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道德情操论读后感

道德情操论读后感

时间:2023-05-29 18:22:13

道德情操论读后感

道德情操论读后感范文1

今天,我们身处急剧变革的市场经济大潮之中,个人命运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国家、世界的风云息息相关,每一个普通人都面临着贫富差距拉大、企事业单位转制改革、房市非理性繁荣、社会和谐稳定形势严峻等各种各样的问题,人们身处其中又常常感到被自私、虚荣、妒嫉、仇恨、贪婪和背信弃义等不道德的情感所包围,因而更加向往感恩、大度、慷慨、正直、勤俭、自我克制等人性的美德。国内之所以贫富差距继续拉大、公共安全事件连续发生,世界发生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一个深层次原因在于道德缺失,一些人见利忘义,损害公众利益,丧失了道德底线,部分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不够,少数企业家道德情操不高。这就说明我们在发展市场经济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千万不能丧失诚信、同情心这些最基本的道德观念,否则,市场经济就会引发灾难。因为亚当•斯密设想和倡导的市场经济是一个有道德的市场经济,要求每个人具有同情、仁慈、公正、责任心等最基本的道德观念,把“致富”与“光德”有机结合起来,使市场经济给每个人带来福音,让人们自由、幸福生活。

弘扬道德美德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无论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还是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和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思想,都以高尚的道德作为他们的至高境界。一个社会一个国家,道德情操可以没有上限,但是不能没有底线,这是维护国家社会稳定的根本保证。作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裁判是非曲直的法官,更加要注重加强道德情操的修养,在维护国家法律尊严的同时,发扬光大我们中华民族的道德美德,践行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当一名有道德、有良心、富有正义感和责任感、深受人民群众拥护和满意的法官。无可否认,目前法官队伍中仍然存在着很多不尽人意之处,少数法官道德失衡、情操失守、行为失范,主要表现为公仆意识淡化、创新精神失落、本位主义严重、腐败现象蔓延等,个别法官甚至走上腐化堕落、贪赃枉法的犯罪道路。

职业道德的特殊性和当前加强法官职业道德建设的紧迫性,决定了我们必须把法官职业道德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来抓,当作全社会职业道德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舆论等手段来加强国家法官队伍的职业道德建设,培养法官的高尚道德情操。道德是衡量人思想境界的试金石,做一个有道德的法官,要注重培养自己的道德观念,做到知、情、意、行的统一。如果每一个法官能够从身边小事做起,严于律己,那么每做一件事情,道德水平就会得到一次升华。积跬步,以至千里;汇小溪,以成江海。只有从一点一滴做起,践行道德规范、增强道德意识,养成良好习惯、培养高尚品质,正确处理好知与行的关系,注意实际行为的锻炼,在实践中增强道德情感和意志力,才能真正做一个的道德情操高尚、于国于民于己都有益的法官,懂得如何去生活,如何使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人生更有价值。

要提升法官的道德情操,做一名能够牢记庄严使命、忠实履行职责、完成新时期审判任务、让党放心、人民群众满意的法官,必须加强学习。每一个法官要通过个人自学,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接受党的优良作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保持昂扬奋发的精神状态。除了法官个人自学外,法院更要加强集中学习的力度,开展创建“学习型法院”活动,充分调动法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争做“学习型法官”,不断提高法官队伍的统合素质,培养造就一支适应新形势、符合新要求的法官队伍。在打造“学习型法院”和“学习型法官”活动中,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工作主题,把学习作为第一需要,树立先进学习理念,把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倡导良好的学习风气,实现学与思的互动,达到知与行的统一,全面提升法院队伍的综合素质,为建设现代文明法院提供智力保障。

创建“学习型”法院,培养“学习型”法官,要学习我国传统优秀文化,如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报国为民思想,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思想,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赤胆忠心思想,以中华先烈的崇高思想情操和优良道德品质武装自己的头脑,在新时期继续发扬光大。除此外,特别要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创建“学习型”法院、培养“学习型”法官的根本目的与基本目标是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领法院群体的精神世界,成为最高精神理念,其任务是培养具有鲜明时代感和人文特色的法院精神。法院精神是法院文化的灵魂,要处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基本的是“三个至上精神、爱岗敬业精神、公平公正高效精神、务实拓新精神、廉洁为民精神、团结协作精神”,这些都需要结合国情、省情、区情,结合实际司法工作,认真学习,努力实践,达到创建“学习型”法院,培养“学习型”法官的初衷与目的。

坚持“三个至上”,强化“三个意识”要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契机进行法院文化建设,应当结合法官思想实际,努力纠正脱离中国国情省情、背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错误观念,破除法官只对法律负责、只讲“法律至上”的错误思想,树立“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的指导思想。破除只有司法独立才能保证司法公正的错误思想,树立坚持和依靠党的领导的思想,加强全体法官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职业意识。

树立服务、服从于全局科学发展的司法精神理念,要使全体法官深刻清醒地认识审判工作必须服务服从社会主义建设的大局,使每位法官都以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保障者的身份来做好本职工作。我国经济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发展关键时期,经济建设发展、社会事业进步需要全社会各个方面的支持,作为公平正义的司法保障者应当义不容辞地树立审判工作服务服从大局的理念,摒除片面机械执法的错误观念。

树立以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司法工作成效的标准,以是否满足人民群众司法需求作为司法工作的准衡器的司法工作理念。理念是行为的先导,只有树立符合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法院精神理念,才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引导人民审判事业的科学发展。要积极开展贯彻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的学习教育活动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通过创建“学习型”法院,把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结合起来,突出政治建院,突出道德建院,通过学习教育活动使全体法官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法律意识、宗旨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和公正、廉洁、和谐司法观念,打牢法官思想政治基础,筑严思想政治防线。让法官时时处处受到法院精神的熏陶,形成强大的内在精神动力,从而激发锐意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创建“学习型法院”,在提升法官道德情操的基础上满足当前法院工作的需求:一是服务中心工作的需求。要通过创建“学习型法院”和“学习型法官”,培养法官服务大局意识,把党和国家特定历史阶段的任务融入到法院工作之中,体现到每一名法官的自觉行动中。二是实践“公正与效率”的需求。要强化广大法官的公正与效率意识,使案件处理做到实体公正、程序公正、形象公正,以个案的公正促进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三是践行“司法为民”宗旨的需求。要强化法官的宗旨意识,解决好“为谁掌权,为谁服务”的问题,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法院工作的本质要求和根本出发点、落脚点,解决好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关心的问题。四是提高裁判公信力的需求。要强化“案结事了、胜败皆明、定分止争”的审判工作指导方针,教育法官把办案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依法办案与实现司法目的有机结合起来,促进裁判的公信力不断提高。五是弘扬法治精神的需求。要在法官中弘扬以公平、正义、文明、廉洁、高效为内容的法治精神,促进实现自觉学法用法守法的社会氛围。

道德情操论读后感范文2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渗透 德育 途径

引言

小学语文是思想性很强的基础学科,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尤为必要。小学语文教学在渗透德育方面具有许多无可比拟的优越条件--教师凭借小学语文教材,发挥自身优良品德的影响,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还可以结合学校的各种语文活动来进行。

