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国民族文化

中国民族文化

时间:2023-06-06 09:00:28

中国民族文化

中国民族文化范文1

中国画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民族文化的沉淀和积累,它体现着民族审美的习惯,是一切艺术文化之源。但20世纪以来,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中国画经受着空前的挑战。基于此种形势,必须重新认识中国画的内在潜力,把握其文化内涵,重构中国画审美理想,促使其真正成为当代民族文化精神的承载者和昭示者。如果中国画失去这种深层的民族文化传承和超越,也就失去与世界对话的独特资本,失去中国画的内在元气,因此,必须保持民族文化特色,才能使中国画雄立于大文化之中。当代中国画的未来发展方向,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它会充分体现出民族感情和民族内涵,以多样化的语言形式表现出来,并形成不同的风格。当代中国画在发展的过程中,很明显受到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影响,吸收写意水墨画的特色,并受到中国传统民族思想的影响,体现出较强的民族风格。

二、中国当代绘画对于民族文化中的绘画艺术的借鉴

1.气韵的借鉴

中国传统山水水墨画在创作过程中,最看重的就是要讲求气韵,以达到灵动、形象的艺术效果。中国绘画的哲学思想中,要义之一就是“气韵生动”,它是中国绘画美学中的一大判断标准,而这也正是中西方绘画艺术的最重要的区分标准,是带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绘画美学。在中国,“气”是一种无形的东西,它只可意会,难以言表,更不能用教条礼法加以约束。但是,它又有着强大的维系力,支撑着一定的艺术体系和文化体系,并体现这些体系的生命力。中国哲学体系中包括“气”这一思想形态,强调要加强“中国气息”的元素,以传承中国哲学的精髓,并加以演化,从而改变中国绘画创作过程中的唯西方理论体系至上的传统的思维模式。

2.笔墨手法的借鉴

中国自古以来书写工具与绘画工具是同一的,不分彼此,因而也就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书画同源”的文化共生现象。这种一体化的、共生的文化特色和风格,使得中华民族在审美感知、审美理解、审美评价及审美实践中,都是一体,因而也就促使中国绘画家对于美的认知和评价,是从“书画同源”这一文化共生现象出发的。“书画同源”这一文化现象是靠笔来完成的,主要包括了笔力、笔性、笔格等多个角度的分析和评价。中国传统绘画讲究笔、墨、纸、砚的相互配合。在绘画创作的过程中,中国绘画家往往会选择具有较好的吸水性能和浸染性能的宣纸作为主要的创作基础,一旦落笔,就不太可能会有大的改动。因而画家在落笔之前,会慎重思考和构思,在熟悉水墨的基础上,精确落笔,最后保证有着较为理想的绘画效果。这些都要求中国绘画家有着一气呵成、胸有成竹的创作底蕴和创作才华,以保证创作的灵性和神韵。当代中国画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一些绘画家试图以西画技巧改变中国画,把“中国画”改为“彩墨画”,殊不知中国画源远流长,民族精神的凝聚和民族文化的积淀异常丰厚和精深,最为显著的特征即是中国画所独有的笔墨精神。在当代中国画创作的过程中,融入进传统的笔墨创作精髓和技法,能够使绘画创作具有生动的写意性。如戴成有先生的《金陵十二钗》等人物画很注重笔墨技法的应用,先用类似工笔的形式将人物形象勾勒得很精细,然后在其上泼以大片淡墨,人物与背景浑然一体,使画面不仅具有工笔的精细严谨又有写意的豪放,同时给人如梦如幻的历史朦胧感。

3.诗意化的借鉴

中国传统山水画最为明显的特征之一是富有诗意,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情画意”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说到诗情画意,就会使人联想绘画与文学之间的某种联系。对于这种联系,有一部分学者是持怀疑和批判态度的,认为中国画中的文学现象是中国画的一大弊端,是中国绘画艺术落后的标志。其实,但凡对于西方绘画艺术有深入了解的人,会发现世界各国的绘画艺术都与文艺创作有着诸多的联系,只不过,中西方的绘画艺术与文学联系之间的侧重点不同,西方的绘画艺术与文学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人物故事方面,而中国的绘画艺术与文学的联系,则主要体现在诗词歌赋方面,如中国山水画中所蕴含的“诗意”是世界其他绘画艺术所没有的一个重要特色。

三、中国当代绘画对民族文化传统意识形态的借鉴

1.当代中国画对于触觉、味觉等感知方式的借鉴

西方的审美评判标准是基于视觉、听觉得来的,而中国的审美意识则是建立在触觉和味觉的基础上的,二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以味觉、触觉为基准的审美意识理念构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心理结构。通过深入研究中国美学艺术,可以发现中国美学中经常出现与“品”、“味”相关的一系列审美学名词,这种不同的审美评判标准,使得中国人鉴赏西方艺术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以中国式的审美理念为基点进行相应的考察和研究,去触摸和品读来自不同国度、民族的艺术创作,自然,中国绘画家在进行绘画艺术创作的过程中,也会立足于中国式的审美标准。

2.中国当代绘画对“三大”美学价值———中和美、自然美、禅宗美的借鉴

“中和”是儒家所提倡的美学中心理念,并在中国千年的文明史进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历史地位,时刻体现在艺术创作领域中。如中国历代的宫殿设计中,都会以中轴线为中心,向两边呈对称形式铺展开来,彰显出儒家文化的“中和”思想。在人际关系处理方面,更是注重和谐的人际关系的维护,以“吟咏性情”作为中国人审美心理的一大倾向,使中国诗画朝着抒情达意方面发展。这种抒情达意式的绘画艺术创作方式,对于当代的绘画艺术创作有着深刻的影响。老子所创立的道家学说,对于中国的传统民族文化也有着极为重大的影响。老子提倡施法自然,这一点与儒家人为的“中和”之美,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儒家所提倡的是父权体制下的施政理念,而道家所提倡则是天地万物于一体的自然而然的生存之道,以“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的母性原则作为万事万物发展的一个基本性的礼法,以顺应事物的自然成长为基本的处事原则。在文艺创作中,书画的拙笔、诗词中的拗体、戏剧中的各种奇特结构、园林中的怪石,都体现出一种刻意打破和谐的人际关系、坚持平淡中的奇怪标准,以无端崖之辞等放荡不羁的形式,获得了奇妙的怪异之美,中国艺术因而也就形成了不同于其他民族的异样的美。禅宗美学最大的美学哲理是“悟”和“圆满”。李叔同对于禅宗美学的发展贡献极大,他提出了“华枝春满,天心月圆”的顿悟境界,综其一生得出“悲欣交集”的人生感慨,表达了自己既悲悯众生,又欣喜觉悟的复杂情感。这些传统的民族文化,对于当代中国画艺术家而言,所产生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生活在有着千年文明史国度的中国绘画艺术家,是很难摆脱这些悠远的民族文化的影响的,而当代中国画要想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也必须植根于中国悠远的民族文化历史传统中。

中国民族文化范文2

摘 要:民族民间舞蹈与民族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因此本文将从利用民族文化教育来对民族民间舞蹈进行教学。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讨论:(1)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对民族民间舞教学的影响;(2)探讨利用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对民族民间舞蹈进行教学。

关键词:民族传统文化、民族民间舞蹈、教学

1、前言

库尔特·萨克斯先生曾经将舞蹈视做一切艺术之母。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融合了包括文学、哲学、运动等多种学科为一体,同样也是文化和精神的具体表现。中国民族民间舞所谓世界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民间舞的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的舞蹈组合而成。由于每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发展和地域风俗的区别,中国的民族舞艺术发展成为多种特色的民族民间舞蹈[1-3]。比如汉族的民间舞蹈:安徽花鼓戏、胶州秧歌、东北秧歌等;而少数民族也同样发展出藏族、蒙族、朝鲜族、壮族等各具民族传统文化的舞蹈。民族民间舞受到风俗、生活方式、民族性格和文化传统等各方面的影响,表演的方式也存在差异。

在中国民间民族舞的教学活动中,也必须要正视不同种类的传统文化和民族性格对舞蹈的影响[4,5]。笔者作为一名民族民间舞蹈教员,将结合中国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对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的影响,以及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如何更有效的进行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经验,为民族民间舞蹈艺术教学提供参考。

2、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对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影响

2.1中国民族民间舞的特性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是民族民间群众创造的,带有鲜明的文化特质和地域特性的艺术形式[6]。民族民间舞蹈具有以下的特征:

(1)具有民族性与地域性。比如藏族舞蹈就很好的体现了藏族文化的特征与高原农牧的文化特性。

(2)具有自娱性和载歌载舞的传统。在我国一些民族民间舞蹈艺术中,比如花灯、秧歌等,都是载歌载舞的民族民间舞蹈。

(3)继承性。中国文化的本质是“文以载道、语以言志、舞以宣情”,民族民间舞蹈艺术,既是普通大众的情感宣泄,也是经过一代代的继承和改良而留下的民间艺术。

从民族民间舞蹈中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比如杨丽萍的《雀之灵》和贾作光老师的蒙族舞蹈《鄂尔多斯》,《盅碗舞》等都能够传达出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民族特色。

2.2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对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作用

舞蹈教学是实践性的教学,因此在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将传统文化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7]。因为民族民间的舞蹈学习,并不仅仅需要学习到舞蹈的动作和形态,还需要学习到舞蹈的精神以及其中所包含的文化含义。学习传统文化对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意义主要在以下几方面:

(1)传统文化是民族民间舞蹈的根源。在对民族民间舞蹈的动作进行讲解的时候,需要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分析舞蹈动作的来源以及所表达的情感,需要将传统文化的根源与舞蹈教学结合起来。只有将传统文化的学习融入到舞蹈动作之中,才能够准确分析得到动作的情感依据以及情感脉络,从而对民族民间舞蹈艺术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只有掌握传统文化这个“源”,才能够使自己的舞蹈动作更加生动活泼,具有民族民间的韵味。

(2)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有助于学生学习不同风格的民族民间舞蹈艺术。民族民间舞蹈与地域文化、风俗文化等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因此只有了解到这些文化特质,才能够将舞蹈风格进行区分和理解。比如在教学中创造与所学习的民族民间舞蹈相适应的文化氛围,借助服装、化妆技巧和音乐使学生能够身临传统文化的气氛之中,加深对所学舞蹈的理解。

