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草原工作总结

草原工作总结

时间:2023-06-01 09:31:59

草原工作总结

草原工作总结范文1

在上级业务部门指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推进依法治草,维护草地生态安全为核心,创新方法,强化措施,狠抓落实,较好的完全工作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草原执法监督

自2020年初至今,无草原执法案件。

二、草原征占用管理

我县高度重视因各项目的实施使得征用草原现象日益增多的情况,我县大力宣传并规范审批程序。草原征占用临时面积xxx亩、长期占地面积xxx亩,收取的草原植被恢复费(保证金)xxx元。

三、推行草原保护制度

我县今年5月对禁牧工作进行了大量的宣传工作,明确地告知了老百姓禁牧的时间、地点、范围、意义和必要性。在今年5月下旬,县林业局组织当地农牧民共人工种植了2000亩。期间共宣传5天左右,逐村、逐户的进行宣传,基本做到了禁牧工作的家喻户晓。

其次制定了规章制度,加大了执法力度。

第三为了保证禁牧的实际意义和成果,我县加大了退牧还草工程的种植、管理工作。

第四专门安排了管护人员1名,常年巡护在禁牧区。

第五在禁牧区显眼的地方安装了禁牧工程宣传牌。

关于禁牧成效及存在问题 

2020年在全县的共同努力下,我县的禁牧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禁牧区内2000亩草原的产草量平均提高了300公斤/亩,极大地缓解了草畜比例严重失衡给畜牧业带来的压力。但是在成绩背后我们仍看到了很多的问题和不足。第一,我县的饲草缺口在一定时期内仍然存在,而且形式也很严峻。第二,科学的养殖方法的宣传不够,养畜户在舍饲后并不掌握科学的养殖方法,养殖牛、羊的成本相对增加,收益相对减少。 

四、草原改革

本县无草原改革。

五、草原野生植物管理

本县不涉及草原野生植物管理。

草原工作总结范文2

一、建立组织机构,明确责任分工

我局建立了以办公室部门牵头,各部门和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负责人为成员的“七进”活动领导小组。

我局高度重视“七进”活动的组织动员和安排部署。局支委会议多次研究部署活动开展的原则和目标以及基本要求,主要负责人亲自过问活动开展情况,分管领导亲自布置各项目标任务、检查专项活动。

二、积极部署任务,提高思想认识

我局坚持召开工作例会,每周通报一次活动情况,每月归纳一次活动成果,季度开展一次活动总结。自活动开展以来,我局多次专门召开机关各部门、单位负责人会议,就“七进”活动做出具体安排和检查部署。通过一系列会议和学习总结,全局上下加深了对“七进”活动重大意义,从思想认识上保障了活动的顺利开展。

三、扎实开展活动

我局根据“七进”活动的不同范围、不同对象和不同区域,采取了结合实际又有所创新的活动方针。

一是加强林业和草原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期间,我局利用宣传栏,刊登以林业和草原知识普及为主题的宣传专栏和标语,使农村群众、林区牧民、干部职工都能通过宣传栏了解林业和草原知识和“七进”活动基本知识。鼓励群众理解和参与此次活动。

二是加强对重点对象的教育。利用例会学习组织我局全体干部参加了知识普及工作。

草原工作总结范文3

按照农业部草原监理中心统一部署,我局在全区深入开展了以“保护草原生态、共筑美好家园”为主题的草原法律法规宣传月活动,进一步提高了草原监督管理执法人员的执法能力,增强了广大农牧民依法保护、管理、利用草原和在经营中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的意识,明白了保护草原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形成了人人理解草原监理,支持草原监理,社会各界关心草原的良好社会氛围。

一、加强领导、精心筹划,周密安排

局领导高度重视此次活动,为确保草原普法宣传月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我局及时转发了农业部草原监理中心《关于开展2011年草原普法宣传月活动的通知》,并召开专题会议,认真研究,安排好宣传计划,制定好宣传活动方案。同时要求各盟市草原监督管理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宣传月活动的重要意义,加强对宣传活动的组织领导,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系,把草原普法宣传与树立草原监理形象,与打击草原违法行为结合起来,抓实效、抓落实,真正使草原法律法规送到农村牧区,深入到广大群众心里。

二、横向扩展、纵向深入、内容丰富

(一)、横向扩展,保证草原普法宣传的广泛性

为增强草原普法宣传的渲染效果,各级草原监督管理部门充分发挥了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手机短信等多种宣传媒体的作用,针对不同时机、不同场所、不同对象,采取灵活多样的宣传形式,把草原法律法规巧妙地融入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之中,让人们感到它无时不在、无处不有,使人们在耳濡目染中得到启迪,受到教育。

1、走上街头,与相关部门联手搞宣传

4月2日,锡林郭勒盟防火指挥部组织武警锡盟森林支队、锡林浩特市防火指挥部办公室、武警锡林浩特市森林中队、盟林业防火办和森林公安局参加,在锡林浩特市联合举办了声势浩大的防火宣传活动,200多人参加了宣传活动。出动16辆宣传车,组成宣传车队沿锡林浩特市主要街道宣传草原森林防火知识及新修订的《草原防火条例》和《森林防火条例》,播放防火宣传音像资料,并散发防火宣传资料份。

4月11日,乌兰察布市草原监督管理所在化德县举办了主题为“保护草原生态,共筑美好家园”的草原普法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此次活动得到了化德县委人大政府以及农牧业局的高度重视,化德县人大分管主任、政府分管县长、县畜牧局全部领导班子出席了启动仪式。工作人员制作了生动的展板,使得群众纷纷驻足观摩;直观的宣传单和耐心的讲解,让群众对草原法律法规有了深刻的了解;便利的现场草原法律法规相关咨询服务,为群众答疑解难。此次活动达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4月20日,呼伦贝尔市草原监督管理局联合海拉尔区草原监督管理局、鄂温克旗草原监督管理局、武警呼伦贝尔森林支队等多家单位出动100余人,在鄂温克旗巴彦塔拉乡进行了主题为“保护草原生态共筑美好家园”的大型草原普法宣传活动。呼伦贝尔市农牧业局领导和海拉尔区、鄂温克旗农牧局的相关领导参加了活动。 在活动现场设立了咨询台,摆放展板7块,悬挂横幅3条,市旗两级工作人员向过往牧民群众发放了用蒙汉文

印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等法律、法规宣传材料10000余份,武警呼伦贝尔森林支队还出动了16辆宣传车,大大提升了宣传效果和宣传范围。呼伦贝尔市和鄂温克旗电视台、呼伦贝尔日报、呼伦贝尔广播电台等多家媒体记者进行了采访报道。

2、利用新闻载体,让草原法律法规走进千家万户

为了提高宣传活动的效果,各地草原监理部门积极利用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手机短信等宣传媒体对草原法律法规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专门宣传。