1、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必要性

1.1是解决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在学生德育中作用发挥不够的需要

小学语文教学对小学生的德育具有重要作用,一些小学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并且采取了一些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但是就整体状况来说,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在学生德育中的作用发挥仍然不够,主要表现在:一是受应试教育影响,一些小学不重视对小学生的德育,不注重发挥小学语文教学在学生德育中的作用;二是一些小学语文教师对教材的德育内涵挖掘不深、不透、不够,不能有效发挥小学语文教学在学生德育中的作用;三是有的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功底不够扎实,在思想认识上不注重通过小学语文教学加强对小学生的德育。这些都影响到小学语文教学在学生德育中作用的发挥。面对这些问题,只有不断地使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注重发挥其德育功能,才能切实加以解决。

1.2是完善小学德育内容、充实小学德育手段的需要

教育部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中指出,小学阶段的德育内容是:开展热爱学习、立志成才教育,开展孝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教育,开展做人做事基本道理和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开展热爱劳动和爱护环境教育,开展尊重国旗、国徽,热爱祖国文化的爱祖国教育,开展社会生活基本常识和安全教育。另外,通过小学语文教学实现对小学生的道德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小学德育手段;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加强小学语文教育有助于充实小学德育手段。

2、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2.1用优美的语言感染学生

语文学科的德育渗透比其他学科的特殊优势就在于其教学内容以文学作品为主。这些作品中的政治倾向、思想观点、品德情操等,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渗透、感染和熏陶作用。它是直观、形象、整体的,对学生影响深远。学生学习了这些课文,一方面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美,从而激发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另一方面也使学生产生与具体的道德形象相联系,得到情绪体验。这样的课堂,语文教学与道德渗透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使学生在理解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有所感悟,感情得到升华。而思想感情的升华,又促进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理解,实现了语文能力与思想感情的共同提高,避免了人为地割裂语文教学与德育渗透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在盎然的兴趣中得到了道德与美的陶冶。

2.2利用语文课外活动课渗透德育教育

通过语文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语文整体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语文课外活动能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和思想品德的熏陶。活动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并注意有层次性和针对性。如: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行为富有模仿性。故课外活动还要坚持选择正面良好的榜样,以培养优良品质、积极进取精神、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和爱国主义情感。如诗歌朗诵会、名人成功故事会、辩论会等。这些活动形式生动活泼,很受学生欢迎。通过这些活动渗透道德教育,把语文能力训练与平时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寓德育于语文课外活动中。学生非常喜欢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但多半是欣赏其有趣、好玩。而不注重观察活动过程,这时老师就要注意引导学生有序的去观察,发现事物的特点,就能写出感人的文章来,在写作的过程中同样渗透着德育教育。

2.3在合作讨论中渗透德育

教师上课时要紧扣课文重点提问,组织学生展开课堂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互相补充,在不知不觉中,教师引导学生步步逼近问题中心,找出问题的答案,使他们对知识的渴望越来越强烈,处于一种积极的精神状态。这样,他们不但学到了语文知识,而且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如在教学《桂林山水》这课时,向学生展示了桂林的美景,指导学生认真观看,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四人小组讨论,最后集中讨论,理解文中优美的词语、句子,进而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桂林山奇、秀、险,水静、清、绿的特点,激发学生的感情,使他们的思想和作者的思想产生共鸣,从中感受到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触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其良好的爱国主义情操。

2.4精心指导朗读,强化德育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读者要领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就得通过语言在朗读中产生情感的共鸣,才能真正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因此,不论是精读课文还是自读课文的教学,都要重视读。这样,学生在理解文字的基础上,加强朗读课文,能大大激发学生的情感,点燃学生爱憎的火花,把学生引入课文的情境之中,想作者所想,爱作者所爱,憎作者所憎。

2.5渗透正确的人生观教育

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的根本看法,包括对人生的目的、意义、理想、价值和态度以及人性的看法。最根本的是人活着为什么?人应当怎样活着?在教学中注重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学生将会受到深刻的人生观教育,更会制约着他们如何选择各自不同的人生方向和道路。而今的学生,受经济社会的影响太深,他们的意识里没有了古人的高尚情操,更多的是功名利禄,倘若人人如此,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重点责任怎能落到他们的头上?因此,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从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以古代圣贤或者是近代、现代、当代英雄人物为典范,学习他们的精神,逐步形成他们的高尚情操,只有这样,才能尽到“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抓住一些优秀、典型的课文,有机地进行渗透。

3、总结

语文教学中,就是要这样将德育渗透到教学过程的方方面面,力争在与学生的交流和对话中自然地完成德育。德育是一个艰苦而漫长的过程,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一起风雨兼程、同舟共济,就可以使德育之花在语文课堂上自然盛开,处处绽放。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夏家发、杨再隋主编.小学语文教育学[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

道德情操论读后感范文3

【关键词】小学 语文教学 德育 渗透 方法

1 前言

小学语文具有强烈的思想性,是小学阶段中一项重要的基础学科,是落实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小学语文的课文诗句具有丰富的思想情感例如:孔融让梨中的懂得谦让的品质、李白诗句中的爱国热情、红军长征中的互相帮助为战争不惜牺牲生命的爱国情怀、曹冲称象中的聪明才智等等许多优秀思想道德品质,这些都是非常生动形象的典型的德育教育的实例。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形象感染、情操陶冶和潜移默化的作用来渗透道德教育。因此,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在完成德育方面的教育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如果教师能够将小学语文教学与德育相结合,可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觉悟,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

2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性

德育是完善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重要作用的需要,是完成小学德育任务、扩展德育手段的需要,是完善小学德育工作,实现小学德育目标的需要。

3.1 层次分明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课本中,编写层次分明,其内容是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阶段进行划分的。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理解能力的不同、对其教学内容的不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的德育也有层次之分。例如,低年级的《刘胡兰》,直接学习刘胡兰在敌人面前坚强不屈的性格就可以了;中年级的《》,就要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爱人民、恨敌人的思想;高年级的《舍身炸碉堡》,则要强调学习为人民利益勇于献身的崇高品质,树立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这样的教学,既全面有层层深入,使学生不仅学习了课文认识了文字,还学习了这么多可贵的品质。

3.2 渗透性好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各个方面的教学都可以穿插上道德教育。阅读教学是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最主要的途径,老师可以下意识挖掘其中的教育因素,例如:讲解课文时可以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等各种道德品质:课外阅读可以扩展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作文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可以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感。考试中可以引导学生形成诚实、认真等优良品质。

3.3 共鸣性高

好的文章都是作者深厚情感的深度表达。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讲解词语的意思,还要把渗透词语间的感情充分挖掘出来,使学生深刻理解作者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将这种情感渗透到学生的心灵,这样才能达到德育的目的。

4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

4.1 言讲解析法

语言文字的讲解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进行其他教学以及德育的前提。本文强调的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不能只注重德育而忽略了语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对课文中字、词、句的讲解和分析,是学生学会这些语言的基础上充分理解它们的深刻含义,并深刻理解其中的思想内容和深厚情感,以达到智育与德育的自然融合。

4.2 创设情境,“动之以情”

讲授课文时可以首先让学生预习,在课堂上介绍相关背景资料,模拟真实情境以制造氛围,使学生似身临其境,在创设的情境中、在强烈的氛围中投入学习,从而使学生更真实、更深刻的体会到课文中的“情”。例如,讲授课文《十里长街送总理》时创设的情景,就收到了良好效果——课前,两盆郁郁葱葱的万年青置放在讲台的一角,片片白花点缀其间,更显示了它的高尚与肃穆。在这种气氛下,学生对的哀悼之情油然而生,学生与教师的情感自然就达成了统一。

