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智力测试题目

智力测试题目

时间:2023-05-29 18:24:38

智力测试题目

智力测试题目范文1

【关键词】 多元智能;情境评估;智力测验;幼儿

中图分类号:B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1-165-02

1983年,哈佛大学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教授在其著作《智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多元智能理论”。20多年来,这个理论逐渐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90年代成为许多西方国家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进入21世纪,也即将引发中国教育理念的大革新。

那么,怎样编制科学有效的评估量表,准确地测量人的多元智能结构?为此,北京大学多元智能课题组在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育心理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所支持下研发了本套量表。

一、多元智能情境评估量表的优点

加德纳教授反对传统的智力测验,因为人的智能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环境和经验发展变化的,所以情景观察法,经过多次的多方面的情境评估,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才能保证多元智能评价的客观公正。

情境评估既能保证数据来源的客观性,也能保证后期数据处理的科学性,是进行多元智能研究的最佳手段。

二、幼儿多元智能情境评估量表编制

(一)结构

幼儿多元智能情境评估量表是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的对被试的八种智能度量及分布结构而设计的量表,区别于韦克斯勒儿童智力测验测试只用作评价传统的智商IQ。它的测试结果报告是逻辑智能、语言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自然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和运动智能的八项分量表的百分位分数。

(二)版本

本评估量表为幼儿版,适用的范围是3岁~7岁。

测试题目类型有客观题、主观题、动手操作题等多种形式,可以用电脑施测,也可以在室外施测。对于每一测题,被试从所提供的2~5个选项中选择最佳答案。测试都严格的时间限制,一般约需90分钟到120分钟。评估系统各八个分量表和测题安排详见下表:

(三)题目来源

《幼儿多元智能情境评估量表》的编制工作由北京大学多元智能课题组组长孙庆均研究员和北京师范大学郑日昌教授主持。施测测验制作过程的结果产生了可供建立常模使用的多元智能测验题本,这是编制这套测验的关键性工作。这个过程经历了很长时间,对试用稿进行了反复修改,根据以上安排的8个分量表去编制测题。测题,也即提干及其相应答案,来源大致有以下几个渠道:①直接选用国内外优秀测验的测题;②改编国内外成熟的测验的测题;③网络上的智力测验或心理测验题目;④报刊杂志;⑤国内公务员选拔试题;⑥编译国外智力测验包括GRE等的试题;⑦近几年国内高考试题;⑧自行编制的试题。这些测题都是经过了试测后的结果分析,在难度和鉴别力符合要求的情况下,才被保留在正式题本中的。

(四) 测题的反复精选

测题的挑选从鉴别力和难度二方面来考虑。鉴别力每个题目与智能总分的相关作为指标。以鉴别力、难度和题目项目内容作为删除题目的指标。然后对各分测验进行了难度和鉴别力的归类分析。难度指标以通过率作为标准,为了使项目的难度梯级接近正态分布,测验保留了部分难度相对较小或大的项目。

(五)确定各分测验实施的时间长度

根据八种智能的不同特点,八个分量表的的题目类型各不相同,另外还要考虑年龄差异,有些分量表有严格的时间限制,有些分量表则没有控制时间,而是要求被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快速反应、真实作答即可。但是,整个测验有严格的时间限制,主试必须遵照总体的时间限制,把握测验的进度。

三、常模结果分析

(一)制定全国常模

本测验的数据来源于中国 杭州、武汉、北京、广州、沈阳、陕西和成都等省市测量取样2020人,使多元智能测验的理论体系和操作体系日臻完善,使其应用的信度和效度也达到了比较高的程度。

从2010年3月到2011年3月,编制者完成了华中地区城市版的常模制订工作,此情况详细报告如下:

1. 确定取样地区和学校

全国常模的制订需要开展全国的协作,被试分散在各地,被指派的学校积极配合,保证了取样工作的顺利开展。被试分布在 浙江、武汉、北京、广州、沈阳、陕西和四川等省市。所有主试都曾受过心理测量方面的学习和训练,施测前都经过了严格的培训,具有主持测验的能力。由于各方面人员的协同配合,认真负责,全国常模的质量得到了保证。

2. 被试的抽取和训练

负责组织施测的人员,对常模样组抽样和施测的具体操作均提出了严格的统一要求,并采用书面通知的形式详细清楚地给每个学校规定了提供的被试的人数、性别、年龄等方面的细节。

有效的测验结果有赖于遵从标准手续组织的测试和评分。因此,一名好的主试对保证幼儿多元智能情境评估系统全国常模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培训人员在对主试培训时,要求主试阅读并掌握了指导手册,认真领会施测程序。对于测验的场所和人数、主试测验前的准备、任务和指导语以及时间掌握、被试实足年龄的计算等事项都做了明确的规定。最后确定的有效被试的组成见表2:

3. 常模的制订

使用计算机把有效被试的答案换算成分数,然后把原始分逐一汇总后计算出每一年龄的平均数和标准差(见附件3)。

4. 报告分数的换算

经过测验得到八项智能原始分,并不具有比较的意义。因此,应该将原始分对照常模表中对应的年龄、性别,计算出八项标准Z分数,其计算公式如下:

Z分数=(原始分-平均数)/标准差

得到八项Z分数后,必须换算成百分位分数,也就是被试的八项智能的分数在同年龄人群中的百分排位。

例如,一名6岁的男性被试,用幼儿多元智能测验情境评估系统对其施测,得到其逻辑智能的原始得分是19分,查《幼儿多元智能情境评估系统全国常模》,得到其逻辑智能的Z分数为:

Z逻辑=(19-38.07)/8.96≈-2.13

对照《z分数-百分位分数换算表》(见附件4)得到-2.13对应的百分位分数应该是2,这就是最后交给被试的《多元智能测评报告》上的多元智能光谱图(见附件3)上的八项智能的分数1~99分的百分位分数。

由于我们的常模是动态常模,即每测验一个新的被试,其各项原始分数就加入到原常模对应的版本、性别、年龄重新计算,因此,原始分的计算到百分位分数的换算均由计算机完成,从而保证了计算结果的准确。

(二)测验量表基本特征的鉴定

在施测测验的制作和常模修订的过程中,对测题信度和效度进行过多次检验。现将全国常模样组的测试结果的有关分析报告如下:

为了使难度梯级接近正态分布,问卷中的难度按比例进行了分配,p≦10%的题量占了0.02%左右;10%﹤p≦30%的题量占了23%左右;30%﹤p≦70%的题量占了48%左右;70%﹤p≦90%的题量占了21%;p﹥90%的题量则占了0.06%。问卷的区分度以每个题目与智能总分的相关为指标,根据难度和区分度以及题目内容每个智能删除了5个题目,最后每个智能剩下20道题目,共有160个题目。

参考文献:

[1]孙庆均.多元智能教育[M].武汉出版社,2007.

[2]加德纳著,沈致隆译.智能的结构[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加德纳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新视野[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4]孙庆均.多元智能幼儿教育小百科全书[M].中国楹联出版社,2008.

[5]埃根等著,郑日昌译.教育心理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6]加德纳等编著.多元智能在全球[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智力测试题目范文2

【关键词】本科招生 多元化 现代智力理论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5-0018-03

我国高校现存的招生类型有:免试保送、提前单独招生、院校自主招生以及全国统一招生入学考试之后的全国同步招生。本文拟将全国统一招生入学考试之后的全国同步招生简称为统一招生,其中包括本科、专科高职的招生。本文探讨的是本科层次的统一招生,简称本科统一招生,包括考试和录取两个方面。

我国高校现存的本科层次的招生类型有四种,不是单一的。但从招生比例来看,免试保送生约占招生总数的2%左右;院校自主招生不超过招生总数的5%;提前单独招生也仅有75所院校可组织此项考试,招生人数有限;本科统一招生则是绝大部分高校招生普遍适用的形式。所以,尽管有免试保送、提前单独招生、自主招生作为本科统一招生的补充,也难以掩盖本科统一招生日益突出的问题。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都提到了“深入推进高考改革,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校考试招生制度……”① 可见高校本科统一招生的多元化改革势在必行。

一 现代智力理论

1.多元智力理论

20世纪8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教授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霍华德・加德纳教授指出,人类的智力是多元的而非单一的,主要由言语―语言智力、音乐―节奏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自知―自省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然观察智力八项组成。②

根据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力理论,由于每个人的智力都各具特点,每一种智力又有多种表现方式,所以我们很难用一个适用于所有人的评价标准来评价一个人聪明和成功与否。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力理论为我们提供了看待“聪明”和“成功”问题的全新视角:我们不能说多元智力框架中的八项智力哪一种重要、哪一种不重要,我们只能说八种智力在个体的智力结构中都占有重要位置、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它们在每一个个体身上都各具特点并有着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因此,我们不能说谁更聪明、谁最成功,我们只能说他们各自在哪个方面聪明、在哪个方面成功,以及他们各自怎样聪明、怎样成功。③

根据加德纳教授的分析,传统的智力理论产生于重视言语―语言智力和逻辑―数理智力的现代工业社会。受这种理论影响,考试与学生的言语―语言智力和逻辑―数理智力密切相关,而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如音乐―节奏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自知―自省智力和人际交往智力几乎没有相关。他指出,传统的智力测验也许对学生的学校学习成绩有较好的评价和预测,但对评价和预测学生学校以外的表现和发展其作用微乎其微。④

2.成功智力理论

这是1996年斯腾伯格在三元智力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更具实用和现实取向的成功智力理论。

斯腾伯格认为,成功智力包括三个方面: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这三个方面是彼此联系的。分析性智力是指有意识地规定心理活动的方向,以发现有效解决一个问题的办法;创造性智力是指一种能超越给定内容而产生新异的、有趣的观点的能力;实践性智力是指一个人产生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的好办法。⑤

斯腾伯格提出,成功智力与传统智力存在明显的区别:

传统的智力测验只测量了智力的小部分,而智力的大部分领域却没有涉及。传统智力测验着重关注相对呆滞的、缺乏活力的学业方面的智力,而不是积极的成功智力。所谓呆滞的智力,是指只能对学生在学业上的成绩和分数做部分预测,而与现实生活中的成败较少发生联系。⑥

成功智力包括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三个方面的智力。分析性智力用来解决问题,创造性智力决定了主体去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而实践性智力则保证了问题解决的顺利进行,这三种智力相对独立。传统智力测验只是测量成功智力中的分析性智力,而并没有涵盖整个智力的范围。由于智力测验中没有测量创造性和实验性的智力,而这些能力与传统的智力测验只有较低的相关。因此,也应该对智力的这些方面加以测量。⑦

二 我国高校本科统一招生的现状及问题

1.考试科目的设置影响了学生智力的全面发展

全国统一招生入学考试采用“3+X”模式。“3”是指语文、数学、英语作为必考科目,“X”指由从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共6个科目(包括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大综合)中自行确定1门或几门考试科目。