宣传月期间,自治区草原监督管理局和锡林郭勒盟草原监督管理局参与了内蒙古广播电台和锡盟广播电台组织的行风热线5次、专访4次,热情解答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受到广泛好评。通辽市科左中旗在全旗新闻联播后的黄金阶段全程播放了全旗草原监督管理暨草原法宣传会议,在社会上和农牧民群众中引起了广泛的反响。鄂尔多斯市也利用互联网宣传草原法律法规15次;呼伦贝尔市发送手机短信4万余条。

3、组织专场文艺演出,寓教于乐

4月8日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草原监督管理局在旗青少年活动中心举办以《保护草原生态 共筑美好家园》为主题的草原法律、法规宣传专场文艺演出。旗领导及各苏木镇领导前来观看表演,共1200余人观看了本次宣传演出。在发放节目单的同时,发放以《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草畜平衡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防火条例》为内容的宣传册1000余份,让观众在欣赏精彩文艺演出的同时了解草原法律法规。晚会上还表演了专为本次活动创作的小品《争当标兵》,节目以草原法律、法规问答形式让观众更加深入的了解到保护草原的重要性。此次宣传活动形式新颖,内容丰富 ,提高了全旗广大牧民和干部群众依法保护草原的法律意识,活动获得了各方好评,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二)纵向深入,保持草原普法宣传的连续性

1、送法进学校

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教育科技局联合在全旗中小学校举办了以“珍爱生命、从防火做起,杜绝火患、从我做起”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向在校师生细心讲解了防火基本知识,并发放“清明节”期间提倡文明扫墓的倡议书和草原防火宣传材料4000余份。

2、送法进牧户

4月20日,呼伦贝尔市草原监督管理局朱立博局长带队深入巴乡塔拉牧民合作社,开展了送法入户活动,将法律、法规亲自送到牧民手中。

3、送法进企业

活动期间,草原监督管理部门针对在草原上从事矿产资源开发的企业和单位,特别印制了征占用草原相关法律法规手册,发放到企业法人手中,进行逐项解释,并告知办理《草原临时许可证》的具体流程。使企业不仅了解了草原法律法规,也提

高了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

三、联系实际、措施得力、成效显著

在宣传的同时,我们并没有把宣传作为独立的工作,而是将普法宣传与执法工作同步运筹,结合进行,深入苏木(乡镇)、嘎查(村屯),通过开展执法巡查,集中力量查处草原违法案件,并及时对处理结果进行通报曝光,进一步提高草原违法典型案件的警示教育作用,做到以宣传带动执法,以执法促进宣传。

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草原监督管理局,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对39个嘎查村、65个独贵龙村民组的封育禁牧和草原防火情况进行了检查。处理偷牧、滥牧现象9起,受理乱挖、滥采案件2起,并对案件处理结果向社会公布,做到了禁牧动员工作广泛,宣传保护工作不留死角。

通辽市扎鲁特旗在活动期间调查处理了5起草原开垦案件,并通过以案说法,提高广大农牧民群众对《草原法》的认识。

草原工作总结范文4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竹叶潇潇”为你整理了这篇林业和草原局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林业和草原局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工作总结

根据县安委办关于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的相关要求,我局认真部署开展全面排查治理安全生产隐患,严格事故查处专项整治工作,现将专项整治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 提高认识,全面部署工作

一是从思想上加强队伍建设。我局召开了安全生产和防火安全专题会议,同时我局及时制定并印发了《清水河县林业和草原局安全生产三年整治工作计划》,同时成立了以局长任组长、分管安全生产的班子成员任副组长的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对行业领域进行督查,全面认真开展自查自纠,特别是对重点环节、重点部位、重点问题进行多层次、全方位、拉网式的排查。对自查发现的安全隐患和问题,建立台账,明确措施,立即整改。

二是安全生产知识培训情况。 深入学习贯彻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把学习贯彻重要论述作为重要内容,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和集体学习等安排专题学习,加深对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批示精神的理解,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和监管能力。

三是森林草原火灾防控。一是加强野外火源管理。切实把管住人为火源作为第一要务,进一步压实火源管控责任,着重治理好防火戒严期内农耕用火、祭祀用火、生产用火及重点区域用火,严厉打击各种违法野外用火活动。二是推进隐患排查整治。重点摸清坟头底数,护林员实行网格化模式进行片区坟头摸排、上坟烧纸、野外用火等隐患,并适时开展电力线路搭树、断落等隐患排查。三是完善应急处置机制。制定完善森林草原火灾应急预案,加强防火人员技术培训和实战演练,提升处置森林火灾的应变能力。四是强化防火宣传教育。采取一切手段,充分利用电视 、广播、网络、微信平台等各类媒介媒体资源,广泛宣传森林草原防火灭火和安全生产常识,深入林区林场、自然保护区、乡村、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旨在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防火安全意识。

二、存在问题

我局安全生产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部分职工存在着松懈心理,工作上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和难点,有待进一步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有待加强。三是森林防火受天气影响大,不确定因素多,防范难度不断增加。

三、下一步工作方向

1、积极改进安全工作方法,把安全工作重心下移,树立危机意识,大力倡导责任心和敬业精神,提高安全工作水平。

草原工作总结范文5

关键词:陕西草原;生态现状;保护工程

中图分类号:S812 文献标识码:A

陕西省地处中国西北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分布广,水土流失严重。搞好草原保护和建设,对于维护当地生态平衡,促进草畜产业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11年,农业部长韩长赋在谈到中国草原时,特别提出要“强化草原战略资源的地位和作用”。而强化草原战略资源的地位和作用,必须建立在对草原的深入了解和良好保护的基础之上。基于此,本文对陕西省草地的现状、类别和空间分布情况,以及退牧还草工程情况等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以期为党的十提出的“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指引下的陕西省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支撑。

1 陕西省草地现状

根据陕西省草原工作站2012年公布资料,全省有草地544.47万hm2(包括疏林草地),占全省土地面积的26.48%,其中可利用面积457.64万hm2。全省草地以天然草地为主,面积为520.62万hm2,占全省草地面积的95.62%;人工草地25.85万hm2,占4.38%。详见表-陕西省草场面积统计表1。

