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草原主要内容

草原主要内容

时间:2023-05-30 10:56:58

草原主要内容

草原主要内容范文1

草地资源调查与规划学课程是草业科学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之一,在草业科学专业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该课程教材的主要变迁及教学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优化课程教学内容与拓展专业知识面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育相统一的教学改革思路。

关键词:草业科学;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 642;S 8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500(2015)03-0109-04

草地资源调查与规划课程是高等农业院校草业科学专业教学计划中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其主要目的和任务是为草业科学、动物生产及其邻近专业的本科学生介绍草原、草地和草地资源概念、草地成因与分类理论、草地资源评价方法和调查技术、草地规划理论[1,2],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是这门学科的主要特点。

目前我国几个主要农业院校均在草业科学专业开设这门课程。甘肃农业大学、兰州大学、新疆农业大学等设立草业科学专业历史较长的院校,在本科和研究生教学计划中均设立了草地资源调查与规划课程。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和就业需求,部分农业高校对该课程设置进行了改革。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下设的草业科学专业教学计划中,取消了草地资源调查与规划课程,而是通过草地资源学、草地管理学和草地环境评价来体现原草地资源调查与规划的教学内容,而且比原来的内容有了较大延伸;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也是采用了这种教学模式;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下设的草业科学专业没有开设该课程,通过草地资源学、草地遥感学、草地管理学3门课程综合体现原草地资源调查与规划的教学内容[3,4]。

从以上这几个主要院校的草业科学专业归属和草地资源调查与规划课程的开设情况看出,随着国家生态保护战略的影响和草产业的缓慢发展,草业科学本科教育也需要及时地进行调整和改革。随着全球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草地资源管理的重点也发生了转移,其目的从过去注重草地生产变为生态优先,以实现草地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草地资源调查与规划课程的部分教学内容和方法急需转变,与时俱进地开展该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改革,为培养高素质、实用性和创新型的草业科学专业人才服务。

1课程教材的主要变迁

1964年,任继周院士在甘肃农业大学创建草原专业,并为本科生开设了草原调查与规划课程。1985年,任继周教授主编的《草原调查与规划》教材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而且后来使用年限超过了20年[1]。这本以任继周教授任主编的教材,不仅系统地展示了甘肃农业大学草业科学的学术思想,而且确立了近50多年来甘肃农业大学草业科学引领国内草业教育和研究的地位。

随着这门课程的设立,教材建设也在不断发展。1991年,甘肃农业大学陈宝书教授等编著了《草原与牧草学实习试验指导书》作为该课程的实习指导书[5]。1994年,新疆农业大学(时称新疆八一农学院)的许鹏教授主编出版了《草地调查规划学》,1995年,内蒙古农业大学刘德福教授主编出版了《草地调查与规划实习指导》配合《草地调查规划学》使用。随着社会各界对草地资源生态功能认识的不断增强,2000年,许鹏教授在《草地调查规划学》的基础上重新修订出版了《草地资源调查与规划学》[2],此教材的特点之一是突出了草地资源的生态价值,如对草地生态环境资源评价、草地游憩地评价等方法做了介绍。目前,这本教材在新疆农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等的草业科学专业广泛使用。

此外,中国农业大学和宁夏大学的动物科学专业和草业科学本科专业讲授的草地学,从课程内容看它是一门关于草地资源调查与规划和草地培育学思想的综合课程。是经过了牧草学、草原学到草地经营学的不断扩充而发展的一门专业课程,内容包括草地植物与环境,草地植物群体与草地生态系统,草地植物的生物学基础,草地的饲用植物及有毒植物,草地类型、分布及分区,放牧地的合理利用,割草地的合理利用,草地的改良与保护,人工草地的建立,草地调查与规划。

2《草地资源调查规划学》教材中需要增补的内容

目前使用的《草地资源调查规划学》教材于2000年出版,使用年限已超过10年。这个阶段也是全世界草地资源研究、管理发生重大转变的10年。从全球范围来讲,随着草地资源生态功能研究的不断深入,草地资源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固碳、水资源保护等方面的功能被社会各界广泛认识。从草地资源管理来讲,从过去强调草地资源作为畜牧业生产资料转变到生态生产并举,我国政府加大投资力度以保护和提升草地资源的生态功能。因此,目前使用的《草地资源调查与规划》教材需要增补以下内容。

2.1增加草地资源动态监测的内容

草地资源是可更新的自然资源,随着自然条件和利用方式的改变,草地资源处于动态变化之中,故需要用动态监测的技术去实时掌握和了解。但我国目前没有开展大规模的草地资源普查,因此必须通过开展草地资源的动态监测来掌握资源状况。而动态监测的技术与草地调查普查不一样。加之,全球对草地资源动态监测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有许多新技术需要让学生认识并掌握。如3S(RS、GIS和GPS)技术[6]、农业资源快速评估技术(PRA)、草地植被快速调查技术等,这些技术也是对常规草地调查技术的一个补充。

2.2教材中草地资源调查技术以技术含量较高的调查方法为主,增加实用性调查技术的介绍

草地资源中的植物资源和土壤资源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草地资源调查规划学》对植物群落调查方法以样方法调查植物群落的盖度、多度、频度、生物量为主。这些调查指标需要有良好的植物分类基础。这不仅对在校本科生有很大的挑战,就是毕业后参加实际工作他们也很难在短期内掌握。加之,样方法取样数量难以反映广袤的草原实际情况,国外在对草原资源监测中使用许多简单实用技术,如生物量估测法、步测法等反映草地资源的动态变化和实际利用状况。因此,这些实用技术应该增加到教材中。

2.3鉴于与其他草业科学教材重复内容较多,需要归类整理

在教学中,学生常反映草地资源调查与规划学与草地培育学、地理信息系统概论等课程重复[7-9]。如草地资源调查规划学讲授草地成因,草地培育学也讲授此部分内容。草地资源调查规划学讲授的草地类型调查与成图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概论中有重复。这些重复内容不仅占用宝贵的授课时间,而且各自侧重不同内容,讲不深,讲不透,无法保证教学质量。因此,草地资源调查与规划学应该测重讲授草地成因、分类、资源属性。而应将草地资源制图、遥感内容放在草地遥感教学内容中。

2.4增加草地资源规划方面的内容

草地资源调查与规划学重调查轻规划,15章的教学内容中,涉及与调查有关的内容占12章,规划方面的内容只有3章,内容偏少。导致学生毕业后在实际工作中不会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因此,该教材应该增加符合目前国际自然资源管理趋势和发展的理论,如综合生态系统管理、适应性管理理论等内容,以便更好地达到完成草地资源规划的目的。

3草地资源调查规划学教学内容改革

3.1重新定位草地资源调查规划学教学目标

草地资源调查规划学教学目标应以通过讲授草地成因、分类、草地资源的生态属性、生产属性以及草地资源监测技术等,介绍中国和世界各国的草地资源状况和管理措施,注重草地资源管理理论的讲授。理论联系实际,以培养高素质、实用性和创新型的草业科学专业人才。

3.2理顺草业科学课程关系,完善专业课程体系

草地资源调查规划学是草原管理学、草地培育学等课程的基础。目前,甘肃农业大学草地资源调查规划学在本科生3年级第2学期开设,而草地调查地理信息技术在3年级第1学期开设,学生对如何将地理信息技术结合草地资源调查认识不足,影响到草地资源调查规划学中3S技术的应用。在开设草地资源调查规划学的学期草地培育学也同时开设。草地培育学主要讲授草地管理和改良,但是,学生对草地资源是什么都没有认识清楚,草地改良就更模糊。因此,应该将草地资源调查规划学开课时间提前到3年级第1学期,以保证学生有个坚实的基础。另外,对课程体系中涉及重复的内容应该合并或删减,以保证各门课程各有教学重点。

3.3教学内容中增加草地资源动态监测和实用技术讲授内容

目前,农业部已出台了草地资源动态监测技术规程。此规程主要包括遥感监测和地面监测两大部分。因此,应该将草地资源遥感监测,主要是3S技术的应用增加到教学内容中。此外,教师在讲授中,借鉴国外草地资源监测技术,将步测法、定点拍照法、生物量估测法、评估打分法等增加到教学内容中。

3.4增加国外草地资源大国有关草地资源的法律和政策等内容

我国早期的草地资源管理沿用前苏联的管理方式,虽然近几年发生了重大改变,但是与国外草地资源大国的管理仍然有差距。草地资源调查规划学不仅讲授草地资源的调查技术,更应该关注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因此,草地资源管理是关系到规划的基础。目前,加拿大、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在草地资源管理上各具特色,如美国的放牧法案、澳大利亚的牧场管理委员会、加拿大的社区牧场等,这些知识对我国草地管理也是一个很好的借鉴。教师在讲授中,应该在该课程教学内容中增加这方面的知识,以利于培养学生对国外草地资源管理的认识和了解。

4草地资源调查规划学实践教学改革

4.1紧密联系草原管理技术单位,增加学生实践机会

目前,我国各省都有草原技术推广部门和草原监理单位,他们承担着草地资源的监测和监理任务。应该通过院校与技术推广部门合作,增加学生实践实习时间,将学生安排到这些单位的草地资源调查和监理任务中,紧密结合工作实际,通过“干中学”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实践工作能力,有利于学生掌握所需知识,也利用学生较快适应毕业后工作需要。

4.2增加学生实践地点和实习时间,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目前甘肃农业大学草地资源调查规划学教学实践主要在青藏高原的高寒草甸牧区实习。全国有18个草原大类,各草地类型特点不同,利用和管理方式也不同。学生只在高寒草甸实习,难免认识有限。对温性草原、荒漠化草原等其他草地类型和畜牧业生产认识不足,影响到学生对我国草地资源总体认识,影响到学生择业和实际工作能力。建议增加学生实践经费,根据不同的草地类型,在条件容许的范围内,安排教师带学生到本省甚至全国不同的草原牧区,了解各自的草地类型、畜牧业生产特点,并要求学生撰写高质量的实践调查报告作为考核依据,为后期学生工作打好基础[10-13]。

参考文献:

[1]任继周.草业科学框架结构与教学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10(4):1-7.

[2]许鹏.草地资源调查规划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3]中国农业大学.草地学(第二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4]内蒙古农牧学院.草地管理学(第二版)[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1.

[5]甘肃农业大学草原系.草原学与牧草学实习实验指导书[M].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6]吴咏梅,靳瑰丽,朱进忠,等. 适应新形势,改进草地资源调查规划学教学实习内容[J]. 草业科学,2006,23( 7):102-104.

[7]胡自治.草原分类学概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8]孙吉雄.草地培育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9]牟新待.草原系统工程[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10]马红彬,王宁.草地学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J].中国农业教育,2005(3):51-52

[11]杨智明,王琴,杜广明.草地资源调查规划学教改的设想[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1(9):152-153.

[12]韩国栋,云锦凤,王明玖,等. 草业科学研究生教学改革思路[J].草原与草坪,2002(4):76-77.

[13]王明君,崔国文,李景欣,等.草地资源调查与规划学实践教学模式初探[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1(6):167-168.

Exploration on teaching reform of grassland

resource survey and planning course

HUA Li-min

(College of Pratacultural Science,Gansu Agricultural University/Key Laboratory of Grassland Ecosystem,

Ministry of Education/Pratacultural Engineering Laboratory of Gansu Province/Sino-U.S.Centers

for Grazingland Ecosystem Sustainability,Lanzhou 730070,China)

草原主要内容范文2

(一)热爱草原文化。热爱草原人民,热爱草原人民的辉煌历史、文化传统和科技成果,热爱反映、赞美和讴歌草原人民生产、生活、历史的诗歌、散文、小说、故事、戏剧、电影、电视、美术作品等等。通过激扬和释放这些热情,就能产生强大的草原文化建设内驱力。草原人民世世代代生活在草原,对草原有着深厚的家乡情、故乡情和民族情。他们创造了草原文化,并世世代代传递、发展和维护着草原文化。这种对草原和草原文化的热爱之情是深厚的、强烈的,我们要给予充分的尊重和鼓励,使其充分地释放和表现出来。

草原文化建设者和工作者也要培养自己对草原和草原文化的热爱之情,才能激发出建设草原文化的内在动力。在长期的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中,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一道,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庞大根系。我们要以高度的爱国热情来珍爱每一文化根系。特别是在自己所从事的文化事业领域,更要投入最大的热情和精力来做好这一工作。如果缺少对该文化的热情,就失去了文化建设的内在动力。在当今市场经济大潮中,要坚决反对和抵制打着文化建设的旗号,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的的各种极端功利主义思潮和做法。

(二)珍惜、保护、传承和发展草原文化。要做到珍惜、保护、传承和发展草原文化,首先要珍惜和保护草原本身。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草原文化与草原有着内在的密切联系。如果自然的草原因得不到珍惜、保护(例如因过度的开发建设和矿产开采造成沙漠化、荒漠化)而消失了,草原文化也就失去了生长和发展的基础,也失去了鲜活的内容,只能作为文化遗迹而存进历史博物馆。因此,必须严格依法保护草原自然环境和生态不遭受破坏。不仅要做好防沙治沙和水土保持工作,也要维护草原生物的多样性,防止农业和工业对草原的进一步侵蚀。

