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电梯事故

电梯事故

时间:2023-05-30 09:49:17

电梯事故

电梯事故范文1

一、 企业主体责任缺失

北京地铁电梯事故发生之后,许多媒体在发表的言论与报道中剑指奥的斯这家品牌企业主体责任的缺失。7月8日千龙网报道,7月7日晚,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联合北京市交通委、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北京市卫生局、京港地铁、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公司等召开新闻会,通报北京地铁四号线电扶梯事故处理进展。北京市相关部门表示,北京市所有轨道交通使用的均为公共交通重载型自动扶梯,而奥的斯事故批次电梯存在安全隐患。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新闻发言人张巨明指出,此次事故电梯具体批次为奥的斯品牌513MPE型,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于固定零件损害,驱动主机发生偏移,驱动链条脱落,造成扶梯下滑。“两个固定螺栓无故折断,造成工作制动器没有启动,而附加制动器没有启动的原因正委托国家电梯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进行质检。”张巨明指出,可初步认定此次事故是因奥的斯此款电梯存在设计缺陷,同时维护保养不到位造成。近年来,奥的斯电梯事故频发。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梯生产商之一,奥的斯目前在中国经营奥的斯、西子、大连星玛和江南快速四个电梯品牌,但近年却频发事故,质量问题堪忧。总部在美国的奥的斯从150多年前卖出第一部电梯,到现在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迅猛扩张的同时却忽视质量安全隐患,已经脱离了企业经营的根本原则。奥的斯在“环境、健康与安全”上为自己提出了“价值观”:“全世界上百万的乘梯大众每天使用奥的斯电梯及扶梯,对我们产品在安全方面的性能没有丝毫疑问。”而接连发生的事故却应让奥的斯“猛醒”。北京地铁扶梯事故再次给企业敲响警钟:对社会负责,才是对自己负责;对质量和生命负责,才是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负责。

二、 电梯安全监管缺位

电梯安全监管包括了设计、生产、安装、使用、维护保养等多项环节。北京市电梯维护保养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负责维保的第三方公司报价超低,导致成本大幅压缩维保流于形式,甚至根本都没有维保。而相关工人普遍资质不够,甚至不具备操作技能。电梯故障多发存在五主因。一是安全监管不到位。电梯维保期到了一定要进行维保,大修年限到了一定要大修,但目前有相当一部分电梯没有安全检验合格证仍在运行。二是电梯质量参差不齐。比如一家商品房小区,其后来开盘的三期、四期电梯故障率,明显要高于最先开盘的一期。所以建设单位在购买电梯时,要尽量选择大品牌,质量、维保及安装质量一定要到位。三是电梯维保资金投入不够。2010年国家就出台了相关政策,在设备设施维护方面,要求一部电梯一年需投入9000元的维护费,“目前很多小区在电梯维保资金上每年投入只有3000元左右。投入资金少,造成哪家电梯维保公司的报价低就选哪家,为了争夺服务市场,维保公司竞相开出更低的服务价格,这样就造成了恶性竞争。拿到服务订单后,维保公司会相应减少维保人员和资金投入,以减少成本。四是维保单位内部管理混乱。一些小的、没有资质的维保公司会挂靠在大单位下,利用大单位的资质进行投标,而大单位则每年收取账目的3%到6%为管理费。目前,物业公司一般没有力量配备电梯专业维保人员,会将电梯维保外包,而一些大单位接包后又会转包给挂靠在旗下的一些小公司。一旦电梯出现安全问题,就有可能出现多方推诿的情况。五是维护不到位。电梯安全维护大多缺失,维保人员不能主动进行巡查,很多都是被动等待报警了才去现场维护,且即使报警来电也不会及时到现场解决。

三、 事故背后的人为因素

每一起事故背后总有人为的因素存在。北京地铁电梯事故的背后也有人为的因素。日前,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公司声明称,目前自动扶梯的国标是模仿欧洲的标准,但此标准可能落后现行欧标十余年。“标准低”有发展中国家的现实因素,但大量的“标准低”问题,却是“人为”的因素。就电梯而言,既然沿用了欧洲国家1995年的标准,人家“与时俱进”了,为什么我们不跟进?“人为”让标准落后,有“惰性”因素,但更大的原因还在于没将公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从这个角度说,自动扶梯电梯标准“落后十余年”,不过是无视科学、忽略公众利益的一个侧影。

近年来,政府有关部门已对社会公众大力宣传,普及特种设备安全知识,对电梯安全的监管力度也在不断加强。电梯维保单位应规范维保行为,加强对一线维保人员的安全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提高维保质量,切实把好电梯维保质量关卡。

参考文献:

[1]记者 张燕. 北京地铁频发电梯事故 都市公共安全受关注[N]. 第一财经日报. 2011-07-06

[2]记者 王泱实习生 曾晖.我市1~7月平均每天发生7起以上电梯事故[N]. 重庆商报. 2011-07-20

[3]部少华.民建秦皇岛市委呼吁确保电梯安全重在落实使用单位责任[N]. 人民政协报. 2011-07-13

电梯事故范文2

[关键词]事故 安全 措施

中图分陈类号:TU857;X9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4-0197-01

我国已成为电梯使用量最大的国家,电梯的安全运行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近年来,各类电梯安全事故频繁发生,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恶性事故的惨痛后果造成了无可挽回的生命财产损失,令人震撼。每一份事故分析报告,都能披露出电梯事故发生前的各种问题,事故隐患受到的漠视。所有这一切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究竟如何才能构筑真正有效的安全生产平台,有效遏制电梯事故的发生,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1.电梯的现状

目前我国取得电梯类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的企业已近500家,在用电梯数量已超过200万台,每年新增40多万台,全国取得电梯安装、维修许可证的中小施工企业有5000多家,保养难,维修难,已成为现在的严峻的问题。

2.电梯事故的原因

使用或维保人员的缺陷和电梯的安全隐患,两者是电梯发生事故的前提条件。条件具备其一,则电梯事故也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但是两个条件都具备,则电梯事故一定发生。如果了解或掌握了这一原理,使其中的条件皆不具备,就能有效地预防电梯事故的发生。

3.电梯事故案例及分析

许多电梯事故发生前,不是我们没有发现隐患,而是漠然处之,存在侥幸心理,听之任之,任其发展,其结果是事故必然爆发。有些人看不到隐患“立即整改”和“限期整改”的区别,甚至把“违章操作,带病运转”视为正常状态。

3.1 电梯维修工被压井底

正在装修中的某公司大楼内发生一起电梯“咬人”事故。当天下午,取得电梯维修资格证书的某公司王某独自深入电梯井底对电梯进行调试。因为要进入电梯井底,王师傅先把电梯轿厢调到停在二楼的位置,然后利用钥匙打开了一楼的手动电梯门,进入井底作业。王师傅在维修电梯时把电梯上下升降给锁住了,正常情况下各层人员无论如何是打不开电梯上下楼的。令王师傅没想到的是,一场致命的危险和他开了一个玩笑,公司员工小罗在二楼准备下楼时,为了图方便,来到电梯门前轻轻按了一下下楼的指示键,电梯门大开了,小罗走进电梯,再按下楼键时,电梯"砰"的一声直接跌到了一楼。

事故分析:

以上事故是电梯维修人员在维保过程中违规操作造成的自身伤害。事故中维修工独自一人维修并下入到电梯底坑中,无人配合,无人进行监护,更没有立指示标牌。而其进入底坑之前,未将电梯轿厢内的检修、急停开关打下,进入底坑后又未将急停按钮按下,使得电梯一直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在有人呼梯后,电梯自动运行而最终导致其受到伤害。

事故思考:

从上述事故上可以看出电梯维修人员在进行维修保养时,安全意识较差,对于一些电梯故障, 自认为是小故障,常一个人去处理,这样既没有了安全的监护,又没了安全的保障。在电梯维修过程中,不管是上轿厢顶部、底坑,还是电梯机房,在维修中一定要先将电梯电源断开。需运行检查时,也要将其处于检修状态进行。

3.2 坠落电梯井道

一家工厂的一位工人,在搭乘货运电梯时,一脚踏空,从四楼电梯口一直摔到一楼,当场死亡。 该企业一位姓付的负责人先生介绍,当天下午,这名女工在四楼包装好货物后,就把货物推到货运电梯口,而此时货运电梯停在一楼。女工可能觉得走楼梯麻烦,打算人货一起搭乘电梯下来,经过电梯门口时,发现电梯门开着,没往下看就一脚踏进去,结果一脚踏空,从四楼电梯口一直摔到一楼,人当场就不行了,在送到医院后,抢救不治而亡。 付先生说公司有过规定,货运电梯是严禁乘人的,该名女工来厂才半年,从事的是包装工种,对相关规定不是很了解。

事故分析:

此事故是电梯电梯厅门敞开着,无人把守,又没有悬挂标识牌和设立防护栏情况下,误以为厅门开着,轿厢就在该层,而误入井道,造成事故。

事故思考:

此事故提醒乘客,在进入电梯轿厢前一定要注意观察,看电梯是否在该层站后再进入。如果作为电梯的管理者,做到了对乘客宣传乘梯安全知识的宣传,将乘梯须知及安全注意事项告知乘客。

3.3 平层超差引起的坠人事故

某机械厂金工车间主任准备从3层到1层找车间检验员来检验一批零件,按了几次召唤按钮,电梯显示装置的灯不亮,只听到井道内有电梯行动的响声,原来此刻电梯正在检修,故电梯驾驶员(无操作证)没有将指层灯开关打开,后来多次听到3楼呼叫,就把电梯开往3楼。当电梯从上往下运行将到达3层时,驾驶员停下电梯拉开层门50CM左右准备相告不能载客,想不到该主任见3层门缓缓打开就立即跨了进去,结果从轿厢底部坠落底坑,当场死亡。

事故分析:

此事故是由于电梯驾驶员违章操作――电梯未到平层位置,在轿厢门开着的情况下,弯腰用手拨动门锁打开了3楼厅门,导致该主任误以为轿厢到位而一脚踏空跌入井道致死。

事故思考:

