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产业发展对策

产业发展对策

时间:2023-05-31 09:10:35

产业发展对策

产业发展对策范文1

关键词:游艇产业;海南;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F4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海南游艇产业现状及其发展对策

收录日期:2012年3月12日

游艇产业在发达国家历经30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游艇制造业和服务业互动发展的完整产业链。近年来,中国游艇业兴起,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开始加快游艇产业发展。与西方以游艇销售为经营核心不同,中国游艇业的发展偏重与旅游、房地产等行业联合,以游艇租赁旅游为经营主体,依托游艇消费业发展的游艇产业模式。国际旅游岛建设意见出台以来,海南游艇产业快速起步,企业投资规模日渐增大。但目前海南游艇经济以租赁、观光为主,游艇拥有量远低于发达地区平均水平,经营模式过于追求高端,消费市场过于狭小。本文将结合海南的区域经济特点对当前海南游艇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提出几点认识。

一、海南游艇产业结构及其发展现状

(一)海南发展游艇产业的优势。游艇产业对环境依赖性强,需要适宜的气候、广阔的水域和配套的水岸设施。而海南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与海域环境等都非常适合开展驾驶游艇出海垂钓、潜水观光等活动。海南地处热带边缘,长夏无冬,年平均气温25.5℃,海水年平均温度23℃,光热条件优越,水域温度适中,温差较小,符合游艇生产15℃以上温度的标准和要求,特别是对生产游艇玻璃钢原料和在海面试航检测非常有利。同时,海域面积广阔,水质优良,大部分监测海域水质处于清洁状态。海南海岸线长约1,500多公里,沿岸84个港湾可开发成港口码头,常年可开展户外休闲项目。目前,海南游艇码头大多位于海口和三亚的港湾度假区,知名酒店集群相当密集,基础设施和服务保障相对完善,自然风光优美,热带风情浓郁。

同时,海南地处中国大陆最南端,近傍香港,遥望台湾,内靠我国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外邻亚太经济圈中最活跃的东南亚地区,具有良好的空中、陆地、海上一体的交通网络体系,这些优越的环境区位十分适合游艇产业的开发和消费。未来海南水域开放政策进一步放宽,将有利于联结游艇产业的交通区域网络,形成东南亚游艇产业集群。

游艇业发展不如汽车等行业迅速,除环境约束外,主要是由于游艇业长期缺乏游艇出入境的法律法规和政策。2010年海南出台的《海南省游艇管理试行办法》(简称《试行办法》)是中国第一部专门规范游艇产业发展的地方性规章,简化了进口游艇的检验手续,放开游艇登记户籍和外资比例限制,实行全国通用的游艇驾驶员证书制度,认可境外游艇驾驶员证书,简化游艇进出口岸海事手续的办理,对外国籍游艇进出海南省口岸不实行强制引航,解决境外游艇入境后适航性问题,鼓励境内制造的游艇在海南出口境外。这为游艇产业发展提供了基础性体制机制保障,并将促进海南的游艇购置消费增长。此外,依托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有利背景,海南享有26国免签证、境外游客离岛退税、国人离岛免税等诸多优惠政策,将对游艇消费产业发展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

(二)海南游艇产业结构现状。作为经济高端化、消费现代化的代表产业,完整的游艇产业链包含研发设计、制造销售、驾驶培训、旅游等几十个相关配套产业,具有高回报和强带动性。大连、上海、青岛等地早从20多年前开始制造游艇,海南游艇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规划已着手编制,相应配套的码头、游艇会等项目正在逐步建设和完善,经济总量相对较小,产业结构框架逐渐清晰。

从游艇制造业来看,中国游艇制造自主研发能力较低,游艇及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制造能力尚显薄弱,海南本土缺乏传统的造船技术优势,加之投资门槛高,发展相对缓慢。但由于游艇的进口关税高昂,且需要长期的本地化售后维护,因此海南引进国际知名游艇企业合资,高起点生产游艇具有竞争优势。2010~2012年间游艇制造业在海南的投资已有海南海航与台湾杰腾在洋浦制造游艇项目,以及海南金鹿集团与Applause Yachting Group Pty Ltd合资的海南金澳游艇有限公司项目。海南游艇制造业依靠国际知名游艇制造商的技术与品牌优势,生产的游艇比一般标准游艇的制造业质量更为可靠,兼具更高的附加值。

从海南自身的条件和特点来看,游艇经济发展重点是游艇消费服务业及其关联产业,这也抓住了游艇业的核心。因此,游艇消费及辅助服务业在海南的发展则更为迅速。海口连续举办两届游艇经济论坛,海口与三亚分别举办了国际游艇展览,海口与三亚已成国内游艇热门城市,为海南游艇产业营造了较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截至2011年底,海南已建成三亚鸿洲、海口美源、海口新埠岛、三亚亚龙湾等4个国际标准游艇码头,共372个泊位。目前海南省已有35家游艇俱乐部游艇会、260多家与游艇相关的企业。

(三)海南游艇产业的发展

1、海南游艇活动量渐增。从游艇拥有量和活动量来看,海南游艇业逐渐呈现活跃的态势。目前海南登记的游艇有36艘,其中一半是2010年登记的境外游艇。同时,据统计,2010年海南进口游艇数量居全国首位,进口额为2378.97万美元,同比增长894.28%;进口数量为48艘,同比增长433.33%。2009年海南进出境游艇仅14艘次,而根据海南省边防检查机关的统计资料,2010年11月1日至2012年2月17日,海南省边防检查机关共检查出入境游艇177艘次,其中入境(港)117艘次,出境(港)60艘次。游艇出入境活动整体数量偏少,但活动随着硬件设施的改善和政策效应的不断显现,出入海南的游艇将不断增加。

同时,海南从2008年起在海口和三亚开展游艇驾照培训和考核,目前已有200多人拿到游艇驾证。考试学员从企业高管阶层逐渐过渡到公司普通职员,呈现平民化趋势。

2、海南游艇产业投资升温。游艇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游艇码头、俱乐部、景观水系开发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海南岛吸引着国内外众多投资商建设游艇产业的配套硬件。

海南省游艇码头起步较晚,目前全省拥有游艇码头数量约为400个,包括琼海为博鳌亚洲论坛在博鳌东屿岛及万泉河口周边建有的少量游艇码头。部分旅游度假项目、房地产项目包含小型游艇会,拥有少量豪华游艇供游客消费。全省规划并进行前期工作的游艇码头项目逐渐增多,例如三亚凤凰岛游艇码头、三亚半岛帆船港游艇码头、龙沐湾游艇码头、文昌高隆湾游艇码头等一系列游艇码头项目为海南省游艇码头建设的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游艇专有码头工程已遍及海南5个市县,全省在建的码头已经有1,500多个泊位。“十二五”期间,全省沿海各市县规划建设的游艇码头达到13,500个。

游艇消费服务各项职能主要由游艇俱乐部(又称游艇会)承担,海南游艇俱乐部建设和管理渐成规模和体系。石梅湾游艇俱乐部、清水湾游艇俱乐部、博鳌中信游艇俱乐部等项目相继上马和开工建设。目前,海南规范的游艇会主要采取会员制经营模式,以岛外游艇拥有者为主,兼顾游艇租售、观光租赁、会所休闲、保养维修等综合性业务。这种经营发展既满足高端消费群体对游艇水上运动的热爱和部分旅客观光体验休闲的需求,也为企业高管等阶层人士在社交和商务服务方面填补了海南海上娱乐休闲业的空白。

二、海南游艇产业发展瓶颈

(一)消费市场普及率过低。目前,海南游艇制造业现阶段处于萌芽期,试水投资的两个游艇制造项目建设相对缓慢,尚未进入销售运营阶段。这主要是由于游艇购置尚未成为民众的显性消费需求,有待市场的进一步发展。相反,游艇消费业的发展却比较迅猛,游艇俱乐部和游艇码头的建设项目在两年间成倍增长。

然而,消费市场普及率过低却是不争的事实,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海南大部分游艇俱乐部呈亏损状态。一是由于海南游艇俱乐部基本上是旅游度假型收入,主要由岛外消费群创造。由于游艇造价昂贵,国内购买私人游艇开征10%的消费税,进口游艇超过40%的税收,真正触及游艇的人群尚在少数。目前国内潜在的游艇消费群体分布较为分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的北京、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海南整体经济实力不足,民众平均收入水平偏低,本土游艇消费几乎为空白,普通大众消费游艇服务能力不足;二是游艇消费群体主要为企业,以三亚为例,登记在册拥有游艇的企业共有47家,游艇总数达到340多艘,但所有游艇全部是企业所有,无一是注册个人名下,与国际上私人游艇的普及程度之高形成反差。

此外,受到境外自驾游艇入境或入籍登记手续繁琐、境外游艇停泊点或海上活动区域制约、境外游艇入境卫生检疫程序等方面影响,海南目前难以开拓境外游艇消费市场,消费群体结构主要为企业多、个人少、岛外多、本土少、无境外消费者的不均衡格局。

(二)经营质量有待提升。海南游艇俱乐部运营情况不乐观,不仅与市场消费普及率过低有关,也与自身经营模式缺乏创新、服务质量偏低有关。

目前,国内游艇俱乐部的建设、验收、运营等缺乏具体的标准或指导意见,国家未出台验收标准。作为游艇旅游服务业的载体,游艇俱乐部质量参差不齐。海南绝大多数游艇俱乐部经营模式单一,长期依靠会籍出售、泊位租售求生存和发展。矛盾在于,一方面游艇俱乐部过于追求高端路线,不断提高会籍和泊位的租售价格,仅海口和三亚4家国际标准游艇码头,定位过于高端使得中产阶级望而却步,无法满足不同层次游艇消费群的需求;另一方面游艇俱乐部的建设规模尚小,游艇服务维修、培训、销售平台等功能尚不完善,且各个游艇码头不能共享资源,游艇的维护和补给要么选择返回所在游艇俱乐部,要么成本翻番,独立化经营使得游艇活动范围有限,公共码头缺失严重。

除游艇俱乐部经营不佳外,游艇码头的布局也不成熟。海南大部分游艇项目建设规模小,并不适合停靠大型游艇。同时,部分游艇码头依附于房地产项目,成为开发商为旅游地产项目增加高端元素的重要筹码。这些零星分布的码头大多为十余个泊位,形式灵活但缺乏完善的游艇维修、专业保险等服务,且只有房产业主才能享有。这种针对极少数消费群体的游艇项目,使得游艇的活动更为局限,游艇消费逐渐丧失活力。

同时,游艇制造和游艇管理维护都属于知识密集型产业,从国外引进高端技术、制造和管理人才的手段并不能满足游艇企业长期发展,培育游艇业人才也成为游艇企业的难题。

(三)产业政策和规制缺位。2010年《试行办法》出台掀起了海南游艇热,游艇产业蓬勃发展。然而,游艇产业相关政策、规制不健全是限制海南游艇业发展的另一个主要问题。目前,行业监管存在的问题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法规政策对游艇购置、牌照、航程等活动的限制过严,不利于游艇产业联动发展;二是对游艇码头和俱乐部建设规划、管理与审批缺乏规范。尽管《海南省游艇安全管理暂行办法》对游艇安全管理问题进行了具体的操作条款规范,但游艇活动依然面临着诸多现实法规问题。由于我国船舶法尚未将商务船与私人游艇区分开来,购买游艇手续之繁杂非一般阶层所能承受。目前有关规定私人购买游艇时,需要同时具备船籍证书、所有权证书和国际证书,游艇必须经过检验发证、办理国籍登记才能航行。在我国船舶管理框架下,私人游艇即使在获得许可的专用水域内航行,也须通报当地的海事、航务及港监等部门,并经一定的业务协作才能出航,每经过一地的水域都需要海事部门的检验检查,且不对国内游艇开放港澳等周边地区水域。

