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草原的诗句

大草原的诗句

时间:2023-05-29 18:24:38

大草原的诗句

大草原的诗句范文1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这首诗是中唐大诗人白居易作的五言律诗《赋得古草原送别》,是一首咏物送别之作,描写春草,表示送别的诗。特别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人们特别喜爱的两句诗,因为这两句诗是对春草顽强生命力的赞美,包孕着万物生生不息的哲理;意味着诗人坚信分别之后还会相见,借此鼓励行人坚忍不拔,不怕挫折,努力奋进。

小学教材中将此诗节选了前四句(见《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教科书・语文》一年级第二册第十七课),作为《草》进行教学的,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春草顽强的生命力。那么如何让学生理解这四句诗呢?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原:指草原。岁:是“年”的意思。枯荣:枯萎与茂盛。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形容草原上的草十分茂盛。但是,学生怎么也不能理解诗意,关键是学生不能理解“离离”一词。好多教师也只是按照教学参考书,给学生讲是形容草原上的草十分茂盛,而不能深解其意,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有人曾按照古汉语中的方法理解是“长长的样子”【见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大学语文》(专科)277页】。在古汉语中,“离”、“禽”被解释为网状的意思,重叠词一般用来当形容词使用,故,“离离”可作为长长理解,形容草原上的草十分茂盛。

我认为,在这里仍然可用古汉语中的方法,但是,把“离”可作为“火”来理解。“离”者八卦之一,代表火(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的《现代汉语词典》第771页)。“火火”相叠,很自然地可当作“茂盛”来理解,也就很自然地形容草原上的草十分茂盛了。再说,白居易生活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之中,运用唯心的八卦中的“离”也是很正常的了。另外也便于教学。如提问学生:“火与火连起来怎么样?”学生肯定会回答是大而旺。“又长又旺的草你认为用现在的哪个词来表示比较好呢?”这样也就很便于引导学生理解“离离”形容草原上的草十分茂盛。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两句诗,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理解春草顽强的生命力。教学这两句诗,应抓住“尽”和“生”两个词。“尽”在教学参考中的解释是“完”,但我认为在这里应解释为“死”。因为在我们北方农村生长的孩子大都见过山上或比较平的草地上,只要是在冬天不下雪的情况下,若放上一把火,整个山野或者是整个草地上的草都会被烧光,但是来年又全部长出了新草,所以,解释为“完”在这里是不恰当的,与实际不太相符。再说“完”与“生”也是不相对仗的,“生”与“死”对仗是最恰当不过的了;“完”与反映春草顽强的生命力也是不相符的。解释为“死”,与“不”联系起来的话是“不死”,就很明了地表现出了春草顽强的生命力这一点,更有利于突出春草顽强的生命力之特点。俗话说:“人不死在世上呢,麻雀不死在树上呢。”突出春草顽强的生命力之特点,与作者期待以后与朋友相见的送别意蕴是密不可分的,借此鼓励朋友坚忍不拔、不怕挫折、努力奋进。

以上是我在教学中悟出的一些见解,也是拜读《赋得古草原送别》时的认识,恳请教学研究者和广大爱好者与我交流,提出宝贵意见。

大草原的诗句范文2

【关键词】语文;小学;牧童;教学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写“牧童、蓑衣”。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能背诵。

3.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诗中情景的方法,感知诗词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4.通过古诗的学习,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

二、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展开想象,感受孩子的无忧无虑、纯真烂漫。

有感情的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孩子的无忧无虑、纯真烂漫,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并体会作者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

(课前引导学生读导读部分,了解本单元的主题,以及学习方法)

1.回顾旧知,切入新课

①读读以下诗句,你有什么发现呢?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袁枚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胡令能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杨万里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高鼎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叶绍翁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范成大

②、在这些诗句里,我们发现了许多性情各不相同的儿童,有懂事的,有贪玩的,有聪明的,也有悠闲自在和淘气调皮的,他们各自在忙什么呢?

③今天我们还要认识一位牧童,看看他在做什么?

2.自读自悟,感知诗词大意

①自由读三首古诗词,借助拼音读准诗句。

②认读生字。

③边读边想,从整体上感知诗词的大意。可按以作提示:这首诗写了谁?他在做什么?从哪句中知道的?

3.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①欣赏美丽原野:

出示第一句诗:草铺横野六七里

A.指名朗读。从第一句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原野?

从那里看出来的?指导理解“铺”字

(一个“铺”字, 把草的茂盛和草原给人的那种平缓舒服的感觉,表现出来了)

B.当你置身于这一片广阔的、绿草如茵的草原上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呢?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指名朗读、男女生分别读)

②倾听悠扬笛声:

A.在我们眼前的就是这一片美丽的草原。此时,晚风吹来,阵阵凉意,让人感觉多么舒服呀!如果你也置身于这样美丽的境界中,你想在草原上听到些什么声音呢?

B.要是这些美妙的声音都汇成一首动听的笛子声,那该多好呀!想听吗?

C.播放悠扬的笛音。

D.多么悠扬的笛声,是谁在吹呢?(出示第二句诗)

E.指名朗读,感受一下这是怎样的一种笛声?牧童是怎样吹笛子的呢?从哪个字可以看出来?

(一个“弄”字,更显出了一种情趣,把风中笛声的时断时续、悠扬飘逸和牧童吹笛嬉戏的意味,传达出来了。)

(草场的宽阔无垠为牧童的出场铺垫了一个场景,笛声的悠扬悦耳,使我们想象到晚归牧童劳作一天后的轻松闲适的心境。未见牧童,先闻其声,给人无限美好的想象空间。)

③体会自由生活:

A.牧童置身于美丽的原野中,吹着悠扬的笛子,你觉得他过得是怎样的生活?谁能用文中的诗句回答。

B.出示后两句古诗

C.轻声朗读诗句,想一想:牧童从哪里归来?怎样归来?

品味“卧”的美妙。

是呀,牧童已经劳累了一天了,现在吃饱了饭,终于可以歇息了。这里诗人不用“立”“坐”,而是一个“卧”。你觉得“卧”这一个动作妙在哪? (通过对比,让学生感受用词的准确和精妙所在)

E.情感朗读诗歌。

这真是天地间最美妙的卧房,躺在柔柔的草地上,闻着清清的草的芳香,望着天上的明月,享受着晚风温柔的抚摸,耳边还传来青蛙、流水、蛐蛐、蟋蟀的歌声,此时此刻,躺卧在草地上的牧童会做些什么?想些什么呢?如果睡着了,梦里又会梦见什么呢?

此时此刻,展现在我们眼前的真是一个( )的牧童?

看到眼前这位悠闲自在、怡然自得的牧童,谁也不忍心去打扰他美丽的遐想。轻轻地诵读诗歌。

眼前的一切,在诗人吕洞宾看来,更是一幅有声有色的牧童休憩园,牧

童陶醉了,诗人陶醉了,我们也陶醉了。再读诗。

一碧千里的草地,柔和的清风,皎洁的明月,在这种境界里,既想躺下来享受大自然的宁静,又想低吟一首美妙的小诗。低吟诗歌。

(配乐背诵)闭上眼,让这一切的诗情画意融入我们的脑海,伴着这轻风明月,背一背,送给这位牧童一首催眠曲吧!