表1 陕西省草场面积统计表

项目 单位 全省

合计 西安市 咸阳市 宝鸡市 铜川市 渭南市 汉中市 安康市 商洛市 延安市 榆林市

草地总面积 万hm2 544.47 4.36 14.58 29.52 10.44 15.43 54.20 67.22 46.64 126.41 175.67

可利用面积 万hm2 457.64 3.90 13.07 25.02 9.37 12.66 48.04 61.08 42.80 108.39 133.40

天然草地 二十hm2以上草地 块数 块 5077 80 100 200 105 140 274 398 579 1242 1941

面积 万hm2 180.43 1.83 5.20 14.25 6.12 5.44 4.06 5.83 16.82 32.34 89.09

可利用面积 万hm2 145.79 1.53 4.50 11.26 5.45 4.47 3.70 4.90 14.50 26.66 6.90

其中万hm2以上草地 块数 块 588 8 20 69 29 26 7 9 64 97 259

面积 万hm2 112.46 0.76 3.90 10.38 3.95 2.58 0.58 1.42 8.60 15.40 66.89

可利用面积 万hm2 89.24 0.59 3.36 8.17 3.52 2.06 0.55 1.24 7.34 11.25 51.16

二十hm2以下草地 面积 万hm2 340.18 2.40 7.82 12.66 4.02 9.17 50.12 61.73 29.73 87.97 74.55

可利用面积 万hm2 289.14 2.16 7.00 11.04 3.62 7.37 44.28 56.18 28.24 75.24 53.41

人工草地 面积 万hm2 123.85 0.12 1.57 2.71 0.30 0.82 0.03 0.09 6.16 12.02

可利用面积 万hm2 22.72 0.12 1.57 2.71 0.30 0.82 0.03 0.09 5.89 11.19

2 陕西草原类别及分布

2.1陕西草原空间分布

陕西省草原分布区属于北方干旱半干旱草原区,草原类别有温性荒漠类、温性草原化荒漠类、温性荒漠草原类、山地草甸类、高寒荒漠草原类、沼泽类和干热稀树灌草丛类等。从全省森林、灌丛和草类植被明显的地带性分布特点划分,植被覆盖主要分为北部草原植被、中部草原森林植被和南部森林草原植被3个不同类型。其中北部草原植被为陕西草原主体,分布在陕北黄土高原北部和长城沿线,属温带草原。

从空间分布上看,陕西省草原分布区可划分为陕北、关中和陕南3大区域。3大区域草场类型为,陕北地区:梁原干草原类(包括沙地植被亚类)、丘陵干草原类、丘陵草甸草原类、湿性灌木草丛类、平原草甸类、沼泽草甸类、农田隙地类。关中地区:丘陵草甸草原类、湿性灌木草丛类、山地暖性灌木草丛类、山地稀树灌木草丛类、山地草甸类、高山草甸类、平原草甸类、农田隙地类。陕南地区:湿性灌木草丛类、山地暖性灌木草丛类、山地稀树灌木草丛类、山地草甸类、农田隙地类。

2.2陕北草原分区

陕西省草原可分为长城沿线风沙草原区和陕北中部森林草原区两区,以属沙化地草场类型的陕北沙漠草原地带为分区代表,有以沙生针茅和沙芦苇为主的干草原草场,以骆驼蓬、白茨为主的荒漠草原草场;在风蚀洼地、滩地、湖泽地,有以寸草为主的草甸草场;接近沙地的沙黄土岗和丘陵地,有沙生针茅、甘草、冷蒿、地椒为主的干草原草场。

2.2.1长城沿线风沙草原区

本区是内蒙风沙草原向南延伸的部分。区内草原植物在干旱多沙的环境条件控制下逐渐退缩,而沙生植物则随沙进袭,以耐寒、耐旱的干草原和沙生植物为主,有沙蒿、沙柳、沙竹以及经济价值较高的甘草、麻黄、枸杞、蒲草等。

根据地表物质分异与种属区系特征,本区又可分为东段风沙荒漠草原和西段盐荒漠草原,其形成基质是由盐土所造成的生理干旱和由流沙所造成的物理干旱所产生的非地带性荒漠。在流动、半流动沙丘荒漠上分布着籽蒿、油蒿、沙竹、沙芥等,在北部的盐荒漠上,分布有盐爪爪、白刺、碱蓬等;其他地区则为温带干草原中的含糙隐子草的短花针茅、克氏针茅草原,以及分布在毛乌素沙漠带东西两端的小半灌木戈壁针茅、沙生针茅草原。

2.2.2陕北中部森林草原区

本区北接长城沿线风沙草原区,南部界线为北河、清涧河、无定河中下游,窟野河和秃尾河中下游地区。本区天然植被遭受严重破坏,加之受半干旱气候和强烈水土流失的影响,除局部地区尚残存油松、侧柏、亢榛子以外,以草原植被为主。其优势种为长芒草、糙隐子草、隐子草、铁杆蒿、野古草等。灌木有各种锦鸡儿、柠条、酸醋柳、紫穗槐等。本区既分布有狼牙刺等森林草原的标志植物,也广泛分布着艾蒿、长芒草等草原区指示植彰成草原背景上低矮的乔木疏林和草原性灌木林,属草原和森林毗邻的过渡地带,草原化更趋显著。

2.3陕西典型草原

陕西典型草原又名干草原,广泛分布于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区的梁峁顶部、沟坡以及少数覆沙的沙区黄土梁上。建群植物主要为禾本科针茅属的长芒草,菊科蒿属的铁杆蒿、茭蒿、冷蒿,百里香属的百里香,豆科甘草属的甘草等。典型草原主要有下列6个群系:

2.3.1长芒草草原

长芒草草原是陕北北部典型草原群系,是内蒙鄂尔多斯长芒草草原向南延伸的部分。分布在黄土梁顶部沟坡边缘等向阳的环境中,以及沙区未覆沙的黄土梁上。长芒草草原种类组成约有种子植物60种左右。其中旱生植物居多。长芒草为稳定建群种,并常与兴安胡枝子、茵陈蒿、铁杆蒿、茭蒿和百里香等分别构成共建种,群落总盖度为50%左右,草群一般高6~50cm。

2.3.2百里香草原

主要分布在分水岭上部或梁峁顶部。这里气候较凉,表土风蚀较强。以百里香和冷蒿构成的群落类型为主。群落的种类组成约55种左右,共建种为百里香、冷蒿。此外,群落中起优势作用的有长芒草、兴安胡枝子等。群落覆盖度一般30%~50%,草高4~6cm。

2.3.3冷蒿草原

是以菊科旱生小半灌木冷蒿为建群种的草原群系,是在过度放牧或强烈风蚀等因素影下,由长芒草草原等演变而成。冷蒿大量出现,是土壤干燥,草场退化的标志。冷蒿草原主要分布在黄土梁地、平坦的基岩残丘顶部和固定沙地上。本群系由70余种植物组成,建群起优势作用的有冷蒿、长芒草、糙隐子草、短花针茅、多根葱等。群落总盖度一般40%~50%。

2.3.4甘草草原

主要分布在低缓的黄土梁地上。土壤为沙黄土或轻黑垆土,富含钙质。本群系常见植物有20种。伴生植物有长芒草、兴安胡枝子、甘草、白草、柠条等。

2.3.5铁杆蒿草原

主要分布在南部森林草原地区黄土丘陵沟壑的阴坡半阴坡,常以长芒草草原和茭蒿草原组成复区存在。本草原以半灌木铁杆蒿为单优种,或以铁杆蒿和茭蒿为共建种形成群落。总盖度一般30%~40%。本群系种类组成约50种,优势成分有长芒草、河朔荛花、艾蒿、厚穗萁草等。主要伴生植物有兴安胡枝子、细叶远志、黄鼠草、柴胡、甘遂等。

2.3.6茭蒿草原

主要分布在黄土梁峁和黄土覆盖的石质山丘的阳坡、半阳坡,生态环境比较干燥。该草原常与长芒草草原组成复区存在。茭蒿草原以茭蒿为建群种,河朔荛花、铁杆蒿、蒿、长芒草等为优势成分。

