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考体育

中考体育

时间:2023-06-01 09:31:43

中考体育

中考体育范文1

关键词 中考体育 体育工作 健康体系

一、体育列入中考的好处

(一)中考体育的实施使教育观念发生了转变。

在中考体育实施前,《体育与健康》课一直没被重视,虽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一直要求要高度重视学校体育,但体育往往是“检查的时候重要,实施的时候次要,平时可以不要”。近几年来,随着中考体育的实施,体育已经是中考科目,分数直接加入中考成绩。这对学校和教师、家长和学生的观念都是一个很大的触动。具体表现为:学校用于体育教育的费用不断加大,学校的体育设施也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体育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也有了很大的增强。家长的观念发生深刻的变化,他们不但关心孩子的成绩,也同样关心孩子是否在思想品德、行为规范和身心健康方面受到良好的教育。因此,家长和学生对中考“体育加试”持拥护、肯定的态度。

(二)中考体育增进了学生的健康。

“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生的体质依赖于运动技能的进步和提高,学生学习运动技能是为了明天的健康。正因为中考体育的实施,使学生能正常的参加体育锻炼。经过对比,九年级学生的身高、体重以及其它身体形态学指标与七、八年级学生对比有明显改善。中考体育激发了学生(特别是九年级学生)积极锻炼身体的自觉性,触动了学生的运动参与,增强了学生的运动技能的提高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促进了学生肌体和内脏器官的发展,增进了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三)中考体育提高了体育与健康课的实效。

在以前,很多学生不在乎自己的体质,从不关心体育测试成绩,认为只要不生病或者少生病就是健康。上体育课时不认真,进行耐力训练时,绝大部分学生不愿意参与。中考体育实施后,学生会主动关心自己的身体,经常与体育教师沟通和交流,学生上体育课积极,能主动参与,进行练习时认真努力,体育课取得了预期的成果。经过对比,学生体育测试合格率明显提升,学生体质得到增强。

二、 中考体育出现的弊端

(一)中考体育使体育课教学面临应试教育的误区。

中考体育实施后,因直接有50分加入中考成绩,引起了学校、老师、家长和学生的调度重视,但同样使体育课的教学慢慢走向应试教育的误区。考试项目单一而且固定后,部分学校要求体育教师严格按考试项目进行教学。就拿安顺市中考体育来说,从2008年到现在,一直都是测试台阶试验、50米短跑、1分钟正摇双脚跳绳或者篮球运球,学校的这种想法当然就顺理成章了。考试项目单一后,体育老师在教学中也会有意无意地把考试项目作为主要教材,成为课课练的对象,长此以往,体育课教学就会逐步走向应试教育。

(二)中考体育使体育课成了训练课。

实施体育中考是推动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有效措施,是增强学生体质,强化他们的体育意识,营造良好的体育环境的重要一环。但当前,有些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与体育中考的相互联系认识不够,认为只要学生在体育中考中取得好成绩,就算完成了体育教学任务。因此,初中年级学生体育课就针对体育中考的内容要求进行上课。有些教师甚至把体育课改上训练课。考试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学生就练什么,压制学生死练、硬练,甚至有些教师把课外活动课以集训的方式来提高成绩,这有悖于中考体育的宗旨,有悖于新课程下体育教学的理念。其结果,体育教学任务的完成受到一定的影响,学生的体育中考成绩并不是一定很理想。

(三)中考体育制约和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中考体育主要的目的是引起社会、学校、家庭对学校体育的重视,最终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但由于体育列入中考,教师上课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在中考体育考试中能多拿分、拿满分,体育教学就失去了其真正的意义。学生一旦失去了体育锻炼兴趣,身体素质必然下降。这也制约了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及个性发展。

(四)中考体育限制了学生终身体育的发展。

由于中考体育的存在,学生已经把在考试中如何获得高分或者满分作为自己对体育的追求,忽视了自己的兴趣与爱好。长时间下去,初中学生错过了发展自己体育兴趣与爱好的黄金时段,没能在初中学段学会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从而限制了终身体育的发展。

(五)中考体育过程管理评价存在不公平性。

在现行的中考体育中,过程管理评价的10分是由学校自行评价,虽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都对过程管理评价作了要求,但在执行过程中却存在不公平性。很多学校都是把学习成绩好的评定为优秀等级(10分),学习成绩一般的评定为良好(8分),有的学校又严格按要求执行,所以结果就存在不公平性。

总之,对于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教育主管部门制定合理的考试制度、内容与方式,学校真正认识到体育的重要性,体育教师充分把“健康第一”的理念贯穿于教学中,家长和学生正确的认识到体育的重要性,中考体育就会使学生真正喜欢体育,从而做到终身体育。重视中考体育,同时重视体育教学的真正目的和意义,让学生成为体育教学的真正受益者。

参考文献:

[1]喻坚,张杏波.中考体育加试问题及其思考[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3,(02).

中考体育范文2

中学生年龄范围比较模糊,一般指12—14岁的孩子,由于年龄差异较大,身体的发育水平明显不同,另外,即使年龄相同,由于生长的环境不同、生活习惯不同、营养状况不同、运动经历不同,其体质状况、运动能力有较大差异。因此,制定统一的运动处方几乎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以下只简要介绍制定中学生锻炼的运动方法,必须考虑的要素。

(一)锻炼的内容

身体发育正常,锻炼时可根据自己的爱好,身体条件,家庭条件参加多种多样的体育锻炼,如跑、跳、投、游泳、球类、体操、武术等形式多样的体育锻炼,而不必受到过多的限制。中学生锻炼的重点有两方面,一是培养中学生参加锻炼的兴趣和习惯,二是全面提高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如:力量、柔韧、协调、平衡、肌肉耐力、心肺机能,而不是过早的发展某种专项技术。兴趣和习惯是终身坚持体育活动的基础,全面的身体素质是进一步提高运动成绩的保障。而且,中学生参加锻炼的种类越多,身体的发展就越全面,身体的协调性就越好,成动作时就越轻松自如,而且,还有利于学习掌握新动作、新技能。