3、利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对民族民间舞蹈进行教学

3.1设计传承传统文化的民族民间舞蹈教学计划

民族民间舞蹈的源头是传统文化,在长期的发展、继承与改造中具有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8]。因此在制定教学计划的时候,必须要把握“传承性”,从民俗学的角度对民族民间舞蹈艺术进行剖析,讲解舞蹈的来源以及分析舞蹈动作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和意义,从而达到中专艺术教育的文化传承。

教学计划除了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性之外,还需要对训练性也有所把握。在教学计划的设计中须对民族民间舞蹈动作进行合理的编排,使教学内容连贯合理、循序渐进;从而使学生达到最大的锻炼,增强民族民间舞蹈的表达能力。只有将传统文化的传承性与舞蹈设计的训练性相结合,才能在教学中使民族民间舞蹈既保留了传统文化的特色,又符合当代舞蹈艺术的审美情趣。

3.2设计融入传统文化的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方法

(1)元素训练法

中专艺术院校采用的教材是以许淑瑛教授所提倡的“元素教学法”下整合而成。“元素教学法”中元素是基本的意思[9],该教学法的主要特点,是将民族民间舞蹈中的技巧加以提炼分解成元素性动作,然后从元素性训练开始,进行基础、技能、组合等训练,实现从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的教学。比如旋转的技巧,在不同民族民间舞蹈中的表现方式不同,维族民间舞的夏克转、蒙古族民间舞的海青式吸腿转和朝鲜族民间舞的陀螺空转都有所不同,在元素训练法中应该对不同的旋转方式进行单一、重复的元素训练。然后将不同的元素进行集中重复的训练,最后完成一个综合动律组合,直到学习完整个舞蹈套路为止。

元素训练法的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的教学方法应该有所不同,在“开法儿”阶段,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示范并且详细的讲解舞蹈动作元素的要领以及所包含的传统文化内涵;在“巩固训练阶段”主要采取大量的集中训练,使学生在不断重复的过程中掌握动率特点。

(2)启发式教学法

由于中国民族民间舞风格差异较大,因此在不同类型的舞蹈教学方面,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10]。比如“东北秧歌”较为活泼,而蒙族民族舞则较为豪迈。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除了对这些动作进行讲解和示范之外,还需要增强传统文化的教育以增强学生的理解。比如东北秧歌中的“三点头”,就明显的反映出当地文化的特点以及舞蹈者的心态,所以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启发性的教学,使学生自行体会和理解舞蹈的情感表达。

(3)表演组合教学法

通过放映音像资料使学生产生在实地学习的感觉,从而体会到当地的文化以及民间舞蹈所具有的特点。而且同时制造一种具体的情景,使学生进行情绪上的体验,使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对所学习的民族民间舞有更深刻的认识。这种教学法可以将技巧、文化和情感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4、结论

中专学校的民族民间舞蹈老师除了对学生进行教学外,还承担着对民族民间舞蹈进行保护和传承的使命。因此的教学的过程中,有必要将传统文化的教育与民族民间舞蹈的学习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达到使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民族民间舞蹈的内涵与表达的意义。(作者单位:无锡文化艺术学校)

参考文献:

[1] 《民族民间舞蹈研究》(丛刊)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编.

[2] 贾安林.中国民族民间初级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9.

[3] 王次炤《艺术学基础知识》,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年5月第1版.

[4] 李赞等.论中国民间舞艺术[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1

[5] 赵铁春《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3年1-2期.

[6] 于景春.舞蹈教育在民族舞蹈传承中的作用[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6,(4).

[7] 赵国纬.舞蹈教学心理[M].中国舞蹈出版社,1989.

[8] 袁荣辉.发展少数民族舞蹈之浅见[j],,民族艺术研究,1995.

中国民族文化范文3

9月28日至10月2日,以“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为主题的2016年中国(贵州)国际民族民间文化旅游产品博览会在贵安新区举行。

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敏尔出席并宣布开幕。省委副书记、省长孙志刚致辞,省政协主席王富玉,中组部原常务副部长赵宗鼐,外经贸部原副部长、博鳌亚洲论坛原秘书长龙永图,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杨柳等出席。世界旅游组织荣誉秘书长、贵州旅游发展顾问弗朗西斯科・弗朗加利,国际民间艺术组织全球副主席、中国区主席、德中文化促进会会长陈平发言。瑞士日内瓦州大议会议长马克・格林查,瑞中商会副会长伯努瓦・库努夫,省领导秦如培、张广智、刘奇凡、周忠良、何力、卢雍政、孙国强、班程农出席,张广智主持开幕式。

受陈敏尔委托,孙志刚在致辞中代表贵州省委、省政府和全省各族人民向出席会议的各位嘉宾、各位朋友表示热烈欢迎。他说,贵州山川秀丽、气候宜人,民族民间文化多姿多彩,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原生态民族博物馆”。近年来,贵州认真贯彻落实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大力推进文化建设,切实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全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精心培育打造了“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民族文化旅游品牌。贵州将充分汲取本次会议成果,立足贵州文化特色,学习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规划建设一批文化产业园、创意基地和重大项目,打造一批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俱佳的特色旅游商品,强化文化国际交流合作,努力以民族文化产业助力脱贫攻坚,促进民族文化产业加快发展、融合发展、开放发展,加快把民博会办成有特色、高水平、国际性、专业化的平台,为各国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化产品提供更多交流展示的机会,推动贵州民族民间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更好地走向世界。

弗朗西斯科・弗朗加利说,旅游能够极大地促进全世界人民的相互理解,民族民间手工艺品和文化能够提升旅游内涵,促进旅游发展。贵州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丰富,发展乡村旅游、民族文化旅游有独特优势,可以通过大力发展旅游、生产民族民间手工艺品来增加就业机会,带动更多贫困地区人口增加收入、改善生活。

陈平说,贵州既是多彩的贵州,也是人文的贵州、思想的贵州,需要有更多人去认知去热爱,也需要有更多人努力付出。作为贵州旅游文化大使,愿意为贵州的发展尽绵薄之力,让更多游客了解贵州的民族民间文化,让更多人热爱贵州、牵挂贵州。

据悉,本届民博会集聚了来自53个国家和地区,国内15个省(区、市)的200余家参展企业、1000余人参会。内容涵盖了展示销售、民博赛事、招商推介、文创论坛、民族展演、网上民博会等六大版块。为丰富本届民博会的内容,贵安新区还精心谋划了“山水之城・文化贵安”考古论坛、国外民族风情舞蹈演出、山地旅游户外用品展、“文明探源・天工匠心”等七个主题活动。(责任编辑/顾海凇)

中国民族文化范文4

中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包括文学在内的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皆为中华各族儿女共同创造。“各民族的文学在长期的共同发展过程中,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互相借鉴、互相推动。各民族文学异彩交辉、相融并进,使得中国文学具有了历史悠远的、多元化的民族蕴涵好极为深厚、极为丰富的民族特色。”[1]古代文学如此,现当代文学也是如此,这是一个客观的事实,也是历史的规律。

在21世纪的今天,认真总结历史的经验,探索梳理多民族文学融汇发展的规律,对于中国文学健康发展,走向未来,繁荣昌盛,增进民族团结进步,同心协力建设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一、中国文学史存在的现状是一部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文学史

自20世纪初,中国的现代大学体制逐渐形成,中国文学史成为各高等院校中文(或国文)专业开设的主干课程,林传甲诸人在北京大学讲授该课,相关的教材、讲义、专著汗牛充栋,不计其数。然而,传统的各类《中国文学史》,包括古代、现代及当代文学史,却普遍存在两个方面的严重缺憾:一是介绍内容基本上是正统的书面文体,即所谓诗文词赋,以及小说戏曲之类,而对于数量十分广泛的民间口传文学则几乎不予理会。第二,除个别少数民族著名作家的汉字文献作品之外,主要内容皆为汉族作家文学,多民族文学作品几成空白。这就使得《中国文学史》多为名不副实,实际上只是“中国汉族文学史”或者是“中国汉字书面文学史”,与中国多民族文学实际情况不符,未能全面的反应其文学成就。

这种情形的产生,当然是由于多方面的因素,简单归纳大概有这样两个重要原因。首先是历史的原因。由于中国传统的问题等级观念,以诗文为正宗,予以特别重视,其余文体则为小道,不登大雅之堂,直到王国维先生强调:“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2]其后,词曲小说之类方在大多数学者眼里占有一席之地。在此之前,元曲长期以来遭受的境遇,亦如王国维先生所论:“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元曲如此,其他民间俗文学为论者所不屑一顾更是十分自然了。

其次,是客观条件问题,主要是语言障碍,由于汉民族数量众多,汉语影响力强大,成为境内乃至东亚地区主要的交流沟通工具,少数民族语言使用地区和范围都有较大局限。因此,除了少量翻译成汉语的少数民族文学作品或者少数民族作家直接用汉语创作的作品得以较广地流传之外,各民族丰富的文学成就多限于在本民族内部传播,大多不为其他民族所了解。学者们这种因语言问题而导致的知识结构缺陷,是造成学术研究和中国文学史书写不可回避的客观障碍。

此外,由于前面两种原因的结合,即客观障碍所造成的对民族文学成就实际情况缺乏了解,对民族文化审美心理特征差异的认识和接受程度及对不同文学体裁艺术表现手法的喜好程度等,都会形成对各民族文学、民间文学以及各种非主体文学样式有意无意的忽略。

二、中国文学史是一部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文学史

作为中国文学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文学成绩尤为突出,为中国文学发展作出卓越贡献,不可忽视,更不可分割。

综观中国多民族文学历史长河,作家群星璀璨,文学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百花盛开,成就辉煌,令人惊叹不已。古代文学虽然因客观原因存在较大差异,但无论是书面还是口传文学都取得了不容忽视的成就。古代从先秦到明清,匈奴、鲜卑、羌、女真、蒙古、藏、彝、回、满、等各族均取得较大的文学成就,涌现了北魏宇文氏家族诗人、唐之元结、独孤及、元稹、金代元好问及完颜氏家族诗人、11世纪尤素甫·哈斯·哈吉甫、元代耶律楚材、萨都剌、马祖常、贯云石、余阙、明代李贽、清代纳兰性德、六世达赖仓央嘉措、赵藩等大批各族著名的作家和诗人,许多优秀的书面文学作品如南方土著人《越人歌》、古羌人的《白狼王歌》、鲜卑的《敕勒歌》、维吾尔族古典长诗《福乐智慧》、蒙古的《蒙古秘史》、藏族的《仓央嘉措情歌》等曾产生广泛的影响,并且还有如举奢哲《彝族诗文论》、阿买妮《彝族诗律论》一类文学理论著述,说明其文学成就已经达到相当之高度。在民间口传文学方面,更是贡献突出,不仅数量众多,而且许多作品影响广泛。其中如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及柯尔克孜族英雄史诗《玛纳斯》、彝族长篇史诗《勒俄特依》《梅葛》以及羌族英雄史诗《羌戈大战》等,均显示出中国古代史诗的辉煌成就,破除所谓中国文学无长篇史诗之偏见与谬说,堪称中国文学之瑰宝。