高考考试科目有九门,其中语数外必考,政史地理化生选考,但同样作为高中教学的音乐、体育、美术则没有纳入考试科目中。对学生的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的考察主要是对学生的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的评价,那么评价学生的音乐―节奏智力、身体―动觉智力、视觉―空间智力的音乐、体育、美术没有纳入考试科目。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八项智力在个体的智力结构中都占有重要位置、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但从考试科目的设置可以看出:没有平等地对待学生个体潜在的各种智力,而过分强调某一或某两项智力的评价。这样不仅不能全面地考察和评价学生,而且会导致学生各种智力得不到均衡、全面的发展,而这种情况是与我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的要求相违背。

2.考试形式的单一化影响了学生自然观察智力的发展

全国统一招生入学考试主要采用的是传统智力测验的形式――纸笔测验,有的省份仅在物理试卷或理科综合试卷上设置实验题目,而对学生的物理、化学、生物的实验操作则没有进行考察。不可否认的是,对于物理、化学、生物来说,传统的纸笔测验主要测验的是学生的逻辑―数理智力,而对于这三门课至关重要的实验操作的考试却是一片空白,而这恰恰影响了学生自然观察智力的发展。有的省份在物理试卷或理科综合试卷上设置了实验题目,而这里的实验题目仅仅作为纸笔测验中的一种题型出现。自然观察智力是一种在自然世界里辨别差异的能力,是对我们自己身处的这个大自然环境的规律认知,在物理学家等其他学科的科学家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在物理、化学、生物领域来说,对它们规律的探寻无一不是通过反复的实验和观察得出结论,如人们所熟知的牛顿发明电灯、诺贝尔发明炸药等。所以在物理、化学、生物领域,想要培养学生的自然观察智力,要通过反复的实际的实验操作,而不仅仅是试卷上的实验题,对于实验题目的反复练习也只不过是另一种题型的题海战术而已,不可能起到发展学生的自然观察智力的作用。高中教学中设置了实验课,但高考不考察学生实际实验操作,在我国当下这个“考什么学什么”的实际情况中,没有多少老师和学生会重视,更不要谈发展学生的自然观察智力。总而言之,对于参加物理、化学、生物考试的考生来说,在高考考试形式重纸笔测验而忽略实验操作考察的情况下,学生自然观察智力的发展不可能不受到影响。

3.录取标准单一化制约了学生的发展

本文中的本科统一招生是指:全国统一招生入学考试之后的全国同步招生。主要是学生根据高考成绩填报志愿,高校根据学生高考成绩和填报志愿等情况进行录取。简单地说,高校本科统一招生的录取标准是学生的高考成绩。从斯腾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来看,学生的高考成绩是对学生分析性智力测验的结果,而并没有涵盖整个智力的范围。在我国现实中“考试的考评范围影响着教师的重视度,影响着学生哪些方面的智力能得到发展”的情况下,学生的分析性智力的发展远超于学生的创造性智力、实践性智力的发展,这就造就了一批“书呆子”,动手能力差。曾经有不少准大学生战胜了高考进入高校学习,但因生活无法自理而退学,其中不乏北大、清华等国内一流知名学府的学生,实在令人惋惜。这恰恰证明了斯腾伯格的观点:“传统智力测验着重关注相对呆滞的、缺乏活力的学业方面的智力,而不是积极的成功智力。所谓呆滞的智力,是指只能对学生在学业上的成绩和分数做部分预测,而与现实生活中的成败较少发生联系。”但学生不可能一辈子都是学生,他们终将走上社会,终将面对现实生活中的成败。所以,录取标准单一化直接导致了“重分析性智力,轻创造性智力、实践性智力”,这种现实的情况必然降低学生走向社会以后面对现实成败的承受能力,从而制约他们的发展。

三 在现代智力理论背景下对高校本科统一招生多元化的建议

1.扩大考试科目覆盖面,促进学生智力的多元发展

取消文理分科,使学生不再局限于物理、化学、生物或政治、历史、地理。除了保留语文、数学、外语必考外,把音乐、体育、美术也纳入考试科目。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和高校的专业招生要求从物理、化学、生物中选择一门,从政治、历史、地理中选择一门,再从音乐、体育、美术中选择一门组成个性化的综合课程进行复习和参加高考。从物理、化学、生物中选择一门使学生的逻辑―数理智力得到发展,从政治、历史、地理中选择―门使学生的言语―语言智力得到发展,从音乐、体育、美术中选择一门使从原来忽略的音乐―节奏智力、身体―动觉智力、视觉―空间智力选择一种智力加以发展,这样可以促进学生的智能多元发展。

2.探索把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纳入高考中,促进学生自然观察智力的发展

对于以考试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智力发展尽管无奈,但为了使学生的智力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为了更加全面地评价学生,通过把物理、化学、生物的实验操作纳入高考的方式来培养、发展、评价学生的自然观察智力也是不得已之举。通过这种方式,可引起教师和学生的足够重视,不管出于什么目的,在平时的教学中都会加强实验操作的练习,自然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自然观察智力的发展。当然,在实际考试安排上,还可能存在实验操作考场安排、监考安排、实验评分等方面的问题。但是可以先在有条件的地区试点,然后逐步推广,尽量减少实验操作的考试安排等方面的问题,确保考试公平。

3.探索将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纳入高考评价中,促进学生创造性智力、实践性智力的发展

在教育部2001年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强调“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可以发现,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智力、实践性智力。若把作为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纳入高考评价中,势必使得教师和学生重视和发展综合实践活动,从而起到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智力、实践性智力的作用。当然,如何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化被动为主动,增强综合实践活动在培养和发展学生创造性智力、实践性智力中的效果是值得探讨的。另外,由于综合实践活动本身具有创造性和实践性,考评时不能使用标准化测验的统一答案,否则就违背了“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来发展学生创造性智力、实践性智力的初衷”。所以在对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考评中,有必要建立一整套诚信机制来确保考评的公平性与严肃性,还要通过考评方式的多样化来实现“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来发展学生创造性智力、实践性智力的初衷”。

注释

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7

智力测试题目范文3

关键词:大学生;人格;智力;分化假设

中图分类号:B8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84(2013)01-0047-05

1.问题提出

人格分化假设(differentiation hypothesis)源于智力的分化假设(即智力水平更高的个体有“更多”的智力,其智力结构中g因素的作用随IQ水平的增加而递减)。Brand等人(1994)认为,更高的g水平伴随更加分化的人格,因为高水平的g允许个体在人格发展中有更多的择和自由,从而导致高智力者有更多或更容易界定的人格维度。人格随智力而分化的思想可以分解成以下两种假设:其一,人格分化随g水平的提高而增加,人格在高智力水平比在低智力水平有更多的可变性。一项关于MyersBriggs类型指标发展的研究表明,能力与人格的内倾-外倾、判断-知觉、思维-情绪以及感觉-直觉之间存在U型相关(Myers&McCaulley,1985)。其二,人格变量间的相关随g水平而改变,智力影响了特定人格维度之间的相关。在特定的情况下,随着g的增加,某种单一的人格维度分离为两种,这两种人格维度在更低能力群体中有更高的相关,因而表面上看似是两种分离的结构,实质上只是一种结构(Austin et al,1997)。

自人格分化的智力假设提出以来,研究者进行了广泛的实证研究,令人困惑的是,证实和证伪该假设的证据几乎持平。Austin等人(1997)早期的研究表明:神经质(N)和开放性(0)的分化随能力水平提高而不断增加,能力与N和0之间存在非线性相关;研究结果并没有支持智力影响了E和C相关的假设。然而,在随后的一项研究中,Austin及其同事却发现,EPQ中的精神质与神经质之间的相关随能力水平的提高而递减(Austin et al,2002)。Allik等人(2004)的研究也发现,随着年龄和认知能力的增加,人格维度之间有递减的相关趋势。如果人格结构或维度取决于智力水平的话,那么人们应当在高智力组身上发现“更多”的人格。Harris等人(2005)的结果显示:在大多数人格量表中,IQ更高的群体其量表得分有更大的可变性。但是,在另一项对照研究中,研究者却发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模式:在职成人样本支持了分化假设,而学生样本则出现了与分化假设相反的结果(Harris et al,2006)。这一结果暗示,除智力可以影响人格的分化外,发展、环境、教育等因素也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不仅如此,评估方式也可能影响到人格的分化',因为基于自陈报告的人格测量要求受测者必须具备一定的词汇量和最低限度的认知能力,同样的项目对不同能力被试会产生不同的意义。为此,一些研究者采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方式考察了认知能力对大五人格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被试基于能力测试分成高、低智力组时,两组被试均发现有较高的不同观察者之间的一致性;尽管高智力组的人格特质维度之间有较低的相关,但没有证据表明人格结构在不同能力被试中有实质性的差异(Mottus et al,2007)。据此,研究者推断,大五人格结构相对独立于个体的认知能力;在智力正常的范围内,人格不会随能力而变化。

无论分化假设是否被证实,智力对人格的影响无疑是存在的,关键要看这种影响是表面的还是深层的。一方面,智力水平的高低会影响个体对人格自陈项目的理解及对自身人格倾向的推断,人格的判断和描述要仰仗最低限度的认知能力和言语能力;另一方面,智力是人格发展和变化的前提,任何智力不足或缺陷均会阻碍人格的分化。在人格分化领域,国外已有的实证研究基本上都是探讨晶体智力对人格结构的影响,而对于流体智力(相对独立于学习经验与受教育水平)的作用估计不足。为此,该研究拟在非文字智力测验中考察流体智力对人格分化的影响。研究预期:H1,高智力组比低智力组的人格更加分化,在人格测试中,高IQ群体倾向于获得更极端的人格分数,其离散程度(标准差)也显著大于低IQ群体;H2,智力影响了特定人格维度之间的相关,在人格测量中,高智力组不同人格结构(维度)之间的相关比低智力组更小;H3,智力影响了大五人格各分量表的信度,高智力组比低智力组的内部一致性程度更高。

2.研究方法

2.1被试

从广州地区几所高校随机抽取704名大学三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有效被试653名,其中男生125名,女生528名,平均年龄21.20±1.59岁。被试所学专业包括心理、教育、理工、医学、中文等学科领域。

2.2测试工具

(1)人格测试采用目前国内外通用的大五人格问卷(NEO-PI-R)中文修订版。该量表采用0~4分五级评分法,内含5个分量表共255个项目,它们分别是神经质(N)、外倾性(E)、开放性(O)、宜人性(A)和严谨性(C),每个分量表包括6个子维度。全量表包括5个大维度和30个子维度的分数。根据Costa和McCrae(1992)的报告,5个分量表的信度分别为:神经质0.923,外倾性0.891,开放性0.875,宜人性0.862,严谨性0.904(Costa et al,1992)。

(2)智力测试采用瑞文标准推理测验(SPM)。这是一套国内外通用的非文字智力测验,在测试问题解决、清晰知觉与思维、发现和利用信息等能力方面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SPM总共由60道题目组成,分为A、B、C、D、E五组,每组12个题目。题目难度逐步增加,组内题目也是由易到难排列。各组题目满分均为12分,五项分数之和为测验总分,满分为60分,测验总分经常模表换算后可以得到标准分(即百分等级)。

2.3被试分组

分组前首先对被试进行NEO-PI-R测试,用时约40分钟。两周后再对相同被试进行SPM测试,时间为45分钟。参照国外该研究领域的通用做法,该研究高、低IQ组的划分以全样本智力测验的平均分(105.47±9.72)为界,平均分之上为高IQ组,平均分以下为低IQ组。最终,高IQ组共265人,平均IQ为115.19±6.12;低IQ组共388人,平均IQ为98.84±4.99。所有数据经SPSS 12.0统计软件处理。

