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

时间:2023-05-30 10:54:29

文化遗产

第1篇

文化景观单指人为创造的景观,文化自然遗产包含了自然天然的风景在内。

1、文化景观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文化景观,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自然和人类的共同作品”,是世界遗产中的一种类型。

2、文化景观是人文地理学中文化地理学分支的研究对象。风光、田野、建筑、村落、厂矿、城市、交通工具和道路以及人物和服饰等所构成的文化现象的复合体。文化景观是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景观,它反映文化体系的特征和一个地区的地理特征。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蕴藏着人们共同拥有的文化遗产,例如:夏、周、商三代国家的出现和发展,农耕文化,许多古人的遗址等等。历史也是民族赖以认同和团结奋斗的精神基础,历史需要我们肩并肩去守护它!

回首历史,中华文明的拓展,大一统帝国与多民族融合,繁荣昌盛的隋唐文明——这些我们中国历代走过的旅程仿佛还历历在目,挥之不去。不过在这些我国古代繁荣景象的背后曾不知有多少惨不忍睹的事件在上演:黄河流域中为了争夺土地、财务,部落间经常发生战争;秦始皇期间,滥用民力,使民不聊生,秦二世即位后,更加昏庸,最后爆发了农民大起义;商鞅变法,却遭酷刑而死……

历史是如此的深重,历史是如此的灿烂。脚下的每一步路,似乎都成了对时间和空间的穿越。在现代,从古代流传下来的遗产少之又少,如果我们现在还不保护它们,那我们中华儿女岂不是太对不起以前的辛苦劳动者了吗?古老的中华民族,面对头顶上的那片天空,迷惑,畏惧,无奈而又向往。谁会想到千百年后的文化遗产,会成为中华儿女探索的终点呢?

作为新时代的莘莘学子,我们更应该认真学习我国的历史文化,多关注我国的民俗传统,积极投入到保护中国文化遗产活动中,贡献自己的力量。我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中华文化遗产一定会得到保护和发扬!

遗产已经成为历史上的耀眼明珠,我们绝不能让它停留在现在,停留在历史上。让文化遗产成为一幅壮美的画卷,一如谱写在旷野的诗篇!

初一:花开再落

第3篇

直线距离5·12地震中心很近的成都市区,尽管因不在龙门山断裂带上而有惊无险,但也实实在在地领教了强震的厉害及其所带来的惊心动魄。时间推移,已逾万次的余震至今未息,时不时的晃动,使川西坝子上的我们早就没有了惊慌。坐在书房,翻开今年4月下旬刚刚拿到手的《中国少数民族戏曲剧种发展史》,身为本书编委之一,心中真是百感交集。该书乃全国艺术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2007年12月由学苑出版社出版,是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主持下,联合全国各省区艺术研究机构人员历时三年完成的。2006年元月,中国艺术研究院召集各省区艺术研究机构负责人开会,商讨有关艺术科研的若干问题。当时尚在四川省戏剧研究机构任副院长的我,前往北京昌平参加了这次会议。会上,确定的集体攻关课题之一便是编纂《中国少数民族戏曲剧种发展史》。当时,主持人通知了、新疆、内蒙、云南、广西、贵州等省区同志参加该课题商讨会,却没有四川。因为,按照通常的理解,四川向来不被视为少数民族聚居的重点省份。但事实上,少数民族(尤其是藏、彝、羌)在四川地区是占有相当比重的,丰富多彩的四川少数民族文化在整个中国也有其不可忽视的地位。得知消息后,我主动找到会议主持人,要求列入四川,并陈述了两条理由:(1)四川藏戏有自身的表演系统和艺术特点,为藏戏无法全部涵盖,它至少跟青海、甘肃的藏戏是并立的;(2)目前中国,羌族聚居区就在四川,尤其是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以及2003年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北川羌族自治县),具有唯一性,而羌族有其独具特色的民间戏剧如释比戏,书中不应该缺少这方面内容。我的意见当即被采纳了,编委会将我列入编委,并且分下任务,由我负责组织“四川藏戏”和“羌族释比戏”的文稿撰写和图片搜集。回来后,我便带领单位两个年轻同志,确立要点,定下体例,寻找资料,请教专家,开始了文稿撰写。文章写出后,又约请有关专家审阅,仔细听取意见,反复进行修改,最后由我统稿,才发给京城的编委会。配文图片方面,尤其是当年的老照片寻找起来颇难,经我联系,在阿坝州文化局朋友马成富先生的支持下,得到了解决。书中亦有本人提供的芦山姜庆楼照片,是我在雅安地区考察时拍摄的。图文并茂、装桢精美的《中国少数民族戏曲剧种发展史》出版后,共有17章53万字,收入855幅图片。其中,第五章为“四川藏戏”,12000字左右,照片10幅;第十七章第三节为“释比戏的发展历史与舞台艺术”,8000字左右,照片11幅。当时我的想法就是,四川少数民族戏剧通过此书,有更多亮相在读者面前的可能性。有些遗憾的是,该书成书中列出了编委会成员及撰稿者,却不知何因遗漏了照片提供人姓名。这次,为该书四川少数民族戏剧篇章提供照片的有马成富、张紫宣、张文,他们的名字是不该被忘记的。

无须讳言,当今世人对羌族戏剧实在是知之不多,如“福客网”之“民族概览·戏剧”栏目,列出的56个民族戏剧中明明有“羌族戏剧”,但点击该条,却有题目无内文,是空的。相关信息的缺乏,也反映在纸质出版物中。1983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之“中国戏曲剧种”条后附有剧种表,是根据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1981、1982年各省、市、自治区声腔剧种统计资料,并参考其他有关材料编制的,共收录戏曲剧种317种,其中有“藏戏”、“彝剧”、“傣剧”、“布依戏”、“壮族师公戏”等少数民族戏剧,但不见有羌族戏剧。客观地讲,学界对羌族戏剧的关注和研究,主要始于改革开放后。20世纪80年代,为编纂十大文艺集成志书而进行的民族民间文艺资源普查中,对这方面信息有所留意。随新时期崛起的傩文化研究,刷新着人们的视野和观念,从中国傩戏学会到四川省傩文化研究会,在同仁们的田野考察和学术研究中,对包括羌族释比戏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有意识地资源访查和材料搜集。相关成果,从2004年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四川傩戏志》可以窥豹。迄今为止,跟文化部、国家民委和中国文联主持下的十大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的修篡相呼应,国内出版过两部省级傩戏专志,这就是上个世纪80年代问世的《湖南傩戏志》和新千年出版的《四川傩戏志》,后书篇幅为65万多字。1998年底,四川省傩文化研究会第六届年会在成都召开,会上一致建议编纂反映四川傩戏历史与现状的《四川傩戏志》,并向文化主管部门正式提出项目申请。次年6月,四川省文化厅同意的批复文件下发,为之配备了专项资金,并称该志为“十大集成志书《中国戏曲志·四川卷》编篡工作的延伸与继续”,意在“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促进国内、国际文化交流”。当年,笔者作为编委会成员、编辑部副主任,全过程参与了《四川傩戏志》的编撰工作。该书基本沿袭《中国戏曲志》的编写体例,“剧种”部分收录有27个傩戏种类,其中第三条即“释比戏”,云:“释比戏是羌族傩戏剧种,流传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汶川、理县和绵阳市北川等羌族地区,羌语叫‘剌喇’或‘俞哦’,习称羌戏。由于羌族祭神、祈酒等祭仪与戏剧表演均由释比主持并扮演,故以释比戏相称。”(2)值得说明的是,该书收录的27个傩戏剧种条目中,从文字比重看当以“释比戏”为最大。书中剧种条目,每条文字一般控制在1000—2000字左右(如“芦山庆坛”、“成都端公戏”),有的甚至仅有几百字(如“土地戏”),但“释比戏”条却达3000字,再加上两张随文配图,所占篇幅为这16开本志书的3个页码,居于同类条目之首。也许,读者会质疑我们在编书体例上把关不严,有疏忽之嫌。其实,如此安排并非随意,编委会对此是有认真考虑的,作为撰稿人和统稿者之一,我和主要负责编辑部工作的于一先生曾就此多次交换意见并达成共识:鉴于羌族戏剧情况迄今入书太少,对于普通读者来说相关信息也不易寻找,根据当年实地考察得来的宝贵的田野资料,我们有意识地在此志书中加大了对释比戏的介绍,目的无他,就是要为古老的羌民族戏剧留一份写照,让更多的人了解岷江上游地区这独特的民族艺术之花。与此相呼应,《四川傩戏志》中还在“剧目”、“表演”、“音乐”、“陈设造型”、“演出习俗”、“轶闻传说”等部分收入了羌族戏剧方面的种种内容,力求在有限篇幅内多为读者提供信息。

作为权威的大型工具书,《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之“中国戏曲剧种表”内,连“今已失传”的袁河戏(流传于江西宜春)、对子戏(流传于山西长治)、贵儿戏(流传于广东怀集)、抚河戏(流传于江西临川)、打城戏(流传于福建泉州、晋江等地)、排楼戏(又称青楼戏、勾拦戏,流传于海南岛)以及“只有业余演出”的地戏(贵州安顺)、关索戏(云南澄江)、高山戏(甘肃武都)、布依戏(贵州兴义、安龙等地)、牛娘戏(广西岑溪)、端公戏(陕西汉中及四川毗邻地区)、八仙戏(山东淄博)、拉话戏(山西昔阳)、丁丁腔(江苏徐州)、笛子调(河北深县武强等县)、繁峙蹦蹦(山西繁峙)、定县秧歌(河北保定农村)、东路梆子(山东章丘、惠民地区)、四川灯戏、安多藏戏、凤阳花鼓戏、桂南采茶戏、宁夏道情戏等也收入了,其中有民间歌舞小戏,也有少数民族戏剧,还有跟巫傩文化相关的地方剧种,但就是未能列入既有剧目又有表演甚至还有建国后新编作品的羌族释比戏,原因何在不得而知。2002年9月,笔者应邀参加了由四川省文化主管部门组织的“岷江上游民族民间文化调研”,沿岷江而下,我们依次实地考察的区域包括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九寨沟县、松潘县、茂县、理县和汶川县。除了省人大、省派人员,参与这次调研的有省科技顾问团、省艺术科研院所等单位的多名专家学者。通过这次调研,旨在提高对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抢救和保护之重要性的认识、探讨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的途径、为实现四川省委提出的四川跨越式发展和建设西部文化强省的目标提供决策参考。返回之后,紧接着由我执笔写出了《岷江上游民族民间文化考察报告》,并上报给了省委、省政府,“为有关方面的决策提供了参考的依据”(3)。该报告内容从文化资源到社会现状、从存在问题到决策建议共有四部分,开篇谈到岷江上游民族民间文化概况时,就羌族戏剧作了如此述介:“羌戏和藏戏都属于具有原始艺术魅力的戏剧。羌戏是一种古老别致的民间戏剧,又称‘释比戏’。‘释比’是羌族法师的称呼,他们在主持祭山、祭庙等重大祭祀活动时,往往也演出一些根据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或生活习俗创编的剧目,因而人们称此种戏剧为‘释比戏’。羌族是没有文字的民族,史实靠的是释比或老人的口传心授。释比戏的剧目有《羌戈大战》、《木姐珠与斗安珠》,以及《婚嫁》、《斗旱魃》等等。其表演原始古朴,有浓厚的民俗气息,释比可以一人扮演两个或多个角色,既演男子,也扮女子;既饰神灵,又装鬼怪。演出场地灵活,多选山上神林或河坝平地的‘白石神’堆前;若遇婚嫁,以新房为‘舞台’;若遇丧葬,则以灵堂为‘舞台’。20世纪50年代,汶川曾用释比戏形式新编了一出反映婚姻自由的戏《龚男子招亲》,参加全州文艺调演。”2003年底,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了由于一(汉族)、李家骥(藏族)、罗永康(羌族)等合著的《羌族释比文化探秘》。作为该书附录的既有论文《释比戏考述》又有《释比戏剧本选》,后者包括《送鬼》、《木吉卓剪纸救百兽》和《赤吉格补》三个戏。