(二)持续的时间

中学生神经系统的特点是兴奋过程占优势并容易扩散,随着年龄的增长,抑制过程逐渐发展,最后兴奋和抑制达到均衡。儿童时,表现为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因此,中学生进行锻炼时,每种活动持续的时间不宜过长,强度不宜过大,中学生体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做到多样化和经常变换,防止单一的内容。锻炼的持续的时间因逐渐延长。

(三)运动量、运动强度

中学生的每搏输出量和每分输出量的绝对值比成年人少,但其相对值(以每公斤体重计算)比成人大,年龄越小相对值越大。这就保证了在发育过程中因身体代谢旺盛所需的氧供应。这个特点说明了中学生的心脏能适应短时期紧张的体育活动。

中学生呼吸器官组织娇嫩,呼吸道粘膜容易损伤。肺组织中弹力纤维较少,肺间质多,血管丰富。肺的含血量较多,而含气量较少。呼吸肌发育较弱,胸廓较小,肺活量较小,体育活动中主要靠加速呼吸频率来增大肺通气量。

因此,中学生进行训练时,时间不宜过长,强度不宜过大,运动持续的时间及运动的强度要逐渐增加,同时,应指导中学生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呼吸时要强调加深呼吸的幅度,而不是增加呼吸的频率,并注意与运动的频率(如跑步的频率)配合,以促进呼吸器官的发育。

(四)每周锻炼的次数

中学生的肌肉较易疲劳,但恢复较快,因此,每周锻炼的次数可较多,如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均可。

(五)锻炼时的注意事项

1、体育运动要根据中学生的年龄和性别特点,进行合理的组织和安排,以促进身体和智力的健康发育。

2、中学生进行运动训练持续的时间不宜过长,运动量要适当,不应超过身体的负担能力。

3、不应过早地让中学生进行专项训练。如果进行早期专项训练则要通过合理的选材,在严格的医务监督下进行。不应过早或过急地要求中学生出现好成绩,也不应让儿童少年过多地参加正式比赛。

4、在进行力量练习时,应注意以下两点:第一,负荷不宜过重,并应尽可能减少憋气动作,以避免胸内压过高,而使心肌过早增厚,而影响心腔的发育。第二,中学生屈肌的力量较伸肌的力量强,因而要加强伸肌的发展,以保持伸肌屈肌间的平衡,以防止驼背的发生。

5、中学生参加运动锻炼,应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并要有足够的营养和能量。

6、中学生体育运动使用运动器械的大小、重量要符合其身体发育特点。

7、中学生的训练要和卫生教育结合起来,不仅培养他们具有健全的体魄,同时培养良好的个人和公共卫生习惯。

中考体育范文3

摘 要 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加试”是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重要措施,是促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高基础教育的重要手段。中考“体育加试”对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都产生了积极作用,但同时在体育教学中也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如何在提高“体育加试”应试分数的同时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如何衡量两者之间的关系;是长期困扰广大体育教师的问题。

关键词 中招 体育加试 体育课教学

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加试”制度的实施是全社会教育主管部门、体育工作者长期探索、努力的结果,贯彻、落实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树立学校体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体育加试”不是目的,它是一种“育人考试”。它的根本目的是要从制度上解决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是实现学生身心健康的一种手段。

一、中考“体育加试”的作用

(一)“体育加试”对学生的促进作用

“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生的体质依赖于运动技能的进步和提高,学生学习运动技能是为了学生明天的健康。许多研究表明,经常从事体育锻炼的青少年,其身高、体重以及其它身体形态学指标均比不经常锻炼的群体要明显改善。“体育加试”激发了学生积极锻炼身体的自觉性,触动了学生的运动参与,增强了学生的运动技能的提高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促进了学生肌体和内脏器官的发展。

(二)中考体育加试,对提高体育与健康课教学质量的作用

体育加试没有及格与不及格的界限,学生经过努力所得到的成绩,无论得分多少都记入升学考试总分,这是现今教育改革形式的评价体系,可以调动每位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认真上好体育与健康课。由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上体育与健康课的现象,转变为学生不仅喜欢体育更喜欢上体育与健康课。“体育加试”也同时增强了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教师和学生的相互促进,相互影响,促进了学生更好的学,教师更好的教。这样就大大提高了体育与健康课的质量。

二、中考“体育加试”对体育教学的影响

不可否认,既然存在升学考试,就伴随有追求升学率的问题,就需要提高考试科目的成绩。因此,在学校利益和个人利益的驱使下,加上有些地方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考试项目和方法的设置上缺乏系统和变化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一些初级中学的体育教学中就出现了一切教学围绕考试项目进行,考什么,教什么,练什么的现象。虽然,学生的考试项目成绩是提高了,但健康素质、锻炼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不见长进。更有甚者,有些教师从初一年级开始,就把体育课变成单纯的素质训练课,极大地影响了学生“三基”的掌握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显然这种“应试体育”教学人为地造成了初中体育教学的脱节,使得初中体育教学成了“偿债”式教学,不但有悖于学校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也不利于提高体育教师的思想素质和教学业务水平。

三、体育加试后初中体育教学中出现问题的原因

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由于社会效应与经济利益的驱使,学校方面仍受片面追求率思想的影响,许多学校针对中考体育加试制定了相应的硬性指标和奖励制度,增加了体育教师的压力。其二、,部分学校特别是农村初中体育设施不完善,加上体育教师缺乏教改意识,体育教学的随意性很大。其三,有些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考试项目及方法的设置上,只考虑了考试的可操作性,把评价目标只建立在素质测试上,忽视了体育的指导性与科学性以及学生体育知识技能的学习,忽视了考试应对体育教学起促进作用的目的。