4.3 语文课外活动

组织语文课外活动是语文教学中实现德育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举办名人成功故事谈、社会现象辩论赛、爱国主题演讲赛等等。在这些语文课外活动中,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其中的思想内容和道德品质。这些活动不仅使学生们的语文能力,如听说读写得到训练,而且培养学生的品德情操。

4.4 课外阅读

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阅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写作水平,还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4.5 教师影响

教师是学生的启蒙者和引导者,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所以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入学后,学生的品德教育主要由老师负责。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是学生直接的榜样,教师的情感、态度对学生有着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所以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语与行动的一致性,以优雅的仪表、文明的谈吐树直起良好的形象,以身作则,通过各种渠道、运用各种方法把语文教学与德育结合起来,以实现德育的任务。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完成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不仅有助于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还有利于完善教育目标,培养全面发展高素质人才,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只要教师在教学中把握好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内容的特点,将语文教学和道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充分挖掘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因素,将其渗透在教学中,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影响学生、教育学生。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努力做到有的放矢。教师要运用各种途径实现小学语文教育与德育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景慎钊.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途径和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10).

[2]张艾.在小学语文拓展教学中渗透品德教育的尝试[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1(1).

道德情操论读后感范文4

关 键 词 文学经典品读;品德;德育价值

作者简介 刘晓哲,山西大学工程学院,教授,博士

学校德育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一定的载体。而优秀文学经典以其意识形态属性、情感特性、美学特征及其丰富的人文承载,让学生在品读过程中,品德得以涵养,人格得以健全,成为学校德育实效性的重要保证。

一、文学经典品读让德育强化情感力量

迄今为止,我国各种版本的教学理论都明确把教学过程定义为“特殊的认识过程”,这种以发展受教育者的认识为核心的近代教学方法,使得教育的客观性明显增加,因此作为事实性知识的文化领域与学习主体的情感愿望渐渐疏离,甚至以价值性知识为主的德育领域也主要采用学科型、知识型的教学方法,使得陶冶情操、塑造品格的目标与教学活动几乎分离。这种教育将认知从“情与意”中剥离出来,从“善与美”中抽取出来,撇开情感与意志讲认知的发展,从而走上了“唯理智主义”之路。

学校德育应主动从这种“唯理智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转向以情育德。所谓以情育德就是通过影响人的情感而更深入、更持久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品德及其行为的一种教育模式。朱小蔓在其《情感教育论纲》中谈道:“我在做哲学——伦理学研究生时,之所以选择道德情感作为研究方向,是因为意识到在人类伦理和个体道德的精神大厦中,情感最具深沉、稳定和核心的特质。”[1]而文学经典的品读,则正是实现这种以情育德的有效途径。

文学是人类表情达意的最好工具。文学作品中的悲欢离合、爱恨嗔痴,是最浓缩的人类情感史。所以有人评价莎士比亚的著作是“各种的全部系统”,卡夫卡的著作是“一部明察秋毫的伦理学的惊人的画卷”[2],人类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都在文学作品中得到最充分和生动的体现。美国著名文学理论家乔纳森?卡勒指出:“文学对教育那些麻木不仁的人懂得感激,培养一种民族自豪感,在不同阶级之间制造一种伙伴兄弟的感觉能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3]经典是经过时间淘洗后留存的精品,具有展示社会画卷,镌刻人性雕塑,解读心灵密码的作用。经典的意义在于常读常新,无论时光如何流转,它们永远是人类文明之窗前不变的风景,永远陶冶、塑造着真善美的人性。

朱永新等多位学者多次呼吁设立“国家读书节”。朱永新在全国政协会议上的发言《让阅读成为中国人的日常习惯》中将设立“国家读书节”的意义概括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国民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都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目标,是整个社会应该承担的责任。近几年,一些社会组织包括政府、学校、家庭、图书馆、公众媒体、学术研究机构、社区等,积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场所,大量的优秀书籍等硬件资源充实到学校办学资源,服务于学生阅读。通过舆论鼓励阅读、营造氛围,通过报刊、广播电视、公共图书馆等为学生提供互相交流学习和展示阅读成果的平台,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利用好图书馆,记读书卡片、写阅读心得,定期总结读书收获;举行品读经典汇报会或主题班会,让学生共同讨论、评价和推荐作品,畅谈阅读心得,互相激励,并结合自身实际,将阅读成果和思想进步相结合,大大推进了文学经典品读。

建国后,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一些经典文学作品被逐步收录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如鲁迅的作品,红色经典的片断或节选等,成为生动的德育内容。同时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课程讲授,也并非只从语言文字的角度来进行教学,而是始终把分析文章的“中心思想”,即对作品进行主题、内容和思想意义的挖掘放在首位。目前我国对中小学《语文》课程的改革,更体现出对这个问题的重视。

2003年颁布的《新课标》把语文课程的性质界定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这里进一步更新了语文课程的理念,要求教师在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时,增加学生阅读文学经典的要求,要给学生留出较为充足的阅读时间,并通过老师言传身教营造阅读氛围,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读有意义的书籍,享受阅读的愉悦,养成阅读的习惯,这些都是可以让学生受用一生的教学举措。

二、文学经典品读让德育蕴含美学韵味

“德育美学化”是当今学校德育创新的另一重要理念。有学者提出,目前我国德育存在着“功利主义德育症候群”,即不顾品德内化规律,否定道德学习主体性,用规范宣讲取代心性修养的纯外铄过程,成为一些学校德育的特征。有学者还提出:“让德育活动演变成教学双方作为人类个体对于美在伦理道德上的深厚积淀产生惊叹、钦佩和愉悦的审美过程。强调德育活动中审美、立美特征对道德情感、道德信念的巨大促进。”[4]

道德情操论读后感范文5

关键词:语文教学;德育教育;渗透

从文字兴起以来,文章内容就开始讲究“文以载道”,其中虽然不乏包含了一些封建因素,但也阐释了“道”与“文”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显而易见,文字作为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载体,文学文字的作用不容小觑。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加重视文字背后的价值观的传授和引导。当今的主流就是德育,中职语文教师也更加重视这一方针。本文在探索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必要性和方法,下面谈谈对此的浅薄的理解和看法。

1中职语文中实施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1.1语文让德语教学变得便利

语文学科教学本就是语言、文字、文学的教学,在语文的语言、文学、文字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文字的优美,语文是作家们表达情感、诉说内心的一个重要文学工具,其中也蕴含了巨大的宝贵的思想财富。在这些巨大的思想宝库中,教师可以挖掘德育教育,深入其中,让学生领悟德育的真正内涵,从而修身养性。

1.2中等职学生的角色定位决定

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完成德育教育步入中等职业学习的学生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首先在年龄上已经进入青春期,具有自己一定的看待社会的观念和人生的观念;其次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很容易遭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形成扭曲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有效方法