将羌族释比戏纳入傩文化研究视野,盖在由“释比”主持并以之命名的羌戏原本属于仪式戏剧范畴,有浓厚的民间信仰和民间宗教文化色彩。羌族是信鬼神的民族,万物有灵的观念构成其民间信仰的主要内容。释比即羌族的巫师,俗称羌端公,对于有语言无文字的羌民族来说,释比熟知本民族社会历史与神话传说、主持春祈秋报的重大祭祀活动、进行驱鬼治病除邪镇祟,他们实为羌文化的重要传承者,在羌民社会中占有不可取代地位并享有崇高威望,人们生产生活中每逢大事都要请他们到场唱经做法事。根据所做法事性质不同,释比唱经分为上、中、下三坛。大致说来,上坛为神事,即向神灵许愿还愿,如以村寨为单位,春播时许愿,秋收后还愿;以家庭为单位,因稀儿少女、爹娘生病、修房造屋而许愿还愿等等,向神灵祈求或答谢人寿年丰,人畜兴旺,合家安乐,地方太平。中坛为人事,以家庭或村寨为单位,举行巫术性法事,以解秽、驱邪、招财、治病,或者婚丧嫁娶时敬神祈禳等等,主要是向神灵祈求人兴财发,林茂粮丰,人畜两旺,家庭或村寨无灾无难。下坛为鬼事,一般以家庭为单位,驱鬼治病,为凶死者招魂超度,打扫山场等等。(4)据调查,三坛经文有数十部之多,其题材内容跟羌人的社会历史、生产生活、风土人情等密切相关,释比戏便是在释比唱经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羌族的释比戏,主要通过村寨中世袭的释比家族口传心授而流传下来。释比戏剧目,有的即是祀神驱鬼仪式本身,如流传在汶川绵箎一带的《斗旱魃》。羌民大多居住在高半山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恶劣,对雨水的祈求是半牧半耕的他们生活中的重要事情。演出前,由释比挑选一人扮作旱魃,藏匿于山林中。戏开始时,释比主持祈雨仪式,告诉大家天旱是因旱魃鬼怪作祟,于是在他的指导下,村寨男女老少鸣锣执棍,上山捉拿旱魃。在此,可以看到戏剧性扮演与宗教性仪式的合二为一,也可以看到村寨百姓既是观众又是演员的身份重合。这种奇妙的双重性,从过去蜀地搬演目连戏中亦能见到(5),正是民间演剧的特点所在。有的释比戏剧目,则是从神话传说演化而来,在释比主持相关仪式中或仪式后演出,功能上在娱神的同时更具有明显的娱人色彩,如《木姐珠剪纸救百兽》(即《木吉卓剪纸救百兽》)。该剧本于羌族民间故事,写铜羊寨头人为庆贺自己七十大寿,决定举办百兽宴,于是命人上山打猎,天神木比塔的女儿木姐珠不忍百兽惨遭杀害,她巧用剪纸化作百兽,最后在山神、寨神的帮助下,打死了头人和管家,拯救了山中百兽,也使铜羊寨重享太平日子。这个戏的脚本,由叶星光搜集并整理后,现存茂县文化馆。全剧分“黑山”、“告状”、“除恶”等五场戏,另加序幕和尾声,有人物有表演,有对白有唱腔,如木姐珠对寨神唱道:“找来白纸百张整,夫裁妇剪到天明。剪出獐子形和状,再将獐子放山林。”

作为民间戏剧,羌族释比戏的表演风格古朴原始。释比是释比戏表演的主体,他一人可以扮演多个角色,或唱男角,或饰女子,或扮神灵,或装魔怪,整个演出全凭其语音语调、身段动作的变化来演绎故事。当然,有的戏以释比为主,群众也可参与,如前述《斗旱魃》。从表演看,释比的肢体动作主要在腿部,多以双腿跳跃或单腿、单脚跳跃,前后左右轮番交替进行,即所谓跳“禹步”。禹指大禹,也就是治水抗灾、开创夏朝的大禹。“禹兴于西羌”(《史记·六国年表》)、“大禹生西羌”(《后汉书·戴叔鸾传》),其“家于西羌,地曰石纽。石纽在蜀西川也”(《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他就出生在岷江上游的羌区,今为地震重灾区的绵阳市北川县、阿坝州汶川县多有禹迹及传说。相传,大禹王因治水患有足疾,后世释比做法事时效其步态,于是有此身段表演。实际上,由大禹开创的“禹步”应是他“祭祀天地、山川、神祗、祖先和求神问卜时所跳的一种舞步”(6),后世巫师多效法之。作为民间戏剧,释比戏在羌民生活中是随地作场的,演出场所自由灵活,神山、神林、湖边、草坪、庭院、堂屋,凡有祭祀活动的地方,都有其亮相的“舞台”在焉。如中坛戏《婚嫁》,是取材于羌族人生礼仪的民俗小戏,表演就在新郎新娘成亲的堂屋内。释比与新人一问一答,一唱一和,插科打诨,逗笑取乐,释比还可即兴发挥,见人唱人,见物唱物,场面生动活泼,情绪热烈欢快。释比戏演出中,释比所用的唱腔音律起伏较大,节奏缓慢,每句唱腔的终结都有延音,唱段与唱段之间、章节与章节之间夹有语言音调夸张的道白,这种声腔民间称之为“神腔”。用于伴奏的乐器,主要有羊皮鼓、盘铃、响盘、唢呐、锣、钹、镲等。服装道具方面,根据祭祀活动的需要,释比戏演出是颇有讲究的。作为道具的,有猴皮帽、羊皮鼓、神杖、法印、铜锣、铜镜、令牌、铠甲、古钱、竹帽、骨珠等。猴皮帽乃是释比的象征,被视为神圣之物,平时供奉在家中神龛上,只有在祭祀、做法事时才请出使用。这猴皮帽用金丝猴皮缝制,无檐,上扁平,成山字形,顶上从左至右有三个凸峰,第一个代表黑白分明,第二个代表天,第三个代表地。其后有三条皮飘带。帽的左右两边各缝制有一颗贝壳,犹如眼睛。释比在祭祀活动的戏剧演出中,若扮演先圣神人时,戴猴皮帽;若表演驱邪逐妖时,则戴竹帽;表现战斗场面或演唱英雄时,要披挂铠甲;表演一般人物时,则穿日常服装,多为身着白衣、白羊皮褂和白围裙。释比文化的传承非释比莫属,根据2006年阿坝州文化局马成富先生向我们提供的信息,释比戏主要传承人有茂县的龙志国、肖永庆,汶川的余明海、余世荣和王治升,理县的王九清、王定香和韩全保,松潘县的洪波塔、存塔等等。事实上,释比文化传人今已不多,他们中有的年纪也很大了,如汶川县龙溪乡阿尔巴朵寨做释比65年的余明海,据2005年有关方面的报告,当时已是93岁高龄(7)。老释比越来越少,羌族释比文化是亟待抢救的。近年来,随着意识觉醒,岷江上游地区的有关部门及团体开始对之进行抢救和保护,如开展调查、制定规划,成立古羌释比文化传承研究会、举办中国古羌文化节,并在汶川龙溪、雁门等乡镇的村寨建立羌族释比文化习俗展示地,将散居的老释比聘请至寨中为常驻会员,发放给他们一定的生活补贴,鼓励这些民间艺人传授技艺,以使羌民族古老的文化血脉不断。然而,突如其来的大地震,顷刻间震塌了汶川萝卜寨这“云朵上的街市”的全部房屋,也摧毁了整个北川县城,将羌区人民推入困境,使羌族文化受到重创。据悉,仅北川在这次地震中,不但羌族博物馆、羌族民俗博物馆倒塌,大量羌族文物和羌文化档案资料被埋或严重毁坏,而且县文化馆5名工作人员全部遇难,当地的羌文化研究者谢兴鹏、一名会吹羌笛的民间艺人也不幸身亡(8)。面对此情此景,让我们在沉痛哀悼遇难者的同时,也为劫后幸存的羌民族文化传承者祝福吧!

羌民族的戏剧文化遗产,除了作为主流的释比戏之外,还有其他民间歌舞小戏。2006年,在经我手统稿的《四川省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普查资料汇编》中,有来自绵阳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71项,其中戏剧类居首的便是“许家湾十二花灯戏”。这次普查,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当下中国启动之初进行的,目的在于尽快了解情况后开展工作,虽然因时间甚短而不够全面(随着保护工作逐渐上路,眼下这普查正在全国范围内重新展开),但毕竟使着手这项工作的我们对大致情况有了初步把握。资料汇编中的条目,乃是根据地方上填写的调查表整理出来的。许家湾十二花灯戏又称许家湾花灯戏,该条目标明民族归属为“羌族”,流传地区为“绵阳市北川县墩上乡及茂县桃坪乡”,正文云:“据传起源于山上牧童玩草把把耍,后人将草把变为花灯,配上民间小调,山歌表演,取名花灯,后加入戏剧情节,成为花灯戏。最早属单一的祭祀舞蹈,花灯象征为神,能驱疫逐鬼,能保人安康,舞蹈特点是碎步走路,上身控制,给人以飘逸秀美之感,剧中人全为男性表演,男扮女装。声腔为花灯小调,以响器和唢呐、笛、胡琴等乐器伴奏。代表剧目有《百花公主》、《审土地》、《三跑亲》等。传承人员有田成义、蹇开富等。”据有关资料,花灯戏作为羌族民间戏剧之一,是羌族群众喜爱的文艺形式。北川墩上乡岭岗村的许家湾花灯很有特色,原本是乡民庆贺丰收及春节时围灯边唱边舞的“跳灯”,后来民间艺人在此基础上将动作改编,配以山歌曲子表演,逐渐发展成为有故事有情节的“灯戏”。由于表演者均手持五彩灯笼,故以“花灯”名之。在当地羌民心中,花灯是神的象征,能驱邪逐鬼。因此,演出之前,表演者要去庙里祈求神灵保佑。表演的主要内容是讲天神阿爸木比塔的7个女儿(或玉皇大帝的7个女儿)在天门土地神的带领下,来到人间拯救受苦受难的羌族百姓的故事。演出时间一般在农历正月初一至二月初,由9—12人参加舞蹈,主要动作是碎步,给人以飘逸、轻快、优美的感觉,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如今,羌区该民间艺术也面临困惑,亟待保护。据报道,83岁的苟林安是目前许家湾花灯表演者中年龄最长者,熟悉曲目、精通表演而被大家称为“戏母子”的他,随着年龄增升也只能完整唱出20余个曲目。羌族没有文字,花灯唱词靠祖辈口头传承,学艺者少说也得花上三至四年时间才能“出台”(上台表演)。学艺时间长,加之少有经济效益,使得岭岗村花灯表演者队伍从最多时的100多人,到现在仅余30人左右,而且年龄普遍偏大,年轻人基本上不愿学。(9)如此状况,令人担忧。此外,行内人知道,花灯在中国民间歌舞小戏家族中是一大类,从地区看,云南有贵州有四川也有;从民族看,汉族有少数民族也有。比如,岷江上游藏、羌、回、汉共居的松潘有回族花灯,相传产生于清代,民间称“耍花灯”,表演时以传统民歌配唱,其表现形式为男女成对,节目有《观灯》等;邻近北川的江油市雁门山区亦流传着类似的地方小戏,俗称“耍灯”,表演以小丑为主,集唱、念、做、逗为一体,结合山歌、神调、巫教音乐等做通宵演出,有时也兼做法事——“传老爷”,灯、傩不分家。既然如此,许家湾花灯作为羌族民间戏剧的特色值得好好研究,其跟周围邻近地区和民族同类艺术的异同及关系也有待深入探讨。