3.结果与分析

3.1全样本人格特质与智力分数的描述性统计

表1是全样本人格特质、智力分数的平均数与标准差及其相关矩阵。分析表明,与常模分数相比,该研究被试的神经质、外倾性得分偏高(t=4.565,p

3.2高-低IQ组人格特质分数的差异比较

如果分化假设成立的话,那么人们应当看到高IQ组有更加极端的人格特质分数,因此其标准差也应当大于低IQ组。表2是高、低IQ组的平均数与标准差,方差齐陛分析表明,在5种人格特质中,高IQ组有3种人格特质的标准差大于低IQ组,其中外倾性和开放性还达到了显著水平(F=4.28,p

3.3高-低IQ组人格特质各维度间的相关分析

根据人格的分化假设,智力影响了特定人格维度之间的相关,高IQ组比低IQ组应有“更多”的人格结构,体现在不同人格维度(分量表)之间有更低的相关。从表3的数据可以看到,除神经质与宜人性、外倾性与开放性之间高IQ组比低IQ组有较高的相关外,低IQ组在其他各维度上都比高IQ组有更高的相关。换言之,即便是相同的人格测试,高、低IQ组仍有不同的人格结构,高IQ组的人格似乎更加分化,因为相关越低,人格结构(维度)间的同质性也越低。这一结果进一步支持了分化假设。

3.4高-低IQ组人格特质各维度间的信度分析

表4是大五人格特质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分析结果。数据表明,与低IQ组及全样本相比,高IQ组在外倾性、开放性及严谨性3个维度上的Cronbach仅系数都偏高,而在神经质和宜人性2个维度上的a系数偏低。尽管高IQ组有半数以上人格维度的a系数都比低IQ组高,但是没有充分的证据表明高IQ组比低IQ组在人格测量中有更高的信度(内部一致性)。

4.讨论与展望

4.1高1Q者比低IQ者有“更多”的人格吗?

按照字面意思,“differentiation”可理解为“差别、差异性”,引申为“分化、多样化”。基于智力差异的人格分化假设指出,智力不仅影响了人格结构,而且高IQ者比低IQ者有更加分化的人格,分化结果表现为两种形式:其一,如果所需人格维度的数量相同,那么高智力群体更富于变化,更有可能获得极端的分数;其二,在解释人格自陈问卷的变异时,高智力群体比低智力群体需要更多的人格维度。上述两种形式存在某种一致性,因为如果一种新的人格维度随智力增加而“出现”,那么在该维度上的测量变异也应随智力而增加。

事实果真如此吗?从该研究差异检验的结果看,无论是平均数还是标准差,高IQ组在大多数人格维度上的得分都高于低IQ组,且E分和0分差异尤其显著。从统计上分析,标准差越大,反映被试在该维度上的离散程度越大,说明得极端分数的被试也越多。据此笔者推断,高IQ者的确比低IQ者有更加多样化的人格特质,从而证实了H1。但并不能因此断定高IQ者有“更多”的人格。从相关分析的结果看,随着被试智力水平的提高,其人格特质各维度间的相关逐渐下降,高智力组大多数人格维度间的两两相关均小于低智力组。这一结果不仅证实了H2,而且说明高IQ组确实比低IQ组有“更多”的人格。这是因为在特质测量中,特质间的相关越大,说明两者之间同质性越高,因此看似测量的是不同的人格特质,实质上可能是相同或相似的特质。

4.2智力影响人格的可能性

作为个体差异的两种核心成分,智力对人格结构的影响有两种可能性:第一,人格自陈项目的内容对高智力者有更多的意义,结果导致极端分数的比例更高,标准差也更大(陈少华,2008)。智力更高的人对项目的理解更好,更能清晰地感知量表的潜在结构,反应也更加一致(Austin et al,2000)。第二,高智力者会对项目做出更细致的区分,而低智力者则倾向于将人格量表视为单一维度,其反应比高智力者更趋一致,这便导致标准差和量表信度随智力提高而下降。通过对高、低IQ组人格特质各维度的信度分析,该研究没有证实这两种可能性,在某些人格特质维度(如E、O、C),高IQ组的内部一致性更高;而在另一些维度(如N、A),低IQ组的量表信度更高。该结果也未能支持预期H3。

上述两种矛盾的可能性只是从项目的理解层面来分析的,事实上,不能排除第三种可能性:智力水平的高低会影响个体其他方面的发展,发展的空间和机会因人而异;高智力水平为人格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择和机会,从而有可能使智力影响到人格的深层。智力的投资理论认为(Kvist&Gustafsson,2008),智力可以像金钱一样消费和投资:在低收入水平,金钱一般用于维持基本生计;而高收入者可以将投资指向近于无穷的目标范围。类似地,在较高的智力水平,智力更可能由兴趣、动机和择所引导;低智力组只能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很少的领域,如感觉寻求,从而严重制约了其人格的发展。从这种意义上讲,智力是个体差异其他方面(包括人格)发展的前提,极端的例子就是那些智力有缺陷(如弱智)的个体。

4.3问题和展望

人格分化反映了人格发展和变化的可能性,那么,个体身上是否存在一种不随智力、年龄、性别等差异而变化的基本的人格结构呢?该研究结果表明,智力确实影响了人格的分化,H1和H2的证实说明高、低IQ者在人格结构上存在差异。这一结果提示,在考察人格、智力等个体差异的结构时,必须考虑到个体差异内部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大量研究证明,智力的结构随年龄、性别、智力水平、受教育水平以及社会经济地位等因素的制约(曾毅,陈少华,2007)。有理由相信,人格的结构也将随个体差异的变化而不同,其中不只包括智力水平,还包括被试的人口统计学变量以及中介变量。最近,一项针对8~11岁儿童非言语智力与人格关系的研究进一步支持了分化假设,研究揭示,儿童和父母的性别变量调节了智力/人格的相关,儿童的智力水平越高,其人格特征中重叠程度越低(即分化程度越高)(Di Bias&Carraro,2011)。由此可见,所谓人格包括3因素、5因素或16因素的结构论,其前提应当是个体之间不存在实质性差异的情况下。

人格分化假设之所以存在分歧,原因有三:(1)测量工具问题,研究者很难找到这样一种测量工具,它既适用于高IQ者,又适合于低IQ者,从而使人格测量工具真正独立于受测者的智力水平。(2)被试变量问题,要在同一研究中全面考察智力及人口统计学变量(年龄、性别等)和中介变量(职业类型、受教育水平、社会地位等)对分化的影响实属不易。客观地说,该研究在被试的年龄跨度、智力范围以及受教育水平等方面均考虑不足,而且女性被试占大多数,这些都会影响到人格分化。(3)评估方法问题,在单一评估中,不同智力群体的人格结构差异可能归因于自陈报告中的测量误差,而不是真正的人格结构变化。研究表明,多重评估不仅受测量误差的影响小,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智力差异对项目理解带来的影响,因此评估结果更可靠、有效(Kolar et al,1996)。基于此,未来的研究应尽量扩大被试的年龄和智力范围,采用多种智力测验工具(既有流体智力又有晶体智力、既有言语测试又有操作测试)和多重人格评估方法(自评与他评相匹配),在其他样本包括特殊群体(如IQ低常或超常的个体)中进一步考察人格的分化假设。

5.结论

5.1在5种人格特质中,高IQ组有3种特质分数的标准差和4种特质的平均得分都大于低IQ组,其中外倾性和开放性尤其显著。整体而言,高IQ组的确比低IQ组倾向于获得更极端的人格分数,在大多数人格维度上,高IQ组有更加分化的人格结构。

智力测试题目范文4

个体差异的测量可以说是人事心理学的核心。正确的人事决策是以了解人的个性为前提的。而了解人的个性只有通过对人的气质、性格及各种能力、运用 兴趣爱好进行系统而客观的测量才能达到。

个性评价是随着心理测验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心理学技术。这一技术的运用,至今虽仅几十年,但它充实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推动了心理学的发展。对于人事管理中的个性评价来说,心理测量是最基本的手段和方法之一。

第一个性测评的类别

事物由于它的分类标准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分类,个性测量也是如此。个性测量的分类标准是多种多样的。下面是对它的种类作一分析。

一、按测评目的分

1.智力测量

审理种用比较系统的测验题目并用数值表示个人智力发展水平,以测量人的记忆、观察、想象、判断等一般能力的一种测量方法。在人事管理中,根据不同的职业与岗位,有相应的智力要求。如教师这一职业要求的智力测量分数值在100-140区间,也就是智力分数在100以下者难以胜任教师这一职业。目前国外常用的智力测量有:奥蒂斯独立管理心理能力测验、旺德利克人员测验、韦斯曼人员分类测验和威克斯勒成人智力量表。各种测量的内容繁简和需要时间各不相同,应按照被测对象的岗位和工作要求加以选择。

2.人格测量

以测量人格为目的。测验涉及 人的心理状态、情感或行为的非智力方面的人格因素,通常包括对性格、情绪状态、人际关系、动机、兴趣和态度的测量。人格测量最常用的是问卷法、情景测量法和投射法。目前,人格测量已有几百种,但由于各国人格心理学家对人格构成分歧很大,没有一致的看法。而且人格是动态的,不是静态的,常常随着情景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对人格的测量应运用多种方法的结合,交叉使用。互相补充,互相印证,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3.能力倾向测验

能力倾向测验是对人的不同能力因素水平和观测将来从事某种专业或工种活动能力的测验。它包括社会智能倾向测验、特殊能力测验以及创造力测验等。通过对受试才的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进行评分,对其能力划分等级,判断其能力水平。

二、按材料性质分

1.文字的测量

测验项目是用文字表达的。回答时用文字进行。要求受试者有一定的文化。各种团体调查表、个人调查表以及其他许多测验多属这一类。

2.非文字的测量

测验项目是用符号、图画、仪器、模型等实物做测验材料,并以非语言的方式来表达。回答时只要作简单记号、指点或者操作,而不用语言或书写,亦适用于不识字者。

有许多测验则是既有文字部分也有非文字部分,如比纳量表威克斯勒的智力测验等。

三、按测量方法分

1.问卷法多以自我报告的形式出现,所以又称自陈量表。这通常采用文字叙述的方法,列出一些问答题或一个命野题,后面有几种答案,让受试者选择,也可由受试者根据自己的评判在不同评价等级上表明某种程度,根据赋予不同评价等级程度的分值,将原始数据统计处理后,即得到评判结果。

2.投射测量法

投射法的特点是通过间接的方法来了解人们对某个事物的态度或内心世界,通常是利用某些材料,如一些模糊的人形或墨迹图,或让受试者自己画一个人,或给受试者一个场景,要受试者讲故事等试,受测者在自由问答时不知不觉地把自己的思想、情感态度等泄露出来。投射法比自陈法的偏差一般要小些,其原因是受试者根本不知道测量什么?所以无法隐藏或伪装自己的内心世界。为此,曾有人给投射法下过这样的定义;投射技术是一种对行为的无意识或隐藏的内容尤为敏感的工具。其中著名的投射法有默里的主题统觉测验、罗夏的墨渍测验等。