其次要珍惜、保护、继承和弘扬草原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无论是传统的游牧文化、畜牧文化和农耕文化,还是传统的风俗习惯、、故事传说、诗歌文学、音乐舞蹈、体育竞技、建筑风格等,都应该从历史文化成果的角度予以高度的重视,进行系统的挖掘、整理、存档工作,并在此基础上珍惜、保护、继承和弘扬其优秀的精华部分,让其本有的文化积淀和历史深度在当代草原文化建设事业中充分地体现出来。

同时,要在全体人民中形成共识,反对和抵制各种破坏草原与草原文化的行为和现象。

(三)享受草原文化。要在广大草原人民和广大草原文化建设者中大力提倡享受草原文化。享受草原文化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和丰富多彩的:从呼吸草原清新的空气,沐浴草原的阳光雨露,欣赏草原的美丽风景,到品尝各种草原特产和优良产品;从感受草原文化气氛,接受草原文化熏陶,欣赏草原各种文化节目,到享受草原文化带来的各种经济收益,等等,都是享受草原文化的直接体现。同时,热爱草原文化,并进而从事各种珍惜、保护、传承和发展草原文化的具体活动,也都是一个满足文化心理诉求的文化活动享受过程。所以,享受草原文化对于广大草原人民和草原文化建设者来说并不是一个奢望。

二、当代草原文化建设的基本理念

(一)人本理念。当代草原文化建设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首先,草原文化建设应以培植文化亲和力为要务,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整体草原文化工程规划要以草原人民的长远和根本福祉为出发点。各个文化项目建设都要能体现出和谐气氛和人文关怀。要使草原文化建设过程同时又成为构筑草原人民的精神家园的过程。第二,草原文化建设应该充分继承和发扬草原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许多历史上流传下来的草原民族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故事传说、诗歌文学、音乐舞蹈、体育竞技、建筑风格等,至今仍具有活力和社会积极影响力,都应得到积极保护、继承和发扬。第三,草原文化建设必须体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统一。维护大团结、大统一是中华各个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为此,草原文化建设要充分体现爱国主义和民族平等精神,让草原文化在中华民族大文化的家园中茁壮成长。第四,应让草原人民成为草原文化建设的主力军。现在学者们对草原文化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是草原文化建设的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但要营造浓厚的草原文化气氛,就必须让广大草原人民成为草原文化建设的主力军。理论研究成果应积极传播到广大草原人民心目中去,转化为草原人民文化建设的行动指南,才能获得最大的实际成果。

(二)科学理念。当代草原文化建设必须树立科学的理念。首先,草原文化建设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走科学发展之路。其次,对草原的认识要突破“经验论”,人类对草原的认识是一个逐步深入和提高的过程。近代以前,草原人民对草原的认识主要是以经验为内容。在经验知识的基础上建立起草原文化。当代人类对草原土质、草原气候、草原水文、草原物种、草原生态、草原环保等等领域,都有了科学认识的条件和手段,并且也积累了许多相关的基本科学知识。在此基础上,又有了成熟的和高水平的应用于草原的科学知识和技术,如关于草场分类、草原评价和合理利用、草原维护和更新改良等方面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所以,对草原的认识要突破原有的经验范围,在科学知识的基础上重新认知。这是建设草原文化的一个基本要求。其三,对草原文化的认识、理解、应用和发挥,也要上升到综合当代文化学成果的高度。当代社会,人类对文化的认识已经有了综合性的提高,提出了许多具有重大价值的文化学理论成果,如文化层次论、文化多元论、文化软实力论、文化产业论等。这些理论成果都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能帮助我们加深对草原文化的认识、理解,帮助我们更合理地发展和创新当代草原文化,更高效地应用和发挥草原文化的积极作用与影响。

(三)环保和生态理念。在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界的能力还不足以改变自然秩序之前,自然界的环保和生态完全是由自然界本身的运作来调节和实现的。人类则主要是以适应自然环境和条件变化的方式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所以人类的活动与自然界环保和生态的自然调节过程相一致。这种适应自然环境和条件的思维及行为方式,就反映了当时人类朴素的环保和生态理念。但当人类在进入工业时代以后,有了足以改变自然秩序的强大的科技和工业手段,原来的自然环保和生态调节过程完全能够被人为地打破。这时,环保和生态的调节过程主要靠人类自觉来维护,人类就必须自觉树立起新的现代环保和生态的理念。

就草原地区来说,工业时代以前,草原人民主要以游牧生产方式为主,他们必须顺应草原自然生态环境的变化而逐水草放牧或适时务农,基本上是“靠天得食”。与此相应,他们所创造和传承的草原文化包含和体现出一种顺应自然生态环境变化的生存理念,如蒙古族人民游牧文化中的 “逐草放牧”“围封转移”“轮牧休牧”“生态移民”等生产和生活方式,就是典型的顺应草原自然生态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这种生存方式体现的是当时草原人民朴素的环保和生态理念。当工业生产力在草原发展起来后,原来的顺应草原自然生态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就被完全打破了。工业生产力在发展之后也给草原地区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这时,以前的顺应式环保和生态理念就显得无能为力了。所以,草原人民必须树立起新的自觉能动的环保和生态理念。科学环保、法律环保、生态文明、生态产业等,都是现代环保和生态理念的具体要求和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就是为了保护草原环境与生态而制定的,它以国家法律的形式体现了草原各项建设过程中必须贯彻、执行的各种环保和生态要求,是为落实环保和生态理念提供的法律依据。现在草原人民开展的各种“退耕还草”“退牧还草”“草畜平衡”等活动,则是落实现代环保和生态理念的实际行动。

草原人民的环保和生态理念不仅关系到草原文化建设的成败,也关系到草原人民子孙后代的长远和根本利益。当代草原文化建设要始终坚持环保和生态的建设原则,并以宣传现代环保和生态理念为己任;还要不断探索、丰富、加深和提升关于草原环保和生态方面具体内容。

草原主要内容范文3

一、输入少、输出多,“竭泽而渔”使得草原生态经济系统难以维系良性运转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经济物质、经济能量的输入严重缺乏,从而使系统的社会经济结构与自然生态结构不相协调,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不相适应,社会需要系统有更多的输出,特别是市场对畜产品等的需求以及维护生态安全对系统生态效用的需求越来越大,而又主要依赖自然物质和自然能量的输入使系统运转,这样行为短期化、掠夺式的系统操作,使得系统的自然生态组成结构遭受严重破坏,且衰败、萎缩,系统总体功能不断下降。如内蒙古白音锡勒牧场草原生态经济系统,1953―1980年间由于出售牲畜及其产品和燃烧牲畜粪便共输出氮素15728.9t,要维持该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氮素平衡,每年至少要输入560t的纯氮,而实际上根本没有经济性氮肥的输入。不但系统输入主要是经济输入不足,输入结构也不尽合理。经济输入的绝大部分用在草的转化即牲畜的饲养和畜产品的加工上,而用在草的恢复保护、生产加工上的却较少,这样系统物质能量的正金字塔效用与经济输入的倒金字塔作用矛盾激烈,影响系统整体的长远的功能。

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国家对草原及其畜牧业的投资共约40亿元,其中63%用于家畜防疫病设施的建设,用于草原保护建设投资约15亿元,平均每亩草原只有0.32元左右;同期,内蒙古草原及畜牧业基建投入约1.8亿元,平均每亩草场仅有0.13元。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随着牧区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草场承包到户、草场的集体所有权与其使用权和经营权分离,牲畜作价或无偿归户、牲畜户有户养实现等,逐步形成了以户营经济为主体草原畜牧业基本经营制度,调动了广大牧民发展畜牧业生产、增加牲畜牧养量的积极性,牲畜头数与畜产品产量的增长幅度很大;而相应的国家和集体对草原及其畜牧业的投入特别是对草原保护建设的投入却有减少的趋势,牧户自身的投入也及其有限,这样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经济的输入与输出更加不协调,草原生态子系统由于“竭泽而渔”的掠夺性利用遭受严重破坏,环境恶化,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开始出现非良性循环也即恶性循环的态势。如90年代初,典型草原每亩年投入仅有0.05元,而产出是1.9元,投入产出比是1:38。内蒙古1990到1997年,草原建设保护共投入3.5亿元,每亩草原年平均投入0.04元;1998到2001年,共投入9.32亿元,每亩年平均0.16元。从1999年“西部大开发”启动特别是2003年国家“退牧还草”工程实施以来,北方草原保护恢复建设的投入有所增加,但力度还较小;关键需要长期坚持不懈地投入保护建设,才可能达到期望的恢复草原生态子系统、推进草原生态经济良性循环的效果。

二、人口压力的不断增大,是草原生态经济系统非良性循环的基础性原因之一

建国以来,草原牧区人口增长速度过快、人口压力不断增大,应该说是现实草原生态经济系统非良性循环的基础性原因之一。我国五大草原省区之一内蒙古的人口密度, 1953年为5.08人/平方公里,1980年为15.62人/平方公里,1990年为18.28人/平方公里, 2002为20.11人/平方公里、总人口达到2378.6万人。从1953年到2000年,内蒙古的人口密度增长了295.67%,全国的人口密度增长了112.98%,内蒙古比全国多增长了182.69%。

内蒙古33个牧区旗县,1950―1980年均增加人口约9万人,1981―2000年均增加人口约4万多人;总人口由1950年的不足100万人增加到2000年的500多万人。内蒙古原有的24个牧区旗县,解放初有26.3万人,2000年增加到191.5万人,增加了6.3倍,年均增长率是3.97%。从解放初到2000年,锡林郭勒盟由20.5万人增加到99.3万人,年均增长率3.14%;呼伦贝尔市由29.9万人增加到273.7万人,年均增长率4.44%。而从1949―2000年内蒙古全区人口的年均增长率为2.71%,从1953―2000年全国人口的年均增长率为1.62%。可见,无论从草原牧区旗县还是盟市看,其人口增长率都大大超过内蒙古全区人口的增长率和我国全国人口的增长幅度。然而,草原牧区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并不高,草原牧区人口的增长主要是非自然的外来有组织迁入或自发流入式增长也即机械增长,增长的人口以非当地主体民族主要是汉族为主,而且迁入及流入人口的素质也较低。

草原牧区的人口承载力很低,而且随着草原退化、沙化的加剧,草原环境的人口容纳能力还有降低的趋势。据有关专家的估计,我国森林草原能容纳10―13人/平方公里,典型草原可容纳5―7人/平方公里,荒漠草原可容纳2―2.5人/平方公里 。按照此标准衡量内蒙古的33个牧区旗县,目前已有23个旗县的人口超过其环境容量,占内蒙古全部牧区旗县的70%。

三、草原牧区的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仍然单一、层次低

草原牧区的经济结构主要是产业结构及收入来源结构等单一、低层次,人们的生产生活还主要依赖草原畜牧业,人口增加、经济增长的压力仍然集中在草原资源上,这样就使草原牧区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维护的矛盾加剧,草原资源由于超限的掠夺式利用而日趋衰退。

草原牧区三次产业中第一产业特别是草原畜牧业占有较大的比重。2000年,内蒙古牧区旗县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5.45%,同比高出农区13.4%,高出全内蒙古8.1%;牧区旗县草原畜牧业的增加值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高达20.4%。草原牧区牧民人均纯收入的绝大部分来自畜牧业。2002年牧民人均纯收入来自畜牧业的比重,内蒙古为91.7%,新疆为83.9%,青海为90.0%,为95.7%。说明草原牧区产业结构特别是收入来源单一,草原资源承受的压力很大。

四、“公地悲剧”与“狭地制约”

我国的自然资源产权模糊,生态环境资产(包括资产存量与增量)也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产权主体的缺位,这就使“公地悲剧”有了滋生的条件。中国的自然资源属国有(全民所有)或集体所有,而不同种类、不同地域、不同时间的资源存在着国家所有权和集体所有权的界定不清和混乱。如草原资源作为国土资源和生态生物资源的一部分总体上是国有的,而草场有的省(区)为国家所有、有的省(区)为集体所有,或边远的条件差的草场为国有、其它是集体所有,存在着所有权的不清晰;草场的使用权,有的地区通过草场家庭承包经营落实到了牧户,但存在界线不清,有的地区还是谁有牲畜、谁就使用草场,使用权混乱。草原资源所有权、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的模糊,也表现在产权主体的缺位。大部分地区的“集体”已成“空壳”,集体经济组织名存实亡,根本没有具有法人资格的集体所有者来行使草原的所有权。草原资源所有权主体的缺位,使其像没有了父母的孩子,没有谁真正关心其消长、好坏,破坏、浪费似乎也成了必然。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的“草场公有承包,牲畜私有户养”的改革,主要是集体所有、集体经营的草场由牧户承包经营,集体所有、经营的牲畜通过作价归户等形式变为牧户所有、饲养,草场的所有权与使用经营权发生了分离,草原的产权有所明晰。草原牧区基本经营制度的变革,调动了广大牧民发展畜牧业生产的积极性,然而,由于牲畜是自己的、草场归根结底还不是自己的等,人们就更加珍视牲畜,更加关注牲畜牧养量的增加、自有财富的积累;这也是草原畜牧业承包经营制度建立以来,牲畜头数大幅度增加、超载过牧日趋严重、草原退化沙化不断加剧的原因之一。近年来还出现了围栏外的草场比围栏内的草场破环严重,无畜或少畜户的草场比养畜大户的草场破环严重,通过租赁等形式发生了流转的草场比没有发生的破环严重,主要是围栏外的草场牲畜可以随便啃食、踩踏,无畜或少畜户管理经营自身承包草场的能力弱、有的甚至被一些大户任意牧用,租赁来的草场不是使用者承包的草场、只要交清租赁费便可无节制地利用等,归根结底还是“公地悲剧”问题。而这样的问题,需要草原产权制度的进一步改革、完善来解决。

