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卧床病人的日常护理

卧床病人的日常护理

时间:2023-05-30 09:35:58

卧床病人的日常护理

卧床病人的日常护理范文1

【关键词】骨科;卧床患者;护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R62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2-0052-01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是人体最基本的功能之一。正常人体在日常生活及工作活动中或多或少都保持着一定的运动量,长期持续的制动及卧床是非生理性的,必然会对全身各系统器官造成不良的生理效应,引起不同程度的功能衰退及病态反应。康复医学特别是骨科康复的重要任务正是补充必要的运动刺激,防治长期制动和卧床的不良生理效应,也是提倡康复治疗的重要依据之一。住院患者长期制动及卧床除对前述的运动系统、器官的局部影响外,还会对全身其他各系统、器官造成不良影响。

1 骨科卧床长期卧床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

1.1 心血管系统的改变。

1.1.1 心功能减退:长期卧床可使静态心率增高,心脏每搏量,每分钟输出量减少,左心室功能减退。有报道称,完全卧床休息时,心率每2d增加l/min,而且心脏对容量负荷的反应也变差。

1.1.2 血容量改变:持续卧床时循环血容量减少。长期卧床休息,可在30d内引起血容量进行性减少,其程度以第6天为最显著。有报道,卧床4d血浆容积减少12%,也有报道,卧床7~l0d后循环血量减少700~800ml[1]。

1.1.3 直立性低血压:正常人由卧位坐起或站起,通过活跃的交感神经反射使血浆内肾上腺素水平迅速增高,下肢血管及肠系膜血管收缩,使体内血液立即重新分布,从而维持血压以保证较高位置的脏器如脑、心脏等的血液灌流。如果正常人完全卧床3周后(有严重疾病、损伤者及年老体弱者则在数天后),此种适应能力就完全丧失,在由卧位坐起或站起时,体内血液不能即时产生重新分布,出现血压下降,心、脑等组织出现供血不足,发生眩晕、心慌甚至晕厥、跌倒等,称为直立性低血压[2]。因此,对这种患者,在恢复活动的早期如离床活动时应注意缓慢坐起,加强保护,防止跌伤。

1.1.4 深静脉血栓形成:由于长期卧床会导致血浆容量减少,伴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液凝固性增加,加之缺乏运动,静脉血流速度缓慢甚至淤滞,易致深部静脉血栓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尤为常见。

1.2 呼吸系统改变:长期卧床使呼吸变得浅、快,潮气量降低,肺活量及功能性残气量减少15%~30%,同时,还使膈肌活动范围下降,呼吸动度减弱,肺的廓清能力大大降低,呼吸道分泌物坠积于下呼吸道不易排出,使坠积性肺炎发生的概率增加,尤其对老年患者及合并呼吸系统疾病者的威胁将更大[3]。

1.3 泌尿系统的改变:泌尿系统的感染及结石形成是长期卧床患者容易发生的问题。长期卧床的不利于膀胱的排空,尿液在膀胱内停留时间过长,易于尿液中细菌的生长繁殖,导致泌尿系统的感染。长期卧床还会使骨质吸收活跃,引起高尿钙症,加上尿磷增加,尿液滞留等因素,使泌尿系统结石易于形成,而结石刺激损伤膀胱黏膜又有利于细菌的过度生长和感染的发生,两者互为促成因素,使泌尿系统感染和结石形成的发生率更高。

1.4 消化系统的改变:长期的卧床及缺乏运动会使食欲减退,摄食减少,并使消化道黏膜及腺体萎缩,肠道吸收功能减退,易导致低蛋白血症,营养不良。此茆,长期卧床还会引起肠道蠕动减慢,造成腹胀不适、便秘,甚至粪石嵌顿,增加肠道内毒素的吸收,恶化机体内环境,对体质衰弱者甚至还可能出现肠道内细菌移位进入血循环,引起菌血症、败血症等。

1.5 代谢的改变持续:制动和卧床会出现负氮平衡。卧床不动的患者每天损失约2g氮,卧床5~6d,氮的流失量增加,2周时达到高峰[4]。此外,尿钙流失增加并出现负钙平衡,平均每周损失钙量约为1.5g,以第4、5周损失钙量最为明显。

1.6 神经系统及精神心理的改变:长期卧床会引起幻觉和定向障碍等神经系统功能的改变。严格卧床休息数天后,可有注意力、空间和时间定向力等方面的明显改变。此外,还会出现紧张、焦虑、抑郁、不安、激惹易怒等精神情绪方面的改变。

2 骨科卧床患者护理方法

因各种原因需长期卧床的病人,护士应积极努力帮助病人,预防因卧床引起的各种并发症,减少伤、病、残者的社会功能障碍,维持伤、病、残者的身心健康,努力使卧床病人病而不残,残而不废。

2.1 晨、晚间护理。

2.2.1 晨间护理:可促使病人血液循环和保持口腔卫生,使病人感到清洁舒适,有利于预防并发症,能通过观察疾病的进展情况,为诊断、治疗和制定护理计划提供依据。晨间护理的内容包括:口腔、脸、手、足、皮肤、床单位的清洁,以及头发梳理(男病人剃须)和按摩受压处。

2.2.2 晚问护理:可使病人舒适、清洁,促进睡眠。在晚饭后为病人作一次晚间护理。其内容包括:除重复晨间护理内容外,给病人擦背或臀部、用热水泡脚;女病人冲洗会阴、剪指(趾)甲、整理床铺,注意保暖。

2.2 床上擦浴:为身体虚弱、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擦浴,使病人保持身体清洁舒适,促进血液循环和皮肤排泄功能,同时也可借此观察病人的精神状态和身上有无皮肤破损等。擦浴前先调节好室温防止病人着凉,助病人小便;将大毛巾铺在病人颈下,遮住枕头和被头,把小毛巾折成三层缠在护理者手上浸蘸热水,按需要用肥皂,为病人洗脸和颈部。洗眼时由内眦向外眦,鼻孔亦要洗干净;清洗颈部时注意脖子皮肤皱褶处和耳后,用稍湿的毛巾擦去皂沫,再用拧干的热毛巾擦洗干净。一般情况较好的病人可自行淋浴或盆浴,水温以41~43℃为宜,关照病人浴室门不要栓上,照顾者应随时关心病人,并给予必要的帮助,防止病人因体弱而发生意外。

2.3 口腔护理:卧床病人体弱、免疫力减退、抵抗力降低,呼吸道和肺部的防御功能减低或减退,易发生吸人性、坠积性肺炎。长期卧床的慢性病人,口腔内的细菌携带者比正常人多,口腔内的条件致病菌的携带率也比正常人高。口腔是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的途径之一,口、咽部细菌的吸入是产生细菌性肺炎的主要途径,同时也会严重影响病人食欲,因此,对不能自理的病人,必须注意口腔卫生,以防并发症。

2.4 皮肤护埋:对于瘫痪或床上活动困难的病人,要定时翻身和有具体的翻身计划,白天每2小时翻身一次,夜间不超过3小时翻身一次。计划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付以表格让执行者记录,以保证计划的实施。夜间翻身可根据照顾者睡眠习惯,安排翻身时间,如照顾者11点睡觉,可在睡前给病人翻身,晨2点前家中谁起夜,由起夜者再为病人翻身一次,5点前给病人翻身一次至天亮。翻身前应先拍背,嘱其咳嗽,再让病人饮温开水1~2口,后行翻身。每次翻身均应检查受压的骨突部,以便及时了解皮肤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于受压的骨突部位,作局部按摩或使用气垫等措施以预防褥疮。