2.1因时制宜,相时而动,在课文的解读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

古今中外,不断有佳作能够推陈出新,历代传颂,因为这些文人墨客将如此的丰富的情感赋予在文章里,饱含着他们内心的真实情感。所以教师在解读课文的同时就要引导学生多读多学,在读的过程中才能慢慢地渗入了解,才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比如在学习杜甫的名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文时,让学生先进行自己学习,首先自己把握作者的主题的感情,在课堂上让同学自己讲述自己的见解,然后组团队一起讨论。特别是最后一句“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同学们还可以围绕杜甫的历史事件讨论,在团队讨论中明白了杜甫心忧天下的宽广胸襟,作为21?世纪接班人应具备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

2.2事事留心,处处在意,在平时的写作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写作时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写作能力也能够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写作水平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但是中职生相对于其他学生的写作能力还是比较薄弱的,要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就要让他们感到有话可说,要从生活的灵感中寻找写作本质。因此,需要关注他们学习能力的提升,让他们在生活上要关注细节,然后语文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指点引导,就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要让学生学会抓住细节,发现生活的美好,我们只是把它作为一种提炼生活的能力,找到景物和情感的完美结合,并透过现象看本质,做出合情合理的感悟与生发,才能给自己和别人以思想上的启迪。

2.3由内而外,延伸课堂,在语文的课外时间渗透德育教育

道德情操论读后感范文6

关键词:渗透,形象感染、感情陶冶,潜移默化,循环往复

语文学科是基础性工具学科。语言文字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具有强烈的思想性,语文学科的教学在完成德育任务方面具有许多的优越条件。我们要研究德育在语文教学内容中的特征,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通过形象感染、感情陶冶,潜移默化,循环往复,逐步加深的作用来实施德育,培养高尚的情操,提高思想觉悟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

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就是教师凭借语文教材,发挥自身优良品德的影响,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可以结合我们的语文活动来进行。

一、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途径

语文教育通常指的是关于自己祖国语言的教育活动。祖国语言负载着自己祖国和民族的思维方式、思想感情,传承着自己祖国绵延不息的文化,具有深刻的底蕴。课堂教学是进行德育的主要场所,以教材为本,教材中有极其丰富的德育内容,诸如爱国主义、艰苦奋斗、民族自豪感、互助互爱等。所以,应该把语文教学与德育工作相结合的重点放在课堂教学上。

1、分析理解

在课堂教学中应实施德育与智育的统一,不能离开语文训练去进行德育,更不能让语文训练从属于德育。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来正确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在领会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以收到语文教学应有的效果。学习课文时,应使学生学好语言文字,了解字、词、句的含义,把德育渗透到语言文字的分析中,达到智育与德育的自然融合。例如,学习《小石潭记》、《苏州园林》等课文,可以对语言文字进行深入的解析,在深入理解了文章的内容后,再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进行诵读,对学生进行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教育。

2、情感熏陶

教学课文应该以与课文相适应的情感介绍资料,模拟真实情境以制造氛围,使学生似身临其境,在创设的情境中、在强烈的氛围中投入学习,从而使学生获得更真实、更深刻的体会。语文课本中有很多地方描述的情景是无法得到再现的。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进入课文描写的情境,利用一些艺术的手段再现课文描写的情境,把它直观再现在学生的眼前,能有效的激发教师所期望的情感。教学《——你在哪里》时创设的情景,就受到了良好的效果。课前,用几盆郁郁葱葱的盆景置放在讲台的一角,用白花点缀其间,更显示了它的高尚与肃穆。录音机里,播放着震动人们心扉的贝多芬交响乐《葬礼进行曲》,如泣如诉,低沉悲壮。在这种气氛下,学生对的哀悼之情,对总理的怀念之情油然而生,学生与教师的情感自然就达成了统一。这就是教学与德育的统一。

3、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是语文德育实施的途径之一。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意志性格特征,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当然,书有良莠之分,不能不加选择地让学生去读。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思想实际,向学生推荐有关读物,列出书目,引导学生去读,要加强阅读指导,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教给他们读书方法,特别是评价与欣赏的方法,使学生从阅读中有所收获。例如针对有些学生沉迷于某些谈情说爱、情意绵绵的情节,便组织学生认真学习有关文艺理论的书籍,引导学生了解任何作品中人物的悲欢离合,总是离不开时代特点的;针对某些学生阅读时只注意故事情节,教育他们在阅读文艺作品时要掌握作品的思想内容,看到它的社会意义,从中受到有益的感染。一本好书相当于一位良师益友,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习成绩,而且还能培养刻苦学习、战胜困难的奋斗精神,所以应该鼓励学生订阅书刊杂志,使学生扩大视野,提高思想觉悟。

4、语文活动

通过语文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语文整体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语文课外活动能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和思想品德的熏陶。活动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并注意有层次性和针对性。例如初中生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独立性与依赖性相交错的充满矛盾的时期,他们的行为富有模仿性。故课外活动还要坚持选择正面良好的榜样,以培养优良品质、积极进取精神、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和爱国主义情感,如革命诗歌朗诵会、名人成功故事会等。举办文艺作品欣赏会、评析会、演讲会、辩论会以及建立文学社团等活动,这些活动形式生动活泼,很受学生欢迎。通过这些活动渗透道德品德教育,把语文能力训练与品德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寓德育于语文课外活动中。

写日记是课外写作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日记是“道德长跑”,只要每天坚持,就能使人心灵求真、向善爱美。绝大多数学生写日记时都说真话,说心里话,这便起到了使人求真的作用。“写日记能规劝自己上进,劝人改过。许多学生在日记中针砭假恶丑,赞扬真善美……,这便起到了教人向善、爱美的作用。”教师应充分利用日记这种写作形式的德育功能。课外写作活动还有编写板报、墙报等。这些写作活动也是进行语文德育的重要阵地,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独立工作能力。

二、实施语文德育的方法

1、润物无声

语文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德育,必须熟悉和了解学生,做他们的知心朋友,使他们感到教师的心和他们的心是息息相通的,彼此便要互相尊重,相互信赖。对每个学生应该有正确、全面的看法,在评定学生品德上不能有认识定势,更不能把道德与语文学习成绩等同视之,而要看到后进生的闪光点和优生的不足。理想的教师应该是公平的、对学生一视同仁的、不存偏见的教师,是理解学生、亲近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和学生多交流的教师,是身教重于言传的教师,是和学生相处融洽,对学生默默关心、暗中了解情况,对学生宽松,与学生心心相印、像朋友一样的教师。要排除一切干扰因素,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在情感上师生互相接近,消除学生的猜疑心理。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要注意道德情感陶冶,教师要运用情感去感染学生,以满腔的热情去教育学生。语文教师还要民主平等地与学生交流思想、探讨问题,用自己真挚的感情感染学生,用高尚健康的道德情操影响学生,渗透到学生的心灵中,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

2、开辟渠道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必须开辟多条渠道,使德育像涓涓细流流到学生心田。课内与课外结合,课堂与生活结合,集中与分散结合,阅读与写作结合,围绕中心,指导学生读有关的书,出有关墙报,办有关小报,写有关评论,开展演讲会、朗诵会、辩论会等各种活动,实行全面教育,综合治理,形成集体舆论,充分发挥多渠道功能。

3、有的放矢

道德情操论读后感范文7

1.教师要注重课本知识与课外延伸阅读与实践的充分结合

教师可以挑选一些与课本知识相关的英语课外阅读书目,让学生分小组地进行阅读和交流,这样一来,既可以为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交流提供了机会,同时还可以加深学生之间的情谊,这也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2.开展情境设计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