四、按测量方式分

1.悠悠测量

一个主试者在同一时间测验一个受试者,其优点是可以对受试者各方面情况做仔细观察,并且有充足时间与受试者合作,能激发受试者尽最大的努力,使测验结果可靠性更高。缺点是费时,全手续复杂。一般需要面对地观察测验情况的,都可归入个体测量。个体测量对主试者素质要求较高,一般应进行专业训练才能胜任。

2.团体测量

一个主试者同时检查多个受试者。团体测量与个体测量的指导语不同,测量有时间限制,要求所有受试者同时开始同时结束。在交待方法时不许看测量材料,不懂的可以提问,但在已经开始测量后则不能提问。这些都是与个体测量不同之处。此外,团体测量材料可以个体方式进行,但个体测量材料是不能以团体方式进行,除非将实施方法和材料加以改变,使之适合团体测量。团体测量的优点是省时,速度快。主试者不必经严格的专业训练,只要掌握了测量程度、方法、注意事项和如何解释测量结果就可以了。缺点是变量控制不严,测量结果粗一些。

在进行个性测评时,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测评材料,不然难以达到预期目的。一般可根据以下几个原则来选择;

(1)测评目的。任何测评都有一定的目的性。例如,MMPI是人格测评,主要了解人格有无异常,有何种异常;威克斯勒记忆量表是测评成人的记忆,包括瞬时记忆、回忆、再认、新联想形成呀较全面的记忆能力;罗夏测量是一种投射测验,主要是作临床诊断测量用,同时可测智力、人格。因此,任何测评都有其特殊目的,在选用时一定要加以鉴别,慎重选用。

(2)测评适用范围。每个测评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如智力测量,有的适用儿童,有的适用成人,故在选用时要考虑适用范围。

(3)测评标准化。一般来说,标准化了的测评是比较可靠的,可以选用,标准化的测评一定要具备如下条件:

第一,要有固定的实施方法、标准的指导语、一定的内容、标准的答案、统一的记分方法。

第二,要有常模。所谓常模,就是比较标准。常模是从取样中得来的。取样要有代表性,数目要大一点,他们的性别、隹地(城市、农村)、家庭经济情况、文化水平、民族等,都应按我国的全国人口统计比率来取样。这样的取样,有较好的代表性。通过样本没评,或留下75%样本能通过的项目,或求出所有受试者的平均成绩,得出的结果,便成为常模。

智力测试题目范文5

智能

测试宝宝表现优秀

NO.2

社会适应能力

测试宝宝表现不错

NO.3

运动能力

测试宝宝还得加油

NO.4

后记

后记、声音、提醒、资讯

您知道“0~6岁儿童发育筛查测试”吗?

“0~6岁儿童发育筛查测试”不是确定孩子聪明与否,而是通过测试了解孩子会做哪些事情。结合孩子平时的能力和行为,综合分析孩子的发育水平。这个测试还将结合孩子的落后项目,指导家长对孩子进行教育和训练。

测试是按月龄进行的

这项测试是按孩子的月龄进行的,不同月龄的孩子有不同的标准,但专家会从低于孩子实际月龄的标准开始测试,直到有两项连续的测试题目孩子都没通过为止。而孩子最后通过的那个标准就代表了孩子这一方面能力发展的水平,由此看出,孩子在这一方面是低于、等于还是高于他的年龄标准。

测试分数是保密的

孩子的测试分数都是保密的,家长也不会知道最后的得分。但在测试过程中,专家会就孩子的每一个表现,给家长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参加测试的林智泉宝宝现在是44个月龄,所以测试是从30个月龄开始的――

NO.1智能

测试内容:

这部分测试主要侧重于孩子是否掌握了数字和图形,是不是能认方位,以及他的注意力、语言表达能力、时间概念、理解力等等。

测试项目:

拼图形、认图形、串珠子、画圆、重复短句、问答等。

泉泉的表现:

认图形、串木珠、认方位、重复短句……,这些题目都被小智泉毫不费力的完成了的,他在智能方面已经达到了66个月孩子的水平。但是,给林智泉做测试的刘月芳老师还是发现了问题――

表现1:书画

一张画着缺胳膊少腿的娃娃的卡片,要求林智泉给娃娃补上缺失的部分。泉泉补上了腿、补上了手、补上了头发,可是还有鼻子啊、眼睛啊……这些他却愣是没想起来。

专家点评:这项测试显示,林智泉的观察能力还是有欠缺,不够仔细,注意力不是很集中,但只要给他一点点启发,他就完全能领会了。

表现2:问与答(节选)

问:什么是球?

答:圆的。

问:圆的东西很多,到底什么是球呢?

答:圆的就是球。有篮球、乒乓球……

……

问:鸟和苍蝇相同的地方在那里?

答:它们都有翅膀。

问:那有翅膀会怎么样呢?

答:能飞。

专家点评:林智泉的语言表达能力非常强,还能够联想,在这一方面他已经远远超出了他这一年龄孩子的标准。但是有时,他句子说得还不够完整,需要启发和引导。

模拟处方--语言不只是讲故事

因为语言表达能力并不只是指讲故事,还包括能说完整的句子。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中,爸爸妈妈在和孩子进行交流时,要多说主谓宾完整的句子,如“我喜欢和小朋友在一起玩”,而不要把句子缩略,说“我喜欢”、“我愿意”等省略句。

……

问:2个和3个加在一起等于多少?

答:4个!

问:多少?

答:3个!

专家点评:看来,能说会道的林智泉对于数字的概念还不是很清楚,还需要爸爸妈妈再加把劲儿,进一步指导他。

模拟处方--数学不是“掰”出来的

数学不是让孩子掰掰手指就能掰会的。在教孩子学数学的时候,不要只是简单抽象地教孩子2加3等于5,4加5等于9,而要把数字和实物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孩子的感知觉。如教他2加3等于几的时候,可以拿出2个苹果,让他先数一下,再拿出3个苹果,让他数一下。最后把这些苹果放在一起,再让孩子数一下,让他在简单的数数中感受到数字的增减,这样,才便于孩子理解和接受。

NO.2社会适应能力

测试内容:

这部分测试主要是侧重于考察孩子的独立性、自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环境适应能力等等。这部分测试将根据孩子年龄的不同而有所侧重。因为林智泉已经快4岁了,所以这一关主要还是测试他的自理能力。

测试项目:

穿衣服、脱衣服、扣纽扣、解纽扣、会不会用筷子吃饭、能不能自己大小便等等。

泉泉的表现:

由于林智泉是全托的孩子,穿衣服、解扣纽扣、拉拉链等等事儿对他来说虽非小菜一碟,但也不难完成。所以测试时间很短,林智泉完成的也不错。可是问题还是存在。刘老师询问了小智泉,发现他还不会用筷子吃饭,大小便时还是需要老师帮点儿小忙。

专家点评:这些测试表明,林智泉在自理能力方面还是可以的,但还是需要“更上一层楼”。这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因为大人没有对他进行一些这方面的训练。

模拟处方--自理能力是练出来的

在家里,爸爸妈妈可以有意识地教孩子用筷子吃饭、自己系鞋带、扣扣子等,多多练习之后,孩子自然就会在自理能力方面得到提高。

NO.3运动能力

测试内容:

这部分测试主要是考察孩子的协调性、平衡能力等运动能力。

测试项目:

单腿站立、单腿跳、并足跳、脚跟对脚尖走等等。

泉泉的表现:

刘老师先给小智泉示范了一个“金鸡独立”的动作,可是连闯两关的林智泉这时却怎么也做不了这个动作,最后,他害羞地对刘老师说:“我不会。”刘老师却说不信,她伸出双手搀着林智泉,果然,不出一分钟,小智泉就有了进步,可以单腿站立了。

刘老师又给小智泉示范了单足跳、双足跳、脚跟对脚尖走等动作,这几次我们的小智泉完成得马马虎虎。

专家点评:这项测试表明,林智泉的运动协调能力还是比较薄弱的,虽然他已经44个月了,但在这一方面的水平却没有达到这一年龄段孩子的标准。但这并不表示在这一方面他没有潜力,因为经过简单的指导和帮助,他马上就会了。这说明,林智泉虽然在平衡、协调方面有欠缺,但如果加以适当的训练,他就会赶上其他孩子的。

而且,这也暴露了大人的一些问题。林智泉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但在这项测试中却说“我不会”。这让我们猜想,在平时,显然大人总是夸奖他在语言表达好,但也常常说他在运动方面不行。久而久之,这也给他造成了一个印象,就是“我讲故事讲得好,大家都爱听我说话讲故事,但我在体育方面不行。”所以,他会积极地给大家讲故事,却在做这些动作的时候,说“我不会”。

模拟处方--和孩子一起动起来

爸爸妈妈要和孩子一起动、一起玩,在他运动时进行指导和帮助,如让孩子做"金鸡独立",妈妈可以从用手搀扶他完成动作,然后慢慢过渡到逐渐脱手,再到孩子能够独立完成。虽然不一定能立竿见影,但孩子进步一定是飞速的。

不要再在别人面前,特别是当着孩子的面说我们家宝宝这个好,那个也不错,就是运动不好。而是要给他正面的评价,多给他积极的引导、积极的鼓励,如“我相信你一定会的”,“你又进步了”,“你真行”等等。

NO.4后记

后记:

刘老师嘱咐,过一段时间后,还要带林智泉再来一次,看看经过一段时间的有意培养,他是不是进步了,还存在哪些问题。看来,一切还仅仅是开始呢!