2.5 大小便失禁病人的护理:长期卧床且又患大小便失禁,家庭护理中对感染性疾病应及时抗感染治疗,要做好心理护理和基础护理,同时要分析病人的年龄、病情、大小便失禁的原因、时间(晨间、晚间)等,根据病人情况制定个体化护理方案。

2.6 并发症的护理:褥疮预防护理:保持床铺的清洁、平整、干燥和舒适度,适当变动间歇解除身体压迫;防止患者身体的摩擦和剪切力,保持皮肤的干燥和清洁;经常按摩患者受压部位,改善血液循环;不让出现受压反应性充血的皮肤再次受压,以酒精湿敷。

呼吸道并发症的预防护理:保暖并注意口腔清洁,进行深呼吸运动训练,鼓励病人适当咳嗽清痰,每日2次超声雾化吸入,有呼吸障碍的患者可采取吸痰护理。

泌尿系统感染预防:注意尿道口的清洁和消毒,如留置导尿管注意选择适当的规格,并定期检验尿常规,必要时行无菌操作下的膀胱冲洗,排尿困难的患者进行反射排尿训练,注意变换,行被动锻炼或能力以内的主动锻炼。

3 结束语

护理的对象是病、伤、残者及慢性病和老年病造成的功能障碍,康复的目的是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要灵活运用康复护理技术,精心的护理,耐心的引导、鼓励、帮助、监督和指导病、伤、残者,详细制定并执行护理计划。只有将骨科卧床患者的护理工作做好,才能够为预防伤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或恢复病、伤、残者的身体功能,使其早日重返家庭、回归社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丁新.卧床4周以上骨科患者长期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0,(7):214~215

[2] 胡银华.护理干预对骨科卧床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医学信息:医药版,2008,(11):54~56

[3] 梁颖华.老年骨科卧床患者护理研究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7):104~106

卧床病人的日常护理范文2

〔关键词〕骨科;卧床;便秘;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6019-(2010)04-49-02

1临床资料

2008年1月-2009年6月共收治150例长期卧床后发生便秘病人,其中腰椎病变43例,胫骨骨折30例,股骨颈骨折35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42例。

2便秘发生的原因

(1)心理因素:骨科病人多属意外伤害,发病突然,对预后担心,易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损伤疼痛、情绪紧张等应激反应均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出现胃肠功能减弱〔2〕;(2)饮食不合理:食物过于精细和摄入食量不足是老年功能性便秘的常见因素之一,有许多研究显示,膳食纤维可影响结肠传输时间,粪便量和肠蠕动次数〔3〕,而禁食时间过度推迟可加重便秘;(3)有研究显示,活动量少的病人便秘发生率较高,尤其是坐轮椅和卧床不起者外伤骨折卧床病人、卧床或行动不便;(4)环境因素: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排便是有规律的,在固定的场所进行,而对于骨科卧床病人而言,面对生活的改变,不适应床上排便造成便秘;(5)疼痛因素:部分病人因疾病所致疼痛、术后伤口疼痛,或惧怕放置便盆引起伤口疼痛而不能排便,使粪便在肠道内蓄积过久,造成或加重便秘。

3护理措施

3.1预防护理

评估便秘发生的可能性,制定护理计划,根据病人骨折部位、年龄、意识状况、活动能力、进食进水情况评估病人发生便秘的可能性,根据病人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心理状况、文化程度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护士要有预见性,耐心与病人交流,解释床上排便的必要性,指导病人床上排便;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并及时给予帮助,提供隐蔽的排便环境,避免有意识地抑制排便〔4〕。

3.2运动护理

能自行翻身者,鼓励病人定时更换,不能翻身者,建立床头翻身卡,由护理人员2h-3h帮助病人更换,如生命体征平稳,无并发症,鼓励并协助病人尽早下床活动。协助病人床上活动,如上下肢屈伸、收腹抬腿、提肛收腹等,以牵拉腹部肌肉,同时可增加腹压,以促进肠蠕动。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指导病人坚持作仰卧起坐,仰卧起坐能锻炼膈肌、腹肌和提肛肌,有效地促使胃肠的蠕动,防止便秘的发生〔5〕。

3.3饮食护理

引起患者便秘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为饮食因素,食量减少,摄取的粗纤维类食物及水分减少均可导致便秘。因此在卧床期间应提高饮食中纤维素的含量,多给病人补充含纤维素量多的蔬菜水果,如香蕉、苹果、生菜、白菜等。另嘱患者多饮水,每天早晨空腹喝一杯温开水,能促进病人排便。便秘患者每天至少应饮水3000-4000mL。同时可配以蜂蜜,保持患者大便通畅。

3.4排便姿势及规律护理

辅助病人采取较利于排便的姿势,做排便动作,锻炼提肛肌的收缩。每日进行腹部按摩,从右下腹开始向上、向左、再向下顺时针方向按摩,每日2次或3次,每次10回-20回,增加腹肌张力。保持正常的排便规律,两次排便间隔时间不宜过长,超过3d未行大便,给予开塞露协助排便,以免大便过多积聚和水分被肠道吸收过多而导致大便干燥。

3.5正确使用缓泻剂

(1)卧床病人便秘可应用温和的缓泻剂,促进排便。常用果导、西利,一般泻剂于口服后6-8h起效,故服药时间以睡前为佳,以等到次晨起床后或早餐后排便,但缓泻剂不能长期使用,否则可使肠道失去自行排便的功能,而加重便秘。(2)灌肠法:经研究显示开塞露经导管肛内注入有效率为94.6%,是验而广之的常用方法。

3.6特殊部位骨折患者的便秘护理

脊柱、骨盆骨折患者在急性期应考虑有无内出血。因此,除饮食指导外,不宜做腹部按摩和使用便盆。早期形成便秘不可避免,可采用开塞露或临时使用缓泻剂。脊柱骨折患者急性期过后,可使患者先侧卧,将枕头及便盆依次放在患者背部和臀下,再帮助患者翻身仰卧在枕头和便盆上,然后垫起双腿,使患者舒适。髋关节人工置换术后患者使用便盆抬起臀部时应特别注意,应将整个髋关节托起,以免引起脱位;能下床活动的患者,排便应使用坐便器,不应使用蹲式厕所,以免引起脱位〔7〕。

4小结

我院在以往对骨科患者的护理观察中,发现术后便秘与腹胀是困扰许多卧床患者正常生活与病情恢复的一大难题。便秘后及早处理对疾病的尽快恢复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5参考文献

1陈文彬.诊断学〔M〕.第5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42.

赵丽,李宣兰.骨科卧床病人便秘的原因分析与护理〔J〕.护理杂志,2004,18(5):463.

3顾清,郑文龙,杨篮,等.膳食纤维改善老年便秘作用的进展〔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5,13(3):108-109.

4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慢性便秘的活动指南〔J〕.中华消化杂志,2004,24(1):39.

5林普齐,尤秀敏.仰卧起坐对精神病患者便秘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25(1):58.

