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劳动节的诗句

劳动节的诗句

时间:2023-05-30 10:28:18

劳动节的诗句

劳动节的诗句范文1

一、品味诗节词片,于诗词中见情

诗词中的语言是诗人情感的载体,而其节奏、节拍便是诗人情感顺应而生的一种波动起伏、快慢缓急的形式。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通过处理好诗歌的节拍和朗读节奏,讲清诗词的深沉内涵,使学生体会到其中的“味”,真正做到与诗的情感共鸣,受到教育。唐代李绅的《锄禾》是一首反映农民艰辛劳动的诗篇。朗读这首诗时,前两句应该读得字字沉重,以反映农夫劳动的艰辛,速度稍慢。后两句诗中“谁知”应重读,第三句末应稍升,以突出“问”句朗读的特点,最后一句饱含深情,要读得发人深省,以便更好地突出对统治者的斥责和对农夫的深切同情。全诗朗读节奏应采用二、三节拍。即前面两个字读在一起,后三个字读在一起。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心能感物生情而得句。”要使学生晓悟诗句中的情趣,受到感染,就得引导学生仔细品味朴实而闪光的语言。《锄禾》这首诗的语言十分通俗,看似没有刻意追求词句的华丽,只是平平常常的两句话,实则是平中见奇。诗的第一句诗人以痛楚的心情凄婉地诉说:当午(正午)之时烈日如火,农夫们背灼烈日,脚踏暑土在辛勤地锄地,按理说,在一般情况下,农夫是不会在“当午”锄禾的,这时说在“当午”“锄禾”以突出劳动的艰辛,诗人的同情之心在这里也显而易见。接着诗人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劳动的特写镜头———“汗滴禾下土”,农夫们正挥汗如雨,辛勤劳动。这两句非常通俗的诗句妙就妙在没有写谁在(劳动)锄禾,只是一句概括,一句具体写锄禾的情形。这一则是完全没必要写谁在锄禾,二则是作者通过这明白通俗的语言让所有的读者去思考锄禾的场面,体会劳动的艰辛和社会现实的严酷以及人们生活的贫困。文中的锄禾不是写某个农夫的劳动,而是社会上千千万万的劳动者所从事的劳动,所以,这两句诗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两句也是十分通俗的语言,人人天天都要吃饭,然而又有多少人去思考这饭来的是何等的艰难呢?作者以反诘的语气斥责了一切不知“盘中餐”来自辛苦劳动的浪费者。这就是诗人在诗句中所要提示给读者的思想,在斥责中,体现出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怜悯和深切的同情。

二、斟酌深识明鉴,隐情中见理趣

学生读诗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入情入理,情理交融的心理活动的过程。教学中要让学生在俯而读、仰而思、读和思的训练过程中,深识明鉴,反复斟酌,理解诗中的理之所在,从而受到教益。为此,教师对诗文要深挖细掘,悉心钻研,准确地把握好诗文的感情基调,以丰富而感人的语言把诗人的感情传给学生,使学生情动意会,在美的感受中陶情冶性,净化心灵。如教苏轼的《题西林壁》,这是一首理趣横生的诗。一开始用雅淡的音乐伴着教师的范读,把学生引入诗歌的情境之中,随着课件的移动播放,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似乎亲眼见到了不同角度的庐山面目,这就给了学生一个印象,从不同角度、不同的方面看事物,得出的结果也是不同的,从而为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这首诗虽然也含有情,但比较隐晦:如对略有所得即自满自足甚至认为发现了终极真理而炫耀者的讽刺。“只缘身在此山中”作为全诗的点睛之笔,使学生认识其意义:它揭示了辩证的认识论,我们在认识对象时,不仅要从远近、上下、四周各个角度获得具体的感性材料,而且要综合各局部印象上升到整体的理性认识,不仅要从对象内部,对象存在圈子认识对象,而且要从外部,跳出既定的圈子来认识对象,这样才能在整体上、实质上认识对象的“真面目”,得到真理之光的烛照。实践证明,在诗词教学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便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获得较好的效果。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掘诗歌中的情感因素,真正把握诗歌蕴含的科学理性美,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的审美判断沿着“动情”“喻理”“深识”的轨迹,逐步形成并完善起来,从而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观念,不断提高阅读诗歌的能力。

劳动节的诗句范文2

送 别

〔唐〕王 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①。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注释:

①南山:即终南山,主峰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南。

诗意:

我下马为你置酒,问你去往何方。

你说你郁郁不得志,打算归隐在终南山旁。

我理解你内心的情绪,你只管去就是了,我也不再多问。山中的白云永远自由地飘着,定会驱散你的愁闷。

赏析:

这是一首送友人归隐的诗,采用主客问答的方式结构全诗,别开生面。全诗六句,仅第一句叙事,“下马饮君酒”交待诗人与朋友饮酒饯别,问朋友要去往哪里。之后在一问一答中,诗人交代了送别的背景:朋友仕途受挫,决定归隐于终南山旁。最后两句是诗人对友人说的话,写得颇为洒脱。上句“但去莫复问”,是说既然人生在世不称意,那么去便去,何必多问?下句“白云无尽时”,是说比起人间的瞬息荣华,大自然才是永恒的,脱离了世俗的樊笼,我们也可以像山中的白云那样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忘怀得失,自得其乐。这是诗人对友人的劝慰和祝愿:即使仕途失意,仍然可以在大自然中找回自身的价值。诗人在抒发离别之情的同时,也寄寓着自己复杂的思想情感。王维对归隐的友人流露出羡慕向往之情,也间接反映了诗人对现实有所不满。

这首诗虽然是送别失意的友人,却没有常见的悲戚伤感,而是俊逸洒脱,别具一格。全诗语言简练,明白如话,看似平淡无奇,却又意味无穷,特别是最后两句,诗意浓厚,词浅情深,值得回味。

谢亭送别

〔唐〕许 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①,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释:

①劳歌:本指在劳劳亭(旧址在今江苏省南京市南边,是一个著名的送别之地)送客时所唱的歌,后人也称送别歌为劳歌。

诗意:

唱一曲送别歌,友人乘坐的行船就要起航,夹岸青山,满山红叶,河水迅疾地流过。

到了傍晚,我酒醒了,而友人已经远去,我走下谢亭的西楼,正值风雨交加。

赏析:

这首诗是许浑在宣城送别友人之后所作,写伤别之情。首句叙事,点明送别主题,选取了别离在即、友人的行船就要起航这一时间点。次句描写江上景色。金秋时节,红叶青山,秋水浩荡,正宜欢聚同赏,然而诗人与朋友却偏偏在此时此地分离,以乐景写哀情,更反衬出离愁别绪之深重。由于惜别,所以感觉水流急速,朋友的行舟去得太快,景中含情。诗歌后两句情景交融。“酒醒”二字,说明时间已是送别友人之后,同时表明之前诗人为了减轻离别的苦痛,多喝了几杯,一醉方休,足见诗人之不舍,甚至不忍直面别离,只能借酒消愁。然而“举杯消愁愁更愁”,等醒来时,天色渐黑,友人已远,诗人感到孤独怅惘。不巧楼外正值风雨交加,如愁绪般纷乱的雨丝令人更添凄楚。“日暮”“满天风雨”同样是景色描写,然而与之前的“红叶青山”形成了鲜明对比,一个鲜艳,一个晦暗,在视觉感受上给人强烈的冲击力,充满艺术张力,充分抒发了作者的情感。全诗最大的特点就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借助不同时间点的不同风格的景物,将浓烈的情感自然地抒发出来,含蓄深厚,真挚动人。

淮上与友人别①

〔唐〕郑 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②,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注释:

①淮上:指淮南镇,在今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一带。

②扬子江:长江下游河段的旧称。

诗意:

扬子江头,杨柳青葱,春意盎然,飘飞的杨花让将要渡江的行人十分忧愁。

在傍晚的离亭里,几声笛音随风飘来,我们就要在此分别了,您要去湖南,而我要去陕西。

赏析:

劳动节的诗句范文3

我的保姆》这首脍炙人口的著名诗篇,并几经辗转于1934年发表。当时诗人第一次使用了“艾青”这个笔名,并且一跃成为中国诗坛上的明星。

这是一首带有自传性的抒情诗。在这首诗里,诗人以自己的幼年生活为背景,集中描述了自己的保姆――大堰河一生的悲苦经历,抒发了他对保姆大堰河及劳动人民的真挚热爱和热情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旧社会的憎恨和诅咒。

关键词:文学;赏析;大堰河

就结构而论,这首诗一共13节,可分为三部分:

第1、2节为第一部分,写大堰河得名的原因及大堰河与自己的关系,也显示了该诗鲜明的叙事性质。“我”和大堰河虽然阶级出身不同,却有着割不断的血肉联系,

“我是地主的儿子”,却“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大堰河的儿子”。作者重叠反复地咏叹“大堰河,是我的保姆”,为全诗奠定了浓郁的抒情基调。

第3~10节为第二部分。诗人在狱中看到窗外大雪,触景生情,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追述大堰河的一生,展现了大堰河勤劳、淳朴、善良的品质,抒发了诗人对大堰河的怀念、尊敬与热爱。

第3节,“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大堰河已经故去,诗人描述了她的坟墓和家园的凄凉景象。

第4节,诗人饱含深情地回忆起“我”与大堰河一起度过的贫苦然而却让“我”感到无限温暖的生活。“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在你……之后”,连续用了8个“在你……之后”的句式,真实地再现了大堰河勤劳操持家务的情景。大堰河勤苦操劳、仁爱善良的母性光辉形象跃然纸上。

第5节仅4行,叙述了“我”离开大堰河时的情况。虽然是简短的过渡,诗人却捕捉了离别场面中最令人心碎的一幕:“啊,大堰河,你为什么要哭?”

第6节,将“我。回到自己家中的情形与在大堰河家里的情形进行对比。“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并与第4节一样,连续使用排比长句,表现“我”在自己家里的陌生感、拘束感。

第7节,写大堰河“流尽了她的乳液之后”,“为了生活”,“用抱过我的两臂劳动了”。连续使用六个“她含着笑……”,一方面写出了她劳动时的乐观态度,另一方面写出了她为了自己的家而付出的艰辛。每一句都展现了一幅令人心酸的画面。

第8节,表现了大堰河对乳儿的淳朴情感。她像对亲生儿子一样,疼爱自己的乳儿,在他身上寄予了希望。

第9、10节,写大堰河临终的情况,两次提到“乳儿不在她的旁侧”,她带着遗憾,“轻轻地呼着乳儿的名字”,“含泪”离开了这个凄凉的世界。

第11~13节为第三部分。诗人思绪回到现实,回到监狱,用儿子对母亲的情感,为大堰河“写着一首呈给你的赞美诗”。并将这种情感扩大,“呈给大地上一切的,/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们的儿子”,抒发了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敬爱之情。

这是一首带有一定叙事性的抒情诗。不押韵,各段的句数也不尽相同,但每段首尾呼应,有着强烈的内在联系;诗歌不追求诗的韵脚和行数,但排比的恰当运用,使诸多意象繁而不乱,统一和谐。诗人善于从平凡的生活中提炼出典型的意象,以散文似的诗句谱写出强烈的节奏。诗歌具有一种奔放的气势,优美流畅的节奏,表达了诗人来不可遏、去不可止的感情,完美体现了艾青的自由诗体风格。

诗中“大堰河”的原型就是“大叶荷”,其故事也是真实的。在艾青的家乡浙江金华,方音“大叶荷”与“大堰河”是一样的,“大堰河”是“大叶荷”的谐音。距离艾青家的村庄――畈田蒋村约有五华里的地方有个叫做“大叶荷”的村庄。保姆大堰河似乎连姓名都没有,便以村庄的名字“大叶荷”替代为她的姓名。她出生于穷苦人家,自幼就做了童养媳。她在生了两个孩子以后,丈夫死了,为生活所逼又不得不改嫁。因为她来自“大叶荷”村,于是村上的人都叫她为“大叶荷”。所以诗的开头写道:“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她是童养媳……”初学此诗的中学生,往往以为“大堰河”是一条“河”的名字,拟人写法。这一点讲清楚,有利于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

劳动节的诗句范文4

内容摘要:《木兰诗》是北朝民歌中最具艺术特色的诗篇。它的艺术成就在于恰当地运用了多种民歌传统的表现手法,有力地塑造了人物形象,烘托了主题思想。

关键词:艺术 手法 人物 主题 魅力

《木兰诗》主要描写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身经百战,终获凯旋,以及辞官还乡的历程。全诗是按照故事情节发展的时间顺序写的,从木兰叹息并毅然决定代父从军写起,按情节发展写她忙于做从军准备和踏上征途的情景,以及长期的征战生活、立功不受爵赏,回家后亲人的热烈欢迎,换装后伙伴的惊讶,最后以“双兔”为喻,赞叹木兰乔装从军,使人男女莫辨的英雄行为结束全诗。

木兰英雄形象的出现,在文学史上具有不平凡的意义。她原是勤劳织布的普通姑娘,因父老弟幼,家里没有丁男可以应征而毅然乔装代父从军,保卫国家,于是,她买了“骏马”“长鞭”,历经黄河黑水,北到燕山朔野,万里长征,十年转战,凯旋而归,立功不受爵赏,愿意回家过和平的劳动生活,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女英雄木兰的形象意义还在于打破封建社会重男轻女的观念,说明男子能做的事,女子也能做,而且做得很出色。这就把水兰这个形象塑造成为一个压倒须眉的女英雄,为千百年来千千万万的妇女扬眉吐气。

《木兰诗》的艺术成就在于恰当地运用了多种民歌传统的表现手法。比如设问、比喻、排比、对偶、复叠、顶针等修辞手法,有力地塑造了人物形象,烘托了主题思想。这里谈一谈用复叠句、互文句、顶针句着力铺叙的特点。

诗中用得最多的是复叠错综句式。复,指重复;叠,指重叠。重复是全部相同,重叠是形式、局部相同,内容并不重复。复叠就是指几个句子在形式和语法上相同的部分,错综指其中的变化,即不同的部分。比如“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在结构形式上,各句大体相同,而最后“磨刀霍霍向猪羊”又比前几句增字,同中有异。在词语上,“闻”“来”是各句相同的,而其它词语是不同的。这种复叠错综的句式不仅使诗句既有节奏整齐而又有活泼跳荡之致;而且,唯其多迭,场面才显得热烈,人物才显得生动,这和累句芜词绝不相同。可以设想,不写爹、娘、姊、弟的情状,一片欢乐之情就难于跃然纸上,那便索然无味了。但只有复叠,没有错综,诗句就显得呆板少变化;唯其错综,诗句才显得参差之美。为了造成错综,诗歌多用虚指之法,如买鞍马“东”“西”“南”“北”和“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的“东”“西”都非实指。这种位置的虚指,就是为了造成错综的变化。凡是把可以用反复、对偶、排比、回环等整齐或比较整齐的语句,故意加以变化,用参差的句式、别异的字面写出来的修辞现象就叫做错综。运用错综的手法,不仅可以避免语言呆板、单调,使语言多样、生动、活泼、吸引人,便于咏唱,表现出语言的极富音乐色彩的节奏,而且是为了尽情。

其次是互文手法。所谓互文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对独立的语言结构互相拼合,共同地表达着一个完整的内容。也就是说,上文省了在下文出现的词,下文里省了在上文出现的词,参互成文,合而见义。如“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这两句意思是说木兰对着窗户和镜子梳理头发,修饰面容。“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两句也用了互文手法。这样的互文手法,能使结构工整,语言明快,声韵和谐,节奏优美。

第三是对偶手法。对偶手法为一般古诗常用,而《木兰诗》用得尤佳。“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战士十年归。”前四句写战场生活:一写动的形象,战场冲杀,英勇矫健;一写静的形象,寒夜戍守,苍凉悲壮。最后两句则通过牺牲的巨大,胜利的不易,更加突出了木兰的英勇不凡。三个对句描写十年战斗年华,简炼概括,形象鲜明,对仗工整,笔力刚健。

第四是顶针手法的运用,如“军书十万卷,卷卷有爷名”“出门见伙伴,伙伴皆惊惶”等句。运用这种首尾蝉联的顶针手法,不但使句子结构整齐,语气贯通,而且连跗接萼,突出了事物环环相扣的逻辑联系,增强了诗歌的抒情力量和节奏的优美。