(创设情境,学生更能入情入景地读,比老师说要怎样读,更能走进诗的意境,读出诗的韵味儿)

④结合背景,体会情感。

A.吕岩为什么要写这样的牧童呢?

B.介绍吕岩,知道原因。

(吕岩 字洞宾,唐代京兆人。咸通举进士,曾两为县令。值黄巢起义,携家入终南山学道,不知所终)

⑤改写短文

A.同学们,透过诗人的笔触,我们对千年之前的儿童的生活有了一些了解。但是,不无遗憾的是,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小小的镜头,只是无声的电影。如果这个镜头再放大一点,电影里的人物动起来,这部电影有了声音,有了色彩,那该多好啊!很多反映历史的电视电影,其实是几句话就能写完的事,可经过现代人的想象复原,就成了充满生活气息的有声有色的故事。能不能尝试着把你感兴趣的一首诗或词改写成一个故事,让诗中的人物更加生活化,离我们更近?

B.根据自己的想象,自由写故事。

五、板书设计

牧 童

铺 弄 卧

悠闲自在 纯真烂漫

参考文献

[1]成桂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做合一”[J].都市家教,2011(10).

[2]鲁瑛.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新思路初探[J].新课程(教研版),2012(2).

教育学知识

大草原的诗句范文3

有一首诗叫做: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进,春风吹又生。这首诗是白居易十六岁的时候写的,赞颂野草顽强的生命力,表现了诗人奋发向上的精神,这首诗的名字叫做: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诗共有八句我节选了前四句,后四句的诗是:远方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前四句诗写的是赞美野草顽强的生命力的,而后四句却是描写送别时的依依不舍。

野草是一种生命力顽强的植物。只要不把它连根拔起的话,无论你把它怎么玩,怎么弄,怎么剪,它都没有事情(不会死的).因为只要有它的根在的话,无论怎么样它都是不会死的。今天是星期六,我带着一种欢乐的心情来到了楼下。那里有成千上万株青草和小花们。我真想问你一个问题:谁是春天的报信者?你一定会毫不犹豫的回答道:是燕子或者是柳树。但是我准确的告诉你,你说错。不是燕子和柳树,而是野草,野草才是真正春天的报信者。因为野草比柳树长的快;比燕子来的早,所以野草才是真正春天的报信者。

野草有着非人能比顽强的生命力,不管是一个岩石,还是一块砖头,只要有着那一点点的泥土,它就能够生存下来,这都是它生长的宝地。是谁给予给了我们绿色的铺地?是谁给予给了我们美好的环境?又是谁给予给了我们新鲜的空气?是野草。是野草给了我们干净的地球,美好的家园,我们应该去保护它们,而不是去伤害它们。

野草就和人一样,只要你有着深厚的实力,在强大,凶猛的敌人你也可以把它们给打败的!

大草原的诗句范文4

" 古代诗歌,其作品蔚为大观,其种类也纷繁芜杂,在这里,我们仅从格律的角度来分析,可以将古代诗歌分为两大类;古体诗和近体诗。近体诗以律诗为代表,有着严格的格律要求;相应地,凡不受近体诗格律束缚的,我们都笼统地将其称为古体诗。另外,从诗句字数上看,诗歌主要有五言诗和七言诗两种形式。因此,本文就将古诗格律的话题,限定在(五言或七言)律诗上。 律诗每首八句,分别组成四联。依次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在讲律诗的格律时,我们主要了解“押韵”“平仄”和“对仗”等概念。 一、押韵 韵是诗歌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诗人在诗歌中用韵,叫做押韵。诗歌(包括古体诗歌、民歌等)没有不押韵的。所谓押韵,就是把同韵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在同一位置<一般是句尾)上。古诗创作中讲究的“韵”,不完全等同于现代汉语拼音中的“韵母”,所以,所谓的“同韵”,可以近似地理解为“相同或相近韵母”。在判断古诗押韵问题时,还应考虑到字音的演变因素,不能完全按照现代汉语的字音去衡量。古人写律诗,是严格按照官方颁布的“韵书”来押韵的。律诗中,一般是在二、四、六、八等偶数句,也就是每联的对句的句尾押韵,三、五、七句也就是每联的出句不押韵, (全诗的)首句可入韵也可不入韵(五律首句多数不入韵,七律首句多般入韵);并且,韵脚(押韵的字)一般为平声字(即阴平、阳平调的字)。 二、平仄 平仄是律诗中又一个重要因素,我们讲诗歌的格律,主要就是讲平仄。平仄是诗歌格律的一个术语:即人们把汉浯四声分为两类, “平”就是平声(包括阴平、阳平), “仄”就包括上、去、入三声。如果平仄两声在诗歌中交错出现,就能使声调多样化,达到“谐和”的音韵效果。 律诗在平仄上也有特别要求,主要表现为: 第一,律诗的平仄有“粘对”规则。“对”就是对立,上文已经提及,这里不再重复。“粘”就是平粘平,仄粘仄:后联出句的第二字的平仄要与前联对句的第二字相一致。具体说来,要使第三句跟第二句相粘,第五句跟第四句相粘,第七句跟第六句相粘。上违反了粘的规则,叫做失粘;违反了对的规则,叫做失对。 第二,律诗格律中的“孤平”禁忌。孤平是律诗格律的大忌,所以诗人们在写律诗的时候,都注意避免孤平。在五言“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一字必须用平声;如果用了仄声字,就是犯了孤平。因为除了韵脚之外,只剩一个平声字了。七言是五言的扩展,所以在“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三字如果用了仄声,也叫犯孤平。如果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必须用仄声,那就必须采取补救(见下文)的办法。 第三,律诗格律中的“拗救”。凡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叫做拗句。前面——字用拗,后面就必须用“救”。所谓“救”,就是补偿。一般说来,前面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后面必须(或经常)在适当的位置上补偿一个平声。 “拗救”的具体方式是极其复杂的,我们无须一一了解。 第四,关于“—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说法。关于律诗的平仄,相传有这样一个口诀:“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是指七律(包括七绝)来说的。意思是说,第一、三、五字的平仄可以不拘,第二、四、六字的平仄必须分明。至于第七字呢,自然也是要求分明的。如果就五言律诗来说,那就应该是“一三不论,二四分明”。这个口诀对于初学律诗的人是有用的,因为它是简单明了的。但是,它分析问题是不全面的,所以容易引起误解。 三、对仗诗歌中的对偶,叫做对仗。 对偶就是将同类概念或对立概念并列起来。一般讲对偶,指的是两句相对。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对偶的一般规则,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对偶是一种修辞手段,它的作用是形成整齐的美。 律诗的对仗,有许多讲究,其形式主要有工对、宽对、借对、流水对等。律诗的对仗不像平仄那样严格,诗人在运用对仗时有更大的自由。艺术修养高的诗人常常能够成功地运用工整的对仗,来做到更好地表现思想内容,而不是损害思想内容。遇必要时,也能够摆脱对仗的束缚来充分表现自己的意境。 律诗中的对仗还有它独自的规则,即:1、出句和对句的平仄是相对立的,2、出句的字和对句的字不能重复。3、律诗中的颔联和颈联是要求对仗的,而首联的对仗可用可不用,尾联一般不用对仗(但也有例外,这里不作详论)。 了解了律诗的常规格律要求之后,我们可以借此顺利地进行“诗歌掉序”练习。一般说来,在进行这类工作的时候,我们有以下一些规律可以遵循:(为了方便讲解,我们以《钱塘湖春行》一诗为例) 钱塘湖春行(诗句己打乱) (唐 白居易) 乱花渐欲迷人眼 谁家新燕啄春泥 孤山寺北古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绿杨阴里白沙堤 最爱湖东行不足 浅草才能没马蹄

