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智力测试题及答案

智力测试题及答案

时间:2023-05-30 09:38:19

智力测试题及答案

智力测试题及答案范文1

关键词:智能测评;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软件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9)34-9870-03

1 引言

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Assisted-Instruction)是指以计算机为媒介的一项综合技术,通过存入计算机的程序运行来实现辅助答疑、课堂教学、测验考试以及试验仿真等教学活动。是目前国内外教育技术领域最重要、最活跃的组成部分之一。智能计算机辅助教学(Intelligence 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简称ICAI)是智能化的CAI。它以认知学为理论基础,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CAI。教学内容与教学策略由ICAI一分为二。根据学生的认知模型提供的信息,通过智能系统的推理与搜索,动态生成适合于个别化教学的内容与策略。本课题所开发的智能测评系统就是智能化的CAI的一种尝试,它集学习、练习、测试于一身,教师可以在校园网任何一个节点可根据要求对试题库进行编制、扩充、更新,而学生可以离线进行阅读、练习和测评。

智能练习测评系统软件的开发,对于促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是加强了学生对于本课程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能本着解决问题、扩大知识面而进行有效的习题训练,再者有利于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以及多媒体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进行,最重要的是使得课程的考核组题更加合理、更加科学,能客观准确地检查与评估课程的教学质量。

2 智能练习测评系统的功能与实现

2.1 功能的策划

根据布鲁姆的五种(记忆、了解、简单应用、综合应用、创见)教学目标理论和我国三级(掌握、熟悉、了解)教学要求,智能练习测评系统应具有理解性的浏览阅读功能、练习性的测评功能和考核性的评估功能。阅读理解、练习和考核是教学过程主要环节中的一个循环,其有机组合,多次反复可使教学效果产生螺旋式的提高。而为了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要求智能练习测评系统能让学生自主学习,即能进行多方位自主选择组题。考虑到组题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智能练习测评系统还应具备广泛的随机性。经综合考虑,我们开发的智能练习测评系统的学生功能选择界面如图1所示。

2.2 浏览阅读功能的实现

阅读功能设计为不用答题只阅读模式,可以按照知识点和题型任意组合题目量,题目出现的顺序也可按教材章节顺序、逆序、随机和题型归类任意组合。阅读时除了显示题面外,还伴有以红色显示的参考标准答案。为对学生易错的知识点有所警示,当选择“保留原答”方式时,学生上次所做的练习或测试的答案会同时以绿色显示。其界面如图2所示。

2.3 练习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阅读功能设计为每答完一题,单击“答案确认”按钮后即进行正误评价,并给出标准答案。与练习功能一样,可以按照知识点和题型任意组合题目量,其智能化体现为:根据学生答题的具体情况,窗口下方将会滚动显示累积评估值及相应的激励语句;窗口右上方会变换出不同的有趣动画,充分体现了软件的交互性和趣味性。答题状况(题量、题号、完成率、正确率、时间和组题方式等),字幕区、动画区都可分别通过双击关闭或显示。其界面如图3所示。

2.4 测试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测试功能设计为可以在指定范围内根据要求随机组织试题,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答题后即可交卷评分。交卷前,学生可以任意修改答案,交卷后系统显示最后得分,并可即时查阅标准答案。其智能体现为;系统能自动计算出各级试题所占百分比,生成的试卷做到各个题型均匀地分布有关各个知识点,每套卷子难度基本相当。并且选择题的待选答案(A、B、C、D编号中的内容)的次序是随机的,能有效避免学生死记硬背答案而不注重题意的理解。导致训练、评估能力的下降。其界面如图4所示。

3 智能测评系统的的关键技术

3.1 系统中数据库结构的策略

在智能练习测评系统中,试题存储结构是系统的核心之一,试题存储结构的合理设计将直接影响系统的质量。从本智能练习测评系统的功能上来看,因为具有理解性阅读、练习性评价、考核性测试等功能,所以至少需用两个数据表:其一是存放所有试题的静态基本信息,其二是存放题目的组卷、使用、答题和顺序等状况的动态信息。

从存储空间的效率来看,按题型分别建立基本信息数据表比较有利于数据表各种数据类型和宽度的设计,其结构紧凑,但对数据库的操作(组题、筛选,排序等)不太方便。经综合考虑,本系统采用单一的基本信息数据表结构,所有的题目均放一个表中,不同的题型用某一字段来标识,这样表的结构相同,处理起来十分方便,无论是试题库的维护还是软件对于各种课程的通用性,都是十分有利的,该结构的缺点是因为不是每种题型都包含所有字段,这就会浪费存储空间,在操作数据表时也要做一些对于空字段的无用操作。因此对以上数据表结构的缺点作以下两点弥补:一是建立多个备注型数据字段,有效地压缩了存储空间;二是建立相应的标志性字段,通过条件操作屏蔽对于空字段的无用操作。本系统数据表主要结构如表1所示:

表1 智能练习测评系统数据表主要结构

3.2 系统中智能组卷的实现

在智能组卷方面,为了促进学生全面、系统地学好课程的基本知识,掌握基本技能,突出对课程重点内容的掌握,依据教学大纲将试题按三个层次划分:A层(了解)、B层(熟悉)、C层(掌握);其次,试题难度也分成三级:A级(较易)、B级(中等难度)、C级(较难),组卷时由系统自动计算出各级试题所占百分比。默认各级难度的试题量以6:3:1分布

本系统利用遗传算法来实现自动组卷。系统生成的试卷可以做到各个题型均匀地分布到有关各个知识点,较传统的组卷系统可做到避免有关试题的重复出现,使测试的成绩能更为准确真实的刻画出学生的认知模型。在处理组卷问题时,该算法首先生成一定规模的初始群体,然后使其中的个体以一定的概率进行交叉与变异,实现个体结构的重组,再按预定的评价函数选择复制优秀个体,组成新的一代,如此循环迭代,以期最终找到满足寻优条件的全局最优解。

该算法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描述如下:

1)随机产生N个初始化种群p(O);

2)当前代数t:0;

3)计算p(O)中个体的适应度函数值;

4)while t

5)从P(t)中选择生成下一代的父体P(t);

6)执行交叉、变异和再来生成新的种群P(t+1);

7)计算P(t+1)中个体的适应值;

8)进行交换操作和变异操作生成新一代群体;

9)计算新一代群体中各个体的适应度;

10)执行最优个体保存策略;

11)t++;

12)输出最好个体的编码。

3.3 随机性的应用

本系统其随机性的应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题库中按要求抽题组卷的随机性,这是智能组卷的关键;二是同一套试卷中题目出现的先后次序的随机性,能有效防止学生间相互干扰或作弊现象;三是同一道题目中待选答案(A、B、C、D编号中的内容)的次序的随机性,因为针对具体试题,选择题的各答案选项位置固定,学生在使用过程中将提高试题的猜测系数,导致其训练、评估能力的下降。

在随机函数运用方面,通常在设计题库的随机抽题时,采用编程语言提供的随机函数或系统时间系列所得的随机数,但这两种方法都有其局限性。前者当种子数相同时随机值相同,这对随机性显然不够;而后者虽随机性较强,但在极短时间内(几乎同一时间)产生成百个随机数,很明显失去了随机性。因此对其进行综合改进,具体的方法是:第一次将系统时间作为随机函数的种子产生一个随机数;然后以第一次产生的随机数作为随机函数的种子产生另一个随机数,再将其与前一次的随机数叠加后作为第二次的随机数;依次类推。产生的随机数通过简单的处理(取模函数和取整函数的处理)后可从题库中抽取试题(如重复则向下顺延候补)。在随机抽题组卷中,其产生随机值的关键代码可写为:

P=val(subs(time(1),10,2))+1;随机值初始化

P=mod(int(rand(p)*n)+p,n);循环体内取随机值

其中time()是时钟函数,time()的返回值是当前的时钟字符串,时钟字符串的第10,11位是秒的小数位。变量n表示题库中的试题数量,这是必须考虑的因素,因为不允许P超出题库的范围以外。

4 结束语

本智能练习测评系统的设计是立足于教学改革的需要,经测试运行。本文所研制的智能练习测评系统界面友好、使用灵活、操作简单、功能齐全、表现方式独特,具有较好的扩展性。当然,从发展的角度看,系统应具备自动调整功能;另外,题目难度与被试者的层次特点两者相适应的自适应题库系统也是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张海藩. 软件工程导论[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

[2] 项家祥.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 宣仲良. 各级难度试题分值比例的确定[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4,8.

[4] 涂振宇,等 智能组卷算法研究[J].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12.

智力测试题及答案范文2

【关键词】:标准化测试;考核评判;建立在理解基础上的创作和经验积累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本科教育在传统课程设置中一般都会开设设计基础理论类型的课程,这类课程的成绩评定办法,一般是出试卷,开卷或者闭卷考试。这种考试由于设置有标准答案,所以也称为标准化测试,其运用广泛,最远可以追溯到1900年,法国实验心理学家,智力测验的创始人――阿尔弗莱德・比内设置了一套测试题目,来测试学童和士兵的智商,开始了人们的标准化测试的历史。在此之前人们依靠直觉来判断评估人的聪明程度,在这种标准化测试出现后,智商的测定变成了一种可以量化的,标准化的过程。这也是我们今天课程考试的最初的来由。标准化考试的优点是,在需要逻辑推衍、记忆能力和有确切标准答案的问题上,它能提供足够的公平性和可量化测量的参照。应用于我们今天的高等教育中,对于理工科类型的课程来说其考题答案单一确定,确实是一种方便有效且公平的测评方式。可是对于艺术设计基础理论类型的课程来说,要出具具有标准答案的试题,最好的选择类型是考查学生对于设计基础理论课程的知识点的记忆的准确性。但是,这种为了适应标准化测试而衍生出来的测试题目对于主观性较强的设计基础理论课来说并不是很适合。

标准化考试意味着标准化的答案,但是设计类基础理论课程的作用不是要学生背记理论和历史,而是希望通过学习和理解,掌握历史上出现的优秀的审美经验和设计经验,锻炼学生对于设计和审美的感受力和分析能力。这种能力对于设计观点的形成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借鉴和经验,但是由于学生的成长经历和文化背景不同,对于设计理论和历史的理解和认同感也会存在很大的差异,最终形成的设计风格特点和观念也有很强的主观性。作为以创意和创新为贵的设计行业,我们是要保护和推崇这种主观性上的不同的。标准化测试的缺点就是,标准化答案不允许差异的存在,或者对差异的容忍度非常的低。这种测试的办法对于设计艺术教育目标达成是不利的。在教学实践中,标准化测试所表现出来的缺点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测试会束缚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上的活力,让学生陷入填鸭式背记的痛苦中,更有甚者会引发学生对于设计基础理论课程的挫败感,而导致逆反心理;其次,会误导有学习主动性的学生,以正确性和高分数为学习的最终目标,而背弃了课程开设的初衷和课程学习的最终目标;再次,设计理论课程的教学也不会像设计技法和实践课程那样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学生在面对标准化测试的时候会突击背诵,然后考完就忘,对于设计实践的指导和帮助和学生观念的形成效果微弱。这会让学校认为设计基础理论课程已经不适合当今的设计教育,而对其产生偏见。虽然现今高等教育大提特提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但是优秀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形成,除了大量的实践练习和手头功夫的传授之外,思想上的储备和理解创造思维的培养也是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这二者之间其实并不矛盾对立。

如何让设计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成为酝酿学生创造力的充电器,我们要从多方面对于设计基础理论课程进行改革,让它能真正对设计实践产生正面的促进作用。所以关于设计基础理论课程的测评方式上我们可以考虑更为开放的,包容的,对设计实践更有助力的方式来完成它。

首先:不再设置标准化的考试形式--那种使用纸面试卷,并出具标准答案来给学生评分,改为采用主题作业的形式来评价学生的成绩,要求学生把课程中所理解的对象以一种可以展示的设计实践的形式或者是演讲来完成课程的考核,不设置标准答案,以在作业完成的过程中的表现和最后完成的结果来评定学生的成绩。

其次:考核的成绩不再集中于一次作业即最后的考试作业,评分的过程涉及到课程学习的整个过程。这种方式的设计可以督促学生在整个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都要保持一种适当的紧张感和适当的压力。把学习――理解――形成观念――创造的过程不断的重复,并在这个不断重复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认知,让其可以帮助设计实践。