卧床病人的日常护理范文3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长期卧床的病人多数为身体瘫痪、晚期癌症等,由于生活不能自理,离不开他人照顾,主要存在抑郁和紧张等心理问题。

1自我形象的改变

长期卧床病人体弱、免疫力减退、抵抗力降低,不但要忍受原有的疾病折磨,还有许多并发症,如持续的疼痛、大小便失禁、便秘、失语等,日夜困扰着病人。久卧床塌,病人整天昏昏沉沉,情绪极度低落,逐渐出现肌肉萎缩,颓废和营养不良等,自卑感油然而生。

2病人的心理状况

长期卧床病人比日常工作忙碌的人要多虑,整日忧心忡忡。如担心疾病难以治愈,连累家人,增加家庭经济负担,日后生活艰难;想起以前自主的生活,担心朋友、同事等人对自己另眼看待。这些是长期卧床病人常有的心态,此类心态,势必导致病人心理负担加重,产生精神抑郁,紧张情绪。有时表现为抑郁少言,有时表现为暴躁、怒气冲冲,遇到一些琐碎小事就大发雷霆。

3用理解、真诚的心灵消除病人的有害心理因素

对于上述心理变化,护理人员应给予谅解,满足病人对生理、心理和社会的需要。用热情、关心、诚恳、真挚的语言,和蔼的态度耐心引导,使其能正确对待疾病,帮助病人树立战胜顽疾的信心。对于病人的粗暴无礼,要给予深切的理解,切勿感情用事与病人争吵,伤害病人的自尊心,要以深切的理解与真诚的善心去感化病人。要与病人促膝谈心,帮助他们正视现实,鼓励他们振作精神。要帮助他们消除顾虑及其他有害的心理因素,用同样疾患的病人与疾病作顽强斗争的生动事例开导启发病人,增强病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充分调动病人的积极因素,主动配合治疗。

4信任是心理护理成功的关键

护士要针对病人的情况进行安慰和鼓励,取得病人信任。病人对护士的高度信任感是心理护理成功的关键。要想取得病人信任,就要同病人密切交往,缩短护患间的心理距离,如向病人主动介绍病情,给他们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让病人能够正确对待疾病,鼓励病人做力所能及的事,使其感受到自己生存的价值,坚定生活的信心。

5做好病人的基础护理工作

长期卧床的病人,床铺要保持清洁干燥平整无渣屑,床旁应留有放置日常生活用物的地方以便病人取用,使其感觉方便、舒适、安全;应每2小时翻动1次,并用湿热毛巾擦洗皮肤,用手掌自下而上、自外而内轻轻拍击病人背部,这可以减少肺部感染与褥疮发生。要注意口腔护理,经常漱口清洁口腔。要定时清洗外,特别是有大小便失禁者,要经常用温水擦洗,保持干燥,有利于减少尿路感染等并发症,减轻和减少病人的痛苦,提高其生存质量。

6以良好的品德和修养,促进病人心理健康

卧床病人的日常护理范文4

共292例,男152例,女140例;年龄24~80岁,平均53.6岁;病程1个月~28年,平均15.8个月;腰L4/L5突出110例,腰L5/S1突出92例,腰L4/L5、腰L5/S1均突出80例;腰痛62例,腰腿痛149例,腰腿痛伴麻木81例。

2护理方法

术前护理:①初次接受针刀治疗的患者,对小针刀治疗方法认识不足,有恐惧心理,对疾病预后也信心不足。因此,应与患者谈心,介绍小针刀疗法的原理、注意事项和治疗效果。讲明手术的目的和重要性,介绍以往康复的病例,可请术后疗效好的患者讲述自身感受,使患者解除顾虑和恐惧,以最佳心理状态接受治疗。②卧硬板床休息,仰卧时腰部垫一小枕,侧卧时屈膝屈髋,以避免椎间盘进一步损伤,减轻对破裂椎间盘的压力,促进局部炎症反应物的吸收,缓解疼痛。不宜久坐久立,注意保暖,防止受凉。饮食清淡、多饮水,多食含纤维丰富的蔬菜和水果,忌食生冷油腻食物,以免针刀术前发生腹泻。

术中护理:患者俯卧于治疗床上,选取痛点标记后,用安尔碘消毒。根据手术要求,及时、迅速、准确递送术者所需型号的小针刀。询问针感,观察面色及表情。如出现头晕心慌、面色苍白、脉博增快、恶心、呕吐、大汗淋漓等,应及时报告医生停止手术,并让患者取平卧位或头低脚高位,口服糖水、热开水,指压人中穴,换平卧位后或头低脚高位,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术毕让患者平卧,观察0.5~2h。

术后护理:①术后以创可贴敷贴针刀孔,在针孔处按压3min,以防止出血。手术结束后术区如有深部的肿痛、渐进性加剧则疑有深部血肿形成,应立即局部冷敷、按压,并在24h后行局部热敷、理疗等。观察患者有无下肢感觉异常及运动障碍,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医生及时处理。②嘱患者保护好施术部位,以防施术部位感染。配带护腰以保护腰部,上下床动作要轻,下床前宜先在床上平直翻身取俯卧位,然后将腿移至床下,慢慢下床,待脚着地后以双手扶床撑起上身,慢慢站起。上床时也要先俯卧于床再把腿抬上床,上床后再翻身平卧。绝对卧硬板床休息1~2周,减轻腰椎负担,避免久坐久立久走。

3康复训练

仰卧起坐:患者取仰卧位,在辅助人员帮助下仰卧起坐,连续10次左右,每日早晚各1次。

飞燕式:患者俯卧于床上,头及两上肢、下肢同时向上翘起,离开床面,如燕飞状,抬升越高越好。一上一下连续20次左右,每日早晚各1次,连续3~6个月。挺腹运动:取仰卧位,双膝弯曲,双脚放在床上,抬高臀部,使身体的重量由肩及双足支撑。最好用鼻子呼吸,呼吸时舌尖轻顶上腭。在吸气时最大限度地向外扩张腹部,同时保持胸部不动;呼气时最大限度向内收缩腹部,胸部保持不动。保持呼吸节奏一致,并体会腹部的一起一落。每天早晚练习,每回连续做10次。

直腿抬高锻炼:仰卧,主动进行直腿抬高运动至不能上抬,他人辅助进一步抬高5°~15°,感腰背部或患侧肢体稍感不适或轻微疼痛后,慢缓放下,双下肢交替进行,连续10次左右,每日早晚各1次。

仰卧位拱桥式腰背肌锻炼:仰卧屈膝,用头部、双肘及双足作为支重点,弓形撑起背部、腰部、臀部及下肢,达最高度后放下、再撑起,连续20次左右,每日早晚各1次。

脊柱锻炼:脊柱小角度前屈、后伸、侧弯、旋转、环转腰部活动,连续10次左右,每日早晚各1次。

4治疗结果

292例术后近远期效果均佳,优良率79%,有效率94%,未出现并发症。

卧床病人的日常护理范文5

摘要: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绝对卧床期间舒适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9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8例予以传统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患者绝对卧床期间实施舒适护理干预,观察并对比两组护理后舒适度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舒适护理效果明显干预常规护理效果,且并发症的发生率及致死率明显降低,两组对比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绝对卧床期; 舒适护理; 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454-01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心血管疾病中,心肌组织毛细血管涨破或阻塞而引起的血液不畅性局部坏色现象,一旦临床确诊,护理人员需酌情制定及时有效的护理抢救方案[1]。舒适护理是一种集全面性、系统性、开创性、个体性、有效性为一体的多方位新理念护理模式,是个体在紧张环境或身体束缚情况下放松精神状态并保持一种主观平心理护理[2]。我院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分析研究,取得较为满意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2009年5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9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8例中,男23例,女25例,年龄37~68岁,平均年龄(45.7±5.3)岁;观察组48例中,男27例,女21例,年龄35~70岁,平均年龄(42.6±5.9)岁。两组在年龄、性别,病史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入住后行心电、血压及血样检测,绝对卧床期3~7d,期间为患者提供相应护理需要,充分准备急救药品及器材,并切实观察病人饮食、吸氧、生命体征及消化情况。