2.4陕西草甸

陕西草甸是以多年生中生草本植物为主体的群落类型,是在适中水分条件下形成和发育起来的。草甸分布普遍,主要在低湿的沙地(滩地)等地。陕西主要草甸类型有寸草苔草草甸和芨芨草草甸。

2.4.1寸草苔草草甸

寸草苔草草甸为沙区的一个主要群系。分布在外流滩地及内流滩地。分布地比较潮湿,地下水位深0.3~1m。群落总投影盖度达70%~95%,草群低矮(平均高度5~8cm)。寸草苔草占绝对优势,分布均匀。

2.4.2芨芨草草甸

芨芨草草甸分布在低温滩地地段。该草甸的种类组成丰富,以芨芨草为建群种,群落总盖度50%~80%,草群高30~60cm。结构上分2层,上层为芨芨草,下层为其他植物。

3 陕西退牧还草工程

3.1政府颁布的草原保护法规

2009年,陕西省人大会常委会修订了1994年颁布的《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办法》。《办法》明确所称草原,是指天然草原和人工草地。天然草原包括草地、草山和草坡;人工草地包括改良草地和退耕还草地,明确对本省草原实行科学规划、全面保护、重点建设、合理利用、严格管理的方针。

2011年,延安市政府颁发了《延安市草原管理办法》,详细规定贯彻国家《草原法》的实施细则,为全省草原保护与建设工作的开展起到带头示范作用。2012年,榆林市编制了《榆林市草产业发展规划》,确立了“立草为业,发展畜牧,治穷致富”的发展思路,把草定位于全市农村经济发展主导产业之首。

3.2 草原保护建设工程及效益

1997年后,国家先后在陕西等省陆续实施了天然草原植被恢复与建设、退牧还草的地区草地治理试点工程等草原保护建设项目。这些项目采取了草原围栏、补播改良、人工种草等工程措施,实施后工程区内植被生态环境逐步恢复,草原生态系统功能逐步恢复,生态环境状况趋于明显改善。对退牧还草项目监测结果显示,与非工程区相比,工程区内植被盖度平均提高16个百分点;植被高度平均增加9cm,提高63%。

3.3 陕西草原保护建设典型案例

3.3.1 关山林区草原

关山林区草原位于关中西部,六盘山余脉南端,为草甸与灌丛,灌草覆盖率60%~80%。全区草地面积74.32万hm2,占全省草地的13.65%。其中人工草地5.52万hm2,占全省人工草地的23.14%。关山草原是我国内陆中东部地区最大和唯一的天然草原,1995年陕西省确定为省级草原自然保护区。经过科学规划,精心建设,严格管理与保护,形成了幽涧水泽兼具,草原森林相间,地势广阔,水肥草美,牧马成群,景色秀丽的草原自然旅游胜地,享有“小天山”之美誉。

3.3.2 神木县草原保护建设

在退耕还林还草、封山禁牧等政策指引下,神木县大规模实施人工种草,每年安排1万hm2以上人工种草,初步形成了集中连片33.33hm2以上人工草地面积2万hm2,8个乡镇连片种草达到333.33万公顷以上。目前,全县草地面积发展到48.06万hm2,其中天然草地34万hm2(可利用面积16.67万hm2),人工草地11.33万hm2,草资源总量增长24%。

4结束语

中国草原资源总量大,但人均占有草原为0.33hm2,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而陕西省人均占有草原仅为0.146hm2,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0%,是中国人均占有草原的40%。发挥陕西省草原战略资源的地位和作用,有着极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从本省的实际情况看,陕西省草原建设与保护中最突出的、最根本的矛盾是:草原地区的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它影响和制约着草原保护建设的各项具体工作,草原生态环境“局部改善、总体恶化”的局面没有根本改观,草原保护与建设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巴毅. 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问题探究[J].内蒙古金融研究,2012,5:18-21.

[2]马有祥.一号文件有关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建设的政策解读[J].农村工作通讯,2010, (6).

草原工作总结范文6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很高兴今天能有这个机会,向在座的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汇报思想工作情况。我是20**年底调转到哈尔滨市草原监理站的,从我进站以来,到现在为止,已经一年多了,一年来,我在站领导和科领导的关心下,在稽查科各位同志的帮助下,认真学习、扎实工作,使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两年来的学习和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理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一年来,我充分利用时间加强政治理论及专业知识学习,学习了党在牧区的各项方针政策。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强化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素质。同时,通过不断向老中志请教,加强了法律法规和业务学习力度,先后系统的学习了草地资源调查、牧草种子检验、草场监测、治蝗灭鼠、优质牧草栽培技术等,逐步掌握了草原工作的基本知识和实用技术,提高了自己的执法水平。

二、明确目标,扎实抓好草原执法

草原执法是草原监理稽查工作的重中之重,它的目标是认真执行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完善各项草原管理制度,促进草原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在站领导和稽查科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和科里面的同志一起,克服困难,扎实工作、严格执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一是做好调查研究工作,经常深入基层,详细地了解有关情况,根据当前的职能情况,深入调查研究,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每一阶的工作。二是严厉查处非法开垦草原行为,制止乱采滥挖草原野生植物的行为,做好草原保护工作,一年来共查处非法开垦草原行为次,处以罚款元,通过我们的查处,草原牧民非法开垦草原的行为得到了有效扼制;三是规范征用、使用和临时占用草原行为,做好草原权属划分工作;四是受理并查处大量的农牧民来信来访案件,在农牧民中形成了比较高的威望。五是配合其他科的同志抓好技术推广工作。

三、查摆问题,努力推进下步工作

一年多来,我虽然在学习和工作中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是与站领导关心分不开的,是科领导努力培养、全站干部职工努力帮助的结果。认真总结,我也还存在许多不足:一是政治理论和法律法规、业务知识的学习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要适应新的工作岗位的需要,这就从客观上要求我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素质,加强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的学习,提高自己的执法水平;二是工作方法还需改进,由于平时学结不够,这就导致了工作中都使用老一套,随着社会的进步,工作中不断涌现出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那种单一的工作方法也不能适应工作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我必须认真总结,把工作中的好办法总结出来,运用于新的工作,促进工作的开展。这些缺点和不足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的工作,我将在下步的工作中,克服缺点和不足,扎实工作,不断推进草原监理稽查工作新局面。

草原工作总结范文7

1海南州畜牧业发展现状

海南州畜牧业生产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以“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牧区的基本政策,大力调整畜牧业经济结构,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变生产条件,积极推进畜牧业产业化进程,加快畜牧业科技推广和应用,畜牧业呈现出快速、健康、稳定发展的态势。2014年底,全州牲畜存栏达466万头,反映畜牧业总体生产水平的牲畜总增率、出栏率和商品率分别达到42.84%、42.38%和35.89%。全州母畜比例达到52%,年产羊毛4325.91t、肉类31887t、奶类28382.34t、山羊绒118.64t、牛绒161.04t,畜牧业总产值达到5.58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258.3元。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全州累计建成围栏草场103.63万公顷,畜均达到0.22公顷,畜棚135.62万m2,羊均占有0.34m2,全州种植当年生牧草年均保持在1.33万公顷以上,全州牧户已实现定居,环湖现代高效畜牧业示范基地建设取得成效,畜牧业科技含量逐年提高,以牛羊育肥和畜种改良为重点的畜牧业结构调整实现新突破,畜牧业产业化经营迈出实质性步伐,牛羊收购加工销售、乳产品加工、超细羊胎素加工,绒山羊、奶牛、小尾寒羊等养殖基地形成规模,有效促进了畜牧业资源的深度开发,为增加农牧民收入奠定了基础。