再次:考核评判的标准应该由多种部分构成,对于设计的技法课程和实践课程来说,掌握各种技巧是这类型的课程的最终目的,但是对于设计基础理论课程来说,掌握一种对设计对象的观察理解的方式,以及对设计对象的批判能力才是课程的最终目标。对于中国的传统教育来说,教学结果的展示显得尤其重要(例如分数成绩,古代的科举),这也是标准式测试能够长时间存在的重要的文化背景土壤。改变了评分方式,在学习和练习过程中进行评判,可以判断出学生对学习对象的理解程度,这种理解是一种通过表面进一步深入挖掘深层次问题的能力、分析对象、并质疑和提出问题,寻找问题解答的过程。学生只有在理解了对象之后,才能感觉得到“对象”的存在,并将成功的设计对象的经验学到手,对应的也可以举一反三给这种经验找到适用的设计语境。那么在一个完整的学习――理解――形成观念――创造的过程中,体现出来学生的综合能力,这种综合能力即包含了学习的技巧、学习的态度,也包含了学习过程中的组织和合作能力、分析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批判能力。这个过程在思维的内部发生,它表现为外在的行为,教师通过多种标准的设立对每个方面进行评判,最后组成了学生的最终成绩,而不是仅仅通过一次考试上的多道答案统一的试题来评判学生的成绩。这种过程式的评判实际上是在最大程度上对将来学生所要从事的设计工作中的思维过程进行的一种模拟和培训,也是尽可能缩小学校学习过程和工作过程之间思维差异的一种办法。

最后:要建立起不同课程之间的评价主题的互补性,总体来说设计基础理论课程本身就是对设计专业实践课程的一种互补,在设计基础理论课程内部,还存在一种内容和思想上的互补,一年级、二年级和三年级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学生经验的积累,对于设计的思考层次应该是逐渐加深的,课程之间应该是相互联系,不断深入的,这要求在课程设置和教学目标设置的时候要整体考虑。学习和思考的过程应该是一个螺旋上升的状态,而不是断层式的台阶上升。

结语:总体来说,设计理论类课程改革的动机源自于对于学生的感受力、理解力和创造力的培养,这种培养补充于专业课的手上技能,成果和经验积累于思维中。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变革来激发学生的自由思考和独立批判的思维能力,为设计实践的未来阶段积累经验。

智力测试题及答案范文3

上海闸北区某重点小学一年级语文试题:蜜蜂、小鸟、兔子和熊猫四种动物,请从中找出一种跟其他三种不同的动物。家长们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小鸟,因为只有鸟有羽毛,会飞;有人认为是蜜蜂,因为只有它是昆虫;更有人认为是兔子,因为只有它长着长耳,还是其中唯一进入十二生肖的一个。校方给出的标准答案是熊猫,其理由为,它是唯一须由动物园饲养的国宝级动物。

此类“脑筋急转弯式”的命题,本具有良好的益智和启迪功能,如果出题人让孩子做出自由回答,只要言之有理,符合逻辑,判为正确,此为值得推广的好题。一旦遭到单一标准答案的限定,它就沦为一道臭题、愚题和滑稽之题,成为中国教育的诸多笑话之一。

我曾去旁听过一位优秀小学语文老师的公开课,时值仲春四月,老师出题“窗外”,请学生观察室外景色并报告看到的事物。有学生说看到了发出嫩芽的大树,有的说看到了蓝天白云,有的说看到了摩天大楼等等。而老师的回答是,你们都错了,正确答案应该是:我看到了春天。虽然老师的标准答案更具“隐喻”色彩和“语文”气息,但又有何理由说孩子们的答案是错的呢?难道他们看到的都是幻景?

这种所谓单一标准答案,已经成为中国文科教育的基本模式,被广泛运用于造句、修辞练习和作文的批阅中,令语文学习彻底丧失智慧和乐趣,沦为应试制度体制下冗繁而乏味的功课。

文科教育的答题方式,应该形成自己独特的逻辑。它通常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指涉事实、语法、拼写之类的“硬知识”,可以设定单一标准答案;而关于智力、观点、想象力、风格之类的“软知识”,在整个文科系统中占据70%以上,则应全面开放答案。简单套用理科教学模式,过度依赖标准化测试,放弃了多元开放的教育模式,只能造成对文科教育的最大伤害。

在西方的语文课里,除了拼写和文法等“硬件”有单一标准,所有的思考题、智力题、作文、社会调查、课堂讨论等“软知识”,都没有标准答案。学生们在课堂上可以自由争论,老师作后期总结,仅仅指出那些明显的错误,对各种合乎逻辑、自圆其说的回答,都给予正面鼓励。

标准化测试对儿童教育的最大威胁,就是摧毁个人想象和逻辑推论,严重伤害学生对语文、历史和政治课程的兴趣,消解独立思考的动力和课外阅读的兴趣。而大量错误的“标准答案”,更是颠倒黑白,指鹿为马,以“常识”的面目植入儿童心灵,其祸害往往延伸到数代人。此外,鉴于家长通常会给出自身的不同答案,学生会变得无所适从,最终在家长和学校之间形成双重标准和双重人格。对于中国年轻一代的人格分裂现状,标准化教育要承担重要责任。

在文科教育中设置强制性标准,往往是教育机构无能的表现。一些教育机构或从业人员,为了降低批阅的“劳动强度”,避免不同答案可能带来的诸多麻烦,而用单一标准答案来“一以蔽之”。这样做的后果,不仅扩大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认知鸿沟,更引发了家长的严重不满,制造出更大的“社会纠纷”。

强制性标准的设置,无疑是应试教育体制的后果。高考制订排他性的单一答案,而整个应试教育体系必然要适应这种模式。它把教师、学生和家长一起捆绑起来,共同揣摩出题者的心理,努力迎合出题者的观点,根本无需探求与建构自己的独立见解。正是这种荒谬制度引领整个中国教育,把它变成以单一标准答案为轴心的考试机器。这部庞大的机器至今还在震耳欲聋地运转,制造各种“标准化产品”,把中国送入漫长的“标准答案时代”。它的最终结果,就是中国不再拥有创新和创造人才,而所谓建设“创造大国”的理念,以及“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宏伟蓝图,只能是一个无限美妙的蜃景而已。

智力测试题及答案范文4

[关键词]智能英语教学系统;英语教学;单词测试;课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009-8097(2011)06-0086-05

引言

英国著名语言学家D.A.Wilkins说过:“没有语法不能很好地表达,没有词汇则什么也不能表达。”词汇、语音和语法是构成语言的三大要素,其中词汇是最重要的,是任何形式交流的基础。特别是对于处于英语学习关键阶段的中学生而言,课本词汇的掌握对于听说读写各个方面的影响都极大。但是,据工作在中学英语教学一线的教师反映,国内中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词汇学习。具体的学习困难体现为:一是学生单词学得快也忘得快。比如初中生语言模仿能力较强,对于新单词或短语,跟着老师重复几遍就会说了,但是由于没有及时和良好的强化和反馈,很快就会忘记。二是学生只是机械地记忆单词,忽略应用。外语教学对词汇的要求之一是,学习者应该理解词的基本意义和一定的具体意义,并能在口语和书写中自如使用。但是初中学生大多都是机械地记忆单词的拼写和翻译,不重视单词在真实语境中的应用,导致他们不能恰当地使用词汇。三是课堂教学缺少强化过程。四是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无法一对一地对学生进行单词学习指导。

由于国内缺少真实的语言练习环境,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英语口语学习都是在课堂学习中进行的,但是由于班额和教学时数的限制,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展开一对一口语练习的时间和机会都十分有限。同时,学习者在课余也没有机会将学习到的知识应用于真实的情境中。缺乏真实的语境、高质量的互动和反馈以及应用机会,成了我国中学生英语口语学习困难的主要“瓶颈”。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和认知科学的发展,智能系统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日常生活与教育中。其中,英语智能教学系统以其能提供灵活的反馈、真实的语言学习情境和积极的学习者激励等特点,在现代英语教学与学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于对国内外优秀智能教学系统的研究和国内初中英语教学需求的分析,以建构主义、行为主义和情境学习等理论为指导,我们设计并开发了“希赛可”智能英语教学系统;并从原来的提供场景对话等辅助教学功能的聊天机器人出发,扩展到包含词汇和语法测试以及课程管理等功能。

一 智能教学系统

1 智能教学系统简介

智能教学系统是一系列复杂的计算机程序,用于管理各种类型的知识,从领域知识到教学法方面的知识。其设计和开发通常涉及到多个领域,包括:人工智能、认知科学、教育、人机互动和软件工程等。

在智能教学系统的框架中,生成和使用相互关联的模型来指导教学过程:一个描述专家行为的方式,另一个描述新手的行为方式,还有一个教学法模型用于指导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专家模型反映了以目标和次级目标形式表示的理想的解决途径,这一理想的解决途径是通过深入分析学科专家面对同样的问题或问题类型时的认知过程步骤而得H{的。同样,新手模型可能包括几个分模型,每个分模型描述了新手学习者面对特定的问题或问题类型时可能步入的错误解决途径。教学法模型用来指导教学和学习活动。

2 智能教学系统的知识表达

智能教学系统一般包含三个模块:教师(专家)模块、学生模块和教学模块。

教师(专家)模块,由系统呈现给学生的领域知识组成,包括所教授内容和应用这些知识解决相关问题两方面。前者是陈述性的基本事实,后者是程序性的推理机制。推理机制表示专家在解决特殊类型问题时所用的方法。专业领域知识的表示方法有:语义网络表示法、过程表示法、产生式表示法和框架表示法等。

学生模块涉及表征学生学习进步的方法,用来对学生的错误观念和非最佳的行为策略提出假设,以便使教学模块能指出他们的错误,说明错误原因,并给出正确答案。

教学模块是指把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的一组教学规范。针对某个学生的教学方法应该取决于学生模型中获得的诊断信息。

3 英语智能教学系统的特点

智能教学系统被广泛应用于英语课程的教与学中。通过文献检索,我们发现国内外优秀的智能英语教学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1)灵活的反馈。优秀的智能英语教学系统能基于对学习者的学习历史的掌握,根据学习者的语言水平,为学习者“量身定制”学习反馈。比如E-Tutor智能英语教学系统,给予学生的反馈是基于学习者总体语言水平给出的,“学生模型”在跟踪学习者学习的同时计算出适应学习者的外语水平。智能教学系统中关于学习者语言水平的知识对于正确地处理错误、决定错误是至关重要的,比如,有些错误是由于拼写、粗心造成的,而有的错误是误用了语法造成的等。智能英语教学系统的报告管理功能够使学习者查看他们完成作业的情况,同时,能够针对每个学习者生成相应的练习。优秀的智能英语教学系统还可以根据学习者多样化的学习风格,为学习者提供多样化的反馈。在有良好教学设计的智能英语教学系统中,答案的呈现是灵活多样的,学习者可以从给出的反馈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和自己更倾向接受的答案。尤其是对于能够独立进行学习的优秀学习者,智能英语教学系统能给出一系列与问题相关的反馈,拓展学习者的思路。

(2)提供良好的学习激励。优秀的智能英语教学系统将学习者置于一个更加主动的位置,鼓励学习者进行独立学习,同时,能指导和帮助学习者找到自己的错误。比如imPRESSions智能英语教学系统可以实施一种延迟的反馈,系统标记出错误并提升和鼓励学习者进行反思,然后再给予学习者正确的解答。优秀的智能英语教学系统还能够提供额外的情境化帮助,将提供的帮助与语法指导、字典和其他资源相联系。

(3)具有良好的可重用性。好的智能教学系统具有良好的可重用性。系统实现重用功能的重要设计因素之一是“模块化”,这包含了将学习者的输入分解成为几个单独的部分或者模块,这些模块能够序列化的运行,或开发者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模块选择。模块化的设计便于对系统的某一部分进行更新,或者在未来加入合适的模块。语法模块和分析过程会因为第一语言的不同而不具有迁移性。具有可重用性的系统能够使不会编程的使用者自由添加或者编辑内容,在这种情况下,智能英语教学系统需要具有界面友好的接口。