《木兰诗》交叉运用这样多种修辞手法,极其自然,又灵活多变。而且全诗以五言为主,又夹用七言、九言。作品根据不同的内容和感情,变换运用不同的句式,从而造成各种不同的风格。如写木兰出征前的沉吟用问答式,朴实亲切,情味愈出;写买鞍马四句用复叠错综手法,充满缠绵悲凉的情调;写战场生活用对偶手法,豪爽悲壮;辞封拒赏一段夹以长句,舒缓端庄;返家团聚用复迭错综和互文铺排,明快热烈;最后用互文式的比喻,诙谐风趣。靠这样多种修辞手法,全诗才抑扬起伏,缤纷多采,摇曳多姿。同时,它们又有机地溶为一体,浑然天成。由此可见,靠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来塑造一个巾帼英雄的形象,是《木兰诗》千百年来一直有着不衰的艺术魅力,从而吸引着广大读者的重要因素之一。

时云,江苏省新沂市时集中学教师。

劳动节的诗句范文5

新课标推荐的120篇(段)古诗文是诗中精华,内容浅显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却富含人生哲理。做好古诗教学,首先应解决让学生从古诗中学什么的问题,其次是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以达到新课标提出的教学目的。本文以新课标推荐的部分古诗文为例,进行简要分析。总体而言,它们所表达的思想积极向上,字里行间都渗透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祖国的热爱,对劳动人民的赞美,对亲情友情的歌颂,对快乐童年的回忆。

1 爱国诗

如陆游的《示儿》,该诗是陆游的绝笔,在弥留之际,作者还是念念不忘被外族侵占着的中原故土和人民,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一,因此他特地写这首诗作为遗嘱,谆谆告诫自己的儿子。从这里可以领会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著、深沉、热烈、真挚!自南宋以来,凡是读过这首诗的人无不为之感动,特别是当外敌入侵或祖国分裂的情况下,更引起无数人的共鸣。

2 写景状物诗

写景状物诗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和美丽风光,如李白的《望天门山》。这首诗,作者不仅描写了山的奇伟(中断),而且描写了水的湍急(回),由此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一片热情,并且于无形中塑造了一位在前进的道路上昂首挺立、心怀激荡、思绪奔放,迎太阳勇往直前的主人公形象。诗人对壮丽河山的满腔热爱和他豪迈个性的精神力量,在诗行间洋溢,全诗充满阳刚之美。再如杜牧的《江南春绝句》为人们描绘了一幅多彩、广阔、深远而迷离的江南春色图,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往。如果诗人没有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绝不会描绘出这样一幅饱含深情的江南春图。

3 亲情、友情、乡情诗

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是开元四年(716年)重阳节,作者在长安遥望家乡,思念兄弟作的节日思亲诗。首句两用“异”字,倍觉与亲人的别离凄苦;“独”字更突出怀乡之情的强烈。对亲人的思念,不一定逢佳节才有,但以逢佳节时更迫切,二句以一“倍”字深化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又以“每”字点出这种激情绵绵不断,表现出他离家时间的长久。又如李白的《静夜思》是一首借月写旅中思乡之情的五言绝句,客中静夜不寐,忽见床前月光如霜,遂有天寒客久之感。而抬头望见窗外明月高挂,家乡、客中本一月共照,因之望月顿生思乡之情。作者紧紧抓住由眼前景物而触发的瞬息之间的灵感,以传神之笔写出这首千古绝唱。又如孟郊的《游子吟》,此诗是游子出门临行思亲人恩情之作,诗中“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深入表现母亲在游子临行时的心理状态,作者以极平淡的语言写极平凡琐屑的家常,却道出人类最伟大而永恒的爱――母爱。

4 田园生活诗

如王维的《鹿柴》,这首诗写鹿柴傍晚景致,前两句写幽深山境,静中寓动,愈显其静;后两句一派生机,以动托静,意境优美。这首诗的特点就是用极其平淡之语营造出一种恬静的境界,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5 童趣诗

如白居易的《池上》,作者以旁观者的身份,用直白的笔触描写了小孩采莲归来的情景。一个“偷”字使小孩的“顽皮”跃然纸上,一个“藏”字写出儿时的无忧无虑,“浮萍一道开”不仅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还勾起人们对童年的美好回忆,更给人留下时光一去不复返的无限惆怅。又如袁枚的《所见》,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又是多么专注啊!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奇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

6 歌颂劳动人民的诗

如李绅的《悯农》,两首诗生动地表现了农夫劳作之艰辛,同时也暗寓了粮食之得来不易,作者通过“锄禾”“汗滴”“种粟”“收子”等典型的劳动细节和人们熟知的事实,反映了千百万农民的疾苦,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的同情、哀怜。

从以上看出,中小学语言教材中的古诗,虽然数量少,篇幅短,但对小学生的思想教育却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进行古诗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充分理解古诗内含的思想,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目的。笔者认为,理想的古诗教学,不应该是学生学习此首古诗的终点,而应该是学生阅读大量古诗,进而接触、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起点,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情操,陶冶爱美情趣,全面提高素质的起点。

参考文献

[1]汪堂家.“论学”之识[N].文汇读书周报,2007-7-13

劳动节的诗句范文6

论文摘要:古诗是我国悠久诗文化的一朵奇葩,是传统文化的精髓部分。学习古诗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能够使学生学到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在古诗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使学生从小就具有爱国主义情感,懂情懂意,并树立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中最精华的部分是诗。在我国,诗从《诗经》始,可以说是历史悠久。诗人各朝各代各时期都有很多,尤其是出现了很多著名的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诗作的内容也包罗万象,题材不拘一格,特别令人称道的是其高超的技巧,一词一句都经过千锤百炼。在悠久的诗文化中,古诗是一朵奇葩,它意境优美,含义隽永,语言形象,韵律和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现代教育应特别注重古诗教学,意在加强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

古诗教学从小学开始,学生学习古诗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还可以从中学习到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文化。因此,教师必须要重视小学古诗教学。那么,对于蕴涵着优良中华传统文化的古诗,教师在教学中应从哪些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呢?

一、加强对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教育

爱国主义情感是中华民族团结和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学校德育的首要任务就是教育学生具有爱国主义情感。因此,教师在古诗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具体可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教育学生热爱祖国

历朝历代都有好多爱国诗人,他们的很多诗篇都饱含着深深的爱国之情,如南宋诗人陆游、抗金名将岳飞、爱国主义诗文文天祥等。唐代诗人杜甫一生爱国忧民,他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中写道:“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听闻收复河南河北后喜极而泣的心情,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关心国家、人民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王昌龄在《出塞》一诗中写道:“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体现了诗人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情感。这样的诗人和诗作还有很多。在教学时,教师要使学生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深入体会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努力学习,长大后为祖国的发展出力献策。

(二)教育学生热爱家乡

古诗有云:“人是故乡亲,月是故乡明。”可见其对家乡的热爱。唐代诗人李白脍炙人口的诗作《静夜思》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句传达的便是诗人思念故乡、热爱故乡的情感。宋代诗人王安石在诗作《泊船瓜洲》中写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句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的炽烈情感。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对这些千古佳句进行深入解读,进而教育学生热爱家乡。

(三)教育学生热爱劳动人民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尤其是广大劳动人民在人类历史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身上散发着自强不息的优秀文化传统的光芒。因此,热爱劳动人民是学生必须具备的道德品质。唐代诗人李绅在《悯农》这样感叹:“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尊敬。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劳动人民的艰辛,感受诗人对劳动人民尊敬的思想感情,教育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二、加强对学生情谊的教育

除了有表达爱国主义情感,热爱家乡、热爱劳动人民情感的诗作之外,还有很多是表达亲情、友情的诗作。情谊是十分美好的东西,每个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都会产生或深或浅的情谊。在当前快节奏的生活中,人际关系淡漠已成普遍事实,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情谊教育。