同时,各市县游艇码头建设项目层出不穷,部分项目占用了城市生活旅游岸线,没有统一的行业主管部门审批管理。对游艇码头占用岸线的管理权限模糊,界限不清,少数高端地产项目能审批并占用城市公共岸线,岸线资源无合理有效配置,将影响未来公共游艇码头区域建设规划。不预留用于游艇公共码头建设的岸线、陆域等,将来一旦游艇产业蓬勃发展,将面临游艇无处停泊和下水的尴尬,这可能成为发展游艇经济的瓶颈。此外,有关依附房地产项目的游艇码头,尚存在是否实行一关两检、口岸服务,以及营业范围变更等行业监管的问题和隐患。

三、海南游艇产业发展对策

(一)培育游艇消费文化。对任何产业和企业而言,拥有市场和忠实的消费者是其确立竞争优势的根本保证。游艇市场极具潜力,但需求尚未得到有效挖掘。打破游艇贵族化误区,加强海洋文化教育和海洋意识培育,培育公众游艇消费理念成为当前重要任务。

游艇不仅是奢侈消费品,也应成为大众娱乐产品,可作为健康的户外运动载体和爱好航海的年轻人学习和实习的载体。据调查显示,国际游艇消费比较多元化,价格从十几万元到几亿元不等,既有超级豪华游艇,但更多的是中产阶层能承受的帆船、钓鱼艇、快艇、休闲艇,如豪华游艇的销量只占北美游艇市场的2.5%。因此,降低游艇制造成本,增加小型简易游艇销售成为游艇制造企业的出路。

同时,海南游艇消费业应借鉴欧美成熟游艇俱乐部的建设模式,在塑造与海洋文化相关的游艇休闲特色文化方面下工夫。政府应根据发达国家游艇产业的发展经验,规划和建设大量游艇公共码头,满足公众对40英尺以下中低档游艇消费的需求,大规模推广游艇水上休闲活动。

(二)引进差异化运营模式。根据国际经验,游艇制造业难以形成规模效益,产业利润主要来自具有技术和品牌优势的一些高附加值游艇产品,游艇制造贵在精而非多。海南游艇制造企业应当学习台湾模式,以高附加值的独特设计路线为特征,为客户做定制化的服务,走高技术、高附加值的道路。目前,引进国外知名游艇制造商合资,是制造企业快速成长的捷径,但自有人才的培育成为当务之急。游艇制造企业应加强与高校、科研单位合作,积极搭建产学联盟平台,实现船舶工程技术游艇方向的专业人才维续。

海南游艇会的运营应打破单纯的观光游览模式,组建价格相对低廉、面向中产阶级的运动娱乐型游艇会,可以通过团体包租、按时收费模式,吸引会员加入组织度假、娱乐休闲服务活动,与驾照培训、活动策划等业务公司开展合作,提供包括水上训练活动、游艇驾照培训、展览聚会、旅游摄影等活动,使发展定位差异化,经营内容丰富化。

此外,港澳地区的游艇会会籍价格及游艇维修保养费用相当高昂,港澳台毗邻海南省,航程较短。在水域政策逐步放开后,区域联网运营将成为游艇消费业发展的趋势,海南游艇码头若能提供周到及价格合理的服务,凭借海南的热带岛屿资源,将在未来游艇度假市场占据更广阔的空间。

(三)政策督促行业良性发展。政府应当坚持行业监管政策与扶持政策并重的原则,既要预防游艇项目投资盲目、过热,预防行业发展无序,也要适度放宽对游艇经济的相关政策,包括游艇的活动范围、游艇消费的税额等问题,引导游艇产业向良性发展的方向壮大。

从行业监管的角度来说,政府应建立健全统一的行业管理规范和标准,涵盖从设计、生产、检验、水域管理到消费税收以及人才教育等方面的管理体系和规范,推动游艇制造集约化,加强游艇码头、监控系统硬件设施建设,严格游艇码头、游艇俱乐部建设项目的审批,建立项目验收与开放标准。

从产业扶植的角度来说,政府应利用立法权优势、海南经济特区以及国际旅游岛建设政策等优势,制定和实行有利于游艇消费的政策法规,同时建立游艇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大众游艇文化培育,进一步简化游艇出入境手续,积极申请扩大游艇活动范围,加大国际合作的深度与力度,为游艇在海南周边海域活动以及游艇码头区域联网运营创造条件,逐步提高海南游艇产业竞争力。

主要参考文献:

[1]厉无畏,王慧敏.打造核心竞争优势――奉贤发展游艇经济的思考[J].上海企业,2006.11.

[2]曹惠芬.发展我国游艇工业的思考[J].船舶物资与市场,2000.4.

[3]王晓美.美国游艇业的发展及其借鉴意义[J].船舶工业技术经济信息,2005.9.

[4]程爵浩.游艇俱乐部的设计与运营模式研究[J].企业经济,2006.3.

[5]海南人民政府.海南省游艇管理试行办法.2010.

[6]陈国雄.深圳游艇产业火热背后现产业升级隐忧[J].世界海运,2009.3.

产业发展对策范文2

关键词:苗木产业 发展对策 建议

1、着力培育知名品牌

培育品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快名牌战略的实施。第一,加强政府引导下的宣传。名牌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广泛的知晓性,通过政府引导下的宣传能起到种植户自身宣传所不及的效果。借鉴其他地区的政府宣传行为,潍坊市也应该在该方面多下些功夫。第二,注重注册品牌商标的工作。商标是品牌的直接表现。目前潍坊市还没有非常有名的品牌,在效应上没有达到该有的影响力。对优势苗木的商标保护,是实施品牌化战略的保障,对促进苗木业的发展和种植户收入的提高都有重要作用。更深远的讲,对提高苗木的质量安全和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具有现实意义。第三,注重苗木的国际认证和产地地理标志认证等。通过国内外公认的,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各类认证体系的认证,能有效的提升品牌建设的步伐。目前潍坊市已经开始了再改领域的工作,但力度还应该加大。第四,提高品牌观念,创造品牌发展环境。种植户的思想观念提高了,才能激发更多的人关注品牌建设,通过政府宣传、典型带动等方式来达到品牌观念的深入发展。同时在政府环境、市场环境等方面加以引导。

2、加快推进科技进步

苗木业的发展离不开与苗木相关的技术研究。纵观国外苗木发达国家的做法,苗木技术研究及应用为苗木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技术的优势为苗木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提供了动力。苗木种植在潍坊市还是以传统的老方式为主,已经延续了几十年,种植户的更新慢,与之相配套的种植技术更新也慢,这些制约了苗木业的跨越式发展。在技术应用方面,应该广泛开展品种选择、种植指导、果园管理及后期管理方面的研究,为实践提供理论依据。特别是后期方面的研究,例如包装、储存和加工等方面的研究在潍坊市还是较为薄弱,比如储存方式还是老式的气调库、冷库等方式,国外在相关领域开展的镀膜冷藏等方式在当地根本没有,在调查中也没有发现有人知道更多的相关技术。因此,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变。第一,政府其主导作用,加强果树种植及相关应用的研发,这是推动技术进步的主要力量。第二,引导有实力的种植户从事相关的技术研究。第三,积极了解国内外的苗木知识前沿,不断借鉴引导,在当地适时开展应用。苗木业技术体系建设即需要科研力量的投入也需要科研体系的建设,特别是服务体系的建设,将科技及时转化为生产力,提高应用能力水平。第一,继续加强科技服务能力。潍坊市应该继续扩大果树专业技术人员的选拔和培训工作,做好各类水苗木种的引进。对测土施肥、果园生草和病虫害生态化控制等新技术等要加强推广力度。第二,苗木业技术推广体系要进一步完善。在全县范围内建立既有国营又有民营相结合的服务体系,各乡镇都要设立专门的苗木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配备专业技术人员,有条件的村可以设立服务点,将服务延伸到千家万户。第三,农业信息服务体系要逐步建立。潍坊市应该在开发运营了潍坊农业信息网等网络平台的基础上,定期对苗木业动态、苗木价格和苗木供求信息等方面指导全县的苗木业生产,乡镇和村一级也应当建立专职或者兼职的信息报道员。潍坊市在近几年从政策到实践中都开展了信息技术在苗木业中的运用,但效果还有待进一步的提升。搞好苗木的信息技术的现代化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增强种植户的信息化意识。通过宣传和带动让广大种植户认识到网络等现代信息化技术与苗木业发展息息相关,引导种植户由被动接收到主动收集信息的转变,让种植户多了解,多观看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图片、书籍和视频资料。第二,发挥好政府在种植户信息化中的主导作用。可以指定区域内的信息化发展战略,提供强有力的财政支撑,多方式多渠道的加大投入,让重视现代化的信息意识浓厚。第三,进一步加强种植户信息化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在农村网络建设,种植户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等方面不断完善提升,让及时的苗木业网络信息传递到种植户手里。第四,推进苗木业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让政府与种植户之间,种植户与种植户之间的信息更加顺畅,资源共享力度更大。第五,建立培养种植户信息化人才的机制,加大乡、村的信息服务站。

3、实施苗木标准化战略

在标准国际化对接、苗木业标准的实施力度和苗木业标准组织体系建设三个方面推进发展。具体的苗木业标准涉及的方面包括生产、加工和销售的多个环节,例如苗木的培育、苗木的质量、苗木的储藏和包装等。潍坊市应该组织相关部门制定出苗木系列标准,并指导种植户严格按照县里制定的标准化进行生产销售。近些年来,潍坊市从苗木审查体系、各类组织形式和技术推广等方面全面实施了苗木标准化生产,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在标准化的路上潍坊市仍然有很多工作要做。苗木业发展的好坏根本上还是靠人的技术水平来实现。知识化的种植户是推动苗木业更新换代的主要动力,种植户的技术水平既包括对新型技术的接受也包括对新型技术的实践。潍坊市目前科技型种植户数量并不是很多,更多的种植户靠的都是自己的经验和与周边种植户的交流获得,技术含量较低,对国内外的新技术了解较少,这些都阻碍了潍坊市苗木业的创新型发展。潍坊市应该建立由政府引导下的多种提升技术水平的平台,尽快改善种植户的技术水平,让种植户开阔眼界,学习和掌握更多先进的种养技术,不断提高潍坊市的整体苗木发展水平。

4、推进苗木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

在加强苗木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中,潍坊市也应该加强农业产业一体化建设,当然也包括苗木一体化建设,特别是发函一些苗木业的龙头企业,因为苗木产业一体化建设是龙头企业的经营方式和战略手段。从农业产业一体化的内涵上来说,他包含着动词和名词两种解释,动词解释主要集中在经营手段上,名词解释主要集中在经营组织形式上。按照龙头企业对企业或农户的人事支配力量、资金占有份额、信息掌握量和技术指导力量和生产控制力量四个方面,可以把农业产业一体化分为内部组织、中间组织和内部市场三种类型。农业产业一体化的发展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一体化的建设必须以客观的市场规模扩大,管理、生产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及提高到一定程度为前提。因此在潍坊市苗木业产业一体化发展中,政府的指导及通过制定政策来规范龙头企业与种植户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是有必要的。苗木综合生产能力建设能有效的整合资源,壮大集群经济,为潍坊市的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专业批发市场建设大体可以有两个市场,一是苗木产品的产地市场建设。这就要求潍坊市要在完善现有市场的基础上,紧盯国内先进地区的经验,建设一处政府行为引导的、规模较大的、功能齐全的大型苗木批发市场,包含苗木购销、储运、包装和加工于一体,具有集散中转功能和交易现代化等特点的市场。二是开拓外地市场,采用灵活的经营方式,将批发市场建设为设点销售、超市连锁经营或直销等销售方式,特别是在大城市设立品牌专卖店或专柜,有计划和有组织的扩充销售网络和销售渠道。小规模的苗木批发市场在潍坊市有很多,每个乡镇都有,集中地区每个村子都有市场交易点。这些分散的交易点要么是地方政府主导建设的,要么是自发形成的,不管出于何种目的,这些市场都没有形成一定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陈平.园林绿化苗木产业的MN分析[J].河北林业科技,2011(4):133-137.

