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

时间:2023-05-30 10:16:45

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范文1

作者:腾云龙

中小企业板的上市对象、作用及深交所的功能定位

停发新股3年使深交所陷入了空前的窘境。但2003年以来,深交所在主板恢复新股发行存在很大变数、创业板在争议中难以推出的情况下,第三条“突围”之路已经日渐清晰。自去年8月1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提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三步走”的构想以后,深交所借建立“中小企业板”之机恢复新股发行的方案已经快要成为现实。种种迹象表明,目前深交所的中小企业板正在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

1、中小企业板的上市对象和作用

实际上,去年8月21日证监会主席尚福林考察深交所之后,恢复发行新股已有定论。据悉,证监会原则同意的方案是将流通股在5000万股以下、具有成长性的中小企业集中在深交所设立的中小企业板发行上市。在不改变现有法规、上市标准和发行审核程序的情况下,把中小企业板作为深圳现有主板市场的一个板块,单独进行监控,以此恢复深交所的新股发行。这就是所谓的中小企业板。

建立中小企业板,可以为高成长性中小企业和创业型企业搭建直接融资平台。也就是说,中小企业板不仅仅为高科技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它的上市对象有两类:一类是成长型中小企业。所谓成长型中小企业,是指中小企业具有不断挖掘未利用资源而持续实现潜在的价值生产的能力,是人们依据企业的现有发展状况和其它内外部客观因素所做出的对该企业的一种未来发展预期。简言之,成长型中小企业是指那些在较长时期(如3年~5年)内,具有持续挖掘未利用资源的能力、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整体扩张的态势、未来发展预期良好的中小企业。成长型中小企业具有高增长性、企业活力和适应性、稳定性的特点。另一类是创业型企业,即在产业生命周期中处于创业初期或种子阶段的中小企业。这类企业通常是高科技企业和新兴企业,具有经营历史很短、市场需求不确定、盈利能力不稳定、破产风险较大的特点。

建立中小企业板,可以避免中小企业过度依赖银行贷款这一间接融资方式的现象,为中小企业增加直接融资方式,有利于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降低银行信贷风险,从而使目前中小企业融资方式单一、融资渠道狭窄的现状有一个大的改观。所以,尽快推出中小企业板,建设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不但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途径,而且是提升我国资本市场综合竞争力的关键。

2、今后沪深证交所的功能定位

建成后的中小企业板将具有以下几个功能:一是为中小企业提供一个新的融资平台――直接融资渠道,这是大家所公认的;二是为早期向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风险投资和创业投资提供一个有效的退出渠道即资金“出口”;三是为场外交易市场提供一个价格发现的场所。

可见,深圳建立中小企业板,不但为深交所恢复新股发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有利于切实发挥证券市场融资这一基本功能,而且可以对深交所的市场功能进行重新定位,使得沪深两个交易所的功能定位更加明确,从而让深交所摆脱目前既丧失融资功能、又定位不清的尴尬境地。今后上交所将主要为业绩相对稳定的大型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深交所则定位于高成长性中小企业和创业型企业的融资市场。两者的功能互补,遥相呼应,有利于构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丰富资本市场层次,改善资本市场结构,从而有效发挥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

近日深交所总经理张育军认为,从我国现阶段证券市场的实际出发,证券交易所内部目前可以建立多层次的分层交易平台。从深圳市场情况来看,技术系统除承担现有主板市场交易、结算和市场监管任务外,专门用于创业板市场的第二交易系统也已开发完毕并经多次测试。这意味着目前深交所推出中小企业板已经不存在什么技术问题。

中小企业板与创业板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003年3月“两会”期间,由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副省长宋海领衔分别向人大和政协提交了一份题为《关于尽快推出创业板市场》的广东代表团联名议案,提出在深圳主板设立中小企业板块,使创业板这一搁置已久的重要话题再次被触动。与此同时,部分著名经济学家也纷纷再次呼吁尽早推出创业板。去年10月14日,首都经贸大学公司研究中心主任刘纪鹏在高交会“创业投资与多层次资本市场高级论坛”上提出了发行规则与主板直接对接的“中小企业板”概念,建议为减小阻力、使创业板能尽快推出,应贯彻从紧到松和从高到低逐步调整的指导思想,采取两步走的策略:第一步就是在提高创业板门槛的前提下,尽快推出“改良”后的创业板,也即门槛不低的中小企业板;第二步,随着监管水平的提高,人们认识的加深,机构投资者比例的提高,再调低上市标准,推出门槛较低的创业板。

1、中小企业板与创业板之间的区别

所谓创业板(SecondBoard),是与主板(MainBoard)相对应的概念,是指在主板之外为中小型高成长企业、高科技企业和新兴公司的发展提供便利的融资途径,并为风险资本提供有效的退出渠道的一个新市场。许多创业板又被称为小型资本市场或新兴公司市场。比较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的定义,可以看出两者的上市对象和功能基本相同。虽然如此,但是它们之间还是有区别的,主要表现在:(1)中小企业板的进入门槛较高,上市条件较为严格,接近于现有主板市场。而创业板的进入门槛较低,上市条件较为宽松。(2)中小企业板的运作采取非独立的附属市场模式,也称一所两板平行制,即中小企业板附属于深交所。中小企业板作为深交所的补充,与深交所组合在一起共同运作,拥有共同的组织管理系统和交易系统,甚至采用相同的监管标准,所不同的主要是上市标准的差别。例如,新加坡证券交易所的SecondBoard、吉隆坡和泰国证券交易所的二板市场与香港创业板等都是这样。而我国今后设立的创业板,其运作将采取独立模式,即创业板与主板市场――上交所分别独立运作,拥有独立的组织管理系统和交易系统,采用不同的上市标准和监管标准。例如,美国的Nasdaq、日本的OTCExchange、我国台湾的ROSE和法国的“新市场”等,即是如此。(3)从设立的时间顺序来看,中小企业板要先于创业板。或者说,中小企业板是未来创业板的雏形。

2、中小企业板与创业板之间的联系

创业板市场目前已成为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关键。我国创业板市场的建设应当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分阶段、分步骤地加以实施。中小企业板可以先行推出,它是建立创业板市场的第一步。如果把中小企业板看作创业板市场的低级形态和初期模式,那么创业板就是创业板市场的高级形态和目标模式。同时,从建立中小企业板入手,稳步推进创业板市场建设的发展思路已渐次清晰。以建立中小企业板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可以为推进创业板市场的建设积累有益的经验,探索出一条成功的发展道路,并尽量减少创业板的设立可能对主板市场带来的消极影响,进而构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

我国创业板市场的称谓经历了从高新技术板、到第二交易系统、二板市场、再到创业板这样一个演变过程,意味着原先的上市对象应重新进行合理地定位。如果说从“高新技术板”的提法改为“二板市场”和“创业板”,是为了减少网络高科技股泡沫破灭所造成的负面影响,那么从“二板市场”、“创业板”的提法改为“中小企业板”,则更多地是考虑到现行法律制度的限制和市场环境的压力。在有关制度层面无法跟进、且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又日益增加的形势下,为了避免因设立创业板造成的过大风险而带来的阻力,对上市条件进行小幅调整、设立中小企业板便成为更为现实的一种解决途径。与其说这是一种“退而求其次”的折衷选择,不如说是一种顺势而为的曲线救国方案。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中小企业板的推出正是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过程中应运而生的一块“探路石”。

中小企业的概念界定和划分标准

1、中小企业的概念界定

为了改善中小企业的经营环境,促进中小企业规范、稳健发展,扩大城乡就业,发挥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02年6月29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该法自2003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中小企业的专门法律,在中小企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

根据《中小企业促进法》的规定,所谓中小企业,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有利于满足社会需要,增加就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生产经营规模属于中小型的各种所有制和各种形式的企业。也就是说,中小企业的概念应当包括以下五个要点:(1)该类企业在中国境内依法设立;(2)该类企业的发展有利于满足社会需要,增加就业渠道;(3)该类企业的发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4)从生产经营规模来看,该类企业属于中小型企业,这是它区别于大中型企业的主要标志;(5)该类企业的所有制和组织形式不受任何限制。这些要点缺一不可,较为全面地界定了中小企业概念的内涵。只有同时满足这些要点的企业,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小企业。

国家对中小企业实行积极扶持、加强引导、完善服务、依法规范、保障权益的方针,为中小企业的创立和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国务院负责制定中小企业政策,对全国中小企业的发展进行统筹规划。具体来说,国务院负责企业工作的部门组织实施国家中小企业政策和规划,对全国中小企业工作进行综合协调、指导和服务;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国家中小企业政策和统筹规划,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中小企业工作进行指导和服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的负责企业工作的部门和其它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本行政区域内的中小企业进行指导和服务。国务院负责企业工作的部门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结合中小企业特点和发展状况,以制定中小企业发展产业指导目录等方式,确定扶持重点,引导鼓励中小企业发展。

2、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

2003年2月19日,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财政部和国家统计局联合颁布了《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根据企业职工人数、销售额和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来制定。《暂行规定》适用于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其中,工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该标准以外其它行业的中小企业标准另行制定。根据《暂行规定》,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为:

(1)工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2000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为40000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3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资产总额4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2)建筑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3000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40000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6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资产总额4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3)批发和零售业,零售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500人以下,或销售额15000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100人及以上,销售额1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批发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200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1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4)交通运输和邮政业,交通运输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3000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5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邮政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1000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4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5)住宿和餐饮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800人以下,或销售额15000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4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暂行规定》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各类所有制和各种组织形式的企业,中小企业标准的上限即为大企业标准的下限。企业类型的确认以国家统计部门的法定统计数据为依据,不再沿用企业申请、政府审核的方式。该标准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融资现状

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小企业一直是国民经济发展中最活跃的力量。统计数据显示,到目前为止,中国在工商注册的中小企业已超过8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按照《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2002年我国134.6万家工业企业中,中小企业占99.88%。中小企业在全国整体经济中占据大半壁江山。据测算,我国GDP的50%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0%以上、工业新增产值的76.6%、销售收入的57%、出口额的60%、税收的40%以上均来自中小企业。而且中小企业是创造就业机会的主渠道。数据显示,我国在工业企业就业的1.5亿人中有1.1亿人在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占全国城镇就业岗位总数的75%以上,近年来新增就业人口绝大多数由中小企业吸纳。这表明我国中小企业作为一支最具活力和成长性的生力军,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增加就业更是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因此,要从事关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大力发展中小企业的紧迫性和重要意义。

即使这样,中小企业仍然面临贷款难和融资难的问题,80%的中小企业缺乏资金,30%的中小企业资金还十分紧张。目前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十分单一,据中国人民银行2003年8月的调查显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98.7%来自银行贷款,风险高度集中于银行。因贷款交易和监控成本高等原因,银行不愿对中小企业放贷。而且,中小企业因资信等级低、缺乏抵押资产、融资成本高等原因,难以得到银行资金的支持。同时,由于缺乏直接融资渠道,中小企业发展主要依靠自我积累。从总体上看,融资难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融资方式单一、融资渠道缺乏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目前沪深两市仅有上市公司1285家,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需求。因此,齐心协力,大力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建设,是解决中小企业直接融资难题的适宜选择。

建立中小企业板有利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要拓展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最直接的办法是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中小企业促进法》规定,国家采取措施拓宽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积极引导中小企业创造条件,通过法律、行政法规允许的各种方式直接融资。这为开辟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建立中小企业板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和其它要素市场,扩大直接融资,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完善资本市场结构,丰富资本市场产品,推进风险投资和创业板市场建设。这不仅使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难得机遇,也为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完善资本市场结构指明了方向,同时为通过建立中小企业板推进创业板市场建设营造了良好的政策氛围。2004年1月31日,国务院了《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若干意见》指出,应当建立多层次股票市场体系。在统筹考虑资本市场合理布局和功能定位的基础上,逐步建立满足不同类型企业融资需求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研究提出相应的证券发行上市条件并建立配套的公司选择机制。分步推进创业板市场建设,完善风险投资机制,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这为尽快推出中小企业板、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进而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奠定了明确的政策基调。

中小企业范文2

案例撰写:上海容纳咨询机构

特邀专家:喻 祥 王维龙

挣扎在大企业病的漩涡中

国庆长假是大多数企业的黄金销售时段,但对付江涛来说,却多少有些惆怅。想到五一长假的那次推广活动,他仍心有余悸。从知名空调企业进入江森电动车担任市场部总监,已经快一年了,他没有睡过好觉,工作业绩却远没有达到自己想要的高度。

前些天,付江涛早早召集部门推广人员、企划人员、设计组和研究组,部署了关于国庆节促销的准备工作,要求各部门在一周内拿出所有促销方案、推广计划、宣传计划和终端物料样稿。