第一步,找出“韵脚” (“同韵”的平声字)。本诗中“韵脚”有:泥、西、低、堤、蹄。 第二步,将八句诗组成四“联”。本诗的四联为;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谁家新燕啄春泥/几处早莺争暖树”、 “孤山寺北古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和“绿杨阴里白沙堤/最爱湖东行不足”。 第三步,依据“联”的乎仄规则(对句句尾字为平声字),确定出句和对句的顺序。因而将上边四联调整为: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孤山寺北古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和“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第四步,本诗只有两联对仗,因此,对仗的两联“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即为“颔联”或“颈联”。 第五步,本诗有五个韵脚,也就意味着全诗首句即入韵,所以,带有两个韵脚的联“孤山寺北古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应为首联。剩下的一联自然就是尾联了。 第六步,依据诗歌内容,诗人由“水面初平云脚低”开篇,先写“高、远”之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再写眼下“低、近”之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后与尾联“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相合。因此,“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为全诗颔联,而“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萆才能没马蹄”则为全诗颈联。 第七步,排出顺序,并检验格律。本诗押“i”韵,首句入韵,中两联对仗。诗句在平仄上符合“粘对”规则。 原诗顺序应为; 钱塘湖春行(原涛) (唐 白居易) 孤山寺北古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此外,了解了律诗的常规格律要求之后,我们还可以借此顺利地进行“诗歌补白”练习。例如:请选出填入下边诗歌中空白处最恰当的一组词: 登庐山 (毛泽东)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笼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 吴起白烟。 陶 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 ? 选项:A 东 公 田 B 东 公 耘 C 三 令 田 D 三 令 耘 解答;平常说“东吴”较多,但依据对仗原则,应选“三”与前句的数目字“九”相对。 “陶公(尊称)”和“陶令(县令)”都无大碍,但是依据“粘对”规则,应选“令”与前句的仄声字“下”相粘。最后,再依据押韵原则,应选“田”与全诗的“韵脚’ (音“an”)同韵。故答案为c。 古诗格律相当复杂,单就“律诗”而言,也不是可以仅借数言可蔽之的。我们高中生应该在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础上,多多诵读古诗,培养古诗语感,以便更好地加以掌握,从而有利于对古诗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和鉴赏

大草原的诗句范文5

1、全文写春草,从长满山坡原野开始,到千里牧场,一直长到天涯海角,表现它旺盛的生命力。

2、第①段中的“连篇累牍”在文中的意思是到处长满春草。

3、第④段描写一幅“旷野春光”图,对这幅图,作者是怎样动静结合进行描写的?

答案:树木、野花、春草是静景,但又是动写;飞鸟是动景。这样互相衬托,表现出诗的意境。

4、文章写春草,为什么还要写雏鸡、雏鸭、呆鹅和庄稼人?

答案:为春草所衬托,使春草的形象更丰满,同时,观察的视野更开阔,文章的内容更充实。

5、揣摩第⑦段中的省略号,想想它可能省略了哪些内容,请再补写一个句子,做到前后衔接连贯。

答案:此题具开放性。例句:栽一部稻浪滚滚的电视连续剧。

6、回忆朱自清《春》中写“春草”的段落,说说它与本文在内容和写法上有哪些相同点。

答案:都写出了春草柔嫩的特色和顽强的生命活力,都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的手法。

7、下列各项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A、文章极力铺写春草,刻画了春草为庄稼人执着奉献的形象。

B、文中写春草长到庄稼地,却说它“顽皮”“闹一闹”,描写很有情趣。

C、春草传达了春天的气息,展示了春天的景色。

D、全文赞美春草,托物寓意,借以表达自己的人生理想。

8、文章结尾处化用了白居易的诗句,请写出原诗句,同时再写出一句古人写春草的诗句。

①白居易的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②古人写春草的诗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附:春草散章原文:

①连篇累牍,风之笔蘸着水之墨,春草将她绿色的文字刻于春天的大地上。

②冬雪渐消,湿润的泥沼里,草种子就潜心于构思了。春天的诠释在她的横叶树茎里悄悄拱出地面。

③或章、或篇、或段、或句,写满山坡,写满原野,写满堤边岸头,写满水泽沟壑,甚至写满农家小院的墙头和屋檐——春草任性,最得意于写她的随笔。

④旷野上,树林忙着做插画,野花赶着绣彩图,春草蔓延蔓生,更行更远,没有谁能阻碍住她行路的脚丫。鸟在空中配着它的画外音,解说给匆忙行走的云听。

⑤雏鸡最先啄开蛋壳,雏鸭也被惊醒,纷纷睁开眼睛来读春天。它们最喜欢在春草的段落之间追寻,碰到读不懂的地方,就去啄一啄,嚼一嚼,草汁儿鲜嫩清香,甜中有些苦。鸡无事就站在岸边打量风笔的气韵,跳着脚儿喊一声:“这笔好神气哟!”鸭子“扑通”一声落进碧水里,翻着筋头洗个澡,“看这水墨染不染得绿我的羽毛!”风笔频蘸水墨,碧波乍起涟漪,把个呆鹅都看得欢了,拍着翅膀“呱呱”地叫起来。

⑥走过河岸的庄稼人早已沉不住气。暖暖的太阳晒酥了筋骨,厚重的冬衣脱去,一身的力气长出来。他背起背娄,扛起梨耙,去开垦他的田亩。唐诗宋词的种子在仓里耐不停寂寞,胚芽的眼睛瞄向春雨的酥胸,像婴儿渴望母亲的乳汁。

⑦犁笔翻开田垄,播一首玉米的抒情诗,撒一章豆子的论文,再种一部枝蔓横爬的红蕃薯的长篇小说……大块的田地他决不肯放过,至于田埂、路沿、山坡、谷洼,就大大方方地送予春草去填补空白。

⑧春草珍惜每一寸土地,驱除荒凉,征服贫瘠,以她绿色的大手笔和庄稼汉的锄头较量着:看谁的文章更流芳千古!有时候春草忍不住顽皮,悄悄钻到庄稼行里闹一闹,结果常被严谨认真的农人发现,一锄头钩了出来:“你来掺和啥?这儿不是你歇脚的地方。”草扮个鬼脸仍回田头地角扎根。

⑨春草素朴天真,她淡漠都市的豪华,却甘愿将她的脚步不断伸向浩瀚无边的沙漠,为饥渴的旅人们寻找生命的甘泉水。

⑩在一望无际的千里牧场,春草更是热情奔放,恣情抒写,淋漓尽致地挥洒她绿色的畅想!