观察组:制定详细针对性舒适护理方案:①环境舒适护理:在普通常规护理方案上,相应增加微护理措施:将患者安置24h全服务监护室,保持温度、湿度于舒适状态,同时给予心电图、氧气机、血尿、血压、体温、Sp(O2)监护2~7d;②舒适护理:绝对卧床休息期,取平卧姿势,捆绑于腹部一软型枕卧,高度7~10cm为宜,d后根据患者病情特点调整变化。同时辅助舒骨按摩,以改善并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因血管梗死造成的血栓情况。③疼痛舒适护理:护理人员协助病人完成饮食、洗漱及排便、翻身等日常活动,患者多病情延伸迅速,并伴有心绞痛及呼吸有不适感觉时,给予哌替啶或吗啡肌肉注射,待胸痛症状减轻或部分消失后,予以湿化瓶保持缺氧、干燥造成的体表缺水状况;④对心理敏感、脆弱且焦躁、多虑患者采取积极安慰、多次心理沟通,了解其心理特点并缓解病人紧张不安情绪,同时对患者家舒辅导并解释相关疾病护理知识,介绍并帮助患者早日重拾自信,使患者身体及心理上得到安慰,从而建立良好的护理心理及健康教育水平。

卧床病人的日常护理范文6

[关键词] 疼痛 并发症 预防血栓 护理

[中图分类号] R681.5+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193-01

1 临床资料 2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男15例,女8例;年龄60岁-85岁;住院14d-22d,平均15d。

2 护理原则

2.1 非手术治疗 (1)绝对卧床休息:有利于缓解脊柱庞肌肉痉挛,以减轻疼痛,一般卧床休息3周,之后要戴腰围下床活动。3个月不能做弯腰动作,以后要酌情行腰背肌锻。(2)持续牵引:持续牵引增大椎间隙减轻椎间盘内压力和肌肉痉挛,可缓解疼痛。应用骨盆牵引,重量约7-15kg,持续2-3周,也可以行间断牵引。每日2次,每次1-2小时。(3)硬膜外注射糖皮质激素:其作用是减轻神经根周围的炎症个粘连,常用醋酸泼尼松龙,每周1次,3次为一次疗程。(4)理疗、推拿和按摩:除中央型椎间盘突出外,均可应用理疗,推拿和按摩,科缓解疼痛,减轻椎间盘压力。

2.2 非手术治疗及手术前护理 (1)绝对卧床休息,卧位时椎间盘承受的压力较力位时减少50%,卧位可减轻对神经的压迫。(2)卧位:抬高床头20度,膝关节弯曲,放松背部肌肉,增加舒适感。

3 术前准备

3.1 一般准备 指导病人在床上排便及术后的功能锻炼训练病人床上正确使用便盆大小便,防止术后因不习惯床上排便而引起尿潴留和便秘,指导病人床上扩胸运动及深呼吸,鼓励其有效咳嗽、咳痰,预防肺部感染发生。

3.2 术前常规准备 备皮、皮试,做好各项术前检查,根据医嘱给术前用药,术前禁食12h,禁饮8h,术前导尿并留置尿管。

3.3 术后护理 (1)卧位:术后平卧24小时禁翻身,以压迫止血,持续卧床1-3周。(2)观察病人下肢皮肤的颜色,温度,活动及感觉。

4 引流管观察 放置引流管是预防,感染的有效措施。保持引流管通畅和负压状态,在更换负压引流装置时严格无菌操作,避免细菌进入引流管,防止引流管脱落;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和性状,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本组引流管均在术后24h-72h拔出,引流量一般为200mL-800mL。

5 注意观察 有无脑脊液漏出及活动性出血。

6 并发症的预防 术后并发症主要肌肉萎缩和神经根粘连。术后1周开始药剂和臀肌等长收缩锻炼,预防肌肉萎缩,病情可以的时协助病人做直腿抬高活动,预防神经根粘连。

卧床病人的日常护理范文7

【摘要】:探讨护理在骨科病人中的应用,研究护理学在骨科临床上的不同特点,增强护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通过良好的护理有效的缓解病人的各种不良情绪,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充分重视其心理状态,并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使病人的情绪调解到最佳状态,以利于病人早日康复。本文介绍了对骨科病人的护理内容,并重点阐述了心理护理。

【关键词】:骨科病人;心理护理;措施

1 引言

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模式向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转变的时候,护理的理念也在改变。“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是新型医疗模式的核心。表现在骨科病房管理上,就是将人性化护理融入到医疗护理的全过程中,在对患者疾病护理的同时提供其所需的一切服务,包括生活、生理、心理、安全及精神等,即衣、食、住、行等各种服务,使病人有一种温馨感、亲近感和家庭感,以便早日康复。现代管理理论认为,服务体系的逻辑起点是人的需求,逻辑终点是为人服务。骨科病人多数为突然遭受外界各种意外,而导致骨伤科疾病,生活多不能自理,剧烈的疼痛和关节肢体活动受限给患者造成巨大的心理冲击,使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严重影响患者的情绪稳定程度,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可有效的缓解患者的心理应激。

2 骨科病人的护理内容

2.1 饮食护理

骨折后由于伤后气血失和,骨折组织的修复需要充足的营养,中医素来有食治胜于药治,药补不如食补之说,所以疾病的调护重在饮食的调护。在饮食调护过程中,应采取不同的调护方式选择气味相宜的食物予以调养。中医认为肾藏精、主骨,生髓,骨的生长、修复均依赖肾精滋养和肾阳推动。故以补肾精的食物为主,用枸杞核桃仁、肉桂等煮粥、炖鳖。气血虚加入适量黄精、黄芪、当归以调补气血。另外注意患者脾胃功能强弱,在不影响病情的基础上,尊重病人的饮食习惯及嗜好,灵活运用,以强筋壮骨,补养气血促进骨折愈合。

2.2 对发生便秘的骨折卧床患者的护理

2.2.1 骨折卧床患者发生便秘原因

卧床时间长。患者卧床时间长是导致便秘的主要原因,骨科卧床患者便秘多属于因结肠或直肠的生理功能障碍而引起。骨科卧床患者多为下肢骨折、脊柱骨折、骨盆骨折,由于创伤和手术,卧床的时间长,活动受限,加上使用镇痛泵,使患者肠黏膜应激性减退,肠蠕动反射功能障碍等,导致张力减退性便秘。

排便方式的改变。排便方式的改变也是骨科卧床患者发生便秘的主要原因之一,正常人排便时,结肠远端的直肠纵行肌收缩,使直肠变短,消除了结肠远端和直肠之间的角度,直肠内压力升高,肛内、外括约肌舒张,同时膈肌下降到深吸气位置以增加腹压,加上腹壁肌用力收缩,大便时采取蹲位也能造成腹腔的最大压力,并可利用重力排便。而床上排便只能依靠深吸气增加腹压,骨科的卧床患者多因急诊入院,未能做床上排便的训练,加上术后制动时间长,排便方式改变,使多数人不习惯床上排便,有意抑制正常便意,整个结肠的活动受到抑制,引起排便反射的刺激减弱或消失而导致便秘。