声音:

为测试正名

许多爸爸妈妈可能认为只有当孩子有这样或者那样的毛病时,才需要带他去做一些测试。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刘老师指出,带孩子来做这个测试,最主要是可以让爸爸妈妈了解孩子目前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情况,哪方面发育的比较好,哪方面有欠缺。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帮助孩子更健康地成长。

提醒:

在测试前,要先填一张基本情况表,请一定要详细填写,因为从中可以发现很多对测试有用的信息,以及问题的根源。

请尽量在早上带孩子去做测试,因为这时孩子的精神比较好,测试也会更顺利一点。

测试中,请配合专家。

测试结束后,请妥善保管咨询卡。

不要忘了一段时间后去复查。

资讯:

名称:0~6岁儿童综合能力发展筛选测试

地点:上海市科学育儿基地(宛平南路381号8楼811室)

电话:64279392、64283187(需提前预约)

智力测试题目范文6

主题词 提高 智能测调 符合率

【分类号】:TE357.6

1. 基本情况

目前测调联动技术在油田已全面推广应用,在分层注水井中的应用已经成熟,由于聚合物本身的特殊性,测调联动技术在注聚井中的应用还处于初级尝试阶段,分层井测调符合率在注聚井中的应用还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有待提高。本文特别对分层注水井的测调符合率进行细致研究。

1.1智能测调技术的基本原理

注水井分层流量实时(双流量)测调仪综合了机电一体化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精密机械传动等技术,由地面控制仪、井下测调仪、可调节高压注水阀及配套设备等部分组成。

注水井分层流量实时(双流量)测调仪采用边测边调的方式进行流量测量与调配。井下仪器通过电缆下入井中至需要调配的层段,打开井下仪器调节臂并与可调节高压注水阀对接;同时通过地面仪器监视流量曲线,根据实时监测到的流量与予设配注量的偏差自动调整注水阀水嘴大小,直到达到予设流量。该层调配完成后,收起调节臂下放/上提至另一需要调配的层段进行测试和调配,直至所有层段测调完毕,然后根据需要进行复测并对个别层段注入量进行微调,完成全井各层段的测调。最后采用上提/下放方式对全井调配结果进行统一检测。

2.影响测调符合率的问题点

2.1工艺精准度

现用的存储式电磁流量计的精度误差是1% ,西安斯坦智能测调设备的精度误差是2% ,误差的存在直接影响到测量的结果。

目前我单位试验区块为二三结合试验区,全井注入量低,多为20-35方/天,小层吸水多为10方/天。任何计量误差直接会影响到测试成果的形成。

2.2测试手段

目前油田使用的智能测调设备是直读式,直接录取瞬时的流量、压力及温度,录取的数据一目了然,可以对小层注入状态实时监控,但是“测”只是一方面还需要“调”,目前多数试井队伍调完就测,不合格时再调再测,这样稳压时间短,测试资料符合率低。在这种情况下,堵塞器调节标准混乱,没有计量标准,过水面积无法换算,出现测调堵塞器不足时,常规水嘴替换困难。

2.3检配核实

为了确保测试资料的准确性和智能测调的符合率,我们对智能测调的资料进行跟踪检配、抽查检配和月底检配来核实;通过检配我们可以确切的了解到智能测调的井稳压期到底是多长时间,及时掌握井下情况。

3.提高测调符合率的三点方法

3.1提高测量仪器精准度

对于精准度存在误差的问题,我单位试井队采用测调仪和存储仪器并用,找出仪器计量的误差区间,通过2个月的摸索基本流量误差已经确定,目前测调效果良好。

3.2测试手段的提高

目前我单位采用存储式电磁流量计和直读式智能测调设备共用的手段来提高资料符合率。测调第一张资料,我们采用智能测调设备进行调配,分析井下小层状况,而后稳压1-2h再用存储式电磁流量计验证智能测调设备的情况,往复2次用公式(R2-r2)π精确水嘴半径和过水面积,最后确认合格资料。

3.3检配校正

通过抽查检配、跟踪检配和月底检配我们可以准确掌握使用智能测调设备的分层注水井的稳压时间,大大提高了资料符合率。

4. 结论

4.1电磁式流量计和智能测调设备共同使用可有效提高智能测调符合率;

4.2通过检配手段精确测试资料,提高智能测调符合率。

智力测试题目范文7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 继电保护 检测 调试方法

1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检测工作分析

在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检测工作中,测试方法是十分重要的。一般来说,这项工作主要包括智能操作箱测试、继电器测试、合并单元测试、网络测试、二次回路检查、传动试验和保护定值校验工作。

1.1继电保护操作箱、继电器测试

在智能操作箱测试工作中,需要完成操作箱外观检查、插件检查和直流电阻检查等多项内容。与此同时,要关注电磁性继电器的检测工作,在外观上,继电器必须清洁无尘、安装牢固、连接点无破损、继电器动作灵活。在整定位置下作动作值测试时,应重复试验 3 次,要求每次测量值与整定值之间的误差均不超过 3%.继电器底座端子线连接要稳固,要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以保护装置插件外观、品质良好,无损伤。

1.2合并单元测试

合并单元测试包括外观检测、SV 采样输入输出检测、GOOSE 输入输出检测 3 个主要部分。合并单元必须符合设计技术要求――标识清晰、无质量问题才符合外观检测的要求。另外,在 SV 检测中,需要通过模拟电流、电压采集器向合并单元合并器发送 FT3 数据,并通过网路化二次设备输出数据,检查合并单元的采集、合并和输出功能。在 GOOSE 检测工作中,合并单元接受智能终端正或副母闸刀 GOOSE 开入,以完成母线电压的切换功能。

1.3二次回路测试

要先确定二次回路的检测范围,排查检测范围内的设备,并完善相关的记录。根据测试要求测试二次回路、绝缘和耐压状况。

1.4传动试验和保护定值校验

在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测试工作中,要注重传动试验的信息反馈,主要从电气回路传动等方面进行具体的检测和维护。

2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工作研究

2.1对保护装置元件进行调试

在对智能化变电站保护装置元件调试前,应该先要对电力设备进行相关的全方位检测。对上述情况的检查都要在电源断开的状态下进行,同时也要拔出逻辑插件并确认系统保护装置的实际零漂值。在进行完上述设备检查之后,就可以开始对设备的保护定值进行校验。校验这些保护定值的目的同样是为了确保系统运行的安全稳定。另外,光纤通道联调也是关键环节,当光纤通道指示灯熄灭并没有任何警报被触发时,就可以确认光纤通道连接正常。

2.2通道调试

通道调试的主要方向是确保光纤通道的连接畅通性。先要对设备整体的工作状态进行判断,保证设备中光纤通道连接无误无警报。当指示灯显示有异常状态时,则说明通道中状态计数不是恒定的。此时就要对变电站通道进行调试并清洁设备光纤头,最后保证接口设备具有良好的接地性。

2.3 GOOSE调试

GOOSE调试涉及到对设备菜单栏的调试,调试之前首先要配置好GOOSE的报文统计和通信状态,在确定没有任何警告信号之后,利用GOOSE调试的发送功能来实现对现场模块的调试。在这其中可以配送12个发送压板来辅助GOOSE调试的发送功能。另外,GOOSE也有很强的接收功能,可以接收来自于外部的信息,通过光纤通道与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内部进行通信。

2.4安全隔离检修和调试

对于智能变电站,二次网络是信息传递的主要途径。因此,继电保护工作需要注重网络连接安全和相关的安全隔离工作水平。安全隔离要注重装置检修状态压板和母差装置的间隔合并单元检修压板。在此,需要严格控制装置 GOOSE 保温中的检修状态,保证发出信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在现有的技术下,将计算机技术、现代化通讯技术与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工作相结合,是提升整体检测和调试效率最有效的方法。

3 常规互感器与合并单元的组合方式调试应用

3.1合并单元

在智能变电站中,合并单元是作为连接间隔层二次设备与站内电子互感器而出现的,只有二者符合要求,整个变电站才能为系统提供较为稳定可靠的交流信息,进而达到保护和测控智能变电站装置的目的。在这里,合理的接口设计其目的一来是为了简化二次设备,提高系统整体性能可靠性和数据读取的精确性,也有优化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最终实现电站内信息共享和系统集成的作用。

3.2 常规互感器与合并单元的组合调试应用

以220kV智能变电站工程改造为例,全站使用常规的“电磁式互感器与合并单元的组合方式。这一组合实现了模拟量的就地数字化转换,所以也称它们为合并单元与常规互感器的数模一体化开发设计,这种设计减少了设备的使用数量,从而降低了系统的造价成本,对提高间隔采样数据的同步率和安全可靠性方面也有帮助。220kV智能变电站所采用的电磁式互感器+合并点单元的配置方案有以下特点:(1)此配置完全取消主变高压侧套管CT,同时也减少了110kV的侧互感器绕组数;(2)在改造过程中,合并单元被设计为下放,这样就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对电缆用量的使用和控制,这一改造符合智能变电站的经济运行要求,也符合变电站的全寿命运行理念;(3)在改造与组合过程中,电流与电压依然是最重要的因素,他们的正确性与稳定性是整个变电站系统的稳定基础。为了满足电子式互感器与合并单元的实际运行要求,根据220kV智能变电站的负荷重要性,提高了其内部的供电可靠性,满足了本站在改造方面的技术要求;(4)另外,采用电磁式互感器与合并电单元的组合模式,进一步的加强了对电流回路可能出现各种问题的判断,减少了互感器在二次回路时所发生的故障。而且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故障处理技术与经验已经相当丰富,所以基本可以保证设备的安全与稳定运行。

4 结语

随着技术水平的提升,智能变电站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已经成为了智能化电网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与此同时,要进一步细化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工作,特别是检测和调试方法的改革、创新。在具体工作中,电力企业要不断完善自身的工作,努力提高继电保护的专业性和技术性。

参考文献:

智力测试题目范文8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 调试 特点 对策

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实际工程经验,研究总结出智能变电站调试工作的流程,分析了调试特点,并提出一系列调试建议,目的为调试工作人员对智能变电站调试工作提供一定的思路与经验。

1 认识智能变电站

1.1 结构模式

智能变电站采用三层两网的结构模式。物理结构上,完整的智能变电站由三层构成,具体包括:过程层、间隔层和站控层,而每层都是由相应的设备及SMV 网设备和 GOOSE 网络构成。站控层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后台监控、在线监测、远动通信和视频监控等系统;间隔层则由多种智能组件组成,共同实现测量、控制、保护及检测功能;过程层则由合并单元及智能单元组成,最终实现各种实时信息的采集及执行控制命令,面向设备或者间隔单元配置,通过网络的方式与间隔层智能组件完成通信。

1.2 优点

1.2.1设备智能化

智能变电站简化了二次接线,测控/保护装置内不需要传统的A/D变换等繁杂的输入/输出回路,缩短了安装周期,极大提高了设备可靠性。从A/D转换单元到间隔层的测控/保护单元,直至站控层相关设备,统一采用光纤通信方式。光通信技术使得电缆数目大幅减少,不仅缩短了安装周期,还可以提高站内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不仅减小变电站集控室面积,还可以提高测量精度。

1.2.2智能化高级应用

目前传统的变电站已实现自动化,不过,相对于复杂的电力调度来说仍显被动,而智能变电站与调度机构互动智能变电站所采集的数据是全景式的,所以信息量非常大,这些数据通过站内信息一体化平台和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应用模块,对所采集数据进行初步挖掘与分析,实现设备状态可视化、智能告警及事故综合分析决策等。

2 智能变电站调试的特点分析

(1)间隔层与站控层设备的通信接口及模型,均支持IEC61850标准,可已实现网络化的二次功能。

(2)过程层由传统常规的电流及电压互感器改为电子式互感器,并通过合并单元接入装置。

(3)一次与二次设备间的电缆连接方式改为光纤连接,这给智能变电站现场调试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3 智能变电站调试的对策

智能变电站调试人员进入现场对设备进行相关调试工作,工作的主要内容有三个部分构成:设备单体调试,设备互联测试和设备整组试验。 其中设备单体调试工作主要包括:合并单元输出精度及报文规范测试、GOOSE 报文规范测试、对时与守时精度测试、保护测控装置通信接口功率测试、保护测控装置基本功能测试、其他的IED 设备测试和高级应用测试。

3.1 合并单元输出精度及报文规范测试

合并单元指的是对来自二次转换器的电流或电压数据进行时间相关组合的物理单元,其可以是互感器的一个组成件,也可以是一个分立单元。报文格式应该严格遵循 IEC61850-9-2 部分标准,对 9-2 部分报文规范的选择项目,合并单元发送厂家配置,接收厂家应该可以自动识别,输出采样精度及报文帧时间差应该符合实际需求。

