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金色的草地教学反思

金色的草地教学反思

时间:2023-05-30 09:25:26

金色的草地教学反思

金色的草地教学反思范文1

关键词:主题酒店;草原文化;食品;饮品;服饰民;礼俗

草原文化主题酒店以满足旅游者个性需求为目的,展现“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的草原文化内涵为宗旨,通过多种形式营造独特的蒙古民族草原文化文化氛围。

一、特色饮食重在突出绿色天然、养生保健的草原文化魅力

蒙古民族的饮食文化植根于民族传统,尊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草原文化精髓,既保持了民族传统,又迎合了时代的消费理念。

蒙餐原料环保天然。蒙餐中的肉食、奶食,是由当地牲畜所产,牲畜所吃的草、喝的水,不喷农药、不施化肥、没有污染。游客戏称内蒙古的羊“吃的是中草药、喝的是矿泉水”,就充分说明了蒙餐原料的天然与绿色。

蒙餐讲究原汁原味。蒙古族习惯把食品按其基本颜色分为白食、红食。白食为奶食,红食为肉食,饮食习惯是“先白后红”,即先品尝奶制品,再品尝肉食。蒙餐在制作上讲究原汁原味,除了食盐以外不用调味品,讲究食材的鲜嫩和食物的原本味道。

蒙餐功能养身保健。以肉、奶为主的蒙古族传统饮食,注重营养成分和合理的食谱结构。蒙古族营养学家、医学家忽思慧在《饮膳正要》中提出分餐而食、营养均衡的观点。在两品龙头伊利、蒙牛的合力带动下,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已经成为全球产奶量最高的城市。连续多年保持了总产奶量全国第一、乳品加工量全国第一、人均占有鲜奶量全国第一的成绩,于2005年8月被中国乳业协会命名为“中国乳都”。

特色餐饮对于体现草原文化是重要的一个环节,受到了广大旅游消费者的欢迎。

二、就餐礼俗的魅力注重表达敬祖好客的草原文化内涵

蒙餐讲究敬祖尊神。蒙古民族在喜庆、隆重、盛大的场合以乳品行祭祀之礼,表达对天地万物的感恩与祝福。这主要是因为蒙古民族对白色的尊崇,与传统宗教“萨满教”的融合,对“天地万物皆有灵”表达敬畏所演绎出的一种礼仪行为方式。

蒙古民族是好客民族,从客人进入蒙古包到送客离开,都有成套的规矩和礼节。敬客礼。在就餐中,吃烤全羊同样有个开羊仪式。仪式主要有敬酒、献哈达,表演好来宝、歌舞、呼麦、马头琴演奏等内容。在音乐歌曲声中,席中的贵客受邀,走到全羊前,接过工作人员递上的蒙古刀,在羊的左前肩切一刀,即表示“开羊”,此时工作人员载歌载舞,场面非常热烈。随后将羊进行改刀,即可食用。送客礼。酒足饭饱,客人起程之际,主人又会手捧银碗装满奶酒,以歌饯行,以酒告别,这是蒙古民族的送别酒“上马酒”。

通过这些接待礼仪,表现出了蒙古民族的热情好客,尽现蒙古民族饮食文化的精华,为草原旅游增添了色彩。

三、通过民族服饰的展示传递出自然和谐的草原文化内涵

蒙古民族是一个崇尚色彩、热爱生活,善于运用色彩表达情感的民族。他们崇尚白、蓝、红、黄等具有不同象征意义的颜色,表现出尊重自然、热爱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内涵。

尚白。在《蒙鞑备录》中有“成吉思汗之仪卫建大纯白旗以为认识,此外另无他旗”的记载。白色在这里传递的是纯洁、神圣、高贵的精神特质,这与蒙古民族生活的环境有着直接的联系,如白色的乳汁、白色的羊群、白色的蒙古包、白色的蒙古袍、白色的哈达、祭奠成吉思汗的“八白室”……许许多多的白色,既美化装饰了生活,又传达出吉祥美好的祝福,是实用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

崇蓝。蓝色象征着睿智、诚实、博大、永恒,在蒙古民族的生活中受到热爱并被广泛应用。蓝色的蒙古袍、蓝色的哈达、蓝色的装饰图形等实际应用。蒙古族把自己的故乡称之为“蓝色的故乡”,“蓝色的蒙古高原”。现在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名为“呼和浩特”即“青色的城”之意,其中“呼和”就是蓝色。

重金。蒙古民族敬重象征着崇高和永恒的金黄色,他们认为这是太阳、月亮、星星的颜色,具有神圣、高贵的象征意义。这主要是源于“黄教”对蒙古民族的影响,反映到他们的服饰中,就是把黄色作为配色来使用,在袍子、坎肩等大量的服饰中以金色镶边作装饰。

蒙古民族在服饰中选用大气、庄重的白色、蓝色作为服饰的基本色,然后选取色彩鲜亮的金黄色作为搭配,通过色彩的强烈对比,表现了蒙古民族豁达、率真、开朗的性格。

四、结语

通过对草原文化主题酒店代表――内蒙古饭店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可以采用通过餐饮特色展示草原文化,通过接待礼仪表现草原文化,通过民族服饰彰显草原文化。让草原文化的核心理念“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迈向世界,为繁荣我区的文化与经济建设,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吴团英.论草原文化(第三辑)[M].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7.

[2] 董恒宇.论草原文化(第四辑)[M].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8.

金色的草地教学反思范文2

摘要:阅读教学不能只停留在语言文字的理解上或就思想论思想,还应当以恰当的方法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的表面,去深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抓住重点段,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抓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抓住文章的思路,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通过入情入境的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体会;感情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5-0061-01

语文阅读教学不能只停留在语言文字的理解或就思想论思想上,还应当以恰当的方法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的表面,去深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怎样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呢?我作了如下探讨:

1.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如教学袁鹰的《白杨》一课“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在这段话中,作者以“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这样的关联词语,一气呵成地刻画了戈壁上的白杨树。读者便由白杨树的精神感受到新疆建设者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的精神。又如教学《金色的鱼钩》一课。课文最后说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真对这句话,可提出这几个问题:①“灿烂的金色的光芒”指什么?②虽然老班长留下的这个鱼钩极其普通、简单,但人们看到它就会想起什么事?就能从中受到什么教育?通过对这句话的理解,老班长的形象便清晰地立于学生眼前了。

2.抓住重点段,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如教学《景阳冈》一课。可让学生认真阅读武松赤手空拳与猛虎搏斗,终于打死了老虎部分,让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并思考。武松与老虎相遇时,老虎的“一扑”“一掀”“一剪”让人生畏,武松唯一的动作就是“闪开”,“闪”这个动作表现了武松的机警敏捷。打虎的场面写得有声有色,神采飞扬,打虎英雄豪放、勇敢的性格跃然纸上。随着这些场面的描写,文章的中心思想也就是文章所反映的思想感情便自然而然地出来了。又如教学《我的战友》一课。可以让学生认真阅读烈火烧身仍一动不动一段的描写,让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并思考,为什么烈火烧身仍一动不动?这反映了他怎样的优秀品质?随着这一问题的解决,文章所反映的思想感情也就显现出来了。

3.抓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如读《十里长街送总理》 一课。知道课文写了千千万万的男女老少来到长安街上等灵车,望灵车,送灵车,和敬爱的作最后的告别。做到这一步还不够,还要透过内容想一想,天又因又冷,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男女老少来送的灵车?灵车开来,为什么大家都不约而同地站直了身体,放声哭泣?灵车开过,为什么许多人追着灵车奔跑?灵车消失在夜色中,为什么人们还不肯离去?这是因为是人民的好总理,他一生为人民。人民送灵车表达对的崇敬、爱戴和深切的怀念。这层意思就是课文内容所要表达的思想。

4.抓住文章的思路,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叶圣陶先生说过:“思想是有一条路的……这条路,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因此,只要抓住了作者的思路,也便抓住了作者的主旨。如《难忘的一课》中,“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反复出现,贯穿全文。每一次出现都伴随着一段故事情节,都表达了人物的思想感情。它既是串联内容的主线,又是表达情感的主线。教学中抓住这条主线,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便能更好的理解文章所反映的思想感情。又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课文中反复出现与“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类似的话。因为它是父亲对儿子的承诺,是儿子在绝境中满怀信心的力量源泉,也是父亲坚持到底决不放弃的原因。反复出现,多出呼应,通过父亲的责任感充分表现了崇高的父爱,通过儿子对父亲的诺言的深信不疑说明了对父亲多么信赖。

5.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如教学《晏子使楚》一课。可通过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楚王的骄横、傲慢、阴险和在失败面前的窘迫,晏子的语气或义正词严,或嘲弄戏耍,或诙谐反问,语气虽然变化较多,这些多变的语气,却充满了他的机智勇敢和爱国情怀。又如著名作家老舍的《草原》一文。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草原风光图,感受到作者置身于那充满诗情画意的境界之中,既愿久立欣赏,又想吟诵诗篇。体会到作者对草原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6.通过入情入境的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如读现代著名作家巴金的《鸟的天堂》。仿佛自己就是一位游客,两次游览了“鸟的天堂”。这时,读了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看到的景色,更能感受到大榕树的美丽奇特。读了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看到的景色,更能感受到作者迷恋景色,看也看不够的心情。读了最后一个自然段,就能和作者一样,被那美丽奇妙的景色所吸引而不愿离去。如读《金色的鱼钩》一课。假如你就是文中的红军战士小梁,亲眼目睹了老班长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自己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老班长让战友吃鱼自己却吃鱼骨充饥的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就会深深地印在你的脑海里。