产业发展对策范文3

关键词:林业企业;矿产资源;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1-0190-1

1 林业企业矿业资源和项目现状

1.1 矿产资源的现状

林业企业多处深山,地质构造条件复杂,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经营区内矿产资源较为丰富,从目前已经发现的矿产多数是铁、金、铜、石灰石、大理岩、硅石、煤、矿泉水等。

1.2 矿产资源的基本特征

林业经营区森林覆盖率较高,矿产资源赋存隐蔽,成分复杂多变。另外由于地上植被较密,勘探难度大、成本高、效果差。

1.3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由于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林业企业多数拥有数万公顷的重点公益林。而且,很多林业企业有部级自然保护区。按有关规定,在这些区域内不能有任何生产经营活动。所以,林业企业经营区内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率相当低,

2 矿业项目存在的问题

2.1 投资矿业项目的风险较高,林业企业不愿投资

矿产资源的开发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从林地占用审批、矿山设计、基建、达产至达到设计能力,一般都需要几年的时间。在此过程中,矿产品价格的变化,可能使原预测投资回报率受到影响。

2.2 矿产资源开发对环境有破坏,林业企业不想投资

开采矿产会造成地表下沉、地下水位下降、森林资源减少、生物资源减少。而且矿产资源在开发过程中会排出的废水、废气、废料,产生一定的环境污染。

2.3 占用林地审批相当麻烦

目前,国有重点林区的林地占用审批需要到国家林业局审批,而且有指标限制,一般不会给审批。

2.4 无法参与矿产企业的经营管理

目前矿产企业开发利用主要由地方国土资源局管理,矿产企业的各项统计也主要由其负责。一般以林地、林道参股经营的林业企业却因不能参与企业管理,而不能全面了解企业经营的实际状况。

3 林业企业发展矿业经济的措施

(1)林业企业应在适当的时机成立专门的矿产开发公司,投入资金对经营区内矿产资源的进行勘探,以探矿权或采矿权与相关公司合作,扩大参股比例。矿产开发公司可以针对已经参股的企业,直接参与经营,掌握企业效益。

(2)对参股的矿业公司要安排专人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担任副经理或财务人员,并按月将生产、财务报表报送林业企业,可以保证企业及时分红,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

(3)林区公安、资源林政、森林防火等相关行政执法部门对参股的矿业公司要真心服务,做好林地占用审批、森林防火、治安管理等各方面工作,赢造良好的投资发展环境,让外来投资商安心、顺心、放心。

(4)以法律、经济、规划、政策为主要手段的宏观调控和矿业权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全面实现资源市场化配置。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消除无证勘查和开采、乱采滥挖、越界开采,以采代探,非法转让等各类违法行为,全面查处违法案件,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模化、集约化水平。

4 林业企业发展矿业经济的建议

4.1 加强矿产资源勘查

要进一步加大投入,积极配合省、州做好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评价工作。在此基础上,加强与地质勘查部门的沟通联系,开展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工作,为矿业开发提供可靠的资源基础和地质资料,掌握矿业经济开发的主导权。

4.2 坚持依靠行业内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机械设备高起点开发矿业资源

鼓励矿业企业增大研究开发资金投入比例,加强矿产资源开发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的研究、开发与推广,通过技术结构调整,提高矿产资源的采、选、冶回收率,进一步提升矿产资源保护和利用水平。

4.3 加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

要严格按照生态、环保双重标准,少办矿、办大矿的要求发展矿产业。在矿业开发工作中,坚持“环保优先”的发展理念,建设与自然、与环境和谐共处的现代化矿业企业。坚持谁投资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积极推进矿山环境综合治理。对已废弃的矿区,要拓展融资渠道,加强生态恢复治理和矿区还林;对新建和改扩建矿山,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腐殖土,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对矿山产生的废弃物不能按要求及时治理、复垦的,不得扩大开采规模。

4.4 减少审批环节

产业发展对策范文4

【关键词】 成本效益; 河北省; 光伏发电; 模糊综合评价

一、前言

光伏发电产业作为重要的清洁能源产业对于河北省这个能源消耗大省具有重要的经济支撑作用。从河北省光伏发电产业当前的发展状况来看,其成本效益的内容与传统发电方式有一定的差别,光伏发电产业前期投资的经济成本高,但经济效益并不显著,且具有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难度大、并网稳定性差、市场成熟度不高等一系列特性。光伏发电可以大量减少各种有害废气废渣的排放量,能有效提升企业形象,具有很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并得到了较好的政策支持。

一方面,本文是从广义成本效益角度分析整个河北省地域范围内的光伏发电产业,不只关注可量化的经济成本和效益,而且加入了一般不易量化的对社会发展和环境影响的相关因素,应该尽量减少认识上的局限和数据缺失或不可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另一方面,层次分析法(AHP)是美国运筹学家托马斯·塞蒂(T.L.Saaty)提出的一种简单有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权重确定方法,而模糊数学正是采用数学方法研究具有不确定性和模糊性问题的一门科学。因此,本文拟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模糊数学中的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成本效益水平。

二、成本效益水平模糊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权重

(一)成本效益的指标体系

结合上文所述河北省光伏发电产业的发展特点,根据成本效益的内涵特征和模糊综合评价的要求,本文共选取7个成本指标、6个效益指标用于对河北省光伏发电产业成本效益的定量分析。评价指标主要是成本和效益两方面,需要从光伏发电产业整个产业链上具有代表性的关键环节去提炼,包括上游产品制造,中间组件封装和配件生产以及下游并网发电。此外,还需加入光伏发电产业在河北省发展的外部环境、社会影响等因素。最终得到的指标体系见表1:目标层为成本效益水平B,准则层是C1至C4,指标层是C11至C44。

(二)指标权重

本文采用专家调查法,联系河北省光伏发电产业的相关专家、一线高级技术工人共10人,按照Saaty标度法对各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性进行两两判断,由此构造出的判断矩阵如下所示。利用AHP法计算出各指标的权重值A和随机一致性比率RC,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可知各层指标的RC值均小于0.10(见表1),表明具有满意的一致性。由于AHP的计算方法和本文研究内容的关系不大,因此省去计算过程的描述。表1第二列括号中所列示的权重值为目标层B的下级各指标相应权重,表1第三列括号中所列示的权重值为准则层C1至C4的下级各指标相应权重。

三、河北省光伏发电产业成本效益水平的模糊综合评价

(一)评价等级的确定

根据所述成本效益水平的内容,将其划分为六个等级,则模糊评语集为Y={优秀,很好,较好,一般,较差,很差}。

(二)指标的隶属度矩阵

首先,进行单因素评判,确定出各个评价指标对评价等级的隶属度,以建立隶属函数,构成隶属度矩阵。由上文提到的10位专家对表2打分。按照逆指标越小越有利于提高成本效益水平,正指标作用与其相反的原则,在选中单元格中打“√”即可。收回调查表,统计指标的“√”总数,除以基数10,即为各项指标的评价结果,见表3。该评价结果可确定各指标的隶属度,构成模糊关系矩阵,即指标的隶属度矩阵R。

(三)模糊综合评价

首先,进行一级综合评价,以经济成本在下级各指标上的评价为例。评价结果(B1)等于C1中下级各指标构成的权重向量A1与其隶属度矩阵R1的数乘:

其次,进行二级综合评价。根据一级评价结果,得到成本效益水平B的隶属度矩阵R,又有B中下级各指标构成的权重向量A,二者的数乘即为最终评价结果B:

由一级、二级评价的结果向量B1、B2、B3、B4、B可知,在评语集的六个等级中,经济成本隶属于一般的程度最高,为0.4719;外溢成本隶属于较差的程度最高,为0.5965;经济效益隶属于较好的程度最高,为0.5750;外溢效益隶属于优秀的程度最高,为0.3878。按照最大隶属度原则,河北省光伏发电产业的成本效益水平隶属于一般的程度最高,为0.3781;其次是隶属于较差的程度,为0.2658。

四、河北省光伏发电产业的发展对策

由上文计算结果可知,河北省光伏发电产业的整体成本效益水平为一般。从成本角度看,河北省光伏产业的电池制造、电站建设等可货币化经济成本相对处于优势,但本文加入了一般不予货币化的外溢成本,包括光伏发电并网的不稳定性,国内市场有效需求不足、较大程度依赖国外市场的弊端等,使其整体的成本投入相对更多。从效益角度看,河北省光伏发电产业的经济效益目前并不显著,很多方面还要依靠政府的财政补贴,但是随着河北省光伏发电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光伏发电成本正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另一方面,本文加入了目前企业不予货币化计量的外溢效益,主要体现为光伏发电产业的环保优势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将其计入成本效益中有利于抛弃只重视经济效益的短浅目光,正确地看待河北省光伏产业的发展前景。综合以上评价和分析,本文对河北省光伏发电产业提出以下发展对策。

(一)对光伏发电的制造产业应给予政策引导,鼓励与限制并行

河北省当前光伏发电的制造产业比较发达,但不应急于扩大生产规模,其发展重点应该是提高光伏电池的质量和科技含量,政府对低水平重复建设和市场饱和的产品项目应该取消支持政策并予以限制,提高其市场准入门槛,同时应该鼓励企业针对各类细分市场的不同需求开发多样化的光伏产品。同时,为了平衡产业结构和降低产业链的生产成本,政府还应该支持企业进行光伏逆变器、控制系统和蓄电池等配套部件的生产和研发。

(二)积极开发国内市场,同时继续努力争取国外市场

2011年国家公布了光伏上网标杆电价,电价的确定有益于国内光伏市场的真正打开,河北省应该抓住机会,做好政策扶持,鼓励企业“走出去”,积极开拓国内市场份额。此外,河北省应该尽快出台相关的政策措施支持企业出口,积极抵制国外的“双反”不公平待遇,积极开拓应有的国外市场份额。

(三)政策支持应有所侧重,鼓励技术研发

河北省当前阶段应该正确对待大额资金引进关键技术和设备的问题,应继续加大技术引进和科技研发的资金投入及财政补贴力度,但应该坚持技术上的引进与自主开发相结合,做好核心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吸收工作,以政策为导向逐步培养企业的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政府还应规范电网企业做好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并网运行服务,通过鼓励发展智能电网技术为分布式光伏发电提供技术支撑。此外,还应制定相关政策,做好废旧电池等的回收管理工作。

(四)光伏发电项目的建设要紧随国家政策发展方向,稳步发展

河北省光伏发电已经开始起步,但与国内其他光伏发电发展较好的省份如青海、甘肃等相比,光伏电站建设数量并不多。对于光伏发电项目,河北省应理性对待,不应单纯为了刺激经济而急于发展,应严格相关的配套政策措施,严把质量关,因地制宜,做好前期的论证工作,争取每建一座光伏电站,就能保证其发电质量和未来的经济效益。

【主要参考文献】

[1] 郭亚军.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产业发展对策范文5

关键词:林业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发展重点;对策;四川达县

加快林业产业发展,为人们提供丰富多样的林产品和生态服务,是促进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加地方和群众收入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富民强县赋予林业的历史使命[1-2]。当前林业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变革和转折时期,正经历着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历史性转变,林业产业也经历着由传统的以木材生产为主、粗放型经营向培育资源、多元化集约化经营的根本性转变。传统的以消耗资源为主的林业产业已成为制约林业发展的瓶颈,不能适应当前林业的发展趋势。因此,需要通过大力发展木竹加工业、特色林果、森林食品、森林旅游、生物能源,不断满足人们对天然绿色林产品、营养保健、休闲娱乐、防治疾病、延年益寿的需求[3-4]。

