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钢铁企业安全教育

钢铁企业安全教育

时间:2023-06-01 08:52:04

钢铁企业安全教育

钢铁企业安全教育范文1

关键词:新时期 国有企业 思想政治工作 挑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4(c)-0132-02

加强重视和不断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历来一直贯彻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作风,对于不同时期国有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经济结构转型和产品换代升级,生产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和岗位职能也日益展现为多样化的特征,职工的思维方式、行为意识和价值取向也都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都给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更多的新问题和新挑战。那么如何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卓有成效地开展呢?如何更深刻地彰显思想政治工作所带来的起色和优势呢?以下针对新时期下国有企业如何创新和挑战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考和新对策。

1 加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意义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也是建党多年来被广泛认可的重要组织工作方式,具有凝聚人心、统一思想和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巨大作用。自从建党以来,思想政治工作就与党的创建、成长、发展和壮大紧密结合在一起,贯穿了党建各项工作的整个过程,在各个历史时期发挥了无法替代的巨大作用。钢铁企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行业,作为主导型行业在我国重工业产业中占据了重要比重。综合分析,钢铁企业内部职工队伍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我国重工业乃至整个工业的整体效益,尤其对于我国工业发展和改革创新的未来前景具有重要影响。加强钢铁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卓有成效地开展,是提升钢铁行业核心竞争力的前提条件,同时也为我国企业改革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钢铁企业所面临的内外环境也发生了鲜明的变化,市场经济为钢铁企业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市场环境的激烈竞争也给钢铁企业带来了更为严峻的挑战。在市场环境激烈的竞争条件下,钢铁企业只有通过改革、兼并或重组的方式,才能从根本上真正提高钢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然而在企业改革、兼并和重组的过程中,居于各企业文化背景和职工思想意识形态的不同,改革、重组后的企业在各方面势必产生一定的分歧和冲突,倘若不能及时解决职工在认知习惯、思想理念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分歧,显然非常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国外各种个人享乐主义、自由散漫主义和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潮的侵入,对于钢铁企业职工的思想意识形态产生了重要影响,致使大部分员工意识形态模糊、价值观扭曲,以致于丧失了努力进取的工作积极性。这就需要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帮助员工定位思想意识形态,坚定科学的政治信仰,凝聚员工的主体力量,才能最大程度上提升我国钢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 分析当前我国钢铁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首先,无论是企业领导或是普通员工,对于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都缺乏正确认识,虽然在口头上强调注重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却没有在行动上大张旗鼓地实施,致使钢铁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仅流于形式,缺乏一定的实效性,甚至很多管理干部认为思想政治工作部门可有可无,而大大减少了此部门工作的财力和人力的投入力度,严重抑制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其次,随着内外环境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国有企业面临着更为严峻的考验,致使大部分企业都认为“生存”和“发展”才是第一要务的错误观点,而将思想政治工作置于可有可无的境地,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以及系统的考核与奖惩机制,导致思想政治工作整体上缺乏生机和活力。第三,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仅局限于全体职工,认为这项工作只是针对于最底层的员工加以开展的,忽视了对于领导管理层干部群体的教育和引导,致使整体思想政治工作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最后,大部分国有企业在推行思想政治工作中,仍一直沿用传统、固化的学习载体,无法适应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致使整体工作理论教育变得更加乏味,反而大大挫伤了员工努力进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新时期下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与对策

3.1 准确定位思想主旨,凝聚全体员工的主体力量

钢铁企业在确定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主题导引中,应将科学发展观定位为整体工作的思想主旨,依据企业的整体战略规划和不同阶段的根本任务,确定思想政治工作的整体方向,科学选择不同阶段宣传教育的主题,系统、全面地开展思想教育实践活动,利用思想主旨统一思想意识、利用实践活动推动企业的科学发展,真正制造出强大的社会舆论磁场,以实现主题、内容和行动的完全统一。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力量是全体员工,要汇集主体的全部力量,就需要全面加强思想工作的正确导引,凝聚力量的根基就是政治理论的强化学习、思想政治工作的不断创新,以及深入基层的生动实践。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中,应有效融合企业各个阶段的文化元素,实现企业文化理念与职工思想教育的高效融合,凭借思想政治工作这一宽阔、强大的平台,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规范得体的行为举动,全面提升他们的职业道德操守,将全体职工打造成一个无坚不摧的大队伍。

3.2 围绕“以人为本”为核心,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

党中央十六届三中全会在《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谐、全面与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推进民众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2]在钢铁企业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也应当如此,应坚持围绕“以人为本”为核心,推进职工个人思想理念与企业全面发展的高效融合,要顾全大局,更不能顾此失彼。以前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中,多是执行统一、规范的主体思想标准,对于教育对象都是统一对待,不能依据身份和岗位的区别分层次开展工作,导致整体工作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应紧密结合员工的实际情况,依据上级整体工作战略部署的要求,认真传达和开展工作,同时应依据员工不同的实况,实现具体工作的针对化,比如,可针对每位员工工作、生活中无法解决的各类问题,组织上派专人帮助解决;同时,对于性格迥异的不同员工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方式,比如,对于脾气直爽的员工,应选择开门见山的教育方式,对于性格内向的员工,则选择话题引导、开导谈心的方式,总之,思想政治工作只有做到因事而异、因时而异和因人而异,才能推进整体工作的有效开展。

3.3 不断丰富内容和形式,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思想政治工作实质上是一种人文化、人性化的工作,通过不同的教育形式让员工在思想上、意识上接受上级的指示,并依据组织的要求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并将这种思想化为自己的思想,最大化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推动自己积极投身于企业建设与发展中。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实施中,都是采取讲大课、作报告的集体培训形式,领导干部在大会上激情澎湃地大讲,下面员工们死气沉沉,这样根本无法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由此,新时期下钢铁企业必须紧密结合员工的实际情况和心理特征,依据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新思路,不断加强和改进工作的新举措和新办法,以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外延和内涵的最大化拓展。譬如,福建三明钢铁集团广泛采用三钢宣讲团做巡回报告宣讲、开辟“改善提案就在我们身边”专栏、举办“为人至诚为业至精”主题演讲、图片展览、影视播放和文体活动等形象生动、员工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实现了趣味性、科学性和思想性的全面统一,切实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还有,三钢集团还采取宣传文化网的平台,将企业文化、思政工作、媒体传真的内容上网给全公司的员工进行学习交流,印制三钢企业文化宣传教育手册,开展职工思想工作调研活动,以及召开研讨会、报告会等多样化的形式展开教育,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另外,随着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也可将QQ平台、手机短信、微信、E- mail和BBS论坛等运用于整体工作中,这样能极大提升员工参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积极性,而且真正提升了员工的综合素养。

3.4 强化实践活动,以切实提升员工的动手实践能力

倘若思想政治工作只是通过“上传下达”这种纸上谈兵的形式来开展,那么根本无法得到员工的积极支持和拥护,同时对于企业的发展毫无益处可言。事实上,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工作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一切思想工作都是为生产工作服务的。要实现企业生产效益的提升,需要努力工作、爱岗敬业和安全生产的有力依托,就拿安全生产来讲,要全面保证员工人身安全,还要保证企业各方面的安全运行,由此,大多数钢铁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全面加强安全教育工作,增强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明确员工的相关责任范畴,培养员工的安全操作能力,以及在生产过程中及时发现和消灭安全隐患等,这些都是企业为实现安全生产所开展的思想教育工作的环节。只有真正实现思想政治与生产环节的有机结合,生产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服务于生产工作,才能确保企业生产工作的安全运行和发展。此外,依据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需求,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加贴近员工生活实际和生产实际,确保思想政治工作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这样才能得到全体员工的大力支持和拥护,实现企业的顺利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总之,全面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对于钢铁企业面对激烈、复杂的市场竞争,积极应对各种变化莫测的经济现实,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由此,搞好思想政治工作任重而道远,这就需要钢铁企业明确战略发展目标,不断改革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确保整体工作卓有成效地开展,以真正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立足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张国义.新时期提升钢铁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途径探究[J].神州,2012(7):139-139.

[2] 刘茂宽.增强钢铁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途径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3(9):77-78.

[3] 王丽娜.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4(3):20-20.

钢铁企业安全教育范文2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消防安全管理水平;现状;特点;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98文献标识码: A

一、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

在当前的时展中,国有钢铁企业员工思想变化比较大,在企业员工的流动性上也呈现出比较强的趋势,这种情况对于国有钢铁企业的健康发展和消防安全工作是十分不利的,所以当前很多国有钢铁企业在思想政治工作中都比较重视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做好当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分析,不断提高对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推动我国国有钢铁企业的发展与壮大。通过我国政工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对当前国有钢铁企业政治思想工作现状的全面分析,总结得出:国有钢铁企业对于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员工在思想方面随着社会发展存在着很大变化,员工的个人素质也存在着诸多不足,这都对国有钢铁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造成巨大的阻碍,从而也影响了国有钢铁企业自身的健康发展。所以国有钢铁企业一定要对思想政治工作予以正确的认识,这样才能够更好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企业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国有钢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得国有钢铁企业能够在钢铁市场的严冬中处于相对优势地位,打赢当前的生存保卫战。

二、消防安全管理的概述

(一)消防安全管理

消防安全管理是指相关责任企业和单位,对具有火灾危险性的生产、储存和运输场所的消防安全的规章、制度、组织、设备、人员的管理,以预防火灾的发生、及能够有效控制初期火灾,最大限度减少火灾造成的职工伤亡和国家财产损失,保障企业安全发展和职工的根本利益。避免辛辛苦苦干十年,一场大火回到解放前的悲剧发生。

(二)消防安全管理的特点

1、预防性。国有钢铁企业重点消防单位与其他一般单位相比,如果发生火险、火灾,将直接对生产作业空间内的生命与财产造成巨大威胁。特别是企业办公楼、主控室和休息室等公用场所内通常聚集大量人员,其人员密度较高,尤其是在企业大型会议场所,在有限空间内会集聚较多的人群,若消防安全管理不到位,很容易酿成火灾进而造成群死群伤的恶性事故。而火灾事故引起的损失通常是事后的,这就要求消防安全管理一定要做好预防性措施,防控结合、预防为主,既要管理好事前的火灾防范,又能做到在火灾发生时及时进行人群疏散逃生与灭火,保障企业安全发展。

2、偶然性与必然性相依存。一方面,由于火灾受到生产工艺、作业环境、气温、气候等多种条件和因素的影响,其发生便具有较高的偶然性特点。因此在对企业消防安全管理进行设计时应当充分考虑偶然性因素,提高对防火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由于钢铁企业空间内包含着大量的人为因素,消防安全规章制度都需要在人的控制下才能发挥作用,若不能完善和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则消防安全隐患就不能及时发现和整改,从而使火灾从偶然性变成必然性。因此在企业消防安全管理设计中应当加强人为因素的管控,综合分析企业空间内的各项主观和客观因素,提高对人员的控制水平和能力。

3、变迁性。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消防安全管理的内容、内涵、主体与方法等也都会逐步演变,若仍坚持传统的管理模式与内容,消防安全管理则难以满足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也就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现代经济活动不断发展与深化的条件下,企业消防安全管理一方面需要政府的基础服务措施,另一方面则需要依靠全体员工的责任意识、消防意识和能力提供保障,由此才能不断提高企业消防安全管理能力。

三、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措施

(一)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人是社会一切目标的根本,也是达到目标的动力资源。同样,员工是现代钢铁企业发展的根本,也是现代钢铁企业发展的力量之源。作为政工干部,首先,要系统的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思想,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在新的历史时期,特别要深入学习党的十精神和新,学习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出的八项规定和六项禁令,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积极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用以人为本的思想去践行思想政治工作。如果政工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与时俱进,用新理论、新观点有针对性地答惑解疑,作群众思想教育工作,就很难使群众信服。这就需要政工干部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