大草原的诗句范文6

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又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本文结合作品,对其体现出的浪漫主义色彩、比兴手法的创造性运用以及篇章结构上的变化多端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浪漫主义色彩;比兴手法;篇章结构

中图分类号:1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2-0000-01

楚辞既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又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生活在政治黑暗腐败,,国势逐渐衰微的楚国的诗人屈原,被诋毁放逐后,把政治上失意融入自己的文学创作中,

抒发抑郁之情,从而成为楚辞的创始者。另外,北方文学《诗经》,南方文学《越人歌》、《沧浪歌》等民歌,楚国民俗、音乐与地理环境,与楚辞的出现是密不可分的。屈原曾参与外交事务,出使齐国,“娴

于词令”,其作品大量运用比兴手法,与《诗经》的影响直接有关。总体而言,文章采用楚地(大概就在现在湖南,湖北,安徽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描述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非常富有

地方特色。

一、富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浪漫主义是文艺的一种基本的创作方法,它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反映客观现实,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比如,屈原享有盛名的作品《离骚》,被誉为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

政治抒情诗。诗人从自己的身世入手,从自己的品德和人生理想起笔,抒发了自己遭遇奸佞污蔑的苦闷与矛盾,斥责了楚王听信谗言的昏庸、群小猖獗与朝政日非的现状,表现了诗人坚持“美政” 理想

,抨击黑暗现实,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斗争精神和至死不渝的爱国热情。在《离骚》中,诗人融入了古代的神话传说,采用了新奇的艺术构思,创造了新颖的抒情主题。在写作中,诗人所采用的古

代神话是在原有故事的基础上,加入了自己奔放不羁的想象,使这些光怪陆离的想象与原有神话水融,使幻想更加自由,形成生动的情节和画面。比如本诗结尾那一节,诗人驾驶飞龙,乘坐瑶车翱

翔于天际间之际,转眼间看到了自己深爱的祖国,通过描写赶车的仆夫悲伤地落下泪来,马也踏足扭头不肯前进,把全诗推向了高潮,有力地表现了诗人的爱国思想和情操。再比如,楚辞中还有很多富

于大胆、新奇、优美的幻想。象《离骚》中诗人驰骋想象,上天下地,四方求索: 诗人幻想驾龙御凤乘风直上,神游广寒,诗人想进夭帝的九重宫,帝阁鄙视他,不愿开门; 诗人入世寻高丘神女,神女恰好不在

; 诗人求助于亦妃,她却自恃美貌而傲慢,诗人只好寻求有女戎氏的美女和有虞氏的“二姚” ,也全然未获结果。《九歌》中的《湘君》、《湘夫人》、以及宋玉的《九辩》等篇,也充满了幻想和想象。

二、创造性地运用比兴手法

《楚辞》采用和发展了《诗经》惯用的比、兴手法,使诗的形象更具象征性质。汉代王逸曾指出: “《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怪;灵、美人以媲

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鸳凤以托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在比喻上,比较有特色的如,“香草美人”的传统:美人、香草。美人的意象一般被解释为比喻,或是比喻君王,或是自喻。前

者如“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我想到草木已由盛而衰,害怕君王逐渐衰老。),后者如“众女嫉余之娥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那些庸人妒忌我的丰姿,造谣诬蔑说我妖艳好淫。)。《离骚》

中充满了种类繁多的香草,这些香草作为装饰,支持并丰富了美人意象。同时,香草意象作为一种独立的象征物,它一方面指品德和人格的高洁;另一方面和恶草相对,象征着政治斗争的双方。总之,

《离骚》中的香草美人意象构成了一个复杂而巧妙的象征比喻系统,使得诗歌蕴藉而且生动。“香草美人”作为诗歌象征手法,是屈原的创造,但它又是与楚国文化紧密相关的。香草美人是楚辞中典型

的象征性意象,它是对《诗经》比兴手法的继承和发展,内涵更加丰富,也更有艺术魅力,成了中国文学史上以男女君臣相比况的常见的创作手法。而“兴”这种手法,在《楚辞》中不同于《诗经》的

“兴”主要出现在篇首,而有时在篇首,有时在篇中,有时在篇尾;表现手法多是虚构、想象之辞,是对传统比、兴手法的发展与创新。总之,(楚辞》在比、兴手法的运用上,不仅表现在对某些个别事

物的比喻中,还往往集合许多事物,运用许多神话故事,使诗人的形象思维活动艺术地营造成一个完整的象征体系。这种表现方法是《楚辞》对《诗经》比、兴手法的艺术创新与提高。

三、结构形式上变化多端

郭沫若所说:“中国的诗,在屈原手里是起了一次大革命的,“屈原的文学革命便是采用了民间体,扩大了民间体而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形式” 。《楚辞》则无论在句式还是篇章上都突破了《诗经》多为

四字定型句式和章节的重叠,从而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比如,《离骚》及《九章》中的《哀郧》、《惜诵》、《涉江》、《抽思》等作品,如果把句中的虚词“兮,去掉,基本上是六言诗;《招

魂》中巫咸的招辞,去掉助词“些,几乎可算是首七言诗;在《九歌》的一些作品中,至于如《天问》以及其他一些篇章中,去掉兮字,则成了五言诗或长短句;至于如《天问》以及其他一些篇章中,保

留四字句式的例子也不少见。在篇章结构上,《楚辞》几乎重章复叠的情况。一般来说,《楚辞》的篇幅比较长,大多数作品都是内容一杆子到底而不分章的,即使是像《九辩》这样的分章作品,也决

无内容的重复。这种结构形式,使作品的内容容量扩大了,更便于表达丰富的思想情感,并且读起来顿挫昂扬,参差错落,较富音乐性,到达了“变化多端,文采绚烂,的艺术效果。

综上所述,屈原大胆地创造性地吸收民间歌谣和方言口语入诗,在句法、篇幅和表现手法等多方面上进行革新,使作品呈现出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创造性地使用比兴手法以及布局谋篇上变化多端等特

色。

参考文献:

[1]姜亮夫. 楚辞今绎讲录[M ]. 北京: 北京出版社,1981.