2.2.2 护理措施

加强健康教育。加强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建立排便的习惯,对长期卧床患者应针对病人,采取早预见性护理。术后注意观察有无腹胀,肠鸣音是否正常。肠蠕动减弱者要暂禁饮食。护士要把预防便秘的问题作为患者围手术期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训练患者床上排便的方法,制定患者合理饮食、饮水计划。给予足量的维生素饮食,增加适量的水果和蔬菜。对急诊手术的患者也要及时告诉患者便秘的危害和预防方法。

适当使用药物或其他治疗。对术后3天以上未解大便者要及时采取措施,如服用胃肠动力药或缓泻剂等,排便前1天睡前服用适量的缓泻剂,排便当日清晨空腹饮热茶大约300ml,以刺激肠蠕动,有助于排便,但也要克服长期使用泻剂或灌肠排便的习惯。

2.3 加强病区安全管理

病区阳台外面设防护栏,病区走廊内设置扶杆供年老体弱者扶助,地面不可太湿,卫生间有防滑警示。小儿、老年患者要有陪护、睡眠时加床栏防护。定时检查评价呼叫系统、地面、病床、床栏、轮椅、平车卫生间等环境设施、病人行走路线扶手的稳定性、拐杖、助行器、夜间照明等各个环节,发现并解决各种隐患问题。定期组织护士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及各种安全管理制度、风险预案并抽查。检查目标患者有无掌握预防意外跌倒、坠床的方法。对于行动不便者将物品放在患者易取放的位置;尽量保持卫生间、开水房、走廊等地面的干燥,在潮湿处放置防滑标识,以防摔倒。骨科患者除治疗要求绝对卧床休息外,对于四肢骨折或损伤的患者,行走不便或需借助拐杖行走,地面湿滑时易发生摔伤造成骨折再折,造成医疗纠纷。

2.4 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作为一种重要的护理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它贯穿于病人住院的全过程,能较好的解决病人的负性情绪心理问题,起到药物所起不到的作用。骨科患者多为意外损伤所致,突然使其强迫性卧位,生理和心理上都难以接受,传统的护理有时难以满足患者的需求。除了满足患者的治疗和生理需要外,加强心理护理是非常必要的,及时调节患者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患者积极地配合治疗全过程,尽快得到康复。

卧床病人的日常护理范文8

1临床资料

4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男14例,女34例;年龄60~85岁,平均70.2岁;左侧30例,右侧18例;骨折原因:40例摔伤、跌倒,6例车祸,2例其他。

2护理

2.1心理护理老年患者心理脆弱,突如其来的骨折使其易产生恐惧、焦虑不安、危机感、孤独感等不稳定情绪。加上骨折后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一定的负担,造成老年患者心理压力很大,情绪低落,经常会感觉孤独无助,不积极配合治疗。结合老年人的心理特点,护士应主动与病人沟通,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及配合治疗的重要性,介绍同病室的病友,帮助建立病友关系,多进行非医疗性活动的接触,注重感情上的沟通,认真询问和倾听患者所焦虑的问题,讲解典型成功病例,尤其是患者周围人群中的治愈病例,从而减轻患者心理压力,使其保持最佳心理状态,积极主动配合治疗。

2.2饮食护理老年患者消化功能减弱,应根据有无基础疾病给予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饮食,如豆制品、新鲜的蔬菜水果等,鼓励患者高钙饮食,注意补充鱼虾类、蛋类、海带、黑木耳、芝麻等含维生素D的食品。注意饮食品种的多样化,少量多餐,保证营养摄入,促进机体早日康复。

2.3牵引护理①注意保持患肢正确的功能位置,患肢外展30°~40°,足部中立位。牵引过程中注意保持牵引锤悬空,牵引绳与患肢长轴成一直线,观察牵引装置是否正常,治疗期间应做到“三不”,即不盘腿、不负重、不侧卧。牵引重量因人而异,皮牵引不宜超过5 kg,骨牵引一般为体质量的1/7,并适时调整牵引重量,避免牵引力过大使骨折端发生分离错位,引起血管痉挛收缩,造成慢性血循环障碍,同时防止过小牵引力达不到复位固定的目的,而使骨折畸形愈合。②观察针孔处皮肤有无发红、疼痛、渗出等,防止牵引针孔感染,每日用75%酒精滴孔两次,由浅入深使之渗入骨钉处,并随时保持针孔处皮肤及敷料的清洁干燥,同时观察下肢及足跟部皮肤有无受压及异常情况。

2.4预防并发症

2.4.1预防压疮老年人皮肤松弛,弹性差,皮下脂肪少,卧床时间长,翻身活动受限,因此易发生压疮。应保持床单清洁、干燥、平整,做好皮肤的清洁护理,减少局部刺激。减轻局部压迫,使用海绵垫或气垫,每2 h翻身1次,对皮肤受压处进行按摩热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2.4.2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老年病人多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加上长期卧床,易发生静脉血栓。应指导病人做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被动活动踝关节,并按摩患肢,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防止血栓形成。同时可适当应用血管扩张剂,如低分子右旋糖酐静滴和小剂量阿司匹林口服等,以加强抗凝治疗。注意观察下肢血液循环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2.4.3预防肺部感染老年病人心肺功能较差,卧床时间长,极易引起肺部感染。要鼓励患者在床上做深呼吸及扩胸运动,指导有效咳嗽,定时翻身扣背,促进痰液排出,必要时给予抗炎化痰药物雾化吸入。

2.4.4预防泌尿系统感染老年人抵抗力低,留置尿管,长期卧床极易导致泌尿系统感染,应注意会清洁,每日消毒外阴2次,每日更换尿袋,必要时每日行膀胱冲洗,嘱患者多饮水,稀释尿液,达到自然冲洗尿路的目的。

2.4.5预防便秘患者卧床后,排便习惯发生了改变,很容易造成便秘。应嘱患者多食富含纤维素的水果、蔬菜,如香蕉、芹菜、韭菜等,可饮蜂蜜水润肠通便。每日顺时针按摩腹部,促进肠蠕动。

3康复锻炼

功能锻炼对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和促进病人康复至关重要。骨折早期局部肿胀、疼痛明显,应指导协助病人做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及足趾的伸屈运动,逐渐过渡到踝关节、膝关节。健侧下肢直腿抬高运动和关节伸屈运动,防止肌肉萎缩和膝关节僵硬,鼓励病人自己活动上下肢,握手、屈伸,腕关节前屈、后伸、外展、内收等。中期局部疼痛消失、肿胀减轻,骨痂开始生长,可指导患者做引体向上运动。骨折后期可扶双拐下床,患肢逐渐负重。恢复期要特别注意防止患肢外旋、内收,嘱病人患肢不要做盘腿动作,一般需6个月方可完全去拐。功能锻炼应注意安全,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下地活动时先扶双拐室内活动,逐渐过渡到单拐,达到骨性愈合再去拐慢行。康复锻炼时家属应陪同,以防摔倒再次发生骨折。

4小结

卧床病人的日常护理范文9

【关键词】 老年;股骨颈骨折;护理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的常见病,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其发病率日渐增高。这种骨折治疗时间长,功能恢复慢,并发症较多,除了正确恰当的治疗外,做好临床护理是非常重要的。现将本院自2004年1月-2008年10月共收治的 75例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护理体会小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75例,其中男32例,女43例;年龄58~92岁,平均77.3岁。右侧股骨颈骨折48例,左侧27例;头下型骨折24例,头颈型骨折51例;均为外伤引起的新鲜骨折,其中摔伤66例,车祸伤9例。合并高血压病2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8例,糖尿病7例。其中保守治疗33例,多根螺纹钉内固定治疗21例,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13例,全髋关节置换术8例。住院时间14~58天,平均 27.2天,均临床治愈或好转出院。