(二)对于现代国有钢铁企业的管理者来讲,要积极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首先,要建立奖励和激励制度,要正确看待思想政治工作,正确认识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工作性质和重要性,要把那些工作积极、埋头奉献、不计得失的思想政治工作人才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其次,要对员工在生活上关心,在工作上关注,适当提高工作人员的待遇标准,勤于与工作人员沟通交流,改善他们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进一步激发他们投身工作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意识,提升工作活力,推动和谐创建,在维护员工权益、员工培训、丰富员工文化生活等方面取得进一步成效,为国有钢铁企业发展更好的履行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职责。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最重要的是要坚持长期进行,其效果的发挥需要一定的过程,在现阶段,企业改革进程逐步加快,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同时,要提高对管理层竞争意识的培养,将市场竞争意识灌输到思想政治的教育工作中去。

(三)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变化,企业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制度要进一步完善,根据时代的发展,拓宽工作人员的思路,改变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企业应该拓宽员工的思维,帮助他们创新思路。加强培养员工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为企业后续的建设和发展提出合理的计划和方案,并且在企业生产和经营的全过程历中,力求确思想政治工作组织和机构得到不断的完善,增强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思想政治水准、加强基础思想知识的培训和教育。以现代化的科学理念和思想方式,掌握市场环境变化的方向和趋势,以正确的思想观念为工作的主要导向,明确后续工作开展的重点。

四、提高消防安全管理水平的措施

(一)企业消防安全管理科学化和规范化

1、用火用电安全管理

坚持“谁动火、谁负责、先申请、批准后动火”的原则,严格执行“三不用火”,即没有经批准的用火作业许可证不动火、用火监护人不在现场不动火、防火措施不落实不动火。

2、火灾隐患整改管理

坚持“隐患查不清不放过、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不彻底整改不放过”的原则,规范“‘查、排、防’三位一体”消防安全监督检查现场管理程序。

3、防火巡查、检查管理

消防检查工作包括:查思想、查制度、查措施、查责任、查隐患。检查形式包括:定期性消防检查、综合性消防检查、专业性消防检查、季节性消防检查和节日消防检查。

检查的内容包括(1)用火、用电使用记录、违章违制情况;(2)电气设备、线路、照明(应急事故照明)、自动报警、灭火系统、煤气管路日常检查记录情况;(3)火灾隐患整改情况以及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4)生产区域消防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水源、消防供水管道、消火栓以及配套消防安全标志、指示标志等维护保养情况;(5)重点工种人员以及其它人员消防知识教育培训考核以及具体掌握和使用操作情况;(6)消防灭火应急疏散、逃生事故应急预案制定、实施、消防演练程序实施记录和演练后的总结、评价、修改、申报等相关记录;(7)消防(控制室)值班情况和消防设施、器材的运行、记录情况。

4、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

5、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场所防火防爆管理

6、电气设备检查管理

7、消防安全教育、培训管理

8、火灾事故应急灭火疏散逃生预案演练管理

9、消防安全疏散设施管理

(二)改善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1、加强城市道路规划建设,确保消防车辆通行顺利。对于为消防车提供水源的消防水池、天然水源、大型居住区与集贸市场要设置消防通道;确保消防车辆能够通行。

2、改善城市消防给水设施管理、建设与规划,适应城市消防用水标准。在居住区、城镇与企事业单位规划建设中要加强消防给水系统的设计,科学计算消防水压力及用水量;要建设功能先进的城市消防通信指挥系统,综合高效管理火警接报、火警指挥、火警处置、消防通信等过程。

(三)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提高消防执法效率

要加强城市消防设施的管理与建设,相关部门科学要制定具体措施与政策,明确各级单位在消防设计、消防设施建设与维护中的责任,形成一整套完善的管理机制,促进消防安全管理的法制化、制度化建设;要加强消防执法队伍建设,发挥竞争机制的优良作用,将高水平、高技能的专业人才引入到消防队伍中,积极开展消防知识培训与讲座,改善消防人员知识结构与技能水平;将消防法制监督向基层推进,提高消防执法监督水平与广度,逐步形成层次分明、覆盖广泛的消防执法监督体系;加强消防税费改革,创新消防经费筹集方式,促进经费来源的多元化发展。

结束语: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提高现代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的水平与质量,将直接关系着现代企业的安全和长期发展,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研究解决问题的科学,是我党长期坚持且行之有效的优良传统,是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是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的生命线,是协调人际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同时,消防安全管理对于改善现代企业安全现状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相关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消防安全管理水平,为企业发展和城市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周峰.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教育提高职业道德水平[J]. 科技创业家,2014,02:174.

[2]包亚青.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06:221.

钢铁企业安全教育范文3

关键词:产能结构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员工安置;平衡

中图分类号:F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7)06-0091-03

一、现实依据

2015年中国钢铁行业由寒冬D入冰冻期,作为曾经的国内第三大钢铁生产企业,武钢应不遗余力地进行改革。在提高科学技术去产能过程中,难免出现人员大幅减少,如何安置好曾经的“武钢人”就成了一个很重大的问题。武钢在2015年第三季度进入全面亏损,每月亏损额达到5亿,2016年3月武钢董事长马国强首度公开武钢将从8万人减至3万人。大裁员武钢面临巨大压力:去产能的刻不容缓以及保证下岗职工的生活,尽力减小他们的生活落差感,做好对下岗员工的安置工作的矛盾。这次的大裁员,马国强称其为“人的分流”,对于需要另找出路的4、5万人,武钢提出三种途径。一是据法定退休年龄五年之内的,这个人没有工作能力或工作愿望,可以离开岗位等待退休;二是武钢在这些年发展钢铁主业的同时,还有一些相关的多元的产业,这些产业可以说离钢铁比较远,怎么样把这块更加好的融入地方的经济发展,把它做大,也能消纳武钢钢铁主业下来的一部分职工;三是大力组织,跟地方政府、跟其他用工企业进行对接,来帮助武钢那些下来的职工寻找岗位。

第一种途径中,对于那些没有工作能力或工作意愿的员工而言,是否下岗并没有多大实质性的差别,所以这种途径,并没有从本质上安置好员工。第二种途径,看似很美好,可以说是只是暂时地离开了武钢,迟早还是要回去的,但是这个“迟早”又是多久?开展一个新的产业所需时日也必定不短,那么在这个期间内,这些下岗员工又何去何从?第三种途径是可行性较高的,不少用工单位有用工需求,而这些被裁掉的员工又需要工作,正好可以补上。但是就从3月底几场专门为武钢下岗员工召开的招聘会来看,情况不容乐观。一方面是那些招聘单位并没有真心实意提供岗位,很多岗位看似可以应聘,实则早已有人;另一方面是下岗员工因巨大落差而不愿就职,如何在去产能的同时又安置好下岗员工就成了急切的问题。

二、研究内容

(一)国际钢铁行业市场现状

从全球钢铁贸易现状来看,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主要集中在附加值高的产品上;全球经济增速变缓,各国开始保护国内的钢铁贸易,钢铁外贸形势困难。

从全球钢铁生产现状来看,发展中国家在世界钢铁生产中的地位逐步提升,发达国家不再是钢铁生产大国;钢铁生产商积极开发高新技术产品,生产多元化产品;钢铁生产商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经济增长带动钢铁产能增长过度。

整个国际钢铁形势来看,一方面钢铁生产商之间不断竞争加大生产力致使产能过剩;另一方面市场需求减少供大于求进一步使产能过剩。钢铁行业去过剩产能已经成为了全球化趋势,要完成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型。

(二)国内钢铁行业发展现状

1.国内钢铁行业现状

钢铁行业作为我国支柱型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从2010年四季度开始,我国钢铁行业面临着“内忧外困”的严峻情况,原材料进口方面,我们的铁矿石价格谈判一直处于被动地位,铁矿石价格长期处于高位运行。国内方面,政府经济增速逐渐平缓,国内房地产等主要用钢行业增速减缓。但我国钢铁行业产能依然旺盛,全行业仍面临供求严重失衡。在下游需求低迷以及进口矿价高位运行的双重挤压下,钢铁行业步履维艰,国内多家钢企经营状况下滑甚至出现巨亏。

近年多次提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钢铁行业急需进行供给侧改革,增强创新能力,提高科学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加快生产力变革的速度。过去两年,我们在钢铁领域淘汰了上亿吨的产能,涉及到上百万职工。总理提到“下一步要推进去产能,我们必须做到产能要去,但大量职工的饭碗不能丢,而且争取让他们拿上新饭碗。”如何在钢铁行业去产能与员工安置问题达到平衡已经上升到一个社会问题。

2.我国钢铁行业存在的问题

我国钢铁行业近几年来的营业利润在2011年到2012年我国钢铁行业年收入仍旧呈现上升的趋势但上升幅度不大,但从2012年至今,我国钢铁行业营业收入出现迅速下滑趋势,行业整体表现不佳。销售利润率从2005年的6.25%下降至2011年的2.42%。2013年,我国钢铁行业销售利润率仅0.48%,到2014年,钢铁行业的利润率也仅仅只有0.9%,重点钢铁企业亏损比例14.8%,2015年上半年形势仍未见好转,大中型钢铁企业销售利润率仅0.04%。其产能利用率在70%-75%左右,远远低于国际标准,过剩产能1.8亿至2.4亿吨,意味着全球5亿吨钢铁过剩产能有超过了2亿吨在中国,我国过剩产能占到全球超过40%的份额。

3.我国钢铁行业员工安置

2015年年底,“三去一降一补”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容被明确提出,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此前总理曾经说过要尽力避免中国出现大规模下岗潮,但在化解过剩产能的当下,山西等地企业仍旧不可避免地传出员工分流、下岗风波。工信部副部长冯飞表示,政府要为去产能过程中的员工安置问题兜底,在关闭数十家业绩不良的矿山钢厂之际,数百万人将失去工作岗位,政府承诺要减缓由此带来的打击,拨款1000亿元人民币资金帮助将工人“重新安置”到繁荣的服务业。现实情况是职工安置问题处理得并不好,据记者调查我国钢铁行业在产能结构改革过程导致的员工安置问题没能够很好解决,很多员工特别是民营钢铁企业对员工安置极其忽视。

三、钢铁企业产能改革与员工安置之间的平衡研究分析

减少产能与安置工人之间矛盾极大,两年淘汰上亿产能涉及上百万员工,在继续去产能过程中必将涉及更多职工削减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处理去产能与职工安置问题,必将对未来我国发展,在产能改革过程中我们必须协调好两者关系使其平稳发展,可从以下方面出发。

(一)从下岗员工自身出发

要解决钢铁行业去产能与安置员工这两者之间平衡问题,要了解员工需求才能针对需求更好满足其愿望,合理安置员工需我们了解企业员工心理预期及需求。我国目前的就业问题除总需求不足的原因外,还在于人们对某种职业存在歧视的心理因素以及供求不平衡状况。

1.人们对某种职业存在歧视的心理因素

人们对某种职业存在歧视的情况存在时间及范围都较广。职业歧视与歧视职业不同,职业歧视使我们遭受企业歧视,比较常见的性别歧视、年龄歧视等。歧视职业是来自于我们自身对某种职业歧视态度,这种歧视来源于我们所处文化及从小所受的教育等极其长远影响,是指人们会存在看不起某种职业(例如环卫工人、保安等)情况,这已成为我国比较普遍的现象,也是员工安置中存在的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因为工人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比农民要高,比环卫工人等要高,要求一个人从“更高等”职业转向“低等”职业是比较困难的,而一时间人们心理固化很难解决。因此要解决这种职业歧视问题,一是需要从职业转向对象出发,就是说要变成什么职业,那些职业最好与现在的职业同质;二是需要对员工进行逐步的心理教育,转变其心理观念,这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转变过程。