草原牧区人口较多,加之又逐步实行了草场分户承包经营的“小牧”经济,既使草原畜牧业缺乏规模效益、竞争优势,也使草原轮牧式的合理利用受到限制。全国牧区及半牧区户均草原利用规模为58公顷,其中内蒙古是72公顷;我国草原牧区2002年户均牲畜的饲养量,牛为10.8头、绵羊为41.4只、山羊为15.6只,其中内蒙古牧区户均养牛4.0头、绵羊46.1只、山羊26.6只。我国北方草原畜牧业较适宜的畜群规模一般为500―1000个羊单位,而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近期绝大部分牧户达不到这样的牧养规模,饲养规模低于500个羊单位的牧户占总牧户的比重在75%以上;饲养规模低于200个羊单位的牧户占总牧户的比重东乌旗、镶黄旗、白旗、兰旗分别约为82%、91%、93%、82%。草场承包到户、面积不再增加的情况下,原来的一户牧民若子女成家便要分成2―3户,相应的原来的草场再分成2―3块、牲畜也分成2―3群,这样经营规模就越来越小了。而国外草原畜牧业的经营规模一般都较大,如加拿大的牧场主一般牧养300多头基础母畜,草场面积可达10―20万亩。

经营规模狭小是牧户生产效率低下、畜产品生产成本较高而竞争力较弱的主要原因之一。几十公顷草场的家庭经营,与发达国家的上万公顷的大牧场竞争,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同时单家独户的牧民,势单力弱,在市场交易谈判中始终处于劣势地位,是被动的价格接受者与利益受损者。因此,提高广大牧民的自组织与组织化水平,以畜牧业专业性合作经济组织与社区性合作经济组织的拓展以及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恢复完善为依托,开展不同形式的畜牧业适度规模化经营试点、推广,大力发展家庭牧场、联户经营等,逐步提高畜牧业的规模经济水平,提高牧民在交易谈判中的地位,从而放大畜牧业的竞争能力及其经济效益是非常重要的。

不管是原来“逐水草而居”的游牧即大区域的轮牧,还是现在的四季轮牧、两季轮牧等,科学知识与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轮牧式利用草原可以说是实现草原资源永续利用、牧区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方式。轮牧式利用草原必须具备几个基本条件:一是经营使用的草场面积要足够的大,一是经营使用范围内的草场要有一定的小类型之分―――冬春营盘、夏秋营盘及放牧场、打草场等,而当今草原牧区的大部分地方不具备这样的条件。由于规模狭小的制约,使得轮牧不能进行,牧户对一块固定的、不大的草场长期的重复利用、高强度利用,草原退化沙化岂能避免。

五、大规模地开垦草原,使得大片丰美的草原变成了贫瘠的、极易沙化的农田(大部分已变成了荒漠);而草原农耕化、牧区农村化的最终结果―――就是沙漠化

据有关专家研究,我国草原荒漠化的人为成因中,过度农垦占25.4%,过度放牧占28.3%,过度樵采占31.8%。而过度农垦导致草原面积大量减少、牧区人口大幅度增加(大量的农民流入牧区),才使得超载过牧、滥樵乱采等产生并不断加重。

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开垦的草原面积可达2.8亿亩左右,造成大约3.8亿亩退化、沙化面积,其中约1.2亿亩草原退化为永久性沙漠;同期,内蒙古开垦草原约5200万亩,新疆开垦草原约4500万亩,甘肃开垦草原约1600万亩等,而在内蒙古等地每开垦1亩草原往往就会引起周围3亩左右草地沙化。另据有关资料显示,从1958―1976年,内蒙古开垦草原大约4500万亩,其中约1400万亩为部队、兵团、学校、机关等在16个牧业旗累计开垦的;从1986―1996年,内蒙古东部24个旗县开垦草原1132万亩左右,并且开垦的都是好草场。

从1949―1999年的50年间,内蒙古自治区的总人口由608.10万人增加到2361.92万人,农牧业人口由579.50万人增加到1553.70万人,耕地面积由6496.50万亩增加到11286.62万亩,增加了4800多万亩,而草原面积由132429.10万亩(1960年)减少到109176.69万亩,减少了23252多万亩。作为典型草原牧区的呼伦贝尔市、锡林郭勒盟、阿拉善盟,从1949―1998年,耕地面积分别由266.4万亩、212.1万亩、0.5万亩增加到1884.0万亩、441.4万亩、25.0万亩;呼伦贝尔市的鄂温克旗、新巴尔虎左旗、陈巴尔虎旗,1998年人均耕地面积分别为47.33亩、32.02亩、118.02亩,而同期内蒙古全区人均耕地面积为7.71亩。

盲目地开垦草原,使得贫瘠、极易沙化的耕地无节制地增加,大片丰美草原的原生植被与土壤遭受破坏;而开出的耕地往往几年后就撂荒变成沙地或沙漠,于是再去开垦新的草原,这样周而复始,草原面积愈来愈小,沙地、沙漠的面积愈来愈大,草原退化沙化不断加剧,草原资源及生态环境急剧恶化,草原生态经济系统恶性循环、逆行演替。

六、严重的超载过牧,粗放的掠夺式利用草原,使得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加速走向衰退

随着牲畜头数的不断增长,加之草原退化加剧、草原面积有所减少等,草原牧区的草畜矛盾愈来愈激烈,大多数草场处于超载过牧的状态,草原的利用远非是永续利用,而是粗放的掠夺式利用,草原生态经济系统衰退就成了其必然的后果。可见,减轻草原利用强度,改变草原利用方式,适当减少牲畜头数、少养精养,实现草畜平衡,是草原生态经济系统逐渐步入良性循环的主要途径之一。

由于牲畜头数增加等,我国畜均占有草场由1949年的6.2公顷减少到2002年的0.64公顷。内蒙古2002年的理论载畜量为3500万个羊单位,而年末实际牲畜饲养头数是6670个羊单位,超载过牧90.6%;内蒙古每个羊单位拥有的草场面积20世纪50年代是165亩,80年代为29.7亩,近期下降到16亩左右。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牲畜头数1981年为713万头(只),2002年增加到1521万头(只),增长了113.3%。内蒙古33个牧区旗县,2004年总体的超载率达到75.1%。内蒙古原24个牧区旗县,2000年有19个超载过牧占79.2%;超载率在100%以上的就有7个旗市,最高的锡林浩特市达到426%。

七、滥樵滥挖滥搂滥猎,不适当地开矿建厂,不合理地利用水资源等,对草原的退化沙化、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恶性循环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半农半牧区、牧区的广大农牧民以草原植物为日常生活的主要燃料之一。内蒙古半农半牧区、牧区每年用

作薪柴的牧草灌木就有上百亿公斤。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的农牧民,20世纪70、80年代为了解决薪柴等问题,每年要大量樵采沙蒿、沙柳、乌柳、柠条等,每户每年仅为烧柴就要破坏草原40亩左右。内蒙古阿拉善盟20世纪50年代有梭梭林1700万亩,90年代减少到700万亩,现在就更少了,这里有缺水、过牧的原因,当然也有滥樵滥挖的原因。在新疆北部的古尔班通古约120万亩的梭梭林被樵采殆尽,使得流沙再起。

我国北方草原出产干草、麻黄、黄芩、苁蓉以及发菜、蘑菇等。多年来人们主要是草原牧区周边的农民滥挖干草、麻黄、黄芩、苁蓉等药材,滥搂发菜的行为屡禁不止,尽管2000年国务院发出《禁止采集和销售发菜、制止滥挖干草、麻黄等有关问题的通知》后有所好转,但还没有完全杜绝。在宁夏与内蒙古等地区,每年要爆发滥挖药材的大战,成千上万农民等挥锹上阵,使得累计近2亿亩的草原遭受破坏、沙化。滥搂严重的年份,内蒙古周边地区的200余万人赶入锡林郭勒、乌兰察布、鄂尔多斯、阿拉善等草原牧区抢搂发菜。内蒙古鄂尔多斯草原,由于长期滥挖干草、麻黄等,到处是土坑,严重破坏草原植被。20世纪50、60、70及80年代草原牧区的滥猎非常严重,使得大量的珍禽异兽减少甚至消失,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下降。

不适当地开矿、建厂、修路以及城镇建设等也对草原及其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污染。如七五期间陕晋蒙三角区能源基地建设,仅铁路与公路施工、煤矿开发与建设就造成近300平方公里的草原沙漠化。内蒙古的霍林河煤田、神府煤田、准格尔煤田等的开发过程中,也造成了较大面积的草原植被的破坏。内蒙古乌海市、二连浩特市以及有的小城镇周边的草原加速退化沙化,与其城镇建设有很大的关系。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部分旗近年来加快了工业化的步伐,开矿、建厂愈来愈多,但所引起的草原破坏、生态环境污染也不容忽视。

在油田建设、煤田开采、电场建设及采金活动中,普遍存在对周围草原植被不同程度破坏,轻者使草原生态系统结构单一化、功能衰退、草原生产力下降,重者草原植被完全消失。如,二连油田开发区,开发前草地生产力为21105公斤/公顷,开发后变成1095公斤/公顷左右,盖度由原来的45%―55%降为28%―38%,严重地段仅为10%左右。托克县电厂和准格尔煤田建设都有草原沙化问题,据有关专家估算,准格尔煤田建设区的沙化面积以每年大约4%的速度增长。

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对于草原牧区来说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中上游用水太多,致使河水断流,下游的湖泊与绿洲等消失,草原荒漠化。如新疆的塔里木河,因中上游消耗水量过大,到达下游的水很少甚至没有,使得阿拉干以下草原地区的荒漠化不断加剧;由于中上游用水量过多,黑河水流不到阿拉善,使得居延海干涸、绿洲开始消失、胡杨林大片干枯,生态环境严重恶化。二是过量开采草原牧区的地下水,使得生态用水不断减少,草原植被衰退,生态环境恶化。如盲目地开发饲草料地、打井,耗竭生态用水等。

八、盲目地扩展饲草料地及人工草地,一定程度上也是给草原的退化沙化推波助澜,“建设草场、增加牧草、维护草原”的初衷,却往往变成了破坏草原的后果

内蒙古草原牧区开发的饲草料地不断增加,而饲料地播种面积1990年为31.6万公顷,1994―2000年一直稳定在40―50万公顷之间;内蒙古牧区的水、草、林、机、料五配套草库伦面积,1990年是6.35万公顷,1995年上升到30.1万公顷,而2000年又下降到13.9万公顷;内蒙古飞播牧草累计面积不断增加,1991―2000年飞播累计面积就有935万亩,保有面积仅有约108万亩,而且多年来全自治区飞播牧草保有面积一直在600―800万亩之间徘徊。这是为什么呢?主要与草原牧区水、土资源的制约分不开。内蒙古牧区机井的数量不断增加,从1991年近45000眼增加到2000年的近90000眼,而井灌面积1997―2000年一直在300万亩左右,说明水资源缺乏,打再多的井也很难有效地增加灌溉面积;当然,开发的饲草料地没有水的灌溉就很难播种,配套草库伦因缺水其面积自然就要减少,飞播牧草没有一定的降水也就难以成活、保有。

草原主要内容范文4

【关键词】草原文化 草原游牧文化 社会政治价值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2014年春节前夕,中共中央总书记深入内蒙古考察指导工作,考察期间,他用“守望相助”一词,要求内蒙古各种人民团结互助,守护好祖国边疆,守护好内蒙古少数民族美好的精神家园,共同创造美好生活。他对少数民族和边疆地区的期望关注,既激发了内蒙古各族人民进一步建设家乡的责任感,增强了守卫边疆风景线的自豪感,也大大增强了我们进一步探索和守护各民族精神家园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文章从社会政治价值的角度,谈谈守护蒙古民族精神家园,即守护草原游牧文化的重要意义。

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促使各个民族之间的合作交流以及迁移变得越来越频繁,一方面使得民族之间的差别变得越来越小,大家更多地使用同样的物品,使用同样的语言进行交流,采用同样的休闲娱乐方式等等;另一方面,各民族相互之间的交流联系碰撞也使得民族之间的差异比过去任何时候更强烈地展示在世人面前,正如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和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所言:我们的生活方式越是趋于一致,我们就越是坚定不移地紧紧追求更为深沉的价值观―宗教、语言、文学和艺术,我们的外部世界越是趋向类同,我们也就更加珍惜来自内部的种种传统习惯。①也正因为如此,寻求各民族文化上的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变得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重要。