3.2 对时与守时精度测试

智能终端、合并单元和保护装置按照工程实际可以采用 IRIG-B 码对时,也可以采用 IEEE1588(IEC-61588)的标准进行网络对时,对时与守时精度应该满足 DL/T 1100.1-2009 要求。

3.3 GOOSE 报文规范测试

GOOSE作为一种面向通用对象的变电站事件,其主要用途是实现在多IED 间的信息传递,包括传输跳合闸信号,具有高成功率;测试报文帧格式是否满足IEC61850标准,不仅包括正常心跳报文,还包括动作后的变位报文;被试保护装置一旦发出 GOOSE信号,检查 GOOSE 信号能否被正确发送;被测试保护装置接收来自交换机的GOOSE 开入信号,仔细检查 GOOSE 信号能否被正确接收。

3.4 其他IED设备测试

智能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可以接收来自外部源的相关数据,或者向外部发送数据,或者实施控制的装置,如电子多功能仪表、控制器等等。智能变电站比传统变电站增加了一部分新型的基于 61850 协议的其他 IED 设备,实现全站报文分析和存储数据等功能。IED 设备的调试重点包括:IED 设备报文通信的规范性、对站内数据解析处理的准确性、兼容性及实时性,使用的便捷性等等。

3.5 积极开发可视化调试软件

随着科技的进步,需要开拓创新,组织科研团队,开发可视化调试软件,积极应用于调试阶段的模拟故障及运行阶段对故障信息的分类与过滤,对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状态实施在线实时分析,及时自动报告变电站异常情况并提出具体的故障处理意见,调试人员应用可视化调试软件,能够一目了然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提高事故处理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4 结束语

智能变电站调试工作作为保障变电站顺利投产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检验变电站电气设备功能与性能是否满足运行要求的关键试验,试验结果可以作为设备投产的重要依据,为将来的变电站运行维护可以提供参考资料。新时期只有采用科学的测试方法,建立严格的测试流程,进一步完善监控及测试手段,通过系统级测试对智能变电站的有效性、适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进行科学评估,为智能变电站的现场运行维护工作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撑,最终实现智能变电站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进虎,杨威,王娜,吕宾宾.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站域保护调试技术研究[J].中天科技,2014,12(7).

[2]蔡晓越.智能变电站的调试特点与建议[J].电力与能源,2012,33(4).

[3]郑建辉,刘玲,贾敏敏.智能变电站的特点与调试探讨[J]. 低碳世界,2014.

[4]姜振超,刘明忠.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系统级调试方法探讨[J].四川电力技术,2012,35(2).

智力测试题目范文9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 测控装置 实施闭环测试 技术应用

从某种程度上讲,智能化变电站的集成度远远高于常规形式的变电站,而且与传统形式变电站相比较,在建设规律上也存在较大差异,智能变电站的现场调试应对相关装置单体功能、网络性能、系统化整组以及采用同步性等实施集中化测试。集成化测试模式能够在智能变电站运行初期及时发现相应的设计问题、配置问题以及性能问题等,减轻调试工作压力。此外,智能变电站测控装置的闭环测试技术应用能够进一步满足大规模需求,促进智能变电站的测控装置快速发展。

1 智能变电站测控装置的闭环测试技术应用原理分析

现阶段,智能化变电站在实际设计工作以及建设工作过程中,往往会借助合并单元把经过传统互感器的电气量通过SV报文的方式有效传输到相应的保护测控装置中。然后再利用相应的智能化终端,完成GOOSE报文的收发,最终实现保护断路器相关设备间开关传输的作用。目前,部分工程已经逐渐取消了专业化合并单元,这种情况下,互感器就会二次输出,之后再直接经过电缆接入到相应的保护装置中,通常情况下会利用电缆采样模式以及GOOSE跳闸模式。此外,在智能化的变电站集成测试期间,数字化动模试验将会作为系统化的测试,最大限度模拟相应的实际系统运行。把GTAO板卡所输出来的小电压信号经过功放进行有效放大,然后模拟互感器的输出,之后再经过电缆有效接入到合并单元,合并单元向专业化的保护测控装置有效输出相应的SV报文。针对电缆采样模式,其功放所输出的电压以及电流会直接接入到一定的保护装置中,起到保护跳闸的作用,开关位置状态之下经过智能化终端实现与RTDS系统的接口板卡连接。目前,随着电子形式互感器的逐渐成熟,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将会出现大量应用到相应的智能化变电站当中,之后借助电子式的互感器系统实施RTDS试验。在实际试验过程中,需要进行相关改进的项目包括:首先要把合并单元当中的互感器输入板有效转化为常规形式的电流以及电压输入板,并接受功放所输出来的部分电压与电流。其次是开发期间可以把RTDS所输出来的下电压信号转化为9-2的采样值报文装置。

2 智能变电站测控装置的闭环测试技术具体应用模式分析

2.1 保护功能测试的应用分析

在保护功能测试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采用相应的同步测试模式实施智能化变电站测试。具体来说,合并单元以及智能化终端进行有效配置,确保光口的准确连接,如果存在多种型号保护装置,则可以有效简化接线以及试验,并选择同步测试方法,也就是对线路各侧采样值回路,电压并联以及电流串联,并有效连接到相应的合并单元当中。针对线路各侧中的开关量回路,其智能化终端开关位置电缆以及跳闸应经过并接之后到GTDI卡。以上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多种形式的同步测试,有助于合理对比各个厂家同一个类型线路在性能以及保护功能方面的差异性。此外,其线路两侧需要采用智能保护,保证两侧装置连接一致,还可以选择线路一侧利用智能保护,进行传统形式保护,而传统侧的二次电压与电流和开关量回路经过电缆进行直接性相连,从根本上实现各间隔设备以及二次回路在功能方面的整体化测试。在实施同步测试过程中,为了有效简化接线,其多台保护需借助交换机实施与智能终端的网络跳闸,这种情况下应保证对智能终端实施重新配置以及智能终端组网交换机以及光口的相互连接。针对其他类型元件的保护,其具体试验原理与上述原理具有相关性,仍然采用上述方式,然后按智能化侧接线就可以,非常适合其保护装置的测试,有利于实施采样回路测试。

2.2 全站系统测试的应用分析

一般情况下,在全站系统测试中,合并单元、保护测控以及智能终端需要按照工程实际情况实施整定以及配置,而且要保证相关光口之间的科学化连接。此外,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智能终端往往会选用强电开入,其GTDO板卡所输出来的开关信号应经过中间的继电器准确接入智能化终端。从某种程度上讲,上述模式与实际运行情况是最接近的,能够实施二次系统测试与SCD文件的科学化检测,然而接线相对复杂,尤其是如果线路保护过程中涉及到线路对端保护时,必须要求集成测试期间具有相应的对侧保护设备,从根本上实现规范化的全站系统化测试。

3 智能变电站测控装置的闭环测试技术的应用试验分析

3.1 智能变电站差动保护试验

从线路差动保护试验、主变差动的保护试验以及母差保护的同步性试验角度出发,应检测不同负荷的电流实际水平下,相关保护差流具体幅值情况与相位情况,而且在检测区外的相应故障流过其穿越性电流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其保护差流具体幅值、动作行为以及相位情况,仔细考核相应的差动保护电流在采样期间的同步性。尤其是针对智能变电站以及传统变电站之间的相关线路纵差保护,因线路两侧在采样方式上存在差异性,一侧采样方式属于SV报文形式,而另一侧则是采用一定的模拟量直接采样化方式,应高度重视两侧线路在采样同步性工作方面的考察。然后分别输出相应的线路本侧以及对侧二次电流到其合并单元以及保护装置中,并合理比较两侧存在的保护差流幅值以及相位上存在的不同,模拟不同区域内外故障的实际考核保护动作行为,在实施同步性测试的时候,必须要确保两侧线路在保护光纤通道上的正常连接。

3.2 智能变电站测控的保护装置功能性试验

智能变电站的保护装置相关功能试验主要包括常规形式的功能试验以及专项功能试验两个组成部分,按照专业化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产品动模试验》中相关规定,其常规功能试验的测试开展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分为区内外的金属性故障试验、发展性故障试验、转换性故障试验、区内外的经过渡电阻短路故障试验、互感器断线故障试验、操作试验、电流互感器的饱和故障试验以及系统频率偏移故障试验等。针对变压器保护情况,必须要考核分接头的优化调整所引发的差流增大期间区内外故障之下的动作行为,在实施操作试验过程中空投所产生的相应励磁涌流情况等。对于母线保护工作,必须要有效考虑到区内故障存在电流汲出期间的保护动作行为。另一方面,从专项试验角度出发,对于根据工程实际要求实施的保护升级以及特殊性处理试验项目比如某个工程要求其线路高频的具体保护装置应采用专业化的光纤/载波双通道以及逻辑,必须要求线路高频的保护存在串补功能等。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相关人员应按照所提出来的特殊性需求,制定科学化的测试项目,然后有效开展专项功能的科学化试验。

3.3 智能变电站闭环测试技术应用的二次系统试验

智能变电站中的特殊试验往往针对监控系统、合并单元、二次回路以及智能终端等。主要试验检测合并单元出现异常情况下的保护动作行为情况,比如合并单元重启以及失电,其相应合并单元所使用的同步光纤断开以及数据光纤断开的情形下,所发生的保护动作情况与同时出现的区内外故障保护动作行为。此外,试验中检测从变电站故障发生至保护跳闸动作延的时候,其延时主要包括了合并单元的延时、其保护动作的延时以及智能终端的延时。借助专业化的模拟网络风暴来检查保护情况与同时出现区内外故障期间的相应保护动作行为,尤其是在考核网络风暴的过程中,在开关拒动状况下得失灵保护行为。有效模拟一次系统的多个断路器一起跳闸行为,并考核相应监控系统的实际数据处理能力。

4 结语

总而言之,智能变电站测控装置实时闭环测试技术对于供电企业来说是一项关键性测试技术,其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的具体应用,有助于相关故障与异常情况的及时检测与有效处理,直接关系到智能变电站工作的顺利进行。目前,随着智能化变电站的不断应用与推广,相关人员应在集成测试环节全面化考察智能化变电站的二次系统在电网故障和二次系统异常状况的相关指标,采用专业化的实时闭环测试先进技术,制定出合理化的应对方案,有助于保护功能试验、全站二次系统测试以及二次系统的特殊化试验顺利开展,从根本上实现智能变电站运行的科学化以及规范化。

参考文献

[1]杨号,吴利华.综合航电系统实时仿真测试技术研究[J].西安航空学院学报,2014,32(3):11-13,80.

[2]陈世利,卫民,李一博等.基于双闭环的矢量推进器的AUV转向控制方法[J].天津大学学报,2014,47(6):530-534.

[3]王帆,董景新,赵淑明等.硅微振梁式加速度计的温度检测及闭环控制[J].光学精密工程,2014,22(6):1590-1597.

[4]赵波,郭剑波,周飞等.基于实时数字仿真器的STATCOM控制保护闭环物理测试技术研究[J].电网技术,2012,36(12):130-136.

[5]李先妹,黄家栋,唐宝锋等.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测试技术的分析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2,40(3):105-108.