企业需要大量的一线工人,但是大学生“就业难”,不屑选择当生产工,因为在大学生心里,认为生产工职业不体面,不具有正确职业观,我们应该了解社会职业只有分工不同,根本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为了解决就业难,就需要正确认识自己,更要考虑适应社会的需求,树立正确就业观。如果生产工人也不能树立正确就业观,不屑这些职业,那么生产工人与大学生相比优势还剩下了什么,将来职业选择又该何去何从。

2.我国劳动力市场供求不平衡状况

劳动力市场供需不平衡情况比较严重。钢铁行业员工下岗后安置存在大量问题是显而易见的,但关于“用工荒”的报道也同时频频出现在国内各报纸。电子行业、制造业、服务业等一线岗位需求旺盛,技术和管理人才虽薪酬上涨,但依然难解招人之难,有些企业为找到人才,不惜动用招工“黄牛”,但由于人T短缺严重,好多企业仍处于停工或半开工状态。

我国劳动力市场供求不平衡问题主要在两方面,一是我国用人单位如今招聘的学历普遍较高,主要集中在本科及大专,占了超过60%比例。但是武钢裁员员工大多为一线工人,学历都不高,没有太多的职位可以安置。因此,为了解决这种劳动力供需不匹配的问题,需要对劳动力市场进行市场细分,找出我国劳动力市场对学历要求比较低的那部分市场,将员工安置到那部分劳动力市场的岗位上。二是下岗的将是年纪较大的工人,但服务业需要较年轻、懂技术,愿压低工资、延长工作时间的工人,可见职工转岗存在着较大问题。

针对年龄问题,我们则需要在找出对员工年龄要求较低行业同时,减缓延迟退休年龄办法的实施,减缓退休年龄必将大量减少可获得职业岗位数量,相应可减少过高在岗工资及退休工资但需要有基本在岗工资及退休工资保障在岗人员以及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

针对技术问题,随着科技的发展,对于无技术含量员工的需求逐步下降,对于技术工的需求快速上升,因此,对于下岗员工中比较年轻的那部分,企业可以尝试将国家以及企业对员工的安置金用来对他们进行培训,提升他们技能,使其拥有一定技术,在未来工作搜寻以及岗位竞争中更具有竞争力

(二)从钢铁行业自身出发

根据凯恩斯的就业需求理论,生产和就业水平决定于总需求水平。我国劳动力市场目前确实存在供给小于需求状况。因此要想减少员工下岗避免员工安置问题加剧,就是需要增加我国钢铁行业产品总需求或说提高市场绩效。

从钢铁行业的延伸来看,要想增加其市场绩效,可以在发展钢铁主业的同时,发展一些相关的多元产业,这些产业可以离钢铁比较远,把这块产业更好融入地方经济发展,把它做大,也能消纳钢铁主业下来的一部分职工。

而从钢铁行业原始产业发展来看,也就是要提高钢铁市场的市场绩效。主要是成本方面,钢铁行业成本已较低,要进一步降低必须拥有高科技技术改进技术以及管理人才。

根据市场供求平衡理论,当市场需求上升时同时供给下降时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的产品价格上升同时产量也上升,那么营业收入必然上升,也就可以实现现阶段钢铁行业所追求的营业收入目标。而企业对营业收入问题的研究又主要包括了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找出这些存在供给短缺状况的钢铁市场部分。我们知道钢铁市场处于需求量降低的时期,但是这种需求量的降低并不是针对所有种类钢铁的,由于市场细分,钢铁行业市场存在多个子市场,而这种供大于求的状况主要发生在普通钢铁行业市场,目前我国高端品种、特种钢铁的市场状况仍然处于供小于求的状况,2012年我国钢铁进口量仍然达到1366万吨,钢铁供给市场仍然处于短缺的状态,对于我国钢铁企业来说仍旧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是国家补贴的合理化。钢铁对很多生产商来说也是必需品,没有相应替代品,按价格弹性理论,钢铁产品价格弹性应较低,属刚性商品。但钢铁与房地产价格变化差异可能因生产商关系不同导致。房地产商不会随意大幅降价甚至跌破底价亏本出售,房地产商之间价格战大多秉承薄利多销准则,他们之间存在竞争,但同时也存在一种隐形卡特尔,他们不会亏本打价格战。而一部分钢铁企业是保持着巨亏状态去库存,为了去库存增加销售量打起价格战,其底价往往低于其成本,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国家补贴,我国钢铁行业企业不少都属于国企,导致的亏损不由股东买单,而由国家补贴来弥补,企业管理者不需过度担忧企业盈利状况,这导致管理者对于追求公司盈利积极性较差,不利企业盈利。宏观方面来说,钢铁行业这一极特殊产业又必须由国家主导掌控。因此在国家掌管钢铁行业情况下,找出钢铁市场供需平衡位置,让国家对钢铁价格有所限制,给出价格下限以一定程度上限制这种价格战;同时国家结合这种平衡状态能够针对钢铁企业实际运营状况合理补贴,不至于补贴过度或补贴不足。

(三)从国家整体行业发展来看

以国有制造商全国平均工资水平来看,1000亿只能用来给180万人发放约11个月的工资,同时在员工下岗后的其他教育成本等会再次增加相关费用。因此1000亿并不能真正地永久性地解决我国钢铁行业产能结构改革带来的员工安置问题,必须给那些下岗员工找到具体的安置目标才能从本质上解决这一问题。

首先,要找到可以安置那些下岗员工的行业。总理针对钢铁行业去产能问题提出了服务业安置下岗员工的解决措施,据统计调查分析我国餐饮、物流、保险以及家政等行业均存在一定的用工缺口,而金融呼叫业的用工缺口尤其明显,并且这些行业用工要求并不是太高,比较适合下岗员工将来的择业目标方向,以服务业为主要安置方向在一定程度上似乎是可行的,服务业确实占中国经济比重已超过了曾经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的重工业,但是在很多城市像唐山这样的工业城,服务业却不足以吸收大量由钢铁行业流出的闲置劳动力资源。

其次,在这种转行安置的过程中,合理的安置主要涉及对下岗员工的分流,而在分流的过程中要将员工进行专业分类,然后进行对口解决其安置问题。针对武钢即将离岗的员工,可以将其分为炼钢人员、电工人才、车间管理人才等不同等级,然后针对不同种类的员工找到不同的对口行业的职业,实现供需匹配,解决其就业问题。

参考文献:

[1] 徐志伟,温孝卿.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存量资产优化障碍及问题的解决路径――一个基于产权视角的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2(2).

钢铁企业安全教育范文4

先后获得省五一劳动奖章、省劳动模范、省优秀乡镇企业家、全国百名改革优秀人物、全国农村基层干部十大新闻人物等称号,当选省十届人大代表。

1993年,唐山市开平区半壁店村被授予“河北第一村”的称号。在这十多年间,半壁店村又先后被国家民政部命名为“全国优秀村委会”、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命名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2003年被评为“中国十佳小康村”等称号,走在河北省农村现代化前列的半壁店,已经发展成为全国屈指可数的花园都市村。

不久前,笔者采访了半壁店村的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宝业集团”总裁韩文臣。

艰苦创业的带头人

韩文臣生于1957年,成长于中国农村最穷最困难的时期。他80年代独自创业搞个体运输,承包唐山市缸窑二矿时淘到第一桶金。他管理的煤矿连续被评为省级模范作业、安全生产样板矿,正当他谋划成立商贸公司之际,半壁店村一纸召唤,他放弃了个人事业,回到了村里。

韩文臣于1991年回村筹办供销公司,到1992年4月建第四轧钢厂,再到筹建加油站和东大库等一系列配套企业,资金、土地、人员、技术,一切都是自己打拼,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创利润4000多万元。如此骄人的成绩,半壁店人看在眼里,服在心上。

1993年,全国钢材市场急遽低迷,半壁店钢铁企业发展困难。韩文臣于危难之际担当重任,调任第一轧钢厂厂长。针对钢材滞销的情况,他着手制定新的营销策略,变坐等营销为走出去销售。在他的倡导下,第一轧钢厂先后在温州、宜昌、深圳等南方市场设立钢材销售办事处,与客户直接见面,主动上门征求意见。此举加快了产销信息流通,“一轧”的产销形势也由被动变主动。针对炼钢与轧钢分别核算、资金流转不畅的状况,他主动找第一炼钢厂厂长探讨解决办法,最终达成共识:第一轧钢厂与第一炼钢厂合并。1996年3月,得到公司允许后,第一轧钢厂与第一炼钢厂实现合并。此举使企业改变了过去半停产的状态,炼轧和谐,产量增长了一倍多。

1996年秋,钢材市场大滑坡,当时企业连续三年亏损,韩文臣受命于危难之际,于同年11月份出任总经理。经过实地考察,韩文臣认为要使企业走出亏损的困境,必须眼睛向内,手心向下,优化工艺结构,强化管理水平,从自身挖潜增效。经充分论证研究,公司出台了目标成本和目标利润管理规定,建立以总经理、主管副总经理为正副组长,有关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推行“内部银行”核算法,企业内部的一切经济往来,一律通过“内部银行”进行结算,建立和完善集团公司所属企业各项管理工作,使其达到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从而大大压缩了集团内部运行成本。

公司接着又进行了一次 “精兵减政”,推行低工资高奖金多劳多得的办法,打破平均主义,使工人工作积极性大大提高,产品质量也明显上升。

通过一系列改革,1997年,在全国钢铁企业一片萧条的情况下,半钢集团仍上缴税金680万元。

快速发展的带头人

韩文臣是从哪些方面进行创新发展的呢?