四、如何解决体育加试与体育教学的矛盾

(一)加强宣传教育工作,使学校、社会都理解“体育加试”本身不是目的,更不是以此作为选择和淘汰学生的手段。它是一种育人考试,它的根本目的是要从制度上解决学生坚持体育锻炼的问题。有助于学生把“到操场上、到阳光下,到大自然中去陶冶身心”活动落实到实处。促使学校,家庭共同来重视学生体质和健康问题,促进教育方针的全面落实。

(二)加强体育教师的思想教育工作与业务培训。要求体育教师以终身体育教育思想为指导,从实际出发,从学校体育所要培养学生的规模、层次考试,站在提高学校体育整体效益的高度。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先以落实大纲为主线,同时兼顾中考项目,有计划地把中考项目和大纲要求的教材内容结合起来搞好教学工作。使学生通过体育和其他锻炼身心得到全面发展,从而实现终身体育的教育目的。

(三)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出发,针对出现的问题,因地制宜,完善考试办法。在考试项目的设置上应考虑减少学生个体发展差异所造成的差距,建立考试题库,同时在文化考试中,可在某门课程上,设置一定比例的体育基础知识

参考文献:

[1] 郭峥.从“中招”体育加试谈初中体育教学[J].安徽体育科技.2000.

[2] 刘芳,等.教师观念的转变与更新[M].教育部师范教育司.

中考体育范文4

经过几天来的认真分析和总结,我认为问题主要在于自身在课堂教学和教学管理中存在一些可以避免而没有避免的问题:

一、教材钻研不够透彻,没有正确把握课程改革的精神。

在平时的工作中没有注重教材的钻研以至于对教材比较生疏、对教材上的重点和难点的把握不到位。与老教师之间缺少交流,听老教师的课偏少,在处理课堂中出现的问题上与老教师缺少交流。课后没有认真进行总结,致使问题不能妥善解决。在新课程改革中没有深刻体会课改精神,没能把课改与课堂实践结合起来,导致课堂教学与中考脱节。

二、对学生学情分析太主观,对学生估计过高,没能正确认识学生的实际情况。

在平时的备课中对学生的学情分析不够深入,把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技能以及学生的自觉性估计过高。在没有准确分析学生情况下制定的教学计划与实际情况出入较大,造成了以“我”为主,而弱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课堂管理不严,布置的教学任务不能有效完成。

在平时的教学中对课堂的常规管理不够严格,学生在练习时没有按要求进行练习而没有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正,造成部分学生养成了在练习中偷懒的不良习惯。例如在跳绳项目中就有部分学生相互的虚报个数,在发现之后虽然处理了,但是效果不是很好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因此也就造成有10%左右的学生没有达到中考满分的要求。

四、思想上没有足够的重视,发现问题没有及时妥善的解决。

这些学生是我一手带起来的,认为在考试中因该没有什么问题,在思想上有所松懈,在课堂上也就要求不够严格。对于学生在课堂上练习的成绩没有认真的去分析其真实性和可靠性,盲目的相信学生。造成有一部分学生在练习中比较放松、练习不够认真和严肃。对问题学生没有足够的重视和抓牢,在课堂上影响了教学质量和课堂气氛。

五、对学生的选项和最后阶段的细节没有处理到位。

没有充分理解本次考试选项的含义。由于本次考试是学生选项,因此把过多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而学生有的对自己并不是很了解,在选项时就有跟样的现象。虽然与其分析了其中的利与弊,但是效果还是不理想。工作没有更深入,没有与其班主任和家长联系,造成有些学生选项不当而没能拿到满分。在后最阶段的指导上没有抓紧,对“边缘”学生的管理不够严格,练习的时间和次数没有得到保证。

六、与老教师之间沟通不够

本人第一次带毕业班在经验上有所不足,理应积极的向前辈们多多的学习和沟通,汲取更多有用的经验来指导课堂的教学。但实际上我在这方面做的还远远不够,对自己班级出现的问题没有及时与老教师进行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对现有的老教师资源没有有效的利用,俗话说的好“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七、与学生关系处理不够妥当

由于这届毕业班是我一手带起来的,感情上是比较好的。但在利用这种感情好的这方面没有做好,没能充分利用这种好感情来引导学生在学习上更进一步。反而造成在上课过程中不够严肃认真,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八、经验不足,与班主任、教导处缺少沟通。

中考体育范文5

变化一:体育分值高至6.7%

2017年体育考试分值占中考总分比例由2016年的6.1%提高至6.7%,提高中考体育分值比重,旨在引导更多中小学生积极锻炼。

据悉,2014年及以前,南昌市中考体育总分为20分;2015年,总分增至30分;2016年总分又提至40分。2017年起,“三大球”项目将以10分计入南昌中考体育总分,即体育科目总分将从今年满分40分提至50分。

变化二:增加选考项目

体育选考项目逐年增加,考试科目设置更加合理,学生也有了更多自主选择的机会。2017年,南昌中招把耐力跑列为必考项目,耐力跑这类的项目,各学校容易开展,对场地要求不高,能真正考验学生体质。

与此同时,把球类加入中考体育考试,是对孩子们多样化的体育爱好和体育特长的一种认可和鼓励。

变化三:体质逐年增强

南昌市2014年及以前执行自定义标准,评分标准远低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规定的初三学生的标准,因此成绩并不能准确反映当年学生真实身体素质。对比执行统一标准的2015到2016年,体考平均分的提高,反映参考学生的体质正在逐渐增强。

对中考体育总分的增加,南昌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两年中招体育考试改革效果明显,既促进了学校体育课的正常开展,又激励了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许多学校出现了下午第三节课学生集体练长跑的现象,有些学生早晚与家长一同锻炼,甚至还请体育家教传授技能。”

通过数据不难看出,中考改革后,学生身体素质提高了,身体的协调性增强了,精力更好了,还培养了终身热爱体育的意识。

对学校来说,不仅促进了学校体育运动设施的改善和发展,还促进了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体育教学科研的进步。