此事故起因来自电梯操作人员的违章操作,这给我们电梯管理者提了个醒:在电梯管理上,我们不但要有严谨的安全操作规程,还应要求操作人员熟练掌握,并在实际工作中严格遵守。 另外还要严禁电梯操作工不经培训无证上岗。

4.电梯安全事故预防措施

4.1使用单位应加强管理,建立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电梯运行管理规章制度,包括事故与故障的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等。按规定配备持有电梯安全管理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的管理人员。

4.2定期组织员工参加职业安全培训,《电梯安装维修人员安全手册》作为培训教材和现场安全施工的工具书,人手一册,不断加强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

4.3强化四级事故掌控。即结合典型案例,理性认识事故,强化服务意识;组织现身说法,深入分析事故,掌握服务技能;注重隐患排查,严密防范事故,提升服务品质;启动应急预案,稳妥处理事故,提高服务满意度”。当遇到管道爆裂跑水、电梯设备湿水、停电、运载货物、停梯关人等突况维修人员应以以最快的速度进行处理。定期开展以“突发停电、消防疏散、电梯困人事故处理”为内容的大规模安全应急演练,从而提升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敏感度。

4.4加大对乘梯知识的宣传力度,在电梯轿厢张贴安全乘梯须知,确保乘客在应对突发事件时知道如何处理。

5.结束语

电梯事故的管理与预防应从电梯设备的安全管理和电梯乘梯安全常识的普及两方面入手,只有不断加强和完善电梯行业的安全法规建设和员工的素质提升,才能使事故减少到最低,也能更有效的预防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贺小明.电力建设现代安全管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转贴

电梯事故范文3

【关键词】电梯 坠落

2012年9月22日中午,上海南京东路华联商厦,一名女顾客踏入电梯空门,从6楼坠落电梯井,当场身亡。就在同一天,上海松江一居民区再现“电梯惊魂”,电梯失控造成一女子头部外伤及腰部挫伤。同年9月11日,温州一女子抱孩子进入电梯门,轿厢未至,导致坠落,结果造成年轻母亲与孩子的永诀。2013年5月,一位山西来深圳实习培训年仅24岁的年青女护士,当她低着头一边看手机,一边迈入深圳长虹大厦开着的电梯门时,就在她的身体正处于电梯门之际,电梯急速坠落,造成这位美丽的姑娘当场死亡。同年9月13日,武汉一在建工地发生载人电梯从百米高空坠落事故,造成19人死亡……

有数据显示,我国电梯保有量、年产量、年增长量,都高居全球榜首,现已达260万台之多。2012年我国电梯万台重大事故率为0.15,万台死亡人数为0.11,因此,我国电梯恶性事故的发生总量也居世界榜首。

电梯坠落现象是电梯众多故障中最为严重的恶性事故。而发生坠落事故往往有二种情况。一是人在电梯轿厢中随轿厢一起呈失控型坠落;二是人跨入电梯厅门在井道中呈自由落体型坠落。

首先分析人在轿厢中随电梯轿厢一起呈失控型坠落的原因及防控措施。

自从电梯发明100多年来,电梯的使用规模越来越大,技术不断被改进。作为防电梯坠落的一种安全装置――安全钳一直被做为一个必需的也是最重要的设施安装在电梯系统中,以防止各种原因的轿厢坠落事故的发生,该装置能基本上保障乘用者的安全。现在的问题是,当电梯在失控状态下运行,急需安全钳发挥作用时,而它往往却失灵。于是悲剧就发生了。

电梯安装安全钳的目的,就是防止电梯在失控状态下运行。电梯在正常情况下,总是以确定的速度在运行。根据设计要求,一旦电梯运行速度异常,安全钳必须立即发生动作,将超速的轿厢牢牢地卡在电梯导轨上。以阻止事故的发生。可是现行的电梯限速器-安全钳系统,是一种机械传动系统。机械传动系统有它的优点,就是动作可靠。也有它的缺点,就是该系统中存在数个转动副,如果电梯在平时的维保中保养不到位,这些转动副就会生锈,因此,整个系统的传动就会失灵。那么预防这一事故的发生,所应采取的措施有如下二条:一是每次对电梯的维保工作必须到位。即该的电梯部位必须及时。使电梯的限速器-安全钳系统始终保持无阻碍的可靠状态。二是对目前的电梯限速安全系统进行改进。即需将电梯中机械型的限速-安全系统更改为电子型的限速-安全系统。使电梯运行在真正需要限速时,限速系统能百之百的发生作用。

现在在来分析人在井道中呈自由落体型坠落的原因及防控措施。

在电梯外部打开厅门后因为各种原因而坠落于井道造成伤亡的事件却一直存在着,仅南京市而言,2012年就发生4起与电梯相关的死亡事故,其原因就是1个:厅门打开后由于疏忽而跌入底坑。进一步分析实际情况要更加严重,这是因为电梯基站大都设在1楼,相关的操作也大都在这一层,如若跌入设有地下室的电梯底坑的话,大都会造成摔伤或是致残。

这些问题很早就引起人们的重视,已尽可能地完善各种安全保护措施,但这一努力目前只能做到打开厅门后电梯立刻停止运行。从世界各大名牌电梯使用情况看也是如此,没有一个能很好地解决电梯轿厢非所在层厅门被打开时能够预防操作者跌入井道的方法。例如有人提出在每层的厅、轿门之间加一横杆,当电梯在这一层时横杆自动落下,不在此层时横杆升起,挡着打开厅门的操作者,防止跌入井道事故的出现;有的提出引用汽车安全气囊的原理加在底坑;还有的在底坑铺一层安全网。这些方案的提出和实施说明人们在不断地考虑怎样通过一些有效措施来预防坠入井道事故的发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都没有最终实现,人身伤亡事件始终还存在着。

如果此时在厅门刚刚打开时就发出报警声响,并且井道内的灯光全部打开,强迫使操作者处于警觉状态,则可以消除操作者的疏忽大意,将事故的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正常状态下,电梯的任何一层厅门被打开,轿厢都立即停止运行。另外,当电梯平层后再启动运行,只要厅门是开着的,电梯便不能启动,消除开门走梯现象。从这两个环节消除产生坠落事故的可能,这便是电梯层门安全报警系统对误入井道以及开门走梯产生事故的预防对策,可以认为是积极主动措施。

经过人们不断的探索和研究,现采用的方案是在每层厅门安装检测机构,当检测到电梯轿厢非所在层厅门被打开时的信号后,由控制电路进行处理,点燃井道内原有的全部照明灯,同时安装在井道内的蜂鸣器发出"嘀…嘀"报警声,这样迫使打开厅门的操作者处于警觉状态,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当电梯厅门未关闭而轿厢启动时,一旦离开门区,系统检测到厅门未关这一状态后,控制电路中发出指令,断开串接与电梯控制电路电机主接触器线圈及抱闸的供电回路,使电梯不再运行。实际上是在电梯原有的厅门安全保护触点电路基础上再增加1组厅门位置安全保护电路,形成厅门门锁电触点回路-厅门安全位置回路双重保护作用,只要有一个回路被打开,电梯就不能运行。

该报警系统由4部分组成:检测部分是由设在每层厅门的检测机构完成;控制部分是将测检到的轿厢非所在层厅门被刚刚打开时(

电梯事故范文4

2012年2月10日晚11点半,南京市白下区五老村小区1号楼的2号电梯发生一起电梯钢丝绳全部断裂的电梯坠落事故。由于事故发生在深夜,当时无人搭乘电梯,故未造成人员伤亡。

五老村小区1号楼共16层,内共住着130多户人家。1号楼共有两部电梯,小区没有物业。发生事故的电梯是1997年投入使用的,这台电梯属于典型的2000年前投入使用的老旧电梯,设备状况比较复杂,管理混乱。事故发生后,维保人员及质监部门人员进行了现场勘察,发现悬挂轿厢的4根钢丝绳全部断裂。

事故发生前,电梯停在12楼,由于悬挂钢丝绳的断裂,电梯超速坠落,从12楼直接坠至1楼。在坠落过程中,电梯的下行超速保护装置起了作用。限速器装置被触发带动轿厢底部的安全钳动作,而安全钳装置在电梯坠落的过程中起到了缓冲的作用,减缓了电梯的坠落速度并最终将轿厢制停在导轨上。

事故发生时的安全保护装置

电梯作为一种特殊的交通运输工具,具有完善的安全保护装置,尤其在防止轿厢下行超速及断绳的保护中,有极限开关、限速器—钳联动装置、底部缓冲器3大保护装置,其作用顺序是按照电梯超速时的速度情况来确定的。

极限开关

极限开关主要是起位置保护的作用,当电梯的实际位置超越了电梯的允许行程时,极限开关将以电气的方式触发控制系统,使电梯制停。极限开关必须符合安全触点的要求,作为防越程保护装置,只能防止电梯在运行中控制故障造成的越程,而不能防止由于曳引绳打滑制动器失效,或者制动力不足造成的轿厢越程。换句话说,极限开关的动作是通过切断安全电路,通过电梯的主制动器来实现的。对于电梯的断绳事故,由于悬挂钢丝绳全部断裂,所以主制动器的制动力无法通过悬挂装置传递到轿厢,极限开关不能使发生断绳事故的电梯制停。

限速器-安全钳联动装置

限速器-安全钳联动装置是电梯最重要的防超速及断绳的保护装置,主要包括限速器、安全钳及其附属联动装置。限速器是限制电梯运行速度的装置,一般安装在机房。当轿厢上行或下行超速时,通过电气触点使电梯停止运行,当下行超速、电气触点仍不能使电梯停止,速度达到一定值后,限速器机械动作,拉动安全钳夹住导轨使轿厢制停;当断绳造成轿厢(或对重)坠落时,也由限速的机械动作拉动安全钳,使轿厢制停在导轨上。