金色的草地教学反思范文3

论文提要:狄金森在一生的成长和诗歌创作生涯中,形成和 发展 了一种独特的个体主义——女性个体主义。这是一种具有典型女性特征和女性理解的个体主义,以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和诗歌创作为主要表现。女性个体主义是狄金森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和感受生活并实现自己精神与人格的独立自主的策略。

在19世纪为数不多的优秀女诗人中,艾米莉·狄金森(1830—1886)堪称独特:终生未嫁,隐居家中。除性格因素以外,她一反传统的生活态度更多是出于一种自觉自愿:一种为了保持自己精神、人格的独立和自主,沉浸于内心世界的探索,致力于诗歌创作的自愿。这种对于个人的自尊、独立、自主抉择、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强调,应归属于个体主义思想,只是狄金森的个体主义带有鲜明的女性色彩。在当时社会所允许的女性生存的狭小范围内来实现本应十分张扬的个体主义——一种避强就弱,以柔克刚的女性对个体主义的理解,即女性个体主义(feminineinch.vidualism)。

狄金森认为个体主义的再发展存在着 历史 原因。作为一种 哲学 思想,个体主义相对于封建主义是一种进步。随着文艺复兴、理性主义出现和宗教改革等活动的开展,传统的基督教世界的统一性遭到了破坏,不可避免地分裂了。对人本身的关注超过了对上帝的敬仰,个人的尊严和个人的幸福开始被强调。在19世纪,以爱默生为首倡导的“自立、自主的个人”思想得到了广泛响应,使得以强调个人的自尊、独立、自主抉择、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乐观个体主义成为鲜明的美国特色,在当时的美国十分盛行,并渗透到美国人生活的每个角落;因而促进了美国的 工业 化进程,激励人们充分发挥个人才智,兴起了一股清新的民主之风。但这种清新向上的思想并非人人可享。19世纪的美国妇女并不享有这种个人自主的权利。妇女不拥有也不被期望拥有超出家庭以外的自主权利和自我发展愿望。女性一旦步人婚姻,操持家务、照顾丈夫和抚养孩子便是她们所有的生活内容。她们依附于父亲或丈夫,无权主宰自己的命运。由于强大的传统习俗,狄金森自知强争无异于以卵击石,因而她宁愿退一步永待闺中终身不嫁,每日潜心自修,只与花园中的花草鸟虫为伴,以实现成为诗人的理想。

这种避强就弱、以柔制刚的女性个体主义是在被男性化的社会所规定的女性生存环境中产生并完善起来的。它使狄金森静心沉思,深深地感受着人生的痛苦和欢乐,最大限度地保持人格和精神的独立,避开一切社会干扰,从容地按照自己的方式写诗、创作和完善自我。这种女性个体主义贯穿于她的诗作中,显露出独特的诗作特征。本文将就女性个体主义在狄金森生活和诗作中的反映加以论述。

自18世纪的浪漫派始,对 自然 和自然生物的赞美,便是诗人抒发情感、寄托志向和理想、宣扬对真和美信念的主题。与古典的自然诗不同,狄金森的自然诗在她的女性个体主义影响下,体现出一种不同寻常的“反崇高主题”的特征。在她的诗中,没有对壮丽景物的描写和抒怀,没有崇高的主题意象,有的只是取自她小小的生活天地,那些再寻常不过的生物:她的庭院、花园中的普通草木虫鸟以及透过她的窗户看到的青山绿水、蓝天白云。与她自视渺小和以虫草自居相一致,狄金森对于自然界中的微小生物给予格外的关注,不仅是因为它们的渺小而被人忽视,还因为这种渺小是一种为了生存而与外界许许多多强大力量所进行的抗争。

从某种角度来讲,狄金森的自然诗之所以表现出“反崇高”的特征,是因她视传统自然诗为男性化的产物。如传统诗人将自然视为“母亲”,讴歌自然母亲孕育了诗人的情感和爱,表达了渴望回归母亲怀抱的感情。而在狄金森的眼中,自然是威严、强悍而又冷酷的“父亲”,他内在的可怕力量使其成为l9世纪社会生活的投射体。在以男性为主宰的社会中,女性就像大自然中娇嫩的玫瑰,骄横的太阳、严酷的霜冻和黄蜂的无情采撷都可使她过早地凋谢。她的青春短暂,向往不被理睬,理想似花瓣般易碎。狄金森诗中,苜蓿种子、小船、小鹿和知更鸟这些渺小之物,实在是她生存之道的一个个见微知著的意象。

狄金森的女性个体主义使得她的自然诗对自然的理解和认知具有了与男性诗人截然不同的角度和深度:“我们并未与自然融为一体……我们所看到的并不是真正的自然……在它美丽的外表下,是一种巨大的、野蛮、阴郁而吓人的力量。或许因为是女性的缘故,狄金森对这种潜伏的力量感受更为深刻和真切。大自然在她的诗中,是投射到受惊吓的草地上的长长阴影;是威严地监管着整个原野的大山;是无情采撷甜蜜花朵的黄蜂。诗人和自然之间,有着一道不可跨越的鸿沟,使他们难以亲密无间。为了自己的自主生存,狄金森选择了退却。就像生物界中有的生物具有独特保护色和身体构造一样,隐居是女性个体主义的一种策略:远离男性化的自然、远离男性化的社会来保护自己,积攒力量塑造一个独有的生存方式和环境。狄金森写道:“做一颗最遥远的星星,是一种特权”,她需要得到的便是这种隐匿身形的宽松和特权。c.r.安德森曾就狄金森在这种女性个体主义思想下所感受到的、为万能的自然“父亲”所压迫的痛苦做过描述:“在自然的无动于衷中表现出任何恐惧和悲痛都是一种幼稚的行为。就像一个人无谓地要求拥有无上的权利一样。这种苦恼,虽然未经说出,却是来自于她感觉到与宇宙敌对和相隔离的痛苦。”

与带有潜在威胁的自然拉开一定的距离,狄金森所想的是营造一个可替代的、完全由自己的想像力所控制的、可以行使她自主意识的内在自然。她可以在这里从容地体验、观察和领悟生活。营造这个自然就像营造一个草原:

要造就一片草原,只需一株苜蓿一只蜂,

一株苜蓿,一只蜂,

再加上白日梦。

有白日梦也就够了,

如果找不到蜂。

狄金森将自然内化,营造出一个友善的、生机勃勃的自然。这里没有黑夜的威胁,没有以强凌弱;有的是早晨明媚的日光、欢快歌唱的溪水、夕阳下柔和阴凉的山麓。在这个完全属于自己的自然里,狄金森拒绝了寒霜,挽留了盛开的鲜花,连乖戾的风前来拜访时都是怯怯地叩着门。在“自然是我的”这种自豪和喜悦的内在体验中,自然不再是与她相对立的敌人。狄金森充分享用着无尽的想像带给她的自主意识,营造一个“特权”场所。在男权的自然和社会中,她不仅做到保护弱小的自我,而且尽可能完全地行使了自主权利和自我发展意愿。

灵魂选择自己的伴侣

然后,把门紧闭——

她神圣的决定——

再不容干预——

狄金森的生活诗展露出的是一个孤独、平和却有着强烈自尊意识的灵魂——个体主义对于自我的一种崇尚。她的大半生是在一种隐居的状态下度过的。而这种隐居又是出于为了创造一个完全不受干扰的创作环境和生存方式的自愿。从中世纪以来,相当一批学者尊崇内在灵魂的发展和完善。他们认为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摈弃任何俗世的欲望和对外在物质的向往。而对外在安逸的需求和对内在灵魂完美的追求之间自古以来便存在着对立。对狄金森而言,这外在的需求便是l9世纪普通妇女所面临的生活:丢弃少女的幻想,步人婚姻,为丈夫、孩子和家庭而放弃理想和追求。但显然,狄金森意识到她的内在渴望——成为一名诗人的精神力量远远超出了她对一般生活的向往。她给t.w.希金森的信中曾写道:“如果有什么东西能让我无比清醒,无比透彻的话,那只有诗。”她渴求的是一种无羁绊的思想状态、自由的创作环境。就像她在诗中所说:

我只希望能自由的驰骋

就像蜜蜂——

只拜访我喜爱的地方

并拒绝回访——

狄金森很清楚地意识到她所处时代对妇女的束缚。以她腼腆、敏感的性格,家庭生活的烦琐和婚姻中妻子的被动地位必将淹没她的才情,吞噬她的自主权利。她在许多诗中表达的都是对自由天地的渴望:

小草所要做的——

只是守着它那一片绿色——

和蝴蝶沉思——

与蜜蜂嬉戏。

狄金森的女性个体主义在她表达自由意志的生活诗时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将自己渺小化。在写给希金森的信中,狄金森称自己“微小”、“无足轻重”、“无知”,是一个“胆怯的孩子”;而在诗中则视自己为“小草”、“蜜蜂”、“小石子”;而这个“小石子”,“不介意荣辱沉浮,不畏惧危机发生……像太阳一样独立,成群或单独,都发光”。可以想像,狄金森是希望能像小孩子一样,在成人的世界中拥有一种不被注目的自由空间;湮没自己,从而能像小草一样,在自己的一方“绿色天地”中获得最大的自由。这一独特的定位,是狄金森女性个体主义基于社会对女性发展的局限而做出的另一种策略。它的内在意义与

远离尘嚣没有使狄金森感到孤寂,却带给她自由的空间来拓展心灵的自由;而自我湮没更带给她精神的安全感和创作上自由伸展的空间。

狄金森的女性个体主义使她倾向于更内向地 发展 ,致力于内心挖掘,过一种冥思默想式的生活。任何一个沉溺于冥想的人,在其意识深处,都会对人存在的本质、人的消亡产生质问。狄金森在摈弃外界喧闹,致力于内心探索时,思考最多的也是死亡的意义和永生的存在。在当时浓郁的宗教气氛中,狄金森没有简单地随大流成为一名基督徒,而是对上帝、灵魂拯救、来世等宗教问题进行了积极思考。早在她上学的时候,她的自主意识就有着突出的表现。当时正值美国声势浩大的新教“第二次大觉醒”运动,学校进行集体皈依。在皈依会场强大白宗教压力下,狄金森拒绝违背自己的本性,拒绝承认灵魂生来有罪、上帝拯救和再生的教义。在她看来只有真正感受到心灵的启迪和顿悟,才能接受这种皈依,成为一名基督徒,否则就是一种欺骗。