作者单位

智力测试题目范文10

关键词:基层部队 政治军官 能力素质测评

能力素质测评是指采用科学的方法,收集被试在主要活动领域中的表征信息,并针对人员素质测评标准体系做出量值或价值判断的过程;或者从表征信息中引发或判断某些素质特征的过程。本文研究的基层部队政治军官(以下简称政治军官)是指在师以下单位从事政治工作的军官,包括政治机关参谋军官和基层政治指挥军官。准确掌握这一群体的能力素质现状,科学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是抓好政治军官队伍建设的前提,也是促进其正确认识自身能力素质真实情况,改进不足、提高领导力的关键。

一、测评基本情况

测评采集的数据来源于2010-2011年在军队政治院校参训的营级以下政治军官,有效数据共2097份。这些军官来自陆、海、空、二炮等军兵种和武警部队的师级以下单位,具有相当的代表性。结构分布如表1。为保证数据的代表性和可分析性,每个测评内容选择的小样本数量均在240名以上。测评分析工具采用的是军队“2110工程”建设项目成果――“政治军官能力素质测评系统”。

二、实证研究过程及结果

1.智力测评研究

按照现代人才测评技术理论的内容,智力既包含一般智力也包含情绪智力。一般智力是军队政工干部从事日常工作的基础能力,关系到其工作开展的程度和效果,可通过语言理解能力、数量关系能力和判断推理能力这三个指标进行测量。情绪智力是指一个人察觉、整合、了解及管理情绪之智力。与一般智力相比,情绪智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领导者的领导力的有效性,是成功领导者必须要具备的一种能力。情绪智力可通过自我情绪评估、对他人情绪评估、情绪运用以及情绪管理等方面来衡量。

(1)一般智力

语言理解能力。语言理解能力下设了词语分测验和归纳分测验2个二级指标,词语分测验的权重占语言理解能力指标中的60%,归纳分测验的权重占语言理解能力指标中的40%。词语分测验考察被试军官对给定词语进行定义的能力,这不仅是最佳的衡量标准之一,并且是目前最为稳定的标准。归纳分测验考察被试军官对文字的总结能力。参加语言理解这个维度测试的政治军官共369人。从整体上看,在参与测评的369名政治军官中,语言理解测试结果处于第一等级、第二等级和第三等级的分别占被测人数的10%、29.8%和60.2%,如表2。测评结果反映该群体语言理解能力整体偏低。学历因子与语言理解能力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参与测评的63名大专以下学历的政治军官中,只有14.3%的人员处于第二等级,其余全部处于第三等级。

数量关系能力。数量关系能力指标下设了算术分测验、数字广度分测验和数字-字母排序分测验三个二级指标。在参与测评的540名政治军官中,数量关系测试结果在第一等级的仅为14人,占2.6%;第二等级和第三等级分别为29.8%和60.2%,如表3。仍然可以看出,政治军官在数量关系的表现上整体情况偏低。此外,相关分析发现,学历、年龄、婚姻状况、军衔、职级、类别和来源等因素与数量关系能力无明显相关。

判断推理能力。判断推理能力指标下设了同类分测验和理解分测验两个二级指标,这两个指标的权重各占判断推理能力指标权重的50%。参加判断推理能力测试的政治军官共348人,处于第一等级的仅有2名,占0.6%,第二等级和第三等级各占50.9%和48.5%,如表4。结果基本符合正态分布,但是,第一等级比例过低,第三等级比例偏高。分析显示,学历越高的军官,其判断推理能力越强。女性的判断推理能力要明显高于男性。连排级的政治军官判断推理能力结果相近,而营级军官判断推理能力要明显高于连排级军官。空军、二炮的政治军官具有较高的判断推理能力,其它大单位要相对低一些。

(2)情绪智力

情绪智力则决定着政工干部在领导岗位上的领导效力的高低。对基层政治军官的情绪智力测评采用了系统内集成的当前通用的情绪智力测评量表。量表由20个能力配对题目以及20个场景描述题目构成。运用SPSS12统计分析软件对年龄、职级统计变量对情绪智力的影响进行了方差分析。为了更直观地展示测评结果,对结论数据进行了转换,如表5所示。政工领导干部在年龄和职级统计类别的结果上显示与情绪运用因素逆向关,与自我情绪评估和情绪管理因素成正相关。

2.政工素质测评结果

政工素质模型中下设了基础理论知识和政工素质两个测评指标,政工理论知识指标下又包括了基础理论知识、军事高科技知识、组织工作知识、干部工作知识、宣传工作知识和保卫工作知识共6个指标;政工素质指标包括协调沟通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两个二级指标。

(1)基础理论测评结果

政工基础理论的量表试题构成主要来自全军两所政治院校的相关专业系的试题库,以及《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中的相关内容,并根据军队政工领导干部特点对其中部分试题进行了修订。

基础理论知识。基础理论知识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中共党史、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知识共9个三级指标。测评结果如表6所示。处于第二等级的有484人,占82%,处于第三等级的有110人,占18%,没有人达到第一等级。结果虽然不符合正态分布,第一等级没有分布样本,但是第二等级占了绝大多数,因此可以说政治理论知识的掌握整体尚可,但是全面性和准确性还不够。

军事高科技知识。测评结果处于第一等级的只有7人,处于第二等级的为73人,处于第三等级的有514人,如表7。整体偏低。相关分析显示,学历、来源、类别、婚姻状况等因素与此无明显相关,而年龄、军衔和职级与结果呈正相关。

组织工作知识。结果处于第一等级的56人,处于第二等级的165人,处于第三等级的363人,整体结果偏低。相关性分析显示,各因素与此无明显相关。

干部工作知识。结果处于第一等级的79人,处于第二等级的277人,处于第三等级的238人,符合正态分布。相关性分析显示,各因素与此无明显相关。

宣传工作知识。结果处于第一等级的39人,处于第二等级的173人,处于第三等级的362人,整体偏低。相关性分析显示,各因素与此无明显相关。

保卫工作知识。结果处于第一等级的88人,处于第二等级的238人,处于第三等级的268人,第一等级偏低而第三等级偏高。相关性分析显示,各因素与此无明显相关。

(2)政工素质测试结果

素质测试指标的量表试题采用的是现实案例形式,测评准确性较高。本次测试选择了协调沟通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两个指标。

协调沟通能力。参与测评的594名政治军官,处于第一等级的134人,占22.6%,第二等级的为283人,占47.6%,第三等级的177人,占29.8%,符合正态分布,如表8。相关性分析显示,与年龄和婚姻状况呈明显相关。20-29岁的处于第一、二等级的为57.7%,30-39岁的为80.9%。已婚干部的协调沟通能力要高于未婚干部。

组织管理能力。参与测评的594名政治军官,在组织管理能力上,处于第一等级的154人,占25.9%,第二等级的299人,占50.4%,第三等级的141人,占23.7%,如表9。符合正态分布。相关性分析显示,年龄、军衔、职级与组织管理能力呈正相关。现任基层主官处于第一、二等级的比例比现任参谋军官要高5个百分点。军校毕业的军官处于第一、二等级的为86.1%,特招和国防生军官处于第一、二等级的为50.7%,提干的处于第一、二等级的为68.9%。

三、测评结论

1.智力水平有继续提升的空间

据来自全国人才流动中心的数据,25-39岁的国家公务员平均智力得分为75分,而本次测评相同年龄段的政治军官一般智力平均得分为64分,略低于国家公务员。数量关系和语言理解能力偏弱,判断推理能力较高。根据基层部队的实际情况分析,我们认为政治军官的工作环境对于数量关系的日常运用要远远低于地方公务员。语言理解能力偏弱是否与军事组织相对封闭、对外交往较少的特性相关,还有待研究。学历、性别、年龄、军衔、职级和大单位这六个因素与政治军官的判断推理能力相关性较明显。我们推测,大单位所处的周边环境、任务重心和工作条件有很大的差异,这些对政治军官的思维判断能力影响明显。如技术更为密集的海军、空军和二炮单位,政治军官在判断推理能力上较其他大单位要稍强一些。在情绪智力上,年轻的政工领导干部情绪运用方面具有较大优势。这是因为年轻干部的成就动机相对较强,因此会更加重视自身的情绪运用。从职级的测评结果可以看出,情绪智力与职级的增加没有出现正相关。这是因为,刚成为军队政工干部时的成就动机会比较强,因此会比较注重自己的情绪智力开发和使用,但经过一些年的军队洗礼和工作努力后,实现了自己的目标或是由于部队工作岗位和编制的制约无法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出现了情绪智力开发与使用的下滑。上述这些智力水平的不足,都可以得到提升改进,但这既需要自身的努力也需要借助组织的帮助。

2.政工素质整体尚可,但在专业知识的掌握上存在一定差距

政工素质是在领导岗位任职的基础,也是领导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测评的结果来看,政治理论、组织管理和协调沟通这3个维度上大部分人都能达到二级以上,但是处于第一等级的明显偏少。同时,在保卫、宣传、组织和军事高科技等领域基础知识上的掌握程度还有明显差距。特别是基层主官普遍测评得分不高,反映出对上述知识普遍欠缺。现任参谋军官,与本专业相关性较大的知识,掌握较好,而其它知识则表现明显不佳,难以满足政治工作通用性的要求,需要进一步加强。干部工作知识掌握较好,我们推测可能主要是由于政治军官越来越关注自身利益,对于干部政策的掌握主动性更强。

参考文献

智力测试题目范文11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中小学 考试质量 评价

世纪之交。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已经启动。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教育评价改革是全面推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考试作为教育测量和评价的主要工具。以其对学习成果的显示、对学习方向的引导和对学习进程的激励,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了控制、调节和加速的重要作用。而考试质量评价又是对考试的评价,其目的是判断考试的各个环节是否合理科学,并为考试者进一步完善考试体系和正确运用考试结果提供依据。中外课程改革的成败经验无一例外地告诉我们,没有一套合理科学的考试质量评价体系,再好的课程改革方案也会被异化。

一、考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新课改以来,我国中小学考试的科学性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就目前情况看,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和谐因素。主要表现如下:一是考试内容过于注重书本知识与解题技能,缺乏探究性和开放性,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全面发展;二是考试命题联系学生现实生活不够紧密。没有充分凸显新课程关于“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的要求:三是考试方式仍过于注重采用以标准化纸笔简答等为主要形式的测试;四是命题内容缺乏整合,综合性不强,偏题、难题、怪题仍然不同程度存在;五是考试的命题权、考试结果的评价权仍然完全掌握在教师手中,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考试和评价:六是对考试结果的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了考试评价的诊断性、激励性和发展。

二、多元智能理论对考试质量评价的启示

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德华・加德纳于1983年提出的。他挑战传统的IQ智商评价系统的偏隘,也挑战了21世纪末期影响深远的皮亚杰学说,把智能定义为:“人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或社会中解决问题或创造产品的能力。”他提出每个人至少有如下七种智能:语言智能、逻辑一数理智能、视觉一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一运动智能、人际智能和自我认识智能。多元智能理论指出人类拥有的各式各样潜能如果能够适当地加以启迪。可以发展成为人们所处文化社会的多元才能,特别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把多元智能理论应用到中小学考试质量评价中。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启示:

1、智能多元,考试内容多元。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的观点,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拥有各种智能。并表现为生活中各个方面的能力能够在特定情景中解决问题并有所创造。因此说每一个学生都具备足以胜任日常生活表现的能力,而对这些能力的评估很难只靠传统的纸笔测验。由此。多元智能理论为我们定位积极的考试质量评价提供了一个理论的新视角――摆脱标准化测试,转变考试质量评价观念,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使得学生的各种智能都得以肯定和开发。为此,我们对学生的评价就不能固守在考查语言能力和逻辑能力发展的测验成绩上,而应当拓宽考试内容,把考查的内容扩展到除知识技能之外的道德品行、人际关系、学习态度、兴趣爱好等方面。

2、智能不同,考查方式多样。

加德纳认为人的智能就是在某种社会或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难题或生产及制造出社会需要的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它是以能否解决现实问题或生产制造出社会所需要的有效产品的能力为核心和衡量标准的。因此,只有在具体的问题情景中才能观察到学生所展示的各种智能,才能客观、科学地对学生除了语言和数理逻辑智能之外的空间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等的发展水平进行评价。所以多元智能理论认为除了通过智力测验或考试来考查学生语言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之外。评价学生的方式还应该通过展示解决实际问题的情景,在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来评价学生其他智能的发展状况。

3、个体有差异。评价要有发展性。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智能组合,有自己的智能强项和智能弱项,有与此相应的独特的认知方式。我们要善于运用评价发现学生的优势智能。每一个学生都具有不同于他人的素质和生活环境,都有自己的爱好、特长和不足,每一个孩子都可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只是经常表现为不同的形式,这就使得每一个学生发展的轨迹和速度也不同,发展的目标也有一定的个体性,所以,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不能轻易对学生作出终极性评价,要正确判断每一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及发展潜能,依据学生的不同背景和特点对其进行发展性评价,要将评价的结果以科学的、恰当的、有建设性的方式反馈给学生,以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

三、中小学考试质量评价改革方向

1、转变考试评价观念:从知识本位走向以人为本。

康德认为,教育是“使每一个人都得到他所能达到的充分完善。使人的各种能力和谐、充分地发展,使之尽可能完全实现而又不互相损害”。学生的发展就不能仅仅是知识的习得,还包括思维、身体、心理、思想道德、观念态度、社会适应和公民素质等多个方面。与此相适应,学生所接受的教育也应该是促进其多方面充分发展的。那么,作为对学生发展水平考查和评价的考试当然也是多角度、多层次的,考试作为服务于这一目的的工具也应具有诊断、激励、发展的作用。因此。必须改变现行考试价值取向单一的现状,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赋予它一定的发展。一方面,加大平时考查在考试成绩构成中的比重,使考试考查与平时的教学过程密切联系,更多地体现发展性评价功能。另一方面,恰当地处理考试结果,杜绝以任何理由用考试成绩给学生进行排队。要加强对考试结果的分析指导,重在为学生提供建设性的改进意见,弱化其甄别与选拔的功能,以激励为主的方式给学生反馈考试结果,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努力和进步情况,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更好地发展。

2、考试评价内容:从书本知识走向能力和生活。

考试内容的恰当与否直接决定着考试评价的优劣,因此要发挥考试诊断、激励和促进发展的作用,就要对考试内容进行改革。多元智能理论要求完善考试的内容和形式,将能力培养融入考试之中,侧重分析能力、创造能力及应用能力的测试。所以,考试命题要从知识立意转变为能力立意,在考试的内容上就要体现考试内容的科学性、适切性和多样性,如政治

学科增加法律常识、金融理财,史、地、生学科增加战争与和平、疫病的防治、防震抗灾、饮食健康、心理疾病预防等知识。要根据课程标准、学科特点、考试性质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科学设计考题,使学生在考试中有展示特长和潜能的机会。

3、考试评价方式:从单一走向多元。

多元,是开放的多元,不是一成不变的。固定的一成不变的考试时间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和身心疲惫,单一的、单调的期末或期中考试等形式不能考出学生的最佳水平,只有采取多样化的考试方式,才能缓解考试的紧张心理。使学生轻松应试,让学生考出真实水平,真正达到考试的目的。考查学生在某个阶段能力发展状况的考试评价必须给学生提供一个多角度的展示平台,突破考试评价的静态性,强调其过程性、动态性和发展性。学校、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学科性质与特点、考试的目的及学生的反映,对考试的方式方法进行调整,寻求多样化的考试方式。如笔试、口试和实验操作。封闭考试和开放考试,综合考试和分项考试,统一考试、重复考试和自选难度考试,期末考试与日常评价,自我命题考试、同学命题考试、教师命题考试等相结合,使学生在创作能力培养上有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逐渐深化的累计、转化、发展的过程。

4、考试评价主体:由教师单向评价走向评价主体多元化。

智力测试题目范文12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电力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显著提升,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之一,电力企业必须从内部管理制度和相关技术上着手进行改革和创新,在强化企业改革力度的同时,为提高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整体竞争力打下坚实的基础。众所周知,智能变电站调试状况的好坏是智能变电站是否能够正常运行的基础保障,如果智能变电站调试出现问题,变电站系统也将难以正常发挥其基本功能。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智能变电站调试工作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仍存在较多问题,如何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是电力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对智能变电站调试流程进行了分析介绍。

关键词 :智能变电站调试流程对比分析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科学技术取得飞速发展,各种新技术、新设备以及新工艺在各行各业的发展建设过程中取得了广泛的应用,要想进一步提高我国电力企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企业必须结合实际发展状况综合使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为提高企业整体发展水平提供技术保障。

1 智能变电站与传统变电站之间的区别

智能变电站是现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产物,与传统变电站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只有明确智能变电站与传统变电站之间的区别,才能对智能变电站调试流程进行准确分析。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对智能变电站与传统变电站之间的区别做了以下总结:第一,智能变电站综合使用了变电站网络和通信体系,其中变电站网络型号以DL/T680为主,全站系统上还使用了具有统一特性的对象模型,SCD 是描述变电站整体的主要手段;传统变电站的通信规约以103/101 为主,各生产厂家使用的规约存在较大差距;第二,智能变电站的结构以“三层两网”结构为主,二次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站控层、间隔层以及过程层;传统变电站除了有站控层以外,智能变电站中其他组成部分传统变电站均不存在;第三,智能变电站的通信方式以光纤媒介为主,数字信号是其传递的主要内容;传统变电站传递的信号以模拟信号为主;第四,智能变电站就地设置了智能汇控柜,而传统变电站不存在智能汇控柜设备;第五,智能变电站可以借助简单的设备识别数据信息;传统变电站则需要借助万用表完成测量工作。

总之,智能变电站与传统变电站之间存在较大的区别,其变化不仅体现在关注重心的变化上,调试流程、方法以及使用工具也发生了较大程度的改变。

2 变电站建设流程分析

变电站建设流程主要包括设计生产、土建施工、电气安装、厂家生产以及现场试验等环节。传统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联调环节在变电站建设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设人员必须在变电站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安装结束后开始二次设备联调环节操作。严格遵守以上安装顺序的原因是:只有确保变电站内二次回路连接顺利完成后才能进行设备联调操作。众所周知,变电站中各装置之间的连接载体以光纤为主,要想优化变电站建设流程,建设人员必须在变电站中添加集中集成测试环节,通过SCD 的作用完成装置之间的测试要求,并同时进行变电站土建施工,在节约调试时间的同时,进一步提高调试的准确性。下图1 是调整后的流程图。变电站土建施工过程中,建设人员应该及时开展智能变电站集中集成试验,同时满足系统保护、测控装置通信以及调试等需求。总之,智能变电站调试模式与传统变电站调试模式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要想将调试现场转变成集中集成测试模式或者现场测试模式,建设人员必须对整个调试过程进行分析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为提高智能变电站使用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3 智能变电站调试流程分析

3.1 智能变电站调试的基本原则

智能变电站调试工作必须严格遵守以下原则:第一,所需要调试的变电站设备必须通过国家权威检测中心的一次性测试;第二,调试过程中必须按照一定要求进行层次划分,例如,先调试设备的功能,再调试设备的性能,先调试单装置,后调试系统;第三,智能变电站调试过程中如果传统的变电站需要改造或者扩建,调试工作开始后必须高度重视安全防护工作的开展。

3.2 调试准备工作

首先,智能变电站调试工作人员应该结合实际状况准备好调试资料。智能变电站调试资料主要包括与全站相关的图表、通信网路配置图、虚端子连线图以及交换机使用的划分图等,只有确保调试资料的完整性,后期调试工作才能顺利开展;其次,智能变电站调试前准备还要求调试工作人员准备好调试工具,常用的调试工具主要包括计算机、数字保护测试仪、常规保护测试仪以及gps 校验仪等。所有工具质量和规格必须满足调试要求,否则将很难顺利完成调试工作;最后,调试工作人员还必须深入了解变电站规模、主接线方式以及网络和装置配置方案等要求。

3.3 调试流程

3.3.1 设备配置核对

设备配置核对是调试工作中的重要内容:第一,调试工作人员应该完成SCD 文件检测工作。SCD 文件的正确性与电网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直接关系,因此,调试工作人员必须高度重视SCD 文件检测;第二,检测光缆和网络配置状况是否满足系统实际需求。检查的过程中必须了解光缆状况以及网络图上的实际需求,并对施工方铺设光缆和网线等设备进行检查。

3.3.2 IED 单体调试

第一,完成通用测试项目要求。通用测试项目种类非常多,主要包括外观、电源、绝缘以及光功率等检查工作;第二,同步时钟测试。在进行同步时钟测试的过程中同时完成主时钟准确度测试;第三,保护功能测试。保护功能测试是智能变电站调试中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保护定值、装置跳闸以及定值整定功能等测试项目;第四,测控功能测试;第五,合并单元测试;第六,智能终端测试。

3.3.3 系统调试

系统调试是智能变电站调试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首先,调试工作人员应该完成全站始终系统调试工作,准确核对各个位置时间后,紧接着进行全站SMV 验证。另外,调试过程中还应该对全站Goose 进行测试,如测试装置Goose 的发送、传动以及开入延迟等状态是否满足智能变电站运行的实际要求。最后,对保护动作信息的采集进行测试,进一步提高采集信息的准确性。

3.3.4 控制系统、远动系统调试

为了充分发挥监控系统的实际需求,调试工作人员必须完成遥信量采集、控制、计算机通讯以及双网等位置的测试工作。最后,对全站整体进行调试,从而提高智能变电站的整体效率。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企业实际发展建设过程中,变电站调试工作是电网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保障,因此,电力企业必须对智能变电站调试流程进行准确分析,为提高电网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打下坚实的基础。要想明确智能变电站的调试流程,首先应该了解智能变电站与传统变电站之间的差异,将二者进行对比后明确变电站建设流程,才能对智能变电站调试流程进行准确分析。

参考文献:

[1]徐雄军,余松涛,贾敏敏.浅谈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三误”之“误接线”[J].科技创业月刊,2013(10):194-195,198.

[2]甄铁岭,倪兆瑞,王延安.基于SOA 的智能变电站设计平台的模式设计[J].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2013(10):60-64.

[3]李春亮,王智.智能变电站保护装置电压与电流采样非同步问题分析[J].吉林电力,2013(06):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