(4)具有复杂分析的功能。优秀的智能英语教学系统对于学习者输入的识别和评价不仅是准确的,同时也是复杂

的、流利的和有创意的。它们能对输入的复杂度进行分析,比如,能比较句子的长度,计算每个分句的关键词,检查句法的复杂度,和分析词汇的复杂度等。

(5)提供真实、轻松的语言学习环境。优秀的智能英语教学系统能够为学习者提供一个更加安全和轻松的语言学习环境,同时由于能够有效地减少在交流过程中的面部表情、性别、种族、社会地位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能良好地激发英语学习者口语练习动机。此外,在智能英语教学系统中,不同对话场景的设计能够使学生沉浸在不同的情境中,比如邮局、银行等,从而能帮助学习者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6)体现英语教学法特点。优秀的智能英语教学系统能反映出第二语言习得基本教学法的特点:一是互动学习,互动练习对于学习材料的长时间记忆是非常必要的。比如,在词汇课堂,学习者可以反复多次地听材料,直到他对句子或者短语的组成成分非常熟悉的时候,再转向学习下一个短语或句子。二是注意力维持,为了保持学习者的注意力,智能英语教学系统中的句子和词汇不是一次全部呈现给学习者,而是一次只呈现出一个或者一少部分,这样能够更好地帮助学习者聚焦。三是学习动机激发,由于良好的英语教学系统能够适应不同理解水平的学习者,因此,系统针对性能够有效地维持学习动机。四是情境学习,研究证明学习者必须沉浸在一个特定的学习情境中才能够有效地掌握外语的句子结构。尤其是在学习英语短语和对话的时候,真实的情境能够使学习者更好地掌握短语和对话的实际使用方法。

三 “希赛可”智能英语教学系统的设计

1 理论基础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将学习视为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联结的过程。斯金纳作为该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曾在《言语行为》(Verbal Behavior)一书中提出“言语行为是条件性的,由形成性反射及塑造非语言行为一样的刺激和强化物来塑造。”同时,他指出:书面语言行为是视觉刺激控制下的语言操作。当书面语言帮助建立起其他语言反应时它们也得到了强化。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中,强化是使反应增强的作用,强化物或强化刺激是指任何在反应之后出现的使反应增强的刺激或事件。比如,在准备英语考试时,学习者学习了各种词汇,当这些词汇出现在测试中,他们就得到了强化。斯金纳认为学校给予学习者的强化太少,每天每个老师对于学生的关注可能只有几分钟,当学生课堂练习时,老师不能给予每个学习者及时的反馈,因此不能保证学习者掌握所有课堂教学内容。及时的反馈与评价作为一种对以学生学习行为的强化物,在语言习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情境学习理论在考虑到学习对认知条件的依赖的基础上,强调创建合适的情境来鼓励学习活动,并鼓励学习者在相关的社会活动中进行练习。应用在语言学习中,情境学习理论强调借助恰当的情境交流促进语言学习。

2 系统构成

通过前期对国内外优秀英语智能教学系统特点的分析和对国内初中英语教学困境的调查和总结,我们以建构主义、行为主义和情境学习等理沦为指导,设计并开发了“希赛可”智能英语教学系统,目前的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以下我们将分别介绍其组成要素:智能英语口语练习系统、智能英语单词测试系统和课程管理系统。

(1)智能英语口语练习系统

本系统中的智能英语口语练习系统是“希赛可”智能英语聊天机器人系统的一部分。开发者在“希赛可”智能英语聊天机器人系统中添加了“情境对话”的模块,在该模块中,录入了中学课本中的情境对话,学习者登陆系统后,可以选择课文中的对话场景,观看或者参与对话。同时,系统还为学习者提供了“自由对话”模块,学习者可以在该模块中,选择微软动画人物,观看或者与动画人物之间进行文字输入或者语音对话。该模块的设计充分考虑到了情境学习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与单词学习系统的功能协同作用,能够有效地促进英语学习者的英语学习水平,体现在:一是促进学习者学以致用,学习者可以在该系统中使用新掌握的单词,与机器人进行交流,加深记忆;二是标准发音,促进记忆。该系统提供的“观看对话”功能中,有标准的英语单词发音,学习者在观看对话的时候,字幕的提示能够促进学习者记忆单词的拼写:三是创设情境,激发动机。在情境对话模块中,系统能模拟课本中的真实对话情境,学习者使用该模块学习时,能有效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

(2)智能英语单词测试系统

智能单词测试系统的组成如图2所示。智能英语单词测试系统中包含若干门课程,每门课程同时包含若干单元,比如,单元练习、动词形态练习等。在每个单元中,同时为学习者提供多种形式的测试题,比如,填空、选择、“填空+选择”等。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和教学需要添加、修改或者删除课程、课程中的单元,以及具体的测试内容。具体测试题目是根据题型和单词特点进行梯度设计的

由易及难。选择题的设计要求学习者根据系统的发音选择其相应的中文含义,填空题要求学习者根据发音进行完整的单词拼写,“填空+选择”题的设计要求学习者选择听到单词的词性、进行拼写并选择其中文含义。

在智能单词测试系统中,学习者进入单词测试界面后,单击“开始”按钮后进入答题界面。答题时,学习者根据系统给出的每一道题的发音进行作答。每答完一道题后,单击“提交”按钮,系统会给出相应的反馈,在完成一整套题目测试后,系统会自动记录学习者的答题时间以及答题结果,同时,生成相应的“错词本”,便于学习者对单词的巩固和掌握。学习者利用智能单词测试系统的学习过程如图3所示。

通过上述的学习者单词测试过程分析,可以看出智能单词测试系统能有效地支持学习者的个性化单词学习,同时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维度:

一是学习者“专属”测试题。系统能为每一个参与答题的学习者提供一套其“专属”的测试题目,即一个班如果有三十位同学一起参与答题,系统为每一位学习者提供的一套题都是不同的,虽然这些题目是从同一个数据库中抽取出的。

二是“一对一”的听写。系统中的每一道题目都有标准的英文发音,学习者根据系统发音回答相应的题目,就好像教师“一对一”地给学习者听写单词,不仅能使学习者清晰地听到每个单词的发音,而且可以多次聆听,从而能够有效地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三是针对不同水平学习者的梯度测试题型。每一个学习单元的测试都提供了难易程度不同的题目形式:选择题、填空题和上述两者的结合。学习者刚学习完新单词时,由于记忆不深,可以参与选择题形式的测试,当经过反复巩固,学习者对单词的拼写有了较好的记忆后,可以选择“真空题”进行测试。学习者完成一个单元的学习后,可以参加单元测试,其中每道问题既包含填空也包含选择题。

四是及时、灵活的反馈。系统能及时为学习者提供学习反馈,反馈包括:答完每一道题后的对错提示和完成每一套测试题后系统生成的针对每个学习者的“错词本”。系统采用

延迟的反馈方法,即不直接给出题目的正确答案,只提示答案的对错,鼓励学习者进一步选择,在此,学习者可以重复多次收听系统单词发音,并做出回答。为了鼓励学习者尽可能牢固地记忆单词,每多选择或填写一次,系统会进行相应的扣分“惩罚”。答完测试题后,学习者可以充分利用系统生成的“错词本”,及时巩固和强化没有完全掌握的单词。

综上所述,智能单词测试系统以其具有标准的单词发音、难度梯度题型和及时灵活的反馈等特点,不仅能在课堂或课后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单词测试功能,帮助其强化单词的记忆,还能有效地促进学习者展开个性化的单词学习。

(3)课程管理系统

课程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课程管理功能,教师登陆教学系统以后,可以在“课程编辑”模块中对“课程名称”、“课程描述”等课程信息进行修改,同时,系统也为教师提供了课程的添加、删除、修改和隐藏功能。

二是题库管理功能,在管理系统的题库管理模块中,教师可以导入或者导出试题,也可以根据需要创建不同题型的试题,比如填空、选择题、描述题等。

三是学习过程管理,管理系统中的“活动报表”模块能使教师清晰地看到学习者的使用该系统的学习过程,比如,学习者登陆系统的时间、完成了哪些单词测试内容和测试分数。

四是成绩管理,管理系统能详细地显示出每个单元,每个学习者的详细成绩,便于教师查看和管理。同时教师可以利用该功能作为学习者的动机激发方式之一,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系统组织“单词小竞赛”,学习者在规定的时间内使用系统进行答题,测试结束后,老师可以立刻将所有学生的成绩投影到屏幕上,以此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

五是用户管理功能,教师可以添加、删除使用系统学习的学习者、可以修改使用者的权限。如图4所示。

四 总结与展望

在“希赛可”智能英语教学系统的设计和开发中,我们不仅注重其系统功能方面的设计和实现,同时,将优秀外语教学法方面的特点整合入系统中,使整个系统具有了国内外优秀智能英语教学系统的特点。具体体现为:一是智能单词测试系统能够为学习者提供及时、灵活的反馈,为学习者提供了积极的学习鼓励。二是智能管理系统中,动态试题库的设计使系统具有了更好的可重用性:能被用于不同年级的英语教学中,满足不同水平、多种方式的单词测试需要。三是智能口语练习系统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的同时,能对学习者的输入进行复杂的句法分析,从而能鼓励学习者使用复杂和有创意的表达方式。

智力测试题及答案范文5

关键词: 特尔菲法 申论考试 参考答案

一、引言

《申论》是选拔录用国家及地方公务员必考的科目之一,近些年来,国考的报名人数都在百万以上,公务员显然一直是一个热门的就业行业,相应的《申论》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同时各地的事业机关,甚至有的企业招录考试,也纷纷借用这种考试方法。作为一种备受推崇的测评方式,其测试的效度与信度就显得十分重要。《申论》的答案与评价发挥着巨大的引导作用,毫不夸张地说,其指挥着我国数以万计的学生的能力培养。但作为一种主观性的试题,评价难免带有主观性,其答案也不可能是唯一的、固定的。所以,拟定一份公正的、权威的、相对客观的参考答案对于政府机关成功选拔国家工作人员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

二、当前申论参考答案公布与拟定中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权威考试机构公布答案时的不作为

从2000年第一次《申论》考试,到2014年,上至国家公务员局下到各省的公务员主考部门,从没公布过参考答案。每次申论考试结束的当晚,网络上铺天盖地的就是各种培训机构专家们给出的参考答案。因其非常及时,在第一时间公布,而关键时刻,政府的权威机构却“失声”,再加上其公关、广告的推助,这些答案很快被已考试的或准备考试的学生作为标准答案,影响着对自己能力的评价,也自觉不自觉地以其指引着今后的能力训练。由于公务员考试异常火爆,因此催生了一个竞争激烈的公务员考试培训市场。各种培训机构林立,各层次的培训师也辈出。这中间难免良莠不齐,有专业的社会责任感较强的教育团体,当然也存在不少以营利为目的培训机构。政府权威组织因各种原因,在公开参考答案中的不作为,给鱼龙混杂的各种所谓答案及评价方式留出足够空间,一定程度上误导了学生的学习,降低了《申论》的权威。

(二)当前《申论》参考答案拟定不够缜密

以笔者所在的C市为例,《申论》参考答案拟定主要采取专家会议法,分两步。第一步是由核心专家组2至3人拟写初步答案,第二步由30人左右的专家组开会讨论修订。主办方的设想是好的,通过两轮讨论,集思广益,最终形成一个较为权威的参考答案,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不尽然。

首先,核心专家组数量有限。省级的《申论》考试通常有三题。每一题有一个参考答案制定核心专家小组。每一组的成员最多只有三人。本来人数太少,就是这三个专家的集体讨论也存在盲目服从的缺陷,最终导致答案往往由一个专家做主决定。

其次,专家是否“专业”?申论考试是选拔政府管理人才的。公务员更需的是政治鉴别能力、依法行政能力、公共服务能力,能够解决关键、复杂的社会问题,执行能力强,要求评价老师应具有法学、政治学、管理学的丰富知识储备。但专家们多是原来基础写作或应用文写作的老师,绝大多数是学中文的教师。不可否认,他们对纯语言文学的理论和创作的学习和研究,但能否成为政府工作人员的挑选专家是值得商榷的,特别是核心专家组成员选择,理应慎之又慎。