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台湾除外)的大家庭,依托不同自然地域生产生活的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创造了各具特色的文化形态,在辽阔的大地上百花齐放。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成果是我国发展现代化事业,尤其是发展壮大现代文化不可或缺的土壤、基因,挖掘整理弘扬各民族宝贵的文化成果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草原游牧文化是生活在蒙古高原地带的各个游牧民族在长期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创造的伟大成果。作为独具特色的一种文化形态,草原游牧文化分布地区多为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区。对于这些少数民族而言,草原游牧文化是他们长期与自然环境打交道的过程中创造的人化自然,是其本质力量的外化,体现着他们的历史和智慧。草原游牧文化的存在发展状况以及面临的困境与以它作为精神家园、心灵寄托的各少数民族密切联系,对草原游牧文化的守护、挖掘整理,以及进一步发展提升,对我国具有重要的社会政治价值。

重视草原游牧文化有利于贯彻民族政策

草原游牧文化的创造主体主要是少数民族,草原游牧文化体现着少数民族主体创造能力和智慧,是各游牧民族特征的重要标志。“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一般来说,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②依据这一概念,我们可以看出,草原游牧文化十分集中地体现了包括蒙古民族在内的一些少数民族的基本特征。以蒙古族为例,以物质文化形式展现的如蒙古袍、奶食、肉食、蒙古包、勒勒车、骏马等;以精神文化形式传承的如蒙古长调、呼麦、马头琴以及蒙古语言文字等;还有以制度文化形式传承的为保护草原环境而制定的诸多严规戒律、风俗习惯等。这些少数民族长期历史过程中创造的文化(外化世界),是他们作为主体与自然客体长期相处而创造的对象性成果,是这些民族主体能力的显现,是他们显示尊严和自豪之所在,是他们独特的文化价值体系。这种文化成果是将一个民族的人们联系在一起的精神纽带,是民族认同的显著标志,也是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内在动力和精神寄托。

因此,尊重和深入研究草原游牧文化,无疑是尊重草原游牧文化主体(牧民)的具体内容。文化是民族情感的核心环节,帮助少数民族发展壮大,必须考虑和尊重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切实帮助其树立和强化民族自信心、创造热情,少数民族的发展过程应该坚持内因和外因的统一,历史和现实的统一。忽略民族传统文化对少数民族发展壮大所具有的稳定和凝聚作用,我们的民族政策很难深入人心。随着社会物质生产力的迅速提高和社会交往的日益密切,少数民族更注重自身权利的被重视,民族历史传统的被尊重,文化成果的被肯定。如果没有了民族历史尊严、失去了精神家园依托的发展是畸形的。真正的发展、科学的发展应该是各种文化形态相互尊重、相互借鉴、相互包容基础上的发展。

我们不否认包括草原游牧文化在内的我国传统文化都存在一个现代化转型的必要,但这种转型不是割断与过去文化联系的转型,割断历史我们就无法找到曾经的精神家园,不知我们从何而来。无法确认我们的身份,“那种通过强大的外力引发的文化转型,对于身处其中的民族来说是谈不上自尊与自由的,即使有了物质上的收获,当他们回头寻找精神家园的时候,早已不知身在何处了。这是一个极其痛苦的过程。”③失去了赖以证明自己尊严、价值的文化形态,或者民族文化形态得不到尊重肯定,少数民族主体性很容易在文化冲撞中失衡、失控,民族关系由此会产生不必要的对立,国家主张的平等、团结、互助、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无法落实。促进民族交流进而相互团结、互助、达成平等、繁荣最基础的也是最好的途径是文化上的尊重、理解和学习。否则,单纯经济上的发展并不必然带来民族关系的和谐与社会的稳定。这也正是“守望相助”中提到的守好内蒙古少数民族美好的精神家园的深刻涵义之所在。

关注草原游牧文化有利于提高文化竞争力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保证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条件,同时也是我们期盼实现的重要目标。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离不开文化和谐局面的形成与和谐文化的建设。文化和谐与和谐文化字同序不同,含义和地位也不同。和谐文化是中华文化古而有之的理想目标。和谐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和谐为价值取向,旨在调整各社会群体思想观念、道德风尚、言谈行为,促进各种文化形态取长补短,进一步维护社会稳定的文化形态。这一文化形态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中华民族历史上就是一个包容与尊重差异的伟大民族,和谐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在今天,我们通过和谐文化建设是要进一步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固有的和谐精神、和谐理念,用“和谐”这一核心价值引导我国各民族凝心聚力,同心同德,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文化生态。

为此,必须强调文化和谐。所谓文化和谐,是针对多种文化形态共存而言的一种理想局面,这种局面表现为一与多的辩证统一,其中,一是指共同的理想、核心价值观、相同的根本利益,而多则指形式和内容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形态的和谐相处。顺应生产生活自然环境地域的不同,各民族创造了内容各异,既合乎客观规律又合乎目的的文化形态。文化形态多样性的和谐存在,有助于各种文化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有助于我国核心价值观通过各民族传统文化得以深化和具体化,使作为核心价值的文化元素在丰富的民族文化土壤中更好地得到滋养。正如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文化差异、文化交流甚至必要的文化冲撞对于各种人民更好的了解本民族文化优劣,自觉选择本民族文化的发展转型有着积极意义。

草原游牧文化作为我国北方草原地区各民族(尤其是生活在这里的少数民族)创造文化形态,内在地包含着人和自然、人与人以及人和社会诸方面和谐相处的丰富内容,草原游牧文化的包容、开放以及诚实守信等属性与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相吻合,因此,它无疑应该成为我国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宝库,必将有利于我国和谐文化的建设。

草原游牧文化对于提升我国文化竞争力,加强国家文化安全同样具有重要的价值。众所周知,在当今全球化趋势之下,其他国家文化的渗透和侵入对我国的经济政治发展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文化的抗衡成为国家竞争的核心内容。因此,积极推进本国文化建设,使国家文化实力能够与经济、政治以及社会发展相适应,保证国家的独立自主,抵御各种来自他国文化对我国文化的强势改变,必须主动加强文化建设力度,提高国家文化竞争力。

文化建设,一方面需要学习西方科学理性精神,改变我国传统文化注重“感情、人情”,轻视“理性、法制”的特点,加快我国文化理性化进程。另一方面,我们必须积极挖掘各民族文化中具有的超越时空的丰富智慧,使其与现代化的文化需求相结合,优化和提升我们的文化结构和内容。在此方面,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基因,可以为我们提供丰富的创造源泉。

面对世界性的生态危机,西方所谓现代化文化也在不断进行自我反省和批判,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而迄今为止为蒙古民族完整保存的草原游牧文化所具有的生态思想,无疑会为我国文化转型提供宝贵的文化建设资源,提供解决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现实问题的思路,提升我国文化建设内容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例如,草原游牧文化中蕴含的关于女性地位和作用的思想,与现代西方生态女性主义理论主张的观点异曲同工。生态女性主义是20世纪产生于西方国家的新兴的生态哲学流派,十分强调生态环境保护中女性的作用,他们将女性及其特征和自然联系在一起,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着人与人的关系,社会关系中对待女性的态度、思想直接影响人们对待自然的态度和思想。而古老的草原游牧文化中,女性所拥有的地位以及对待女性的观点则是今天生态女性主义理论的古代诠释。以古代蒙古族为例,四季游牧、逐水草而居的生产生活方式,对无论男女的每一位家庭成员都提出了很高的劳动能力的要求,每一个人都要成为平等的劳动者,女性在迁徙、放牧、家庭劳作、教育子女、赡养老人等所有实践过程中都发挥着与男性相同的作用,她们在草原游牧民族中具有和男性一样的社会地位,女性与自然之间内在的和谐联系在蒙古族文化中比比皆是:母亲即草原,河流即乳汁,蒙古族将自己对和谐美丽自然环境的喜爱、憧憬寄托在了众多耳熟能详的蒙古族女性名字之中:萨日娜(山丹花)、乌达巴拉()、阿拉腾琪琪格(金花)、孟根琪琪格(银花)、敖登格日乐(星光)、萨仁格日乐(月光)等等,一个名字就是一幅自然美景,女性是自然的象征,是美丽的象征,同时也是向自然一样付出的象征,对待自然同对待母亲、对待女性和谐统一在蒙古族文化中,成为他们保护自然、善待自然最淳朴的情感源泉。挖掘和研究和复兴这些古老思想中的精华,为我所用,是构建现代化文化必不可少的内容。

弘扬草原游牧文化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草原游牧文化作为游牧民族适应恶劣的生态环境创造的文化形态,其生态价值十分突出,但这一价值的认识目前在我国更多的还是以学术成果形式或政府文件形式存在,而在保护环境实施过程中则遇到了种种具体的难题和阻挠,出现了理论认识和实践推进之间的脱离。众所周知,内蒙古草原特殊的地理气候土壤等原因,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转主要体现在草原状况方面,如果无视这一自然规律,除草开地,退草种树,都会给这一片地域带来难以挽回的生态破坏。但现实中,草原上各级政府热衷于种树、开垦等行为比比皆是。造成这种实践背离认识、实践背离规律的局面,关键在于我们的生态保护实践缺乏强有力的政治化保障,大多数环境问题,包括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都源于长期以来我国政府或者各级官员的“短视”政策及行为,源于所谓经济发展是第一、是唯一,是测评政绩的关键标准。生态环境资源等问题很难在短期或者在任期内显现出经济效益,很难与政府官员政绩联系在一起。生态问题依然更多的是以局限在经济范围内补偿方式来加以解决。致使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仍然停留在经济范围之内,致使生态环境保护价值在现实中得不到有效重视。

草原游牧文化之所以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能够发挥其强有力的保护草原、规范每一个体尤其是官员行为的作用,无疑与游牧社会指定的一系列严格甚至严酷的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密不可分,而且,游牧社会关于环保即“有法可依”,更重要的是“违法必究”绝不纵容。在游牧文化中,草原及其相关资源保护绝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而是社会伦理问题,也是政治问题。

在今天,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一项非常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完成,而其中,政府的作用是关键,尤其在我国,只有在党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制定一系列相互配套的生态保护制度、措施,才能有力量做到在社会范围内控制环境恶化,改善环境质量,“经济靠市场,环保靠国家”已成为众多发达国家的共识。因此,无论是从借鉴草原游牧文化保护环境的有关做法的角度,还是从草原游牧文化面临的困境角度,我们都极有必要推进我国生态政治化进程。也就是说,把生态环境保护提到党和政府政治战略高度,通过制定一系列法律法规,尤其是落实,使生态环境保护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党的十已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五位一体”建设布局之中,与此相适应,我们党也已经开始下大力气调整各级领导班子政绩考核指标体系,从过去只重视经济产量数量,忽视轻视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先破坏后治理的发展模式中逐步走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共赢模式。其中,政绩考核等制度法规建设力度的加强,充分显示出党和政府将生态环保纳入法治轨道的决心。

民族文化,尤其是作为许多少数民族精神家园的少数民族文化,对其价值的评估我们一定要有整体和长远发展的眼光,不能只看到民族文化所具有的经济价值,注重、保护和开发具有经济价值的民族文化,而对于没有经济价值,或者目前还没有看到能够带来经济价值的民族文化资源,则任其逐渐消亡。人类文化的发展是在各种文化相互交流借鉴中才能实现的,正如自然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一样,失去了文化形态的多样性也就失去了文化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作者为内蒙古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注释】

①[美]约翰・赖思比特:《2000年大趋势》,贾冠颜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

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第29页。

草原主要内容范文5

一、基本情况

(一)自然概况

1、地理位置:位于北纬40o26′至40o54′东径110o48′至111o48′,北屏大青山与武川县相望,东与呼和浩特市接壤,东南与和林县相连,南与托克托县相接,西与右旗相邻。

2、地形地貌:旗境北部有大青山横贯东西,海拔高度为1000米至2270米,旗境南部为广阔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宜各种植物生长。

3、气候特点:地处内陆,远离海洋,为干旱半干旱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照充沛,降水较少,蒸发剧烈,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促而炎热,寒暑变化剧烈,日温差大,雨热同季,无霜期平均133天。

4、降水、光热资源:年平均降水量379.4毫米,全年降水日约为50天,春季平均降水量在48.7毫米,夏季为247.5毫米,秋季为67.8毫米,冬季为15.4毫米,蒸发量平均为1851.7毫米,是降水量的约5倍,年日照总时2952小时,年总辐射量为133.82千卡/厘米2

5、水资源:全旗水资源可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两部分。地表水资源主要由沿山各沟以及大小黑河,什拉乌素河和黄河等水组成,这些河流均为季节性河流,并多受上游用水控制。年降水总量为1.112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总量达2.2亿立方米,可开采量1.8亿立方米。