(一)亲情教育

爱家才能爱国。家是亲情维系的一个团体,父母之情、手足之情是亲情的体现。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中写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充满了对兄弟的思念之情,读来使人颇为感动。诗人孟郊在《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中歌颂了母爱的伟大至极。著名的《七步诗》虽然反映的是手足相残,但从反面教育我们亲人间要和睦相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切体会亲人的关爱,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高尚道德品质,使学生与父母、兄弟姐妹在家中营造一种和谐的亲情关系。

(二)友情教育

子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又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与朋友交往是学生学习、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有朋友学生才不会囿于自己的小圈子,才会博闻。而益友又是非常重要的,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见朋友的选择也大有学问。因此,对学生的友情教育不容忽视。古人就十分重视朋友间的交情,在诗作中多有反映。如李白的《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高适的《别董大》,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等诗表达了诗人与朋友间的深厚情谊。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深刻体悟诗中所表达的对友人的深情厚谊,教育学生要珍惜友情,相互学习,相互帮助。

三、加强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小学阶段正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学生只有树立了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才能成为社会的优秀人才。引导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靠单纯的说教很难达到良好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使学生在形象生动的教学中有所感知,有所体悟。

古诗中,有很多关于人生观、价值观的诗作,教师可以拿来一用。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现了诗人不断进取的精神。明代诗人于谦在《石灰吟》一诗中写道:“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表达了诗人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王安石的《梅》中有一句 “凌寒独自开”,不但歌颂了梅不屈不挠的精神,也表达了自己变法的决心。教师在教学这些古诗的过程中要特别强化其中蕴含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在优美的诗句学习中受到教育。

诗歌教学的任务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还兼有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情谊和正确、积极人生观、价值观的任务。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体会诗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使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有所认识,有所学习,有所发展,这样中华民族的才能始终屹立不倒。

参考文献:

[1] 龚睿,《对当前小学古诗文教学的反思》[j],《当代教育论坛》,2005(6)

劳动节的诗句范文7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练习】

1.诗的前两句写所见: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句写所闻:________(均用诗中词语回答)。

2.《凉州词》中“孤”字的含义特别丰富,你认为它有什么含义?

3.后人称此诗为边塞诗中的“绝唱”,请以诗的后两句为对象,分析诗歌是如何写出“征夫离愁”之情的。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练习】

1.用/表示朗读中的停顿,这首诗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句是( )。

A千锤/万凿/出深/山。 B烈火/焚烧/若/等闲。

C粉身/碎骨/全/不怕。 D要留/清白/在/人间。

2.《石灰吟》当然要紧扣石灰的特点。请举一句诗说明描写了石灰的什么特点?

3.有一个同学默写时,把第二句写成“烈火焚烧若等嫌”,把第四句写成“要留青白在人间”。这说明他对这首诗的理解有什么不足?

4.这首诗吟的是石灰,赞颂了什么人?这种写法用一个四字成语来表示,该怎么说?

第41期3版参考答案:

《俯向大地的身影》

1.(1)把母亲比作“一座丰富的矿藏”,既说明自己很少写母亲是因为担心写不好,也突出了母亲的朴实深厚。(2)以“唯一”“最后”来突出母亲的“惜粮如命”,赞美了母亲的节俭,不忘本。

2.完成收割后的田野宁静、优美。以此烘托母亲艰难翻地、捡拾残粮的劳动形象。

3.结构上:照应题目和前文;情感上: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体贴、深爱和赞美。

4.示例:(1)通过正面描写展现母亲形象。第三段中,正面描写了母亲翻地、捡拾的 动作,展现了一个纯朴、惜粮如命的劳动者形象。(2)通过侧面描写来烘托。第二段中“我不由自主地就跪了下去”、“眼泪就出来了”,第五段中母亲生病后父亲的唠叨,都是写家人的心疼,从侧面烘托了纯朴、惜粮如命的母亲。(3)通过细节描写点染。第三段中“举起,落下,举起,落下”的小锄头、母亲发现我以后却站不起来这些细节写出了母亲的认真细心和翻地、捡拾的辛劳。(4)通过外貌描写生动表现。第三段中“青衣青裤”“扎着黑色的包巾”“粘满了泥土的膝盖”,第五段中母亲“枯瘦的手,粗糙得犹如一截干枯的树干”都形象地写出了母亲的纯朴,辛劳。

《故乡的椿芽》

1.交代了文章叙述的主要内容,引起下文的作用。

2.母亲摘下枝头的嫩椿叶,洗过了,淘净了,切成小段,在滚水中漂过,便在太阳下暴晒起来。嫩椿叶的水分晒得差不多时,放上些盐巴、辣椒粉等用手细细地揉搓,揉搓三四遍,又放在太阳下晒,等全晒干后,便放进小坛里,密封保存起来,久之,就成了香喷喷的干椿芽。

3.小时候爬漆树身上起了红疹,在没有任何办法的情况下,母亲用椿芽煎汤又洗又喝,最终战胜了病魔。

劳动节的诗句范文8

一、反复吟诵,感品其味

诗有诗味,诗句抑扬顿挫,铿锵有力,听之悦耳,细品有音乐之味,其诗句在用词上精炼、准确、含蓄、细品回味无穷,余音萦绕。

俗话说得好,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学古诗时,教师范读,若能读出诗味来,可以感染学生激发学习兴趣,起到声情并茂的作用。学生若能反复吟诵好古诗,可以增强语感,提高理解能力,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其诗味最浓之处,体现在抑扬的韵律和顿挫的节奏上,如朗诵唐朝诗人王之焕的《登鹳雀楼》五言律诗,按诗的意境,根据诗的内容,从顿挫的节奏上来讲,五言是顿,其中“欲穷”,“更上”两个词的停顿时要读出“拖音”。从韵律上说,前两句要读得平缓,后两句要读得激越些。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对于七言古诗的朗读节奏是三顿,其节奏主要表现在停顿和快慢上,同样应根据诗歌的内容和情节发展来取不同的快慢形式,这里需注意一下;如果诗表现的内容是欢快的,激动的或紧张的,速度稍快一些;表现的内容是悲痛的、低沉的或抒情的,速度要稍慢一些;若表达的内容是平铺直叙的,其速序可采取中等为宜,这些勿须说明,我们教师在范读的时候读出来既可。如课本中于谦的《石灰吟》应这样读: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二、要边吟边想,悟感其情

有的古诗中有画,画中含情,情中带寓意。我们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及时善于诱发学生的想象力,把诗句变为画面,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领悟诗意,领悟诗人之情。

千古绝唱李坤的《锄禾》一诗,就是一幅田园劳作图,画面上展示的是“一轮烈日当空,赤膊耕作的农夫,滴滴汗水落到灼热的土地上。”画意是“严寒酷暑,风霜雨雪,农民终年辛勤劳作。”知此景此情,就可以领悟到作者“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慨叹之情。同时,不仅表达作者对农民的同情,也反映出了心中的不平,对骄奢、腐败的愤慨。

三、熟吟背读,感其美意

劳动节的诗句范文9

1、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2、《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这是其中的一首,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3、首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是说: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耘田”即除草。初夏,水稻田里秧苗需要除草了。这是男人们干的活。“绩麻”是指妇女们在白天干完别的活后,晚上就搓麻线,再织成布。这句直接写劳动场面。次句“村庄儿女各当家”,“儿女”即男女,全诗用老农的口气,“儿女”也就是指年轻人。“当家”指男女都不得闲,各司其事,各管一行。第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童孙”指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却颇有特色。结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

4、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

(来源:文章屋网 )

劳动节的诗句范文10

从古到今,历时性地考察和梳理各种关于“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的解释,我认为还是汉代毛亨、郑玄的解说——采桑女“感春而思嫁”说比较接近诗意,这句诗因此也可谓是古代“伤春”词章之祖。

【关键词】 《七月》 女心伤悲 采桑 歧义

《 豳风·七月 》是《 诗经 》农事诗的杰作,对于其中颇具情韵的“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历来却见仁见智,莫衷一是。从汉代到清代已有种种不同的解释。近 现代 学者在前人基础上又有了更多的申发,并加进了 时代 特点,以致歧义纷呈。在新世纪之初,有必要对此 问题 作一番回顾和探讨,以方便广大读者,也从一个侧面展示《 诗经 》 研究 的动态 发展 。我认为还是离《 诗经 》时代最近的汉代学者的解释最为素朴、贴切。