1达县林业产业现状

近年来,达县林业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按照生态与产业“双轮”驱动、推进林业资源大县向林业经济强县跨越的思路,切实推动林业产业发展,初步建成了涵盖一、二、三产业且产品种类较为齐全的林业产业体系。一是工业原料林建设稳步推进。1998年以来,达县发展了以工业原料为主的速生工业原料林逾2.67万hm2,基本满足了达县工农业建设需要;二是经果林及林木种苗建设发展势头良好,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种类较多,门类齐全,主要有枣、银杏、花椒、板栗等干果类;柑、柚、梨、桃、李等水果类;油桐、油橄榄等油料类;栀子、佛手、金银花等医药类;茶、桑等经济作物类;种苗花卉类等六大门类。截至2008年年底,全县累计建设各类经果林1.06万hm2,其中果树类6 633.33 hm2,木本药材1 666.67 hm2,油料、饮料600 hm2,其他经济林1 533.33 hm2,林木花卉133.33 hm2。三是林业加工产业有较大发展。目前,全县已有木材加工企业(户)51家,年耗材2.3万m3,年产值2 000余万元,税收100余万元,解决农民工就业150余人,另四川升达、瑞丰木业等企业正在投资建设中,建成投产耗材22万m3,预计产值可达近6亿元,将拉动建设工业原料林逾3 333.33 hm2,解决农民工就业1 000余人。四是森林旅游和乡村农家乐有较大发展。以铁山国家森林公园、雷音铺森林公园和真佛山AA级风景名胜区为主的森林旅游业,赵家桂花村、火峰山等乡村农家乐年接待能力达10万人次,旅游综合产值达5 000余万元,成为了人们走进森林、回归大自然的好去处。

2存在的问题

一是林产加工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科技含量低、实力弱,规模以上企业,98%以上的产品为原料型初级加工产品,附加值低、经营层次低,仅限于粗放的经营加工、利用,深加工产业薄弱;二是发展思路不明,一些项目过多,造成无序竞争、管理混乱,还有一些项目基础薄弱,扶持力度不够;三是科技支撑不够,经济效益不明显,项目科技含量不高,产品质量低,缺乏市场竞争力;四是发展基础薄弱。达县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山区,自然条件差、经济欠发达,交通、通讯、水利等基础设施薄弱。多数林区道路、排灌设施等建设滞后,严重制约了林竹基地、森林景观的培育和开发利用。林木良种化程度低,产业建设和管理的专业人员缺乏,发展机制和政策不完善,严重影响了林业产业的发展。

3发展重点

应加快达县林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与最大化,构建和谐达县、绿色达县、生态达县,加快达县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林业资源达县向林业经济强县转变,促进农民增收和林区经济发展,奋力推进县委“135”发展战略,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化管理的产业化发展要求,以发展生态产业为前提,以产业基地建设为基础,以培育龙头企业为关键,以产品市场拓展为保障,全力推进达县林业产业的健康发展。

3.1大力发展工业原料林

按照适地适树、集约经营、定向培育的原则,围绕林产加工、建筑建材、坑木原料、民用装饰用材积极培育速生、丰产、优质、高效、珍贵的工业原料林基地,结合低效林改造,重点发展以杨树、桤木、松树等乡土树种为主的原料林,主要布局在麻柳、石桥、堡子、碑庙、万家、葫芦、铁山林场、大树、平滩等乡镇。

3.2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林果业

[1] [2] [3] 

根据各地自然条件和群众种植习惯,突出区域特色和市场优势,发展特色经果林,重在梨、桃、柿、柑等优质水果、板栗、核桃等干果以及乌桕、油茶、油桐等生物质木本油料林,加快现有低质、低效经济林改造步伐,发展特色经济。同时合理开发林下资源,充分利用丰富的林地资源,走立体经营之路,挖掘林地资源潜力,注意长、中、短效益相结合,大力培育林菌经济、林药经济、林禽经济、林虫经济、林蔬经济、林果经济、林卉经济、林草经济等,使林下资源的开发尽快形成规模,提高效益。主要布局百节、马家、赵家、碑庙、亭子、麻柳等乡镇和国有林场。

.适度发展种苗花卉业

为了满足全县造林绿化种苗需要,以县级骨干苗圃为主,积极推行基地育苗、大户育苗,建设固定的育苗基地。鼓励发展园林花卉业,为城市绿化、通道绿化和乡村绿化提供优质大苗和多色花卉,引导业主建设园林花卉基地。主要布局在南外、河市等乡镇。

.重点发展精深加工业

林产加工业的精深程度是林业产业发达的标志。要大力培植~个原料有保障、规模适度、辐射面广、竞争力强的林产加工龙头企业,从而充分发挥林业第二产业的牵引作用。积极整合县内小型粗放木竹加工企业,全面提升深加工、精加工和木竹综合利用能力,提高企业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同时,还要延伸到林果、畜禽、旅游工艺品加工等方面,延长产业链,实现多次增值,提高产业化程度。要以科技为依托,优化生产工艺,提高技术含量,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

.优先发展森林旅游业

积极培育森林旅游资源,打造以自然生态景观为主体、其他景观为辅助的特色生态旅游品牌,充分发挥生态旅游主力军作用。加快铁山国家森林公园、雷音铺省级森林公园和真佛山国家AA级风景区开发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和投入力度,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提高接待能力。积极打造三里坪人文生态区、火峰山、翠屏山城市生态公园和林庄经济、林家乐等特色乡村旅游,不断满足人们的生态需求,促进森林旅游业的发展及林农增收致富。

发展对策

.加强组织领导

林业产业建设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各级党委、政府要从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推动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稳定增加林农收入的战略高度,广泛动员和组织群众积极投身林业产业建设。要把林业产业建设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任期目标和年度工作责任制,制定相应的监督和考核奖惩办法,加强督查、严格考核,把产业发展实绩作为干部任用考核的重要内容,对在林业产业建设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科学规划

县林业局要在实施森林分类经营的基础上,结合达县各地森林资源状况,因地制宜,制定切合达县林产业发展的政策和科学的发展规划。对生态公益林应重点发展森林旅游业,要搞好铁山部级森林公园及雷音铺省级森林公园的规划与开发。对商品林则大力发展工业原料林、特色林果业,以林木市场成熟理论,指导天然商品林、人工商品林经营管理和更新改造。

.强化政策扶持,营造发展环境

一是落实林业产业政策。认真落实国家《林业产业政策要点》和《达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的意见》,对影响林业产业发展全局的财政、税收、金融和市场准入等政策,要逐一明确并落到实处。完善林业贴息贷款管理办法,解决林业融资难问题。二是加强服务能力建设。加强林业产业行政管理体系建设,支持专业协会等社会中介组织发展。推进林业产业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完善林业产业预测预警机制。加快森林及林产品认证步伐,扶持一批林业龙头企业、名牌产品,强化林产品标准化建设和市场监管。加强林业会员经济管理指导,要办出精品,形成品牌,注重效益。三是完善林业产业管理和服务。加强林业产业协调管理机构建设,使产业管理落实到人,为产业发展争取政策,为企业和林农提供产业信息、技术服务。

产业发展对策范文6

关键词制造业;服务业;转型升级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4)01-0072-07

东部转型中西部提速是我国经济在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主旋律,但在“五荒两高”(五荒指钱荒、电荒、人荒、水荒、地荒,两高指成本高、税费高)的压力下,我国经济难以实现有效的转型升级。“中国制造”是我国提升竞争力的重要层面,而生产业与制造业发展密切相关,因此有必要在通过国际比较指出我国经济状况基础上分析制造业和生产业现状,进而考察我国的产业发展相对困境,同时提出破除我国产业发展困境的措施安排。

一、我国经济发展的国际比较

从经济发展水平看,1990年我国属于低收入国家,但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增长提升了我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如在1990~2010年间按照美元标价的人均GDP增加了11.91倍。2000年接近且在2005年超过了中低国家的平均水平,而在2010年超过了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与此同时,我国人均GDP与世界平均GDP的比值也由1990年的8.1%上升到2010年的46.7%。就总体而言,我国仍然处于相对低的发展水平。但是,通常认为美元标价的GDP不能反映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原因在于一般认为我国的汇率低估明显,故有必要采取购买力平价指标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重新考察。通常认为,收入水平越低的国家,其货币的购买力会相对越强,表现为购买力水平提升。采取《国际统计年鉴》(2012)的相关数据,从购买力平价看,2010年世界、高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中低收入国家、低收入国家、我国的人均GDP分别为11 151、37 157、6 810、6 036、1 247、7 536国际元,即我国为全球平均水平的66.0%。由美元标价和PPP测算得出的数据可知,人民币在2010年低估41.2%。2010年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为6.7695,由此按照购买力平价理论来考察,2010年的实际汇率应该为4.7317。

我国目前的经济增长是粗放型的,即以消耗大量的劳动力、资源、资本等要素为代价,而这种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以资本形成为例,2009年世界资本形成率的平均水平为19.1%,高收入国家为17.3%,但我国高达47.6%。即使在2010年,我国的资本形成率也达到了45.2%,而中等收入国家和中低收入国家的该值仅为27.9%和27.8%。事实上,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房地产已经受到了国家的严格控制(如国五条和新五条的出台),外贸对经济的拉动效应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如,2008年以来的外贸转内销政策可视为是拉动效应下降的结果),由此通过固定资产投资来提升经济发展就是我国经济维持快速增长的重要路径。从实际措施看,如2008年的4万亿计划与2012年的7万亿计划,都可认为是在政府引导下我国投资驱动的结果,由此导致的必然会是资本形成率偏高。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没有给居民带来较大实惠,尤其体现在收入相对下降层面[1]。居民消费率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居民的幸福程度,因此有必要就我国与其他国家进行比较,详见表1。从各国历年看,孟加拉国、埃及、菲律宾稳定在70%以上,美国稳定在70%左右,越南和阿根廷在65%左右,日本和巴西为60%左右,俄罗斯为50%左右。可知,无论是哪类国家,其居民消费率通常均为50%以上,但我国在2005年来均低于40%,如2010年仅为38.4%。因此,可认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并没有使得广大居民得到普遍的福利提升,而这其实是我国有效需求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诚然,由于文化传承和对经济发展前景预期等方面的影响,我国居民的消费欲望相对不强。事实上,我国由外贸转内销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也与提高居民消费密切相关。

居民消费率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出劳动者报酬状况。按照克拉克定律,当社会只有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时,劳动者份额即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达到2/3时,该社会的发展是相对稳健的。但是,随着各种要素的充分挖掘,劳动者报酬占GDP的份额应该会呈现出减少的趋势。与此同时,如果一个区域的经济形势没有发生重大变化,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应该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从表2可看出,在2000~2010年间,日本、加拿大、美国、法国、德国、俄罗斯、西班牙、英国的劳动者报酬份额相对不变,分别保持在52%、52%、56%、52%、50%、50%、48%、54%左右。反观我国,劳动者报酬比重由2000年的51.38%下降到2007年的39.74%,而收入相对下降会导致较为严重的收入分配问题,这从近年来我国的各类收入差异较大也可看出[2]。由此,在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我国的收入政策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促成了劳动者报酬比重的相对提高,如在2009~2011年间分别达到了46.60%、45.01%和44.94%。从劳动者报酬比重变化明显可推断出我国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期,在政策指引和宏观发展上存在诸多不确定。此外,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劳动者报酬总体偏低,表明由中国奇迹带来的经济增长没有给劳动者带来收入的相应增加。

二、我国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1. 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

我国不同行业的制造业发展差异明显,同时也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因此有必要将制造业分成不同类型且分区域进行考察。按照制造业属性,可将之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和高端型。其中,高端型包括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研究需要的数据来自《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2001-2012):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可认为包括饮料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纺织业、服装纺织・鞋・帽制造业、食品制造业等行业:资源密集型制造业可认为包括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烟草制品业、造纸及纸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金属制品业等行业;高端型制造业可认为包括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行业。同时,为考察产业发展的区域差异,将全国分为东部、中部,西部①。