羌族有丰富的口述传统,戏剧是其重要体现之一;羌族有独特的戏剧文化,民间是其重要展演场所。在这以口头为传播渠道、以民间为生存场域的民族艺术中,积淀着羌人的历史与文化,结晶着羌人的理念和信仰,凝聚着羌人的生命和情感。坦白地说,对于这份独属羌民族“地方性知识”的文化遗产,尽管学界已有初步的知晓和把握,但真正深入的考察和研究,则期待更多的有志者和有识者去进行去展开。5·12汶川大地震,加深了羌族文化遗产的濒危度,也把羌族文化遗产研究课题空前迫切也更加严峻地提到国人面前。无论说抢救也好,还是说保护也好,无论说存留血脉也好,还是说发扬光大也好,对此我们大家都没有理由无动于衷。迄今为止,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列入首批国家级名录的有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和羌族瓦尔俄足节,列入省级名录的除此二项之外尚有羌年、羌族羊皮鼓舞、羌族多声部民歌、羌族传统刺绣工艺及许家湾十二花灯戏(除了许家湾花灯戏外,其余已经入选2008年6月7日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名录),但这还不够,由于种种原因,释比戏以及在羌民社会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的释比文化迄今未被列入,在目前公布的第一、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中,也不见有他们的踪影。有鉴于此,我认为,加快包括释比戏、释比文化等在内的羌民族口传文化遗产向国家乃至向世界申请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步伐,正是如今四川乃至中国的当务之急,也是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工作的政府部门和人文学者此时此刻必须做也能够做的一件重要事情。诚然,落实到具体操作层面,不敢说申报了代表作名录就能马上解决所有问题,但通过这种从下到上的申报过程,有利于唤起方方面面对古老的羌民族这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和重视,则是无疑的。

注释:

(1)《羌族简史》第2页,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2。

(2)《四川傩戏志》第54页,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4。

(3)《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大事记》,见《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07年第1期第25页。

(4)钱安靖《羌族和羌语支各居民集团的宗教习俗调查报告》,见《中国原始宗教资料丛编》第516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5)参阅拙文《从地域和民俗的双重变奏中看文化心理的戏剧呈现》,载《民族艺术研究》2000年第4期。

(6)周冰《巫·舞·八卦》第80页,北京:新华出版社,1991。

(7)见《羌族释比还愿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书),阿坝州中国古羌释比文化传承研究会2005年8月20日印本。

第4篇

关键词:文化旅游产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10-00-01

我国的文化产业主要包括有图书出版业,新闻传媒产业,广播影视业,动漫产业,网络文化产业,表演艺术业,广告产业,体育赛事,休闲娱乐业,文化旅游业以及会展产业等。本文将重点阐述文化旅游产业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见证和民族精神的财富,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的职责,是人类共同的事业。旅游开发可以加强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位和价值的认知度,延续非物质文化遗产文脉,传承人类文明,而那些不丧失原真性的、科学合理的旅游开发在更大层面上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使旅游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因此,本文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分析研究,论证了二者相互依存的关系。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相互依存关系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了旅游业的文化内涵。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地区的文化传承,是一个地区的精神文明寄托,体现了该地方人民生活情趣。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产物,好好利用和开发,会对一个地方的旅游业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地域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特征之一,非遗旅游资源是一定地域内人们智慧的结晶,其文化内涵丰富,旅游价值高,可以有效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内容丰富多样。

我国西南边疆文化旅游产业开发相对落后,由于远离城市的喧嚣,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大山的“屏障”下得到了很好的保护。若能加以好好保护,加大政府宣传力度,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打旅游产品,吸引外地乃至世界的游客慕名而来,从而进一步发展旅游业,用旅游增加的经济收入用来保护“非遗”,开发更多的旅游产品,于是一个良性的产业链随即诞生,从而能进一步改善我国西南边疆文化旅游产业开发落后的现状,促进文化旅游产业的转型。

(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铸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础。经济的快速发展改变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发展的传统社会环境,其根基受到侵蚀,其传承由此面临巨大的威胁。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的复合价值,要求我们对其进行保护,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及其特点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有别与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性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能定格化,不能将其固定在某一个时点,而只能让其在社会的发展中不断演进,其传承也不能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放到真空的环境中,市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载体与传播的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独立存在,它必须依附在某个特定的载体方能显示、传播、储存与传承。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借助的是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旅游需求的增长,而在经济学理论中,供给和需求是相互影响的。旅游资源数量的不断拓展,质量的不断提升,特别是文化内涵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入到旅游资源的行列,吸引了更多的旅游者,进而促进了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反过来,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为日渐式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提供了展示自己的平台和机会,这同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提供了新的思路。旅游模式,是将“非遗”作为一种旅游资源进行有效利用,开发成为可供游客游览、体验、学习和购买的旅游产品,使“非遗”在现代社会中以一种新的方式进行生存和发展的模式。

二、文化旅游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

(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保护遗产传承者在整个针对遗产开发的文化旅游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大多具有“创作”、“表演”、“接受”等三位一体的特征,尤其是口传文化。创作者既是“表演者”也是“接受者”,又是传承者。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体应该是传承人。因为无论“活态”也好,“本土”也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部活力,实际都存在于孕育它的民族民众之中,并在精神、情感和日常行为上与他们融为一体。因此,应该由传承者自己来确立他们的遗产当中什么是最值得展示、如何展示,并且积极参与相关开发措施的决策以及监督这些措施的实施。

(二)政府部门发挥好各自的职能。由于我国对旅游业没有具体的管理政策,所以,就导致在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中经常出现混乱的现象。这就需要和政府部门联合起来,充分发挥其决策、统筹、组织、管理等相关职能,并且在进行保护的过程中,政府可以根据其自身具有的巨大影响力发挥出应有的能力。通过召开相关会议决策出合理开发原则以及办法,并加大宣传力度来改善管理旅游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混乱的现象。同时,也应该在深思熟虑后,对不同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制定相对应的保护政策,并加大力度让旅游部门执行。

(三)文化旅游开发者应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通过对热门的旅游景点我们可以得知,由于金钱利益的驱使,使得众多旅游开发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到破坏的现象视而不见。例如,现有的大理古城中的白族文化已经遭到了破坏。在洱海游船时,这本来是一件非常美好,并且赏心悦目的游行,但是由于白族人民渴望金钱的欲望,使得许多游客都遭到超额付费的事情。由于白族人民熟悉当地的地形,所以在去洱海游船的必经之路中间私自设立了游船港口。许多外来游客由于不了解正规景点的游船价格就轻易进行交费。但是最终发现其支付的金额往往是正规游船价格的五倍。这就为游客的心情蒙上了一层不悦的纱,使得整场旅行都不愉快。但是,更令人惊讶的是,当地管理人员知道这种现象的存在却视而不见。所以,这就需要我们敲醒警钟,加大监管旅游开发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力度,争取还非物质文化遗产应有的纯朴。

三、小结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中传承下来的精华部分,它负载一个民族的特定价值取向,表现了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凝聚着一个民族自我认同的凝聚力,是特定群体从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同时也是不可再生的遗产。在文化旅游的视野下,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社会各界人士做出共同的努力,在遵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原则的过程中,应积极采取措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得以传承,提高我国国民的精神文化水平,这也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

参考文献:

[1]崔亚军.文化旅游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探讨[J].东方企业文化,2015,10:26-27.

第5篇

[关键词]文化遗产保护;文物保护;文化资源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2)08-0102-02

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史传承、积累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既有文物、典籍等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也有口头文学、传统艺术、节庆礼仪、民俗活动、民间工艺等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刻录着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和审美理念,,是文化延续和传承的重要载体。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文化根基,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要“加强文化典籍整理和出版工作,推进文化典籍资源数字化”,“加强国家重大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建设,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近年来,全国各地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均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大好局面,许多损毁不堪、濒临失传的优秀文化遗产又得到了新生和传承。

一、党和国家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是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根本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党和国家历来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解放以后,先后颁布了若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政策法规,各类文化遗产得到了应有保护。然而,“”期间,我国的文化遗产及保护工作遭受空前浩劫,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拨乱反正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恢复正常,文化遗产的保护又得到了重视。2002年10月,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正式公布实施,这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对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坚强的法律保障和明确的保护依据。在这部法律指导下,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出现了新的局面。

与此同时,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也面临许多问题,形势不容乐观。对此,党和国家再一次强调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蕴涵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全人类的瑰宝。基于这样深刻的认识,国务院于2005年12月发出了《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明确指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从对国家和历史负责的高度,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高度,充分认识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同时,就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和总体目标及加强领导、法制建设、经费投入、保护工程、规划编制、名城保护、队伍建设等一系列问题作了明确规定。这是继修订后《文物保护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又一个纲领性文件,针对性强,措施到位,前景明确,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高度重视,是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根本指针。

二、加大宣传力度,形成国家保护为主、全民共同参与的良好社会氛围是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前提

宣传的目的是提高全民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意义的认识。认识有多高,保护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就有多大。近年来,我们坚持把《文物保护法》、《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及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作为文物工作的首要任务,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全面提高服务水平,促进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同时,重视宣传促销,依托丰富的文物资源,利用“5·18”国际博物馆日,广泛、深入地开展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举办各种展览和学术交流。另外,还通过广播电视、散发宣传资料、张贴宣传图片、举办宣传栏、悬挂横幅、组织开展知识竞赛等手段,使广大人民了解了《文物保护法》的基本精神,切实提高了各级政府和领导对文物保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了人民群众保护文物的法制观念和自觉意识,人民群众中研究文化遗产、保护文化遗产著书立说和主动参与景点讲解、主动举报文物案件者越来越多。因此,文物工作者更应高度重视宣传工作,采取各种方式宣传教育广大公民投身于文化遗产保护中来,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加大保护经费投入是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关键