五四以来尤其是建国以来,中国多民族文学更是不断走向繁荣,名家如林,精品倍出,族别广泛等成为突出的特点。这里有满族作家老舍、端木蕻良、启功、黄裳、马加、舒群、柯岩、叶广芩、巴音博罗,苗族作家沈从文、蒙古族的玛拉沁夫、萧乾[3]、李 、纳·赛音朝图克、席慕容,回族的穆青、郭风、木斧、张承志、霍达、白先勇,土家族的家族的黄永玉、彝族的李乔、吉狄马加,朝鲜族金哲,藏族的饶阶巴桑、益希单增、降边嘉措、扎西达娃、阿来,维吾尔族尼米希依提、包尔汗、特依甫江·艾里耶夫、铁木尔·达瓦买提,壮族的华山、黄勇刹,白族诗人晓雪,东乡族的汪玉良等等,闪光的名字数不胜数,其中许多著名作家不仅仅是作为现代文学中少数民族作家的杰出代表,同时也进入到中国第一流作家的行列。

多民族作家不仅人数众多,而且有许多作品影响深远。《正红旗下》、《四世同堂》、《龙须沟》、《茶馆》、《边城》、《科尔沁草原的人们》、《茫茫的草原》、《李双双》《黄河东流去》、《黑骏马》、《心灵史》、《鸡毛信》、《刘三姐》、《欢笑的金沙江》、《穆斯林的葬礼》、《冰山上的来客》、《格桑梅朵》、《尘埃落定》等早已为人耳熟能详,成为20世纪中国文学经典之作。

此外,尚有难以统计的各民族作者在辛勤耕耘,从事文学创作,除汉语创作外,还有不少民族的作者用各民族的母语进行创作,或者使用双语创作。虽然各民族文学发展不完全平衡,但却各自具有其风格和独特的意义。到1997年,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在京颁发,以前从未获奖的珞巴、基诺、塔塔尔等三个民族作者获奖,形成我国56个民族都有作品获奖的民族文坛大团圆,标志着我国多民族文学不仅广泛,而且在质量和艺术上均有了长足的进步。当代文学中中国当代多民族文学崛起的象征。

三、多民族文学观的意义和价值

(一)多民族文学作品内涵丰富,形象生动,形式多样,带给我们艺术审美的同时,也为我们了解祖国丰富的民族文化、风土人情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为当代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提供了借鉴和基础条件。20世纪50年代起,大规模的采风运动在民间文学搜集抢救和整理方面取得较大的成绩,1984年起,又启动《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普查搜集编撰工作并陆续分省区出版,包括《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

转贴于

谣集成》、《中国谚语集成》三套。卷帙浩繁,资料十分广泛,其中也包括着各族民间文学。同样,编写少数民族文学史和文学概况问题在五十年代即已提出,几经周折,1983年出版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一书,其后,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牵头编写的包含55个少数民族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丛书》也陆续推出,该书为族别文学通史性质,所论古今贯通,可以一览各族文学概况,此后的研究更为深入,分期的 断代文学史也不断出现,如《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史论》之类。2004年,《民族文学研究》和四川大学文学院、西南民族大学等发起召开了“首届多民族文学论坛”,促进了对各族学者对相关问题的讨论、观念的转变,随着论坛的逐年召开,加深了相互了解、沟通交流,认识的深化。

(二)促进文学创作借鉴和交流。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各民族文学既有联系又有差异。往往相互影响相互学习,兼收并蓄,吸取精华,彼此差异正是特色所在。

就形式而言,各族文学就有许多可以互相借鉴之处,以口传文学为例,许多形式令人耳目一新。如蒙古族的数来宝,藏族的鲁体、谐体民歌,维吾尔诗歌的“阿鲁孜”、格则勒、柔巴依,苗族的“贾”、嘎别福、恰央,壮族的“欢”,朝鲜族的“阿里郎”、时调,满族的子弟书,侗族的大歌,琵琶歌、多耶,瑶族的信歌、香哩歌、石牌话,白族的打歌、白族调、大本曲,土家族的摆手歌、哭嫁歌,傣族的赞哈,僳僳族的莫瓜调、掰史掰,水族的双调、单调、诘俄伢,土族的家曲,达斡尔族的舞春,仫佬族的古条,撒拉族的撒拉曲儿,毛难族的罗海歌,仡佬族的排歌,京族的唱六八,赫哲族的伊玛堪,珞巴族的夹日,西北多民族地区的花儿等等,以民歌、说唱等艺术保存丰富的文学资料,也是一朵朵文学艺术争奇斗艳的奇葩。

通过对多民族文学成就的欣赏和了解,还可以加深对中国文学发展的规律的认识。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几乎每一个民族或成功的作家,都是在学习借鉴多民族文学和文化营养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李白、杜甫、苏轼等大家都有着从多民族文化文学学习的经历,伟大诗人屈原深深地受到荆楚和南方巫觋文化与艺术的影响而创作楚辞,唐代巴蜀、西域等中原之外的多民族文化对李杜的深刻影响也是不言而喻,生长在四川的苏轼随着游宦谴谪的行迹不断地吸取东西南北乃至岭南地区海南黎族文化的营养。在现代作家中,从郭沫若的《孔雀胆》、曹禺的《王昭君》,到王蒙的《王蒙新疆小说散文选》、高樱的《达吉和她的父亲》等等名家名作中,都可以看到汉族作家学习民族文化和民族文学的缩影。反之,古今少数民族作家同样也受到汉族及多民族文学的影响,历史上接受汉文化比较早的匈奴、鲜卑及其后裔都出现许多有影响的诗人,如著名的元结、元稹、元好问都是鲜卑后裔,金代初期实行借才异代政策,对促进其文学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蒙古、回、契丹、女真、满族都有许多从事汉文创作的著名作家。老舍、沈从文、玛拉沁夫、张承志、吉狄马加、阿来等均是将本民族文化特色与汉族文学传统密切融合的佼佼者。古代苏东坡贬谪海南,传播中原文明的同时,也学习当地民族文化。当代艾青、王蒙在新疆与各族人民相互学习并进行语言文学交流也已传为民族团结的佳话,这一切,都是多民族文学彼此交汇促进共同繁荣的成功经验,也是未来中国文学的必然走向。

(三)提高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促进文化繁荣和民族团结。

中国民族文化范文5

关键词:民族文化 儒家文化 道家文化 佛教文化

一、民族文化的定义

民族文化,指的是在民族发展历史过程中形成的思想、风俗、传统、代表人物,及由这个民族进行的一切活动。民族文化可以体现在思想文化中,而思想文化对动画艺术有着深远的影响,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教文化对于中国动画的发展尤为重要。

二、中国动画中的儒家文化

儒家文化是一种入世哲学,它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把艺术家的审美与社会功利结合起来,提倡“文以载道”,这既是中华民族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美学观的指导思想。这种根深蒂固的民族文化,促成了中国动画形成具有中国特点的独特美学风格。儒家思想不仅渗透在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传统之中,也深深地植根于中国动画艺术的创作之中。

儒家文化以春秋孔子为师,以六艺为法,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道德伦理和人的自身修养,提倡“文以载道”,这些对于中国动画的创作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儒家文化中的“中庸”

“中庸”是儒家的一种主张,待人接物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中的态度。调和与折中、均衡,无论在人类社会,还是在自然界,都是事物发展的一种状态。孔子“温而厉,威而猛,恭而安”更是中庸准则的典范。体现在动画艺术创作中,就是讲究动画内容与形式的和谐,讲究“文以载道”,一切以“和”为美,这一点正是动画创作中非常重要的,它代表着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又代表着中国风格。

2.儒家文化中的“忠恕”

儒家之道是人们必须遵循,并且须臾不可分离的社会准则与规范,其最高境界是“至诚”。“诚”指真实无妄。从道德意义而言,人的本性诚实就会与人、物、天三者之性相互通融、互相影响。“忠恕”作为儒家文化的重要思想,对我国动画的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如《中华传统美德故事》等优秀动画作品,都是教人从善,通过人的“诚”感动天地而打动观众。

3.儒家思想的精髓是“仁义”

孔子以“仁义”作为理解分析美与艺术的根本。儒家美学的主导思想是:肯定个体需求的必要性、合理性;强调把这种需求的满足导向伦理规范。美学的合理性在于能导向伦理,个体需求必须与社会的伦理规范达到统一,这样,和谐发展才有真正的意义。中国动画艺术家们不断地将这一儒家精髓运用到动画创作中,使作品中蕴含发人深省的内涵,它最终表现为动画作品中生动的教化作用,让各阶层的观众从中获得教益。

三、中国动画中的道家文化

道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道家文化的最本质特点是“无为”,也是老子的主要思想;“无为”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是“无为而无不为”,美的奥妙就在其中。“无为”要求人与道合一,与天地自然合一,与宇宙万物的发展规律合一。这种“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对中国动画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水墨动画片的代表作《山水情》中,通过对人与山水间的依恋关系的刻画渲染师生之情,“天人合一”的高远境界通过水墨淋漓的画面和优雅的音乐体现出来。

1.道家文化“虚无”的宇宙观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家文化中的虚无空灵、含蓄之美,是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特点。它的形成来源于道家的“虚无”宇宙观。老子的这种“虚无”宇宙观对中国动画崇尚空灵美影响极大。空灵美的特点一在空,二在灵,因空而灵,这恰恰是中国动画艺术创作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少中见多,小中见大,虚中见实,意味深远,亲和人性。

2.道家文化的基本思想:无为

无为而治的“无为”,不是一无所为,而是以有为而为之。但所为之为,都应是出自事物之自然,无为之为发自自然,顺乎自然,是自然而为,而不是人为而为。“无为”并不是什么都没有,这种无为实指一种趣味,我们可以用“恬淡”来解释。恬淡既是“道”的重要特征,也是后世的文人艺术家崇尚淡泊的思想境界。中国动画恰恰可以体现出这种代表中国民族文化的特征,例如中国早期的水墨动画,正因为具有独树一帜的中国风格而被认可。