研究的时间段为2000~2011年,在具体分析时采取了各行业的工业总产值。但是,由于在《中国统计年鉴》中,没有各类制造业的产出总值数据,故此要对数据进行相应的整合。现对数据处理方法进行说明:首先,将各行业数据按照上述归类得到各区域历年的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高端型等三种类型制造业的总产值,在此基础上计算出历年全国和各地区的三种类型的制造业相关数据;其次,将全国三种类型制造业的相关数据汇总,得到全国2000~2011年的制造业总产值;随后,从《中国统计年鉴》(2012)中获取工业GDP,且将制造业等同于工业进行处理②,用全国的工业GDP除以制造业总产值数据,得到历年我国工业GDP与总产值的平滑指数;再次,假设全国各地区的平滑指数相同,用平滑指数除以各地区的各类制造业总产值,得到历年各地区的各类制造业GDP;最后,将各区域的各类制造业除以各区域的按照当年价格计算的历年GDP,得到各地区各类制造业占GDP的比重。

从我国制造业构成看,高端型制造业比重近似等同于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之和,如我国2000、2006、2011年的两者之和分别为20.88%、21.06%、19.92%,与高端制造业比重的差值分别为0.56%、-0.09%、-0.01%。从分区域看,东部2010年的劳动与资源密集型制造业的比重均明显高于中部和西部,且东部的劳动与资源密集型制造业比重下降明显;中部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比重在2006~2011年间增加较快,而西部的变化相对较小,显示出中部可能承接了较多的东部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进而提升了这类产业在GDP中的份额;无论是中部还是西部,资源密集型制造业在GDP中的比重基本保持不变;东部的高端型制造业占GDP的比重呈现出减少的趋势,而中部和西部在2006~2011年间增加明显,但东部历年均在23%以上而中西部仅为10%左右,显示出不同区域的高端型制造业发展差异较大。关于我国各类制造业占GDP的比重,详见表3。

为反映我国各地区各类制造业的变化趋势,拟以各类制造业比重为因变量,以时间t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y=a+bt。鉴于获取的是2000~2011年的相关数据,故在计量时将2000年的t设为1,随年度递推。如某种制造业估算出的b值大于0,则认为该种制造业的比重会继续增加。考虑到分析的目的是判断产业发展的变化趋势,故只需给出计量的b值③。从我国总体看,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制造业存在增加的趋势,高端型制造业下降的趋势也相当明显,考虑到劳动和资源密集型制造业是粗放型的,因此可认为我国制造业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实现有效转变。此外,高端型制造业比重下降可能与我国的经济结构优化有关,如三产比重由2000年的39.0%增加到2011年的43.4%。从东部看,制造业结构出现了相应的优化,表现为劳动和资源密集型制造业的比重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高端型制造业比重下降较快可能与该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侧重于发展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有关。从中部看,无论是劳动还是资源密集型制造业的b值均为正值,这可能与中部承接了大量产业转移有关,且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会带来对资源的大量需求进而致使计算出来的资源密集型制造业的b值为正。从西部看,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比重呈现出增加的趋势,而资源密集型制造业比重和高端型制造业比重呈现减小的趋势。

为反映不同区域各类制造业的发展状况,在计算出各省市各种密集型制造业比重的基础上,采取变异系数来分析区域的内部差异,详见图1。如变异系数增加或不变,则认为存在发散性,否则认为存在收敛性。同时,给出判断标准:如变异系数小于0.4,则认为存在收敛性。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看,中部均小于0.4且相对稳定,因此可认为存在收敛性,西部与东部在2008年前的变化趋势相似但之后呈现出反向的变化趋势,同时总体上西部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变异系数大于东部且东部大于中部。从资源密集型制造业看,中部和东部存在收敛性(但东部的2004年和2011年除外),西部在2000~2007年的发散性明显但在2008年后收敛的趋势较为显著。从高端型制造业看,无论哪个区域,其变异系数在2001年后均大于0.4,表明均呈现出离散性,同时西部的高端型制造业的变异系数在2001年后达到了0.65以上,且东部的变异系数在2004年后增加明显而中部表现为下降的趋势。就总体而言,中部的劳动与资源密集型制造业及东部的资源密集型制造业可认为存在收敛性,而其他各地区各种类型的制造业存在发散性,但西部各类制造业的发散性较中部与西部更明显。

2. 我国生产业现状

我国对服务业的分类标准进行了重大调整,在2004年及其之前包括12个行业,分别为农、林、牧、渔服务业,地质勘查业水利管理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其他行业;在2005年后包括6个行业,分别为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其他行业。为与制造业的分析保持一致,在对生产业的分类中也从不同类型展开,即将生产业分为传统型和现代型,同时从东部、中部、西部展开分析。其中,将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等三类视为传统型生产业,而仅将金融业视为现代型服务业。事实上,现代型服务业还应该包括很多其他服务行业(如,咨询),但由于在《中国统计年鉴》中没有与之配套的分省数据而不细分为其他行业,由此得出的结论虽说与现实存在一定偏差,但应该在可接受范围之内。考虑到2004年及其之前的统计口径发生了改变,因而将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视为批发和零售业,将金融、保险业视为金融业。在数据处理上,各地区的生产业数据由各省、市、区的相关数据汇总得到,其计算方法与制造业完全相同。需要作出说明的是,此时采取的是各地区服务业的GDP,因而不需要作出平滑处理。

我国的生产业以传统型为主,但发展的区域差异性明显,且我国生产业的转型升级主要表现为向现代型转变,由此现代型生产业占GDP的比重会呈现出增加的趋势,而传统型生产业的比重应该会下降。如,与2000年相比,2011年全国、东部、中部、西部的传统型生产业占GDP比重分别下降了2.51、1.16、4.14、4.06个百分点,而现代型生产业占GDP比重分别变化了0.31、0.41、-0.06、0.80个百分点(中部出现了一定程度下降,可能与中部承接大量产业转移需要大力发展传统型生产业和消费业有关)。从各地区看,无论是传统型还是现代型生产业,东部都显著高于中部和西部,而服务业尤其是生产业的发展水平可以衡量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程度,这与我国的经济发展现状即东部为经济发达区域保持了一致。然而,近年来中部和西部的生产业发展水平基本相同,表现为传统型和现代型之和基本相等,如2006年中部和西部的生产业比重分别为18.87%和19.46%,但到了2011年则分别为18.53%和19.18%,而西部的现代型生产业发展水平相对中部而言较高可能与近年来我国实施了倾斜性的金融政策有关。关于我国各地区各类生产业占GDP的比重,详见表4。

从另一个视角展开分析。如以各类生产业比重为因变量,时间t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即采取与制造业相同的计量分析方法,可以得到2000~2011年的全国、东部、中部、西部的传统型生产业的b值分别为-0.335、-0.197、-0.520、-0.504,而现代型生产业的b值分别为0.064、0.094、0.004、0.075,这与表4得到的结论也基本相同。然而,中部和西部的传统型生产业占GDP的比重下降较快,可能与这两个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时以制造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为主,在带动制造业比重上升的同时会加快消费业的发展。但就总体而言,生产业转型升级的速度相对较慢,表现为计量得出的现代型生产业的b值偏小。

采取与制造业相同的方法即变异系数来分析生产业。从各地区的变异系数看,传统型生产业在2000~2011年间均小于0.25,可认为收敛性较为明显。但是,对于现代型生产业而言,东部历年都在0.55左右或以上,在2000~2004年间中部与东部的离散系数差别不大,而到了2004年后则基本与西部相同且下降到0.3左右。东部在2005年后的离散系数减少趋势明显,可认为存在着一定的收敛性。关于我国各地区2000~2011年间各地区各类生产业的变异系数,详见图2。

三、我国产业发展相对困境分析

1. 我国经济发展相对困境分析

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存在相当不确定性,如欧债危机、美国债务悬崖、世界经济波动,同时中日之争和朝鲜核试验也给亚太区域维持平稳格局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造成企业生产压力加重的同时制约经济的稳健提升。随着东部产业结构升级、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战略的实施,我国经济正逐步实现稳健的提升与发展。然而,改革开放以来维持高增长的重要驱动是充分挖掘了人口红利,但近年来刘易斯拐点出现后[3],我国将面临较为明显的发展瓶颈。据花旗银行测算,如果没有重大改革,我国到2020年GDP增长的潜力仅为5.5%[4],因此如何加快“改革红利”应该是我国维持稳健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2012年我国人均GDP达到了6 100美元,按照发展经济学的观点,已经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由此引起的发展相对困境相当明显,即应该要实现产业提升的有效突破。事实上,我国目前存在诸多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如和民众的不满情绪。与此同时,城市化进程非均衡发展、投资增长与金融服务的融合、政府向服务型转变等因素会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平衡发展,可能会导致我国陷入新一轮的金融危机,且“欧洲化”陷阱也需要值得关注。此外,由房地产快速发展催生的各类泡沫也为我国经济的后续可持续发展敲响了警钟。事实上,日本自20世纪80年代房地产泡沫破灭之后,经济一直没有走出低迷,也应该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借鉴,这在未富先老的我国尤其应该值得注意。

2. 我国制造业发展相对困境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由于制造业的快速崛起而被称为“远东之兽”,这在显示我国制造业规模较大的同时也表明了我国制造的非集约发展。但是,受世界宏观经济形势低迷、国内制造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成本上扬致企业外流等因素制约,我国制造业面临的增速回落、需求放缓等局面短期内难以得到有效改变[5]。德勤与美国竞争力委员会联合《2013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报告指出,我国的制造业竞争力指数在未来五年均将位居全球首位。但随着国际市场需求下降、越南和印尼等亚洲市场制造业强势崛起、欧美再工业化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制造业FDI下降的趋势明显,进而导致难以有效借助外力实现提升。如,衡量制造业景气指数的PMI在2012年1~9月出现了连续下跌[6],这也可视为是我国制造业陷入困境的表现。以劳动力成本为例,我国的工人成本在2000年和2010年分别占美国的3%和9%,而2015年会达到17%,同时人民币升值等因素也会制约“中国制造”的优势,这在跨国公司进行产业布局时表现明显。如耐克2001年在我国和越南分别生产了40%和13%的耐克鞋,但到2010年的份额则变为34%和37%④。

我国自承接了第四次世界产业转移后逐渐成为世界加工厂,但近年来由于生产环境、运营成本等的变化,导致企业生产的压力较大,进而出现了较多的外迁,尤其体现在低端的代工企业层面[7]。事实上,受制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上涨、产能过剩、人民币升级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制造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然而,虽然我国制造业在发展中存在诸多困境,但不能由此认为存在发展泡沫,而是应该通过有效的转型升级来提升。

3. 我国生产业发展相对困境分析

我国服务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会突出生态服务业、以知识为基础的高附加值的服务业、服务的创新与现代化、民生服务、服务的全球化和特色化等方面的发展[8]。但是,服务业发展的长期滞后可能会成为制约因素,对其他产业的稳健提升难以产生较强的推动力。与此同时,生产业是服务业与其他产业形成有效对接的粘合剂,因此需要加快其发展速度与质量。如,从服务业占GDP的比重看,我国近年来的该比重为45%左右,而发达国家为70%左右,且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也接近了60%,由此可见我国服务业的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这会对于我国经济实现有效提升造成牵制,因此有必要对我国服务业尤其是生产业的困境进行分析。

我国服务业企业的竞争力相对不强,面临着总量和结构两方面的困境,而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服务业体制改革不到位、市场机制没有发挥配置资源主导作用、不具备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体制环境造成的[9],同时与相关产业的渗透性不强进而难以实现有效反哺也是重要的因素。服务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较为明显的问题,如市场化程度不高、制造企业“服务内置化”比较严重、国际代工模式较短时间内难以改变、外资制造业与本地服务业关联度比较低、产业链普遍偏短,生产业缺乏发展空间[10]。因此,要积极调整我国服务业的发展导向,以实体经济作为重要的依托,并且把服务业与制造业和农业的有效融合发展作为重要的途径。

从生产业看,我国以传统型为主,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占了生产业的绝大部分比重,而以金融为代表的现代生产业的发展水平相对不高。从总体上看,我国生产业存在总体规模偏小、内部结构不合理、市场化和社会化程度不高、与其他产业发展协同性较弱等特点[11],且提供的生产业质量与社会需要存在明显的差距。如,王天祥和李瑞华[12]认为企业缺乏市场调研导致服务产品与客户需求错位、服务设施滞后导致提供的服务与客户期望的差距较大、组织结构较长与人员素质偏低导致服务标准被曲解等方面存在明显的服务质量落差。我国生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的重要原因是没有与其他产业尤其是制造业实现耦合,进而导致在出现相对困境的同时发展后劲相对不足。