再次,核心专家组拟定初步答案时间仓促。C市通常是给每个核心组最多半天时间。在主办者看来,申论学生作答3题仅需要150分钟①。每个专家组只做一题,半天时间是足够的。其实,参考答案的制定是严密而科学的,尤其是关乎千百万考生命运的公务员招录考试。答案的制作无异于设计客观权威的评价指标体系,其过程是费时而复杂的。核心组成员有限的时间,有限的精力,想要在如此短时间设计出个相对完善的方案也是不现实的。

最后,第二轮较大规模的专家讨论敷衍了事。第一步核心专家组拟定的答案初稿存在某些不足,这些不完善的地方本希望在第二步较多专家相互启发下得到改进,但群体决策存在固有的缺陷,如“从众现象”,在一个较大的场合里,个人真实的想法总是受群体的压力,易屈服于权威或大多数人意见。由于自尊心等因素的影响,职称或级别的低者也不能畅所欲言,使会议出现僵局。且此次讨论会主办方留出的时间更吝惜,短短的两个小时,再加上不适宜的讨论地点,使本可发挥校正作用的较多专家参与的讨论几乎流于形式。

三、应用特尔菲法拟定申论参考答案

(一)特尔菲法

特尔菲法是在许多领域广泛应用的一种专家分析方法。它是在专家个人判断法和专家会议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专家调查法。特尔菲法采用匿名征求意见的方式,即专家之间不得互相讨论、不发生横向联系,经过反复征询、归纳、修改,最后汇总成专家基本一致的看法,形成一个具有较大可靠性的结论或方案。20世纪40年代美国兰特公司研究员赫尔默(O.Helmer)和达尔奇(N.Dal-key)设计了这种方法。60年代后,除美国外,其他国家和地区也纷纷学习应用,收到较好的效果。最初特尔菲法只是用于技术预测中,后来在教育预测、医疗保健预测、人口预测、经营和需求预测等领域,这种方法也得到广泛应用。其实,特尔菲法作为一种主观、定性的方法,不仅可以用于预测领域,而且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具体指标的确定过程。申论是一种全国通用的公务员录用考试的测评工具,其标准答案的拟定就是要建立一种客观权威的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对大学生是否具备公务员素质作一个公正的评判。为此,笔者试图用特尔菲法拟定申论考试的参考答案。

(二)特尔菲法的具体运用

以下以笔者所在的C市为例,分析特尔菲法在每次申论参考答案拟定中的具体实施过程。

1.建立专家协调小组

申论考试参考答案的专家协调小组成员建议由5名组成,其中3名应为教授,另外2名是人力与社会保障局下属的考试中心工作人员。其主要任务是选择专家,对每一轮的结果进行汇总处理,最后确定参考答案。

2.确定专家组成员

专家组人数应在30人左右,一般应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从事管理或教学工作5年以上。主要应是行政管理领域方面的专家,可适当选择中文、法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的少量专家。这里需注意的是,专家组成员不能全在高校中确定。根据申论的性质,有必要选择具有丰富实务工作经验的党政机关领导及普通公务人员,他们来自行政管理的第一线,对现实问题的剖析更深入、更切实。对如何更好地提供公共服务,解决实际问题会提出更具针对性强的、操作性更强的方案。以2014年重庆市选调生考试为例,申论是关于社会组织的题材。《非政府组织管理》是行政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所以选择的专家应当包括对非政府组织或非营利组织有专门研究的高校授课教师。实务界就要请到分管社会组织的各级民政局相关工作人员,特别是民间组织管理局的工作人员。每次申论题材不同,专家组成不同,除发改改委、政策研究室等决策与参谋机构的公务员外,相应选择不同职能部门工作人员。专家组学界与实务界的比例为2:1比较合适。

3.特尔菲专家咨询

第一轮专家咨询,把申论试卷发给每一位专家,要求每位专家认真阅读材料,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给出参考答案。答案不仅包括答题要点,还有对每个答分点给出具体的分数。专家之间相互不认识,相互不讨论,“背对背”独自作答,专家不受任何干扰。第一轮专家咨询应留出足够的时间,专家可不拘于申论材料,广泛调研,甚至实践考核,撰写参考答案。这一轮起码应在三天左右。

回收答案并进行统计处理。协调小组人员收集每位专家的答案,在综合考虑各位专家意见基础上,对每一得分点及权重进行修正,根据绝大多数专家的意见撰写答案初稿,同时将不同的观点列出,再进行第二轮专家咨询。

第二轮专家咨询时,各位专家可参考第一轮的咨询结果,对自己给出的评分方案进行调整和修改,协调小组将意见汇总后的结果再进行第三轮咨询。每次都应提供前一轮的调查结果和新信息。

由于申论出题并不生僻,文中的观点和内容都有定论,所涉及的社会问题也一定是用行政管理手段可以解决的。因此通常三轮之后,专家们的意见基本趋向一致,认为修改后评分方案更科学、更全面、更合理,没有持反对意见者,最终由协调小组形成申论的参考答案。由此形成的答案具有较强操作性,便于阅卷教师评卷,主观性试题有一个相对客观的标准。仍以2014年重庆市选调生考试为例,申论第二题为“请根据给定资料,简要概述我国社会组织面临的主要问题”(20分),多轮反馈征询,结果如下:

表1 申论参考答案示例

(另外2分为卷面分,根据答题的是否具条理性、阐述是否清楚,格式是否规范,书写是否工整酌情给分)

四、结语

特尔菲法具有匿名性、反馈性、收敛性、广泛性的特点。通过多次匿名反馈集中专家群体智慧,其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因此,从中央到各省,笔者都建议用此方法替代传统的专家会议法,拟定出科学而权威的申论评价指标体系,对千百万考生进行更客观、更公正的评价。我们非常希望,有朝一日,考试结束后政府的主考机构能有底气大胆公布答案,并且经得起专家的检验与网友的质疑。当然,特尔菲法也有先天不足,如此分析法易忽视少数人的创意及专家之间缺少思想交锋等,如何完善公务员招录考试考验着学者与行政管理者的智慧。

注释:

①从2014年开始,申论考试时间改为180分钟,国考能常为4-5题。

参考文献:

[1]冯春,祝伟,淳于淼泠.《公文写作》[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智力测试题及答案范文6

关键词:自主学习;在线判题智能辅导;C语言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7)07-0086-03

一、引言

C语言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中,都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题来巩固所学知识、检验学习效果。很多C语言课程教学平台和自主学习平台也提供了大量的题目(主要是编程题)供学生练习。由于学生数量众多,学习时间也不一致,教师很难及时为每位学生所做的题目进行评价并给出针对性的指导。

目前一些教学实践过程中采用在线判题(Online Judge)系统进行自动评分。[1][2]在线判题系统大多采用测试用例的方法进行判断,即编制若干组测试用例,模拟运行程序,将数据输入程序,并将输出结果与预期结果进行匹配,如果完全匹配成功判对,否则判错。这种方法能够很直观地判断学生程序的对错,对促进学生提高实验水平也有很大帮助,但这种判断方法并不能完全适用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场景。

(1)在线判题的前提是必须保证程序能够运行。而学生(尤其是初学者)编写的源程序可能存在个别语法错误而不能通^编译并生成可执行文件。这些程序不能得到分析评价和针对性辅导。

(2)输出结果与预期成果进行文本匹配来判断对错的方式,使一些只在输出格式上有错误的程序判断为错。程序中某些数据类型的精度问题也可能导致输出结果有误差,从而导致判断为错。

(3)目前的在线判题系统只能对题目整体进行判断对错,不能具体定位到程序出问题的部分并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辅导。

自主学习过程中,很多初学者可能找不到以上出错的原因,而浪费了很多学习时间,降低了学习效率。而在教师现场辅导时,可以很容易发现其中的错误,并可以根据其程序给出分析评价并进行指导。近年来,许多教改项目对在线判题系统进行改进,主要的研究思路有通过优化判题流程[3]、语义检测的稳定模型[4]、基于关键字和序列匹配[5]等方法,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以上问题。本文借鉴以上思路,结合测试用例、编译系统、结构分析法等设计了一种在线分析及辅导系统,可以用于应用C语言教学平台及自主学习系统,经过测试,在线分析和辅导系统可以模拟教师现场指导,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二、系统设计

基于对在线判题系统优缺点的分析,本系统采用以下原则进行设计:①系统基于成熟的在线判题系统,采用测试用例法对学生提交的源程序进行初步分类。②对于初步分类为错误的程序再采用编译分析、结构分析等方法进行进一步分析。设系统整体流程如图1 所示。

整个系统分为四个部分――测试分析模块、编译分析模块、结构分析模块、辅导模块。

首先对源程序进行编译链接,如果编译成功,可以生成exe文件,调用测试模块进行测试。如果编译不成功,则需要对源文件进行进一步分析。①调用编译分析模块解析程序中出现的语法错误并进行自动修正。②调用结构分析模块分析程序的结构问题。

在测试模块中,如果测试用例全部通过测试,程序判对并将此程序加入参考答案库中;如果部分通过,则进行用例分析,并调用结构分析模块分析程序,如果全部未通过,直接调用结构分析模块进行分析。针对各个模块分析、对比得到的程序问题,分类别(语法错误、格式错误、结构错误等)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辅导。

三、详细设计

1.测试分析模块

测试模块首先要设置若干组合理的测试用例。测试用例需要覆盖到程序的所有结构路径。如分支结构中,每个分支至少要有1组测试用例。测试用例除了设置输入输出外,还需要设置测试用例说明,如分支结构中,每组测试用例必须设置该分支测试用例说明。

通过测试用例对程序进行模拟运行,如果测试用例全部通过,程序得满分,如果该程序的结构模块与参考答案库所有答案均不同,将该程序加入到参考答案库。如果部分通过,对未通过测试的用例进行分析,得到程序出现错误结构路径。针对部分同学的格式、数据类型精度等情况可能造成判错的问题,需要在现有的测试用例方法基础上增加容错的机制。常见的格式错误有:

多写或少写空格、制表符、回车符等符号造成的错误。格式控制串“%m.nf”“%md”未按要求书写造成的输出格式错误。

将间隔符号如“,”“;”等写错引起的错误。

在输出时多写或漏写了其他说明性文字引起的错误,比如输出变量a的值。格式输出要求“a=5”,而学生程序只输出了 5,漏写“a=”,或者要求输出5,而程序输出“a=5”。

为解决以上由于格式问题导致系统判错,需要对测试用例的参考输出结果和用户程序的实际输出结果进行归一化操作后再次进行比对,并对测试用例中的输出结果进行细化设置。

(1)格式归一化操作。对测试用例的参考输出结果或程序的实际输出中常用的控制字符如空格、制表符、换行符等为统一的间隔标记。归一化后再次进行比对。

(2)精度归一化。在编写程序过程中,由于学生用的数据类型不合适可能导致数据结果存在误差,如float类型数据在6位数之后出现的精度误差,需要对学生提供的源程序数据精度进行归一化,统一为精度较高的数据类型。

(3)输出结果的细化设置。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编程题输出结果一般可分为“说明性字符串”、“计算型数值”、“间隔符号”等三大类,其中核心为“计算型数值”。在设置测试用例参考答案时分别细化标记三类输出,在进行结果比对时按照“完全匹配―>计算性数值匹配―>间隔符号匹配―>说明性字符串匹配”的顺序进行比对结果。

2.编译分析模块

目前的在线判题系统,一般是在服务端使用编译工具对用户提交的源程序进行编译链接,如果能够编译通过,进入测试用例模块进行测试。如果不能通过,则进行报错。编译系统所报的错误基本都是针对源程序中存在的语法错误,有的指示位置有偏差,有的错误是由前面的错误引起的,有的描述不直观,对初学者查找错误造成很大的误解,不能直接对学生修改程序起到指导作用。本系统根据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将编译系统的报错进行分析,反推出源程序中的书写错误,并进行直观提示。由于每一种编译器的报错提示有差异,本文以VC6.0 编译器为例,如表1所示。

根据编译器的提示错误的顺序依次自动修正源程序中的错误后重新进行编译,如果编译成功,则重新进入测试用例模块进行测试,如果编译不成功,再次修正错误,进行编译,直至可以编译或者修正次数大于设定的阈值。