3.道家文化的核心思想:道法自然

道家文化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解释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这对当今社会化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维护生态平衡有独特的价值。“道法自然”的思想观点是从纯粹哲学意义上来讲,但对于美学也有重大的意义,它对后世提出了一种审美理想,即美是天人合一、自然天成、未经雕琢的。天人同源、道法自然的生态智慧不失为中国动画发展的指路灯。

四、中国动画中的佛教文化

黑格尔说,“最接近艺术而比艺术高一级的领域是宗教。”自古以来,宗教与艺术的发展都是相互渗透的。佛教自传入中国后,对中国民族文化及中国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绘画、陶瓷、建筑、文学无不受到佛教文化的浸润。一向被视为动画创作颈瓶的意境、神韵的表达,可以用禅宗精神影响下的诗风画意来解决。佛教文化的“空灵、余韵”和动画的虚拟性、假想性的特征不谋而合,中国动画从中汲取精华,如《大闹天宫》就是代表作。它取材于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在神话故事基础上结合了动画自身的特点,又保持了原著的浪漫主义风格;既来源于生活,又对生活进行了精炼和美化。中国动画崇尚以形写神,讲究气韵生动。《大闹天宫》着重韵律和意境,无论是从影片画面还是内容设计上,都追求意境和美的神韵,这是对中国佛教文化做过深入研究才有的深刻体会。

结语

综上可见,中国民族文化应在中国动画的创作中占有很大比重,尤其极具代表性的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教文化,它们自成特点,将长期影响着中国动画的创作方向和风格,这样,中国动画才能独具自己的特点,在世界动画艺术之林中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苏国荣.戏曲美学[M].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

[2]李泽厚,刘纲纪.中华美学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第1卷.

[3]李泽厚.美学三书[M].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4]陈望衡.龙腾凤霭[M].浙江大学出版社,1994.

[5]封敏.中国电影艺术史纲[M].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

中国民族文化范文6

关 键 词 :文化多样性 原生态 民族唱法

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1届会议上通过的《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标志着全球已达成提倡文化多样性的共识。保持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维持文化生态的平衡如同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一样,是人类生存和共同发展的前提和需要。文化多样性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延续的条件,也是世界文化发展的基础。

中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语言丰富,因而声乐种类繁多。中国声乐发展到今天,在唱法上已经形成美声、民族、通俗、原生态共存的百花盛开的繁荣局面(这里的民族唱法特指上个世纪40年代以来,在中国传统声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学院派为代表的唱法)。在此文化多样性视野下,笔者就原生态、民族唱法与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发表一己之见。

一、原生态作为中国民族声乐的根基和个性的体现,首先应当受到提倡和保护

原生态唱法是中国百姓在生活的自然空间中,以自然的发声方法为基础,不断总结和改进发展而来的。它不论在演唱的语言、内容、形式还是技巧上都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它多元的音乐风格、鲜明的民族特性、个性化的演唱都植根于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有其不可替代的相对的文化价值。近年来,主流媒体上的大量展示使人们对原生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如青歌赛中朝鲜族卞英花古典的演唱、蒙古族的呼麦、李氏姐弟的海菜腔、扎西拉宗的康巴弦子等众多鲜明地方色彩、浓郁民族特色的演唱,都给大众带来了耳目一新的精神享受,使观众认识到中国除了有以郭兰英、李谷一、阎维文、彭丽媛、宋祖英等为代表的民族唱法外,还有如此丰富、有个性的声乐文化。

原生态是培养艺术家的沃土,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源泉。声乐教育家万昌文教授也曾经说过,要唱好民族风格的创作歌曲,就需要用民间音乐的风格和唱法。民族歌唱家大都有向原生态学习的经历,如吴雁泽到鄂西向放排工学习“打啊哈哈”后,才将《清江放排》唱得更加腔正味浓。胡松华曾深入40多个民族地区体验生活,曾向彝族歌手白素珍学习过“海菜腔”,向“草原长调之王”哈扎布学习过“若古拉”,向藏族“囊达”大师扎西顿珠学习过“真园”,向“花儿歌王”朱仲禄学过“花儿”,还学过维吾尔族“木卡姆”、苗族“飞歌”等原生态音乐,此类例子不胜枚举。

由此可见,原生态是中国民族声乐的根基和源泉,也是中国民族声乐的个性所在。它体现了中国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和源远流长,也体现了中华各民族的神韵,独特的审美品质以及巨大的艺术创造力,彰显出我们五千年文明古国无穷的音乐智慧。

但由于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及其他诸多原因,使原生态的生存受到了极大地威胁。因此,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应该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政策和制度并加强对其实施的力度。特别要重视对原生态的搜集、整理以及对传承者、原生态自然和人文环境的保护。媒体应该更积极地引导大众对原生态的关注和认识。在学校教育中应该增加更多原生态的内容等措施来保护和提倡原生态,这也是对文化多样性的保护。

二、民族唱法作为中国民族声乐共性的体现也应受到提倡和保护

以学院派为代表的民族唱法(以下简称民族唱法)是建立在民族语言基础之上的,适合民族的生理与心理特点,表现民族音乐特有的韵味,反映民族的审美取向和人文精神,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在这些特征上,它与原生态没有本质上的差异。它继承了传统民族唱法的精髓,主要以汉民族为审美主体。它的产生与发展适应了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时代的产物。早在1963年,周恩来总理就曾经指示要研究出一套不同于别人,训练嗓子基本功的民族的歌唱、民族的发声方法,这就要求确立自己的民族唱法。要确立一个唱法或建立一个学派就必须有一套完整的体系,必须理论化、规范化、系统化。简言之,要有共性作为评价的标准。以学院派为代表的民族唱法正是这样做的并且发展得很快,已经能够作为中国民族声乐的代表走向世界,彭丽媛在新加坡、宋祖英在悉尼和维也纳金色大厅成功的独唱音乐会就是有力的证明。而且它已经被中国千千万万的老百姓接受和喜爱,其民族性、艺术性和时代性相统一的完整体系是其他原生态所无法替代的。它的共性化使其能更好地传承与发展。

由此可见,民族唱法与原生态原本就有着千丝万缕的渊源。如果说原生态是强调中国民族声乐的个性,那么民族唱法则是强调共性,是中国民族声乐这一问题矛盾的两个方面。樊祖荫先生也曾说过:“音乐教育的规范性与民间音乐的即兴性特征有着天然的矛盾,但并不能丢弃任何一方,应学会两条腿走路。”①因此,笔者认为民族唱法和原生态应该共融互补,共同繁荣我国民族声乐,从而达到提倡和保护文化多样性的目的。

至于田青先生所说“在规范化的歌声里不要说历史,常常连人性都感觉不到,感觉到的就是技术”。②这恐怕有些绝对。宋祖英在维也纳演唱的《孟姜女》,虽然外国人听不懂歌词,但观众热烈的反应说明他们听懂了音乐,听懂了艺术。况且国内更有数不胜数的民族唱法的忠实观众,他们中有几人能听出技术上的孰优孰劣?绝大多数是被歌唱家的艺术感染力所吸引,并接受和喜爱民族唱法。田青先生还说:“这个民族唱法很了不起,最适合歌颂,因为它宏大、亮、通、透、传得远,这种颂歌式的民族唱法就变成了我们唯一的民族唱法……我们的民族唱法就是‘颂’,你听几个有名的歌手唱过几首爱情歌呢?我们的民族唱法唱什么?党、祖国、母亲、父亲、战友、长江、黄河等。” ③笔者认为这种说法似乎是对民族唱法稍有些偏见。就算民族唱法只唱颂歌,颂歌也有它存在的价值。就文化层面来讲,它也是多样文化中的一种,也应该被保护和提倡,更何况它还有如《兰花花》《望月》《五哥放羊》《孟姜女》《小背篓》《辣妹子》等许多颂歌以外的内容。

声乐艺术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民族声乐均为世界多元声乐文化的一元,都有其相对的文化价值。尊重不同民族声乐的差异性和平等价值,保护和提倡声乐文化多样性,传承和发展民族声乐,也是为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做出贡献。

注释 :

①刘晓真.专家说“原生态民歌”[J].艺术评论,2004,10:34.

②③田青.原生态音乐的当代意义[J].人民音乐,2006,9:20,18.

参考文献 :

[1]刘晓真.专家说“原生态民歌”[J].艺术评论,2004,10.

[2]田青.原生态音乐的当代意义[J].人民音乐,2006,9.

[3]金铁霖.民族声乐教学的现状及创新[J].中国音乐,2005,4.

[4]郭克俭.传统声乐文化特质及其当下意义[J].音乐研究,2004,4.

[5]王磊、赵英华.原生态民歌崛起的必然性及意义[J].中国音乐,2006,4.

[6]杨仲华、尤志国.中国气派 民族神韵 百姓欢迎──论金铁霖民族声乐学派的确立[J].中国音乐,2005,1.

[7]杨曙光.多维文化视野中的专业民族声乐教育[J].中国音乐,2004,2.

中国民族文化范文7

关 键 词 :文化多样性 原生态 民族唱法

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1届会议上通过的《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标志着全球已达成提倡文化多样性的共识。保持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维持文化生态的平衡如同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一样,是人类生存和共同发展的前提和需要。文化多样性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延续的条件,也是世界文化发展的基础。

中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语言丰富,因而声乐种类繁多。中国声乐发展到今天,在唱法上已经形成美声、民族、通俗、原生态共存的百花盛开的繁荣局面(这里的民族唱法特指上个世纪40年代以来,在中国传统声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学院派为代表的唱法)。在此文化多样性视野下,笔者就原生态、民族唱法与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发表一己之见。

一、原生态作为中国民族声乐的根基和个性的体现,首先应当受到提倡和保护

原生态唱法是中国百姓在生活的自然空间中,以自然的发声方法为基础,不断总结和改进发展而来的。它不论在演唱的语言、内容、形式还是技巧上都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它多元的音乐风格、鲜明的民族特性、个性化的演唱都植根于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有其不可替代的相对的文化价值。wWw.133229.cOM近年来,主流媒体上的大量展示使人们对原生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如青歌赛中朝鲜族卞英花古典的演唱、蒙古族的呼麦、李氏姐弟的海菜腔、扎西拉宗的康巴弦子等众多鲜明地方色彩、浓郁民族特色的演唱,都给大众带来了耳目一新的精神享受,使观众认识到中国除了有以郭兰英、李谷一、阎维文、彭丽媛、宋祖英等为代表的民族唱法外,还有如此丰富、有个性的声乐文化。