6、草地资源:草原面积95.3万亩,其中山地草原约57万亩,平原草原38万亩,可利用82.9万亩,耕地面积160万亩。

(二)人工草地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旗优质牧草、青贮玉米和粮饲兼用玉米在种植业中的比例越来越大,饲草中过去单一的农作物秸秆已逐步被优质牧草和青贮作物代替。截止年,全旗多年生牧草苜蓿保存面积为1万亩,其中集中连片千亩以上的两处,其余为农户零散种植,主要品种是中苜2号、阿尔冈金,还有少部分敖汉苜蓿。两处连片种植区,从播种——收割全部实现了机械化。

二、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充分调动激发本地农民使用优良牧草品种,加快优良牧草品种推广的积极性。促进草业稳定发展,农民种草持续增收,草原生态有效恢复,保障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安全。

实施原则:

(一)坚持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稳定发展原则。根据本地土壤、气候自然条件,要因地制宜,适地适种。

(二)坚持优化结构,提高单产,注重效益的原则,针对我旗现有人工草地多年生牧草比例低,良种少产量低的状况,要调整种植结构,鼓励发展优质多年生牧草,推广高产优质新品种,着力提高单

,切实提高人工草地的质量和效益。

(三)坚持促进发展保障安全的原则。通过实施牧草良种补贴政策,大力发展优质人工草地,做大做强草产业,有效的解决草畜矛盾,减轻草原压力,改善和恢复草原生态环境,保障畜产品和生态安全。

(四)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到户原则。

补贴资金直接到户,确保公平、公正、公开、合理。

三、任务目标

(一)年种植紫花苜蓿、沙打旺等多年生优质牧草3.2万亩,要求出苗率80-85%。

(二)种植柠条等饲用灌木0.3万亩。

四、项目地点、内容及规模

(一)项目地点

(二)项目补贴内容及规模

1、年新建多年生牧草面积3.2万亩,饲用灌木面积0.3万亩。

2、年前多年生牧草保有面积1万亩。

五、补贴方案

(一)补贴范围

1、年种植的多年生牧草紫花苜蓿、沙打旺。

2、年种植的饲用灌木柠条锦鸡儿。

3、年以前保有的多年生牧草紫花苜蓿、沙打旺。

(二)补贴对象

1、年按照我旗要求种植的多年生牧草、饲用灌木品种,且严格按照人工种草技术规程种植,出苗率达到验收标准的农民和养殖场给予补贴。

2、年以前保留的多年生牧草种植户给予补贴。

(三)补贴标准

优良多年生牧草每亩补贴70元,在3年内补给。具体补贴标准为新建当年30元/亩,第二年30元/亩,第三年10元/亩(达到亩产标准以上给予补贴);年以前的保有面积补贴标准为10元/亩,(达到亩产标准以上给予补贴),补贴年限为2年。

新建饲用灌木补贴标准为10元/亩,补贴年限为1年。

(四)补贴方式

农户申请,核实种植面积,上级部门审核后,补贴资金通过“一卡通”直接发放到农户。

六、工作内容及要求

(一)公开推荐优良品种。草原站具体负责全旗牧草良种的选定,今年我旗推荐的品种为紫花苜蓿、沙打旺、柠条锦鸡儿等。良种确定后,由畜牧局公开向社会推荐。

(二)严格核实种植面积。旗草原站以村为单位,协同乡镇政府及村委员会核实、监测、登记人工草地的所属(户主)、位置(GPS定位,50亩以上打四个以上的点)、品种、面积和产量等内容;草原站对所有上报数据进行核查、监测汇总并成图。

(三)严格补贴资金发放程序。人工草地采取补贴资金直接发放的方式。逐级审核后由旗草原站协同村委员会公示。公示期满,生产者确认后,由旗财政局和畜牧局通过“一卡通”直接发放给生产者。

(四)健全牧草良种补贴档案。加强牧草良种补贴项目管理,建立健全牧草良种补贴档案,旗草原站要将人工草地户清册、属性表、相关文件、方案、公示资料、影像资料等建档立案。

七、技术支撑

1、旗草原站加强队伍自身建设,提高服务能力。主要加大对各级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能力,确保人员到位、技术到位。联系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内蒙古草原站、呼市草原站提供技术支撑。

2、建立健全牧草良种补贴的数字化管理技术网络。主要内容包括:研发管理软件、购置电脑、网络服务器、网络交换机、路由器、移动硬盘、GPS、PDA照相机、投影仪、档案柜等必要的设施设备,以及交通、通讯设备。

3、产学研相结合,着力解决人工草地单产水平低的技术问题。

4、加强人工草地标准化技术应用与推广,规范生产管理。

5、建立优良牧草品种展示区,增强示范带动能力。

八、经费概算和时间进度

根据年牧草良种补贴任务如需资金概算如下:

1、年新建多年生牧草良种补贴3.2万亩×30元/亩=96万元

2、年新建饲用灌木补贴0.3万亩×10元/亩=3万元

3、年多年生牧草保留补贴1万亩×10元/亩=10万元

合计109万元

九、组织保障

成立牧草良种补贴项目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旗畜牧局草原站,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办公室主任由赵咏梅兼任。

十、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我旗过去多年生牧草(苜蓿)种植在未改良的荒地上,平均亩产干草300公斤左右,现在通过建立人工草地,加大技术支撑力度,在良种、良法,精种细管上下功夫,多年生牧草(苜蓿)在人工草地上单产提高到600公斤以上,每亩增产300公斤,按年苜蓿干草市场价每公斤1.8元计算,每亩增收540元。3.2万亩增收1728万元。新品种种植一年后,可持续利用10年以上,每年节省了种植成本约230元。

(二)生态效益

种植多年生豆科牧草后,不仅能提供给养殖业优质的饲草,还具有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涵养水源,减少蒸发量,保持水土的功能,并有调节地表气温和空气湿度的能力。

草原主要内容范文6

关键词 草坪 建植与管理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12.053

Abstract Improving teaching quality of turf establishment and management is the inevitable demand for the current rapid development of turf industry and social and economic applicable talents need. In the current study, the corresponding strategy on improving teaching quality of turf establishment and management course is simply analyzed. Updating teaching contents, combining theory and practice, strengthening practice teaching and teaching method play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changing teaching quality, the role and process of these measures were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in this study. The results of present study will provide some useful reference for reform of turf establishment and mange course in our Country University and College.

Keywords turf; establishment and management; teaching quality

草坪建植c管理草一门将有关基础学科(土壤学,植物分类学、植物营养学、植物生态学、病理学、化学保护、昆虫学、运动场管理、娱乐场管理、园林学等学科)知识综合综合为草坪建植与管理服务的应用型科学。其主要内容有草坪生物学基础,草坪与生态环境,草坪建植、修建、施肥,草坪病虫杂草防治等方面的理论与技术,使培养对象具有一定的草坪科研工作能力和建植、养护管理草坪的实际工作能力。近些年来,随着草坪在环境保护、园林绿化、城镇建设、体育运动、休闲娱乐和水土保持等方面的广泛普及应用, 草坪绿地面积不断增加。为我国草坪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加之人们对自身生活环境质量的高度重视,草坪建植与管理相关理论知识和技术管理受到人们空前的重视,草坪业的不断发展对草坪建植与管理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2000年以来,多数院校草业科学,园艺、园林、农学等相关专业相继开设了草坪建植与管理这一课程。草坪建植与管理已列为我校园艺专业选修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就所教学的园艺专业本科生草坪建植与管理课程,结合自身教学体会,从教学体系与内容、教学手段与方法和实践教学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以其为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提供有益参考。在教学手段改革方面,着重加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大力推进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实验教学。学校建立了教育技术中心,多媒体技术研究所,多媒体制作中心,重点建设了基础教学实验中心,着力推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

1 更新教学内容

草坪建植与管理内容庞杂,主要包括草坪学基础,草坪建植、草坪养护管理、草坪保护、草坪机械、专用草坪、草坪质量评价等知识结构体系。以往教授过程中,因教学内容过多,容易导致重点不突出,教学效果不理想等问题。为此,基于该课程的特点、目的和任务,对某些章节的学时数进行调整,简化一些基础理论教学,而将重点放在与实践操作联系紧密且对实践技能具有一定指导作用的知识理论,进而引导学生就生产实践中的问题进行思考。此外,草坪建植与管理所选教材出版时间已久,有些内容跟不上草坪建植与管理实践需求,与草坪建植理论和实践相脱节。这样对现有教材内容的及时更新则显得尤为必要。其中引用国内外最新资料,介绍草坪管理与建植中的一些最新技术、方法与设备,对完善优化草坪建植与管理学科体系,提升教学质量以及培养草坪专业人才均有很大的帮助作用。课堂授课中结合生产实践、科学研究、实践经验、将一些草坪相关的科研进展、草坪业发展国内外新动态、新技术、新成果渗透到教学中,不断充实、丰富教学内容,是学生能及时了解到草坪建植与管理发展的最新动态,掌握草坪建植与管理的新知识和新技术。草坪生物学主要涉及草坪植物、不同草坪草的品种特性及其生态适应性,不同生态环境对草坪建植的影响和草坪对生态环境的反馈,新技术应用研究等内容。目前,教科书在介绍常见的草坪草种论述方面,着重涉及暖季型和冷季型草坪草种较多,而有很多草种在当地既没应用,也没野生分布,在这部分内容讲述过程中,主要介绍当地常见的草坪草种。还有,我国幅员辽阔,南北地形气候条件差异明显,草坪建植与管理方法也不尽相同。因此,在该课程的教学当中,应紧密结合当地的土壤气候特性,草坪使用范围,在遵循草坪建植与管理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应因地因时制宜,及时调整和更新具有地域特色教学内容。

2 理论结合实践

教学当中注重课堂理论讲授,积极引导学生学习掌握基础理论知识体系。不仅如此,在授课过程中,主要要理论结合实践,要用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来解释说明实践中遇到发现的问题,并结合实习或生产实践经历和体会在课堂进行讨论,这样可以培养独立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的能力。鉴于本课程理论知识点的多学科综合性,可充分将已经学过知识点与现有课程有机整合,从不同学科各个角度分些解决同一问题。在理论教学过程中,不断引导学生思考发现新问题, 也可提出探索性问题,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一起探讨解决方法。将发展生产所需的新理论、新技术、研究新成果及时补充到教学中。不时灌输一些相关学科发展的前沿热点问题,引导或挖掘学生潜在创新能力。通过课程理论知识学习、实践,学生可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把生产实践基础理论相结合,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3 改进教学手段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主讲、学生听的填鸭式硬性灌输教育,这种被动教学模式现在已经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分析判断的能力,也很难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和尝试各种与教学层次相适应的新型教学手段与方法。当前,科学技及的快速发展为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更新和丰富提供了便利条件。在草坪建植与管理中可应用多媒体、网络和专家等教学手段,以文字、图片、动画、音频和视频相结合,将庞杂抽象、难以理解、枯燥的课程内容变成生动、丰富、容易掌握和学会运用的内容,这些都是传统教学所难以实现的。尤其针对一些特殊生境条件草坪建植管理等内容,包括退化土壤改良与草坪建植技术、干旱区草坪节水灌溉技术研究、无土草毯的建植管理、不同类型边坡绿化技术研究等,可通过多功能计算机多媒体教室播放视频、图片展示、专家讲堂等方式进行,这样既可消除时间界线,突出难点和重点,扩大学生的观察、延伸了思考范围,增强对象的真实感,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激发学生兴趣爱好,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还有,也可在教学方法进行一些革新。教学方法要符合学生自我发展和学习能力的提升,针对草坪建植与管理课程自身的特点,注意传授获取知识的方法,经济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在W习中获取理论知识,同时应用理论知识,系统、全面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力图达到“教为不教,学为会学”之目的。比如,我们尝试转变传统老师主讲学生被动来听方式,采用老师先让同学课前准备简述内容,之后再课堂上由学生讲述,教师根据学生多媒体课件制作、简述调理、表达、逻辑关系等方法由替他同学进行点评,指出其优点与不足,最后由老师进行全面点评,并针对学生理解讲述点内容的现状及能力,及时调整教学重点,以做到有的放矢。这种方法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课件制作能力、课堂演讲能力,而且也大大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 加强实践教学

草坪建植与管理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通过一系列实践教学,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草坪植和管理的一系列工作,如草坪草种选择的识别,建坪场地基况调查,建坪材料选择和采购,坪床准备和播种,草坪病害、虫害、杂草识别和防治,高尔夫球场的建植与养护,幼坪的观察和管理、不同草坪质量评定项目和评定方法的选择等。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遵循统一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和自主性原则,既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要统筹兼顾,将各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整个班级的实践内容进度保持统一,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草坪建植与养护管理的实践技能。此外,对教学实践内容可分版块进行,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考、分析、判断和动手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等。实践可包括内容有:自学基础知识、检索查阅文献、自行设计、制定方案和实施,制作草坪建植管理实践课件幻灯。在此过程中,教师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包括试验方案的可行性分析、文献资料的查阅和后期实践总结撰写。参观实习也是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充分利用学校、周边公园绿化工程带和草坪实训基地,带领学生进行草坪修剪、草坪施肥、草坪灌溉、草坪保护等方面的实习,使学生全程参与生产实际,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使学生系统地掌握草坪建植与养护管理技术和技能。实践教学的各环节呈现可以选择课程的方式、对其进行管理、规范,进行相应的考核。对学生的整个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测评、调控、反馈,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考核测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实践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种实践教学体系和内容,既能增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实践技能,解决草坪生产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5 小结

在草坪建植与管理教学过程中,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通过更新教学内容,调整课时和简化基础理论教学,而将重点放在与实践操作联系紧密且对实践技能具有一定指导作用的知识理论,进而引导学生就生产实践中的问题进行思考。通过改进教学手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所学内容能与时俱进,缩小与社会实际需求之间差异;注重理论结合实践,以理论指导实践。通过课程理论结合实践,学生可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把生产实践与基础理论结合,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以适应社会的需求,通过加强实践教学,使之更加贴近社会发展需求,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整体素质,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李会科,王健,李凯荣.论草坪学课程教学质量提高之策略[J].教育探究,2006(3).