3.结构分析模块

为了分析源程序的结构,需要为每道题目设置参考答案。参考答案的要求一是要标准化,采用标准流程和通用方法解决问题,参考答案书写要求规范,并详细注释。二是要鼓励多样化思维,答案不一定唯一,应给出一种或几种参考答案,形成答案库。在判题的过程中,对全部通过测试的新答案,也要加入到参考答案库中。

C语言程序的结构有如下特点:

绝大多数C语言中源程序都可以转化为“预处理命令+若干个函数”的结构,细分到每个函数,又可以分为顺序、选择和循环3 种控制结构及其嵌套结构。[5]

关键语句。C语言有32个关键词,每个关键词往往代表一种语法结构。根据关键词,可得到关键语句序列。

即使算法相同,不同人编写的程序也可能完全不同,可能变量名不同、变量定义的顺序不同、控制结构不同(比如循环语句,有人习惯用for语句,有人习惯用while语句)等。

根据C语言程序的结构特点,将整个程序解析为若干个模块,解析顺序:①预处理命令部分。②全局定义部分。定义全局变量、全局函数声明等信息。③函数模块:根据函数模块的结构特点,经过文本分析,可以获得函数的结构,并获取函数名、返回值类型、参数列表等信息。④关键语句序列,根据C 语言中的关键字,获取函数中控制结构语句。形成关键语句序列。

通过解析程序可以得到程序结构分析结果及层次结构。如:

函数结构(参数列表)

输入语句

循环结构

分支结构

循环结构

输出语句

系统采用XML格式进行存储,并进行比对。

4.辅导模块

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进行测试的目的主要是发现学习的薄弱环节,并得到针对性的指导。根据测试分析模块、编译分析模块、结构分析模块得到的分析结果,针对学生程序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

如果程序判定为正确,将成绩记录为满分,系统推荐下一个难度的学习资料和题目进行练习。如果未得满分,依次根据以上三个模块得到的分析结果进行针对性指导。如果为格式问题,给学生展示正确的书写格式,并为学生提供格式方面的强化指导,为其推荐格式方面的训练题目,加强训练。如果是语法错误,根据编译分析系统分析结果,给出错误提示,指出修正方法。未按题目要求编写函数,或者函数的格式不正确,强化其函数定义方法及书写格式、函数参数设置等,并提供参考范例供学生学习。结构型错误,为学生提示标准答案的结构框架及参考范例。

四、总结

本文设计了一种C语言程序智能评价及辅导系统,目前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自主学习平台中进行了应用测试,作为课程的辅助教学平台。经测试与综合分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本系统细化了在线判题系统判题规则,改变以往的练习系统只判断对错的模式,通过编译分析模块和结构分析模块,能更细致找出学生的错误和给出细化的建议,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

(2)在判题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针对性辅导的功能,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系统,不仅可以检验自己的学习水平,还可以得到针对性的辅导,发现学习的薄弱环节,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3)在实际运行中,也发现了系统的一些缺点,比如对个别解题思路比较特别的程序不能给出准确的解读,智能化还有待提高,在下一步工作中还要继续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熊茜,雷亮,许莎,陈刘奎.基于在线判题系统的C语言实验教学改革[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0):67-69.

[2]廖雪花,厉兰洁,唐思娩.基于Online Judge 的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课教学改革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6(6):130-132.

[3]蒋燕敏.自动判题算法及网络考试平台研究[D].浙江:浙江工业大学,2014.

[4]晶晶,陈华,范宜标.C语言智能评分系统的开发[J].龙岩学院学报,2016(2):75-80.

[5]杨利军,董红斌,梁意文,谭成予.源程序语义检测的稳定模型分析方法[J].计算机工程,2006(15):96-98.

智力测试题及答案范文7

【关键词】课堂应答系统;大班教学;大学英语;第三代课堂应答系统

引言

自扩招以来,我国高校大班授课的情况已成普遍现象。大班授课最大的挑战在于难以营造出小班授课的互动环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远处学生回答问题无法听清;(2)除个别积极学生,不参与互动的学生是“沉默的大多数”;(3)固定的桌椅布置影响互动效果。这些原因使得在小班教学中常用的提问、讨论等积极互动教学策略在大班中难以实施。互动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核心要素,是提高学生学习动力和课堂参与度的重要因素。对于外语课堂而言,互动更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何在大班授课中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互动一直是国内外教育界关注的问题,这其中认为比较有效的一种技术应用就是使用课堂应答系统(Classroom Response System,CRS)。课堂应答系统是一种通过学生手持无线终端,把学生的答题情况即时反馈并呈现在大屏幕上的互动教学系统。CRS在国外已有近五十年的发展历史,并在大中小学多层次、多学科(尤其是理工学科)教学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其在大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也日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但相对而言CRS在国内的应用和研究才刚刚起步,且主要关注理工科教学应用情况。本文试图以大学英语课程为例,探讨基于WEB技术的第三代课堂应答系统支持下的大学英语教学设计模式,以期丰富我国课堂应答系统的研究成果,为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高等教育改革实践和研究提供有益借鉴。

一、课堂应答系统简介

1 课堂移动系统发展历史

课堂应答系统的发展历经了三代变革。世界上第一套课堂应答系统诞生于1966年的斯坦福大学。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代CRS出现在1985年,被称作Classtalk,并从1992年至1999年间开始商业化应用,但由于价格昂贵鲜有问津。1999年利用远红外线技术的第二代CRS问世,并在21世纪初期广泛应用于高等院校和中小学教育。第二代CRS通常由红外或射频接收器、手持应答器和软件三部分组成,虽然较第一代而言第二代产品已比较成熟,但受到购置成本、使用便捷性等因素制约,其普及程度远未达到预想水平。随着无线网络和智能移动设备的迅猛发展,通过WIFI无线网络连接,以WEB浏览器、HTTP协议、Java和Microsoft,NET为软件基础,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作为输出装置的第三代课堂应答系统显示出了巨大的应用前景,为提高课堂互动、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技术解决方案。第三代移动互联课堂应答系统与前两代相比具有显著的优势:(1)无须额外购置设备,通过有无线连接的多媒体教室和个人智能移动终端即可实现:(2)免安装免调试,易于操作;(3)传统CRS只能回答选择题,第三代移动互联CRS全面支持主观题型。

2 第三代移动互联CRS介绍

目前市场上已有、、等多套商业化的基于WEB的课堂应答系统,其中针对商业和教育用户,和更专注于教育领域应用。下面以为例对第三代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互联课堂应答系统作简要介绍。

Socrative是一款集合了课堂反馈、测试、成绩报告等功能为一体的功能强大的教学应答系统。该系统分为教师端和学生端两种登陆方式。教师端主要有单题应答(single question activities)、测试、测试管理三个功能模块。

(1)单题应答模块。支持多选题、判断正误和简单题三种题型,适宜在课堂上快速提出一道问题与学生互动时使用。

(2)测试功能模块。适合多道题目的同步或异步应答使用。使用时需将预先设计好的题目上传至Socrative平台,点击“开始测试”进行作答。测试功能支持“教师进度控制”(teacher-paced)和“学生进度控制”(student-paced)两种题目发送模式。“教师进度控制”能够实现课堂同步应答,教师随堂逐题发送题目,学生同步应答。“学生进度控制”能够实现异步应答,可以供学生课前预习、课后拓展学习之用。

(3)测试管理模块。可以实现对试题的编辑、管理、测试报告的下载等功能。

学生端的操作也非常简单。用手机登录页面,会显示出一个Room Number登录框,如图1所示。学生只需把教师账号对应的教室号输入该框,便可进行互动答题,并把实时结果显示在教师屏幕上。

二、课堂应答系统应用于大班教学的主要优势

近十几年来,国外关于教学应答系统的应用研究已积累了丰富的成果。总的来说,课堂应答系统应用于大班授课有诸多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提高课堂教学管理水平

大班教学课堂管理主要有两大挑战。第一,难于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创造出良好的师生互动环境。而在英语课上,由于受到怕出风头、怕丢面子等传统观念的影响,以及个人英语表达能力的制约,课堂上的沉默现象更为严重。大班教学管理方面的另一个难题是难于进行课堂考勤,其结果就是自律性差的学生有了可乘之机,使得逃课现象在大学里愈演愈烈。

大班教学研究发现,课堂应答系统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例如蔡天芳等在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中进行了使用CRS的教学实验,结果表明使用CRS的班级出勤率比对照班高出20%。Greer&Heaney在为期四学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使用CRS的学生出勤率在期中时仍能达到90%,远高于以往50%出勤率的记录。此外,使用课堂应答系统的班级学生上课注意力更为集中、学习兴趣和投入程度也更高。

2 改善学习效果、提高学习成绩

同伴教学法(peer instruction)被认为是CRS课堂中的有效教学模式。采用同伴教学法,第一轮教师需要先提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并用CRS作答,同步显示答案分布直方图。此时教师并不公布答案,而是让学生成对或分组进行讨论,待达成一致意见后再进行第二轮CRS答题。这时再进行全班性的讨论,直到得出正确结论。

CRS还有助于提高测试成绩。例如Mayer等讨论了利用CRS的提问式教学对于学习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为期一年的大班《教育心理学》授课中,每节课使用CRS随堂测试所学知识的实验班,期末成绩明显高于使用传统纸笔测试并上交的对照班。黄致新等在针对119名学生的使用CRS的大学物理教学实验中同样发现,实验班期末成绩优于对照班,二者呈显著差异。

3 利于进行学习评价

CRS利于学习评价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能够提供即时反馈和形成性评价两个方面。教师对学生的反馈对促进学习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即时反馈比延时反馈更有助于提高学习成绩。CRS的应用使得在大班中进行全面、快速、准确的形成性评价成为可能。Beatty认为基于CRS的教学可以为学生和教师同时提供反馈,学生通过反馈了解到自己的不足,促进自主学习;教师通过反馈可以动态调整教学以适应学生“真实”、“即时”、“变化”的需求。在这种积极的双向反馈过程中,课堂由“静态、单向的知识传递变为学生输入指导下的动态、互动式教学”。

三、基于课堂应答系统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

1 理论基础

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都为CRS支持下的大学英语教学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行为主义学习理论重视反馈等策略的使用以确保形成刺激一反应之间的有力联系,在教学设计上体现为使用刺激(prompt),形成性反馈以及教学内容由浅入深的呈现顺序。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个体的信念和自主性,形成性反馈、“提问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等都是有效促进知识迁移的策略。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者和环境之间的互动,学习的过程是通过学习者参与有意义的社会性建构实现的,在教学设计中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协作学习、合作学习等都是该理论框架下常见的教学形式。在CRS课堂中广泛采用的“同伴教学法”(peer instruction)正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下教学设计理念的体现。

需要指出的是,任何教学理论都不是万能的灵丹妙药,要根据不同的“学习任务要求”和“认知加工水平”来“选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就大学英语课程内容而言,对于单词学习、句型等的较低认知加工水平的学习任务,行为主义教学方式较为灵验。语篇结构、构词法等中等认知加工水平的学习任务比较适合应用认知主义教学策略。而对于高水平的认知加工学习任务,如情境学习、问题解决型小组学习等,建构主义教学策略最为匹配。这种理念也与“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非常吻合,该理论提倡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弥补了单纯“以教师为主”或“以学生为主”的教学设计的缺陷。

2 基于Socrative课堂应答系统的大学英语教学设计案例

国内外见诸文献的课堂应答系统研究主要针对理工科课程教学进行。外语教学有着不同于理工科教学的原则和方法,探讨基于CRS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将为我国外语教学实践和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下面选取《全新版大学英语》第四册第四单元Globalization为主题内容,并以Socrative课堂应答系统为例,展示基于WEB技术课堂应答系统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案例。

(1)情境创设

情境创设的目的是引出单元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首先,教师播放一段与Globalization有关的视频,引出本单元的主题——全球化。然后教师让学生组成两人组讨论“What is Globalization?Can you give an example of globalization in our life?”讨论结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讨论的结果输入到Socrative系统中,教师端投影仪上会即时显示出学生的讨论内容。教师抽取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全班讨论并加以点评。最后,教师用Socrative快速进行全班调查:Do you support globalization?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同学持支持态度。当调查结果直方图呈现在大屏幕时,全班热情被迅速点燃,同学们对接下来的单元内容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2)学习任务设计