原生态是培养艺术家的沃土,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源泉。声乐教育家万昌文教授也曾经说过,要唱好民族风格的创作歌曲,就需要用民间音乐的风格和唱法。民族歌唱家大都有向原生态学习的经历,如吴雁泽到鄂西向放排工学习“打啊哈哈”后,才将《清江放排》唱得更加腔正味浓。胡松华曾深入40多个民族地区体验生活,曾向彝族歌手白素珍学习过“海菜腔”,向“草原长调之王”哈扎布学习过“若古拉”,向藏族“囊达”大师扎西顿珠学习过“真园”,向“花儿歌王”朱仲禄学过“花儿”,还学过维吾尔族“木卡姆”、苗族“飞歌”等原生态音乐,此类例子不胜枚举。

由此可见,原生态是中国民族声乐的根基和源泉,也是中国民族声乐的个性所在。它体现了中国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和源远流长,也体现了中华各民族的神韵,独特的审美品质以及巨大的艺术创造力,彰显出我们五千年文明古国无穷的音乐智慧。

但由于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及其他诸多原因,使原生态的生存受到了极大地威胁。因此,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应该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政策和制度并加强对其实施的力度。特别要重视对原生态的搜集、整理以及对传承者、原生态自然和人文环境的保护。媒体应该更积极地引导大众对原生态的关注和认识。在学校教育中应该增加更多原生态的内容等措施来保护和提倡原生态,这也是对文化多样性的保护。

二、民族唱法作为中国民族声乐共性的体现也应受到提倡和保护

以学院派为代表的民族唱法(以下简称民族唱法)是建立在民族语言基础之上的,适合民族的生理与心理特点,表现民族音乐特有的韵味,反映民族的审美取向和人文精神,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在这些特征上,它与原生态没有本质上的差异。它继承了传统民族唱法的精髓,主要以汉民族为审美主体。它的产生与发展适应了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时代的产物。早在1963年,周恩来总理就曾经指示要研究出一套不同于别人,训练嗓子基本功的民族的歌唱、民族的发声方法,这就要求确立自己的民族唱法。要确立一个唱法或建立一个学派就必须有一套完整的体系,必须理论化、规范化、系统化。简言之,要有共性作为评价的标准。以学院派为代表的民族唱法正是这样做的并且发展得很快,已经能够作为中国民族声乐的代表走向世界,彭丽媛在新加坡、宋祖英在悉尼和维也纳金色大厅成功的独唱音乐会就是有力的证明。而且它已经被中国千千万万的老百姓接受和喜爱,其民族性、艺术性和时代性相统一的完整体系是其他原生态所无法替代的。它的共性化使其能更好地传承与发展。

由此可见,民族唱法与原生态原本就有着千丝万缕的渊源。如果说原生态是强调中国民族声乐的个性,那么民族唱法则是强调共性,是中国民族声乐这一问题矛盾的两个方面。樊祖荫先生也曾说过:“音乐教育的规范性与民间音乐的即兴性特征有着天然的矛盾,但并不能丢弃任何一方,应学会两条腿走路。”①因此,笔者认为民族唱法和原生态应该共融互补,共同繁荣我国民族声乐,从而达到提倡和保护文化多样性的目的。

至于田青先生所说“在规范化的歌声里不要说历史,常常连人性都感觉不到,感觉到的就是技术”。②这恐怕有些绝对。宋祖英在维也纳演唱的《孟姜女》,虽然外国人听不懂歌词,但观众热烈的反应说明他们听懂了音乐,听懂了艺术。况且国内更有数不胜数的民族唱法的忠实观众,他们中有几人能听出技术上的孰优孰劣?绝大多数是被歌唱家的艺术感染力所吸引,并接受和喜爱民族唱法。田青先生还说:“这个民族唱法很了不起,最适合歌颂,因为它宏大、亮、通、透、传得远,这种颂歌式的民族唱法就变成了我们唯一的民族唱法……我们的民族唱法就是‘颂’,你听几个有名的歌手唱过几首爱情歌呢?我们的民族唱法唱什么?党、祖国、母亲、父亲、战友、长江、黄河等。” ③笔者认为这种说法似乎是对民族唱法稍有些偏见。就算民族唱法只唱颂歌,颂歌也有它存在的价值。就文化层面来讲,它也是多样文化中的一种,也应该被保护和提倡,更何况它还有如《兰花花》《望月》《五哥放羊》《孟姜女》《小背篓》《辣妹子》等许多颂歌以外的内容。

声乐艺术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民族声乐均为世界多元声乐文化的一元,都有其相对的文化价值。尊重不同民族声乐的差异性和平等价值,保护和提倡声乐文化多样性,传承和发展民族声乐,也是为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做出贡献。

注释 :

①刘晓真.专家说“原生态民歌”[j].艺术评论,2004,10:34.

②③田青.原生态音乐的当代意义[j].人民音乐,2006,9:20,18.

参考文献 :

[1]刘晓真.专家说“原生态民歌”[j].艺术评论,2004,10.

[2]田青.原生态音乐的当代意义[j].人民音乐,2006,9.

[3]金铁霖.民族声乐教学的现状及创新[j].中国音乐,2005,4.

[4]郭克俭.传统声乐文化特质及其当下意义[j].音乐研究,2004,4.

[5]王磊、赵英华.原生态民歌崛起的必然性及意义[j].中国音乐,2006,4.

[6]杨仲华、尤志国.中国气派 民族神韵 百姓欢迎──论金铁霖民族声乐学派的确立[j].中国音乐,2005,1.

[7]杨曙光.多维文化视野中的专业民族声乐教育[j].中国音乐,2004,2.

中国民族文化范文8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民族文化

从当代中国的文化现实来看, 传统民族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是两种势力最大 、影响最深广的理论学说, 同时也是两种最切合中国实际和中国国情的文化学说。因此, 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下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民族文化的结合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民族文化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

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民族文化结合的必要性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 马克思主义已经在中国大地生根、开花、结果,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所接受,成为国家意识形态,占据着主流文化的特殊地位,马克思主义同中国民族文化相结合,也就是对中国民族传统文化采取所倡导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科学态度,剔除或改造其中的消极层面,发掘并弘扬其中与马克思主义相容、与人类健康文化需要相适应的积极层面,使这些由于受到提倡而活跃起来的积极文化层面成为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社会的文化土壤;另外,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表述和理论建构上,也要努力运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语言文化形式。同时,这种结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又何在呢? 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有的学者回顾近代以来西学东渐的历史,指出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在“五四”前后传入的各种西学中所以能独领,成为先进知识分子的自觉选择并逐步成为中国文化的主导力量,不仅在于它满足了中国社会政治变革的需要,而且也是近代中国文化冲突的必然结果。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不仅不会造成中国文化的断裂,而且恰恰是为中国民族文化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契机。二者结合具有双重历史效应,一方面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扎根、开花、结果; 另一方面则使古老的中国文化由此获得新生而走向世界。

有的论者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特点来论证“结合”的可能性,指出就马克思主义来说,是发展的而不是封闭的体系,因而具有开放性和兼容性;就中国传统文化来说,它不仅有着悠远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的传统,而且在自然观、价值观、思维方式等方面有着区别于西方文化的独特性,对人类文化有着独特的贡献。这些构成了“结合”的基础。

在笔者看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民族文化的结合是中国文化建设和发展的理想目标和正确方向,这种结合既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中国化和进一步发展,又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和时代提升,有人说“合则两利,离则两伤”是很有见地的。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民族文化结合的途径

有论者认为,有必要特别注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指出其区别在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指“马克思主义和我国具体特点相结合”并获得“一定的民族形式”的具体过程,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则是具有中国的特点和民族形式的科学理论。其联系在于: 虽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不等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有的论者指出,中国传统哲学的三个主要缺点即缺乏形式逻辑的弱点、经学方法的弊病、忽视个性的缺陷在过去几十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并没有得到非常深入的批判和非常彻底的克服,这些缺点在未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仍可能产生十分消极的影响,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不过,多数论者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民族文化的结合的前景抱乐观态度,认为作为人类哲学智慧之最高成果的辩证唯物主义,同具有悠久历史、博大精深的中国哲学和文化传统结合起来,并且不断地从当代社会实践和科学、文化发展中获得推动力量,它将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和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不可限量的伟大贡献。

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不断推进民族文化的创新

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相结合,必须坚持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民族文化的双向互动中实现创新,这就是既要结合当代世界的发展趋势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又要结合当代全球化发展的历史趋势进行民族文化的创新。

首先,要结合当代世界的发展趋势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马克思主义是当代先进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实现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任务,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并且根据时代的变化、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马克思主义是面向实践的科学理论,它具有着实践性和开放性的特征。

中国民族文化范文9

【关键词】民族文化 包装设计 传统文化 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与创新,但是在进步与创新的同时也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继承与发展,这种情况在我国包装设计中的体现尤为明显。科学完美的包装设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为产品加分,让消费者可以更好的接受与了解相关的产品。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对于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有着完美的诠释与体现,将中国传统文化应用于包装设计之中可以更好体现包装设计的特色,让包装设计具有更多的中国元素,为我国包装设计的发展保驾护航。

1 现代包装继承与发扬民族文化的必要性

1.1 包装本身是一种文化媒介,是传承民族文化的载体

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要良好的载体,因为只有拥有了良好的载体才能让传统文化体现的更加淋漓尽致,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双赢的效果。包装本身就是一种宣传媒体,可以很好的宣传民族文化,因此在实际的包装设计之中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可以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包装设计的共同发展。

1.2 包装设计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体系,在无形中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

现代社会到处充斥着信息与媒介,信息与媒介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之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包装设计就是一个很好的信息载体与传递载体,其在文化信息传递方面有着独到的方式与意义,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

包装设计在内容与形式方面具有高度的统一,不仅实现了原有的表达功能,同时在其设计之中保留了我国优秀的文化元素,这些文化元素的保留会在无形之中影响我们的生活与生产,对于包装设计自身有着重要的价值,同时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起到了积极的意义。由此可见,现代包装之中传承民族文化不仅可以传承我国传统文化,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民的生活与生产,更好的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 现代包装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功能

2.1 文化传播功能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时代,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充斥着信息元素与文化信息。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进入了市场经济时代,我国社会也逐步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商品的包装设计也在不断的进步与发展,其功能也在向着多元化发展,商品包装不仅仅只是单纯的产品介绍,而是在逐步的起到文化传播的作用。