2 护理方法

2.1 心理护理 老年患者突然从行动自如到卧床不起,因疼痛和功能障碍而生活不能自理,再加上对疾病缺乏正确认识,容易考虑是否因此致残以及给亲人增加麻烦和经济负担,部分患者还会担心生命能否再延续。此时患者心里非常痛苦,容易出现焦虑、紧张、恐惧、悲观等不良情绪,变得心胸狭窄,容易发怒产生绝望的异常心理反应,并常常发生与医护人员不合作的情况,给治疗和护理带来困难。护理人员应以同情体贴的言行给老人以温暖和安慰,耐心细致讲解治疗过程,成功病例,医生的精湛技术,尊重并理解患者的感受,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为患者创造舒适的住院环境,来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帮助患者渡过难关。

2.2 加强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认真做好生命体征的测量和记录,认真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以及神志变化,就能及时发现异常情况,使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抢救,防止患者发生意外。给予患者生活上的照顾,满足其基本的需要。注意了解老人的饮食习惯和爱好,鼓励患者吃营养丰富易消化且含钙量高,含胆固醇低的饮食。定期协助患者翻身、洗头、剪指甲等,做好口腔及皮肤护理,正确指导患者卧床大小便。

2.3 牵引护理 经常巡视病房,检查牵引装置,保持牵引锤悬空,滑车灵活,避免牵引绳受压和挂物品,防止牵引绳断裂或滑脱。使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牵引绳与患肢纵轴线一致,指导患者保持正确体位,防止身体移动而影响牵引效果,保证患者安全、舒适。预防针道感染,保持针眼清洁干燥,每天用75%乙醇消毒针眼处1~2次。防止牵引针左右滑动,如有偏移,不可随手将牵引针推回,应用碘酒和酒精消毒后调至对称。钢针两端置以玻璃瓶或橡胶小瓶塞,以防钢针与牵引架摩擦发生阻力。护理上应特别注意观察有无腓总神经损伤症状,如足背伸无力及下肢感觉运动障碍,可以在膝外侧垫棉垫以防止压迫。

2.4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2.4.1 预防褥疮 由于老年人血液循环差、营养缺乏,治疗时保持牵引或固定,骨隆突部位的皮肤长时间受压,极易造成皮肤破损而形成褥疮。加强护理,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平整无皱褶,如被污染随时更换,骨突部位垫上棉垫,骶尾部垫上棉圈。每2h翻身1次,并鼓励患者抬臀运动,骨突部用50%酒精或红花酒精按摩。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早晚各用温水擦浴。会阴部有大小便污染时随时清洗。给患者翻身或使用便器时,动作轻柔,勿拖拽患者,以防擦伤患者皮肤。

2.4.2 呼吸道感染的防治 创伤和长期卧床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以及患者惧怕疼痛不愿意活动,加之老年人咳嗽反射迟钝,痰不易咳出,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室要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防止着凉、感冒,严格禁止吸烟。应耐心指导患者做床上振臂、深呼吸等活动,时常叩击背部,协助有效咳嗽,有痰尽量咳出。如果痰液粘稠,可给予雾化吸入,每天2~3次,如果有感染者,立即给予抗感染。

2.4.3 警惕泌尿系感染 股骨颈骨折老人长期处于仰卧位,容易出现排尿不完全、尿渣沉淀,老年人抵抗力降低,容易发生泌尿系的感染。因此在患者卧床期间,小便时帮助患者稍稍抬起上身,这样有助于排尽膀胱内的尿液。护士要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饮水量最好达3000ml以上,便于冲出尿中沉渣,以起到自洁作用。保持会阴部清洁,女性患者每日温开水或10%洁尔阴洗液清洗会阴,让患者清洁舒适。男性患者还会发生副睾丸炎,应热敷耻骨上区,养成床上排尿习惯。

2.4.4 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TDV)形成 老年骨折患者由于长时期卧床而血流缓慢,多合并多器官的生理性退变、高血压、心脏病和糖尿病等各类内科疾患,术后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易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中重视患者的主诉,疼痛是TDV的主要症状。注意观察患者下肢的皮肤温度、颜色、浅静脉怒张情况和肌肉有无深压痛等。抬高患肢时,不在腘窝或小腿下单独垫枕,以免影响小腿深静脉回流。术后在体位护理指导下,患者进行股四头肌舒缩运动、臀部抬高运动和扩胸运动等预防TDV的形成[1]。鼓励患者多作深呼吸及咳嗽动作。每日给患者进行温水擦浴2~3次,通过温水擦浴,患者全身血液循环加速,毛细血管扩张增加皮肤抵抗力。

2.5 功能锻炼 股骨颈骨折长期卧床容易导致关节僵硬、肌肉萎缩和下肢血栓性静脉炎等,牵引或内固定术后要坚持早期床上锻炼,鼓励活动双上肢及健侧下肢,指导患肢进行股四头肌长舒缩运动、踝关节屈伸和旋转以及足趾关节屈曲活动。到康复期,可去除牵引在床上练习抬高患肢。对已做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术后当日进行患侧自足背开始的向心性按摩;术后1~2天,进行手术一侧关节周围肌肉的等长收缩;2~3天进行髋膝关节屈伸和髋关节伸展练习,由被动逐步过渡到主动活动为主;术后5天加强卧位和坐位训练,如无不适感,术后7天可开始立位练习[2]。

2.6 出院指导 责任护士向病人讲清楚出院时注意事项,嘱患者避免髋关节屈曲、内收、内旋位,不盘腿、不侧卧、不坐矮凳、不负重。出院前教会老人及家属自行康复护理的内容,继续进行正确的功能锻炼,逐渐增加训练时间和强度,根据肌力的恢复和骨折的愈合情况决定运动量和负重时间。要逐步下床拄双拐行走,过渡到单拐行走,直到能接受完全负重的行走练习,循序渐进,以防止患肢压力过大而造成股骨头周围血供不足、营养不良,从而产生股骨头坏死的不良后果。

3 讨论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由于生理、心理特点和疾病特征,容易诱发或加重其他老年病,引起褥疮、TDV、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等并发症。所以要加强基础护理,做好身心两方面的整体护理,加强功能锻炼,才能充分发挥护理在病人治疗和康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患者的卧床时间和经济负担,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骨折愈合和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卧床病人的日常护理范文10

【关键词】 心肌梗塞 护理 体会

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起病急、病情重,往往预后不良,如能配合治疗给予及时的护理,对病人的预后将产生不可低估的作用。近年来,我科收治了132例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人,在护理过程中本人积累了一些临床经验和点滴体会,浅谈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132例,其中男86例,女46例,年龄60-65岁者38例,50-60岁者72例,40-49岁者22例。

2 护理体会

2.1 绝对卧床休息,休息可减少心脏耗氧量,绝对卧床休息是治疗心肌梗塞的重要一环,急性期,第一周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一切活动有护理人员协助,在两周内严禁探视,患者见到亲属或领导来探望时,往往很激动,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氨分泌增多,易诱发心律失常,心衰的患者适当延长卧床时间,有利于病情好转,可收到良好的效果。第三周开始在床上轻微活动并且每日坐起数次,第四周开始下床活动逐渐行走至走廊、厕所,在卧床期间,应防止褥疮发生,同时做好口腔护理。