[2]陈子展.楚辞直解 [M] .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

[3]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大草原的诗句范文7

也许是受到刘熙载此语的影响,后人将目光更多地聚焦在唐宋词中的点染艺术上,而对唐诗中的点染艺术鲜有解说。其实,任何一种艺术都离不开前承后传,继往开来。

仔细品读唐诗,不难发现诸多点染密切配合的佳作。比如韦应物的《休假日访王侍御不遇》:“九日驰驱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起笔两句以极为平淡的笔墨叙写诗人一旬中九天为官务奔忙,迎来了一个休假日,去拜访友人王侍御,不料却扑了个空。第二联诗人笔锋一转,先是点,点出友人“诗思清人骨”;后一句则是染,用清澈的流水、清冷的白雪,渲染友人的诗情。诗的意境也由此而出。

唐诗中的点染,主要有三种形式:

一、先点后染

岑参的《碛中作》:“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未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诗的前两句从时、空两个方面落笔,写走马疾行,时过两月,既展现了西北高原野旷天低的气势,又暗藏诗人绵绵的乡思之情。后两句“今夜未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前一句故意设问,是点,点明夜宿不定;后一句是染,荒凉大漠无际无涯,苍凉一片。点笔表情,染笔写景,融情入景,含而不露。

又如韦应物的《闻雁》:“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上联的一句以设问起,下句出以慨叹,这是点,点明归思题旨,“方”字透出归思之心切。三、四两句是染,是以淮南的漫漫长夜、绵绵秋雨,寂寂高斋、凄凄雁声,渲染悠悠乡情。“归思后乃说闻雁,其情自深。一倒转说,则近人能之矣。”(沈德潜《高诗别裁》)

再有赵嘏的《寒塘》:“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前两句写早起临水梳发,水边看到寒秋。深秋是最容易触动离情的季节,而塘边梳洗,以水为镜,又暗含岁华将暮。楸木人老,加之漂泊异地,一触即发的自然是客子心中蕴积的愁情。“乡心”句是点,点明身在客中,“无限”二字加重了其分量;“一雁”句是染,是以一雁飞过南楼而归,浸染人不得归的苦意。宋词“渐一声雁过南楼也,更细雨,时飘洒”(陈允平《塞垣春》),即从此句化出。

二、先染后点

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发端两句直叙秋山经过一番秋雨洗涤之后一派清新之气。接下来先写皓月当空,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淙淙有韵,一切和谐而恬淡。后写“竹喧”现“浣女”,“莲动”出“渔舟”,则更显淳厚之民风。这两联是染,是从“物象”和“人事”两个方面生动而具体地展现秋晚“空”山别样的魅力。结句点出诗人的“留”之情,诗人先以染笔营造出一个清新的山居环境,然后再以点笔把题旨点出来,景与情的结合自然而紧密。

再如贾至的《春思》:“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首句用嫩绿、鹅黄两色描写出春草丛生、柳丝飘拂的生机盎然的春景;次句又以“桃花”“乱”、“李花”“香”,暗笔为明媚的春光添上嫣红、洁白两色,花枝披离、花气氤氲,使得春光更加艳冶,春意更加浓郁,此处是染。后两句是点,是以反笔出之,是以东风不遣愁,春日惹恨长来点明春思别样的愁绪。“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王夫之《姜斋诗话》),诗意的表现也显得更有深度,更为曲折。

三、点染交织

孟浩然的《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诗的起句“移舟泊烟渚”,船儿停泊在暮霭笼罩的小沙洲边,渲染了羁旅的特殊背景;第二句先写暮色茫茫,随即点出题旨:“客愁新”。三四两句进一步渲染:旷野无边无际,远处的天空沉落在近处的树木之下;明月高挂在天,映在澄清的江水中和舟中的人是那么近。诗从渲染烟雾朦胧、暮色沉沉着笔,接着点出客子漂泊之愁,最后再以空旷原野、江上明月渲染,构成一个人宿建德江,心随明月去的意境。点染穿插,情景交织。

再如戴叔伦的《苏溪亭》:“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诗的起句先点出地点,然后用野草茁长,遍地青青来染。暮春之景,引发而出的自然是怨别之情。二句用问句点出“倚阑人”,人何以倚阑?三四两句再染:燕子未归,春光已逝;烟雨迷离,杏花失容。倚阑人无故的怅惘,不尽的哀愁便具体而又婉曲地传出。情景融合,如羚羊挂角,了无痕迹。宋人点染的名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似乎在这首唐诗里也能找到影子。

大草原的诗句范文8

【原诗点击】

题李凝幽居⑴

(唐)贾岛

闲居少邻并⑵,草径入荒园⑶。

鸟宿池边树⑷,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⑸,移石动云根⑹。

暂去还来此⑺,幽期不负言⑻。

词句注释

⑴李凝:诗人的友人。⑵少(shǎo):不多。邻并:邻居。⑶荒园:指李凝荒僻的居处。

⑷池边:亦作“池中”。⑸分野色:山野景色被桥分开。⑹云根:古人认为“云触石而生”,故称石为云根。这里指石根云气。⑺去:离开。⑻幽期:时间非常漫长。负言:指食言,不履行诺言,失信的意思。

白话译文

悠闲地住在这里很少有邻居来,杂草丛生的小路通向荒芜宅园。鸟儿自由地栖息在池边的树上,皎洁的月光下僧人正敲着山门。走过桥去看见原野迷人的景色,移动开山石也仿佛会触动云根。我暂时离开不久后还会来造访,按约定日期一起隐居决不食言。

【作者简介】

贾岛(779~843),唐代诗人。字浪仙。范阳(今北京房山)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开成五年(840年)迁普州司仓参军。有《长江集》。

【赏读提示】

纵观这首诗,我们发现作者写的并非什么大事,只是写了了作者走访友人李凝未遇这样一件寻常小事。首联“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诗人用很经济的手法,描写了这一幽居的周围环境:一条杂草遮掩的小路通向荒芜不治的小园;近旁,亦无人家居住。淡淡两笔,十分概括地写了一个“幽”字,暗示出李凝的隐士身分。

第二联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是历来广为传诵的名句。“推敲”两字还有这样的故事:一天,贾岛骑在驴上,忽然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初拟用“推”字,又思改为“敲”字,在驴背上引手作推敲之势,不觉一头撞到京兆尹韩愈的仪仗队,随即被人押至韩愈面前。贾岛便将做诗得句下字未定的事情说了, 韩愈不但没有责备他,反而立马思之良久,对贾岛说:“作‘敲‘字佳矣。”这样,两人竟做起朋友来。这两句诗,粗看有些费解。诗人当然不可能连夜晚宿在池边树上的鸟都能看到。其实,这正见出诗人构思之巧,用心之苦。正由于月光皎洁,万籁俱寂,因此老僧(或许即指作者)一阵轻微的敲门声,就惊动了宿鸟,或是引起鸟儿一阵不安的噪动,或是鸟从窝中飞出转了个圈,又栖宿巢中了。作者抓住了这一瞬即逝的现象,来刻画环境之幽静,响中寓静,有出人意料之胜。倘用“推”字,当然没有这样的艺术效果了。

诗的第三联纯是写景,这两句是写回归路上所见。过桥是色彩斑斓的原野;晚风轻拂,云脚飘移,仿佛山石在移动。“石”是不会“移”的,诗人用反说,别具神韵。这一切,又都笼罩着一层洁白如银的月色,更显出环境的自然恬淡,幽美迷人。尾联“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表明诗人不负归隐的约定。前三联都是叙事与写景,最后一联点出诗人心中幽情,托出诗的主旨。正是这种幽雅的处所,悠闲自得的情趣,引起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中所写的景物也都是一些寻常之景,如草径、荒园、宿鸟、池树、野色、云根等,诗中所写的事情如闲居、敲门、过桥、暂去等也都是寻常之事。但是可贵的是诗人偏于寻常处道出了人所未道之境界,语言质朴,冥契自然,而又韵味醇厚。

【请你思考】

1.有人说诗中的“僧敲月下门”句与名句“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2.联系全诗,说说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情趣?