一、古代几种典型的解说

最早对这句话作出解释的,是汉代的毛亨和郑玄。《 毛传 》曰:“伤悲,感事苦也。春女悲,秋士悲,感其物化也。殆,始。及,与也。豳公子躬率其民,同时出同时归也。”毛氏把“女悲”和“同归”看作不相关的两回事,这样的解释似不大确切。《 郑笺 》申明《 毛传 》并加以发挥道:“春,女感阳气而思男;秋,士感阴气而思女,是其物化,所以悲也。悲则始有与公子同归之志,欲嫁焉。”郑玄的解释可称为“感春而思嫁”说。清王先谦在《 诗三家义集疏 》中 分析 了以上两种解释后说:“公子嫁不愆期,故冀幸庶几与公子同时得嫁也。传言豳公之子躬率其民同出同归,男女不谋,情事未合,不若笺义为长也。”

宋代兴起疑经废序思潮,对于《 诗经 》的理解多从探求本义出发,因而新意迭出。朱熹《 诗集传 》说:“公子,豳公子也。盖是时公子犹娶于国中,而贵家大族联姻公室者,亦无不力于蚕桑之事。故其许嫁之女,预以将及公子同归,而远其父母为悲也。其风俗之原,而上下之情交相忠爱如此。”王贵民《 中国 礼俗》说:“古代嫁女之家思相离,宋代有的地方始与哭嫁。”可见朱熹是以时俗解诗。 台湾 的马持盈赞同朱熹的说法,他在《诗经今注今译 》中说:“女心为什么悲伤呢?因为要嫁于公子,远离家人父母,故一时心酸耳。”

清代以姚际恒和方玉润为代表的独立思考派,常能发前人所未发。姚际恒《 诗经通论 》认为:“公子,豳公之子,乃女公子也。此采桑之女在豳公之宫,将随女公子嫁为媵,故治蚕以备衣装之用。而于采桑时忽然伤悲,以其将与公子同于归也,如此则诗之情境宛合。从来不得其解,且写小儿女无端哀怨,最为神肖。或以为春女思男,何其媟慢!或以为悲远离父母,又何其板腐哉!”姚否定了郑玄和朱熹的说法,认为他们太淫秽或太陈腐,引用孔颖达《 毛诗正义 》的“是诸侯之女称公子也”,从而提出了“媵嫁说”。方玉润《 诗经原始 》与姚际恒针锋相对,他说:“‘采蘩祁祁’,女子众多,焉知其谁为许嫁,而谁非许嫁人耶?……岂举国采桑诸女尽为媵妾哉?曰‘公子’者,诗人不过代拟一女心中之公子其人也。曰‘殆及’者,或然而未必然之词也……此少女人人心中所有事,并不为亵,亦非为僭。王政不外人情,非如后儒之拘滞而不通也……又何必沾沾辨其为男为女公子耶!”方说本之人情,毫不拘泥于字眼,一一驳倒了姚说,可谓通达、平实。

二、现代学者的三种代表性说法

首先,建国后盛行“阶级分析法”,很多学者受此 影响 而认为当时为阶级对立非常鲜明的奴隶 社会 ,女子伤悲是因为受到奴隶主的压迫和欺凌。游国恩《中国文学史》认为《七月》“反映了当时奴隶充满血泪的生活……使人想象到当时的劳动妇女,不仅以自己紧张的劳动为奴隶主创造了大量的财富,而且连身体也为奴隶主所占有,任凭他们践踏和糟蹋”。朱东润《 历代文学作品选 》解释为“采桑女心里伤悲,害怕自己被公子们掳去”。着名的《 诗经 》译注专家余冠英、高亨、陈子展、周振甫大体持同样的观点。高亨还把“殆”直接解释为“压迫”,并说“此句言农奴的女儿被奴隶主强行带走”。陈子展《 诗经直解 》说得更为具体:“女子自知得为公子所占有,恐为公子****侵凌而伤悲耳。在奴隶制度下,生产关系的基础为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生产工作者,此生产工作者即奴隶主所当作牲畜买卖屠杀的奴隶。”

由“阶级对立”说衍生出“抢婚说”。程俊英《诗经选译》译为:“姑娘心里暗悲伤,只怕公子看上抢。”邹德文在《〈诗经·七月〉中“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平议 》①一文结合周代习俗和文字的含义理解为“抢婚”。台湾的裴普贤、糜文开合着的《 诗经欣赏与研究 》以为“其意盖恐贵族公子强与之俱归也”,翻译为:“大姑娘心里正忧郁,怕被公子哥儿带回去。”

其次,媵嫁说也比较风行。此说最早为清代的姚际恒所提出,余冠英《 诗经选 》:“一说怕被女公子带去陪嫁。”张钧、贺丽杰《 “殆及公子同归”新释 》②赞同余冠英的说法。王魁伟在《 女心为何而悲 》③中认为“媵婚”为奴隶制时代的一种婚俗,他说“通过阳春时节采桑女奴既向往出嫁,又怕同贵族女一起出嫁而做陪房的复杂的心理刻画,反映了当时残酷的社会现实”。王益强在《〈诗经·七月〉“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新解 》④中认为当时生产力低下,人人不脱离劳动,蚕桑之事如夫人也应为之。据《 毛诗序 》为陈事功,故不该为抢婚,公子为女,意译为:“少女在忧虑、悲痛,快要陪伴公子出嫁了。”翟相君《 诗经新解 》认为女儿将陪国君女公子出嫁,为远离父母而悲。显然,所谓“新解”只不过是综合了孔颖达和朱熹等的看法。

还有的学者从更深层的文化学角度进行挖掘,指出这句诗与桑林社祭或高禖祭祀有关。赵雨《〈诗经〉与夏商周村社文化 》⑤以为“少女对即将到来的桑林社祭的不安,且伤悲的词义还不完全和今天相同……此句所喻与周历四月仲春祭报之礼有关。桑林社祭日是集献祭歌舞和性活动于一体的宗教节日。这种性活动原是一种企图刺激土地繁殖的生殖巫术,交会后女子就被纳入贵族宫中”。而程保生《 也说“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⑥认同赵雨的观点,认为“女心伤悲”有两层意思:一是远离父母亲人之悲,二是对新家的惆怅、不安。夏德靠《〈豳风·七月〉“采蘩”考辨 》⑦通过考证得出“采蘩”与高禖之祭有关,意为“祭高禖后,后妃悲伤地同豳公一同回去”。

三、综合地 分析 ,汉代毛、郑之说最接近诗意

要弄明白这句诗的含义,首先要斟酌关键字词,对于“公子”一词,黄焯《 毛诗郑笺平议 》分析了传、笺、疏后说:“至所称公子当指豳之男公子言。若如《 正义 》申笺之说,为指女公子,则于下‘为公子裳’、‘为公子裘’有碍矣。《 传 》以‘秋士’挟‘春女’言,只类‘及’之辞,于经义无当也。”黄说为是,从《 七月 》一诗上下文来看,把“公子”理解为女公子,难以贯通全诗,而且《 诗经 》305篇也无相应的用法。“殆”为将要之意,王引之《 经义述闻 》曰:“殆,近也,几也,将然之词也。”《 尔雅 》:“及,与也。”“殆及”如方玉润所解“将然而未必然之词也”。“归”字在古代特指女子出嫁,通常与“于”连用,如《 周南·桃夭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齐风·南山 》:“鲁道有荡,齐子由归”,《 郑笺 》:“妇人谓嫁曰归。”而此句前面已有“公子”二字,故为“同归”,“同归”即为“归”,这里的“同”只是为音韵上的错落有致,不必生搬硬套。《 小雅·四牡 》:“王事靡盬,我心伤悲。”《 采薇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这两首诗中的“伤悲”与《 七月 》基本相同,表现的是内心的惆怅和不安,它的内涵比较宽泛,与我们今天所说的“伤悲”意义不尽相同。扬之水在《 诗经名物新证 》说:“《 七月 》此章(第二章)旨在写春天里的物态人情,故‘女心伤悲’云云,不过是小儿女即将走出梦想的时候,生出的一缕无名的惆怅。它是清刚明亮的喧沸中一声幽幽的轻叹,它是翠色轻摇的春日里一抹沉着的艳媚。”