①语言输入任务设计。听和读是外语输入的两大途径。传统的语言输入活动中,教师只能依靠点名或者集体回答的方式判断学生的答题情况,无法做到全面准确的即时反馈。在教学设计案例中,完成课文阅读后,教师设计了5道判断正误题了解学生对文章的初步理解情况。直方图显示第5道题Both Davos Man and Manila Woman are strongly patriotic错误率较高。教师着重与同学讨论该题的解题思路,正确率较高的其余各题则略讲即可,提高了教学效率。在听力练习和快速阅读练习中使用Socrative进行即时反馈,也收到很好的效果。

②词汇学习任务设计。Nation认为,以语言形式为中心的词汇教学是语言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根据上下文猜词、词义学习、构词法学习列为最有效的三种词汇教学策略。使用了CRS的大学英语课堂能够更有效地提高词汇教学的效果。教学案例中,教师挑出了文中出现的strengthen一词。学生分成四人组讨论列出更多-en词缀的单词,并输入Socrative。由于结果即时显示,小组之间形成一种竞争气氛,与传统课堂相比,同学们思考更为积极、列出的词更为丰富。教师还同时设计出3道根据上下文猜词词义的多选题,同学们以同伴教学的方法进行讨论,教师根据讨论情况适当地补充了一些例句和拓展词汇。

③语言输出任务设计

输出(output)在第二语言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成功的语言教学需要给学生提供语言输出的机会。课堂讨论、写作、口头报告都是有效的语言输出活动。在设计案例中,完成课本内容学习后,教师让学生组成4人任务型小组,分担资料收集、报告书写、PPT制作和口头报告四项任务。每组以Globalization为主题选取不同的角度进行专题调研,并在第二次上课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PPT口头报告。同学们选取了很多不同的主题,如全球化的优劣、全球化对环境的影响、全球化与美食等等,展示完毕后全班用Socrative投票选出最好的一组,并对其他组的作品以简答题的形式进行组际互评。整个投票和组际互评过程学生们非常兴奋,将本单元的学习带到了高潮。

(3)学习评价

学习评价用于衡量是否完成了既定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中测试是学习评价的最常见形式。案例单元学习结束时,教师把事先设计好的与单元目标匹配的测试题输入了Scorative系统,学生10分钟内完成随堂测试,成绩即时反馈,错误率较高的题目马上进行解释。除了采用测试形式,外语教学学习评价还可用观察、量规化评价表、反思日志、讨论等形式进行。教学设计案例中教师同时使用了量规化评价表和反思的评价形式,量规评价表以选择题形式、反思评价以简单题形式输入Socrative系统。实践证明这种互动方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同学们不但总结了自己的学习情况,还提出了学习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由于所有的反思内容即时呈现在大屏幕上,教师可以随堂进行点评或解答,师生互动非常积极。最后作为课堂的结束,教师再次提问Do you support globalization?经过本章的学习和调研,很多同学对全球化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调查结果与第一次上课发生巨大变化,反映出很多同学在单元学习结束时认知层面发生了变化。

3 实践效果

为了验证基于WEB的课堂应答系统应用于大学英语课堂的效果,课程教学之后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如图2、图3。结果显示,使用基于WEB的课堂应答系统的课堂与传统多媒体课堂相比,在课堂互动和教学效果上都有很大的提升。在对“使用Socrative增强了课堂师生互动”这一陈述中,表示“同意”和“非常同意”的学生高达81%,表示否定的学生仅占8.5%。在“使用Socrative提高了我的学习效果”这一陈述中,选择“非常同意”和“同意”的学生同样占据多数。整体而言,近八成学生表示“喜欢基于Socrative的大学英语互动课堂”,其中表示“非常喜欢”的就超过了全体学生的半数。

通过访谈,学生反映这种使用智能手机辅助教学的方式比较“新奇”、“高端”,能提高学习兴趣。还有使用过第二代应答系统的学生表示“比Clicker系统好用”。但同时学生也反映由于网络连接速度较慢,系统登录、答案录入和显示内容之间有时间延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使用效果。

智力测试题及答案范文8

文/裘晓林 吴丽媛 马 涛 周振阳

摘要:按照一体化课程的开发路径,开发工学结合一体化的楼宇智能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是职业学校关注的问题,尤其是一体化课程标准中规定的教学目标——综合职业能力的考核问题。为此本文探讨楼宇智能化设备安装与运行专业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过程化考核方法。

关键词 :智能楼宇 一体化课程考核 考核方案

一、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课程考核

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课程考核,是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说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教学的运行是从确定能力目标开始的话,那么其运行的终点便是以这些能力目标确定的能力标准,作为参照去判断学生是否具备了相应的能力,以此来决定最终的学分授予和证书颁发。

职业教育中的传统考核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把普通教育中的考核方式照搬过来。通常是在课程修完或学期结束时进行一次书面测验,然后根据成绩给每位学生一个百分等级分数。这种评价重视对知识的掌握,忽视对技能和能力的测试。这种书面测验的试题,通常也只能覆盖所要求掌握的必要知识的极小一部分,而不可能考察所有要求掌握的知识与技能,更考察不出职业能力。面对这种测验,有时学生由于缺乏考试技巧,即使已经掌握了相关的知识与技能,也可能在测验中无法表现出已有的知识与能力。

为了更好地发挥考核的导向与激励、反馈与交流、检查与监控的作用,一体化教学考核采用典型工作任务双闭环考核方式:“实施+自评”环和“工作任务+考核”环的考核方式,其中“实施+自评”是学生在(学习)工作过程中实施工作计划时自我提高的环节,“工作任务+考核”环节是在完成典型工作任务中的工作过程考核环节,两个环节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我诊断、自我发现、自我提高,不断完善、超越自我。

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课程考核体系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考核单元、以行为过程为考核主线,将方法能力、社会能力、自我评价、职业素质纳入考核评价体系中。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考核体系模型,如下图所示。

通过上述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教学考核体系模型的构建,可以改变传统的结果考核方式,构建以过程为依据,突出方法能力、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考核动态积分体系。以每个教学项目为积分单元,从学习过程的日常行为表现、学习方法和能力、个人工作任务的完成、团队协作任务的完成等方面进行考核,主要采取积分鼓励的方法,引导学生养成准点守时、严格规范的职业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鼓励沟通协商、取长补短的团队协作精神。同时通过学生自我考核的方式,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客观公正地考核自我,增加学生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二、楼宇智能化设备安装与运行专业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过程化考核方案

楼宇智能化行业是一个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技术于一体的行业,涉及的知识领域十分宽泛,配套产品和技术繁杂,产品更新换代迅速,它要求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必须是复合型的技能人才,具有较强沟通协调能力及良好职业操守的复合型人才。但是这些需要怎样的课程体系作为支撑,才能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符合职业生涯的发展呢?为此我们需要按照一体化课程的开发路径,开发工学结合一体化的楼宇智能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以综合职业能力发展为目标、将完成有教育价值的典型工作任务作为基本教学内容,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和工作过程系统化。以下是针对楼宇智能化设备安装与运行专业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过程化考核方案。

1.实际实施过程

(1)下发任务单。任务单主要说明任务的目标、所需知识点、实现任务的关键步骤及实现思路;一般在上次课结束时下发本次课任务单,学生根据任务在课后进行设计规划,制订操作计划,完成设计电路图。

(2)学生课后材料的收集、整理。学生根据任务单,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然后制订出实践计划。在进行实践计划制订的同时,进行复习(进行巩固)、预习(实现本任务所需知识点),通过本方案,有效地进行了复习和预习环节。

(3)学生进行项目实施。课上学生进行项目实施,遇到问题,首先进行讨论,总结出合理的方案。在实施环节中,认真学习的学生总会有问题;并且可以根据学生问题的情况来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把实践环节作为考核环节,不仅能督促学生认真学习,而且也提高了考核的准确性。

(4)学生提交任务学习心得。任务完成后,学生需提交以下资料:设计说明、楼宇接线电路图、实施过程中问题等。通过对接线图的完成,可以看出学生是否熟悉对各个传感器性能,按要求选择不同的功能;通过对说明书的学习,可以了解学生文字功底及对任务的理解程度;通过问题与答疑,可以了解学生是否认真完成本任务,也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对问题与答疑和学生心得体会的了解,不仅是考核学生的有效资料,而且也是教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资料。

2.基于项目的考核步骤与方法

一个项目分为几个任务,要进行阶段性考核,即为项目化考核。项目化考核以学生答辩为主,下面是项目化考核的一个实例。

第一步:学生陈述(占总成绩25%)。①对整个楼宇系统理解和电路的设计(5分);②说明在本系统设计中自己所做的工作(15分);③在楼宇任务中,对任务的体会和不足(比如自己所遇到的困惑,解决方案;通过该系统开发,开发水平的提高;开发过程中存在的疑问、收获等)(5分)。

第二步:项目演示(占总成绩 15%)。①楼宇项目具体器材的选择,根据电路图进行接线,熟练程度(5分);②讲解实现思路,并且进行演示(10分)。

第三步:答辩(占总成绩 20%)。①根据学生陈述、演示、上交的电路图,教师提出2~3个问题,学生回答(20 分)。②学生整理答辩过程问题及回答,形成文档(答辩记录)上交。

第四步:上交资料(占总成绩 40%)。①陈述部分的 PPT(5 分);②系统设计过程说明文档(15 分);③设计电路图(15 分);④答辩记录(5 分)。

通过项目化考核,学生可以对近阶段的学习进行一个总结;通过学生答辩,也煅炼了学生的应辩能力与表达能力,为顶岗实习与毕业答辩奠定了基础。通过学生答辩,可以更进一步了解学生对本项目的掌握情况,并从中发现问题,为下一阶段的教学提供了依据。

三、实施效果

1.考核的可行性

因为是一体化教学,教学的本身就是以学生实践为主,所以完全有能力实施全程化考核方案。全程化的考核方案把考核分解到每一个子项目子任务中,提高了学生对每次课的重视程度,通过实施,本方案是可行的。

2.考核的准确性

改变一考定成绩的弊端,全程化的考核方案在分数的评定上,更加准确、公平、公正,课程的得分,更能表明学生的技能水平。

3.考核的实用性

智力测试题及答案范文9

背景性问题一般用于面试的开始和结束阶段。在开始阶段作为导入性的题目,一方面是营造良好的沟通气氛,缓和面试考生的紧张情绪,另一方面是帮助考官对考生有基本的认识和大致的了解,为双方之间的进一步交流和沟通收集有价值的话题。这类问题是往往安排在引导性阐述之后,由面试考官提出的一些有关应试者背景的问题,主要是个人基本情况,比如考生以前受教育和工作的情况,来参加面试的原因等等,主要是为了形成考官与应试者之间融洽交流的气氛,还可为深入面试做好铺垫,搜集话题。

智能性问题

这类问题和背景性问题不同,主要考察应试者的综合分析、言语表达,逻辑思维能力等。通过提出一些值得思考而且富有争论性的现实问题和社会问题,让应试者阐述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这一类问题没有明确的正确答案,因此考察的重点不是应试者的答案是否正确,而是在于应试者的逻辑思维、推理、分析、表达能力和知识面,在于考生能否抓住看似复杂问题的实质和症结所在,有逻辑、有层次、有针对性地展开论述,也在于考生的思维是否活跃且具有创造性。

对于这一类问题,由于没有所谓的正确答案,所以考生可以充分发挥。但是考官在评分的时候必须有一定的标准。一般来说,得分比较高的答案是考生能够针对自己的选择,配合自己或社会的实际作论证;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严密,考虑问题有深度,且有独到的见解,言之成理;而中等答案是对于自己的观点,论证、说理基本能自圆其说。而那些差的答案是对于自己的观点,论证、说理不充分,考虑问题没有深度,泛泛而谈,言之无物。