四、破除我国产业发展相对困境的对策分析

我国产业发展陷入了相对困境,应该通过有效的措施来破解。结合前述分析,从挖掘政策红利、改变发展方式、加快制造业转型、提速服务业升级、促进产业融合等方面展开分析。

1. 挖掘政策红利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农村居民从农村中剥离出来,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相对稳健的驱动力,但刘易斯拐点的出现显示我国的人口红利正在消失,由此政策红利应该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换句话说,为促使我国经济实现稳健提升,应该在经济发展导向上实现重大调整。政策红利包括国家战略规划、财政、货币政策等顶层宏观政策红利,区域发展规划、区域经济合作等中层区域政策红利,产业调控、企业管理等底层微观政策红利等三方面,而政策红利的有效实现需要各级政府的有效配合与发展。

2. 改变发展方式

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带来了资源较为严重的浪费、生态环境的相对恶化、资源诅咒,在引致“中国奇迹”出现的同时带来了经济增长的后劲不足。转方式调结构是我国未来一段时间内经济发展的核心任务,因此应该对我国既有的经济发展方式进行优化,促使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在加大技术创新扶持力度、加快人力资本积累、有效促进资源转移、引导形成外部规模经济和内部规模经济的基础上,提升生产要素的质量和使用效率以及优化组合,以提高我国经济增长的效率与质量,破除低水平发展陷阱。

3. 加快制造业转型

制造业发展面临诸多困境,制约了我国竞争力的有效提升。鉴于各地区的土地资源相当有限,故此不应该通过扩大规模来实现转型,而应该向资金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转变,如高端制造业、兴制造业。为加快制造业转型,政府应当构建资源、要素汇聚的产业集聚区,有效推进制造业孵化器和创新平台建设,同时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实现制造业的动态调整。如,通过有序引导产业转移,将区域内相对劣势的制造业转移到相对欠发达区域,由此腾出的资源和要素能有利于发展相对优势产业和引进更高端的制造业。

4. 提速服务业升级

我国的服务业目前以传统型为主,同时服务业内部结构相对不合理,难以对其他产业发展产生较强的推动力,由此要积极提升服务业的发展业态以实现升级。在服务业中,我国以消费业为主,且生产业也以传统性为主。因此,要出台税收、土地、办公场所等方面的优惠措施和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通过抓重点项目和龙头企业促使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尤其要重点发展金融、运输等与制造业有关的服务业,同时加快对现代商贸业的整合力度。

5. 促进产业融合

我国产业发展出现相对困境的重要原因是各产业间没有实现协同发展,因此要通过协同发展来提升各产业的竞争力。从制造业看,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和资源密集型制造业要积极与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有效对接。从服务业看,传统生产业要与现代生产业衔接发展,同时生产业在发展的同时也应该适当兼顾周边区域消费业和社会业的提升。从不同产业看,制造业要与服务业实现耦合发展,尤其是要与生产业的发展密切相关,通过产业的联动发展带动制造业和服务业实现协同推进。

[注 释]

① 东部包括北京、河北、天津、广东、辽宁、江苏、山东、上海、福建、浙江、海南,中部包括山西、黑龙江、内蒙古、广西、吉林、河南、江西、湖南、安徽、湖北,西部包括四川、重庆、云南、、贵州、甘肃、陕西、宁夏、青海、新疆,对生产业的分析也采取这种分法。

② 事实上,我国制造业占工业的比重历年都在85%左右,为便于分析采取了上述假设。

③ 全国、东部、中部、西部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b值分别为0.003、-0.143、0.096、0.006,资源密集型制造业的b值分别为0.058、-0.116、0.128、-0.129,高端型制造业的b值分别为-0.103、-0.414、-0.009、-0.140。

④ 制造业寒冬,我国何去何从?.

[参考文献]

[1] 陈钊,万广华,陆铭. 行业间不平等:日益重要的城镇收入差距成因[J]. 中国社会科学,2010(3):65-76.

[2] 钱钰. 机构调查:我国消费者幸福指数下降[N]. 新闻晚报,2010-01-20.

[3] 汤向俊,任保平. 劳动力有限供给、人口转变与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J]. 南开经济研究,2010(5):84-94.

[4] 刘烨,黄小婷. 花旗银行经济学家:我国经济增长需“改革红利”[N/OL]. .

[5] 张婷婷. 国内两大因素致我国制造业陷入困境[EB/OL]. http:///20120918/n353414670.shtml.

[6] 罗军. 理性看待我国制造业出现的困难[EB/OL]. http:///news/macro/20121009/7120690.shtml.

[7] 李雪峰. 产业外迁调查:低端代工企业伤不起[N]. 证券时报,2012-09-05.

[8] 李秀薇. 我国服务业发展面临六大趋势要加大服务业体制机制创新力度[N/OL]. http://.cn/system/2012/09/02/009931573.shtml.

[9] 何鹏. 服务业“突围”需破双重困境[N]. 上海证券报,2007-09-25.

[10] 夏杰长. 推动我国服务业大发展的若干问题[EB/OL]. http:///npc/xinwen/2012-04/18/content_1717931.htm.

[11] 王新新. 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的生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 理论月刊,2012(4):113-116.

[12] 王天祥,李瑞华. 国内生产业缩小服务质量差距的路径探析[J]. 经济论坛,2012(4):120-122.

产业发展对策范文7

[关键词] 农业 产业化 经营 发展对策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我国各地开展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从全国整体来看,总体上还存在制约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瓶颈因素,要使我国的农业产业化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要有相应的对策。

一、制约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1.观念制约。长期以来,由于我们在思想认识上,从未把农业作为一种产业对待,忽视了对农业产业特点的研究,我国农业是一个没有健全的产业体系,产业内部缺乏联系的产业体系。

2.利益问题。不少地方推进农业化经营的步伐慢,难以形成联合体,其中计较利益得失往往是其主要原因,这里有龙头企业与基地之间的利益矛盾,农户与龙头企业之间的矛盾,加工者与销售者之间的矛盾,带来了利益结构的扭曲和失衡,这是影响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个深层次原因。

3.农业基础设施薄弱。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优先发展工业政策,对农业的欠账太多,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相当落后,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发展。

4.产业链条问题。由于产加销缺乏完善的连接机制,农业生产、加工、销售都没有形成规模,多数农产品仍停留在初级产品上,整体效益不高。

其他制约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因素还很多,比如技术进步问题、农民素质和组织化程度问题、资金问题、农产品安全问题等。

二、推进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对策

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要取得成功,必须采取以下对策:1.加强产业链的内外联系,为相关企业出台一些合理化的配套机制,使其找到自己的生态位,以提高产业链内企业的衍生和孵化的成活率,产业链条内企业在市场机制下进行衔接,达到自繁自育的效果。在具有自我繁育机制的产业链条内,新的企业的形成过程被称为衍生过程(Spin-off),即由前一个在产业链条内工作的企业主(或技术专家或经营管理者)来创办新企业的过程。市场开拓能力强的企业往往比具有资金优势的企业更产生“下一代”的子公司,子公司与母公司及其客户之间往往都有合同关系化长期交往所形成的“信任与承诺”的关系,他们不需要到产业链条外企寻找合作伙伴,产业链条内企业间的协作分别有以产品为中心、销售为中心、原料共给为中心、承包服务为中心的协作。如果产业链条内核心企业能与国外先进企业合资合作,则会十分有利于整个产业链条在经验技能方面的整体优化。

2.努力促进农业技术进步。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主要取决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的水平。农业产业化经营要以技术进步为先导,要求技术进步贯穿于良种、饲料、农产品加工、储备、运销等各个环节。目前,利用动物胚胎移植和分割技术发展胚胎生产、储运和动物高效繁殖,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培育超级猪、基因工程兔等新品种,使其生产性能大大提高;利用动物生长激素基因转移技术,加快畜禽性别鉴定技术,进行定向繁殖和饲养;改进提高畜禽胴体品质,提高畜禽的风味和营养价值,大力开发牛、羊等优质草食牲畜的引进和选育;积极开发饲料资源和提高饲料转化率的新途径。

3.完善分配机制,注意兼顾农民利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完善分配机制,探索各个产业组成部分的平均利润,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兴办新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或配套服务体系,延长产业化的利益链条,创造新的附加值,增加产业体系中的利润总量,为实现各个环节平均利润创造条件。

产业发展对策范文8

1 农业产业化中存在的问题

1.1 思想认识不到位,不重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有些人没有从本质上去认识这一新生事物,导致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难,农民不接受。在操作上缺乏具体的规划和必要的协调,使农业产业化处于自流的状态。

1.2 不少主导产业缺乏长远发展能力,规模较大、竞争力强的支柱性的主导产业较少

部分地区由于信息滞后,或没有结合自身实际、从自身优势出发,在确立主导产业中存在趋同性,缺乏特色,不能发挥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主导作用。大部分企业经营规模小,缺乏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能力,在农产品精加工、包装、营销、品牌管理等方面缺乏有力的技术支撑。

2 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2.1 加强协调,选准主导产业,建立规模基地

通过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可以有效地带动农民大规模生产。在发展基地时,一是要坚持因地制宜,尊重农民意愿,正确引导,合理配置和利用资源,培育适合本乡镇、本村的,有市场潜力和开发价值的产业;二是要发展名、特、优、稀等项目,做到人无我有,人少我多,人多我优;三是要做到推进技术创新和品种改良,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提高现有农业的科技含量和生产能力;四是要做到长期、稳定发展,主导产业一经确定,不要轻易变动,使主导产业逐渐形成规模化、区域化发展格局。

2.2 着力培育以农产品加工、流通为主的龙头企业

加强加工、流通企业的发展,应围绕主导产业,按照起点高、辐射力强、市场潜力大的原则,建立一批具有开拓市场、引导生产、深化加工、强化服务的骨干企业。在发展这些龙头企业时,一是政府一定要加强引导和协调,使企业与农民、基地真正形成“公司+基地+农民”的生产模式,做到优势互补、实现“双赢”;二是要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投入,制定扶持龙头企业的优惠政策,确保企业正常运行,不半途而废,不损害农民利益;三是扩大农业的对外开放,重点引进农产品深加工项目,提高农产品加工的质量和档次,积极引进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综合项目,带动产业化上规模、上档次、上效益。

2.3 健立健全农业产业化发展风险保障机制

一是完善企业与农民的风险保障行为,规范两者的生产、经营行为;二是实行商业化风险运作,让保险公司等中介组织介入农业产业化发展,采取个体投保或股份合作等办法,减轻政府压力,增大风险理赔保障,维护投保者利益,提高农户和企业生产积极性;三是成立风险保障领导机构,在政府部门的领导下,让风险双方共同参与,确保风险保障机制得以公正、客观地执行。

2.4 促进土地合理流转,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在土地承包的基础上,可通过转包、转让、互换、入股、出租、兼并等形式,引导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有序流动,完善土地流转使用制度,制定土地流转优惠政策,以使农用土地向农业经营能手转移,促使土地相对集中,以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基地建设和龙头企业建设。在土地流转过程中,一是不能搞强迫命令,以农民自愿为前提;二是因地制宜,不能搞“一刀切”;三是不能改变土地的所有权;四是要完善流转合同,不能放任自流。

产业发展对策范文9

摘要:文章阐述了乌兰察布市林业产业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并指出乌兰察布市林业产业发展中存在产业基础薄弱、缺乏科学规划、生产集约化程度低、资金投入少及配套体系建设跟不上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对乌兰察布市林业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林业产业;问题;对策