机制创新促企业快速发展。半壁店村素有“冶金村”之称,冶金是半壁店村的重要经济基础。半壁店冶金企业起步于1978年。当时唐钢占用半壁店村土地,付给了9万元青苗补偿费。半壁店村用这笔款办起村里第一个企业――机械厂,机械厂经过15年的滚动发展,组建成半钢集团。2000年4月,半钢集团果断地与投资合作者联合组建了半钢有限责任公司,经过改制,注入了民营股份,先后注入和激活资金4・5亿元。接着,在半钢有限责任公司的基础上组建了宝业集团。宝业集团以钢铁企业为主,以煤炭、运输、房地产、进出口贸易、旅游、商贸等企业为辅,所属企业分布在河北、陕西等省,员工1万多人,2004年总资产达42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47亿元,利税5.9亿元。宝业集团2002年被省政府命名为“十强乡镇企业”、“乡镇企业先进单位”,在中国民营企业竞争力500强中列第37位,河北省民营企业十强排序第2位;2003年河北省百强企业居第23位,被农业部命名为“全国诚信守法乡镇企业”。

宝业集团近年先后全面收购了陕西汉江钢铁厂、汉中钢铁厂、汉中铁合金厂和汉中化工总厂,使5000多名下岗职工重新上岗,集团投资4亿多元,建成100万吨炼钢、连铸工程,启动了陕西省容量最大的45吨转炉,并配套建设了1.5万立方氧气机站,彻底结束了汉钢建设30年有铁无钢的历史。

如今,宝业集团已建起集矿山、选矿、烧结、炼铁、炼钢、连铸、连轧一条龙的现代化生产线。集团所属在唐山公司和汉中公司铁、钢、材年产能分别达到100万吨以上。

技改为企业插上腾飞翅膀。宝业集团下属的半钢投资4.5亿元,对传统炼铁、炼钢工艺进行技术改造,淘汰了陈旧落后设备。改造后的高炉、烧结、连铸、制氧机、变电站等主体技术装备和生产工艺已跨入同行业先进行列。半钢还积极吸纳外部投资,拉长了产品链,丰富了企业产品品种。2001年l月,半钢与深圳新宝光建材有限公司联合出资1.7亿元组成了世纪晨晖钢铁制品有限公司,其下属40万吨带钢厂和40万吨棒材厂分别于2001年4月28日、10月31日建成投产,使半钢形成了烧结、炼铁、炼钢、连铸、轧材的一条龙生产线,提前完成了地方政府下达的“十五”规划任务。经过技术改造后的半钢产品技术含量高了,半钢被中国建材管理协会和河北省授予“产品质量信得过的企业”称号。自2001年以来,产品合格率、用户满意率、货款回收率均达到100%。同时,半钢经济效益节节上升,到2001年累计实现利税2.1亿元。

管理创新“以人为本”。半钢在“人本管理”过程中,不断地提高员工的思想、文化素质;另一方面,运用目标激励、政策激励、榜样激励、考核激励等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加大全体员工业务培训力度,开展主要工种、新知识培训、关键岗位培训,进行持证上岗。

人才创新“高投入广招贤”。半钢公司广泛招贤纳士,对有志到半钢干―番事业的大学毕业生热情接纳。半钢现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约1200人,占全员的24%左右。

半钢改善工作设备,投资200万元购置了近百台电脑,用于企业的计量、检验、产品销售、信息、财务和工资管理;在炼钢、炼铁、烧结、轧钢、焊管等生产工艺过程中也全部实现了自动化。对岗位工人进行自动化操作培训,对厂处室干部和工段长进行管理模式培训,直接听教授讲课,并要求管理干部在电广校学习,接受高等教育。不惜高薪和优厚待遇招聘各类专业技术人才3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人才203名。

共同富裕的带头人

半壁店村民实现了共同富裕,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实现退休劳保制、公费医疗制,教育上实行助学金和带工资委培深造制度,投资750万元建起的村办育才学校,成为培养后备人才、成人教育和村民文化活动中心。投资2亿元的村民住宅改造工程至今共建成二层别墅楼328栋,高层楼15栋,全村500户村民全部乔迁新颖别致的住宅楼。

村党委副书记刘桂芝拿起2004年工作总结给笔者看,笔者看到,半壁店村不仅在经济上全省第一,而且精神文明、文化建设都居前列,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有:

――村党委投资2300万元,建成建筑面积6790平方米村文化中心。举办《小康之路》展览,选定302幅照片和100多件实物展览,以再现半壁店人艰苦创业的历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村民的凝聚力。半壁店村1999年被唐山市开平区确立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吸引了大批外来者参观学习。

――建立文明生态村长效管理机制。2001年半壁店村被河北省命名为文明生态村。村党委为建立文明生态村的长效管理机制,着手制定了《半壁店村住宅小区管理规定》、《住宅区精神文明建设公约》、《村民自治章程》和《半壁店住宅小区管理岗位责任制》,这一系列规章制度对村民加强民主法制教育和文明生态健康教育,取得明显成效,被省司法厅确定为民主法制示范村。

――社会福利又有新发展。在原来村民实行的退休制度基础上,为适龄退休村民,职工330人办理了社会养老保险,半壁店村成为全省农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第一村,使 “土老保”变成了“铁老保”。

――为提高村民公费医疗水平,除投资140万元对村医院进行扩建和完善设备外,又与唐山市工人医院联营,成立唐山工人医院集团半壁店医院,使村民看病不出村即可享受到唐山市一流的医疗服务。

――投资130万元建成农民公园,为村民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活动场所。

……

钢铁企业安全教育范文5

曾经处于被剥离行列的非钢产业,再度成为钢企新的利润支撑点,是旧曲重弹,还是别有新声?

养猪、养鸡、种菜、卖红酒,幼儿教育、水电维修、汽车租赁,能想象这是一家钢铁央企在做的事情吗?

从一年前首次涉足食品生产流通领域,到如今准备全方位覆盖城市后勤现代服务业,武钢集团正以一种外界看来颇为“激进”的姿态,推动旗下非钢业务的发展。

“去年武钢集团利润率不到2%,远低于全国工商业6%的平均利润水平。”3月1日,武钢集团总经理邓崎琳感叹。即使是这样的成绩,还是依靠公司统筹钢铁主业和相关产业发展,在“极为困难”的情况下取得的。

据中钢协的数据,2011年全国77家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的利润总额为875.3亿元,同比下降4.51%;销售利润率只有2.4%,较2010年的Z91%再度下降,中国钢铁业主业的亏损面正在_.扩大。“钢铁工业发展至今,已不可能出现简单的大规模扩张。这个时候企业寻求什么样的新发展,是一个问号。”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李新创说。

不只是武钢,在主业微利或亏损经营的情况下发力非钢产业,此时几乎已成为全国大中小型钢厂的一致行动――无论是与钢铁生产主业相关的矿山资源、机械装备、加工配送,还是关联度不那么大的房地产投资、金融服务、甚至绿色养殖等领域。

大批钢企的“不务正业”,是产业寒冬下的权宜之计,还是中国钢铁业倒逼转型的战略举措呢?

发力“非钢”

在奔赴全国两会前,邓崎琳一番关于“养猪种菜”的投资理念,引发众多关注。

“武钢将在周边购买几千亩土地,用于养鸡、养猪、种菜,开展立体生态养殖,产品除供给武钢后勤集团,还可在市场销售‘武钢牌’蔬菜。同时,依托武钢强大的部门机构支撑,开展幼儿教育、水电维修、汽车租赁等城市后勤现代化服务。”他说。

3月5日,武钢集团内部一位管理层人士告诉记者,武钢与中粮集团合资创办的位于武汉新洲的万头养猪场确实已准备启动,年内就将有生猪出栏,但是他认为外界对于武钢“绿色养殖”的解读过于渲染。

“这只是我们武钢‘相关产业’领域其中一个小部分,我们还有高新技术、工程技术、海外资源、化工产品等多项产业。”他向记者表示,“武钢后勤集团本就有幼儿教育,宾馆物业、餐饮配送等业务。即使在早前,也有养猪、养鸡的经历,以满足职工需求。”

即便如此,武钢对非钢产业的集中发力,确是在2011年变得越加明晰――在武汉食博会上推出武钢牌红酒,为深圳建成8座充换电站,中标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两岸接线工程BT项目,竞得奇瑞汽车河南整车生产基地冲压核心工艺总承包经营权,等等。

2011年,武钢集团生产钢材3736万吨,销售收入2180亿元,利润36亿元,利润率远远低于6%(2011年工业平均利润率);而武钢的近20个“非钢产业”实现营业收入600亿元,实现利润21亿元,占全年集团36亿元利润的比例高达58%,53年来首次超过钢铁主业所贡献的利润。“与主业相比,近几年武钢的非钢产业都比较赚钱,而钢铁行业在未来5年还将保持这样的低利润。”邓崎琳说。

按照武钢的规划,整个“十二五”期间,工程设计建设、机械制造、交通运输、物流仓储、码头、天然气公司、投资融资等非钢产业的投人将达390亿元,未来3年内非钢板块产值将超过1100亿元,占总收入的三成。

故事翻版

武钢传出养猪的消息之后,有人算了一笔账,以眼下螺纹钢约4700元的吨钢价格,折算平均每公斤钢材为4.7元,而最便宜的猪肉每公斤也已近26元,一公斤钢材价格还抵不上200克猪肉。从2012年起,除了防城港项目,武钢在钢铁产能扩张上将不投一分钱,投资重心放到相关产业。

另一大钢铁巨头河北钢铁集团,也表示要重点发展金融服务、现代物流、装备制造等相关产业,到“十二五”末,非钢产业板块营业收入达到1400亿元。

对钢铁企业而言,钢铁主业或能承担钢企经济规模的提升,但“相关产业”才是保障效益的砝码。

2011年,济钢集团利润为2.7亿元,同比增加8%。但其中非钢产业已经实现利润近5亿元,超过集团整体的盈利水平;2011年,酒钢集团不含母体在内的非钢产业完成收入270亿元,较上年增加104亿元,占整体营收826.8亿元的27.9%;利润同比增幅83.5%,成为酒钢成绩单的支撑点。

同样的故事,还发生在重钢集团。2011年,重钢集团全年实现销售收入310亿元,为历史最好水平。其中,非钢产业销售收入121亿元,实现利润4.9亿元,承担全集团的效益重任。

“在相当长时间内,钢铁行业都将处在同质化竞争的微利时代,主业处于亏损边缘,各个集团都需要重视非钢产业的发展,多元化非常重要。重钢的重点就是环保产业、矿产资源、制气等几大产业。”重钢集团总经理刘加才说。

旧曲新弹

3月5日,中国冶金工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石洪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以往钢企的多元化经营,多为内生型的产业格局,如果这一轮能以外部市场低谷为契机,通过对非钢产业的投人发展,来促成企业形成产业化的集团,则是一种进步。反之,如果只为一时之需而非长久战略,则风险较大。”

在中国钢铁工业发展历史上,很多城市与钢厂之间构成紧密的互生关系。74家重点钢铁企业中有18家建在省会城市,34家建在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由钢厂兴办的医院、学校、居民区、电影院、建筑设计院等公共性质的单位,几乎遍布每一个国有大中型钢厂所在的地区。

在上一轮钢铁业近10年的高速发展中,大多钢企实施主辅分离改制,集中精力于钢铁生产主业,以及矿业资源等与之高度关联的非钢产业。在产能严重过剩又逢经济危机的当下,曾经处于被剥离行列的非钢产业,再度成为新的利润支撑点。此举是旧曲重弹,还是别有新声?