其次,还须把这句话放回到《 豳风·七月 》中,起码应该联系第二章来看——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煦暖的阳光使万物萌动、复苏,黄鹂鸟在枝头婉转地歌唱,妙龄女手拎竹筐,沿着小径去采柔桑。春天的天好长啊,采蘩的女子你来我往,熙熙攘攘。这里两次出现“春日”字样,强调 自然 环境的温馨美好。在生机盎然的大自然的怀抱中,采桑女沐浴着阳光,感受着春的气息,陶醉在美的遐思中。不知不觉中女子的春心被唤醒,想到自己将要出嫁的情景,不禁百感交集。如方玉润说:“女当春阳,闲情无限。又值采桑,倍惹春愁,无端而念及终身,无端而感动 目前 ……且着此句于田野朴质之中,愈见丰神摇曳,可以化旧为新,而无陈腐气。亦文章中之设色生姿法耳。”面对美好的春光,女子联想到流逝的青春,涌动着丝丝缕缕的感伤,于是感物而忧伤不已。如《摽有梅》所歌咏的那样:“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这些诗句有节奏的排列,使天地间的人与物充满了律动,丰满的本能欲望和葱茏的自然生机融合为一,显示出浓郁的春意,也折射出无限的伤感。对诗中的“伤悲”不能死抠字眼,应理解为徐志摩所说的“蜜甜的忧愁”。“邂逅相遇,适我愿兮”固然美妙,但也可能“遇人不淑,慨其叹矣”,想到自己的终身大事,女子不禁陷入了莫名的忧伤之中。我们要善于体察情境,深入到女子的内心,才能揣摩到她的所思所想。如《 孟子·万章上 》曰:“故说《 诗 》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赵岐注曰:“人情不远,以己之意逆诗人之志,是为得其实矣。”

在《 诗经 》中采物往往引发相思之情,《 白虎通 》说:“嫁取以春何也?春,天地 交通 ,万物始生,阴阳交接也。”更何况桑树是神树、生命之树,与女性生殖有密切的关系。《 墨子·明鬼篇 》云:“燕之有祖,当齐之社稷,宋之有桑林,楚之有云梦也,此男女之所属而观也。”桑林和社稷、云梦一样,都是男女幽会祭祀高禖的圣地,而且男女欢会也是当时的礼俗所允许的,《 周礼·地官·媒氏 》说:“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

任红敏的《 采桑主题与采桑女形象的演变 》⑧认为《 诗经 》 时代 确立了采桑主题,其时的采桑女具有艳情色彩:“有美丽的自然环境,又有‘奔者不禁’的人间礼俗,在礼教与伦理道德相对宽松的 社会 环境,采桑女便具有了独特的人文 内容 和审美确定,她们令人充满遐思与向往。这便构成了上古采桑主题的要素:时间是象征着生机、生命希望的特定文化内涵的春天;地点是充满人生激情男女欢会的桑林;氛围是厚朴与率真、单纯与狂放的社会风俗;人物是有着青春与活力的采桑女子。”这种说法高度概括了此句诗产生的桑林文化背景,可谓中肯而深刻。

进一步考察《 诗经 》中采桑题材的作品,可见《 诗经 》中与桑有关的诗篇均写男女情爱。如《 鄘风·桑中 》“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为男女青年幽期密约的情歌;《 魏风·汾沮洳 》以及《 十亩之间 》都是在欢快的劳动中表达了采桑女对美男的思慕之情:“彼汾一方,言采其桑。彼其之子,美如英”“,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 卫风·氓 》以“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和“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比喻女子的处境及婚姻状态;《 小雅·白华 》和《 隰桑 》及《 秦风·车邻 》表现了未见君子时的烦恼和既见之后的欢乐:“樵彼桑薪,卬烘于煁。维彼硕人,实劳我心”、“隰桑有阿,其叶有沃。既见君子,云何不乐”、“阪有桑,隰有杨;既见君子,并坐鼓簧”张强说:“此句可谓是伤春情歌之发端,物候感人,情动于衷,伤心之处是怕与‘公子同归’。如果把‘女心伤悲’放在西周中春之月令会男女、奔者不禁的大背景下,放到桑—社树—生殖崇拜的文化符号的氛围之中,怀春的采桑女子的感伤则会更加动人,青春的压抑与生命原欲的冲动在消长起伏不定中释放出不可名状的悲情。”⑨

按照以上的分析,抢婚说无论如何不能成立。一则抢婚在《 周易 》中有“屯如般如,泣血涟如,匪寇婚媾”的记载,而在《 诗经 》中却无明确记载。另则它与美好的自然环境和全诗的主旨是如此的格格不入,纯属后人臆测。我们也不应该过分强调“阶级对立”,《 七月 》一诗是以“赋”的手法,直接再现农民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其基调是豳人对其劳动生活和劳动本身的赞美,是那么天然素朴,带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虽然有“无衣无褐”、“为公子裘”等诗句,但也不能断章取义地把整个诗篇理解为表现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和压迫。徐北文在《 七月——西周农家乐 》中说“《 七月 》是周初豳地之诗,则作为举行礼仪乐章的《 七月 》当然不会是暴露讽刺之作。按全诗内容来看,其主旨则是表现了随季节之变化而进行劳动生产的公社农民的团结与和谐的生活”。也就是说《 七月 》不是诉苦诗,也非悲愤诗,它更多地表现了当时公社农民的生产劳动和日用饮食,虽平淡却也热闹,虽简单但也繁华,在粗放的劳作中有细腻情感的流露,在男子耕种打猎的阳刚之气中,又渗透着不绝如缕的阴柔之情。整首诗的基调是清澈明朗的,而非凄苦哀怨的,故阶级对立说同样说不通。

因此,我们不应对这两句诗作太多的引申,所谓“远离父母为悲”乃至于“哭嫁”说虽有一定道理,但显得有些迂曲,是后人根据时俗推测出来的。“媵婚”说大概是后人受到《 大雅·韩奕 》“诸娣从之,祁祁如云”的 影响 ,因《 七月 》诗中也有“采蘩祁祁”字样。结合任红敏、张强等学者对这句诗的解读,我认为还是毛、郑的说法最为接近诗意。毛亨、郑玄作为汉代学者,毕竟去古未远,而且他们的注释严谨求实,对字词的解释基本可信。毛亨虽对后半句的理解一般不为人们所认同,但其“物感”说直接启发了郑玄。郑玄“物化说”乃感物而兴情,并把前后两句解释为因果关系,这是顺理成章的,所谓“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感物吟志,莫非自然”是也。郑玄的采桑女“感春而思嫁”说自然贴切,耐人寻味。钱钟书先生说:“苟从毛、郑之解,则吾国咏‘伤春’之词章者,莫古于斯。《 野有死麕 》虽曰‘有女怀春’,而有情无景,不似此章之有暄日、柔桑、仓庚鸣等作衬缀……女子求桑采蘩,而感春伤怀,颇征上古质厚之风。”⑩由此,我们可以说“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为 中国 “伤春”词章之祖。

姚际恒还对此诗的做法进行了分析,他说:“二章从春日鸟鸣,写女之采桑,自‘执懿筐’起,以至忽地心伤,描摹此女尽态极妍。后世咏采桑女,作闺情诗,无以复加,使读者竟忘其为言‘衣食为王业之本’正意也。”又说:“大抵古人为文,正笔处少,闲笔处多。盖以正笔不易讨好,讨好全在闲笔。”姚的解说也颇为中肯,特别是发现了古人对“闲笔”的妙用,可谓独具慧眼。扬之水对《 七月 》第二章作了精彩的点评:“这是美丽的《 七月 》中最美丽的一小段,虽以蚕事为主线,却是在春景中随处点逗,勤苦中,便生出多少情致温婉。”聂石樵先生主编、雒三桂、李山注释的《 诗经新注 》已从《 郑笺 》之说为注,这为后人理解诗意提供了最原始的材料,也对纠正以前各家译文和注解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① 《 佳木斯师专学报 》,1994年4期。

② 《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0年1期。

③ 《 学术 研究 》,1985年4期。

④ 《 厦门大学学报 》,1983年2期。

⑤ 《 商丘师专学报 》,1999年5期。

⑥ 《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2年3期。

⑦ 《 贵阳师范高等专 科学 校学报 》,2005年1期。

⑧ 《 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2006年10期。

劳动节的诗句范文11

1.认识“昼、耘”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供”,会写“昼、耘”等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3.能通过读诗句,想象诗中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趣。