缓冲器

缓冲器作为电梯行程末端保护装置,当电梯由于控制失灵、曳引力不足或制动失灵等发生轿厢或对重蹲底时,缓冲器将吸收轿厢或对重的动能,提供最后的保护,以保证人员和电梯结构的安全。

缓冲器和限速器——安全钳联动装置同时作为电梯的下行超速保护装置,它们在位置的布置上是有上下顺序的,安全钳布置在轿底,缓冲器布置在井道末端的底坑内。但是其作用顺序却不是以位置来确定的。当电梯超速下坠时,若未达到限速器的触发速度而先触及底部缓冲器,那么缓冲器会先起作用;当电梯超速下坠的速度先达到限速器的触发速度,而轿厢未到达缓冲器位置时,限速器-安全钳联动装置会先起作用,使轿厢减速,当减速过程未使轿厢制停时,缓冲器会继续作用,使电梯减速。

事故原因

技术因素

结合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由于电梯有着完善的安全保护系统,因此当电梯失速下坠时,安全保护装置会作用,以保护乘客及设备的安全。在上述这起事故中,电梯的电动机运行时间限制器没有起到作用,在没有人乘坐的情况下,停在12楼的电梯上端的钢丝绳一直在曳引轮上原地空转,导致钢与钢的持续摩擦绷断了钢丝,好像折断一双筷子一样,是一起罕见的突发性电梯技术事故。

曳引绳在绳轮上打滑是曳引条件被破坏的结果,可能的原因是轿厢冲顶或对重蹲底;安全钳误动作造成轿厢滞留;其他原因造成轿厢或对重滞留。无论何种原因造成曳引绳与曳引轮打滑,其电动机运行时间限制器都应起作用。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要求:曳引驱动电梯应设有电动机运转时间限制器,在下述情况下使电梯驱动主机失电,并保持在失电状态。当启动电梯时,曳引机不转;轿厢或对重向下运动时,由于障碍物而停住,导致曳引绳在曳引轮上打滑。

而据质监人员现场检查发现,事故电梯不具备电动机运行时间限制的功能。由于我国电梯制造与安装领域的最高国家标准GB7588的最早版本是1995年制定的,且该标准在实施之初确实存在着技术指标难以落实的问题。因此,部分老旧电梯存在一些不符合现行GB7588-2003标准的问题,这也是老旧电梯安全使用的一个巨大障碍。

管理因素

电梯维保、大修改造单位的资质及技术水平,也是影响电梯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这台事故老旧电梯在几个月前刚刚经过大修并更换了钢丝绳,如果大修单位有足够的技术力量,那么在大修结束后,应该对整机的性能进行详细客观的评价,排除存在的安全隐患。

对于电梯制造企业而言,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电梯制造单位委托或者同意其他单位进行电梯安装、改造、维修活动的,应当对其安装、改造、维修活动进行安全指导和监控。电梯的安装、改造、维修活动结束后,电梯制造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对电梯进行校验和调试,并对校验和调试的结果负责。而如今电梯的制造企业,有很大一部分并没有负起其应该尽到的责任。由于改造涉及电梯参数等内容变更,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电梯的性能,因此现在国家对于改造资质的发放,仅限定为电梯制造企业,这也从最大程度上保证了电梯改造的技术水平。

对于老旧电梯的维保现状、物业管理现状,也同样是事故发生的一个重要触发因素。事故电梯是一台使用了15年的老旧电梯,小区没有物业,且维保已过了期限,用于向供电局缴纳的电梯电费按居民人头收取,月收缴一两千元。这样的收费模式,很难满足电梯常年的电费、维保费、检验费等开支,更不要提对老旧电梯进行大修、改造了。这一事故凸显了老旧电梯使用过程中的尴尬现状,值得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问题引发的思考

针对老旧电梯尤其是老旧住宅电梯的安全使用现状,社会各界已经取得了广泛的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的保障措施。在电梯的大修、改造、更新过程中,政府、电梯安全监管部门、使用者、物业管理单位、电梯维保单位,都在各自的角色范围内起到相互作用、相互制约。通过工作的观察,建议采取以下措施保障老旧电梯的安全。

通过制定地方性法规,监管和完善市、区(县)的老旧电梯大修改造更新工作,如江苏省已颁布的《南京市电梯安全条例》,以及正在制定审核的《无锡市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电梯监管部门应积极进行市场调研及情况摸查,掌握辖区内老旧电梯现状,通过行之有效的监察手段,促进和保障老旧电梯安全整治工作的开展。电梯检验检测单位应通过完善技术力量等手段,促进和加强老旧住宅电梯安全检测评价工作,通过开展安全评价的方式,为老旧电梯提出修理、改造、更新诊断建议,为地方政府提高老旧住宅电梯安全性提供技术依据。

老旧电梯使用者应加强对电梯安全的认识,在电梯修理、改造、更新方案实施过程中,积极配合,自觉承担应有的义务,共同维护电梯安全。

电梯事故范文5

摘要:一般的社会活动和生产活动的过程,就潜伏着事故发生的可能,我们在从事电梯监督检验过程中,事故隐患就始终伴随着整个检验过程。为了预防检验事故的发生,检验人员除了必须严格按照电梯检验规程来检验外,还应对检验过程中潜在的危险源能充分了解和进行辩识,以便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检验过程的安全。本文就电梯检验的安全技术进行探讨。

关键词:检验,要求,预防,措施

引言

电梯的特性决定了电梯的检验工作是一种动态的、综合的、全方位的检验过程。检验人员需要对其各个部位和部件的技术指标和安全性能进行检测,而且检验工作往往是在电梯运行状态下进行的,这就在客观上会对检验人员的自身安全构成一定的安全隐患。

1 电梯检验人员的基本要求

(1)明确规定对电梯整体或其某一部分进行检验的作业顺序,以免因作业顺序的混乱而造成的安全隐患。如进出轿顶程序、进出底坑程序等。

(2)检验的作业位置、姿势和动作均应符合安全、舒适、准确、高效的要求。

(3)电梯的检验过程除了涉及到检验员(一般2人以上)外,还涉及被检设备(电梯)、检验环境、使用的检测设备、防护用品、电梯维保单位、管理单位等许多方面。因此电梯的检验作业从广义上讲实际上是人―机配合、人―人配合的问题。所以安全作业规程除了规范检验员的作业行为外,还应包括以下内容:如对被检验电梯的事前了解、卫生条件检查、检测工具设备安全性检查、防护用品穿戴、与维保单位和管理单位配合等诸多方面。

2 检验过程中事故预防的基本措施

检验作业是由人员、设备、工作环境组成的人、机、环境系统。所以预防事故就从这三个方面来采取措施,不使这三个不利因素同时发生,就可避免检验事故的发生。(1)把好检验环境关不良的作业环境会诱发人失误,进而导致事故,恶劣的检验环境常会发生跌倒、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等事故,为此把好检验环境关对检验安全来说很重要。《电梯监督检验规程》第八条和GB10060《电梯安装验收规范》第3条分别规定了实施现场检验时的检验条件和安装验收条件,即检验现场(主要指机房、轿顶、底坑)应清洁,不应有与电梯工作无关的物品和设备,相关现场应放置表明正在进行检验的警示牌,这些都是指电梯安装完成后的验收检验,现在开展安装过程的监督检验,由于许多土建工程和其它设备安装工程仍在施工中,现场施工单位多,环境复杂,检验人员更应注重环境安全条件,如层门口是否堆积有杂物,坑洞是否封闭,未装设层门的层门口是否用合格的防护栏围起来,脚手架搭设是否符合要求等;用于施工的临时电源是否按工地临时用电的要求进行安装,是否配有检漏保护装置等。(2)坚持做好警示和个人防护工作,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检验前必须设置警示牌,尤其是定期检验时,经常有人要乘电梯,若不设置警示牌,在做安全钳和限速器等联动试验时或制动性能试验时,乘客可能误入轿厢,造成剪切等事故,由于电梯层站很多,尤其是高层电梯,每个层站都设置警示牌是不可能的,本人认为至少在轿厢内、基站和平常乘客多的层站设置警示牌。检验人员在进入检验现场时,必须带好“三宝”,即安全帽、工作鞋和安全带。尤其是在土建施工工地,地面经常有铁钉等,所以必须穿厚底防滑的工作鞋。有的检验人员认为,只有进入井道才戴安全帽,其它场所可不必戴,这是错误的。因为电梯验收检验时,经常是土建工程还未完工,许多项目还在交叉进行,在工地上因为物件从高处坠落造成行人的伤亡事故也是屡见不鲜的,所以进入工地的每个检验人员都应随时戴着安全帽。(3)应严格执行《电梯监督检验细则》检验人员应按《电梯监督检验规程》规定的检验方法开展检验工作:《电梯监督检验规程》是个检验大纲,它主要规定了对电梯监督检验的项目内容和方法,它是概要的,在检验中如何确保检验安全,应按怎样的程序进行检验,还需各检验机构根据《电梯监督检验规程》进行细化,即制定出《电梯监督检验细则》。 细则内容应包括检验流程、检验方法、所使用的仪器、安全注意事项和应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检验人员应严格按照细则规定的步骤和方法进行检测。电梯的检验程序对检验安全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若检验程序不当,将可能酿成事故。《电梯监督检验细则》除了应明确规定电梯整体检验程序外,还应根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项目规定子程序,如进出轿顶检验程序、进入底坑检验程序和动载试验的检验程序等。制定检验程序的原则,本人认为应遵守先表后里,先静后动,先轻后重。譬如做“轿厢承载125%额定载荷,以正常运行速度下行时,切断电动机与制动器供电,轿厢应被可靠制停且无明显变形和损坏。”的曳引能力试验时,若不先进行制动装置的检验和平衡系数的测试,就贸然进行重载制动试验,就可能由于制动力不够或曳引能力不够,发生墩底事故。所以在做重载制动性能试验之前,首先应检查制动器的安装情况,检查闸轮与闸瓦的接触面积、间隙以及制动力矩,测定平衡系数,并调整平衡系数达到0.4~0.5的要求。(4)消除因电梯缺陷而引发的事故譬如我们要上轿顶进行井道内项目检验时,必须认为门锁安全电气开关或轿顶急停开关可能失效,因此,上轿顶前必须进行电气开关可靠性的验证,即我们在某层站外呼电梯,假如电梯从低层往高层运行,观察层站指示灯,初步判断轿顶可能已高于该层站300mm位置时,用三角锁打开层门,电梯应停止运行,此时将轿顶急停开关按下,关上层门,再次呼梯,然后再打开层,轿厢应保持原停靠位置,才验证了电气开关是可靠的,检验人员才能将轿顶操作开关打到检修状态,并打开轿顶照明,然后迅速地进入轿顶。这项验证工作对做电梯定期检验时尤其重要,因为在日常检验中经常发现电梯维修人员贪图方便,常将电气开关短接。(5)触电事故的预防1)检验时,首先应对《电梯监督检验规程》中电气绝缘和接地进行检验,检验设备是否存在漏电、绝缘损坏等危险,若发现漏电和绝缘损坏现象应停止检验。2)进行电气设备作业时,应严格遵守 “停电、验电、挂标识牌,必要时作临时接地”电业操作规程,譬如做《电梯监督检验规程》中2.11项和2.22项接地和绝缘测试时,在拉下电梯总电源开关(空气开关)时,应先用电笔在开关的主方进行测试,电笔亮,验证了电笔是好的,然后再用电笔在开关负方三相火线上分别测试,确认三相都无电后,挂停电牌,对电感或电容性负载在测试前还应对其充分放电,当测试地点离开关箱较远距离时,还应用临时接地线把三根火线短接。3)电动工具是可能造成触电事故的主要潜在危险源,所以对手持电动工具应使用安全电压型的,对电动工具额定电压高于安全电路的应采取防止触电的措施,譬如做限速器动作速度校核时,使用可调速的手持电动工具时,必须检查其绝缘情况,在使用电动工具时应始终保证有效的接地,或者置于接地故障断路器的保护之下,或穿戴绝缘用具等。(6)机械伤害事故的预防1)电梯安装好试车时注意事项:试车前应清理井道,在各厅门口和轿厢内设置警示牌,警示人们电梯试运行,禁止进入轿厢;在确保井道内、轿厢顶和轿厢内无人员时,才能带电试车运行。2)确需在轿顶或底坑作业时,应在检查各限位安全装置可靠的情况下和轿顶操作按钮优先的情况下进行,并且个人应做好预防挤压的应急措施。3) 对可能因外部误动作突然运动的部件检测时,应有可靠的在检测时不使部件运动的措施,譬如对曳引轮垂直度等项目检测时,应拉下电梯总电源开关,避免有人呼梯,电梯突然启动;必须进行运动时才能检测的项目,如电梯运行速度的检测,应做好防止被运动部件剪切、挤压等措施,最好一人检测,一人监护,禁止戴手套进行检测等。3 结论总之,安全是贯穿我们检验工作的主线,作为检验人员一定要加强安全意识,牢记安全责任,在检验过程中严格按照检验程序实施检验,确保自身安全和电梯设备的安全运行。