初中英语教师要想切实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开展情境设计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是一个较为有效的方法。比如,教师可以组织一些演讲活动,让学生大胆的用英语展示自己,将自己的想法用英语表达出来,这样也可以使学生更加自信,增强心理素质;教师也可以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情境,将不同的人物角色教给学生来演绎,学生通过对人物的演绎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充分坚持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是教学活动根据学生主体的发展需求而开展。

3.开展专题讨论活动,挖掘人物的优秀品质,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初中英语学科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中一个重要内容还表现在要注重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专题讨论活动等形式,挖掘任我的优秀品质,从而塑造学生健全的人品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教书育人”首先对于学生意志品质和道德素质的培养,具有较高的道德水平是社会对人才的最基本的要求。同时教师自身也要加强学习,严格要求自己,确实起到“言传身教”的模范指导作用。

二、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1.核心素养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2011年颁布的新课标把综合运用语言能力作为英语课程的目标,并把学生应掌握的技能细化、分级。阅读技能是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培养中重要的一项,在进行阅读技能的培养中,应该以培养阅读策略、语感、重点培养信息获取和处理的能力为教学目标。这样的教学目标对培养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知识碎片化和信息超载的今天,如果学生不具备反思和评价的阅读素养,就无法保证阅读对其知识、技能甚至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积极贡献。从《考试说明》对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来看,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实际上是在考察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包括信息获取、分析、评价和综合处理的能力,还有学生个人对信息的思考能力。学生信息素养的高低通常会通过读者完成阅读活动的程度反映出来,而且能否领悟到阅读材料的内在含义并作为自身活动的指导也能够反映学生信息素养的高低。实际上,就是对学生综合核心素养的考查。

2.初中英语核心教学中的问题所在

其一,核心教学观念落后,练习形式单一,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深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对语法、单词、词组等知识过于注重,课堂上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习语法、搭配和分析句子结构,有的老师甚至在不仔细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只是粗略地浏览文章,将重点词组勾画出来,做一下课后习题,然后和答案对照,然后让学生阅读文章了解文章大意后就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师只是将学生作为知识的接受者,硬把知识灌输给学生,不主动组织课堂活动,构建课堂情境。其二,不进行课后复习,只使用练习来进行知识的复习,常常使用题海战术,代替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复习资料为主,牵着学生的鼻子由一个题海战场转战另一个题海战场。初三的英语教学基本上都是在题海战术中度过的,初一和初二的英语教学也受到题海战术的影响。师生共同关注的是如何做好阅读理解题目的技巧与策略,以及读后能否做对四选一的阅读理解题目。其三,基本上每个题目都有标准答案。有些课堂看似活跃,教师不断的向学生提问,学生也积极回答问题,但是实际上这种课堂效果是在教师预料和控制中的,教师更加关注学生对文章浅层次的理解,学生怎样得到的结论都是教师引导的,从而学生是跟着教师的思维走的,没有自己独立的思想。教师对于学生提出的不同回答或问题不重视,根本谈不上阅读品格的塑造。

3.核心素养培养的途径

在阅读过程中,读者需要积极接受信息,并主动理解和思考信息,整个阅读思辨过程是很复杂的。在阅读的过程中,读者首先要辨识文字符号,然后加工处理文章中的文字、语义、语法和修辞,同时还要利用自己已有的语言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创造性思考,领悟文中文字所表达的含义,将信息吸收重建,从而提升核心素养。所以说阅读是一个积极的思维过程,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阶段。

三、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1.阅读有效题材,助推学生的文本理解与表达

文本的有效信息包括文本主题背景、文本主旨核心信息、文本内涵信息等方面。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文本特点带领学生有效开展生生互动,对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十分有效。现行教科书上提供的阅读材料都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可读性较强。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思考,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较为流畅地理解文本。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当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指导学生运用阅读策略,让学生通过预测、分析、推断、总结、评判、质疑等思维方法,拓展文本内涵,提升思维层次。

2.设计分层阅读,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与语感

分层阅读式教学是一种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落到实处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其对象是全体学生,对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和个体个性充分重视,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活动。在英语课堂中,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基础不同,教师在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后,学生互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对文本内和文本外的语用能力和语感。教师根据学生的多次阅读成绩进行具体分析,把所教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A层为能力阅读生,B层为中等阅读生,C层为障碍阅读生。对A层次的学生而言,教师要鼓励他们在掌握文本基本内容后提升对语用的操练;对B层次的学生,教师要鼓励他们夯实基础性内容,并适当提升语感的操练;对C层次的学生,教师应加大基础性知识重现率的操练。教师在带领学生分析文本时应从低点导入,分类指导,分层次设计教学活动。

3.选择有效信息,升华学生的情感与文化

文本阅读关键是抓住有效信息,核心是教师的选材。教师应选择适合学生阅读并有一定内涵的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碰撞师生的思维,让学生能够根据表达内涵来领悟语言的情感和文化,进而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形成文化自觉。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在知识产出中的闪光点,培养学生立德树人的情怀,助推学生的跨文化、跨地域的国际视野。

道德情操论读后感范文8

关键词:语文教学 德育教育 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5-0070-01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工作将影响到今后几代人的道德品质。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这两方面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因此,教师在教书的同时,也应该重视育人这个任务。作为语文教师,在教授学生语文知识的同时,也应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德育因素。语文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有很多方面,比如:人生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感恩之心教育等。笔者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

1 导入新课中渗透德育

高效导入新课,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导入新课时渗透德育教育,可以帮助学生体会艺术形象的魅力,初步感悟到作品的主旨,使教学内容得以升华。

1.1从心旷神怡的歌声中导入新课

课堂教学的导语对于整堂课的教学非常重要。从心旷神怡的歌声中导入新课,不仅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使学生的思想情感受到熏陶,更快地达到教学目标。如:教学《阿里山纪行》时 ,唱《大海啊,故乡》和《高山青》,营造欢快的氛围,把学生引入到一种优美的意境中去,让他们领略台湾风情,阿里山的姑娘美、风景美。学生在感受美的同时,也感悟到两岸人民的心灵是相通的,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将上升到更高的高度。

1.2从耐人寻味的故事中导入新课

用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名人故事导入新课,不仅可以寓教于乐,开拓学生思维,开启学生心智,而且可以使学生从耐人寻味的故事中感悟到人生哲理,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教授《我的母亲》、《背影》等一类文章以及名著《朝花夕拾》时,笔者要求学生提前搜集一些中外名人怎样敬老爱幼、关心他人的故事,如、、等老一辈革命家尊敬师长的故事,岳飞、鲁迅等名人尊敬母亲的故事作为课前一分钟演讲材料,让学生初步感受这些名人的崇高品质,这样既能很好地导入新课,也达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目的,并以此提高学生明辨是非、识别美丑的能力。

2 语言文字赏析中渗透德育

“文以载道,道在其中”语言文字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传统思想、哲理和文化信息。我们往往可以从语言文字中体会到对真善美的颂扬,对假恶丑的鞭笞,对高尚的人格,祖国大好河山等的赞美,这些语言文字本身就渗透着一种无形的德育力量。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赏析过程就是接受德育教育的过程。我们语文老师应充分利用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让学生在对语言文字赏析的同时,透过语言文字本身,去分析挖掘艺术形象的价值,从而把握作品的真谛,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传统思想、哲理和文化信息,受到思想教育,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和道德情操。