4.能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选择其中一首改写成短文。

-

第一课时

-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同学们,谁来说说,在你眼中,童年是什么样的呢?(自由、天真、无忧无虑……)在同学们眼中童年真是多姿多彩!是啊,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往事,快乐也好辛酸也罢,都是我们生命中最珍贵的记忆。

现在,老师将带领大家穿越时空,去宋代感受一下当时人们的童年乐趣。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三首古诗,标出自己不认识的字词,与同桌交流。

2.(出示7个会认的字)

(1)学生齐读,注意读准“磬、陂、漪”的读音。

(2)认读多音字“供”。

3.(出示4个会写的字)指名学生读,师正音。

4.学生齐读三首古诗,师正音。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读完这三首古诗,结合注释,你从中读懂了什么呢?(有小孩子在种瓜、小孩子在玩冰、牧童在吹笛子……)大家读懂的还真不少,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一首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板书诗题)

2.大家从诗题中获得了哪些信息?(四时、田园、杂兴)

(1)(出示相关资料)《四时田园杂兴》是宋代诗人范成大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田园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这首诗就是第三十一首。“兴”在这里读四声,“杂兴”就是随兴而写的诗;“四时”在这里表示的是一年四季。题目的意思是:看到一年四季不同的田园景色而产生的感想。

(2)学生齐读诗题。

3.学生再次齐读全诗,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1)指名学生说说诗的意思,其他同学补充。

(2)理解词语:

杂兴:随兴而写的诗。

昼:白天。

耘田:在田间锄草。

绩麻:把麻搓成线。

儿女:男女。

当家:男女都不得闲,各司其事,各管一行。

童孙:孩子们。

解:理解,懂得。

供:从事。

傍:靠近。

阴:树荫。

(3)结合注释,尝试完整地将全诗的意思说出来。(白天锄地,夜晚搓麻线,农家男女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小孩子们不会耕地也不会织布,但也在桑树荫附近学着种瓜。)

4.(播放纯音乐)请同学们伴着这古朴典雅的音乐,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边读边想象,说一说这首诗展现出了怎样的画面。

(1)诗中先写了哪些人物?(村庄男女)他们在做什么?(耘田、绩麻)后面还写了谁?(童孙)他们在做什么?(学种瓜)

(2)诗中哪些描写让你印象深刻?(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为什么?(因为这两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可爱。)从哪里看出来?(小孩子虽然不懂耕织,但也会学着大人的样子去种瓜。)这两句除了表现农村儿童的天真可爱,还表现了什么?(农家孩子的勤劳好学)

5.(出示相关图片)你能根据图片的提示背诵全诗吗?试一试。

四、课堂小结。

学到这里,你能说说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吗?(展现了农村紧张繁忙的劳动生活,主要表达了对天真可爱、勤劳好学的农村儿童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乡村是那么恬美、秀丽,洋溢着一种平和、宁静的气氛。历来许多诗人以描写乡村生活、田园风光著称,写下了不朽的诗篇,这样的诗,就叫田园诗。同学们课下可以继续搜集、品读更多的田园诗。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农务繁忙

天真勤劳

-

第二课时

-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穿越到了宋代,在诗人范成大的描绘中,我们感受到了(农村紧张繁忙的劳动生活)和(农村儿童的天真可爱、勤劳好学)。让我们一起来背诵一下这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再次感受农忙时节农家孩子们的天真快乐。

2.接下来,让我们跟随另一位诗人杨万里,去感受一下冬日里孩子们丰富多彩的生活吧!(板书诗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齐读古诗,划分节奏。(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2.题目中的“稚子”是什么意思?(小孩子)“弄”是一个动词,意思应该是(玩)。诗题告诉我们,这首诗主要写的是(小孩子玩冰)。

那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个小孩子到底是怎样玩冰的吧!

(1)齐读诗的第一、二句,结合注释,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早晨,小孩子把冰从盆里拿出来,把它做成一种打击乐器。)

①从哪里可以看出时间是早晨?(晓)

②小孩子是怎么把冰做成乐器的?(彩丝穿取:用彩丝穿起来)(出示图片)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冬日的早晨,小孩子高兴地从金属盆里小心翼翼地把冰取出来,仔细地用彩色的丝线穿起来当作银钲敲。)

③从这两句诗中,可以看出这个小孩子怎样的特点?(想象力丰富、动手能力强)

(2)小孩子把冰做成乐器之后,又有哪些举动呢?让我们一起朗读诗的第三、四句。

①这两句诗写了什么?(小孩子敲打“银钲”,声音悠远动听。)从哪里看出声音悠远?(穿林响)

②为什么最后一句诗说“忽作玻璃碎地声”?(因为一不小心冰碎了。)这里的“玻璃”,是不是指现在玻璃杯、玻璃窗的玻璃?(不是,是一种玉石。)这里把冰碎的声音比作了玉石落地破碎的声音,这是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

③从这两句诗中,你体会到了这个小孩子怎样的感情变化?(小孩子瞬间由喜笑颜开变得失望无比。)你是从哪个字体会出来的?(忽)

(3)结合注释和我们的讲解,你能不能试着说出全诗的意思?(清晨,小孩子从金属盆里把冰取出来,用彩色的丝线穿起来当作银钲敲。敲出来的响声像玉磬一样清脆,穿过树林传得很远,忽然听见冰碎了,发出了像水玉落地破碎的声音。)这首诗表现了(小孩子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特点)。

三、小结。

多么可爱的孩子呀!如果是你,会有这般奇思妙想吗?

稚子弄冰天真烂漫

活泼可爱

-

第三课时

-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学习新知识前,我们先请两位同学背诵一下前面学的两首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稚子弄冰》。

2.前面我们已经跟着两位诗人,从夏季到冬季,体会到了农村童孙的勤劳好学和弄冰稚子的顽皮聪明,现在让我们随着另一位诗人雷震,去感受乡村傍晚的童真童趣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齐读古诗,说一说:诗题“村晚”告诉我们什么?(地点、时间)地点在哪里?(乡村)时间呢?(傍晚)所以诗题的意思就是(乡村的傍晚)。乡村的傍晚发生了什么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出示相关资料,了解作者。

3.再次齐读全诗。

(1)说说前两句诗写了哪些景物。(草、池塘、水、陂、山、落日、寒漪)7个景物的描写,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出示图片,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水草长满了池塘,池塘里的水几乎溢出了塘岸。青山衔着红彤彤的落日,一起把影子倒映在粼粼水波中。)所以,这两句诗写的就是乡村落日之景。

(2)此时,谁出现在这如画的美景中了?(牧童)他在做什么?(骑着牛,随意吹着短笛)从哪里看出来随意?(短笛无腔信口吹)怎么理解这句诗呢?(无腔:没有曲调;信口:随口。意思就是短笛是随口吹奏的,没有曲调。)所以后两句诗的意思就是(回家的牧童悠闲地横坐在牛背上,拿着短笛随意吹着不成调的曲子)。

(3)通过感受诗中的场景,你觉得牧童的童年生活怎么样?(无忧无虑)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对乡村晚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对闲适自由、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的喜爱与向往之情。)

(4)再次有感情地齐读全诗。

三、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这三首古诗,我们感受到了孩子们多姿多彩、无忧无虑的童年,你的童年又是什么样的呢?课后写下来吧!