[2] 谢修鸿,王晓红.提高园林专业本科生草坪学课程教学效果的探究[J].长春大学学报,2007(8).

[3] 张英,孙海群,李希来等.草坪学课程教学与实践改革创新[J].大学教育,2015(3).

草原主要内容范文7

答:享有按照承包合同规定的内容自主利用草原,并从中获取收益的权利;享有生产经营自、产品处置权、收益权和转让权;当承包草原被依法征用、占用时,有权获得补偿;在草原承包期届满后,原承包经营者在同等条件下享有优先承包权;享有对违反草原法律法规、破坏草原的行为进行监督、检举和控告的权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草原承包经营者应当遵守草原法律法规,履行保护、建设和按照承包合同约定的用途合理利用草原的义务。

问:国家如何保护草原投资建设者的权益?

答:国家鼓励单位和个人投资建设草原,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保护草原投资建设者的合法权益。

问:各级人民政府支持哪些草原建设内容?

答: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支持、鼓励和引导农牧民开展草原围栏、饲草饲料储备、牲畜圈舍、牧民定居点等生产生活设施的建设。同时,国家还鼓励、支持人工草地建设、天然草原改良、饲草饲料地建设以及人畜饮水设施、草种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稳定和提高草原生产能力,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

问:什么是草畜平衡?

答:草畜平衡是指为保护草原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在一定区域和时间内通过草原和其他途径提供的饲草饲料量,与在草原上饲养的牲畜所需的饲草饲料量动态平衡。实现草畜平衡是促进草原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实现草原畜牧业持续发展的基础。

问:为什么要实行草畜平衡制度?

答:我区草原超载过牧问题十分严重,草畜矛盾日益突出,导致草原退化、沙化和盐碱化,不仅严重影响到生态安全,还制约了草原牧区经济发展和农牧民增收。为了有效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促进草原畜牧业健康发展,增加农牧民收入,国家对草原利用实行以草定畜、草畜平衡制度。

问:草畜平衡责任书应当写明哪些事项?

答:县级草原行政主管部门与草原使用者或承包经营者签订的草畜平衡责任书,应当写明以下事项:草原现状(包括承包草原的边界、面积、类型、等级),草原退化面积及程度;现有的牲畜种类和数量;核定的草原载畜量;实现草畜平衡的主要措施;草原使用者或承包经营者的责任;责任书的有效期限;其他有关事项。

问:我区对违反草畜平衡规定有哪些处罚?

答:《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管理条例》第四十六条规定:超载放牧的,由草原监督管理机构给予警告,并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以每个超载羊单位30元的罚款。不签订草畜平衡责任书的,由草原监督管理机构责令限期签订;逾期仍不签订的,对责任人处以500元以下的罚款。

问:什么是草原载畜量?

答:草原载畜量是指放牧期内,在保证草原可持续利用和牲畜正常生长发育的前提下,一定草原面积所能容纳放牧家畜的最大数量,通常以“羊单位”作为计算单位。

问:草原载畜量由哪个部门核定?

答:《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规定:旗县级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国家、自治区的有关规定和标准,对草畜平衡核定每三年进行一次,向草原使用者和所有者公布。

问:草原使用者或承包经营者对草原行政主管部门核定的草原载畜量有异议应当怎么办?

答:草原使用者或承包经营者对草原行政主管部门核定的草原载畜量有异议,可以自收到核定通知之日起30日内向县级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复核一次,县级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30日内作出复核决定。

问:什么是草原禁牧?

答:禁牧是一种对草原施行一年以上禁止放牧利用的措施。目的是解除因放牧对草原植被产生的放牧压力,改善植物生长环境,促进植物生长。一般是在生态脆弱、水土流失严重的草场进行禁牧。

问:我区对违反禁牧休牧规定如何处罚?

答:《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管理条例》第四十七条规定:在禁牧、休牧的草原上放牧,由草原监督管理机构给予警告,并处以每个羊单位5元以上10元以下的罚款。

问:征收征用草原如何对承包者进行补偿?

答:《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国家和自治区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征收或者征用草原,应当支付草原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和附着物补偿费。

问:临时占用草原如何对承包者进行补偿?

答:临时占用草原的单位,应当按照被占用草原前五年平均饲养牲畜价值和年产经济植物价值之和,逐年给草原承包经营者进行补偿,不足一年的按一年补偿。

问:什么是非法开垦草原? 对非法开垦草原有什么处罚?

答:法律规定禁止开垦草原。除了按照草原保护、建设、利用规划,种植牧草或者饲料作物开垦草原外,其它开垦均为非法开垦草原。非法开垦草原,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门依据职权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植被,没收非法财物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并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给草原所有者或者使用者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问:对未经批准或者采取欺骗手段骗取批准使用草原的有什么规定?

草原主要内容范文8

关键词:饲草生产学;教学方法;探讨;教学改革

动物科学是一门专业口径大、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对本专业人才培养具有特殊的要求。在动物科学教育改革中,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被摆在了突出位置。因此,专业课教学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突出学生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饲草生产学》是研究牧草与饲料作物的栽培技术、加工调制和经营组织的科学。它是动物科学专业的重要必修课程,也是畜牧专业学生了解和学习牧草和饲料作物栽培、加工、管理等相关知识的唯一课堂教学教材,具有综合性强、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而又侧重于应用的特点。因此,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既掌握基础知识和理论,又有较强的实践和创新能力,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对人才的新要求,这是摆在我们每位饲草生产学任课教师面前需要解决的问题。近年来,我们在饲草生产学教学活动中通过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注重教学手段、加强实践教学等措施,提高了教学质量。

一、构建新的《饲草生产学》课程教学体系

(一)优化实验课程结构体系

在教学改革中,我们打破了原有的课程设置体系,在教学中将实验和课程实习合并设立为一门独立、完整、系统的课程即牧草栽培学实习,独立考核计分,以加大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二)优化实验课程结构体系

通过增加与生产实际结合紧密的实验项目如针对具体畜种的青饲轮供方案制定,扩大学生自主创新型、设计型综合实验项目,提倡学生探索性、开发性试验,并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

(三)开设多层次牧草栽培学实验教学模式

根据不同专业方向的要求,逐步建立与本专业相适应的实验课程新体系。如针对动物科学专业动物生产方向的课程,我们在饲草青饲轮供方面加强教学,而针对动物科学专业其他方向的课程,我们教学重点则在饲草栽培方面。

二、编制新的《饲草生产学》课程实验实习教学大纲

围绕学校对专业培养计划的调整,本着突出“三基”(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教育原则,从2007年起先后对饲草生产学教学大纲进行了两次修订。根据新教学大纲结合重庆地区三峡库区的生产实际和最新成果,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和补充,注重课程教学内容的基础性、综合性、实践性和先进性的特点。同时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

三、教学方法改革

经过逐步探索,本课程已逐渐由原来以教师为主的传统填鸭式、灌输式教学转变为师生互动的和以学生为主的启发式、参与式教学。教学方法由单纯的讲解式向多元化发展,启发式、自学+重点讲解和答疑、案例教学、小型报告会、实地考察等多种教学方法的采用,激发了学生、教师的双向信息交流,教与学互动,相得益彰,同时锻炼了学生动手、动脑以及查阅整理资料、分析解决问题、书面语言和口头表达能力。

(一)课堂教学

启发式:由老师讲授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原理,如不同饲草的营养品质和利用特点,并将其和生产实践中的具体问题结合起来启发式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参与式:有关理论在生产技术上的应用等延伸内容,老师先提出生产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或留下作业,请学生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方案,然后老师就学生回答的内容进行评价和总结。

讨论式:有关牧草产业发展动态、趋势等内容,如草产品、草种生产、种草养畜等,分组讨论、交换看法、老师总结。

(二)实践性教学

对于应用学科来说,现代化教育手段取代不了实物和操作。认不了、不会做、不熟练,永远是实践性环节要解决的问题。

实物标本教学:以牧草标本的实物为教材,如豆科牧草、禾本科牧草、叶菜类饲料,对它们进行形态识别、解剖,可以了解其构造以及各部位的关系。

现场教学:牧草的生长发育习性,如茎叶特点、开花结实习性、物候期等,教师现场讲解,学生再分散观察记载。

实际操作:播种、分株移栽、施肥、灌溉、杂草防除、人工授粉等,不同的牧草植物方法可能不同,学生要参与其各个环节的操作。

四、重视教学资源建设

《饲草生产学》不同于其他课程,它不仅讲述了牧草和饲料作物的植物学基本知识,同时还涉及到各牧草和饲料作物的栽培、管理和加工调制工作。尤其是后半部分,它是今后学生参与饲草生产工作的重要内容。为了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牧草和饲料作物品种,学校专门建立了用于栽培牧草与饲料作物的实验基地。先后引进了紫花苜蓿、白三叶、鸭茅等七十多种牧草。扩大学生对西南地区适生牧草的认识和了解。

五、建立饲草生产学题库,改革考试方法

学生成绩的评定既是对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考察,也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考察,成绩的评定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内容,学习兴趣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在健全考试制度方面,我们建立了试题库,实施了考试分离制度。由教学办公室随即抽题组织学生考试。考试结束后试卷密封抽调非任课教师阅卷,评定成绩。这样的考试制度和方法体现了客观,公平原则,不仅减轻了学生期末考试压力,也端正了学生学习态度,避免为考试而学习。同时也端正了任课教师的教学态度,使教师明确了教学目的,促进了素质教育。

只有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农业人才。通过饲草生产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改革传统实验课程教学体系,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传统实验与开放设计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改革模式,创新实验方法、实验手段,特别是转变学生实验思维模式,重点培养学生创新、开发、设计能力和学生关注生产实际、社会热点的敏感性。达到既提高动物科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动手能力、科研能力和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以满足用人单位对专业人才高素质的需求,培养出社会和市场需要的、留得住、用得上的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专业技术人才,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提高毕业生就业率。

参考文献:

[1]何万领,李晓丽,王占彬,等.强化《饲草生产学》实践教学的探索[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9,(6):11-14.

[2]胡自治,龙瑞军,张德罡,等.中国高等草业科学教育发展的道路及其在世界的地位[J].草原与草坪,2005,(5):23-26.

[3]王立克,金光明,王立新,等.动物科学专业教学内容改革的思考[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4).12-16.