在包装设计之中植入我国民族文化元素可以更好的实现现代包装设计的文化传播功能,文化传播已经成为现代包装设计之中必须考虑的一个元素之一,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植入可以帮助包装设计更好地起到文化传播的功能。例如,在酒水的包装之中应用瓷瓶与现代造型完美结合,这种方式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的有效的结合;茶叶包装之中的传统元素更是不胜枚举,比较常见的是茶叶包装与国画元素相结合,这种包装设计可以实现我国文化传播的更好推进。由此可见,现代包装设计之中植入传统文化元素可以实现很好的文化传统功能。

2.2 审美情趣功能

在我国传统民族艺术元素中,其包含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因此其较为注重直观的领悟、感知和体验以及整体性的美感,这些元素不仅传达出我国传统的文化思想,更是体现出中华民族大众的审美观念。若能够在现代包装设计中加入传统民族艺术元素,将个人及民族的审美情趣融入到作品中,以现代的设计语言来表现传统民族艺术的魅力,这样设计出来的作品既具有中国传统特色又兼具现代感,这无疑为现代包装设计开辟了一条新的设计创意思路。

3 包装设计中传承民族文化的体现与方式

不同地区的包装设计都与该地区的文化背景与历史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包装设计之中传统文化都有着不同程度的体现。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民族文化中有包装设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设计元素与思维,无论是从包装的技术、技巧、材料、工艺如何的变化,都不能超然于自身所特有的民族文化内涵。

3.1 包装设计中的风格语言

外在设计语言是现代包装设计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在包装设计中外在风格语言可以很好的体现我国传统文化。国画艺术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文化,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瑰宝之一,其多变的着墨方式,深邃的意境都展现着我国悠久的文化底蕴。在当代包装设计之中有效的结合国画元素,这是我国包装设计中外在语言风格的集中体现。这种有效结合不仅可以表现出包装设计的装饰性还可以体现出现代包装设计独特的视觉效果,实现了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的完美结合。

例如,香港设计师陈幼坚在现代包装设计中进行了突破,将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巧妙相结合,表达了深刻的民族文化特点和气息。如他的包袋设计采用中国传统的水墨画技巧,并辅以现代包装的理念,形成了独特的视觉效果,又不失现代感(见图1)。

风格语言不仅包括外在的风格语言,还包括内在语言风格,这种语言风格主要体现在精神与心理方面的设计语言,通过设计的外在表现激发大众内心的情感共鸣。例如刘维亚在汾酒的包装设计中采用了中国的书法艺术,用多变的笔墨简单明了地突出主题,简洁清亮,静谧端庄,流露出浓浓的中国韵味( 见图2) 。

3.2 包装设计中图形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图形是包装设计中最为基础的一个元素,也是包装设计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个元素,不同的图形与国家、地区与文化背景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现代包装设计中在图形方面传承了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合理的诠释了我国传统文化内涵与人文气息。

3.3 包装设计中色彩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色彩是一种独特的设计语言,在商品包装之中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和作用。色彩具有很强的视觉吸引和色彩对比,给人们带来强烈的视觉效果,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在现代包装设计中应该充分的注重民族文化在色彩方面的传承,这将是一种强烈的视觉刺激,给大众带来亲切的感觉,可以让大众产生强烈的民族归属感。

3.4 包装设计中材料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包装材料是包装设计的物质载体,是所有包装设计的物质基础,也是包装设计风格最为基础的体现。不同的材料可以反映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的文化特色。在传统文化特色之中包含了不同的风土人情、自然风味等设计源泉,他们都在商品包装设计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现阶段,我国商品包装设计之中比较流行自然材料和人工材料的有效组合,这实际上体现了现代文化与民族文化的有效结合。

现代包装设计之中比较优秀的包装设计大多传承了我国悠久的民族文化,尤其是在包装材料方面更是有着与众不同的体现。众所周知,我国是茶的故乡,在对茶的包装材质方面一直有着其独特的选择。比较普通的包装材质是铁制品,但是这并不能体现我国传统文化特点,比较典型的传统文化材质为纸质材料和竹制品,这两种材料集中体现了我国优秀的文化积淀。如国际茶叶――立顿红茶,在新推出的茶包装系列中,其中一款为中国风味茶,为了充分体现立顿的国际性形象,却又不致使立顿与中国茶有格格不入的感觉,特以“茗闲情”作为副品牌名,且以毛笔书写其品名,很有东方情调,深受东西方人士的赞赏。

3.5 文化寓意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延续

现代包装设计中民族文化的传承首先需要注重的当然是文化的传承,在我国包装设计之中文化传承主要体现在文化寓意的传承。文化寓意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寄予了广大劳动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希望和期盼。纵观我国包装设计的各个时期,我们都可以找到传统文化寓意的影子,也正是成功的应用了传统文化寓意才使现代包装设计锦上添花,一举两得。

我国的传统文化寓意较为丰富,这些文化寓意不仅获得了人们的心理认同,同时也增加了设计的内涵。在我国传统文化之中,很多物质载体都被赋予了不同的象征寓意,例如,龙、凤等都是尊贵、无上的象征;松鹤寓意着长寿多福等等。这些文化寓意都在我国现代包装中得到了良好的传承与体现,极大的促进了现代包装设计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同时也为现代包装设计带来了更多的设计素材与表达意象。

3.6 民间艺术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传承

民间艺术作为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包装设计的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和价值。民间艺术从属于民族文化,但是又超越了民族文化,民间艺术有着独特的艺术形式与艺术效果,在很多包装设计之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与优势。

在现代包装设计之中比较常见的艺术形式有年画、皮影和脸谱等形式,这些艺术形式应用于现代包装设计之中可以给大众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同时让产品具有更多民族气息,这就更有利于激发消费着的购买欲望。因为这些传统的民间艺术意象可以与消费者的民族情结和故乡情结产生强烈的共鸣,进一步提升商品的艺术品位和情感品味。

结语

我国传统文化包罗万象,有很多方面值得我们继承与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延续伟大的中华文明。在我国包装设计的发展之中应该有意识地继承与发展我国传统文化,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的完美结合,才能不断地促进现代包装设计的发展与进步,同时推动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弘宇.论传统文化在包装设计中的传承和超越[J].美与时代,2004,07:64-66.

[2]魏泽培.传统民族艺术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传承与运用[J].神州,2012,35:200-201.

[3]王琳琳.蒙古族传统文化元素在马奶酒包装设计中的研究[D].齐齐哈尔大学,2013.

中国民族文化范文10

【关 键 词】西部民族地区 文化发展 路径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战略部署,如何推动西部民族地区文化建设,已成为西部地区各级党委、政府所面临的重大课题。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结合本州实际情况提出“建设民族文化强州”的战略目标,正围绕“建设民族文化强州”的目标,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快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力争实现红河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笔者研究红河州文化建设经验来探讨西部民族地区文化繁荣的路径。

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推动区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用先进的思想和文化武装党员、教育人民,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红河州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指导,筑构全州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深入实施公民素质提升工程,大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重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积极开展多形式、多样化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大力提升全社会文明程度。

二、坚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形成日趋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为了能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让文化发展的成果能更好地惠及大众、服务人民。

红河州财政公共投入逐步向农村、基层和边疆的文化建设领域倾斜,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等举措,推动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在基层的传播,极大地丰富了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仅2011年州级新闻中心已建成投入使用,青少年宫、老年人宫、艺术馆和红河剧院的装修工程完成,建成9个乡村少年宫、17个乡镇综合文化站、21所乡镇“农文网培学校”和537个农家书屋。

三、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建设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红河州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将文化产业建成新兴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发展目标,截止到2011年,全州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29.92亿元,与2010年23.46亿元相比增长了27.5%,占全州GDP比重达到3.8%,同比增长0.2个百分点。

(一)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产业发展首先是体制改革。通过研究制定文化建设的中长期规划和专项规划,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一大批文化事业单位进行了体制改革,大多数的文艺演出院团成功转制;新闻媒体的“两分开”和制播分离的改革初步完成,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得到有效地推动,文化市场监管体系建设全面启动。

(二)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西部民族地区应大胆借鉴发达国家与地区的经验,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建设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通过科学的政策对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进行引导,推动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实施,涌现一批特色生产文化产品的企业,创造出一大批满足市场需求的文化产品与服务。红河州结合自身民族文化多样性全面实施“中华电影第一州”文化的发展战略,创建了红河影视产业基地,仅2011年成功地拍摄了《新红河谷》、《遥远的约定》等8部有市场竞争力的影视作品。

(三)加强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键靠人才,离不开人才队伍建设。首先要领导干部提高驾驭文化工作的能力。使各级领导干部,树立新的文化发展理念,加强对文化发展重大问题的研究,及时解决文化改革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努力成为有文化发展意识的创新型领导干部。云南红河州开办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专题研修班,选送50名领导干部学员赴上海奉贤区学习文化产业发展经验。

其次,要科学制定红河文化人才培养规划,着力培养和引进高素质文化人才特别是专、精、尖人才,并建立人才培养、选拔和任用机制,特别重视加强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在全州范围内组织建立农村宣传文化指导员队伍,调动民族干部的积极性,发挥各民族群众的创造性,提高开展群众文化服务和普及的水平。

四、充分依托旅游产业

依托旅游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形成旅游文化是推动文化科学发展的有效路径。近年来,红河州将文化发展与旅游业有效结合,依托旅游景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现初步形成了以哈尼梯田、建水古城等旅游景点为载体的民族旅游文化产业群,实现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共同发展的“双赢”局面。据统计,2012年红河州“五一”小长假期间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2亿元,同比增长78.89%。

(一)开发旅游文化景点。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人们旅游的实质是体验文化、享受文化、消费文化。将旅游景区开发与文化品牌的打造相结合,挖掘旅游资源中耐人寻味的文化内涵,开发富有文化魅力的旅游景点,有利于增强文化吸引力、提升文化品牌价值。几年来,全州旅游景点建设以“一核、三带、五集散、五片区”为布局,融入多元文化,形成旅游文化景点后,接待国内外游客年均增长23.5%,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26.9%。目前已形成了以红河哈尼梯田为核心的世界级旅游产品,以滇越铁路、昆河公路、红河谷三条旅游带为支持的具有国际吸引力的旅游线路,构建起“一主四副”的旅游集散中心及遍布全州的“五片区”旅游格局。

(二)利用民族节庆旅游。合理利用民族节庆旅游是指借助民族节庆活动更好地把民族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提高文化产业在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节庆,每一个节庆都浓缩着民族的文化精华。红河州各少数民族的传统节庆活动,异彩纷呈,民族文化内涵丰富,能让人们能体验别样的人生经历。如彝族祭火和火把节、苗族的踩花山、哈尼族的“苦扎扎”、瑶族的盘王节、傣族的泼水节、金平的男人节等独具特色的民族节庆,能吸引来了成千上万名游客。