劳动节的诗句范文12

【关键词】《诗经》;拟声词;三美;境界

     

        大凡《诗经》三百零五篇中,有拟声词者占五十三篇之多,将近六分之一的数目。然而其尤以十五国风中数量最丰。仔细听来,有水声、虫声、鸟声、风声、玉声、金铁之音、劳作之音、车马之音、钟鼓之音等不一而足。结构上看,有置于句首起比兴作用的,有放在句中描摹环境的,有具体用来表情达意的。声音的摹写使得场面或宏大或细腻,音调或婉转或铿锵,节奏或舒缓或急促。给人带来了全方位的感官享受,其可悦人耳目,畅人心意,怡人神志。它给我们展现出了一首规模宏大的交响乐,反映着先民们的悲欢离合,生息劳作。如此美妙的音韵,如此鲜明的画面是如何通过拟声词反映出来的?让我们做一个初步的分析。

        任何语言都是语音、词汇和语法的统一体,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语言存在的形式。前苏联当代文艺理论家th波斯彼洛夫教授也队声音语言在文学创作作品中的重要性做了论述:

在原则上,艺术语言永远不应令人只通过视觉,只通过手稿或印刷文字去领会,而要能从听觉上,从其生动的,可以直接感受的抑扬顿挫的声音上来接受。正是在其中,语言艺术的作品才能彻底揭示自己思想内容的全部情感。[1]

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一个音意结合体。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早在1916年就提出了语言符号的两重性,即符号是“能指”和“所指”结合的产物。能指就是听觉印象或影响效果,所指就是指代事物。每个词都是声音印象和事物概念的统一体。拟声词做为最原始的语言形态,也是意义的结合体,其能更直观的通过语言表情达意,如“叮咚”、“隆隆”,我们不需要太多的思维,只需要将其音发出来就能知道所指何物了。我们的先民在与自然抗争、辛勤劳作的过程中创造了许多非常优美,非常形象的拟声词,给我们再现了他们生活劳作的场景。如:“关关、丁丁、锵锵、坎坎、邻邻”等。我们试图从“三美”[2]原则出发去分析它的优美之处。

        一、拟声词所体现的“三美”

画面美:其成功之处在于准确地抓住了某一事物之发音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以声音作比兴的有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关关:雌雄二鸟相互应和的叫声。我们读到此处便能听到前面一只鸟鸣曰“关关”,后面鸣“关关”以应之。一种“雄飞从雌绕林间”的意境和盘托出,颇感真切;如“坎坎伐檀兮”,我们首先听到的是“坎坎”声,此音为铁器敲打木头声,沉闷而不绝于耳。再后读便知是伐木声,立刻非常直观的给我们展现出来了一个集体劳作的恢弘场面,伐木之声不绝于耳,此起彼伏。可见劳作是热火朝天的,然而作者又紧接着开始斥责那些不劳而获的统治者们,在意象上产生了巨大的反差,更能给人的心灵以冲击。这种强烈的对比也是此诗的成功之处。再如《鹿鸣》首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也是一句其兴之笔,我以为有两解。其一,鹿“呦呦”而鸣,呼朋引伴,邀群鹿来共食艾蒿,有求贤若渴,招选贤能之意。其二,群鹿在原野上吃草,边吃草边发出欢快的叫声,以暗示其人才众多,各得其所的和谐场面。其成功在于比喻精当,声音和谐,给人展现出了一幅幅色彩鲜明的画卷。另有《黄鸟》、《车邻》等也极尽起兴之能事,在场景画面美的展现上淋漓尽致。

音乐美:其在《诗经》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诗三百皆可歌而和之。《墨子·公孟》:“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和《史记`孔子世家》:“三百零五篇孔子皆弦而歌之”,都说明《诗经》为配乐演唱的诗歌总集。其三百零五篇中除了《商颂》中八篇不押韵外,其余二百九十七皆用韵。可见音乐美贯穿《诗经》全部。《诗经》曲调后世皆已散失。《诗`大序》有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足之蹈也。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

        可见,诗歌与音乐,舞蹈本为同源,而且在最初为一种三位一体的混合艺术。他们的共同命脉是节奏。而我们所要研究的是拟声词的运用对诗歌节奏产生的影响,进而影响到《诗经》整体艺术效果的表达。

诗三百,时而急促,时而舒缓,时而悲伤,时而高昂,时而细腻,时而铿锵,时而幽怨,时而缠绵。外界音响的节奏也密切的影响着我们的情绪。于是我们时悲时喜,历经着李泽厚三种审美形态的变迁。急促者有如《采芑》中有“……八鸾玱玱……有玱葱珩……伐鼓渊渊,振旅阗阗……戎车啴啴,啴啴焞焞,如霆如雷”,这些音节,它们在不同的段落依次出现,震耳发馈却又严禁有序,非常有力的表现了“方叔”军容严整,气势非凡,极有震撼力;舒缓者如“呦呦鹿鸣,食野之苹”(《鹿鸣》)“坎其击鼓……坎其击缶”(《宛丘》),其以单音节“坎”表现姑娘踏歌而舞的美丽景象;缠绵者有如“关关”相和之音;高昂者有如“鞉鼓渊渊,嘒嘒管声……穆穆厥声”(《商颂 那》)起通过众音齐鸣的声音描摹恰如其分的表现了当时在盛大祭奠上的和谐之美。

可见,最原始的音义结合体——拟声词在《诗经》中的表现极为突出,尤其在节奏感的表现上,最直接的牵动了读者的心。

建筑美:《诗经》的句型以四言为主,然而为了适应内容表达和感情抒发的需要,有时也有变换。清 沈德潜说:

       《三百篇》中,四言自是正体。然诗有一言,如(下转第88页)(上接第93页)《缁衣》篇‘敝’字、‘还’字,可顿住作句是也。有二言,如‘鲿鲨’、‘肇禋’是也。有三言,如‘螽斯羽’、‘振振鹭’是也。有五言,如‘谁谓雀无角’、‘胡为乎泥中’是也。有六言,如‘我姑酌彼金罍’、‘嘉宾式燕以敖’是也。至‘父曰嗟予子行役’、‘以燕乐嘉宾之心’,则为七言。‘我不敢效我友自逸’,则为八言。短以取劲,长以取妍,疏密错综,最是文章妙境。

各种长短句式相杂,使诗不至于拘泥,而更富有生活气息,更易于诵读,同时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也是其结构的成功之处。拟声词有些用于句首,有些用于句末,有些用于句中,产生的效果,表达的情意也不尽相同;有时拟声词在文中反复出现,回环往复,是为了便于吟诵与强调。有如《殷其雷》、《伐檀》等都是如此。有些虽为同事物发音,但其表达不同,如同为车马之音用“驷介陶陶”、“有车邻邻”、“戎车啴啴”等,同为伐鼓声,有“坎其击鼓”“伐鼓渊渊”“钟鼓将将”“钟鼓喈喈”“钟鼓钦钦”“鼓咽咽”“奏鼓简简”“击鼓其镗”等。

总之,拟声词的运用增强了诗歌的质感、画面感。使《诗经》的境界更为清晰可感。使其所摹写的事物更具有形象性。通过声音的变化我们不光能感到先民生息劳作的场面,也能感受到先民感情的起伏变化。拟声词的运用使《诗经》结构更加灵活,形式更加富有生气。

二、《诗经》中拟声词的意义

一是真实的反映了先民的生活状态,他们使用了大量的拟声词来摹写自然,以表达内心思想,如《殷其雷》《鹿鸣》等。

二是反映了先民对自然事物的细致观察。如同样摹写雷声,“殷其雷”表现其雷声的宏亮,影响范围广大,其用来比喻召南大夫号令发于四方,因而妻子心中害怕,恐惧,同时又急切的盼望丈夫的归来。而“虺虺其雷”(《终》)用来摹写始发之雷,其发音较小,力度较弱,沉闷而隐约,用来表现主人公心中烦闷,辗转难眠,以及思念情人的思想感情恰到好处。同样摹写鼓声,表现形式的多样,体现了鼓的不同质材,主人公的不同感情,以及还击感的不同变化等,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三是表现了古人对押韵的重视,为我们今人研究先民的生活、劳作、喜恶等有积极意义。

四是其拟声词的运用对后世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们试举几例,柳宗元《渔翁》“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后人《柳子厚集》中有注云,一本做“袄霭”云谓此乃渔家网鱼相乎之声。[3]杜甫《兵车行》“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表现了一种悲苦的送别之景,为全诗的兴起之笔,此言一出,已然奠定全诗悲苦之感情基调,可谓得《诗经》拟声词之精华也。王禹偁《黄州新建小竹楼记》内中便有“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作者通过一系列的动作,一连串的声音的描摹,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中,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也许这些并不能说明他们都是受到《诗经》的影响,但最起码可以说明他们对拟声词的重视。

【参考文献】 

    [1]波斯彼洛夫.文艺学引论[m].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