2.2 吸氧: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心肌缺血缺氧,心前区疼痛,及时给氧可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症状,使疼痛减轻,早期吸氧有助于缩小心肌坏死的范围,有利于防治心律失常,一般以2升/分持续给氧,给氧期间注意鼻导管通畅,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空气流通,可使患者心情愉快,还可增加空气中的氧含量。

2.3 疼痛的护理。急性心肌梗塞明显的症状是心前区疼痛,剧烈疼痛可引起反射性冠状动脉收缩加重坏死区的心肌缺血、缺氧,还可使患者精神紧张恐惧,易诱发并发症,立即给予杜冷丁50-100毫克肌注或硝酸甘油舌下含服,严密观察血压、脉搏、呼吸、心率变化,注意观察疼痛是否减轻,药物的疗效及疼痛的性质持续时间,放射部位,还可提高氧流量,口服冠心苏合丸等予以止痛。

2.4 饮食的护理: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人在饮食上,要求低能量、少量多餐,避免进食过多,以免增加心脏负担。饮食以低脂低胆固醇、易消化、清淡饮食为主。防止便秘,应选用纤维素较多的饮食和水果,以促进肠蠕动,利于通便,急性期3-4天予以流质饮食,病情稳定后改为半流质或少渣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严禁烟酒,以免引致血压升高,心搏量增加,而加重心脏负担。

2.5 大小便的护理: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人,因长期卧床,造成排便方式的改变,多数病人开始常不习惯卧床排便或有人在床边,以致强迫自己不排便,此时护理人员要耐心向病人反复说明在床上排便的重要性,否则对病情不利,以取得病人配合。排便的方法,应取较舒适的体位,如果患者不能适应卧床排便,可设法略抬高床头,以增加病人舒适感易于排便。正确指导和训练患者定期床上排便的习惯,防止过度用力或屏气,因用力排便对周围静脉血栓具有抽吸作用,有可能引起非栓塞,由于便秘腹胀常引起隔肌升高,反向性的影响心率及冠状动脉血流量而加重病情,为防止便秘可常规服用缓泻剂。发生便秘用开塞露或蕃泻叶适量泡水饮,尿潴溜或排尿困难者,予以导尿,注意防止泌尿道感染。

2.6 并发症的护理:心肌梗塞常见的合并症有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治疗和护理上应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出现合并症后,应注意以下几点:

2.6.1 床边心电监护,严密观察心律及心率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2.6.2 严密观察神志,血压、脉搏的变化,观察有无休克的表现。

2.6.3 保持静脉通道的流畅,备好抗心律失常药物。

2.6.4 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在每分20滴,详细记录24小时液体出入量。

卧床病人的日常护理范文11

1 骨科卧床患者发生便秘的原因

1.1卧床时间长 患者卧床时间长是导致便秘的主要原因,骨科卧床患者便秘多属于因结肠或直肠的生理功能障碍而引起。

1.2排便的不适应 骨科卧床病人对床上排便有顾虑,羞于床上排便,以致尽量抑制排便。经常抑制排便反射会使直肠粪便的压力敏感性降低,阈值升高;同时粪便在大肠内滞留过久、水分被过量吸收致粪便干燥,可引起便秘。另外,排便姿势改变导致排便困难,加重便秘的发生。

1.3精神因素 骨科病人多为意外伤害,受伤突然和担心预后,使病人产生紧张、恐惧、焦虑等心理变化导致便秘。

1.4营养知识的欠缺 饮食结构不合理,过少食用纤维素和水分,形成便秘。

1.5生理因素 高龄患者年龄大,体质虚弱,组织器官功能下降;消化吸收功能下降,肠蠕动减弱,导致便秘。

1.6既往有便秘史 入院前就有经常抑制便意或便秘史,未意识到及时排便的重要性。

1.7药物因素 骨科手术多采用全麻或硬膜外麻醉,以及部分病人在术后使用止痛泵,麻醉剂使排便中枢活动发生抑制不能形成排便反射。

2 便秘的预防及护理

2.1预防

2.1.1饮食指导 高纤维膳食是治疗和预防便秘的最好方法。在护理骨伤科病人在饮食中增加新鲜的水果、粗粮等高纤维食物,禁食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促进肠蠕动,利于排便。进行饮食教育能有效降低骨伤术后病人便秘的发生。饮食结构不合理主要是主蔬菜类和粗粮摄入不足,而术后未能及时恢复饮食,禁食时间过度推迟也是加重便秘的重要因素。因此,对于一般非腹部手术不引起或很少引起全身不良反应者,术后即可按患者需要给予进食。蛛网膜下腔麻醉和硬膜外麻醉的患者,术后3~6d可根据患者需要进食,全麻患者清醒后,无恶心、呕吐即可进食。多饮水。术后第一餐以咸流质食物为主。术后3d内少吃或不吃甜点、奶粉、豆奶粉等。进食时细嚼慢咽,避免因快速吞咽进较多空气引起腹胀。

2.1.2指导患者卧床排便训练 尽快建立床上排便的习惯。根据患者日常生活的习惯,与其共同制定按时排便的时间表,日久便可建立定时排便的习惯。

2.1.3为患者提供隐蔽的环境 给患者创造一个轻松、隐蔽的环境和充足的排便时间,以利于排便。

2.1.4鲜梨汁预防便秘 陈胜琼等根据每100ml梨汁中含有2g的山梨醇和6.4g的乳果糖,山梨醇和乳果糖是不吸收的糖类,经结肠细菌降解或低分子酸类,从而增加粪便的渗透性和酸碱度,使液体摄入增加的理论研究,应用于下肢骨折卧床患者。方法是入院后第二天开始给予饮用鲜梨汁150ml,2次/d,上、下午各1次。鲜梨汁由研究者从水果雪梨中直接榨取,常温下现榨现用。结果显示鲜梨汁能有效预防下肢骨折卧床患者便秘,有效率79.5%。

2.2护理

2.2.1心理护理 身体任何部位受到严重创伤时,胃肠道蠕动、吸收都将受到抑制。创伤性骨折患者往往是由于突发事故造成瞬间的变化,使患者失去了正常的功能活动,对其心理和身体带来直接冲击。生活不能自理,对治疗和预后顾虑重重,会使患者易产生紧张、焦虑、恐惧、孤独和自卑等一系列不良心理变化。便秘患者精神应急水平升高,最常见的为抑郁和焦虑,而抑郁、焦虑等神经精神因素还可通过大脑皮层影响下丘脑和植物神经系统,加重便秘。因此,消除心理障碍是治疗便秘的关键。适时的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提高应对能力,使精神负担减轻,消除顾虑。

2.2.2鼓励患者床上活动 对长期卧床病人应鼓励做好床上运动。如做深呼吸收腹和提肛运动等,能促进胃肠道的蠕动,增进排便。

2.2.3腹部按摩 胡秀民通过护理246例骨科卧床患者认为,指导患者做腹部按摩,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在腹部依结肠走向,由结肠向横结肠、降结肠至乙状结肠做环形重叠按摩,以刺激肠蠕动帮助排便。邵红霞等腹部按摩法:患者取仰卧位,全身放松,自然呼吸,在腹部以神阙穴为中心环形按摩,手掌按压的力量以病人能接受为限,由轻到重,稳而持续,先逆时针按摩100次,再顺时针按摩100次,一般15min为宜。1~2次/d,以肠道有轻度受压感为度。