电梯事故范文6

关键词:连续事件理论 工地电梯坠地 安全隐患

中图分类号:TU85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 连续事件理论概述

连续事件理论基于海因里希提出的事故因果连续理论发展而来,是一系列事故致因理论中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事故预防工作中应用最多的理论。连续事件理论认为,事故是一系列事件发生的后果。这些一系列的事件,一件接一件地发生,最终导致了事故的发生。但是只要这一系列事件中只要有一件不发生,事故也就不会发生。在这一系列事件中的任何事件,都是事故原因的重要环节,也是事故预防工作的潜在目标。

连续事件理论既是一种事故致因理论,更是对事故发生方式的抽象。实际上,对连续事件的描述包括了所有可预防的事故原因。连续事件理论并不局限于确定在这一连续事件中热河导致事故发生的特殊联系,,但是它对于深入研究事故并且设计出适当的事故预防方法是很有用的。

二 应用连续事件理论分析武汉“9.13”工地电梯坠地事故

1. 武汉“9.13”工地电梯坠地事故概述

事故时间: 9月13日13时26分

事故地点:武汉青山区“东湖景园”还建楼C区7-1号楼建筑工地

事故过程:事发时正值工人上工时间,该栋建筑目前正在进行外墙粉刷工程。事故电梯搭载的是粉刷工人,在上升过程中,电梯突然失控,直冲到34层顶层(距地面100米)后,电梯钢绳突然断裂,厢体呈自由落体直接坠到地面,梯笼内的作业人员随笼坠落。

事故损失:19人不幸遇难,并造成武汉市在建工地全面停工排查隐患,直接经济损失1800万元。

处理结果:定性为重大安全责任事故。28名事故责任人员受到严重处理。

2.原因分析

造成伤亡的直接原因是升降机坠落。经调查已确定造成升降机坠落的直接原因是升降机导轨架第66至67标准节的4个连接螺栓只有左侧两个有效连接,右侧(受力侧)螺母脱落,无法受力。另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需要引起关注,既事故升降机当时存在超载现象。核载12人的升降机,发生事故时除载19人外,同时搭载245千克的物料。

继续挖掘更深层次的原因,即以上事件之前的事件。升降机有螺栓失效既可能是设备租赁安装单位安装时遗留下的隐患,也可能是安装合格但在后期使用过程中施工单位对升降机的养护,检修不到位造成的。事故升降机的超载,属于工人的违规操作。建设工程安全制度规定升降机运行时必须由符合资质的驾驶员操作,所以理论上此类违规操作会被升降机驾驶员制止,但事故发生时正处上工时间,严格来说工作即将开始但还不属于工作时间,升降机驾驶员没有处于岗位。另外工人在没有驾驶员的情况下擅自操作升降机也反正出安全意识淡薄,对安全制度重视程度差。

从管理层面继续深入分析以上内容。升降机有螺丝松动若是设备租赁安装单位安装时遗留下的隐患,那说明施工单位在设备安装验收过程中存在问题,相关人员存在渎职。而升降机螺丝松动现象是由于施工单位在升降机的使用过程中的养护检修不到位,那么说明施工单位相关人员并未严格遵守设备维护保养条例,执行不力,管理人员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武汉一家从事多年工程建设的公司负责人透露道“施工升降机相当于临时电梯,平时日常维护很少有人管”也从侧面印证了此种可能。至于在上工时间段升降机驾驶员是否应该上岗,管理人员未明确上工时间段升降机的使用问题,并任由升降机在无驾驶员的情况下自由启动,留下事故隐患,属于管理人员的失职。而施工人员在无驾驶员在场的情况下擅自使用升降机并毫不顾及升降机的荷载,如此淡薄的安全意识反映出施工企业对员工的安全培训不到位,安全制度落实不力。经过调查,该工地多个管理职位存在顶替现象,多名管理人员不具备相关从业资格(有证的不干活,干活的没有证)。

根据连续事件理论,一系列的事件,一件接一件地发生,最终导致了事故的发生。“9.13事件”的分析比较复杂,因为事故的发生是多个事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发生的原因也存在多种可能的原因。将以上分析用树图表达如下。

3.经验教训

武汉“9.13”工地电梯坠地事故再一次敲响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警钟。该事故暴露的主要还是管理问题。因此,切实加强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制定与落实;加强对施工机械的安全生产检查和隐患排查;杜绝相关人员证书资质不符和要求的现象;杜绝特种设备未有有资质的操作人员操作的现象应成为管理重点。建筑施工从业人员,尤其是安全管理人员应充分吸取事故的教训,避免在今后的工作中重蹈覆辙。

三 连续事件理论的简评与展望

虽然连续事件理论的发展还不完善,对事故过程的连续分析显得无能为力,并且还没有给出对于事故调查分析、预测和预防方面的普遍和有效的方法,但其在为企业安全生产做出贡献的同时也在不断完善自己。连续事件理论有助于从本质上阐明事故发生的机理,为事故的分析、预测和预防奠定了基础;有助于人们认识事故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增加了企业的安全生产理论知识,积累安全信息,丰富安全教育的内容,提高安全教育的水平,指导安全生产及预防事故的再现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2条)

电梯事故范文7

国家质检总局统计显示,目前中国电梯产量、电梯保有量、年增长量均为世界第一。截至2010年底,中国在用电梯总数达到162.8万台,并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高速增长。每年新增的电梯数在30万台以上,占全球每年新增电梯总量的一半以上。国内好几个城市在用电梯数量超过10万台,上海甚至超过纽约,成为全世界电梯最多的城市。

在这个不断膨胀的“世界第一”电梯市场中,安全应是第一要素。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公布的资料显示:2007年共发生电梯事故33起,占特种设备安全事故总数的13%,其中电梯死亡事故22起,造成26人死亡、10人重伤:2008年共发生电梯事故38起,占特种设备安全事故总数的12%。

不过,多位业内人士感慨,竞争越发激烈,价格反而成了很多采购者考虑的第一要素。

一位在电梯业工作几十年的专家表示,20世纪90年代中期,一台电梯一般六七十万元,有的七八十万元,但现在一台相同配置的电梯,也就十来万元。17年前,一台电梯安装费用要十万元左右,现在只要两万元。其中,有生产量增加、技术改造等因素,但越发激烈甚至趋于恶性的竞争环境也不容忽视。“如果坚持很高的标准,坚持原则,基本上拿不到订单。”

上述专家指出,电梯与汽车不同,其生产、发展、消费完全由房地产的发展带动。近年来房地产飞速发展,其中高层民宅电梯隐患尤为突出。因为房屋所有者和使用者都是业主,但采购电梯的人既不拥有也不使用电梯,维保的情况也类似。在这种情况下,价格超越安全性,成为决定是否使用某台电梯的第一要素。