1林产业发展现状

随着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乌兰察布市注重发挥地理位置优越和资源优势,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的方针,在确保林业生态效益发挥的同时,以经济林、育苗、森林食品药品加工、林下经济、森林旅游等为主的林产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截至目前,全市经济林面积已发展到2.1万hm2。育苗面积达到3809.5hm2,年产各类育苗3.5亿株。种子生产面积达到了2.1万hm2,年产3.8万kg。建成部级森林公园2处,自治区级森林公园2处,湿地公园700hm2,自然保护区79670hm2。目前,灌木饲料林达到了19.48万hm2,已在察右后旗、察右中旗、四子王旗建立了柠条饲料加工基地,日产柠条饲料颗粒60t。林下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林下种植涉林面积178.5hm2,养殖涉林面积704hm2。野生动物驯养繁育利用取得了初步发展,养殖野鸡、珍珠鸡和貂等野生动物17840头(只),年产值1036.3万元。

2林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一是林产业发展基础薄弱。财政对林产业发展投入能力十分有限,项目补助资金很少,向上争取到的产业发展扶持项目也很有限,产业发展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二是缺乏科学规划。经济林是乌兰察布市林产业发展的重要树种,目前,经济林树种、品种结构不合理,主要是低效经济林多,高效经济林少。许多地区发展经济林树种和品种,采取野追随冶行动,缺乏对市场的长远考虑,盲目生产,导致增产不增收。而本地的一些名、特、优树种、品种,地理优势未能得到发挥。三是缺少龙头企业,生产集约化程度低。加工企业多以原材料加工和粗加工为主,科技含量不高,经营方式粗放,缺乏大型龙头企业引领带动,品牌知名度不高,竞争力不强,附加值小。四是配套体系建设跟不上,市场服务功能不完善。淤市场建设跟不上,经营规模小,标准化、规范化程度低,存储能力和流通服务水平相对较差,影响林产品的流通。于林业技术、信息、生产资料服务体系不完善。盂先进的森林培育技术、林产品加工利用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普及应用落后,不适应现阶段林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榆农民的科技素质也与现阶段的要求不适应。五是资金投入少,投融资渠道不畅。国家投资侧重于生态建设,用于产业建设的投资少,政策性贷款争取难度大。

3发展对策及建议

3.1规范灌木饲料加工

围绕后山5个旗县,察右后旗、察右中旗、化德县、商都县和四子王旗,以退耕还林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为依托,大力营造以柠条为主的灌木饲料林,加强抚育经营,提高饲料林质量和产量。积极研究探索灌木林开发利用新技术和新产品,培育具有地区特色的主导产业和名牌产品,促进灌木资源的转化增值。充分利用柠条、杨柴等灌木资源,发展灌木绿色饲料加工业。一是严格按照乌兰察布市林业局下发的叶柠条人工林平茬抚育技术指标与要求曳文件通知进行平茬,在前山地区可以适当缩减柠条平茬周期,提高柠条资源利用频度和平茬机具及粉碎机具的效率和耐磨性。二是为了稳定原材料价格,按照生产设计能力最低要求流转原料基地,并且按照合作模式和拥有林地的农民再建立一部分产业联盟。对企业的原料基地实行现代化、规模化种植与管护,以提高单位产量保障原料供给,稳定原料价格。

3.2发展特色经济林

在前山地区建设一批具有区域特色,多树种、多品种、高质量、高效益的经济林示范基地,突出抓好名优特新品种的引进、繁育和推广,重点建设金红苹果、黄太平、李子、山杏、沙棘、枸杞等经济林基地,为果品加工业提供充足的原料。在凉城、丰镇、集宁和卓资县等地建设设施林业基地,大力推广樱桃、葡萄、李子等设施林业建设。

3.2.1加强林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

重点扶持林果企业建设仓储、物流、冷藏等基础设施。建设一批鲜果产品低温配送和处理中心,改善林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环节的温控设施。实现产地市场和销地市场的高效对接,提高流通效率。规划建设1万t规模的保鲜库,改善乌兰察布市果品内地销售存在的运输距离远、运费成本高等问题。

3.2.2建立健全林果业服务体系

结合当地主栽树种,分批次、分内容,因地制宜开展技术培训,发挥林果业科技示范基地和示范园的作用,提高培训内容的针对性,提高果农种植、生产专业技能。通过传授实用技术,全面提高综合服务队伍的业务技能、实际操作能力和防灾减灾能力,努力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素质高、能力强的林果综合技术服务队伍,为林果业发展奠定人才基础,提高林果业的科学管理水平。

3.2.3积极培育林果龙头企业

立足现有的林果资源优势,制定优惠政策,广泛吸引优质资源向乌兰察布市聚集,引进外地企业到乌兰察布市开展果品精深加工生产,依托乌兰察布市优质果品为原料,开发药酒、沙棘饮料、枸杞补品、杏仁饮料等绿色林产品,加快提升林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行政推动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加强技术改造,提高行业集中度,改善乌兰察布市存在的野散、乱、小、弱冶现状,实现规模经营,加快形成一批产品附加值高、产业链长、带动能力强的林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鼓励企业与基地结合,带动基地和农户,提高带动力和竞争力,实现企业和农民的共赢。

3.3大力推进林下经济发展

在原有果树、杏树等经济林基地内,果树未达到盛果期时,在林下大力发展药材、食用菌种植。结合退耕还林工程,在林带间种植中药材和紫花苜蓿、沙打旺等优质牧草,扩充饲料来源,增加林农收入。在乌兰察布市周边地区结合苗圃建设发展林下种苗花卉培育,积极引进、推广、培育新品种,推进全市绿化美化进程。充分利用丰富的林地资源,发展绿色、无公害的林下养殖业,提高林地利用率。在柠条、杨树、针叶树面积集中、林下虫草较多的地区重点发展林下养鸡、猪等。

3.3.1政府牵头,部门配合

成立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相关部门参加的领导小组,协调产业发展相关工作。把发展林下经济与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与农业科技推广相结合,与扶贫开发项目相结合,与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相结合,多角度、深层次地发掘林下经济的发展潜力。科学地选择种养模式,因地制宜,宜养则养,宜种则种。

3.3.2培育龙头,示范带动

大力推广野龙头企业垣基地垣农户冶的产业化发展模式,鼓励种养户搞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条,实施品牌战略。选择2耀3个种养户基地作为示范点,重点培育,使其上档次、成规模,催生扶强一批专业化林下经济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全市林下经济发展。

3.3.3技术先行,强化服务

产业发展对策范文10

[关键词]林业产业 发展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S6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0-0317-01

林业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和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为人类生存提供了必须的基础性资源,处在维护地球生命、改善人类生存空间的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地位,在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保障和支撑作用。既有一般产业的共性,又有明显的特征,从森林资源培育到开发利用,再到资源再培育再开发利用,其涵盖范围广,涉及领域多,产品种类丰富,产业链条长,增值空间大。因此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对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 田林县概况

田林县位于滇黔桂三省(区)结合部,地处右江河谷上游。全县总面积5577平方公里,是广西国土面积最大县、广西林地大县、中国北路壮剧发源地、西林教案发生地、中国八渡笋之乡,中国灵芝之乡。根据2009年的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结果统计(不含雅长、老山林场和自然保护区,下同),全县森林面积531.9万亩,森林覆盖率75.8%。其中:油茶26万亩,竹子22.1万亩,油桐57.3万亩,板栗12.9万亩,八角15.1万亩,杉木26.5万亩,松树33.6万亩,桉树29.2万亩,其他树种309.2万亩。

2 田林县林业产业现状

2.1 木材经营加工规模不断壮大

近年来,我县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合理布局、深度开发、提高效益的原则,科学规划,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至2013年止全县现有不同规模的木(竹)加工经营企业36家,年产值19987万元。其中木材加工企业29家,总占地面积500亩,总投资8000万元,年生产能力为11万立方米;机制木糠炭加工3家,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总投资160多万元,年生产能力为1800吨;竹片加工厂企业4家,总占地面积50亩,总投资100多万元,年生产竹片2.9万吨。

2.2 特色产业进一步发展

2.2.1八渡笋生产情况。自90年代中期,我县开始创建八渡笋生产基地,同时从台湾引进资金,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方式,大力发展八渡笋产业,将其作为解决农民脱贫致富、财政增收、振兴县域经济的一个支柱产业。我县现有麻竹林面积22.1万亩,每年干笋产量600多吨,产值在2500万元左右。

2.2.2油料生产情况。油茶、油桐、八角是田林县的传统产业,农民都有种植的习惯,也是田林县林农增收的主要途经。目前,全县山油茶种植面积26万亩,年产茶籽6000顿左右,年销售茶油780多吨,产值在5825万元。

2.2.3林下经济发展情况。2009年开始,田林县开始将“加快林下经济发展”作为经济工作中的一项重点任务,通过政策引导和扶持,用示范带动,有效地推进林下经济发展。2011年全县发展林下经济面积达1600公顷,田林县充分发挥森林资源优势,第一产业的主导地位优势明显。林浆纸加工、木材加工、竹藤加工、八渡笋等优势产业正迅速发展,森林旅游、野生动植物繁育利用等新兴产业正在崛起。

3 林业产业存在问题

3.1 产业规模小,主导产业不突出,市场占有份额低

一是木材加工,主要是小型作业,单个投资规模小,产品主要是初级加工板材、家具之类的粗加工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没有大型龙头企业带动,在市场上没有品牌竞争优势,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二是科技创新能力薄弱,林地生产力低。科技含量较低,林业产值低,效益不高,处于“大资源,小产业,低效益”的现状。

3.2 建设资金不足,制约林业产业发展

自身资金积累能力十分有限,民间资本积累严重不足,持续发展的经济实力薄弱,建设资金严重缺乏,是制约田林县林业产业开发的重要因素。

3.3 森林结构不合理

防护林、用材林、薪炭林、经济林,分别占23.0%、58.9%、0.6%、17.4%,用材林比重偏重,防护林、经济林比重偏低,用材林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工业原料林基地,经济林也以低效林、低产林居多,严重影响了林业产业效益的发挥。

3.4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道路交通、通讯等条件虽然有了一定的改善,但仍然远远不能适应山区综合开发建设需要。林业开发的深度和广度不够。能源紧张,枯水期电力供需矛盾突出,瓶颈制约等现象仍然存在。

4 田林县当前林业产业发展的有利对策

4.1 合理整合森林资源加以利用

田林县委、县政府要开拓思路,充分认识自身地域的资源优势,以自身特色为出发点开发林业产业经济和资源共享,促进林业生态建设的同时推动林业产业发展。大力推动旅游行业发展,积极提升多项加工项目工艺,科学合理的规划产业发展。

4.2 政府宏观调控,加强扶持力度

田林县委、县政府应该保障推进林业产业的顺利建设,迅速加大对林业产业的投资力度,提倡优惠政策。多方引资融资,盘活建设投资局面。制定出相关法律法规,积极引导企业发展,增加建设规模,制造更有质量和市场的高科技产品。政府还应该积极扶持一些重大的建设项目,在贷款、税收上给予优惠,提供公益性补偿标准。

4.3 加快发展木材加工龙头企业

目前我县有在建项目有投资2700万元,年产10万立方米混凝土建筑模板和高档贴面胶合板的胶合板厂,8条模板生产线,可解决就业人数2475人。正在生产的上规企业11家。

4.4 加快特色林果茶产业建设

4.4.1乐里-潞城晚熟优质芒果林带建设项目

采取大户造林为主要模式,引进龙头企业,探索“公司十基地十农户”、“公司十合作社十基地”的新型经营模式,建设乐里-潞城晚熟优质芒果林带建设2万亩。

4.4.2浪平优质蜜桃产业带建设项目

主要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和“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为主,建设浪平优质蜜桃产业带2万亩。

4.4.3利周板栗产业带建设项目

主要采取大户和农户种植的模式为主,建设利周板栗产业带2万亩。

4.4.4平山核桃产业带建设项目

主要采取大户和农户种植的模式为主,建设平山核桃产业带2万亩。

4.4.5岑王老山古茶产业带建设项目

主要采取“公司+林场+职工”的经营模式,建设岑王老山古茶产业带2万亩。

5 加强速生工业原料基地林建设

力争在今后5年内,通过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公益林建设等项目的实施,以马尾松、杉木、桉树为主要树种,为田林各类板厂提供原材料。

6 结语

林业产业在田林县县域经济产业结构中属于公益性事业和基础产业,它的重要任务就是改善生态环境建设和供给林木产品及相关工业产品。搞好林业产业发展将有效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田林县林业产业虽然取得一定成绩,林业产业中存在的问题得到有力改善和解决,但是面对更高要求的产业发展目标,林业工作者应该清楚认识目前现状,积极整合森林资源加以利用,合理优化林业组织机构配置,实现产学研结合模式,发展林业精细深加工,创造优质投资环境,有利推动林业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狄桂英.国有林区林业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1.