“集团产业化和产业化集团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过去钢铁企业因主辅分离形成的产业板块还是被动围绕着钢铁主业走的,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化。”石洪卫说,“能否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新的产业化钢铁集团,才是我们期待的理念的颠覆性变化。”

上述武钢集团管理人士向记者表示:“我们现在发展非钢,不仅仅是出于承担社会责任、满足内部职工需求的考虑,更是决心要往市场化方向走,包括引入社会资金合作等方式。”

钢铁企业安全教育范文6

一、抓好党员发展,壮大党员队伍

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和新党员发展,是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力量源泉。为此,公司党总支狠抓发展党员工作,壮大党员队伍,激发党建工作的活力。

1、严格发展程序。我们坚持把发展党员工作的落脚点放在保证质量上,严格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建立发展党员测评制、表决制、公示制。在程序上,坚持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公示、吸收预备党员公示和党员转正公示;在方法上,实行“双公示”,即在公司和公示对象户籍所在村进行公示,15天内接受群众的举报监督;在内容上,做到“五公开”,即党员条件公开、拟发展对象公开、发展程序公开、处理结果公开、举报电话公开,便于群众监督。

2、明确发展重点。把发展党员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培养壮大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上,通过建立健全由党总支统一领导,共青团、工会及行政领导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加强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管理和考察。在工作中,坚持做到“四不发展”,即完不成本职工作不发展、不经一年以上培养不发展、不经政审不发展、党的基本知识掌握不好不发展。把发展党员的对象放在生产骨干和生产一线职工上,尤其注重在重点岗位、关键岗位和无党员的班组中选拔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如今,公司五个分厂厂长全部是党员,13个车间主任是党员,12名决策层成员中有9名是党员。

3、完善发展机制。一方面,完善思想教育机制。在公司创办的《**报》上开设党建专栏,定期宣传党建知识,并组织优秀员工参加党的活动,提高他们对党的认识。另一方面,完善政策引导机制。针对部分公司员工“入党不入党无所谓”的思想,我们坚持技术培训党员优先、重要岗位用人优先、参与经营管理党员优先,提高了企业员工入党的积极性。近两年来新发展党员11名,目前还有370余名职工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二、抓好党员教育,提高党员素质

1、加强本领教育。针对有的党员缺乏新思想、新本领,不能很好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的实际,我们充分运用电教、网络等现代化教育器材,在广大党员中开展技术创新、市场营销等方面知识的教育。通过举办演唱会、事迹报告会、知识讲座,开展义务劳动,外出参观,积极引导党员增强团结意识、创新意识、协作意识和奉献意识,并对照生产模范、技术标兵和营销能手标准讨论制定党员先进性标准,使自己行动有标尺,努力有方向。

2、加强本色教育。针对党员思想上的不良倾向,广泛开展党性党风教育,树立党员良好形象。一是进行宗旨意识教育。以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组织党员系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等,采取集中辅导、观看电教片、定期开展讨论等多种形式,举办各种培训班18场,培训人员达300余人次,提高了党员的先进性意识。二是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开展“让理想在**发展中闪光”演讲比赛、“家庭、**和理想”专题讨论,引导党员把实现理想和搞好本职工作紧密联系起来。三是进行艰苦奋斗教育。利用班前班后会、全体党员大会等多种途径,回顾公司建厂的艰辛历程,教育广大党员正视眼前的困难,珍惜来之不易的成果和局面,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在新上2座450立方米炼铁高炉、技改132立方米烧结机过程中,公司党员主动加班加点,没有一个叫苦叫累,提前2个月完成了技改工程。

3、加强本职教育。针对公司岗位工种多、党员多、入党积极分子多的特点,我们立足党员本职,狠抓党员岗位技能培训。专门从**钢铁公司聘请经验丰富、业务精湛的老师傅前来授课,针对不同岗位特点,手把手地指导操作。通过培训,炼钢厂党支部3名党员生产技能大为提高,在省总工会举办的拉钢工大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公司先后涌现出60多名技术能手,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

三、抓好党员管理,发挥党员队伍作用

在工作中,我们以活动为载体,通过搭建“三个平台”,激发了党员立足岗位讲奉献、开拓创新争一流的工作热情。

1、搭建科技创新平台。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奖”评选活动,为党员搭建科技创新平台,激励党员开展技术攻关,推进技术改造。公司副总经理黄铁峰带领数名党员开展技术攻关,推行转炉溅渣护炉、连铸保护浇注等新技术,每年为公司创效益200多万元。2005年,面对国家宏观调控给企业发展带来的影响,炼钢厂党员王平安、常家兵组成攻关小组,研发新品种钢,开发了二磷锰碳、45#钢等新品种,使企业当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2.75亿元,上交国家税收8195万元。

2、搭建增收节支平台。针对公司近年来面临诸多困难的实际,公司党总支动员广大党员积极搞好综合利用,为公司节能降耗建言献策,并在公司内开展修旧利废、节约能源活动。去年初,党总支组织全体党员主动放弃休息时间,开展拣废钢活动,短短一周就为公司拣废钢3800多公斤。坚持节支与增收并重,广大党员为企业发展出主意、献良策,共为企业提合理化建议520多条,被企业采纳382条,促进了企业增效增收。

钢铁企业安全教育范文7

化解钢铁产能过剩,推广绿色建筑,推进建筑工业化势在必行。

长期以来,我国建筑业一直是高资源消耗型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建筑业的转型升级,必然带来行业生产方式的大变革。钢结构行业是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新兴产业,是消耗钢材主要的产业之一。同时,钢结构的应用也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储备方式,钢结构建筑占比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因此,钢结构是建筑工业化的重要形式和发展方向,这一选择将有利于化解钢材产能过剩,促进传统建筑业产业升级。

发达国家建筑钢结构用钢占粗钢产量的20%~30%,我国仅为5%~6%

我国钢结构的整体技术已处于国际水平,产业规模全球第一,具有巨大的国内外市场潜力。在大型公共建筑(体育场馆、影剧院、飞机航站楼、高铁车站)、超高层建筑(高度100m以上)、大跨度桥梁(跨度200m以上)、工业厂房、大型市场、仓储等建筑中,钢结构的使用已经占有较高比例;但是在其他房屋建筑(办公、商厦、住宅、学校、医院)中钢结构房屋所占比例仅在6%左右,在桥梁中钢结构所占比例更不到1%。建筑领域钢结构用钢量仅占我国粗钢产量的5%~6%,远低于发达国家20%~30%的水平。

根据我国钢材产量的变化情况,我国钢结构的发展经历了节约钢材、限制使用、合理使用和大力推广使用四个阶段。

“十二五”期间,由于我国钢材产量增加过快,钢材出现了比较严重的产能过剩;我国虽然已经是钢结构大国,但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占世界钢产量一半的钢铁大国的角度来看,我国钢结构的发展仍然十分滞后,“十二五”期间钢结构用钢量占钢产量的比例徘徊在5%~6%,在量大面广的住宅建筑和中小跨度桥梁中,钢结构所占比例更不到1%,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在我国发展钢结构的空间巨大。

经过数十年发展,我国钢结构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目前,我国已经成为钢铁大国,2015年钢产量突破8亿吨,钢结构产量5000万吨,钢材累积量突破70亿吨,千吨规模以上的钢结构制造企业超过3000家,专项施工资质企业突破1万家。2007年至2015年期间,我国钢结构产量保持了年平均增长率15%以上的速度,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钢结构大国。

我国也成功建设了一批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钢结构标志性工程,包括超高层钢结构(上海中心、广州塔、中国尊等)、大跨钢结构(国家体育场、水立方等)、大跨钢结构桥梁(苏通长江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等)和大型工业厂房等。

此外,我国也建立起较完善的科研与教育系统、企业、政府机构和社会组织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了较完整的技术体系链条,涵盖产品制品、技术研发、标准规范、设计、施工、验收、检测鉴定、加固改造、拆除和资源再生利用整个产业链。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以及提升工程质量、绿色施工和建筑产业升级的推进,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和推广势在必行。钢结构的工厂加工、现场拼接施工特点本身就符合建筑工业化的基本要求,并且钢结构也更加符合节能减排和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而且钢结构轻质高强,力学性能好,延性高,综合结构性能优秀。因此,目前社会已经达成了基本共识,钢结构是建筑工业化的重要形式和发展方向,这一共识将十分有利于化解我国钢材产能过剩的困难局面。

阻碍钢结构住宅产业化的根本原因是传统住宅产业链的既得利益

目前制约我国钢结构发展和推广的问题有两大类,分别是人员与技术层面瓶颈问题、市场与监管层面瓶颈问题。这两大类问题广泛存在于技术研发环节、工程化应用环节和市场化推广环节。

发达国家在建筑工业化的过程中走过了钢结构和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两条道路,我国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业化的发展也已经积累了一定经验。对这些经验与启示进行学习和总结,将有助于我们思考钢结构发展的瓶颈问题与对策,有益于我国钢结构建筑工业化的发展。

英国的建筑工业化走了钢结构的道路,在这一进程中,英钢联对钢结构的发展起了关键的推动作用,对钢结构的基础教育与研究、工程推广和产业政策都给予了大力支持。目前,英国是全世界钢结构建筑市场份额最高的国家之一,混凝土的使用量逐年下降,已经成为发达国家中人均水泥消耗量最低的国家之一,年人均水泥消耗不足200公斤,并且,英国建筑用钢的95%以上被回收利用。近年来,装配式模块化钢结构住宅在英国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纵观英国和日本等钢结构应用较多的国家和地区,钢铁生产企业的强势推动起了极大作用。而以前我国的钢铁生产企业缺乏像英钢联、新日铁那样重视钢材应用研究和工程推广的组织,甚至很少与建筑行业开展交流和沟通。目前,重庆开始试点成立由钢厂牵头,建筑、房地产、建材企业参与的龙头企业或产业联盟,开展钢结构建筑试点推广,这将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十二五”期间,我国在多地开展了装配式混凝土住宅产业化试点,但是实际推行过程中阻力较大,效果并不理想。工业化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优势是“绿色、节能、环保”,但是现行市场价格体系下,装配式住宅的售价与普通住宅并无差异。因而,住宅产业化的受益者是政府和子孙后代,但承担装配式住宅额外成本的却是开发商、建筑商和整个产业链。然而,开发商要考虑建设成本和当期收益,并不能接受成本的提升;传统的建筑商为应对装配施工需要重新配置技术、人员和设备,短期成本显著增加,同样也会抵制;整个产业链条上,包括设计院、材料供应商、运输商、监管机构等都需要为此改变既有的经营管理习惯和利益,为此增加成本和减少利润,他们也都不愿接受。

因而,成本和技术问题只是传统建筑业消极对待装配式住宅产业化的借口,它们都可以在实施过程中逐渐解决,而真正阻碍装配式住宅产业化的根本原因还是传统住宅产业链的既得利益。

从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考虑,大力推动住宅产业化是利国利民和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但是,开发商是住宅产业的决策者和利益承受者,他们以成本和技术为由与政府谈条件,实际行动少。目前制约住宅产业化发展的瓶颈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全产业链为基础的政策、法规、规范仍需要进一步完善;第二,试点工程的管理和技术缺乏经验,亟须系统总结和创新突破;第三,产业链不够成熟,设计、施工、生产脱节,施工效率较低,成本优势无法体现;第四,专业人才和产业工人短缺,大规模建筑工程质量无法保障;第五,行业进入门槛低,监管不到位,恶性竞争导致质量参差不齐。

在住宅产业化的初创期和成长期,在销售价格市场化情况下,与传统产业相比,人员、技术、设备等资源的重新配置使得短期额外成本增加,以开发商为中心的建筑商及全产业链上的参与者不愿改变既有的经营管理习惯和既得利益,仅靠市场是行不通的。钢结构住宅产业化与装配式混凝土住宅产业化的情况大同小异,只是钢结构工厂化制造已比较成熟。因此,在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发展的初创期和成长期,政府也应坚定不移地进行推动,统筹优化全产业链,解决发展瓶颈问题,使得钢结构住宅产业化的发展尽快进入成熟期。

市场目标:钢结构用钢量过1亿吨,钢结构建筑占比15%~20%

“十三五”期间,我们应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做好钢结构产业供给侧改革,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力争完成技术、市场和监管三大目标。

技术目标方面,我们希望解决技术和人员的突出问题,形成全产业链成套产业化技术,提高钢结构生产效率和质量。

市场目标方面,我们希望钢结构用钢量突破1亿吨,钢结构出口量突破1000万吨,钢结构建筑占比达到15%~20%。

监管目标方面,我们希望建立以全产业链为基础的政策、法规、规范体系,统筹优化全产业链的分工和利益分配,降低钢结构建筑产业化的综合成本。

为此,我们主要提出七点倡议。

加强顶层设计和战略布局。国务院成立钢结构发展部际联席协调机构,统筹钢铁、建筑、房地产、装备制造、建材行业发展;将大力发展钢结构作为节能环保战略新兴产业一项重要任务予以政策支持,设立国家和省级钢结构发展基金,对推广应用钢结构给予金融支持。