“在现有的利益和责任格局下,再加上恶性竞争,城市建筑电梯存在安全隐患在所难免。”他说。

据媒体报道,中国电梯生产企业过多,在生产、销售环节采购方都以最低价进行产品招标,很容易形成恶性竞争的局面。很多电梯生产的小企业,采取超低价竞标的方式,导致大企业也跟着降价。而电梯生产企业降低成本的方式,就是使用更便宜的配件,或在零部件上做手脚。比如,“把钢板的厚度从2厘米减到1.5厘米”,采用成本更低的材质,生产“中国版的电梯”。

天津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教授万健如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的电梯发展太快,“今年上半年甚至超过了39%。现在,生产厂家有400多家,约占世界生产厂家的一半。”他说,发展太快,各个环节跟不上去。最薄弱的是维保,安装上也有一定的差距,人员素质同样堪忧。

北京市电梯商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彭金声表示,北京市目前在用电梯约12.6万台,其中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约1.4万台。电梯业正进入一个迅猛发展期,北京市电梯自2007年以来,几乎以每年1万台的速度在增加。

在这样的速度下,缺钱和缺人的情况更为突出。北京福得伟业电梯维护有限公司总工蔡蓬表示,以前安装费是电梯销售价格的15%。现在按层计算,有时最低每层报价低于1000元,也就是说,安一台10层10站的电梯,可能都不到一万元。行业效益低,也很难吸引高素质人才。近几年外地务工人员大量涌入,有些没有上岗证的,由企业出钱,每个人300-500元去考证。“说是学习一个月,一般都达不到课时,甚至才上课三五天就去考试。”

北京市电梯商会会长缪步升对媒体表示,质量监督部门对生产企业、维保企业存在“发证太多”的问题。门槛过低,才导致企业大打价格战,进行恶性竞争。

自动扶梯标准落后国际么

7月10日,深圳地铁4号线清湖站的上行扶梯突然发生意外,多夤乘客受伤;7月7日,上海一部载有10多名乘客的电梯突然从4楼“直坠”底楼,同日,南京地铁2号线汉中门站,一男三女被困;7月5日,北京地铁4号线动物园站发生电梯事故,致1死30伤。

一连串的电梯事故让人忧心,国内电梯标准是否过低?

中国电梯协会副秘书长张乐祥指出,通常意义上理解的电梯标准,分垂直梯和自动扶梯。其中垂直梯标准参照《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7588-2003)》,这是根据欧洲1998年修订的标准EN81的第一部分修订的,与其等效。也就是说,目前在垂直梯方面,中国和欧洲的标准是一个版本。

自动扶梯的标准则是参照《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l6899―1997>>,该国标等效于欧洲1995年修订的标准ENl 15。研究资料显示,欧洲这一标准自1995年以来进行了多次变更。

“说中国标准落后国际10年,这是不确切的。”张乐祥说。

据全国电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陈凤旺介绍,欧洲标准化管理委员会(CEN)于2008年5月ENll5―1:2008《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该标准于2009年12月实施,也就是说,2009年12月新欧洲标准才取代老的欧洲标准。

陈凤旺称,2008版欧洲标准后,电梯标委会于2009年7月向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申请修订建议,国家标准委于2009年11月下达了修订计划。电梯标委会立即组建该标准编制组并积极组织开展修订工作,于201 1年7月初完成报批稿等报批文件,于7月15日上报国家标准委申请报批。新国家标准将于近期实施。

照搬国外标准未必适合中国国情

“新国标修改采用2008版欧洲标准,主要技术条款也与之相同。”陈凤旺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说。然而,多名电梯业人士认为,中国的情况和欧洲差别很大,尤其是公共交通场所,人流量大得多,电梯满载时间长,一味照搬国外做法未必妥当。

7月5日,距北京地铁扶梯事故发生8小时后,京港地铁新闻发言人杨苓告诉媒体,事故电梯是重型梯,而非一般商场使用的轻型梯。随后,《中国青年报》记者查询得知,该电梯为奥的斯513MPE型电梯,属于其产品的“公共交通型”序列。

重型梯、重载梯和公共交通型电梯是不是一个意思?

对此,陈凤旺解释称,GBI6899―1997等与自动扶梯相关的国家标准,对“公共交通型自动扶梯”给出了定义,而“重型扶梯”只是部分人员的一种通俗说法。公共交通型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要满足的条件是:属于一个公共交通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出口和入口处)或每周运行时间约140小时,且在任何3小时的间隔内,持续重载时间不少于0.5小时,其载荷应达100%的制动载荷。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工程师饶美婉曾撰文探讨,在国家标准GB50157-2003《地铁设计规范》中,以黑体字的形式规定,地铁车站应采用公共交通型重载自动扶梯。因此,“有必要搞清重载的概念”。

在她看来,梯级宽度、水平梯级数量、大转弯半径等参数,也比一般地区要求要高。

电梯事故范文8

关键词:地铁;电扶梯;客伤;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U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地铁电扶梯客伤指的是在地铁运营或在站厅(台)、地铁出入口、通道等造成乘客(包括非在岗作业地铁员工)伤亡的事故。此类事件既影响到地铁的形象和正常运营,也极大地伤害了乘客的感情,甚至还伴随着一定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此,做好地铁电扶梯客伤事故的分析,并有针对性的进行防治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电扶梯客伤现状

某地铁多条线路从2010年开始陆续通车,随着急剧攀升的客流量,地铁电扶梯客伤事故有了“数量多、影响广、协调难、金额大”的特点,2010年此地铁客伤资料见表1。

表12010年某地铁客伤种类

从上表可得,2010年此地铁的客伤事故伴随着多样化的特点。其中,最为典型的是扶梯摔伤,占总事故量的53.30%,且大多为老人和小孩。除了设备自身的原因之外,此种类型的伤害大多发生在客流高峰期,客流量大造成乘客拥挤,为此亟需做好人员、设备、车站的管理工作。

二、电扶梯客伤原因

1、扶梯设备

电扶梯作为一种较为特别的产品,其自身的构造、产品的质量、应急响应、维护保养等都有可能造成客伤事故的发生。如2010年12月14日发生在深圳地铁一号线国贸站的一起客伤事故,站台通往站厅上行扶梯无故逆行,造成了23个乘客的受伤,后查明主要是因为此电扶梯主机的固定螺栓松脱,其中一个被切断,导致了主机支座出现了移位,驱动链条脱离链轮,加之乘客自身重力,上行扶梯出现下滑。

国家规定自动扶梯扶手带与护壁板间距≦50mm,扶手带距梯级表面垂直距≧900mm,且≦1100mm。此地铁五号线从2009年12月开通,一直到2010年第一季度的结束,共出现26起扶梯摔伤事件,而其他也安装了扶梯的地铁线路站点则较少。在对五号线电扶梯设备重新量度后,发现其扶梯扶手带与护壁板距为50 mm,比其他线路站点扶梯的30mm增加20mm(见图1),这就容易让不熟悉的乘客将不锈钢部位误认为扶手带。同时,此扶梯高为1 000 mm,比其他线路扶梯920mm高出80mm, 造成部分乘客不适应,增大客伤风险。

2、乘客自身

电扶梯客伤,还有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乘客自身因素,主要有:(1)乘客安全观念不强,无任何预防性措施;(2)部分携带大件行李乘客不是走液压梯而是乘扶梯;(3)大多数乘客没有抓扶手带的习惯,部分老年人或者小孩在没有成年人陪伴的情况下在电扶梯上打闹;(4)个别乘客自身不稳,摔倒后拉扯其他乘客造成群伤;(5)大件行李容易失去平衡摔倒,也容易绊倒其他乘客。

图1 不同地铁线路扶梯规格参数比对

以此地铁五号线某中心站为例,在2011的1-2月份中,此中心站所辖四小站共有客伤9起,其中,61岁以上老人发生事故数量8起,占总量的88.89%。而在个别站,女性数量则超过该站全部扶梯客伤的一半(见表2)。

表2某中心站扶梯客伤旅客年龄、性别统计 件

之所以多发为老人和女性,这是因为61岁以上老人身体较差,行动不如年轻人敏捷;

而女性的身体协调不如男性,且其安全意识不如男性强;

3、季节因素

按规律,将3-5月定为春季、6-8月定为夏季、9-11月定为秋季、12月至次年2月定为冬季。分析2007-2009年此地铁电扶梯客伤数据,发现其有一定季节规律性(见表3)。

表3某地铁扶梯客伤季节规律性

从上表我们看到,电扶梯客伤易发在冬季,其次夏季,春、秋则较少。究其原因,冬季天冷,乘客穿着较厚,行动不便。此外,冬季包含春节,出行乘客多。而此地区位于东南沿海,夏季炎热多雨,雷暴、台风等极端天气频发,地面湿滑,增大电扶梯客伤几率。

4、客流量因素

分析2009-2010年第一季度客伤资料,我们发现客流量大的站点,尤其是换乘站,电扶梯客伤事故越易发(见表4)。

表42009-2010年第一季度换乘站扶梯客伤件数

以某火车站(地铁站台)为例,既是地铁二、五号线换乘站,又是广州站(铁路车站)、省、地方汽车客运站客流集散点,客流大,进出拥挤,时常发生推攘,安全隐患大。

5、车站卫生

车站人流量密集,外在的公共卫生因素有乘客在扶梯附近或梯级中乱丢垃圾,造成其他乘客摔倒或扶梯的突然停止;内在因素有车站保洁员清洗中导致地面过于湿滑等。其他的还包括车站地面不洁净造成的滑倒,扶梯附近乘客倒漏油渍、牛奶等。

6、内部管理

除以上几种原因外,内部管理也是个重要因素:1、扶梯日常维护保养不完善,增加了扶梯故障率,造成运行中客伤的发生;2、车站缺乏对扶梯的日常监管,预防不够,都是出现客伤后才关注,忽略事前对其状态确认;3、不够重视,内部措施不到位,没有从根本上进行预防、根治;4、流程不规范,对老年人和携大件行李乘客引导不够,进闸机巡视中提前拦截和提醒不到位等;5、监督考核不健全,安全责任未落到实处。