20世纪90年代,国家对文物保护工作就提出了“五纳入”的要求,要求各级政府将文物保护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并逐年增加,这一规定有力地保障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但是各地因经济发展水平及政府重视程度不同,在投入上也不尽相同)。近年来,一大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维修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就得力于保护经费投入逐年加大这个关键。我们要紧紧抓住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确定“统筹规划、集中资金、保证重点、讲求效率、整体推进” 的原则,始终坚持把资金的筹措、落实作为保护维修工作的关键环节抓紧、抓好,积极争取国家、省上、地方专项资金。同时,组织社会各界进行募捐,此举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响应,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这些资金的投入,有力地保证了文物保护维修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保证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保证。由于历史原因,专业人才缺乏一直是困扰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长足发展的一个难题,尤其是人才断档问题很突出,许多业务工作很难开展或者是事半功倍。要使文化遗产保护事业进一步发展,我们应重视人才的培养,保持专业队伍的稳定,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分析现有人才队伍结构特点,发现存在的问题,制定出有利于事业发展的人才培养近期目标和长期规划,避免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盲目性;应当引进现代化的管理制度、手段、理念、机制,真正做到用科学的管理制度约束人、先进的管理手段武装人、超前的管理理念塑造人、竞争的管理机制激励人,积极做好专业人才的培养教育和引进工作,深化内部人事制度改革。一方面,加强原有职工队伍的专业理论培训和继续教育,实行竞争上岗、持证上岗。另一方面,广开渠道,从社会上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引进一批政治素质好、文史知识丰富、热爱文化遗产保护的人员充实专业队伍,缓解文博单位专业人员缺乏的矛盾。同时,还应推出部分年轻有为、专业素质较强的同志赴外地文博机构进行深造学习,邀请客座教授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学术交流,这样既丰富了职工的专业知识,又开拓了视野,为提高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水平,促进保护工作向现代化方向迈进打下了人才基础,为新时期文物保护事业快速、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智力保障。

五、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措施

(一)提高文物保护水平

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科学规划,保障投入,加大力度,切实保护好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继续实施重点文物保护工作,采取有力措施抢救濒危文物古迹,重视重要革命文物的收集和革命历史遗迹的保护,完善重大建设工程中的文物保护制度,做好基本建设中抢救性文物保护和考古挖掘工作,加大馆藏文物、水下文物的保护力度。继续搞好文物资源调查,健全文物普查、登记、建档、认定制度,开展全国国有可移动文物普查、中国海外流失文物调查和民间收藏文物调查,编制国家珍贵文物名录,推进文物保护法制化和标准化建设,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文物科学研究水平和技术创新支撑能力。加强文物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文物安全防范设施,提高文物安全防范能力。

(二)保护好现有文化资源

经过历史积淀留存下来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见证,是人类文明的瑰宝。保护好这些文化遗产,是我们必须肩负的历史责任,也是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的前提和基础。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认真挖掘、整理本地的文化资源,摸清家底,切实做好文化遗产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三)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建档制度和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制度,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编制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图谱,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分类保护标准和规划,建设覆盖全国的数字化保护系统和平台。对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年老体弱的代表性传承人实施抢救性保护,对具有一定市场前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实施生产性保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聚区实施整体性保护。统筹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加大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建立长效传承机制。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设施,不断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

(四)加强中华古籍保护与出版

认真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继续实施文化典籍编篡出版重大工程,推进文化典籍资源数字化。完善《国家古籍名录》,完成清史篡修任务,推进《中华医藏》和新版古籍基本丛书出版,编篡《中华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系统整理散失海外的中华古籍珍本。改善古籍保管条件,开展古籍修复工作。

(五)拓展文化遗产传承利用途径

第6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困境反思

【中图分类号】H0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3-0053-02

1 非物质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文化是一个相当广泛的范畴,某种意义上说,是一个历史概念又是一个社会概念,它由地域的群体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共同心理地域传统而来。文化遗产是指在现代社会中不为大众所接受的远离现代文化主流有可能面临灭亡的文化内容和现象。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减弱甚至丧失往往有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经过抢救,文化遗产可能重新获得生机融入现代文明社会,文化遗产并非总是和现代文明相悖,它可以重新融入并丰富、发展现代文明。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文化遗产是渐渐远离现代文明和人们生活,基本丧失生命力的文化内容和文化现象。作为遗产的文化往往面临着死亡的危险,尤其非物质文化,它的载体是具有地域和共同心理特征、生活方式的群体。现代文明和全球化使的农耕文明形成的地域文化、群体个性、生活方式、传统习俗逐渐消失。而传统文化是现代文明的母体,它给现代文明以丰富的素材、发展的灵感,成长的养料。如果传统的消亡了,现代的也无法获得持续而充分的发展。故而,保护人类文化遗产,正使人类现代文明的明天铺路。

作为人类遗产的非物质文化退缩到现代文明社会的角落,且濒临死亡,某种程度上是由于现代文明的冲击、排斥、忽略和拒绝,但同时现代文明又必须对非主流的传统文化进行融合、吸纳、继承、扬弃和创新,才能获得长足的发展。综观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绵延不绝,正是由于在不断的借鉴吸收融合创新中成就自我;而近代以来的落后也是源于闭关锁国拒绝接纳。事实上我们民族的好多传统的特色的最初都是外来的,甚至是舶来品。

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在联合国继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后提出又一文化遗产保护措施。“人类非物质遗产”的传承由于依靠人的口口相传,其保护难度要比以实物形式存在的人类遗产大得多。“非物质遗产”的概念是这样定义的:具有特殊价值的文化活动和口头文化表述形式,包括语言、文学、音乐、舞蹈、游戏、神话、宗教礼仪、风俗、手工艺、建筑、计算以及各种艺术表达手段。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东西比物质文化遗产更能体现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群体心态和生活方式。

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义

抢救、保存、发展濒危灭绝的传统的文化,保持和发展文化的多元化我们会在精神文明这方面逐渐为我们中华文明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我们全民族文化认同感、凝聚力得到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其本质来说,它也是我们民族的知识体系当中的一部分非常重要的宝贵财富。它凝结着我们的历史记忆,它既是昨天历史的、生活的实录,同时也是我们今天生活的现实,对于未来的文化发展来说,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

“我们正在一锹一锹埋葬自己的文化”;“我们的祖先远比我们更有创造力”;“断层和失根的文化可能使我们游荡的灵魂难以找到精神的家园”。(文化部孙家正语)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我国现代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民族传统文化的生态环境面临程度不同的危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优秀民间文化的教育和陶冶作用不能得到充分发挥。一个民族不能有自己的文化,坚持民族文化的主体地位,弘扬民族精神,充分利用丰富的文化遗产,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对增强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文化遗产传承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观念,同时也关乎国家前途和命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之所以坚持《世界遗产公约》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精神,也正是在强调文化尊重、人类共享、和平发展的价值观念。

我们今天为什么要提出并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尽管千姿百态,但它归根结底展现了一个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特有的生存方式、生活智慧、思维方式、想像力和文化意识,是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

3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困境与反思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困境:仅仅注重形式、单单依靠政府、苦苦追求“申遗”。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能只重形式

所有的形式都是与孕育它的民族、地域生长在一起的,构成文化综合体。并且,这样的文化综合体不可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不应当仅仅以一个物质的符号独立存在,之所以称为“非物质”,即意味着那些无形的环境、抽象的宇宙观、生命观才更具价值。非物质是一种价值取向、宇宙观念、人生态度、生活方式,是哲学的、生活的、语言的、艺术的;在特定的政治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体现为一种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包括语言、艺术、服饰体育音乐美术民俗科学。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每一个人与它都脱不开关系,因为在每个人身上都包含着他所在社会的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扎根、生长、发展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才是其作为遗产的整体价值所在。而有些地区的做法另人啼笑皆非。例如:有的县原本有几十个业余道情皮影班组,为当地农民所喜闻乐见;如今将这些业余的班组升格成中央剧团,还曾计划修建一个大剧场,并以此向文化部要求拨款。民间的演出形式一旦搬上大舞台,哪里还有原汁原味可言?在一些地方,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了一种资源,成了生财之道,同时也严重走形、变形。例如淮河地区的花鼓戏,好多地方为申报花鼓灯,请了许多舞蹈家作指导。实际上,人们只有在祭祀大禹王的时候才跳花鼓灯,是希望不要再发大水了。如果抽掉跳花鼓灯的内蕴,保护的就只能是一个空壳。不尊重科学规律,往往是在打着保护的旗子进行最后一次彻底的文化破坏!

第7篇

一、充分认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近年来,各地、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积极引导全社会参与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稳步推进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生态也正在发生变化,我市文化遗产及其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各类物质文化遗产遭受人为和自然破坏的现象仍然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加速消亡和失传的趋势。因此,加强对我市文化遗产的保护刻不容缓。

文化遗产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也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全面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针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针,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努力构建科学有效的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体系,逐步完善政府保护为主、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新体制,不断开创我市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新局面。

二、扎实推进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一)强化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保护规划编制和实施。各级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要认真做好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的推荐工作,依法按时完成已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的保护规划,划定重点保护区和传统风貌协调区,明确具体的保护规定和控制指标。严格依据已批准的保护规划开展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的保护整治工作,注重保护文物古迹、历史地段的真实信息,延续传统风貌、格局和空间形态。市、县区编制和调整土地利用规划或城市、乡镇建设规划时,应与当地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保护区规划相衔接。

(二)加强对文保单位的保护管理。做好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推荐、公布工作,按时完成文物保护单位“四有”工作。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应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的强制性内容。规模较大、等级较高的文物保护单位应由所在地政府组织编制专门的保护规划,并按国家和省、市的有关规定,确保保护、管理、利用的强制性内容。有关职能部门要定期组织巡查各级文保单位保护情况,加强对野外古建筑、古遗址等文物的安全防范管理,提高防盗、防火能力。

(三)加大对濒危文物的抢救保护力度。分阶段实施文物维修计划,严格按照《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和《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规定实施文物保护维修工程,确保工程质量。坚决禁止借保护文物之名行造假古董之实,严格限制文物“复建”,确保把有限的人力、财力用于重要文物的保护项目。

(四)树立文物保护优先原则。县区政府要妥善处理本行政区域内文物保护与经济建设的关系,依法履行文物前置审批权。凡涉及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控制地带的建设活动,必须依法报经相应文物行政部门同意后,报规划部门批准。凡涉及地下文物埋藏区和占地3万平方米以上的基本建设项目,在项目划定勘察设计红线前,要由文物部门进行必要的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并落实文物保护措施和经费。投资渠道多元化的重大建设工程,在建设项目申报阶段就要明确和落实文物保护责任主体。文物利用要坚持合理、适度的原则,未经依法批准不得擅自改变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体制和隶属关系。各级政府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做好优秀乡土建筑和历史文化环境的调查和保护,要把文化遗产的保护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五)大力推进博物馆建设。加快市、县国有博物馆的馆舍建设工程步伐。积极扶持非国有博物馆和民办专题博物馆的创办,努力形成多元化的博物馆网络体系。坚持“三贴近”和社会效益为首的原则,强化精品意识,以拓展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和服务功能为目的,全力打造市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并以此带动全市文物展览展示水平的整体提升。全市国有博物馆、纪念馆在实行向未成年人、现役军人、任教满30年教师、70岁以上老人等特定群体免费开放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向所有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加强馆藏文物管理,从改善文物保护环境入手,依靠科技进步,切实解决馆藏文物保存中的突出问题,文物保存和展示环境都要达到国家规定风险等级标准的要求。开展馆藏文物数据库建设,实现信息化管理。