中考体育范文6

【中图分类号】G633.9

多年来为了更好地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文件精神,西宁市就针对学生体质下降问题把体育测试成绩满分30分计入学生中考总成绩中,引起了社会、学校、家长对学生身体健康状况和身体素质的重视。作为最基层的体育教育工作者,肩负着万人注目的历史使命。尤其是2013年西宁市的体育中考建立了标准化考点,引进体育测试管理系统,形成封闭管理、数码检录、全程监控的公平公正的体育中考运行机制,有效遏制体育中考违规作弊行为。为了让学生公平公正的竞争,为了让学生顺利升入自己理想的高中学校,作为体育教师应思考如何备战体育中考。

1.在体育教学管理上:体育教师在思想上必须高度重视,在初三年级第一学期开学初,应对初三全体学生组织一次较正规的模拟测试,针对学生的体质和运动能力状况进行较全面的摸底、分析。通过对各项技术的观察和运动成绩的综合分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所发现的问题设置目标。引领学生积极行动起来进行各个项目的有序训练。目标设置分:(1)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如1~2个月的教学与训练目标和一学期的目标。(2)容易目标和困难目标,如后抛实心球和50米跑的目标。(3)单项目标和综合目标,并指导学生在不同阶段完成各种目标的内容与目标达成情况的跟踪等等。笔者认为,当学生有了明确的目标,各项训练便有了努力方向,有了为早日实现目标的动力。

2.在学生的思想上:采取动机激励法,从中考的意义、体育中考的影响力,从人生的第一次挑战到人生的机遇、如何做人做事等方面给予激励。如:中考是人生中第一个重要阶梯,而中考体育是中考的第一个挑战,中考体育考好了,就为整个中考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为实现人生目标开了一个好头等等。笔者认为还应该经常这样勉励学生:“任何一个有理想、有志气的青少年,都应该勇敢面对挑战,勇于超越自我。”在思想教育过程中,对于不同类型情况的学生,笔者认为应分类进行心理激励的教育方法。如:运动成绩较好,性格外向的学生,为他(她)们设置较高的运动目标,使其在高悬某个目标的激励之下,发挥出更大的运动潜能,为全班做出榜样;对运动成绩较差的学生,则应当根据他(她)们的个人特质,分别采取鼓励、安慰、宽容、表扬等心理调节方法逐步提高其运动水平,让学生在训练中看到自己的一点一滴进步,逐步树立起自信心,决不能操之过急,欲速则不达。在每一个项目的训练中,测验后,给予学生积极评价,只要有点滴进步就及时给予肯定、表扬、赞美。增强学生自信,实现理想目标。

3.在教育教学的方法上:体育教师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心。笔者认为学生情绪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体育课的质量。田训练是枯燥的、艰苦的,如何让学生高高兴兴地接受较大强度的训练,应该成为备课的重要一环。调动情绪让学生笑着上课,以轻松的心态完成大强度的训练,以愉快的心情做放松整理,最终笑着下课。这样,学生既使面对大运动量的快速跑训练也不会畏惧和逃避,而是愿意配合教师积极投入,由于是自觉、积极的参加,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训练效果就会比较好,运动成绩也会呈稳步上升趋势;从而运动结束后的恢复也比较快,学生并不感到特别吃力。运动潜能也得到充分发挥,同时,为以后的训练继续保持热情创造了良好的心理条件,为中考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更高兴的是为终身进行体育锻炼奠定了基础。

4.在体育测试前的备考上:中考体育不但考验体育技能和身体素质,更是考验心理素质。因此,在考试之前心理素质的锻炼必不可少。首先要认识自我,对自己的成绩要有所了解,要有正确的定位,做到胸有成竹。其次通过情绪与压力测试,模拟真实压力情景,提供有效而实用的应对压力的方法,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压力,并教给学生适当放松的方法,使学生能够合理调节情绪,真正成为自己的主宰。另外如何动员、激发学生的心理状态再次触到最高的兴奋点是至关重要的,通过运动训练的“量”与“强度”调节学生的身体机能达到最佳状态。强调学生考试上场前作自我心理暗示,要求学生自己对自己说:“我是最优秀的!”,“别人行,我也行!”,最后还应注意平衡膳食、健康饮食和合适的运动着装等。

5.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进行个别辅导

体育课堂是体育教师的主要阵地,在不同的阶段应采取不同的策略,第一学期主要进行常规的教学,对所有的中考项目,逐项针对考试标准进行强化教学,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第二学期开始,则逐项进行拉网式梳理,关注的重点逐渐向后进生转移,在一遍又一遍的梳理中,进一步的向重点“困难户”倾斜。同时,利用体育课对那些素质、技能有问题的学生进行重点关注,并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其尽快达标。对于重点“困难户”,则利用给学生定训练任务、时常关心学生身体和成绩、鼓励学生树立信心、定期测试等方法对其进行点对点的辅导,力争每一位学生都有进步,获得理想成绩。

中考体育范文7

关键词: 中学体育考试 考试改革 完善建议

1.前言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基础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校体育改革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学校体育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等方面改革相比,体育考核方面的改革显得滞后,体育考核的内容、形式等均落后于教学的改革,而体育考核与体育教学关系密切,体育考核的滞后对体育教学改革有一定的消极影响。加强对体育考核考核的调查研究,探索适合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的中学体育考核方法体系,是深化学校体育改革的需要。

2.学校体育考试改革的背景

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我国大、中、小学生各年龄组肺活量水平继续呈下降趋势体能素质持续下降,体能素质中的速度素质和力量素质连续10年下降,而耐力素质则连续20余年下降,超重和肥胖学生比例较高的状况一直未能根本改变,中小学学生的视力不良率仍居高不下。