三、电扶梯客伤事故的防治

1、规范扶梯采购准入标准和日常管理

3.1.1明确用户需求,规范扶梯采购标准

扶梯作为一种特殊的设备,在进行采购时,在遵循国家统一行业标准的基础上,应针对现有扶梯不足提出降低客伤发生的标准及条件。如扶梯扶手带与护壁板间距应符标准,扶梯上下两端应安内置扩音器来提醒乘客注意安全等。

3.1.2加强设备监控

如果设备质量有问题,则需对设备进行全面的调查,并及时通知扶梯供应商进行维护,消除安全隐患。此外,车站及设备管理方需定时监控扶梯设备的运行,按规定检查,如有异常则立即停止使用,并通知有关人员作修复。

3.1.3在扶梯处安装监控,方便为日后整改提供必要的资料支持。

3.1.4完善扶梯维护保养制度

扶梯载客量大、运行时间长、维修影响大,为此,必须对扶梯进行长期有效维护保养。管理方需整合各方资源,规范和完善地铁运营范围内扶梯维护保养制度。同时,可对一些过于长、大的扶梯或者是客流量过大的车站等制定更有针对性的维护保养措施,做到全面兼顾。

2、转变用户群体观念行为

一方面要增强对乘坐扶梯安全知识的宣传,提高乘客安全意识。可以采取派发宣传册、站内张贴警示标语、宣传画等方式,也可利用电视、报纸及公益广告开展安全生产月、站长接待日、扶梯安全宣传日等。另一方,加强对国内外其他地区城市地铁扶梯安全意识方法的借鉴,将其有效运用。

3、规范运营单位日常管理

3.3.1加强运营方内部人员管理

在加大当班人员对车站监管的同时,增加对一线员工面对客伤进行处理的培训,毕竟车站员工是第一个面对扶梯客伤事故的工作人员,其对客伤事故处理将对后期处理起决定作用。所以,增大车站一线员工解决客伤培训,提高化解冲突和业务技能水平。

3.3.2做好现有规章评估,规范现场作业流程

对于现在地铁站台(厅)可能造成扶梯客伤的各事项,进行全面的流程评估,找出改进方法,规范流程操作。完善车站巡视,规范车站扶梯安全广播。对于容易造成大客流扶梯客伤的,则需加强在高峰及客流量大的时段引导工作。

3.3.3完善进闸监督管理,严禁乘客携带超大行李

对于携带大件行李造成客伤事件,地铁站(厅)巡视、票亭岗等加强入闸时监管,严禁携带超高、超长及其他违禁品进站乘车。

3.3.4建立考核制度,抓好现场质量管理

现场流程执行质量、设备功能状态等,关系扶梯安全,用量化指标建立相关考核制度,对没有完成的指标作严格考核,实现互相监督和约束。

结论

地铁扶梯客伤控制与防治将会直接地铁运营安全。地铁运营方以预防为主,结合实际,深入分析可能造成扶梯客伤的各原因,从源头制定切实有效措施,抓好相关规定及措施落实反馈,预防和控制扶梯客伤。

参考文献:

电梯事故范文9

关键词:电梯检验;事故伤害;预防措施

在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下,建筑行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各类高层与超高层建筑也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之中,电梯在生活与生产过程中的使用也越来越多,加强电梯检验工作对于保证人们生活与生产的安全有着重大的意义。电梯检验是一项高危、高空作业,其事故隐患伴随在整个检验过程之中,由于检验工作的特殊性,检测人员的安全也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威胁,检验人员不仅需要按照整个操作规程进行检验,也要了解检验过程中潜在存在的各种危险源,为此,必须对检验过程中的各类危险因素进行及时的预防,这样才能够保证电梯检验工作的正常进行。

一、电梯检验过程中存在的潜在事故伤害

为了保证检验工作的安全性,检验人员必须对检验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的掌握与了解,这样才能够从源头上杜绝安全事故的发展,根据现阶段下电梯检验规程的检验项目与检验内容来看,电梯检验过程中存在的潜在事故伤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机械伤害

电梯是一种典型的机械设备,在其检验过程中,如果操作失误,那么电梯运转部件极有可能对检验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一定的危险,电梯的运转部件包括限速器、曳引轮、选层器、盘车轮等等,如果检验人员在检验时不小心碰触到这些部件,可能对其人身安全造成危害。如在进行盘车操作时,如果操作失误,就会导致盘车运转速度加快、轿厢发生位移,这就可能会伤及到检验人员的手部;在进行安全钳检验时,若限速器产生运行故障就会出现反弹的情况,电梯空间狭小,检验人员往往无处躲藏,就会受到伤害;在进行井道顶部的检修时,由于空间狭窄,需要将头手伸出护栏之外,这就很容易导致这些部位与井道、传感器等发生碰撞,导致检修人员受到伤害;在进行坑底作业时,如果站立的位置不对,那么就可能会受到底层轿厢的伤害,检修完成后,检验人员需要从坑底出来,需要用手抓住厅门的边缘,锋利的厅门边缘也会导致检修人员的手受到伤害。

2.坠落伤害

电梯坠落也是一种常见伤害,电梯井道形状有着一定的特殊性,检修人员在进行作业时需要进行高空作业,因此而出现人、物坠落的情况较多,这就会导致坠落事故的发生,在实际的检修过程中,坠落伤害主要包括几种:在使用爬梯进入机房之后,可能会出现不小心坠落的情况;在机房作业平台中进行检验时,也可能会由于站在平台边缘而出现坠落的情况;在进行上轿顶作业的过程中,需要先打开层门,若检修人员的开门姿势不对也可能会出现坠落井道的情况;在进行轿顶检验时,若上方有检测人员同时工作,各类零件与检测工具如果落入下方,就会对检验人员造成损伤;在轿顶进行作业时,若检验人员被设备绊倒,可能就会坠落至井道中,这就会对检验人员的身体与头部产生伤害;此外,电梯在进行检验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抖动,在轿顶进行作业时,检验人员也可能会因此出现坠落的情况。

3.电气伤害

由于电气伤害导致的人员伤亡问题远多于其他事故,电气伤害一般包括雷电、漏电、静电、电弧烧伤等等,造成电气伤害的原因很多,具体的伤害程度会由于电能湿度、大小以及接触面积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常见的结果是电击伤与电烧伤,电气伤害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电气工具不符合固定标准,常会出现漏电情况,这种情况对于人体的损伤较小;检修人员未根据规范进行带电作业,在接触到电气设备时可能会出现电击的情况;在轿顶作业时,照明灯具在通电时间较长的情况下会出现温度升高的情况,一旦碰触到这类灯具,就会出现烫伤的情况;机房电线老化破损,如果检验人员接触到的电线,就会遭到电击;如果电气设备受到水侵,那么绝缘部件就可能失效继而出现漏电的情况,这就会造成一些安全隐患。

二、电梯检验过程中事故伤害的预防方式

1.提升检验人员的心理素质

电梯检验工作不仅对检验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要求较高,对其心理素质的要求也较高,不同心理素质的检验人员在面对同样的检验任务时会出现不同的反应,心理素质良好的检验人员在接到突况或者紧急任务时,能够及时、快速的做出反应,并考虑到检验工作的多种影响因素,能够安全高效的完成检验工作。而心理素质较差的检验人员在遇到紧急状况往往会慌乱,难以从全局角度出发寻找出问题的解决方式,这就给检验工作造成了一种阻滞。为此,要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加强对检验人员的培训工作,提升其心理素质。

2.提升检验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

检验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直接反应着其安全意识与工作能力的强弱,为此,在日常工作中,必须要加强对检验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努力的提升其专业技能水平,保证检验人员能够熟练进行检验的各项操作,对检验的程度、方法与注意事项进行全面的了解,在工作的过程中也要严格的根据规章制度以及检测步骤进行作业,防止安全事故的出现。

3.提升检验人员的思想素养

检验人员的思想素养水平直接影响着其对电梯检验工作的重视程度,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在检验过程中,时常有一些检验人员抱有侥幸心理,为了省事,没有严格的按照规章制度进行作业,特别是在有紧急任务的情况下,由于受到时间与现场条件等因素的限制,一些检验人员就未按照检验的步骤进行检验,这种做法不仅难以达到检测的根本目的,也不利于隐患的消除,情况严重时,还会导致检验人员的人身安全遭受到威胁。为此,必须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提升检验人员的思想素养,保证检验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

4.科学的对待电梯检验环境

如果电梯检验环境较为恶劣,就很容易导致检验人员出现跌倒、坠落、撞击和触电的情况,为了防止事故伤害的发生,检验人员必须要科学的对待检验环境,若被检测电梯难以达到标准规定的要求,检验人员可以拒绝进入,直到其环境达到标准后再进行检验。就目前来看,《电梯安装验收规范》与《电梯监督检验规程》中也规定了电梯检验的条件与安装验收条件,为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应该严格的按照以上规程把好电梯检验环境的质量关。

三、结语

电梯检验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其检验过程中的事故伤害主要包括机械伤害、坠落伤害与电气伤害,为了避免这类伤害的产生,应该加强对检验人员的培训,提升其专业技能水平,增强检验人员的安全意识与责任意识,让每一位检验人员都能够树立好安全保护的意识,在工作过程中按照规定要求佩戴好防护用品,除此之外,还要制定完善的安全规章制度与电梯检验细则,将机械伤害、坠落伤害与电气伤害对检验人员造成的伤害降低至最小化。

参考文献:

[1]牟永卫.浅谈电梯检验过程中的事故伤害及其预防措施[期刊论文].浙江建筑.2009.08(25)

[2]赵树清,王建超.论电梯检验工作中应注意的几个常见问题[期刊论文].农家之友(理论版). 2009(08)