2存在问题

(1)自然条件严酷,灾害频繁发生。该州地处青藏高原,高寒缺氧、干旱缺水、虫灾、鼠害、雪灾时有发生,大陆性气候强烈,气温低,牧草生长期短,天然草地地上部分干物质产量低,影响到草场载畜能力。

(2)干部思想不够解放,群众观念依然陈旧。干部群众缺乏敢闯、敢试、敢干的精神,特别是在调整产业结构、推进畜牧业产业化、增加群众收入等方面缺乏深入研究,思路不新,办法不多,措施不力。农牧业群众市场经济意识淡薄,等、靠、要思想严重,远远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3)草场退化、沙化程度严重,草畜矛盾十分突出。全州退化草地面积达89.26万公顷,占全州草场总面积的26.75%,平均年退化率为1.8%,全州土地沙漠化主要集中在共和县和贵南县境内,总面积达126.7万公顷,占全州土地总面积的28.59%。

(4)畜牧业基础设施薄弱,发展后劲不足。目前全州围栏草场只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33.35%,占冬春草场面积的60.37%,建有畜棚的牧户占总牧户的54.73%,人工草地面积小,畜牧业基础薄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

(5)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不高,产业化进程步子不快。畜牧业产业化尚处起步阶段,未形成产业链,附加值不高,畜产品流通渠道不畅,资源开发缺乏力度。

3发展高效畜牧业的思路与对策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畜牧业发展后劲。加快“草场围栏、牲畜暖棚、种草、牧民定居”为主要内容的草原基础设施建设进程,增强畜牧业防灾能力,同时要加强草原灭鼠治虫和草原资源与生态的动态监测,核定载畜量,实行以草定畜,强化草原保护建设的监督、管理、监测预警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和草原保护建设的科技含量。

(2)加强草地生态环境建设,打造畜牧业发展外部环境。草地是畜牧业生产发展和牧民赖以生存的基本资源,加强草原保护与建设已成为发展经济、改善生态环境的当务之急。为此,在实施好退牧还草和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的同时,全面落实、巩固和完善草原家庭承包责任制,建立合理的草原使用权流转机制,按照保护优先、保护和建设并举的原则,分区域、有重点的开展退化、沙化草地的治理和草原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积极推进舍饲、半舍饲圈养,逐步引导广大牧民群众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积极实施全面休牧、局部禁牧、普遍轮牧的工作措施,建立和完善草原保护制度。

(3)加强人工草地建设,推动草产业有序发展。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大力发展优质牧草种植,使全州种植当年生牧草面积逐年增加,大力发展草产业和饲料加工业,重视草产品的加工,引进、扶持国内外先进的草产品加工企业,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建立草料生产、加工、贮运、销售体系,形成稳固的产业链,培育草产业,发展草经济。

(4)加强以草定畜工作,促进畜牧业的持续发展。以生态保护为切入点,以人工半人工草地建设及高产饲草料基地建设为突破口,以保护和恢复草地植被为目标,稳步实施“围封保草”战略,调整畜群结构,加快周转,提高出栏,逐步推行舍饲、半舍饲,减轻草场放牧压力,解决草畜矛盾,切实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力度,严格以草定畜,草畜平衡,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5)加强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深挖畜牧业发展潜力。

(6)加强畜疫防治工作,保障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切实加强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治工作,建设动物保护体系,以提高动物疫病的有效预防、快速扑灭能力和畜产品卫生安全监控能力为中心,以技术支撑和物资保障系统、基层防控设施、优势畜产品生产区为建设重点,实施动物保护工程,建设专业防治与企业、农牧户自防相结合的动物保护体系,完善重大疫病监测预警系统、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整合已有检验监测资源,做好动物及其产品的检疫,密切注意疫病动态,减轻疫病危害,提高牲畜自身的抗灾能力,减少牲畜因病死亡。

(7)加强畜牧科技投入,提高畜牧业科技含量。加快科技兴牧步伐,重点推广设施牦牛藏羊高效养殖技术。

草原工作总结范文8

根据省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开展《**“十四五”林草产业发展规划》专题调研的通知精神,现将**草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草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一)天然草原基本情况

**有可利用草地面积253.47万亩,占草地面积的83.23%。受地形、天气、坡向及海拔等自然条件的影响,随海拔高度的不同,演变出了五种不同的草场类型,即温性荒漠类、山地荒漠类、山地草甸类、附带草地类、高寒草甸类,面积分别为18.77万亩、9.89万亩、3.0万亩、74.28万亩、147.52万亩。其中高寒草甸类面积最大,是本县的天然草地主体,其生产力能力居本县第一位,面积为147.52万亩。各类草地年平均每公顷产可食鲜草1650kg,理论载畜量21.17万羊单位。从2011年开始全面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全县253.47万亩天然草原列为草畜平衡区,发放草畜平衡补助380.2万元,遴聘51名草原生态管护员管护天然草原,2016年开始实行新一轮草原生态奖励补助机制政策,草畜平衡补助增加到633.7万元,为减少草原牲畜载畜量、保护草原生态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二)人工种草情况

2018年**人工饲草种植面积9.8万亩,其中集中连片种植燕麦饲草5.15万亩,种植燕麦种子田0.5万亩,年收贮优质燕麦饲草20万吨,燕麦种子100吨,收贮燕麦青贮饲草10万吨,燕麦青干草约3万吨,销售商品草10万吨,产值0.8亿元。饲草产业参与农户数(包括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户户数和人口数,人均增收,根据调查,9家饲草生产经营主体2018年种植燕麦饲草1.91万亩,鲜草产量4.9万吨,青干草加工量0.77万吨,收储青贮草1.97万吨,销售商品草2.45万吨, 10家草种生产经营养殖专业合作社种植燕麦草种基地0.4万亩,销售燕麦种子81.6万吨。

2019年**人工种草12.15万亩,其中农田种草9万亩,建立高标准饲草基地3.15万亩(燕麦2.84万亩、玉米0.31万亩),年产草量达到24.3万吨,收贮青贮饲草6万吨。2020年**人工种草10.16万亩,其中集中连片建立高标准饲草基地6.42万亩,农牧户自种饲草3.74万亩,预计饲草产量达到20.3万吨。