发挥政府培育钢结构市场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建立考核监督机制,在政府投资的建筑、市政及基础设施相关项目中采用钢结构的比例不小于30%,政府主导的保障性住房及棚改项目中抽出10%开展钢结构建筑示范。

扶持龙头企业和产业联盟,落实钢结构建筑试点项目。在全国扶持30~50个集钢材生产、设计研发、建筑施工、房地产开发全产业链的钢结构集成服务龙头企业和产业联盟,明确考核目标,结合棚改和抗震安居等开展试点,以点带面推进钢结构行业全面发展。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应用钢结构。各省份结合本地区实际,在专项基金、财政补贴、税费优惠、金融服务、用地保障、行政许可等方面制定专项政策,对符合条件的钢结构建筑项目,对开发商和设计单位给予直接补贴,鼓励企业和开发商的项目优先采用钢结构。

创新驱动,集中力量解决共性的技术和人员瓶颈问题。在“十三五”国家科技计划中设立钢结构重点研发专项,重点突破在结构体系、建筑围护系统、产业化配套以及标准化、工业化、信息化融合等方面的技术瓶颈,打破钢铁、房地产、建筑等产业界限,改革和修订技术标准,集成创新出具有中国技术特色的钢结构绿色建筑产业化成套技术,全面提升技术水平和实施能力。

设立国家钢结构技术研究与人才教育专项基金,建立企业、学术界、大众创客相对接的钢结构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互联网平台,构建多层次钢结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加强钢结构专业设计人员培养和再教育,按照钢结构设计取费标准的30%给予设计院和设计人员补贴。

钢铁企业安全教育范文8

一、目标和要求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力度,加强冶金行业安全生产制度建设,全面提高冶金行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各级要进一步摸清本地区冶金企业的各种有害、危险因素设备的数量及分布,建立档案;强化源头管理,抓好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建设“三同时”工作和职工的宣传培训教育工作;强化企业主体责任,督促企业落实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完善内部安全生产管理机制建设,改善企业的作业环境,消除安全隐患,提高安全素质,规范作业行为,努力遏制各类事故的发生。

二、主要措施

(一)深入调查,切实摸清本地区情况。各区县安监局要深入开展本地区冶金行业基本情况的调查工作,要摸清企业的底数,以调查表的方式开展调查工作,弄清企业名称、地址、法人代表、联系电话、主要生产设备、危险有害因素等。要通过这次摸底,建立完善企业的档案,提高监管的力度。各区县安监局要在20*年3月10号前结束调查工作,并将调查汇总材料报市安监局综合科。

(二)突出重点,增强安全生产过程的监管。各区县安监局要充分认识加强冶金行业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性,通过调查摸底,找准本地区冶金行业安全生产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制定出整改方案,将安全监管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要根据冶金行业的事故特点,重点加强对危险程度较高、事故易发的生产工艺环节和部位的监管工作,强化对生产过程中关健部位、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对存在重大隐患的企业要下发整改通知书,督促企业及时整改,并制定和完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三)加强队伍建设,贯彻落实三个《规程》。要在20*年的上半年,结合省安监局开展的《炼铁安全规程》、《炼钢安全规程》和《轧钢安全规程》三个文件的宣贯工作,进一步做好包括企业分管安全工作领导、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以及安监部门人员在内的业务培训工作。通过培训,使他们了解冶金生产工艺,掌握冶金企业安全检查方法和安全隐患及危险源辨识方法,具备与监管工作相适应的业务知识,以满足安全监管工作的需要。

(四)认真落实“三同时”,突出源头管理。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把好安全生产准入关,全面清理本地冶金企业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情况,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抓好“三同时”工作。对在20*年9月30日前投产而没有履行“三同时”程序的新建、改建、扩建冶金建设项目,要督促企业及时采取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补救措施,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做现状安全评价。凡是20*年9月30日后投产没有执行“三同时”规定的新建、改建、扩建冶金建设项目,要补办“三同时”手续;20*年6月30日后以,对未履行设计审查、竣工验收手续或验收不合格的冶金建设项目要报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议实施停产整顿,对不符合国家发展改革委《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和原国家经贸委明令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冶金项目,坚决不予补办“三同时”手续,并报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议实施关闭。

(五)严肃事故查处,推动安全管理创新。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严格依照《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不依法履行安全生产责任、存在隐患不及时采取治理措施、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生产经营单位和有关责任人,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依法严肃处理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同时,市、县两级安全监管部门要把冶金行业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的《钢铁产业发展政策》有机的结合起来,淘汰落后冶金生产能力,鼓励和引导冶金企业采用安全性能可靠的技术装备和生产工艺,整合优势资源,推动安全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

(六)抓好冶金企业主体责任的落实。全市所有冶金企业要认真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要始终将安全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

一是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按《安全生产法》的有关规定,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并配备安全管理专职人员,健全相应的职责。

二是完善安全生产各项制度。各冶金企业要认真贯彻落实《炼铁安全规程》、《炼钢安全规程》、《轧钢安全规程》,结合本企业生产工艺条件和作业特点及时修改、补充、完善相关岗位人员安全操作规程。(重点是建立:安全管理组织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各工种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或作业标准)、安全检查制度、危险源、事故隐患和危险作业管理制度、事故管理制度、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应急预案管理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劳动保护管理制度、现场安全管理制度、车间(班组)安全管理制度、工程建设(检修)安全管理制度、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交通、消防、危险化学品及厂区生产保卫管理制度)。

三是加强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力度。冶金企业的所有从业人员必须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并经教育和培训合格后才能上岗作业。企业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设备,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并对从业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企业要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和了解相关区域、作业的有害危险因素,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凡涉及特殊工种的操作人员,必须定期培训考核、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四是突出抓好重点危险场所和设施、设备的监控管理。要加强对重点危险区域、设施、设备、能源介质和作业场所的安全管理。对练焦炉和烧结工序要以预防煤气中毒、爆炸和机械伤害为重点;对炼铁工序,要以高炉、热风炉、煤粉制作及输送设备为重点,防止爆炸和火灾事故,以出铁场为重点防止喷溅、铁水爆炸、煤气爆炸、中毒、起重吊车及泥泡等伤害事故;对炼钢工序,要以转炉、电炉及其他冶金炉(包括铁合金炉)为重点,防止高温金属液体(液渣)喷溅、煤气爆炸、氧气爆炸、废钢中夹杂危险物品爆炸事故,以铁水、钢水、钢渣吊运为重点,防止冶金吊车故障、容器泄漏和耳轴断裂等事故;对轧钢工序,要以加热、退火系统为重点防止机械伤害事故,以吊运、装卸为重点防止起重伤害事故;对锅炉、煤气、氧气、氮气等能源介质压力容器管网,高温金属运输工具、变配电所(站)等重点要害危险部位、设施、设备,要制定有针对性的专项安全管理制度。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五是监控危险源,完善和定期演练事故应急预案。冶金企业要建立重大危险源的登记建档,并定期进行检测、评估、监控,要进一步制定完善企业的应急预案,每年度要有针对性地组织企业员工进行事故应急的演练,切实掌握救援的程序。市直属冶金企业要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备案;市直属以下冶金企业要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区县一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备案。

钢铁企业安全教育范文9

事实上,跨国公司在华间谍行为已是“公开的秘密”。去年8月,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经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江涌曾发表文章警告说,境外利益集团在华活动越来越活跃,越来越多地介入中国的经济决策,中国经济已遭到严重威胁。7月14日,江涌在接受采访时强调,境外跨国公司在华进行商业情报窃取的态势越来越明显,形势越来越严峻。

力拓案只是冰山一角

在众多观察人士看来,力拓间谍案只是揭开了外国公司在华间谍行为的冰山一角。7月15日,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梅新育博士在接受采访时指出,类似力拓窃密案的情况在我国相当多,窃取对象包括我们的战略性先进制造业的机密,也包括一般性产业的机密,以及我们传统手工业的技术机密。

而这些间谍行为往往跟中国政府官员、国企高管的腐败牵涉在一起。通常,在华外国公司通过金钱和美色引诱中国官员、企业高管掉入他们事先设下的陷阱。中国民间经济分析机构安邦集团提供的一组数据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数据显示:近十年来,跨国公司在华的行贿案件一直呈上升趋势,在中国调查的50万件腐败案件中,六成多与国际贸易和外商有关。

去年被捕的商务部官员郭京毅就是典型案例。据报道,在中国商务部条法司任职的郭京毅,在草拟外商并购中国企业的法令时,特意为外商留“后门”,对外资企业斩首并购中国一些行业的龙头企业大开绿灯,致使中国经济安全形同“马其诺防线”。江涌告诉记者:“在当前中国,像郭京毅这样的人很多,口软了要替人家说话,拿钱了就要替人家消灾。”

梅新育博士举例证明事态的严重程度。他说,从早年的原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收受港商巨额贿赂案,直到近年败露的沃尔玛、朗讯、默沙东、德普、立邦漆等案件,已经连续不断地敲响了警钟。

境外公司在华多耳目

在此次力拓间谍案中,据说中国警方在力拓上海办事处电脑中截获了数十家钢铁企业的内部信息。而被拘捕的力拓上海办事处负责人胡士泰,是一位拥有澳大利亚国籍的华人,另外三名被拘捕的力拓员工则都是中国人。据圈内人士透露,胡士泰在中国钢铁行业很混得开,跟中国钢铁行业内很多人士有私交。据传此次接受调查的首钢高层谭以新是胡士泰北大的同学。胡士泰利用同学关系、朋友关系等人脉,上下打点得以获取中国钢铁行业的机密。

中国竞争情报学专家邹祖烨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境外跨国公司都有专门的情报机构,一些境外的中小企业也纷纷通过专门提供情报服务的机构来实现自己的情报竞争,而中国企业在这方面还差得远。

当中,日本公司的情报能力值得一提。英国《金融时报》曾报道说,日本公司的所有雇员都要定期接受相关训练,让他们时刻把眼睛睁得大大的,把耳朵竖得高高的。日本企业窃取中国商业秘密的例子也不在少数,比如中国景泰蓝工艺、宣纸工艺等也早已被日本企业盯上,并让中国相关产业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境外情报机构可能参与

此次外媒炒作力拓案的一个内容,是关注中国国家安全部门介入调查。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日前在采访梅新育时提问说,中国国家安全部门是否被赋予了新的任务来关注国际经济案件?梅新育对此观点予以了驳斥,并认为安全部门介入调查在中国有法可依。

梅新育告诉记者,在西方国家,动用强力部门参与保护商业秘密属于家常便饭,矛头所向甚至指向其他西方盟国。

同时,西方国家也动用强力部门参与到窃取别国的商业秘密中去。其实,早有西方媒体披露说,冷战结束后,西方国家庞大的情报机构面临裁员减缩,他们的任务也有部分地从政治、军事情报领域转向经济领域,以帮助自己的企业在海外扩张。

英国《星期日独立报》就曾披露了克林顿政府的一项新政策――“消除比赛场地障碍”,它的内容即是为美国的商业利益搜集、接收和处理秘密情报。这项政策的指向之一,就是向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扩充美国的经济利益。而这项工作具体则由美国商务部下属的“贸易促进协调委员会”来实施,这个秘密机构的官员据称多是美国中央情报局人员。

虽然目前尚未有公开报道证实境外情报机构在华从事经济间谍行为,但在江涌看来,中国是境外资本必争之地,加之中国在相关法律法规上尚不完善,让境外机构有机可乘,中国自然容易成为他们从事间谍行为的乐土。

中国需严堵泄密漏洞

关键经济信息的泄露,给中国带来的危害是极大的。

7月14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表示,力拓有关人员通过不正当手段窃取中国国家秘密,严重危害了中国经济安全和经济利益。