草原主要内容范文9

关键词: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资源

基金项目:2013年度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内蒙古9市3盟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研究――基于点轴理论》阶段性成果

一、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优势分析

(一)草原文化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草原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和承载地之一。自战国到秦汉,匈奴族在北方草原崛起,建立起南越河套与阴山、北抵贝加尔湖、东至大兴安岭、西逾帕米尔高原和伊犁河域的第一个草原王国,创造了草原游牧文明的雏形;魏晋以来,鲜卑族逐渐成为中国北方草原最强大的民族,入主中原,建立了北魏政权,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大范围的碰撞与融合;隋唐一统之际,突厥与回纥相继崛起先后建立强大汗国;宋辽金时期,契丹、女真连续勃兴,与宋鼎足而立长达一个多世纪;13世纪开始,成吉思汗集北方文明之大成建立了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帝国,促进了东西文明的交流;其后忽必烈入主中原,建立了元朝,成为中国北方草原所有游牧民族和中原民族继魏晋南北朝之后又一个民族空前融合的时代。蒙古民族至今仍是传承、发展草原文化的主体民族,在与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草原文化的精神内涵。

(二)地域特征显著,形式丰富多样

中国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及其草原文化,具有鲜明地域特点,从古至今源远流长。在草原上世代生活的蒙古民族全面继承和发展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并创造独具特色的音乐舞蹈、绘画艺术、和风俗习惯等,成为内蒙古发展草原文化旅游的重要支撑。

热情奔放的蒙古族歌舞成为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发展中的一大品牌;由迎接礼仪、敬客礼仪、送客礼仪三大部分组成隆重热烈的蒙古族接待礼仪,成为草原文化旅游的一大特色;集聚民族智慧的蒙古包是草原文化的结晶,既能展现蒙古族风俗民情,又可作为服务设施,成为草原文化的基本建筑载体;博大精深的蒙餐文化古老且自成体系,至今仍保留着蒙古族传统饮食文化习俗中浓厚的贵族化特点,成为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发展中的一大亮点;独具匠心的蒙古族服饰适应蒙古高原的自然环境、游牧经济需要,反映着蒙古民族的审美观念、思维特点,成为草原民俗文化展示窗口;盛大隆重的那达慕大会汇集了蒙古族民间竞技和游戏等多种民俗事项,摔跤、射箭、蒙古象棋、木牌等项目既能让游客充分了解蒙古族传统竞技和游艺民俗,又能增强草原文化旅游产品的参与性。

(三)政府重视度高,投资力度大

随着内蒙古旅游业的发展,特别是草原文化旅游的展开和升温,政府不仅围绕草原文化积极开展各项保护活动、出台相关政策,还大力引导旅游投资。各地区、各有关部门以及很多大企业甚至上市公司投出巨资开发旅游资源,参与旅游景区(点)和旅游饭店的建设,解决了长期困扰内蒙古草原发展的资金投入问题,切实有效地完善了旅游景区的配套设施。

二、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问题

(一)草原文化旅游产品结构单一,市场化水平落后

大多数草原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差、管理水平低,加之深层次开发的成本较高,景区内文化内涵的挖掘和旅游活动的丰富性受到制约,造成了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市场化水平低、内容单调、结构单一。表现为内蒙古草原旅游区数量多而分散,以小型产品为主,难以形成规模;简单的蒙古族民俗风情旅游产品居多,未能与市场进行很好地融合,且缺乏层次感,地域之间的差异也较小;在开发方式、活动组织和规模上严重雷同,没有形成产品的规模等级,造成游客逗留时间短。

(二)草原文化旅游产品地方特色不突出,缺乏创新

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产品供给目前还处于被动和力不从心的落后状态,地方特色不突出,仅停留篝火晚会、民族婚礼、男儿“三艺”等传统项目开发上,缺乏创新,难以满足日益变化的旅游市场需求,市场竞争力下降。有待拓展内容、延伸形式、加强大型文化活动的策划等。

(三)草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难度大

内蒙古有形的草原文化旅游产品主要有召庙、成吉思汗陵、蒙古族服饰等,由于在历史变迁中受到严重破坏,可利用资源严重匮乏,有待进一步修缮和传承。无形的草原文化旅游产品主要包括蒙古族传统民俗风情,由于各民族杂居和自然融合,不同程度的汉化现象严重,了解真实的蒙古民族优秀的传统草原文化、恢复蒙古族传统的草原民俗文化,以满足国内外游客需求难度非常大。

(四)缺乏专业旅游人才,影响草原文化旅游事业长远发展

我区旅游专业人才匮乏,从业人员多数是非专业出身,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储备,导致旅游景区管理和服务的不到位,不利于我区草原文化旅游事业的长远发展。对于草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更应由旅游、地理、历史、文化、民俗、经济、艺术、建筑、环保等多学科专家协同工作,也需要专家学者在该领域理论研究的支撑,当前比较匮乏。

(五)草原文化旅游宣传力度不够

虽然草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规模不断扩大,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健身、探险等草原文化旅游项目不断增加,但公众认识程度不高,我区在进行旅游宣传时涉及到草原文化旅游项目的宣传和促销也相对薄弱,宣传及促销的投入不足、形式限于电视、报纸、宣传单、宣传册等媒介,效果不理想。

三、推进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的建议

(一)培育专项草原文化旅游产品,打造地区特色旅游

为避免草原文化旅游产品的重复建设和雷同,应结合地域空间分布规律,将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划为四个各具特色的片区来打造。

东部草甸草原和森林草原旅游区主要拥有呼伦贝尔大草原、满洲里口岸、达来湖和贝尔湖两大淡水湖、鄂伦春族的狩猎文化、鄂温克族的牧猎文化以及达斡尔族的鱼猎文化等,可以将蒙古族独特的婚礼、剃发、骑马仪式及渗透在人们行为心理中的各种文化要素,体现在景区建设中突出其个性;陈巴尔旗呼和诺尔草原、鄂温克旗巴彦呼硕草原等已开发景区,可扩大规模、改善设施,提升为高档次旅游度假区;还要发挥口岸优势,拓展跨国旅游市场,以草原观光游、漂流游、少数民族风情游、口岸边境游等多元化旅游活动来增加草原文化旅游的吸引力。

中东部典型草原旅游区主要拥有科尔沁草原锡林郭勒草原地区、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辽代契丹文化遗址、元上都遗址、乌珠穆沁及科尔沁民俗文化。可大力开展辽代契丹文化及赤峰红山文化科考旅游,以成熟的科学研究为基础,开发多元休闲旅游项目,增强草原文化旅游吸引力。

中部都市周边草原旅游区主要包括昭君墓、五当召、希拉穆仁草原、辉腾锡勒草原、格根塔拉草原、赛汗塔拉草原、哈素海敕勒川等呼包两地的旅游景区。开发中应将匈奴文化、明清文化及近代历史文化有机组合,依托现存的地面文化遗存――佛塔、召庙等宗教景观开展宗教旅游,将宗教建筑、宗教器物、宗教仪式等开发成旅游专项产品,借助临近城市的有利条件,全面展示内蒙古自治区的草原文化形态。

西部荒漠草原和沙漠旅游区主要包括鄂尔多斯草原、乌拉特草原、阿拉善草原;鄂尔多斯及土尔扈特蒙古族民俗文化;成吉思汗陵和阿拉善寺庙为代表的蒙元历史文化和宗教文化;黑城子和居延遗址的西夏文化等。可依托响沙湾、恩格贝、腾格里月亮湖等老旅游景区,积极拓展其他沙漠、湖泊、绿洲旅游资源,扩大规模增强影响力;依托成吉思汗陵等,开展草原祭祀游,创造内蒙古西部草原文化旅游新品牌。

(二)建立大众的文化旅游产品,丰富旅游文化内容

满足大众游客的需求,提升内蒙古草原旅游文化内涵,开发民族音乐舞蹈艺术游、游艺竞技民俗旅游和民俗博物馆观光游。

内蒙古文化艺术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民族音乐文化绚丽多彩。高扬优美的蒙古民歌、轻快刚健的蒙古舞蹈、悠扬深情的马头琴及火不思、头管、三弦、四胡、乌力格尔、好来宝等艺术形式都可得到开发,让游客感受草原歌舞音乐,学习体验当地文化精品,以此来打造民族文化产品特色品牌。

竞技文化中赛骆驼、马术、蒙古象棋、掷布鲁、踢乌兰红、布木格、鹿棋、传统的“男儿三艺”――摔跤、赛马、射箭等都极具参与性和娱乐性,合理开发可增强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的魅力,极大地提高了内蒙古旅游的知名度。

草原上的民俗博物馆、民俗文化村、石刻、石像、建筑、岩画等都可开发成旅游产品供游客参观,让游客欣赏五畜及其他动物造型的雕塑、标本及刺绣、帐毡艺术、手工制蒙古袍、蒙古刀等民族工艺美术品,适时开发作为珍贵的旅游纪念品,增加收益。

(三)完善草原文化旅游所需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草原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包括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其生产过程相当复杂,涉及众多性质、功能不同的部门和行业。因此草原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必须系统规划,全面协调发展,优化各旅游要素的合理配置,才能保证旅游活动的正常进行,从而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例如,建立与草原文化主题相适应的场馆、娱乐设施,丰富各种娱乐活动所需配套的活动设施,保障参与性旅游活动的安全性;特别是具有蒙古特色的一些草原文化活动所需的基础设施设备建设,既要丰富又要有特色和创新性,突出我区的地方特色。同时要加强交通、食宿、购物、通信等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满足旅游者食、住、行、游、购、娱等各方面的需求。

(四)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开拓草原文化旅游市场

草原文化旅游经营者和政府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运用影视、广告、互联网、文博会以及文艺演出等多种宣传促销形式,提高草原文化旅游宣传促销的影响力,加强人们对了解本土文化的重视、提高大众对草原文化旅游的兴趣;充分利用内蒙古发展文艺演出的条件和优势,扩大影响力。如在《蒙古婚礼》表演中融合蒙古族部落的婚礼习俗,充分展示蒙古族婚礼、服饰、饮食、宫廷、宗教礼仪、那达慕等六大文化,并呈现呼麦、马头琴、四胡、口弦琴等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美轮美奂,能够吸引游客,开拓草原文化旅游市场。同时要加强与国内外旅游界的合作,参加国际旅游会议、活动等,提高知名度。

(五)规范完善草原文化市场,大力培养文化经营管理人才

文化市场是文化产业发展、发育的土壤,而文化经营管理人才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建立人才发展的激励机制,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的文化经营管理人才是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其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结合我区当前文化产业发展的需求,加快草原文化旅游市场建设,就必须建立政府――企业――高校三渠道合作,规划、经营、服务等环节人才齐发展的供需接轨人才培养和发展机制,为草原文化旅游的明天创造更好的发展条件。

参考文献

[1]胡匡敬,王学俭,董汉忠.论草原文化第二辑.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6

[2]林干.中国古代北方民族通论.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0

草原主要内容范文10

一、依法查处违法案件,草原执法影响力逐步增强

依法查处草原违法行为,是做好草原执法监督工作的重要任务。十年来,各级草原监理机构不断加大对各类草原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为依法保护草原资源和生态环境,维护农牧民合法权益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扩大了草原执法的影响力。据统计,2003—2012年,全国共查处各类草原违法案件139607起,年均查处13900多起。期间,中心充分发挥监督指导职能,积极支持各省区草原监理机构查处草原违法大案要案,先后参与调查和处理了河北沽源县、内蒙古扎赉特旗、克什克滕旗等8起开垦草原的大案要案。另外,中心还根据年度草原违法案件的发生和查处情况,抽调基层执法骨干组成检查组,对各地开展草原执法专项检查,总结成功经验,分析存在问题,指导地方查处违法案件,推动地方草原执法工作有力有序开展。与此同时,草原工作也得到了强化和规范。各级草原监理机构严格按照《条例》和《草原工作规范(试行)》的有关规定,认真做好接待、案件受理以及案件转办、督办和查办工作,及时向人反馈处理情况,认真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二、积极创新方式方法,草原执法监督水平明显提高

创新方式方法,是做好草原执法监督工作的重要举措。十年来,中心和地方各级草原监理机构在查处草原违法案件过程中,及时总结经验,积极创新执法方式方法。一是开展动态巡查。根据违法行为发生规律和特点,组织执法人员经常深入一线,密切关注各类违法行为及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早发现早处置早查办。二是狠抓大案要案查处。找准切入点,认真查处一批大案要案,并将查处结果及时进行通报曝光,既提高了草原执法震慑力,又发挥典型案件的警示教育作用。三是加强联合执法。积极联合纪检监察和司法机关查办重大、复杂、疑难案件,有效解决了单纯依靠草原监理机构查处案件困难的问题,强化了案件查处力度,提高办案效率。四是前置执法监督关口。推动内蒙古、甘肃等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省区聘用7万多名村级草原管护员,延伸草原执法触角,延长草原执法战线,变被动执法为主动执法,切实将各类违法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五是强化省区和部门间协作配合。针对一些跨省区草原违法行为(如非法采集发菜等)时有发生的问题,宁夏、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等省区通过召开省区间草原执法联席会议的形式,相互通报情况、交流经验、密切协作,形成了打击草原违法行为的强大合力。各级草原监理机构还不断强化与国土、林业等部门沟通协调,妥善解决草原与耕地、草原与林地之间的纠纷和矛盾,为有效开展草原执法监督工作创造良好条件。

三、深入开展普法宣传,爱草护绿和守法意识渐入人心

开展草原普法宣传,是做好草原执法监督工作的重要内容。十年来,中心和地方各级草原监理机构积极创新普法宣传形式,丰富普法宣传内容,广泛宣传草原法律法规和草原保护建设重大政策,为草原执法监督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一是开展普法宣传月活动。中心根据年度草原执法监督重点工作,确定普法宣传主题,明确普法宣传内容,印发通知对开展草原普法宣传月活动进行动员部署。宣传月期间,各地按照通知要求,采取丰富多样的形式,广泛开展草原普法宣传活动,宣传的覆盖面不断扩大。中心还与地方联合举办普法宣传现场活动,通过发放普法宣传资料、开展法律咨询、接受媒体采访及送法入户到企业等形式,深入宣传草原法律法规,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二是抓好专题普法宣传。中心先后组织了两次面向全社会的草原法律法规知识竞赛,举办了《草原法》实施一周年纪念座谈会,组织开展每年一次的种草绿化活动及在农民日报上开辟《草原监理巡礼》专栏及等一系列专题普法宣传活动。各地也以典型案例、重要法律政策颁布实施及执法一线先进事迹、成功经验为重点,开展形式多样、通俗易懂、主题新颖、内容丰富和入脑入心的普法宣传活动。