按理说国庆节还有近两个月,不必准备如此早。其实并不是不相信他们的能力,付江涛确实有难言之隐。

信息渠道不畅通,难言之痛

今年的五一长假促销可以说是付江涛挥之不去的痛。其实,他对之前的几次活动执行就颇有微词,只是这次尤甚。

付江涛在4月初布置了五一长假促销计划,并责成各部门4月19日前完成所有文案,4月20日正式启动。

付江涛自己也没有闲着,一刻不停地给区域市场人员打电话。因为本月爱玛、雅迪等几个竞争品牌在主要市场攻势很猛,给一直处于优势的江森造成了很大影响,经销商怨言很多。当总经理召集会议,要求市场部尽快拿出应对方案的时候,付江涛才知道事态的严重性。因为之前他并不知道这几个品牌的任何情况,也没有人向他汇报,他的办公室里可以说是太“风平浪静”了。

付江涛有些恼怒地给下属布置了工作,一是以邮件的方式通知市场人员,要求在晚上8点前反馈各区域爱玛、雅迪的活动情况;二是马上与客户响应中心对接,调取各区域经销商反馈的关于竞品的活动信息。

在与部分重点区域负责人通过电话后,付江涛知道了具体情况。爱玛等针对终端市场进行资源释放,大范围启动大店工程和终端广告落地,提升了品牌形象,然后在山东、河南、安徽、江苏等重点省份同时开始了不间断的特价促销活动,以吸引人气和提升市场占有率。

市场的瞬息变化都会导致竞争的失败,然而竞品如此长期且明显的动作,竟没有人反馈给他,反而是通过总经理的紧急会议才知道。付江涛暗暗悲哀。

部门配合难度大,谁的责任

在电话抽查了解情况之后,付江涛一直在思索进一步的方案和策略。他现在需要的是尽可能多、尽可能全的市场信息,因为对策需要有针对性,资源释放的力度会对后续的市场活动产生很大影响。

然而他等来的却是一张“关于为了解市场信息恳请相关部门给予配合的申请”的单子。

下属告诉他:“客响中心领导表示,这些信息是机密,不能随便给我们,让我们去找相关领导,只要有领导的签字,什么都好说。”

付江涛一边责备下属的无能,一边拨通了客响中心领导的电话,得到的回复是:反馈信息正在整理,等整理好之后会共享。

市场部在现有资源背景下,开始讨论市场的对策及执行方案,一直到深夜。

第二天,客响中心经理告诉付江涛,市场信息已经整理并上报总经理和董事长了。最后市场反馈信息是副总经理以邮件的形式转发给市场部的。然而得到的信息只有两个:竞品车好价格低、江森同档次车价格太高。没有消费者反应,没有主要品牌的卖车对比分析,没有车型的比较,没有对竞品活动的评估,只要求一点,江森主销车型马上降价。付江涛看着近70人的客响中心整理出的洋洋洒洒的报告,暗自苦笑,但还是传达给部门,并要求尽快拿出对策,当天要形成方案上报。

然而部门连日来加班又被无情打击一回,公司稽核人员拿着罚款确认单,要求相关人员签字。因为给市场人员指派工作的口径统一在总经理秘书组,并要取得总经理的同意和签字确认,市场部无权给市场人员指派工作。

决策太慢,决策多变的管理体系

最后公司决定,以五一长假促销为机遇,以多款常规车为特价资源,以新品、新技术为重点,全面推动产品体系的升级换代,彻底打击竞品。

付江涛拿着内部已经修改了5遍的初稿,提交给营销总公司讨论,总经理做出了以下回复:主推的新款车目前因技术问题尚未量产,广告和宣传是否欠妥:特价车型过多,在价位和配置上应该匹配促销礼品价值过高,要注意商家对方案的领悟和可操作性;资源配比政策的执行与监督,是否应对不同的客户和不同市场有不同的规定;促销主题不鲜明,操作过程过于复杂,执行效果怎么控制。同时表示,经与董事长研究决定,对本次活动给予前所未有的礼品支持,等财务定价后再通知大家研究执行细则。

市场部内部重新讨论,并由专人负责协调研发、生产和产品管理等部门。

当天中午,山东区域D经理、江苏区域L经理致电付江涛,希望能对该区域给予100台无配比特价车、其他礼品和人员支持等。

付江涛将申请压了下来,此时正是制定五一促销政策的关键时刻,如此大量的特价资源随意下放,会造成促销政策的无法执行,会有大批商家通过业务人员申请特殊政策,使市场陷入竞品布好的陷阱,而江森多年在市场建立的优势可能瞬间丢失。目前必须坚持以特价的方式打击竞品,因为江森的市场优势是有目共睹的,适当针对车型降价完全能狙击竞品的气势,同时利用特价资源将新品和新技术完全下沉到终端,使江森继续保持良好形象,同时能使车型搭配更加合理。

最后决定对特价资源实行弹性配比政策,强制优化终端产品结构,根据不同区域和客户以前的提货情况,特价车与常规车配比分别为1:2、1:1和2:1等几个政策,并对区域和商家的划分做了详细的说明,要求严格执行终端限价政策,违者将不予报销相关费用。

副总同意了资源支持方案,要求各级会签人员严格把关,但不赞同将该政策写入促销方案中,因为灵活性太大不便于操作和解释,会给市场人员带来很大被动。总经理也同意了副总的意见。会议基本通过了五一促销方案和礼品支持政策,但对多套活动的模板细节还要继续审核。

会后副总要求付江涛签批同意山东和江苏两份100台特价车申请,并尽快流转到下一环节。一连几天都有不少特价车无配比政策的申请“从上而下”流转,付江涛只能无奈签字同意。

整体策划案已经按正常程序审批签字,马上进入下发环节,此时总经理表示,6个活动操作模板应该以统一大活动主题进行传播,具体操作细节,商家自愿选择。于是活动指导书进行重新创意和修改,但物料全部要重新设计,并要求商家所有活动,必须一户一报,严格控制和把关,否则费用不予报销。

公司政策执行率太低

活动最终在五一长假前一周向全国,多少还是给了商家备货的时间。为了考核活动执行情况和真实反馈市场信息,公司一方面要求所有市场人员每天报告市场各品牌销量信息、商家活动开展执行进程,务必以指导书为基础,将终端氛围营造起来,终端广告画面全部切换,终端陈列结构全部优化等;另一方面要求市场部相关人员全部

下市场对商家进行指导和监督。

五一长假马上开始,但江森的很多市场活动并未真正启动,很多商家表示自己很无奈,订单前两天就下了,但特价车依然未到,同时物料设计稿也不知道在哪里,现在看来活动做到什么程度,只能听天由命了。

市场部紧急动员,协助商家将所有常规物料全部设计制作完毕,对各物料的陈列原则和氛围营造进行了指导。同时协商好宣传推广的形式和细节,并进行了确认。

五一当天,各地纷纷表示销售形势大好,给予竞品沉重的打击。然而市场部人员发现,按特价车终端限价政策,特价车在终端的价格应该比主要竞品高出50~100元,然而商家的特价车价位维持在常规水平,比公司要求的价格高出150~300元,与非特价时售价相比,降价幅度有限。由于江森的品牌效应,消费者看到有降价后,纷纷购买。而此时区域经理正在帮助商家向公司申请新一批特价政策支持,理由是竞品低价车横行,竞争压力大,江森目前也只能卖特价车,五一期间很好地打击了竞品,希望再接再厉。

所有的政策与当初市场部的应对方案完全背道而驰,但公司主要领导同意了大多数申请,因为他们给公司带来了可观的销量,同时对市场部提出了新的要求:快速进行促销活动效果评估,总结好的案例进行推广;新品和新技术的推广方案立即启动;五一活动费用分析报告尽快提交;报告竞品的新品动向及市场表现等。

机构臃肿,多头领导,赏罚不明

市场部又进入新一轮的挑灯夜战,所有人员按部就班,很快进入了角色。此时付江涛心中却很不平静。

市场部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已有20多人,负责整个营销公司的策略支撑、终端考核和指导、市场费用的审批和考核、销售人员的日常管理和考核、终端店面的设计和装修考核等。

然而这样一个大而全的部门,在工作中只有可怜的话语权。

中午,渠道管理员小吴委屈地向付江涛汇报:江苏区的S经理,不走正常程序,对事先未申请确认的促销费用,要求马上走报销流程,对流程人员进行语言和短信谩骂,并向总经理投诉,对市场部工作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付江涛无奈出面调解。

对五一促销效果的评估和考核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今天部门间因为这事吵了起来,最后还是付江涛出面协调。五一促销的效果评估,需要五一期间每天的销售情况、产品销售比例、商家的费用使用及活动执行照片等证据,渠道管理员表示,自己只对其考核,无权命令,与秘书组协调,他们表示只认总经理签字。部门协调也不通畅,客响中心不愿提供相应数据,却希望市场部完善方案对策机制,在一周内拿出专业的市场异动应对方案。推广人员表示,五一促销政策执行不到位,丢失了对新品和新技术的推广机会,五一之后市场已经进入休整期,立即启动新产品和新技术的推广方案难度很大,尤其是对区域经理和商家的执行层面完全失控,希望成立转型工作组,有专人直接对总经理负责。

付江涛希望部门所有人员以公司大局为重,按照总经理的要求不折不扣地完成。但付江涛自己陷入了茫然,组织结构如此,他又能如何呢?

5月份销售形势喜人,公司决定对优秀人员进行表彰,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70%的业务人员受到表彰,30%客响部门的客户代表受到表彰,秘书组受表彰人员比例更是50%。然而市场部只有两个团队优秀奖。

中小企业的大企业病

付江涛在会后部门聚会上发表了一番感慨,表示企业在发展壮大,其管理构架的理论化和实际权限的矛盾必然会爆发出来,要相信企业在进步,同时希望大家能在工作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管理水平。

尽管提前两个月准备,但十一促销活动能按他的设想顺利到位执行么?鉴于上次的教训和目前的组织运行状况,付江涛自己都没有信心。

心动不如行动

案例贴切而生动地反映出很多企业市场部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一是企业出现这些管理问题的原因,二是如何解决这类问题。

出现问题的原因

信息渠道不畅通 首先,保证组织运营效率,企业就一定要组织结构设置合理,精简和扁平是两个方向:其次,是责权利的对等设置,问其责,必授其权,给其利。信息不畅,如果是市场部的职责,那就授予市场部调研信息的权利,市场部就要做市场信息反馈系统建设,将相关部门用流程串接起来,明确各自的职责,同时市场部可以对系统的执行结果进行考核。

部门配合难度大 部门之间的配合与否,主要由意愿和制度来决定。基础是制度,没有清晰的责任分工和流程衔接及考核制度,仅仅靠意愿是无法达成的。但是意愿的作用非常大,意愿在于良好的沟通和良好的文化,需要企业创造一种良好的协作关系和协作文化。

决策太慢,决策多变的管理体系 这个主要是授权问题。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采用的管理模式不同,当企业产生层级和组织时,授权就显得尤为重要,授权不到位或不充分,必然导致组织效率降低或混乱。

公司政策执行率太低 好的政策执行得面目全非,主要是两方面工作没做好:一是政策的设计是否与下面的执行能力和意愿相符,没有良好的事前沟通和足够的培训,执行起来会大打折扣。二是没有相应的考核就不会有良好的执行力。考核分为过程类和结果类,过程类考核涉及组织的支撑问题,很多企业做不到,但结果类考核一定要做,要长短期结合,比如价格和库存都是重要的考核指标。

机构臃肿、多头领导、赏罚不明 机构一定要根据需要和效率来设置,找到需要和效率的最佳结合点是机构设置的关键。多头领导的问题是岗位职责和权限设定及流程设置不够合理。赏罚不明则是没有良好的考核评估机制,或者有考核机制但没有遵照执行。

解决之道

上述问题每个企业都存在,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不能希望企业管理是一美的机器,毕竟管理是要靠人完成的。管理的复杂性就在于人的能动性。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首先表现在有无管理制度,管理制度是否完善,然后就是制度以外的人治。这又涉及管理者的个人水平、被管理者的个性特征以及企业的管理文化等。要解决这个问题,决非朝夕之功。

那么,作为企业的个体或者单元,目前应该如何去做呢?积极面对,积极影响,做好本职,带动整体,才是真正的解决之道。在信息不畅时积极沟通,发现问题,找出解决方法,属于本部门权限的马上行动,不属于本部门权限的,在积极沟通的基础上,寻求上级权限领导的支持,以获得授权或签字下发的方式得到权限,达成最终目的,而不是坐等观望,怨天尤人,这是积极面对。积极影响是在积极面对的基础上,遇到问题研究问题,找出解决方案,然后上下沟通,积极去影响其他部门和组织,推动执行,最终达到改善管理的目的。积极影响首先是思想的解放,是从被动等待到积极行动的改变,是所谓的积极的管理思想。在这种积极面对、积极影响的思想下,本职工作自然做得出色,不但出色还会出彩,还可以创新。这才是实际

的解决之道和解决之本。

集权与分权的制衡

从权力分配的角度看,中小企业的快速成长很多时候得益于集权制。当管理界对集权制众说纷纭时,很多中小企业却在高度集权中迅速长大。

令人尴尬的事情总出现在企业由小型向中型发展的阶段。企业规模的变化带来组织规模的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运营的各个环节中,简单的决策与实施已经不能适应企业长大后的要求,集权转向分权成为必然。中小企业的大企业病这时显得格外突出,成为提升企业效率的掣肘。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伴随着企业规模的发展,有限的集权者已经难以决策企业一切事务,更难深入到执行过程,分权是必然的选择。当决策权分配到不同部门、不同管理者时,部门之间的协同成为难题。

案例中的企业,部门设置不可谓不合理,一切看上去都很美好,为什么在运作中总是别扭不断?关键还是在于分权之后的组织协同。小型企业向中型企业转型,过度分权并不合理,过度分权看似形成一个个职责清晰的组织,但会导致一个个独立权力中心,一旦这些权力中心的独立性过大,组织协同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当分权成为必然的时候,如何解决组织的协同问题?集权与分权的制衡是对企业最高决策者的考验。有效的管理权力分配,实际上都不能回避集权与分权的制衡。分权明确了组织职责,集权保证了不同权力中心之间的运作协同。

案例中的主人公一旦遇到跨部门运作,就要在这些部门中不断协调,但效果总是差强人意,因为他协调的是不同权力中心的事宜。其他部门认真配合,是给你面子,马虎对付,你也没辙!