二、草产业取得的主要成效

坚持生态保护优先战略,充分利用农牧结合优势,全面推进草原生态保护、调整作物种植结构,发展人工种草和粮改饲、饲草贮备补饲生态畜牧业,并取得一定成效。

一是深入推进草原生态保护奖励补助机制工作,完成全县牧户信息核实工作,发放草原生态保护奖补资金633.67万元。扎实开展退化草原治理、草原生态监测调查工作任务,治理退化草原2万亩,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54.56%。

二是开展草原生态修复工程和有害生物治理工程。从2013年—2019年开展草原鼢鼠防治165万亩,草原鼠兔防治20万亩,2017年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建成退化草原休牧围栏10万亩,2020年完成退化草原补播治理2万亩,退牧还草工程退化草原补播治理2万亩,荒山荒坡治理2万亩,草原鼠害防治10万亩,天然草原亩均产草量提高20公斤,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4.75%,提高1.2个百分点。

三、草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草原工作总结范文9

摘要:介绍了草原生态恢复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总结了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以期为草原生态恢复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草原生态恢复 可持续发展 重要性 存在问题 对策

内蒙古草地资源丰富,但面临着逐年退化、面积日益缩小的危机,其中主要原因有过牧 、开垦 及矿产开采。其中草原矿产开采是重要原因之一,而由于受利益驱动、牧民增收压力大、国家政策导向效应等诸多因素影响,草场也出现过度放牧和内蒙古部分旗县牧民将成片草场开垦种粮的现象,使得草场退化。由于多年来的超载过牧,中国90%的草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问题,草原生态恢复与可持续发展显得极为重要与迫切。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都逐步开始意识到草原生态保护的重要性,草原生态恢复与保护的理念已经逐步树立,“畜南下、禽北上”的想法也是一种正在考虑中的新思路。

一、草原生态恢复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在我国广袤的国土总面积中,拥有各类天然草原(地)总面积为4亿hm2,且草原多集中于西部和北部,由于地势高亢,土壤多呈沙性,沙源丰富,易成为沙尘暴的发源地。因此,从环境保护的角度上来看,草原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本就十分重要,若建设良好,则是一道绿色生态屏障,固土蓄水,紧锁沙龙,保护东南部地区冬春无沙尘之忧、夏秋少洪水之患;而若保护不力,则植被覆盖度显著下降,固持水土能力大幅降低,夏秋多雨季节极易形成洪水,使东南部地区河道和水库淤积,酿成洪灾;而冬春季节极易起尘扬沙,沙尘暴东侵、南下,很容易给东南部地区人民的生活带来重大影响[1]。

二、存在的问题

1.保护理念已经确立,但思路期待完善与可持续性

在草原生态治理的思路和方向问题上,目前还存在草原生态治理政策综合性、整体性、全局性特点不强,还存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走一步、看一步”的倾向,政策预期和项目前景不明确。草原生态治理缺乏长期、可持续性制度和休禁牧制度等,且草原生态治理方式都有一定期限和范围[2]。同时,在制订政策与项目时,往往优先考虑了以草为本,以草和畜为出发点和着力点,却偏偏忽视了人的主体地位,以致政策和项目常得不到牧民群众的支持。

2.亟待提高科技水平解决牧民的经营性问题

草场家庭承包到户实行后,牧民也面临着许多生产和生活上的经营性、技术性难题。尤其是纯牧区,当地工业、服务业都比较落后,就业机会少、收入渠道窄,牧民的收入几乎全部来自于草原畜牧业,在这种条件下,牧民想增收致富,又无其他科学技术指导,只有靠多养牲畜来提升效益。同时,随着近年来牧区和外界沟通的增强,牧民的交通、生活、通信、教育等成本日益上升,也更加需要牧民从有限的草地上获取更多的收益来维持现今的高消费,这样必然导致草原不堪重负,致使草场退化,生态环境恶化。

3.监督权力亟需加强,且监理经费不足

由于草原管理机构位势低,草原监理部门在执法方面存在很大困难,在处理草场纠纷、工业征占用等问题时,往往执法能力弱,缺乏地方政府的大力配合,无法完成执法任务,或听而任之。同时,由于经费不足,草原治安派出所、草原经济民警队缺乏必要的执法设备,执法过程中取证困难,制约了执法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对策

1.退牧还草,利国惠民

对于草原保护和建设,要“小草,大事业”,即草原生态恢复与可持续发展中极理想的对策还是退牧还草。通过退牧还草,完善生态屏障,改善经营方式,促进经济的发展,促进畜牧业的发展[3]。这项工程在项目实施地区,既有效益又能保护生态,还能得到实惠。另外,还应加大对畜牧业特别是草原的投入,在某种情况下,对牧区应重点扶持,这也是中央的政策。不仅农业上要加大投入,还应在环境和生态方面加大投入。此外,还应发挥国内国际慈善机构、基金组织的作用,吸收民间的投资。总之,逐步加大对草原的保护和建设,对牧民实施科技普及与培训,在科技研究上既要重视基础研究,又要有针对性地解决关键的技术问题,促进草原全面协调发展[4]。

2.落实草原有偿承包责任制落实草原分户有偿承包使用,理顺草原管理体制,合理利用草原,防治“草原无主、放牧无界、使用无偿、建设无责”,使草原的管、建、用同责、权、利相结合,适应现阶段家畜私营形式的首要措施。这项工作在很多地方还只停留在口头上,没有得到落实,因此,各级政府、领导、业务部门要依据《草原法》,全面彻底地落实草原有偿承包责任制,健全投入机制,明确建设责任,真正做到“谁承包、谁建设、谁受益”,才能调动农牧民主动建设草原的积极性,也才能从根本上遏制草原退化,促进植被恢复。

3.以草定畜,科学合理利用草地资源加强草原围栏建设,以草定畜,以畜定草,严格控制牲畜数量,实行划区轮牧,科学合理利用草原,用养并举。在合理利用改良草场时,必须有正确的指导思想,首先要明确,草原是牧业生产资料之一,不单纯是自然综合体,更不能认为是荒地。在研究、改造它的时候,必须具有生产观点,而在利用中应该强调,要利用它就必须付出一定的劳动进行保育,才能使它充分发挥自然生产能力。只有通过一系列的人为措施,才能维持并逐步提高草场生产力,使牲畜得以稳步发展。

4.充分发挥夏季草场,发展季节畜牧业依据草原的季节分布特点,在调整畜群结构,提高适龄母畜比例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夏季草场的牧草优势,适时转场轮牧,发展季节性畜牧生产,扩大出栏率和商品率,这样不仅能够增加农牧民收入,还可以有效减轻冬春草场的放牧压力,防治进一步退化。此外加强人工草地建设,生产足量优质饲料,增加牧草贮备,降低放牧家畜对天然草原、尤其是冬春草原的压力,促使退化草原的自然恢复。

5.加大鼠虫害防治力度,巩固防治成果草原鼠虫害防治工作是草原保护工作的重要一环,《草原法》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业务部门必须加强草原建设,搞好鼠虫害防治工作”。因此,必须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认识鼠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首先要认真各项防治措施,理清工作思路,加大投资力度,加强队伍建设。二是加强预测工作,建立健全预报体系,不断改善预测预报工作的手段。三是健全目标责任制,把草原鼠虫害的防治工作同农牧民草原承包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四是大力推广以生物防治为主的无公害药物防治技术,保护天敌,不断探索新的防治措施,加大鼠虫害综合防治力度,变被动防治为主动防治,才能有效地减轻鼠虫害对草原的危害。

6.加强草原毒草的防除以牧区草原为重点,建立重大毒草灾害报告制度。实施草原毒草调查、技术规程和防治标准,逐步减少毒草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开展毒草灾害的风险评估、生态示范工程、防治机具购置、治理设施的建设、除草药剂的研制及基层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

参考文献:

[1]林立.草原生态问题及对策[J].水利规划与设计,2005(3):20-22.