2007年5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要求学校体育工作要“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坚持不懈地推动青少年体育运动的发展,不断提高青少年乃至全民族的健康素质。把健康素质作为评价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加快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考试评价制度,发挥其对增强青少年体质的积极导向作用”。同时,阳光体育运动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达标争优、强健体魄”为目标,要求用3年左右的时间,使85%以上的学生能够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等级以上;每个学生至少掌握两项体育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可见,如何增进学生的体质健康已经成为了学校体育发展的核心目标之一,是学校体育考核改革的背景和重要依据。

体育考核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不仅是检查学生体育学习效果的方法,而且涉及如何通过体育考核促进学生的体育参与,进而发挥体育考核对学生的积极影响作用。因此,应改革体育考试中与深化改革需求不相适应的内容方法,充分发挥体育考核的激励性、导向性,通过体育考核评价方法改革为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发挥促进作用。

3.当前中学体育考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体育考试内容不够合理

当前的中学体育考核内容体现出明显的重复特征,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是主要测试内容,很多测试项目从小学到初中、高中一直都是考试内容,许多内容与学生的身心阶段特点存在着一定的不适应,忽视了学生的不同年龄和生长发育及心理发展水平、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发展变化和差异。同时,现行中学体育考试以运动技术为中心的体育考核内容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的形成也存在着衔接不够的问题。中学阶段是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中学体育考核主要以运动技术和技术达标作为内容显然不利于学生体育兴趣和能力的培养,因此难以更好地、全面地评价学生的体育学习效果。

3.2考试以终结性评价为主

当前的中学考试以终结性评价为主,考试项目、内容在考试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但终结性考试缺乏对学习过程的有效评价,难以充分反映出对学生体育学习态度、课外体育锻炼和通过锻炼后的进步情况评价。学生体育运动的结果只是体育考试测试目的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才是更重要的目的。学生的身体状况得不到全面反映,容易挫伤学生体育参与的积极性。注重学生体育进步的幅度应该成为体育考试改革注重的重要方面。注重体育考试对学生提高幅度就是对学生参与和努力结果的肯定,因此,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同等重要,应运用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

3.3考核的静态特征

当前的中学体育考试依据学期或学段,从达标测试或技能测试角度对学生进行考评、等级划分。这样的考核有着明显的静态考核的特征,学生只能依据确定的考试形式内容,在确定的时间进行考核,即以某一时期学生对某一项运动技术的掌握和技术达标,评定的学生体育课学习成绩,考试对学生学习状况的衡量也只是依据考试临场的状况,这种静态特征的考试忽视了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的全面状况和努力与进步的程度,难以起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作用。

3.4难以反映学生的客观差异

学生的差异是客观的,每个学生的身体状况、体育基础都存在客观差异,而当前中学体育内容与方法和考试标准均体现出严格的标准、统一特征,并不能对不同体育基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进步程度进行客观反映。因此,如果体育考试不能与不同体育基础、身体素质学生的体育学习状况进行结合,对学生激发体育兴趣和自主参加体育锻炼都将产生负面影响,极大地影响学生学习体育的热情和兴趣。

4.对深化中学体育考试改革的思考

4.1建立动态考核评价体系

动态考核评价能够培养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能力,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为终身体育锻炼打下坚实基础。动态考核可以弥补传统考试中一次考试决定成绩的不足,在操作中将考试与学生的平常学习结合起来,不再把考试局限于学期、学年的结束这一时期,可以依据平时体育学习的项目内容,将考试分布于不同的学习阶段和学习内容之中,并与学期、学年结束时的考核结合,合理评定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进步程度。同时,动态考试也可以变一次考试决定成绩为多次考试选择最优成绩的方法,对考试中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再进行一次或多次测试,促进学生努力,测出每个同学的最好成绩,最终使每名学生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较满意的结果,从而真正促进全体同学的体育参与和进步。

4.2探索差别化考核方法

差别化考核的涵义即考核标准可因人而异,应尝试对个体差异较大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考核标准的方法。学生遗传基础和身体素质、体育基础状况都存在着一定的先天客观差异,如果考核不能结合这些因素,就会对学生的体育兴趣和体育能力培养都有负面影响。因此,差别化考核首先是弱化基础身体素质的考试比重。在此基础上,采取增加不同的测试内容供学生自主选择等方法,尽可能使得考试能结合学生的差别状况。同时,差别化考核增加过程评价的比重,将学生的出勤、上课的态度和学生的进步程度纳入评价体系,特别注重学生通过学习和锻炼后的进步情况,最大限度通过考核激励学生不断超越自我。

4.3将考核与课外体育锻炼相结合

将考核与课外体育锻炼进行结合。采取他评与自评相结合的办法给分,全面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学校体育应以课外体育锻炼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参与性和自觉性。将考核的内容方法延伸至课外体育活动中,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时间自主选择运动项目内容,在更多的体育锻炼中,既培养自己喜爱的活动兴趣,又提高体育能力,为考核奠定扎实的基础。

5.结语

体育考核与评价方法的改革是体育教学改革中的关键,它的确立与运用将牵动着体育教学改革,直接涉及中学学校体育教学、课外体育等各个方面。完善中学的体育考试改革内容方法,对于通过考试改革,促进学生的自主体育参与和促进体质健康水平均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S].教体艺[2006]6号.

[2]谢维和.素质教育的两种取向及其选择[N].中国教育报,2005-12-12.

[3]王锐,王宗平.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诠释与探究[J].体育学刊,2004,11,(3).