据报道,中国钢铁行业与外国矿业公司的谈判,涉及金额高达数百亿美元。谈判一旦失败,中国遭受的经济损失无疑是巨大的。香港《东方日报》则以几年前发生的一个案例说明其危害性。报道说,前几年,浙江电力系统一位前官员担任一家跨国公司的驻华代表,他利用早前积累的人脉,获取中国电力系统的重大设备采购底牌,并悉数泄露给外方,导致中方蒙受巨大损失,涉案金额高达上百亿元人民币。

与此同时,接受采访的人士均认为,经济间谍活动让境外企业获得了不公平的竞争优势,损害了中国企业的经济利益;还扰乱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市场秩序,对我国维护经济安全带来极大隐患。外资企业在中国“攻城略地”,有人早已惊呼,中国经济面临八国联军的入侵。此话绝非耸人听闻,有数据显示,中国在工业主要产业的39个分行业中,外资市场占有率有2个行业超过七成,4个行业超过五成,9个行业超过四成。

除了危及经济安全,钢铁行业的泄密还可能导致军事机密的泄露。一位不愿具名的知情人士告诉记者,钢铁行业有其特殊性,是影响国计民生地战略性行业,因此钢铁企业的生产安排、炼钢配比、采购计划,不仅属于企业的内部机密,更属于涉及国家安全的机密。在情报界,间谍机构往往可以从一国钢铁生产与消耗的数据当中,推算出该国的国民经济建设情况,甚至军舰、飞机等大型武器系统的生产情况。

江涌在接受采访时强调,“内外勾结”往往是境外机构屡屡得手的原因之一,中国需严防“内奸”和“外贼”,严堵泄密漏洞。

钢铁企业安全教育范文10

关键词:“订单式”培养;积极探索;基本原则

“订单式”培养作为校企合作的有效载体,在国内外职业教育界引起了极大关注。近几年,我院在与企业的人才供需合作中积极开展“订单式”培养的实践,使我们对“订单式”培养的优点有了更加充分的认识,认为“订单式”培养充分贯彻了“按需施教”、“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增强了学校教学的针对性,减少了教育资源的浪费,对落实企业用人标准、满足企业用人需求、化解毕业生供需矛盾、实现学生的优质就业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不失为一种培养适销对路人才的先进办学模式。

我院的前身是山东省冶金工业学校和山东冶金职工大学,隶属于山东省冶金工业总公司,是省内较早举办职业教育的学校之一。早在1998年,我院就在多年“宽基础、活模块”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借鉴德国“双元制”教学的某些特点,与济南钢铁集团签定了“订单式”培养的合作协议,从我院二年级在校生中选拔了80余名学生,组建了两个“济钢炼钢班”。经过近两年的校企合作培养,首届“济钢炼钢班”毕业的学生在进厂后不久就能顶岗操作,其良好的业务素质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受到了企业的一致好评,很快就成为济钢第三炼钢厂的业务骨干和操作能手。

这次“订单式”培养的成功举办,为我们的教学改革注入了活力。我们在认真分析冶金行业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发展形势的基础上,深入进行就业市场的调研,充分发挥我院行业办学的实力和特色专业优势,大力开展校企合作,不断探索“订单式”培养的长效机制。到目前为止,先后开办了“济钢炼铁班”、“石横特钢班”、“张钢炼钢班”、“墨龙机电班”、“墨龙电气班”“墨龙烧结班”、“墨龙炼钢班”、“莱钢轧钢班”等若干个适销对路的“订单式”培养教学班,接受“订单式”培养的学生达到3 300余人。企业通过“订单”从我院招聘到了满意的学生,学生通过接受“订单”培养进入了满意的工作单位,企业和学生的两个满意又大大提高了我院的社会声誉,进而使我院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2006年我院招生第一志愿录取率达到100%,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7%。

总结几年来我院在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方面所取得的成绩,我们认为主要还是遵循了如下五条基本原则:

一、利益的双赢性

“订单式”培养是一种双赢的合作模式,只有坚持“订单式”培养利益双赢性的原则,才能使“订单式’’培养的路子越走越宽。对于学校而言,“订单式”培养有助于学校根据实际需要把握办学方向,调整专业设置,使专业设置更加符合企业和市场的需求。对于企业而言,“订单式’’培养有助于企业缔造稳定的骨干队伍。

我们在开展“订单式”培养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服务社会为宗旨的办学指导思想,企业缺什么专业,就办什么专业,企业需要哪种人才,就培养哪种人才,并且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20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制造业和材料加工企业需要大量高技能人才,我们及时抓住这一大好时机,充分利用隶属山东省冶金工业总公司的行业办学优势,分别与济钢集团总公司、石横特钢厂、张店钢铁总厂、淄博钢厂、山东万杰集团、山东玻璃集团、日照钢铁集团、山东耐火材料厂等企业签订了“订单式”培养协议,明确校企双方的责任和利益,在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的同时,也为学院的招生就业开辟了一条宽广的渠道,使我院出现了连续几年招生和就业两旺的大好局面,学院的发展也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二、信息的及时性

在开展“订单式”培养的过程中,校企双方都是市场的主体,市场供求的多样性和多变性,使缺乏市场宏观信息指导的供需行为具有很大的被动性和盲目性,这从客观上或轻或重地造成了人才市场的混乱、供需成本的增高、人才和教育资源的浪费等种种问题。如2002年,淄博市某一大型乡镇企业,由于扩产急需钢铁冶炼专业人才,从社会上招聘了大量农民工,结果给生产带来了不良影响。由此可见信息的重要。校企双方可从各自的角度出发,根据各自的愿望和目的,积极了解对方的信息,缓解人才供需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减少人才浪费。为此,我院不仅成立了招生就业指导办公室和就业指导中心,定期就业市场和企业需求信息,而且每年还组织数百家大中型企业来校参加供需见面会,各专业系部与相关企业不定期开展信息交流,走访企业,及时反馈供求信息,现已初步建立起了人才供需信息网络,及时收集、综合、毕业生供需信息,为用人单位选聘毕业生提供参考,为学校培养人才提供依据。

三、内容的针对性

“订单式”培养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经济性的特点。针对性是指学校完全按照用人单位对岗位人才的要求实施教学;实用性是指由于针对性强,所学知识技能能直接应用,因而可以缩短学习时间,增加熟练程度,提高学习效率;经济性是指由于教学内容针对性、有效性强,可以降低培养成本,提高办学经济效益。因此,职业院校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做好一切有利于完善“订单式”培养的工作,以教学质量高、专业设置科学、学生知识结构对路、学校对毕业生的推销积极主动,去赢得用人单位的认可、赞赏和信任,拉动其用人需求。要联合用人单位共同确定培养目标,制定教学计划,在教学内容上严格按企业需求设置课程,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实行“菜单式”的选课制,以适应“订单式”教学的需要。我们在为济钢集团和张钢总厂培养“钢铁冶金”专业学生时,根据企业的生产要求所增加的钢材质量检验和连续铸钢新技术等课程内容,就是针对我国的钢铁产品质量和工艺水平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而增设的。

开展“订单式”培养,企业最新的工艺设备技术被引入到专业教学中来,使课程内容更具先进性、应用性和实效性,更有利于进行课程开发。例如,我们在为“济钢炼钢班”进行的课程开发中,就将济钢第三炼钢厂全套引进德国生产流水线的“操作说明书”融入转炉炼钢工艺、连续铸钢等课程的讲授中来,使课程内容与该领域的先进技术同步,针对性更强,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为保证“订单式”培养的内容落到实处,组建相对稳定的骨干师资队伍,我们选聘了来自企业及社会的实践经验丰富的名师专家、高级技术人员、技师及能工巧匠,加强教材建设,建立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为此,我们充分利用行业办学的优势,在各大钢铁企业选聘了部分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负责学生的现场实习指导,同时与企业合作建立了数十个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有效地保证了各项教学工作能够按照企业的“订单”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我们还组织骨干教师进行校本教材开发,先后有《冶金技术概论)、(冶金通用机械和冶炼设备》等数十种教材出版。

四、方法的灵活性

为了促进“订单式”培养的健康发展,校企双方都应发挥各自优势,创新教育模式,实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学员既可以在学校学习,也可以到企业参观实训,更可以采用半工半读、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方式方法。从1987年开始,学校就有计划地安排骨干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组织有关任课教师到设备技术先进的大型用人企业的生产现场参观学习,让他们将企业最新的工艺、设备和技术引入到专业教学中来,使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更具先进性、应用性和实效性。1997年学校又利用原张店钢铁总厂技校的办学资源,与厂方联合办学,开办了张钢分校,进一步密切了与厂方的联系,实现了相互取长补短、互利共赢、为开展“订单式”培养铺路搭桥的预定目标。学校还充分利用了省内冶金企业的生产设备,开展校外实践教学,提高了学生实际动手的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顶岗工作。

任何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订单式”培养模式也有自己的缺陷:其一,它容易使那些有大量可预见需求,意欲向学校发出中早期“订单式”的企业,产生“现在定下学生,将来用不了咋办”的思想顾虑;其二,容易使那些接受订单教育的学生,产生"212作单位已定,就业危机已除,斗志松懈麻痹,学习不思进取的思想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在签订协议时对“订单式”培养的数量一般取保守数字,规定在学生进厂时,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在“订单”规定人数的基础上,按一定比例和学生的考评成绩多退少补,或把学生进厂时的成绩考核标准定得严格些,届时由学校和企业灵活掌握,这样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企业思想顾虑,有利于“订单”的促成,还可使学生保持一定的思想压力,树立有了“订单”不等于就业,只有好好学习才能进厂上岗的思想。这是一个对企业、学校、学生三方都有益处的务实之举,也是“订单式”培养灵活性的充分体现。

五、评价的客观性

由于企业及早地通过“订单”向学校明确了用人标准,在校企双方签订的协议中明确了双方责任、权力、义务和违约条款,对学生的“规格”、“型号”和质量标准都提出了具体要求,这样,对“订单式”培养的评价就有了客观依据。企业可以参与“订单式”培养教学的日常管理和成绩考核,监督和指导教学的全过程,有效地监督学校将“订单”标准落到实处;也可以通过对毕业生的质量评估和跟踪观察,做出实事求是的客观评价,并将信息及时准确地反馈给学校,以便于学校改进教育内容和方法,进而满足实际需求。只有培养的学生能达到“用户”的质量标准,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需求,学生的就业问题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解决。几年来,学院每年都要召开有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参加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会议,研究制定“订单式”培养的教学计划和质量标准。学院每学期都要派教师到有关企业对学生进行专业课辅导和现场教学,召开企业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工程技术人员座谈会,听取企业对学生的评价并填写问卷调查表,收集各种质量信息,加以认真分析对比,并及时向有关教学部门反馈,有利于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达到满足企业需求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钢铁企业安全教育范文11

关键词:钢铁企业;政工干部;基层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3009501

1充分发政工干部积极作用,营造莱钢管理氛围

1.1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在莱钢的管理方面,莱钢的政工干部要积极发挥其职能作用,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在参加莱钢的工作方面政工干部要维护好职工知情权;在安全进行钢铁生产的方面,政工干部要维护职工的安全权;在教育、培训方面政工干部要保障职工受教育权;在物质、文化方面要政工干部维护职工有充分的享受权。

1.2维护单位利益

政工干部要发挥桥梁的作用,在本企业与职工间进行良好沟通,宣教、落实企业决策、领导意图和发展战略,使员工随时了解企业政策及规章制度;政工干部要征集职工的意见并反馈,使莱钢的生产策建立在民主基础上,更有可操作性。调动职思考,进言的积极性。