草原工作总结范文10

为进一步保护、利用草原资源,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市草地资源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确权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为目标,以法律法规及群众的意愿为依据,坚持科学发展观,有效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二)确权原则。实施草原权属确定,必须坚持以“政府支持为前提、部门配合为关键、主管部门推进为核心、依据准确为基本、程序规范为保障、科学管理为出路”的总体工作原则。同时,坚持尊重客观规律、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的原则;坚持以法律为依据、政策和法规并用的原则;坚持有利于产业结构合理布局,有利于生产、生活和生态,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坚持尊重历史、面对现实的原则;坚持保护基本农田的原则。

二、工作目标

20**年6—12月,在**镇、**镇、**镇、**乡、**镇、**镇6个乡镇开展草原确权工作。20**年底,所有草原达到权属明确、草原类型明确、草原级别明确。

三、工作步骤和程序

(一)工作步骤

1.准备阶段。收集有关法律、政策、文件、数据和图表等资料,并对草原确权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2.宣传阶段(20**年6月20日—7月15日)。各有关乡镇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宣传草原确权的必要性,动员广大干部群众积极行动起来,切实做好草地权属确定发证工作。

3.实施阶段(20**年7月16日—11月30日)。全市以实施乡镇为单位,逐村、组开展工作。

4.验收阶段(20**年12月1日—31日)。草原权属确定登记发证工作结束后,由市草原保护办公室(设在市畜牧局)组织检查验收。

(二)工作程序

全市以实施乡镇为单位,逐村、组开展工作。

1.草原资源普查。各有关乡镇要以农业调查与农业区划统计数据资料为基准,积极开展草原资源普查,确定草地所有权和使用权,核发权属证明,进一步完善草地的承包经营权。

2.审核登记。市草原保护办公室对有关乡镇的草原确权情况进行登记。依法确定为国家所有或集体所有的草原,由市政府登记造册,并报**市政府备案。在进行草原权属登记时,要做到权属明确、四至清楚、面积准确,经毗邻单位或所在乡(镇)、村、组认定后逐级审核,并填写《草原权属登记表》。审核结果要举行有利害关系当事人参加的听证会,并张榜公布10天,接受群众监督。

3.核发证书。依据《草原权属登记表》,由市政府对国家所有草原核发使用权证,确认草原使用权。对未确权的国家所有草原,由市政府登记造册,并负责保护管理。集体所有草原由市政府核发所有权证,确认草原所有权。

4.建立档案。市畜牧局建立草原权属管理档案,留存《草原权属登记表》和《草原权属台帐》,并建立电子档案。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市政府已成立基本草原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全市基本草原保护工作的领导。各有关乡镇也要成立专门班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人员具体抓,明确专职人员负责,为基本草原保护及确权工作的开展提供组织保障。

(二)明确职责。市政府法制办、市畜牧、农业、林业、水利、国土资源等部门要抽调专人,开展基本草原确权工作。市畜牧局负责收集有关法律、政策、文件、数据和图表等资料,并对基本草原确权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有关乡镇负责对基本草原的所有权和使用权进行确认,做到四至清楚、面积准确。新晨

草原工作总结范文11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 of grassland degradation Xinyuan county began to build the grassl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subsidies reward mechanism since 2011.Grassl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benefits based on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to analyze incentive policy implementation effect, put forward 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ation of grassl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subsidies reward policy, to strengthen the supervision of the pasture, comprehensive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the capital investment, improve herdsmen subsidies, to further promote the enthusiasm of herdsmen implementation of grassl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subsidies reward policy such as set up and improve the grassl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mechanism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support and encourage the prairie region more protection of grassl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responsibility, hope to be able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government decision-making and some policy suggestions for reference.

Key words: grassland degradation; grassl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subsidy incentives; Xinyuan county.

草原具有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等多重功能,既是农牧区畜牧业生产发展、农牧民维持生计的基础生产资料,也是生态环境重要的保护屏障,对我国经济、社会、政治、生态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1]。近年来,由于人为因素和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草原退化现象非常严重。草原生态退化是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就人类活动而言,超载过牧和农耕经济的蚕食、破坏是造成草原生态系统退化的主要原因[2]。合理的载畜率对维持草原生态系统功能稳定和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3]。为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促进传统畜牧业生产方式稳步转型,提高农牧民收入,2011年,国家开始对内蒙古、西藏、青海等8个草原大省(区)和新疆兵团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以下简称草原奖补政策)[4-6]。我国开展的大规模草地生态补偿项目有利于草地生态恢复,且对农牧户家庭?济和农牧产业结构产生了一定的正面影响,但目前实践工作还处于不成熟阶段[7]。自2011年起,中央财政每年投入超过147亿元用于草原奖补政策,按照每年每公顷90元的测算标准对禁牧牧民给予补助;按照每年每公顷22.5元的测算标准对未超载的牧民给予草畜平衡奖励;按照每年每公顷150元的标准给予牧草良种补贴;按照每年每户500元的标准对牧民生产用柴油、饲草料等生产资料给予补贴[8]。在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的背景下,以草为基础,畜为第二性生产,加工及其他产业为延伸的草牧业是大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最典型模式和最主要方向[9]。

1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情况

新源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项目草原奖补面积为46.8万hm2,其中那拉提水源涵养区禁牧1.33万hm2、哈拉布拉乡2008年退牧还草工程区禁牧0.33万hm2,草畜平衡面积为43.6万hm2;牧草良种补贴面积为1.33万hm2;牧户生产资料补贴户数为7 393户。项目实施过程中,每年的补助奖励资金为2 578.05万元;其中禁牧补助奖励资金为1 027.5万元,占项目补助奖励总金额的39.86%,草畜平衡区补助奖励资金为981万元,占奖补总金额的38.05%;牧草良种补贴资金为199.9万元,占奖补总金额的7.75%;生产资料综合补贴资金为369.65万元,占奖补总金额的14.34%;各项补助标准及补助标准情况见表1。

1.1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后牧民收入变化

实施草原生态奖补政策后,牧民的家庭人居纯收入在缓慢上升,从2010年到2011年只增长22元,但从2011年后,增长3.2%。牧民家庭总支出也在增长,随着牧民生活水平提高,需要在生产生活方面花费较多,而且牧民收入渠道比较单一,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畜产品收入加上补贴低以及牧区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牧民生产、生活费用支出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如果这种局面不加以解决,会影响草原牧区的和谐发展及民族团结(图1)。