在狄金森看来,灵魂并不像教义中宣扬的那样生来是邪恶的,她也不认为人类是可怜的“有罪的虫子”。她知道这种见解会招致非议,使她孤立。但是狄金森并不屈服于宗教的压力,索性承认自己就是“邪恶”,索陛不去教堂,自己给自己做礼拜:

有些人过安息日到教堂去——

我过安息日,留在家里——

让食米鸟充当唱诗班领唱——

礼拜厅堂是果园的园地——

在狄金森眼中,天堂并没有那么诱人,那只不过是一个空洞无味的蓝天,没有朋友,没有可爱的小石头,也没有“打短工的人”。到处挤满了灵魂,连个清净的地方都没有,而死亡,也并不是教义所描述的那样充满光明。死亡便是肉体的分解和消散。因而一切感知都将不复存在。如诗《我死时听到苍蝇在飞中对死亡所进行的形象描述:蓝色的生命之光摇曳不定,游离于死与最后的感觉之间;随即,目光变得呆滞,呼吸开始急促,苍蝇的嗡嗡声也变得断断续续,最后,幽蓝的光渐渐暗淡下去,所有的感知都不复存在

狄金森认为肉体是灵魂的栖身之所。当肉体在泥土中分解消散之时,灵魂便升腾离开了肉体。这两者被狄金森生动地比喻为两个溺水求生的泳者。一个到达了陆地,另一个则被大海吞噬。灵魂到达的目的地便是“永生”。因而她有这样的诗句:“拿去吧,所有的东西;最有价值的是拿不走的——那便是永恒!所以母亲的逝去“不是世俗的分离”,她的离去“像是风,把雪片从我们手指间带走,从此成为无限时空的一部分”。而好友j.g.霍兰德的逝去也是一种喜悦,因为从此,他与星晨一同升起在天空。死亡便是灵魂的永生这一认识使得死亡在狄金森的眼中不再阴郁、无情,不再是人们心灵中的阴影。它的到来也不再是人生的最后终结,而是迈向永恒的开始:

因为我不能停步等候死神——

他殷勤停车接我——

车厢里只有我们俩——

还有“永生”同坐。

狄金森对于死亡的理解,出自于她对宗教的自主理解,是其女性个体主义思想中对自我抉择、独立见解的坚持。正如c.安德森所评述的,传统面对死亡的礼仪对她来说是不够的。父辈留下的信念仅仅是理解中的一个部分。狄金森在诗中创造的是一个新的理解层次:人不再被死亡所征服,反之,成了死亡的主宰。

回顾狄金森所处的时代,在文学界,布莱恩特、朗费罗和j.洛威尔等倡导一种要求具有鲜明美国特色,表现新大陆宏伟气象的文学运动。狄金森喜爱和挚守的民谣体、家庭式的寻常意象被认为是“女人气”,不具有逻辑的严谨和语言的精美,不符合文学运动的壮丽主题,也不足以承担道德和宗教的 教育 目的,于是狄金森在文学体裁上便漂流于主流文学之外。但就是她这种短小精悍,似乎是平常生活的随笔,又像是冥思中突现的一道灵光,不容置疑地具备雪莱所言的“在平常的面纱下,显露出的是世问隐藏的美”这种诗的最高境界。所谓的“女人味”并没有对狄金森敏锐的感受性和深刻的见解有丝毫的影响。相反,女性的敏感使狄金森独具一份在平淡生活中发现真和美的诗人的禀赋。那就是在华兹华斯看来的“强烈情感的 自然 流露”。用狄金森自己的话来说,写诗像“一道在果园里忽然闪现的光;或是风的突然转向,牵引了我的注意力,带给我心灵的震颤,于是诗就产生了”。

j.马利坦在阐释 艺术 和诗的创造性直觉时说:“这种直觉首先是诗人对她自己主观性的隐约认识,它是在内在世界和外在世界的契合中进发出来的一种闪现。”因而,狄金森狭小的生活空间决定了她选择意象的家庭化,语言朴实无华,没有复杂的句法,像母亲在家里为孩子哼唱歌谣一般自然真挚。也正是这种被称作“女人味”的诗歌,却蕴涵着与所有宏伟篇章一样的真谛:对生活的挚爱,对生命深层次的探索。这一点,没有因为她是深居家中狭小天地的女性而受到什么限制。诗的真谛,在于它揭示的生命含义,“就像人的骨髓一样,少了它,那人便只是一堆骨头,没有了任何价值”。

金色的草地教学反思范文4

【关键词】  陶弘景 生平 医学贡献

    陶弘景(公元456~536年),字通明,丹阳秣陵(今江苏江宁县)人。出身于南朝士族,祖陶隆,于南朝宋时侍从孝武帝征战有功,封晋安侯。父陶贞宝,深解药术,博涉子史,官至江夏孝昌相。史称陶弘景幼有异操,平生好学,年四五岁乃好书,“恒以荻为笔,书灰中学字”。九岁开始读《礼记》、《尚书》、《周易》、《春秋》、《孝经》、《毛诗》、《论语》等儒家经典,颇以属文为意。及长,“神仪明秀,朗眉疏目”,“读书万余卷,一事不知,以为深耻”。十七岁以才学闻名,通晓历代典章制度,与江、褚炫、刘俣合称升明四友。宋升明元年(公元477年),领军将军萧道成(即齐高帝)发动兵变,除宋后废帝刘昱,控制朝政,后二年代宋称帝,建南齐王朝。齐高帝萧道成及其子萧赜在位时(公元477~493年),陶弘景曾先后出任巴陵王、安成王、宜都王等诸王侍读;兼管诸王室牒疏章奏等文书事务的书记职务,后拜左卫殿中将军。齐永明十年(公元492年),上表辞官,挂朝服于神武门,退隐江苏句容句曲山(今江苏茅山),创立茅山宗道教,不与世交。句曲山有一山洞——第八洞宫,以“华阳之天”命名,故建馆名“华阳馆”,自号“华阳隐居”。 梁武帝萧衍即位(公元502年)后,屡请不出,但念其旧功,“恩礼愈笃,书问不绝”。 天监三年(504年),遣人送黄金、朱砂、曾青、雄黄等物,以供炼丹之用。天监十三年,敕于茅山为其建朱阳馆以居之。天监十五年又为其建太清玄坛,“以均明法教”。且“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之山中宰相”。隐居茅山达四十五年之久,享年八十一岁,梁武帝诏赠“中散大夫”,谥“贞白先生”。

    陶弘景一生经历南朝宋、齐、梁三个朝代,博学多才,通晓阴阳、五行、山川、地理、方舆、产物、医药、本草、天文、历算等,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道教思想家、医药学家、炼丹家、文学家。为我国的古代文明作出了不朽的贡献。本文试就陶弘景在医学、药学、化学等方面所做的贡献进行初步探讨。

    陶弘景对医学的贡献

    道教的基本信仰是长生成仙,而追求长生则首先须祛除疾病,因为疾病可以损害身体健康,甚至导致人的死亡;人要生存,而且还要追求永生,当然要能够却病强身才能延年益寿,却病是益寿的必要前提和基础,因而重视养生的道教必然要同医药学发生不可分离的密切关系。道教养生之道有赖医药学;而医药学的 发展 ,在 历史 上确有不少道教士做出过卓越的贡献。此外,道教还有着同其他宗教一样的慈悲胸怀,以广行善事、积功累德、济世利人为务,甚至以之作为得道成仙的条件之一,这也促使道士们不仅关心自身的病痛,而且去拯救他人的疾苦。故学道者往往兼习医术,以致有所谓“十道九医”的说法。陶弘景即是其中之一。

    陶弘景祖上十分重视医术,有祖传秘方《范汪方》。这部方书是范汪(公元309~373年)编写的,又称为《范东阳方》,共105卷。陶家几代人都利用此书卫生保健或给人治病,这对陶弘景产生了深刻的 影响 。

    陶弘景十分重视道教医学养生学的 研究 ,主张道士的修炼应从养神、炼形入手。为 总结 道教在养神、炼形方面的修炼经验,撰写了《养性延命录》一书。强调养神当“少思寡欲”,“游心虚静,息虑无为”,调节喜怒哀乐情绪,防止劳神伤心;炼形则要“饮食有节,起居有度”,避免过度辛劳和放纵淫乐,辅以导引、行气之术,方能延年益寿,长生不老。

    陶弘景读过葛洪的《肘后方》后,十分推崇葛洪的学术观点,对葛洪评价甚高:“葛氏旧方,至今已二百许年,播于海内,因而济者,其效实多……”。又说:“抱扑此制,实为深益……”。然因年代久远,传到陶弘景 时代 已有缺漏,脱简不全。于是,他就“辄更采集补缺,凡一百一首,以朱书甄别,为《肘后百一方》,于杂病单治,略为周遍矣,昔应璩为百一诗,为箴规心行”。 他将《肘后备急方》的 内容 进行整理合并,在归纳为七十九方的基础上,又增添了二十二方,共一百零一首,取书名为《补缺肘后百一方》,是一部 治疗 内外诸疾及论述药物学的专著。全书共三卷,上卷三十五首,主要讲内科疾患 ,中卷三十五首,主要讲外发病,下卷三十一首,讲“治为所物所苦疾”。他在补缺葛洪《肘后方》 时,为了避免后人将其所添补的内容误认为葛氏原著,而把自己所加入的注,以红笔写出来,以示区别,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是可贵的。另外,他在补缺《肘后方》时 ,并不是盲目继承葛洪之学,而是对其缺点错误进行了删改,提高了原书的 科学 价值 。由此看来,他于“补缺”之余,也作了大量考证修改工作。因此,现在我们所见到的葛洪学术成就 ,在很多地方融合有陶氏的学术思想。