中考体育范文8

初中体育考试测试项目报名表(调研,非正式)

根据学生的报名情况可以看出:

1、男生的测试项目主要在:1000米、台阶试验、掷实心球、引体向上、50米跑、立定跳远、握力体重指数,篮球运球、足球运球和排球垫球人数少。建议像篮球运球、足球运球和排球垫球报名人数极少的项目可以不设置,可以节约监考教师及考试费用。

2、女生的测试项目主要集中在:800米、台阶试验、仰卧起坐、立定跳远、跳绳,握力体重指数、掷实心球、篮球运球、足球运球和排球垫球人数少。建议像篮球运球、足球运球和排球垫球报名人数极少的项目可以不设置。

3、与往年考试相比,跳绳、台阶测试、50米跑、坐位体前屈可以适当增加进去,可以给某些学生更多的选择机会,以便提高体育成绩。

二、考试时间测算

我县共有学生8000人,男生4500人,女生3500人,如果像往年考试的方法,男、女生分2组进行考试,在加上身高标准体重、肺活量体重指数测量,预测需要10天的时间。

三、考试费用测算

1、监考教师坐车费用:800元/天。

2、监考费:每人30元/天,一天需要60×30=1800元。

3、中午监考教师用餐费用每人20元,需要1200元。

4、体育器材费用:1200元。

一天考试结束,需要花费大约5000元,十天则需要5万元。

四、建议方案:

1、加强考场制度管理

测试前,要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台科学、严密、务实的一套制度,对监考人员的严格管理和考场纪律的严格要求。对于学生可以使用可以用先进的仪器对学生进行身份的确定(如面部识别仪、指纹仪等),坚决杜绝、弄虚作假行为。

2、调整体育中考分值和评分标准

按照国家教育部以及各地教育部门的规定,我市体育中考有60分计入中考总分成绩,其中有30分平时成绩,30分中考测试成绩。由于分数的限制,使测试内容安排的灵活度降低,而难以施展。各地结合本地实际,对分值进行调整,目的就是为了更有利于学校体育的发展,让更多的人参与体育、关心体育。试想将体育分定为10分,有多少学校给予重视;将体育分定为100分,那又有多少学校重视?两者存在的问题不言自明。对新调整分值的计算,可以在各测试项目进行相应的调整。

3、取消有损公平的平时分、合格分

为了促进学生积极参加平时的体育锻炼,有利于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综合评价,有些地区在体育考试内容中留出了空间,开设了“平时分”、“合格分”,由体育教师和校长打分签字,因为事关“升学”,打低打高都有顾虑,加上因为升学率和关系网的多种因素,对学校和体育教师其实是种压力。实际上“平时分”的设立本身是一种错误,就平时分的评分标准,也是抽象、模糊的,具有较强的人为因素(如关系好、亲朋好友的子女等),平时分的“天平”难以平衡。取消“平时分”,令考试更为科学、透明,对广大学生来说更公平、更公正。

4、体育考试项目的设置

目前,全国体育中考项目基本以体能类居多,此项目具有技术动作相对简单,并表现为周期性的多次重复。而简单的重复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也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而终身体育是需要一定技能来保障的。众所周知,我们在实践原《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过程中,就遇到过许多这样的例子,有些男生测引体向上,一个都做不了,而他们选择同类项目中的掷实心球,大都可以拿到及格,甚至满分。新课程其中一个基本理念提倡注重学生个体差异,作为中考体育重中之重的考试项目设置,应该让学生拥有充分的自,可以让学生挑选适合自己的项目进行测试,设置项目趋向于科学化、合理化和人性化。

5、继续照顾特殊生

学校教育就要面向全体学生,平等民主地对待学生,不能歧视任何学生,哪怕是有的学生有生理或者心理的残疾。我们有必要对“特殊生”进行适当地照顾。如因病(慢性病、疾病、突发事故受伤)、身体发育异常(如侏儒症、肥胖症、畸形)和丧失运动能力的残疾学生,可持相关有效证明,按要求给分计入中考总分。

6、考试时间

考试的时间最好在4月20日前完成,原因一是学校早早就开始训练时间久了学生就会现厌倦心理,二是影响了文化课的整体一练复习的进度。

五、问题与思考

对于考试项目,如篮球与足球运球绕杆项目,设定几根杆?间距多少米?总距离多少米?以及如何保持体育测试的延续性和可操作性?

中考体育范文9

1.提前做好对家长、学生的宣传教育工作,力求学校的重视

首先要通过家长会、短信平台以及致家长一封信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调动家长的积极性,重视学生的体育成绩。

其次要加强对学生的宣传和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其从思想上重视体育中考,并指出体育中考是中考的第一仗,这样他们才会认真上好每一节体育课,自觉利用课外时间进行刻苦锻炼,敢于去战胜困难,取得良好的成绩。

最后,要加强与学校领导的沟通,引起学校的重视。保证教学时间,协调好各科老师,保证体育训练时间,不厚此薄彼,把体育也纳入主课的教学奖惩制度内,一起取得考生中考成绩的辉煌。

2.要抓好初一、初二阶段的教学

我市近几年的体育中考分为过程评价和体育考试两部分组成,加上了初一初二的体育课和体育达标成绩的过程评价成绩,这就对初一初二的教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初一、初二教学阶段,要根据新课标的精神,结合本校场地设备情况以及学生的身体素质基础,将体育中考的必考、选考项目按循环式或螺旋式的顺序科学地安排到每一个学期中。如将考试项目分成一般素质练习(各种短距离跑、中长距离跑、立定跳远、俯卧撑等)和一般技术技能练习(如一分钟跳绳、仰卧起坐、投实心球、篮球等)安排到各学期中,制定目标,每学期加强考核,并把考核成绩加入到期末考试总分中进行评价,以此来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练习,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以及各项技能技巧,为初三体育中考奠定基础。

3.要指导学生处理好文化课与体育训练的关系

抓好中考备考要主动与科任老师协调,合理安排训练与文化课学习,不占用文化课学习的时间和学生必要的休息时间。与科任老师一道经常督促学生的文化课学习,主动与班主任配合,保证学生体育和文化课成绩同时提高。