(六)加强文物行政执法。结合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体制改革,进一步明确各级文物行政执法主体及其职责。文化综合执法机构除依法承担文化市场执法职能外,同时承担不可移动文物和馆藏文物等文物执法职责,并增挂文物监察支队的牌子,明确内设机构和专职人员。因增加执法职能所需的人员编制,各地机构编制部门要根据实际需要予以支持,或从现有文物保护机构中调剂解决。严厉打击破坏文物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各级公安、工商及海关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共同维护我市文物保护工作的法律秩序。

三、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一)全面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在我市民族民间艺术普查成果的基础上,分地区、分类别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方案。组织调查,全面了解和掌握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认真、系统、全面的记录。3年内基本完成全市普查工作,建立好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和数据库。县级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文化站必须建有本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和数据库,对本区域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予以全面的掌握。充分发挥各级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和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机构的作用,完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和实物的征集和保管制度。

(二)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县级以上政府要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分期分批公布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从2006年开始,市政府每两年公布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国家级名录的项目从列入省级名录的项目中选择,省级名录从市级名录的项目中选择,市级名录从县区名录的项目中选择。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由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公布,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

(三)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科学研究,做好保护规划。各级政府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的基础上,组织专家科学论证,加强对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注重科研成果和现代技术的运用。认真制定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明确保护范围,提出长远目标和近期工作任务,落实保护措施。对列入名录的项目及其代表性传人,要专门制定保护计划,采取保护措施。

(四)加强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严格执行国家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法规。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结合本地实际,完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认定、保存和传播制度,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咨询制度、公众和舆论监督制度。

(五)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逐步建立科学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机制。通过命名、授予称号、表彰奖励、资助扶持等方式,鼓励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团体)的传习活动。重点抓好《湖笔制作技艺》、《百叶龙》、《扫蚕花地》等项目保护工作的同时,通过开展学校教育和社会培训相结合的办法,培养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通过开展创建民间艺术之乡活动,在社区、乡村广泛进行民间艺术传习,使我市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得以延续。大力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人才,造就一支懂业务、会管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队伍,确保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

四、完善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措施

(一)加强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领导。各级政府应依据法律赋予的职责,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领导,全面落实“五纳入”,明确部门责任,加强工作协调,实行目标管理,切实把本行政府区域内的文化遗产保护好、利用好、管理好。市政府已成立**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委员会,统一领导、协调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县区政府也要成立相应机构。进一步理顺市辖区的文物管理体制,继南浔区的文物事权下放后按法定程序下放吴兴区的文物事权。

(二)加大对文化遗产保护的经费投入。市、县区政府要继续加大对文化遗产保护的经费投入和对公益性文物事业单位的扶持,要安排专项资金,并随财政收入的增长逐年递增,主要用于文物保护、藏品征集、文物库房、安全技防补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项目论证研究、开发利用、传承培育、项目保护补助等。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在坚持政府投入为主的前提下,通过政策引导等措施,鼓励个人、企业和社会团体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市政府《关于古桥保护协调会议纪要》(湖政专纪〔2002〕67号)已明确的古桥修复经费,各有关部门要落实到位。鼓励文博单位拓展经营,完善服务,增加收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第8篇

保护文化遗产构建和谐XX

6月9日,是我国第二个文化遗产日。XX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文化遗产丰富,民俗文化独特。全市现有县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8处,其中国家级3处(9个点)、省级13处、市级31处,馆(库)藏珍贵文物1225件,26项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6项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小平故居,96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南宋安丙家族墓地,“蜀中第一塞”——宝箴塞,川东北规模最大的木结构建筑群落——褒先寺,南宋至清代石刻群——灵宝山石刻等都在我市境内。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我们建设先进文化、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事业的宝贵资源。全市上下特别是广大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一定要大力推进全市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使文化遗产在构建和谐XX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我国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保护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传承,是连结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也是维护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市的文化生态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文化遗产及其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不少历史文化街区、镇村、古建筑、古遗址及风景名胜区整体风貌遭到破坏,许多重要文化遗产正在逐步消亡或失传。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有效保护利用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对于促进科学发展,建设和谐XX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第二个文化遗产日到来之际,各级各部门要提高认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引导全民增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意识,共同抓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要把历史和现实联系起来,进一步认清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展示XX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提高XX的知名度和吸引力;要正确把握文化遗产“保”和“用”的关系,既要合理追求经济GDP,又要全力守护文化DNA,充分发挥文物的作用,促进XX和谐发展。

二、突出重点,扎实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一要普查摸底。各级文化遗产保护单位要充分利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机会,在更大范围和空间内开展文化遗产普查工作,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积极开展文化遗产资料和实物的征集,深度发掘和科学整合资源,不断充实和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同时,做好馆藏文物的信息采集、录入、登记和建档工作。二要科学规划。加强文物资源调查研究,分类制定文物保护规划,认真组织实施。依法划定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设立必要的保护管理机构,明确保护责任主体,建立健全保护管理制度。坚决避免和纠正过度开发利用文化遗产,特别是将文物作为或变相作为企业资产经营的违法行为。三是统筹兼顾。改进和完善重大建设工程中的文物保护工作,严格执行重大建设工程项目审批、核准和备案制度。凡涉及文物保护事项的基本建设项目,必须依法在项目批准前征求文物行政管理部门的意见,在进行必要的考古勘探、发掘并落实文物保护措施以后方可实施。基本建设项目中的考古发掘要充分考虑文物保护工作的实际需要,加强统一管理,落实审批和监督责任。四是重点保护。实施一批文物保护重点工程,排除重大文物险情,加强对重要濒危文物的保护。对文物“复建”进行严格限制,把有限的人力、物力切实用到对重要文物、特别是重大濒危文物的保护项目上。当前,要重点抓好以华蓥褒先寺、CC观音寺、XX文庙等为重点的文物维修工程,做好XX肖溪、协兴,CC沿口、中心,AA顾县,BB汤巴丘等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和村落的申报工作。

三、强化保障,确保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实效。一是强化组织保障。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立协调高效的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领导,明确岗位,落实责任,将文化遗产保护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研究解决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突出问题和矛盾,确保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落到实处。二是强化投入保障。坚持将文化遗产保护经费纳入财政预算,逐年增加财政投入,确保重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需要。对文物分布较集中的区市县予以重点倾斜,在资金上给予必要保证,在文化经济政策上给予支持。认真落实有关社会捐赠和赞助的政策措施,调动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性。三是强化人才保障。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机构和专业队伍建设,大力培养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所需的各类专门人才。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科技的研究、运用和推广工作,努力提高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水平。四是强化制度保障。建立健全文化遗产保护应急预案制度、科学保护及监督管理制度、定期通报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馆藏文物管理制度、目标考核制度,强化督查督办,狠抓制度落实。坚持依法办事,强化监督管理,规范文物经营和民间文物收藏行为,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健康协调发展。

第9篇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世界文化遗产开发管理进行描述和考量,力图挖掘出一些先进经营模型,为我国文化遗产开发提供借鉴。

全球化背景下,世界文化遗产在管理尤其是产业开发之时都面临着几大问题,第一是与生俱来的非营利机构(文化事业)性质与市场经济的矛盾;第二是资金问题在国家财政支持紧缩减少情况下越发突出;第三是在多元文化、新媒体、娱乐消费潮流下,传统文化遗产的营销策略如何得到民众(消费者)认同。面对这些矛盾,只有在保护前提下,将文化遗产的公益性和产业功能充分整合,才能真正实现它的“永续利用”。世界各国在这个基本理念确立前提下,开展了各种开发经营模式。

1文化旅游

文化遗产为了融入现代社会,为之发展而服务,就必须全方位大力开展各项商业广告宣传和公关活动,以便让受众了解和接受,同时争取社会资源。

为了弘扬韩国的传统文化遗产,韩国十分重视文化遗产和旅游业的互相促进发展,具体实施主要从两方面入手:①地域选择。以民俗村来选定地域,韩国人把民俗村的活动组织得有声有色,在汉城城南有一个古代民俗村。一进民俗村,村口就有韩、中、英、日四种文字的介绍。进入村内,可以看到李朝时期先民们的衣食住行、建筑景观和祭祀活动。宗庙的祭祀典礼和音乐都被看做无形文化财产。②时间和内容的选择。韩国还十分注重以民俗节和祭祀活动来吸引游客。例如江陵端午祭和祭日演出的假面戏年年在当地举办盛大的旅游活动,吸引了国内外百万人次参与和观光,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巨大的文化产业,发展了当地的经济。为了吸引外来游客,那些表演人士每天都要去不同的场地进行传统技艺表演。

同样,意大利的乡村生态旅游、美食文化旅游很发达,尤其是意大利的西西里傀儡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来,意大利政府积极抢救和保护这一古老剧场木偶艺术。木偶艺人们根据一些古代诗歌、浪漫传奇或流行的歌剧情节,用精雕细刻的木偶和道具进行即席创作,吸引众多国际游客。这里的商店和地摊到处都可以买到制作精美、造型各异的木偶——它已经成为西西里岛的著名纪念品。政府还计划为青年木偶艺人开办培训机构,举办西西里木偶节,在国内外举办展览,兴建木偶戏学校等。

2“文化遗产日”打造国家文化品牌

法国的国家集中管理文化遗产保护的制度,保证了国家管理的权威性。作为文化大国,法国是最早设立“文化遗产日”的国度。这项活动是由法国中央政府主导、各级地方政府执行、社会各方支持的整体工程。活动期间,所有公立博物馆免票,私立博物馆门票减价并给予税收优惠,旨在引导和动员社会公众广泛参与文化遗产保护。20多年来,该活动调动了社会公众对文化遗产的认知和热情,群众性的保护活动随之兴起。法国中央政府直接管理着巴黎凯旋门、卢浮宫等112处“民族古迹”和4万余处“纪念建筑”,此外,未列入保护行列的全国各地40余万处“地方宝藏”均妥善得到相关部门和民间协会、民间人士的有效保护。一些民间组织积极讨论国家文化遗产政策,向议员提出建议。很多民间组织还颁发奖金鼓励文化遗产保护活动,奖励在此领域作出贡献的人士。文化遗产学校、文化遗产基金会、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等纷纷建立。

这种特定节日的设定以及所带动起来的社会各方的反应和行动,对法国的历史文化品牌无疑有着巨大的塑造和宣传效益,显示了法国民众的文化品位,对促进法国旅游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拥有6000多万人口的法国,2006年接待了7800万名外国游客,当年的旅游收入达350亿欧元,继续蝉联“世界第一旅游目的地国”称号。可以看出,文化遗产给法国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文化生态博物馆

所谓生态博物馆就是把文化遗产原状保存和保护在其所属的社区及环境中,它不是一座封闭的建筑场馆,而是动态、开放的展示社区,被称为“无墙的博物馆”。自然、人文、环境、传统、民俗等无形和有形的遗产在其原生地由发明和使用它们的居民自发保护,使人、物、环境处于固有生活关系中。游客也是在这种环境中观看文化遗产、自然景观、可移动实物、传统习俗和民间表演等系列的、完整的文化。这种营建“活的文化”的博物馆由于契合文化遗产整体保护理念,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认同,目前世界上共有300余座生态博物馆。