    他曾在浙江永宁福泉山结草为庐,读书采药,为民治病。群众感其恩,将其所居之地称“陶山”,种药之处称“药齐”,练功之地称“白云乡”。

    陶弘景一生著书很多,约二百二十三篇。其中关于医学,除《补缺肘后百一方》三卷外,还有《梦书》一卷,《效验施用药方》五卷,《服食草木杂药法》一卷,《断谷秘方》一卷,《消除三尺要法》一卷,《服气导引》一卷,《养性延命录》二卷,《人间却灾患法》一卷,《集药诀》一卷等。其中绝大多数均已散失。

    陶弘景对药学的贡献

    道教的修炼 方法 有很多,如行气、导引、内观、存想、服食、辟谷、外丹术、内丹术等等,其中服食又名服饵,即服用一些有益于健康的药物以求养生成仙。因此为了更好的服食,就必须深入地 研究 药物。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序录中说:“道经仙方,服食断谷,延年却老,乃至飞丹转石之奇,云腾羽化之妙,莫不以药道为先。”仙道与医道的异同在于“用药之理,又一同《本草》;但制御之途,小异世法。”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古代药物学的经典之作,到梁代时手抄的版本较多,所载药物的品种和数量各不相同,“或五百九十五,或四百卅一,或三百一十九”,且错误很多,“或三品混糅,草石不分,虫兽不辨,且所主治,互有多少,医家不能备见”。陶弘景将其进行了归纳整理、增补修订,著成《本草经集注》一书,共七卷。在 内容 上经过“苞综诸经,研括烦省”,兼顾“仙家道术所需”,“精粗皆取,无复遗落”;在体例上“分别科条,区畛物类,兼注名世用,土地所出”。首创按药物性质分类,改《神农本草经》的上、中、下三品分类,分为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有名未用七类;在药物的数量上,是在上述载药数量不等的《神农本草经》中选取了365种药物,再加上汉、晋两代名医所用的药物365种,计730种。365是一年的天数,陶氏云:“三品合三百六十五种,法三百六十五度,一度应一日,以成一岁。倍其数合七百卅名”。该书充分体现了道家“天人相应”的思想,是陶氏在医药学著作中的代表作,是我国继《神农本草经》之后,又一部按照当时较先进的 科学 方法分类的,有条理,有系统,并有丰富内容的中药学名著。该书对药物名称、来源、产地、形状、药性、鉴别、功用、炮制、保管等均加记述,为我国药物学留下了珍贵的资料。书中明确指出药物的产地、采制方法和药物的疗效有密切的关系,同时,还考订了古今药物的度量衡,为我国药学的 发展 做出了贡献,对隋唐以后本草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 影响 ,在 中国 药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陶弘景对化学的贡献

    服饵炼丹是道教重要的修炼方术,陶弘景对此非常重视,积极从事炼丹活动。史载,他从梁天监四年(公元505年)开始,进行了长达二十年的炼丹实践,在梁天监(公元502~519年)中曾献丹于武帝。在获得丰富炼丹经验的基础上,他撰写了《太清诸丹集要》、《合丹药诸法式节度》、《服饵方》、《服云母诸石药消化三十六水法》、《炼化杂术》、《集金丹黄白方》等炼丹服饵著作。

    道教另外的一个修炼方法是外丹术,外丹术就是用炉鼎烧炼矿物类药物,企图炼制出令人长生不死之仙丹的一种实验活动,属早期道教中影响最大的、用以追求成仙的方法。较早的炼丹活动是企图得到黄金之类的性质稳定、不易朽坏之物,并希望通过服食之而达长生不朽。后来道教认为,“道”生万物有着特定的程序(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人们只要能够在丹炉中浓缩地再现这个过程,依“道”之造化 规律 来运用“火候”烧炼药物,令这些药物逆宇宙生成之程序而返回它们从“道”生来时的状态,然后服食之,便可令人长生不死,是即所谓“夺天地造化之功,盗四时生成之物”。道教在探索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性质不稳而比较容易发生变化的物质(如水银和铅粉等),却不能真正认识这些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所呈现的化学反应,而是以为一种物质在特定条件下变化为另一种物质,象征着它从宇宙生化程序的一个阶段返回了另一个阶段,并以为其经过多次“还炼”之后即可回复至“道”的状态,而人若服用了这种经过还炼的丹药(如“九转还丹”)之后,即可随之回复至“道”的境界,永存不灭。六朝时期,道教多以为服食外丹乃是成仙的唯一途径,如晋代葛洪说:“不得金丹,但服草木之药及修小术者,可以延年迟死耳,不得仙也”。唐末五代以后,外丹术由于所成丹药多具有毒性而常常令服用者中毒身亡,故开始逐渐衰落而终被内丹术取代。

    陶弘景做为道教上清派的实际创始人,对服饵炼丹必然非常重视。他在长达二十年的炼丹实践,获得丰富炼丹经验的基础上,撰写了前述如《太清诸丹集要》等多种炼丹服饵著作。其炼丹成就,为充实和丰富我国后世本草学,推动原始化学的进展具有积极作用,是继魏伯阳、葛洪之后又一著名炼丹家。虽然他在追求长生成仙上遭到了失败,但发现了许多化学反应现象,对古代化学的贡献却很大,对近代化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古代的炼丹术,依方法的不同,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通过加热使固态物质发生反应,称为火法;另一类是通过溶解固态物质再发生反应,称为水法。这两种方法,也是 现代 化学反应最基本的形态。

    古时所说的“消石”实际是硝酸钾(kno3),“朴消”实际是硫酸钠(na2so4),由于两者都是白色晶体,且均易溶于水,当时人们难以识别,陶弘景云:“消石治病亦与朴消相似,《仙经》多用此消化诸石,今无真识别此者”, 他提出用火焰法来鉴别硝石(硝酸钾)“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真消石也”, 这种将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能使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化学上称之为“焰色反应”。由此可见,远在1400多年以前,陶弘景就已经发现了“焰色反应”,并 应用 于实际,利用它来鉴别硝石和朴。据西方化学史记载,德国的化学家马格拉夫(1709~1782年)发现“焰色反应”,马格拉夫1758年在一次实验中,将两种“碱”(苏打和锅灰碱)的粉末分别撤在酒精灯火焰上,结果他发现苏打(碳酸钠)把火焰染成黄色,而锅灰碱(碳酸钾)却把火焰染成紫色。陶弘景发现硝石(硝酸钾)存在“焰色反应”,比德国的马格拉夫要早1200多年。

    陶弘景在炼丹过程中对化学方面有许多开创性的见解。他提到,水银“能消化金银使成泥,人以镀物也”,讲的是水银在镀金、镀银中的独特作用。他还说,黄丹为“熬铅而作”,胡粉为“化铅所作”。黄丹即四氧化三铅,胡粉为碱式碳酸铅,这里指出铅及其化合物能相互转换。陶弘景还认为,醋酸能加快铁对铜盐的置换反应:“鸡屎矾……投苦酒中涂铁,皆作铜色,外虽铜色,内质不变。”鸡尾矾可能是碱式碳酸铜,苦酒是酒作酸后变成的醋酸。总之,陶弘景知识渊博,在道教、药学、医学、化学以及天文、地理、气象、文学等诸多方面为我国的古代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现代对于陶弘景及其成就的研究还远远不够。但愿这位曾经造福于中华民族的先贤的科学成就和科学精神,能为更多的世人所知,造福于人类,并进一步发扬光大。

【 参考 文献 】

  1 陶弘景著,尚志钧等辑校.本草经集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

2 唐慎微.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影印本)[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7

金色的草地教学反思范文5

西乌珠穆沁旗(以下简称西乌旗),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部,东邻煤城霍林郭勒,南连红山文化发祥地赤峰,西接草原重镇锡林浩特,北通中蒙边界珠恩嘎达布其口岸,是连接东北经济区和华北经济区的纽带与桥梁。“乌珠穆沁”系蒙古语,意为摘葡萄的人,原属阿尔泰山脉葡萄山一带的游牧部落,17世纪中叶迁此定居,由此得名。旗政府所在地巴拉嘎尔高勒镇是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内蒙古自治区丙组八星级文明镇。

资源富集 人文西乌

记者在内蒙古采访期间得知,这片美丽的大草原可谓物产、资源丰富,在锡林郭勒盟为时半个月的实地采访中,就得到了深切的感受,记者来到旗县的第一站就是西乌旗,据了解,这里已发现的矿产资源有煤、铁、镍、铅、锌、钛、钨、银、锰、大理石、莹石等,现探明煤炭储量达341亿吨,其中白音华煤田探明储量141亿吨,为优质低硫褐煤,已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十一五”期间重要能源基地之一,这里土地总面积22960平方公里,可利用草场面积20290平方公里,牛、马、羊等家畜拥有量居全区前列,是国家重要的绿色畜产品基地,丰富的自然资源为西乌旗的发展孕育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西乌旗有着独特的人文资源。其中,有盟级文物保护单位匈奴古城遗址、旗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九世班禅行宫和建于清康熙39年的“浩其德王庙”。世代生息在这片草原的勤劳勇敢、善良纯朴的各族人民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乌珠穆沁文化,这片草原被誉为“搏克健将摇篮、蒙古长调之乡、民族服饰之都、游牧文化之源”。至今在宗教、艺术、体育、饮食、节庆、婚俗祭祀等方面保留着传统的民俗风情。而神秘的“祭敖包”与草原那达慕,古老的蒙古包与独特的游牧生活,清香的奶茶与鲜美的手把肉,悠扬的马头琴与欢快的民族舞蹈,华丽的民族服饰与古朴的民俗风情等等,体现着蒙古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浓郁、深厚的文化内涵。