中小企业发生大企业病,企业老板都会埋怨各管理部门无能,事情却远不是那么简单。大企业病的发生,首先是企业最高管理者的问题。中小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大多是一个决策和执行的高手,不一定是管理好手。他们分权往往是精力不济时的无奈选择,并没有真正明白集权与分权的真谛。时常表现为以下状况:1、紧紧抓住决策权,将执行权下放,导致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分权,组织效率很低。这样的企业,最常见的是:所有事情都要等老板决定,老板一忙,执行者就要等;2、不能区分决策权和执行权的差异,形成过多的权力中心,造成部门的对峙和扯皮。这样的企业更加够呛,企业不大,企业政治却弄得风生水起。

设想,如果在与市场部直接相关的部门之上,有一个集权的管理层或管理者,这一切是否能够迎刃而解?

所以在分权的时候,一定要界定权力的两个基本概念:决策权和执行权。决策权是对事务进行决策并对执行予以评估的权力,执行权是围绕决策坚决实施并接受评估的权力。明确了这两个基本概念,就找到了集权与分权制衡的依据。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当分权势在必行的时候,对于决策权应该予以有限分杈,对于执行权可以适当宽泛分权。有限分配决策权,是保留组织集权的力量,让每个执行环节都有决策者和评估者,这是对执行中心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制衡。执行权适当放宽,是保证组织明细分工,并接受评估的有力措施,同时也保证了企业整体的反应速度。

中小企业范文3

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截至2013年10月底,全国实有企业1483.74万户,其中,私营企业1209.52万户。个体工商户4351.03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92.55万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全国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2012年底32.5万家,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97.36%;从业人员6129万人,占66.1%;税金总额1.95万亿元,占47.74%。

从区域发展情况来看,2012年全国私营企业最多的6个省,江苏第一,共131.3万户;广东第二,是125.6万户;上海第三,是84.7万户;浙江是77.5万户;山东是66.1万户;北京是60.0万户,这6个省加起来占了私营企业总数的一半还多。发展最少的6个省,分别是最少,约10000户;青海倒数第二,约22000户;宁夏约46000户;甘肃约96000户;海南约102000户;新疆约117000户,这6个省加起来只有39.3万户,还不如前六个省的一个省的户数多。

中小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尽管中小企业发展的总体势头较好,但发展的环境还存在许多问题,中小企业转型升级仍然面临巨大挑战。

一、实体经济增速降低,加大中小企业生存压力。2013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继续在底部徘徊。值得关注的是,大型企业PMI指数为50.4%,连续10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中小型企业的PMI指数双双回落至临界点之下,尤其是小型企业6月的PMI指数为48.9%,已连续15个月位于临界点下,这说明中小企业的生存状态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是未来的趋势。从中长期来看,中国经济年均增长7%-8%将成为一种常态,中小企业面临着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增大、产能相对过剩、生产经营成本不断上升等问题。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小企业既要面对国内外经济大环境带来的压力,又要承受自身发展存在的问题。同时,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转变发展方式对中小企业提出更高的要求。

二、劳动力和房租成本上升较快,挤压中小企业生存空间。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以来,世界各主要经济体都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通货膨胀带动了各国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的工资上涨,中国劳动力成本近年来整体呈现较为明显的上涨趋势。尤其是2010年以来,在中国两大制造业中心珠三角和长三角,劳动力成本上涨了20%~25%,全国最低工资标准平均上调12%。中小企业普遍面临成本上涨的问题,部分制造业受此影响甚至陷入经营困局。劳动者工资的上涨,也带动了社保费用的增长。中小微企业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率总体负担较重,特别是养老保险费率偏高,企业难以承受。

中小商贸流通企业不仅感受到人力成本的上升,对房租成本上升的感受也更加深刻。2013年前10月新建房屋价格同比上升20%左右,房屋租金价格也随之上升。租金、人力等成本上升,提高了中小商贸流通企业的经营成本。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让市场上商品价格更加透明,进一步压缩了中小商贸流通企业的利润空间。

劳动力和房租成本的上升,加上过去没有根本解决的“三荒两高”(“钱荒、电荒、人荒”与“高成本、高税负”),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持续受到挤压。

三、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未根本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依然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根调查,能够从市场获得资金的企业仍然只占少数,而且融资成本较高,平均成本大约在10%-15%之间。导致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中小企业自身的原因,也有金融环境等方面的原因。

从企业角度看,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较高的倒闭率和歇业比率,资信等级低,资产状况差,贷款缺乏有效的担保或抵押物,资产规模不大、抗风险能力偏弱,财务制度不健全等特征,中小企业往往不能符合商业银行的信贷政策要求,从而较难获得商业银行的信贷支持。

从金融环境看,中国金融体系不完善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国内外经验表明,社区银行、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融资租赁公司等中小金融服务机构,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主渠道。

四、中小企业减负面临财税体制“困境”。发展中小企业具有重要意义,减轻中小企业负担,已经由企业呼声变成社会各界共识。2012年,国务院将中小企业减负列入《政府工作报告》。2009—2012年,财政部、发改委两次大规模清理收费项目,工信部也下发了《企业减负专项行动方案》。尽管如此,中小企业的负担依然沉重。全国行政性事业收费总额仍然在持续增长,而收费增量负担的很大部分是中小企业。

之所以出现“一边减负,一边增收”的奇怪现象,首先是财政体制上的原因。目前减负政策主要由相关部委推动,而中小企业税费是地方收入,在减负问题上存在着责、权、利不对称问题。地方政府若找不到替代财源,或者不能切实降低政府支出,就缺乏减负动力,即使名义上“减”了,也会用其他方式将损失补回来。其次是税制设计上的原因。中小企业所要缴纳的主体税种是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所得税,其他税费往往与其挂钩。再次是存在大量的行政性收费。目前,地方的行政性收费分显性收费和隐性收费两类,后者往往搭车于企业商业性支出。

中小企业发展政策建议

一、修订《中小企业促进法》,由“扶持”转向“营造公平环境”。中国2003年实施《中小企业促进法》到现在已10年。2013年7月,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正式启动对《中小企业促进法》修法工作。

我们认为,首先,修法工作要将小微企业摆在更加重要的地位,建议在名称上更名为《小企业法》或《小微企业法》,将中型企业并入大中企业中的统计和相应政策中;在人大、政协设立小企业委员会。其次,在立法思想上,从“直接补贴扶持”的思路转向“营造公平环境”。修法应该更加注重公平发展环境的营造,不仅是营造公平的产业环境,还要更加注重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政策等,如制止大企业拖欠小微企业供货款、消除市场准入玻璃门、制止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对企业发展的行政干预等,加大对弱势小微企业权益的司法保护和法律援助。第三,改进对小微企业的支持方式,在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由直接建设和补贴服务的供给方,转向从需求方进行间接的支持模式,如加大政府采购、加大对就业贡献的社保补贴、加大对中小企业技工培训等具有正外部性的商业活动提供“培训券”等财政支持等。最后,要注重与其他市场主体法律的衔接,如将《个体工商条例》、《乡镇企业法》与《小微企业法》统一考虑,纳入到一个法规中。

二、落实国务院政策,切实减轻中小企业负担。为推动《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贯彻落实,工业和信息化产业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银监会等2013年出台了多项措施,在全国范围组织开展以“扶助小微、转型成长”为主题的“扶助小微企业专项行动”,提出推动“三型”小微企业发展(创新型小微企业、创业型小微企业和劳动密集型小微企业),加快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暂免征收部分小微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等措施。

但受制于现行的财政税收体制,大量存在的行政性收费,基本上都与政府职能错位有关,因此,减轻中小企业负担就不能够“避重就轻”,而是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从减少政府的财政收入、税收、行政性收费方面做起,并降低地方政府对企业市场行为的行政干预。一是要转变政府职能,减少政府在经济建设活动中的职责,加强对民生和公共服务方面的职责,扭转对政府官员考核中的GDP倾向,尤其是将地方政府准经济主体的错位矫正为提供公共服务、确保民生的公共管理主体。二是变结构性减税为普惠性减税。当前减负政策的重点,从行业看主要是对科技型、创新型、创业型、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的减税,从规模看主要是对小型和微型企业减税。2012年东部某省享受中央规定的小型、微型企业所得税减半征收的企业,还不到同类型企业的4%。如果对某些类中小企业减税,而其他企业不减税,就会造成市场不公,并且会给地方政府留有很大的操作空间和管理黑洞,容易形成新的政企不分和滋生腐败。三是继续推动费改税,并通过立法规范税收行为。取消或下放经济领域的审批,继续减少收费项目,必需收费的项目要以税收形式确定下来,使其明确化、显性化、规范化。四是理顺不同层级政府之间财权和事权关系,使地方政府有相应的财权来提供有效公共服务。

此外,还应在《中小企业促进法》修法过程中,建立国家中小企业法律监察机制,对各部委、各级地方政府出台的涉及到中小企业权益有可能受损的法规、条例和部门规章进行法律层面的评估,以杜绝产生新的中小企业负担。

三、落实三中全会决定,切实解决小微企业融资困境。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成立中小型银行,将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带来决定性的变化。2014年重在落实决定,一是要加快建立和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尽快建立金融机构存款保险制度,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促进民营小微银行繁荣发展,将民间金融合法化、规范化,为民间金融发展提供法律制度环境。二是要完善金融配套体系建设,创建科学完善的小微企业信用等级评估体系以及担保机制良好的信用环境和信用关系。三是创新融资手段,增加企业融资渠道。积极鼓励小微企业融资商业模式的创新,支持互联网金融发展。继续加大力度落实国务院办公厅2013年8月提出的确保实现小微企业贷款增速和增量“两个不低于”目标等八条重要措施,将小微企业贷款覆盖率、小微企业综合金融服务覆盖率和小微企业申贷获得率3项指标纳入监测指标体系按月进行监测、考核和通报。

四、加快落实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降低小微企业发展门槛。2013年10月25日,国务院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放宽公司注册资本登记门槛,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取消公司最低注册资本限制;不再限制公司设立时股东(发起人)的首次出资比例和缴足出资的期限;公司实收资本不再作为工商登记事项。这一措施将进一步激活中小企业、小微企业的活力。

中小企业范文4

[关键词] 中小企业短板技术品牌

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据最新资料显示,我国中小企业已超过360万家,个体工商户2700多万家,共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6%。中小企业的产值和税收分别占全国总数的55%和46%,并提供了大约75%的城镇就业机会。然而,与中小企业如此重要地位相对照,我国中小企业的寿命仅为2.9年。中小企业的生命如此脆弱,留给我们太多的思索。因此,关注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成为业界和学界广为讨论的热点问题。那么,我国中小企业速生速死的症结何在?中小企业的短板――技术缺乏竞争力与品牌观念淡薄不容忽视,我们不妨在这两个方面深入挖掘原因,以便寻求对策。

一、技术缺乏竞争力

没有好的管理,再好的技术设备也是废铜烂铁,但并不是说技术不重要,而是好的管理会使技术要素的功能放大,差的管理会使技术要素的功能大打折扣。技术往往是很多中小企业赖以起家的立足点,这对于高新技术中小企业来说尤其如此。但如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发展迅猛,中小企业的技术竞争力跟上了吗?

现实情况是,我国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投入产出规模较小,资本和技术构成一般较低,很大一部分企业集中在技术含量低、生产工艺简单的行业,因而竞争能力、抗风险能力低下。据调查,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设备的技术水平,处于国际先进的占1%,国内先进的占41%,处于国内中等的占47%,处于国内落后水平的占11%。可见,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技术水平较低。况且,中小企业由于资金少、人才匮乏,在研发上或是意识淡薄、投入不足,或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随着我国加入WTO,国门日渐打开,我们中小企业面对的不再是国内这一块相对狭隘的市场,而是强手如林的国际市场,中小企业在技术上准备好了吗?