【参考答案】

1.它们在表现手法上的共同特点是以动衬静。

大草原的诗句范文9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6B-0065-01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以下简称中职生)的语文水平低、文化底子薄,并且不喜欢学习语文、数学之类的文化课。要吸引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听课就不易,要让他们听得懂就更有难度。为了吸引学生听课,让他们听得懂、学得透,我在备课、上课、课后各个环节都特别用心,并根据中职生爱动、好唱和喜跳的特点,尽量把古典诗词讲解得通俗易懂。现以张继的《枫桥夜泊》这首诗为例,谈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体会。

中职语文教材基础模块的第二单元里古典诗文诵读,包含有李白、杜甫、杜牧等诗人的诗各两首,陆游的词两首,白居易的诗一首。穿插王安石的《元日》、张继的《枫桥夜泊》、王之涣的《凉州词》、苏轼的《题西林壁》、马志远的《天净沙秋思》等几首诗词,这几首诗词都只要求学生背诵,不要求详细讲解。我仔细研究了这个单元的古典诗词,思考着如何找到一个引导学生学诗、读诗、赏诗的切入口。当我想起了《涛声依旧》这首歌,也想到学生都很喜欢唱歌的时候,我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用一节课的时间来上《枫桥夜泊》,让歌声把学生带进古典诗词的世界中。

上《枫桥夜泊》前,课间休息的时候,我先用课件播放《涛声依旧》这首歌,学生听到这首歌的时候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有学生还问:“老师,今天你教音乐吗?这首歌很好听哦。”我故作神秘地说:“今天我不教音乐,教古典诗词,跟歌有关的古典诗词。”学生很快坐好,开始认真听课。有了好的开端当然会有好的过程,我给学生介绍了《枫桥夜泊》的写作背景,介绍了诗词的内容,介绍了寒山寺。最后我问学生:“刚才我们听到的这首歌中有哪些歌词来源于《枫桥夜泊》?”我一边重新播放歌曲一边让学生思考,然后提问。学生踊跃回答,我把学生的回答用板书总结出来:

月落乌啼霜满天——(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

江枫渔火对愁眠——(带走一盏渔火,让它停泊在枫桥边)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一(流连的钟声总是敲打我的无眠)

做了这样的总结之后,我又向学生介绍了律诗(绝句)的朗读节奏:“《枫桥夜泊》是一首绝句,绝句有五言、七言之别,但不管是五言还是七言,朗读时都要注意节奏,把握朗读节奏,诗歌的音乐性才能展现出来。谁能划分一下这首诗的朗读节奏呢?”由于学生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储存,他们的答案五花八门,于是,我给他们指导关于五言、七言律诗(绝句)的朗读方法。

1 诗句朗读节奏的划分,是以诗句中的意义为单位进行划分的,每一处停顿都要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如:“月落乌啼霜满天”,我们可以按“月落/鸟啼/霜满天”这样的节奏读,也可以按“月落乌啼,霜满天”这样的节奏读;“离离原上草”可以按“离离/原上草”划分节奏,也可以按“离离,原上,草”来划分,因为这样的划分使每一个节奏单位都可以表达相对完整的意思,如果我们按“月落/乌啼霜,满天”或“离离原/上草”这样划分就不行了,因为“乌啼霜”和“离离原”这些节奏不能表达清楚一个意思。

2,律诗(绝句)的朗读节奏的划分按五言、七言不同,可以用数字概括为以下方式。

(1)五言:A式“2--3”如“离离,原上草”,B式“2--2--1”如“离离/原上/草”。

(2)七言:A式“4--3”如“月落乌啼,霜满天”,B式“2--2--3”如“月落/乌啼,霜满天”。

(3)为了增强音乐性,完整朗读一首诗要交替变化朗读节奏。

不用我布置,学生自觉地用我所介绍的方法朗读起《枫桥夜泊》这首诗,看他们兴奋的样子,我知道,他们肯定找到了朗读的美的享受。

一节课很快过去,学生不但明白了诗歌的内容,学会了朗读方法,还能初步欣赏这首诗了。

大草原的诗句范文10

【南宋]吴锡畴①

韶光大半去匆匆,几许幽情递不通。

燕未成家寒食雨,人如中酒落花风。

一窗草逆濂溪老②,五亩园私涑水翁③。

无赋招魂④成独啸,且排春句答春工。

[注】①吴锡畴:南宋末年诗人,死后第三年南宋灭亡。②濂溪老:即周敦颐,晚年定居于庐山,世称濂溪先牛。③涑水翁:即司马光,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④招魂:屈原写《招魂》,表达对死于异国的楚怀王的吊唁和对楚国命运的哀伤。

(1)颈联中“逆”“私”二字极为精妙,请任选一个字,结合诗句简要赏析。(3分)

(2)“幽情”在诗中包含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0.(7分)

(1)“逆”是迎接的意思,“一窗草逆濂溪老”写一窗绿草欢迎诗人归来。“逆”运用拟人手法,赋予绿草以人情,写出它们对主人的亲昵之状,含蓄而又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回归田园的隐逸之情。

“私”是偏爱的意思。“五亩园私涑水翁”意思是五亩田园偏爱诗人,诗人也乐于安居此处。“私”运用拟人手法,赋予田园以人情,写出它们带给主人的亲切之感,含蓄而又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3分。字义1分,手法1分,描写效果(亲昵之状、亲切之感)或者抒情效果(回归田园的隐逸之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1分。】

(2)“幽情”在诗中包含多重情感:一是伤春之情,一是忧国之情,一是逃避现实的无奈之情。面对“韶光”匆匆逝去,目睹“落花”满地堆积,一种“春去也”的伤感油然而生。由“无赋招魂”可见作者关心国家命运,面对南宋国运衰微、胜景难再表现出一种忧国伤时的痛苦之情。末句说“姑且赋诗遣兴以酬答春天造化之工吧”,可见作者内心深处无法忘怀现实的矛盾,只能作诗逃避现实以求解脱,表现出无奈之情。

【4分。写出其中两种感情,给2分,相应分析合理,给2分。】

【诗歌赏析】

这是一首感春伤时的诗歌,它隐曲地透露了哀国的忧思。

这首诗的开头直抒胸臆:“韶光大半去匆匆,几许幽情递不通。”他感叹韶光过得太快,内心有一种郁结隐密之情难以倾诉。这“幽情”究竟是什么?从表面看似是伤春,从全诗看它暗含着忧国伤时的隐痛。盛春已经过去了,这大宋朝的国运不也如美好春光一样一去不复返了么!故这“幽情”既是伤春,亦是忧国,浑然一体,隐约朦胧。