近年来,西乌旗委、旗政府立足乌珠穆沁悠久的民族文化底蕴,按照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相结合,草原景观与民俗文化相结合,以活动促开发的思路,在连续成功举办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2048搏克大赛、800蒙古马大赛的基础上,推出了“相约天堂草原西乌珠穆沁民俗风情节”一系列大型文体活动,并与中央电视合举办“相约天堂草原―颂歌一曲献给党”大型文艺演出,在举办的2007年民俗风情节期间,举办了“铁木真”杯国际山地车邀请赛,并计划今年冬天举办越野滑雪邀请赛,诚邀海内外的宾客相约乌珠穆沁草原的冰雪世界。

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上,西乌旗相继建设开发了成吉思汗望山、蒙古汗城、乌珠穆沁游牧部落、哈布其盖漂流度假村等旅游景区,增强草原旅游吸引力,并带动了一批牧民家庭旅游业的发展。2006年8月西乌旗在首届中国旅游精品推广峰会上被评为全国18个优秀旅游名县之一,2002年以来,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60多万人次,旅游收入累计达到4000多万元,以弘扬游牧文化和蒙元文化为特色的草原文化建设,不但成为展示西乌风采的平台,而且也大大提高了西乌旗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促进和带动了旅游及其他产业的快速发展。

科学发展 共建和谐

作为牧业大旗,如何利用和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正确处理经济发展、草原保护和牧民增收的关系,做到既要发展工业,又要牧民致富,还要保护草原?对此,西乌旗旗委书记海明告诉记者,依托资源优势,加快发展以煤电产业为重点的新型工业,是西乌旗从根本上解决生态问题和从长远上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西乌旗认真落实抓转变、促调整、谋开放的各项措施,有力推进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2006年,“十一五”开局之年,全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04亿元,同比增长18%;实现财政总收入2.5亿,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达1.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6.4%和5.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7908元和4820元,同比分别增长7.5%和12.5%,进入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提升最快的百强县(市)行列。今年上半年,西乌旗地区生产总值72007万元,同比增长13.7%;固定资产投资145963万元,同比增长40%;财政收入19399万元,同比增长38.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980万元,同比增长56.7%。

谈及此,海明书记着重强调,“十一五”的后三年,西乌旗将坚持三化(工业化、城镇化、产业化)互动战略,即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着力增收富民、构建和谐西乌。

旗长巴特尔告诉记者:近年来,西乌旗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契机,立足“以工带牧、以工哺牧、协调发展”的思路,以工业化理念谋划畜牧业经济,致力于转变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推进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迈进是近年来取得快速发展的一大法宝,在地方财力初步有所扭转的基础上,加大了对畜牧业的反哺力度,先后出台了八项支牧、扶牧、惠民的地方鼓励政策,支持“肉、乳、饲草”等产业和牧区协会组织建设,并在全盟率先推进以工哺牧、以工促牧,2005年以来累计投入反哺资金2400多万元,在接冬羔、牛育肥等领域进行重点攻坚,2006年,以沁绿公司为龙头,50%的牧户都进入了产业化经营链条,建立了企业加协会,协会联牧户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紧密利益机制,极大调动了牧民实施和管护项目的积极性。2007年,全旗冬羔加工规模将达到10万只,仅此一项就拉动牧民人均增收215元。

金色的草地教学反思范文6

《课标》指出:阅读教学就是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诵读文本,感悟文本。通过生动、扎实的语文实践活动,把握文本语言的内在精神,使学生文本语言与接受人文熏陶融为一体。

如何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经历一个有效的感悟过程?我将每一次课堂教学当作自己研究的场地,不断进行实践反思,也获得了一些体会。

一、加强初读。

初读是联系精读的纽带,为了让初读更有效的为精读服务,教师应该关注以下两点:

其一,落实课标中“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目标。

如《李时珍夜宿古寺》《一路花香》《徐悲鸿励志学画》《虎门销烟》等叙事性文章先让学生大体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再认真读每一段课文,弄清课文先后写了哪些内容,理清课文内容的先后顺序,把握文章脉络。

如《天安门广场》《趵突泉》《九寨沟》等说明文、自然景观类课文先帮助学生扫清文字障碍,因为这些课文中运用了大量的四字词语。然后让学生细读每段课文,明确每段写了什么。

其二,给学生创设质疑的空间,引导学生学会从课题、课文内容、课后问题等几个方面进行质疑的方法,并通过查词典、查阅资料、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尝试独立解决。

如《虎门销烟》一课从课题入手,引导学生质疑:虎门在哪里?谁在虎门销烟?怎样销烟?借助地图弄清“虎门”的地理位置,通过查阅书籍了解这一历史事件。

二、精读有点

所谓精读有“点”,指的是教师要善于抓住文本的“切入点”、读悟“结合点”引导学生品读感悟。

1.找准切入点。

其一,从课题切入。

如《轮椅上的霍金》一文,从质疑课题入手:“轮椅上的霍金”是什么样子的?画出相关语句:头只能朝右边倾斜,肩膀也是左低右高,双手紧紧并在当中,握着手掌大小的拟声器键盘,两只脚则朝内扭曲着。嘴已经歪成s型,只要略带微笑,马上就会出现“龇牙咧嘴”的样子。结合霍金图片了解轮椅上的霍金的标志性形象,说说自己的感受。由此引发学生思考:这样一个长期禁锢在轮椅上的人在科学研究方面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被人们称为“宇宙之王”,他是怎样做到的?学生默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段体会霍金如何克服困难进行科学探索。

其二,从课文的主要内容切入。

如《草原》一文,检查预习时引导学生交流这一课主要写了什么?(草原上如诗如画的美丽景色以及蒙古族人民的能歌善舞、热情好客。)依据课文主要内容分别切入“草原的美景”和“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两个重点段的学习。

第三,从课文的关键句切入。

反复句。如《安塞腰鼓》一文,“好一个安塞腰鼓!”共反复了四次。分别从“好在有火烈的舞蹈场面、好在鼓声的巨大力量、好在有茂腾腾的击鼓后生、好在变幻的舞姿”四个层次来描述安塞腰鼓。教学时就从“好一个安塞腰鼓!”中的“好”体现在哪里切入,将学生分成四组分别从以上四个层次来品读,用“好在,你看(听)”的句式进行叙述,感受安塞腰鼓的粗狂、雄浑、动力十足,内化课文语言。

中心句。如《三亚落日》一文,抓出点题段落“在三亚看落日真有诗意。夕阳滑落的景象美妙绝伦,一点儿也不比日出逊色。”围绕这一段感悟三亚的热带风情和夕阳滑落的色彩美形态美意境美。

承上启下的句子。如《大江保卫战》一文,找出承上启下的段落“面对肆虐的洪水,更显出人民子弟兵铮铮铁汉的本色”,分别从“洪水的肆虐和人民子弟兵的铮铮铁汉”两部分来感悟课文,结构清晰,重点突出。

第四,从课后问题切入。

如《莫泊桑拜师》一课,初读了解莫泊桑拜师经过,用课后问题“福楼拜是怎样的老师?莫泊桑是怎样的学生?”切入,抓住课文中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词句来谈,体会人物品质。

2.读悟结合点。

将学生推到前台,围绕重点词句段充分与文本对话,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这其中落实阅读能力培养和读书方法的训练。

如《李时珍夜宿古寺》一文,初读把握文章脉络后,从感知“古寺”入手引领感悟:

师:李时珍投宿到一座怎样的古寺?

学生读课文划出有关的句子。(出示:李时珍轻轻推开门,只见里面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中间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

生1:读了这句话让我想到我们村一个老奶奶住的房子都快倒了,不像样子了。

生2:我想问这样的地方怎么住呀?我肯定会害怕。

学生通过朗读表达出自己的感受。为感悟李时珍克服困难编写《本草纲目》的精神做准备。

再如《草原》一文,把握住课文主要内容后,用“草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切入第一部分的学习:

学生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适时圈画批注。

抓住“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体会比喻的恰当,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这一碧千里的草原、小丘上的羊群让你想到了什么?你能像老舍这样写一写吗?学生畅谈。“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是大海上的点点白帆。”想象朗读。

抓住“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流,轻轻流入云际。”结合中国画理解“渲染”,学生体会走进草原就走进了画卷,人在画中游的感觉来读。

抓住“高歌——低吟”这一情感变化的线索,体会作者来到草原内心的真切感受,进而感受草原细腻的美。

金色的草地教学反思范文7

住处依山傍海。与山为伴,以海为邻。前行不出二十分钟即是海,看朝暾初上,碧浪熔金;往后走十多分钟即是山,望山衔落日,天地苍茫。不过总的说来,也许我是山民出身的关系,日常生活中去海边的时候不多,但山几乎天天爬。说得夸张些,饭宁可一日不食,山不可一日不爬。不爬山放松一下心情舒展一下思绪,整个人就像要发霉萎缩似的。

但有两个时节我一般不爬山。一是五月槐花飘香之时,一是十月野菊吐艳之际。这是因为,槐花开的时候,总有人上山采槐花。不,若是手采倒也罢了,往往提着大口袋扛着长钩子搭在树上生拉硬扯。“咔嚓”一声,甚至整棵树都拦腰拉断。而后坐在树桩下,双手左右开弓撕扯槐花。那分明是暴力。看着实在让人心疼,让人气愤。有几次我实在忍不住了,斗胆上前劝阻。好的置若罔闻,差的反唇相讥:“你这人是不是有病?”眼不见心不烦,只好不爬山。熬过这几天再说。远远闻得槐花香,却近前不得,那可真叫郁闷。甚至迁怒于槐花:刺槐刺槐,干吗花不长刺?要是长刺,看谁敢拿来做包子馅!