2.1于文字赏析中渗透

培养学生热爱汉字,感受汉字的魅力,热爱祖国传统文化,激发他们的爱国之情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在汉字字形的教学中可以渗透学生丰富想象力的培养,

2.2于吟咏诵读中渗透

作者的写作目的渗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通过教师入情入境的诵读指导,学生才能感悟出文中作者的情感,从而在感情上与作者产生共鸣,在思想上受到教育。吟咏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教师只有要求学生进行反复诵读,学生才会感知语言的优美,领略文章的韵味,提高对语言文字的形象感、畅达感、情味感的感触能力,以达到阅读能力的提高,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和道德情操。语文教材中有许多适宜诵读的好文章,如《三峡》、《岳阳楼记》、专题《长城》等。在引领学生领略祖国江河山川之美的同时,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3 语文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

为了使德育比较深入地开展下去,教师可以通过诸如改编课本剧、举行演讲、辩论、出版手抄报、进行社会调查等语文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3.1于改编课本剧中渗透

学了寓言和童话,可让学生课外改编课本剧。例如学完《皇帝的新装》后,让学生在课外把它改编成课本剧并分组进行表演。台上表演者投入,台下观看者愉悦,这种经历给学生们留下深刻的记忆。相信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都会提高。学生在“演”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以此为契机,用自己的行动去鞭笞皇帝和大臣们的虚伪、狡诈和愚蠢的丑恶本质,又启示我们要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学生在活动中自然地受到了德育教育,心灵得到了净化。

3.2于出版手抄报中渗透

学习《长城》后,让学生们收集有关资料和自己对长城价值的认识,制作手抄报并进行评比,这样既巩固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又训练了同学们的动手能力,绘画能力等,可谓一举多得。最为可贵的是学生们在出版手抄报过程中激发了学生民族自尊、自强、自信和自豪感,受到了一次爱国主义的教育。

3.3于进行社会调查中渗透

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瑰宝,是我们每个人的精神家园。学习《汉字》专题,让学生们感受汉字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但是如今错别字现象非常普遍,商店的广告、招牌,街头广告,社区标语等常出现错别字,污染了祖国的文字,为此学生进行了“生活中的错别字”这样的社会调查活动并撰写了调查报告。通过此类活动让学生们意识到平时少写错别字的重要性,也激发了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

3.4于辩论讨论中渗透

道德情操论读后感范文9

学习美德陶冶情操爱国主义教育人格教育一、学习美德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源远流长,至今仍闪烁着灿烂的光辉,古诗词是我们中国优秀文化的精华,记载着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历史。针对当前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一切个人利益第一,对无私奉献、助人为乐、团结友爱、孝敬父母意识淡薄,于是我们在诵读课中增设了背诵《三字经》的内容,在“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融四岁,能让梨……如囊萤,如映雪……”的诵读声中,教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仅指导学生诵读,还指导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对照自己找差距,辨别自己哪些行为是对的,那些行为是不对的,应该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今后应该怎样做。并利用古诗长廊、“爱的奉献”主题班队会等形式为学生创造良好氛围,深化养成教育。通过这次活动,家长们欣喜地反映:“我家孩子最近懂事了。”老师们欣慰地看到学生爱学习、守纪律、尊师长、敬同学了。可见诵读课的开展,不仅使学生积淀了知识,还在学生的脑海中刻下了发愤读书、孝敬父母的印迹,对培养学生品德,激发学生勤学热情,起到了很大作用。

二、陶冶情操

教育理论告诉我们:“青少年感受性强,倾向于模仿周围生活中使他们感动的人和事,他们仰慕先进,易受英雄行为感染。”学生的品德具体化于他们的行为,而行为又决定于知识程度和文化素养。中华古诗文记载着我们整个民族文化的发展史,荟集着儒、道墨等诸家的深刻思想,这些传诵千年,脍炙人口的篇章,积淀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人文精神,蕴涵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价值观、思维方式以及社会心理等文化。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核心。我们地处西部偏远地区,居民的文化素质不是很高,再加上随着改革开放,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富裕了,与此同时一些不良社会风气也随之产生了,这些诸多的因素造成一些学生缺乏远大的理想,不懂人生意义,只贪图享乐。而为了迎接现代科技挑战,再加之,新世纪的语文教学提出不再过分强调思想教育,学校也只顾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忽视了对学生高尚情操的培养,放松了民族传统教育。通过对现状剖析,我们认为只把道德品质教育推给少先队,推给思品课是行不通的,应充分利用诵读课的优势和学生对诵读课浓厚的兴趣,在诵读课中渗透思想品质的教育,使学生在了解和学习我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认识我们民族的民族精神,道德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从而达到树立远大理想,陶冶自已的情操,提高自身素质的目的。如在学清照的《绝句》、贾岛的《剑客》后,学生在品味诗句韵律美的同时,敬佩之情溢于言表,对作者博大的胸襟,咤吒风云的气概佩服不已,在课后的搜集“咏怀诗”的过程中,都慷慨激昂地说出自己喜欢其它咏情诗的理由,声情并茂地背诵抒发自己壮志的“咏怀诗”。教师相机设计“用一两句诗抒发一下你的理想;读了咏怀诗后你受到什么启发”的课堂练习。在浓郁的古诗词诵读气息中,激起学生树立一个坚定的信念:要如李清照、文天祥、谭嗣同一样做一个追求真善美,追求高尚道德情操的人,做一个有作为的人。诵读课的艺术魅力,让学生深受感染、熏陶,有助于塑造学生高尚灵魂,犹如春雨般无声的滋润着学生的心田。

三、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人们千百年来形成的一种对祖国的最深厚的感情。是一个国家人民道德品质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学生发奋学习的推动力量。我们的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就一定要跟先进的、卓越的比,比民族的志气和民族的自尊,因此,我们必须从小教育学生把自己的学习、生活与祖国命运前途联系起来,在学生的心里播下爱国主义的种子。中华古诗词中不乏歌颂祖国壮丽河山、名胜古迹、丰富物产、辽阔疆域等名篇,教师利用诵读课机会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学可谓水到渠成。如学习陆游的《示儿》可以利用作者的遗虑、遗愤、遗言、遗憾几个问题,激发学生与作者的共鸣,在心底产生强烈的爱国情,报国志。

人人都说家乡好,家乡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无处不存在着爱国主义教育的活教材。如学习“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诗句后,又结合开展“我爱鄂托克”的征文活动和了解家乡土特产,名人胜景的“漫游美丽的鄂托克”语文活动课,在加深认识家乡的过程中,扣动学生爱家乡之弦,然后再扩大到整个国家。

培养爱国主义情感还应先从教育学生同情他人,爱身边的亲人,关心师友做起。如《锄禾》在教育学生爱惜粮食的同时,还应唤起学生的同情心,学习“送别诗”后,要启发学生心中有他人,播撒友爱的种子,为萌生爱国主义思想奠定心理基础。

四、人格教育

道德情操论读后感范文10

【关键词】小学 ; 语文 ; 德育; 渗透

义务阶段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在现实社会中,人们的思维受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现象充斥,给实现标准带来更大的挑战。在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只能是一种渗透,以自然的穿插形式出现、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既然是渗透。那就一定要讲究一些艺术性和操作方法。下面本人谈几点肤浅认识。