颔联紧承首联之意,写诗人在春景中所见所感:“燕未成家寒食雨,人如中酒落花风。”上句写眼前景,下句抒胸中情。燕子在寒食节的雨中飞来飞去,衔泥筑巢,引起诗人无限感慨:燕现时虽未成家,但终有成窝安家之日,而宋朝大势已去,无法挽回。人在落花时节如“中酒”一样昏昏沉沉,黯然伤情。这既写出了梅雨季节身体不适的感受,又写出了伤时的精神状态,把生理和心理上萎靡困顿,哀怨忧愁表现得神形兼似。

颈联,是上二联思想情绪的转折和过渡,作者轻轻荡开其幽情,以草木娱已。作者以“濂溪老”、“涑水翁”喻己,借田园隐逸生活遣怀。联中“逆”“私”二字用得极为精到。逆,迎接之意。私,当“偏爱”解释。这两句用拟人的手法,赋予绿草田园以人性人情,写出它们对其主人公的亲昵之状,曲折而深切地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这两字写活了田园,深化了人物性格。

大草原的诗句范文11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有单独的诗歌单元,每个单元后还配以彩图的“古诗词诵读”二首。经过编者的挑选,都是脍炙人口的精品名篇。它们用精炼、形象、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的语言创造出独特感的意境来集中反映现实生活,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诗歌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且可以提高阅读鉴赏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由于每首诗词都附有创作背景、作者简介、疑难字、词、句注释等相关资料,中学生完全可以看懂,因此,上课时过多地作面面俱到的讲解只会使学生索然无味。再说许多诗句的意境是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所以,除了老师作必要的点拨外,贯穿整个诗词教学过程的主要方式就是朗读,让学生自己在朗读中潜移默化地去欣赏、去感受、去领悟。古人是非常重视朗读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再现了当年东林党党人读书时的盛况。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可知给童年鲁迅留下深刻印象的,也是先生那仰头拖腔、忘乎所以的读书时的神态。大家或许都有这样一种体会,浏览过的诗词可谓不少,但大多已如过眼烟云,至多给人以似曾相识之感,而那些经过反复诵读,烂熟于心的则可招之即来,脱口而出。许多中年人,甚至老年人至今仍记忆清晰,挥之不去的诗词也大多数是青少年时期积累的财富。所以,趁中学生精力充沛、记忆力强的时候,狠抓朗读与背诵,充实他们的“诗库”,必将使他们终生受益。

一、朗读可帮助学生领会诗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诗歌虽有抒情诗和叙事诗、新体诗和旧体诗之分,词虽有许多不同的词牌,但创设艺术境界,以情感人的基本特征是一致的。优秀的诗词都具有较高的艺术境界和丰富真挚的感情,极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如柯岩的《,你在哪里?》,全诗以步履匆匆地寻找为线索,采用新颖奇特的构思,创造出一个极其深沉而又壮阔的背景,学生们朗读时随着诗句所表现出来的一幅幅感人的艺术画面,仿佛随同诗人与亿万民众一起踏遍神州大地,一起深情呼唤:“,你在哪里——”,继而由朦胧到清晰,逐步体会到诗歌所要表达的是人民无限怀念的深厚感情。古诗中这样的诗句也很多。岑参的《逢入京使》通过“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就真切地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及亲人的无限眷念之情。孟郊的《游吟》中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句诗讴歌了春天阳光般崇高博大无私的母爱。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描述的是一幅绚丽的春景:春暖花开,彩蝶娇莺在花丛中轻歌曼舞。这样的美景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感官上的愉悦。朗读中仿佛自己走在千年成都郊外的小路上,和诗人一起享受那明媚春光所带来的视听上的美感。再如:唐代诗人张志和的《渔歌子》更是采用了寓情于景的写法,借描绘江南水乡美丽春光中渔翁在雨中垂钓的图景,借白鹭展翅飞翔,鱼儿自由游弋来寄托隐逸之情,可谓景中带情,情中带景情景交融,耐人寻味。既是一首抒情诗又是一幅风景画。“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告诫年轻人。流光易逝韶华难留,只有争分惜秒,积极进取,才有美好的前程。否则将一事无成,抱憾终身。

学生通过朗读,想向诗中的画面。勾勒诗中的形象,因为它和谐的音韵。体会它的感彩,是能够理解寓藏在诗句中的深广的思想感情的。

二、朗读可帮助嘘声体味诗词语言的将脸和形象

诗词的感人力量,遣词造句之抄,都能从朗读中表现出来。所以,通过朗读来体味诗人的炼字、炼句,体会诗人的感情,是很重要的。特别是诗篇中的关键词语。往往包含着积极丰富的意义。如贾岛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就是历来传诵的的名句,炼字的典范。月光如水,鸟儿栖宿,一个“敲”字以动衬静,音韵响亮,营造出一个万籁俱寂、恬美静谧的夜晚的迷人意境,倘若改用“推”或其它字,就起不到这样的艺术效果了。杜甫《春夜喜雨》中“随风潜入夜”的“潜”字,它不仅活化了春雨“知人意”的性,还传递了诗人对春雨的喜爱之情,可谓一字之用,意境全出。北朝民歌《敕勒歌》中的“风吹草低见牛羊”把我们带到辽阔无边的塞北大草原上,骤然一阵疾风吹过,只见草浪翻滚,此起彼伏,肥壮的牛羊时隐时现,出没在绿色波涛之中。草因风吹而“低”,牛羊因草低而“见”,这一“低”一“见”,的扫前面给人的空旷苍凉之感,全诗顿时充满生机活力,令读者思接活野,浮想联翩。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也是千古传颂的名句。这句写景诗借春风吹绿大地,春意正浓的景象,比喻新法实施后给国家带来的新气象。传说在草稿上,这个“绿”字原曾是“到、过、人、满”等字,最后才定为“绿”字。这个绿本是形容词,这里作动词,有“吹绿了”的意思,把春天的江南美景和春风的关系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真可谓反复锤炼、妙手偶得。古人常为“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现代诗人写诗也是讲究语言的精炼,形象的。贺敬之的《回延安》中“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其中“抓”、“贴”两个富有力度的动词运用非常精当,恰如其分地表达出了诗人珍爱革命延安土地强烈感情。

诗词是语方艺术,因此历代诗人都十分注重文字的锤炼,追求一字之工,也产生过一字之师。这样的事例在浩若烟海的诗词中比比皆是,不胜枚举。诗人们这种字斟句酌、精雕细刻,“语不惊人誓不休”的严谨创作态度,当然不能只靠课堂上有限的理论说教,主要还得通过学生自己的反复朗读前有学习体会。