那么十月呢?十月野开了。和槐树花不同,野很低调,在树荫下,在草丛中,在小路旁,静悄悄开了。这一带的野大体有两种,一种比铜钱大,淡蓝色,如白花瓣淡淡染了纯蓝钢笔水,花蕊则嫩黄嫩黄。一片淡蓝,点点嫩黄,清秀,清丽,清纯,简直是“纯爱”的象征。另一种比铜钱小,一色金黄。喜欢横长,一丛丛,一簇簇。在荒草坡哗一下子四下溅开,或在石崖忽一下子金灿灿垂下,生机蓬勃,顾盼生辉,活像“我的野蛮女友”。可惜“天敌”来了,除草机!去年开始来的,磨盘大小,一圈锯齿,旋转如飞,锐不可当。一人手扶长柄,轰隆隆,咔嚓嚓,“地毯式轰炸”一般扫荡过去。逆我者亡,顺我者亦亡。碰草草倒,触花花折,野当然也无由幸免。于是我不再爬山了。俗话说,惹不起,躲得起。

躲了几天后,终究按捺不住。不出所料,日前下山路旁好端端两大片淡蓝色的野,此刻一片狼籍,惨不忍睹,赶紧走过。走到出山口看山小屋跟前时,见四五个除草工正在调试除草机准备进山。我略一迟疑,问他们不除草不行吗?“不行,要防火的。火总是先从草烧起。”我又说那么等花开完再除不可以吗?“不可以,来不及的。整整要除一个月呢。”这时,其中一位五六十岁的面容清瘦的除草工反问我要留什么花,我说野。随即用手指着刚才下来的那面山坡,“就是那片淡蓝色的花。过几天还有金黄色的要开,不能留下吗?等它们开完了再除也好。”他摇摇头道花和草长在一起,很难留花不留草。我只好实话实说:“我是搞文学的,没有花,没有草,树林里光秃秃只有树,哪来的文学?哪里写得出诗歌散文啊?”没想到,这几句话起作用了,这位清瘦的锄草工当即吩咐同伴:“往下把花留着,留给这位写诗写文章。”我连声道谢。的确是由衷感谢,颇有绝处逢生之感。

对方接着告诉我,他小时候也喜欢文学,看了很多小说,诗歌散文也看,还写过诗。只因家庭成分不好―爷爷算是资本家,父亲解放前在银行当过职员―结果“”中不允许自己上高中。这不,一大把年纪了还得早早起来上山除草。不除草干什么呢?什么本事都没有。写诗?说罢叹息一声,清瘦的脸庞明显透出凄苦。我一时语塞,怅怅地看着他扛起除草机,看着他和同伴们转身上山那瘦小的背影。

黄色的野盛开的时候到了。我仍爬山。山上果然有野剩了下来。星星点点,在没了荒草的树林里格外显眼。却不知为什么,没了原先的蓬勃生机,似乎漾出几分凄楚。开得最好的是小半截破旧的砖石墙那里的一丛。墙紧贴山坡,那丛野从墙头荒草中披挂下来。枝条固然下垂,但每一朵花都往上翘,对着阳光齐刷刷抬起脸来。一张张金黄色的小脸,质朴,清癯,楚楚动人。几次我都想折一两枝带回插在书房案头,但每一次都怅然作罢。

作者系中国海洋大学教授

金色的草地教学反思范文8

随便拿起一本小学语文课本翻翻,你会发现,课本越来越精美了。不是吗,几乎每一课都有一两幅细致传神的插图。这无疑更符合时代特征,也是教学新理念的一种体现。那么,教师应如何利用这一宝贵的教学资源,充分发挥插图的作用呢?笔者在多年教学实践中,发现了插图的诸多妙用。 一借插图激趣质疑。一些插图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阅读兴趣。如教学《跳水》一课,新课伊始可先安排看图,并让学生提出问题。学生看过插图后,疑窦丛生:“猴子怎么会爬上桅杆的顶端?”“孩子怎么会走上那么高的地方呢?”“孩子面临生命危险,他会怎么做呢?”“甲板上举枪的这个人想干什么?”“最后这个孩子得救了吗?”有了问题也就产生了浓厚的阅读期待,学生就会迫不及待地带着自己的问题去读课文,去感知课文内容了。 二借插图品析词句。《可爱的草塘》是这样描写草塘美景的:“浪花翠绿翠绿的,绿得发光,绿得鲜亮,欢笑着,翻滚着,一层赶着一层涌向远方。仔细瞧那浪花,近处的呈鲜绿色,远一点儿的呈翠绿色,再远的呈墨绿色,一层又一层,茫茫的跟蓝天相接。”通过指导看图,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草塘绿色的层次性,理解了“茫茫”的意思。有的学生说:“草塘真像绿色的大海,风吹过来,草一起一伏就像大海的波浪,‘茫茫的跟蓝天相接’不就是‘水天相接’吗?” 有的学生说:“这些‘浪花’就像一群顽皮的孩子,笑着,闹着,追着,跑着,太可爱了!”学生品读得有滋有味,受到了美的熏陶。 三借插图引发思维。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培养学生语文的技巧,而更应该在这个过程中涵养学生的情操和情趣,培养学生的灵性与想象力、创造力,发展学生的个性。让学生为插图配“画外音”,是一种颇具趣味、能引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活动。《少年闰土》最后一段写了“我”与闰土依依惜别,用笔十分简略。让学生观察课文的第二幅插图,老师问:“在这个漫天飘雪的日子,一对好朋友就此分别。依依惜别之际,两个人会说些什么呢?”继而让学生演一演这幕戏。通过看图和表演,学生走进了人物的心灵世界,感受到“我”与闰土的深厚友谊。再如《小音乐家扬科》一课,插图中的扬科跪在小提琴前面,抬起头望着心爱的小提琴。配上音乐,让学生看图来一段“扬科的内心独白”,此时此刻,心灵的感悟取代了理性的分析,不正彰显出语文教学的人文魅力吗?我们还可以读写结合,让学生在插图的空白处写一两句话,抒发自己的情感。在《丰碑》一文的插图上,有的学生这样写道:“军需处长啊,舍己为人铸就了你伟大的军魂,漫天风雪将你塑成一座晶莹的丰碑。这座丰碑永远屹立在我们的心中!”在这里,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四借插图复述背诵。《跳水》一课,为了让学生明确故事的前因后果,了解人物之间的关系,可以让学生看图复述课文主要内容。而利用插图背诵课文则能避免盲诵枯记,提高效率。《少年闰土》第一自然段堪称经典,所配的插图也甚为生动。指导背诵时,让学生先赏景,从上到下,学生脱口而出:“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再观人,“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后说猹,“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学生看图背诵的过程中,已不知不觉将画面深深地印在了脑海里。 五借画图自得其乐。画图不仅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可以激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习《蟋蟀的住宅》,就让学生画一画蟋蟀的住宅;学习《冀中的地道战》,就让学生画一画地道;学习《威尼斯的小艇》,就让学生画一画小艇……有时候,我让同学们在黑板上合作完成图画。例如《燕子》一课,同学们你几笔,我几笔,勾画出一个光彩夺目的春天;《可爱的草塘》中那条奇特的小河就是一幅美好的画卷,“这幅画卷上都画了些什么呢?”于是,同学们兴致勃勃地画起来。有的涂上倒映出的蓝天白云,有的勾上青青的芦苇、蒲草,有的描上嬉戏的野鸭、小鱼……为了鼓励学生勤于动笔描绘课文展现的情境,每学期我都要开展一次配图评比。学生的作品可谓异彩纷呈。一位同学为《月光曲》配了这样一幅水彩画:蓝蓝的天空,蓝蓝的大海,金黄的圆月给波峰镀上点点银光。金色的沙滩上,有两个人陶醉其间,那就是皮鞋匠和盲姑娘……图画旁还写了几句诗:“清幽的月光/在海面上跳跃/贝多芬的手指/在钢琴上跳跃/盲姑娘的心/在琴声中跳跃/动人的《月光曲》/在人们的心中跳跃……” 课文插图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不容小视。这些美丽的图画让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美丽。

金色的草地教学反思范文9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读读记记“颧骨、两鬓、斑白、严厉、收敛、疙瘩、粗糙、抽噎、红锈、宿营地、青稞面、喜出望外、热气腾腾、无边无涯、昏迷不醒、奄奄一息”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受到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品质的教育。

3.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展现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

4.练习快速阅读,简要地复述故事。

教学重点

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孩子们,红军在草地上历尽了千难万险,茫茫草地上留下了太多战士的生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和过草地有关的故事。(板书课题)

二、交流感受

老班长为了照顾别人而牺牲了,这多么令我们感动啊。下面就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找出让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多读几遍,并在旁边写写你的感受。

1、谁先来分享你的感动之处?

(1)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下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么……”

(生读句子并陈述感受:老班长让我们吃鱼,自己却吃草根鱼骨,让我非常感动)

这个句子中,哪些词语让你最为动容?(皱紧  硬咽  我体会到非常难吃)

谁能把这种难以下咽的感觉送到朗读中去?(生读

你的重读让我体会到了难受)

谁再来读?(你让我的体会更加深刻了)一起读:

这是对老班长的什么描写?(神态描写)文章中这样感人的神态描写还有很多,有谁还找到了?

(2)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了疙瘩。

这情况是什么情况?——我们不吃鱼

老班长可能在想什么?——你们不吃,怎么能走出草地呢?