正因为如此,技术更新换代,不断创新就尤为必要。其实,中小企业无论是否有意识地明确制定战略,实践中往往是集中差异化战略的主力执行者。因为中小企业实力有限,照顾不了整个市场,所以只能集中有限资源于有限甚至单一产品或服务;而同时,中小企业生存于市场空隙,往往通过满足那些被大企业放弃的或照顾不好的特殊需求,因此,特色往往是中小企业的立足点。而特色来自何方?最重要的来源就是技术创新。通过不断的技术研发,不断满足甚至创造顾客需求,才是中小企业持续生存的立足点。

当然,完全的技术创新是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实力所不允许的,中小企业可采取一些策略。如中小企业联合起来搞开发,共担风险,共享研发成果。或者借助技术先进企业对关键技术的突破,挖掘其产品的不足,弥补其缺陷,提升其使用价值,从而生产出更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这样就突破了技术的瓶颈制约,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总之,技术创新要求企业通过新产品和不断改进每一个产品,对每一个新创的或成熟的产品不断增加价值,通过持续地建立新的局部市场优势,就会获得了持续的竞争力。

在信息技术发展如火如荼的今天,企业信息化工作也格外值得关注。目前我国广大中小企业对信息化的认识不足,介入不够。据专家估计,截止2002年10月,我国中小企业实施信息化的比例还不到10%,甚至有的中小企业不知信息化为何物。企业信息化就是要求企业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的生产方式、管理方式和交易方式,从而有效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成本,增强市场应变能力。以联想为例,2000年通过信息化建设,使库存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由原来的72天、28天降至22天、14天,每年节约资金10亿元。此外,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提高管理者对数据真实性的重视,提升企业基础管理工作水平。可见,企业信息化的作用是高效的、综合的。因此,加强推进企业信息化是摆在中小企业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俗话说,早起的鸟有虫吃,同样,在信息化路上先行一步的中小企业就有更多的机会获得成功。

二、品牌观念淡薄

如果企业管理完善,技术也先进,但营销能力差,企业还是无法实现良好的效益。特别是当今市场竞争如此激烈,不重视市场的企业必将寸步难行。而营销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品牌营销。但是,对于众多中小企业来说,却缺乏应有品牌观念。

品牌是企业长期经营的结晶,在当今社会,品牌已成为一个企业的核心价值资产,是其自主知识产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程度上,一个企业丧失了品牌,也就意味着这一企业的消失和完结。因此,品牌被很多企业视为生命,视为可持续发展之本。据《商业周刊》2004年全球品牌价值排行榜,可口可乐的品牌价值位居榜首,为673.9亿美元,这意味着,如果一夜之间,可口可乐失去了所有的工厂、员工,靠可口可乐的品牌,也能贷到673.9亿美元甚至更多来重建可口可乐,足见品牌的强大力量。我国许多中小企业品牌意识薄弱,以为大企业牌子重要,而小企业没必要树牌子,只要把质量搞好就行了,因而忽视品牌建设,造成市场难以做强做大。

其实,无论企业大小,都应该有自己的品牌。品牌是一种关系,反映的是消费者与产品之间的关系。企业创建和发展品牌的过程,实质就是建立并增进消费者与本企业产品之间良好关系的过程,与企业的规模没有必然联系。对于大企业来说,一次整合营销活动、一次公关策划都是企业向消费者传递友善信息,增进互惠关系的努力,这是大企业的品牌策略。而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实力不允许他们这样效仿大企业,但如果他们能够和消费者真诚沟通,努力为顾客创造价值,依然能树立和发展一个响亮的品牌。成都红星路口有一个并不起眼的火锅店生意之所以非常兴隆,原因就在于店老板十分客气,总在顾客走时微笑着鞠躬。这一笑一鞠躬所传递的友善和真诚在他的顾客中形成了良好的口碑,使他不花一分钱就和他的顾客建立起了稳固的关系,老板的微笑就成了这家小店的品牌。可见,小企业主的这种简单而纯朴的感情沟通方式――通过他的微笑为顾客创造价值――愉悦的心情,成了打造自身品牌的利器。

一些中小企业对于品牌还存在一种误解,即认为品牌即知名度,所以稍有实力的就热衷于广告宣传,热衷于造势,殊不知品牌绝非知名度如此简单。过分依赖知名度而忽视品质或顾客价值的企业是个“leaky basket”(漏篮子),顾客会因为对你的品质或服务不满意而从你的“篮子”里漏出去。我们树立品牌意义在于:通过顾客对品牌的识别,使之偏爱或乐于购买你的而非你的竞争对手的商品。这意味着好品牌有如下特征:品质好、服务优、顾客满意与忠诚,即通过不断为顾客创造其认同的价值而具有良好的美誉度。如果知名度很高而美誉度却很低,则属名不副实,甚至名过其实,品牌发展难以为继。前些年陨落的央视标王秦池即为例证。所以,品牌应建立在品质基础之上,建立在顾客价值基础之上,才会有回头客和源源不断的新顾客去填满你的“篮子”。

中小企业范文5

[ 关键词 ] 中小企业 高学历女性 就业

据最新数据显示,中小企业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占60%,上缴税收占50%,进出口总额占69%.开发新产品占82%以上。换言之,中小企业已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之一。中小企业创造了最大就业贡献率,即使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70%的就业岗位也是由中小企业提供的。高学历女性作为女性中的佼佼者,在所接受的教育、自身品格、思维能力、进入新环境以后的适应速度及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上都高于一般女性。应该说,若国家对这部分女性的教育投入能在就业市场上得到回报,将会带来极大的经济与社会收益。然而,理想与现实难以有效对接,高学历女性在就业市场上一再受伤,中小企业的社会就业功能应怎样有效发挥以解除高学历女性的就业尴尬呢?

一、当前中小企业与高学历女性所面临的困难及现状分析

1.中小企业面临的困境

(1)融资困难。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基本上来源于业主自由资金及亲友熟人的帮衬,导致自我积累有限,缺乏竞争力,难以抵御危机。而由于中小企业规模较小,信誉等级相对较差使得债券融资困难,资本市场又设置了较高的门槛而将中小企业拒之门外, 国有商业银行在向中小企业贷款方面又存在着种种限制,天然地倾向于国有大型或垄断型企业。而缺乏担保是其融资难的实质壁垒。

(2)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落后。

首先,多数中小企业对员工福利和保障意识淡薄。 据可靠资料显示,只有不到40%的人在进入中小企业时与雇主签订了劳动合同,且合同内容存在明显的企业利益倾向,不仅保障内容欠缺,甚至对女性员工有三年到五年内不准怀孕的非人性要求。30%以上的人只有毫无法律保障的口头协议,其余人两者皆无。这种缺乏信任感的合同很难让员工以主人翁的姿态为企业工作,从而影响企业长期稳定发展。这让对安全感有较高要求的女性更加的望而却步了。

其次,长期有效的奖惩机制缺失。多数中小企业的员工薪水是采用底薪加提成的方法,这对于一般员工效果可能比较好,但对于希望得到自我满足和自尊需要的核心员工来说,就差强人意了。且分配不公,激励承诺不兑现等现象时有发生,大大打击了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其在企业发挥比较大的才能。长此以往,将会影响企业的实力积累,甚至走下坡路,以致在金融危机等灾难中垮掉。

再次,企业文化的空白。多数中小企业把精力投入到对当前利益的追求上,认为文化是太过形式化的东西。大多数员工也只是抱着打工的思想为企业工作,没有核心凝聚力,缺乏企业文化的自豪感和荣誉感,从而使个人理念与企业理念难以吻合,无法使企业长期稳定发展。女性要兼顾家庭和事业,是很希望稳定的一个群体,势必不会选择这样的工作单位。

(3)相关法律与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世界各国支持和保护中小企业的通行做法一般是运用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中小企业的地位,维护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2003年1月1日,我国《中小企业保护法》颁布实施,但也只是一个抽象的法律基础,不够具体和细化。比如对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办法与担保的管理规定等。而且我国还没有管理中小企业的专门机构,国家经贸委成立的中小企业司现在还羽翼未丰,还不能为中小企业提供诸如海外投资、技术合作、新兴技术和工艺以及现金管理方式的情报。

2.高学历女性的苦衷

(1)受欢迎程度低于男性。“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模式给毕业生们提供了展示才华的机会,同时也给用人单位带来了录用人才的自。相比之下,用人单位更钟情于男生。甚至他们有时候更愿意录用条件差些的男本科生,也不愿意招收优秀的女研究生。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62个定点城市的招聘会调查表明,有67%的的用人单位提出了性别限制,比如南京一所知名高校招聘的46个职位中,有30多个都只限男性。还有许多明文规定女性在聘用期几年内不得怀孕生育,或者怀孕即失业。在同等条件下,女性签约率约低于男生8个百分点。

(2)高学历女性的困惑。首先,研究生、本科生一起竞争的时候,失败的常是研究生。用人单位更愿意要既年轻又能干的女本科生,既生机勃勃,又年龄较小,不会这么快就面临婚姻与生育,可以为用人单位先大干一场。其次,研究生就业满意度较低。 根据熊君对重庆市某高校2008届应届毕业女研究生所作问卷调查的统计数据来看,对目前工作的满意度选项中,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女研究生占11.7%,不太满意和很不满意的女研究生比例为53.2%。 而此校2009届应届毕业女研究生中,回答非常满意的比例为23.2%,比较满意的占30%,而不太满意和很不满意的比例分别为35.1%和11.7%。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近年来女研究生就业的满意度趋势,情况不容乐观。

其次,很多高学历女性在面临事业的选择时,经常受到来自家庭和事业的双冲压力。她们希望在二者之间搭建一座美丽的鹊桥,当二者无法吻合时,她们只好在新旧观念之间徘徊,想寻求一个完美的兼顾型职业,然而,这种职业少之又少。更甚者,女性的依赖心理,以家庭为重心的传统心理以及女研究生自卑与自尊的心理等使许多女性丧失了就业的勇气和兴趣,从而寻求自己的另一种人生:婚姻。以避免自身的尴尬。然而这种选择,是否会造成历史的倒退,使女性又处于附属男性的地位中,再次充当历史的配角?

(3)择业心态不成熟。高学历女性中不少人对就业期望比较挑剔,对薪水待遇、工作岗位层次、专业的对口度、工作的稳定性等要求较高。且大都倾向于大中城市和沿海城市,这样可供选择的岗位明显减少。且 据一份高校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显示:高达45%的学生钟情于外企,而只有28%的学生愿意去民营企业。这还只是全部毕业生在内的统计,若以此推测其中女性的就业,考虑到企业对女性身份的挑剔以及高学历女性对政府机关与大型企业以及大城市的钟情,中小企业所能吸纳的女性就业真是少之又少。

二、政府与中小企业的理性抉择

1.政府应有所作为

(1)融资松绑与促进高学历女性就业齐头并进。第一,成立面向中小企业的专业银行或者在国有商业银行中成立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专项部门,建立专项调查组。首先,对要求贷款企业的招聘条件与招聘结果进行核实,并通过招聘会实况跟踪,现场询问求职者对此企业关于招聘人才的评价,确定此企业是否存在对高学历女性阶层的性别歧视。其次,调查此企业对女性员工的福利与保障是否遵守了国家保护妇女权益的相关法律法规。对通过以上两项调查者方予以贷款,不合格者贷款申请打回并阐明原因,责令其改正。并将此作为信用担保的一个可变更条件,为银行发放贷款提供主要依据。也可将此作为是否允许中小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的一个必要条件。

(2)税收优惠、财政支持力挺高学历女性就业。首先要改变清一色的税收增收制度,在核定企业税时,当代税收部门应同时调出此企业历年来招收的高学历女性人才在同等条件下招聘总人数中所占的比例表,根据比例的下降或者提升,把其对高学历女性就业的贡献程度列为享受税收优惠多少的重要参数。贡献高者享受较多的税收优惠,贡献少者亦少,明显性别歧视者责令其不得享受税收优惠,甚至可处以罚金。财政对中小企业的投入也可参照此标准可多可少。

(3)法律保障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出台《保护中小企业发展与促进高学历女性就业法》,对遵守国家保护妇女权益的相关法律法规的中小企业,在资金、技术、市场开拓方面应享受怎样的贷款优先、税收优惠、信用担保优势等。条文要具体、细化、可操作性强,且要在法律条文中明确规定:对于没有性别歧视现象或者在招聘中对某些在耐心及细致程度上有要求的职位同等条件下优先招收女性的中小企业,当女性职工遭遇婚假产假时,由财政贴补一定比例的资金。

2.中小企业与高学历女性应各展所长,相互配合

(1)择业时,大部分的高学历女性会看重企业能否为员工提供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外加客观的薪酬。那么高学历女性自身有什么优势呢?