(三)举办文化旅游活动。举办文化旅游活动,在全社会营造重文化、抓文化、兴文化的浓厚氛围,提升文化品牌的影响力。文化旅游活动包括主题鲜明富有特色的文化宣传活动、大型的高规格旅游文化活动等。近年来,举办的2012环球小姐中国“魅力红河”大赛;歌舞团作为中央领导同志出访缅甸的随行文化交流团体,代表国家赴东南亚国家表演舞蹈等活动,提高了红河州的国际知名度,提升了红河文化的影响力。

五、着重打造特色文化名片

特色文化名片是一地方区别于另一地方的独具特色的文化标识,重点在于强调地方特色、体现地方特点。特色文化名片形成是一个地方文化资源要素的审视、组合、优化、推广的过程,只有当地区的特色文化影响力达到一定程度、被公众广泛接受时,方能称为“名片”。

(一)注重保护文化遗产。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抢救和传承工作已成为共识。注重对文物古迹和历史街区的保护,开展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对其进行必要的保护,同时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形再现。近年来,全力推进哈尼梯田“申遗”工作,现被列入国家2013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

(二)打造十大特色文化品牌。每一个地方都有其地域文化优势或者独具特色的文化现象。打造地方特色文化品牌必须立足地域文化优势,扩大影响力,形成品牌。近年来,在全州范围打造了“十大文化品牌”即红河哈尼梯田文化;建水部级历史文化名城文化;滇越铁路文化;锡都个旧文化;蒙自过桥米线文化;阿细跳月文化;哈尼长街宴、铓鼓舞文化;彝族海菜腔、烟盒舞、花腰歌舞文化;红河影视文化;红河州歌舞团文化等十大品牌。

六、有效应用宣传渠道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要“走出去”,“走出去”离不开对外宣传。提高文化影响力,提升文化品牌竞争力,必须有效应用宣传渠道,充分发挥传媒的力量。

(一)应用广电传媒。通过广电传媒,尤其是收视率高的电视台来宣传推广区域文化是文化“走出去”有效渠道。红河州同云南卫视合作,播出纪录片《来自1910年的火车》讲述中国最早修筑的国际铁路——滇越铁路;在湖南卫视热播获得全国“年度公益节目奖”的节目《变形计》;在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中国音乐电视台及湖南卫视播演《天女》、《我要去红河》等歌曲。

(二)应用网络新媒体。网络新媒体不仅具有宣传推广功能,并能给大众提供了多种发言、反馈的渠道。在中国的微博用户数已超过3亿的情况下,红河州宣传部及时开设官方微博,通过及时上传“文化微博”,引来了数百万网民的关注。

(三)应用其他传媒。除此外还有其他的宣传途径,如高端杂志广告、文化形象大使等。红河州政府将《红河州,幸福之乡》、《英雄欢乐颂——傣族男人节》等文章作为专题登上航机杂志《东方风情》,图文并茂的介绍了红河州风土人情及高雅的民族文化;聘请青年歌手董冬担任红河形象大使,演唱红河州旅游形象歌曲《天女》,向外界展现了红河花腰彝族姑娘的淳朴美丽及女子舞龙的绝技。

七、结语

党的十七大以来,西部民族地区各级党委、政府都在积极探究实现文化繁荣的路径。本文仅是笔者在中央有关文件精神指导下,结合云南红河州的实际情况,探讨红河州文化发展之路即以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坚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目的,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建设,充分依托旅游产业,着重打造特色文化名片及有效应用宣传渠道。本文所探究红河州文化发展之路,希望能对推进西部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有所意义。

参考文献:

[1]蒋玉凤.旅游与文化产业的最佳结合点——兼谈桂林旅游文化建设[J].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08(9).

[2]陈恳.红河旅游业“五一”总收入首破亿元大关[N].红河日报,2012(5).

中国民族文化范文11

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发展,使人类文化也趋向于全球性的交融汇合,在全球化的进程当中,为了避免失去自身的独立文化品格,我们就必须要向传统文化的深处进行深拓。所以“民族化”的道路,成为了全球化语境的发展必然,动画的发展也不例外。

中国本土文化从19世纪中叶以来,就开始与西方文化进行碰撞交流,不断地充实、成长,因此对于中国自己的文化确认,是离不开世界文化历史参照的。

国外的先进文化,我们应该勇于借鉴和吸收。着名国画家潘天寿指出:“外来之传统,亦须细心吸收,丰富营养,使学术进步,更为快速,更为茁壮也。故以文艺而言,由于技术方式、工具材料、地理气候、民族性格、生活习惯之各不相同,往往有某部分某方面,有所不融和者,应不予以吸收,以存各不相同之组织形式、风格、习惯,和群众喜见乐闻之要求,不可囫囵吞枣,失于选择也。”[1]18所以借鉴外来文化,我们应该有所选择,以满足和发展本民族文化为要求,切不可本末倒置,在世界文化的借鉴中迷失自我。独立文化品格的树立是中国动画发展的必然选择,只有深入挖掘自己的特色和民族文化个性,才能在全球化的时代语境中,形成独特而鲜明的艺术风格和美学品质。

“中国学派”就曾经有过多元而鲜明的文化个性和艺术风格,从而在整体上形成丰富而多元的艺术文化景观。“一个艺术家不能随便运用别人创造出来的现成的形象,去表现自己的特殊经验,他必须亲自为自己的经验创造形象。”196每位动画创作者对于同一事物都会存在不同的感受和体验,只有将个人的艺术理解和文化积淀运用到动画的创作中去,才能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鲜活的艺术生命,从而给人们展现出一个新的审美视界和多元化的动漫发展艺术景观。

二、把握民族文化心理。

2000年3月,国家广电总局颁发《关于加强动画片引进和播放管理的通知》,规定电视台每天每套节目中,播放引进动画片的时间不得超过动画片播放总量的40%。虽然我们通过各项措施,对国外动画进行严格的播放控制,但依然扼制不住国内大量受众对国外动画的热情;不论国外动画作品是否带有文化侵略意味,暗藏多么深厚的殖民意识,如何播穅眯目……我们至少可以从大量的国外动画作品中看出,其确实存有优秀的一面,有吸引观众的一面,也有顽强拼搏、积极上进、突显个性的一面;同时在其动画作品中不仅体现着浓郁的异域文化色彩,还具有大众性、娱乐性的时代特征。正因为以日美动画为代表的外国动画满足了各年龄层观众的审美心理和审美需求,才使观众心理上产生了认同,从而产生了极大的参与兴趣和热情。

既然国外动画已经进来了,而且通过20多年的积累,已经在我国培育出了几代美日动画迷,他们已经对国外的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心理认同。我们文化工作者面临的问题,并不是如何改变这些观众的审美趣味,而是如何应对这样的现状。对其播放时间的简单控制,并不能阻碍人们对它们的偏爱。我们应该从实际出发,从创作入手,从观众的审美心理入手,这才是我国动画长期发展战略中重要的一环。有动画作品质量和美学品质的双重提高,才是中国动画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不应该对国外动画的大举“入侵”进行回避,而应该勇于面对,并且在交流对话中借鉴其成功的创作经验和发展模式,吸取其优秀的成果,师夷长技,从根本上振兴我国的动画产业。

“时运交移,质文代变”。对动画个性的追求,必须要建立在时代的文化立场之上。在动画作品的个性化发展创作中,不仅要体现出时代的呼声,而且要满足受众的审美趣味和接受心理。当前,动画理论的研究还停留在对受众的定位阶段,这样对于动画的发展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要细化受众群体,因为任何作品没有绝对意义上的老少皆宜,只有相对层面的理解认同。只有对各个层次的受众进行细分,才能准确地把握各层次的审美趣味和价值理想,只有发现不同层次的心理需求和审美期待,把握各年龄、各阶段、各层次的审美趣味和接受心理,我们的动画作品就能体现出其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艺术特征,得到观众的欣赏和喜爱。如日本的漫画因受众的不同,对漫画也就有着不同的分类,像格斗漫画、少女漫画、竞技漫画、科幻漫画、商业漫画等,这样某一类型的漫画就可以满足欣赏习惯相同且在不同年龄层的受众。大量国外经验表明,对动画受众的细分和深入研究,是动画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动画个性化、产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多层次、多维度的视角对生活和世界进行体察和理解,才能在动画事业的进程中增强其个性语汇的发展,也只有不断地调适当前的创作思路,才能在动画的创作中有所发展,从而回归深层民族文化的时代传承和弘扬上来。

当然,除却具体而详实的受众细分和深入研究以外,还要运用本民族鲜明的民族个性心理和独特的话语交流方式,来创作能够满足和适应受众口味,又符合时代和动画艺术规律的优秀动画作品来,这样观众才能在作品的体认中产生认同,也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时代和观众的需求,最终达到对文化的进一步积累和传承。

三、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随着工业文明的来临,任何事物都成为了商品的附庸,艺术也不例外。同时由于我国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使原本安然自得的中国动画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同时国外动画的入侵和中国本土人才的大量流失,使中国动画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这是摆在中国动画界的一个现实问题。如何面对市场的激烈竞争,如何将品味高雅的艺术格调进行大众的文化转换,如何满足自己的生存需求……中国动画面临重重艰难。

在现代经济中,文化因素越来越多地融入到产品的生产中,文化产品以商品的形式进入市场,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后现代主义的文化已经从过去那种特定的‘文化圈层’中扩张出来,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了消费品。”162动画的创作不仅要顾及到艺术性,同时也要符合市场的发展规律,所以中国动画的产业化势在必行。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必须按市场规律办事,不然将被市场所淘汰,这是历史的经验和长期实践的结果。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如果动画事业不能满足广大观众的审美追求,没有自我更新能力,势必将要在未来的发展中面临更大的困难。所以,中国的动画事业只有不断改革创新,才会出现蓬勃发展的局面。

随着中国与国际社会联系的日益密切,动画的国际化合作也成为必然,“与外方的合作应从单纯的劳务加工转变为更高层次的版权合作、制片合作。通过对外合作,吸收国外较好的制片、生产、管理经验;在制作上互相交流,既把优秀的世界名着介绍到中国,又将中国的优秀作品介绍到国外;同时还利用国外公司的发行网络打开国际市场。”77而且国内动画的产业发展,还必须建立起合理的市场产业机制,形成包括网络、游戏、玩具等动画衍生品开发的多元经济发展格局。