意愿性问题

意愿性问题多用于考察考生的价值取向、报考动机、与职位要求的匹配性以及生活态度等个性倾向性。对于这类问题的提问有时侯是直接询问考生的动机和个人志趣,但大部分时间是通过投射和迫选两项技术来实现。所谓投射就是通过询问其他看起来不相关的问题来进行提问,这类问题提问策略也就是采用旁敲侧击的方式,让应试者在选择时表现出自己真实的目的。而迫选则是通过两项具有相等价值的问题,迫使考生必须从中选择其一。这样做的好处答案是限定的,考生只能在这个范围中回答,这样就避免了考生按照社会期望的价值取向来回答,对考生的评价更为真实。但是迫选提问的问题必须具有典型性,考虑好全面,避免出现考生在两个答案中无从选择,或者都不选的情况出现。

这类试题也不强调有标准答案,只是需要考虑考生的回答是否与所应聘的岗位相匹配。如果一个岗位是需要高成就动机,敢于冒险的人,而应聘者的回答却表明了他是一个低成就动机,喜欢稳定工作的人。那么最后的评定就需仔细考虑。

情景性问题

这一类问题又被称为假设性问题,主要是设计未来的一种情景,这个情景是针对相关能力、与工作相关的假定情景,把考生放在这样的情景中问他将会怎么做。这类问题可以根据需要解决问题的不同,以及需要测试考生各种能力的不同而设计出许多不同的情景。它的主要使用范围是用来测试考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决策能力、计划能力等等。情景性问题与评价中心技术的情景模拟问题的区别在于,情景性问题仅仅局限于问题,也就是说仅仅是一种语言的模拟,前提是假定考生的回答与反应基本上反映了他在将来这种可能的情景中可能的想法与做法。

行为性问题

这是提高结构化面试预测有效性的核心技术。通过让考生确认在过去某种情景、任务或背景中他们实际做了什么,从而取得考生过去行为中与一种或数种能力要素相关的信息。目的是通过关注考生过去的行为,而预测考生将来的表现。在国外测评技术中,由于行为性问题是结构化面试的主要试题类型,因此结构化面试有时也被称为行为性面试。

智力测试题及答案范文10

摘 要: 蓝鸽数字语言系统普遍应用于各大高校英语教育中。在建立专四智能听力资料库过程中,研究者通过录入题目及测试,发现蓝鸽系统存在一些欠妥之处,主要是在设计题目答案时不能对答案精细备注和详释,在学生自我听力测试时,无法自由地调节听力进度或反复细听,作者发现在组卷系统中,蓝鸽系统更偏向于辅助老师对学生测试,而在学生自我测试学习中存在一定缺陷,总体上,蓝鸽系统在英语教育功能方面设计周密和适用。

关键词: 蓝鸽系统 英语专业四级考试 听力题库 组卷系统

在全国各大高校里,随着我国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英语教学手段上也在不断改进,从过去的卡式磁带听听力练口语,到现在的基于电脑的多媒体教学,科技在我国英语教学中起了很大的作用,蓝鸽数字语言实验室系统非常普及,其应用非常广泛。

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在大学里要通过最重要的等级考试是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和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如果一名英语专业的同学在大学期间没有通过这样的考试,在以后的有关于英语专业的就业环境中就会受到一定的阻碍,因此在学校实验室开放项目的商讨中,我们决定将英语专业四级的听力考试训练和蓝鸽系统结合起来,通过人工选题,利用蓝鸽系统这个平台,建立一个能帮助英语专业学生提高专业英语四级考试听力水平的专四听力资料库,与此同时,也能帮助老师在英语教学中减少不必要的工作和提高工作效率。

首先,介绍创新项目的大致情况。主要研究内容是搭建一个能快速有效率地提高当代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的平台,首要的研究对象是英语专业四级考试(TEM4),结合相应的软件技术,即我们学院引进的蓝鸽系统,建立一个专业四级听力智能库。由人工收集精选的听力材料,进行多方面分类,如社科、生活、故事等听力材料类别,并提供自由组合题目和关键词搜索等功能。题库能通过对使用者的做题结果做分析,将错题进行分类和统计,让考生明确自己听力的薄弱点,在对学生考试过程中,方便老师统计学生的答题情况,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掌握程度有更加详细的了解,从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其次,打开蓝鸽数字语言实验室程序,由于要建立的是听力资料题库,因此应该选择考试系统,再打开考试系统,界面分为两大栏,一是口语考试,二是综合考试,在这点上,我认为蓝鸽系统做得非常周到,涉及了考试的全方面。在点击进入组卷系统后,出现一个白色的大框,里面有三项内容,分别为电脑组卷、精细组卷和自编试卷,根据实验项目的要求,我们需要将整理的历届专业英语四级考试的真题及模拟题和经过人工分类的听力题型(比如:科技类、日常生活类、环境保护类等)输入蓝鸽系统,选择自编试卷。在自编试卷系统类,蓝鸽系统将制作的试卷类别做得非常详细,大学英语、公共英语、托福雅思、硕士学位等都在试卷制作项目类之中,可以说涵盖了国内所有的英语考试类型。点击英语专业四级项目后,屏幕出现了简易的试卷制作界面,添加了音频文件,我们只需要在本地浏览自己准备好的听力mp3格式的文件,然后点击上传便完成了音频上传任务,再添加文本文件。值得一提的是,在添加文本文件时,目前的蓝鸽系统所能识别的文本格式只有txt格式,而现在基本上用的是doc或docx文件,所以在上传文本之前,需要将文本格式转化为txt格式才能被蓝鸽系统识别后上传成功。上传文本文件的下一个项目是考试时间,如果教师对考试时间有要求,输入考试时间便可,大多数时候,听力考试或练习都是有时间限制的,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题目可以统一考试标准,而且,不像纸质的考试,在考试时间结束时,不遵守规则的同学依然可以偷偷地继续答题,但在蓝鸽系统里,只要时间一到,同学们就没有办法再继续做题。接下来的选项是试题类型和试题数目,输入我们设计的试题数目,点击确定之后便可自动生成题号单,在题号单里,我们可以输入试题的正确答案及相应试题的分值,以便考生答题完后,电脑能在老师的操作下自动改卷,立即得出该学生的成绩。我们发现,创新实验项目的确要建立一个专业英语四级的听力库,但是我们的主要对象还是英语专业的学生,在输入试题答案时,我们不能对试题答案进行备注,即填写为什么要选这个选项及该听力题目中的关键词和突破点在哪里,我认为这便是蓝鸽系统在组卷系统方面的一个小缺陷。制作完成之后便可点击保存试卷,如果想立刻查看试卷,点击旁边的预览试卷即可,如果发现有错误的地方,则不必再重新上传文本文件,直接在题目中修改试卷即可。在保存试卷时,要求操作者输入试卷名称和时间,这样在以后的考试中老师或同学能很方便地很快地找到相应的试卷。做到这一步,也就意味着在组卷系统中成功地完成了一张纸卷的制作。

那么蓝鸽系统在具体考试是怎么运作的呢?首先,考试的对象是学生,要事先统计学生的姓名学号,在最后一栏你可以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空白格,要求你选择填写该考生的考试密码,这样便可避免有些同学误输入其他同学的学号时自己成绩变成其他同学的成绩,在这一点上,蓝鸽系统考虑得非常用心,减少了考试时偶然事件的发生次数。在确定好考生信息后,便可开始答题。学生在规定时间里答题,如果提前答完题就能直接点击交卷。在考试结束后,老师便可开始阅卷,点击会到上级菜单,点击阅卷系统,便可让电脑很快地批改试卷,得到一份很详细的成绩单,包括每个同学具体失分在哪道题上。在成绩系统里,老师可以查阅所有的考试记录及这些相应的考试记录里每名学生的作答情况。蓝鸽系统也提供导出成绩单的功能,方便老师保管纸质的成绩档案。而且,蓝鸽系统有考试结果分析的功能,以柱状图的形式将这个班级的考试成绩形象客观地展现在老师的面前。

通过创新实验项目,结合蓝鸽系统这个平台,我们不难发现,蓝鸽系统有自己的局限性,本次实验项目的目的是建立一个专业英语四级的智能听力题库,目的是达到了,但是在应用方面,蓝鸽系统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在老师的同意操作下,同学们进行听力训练,导致同学们不能独立自主地高效率地完成专业英语四级听力训练。在设计题目答案时,由于系统要完成在阅卷系统里的计算过程,因此选择题答案只能为A,B,C,D,而不能对答案进行详细的分析。所以,在很大程度上,蓝鸽数字语音实验室系统在考试系统中更加偏向于老师对同学们进行测试,提高教学质量,简化了繁琐步骤,而在学生自我测试和训练和自我测试分析方面有所欠妥。

蓝鸽数字语音实验室系统的确在英语学习和教育事业中发挥很大的作用,是国内首批进行校园网语言学科平台的开发,目前也是国内较少开发成功的软件公司。蓝鸽数字语言实验室的课堂教学系统、自主学习系统都让英语教学更有效率,也减轻了老师的负担,同时,让同学们在这样的系统英语教育下,提高了学习效率,拓宽了知识接触面和学习渠道。虽然蓝鸽系统在听力、口译、笔试、综合学习方面都设计得比较人性化,方便使用,但毕竟是电脑系统,也存在一定的缺陷。蓝鸽工程师在我院讲解蓝鸽系统帮助完成创新实验室项目时,指出蓝鸽系统正在不断完善,不断升级,力求更好地帮助师生完成教与学任务。

成果属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教学实验室开放项目《基于语音实验室的专四听力智能题库的建设》,项目号:2012BXY045。

智力测试题及答案范文11

“AAA测试”就是高水平大学自主选拔学业能力测试(英文名称为Advanced Assessment for Admission,简称AAA),是由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和清华大学共同发起,共同委托专业考试机构组织的高中毕业生学业能力测试。

AAA测试的科目主要包括:阅读与写作(Reading and Writing)、数学(Mathemetics)、自然科学(Natural Science)、人文与社会(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人文与社会测试内容包括但不限于高中政治、历史、地理的教学内容。

二、AAA测试地理部分的命制特点

地理试题属于人文与社会板块,命题的形式主要有选择题和简答题两种。纵观近几年的AAA试卷及样卷,AAA测试地理部分的试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试题情境生活性

试题情境生活性是AAA测试的一个显著的特点,从近几年的试题和样卷看,试题的情境都是取自生活,强调在现实生活中的能力考查。测试的每个单元都创设了一个真实的生活情境,一般是一段简短的文字,加上一张表格、图表、统计图、图片。测试的任务常常是在曲线图、图示或者表格中查找信息、描述表或曲线图中信息的组织方式、解释文中不同部分之间的联系,比较文字部分和地图之间的关系等,根据情境素材设计3~4个小问题测试学生。这种试题情境的生活化加强了学生关注生活、从生活实景中进行分析,将学科知识、方法技能应用于生活中的能力。例如2010年样卷,第一组题以生活中的常见的日出、日落的方位为情境考查地球运动知识及空间距离计算技能;2010年样卷的综合题以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灾害“台风”为情境;2011年综合题以目前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全球变暖为情境等。

2.试题立意三维性

所谓立意,是指试题是围绕哪个主题展开,引导学生关注何种现象,体现怎样的能力考查主旨,达到哪些目的等。AAA试题通过知识、能力、态度三个维度来描述和评价学生地理学科素养。

第一维度:知识。地理知识既是地理学科的基本内容,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载体。通过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来考查学生的基本能力是AAA试题命制的主要方法。纵观近年来的AAA试题,可以发现,对地理知识的考查主要对地理主干知识进行考查。如地球视运动、天气与气候、洋流、自然灾害、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区域差异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等。

第二维度:能力。AAA对地理能力的测试与高考对地理能力的测试侧重点不同,高考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能力。AAA测试考查的核心是科学探究能力,主要是指识别科学问题、科学地解释现象、有根据地得出结论的能力,其基础是逻辑推理和批判性分析能力。

第三维度:态度。高考地理学科主要对地理基础知识、地理原理、规律以及四个方面能力的考核,而完全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AAA测评“考点为学生的阅读量与知识面,对人文与社会问题思考的深度、审美能力,并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一定的描述。”从其考试说明可以看出,AAA测评不仅重点考查“知识”、“能力”,并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一定的描述。”从近年考查情况看,AAA对情感方面的考点是对考生的对待科学的兴趣、对科学探究的态度、对自然资源与环境有意识地采取负责任行动以及伦理观的考查。