电梯事故范文10

【关键字】设备损坏事故;人身伤害事故和复合性事故;预防措施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地进步,城市的商用及住宅建筑不断增加高度,电梯已经成为的普遍常用的垂直交通工具,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组成部分。电梯虽然为我们节约了很多时间和体力,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增加了一定的风险。近年来,在电梯使用的时候,人的不安全操作、电梯的不安全运行状态通常会发生事故。我们一直对电梯的安全性问题进行探讨,使它的安全问题保障措施逐渐完善。使电梯成为安全性很高,舒适感倍增,可靠性更高, 为我们提供更安全地日常生活服务。

电梯事故的种类主要有设备损坏事故、人身伤害事故和复合性事故。

以上事故的表现形式:机械磨损、绝缘损坏、锈蚀、火灾、湿水、坠落、剪切、挤压、撞击、触电、烧伤等等。

一、设备的不安全状态的特点和预防措施

(1)机械磨损:机械磨损的故障率相对来说,所占比例较少,可是,万一发生故障,就会造成相当长的修复时间,严重的还会造成设备以及人身事故。

a、曳引钢丝绳将曳引轮绳槽磨坏或者钢丝绳断丝。

b、电梯转动部分不良,造成发热烧伤、抱轴或烧死。

c、门系统的安全装置接触不到位,层门的门锁机械锁紧装置的锁紧接触不良,检验锁紧的电气装置失灵或者人为因素造成的短接,电梯在开门状态下仍然运行。

d、限速器-安全钳发生故障时,在电梯失速或超速时,不能动作,使电梯不能停止运行。

e、不能及时检查发现滚动、转动、滑动部位中有关部件,例如制动器闸瓦、门滑块等磨损,造成停梯或事故的发生。

(2)电气磨损:电气故障率相对来说,所占比例较大,其主要原因,又以电气配套元件方面所发生的问题最多。

a、电气线路或设备的绝缘损坏或短路,烧坏电路控制板,电动机超负荷运转其绕组被烧毁。

b、电梯的每一次运行都要经过开门动作两次,关门动作两次,使门锁工作频繁,老化速度较快,造成保护装置动作失效,这种现象的出现,与门锁本身的质量,电梯维护保养人员对相关标准理解不正确有直接关系。

c、接触器不能正常吸合断开,接触不良,造成电梯运行不正常。

d、电梯电气安全回路被人为短接,失去保护作用。

e、电梯运行中,由于外界干扰信号的入侵,控制程序混乱,不按预定的程序指令工作,造成电梯无法正常运行.

根据以上分析,总结如下:机械故障及电气故障可采取一些措施加以预防。

首先,要求电梯安装工人及维修保养人员必须取得相应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持证上岗。作业时严格按照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不违章操作。

其次,电梯维护保养单位应按时,定期对电梯进行全面的检查,维修保养,特别应对制动器部位进行检查,定期对转动、滑动、滚动的部位进行清洁、及调整。选择合格的元器件,经常对元器件的状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更换和修复,是减少电气故障的主要方法之一。

最后,保证电梯的无故障运行。电梯制造厂家要严格检查,保证电梯的出厂条件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提高出厂合格率。加强电梯的定期检验,做好维修保养工作,消除隐患,使之符合安全要求。

二、人的不安全状态的特点和预防措施

(1)电梯使用者的不规范行为

a、乘客由于候梯时间过长,不停按动呼梯按钮,甚至按动消防按钮,使劲敲打层门等行为都会使电梯发生故障。乘客向电梯地坎内丢扔烟头、纸屑以及装修时运输沙子、水泥留下的残渣等异物,也会导致层、轿门的不按控制程序开启关闭,使井道内的安全保护装置动作,电梯停止运行。

b、乘客在电梯轿厢内跳动、打闹、使劲敲击按钮、依靠轿门、强行扒门都会导致电梯运行故障,电梯安全保护装置动作,以致乘客被困在轿厢内,被困后的不安的情绪,采取过激的行为,没有专业的救援人员帮助,独自逃生更加危险。

(2)坠落:因层门未关闭或从外面能将层门打开,轿厢又不在此层,造成受害人失足从层门出坠入井道。

(3)挤压、剪切:常见的挤压事故有:

a、受害人被挤压在轿厢围板与井道壁之间。

b、受害人被挤压在底坑或缓冲器上。

c、受害人的肢体部分被挤压在转动的轮槽中等。

(4)冲顶或蹲底、溜梯事故:电梯行驶过程中,突然发生失重、超重和冲击也会给乘客造成伤害。

(5)电梯的使用单位管理制度不完善

电梯使用单位应该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管理使用单位电梯安全管理制度,电梯使用单位应有取得使用证的管理人员,专业管理人员应该明确以下几项:

a、电梯乘客须知;

b、三角钥匙管理制度;

c、电梯操作人员守则;

d、应急救援措施;

e、电梯定期检测和大修制度

总结以上所述,电梯事故是可以避免的,因为电梯的设计、制造、安装、维修、管理等,都是人为的。操纵者将电梯电气的控制回路短接起来,使电梯不能正常运行,不能正常运行的电梯,又引发人身伤害或设备损坏事故。电梯事故的发生看上去是偶然的,但是,人为因素有很大关系。电梯事故的发生有其规律性,掌握了规律,电梯的各种事故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

电梯事故范文11

【关键词】电梯智能化;远程监控

0.引言

电梯是高层建筑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垂直交通工具,随着高层建筑的日益增多,电梯在给城市居民生活带来极大方便的同时, 其运行性能也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 因此电梯运行状态的集中监控、 日常维护以及区域突发事故的快速响应已成为当前城市现代化管理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1.现状

随着中国电梯市场的快速增长,电梯的广泛应用也随之带来了很多安全隐患。导致电梯安全产生问题的因素有很多种,比如:电梯失修和保养,导致电梯一些部件失效或故障,引起突发事故:电梯在垂直工作中临时性的断电和其它不可预知的原因造成电梯门无法打开,给乘坐电梯的乘客带来了伤害或发生严重的事故;大多乘坐电梯的乘客对电梯安全乘坐常识了解欠缺。

此外, 当前我国绝大部分城市的电梯运行管理仍采用值班巡视、 不定期检修等被动的方法来监控电梯的状态. 对电梯运行中出现的问题, 实时处理的应对措施较少. 传统的电梯管理模式也就无法从根本上对电梯进行实时监控、 全程追踪及质量评估。

综上所述,加强对电梯的安全管理是必不可少的,目前电梯的安全问题已成为电梯厂商越来越重视,我国电梯相关的监管部门也逐渐的加强对电梯的管理和规范。但是缺乏一种新的具有通用性的、有全面功能的电梯监控管理系统,使得电梯安全监控更为有效和方便。本课题提出几点电梯监控管理方面的建议,以解决此方面的不足。

2.技术方面

建立完整的智能化电梯安全远程监控系统,集地管理信息、计算机控制和远程通讯技术于一体,通过设定的电梯数据器和信息网络系统,将分布在各处的电梯运行状况和故障信息及时传递到监控中心的监视终端,从而实现对各处电梯进行远程监视和控制。

2.1数据采集

在每部电梯安装一个高度智能化的监测器, 即基于SCAN 系统的数据采集模块, 通过GPRS通讯, 将这些监测器与物业管理部门、 电梯维保部门和监控中心计算机连接起来, 构成电梯远程监测和报警网络, 将采集到的电梯运行数据实时传给监控中心, 并存储在中心数据库中,监测器实时采集电梯的运行数据, 内容有: 每台电梯的安全回路和门锁回路的工作状态, 电梯停靠站状态, 上下行和开关门状态以及故障信息、 电梯运行出现故障时可进行自动报警。

2.2日常管理

在监控中心利用GIS管理模块建立一个集电梯日常管理、 监控管理于一体的核心子系统. 该子系统以城市的地形图为背景, 叠加电梯的位置分布专题图, 实现电梯的可视化管理。其基本功能包括基础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的维护、查询统计及专题图的制作。在电梯空间分布专题图的形式来了解电梯的分布、 电梯的使用者信息、 电梯种类、载重量、 运行速度、 事故发生情况、 维护抢修等基本信息, 并能以专题图的形式表示出来, 给管理者提供一套电梯的运行质量、 维保单位的服务水平、 故障出现频率等检验考核手段. 同时该模块还为用户提供了电梯空间与属性信息间的双向互查询功能,查询结果还可进行分类汇总统计, 以便给管理者和决策者提供有效的信息。电子地图的管理也是该模块的重要内容, 它包括基础地形图、 电梯分布图、 电梯专题图的编辑和维护等. 系统提供了各种编辑功能和数据接口, 以保持数据的实时性, 如空间上新增电梯的注册、现有电梯信息的修改、现有电梯的注销、批量测绘数据的编辑、 处理和入库等。

2.3电梯监测处警

2.3.1视频监控功能

为有效地保证电梯安全运行,对电梯运行进行即时监控,在电梯系统内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已是必须的措施。除了在电梯周边安装监控摄像机外,同时要在电梯轿厢内安装监控摄像机(云台式或针孔微型式)。视频监控设备的功能是要求监控摄像机即时把所获得的监控图像,传送中央监控管理中心,供监控人员即时监管。监控图像同时存入在大容量的数字 DVR 内,以备安全检查和事故分析调用。

2.3.2安全信息传播功能、信息采集及处理功能

传统的信息传输,只是语音传送,即通过电梯轿厢内的呼救电话,向电梯管理部门报警求救。随着科技快速进步,除了语音信息传送外,视频信息传送和文字信息传送,则是保证电梯运行安全的必要的功能要求。为了确保电梯安全,采集所有与电梯安全的信息非常必要。这些安全信息对提高电梯安全性能非常重要。需要采集的信息有电梯运载重量、轿厢内温度、轿厢内湿度、运行信息、维修保养信息等等。这些信息将通过安装在电梯系统内的各种监测器采集,采集到的信息将送到中央监控管理中心/分控中心进行分析处理,然后根据信息内容和类别发送给有关部门/人员,采取相应的措施,消除电梯事故隐患。