四、不断强化执法培训,执法人员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十年来,中心和地方各级草原监理机构不断加大草原执法培训力度,努力提高草原执法人员综合素质。一是开展草原执法师资资格培训。针对基层开展执法培训缺乏师资力量的突出问题,中心先后举办两期草原执法师资培训班,集中培训了一批各地草原执法骨干人员,为强化基层草原执法人员培训提供了合格的师资力量。二是举办常规性培训。从2004年开始,中心坚持每年举办一至两期全国性的草原执法培训班,对草原执法人员进行系统的法学理论、执法实务及“三农”宏观政策等有关知识培训。草原司法解释出台后,中心还专门就准确理解和贯彻落实草原司法解释,举办了一期培训班。截至目前,已举办9期培训班,共培训各级草原执法人员共700多人次。三是强化对重点省区的培训。中心针对不同地区草原执法工作的实际情况,先后组织了西北地区、东北地区及南方草山草坡地区草原执法人员专题培训。为贯彻落实农业、援疆工作会议精神,中心还专门举办、新疆及新疆兵团草原执法人员培训班。四是组织编印学习培训教材。十年来,中心根据草原执法培训工作的实际需要,在认真总结草原培训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先后编印了《草原执法概论》《草原执法手册》《草原执法理论与实践》《草原执法案例汇编》《草原法律法规及政策汇编》等学习培训教材。在举办各类培训班的过程中,积极创新培训方式,采取模拟执法、学员授课及案例互评等培训形式,提高执法培训趣味性和针对性。在中心的带动下,各地也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开展了多层次的执法培训。

五、结束语

回首十年,草原执法监督事业成绩斐然、硕果累累;立足实际,草原执法监督工作仍面临着执法依据不够完善、执法体系不够健全、执法装备条件落后、执法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等一系列困难和问题;放眼未来,中心和地方各级草原监理机构将以国家实施草原新政为契机,认真贯彻实施草原法律法规,不断加大草原执法监督力度,为落实草原新政、促进草原牧区又好又快发展,建设生态文明作出新的贡献。

单位:农业部草原监理中心

草原主要内容范文11

文化是人类所具有的生存方式和价值观念集中体现。一种文化只要没有被彻底毁灭或废弃,就必然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传承和发展。探讨草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提出了“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指出,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从大的地域文化视角看,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的三大主源、三大组成部分,共同推动了中华文化几千年的形成发展。今天,我们建设文化强国,同样不能缺失草原文化在其中的重要作用。草原文化是中华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多样性不仅是中华文化丰富多彩的体现,同时也是中华文化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文化多样性符合各民族发展自身文化的意愿,符合人类发现和选择多样性的生存方式和发展道路的取向,合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原则。草原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和发展草原文化,关乎中华文化多样的、整体的、全面的发展。

内蒙古是草原文化的发祥地和主要承载地,草原文化是植根于内蒙古各族人民经济社会生活中的文化,是内蒙古文化的基本内涵和基本特征。在多年的文化建设实践中,草原文化已经成为内蒙古最有特色、最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近年来,内蒙古党委、政府提出了由建设民族文化大区向建设民族文化强区跨越的文化战略目标。实现这一重大跨越,必须要以草原文化为重要资源和发展基础,必须要把草原文化作为其中的基本内涵,充分发挥和展示草原文化在各族人民经济社会生活中所蕴含的生机活力。因此,传承和发展草原文化,也关乎内蒙古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文化建设与发展,关乎内蒙古各族人民的精神需求和文化民生。同时,文化也是具体民族的文化。内蒙古世代居住着蒙古、汉、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满、回、朝鲜等民族,保护草原文化也是保护这些民族的文化,而且保护民族文化也就是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草原文化是几千年来积淀和发展起来的,有着丰富的内涵。由草原文化的时空分布状况,可以把草原文化划分为历史文化与现实文化。历史文化是指历史遗迹、考古发现、民族文物、历史事实等,具有不可再生和不可复制的特点。对于历史文化,我们应当以确定保护等级、修复遗址、收藏于博物馆等方式实现原样保护、保存,并通过深入研究,挖掘其中的历史价值,阐发其思想精神价值,积极汲取历史文化的思想精神,并加以传承、弘扬。这是非常重要的。现实文化是指仍然在现实中应用的生产生活方式、民俗、文化活动、文学艺术等,具有活态和可传承的特点。对于现实文化,我们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保留本色,推陈出新。因此可以说,草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包括历史文化中思想精神价值的传承与发展,以及现实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的当代语境中,草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许多困境与挑战。目前,传统文化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经有一些文化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消失或濒危。因此,草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十分迫切需要解决好的问题。同时,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恢复,文化日益受到政府和人们的重视,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环境有了改善,草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有了良好的机遇和前景。在草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我们需要走出困境,抓住机遇,增强传承与发展的自主、自觉意识。当前要着重解决如下几个问题。

一、发掘和阐发草原文化的精神价值。在传承与发展草原文化中,首要传承与发展的是蕴含于草原文化中的精神内涵。精神内涵是草原文化内在本质所在,是草原文化在千百年来得以传承、发展的根本源泉和灵魂所在。经专家和学者的研究和论证,提出了草原文化的核心理念是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这是对草原文化的核心内容、基本精神的本质概括,是草原文化形成发展及对外影响的内在动力。草原文化核心理念,包含了草原民族在特定的自然、社会环境下生存发展、对外交往的思想观念,内涵丰富、深厚。其中蕴含了既有特定性的又有普遍性的思想价值,符合人类发展的总体价值取向和时展的需要,这在今天对于内蒙古各民族人民团结进步、奋勇向前仍是重要的精神动力。草原文化在长期的积淀中,孕育出许多富有生命力的观念和思想,比如天人相偕、包容并蓄、自由开放、崇信重义、以法治事、英雄乐观、开拓进取等。草原文化的核心理念和其他思想观念,是千百年来草原民族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拼搏向上、勇于进取、倾注智慧所取得的宝贵精神成果,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在草原文化许许多多的具体文化遗存、历史事实、物质生活、民俗、文学艺术等文化事项当中,都蕴含着丰富深厚的草原文化精神内涵。我们对于草原文化各方面的具体文化事项,都需要加强挖掘、理解和阐发其中的思想价值、精神内涵,加以汲取、传承和发展,并赋予与时俱进的时代性,使之成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取之不尽的重要精神力量。

二、着力传承与发展草原文化的内涵和形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必然是其内涵与形式的传承和发展。适应我国北方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北方民族创造了草原文化特有的文化内涵和形式。草原文化内涵丰富,形式多样。从内涵上说,草原文化中有着红山玉器、阴山岩画、鄂尔多斯青铜器、辽代佛塔、敕勒歌、元上都遗址、成吉思汗大扎撒、两翼制、行国、因俗而治、逐水草而居、蒙古族英雄史诗等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学艺术多方面的内容。从形式上说,鄂尔多斯青铜器造型中凝结着的粗犷、质朴和厚重,辽墓壁画笔法的简洁畅达,《敕勒歌》所展现的天高地阔,草原民族性格的豁达豪放、真诚质朴,穹庐顶展现天圆地方的蒙古包,蒙古族长调的悠扬舒展,蒙古族对于蓝、白色的崇尚等,都是草原民族特有的表达、表现方法和形式。草原文化的内涵与形式具有辽阔苍茫、雄浑奔放、委婉舒展的风格和特色,是深受草原上的人们和各族人民珍爱和向往的,是发展当代内蒙古文化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资源和基础。在草原文化的内涵和形式的传承与发展中,必须强调以原貌为基础,尊重本色和特质,表现其精神、神韵、灵魂。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根据具体情况,不断赋予草原文化已有的内涵、形式以新的时代意义,实现草原文化的内涵与形式的更新、发展。

三、重视在文化产业化中实现草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草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进程中,必然要有一些文化通过成为产业、融入市场来实现传承与发展。这是因为,一方面,草原文化中的与生产经营和市场相联系的生产、工艺等文化事项的传承,仍然需要保持和焕发原有的工艺、技术、材料,或者与新的技术、材料结合,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形成使用价值和价值。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草原文化与市场结合,满足现代人的文化消费及审美需要,为现实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是其传承与发展的必要途径。比如,草原文化中许多历史事实素材,可以以新的文化产业方式实现文化与产业的结合,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传承与发展的使命。草原文化的产业化有很大的现实发展空间和前景。目前,草原文化特色的文化产业在内蒙古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以草原文化的内涵、形式创建的企业品牌也已享誉国内。这些都是草原文化产业化和与市场经济结合的体现,表明草原文化产业化是其传承与发展的重要途径。

四、在草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应当把文化与其存在的环境相联系来考虑。文化环境包括文化的地理生态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地理生态环境是草原文化得以形成的基本空间。由于自然环境破坏、气候变化的影响,与草原地理生态环境相应而生的文化受到巨大的冲击。目前,蒙古族传统的游牧文化已经濒危难以复现:大兴安岭已经实行禁猎,传统的采集、工艺制作原料的减少,相应的文化已近消失;草原上实施生态移民,牧民离开了原有的生产生活区域,就要放弃相应的牧业生产生活方式。这些都与地理生态环境的改变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传承与发展草原文化必须保护草原文化的地理生态环境。从人文社会环境方面说,内蒙古已经形成了重视草原文化的政策、制度性良好环境,草原文化的发展有着广阔的前景。现实的文化总是存在于特定人群当中,文化传承与发展是在一定的人类群体中实现的。文化具有社会性和群体性,重视文化保护与发展,就要重视文化传承群体。以草原上的那达慕、祭敖包等节日来说,都是属于特定群体的文化,并在群体内部互动中形成了共同认同的文化价值观。这些年来,我们在谈到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时候,较多讲的是发挥文化传承人的作用,这是必须的,但又是不够的。从文化的人文社会环境来思考的话,在强调传承人的同时,我们必须要重视文化传承群体在草原文化传承与发展中的主体作用,群体传承才会使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可靠的保障和生机活力。文化的群体性主体,也就是文化在他们当中生成和存在并被他们所掌握和利用的特定的人群。这部分人群的语言、社会经济生活、文化心理等构成了文化的基本人文社会环境。总之,保护和改善草原文化赖以存在和发展地理生态环境、人文社会环境,是从根本上、基础上保护文化的举措。我们在草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当中,要十分注重对于草原文化传承主体人群的关照,积极创造条件,让传承主体人群充分发挥在传承、发展草原文化中的作用。

草原主要内容范文12

作为中华文化中独具特色的草原文化,其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处等符合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一系列核心价值和理念,愈来愈受到人们广泛关注。如何认识、把握和弘扬草原文化,已经成为正确处理现代化建设中的各种关系和矛盾,实现内蒙古科学发展、富民强区的重大时代课题。

草原文化在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弘扬草原文化,提升地区文化软实力,是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内蒙古科学发展、富民强区的重要文化支撑。

弘扬草原文化是提升内蒙古文化软实力的核心。草原文化博大精深,内涵深厚,是内蒙古从民族文化大区向民族文化强区跨越的文化源泉。多年来我们着力弘扬草原文化,促进了内蒙古文化生产力的极大解放和发展,文化竞争力和影响力与日俱增,有力地提升了内蒙古的软实力,推动了民族文化大区建设。今后内蒙古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也必须紧紧围绕进一步弘扬草原文化这个核心,通过建立完善草原文化传承、开发、保护体系,建立完善促进草原文化产业化的政策、法规体系,加快包括有利于弘扬草原文化在内的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等途径,使草原文化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弘扬草原文化是提升内蒙古文化软实力的不竭动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从本地区文化资源实际出发,着力发挥本地区的文化优势,努力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和产业优势。内蒙古作为草原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和承载地,草原文化是内蒙古的文化资源、文化优势所在。弘扬草原文化,必将不断为推动内蒙古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注入活力,这是提升地区文化软实力的动力之源。

弘扬草原文化,提升地区文化软实力,是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内蒙古科学发展、富民强区的重要文化条件和文化保障。内蒙古经过十几年的跨越式发展,现在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在这个新起点上,弘扬草原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就能够为进一步实现科学发展、富民强区,贡献强有力的文化力量。弘扬草原文化,就是要为内蒙古的科学发展、富民强区更好地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文化支撑,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推进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内蒙古。

草原文化核心理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弘扬草原文化,最根本的就是要弘扬草原文化核心理念。

近年来,我们提出和倡导了“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的草原文化核心理念。这一理念是草原文化精神内涵的集中体现,是草原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重要品质之所在;是贯穿草原文化全部历史和各个层面的灵魂,涵盖了人与自然、人与人和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全部文化行为所遵守的准则。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三者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共同构成了草原文化的核心理念,包含了草原民族在特定的自然、社会环境下生存、发展、对外交往的思想观念,有着丰富的历史的精神内涵,是草原文化形态特征的集中体现。

这些年,“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的草原文化核心理念,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提升草原文化影响力、提升内蒙古文化软实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要积极发挥草原文化核心理念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作用,把草原文化核心理念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当中,融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当中。大力弘扬草原文化核心理念,更加有力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长) (责任编辑:黄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