例如,2010年样卷。阅读资料,完成8~10题。

当低纬地区海水表面温度超过27.5℃的时候,空气的扰动(如局部雷电等)就会导致热带气旋在该海域诞生。热带气旋在低纬海区移动过程中,可能逐步加强发育成强热带风暴,直到台风、强台风。它们到达人类活动的海域以及滨海地带形成灾害性天气,给人类生命财产造成巨大危害。有人设想:对热带气旋经过的海面进行人为干预来限制其加强的过程,降低台风、强台风形成的几率,减轻此类灾害性天气带来的危害。

8.试说明热带气旋移动过程中加强的大体过程。

9.扼要阐述人为干预海面限制热带气旋加强过程的基本原理。

10.简述你对这种设想可行性的看法。

【参考答案】

8.从途经的表面温度超过27.5℃的表层海水获得能(热)量、水蒸气;所获得的能量和水蒸气大于消耗量;其中心的气压逐步下降,与周围的气压梯度随之加大,强度得到加强。

9.通过降低热带气旋所经过海面的表层水温,使得其获得的能量和水蒸气的补充量都低于其消耗量。

10.(说明:无论赞成还是不赞成,只要言之成理,均可以得分,最高不超过6分。)

赞成:可以通过机械措施,如使深层海水和表层海水混合,达成热带气旋经过海面降温的目标。将预防灾害天气和进行救灾的费用,预先用在海面干预中。不赞成:首先,热带气旋移动路径有较大不确定性,且当我们通过人工干预,使得一个区域的表层海水温度发生变化时,就同时改变了近海面的气压场的态势,势必也就干预了热带气旋运行的路径。其次,干预措施将耗费巨大的物力,极可能得不偿失。第三,这样的干预本身,还可能引发目前无法预见的变化。

【解析】从试题的情境看,台风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常见的自然灾害,其出现频率高,影响范围广,造成损失大,是学生生活中比较熟悉的自然现象,体现了“考查生活中的地理”理念;从考查知识的立意看,以台风为例,考查大气运动相关的地理规律、地理原理、基础知识;从考查能力的立意看,通过提供充分的、翔实的文字材料,给考生交代了台风的形成过程、形成的条件,考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运用知识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考查情感、态度的立意看,通过“简述你对这种设想可行性的看法”问题,考查考生对待科学的态度以及考生对干预自然灾害的意愿。

3.答案设置开放性

开放性的答案能为学生提供充分想象的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而且也能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有利于学生的心智发展。例如上例中的“简述你对这种设想(指人为干预台风)可行性的看法”,既可以答赞成,也可以答不赞成,“只要言之成理,均可以得分”。再如2011年AAA试题:阅读资料,完成11-12题。

2009年以来,北冰洋海域永久性冰盖的范围大幅度退缩,浮冰平均厚度变薄。

11.分析北冰洋冰盖退缩对国际贸易产生的影响。

12.简述北冰洋海域冰情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这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开放的、不确定的、非标准的,至于北冰洋冰盖退缩对国际贸易究竟有什么影响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无一定论,只要言之有理,都可以得分。总体来看可能产生下列影响:随冰盖厚度变薄融化,北冰洋沿岸航线开通,将大大缩短北半球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中高纬度国家海上航线的的距离;大大提高海上运输的通过能力,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通过能力有限,北冰洋沿岸航线的开发将大大提高世界海上运输的通过能力,缓解通过两运河航线的压力;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世界海上运输线的分布格局,形成新航线和新的港口如奥斯陆、雷克雅未克、摩尔曼斯克将发育成更高级的港口城市,美国和加拿大北冰洋岸的一些有海运条件的沿海城镇也会发育成港口城市;随着北冰洋沿岸航线的开发,北冰洋沿岸附近地区的资源将得到开发,形成新的工矿业区和北冰洋沿岸工业地带;随航线开发,北半球资源、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从而加剧南北半球的差距,等等。

4.评分标准层次性

选择题部分采用层次得分的方法是AAA测试评分标准的的一大亮点,和传统高考地理试卷的评分标准相比较有非常大的进步。选择题答题说明为“每小题设四个选项,每一选项的分值可能为0、1、2、3分。请选出你认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多选该小题不得分”,从说明可以看出,考生选择不同的答案,具体得分不同,并不是传统高考的选择题要么满分要么0分。这样的采分标准体现了对考生思维层次的认同与尊重,更能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充满了对考生每个智慧都给予肯定的新课程理念,更为选拔性考试追求其有较高的区分度展示了样本。例如,2010年AAA样卷:

45°N纬线穿越图1所示区域。L地的观测者于3月21日看到太阳在M地落下的时间恰为16时(地方时)。判断:M地相对于L地的方位及L、M间的距离约为

A.270°,1720m

B.240°,2410m

C.300°,1204m

D.240°,1720m

该题的得分标准为:

A.1分 B.3分 C.0分 D.2分

正确答案是B,答B者的满分;答D者,方位判断正确,距离没有判断对,得2分;答答A者,虽然方位和距离不正确,但两者有实际都比较接近,说明考生的答题方法可能正确但运算的过程某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导致答案与实际有一定的偏差,得少部分的分数;答C者,方位和距离都不正确,说明知识和能力都没有达到要求,理所当然不能得分。

三、备考策略

AAA考试说明这样写道:“AAA测试的命题以现行中学教学大纲为参照,重点在于考查学生对于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学习能力,以不超出中学大纲的知识为主要考查目标。”针对考试说明的要求结合实际试题情况,笔者认为,在复习应考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高中地理必修部分主干知识的复习

“AAA测试的命题以现行中学教学大纲为参照,以不超出中学大纲的知识为主要考查目标”要求考生在平时备考中,还是要立足于中学教学,把必修部分的地理基础知识、基本原理掌握熟,理解透,把地理原理的来龙去脉弄清楚,而不是机械记忆地理事实。例如在复习热力环流时,很多学生只记住“热低压,冷高压”的结论,以为两地相比较,只要气温低,则气压就高;气温高,则气压就低。其实“热低压,冷高压”的结论是有条件的,是热力作用的结果,如果不是热力作用就有可能出现“热高压、冷低压”的情况,例如副热带高压带,夏季时气温高,气压也高,因为副热带高压的形成不是热力原因,而是动力原因。在复习地球运动时,地球运动产生的现象也要结合现实生活理解深、理解透,并学会运用相关知识解释、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才能适应AAA测试的要求,达到为顶尖高校选拔顶尖人才的目的。

2.适当拓宽知识广度和深度

虽然“AAA测试的命题以现行中学教学大纲为参照,以不超出中学大纲的知识为主要考查目标”,但考试的难度较大,要求考生要有非常深厚的知识基础,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的复习中应适当拓宽知识视野。从上述例题可以看出,清华大学的自主招生重视自然地理基本规律、基本原理的考查,因为这样能够更好地考查考生理性的逻辑思维能力及运用地理原理(或假设)分析、探究地理现象的能力。鉴于此,平时复习中应适当增加一些有关大气、地质、地貌、水文等知识,以拓展考生的知识广度、深度等。具体来讲主要增加下列内容:地-气系统辐射差额分布规律及原因分析;河流地貌;戴维斯侵蚀循环学说;风化壳基本类型及其特征;土壤剖面形态等。

3.关注社会热点、关注全球生态

2011年,考查北冰洋海域永久性冰盖的范围大幅度退缩,浮冰平均厚度变薄,对国际贸易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全球日益变暖,引发的问题一直都是人类非常关注的问题,本组题就是以北冰洋海冰的融化,来说明全球变暖对人类活动的深刻影响。鉴于这种情况,考生在应考复习时应关注全球或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关注我国的生态工程的建设等。具体主要包括:全球变暖、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产生的机理及其对全球或区域地理环境的不良影响;关注我国生态议题“东海西调”工程;关注我国一些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思考三峡建成后对地区气候的影响;极端天气多发的原因探究等。对于生态问题可以从产生的原因、形成的机理、个人的态度、产生的影响等方面思考。例如,2010年11月5日,“陆海统筹海水西调高峰论坛”在乌鲁木齐市召开。论坛上关于“海水西调引渤入新”的建议引发广泛讨论。此设想是通过大量海水填充沙漠中的干盐湖、咸水湖和封闭的构造盆地,形成人造的海水河、湖,从而镇压沙漠。根据这个议题可以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从地理角度分析该工程建设可能遇到的主要问题。

(2)分析海水西调工程运营后改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机理。

智力测试题及答案范文12

今年面试有四大趋势

面试是我国公务员录用考试的基本方法之一。目前,我国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大体可分为口试、操演及心理测试等几种方式。具体来说,近年来的面试大都呈现以下四个趋势:

·形式丰富化

面试突破了考官与考生两人一问一答的模式,将包括更多元的形式。例如,从一对一面试到集体面试;从一次性面试到分阶段面试;从常规面试到引入了演讲、角色扮演、案例分析、无领导小组讨论等情景面试。应对不同面试形式,考生需采取不同的应对方法。

·程序规范化

公务员面试的操作过程正逐步规范。以往的面试,考官提问内容、设问方式的随意性较大,而现在,面试分为起始阶段、核心阶段、收尾阶段,考官要问些什么、要注意些什么,事先一般都有一个具体的方案。这意味着考生对面试将有规律可循。

·内容全面化

面试测评内容已不仅限于考核应试者的仪表举止、口头表达、知识面等,已发展到对应试者思维能力、反应能力、心理素质、求职动机、进取精神、身体素质等全方位的测评。而且,由以一般的素质为测评依据,发展到主要以拟录用职位要求为依据,包括一般素质与特殊素质等综合测评。

·提问弹性化

以往,主考官提问一般都事先拟好,应试者只需抽取其中一道或几道题来回答即可,主考官不再根据应试者的回答情况提出新问题,而且,主考官评定成绩仅依据事先拟定的具体标准答案,对应试者的回答只有对错之分。现在,主考官的提问虽源于事先拟定的思路,但却是适应面试过程而变化的,前后问题衔接自然,围绕测评的情景与测评的目的而随机出现的;最后的评分不是仅依据应试者回答的正确与否,还综合其总体行为表现及整个素质状况来评定。

如何突破面试四大关卡

要想顺利通过国家公务员面试,不仅需要了解公务员面试的一些基本情况和面试思路,而且,还需要了解公务员面试的典型试题,并掌握如何突破这些关卡。

第一关:应变能力题

面试时,考官常会抛出一些考查考生应变能力的题目,这些题目主要在有压力的情况下,考查考生对突发事件、棘手问题的应对能力,考查考生随机应变、触类旁通的能力。考生应保持冷静的态度,然后迅速做出正确的判断,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记录、汇报问题,或协调解决、督办,再向上级汇报,追究责任等。期间,考生思维反应要敏捷,情绪要稳定,考虑问题要周到。

应变能力题的内容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假设一些突发事件,考查考生的反应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例如,考官问:“发现旅游者食物中毒,导游人员应该怎么做?”较为理想的回答如下:首先应该避免其他旅客出现慌乱情绪,控制情绪;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在等候期间,设法使中毒者催吐,让中毒者大量喝水,以加速排泄,缓解毒性,请医院开具诊断证明;迅速报告旅行社并追究供餐单位的责任。

还有一类应变能力题,提出的问题往往针对考生的回答内容,问题较为敏感与尖刻。此时,考生应控制情绪,明白考官并无恶意,只是在考查自己的情绪稳定性、自我控制能力、反应力、应变力、自我认知能力等。例如,考官问:“从心理学角度看,为给主考官留下好印象,面试过程中考生总是竭力表现自己的长处,掩饰自己的不足,你现在是否也是这种心态?”对于这此类问题,主考官关注的不是考生回答了什么,而是怎样回答。考生要注意:一、千万不要紧张、慌乱,不要认为是自己或别人的面试表现不够理想,因而主考官故意设题刁难。

二、回答态度要诚恳。实事求是地提出“谁都有缺点和不足,但每个人都希望得到赞许的评价,因此,面试过程中考生扬长避短,甚至投主考官之所好也是可以理解的”之类的观点。

三、回答问题机智、幽默,这样考官会认为,考生不仅处变不惊,而且有化解压力与紧张气氛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