即使只有一丁点鱼,老班长想到的也是别人,担心的也是别人,而丝毫没有他自己。所以,当我们吃下鱼后,老班长的表情再一次发生了变化:

(3)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

这里作者为什么不写哈哈大笑,而是一丝笑意呢?

——因为东西实在是太少了,即使我们吃下去,老班长仍然担心我们的身体。

是啊,老班长时时处处想到的都是别人,没有自己,你想到了哪个词?

总结:作者写文章时真是句句掂量,字字斟酌,从这几处神态描写中,我们就能知道人物内心的丰富感受。我们在刻画人物,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的时候,也可以从人物的神态入手。

2、除了神态描写,课文中还有哪些让你感动的地方?

(1)老班长猛抬起头,看见我目不转睛地看着他手里的搪瓷碗,就支吾着说:“我,我早就吃过了。看到碗里还没吃干净,扔了怪可惜的……”

这是对老班长的语言描写,当我发现老班长吃鱼骨头时,老班长还想撒谎掩饰。

“支吾”是什么意思?——说话含混躲闪。这是老班长撒的第一个谎吗?不是。

他摸了摸嘴,好像回味似的说:“吃过了。我一起锅就吃,比你们还先吃呢。”

结合这两处,你觉得老班长为什么要撒谎?——为了让我们心安理得地吃鱼。

是啊,老班长多么用心良苦啊。

(2)还有哪些语言让你感动?

“指导员把你们三个人交给我,他临走的时候说:‘他们年轻。一路上,你是上级,是保姆,是勤务员,无论多么艰苦,也要把他们带出草地。’”

老班长牢记指导员的嘱托,牢记党交给他的任务。(说的真好)

看大屏幕:上级、保姆、勤务员分别担任着什么责任?

也就是说,一路上,老班长既要起领导带头的作用,又要竭尽全力照顾三个伤病员,来,让我们一起记住指导员的嘱托!齐读。

结合老班长的表现,你觉得他做到了吗?

可以说,老班长具有高度的责任感!

(3)你还找到了哪些地方?

“小梁,说真的,弄点吃的不容易啊!有时候等了半夜,也不见鱼上钩。为了弄一点鱼饵,我翻了多少草皮也找不到一条蚯蚓……还有,我的眼睛坏了,天色一暗,找野菜就得一棵一棵地摸……”

从这句话中,我觉得老班长找吃的太不容易了,甚至自己的眼睛坏了也不顾惜。

孩子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蹲下摸野菜的情景,咱们一起来读这个句子:

(4)虽然不易,老班长还是带着我们走到了草地的边缘,可是就在看得见希望的地方,老班长却倒下了。当我端着救命的鱼汤送到老班长的嘴边的时候,他却说:“小梁,别浪费东西了。我……我不行啦。你们吃吧!还有二十多里路,吃完了,一定要走出草地去!”

此时的老班长奄奄一息,想到的却还是别人,再读:

一路上,老班长像父亲一样的关心照顾我们,如果你是此时的小梁,你会怎么想?

(无论如何也要救活老班长!求求你,快喝了这碗鱼汤吧!)

把你的焦急、你的担心读给老班长听:“老班长,你吃啊!我们抬也要把你抬出草地去!”我几乎要哭出来了。

可老班长还是拒绝了:“不,你们吃吧。你们一定要走出草地去!见着指导员,告诉他,我没能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看,你们都瘦的……”

老班长的手垂了下去。此时的我们会怎样呼喊?——学生喊

这声声呼唤包含着我们的不舍,饱含着我们无限的感激,让我们一起呼唤他,希望他能听到我们渴望他醒来的声音——齐读

可老班长再也听不到了!这段简短的对话充满了深情,字字入目,句句揪心,让我们再一次感受了老班长高尚的品质!让我们饱含深情地再一次朗读,男生读老班长,女士读小战士!

作家在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往往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这些外部表现体现的。我们在写人时,也可以用这个方法。

三、品味“金色”

老班长永远地离开了,留下的只有那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为什么作者要说“闪烁着金色的光芒”呢?

“鱼钩”记录着老班长的英雄历程,闪耀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象征着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精神永垂不朽。

这是红军长征途中一个真实的故事,这枚珍贵的鱼钩现在珍藏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博物馆中,今天老师把它以一种特殊的形式带到了这里,面对鱼钩,你想说些什么?把你想说的话写在卡片上。

四、课堂总结

这鱼钩,是是一种深深地怀念,更是一份革命的力量,老师也写了一段话来寄托感情:鱼钩虽小真情在,困难化作信心源。青山处处有忠魂,精神代代记心间!

长征已经过去,感人的故事还在一代代地延续,老班长那种舍己为人、对党对同志高度的责任感的精神也会代代传承!

让我们一起铭记,读:历史不仅只被陈列,精神应当代代传承!

五、布置作业

1、把这个感人的故事讲给你的父母听。

2、从神态、动作、语言等描写方法中选取两种来写一个你熟悉的人。

六、板书设计

金色的鱼钩

神态

舍己为人

动作

老班长高度的责任心

语言

金色的草地教学反思范文10

很多一线教师都有着这样的困惑和苦恼:繁重的教学任务、多种的社会角色,使得“草根语文老师”多年来都是处于“低头教书,抬头看分”的尴尬境地,在自己的专业成长上毫无建树。专家告诉我们,专业成长必须要向名师学习,实行“拿来主义”。与其做高山下匍匐的小草,不如将草根深植于高山之上——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向名师学习,汲取他们的智慧,摆脱“教书匠”的俗气。那么我们向名师学什么?怎么学?在实践中又该怎么办?

一.善于学习就是核心竞争力

很多时候我们只看到名师在45分钟内的神采飞扬,舌灿莲花。其实“石蕴玉而山辉,水怀玉而川媚”,名师之所以成为名师首先缘于其深厚的“内功”,他们卓越的思维方式和丰厚的知识积淀是他们长期孜孜以求的结果。李镇西老师说过“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应该是博览群书,视野开阔,学识渊博的人。如果教师的知识储备不够,没有教参就不会上课,对教材的解读与学生一个水平,上课时捉襟见肘,自然不受学生欢迎。”名师应该都是杂家,他们关注的绝不只是狭隘的文学和生活,天文地理科学政治他们都要略通一二,在上课才能信手拈来。努力向书本学习,向生活学习是他们精彩课堂的源头活水。

所以向名师学习,不能只学来一个表演的形式,最重要的是要取法他们的学习精神和学习态度,努力锻造自己的内功,为专业成长打下坚实的底子。

二.凝聚个性才有品牌感召力

名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风格,是他们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思考摸索出来的,与其风格气质和行为习惯相合。我们普通教师与名师相比,成长环境、个人经历、性格习惯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所以生搬硬套不行,要把名师身上适合自己的东西萃取出来,“因我施教”。所以我们在学习的同时,先要了解自己、定位自己,想想自己是属于思维缜密型的老师,还是情感充沛型的老师?是善于条分缕析型的,还是擅长综合概括型的?是语言优美型的,还是睿智幽默型的?定位好了再去集合名师的经验,找到契合点,实行“拿来主义”,才是一个比较可行的方法。比如研究余映潮老师的教学,如果不考虑自身的情况,不加思考,每人每课都用,那么余老师的板块式教学势必成了老师们在新时期的教学八股。但是如果把余老师驾驭教材的功夫学过来,再结合自己的风格,想必效果大不一样。我们来看《松树金龟子》的教学片段:阅读探究作家笔下的松树金龟子。教者把这个片段设计成了四步:(1)自由表达:请用精炼的一两句话说说在作家的生花妙笔下松树金龟子给我们的感觉。(2)探究方法:法布尔用什么方法把松树金龟子写成了一个精灵,让我们不由自主地喜欢它?(3)模拟解说:仿照示例,象《动物世界》的解说员一样,以生动简短的语言激情解说松树金龟子的某一方面。(4)诗意总结:作家笔下的松树金龟子到底是怎么样的,给它来一段配乐小诗《松树金龟子之歌》。在这里余映潮老师的主问题设计理念,结合了该教师活泼激情的自身特点,整个教学片段显得重点突出而又鲜活灵动。

所以有思想的学习,才会形成个性品牌,而不是沦为一架只会抄袭的机器。

三.不倦实践成就课堂感染力

草根老师有时会有这样一种倾向,喜欢夸夸其谈于名师的某种理论,但是懒于实践。但课堂是千变万化的,学生也是个性各异的,纸上谈兵永远不会知道某种思想理念的真正优劣。在实践中发现、修正、总结,再进行理论提升,这是一种反复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相信在这样的磨炼下,你的功力会日渐深厚,从名师那里学来的东西会慢慢内化成自己的能力。比如学习钱梦龙老师的导读艺术,你有没有真的在课例实践中提高自己“导”的能力?津津乐道于李镇西老师上课时与学生平等对话的艺术,那么我们在自己的课堂上是不是也在努力构建一个对话追问的平台?余映潮老师“板块式、主问题、诗意手法”的阅读教学艺术体系,如果不实践怎么能体会其中的妙处呢?当然实践的过程肯定是痛苦艰难的,因为自己的不成熟可能会让课堂上的自己冷汗频出,但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你的课堂教学才会在曲折中一路高歌向前。随着你日复一日地用生动的课堂砥砺你的思想,用鲜活的教学反思积淀你的底蕴,终有一天,能力上升成为艺术,你便真的成就了自己。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名师俨然是面前一座仙雾缭绕的高峰,就让我们这些平凡的草根语文老师植根于巍巍高山之上,热烈地活出自己的风景。