三、朗读可帮助学生理解诗词的篇章结构和表现手法

诗歌的魅力。在于它既有强烈的音乐性,又有丰富的形象感,能在读者面前展现生动的画面,激起强烈的共鸣。朗读作为诗词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不仅要使学生通过视觉激起感情上的共鸣,促进形象思维,调动思维的积极性,从而得到更为具体深刻、细致入微的感受,孩可以帮助他们去分析理解诗歌的篇章结构和表现手法。由于诗歌形象的集中和凝练,而诗人创作时的浮想联翩又使得诗歌的篇章结构常常不按照事物本身的发展过程和逻辑推理的过程,而是按照抒发感情的需要,所以诗行与章节中往往省去某些过程,出现急剧转变和巨大跳跃,学生通过朗读循着诗人的感情脉络就能理清诗词的篇章结构。

为了加强诗歌的感染力,作者常常采用多种多样的表现手法,如象征、拟人、夸张、比兴等。在诗词教学中,不仅是告诉学生哪些是比兴,哪些是比喻,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借助对表现手法的理解,进一步感受诗词的艺术形象,并在比兴基础上分析概括,领会写作特点,使学生既理解表现方法的作用,又切实地感觉诗词那感人的力量。例如《炉中煤》,这是诗人郭沫若唱给祖国的恋歌。写于1920年,当时诗人正在日本。诗人把“五四”时期革命高潮的祖国比作“年青的女郎”,像年青的女郎那样美丽,那样朝气蓬勃,那样富有青春的魅力,叫人想念。这一形象的比喻,既是对祖国的热情的赞美,又道出了自己对祖国深深眷恋的缘由。诗中的“黑奴”即“炉中煤”,诗人借煤黑色的形象,比喻自己是祖国忠实的奴仆,具有“火一样的心肠”;“你不该嫌我黑怒鲁莽?”写出诗人祈求祖国不要嫌弃他,形象地表明诗人眷恋祖国、报效祖国的情绪是何等炽热,何等强烈。

诗词教学的过程,应是学生反复朗读与老师以内容到形式分析、讲解相结合的过程,只要两者完美结合,就一定能达到诗词教学的既定目标。

大草原的诗句范文12

一、绘画解诗意

《草》是一首耳熟能详的诗歌。它通俗浅显,却寓意深刻。诗人抓住野草的生长规律,对野草的顽强生命力给予热情的赞美。对于低年段的学生而言,要想理解“一岁一枯荣”并非易事,说教式的讲解只会让学生一头雾水,因此,笔者和学生一起拿起画笔……

教学片段1:一下――白居易《草》

师:野外的小草长得真茂盛啊!绿绿的,一棵紧挨着一棵。(学生按照老师的描述,用绿色的笔,画出一片绿色的草)

师:你们画的是什么季节的草?(学生纷纷举手)

生:我画的是春天的小草。

生:我画的是夏天的草。

师:注意看!小草慢慢地由绿变黄,打不起精神啦!(学生照着老师的描述,用绿色、黄色的笔,画出了黄绿相间,倒在地上的小草)

师:现在你们又画的是什么季节的草呢?

生:我画的是秋天的小草。

生:我画的是冬天的小草。

师:在一年中的春夏季节,小草长得怎么样,而秋冬季节小草又会变成怎样的呢?

生:春夏季节小草长得茂盛,秋冬季节小草变黄了。

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理解了“一岁一枯荣”的意思,同时还认识了小草的生长规律。

二、绘画扩想象

学生在读古诗时,利用想象根据诗意把大脑中记忆的各种意向进行再组合,从而在大脑中创造一个新的画面。这样不仅对诗意的理解更加深刻,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导作用,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学片段2:四下――《古诗词三首》之《乡村四月》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诗人向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在这幅画面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他们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生闭上眼睛进入了想象的空间。)

师:让我们共同来完成这幅画作。

生:“绿遍山原”我会画上一大片一大片翠绿的草原,还有一棵棵茂密的树木。

生:“白满川”就是一片白茫茫的水,我还要用淡淡的颜色来画蒙蒙的细雨,像烟雾一样。

生:因为子规就是杜鹃,所以我要在纸上画上几只杜鹃,它们仿佛在树枝上“咕咕”地叫着。

生:我要画上农民正挽着裤腿,弯着腰在稻田里插秧……

师:同学们的想象太精彩了,那你们觉得在这幅画卷上用得最多的颜色是什么?

生:我觉得是绿色。因为是“绿遍”山原。

生:我也觉得是绿色。因为诗中说了是“四月”,四月的江南,山坡是绿的,原野是绿的,绿的树,绿的草,绿的禾苗。

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通过绘画,在笔下流淌出一幅幅不一样的“乡村四月”,在画意中不仅知晓了诗的内在,而且陶冶了性情,扩展了想象,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绘画破难点

善教应注重授之以渔。古诗文的教学,教师不能越俎代庖,应让学生自己读解,自己感悟,自己体会,即使是疑点难点,教师也不应急于揭晓,而应巧设台阶,引导学生逐步领悟。

《渔歌子》这首词中所洋溢的对渔家生活的向往,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是一个难点。如何使学生体会诗人这一思想感情,笔者尝试以下做法:

教学片段3:四下――张志和《渔歌子》

首先,引导学生根据前面两句诗画图,学生画出:美丽的西塞山前,几只白鹭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翱翔,河边,娇艳的桃花开得正艳,洒落至河中,随着流水向远方漂去,只见清澈见底的河水中,肥美的鳜鱼正在嬉戏呢,真令人神往!

接着,引导学生根据后两句诗画另一幅图:江岸上一位老翁戴着青色的箬笠,身披着绿色的蓑衣,坐在船上沐浴着斜风细雨。真是一派江乡二月桃花汛期间春江水涨、烟雨迷蒙的图景。

最后,让学生把两幅图放在一起引导学生加以对比,使学生领会“白鹭”是闲适的象征,写白鹭自在地飞翔,是衬托了渔父的悠然自得。渔翁沉浸在垂钓的欢乐和美丽的春境之中,乐而忘归,更是寄托了作者爱自由、爱自然的情怀。学生通过画图,受到了感染,不得不与诗人产生情感共鸣。这样难点也随之突破了。

四、绘画品修辞

四下中《望洞庭》这首古诗词句优美,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勾勒出一幅优美的洞庭湖秋月图,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教学片段4:四下――刘禹锡《望洞庭》

首先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画出湖水、月亮、江山。初步感知诗中所描写的景物。

其次涂色。学生根据第一句的意思,用淡黄色和蓝色来分别涂抹月色和湖面,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了;根据第三句的解释,用绿色涂抹君山的色彩。

最后品析。通过画画、涂涂后,全诗的基调就基本确定了,但第二句中的“镜未磨”无法表示,仔细通读,发现所描绘的是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宛如未经磨拭的铜镜,它用生动形象的比喻补足了“湖光秋月两相和”的诗意。因为只有“潭面无风”,波澜不惊,湖光和秋月才能两相协调。否则,湖面狂风怒号,浊浪排空,湖光和秋月便无法辉映成趣,也就无有“两相和”可言了。这样一来,引导学生细细品味这一比喻,就有助于全诗意境的领悟。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诗人“情动而辞发”,当学生手捧自己的画作,传情达意、驰情其中,学生的心就已经与诗人的心同起同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