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本的“造乡运动”就类似于这种生态博物馆。当时,由于日本经济飞速增长和城市进程加快,城乡落差加大,人口疏密失衡,对日本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造成了极大冲击。有些学者提出:如何让乡村挖掘富有乡土特色的人文资源,营造一个优美、自然、富有人情味的故乡,以吸引都市人群,于是,“造乡运动”应运而生。“造乡运动”强调内发性,即一村一品,各不雷同,例如福岛县大沼郡的三岛町宣布,居住在城市的人们只要交纳一定费用,全家都被视为特别町民。他们可以自由出入,让孩子们呼朋引伴在小溪中捕虾,到山上采蘑菇。村里还成立了生活工艺馆,馆内设木工、陶艺、编织、涂装等工房设备。观光客只要交纳一定的费用便可亲手体验器物的制作,并有专人指导,接受咨询。这是一个在城市里的人无法想象也不可能具备的空间。

1995年,中国与挪威两国的博物馆学界提出了在贵州六枝特区梭嘎乡苗族地区创族生态博物馆。这支久居深山只有4000余人的苗族,头饰独特,有繁多的婚丧、祭祀礼仪,有别致的音乐、舞蹈和精美刺绣,是一个活生生的文化遗存。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东赵乡后沟村的民居、神龛、庙宇、戏台、作坊、油坊、剪纸、刺绣等文化遗产均保持完整,婚礼、葬礼和游戏的整套仪式规矩复杂,饮食品种繁多,在政府投入和保护下,已成为北方农耕桃花源和文化遗产抢救示范基地。这种乡土艺术、农业文化是一方水土的产物,生态博物馆就地取材,化陈旧为神奇,在生活中得以创造、使用和传承。可以看出,生态博物馆非常值得在我国进行探索和推广。

4文化遗产主题公园

主题公园是一个世界性的概念模式,这是因为公园的历史文化主题内涵的不同,而国内外各个民族都有不同的文化。中国在这方面作出了很多成功案例,深圳华侨城控股公司在珠江三角洲一带的主题公园比较典型。经营者就着眼于历史文化,从中寻找主题经营的灵感。可以说该产业的发展历程无一例外都建立在对历史文化资源的发掘过程上。1989年开业的“锦绣中华”,以微缩景观为表现手法,再现了中国历史和文明的80处名胜古迹,成为中国旅游史上的一座里程碑。1991年开业的“民俗文化村”,将24个村寨、56种风情集于一身,集中展示了中华民族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1994年建立的“世界之窗”,荟萃世界文明精髓,一直是珠三角旅游的第一品牌。

主题公园是以游客体验为目的,游客体验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既难以量化,又牵涉投入、产出、技术水平、行为习惯、时尚追求等众多因素,因而主题公园是最需要创意的产业形态。对主题公园而言,产业经营模式主要表现为:

(1)娱乐体验结合历史景观。自主创新不仅仅体现在历史文化的选择上,更体现在素材的组织和运用上。“世界之窗”如果没有108个景点和气势恢弘的广场巨幕,就不会有“你给我一天,我给你世界”的展示方式。在对游园设施的组织、运用中渗透着创造者对历史、文化的理解、阐述和演绎,并且注入了一种时尚娱乐元素。脱胎于国外的欢乐谷公园,既有美国的小镇,又有加勒比的港湾,还有香格里拉的生灵,这些差异巨大的文化背景都源于“智慧创造情景”的理念,并借助娱乐设施给予消费者不同文化的娱乐化体验。新晨

(2)广场表演和节日狂欢。源远流长的中华民间文化中升华出“广场演绎”的形式。深圳“世界之窗”斥巨资建设了大型舞台,在“锦绣中华”建立了中华广场,创作“龙凤舞中华”等大型的广场演绎节目,在市场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与此相配套的是剧场式的演出和大量的村寨表演。过节是我们民族格外重视的风俗,造节是经营文化的手段。为了塑造独特性,管理经营者提出了月月有节日的口号,使节庆活动成为亮丽的风景,国际啤酒节、狂欢节、泼水节都成为经典的文化品牌。从2002年开始又集中所有的文化品牌创办了唯一的旅游狂欢节,游行队伍与观众一道构成了独特的文化形象,使主题公园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

从以上各国的文化遗产开发模式中,我们可以总结出:第一,文化遗产的不可再生性和脆弱性,决定了我们必须把抢救和保护放在第一位;第二,文化遗产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流变性,决定了我们要尽可能避免以静止、凝固的方式去保护,在不改变其按内在规律自然演变的前提下,尽可能寻找生产性保护的方式及与旅游开发等的良性互动结合;第三,坚持“创意产业化”和产业结构升级。自主创新不仅体现在对历史文化的选择上,更体现在文化素材的整合运用上,并使之转化为有形的、具体的消费体验方式,与市场和受众接轨,最终实现产业链的完善和规模经济。

参考文献:

[1]飞龙.国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5(6):59-66.

[2]颜文洪.世界遗产与保护地管理模式比较研究[J].城市问题,2006(3):79-81.

第10篇

人这辈子最痛苦的事情是什么你知道不?就是人死了,钱没花了!

如今再看小沈阳这句话,还真是至理名言。不信你问问侯耀文、迈克尔・杰克逊或者季羡林先生。先后辞世的这3位中外文艺工作者生前八竿子打不着,死后终于有了共同语言――回头下望人寰处,但见亲朋抢遗物。3位老师生前寂寞不寂寞咱不知道,反正现在家里都热闹着呢,一派“分田分地真忙”的大好景象。有的是斯文了一辈子,尸骨未寒有人就在葬礼上迫不及待地搞事,把本该悲痛肃穆的场合弄得鸡飞狗跳,斯文扫地。有的恰恰相反,尸骨已寒还没能够下葬,而且看目前的情况,入土为安遥遥无期,看来死者还得再挺一阵子。这些经常在电视台“情感纪实节目”中看到的俗套故事,在故去的名人身上一再上演。

怨谁呢?都是遗产惹的祸!

据媒体报道,季羡林先生的遗产包括他收藏的齐白石字画,珍藏版古籍、古墨、田黄、名人信札,先生朋友赠送的字画、艺术品以及数以百万计的稿费等。据说,季羡林先生收藏的齐白石作品多且精,有些是完全超出常人想像的。比如,他藏有齐白石的整开巨幅豹子。偶一挂出,精彩流淌,满屋生辉,观者无不目瞪口呆,不敢发一词。

相声名家侯耀文的家产据称也有千万之巨。他的徒弟郭德纲就在博客中质问:“师父的万贯家财哪去了?那些珠宝名表田黄石羊脂玉哪去了?那些饰品家具字画藏品哪去了?”

一向挥金如土的杰克逊最近10多年陷入财务危机,生前负债约5亿美元。尽管如此,他死后仍遗留了巨额遗产,估计将逾12亿美元,加上歌迷抢购他的唱片及纪念品,均令他的遗产仍会有逾亿元增长,甚至有人说迈克尔死后的身价反较生前更高。

除了前面提到的3位,最近还有一宗遗产纠纷很引人关注:海峡彼岸的商业巨子王永庆去年10月去世,围绕3300亿台币遗产的一场豪门家族争战,在王永庆去世半年后骤然激化。王永庆长子王文洋在美国当地法院要求法官公布王永庆遗产总额,并指定他担任遗产管理人。

看看,这就是“钱没花了”的害处。死者无罪,怀璧其罪。数额巨大的遗产,不惹出麻烦才怪。

学者们忙着缅怀季老留下的学术遗产和精神遗产,有的人则对这些不感兴趣,他们紧盯着的,是物质遗产。如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跟大熊猫一样罕见,“非精神文化遗产传承人”却从来都不缺。这几天,一句“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成了网络流行语,还被很多专家研究出了社会学意义。其实,贾君鹏之所以迟迟不露面,是因为“回家吃饭”太没有诱惑力了,如果改成“回家争遗产”,无数个贾君鹏马上会站出来。

有遗产还不是最要命的,最怕的是有遗产,无遗嘱。在这一点上,季老和侯耀文犯了共同的错误。

第11篇

本文作者:艾冬梅1董世非1刘浩琳2作者单位:1燕山大学2河北省文化厅艺术处

非物质文化遗产标志地:民俗主题文化公园的集约化外延

因为地域分散,旅游开发程度不同,使得秦皇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参差不齐。而天马山庙会、山海关孟姜女庙会等民俗活动囿于时间、地点不能进入常规化运行轨道。目前秦皇岛共有九大园区文化产业:山海关古城文化产业园区、北戴河文化创意产业园、昌黎葡萄酒文化产业园、柳河山谷干红文化产业园、抚宁南戴河国际娱乐中心文化园、秦皇岛数据产业基地、秦皇岛•国际婚庆文化产业旅游城、青龙南山满族文化园和海港区开滦路历史文化街区。[1]虽然影响力与日俱增,但仍然属于内容相对单一的初级整合。1958年苏联经济学家第一次引用“集约”一词,解释其义为:指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在同一经济范围内,通过经营要素质量的提高、要素含量的增加、要素投入的集中以及要素组合方式的调整来增进效益的经营方式。由此可创立民俗主题文化公园,将秦皇岛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园中,经营集团化、规模化,在园中采取日常和民俗节日集中进行展示、展演和销售等活动,使之成为秦皇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标志地。在民俗主题文化公园中,不仅可以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载体,如抚宁剪纸、绣花鞋、皮影雕等手工艺品,还可以现场展演如昌黎三歌、昌黎皮影戏、青龙猴打棒、抚宁抬皇杠、任家班鼓吹乐等民间音乐、舞蹈、传统戏剧、民俗等精湛技艺,使游客得以在现场了解手工艺品制作全过程和欣赏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演出。还可以在民俗主题文化公园中集中推出地方名吃,如昌黎赵家馆饺子、青龙水豆腐、北戴河“杨肠子”、山海关浑锅、抚宁饽椤叶饼以及卢龙粉条等。以上种种项目均可邀游客共同参与,比如游客在观赏的过程中可以亲自制作传统工艺品和地方名吃,或现场学习感兴趣的民间技艺表演。这样让游客既能品尝美味,买到心仪的文化纪念品,又能全方位了解并感受秦皇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激发人们对其的兴趣和认可度,从而形成市场有效需求,再进一步通过加大衍生产品的开发力度,扩大需求量,提升产业链等级,实现最大经济收益。

“朝阳产业”中的民间传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创意产业的互动

秦皇岛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民间文学内容众多,诸如碣石山传说与故事、伯夷叔齐的历史传说、玄鸟生商的历史传说、李广射虎的历史传说、孟姜女故事传说、萧显写匾的故事等都是动漫产业的良好素材资源。可结合各民间故事传说的地域文化特色,挖掘其精神内涵,运用高端创意和高科技手法,或者其间还可加上本土表现形式(诸如当地皮影等),对这些文化资源进行再创造,在创意产业中重新焕发其生命力。美国动画片《花木兰》《宝莲灯》等取材于中国的历史、神话故事,对我国文化资源进行再创造而获得了巨大成功,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目前,秦皇岛的动漫产业还处于发展初期,相比深圳、东莞、杭州等动漫产业发展相对成熟的城市,还缺乏成规模的大企业投入到市场化浪潮中的动漫产业。那么,扶持专业化的动漫创意产业,全面整合资源,把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变成新媒体时代的动漫或网络游戏形式等,可以更好地活态保护传承秦皇岛非物质文化遗产,拓宽公众了解的渠道,扩大其传播力和影响力,进而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产业的良性互动,将秦皇岛优势民间传说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