2.3.3信息显示功能

鉴于目前许多电梯安全事故与使用电梯的部门和电梯乘员缺乏电梯安全知识,特别是在电梯出现事故如何报警求救,如何自我保护完全没有常识,从而使得许多可以避免的伤亡没有避免掉。在电梯轿厢内或在电梯周边安装信息显示器,把有关电梯安全信息播放出来,电梯管理部门/电梯乘员可以随时了解电梯运行状况和安全状况,也可以及时学习有关安全乘坐电梯和紧急情况自我救助常识,保证电梯安全运行提供有效的帮助。

2.3.4紧急调度功能

在电梯中央管理系统收到报警信息后,将立即从调度数据库内查询,发出安全报警的电梯类型、型号、故障类型,提出相应电梯故障排除方案或电梯事故紧急救助方案,然后,通过中央监控指挥中心,通知各有关部门实施救急方案。紧急调度功能是现代电梯安全监控和管理不可以缺少的一环。

2.4 GPS 监控调度

GPS 监控调度模块主要为电梯维修和故障处理而设计的高级模块. 该模块利用 GPS 定位技术实现车辆的实时定位, 通过无线网络将定位信息传送给监控中心, 并在地图上直接显示电梯运行状态和定位。当电梯出现故障或需要维修时, 监控中心的地图将自动标注电梯所处的位置,监控中心根据电梯基本信息和故障信息,维修部门下达任务指令,并调度相应的维修车辆前往维修。系统将根据电梯与车辆的具置规划出合理的车辆行使路线,以保证维修人员第一时间赶到事故地点。该模块有效地解决了电梯维修和故障处理的实效性,最大程度地保障了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3.结论

根据上述设计方法对电梯管理系统进行技术实现,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可以实现电梯运行状况的远程监测、 故障报警、 分析处理和事故管理等全方位服务,保障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潜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蔡龙,张广明.城市电梯监测报警管理系统[J].中国电梯,2000,79(7):2527.

电梯事故范文12

关键词:电梯;常见故障;排除

中图分类号:TU229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在21世纪,各国的城市化程度越来越深,城市里面开始出现了超高层的建筑,人们也开始入住。高层建筑楼房必不可少的一个设备就是电梯,电梯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息息相关了。高层建筑里面的电梯是可以垂直上下来进行运载的设备,它的结构机理都非常的复杂,而且电梯的安全将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安全问题。有的物业公司因为成本的问题,在选择电梯,对电梯的日常维修和保养方面投入很少,进而引发了许许多多的电梯事故问题。所以说,对物业方面严加查管,对电梯进行长期的维护,还要进行日常的检查,维修,保养等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应该受到广泛的关注。

1、电梯的常见故障及原因

1.1、电梯常见故障

电梯的常见故障有两种:一种是电梯失去控制急速下坠;另一种是电梯突然停止运行。不管这两种故障中的哪一种,它的原因都离不开机械系统故障和电气系统故障。

1.2、电梯故障原因

1.2.1、机械系统原因。电梯的机械系统出现故障的原因是:电梯零部件没有得到很好的或者是系统出现了故障,这会使电梯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零部件发热的现象,也会使电梯的零部件在运行过程中摩擦力增加从而导致电梯零部件坏损,进而阻碍电梯的正常运行,出现电梯故障。

1.2.2、电气系统原因。电梯的电气系统出现故障的原因是:电梯在建造时购买选用的电器元件质量没有达标,这种质量不达标的电器元件在电梯运行过程中很容易发生电路短路现象和元件老化破损。这将导致电梯控制电路触电被烧毁发生断路故障,或者出现信号采集错误发生断路故障等。

2、电气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

2.1、电梯电气控制系统

2.1.1、短路故障检查方法

短路造成的故障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电路中局部电路短路,短路造成的电弧使得触点的两端打火,开关的触点被粘连在一起,不能自由的动作,这种短路不会产生比较大的电流,这在实际中的表现多为电路上出现某一继电器不能释放或者是电梯处于失控状态。另一种是电源间短路,短路后产生极大的短路电流,瞬间就能将保护装置烧毁(如熔断器等安全保护装置);这类故障的现象比较明显,对电路进行简单的排查便可以发现问题的所在。而对于外观不能看出的短路现象,只能借助工具来检查线路,对电气线路故障的检查的前提是必须保证安全,所以应该在检查前切断电源,然后用万用表对不能正常工作的线路进检查,通常采用依次排除的检查方法,若出现万用表的数值为零的情况时,则说明此线路存在短路问题。

2.1.2、断路故障检查方法

断路故障的原因有多种,但最主要的有线路中接线端子的接头松动、控制电路的电线被碰断,或是触点的端部形成了金属氧化层,从而形成一定的电阻。开关和触点接触不良,或是电器元件被损坏等都会造成线路的断路,这种故障可用万用表检查。采用万用表检查断路故障时,可分别用电阻挡和电压挡进行测量检查。在使用电阻挡检查时,需断开电路电源,根据电路原理图逐段测量电路的电阻,根据各段电阻值的大小来分析故障点。在使用电压挡进行检查时,需给电路接通电源,然后根据电路原理图逐段测量电路的电压,并根据电压值的大小分析确定故障点。

2.2、机械系统故障的排除方法

电梯的机械系统故障的排除方法比较简单直观,出现机械故障后,使用观察法进行查看检测,确认故障点,然后根据实际的故障情况进行维修。比如对老化破损的零部件进行更换、修复。平时要做到定期检查保养,对刚维修的电梯多进行调试,对一些容易磨损的部件定期清洗、检修,尽量减少电梯的机械故障。

3、防范电梯使用中安全事故的具体措施

3.1、建立完善的电梯管理制度与监督管理制度

3.1.1、建立一套完善的电梯维护管理制度不同类型的电梯具有不同的特性,所以要保证电梯使用安全必须充分考虑电梯的使用状态、运行强度、客户需求、电梯零部件耗损情况等制定出针对性的电梯维护管理制度,对电梯各部件进行分类管理,以规范化电梯修护人员的工作内容,提高维护工作效率。具体的维护管理措施包括制定电梯维护保养具体内容、明确电梯维护保养的周期、规范化维护保养工作流程并制定相关部件的检验标准、根据电梯的使用情况和零部件的磨损情况划分维护和更换方案等,以减少电梯使用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3.1.2、建立健全电梯监督管理制度为了确保电梯维护管理制度的顺利实施与落实,建立健全电梯监督管理制度十分必要。首先,每部电梯需配备专门的维护管理人员进行日常性检查,以便能及时发现电梯在日常使用中的问题和隐患,并及时通报维修人员进行处理。由专人监督电梯的日常清洁保养情况,以保证给电梯使用者提供舒适的环境。其次,对于电梯运行的关键电气设备和安全设备进行重点检查,根据电梯的使用情况和需求进行大、中型全面检查和监管,主要内容包括电梯各部位的拆洗、调整、加油,以及涡轮减速机油箱更换新油、清洗情况等;还要定期检测曳引机钢丝绳的张力均匀度;对机房电器设备、电路板等清洁工作。根据检查结果定期对电梯的维保工作进行评定监督,制定相应的奖惩机制,以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确实保证电梯的稳定运行。只有保证电梯的稳定运行,才能延长电梯的使用寿命。

3.2、对电梯维修人员进行专业培养

维修人员在事情中应该严格按相干划定对电梯举行每每性的维护保养和检修事情。电梯的宁静可靠运行,不但取决于电梯的制造和安置质量,当电梯产生妨碍时能敏捷、精确地果断妨碍缘故原由,一个合格的电梯维修保养人员要能接纳恰当的要领举行敏捷、精确的检修,维护人员不能素质低及责任心差。使其能及时投入正常事情。还大概会把小毛病修成大妨碍,还要必须加强维护人员生理素质的作育,极有大概造成配置及人身宁静的庞大变乱,电梯的维护事情。议决专业理论和业务技能的教诲培训,具备应有的业务水平,并议决相干技能测验,持证上岗。具有肯定程度的伤害性。紧张的便是要具备专业的事情态度以及高度的责任心,提拔维护人员的生理素质。电梯长期带病运行,有利于电梯妨碍的精确果断,还取决于电梯维修保养人员的素质与本领。就很难对电梯举行精确的维修调试和保养事情,有利于电梯利用性能的维护,电梯维护事情要求维护人员必须颠末专门的机构培训,可以有效延伸电梯运行寿命。

3.3、对电梯的安全知识进行宣传

电梯宁静知识的普遍也是淘汰电梯宁静变乱中的紧张因素。首先;相干部门、构造应加强宣传;可以议决宣传执法法例、电梯相干知识以及正反面典范案例;确切落实宁静责任主体,包管维保质量。一方面,对电梯游客也要普遍宣传精确的乘梯知识:如小孩乘梯需有大人陪伴。乘扶梯时双脚要站立在黄色宁静边框内等,严格根据规程尺度开展事情、落实宁静办理步伐,除了羁系、利用、维护之外,要做好电梯办理人员的知识培训及游客乘梯知识宣传等事情,让利用、办理和维修的相干单位加强对电梯宁静事情的珍视,对电梯办理员举行知识培训:电梯开梯与停梯要领、电梯困人救济要领、电梯妨碍及紧急变乱报修及停梯处理惩罚要领等。另一方面,剔除荣幸生理,乘梯时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的伤害物品。乘扶梯时要手握扶手带,提高安全意识。

4、结语

随着建筑行业日新月异发展,城市正在被高楼大厦所包围,作为高楼大厦的运输系统,电梯行业也有着强劲增长势头。电梯已经成为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工具。所以保证乘坐电梯的人们的人身安全是目前的当务之急。要求电梯从业者在设计电梯的电气控制系统时,应充分考虑并且增加电梯的各个控制环节的安全系数,应达到不低于电梯标准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的相关要求,电梯检验人员在检验过程中,应加强对电气控制系统的试验,通过对电梯电气控制系统故障的诊断和分析,找到电梯电气控制系统一般故障有效的检查方法和切实可行的维修方案。

参考文献

[1]杨志全,张宗耀.电梯常见故障的分析与排除方法应用[J].科技传播,2013,18:13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