合、基础护理和健康教育、心理动态等。在基础和专科操作的培训中,改变以操作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以患者为中心,关注患者的个体差异性,有针对性的进行护理操作。带教老师对学生的操作效果、沟通技能给予指导。

1.2.1.5学生在该专科实习结束后,对学生进行理论和操作技能的考核,专科进行实结,老师对实习表现进行评价。护长在学生轮科期间通过问卷方式了解患者对该管床学生护理满意度的评价。

1.2.2评价方法

1.2.2.1采用自行设计的《住院患者对护生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护生的服务态度、护理技术、沟通情况、健康教育等方面,评定等级分为 “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不知道”5个等级,其中“非常满意”5分,“满意”4分,“一般”3分,“不满意”2分,“不知道”0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对护生的认可度越高。

1.2.2.2采用《实习评价表》调查带教老师对护生实习表现的评价,分别从敬业、业务能力、纪律、协作精神四个维度进行评价,采用A/B/C/D四个等级评分,对应每个条目分别赋予4、3、2、1分。分值越高表示老师对护生的评价越高。

1.3统计学方法 将全部资料输入计算机,采用SPSS 17.0软件行统计描述及T检验,检验水准?琢=0.05。

2 结果

2.1住院患者对护生满意度调查,见表1。

2.2带教老师对护生实习评价,见表2。

3 讨论

3.1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护理对教学的促进 表1的结果分析可以看出,患者的满意度在服务态度、沟通、健康教育方面2013年度的实习护生表现更为优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优质护理要求坚持夯实基础护理,丰富服务内涵,提高护理质量,推进护理工作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方便、满意的护理服务,增进医患和谐[2]。从护士与护生对优质护理的认知比较发现,护士及护生在优质护理的工作态度、专业技术和能力、优质护理的先提条件、护理操作的及时以及与患者家属的合作性等认识存在差异[3]。因此,在实习过程前,首先对学生应加强优质护理的内涵,开展模式,对护理人员的素质和技能要求等方面展开培训,并给予1 w的见习时间,目的在护理工作中观摩老师责任制管床的临床优质护理开展模式,同时加强基础操作的规范性。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反映优质护理要求“我的患者我负责”,实习不再是要求完成固定的基础护理数量,而是对所管的患者从生活护理,疾病照护、健康教育、心理支持方面给予整体护理。学生为了争取更多的实践机会,必然在改善服务态度和沟通技巧方面努力。

3.2紧密结合优质护理的教学模式符合临床创优的要求 既往学生以完成基础护理项目的数量为目标,从而导致他们在护理过程中“只见操作,不见患者”,不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心理,也就不能贴近临床,贴近患者。而优质护理中,学生根据能力分管3~4例患者,熟悉了解患者的病情、心理和护理需求,每天和带教老师有针对性的查房,了解护理重点和难点,工作有计划性。因此,在带教老师看来,业务能力不单指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还包括整体护理的能力。在以优质护理为导向的护理教学模式改革中,教师的引导是关键。通过带教老师的引导,让学生明白临床护理观察到重点,能预见性的观察潜在的并发症,碰到疑难问题及时结合理论复习,从而做了理论联系实际,而不是单纯的为了完成某项操作。由于责任到人,因此护生在整个护理团队中的协助精神,合作能力方面也得到加强。根据出科时的总结,带教老师表示遇到突发事件或抢救患者时,学生更能体现团队合作精神。

总之,以优质护理为引导的实习模式能更好提高学生素质,提高业务能力和沟通技巧。这种教学模式更符合“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宗旨,更贴近临床,贴近患者,提高住院患者的满意度,是一种双赢的举措。同时,此实习模式更为接近学生日后从事护理工作的体验,使学生毕业后更好更快的适应临床环境。

参考文献:

[1]卫生部.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S].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