首先,女性普遍善解人意,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个人修养较好,听说读写方面的能力也优于男性,在社交场合和工作协助中展现出较强的适应能力与周旋技巧。这有利于形成和谐文明的企业氛围,提高工作效率。

其次,女性天性温柔,遇事不急不躁,中小企业一般事务繁琐,员工需要具有极强的耐力和韧性。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做事情有足够的耐心,能够孜孜不倦地长期工作,就算是单调乏味的环境也不影响她们坚持到底,这些优势都是中小企业获得长足发展的宝贵资源。

因此,中小企业要吸引这些人才,必须采用先进的管理方式和方法,建立专业化的人力资源部。配备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来管理女性员工,采用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与规则,提供一个良好的让优秀女性施展才华的平台,让中小企业对女性人力资源的管理更加专业化和常规化。

(2)对于高学历女性来说,准确的自我定位与能否在就业大军中脱颖而出是密切相关的。高学历女性在选择工作的初衷上,应把实现自我价值与兴趣爱好摆在首位,不要盲目攀比,把眼光过多地放在大城市与党政机关等铁饭碗单位上。就业市场的竞争是残酷的,高学历女性 可以进行个人职业能力测量,发现和确定自己的职业兴趣和特长,科学制定职业规划,选择适合自己兴趣的职业。同时要关注职业发展前景,调整和修改职业规划,寻找职业规划与社会发展的最佳结合点。

因此,中小企业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开发。高学历女性是有理想有追求的群体,她们在现代社会中经历了高等教育,大多数希望在事业上有所作为。如若中小企业能够提供更多提升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的机会,且和职位升迁与报酬激励相挂钩,将会对希望摆脱传统角色的高学历女性形成极大的吸引力。

(3)女性都面临着协调事业和家庭的难题,对于希望在事业上有所作为的高学历女性来说,这个挑战更为严峻。高学历女性要想实现自身的最大价值,消除用人单位的性别歧视,就要加强和配偶的沟通,寻求相互理解,共同分担家务,支持彼此的工作和理想,从而实现事业和婚姻的共赢。

中小企业首先应形成一套人性化的福利体系。建立起一套本企业适用、人性化管理、带有亲彩的、灵活多变的福利体制,不但要定期着重调查女性员工的情况,而且要定期举行诸如由员工和其家人共同参加的亲情派对等,促进企业、员工、家人三方沟通和理解,把她们的需求与企业现实结合起来,共谋发展。

其次,中小企业应从小处着手,逐步形成企业的特色文化,增强员工凝聚力和向心力,让每一位员工都以主人翁的姿态为企业工作。同时要加强自身宣传,提倡男女平等,树立企业良好形象,逐步提高知名度,以吸引更多优秀人才的加盟。

参考文献:

[1]王彦:要高度重视中小企业融资以促进就业[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4).

[2]韩广海:影响中小企业吸纳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分析[J].吉林工商大学学报,2007(3).

[3]周晓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缓解我国就业压力[J].公共经济,2009.

4.徐平国 陈全生:发展中小企业是我国保就业的现实选择[J].经济研究参考,2009(42).

[5]鲁忠义:促进大学毕业生在中小企业就业的思考[J].现代商贸工业,2008.2.

[6]曹德粉:女研究生就业的困境与出路.博士硕士论坛.

中小企业范文6

一、征信系统,银企博弈的优化解

从上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无失信成本或失信成本较低条件下,银行和企业之间将不会发生借贷行为。这与现实银企借贷行为的大量存在是矛盾的。仔细分析我们会发现,通过改变某些条件,我们可以得到优化的均衡解。一种方式是企业对还款做出值得银行信赖的承诺。实践中,这种承诺就是担保。企业以房产、设备等作抵押,就是提高承诺的可观察性,从而使担保值得信赖。这样,银企博弈的均衡解就变为(借,还),银行和企业的收益为(2,1)。但是,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往往因无法提供不动产等有效担保而被银行拒之门外。所以,我们无法通过这种方式找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答案。

另一种方式就是改变博弈双方的收益矩阵,从而改变企业、银行的行为。征信系统建成后,企业失信记录在金融机构间实现共享。这时,银企博弈就由单次博弈变为重复博弈。这里说的重复博弈,并不是指企业与同一银行的重复博弈,而是企业依次与不同银行的博弈。这种状况下,企业失信成本将提高。因为,如果企业失信,它将在与之后的银行博弈中受到惩罚。而且失信成本将随着博弈次数的增加而不断提高。如图2,失信成本提高后,在(借,不还)策略组合中,企业的收益将不再是2,而是-2。这时,如果银行选择“借”,在利益最大化条件下,企业将选择“还”。也就是说,当失信成本足够大时,银企博弈的均衡解为(借,还),银行和企业的收益为(2,1)。

这种方式对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意义重大。因为相对于大企业而言,中小企业规模较小,通常缺乏有效的抵押物,加之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信息不透明等因素,即使中小企业做出还款承诺,银行也不可能相信。而征信系统实现了企业失信记录在金融机构的共享,客观上提高了中小企业失信成本。即使在收益最大化条件下,中小企业也会主动选择“还”作为自己的最有策略,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小企业的行为,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二、政策建议

(一)扩大企业信用报告使用范围

正如图2所描述的,企业失信成本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企业的行为,因此征信系统所采集的企业失信记录参与的博弈越多,企业失信成本就越高。目前,企业信用报告主要为金融机构查询和使用,应该将企业信用报告的使用范围逐步拓展到工程招投标、财政贴息贷款资格审查、优秀企业评选等多领域,形成“一朝失信,处处受罚”的局面,放大对企业失信行为的惩罚力度。

(二)将企业失信记录纳入个人征信系统

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大都是家族式企业,企业还款意愿和能力与高管人员个人决策高度相关。将中小企业失信记录纳入高管人员个人信用报告,可有效防范银企借贷行为中的道德风险,强化企业还款意愿。

(三)依据企业信用状况浮动贷款利率

中小企业范文7

生产管理在不同中小企业中所面临的作用有着很大的不同,对于生产型中小企业来说,生产管理体现着对整个生产流程的控制,从生产的组织到开展所有细节全部在内,对于非生产型中小企业来说,生产管理的作用稍微弱一些,毕竟如果只是代工企业的话只需要做好监管管理即可。作为生产管理者来说,其面临的对象非常复杂,包含一整条生产链条,需要做到全面而细心,这是企业能够顺利运行的措施保障。生产管理担任着日理万机的总理角色,起到全面管理的作用,科学的生产管理模式是企业高效运转的保证。企业的现代化提倡精益生产模式,“精”字为完善、周密、高品质、一切从简之意;“益”字为利益、效益、不断进取之意。

2物资管理在中小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物资管理在某种程度上与计划管理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是其对企业所需物资的管理更为细化和彻底,包括对物资的所有计划、组织和控制的过程。物资管理的最主要目的是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资金的周转效率和利用效率,进而实现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在企业中,物资管理人员肩负着与各个生产环节相互沟通,同步发展的重要任务。从国外发达国家的企业发展情况来看,物资储备管理是现代企业中能够有效应对以上问题的解决方法之一,因此物资管理必将会成为中小企业转向现代企业的必经之路。有鉴于此,中小企业的物资管理应该在对自身现有基础上,最好是能够借助于专业的咨询公司,帮助企业在物资采购管理上建立起较为科学和规范的管理办法,加强对计划、采购、出入库、账务、仓储管理等各个环节的控制,从而帮助中小企业能够高效而精简的物资管理流程。

3质量管理在中小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不论是产品亦或是服务,都需要企业能够提供出最好的质量。因此,对于质量管理就是所有企业都必须要面对的巨大问题。企业的质量管理在实业型企业中非常受重视,中小企业也同样如此,而且作为正在成长中的企业来说,质量管理对企业的意义更为重大,是企业得以继续发展的基石。质量管理涵盖内容较多,包括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活动。对于我国中小企业来说,其质量管理体系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逐步改进。质量管理在近几年所受的关注尤为突出,这也与国内的大环境有关,可以说,质量管理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一个企业的发展前景,是企业得以生存的根本。因此,在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对产品质量进行严格管理,规范质量管理体系,严格质量管理流程。中小企业要想提高经济效益,就得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确立“质量第一”的原则,加强全面质量管理,为社会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4财务管理在中小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财务营运情况是衡量一个企业是否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优秀的财务管理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良好的成本控制,也可以规避很多不必要的风险,增强企业的抵抗风险能力。对中小企业来说,资金和财务往往是影响公司发展最大的问题,因此对财务的科学合理管理就显得更为重要。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担保难仍然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我国有80%的中小企业存在资金缺口。贷款尤其是中长期贷款很难获得,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企业的财务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管理工作,一切涉及资金的收支活动都与之有关。因此,财务管理必须要得到中小企业的重视,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5人力资源管理在中小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有人说,21世纪是人才的时代,人才将会决定企业的最终发展。虽然目前尚无法就这个问题做结论性阐述,但是人才的重要性已经为世人所认可,并因此引发了人们对于人力资源管理这一问题的关注。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项涵盖面比较广的工作,是在经济学与人本思想指导下,通过招聘、甄选、培训、报酬等管理形式对组织内外相关人力资源进行有效运用,满足组织当前及未来发展的需要,保证组织目标实现与成员发展的最大化。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和管理平台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企业员工的潜力,对于企业的竞争力提升将会有着非常明显的效果。像是苹果公司、微软公司、谷歌公司等世界优秀企业的成长已经为我们做出了良好的榜样。所以中小企业一定要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多下功夫,不但要学会管理好员工,也要学会留住优秀的员工,保证企业的核心人才不会流失。

6成本管理在中小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在国内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大环境下,成本的作用正在不断凸显。良好的成本控制可以帮助企业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也让企业的竞争力不断得以提升。所以,成本管理就成为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必须要做好的基本工作之一。成本管理的内容实际上比较多,包括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成本考核等职能。将企业的每一种资源用到最需要的地方,成本管理需要做到系统、全面、科学和合理。企业尤其是刚起步的中小企业降低成本意味着提高盈利,增强产品的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率。

7结语

中小企业范文8

[关键词] 中小企业融资策略

长期以来,中小企业融资难一直是困扰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迫在眉睫。本文试图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作些分析,并以此为基础结合实际进行一些策略上的探索。

一、发展中小企业的战略意义

无论是工业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的国家和地区,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大企业规模大,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其地位举足轻重;中小企业虽然规模小,产量较低,但企业量大面广,经营灵活,作为一个整体,在国民经济中是一支重要而又活跃的力量,在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力量。

在新古典经济学中,完全竞争市场是最有效率的市场形态,而完全竞争的条件之一是市场存在众多的企业。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能提高市场效率,促进经济增长。从我国情况看,正是中小企业的长足发展才保证了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1979-2002年,我国国民经济保持了9.5%的增长速度,而以中小企业为主的非国有经济增长速度达到30%以上。

(二)中小企业是促进市场繁荣的积极因素。

中小企业利用其经营方式灵活、组织成本低廉、转移进退便捷等优势,更快的接受市场信息,调整方向,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进行生产,满足消费者追求个性化、潮流化的要求,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变化,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适应能力,是市场经济最重要的基础和最活跃的主体。中小企业存在,使市场主体更趋多元化,使市场自身资源配置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有效阻滞了垄断机制的形成,促进和构建了一个多元竞争、充满活力的市场经济环境。

(三)中小企业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

在市场经济中,中小企业在创造就业机会方面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大企业趋向于以资本代替劳动,而中小企业成为新增劳动力的主要吸纳者。据我国劳动部2002年底对全国66个城市劳动力就业状况调查显示,目前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中65.2%在个体、私营企业中实现了再就业。此外,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乡镇企业是农民增加收入的主渠道,提供给农民的工资收入由1996年的4380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8200亿元,年均增长9%,农民从乡镇企业中获得的工资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由1996年的29.86%上升到2002年的34.4%,其中2002年从乡镇企业增加的收入约占净增部分的50%。乡镇企业的发展也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渠道。截至2002年末,乡镇企业从业人员达到1.33亿人,占全国农村劳动力的26.8%,大大缓解了人多地少的矛盾。由此可见,我国中小企业以其特有的灵活性,对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中小企业是社会创新的主要载体。

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不仅在数量上占有相当高的份额,而且创新的水平与层次并不亚于大企业,它们创造了许多当代最重要的工业创新成果。在国家创新体系中,中小企业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与大企业不同,它们的技术创新活动有其自身的基本特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具有多样性和广泛性特点。

在知识经济时代,许多高科技企业都是从创办时的小企业逐步发展壮大的。联想集团自1994年初创办时,只有11名员工和20万元创业资本,到目前已发展成为有20余家国内分公司和子公司,有27个海外分支机构的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高科技企业集团。目前高科技中小企业在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制造业和医药生物制品行业都起着重要作用。

二、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很长时间以来,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究其原因有多方面。

一是国家政策因素的影响。在很长一段时间,政府在资金、税收、市场开发、人才、技术、信息等方面一直给予国有大中型企业特殊的扶持,造成了中小企业市场竞争环境的不确定和竞争条件的不平等。据对辽宁500户中小企业的调查,能从银行得到贷款的中小企业仅占21.7%,且大都为国有中小企业。结果,中小企业向社会提供了效益,却难以获得必要的资金支持,融资供方市场不能使他们得到相应的回报。中小企业解决资金供给的办法只能依靠自身内部利润积累,或者将大量资源用于融资市场,其融资成本相应升高。同时由于国家积极鼓励引进外资,因此实际上中国的外资企业享有许多“超国民待遇”,国家及地方政府为外资企业提供“特事特办”,减、免税,亏损弥补等等优惠待遇。而国内中小企业既没有国家扶持,又没有优惠待遇,只能“在夹缝中生存”。