门户背后的产业广告——新兴媒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体化传播

秦皇岛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地域性等原因,有些知名度有限。当今世界,新兴媒体风起云涌,尤其是苹果iPhone革命性地将强大的应用程序、全网页浏览和各种各样的多媒体程序整合在一起,为消费者和职业人士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移动体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秦皇岛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的信息中心,可以借助新型手机媒体,建设一个可在iOS及Android操作系统上下载,支持智能手机浏览器访问的便捷优质的移动城市应用门户平台,其中集成城市概况、旅行社、电话黄页、城市和景点地图、交通路线、特产名吃、文化资源和活动新闻等多个应用系统,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图片、简介、视频等资料全部纳入,通过移动、联通、电信网络面向公众推送,使之成为便于人们随时随地了解城市动态及文化资讯的信息化窗口。与此同时,可以借助电视,拍纪录片,在省市台进行专题介绍秦皇岛民间传说、民俗、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传统手工技艺等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其历史、现状、表现形式等多方面内容,加大宣传力度;还可以编排一些动人的短片,优美动听的歌曲,制作形象片广告在央视播放,以及借助报纸、杂志等平面媒体进行全方位宣传。

可持续性消费群体的培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隐性商机

秦皇岛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50—100万年前就有人类居住遗迹,小毛山新石器遗址、将军台新石器遗址等都证明了这里的人类文明源远流长。商汤十八年(公元前1694年)汤王封墨胎氏孤竹国,都城在今卢龙县境,市境为孤竹国中心地区。战国时期,秦皇岛地区成为燕国最富饶之地。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和隋唐五代时期这里曾是郡治、州治所在。辽金时期,设迁民、海阳、广宁、望都四县并大量移民,使人口规模空前增长。明清两代均在此设立永平府。解放后,建秦榆市,后改称秦皇岛市,并在1984年被国务院确定为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城市。[2]秦皇岛文化积淀厚重,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从某一地区、某一民族深厚的传统文化和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流传下来的宝贵财富。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根本出路在于唤醒民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文化自觉,其产业化的出路也在于可持续性消费群体的培育。2011年4月,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学生是文化传承创新的生力军。从学校教育入手,从青少年抓起,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繁荣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系列公益活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与学校教育乃至学术研究加以整合,通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竞赛和志愿者招募,调动学生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民族文化,热爱民族文化,参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情,提升学生的文化自觉,丰富学校素质教育的方式和内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这也将会推动各类学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中,进一步开发潜能,推进学术性研究,承担更多责任,发挥更大作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进程铺设夯实永久性的基石。秦皇岛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因其地域分布范围较广,相对分散,且因类而异,具有多样的开发价值,通过整合开发才能达到其最大效益。秦皇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开发,实质上就是深入挖掘并整合优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将其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在开发中更好地活态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实现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整合开发推动秦皇岛文化产业发展,进一步提升秦皇岛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当然,在具体整合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时,还要针对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特点进行准确、适度开发,确保开发的投入与效益的比例关系。此外,并非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适合产业化经营,因而在实践中要避免盲目产业化,要注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原真性。在开发过程中可以打破地域界限和行政区划,整合资源,综合开发,尤其要注重开发特色文化品牌。只有推出富有时代气息和地域特色的产业化形式,形成自己独特的、强有力的产业优势,才能将秦皇岛绚丽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向全国,推向世界。

第12篇

当前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涉及3个层次: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和村镇、文物保护单位[1]12。近年来,随着对遗产概念与内涵认识的不断深入,发现这个体系没有涉及如丝绸之路、京杭大运河这类跨区域型的线性文化遗产。直到2006年全国“两会”上,58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向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提交了《应重视大运河的保护和启动“申遗”工作》的提案,呼吁从战略高度启动对京杭大运河的抢救保护工作,并在适当时候申报世界遗产[2]。这类线性文化遗产才得到了广大专家学者的关注和重视。我国目前对于这类线性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仍处在摸索阶段,还没有出台具体的法律和有效的措施。本文对国内有关线性文化遗产的文献进行分析,并借鉴国外的经验,提出线性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规划的措施、方法,以期对我国的遗产保护和利用有所启示。

一、相关概念与研究线形文化遗产与世界遗产委员会提出的文化线路、美国的遗产廊道等概念有很大的相似性,都是反映自然与人文景观的整体性与延续性,体现人类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动态特征的跨区域的遗产[1]12。线性文化遗产是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基于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实际提出的概念,指在拥有特殊文化资源集合的线形或带状区域内的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族群[3]。线形或带状区域的形成主要是人类出于某种特定目的的移动,将沿线的景观、村落和文化串联起来,促进了各地物质和非物质的互通交流,最终形成文化遗存的链状形态。邹统钎通过对线性文化遗产、文化线路和遗产廊道三者的比较,指出线性文化遗产的代表地区是我国,遗产尺度最大,形式和内容多样,其中道路交通(如茶马古道)、自然河流与水利工程(如大运河)、军事工程(如长城)、历史主题事件(红军长征路线)等都是重要表现形式,遗产特征是线路漫长、体量庞大、内容丰富、影响广泛,但是兴起时间较晚,在2000年以后,且尚无成熟的实践[4]107。除了对于线性文化遗产概念的讨论,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包括了旅游发展潜力评价研究、国家线性文化遗产网络的构建、开发和保护模式初探以及具体案例特别是大运河的研究。王金伟、韩宾娜在充分考虑供给、需求和发展环境等多种因素的诸多方面,综合利用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和熵技术等方法的基础上,构建线性文化遗产旅游发展潜力的评价体系,并运用到实证研究中,进行了科学性和可信度的验证[5]。俞孔坚等人通过文献研究建立我国潜在线性文化遗产的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形成专家小组,运用德尔菲法最终判别出由19个线性文化遗产所构成的国家线性文化遗产网络,其中以古道为代表的道路交通占了大多数[1]11。邹统钎通过对线性文化遗产与文化线路、遗产廊道进行对比,借鉴后两者在西方的发展经验,初步探讨了我国线性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的模式[4]106。具体案例方面的探讨,由于前几年大运河“申遗”工作的启动开展,学界对大运河的研究较多,一般思路是通过比较分析国外的经验,提出保护的一些原则和措施。

二、线性文化遗产的开发规划———以摩门先锋国家历史游步道为例本文以交通道路型的线性文化遗产为代表,重点分析美国摩门国家历史游步道的规划设计,希望对我国这类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提供经验与启示。

(一)概况摩门先锋国家历史游步道(MormonPioneerNationalHistoricTrail)历史上是一条宗教移民路线,长1300英里(2092km),从伊利诺斯州的Nau-voo开始,穿越爱荷华州、内布拉斯加州和怀俄明州,最终到达犹他州的盐湖城。该游步道是摩门教徒争取宗教自由和成长的重要宗教道路,也是后来英伦三岛和欧洲移民者的移民之路,还是摩门教徒援助墨西哥战争的军事路线。摩门教是基督教的一支,正式名称为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TheChurchofJesusChristofLatter-DaySaints)。1930年成立后受到当时美国主流宗教逼迫,1846年摩门教徒与毗邻的冲突,教会领导人杨百翰(BrighamYoung)决定放弃Nauvoo,在大盆地(theGreatBasin)为教会建立一个新的家。那年杨的追随者穿越了爱荷华州,沿路一些人被派去建立定居点,并为后来的移民者种植了庄稼和植物。1847年春,杨带领先锋队到了盐湖城河谷,这是当时美国的边境,后来称为美国犹他州。头几年移民者大多是跟随杨到犹他州的Nauvoo的原居民,后来,越来越多包括来自英伦三岛和欧洲的移民者由此经过。这条游步道使用了20多年,直到1869第一条横贯大陆的铁路完成[6]。现在的摩门先锋国家历史游步道于1978年11月10日由美国国会认定,成为第一批国家历史游步道(NationalHistoricTrail)中的一员,由国家公园管理处(NPS)主管,协同土地管理局(BLM)、美国林务局(USFS)以及游步道协会、州与地方机构、许多私人土地所有者合作管理。目前,该游步道用于徒步旅行、自行车、骑马等休闲活动,在展现古道上优美景色和历史遗迹的同时,为公众提供户外游憩空间。

(二)资源分析摩门先锋游步道在美国历史是非常重要的交通要道,开拓了摩门教徒西迁的路径,曾经繁华一时,超过7万名摩门教徒沿着该小道完成了迁移。后来的西方移民者也从此经过,皮毛商队从此经过,还是1864年摩门教徒前往南加利福尼亚援助墨西哥战争的军事路线,在交通道路型的线性文化遗产中非常具有代表性。摩门先锋游步道穿越的4个州绝大部分位于美国中部的大平原和大草原地带,只有西部部分地区属于落基山地。从Nauvoo开始,该游步道穿越的爱荷华州和内布拉斯加州地区几乎全为坦荡开阔的平原,土壤肥沃,农产丰富,河系众多,地势由东向西平缓升高,几乎感觉不到。达内部拉斯西部是大草原,它本身由数个小的、不同的地区组成,包括沙丘地区、松岭地区、雨水盆地、高原地区和野猫丘陵。这种丰富多变的地形一直延伸到怀俄明州。游步道的终点盐湖城原是亘古荒寂的盐滩和原始荒凉的高山深谷,但摩门教徒在此安家落户,辛勤耕种,使之不仅成为州工商业中心和交通枢纽,也是政治、文化和宗教的中心。沿着整条游步道保存有许多的历史遗迹,具有很高的历史解说和休闲解说潜力;各种令人叹为观止的绝壁和地质特征,最引人注意的就是密西西比河和自然地标Scott绝壁;沿走廊还开发了休闲游憩区,河流、水库、路边休息区和历史性场地为公民垂钓、野营、徒步旅行、野炊和历史解说提供了非常好的机会。通过分析,可以得出该小道历史悠久、自然环境原始独特、地广人稀、资源丰富,与我国大多数古道相似,宗教文化、商旅文化、军事文化和农耕文化浓厚,适合开发旅游和游憩,但要注重历史、环境的保护和文化的展示。

(三)规划设计

1.形象定位摩门先锋国家历史游步道是坚韧的摩门教徒通向可以和平生活的家园的路径,与其他移民相比是独特的,它是一个民族的长途跋涉,是美国西部开拓历史上引人注目的事件。因此,该游步道的定位是一条展示美国精神和美国历史的宗教移民之路。目标是保护历史资源,探索历史线路,解说历史故事,纪念历史人物,同时使历史道路得到重生,为人们提供解说教育和高品质的户外游憩空间的机会。