4.要科学地安排初三阶段的体育教学与训练

4.1抓好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对初三教学进行分层教学。为了全面的提高学生的运动成绩,初三阶段教学应采用分层教学,将学生根据运动项目、身体素质、运动兴趣、性别等分成培优组、平行组、补差组、男女生组以及各个项目组等,制定每阶段的训练计划、目标,逐步提高成绩。

在课堂上采用先集体教学后分组教学的方法。可利用集体教学的时间,向学生介绍考核项目的考试方法和规则,把每个项目的特点和相关素质要求介绍给学生;在学生练习选项时采用分组教学法,指定小组长负责,教师在几个项目中巡回指导,发现错误立即纠正;在临考前的一段时间内,课堂教学形式可更加灵活多样,当安排的教学内容部分学生能保证拿满分了,就不必要还是一刀切,浪费时间了,可以让这部分学生自我补差。

4.2抓好考前的强化训练。上学期安排2个月的时间,利用课间操和下午放学后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必考和选项的强化训练,对提高学生的成绩有显著地效果。

4.2.1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按照考试项目进行训练。

4.2.2在实施训练的过程中合理的安排强度和量,科学地制定训练内容和措施。例如1000米跑,它是一种有氧供能跑完全程的极限强度项目,既要求学生的一定速度,又要考验学生的耐力,因此,在训练中要合理地安排技术训练和身体素质训练,抓好学生的专项力量训练和发展速度的训练,提高学生的速度耐力和无氧耐力等;训练时着重强化细节,纠正学生易犯错误,提高学生完成动作的有效性。

4.2.3注意学生的营养和恢复,防止运动损伤发生。没有恢复就没有成绩的提高,因此教师一定要高度重视学生训练后的恢复性练习,每次训练课结束要及时,全面地恢复,并指导帮助学生完成放松练习动作。

另外,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合理设计学生的运动强度和量,既保证运动量能起到最佳的锻炼效果,要不能造成学生的过度疲劳,可通过观察法、测脉搏等把握合理的运动量,防止学生因过度疲劳而造成学生运动损伤,影响学生的文化成绩学习和训练。

5.要注意学生的心理素质培训,强化考前的心理辅导和场地适应

5.1抓好平日的心理辅导:心理素质是运动场上的灵魂,没有好的心理素质就没有学生在考场上的良好发挥。学生一般心理素质不稳定,比赛经验少,自信心不足,因此要经常和学生谈心,使其提高自信心,增强求胜的欲望和不服输的精神。

5.2抓好考前的心理疏导:教师要把考试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提前想到,要有应急预案,要教会学生,对那些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要鼓励他们。

5.3抓好考前的模拟考试,实地练习。很多考生只习惯于在本学校熟悉的场地上进行训练或比赛,外出机会很少,到新的环境下对空间、场地、器械等总是感到极度不适,导致竞技状态差,考试不能正常发挥水平。因此,老师要想方设法带考生到不同的场地最好是比赛场地进行模拟测验,从检录、入场、测验到成绩的当场公布等整个过程严格按中考要求设计,使考生似在真实气氛下进行测验,以培养学生适应环境及在新环境下同陌生选手竞争而发挥正常水平的能力。

中考体育范文10

一、加强思想教育,端正学生“重智轻体”的错误观念

由于体育曾长期被当作“副科”看待,目前不少学生仍然对体育存在偏见,认为体育学与不学、学得好与不好无关紧要,只要把文化课学好就行。一些文化学习上的尖子生甚至还嘲笑体育好的同学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这些错误思想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因此,提高体育教学质量,首先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纠正学生的错误观念,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

在具体手段上,教师既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向学生宣传有关政策、规定,讲清道理,疏通思想,又可以通过举办体育讲座、专题展览等形式宣传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和意义;既可以选用伟人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故事,又可以选用历届学生乃至在校学生学习体育的典型事例生动形象地进行教育,端正学生的思想认识,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还可以借助班主任、家长的影响力,从侧面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以达到良好的效果。

学生一旦端正了思想,明确了目的,学习的态度一定会积极起来,学习效率自然会明显提高。

二、合理地安排运动负荷

运动负荷的合理安排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在备课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性别及体育基础等因素,科学地安排运动负荷。如初三年级的实心球运动量安排如下:1.安排学生双手各握一球做扩胸运动;2.双手持球做腹背运动;3.双手持球做体侧运动;4.双手持球做下蹲起;5.徒手练习投掷实心球的动作要领;6.持球练习投掷实心球动作;7.制定目标进行投掷;8.目标检测练习。在课堂教学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反映,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适当地调整运动负荷;对个别特殊学生教师亦可作特别的安排,尽可能地让所有同学都承受最合理的运动负荷,从而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

三、改进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体育课上,同学们常常对单调的练习感到厌烦,影响了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备课中应在改进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上多花点心思,让体育课堂充满快乐,让学生保持积极、兴奋的学习状态。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尝试采用以下教学手段:1.小组式教学。这是目前比较流行的教学组织形式,也是深受学生欢迎的形式。这种教学方式更加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更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往往更加兴奋,积极性更高。2.游戏式教学。游戏式教学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形式,它不但能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让学生享受快乐,放松身心,提高对体育课的兴趣,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3.竞赛式教学。学生普遍有好胜的特点,竞赛式教学就是充分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竞赛的氛围往往是激烈的、紧张的,学生在这样的气氛中学习会更加积极主动。学生要取得成功,就必须努力地投入练习,这必然会带来更好的学习效果。

新颖、有趣、科学的教学手段还有许多,只要我们多钻研、多学习、多探索,就一定会让体育课堂越来越生动有趣,让学生的兴趣越来越浓,积极性越来越高。

四、与丰富多彩的活动相结合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和江苏省教育新政的大力实施,学生课外活动的时间大大增加,课外活动的内容也日益丰富。体育教学应充分抓住这个机遇,让课外体育活动成为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1.与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相结合