[2]韦立权.广西林下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广西林业科学,2012,03.

产业发展对策范文11

关键词:林业产业化;发展;对策1 影响我国林业产业化发展的问题

1.1 林业资源缺乏,分布不均

众所周知,森林资源是林业产业化的基础,但是我国的森林资源不是很丰富,称得上是少林国家,森林覆盖率比较低,在全世界范围内只达到平均水平的2/3,在世界排在第139位。人均森林面积只有0.145hm2,还不到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人均森林储积只有10.151m3,只占据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7。同时,国内的森林资源在地理的分布上也不是很均匀,全国范围内60%以上的宜林地分布在西北和内蒙古地区,中国的林分只达到世界平均水平的84%,平均储积量是84.73m3。森林资源的匮乏是阻碍中国林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原因。

1.2 资金缺乏

因为林业产业化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完成这项工作需要很长的时间,因此在林业方面的投资具有很多的特点,例如周期一般很长、风险也很大,效益却不是很高,所以从投资的结构、效率以及规模上来说,当前我国虽然在林业投资方面加大了力度,在绝对数上有了一定的增加,但是从整体上来看,比重还是呈现偏低的现状,这就造成我国在融资和投资方面有一定的缺陷,制约了林业产业化整体的发展,进而也就阻碍了林业产业化整体水平的提高。

1.3我国林业产业化无完善的法律制度

当前我国缺乏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产权制度,导致林业产权不是很明确。主要表现为:第一,国家、政府以及经营合作组织都是林业产权主体,但是彼此之间没有清晰的关系,各个组织机构和管理者之间的关系也不是很明确;第二,林木、林业用地、林业生产技术是林业产权的客体,对它们的使用、占用以及分配没有权威、明确的划分方法,缺乏法律的依据。

1.4 林业产业化技术落后

目前,中国林业在科学技术水平方面明显比较落后,这严重影响了林业产业化的发展以及进程,主要表现为:第一,中国的林业产业没有较高的科技含量,这对于产品的结构和质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中国大部分企业生产的都是初级产品,很少涉及深加工产品和精加工产品,所以科学技术并没有带来经济的快速发展。第二,科技成果不能很快地得到应用,这就造成了生产成本增加。虽然最近几年中国林业科研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并且也获得了一定的成果,不过科研成果却很难被应用到实践当中,也很难转化成生产力。

2 发展我国林业产业化的对策

2.1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要对林业产业加大宣传力度,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关注,转变林区干部的陈旧观念,重视林业产业化发展,将这项工作提上政府工作日程,并且作为林业主管部门的主要工作来做;利用各种宣传的手段,建立科学的林业发展观,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所具有的重大意义和现实价值,这样就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生态林业建设中来。林业发展必须走林业产业化这条道路。在进行生态建设同时,要确立开发意识,将林业产业的发展重视起来。加大力度开发林业产业,让林业产业发挥应有的作用,不断地推动经济的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建设小康社会。确立市场的主导地位,把效益作为核心要素,加大后续产业的建设步伐,在各林区发展特色产业,逐步提高产业发展的效益以及规模。

2.2 加快培育林业产业化的市场主体

缺少主体的市场只能说是形式上的市场,一个健全的市场体系,必须具备市场主体。从生产的角度来说,市场主体主要包含经营者以及林业产品。经营者是市场的主观主体,林业产品是市场的客观主体,客观一般受主观影响以及制约。所以,要培育出效益的市场主体,就要创新经营制度,根据实际情况开发出各种形式的经营规模,让林业企业、林场、购销组织以及林农成为产业化的市场主体。对林业经济制度进行创新,使龙头企业变成效益林业的又一个市场主体,龙头企业不但可以促进小规模林业经营向产业化方向发展,还可以提高林业社会化水平和林农组织化程度,让林业合作经济组织在林业产业化发展中起到一定推动作用。

产业发展对策范文12

农村经济发展是全国脱贫攻坚战最关键的节点,在较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一直以来,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农村经济及农业发展的问题,并将“三农”问题作为新时期城乡发展规划的重点解决问题。乡村振兴战略是为解决眼下农村经济发展瓶颈问题,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要坚持以农村农业产业为主要发展内容,对产业结构做出合理调整及科学规划,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新农村发展的和谐局面。

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与意义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乡村发展成为任务最艰巨繁重的工作,乡村兴衰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兴衰。乡村是辅助城镇共同构成兼具生产生活、文化生态综合功能的居民生存发展空间,其发展程度直接影响社会经济发展总体态势及水平。乡村也是社会总体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矛盾的主要根源地,只有解决乡村发展的社会矛盾,才能实现整个社会的全面均衡可持续发展。因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选择,也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带动了人们对物质文化的全新需求,也推动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更高追求。但我国经济社会的总体发展,农村经济仍较为落后,城乡之间存在严重不平衡。因此,乡村振兴战略势在必行,旨在完成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补短板”,协调乡村积极发展。此项战略由在报告中提出,再次把关系国计民生的“三农”问题提到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鼓励全国各地认真落实,大力推进各地区乡村的振兴发展。

(二)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中国曾经是一个农业大国,社会文化的底蕴来自于乡土文化,带有浓郁的乡土社会气息。但是现今我国乡村面临着基础设施条件落后、居民生活贫困等凋敝衰落的客观现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为了把乡村和城市放在平等发展的地位上,充分利用乡村特有的产业、文化、生态等资源,激发乡村发展的主动性,形成乡村发展的全新活力,从而建立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机制。有序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推动乡村农业从产量向质量转变,有利于构建乡村发展的新格局,更有利于解决城乡发展的不均衡矛盾,最终实现城乡融合一体化发展。

二、德宏州农业产业发展的问题分析

德宏州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及独有的自然气候,农业资源丰富多样,具有发展农业产业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条件。近年来,德宏州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农业产值连年攀升。然而,在农业产业开发过程中仍出现了产业效应与生态效益相排斥、产业规模与科技创新不适应等诸多矛盾。从而导致了农业整体发展水平落后,产业规模不明显;区域产业格局发展零散,产品特色不突出;产业科技创新力度不足,产业链接不完整;缺乏科学持续发展理念,农业生态不理想等问题。

(一)农业发展落后,产业规模不明显同东南亚、南亚国家的许多地方一样,德宏州大部分县市仍处于传统农业的自然经济发展阶段,农业科技水平落后、基础设施老化、生产方式单一、机械化水平普遍低下,这些先天条件,为农业产业发展带来了重重阻碍。特别是一些偏远的山区乡镇还因地理环境的限制,难以有效运用现代化设备及生产要素,且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相当薄弱。德宏州境内大概有20%以上的水田就分布在这些“靠天吃饭”的山区乡镇。德宏州农业产业整体发展水平严重滞后,导致粮食、蔗糖、茶叶、咖啡等特色优势产业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化生产,产业发展步伐十分缓慢。

(二)区域发展零散,产品特色不突出德宏州具有农业产业发展的优势自然资源,但受区位条件和资金政策限制的影响较大,大部分地区农业均以零散发展格局存在,呈现以单个农户家庭粗放经营为主导的发展方式,难以形成具有代表性的特色支柱产业。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各地区农产品类型品种多样但规模不大,乡寨之间农业合作不明显,产品经济效益良莠不齐。存在一些发展缓慢且经济价值不高的产业,而一些具有发展潜力的特色产业集群又因缺乏规模化合作社经营,无法发挥较大的经济带动作用。

(三)产业创新不足,产业链接不完整完整的产业链应当包括农产品的技术研究、品种培育、实验种植、连片收获、初次加工、精深加工、销售服务等环节,但从整体来看,德宏州绝大部分的农业产业链并不完整,产业链接不紧密。尤其在技术研发及精深加工环节,由于缺乏科学的农业技术推广和创新的科技研究运用,产业资源利用率并不高,农业产业总体仍处于粗放型低层次的发展阶段。

(四)缺乏科学发展,农业生态不理想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可以说是一对协同发展的矛盾体,如果没有科学发展的总体规划,就会造成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由于盲目追求经济建设利益,往往会导致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恶劣后果。德宏州因地处西南边疆,世代多民族混合聚居,各民族之间思想意识差距较大,农业生态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加之政府并未形成科技政策、资金扶持、劳动力培养等元素构成的一体化生态服务综合体系,导致农民绿色发展理念认识不到位,发展生态农业积极性不高,州内农业生态发展不太理想。

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德宏州农业产业发展的对策

德宏州地处祖国西南边陲,州内农业人口和农业资源占全州总量的70%以上,是一个典型的边疆农业州。近年来,德宏州各级部门认真分析新时期下农业产业发展的形势和任务,坚持把农业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围绕农业产业规模化、特色化、产业化、生态化发展的总体目标,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强化乡村振兴措施的落实,使农业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提高农业资源开发,实现规模化发展现阶段,我国农村土地依旧是以家庭为单位承包经营,农业土地基本处于分裂状态,这样大大影响了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率。因此,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首要问题就是如何整合各项农业资源,推进农业产业规模化发展。例如对闲置或者荒废的农村土地合理实行流转承包,鼓励企业参与承包,培育以家庭农场、产业大户、合作社等大型农业经营方式,形成规模化生产经营的新型农业发展体系,提高农业产业的集约化程度。通过农业经济经营方式的优化升级,发挥新型经营方式的辐射带动作用,最终实现农业规模化发展。

(二)抓住区域独有元素,形成特色化发展中国地大物博,各地域农业资源千差万别,农产品也各具特色。为加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特色化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德宏州因其适宜的地理气候条件,农业产品极为丰富,具有代表性的有:高原蔬菜、热带瓜果、有机坚果、珍贵药材等等。但因地理交通和信息交流不便利,许多农产品的市场认知度并不高。为开拓销售市场,扩大产品影响力,德宏州着力打造了一批具有区域地理标志的特色农产品品牌。并借助魅力中国城、天天向上、第二经济视角等多家综合媒体宣传本地产品特色,以特色产品影响力助推市场销售,实现农业产品特色化发展。

(三)拓宽产销结合空间,推进产业化发展要实现乡村振兴,农业振兴是根本,而农业产业化发展程度一直是阻碍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中,要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农业种植和产品销售向产业化方向发展。通过农村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形成“农业+农副业”、“农业+旅游”、“农业+养老”等新型发展方式,完成农业发展模式转变及农产品精深加工。例如德宏州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利用新的生产技术,开发出后谷咖啡、傣味干巴、热带果饮、中药制剂等农业产业的第二梯队。并结合区域农业特色,探索出乡村生态旅游、田园观光旅游、养老休闲旅游等绿色发展模式。因此,以产业融合为契机的乡村振兴发展可以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的新局面,以此实现城乡居民的共同富裕。

(四)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确保生态化发展德宏州历来是云南省的重点生态保护区,在发展农业产业过程中,德宏州始终坚持经济利益与环境效益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尊重农业资源的适宜性和自然选择。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思想,兼顾农业经济与生态保护双重发展目标,确保农业产业的健康高效发展。在农业生产中,大力推行设施农业、循环农业、农业机械化、农业标准化、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实用技术,切实提高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资源的有效保护,正所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农业的发展必须牢牢守住生态的红线,才能确保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