1 对教师的要求

教师要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学生的思想品德主要由教师来培养。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是学生直接的榜样,教师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世界观对学生有着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品德教育,在课后言行一致、以身作则,以优雅的仪表、文明的谈吐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就会对学生道德风貌的健康培养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成为学生的镜子。

2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

在读中感悟。古代文学理论家刘勰说过:“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语言文字是情的载体。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重点字、词、语句,引导学生细细品味,从而揣摩其中的思想感情,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思想和感情的熏陶,在读中受到“涧物细无声”的教育。有时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而言,还需教师范读,使学生人情入境。

3 在课外阅读中渗透

小学语文教材的作品,文质兼美、脍炙人口、每篇作品都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因而,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进行德育渗透的主渠道。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品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思想和感情的熏陶。阅读教学进行德育渗透还在于作品本身的熏陶、感染。学生读这些文质兼美的文章,一方面感到祖国语言文字之美,从而激发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另一方面也是学生产生与具体的道德形象相联系的情绪体验。如读《白杨》一课,教师可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让学生领悟到:在那茫茫的大戈壁上,高大、挺秀、直而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的,不单单是白杨树,还有那些象白杨树一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无私奉献的边疆建设者们。本文中最能启迪学生心灵的是结尾一句:“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这种“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无私精神,能唤起学生长大后也要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把祖国的西部、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的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从而促使学生产生相类似的道德行为。另外,教师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指导学生多读那些使人长精神、增毅力、强体魄,激志气、去懈怠、减卑鄙、除邪恶、生羞愧、远污染、起美感的好书。

4 在作文教学中的渗透德育

作文是思维创作的高级表现形式,它能综合反映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知识点。作文所涉及的面非常广,人、事、景、物,要求学生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在习作过程中,教师只要激发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起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便能收到良好的德育效果。例如,在练习写简单记述文时可在选材中渗透德育。如“难忘的一件事或一个人,”指导学生可以写“争吵”、“值日”……从而教育学生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努力为集体作贡献,积极锻炼自己的班级管理能力等。在写观察日记、读书笔记、书信等作文教学中也应渗透德育。

5 在语文课外活动渗透教育

道德情操论读后感范文11

【关键词】亚当·斯密;价值悖论;利己;利他

1、引言

近年来对亚当?斯密的研究深入,对《国富论》、《道德情操论》中提出的“利己”和“利他”所引起的对斯密之谜讨论日益增多。本论文主要研究方法为分类、分步计划研究。首先针对论文题目和主要背景进行文献论证,通过对主要思路的分析、解剖,在分步完成解释的基础上结合中心思想进行了论文写作和研究。本论文的主要论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什么是亚当·斯密之谜;如何理解亚当?斯密之谜;利己与利他的矛盾如何归一的结论。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归纳,得出结论。

“亚当·斯密之谜”至今没有得到举世公认的答案,那就是他在其著作中所涉及的人类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利己”与“利他”的“价值悖论”矛盾现象。在名著《国富论》中,他从物质利益出发论述并肯定了利己主义的经济人观;但同时他又在另一部著作《道德情操论》中,从道德同情心出发,论述并肯定了利他主义的伦理观。

2、如何理解亚当?斯密之谜

2.1 利己心和利他心是同一人性的两个方面

在斯密看来,人的利己心是生来就有的。“毫无疑问每个人生来首先和主要能够专心致志关心的就是他自己本身,换言之,既然与他人的事情相比更适合操心自己的事情,因此想要这样做是妥当的,并且是他的权力。”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

“无论人们会认为某人怎样自私,这个人的天赋中总是明显地存在着这样一些本性,这些本性使他关心别人的命运,把别人的幸福看成是自己的事……最大的恶棍,极其严重地违犯社会法律的人,也不会全然丧失同情心。” ——亚当·斯密

人是受感情趋势的动物,既有利己的一面,也有利他的一面。这种人性的双重性使人们相互斗争,又使人们创造社会制度来缓和两败俱伤的斗争,甚至把斗争变成共同利益,变成推进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

2.2 私利与同情并不矛盾

西方经济学理论中的“私利”主张,并非等同于现代拜金主义。在《国富论》中,我们看不到“金钱”比“道德”更重要的痕迹。相反,在《国富论》中亚当·斯密经常措辞强烈地批判垄断商的非道德活动。

分析当时的社会背景可知:在伟大的《国富论》出现时,欧洲经济依然以农业为主,英国的工业革命尚未展开,持续了一千五百多年的基督教信仰仍然是稳固地统治着人的文化价值理念。因此,当我们去理解《国富论》中的“私利”时,毫无疑问是以“道德情操”为前提的,因为在基督耶稣的世界里,道德的重要性是理所当然的,不用多说,用不着身为基督徒的亚当·斯密特别强调。

2.3 利己与利他的统一的

亚当·斯密《国富论》中常被引用的话:“我们所期盼的晚餐并不是靠博得肉贩、啤酒商或面包师傅的同情心而来的,而是他们对他们自己的利益追求而来。我们填饱肚子的方式,不是诉诸他们的同情心,而是希望他们自爱,也不是诉诸我们的处境,而是诉诸他们的利益。”

2.4 利他的本质仍为利己

《道德情操论》的“利他”是问心无愧的“利己”。其阐述的观点最终仍是“利己”,与其经济学意义上的《国富论》相比,这种“利己”不再是以“经济人”假设为前提的,而是把“社会人”假设作为论述的前提,相比之下,“社会人”更接近人的本质。

亚当.斯密认为:无疑,人都是利己的。经济人的利己体现在能够以货币形式衡量的物的获得上,而社会人利己的体现却是自身需要的感觉的获得,用现代经济学的概念,这种感觉即为“效用”,亦即对人而言,物的获得只不过是一种手段,目的却是实现自己想要的感觉。

《道德情操论》正是从两个方面阐述了如何获得这些金钱所不能满足感受,一方面是应当如何对待自己;另一方面是如何对待他人。亚当斯密给出的答案是:“出于挂念自己的福祉,我们会具有审慎的美德;出于挂念别人的福祉,我们会具备正义和仁慈的美德。

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米尔顿.弗里德曼所说:不读《国富论》不知道应该怎样才叫“利己”,读了《道德情操论》才知道“利他”才是问心无愧的“利己”。亚当斯密正是以社会人假设为前提,论述了人应当怎样才能更好的“利己”,答案正是“利他”。

3、结论

在《道德情操论》中斯密解释说“我喜欢它是因为它是从人的本性出发,用同情的视角去研究社会。而这个社会要想发展持续永久的发展下去,最终依靠的终将是人这个社会的主体,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而相比较《道德情操论》,《国富论》只是从经济的视角去看待这个社会,把人看成是经济人、理性人,而这却不是我想看到的和希望的。”

人性到底是“自利”的还是“利他”的?这个答案并不是“斯密两论”发表了200年之后才有,而是从人类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开始就有了。人性一定是兼有“自利”和“利他”的成份。中国人爱说“小胜靠智,大胜靠德”。所谓“德”,从语义上看,归根结底就是“利他”。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商务印书馆,1997.

[2]亚当·斯密.国富论[M].商务印书馆,1974.