2.2.4温水足浴疗法 分别于每天早、晚用39~42℃的温水泡脚30min,同时按摩足底,通过温水刺激使双足底的小肠、结肠、肛门等反射区的血液循环活跃,从而加强这些器官的功能,促使肠蠕动,促进大便排出。

2.2.5合理使用缓泻剂 缓泻剂应遵循最少剂量、最短时间、最合理剂型的原则。对于骨科卧床患者,要询问患者每天大便情况,3d以上未排便者要及时采取措施,可服用缓泻剂或中药,有便意者可适当给予缓泻剂,避免用力排便发生意外。刺激性泻药如番泻叶、大黄、果导等,促进胃动力药如吗丁啉等均可适当应用。这些药物作用温和,效果显著,但肠道易很快适应而失效,故必须掌握短期适量应用的原则。甘露醇、山梨醇、硫酸镁等高渗性泻剂能增加消化道内水分,刺激肠道运动,但易导致腹胀、腹泻、电解质紊乱。石蜡油等润滑剂有润滑肠道作用,能有效妨碍水分吸收,对顽固性便秘、粪便干结、排出无力的老年体弱者最为适宜,可长期服用。

2.2.6掏便、灌肠及栓剂的应用 使用栓剂或灌肠时要熟知所用药物的作用。陶便要了解肛门的解剖和生理,因物理刺激易引起出血。灌肠所用溶液有0.2%肥皂水、甘油等,顽固性便秘可选用1,2,3灌肠液灌肠,可促进顺利排便,但不能长时间滥用泻药及灌肠,否则可引起结肠痉挛性便秘,消化功能紊乱。

2.2.7理疗、中医药治疗 王波兰采用IVEMECTRON德国尼万隆公司EDIT电脑骨折愈合治疗仪对32例患者在入院24h内即进行骶尾部理疗,取得良好效果。杜士梅采用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老年性痔瘘手术后便秘取得良好效果。邵红霞等耳穴压豆护理,取穴:主穴:胃、大肠、小肠、直肠、三焦、内分泌;配穴:脾、肾,随症选用。用75%的酒精消毒,取0.5cm×0.5cm医用胶布,中央贴一王不留行籽,准确贴于耳穴,每日按压3~5次,每次3~5min,以酸痛为度,3d换1次,两耳交替。可以促进患者排便,省事而又疗效显著。封志英指压穴位法:患者取坐位或卧位,于每日排便前10min进行。取穴:①天枢穴(位于脐中旁开2寸),用双手拇指指腹分别按压,由轻至重,逐渐加力,3~5min后可有酸胀、酸痛感和肠蠕动。每次按压可持续数秒至1min;②支沟穴(位于腕背横纹上3寸,尺骨和桡骨之间),手法同上,3~5min后可显效。如一次按压效果不佳时可反复交替按压,直至排便。

综上所述,针对骨科卧床患者便秘的预防和护理,通过各种积极措施应用于临床,有效降低骨科卧床患者便秘的发生率,但各种方法都有它一定的适用范围,护理过程中根据个人情况针对性的实施,以获得最佳效果。

参 考 文 献

卧床病人的日常护理范文12

1临床资料

2008年8月―2010年8月共护理骶尾椎骨折保守治疗病人12例,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20―78岁,平均56岁,住院时间4―6周。

2护理体会

2.1 疼痛的护理:疼痛是骨折病人的普遍现象,不但使患者身体痛苦,还可增加消极的情绪,出现紧张烦躁,影响睡眠和休息,不利于康复及治疗。护士要给予心理支持疗法来缓解疼痛,可教会他们使用放松的技巧,如深呼吸,转移注意力等。对焦虑恐惧及疼痛严重的患者,应采取镇静止痛等药物配合治疗,稳定患者情绪。

2.2心理护理:本组病人大都来自农村,多因意外事故如车祸.空中坠落等原因导致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加之知识缺乏,易出现紧张. 恐惧. 焦虑的心理,为疾病的预后担忧。医护人员应针对这些心理变化,多给予解释.安慰,讲解同类治疗成功的病例,并向病人讲解在恢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卧床的重要性,使病人详细了解,积其配合治疗,消除病人及家属的顾虑。

2.3 皮肤护理:骨折后患者要长期平卧硬板床,生活不能自理。护士应帮助患者定期成直线翻身,避免脊柱扭曲。一般每2―3小时一次。保持床单清洁,平整干燥。做好皮肤护理,擦浴2次/天,骨隆突部位给予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对皮肤容易出汗部位,可涂爽身粉保持干燥,预防褥疮发生。

2.4 护理:骶尾椎骨折有潜在继续损伤的危险,做好护理有其特殊性和重要性。病人平卧硬板床,以保持躯体平直,防止发生畸形或进一步损伤,在骨折部垫以厚度适宜的垫枕,入院时枕高5-8CM,在一周内达到15-20CM,垫枕高度不够,不能保持复位后的效果。护士还需加强巡视,检查垫枕位置及高度是否正确。每2-3小时翻身一次,采用轴线翻身法,翻身时以脊柱为制动部位,一手扶肩胛部,一手扶臀部同时翻身。病人以平卧为主,也可左右侧卧交替。给病人翻身时应注意病人的表情。

2.5 预防便秘和尿潴留:患者常因长期卧床,肠蠕动减慢。应嘱咐患者多吃富含纤维素易消化的食物,多饮水,多吃蔬菜水果,并经常按摩腹部促进肠蠕动,利于排便。对腹胀严重的患者给予松节油按摩腹部,开塞露塞肛或排气。对因不适造成排尿困难者,可采用按摩,热敷,听流水声等方法促进排尿,无效时给予导尿。注意保持尿道口清洁,留置导尿的病人,每日用0.5%碘伏行会阴擦洗2次,每日用1:5000呋喃西林溶液冲洗膀胱2次,更换引流袋1次/天,同时鼓励病人多饮水,以利于冲出尿液沉渣。

2.6 功能锻炼:功能锻炼是治疗骨折重要环节,病人通过积极正确的功能锻炼,可以改善局部血运,促进组织修复,加快骨折的愈合。功能锻炼在伤后第二天进行,护士及家属协助下进行挺胸功能锻炼,臀部、肩部不离开床面,使脊柱、胸腰段离床面约3~4cm,3~4次/d,每次20遍左右,病人疼痛减轻后,指导其进行5点支撑法锻炼腰背肌即仰卧屈肘。屈膝,用头.双肘.双足作为支撑点,使背部腰部向上抬起,悬空后伸,3次/天,以不疲劳为宜。伤后2~3周可采用3点支撑法练习。方法:病人双臂置于胸前,用头部及双足撑在床上,而全身腾空后伸。伤后3~4周可采用4点支撑法练习。方法:用双手及双足撑在床上,全身腾空,呈一拱桥状。在锻炼过程中,责任护士要在旁边协助病人,同时还要观察病人的反应,对每一细微的进步都应及时给与肯定,以增加病人的兴趣及战胜疾病的信心。

3腰背肌功能锻炼,简单易学,病人易接受,锻炼也是预防骨质疏松病的最有效方法之一。但锻炼必须结合垫枕,使休息时脊柱继续保持过身位,即起到了复位的作用,二者缺一不可。通过以上的治疗护理,12例病人均康复出院。

参考文献

[1]唐顺礼 陈静骶尾椎骨折患者的护理。中华现代护理

学杂志,2005,1(21):1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