由于课堂体育教学活动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有些学生在课堂上不能完全掌握有关技能或实现锻炼的目的,因此,课外体育兴趣小组就成为课堂教学有效的补充。教育新政实施以来,学生拥有了更多的可以自由支配的课外时间,这为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学生在兴趣小组活动中既可以参与自己喜爱的体育活动,又可以针对自己的不足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对提高体育成绩,增强身体素质有很大的帮助。

2.与阳光体育活动相结合

阳光体育的目的就是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我校充分利用阳光体育活动的机会,结合中考项目安排了具体的活动内容。初三年级大课间活动安排为:周一、周三、周五,广播操和男生1000m、女生800m;周二、周四,五步拳和男生1000m、女生800m。第8课的活动安排如下表:

中考体育与阳光体育运动起着相互促进的作用,中考体育推动着阳光体育的全面开花,阳光体育促进了中考体育质量的不断提高。

3.与各级各类体育竞赛相结合

各级各类的体育竞赛活动十分常见,几乎每个学期都有。然而,在一般情况下,体育竞赛尤其是校级以上的体育竞赛,参加的学生却很少,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好像与自己毫无关系。体育教师要充分利用竞赛这一丰富的资源来加强体育教学。比如,借助体育竞赛的机会,发动学生广泛参与训练,举行较大范围的选拔比赛,让更多的学生在体育竞赛的浓烈氛围的感染下参与到如火如荼的锻炼中来。竞赛的氛围和求胜的欲望会让学生的锻炼积极性更高,效果更好。学校也可以因地制宜,举行多种形式的小型的体育竞赛活动,让更多的学生不仅在竞赛中提高体育成绩,而且锻炼身体,磨炼意志。

中考体育范文11

1、中考体育项目:2010年的体育考试,男女生各进行三个项目的考试,包括两项必考项目和一项限选项目。

2、男生的必考项目为1000米和篮球绕标志物20米往返运球,限选项目为单杠引体向上或投掷实心球。

3、女生的必考项目为800米和篮球绕标志物20米往返运球,限选项目为仰卧起坐或投掷实心球。考生可以从限选项目中选择一项。现场体育考试各单项成绩满分为10分,3个项目共计30分。

(来源:文章屋网 )

中考体育范文12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学现状;教学建议

一、我国中学体育教学现状

1.缺乏科学的教学体系

我国中学体育教学工作缺乏科学的教育体系,体育课堂基本就是教师带领学生跑几圈之后就以自由活动为主,这样的体育教学模式无法真正地实现锻炼的目的,这种不完善、不科学的教学体系无法让学生感受到运动的快乐和乐趣,也无法让学生体会到锻炼身体的意义。科学有效的教学体系能改变以上问题,还可以培养学生热爱体育运动的习惯和认识,因此,建立科学有效的体育教育系统是目前中学体育教育中的首要任务。

2.教师主观认识不到位

在应试教育为主的教学模式下,成绩俨然成为评价学生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这使得学生和教师在潜意识中都认为学习文化知识是教育的全部意义,而体育课程是完全没有必要存在的课程,甚至是浪费时间和精力的课程。这样的想法是完全错误的。

教师作为处于主导地位的教育者,如果没有认识到体育课的重要性,对整个课堂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不但无法起到好的带头作用,而且会误导学生对体育课程的看法。在当今的教育体制下,人们对于就业、人才、价值等评价标准不够全面客观,就业制度和用人制度的不合理也让“文凭”成为众人唯一看重的东西,体育教学在这些客观因素面前显得尤为多余,自然无法得到应有的重视,要改变这一观念,需要整个社会由上至下发生彻底的变革,这样才能重新审视体育在整个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3.家庭教育对于学生思想的误导

传统家庭中的父母通常处于一个误区――学习就是一切。许多学生都被父母告知学习才是重要的,甚至有的认为日常的体育锻炼是不务正业的贪玩。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可以理解,出发点也是为了孩子着想,但在这种无形的教育中,学生往往会接受“只有成绩好才是最重要的”这样一个理念。这种陈旧的理念会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给学生带来压力的同时,剥夺了他们进行正常体育活动的权利,这样他们也就无法享受到更多的生活乐趣。由于身心得不到锻炼,且长期处于努力提高成绩的压力之下,长此以往,学生的身心发展会受到不良影响。因此,改变传统的家庭教育理念是改善我国中学体育教学现状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改善中学体育教学的建议

1.从政策上改变体育课程在整体教学中的地位

所有的教学工作者必须重新认识体育教学对学生整个人生的长期影响,改变对体育教学的认识,这样才是从根本上改变体育教学现状的方法。

2.制订科学有效的体育教学体系

科学有效的体育教学体系能够帮助教师很好地完成大纲中的要求,帮助学生完成各项体育锻炼的目标,并通过有趣的形式让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完成体育教学内容。

3.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

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决定了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和采取的教学方法是否行之有效。如果体育教师能够以现代的教学理论和最新的体育课程教材,以及最新的体育理论研究成果武装自己,就可以使自己成为受到学生喜爱和尊敬的教师,学生对教师的主观情绪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广受学生喜爱的教师进行体育课程教学,更有几率使得体育课堂成为调节心理健康、锻炼身体机能的地方。

4.优化教学方法

体育教学是为缓解学生压力、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而设立的课程,因此,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更应该致力于建立以“快乐”为主要气氛的课堂。充满乐趣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更充分地感受到运动所带来的快乐,在这种快乐的情绪下,学生更愿意继续进行体育活动,处于这种良性循环中的学生,无论是身体素质还是心理情绪,都会处在一种逐渐进步的状态之中。

三、结束语

体育锻炼是需要长期坚持的,在成长中树立这种优秀的习惯,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学生会不断感受到这种习惯所带来的好处。中学的体育教学是奠定个人身体素质和意识的关键时期,因此,教育者必须改变传统错误的观念,加强对体育教学的建设,以培养强壮的身体为起点为国家培养一个又一个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