总之,我们在这里所谈动画的产业问题,是不以利益的得失为基点,而依然是在增强民族艺术生存和发展活力的前提下进行的讨论。我们坚决摒弃以经济效益的提高作为衡量艺术发展的最高准则,我们依然提倡以美学品格的提高作为动漫艺术发展的基础。中国动画片的产业化发展,并不意味着放弃中国动画一直以来坚持的民族艺术个性,而是要始终保持鲜活民族品质和时代特征并举的动画创作倾向,这样才能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重新发掘出民族文化的时代个性。

中国民族文化范文12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保护技术手段;数字化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长河中人类的智慧结晶,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作为五千年文明连续史从未间断的国家,我国拥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之繁多、内容之丰富,令世界艳羡。其中所蕴含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是我们的文化之魂、民族之根。

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面临非常严峻的挑战,它在与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进程进行一场艰巨的抗争。在中国,每分钟都可能有一位老艺人、一门手艺或一首民歌消失,每秒钟都可能会有一幢老房子被拆掉,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迫在眉睫。

我国近几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经过积极申报,已经成为世界上入选“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最多的 国家之一,我国也参与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制定工作的全部过程,并于2004年8月经全国人大审议批准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成为第六个加入《公约》的国家。2010年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这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法律。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虽然国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上已经有了战略性的认识,但是在具体操作层面,仍然有一些思路和问题亟待解决和完善。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普遍性问题。

第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和保护之间的差别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到底是单纯的保存,还是要加以开发性创造性的保护,必须厘清思路,统一思想。

第二,是如何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问题。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较为宽泛的文化元素和文化特征,如何进行保护,如何确定保护的范围,如何明确保护的手段和方法,则是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三、数码影像技术保护中国民间表演艺术和传统手工艺

我们通过“数码影像保护中国民间表演艺术和传统手工艺”这个课题项目的研究,探索出中国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模式。所谓数字化的影响资料是人类文化活动和情感表达方式的独特资源,包括了由数字方式生成的,或从现有模拟文化资源转化而成的,采用数字形式的信息资源。这些资源的存储形式之限于数字化形式,而别无其他形式。由于所存储的数字化文化资源往往具备较高的社会、经济、文化价值,是建设未来的重要元素,对于人类发展具备长久的意义,因此是一种当代人为后代人提供的优良遗产。

文化遗产数字化的过程就是采用数字采集、数字存储、数字处理、数字展示、数字传播等数字化技术将文化遗产转换、在线、复原成可共享、可再生的数字状态,并能以新的视角加以解读,以新的方式加以保存,以新的需求加以利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将文化遗产转化成数字化形态,使得文化遗产得以永久的保存和保护,实现文化遗产的重现、再生和利用(研究、传播和展示),从而体现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体现当代人对遗产的守望,体现未来人拥有遗产的权利。

根据上述对于文化遗产数字化的总体观点,我们认为:数字化的工作并不仅仅是简单的把文化形态加以纪录和保存,应该是采用数字化的方法,对这些资源做好二次利用,采用符合现代社会的审美观和艺术馆的方法加以改造,并向社会大众加以普及和推广。对于各类文化形式,如果要完成传承和保护,靠的是社会大众对该种文化形态的认同、了解和跟随,传承和保护应该发生在自然人和社会人的记忆里,而不是保存在冰冷的硬盘和机器里面,因此绝对不能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前期的数据采集,而是应该放在后期的再次利用上。对于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该是“来源于民间,借助于数字回到民间,最终在民间得到发扬光大”。

而在此基础上我们开展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思路应该是“完整复原、情景再现、知识体系、有所规范、有所启迪”。

完整复原――保证在拍摄前期,能够对要保护的文化形态有着全面完整的认识,制定完备详尽的拍摄预案,做到文化要素的不疏漏、不遗失。

情景再现――针对各类文化形态总是需要存在于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希望进行文化形态保护时,最大程度对文化形态形成的原始文化环境加以描述,方便后期受众在在线情景中感受文化氛围。

知识体系――所谓知识体系,主要是针对当前对文化形态的保护往往存在简单化、孤立化的倾向,加强文化形态间的连接,加强文化要素间的联系,采用知识体系的方式,让受众能够快速的建立其保护文化形态的全面认识。

有所规范――通过文化形态保护的实践,以及同业界、学界专家的理论探讨,形成可操作的实践指南,以及具备指导规范意义的标准工作流程和标准格式规范。

有所启迪――在保护实践中,要有针对的提出具备创新性的文化保护方法。

我们在实施阶段根据数字化的基本过程,即数字采集、数字存储、数字处理、数字展示、数字传播的全过程,将项目进行了逐段的拆分。以“数码影像技术保护中国民间表演艺术和传统手工艺”为例,按照数字化过程和工作的纵向顺序,分解成了三个阶段。

这三个阶段分别为:“调研与问题定型”,“数码影像的前期采集”,“数字资料的后期保存和保护”三个方面。

第一个阶段“调研与问题定型”:主要需要完成以下方面的工作:

细化和规定本项目的任务需求、工作计划、项目目标.

完成中国民间表演艺术及传统手工艺的内涵和外延调研。

完成数码影像技术的科技发展趋势和技术现状调研

完成当前民间表演艺术及传统手工艺的田野调查和问题分析

完成相关从业单位的经验和教训总结

民族民间舞蹈文化要素保护研究

中国民间表演艺术及传统手工艺专题片国内拍摄现状分析

第二个阶段为“前期采集技术”,主要是针对民间表演艺术和传统手工艺的拍摄技法、采集方法进行具体的技术研究,具体内容包括:

规范化的民间舞蹈拍摄基本技术指导

民间舞蹈专题类型片的拍摄基本方法

规范化的民间戏曲拍摄基本技术指导方案

民间戏曲的专题类型片拍摄基本方案

民间舞蹈的三维数据采集技术方法指导方案

第三个阶段为“后期的保存与保护”阶段,主要针对已经数字化的数码影像资料进行相关的技术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数字化影像资料保护的范围

数字化影像资料的保护性使用方法

数字化影像资料的保护延续性问题

数字化影像资料的数据格式管理

数字化影像资料元数据的设计方法

数字媒介的物理保存方法

数字化保存中的风险与处置方法

版权管理的基本措施

在横向上,我们则根据文化实体的类型,将本项目所涉及的所有文化实体分成了三类主要工作对象进行分类研究。

由此,本项目的纵向工作技术路线同横向的工作对象形成了一个网状的技术处理关系。

同时,数字化资源的保护涉及到版权管理。数字保存的权利管理,需要处理数字信息创建者、数字信息出版者和数字信息长期保存者的权利分配、权力转移、权利实现和权利平衡等问题。更广泛的权利管理还应包括被保存数字信息使用者的权利管理数字保存权利。数字版权的应用目标在于数字信息长期保存者拥有保存数字信息的权利;在于采取特定方式,在充分尊重数字信息创建者和出版者相关权利的前提下,保证数字信息长期保存者合法地保存数字信息,并能够提供适当的利用。目前各国均有专门法律来保障数字信息创建者和出版者的权利,但却没有任何国家有法律来保证数字信息长期保存者保存数字信息的权利。因此当前数字保存面对的最主要障碍之一就是知识产权问题,而数字保存权利管理的核心也就在于各方对被保存数字信息知识产权的掌控协调和平衡。

对于版权管理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尊重版权和相关权,包括版权作品创作者和表演者的道德权;

2、在保护机构范围内进行数字化和使用,应该得到版权拥有者的同意或基于法定例外;

3、网络存取应该得到版权拥有者的许可;

4、版权拥有者的许可,原则上意味着基于个人或集体许可或基于上述两者的版权清算。

由于目前并没有存在全面的关于数字保存知识产权的法规,因此在在下述保存活动中,可能存在版权问题:

随时间推移,保存机构可能需要重复地拷贝保存的数字信息,这些活动可能需要获得版权所有者的授权和允许;

如果作为保存拷贝的结果,出版物改变,那么权利拥有者可能感觉他们精神权利被侵犯,从而引发知识产权问题;

再创造的问题。可能很难证明出版物的保存拷贝仅仅是拷贝,不是全新的版本(再创造),权利拥有者可能会认为保存机构正在改变或者重新出版其拥有版权的产品。

保存机构需要关于文件格式的详细说明来实施保存计划,比如迁移数字信息或者制作仿真器。而这些详细说明本身有版权问题,并且还可能有潜在的商业敏感 因此权利拥有者可能不愿意允许获取或者存储这些信息。

在未来的某一时间,被保存信息可能提供使用。这会影响权利拥有者的商业利益,从而引发知识产权问题。

有些数字信息内容上有多重权利拥有者。这些权利拥有者可能包括出版商、作者、艺术家等。出版商与软件制作者一起,使得权力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在此情形下,获得得到多重授权的数字信息是很困难的。

四、非物质遗产保护的发展路径

“保护”终究是针对过去的事物而言的,而作为文化遗产的多数事象既是历史的积累,也是今天的现实,同时也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它是在不停地变化当中。“发展”是面向未来的。所以,保护与发展是一对矛盾,要很好地加以解决,许多非物质文化事象都不是一元的结构,也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往往是混元的和共生的。当我们说保护的时候,正像上面所引的范围那样,多少是解构了的,我们很难把历史的生活方式全部原样地保存下来,但我们后人可以利用现代的科技手段把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的原貌保存下来,这给后人留下了很多参考的依据,同时也是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手段。

非物质文化遗保护正进入数字化时代,我们需要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进行非物质遗产保护的数字化建设。我们可以利用数据库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整合到网络这个虚拟但无比广阔的平台上,这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在整理、研究、交流、展示和教育等相关领域起到重要而巨大的作用。应用信息技术手段使大众通过网络就可以欣赏到各种独具特色和风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能够感受到本土文化、传统文化的精神气韵。这样,大众接触到这些数字化资源的几率就更大、文献使用率就更高,我们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道路上就更向前迈进了。

五、结语

总之,文化遗产象征着一个国家的“软实力”,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面临濒临消失的危机。这些祖先留给我们的财富需要我们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让它不断传承和发扬下去,让人类的智慧结晶在历史长河中不断闪耀下去。

参考文献:

[1]黄永林,谈国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开发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2).

[2]姚磊.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述评[J].广西社会科学.2013(10).

[3]刘承华.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特殊性的立体对位思维[J].艺术学研究.2014(00).

[4]栾美芳.民族旅游开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