此外,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不畅。由于进入资本市场的条件限制,我国中小企业基本无法进行直接融资。如我国深沪交易所要求上市公司注册资本在5000万元以上,这使处于成长期的效益好但规模较小的企业难以进入证券市场。同时债券市场上,受到“规模控制、集中管理、分级审批”的约束,中小企业也很难以发行债券方式筹集资金,因此直接融资渠道基本没有。

二是企业自身因素的制约。中小企业自身规模有限、资金缺乏、信用水平低、没有完整的企业规划、倒闭率高、贷款偿还违约率高。据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000年末,在工、农、中、建、交五家银行开户的62656户改制企业,涉及贷款本息5792亿元,其中经金融债权管理机构认定的逃废金融债务企业达32140户,占改制企业的51.29%。其中逃废金融债务的中小企业不乏其例;中小企业的产品表现出技术含量低、质量差、缺少售后服务等,在竞争方面大都采用竞相压价手段,假冒伪劣产品也多与中小企业有关,许多产品的责任事故也是中小企业所为。因此中小企业本身整体发展水平不高,是银行不愿意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是金融机构经营管理与中小企业发展需要不协调。在金融体制方面,我国银行业经过多年的改革,基本形成了以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银行机构共同发展的局面。但是由于中小企业对资本和债务需求的规模较小,使得审查监管的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较高,金融机构为了避免不利选择及信息不对称,往往不愿意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在银行经营管理方面,随着银行商业化、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平等市场交易主体的地位不断增强,银行防范风险机制不断增强。例如,抵押和担保是金融机构对信息不对称不透明的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时保护自己利益的重要工具。在中国,银行对抵押品的要求条件较为苛刻。除了土和房地产外,银行很少接受其他形式的抵押品。而且不少中小企业由国有及乡镇企业改制而来,企业资产为租赁或划拨而来,不能作为抵押资产或抵押率极低。抵押贷款涉及的中介收费有评估费、登记费、公证费、保险费、注销抵押费等多种形式,而且企业贷款金额小,中介费占贷款利息支出的比重很大,让不少中小企业望而却步;国内担保机构和保险机构以其自身信用为保证,但是,担保机构规模小、担保能力十分有限。同时担保中介费很高,一些担保公司要求企业将20%的保证金存入该公司账户,手续费按月收取担保金额的0.2%,严重挫伤了中小企业担保贷款的积极性。

三、中小企业融资策略

由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是多种因素造成,因此必须以系统、全局的观点来探索对策。笔者以为应从以下四方面采取措施。

(一)加大各级政府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扶持力度。

政府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扶持实际上就是为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根本。近年来,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对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给予了相当程度的关注。1998年中央政府第一次明确要求银行系统增加向中小企业贷款,商业银行均成立了中小企业信贷部,国家经贸委成立了中小企业司,上海、北京等地成立了专为中小企业服务的贷款担保基金,一些省市相继设立了科技风险投资基金和创新基金;民间也自发成立了融资担保公司;人民银行三番五次地重申要加强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等等。国家经贸委颁布了《关于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给我国中小企业以更多重大政策支持。为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国家还可以考虑成立专门的政策性银行集中办理政策性金融业务,化解中小企业和银行之间的矛盾,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政策性金融机构可采取委托商业性金融中介机构的方式,利用商业性金融机构的信息优势,在中促进中小企业与商业金融机构之间建立信任。此外,国家政策性银行为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提供专项贷款,各级政府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设立专项基金,国家财政拨款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等方式,也可以使不满足商业银行贷款条件的中小企业获得资金。

(二)完善中小企业制度,规范内部管理,努力提高信用水平。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报告真实性与准确性较低,银行利益难以保障的现象,这些往往都是企业治理结构不健全所致。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自身素质是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重要途径。中小企业应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发挥自身优势,选择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市场前景、技术含量高的产品,确定企业发展方向,努力创新,培养自身优势,以产业发展为重,交流合作,开展良性竞争,不断增强融资能力。同时还应培养诚实、守信的信用观念,加强信用文化建设,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体系。

(三)拓宽融资渠道,健全信用担保体系。

改革以银行为主体的单一的投融资体系,加快资本市场的建设,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有效途径。要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间接融资体系。鼓励和支持股份制银行、城市银行、城市合作金融机构以中小企业为主服务对象。要建立适应中小企业特征的直接融资市场体系。成长型中小企业创业板上市是一条重要渠道。在条件成熟时,应允许中小企业通过债券直接融通资金,逐步建立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企业产权交易市场。要逐步放开民间融资体系,进行积极的管理,建立以社会机构为主体的风险投资体系,建立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风险投资基金。此外,增强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保证商业银行信贷资金安全,还必须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通过制度化、专业化和规范化的信用服务机制,促进商业性金融的开展。

中小企业范文9

早在2000年,英国政府投资5000万英镑资助英国环球网络大学开展在线高等教育,这也是开放教育资源运动(OpenEducationalResource)的开端。2008年,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大学的戴夫•科米尔和国家通识教育技术应用研究院的布莱恩•亚历山大共同提出了MOOC这一术语。2011年底,达芙•科勒和吴恩达共同创办了Coursera,其宗旨是与顶尖大学共同合作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学习者提供免费网络课程。而后,特龙与两名同事创办了udacity。2012年6月,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联合创办了edx。也正是因为2012年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的井喷式涌现,《纽约时报》称2012年为“MOOC元年”。2012年,当MOOC的风潮席卷国外之时,中国的教育机构也纷纷响应,积极引进了这一新兴教育模式。2013年5月21日,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同时宣布加入在线教育平台edX,从而成为加入edX的首批亚洲高校。2013年7月8日,上海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同时加入Coursera。7月9日,以上海交通大学和北大、清华为首的12所中国高校在上海宣布成立“在线课程共享联盟”。而后随着“学堂在线”、“中国大学MOOC”、“超星慕课”等一大批中文MOOC平台的涌现,MOOC在中国的发展也慢慢进入轨道,而2013年也被称为中国的“MOOC元年”。

2MOOC的课程模式及其优势劣势

2.1MOOC的课程设计模式为①讲解课程的主要脉络即设计大纲。②每个知识点的详细讲解。③在每节课的视频中设置提问。④老师给员工布置课后练习。⑤员工在各个小组间进行有主题的学术讨论。⑥结课测验,完成者颁发证书。由MOOC的课程设计模式我们可以分析一下MOOC的主要特征,我认为有以下几点:①聚集性,MOOC的出现以一种主题的形式将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资源合理地组织起来。②拓展性,由一种课程讲起,调动员工的自主积极性,使其能够自主进行知识的拓展学习。③开放性,无论你身处世界哪一个角落,只要有一台可以上网的设备,即可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名校课程。

2.2MOOC的优势通过对MOOC的了解,我们可以知道,MOOC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具有以下优势:一是基于MOOC的自身特征拓展性,我们可以发现MOOC最明显的优势在于它可以根据员工的兴趣引导其自主学习,这意味着终身学习的目标成为可能。二是MOOC上集中了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资源,也就是说世界各地的学习者可以轻松通过MOOC平台学习自己想要学习的课程,便捷而高效。三是MOOC平台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某些地区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同时它的存在在无形中也促进了传统大学的教育发展。

2.3MOOC存在的问题MOOC在当前仍处于发展阶段,所以还是存在不少问题的,比如由其学习模式我们可以看出其问题有:一是学习评估方法过于简单,难以确保其信度。二是缺少老师的指导和面对面交流,单一课程内容难以满足数以万计的不同学历员工。三是学习过程中缺乏管理和监督,比如2011年斯坦福大学的塞巴斯蒂安教授开设的“人工智能”课程约有10万人报名,但只有2万人完成学习。辍学率惊人。

3借助MOOC提高中小企业员工专业素养可行性分析

能否利用MOOC提升中小企业员工的专业素养,可从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社会可行性三方面来做一个分析。

3.1技术可行性MOOC在互联网上的发展日趋成熟,高校只需与公司合作,将制作好的专业课程视频上传至MOOC平台,即可实现共享,使无数人受益。因此,从技术层面来讲,是完全可行的。

3.2经济可行性,现在录制完成一门公开课平均需要上万美元的成本,而MOOC的平台,例如Coursera,就是一个盈利机构,为了分摊成本并盈利,学校与Coursera研究出了SignatureTrack(即需要付费才能上课),这种课程既满足了求知者的需求,也为制作其它免费课程提供了成本。另外,政府为了推行这种学习模式,也会不遗余力的进行扶持注资,因此从经济层面来讲也是可行的。

3.3社会可行性大学有限的课堂知识容量已不能完全满足员工的需求,员工作为整个利益链中的最大受益者,不需花费金钱即可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何乐而不为?MOOC作为一种全新的、便捷的网络在线学习方式,无疑是很好的选择。同时这也符合学校和家长的期待,有助于人才的培养和储备。通过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无论是从哪方面来讲,借助MOOC来提升中小企业员工的专业素养,都是完全可行的。

4借助MOOC提高中小企业员工专业素养的措施

目前看来,MOOC是一种学习方式而非教育本身,因此,我们还需要通过一些具体的措施来推广这种学习方式,从而使更多人受益。

4.1基于现在MOOC在中小企业员工中的知名度并不是很高,企业可以将一些名校的网络课程分别设为不同专业的选修课,成绩直接与学分挂钩,通过这种方式对MOOC进行推广宣传,进而鼓励员工更好地利用MOOC进行自主学习。

4.2MOOC的课程顺利毕业后会得到一张认证证书,但现在这张证书的认知程度并不高,我认为MOOC平台可以通过加强对在线员工的管理和监督来确保员工的学习质量,提高员工的知识层次和专业技能,那么这张证书的社会认知度也会更高,也会有更多的员工参与到网络自主学习中来,从而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4.3目前,MOOC平台上偏重于理论基础的课程占大多数,真正的技能培训课程并不是很多,政府应当鼓励高校录制更多门类的课程,可以增加员工的选择范围,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在MOOC的学习中提升自己。

5结束语

中小企业范文10

本届峰会的主题为“成长的力量”,邀请到经济界和企业界的众多代表人物出席,包括:著名经济学家许小年、汤敏、全国人大常委辜胜阻、原新加坡工商企业联合总会首席执行官邓腾达、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著名天使投资人薛蛮子、创维集团董事局主席张学斌、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林清德、软银中国主管合伙人宋安澜、远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蒋锡培、康盛创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戴志康、东方风行传媒集团董事长、著名主持人、乐蜂网创始人李静、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袁岳、清科集团董事长倪正东、艾默生中国区总经理赵大东、水井坊董事长黄建勇等。

纳斯达克、渣打银行、谷歌、汉普敦投资银行、麦肯锡、星巴克、高盛、威立雅、艾默生、邓白氏、威盛电子、毕马威等众多跨国公司高层参加峰会,在峰会中畅所欲言,积极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建言。

投资机构同样对本届会议给予了高度关注,中金公司、软银投资、优势资本、金沙江创投、德同资本、集富亚洲、凡创投资、达晨创业投资、熔德资本等,数十家投资机构重要代表悉数参会。

今年7月,在全国工商联上书国务院的调研报告中指出,当前传统中小企业生存非常艰难,作为国民经济根基的中小企业,正遭遇着前所未有的生存挑战:能源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税费负担依然较重,局部电力供应限制,导致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急剧增加,利润空间被严重挤压;在应对通胀压力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情况下,货币信贷难度加大、部分地区民间借贷利率上升较快,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的融资状况更趋窘迫;从自身来看,中小企业素质普遍不高,大多处于产业链低端、创新能力不强、经营管理有失规范、质量诚信意识淡薄,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

显而易见,高能耗、高排放、低附加值、低竞争力的传统企业已是举步维艰。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积极实施转型升级成为我国中小企业迎接机遇、应对挑战、顺应经济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

“2011APEC中小企业峰会”设立了“创始人:开放与分享的时代”、“经济学人:产业升级的驱动力”、“中小企业融资:破冰之路”、“中国消费市场”、“女性担当力”、“80后的挑战者”等17个热点议题。其中,重点关注话题包括:中小企业如何摆脱生存困境,求得发展生机?普遍处于产业链低端的中小企业如何突破瓶颈,提高竞争优势?政府需要哪些创新机制来引导实体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在中小企业转型上,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许小年认为中小企业不需要政府扶持,当前中小企业所面临的困境事实上与目前的市场环境是直接相关的。他指出,有生命力的企业不需要政策扶持,它可以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并且发展壮大,关键是市场环境。

中小企业的误区在于不在核心竞争力下工夫,不在转型升级投入资源,而是照顾各种的关系,特别是政府关系。为了促进中小企业有一个健康良好的市场竞争和发展环境,许小年主要指出五点,分别是:一、平等待遇,对中小企业开放垄断行业;二、产权保护,不得以任何名义搞“国有化”;三、放松管制,允许更多中小金融机构进入市场,为中小企业服务;四、政府承担更多的基本社保,降低劳动力成本;五、减税。

渣打银行亚洲区总经济师关家明针对东亚长期的研究部分侧面对市场和政府的关系进行了描述。他认为过去三四十年里,城市代表香港全面依靠市场,采用一个“大市场小政府”的做法,全盘实现了产业升级和转型,将“制造业搬到海外去”,从而实现尖端产业的发展。毕竟,政府能够控制在岸的经济情况,却无法掌控境外的离岸市场。他还对新加坡、韩国、日本、中国台湾的不同模式进行了梳理。关家明认为中国模式肯定不是单一的模式,中小型企业发展困难的问题全世界都有,而中国特有的问题是体制问题。