刘小洁,教师,现居江台。

金色的草地教学反思范文11

关键词:语文教学 朗读训练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培养语文能力应当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工夫。但是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偏重写的训练,忽视其他方面的训练的现象。其中朗读的训练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须知,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而教学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加强对朗读的指导与训练。

        一、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

        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要求学生读准字音,不添减文字,不读破词句,就是说要读通句子。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与字词多次“见面”,牢固掌握字的读音,强化识记字形,从而有效地识字、识词。反复的朗读,能使学生读得正确,读得流畅,增强语感。教师在此基础上加强指导,可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他们自觉朗读的习惯。

        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提供了丰富隽永的材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对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掌握规范的语言文字大有裨益。对方言区的学生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更能起事半功倍的作用。

        学习语言,主要不是依靠理性分析,而是靠语言的直接感受和积累。如《草原》一文,老舍先生用新身的经历向读者介绍了草原的天、草原的地,以及草原上生活的人产。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反复的朗读,从草原蓝蓝的天、绿绿的草,蓝天上的朵朵白云,草地上白色的羊群,这些明丽的色彩深刻体会“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体会“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同时也认识了“那么……那么……”、“既……又……,既……又……”的句式。又如教学《桂林山水》,通过朗读描写桂林山水的句子,漓江静、清、绿的水,桂林奇、秀、险的山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也认识到用这种句式表情达意的妙处。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期,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甚至熟读成诵,让学生直接感受语言,积累语言材料,了解多种的语言表达方式,就能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感情,从而发展语言。

        二、朗读有助于审美教育

        在教材中有许多描写自然景物的文章,如《美丽的不兴安岭》、《火烧云》、《五彩池》、《观潮》、《草原》等,都用优美的文字描绘出秀丽的自然风光。教学时,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用声音再现画面,让学生进入意境,认识文中所描绘的事物的形状、颜色,感受自然的美。如《火烧云》“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通通的,好像天空着了火。”“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通过朗读,学生脑海出现:晚霞斜照大地的瑰丽的画面。“火烧云的变化极多,红通通的、金灿灿的……”“又像这个……又像那个……”诱发学生去观察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又如《观潮》,潮来了“那浪潮越来越近犹如于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千万辆坦克同时开动,发出山崩地裂的响声,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抖起来。”教师用绘形绘色的朗读,让学生感到这的确是“天下奇观”啊!文中作者把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之情倾注在字里行间。教师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融入朗读中,感染学生,使学生入境入情,不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唤起美的共鸣,使学生领略到自然美,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朗读再现自然美,让学生从中感受自然美,诱发他们去想象,能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培养他们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

金色的草地教学反思范文12

关键词: 反皮草 海报设计 身体美学

一、序言

简单的说,皮草可以理解为利用动物的皮毛制成的衣服及装饰。在人类的原始期,动物的皮毛与人类就有着密切的关系,那时的人们靠狩猎来维持生计,用皮毛来遮寒掩体或来宣扬自己的战利成果;在现代,人们把皮草看做财富的象征之一,或审美的一种享受。“自上个世纪60年代,闻名全球的服装设计师奥列格・卡西尼设计了一套醒目的豹皮外套以后,每年超过25万头豹子为满足皮草市场的需求失去性命。据统计全世界范围内,平均每秒就有一只动物在人们利益驱使下被残忍杀害。”[1]人类为了美和被审美而穿戴皮草,我觉得这是人类对动物生命的藐视、对自己肯定自身追求生命欲望的否定,也是对身体审美的误导,穿戴皮草真的美吗?值得反思。

为了能够让人与所有动物和平共存,不再为了它们的皮毛遭屠杀。反皮草海报设计诞生了,我将主要以不同的海报表现形式来阐释它传达给人的主题思想,是另一种对审美意识,这种意识会潜移默化在人们心中,让人们懂得“珍爱生命”不单单指自己人类的生命,也包括动物,我们应该唤起公众对动物生命的关怀和尊重。

二、解读案例

设计反皮草海报旨是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对于已经倾向于和有能力消费皮草的社会人来讲,这又是一种有效的教育形式,让大家通过海报中文字与图形的形式美感、鲜明个性对比和独特视角的灵感让大家反思我们的行为,重新审视皮草。我将历届获得大奖的设计作品语言和风格归为两类:

1.直接地图片语言表达形式

图1《CATWALK》作者以CATWALK文案点睛,用冰冷阴森的色彩感觉加发白的灯光处理让人看不到尽头的心理直观传达了皮草养殖令动物的一生遭受痛苦,狭小阴暗的铁笼是它们度过全部生命的空间。满地厚厚的杂草和粪便令人毛骨悚然,这与血琳琳的场面比起来更让人觉得不安与内疚。作者将这种直接的形式语言表达得淋漓尽致,透出美丽的皮草下面是另一种血腥,人们将自己的审美眼光强加于无辜的动物身上,将动物那种渴求生命的欲望蔑杀,扭曲对生命的尊重。

图2《NO SALE NO KILL》比起图1来说更加直截了当,毫不掩饰直击要害将人类残杀动物血淋淋的手用做设计要素,将兔子耳朵置换成金钱,作者选择了一个常规、简洁的图形为基本元素,丰富图片内涵,使画面充满趣味,更体现了作者的丰富想象力。画面中兔子无助的眼神充满了对生的渴望和无奈,人们在抉择金钱与动物生命时,他们选择金钱,在他们的思想理念中生命存在贵贱之分,动物的生命可以随便践踏与买卖,其实他们忘记我们也是动物,只是比它们多了感觉、语言和意识罢了,这种意识的存在有时还不如动物之间的情感。人们在欣赏自己的身体、肯定自己的身体时,却忽略了动物也是有灵魂的,动物也是有生命欲望的,它们的“灵魂”就是身体。

2.间接地以拟人、隐喻等视觉语言形式表达主题

图3《妈妈,醒醒》作者在图片中摒弃了以往的血腥思路和以人的角度来诠释主题的方式,创新性的利用动物之间的亲情来打动观众,没有文案和话语,简洁干净的画面透着一份凄凉与感动。他以绘画的表现形式设计了一个场景故事,狐狸的孩子来到橱窗前看到自己的妈妈被人类设计成了皮毛领子,但在幼小的孩子心中还是希望能够唤醒自己的妈妈,期待妈妈的归来。作者用隐喻、拟人的手法隐晦的告诉读者停止皮草交易,爱护动物的生命。通过作品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反皮草的深入认识,他用自己的画面诠释了动物们的那种积极而又健康的生命欲望,更进一步点中了动物的灵魂之家“身体”。

图4《MUMMY'S SMELL》与图3都走的是温情线路,不同的是表现形式。这幅作品作者用简短精辟的文案点睛,运用摄影的形式,将现实生活中穿兔皮大衣的人和一只小兔子相结合,运用讽刺的手法凸显了穿着皮草对动物肉体和精神上的双重伤害,同时还讽刺了穿着皮草的人对动物生命的蔑视。整个画面统一在灰色调中层次清晰明了,人物的手和活生生的兔子在画面中格外显眼和突出,让人们陷入深思。现实中动物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它们只是人类无止尽利用的工具,在人类的交易中被残忍杀害,失去生命,丢失灵魂。这种现象使人们对动物的身体意识和生命价值认识的扭曲。然而,反皮草的出现让人们重新对美有新的认识和思考。

三、反思

图5《人类是最终的皮草》不管是文案表述还是图片语言的设计都是反皮草海报设计中的精华。“人类是最终的皮草”它正体现了身体美学的内涵即关于身体的美学和身体出发的美学,也是人们在生活中对自己审美化的欲望体现。在远古时代人类穿皮草是为了遮风避雨,而现代人们买皮草是为了炫耀财富和追求自我享受的审美(通俗来讲就是为了美丽),这种审美一方面取决于自己从自身的身体出发的感觉,另一方面是给别人带去视觉的体验。穿皮草对动物界来讲是一场灾难,如果没有人类的对它们的身体皮毛充满审美欲望,它们也就不会被人类残忍的杀害,正是人们在不断的扭曲动物的生命价值和对自身审美的误区,反皮草的出现给大家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来引导人们尊重动物生命,尊重自己的灵魂。身体是被灵魂赋予生命的,身体它是存在,而不是虚无;是物质的,而不是精神的,“因此,它不仅不是审美的主体,而是作为审美客体也在美的阶梯中处于最低的位置,其意义在于显现灵魂的美乃至理念的美。”[2]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人的美在于灵魂,在于心灵,把心灵称作美是对的,因为我们承认并说心灵所做的工作是美的。”

不管是人的身体还是动物的身体它们都是有灵性、有感情且都是担负任务的载体。我们在审美塑造自己的同时应该反思如何使人的身体在实践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包括在道德行为中如何恰当地表达自己的立场。让“人类是最终的皮草”这种悲剧性的情况不要发生,虽然它具有海报设计中的夸张和比喻的形式语言表达,但它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和触发了人们感官的敏锐性,点燃感情表达的生动性。

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穿皮草真的很美吗?这种美是由人的身体来审美还是人的精神来审美?这种美给社会带来了什么价值又带来了什么危害?在社会媚俗精神的笼罩之下,残忍杀害动物,穿戴皮草未必是我们自身身体或是精神的需要,而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趋向。这种趋向扭曲了人们对动物生命的尊重,“使得把身体的东西精神化,把平庸的事物抒情化,把形形的行为道德化。”[3]这时我们应该好好反思,人类在这个世界中是最高级的动物,我们何不用美丽的心灵来主宰净化世界,用另一种审美来抵制皮草,让万物和谐共存,让人类的美与精神双飞翼。

参考文献:

[1].DAF国际大学生反皮草艺术设计大赛 [EB]

省略

[2]王晓华《身体美学:回归身体主体的美学――以西方美学史为例》[DB]2010.06.23

省略/lunwen/2009/200909/33476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