1.3顺民心、合民意

莱钢的政工干部要充分体现经常深入到企业的基层,与职工进行沟通交流,掌握职工的思想动态。莱钢的政工干部可通过座谈、调研、对话等形式倾听职工心声。促使职工焕发出新的工作热情,发挥其聪明才智,展现自我职业素养,参与企业的管理和决策,与单位共谋健康发展。

2建立、健全民主管理机制

莱钢的政工干部要切实促进企业的民主管理进程,建立、健全莱钢的民主管理机制。实行莱钢的职工代表大会制,使企业制定的发展方针、发展政策和发展目标可以充分代表职工意愿,并通过职工代表集体讨论得以进一步完善;莱钢的政工干部要代表职工,维护好职工的合法权益;莱钢的政工干部要积极发挥作用,促成企业实施民主的评议制度,领导、干部要接受职代会的全面评议;健全莱钢的工作公开制度,企业的决策、生产、经营和管理方面的问题,职工切身的利益等问题都要公开,使全体职工能够参与民主决策,行使其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力。

3开展送温暖活动,推进和谐关系的建设

莱钢的政工干部要抓好对职工的送温暖活动,使职工及时感受到来自于党和组织的关怀,满足职工的精神需要,加深干群感情,拉近干群距离,推进干群和谐。莱钢管理对象就是全体职工,所以政工干部配合企业协调好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间的关系,可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

莱钢的政工干部要开展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的职工慰问活动,借以满足职工的各种需要。如职工工作压力和强度大,身体素质会有下降,政工干部要建议和组织企业每年安排职工进行身体检查,保证职工健康,及时发现病情和治疗,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政工干部要定期慰问住院职工、生病职工、家庭困难职工,把企业的关怀和温暖送给职工,满足职工的情感需求;对新分配到莱钢工作的大学生,政工干部可组织举行座谈会,关注新职工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满足新职工的归属感;对认真工作的职工政工干部要提请领导举行表彰会,表彰先进和工作者和集体,使得职工的努力工作有认同感,满足了职工实现自我的需要。

4开展丰富的基层文体活动,营造基层文化氛围

心理学理论阐述,要想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除依赖员工认知、员工动机、员工态度、员工能力、员工个体因素,企业领导与组织行为外,员工的心理健康同样是重要的条件。所以莱钢创造能使职工身心保持健康的工作环境,就需要进行基层文化的氛围建设,常开展各类文体活动,使员工的身心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放松。

近几年莱钢的政工干部开展许多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为营造企业的基层文化氛围,和谐企业与员工间的关系,促进职工身心健康、和谐做出不少的贡献。这些丰富的基层文体活动有效地促进了莱钢职工提高素质与修养,使职工的个性和天赋得以充分发挥。和谐聚人心,和谐促发展。莱钢的政工干部为企业的发展、职工的成才倾注了他们全部的心血,为企业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使企业文化氛围和文化建设效能得以发挥,最大限度地调动本企业职工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

莱钢的政工干部通过自身的努力,积极建设企业的基层文化,营造和谐基层文化的氛围,有力地促进了干群的关系和谐进程,推动莱钢稳定、持续、健康的发展是莱钢的政工干部进行基层文化建设的最大动力。

5结语

政工干部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依靠全体职工,畅通基层文化建设的渠道,营造基层文化建设的民主氛围,健全基层文化建设的管理制度。这些措施能够有效拉进企业与职工的距离,推进莱钢进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进一步增长。

参考文献

[1]王威. 新形势下钢铁企业加强管理的途径和措施浅析[J]. 科协论坛(下半月), 2011,(09) .

钢铁企业安全教育范文12

【关键词】高职 专业 建设 冶金

引言

当前冶金行业高端技能型人才需求很大,冶金技术专业必须担负起培养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责任,提升冶金技术专业的服务能力,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创新体制机制,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培养,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全面提升冶金技术专业建设水平、条件装备水准和产业服务能力,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高等职业教育,为国家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和实现中国创造战略目标提供优质人力资源支撑。

1人才培养目标

冶金技术专业要坚持以冶金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基于炼铁、炼钢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课程体系,以营造真实生产环境或仿真实训场所为根本,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紧紧围绕冶金行业和经济的发展,校企共同合作打造围绕烧结、炼铁、炼钢、精炼、连铸等重要岗位的冶金技术专业,建立以“职业引导,校企合作,实践育人”为方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冶金行业提供教育和技术服务,将冶金技术专业建设成为全国乃至世界钢铁冶炼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基地。

2专业建设重点内容

2.1突出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

发挥学院多年与冶金企业相互依存、密切合作的关系,建立校企战略合作长效机制,搭建行业平台,实施校企合作教育,体现人才培养过程的开放性;校内、校外实训相互融合、模拟仿真与现场实训有机衔接,工作与学习相互交替、各类实训交叉进行,保证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性。

在独立实训方面,主要有三种方式。第一阶段进行识岗实训,是指在开设专业课程之前,学生到天钢、大无缝、天重、荣程等合作企业去,感受冶金生产的氛围、培养职业情趣,对现场设备、工艺及条件有一个整体的认识;第二阶段生产实训,是指在每一重点核心领域课程结束后,进行有针对性、密集实训,从而加强对此领域的深刻认识及操作技能的掌握。第三阶段是顶岗实训,即学生在接受专业课程之后到岗位上去,由企业工人带领学习操作规范,掌握操作技能。

专业教师必须深入企业进行实地调研,根据实际钢铁公司生产岗位确定课程体系,从而根据冶金生产行业具体岗位能力要求确定课程学习内容。

2.2校企密切对接的办学体制

加强与地方产业发展综合部门的互动,把握区域经济特别是地方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并及时调整专业布局,进行改革、改造。在专业建设上,要强化主动服务的意识,重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增强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能力。以产业发展促进专业建设,形成“产教结合、产教并举、以教促产、以产养教”的良性循环,创造良好的产学结合的氛围,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通过建立产业合作委员会、专业建设委员会、定期校企互动机制,加强专业与产业的对接。

在教学改革及课程开发过程中,广泛深入行业、企业,对人才需求进行调研,与企业一线师傅进行探讨,确立冶金技术专业的核心领域和岗位。校企合作开发教材,以生产实际出发,将新工艺、新方法、新规范引入教材中,从而开发有特色的校企合作实训教材。

本着“相互需要、互惠互利、相互参与、相互依存”的原则,创新校企对接机制,深化校企合作,完善“激励”机制,加强“情感”机制,建立“保障”机制。加大社会服务力度,开展在职员工岗位技能培训,开展面向社会、面向企业的冶金生产的主要工种的技能鉴定。通过为企业员工培训,加强校企合作,提高区域职工技术水平,建立长期、稳定、深度的校企合作关系。

2.3强调实训的育人方式

成立融生产性实训、技能鉴定等为一体的多功能冶金技术实训中心,建成设备先进、功能齐全、工位充足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以“校中厂、厂中校”的培养模式,在校内设立“烧结生产实训车间”“真空感应炉生产实训车间”;以营造真实生产环境或仿真实训场所为根本,建立炼铁、炼钢校内实训基地――“炼铁仿真实训室”“炼钢仿真实训室”“炼铁、炼钢模拟实训室”;与天津钢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天津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天重江天实业有限公司、天津轧三集团、天津中兴盛达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建教学和实训等设施,将实训教学安排到企业进行。

学院与山东星科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每年进行一次“星科杯”学生技能大赛,系部负责,学院提供政策支持,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大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充分发挥激励体制作用。另外组织教师职工技能大赛,教师之间进行比较考评,并给予一定的荣誉及物质奖励。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水平,从而促进实践教学水平的提高,达到实践育人的目的。

完善院系两级实训管理体系,健全组织机构,明确岗位职责。学院负责全院实训基地整体规划、资源的调配和管理制度的制定。各系负责确定实训项目,落实项目实施的资源,并保证实训项目的实训效果。

2.4“双师”结构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而职业教育的教师必须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因此“双师型”建设成为教师发展的趋势。学院每年都有教师培养计划,培养人员包括带头人、骨干教师、普通教师。专业带头人有计划地到国外或国内相关院校学习,参加国内学术交流培训,提高专业带头人先进的职教理念。每年至少有一名骨干教师到国内示范院校进行学术交流,提高骨干教师学术水平。每年至少两名骨干教师到企业下厂实践,学习新工艺新技术,与企业生产实际接轨,参与企业技术项目,提高骨干教师的技术服务及专业教学能力。通过制定“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相关激励政策,建立实践技能过硬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学校引入企业能工巧匠或一线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承担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校企合作教材开发工作。

2.5协调发展的中高职衔接制度

在促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座谈会上,鲁昕副部长强调“实现中高职协调发展的重要任务是加强内涵建设”。内涵建设包括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建设、校企合作建设、实训条件建设等等,中职和高职的内涵建设又有区分。中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而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二者虽都是技能型人才,但却有不同,高职培养的人才要体现特色、创新且灵活性更强。在这里,强调高职教育出的人才绝不是简单的重复的机械的手动操作者,我们的人才通过手动,要将脑中的想法、思路体现出来,这样才能尽显“高端”二字。拿炼钢这门课程来说,中职生和高职生都要学习,在教学的情境上要体现层次,中职的学习情境可以设置为“转炉原料准备、转炉摇炉操作、转炉加料操作、转炉出钢操作、加合金操作等等”,而高职的学习情境可以设置为“转炉生产过程基本操作、枪位控制、事故处理” 等等。这样设置教学情境就将中高职区分开来,避免拿到教材从头讲到尾,应根据课程目标教师自己设定教学情境,从而避免中高职衔接上的重复,体现协调性。

冶金技术专业在中高职衔接问题上主动与中职沟通,辅以中职确立钢铁冶炼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岗位领域、专业岗位群、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充分发挥冶金技术专业示范引领作用,从而带动中职共同发展。

2.6就业促进教学改革的第三方评价制度

教学质量是高职院校发展的生命线,不断完善教学质量评价是高职发展的必然趋势。实施第三方评价制度的重点是通过抓就业来鞭策高校在育人方面进行改革,也就是以就业来促进学校改革。冶金技术专业建立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作为衡量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并对毕业生毕业后至少五年的发展轨迹进行持续追踪,并进行分析,指导未来教学工作。优化冶金技术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对教学工作的实施和质量进行全过程监控和优化。

冶金技术专业采用以用人单位占40%,学生占30%,专业调查机构占30%的评价体系。采用问卷形式对用人单位、学生进行跟踪调查。结合企业反馈信息,综合社会认可度,并与麦可思确立合作协议,分析毕业生、教师、管理人员等有关学习、教学、工作等方面的信息,为教学质量提供科学依据。问卷评价指标包括工作认可度、专业对口率、工资待遇、岗位熟练度、工作调动频率等多项指标进行综合评定。综合麦可思、用人单位、家长、本人等方面进行分析,对教学工作的实施和质量进行全过程监控和优化,出分析报告,指导未来教学工作。

3结论

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教学内涵建设的核心,冶金技术专业建立突出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学生实训力度,校企合作,突出技能培养。建立“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专业带头人去国外或国内示范院校学习先进教育理念,骨干教师定期下厂,与企业职工师傅交流探讨,不断丰富自己的技能水平。建立协调发展的中高职衔接制度,辅以钢铁冶炼专业确立专业建设方案,带动中职共同发展。与麦可思确立合作协议,对毕业生进行至少5年的跟踪调查,综合学生、家长、用人单位等多方反馈信息,分析学生培养质量,指导课程及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财政部. 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