2.设计理念围绕摩门先锋国家历史游步道的定位,其规划设计主要体现了以下理念:(1)历史原真性。国家历史游步道在开发规划中要求充分地尊重历史事实,不仅线路最大可能遵从原址,再现摩门教徒当年长途跋涉的路径;而且历史遗迹也要以保护、复原为主,修旧如旧;新建的景观与服务设施也要做到继承游步道的历史和文化,使之和谐融洽。(2)文化特色性。每条历史道路都有自己的文化内涵,在开发设计时要充分发掘其特色,并通过特定载体对文化进行展示。摩门先锋游步道承载了摩门教徒西迁的宗教移民文化,游步道旁不仅建立了摩门先锋博物馆(MormonPioneerMuseum)等纪念建筑,还出版了许多日志和手册描写游步道和开拓者们的故事,游步道的Logo也以当时路上常见的役畜水牛(buffalo)为符号,反复出现在游步道上。(3)游步道的参与性和体验性。国家历史游步道不应该仅仅是原有道路和路线的复原,也要将其场景与文化复原,通过多样化的解说形式、主题化的游憩活动加强游客的参与性,使其旅行过程中既接受历史教育,体验当地文化,又在精神上和身体上获得放松和愉悦的感受。(4)游步道的联动性。在进行历史游步道的布局时,最重要的就是紧紧追随历史线路,虽然游步道路线大多是原始的、野生的,游步道设计也应该最大限度地串联起周边的历史遗址、景区景点和附近村镇。不仅给旅游者更美好的游步道体验,提供更完善的旅游服务,而且还能带动、促进周边区域经济的发展。

3.要素设计摩门先锋游步道的要素设计分为三大类:场地设计、设施设计和活动设计。

(1)场地设计1)游步道布局游步道布局是从整体上考虑游步道的规划设计,主要考虑以下问题:选择一个合适的结构类型;对游步道的位置进行定位[7]195。由图1我们可以看出摩门先锋游步道是一个线形的游步道布局,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游步道布局,符合两点间最短距离的要求。游步道从伊利诺斯州的Nauvoo穿越美国中部3州,最终到达西部的犹他州盐湖城。图1摩门先锋游步道及主要节点示意图。

2)线路选择历史游步道的选线要由官方机构依据历史事实进行识别和确定,使现在的线路尽可能与历史上所使用的线路相同,由于客观原因如被公路铺设覆盖或被耕地铲平而无法复原的路段也要有地标或指示牌进行说明。

3)游步道节点设计游步道节点主要指其串联的周边的历史遗址、景区景点和附近村镇,节点的位置和数量根据当地的资源情况和游客需求而定,为满足游客多方面的需求提34围绕摩门先锋国家历史游步道的定位,其规划设计主要体现了以下理念:

(1)历史原真性。国家历史游步道在开发规划中要求充分地尊重历史事实,不仅线路最大可能遵从原址,再现摩门教徒当年长途跋涉的路径;而且历史遗迹也要以保护、复原为主,修旧如旧;新建的景观与服务设施也要做到继承游步道的历史和文化,使之和谐融洽。

(2)文化特色性。每条历史道路都有自己的文化内涵,在开发设计时要充分发掘其特色,并通过特定载体对文化进行展示。摩门先锋游步道承载了摩门教徒西迁的宗教移民文化,游步道旁不仅建立了摩门先锋博物馆(MormonPioneerMuseum)等纪念建筑,还出版了许多日志和手册描写游步道和开拓者们的故事,游步道的Logo也以当时路上常见的役畜水牛(buffalo)为符号,反复出现在游步道上。

(3)游步道的参与性和体验性。国家历史游步道不应该仅仅是原有道路和路线的复原,也要将其场景与文化复原,通过多样化的解说形式、主题化的游憩活动加强游客的参与性,使其旅行过程中既接受历史教育,体验当地文化,又在精神上和身体上获得放松和愉悦的感受。

(4)游步道的联动性。在进行历史游步道的布局时,最重要的就是紧紧追随历史线路,虽然游步道路线大多是原始的、野生的,游步道设计也应该最大限度地串联起周边的历史遗址、景区景点和附近村镇。不仅给旅游者更美好的游步道体验,提供更完善的旅游服务,而且还能带动、促进周边区域经济的发展。

3.要素设计摩门先锋游步道的要素设计分为三大类:场地设计、设施设计和活动设计。

(1)场地设计

1)游步道布局游步道布局是从整体上考虑游步道的规划设计,主要考虑以下问题:选择一个合适的结构类型;对游步道的位置进行定位[7]195。由图1我们可以看出摩门先锋游步道是一个线形的游步道布局,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游步道布局,符合两点间最短距离的要求。游步道从伊利诺斯州的Nauvoo穿越美国中部3州,最终到达西部的犹他州盐湖城。

2)线路选择历史游步道的选线要由官方机构依据历史事实进行识别和确定,使现在的线路尽可能与历史上所使用的线路相同,由于客观原因如被公路铺设覆盖或被耕地铲平而无法复原的路段也要有地标或指示牌进行说明。

3)游步道节点设计游步道节点主要指其串联的周边的历史遗址、景区景点和附近村镇,节点的位置和数量根据当地的资源情况和游客需求而定,为满足游客多方面的需求提供各种服务。比如,节点城镇———Nauvoo,也是摩门先锋游步道起点,因历史和宗教原因,现为一个旅游小城,不仅提供餐饮、住宿等旅游服务,还有教堂、神殿等宗教文化景点。还有毗斯迦山(Mt.Pisgah);WinterQuarters———当年摩门教徒冬季安营驻扎历史地段;Ft.Bridge———摩门先锋纪念桥;ThisisthePlace公园等重要节点。4)游步道入口和停车场设计游步道出入口选址应与交通部门协调,并与当地居民充分沟通,充分运用原有的停车场。设计中应该遵循安全、便利、游憩性高和对环境影响最小等原则。在游步道出入口和停车场设立绿色边缘,远离生态敏感地区,并提供游客休息、游憩和获取游步道信息等相关服务。

(2)设施设计设施又可分为基础设施和服务游憩设施。基础设施的开发规划主要包括路面铺设、排水系统设计和照明和通信设施。

1)游步道路面铺设在游步道铺面的选择上,历史游步道在考虑历史还原的基础上,还要兼顾当前的休闲游憩需求。摩门先锋游步道根据古道现存情况,分为3种路段:一是公路段,指与联邦公路和州际公路重合或相邻的部分,铺设成为可以被摩托车或徒步者骑车者使用的路段;二是道路段,指与简单原始或简单改进的公路重合或相邻的部分,供徒步者和自行车者或骑马者使用,连接公路段和越野路;三是越野路段,指剩下的远离高速路和公路的原始路线,可用于徒步者和骑马者。根据不同路段,不同目的进行科学合理的铺设。

2)排水系统设计为了保证游步道的干燥和安全,较少侵蚀,要及时将路面蓄积的水排出,这要求有良好的排水系统。通常利用略微向外倾斜的地形使水排走,此外,还应该在雨水较多地段设计必要的排水设施如排水沟渠、水槽、阴沟等。

3)户外照明和通信设施路灯和通信设施不是必须的,视不同地段、不同情况而定。主要设置在游步道起点和节点处,它们不仅具有一般的功能,经过设计后还可以展示游步道的特色和用途,提供教育信息。服务游憩设施的设计是游步道要素设计的重点,也是我们关注的内容,包括植物景观、建设小品景观、解说系统、标志系统和游憩设施。

4)植物配置尽量使游步道两侧的植物景观“顺其自然”,保持物种的本土化。摩门先锋游步道沿线除对重要节点植物进行配置,增强其可观赏性外,其他路段无需人工修饰,保留其自然原貌即可

。5)景观建筑小品景观建筑小品包括了主题雕塑、亭子、厕所、座椅和历史性建筑等。这些景观小品强调游步道的历史与文化,尺度宜小不宜大,和周边环境相融合。摩门先锋游步道上的景观小品以当时摩门教徒遗留下的小屋修复和展示迁移场景的历史建筑为主,既别致美观,又起到展示历史文化的作用。

6)解说系统摩门先锋的解说系统包括了牌示系统、游步道中心、多媒体和出版物。摩门先锋游步道牌示系统主要是游步道Logo标识和解说牌示。Logo采用水牛作为其文化符号,表现了游步道的历史文化特征(图2)。解说牌示系统向旅游者解说游步道及沿线历史遗迹的相关历史文化信息,风格古朴,与周围环境协调(图3)。为更好地解说摩门先锋游步道的历史文化,游步道还设有游步道中心。其中位于摩门公墓中的游步道中心,展出原木小屋、有盖货车、手推车等历史遗物;播放和展示历史题材影片、游步道标志和旅游指南;提供洗手间、休息室、特色商店等简单的游客服务设施。用于旅游、教育、宣传等目的。多媒体和出版物印刷品。前者一般指各种音频、视频,需要借助视听设备来使用;后者指旅游指南和各种小册子,内容丰富,携带方便。

7)标志系统游步道标志系统可分为6类:信息标志、指路标志、规章标志、警示标志、节庆活动标志和教育标志。标志系统应该在满足需要的前提下最少化,提供的信息简介且无歧义,在满足国家公园管理局颁布的《交通控制设施规则指南》提供的标准外,应体现特色,提供愉悦、统一、一致的视觉体验[7]239。8)游憩设施游憩设施主要指野餐区、野营地、垂钓区,其设计遵循因地制宜、自然化、特色化和简约化等原则。野营地选址是十分重要的,最好的安置点应该远离游步道,有适当的坡度、深度、渗透良好的土壤、清洁的水源、足够的空间和私密性。摩门先锋游步道在河流、水库、路旁休息区和历史性场地为公民垂钓、野营、徒步旅行、野炊和历史解说提供了非常好的机会。

(3)活动设计为了能更好地展现摩门先锋游步道的悠久历史和文化,单靠基础设施及服务游憩设施这类静态设施的开发规划是不够的,还需要通过一些活动的开发设计来增加游步道的吸引力,展示当时的历史场景,让游客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可分为两大类:

1)节事活动为了纪念历史、展示文化,摩门先锋游步道会在特殊时期举办一些活动,吸引游客。例如:7月24日是第一批摩门先锋者由游步道进入盐湖谷地(SaltLakeValley)的日子,全世界的教会成员每年都会在这一天庆祝节日,纪念他们的先辈,称之为先锋日(PioneerDay)。游步道上的活动包括了组织游客穿上当年的服装,使用当时古道上流行的交通工具马车(Wagon)和手推车(Handcart),重新走在古道上,体验当年先辈的艰辛,学习他们的精神。在ThisisthePlace纪念碑和博物馆内也会举行纪念活动。为了鼓励青少年学习美国历史和精神,游步道设立了摩门先锋游步道奖。该奖项主要目的是鼓励居住于游步道沿途的青少年学习他们社区的传统和历史,理解和欣赏移民开拓前辈的艰难、奉献和坚强,同时享受沿途壮丽的景观。只要完成规定的宿营;徒步或自行车跋涉;划独木舟或木筏;学习古道历史,完成测试;参观纪念地和解说中心等任务,就可以获得奖励和奖章。游步道上的节庆活动最大的特色就是充分利用户外空间,贴近自然与历史,使旅游者参与其中,更近距离地感受、接触其地方文化,尤其是特色节日更应具有本土化、特色化,也更能吸引游客的到来和参与。

2)平日的活动即使不是在节假日,游客也有多种可选择的休闲游憩活动。在游步道上旅行者可以徒步、骑车、骑马、野餐、露营、观赏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在游步道沿线特别是节点和靠近乡镇的地方,散布着许多古玩店、博物馆、图书馆、画廊,咖啡馆、历史或当地的剧场、剧院,当旅行者穿越游步道上的历史社区时,他们可以购物、读书、参观博物馆等,还可以观看当地的剧场、戏剧。

三、结论与启示通过摩门先锋国家历史游步道的规划设计案例,我们可以得出这类线性文化遗产的开发规划的流程框架(图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