中小企业范文11

论文关键词:5S,中小企业,建议

 

5S是一项源于日本的生产现场管理活动,因其首字母均为“S”,故简称5S。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企业广泛推进5S,强化内部管理,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使日本企业的产品质量有了很大提高,并使5S管理方法成为全世界关注和研究的对象。5S是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五方面的内容。整理即把需要的物品和不需要的物品严格的区分开来,区分标准依照物品对工作的实际使用价值;整顿是指对需要的物品进行标识和定位存放,明确物品数量;清扫是指对工作区域的日常化打扫和定期检查,确保工作场所的所有地方整齐干净;清洁是将前三个阶段执行的结果标准化,形成制度和习惯并维持和定期回顾;素养指提高每位员工对执行5S的认识,促使大家养成主动执行前4S的习惯,培养工作的积极主动性。

生产型企业实施5S的意义

1.有助于减少浪费,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和公司效益。

经调查,在工作中每位员工都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刚刚还见过的工具,用的时候却找不到;几个人同时需要用一把工具等。通过5S的第一步,我们丢掉了不需要的物品,使得我们在寻找所需工具和物品时变的更为容易和省时;通过对必需品的定位存放中小企业,我们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找到所需物品;经过清扫和清洁,使我们拥有了干净整齐的工作环境,改善了工作条件,这些无形中替公司节约了成本,减少了浪费,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公司效益。

2.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

经过5S的推进,公司各类物品,包括工具、原材料、图纸等都会有很清晰的标识,可以有效防止员工在生产时用错原材料等现场的发生,并能保证生产的准确性,提高生产质量。

3.有助于树立公司良好的形象,吸引更多生产订单

长期以来,中小生产型企业给人的感觉并不是很好,印象总是地板上到处是垃圾、灰尘和油垢,各种原材料随意堆放,生产效率地下,产品的质量并不是很高,原材料浪费比较严重,生产成本较高,机器设备经常出问题等。实施5S管理,保证订单的准时高质量完成,可以改变顾客对于公司形象的认知,有效吸引更多的生产订单。同时,明朗舒适的工作环境,也可以吸引更多高素质的人才加盟公司共同发展。

中小企业实施5S常遇到的问题

1. 实施不能连续,不够彻底

笔者在工作中推进5S的经历发现,在中小企业内部推进5S,经常会出现不连续的状况,过段时间之后重新回归起点,原因主要包括:中小企业人员较少,没有专职负责5S的人员,在众多的工作内容中,5S的排序总是在最后;有关5S的宣传和培训不到位,致使员工不理解和不支持;没有将5S的开展列为公司日常运营制度并遵照执行,导致5S的推进不规范;有关5S推进的激励措施不够,员工在提出好的意见时反而增加自身工作量,公司的激励措施多是口头表扬和空头支票。

2.思想认识偏差,员工不愿配合

在中小企业推行5S时,不仅基层员工存在思想上的偏差,有时领导者本身也存在思想上的误区。有些领导者会认为5S主要应该放在生产订单不忙的时候执行中小企业,生产任务较重时执行5S是浪费作业时间,甚至有些领导者还会认为公司实施5S是5S专员的事情,其他员工都只是配角。基层员工往往将执行5S等同于打扫卫生,思想上认识不到位。

中小生产型企业实施5S的建议

1.深刻理解5S各环节的执行

整理主要是要减少生产现场的非必需品。此阶段实施过程中,要经常问这样的问题:我需要这样物品吗?这样物品我需要这么多数量吗?这样物品放在这里合适吗?上一次我真正使用这样物品是在什么时候?非常有效的实施方法即“红标签”,利用这种形式,对存在疑问的每一件物品贴上红标签并设置一个最迟处理日期,放置于提前设置好的存放区域。整顿需在整理阶段完成之后才能实施,此阶段更加的费时却是至关重要的,主要是对需要的物品进行整理并贴上标签定位存放,使大家都方便寻找所需物品并在使用完之后物归原处。实施过程中,需经常问:我的工作需要什么样的物品?我需要将这件物品放在哪里?这样物品我实际需要多少?在决定物品存放位置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根据物品的使用频率决定物品存放位置,将使用频率高的物品放在经常使用的位置,不经常使用的物品放在较远的位置,将经常一起使用的物品存放在一起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清扫可以和其他环节相互结合起来实施。此阶段主要是清除灰尘、油垢等。为便于发现污垢可以将地板、墙面、柱子、机器外表等涂上便于观察的颜色。应当在公司内划出指定区域存放清洁设施,每个工作日抽出指定的时间完成清扫工作,此过程应养成每日清扫的习惯并不断提高清洁标准,与之配合的是持续检查评分,如果日清扫做得好的话,那么企业便不需要季度打扫和年尾打扫。清洁属于5S中比较特殊的环节,此环节并不是一项活动的实施,而是工作过程中应当维持的一个标准。此阶段的进行需要前三阶段的有效推进和维持,并将维持的结果标准化、文件化,按照标准执行。有效的标准包括:每个部门的标准相一致,使公司每位员工都能够理解;定期回顾以确保标准是否最优且依旧适用于目前的工作。此环节可借助评分表、看板、工作标准文件等工具实施。

素养是5S中最难实施和完成的环节,也是5S的核心。员工对5S的认识和执行容易受习惯性的影响。为了有效推进素养,可注意一下几个方面:思想认识方面,每位参与者需真正理解什么是5S及执行5S对企业的重要性;时间安排方面,每天需要有指定的时间段来实施5S,而不是每天下班之后让员工占用下班时间进行简易打扫;组织领导方面,5S的执行需要得到公司领导的认同和相应资源支持;员工满意度方面,执行过程需要有乐趣,让员工为自己的责任区域感到自豪和归属感。

2.将5S的开展制度化、规范化

针对中小企业,公司领导必须指定5S专员并获得大家的认可。5S的推进需要有推进计划,包括5S实施周期,每位员工的责任区域,如何执行,执行的重点在哪里,同时将重点列入检查评分表中小企业,使每一位员工都清晰的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该打扫,打扫的区域和重点在哪里,应该打扫成什么样子。最终使5S作为公司日常制度推进,规范其开展流程。

3.建立有效的激励措施

在公司内部,针对公司运营的各个环节,应鼓励员工提出好的建议。可设计持续改进专栏,供员工表达自己的意见,提出好的建议,并定期开会讨论或实验建议的可行性。5S的开展需要定期评分检查,针对5S执行较好或者员工提出的好意见,公司不能仅停留在口头表扬上,应当建立有效的激励措施,以调动员工长期的积极性。针对基层员工,最有效的措施就是物质奖励。

4.提高员工的思想认识

在推进5S过程中,应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力度,扭转员工思想认识,可以尝试将5S的执行结果与个人利益相挂钩。培训内容可以包括5S管理的内涵,实施5S对公司发展的意义,5S实施步骤以及检查点,著名的“数字游戏”等,以提高员工整体素质和实施5S的兴趣。

参考文献

[1]柿内幸夫.现场改善入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06

[2]刘刚.中小企业实施5S管理方法研究[J].企业活力,2006.04

[3]陈国霖、邵玉英.生产现场推行5S管理的问题及建议[J].管理科学,2008.02

中小企业范文12

(-)大量企业之间相互担保引起的系列案件

2011年至2013年,厦门两级法院受理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3063件,其中厦门中院受理333件。在厦门中院民二庭受理的242件案件中,涉及三家企业互保或个人与企业联保的案件242件,占全部案件100%,涉案标的36.4亿元,关联企业联保案件165件,涉案金额18.0亿元。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情况统计表明,企业贷款联保现象严重,存在潜在的金融风险和社会不安定因素。企业联保放大了贷款担保能力和信用倍数,在市场上升期有助于集中规模优势,更易获得银行贷款。但是,一旦市场下滑,一家或多家企业出现偿付困难,资金链风险就会顺着担保链条危及全部联保企业,风险系数放大,形成系统性风险。厦门中小企业贷款的互保、连环保现象较为普遍,长期以来形成了错综复杂、牵涉面广的担保链。在经济下行期,企业之间的担保非但不能化解和缓释风险,反而进一步传递和放大了风险,往往导致一损俱损,只要一家企业资金链断裂,将迫使关联互保企业资金链产生危机,导致联保企业连锁倒闭,进而引发大量债务纠纷等连锁问题。?金融借款合同纠纷的案件大都存在4个以上被告,涉及中小企业的案件则多达数十个被告。众多被告之间存在相互担保关系,在大量涉诉时,往往没有清偿能力,同时给后的银行造成大量损失,进一步恶化了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较典型的有东方龙系列案件,截至目前,东方龙系列案件涉案金额4亿多,信达公司系列案件涉案金额4亿多,中瑛融资担保公司与佰旺建材等系列案件,涉及案件超过20起。企业联保或企业与个人互保极易引发大量的社会问题。公司法定代表人、股东个人参与企业联保,容易为个人利益而大肆向银行借款举债。部分企业发生危机容易导致企业联保债务的产生以及企业法定代表人、大股东携款逃跑、恶意躲债等问题。这不仅为企业债务后续清偿制造了障碍,而且会产生大量的社会问题。

(二)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企业借贷纠纷与民间借贷纠纷相互交叉

2011年下半年以来,国际经济环境日趋严峻,国内宏观政策调整的累积效应显现,经济增速放缓,给企业经营带来较多不利影响。同时,由于福建经济结构中存在一些不合理的方面使区域经济发展面临挑战,银行不良贷款出现较大反弹,各大银行银根紧缩,中小企业资金出现断裂。自2008年起,厦门法院受理的民间借贷案件数量逐年增多,民间借贷案件与企业借贷案件的标的额均大幅度增长,出现大量企业及企业主向民间资本进行融资的纠纷(详见表2、表3)。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部分银行的抽贷、压贷行为加剧了企业资金链的紧张程度,进而造成其他债权银行风险上升。另一方面,部分企业涉足高息民间借贷,财务成本巨大,使得经营亏损湘资金链断裂。中小企业无法从银行得到足额的融资,转向民间寻求短期融资渠道,又因资金链断裂无法偿还高额的民间借贷利息,引发一连串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且涉及案件均超过20起。

(三)钢贸行业旳融资纠纷频发

自2012年起,厦门钢贸企业因金融资金链断裂产生的连锁经济纠纷十分严重。其中,密集地出现当事人以钢材贸易作为融资手段,向银行、企业和个人等进行融资,后因钢材的跌价及资金链断裂产生纠纷,有些还夹杂着经济犯罪现象,影响社会经济秩序的安全。如=2012年以来,厦门中院受理钢材贸易纠纷56件,涉案标的11.7亿元,涉及联保企业的约23件,由此导致上下游整个产业链发生危机。在钢贸交易过程中,出现了同一批货在同一钢贸市场、同一时间、同一交易主体之间进行多次交易,交易商与仓储方勾结进行一物二卖,或将已出卖货物又向银行质押的情况。同时,法院在审理过程中也发现了仓储方或监管方对同一批货物开出两份仓单或仓储清单、两份不同的发票和货物质量证明等情形。钢材贸易的案件主要见于买卖合同纠纷、仓储合同纠纷和委托合同纠纷,案件的特点在于,涉诉中小企业多,涉案金额巨大,当事人申请诉讼保全比例较高。

二、我市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法律成因

(一)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体系尚未建立

目前,我国适用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仅有《中小企业促进法》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法》,法律在中小企业权利、义务、责任以及融资方式、信用担保、信息公开、金融监管、政府服务等方面保障乏力,因而出现企业经营不规范以致信用度低,融资担保不合规以致骗贷赖账横行,监管服务不到位以致歪门邪道充斥市场,违法处罚效力不高以致企业规避责任逃避处罚的现象。

(二)现有的法律和制度还不尽完善

《中小企业促进法》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法>〉颁行多年,有些规定已不适应中小企业发展的需要。在现有的法律中,有些规定因过于原则而缺乏操作性。中小企业在经营中,有一些似是而非的操作,处于法律规定不明的“灰色地带”。法官在审理案件时,常出现认定标准不一致,裁判尺度不统一的情形,影响了裁判的公平和公正。例如,尽管法律对担保制度作了规定,但企业互保、联保机制不够健全,司法实务中对让与担保的效力争议较大。而法规的操作性不足使得政府有时过多地介入中小企业之间的纠纷,进而发生管理不善的情况。

(三)中小企业经营者依法经营和依法管理意识淡薄

调研结果反映,大多数中小企业经营者不知道国家出台的有关法律、政策和规定,一些金融机构也出现有法不依、有规不循的现象,在一些环节中,政府介人也可能违法。更糟糕的是,政府、法院与金融机构之间信息无法共享、透明度不足,主管金融的政府部门、法院、金融机构、银监局、中小企业协会之间的信息不畅通,使法律应有的保障能力大大降低。例如,银行一旦得知贷款企业涉诉,就纷纷要求企业提前还贷,企业因无法还贷陷入资金困境,而企业生产资料又遭法院保全,官司缠身,使企业无法正常经营。政府和有关管理部门依法管理意识淡薄,还反映在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法律保障和制度服务方面的不足,这是致使中小企业发展不断陷人困境的基本原因。大量案件表明,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单纯地注重增加货币供给而忽视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法律制度完善,必将导致中小企业受到法律的各种限制和束缚,从而影响中小企业融资途径的拓展和融资效率的提高,并将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中小企业的发展。