1.2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后牲畜变化情况

畜牧业是牧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是牧民生活和生产资料的主要来源;牲畜头数的增减直接反映着牧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也是衡量牧民生产生活状况的重要指标。牧民的现金收入主要来自于草原畜牧业。如表2显示,牲畜总头数逐渐增长,由2011年的260.39万头(只)增加至2014年的267.51万头(只),增加7.12万头(只)。从2013到2014年,牛、马和绵羊的数量在减少,而山羊和家禽的数量呈增长的趋势,尤其是山羊的数量,增加了4倍。

2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存在的问题

2.1 牧草良种补贴力度不足,优质饲草料供给出现短缺

新源县年产饲草料96.88万t,其中苜蓿草11.8万t,牧草48.49万t,玉米秸秆15.91万t,麦草11.06万t,黄豆秸秆1.34万t,青黄贮6.57万t。饲料产量可达13.84万t,能够基本满足新源县牧区牲畜全年舍饲圈养和牧区牲畜冷季舍饲圈养需求。但是随着牲畜数量的快速增长,优质饲草料资源短缺问题日益显现出来。天然草地资源中,不仅天然割草场缺乏,春秋场尤其不足,且因超载过牧致使30%的草地出现退化,草地生产力和承载力下降,每公顷150元的良种补贴标准甚至不足以购买播种所需的苜蓿种子,已经成为制约新源县畜牧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

2.2 牧区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近几年,新源县通过持续实施草原生态奖励保护机制,由牧区向农牧转移牲畜43.5万只标准畜,目前已基本实现草畜平衡,但在超载牲畜转移安置过程中还存在牧民定居点配套高标准、饲草料基地建设进展缓慢、开发的土地不能满足牧民定居土地的需求、已经开发的土地质量较差严重影响作物产量等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问题,影响到新源县草原生态保护机制的有效开展。

2.3 畜牧业发展方式亟须转变

新源县畜牧业发展仍处在传统粗放的现状。畜牧业的养殖方式以千家万户分散饲养为主,并且饲养管理粗放,传统游牧观念根深蒂固。另外,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在畜牧业生产中传统的生产方式仍占相当大的比重,畜牧业结构单一,经济效益不明显,牧民可支配资源和生计社会影响[10]。先进实用的现代畜牧业新技术在牧区推广受到了影响。

3 新源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的对策建议

3.1 推广优质饲草料作物种植技术,加大补贴力度

应大力推广畜牧业种植技术,普及“长草短喂”、“短草槽喂”、牛羊快速育肥等科学饲养技术,秸秆粉碎、棉籽饼脱毒、青贮制作等饲料加工技术,并在牧区积极引进推广优良畜种、优质高产饲草料作物新品种种植技术。通过配备饲草加工机械,使秸秆利用率由30%提高到80%以上,全面提升牧区畜牧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并且加大补贴力度,提高牧民的积极性。

3.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随着草畜平衡基本实现,出现了饲草料基地建设缓慢等基础设施落后问题,通过加强人工草地建设减轻放牧草场压力,人工草地是畜牧业稳产高产的基础。增强家畜生产的物质基础,提高牲畜个体生产性能,加快牲畜周转。通过推行冷季舍饲、暖季放牧生产模式,以及饲草料地建设,满足4.2万头(/只)牲畜冷季舍饲圈养饲草需求,使近1万hm2冬牧场及春秋场实现禁牧和草畜平衡管理。

草原工作总结范文12

一、工作目标

(一)依法严厉打击毁林毁草毁湿开荒行为,有效遏制毁林毁草毁湿开荒现象上升势头,全面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工程,保护生态环境。

(二)加大对《森林法》、《草原法》、《省草原条例》和《省湿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依法保护森林、草原、湿地的自觉性。

(三)落实各级人民政府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对违反《森林法》、《草原法》、《省草原条例》和《省湿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行为严肃追究责任。

(四)完善森林、草原、湿地保护各项制度,建立保护森林、草原、湿地长效机制。

二、工作步骤

本次全市集中打击治理毁林毁草毁湿开荒专项行动从9月15日开始至12月末结束,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摸清底数阶段。市、县(市)区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集中打击治理毁林毁草毁湿开荒专项行动,制定专项工作方案,在以往掌握情况基础上全面摸清毁林毁草毁湿开荒情况。

(二)集中治理阶段。各地、各部门集中力量对前一阶段掌握的毁林毁草毁湿开荒问题进行集中打击治理,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三)总结验收阶段。各地、各有关部门对本次专项行动进行认真总结,查找问题和不足,完善制度,建立保护森林、草原、湿地长效机制,并将开展集中打击治理毁林毁草毁湿开荒工作情况于12月25日前以书面形式报市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有关要求

(一)高度重视。各地、各有关单位要站在维护全市生态安全的高度,切实增强开展集中打击治理毁林毁草毁湿开荒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集中打击治理毁林毁草毁湿开荒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周密安排部署,全力组织实施。

(二)广泛宣传。要通过张贴标语、悬挂过街旗、出动宣传车、印发宣传单、发表领导广播电视讲话等形式,大力宣传《森林法》、《草原法》、《省草原条例》和《省湿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使广大干部群众知法懂法自觉守法。要通过广播、电视和报纸等新闻媒体公开曝光一批违法案件,震慑违法分子,警示教育广大干部群众。

(三)严格执法。各地要组织林业、畜牧、国土、公安、检察院、法院、司法、纪检监察等部门,严格按照《森林法》、《草原法》、《省草原条例》、《省湿地保护条例》以及《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违反土地管理法规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土地资源刑事案件司法解释》等规定,正确行使处罚权力,维护法律尊严。

(四)加强督查。市委、市政府将组成专项检查组对各地、各有关部门集中打击治理毁林毁草毁湿开荒工作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对于工作敷衍推托、、包庇或不依法查处森林、草原、湿地违法案件等不作为、乱作为行为,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情节严重的追究刑事责任。

(五)建立长效工作机制。要依法维护《林权证》的法律地位,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力度,坚决遏制打击以盗伐林木为主的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基本停止商业性采伐,开展天然中幼林抚育,实行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配合国家和省开展好全市湿地资源调查认定工作,制定湿地资源保护规划,科学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各地要制定草原资源保护利用整体规划,并纳入国土整治和国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实行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要建立和完善禁牧、休牧、轮牧、草原承包等制度,组织有关部门做好草食牲畜舍饲圈养规划。可将深山区天然草原划定为割草场或草原储备资源,用于越冬饲草生产或发展规模养殖业的资源储备;可将半山区草原划定为采草和放牧兼用草场,优先承包给规模养殖户,用于发展重点扶持的养殖业;可在平原区建设高产牧草生产基地,用于发展现代高效畜牧业,生产绿色优质畜产品。通过对不同地域、不同环境、不同开发条件的天然草原进行科学的功能划分,合理开发草原资源,促进草原生态保护和畜牧业健康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