[3].“亚当斯密问题”反思[J].科教导刊,2010.

[4]杜帮云.论“亚当斯密问题”[N].玉溪师范学院学报(第22卷),2006.

作者简介:

道德情操论读后感范文12

提起亚当斯密,多数人并不陌生,很多人都知道他是经济学的开山鼻祖,《国富论》的作者。斯密的另_部著作《道德情操论》现在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相比于《国富论》,作为伦理学家的斯密可能更加看重《道德情操论》,此书的内容酝酿于斯密早年求学二期,初版于1759年,之后的三十多年,斯密在不断地修订这本书,一共修订了六次,1790年第六次修订版出版后四个月,斯密就去世了。可以说,对《道德情操论》的撰写和修订贯穿了斯密的一生。

《道德情操论》是一部非常成功的著作,得到了知识界的普遍赞誉。斯密是著名的修辞学家和散文家,文笔优雅流畅。很多人津津有味的阅读这本书,对里面精妙入微的观察击节叹赏,甚至把它作为送人的礼物。埃德蒙伯克评价斯密,“他从朴素的真理中建立起一座前所未有的最为壮丽的道德理论大厦,书中的例证丰富而恰当,表明作者是一个具有非凡观察力的人,他的语言平实而富于感染力,把事物完美地展现在人们面前,与其说它是著述,不如说是绘画。”

伯克不愧是当时最有见地的批评家,这段评论凸显出斯密写作的精髓,即,斯密著述的主旨不是建立评判善恶的严格标准,也不是进行不厌其烦的道德说教,而是如训练有索的丹青国手,为人类的道德行为作传神写照的“绘画”。

《道德情操论》是一部伦理学著作,不过,斯密的讨论不是围绕“是非善恶”展开的,它更像是道德行为的心理分析。这部巨著的核心概念是“同情共感”,也就是“换位思考”、“把自己想象成他人”的能力。这是人类心灵蕴含的基本能力,日常生活中也不乏这类例子,惊悚片或恐怖片之所以能看得我们头皮发麻、心跳加速,并非因为真有妖魔鬼怪从屏幕里爬将出来,而是因为我们在欣赏时不知不觉地把自己代入了演员的处境之中。“性格脆弱和体质孱弱的人看到街上的乞丐暴露在外面的疮肿时,自己身上的相应部位也会产生瘙痒不适之感”。

同情共感并不仅局限于负面情绪,也包括喜悦高兴之类正面情绪,“我们为自己关心的悲剧或罗曼史中的英雄们获释而感到高兴,为他们的困苦而感到同样的悲伤,两者同样是真诚的……”。同情共感的能力具有跨文化的普遍性,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又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最近的几位科学家设计了一个实验,证明猕猴这类动物也不缺乏同情心。被测试的猴子可以拉一下悬挂在笼子上方的绳子,立刻就会掉下个香蕉,与此同时,对面笼子里的猴子会被电击一下,发出尖利的哀鸣。在这种情况下,猴子们宁可少吃香蕉甚至挨饿,也不会去拉动那根绳子。

真理从来都是朴素的,正如达尔文的进化论,五分钟之内就能讲清楚,但几百年来一直都没有人这样想。斯密提出,伦理道德导源于“人同此心,情同此理”的同情,“最大的恶棍,极其严重地违反法律的人,也不会全然丧失同情”。

同情共感是美德的源泉,但它的作用是双向的,如果一个人努力去理解体谅他人的感情,就会产生诸如温柔、和蔼、平易近人的美德;如果一个人努力克制自己的感情,不妄图要求别人完全体贴自己,而是试图让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的期许,就会产生诸如端庄、知礼、严于律己的美德。斯密把前一种美德称为“可亲之德”,后一种美德称为“可敬之德”。

斯密有个很有趣的发现――这两类美德尽管在逻辑上和谐统一,但在生活中却不可兼得,往往是可亲的人不可敬,可敬的人不可亲。而同时具有两类美德的人,在斯密看来如同凤毛麟角,他们是具有最完美德性的人,“既能充分地控制自己本源的自私的感觉,又能最敏锐的感觉到他人本源的同情的感觉”。

不过,仅有天生的同情共感,尚不足以产生道德。同情共感的局限多多,除非具有特异功能,灵魂附体,否则我们永远不可能完全体验别人的心境;还有些时候,别人的感情和我们的感情“不合拍”,例如,在发生严重灾难的时候,少数人不但不捐款救灾,还谈笑自若,说风凉话;再如有的人因为宠物生病而丧魂落魄,自己的亲人病了却毫不悲伤。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能一味地去“同情”这些当事人。必须对同情共感原理做出进一步的调整。否则,事事逢迎的老好人就变成完美的道德家了。

斯密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引入一个“旁观者”的角色,他认为,具有同情共感能力的人,不但可以跳出自己的躯壳,还可以跳出他人的躯壳,站在一个冷静公正的“第三方”的立场上审视世事,做出自己的判断。例如,当我们判断罪犯的行为的时候,不但会把自己代入罪犯的立场,更会把自己代入受害者的处境,然后从罪犯和受害者的处境中一跃而出,站在法官的立场上思考问题。

斯密认为,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公正的旁蹰者,指引我们做出正确的判断,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公道自在人心”。休谟认为,“人心是相互之间的镜子”,而斯密则认为,人的心中还有一面更大的镜子,它能把方方面面的当事人纤毫不爽地映照出来。不可否认,当事情涉及自身利益的时候,由于激情和懒惰的影响,我们的行为常常不符合公正旁观者的建议,然而,一旦发生了背离,我们迟早会觉得良心有愧,惶惑不安,罪恶感和忏悔心,就是从这里生起的;而无数公正旁观者意见的交集,就形成了社会的伦理秩序。

斯密的突出贡献还在于,《道德情操论》对“自利”给予了充分讨论,并赋予“自利”以适当的地位,从而为《国富论》打下了理论基础。正如阿马蒂亚森经常评论的,后世的经济学家对斯密“看不见的手”有严重误解,斯密本人并不是利己主义的吹鼓手。事实上,斯密既不像基督教和宋明理学那样,完全否认自利的重要性;又不像霍布斯和曼德维尔那样,认为“私人的恶就是公共的善”,把自私自利作为社会秩序构成的基础。在斯密的理论里,作为社会秩序建构基础的始终是同情共感原理。在斯密的体系中,自利是与生俱来的心理倾向,它既不是什么美德,也不算什么恶行。

对自利的评价取决于公正旁观者的看法。斯密提出,在公正旁观者看来,每个人都最适合照顾自己,因为他比任何旁人都更了解自己的爱好和需要。但是,这种对自身的关注和照顾决不能以肆无忌惮地损害他人和破坏规则为代价,否则就不能得到公正旁观者的赞同。“在追求财富、名誉和显赫职位的竞争中,为了超过一切对手,他可以尽其所能和全力以赴,但是,如果他要挤掉或打倒对手,旁观者对他的迁就就会完全停止,他们不允许做出不光明正大的行为”。

在恪守法律和公序良俗的前提下,自利能够为社会带来最大的好处,这才是“看不见的手”的真意。唯利是图,违反规则的自利行为,给市场秩序、人民健康、生态环境、弱势群体造成的严重灾难,在我们的生活中,不是也历历可睹吗?