三、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法律思考

(一)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融资的法律制度

许多发达国家都通过立法来确定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例如,美国政府1953年制定了《小企业法KSmaWBusinessAcf)并经国会通过,这是一项框架性的立法。该法规定,小企业是维持自由竞争的重要因素,扶持小企业可消除不完全竞争^2010年9月,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新的《2010年小企业法KSmaWBusinessJobsActof2010),旨在为小企业减税和提供更多的贷款。日本于20世纪50年代,修改了《中小企业基本法》,以推动独立的中小企业富有多样性和充满活力的成长与发展为宗旨,明确规定了中小企业的划分原则和中小企业发展的基本原则。此后,日本陆续颁布了《商工组合中央金库法》、《中小企业振兴资金助成法》、《中小企业金融公库法》等法律,形成了比较健全的中小企业法律体系,为以后的中小企业立法指明了方向。

1.适时修订《中小企业促进法》

《中小企业促进法》是我国中小企业立法发展的一个巨大突破,标志着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事业开始走上法制化和规范化的轨道。中小企业融资其他问题的法律依据主要来源于《公司法》、《担保法》、《商业银行法》等普遍适用于市场各类主体的法律、法规及国务院各部委和各地出台的政策性文件。在法律制度层面,中小企业融资的“先天劣势”来源于现行法律、法规对其关注不足,即使颁布了《中小企业促进法》和有关的政策性文件,也依然无法使中小企业在现有的法律体系内获得实质性的保护。且《中小企业促进法》在立法上也不够完善,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缺陷。例如,不够关注中小企业自身谋求发展的权利;没有理顺中小企业的管理机制;扶持中小企业的措施不能满足需求;法律规定的可操作性差等。《中小企业促进法》对于什么样的企业可以作为中小企业法律关系主体还没有明确的定义和划分标准,对中小企业法律关系各主体的权利、义务及中小企业的责任等法律问题的规定还不尽明确。在法律中明确中小企业的资格、权利和责任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基础,也是法律对中小企业保护的依据。

2.制定《中小企业融资法》

目前我国尚未制定有关中小企业融资的专门性法律,在与中小企业融资有关的融资方式、信用担保模式、政府及有关机构的介人方式、融资监管、中小企业融资的权利和义务等方面,均缺乏法律统一规定。有关中小企业融资的相关规定散见于《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其他法律法规和政策性文件之中。这些法律法规、政策性文件由于立法主体、立法角度、所属领域和政策目的不同,难免会相互矛盾,影响中小企业融资法律的适用。因此,需要制定专门的《中小企业融资法》,以突破现有法律在融资方式、信用担保制度、金融监管以及中小企业权利等方面保障乏力的困境,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更为具体的法律制度,保证中小企业融资有法可依、合法运作。比如,美国针对中小企业融资就专门制定了《社区再投资法》?来解决融资难题。

3.制定与《中小企业促进法》相配套的实施细则和法律法规

针对《中小企业促进法》关于建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的要求,2008年,国家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了《中小企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以下简称《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但由于该办法颁布距今已有五年之久,国内外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因而已无法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急需重新修订。由于《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对管理机构、专项资金的申请、使用和监管等问题的规定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我国应及时制定《中小企业专项资金管理法》,详细规定中小企业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中的主管机构及其权限、资金来源、专项资金的支持方式、中小企业申请专项资金的资格条件、专项资金的审批机关及监管机关等事项,保证中小企业专项资金的申请和审批、使用和监管有法可依。美国有一系列保障中小企业发展的配套法律制度,?我国可以借鉴该配套立法模式,根据中小企业融资普遍面临的信用担保、融资机构、融资服务等问题,依据《中小企业促进法》,对现有法律资源加以整合,加快制定相关单行法律法规,以配合《中小企业促进法》,构建一个包括担保制度、融资服务、技术创新、财税支持、竞争地位、公司破产等一系列问题在内的完善的中小企业融资法律体系。

(二)完善中小企业信息公开制度

信息不透明被认为是影响中小企业融资效率的重要因素。由于中小企业多处于企业成长初期,其内部财务制度较不完善。加之大型银行和投资者对中小企业的歧视性待遇,致使中小企业难以公开也不愿公开其财务信息。但是,要了解中小企业是否具有融资资格,就必须获得这些公开的公司财务信息和有关企业真实经营状况的其他信息,这其中包括来自于其他相关企业和行业内部的评价等。但就目前的制度设计来看,能为有关金融机构提供中小企业信息的机构较少,即使能提供,信息数量也十分有限。正因为如此,完善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公开制度对于帮助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甚至通过非正规渠道融资都有重要的意义。

1.针对中小企业建立主办银行制度

主办银行制度是一种体现并调整银企关系的现代金融制度,建立该制度的目的在于通过主办银行和企业之间的资本互动,解决由于企业财务信息不公开而影响银行发放贷款的问题,从而实现银企融资博弈中的双赢。?主办银行制度除了帮助中小企业获得银行间接融资之外,最重要的意义在于解决了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与中小企业直接和长期的合作,银行能够最大限度地获取和积累企业的真实信息,并对企业实施必要的监控;二是通过向信贷经理积极表达融资愿望,中小企业能够获得主办银行提供的合理信贷计划,节约融资信息转换的成本。1996年7月颁布的《主办银行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规定:主办银行是指为企业提供“转、贷、存”业务,以银企双方签订的《银企合作协议》为纽带,与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的中资银行。但由于制度设计重理论探讨和原则规定,缺乏对实际情况的考量,在实践中暴露出许多问题,该《暂行办法》最终因背离制度设计的初衷而没有长期实施。但是,随着我国经济转轨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重新建立中小企业“主办银行制度”,并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明确“主办银行”的法律地位、职责以及主办银行基本制度,显得尤为必要。法律对“主办银行制度”的规范和保护,能够打消中小企对企业信息公开的顾虑,消除中小企业融资中的“规模歧视”和“所有制歧视”,依法促使中小企业信息公开。

2.依法完善中小企业信息共享机制

各家融资机构都有建立中小企业信息共享机制的动机和意愿,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能够帮助这些融资机构快速了解中小企业的信息并作出决策,从而有效控制融资进度,提高融资效率。但目前的信息共享机制尚有不尽完善之处,从法律角度来说,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一是规定中小企业信息的合法来源。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的基础是信息来源的问题。一般来说,主办银行信息应当作为信息共享机制的主要组成部分,并以其他相关银行、证券发行机构提供的信息作为补充。法律应当对非法定渠道获取的信息作为信息共享的部分作出具体的规定,既要对“合法”与“非法”信息加以界定,也要对相关部门的职权作出规定。同时,法律还需要对金融机构因信息甄别有误而给中小企业带来损失所应承担的责任加以明确规定。二是依法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评级制度。目前,我国还没有针对中小企业的专业信用评级机构。信息公开制度的重要内容就是信息中介机构对大型商业银行提供的信息数据加以分析,并结合中小企业所属行业、地区等因素对中小企业信用情况进行分级。此外,还有必要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库,以保证大量的中小企业信息能够在全国范围内不同金融机构之间实现共享。因此,法律有必要对中小企业信用机构的机构设置、机构职能和权限、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方法以及对中小企业信息共享系统的维护加以规定。三是加强对中小企业信息公开的监管。中小企业信息与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一旦发生信息泄露,势必给相关企业造成不良影响,既不利于维护信息共享机制的稳定,也易造成中小企业对信息共享制度的不信赖。因此,需要对现有相关法律加以修改,明确必须公开的数据及公开的方式。如《银行信贷等级咨询系统管理办法》应当对此问题加以明确规定,并要加强对违法公开中小企业信息主体的惩处力度,保护中小企业的权益。

(三)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

1.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

担保机构的风险与收益往往难成正比,因此大多商业性融资担保机构不愿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担保。而根据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法》的规定,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属非金融机构,是政府为间接支持中小企业法发展的政策性扶持机构。因而在法律中应明确规定政府帮助中小企业实现融资担保的责任,依法赋予政府合法介人的权力,规范政府介入中小企业融资担保过程中的行为,为政府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有效介人提供法律依据。此外,可借鉴国外的经验,由政府筹集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并在法律中加以规定。

2.建立信用担保风险分散体系

当今世界即使在市场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中小企业的发展同样充满荆棘和考验,建立融资担保的风险分散体系是担保机构平稳运转的重要环节。因此,应当分散信用担保风险,依法加强对信用担保机构的监管,支持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的健康运行。应将信用担保机构的信用审查与融资中介机构的信贷审核结合起来,由融资中介机构负责融资风险的控制,担保机构主要承担事后的审查和追偿责任。在建立信用担保基金的基础上,由政府筹集信用风险担保基金和再担保基金,在政府主导下将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的风险降至最低。

3.建立中小企业互助融资机构

《中小企业促进法》对国家鼓励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的措施作出了规定。第20条规定:“国家鼓励中小企业依法开展多种形式的互融资担保。”但目前对此尚缺乏可操作性的细则。法律应当明确规定成立中小企业间的互融资担保机构,规定该机构的法律地位、产权结构、互保机制、风险承担机制和内部监管机制,从而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帮助中小企业顺利获得资金支持。(四)构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很大程度源于中小企业在市场资源竞争过程中的先天劣势地位。?目前,我国对中小企业的管理主要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国家及政府机构对中小企业的宏观管理,二是以市场化中介服务机构为主的微观服务。这种管理层次和服务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由此导致的中小企业与资金提供方、与政府和其他企业间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出现,影响了中小企业融资的效果。因此,需要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

1.规范市场化中小企业服务市场

《中小企业促进法》第38条规定:“国家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建立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市场化的中小企业服务组织是市场机制与政府宏观调控的结合点,是解除中小企业融资服务资源瓶颈的重要手段,既可以帮助中小企业跨越产业壁垒,推进自身更好地发展,也可以集中搜集资金信息,节约信息搜集成本,有效克服中小企业与外部资金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但目前中小企业使用社会服务的比例还很低,据调查统计,我市约三分之二的中小企业不知道政府出台的相关规定。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目前尚未有相关的法律对中小企业市场化服务机构进行监管,再加上中小企业服务机构客观上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如成立时间短、服务资金小、服务资源不足、地区发展不均衡、服务机构间的不正当竞争和多头监管等。对此,一是可以将市场化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机构的活动方式纳人法律监管之中,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市场中介的组织性质、权利和义务;以法律方式界定市场化融资服务机构的活动范围和方式,从而规范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机构的组织行为。二是依据《行政许可法》、《中小企业促进法》、《律师法》等法律及相关政策性文件中的规定,建设市场化中小企业融资的法律服务平台,明确中小企业融资法律服务平台内各主体的法律地位、行为准则以及服务范围、服务平台运行机制、监管机构的设置等问题。通过服务平台将中小企业和具有专业融资经验的法律机构联系起来,引导中小企业与有关融资法律服务机构间的合作,破解中小企业融资中的法律障碍,帮助中小企业从融资成本和法律风险等角度进行统筹安排,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决策的最优方案。

2.健全中小企业政府管理体系

按照《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相关规定的要求,几乎各级政府(县级以上)都设有相应的中小企业主管部门,经贸、工商、财务以及科技等各部门都颁布有各类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并依职权对中小企业进行监管。但因部门分治、缺少政策组合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各部门有关职责的发挥。因此,要在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基础上形成完整的中小企业政府管理体系。完整的中小企业行政管理体系是建设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的重要保障。要加强政府各有关部门间的协调合作,建立中小企业管理协调机制,并在法律统一规定的基础上依法行政、协调配合,更好地从不同领域服务于中小企业的发展。

(五)制定法律规制“影子银行"

法律对合法的非正规金融保护缺失,对不同类别的非正规金融融资的性质认定边界不清和监管不足,是目前对非正规金融管理法律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因此,为适应非正规金融融资发展的现状和中小企业的融资需要,保护中小企业融资双方的利益,需要从以下方面引导非正规金融融资。一是要加快民间资本设立银行。要加快制定民间借贷融资法律规范,通过立法承认民间借贷的法律地位,在必要的情况下制定细化的配套法律,引导民间借贷市场的健康发展。要适时修改相关法律,加快金融制度创新,重视和肯定“合法”非正规金融的存在及其地位,在金融制度改革中提供非正规金融转变“体制外”身份的途径。二是要加强对非正规金融融资的监管。非正规金融融资因其游离于金融体制之外而缺乏有效的监管,且合法的非正规金融与非法的非正规金融都具有资金融通、资金提供者获得利益的特征,因而司法实践中对这些不同性质的非正规融资的认定难度较大。因此,要加强对非正规金融融资资金来源和使用的监督,要理清多种非正规金融融资形式的法律界限。

(六)建立司法性中小企业失信惩戒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